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执笔人:谢文和审核人:韩满林修订日期:20__.9.5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smt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走向社会前的
一次十分重要的实践性专业学习和专业水平考核。其任务是:
(1)综合学习和掌握smt技术及其应用知识
(2)认真参加毕业设计课题研究和设计,考核合格。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smt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真正掌握smt技术及其应用知识
(2)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的加工工艺编制和软件编程,并上机运行考核
(3)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的论证、设计任务。
三、课题和课时分配表
序号
内容
总时数
讲课时数
实践时数
1
毕业设计目的、安排及要求
6
6
2
毕业设计课题选择与讲解
12
12
3
毕业设计课题社会调查及资料收集
24
24
4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论证
78
12
66
5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上机运行、考核及修改
120
24
96
6
毕业设计课题论文书写与整理
30
4
26
7
毕业设计答辨
30
4
26
合计
300
62
238
四、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毕业设计有关事项
内容
毕业设计目的、安排及要求介绍
基本要求:
认真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安排及要求,积极参加毕业设计
2.毕业设计课题选择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选择与讲解
基本要求
认真学习,真正了解课题的要求
3.方案论证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论证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
基本要求
认真学习,真正掌握方案论证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
4.方案上机运行、考核及修改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方案上机运行、考核、修改的方法及要求
基本要求
确实掌握上机运行、考核、修改的方法
5.毕业设计论文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论文整理与书写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基本要求
确实掌握、认真完成
6.毕业设计答辨
内容
毕业设计答辨的要求及安排
基本要求
了解毕业设计答辨的要求及安排,认真做好准备
二)实践教学内容
1.课题调查及资料收集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社会调查及资料收集
基本要求
认真完成
2.课题方案论证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论证
基本要求
认真学习、研究、探讨,按时完成
3.课题方案上机运行、考核及修改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上机运行、考核及修改
基本要求
真正掌握上机运行、考核及修改方法,力求精益求精
4.论文书写与整理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论文书写与整理
基本要求
按时按要求完成
5.答辨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答辨
基本要求
认真参加毕业设计课题答辨
五、大纲说明
1、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高中毕业后入学并接受了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工科类smt专业的学生。
2、教学原则
(1)结合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坚持把能力训练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3)面向学生,贯彻因材施教;
(4)坚持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
3、教学建议
对安排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应有明确的要求和考核办法
六、推荐教材
名称:《smt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编者:____*
(一)目标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对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
2.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专业知识面,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开发能力。
5.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选题原则
1.选题必须符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专业特色,只有与软件开发和网页设计有关的课题才能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
2.在满足综合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需要相结合的题目,力求通过毕业设计为单位和社会作出贡献。
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专业知识和拓展所学的知识面。
4.课题任务要有一定的设计、工程量,以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设计任务。
5.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以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以较高质量完成。
6.应尽可能一人一题。若项目较大,可将其分成几个子系统,由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但是不得超过3人一组),每个学生在考虑自己系统开发的同时,要首先熟悉整个课题的开发背景,在进行设计时要遵循整个项目的开发原则与方法。每个学生必须有明确分工,保证每人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
(三)毕业设计要求
1.根据课题任务制定合理、可行的设计计划。
2.进行课题任务调研、资料收集和文献阅读。
3.制定适当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与其它方案的比较加以论证。
4.完成系统设计,并给予技术实现。需要有一定的基本代码量和规模。
5.学生应掌握系统开发的规范,熟练掌握所选定的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系统,以指导自己的设计与开发。
6.毕业设计为本专业学生的必修环节,不得免修。
7.毕业设计结束后,学生必须提交毕业设计报告,并进行答辩。
8.毕业设计时间不得少于7周。
(四)毕业设计报告
毕业设计报告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是反映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主要内容。
1.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报告的撰写。
2.毕业设计报告应结构完整、观点明确、分析和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结论明确。
3.毕业设计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前言、正文、结论、并附主要程序清单。
4.毕业设计报告应重点阐述分析设计方案、技术实现等。
5.毕业设计报告要统一格式,统一封面,统一使用a4紙进行打印及装订。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成绩分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五等。要严格控制成绩优秀的人数比例,一般应不高于20%。
1.优秀(90~100分)
(1)全面完成课题要求,选题新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正确,方案设计合理,能正确、灵活地综合运用专业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3)观点鲜明、正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设计成果有应用价值。
(4)软件功能全面,演示操作顺利,回答问题准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2.良好(80~89分)
(1)按要求完成课题,选题适当,有一定的实用性、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方案设计基本合理,能综合运用专业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3)观点正确,结构完整、格式基本规范、文字比较通顺、技术用语比较准确。
(4)软件功能全面,演示操作比较顺利,回答问题正确,语言比较简练。
3.中等(70~79分)
(1)按要求完成课题,选题适当,有一定的实用性、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方案设计基本合理,能综合运用专业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3)观点正确,结构比较完整、格式基本规范、文字比较通顺、技术用语比较准确。
(4)软件主要功能全面,演示操作基本顺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语言比较简练。
4.及格(60~69分)
(1)按要求基本完成课题,选题尚可,有一定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尚可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观点基本正确,结构比较完整、文字比较通顺、技术用语比较准确。
(4)软件主要功能全面,演示操作基本顺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5.不及格(59分以下)
(1)不能按基本要求完成课题,选题无实用性和可行性或偏离专业。
(2)研究方法不正确,存在较明显的观点错误或观点不明,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错误。
(3)材料虚假或不齐,逻辑混乱,结构不完整,格式不规范,未能达到毕业设计报告撰写基本要求。
关键词:给排水;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23.185
1毕业设计指导的形式
1.1关于毕业设计的选题
大多数高等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1],在选题上以“命题式”的设计为主,设计深度不足,看似为实践性题目,但内容与实践内容脱离较多。如,污水处理方向的毕业设计,一般命题为“某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学生很少接触构筑物及其附属构筑物的实际设计,与设计院和水处理厂接触时间短,感性认识偏多,对学生知识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也不力。
1.2关于时间的安排
高校一般把毕业设计的时间都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而在这学期,考研的同学忙于应付复试,为落实工作的同学到处找工作,参加各种招聘会,无法安心做毕业设计。时间越拖到最后,对老师的依赖度就越强,设计不是主动设计,设计成果不能充分体现,学生没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1.3关于指导教师
大多数高校面临指导教师不足的实际问题。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特别是现在毕业的高学历教师,科研任务重,与实际工程接触反而偏少,工程设计经验缺乏,工作后面临的科研压力和教学压力,也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1.4关于设计的成果
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目前还没有有机联系在一起,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这些环节没有为毕业设计做好铺垫,独立性太强,毕业设计成果远远达不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2关于毕业设计的组织形式
2.1合理布局知识点
按照新的专业规范要求,以专业知识点的基本要求进行毕业设计的合理布局,使其有连续性和综合性。
2.2做好现场实习
加强去现场实习的时间和频度。毕业设计的效果好坏[2],与现场实习的效果直接相关。毕业设计的时间长,可以根据毕业设计内容的不同安排毕业实习的频度,也有利于学生自主设计和创新形式的有效利用。
2.3创新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中间有规定动作,完成基本的设计任务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与设计内容有关系的子课题,发挥想象力,提升设计能力,而且要把设计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毕业设计的整个流程中。
3关于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3.1加强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毕业设计的方向,内容的把握,以及毕业设计各个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上,必须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指导,同时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要进行实践性环节的讨论,以便在毕业设计的指导上有所改进。
3.2合理利用兼职导师
利用毕业设计,既可以培养本科生,同时可以利用校外兼职导师,培养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在毕业设计中工程实践能力不足进行弥补,以此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毕业设计学生80人左右,其中校内指导教师9人,兼职指导教师5人。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可以从毕业设计实践性环节上优化毕业设计内容,对青年教师培养和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提高有根本性突破。
4具体做法
4.1关于选题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要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要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为此,利用兼职教师的影响,与各个地方的设计院、水务集团和施工单位等合作,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进行“真题真做”或者“真题假做”[1],避免“假题假做”。在设计选题时,确立设计内容后,校内外兼职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对比实践工程的基本情况与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对选题进行优化。
4.2关于时间上的安排
目前,就业的时间与毕业设计的节奏之间的矛盾是学生不能踏实设计的根本原因。因此,毕业设计需要提前安排,让学生有一个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在就业面试中也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提前利用假期安排自己的实习,或者教师为其安排实习,开拓学生视野,为毕业设计做好知识的储备。毕业设计题目尽量安排在第七学期末,这对学生有效时间的利用,以及毕业设计质量的根本提高会有一个积极的效果。
4.3关于毕业设计教师团队的优化和过程管理
加强过程管理,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关键。学院应该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控,对指导教师在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其它阶段性检查进行把关,教师团队应该在此期间互相检查,一方面是互相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4深化合作,发挥卓越计划的优势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校企联合培养。为此,高校应该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建立实习基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给水和污水厂以及设计院,利用假期和实习等有效时间,让学生分散实习,在各个实习基地解决实际困难,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也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毕业设计在知识上进行储备,在行动上提供信心,对学校和地方人才有效培养提供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春红,朱平华,封金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探索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3,(8):179-180.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