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VFP;数据库,程序编程;

一、为报名数据匹配并填入对应字段数据

1.相关数据表:报名数据表[包含字段(有或无数据):学号(有)、姓名(有)、性别(无)、学院(无)、专业(无)、班级(无)、身份证号(无)];学籍数据表(包含字段(有或无数据):学号(有)、姓名(有)、性别(有)、学院(有)、专业(有)、班级(有)、身份证号(有))。]

2.填入对应字段数据要求:对应报名数据表中记录从学籍数据中提取性别、学院、专业、班级、身份证号填入报名数据库中。

3.程序编写及步骤

①建立程序:在命令窗口中输入:modify command dybmdata.prg &&建立dybmdata程序;

②程序编写内容

Set talk off &&阻止对话结果传送到各窗口

Set exact on &&指定相等的表达式必须是每个字符都相匹配

Use 报名数据表.dbf in 1 &&在工作区1中打开报名数据表

Use 学籍数据表.dbf in 2 &&在工作区2中打开学籍数据表

Select 2 &&激活工作区2

Scan &&当前表中逐个移动记录指针

Xh=alltrim(学号) &&删除学号前后空格符,并将学号以字符形式赋予XH

Xm=alltrim(姓名) &&删除姓名前后空格符,并将姓名以字符形式赋予XM

Xb=alltrim(性别) &&删除性别前后空格符,并将性别以字符形式赋予XB

Xy=alltrim(学院) &&删除学院前后空格符,并将学院以字符形式赋予XY

Zy=alltrim(专业) &&删除专业前后空格符,并将专业以字符形式赋予ZY

Bj=alltrim(班级) &&删除班级前后空格符,并将班级以字符形式赋予BJ

Sfz=alltrim(身份证号) &&删除身份证号前后空格符,并将身份证号以字符形式赋予SFZ

Select 1 &&激活工作区1

Replace 性别 with xb 学院 with xy 专业 with xy 班级 with bj 身份证号 with sfz for 学号=xh and 姓名=xm &&更新报名数据表中与学籍表学号、姓名相同的学生信息记录内容

Endscan &&终止移动记录指针

二、在学籍数据表中导出未报名学生数据

1.相关数据表

报名数据表[包含字段(有或无数据):学号(有)、姓名(有)、性别(有)、学院(有)、专业(有)、班级(有)、身份证号(有)];学籍数据表[包含字段(有或无数据):学号(有)、姓名(有)、性别(有)、学院(有)、专业(有)、班级(有)、身份证号(有)、报名情况(无)]。

2.导出未报名数据要求及思路

将报名数据表中对应已报名学生在学籍数据表中报名情况字段标注“已报名”。在学籍数据表中通过copy to 命令导出未报名学生数据,其目的是查看必考科目是否有学生未报名。

3.程序编写内容

Set talk off &&阻止对话结果传送到各窗口

Set exact on &&指定相等的表达式必须是每个字符都相匹配

Use 报名数据表.dbf in 1 &&在工作区1中打开报名数据表

Use 学籍数据表.dbf in 2 &&在工作区2中打开学籍数据表

Select 1 &&激活工作区1

Scan &&当前表中逐个移动记录指针

Xh=alltrim(学号) &&删除学号前后空格符,并将学号以字符形式赋予XH

Xm=alltrim(姓名) &&删除姓名前后空格符,并将姓名以字符形式赋予XM

Select 2 &&激活工作区2

Replace 报名情况 with ‘已报名’ for 学号=xh and 姓名=xm &&更新学籍数据表中与报名表学号、姓名相同的报名情况为“已报名”

Endscan &&终止移动记录指针

三、统计各班报名人数

1.相关数据表

报名数据表(包含字段:学号、姓名、性别、学院、专业、班级、身份证号)。

2.统计人数思路

从报名数据表中生成学院、专业、班级唯一数据,将数据复制到新表(各班报名人数统计表中)。在统计表增加人数字段,数据类型为整型,编程计算班级报名人数写入对应人数字段中。

3.程序编写及步骤

建立程序及命令:生成学院、专业、班级唯一数据:在命令窗口中输入select distinct学院,专业,班级from报名数据库.dbf回车

Copy to 各班人数统计表.dbf 回车

建立报名人数统计程序:modify command bmrstjdata.prg

程序编写内容:

Set talk off &&阻止对话结果传送到各窗口

Set exact on &&指定相等的表达式必须是每个字符都相匹配

Use各班人数统计表.dbf in 1 &&在工作区1中打开各班人数统计表

Use报名数据表.dbf in 2 &&在工作区2中打开报名数据表

Select 1 &&激活工作区1

Scan &&当前表中逐个移动记录指针

Xy=alltrim(学院)&&删除学院前后空格符,并将学院以字符形式赋予XY

Zy=alltrim(专业)&&删除专业前后空格符,并将专业以字符形式赋予ZY

Bj=alltrim(班级)&&删除班级前后空格符,并将班级以字符形式赋予BJ

Select 2 &&激活工作区2

Count for 学院=xy and 专业=zy and 班级=bj to rs &&统计报名数据表中与各班人数统计表中相符的记录数目并附值给RS

Select 1 &&激活工作区1

Replace 人数 with rs &&更新人数统计表中人数字段记录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2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试验安排在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平试验场,该场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南部塬区,所在地区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海拔1360m,春季至初夏干旱多风,秋季多雨,冬季干燥,全年累计日照时数2424.8h,年均气温8.6℃,年降水量511.2mm,年蒸发量1466.5mm,7,8,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60%左右。试验地块平整,土层深厚,肥力均匀,黑垆土质,无灌溉条件,田间杂草种类丰富,发生量大且分布均匀。

1.2试验材料试验作物为玉米,品种选用沈阳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沈单16号。覆盖材料为白色地膜,规格140cm×0.008mm,天水市天宝塑业公司生产。48%乙•莠WP(24%乙草胺+24%莠去津),河南新乡中电除草剂有限公司生产。背负式新型手动喷雾器,台州市路桥利农喷雾器厂制造;PL402-L/00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制造。

1.3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局部(垄沟底部,即垄沟中位线以下地表面)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处理A)、全地面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CK1)、地面空白(CK2),参试的土壤封闭性除草剂为48%乙•莠WP。各处理主要技术参数以1个垄幅(图1所示)为对象经近似计算确定,其中S1为目标田或小区地表(垄面+沟面)面积,即目标田或小区全面施药面积;S2为目标田或小区土地面积,即田块或小区水平面积;S3为垄沟底部面积,即局部施药面积;L为垄长度;n为目标田或小区垄幅数;P1为目标田或小区地表全面施药所需除草剂量;P3为目标田或小区局部施药所需除草剂量;W为施药区域单位面积用药量。

1.4试验方法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面积19.8m2(3m×6.6m),各处理均按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种植玉米。2012年3月17日(顶凌期),按试验设计要求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要求[4],依次整地、施肥(氮肥230.4kg/hm2,磷肥150kg/hm2)、耙地和起垄,垄面平整好后,按小区将药液(依据表1计算各小区除草剂量和清水用量并充分混合)均匀喷施到施药区域,其中A处理仅在垄沟底部喷施,CK1全地面喷施,CK2不喷施除草剂,随后用地膜将地面全覆盖。4月19日播种玉米,用点播器在垄沟内膜面上人工打孔点播,每孔穴播种3粒,播后用细湿土封孔,相邻播种沟内的播种孔呈“品”字形排布,穴距27.5cm,定苗时,每穴留1株,生长期管理同大田。玉米出苗后,每小区选取3行(隔2行取1行),调查每行出苗株数,计算出苗率;玉米大喇叭口期,每小区选取3行(隔2行取1行),每行10株,测量株高,计算每小区平均株高(cm)并计算株高整齐度(Z),Z=100×1/S(S为株高标准差),其值越大,表示株高越整齐;玉米出苗后30d和45d各调查1次除草效果,每小区对角线3点取样,样方面积1.1m2(1m×1.1m),调查样方内所有杂草株数并测定其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玉米成熟后,调查统计每小区成穗株数(果穗上结有20粒以上饱满子粒的植株)及双穗株数,计算成穗株率和双穗株率,并按小区收获计产和考种。

1.5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唐启义和冯明光[5]的实用统计分析及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

2结果与分析

2.1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表2):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局部(垄沟底部)施用区杂草群落密度、鲜重分别被控制在2.02~3.74株/m2和11.11~12.55g/m2之间。其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在98.55%~99.66%和98.91%~99.49%之间;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87.65%~95.47%和93.68%~98.25%,与全地面施药处理(CK1)比较,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可见,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局部施用对田间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作用,可替代全地面施药。

2.2对玉米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3):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局部施用处理玉米出苗率、成穗株率分别为85.52%和94.87%,稍低于全地面施药和空白对照。玉米株高、株高整齐度、双穗株率、穗粗和500粒重分别为120.53cm、10.93、5.00%、5.18cm和156.67g,均高于全地面施药和空白对照,但处理间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玉米果穗秃顶长为1.56cm,稍高于全地面施药处理,稍低于空白对照。玉米穗长、穗粒数分别为17.77cm和568.27粒,稍高于全地面施药处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可见,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局部施用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小,多数性状表现优于全地面施药处理。

2.3土壤封闭除草剂局部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表4):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局部施用区玉米折合产量达到9924.24kg/hm2,较全地面施药处理的9863.64kg/hm2增产0.61%,较空白对照的7919.19kg/hm2增产25.32%。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局部施用对玉米产量无不良影响,其产量稍高于全地面施药处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

2.4除草剂施用量和施用成本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局部施用较全地面施药减少药剂投入量、投入成本均为75%,其降幅与除草剂种类无关。本研究中土壤封闭性除草剂选用48%乙•莠WP,2012年市场价为30元/kg,试验实施地区用工价为70元/工,据此对除草剂施用成本进行核算与分析。核算结果表明(表5),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局部施用成本为134.10元/hm2,较全地面施药减少成本261.70元/hm2,成本降幅达到66.12%。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局部施用可大幅度降低除草剂的投入量和施用成本。

3讨论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 彝族教育 义务教育 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22-02

彝族在中国是一个人口较多的民族,分布于川、滇、黔、贵四个省区。与其他民族一样,彝族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阶段,不同的是彝旅没有按历史发展规律经历封建社会的过渡,而是直接自1956年民主改革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保留了2000年的奴隶制。自我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开始实施20余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2007年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在内的九年义务教育,在校人数近1.8亿,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9%和98%以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基本实现。但由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及教育资本的薄弱,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全国8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也是省级贫困县。本文在陈喜慧《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受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的基础上,通过对峨边农村地区彝族和汉族各年龄段居民受教育程度分性别进行对比,反映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后,该彝汉杂居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旨在为该地区政府制定教育发展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地点:选取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3个镇(大堡镇、新林镇、黑竹沟镇)4个乡(金岩乡、哈曲乡、杨村乡、万平乡)中的24个村进行调查。

2、调查方法及内容:调查由川北医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小组(共计23人)于2009年7月10日―16日进行。调查员在调查前对问卷内容和调查技巧经统一培训后,以2―3人为一组,深入到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居民的一般情况(民族、年龄),受教育程度(文盲――未受教育、普六――小学毕业以上、普九――初中毕业以上)。调查以访谈形式进行,每次调查后及时核查调查表,立即补充和更正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性。

3、统计分析: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后,将被调查居民分为≤15岁、16-25岁、26-35岁、36-45岁、≥46岁5个年龄段,分别统计各年龄段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居民的受教育情况。同年龄段同性别不同民族间比较、同年龄段同民族不同性别间比较及同民族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均采用×检验。对于理论值

二、结果

1、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24个村,452户家庭(汉族174户,彝族278户),调查到2145名农村居民(汉族230人,彝族326人)的受教育情况。被调查的农村居民年龄分布在6-95岁,平均32.9(中位数31)岁。各年龄组情况,见表1。

2、文盲现状:彝族除≤15岁年龄段居民男女文盲率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彝族不同性别的文盲率均有明显差异;议旅除≤15岁和16-25岁居民男女文盲率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彝族不同性别的文盲率均有明显差异。同种性别除≤15岁年龄段彝族和汉族居民文盲率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同种性别不同民族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彝族男性居民文盲率除≤15岁与16-25岁和26-35岁与36―45岁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汉族男性居民除36-45岁与≥46岁比较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彝族女性居民除26-35岁与36-45岁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显著差异;议族女性除≤15岁与16-25岁和26-35岁与36~45岁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

3、六年义务教育普及现状:彝族除≤15岁年龄段居民男女六年教育普及率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彝族不同性别的六年教育普及率均有明显差异;汉族除≤15岁和16-25岁居民男女六年教育普及率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彝族不同性别的六年教育普及率均有明显差异。同种性别除≤15岁年龄段彝族和汉族的女性居民六年教育普及率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同种性别不同民族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彝族男性居民除16-25岁与26-35岁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汉族男性居民除26-35岁与36―45岁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两民族女性除26-35岁与36-45岁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

4、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现状:彝族除≥36岁居民男女九年教育普及率有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彝族不同性别的九年教育普及率均无明显差异;汉族除≤15岁年龄段居民男女九年教育普及率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彝族不同性别的九年教育普及率均有明显差异。同性别除≤15岁年龄段彝族和汉族居民九年教育普及率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同性别不同民族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彝族男性除16-25岁与26―35岁比较和26―35岁与36-45岁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显著差异;汉族男性除26-35岁与36-45岁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差异;彝族女性除≥26岁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显著差异;汉族女性居民除26-35岁与36-45岁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

三、对策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峨边彝族自治县农村地区各年龄段文盲率随着时间的先后在逐渐下降,说明该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是进步的,其中尤其以36~45岁、16-25岁这两个年龄段的变化突出,在这两个年龄段,彝族(男/女)分别比前一个年龄段下降30/16.3,18.3/29.8,汉族(男,女)分别下降27.8/48.1,1.3/12.9,影响36-45岁的变化最大的因素可能是1956年的民主改革,将这一地区的社会制度直接由奴隶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而由于16-25岁年龄段恰好在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后不久的10年,当地人对义务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说明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该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比两个民族的男女文盲率情况,女性的文盲率除汉族16―25岁外,都是显著高于男性(p

明“男尊女卑”的思想仍残留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尤其是像峨边这种偏远的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这种落后的观念表现得更为突出。

本次调查还显示,峨边彝族自治县农村地区各年龄段除≤15岁可能由于样本数月过少,统计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普六率”和“普九率”随着时间的先后在逐渐增加,进一步说明该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是进步的。对比彝族和汉族,两个民族的“普六率”都远比“普九率”要高,并且彝族的“普六率”几乎只及汉族的一半,“普九率”更是一半都没有达到。对比两个民族的男女受教育程度,女性无论是“普六率”还是“普九率”都比男性低。在彝族26-35岁、36-45岁、≥46岁三个年龄段,女性的“普六率”和“普九率”更是连男性的一半都没有达到,该地区男女受教育性别差异现状令人担忧。这种现象说明女童教育不够发达的状况已影响了“普六”和“普九”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决定“普六”和“普九”成败的关键,与李赐平和冉元辉的调查结果一致。

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基础教育是20世纪后期中国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也是中国教育面向21世纪,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工程。只有提高了我国少数民族的素质,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其中,中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问题以及地理环境因素,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还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所以,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综合上述,以小凉山彝汉杂居区调查结果来看,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起着较大的作用,在义务教育实施之后,当地的基础教育情况有较大的好转。如果坚持以这种趋势发展,该地区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虽然义务教育的实施,对小凉山地区彝族与汉族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两民族不同性别的受教育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文盲率降低,普六、普九率增加,性别差异减小,民族差距减小的变化趋势,但是就目前来看差距仍然很大。适龄女学童的“普六率”与“普九率”很低。说明针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再因地制宜地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以缩小适龄女学童与适龄男学童“普六率”与“酱九率”的差距,使当地的义务教育工作均衡发展。再者,彝族“普六率”与“普九率”都大幅度低于汉族的“普六率”与“普九率”,说明民族之间差异较大,应该重点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宣传及施行力度,更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政策,以缩小少数民族与汉族义务教育普及率的差异。

注释:

①焦树国,管刚,王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商界,2010(190):98-99.

②韩作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6-27.

③张方译.农村女童受教育状况的“路径依赖”分析[J].社会工作:社会调查,2007(10):25.

④李赐平,冉元辉.女童教育是决定“普九”成败的关键――大竹县女童教育现状调查及思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85-90.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燕麦;除草剂;杂草防效;产量

中图分类号:S 4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3)01004505

禾本科燕麦属(Avena)植物,是优良的粮饲兼用作物\[1,2\],在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旺盛,同时也能适应广泛的土壤类型。中国是裸燕麦(Avena nuda)的发源地,大部分地区种植裸燕麦,少部分地区种植普通栽培燕麦(Avena sativa),俗称皮燕麦\[3\]。世界上其他国家种植的燕麦95%是皮燕麦,主要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芬兰和波兰\[4,5\],我国燕麦每年实际种植面积约100万hm2\[6\]。由于具有高含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燕麦一直是优良的饲用作物。另外,由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燕麦亦用于人类食物,如燕麦片、燕麦粉和燕麦饼。近年来,作为保健食品的燕麦因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调控胃肠道功能而广受欢迎,因此,燕麦市场需求逐年扩大。但是随着燕麦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杂草成为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燕麦田杂草过多、人工除草成本过大一直是燕麦田产投比低的一个主要原因\[7\]。

除草剂的应用在我国发展迅速,新除草剂也在不断引进和开发\[8\]。但除草剂在燕麦田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燕麦生产中都是参照小麦或大麦田的除草剂种类及其剂量。由于燕麦对除草剂的反应与小麦大麦有很大不同,经常造成一些药害。因此,拟对3种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在燕麦田的表现进行研究,调查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燕麦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施用除草剂和燕麦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试除草剂为仲丁灵、金都尔和使它隆。仲丁灵是播前土壤处理剂,播种前5 d喷施;金都尔是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播种后5 d喷施;使它隆为苗期茎叶处理剂,于燕麦三叶期至四叶期施药。除草剂来源及喷施剂量见表1。

1.2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郊的榆中县良种场,海拔1 730 m,年平均气温6.7 ℃,无霜期120 d,年均降水量350 mm,蒸发量1 450 mm,黄绵土,pH为8.26\[9\],前茬为箭豌豆。2012年4月4日播种,播种量为150 kg/hm2,使用播种机条播,行距15 cm,播种深度5 cm。

1.3 试验设计

3种除草剂各设低、中、高3个浓度梯度(表1),清水做对照,3次重复,1个燕麦品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 m×5 m,小区间隔离带的带宽为0.5 m。土壤处理剂仲丁灵在播种前5 d施用;苗前土壤处理剂金都尔,在播种后5 d趁土壤湿润时喷洒;苗期茎叶处理剂使它隆于燕麦三叶期至四叶期施药。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配药,先按不同的处理用药标准量取每个小区所需药量配成母液,按比例兑水配成药液。施药时用YS16C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施,喷药当天晴朗无风。在茎叶除草剂喷施前,于试验区的未喷施土壤处理剂的燕麦田上取面积为0.5 m×0.5 m的样方,记录所有杂草的平均高度、盖度、多度,并以燕麦为标准,计算杂草的相对高度、相对盖度及相对多度。重复3次。参照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方法分级\[10\],确定杂草的危害程度,计算草情指数(危害率)\[10,11\]。

草情指数=

∑草害级数×该级的小区数(株数)草害最高级的代表值×调查的总小区数(总株数)×100

1.4 防效调查

于茎叶除草剂喷药后15 d和30 d,采用对角线法,每点面积0.25 m2,分别记录各小区杂草高度、盖度、多度,计算杂草草情指数,然后,计算防除效果\[12,13\]。

防除效果=

对照区杂草草情指数-防治区杂草草情指数对照区杂草草情指数×100%

于茎叶处理剂处理后30 d,对全部小区采用对角线3点取样法,每样点0.25 m2,分别调查地上部杂草的鲜重,计算鲜重防效\[9\]。

鲜重防效(%)=(对照区鲜重-施药区鲜重)对照区鲜重×100%

1.5 产量测定

燕麦成熟后全区收割、脱粒测产。

1.6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03录入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中的“邓肯氏多重比较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燕麦田杂草种类及其危害

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试验地杂草为藜、卷茎蓼、打碗花、野油菜、委陵菜等一年生阔叶杂草(表2),其中,藜的危害级别高为2级,草情指数最大,达89;卷茎蓼、打碗花、野油菜次之,草情指数分别为44,39和39;其他杂草危害级别低,草情指数较小。

2.2 不同除草剂对燕麦田杂草的除草效果

2.2.1 仲丁灵的除草效果 随着仲丁灵浓度的增加,白燕2号燕麦田杂草的防效逐渐增大(图1)。施药后15 d和30 d防效调查发现,30 d株防效均大于15 d株防效,3个浓度梯度下的杂草防效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T3处理下30 d和15 d的株防效分别比T2处理下高85%和76%。对30 d鲜重防效的调查结果表明,T3处理下鲜重防效最高,为58.9%,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是显著高于T1处理。

2.2.2 金都尔的除草效果 金都尔3种浓度处理下白燕2号燕麦田杂草的15、30株防效和30 d鲜重防效均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呈显著增加的趋势。T6处理下15 d、30 d株防效和30 d鲜重防效分别为90.8%,84.4%和93.9%,显著高于T4和T5处理,因此,可以看出,T6处理是燕麦田金都尔的最佳施用剂量。

2.2.3 使它隆的除草效果 不同剂量使它隆处理下燕麦田杂草的防效变化不及前2种除草剂强。T7、T8和T9的处理下的杂草的15 d株防效间无显著差异,均在87%以上。随着时间的延长,到药后30 d时,T7处理对杂草的株防效显著低于其他2个处理,为70.6%。鲜重防效也出现了相似的结果,T7的显著分析最低,为80.4%;T8和T9处理在3次调查中均无显著差异。因此,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出发,选择T8为使它隆的最佳剂量,即750 mL/hm2。

2.2.4 3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比较 仲丁灵、金都尔和使它隆3种不同除草剂的最佳剂量处理下燕麦田杂草的防效有显著差异(表3)。其中,仲丁灵除草效果不及金都尔和使它隆,无论是药后15 d株防效、30 d株防效还是30 d的鲜重防效,都显著低于其他2种除草剂,而金都尔和使它隆之间在防效上没有显著差异,施药后15 d株防效和30 d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因此,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除草剂。

2.3 除草剂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除草剂对燕麦产量有显著影响,3种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处理下燕麦种子产量与对照相比有一定增加(表4)。同一除草剂不同剂量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仲丁灵的T2、T3处理白燕2号的产量最高,分别较对照高23.6%%和25.8%。T1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金都尔的3个处理下燕麦种子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使它隆的T8、T9处理下燕麦产量最高,分别较对照高39.2%和33.3%。3种不同除草剂最佳剂量(T3、T6和T8)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759.5,937.1和1154.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25.8%,31.8%和39.2%。

3 讨论

燕麦田的杂草以藜、卷茎蓼、打碗花、野油菜等一年生阔叶杂草为主,其密度、盖度、高度、多度均较大,草情指数较高(89~39),很有必要对杂草进行防除。仲丁灵进入植物体后,抑制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从而抑制杂草幼芽及幼根生长\[14-16\]。仲丁灵安全性好,低毒、低残留,除草谱广,能有效防除狗尾草、藜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小粒种子阔叶杂草。施药后比较稳定,但低浓度时稍有挥发性易被紫外光分解。为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施药后应与土壤充分混匀\[17\]。邢治旺等\[18\]发现仲丁灵有独特的对植物的生长调节和促进的生理特性,也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小麦播前15 d用48%地乐胺乳油2 250 mL/hm2进行土壤处理,除草效果好,药后20 d、40 d的株防效分别为98.6%和95.3%,增产率19.1%\[19\]。此次试验仲丁灵最佳剂量处理下杂草的15 d株防效为70.6%,30 d株防效为79.9%,增产率为25.8%。

金都尔为低毒除草剂,杀草谱广,对藜、蓼等阔叶杂草以及狗尾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防效好。金都尔在玉米、高粱等作物中的应用比较多,但在麦类作物上应用较少\[20\]。陈尤嘉\[21\]研究直播玉米的杂草防效,发现96%金都尔乳油剂量为1 200 mL/hm2时30 d 的株防效为76.94%,鲜重防效为88.1%。本试验中施药量为1 350 mL/hm2时30 d株防效为84.4%,鲜重防效为93.9%。董海等\[22\]发现,96%金都尔乳油单剂处理对阔叶类杂草效果较差。但李荣云等\[23\]对玉米田杂草防效的研究发现,1 012.5 mL/hm2金都尔30 d鲜重防效为98.9%。

使它隆杀草作用与2,4D相似\[24\];在小麦等耐药性植物内,因能接合成轭合物从而可以失去毒性,显现出选择性的特性\[25\]。20%使它隆乳油对多种阔叶杂草表现高度防除效果,对禾本科作物安全。杨广强等\[26\]发现,20%使它隆900 mL/hm2杀草速度虽然慢,但是持效期长、杀草彻底,药后30 d鲜重防效和株防效分别达到78.4%和83.0%。试验中使它隆750 mL/hm2(T8)处理下15 d株防效为91.1%,30 d株防效为87.8%,30 d鲜重防效为91.1%。邵晓峰等\[27\]也发现,不同用量处理的防效在80%~100%,且产量差异不明显。翁华等\[28\]发现20%使它隆乳油适用于春小麦田的适宜剂量为750~940 mL/hm2,可使小麦增产18.72%~21.06%。试验中,使它隆在最佳剂量处理下对白燕2号的增产效果达到了39.2%。

3种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对燕麦田杂草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由于作用机理不同,除草效果也有差异。其中金都尔和使它隆无论是15 d、30 d株防效还是30 d鲜重防效均显著高于仲丁灵,增产效果也高于仲丁灵。

4 结论

(1)燕麦田中藜的草情指数最大,为害最严重;其次为卷茎蓼、打碗花和野油菜。

(2)3种不同类型除草剂不同浓度对燕麦田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并且安全性好无药害发生。

(3)3种除草剂在燕麦田的最佳使用剂量为48%仲丁灵5 625 mL/hm2,96%金都尔1 350 mL/hm2,20%使它隆乳油750 mL/hm2。此剂量下30 d株防效分别为79.7%,84.4%和87.8%,增产率分别为25.8%,31.8%和39.2%。

参考文献:

\[1\] 刘永刚,张海英,赵桂琴,等.防蚜种衣剂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果\[J\].草原与草坪,2011,31(4):60-63.

\[2\] 毛思帅,Robiul Islam M,贾鹏飞,等.保水剂和施肥量对沙地燕麦生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31(2):308-313.

\[3\] 柴继宽,赵桂琴,师尚礼.7个燕麦品种在甘肃二阴区的适应性评价\[J\].草原与草坪,2011,31(2):1-6.

\[4\] 李润枝,陈晨,张培培,等.我国燕麦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44-45.

\[5\] 胡战朝,赵桂琴,刘欢,等.除草剂对燕麦草的防效及其对燕麦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2,47(2):97-103.

\[6\] 曲祥春,何中国,郝文媛,等.我国燕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杂粮作物,2006,26(03):233-235.

\[7\] 胡战朝,赵桂琴,刘欢,等.4种除草剂对皮燕麦、裸燕麦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2,32(4):44-49,55.

\[8\] 马晓渊.论除草剂田间试验设计的几个问题\[J\].植物保护,1990,16:64.

\[9\] 刘敏艳,胡冠芳,陈海贵,等.异丙隆对地膜小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后茬作物安全性的研究\[J\].植物保护,2000,26(5):40-42.

\[10\] 李孙荣.杂草及其防治\[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95-112,180-203.

\[11\] 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76-286.

\[12\]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化学保护(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382-383,508.

\[13\] 江荣昌,姚秉琦.化学除草技术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0-38.

\[14\] 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

\[15\] 李美,赵德友,孙作文,等.常用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评价\[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23(4):3-6.

\[16\] 李更新.不同抑芽剂对烟草腋芽抑制效果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1(4):40-42,84.

\[17\] 叶承道,唐洪元.国外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研究进展\[J\].农药工业译丛,1979(4):23-29.

\[18\] 邢治旺,李东海.地乐胺防除农田杂草试验\[J\].海南大学学报,1997,15(2):141-143.

\[19\] 王进,陈叶.地乐胺等在小麦田作土壤处理的除草效果\[J\].杂草科学,2005(1):50-52.

\[20\] 唐韵.除草剂科学使用技术\[J\].农药市场信息,2008,24:39-40.

\[21\] 陈尤嘉.直播春玉米地膜覆盖化学除草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377-1378.

\[22\] 董海,杨皓,杨眉,等.高粱田苗前化学除草技术初探\[J\].杂草科学,2007(7):48-49.

\[23\] 李荣云,曾小荣.不同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158.

\[24\] 强胜.杂草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

\[25\] 崔乘幸,刘鸣韬,陈锡岭.使它隆乳油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药效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09(10):70-71,74.

\[26\] 杨广强,邢广地,肖志毅,等.氯氟吡氧乙酸等几种麦田阔叶除草剂药效试验\[J\].北京农业,2009(7):41-42.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比较法;数学;运用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一、运用比较法,训练形象思维,丰富感知

小学生由于生活接触面窄,社会实践经验少,感性知识比较贫乏,空间想象力差,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对感性知识获得较深刻的印象。如在教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时,因为学生已经认识了“1厘米”,为了使学生对“1毫米、1分米”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可以让学生拿着尺子,对着“1毫米”和“1厘米”的刻度进行比较,再拿“1分米”和“1厘米”比较,然后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1厘米”和“1分米”的长度,最后让学生填空:课桌宽大约是60( ),一块橡皮的长大约是30( ),数学教本的长度大约是2(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就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同样,用比较的方法教学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也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比较法,理解内涵,掌握概念

为了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就要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充分理解其内涵,而对事物进行比较是揭示概念本质属性和理解内涵的重要学习方法。如教学“整除”这个概念时,让学生对一些除法算式进行比较,如16÷8=2,9÷6=1.5,9÷1.5=6,10÷3=3……1,知道单有“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这个条件,还不能判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还必须有“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这个条件才行。通过比较,学生正确地理解了整除的含义。再如教学“求比值”和“化简比”,要从意义、方法和结果三方面进行比较,“求比值”也就是求商,而“化简比”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比化成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可以通用,都可以用除法计算;“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结果是不同的,“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写成分数、小数,有时能写成整数,而“化简比”的结果则是一个“比”,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但是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或整数。比较以后,学生才能充分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内涵。

三、运用比较法,新旧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在教学一个新知识点时,如果能与以往学过的旧知识相联系,进行比较,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但容易学会新知,还巩固了旧知,并且使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如教学“比的意义”时,将“比”“除法”和“分数”进行比较,可列表如下:

通过这样比较,使学生明确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和区别,把比、除法、分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为后面学习“比”的应用打下基础。

四、运用比较法,区别应用题的结构,正确选择解法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经常应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应用题的结构,以便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如低年级的加减法应用题、乘除法应用题、高年级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如教学应用题:(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鹅?(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鸭?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应用题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他们懂得第(1)题,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要用除法来计算。第(2)题,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第(3)题,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答,或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用除法计算。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思路的异同,从而能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五、对比练习,异同结合

学习新课之后,不仅要集中练习所学的内容,还要练以前学过的内容,特别要练习与新学内容相似而容易混淆的题目,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新的知识,又能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和“异”,区别应用。如练习“归一应用题”,应带练“归总应用题”;学完“连除应用题”后的练习,也应有“连乘应用题”的题目。通过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使各个零碎的知识串成线、联成网,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对比练习也便于学生辨别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运用比较法,观察特征,发现规律

许多数学规律、性质、公式,都是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来的。如商不变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比如,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画图可以知道==。接着让学生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看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比较(1):从左往右看,学生很容易发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3就得到;比较(2):从右往左看,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3就得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2就得到,从而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6篇

“影响雇员对工资问题看法的三个因素是‘他人’、‘制度’、‘自己’”。[2] “公开工资可以反映出管理者有信心管好工资系统,这会增加学区雇员对管理者的信任。”[1] “如何将工资方案告诉给雇员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当地传统和雇员数量的问题,每个学区所使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3] “对于在学区教育系统里激励高昂的士气,良好的工资管理所能够做到的是任何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6]坎贝尔(W. E. Combell)认为,有三个因素会影响工资建议的提出:“学区的财政状况、学区的管理组织以及各类雇员所属的团体和协会。”[3] 边缘福利不断提高的关键原因是财政困难和不上税。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薪酬管理的基本制度如下。

一、 绩效薪酬的基本结构

根据与工作是内在相关还是外在相关,薪酬经常被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内在薪酬是涉及工作内在品质的雇员从工作本身所获得的东西,包括参与决策程序、增加工作自、增加职责、分配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提供个人成长机会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外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直接薪酬通常包括基本工资、超时工资和假期工资,以及绩效工资,间接薪酬经常被叫作边缘福利(Fringe Benefit),通常包括劳动保护项目、进修假、带薪休假和其他服务项目。它们的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二、 维持绩效薪酬有效的基本要素

在美国中小学,确保教师的绩效薪酬有效要注意如下11个方面的因素[4]:1、有效的教师评价程序;2、对实施绩效薪酬方案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3、学区董事会和管理部门承诺对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财力支持;4、制订方案时吸收雇员参与;5、教师接受并满意于方案;6、充足的资金;7、对所有达到标准的人给予奖励;8、绩效标准合理、公正、公平;9、对工作绩效的测量是有效的、可证实的;10、评价测量手段的运用具有客观性和持续性;11、促进学生学习。

三、 建立公平的工资政策的基本步骤

在美国中小学,建立公平的工资政策的基本步骤有如下五个:1、确认岗位的重要性,即根据各岗位所要求的技能来确认其重要性,并根据各岗位的重要性的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最高价值和职责的岗位放在最顶端;2、学区之间的比较,将本学区的工资制度与其他学区的工资制度相比较,使其具有竞争优势,并尽可能与其他公立机构和私营工商业部门相当;3、岗位评价,由雇员和管理者组成的工资委员会合作确定每个岗位的相对价值;4、绩效激励,使用统一而公正的个人绩效评价方法和适当的个人记录系统以利于持续开展绩效评价;5、工资审查,每年审查工资方案,以确定雇员工资与其他学区相比具有竞争优势,与其他公立机构和私营工商业部门中的雇员工资保持同步增长。

四、 设置工资类别与等级的一般步骤

在美国中小学,设置工资类别与等级的一般步骤有如下三个:1、设置管理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管理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主要包括中心办公室主管(例如联邦项目主管)工资、中学校长工资、中学校长助理工资、小学校长工资以及小学校长助理工资等;2、设置教学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教学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主要包括:学士学位工资、学士学位外加30小时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工资、硕士学位工资、硕士学位外加30小时的博士研究生学习工资、博士学位工资、博士学位外加3年工作经验工资;3、设置服务支持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服务支持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主要包括:保管员工资、保管员主管工资、维修员工资以及维修员主管工资等。表1举例说明设置工资类别与等级的具体数目[5](单位:美元)。

五、 使用基准岗位确立岗位群中其他岗位工资的一般步骤

在美国的中小学里,使用基准岗位(Benchmark Position)确立岗位群中其他岗位工资的一般步骤有如下四个[6]:1、通过工作说明书和工作分析程序,可以确定非教学岗位的种类,这些种类被组合进更宽泛的岗位群,常见岗位群有如下两类:第一类是办事员,如职员、打字员、高级职员、会计、学校秘书、行政秘书、学监秘书等;第二类是维修工和操作工,如保管员、园丁、保管员主管、维修工、维修工主管等。2、选择基准岗位的标准是基准岗位的工资可以与当地企业或其他公共机构里类似工作的普遍工资等级进行信度较高的比较。3、将工资调查的数据应用于基准岗位,运用调查统计中的集中量(平均数和中数)以及差异量(四分位数)选择主要工资表中最合适的类别作为基准岗位。4、将预先确定的基准岗位作为参照点,运用于每个岗位,根据它们的技能关系,决定它们的工资序列。

六、 工资扣除的常见情形和相关程序

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工资扣除的常见种类和相关程序如下:1、所得税扣除:美国政府所得税要求每个雇员签署一份免税证书,用作所得税扣除数的基础,通常考虑的免税情形:单身、已婚、年龄超过65岁、残障等。一般情况下,这个证书必须提供以下六个信息:第一、全名,用以识别;第二、雇员社会保障号,这是识别工资税收返还和雇员记录卡(卡上需要雇员亲笔签名)所需要的;第三、具体地址,包括城市、州或行政区以及其他确切的邮政信息;第四、减免申请,根据免税证书,学区必须减免每个雇员的所得税;第五、新雇员申请的免税证书在第一次发工资时就有效,而且一旦向学区申请之后就一直有效,除非有新的修订;第六、雇员可以随时申请对减免证书进行修正(即增减项目),修正情况通常反应在下个月的工资单上。2、退休扣除的常见情形和相关程序如下:第一、退休扣除的常见情形有以下三种情况:政府针对所有雇员所作的项目、专门限于持证人员或无证人员的项目以及商业保险项目;第二、一些学区允许持证人员参加上述三种项目,一些学区则根据学区董事会、某个管理委员会或者法律决定只允许教师参加其中的一种;第三、扣除通常基于总收入的固定比例。3、法院命令的扣除:第一、鼓励雇员保持良好的个人财务状况,以免发生法院命令扣押、留置或破产等其他扣除雇员工资的问题,如果这类事情的发生是由于雇员的疏忽或者善意错误,那么就应该给雇员纠正的机会;第二、在法院决定扣除雇员工资时,必须审核如下六个信息:原告或债务人的名字、扣押令发出的日期和学区收到的日期、扣押债务的数目、法院的开支,建议与法院共同商定、扣押令上要求到期应付的款额、所允许的将债务偿还到法院的天数;第三、学区接到法院的扣押令后,应该给雇员一份扣押令副本,这样,雇员有可能得到一份“减免表”,从而减少扣除工资的总数;第四、当要求扣除高额债务时,学区不会接受原告或被告的律师或债务人的要求,除非法院提供书面文件,说明其愿意为最初的扣押令负责;4、其他扣除:这里只介绍五种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通常被认为是边缘福利的工资扣除情况:第一、健康、事故和医疗保险费用的扣除;第二、人身保险费用的扣除;第三、会员费用的扣除;第四、信用合作社的扣除;第五、社区基金捐赠的扣除。

七、 学监向学区董事会提出工资建议的基本程序

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学监向学区董事会提出工资建议有如下八个基本程序:1、确保获得雇员的满意和支持;2、证明建议的合理性,常用的数据有两个:一个是其他学区教育系统和私营机构的工资表,另一个是上次工资增长的信息,并说明与专业人员得到的工资相比该建议能否保证非教学人员所期望的工资增长率;3、尝试将建议作为对所有雇员一揽子方案的一部分;4、通过咨询公司来处理有关社区通行工资增长率的数据;5、强调非教学人员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6、说明需要有能力的人去管理董事会的财产,保护学区的投资,吸引董事会成员关注事务管理;7、使董事会认识到非教学雇员对社区生活的价值以及他们将影响到社区是如何看待学校的;8、强调学区教育系统在商业和经济层面对社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纳德.W.瑞布.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一种管理的趋向.褚宏启,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11).

[2] Paul S. Goodman , An Examination of referents Used in the Evaluation of Pa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2 No. 2, October 1974,170~195.

[3] Charles W.Foster,ed.Wage and Salary Administration:A Handbook for School Business Officials. Chicago,Research Corpor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School Business Officials,1969,P39-40、45、59.

[4] Glen H. Tecker,Merit Measurement and Money:Establishing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Programs,Alexandria VA:National School Boards Association,1985,14.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7篇

    理论上,税源是税收的来源和出处,有税源则有税收,税源与税收应是一致的。在税制统一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征得的税收主要取决于该地的税源和税收征管水平,而一个地区最终能获得的税收又取决于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制度。企业汇总纳税、跨地区经营、生产与管理的空间分离、总部经济、资源产品的价格转移、企业策略性定价、地区间税收竞争等,为税源和税收背离创造了条件。而我国税收收入归属权与税收征管权混同,地方税收征管的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行业管辖交织并存,地区间税收分配协调机制的缺失等,是我国地区间税源与税收背离的主要原因。税收背离或转移产生的税收在地区间非正常流动,税源与税收收益的分离,造成了地区间征得税收的扭曲。在相对统一的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制度下,以征得的已发生税收背离的税收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配,使税收征收上的税源与税收背离转换成了地区间税收收益的背离,造成了地区间财力的非正常转移和税收分配的不公,加大了地区间的财力差距,进而强化了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

    二、税收背离的地区间财力差异效应

    (一)税收背离对地区实得财力的影响

    税源与税收背离的直接结果是不同地区税务机关(含国税局和地税局)征得的税收与基于税源、税基的应征税收不一致和扭曲。而我国的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收分配是以各地方税务机关征得的税收为基础,分税种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划分的。也即,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收收入分配是对各地税务机关征得的已经产生税收背离的税收收入的分配。税种不同,在中央与地方间分配的方式不同,对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影响也不同。如若一税种完全属于中央税,如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税收背离则不会改变地区间财力差异。而其余的共享税、地方税,若发生税收背离,则必然会造成地区间横向税收分配不公,改变地区间的财力分配,并往往强化地区间的财力差距和非均衡。

    (二)税收背离与地区人均财力差异

    相对于绝对财力,人均财力差异更能反映地区间财力状况。为反映税收背离对地区间人均财力差异的影响,我们以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来近似反映地区财力状况,分别计算省际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VC,variationcoefficient)和基于实际税收分配比(rr)、标准税收分配比(sr)消除税收背离后的地区人均财政收支的变异系数,以分析税收背离的地区财力差异效应。具体公式如下式(5),其中Fi是i地区的人均财政收入(支出)或消除税收背离后的人均财政收入(支出),F-为指标的平均值,n为地区样本个数,这里为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无论是按税收在中央与地方间的实际分配率、还是标准分配率,当消除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三税,以及总体税收的税收背离对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影响后,变异系数较未消除税收背离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如,地区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及变异系数最大的2004年,调整前人均财政收入变异系数为118.7①,基于中央与地方间税收实际分配率和标准分配率消除三税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三税背离调整VCR1、三税背离调整VCR2)分别为73.2、74.22,消除总体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总税背离调整GVCR1、总税背离调整GVCR2)分别为62.98、60.71;2010年调整前人均财政收入变异系数为81.61,消除三税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三税背离调整VCR1、三税背离调整VCR2)分别为59.07、60.26,消除总体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总税背离调整GVCR1、总税背离调整GVCR2)分别为47.61、36.06。由图7可知,样本期间我国省际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比较大,以人均财政支出反映的地区间财力差异明显,而2004年以来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稳步下降,说明我国地区间财力差异在缩减。同样可以发现,无论是按税收在中央与地方间的实际分配率、还是标准分配率,当消除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三税,以及总体税收的税收背离对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影响后,较之未消除税收背离,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例如,2004年的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为75.84,基于中央与地方间税收实际分配率和标准分配率消除三税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三税背离调整VCE1、三税背离调整VCE2)分别为49.83、50.36,消除总体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总税背离调整GVCE1、总税背离调整GVCE2)分别为41.98、44.27;2010年调整前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为44.77,消除三税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三税背离调整VCE1、三税背离调整VCE2)分别为35.41、35.98,消除总体税收背离后变异系数(总税背离调整GVCE1、总税背离调整GVCE2)分别为30.75、33.0。这表明税收背离是引致地区间财力差异的重要原因,减轻和消除税收背离可以大幅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从而促进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8篇

理论上,税源是税收的来源和出处,有税源则有税收,税源与税收应是一致的。在税制统一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征得的税收主要取决于该地的税源和税收征管水平,而一个地区最终能获得的税收又取决于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制度。企业汇总纳税、跨地区经营、生产与管理的空间分离、总部经济、资源产品的价格转移、企业策略性定价、地区间税收竞争等,为税源和税收背离创造了条件。而我国税收收入归属权与税收征管权混同,地方税收征管的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行业管辖交织并存,地区间税收分配协调机制的缺失等,是我国地区间税源与税收背离的主要原因。税收背离或转移产生的税收在地区间非正常流动,税源与税收收益的分离,造成了地区间征得税收的扭曲。在相对统一的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制度下,以征得的已发生税收背离的税收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配,使税收征收上的税源与税收背离转换成了地区间税收收益的背离,造成了地区间财力的非正常转移和税收分配的不公,加大了地区间的财力差距,进而强化了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

二、税收背离的地区间财力差异效应

(一)税收背离对地区实得财力的影响

税源与税收背离的直接结果是不同地区税务机关(含国税局和地税局)征得的税收与基于税源、税基的应征税收不一致和扭曲。而我国的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收分配是以各地方税务机关征得的税收为基础,分税种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划分的。也即,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收收入分配是对各地税务机关征得的已经产生税收背离的税收收入的分配。税种不同,在中央与地方间分配的方式不同,对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影响也不同。如若一税种完全属于中央税,如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税收背离则不会改变地区间财力差异。而其余的共享税、地方税,若发生税收背离,则必然会造成地区间横向税收分配不公,改变地区间的财力分配,并往往强化地区间的财力差距和非均衡。

(二)税收背离与地区人均财力差异

相对于绝对财力,人均财力差异更能反映地区间财力状况。为反映税收背离对地区间人均财力差异的影响,我们以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来近似反映地区财力状况,分别计算省际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VC,variationcoefficient)和基于实际税收分配比(rr)、标准税收分配比(sr)消除税收背离后的地区人均财政收支的变异系数,以分析税收背离的地区财力差异效应。具体公式如下式(5),其中Fi是i地区的人均财政收入(支出)或消除税收背离后的人均财政收入(支出),F-为指标的平均值,n为地区样本个数,这里为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无论是按税收在中央与地方间的实际分配率、还是标准分配率,当消除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三税,以及总体税收的税收背离对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影响后,变异系数较未消除税收背离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如,地区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及变异系数最大的2004年,调整前人均财政收入变异系数为118.7①,基于中央与地方间税收实际分配率和标准分配率消除三税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三税背离调整VCR1、三税背离调整VCR2)分别为73.2、74.22,消除总体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总税背离调整GVCR1、总税背离调整GVCR2)分别为62.98、60.71;2010年调整前人均财政收入变异系数为81.61,消除三税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三税背离调整VCR1、三税背离调整VCR2)分别为59.07、60.26,消除总体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总税背离调整GVCR1、总税背离调整GVCR2)分别为47.61、36.06。由图7可知,样本期间我国省际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比较大,以人均财政支出反映的地区间财力差异明显,而2004年以来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稳步下降,说明我国地区间财力差异在缩减。同样可以发现,无论是按税收在中央与地方间的实际分配率、还是标准分配率,当消除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三税,以及总体税收的税收背离对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影响后,较之未消除税收背离,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例如,2004年的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为75.84,基于中央与地方间税收实际分配率和标准分配率消除三税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三税背离调整VCE1、三税背离调整VCE2)分别为49.83、50.36,消除总体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总税背离调整GVCE1、总税背离调整GVCE2)分别为41.98、44.27;2010年调整前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为44.77,消除三税税收背离后的变异系数(三税背离调整VCE1、三税背离调整VCE2)分别为35.41、35.98,消除总体税收背离后变异系数(总税背离调整GVCE1、总税背离调整GVCE2)分别为30.75、33.0。这表明税收背离是引致地区间财力差异的重要原因,减轻和消除税收背离可以大幅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从而促进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9篇

误区一:“单位”、“单位名称”和“名数”混淆不清

在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和学生把名数与单位名称等同起来,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对于列式解决应用题后在计算结果后面需要写上“单位名称”,是在二年级上册教材“加和减”这个单元出现的。“不要忘了写单位”是数学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目的在于提醒学生在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要忘了写得数后面的单位名称。但细细一想,“单位”是“单位名称”的缩写吗?“不要忘了写单位”这句话在阐述上对吗?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提“单位”、“单位名称”和“名数”这三个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数学中的“单位”一词,是指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比如,测量长度用1米做为单位,计量质量用1千克做为单位,计算时间用1秒做为单位,测量液体的多少用升或毫升为单位。1米、1千克、1秒、1升这些都是“带有名称的单位”,它们的“单位名称”分别是米、千克、秒、升等。

“名数”,是指带有单位名称的数,即量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如5升、7千克、6米、13吨20千克等。“名数”有“单名数”和“复名数”之分。“单名数”是只含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如5升、7千克、6米等;“复名数”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单位名称的名数,如13吨20千克、5小时30分17秒等。

知道什么是“单位”“单位名称”和“名数”,就可以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单位”的数,不一定都有“单位名称”,也不一定都是“名数”。“名数”一定具有相应的“数”和“单位名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防止混淆概念,不能把忘记写“单位名称”,说成是忘记写“名数”或忘记写“单位”。

误区二:“因数”“约数”的概念不清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因数和倍数”,这里的“因数”就是指原来的“约数”,新教材中不再出现“约数”这两个字。

其实,在“数的整除性”中,约数和因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小学数学中,接触因数是在整数乘法时,所有的乘数对于积来说,都是因数。约数是在“数的整除性”中出现的,它与倍数是在“整除”概念的前提下,同时建立起来的概念。以6÷3=2为例,6能够被3整除,也能被2整除,因此,对6来说,3和2都是它的约数。如果换成乘法算式:3×2=6,对于乘积(6)来说,3和2都是它的因数。由此可见,只有在“整除”的范畴内,才能谈得上约数,而在乘法中,因数早已经存在了。

约数与因数的另一个区别,还在于各自的应用范围上。约数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它只存在于“数的整除性”这部分知识当中。因数的应用范围则比较广泛,无论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以及到中学后所接触到的负数,只要出现了乘法,就存在着因数的概念。

例如:在小数中2.4×0.8=1.92,2.4与0.8都是1.92的因数。

为了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名词记忆,很多新教材中不出现约数这个名词。虽然新教材中不出现“约数”了,但由于一些老教师或家长还是按以前的说法来辅导学生,一些练习册中也要经常出现“约数”,学生还是会混着说的。我们应该尽量去规范学生的说法,但也告诉他们,在遇到“约数”时,应该知道指的是“因数”。

误区三:综合算式的读法不规范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让学生读出综合算式的情况,例如,34×(45÷9),学生普遍会读成“三十四乘小括号四十五除以九小括号回括”,其实这样的读法已经使这个综合算式在读的过程当中,不能明确地读出它应有的运算规律。我认为我们再让学生读的时候,应该能够通过读来体现综合算式的运算规律,即读作“三十四乘四十五除以九的商”。这样学生在计算类似“78除以2乘13的积是多少?”这类叙述题时,会迎刃而解,不至于忘记加小括号。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10篇

由于腮腺MPT的多灶性、多病理及多时性类型特点,完善而细致的术前检查十分关键。依靠病史及症状可以对腮腺肿瘤进行初步的良恶性的鉴别,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就腮腺MPT而言,了解肿瘤数量、部位、边界的情况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影像学手段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获得更多信息以指导治疗方法十分有必要。

1.1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超声波在软组织中传播时,由于组织的密度和特性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回声,对软组织肿瘤和囊性的鉴别有帮助,通过连续多切面扫查腮腺,观测病变的大小、数量、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衰减特征,而且其能明确辨出淋巴结的皮质及髓质,区分淋巴结与肿瘤。另一方面费用低廉、安全无创、便于复查、动态追踪等优点在腮腺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B超对肿瘤还是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并且对深叶结构显示不够清晰。

1.2CT检查

CT对头颈部各种类型组织结构都有很好的显示能力,可确定肿块大小、数量、形态、边界等,诊断困难病例可通过造影,突出血管、肌肉等与肿物的关系,判断肿物的范围、大小及性质,并能及时发现周围动静脉的受压情况和肿块存在的关系。正常腮腺组织密度较低,低于肌肉,但是却比脂肪组织高,而肿瘤组织为实质性,密度高于腮腺。一般认为,圆形、界限清楚,多为良性;分叶状或不规则,但分界清,多见于有局部侵蚀性良性肿瘤和生长较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弥漫不规则,界限不清,多为恶性肿瘤。CT的问题主要在于单纯依靠CT片不能区别炎性肿块和肿瘤,无法直接显示出病变与面神经的关系等。

1.3MRI检查

MRI其对软组织的病变显示性能优越,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和与重要神经血管关系,对肿瘤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很有价值,特别适用于腮腺深叶肿瘤。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多参数的应用可获得丰富的诊断资料,能够提供如下信息:是否存在实体肿瘤,肿瘤的数量、位置、范围,常见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各自特点,肿瘤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1.4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因其价廉、快速、安全、诊断准确率高而被广泛用于头颈部肿块的术前诊断。何悦、吕炳建等分别对腮腺区肿块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诊断准确率超过85%.定性诊断准确率超过90%,并且均未出现人们所担心的肿瘤针道种植和扩散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目前很多学者均建议FNAC列为常规检查,确定肿瘤性质,尽可能地对肿瘤进行鉴别,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2治疗方法良性

MPT手术治疗为首选方式。Franzen&Koegel主张切除全部或大部腮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发率,但是其弊端在于手术创伤大,术后面部凹陷畸形明显,发生面瘫和Frey综合征的概率大。俞光岩等主张肿瘤包膜外切除术或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更适合于大多数WT,因为大多数的WT定位于腮腺的尾部,同时多数淋巴结亦定位于腮腺的尾部,即腮腺腺体后缘和胸锁乳突肌的前缘的交界处。在这些淋巴结的显微镜检查中,时有发现微腺瘤或肿瘤细胞占据,故应切除位于腮腺尾部边界淋巴结,以防复发。对于非WT的其他腮腺肿瘤,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腮腺肿瘤最为有效的手段,首次术式是否正确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此临床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良恶性质确定手术术式和切除范围。对良性腮腺肿瘤,多数学者主张采用保全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叶+肿瘤切除术,即位于浅叶则单纯切除浅叶,如位于深叶则须行全腺叶切除。由于良性腮腺肿瘤多为多形性腺瘤,一般包膜不完整,手术不彻底者容易复发。故行腮腺区域性切除、腺叶切除或腮腺全切除,可避免因残存或种植而引起的复发。目前,随着功能保留性外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对位于浅叶、直径不超过4.0cm的良性肿瘤,且其边界清楚者采用肿瘤+部分浅叶的区域性切除术,该术式创伤小,减少了面神经损伤和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保留了部分腮腺功能,且其复发率与传统术式相比并无明显的差异。但对体积较大以及源于深叶的肿瘤仍以传统术式为宜,以保证安全地切除边缘,防止复发。对于恶性腮腺肿瘤,则应尽可能采取腮腺全叶切除+术后放疗,如肿瘤已突破腺体被膜而出现局部广泛。浸润者则需行扩大切除术,扩大切除范围应依据术前影像资料和术中所见来决定,常常包括全腮腺、下颌深枝、颧弓和颧骨、耳廓及部分乳突等结构,以减少复发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3展望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水稻;除草剂;杂草;防效

中图分类号:S4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31

随着农村种粮大户的不断涌现,农民在水稻种植上越来越趋向于省工、省时、高效的轻型栽培。直播是继水稻抛秧后又一解放劳动力的轻型栽培技术,但直播稻田往往受杂草危害比较严重,杂草的防除就成为直播稻田成败的关键。水稻田杂草发生普遍,防治困难,危害严重和全市各种栽培类型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栽培方式和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恶性稻田杂草种群发生演替并且危害加剧,严重影响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本试验根据丰城市杂草发生种类及特点,对几种除草剂混济筛选,为稻田杂草防除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24%乙氧氟草醚乳油(山东仕邦);50%丙草胺乳油(瑞士先正达);10%醚磺隆可湿性粉剂(江苏安邦);60%丁草胺乳油(美国孟山都);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日本组合化学株式会社);80%丙炔f草酮水分散粒剂(拜耳公司),30%莎稗磷乳油(阿罗津);50%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江苏快达);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日本日产化学);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美国杜邦)。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单个小区面积30m2,每处理重复3次。水稻移栽前5~7d施药1次,水稻移栽后15~20d再施药1次。7个处理:丙草胺(900mL/hm2)+吡嘧磺隆(300g/hm2);莎稗磷(900mL/hm2)+吡嘧磺隆(300g/hm2);苯噻酰草胺(1500g/hm2)+苄嘧磺隆(300g/hm2),莎稗磷(900mL/hm2)+吡嘧磺隆(300g/hm2);丙炔f草酮(900mL/hm2)+吡嘧磺隆(300g/hm2),丁草胺(1500mL/hm2)+吡嘧磺隆(300g/hm2);嘧草醚(450g/hm2)+醚磺隆(300g/hm2);嘧草醚(450g/hm2)+吡嘧磺隆(300g/hm2); 乙氧氟草醚(900mL/hm2)+莎稗磷(900mL/hm2),莎稗磷(900mL/hm2)+吡嘧磺隆(300g/hm2);为空白对照。

1.3 调查方法

每个示范田随机取3点方块,每个点1m2,在第2次施药后28d,调查记录各小区中杂草存活株数、杂草种类和杂草鲜质量,计算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计算公式:

防治效果(%)= 1- 对照区活草数(鲜质量)-处理区残存草数(鲜质量) ×100

对照区活草数

(或鲜质量)

1.4 调查数据的处理

应用DPS处理数据,显著性分析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不同除草剂混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

通过不同除草剂混剂对田间杂草处理,处理4对禾本科杂草鲜质量防效最佳,防效85%;处理2、处理3以及处理4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一样,都是82.2%;处理4对阔叶科杂草鲜质量防效最佳,防效96.8%;处理7对阔叶科杂草株防效最佳,达到95.6%。由此可见,处理4混剂在田间使用使用效果最佳。

2.2 不同除草剂混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药后5、15、30 d观察水稻的长势情况。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情况良好,特征正常,没有发现药害症状。水稻长势情况明显好于空白区水稻。空白小区产量明显没有施用除草剂小区高,同时可以看出,施用正常剂量的除草剂混剂对水稻生长是安全可靠的。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留言;RFID;景区

中图分类号:TP391.44;TN929.5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在节假日,国内景区旅游人数已习惯性“井喷”。游玩之际,许多人热衷于在旅游景区留下自己的“墨迹”,由于很多景区并没有提供这样一个满足游客欲望的平台,于是乱涂乱画现象屡禁不止,屡见不鲜。构建一个智能留言系统,为游客提供题写挥洒的平台,对于构建文明景区、加快智慧旅游的建设进程有积极作用。

1 智能留言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1.1 物联网基本内涵。物联网是通过各种感知设备和互联网,连接物体与物体的,全自动、智能化采集、传输与处理信息的,实现随时随地和科学管理的一种网络。

1.2 智能留言系统技术组成。(1)RFID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自动识别目标。RFID技术具有读取方便、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和安全性更高等特点和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感知层以收集环境、属性和状态信息。(2)通信网络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是一种将通信端点、节(结)点和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规定通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技术。(3)物联网平台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采集的数据,形成与业务需求相适应、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资源库,实现数据的管理和处理,并将这些数据与各行业应用相结合。

2 智能景区留言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目标。

本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为景区游客提供原笔迹智能留言服务,增强游客的留言体验效果,并能够滚动播出实时留言和历史留言,避免游人乱涂乱画,保护景区,倡导文明旅游;在留言系统中植入广告系统,为景区创收;并打造景区数据中心,为景区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添砖加瓦。

2.2 系统结构组成。该系统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游客先办理RFID旅游卡,通过RFID读写器可以对游客进行识别,同时旅游卡能够充值和进行游园消费。游客持卡可以实现游园留言。该系统主要由游客留言终端、留言展示终端、景区服务器和管理终端4个模块构成。

它们的作用分别如下:(1)游客留言终端。景区的各个景点安装智能留言终端,游客如果想留言,先对身份进行识别,然后可以在留言终端使用触屏输入装置实现原笔迹自由留言,诗词作画均可。景区可以限定免费留言次数,超过留言次数,实施收费留言,景区也可以灵活设置是否收费。如果游客想在大屏幕置顶展示自己的历史留言,也可通过留言终端刷卡付费实现留言在一定时间内的置顶;(2)留言展示终端。在景区人流量大的地方装有留言展示终端,主要用来展示通过审核过的游客留言。在人流量少、留言少的时段,展示名人在该景区的历史留言或展示该景区的经典留言,以增强本景区的名人效应。除此之外,终端还将显示景区的消息和广告;(3)管理终端。是景区智能留言系统的管理平台。该平台管理游客RFID旅游卡,管理各个景点及管理员相关信息,负责各个留言终端与服务器的连接,动态监控各个留言终端状态,审核留言数据,消息数据,维护和广告及对应的客户数据等等。该平台实现对景区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4)景区服务器。用来接收、保存和发送来自各个景点的留言数据,消息数据和广告相关数据以及对各个景点的终端状态进行监控;用来存放景区网站相关数据。

3 智能留言软件系统开发

3.1 软件开发平台。该系统运用Internet环境,核心功能模块采用C/S模式进行开发,留言网站采用B/S模式开发。系统服务器端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 Server 2008,开发工具为vs 2010,采用c#语言编程,数据库系统选用SQL SERVER 2008,RFID采用远望谷XCRF-500系列读写器和XCTF-5020型电子标签。

3.2 智能留言软件系统设计。该智能留言软件主要分为留言客户端、展示客户端、景区管理客户端、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网站5个部分。留言端软件的功能包括写留言、查看历史留言、历史留言置顶、身份验证四个功能。展示端软件的功能包括留言展示、消息、广告播出。

管理端软件的功能包括有:(1)服务器设置,主要是服务器端口配置和服务器连接;(2)监控各景点留言机状态是否正常;(3)留言审核;(4)各留言景点管理员管理,包括对留言景点的增加、删除和查询;(5)各留言景点IP分配与管理,包括对留言景点的增加、删除和查询;(6)消息管理,包括对消息的增加、删除、查询和生命周期的设置;(7)广告管理,包括对广告的增加、删除和生命周期的设置;(8)广告客户管理,包括对广告客户的增加、删除和查询;(9)广告类别的管理,包括对广告类别的增加、删除和广告的合并。服务端软件的功能包括启动、停止、配置服务器及软件的注册用来防止软件盗版。网站主要用于展示留言、查看留言、打印留言、留言评论与互动。

3.3 智能留言软件系统关键技术。(1)利用RFID技术实现身份识别。利用RFID技术对游客身份进行标识和识别,便于留言的审核、管理和历史留言的保存和查询;(2)用GDI+技术来实现原笔迹留言。利用GDI+强大的绘图功能,为用户提供原笔迹留言和写词作画的功能;(3)用Scoket网络编程技术实现数据的提交和传输。通过Visual C#进行socket网络程序开发,并通过协议TCP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受。

4 系统硬件设计

该系统中主要硬件包括RFID读写器、旅游卡、各个景点和管理终端的计算机。旅游卡主要由RFID标签组成,在完成旅游卡办理以后,旅游卡通过RFID读写器设备写入并存储游客ID信息;当需要查看留言、置顶留言或实时留言时,需要先通过旅游卡标识身份。各硬件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数据交换。

5 结束语

智能留言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景区内乱涂乱画的现象,促进文明景区建设,健全数字化景区现代服务框架。物联网技术正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最佳选择。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游客智能留言,并为管理部门提供智能留言管理终端。该系统具有拓展接口,可以增加拍照、抽奖等功能,也可以与景区现有数字化平台对接和融合。同时该留言系统也方便做二次开发,可以在政府、学校、企业等场所匿名留言使用,以接受各界的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1]张捍东,朱林.物联网中的RFID技术及物联网的构建[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05):56-59.

[2]敬铅,孔新兵.基于北斗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旅游应用系统设计[J].移动通信,2013(15):15-18.

[3]焦金涛,林宏基.物联网智能导游系统设计与实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26):98-100.

[4]张峰,张晓鹏,吴高成.基于物联网的机场集成行李处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3771-3774.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比较;教学;小学数学;效益

应用比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相同、相似和差异的逻辑方法。它的认识功能在于它有鲜明的启发性,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便于抽象、概括,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因此,我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1新旧联系,同中求异

新旧知识之间只可能部分相同或相似,不可能绝对相同,要区别新旧知识的不同,抓住新知识的本质,正确掌握新知识,就存在一个比较的过程。这种比较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引入一个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这个知识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然后从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准确理解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商中间有O的除法”时,就先要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商中间有O的除法”。二是在教学新知识时,与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相异之处,理解新知识的本质特征。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将其与“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进行比较,明确两者解法上的不同。这样的比较强化了学习的系统性,使前后的学习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

2变换内容。设置异面

在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中,将原来的题目改变一个条件或一个问题,设置比较对象,引导比较,使教学有单向性变为双向性甚至多向性。通过这类比较,不仅能使相比知识的特性更加清楚起来,而且能确切地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问的混淆与隔离。如讲解“小红有故事书6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小红一共有多少本书?”这道题时,我就将第二个条件改为“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让学生与原题进行比较,明确原题先求几倍数,要用乘法解;改后的题目先求一倍数,则要用除法解。通过比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在“变”中得到锻炼,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能使学生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3对比练习。异同结合

学习新课之后,不仅要集中练习所学的内容,还要带练以前学过的内容,特别要带练与心学内容相似而易混淆的题目,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新的知识,又能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和“异”,区别应用。比如练习“归一应用题”,应带练“归总应用题”;学完“连除应用题”后的练习,也应有“连乘应用题”的题目。通过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使各个零碎的知识串成线、联成网,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对比练习也便于学生辨别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直观演示。区别异同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正确推理和判断的依据。小学数学中概念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但许多概念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或课件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便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如比较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时,课件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先闪烁长方形四周一圈,再用不同颜色闪烁整个面,让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的总和,而面积是指围成长方形的大小。这样直观地比较,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从具体形象的干支转化为抽象概括的理解,并为激活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5综合对比,揭示规律

两数相比,有标准数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因此就出现了多几用加、少几也要用加的应用题。学生对这样的应用题,往往是根据个别词语来确定算法,造成错误。教师可将两数相比的题目归为两类:标准数已知的和标准数未知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的规律。凡标准数已知的题目,“多几”用加,“少几”用减;而标准数未知的题目,“多几”反而用减,“少几”反而用加。如“小红家养了30只鸡,养的鹅是鸡的2倍,比鸭多4只,养鸭多少只?”,又如“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1000千米,是一辆小轿车的8倍多8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种比较,有特殊上升到一般,可把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引向深化。

6迁移类比。概括总结

就是把同一类题型进行比较,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以学生已学过的同类题目为基础,与新讲的知识进行比较,以引导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个性或共性。如教学“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通过商中间有O和商末尾有O等类型教学比较,从而总结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法则。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学生在自学、练习和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其做到以下几点:

(1)想一想,联系比较。想一想练习的内容和练习的题目与过去所学的什么内容相同或相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从而确定求解方法。

(2)读一读,分析比较。遇到易混淆的题目,就要读一读关键句子,分析其不同含义,进行比较,看谁与谁比,谁为标准,比清楚之后,再列式解答。经常这样做,可形成深入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慎重选择解题步骤和方法的良好习惯。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14篇

1.1样品采集2013年8月1日15∶30—17∶00在贯泾港湿地的4个关键节点(G1-G4,图1)采集水样,具体为:G1为湿地进口,以了解湿地水源———海盐塘的水质(水源1);G2为湿地根孔生态净化区出口,以了解水源水经过根孔净化区之后的水质变化;G3为深度净化区出口,以了解根孔区之后的狭长型过渡河段和深度净化区对水质的进一步净化效果;G4为水厂取水口,以了解另一水源———南郊河的水质(水源2)。上述采样点均有采样断面桥,方便采样。采样时天气晴朗。水样采集和保存参照《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12]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的标准方法进行。用冲洗2次的5L有机玻璃分层采水器于采样断面中点处约0.5m水深处采样。为避免注水干扰和水质变化,立即在有机玻璃采水器中用现场校准的便携式水质分析仪(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测定温度、pH(pHB-4)、氧化还原电位(ORP,501型ORP复合电极)和溶解氧(DO,JPB-607A),记录测定时间。用棕色玻璃瓶采集两份40mL水样,加酸调节pH至小于2,一份水样加4滴浓H2SO4,待测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一份用0.45μm孔径的水系滤膜现场过滤后加4滴浓HNO3,待测金属元素。用塑料瓶采集600mL水样,放入冷藏保温箱中储藏,待测其它水化学指标。用棕色玻璃瓶采集1L水样,现场加鲁哥氏液15mL固定。用塑料瓶采集600mL水样,并立即加1mL碳酸镁悬浮液,防止溶解,待测各种叶绿素。

1.2样品处理与分析采样结束尽快回到野外工作站,于暗处用真空泵和0.45μm孔径玻璃纤维滤膜(WhatmanGF/C)抽滤叶绿素水样500mL,用镊子夹取过滤后滤膜放入棕色玻璃瓶冷冻保存。回到北京实验室后,采用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用90%的丙酮提取,离心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750、663、645和630nm处吸光度值,计算可得到叶绿素a(chloro-phyll-a,chl-a)、叶绿素b(chlorophyll-b,chl-b)和叶绿素c(chlorophyll-c,chl-c)。加HCl酸化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750和665nm处吸光度值,计算得到脱镁叶绿素a(Pheo-a)和校正叶绿素a(chl-a’)[13]。加鲁哥氏液固定后的水样静置沉淀24h后,用虹吸法吸去上清液,余下20~25mL沉淀混合物转入30mL定量瓶中,定容至30mL。加入1mL40%的甲醇溶液以利于长期保存。测定之前,将浓缩样品摇匀,取1mL放于1mL的计数框中,小心盖上盖玻片,置10×40倍显微镜下对藻类计数,沿对角线计数小方格里的所有藻类个数,最后换算为每升水样中所含浮游藻类的个数,即藻类密度[14]。水样的COD采用HACH水质分析方法,取2mL水样经HACH配套试剂消煮后由DR5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ACH公司,美国)进行测定;TOC由总有机碳分析仪(岛津TOC-VCPH,日本)直接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采用HJ505-2009规定的标准方法,测定20℃培养5d前后水样的溶解氧差值得到。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solids,TSS)采用重量法测定,按照水样洁净程度抽滤100~250mL水样,称取0.45μm孔径滤膜上的干物质换算得到。硝态氮(NO-3-N)用双波长法测定,水样加酸后分别在220和275nm下比色。亚硝态氮(NO-2-N)采用分光光度法,取一定量水样加显色剂后在540nm波长下比色测定。氨氮(NH+4-N)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加显色剂后在625nm波长下比色可得。溶解性活性磷(solublereactivephosphorus,SRP)用钼酸盐显色法,水样加抗坏血酸和钼酸盐溶液显色后在700nm波长下比色得到。总氮(TN)和总磷(TP)样品分别加碱性过硫酸钾、过硫酸钾消煮后,按照水中NO-3-N、SRP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总碱度(Alk)采用滴定法测定,用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指示HCl滴定终点,通过利用HCl的体积计算可得。F-、Cl-和SO2-4等阴离子采用阴离子色谱(ICS2000型,Dionex公司,美国)直接上机测定过滤后的水样。加HNO3保存的待测金属样品,其中常规金属元素Ca、Mg、Na、K、Fe、Mn和Al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OPTIMA2000DV,PerkinElmer,USA)测定,重金属元素Cd、Cr、Cu、Ni、Zn和Pb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7500aICP-MS,Agilent,USA)测定。水体水化学类型依据O.A.阿列金分类法进行划分。根据含量最多的阴离子将水分为3类:碳酸盐类(符号C)、硫酸盐类(S)和氯化物类(Cl),含量的多少是以单位电荷离子为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比较,并将HCO-3与CO2-3合并为一类。根据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将水分为3组:钙组(符号Ca)、镁组(Mg)与钠组(Na),在分组时将Na+与K+合并为钠组,以Ca2+、Mg2+及Na+(K+)为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比较。根据阴阳离子含量的比例关系将水分为4型(I~IV)。第I型水特点是碱度>硬度,第II型水是碱度<硬度<碱度+硫酸根,第III型水是碱度+硫酸根<硬度,或者说氯离子>钠离子,第IV型水是碱度为零。1.4统计分析采用国际标准统计分析软件SASforWindows9.2软件(SASInstitute,Inc.,Cary,NC,USA)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15,16]。若无特别说明,所有统计学显著性水平指α=0.05。

2结果与分析

2.1贯泾港湿地常规水质贯泾港湿地常规水质见表1。采样时值盛夏晴天,水温达35℃左右。贯泾港湿地沿程(G1-G3)pH变化较小,均呈弱碱性,显著高于水厂现状取水口G4(实为水源2———南郊河的水),呈中性,二者pH相差1个单位以上,结合温度、Alk和硬度等数据,表明贯泾港湿地其水体初级生产力水平和缓冲性能均明显大于水源2。DO变化大,湿地进口的DO达10.3mg/L(饱和度151.0%),经过根孔区的净化后,水源水中氨氮氧化以及有机物分解过程多发生于此,从而消耗水体中较多DO,致使DO骤降至5.2mg/L(饱和度73.9%),再经过狭长型过渡河段,及至狭长型深度净化区后,依靠大气自然复氧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功能,其DO恢复至8.5mg/L(饱和度123.8%);然而,贯泾港水厂现状取水口的DO却极低,仅为0.9mg/L(饱和度12.8%)。可以看出,DO与pH具有协同变化性(表1)。水体ORP变化不大,在175~222mV之间,能够满足好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的有氧呼吸的活动需要。水体Alk变化较小,不过G1-G3点位的Alk均较显著高于G4点位,说明前者缓冲性能大于后者。综上,水源2(G4)的pH、DO、Alk水平均显著不及水源1(G1)。

2.2贯泾港湿地营养盐指标贯泾港湿地营养盐指标见表2。湿地对TSS的去除率为22.45%,其中根孔区去除率为61.22%,而水源2的TSS是水源1的2.35倍。湿地对NH+4-N和TN的去除率为66.80%和45.44%,而对NO-2-N和NO-3-N无明显去除,水源2的NO-2-N和NO-3-N分别是水源1的11.5和7.4倍。湿地对SRP和TP的去除率为66.67%和50.28%,在根孔区有较高的去除率,而水源2的SRP和TP分别是水源1的41.1和1.7倍。湿地对TOC和COD的去除率为29.39%和59.26%,水源2的TOC和COD仅为水源1的68.9%和48.1%。湿地根孔区对BOD5的去除率为36.4%,而至深度净化区后则又升至与湿地进口相近水平,总体上湿地对BOD5无明显去除,水源2的BOD5仅为水源1的52.23%。由此看出,新通水调试运行的贯泾港湿地对水中营养物质的去除作用较明显,特别是经过根孔净化区后,去除率很高,及至深度净化区,去除效果有部分波动,总体上较好,同已经运行良好的石臼漾湿地表现出类似的规律。水源2(G4)的水质相较于湿地中各点(G2和G3)的水质则要差很多,有的甚至是数量级的差距。水源2与水源1(G1)相比,其TN、TOC、COD和BOD5均低较多,但TSS、NH+4-N、NO-2-N、NO-3-N、SRP和TP又高出很多,因此综合比较认为,水源2与水源1的营养盐指标难分彼此(表2)。进一步分析贯泾港湿地水体中有机质的可生化性。一般认为,当COD与TOC比值(r(COD/TOC))实测值小于2.67时,说明待测物质中芳香族类化合物,特别是稠环、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含量相对多些;当实测值大于2.67时,说明待测物质中除了碳以外的其他还原性物质的含量相对于芳香族类化合物多些;当实测值等于2.67时,可能是由于待测物质中二者含量相当,也可能是二者含量较少[17]。一般以BOD5与COD比值(r(BOD5/COD))0.3作为污水可生化降解的下限,比值越大说明有机质的可生化性越大[18]。由表3可知,r(COD/TOC)、r(BOD5/COD)这两个比值皆低于下限值2.67和0.3。就r(COD/TOC)而言,G2点低于G1点,G3点远低于G2点,从而说明,湿地根孔净化区和深度净化区均能显著削减水源水中的除了碳以外的其他还原性物质的含量,而深度净化区的削减作用更明显。从绝对值上看,G2、G3的TOC差别不大,而G3其COD显著低于G2,这说明深度净化区确实能够进一步有效去除水体有机物。就r(BOD5/COD)而言,G2点与G1点几乎相等,G3点则远大于G2点,表明经过湿地的处理,特别是在深度净化区,水体中有机质的可生化性大大增加。从绝对值上看,G3其COD显著低于G2,而BOD5则显著高于G2,这很有可能是深度净化区的生物活动释放了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纵观两个水源其有机质可生化性均较差。

2.3叶绿素与藻类密度为分析贯泾港湿地夏季高温季节是否有爆发藻类水华的风险,本次采样测定了水中的藻类细胞密度和各种叶绿素。藻类细胞密度最能直接说明水体中藻类的多少和水华爆发的强度,叶绿素是所有光合藻类和高等植物所共有的,是藻类细胞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所有的藻类均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含的高低与水体中藻类的种类、数量等密切相关,也与水环境质量有关。chl-a、chl-b和chl-c是浮游藻类细胞中常见的3种叶绿素,其中chl-a是估计藻类生物量的重要指标,在3种常见叶绿素中的比例最大。因此,通过测定水体中叶绿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中藻类数量的多少和水质状况[13,14]。由表4可知,贯泾港湿地对水中的各种叶绿素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chl-a、chl-b和chl-c在本湿地中的去除率可达68.93%、91.82%和84.15%。3种常见叶绿素(a,b和c)的总浓度由水源的221.59μg/L下降为根孔净化区过后的85.76μg/L,再经过深度净化区后下降至19.27μg/L,去除率非常高。Pheo-a是一种chl-a的普通降解产物,它在chl-a的相同光谱区吸收光合荧光,能够干扰chl-a的测定[13]。chl-a’和Pheo-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7.04%和81.71%。可以看出,水厂取水口(水源2)的各种叶绿素浓度是最低的,这是因为取水口的浊度非常大,DO极低,水质很差,很少有藻类能在此生长,所以叶绿素浓度非常低,其藻类密度亦最低(表4)。在贯泾港湿地内部,藻类密度随着水力流程先降低后增加,在根孔区出口最低,去除率可达60.31%,深度净化区出口相对于湿地进口的去除率也能达到42.42%。表观上综合来看,水源2的各叶绿素浓度与藻类密度均极显著低于水源1的相应值。研究表明,对于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而言,在形成水华时,水体中chl-a的浓度一般在10μg/L以上;通常当TN∶TP<29时,可以形成水华的蓝藻会占优势,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的TN∶TP的情况下,水体中也会形成蓝藻的水华,较低的TN∶TP并不是蓝藻水华形成的条件,而是蓝藻水华产生的结果[19]。贯泾港湿地chl-a浓度均在10μg/L以上,其进口(水源1)、根孔区出水、深度净化区出口的N∶P物质的量比值分别为23.6、38.7和25.8,湿地进口、出口的N∶P比基本相等,而经过根孔净化区之后N∶P比提升较多。根据现场观察,在贯泾港湿地内部未发现明显的藻类水华点,研究亦表明构筑根孔湿地的根孔净化区的植物床-沟壕系统具有显著的藻类捕获效应[6],这从贯泾港湿地根孔区藻类密度的降低以及N∶P比最高均可以看出来。水源2的N∶P比最小,仅为11.6,结合水源2的溶解氧仅为0.9mg/L,初步推测水源2很可能是爆发了藻类水华后的结果。今后,针对高温季节水源水中藻类水华爆发的可能性以及构筑根孔湿地对藻类水华爆发的抑制性,需从藻类种类组成及其群落演替特征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2.4主要金属元素与离子分析金属元素特别是重金属数据,可知常规金属和重金属在湿地内波动,大部分随着水力流程下降(表5)。常规金属Ca、Na、Fe、Mn和Al呈现一定去除率,而Mg、K去除效果不明显。湿地对重金属去除效果比较明显,除了毒性较大的Cd未检出外,其他五种重金属Cr、Cu、Ni、Zn和Pb的去除率分别为31.74%、23.21%、82.47%、52.24%和40.44%,且Cr、Cu和Zn3种重金属的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根孔净化区出口,及至深度净化区,浓度稍微上升。水厂取水口(水源2)的各重金属浓度普遍高于湿地根孔净化区出口和深度净化区出口重金属的浓度,甚至重金属Ni和常规金属Mn的浓度高于湿地进口(水源1)浓度,表明水厂取水口的水质比湿地出口水质差。比较两个水源,除了极少数的元素(Mn和Ni),水源2的重金属浓度低于水源1,表明水源2受到的重金属污染比较少,金属元素的浓度较低。天然水中溶存数量多的主要离子是Ca2+。Mg2+、Na+和K+4种阳离子和HCO-3、CO2-3、SO2-4和Cl-4种阴离子,合称离子。它们构成的盐类约占水中溶解盐类总量的90%以上,它们的总量又非常接近水体的矿化度[20]。对8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表6)进行分析表明,经过贯泾港湿地根孔净化区的净化作用,水体中HCO-3、CO2-3、Cl-、Ca2+和Na+均有下降,Mg2+和K+基本不变,SO2-4升高,离子总量从水源水的303.95mg/L显著降低为267.14mg/L,阳离子组别从钙组变为钠组,但主要离子的比例关系仍维持不变。再经过深度净化区的作用后,水体中多数阴阳离子(SO2-4除外)的浓度略有反弹,离子总量略微升高至271.39mg/L,湿地对离子总量的去除率为10.71%。水源2中除SO2-4离子浓度极显著高于水源1中浓度,其余离子浓度均低于水源1,但水源2离子总量仍高于贯泾港湿地根孔净化区和深度净化区的出水。

3讨论

3.1贯泾港湿地对水源水的处理效果贯泾港构筑根孔湿地是仿自然人工湿地的一种。人工湿地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机制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其中物理过程为物理吸附、固定与沉积,化学过程主要有化学吸附、氧化与水解、沉淀与共沉淀、络合等作用,生物过程主要是植物吸收、微生物新陈代谢等作用。总体上,贯泾港构筑根孔湿地在调试运行期阶段表现出了较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尤其是核心区———湿地根孔生态净化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具有较高的效率,主要表现在常规指标、营养盐指标和藻类密度、各种叶绿素等。但仍然可以看出某些指标的去除率尚不是十分理想,一方面是因为水源水中浓度本身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如湿地系统处于调试运行期间,水生植物尚处于蓄水涵养阶段,植物床的根区环境亦未发育成熟,人造根孔和自然根孔还处于形成阶段。这种较好的去除效果主要体现在湿地进口到根孔区出口这一段上,在根孔区出口到深度净化区出口这段,部分指标表现出了进一步去除和降低的效果,但多数指标均有所上升。此结果表明,深度净化区在试通水调试运行初期仍不稳定,对部分污染物并没有表现出像已经稳定运行的石臼漾湿地的处理效果。石臼漾湿地亦是同类型的构筑根孔湿地,经过5年多的持续稳定运行,其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种资源得到较大发展,生物多样性较显著提高,水质指标有明显改善,水质基本提升一个等级,对水体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如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元素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贯泾港湿地与石臼漾湿地相比,刚刚试通水调试运行,加之其规模更大,水源水质情况更复杂,湿地植物和水生态系统尚处于非成熟的演替初期阶段,相对不稳定。在目前进水水源(水源1)部分指标高于水厂取水口(水源2)的情况下,湿地出水水质好于或明显好于取水口,可以预期在湿地逐步成熟后,其出水水质会进一步提高。

3.2双水源的水质状况比较由分析可以得知,水中的常规理化指标和营养盐指标在2个水源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分,部分指标是水源1较好,如DO、TSS、氮和磷的各种形态,部分指标则水源2较好,如COD、TOC、TN。藻类密度与叶绿素在水源2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此原因可以归结为水源2即取水口处水体浊度非常大,即便是夏季高温季节也不适合藻类的生长,同时结合水源2的DO极低(0.9mg/L),推测很有可能是水源2刚刚爆发了藻类水华的结果,这方面的准确界定还需今后的深入研究揭示。水源2水体在各种阴阳离子特别是金属浓度上显示了较好的质量,特别是重金属浓度,明显优于水源1。但本质上,平原河网水源的特点是:水文水动力条件反复多变,2个水源有相互交叉的部分,南郊河、海盐塘水源的水质均不稳定。由于地理位置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因,湿地只能以水源1即海盐塘作为其进水,所以为进一步保证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需要定期对海盐塘河道进行疏浚清淤,做好河道和河岸整治工作。

3.3贯泾港湿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由于贯泾港湿地刚刚开始调试运行,湿地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本研究对于及时发现湿地运行初期存在的问题尤其重要,发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源的选择更要慎重,需要更深入对比两个水源的水质,同时亦需更全面考虑其他客观因素;湿地水源海盐塘需要定期疏浚清淤;(2)深度净化区的维护和管理需要更加细心,由于此区域狭长,与水源河道和根孔净化区相邻,需要防渗漏,防污染,调整好运行条件和水位梯度;(3)现有深度净化区(含湿地过渡河段)为狭长型,整体面积偏小,其蓄水容积较小,水质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发挥其深度净化、稳定水质和提供较大量缓冲应急供水等功能,且存在爆发藻类水华的可能性。在可能的情况下,宜进一步扩大深度净化区的面积和蓄水容量;(4)植物园净化区虽然暂时未通水,但由于面积较大(102hm2),水力状况复杂,后续通水后游客参观会对水体有影响,需要加强宣传与教育,并及时监督和报告水质异常;(5)贯泾港水厂的取水口需要进一步核查是否存在泄漏,水利设施条件是否完善,原有的污水是否排出,底泥是否污染水体,对漂浮垃圾等需要及时打捞和清理,保证取水安全,更保证取水口的水确实是湿地的正常出水,充分发挥和利用构筑根孔湿地的水质净化作用。可以预期,虽然贯泾港湿地在试通水调试运行期存在某些不足,但是经过采取有效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优化和加强管理,贯泾港湿地会逐步趋于稳定运行和发挥较好水质净化效果。石臼漾湿地在运行初期亦存在着一些不足[29],但是经过多年稳定运行和优化管理,越来越好地发挥着稳定改善水质的作用。随着湿地植物和水生态系统逐步趋于成熟,贯泾港湿地亦能与石臼漾湿地一样呈现较好的水质处理效果,特别是对饮用水源中的难降解高分子有机物质,保证嘉兴地区的饮用水供给,也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饮用水源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经验。

4结论

数学除与除以的区别范文第1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方法的复习,沟通不同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概括能力与积极参与学习的情趣,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归纳深化

1.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1)请每个小朋友回顾一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你学会了哪些知识?(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口算、笔算、验算、估算……)

(2)板书并提问:36÷3,你会口算吗?怎么想的?

(可以这样想:30÷3=( ),6÷3=( ) ( )+( )=( )

(3)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0÷3 60÷2 16÷4 210÷7

(4)请小朋友同桌相互交流在口算时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收获?

(5)全班交流。(强调口算前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

(6)归纳总结:让学生说说乘、除法的口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又有什么联系,以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自己回顾、总结,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善于思考的习惯。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巩固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口算练习完成后,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对培养学生先审题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很大帮助。)

2.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验算。

(1)全班交流,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和经验。

(2)用学过的笔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64÷2 52÷4 55÷4 42÷4

(3)指名学生板演。

(4)小组讨论上述4道题的联系和区别分类。

(5)学生交流。(按首位能否被整除分,64÷2和42÷4为一组,52÷4 55÷4为一组。按是否有余数分,64÷2 52÷4为一组,55÷4 42÷4为一组。)

(6)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做得对不对呢?(验算)

(7)分别说说没有余数的除法及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与验算方法。

(8)选择其中两题让学生验算。

(9)归纳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中的几种情况,主要区别在于首位能否被整除,首位能整除,除完首位再除个位;首位不能整除。把十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组成新的数继续除。但要注意的是,当首位除完,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个位上补0占位。算完后,用验算的方法检验自己做得对不对。

设计说明:复习课不仅要回顾、巩固已学知识,还要对相关知识进行联系、沟通,使知识点形成体系,逐渐完善认知结构。在笔算后,根据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小组讨论进行分类,让学生对除法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一个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共同进步的局面。从笔算方法的回顾到讨论分类,归纳总结,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会学习。

二、练习应用,发展提高

复法的口算、笔算和验算后,要引导学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层次分明的练习又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重要手段。

1.填一填。

(1)从84里连续减去( )个4,正好减完。

(2)55是5的( ),55的5倍是( ),55是( )的5倍。

(3)一个数除以7,商是5,余数最大,这个数是(

)。

(4)63里面有( )个7,51里面最多有( )个5。

(5)÷9=8……,最大是( ),最大是( )。

2.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商是几十多。

84÷4 75÷3 91÷7 68÷2 92÷5 98÷3

3.找一找,说说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设计说明:复习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与构建,体现对知识的扩展、延伸。所以,必要的练习对于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形成计算技能是不可或缺的。在回顾、比较、归纳的基础上,设计多层次的适量的练习,意在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强化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练习设计中,我既注意用好教材资料,让学生打牢基础,又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总结提升,激励评价

谈话总结的设计要结合班级实际,诸如通过复习,你有什么进步?你认为自己在复习中的表现如何(自我评价)?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