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汉语言文学特色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研究

一、开放教育三十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成绩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央电大的老牌传统专业从中央电大建校之初就开始设置。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30年来从广播电视阶段到网络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了完整的远程教育历程。30年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不同形式下的远程教育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经典案例,其中有不少深刻的教训是最为宝贵的。进入21世纪,电大的远程教育进入基于网络的教育阶段。从1999年起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就有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模式设计和招生办学。从2000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招生开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经历了初期、中期、后 期 三 个 发 展 阶 段:初 期 阶 段 (2000 秋 -2009春)是基于固有资源的学习阶段,它属于模仿普通高校+远程教学形式模式阶段,基本是以课堂面授思维模式下的课堂搬家与在线资源保存(含下载)学习模式;中期阶段(2009秋-2014秋)是基于动态资源更新的学习阶段,它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央电大此时更新了办学思维,将基于网络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设计上加以体现,基本标志是将以往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模式变更为教学规则组合模式,即:专业教学课程设计模块化,基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通识课、实训课、实践课,本科还有补修课程。专业规定学分,在学分的规定范围内,模块课程自由组合。这种设计其实已经在顶层将专业和课程设计纳入网络在线教育能够实现的学分管理框架内,即为学分银行使用奠定基础。这种模式是以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设计模式,但是课程的运行还基本停留在在线资源型学习模式阶段;后期阶段(2015秋-2017春)是基于 Moodle平台的国开学习网的学习阶段,它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实施阶段,国家开放大学此时进一步转换了办学理念,将运行于 Moodle平台的(为学生建立网上动态网站工具)网络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设计上加以体现。基本标志是将以往的教学设计先行的模式变更为教学设计与教学进程同步运行的模式,即:专业负责教师和课程责任教师在基于 Moodle平台的国开学习网上随时更新资源、随时实施交互、随时进行教学、随时实施教学监控、随时进行教学行为统计和管理、随时进行教学测试和教学评价、随时生成课程教学资源。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网络的普及和升级已经呈现出一个自媒体+移动的崭新面貌,慕课(公开课)和移动碎片化资源倒逼远程专业和课程建设必须尽快跟上技术的步伐。Moodle平台的产生,使这一切成为现实。2015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全面投入运行,在新的平台功能的框架内进行专业重新设计,课程资源结构设计已经水到渠成。在新的平台模式下,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了新的意义。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国开学习网可以自由地复制、使用或者修改课程内容,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界面栏目,增删教学内容。界面课程学习内容和行为列表都显示每个在线者的教与学的行为,包括每一个细微的访客使用细节,登陆者可以对课程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和搜索,按各自的需要登陆课程,和接收信息,并设计教与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学习平台理解成一个自媒体的学习平台,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空间。在国际方面,关于远程在线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研究在世界各地的实际情况各不尽相同,各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我国的教育体制大不相同,况且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本土专业,韩国、日本有汉语和汉文学专业,但是学习和研究角度与我国大不相同,也没有多少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

二、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自1982年开办以来,一直坚持服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模式,没有真正设计出具有远程和成人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结构。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者都从全国重点高校遴选专家、教授担任教材主编和课程主讲,电大教师只负责课程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曾经委托北京的一流普通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助理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的主编主讲,编写出一大批被认为是当时最优秀的课程教材,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基本是对普通高校的模拟,没有真正体现出成人教育的特色,除了使用广播和电视播课外,基本没有实质意义的远程特性,形式上还是课堂搬家。尽管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中央电大最早开设的文科专业,但是在专业建设方面并没有领先进行专业建设的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从80年代初招收成人专科,先用广播语音授课,1987年后开始转向电视授课,21世纪开始以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实施教学。2001秋季,按开放教育试点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北大中文系以及北大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担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经过中央电大与北大中文系的努力一直坚持到2003年春季结束。到了2005年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与武汉大学文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联合办学,继续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尽管经过了20年的办学经历,但是在专业建设的创新方面没有大的成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主要包括专业结构、专业教学、专业管理、专业目标设计等几个方面。由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教学组织是学管理,协作分级教学,所以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电大)、省级分部(省级电大)、地方学院(地市分校)、教学中心(县级教学点)四级办学机构的教学职能分工明确,在统一的框架内各司其职。就专业建设而言,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电大)负责专业结构的顶层设计和专业指导性规则模块的设计,以及课程框架和课程选择范围的制定,并负责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省级分部(省级电大)负责专业结构的落实和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确认,以及在课程框架内对课程选择进行确定,并负责非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地方学院(地市分校)负责专业结构的实施和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落实,以及在课程框架内指导教学点进行课程选择,并负责自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教学中心(县级教学点)负责学习者在专业结构内的学习和完成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学分,以及在课程框架内指导学员进行课程选择,并负责辅导学员课程的学习和学业的完成。作为省级电大的专业改革,由于受限于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结构的限制,其改革的主动权是有限的。省级电大只能够在专业结构以及课程框架内对课程进行选择,其改革的主要空间是非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在专业结构方面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的培养方向进行特色鲜明的课程选择;专业教学方面重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进行非统设课程的特色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开设特色栏目,进行特色教学活动;专业管理方面重点在于建设灵活机动的专业管理和教学团队,制订可操作的团队建设方案、团队实施方案、团队活动制度、团队活动空间、团队建设考核机制;专业目标设计方面重点在于专业教学效果调查、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业绩考核和教学规律反思。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山西电大国开、省、市、县教学系统建设机动、灵活、高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利用 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设计及承载功能,建立真正的基于课程为单元的专业模块化结构管理模式;借助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出体现汉语言文学特色的多种媒体资源+移动 APP输送的自媒体终端资源课程;在 Moodle平台支撑的国开学习网上,开展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以动态资源更新与随时活动积累相结合的网络课程教学;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为目标,建立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组合课程,真正在互联网上体现出语言与文学两个不同模块系列的课程特色,建立起特色课程基础上的特色专业;通过使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平台功能开发网络课程,锻炼教师网上教学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强化教师网络专业课程建设素质,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在 Moodle平台框架内重新进行了专业特色教学设计,为开放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特色建设

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特色建设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性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从内容方面分类包括语言类课程、文学类课程、文化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性也由课程类型决定,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本土类课程的汉学性,语言类课程的理论性,文学类课程的艺术性,文化类课程的史学性、通识类课程的社会性。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特性,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的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围绕教与学的改革,由此体现出教学改革的特色。在网络远程教学环境下进行的教与学的表现形式为:教学主体方(教师)的网上资源建设、教学交互设计、教学活动落实、教学评价实施、有效教学反思设计;教学客体方(学员)的学习资源获取、在线停留方式、教学活动参与率、教学效果反馈、学习成绩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属于模仿普通高校+远程教学形式模式阶段;中期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后期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国家开放大学更新了办学思维,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这是真正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课程设计模式,但是我们受过去初中期教学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受中初期设计的“电大在线1.5、2.0”平台功能的限制,还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在线学习”,也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在线教育”课程教学的运行体系,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还基本停留在在线资源型学习模式阶段。当前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借助能够充分满足“在线教学”的 Moodle平台功能和它支撑下的国开学习网,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为此进行富有特色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模式设计的条件已经成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去一直采用教务规则先导的课程管理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首先满足教务管理要求,课程教学也是管理规则重于教学内容。课程和专业建设的学科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表现在资源建设方面,专业特色极不明显。为此尽快设计一套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学科特色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也是势在必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活动、课程团队活动需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特有的语言+文学特色,即语言方向的逻辑性、理论性;文学方向的形象性、艺术性。尤其是汉语言文学社团组织活动的感染力和文化艺术影响作用。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设计课开发出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艺术感染力的网络课程资源:例如运行在平台之上的《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过程:例如在每个课程界面开设的“特色栏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活动:例如每学期定期举行的2-3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团队”和“汉语言文学课程团队”的专项活动。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率先探索网络“在线教育”在经历了初期、中期摸索阶段发展之后,受后期阶段慕课+移动学习新模式的影响下的专业教学规律。它是在受 Moodle平台启发下,专业教学思维的体现,这在新型网络教学环境下,具有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探索意义。它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为学分银行落实奠定了基础。这是真正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建设设计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过去一直是面授和初级远程教学模式,在既体现专业特色,又体现远程“在线学习”特点方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为教育研究在专业建设理论方面提供“在线课程”支持下的专业建设成果。在实际应用方面,作为一个高等教育传统性专业,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秋季开办)从全国电大2000年开放教育办学项目启动以来,一直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体系的支柱性专业。汉语言专业课程结构和招生规模一直很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省也是专业教师队伍最齐全,教师素质最高的专业之一。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方面,本专业一直走在前列,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教师,产生许多优质课程资源。在网络教育发展到今天的自媒体+移动学习时代,本专业率先进行新媒介下的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开放教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意义深远

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以来,新的办学思维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为了适应国开即将教学计划变更为教学规则,将专业课程模块化、组合化,实现真正的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模式设计,避免过去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影响,特别是改变 “电大在线1.5、2.0”平台功能形成的专业思维定式,使专业教学实现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管理和专业教学方面建立起适应“在线教育”专业教师团队和课程教学的运行体系,建设一大批满足“在线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充分满足学员在 Moodle平台功能支撑下国开学习网上的学习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具有非常具体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在聘请专家(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专家、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专家)集体研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山西电大2009秋以来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含设点招生、师资、教学效果)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并根据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结合Moodle平台支撑的国开学习网上的教学功能,确定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明确目标。在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明确目标的指导下,研究了升级版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对象需求类型、特色资源建设、特色教学设计、特色教学过程、特色课程建设、专业管理、课程管理、特色实践教学、特色教学团队、教学效果评价(含课程效果、实践教学效果、毕业生追踪调查效果)、特色专业活动社团(含专业学术组织、专业特色组织、专业学生组织)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确定研究试点聚焦基层教学点,通过实际教学落实验证研究效果,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反馈修正,通过课题组和专家研讨、会诊,最终形成研究结论。本项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座谈讨论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实践验证法、专家指导法、实际验证法。聘请了专家(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专家、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专家)集体研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色的具体内容。对山西电大2009秋以来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含设点招生、师资、教学效果)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包括对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的调查。通过实际教学落实验证研究效果,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得到预期结果。经过多年的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一直徘徊在专业管理和课程资源建设的层面,未能够达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与新媒体教育技术融合研究的水平。本项研究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特色”研究,将专业建设的课题研究回归到强调专业学科特点上来,使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由教学研究提升为学科与教学相融合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全省广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才干,也才能够使广大学员得到高水平的专业学习收获。这是本课题的最终目的和最实际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俊洪.网络时代的中国远程教育:问题与出路[J].开放教育研究,2002(3):8-12.

[2]徐海波.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4(7).

[3]钟志贤,黄林凯,范艳敏,宋灵青.远程教育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访远程教育专家 MichaelG.Moore[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4]杨开城.学生模型与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

[5]杨婷婷.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15).

[6]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4).

[7]李松坡.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8).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开发教育;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施,主要以课程教育为载体,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开发教育的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具有一系列积极作用,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相关业务能力的发展。但是开发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需与时俱进,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不断增强个人综合素养与能力。因此,作为一个大学生,笔者将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展开一系列分析,简要介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深入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良策,希望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概述

1.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模式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北京大学建校初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设置了。截至今日,汉语言文学专业虽历经百年发展,但是其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尚未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正因如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严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模式化问题。2.实践性不足。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侧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重视学生文学分析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实践性教育,致使学生在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之后,虽发展了文学素养与文学分析能力,但是文学知识应用能力及现实问题解决能力明显有待增强。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最大短板为实践性不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被忽视。3.深厚文化底蕴。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让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中涉及知识、思想、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讲解,呈现出文化中自然和谐等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然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实践探索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相辅。开发教育快速发展中,教师需转变自身观念,紧跟时展步伐,对学生展开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理念需从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封闭教育模式需逐渐向开发教育模式创新发展。基于本质角度而言,开发教育指的是以教学、学习具有关联的元素为基础,融合探索符合时展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定位改变,需重视自身引导、组织等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展开探究性学习,更有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并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化。笔者认为教师唯有从思想上转变认识,深入理解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才能不再受制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影响。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做好教育服务工作,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高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另外,笔者认为教师需重视身份的转变,以平等身份与学生交流,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需要与学生混成一片,传授学生知识学习方法,逐渐形成教学相辅新型教学理念。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发挥自身引导、管理等作用,辅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以文科类专业为核心,受专业特点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需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第一,课程设置需具有实践应用价值。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增加了网络、媒体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需立足于社会发展基本需求,加强应用类课程的开发与优化。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同时,不断提高专业优势,为该专业人才今后的就业提供保障。第二,课程设置需以就业为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中的不同企业,必然面临不同的挑战与要求。为保证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需重视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故而开发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优化,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基础、专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部分,主要涉及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具体言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等。二是专业课程主要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为主,辅以一些选修课程,如公共关系学、新闻采编、广告设计等。需强调的是课程课时不宜过多,但是需要保证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前沿性。唯有如此,学生在学习期间,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或者结合自身未来就业方向,选择合适的课程。三是实践课,主要涉及见习、技能培训等实践活动,如此可结合市场需求发展变化,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3.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开发教育中,虽弱化教师主体作用,但是并不意味教师作用完全丧失,反而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才能适应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需求。第一,教师需重视教育领域的培训,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巧等的培训,唯有如此,教师才具有胜任开发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水平。同时,开发教育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教学实践中,唯有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知识,进而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第二,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综合素养。信息化时代,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需通过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掌握多媒体设备等的具体使用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有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能力与水平,为更好地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夯实基础。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3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每一堂课的教学,从理论上讲,都必然要进行教改。没有哪个教师上的每一堂课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认为教改的基础是科研。一门课程或学科中概念、判断、观点的改变,涉及到的是本课程或学科的整个体系,它往往是教改的核心内容。多媒体、导师制等教学手段的改变固然重要,但它还只是形式。概念、判断、观点的改变,如果没有扎实的科研作为基础,那必然是瞎胡闹。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理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最重要的媒介是学生心理上的感悟、体验语言文字魅力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求背诵、朗读、记忆需要识记的学习内容,而且要求他们能理解、感悟、参透这些知识中所包含的自然、人生、社会和艺术的奥秘,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落实在课程的教学中。审美能力是中文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是他们今后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文基础。承担审美能力培养的学科主要是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等课程,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则主要依靠古今汉语、语言学、逻辑学等课程。写作能力的训练是语言和文学学科类教学在学生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本专业各学科能力培养结果的综合检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从写作能力的高低上得到验证。为此,可以专门成立写作实验班和面向社会的写作事务所。一方面外聘作家、记者、编辑为学生授课,传授实际的写作技能;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开一扇窗口,通过写作事务所,收集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状况,锻炼学生写作的实际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教学提供社会反馈信息。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 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 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 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 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WWw.133229.Com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7篇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对于汉语的学习,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语言教学了,而是对隐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文化因素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也就意味着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应是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教学,更应当是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的教学。而要想进一步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完善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则应首先着眼于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是语言文化构成的基础,而语言又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民俗文化不仅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也是引导汉语学习者融入汉语文化的沟通纽带。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必须涉及的。而民俗文化,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文化的起点,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难点所在。

二、民俗学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民俗”是一个从日语中借来的词,、在英语中被称为folklore,直译为“人民的知识”、“群众的智慧”。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一个民族最源远流长,最富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最富有特色的文化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一种文化交汇的语境中,凸现的便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而民俗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1.民间语言

民间语言,是一个民族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了大量文化因素的语言。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称谓语、流行语、吉利语、委婉语、俏皮话、禁忌语、祷词、招呼语和在特殊场合或仪式中使用的行话、黑话、隐语、咒语等。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难点,但也是深入了解汉文化的突破点。

2.节俗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节俗便是其中的典型性的代表。通过节俗文化,学习者们可以了解一些中国特色的词语,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方面的词语等。例如:在教师介绍春节时,会涉及到“过年好”“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等词语。在介绍端午节时,一定会涉及到“粽子”“龙舟”等词语。在介绍元宵节时,一定会涉及到“元宵”“汤圆”“灯谜”等词语。这些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新奇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拜年、发红包、吃粽子,赛龙舟、猜灯谜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俗,才能使学生明白并掌握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节俗词语。假若学习者只是简单了解却不理解这些词语和礼仪背后的民俗文化以及这些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便更加不可能学习好、利用好汉语了。

3.称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节俗和一些特有的汉语民间语言,还要注意在口语交际中的民俗语言文化。例如:在称谓方面,中国人喜欢称与自己对年龄差不多的男女为大哥、大姐。或者在姓氏后加上哥,姐等,如“张哥”“王姐”等。这事实上是中国人热情、淳朴、豪放的表现,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平等意识。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一个陌生人为什么叫自己的哥哥或姐姐,使得他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4.表达方式

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方式往往偏于谦虚、礼貌、委婉。例如:中国人在面对夸赞时,往往都会回答:“哪里哪里”,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在面对夸赞时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因而,在他们热情夸赞中国人,却往往得到一句“哪里哪里”的回复时,可能会不理解,甚至认为中国人虚伪。而此时,单纯的进行交际问题告诫,并不会使留学生完全理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必须将蕴藏在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讲解给汉语学习者,使他们真正明白中国人在称谓中体现的谦逊、热情。因此,中外文化差异常常造成语言交际上的误解。中国人的含蓄委婉常常时留学生觉得中国人虚伪,不真实。而国外文化的开放直接常常使中国人难以理解。只有使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语言交际中做到举一反三。

5.特有的民俗意象

中国的农耕经济使得牛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正面形象,而狗、狼、鼠则常常是奸诈狡猾的反面形象。因此,许多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鸡鸣狗盗、猪狗不如等,往往都带有贬义。而西方文化是在采集狩猎的经济生产模式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在采集狩猎过程中需要狗的协助,因此,一些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luckydog,jollydog,worklikeadog等词语中,狗都是表示可爱的,努力的。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面对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学习者,我们如果只是简单的将语言的含义教授给学生,必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再次面对类似的语言现象时,仍旧不能够学会处理,只有我们将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形成的原因告诉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理解,避免闹出笑话并在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学会独立处理这种语言现象。在颜色方面,中国人一直喜欢喜庆的红色,将白色作为丧葬时使用的颜色。因此会有红红火火、三尺白绫等词语。在学习这些词语时,如果是一个日本学习者,看到这样的词语,一定会将红红火火认定为不好的词语,而将三尺白绫认为是积极向上的词语。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俗文化和日本的民俗文化对于红白两个颜色所象征的含义是完全相反的,这就需要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全面了解各个国家的民俗文化与中国民俗文化的差异,就必须处处注意带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词语,这样才能使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都能够全面深刻的学习语言知识。

三、民俗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8篇

汉泰互译 同异性 拟亲属称谓

中国和泰国的国际往来自古而今,源远流长,两国建立了友好的国际关系。而作为重要载体的语言,自是功不可没,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两国语言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点。从汉泰互译中,可以体会到无穷的乐趣,感受语言世界的奇妙。

一、汉语与泰语有其不容忽视的共同性

1.都有声调系统

汉语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有区别意义,泰语的五个声调也能区别意义。

2.汉、泰语都广泛运用复合法构词

在这两种语言中,词根组合构成新词是最常见的构词方式。

3.汉、泰语都缺少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示

汉、泰语句子的墓本形式都是主一谓一宾(SVO)格式。汉、泰语中的虚词是表达意义的另一重要手段。汉语有动态助词“着、了、过”附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某一过程中所处的情况,泰语则用[loau]表示动作的完成。汉语有多个疑问语气词附在句尾表示各种语气,泰语仅用一个词来表疑问语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泰语不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有不少共同点。这是汉语和泰语之间相通的地方。

二、汉语和泰语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这种差异使汉语和泰语在互译中,增加了一定难度,但是也体现了语言的奇妙所在。汉语和泰语的差别,广泛地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

1.语音方面

各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语音入手。泰语要翻译成汉语,在语音方面的的难点是那些汉语里有而泰语中无的音,这些音泰语很难发出来。还有那些汉、泰语相近而又有区别的音,他们就用泰语的语音来代替。这便产生了在翻译中,泰语对汉语的负迁移。

汉、泰语同属有声调语言,声调在这两种语言中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虽然泰语也有音调,但在翻译时,汉语的声调很难发得地道。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汉语普通话的阴平是个高平调,而泰语的第一声是个中平调。泰语发阴平时,套用了泰语里的中平调,调值读得不够高。普通话的上声是个降升调,而去声是个高声调。泰语发音时,易出现发音动程太短的问题。

2.词汇方面

不同的民族对于客观事物的分类标准和分类角度往往不完全相同。这种分类标准和分类角度的不同,使得汉、泰语在词汇方面存在不少差异。

精密化的差异。虽然汉、泰语的实词由于所指的客观事物相同,可以对译。但有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精密化程度却不一样,对译就会出现一些错误。例如,泰语中“年、岁、年级”可以用一个词[pi]来表示,而汉语要用不一样的词表示,比泰语精密得多。泰语中[mau]有“醉、晕、痴迷”等几个意思,可以是[mau]酒、[mau]车,也可以[mauja](吸毒上瘾)。但汉语可以说“喝醉酒了”、“晕车”、“吸毒上瘾”,不能说“醉车”、“醉”等。

此外,汉、泰语的词语除了词汇意义以外.还有鲜明的色彩意义。这种色彩意义与本民族历史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明显地体现出民族文化的色彩。例如颜色词,汉语的颜色词主要是“红、白、黑、黄、灰”……这些词除了表示各种不同的颜色外.还有与中国文化相联系的引申义。例如,“红”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正义、喜庆、受人欢迎或成功等,如红旗、红领巾(正义)、红色、红榜(喜庆)、红人、走红(受欢迎)等。“黑”的主要象征意义是:反动、违法、狠毒,如:黑帮、黑市户口、黑社会、黑心。“黄”主要象征意义是:色情、黄色录相、扫黄、事情“黄”了。泰语的颜色词“黑、白”有引申义。紫色是皇室成员,特别是皇后喜欢的领色。紫色也象征着一种吉洋、华贵。别的颜色词就只表示颜色。受华侨的影响。泰国也用红色来象征喜庆。各家金器店的门面一律红底黄字。词语的色彩义既不能类推,也不能单靠词典的释义,只有在不同时语境中才能进行对比,加以理解。

3.语法方面

前面谈到汉、泰语的共同性时提到汉、泰语由于都缺乏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示.其基本句型都是主一谓一宾(SVO)格式,但修饰成分与中心成分,不论是词,短语或是句子,汉语与泰语的语序正好相反。汉语是前偏后正,泰语是前正后偏。

在汉语中,时间的表示时间是年月日,而泰语中,则是日月年。在表示地点的时候,汉语的语法顺序是从大到小,而泰语则是从小到大。

在汉泰两国的语言中,还共同存在着一个很独特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拟亲属称谓的普遍使用。拟亲属称谓即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关系的人们,也有人称之为亲属称谓的泛化。汉语与泰语拟亲属称谓的使用都具有选择性特征、变化性特征与表达形式多样化特征。这是在两国语言文化中不谋而合的地方。

(1)汉民族与泰民族都具有重视亲情友情,注重人际关系这一民族心理特征

这种注重亲情友情,注重人际关系的现象与汉泰民族的传统社会结构与生产方式分不开。汉泰两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化,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在生产条件与生产工具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人们互相帮助,亲如一家,人际关系是非常和谐的。

(2)汉民族与泰民族都突出了重视礼仪这一民族心理与素质

中泰两国自古素称“礼仪之邦”。在中国,中国文化为伦理型文化,而在泰国,因受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深远影响,泰国古代社会早就形成一个明显的等级社会。这一历史根源,在泰国人们头脑里埋下了“以下敬上”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在当今泰国的人际关系上主要以礼仪体现。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文化,传播文化,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发展。从汉语和泰语的翻译中,我们可以了解两国的不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总而言之,汉语和泰语有不容忽视的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的语言文化特点。尤其是拟亲属称谓这一个两国共同的,独特的语言现象,更是让两国在语言、文化,乃至于民族内涵上有了更多的交集。两国的语言都有丰富而独特的魅力,更是促进了两国建立了“中泰一家亲”的友好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9篇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对于汉语的学习,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语言教学了,而是对隐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文化因素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也就意味着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应是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教学,更应当是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的教学。而要想进一步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完善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则应首先着眼于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是语言文化构成的基础,而语言又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民俗文化不仅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也是引导汉语学习者融入汉语文化的沟通纽带。

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必须涉及的。而民俗文化,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文化的起点,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难点所在。

二、民俗学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民俗”是一个从日语中借来的词,、在英语中被称为folklore,直译为“人民的知识”、“群众的智慧”。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一个民族最源远流长,最富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最富有特色的文化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一种文化交汇的语境中,凸现的便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而民俗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1.民间语言

民间语言,是一个民族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了大量文化因素的语言。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称谓语、流行语、吉利语、委婉语、俏皮话、禁忌语、祷词、招呼语和在特殊场合或仪式中使用的行话、黑话、隐语、咒语等。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难点,但也是深入了解汉文化的突破点。

2.节俗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节俗便是其中的典型性的代表。通过节俗文化,学习者们可以了解一些中国特色的词语,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方面的词语等。例如:在教师介绍春节时,会涉及到“过年好”“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等词语。在介绍端午节时,一定会涉及到“粽子”“龙舟”等词语。在介绍元宵节时,一定会涉及到“元宵”“汤圆”“灯谜”等词语。这些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新奇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拜年、发红包、吃粽子,赛龙舟、猜灯谜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俗,才能使学生明白并掌握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节俗词语。假若学习者只是简单了解却不理解这些词语和礼仪背后的民俗文化以及这些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便更加不可能学习好、利用好汉语了。

3.称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节俗和一些特有的汉语民间语言,还要注意在口语交际中的民俗语言文化。例如:在称谓方面,中国人喜欢称与自己对年龄差不多的男女为大哥、大姐。或者在姓氏后加上哥,姐等,如“张哥”“王姐”等。这事实上是中国人热情、淳朴、豪放的表现,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平等意识。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一个陌生人为什么叫自己的哥哥或姐姐,使得他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4.表达方式

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方式往往偏于谦虚、礼貌、委婉。例如:中国人在面对夸赞时,往往都会回答:“哪里哪里”,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在面对夸赞时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因而,在他们热情夸赞中国人,却往往得到一句“哪里哪里”的回复时,可能会不理解,甚至认为中国人虚伪。而此时,单纯的进行交际问题告诫,并不会使留学生完全理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必须将蕴藏在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讲解给汉语学习者,使他们真正明白中国人在称谓中体现的谦逊、热情。

因此,中外文化差异常常造成语言交际上的误解。中国人的含蓄委婉常常时留学生觉得中国人虚伪,不真实。而国外文化的开放直接常常使中国人难以理解。只有使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语言交际中做到举一反三。

5.特有的民俗意象

中国的农耕经济使得牛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正面形象,而狗、狼、鼠则常常是奸诈狡猾的反面形象。因此,许多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鸡鸣狗盗、猪狗不如等,往往都带有贬义。而西方文化是在采集狩猎的经济生产模式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在采集狩猎过程中需要狗的协助,因此,一些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lucky dog,jolly dog,work like a dog等词语中,狗都是表示可爱的,努力的。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面对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学习者,我们如果只是简单的将语言的含义教授给学生,必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再次面对类似的语言现象时,仍旧不能够学会处理,只有我们将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形成的原因告诉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理解,避免闹出笑话并在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学会独立处理这种语言现象。

在颜色方面,中国人一直喜欢喜庆的红色,将白色作为丧葬时使用的颜色。因此会有红红火火、三尺白绫等词语。在学习这些词语时,如果是一个日本学习者,看到这样的词语,一定会将红红火火认定为不好的词语,而将三尺白绫认为是积极向上的词语。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俗文化和日本的民俗文化对于红白两个颜色所象征的含义是完全相反的,这就需要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全面了解各个国家的民俗文化与中国民俗文化的差异,就必须处处注意带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词语,这样才能使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都能够全面深刻的学习语言知识。

三、民俗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广西地域文化 传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Foreig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under th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Guangxi

HU Ning

(Literature and Media Institute,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537000)

Abstract Take Guangxi local culture as the perspective,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has som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regional culture, trying to dig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of the Guangxi regional culture, so Regional Culture and Foreign teaching Chinese fusion, will be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achieve real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hilosophy.

Key words Guangxi local culture; inheritance; foreign Chinese teaching

0 引言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理范围的文化,通常是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习俗、信仰和群体的思维方式等的综合。每个地方的地域文化都不同,都有着当地的特色,是具有地方情感的文化氛围。自中国2001年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来,广西各高校开设对外汉语课程招收的学生数量剧增,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广西有着与东盟各国毗邻的地理优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将广西地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在教学上探索一些改革的方案,为地方高校打造具有多元化、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特色的教育格局,起到提升民族文化和创造力之效果。

1 地域文化的含义

1.1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如果一定要下个定义,那就是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反复实践,具有当地特色的,自成体系的,有自身风采的历史文化。这种文化有地域的区分和历史传承的特点,在每个地域都可以追寻历史的文化现象和遗存,是值得后辈人一代代传承下去历史文化。

1.2 广西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要对广西的地域文化进行定义,可以定义为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广西是壮族自治区,以汉族和壮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对虽少,但民族种类较多,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非常明显。首先,从地域划分来看,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属于亚热带气候和喀斯特地貌环境,有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处我国南疆;其次,从历史角度看,广西在远古时期就有先祖人类活动的足迹,他们是广西壮族民族的人民与自然环境竞争中形成的一种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遗留;再看目前的考古发现,广西少数民族语言种类数量较多,各民族均有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习惯,这种环境自然形成原生态的文化,比如广西三江侗族大歌,刘三姐的山歌,还有少数民族的民族和饮食,他们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服饰,宗教和歌谣,少数民族的医药文化等,各种文化的综合就形成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是东南亚“那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对外汉语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需要通过语言体现。著名语言学家 H. Coodenougd 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曾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征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了解中国文化,成为沟通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桥梁,增加国家和民族间交往的友谊之使者。总而言之,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育,也是文化教学。

3 广西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契合

3.1 改进培养模式,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广西具有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如何将这一特色融入教学中,让广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课题。成熟健全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汉语留学生,对广西地方院校的国际教育走向更高的发展台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商贸文化来往更加密切,让广西走向东盟走向世界,语言的流利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因而,要在教学中不断研究、摸索出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具有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新的培养模式。广西各地方高校应挖掘本地地域文化资源,将地域文化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并引导在校的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与留学生共同参与到地域文化传承中。

目前较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结合广西的地域特色构建对外汉语教学体系,这样就可以使广西地方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并且具有强有力的话语权。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教师在课程准备过程中就要更加注重体现和凸显地域特色,充分开发、深入挖掘、科学整理和组织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资源,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并将其有效的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同时,要积极动员和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接受这些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事物,并在日常文化交往中予以发扬。另外,广西地方高校在进行对外汉语培养中也要坚持与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地方院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科研、知识生产的有机结合。

3.2 构建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广西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生态,它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具有多种语言,例如占广西主要数量人口的汉语,还有壮语、客家话。另外,广西各城市不同的区域,语言也有一些差异,比如广西的东南部人说平话、白话的居多,桂北说桂林话,诸多语言融合形成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的语言体系。除此之外,广西还有着独特的民族聚居建筑风格、少数民族和客家人饮食文化、各族服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有着鲜明的广西民族地域文化特质。如何从如此丰富的文化宝藏中,挖掘并提取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让这些在教学中渗透是教师们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们正在积极参与到打造这项研究工作中,试图将广西地域文化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努力实现文化与语言教学的真正融合,不仅教学质量提高,广西的文化、中国的文化都得以传承。

3.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首先,必须提高课程专任教师的文化素养,因为在目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还是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教授对外汉语课程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加强文化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一方面多研究多看有关文化方面的书籍,深入理解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契合之处,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重新整合教材和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全面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与语言的相结合度,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其次,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

再次,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虽然外语的教学主要还是要教授好语言的知识,传统的看法更多是忽略了文化的教育,但根据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要发展国际化更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育,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中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加以控制,增加文化常识,选择不让学生产生逆反或厌烦的文化信息来教学。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对外国的社会体制和文化没有亲身体会的,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抽象的阅读,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外国文化,理解真实含义,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多的使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手段,比如可以用PPT、电影或电视等教具,更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广西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语言生活习惯,增加他们的语言文化理解能力。

最后,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目前,各种对外汉语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师应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文化因子,从课文主题入手、从故事情节入手、从课文注释、课文插图、课文引语入手,挖掘有关的民族文化信息,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情境意景,使文化教学有计划、有阶段、有层次地进行;灵活地在教学的任一环节适时地渗透文化意识。此外,通过结合文化内涵来进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4 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服务教学

以本校为例,本校地处玉林,而玉林下面的博白县是客家人居多的大县,那么可以整合客家人文化让留学生们走进客家人为文化圈,或者请具有研究客家人文化的会客家人语言的教育专家到课堂来,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信任和信服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热情。还可以开设广西民间文化研究课程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入当地民居,深入体会当地人民生活习俗,了解广西地域文化的本质。可以带学生到广西民族博物馆或一些记载有民族文化的地方参观,并用汉语现场教授一些知识,语言和图像绘声绘影,学生们能更好理解民族文化,达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服务教学的更佳效果。

4 结语

现在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地球文化村的时代,要在这个时代保存好本地的地域文化,则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使命。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正开始重视汉文化的教育,全世界各地也都陆续开设了孔子学院,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正致力于发展和传承汉文化。与此同时,地域文化也是目前教育中需要传承与发展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曾经召开“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地方高校更应该提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进一步研究和整合具有广西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总之,广西各高校要发展国际性的对外汉语教育不能简单的讲解语言,而更应在教学中注意融入地域文化,以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域文化教育为己任,这也是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 做好“安徽地域文化”大文章[BD/OL].http://.cn.2004 -12 -17 -05:15,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内涵;翻译策略

英语和汉语作为古老而又被世界广泛应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内涵分别在英汉两种语言上留下的烙印使得在这两种语言中很少有在意义和内涵上绝对对等的词汇。颜色词是语言中我们用来描绘事物色彩的词。英汉两种语言对颜色的概念虽然有共同的参照但每一个颜色词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许多情况下英汉两种语言的颜色词不仅绝非一一对应,而且在意义上还有很大差别,充分展现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性。颜色词的翻译对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英汉颜色差异的文化内涵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颜色词系统。颜色虽是一种客观现象,人类对颜色的感知也有一定的共性。但由于不同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认知心理、审美心理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形成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对各种颜色符号有着同与不同的感知,从而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多彩。图1为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由此可见,某些相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下却被赋予不同的含义。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帝王之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和崇高之意。至今,黄色仍是古老中国的象征。但是在西方英语文化里却有着相反的含义,常常有忧郁的、病态的、胆小的等意思;红色在中国文化里象征着喜庆、成功、忠诚、温暖和兴旺等,而在西方却象征着暴力、残酷、血腥等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常常代表一种不吉利的义项,人们通常会把“恐怖”、“死亡”等意思与“白”联系起来,而在西方,白象征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

因此,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对各种颜色符号有着同与不同的感知。

二、英汉颜色差异的翻译策略

颜色词(colorwords)是用来描述事物各种颜色的词。由于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各民族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译者在翻译颜色词时需要考虑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准确生动地翻译,再现原文的风味。

2.1归化

译者在实际翻译中,常常会遇到因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的种种理解障碍,如果仍然采用异化策略,势必导致译文晦涩难懂,不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只能退而采取归化策略,将其基本意思翻译出来。

2.1.1转换颜色词---转换法

由于文化差异,英汉语的颜色词不仅在内涵意义上不尽相同,有时在概念意义上也存在差异。各种语言都按自己的传统习惯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颜色概念和习惯用法,有时不同的语言会以不同的颜色词来表达某事物的一定颜色。如“红茶”是“blacktea”而不是“redtea”;“brownsugar”是“红糖”而不是“棕色糖”;“brown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褐色面包”。

例如“他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在翻译时需注意,Hewasbeatenblackandblue(不是blackandpurple)。中国人说某人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而英美人士却说某人被打得“blackandblue”。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里有一句“旧照香炉生紫烟”,我们将之译为“SunlightstreamingonincenseStonekindlesabluesmoke”这里的“紫烟”实际上指的是“青烟”,若将之译为“violetSmoke”,外国人看到后会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怪烟,因此还是译为“blueSmoke”较好。

2.1.2省略颜色词----意译法

由于语言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洛种颜色在中西方国家里的象征意义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就要采用目的语的思维方式运用目的语的习惯表达方法选用目的语中恰当的句式和词汇来传递原文的内涵与精髓。在颜色词的翻译中,这种意译法尤其常见而且用途很大。只有充分了解了各种颜色在各自语言文化环境下的象征意义意译法才能得以准确和恰当的使用。以黑色为例,虽然黑色在英汉两种语言环境里都具有贬义但因具体情况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直译过来。例如:

汉语中“黑”具有罪恶、邪恶的意思,翻译成英语时与black没有半点关系,如黑心(evilmind)。而英语中的“black”译为汉语时也只能意译,如blacksheep(害群之马)theblackart(妖术),ablacklook(恶狠狠地瞪某人)。

清山绿水(greenhillandbluewater)的英语翻译中使用的颜色词并非“青”和“绿”,但经过意译法的处理译文读者能够很直接的体会到原文和译文中颜色词相对应的是同一意思。

无论在中西方国家人们在迎接重要人士出场时都会使用红地毯,因此我们可将aredcarpetwelcome通过意译法翻译为“隆重接待”。

2.2异化

2.1.1直译法

直译法也可称为语义完全对应的面体系,即两种语言在一个平面上对应相通,而且含义相同。当颜色词在英汉双语中意思基本一致时,通常采用直译法。如:

Heisablackheartedguy.他是个黑心肠的家伙。

Becareful!Itisablackmarket.小心!这是个黑市。以上两个例子中的black均为直译。

Red,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whoisdancing,wavingthiscoloredribbonagainstthesky?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2.2.2直译加注法

加注,包括附注、脚注、尾注等,都是翻译时的文化移植的有效补偿手段。有些颜色词短语在直译后不能把源语的意思清楚、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这时可通过增加注释的方法来进行翻译。例如:

(1)黄袍加身。Bedrapedwiththeimperialyellowrobebyone'ssupporters--beacclaimedemperor(汉英词典:522)。

(2)黄泉。TheYellowSprings--theworldofthedead(汉英词典:522)。

(3)givesbthegreenlight给某人开绿灯(准许某人做某事)。

(4)blue-collarworkers蓝领(体力劳动者)

例(1)和例(2)的异化翻译非但不会给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带来困难,而且有助于文化交流,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文化猎奇心理。汉英词典同时提供了“黄袍加身”和“黄泉”的归化译文“seizepoliticalpowerafteracoup”和“theunderworld/netherworld”。虽然这些归化译文能使目的语读者理解意思,但不能向目的语读者传递独特的文化意象。实际上,例(3)和例(4)中“givesbthegreenlight”和“blue-collarworkers”的蕴含意义已被汉语所吸收,成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一部分,大多国人不用看注释也能理解“开绿灯”和“蓝领”的含义。

三、结语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颜色词的使用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文化内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英汉颜色词的翻译是沟通两种语言乃至两种文化的桥梁之一。要求我们在平时注意积累,不断探究英汉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翻译中做到既考虑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兼顾两种语言相应的习惯。在翻译颜色词时我们要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根据具体语境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读者能够充分正确的理解原文中颜色词所传递的内在涵义,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推动中西方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潘炳信,李正栓.翻译研究[C].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338-342.

[2]张宗久.英汉颜色词修辞色彩比较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

[3]曾四清.论英汉颜色词的联想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

[4]严晓萍.英汉基本颜色词的国俗语义对比[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6).

[5]赵士洋.英汉色彩词汇的语义对比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5).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国俗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 词语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35-01

一种民族语言的词汇折射着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汉语中约定俗成、民族色彩浓厚的国俗词语则是探究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隐性窗口。

一、汉语国俗词语概述

20世纪70年代,王德春教授首次从苏联引入“语义国俗学”,并在深入研究汉语国俗词语语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国俗语义学这门语言学的新学科。所谓国俗词语,就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这类词语在其他语言系统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语,因此,国俗词语也被称为“非等值词”。国俗词语不仅与独特的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而且自身也负载着明确的文化信息,蕴涵着丰富的国俗语义。所以,词汇作为语言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其中能够从某个或几个层面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词汇,必定是国俗词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俗词语的特点

汉语中的国俗词语数量繁多,这些国俗词语与一般词语不同,它们是汉民族文化在汉语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是特定文化范畴下的词语。一般词语只有表层概念意义,汉语国俗词语却承载着汉民族悠久的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除了具有国俗词语的普遍特点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特征。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最基本的直接反映,这些词语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学习掌握和运用它们,对初步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有几大帮助。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节日名词,饱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是汉语学习者初探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茶”“太极拳”“京剧”“针灸”等词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名片,其蕴涵的国俗语义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处于最基本、最重要的地位,汉语学习者在掌握这种基本国俗词语时难度相对较小。相反,来自浩繁文学典籍或带有浓厚时代文化内涵,汉语学习者理解难度较大的国俗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鲜有涉及。

其次,汉语国俗词语运用的广泛性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的特点之一。汉语学习者以提高跨文化交际为目的,汉语交际中广泛运用且语义鲜明的国俗词语,是汉语学习者最感兴趣的内容。“龙”“福”“拜年”等词语在汉语日常交际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词语表示的特定国俗语义也为汉语学习者所熟知;对于“炒鱿鱼”“泼冷水”“画蛇添足”“朝三暮四”等国俗词语,虽然汉语学习者在刚开始接触它们时并不完全理解其殊的民族文化内涵,但这些词语无论在日常交际还是教材学习中,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又如“红色”是汉民族最常用、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红色”在汉民族文化背景下象征着幸福、吉祥、兴旺。人们喜欢在春节的时候贴红色的对联、红色的福字;新人结婚时要贴红双喜、穿红衣;事业兴旺发达的人,我们可以说他走红运等。因此,汉语学习者只有了解了“红色”这个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涵义,才能更好地理解由“红色”衍生出的其他国俗词语。

最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国俗词语还具有差异对比性。由于反映特定民族文化的国俗词语必然受到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民族文化视角下会出现相同事物具有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或同样的意义内涵却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等现象。汉语学习者只有充分掌握汉语国俗词语与对应母语词汇的差异对比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汉语国俗词语,为跨文化交际服务。喜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鸟,人们认为“喜鹊登枝”是有好事将来到的吉兆,“喜上眉梢”“欢天喜地”等词都与喜鹊有关;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人们厌恶喜鹊的叫声,因此英语中的“magpie”常比喻爱唠叨的人。对于另一种动物“乌鸦”,中国人认为乌鸦叫是不祥之兆,是民间最流行的禁忌,“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等都是对这一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映;但是“乌鸦”在日本被奉为“国宝”,是日本神的象征。

由于国俗词语与特定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密切相连,两种不同的语言相比较所得出的国俗词语系统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汉语学习者不了解不同民族间国俗语义的差异,在学习汉语国俗词语过程中就会面临很多障碍和负迁移的困扰。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汉语学习者熟练掌握国俗词语的用法,理解其内部蕴涵的中国文化,我们必须在重视国俗词语绝对性特征的基础上,注重国俗词语的相对性。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 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 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 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 年设专科,1957 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 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 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 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 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 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 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 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 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 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 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 年设专科,1957 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 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hi138\Com]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

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 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 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 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 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 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灰色 颜色词 俄汉文化

一、 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颜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文化、、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等存在的巨大的差异,往往不同民族人们对同一种颜色产生的联想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俄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之文化内涵的象征意义有很大的差异。本文拟从“灰色”的象征意义的对比中,探讨俄汉颜色文化的差异。本文的研究材料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中华现代汉语双序大辞典》、《说文解字》、《现代汉语词典》、《现代俄语详解词典》、《俄语详解大词典》、《现代俄语详解词典》、《俄语详解词典》、《词源学词典》。

二、“Серый”(灰色)在俄语中的文化内涵

在西方文化中“灰色”表达消极的意义。“灰色”是基督教的象征意义。基督教的《圣经》中“灰色”表达忏悔和哀悼的意义。在西方基督教中“灰色”的象征意义主要包括:哀悼和谦卑、死亡沮丧及失望。在俄语色彩体系中“灰色”是基本颜色之一。[1]俄语解释“серый” 为像草木灰的颜色,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的一种颜色,如:“серая шинель”(灰大衣); “серое сукно” (灰呢子);“серые глаза”(灰色的眼睛);“серое здание”(灰色的大楼);“серый хлеб”(灰面包)表示俄罗斯传统美食,是一种用二等粉(黑麦)烤制的面包。在俄罗斯文化中“серый”(灰色)代表“необразованный” (不学无术);“малокультурный”(不文明的);“глупый”(愚蠢),如:“серые люди”(灰人们)表示文化程度低的人;“серый человек”(灰人)表示不学无术或各方面都不突出的人。俄罗斯古代的黎民百姓和农民缺钱买不起印花装,他们穿灰色的衣服而没有受过教育。因此,“серый”(灰色)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代表贫穷,无知及文盲。“Серый”(灰色)在俄罗斯文学也有重要的地位,它在文学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颜色之一,如:“серый волк”(灰狼)表示俄罗斯文学中一种凶的、可怕的形象。“Серый”(灰色)还有比较多其他的含义,例如:

(1)“Грязная окраска кого-либо или чего-либо”(污垢)C “серая крыса”(灰鼠);

“серый песок”(灰沙);“серый дым”(灰烟)。

(2) “Некачественный”(行滥)C“серая бумага”(灰质))表示白纸质量差。

(3)“Болезненный” (没有生气的) C “серое лицо”(灰脸)表示病态无生气的脸。

(4)“Пасмурный”(阴暗的);“мрачный”(暗淡的)C “серый день”(灰日子)表示昙日;“серое небо”(灰天)表示多云的天空。

(1)“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政治的)C “серый кардинал”(灰色权力)表示幕后的实权人物。

(2)“Заурядный”(平凡的);“неинтересный”(乏味的);“бесцветный”

(单调乏味的)C “серая жизнь”(灰生活)表示前途暗淡;“серый фильм”(灰影片)表示乏味的电影。[2] [3] [4] [5] [6]

三、 “灰色”在汉语中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文化中灰色带给人沉闷、没有生气的感觉。灰色是一种暗淡的颜色。[7]《说文解字》说:“灰,死火余烬也”。[8]《现代汉语词典》里把“灰色”的本义解释说“像木柴灰的颜色,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的一种颜色,如:“灰帽子”;“灰鼠”。[9]可是汉语“灰色”的含义比较少,例如:(1)物质经过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的东西:“烟灰”;“骨灰”;“灰肥”。(2) 尘土;污垢。“灰尘”;“灰土”;“洋灰”。(3)沮丧;消沉;失望;不积极。

“万念俱灰”表示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心灰意懒”表示心情失望,意志消沉;“灰心”表示因失败而丧失勇气或信心;“灰溜溜”表示懊丧或消沉的神态。[9][10][11]

四、俄汉“灰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

俄汉两种语言中“灰色”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从颜色词的不同内涵我们可以理解俄汉民族不同或相同的民族心理。下列表中我们对俄汉“灰色”词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表一 “Серый”与“灰色”的文化内涵对比

由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灰色”在俄汉两种语言中是一种不鲜明的颜色,有比较多消极的含义。通过俄汉“灰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俄语“серый”一共有10个义项,但汉语“灰色”一共有7个义项,其中5个义项在两种语言中有完全相同的意思。由此可见俄语“серый”的含义广得多。我们可以发现,“灰色”的使用在两种语言文化中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五、结论

总之,各种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其鲜明的特点。颜色词在俄汉两种语言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文化的因素,俄汉两种不同的语言中灰色词的象征意义有时是完全相同的,有时会产生不等价的意义。不了解俄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好好学习该民族的语言。因此,正确理解并掌握俄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于文化交流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Арнаутова Н.В.Предметная и вербальная символи

ка серого в русской этн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е [J].Филологичес

кие науки.Этно-,социо и психолингвистика,2014(9).

[2] Ефремова Т.Ф.Современный 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М.:АСТ,2005.

[3] Кузнецов С.А.Большой 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СПб.:Норинт,2000.

[4] Ожегов С.И.,Шведова Н.Ю.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М.:Оникс,2010.

[5] Ушаков Д.Н.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М.:Высшая школа,2000.

[6] Фасмер М.Этим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М:Прогресс,1986.

[7] 范诗言.成语颜色词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0.

[8]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