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精神

课 题:本文系河南中医学院苗圃工程项目(项目编号:MP2014-62)研究成果。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

指出,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指引时代精神发展方向,时代精神赋予民族精神发展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因此,培育中国精神必须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的源泉,需要被发扬光大。中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而成的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它指导着中华文化的前进与发展方向。因此,培育中国精神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培育中国精神为首要任务。

三、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

1.培育中国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高昂的中国精神,对于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精神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革命传统,能使大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崇高的理想展望未来、用坚定的信念参与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为实现个人梦、民族梦而不懈奋斗。可见,培育中国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

2.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是民族复兴的需求

民族复兴是我们立足世界的前提。说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当今是价值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民族的复兴绝不仅是GDP的增长,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国精神的力量。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是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需求。

四、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的途径

1.以“知”为前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精神

(1)设置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与把握,文化多元化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以及对中外文化差异认识的不到位,会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确立,削弱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应以“知”为前提,设置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自幼儿园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并使之融入各类课程中。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的熏陶、引导和锻造,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以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培育中国精神。

(2)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结合时代特征及大学生身心特点,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诸如思想素材、价值理念等灵活运用,使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并以校园文化为基石,创建大学生精神家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空语境下的魅力。让校园文化成为现代文明精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在认知基础上,用文化智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高校软实力、弘扬中国精神。

(3)树立文化创新意识。指出,不忘本心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其积极因素创新发展,使之与时展相协调、与大学生科学价值体系建立相统一。所以,应通过现实及虚拟环境,积极营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接受过中西文化教育的大学生会博采众长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树立了文化创新意识,培育了中国精神。

2.以“行”为抓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精神

(1)搭建文化传播平台,传承中国精神。高校应凭借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发线上、线下资源,发挥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功效。开展相关的赏析、论坛、征文、故事演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使在“知”的基础上把中华文化精髓内化为自己行动指南的大学生们能有展示自我并引领朋辈的舞台,使他们身体力行,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通过开展班风及校风建设、社团活动等,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素质与中国精神培养双提升。

(2)发挥家教作用,培育中国精神。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与凝练,以孝为先、由孝而敬的家庭伦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担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魅力的体现。可见,家庭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精神的基础和支撑。家庭教育是方式、更是艺术,通过开设家长课题,创新家校沟通方式,培养新时代家教理念,来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把“孝亲”作为“行”的起点,培养“崇德”的思想,激发“报效祖国”的志向,培养孩子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担当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提升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

(3)整合一切教育资源,培育中国精神。精神的力量源于实践的砥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精神,就要投身于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为大学生搭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平台,使他们步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通过社会调查,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复兴进程中文化的价值、精神的力量,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精神的行列中去。通过志愿服务,接触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净化灵魂,为传承中国精神增添信心与动力。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会把自身汲取的文化精髓弘扬到社会中,把中国精神的力量传递到实现民族复兴的队伍中。平台的搭建使社会正能量走进校园,社会的需求也会使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同样,高校思想传播、精神引领的作用会辐射到社会。平台的搭建使大学生真正实现了由“知”到“行”的转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地弘扬,中国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2]思宇.中国精神[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

[3]李大建.以文化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向[J].教育研究,2011(3).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国精神;文化传统;意义性逻辑;哲学省思

马克思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可见,作为民族文化信仰的重要组成,中国精神所蕴涵的文化性和实践性是统一的,中华民族所倡导和追求的民族复兴实践,具有形而上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中国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蕴涵多重意义的哲学性省思;同时,对于哲学省思,也非纯粹的出于哲学的偏好,而是基于哲学性的理解来重新审视中国精神的多义性和多重属性。当我们将中国精神作为哲学范畴概念来研究时,“中国精神”将是民族复兴实践性和时代性的具体体现,更是需要从其内涵性理解中来重新发现。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文明的交互与冲突,对“中国精神”的自觉研究更是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所激发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与自省。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近代中国的发展,有识之士能够清醒的意识到,民族危机下的文化危机是激发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不竭源泉。悠久的历史文化,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全国过去和未来进行联结的时候,拥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精神,在面对现实性问题和未来理想的冲击中,又会经受抽象性的曲解考验。正如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已经成为民族文化危机的重创,研究并重新衡定中国精神的内涵及哲学本体,将成为当前中国知识界必然面对的首要问题。辜鸿铭从中国人的精神入手,就新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影响,再到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研究,统属于“中国精神”哲学研究范式内容。马克思提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对于中国精神的内涵及挖掘,必然需要结合中国的现实基础,从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自觉中来全面把握中国精神的哲学本体和精神实质。

近代中国对“中国精神”的文化自觉,印证了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往往是在异常沉静,甚至是忧患意识中获得,我们对中国精神的立场与认知,正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世界性视野的现实期许,也只有在这种沉静且忧患的思想前提下,才能够客观而全面的审读这一宏大的意识形式,保持真切的独特视角。党的十以来,中国政府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而实现中国梦,必然需要从中国精神的挖掘、弘扬和传承中来促进梦想成真。因此,研究中国精神,立足中国的特定国情,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内在统一上,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当代中华民族具体实践,重新阐释和明确“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质。在《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多次提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对于“中国精神”的理论研究及发展导向,将成为当前学术界集中探讨和挖掘、整理的核心问题。综观中国精神的研究实践,主要呈现三种研究路向:一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来理解和明确“中国精神”;二是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实践来深化和阐释“中国精神”;三是借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精神,从文化自觉上来践行现实发展与文化精神的统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就“中国精神”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学者围绕中国精神的形成基础展开探讨,也有学者将中国精神的构成要素进行挖掘,还有学者从中国精神的价值取向、建构模式上来进行梳理,还有学者从中国精神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弘扬上展开实践。无论是当下还是以后,对中国精神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认知和学术资源,但总体来看,更多的学者将视角投放在知识性和形成性范围内,对于中国精神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突破意识形态束缚中,如何开拓多元化价值追求,以中国精神的文化根基来重塑民族精神,如何从追求创新、超越自身发展中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精神信仰融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路径中。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中国精神民族性、文化性、价值性、信仰性的多重多义的整合。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夙愿实践中,归根结底是在实践中来改变自我、改变生活、改变世界,从实践意义上来强调中国精神的文化性与实践性属性的统一,更需要从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精神具体实践进行融合。

二、中国精神的构成及活的传统

1、中国精神的文化构成

梁漱溟先生在探讨文化的意义时提出“样法”概念,对于什么样的文化传统,从而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及实践道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中国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更是统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性、现实性、真实性的关键。中国精神正如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股劲儿”,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根儿”。因此,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就是承载中华民族“样法”的具体体现,是构成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从中国精神的内涵体系来看,如何发掘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从“精神基因”上来挖掘“活的传统”?对于基因,生物学上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单位,而对于“精神基因”,中国精神同样需要“精神基因”来保持文化的活力。中华民族在精神传统中的基础、最基本的精神基因又是什么?翻看中华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道德境界中的“止于至善”、政治伦理中的“治国修身平天下”、以及天命精神中的“各正性命”等思想,都是中国精神的最优秀的精神基因。从这个意义来看,对于当下中国,从中国精神的“精神基因”构成上来审视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性,更需要从强调“精神基因”中来恰当的提炼“活的传统”。

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需要从文化省思中来洞见文化精神,从“精神基因”的探析中来归纳“活的传统”,尤其是从体现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中,以自觉的心境来理解和审视中国精神,及其优秀的、深刻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是由历史和精神传统构成的,不同时代下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共同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本体和特质。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时,如何从历史的、现实的文化价值尺度来客观、正确的评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必然需要从民族文化自觉上,从经验文化上升到道德文化,实现从“神道”到“人道”的转型。如殷周时期的“神、道”文化,先秦时期的“德、礼”文化、汉唐时期的“和、合”文化、宋明时期的“理、心”文化等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在文化生成、传承和创新实践中,如何从民族文化的自我审视中,超越文化冲突,将文化传统与对文化的更新、坚守作为实现文化内在连续性的引线,从文化的更迭、交融、借鉴、革故鼎新中来开启“救亡图存”的文化追求,进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实现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新洗礼和转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对古圣先贤的智慧的感性直觉,也是传统文化在个体生命体验中的直接反映。面对中国精神的博大文化,想要真切的体味确实不易,尤其是在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上,更显得极为困难。如一个“道”字,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志于道”则成为历代思想家研究和探讨的核心难题。王阳明在探讨天地自然本然的玄奥时,提出“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对于“道”,并非是人们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也非是确定性的结果;对于文化思想的认知,与其说是形上之“道”,莫若说是悟觉形上之道的历史。从某种意义来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形上之道的理解和概括是极为困难的,而要真实而具体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从文化意向性思维和文化省思中来澄清概念,同样是复杂的。古代思想家将“道”统之为宗,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于思维的表述与思想内容的彰显,需要从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空间中来高度浓缩,以穿透性的理解力来领悟和思考中国精髓的特征、心性结构和思维特点,必然需要从文化自觉中来细数中华文化脉络中的“文化基因”。

道是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落脚点和归宿,如天道宇宙论、人生道德修养论、社会道义实践论等,无不围绕“道”来展开,体现民族文化心理的发展方向。西方人在意识形态范畴研究中,将本体论、认识论作为西方哲学基础,而心性论、境界论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用理性来认知和理解世界,成为西方人的习惯性传统,如“理性世界观”是西方传统文化的哲学体现,也是建立在西方社会“普遍秩序”的契约基础。与此相反,对于中国人,在审视世界的时候,往往用德性的精神,以“天理”来支撑“良心”,通过道德实践来实现“和而不同”的伦理社会,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德性宇宙观”、“悟道思维”成为天人合一精神的主旨。一个人的民族文化观念与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同样在心智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义思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适合的,并成为人生修养实践的思想导向。具体而言,以“道”为核心的精神体系,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德性教化与人的心性修为作为心智结构的具体化特质。如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六经,《诗》、《书》、 《礼》、《乐》、《易》、《春秋》成为六种天性的缩影。其中《诗》代表情志、《书》代表政治、《礼》代表社会,《乐》代表艺术,《易》代表辩证,《春秋》代表历史。进一步来讲,六经不仅悟觉人,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教化。《礼记・经解》中“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e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由此可见,对于德性精神及中华民族的心智结构,六经的主旨与内容正是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范例,也是构成中国精神的优秀的文化基因。

2、中国精神的“活的传统”

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从人格、伦理、情感、实践、精神等各方面都为我们重新梳理文化逻辑创造了条件。较之于东方文化,西方人性论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并从文化“自由”中来体现历史逻辑;中国的人性论是建立在“大同”精神基础上,两者在对人类内在本性的理解上都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如中国古代将“大同”理想凝聚为世代相传的道统思想,并渗透到中国政道与治道。以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夏、商、周及秦汉的政治体制,无不延续道统思想来建构文化,特别是尧舜禹汤、周公、孔子等和谐思想,进一步巩固了“大同”理想的传统,并成为政治、社会、文化建制模式的基础,由此延伸至以人为本、以礼为序、以德为治、以乐为和等社会理想。因此,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想的历史延续上,不仅要从各位思想家、政治家的文化传统中来梳理典章制度和天道观念,还要立足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实践模式,从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国精神的来龙去脉。

中国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其意义在于对当下中国人如何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问题,迫切需要从“精神基因”的整理中来提炼“活的传统”,以至于治道。从“阴阳”悟于“道”的逻辑思维中,遵循天道宇宙论、道德修养论和道义实践论的思想体系,并从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中来坚守“礼仪、孝悌、仁义、自强”精神,并从优秀的文化基因中来撷取当代中国精神中的“活的传统”。当下,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影响下,对“天理”、对“良心”的追求依然是中国普通大众心灵中最淳朴的传统思想,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精神与文化认同。这些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活的传统”,在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乡土性上,更是承载着对民族生命及文化延续的历史使命和精神财富。透视中国精神中的文化理想,从思想上、文化上、精神层面等领域来研究中国人的价值诉求,以血缘伦理为基础的中国家庭、社会团体成为中华民族“活的传统”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德性精神作为中国人、中国家庭、中国社群、乃至中国社会的精神基础,在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延中,逐渐形成普遍老百姓对文化的信仰和敬畏。如儒家的“耕读传家”、“崇尚学习”,将通过学习来获得君子的人格,成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向往,者实质上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精神,在吸纳、融合、继承中实现现代意义的自发传递。

三、结语

中国精神不是纯粹的时间历史逻辑,更多的是体现在当下的意义性逻辑。深入到社会生活实际来反思中国精神的现代意义,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衔接上来摆正两者的关系。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然以实践诉求为历史导向,并反映在不同时期下的“大同”、“小康”、“治世”理想,具有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也为反思中国精神提供了有序的实践路径。当代中不是西方的现代社会,中国的当下与未来更有别于西方。对于中国精神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衔接,在缺少文化自觉和自我理想前提下是难以实现的。法国学者韦尔南在《希腊思想的起源》中提出“古希腊的思想形成于几何学性质,也是构成西方理性思想的起源”。从中可见,几何学式的世界观讲究对称和均质化,也就是对“等距”关系的抽象与概括,体现出西方精神普遍性的平等观。而对于中国文化精神及世界观,既非空间上的弯曲,也非时间上的平直,以家庭为最高伦理实体的中国社会,将家庭作为维系情感的核心纽带,并以人与人之间家庭式的情感和谐来构成国家。所以,从西方文化理性精神的借鉴中,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文化模式,而是应该从德性精神的历史延续性和传承上,依托中华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的与时俱进,从中西方文化交融中来挖掘中国精神的时代性内涵,来破解当下中国面临的精神文化传承中的新困惑和新矛盾。关注人的精神及心灵问题,坚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然性、伦理性统一中强调人的整体性,增强民族自觉和自信,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性精神来确立完满的精神人格,使之成为衔接当下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 李忠军.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三位一体的铸魂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2015(06).

[2] 闫莉.“中国梦”: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现路径[J].理论月刊,2014(01).

[3] 李兴华,董明利.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机结构及其内在逻辑[J].理论导刊,2015(11).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3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历经磨难、涅??重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史奇迹,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不竭动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再次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文化的传承依靠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对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就是要对传统文化中凝聚民族精神与人文内涵的经典内容予以挖掘、提炼、再现与传承,激发、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骄傲感与认同感,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1.1物质层面

主要包括了文化典籍、科技艺术、民风民俗与人文自然景观。文化典籍方面主要有儒家经书、史书、诸子百家、《诗经》、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典篇目。科技艺术方面主要有四大发明、中医麻醉、天文气象、建筑、书法、国画、京剧、茶艺、宗教等。民风民俗主要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生礼仪和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人文自然景观主要指祖国的大好山河与历史文化古迹。

1.2精神层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主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修身、齐家、平天下”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礼仪之邦的礼治精神,“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言出必行”的诚信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扬弃、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学会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自身的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2.2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可见,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文化在民族团结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团结,关键在于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认同,虽然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又都根植于中华文化,都凝结着民族精神。因此,在新疆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可以使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在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2.3有利于培育正确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拓展学生人文视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育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克己、内省、修身、养性、践履、躬行,这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借鉴范例,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身就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此外,中华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血脉,是需要中华儿女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的,这本身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不高,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单薄,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涵盖的内容知之甚少,不能准确、全面、系统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偏差

受网络媒体与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冲击和影响,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缺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很少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充斥文化市场的各类通俗文学、快餐文化和“肥皂剧”等消费现象所绑架,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细嚼慢咽,用心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阅读取向更多地倾向于低俗性、娱乐性与游戏性。

2.原因分析

2.1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迫于就业压力的严峻形势,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趋于功利化,课程设置过于实用化,最大限度地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大学语文作为公共类人文通识课程,职业院校往往只注重了它的基础性与工具性,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因而没有很好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使之更好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2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网络媒体和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发生偏差,阅读取向倾向低俗性,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不断传播、发展、融合、壮大,已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引领着我国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甄别不同文化的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丰富已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

2.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要尊重多元一体的事实,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即要教育学生不仅要珍视、保护、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充分尊重、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与特色,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同时学校也要有包容开放的精神,能容纳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差异。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既要深刻挖掘与全面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蕴含的精神品质与价值追求,又要结合社会实践赋予“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理念全新的现代意义与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要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与范例素材,并将这些资源与素材用好、用活,结合现代社会实践与时代精神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用好、用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这些丰富的思想素材,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关键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外化为学生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具体实践,首先要充分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语文与思政理论课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分层次、分内容、分项目组织教学,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二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必修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与文化艺术选修课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与主要渠道,让学生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三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要组织开展好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大课堂,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等革命教育基地,通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自觉追求真善美。

5.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延安精神;人文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陶冶大学生的身心、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质量,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秀人才,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将延安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者和建设者的优良品质,与时俱进,成长为高素质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对人文社会的探索和对人类社会活动的价值、理想的追求。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考,包括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追寻,对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思考等。人文精神具有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内涵越来越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文精神包含五个层面的内涵:一是科学层面,即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与探索;二是道德层面,即对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追求;三是人生态度层面,即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自强不息,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四是社会关怀层面,即人对社会的庄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终极关怀层面,即人这一主体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是人的精神世界对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一种渴望,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终极关怀,是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考,具体表现为人的信仰和信念。[1] (P.125)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缺少社会实践方面的历练,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还不够深刻,辨别是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没有完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就目前大学生的现状来看,在道德层面、人生态度层面和社会关怀层面加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显得尤其重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延安精神为培养当代大学生这三个层面的人文精神提供了智慧源泉。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层面的人文精神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养和教育大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人文精神不但是人存在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之魂。”[2] (P.13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蕴涵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人文精神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3] (P.149)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爱国、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视、求新、勤俭、奉公、正直、务实等优良品质,这些传统美德是道德层面、人生态度层面和社会关怀层面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勇于奉献、团结合作、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所以能够用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这些美德依然体现着现代社会积极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取向。

三、延安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延安精神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精神所恪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人生价值观,延安精神所贯穿的实事求是原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确立的科学世界观,延安精神所具有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风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的生活本色。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种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4](P.182)目前,我国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流是好的,但受现实生活中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对人生价值、奋斗目标、幸福标准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一些学生道德缺失、自私自利;一些学生从小物质生活充裕,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爱慕虚荣,贪图享受,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对父母和他人的依赖性太强,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一点挫折便精神颓废,有的甚至不负责任地轻易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当前,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需要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培养大学生勇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的能力,需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

四、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

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有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传统,有一贯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勤奋、勇敢、吃苦耐劳的美德;有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抗争与自强精神。”[5](P.28)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重要文化来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代表着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是培育和陶冶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价值取向的巨大精神力量”[6] (P.44)。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审视、求新、务实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爱国、奉公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自强、勤俭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艰苦奋斗精神,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有明确的方向而不是盲目蛮干,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伟大理想联系在一起;是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上的,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4](P.206)21世纪的今天,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代大多数青年物质生活充裕,在精神生活领域尤其需要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奋发图强精神。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尤其需要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将这些优良传统创造性地转换为中华民族新的时代精神。

五、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要求,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第一,组织经典诵读,通过开设经典诵读公选课、晨读、自学等方式,组织大学生学习各种国学和红色经典读物,认识、领会并研究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第二,成立延安精神宣讲团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讲团,通过讲座、报告、文艺演出等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特别是要让大学生明白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第三,成立高校学生爱心资产库,从大学生和教职工手中免费回收闲置不用的物品,免费提供给新生中的困难学生使用,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第四,依托各种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切实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审视、求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公、正直、厚仁、贵和、重义、自力更生、尚勇、勤俭、实事求是、务实等人文精神,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身体力行。

通过以上课堂学习、自我学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将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融合,贯穿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成为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谭雪女.从大学生轻生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2]王红,肖宗娟.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探析[J].世纪桥,2011,(11).

[3]徐继红.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郭必选.延安精神论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5]张小荣,雷根虎等编著.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5篇

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厚滋养

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动力持续不断的激发和推动,必须要有好的文化成果不断滋养。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博大。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至今的“根”和“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素养。正确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梳理领会其中的文化精髓,为更好地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做好精神文化上的准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思想来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家园和绵延不断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发展和巩固文化自信的最根本依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注入了最为厚重深远的文化内涵。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必须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那些与当今时代特征高度融合的因素。在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思考时,最为首要的就是界定清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本质特征。在学术界,有观点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相比较有着突出的独特性,它以物质为载体,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和观念等精神性要素为内核。个人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和历史选择而逐渐形成的被绝大多数民族成员自觉内化于心并且外化于行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形成,对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形成,对于巩固民族团结,对于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明都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其自身的强大发展能力是极其突出的。今天,我们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文化自信,可以对其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坚定。

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片沃土滋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情怀和当今中国时展的进步要求,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厚重的历史沉淀。正如所强调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不断适应社会历史环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又具有文化发展本身的特殊规律。这就决定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说,继承好、研究好永远是更为优先的工作。这才是中华传统文化保持核心特质的最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之后,基于自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客观现状,提出来一系列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其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创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过往的尊重与传承,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探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即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展要求的前提下,自觉的对民族传统文化加以扬弃。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可替代的强大支撑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在踏实有规划的构建中才能完成,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多方合力才能有所作为。在这其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民族優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对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天然诉求,它所具有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特点只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才能具有时代精神。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应该坚守的价值方向恰恰就是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文化。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坚守。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过程是复杂的,时间跨度也比较长。在这样漫长的征程中,只有坚持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价值方向才能保证始终不背离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文化的发展深受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文化又以更加深刻的方式记录和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我们构建社会化主义文化自信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价值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才能更易于人民群众理解、认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和选择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和外在体现,其中真正蕴含中华文化基因的是文化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仁礼和义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哲学精神是我们民族看自己、看世界、看宇宙的基本价值立场和价值观点。只有在坚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前提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构建才能坚持正确方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价值影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 “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和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的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有利于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引领建设道德风尚。建设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国富民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梦。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体现,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华民族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 房广顺,张宏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理论探讨(上半年刊),2015(01).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根基。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课题,是构建具有民族主体性,又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精神家园的必要前提。对于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对于积极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均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

人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不仅仅需要地理上的物质家园,更需要一个可以皈依和寄托的精神家园。所谓精神家园“它指的是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精神世界,是个人或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生命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个体的精神家园最终要归属于群体精神家园之中,形成群体共有精神家园,即共同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群体,其共有精神家园肯定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绵延的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且包含着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在内的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灵依托和情感归宿。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并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指出:“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有不少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行过论述,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与中国的革命、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用以指导中国的实践;二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三是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再将之上升为理论,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一)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实际上包含着与中国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这两方面。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面,其实是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而要实现这种融合,一方面两种文化在某些地方要有相通相容性,而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差异性的部分就必须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其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正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才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精神家园。当马克思主义在近代的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它也没能取代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根深蒂固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由民众所接受和熟识,并在大多数中国人中确立起认同地位。因此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其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愿自觉的精神指导,那就必须融入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和本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其中的精华部分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但是传统文化作为古代社会的产物,肯定还有其落后腐朽的一部分,比如家长制作风,三纲五常等等,这些都影响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现代社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从19世纪末传入中国以来,已经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富有批判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批判继承,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命题和合理观念融入到新的时代文化和精神中去,使传统文化不断进行自身更新和进化,推进传统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

三、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扬弃和发展传统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双重价值并存的特点,决定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积极扬弃,批判继承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罗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也不乏腐朽的封建糟粕。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需要通过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合乎社会发展需要,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积极成分,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就要不断发展自我,实现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据,立足现代社会需要,发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以完善自身。使经过积极扬弃和现代化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固基石。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借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理论如果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从谈起。过去的理论教育往往长篇大论,艰深晦涩,学术性过强,而大众化不足。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这个“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平民化,打破经典理论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况,让它们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简练精确,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在精短的文字中既包含丰富的意蕴,又充分体现思想的深刻性。同时,它极富感染力的生动灵活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切实达到教育的目的。借鉴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动活泼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三)建立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长效机制,以推动其进程。首先,要把扬弃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其次,社会转型期与多元文化背景下,重视推进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因此,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机制问题,积极寻找二者的契合点。一是要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不断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形态。二是要建立健全渗透和转化机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相联,使理论渗入生活实践,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梁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陈纪,高永久.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J].今日中国论坛,2008(5).

[4]欧阳康.融入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当代命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1).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族精神;精神家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2-0063-02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在形成本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是国家统一、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中华民族每个个体对于自己民族有着深厚而神圣的感情。爱国主义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统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关系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来认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它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主要包括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民族精神是民族素质的核心,是民族素质的“软件”。当今世界,文化力量、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我国不但民族众多,而且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三十几个民族跨境而居,与周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64%属于民族自治区域。境外渗透、分裂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等幌子妄图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其罪恶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有重大意义。

民族精神为整个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民族精神作为一种进步的、积极的精神,既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属于不同民族,是由于它受民族意识的规定,为民族性格所制约;属于整个人类,是因为它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价值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共同确认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精神与一般人类精神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正是由不同民族精神的砖砖瓦瓦所共同构建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在为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民族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民族精神有其一般内涵,也有不同民族的特殊内涵。民族精神是静态与动态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具有稳固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是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旺盛的民族活力;二是健康的民族意识;三是个性的民族性格;四是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呢?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乃是由三股精神融汇而成的: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二是全人类精神,三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发源于中原华夏族人生息繁衍之地,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开疆拓地实践中,56个民族交融叠合,达经嬗变升华而成。她勤劳勇敢,仁爱宽厚,以德服人,以和为贵,自尊自信。全人类的精神,包括热爱和平、博爱、正义、自由、平等,它们体现了所有种族、民族精神中的积极成分和美好品格,体现了不分肤色、性别,不论文明进化程度高低的全部地球人的共性。改革开放的年代,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孕育出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已包含在作为时代结晶的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理论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嬗变注入了极其宝贵的新鲜血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表现在:一是开拓创新的批判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三是求善求美的人格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就在于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继承与发展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统一,定型与塑型相伴随,巩固已有成果,弘扬传统精华,发现崭新之美,培育初露之德,在按部就班和探索新知的双管齐下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改造、更新和超越的过程。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单靠政府行为来实现,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来完成,需要多方努力,需要持之以恒。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强有力的引导。国家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政治建构和整体社会单元。为了维护这个建构和单元的统一和稳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自觉地提倡一种意识形态以凝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一种培养基,它的一些内容也就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些成分。国家掌握着社会的统治权、支配权,也就决定了它是民族精神创造中的主导力量。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立足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实践。这

就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引导。

2、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从中把握牢固根基,汲取丰富养分。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现实中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历史地传递着的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基。离开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民族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而独立发展。我们既要珍惜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富有特色的民族精神,也要面向世界吸取其他国家民族精神的精华,或者以此为参照来反思我们的民族精神。但同时要处理好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在文化开放中维护文化安全,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价值。

3、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精神都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之下,存在于一定时空环境之中,受特定时代及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精神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局限。由于传统的民族精神是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成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仅仅弘扬传统民族精神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培育反映时展特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因此,我们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以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进入21世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以使民族精神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4、文化创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之下,通过文化创新丰富、更新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文化感召的潜移默化之中,在文化创新的丰富更新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事半功倍。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9篇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性与动态的延续、创新功能等独有的特质和优势。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和熔铸的优秀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践行和可操作性,要将其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应重视全面的社会治理,形成健康向上、崇德向善的正风正气;应重视家风教化,让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生动“落地”;应注重立德树人,学校教育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血脉和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纽带和心理归宿。我们应挖掘好、保护好、弘扬好、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财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关于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着重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重点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这些论述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美德的当代价值,2015年11月26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与孔子研究研院专家学者座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发展作为繁荣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书记的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和积极价值,那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其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推移,时代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是否还与当今社会相适应?应当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这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显著特点,从总体上科学地回答了“传统文 化有何当代价值”的问题。党的十以后,反复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的丰厚滋养。” 在曲阜考察时,他更是明确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 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在看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坚定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更重要的还必须坚持和发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中华优秀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伟大复兴的需要,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个观点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总结,提炼和概括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不仅可以树立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能促进人们形成振兴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感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力量。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富贵不能武不能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传统中国文化所展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刚直不阿,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仍是我们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需要得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美德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需要 1940年初,抗日英雄杨靖宇被日军包围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里,支撑着杨靖宇与日寇顽强战斗的力量就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以超越民族 宗教的界限。产生巨大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特别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思想通^人们价值上的认同情感上的接受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繁荣。在2013年10月11日,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的历史大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民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在今天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即是优秀文化的精髓更是增强民族团结文化凝聚力量的源泉。

中华优秀美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邢二平是河南水利职业学院2012级的学生他因三次跳入黄河成功救起了3名落水人员,荣获河南省“感动中原”年度人物。因孝敬父母荣获鹤壁市尊老爱幼特别奖,并获得2015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邢二平的身上体现了中华优秀美德的积极作用。他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自强不息孝敬父母等品德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而且是因为他践行了这些中国传统美德才成就了他乐于助人的品行。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美德和成就 也会对社会今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他更好的成长成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敬业、廉洁自律。

大学生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美德,不仅可以增强热爱祖国,热心公益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而且还可以促进我们道德意识合作意识的增强,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仅如此,良好的道德和修养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10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 “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认同 文化安全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54-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华夏文明几千年,积累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学、道学、佛学、易经、中医、武学、文学、书法、绘画、饮食、民族工艺、戏曲……可以说不胜枚举,瑰宝甚多,称得上是“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经过几千年积淀,是先贤们经过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最终使其精妙绝伦,精辟无比,其中蕴涵着大道理、大智慧,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意义重大,而且经过后人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历史现实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圣人”“君子”品格的人,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性教育,而是全面培养人文品格的教育。当前的教育也应如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绝不可忘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这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当代的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富有报国之志的有志青年,对于国家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铭记历史,胸怀祖国,意欲展现自己的报国之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铭记和践行的行为准则。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精神境界

大学生求知欲最强烈,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很大,他们渴望学到新鲜知识,期望尽快成长。大学这个开放的环境正为他们吸收各种文化知识与思想理论敞开了大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丰富和发展,并不断地创新和进步。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才会打开思路,联想古今,立足实际,求实创新,不断进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且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让学生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和提升,引导大学生寻找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西方腐朽思想的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这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方冲突和恐怖主义依然存在。近年来,西方国家在看到强权政治并不十分奏效的情况下,逐步把强权政治演变为文化入侵。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通过文化入侵的方式传入我国。青年学生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因而西方文化得以乘机进入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些防范意识差的大学生由开始的好奇心理到最后认同和好感,甚至崇拜和迷恋,从而导致对本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忽视,这直接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则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对西方腐朽思想的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五)有利于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撑。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次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核心。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太极拳》《武术操》等课程让学生领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由来和发展,同时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例如清明祭奠英烈、诵读国学经典、传统礼仪教育、传统文化讲座、书法比赛、中国风绘画、民族舞蹈、传统手工技艺展示、民间故事演讲、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让学生切实感受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等,从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二)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冲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安全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是开放的,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的交流与竞争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外来文化与内部文化必然要相遇、交流与碰撞。在内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就存在本国文化的保护问题。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硬实力”的竞争,而更多包含了文化、外交等软实力的竞争。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大学生思想意识自主、价值追求多样、个性特点鲜明,但对文化冲击的防范意识却非常薄弱。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向学生讲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腐朽意识形态的对立关系,同时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红色观影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真切地领会这一点。对于西方文化中合理的、优秀的,我们可以批判借鉴,但不合理的,一定要引导学生坚决抵制,树立起文化安全观。

(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十以来,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4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向学生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通过以关爱和奉献为主题的志愿服务、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为内容的社会实践、以敬业为核心的学风建设和创新教育、以平等、公正、诚信为主题的创业教育、诚信考试主题教育、友善宿舍关系构建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将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将大学生培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12篇

一、关于黄帝文化

黄帝文化不仅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也是探讨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契机。研讨会在黄帝文化方面主要讨论了黄帝文化的特色、现代价值和精神内涵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志琴研究员认为黄帝文化具有强烈的生命和生活意识,“中华民族对黄帝的尊崇,实际上尊崇的是生养、培育中华民族的生命之基,所以中华文明初始的象征不是神庙、金字塔那种固定的建筑实体,而是有生命的,鲜活的人中之杰――黄帝。从传说时代就以现实生活而不是神物灵异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色”(《人文初祖的现代意义》)。山东经济学院王继训教授指出黄帝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象征、情感纽带和精神感召作用,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导向力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团结各族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黄帝与中华文明的导向力》)。

西北大学刘宝才教授认为,“黄帝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黄帝时代历史特征的总结”,“现有的黄帝文化的各种资料的性质不完全相同,与黄帝时代的关系不完全相同,未必全都反映黄帝时代的历史真实。作为观念史的黄帝文化,它既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联系在一起,又与五千年来的中国文明史联系在一起,在黄帝时代以来的五千年间得到不断丰富发展”(《黄帝文化论纲》)。陕西师范大学赵世超教授通过对历史典籍的考察辨析认为,“黄帝的传说产生于北方,黄帝族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黄河流域”,在梳理黄帝形象历史演变的基础上,揭示了浙江缙云黄帝文化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本质,并强调拜祭人文初祖的活动不能走上背离人文主义精神的道路(《黄帝与黄帝文化的南迁》)。

二、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研讨会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取得一系列成果。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俊义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民族精神,通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载体和标志予以集中反映,呈现于民族大家庭之中,既有益于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弘扬,又便于和世界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端正学风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认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共有的精神支柱、精神根基和精神寄托,是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所,。具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乃是一个民族具有主体性的深层内涵和核心标志。民族精神家园是由宇宙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怀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精神系统,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陕西师范大学周伟洲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非只建设共有的‘精神’,而是包括了培育这种‘精神,的载体,‘家园’也就是实实在在的环境和氛围”,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社会(国家、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角度强调了精神文化所凭依的载体的重要价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包括中华民族56个民族在内的‘共有’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共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指从56个民族精神中抽象出来的都具有的精神财富,也应包括所有民族和地区多元文化中优良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杨恩成教授认为,“不能把‘民族精神’框范在一个狭窄的范畴内,忽视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多民族性和多元性。这是我们谈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出发点”,坚持和弘扬“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谈民族精神家园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先生认为,“精神家园是获得身心自由、张扬生命意义的目标和归宿;精神家园又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一种诗意的存在”,“精神家园其实是一个心灵转化的过程,是一种开放和追求,一种安顿生命的体验”(《文化・教育・师道――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要素的若干思考》)。清华大学程钢副教授认为,“家园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它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温情与相互理解的精神家园”(《经典阅读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征。周伟洲教授认为主要包括民族性、多元一体性、包容性、创新性及时代性(《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认为天人合一、顺乎人性、和而不同构成了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论框架,关于文化经典的重新诠释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论革新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形式主要是教化,目的是塑造人的道德(《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建设经验》)。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途径。首先是强调教育的价值。西北大学张岂之教授认为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础是现代公民文化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该加强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强调“在高等教育中,弘扬中华文化特别要加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和谐的建设,它是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着重“培养学生的和谐文化思维、和谐文化观念与和谐文化精神,用和谐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张俊相教授主张弘扬“大学之道”,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建设高等学校的精神家园(《弘扬“大学之道”,建设高校精神家园》)。西北大学李浩教授认为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校园建设等概念在我国理论界早于民族精神家园概念提出,它们在神圣性、包容性、开放性、仪式性与创新性等方面为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学精神探索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启示》)。陆栋认为教育要贯穿中国文化的精神,“将中国文化的理想与人才培养的实际相结合,培养出有民族文化自觉和现代文化素养的人”(《文化‘教育・师道――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要素的若干思考》)。程钢副教授认为“传统经典可以作为知识的核心与媒介,从而促进多元一体的成分之间达成文化的共识,最终推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经典阅读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浙江大学何俊教授、陆敏珍副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理性化的,但经验性依然在发挥作用,区 域性的自足平衡系统仍然存在,它们对解决精神家园建设的问题具有深刻的影响(《网络状中国传统社会及其现代转型》)。

其次,突出文化认同与现代性反思的意义。周伟洲教授着重指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族自觉的文化保护意识、正确处理各民族发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辩证关系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则认为要继承和发扬历史认同与文化认同相统一的优良传统(《中国史学:中华民族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等。湖南大学肖永明教授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应当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视兼容会通、体现时代要求(《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教授从文化自觉角度阐述了精神家园建设的具体思路,从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觉的伦理本位出发,分析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有用资源,重点论述了儒家实现道德自觉的道德实践方法,即学以明伦的伦理实践、效法天地自然的情感实践、养气立志的君子人格实践的现代价值(《精神家园建设与文化自觉》)。北京语言大学李庆本教授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与传播对象国之间的关系与解决途径(《中华文化传播对象国的文化政策研究报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佘树声研究员、西安佛教研究中心韩金科研究员通过对殷商、西周、东周出现的伦理认知和伦理观的比较,认为当时氏族家族血缘纽带关系伦理认知发展到了顶峰,并且促使非氏族家族血缘关系伦理认知和伦理体系产生,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百家争鸣自由学术环境的观念基础,形成了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历史框架(《春秋战国时期民族精神的建构》)。

关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义。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从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重新反思理性与信仰、义与利、理与欲的关系,认为“重新构建精神家园是挽回人的尊严、维持人的幸福的必要手段”(《精神家园与人的尊严》)。暨南大学范立舟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能够强化民族凝聚力,促进全球华人在价值规范和思想品性方面的共同观念,培育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的广阔胸襟,为建构现代中国的新型文化体系提供思想保障(《天下归心:中国传统文化之认同性问题研究》)。学者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使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没有对民族精神的自觉,民族文化将可能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

三、关于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

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间的联结点是研讨会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研讨会在若干问题认识上有所突破。

强调文明的传承和革新。张岂之教授认为,黄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体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黄帝文化与继承发扬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源”与“流”,“实质是‘继往’与‘开来’。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是学术生命力的表现,如果没有创新,就会使文化失去活力;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否定继承,又可能迷失本原。‘继往’同‘开来’相互联系,‘推陈’与‘出新’是辩证的统一”(《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

突出信仰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教授认为“黄帝陵是中华儿女共同景仰的圣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公认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标志之一。继续做好,不断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对弘扬中华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增加民族凝聚力、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重估黄帝信仰的价值,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时期的共祖,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在中华民族由弱变强的今天,在中国人由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时候,深入认识黄帝信仰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解读黄帝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并发挥黄帝文化在团结各族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成为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的重要工作。”他认为“黄帝信仰是将祖源认同与文化认同合为一体,不单纯是血统的探源,同时也是文化的寻根。黄帝信仰整合了民族的统绪,使中华民族之中各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归属,起到了巩固中华共同体的作用”,“突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开启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先河”(《文化学的视野:黄帝信仰与中华民族》)。

彰显黄帝文化的现代意义。赵馥洁教授认为,“经历五千年之久的‘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历史记载、神话传说、文物遗迹和祭祀活动构成的黄帝文化中积淀和凝结着丰厚渊深的精神价值内涵。自古以来,对黄帝的历史探索和历史纪念总是与弘扬这些优秀精神价值融合为一体的。黄帝文化中蕴涵的精神价值,是我们今天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包括赞美文明创造的人文价值、崇尚“惟仁是行”的道德价值、追求统一和谐的社会价值理想、奋力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价值(《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陕西历史博物馆杨东晨研究员从天下为公精神角度阐发和梳理了关于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研究,认为“黄帝精神是原始社会发展到社会即将转型、物质达到史前丰富阶段的产物,也是上承‘三皇’下启‘三代’之重要时代的精神结晶。其以土地为根发展经济、以民生为本创造发明、以和合为纲建立古国的精神,可以综合概括为‘天下为公’的伟大精神,亦可泛称为‘黄帝精神”’(《弘扬黄帝为公精神,建设民族和谐家园――兼论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内在关系》)。

揭示黄帝文化构建精神家园的历史过程。宝鸡文理学院高强教授认为,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普遍认为黄帝是人们的共同远祖,这种祖先认同的趋势为战国时期的黄帝崇拜现象、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为华夏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观念基础和心理基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起着构建共同心理的重要作用”(《黄帝与中华民族》)。台湾明道大学李增教授认为黄老之道,“以《老子》之道为先,《黄帝四经》在后,老子之道着重在玄虚,《四经》之道在落实”,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基础(《黄老之道比较与对中华民族精神之贡献》)。南开大学张荣明教授认为秦汉是中国中古政治信仰的创立期,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政治信仰从实到虚以及与政治理性的密切联系(《秦汉政治信仰建设及启示》)。

四、关于中华文化

研讨会对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深刻性、现代性也作了充分揭示,特别勾勒了中华文化 在建设民族精神家园方面的积极意义。

关于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张岂之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复兴,缺一不可。经济上的贫困,人民生活如果没有持续的提高,没有普遍的富裕,就无力支撑民族的发展。而单纯经济上的提升,没有政治和文化与之协调发展,也无力塑造一个伟大的民族”,主张将中华文化与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考察,突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这是新时期弘扬中华文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主轴是精神文明,包括中华文化的特有精神内涵和当代人对待民族精神家园的价值取向(《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成人”之学,教育人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以“修身”为中心的“成人”学说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也是儒学的生命力与现代性所在(《儒家学说的实践性格》);他在学术发言中深入分析了古代祭天礼所体现的丰富文化内涵,包括报本观念、效法和遵循天道的意识、以天德要求自己的以德配天思想,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与人道关系问题做了新的阐发。西安交通大学钟明善教授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有两个主要观念,即阴阳对立统一观念、易和变观念,并且体现在书法艺术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艺术》)。华中师范大学刘固盛教授认为“道家的生命关怀精神,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部分,在现代社会尤具特殊意义”,主要体现为以平等、主体、至上的原则珍视、安顿、关怀生命,既重视现实的形体生命,又主张回归自然,保持精神生命的自由,以获得生命的圆满与超越(《论道家的生命关怀精神》)。

关于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周伟洲教授认为,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变异性和稳定性的基本属性,是“由众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汉族与其他古今众多少数民族长期文化交融的结果”,构建和弘扬现代中华文化必须高度重视和坚持保护中华文化(包括构成其基础的各个民族传统多元文化),合理地、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中华文化中各民族多元文化的遗产,推动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相互关系问题。赵馥洁教授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所蕴涵的优秀精神价值”(《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周伟洲教授认为“中华文化应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根据和基础;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特别是其中优良的精神文化的升华和重新构建”,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过程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朱士光教授从历史地理学角度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价值,认为在黄帝时代就已有“天人和谐论”的萌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蕴藏的丰富的保护自然、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结合历史地理的变迁讨论了环境生态破坏等问题,强调生态文明是世界上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确立俭朴节约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活习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保障和内容(《从天人和谐论到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

关于学风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关系。王俊义教授指出,端正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风气,是展开学术研究与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强调精神家园建设必须依托学术研究,注重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端正学风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北京精神 传承 传统美德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孕育了今天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主要内容的北京精神,它是中国历史沉淀和现实风貌的深情结合,是文化素养和道德理念的综合反映,是文化传承和自然特色的精准提炼,是首都人民在发展中理论结合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因此,作为首都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当以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为有力抓手,积极倡导当代大学生投入到践行“北京精神”的队伍中来,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政治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要性

2012年5月4日,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中国青年提出的5点希望中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品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新风正气,用高尚的道德行为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总书记的希望是对青年的殷切鼓励,更是一种指导和鞭策,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只是简单的接受和继承,更重要的是要认清形势、与时俱进、知行结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美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美德中的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并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再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在北京求学的青年学生,在作为祖国政治经济中心和社会文化中心的首都生活、学习,接受着最先锋的思想和科学技术,理应与这座城市一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新时代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产物——北京精神

城市精神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鲜明的旗帜导向作用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北京精神表述语由四个词组成: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它展示了城市形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丰富了文化内核,充分体现了北京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互协调,引领了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弘扬北京精神,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国家的兴衰安危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要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捍卫国家的尊严,为国家的兴旺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创新,因为源源不绝的创造力,是促进祖国和发展前进的动力;包容,因为我们有着宽广的胸怀,有着海纳百川的气魄;厚德,因为北京有着灿烂悠远的历史文化,有着忧国爱民、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和胸怀,也有着自觉的日常道德素质和修养。

3 当代大学生如何在践行北京精神中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北京精神”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提出,其最自然的意义毋庸置疑体现于它在“十二五”期间对于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等方面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北京在新世纪实现文化创新从而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要素。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在践行北京精神的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呢?

3.1 以北京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传统美德的渗透

校园是学生的载体,是承载着莘莘学子的远大抱负和高远理想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学术氛围和行为意识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践行北京精神的需要,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文化环境的建设,要营造一种学习传统美德的氛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中,在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使得北京精神深入人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北京精神,学校不仅要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教材,开放学校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构建以学习北京精神为主题的网络学习和讨论平台。同时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节日庆祝活动,在愉悦大家身心的同时对老师和学生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北京精神的真谛和传统美德的崇高,并在不断地实践和践行中感染更多的人,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砖添瓦。

3.2 以高校附近社区为重要阵地,推动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

中华传统美德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当代最有活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应该把北京精神传播到每个北京人的思想之中,让身边的每个人都能够认同这种精神,使得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学校要认清社区在学生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构建与社区共建教育的模式,通过学校与社区合力,提高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道德修养,让学生在社会中感悟和践行北京精神,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首都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振奋精神的同时应清楚地认识到北京精神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契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它,要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地转化之,要通过分析、鉴别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发扬它。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全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北京精神不仅仅是北京这座城市所拥有的良好精神品质,更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具有的灵魂核心。新时代的大学生,当胸怀远大理想,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立足自身的优势领域、发扬大学生本身的精神,成为北京精神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北京精神的社会温情融合自觉的实践者,北京精神道德风尚的积极促进者,从而做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者。

参考文献

[1] 闫学坤.赵留山.张维.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定义的几点思考[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的精神动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统一、进取的精神支柱。如今,经济全球化、传媒网络化,国外隐性的文化入侵更为激烈,他们用网络、影视、扶持组织和分裂势力等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等。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1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文化是“魂”,承载着我们民族自我认同的群体意识,是民族无法拒绝的历史传承。一个民族的发展或复兴,必然包含着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因此,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培养民族精神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而且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思想道德价值和极为丰富的人文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它的精华部分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发挥重要作用。

2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包括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以及做人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在应试教育下,文化底蕴的缺失使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欠缺,亟待提高,表现为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匮乏。而人文素养的高低关系到人格的好坏、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弱等。

3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刚健有为、兼容并蓄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种刚健自强的奋发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无论是国家强盛之时还是民族危难之际,它都曾激发全民族的斗志。

4 以“和合”的民族理念引导大学生爱好和平、团结统一

“和合”就是和谐、凝聚、团结,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的哲学、医学、政治、经济、文艺乃至日常的行为方式及风俗习惯中。“和合”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人与自身、他人、社会、宇宙,及国家与国家之间,诸如“天人合一”“和为贵”“和实生物”“和衷共济”“协和万邦”等。中国人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对于调节人际关系和社会矛盾、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5 培育重德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首先,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把传统道德中的宝贵资源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并加以合理利用,并本着德术并重的原则,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感。其次,要坚持培养、践履与弘扬并重的原则,使大学生确立稳定的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强化民族精神教育

6.1 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生命价值教育 旨在弘扬一个民族对于生命的价值观念,因为追求人的价值取向乃是生命意义的真正所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生命质量及价值观念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是弘扬、创新民族精神的前提。

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在体验生命的历程中感悟其意义:仁爱、忠孝、奉献等,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使自身的价值彰显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这才是“以人文本”中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

6.2 开展情感教育,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情感教育是一种精神成人教育,也是一种行为养成教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民族的情感认同,这是民族精神最基本的特征。民族情感是民族内部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来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要用中华民族情感精华来培育大学生良好品性,承续本民族情感历史的积淀,还要吸收世界各民族情感智慧的精华,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7 培养创新能力,弘扬时代精神

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重中之重。我们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为创新提供人文素养的基础,以重德精神为创新提供精神动力,以情感教育为创新提供智慧支撑。

8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效保障

为了使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达到实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及网络四位一体的民族精神培育培育机制,采用社会合力,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弘扬民族精神。

其次,在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新时代青年思想特点的基础上,各高校要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育人作用,让民族精神培育卓有成效;同时积极规划,借助专业课及第二课堂加大民族精神培育力度。

然后,要加强实践锻炼,必须把民族精神培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把理论知识转为社会实践,把内化于心的民族精神理念外化为传承民族精神的实际行动中。因此,要积极为大学生践行中华民族精神搭建实践平台,使大学生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传承、弘扬、创新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龚学增.民族精神教育读本[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15篇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约在5000年前产生的华夏文化,与所谓的夷狄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夏、商、周、汉文化。春秋时期,孔子整理文献典籍,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在当时社会变革、纵横交融的相互影响下,出现了儒、墨、法、道、名、兵、农、阴阳等各家学派,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思想空前活跃的发展时期。汉以后,随着小农自然经济的稳定和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定为国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法家为辅,吸收诸家有用成分的思想文化。两汉之际,佛教传人中国,又在老子学说的基础上产生了道教,使中国思想文化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继而,经历4个世纪左右的民族迁徙与各民族之间的斗争与融合,儒道佛相互渗透。到了隋唐时期,中国重归统一的封建社会进入繁盛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蓄佛、道经典和西域中亚文明,使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更加深刻广博。宋明以后,我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程朱理学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特别是朱熹的《四书集注》问世以后,理学禁钢人们的思想,露骨地强调封建纲常,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遭到严重的扭曲。公元15世纪以后,长期发展缓慢的西方思想文化蓬勃发展,并同东方思想文化交流撞击,我国不少进步思想家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的弊端的一面,注意创立“经世致用”之学,反对闭关锁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技术,振兴中华思想文化,终于酿成了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思想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

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不能与封建思想文化画等号。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既有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又有劳动人民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就是忠孝节义之类的道德范畴,也不能完全抹杀。剔除其原有内涵中的封建糟粕,赋予时代的内涵,对于维系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我们所说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指的是动态的中华文化传统,是随着历史的进程,继承过去而又同时超越过去的。

中华民族精神源于动态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动态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既是中国疆域内56个民族的总称,又是指生活在中国疆域内各民族共同建筑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史。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精神,就体现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传统也有社会性。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选择、淘汰、积淀的结果,这就规定了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两种相互联系的本质属性,并使它的某些内涵具有历史的局限性。那些形成民族凝聚力、代表民族生命力的东西,形成了民族精神;那些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东西,形成了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概念。还须明确,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并不矛盾,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一元和多元的统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一个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开放式的发展过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笔者认为主要是:

――重理想、重民本、正其身的民族责任心。儒家的“大同”,道家的“无为”,其实都是为了“有所为”,都是提倡人们去追求理想的境界。所谓民本思想,就是主张百姓是立国、兴邦的根本所在。《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了近代,谭嗣同主张“民忠于君,君也得忠于民,君若不忠于民,人人得而戮之”。严复等人认为,“西洋各国之所以富强,正是由于其民尊且贵,民气大伸,政府与之共治”。孙中山先生进一步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国家机关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为全国人民办事。国民是民国的主人。他还将民生主义列入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重理想、重民本、必须注重正其身。从孔子主张修身正心、身教重于言教,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从汉刘安讲“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到孙中山不私亲属,致书劝阻广东各界举荐其咒为广东都督;再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和艰苦朴素、与民共甘苦的生活作风,正是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缩影。我们今天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要讲理想,决不能淡化社会主义信念,忘记共产主义大目标;仍然要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不能把市场经济的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和人际关系;仍然要讲正其身,清正廉洁,丝毫不能动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我中华繁荣昌盛的民族责任心和时代责任感。

――刚健为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我国先秦思想家十分重视确立人生志向问题,主张“刚健有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提倡人要有志气,要有大而无畏、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些思想一直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优秀儿女积极进取、奋斗不息。今天,我们党倡导的新时期的创业、创新精神,正是这种刚健为本、自强不息精神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胸怀理想、舍身取义的献身精神。比干谏商王纣不惜冒杀身之祸,终被“剖腹观心”;屈原理想破灭,抱石而投汨罗江,至今我中华同胞年年纪念;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持节十九载,不辱使命;王鼎进谏道光皇帝,力保抗英英雄林则徐,不为所动而自缢尸谏;谭嗣同结交维新志士以“杀身灭族”四字互勉,终为维新变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此等等。这种胸怀理想、舍身取义的精神,熏陶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产生了刘胡兰、、等一代又一代英烈人士。在开辟伟业的一代共产党人身上,这种精神更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以德修身、注意践履的务实精神。先秦思想家重视以德修身,提出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思想主张,把修身和民族、国家的存亡兴衰联系起来。孟子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子重行,指出看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汉代班固更用“实事求是”这一我们现在天天讲着的概念深刻地概括了务实求是的思想美德。

――诚信为本的为人处世、执业从业的基本要求。诚信是社会对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执业从业的基本

法则。古代思想家认为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忠信谨慎,此德之基也”(《中庸》)。就是说这是所有德行的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家语》要求后人“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荀子进而指出“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仁、义、孝、悌、礼、智、忠、勇、温、良、和、俭、让、恭、宽、敏、惠等道德范畴和博学慎思、自省自律、择善而从等自我修养途径。去其封建社会特定的政治含义,都是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范畴。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概念,它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由于它具有民族性,所以有个传统问题;由于它有时代性,是个历史概念,所以又有现代化问题。这种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也是对立的统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伦理道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制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如“三纲”,就是与封建的权力结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它是反映和维护封建王权和宗法制度的伦理道德。在沿用忠、孝、节、义一类道德规范的概念时,要赋予现代意义的内涵,而绝不能从形式到内容全盘照搬。这也是我们在强调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内涵十分丰富,笔者以为在以上所概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主要应该强调: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整体主义精神。我们民族在道德评价上,一向以群体利益为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这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突出特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屡经内部战乱和列强入侵而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中蕴含着整体主义精神的凝聚作用。整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就其社会生活中需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以及整体利益的关系而言,则是共同的。我国许多古圣先贤提出的道德名言,如“舍生取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都生动地体现着这种整体主义精神。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中重视家庭职能的传统。长达数千年的中国社会,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又是社会的婚姻生活单位,兼顾着众多的社会职能。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并将其视为伦理的核心。搞现代化建设,要逐步摆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而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方式,但目前我国农村还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的生产职能还不能减弱。就是将来现代化建设高度发展了,家庭的婚姻职能、赡养职能、教育职能甚至人际交往职能也不可能消除。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中对个体道德修养极度重视的传统。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具有丰富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儒家的人生哲学理论,从“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地之中,唯人为贵”出发,面对大自然和社会,面对现实生活,提倡积极的人生哲学,提倡奋进精神,提倡加强自我修养,倡导明德至善、弘道立志、君子风范、修身养性、人伦常道,这种积极奋进、追求完美理想人格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在现代化建设中仍然是激励人们开拓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兼容并蓄、合而不同的开放精神。对外开放,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点之一。汉代佛教东来,被中华文化所容纳;明末,西学东传,受到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重视;,中国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步使其中国化;以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产生了思想。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尤其是需要自我更新精神。当今时代的中心问题,已由“中国向何处去”的革命问题转变为“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建设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更需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我更新精神。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某些否定,现代化本身也要求对传统文化有所超越。因此,我们必须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地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大胆吸收外国一切优秀的、有益于我国“三大”文明建设的健康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实践原则。“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实践原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推进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更应发扬这种实践精神,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在实践中评价自己的文化价值,评价外来文化的价值,看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是否合拍,是否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这也是推进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根本方法。

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在汹涌澎湃的商品大潮冲击下,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在一些人中,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淡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滋长,金钱至上导致价值观严重扭曲,封建迷信及其早已消灭的社会丑恶现象也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道德风尚某些方面的逆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文明水平,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面对上述问题,有些人认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合理性”,“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等到经济繁荣后再抓也不迟”。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现代化健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伦理道德建设的关系。

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都告诉我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相辅相成,既不能搞“”中“精神万能”等极左的那一套,也不能搞纯粹的经济主义。经济要发展,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同时提高,这是一个手心与手背的关系问题。不仅如此,这还关系到我们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