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分析范文

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分析范文

时间:2022-10-25 03:31:18

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分析

1蟹种放养

1.1蟹种选择2月底-3月初,选择长江水域优质蟹种,规格为80-140只/kg。要求蟹种体格健壮、无病无伤、肢体健全、体表无附着生物和寄生虫且规格整齐。

1.2放养模式放养模式采用稀养的方式,每亩放养蟹种600-800只。

1.3蟹种放养放养在2月底3月初进行,放养前蟹种用盐水3‰-5‰浸泡5min。同时,每亩搭配规格为40尾/kg的花白鲢10尾,以调节水质,也充分利用水面。

2日常管理

2.1设置“蟹种暂养区”

蟹种放养的初期,在池塘的深水区用网围拦一块面积占池塘总面积五分之一的暂养区。先将蟹种放在暂养区培育30-50d,待池塘的水草生长和螺蛳繁殖到一定的数量再将蟹种放入池塘中。

2.2水草管理

在前期根据生长情况少量施用有机肥,促进水草生长,使水草的覆盖面长期保持在水面的40%以上。高温季节伊乐藻生长茂盛,要适当割除,以免过多导致腐烂败坏水质。后期随着蟹的生长,青饲料不够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水草投喂,保证大闸蟹足够的需求。

2.3投饲管理

2.3.1螺蛳投放放养螺蛳可吸收水中部分有机质,改善水体的综合环境,同时作为河蟹的鲜活饵料,能降低养殖成本,并能显著提高河蟹的品质。在3月初,每亩投放鲜活螺蛳300kg,作为河蟹的活饵,以后经常检查池底螺蛳的密度,视情况逐步添加,整个养殖过程中每亩投放螺蛳600kg左右。

2.3.2新鲜鱼浆投喂从7月份开始到10月底,每天1次投喂野杂鱼浆,时间为下午16-17时。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4%-5%,投喂在靠池边的浅水区。每日坚持检查吃食情况,以全部吃完为宜,不过量投喂,防止腐烂引起水质污染。同时,每天根据蟹的活动、天气、温度等情况,灵活调控投饲量。

2.3.3颗粒饲料投喂采用河蟹全价配合饲料进行投喂,蛋白质含量在38%-40%。每天投喂2次,早上6点投喂占全天饲料总量的1/3,晚上6点投喂占全天饲料总量的2/3。每次投喂前进行检查,察看河蟹的吃食情况,根据饲料的剩余量及时调整每次的投饲量。严控饲料的投喂量,避免因饲料过多而腐烂导致水质恶化。

2.4水质管理

整个饲养期间,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河蟹生长最适温度在26-30℃之间;透明度控制在35-50cm,水质前期偏肥,后期偏瘦。采用管道式底部增氧设施进行增氧,溶解氧可达到6mg/L以上,并将水体中因水生动物粪便、残留饲料腐败所产生的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随气泡升起而逸出水面,从而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保证河蟹健康生长。当池塘水质不良时,应及时加注新水,使池水长期保持在1.5m左右,特别是7-8月高温季节,池水深和水草覆盖,可使池底水温较低,避免河蟹因高温带来的性早熟现象。

2.5底部增氧

底部管道式暴气管增氧设备每天开启10h以上,一般下午12:00-4:00、晚上11:00-次日5:00。

2.6水质检测

利用快速水质测试盒和测氧仪,每2天检测池塘的氨氮、亚硝酸盐、pH值、溶解氧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加水和换水等措施改善水质。

3池塘环境清洁

每天捞去池边残渣、污物等,保持池塘环境清洁。池塘发现有腐烂的水草立刻捞去,尤其不能让池塘生长青苔。

4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

2010-2011年,二年平均亩产为48.95kg/,雄蟹平均规格可达200g/只,雌蟹平均可达150g/只。2010-2011二年平均亩产值7528.5元,平均亩支出3402.5元,平均亩净利4012.4元。

5小结

目前,池塘养蟹由于在放养模式、水质调节、饵料投喂、病害预防等主要方面不能达到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所需的技术要求,导致商品中华绒螯蟹规格偏小,平均规格只有40-80g/只,且成活率不到50%。同时,大量投喂颗粒饲料,缺少中华绒螯蟹需要的青饲料和天然新鲜的动物性饵料,影响了中华绒螯蟹的肉质和口感;加之水质调控不善,蟹体呈铁锈色等因素,价格偏低,严重影响蟹农的经济效益。本项技术采用稀放蟹种、池塘种草、底部增氧、水质调控等一系列生态新技术,投喂螺蛳、新鲜野杂鱼等天然动物性饵料,不用任何渔药,获得了大规格的商品蟹,质量和品质接近天然口味,成功复壮了中华绒螯蟹这一崇明名产。

作者:高峰王建张华单位:上海市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分析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