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1篇

指导下的行为过程,也就是在学生身上要体现知(认知)、情(情感)、行(行为)、意(意志)的统一。这就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中,首先必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形成自己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情、行、意的统一。心理健康活动课适应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要求,同时还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根据工作中的体会,我觉得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一、处理好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情感体验的关系

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心理调节技能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准备,这是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发展中用以指导自己,调整自身行为的依据,但仅有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受的个体,学生如果在亲身体验中受到触动,感受到此行为与彼行为的差别,他就会主动地去辨别、去思考、去选择,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认可的判断,实施一定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一行为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在行为实施中如果遇到困难,学生也会积极地去应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正是针对了这一点,它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在形成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去认知、辨别行为,最终在群体互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方向。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就避免了课堂枯燥、单调,不让学生感觉距离太远,生动性和实效性就得到了提高,更好地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处理好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活动是载体,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手段,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所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要在学生形成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分析、掌握心理调节的技能,养成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发展潜能的开发。

二、正确处理活动参与中全体和个体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是心理健康课开展的重要原则,但在心理健康课的开展中必须考虑到某些个体的特殊情况和个性特点。对个体的情况,尤其是遇到的新情况要及时地加以关注和引导,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而不能按照教案照本宣科的进行,要借助学生团队的力量对新情况加以分析和引导。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中也是如此,比如,某项活动性格特别内向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学生在经过动员后仍不愿参与,这时候就不能强迫他们参与,但是该活动其他同学都要参加,把个别学生置于活动之外是不合适的。这时可以考虑一个活动中需要的其他角色,让他间接地参与活动而不是完全地脱离活动,比如,有些活动课中需要旁白、计时员或者记录员等角色,让他以此类角色参与活动并在活动结束时根据情况对他加以鼓励。

三、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必须从活动安排、了解学生现状和心理准备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备好课。活动内容和学生情况都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二者缺一不可。

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有细目性指导教案,包括活动开展的程序,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些活动课(比如“盲行”)中的安全问题等。从而使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准备。此外,适当的座位编排和场地安排也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座位编排、活动场地选择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比如活动要在室内还是室外开展,室内是需要普通教室还是有特殊要求。

备学生也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某一方面的活动,学生的相关情况如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怎么样,学生的总体认识是什么,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前应当充分了解的问题。这样可以在活动课的开展中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数,防止出现活动针对性弱、参与性差等现象,保证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效果。

备问题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备课过程中应当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考虑相关的对策和处理方法。

其次,要备心理、备氛围。

要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必须首先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和心理氛围,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和准备。这就要求在开展活动时一般要先有一个“热身运动”,让学生在热身过程中把心理状态调整到活动中来,形成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活动氛围。

四、注重活动课的系统性和结束后相关问题的处理

活动 结束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止,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思考和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另外有些活动中老师还要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加以反馈和强化,比如在戴高帽”活动中,让学生谈谈听到别人对自己优点评价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别人对自己优点评价”的评价。老师还要在活动后把大家对每个同

学的优点评价加以汇总并及时通过适当的方式(比如卡片、谈话等)反馈给学生,老师还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做简短的评语。针对活动中个别学生身上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老师要通过个别辅导等方式加以处理,必要时及时与其班主任联系沟通。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当是系统的,而不是单一的。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不断完善,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逐步系统化。在某方面活动开展中也应当注意其系统性,比如,“戴高帽”活动能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但对全体学生而言,这是不够的,对某些学生尤其是一些从小发展比较顺利的学生来说,我们更应当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开展“戴高帽”活动后我们可以开展另一个活动—“今天我是小刺猬”,让学生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诚恳、客观地指出彼此的不足和缺点,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在这一基础之上树立的自信心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五、做好分组工作,发挥团体合力

为更好地开展活动,并发挥学生的团体合力与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要注意的问题是:2.各组组员不宜长期固定,教师可作为组员参与活动。

通过对各组成员的调整,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际处理能力和不同状况下的协作能力。在等数分组(各组要求人数相同)时,如果人数不能正好平分,教师可以作为普通一员参与活动,但教师只是依照学生商定的方法和途径参与活动。

六、注意语言的运用和不同角色的合理定位活动中,不同活动参与者要给自己以适当的角色定位,如在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和换位思考中就需要参与者给自己以恰当的角色定位,否则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就容易和所扮角色的体验出现偏差。比如在“师生面对面”活动(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活动)中,可以在师生中选出代表,让他们角色换位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活动组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教师在学生活动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七、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2篇

指导下的行为过程,也就是在学生身上要体现知(认知)、情(情感)、行(行为)、意(意志)的统一。这就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中,首先必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形成自己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情、行、意的统一。心理健康活动课适应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要求,同时还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根据工作中的体会,我觉得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一、处理好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情感体验的关系

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心理调节技能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准备,这是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发展中用以指导自己,调整自身行为的依据,但仅有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受的个体,学生如果在亲身体验中受到触动,感受到此行为与彼行为的差别,他就会主动地去辨别、去思考、去选择,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认可的判断,实施一定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一行为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在行为实施中如果遇到困难,学生也会积极地去应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正是针对了这一点,它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在形成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去认知、辨别行为,最终在群体互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方向。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就避免了课堂枯燥、单调,不让学生感觉距离太远,生动性和实效性就得到了提高,更好地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处理好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活动是载体,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手段,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所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要在学生形成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分析、掌握心理调节的技能,养成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发展潜能的开发。

二、正确处理活动参与中全体和个体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是心理健康课开展的重要原则,但在心理健康课的开展中必须考虑到某些个体的特殊情况和个性特点。对个体的情况,尤其是遇到的新情况要及时地加以关注和引导,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而不能按照教案照本宣科的进行,要借助学生团队的力量对新情况加以分析和引导。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中也是如此,比如,某项活动性格特别内向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学生在经过动员后仍不愿参与,这时候就不能强迫他们参与,但是该活动其他同学都要参加,把个别学生置于活动之外是不合适的。这时可以考虑一个活动中需要的其他角色,让他间接地参与活动而不是完全地脱离活动,比如,有些活动课中需要旁白、计时员或者记录员等角色,让他以此类角色参与活动并在活动结束时根据情况对他加以鼓励。

三、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必须从活动安排、了解学生现状和心理准备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备好课。活动内容和学生情况都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二者缺一不可。

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有细目性指导教案,包括活动开展的程序,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些活动课(比如“盲行”)中的安全问题等。从而使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准备。此外,适当的座位编排和场地安排也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座位编排、活动场地选择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比如活动要在室内还是室外开展,室内是需要普通教室还是有特殊要求。

备学生也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某一方面的活动,学生的相关情况如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怎么样,学生的总体认识是什么,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前应当充分了解的问题。这样可以在活动课的开展中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数,防止出现活动针对性弱、参与性差等现象,保证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效果。

备问题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备课过程中应当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考虑相关的对策和处理方法。

其次,要备心理、备氛围。

要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必须首先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和心理氛围,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和准备。这就要求在开展活动时一般要先有一个“热身运动”,让学生在热身过程中把心理状态调整到活动中来,形成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活动氛围。

四、注重活动课的系统性和结束后相关问题的处理

活动 结束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止,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思考和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另外有些活动中老师还要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加以反馈和强化,比如在戴高帽”活动中,让学生谈谈听到别人对自己优点评价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别人对自己优点评价”的评价。老师还要在活动后把大家对每个同

学的优点评价加以汇总并及时通过适当的方式(比如卡片、谈话等)反馈给学生,老师还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做简短的评语。针对活动中个别学生身上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老师要通过个别辅导等方式加以处理,必要时及时与其班主任联系沟通。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当是系统的,而不是单一的。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不断完善,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逐步系统化。在某方面活动开展中也应当注意其系统性,比如,“戴高帽”活动能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但对全体学生而言,这是不够的,对某些学生尤其是一些从小发展比较顺利的学生来说,我们更应当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开展“戴高帽”活动后我们可以开展另一个活动—“今天我是小刺猬”,让学生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诚恳、客观地指出彼此的不足和缺点,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在这一基础之上树立的自信心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五、做好分组工作,发挥团体合力

为更好地开展活动,并发挥学生的团体合力与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要注意的问题是:2.各组组员不宜长期固定,教师可作为组员参与活动。

通过对各组成员的调整,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际处理能力和不同状况下的协作能力。在等数分组(各组要求人数相同)时,如果人数不能正好平分,教师可以作为普通一员参与活动,但教师只是依照学生商定的方法和途径参与活动。

六、注意语言的运用和不同角色的合理定位活动中,不同活动参与者要给自己以适当的角色定位,如在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和换位思考中就需要参与者给自己以恰当的角色定位,否则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就容易和所扮角色的体验出现偏差。比如在“师生面对面”活动(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活动)中,可以在师生中选出代表,让他们角色换位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活动组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教师在学生活动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七、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3篇

我有十年教龄,担任学校的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也有十年。这十年中,我聆听过很多同学的倾诉:有父母离异居无定所的家庭残破之痛,有一朝犯错糟尽白眼的受人误解之伤,有既想恋爱又想学业的左右为难之苦,有半夜苦读分数不高的种瓜得豆之怨……倾诉的学生中,有的走出了家庭破裂的阴影,成为了积极上进的阳光青年;有的靠着自己的坚韧执着,重新找回了周围人久违的信任;有的调整状态埋头巧干之后,终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象牙塔……面对他们的进步与感激,想想自己的付出与艰辛,这心理辅导,又怎一个“聆听”了得?

是的,一个好老师,首先必须学会聆听学生的喜怒哀乐,但聆听之外,我们还需做些什么呢?做了十年的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我有如下体会。

一、设身处地,为学生出谋划策

学生的很多问题,在我们老师眼里,似乎没法叫做“问题”,可是我们千万不能对他们的倾诉无动于衷或者不以为然,而应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一想,想想他们的难和苦,再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他们出出主意,给他们以简单、明确的指导和建议,帮他们尽快走出困境。

两个月前,一个成绩优秀的男生找到了我,听完了他的叙述,我了解到男孩认为自己在临近高考的关键时刻恋爱了,一边是女孩,一边是理想,他痛恨自己的荒唐,可是又不能抑制自己常想女孩。经验和直觉告诉我,他并不是真正恋爱,而是喜欢上了紧张学习之余的那份轻松,但是如果发展下去,他又极容易被“恋爱”冲昏头脑,于是我将我的分析和判断告诉他,很快获得了他的认同。这是师生交流的极佳状态,我赶紧向他“兜售”我的几种方法:“一是目标激励,你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老师相信你能用你的意志战胜你的脆弱,为了你理想中的大学,强迫自己遗忘!二是冷眼挑刺,很冷静地想想这个女孩的优缺点,回忆你们谈话的情境和内容,像你这样追求完美的人,应该很容易发现自己的眼光不高,你们的谈话很无聊,等等。三是情境假想,你要的不就是那份轻松的感觉吗?最轻松最无顾忌的放松方式是写日记,这样你不至于被女孩发现你的脆弱,又能获得最大可能的释放。”男孩很轻松地走了。一个星期之后,他告诉我,他选择了第二种方法,已基本走出困境。目前,他正为理想奋力打拼。

如果当时,我以教师的口吻,打着“对你负责”的幌子盘问了事,或者用“中学生不准谈恋爱”的行为准则训斥了事,或者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这样做会毁了你”的“理论”吓唬他,又或者在判断他不是恋爱之后置他的苦恼于不顾,一厢情愿地认为“没事了”,那么,会发生在男孩身上的各种可能我们也能想见一二,说不定到现在他仍然在左右为难的苦恼中挣扎,他对老师的信任,对自己的信心又从何谈起?

二、持之以恒,与学生定期交流

我深信我没有“速效感化”、“一谈见效”的本领,但我相信我的耐心与恒心。不是所有的交流都能顺心遂愿一次成功,必要的时候,必须实行跟踪辅导,定期交流。这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找本班的一个学生谈心,原因是我发现他上课精神萎靡,平时沉默寡言,不与人交流。我们的谈话进行得很艰难,从他断断续续的话里,我才知道他的内心是那样矛盾、复杂。一方面他为高一、高二浪费时光后悔不已,一方面,他又为自己进入不了高三的状态焦急忧虑,还有由此而“派生”出来的“高中不如初中”的感慨和对周围同学的猜忌。我帮他分析了初高中之间的种种差异,鼓励他剩下的时间足以迎头赶上,并提供了摆脱学习焦虑的几种方法,发现他信心不足,就主动提出每周一次定期交流。接下来的几周,我们的交流在我殷切的期盼中开始,在少得可怜的欣慰中结束,虽然好几次我都想打退堂鼓,但很快我又说服自己坚持下去。渐渐地,我发现他能主动找我了,谈话的内容也丰富起来,看到他的状态慢慢地好起来,我感到很高兴。高三的几次大考,他的成绩逐步上升,基本稳定在班级十五名到二十名之间。高考前夕,他对我说:“老师谢谢您,以后不用再麻烦您了,请您相信,我会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而且这几个月的时间,对我今后的人生会有很有益的影响。” 作为一名老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试想,如果在这几个月中的某一个星期,我疏忽了,失约了,他会不会再次遭受煎熬?这几个月努力的成效,岂止是帮他走出了学习的低谷?我用我的行动向他证明了毅力的神奇作用,向他证明了友爱与无私的力量。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他的人生怎会毫无影响?

三、慷慨解囊,向学生奉献爱心

任何一个群体里都有贫弱者,我们的学生中也有一批同学家庭比较贫穷,他们用他们稚嫩却坚韧的心灵与命运抗争,也因此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敬佩,可是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有时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维持生计的面包!在现实的冷酷与严峻面前,我们的激励、表扬有时是苍白无力的,我只能尽我的微薄之力给他们我力所能及的帮助,用我的友善去感染他们。几年里,我送过同学到医院,替学生买过药,给学生送过食品,为学生买过车票……当然,这一切都要做得很小心,装得很无心,因为一旦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将更自卑、更戒备。高一时,班里有个学生因营养不良和压力太大导致失眠、焦虑。我感觉辅导他力不从心,就去请教医生,为他买了药。送药时,我装得很轻松地说:“我也经常失眠,这次多开了点药,分一些给你,考上大学别忘了老师。”他接受了,也没有出现我想像中的窘迫。我们的奉献很少,但学生的收益很大,他们不仅获得了物质上的帮助,更主要的是他们从我们身上看到并体会到了真情的温暖、世界的美丽。我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用行动将一曲《奉献之歌》响亮地传唱下去。

四、防患未然,让学生健康成长

在我口干舌燥、苦口婆心地开导学生之后,在我为学生的心态转好兴奋不已之后,我常常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最大成功难道仅仅在于用自己的一腔热忱帮助有限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吗?我们在帮助一个个同学走出情绪低谷或心理误区之后,是不是应该冷静地思考这些同学亚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和背景,进而找出其产生的根源?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如果我们只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缝缝补补,我们面临的将是永无休止的“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健康的心理,我们就不能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亡羊补牢”式的疏导工作上,而应该关注整个学生群体,着力使全体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就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关怀、热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氛围,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我们共同的“教书育人”的理想。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大学生;健康投资;健康资本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9002

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大学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其人力资本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和发挥。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自杀及犯罪事件使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现代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力的全部开支。良好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各国的经济增长率。

1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研究现状

近年来,经济学家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本健康问题作了许多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健康人力资本研究、健康资本理论研究等方面。关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健康问题的研究也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

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生活动过度、注意分散、焦虑、抑郁、攻击、退缩等大量具体的心理问题,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建立诊断其心理问题的标准与评估工具。探讨个体自身与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及变化的影响,并发展了许多心理行为问题矫正技术。目前,国际上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重视探讨学生心理健康与其所处家庭、学校、同伴、团体、社区等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从个体、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入手,采用综合干预来矫正学生心理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学业成绩、信心、情绪、智力、焦虑、抑郁等领域,主要揭示我国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表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和教育的迫切性。在学生心理健康成因和影响机制方面,研究者考察了家庭、同伴等对学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内向型心理及对攻击型、违规、适应不良等外向型心理问题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光包括心理健康,还包括生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往针对大学生生理健康,尤其是健康人际关系的研究较少,而从人力资本角度对大学生的健康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则更少,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进行此研究非常必要。

2大学生健康投资中出现的问题

2.1健康投资问题缺乏关注

大学生远离家人在外求学,学费带给大部分家庭较大的经济压力,距离和经济原因导致家庭对大学生的健康投资问题缺少关注。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父母本身的健康观念意识薄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健康缺乏教育,对学校的依赖性高。而大部分高校虽设有心理咨询室等机构,但效果很差。除了体育课以外,其他的身体健康投资很少,尤其是公办院校的学生,平时基本属于放羊式管理,学生熬夜游戏,生物钟混乱现象普遍,学校缺乏必要的监督。同时,当代大学生基本属于90后,认为自己还年轻,拥有大量的健康资本可以任意支配,自控能力差,对自身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程度很低,这也是导致近几年大学生健康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2.2健康投资主体不明确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结束少年生活离开父母迈向成人生活跨进社会的过渡时期,以往的研究表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对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是生育期、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健康投资的主体,这些时期的投资属于健康存量投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学校是其成长生活的主要场所,成年以后的健康投资属于健康流量投资,成年人在体力和智力等方面的健康状况已经定型,对他们的投资只是改变某一时段的健康水平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健康投资收益期较短,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只有当收益≥成本时,才认为这项投资是可行的,加上许多高校主要承担了教学的职责,而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导致学校并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学生尚未进入社会,社会对大学生健康投资的作用有限,刚高中毕业的大学生本人,还没有形成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对健康投资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健康投资的主体不明确。

2.3健康投资形式单一,系统性不强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过于单一,常把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使之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之外,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开设讲座等,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的教育形式。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并为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但相比广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真实需求,这些课程的设置远远不够。并且,大部分学校在课程的定位和授课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的与思政教育混为一谈,把心理咨询机构置于思政教育机构中,将心理健康问题笼统归为德育问题看待,效果非常不理想。

2.4弱势群体健康投资不足,关注少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与不贫困大学生相比存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障碍。城乡的差别、不公平的社会收入和社会文化等社会因素,学校教育中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学校因素,家庭教育的不利和家庭经济困难等家庭因素以及贫困大学生主观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民办高校的学生囿于社会给他们打上的标签和社会舆论对他们的不公,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处于弱势地位,比一般高校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这些弱势群体大多不被重视、人际关系敏感、情感脆弱等,人们对他们的健康问题关注很少,反而对那些富二代和官二代、211和985等公办高校的大学生关注热情很高。

3解决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的对策

3.1重视大学生健康资本的提升,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观念

健康资本对于人们生产健康时间,从而获得各类市场和非市场活动的回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是巨大的潜在劳动力资源,其健康资本的提升对经济发展和全民素质提高至关重要。首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个人价值意识、个性意识等比较强烈,他们完全掌握对自身人力资本的形成、积累、开发、配置、流动、利用或闲置的控制权,其他任何个人或组织对人力资本的生产、形成、支配和使用并从中获取收益,都必须获得大学生个体的认同。因此,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观念,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其次,教育是获得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方式,学校在教学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重视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和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再次,家庭要继续承担大学生健康投资的责任,学会用成人的方式与大学生沟通交流,促使其健康成长;最后,社会对大学生健康问题要引起重视,加大对大学生群体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投资力度。

3.2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作用的投资体系

教育对健康有着直接的显著的正向作用。大学生求学阶段主要依赖学校提供的资源生活和学习,而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也会减轻学校的管理压力,提升教学效果。另外,重视健康投资也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情感,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学校学习,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给学校带来持续竞争力。因此,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投资体系更能起到实际作用。从社会、政治责任上看,国家有责任、有义务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干预大学生健康状态是职责所在,应通过加大教育投资来促进大学生健康资本的提升。父母是大学生的法定监护人,个人是健康投资的直接收益获得者,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作用的投资体系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投资收益率的必然选择。

3.3运用多渠道、全方位的投资形式

健康投资由学校、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作用。首先,学校作为投资主体,必须根据大学生健康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投资活动。建立一支正规化的高水平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同时,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重视除文化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其次,国家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体育课的考核力度,促其增强体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的教育和制定适当的考核方式,提升他们心理、精神健康水平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再次,家庭和学校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大学生要重视自我教育,学会正确地自我认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学会自我调节,正确地面对现实,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3.4关注弱势群体,落实投资措施

学校和社会要重视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和民办高校学生,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针对来自不同层次家庭、不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并且要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提升健康投资的实际作用。应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和宿舍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消除弱势群体心理上的压力。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积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社团。摈弃社会对211、958等公办高校的特殊偏爱,消除学历歧视,降低金钱、政治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影响,公平公正的对待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层次家庭的学生,减少给他们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大对贫困生和民办高校学生的健康投资力度,合理分配投资资源。

大学生健康投资收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健康的人力资本又具有显著的时效性,因此,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就要把握好有效的方法,抓住时机,了解不同层次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把握侧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健康投资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健康资本。

参考文献

[1]符晓航,符晓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20).

[2]彭银春,张卫宇.论思想状态、健康资本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之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5篇

很多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时,将其与德育教学混为一谈,认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就包含了心理教育,因此,在其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认为只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就能够完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从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的内容来分析,两者具有较大的差别,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自己心理方面来进行的,教育的整体内容较少与整个社会发生联系,但是德育教育则是对学生分析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规范背离或对立时出现的社会性问题。此外,由于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出现的偏差,引发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进行心理教育,进行心理教育时进行德育教育,给整个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定的偏差。

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

(一)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认识

从新课标的角度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更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思想。同时,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成为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全面的转变传统的心里教学理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是较为关键的,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学校应结合教育行政单位全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逐步的深入每个人的心中,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各项具体的工作中。

(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教师是整个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及领导者,对于提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有着较为关键的影响,因此,全面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当提升教师自身的心里健康水平,同时,学校内部应当专门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专门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学校应当从严招聘,从源头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质量。此外,对于在职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的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在职的提升工作,不断的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处于更新当中,全面的保证整个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谓的构建

“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是指,从学校、家庭及社会等三个方面全方面的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各个社区设立家长学校及社区学校,全面的让家长及社会内部的相关认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校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最终逐步的实现从学校、社会及家庭三管齐下的“三位一体”的心里健康教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依靠社区等相关的组织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全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结语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教育也越发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从1990年招生至今可见,职校招生的数量和专业种类呈现不断增长的事态,在规模和质量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其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就成为教育界、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综合许多学者对高职体育教育的研究成果,以及30年高等职业体育教育发展的轨迹、特点与走向,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现阶段状况,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性别、各年级等指标,结合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旨在更科学、全面的认识高职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

一、体质健康

1、体质健康概念

所谓体质是指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包含了人的体型、相态结构以及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具体表现为:肌肉运动中的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体质的水映着人体质量的高低。在人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体质健康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个人发展的阶段性。体质健康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人体所处的生活环境、营养条件以及身体锻炼情况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体质是可以改变的,诸如影响体质健康的因子有许多,而在这些影响因子之中,科学的有效的锻炼,是对其影响最为明显的。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生理机能的提高和运动能力的增强,还能够达到有效提高身体免疫力和适应能力的目的,可以说身体的健康程度与体质的好坏密切相关。但体质与健康,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也不能将二者混为一体,从内容和作用来看,体质相对健康来说更为广泛,它是人身体的质量,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状况

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正式颁布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中,是以小学至大学整个过程的在校学生为对象,评定学生身体形态、素质、机能以及运动能力的相关水平,来衡量学生的体质健康程度,与此同时每年进行一次测试。

(1)横向水平。通过对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方面进行统计发现,我们高职学生的体质优、良百分比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凸显出我们学生的体质健康不容乐观。虽然学生们的身高,体重形态及发育指标都较以前有所上升,但学生的肺活量指标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学生的呼吸功能出现降低,学生的耐力素质偏弱在其他素质中尤为凸显。可见,现如今学生的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但总体上女生体质要优于男生的体质。

(2)纵向水平。从不同的年级学生身体健康程度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校的时间越长,其学生的体质水平就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体现在优良率的增多以及不合格率的缩减,但没有明显改观的是优秀水平。学生体重数值的标准差有增大的趋势,体重的差异性在增加,但总体平均水平变化不大;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指标当中,速度和爆发力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一类的项目上同年级之间的对比不是较为明显,但随着在校时间的增长,这类项目反而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三年级学生的该项指标下降幅度最大。在对此类项目的调查下,普通高校普遍出现起伏不定的变化状态。在反映学生耐力素质的,随着年级的上升,该项成绩及格率在下降的态势。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概念

心理健康是包括心理、医学乃至社会的多种现象非常纷繁复杂的概念,研究不同方向的学者在看待相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想法也是各有千秋。正是因为心理健康的范畴之广,内容之庞杂,因此出现这样学者看法理解不一的现象,由此,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也一直是学者们存在争议分歧的地方。

体质视角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发育健全、智力正常、有一定的情绪控制力、能维持较好的人际关系、可自我评价、具备相应的适应性的良好状态。综合各学者的观点,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的看法主要有“生存性标准”以及“发展性标准”。 以社会适应性为主要参考要素的生存性标准,重在环境与人的关系,在乎于适应。而目前心理学的测试多是以此标准来编制的。以个人的适应性为主要参考要素的生存性标准,重在对个人的症状疾病方面的问题进行倾向性问卷的编制,如MMPI,SCL-90。

2、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自卑自弃;性格脆弱;狭隘独尊;自我封闭;诚信反叛。同时,与全国大众人群相比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略低。

高职院校的学生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女生,在敏感、抑郁和人际交往方面男女学生得分有显著差异;大一年级与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较大二年级学生的略差一些,而大一年级与大三年级学生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基本差异性不大。研究表明: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比较多,其主要因素还是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身,由此可以引出教育管理方面的对策与建议。对高职学生采用 UPI(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进行调查表明,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于敏感、焦躁和适应环境困难等层面。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时:发现与国内大众人群心理健康相比,高职学生的要略低一些。

三、体质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1、体质健康对心理影响

诸多学者在对心理健康对体制的影响研究发现,适量的运动锻炼会对心理健康水平的起到一定的改善和缓解作用。体质越好,成年人的体质健康的指标之一肺活量体重指数和心理健康的总分数、心理健康的焦虑、抑郁等维度其分数就越是具有负相关性,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体质健康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而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常在运动中或运动后不仅会感到心情舒畅,还可以消除精神紧张,使长期郁积在肺部的浊气排出。体育可以增强人的自尊心,同时也可以让人产生成就和自豪感。参加体育运动是与人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人与人的互相信任。经常适量参加体育运动,可是排除烦恼,发泄释放多与能量,缓解压力等。经过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地使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放松精神,释放压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中大强度的体育运动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是有帮助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其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不运动或不经常运动的人群。而集体运动项目也要优于个人运动项目。另外,具有强健的体魄,高大的身材都会让很多学生充满自信。由此可见,良好的体质状况会对其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

2、心理健康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照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学生的体质状况发现,心理健康的学生比心理问题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均较多。另外,心理问题的学生更热衷于轻松的运动项目,而心理健康的学生则喜欢激烈的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取得效果方面,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取得了负面效果,而心理健康的学生取得了正面效果。可见,心理健康不但影响到学生的正常生活、性格的塑造、智力水平的开发,还通过影响其参与的活动来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可以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者息息相关,两者互相依赖共存。体质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石,是心理健康的保证。

3、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相关性

(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国内青年总水平差异。高职学生除敌对情绪以及偏执程度上略高于国内青年,其它各因子分均低,并且二者在个人敏感程度、抑郁性以及阳性项目数上有明显的差异性。说明国内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及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但从中度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从性别的差异比较来看,相同体质下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总体上看女生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要高于男生,根据对心理咨询的性别比例我们可知,女生要多于男生,但这并不能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男生好。女生的恐怖感以及焦虑情绪要比男生略微显的明显一些,但是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心理问题在敌对、偏执两个方面较为突出,并且与女生有显著差异。

(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年级差异。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按照年级对比结果显示: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相比,前者学生躯体化显著高于后者,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上前者也都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三年级人际关系敏感、恐怖高于二年级,但差异不显著。从三个年级的整体来看,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的发生率呈显著增长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不仅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差异,在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上还存在有一定差异。

(4)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的体质差异。通过对体质优良组和体质较差组的心理障碍比较,发现体质优良组的学生,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优于体质较差组的学生,而且差异很明显。这说明高职学生体质状况好坏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究其体质较差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这部分学生的体形、体态和身体机能天生就不理想、不健全,从而容易使他们形成自卑等心理问题;二是体质较差的学生一般都缺乏体育锻炼,使其自己认为其在心理上的不适应,同时学习就业压力大,经常会出现孤独、焦虑、抑郁和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从而也就导致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

【参考文献】

[1] 体育词典编辑委员会编.体育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1-2.

[2] 刘国安.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 2008.3.73-76.

[3]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J].搏击.体育论坛,2011.4.10-11.

[4] 李京平.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2.79-81.

[5] 周元超.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64-65.

[6] 方安哲.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有效干预研究[J].学理论,2010.16.176-177.

[7] 承建春.高职院大学生三年体质测试结果纵向比较分析[J].考试,2011.83.155.

[8] 王斌,刘琳.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及评价(综述)[A].[中国会议]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477-480.

[9] 张建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5.153-155.

[10] 张丁香,顾昭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2.5.735-736.

[11] 徐慧.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硕士论文.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5.

[12] 周务农,张良,唐志红.高职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156-158.

[13] 薛务程.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12.4.50-51.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过去,人们把“没有查出身体疾病”称作健康,许多人持有“无病即健康”的观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同生物学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问题相伴,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一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有不少问题存在,在对此认知方面,多数高校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混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目标,高校职工缺乏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在专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研究内容数据化、单一化,研究重点与现实情况脱节;在操作领域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其数量与质量都没有达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要求且组成不合理),学校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应调整人员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关于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使高校教师,无论在何岗位,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划分清楚,是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事务,技术人员全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和治疗工作;设置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抓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矛盾――交友、恋爱、求职等问题,触及大学生心理问题实质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等。

二、健康的心理能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并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是否健康,首先要看一人是否能与自己的心灵和谐相处,是否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能够在与人接触时感受积极的情感交流。对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内心会有较大冲突,因认知层面上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与自己,即由于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对自己与他人正确评价,从而在情感层面也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因而使个人情感体验受挫,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自卑。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无法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在与人交流沟通中,个体本身就会在消极情感下与他人相处。

任何一个大学生都非常希望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心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和肯定。所以,大学生应注重保持良好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2.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学家研究曾发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个性越健康,与他人的交往就越积极主动,人际关系就会越融洽。而一个人如果在认知、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某些障碍,必然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一些影响。

当今社会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与他人顺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融入社会。

以下结合心理健康方面,就如何构建和谐人际提出几点建议。1.掌握互利原则。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古句有“来而不往非礼也”,即与人交往中,有一方只获取而不给予,双方的交往关系就不能建立。在当今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甚至成功都很重要,若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便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多人的支持。所以说,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个性越健康,人际关系越融洽,他获取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应遵循诚实、宽容的交往态度,树立良好形象,与他人形成融洽的关系,走向成功。2.尊重原则。人与人的交往中,尊重他人是应当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是人心理上最基本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是双方交往的前提,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因尊重他人而获得尊重,从而才能开始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拥有健康心理,拥抱完美人生

1.心理健康有利于构建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心理是人们进行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健康条件。拥有健康的心理,才可以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自己言行一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积极投身于生活之中,享受人生乐趣,进行积极的人生体验。

2.心力健康有利于生理健康

人的生理和心理之间是相互依赖、互相联系的,生理健康为心理健康打下基础,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长期笼罩在焦虑、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中,就会降低大脑皮层的机能,使较低的神经中枢机能亢进,导致疾病的爆发。很多疾病与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如冠心病、溃疡病和皮肤过敏等。因此,现在养生强调精神的愉悦,防止情绪大起大落。

3.心理健康有助于防治心理疾病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某方面来讲,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所以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对于人生有更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应多贮备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注重心理调节,经常排解心理上的“垃圾”,时常自我反省,矫正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

[2]李洪华,张朝晖.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之意义与实现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05(04).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8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幼儿园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心理健康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均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尤其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内容选择就是其中核心问题之一。

一 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来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当前,我国尚未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因此,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析将以对其核心概念,即“幼儿心理健康”的考察为切入点。关于健康的定义,普遍为人们所认可的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7年提出的:“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我国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使用了相似的定义:“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但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至今尚未有定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研究者普遍认为不能将关于成人心理健康的界定直接推广到婴幼儿身上,婴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

国外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界定相对清晰。如美国0~3岁任务联合机构(Zero To Three Task Force)把幼儿心理健康定义为:在家庭、社区和文化背景下,儿童从出生到5岁才形成亲密、安全的人际关系,体验、调节和表达情绪,探索环境和学习方面一直发展的能力。总之,国外研究者普遍认同幼儿心理健康基本等同于健康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心理健康(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与早期社会―情绪发展(early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可互换使用。因此,国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主。从内容来分析,《指南》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适应、情绪的表达和调控两方面。这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定义也是相吻合的。

二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不清,存在概念混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均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界定模糊的现象,表现为:在当前少量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中,大多偏重心理学,侧重对幼儿异常心理和常见的行为问题的介绍、诊断和治疗,这些内容对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笔者认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问题预防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做出区分。此外,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片面地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诊断、个别心理辅导与治疗当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至于时常觉得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

第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零散,缺乏有机整合。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开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少之又少,相关知识零散见于学前卫生学、幼儿园健康教育等课程。致使幼儿教师普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认识不清,常常出现重身体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教育活动或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活动数量十分有限;其次,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凌乱分散,除健康领域课程之外,大多体现在其他领域课程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幼儿园教育之中(如性教育的缺失),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这导致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第一,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为主线,适当扩展。我们已经明确,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为主。如张辉娟建构的幼儿园心育体验课程内容包括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两项主要内容。此外,研究者普遍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内容涵盖了幼儿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情绪情感、性教育、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一项在上海实施的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比和朋友”课程包括了感情、沟通、建立和破坏关系、消解冲突、面对改变和失去、面对新环境的策略六个单元。毋庸置疑,这些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二,侧重于预防幼儿可能在未来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而非解决幼儿已产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针对全体幼儿,侧重于预防。对于个别化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予以个别辅导,而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教师不应也难以承担相应的治疗任务。及时识别并通过家园合作、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来解决这一问题才是更好的选择。

第三,具有共性的、时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值得学习。虽然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都有其价值,但是价值大小不同。如针对儿童遇到的共性问题 “我是从哪儿来的”、“不开心怎么办”等内容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就比以仅仅发生在少数幼儿身上的“攻击”为内容的活动显得更有价值。还有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如过度依赖电视、电脑而出现的“电视孤独症”,大多数独生子女自私自利、耐挫折能力差等都可以纳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来。

第四,同一主题的教育内容可以在拓展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背景下反复开展。很多教师在找寻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困难。事实上,为广大学者所认可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情绪情感教育可以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反复开展,但是在组织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如情绪方面的教育内容大概应遵循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这样的顺序。

参考文献

[1]郑晓边.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建人.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3):12~13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交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R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248-0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健康的概念已不再被人们简单的定义和局限为生理健康。人们已经意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病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交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时同样会影响心理健康。

1 生理健康

生理学属于生物科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包括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人体生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及各系统、器官、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能够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地从事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以及具有应激能力”是以前对生理健康所下的定义。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生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临床症状或是疾病表现的状态,还指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健康是由躯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组成的。

基于生理健康的定义,作者认为健康的内涵是十分宽泛的,必须包括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但是,生理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对狭窄的,只包括躯体的生理健康这一个方面。现在的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生理上的健康状态,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机体的各个器官、关节活动及肌张力均处于最低的正常水平,维持机体基本的生理机能,有利于降低和避免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2 心理健康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自然界物质发展到高级形态的属性,是人体特殊部位的活动结果。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以及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这4种特质;国内的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热爱生活,乐于工作;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和谐完整;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自控能力较好,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2)一个人所处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人际关系正常,能受到别人的信任。(3)心理健康的人未来目标明确且切合实际,不断的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人在社会中生活,人的良好心态是人与社会共同交融的产物,所以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是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有机综合体。心理健康三条标准表现在:(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出现有两种极端,均不利于自我成长:一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高傲自大,这会出现自以为是,自我欣赏之表现;二是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与缺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才算心理健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2)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社会规范和环境能约束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但个体需求往往不符合相应的社会规范和环境,甚或两者发生冲突。因此,必须根据个人的实际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甚或社会问题。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3)悦纳自己。衡量心理健康的第三条标准是喜欢还是讨厌自身,即悦纳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要对自己如实了解,还要愉快地接纳和欣赏自我,但绝不是对自己的缺陷和错误行为给予宽容或欣赏。这要求自己要正确对待和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仍然喜欢我自己,不欺骗自己,不憎恨自己,促进自身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往往处于“亚健康”甚或“亚临床”状态,严重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甚或导致疾病的发生。在我国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受到心理紧张、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以及营养过剩、代谢失调和不良行为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或“亚临床”状态。因此,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到最佳程度,才能杜绝和避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3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相互关系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体。可以说,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后者又是前者的条件和保证。人是神经系统指挥的生理活动协调的有机体,所产生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心理状态不同,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不同;同样,生理机能的异常状态也会导致心理的变化。可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相互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人的生理发生变化必将会影响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的人,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适应能力,情绪平稳,心胸开阔。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营养调摄和锻炼身体,还要陶冶自己的情操,避免持续的情绪紧张,以确保自己的身心始终是健康的。

患病的人们,由于生理机能出现异常,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导致心情焦虑、烦躁不安,严重的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精神分裂。所以,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极大,情绪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最佳的保健措施。

3.2 心理反作用于生理,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心身医学认为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医学研究领域认为,很多生理疾病,都被怀疑和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在众多病患中,由于心理因素直接导致生理疾病的占10%左右,间接导致疾病的占50%以上。在疾病恢复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因素占35%。研究已经证实,心理因素可以直接导致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和神经等系统中的多种疾病。心其原因在于理活动影响神经系统,后者是调节人体重要生理功能的。因此,心理因素能作用于机体的生理功能,其产生的作用是双向的。

研究表明,冠心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偏头痛等生理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A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情急躁、进取心和竞争力强,对工作专心,不善于放松休息,能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B型性格与A型性格正好相反。统计分析显示,如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A型性格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B型性格人群,并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原发性高血压则主要与情绪状态和人格特点有密切关系。机体长期处于紧张、恐惧、抑郁尤其是关系较为密切的焦虑、愤怒、敌意等情绪状态,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可升高血压。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认为焦虑、求全责备、激动、冲动行为、刻板主观为多数高血压病人的性格特点;西方学者也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性格特点与冠心病患者相类似,具有A型性格的基本表现。消化性溃疡病人一般不好交往,秉持因循守旧的顺从行为,高依赖性,创造性差,情绪不稳定,过分关注自己,可见不良情绪是众多导致消化性溃疡因素的组成部分,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敏感多疑,固执己见,谨小慎微,易烦恼,压抑愤怒、敌意或怨恨在心里等是偏头痛患者的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心理因素在偏头痛发生中有一定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成为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均可视其为心因性疾病,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有高的心理应激、不良情绪体验多和压力的长期存在,这会使自主神经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这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水平仍在不断提高,成为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探索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过程中,精神刺激和心理紧张因素在部分癌症患者发病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精神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使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致癌因素容易趁虚而入,成为恶性肿瘤的诱因。我国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受过社会刺激和爱生闷气的人,特别是吃饭生闷气的人较其他人易罹患胃癌。另外癌症有自愈现象,原因可能为在良好心理状态下,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使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所致。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后,癌细胞生长被阻止或造成无法适应的状态,癌细胞被正常细胞取代或转化为正常细胞。相反机体处于不良心理状态时,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会显著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癌症病情日趋恶化甚或病死。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其心理状态与预后紧密相关。如果患者得到患有癌症,精神全面崩溃,可能不日撒手人寰;相反如果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坚持合理化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的患者不仅坚强地活下去,生存率不断提高,还能继续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融入正常社会。

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无时不刻地影响其生理健康。性格孤僻、内向的人,遇事不和家人、朋友沟通,自己又解决不好时,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如果长期作用并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机体释放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的数量增加,改变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呼吸和心率等生理现象受到负面影响,导致生理“亚健康”“亚临床”状态的发生,进而导致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力下降。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果心率过快,会降低睡眠质量间和睡眠时,明显增加了疲劳感和不适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后,可引起胃肠道运动减慢减弱,导致消化不良。原本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如果经常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整天忧心忡忡,度日如年,茶饭不思,不思进取,最终也会一病不起,处于郁郁寡欢状态。因此,要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更要陶冶情操,心胸开阔,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感到心情持续不畅时,要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必要时到医院看门诊心理医生,与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确保自身处于心理和生理全面健康状态。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重要影响,无论是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还是从医学专家们对健康的理解,都充分地体现了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都能够接受这样的观点: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善,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并且能使机体在一种良好的、旺盛的状态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能长期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是非常有益于机体健康的。

但是,在科技飞速进步的社会,人们生活在节奏不断加快,知识不断更新,以及竞争愈演愈烈的紧张社会生活情境之中,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会永远都处于理想的生活状态之中,每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使得人们难以保持理想中的心理状态,人们的心理平衡就会被打乱。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适应能力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更好地缓解和应对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挫折和危机,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降低这些心理不良因素对生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作为21世纪的人类,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复杂局面,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充分利用人类特有的智慧,去克服困难。争取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以确保生理健康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凯.身体健康首先要心理健康[N].经济日报,2000-07-13.

[2]石太能.心理健康是老人的长寿之宝[N].中国中医药报,2002-03-18.

[3]罗晖,冯怀超.养身更要养心[N].战士报,2008-08-15.

[4]崔东红,王丽萍.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90-94.

[5]张蕾,赵宏.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9):30-31.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路径分析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民族的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注重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发展.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是好的,能够适应当前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国家民族对于大学生的建设发展的需要,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体系和反馈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干预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健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建设和发展的约束还广泛存在.

1相关概述

1.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当前对于心理健康还没有完全的统一的概述和定义,但是基于心理健康的导向是一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于健康进行诠释和定义的时候,提到了十六字方针“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平衡”.其中保持平衡就是针对心理健康的内涵的诠释.当前的健康定义以及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状况下,越来越多地将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的环节,成为制约健康的关键的因素.此外,由于工作压力和生活生存压力的逐渐的扩大,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演进,人们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状态受到了更多的挑战.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行专业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以人为本”核心的重要的内容与关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托当前的教学理论课堂的模式、专业教育的模式以及实践教学的模式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的一般特性,又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于心理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大学生的特殊性群体的属性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教育,不断强化自身的心理信念,增强心理的素质,把握大学生的一般的心理的规律,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化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2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

2.1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国家的宏观教育的框架下开展的,在具体的实施的指导原则和指导方式上也是统一和一致的.目前根据大学生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和专项的配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也避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误区.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现状和要求是适应的,能够满足当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能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进行总结和提炼,能够查找当前教育的突出问题,并且在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升华,做出一系列的适当安排.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还广泛地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当前的复杂多变的外在环境和内生环境的条件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存在着重大的调整,这些都在进一步制约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开展.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的导师严重不足,而且导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2000-3000名大学生要配备专门的学校心理专家,而在中国这个比例能高达万分之一,而且有的还兼职着思想品德和伦理学等.长期以来更习惯用德育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失去专业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式.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缺少层次性,在教育对象上过于狭窄性,在教育方式上缺少与社会和家庭的相互配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群体的差异性,用整齐划一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重点的教育对象上又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治疗,在教育的方法上更加偏向于学校的常规手段,难以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2.2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有利于构建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铜墙铁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的良好有序,利于各方面协调一致开展工作,注重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打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和深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断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突出的问题,并面向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利于摆脱传统的教育的方式带来的一系列的误区,有利于从全面发展的环节具体实施.有利于丰富与完善大学生教学内容,为全面素质教育增添新活力,构建大学生全面的发展、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科学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教育结构的先决和前提,在教育结构上处于把关和枢纽位置,全面制定和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推动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教学的内容的充实和价值观念的引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教育的总体的归宿和落脚点,是进行落实实效性的关键之所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两者在教育的目的和方式具有高的统一性,都是为了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都是为了进一步的扩大身心健康发展和进步的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开展.当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基本上是一致的,能够保证和满足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和平台建设,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鲜活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实践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大学生的总体的教育的环境和教育的实施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的规划和依据,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的发展,就要不断摆脱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环节的设定,不断总结和要求当前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结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以及对大学生的发展的一般设定,努力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目标导向以及环境的优化等环节进行考量.

3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路径

3.1构建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国家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是指导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各有关部门应该紧密结合当前实际,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情况,借鉴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实现研究成果向现实转化.社会要按照统一要求和部署,设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并适时向大学生开放,进行重要的心理指导和心理补给.家庭应该遵循国家有关指导,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暗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问询和心理误区排查,做到真正的个性化指导方案,并实现心理状况的动态跟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宏观上的掌控、中观上的支撑以及微观上的把握的综合体,是进行相应的发展的指标性和建设性的综合,是进行相应的发展的重要的考量,是对于当前的发展的目标性和实践性的相互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要不断进行相应的实践锻炼.

3.2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制

高等院校要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运行机制和以惩防并举为核心的应急机制.在日常工作中要事无巨细地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动态排查和监控.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开展健康有益的心理活动.可以根据实际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基地,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借助社会有效力量,高标准建立起大学心理健康咨询室,培养起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团队,对于重点问题和情况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并不断实现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对于个例要进行针对性地研究,不断排查误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大学环节的制度覆盖和无缝对接.

3.3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归宿和落脚点在于大学生本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教育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除了要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学习,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认知,强化概念摒除误区,对自我心理状况和他人心理状况以及环境适应性进行认知.通过大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情感,增强与人交流和有环境适应的情感维系.通过开展的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磨练自身的心里意志,增强自身的抵御风险和抗挫能力,健全人格砥砺品行,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教育目标实现,关乎大学生成才体系实现的重要课题.要紧密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不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研究,实现体系探索与构建的科学化和实战化水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屈正良,朱翠英,夏金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姚本先,刘世清.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3〕易晓敏,李燕.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系统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从学校接受教育到走出学校服务社会,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一定的承受力、耐挫力,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那是不可能的。而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标准的核心中,心理健康教育更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解决他们的烦恼。基于此,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健康的概念,各学科基于不同的学科体系、研究角度,各自作了不同的定义。如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全面的身体方面、心理方面及社会方面“幸福”(well―being)的理想状态;医学的健康定义是针对疾病而言的;心理学方面把健康定义为一种心理能力与心理“幸福”的存在。另外,还有社会学方面的定义,人类学方面的定义等等。完整意义上的健康新概念是: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整合。当前中国社会实现了经济腾飞的伟大变革,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生活节奏变得更快,竞争更为激烈,人们的身心负荷普遍加重。至于社会上因经济改革的浪潮中而产生的情感震荡,从干群矛盾、同事摩擦、代沟冲突到婚姻障碍等等,更是激烈和广泛。这表明一个仅仅具有健康机体的人是不足以适应并驰骋于这个变革时代的。新的竞争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但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是一个全面意义上健康的人。体育锻炼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达到了身体健康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提升了对真伪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得到了强健心灵的效果。所以,在新的时期我们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类自身提出的新要求

一、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消除紧张 恢复体力

在繁重的课程压力下,每周有几段时间能全身心地投入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紧张、烦恼、焦虑的情绪,在舒展筋骨中缓解压力。获得积极性休息,易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增进身心健康。

(二)陶冶情操,调节情绪,提高意志品质

人的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是对现实事物的内心情感显露。人在紧张繁忙之余,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球内运动,可以释放压力,调节倾诉。又如体操和舞蹈,可以在音乐和旋律下放松身心,情绪自然会愉悦起来,道德情操也会得到提升。体育活动使人增加快乐和喜悦,减少烦恼与不愉快,对学生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三)培养自信心,完善自我价值

体育运动和竞赛尤其是个人擅长的运动项目,学生能在完成各种复杂动作时,与同伴精诚合作,在与对手激烈的竞争和对抗中收获胜利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被同学赞誉也能提高自己的价值,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贴心人

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减轻心理压力, 避 免学生产生心理异常。因此,教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解决。教师经常利用课余与学生沟通,几句谈话,几声鼓励,一点暗示,一个微笑等等,都能给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三、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陶冶学生的心灵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人口将康素质,亚健康,对策

国民健康指标是衡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把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实施人口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并提出“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施全民健康工程”的口号。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帮助的城市。开展健康城市最重要的特征是使政府、群众、志愿者们通力合作,关注城市的健康,并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处理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城市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环境和健康状况。目前,建设健康城市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目标,而人口健康是健康城市的首要指标。因此,对人口健康素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口健康素质的科学内涵剖析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之初(1948年)便在其宪章中对健康下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满(complete)状态。1989年WHO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新标准,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这就是“健康四维“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多维健康概念不但在学术界,而且也在普通人群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健康作为一种完美的境况更应看作是一种理念和追求。健康是多维的,亚健康也必然是多维的。目前,对亚健康状态尚无一个公认统一的定义和判断,国内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世界亚健康学术大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亚健康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起草小组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最新概念。其概念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的诊断标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亚健康状态的界定标准:

①排除疾病源因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②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病前状态(中间状态)。

③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④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二、人口健康素质的结构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理想状况”。由此可见,没病、没痛、没残障,准确来说并不就等于完全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上的良好表现同样是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虽然给出了健康定义,但问题是如何解释健康?什么状态可以视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理想状况”。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到底何为健康,按健康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如果把人体的健康水平用一条直线来表征,健康与疾病可谓是直线的两端。健康到疾病之间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1 个体健康水平一维表征图

如图1所示,个体健康水平除了疾病、健康两个状态以外,还有第三状态--亚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全球调查结果告诉我们,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疾病的人也只占20%, 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999年,WHO宣布:亚健康与艾滋病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敌人。目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已把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疲劳、肌肉疼痛、失眠等)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法国把亚健康视为“人类的新传染病”。我国近10年才开始重视和关注亚健康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与日俱增的情况。初步调查显示:高级知识分子、企业家、艺术家的亚健康发生率高达70%以上;城市中新兴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IT业、新材料业、广告设计、新闻及行政机关等行业或部门人群中高达50%;步入中年的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接近50%。当前国民亚健康问题加剧,全国老龄人口快速增加,急需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宣传疾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知识,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亚健康防治,关注健康长寿。

本研究对通过对亚健康状况情况进行的大样本调查,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人亚健康测量问卷》,人口健康素质可以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等三个维度来考察,具体见下图:

图2:亚健康问卷结构

三、提高城市人口健康素质的对策及政策建议

(一)建立动态的心理监测预警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快速建设期和发展期,我国大中城市也同时迈入了“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高发期,尤其是经济发达沿海城市。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做好心理健康,必须建立一个反映灵敏、准确的心理监测预警系统,应对个体及群体心理危机的发生。

1.建立专门的心理监测预警机构。

由点及面,由上至下,层层铺开,为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有效地协调多个单位和机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性医院、公共卫生机构、120、110、热线电话、学校、妇联、青年团、老年人团体、媒体和其他机构;在居委会、社区街道、城镇等部门,由公共卫生医疗部门设立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或专人负责心理监测预警,从而在整个社会编织起一张生命健康的安全保护网络。

2.加快队伍建设。

一方面,政府要整合现有资源,从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进行人员选拔,建设一支由心理学专家、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及精神卫生控制工作人员组成的心理队伍;另一方面,支持现有人员提升素质,并加快选拔和培养有志于心理工作人员的力度;第三,向不同类型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建立心理监测预警的信息队伍。

3.加快制度建设。

逐步完善和健全社会心理监测预警的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干预活动的有效进行。尤其对于危害程度较深的突发灾难事故的心理干预,更需要制订周密科学的应急方案,明确宣传部、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交通局、气象局、民航局、安全生产监管局、铁路火车站、科协、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完善的配套的应急机制。同时,对已经接受心理监测预警介入的人员进行心理动态跟踪。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媒体和其他方式获得公众对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的支持,提高公众的精神卫生意识,促进有心理问题的人尽早寻求帮助。通过建立医疗、卫生、公安、教育、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救助网络,设立专门网站,定时通告社会注意和帮助高危人群。特别针对压力巨大、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行业,通过讲座、培训、辅导等各种措施,提高心理监测预警的覆盖面。同时,要树立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理念。思想上,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认识理解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对象上,要面向全市公民;策略上,要立足预防为主;方法上,要坚持教育性、系统性、常态化。

5.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心理监测预警,必须动员各方的力量,构筑全方位、多途径工作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市政府—危机干预专家指导小组—社会各类基层部门”等立体网络。

6.提高危机干预的效果。

在危机干预时,需不断评估干预措施是否产生了预期效果,以便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做出调整和修改,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周期性的开展“心理体检”,将其纳入健康检查体系

通过定期体检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与习惯。不过一个人的健康实力与健康管理范畴还不止于此。WHO关于健康的定义,除了生理健康,还有心理与社会适应力水平,而这两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与健康实力。

因此,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工作压力、情感困惑、抑郁等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主要“心结”。而一些压力和情绪长期得不到舒解则可以导致躯体化症状:如腹痛、胸闷、背部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种食物、气促、心悸、头晕、等症状。有调查显示,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超过半数并未见生理性病变,而更多是心因性疾病。因为心理状况隐藏在内心,人们只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却很少像身体状况那样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项调查显示:全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调查局部地区各类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在14%到17%。然而,实际上到医院就诊的比例,远远低于发病率。

生理体检是为了能够主动掌握身体的情况变化,对可能发现的问题及早治疗。“心理体检”也一样,许多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也具有生理疾病所常有的“潜伏期”,如果尽早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及早发现,则可以防止心理问题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且有利于生理功能的全面健康。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内有一种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力量,即良好的情绪的力量。70%的病人只要消除了恐惧和忧虑,病就会自然而然地痊愈;98%以上的疾病会因为心情愉快而出现明显好转。

心理体检并不是生活中的奢侈品而是如跑步、健身一样是日常就可以进行的基础服务“心理体检”应该定期或者根据个人情况不定期地进行,从大健康的概念出发,整合考虑躯体、心理与社会适应因素在健康中所起的作用,在身体体检的基础上,加入心理体检。

(三)增强身心健康的保护因素,减少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

1.危险因素

凡引发人们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被称为危险因素。如:治安不好、居住环境差、文化氛围不好等。

2.保护因素

凡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因素被称为保护因素,如幸福感、对市民的认同水平等。

(四)加强身心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行为改变。诚然,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是艰巨的、复杂的过程。许多不良行为并非属于个人责任,也不是有了个人的愿望就可以改变的,因为许多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受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卫生服务等影响,更广泛的行为涉及生活状况,如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工作条件、市场供应、社会规范、环境状况等。因此,要改变行为还必须增进有利健康的相关因素,如获得充足的资源、有效的社区领导和社会的支持以及自我帮助的技能等,此外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改善他们的健康,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所以健康教育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六)建立城市健康促进计划

健康促进的概念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宪章》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这一定义表达了健康促进的目的和哲理,也强调了范围和方法。

《渥太华宪章》并提出了健康促进的五点策略,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超越了保健范畴,它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使他们了解他们的决策对健康后果的影响并承担健康的责任。

1.健康促进的政策由多样而互补的各方面综合而成,它包括政策、法规、财政、税收和组织改变等。

2.创造支持性环境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对健康采取社会-生态学方法的基础。健康促进在于创造一种安全、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任何健康促进策略必须提出:保护自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

3.强化社区性行动健康促进工作是通过具体和有效的社区行动,包括确定需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做出决策,设计策略及其执行,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核心问题是赋予社区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4.发展个人技能健康促进通过提供信息、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活技能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群众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并做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卫生部门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临床与治疗服务而必须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也要求更重视卫生研究及专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变,并立足于把一个完整的人的总需求作为服务对象。

综上所述,健康促进的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完整,因为健康促进涵盖了健康教育和生态学因素(环境因素和行政手段)。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结果。健康促进是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郑康生,汪晓阳.人口健康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教育[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张彦军.增强知识分子健康意识的现实意义[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3):38-40.

[3]陆永庆.“英年早逝”与高校健康教育[J].体育学刊,2002(4):412-415.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护士;心理健康;应激;综述文献

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是帮助患者维护生命,促进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国内外有关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表明,护士正体验较高的职业压力,而且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持续高水平的压力能使机体内用以适应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近年来,国内有关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报道越来越多,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综述相关文献,旨在引起研究者的进一步关注和探讨,以期更好地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共同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1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测量工具

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者多采用临床心理问题诊断技术常用的评定工具,进行定量定性研究,如常用9O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抑郁症自评量表(CES·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STAT)、MARKS恐惧/强迫量表、人体评定量表(GAS)、医院焦虑和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情感平衡量表等,也有采用自制经过严格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相关量表和问卷。

2国内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状况

2.1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身体健康,而有15呈非健康、70呈亚健康状态。医务人员尤其在护士中,其亚健康发生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护士存在超重和慢性疲劳为主要状态的亚健康比重占75以上。很多研究表明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刮,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在护士中普遍存在,如运用SCL一90量表评定,护士普遍表现异常的因子多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有的因子得分甚至显著高于常模。但也有研究证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高于般人群,这可能与护士接受的教育背景有关,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学知识,如了解心理学、人际沟通学等,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

2.2不同年龄、工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护士的健康水平及其表现方式不同,自我肯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研究表明,在心理健康方面,工作年限长、职称较高的护士自我肯定程度更低,年龄大的护士有更多的工作压力,年轻的护士心理更健康。工龄在10~20年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工龄段的护士差,工龄较长的护士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抑郁;工龄较短的护士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恐怖。也有研究显示,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其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常模,可能与她们初出校门,工作经验少,专业技术操作欠熟练,理论与实践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动手能力不强,又担心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繁忙,护理文件书写要求严格等因素影响以致心理压力较大。而30~39岁年龄段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可能与年长护士技术娴熟,精力充沛,受重视及处事较安详机警、独立性强,较自信有关。

2.3地方护士与军队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士个性人格有关,有研究发现,军队护士与地方合同护士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军队护士由于长期受军事化管理,其纪律性较强,情绪稳定而成熟,独立性、自律性较高,富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而地方合同护士在其成长过程中,较少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因此其性格轻松活泼、热情,且做事尽职,有恒负责。由于军队护理人员担负着军人和护士的双重职业特点,有双重责任与工作应激,军队特殊的环境和要求、护理人员普遍的压力源等造成了其某些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军队护士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我国常模,且抑郁状态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军队护士中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人群特征是:25~35岁、6~15年护龄、情绪不稳定、A型行为者口。。也有研究表明,军事应激条件下军队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好,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2.4不同科别及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关于特殊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较多,尤其是精神科、急诊科、ICU、院前急诊门诊和小儿急诊科及手术室等特殊部门的护理人员,多数表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及其他综合科护理人员,可能与其特殊职业环境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的偏见有关。也有报道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科室人员,可能与其接受较多的心理知识有关。另外,手术室护士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普通护理人员,且其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普外科病房护士;而急诊、院前急诊门诊和小儿急诊科的护士较一般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护士更容易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强迫、敌对等。ICU护士具有更多的应激源,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低于普通内科护士,分析原因其相关性较大的不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而是管理及人际关系,护理专业价值体现及工作内容等方面的问题_2。而艾滋病病区护士抑郁和焦虑评分均值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造成艾滋病病区护士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对艾滋病预后不良和传染性的恐惧,担心职业暴露,护理难度大,家庭和社会支持理解不够。不同性质医院间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张丽对乌鲁木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整群抽样的调查显示,综合医院护士较肿瘤医院护士心理问题更为突出,综合医院护士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肿瘤医院护士表现为强迫和恐怖。其原因可能为综合医院较肿瘤医院患者病情复杂,病程变化快、危重患者相对较多、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心理压力大;而肿瘤医院患者病情相对单一,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死亡有心理准备,相对缓解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5应激状态下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应激是个体察觉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现代认知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心身健康的中介变量影响着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在严重应激状态下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发生异常。在突发SARS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士SCL一90各因子得分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及常模,其中躯体化、精神病性、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焦虑、强迫等均有显著差异,可能与SARS疾病的特殊性、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角色冲突等因素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其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使得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魏丽丽等研究发现护患纠纷事件中,护士SCL一90的9个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其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低;其中护士SCL一90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个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除偏执、精神病性外,均与社会支持量表(SSRS)的4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除了与心理应激源的大小有关以外,还受个体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会加重应激反应,采用此应对方式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成熟型应对方式者低。

2.6不同人格特质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格是一个人持久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倾向,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应对时依其性格特征以习惯化的方式来面对出现的问题。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环境应激中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护士的人格特征会影响护士对压力的感受,焦虑程度高的护士感受的压力更大,A型人格作为压力作用于人的重要中介变量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A型人格的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低,心理健康水平差。邹志方等研究发现,A型性格护士SCL一90总均分和其余9个因子均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和全国常模,阳性心理症状检出率为54.8,主要分布在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偏执、焦虑;且A型性格护士的不良心理作用超过了专业训练对心理的调适作用,其可能起到紧张“增敏”作用,故对紧张较敏感,在紧张源作用下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A型人格的人恰好可以成为促进各项事业积极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帮助护士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做到扬长避短非常重要。

2.7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性别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高护生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主流力量,其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势必会影响护士角色适应过程,从而影响护理质量甚至护理事业发展的稳定。有研究显示,高护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体现出一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如合群性差,聪慧性低,情绪不稳定,缺乏恒心,世故,保守,紧张激动,好强固执,多疑,忧虑,自持等,在应激事件面前常倾向于采取不成熟防御方式和过多的进行掩饰,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在1份有关不同学历层次临床护生的调查中显示_l3,大专与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本科护生学制5年,毕业时年龄较大,相对于整体工作年龄较小的护士群体来说其自我调节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反而较大专生差,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专业心理矛盾。此外,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校男护生和临床男护士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女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护士,这可能与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和社会差异有关。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全民健心 全民健身 身心关系 健康素养 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081-02

一、关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心”的诠释

(一)全民健身的内涵

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增强力量,增加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和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其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全民健心的内涵

全民健心是面向全体居民,以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为直接目的,以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构完善的社会心理支持与服务体系、全体居民主动参与为途径的实践活动。

健心的实质是两个提高: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基石。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挥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心理素质包含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和心理行为。提高心理素质就是要开发人的心理潜能、激发人的心理能量、把握人的心理特点、优化人的心理品质、规范人的心理行为。

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化,生态问题越来越尖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交往越来越复杂,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人们需要较高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竞争与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2.心理健康决定幸福指数。近几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并且后面的健康层次是以前面的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并非一个绝对、恒定的概念,而是具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动态指标。

心理专家将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三个等级: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者,二是轻度失调心理者,三是严重病态心理者。相应的,心理咨询也分为三类:发展性咨询、适应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心理健康者主要拥有的品格为乐观、自尊、外向,这些优良的品质帮助他们在各种情况下更能体验主观的幸福。

二、“健身”与“健心”的辩证关系

身心关系,中国古代称之“形神关系”,西方则称“灵肉关系”。身,是指相对于人的精神的感性肉体,即人的物质性躯体;心,则是指相对于人的躯体而言的精神、意识、观念、情感。

(一)人的生理状况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说明了心对身、心理对生理的依赖关系,体现了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原理。对个体而言,生理健康则机体系统功能正常,个体情绪积极稳定,思维敏捷清晰,注意持久集中,处事理性客观。同时,心理能量增强,活动范围扩大,活动兴趣增多,表现出生命活力。相反,生理上的轻微不适会使人情绪低落,兴趣减弱。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健康的身体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全民健身,强健体魄,增强体质,有助于国力昌运,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二)人的心理状态对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对人体健康具有巨大影响。所谓“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体生理机能的改善,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们在一种良好的、旺盛的状态下工作、学习和生活,使人体的生理状态显示出向上的活力。反之,任何过分的心理反应或异常的心态变化,有可能导致生理病变,产生心因性疾病。

健康的心理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全民健心,优化环境,提高素养,有助于提高士气,增加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因此,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三、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

(一)普及知识,提高全民科学健康素养

健康是人类有效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普及健康素养,有助于指导和帮助全民正确处理生理、心理和环境等问题,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培养健康行为,自觉维护健康。公民健康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内容。

(二)科学引导,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有一个基本的估算:健康有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面对当前我国不断增加的生活方式病,药物、手术、医院、医生的作为受到限制,唯一可行的是每个人都摒弃不良习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特别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自信乐观,喜怒有度,静心处事,诚心待人。

(三)防微杜渐,增强学校心理教育实效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民族的兴衰存亡。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配备专职专业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特点,确定心理教育内容,拓展多种教育途径,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面向全体开展心理辅导,针对少数开展个体咨询,重视学生潜能开发。

(四)统筹规划,建立社区心理服务站点

心理健康服务已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范畴,配备功能完善的社区心理服务站点和专职心理社工开展心理服务。一是聘请专家为居民讲解心理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精神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二是有效开展个案辅导,有针对性地为居民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等提供心理咨询。三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缓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压力,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同时,为社区特殊需要人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跟踪监测,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五)聚集资源,建成健心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培养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精神卫生工作者等,分层开展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精神卫生工作者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的专业人员。

(六)创新形式,广泛开展全民健心活动

结合实际,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扎实开展全民健心活动,推进社会健康和谐。一是要通过宣传展板、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二是聘请高校心理专家、著名学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传授心理调适方法,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三是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居民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总之,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力,是幸福快乐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健康既需要健身,也需要健心。科学健身,才能促进全民健心;调控心理,更能促进全民健身。

[ 参 考 文 献 ]

[1] 肖汉仕.全民健心的必要性、途径及功能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1,(3):208-211.

[2] 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71-75.

[3]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Z].2011-2-15.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第15篇

摘 要:通过对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阐述了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智力、情绪状态、人格、自我介绍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中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加,也逐渐意识到健康对中学生的重要性。目前,正是中学生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紧张,性格内向,缺乏锻炼,加之家庭压力,社会的影响等种种原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困扰,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促进心理健康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中学生的智力、人格、情绪、自我概念等不同的心理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1.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健康的全面关注的表现。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国际心理卫生协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估计自身能力;(3)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持有个性的完整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10)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国内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1)智力正常;(2)能够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3)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4)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5)意志健全;(6)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7)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8)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9)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2.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中学生大多属于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1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及精神分裂等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更多的心理困扰,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而体育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个性、人格、自我概念、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智力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力、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中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3.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及其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人格的发展。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4.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心灵、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三、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只有根据自己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心理健康,反之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体育锻炼应因人而异,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一种锻炼方式是散步、慢跑,另一种锻炼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练习体操与放松练习相结合,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20~30分钟。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身体健康寓于心理健康,不良的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而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中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因此,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4).

[2]赵玉梅.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中等教育研究,2006.

[3]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