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历史大事件范文

历史大事件范文

历史大事件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1篇

我们的历史教师在进行重大历史事件的评述时一定要坚持以下几个标准。首先,一定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们历史老师在做历史事件的评述的时候一定要善于使用通俗易懂,学生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切忌照本宣科,否则学生难以记住,即使记住没有理解也不会达到历史教学的目标。再者,一定要客观,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的时期,我们的历史教师在评述历史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尽可能的客观,不要灌输个人的观点,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这样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评述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

只有采用正确的评述方法才能将重大的历史事件评述到位。

1.坚持正确的立场

历史教师在评述历史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例如在评述希特勒的相关事件时,希特勒完全站在了世界人民和历史的对立面,无论其做什么,都应当批判。

2.坚持历史评价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涉及的历史人物,一定要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例如,在评述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从道德上讲李世民是负面的,但是要是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李世民只能那么做,否则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反而是不利的。

3.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

历史总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的场合中,往往一些历史人物主观上积极善良的愿望并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有的时候坏的动机反而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因此我们在进行重大历史事件的评述时,一定要把效果和动机相结合,不能只侧重一方,而且要把效果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效果才能最后真正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但是动机又与效果紧密相连,所以也要兼顾。

4.坚持阶级分析法

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在评价历史人物和组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他们所处的阶级去分析他们的言行和活动。如康有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我们评述任何历史事件的时候都要把阶级属性贯穿其中。

三、结束语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2篇

为了让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看不到枯燥和呆板,让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永远挂着满足的笑容,为人师者的我,在每年的暑假都付出许多精力,为新一轮的授课调整自己的教案。虽然已是讲了好多遍的课程,但是每当我翻阅教案时,脑海中总会涌出新的想法,于是我把新的知识点记录下来,教案变得充实起来。看来,孔子说的“温故知新”真是至理名言。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案里的一句话“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引起了我的思考——既然和陈独秀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袖,举足轻重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他们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呢?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为兴业路76号)召开。出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有学者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如此重要的会议,和陈独秀竟然都没有出席。带着问题,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众多分析者列举的数条理由中,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陈独秀也好,也罢,当时他们对中共一大的召开并不重视,认为它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的会议而已。

历史的长河向前奔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逐渐引人注目。目前,关于它的研究,中国、日本甚至欧美的相关学者已经出了很多专著。历史往往就是如此,当时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后来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经岁月的洗礼,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结果,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当年的小事件孕育了大历史。

[思维互联网]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3篇

1、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标志着宋朝的建立,史称北宋。

2、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3、北宋统一战争。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略,举兵平荆湖、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诸割据政权,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只是实现局部统一的战争。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重大历史事件;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31-02

历史教育以其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人类经验,赢得了人文社会学科核心课程的位置。历史学习不仅是接受前人的传统,继承前人的光荣,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更可以借助历史事实锻炼我们的思考,提高质疑、尝试、反省乃至包容、理解、欣赏能力。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学习、了解历史能增强国家意识、民族认同和历史使命感,懂得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对社会的发展趋势、对国家政策的制定、理解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基于上海市德育课题“重大历史事件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实证研究”,我们关注的是个体生活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大学如何创造一种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育环境,在上海九所高校师生中通过访谈和问卷(发放调查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的方式,分析探讨高校重大历史事件主题活动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关系。

一、大学生对历史事件认识的现状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3.78%的学生对历史事件很有兴趣,另有50.11%的学生对历史事件有点兴趣。但在回答对事件的关心程度及相关历史的了解问题时,虽然有83.48%的学生表示很关心,却只有30.84%的同学表示很了解(见表1、2)。在被要求写出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相对应的主要人物时,学生们能写出新中国成立、鸦片战争、改革开放及相关人物,其他事件也能写出一些,却不能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表3是大学生获得资讯的渠道统计,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学生接受知识、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是传统的纸质媒体、影视作品,课堂、学校主题活动选择比重较低。这些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求知欲望,但他们对中国的近代史知识比较欠缺,课堂之外,学生们关注的可能仅仅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

在数据分析中我们还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程度、对历史资讯的了解渠道是有区别的。性别与“对历史事件感兴趣程度”的点二列相关系数为-0.14047,p

二、对重大历史事件与个人成长关系的认识

在回答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问题时,共有58.67%的学生给出了合计38个回答。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九一八事变(16.61%)、南京大屠杀(12.18%)、抗日战争(8.86%)。学生们对自己选择的解释(见表4)显示出重大历史事件在培养、孕育爱国情怀、民族热情和增强责任感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在学生人格建构中需要拥有的元素。

三、对目前学校历史教育现状的判断

调查中有47.38%的大学生认同高校重大历史事件主题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成熟有很多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咨讯的完善、思维的深刻和人格的建构上(见表5),仅有1.74%的大学生认为高校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成长没有帮助。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此类活动的信息渠道比较畅通,但在参加与否的行为选择上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60.58%的学生时常参与、3.77%的学生总是参加、35.65%的学生几乎从不参与。数据反映了大学生在重大历史事件主题活动知、行上的不一致,虽然在思想上认识到其意义,可是却没有参与的热情和行为。这种现象在不同政治面貌、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都普遍存在,不管是一般学生、团员、党员,还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六个变量上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的启示是,应更多地关注活动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并在方式方法上做更多积极有效的探索。

“对学校举办的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主题活动印象深刻” 问题的答案中,九一八纪念活动(21.64%)、国庆纪念活动(19.4%)、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活动(17.16%)、辛亥革命100周年(17.16%)排在前四。在“学校中哪些活动最吸引你”的问题调查中,同学们的选择分别为:重大历史事件主题活动33.27%、学术交流与讲座30.72%、社团活动20.35%、学业就业指导类讲座12.89%、其他1.76%。选择重大历史事件主题活动的仅三分之一,通过和大学生的交流,汇总大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有:历史资讯具有事实性,在信息时代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学业负担重,时间紧张,活动的日期与社团活动密集或复习迎考时间段重叠;活动形式大同小异,给出的判断多过于描述和还原,给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空间仍然很小;相对事实性的历史资讯,一些非知识性的、情景性很强的东西是需要在人际互动中体会、感悟的,这些对个人发展更有作用。

四、历史教育与人格的相关性

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雷蒙德·卡特尔教授编制的16PF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许多国家修订。16种个性因素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独特的人格,完整地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全貌。我们在调查中选用了16PF中稳定性、有恒性、世故性、自律性四个人格维度。将其与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兴趣程度、重大历史事件参与意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次数、新中国历史教育必要性的主观认识等七个变量做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6。

个体对历史事件的感兴趣程度与个体的有恒性有显著正相关(.19***),感兴趣程度越高,个体的情绪稳定性、道德感也比较高,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也都能沉着应对。个体对学校重大历史事件主题活动的参加意愿与人格中的有恒性、自律性有显著地正相关(.16**、.12*),那些积极主动参加此类活动的个体,同时也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会持续地去追求;对人对事都有比较强的责任意识;崇尚并遵从行为的社会化标准和外在强制性规则的水平比较高,自我激励意识和能力比较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次数、对在高校中进行新中国历史教育的必要性程度的判断与稳定性、有恒性和自律性三个人格变量都呈现出显著相关(.15**、.14**、.12*;.15**、.22***、23***)。在样本中有20.78%的学生表示3次以上参观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表示有很多收获(见表7)。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5篇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大规模的铲灭佛教的运动,最著名的是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分别是:

1、北魏太武帝灭佛,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他还听信崔浩的谗言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

2、北周武帝灭佛,当时佛教兴盛,人民不事生产,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安全。这次灭法只毁像破塔烧经,令僧尼还俗,不杀僧人。共还俗僧人300万人,退寺院4万座,这是历史上的第二次灭佛;

3、唐武宗灭佛,唐立国以来,历代君主的推崇使得佛教势力迅速膨胀,对社会造

(来源:文章屋网 )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6篇

2、孙中山授勋:1924年是农历甲子鼠年,这一年也发生了许多的大事件,这时候的清政府已经覆灭。北京政府总统曹锟众议院议员改选令,同时孙中山在广州大元帅府主持授勋典礼。在这么极短的时间内,民国的政体间发生了多次的变换,大体上依旧混乱不堪。同在这一年,广州的雷峰塔因为年久失修,发生了一场大火。内地的军阀也在这个期间开始较劲,江浙战争也是发生在这个时候,也为第二次直奉战争埋下了导火线。

3、西安事变:1936年是农历丙子鼠年,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一年,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西安事变的发生成为了由内战转为共同抗日的标志。著名的作家鲁迅先生,也在这一年逝世了。

4、1948年是农历戊子鼠年,抗日战争也来到了关键时刻,太原战役也在这时候爆发。同年,溥仪皇帝堂妹川岛芳子被国民党政府判以“汉奸罪”,执行死刑,享年43岁。

5、1960年是农历庚子鼠年,这一年是著名的非洲独立年,仅在这一年内,就有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在世界的另一端,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同年,中国自主独立建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成功升空,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太空探索领域。

6、1972年是农历壬子鼠年,这一年的香港因为持续降雨,导致香港多处山体滑坡,造成了大量的死伤。

7、1984年是农历甲子鼠年,越军在这一年打响了两次对老山的反攻战役。

8、1996年是农历丙子鼠年,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周年。同年,云南丽江发生7.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17366人死伤,直接经济损失40余亿人民币。

9、2008年是农历戊子鼠年,这一年对于中国来说是腾飞的一年,不仅举办了奥运会,还在这一年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唯一遗憾的是,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革命;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76-01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新中国成立63周年,同时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的第二年。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这样的成绩,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

我党9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30年,常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90年来,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革命,成立了新中国,上个世纪的1949年,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二是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以后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改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一件大事:党带领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始,就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为己任。而当时的中国,在黑暗的北京政府统治之下,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为了迫切要求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争取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对自己理想和信念毫不动摇的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反动派的野蛮屠杀所吓倒。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党的召唤,冲锋在前,英勇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千多万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央委员以上的高级领导干部就有一百多人英勇献身。毫不夸张地说,共和国大厦的基础是无数革命先烈的身躯托起的,共和国的旗帜是无数共产党人的。

第二件大事:党带领人民采取包括统一全国财经、抗美援朝战争和运动等系列措施后,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并积极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从一片空白中着手新中国的建设,对私改造,30年间,经历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之战、中苏珍宝岛之战、、唐山大地震等困难和问题,其中的艰辛和曲折可想而知。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百废待兴的烂摊子。这就使得恢复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十分紧迫。为此,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采取了统一全国财经、发动抗美援朝战争和开展运动,及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在统一全国财经发面,为了制止由于投机资本操控而加剧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主要是采取组织了两大“战役”,即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使得国营经济初步掌握了稳定市场的主动权。在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的时候,党中央在1953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提出后,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全面展开。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得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实现了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创造和奠定了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党带领人民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后,胜利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从第二代领导人开始,重新拨乱反正,恢复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束了阶级斗争的混乱状态,实现了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相当艰难第二个转变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中国经济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到了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一样是那么的艰辛。每一个三十年都是巨大的飞跃,巨大的进步,都是创造世界奇迹。在这三十年中我们遇到了自卫反击战、、动乱、猖獗,下岗人员众多、几次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地震、洪水、冰雪、干旱等困难等问题。再高的山,我们都必须翻过去,再深的水,我们都必须淌过去。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艰辛与困难都是史无前例的,只有团结起来,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全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才能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一直在9.5%以上,这绝对是一个世界奇迹的“中国模式”。它改变了全人类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历史命运,近3亿多人口摆脱贫困,13亿的生活正在现代化的小康社会迈进。现在我们提倡的是和谐社会,最大的和谐,是天下的和谐;最大的发展,是全球的共同发展。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做到“与时俱进”,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大党的威信,树立了大国的威望。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8篇

(2)1930年的一天,菲洛克在底特律的街上行走时,一名婴孩从高处窗口坠下落在他身上,两人都平安无事。

(3)林肯与肯尼迪都是遇刺身亡,两人都有极多相似的地方:

林肯在1 860年当选总统,而肯尼迪在1 00年后的1960年当选总统;

两人都在妻子陪同下的星期五遇害;两人都极关心黑人权利;两人均在白宫有一名儿子死亡;两人都因后脑中弹死亡;

林肯在福特戏院遇刺,肯尼迪在福特汽车公司制造的林肯牌汽车中遇刺;

继承他们的副总统都叫詹森,而且都曾任参议院主席,出生年也相差100年:

林肯的私人秘书与肯尼迪同姓,肯尼迪的秘书又叫林肯;

刺杀林肯的凶手比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早出生1 00年;

两名凶手都在受审前遭人谋杀;

刺杀林肯的凶手事后由戏院逃到一个谷仓,刺杀肯尼迪的凶手事后由货仓逃到一所戏院。

(4)1975年,一个乘电单车的人在百慕大被出租车撞死,巧合的是在一年前死者的哥哥也是乘同一辆电单车在同一条街上被同一辆载着同一个乘客的出租车撞死的。

(5)1883年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女子被男人遗弃后为情自杀,她哥哥因此找那男人报复,向他开了一枪,子弹擦过他脸庞,打入一棵大树中,她哥哥以为已将那男子杀死便立即自杀。30年后那男子用炸药炸开那棵大树,那颗嵌入树中30年的子弹竟穿过他的头部将他杀死。

(6)“泰坦尼克”号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在发生这一件事的1 4年前(1 8 98年),摩根・罗勃森出版过一部小说,描述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号豪华邮轮作处女航行时撞向一座冰山沉没,死伤者众多,而小说中有不少细节与真正的沉船事件极为相似。其相似之处:

船名:泰坦号/泰坦尼克号

遇难月份:4月/4月

乘客:3000人/2207人

救生艇数目:24/2 0

载重量:7 5000吨/66000吨

长度:800英尺/882.5英尺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9篇

2、1996年,台海。

3、1984年,视察深圳,中英联合声明。

4、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日邦交正常化。

5、1960年,饥荒,中苏交恶。

6、1948年,三大战役。

7、1936年,西安事变,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西北。

8、1924年,国内不清楚,国际列宁死了。

9、1912年,清朝灭亡,孙文、袁世凯先后当选临时大总统。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10篇

一、拓宽

所谓拓宽,就是要拓宽教材所涉及的范围,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与补充。总的来说,这是由现行历史教材不足、范围局限所决定的。对于复习过程中的拓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拓宽。历史基本理论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考试题也经常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能力。但是教材中几乎没有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所以历史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对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2.史实与史料方面的拓宽。由于教材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主要的历史现象的知识描述和介绍不够详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对史实和史料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史实与史料知识的拓宽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拓宽。现在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相关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与渗透。因此历史教师要及时对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进行拓宽,尤其是与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科目如语文、政治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二、挖深

所谓挖深,就是要深入地挖掘历史的内涵和外延,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挖深对于提高复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挖深,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一般来说,复习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挖深。

1.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景和原因方面进行挖深。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与原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与高考成绩。

2.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方面进行挖深。由于各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篇幅有限,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教材在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叙述时,尤其是对事件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描述时,往往不够全面或只局限于一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挖深,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知识水平,增强历史学习能力。

3.通过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进行挖深。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地理位置的影响,因此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作为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多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无论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还是进行纵向分析比较,都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历史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三、提高

所谓提高,就是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历史事件 历史真实 历史资料 历史记忆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10-0108-05

历史真实(historical reality),是指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生的事件;历史记忆(historical memory)。狭义上是指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或目击者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和回忆,广义上说,还包括历史学家对第一手资料加以整理和编纂形成的历史著作。这里主要讨论狭义上的历史记忆。简言之,历史真实与历史记忆之间就是历史事件与历史资料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自90年代以后,随着历史记忆研究思潮的兴起,西方学术界对历史真实与历史记忆之间关系的注意和研究,把史学理论从历史认识论重新拉回历史本体论的层面,进一步深化了史学理论研究。在对历史真实与历史记忆关系的研究中,很多学者注意到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亲历者本身也是有主体性的,历史事件亲历者对已经逝去的历史事件的回忆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来环境因素的影响,难免不带有片面性。比如,1986年在以色列对二战中纳粹集中营守卫德姆扬尤克(John DemjanjuK)的指控,很多证词是失真的,德姆扬尤克并非证词所陈述的那样残忍。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一些国家的一些人无法正视自己过去的一些方面”,是由于记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情感色彩,换言之,问题不是出在记忆本身,而是出在当下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当一个人的记忆与另一个人的记忆、一群人的记忆与另一群人的记忆发生碰撞或冲突时,比如,在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与波斯尼亚的穆斯林之间,“人们通常陷于无休止的、无法以任何明白的方式仲裁的记忆竞赛中”。

上述关于历史真实与历史记忆之间关系的分析颇具学术意义。但是,论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观点。梅吉尔认为,彼此竞争的历史记忆与真实的历史事件“不相关”,“真正的历史与记忆的延续相去甚远”。帕斯默(John Passmore)则断言:“正像没有任何描述是关于法国革命的正确叙事一样,不可能有关于事件的正确描述那种东西。”这就引发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历史事件与历史资料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历史研究从中应该得到怎样的启示。本文对此试作进一步探索。

一、自然事件与历史记忆

自然事件是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发生的事件。自然事件种类繁多,山崩海啸、洪涝干旱等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并使人类对这些现象做出反应。人类做出反应的任何自然事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事件的因素,因为与人类无关的纯粹的自然事件是“自在之物”,超出人的认识之外。文字产生之后,人类开始把自己的反应和观察记录下来,使自己与自然界之间的信息反馈成为字面上的存在。自然事件是短暂的,有时甚至转瞬即逝,但关于事件的文字记录却可能保留下来。成为超越时空的存在,成为后人了解历史上自然事件的直接依据。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靠近印尼的海域发生了海底地震并引发严重的海啸,这是一起自然事件。事件发生后,我们从媒体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报道,其中包括当事人的回忆。分析与此次海啸相关的历史记忆,至少可以得到如下两点认识。

第一,历史记忆是历史事件的碎片,通过拼合这些碎片,研究者可以有限度地复原历史事件,但永远不可能复原历史事件的原样。在文字媒体上,我们看到对印度洋海啸的各种情形的报道。

《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7日第3版“图片报道”说,当地时间26日上午8时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目前在印度已造成超过1000人死亡。该报2005年1月2日第3版《我救援队在印尼展开医疗救助》一文则说,联合国预计海啸可能造成15万人死亡,确切的死亡人数很难在短期内统计出来。是否几个月后就能得到此次海啸中死亡人数的精确数字呢?大体上的数字应该是可知的。但是,历史记忆信息与历史事件信息之间并不对等,在任何情况下,历史记忆信息之和少于事件本身的全部信息。历史事件是全息的,有多少参与者就有多少见证人,也就潜在着多少历史记忆信息。在多数情形下,并非全体当事人的见证都被记录下来,这就意味着事件全部信息之和要远远多于历史记忆给定的信息。《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9日第5版《我在披披岛度过不眠之夜》一文,叙述了中国旅行社一位导游的亲身经历。借助此文,我们得以知晓海啸发生后的一个场景。借助多个类似的历史记忆,我们可以不断增加对此次海啸的了解。但无论知道得如何多,也很难得到全部信息。因而,假定历史学家得到的全部历史记忆都是真实的,这些历史记忆复原出来的也只能是无限真实的一部分,是有限的真实。历史学的批评者说,历史记忆不过是历史事件的碎片。这固然不错,但历史碎片并非没有重要价值。

第二,历史记忆本身的信息有局限性,它是特定时空的产物,与叙述者个人主观感受有关。历史记忆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它是个案的、具体的,它与历史事件之间有直接关联,但这并不意味着全部历史记忆都是可信无误的。历史研究者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记录同一自然事件的多种历史记忆之间有时不完全一致,甚至可能彼此矛盾。在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灾难中,从最初报道的死亡数千人,到最后报道死亡数十万人,在死亡数字差异的背后,既有叙述者叙事时间的差异,也有叙述者所处空间的差异。在有的亲历者的历史记忆中,此次海啸令人十分恐惧,而有的亲历者的描述则相去甚远,这与主体在事件中的空间位置和个人感觉差异有关。因而,个性化的历史记忆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是正常的,需要作具体分析。不同的历史记忆之间的差异和竞争,并不能成为否定历史事件存在的证据,相反,它可以使历史研究者较全面地了解自然事件,并对相关史料的性质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社会事件与历史记忆

社会事件是指发生在人类社会当中的事件,这个社会可以是一个家庭、社区,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国际社会。如果说自然事件发生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社会事件则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在自然事件中,人类是主体,自然环境是客体。无论在何种不同的时空中,所有的人都处于主体的位置。在这里,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或冲突。而在社会事件中,构成事件角色的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是一种交互关系:对于甲群体来说,乙群体是客体, 自己的群体是主体;但对于乙群体来说,情形正好相反。在这里,是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或冲突。从逻辑上说,社会事件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关系的特点包含自然事件与历史记忆之间关系的特点,但又具有自然事件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关系所不具备的特点。像自然事件一样,社会事件也是全息的、多角度的,与之相对应的历史记忆则是相对有限的,社会事件的参与者也是有时空性的,因而有主体性。这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社会事件与历史记忆之间在彼此关系上所独具的特点。

社会事件有两类,一类是和谐性的社会事件,另一类是冲突性的社会事件。和谐性的社会事件,反映在相关的双方的历史记忆中,内容大体一致。冲突性社会事件的情形则大不相同,需作具体分析。2002年1月7日,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新华网”报道了对同一事件的两则消息,全文如下:

新华网新德里1月6日电(记者熊昌义)

据印度明星新闻电视台报道,印度军队6日下午在印控克什米尔蓬奇地区击落一架巴基斯坦无人驾驶侦察机。

电视台援引印度军方人士的话说,这架侦察机侵入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8公里,飞机残骇散落在实际控制线两侧。

印军方人士称,巴侦察机是被印度地面部队高射炮击落的。

新华网伊斯兰堡1月6日电(记者孙浩)巴基斯坦三军公关部发言人6日晚间发表声明,断然否认印度军方关于当天下午在印控克什米尔蓬奇地区击落一架巴无人驾驶侦察机的消息。

这位发言人说,当天在巴印“实际控制线”附近并没有发生过巴军机被击落的事件,印方的指称是“彻头彻尾的捏造”。

他还说,根据可靠的报道,印度军方5日在查谟地区损失了一架遥控飞行器,而印度另一架米格-25军用飞机也于4日在某机场坠毁。他指出,印度宣称击落一架巴基斯坦飞机是为了掩盖印方的损失而采取的伎俩。

这是冲突性社会事件与历史记忆关系中司空见惯的一个案例。类似的案例在民事诉讼、商业纠纷、国际冲突中,屡见不鲜。分析上述相互对立的历史记忆,我们从中至少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第一,从这两份历史记忆看,事件的内核是存在的。在这里,一方说是一架“无人驾驶侦察机”,另一方则说是“一架遥控飞行器”或“一架米格25军用飞机”。也就是说,双方都承认存在着飞行器坠落地面这一事件。就这一事实内核而言,这是一桩纯粹的事件,犹如自然事件一样,不存在任何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或内涵。贝克尔早就指出:“就事件本身而言,它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它之所以对我们具有某种意义,并不是由于它本身,而是由于它作为另外一些事情的象征。”波普尔也曾说:“事实本身没有意义,只有通过我们的决断才能取得意义。”

第二,在冲突性的社会事件中,至少存在两件以上内容对立的历史记忆,它们都在述说各自的“事实”。假定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两个各自封闭的社会,印度国内的人们形成的历史记忆是,巴基斯坦军机“侵入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8公里”,随后被印军击落;巴基斯坦国内的人们形成的历史记忆是,“印方的指称是‘彻头彻尾的捏造’”,是一种“伎俩”,实际情形是印军于4日和5日分别坠毁过自己的军用飞机。法庭上普遍存在的控辩双方相互对立的证言证词,也属此种情形。因而,在冲突性的社会事件中,即使我们仅仅看到一种历史记忆,也应该设想还有另一种相反的历史记忆存在:

历史记忆之一: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被暗杀。

历史记忆之二:1865年4月14日,林肯正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的一个私人包厢里看戏的时候,

约翰・威尔克斯・布斯突然向林肯开枪,然后跑到舞台上喊道:“应该这样对待暴君!”这就提示我们,在冲突性社会事件中,历史记忆中一方的缺席是值得怀疑和审慎对待的,我们看到的“证据”很可能是片面之辞,甚至可能是伪证。

第三,在冲突性的社会事件中,历史记忆与历史记忆之间内容的互斥与历史记忆背后的主体立场有关。无论是印度军方还是巴基斯坦军方,也无论是美国内战中的北方还是南方,都在表达着自身的利益,甚至可能表达着各自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意识形态,都在为自己说话,为自己作证。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历史记忆与历史记忆之间内容冲突的根源。贝克尔所说“从内涵的意义上讲,历史事实在来源上已经有了陈述”,正是这样的意思。生活经验和史学实践告诉我们,问题并未就此而止。从超然的立场来说,社会事件与自然事件一样,真相只有一个,两个以上宣称“真相”却又相互对立的历史记忆至多有一真,也可能都失真。为了使伪成真,于是造伪者便有意销毁档案或篡改历史记忆。善良的人们常说,谎言终究是谎言,真相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但这有一个前提,真实的历史记忆得以保存。如果真实历史记忆被销毁,某一事件的真伪将永远无法大白于天下。《人民日报》2000年10月9日第七版《瑞士爆出9亿美元洗钱案》一文报道了如下消息:

新华社日内瓦10月7日电(记者严明)

据瑞士新闻媒体报道,瑞士警方本周末搜查了设在瑞士西部城市洛桑的一家金融机构,理由是怀疑该机构的一名员工与意大利黑手党勾结进行“洗钱”活动,涉案金额高达15亿瑞士法郎(约合9亿美元)。

……

这家金融机构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经过调查核实没有发现“确凿证据”证明有洗钱行为发生。案件主要嫌疑人是该机构的一名资产管理顾问。此人目前正在国外。他声称自己是“无辜”的。

据有关人士分析,由于媒体的报道,此案当事人已经有足够时间销毁证据,给案件调查增加了难度。

这是一起非权力拥有者与权力拥有者即国家之间冲突的事件。如果情形颠倒过来,即国家权力的拥有者对付一个普通国民,销毁事件证据就会变得相对容易。在专制社会里,此类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据《晋书》卷112《苻生载记》,苻生是苻健的三子,生性残忍,后被立为太子。苻健死后,苻生即前秦皇帝位。在位期间他任意杀人:亡将强怀之妻被“射而杀之”,苻生之妻梁氏及太傅毛贵、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无辜被杀,不久又诛杀了“丞相雷弱儿及其九子、二十七孙”,还“诛其司空王堕以应日蚀之灾”,“或剥死囚面皮,令其歌舞”,故《晋书》说苻生“荒耽,杀戮无道”,“人情危骇,道路以目”。他道德败坏如禽兽,去阿房宫途中遇一对兄妹,苻生“逼令为非礼”,此兄不肯。苻生杀之。他又让宫女与男子“裸交于殿前”。结果,苻生“在位二年”,苻坚顺天应人,杀死堂兄弟苻生,当了前秦皇帝。苻生被记载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暴君,早就引起史家的怀疑。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昔秦人不死,验苻生之厚诬!”问题是,是谁、为什么要诬蔑苻生?罗杰斯(Michael Rogers)认为,《晋书》的编撰者这样写历史,是唐代特定背景因素所致。这个背景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杀兄李建成当皇帝,情形与苻坚杀苻生当皇帝如出一辙。

根据《贞观政要》记载,李世民对于杀兄然后逼父退位自己当皇帝一事始终心怀芥蒂。他当政后采取种种手段逼迫史官大臣“改削浮词”,可能就是篡改唐朝实录。此后不久,唐太宗命史臣编《晋书》。罗杰斯认为,史臣为了发泄对唐太宗篡改唐代实录的不满,采取了“反讽”的笔法,有意把苻生 写成十恶不赦的皇帝,并设下一系列符号,“以暗示后人应该对唐太宗时期的官修史书及英雄人物采取怀疑的态度”。在这里,罗杰斯的分析或许有道理,但也有其他的可能性:既然唐太宗李世民能够篡改历史记忆,苻坚何以不能?我们也可推测,苻坚为了混淆杀害苻生而自立为皇帝的事实,销毁了对苻生有利的历史资料,并编造或夸大了苻生的残暴无道。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冲突性的社会事件中,仅仅保存着当权的胜利者一方的历史资料,而不见被害者一方的历史资料,这样的历史资料值得怀疑,应该审慎对待。冲突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涉案人销毁真实的历史资料与伪造历史资料往往互为表里。如果历史学家把传统的正史中有关苻坚杀苻生、李世民杀李建成的背景资料当成了确凿的证据,很可能会落入苻坚、李世民等人的“历史记忆陷阱”,被“胜者王侯败者贼”这一历史现象所绑架。

此外,史学的经验还告诉我们,在传说和神话类的历史资料中,其记录的文字内容未必反映真实的历史事件,却有可能反映真实的文化事件。《史记・秦本纪》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日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卯,女修吞之,生子大业。”若干世后,秦人先祖大费佐禹治水有功,“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舜赐姓赢氏”。又据《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然而,在商代甲骨文和西周铜器铭文中,在较为可靠的西周传世文献中,西方的秦族和南方的楚族分别被指为西戎和南蛮,与中原的商族和周族是文化上的异类。在这里,《秦本纪》和《楚世家》关于秦族、楚人起源的传说未必真实。从这些传说形成的“社会情境”分析,可以认为它蕴含着秦、楚二族与中原华夏族融合的历史事实。㈣又据《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父日太公,母日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自汉朝至清朝,历朝开国皇有类似神话。历代帝王诞生的相关历史资料,与其说反映了历史真实,毋宁说反映了传统政治文化中寻求帝王政治合理性的真实。总之,传说和神话资料作为特殊的历史记忆,需作文化的心理的分析。

综上所述,历史记忆表现为两类,一类是有关自然事件的历史记忆,另一类是有关社会事件的历史记忆。这两类历史记忆具有不同的特点,应该区分。就自然事件而言,不同的亲历者处在不完全相同的时空当中,会产生不同的历史记忆。即使处在相同的时空当中,由于不同的亲历者之间的认知差异,历史记忆也会有别。通过对这些有关自然事件的记忆的分析研究,历史学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复原相关的事件真相。就社会事件而言,历史记忆可分为和谐性历史记忆和冲突性历史记忆两类。在和谐性历史记忆中。事件中双方留下的历史记忆在内容上可能基本一致。但在冲突性历史记忆中,至少应该存在着两种以上相互竞争或相互冲突的历史记忆,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历史学家有可能找到事件的内核,即在什么时间和空间发生了什么,进而接近历史真相。梅吉尔说历史真实与历史记忆之间“不相关”或“相去甚远”。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有可能导致从根本上对历史记忆功能的贬抑。至于冲突性历史事件中对立双方彼此的对错是非,历史记忆本身不会提供唯一正确的答案。帕斯默说不存在对法国大革命的正确叙事,这一论断仅适于对法国大革命的价值判断层面,并不适于纯然的事件本身。一旦历史学家为冲突性的历史事件作出了价值性、道德性的判断,这可能表明该历史学家的研究工作已然卷入了历史事件所涉及的利益或意识形态纷争之中,他(她)已经不是在做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研究,而是在为自己(或特定集团)的利益或价值观工作,尽管该历史学家自己可能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Lawrence P.Douglas,The Memory of Judgment:Making Law and Histary in the trials of the Holocaust[M],NewHaven,2001。

[2]阿兰・梅吉尔,记忆与历史[J],赵晗译,学术研究,2005,(8)。

[3]John Passmore,Narratives and Events[J],History and Theory,V01,26,(4)。

[4]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A],张文杰等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5]波普尔,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A],田汝康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6]贝克尔,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A],田汝康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7]刘知几,史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8]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Michael C,Rogers,The Chronicle of Fu Chien:A Case of Exemplar History[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线索教学模式 抓住重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50

1 前言

初中历史作为中考必考的一门科目,在初中阶段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讲究教学策略注重教学方法。本文将具体论述一种教学方法:找准重点,抓住主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线索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2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线索教学模式的两种教学方法概述

无论是什么时期的历史知识,都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点构成的,因此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以及历史事件讲解的同时要对整个事件的这些基本要素讲解清楚。而历史知识的构成要素是可以转变成为历史课程中的线索进行串联知识点的。本部分将从两个方面具体论述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线索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具体包括以时间轴为主线索进行历史教学和以一个点为线索带动面的教学。

2.1 以时间轴为主线索进行历史教学

从古代史到现代史,这个历史发展过程有许多的构成事件,这些事件都有各自的起因、背景以及过程等构成因素,而这些诸多的过程因素难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遗忘现象并且会将这诸多的历史事件混淆。针对这样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时间为线索进行教学,将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先后顺序的排序,明确因果关系,最后达到使学生深刻记忆的目的。

以时间轴为主线的线索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够明确一个历史阶段内的各个重大事件,并将这些事件的重要程度进行明确,按照历史事件的重要程度对历史事件进行排序。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明确这个历史阶段的大背景,然后明确大背景下的大事件,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加入小的历史事件。

这样的时间轴为线索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在了解一个时间段内的历史背景后在此基础上明确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无论是大事件还是小事件。

2.2 以点为线索带动面的教学

所谓的以点为线索带动面的教学具体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个阶段内最核心的历史事件,以这个核心的历史事件为重点进行发散辐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任何时代的历史教学,而且可以在不同国家的同一时期进行穿插使用,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个时间段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这种教学方法在要求学生的历史基础扎实的同时更能够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

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历史综合能力,能够明确同一时期内的不同历史事件并合理传授给学生。这一以点带面的线索教学方式更适用于应用于历史事件多发的历史时期,这样才能够达到发散教学巩固基础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单一讲解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历史学习需求,要求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而以时间轴为主线和以点带面的这两种线索教学模式是相对合理的教学模式。本部分着重于以时间轴为主线和以点带面这两种线索教学方法的理论知识,希望能够为历史教学工作者提供教学方法上的借鉴之处。

3 例谈初中历史线索教学模式的应用

上文中已经明确了两种线索教学模式的方法,本部分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具体应如何以时间轴为线索进行教学和具体该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点带面。

首先是以时间轴为线索的历史教学,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例。教师可以将中国近现代史如上文所述划分为几个大的历史时期,然后再将各个时期的历史时期进行细化分别讲解。具体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时期、维新变法时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等等。这里以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为例具体明确以时间轴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基于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以时间轴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首先明确大的历史背景,然后在这个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大事件的讲解,再穿插小事件。针对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首先要明确鸦片战争的背景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破坏了英国扩大殖民地和营造海外市场的目的,在这个背景下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此次战争使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明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大背景以及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后,教师要对整个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整合,并以时间为线索将整个时期内的历史事件进行串联,最终达到明确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目的。

然后是以点带面的线索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用于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个历史时期或者历史事件为基本点,进行辐射和发散教学,要求学生以次为坐标进行统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提供。教师可以举出具体的历史事件,例如甲午中日战争,要求学生列举出甲午中日战争同一时期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根据国内外形势,可以总结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孙中山借机进行武装起义、兴中会成立、电影诞生、公车上书、台湾军民收复云林。甲午中日战争同一时期世界性历史事件并不多,但是从公车上书以及孙中山武装起义这两个历史事件来看,和辛亥革命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思想萌芽。因此这样的概括性以点带面的线索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以时间轴为主线索还是以点带面教学都要抓住一个历史时期或者一个具体历史事件,以线索教学的模式进行历史教学。本部分以具体事例明确线索教学方式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历史教学工作者提供教学灵感。

4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教学策略提供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讲解办法已经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效率和措施的要求。在初中历史方面,线索教学模式成为了不二选择。本文在明确线索教学模式的两个具体教学办法:以时间轴为线索进行教学、以点带面进行教学的基础上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内容为例,具体提供教学实例。希望能够使更多历史教学工作者了解线索教学模式,并应用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陈敬秋.影响初中历史教育质量因素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36).

[2]刘爱平.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J].中学时代,2012,(4).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历史课,历史意识,第二层次概念,教学评价,评课标准

一、重视历史意识培养成为当今历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

在历史教学领域,“历史意识”已愈来愈成为历史教学法的一个关键范畴。因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的记录。②基于历史学的属性,近年来历史教学界逐渐认识到,“学生不能仅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要“使学生藉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③

早在1925年,民国史学家何炳松在其《历史教授法》中即已包含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论述。何氏认为,历史课有注入和启发两种教学方法。“用注入的方法,一切研究同说明的责任统在教师一个人身上。用启发式的方法,由教师供给资料,叫学生自己去做建设的事业。”“教学法上的趋势在于养成学生自动研究的习惯”,也就是教师启发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教师补充参考资料,并且设计种种问题来提问学生,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历史课不仅要重视教科书的运用,而且要通过适当补充一些历史名著等资料,使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史识、目的、资料与偏见,了解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何氏有关“自动研究的习惯”之训练,实际上就是提倡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概而言之,重视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知识的建构过程,将历史意识的培养作为历史课的教学重心,从20世纪后期以来已经成为国际上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新路径。这也是我国现行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均强调历史意识培养的学术及实践背景。

二、培养历史意识,教学要准确呈现时代风貌,切忌盲目追求课程生活化

历史课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首要一条是要准确地反映历史的时代风貌。

我国新世纪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教师大多接受了历史课应坚持“时代性”,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世界”的新理念。虽然新课改的理念和总体目标是增强课程的生活化和加强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然而,历史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课的时代性首先应该是体现过去的时代风貌,而不是“以今度古”或一味地追求课程的生活化。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关键在于要呈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代风貌,也就是说要注意它的时代性、历史感。

三、培养历史意识,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关键概念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教学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概念。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时序、变迁、因果等概念的掌握列为历史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把握“历史时序”概念

历史学是以时序来构成其学科系统的。时序观念是发展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只有放到特定的时间架构下进行审视,才能显示出其意义与价值。

历史课培养学生的时序概念,关键要把握以下两点:

一是养成学生的历史“时序架构”。如熟悉使用时间术语,如年、月、日、世纪、年代,公元前、时期、阶段等;熟悉历史课程大体上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分期方式以及各个具体时期的先后次序呈现的;根据提供的数据、图片等,依据时间顺序建立一个时间架构,如年表、时间轴等;能以时间顺序的架构说明某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如法国大革命的发生等。④

二是养成学生的历史“时序思考”。这主要指能说明过去与现在的差异与相似之处;能根据学习主题呈现的内容,掌握某个时代中历史变迁与延续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能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时间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等等。

2.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变迁”概念

历史学的“变迁”指的是史学家依据相关资料对各种主题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在历史的长河中勾勒出一系列的变化,并依次建立历史分期和时序发展。

第一,历史课必须让学生对历史的基本时间次序有所理解,这是建立“变迁”概念的基础。这已如前述,这里不再重复。

第二,“变迁”经常指“事态”的变化。就是说,历史学家除了呈现历史事件发生的经过之外,更关注的是这件事是否对其他历史问题产生了影响。因此历史课除了要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外,还必须使之认识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某些关联性。

3.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因果”概念

历史学家历来重视探究因果关系,历史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在于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在历史教学方面,学生在把握因果概念时,往往存在若干误区,如将“原因”看成是特殊的“事件”,它具有某种力量,促成新的事件发生;在思考“因果关系”时,忽略了人的动机和意图的重要性;将“原因”呈现为一个个先后发生的事情或者简单的按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来排列,至于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关联性等一概置之不理。事实上,历史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不言自明的“客观存在”,哪些因素成为历史学家笔下的事件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史学家的选择及赋予这些因素的意义。而且,事件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因素汇集一起而产生作用的结果。“因果关系”犹如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而不是一个直线发展的因果链,更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罗列。⑤

综上所述,基于历史学科思考性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必然成为历史课的基本目标,也是评价“一节好的历史课”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要求历史课要注意注意准确地反映历史的时代风貌,切勿一味为了追求课程的生活化而造成“时代错置”,而且要引导学生把握时序、变迁、因果等历史学科的关键概念。

注解:

①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36页。

② 葛剑雄、周筱S:《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③ 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台北: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第144、156页。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14篇

一、新课程教材的编排体系制约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原因分析能力的发展

我们知道,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基本方法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但是新课程历史教材的编排,却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一般来说,专题学习一般到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才可以进行,在高中阶段应该以通史形式学习为主。新课程教材按照专题的方式编排,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但却忽视了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时序性。如果学生按照课本顺序进行知识记忆,那么在他们大脑中形成的是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他们不能完整地了解一个历史阶段的历史,更无法理解同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时往往分析不全面,丢分严重。

二、构建历史通史体系,提高学生历史事件原因分析的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通史体系内容基本由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构成。因此,构建历史通史体系应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同一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历史事件按通史顺序一一归纳到阶段中去,最后从三方面中概括出本阶段的历史特征。如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进行通史知识体系构建。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大大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重农抑商政策产生;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战争频繁,分封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进行了一系列变法运动,君主制、县制出现;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高峰。阶段特征: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这样就把三册教材中的春秋战国这一段的知识加以整合,从而形成该阶段通史知识体系。

三、运用通史体系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

如何在构建通史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运用通史知识体系来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呢?具体如下:第一步,先确定该历史事件所处的历史阶段。第二步,回忆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三步,思考判断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哪些与要分析的历史事件有因果关系。第四步,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具体表述出来。下面以例题进行说明。

例: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如下观点:

观点一: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是中国)的奇迹。

观点二: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观点三: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发生在西方(欧美),而是发生在东亚,日本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正在紧随其后。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你是否支持观点一?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2)观点二中“北大西洋的胜利”包括了西欧的发展,请概括指出自19世纪初到1945年西欧发展的主要原因。

历史大事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事件 原因分析 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高考选拔性色彩增浓,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与品质,提高他们结合历史史实分析思考能力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将历史事件各种原因区分清楚、有条理表述,才能让他们获得历史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一、历史事件原因分析的重要性与其类型

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有历史背景、经济、政治、文化、名族和杰出人物的个性因素等众多原因。一个事件结果的产生往往是内外因结合的结果。只有把历史事件还原到历史背景中,以当时的社会情况考量,才能认清事件发生、发展、变化及最终结果和意义影响。如2014年江苏高考卷选择题第8小题。以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的报道的一个历史事件为例,让考试思考新闻报道说明当时的政治情况。考生如能关注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主要是时间、当选的代表、妇女有了选举权,以及“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思考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是相应的民利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的历史事件。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能从历史事件中找到事件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事件发生的内在原因与外在因素等。就2014年高考的这道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的题目,就是这一历史事件能够发生的根本原因。当然,历史事件原因的类型是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深层次地找原因,从而获得对历史事件的清晰认识与把握,获得分析与思考能力的提高。

二、分清根本还是直接,精准把握历史事件深层理解

在历史学习中针对历史事件首先要知道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往往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历史进程中具有必然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这样的原因应该是一种历史客观,虽然事件的发生及其发生的时间可能会因为某个人或是某些人提早到来,但是其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下的一种必然结果。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事件的发生看上去具有偶然性,但是追究起来根本原因是原有的旧制度、旧思想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出现了不匹配。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根本原因是可以变化的,具有相对性,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性导致的,但是资产阶级具有这样特点也是有原因的,追究起来,是我国当时的国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约。可见,根本原因是相对而言的,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可以探究根本原因。做题时,我们要依据题目要求辨别其中谁是根本原因,也就是哪个原因是最深层的、最关键的。

直接原因往往是历史事件发展的直接的具体原因,往往是历史事件发展的导火线,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作用,具有较多偶然性因素。如“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一历史事件发生是因为禁烟运动造成英国的不满而发动侵华战争;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与政治原因。

分清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能够让学生知道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深层思考历史事件的意义与影响。

三、分清事件主客观原因,提高对历史辩证分析能力

主观原因是历史事件发生中个人或是阶级阶层的主体意识的推进与促成,客观原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是特定历史进程中不可变动的原因。如“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以中国失败、割地赔款收场。那么,为什么我们失败呢?客观上是敌人科技领先、武器先进,军队作战能力强,而主观原因则是大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落后,以及人为的内讧。如此,我们在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就能知道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如此的结果。再如“商鞅变化失败还是成功”的探讨中,有的同学认为其是失败的,列举了①商鞅变法靠的是打击贵族和牺牲老贵族的利益,动摇了秦国的根基,使得变化缺少上层的支持,从而根基不稳;②依法治国过于刻薄,严格执法遭到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们,导致许多人包括下层人民的不满;③商鞅崇尚依法治国,但是法是靠人来执行的,执行人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变法也就难以有效开展;④商鞅变法确实提升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但是秦帝国灭六国后很快灭亡与其变化也有一定关系。那么,我们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失败的观点,找到其中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并在第④点的分析与探讨中,让学生深刻懂得历史事件原因探讨的意义,增强辩证思考能力。当然,主客观原因往往与历史事件内因和外因是互为表里的。主观原因往往就是内因,而客观往往就是历史事件的外因。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如前苏联解体有主客观原因,有内外因,主观内因是由于前苏联本身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的泥潭,客观外因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和阴谋分裂活动。

另外,具体事件分析中,我们要关注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是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可能都不是唯一的,这其中还是有主次的。考试中一般只问主要原因,但是只有在历史学习中全面分析原因才能让事件更真切地展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及其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才能理得透、说得明。

总之,历史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只有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方面深层探究,才能更好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事件,理解历史现象发现历史本质才能更恰当、更合理、更有说服力。如此,学生学习历史有深度与广度,历史分析能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