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1篇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1一、帝国的建立,即 “六王毕,四海一”

1.秦统一中原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2.军事上的巩固

(1) 史实: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开灵渠,平定岭南;开“五尺道”,开辟西南。

(2) 意义:加强了北方的边防;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

3.评价(意义):秦朝的军事、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二、巩固帝国统治

1.地方制度:“废分封,行郡县”,即“海内为郡县”。

(1) 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推行:秦统一之后。

(2) 内容: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3) 性质: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4) 特点(与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5) 巩固: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6) 评价:实现了这样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

(1) 皇帝制度的创立:至高无上。

(2)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三公”的职责:丞相: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事。九卿:略。特点: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 朝议制度

概念: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评价: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4)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评价

1.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四、知识拓展

1.秦朝虽有太尉一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设立官员,而是由秦始皇自己亲自担任。

三公真正的确立是在西汉

2.秦汉时期:郡守和县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职,而不是向皇帝述职。

3.君主专制的两大基本矛盾:军权和相权;

中央和地方。两大矛盾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特征: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5.君主专制的弊端:独断性和随意性,不可避免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且容易导致暴政。

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执政过程中至关重要。

6.三公九卿的评价: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三公的出现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

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2一、夏商政治形式

1.商代的政治特点

(1) 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

(2) 实行宗法制;

(3)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 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 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4)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 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 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 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1)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3)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 评价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 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3)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

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3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仅仅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4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防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有。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增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5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当选为主席。③大会决定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实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有。

1956年,中国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根两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阅读答案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6年,“”开始。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中国确立了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祖国统一大业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2篇

一、古代中国政治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6.“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7.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8.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9.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1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

12.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13.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

1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15.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16.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17.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18.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19.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20.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1.宋初收精兵: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

作用: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22.宋初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

23.宋初制钱谷:地方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统一与安定。

2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同时,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25.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

26.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相权逐渐被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27.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28.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29.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古代中国农业

30.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1.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3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3.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34.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35.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6.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元代:进入彩瓷,青花瓷。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37.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38.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

39.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40.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41.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

42.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43.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44.代表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45.国家的政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这以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元明清时期最为典型;反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最为典型。

46.农业发展带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农民的富裕,手工业的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需要交换,这个过程就是由商人通过商业活动完成的。所以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47.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以及清朝统治者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南宋统治者则鼓励海外贸易,促进了南宋时海外贸易的兴盛。

48.在封建社会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基础,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49.古代城镇的发展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50.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

51.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52.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53.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54.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

55.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56.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其影响有: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57.“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58.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59.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

60.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61.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62.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63.“重农抑商”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造成中国的落后。

三、古代中国的文化

64.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65.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

66.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

67.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68.孟子主张“性善”,主张通过修养和扩充,达到尧舜的境界;荀子主张“性恶”,但又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改造后,人仍然可以成为尧舜。二者在最终目标上殊途同归。

69.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70.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71.“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7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7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74.董仲舒大一统主张充满唯心色彩,但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不可取,应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75.“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

但其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

76.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

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77.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78.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确立于明朝)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79.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80.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8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影响。

82.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83.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4.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85.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6.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87.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88.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和地位大不一样,这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和作用取决于社会环境。

89.造纸术使纸张很快代替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90.火药推动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91.指南针的使用,为西欧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92.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93.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医药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94.中国古代科技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科技一旦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同时,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使中国古代失去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条件。

9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96.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中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古典的应用科技,而西方的属于实验科学。

97.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98.《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屈原的《离骚》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抒发了爱国主义情怀。

99.汉赋以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两汉“大一统”局面形成后的恢弘气势。

100.诗歌的繁荣反映了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也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诗歌创作繁荣的鲜明特征。

101.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数量的增加,是促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物质基础。

另外,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不安,边患不断,文学家用词表达思想感情。

102.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此外,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103.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工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10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105.清朝诞生的京剧逐渐从官方走向民间,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

106.古希腊城邦政体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其实质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四、世界古代政治与思想

107.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人民主权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

108.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它与现代民主是不同的。

109.《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其制定,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这是共和国内部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成果,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110.广义的罗马法指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

111.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

112.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113.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114.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15.智者学派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116.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五、世界近代政治

117.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

118.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一方面是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和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119.1689年《权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而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20.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

12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在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122.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123.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124.英国责任制内阁下:

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

125.独立之初美国的邦联作为松散联盟,造成国家权力的微弱及各州权力的过大,使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26.美国的总统权利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其政治制度被称为总统共和制。

美国总统的权力由宪法赋予。

127.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较大权力。州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联邦政府相同,也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构成,实行分权和制衡。

州的行政首脑是州长,州议会实行两院制。

128.“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平衡。

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自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衡。

129.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130.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31.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132.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故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

133.两党对峙交替执政,在国会中激烈角逐,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但需明确,它们的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134.在德意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135.法国共和制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德国君主立宪制下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136.德国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而法国共和制的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137.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掌握行政权。

德国政府首脑(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实际权力。

138.法国共和制确立历程所呈现的特点: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帝制、共和制几次反复;共和国确立之路充满了曲折反复,呈波浪式前进。

139.英国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无权解散议会。美国规定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行使行政权,也无权解散议会。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140.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帝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41.资本主义政体复杂多样,影响政体的因素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资产阶级成熟程度、该国阶级力量对比以及地理条件、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国际环境等。

六、马克思主义和巴黎公社革命

14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它阐明了资本主义为什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143.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144.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思想来源。

145.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密切合作,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

146.1847年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147.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48.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49.马克思主义伴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而诞生,科学地指导着国际工人运动,也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150.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先后建立的国防政府和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是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151.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起义,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52.从巴黎公社产生的情况来看,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通过普选建立起来的新型政权。

153.巴黎公社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它是一个以无产阶级为主体,联合小资产阶级各派,在特殊情况下掌握地方政权的尝试。

154.巴黎公社失败的客观原因:敌人过于强大,普法联合镇压。

155.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击;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让它给反动政府以资助;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156.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当时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

七、世界近代经济

157.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158.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首先可能带来的影响:

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不同的人类文明开始交融会合,人类开始越来越紧密地联成一个整体。

159.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出现。

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象牙、黄金,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带回欧洲,并把欧洲的工艺品等销往世界各地。

以此为核心人类文明开始交融会合,日益联系成一个整体。

160.哥伦布等航海家的探险的目的是为了金钱和财富,他们不畏艰难,勇敢坚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其壮举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打破各大洲孤立分散、封闭隔绝状态,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但同时他们为了获得黄金、白银,不择手段,杀掳掠夺,给被殖民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161.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掠夺的结果:

财富并没有在这两个国家形成资本,而是流入荷兰等西欧国家,引起了西欧历史上的“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促进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同时激发它们纷纷加入海上探险和殖民扩张的行列。

162.荷兰向海外殖民扩张,在17世纪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英国也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并与荷兰、法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到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163.17世纪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商船队,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海上马车夫”的称号由此而来。

164.荷兰利用商业垄断公司这个向外扩张的强有力的组织形式,建立起自己的殖民霸权,即由大商人组建公司,政府给予其建立武装、管理殖民地、贸易垄断权等很多特权。

165.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主要原因:

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了海上霸权;资本主义手工业发达,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国家政策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后更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

166.荷兰败于英国的主要原因在于:

荷兰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以商业立国,缺乏工业基础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后盾,而工业资本的强大优于商业资本。

167.英法争霸英国获胜的主要原因在于:

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法国则是欧洲大陆封建专制主义的堡垒。

168.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将深重的灾难带给了亚、非、拉美等殖民地。

169.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是海外掠夺和奴隶贸易。

经过西欧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种种野蛮的强盗式掠夺行径,他们获取了巨额利润,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170.15~19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正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海外殖民方式还比较简单粗暴,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殖民侵略的过程中。

一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业。

另一方面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171.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7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173.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174.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

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175.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176.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177.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工业革命)呼之欲出。

178.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9.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80.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科学技术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

18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18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快了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83.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

184.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8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8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技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187.工业革命开创了大机器工业,使工场手工业成为了遥远的过去。打断了农业社会的进程,建立了工厂制度。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却是在大机器工业内部进行的。这种大工业内部的兴衰对社会结构的冲击,表现为渐进的,它没有使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88.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89.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为完成标志,完成了工业的第一步飞跃。

接着而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告终的。

190.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不仅传统的钢铁工业、机械加工工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兴起了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一系列工业部门。

191.工业革命使英国最先从农业社会中脱颖而出,凭借着廉价的纺织品等工业制成品聚敛了大量财富,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2.世界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其形成的主要途径。

193.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战胜荷兰和法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194.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

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195.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实行相应的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

八、世界近代文化

197.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累了原始财富。

198.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后经传播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出现了著名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以及尼德兰等一系列新型城市。

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茁壮发展,资本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新兴资产阶级的囊中,为同时进行的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以及今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199.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200.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201.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泛滥,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0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

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反对宗教的专横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要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提倡科学文化知识。

203.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这个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204.文艺复兴打破了以神学为核心的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进一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

205.在中世纪,封建特权是天经地义,门第观念根深蒂固。

文艺复兴则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

206.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

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为17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7.中世纪,圣经传说充斥艺坛,窒息了艺术的生命。

文艺复兴则不但把圣母变成人间妇女(拉斐尔),以图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对日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西欧近代现实主义艺术从此发端。

208. 宗教改革是指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09. 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210.1517年,威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贴出一张布告,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它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

211.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212.马丁·路德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烈焰。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这标志着路德教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213.加尔文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并把它解释为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

214.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215.宗教改革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6.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17.宗教改革实质上是在宗教的外衣下,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218.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219.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220.启蒙时代的学者不同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的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

221.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22.启蒙思想家们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223.启蒙思想家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224.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是启蒙运动的杰出领袖。

狄德罗是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

卢梭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对法国封建社会进行的批判最为严厉,最为激烈,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225.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也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如鼓励了中国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

226.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主要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227.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3篇

必修1 政治史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分封制: 1.对象: 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殷商旧族。2.诸侯国对周王的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3.作用:扩大巩固周的疆土/ 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统治的等级序列

宗法制: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正妻的大儿子) 2.特点„.血缘与政治相结合 3 作用:凝宗族,防纷争,强王权。4、分封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是分封的法则,分封是宗法的政治表现。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权利高度集中

2.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较分封制更利于防止分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成熟的标志: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监察和谏议制度

1. 唐:中央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起草诏令)尚书(执行)门下(封驳审议) 作用: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分相权强皇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1、两个矛盾:地方与中央 皇权与相权 2、一个趋势:中央、皇权不断加强

3、中央与地方:A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七国之乱(地方势力 汉实行郡国并行制)2.措施:推恩令、设刺史、设内朝 3.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B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唐末的藩镇割据(地方势力膨大—节度使)

2、措施:收精兵、削实权、置钱谷3.作用:积极 :改变了唐末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局限:造成了三冗两积局面。

C 元代:中央实行一省制 (中书省) 地方实行:行中书省制(行省制) 行省制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相权与皇权:

A明:1、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废丞相、撤中书、明成祖:设内阁 (内阁只有票拟权无法定地位)2、作用:专制皇权达到新高度 B清: 1、清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雍正帝设军机处 2、作用: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考点5 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积极:维统一,利民族融合;利经济,文化发展; 沿用两千多年,是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前期)

局限:专制,易腐化; 阻商品经济与资萌芽发展; 思想专制,文化落后 (明清后期) 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根源。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与地方制度的变化

中央:西周:宗法制-----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西汉:设内朝(内外朝制)----东汉:设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元朝:中书省制-------明朝:废丞相,权归六部,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地方: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朝: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推恩令、设刺史-------隋唐:道府(州)县-------宋:路府(州)县、设通判、设转运使------元:设行省制(行中书省)明: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清:承明制(行省制,撤三司)。 1、监察制度发展变化:

秦: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汉:中央:御史府(西汉)、御史台(东汉) 地方:十三州刺史--------唐:中央:御史台 地方:十道监察区-------宋:中央:御史台 地方:设通判----元:中央:设御史台 -------明清: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厂卫(东西厂、锦衣卫)制度 地方: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发展变化:唐:门下省(对皇帝)-----宋:谏院(对大臣)------明清:消失 皇权达到顶峰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及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战争:一鸦(签南京条约、是开端 ) 二鸦(北京、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加深 甲午 (马关条约)割台湾、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帝国主义侵略商品输出变资本输出 ( 大大加深) 八国(辛丑条约、 半殖半封确立) 2、

影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商品倾销地,原料来源地。 三元里人民抗英 、反割台斗争、丁汝昌黄海海战(甲 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作用:中国未完全沦为殖民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两个纲领:前对平均主义(圣库制)是空想 后期《资政新篇》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良方案。B义和团运动:口号:扶清灭洋 (有反帝爱国的一面,但盲目排外) 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影响: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中国未完全沦为殖民地,帝国主义改变策略扶持人,以华制华。

辛亥革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孙中山) 1905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 辛亥革命的纲领:内容:三民主义 (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目的)评价:第一部资产阶级较为完备的革命纲领,反应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与经济上的要求,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但民族主义未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未充分发动群众,民生主义未彻底的解决土地问题,所以纲领不彻底。

3、中华民国成立:1912孙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辛亥革命影响:积极(成功):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最大);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深远);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失败):成果被袁世凯篡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中国双半社会的性质未变。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认识(教训):失败原因:根本:民资具有软弱性,客观: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强大。认识:资本主义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民资有软弱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

A1919)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口号;外争国权,月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取得初步成果 意义与精神:爱国精神、民主科学精神、探索精神 、 新民革开端、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B、中共诞生:标志:中共一大 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将马思与中国情相结合。 C 张作霖 失败标志:4。12、7。15反革命政变 影响: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经验:要武装斗争、 教训:夺革命领导权

D1、三次起义:第一次;南昌起义(接受大革命教训):第一枪、2、 第一个革命根据地: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 革命新道路:农包城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4、长征:原因: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根本:王明的左倾思想 转折点:遵义会议 胜利:36年10月3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影响:革命转危为安、 保留了革命的精华、途中宣传了革命思想。

E、 2、 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初步 正式形成:37年9月国民党《国共合作宣言》

3、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正面;国民党四次会战:凇沪、(破日三月灭中计划) 太原、(平型关大捷 首捷)徐州、(台儿庄大捷 最大胜利)武汉南京会战(抗日进入相持阶段)。

4、胜利意义:对中:45年8月中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台湾回归,为新民革胜利打下基础 ; 增强了中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世界: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 。

5、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E1、政治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46年政协会议 46年蒋介石攻打中原解放 区 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决战:三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 胜利标志:渡江战役攻下南京 ,标志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3、新民革胜利的意义:新道路、新纪元、新时期;(半殖半封结束)壮大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力量,丰富了马思。4、新民革胜利的原因:马思指导、中共领导、统一战线、军队中坚、 群众支持。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9共同纲领规定)

、平凡冤假错案 (首要环节)2、政治体制 99年颁布《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民告官有了依据 4、加强基层民主选举:89年〈居民委员会选举法〉98年〈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1、方针:一国两制 2、提出: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3、首先成一的最后完成。可挫败敌人的阴谋 5、两岸关系的新发展:79年解冻《告台湾同胞书》 80年代三通 92共识 95汪辜会谈 八项主张 05年〈反分

裂国家法〉 6、对海峡两岸关系的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统一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7、阻碍台湾回归的因素:岛内的分裂势力,国际的反华势力(美)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2、50年代的外交成就: 政策:一边倒成就:第一年和苏等17个国家建交 53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首先在中印关系上先提出的,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准则) 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增进了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3、70年代的外交成就:政策:一大片 成就:71年26届联大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邦交正常化(打破了美遏止中国的计划,开辟外交新局面、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4、80年代以后的外交成就:政策:无敌国 成就: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欧盟大国建伙伴关系国的关系;2002年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亚5国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和欧美近代代议制民主制度的

确立与发展

雅典的民主制度

1、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各自独立 2、古希腊流行的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 3、古希腊形成民主制的重要原因:山多地少,三面环海有利于航海和工商业的发展,易民主制的形成(非决定因素) 中国形成中央集权制的重要原因:大河冲击平原,农耕业发达,已形成中央集权制(非决定因素)4、雅典民主制确立的历程:引向:梭伦改革; 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完善:伯里克利改革 5、雅典民主制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6、组织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 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7、雅典民主制的评价:积极:创立新型集体管理制度,利民众监督,对后世影响深远,促进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 局限:少数人的民主(公民)、直接民主,易忽视,参政者的政治素养与道德素养,产生集体暴政(苏格拉底被判死刑)。

1、 罗马法形成标志:《十二铜表法》第一部成文法是平民反对贵族的胜利() 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四部分) 罗马法

的作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稳定;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欧洲大陆法系的立法基础,是欧各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基础。

2、 罗马法在后世的遗存: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原则、一审再审的审级制度 1、 四国政治制度总结

A、确立发展历程:确立:1689《权利法案》(国王权利受法律制约,法大于王);发展:责任内阁制(核心);完善:两党制(两党现今英国保守党和工党)

B、根本:英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英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大宪章》早期限王传统,和议会传统 直接:光荣革命推翻英专制王权统治

C、英国三权分立:议会(立法权);首相内阁:(行政权)法院:司法权

D、责任内阁制:特点:首相和阁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议会对内阁不信任,内阁下台或议会解散重新选举

E、英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首相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权利中心在议会。F、作用:人治转法治,英国社会的进步,使英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A、背景:邦联软弱无力;防专制保民主遇到难题(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防帝制)。

B、美总统共和制确立、发展完善的过程:确立标志:1787年宪法;巩固:南北战争 完善:两党制:(驴:民主党;象:共和党 分权制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B、1787年宪法的内容:三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核心、特点);民主制原则

C、美的权利分配:总统(内阁):行政权 ;国会:立法权;联邦法院:司法权 ;权利中心:总统 三权的关系:分权制衡D、美民主制的作用:使美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E、英国和美国政体的异同: 相同点:三权分立、代议制民主、国王、元首都受法律限制 不同点: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A、马思诞生的原因:1、经济(根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深入2、阶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壮大3、诞生的理论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B、马思诞生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C、作用:标志马思的诞生;成为无产阶级锐利思想武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影响深远。

巴黎公社 原因: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爆发具级没有彻底铲除资的实力(失败有必然性)主观:无产阶级不成熟

(无政党领导、工农未联盟、未乘胜追击资政府、)客观:资政府

与普鲁士绞杀(寡不敌众)意义: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革命的

首创精神和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A、背景:客观:俄资帝国链条中最薄 主观:俄无产阶级受双重压迫,革命性最强、有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工农联盟B、历程:1、二月革命:性质:资革命; 意义:推翻罗曼若夫王朝,建立资临时政府 革命后两个政权的并立:资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纲领:四月提纲>未革命指明方向资革转社革;时间:1917年3月 ;结果: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给无阶、半殖地人民展示解放的新道路 ; 成功原因 :(主观)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的坚强领导;工农群众的支持;(客观)资临政府的软弱;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俄是资帝国最薄弱的一环。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A、两极格局形成原因:(冷战)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

B、两极格局形成历程:开始标志:(政治上)47年美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美 :马歇尔计划 苏:经互会;军事上:美:北约 苏: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两级格局的具体表现: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D、两极格局的影响:积极:半个多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局限: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安全,威胁世界和平。

欧洲的联合(欧共体—欧盟)、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A 、造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苏联解体;多种力量崛起(美霸权、欧盟、日本、印度、俄罗斯等)

B、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现在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总体趋于缓和。1、缓和的原因:两极格局瓦解,大国军事对抗减弱;部分地区的冲突得以解决;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2、动荡的原因:两极瓦解原有力量均衡被打破;民族、领土纠纷等暴露;美国的单边主义;恐怖主义。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014年辽宁高中会考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历史必修2 经济史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和特点

A、 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农耕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B、中国主要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C、 中国主要的经营模式(基本模式):小农经济:特点:家庭经营,男耕女织;评价:积极:易足性(勉强维持温饱,生活较为稳定)局限:落后性、脆弱性

D、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变: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表面土地国有)(商周)(春秋开始瓦解,其原因: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租佃制: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明清时在农村占主导经济形态,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E、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城市的主要成就:(参看课本4、5课)明中叶前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后: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并萌发资萌芽:雇佣关系);唐以前城市实行坊市制(市定时开启);宋:坊市制被打破(清明上河图反映,出现瓦舍) 明清:出现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

F、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重农抑商:出现:战国;评价:前期有稳定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后期:明清,阻碍资萌芽发展,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 G、 中国的对外政策:海禁:原因:根本:小农经济占主导 ,;直接原因:防止东南抗清势力 ;目的:维护清统治 影响:使中国失去发展的最好机会,落后于西方

H、 中国近代前夜危机:资萌芽发展慢,中近代落后于西方,西方开始侵略中国。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专制统治强化,实行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的打压。归根结底:封建制度、社会落后。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变动

A、 中国农耕经济内部的新经济因素:明中后期,在沿海地区出现了资萌芽----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记工受值)

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变动标志:小农经济开始瓦解(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近代经济因素出现:洋务企业、民资、外资。 原因:主要: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影响:积极: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灾难。

C、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小农经济;洋务近代(军用、民用)企业、(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派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外资、民资并存。 其中后三种经济对小农经济有瓦解作用。 中国民资的产生、曲折发展历程

A、历程:产生:时间:19世纪6、7十年代;地区:东南沿海 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械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厂 ;原因:小农经济逐步瓦解;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洋务运动的诱导。

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争后; 原因:主要: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快速发展:1、 短暂繁荣(黄金期):时间:民国初年(1912---1919)原因:民国建立,民资提高了地位;民国实行有利于民资发展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战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发展最快的行业:纺织业、面粉业 短暂的原因: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2、国民政府前期(27---37)原因:全国基本统一;国民政府实施有利民资发展的措施。萎缩期:(抗日战争)原因:三座大山:外资欺压(日本掠夺);本国的官僚主义;本国的封建主义。新发展:新中国

B、民资概况:性质:半殖半封;分布:沿海,沿江;工业部门:轻工业 ;企业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生生存:艰难(原因:三座大山) 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软弱性和革命性

C、 民资的评价:经济上:新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政治上:民资发展,发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上:为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提供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A、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53年 目的: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内容:一化(工业化)三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并举 三改方式:逐步过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创举)) 56年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为工业化发展开辟道路。

B、56---66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正确思想(发展):A、八大矛盾说(主要矛盾:阶级矛盾转变为人民需求和落后生产力间的矛盾;落后农业国与工业国间的矛盾)B、60年八字方针:针对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左倾错误 ;影响:62年国民经济形势好转 曲折:表现:1、58总路线,人民公社化、大跃进 2、文化大革命: 曲折原因:左倾错误的 影响: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建设遭损

失。56---76年建设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须从国情出发,不可照搬别国模式;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78年以后的建设实践:

A、十一届三中全会(78年):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定改革开放。影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的目标: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公有制为基础,扩大农民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特点:包产到户; 率先实行的省份:四川、安徽 影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深化:十四大深化:提出建现代企业制度 影响:增强企业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C、对外开放新格局:新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的格局 新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 影响:推动中经济发展、中适应全球化趋势。

D、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启示) 改革促进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推动改革深入

E、60年的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启示)

1、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2、实事求是,结合国情3、符合经济发展规律4、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A、变化:1、服饰:长袍马褂---------变:西服革履;并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旗袍、中山装

2、习俗:长发,缠足-------变:断发、不缠足 具有政治色彩的革命 婚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变:自由恋爱

3、葬礼:厚葬------变:文明、简洁葬礼 称呼:大人,老爷------变:先生

4、报刊电影:报刊:十九世纪出现近代报刊 太平天国民众有了新闻概

念 1872年《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的先河 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电影: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13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5、交通、通讯工具„„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铁路建设的里程碑:京张铁路(詹天佑)近代水运:1872年轮船招商局 近代邮政:中自办电报的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6、变化的原因: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近代先进中国人向先进学习3、政府的支持

7、生活、交通近代化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开始:(16—18C)新航路开辟 初步形成:(18C中----19C)第一次工业革命 正式形成:(19C末---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途径:国际贸易、人口和资本的流动、武力威逼、欺诈和掠夺 影响:对亚:除日本外,都沦为欧美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对非洲:被瓜分完毕,是灾难;对拉美:经济受制于列强 对欧美:积极:全世界范围获得所需原料和初级产品,且进行倾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 局限:欧美命运相关,经济危机相互波及。 新航路开辟

A、原因:社会:对黄金、香料的渴求 根本(经济):资的萌芽与发展 直接:商业危机 客观: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

B、新航路

影响: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早期殖民扩张

17世纪上半叶: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扩张手段:组建商业公司 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日不落帝国(最大殖民帝国) 英国的手段:海外贸易、黑奴贸易(三角贸易)、海外掠夺 英荷早期殖民的影响:欧美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对非是掠夺;对美是掠夺与发展 (世界市场形成的早期途径:商贸、殖民扩张掠夺)

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最重大的技术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 --- 意义:使工厂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解决工业革命的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新的交通方式:火车、轮船的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以发电机、内燃机、合成化工为标志 最重大的技术革新:电力的广泛应用-----意义:人类进入电力时代 新交通工具诞生:汽车、飞机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一工:机器工业代替手工工厂;工厂制度确立;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不分 二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垄断企业、出现跨国公司

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苏联三大经济政策和三大经济改革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标志:美国证券交易所股市崩盘

原因:根本:资本主义固有矛盾: 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活 特点:长、广、大 影响:经济危机转为政治危机;国际关系恶化;资本主义制度遥遥欲坠;法西斯主义盛行 罗斯福新政:

原因:自由放任政策,没有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当选美总统改革

措施: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特点: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影响:使美度过危机,生产力得以恢复;资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为资发展开辟新道路。理论:凯恩斯主义;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措施: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人民资本(股份公司);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 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三大经济政策和三大改革)

A、三大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1918):背景:战时、物资匮乏 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 工业:工业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国家统一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 影响:积极:最大限度集中人力物力,保证战争胜利 局限:超出战时需要,引发农民不满

2、新经济政策(1921---20年代末)背景:战争破坏经济;对战时共产主义不满,引发农民暴动 内容: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工业: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流通: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 影响:找到使落后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巩固苏维埃政权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利用商品关系(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斯大林模式(30年代开始 36年确立) 特点:高度集中,计划经济 评价:积极:使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 局限:根本: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具体:轻重工业失衡,农业、轻工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苏联三大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重农业)背景: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农业: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利;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影响: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斯模的束缚 ;局限:对斯模的小修小补;目标脱离苏联的实际

2、勃列日涅夫改革(重工业):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改革的混乱(根本:纠正斯模弊端)内容: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和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评价:积极:有一定成果,促进经济发展;局限:对斯模的小修小补,后期趋于保守

3、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斯模弊端,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两次改革失败 内容:根本触动经济体制:打破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加速发展战略---重重工业 评价:积极:从根本上触动经济体制,打破单一公有制 局限:加速发展战略,经济结构更失调;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配套措施;给企业自主权未真正实行

C、三次改革异同点:同:失败根本原因相同:未从根本上改斯模弊端; 实质相同:都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指导思想:没脱离左倾思想 工业结构:重重工业,轻轻工业和农业 ;异:赫改重农业;勃改重工业;戈改改变所有制形式

D、苏联三大经济政策,三大改革的经验教(启示):1、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2、事实求是,从国情出发3、遵循经济发展规律4、重、轻、农业要均衡发展5、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E、苏联解体的原因:根本:斯模弊端未得到根本纠正;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客观:西方的和平演变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1、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A美倡导布雷顿布雷顿森林的目的:为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霸主地位

B、标志:44年在美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建立: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C、内容:《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反映世界经济全球趋势。

消极:确立美经济霸主地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A、标志:1947年签定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内容: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C、标志以美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

3、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一个中心:美 两大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中心 三大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4、二战后建立以美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意义:顺应全球化趋势;反映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 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 列表总结四大区域集团:

3、 欧盟:历程:67欧共体:(经济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93年欧盟(经济、政治同盟体)(成立重要条约:9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背景:必要性:谋求欧独立地位、保障自身安全与发展 可能性:欧各国经济、政体、文化遗产类似,有心理认同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欧洲一体化的内容: 经济上:68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95年统一大市场、统一货币(欧元:2002年启用,意义:是欧一体化的里程碑;有利于欧经济发展;使欧一体化成为自下而上的民众推动过程)政治上:建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及司法与内政事务合作 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符合欧整体和各国利益,提高欧在国际的地位。

4、 北美自由贸易区:标志:94年正式成立(92美、墨、加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性质: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背景:顺应世界潮流;加、墨面对全球化 影响:积极:经济交流增强且互补,推动美洲其他国家建区域经济组织。 局限:墨西哥民族经济受冲击

5、 亚太经合组织:标志:89亚太地区12国外长会议(APEC)(91年台北、香港加入) 背景:亚太地区各国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区域化推动。 性质:论坛性的经济组织 原则: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主自愿原则,单个行动、集体行动结合,不具有强制性 采取此方式的原则:成员国间差异明显;经济结构互补 影响:亚洲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国际地位提高;开创区域经济合作新路。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全球化:A、历程:开始:新航路开辟 形成:工业革命 加速:20世纪90年代

B、加速原因:(根本)科技推动;新型交通、通讯工具;两极格局瓦解;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

C、表现: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数量增多;生活日趋方便;

D、全球化中的问题和展望:问题:贫富差距增大(发达国家占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经济危机传染性、破坏性增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认识(展望):全球化是柄双刃剑;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合理公正的经济、政治新秩序才能达到世界共同繁荣。 E、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

引进外国先进的管、经营方式;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改革金融体制,符合国际规则;科教兴国

F、全球化的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由来:前身:关贸总协定 成立:95年 总部:日内瓦 性质: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

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创始国之一-------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经历15年 龙永图、石广生) 加入世贸的影响: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吸收先进技术,融入世界市场 挑战:对外竞争更激烈,对民族企业的压力增大。 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区域集团化反映全球化,是全球化的阶段性表现;全球化是集团化的最终方向

历史必修三 文化史 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儒学的演变 儒学的发展演变历程

A、中国古代思想发展趋势: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儒思历程:源头:春秋孔子创立;发展:战国孟子发展为仁政;主流地位确立: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学为新儒学;新发展:宋:儒学 宋明:心学;批判反省: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批判

儒思地位变化及原因:

1、春秋战国不受重视(原因:儒思不适应战乱变革时代,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秦焚书坑儒,禁儒用法(儒思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的统治(主流)地位(董仲舒改造儒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统一局面;黄老之学不适应时代);宋:理学受统治者重视;明:理学确立为统治思想;清:理学仍为统治思想(宋、明、清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2、儒思成为2000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的原因:1、仁、礼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协调人际关系 2、中庸,守旧又维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3、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优秀人格4、与时俱进,5、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儒家思想各个阶段的代表人、主张、影响:

1、春秋孔子:核心:仁、礼 ;政治思想:为政以德;天命观: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影响: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2、战国:孟子:将孔子仁学发展为仁政;政治:仁政(民贵君轻重民思想)、性善论、义利观(养浩然之气)、荀子:(唯物主义) 天命观:天命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重民思想)

3、汉 :董仲舒(新儒学)基础:天人感应;内容:君权神授、天谴论、三纲五常、大一统;影响:确定为统治思想和传统文化主流

4、宋明:一派:程朱理学:(朱熹、程颢、程颐)主张:天地万物之源:天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二派: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心即理也、(宇宙便吾心、吾心便宇宙)、发明本心;王守仁:良知就是本心(理)、致良知 宋明理学的影响:局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扼杀人性;积极:理学塑造中国人的优良人格:重主观意志、重气节、自我节制、发愤图强、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感有重大作用

5、明清之际:明末:李贽异端思想: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传统理学束缚 主张:鞭打程朱理学;否定孔孟之道是万事之论;抨击封建礼教,提倡个性自由发展(男女平等);万物皆生于两 明末清初:王夫之:(唯物)批判宋明理学;理在气中;承认私欲的合理性;认识事物要考察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著作:原君>);限君、工商皆本;顾炎武:学风: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影响:开据清代考证学之风;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学风提供思想源泉。 明清思想批判的影响:为儒学发展注入新活力;对后世民众有启蒙作用。

百家争鸣与诸子百家的主张和现今意义

1、各派主张:道家:老子:天地本源:道;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人要顺应自然; 墨家:兼爱、非攻、节用、节葬;法家: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 :

2、战国最流行派别(老百姓赞成的):儒家、墨家(符合战乱时老百姓渴望安定愿望);最符合时代潮流(统治者赞成的):法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儒家等诸家主张的现今意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儒家:仁、仁政、为政以德 墨家:兼爱、非攻 道家:无为而治) ;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道德文明建设(尊老爱幼、邻里和睦)4、中国古代历史上构建和谐社会例子:汉:文景之治(黄老之学(道家) 唐:贞观之治(儒家) 百家争鸣原因和影响:

1、原因:大变革(经济井田制瓦解;政治: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文化:学术环境宽松,私学兴起)2、意义:儒学:构成传统文化中政治理想和道德标准;道家:构成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传统思想中变革精神的理论基础,三者共同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近代早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向西方学习)

早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 19C40—90年代:地主阶级和资早维、康梁维)

;著---理论层面) ;主张:中体西用(自强求富)船招商局等) 近代海军(北洋海军等) 影响:积极: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局限:未触动封建制度 ( 器物(学西方科技)-----实践层面) 2 主张:后期:主张)

B《孔子改制考》)、;)谭嗣同----维新勇士(批封建君主专制、封建礼教、男女平等《仁学》;严复:(用进化论阐述变法合理性《天演论》) 实践:维新变法 (制度-----学西方制度)

实---学西方制度)

D、激进派:代表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主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核心旗帜); 实践: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学西方的思想文化)

早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由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过程

第一次:维新变法: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兴民权、倡西学;影响: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第二次:辛亥革命(革命思潮)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资民共 影响: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第三次:新文化运动:背景: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民资发展迅速;西学广泛传播;激进民主主义者倡导阵地:《新青年》 中心:背景大学;思想来源:接受西方民权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内容:前期: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核心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思 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推动马思传播,五四运动做思想准备。 考点3、近代三次思想论战:第一次:封建顽固势力与洋务派 ;第二次:封建势力(包括洋务派)与资维新派;第三次:资维新派与资革命派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

第一次: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清封建专制统治,建第一个资民共;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第二次:毛泽东:取得新民主主义胜利,建立新中国,建社会主义

制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第三次: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20世纪以来的五大理论成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内容:新旧三民主义:(民、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目的);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点:新三民加反帝;新三民增加普遍民权;新三民增加节制资本、扶助农工;新三民: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三民主义影响:资民主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反帝、反封、救亡图存);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民族色彩;颁布《中华民国临时宪法》是资第一部宪法,代表时代前进方向 核心解决新民革问题---农包城武装斗争:A、历程:1、萌芽《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用:大革命时期的正确思想;2、产生:(27--37)土地革命时期:主张:结合国情创造性的开辟----农包城,武装夺取政权道路;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影响:标志毛思的产生;3、成熟:抗日战争时期(37---45):主张:提出新民族主义革命论;著作:《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影响:标志毛思成熟,指导抗日战争胜利;并于中共七大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4、新发展:(45---66)分三个时期;a、解放战争时期:主张: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论;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影响:创建新中国的纲领性文件;b、过渡时期:(53--56)主张:建社会主义制度;著作:《过渡时期总路线》;影响: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c、十年建设:(56-66)主张:社会主义的矛盾说(落后农业国和工业国之间的矛盾);著作:《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影响:对社会主义建设起指导作用;B、毛思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毛思特点:马中结合、集体智慧结晶、实事求是

D、毛思影响:夺取新民革胜利的理论武器;社会主义建国的思想基础;邓论理论渊源、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马思的中国化; 核心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A、历程:酝酿:文革后期:关首次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逐步发展: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成熟形成体系:南方讲话:阐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怎样建社会主义;十四大:提出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十五大: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B、邓论的特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集体智慧结晶;马思的中国化C、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武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马思的中国化 核心解决新时期党的建设;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理论武器;是新世纪共产党和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马思的中国化; 十六大: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被确立为指导思想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十七大:被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影响:对邓论、江代表的继承发展,对中现代化建设起重要指导意义。

考点3、五大理论的共同点(启示):实事求是,结合国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马思的中国化;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演变

产生:文艺复兴 发展:宗教改革 升华:启蒙运动

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古希腊先哲的人文觉醒

1、 泰勒斯(公元前7C):主张:万物皆生于水 (神转自然界) 影响:标志西方人文精神的觉醒、2、智者学派(公元前5C):代表:普罗塔格拉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影响:积极: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局限:过分强调个人感受(自然界转人类社会)3、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影响: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4、亚里士多德:主张:真理高于一切 最高哲学成就:《逻辑学》影响:使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西方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文艺复兴:(14—16C)核心:人文主义(提人性反神性);反对对象:封建神学(天主教会);性质:资反封建思想解放潮流;原因:根本:资萌芽的产生 ;重要:封建神学的束缚;直接:意大利的黑死病 内容: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欧洲小说之父;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但丁《神曲》---人文主义的先驱 ;《十日谈》《神曲》合称为人曲 ;后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市民英雄制造者;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画圣;外传: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欧文艺复兴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影响:解放思想----把人们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扫清思想障碍;推动宗教改革;为新航路开辟做思想准备

2、宗教改革:核心:信仰得救 ;反对对象:封建天主教会;性质:资反封的社会、思想解放潮流;原因:资萌芽的发展;直接:德皇兜售赎罪券 ;标志:《关于赎罪券的功能》 代表:1、马丁。路德---欧宗改第一人:主张:因信称义; 意义:拉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挑战教皇权威;是一场反对天主教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产生新教(欧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2、加尔文----欧宗教改革第二人:主张:先定论;信仰得救;影响:否定教皇权威;

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做辩护;产生新教; 为资革命提供意识形态依据; 3、宗教改革的总影响:挑战教皇权威,解放思想;产生新教;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启蒙运动(17—18C)A、核心:理性主义;B、反对对象:反对封建天主教会;反对封建王权(专制);性质:资反对封君主专制思想解放潮流;C、原因: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D、代表人:1、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著作:《论法的精神》;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美总统共和制);影响: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伏尔泰: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封建教会;开明君主制;影响:更尖锐批判现实制度,对18世纪欧洲产生巨大影响;3、卢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著作:《社会契约论》;影响:为法国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4、康德:主张:人非工具;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影响: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 E、启蒙运动的影响:

1、欧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为资革命提供理论武器F、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发展了文艺复兴:对象:由反神学----反天主教会、反封建专制 ;思想核心: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构想:启蒙运动提出构建资本主义制度蓝图;范围:有文学,艺术----扩展至社会、思想、政治多领域

1、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西汉;改进:东汉蔡伦(蔡侯纸);印刷术:发明:唐,雕版印刷《金刚经》改进:北宋毕昇活字印刷;火药:发明:唐代;改进: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宋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火器;指南针:发明:战国---司南(指南车);改进:北宋发明人工磁铁---指南针;四大发明对世界影响:(对欧洲资战胜封起重要作用)造纸、印刷术推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进行;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重要作用;指南针对新航路开辟起重要作用。

2、中国现代的科技成就及影响:60---70年代(国防):两弹一星:(64年原子弹、66年导弹、70年东方红---1号)、---提高国际地位、保障国家安全;农业: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与世界的粮食短缺问题;80年以后(信息)83年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97年银河三号计算机----此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空间技术:2003神州5号返回(杨利伟)---第三个载人技术国家,(俄罗斯、美国、中国)中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中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新中国的教育、文艺、科研成就:

A、教育:扫盲教育:50年代提出宗旨----82年写入宪法---2001年1月1日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B、义务教育: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95年代提出科教兴国----2001年1月1日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建国初:学苏联---58年教育大革命---61年根据八字方针调整,稳步发展---66年文革遭破坏---77年恢复高考----80年代后迅速发展----9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高等教育曲折原因:左倾错误;80年代后快速发展原因: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深刻含义: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经济为科技提供物质基础;教育是科技、经济发展基础;尤其是知识时代,经济建设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所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

B、文艺科研:方针:双百(百花齐放---文艺;百家争鸣—科研);提出:20C50年代;影响:符合文艺与学术发展客观规律;促成文艺与科学界的繁荣;曲折:57反右扩大化;文革(原因:左倾错误);发展: 50年代提出;80年代后(原因:坚持双百方针);双百方针的重要意义:符合文艺、科学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双百促进文艺繁荣、科技兴旺;历史证明坚持双百百花齐放,否则百花凋零

西方近、现代的科技成就:

1、 西方近代科技成就:A、开端:天文学:代表:哥白尼:日心说---根本动摇欧中世纪宗教神学理论基础;伽利略:发现木星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证据;------开创以实验为根据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创立奠定基础

B、产生: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解释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海王星、冥王星发现);标志近代科学的产生;是天文学、经典物理学、现代工程力学的基础;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C、深入:生物学:达尔文的进化论1859《物种起源》1871《人类的起源》----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引发教会恐慌;二次动力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1765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重大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解决工业革命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工具改进:火车、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重要发明家:爱迪生;一、二工的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文明进步;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优势;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变革。

2、 西方现代科技:A、现代科技(物理学)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理论;相对论和量子论产生背景:物理学上的新发现;经典物理学(牛顿经典力学)危机(危机1、光、电传播载体以太不存在;2、热学黑体研究中出现与能量均分定律相矛盾现象):影响:解决经典物理学危机(性对论:能解释高速运动物体;量子论:解释微观物体);改变人类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思维);启示:不要被日常经验所蒙蔽;对新事物的认识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新事物要有包容心态;要有多元化思维方式;B、世界现代科技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电脑网络;生物技术:核心:基因(遗传)工程(克隆97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空间技术:开端:57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个登上太空的:1961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登月的人:美国:阿姆斯特朗(名言:这不过是小小一步,对人类是巨大一跃)81美航天飞机;C、评价:双刃剑:积极: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信息传播交流迅速,信息产业成为新增长点;基因技术:人类认识自我迈出一大步;空间技术:开辟人类生存新天地;)局限:双刃剑:(垃圾信息网络犯罪对社会影响逐渐增大;克隆技术引发伦理道德之争;空间技术巨大投入未带来足够回报);

3、 科技与社会、思想之间关系与启示:关系:相互促进,推动:社会推动科技:一工;科技推动社会:二工;思想推动科技:文艺复兴;科技推动思想:启蒙运动;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府重视科技;科教兴国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4篇

下面就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思考:

1.要认真理解《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牢牢把握高考方向

《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是高考的重要的指导用书,因此,作为一名高三历史教师,除了讲好讲透教材每章节内容外,还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从《说明》中了解考试内容、范围和要求,掌握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从而将培养目标自觉地贯穿于教学与复习之中,以适应当前历史高考改革对能力的要求,使学生准确理解各项能力要求的实质和水平层次;从《说明》中把握考试形式,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适于选拔人才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只有当学生完全了解了高考对他们的能力要求后,在平时的训练中才会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有提高。

2.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

近两年高考的历史试题,较大幅度的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察的要求,着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历史基础知识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发展过程等。只有准确理解其内涵,才能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读目录、课文、地图、注释等。教师应重点讲解线索、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及历史概念等,并结合典型试题让学生去分析、挖掘、整理基础知识。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没有基础知识的落实,能力提高只能是空中楼阁。

3.要转变教学观念,突破思维定势

由于历史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某些思维定势。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突破思维定势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即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找变异的思维,也就是寻求答案多样化的思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目的在于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例如,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分析,不仅要分析对中国的影响,也要分析对英国、对世界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既要分析破坏性也要分析建设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多个角度,不同的立场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突破传统观念束缚,鼓励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4.要注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

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考察向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渗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这些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地理方面,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重大工程、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应有基本了解。政治方面,国家、国体、政体等概念、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本质和现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也必须熟知。语文方面,更要具备语法、文言文阅读、归纳、分析和总结能力。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科以外的知识对历史问题的解答也在起着重要作用。

5.要研究高考试题特点和方向,找准复习的思路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5篇

一、拓宽

所谓拓宽,就是要拓宽教材所涉及的范围,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与补充。总的来说,这是由现行历史教材不足、范围局限所决定的。对于复习过程中的拓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拓宽。历史基本理论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考试题也经常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能力。但是教材中几乎没有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所以历史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对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2.史实与史料方面的拓宽。由于教材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主要的历史现象的知识描述和介绍不够详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对史实和史料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史实与史料知识的拓宽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拓宽。现在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相关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与渗透。因此历史教师要及时对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进行拓宽,尤其是与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科目如语文、政治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二、挖深

所谓挖深,就是要深入地挖掘历史的内涵和外延,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挖深对于提高复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挖深,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一般来说,复习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挖深。

1.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景和原因方面进行挖深。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与原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与高考成绩。

2.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方面进行挖深。由于各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篇幅有限,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教材在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叙述时,尤其是对事件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描述时,往往不够全面或只局限于一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挖深,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知识水平,增强历史学习能力。

3.通过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进行挖深。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地理位置的影响,因此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作为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多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无论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还是进行纵向分析比较,都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历史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三、提高

所谓提高,就是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6篇

就以1997年高考历史试卷的试题来看,它的突出特点是,测试目标明确、导向正确。总体上看多数试题难、中、易比例合理,创意新颖,表述比较规范、准确。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测试目标已形成明显层次。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稳中有变,但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学科能力没有变,并有所加强。

纵观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变化,大约有以下几点:

1、题目的整体难度比96年略有提高,一些题的答案并非很难,但考生是要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水平才能写出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除了继续加强考查考生的重要史实记忆、理解外,大大增加了对《考试说明》中6、7、8、9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干扰项出得也非常成功,其间大多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填空题灵活新颖,把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

2、古今历史出题的比例有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的题目比例增大,中国古代史的题目比例减少。并体现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知识能力的考查之中。”

3、材料解析题目有变化。如第44题,让考生根据所列出的中国古代史有关南唐的三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南唐烈祖李昪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考生写出150字左右的短文。这道材料题,既检验了考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又考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考出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箭三雕。材料题要求学生要有历史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去归纳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抓事物的本质,深化历史思维,做到论从史出。此外,还要有把历史材料与科学的历史概念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能力,有把握历史材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能力,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问答题显示出历史学科的系列化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考生把握历史问题的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变化,使答案得到宏观的控制,又从微观上掌握具体史实加以阐述。

基于以上变化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尤其在高三年级,如何适应改革势头如此迅猛的高考,除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各种能力训练之外,研究高考试题,“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改进教学复习环节,不失为提高历史成绩的一条路径。

1998年高考历史复习的对策:

1、要突破思维的定势。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超稳定”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如1993年的44题、1994年的38题、1995年的38题、1996年的47题、1997年的46题,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教材并非“绝对权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提示和示范。

2、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近两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察的层次,着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是错误的。这里有个对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有个对历史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问题。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没有血肉的骨骼。就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而言,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在高三历史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强调学生读目录、读课文、读地图、插图、读年表、读习题,然后教师重点讲线索、讲阶段特征、讲结构、讲历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让学生学着去分析、去挖掘、去整理;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3、要大力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

①选择题

1995年、1996年、1997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强化了它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并在题干和题枝的考查上,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如出现了历史材料题,要求准确理解或表述历史概念题、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和结果题、归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相同点的题等。

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上的这一显著特点,向我们展示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又一思路——尽可能地发掘占试卷总分48%的选择题的测试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备考复习在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选择题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性质、特点、实质、意义和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深入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述。二是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要精心编写和选择一批能力要求高的训练题,并通过这些训练题的检验和评讲,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准确表述历史概念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加强解题技巧的探索和总结。尤其是要加强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技巧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解答选择题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②历史材料题

自1989年,高考历史试卷第一次推出了史料分析题至今有9年,历史材料题的多测试功能,正在波及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发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充分发掘历史材料题测试功能,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透彻理解史料。要密切结合史料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史料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内容和主旨,力求在读懂史料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过关,从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第二,变换题型提问。精选若干有训练价值的重要史料,采取史料相同而题型设计不同或设问角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材异问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比较,力求掌握住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特点和解答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思维方法与技巧。第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由于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技巧日益成熟,其设问已彻底摆脱教材,考查的完全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加强材料试题尤其是材料解析题训练时,必须大力加强从提供的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 归纳信息、辨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尤其要注意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运用有效信息解答高难度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十分艰难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③问答题

问答题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它注重对学生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出教材,即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观点概括分析和说明。这就要求:第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备课时,主要备易产生思维活动突破之处,备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对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论证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引导,逐步形成这些能力。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特别是拿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当堂评讲,使学生受到启发。第三,注重讲、练、评结合。即在讲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讲评时,先让学生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讲思路、方法以及技巧和能力。当然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鼓励,要求答案是开放型的)。

4、学习要注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虽然各学科自成体系,但却又彼此相连。近年来,历史考察向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渗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文史哲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关于地理方面,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著名古战场、重大工程和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应存有活地图。关于政治方面,阶级、国家、国体、政体等概念,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必须熟知,并善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释运用。关于语文方面,要具备语法、古汉语、小论文写作等基础。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历史 ;复习;有效

教师讲、学生听,按部就班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事无巨细的复习课本的传统复习方法已经不适合高考的新要求了。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要求教师在高三复习时要准确把握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缺陷以及学习困难,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学习效率。

一、拓宽知识范围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结构存有着明显的不足和严重的缺陷。在复习时要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 宽,这是由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于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史》基本上是初中内容的压缩,深度不够,层次偏低;《中国近代现代史》 是新近编写的,其体例、内容都很新,切合高中要求,但由于教材为避免与初中本重复,许多重要知识点仅一 笔带过,交待不详;《世界近代现代史》仍沿用原来的老教本,知识陈旧,不少观点已经过时。因此,教学时 必须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补充和更新。本文认为,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主要是补充以下三个方面的内 容:

(1)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 必要的史实。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就有必要将世界古代史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圈地运动的有关史实给学生适当介绍和补充。再如,讲秦统一六国 时就有必要将秦的“远交近攻”策略给学生适当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2)基本历史理论的补充。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规定 :“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两个最权威的文件,它们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掌握和运 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要求,而这两个文件所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

(3)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和渗透。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学科的整合,将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度

对历史知识的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肤浅理解上,要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深度。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如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就要挖深到“战国时期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①从经济条件讲,由于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②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 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已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能够克服周边各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的逐渐融 合。③各国人民要求统一。

(2)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或影响入手。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或对其进行评述时,由于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有时往往不够全面,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挖掘深化和补充, 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如世界史教材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只强调了它是“英、法 、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无只言片语,这显然是偏颇的 、片面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补充。

(3)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如通过比较19世纪60年代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 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而对其结果不同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经过武装倒幕基本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 辱的弱国走上强国之道;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的残 余势力严重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洋务运动则 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出现以上三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不同态度所决定的。

(4)单元小结,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讲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①政治上,是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战乱频繁,但分裂当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为后来隋的统一准备了条件。②经济上,江南得到进一步发展,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民族关系上,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但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也很尖锐、复杂。

三、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要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知识体系;能力;方法

不知不觉中,2015年的高考已在紧张有序中落下了帷幕,回顾一年来历史学科的有效备考过程,感受颇多、收获颇丰。近年来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逐渐突出创新的特点,试题设计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试题能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且不回避热点问题,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如何有序、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一年来备考的一点体会分享如下:

一、前期备考体会(重视基础、遵循系统、研究考纲、精练重评)

1.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

近十年来历史学科高考的突出变化,使能力考查的分值不断大幅度提高,但是考能力不等于不要知识,相反能力的考查是以知识为依托的,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必须以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为前提。

2.遵循系统性原则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在高三历史总复习中,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依据知识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容结构的相对完整性,科学地划分历史阶段,挖掘历史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单元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揭示和掌握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即历史阶段性特征的能力。抓住若干历史基本主题,挖掘历史知识间固有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新的优化组合;要使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在高三的历史教学中呈现出起点高、思维含量大的特色。

3.突出考纲的研究

高三历史总复习的直接目的是迎接高考,争取理想的成绩,况且每一年的高考试题都会有新的变化、新的特点。认真学习、研究当年的考纲(《考试说明》)是很有必要的,是命题者的依据,固然对高三复习教学有特殊的指导意义。其中的“题型示例”部分更是值得研究,它们是多年来高考试题的精华,它的第一道例题都有其独特命题意图和典型的示范作用。

4.讲究“精练、重评”

针对高三的状况和要求,首先,习题的选择上应注意针对性、层次性以及训练和检测学生识记和理解历史知识的准确性、完整性、科学性、深刻性、创造性。要在适度、适量的练习中训练好学生迅速、准确地审清题意、抓住题眼、阅读材料撷取有效信息、整理答题思路和文字表述的历史高考应试能力。其次,讲评要及时,尤其是带有阶段总结性或高考模拟测试卷。讲评不是简单地对答案,必须重点突出,所以,在讲评前一定要认真批阅、精心统计各题的得失分情况,针对失分率高的题目,要从学生掌握知识、或审题解题思路、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逻辑层次分析等方面指出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同时还要针对题目可变换的角度、层次,再查漏补缺,纠偏正误。

二、后期备考体会(关注双基、回归课本、规范训练、技巧反思、指导学生)

1.继续关注“双基”的落实

基础不牢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因素,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是学生获得不了高分的关键因素。因此,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仍是后期复习、备考的重点课题。

2.回归课本,强化基础

全面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答题的前提,是解答好试题的基本保证。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回归课本,强化基础,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经过几轮复习过后,在最后的备考阶段,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课本知识,纯粹为了做题而看题,结果容易出现考试答题脱离教材,或者是结论性的语言理解不到位,概念性的知识记忆不准确,因此,回归课本,依据考纲,夯实基础是当务

之急。

3.规范训练要到位

一是讲求规范训练的实效性。要做到:题目要紧扣重点、热点,具有代表性,不要贪多,而应求精;训练要限时,考后及时批阅、及时讲评。通过训练,切实提高考生的应考能力。二是规范答题。一方面要做到书写规范、用语规范,答题要使用学科语言;另一方面要狠抓规范性的落实(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提示化)。

4.技巧反思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找出历次考试中学生存在的普遍的共性问题,在三轮复习中有意识地进一步提醒、纠正。如,答题不规范,总是存在侥幸心理;审题不仔细、粗心等。二是找出复习中的知识缺陷,针对这些知识进行强化记忆。三是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两类材料的阅读迷惘,一类是文言文,另一类是外交辞令,复习与训练时应加大阅读的力度,提取有效信息。

总之,高三历史备考复习中要依据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学生实际等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教学和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考生在文综历史考试中有良好的表现,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9篇

一是牢记史实。考前1-2个月,再扎扎实实地将《考试说明》范围内的历史史料认真背诵记忆,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对考点的理解,在心中形成一定的历史知识结构网络图,增强考生的考前的信心。

二是讲练结合。 练是实际操作,通过练习才可以看到本人的真实水平。考前进行有一定量、有度、有序的强化训练,十分必要。可在学习《考试说明》、透彻把握历史教材的基础上,参照前几年中考试题的出题走向、把握重点、难点,将收集到的历史列出试题和信息,精心筛选加工出几套综合性、科学性、典型性以及知识、能力和思想都贴近中考的模拟试题,创设考试的环境,以考试的要求、标准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学生进行练习后一定要认真听取老师对试卷的评讲,只练不讲,等于半途而废,凡练必讲,讲必纠错,纠错而总结,在练、讲、纠错、总结上提高和升华。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良性的教学循环。每一环节都不容忽视,不可或缺。

三是横竖结合。 竖的方面,要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横的方面,

一是要把握同一时期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横断面上诸方面的内在联系。如: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历史现象问的相互联系。通过横竖结合,学生才能把中外历史以及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考试中才更有信心,遇到难题才会处惊不乱。

二是要将历史的复习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渗透,相互迁移。现在我市实行的政治、历史、地理的“文科综合”考试,比如政治课中所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有助于孩子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孩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又比如有了过硬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古文知识等方面的语文基本功,就可以迅速准确地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历史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历史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就可以语言准确、逻辑严谨、扼要全面地答好历史材料题和问答题。

再如借助地理知识既可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又可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培养孩子对地图的意识和空间观念。同样,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于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也是他山之石。事实上,各科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诸种联系,知识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我们应当树立"大知识观",这不仅能提高备考复习效率,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四是中外结合。 由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教材是分别编写的,上课时也是分别讲解的。这就容易造成中外历史的割裂,顾此失彼,破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总复习时要将中外历史有机地融为一体,尽可能地把中外历史教材里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按历史事件的事件脉络,比较联系,对照复习,整体把握,中外历史比较考察这是历史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对于中外历史的结合掌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寓中国史于世界史的复习之中,视世界历史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各族人民共同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弄清这些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这是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一项重要的手段。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10篇

一、新课程高考的趋势

(一)一卷多选模式

一卷多选模式,即三个必修模块的试题相同,六个选修模块的试题内容不同,能力目标、难度相同,考生可选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模块的试题。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试卷体现了这一点。必做部分是三个必修模块内容,选做部分31题是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哞》之宗教改革内容,32题是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新土耳其缔造者凯末尔之内容。新课程改革出现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六个模块,选修六模块任选两模块,出现了选修教材的随意性。另外还有教材的多元化特点,即“一标多本”。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各版本对知识点的表述不同,有些内容有较大的差异。如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人教版说是中共“三大”,而岳麓版说是“二大”。因此对各种版本都有的省区来说不可能出几套试卷。一卷多选模式则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则。

(二)文明史通史学科体系

2007年广东高考题在结构上延续了旧教材高考的出题结构,题目的编排仍然按照时间顺序,先中国史再世界史。从题目的编排上并没有体现新教材专题史的特点。这是依据了200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以下相同),该大纲规定了新课程必考内容,但对考试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没有沿袭课标的专题知识结构体系,不是对模块内容进行整合,而是采用了文明史通史学科体系。按生产力发展变化,人类文明发展和演进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三个阶段。考纲中出现的“古代”、“近代”、“现代”体系是与其相一致的。考试大纲按照文明史观对课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构建起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文明史通史知识体系。

(三)设置新材料、新情景来带动历史知识的考查

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材料型选择题、问答题比例增加。25道选择题有15题以图、表、演讲词、报纸、诗歌、论著等材料形式出现。设置新情景也有体现,如24题: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这是创设一个全新的情景来考查学生对电视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题目。新材料、新情景题目的出现是新课程的特点决定的。

二、对策

(一)紧扣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令性文件。从高考改革的影响力和现实情况而言,高考必须以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的核心内容和每节课的要点。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认识专题的主线(或核心)是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二步: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这一课的重点着力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中的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了这一点就能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变化的原因。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曲折发展进程,本课的重点在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即在夹缝中发展的民族工业。难点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二)内容的整合

新课标下的高考,面对的是课标的专题知识体系和考纲的文明通史体,这种二元知识体系对我们的新课及复习安排提出了挑战。我们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所谓整合,是指被整合的对象在不丧失自身特性,并且使其在保持过去已形成某些理念的同时,对知识进行的重新调整和建构,并不意味着对以往知识体系的全部。所涉及的知识范畴仍然局限于课标之内,只是按照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对课标内容重新进行了调整和搭配,突出了历史的时序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标时序的紊乱和知识间的内在关联问题。我们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这样就将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整合起来。因为学生通史知识缺乏,所以,可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的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

(三)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新课程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哪些细讲、哪些略讲?“课程标准”提出:

“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课程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需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的内容。至于广度和深度还是以课标为依据。

(四)注重材料题的训练

高考的新材料、新情景的题型是一种新题型,我们在平时让学生多接触这类题型。首先是挖掘教材上的材料。如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一课中有一幅图,图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们可以由这幅图作为材料设置问题:这幅图从哪方面体现了与欧洲的区别?(交通)为什么与欧洲有差距?(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根源是什么?(俄国农奴制的存在)。教材上的图片、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等多可以利用。就地取材既便捷,又实用,还能培养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其次,增加材料题这方面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新课程高考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创新,2008年的新高考一定会取得一个好成绩的。

参考文献:

[1]2007年新课程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娥眉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11篇

一、盯住目标,把准方向

目标是复习的方向和指针,高三复习的方向就是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而高考出题的依据是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这就是我们要盯住的目标。因此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来界定知识和能力并实施教学是科学和准确的,它能使我们对每节课、每个专题的重点内容和涉及的具体能力要求一目了然,从而把准复方向。例如在复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时,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从中可知本节课需掌握的主干知识是“宗法制和分封制”。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深化理解,分析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而达到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关于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对中华民族产生深远影响的情境材料,渗透三维目标的培养要求,即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管齐下,夯实基础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层次,着力加大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但千万不能以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否则会吃大亏的。历史基础知识实际上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

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真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我在指导学生梳理、整合知识的过程中,因生而异,因课而异,因材施教,灵活应对,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要重视指导学生读书,把书读好、读透、读精。学会读目录、课文、地图、插图、年表、题目,提高阅读能力,做到准确、快速地提炼有效信息;教师重点讲线索、阶段特征、结构、历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让学生学着去分析、挖掘、整理。其次,借助学案提高复习效率。要求学生在课前把某节课或某个专题主干知识的整理作为自己预习的依据,在课堂上直接提问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或者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梳理和完成等形式,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使知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节省课堂的时间。再次,使用设计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准确记忆知识要点,理清知识内在联系。此方法是直接将书本中的某节课或某个专题知识进行问题化设计,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展开小组讨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各种思想得以充分交流,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得以增强,学习的兴趣也得到提高。

三、纵横拓展,有效整合

作为一轮复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拓宽主干历史知识,进行适度的纵横联系,构建起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十分必要。教师要认真备课,找好联系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思考、联系,全面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

要加强历史主干知识的纵向联系。如在复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时,教师可引领学生提炼出这一制度在2000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七个时期即萌芽(战国)、形成(秦朝)、巩固(汉朝)、完善(隋唐)、加强(宋朝)、发展(元朝)、强化及终结(明清)的发展演变及阶段特征,再从中央和地方机构的变化史实来印证上述阶段特征。通过这样的联系,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重要史实的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弄清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结合相关史实思考这一制度演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趋势:弱相权,强皇权;弱地方,强中央。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该制度的特点及实质。

要加强历史主干知识的横向联系。古今中外的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相关联的知识点,通过纵向联系提升学生的比较问题能力,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内涵的理解,拓展历史知识的外延,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很有帮助。如在复习必修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时,应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比较分析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要注意历史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近年来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比较注重对文史常识的考查,目的主要是考核文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知识面。如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13题考查公元纪年法“对时间段的界定”,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13题考查艺术素养“书法的类型”,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第12题考查文史常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 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13题考查史地常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此类题目看似容易,但考生得分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面窄,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有必要对一些历史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我在一次回答学生提问“为什么在不同历史阶段关于历史时间的表述有很大不同,有距今多少年、公元前多少年、民国多少年、辛亥年、贞观多少年”等问题时,专门介绍了几种纪年法及计算方法:干支纪年法(尾数定天干,余数定地支)、皇帝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公元纪年法,另外,还介绍了谥号(后人对皇帝的评价,如汉文帝)、庙号(皇帝死后在家族内的排位称号,如唐高祖)等。

四、精选精炼,提升能力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差异;历史;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108-01

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课程有差异,作为学生个体需要历史知识的延续和提升,所以我们要重视并解决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有人说“高中的成败在高一”,而高一的起跑线就是初高中的衔接,对此我们千万不可小视。

下面我从初高中的体例差异、课标差异及考题差异等方面谈谈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

一、从体例差异谈通史意识

就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看,初中历史采用通史体例,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及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组成。新课改地区高中历史采用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就更加凸显了初中阶段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现实情况来看,初中历史新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成就,但是也造成了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学生们的历史素养普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了专题体系,这就造成初中的知识基础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很难衔接。

解决好体例差异就必须强化通史意识:一要巩固通史基础知识,二要整合高中专题教材按通史体例整合。在巩固通史基础知识方面,我校去年已经编写了初高中衔接教材,在暑假期间引导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历史对通史知识温故知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应该继续推行。关于整合高中专题教材,特别是三本必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总结。可以结合其他版本教材比如人教版在每一课都注明本课与其他必修模块的联系。比如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近代史可按通史体例整合为:

资本主义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

1、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开拓(经济:必修二)

2、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必修三)

3、英国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治:必修一)

4、启蒙运动(思想:必修三)

5、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政治:必修一)

6、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制度的初步发展(政治:必修一)

这样的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学科时序性的特点,同时把政治、经济和思想知识紧密结合,从历史整体中认识历史事件,也就是在“大历史中认识小专题”。

二、从课标差异谈探究意识

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都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但具体要求仍有很大差异。比如在能力要求上,初中课标为: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高中课标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实状况是很多高一新生会沿用初中学习的思维,认为历史背背就行了,可是仅靠“背书”是远远达不到高中历史学习要求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及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渗透历史探究意识、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结合我校“高效课堂”模式,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三、从考题差异谈材料意识

从中考和高考历史试题中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差异。罗斯福新政为例,中考试题呈现为: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危机?而在高考题(2007年山东高考)则呈现为: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13篇

一、拓展知识容量

就是要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这是由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所决定的。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史》基本上是初中内容的压缩,深度不够,层次偏低;《中国近代现代史》是新近编写的,其体例、内容都很新,切合高中要求,但由于教材为避免与初中本重复,许多重要知识点仅一笔带过,交待不详;《世界近代现代史》仍沿用原来的老教本,知识陈旧,不少观点已经过时。因此,教学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补充和更新。本文认为,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主要是补充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就有必要将世界古代史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圈地运动的有关史实给学生适当介绍和补充。再如,讲秦统一六国时就有必要将秦的“远交近攻”策略给学生适当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史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如讲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时可引用《汉书-食货志》的有文字来说明西汉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至武帝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

(二)基本历史理论的补充。

《高中历史教学标准》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第8条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两个文件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是高中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

(三)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和渗透。

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W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二、深化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深化就是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深度。挖深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从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

如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就要挖深到“战国时期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1、从经济条件讲,由于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2、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已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能够克服周边各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的逐渐融合。3、各国人民要求统一。

(二)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或影响入手。

高中历史教材在叙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或对其进行评述时,由于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有时往往不够全面,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挖掘深化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如世界史教材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只强调了它是“英、法、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无只言片语,这显然是偏颇的、片面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补充。再如,《中国古代史》教材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只叙述了它“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使学生认识不到商鞅变法存在的局限性和偏差。商鞅变法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不但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且,商鞅变法弃绝文化,倡导君主独裁,对当时和后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三)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

如通过比较19世纪60年代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而对其结果不同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经过武装倒幕基本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辱的弱国走上强国之道;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的残余势力严重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洋务运动则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出现以上三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不同态度所决定的。

(四)单元小结,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运用哲学原理分析历史现象

是指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史料 历史事件 学科

为提高复习效果计,中学历史教学界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笔者以为,当前形势下的这种调整和改革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拓宽

拓宽,就是要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这是由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所决定的。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史》基本上是初中内容的压缩,深度不够,层次偏低;《中国近代现代史》是新近编写的,其体例、内容都很新,切合高中要求,但由于教材为避免与初中本重复,许多重要知识点仅一笔带过,交待不详;《世界近代现代史》仍沿用原来的老教本,知识陈旧,不少观点已经过时。因此,教学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补充和更新。本文认为,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主要是补充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 必要的史实。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就有必要将世界古代史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圈地运动的有关史实给学生适当介绍和补充。再如,讲秦统一六国时就有必要将秦的“远交近攻”策略给学生适当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2.基本历史理论的补充。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995 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第8条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两个最权威的文件,它们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掌握和运 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要求,而这两个文件所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

3.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和渗透。

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挖深

挖深,就是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深度。挖深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

如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就要挖深到“战国时期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①从经济条件讲,由于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②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已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能够克服周边各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的逐渐融合。③各国人民要求统一。

2.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或影响入手。

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或对其进行评述时,由于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有时往往不够全面,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挖掘深化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如世界史教材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只强调了它是“英、法 、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无只言片语,这显然是偏颇的、片面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补充。

3.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

如通过比较19世纪60年代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而对其结果不同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经过武装倒幕基本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 辱的弱国走上强国之道;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的残余势力严重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洋务运动则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出现以上三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不同态度所决定的。

4.单元小结,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第15篇

一、主干知识逐个击破

所谓历史的主干知识,也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线索、阶段特征,以及一定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等。文综历史考试受分值大、所考知识点少的限制,往往侧重于主干知识考核,因此在复习时要特别注重主干知识的掌握。如:

中国古代史部分:掌握中国古代重要政治制度,理解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系统归纳古代传统文化的演变和科技教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分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掌握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而进行艰苦探索的历史;了解中国近代社会新的生产力代表的出现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中国近代化、工业化、民主化是中国近代史的重点;理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历史过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民主主义胜利的历程;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建国初期的三大任务,社会主义的曲折前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形成,等等。

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正确认识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发达的历程,尤其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创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三次工业革命及比较,近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几乎每年都考,常考常新;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如:资本主义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的斗争,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及教训;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二、警惕复习中的误区

针对目前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复习中应注意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从而增强复习效果。

1.知识性失误。表现为史实记忆不清、概念模糊、知识零乱、结构不明、记忆不全面、知识点混淆的现象相当突出。

2.思维性失误。思维混乱,考虑不周,脱离史实,不能做到史论结合,缺乏思维规律,做题答不到点上、逻辑性差,等等。有的同学因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清,表现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缺乏逻辑性,讲了后面的历史又回过来讲前面的历史。

3.缺少计划性。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必修一、明天必修二,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必修一、或复习必修二、或复习必修三,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

三、一轮复习重在基础

第一轮复习,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认识、理解、记忆的过程,因此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还要做到能力的提升。

第一轮复习,考生必须理清单元知识,把握阶段特征,挖掘各个考点知识,掌握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理解其基本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将与本知识点相关联的中外知识进行类比分析,以突出各自的个性特征。例如,复习“”时,明确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除了解其背景、过程、结果外,还需了解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机遇。同时,还可将它与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比较。也可与世界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等进行比较。这样就可加强中外知识的融会贯通,突出时代特征,加强对已复习内容的巩固,还能为后续阶段的相关知识复习引路铺石,为第二轮复习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