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1篇

1.抓住官能团,理解物质性质

有机物有数百万种之多,在复习中不可能具体到每一种有机物,更不可能逐一认识它们的性质,复习中必须从物质的结构出发,抓住决定各物质特性的官能团。

(1)逐一认识官能团的结构,掌握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的通性,并通过典型物质性质去类推同一类其他物质的性质。如,对“―COOH”的认识,应具体到不论含“―COOH”的有机物有多么复杂,必然都具有酸性和酯化反应的性质。

(2)注意比较含有同种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理解官能团由于受到不同基团的影响而表现出的性质差异。如,“■”与氢原子相连时具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但与烃基相连时一般不表现氧化性。

(3)理解官能团所决定的物质性质受外界条件制约,外界条件不同,含同一官能团的物质表现出的性质不同。如,乙醇是含“―OH”的化合物,在140℃和170℃时表现的性质不同。

2.弄清反应部位,领悟反应实质

复习有机化学,对重要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记忆上,应明确每个化学反应所发生的部位,弄清每个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的来龙去脉,化学键发生变化的部位。复习中,要通过弄清反应部位:

(1)全面领悟反应的规律。

(2)明确有机反应类型。如,化学反应CH3COONa+NaOHCH4+Na2CO3,只有从反应部位上才可能断定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同理可从反应部位上判定酯化反应与缩聚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3)判断反应的可能性。如,从乙醇消去、氧化反应的部位来看,可知CH3O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3.理顺衍生关系,编织知识网络

不同类型的有机物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相互转化的衍生关系,复习中必须理顺常见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通过编织知识网络来建立较为丰富的知识体系。

(1)复习中要注意通过性质――制法这条线索,加强有机物联系。往往一种有机物的性质是另一种有机物的制法,如,乙醇的脱氢氧化,即是工业制乙醛的方法,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即是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

(2)复习中要掌握一般衍生物关系中的特殊关系,使知识网络更加明晰。如,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烃,烃与水、卤化氢加成可以生成衍生物,丁烷可以制乙酸,羟基在链端的醇可被氧化为醛等,都是较为重要的特殊衍生关系,复习中要设法挖掘。

4.分析异构方式,认识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或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是有机化学的重难点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的基本知识点。如何认识同分异构现象,提高解题能力,在复习中必须注意结合实例分析常见的同分异构体的异构方式,在分析中模仿、创造,总结经验,学习技巧。

(1)要结合常见的有机物类型,分析同分异构的一般方式,如烷烃只有碳链异构,烯、炔、醇、醛、羧酸既有碳链异构,还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和类别异构等。

(2)要结合具体物质认识几种特殊的异构方式。

(3)要通过分析各种异构方式,将积累的经验迁移运用到实际中去。

5.研究实验过程,学会实验分析

有机化学系列实验经常出现在各类考试题中,考核的内容往往以实验分析为主,分析产物种类,特别是副产物的产生,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实验异常现象分析,还有失败原因分析,过程异常分析等。因此,高考有机化学实验复习,不能孤立于有关的实验过程之外,要认真研究实验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实验过程,来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1)要注意捕捉实验过程中的异常,并设法解释异常。如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往往有两个异常,一是浓硫酸与乙醇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棕色;二是加热不到170℃便有可使溴水褪色的气体产生,显然第一个异常是由于乙醇的炭化,第二个异常是因为产生了SO2气体。

(2)要对实验条件的选择、反应物的加入方式、装置的装配以及副产物的出现等,多想多思,多问为什么。

6.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多数是以信息给予题(又称材料题)形式出现的,信息给予题则要求考生通过“现场自学”有关信息,结合旧有知识而实现解题,它是考核考生自学能力的一类重要题型。由于高考有机信息题多与现代科技成果相联系,“信息”也是一年一新,因此,高考有机化学复习不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信息”一一掌握,更不能做遍每一个信息给予题,必须注重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有机化学复习过程中,良好自学习惯的培养,往往是通过解答典型有机信息题来实现的。在解题中:

(1)稳定情绪,怀着一颗平常心认真研读题给信息,不能因一时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紧张恐慌,因为新信息要么与解题无关,要么通过自学可以学会。

(2)要结合题给要求,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思维处理,并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准确地迁移到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去。

7.立足典型计算,总结计算规律

有机化学计算与无机化学计算相比,有许多特殊性:很少依据特定的化学方程式解题;往往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计算题型多,计算量小。因此,在有机化学复习过程中,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去见识典型的计算题型,在解题过程中总结有关规律,这是有机化学计算复习省力又省功的方法。

(1)在一题多解中选择最优化方法,总结出适用于一类题的解题规律,并加以应用。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2篇

例1 (全国理综课标卷)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解析:由题意可知,题给有机物属饱和一元脂肪醇,C5H12O对应的烷烃为C5H12,而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①CH3CH2CH2CH2CH3、②(CH3)2CHCH2CH3、③(CH3)4C;①、②和③分子中分别有3种、4种和1种等效氢原子,则其对应的饱和一元脂肪醇(可看作是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OH取代的产物)分别有3种、4种和1种.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饱和一元脂肪醇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首先根据题给有机物的通式和性质,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抓住饱和一元脂肪醇可看作是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的本质(也可将C5H12O变形为C5H11—OH,而判断C5H11—的异构体有8种),可快速求解.

例2 (海南化学卷)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

(A)2种 (B) 3种

(C)4种 (D)5种

解析:因单取代芳烃C10H14即为C6H5—C4H9,而丁基—C4H9有4种CH3CH2CH2CH2—、CH3CH2CH(CH3)—、(CH3)2CHCH2—、(CH3)3C—,则其可能的结构有4种.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取代芳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首先将题给分子式变形为单取代芳烃的形式,然后根据取代基异构体的数目,可快速求解.

二、考查日常生活常用物质的化学成分

例3 (海南化学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解析: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CO和H2,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了日常生活常用物质的化学成分.熟记这些常识性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三、考查化石燃料的有关知识

例4 (上海化学卷)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解析: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液态轻质汽油,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则(A)、(B)、(D)均不正确;而(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了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综合利用的有关知识.掌握其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四、考查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

例5 (江苏化学卷)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

结构如图1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有关普伐他汀

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反应

解析:因该有机物分子中没有酚的结构单元,其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A)不正确;因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且醇羟基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羧基和酯基,其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则(B)、(C)正确;因该有机物分子中有1个羧基和1个酯基,1 mol该物质可与2 mol NaOH反应,则(D)不正确.故答案为(B)、(C).

点评:此题以普伐他汀为素材,考查了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抓住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与其结构特点,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例6 (全国理综大纲卷)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 1 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 L氧气(标准状况)

(D) 1 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 g溴

解析:因橙花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其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则(A)正确;因橙花醇分子中羟基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其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发生消去反应,能生成2种四烯烃,则(B)正确;因橙花醇的分子式为C15H26O,1 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21 mol氧气(其在标准状况的体积为470.4 L),则(C)正确;1 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溴(其质量为480 g),则(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以橙花醇为素材,考查了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抓住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与其结构特点,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尤其是消去反应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五、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

例7 (全国理综课标卷)分析表1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

解析:由题给表格信息可知,可把其分为4循环,从第2循环开始,每一项与前一循环的对应项均增加1个“CH2”原子团;因26=4×6+2,则第24项为C2H4O2+5(CH2)=C7H14O2,第25项为C2H4+6(CH2)=C8H16,第26项为C2H6+6(CH2)=C8H18.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以表格信息为素材,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考查了对表格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通过对题给表格信息的认真分析、挖掘出隐含的排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六、考查核磁共振氢谱的应用

例8 (海南化学卷)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KG-*2/3]1的有( )

(A)乙酸异丙酯 (B)乙酸叔丁酯

(C)对二甲苯 (D)均三甲苯

解析 乙酸异丙酯[CH3COOCH(CH3)2]分子中有三种氢原子,其个数比6∶[KG-*2/3]3∶[KG-*2/3]1;乙酸叔丁酯[CH3COOC(CH3)3]分子中有两种氢原子,其个数比为9∶[KG-*2/3]3=3∶[KG-*2/3]1;对二甲苯

点评:此题考查了核磁共振氢谱的应用.能够书写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掌握核磁共振氢谱的意义和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氢原子;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氢原子;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氢原子)是解题的关键.

七、考查有机物的除杂

例9 (上海化学卷)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苯中含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

(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解析:苯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且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仍溶于苯中,无法通过过滤除去杂质,则(A)错误;乙醇与水互溶,(B)操作溶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达到分离、提纯目的,则(B)错误;乙醛与水互溶,(C)操作溶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达到分离、提纯目的,则(C)错误;乙酸乙酯不溶于Na2CO3溶液,而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乙酸钠而进入水相从而与乙酸乙酯分离,(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机物的除杂方法,考查了有关有机物的性质与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掌握有关物质的性质、物质的除杂方法与原则(①“不增”:不能增加新的杂质;②“不减”:不能使被提纯的物质减少;③“易分”:操作简单,容易分离;④“最好”:最好使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是解题的关键.

八、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例9 (北京理综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解析:天然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则(A)不正确;尽管蔗糖的水解产物中含有葡萄糖,但蔗糖分子中没有醛基,蔗糖没有还原性,蔗糖为非还原型二糖,则(B)不正确;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二肽,其水解产物相同,则(C)不正确;乙醛可合成聚乙醛,氯乙烯可合成聚氯乙烯,乙二醇与乙二酸可以缩聚成聚合物,则(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掌握其结构特点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应当注意的是油脂属于混合物、蔗糖属于非还原型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二肽的水解产物相同、乙醛也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例10 (山东理综卷)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解析: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油脂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A)不正确;甲烷和Cl2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则(B)不正确;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相同(C6H12O6),而结构式不同[葡萄糖与果糖的结构式分别为CH2OH(CHOH)4

CHO和CH2OH(CHOH)3COCH2OH],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则(C)正确;尽管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但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为羟基,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为羧基,则(D)不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及有关反应类型的判断.掌握其结构特点与性质及有关反应类型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九、考查有机物的命名、性质、同系物的概念及分子式正误的判断

例11 (浙江理综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CH3CH2CHCH2CH2CH(CH3)2[ZJ5,S]CH(CH3)2

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

(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

(C)化合物[XC

.tif>,JZ]是苯的同系物

(D)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3H5N3O9

解析: 对于(A),该化合物的名称应为2,6–二甲基–3–乙基庚烷;对于(B),最多可生成4种二肽(其中,丙氨酸分子之间脱水生成1种二肽、苯丙氨酸分子之间脱水生成1种二肽、丙氨酸与苯丙氨酸两分子之间脱水生成2种二肽);对于(C),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多个苯环,不是苯的同系物;对于(D),三硝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H2[ZJ1,X;4,X;7,X]ONO2ONO2ONO2

,其分子式为C3H5N3O9,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烷烃的命名、氨基酸的性质、苯的同系物的概念及三硝酸甘油酯分子式正误的判断.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氨基酸分子间脱水生成二肽的性质、苯的同系物的概念及三硝酸甘油酯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十、有机框图推断题

例12 (浙江理综卷)化合物X是一种环境激素,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

化合物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1H–NMR谱显示化合物G的所有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F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隐形眼镜的高聚物.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A分子中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B)化合物A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X与NaOH溶液反应,理论上1 mol X最多消耗6 mol NaOH

(D)化合物D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AC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a.属于酯类 b.能发生银镜反应

(4)写出B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因化合物A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故应含有酚羟基,分子含有2个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化合物只有2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从而可知,(A)、(B)不正确;由题意可知B的结构

简式为 CH3—C—C—OH[ZJ4,S;4,X;LX,6,S]CH3OHO ,1 mol X最多可与6 molNaOH反应,则(C)正确;而B在浓硫

酸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D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D)正确.

(2)因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生成化合物C,则C的结构简式为

(3)因D的分子式为C4H6O2,属于酯类、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则D为甲酸酯,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HCOOCH=CHCH3、HCOOCH2CH=CH2、

(4)因环状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C8H12O4,其分子中所有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则G

的结构简式为 [XC

(5)由题意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

,从而可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C)(D)(2)

(4)

浓硫酸

一定条件

点评:以有机框图推断为素材,综合考查有机物结构简式的推断、有机物的性质与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有机化学的知识.根据题给信息,抓住突破口,掌握有关有机物的性质(尤其是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注意不能漏写副产物)是解题的关键.

十一、有机合成题

例13 (江苏化学卷)化合物H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3.[FL)]

(1)化合物A的含氧官能团为和 (填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分子含有两个苯环;Ⅱ.分子有7个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Ⅲ.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此反应.

(4)实现DE的转化中,加入化合物X能发生银镜反应,X的结构简式.

(5)已知:

是合成抗癌药物美发伦的中间体,请写出以

和[XC

.tif>,JZ]为原料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

解析: (1)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A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醛基.

(2)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①、③、⑤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②、④属于加成反应.

(3)因B的分子式为C14H12O2,则符合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4)因X能发生银镜反应,再由D和E的结构简式可知,X的结构简式为

(5)用正向思维法进行分析,可得其合成路线流程为:

故答案为:(1)羟基、醛基;(2)①③⑤;(3) 或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3篇

高中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漫无目的、毫无计划的学习只会让大家身心疲惫,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有机化学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有机化学知识11、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种类特点:

⑴溶解性,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⑵绝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其中碳燃烧生成CO2,氢燃烧生成水;

⑶有机物绝大多数都为非电解质;

⑷有机化学反应速率慢,而且产物非常复杂,一般用“”表示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该反应为主要反应;

⑸有机物绝大多数都为分子晶体,熔点较低。

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组成:

3、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同分异构方式有所不同。

常见同分异构体的异构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

⑴碳架异构是指由于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碳架异构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最为常见的异构方式。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烷烃只有碳架异构。

⑵官能团位置异构: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的位置不同也会引起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CHCH3 和CH3CH2CH=CH2。含有官能团(包括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一般都存在官能团位置异构。

⑶官能团类别异构:是指分子式相同,官能团类型不同所引起的异构。除烷烃以外,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分子都存在与其对应的官能团类别异构体,如,相同碳原子数的单烯烃和环烷烃、二烯烃与单炔烃、醛与烯醇、烯二醇与饱和一元脂肪酸、饱和一元脂肪醇与饱和烃基醚、饱和一元脂肪酸与饱和烃基酯、氨基酸与硝基烷之间等。

⑷空间位置异构:主要是指有机物的有关基团在有机物的分子中空间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最为主要代表是顺反异构。

4、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对于烷烃来说,主要采取逐步降级支链移动法,即首先写出最长的碳链,再依次降低主链长度,所减碳原子组成烃基作为支链(甲基或乙基)在主链上移动。

对于含有官能团的单烯烃、炔烃、饱和一元脂肪醇、饱和一元脂肪酸等,往往先采取逐步降级法写出所有的相应碳架,再让官能团分别在碳架上移动,进而写出同分异构体或判断出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多少。对于多个官能团的有机物,可以先写烷烃碳架,让一种官能团在碳架上移动,再让另一种官能团在连有官能团的碳架上再移动。

5、烷烃的命名:

系统命名规则:

⑴选含官能团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⑵从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碳原子编号 ;

⑶写出有机物的名称。

烷基位序—烷基数目+烷基名称—官能团位序—母体名称长、近、简、多、小——选最长、离最简单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等距就简,等长就多。6、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命名规则与烷烃的命名相似,所不同的是它们都有官能团。因此,选主链、编号都应首先考虑官能团。如烯、炔的命名

①将含有双键、叁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某炔”

②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定位;

③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位置,用“三”、“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7、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根据取代基的特点命名。

8、有机化合物组成与结构的确定: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高考有机化学知识2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高考有机化学知识3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在水中的溶解度:

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有机物的密度

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

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

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

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

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

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

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

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

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

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

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

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

—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

烷烃:CnH2n+2;

烯烃与环烷烃:CnH2n;

炔烃与二烯烃: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

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

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

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

醛:CnH2nO或CnH2n+1CHO;

酸:CnH2nO2或CnH2n+1COOH;

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

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

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HH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3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钠,工业用盐)35、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

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3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4篇

自2013年开始,全国十余省份开始采用新课标Ⅱ卷试题进行高等学校招生选拔。之前,因为样本数量太少不便进行研究,至2015年,新课标Ⅱ卷已有三套真题,已经具备进行对比分析的条件。在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化学占到100分,选考题占其中的15分。因为采用新课标Ⅱ卷省份多由原大纲卷省份组成,相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化学与技术”选考题来说,教师和考生对有机化学题更为热衷。

二、新课标Ⅱ卷有机选考题的命题分析

(一)以有机物合成路线为命题框架

近三年命题分别以“化合物(C11H12O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作为命题引言,并以这三种(类)物质的合成路线构建命题框架,突出化学与STSE的联系。

(二)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及迁移应用能力

2013年及2015年命题中均直接呈现四条与题设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教材中未呈现的物质转化关系,有基于核磁共振氢谱对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提示,有基于同分异构体对物质结构的提示,有基于物质性质对物质所含官能团的提示。2014年命题虽没有信息直接呈现,但在合成路线中出现两次“NBS、加热、过氧化物”的条件,第二次呈现时对产物的推导就需要用到第一次呈现时隐含的信息。

(三)侧重对常见官能团的特征性质考查

对官能团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未知物质的推断上,在特定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推断方面也有体现。2013年考查了卤素原子、醇羟基、醛基、烷基、羧基等官能团的特征性质;2014年考查了卤素原子、碳碳双键、烷基、醇羟基等官能团的特征性质;2015年考查了烷基、卤素原子、碳碳双键、醛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的特征性质。可见,每年命题考查的重点官能团有较大的交集,在教学及复习备考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上述官能团。

(四)考查有机物命名、化学语言、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有机物命名方面,2013年考查了有烷基支链的卤代烃命名,2015年考查了多官能团有机物(羟基醛)的命名,2014年虽未直接对有机物命名进行命题,但命题中的“六硝基立方烷”也一定程度上对有机物命名有所涉及。2.化学语言方面,主要考查指定物质结构简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是对键线式的考查幅度加大,需进一步重视。另外这一部分也有对分子式的考查,主要有已知相对分子质量推导分子式及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反推分子式。3.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涉及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对聚合反应没有显性考查,对有机物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也没有进行考查。

(五)考查同分异构体的辨识及数目推算

同分异构体是有机化学的一大特色知识点,也是区分度较好的命题点。2013年、2015年命题均基于物质合成路线中某一物质的结构简式进一步限定条件,进而推算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并进一步给定某一同分异构体的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要求写出这一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2014年考查同分异构体辨识,同分异构体数目推算较为简单,但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空间思维能力。

(六)考查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有机化学方程式也不例外。2013年考查烷基与氯气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2014年考查卤代烃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2015年考查卤代烃碱性条件下醇溶液中的消去反应,同时还考查了二元醇与二元羧酸的缩聚反应。除显性考查要求书写之外,在合成路线中凡涉及未知物质推断均一定程度上考查了有机化学方程式。

(七)考查对表征仪器信号的理解及应用

质谱法(M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是教材中要求考生掌握的三种有机物研究方法。在近三年考题中均有体现。2013年、2015年所提供信息中均直接就某一物质核磁共振氢谱进行分析,并在后续同分异构体命题中作为限定条件呈现。2014年命题则是给定一有机物,要求考生对氢原子种类进行推算。但在2015年命题中,有“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的题设,该题除要求考生理解图谱、应用图谱之外,还要求考生真正理解图谱细节所表达的含义。

三、启示

基于上述对近三年新课标Ⅱ卷有机选考题的分析,不难发现:三年考题呈现上均有所差异,但究其所考查知识点却是共性大于个性。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及备考是有重点的、有规律可循的。

(一)注重教材中基本知识的学习

在近三年命题中所考查的化学语言(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有机物命名、常见官能团性质、化学方程式等,均为教材显性呈现、考纲明确要求的基础知识。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以此为基石,攻克难题。

(二)将有机化学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复习

在近三年化学选择题命题中,均包含有机化学相关知识的考查,近三年选择题中分别就常见有机物性质、同分异构体数目、有机物分子式进行了考查。同时,在化学实验题命题中,也常常采用有机物制备或提纯作为命题载体。高三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做到整体复习。

(三)研读考试大纲、分析历年真题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专家命题的重要依据,历年真题是对命题专家命题思维的直接体现,对大纲及真题进行分析才能做到在复习备考中有的放矢。

(四)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强化练习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5篇

一、考查有机物命名

小结:正确命名有机物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前提.高考对有机物命名的考查主要以烷烃、烯烃、卤代烃、醇等物质为主,一要注意编号顺序,确保主链最长、取代基数目最多、位次和最小等;二要注意书写技巧,如基团的先后顺序、同类型基团的合并等,不能出错.

二、考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例2 (广东理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 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 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 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分析:葡萄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醛基,而果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羰基,(A)项错误;酯类一般都是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B)项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称之为皂化反应,(C)项错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和氨基,(D)项错误.答案为(B).

小结:有机物的组成涉及元素类别判断、原子个数的确定、分子式、结构简式等;有机物的结构常常通过球棍模型、比例模型、键线式、空间构型等反映;有机物的性质则与官能团有关.对各类有机物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及性质要清楚,遇到同类物质,与其类比即可.

三、考查有机反应

例3 (新课标Ⅱ)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 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分析: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时,主要发生硝化反应;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则苯环和侧链基团均可与氢发生加成;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以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类比,主要是甲基上的H被取代.答案为(D).

小结:有机反应考查的形式多样,如有机反应类型分析、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或正误判断、有机反应机理分析、有机反应产物确定等.正确解答上述问题,一要熟悉各类有机物的典型性质及反应类型,二要正确书写有机反应式,常见错误是不配平或漏写水分子.

四、考查同分异构体

小结:同分异构体知识是高考的必考点,考查形式包括数目判断、结构简式书写或补写、物质间关系判断等.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基元法、替代法、等效氢法、组合法等;书写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时,要注意有序思维,防遗漏;判断不同结构的物质是否为同分异构体,则需紧扣概念分析.

五、考查多官能团化合物

小结:多官能团有机物是有机化学知识考查中的高频点,试题呈现方式常常是给出结构简式、球棍模型等,考查观察能力、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对于这类问题,一是看清、看懂物质结构,如环状不一定是苯环;二是认清官能团情况,各官能团的化学性质的总和即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六、考查有机推断与合成

小结:近两年高考连续考查了有机物制备问题,与无机实验一样,这类问题常常涉及实验原理(如化学反应方程式、装置原理)、实验仪器、实验安全、实验操作、化学计算等,答题时,一要注意基本分析程序,二要注意有机实验特点(如有副反应),三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

九、考查有机实验基本操作

例9 (海南化学)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 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 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分析:(A)、(B)、(C)项中的物质均可鉴别,如(A)项中的乙醇易溶于水、甲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溴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B)项中的乙醇、苯燃烧火焰有明显差别,而四氯化碳不能燃烧;(C)项中的乙醇可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浮于溶液上层;(D)项中苯和环已烷均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环已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为(D).

小结:有机实验基本操作常考内容主要包括有机物的鉴别、分离、除杂、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选择等,检测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解答时,应逐一分析各个具体问题,再整合作答.

十、考查有机化学与STSE

例10 (天津理综)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食盐可作调味剂,液可作食品防腐剂

(B) 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 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分析:该题考查和生活相关的一些物质的主要性质.(A)选项考查食盐的常识性知识,正确.(B)选项考查维生素C的性质,维生素C在水溶液中或受热时很容易被氧化,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时损失小,正确.(C)选项,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所以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错误.(D)选项中的苏打是碳酸钠,呈碱性,假红酒中没有葡萄糖时与苏打不显蓝色.正确.答案为(C).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上海高考试题;高三有机化学复习;专题突破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6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与前几年相比,上海高考化学试卷结构在有机化学上有少量的变化,在考纲中,有机化学的比重由以往的15%增加至18%[1],因此今年有机化学大题的分值从20分增加到22分,加上选择题中的3道有机题,总分值为30分,占20%。教育考试院的李子明老师在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教学和复习建议中,专门强调要重视有机化学的复习[2]。

1 从高三复习看有机化学的特点

1.1 相对独立的知识板块

有机化学部分的内容相对独立,学生学习有机化学通常都在高二下,学习时间不满一个学期;到了高三复习,有80%的知识内容属于无机化学。在无机化学部分复习的大部分时间段不涉及有机化学,所以,很难在无机复习时通过融会贯通、前后关联带动有机的复习。如果等到无机复习结束后再来复习有机化学,很可能学生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这对高三复习相当不利。

1.2 高考试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高考有机化学考查的有机物通常都不是书本上作为典型物质学习的有机物,需要对官能团的性质加深理解,即着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有机化学大题中基于有机合成为基础的框图推断,更是对学生记忆力、理解能力、归纳演绎类比推理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在熟练掌握各种有机物性质、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逻辑推理能力,采取顺推、逆推或多种方法结合来完成推断。此外,在有机推断中,命题老师还会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的信息,在临场读懂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知识的迁移加工,进行问题的解决,这对于学生接受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3 高考试题的难度中等略偏上且区分度良好

整理2008年至2012年高考试题分析与评价[3]中关于有机化学部分的难度和区分度,我们对有机化学28和29题的难度、区分度进行统计。统计内容如表1。

难度和区分度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参数,它们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难度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它的计算一般采用某题目的通过率或平均得分率,难度值越小表明试题越难。区分度是指一道题能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也即题目的鉴别力。区分度的常用指标为D,计算方法常用鉴别指数法:比较测验总分高和总分低的两组被试者在项目通过率上的差别得来。D=PH-PL,PH为高分组(即得分最高的27%)被试者在该题上的通过率,PL为低分组(即得分最低的27%)被试者在该题上的通过率。测量学家伊贝尔认为: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每一年的有机化学难度都要高于整张试卷的平均难度值,总体属于中等以上的难度;而区分度的数值在0.35~0.45,属于区分度良好的情形。从每年的最高和最低难度也不难看出,该部分知识的考察,既有难度值0.90(即得分率达到90%)左右的基础题,每年还有部分题目难度仅达到0.20(即得分率仅达到20%)甚至以下的难题。高考试题难度的特点,决定了高三化学复习中既要重视基础,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特点。

2 2013年上海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

2.1 主干知识的考察依旧是考查的重点

有机化学主干知识依然是重点考察的内容,包括:有机反应的类型(44题的Diels-Alder反应属于加成反应、49题的硝基-NO2还原为氨基-NH2的还原反应、49题的取代反应)、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共轭二烯烃、苯环、氨基、醇羟基、卤素原子)、有机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

2.2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有机化学的第48题,反应⑤的试剂和条件,由题目分析反应④和反应⑤应该经过的是苯环上的溴代以及羧酸和醇生成酯两个步骤,但是哪一步在先哪一步在后,很多学生在考试时感觉很难确定;而命题者的意图,是两个步骤随便哪一步在前都可以;这种开放性题型的设置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种考验。在有机物合成路线中,不是每一步反应都是学生学习过的知识,比如第50题中有机物B的结构的推断,题目中给出了B的分子式以及合成路线中前、后两种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从官能团的角度分析是-COOCH3-CH2OH-CH2Cl。前一步属于羧酸酯的催化氢解,是学生在高中有机化学中从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内容,在平时练习中也很难见到。其实,根据分子式来推断这个官能团不算很难,但是,因为反应完全陌生,学生无法理解,很难做出正确回答,这种题目对于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是一种考验。有机化学第47题第一次考查了有机物制备的合成路线,由烃制备醛,要求学生在回顾有机物官能团引入和转化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情境,制定出合适的合成路线。这比前几年,命题者设计好路线,只是挖掉个别有机物,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在思维能力要求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

2.3 注重对薄弱知识点的考查

仔细分析2012年高考试题分析与评价,最薄弱的两道题是55题(难度值0.21)、56题(难度值0.30)。其中55题要求写出两种C的含苯环结构且只含4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该题因为首次在上海化学高考中提到“4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说法,而成为当年得分最低的有机题。2013年52题同分异构体的考查中,再次出现类似的说法“写出两种C的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只含3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012年52题,反应①、反应②的先后次序不能颠倒,解释原因。考查了酚羟基在有机反应中因为容易被氧化,所以,要先转化为甲氧基再用硝酸氧化的内容。这种有机物官能团在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属于有机合成中非常实际也非常重要的内容,又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这个考点又出现在了2013年高考有机的第53题,反应②、反应③的顺序不能颠倒,其原因是 。考查-NH2的性质,在有机反应中易被氧化,所以,合成中要先把-CH3氧化为-COOH,再把-NO2还原为-NH2。

3 高三有机化学教学和复习建议

3.1 有机化学题的练习贯穿整个高三复习的始终

由于考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时间短、有机物性质变化多样、内容相对独立,与80%的无机化学部分几乎无关联度,所以,有机化学是最容易被学生遗忘的内容。如果等到无机复习结束后再来复习有机,很可能学生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为了减少遗忘,有机化学题的练习要贯穿整个高三复习的始终。高二下学期,很多学校根据学生“+1”的选课意向进行了分班,可以在这个时间内,按照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有机化学高考部分的知识内容基本落实到位。随后,在高三整个无机化学复习过程中,通过平均每两天1道有机综合推断题的训练,以及在所有单元过关练习中,有机化学推断题一直作为必考的试题来克服遗忘。给学生练习的有机题,最好要自己适当地编写,让一道题尽可能地覆盖所有重要的有机物,覆盖“同分异构体书写、有机物性质推断、有机方程式的书写”等高考热点,利用每一道综合的有机题做足复习的文章。分析有一定思维容量的有机推断题时,就应该在黑板上把流程画好,用彩色粉笔边分析边把反应的断键情况、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简式在框图中标出,明确练习题和讲解题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来运用已有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纠正机械、反复地做大量习题来应付考试的怪圈。

例1 (2010年山东高考理综33题改编)利用从冬青中提取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

(7)写出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①属于α-氨基酸

②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解析:本题利用了2010年山东理综的题干,在题目中进行改编,考查了绝大部分高中化学要求的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书写有机物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设计简单的合成路线。

(1)根据BC的反应,可以推断B为CH3OH,则D为HCHO,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Y中官能团为:氨基、羧基、(酚)羟基、苯环。

3.2 在专题复习中落实基础并突破难点

无机化学结束后进行有机化学的复习,考虑到有机化学高考试题综合性强的特点,适宜采用专题复习的形式进行。复习时,建议可以按照以下四个内容来安排复习。第一,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包括有机物的命名、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第二,官能团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第三,有机反应的类型;第四,有机合成和推断。其中属于难点的是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合成和推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或者种类的考查,是高考有机化学的必考点,且近几年在难度上比以前有较大的提升。要求学生一定要充分运用不饱和度,进行有序书写。关于同分异构体的复习,教师要引领学生分析根据有机物官能团位置的不同,可以把有机物分成两种类型。其中一类,比如卤代烃、醇、醛、羧酸、胺、硝基化合物,它们的共同点是官能团在端基上,所以,这一类型的有机物,要找出同分异构体有几种,只需考查它们的烃基种类即可。另一类有机物,比如醚、烯烃、炔烃、酯,它们的共同点是官能团在结构的中间,则在书写同分异构体或者分析同分异构体种类时,可以先写出官能团,再在官能团两端根据碳数和不饱和度连接不同种类的烃基来进行分析。有机合成和推断,则可以通过复习如何引进各种官能团入手,比如,乙酸乙酯的制备,你知道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散思维,除了回顾教材中的制备方法,还让他们归纳平时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方法,与同学一起进行交流、共享。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全国各地高考题中的有机合成框图题选取局部,以某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目标产物引导学生进行合成路线的设计,在对合成路线的分析和评价中探讨各反应的先后顺序以及采取该种顺序的原因。这样的专题复习,不是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鲜活、生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得到较充分的调动,就能取得积极的复习效果。

例2 (2011江苏高考化学17题)已知:

(2)通过利用给定(或隐藏)信息,一直逆推到题目给定的原料为止。C6H5ONa可由原料苯酚与NaOH反应获得;ClCH2COOH可由乙醇氧化得乙酸,乙酸α-H被Cl原子取代后生成。

(3)在合成某产物时,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方法和途径,应当在兼顾原料省、产率高的前提下选择最合理、最简单的方法和途径。乙醇氧化得乙酸可以由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直接制得;也可以先将乙醇用空气催化氧化得乙醛,再由乙醛被银氨溶液或者氢氧化铜悬浊液或者氧气催化氧化制得;也可以先将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成乙烯,再由乙烯催化氧化得乙醛,再氧化得乙酸获得。考虑到原料、产率、简约等因素,最终选择的是:乙醇催化氧化得乙醛、乙醛用氧气催化氧化得乙酸的方法。

(4)该合成最后两步反应在顺序上之所以选择先取代后酯化,是因为如果先酯化则产物不够稳定容易发生水解的原因。

3.3 考前充分重视历年上海有机高考试题的精彩回放

基于有机化学考查的重点是主干知识的考查以及对薄弱知识点的考查。每年的有机化学高考试题可以作为考生在高考前复习的重要资料。2009年高考试题的分析与评价关于命题的基本说明中,命题者提到会根据以往考生错误率高的内容来命制新的试题,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在复习中能够加强对这些内容的教学。除去书本上的官能团性质的内容,还要关注前几年在高考中出现过的考查内容。因为前几年的考点或信息可能在后续出现的考题中作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考察。比如,2010年烯烃的α-H可以发生取代反应;2012年第49题要求书写乙炔三聚、四聚成环状化合物,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都是要求学生在未给出信息的情况下完成,而这两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在前几年的高考中都已经给出信息的条件下考查过。当然,这种精彩回放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重组后,再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重点考点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

高三有机化学复习应该将有机题的训练贯穿高三始终,减少遗忘;通过专题进行重点的复习和难点突破,从而达到逐渐提升能力的复习目的。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考试院.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7篇

1.研读《考试说明》,精做高考试题,明确复习策略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研读《考试说明》可以明确高考考查的范围及能力层次要求。精做高考题,可以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了解高考题命题规律。这样在复习中才不会偏离考试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处理好几种关系,提高复习效率和针对性

(1)现行教材(有机化学)不同版本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山东省的教材有两套:人教版和鲁科版,两个版本的知识体系编排差别不大,但在部分章节的部分知识点上,侧重点还是各自有所差异。但高考命题山东省是统一命题,试题却完全相同。怎么处理这种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比较两个版本的相关知识求同去异,在复习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2)处理好有机化学部分和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

有机化学知识是整个高中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必考的内容中只是一个比较小的部分,如若和选做的有机加起来,那就举足轻重了。所以再有机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常见物质的结构、性质要非常熟悉,反应条件,方程配平等细节要注意记清。和其他化学知识一样:代表物质记性质,同类物质看特征,特征一样性质同。不管是有机还是无机复习方法都总是相同的:由个别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同类可由此及彼,特殊单独记忆。

(3)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有机部分的内容必修中知识点少,难度也小,基础性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学习记忆都很容易,所以复习过程中归纳总结轻松,但对于选修部分的有机,知识点增多,物质类别多,反应的类型也增多,反应的复杂程度也有所加大,这么多的内容要全部记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让学生明白《考试说明》中的考点,太难的反应《考试说明》中没有要求的可以去掉,而对于《考试说明》中要考的内容,如果自己使用的版本没有介绍到的,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做适当的补充。争取在复习中做到:必考的掌握清楚,考到的学生能够自己分析,以“渔”取“鱼”。

3.明确常考知识点,高度重视课本复习

这一模块常考知识点有:①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②官能团的名称③有机物的性质判断④有机物的结构简式⑤重点有机方程式的书写(如醇的催化氧化、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醛的银镜反应等)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种类的判断⑦简单有机物绿色合成路线的设计和评价。

基础决定能力,基础决定成败。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都是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许多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或“影子”。无论高考题怎么出,大部分都会落到基础知识的考查上,那些在高考中创造奇迹的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都是基础知识牢固、熟练、全面、扎实的学生。所以,在复习中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的夯实、熟练上,决不能好高骛远,喜欢偏难怪新,浪费时间、精力、体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知识既是解决问题的本源,又是能力提高的根基。

4.学会归纳,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形成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

有机化学知识的脉络非常清晰,在复习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使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1)夯实基础。

采用多种方法,下功夫记忆基础知识。如对比记忆,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和性质,代表物、典型反应进行对比记忆。如整体记忆,利用化学复习资料 总结的“有机物的分类与性质”表格从整体上进行记忆。如分类记忆,如有机反应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可以记忆每一类反应的各类物质的典型反应;也可以以反应条件为分类方法记忆典型反应,如浓硫酸加热为条件的反应有醇消去、酯化反应、酯类糖类的水解反应,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为条件的反应为水解反应(酯的碱性水解、卤代烃的水解)、中和反应。各种记忆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2)以结构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知识系统化

《有机化学基础》涉及的有机物多,知识点多,记忆的内容多,但有机化学又有很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贯穿《有机化学基础》的一条主线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类有机物的性质相似”,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以一知十”。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注意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做到事半功倍。如可以以官能团类别为主线,把物质按“脂肪烃(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的顺序,将各类物质的物理性质、代表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主要化学性质、制取方法、来源和用途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梳理;

打破章节之间的限制,进行模块内综合,在复习中通过分析对比、前后联系、综合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5.突破信息,加强推断题训练

在有机化学复习中,特别要重视对高考有机化学信息题进行专题研究,学会对题给信息进行吸收处理的能力。

6.培养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8篇

一、有机化学的解题方法分析

在笔者的相关调查中发现,在高考化学考试中,有机化学考试的试题类型多数都是选择题和Ⅱ卷中的有机部分,考试的频率极高,可以说年年都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也常考常新.依据高中化学考试大纲和相关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学生的有机化学试题解题效率,需要掌握充分的基础知识,然后再灵活运用,采取适宜的解题思路.对于基础知识来说,需要掌握各类烃中的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了解掌机反应的要类型,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等.一般的考试热点有根据反应条件判断有机反应类型和有机物的类别,如:

其次还有有机化学的推断题,如根据反应现象、物质的性质、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特征数字来推知官能团等.

二、案例透析有机化学的解题方法

解析:依据题干和待求的问题,可以不难得出本道试题的考点就是烯烃和卤代烃的基本化学性质,还有了解常用的官能团,掌握卤代烃水解和消去的条件需求及产物结果.解决此种类型的试题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加强调基础知识的消化和灵活运用.本题看上去有所超纲,但是细细分析是可以通过学习的相关知识给与解决的.从题干得知,发生四个反应得到的产物如图2所示,显然Y、Z中只含一种官能团.具体分析如图2所示,答案显而易见,就是(D)选项,③④.解析:对于高中化学实验和试题中的物质鉴定,一般的方法就是要找准“参照物”,可以依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等,采用恰当的化学试剂和方法,通过反应观察实验过程的变化、颜色的变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气味和气体的排放等进行物质的鉴别的判定.在本道试题中,考察的知识就是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鉴别有机物质.对于(A)选项中的三种物质,依据他们的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选取水作为化学试剂就可以鉴定出来,因为乙醇这种有机物可以和水互溶,而甲苯却与水不相容并且与水相比较轻,硝基苯与水也不相容,但是与水相比却比水重,所以,(A)选项中的三种物质是可以通过水这种试剂来区分开来的.对于(B)选项中的三种有机物就可以采用浓溴水这种试剂,然后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和得到的反应物,其中不发生变化的就是苯,出现白色产物的就是苯酚,而己烯和溴水加成使其褪色,固(B)答案也不对.(D)选项中的三种有机物可以选用氢氧化铜才鉴定.(C)选项中的三种物质性质相似,却无法通过一种试剂来鉴定出来.

例3粘合剂M的合成路线如图3.

解析:对于高中化学考试中牵涉到有机物的合成题时,首先要研究给出的有机物,判定有机物的类别和性质,物质带有那种官能团,分析得出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或消去的方法,找出合成该有机物的关键和题眼.一般的解题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和综合法.从给出的合成图来看,A是C3H6和后续反应,是丙烯,A转化为B后,B可以继续生成CH2=CHCH2OH,可以断定B就是卤代烃.为此,A/B的结构简式是CH3CH=CH2和CH2=CHCH2Cl.对于⑥⑦ 的反应类型,可以通过观察给出路线图的变化分析出应该是酯化和加聚反应.反应②是卤代烃水解,其反应条件为:NaOH/H2O,加热;反应⑤的条件是:NaOH/C2H5OH,加热;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9篇

有机化学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例如有机物的分类、结构与组成、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有机物的制取和合成以及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考生历来把这一单元的考题作为得分项目,不会轻易放弃或疏忽,既使略有小错,也会懊丧不已。然而这些知识大都与日常生活、能源、医疗、环保、科研等密切相联,融于其中,还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这就增加了这部分考题的广度和难度,学生要熟练掌握,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和讲究复习的技巧,方能事半功倍,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一、有机化学的考纲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种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辩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3、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

4、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二、有机化学复习方法

笔者认为:用熟练的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和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自已的化学知识,是复习有机化学的好方法。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要比大量零散的知识更具价值,在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对于考试时准确、快速调用相关知识是非常有效的。

1、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

依照官能团的顺序,列出某种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这样交叉复习,足以达到基础知识熟练的目的。熟练的标准为:一提到某一有机物,立刻能反应出它的各项性质;一提到某类有机特征反应,立即能反应出是哪些有机物所具备的特性;一提到某一官能团,便知道相应的化学性质。物质的一般性质必定伴有其特殊性,例如烷烃取代反应的连续性、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l-位醇和2-位醇氧化反应的区别、醛基既可被氧化又可被还原、有机物燃烧的规律、官能团相互影响引起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改变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往往是考题的重要源泉,必须足够重视。

2、突破口

(1)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推断官能团 根据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的顺序,依次整理其结构特征、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化学性质中的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各种有机物的制取方法,例如: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物质 ②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的物质 ③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 (2)根据反应条件推断有机物质的类别和反应类型 按照有机化学反应的七大类型,归纳出何种有机物能发生相关反应,并且写出化学方程式,例如:

①NaOH/乙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②浓H2SO4170℃(或)醇的消去反应

(3)根据有机物的知识网络推断

(4)根据新信息、新情景推断

三、高考有机化学题结构

例如(2010年广东)

四、有机化学的解题思路

首先是剖析题意,分析已知条件和推断内容,弄清被推断物和其它有机物关系。其次是抓好解题关键,找出解题突破口,然后联系信息和有关知识,应用规律进行逻辑推理或计算分析,作出正确的推断。

1.审题做好三审: 1)文字、框图及问题信息。2)先看结构简式,再看化学式。3)找出隐含信息和信息规律.

2.找突破口有三法: 1)数字;2)化学键;3)衍变关系。 3.答题有三要: 1)要找关键字词;2)要规范答题;3)要找得分点。

五、近年高考具体考法

1.紧扣教材,考查基础及主干知识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有机试题,主要考查的仍然是有机物同分异构、有机反应类型、典型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重要有机物检验、制备,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

例(2012年山东)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考查】 1.油脂和苯的化学性质。 2.甲烷和乙烯的化学性质。 3.葡萄糖、果糖的组成 4.乙酸、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创设意境,灵活新疑,注重能力的考查

提高陌生度,考查学生的自学、观察、思维、推理等多种能力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以教材中各类有机物的基础知识为基点,源于教材,超越教材,综合题给信息与基础知识,将知识进行重组与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突出考查推理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要求学生规范使用化学用语、填写化学方程式、结构简式、分子式等,因此也考查学生的学习品质与科学素养。

例(2011广东)直接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是实现高效、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途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是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类直接生成碳-碳单键的新反应。例如: 化合物I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注明条件)。 考查----分子式书写,大小写,元素顺序 考查-----酯的水解反应,完全水解,反应条件,方程式的配平,规范结构简式的书写。

(2)化合物II与足量浓氢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条件)。

考查---醇的性质,正确书写方程式。

(3)化合物III没有酸性,其结构简式为;II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为。

考查-----不饱和度概念,醇的氧化反应,规范结构简式的书写羧酸的性质,根据条件写出同分异构体。 (4)反应①中1个脱氢剂VI(结构简式见右)分子获得2个氢原子后,转变成1个芳香族化合物分子,该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10篇

分析2009 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今年高考加大了对有机知识点的考查,但题目以中低档为主,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能力。现将2009 年全国部分地区高考中有机考点分类总结如下。

1通过对有机物立体结构的解读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例1(全国卷I第12题)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 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NaOH反应

C. 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解析: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又含有甲基,故可以与Br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A项正确;B项,酚羟基要消耗一个NaOH,两个酯基要消耗两个NaOH,正确;C项,苯环可以催化加氢,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褪色,正确;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故不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D项错。答案D。

2通过基本概念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2(山东卷第12题)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 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 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 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CCl4可由CH4和氯气光照取代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A正确;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烃,B正确;向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现象分别为:互溶;有气泡产生;溶液分层,可以鉴别,C正确;苯虽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但可以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答案:D。

3通过简单的框图推断考查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例3(全国卷II第30题)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 %,氢为7.0 %,其余为氧。A的相关反应如右图(图1)所示。R-CH=CHOH(烯醇)不稳定,很快转化为R-CH2CHO。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四个同时满足(i)能发生水解反应(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能与溴单质反应

B. 能与金属钠反应

C. 1 mol G最多能和3 mol氢气反应

D. 分子式是C9H6O3

解析:(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中存在醛基,由流程可知,A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乙酸,则A为CH3CHO; (2)由B和C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乙酸分子中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 (3)D与甲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的结构为;(4)由F的结构简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11篇

例1(上海化学卷)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解析:根据系统命名法可知,(A)应命名为2甲基1,3丁二烯;(B)应命名为2丁醇;(C)应命名为3甲基己烷;而(D)的命名正确.故答案为(D).

二、考查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例2 (海南化学卷)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解析:因乙烷与乙烯为气态,乙醇与乙酸为液体,则乙烷与乙烯的沸点均小于乙醇或乙酸;又因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即乙酸的分子间作用力比乙醇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且乙酸、乙醇的分子间均能形成氢键,则乙酸的沸点比乙醇的沸点高.故答案为(D).

三、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

五、考查有机物的鉴别

例6 (海南化学卷)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

解析:因乙醇与水互溶,而甲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但甲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则(A)正确;乙醇和苯燃烧时的现象有明显差别(乙醇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苯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而四氯化碳不能燃烧,则(B)正确;乙醇能够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则(C)正确;环己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和环己烷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于褪色,则(D)不正确.故答案为(D).

解析:地沟油属于油脂,矿物油属于烃;二者均能够燃烧,则(A)错误;地沟油与矿物油均属于混合物,二者均没有固定的沸点,则(B)错误;地沟油与矿物油的密度均比水小,且均不溶于水,二者与水混合时都浮在水面上,则(C)错误;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矿物油不反应、液体混合物分层,而地沟油能够发生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液体混合物不分层,则(D)正确.故答案为(D).

六、考查有关烃的性质

例8 (全国理综课标卷Ⅱ)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 ℃反应生成硝基苯

(B) 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解析:苯能够发生硝化反应,则(A)正确;苯乙烯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B)正确;乙烯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C)正确;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甲基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则(D)错误.故答案为(D).

七、考查有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特点与性质

例9 (广东理综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解析:糖类化合物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够生成他们的物质,所含官能团并不都相同,则(A)错误;水果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则(B)正确;油脂的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盐和丙醇,则(C)错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都含有羧基和氨基,则(D)错误;故答案为(B).

八、考查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

解析: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8O,则(A)正确;因香叶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B)、(C)错误;因香叶醇分子中含有醇羟基和甲基等饱和烃基,能够发生取代反应,则(D)错误.故答案为(A).

例11 (江苏化学卷)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 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 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 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解析:贝诺酯分子中有酯基和肽键两种含氧官能团,则(A)错误;乙酰水杨酸分子中不含酚羟基,而对乙酰氨基酚含有酚羟基,可用FeCl3溶液将二者区别,则(B)正确;对乙酰氨基酚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C)错误;乙酰水杨酸分子中的酯基在NaOH溶液中会水解,则(D)错误.故答案为(B).

九、考查油脂与酯的知识

例12 (全国理综课标卷W)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动植物油脂短链醇生物柴油甘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 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解析:因动植物油脂与短链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而动植物油脂属于可再生资源,则(A)正确;因R1、R2、R3可能不同,因此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则(B)正确;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则(C)错误;“地沟油”是动植物油脂,可与短链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则(D)正确.故答案为(C).

十、考查有机物的分离

例13 (全国理综课标卷Ⅰ)表1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

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

(A)分离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除去KNO3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解析: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则(A)错误;乙酸乙酯与乙醇互溶,不能直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则(B)错误;KNO3与NaCl都是易溶于水的固体,但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NaCl大),因此可用重结晶的方法获得纯净的KNO3,则(C)错误;丁醇和乙醚是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则(D)正确.故答案为(D).

十一、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知识

例14 (山东理综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解析: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被氧化所致,则(A)错误;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则(B)错误;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则C错误;用粮食酿酒时,先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然后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酒精,都是化学变化,则(D)正确.故答案为(D).

例15 (浙江理综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XC

.tif>,JZ] 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 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 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 结构片段为……[XC

.tif>,JZ] 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

解析:对于(A),该化合物的名称为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则(A)错误;对于(B),苯的分子式为C6H6,苯甲酸的分子式为C7H6O2(可变形为C6H6・CO2),因此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则(B)错误;对于(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C)错误;对于(D),该结构片段是由甲醛分子中的氧原子与苯酚分子中羟基邻位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而得到的,则(D)正确.故答案为(D).

十二、有机框图推断题

例16 (全国理综课标卷Ⅰ)查尔酮类化合物G是黄酮类药物的主要合成中间体,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E的分子式为,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

(4)G的结构简式为.

(5)D的芳香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H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有

解析: 因A为芳香烃,则A 分子中含有苯环;1 mol A 充分燃烧可生成72 g(即4 mol)水,则A分子中含有8个氢原子;根据B生成C的条件可知,该反应是羟基的催化氧化,则B分子中含有羟基;A和水反应生成B,这说明A分子中苯环的侧链上含有碳碳双键,

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12篇

技巧1 根据物理性质推断

重点可根据物质的密度、状态、溶解性等方面进行考虑。

(1) 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所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等。

(2) 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3) 难溶于水的有机物: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如溴苯)、硝基化合物(如硝基苯)、醚、酯(如乙酸乙酯)等;苯酚在常温微溶于水,但高于65℃时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4) 易溶于水的有机物: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

(5) 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等。

技巧2 根据化学性质推断

(1)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卤代烃、酯(油酯)、二糖、多糖、蛋白质等。

(2)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所有含醛基的物质。

(3) 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 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反应);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反应);含醛基物质(氧化反应);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己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5)能被氧化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不饱和化合物、苯的同系物、醇、醛、酚等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大多数有机物可以燃烧,物质燃烧都是被氧化;显酸性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6)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7)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8) 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酚;羧酸;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蛋白质(水解)。

(9)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溴水的褪色,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技巧3 根据有机物的特殊性质判断

(1) 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CH4。

(2) 一定质量的有机物燃烧,耗氧气量最大的有机物:CH4。

(3) 完全燃烧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的有机物: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醛、酮、酸、酯(符合通式CnH2nOx的物质,x=0,1,2,…)。

(4) 使FeCl3溶液显特殊颜色的有机物:酚类化合物。

(5) 能水解的有机物:酯、卤代烃、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6) 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醇、酚、羧酸、糖类。

(7) 能与Na2CO3作用生成CO2的有机物:羧酸类。

(8) 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有机物:羧酸和酚类等。

技巧4 根据转化关系推断

(1) 根据双键的加成和加聚判断:双键之一断裂,加上其他原子、原子团或断开键相互连成链。

(2) 根据醇的消去反应判断:总是消去和羟基所在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没有相邻的碳原子(如CH3OH)或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如(CH3)3CCH2OH)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3) 根据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判断:和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若有二个或三个氢原子,被氧化为醛;若只有一个氢原子则被氧化为酮;若没有氢原子,一般很难氧化成醛和酮。

(4) 根据有机物成环反应判断:二元醇脱水(生成环醚),羟酸的分子内或分子间酯化,氨基酸分子内脱水。

技巧5 根据相关数据推断

(1)解此类推断题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有机物的性质,二是有机物的通式。

(2) 解此类推断题通常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由题目所给的条件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第二步,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或最简式);第三步,根据分子量或化学方程式确定分子式;第四步,根据化合物的特征性质确定结构式。

以上四步可概括为:原子个数比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

二、典型高考题分析

(2009年福建卷第31题)有机物A是最常用的食用抗油氧化剂,分子式为C10H12O5,可发生如下转化:

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C的结构可表示为:■(其中,-X,-Y均为官能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系统命名法,B的名称为 。

(2) 官能团-X的名称为 ,高聚物E的链节为 。

(3) A的结构简式为 。

(4)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2种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i.含有苯环 ii.能发生银镜反应 iii.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6) 从分子结构上看,A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填序号)。

a.含有苯环b.含有羰基c.含有酚羟基

【解题思路及分析】

(1) 从题中框图给出的信息可知,C中含有羧基及酚基和苯环,而根据C的结构中有三个Y官能团可知,Y为羟基;如果Y为羧基,那么A的氧原子将超过5个。由此可得出C的结构为■,可见A显然为酯,水解时生成了醇B和酸C。其中B中只有一个甲基,相对分子质量为60,60-15-17=28,则中间碳原子为两个亚甲基,由此可推出B的结构式为CH3CH2CH2OH,即1-丙醇。

(2) 1-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CH3CH=CH2,双键打开则形成聚合物,其键节为■;官能团-X的名称为羧基。

(3) 根据B与C的结构不难推出酯A的结构简式为:

(4) 由于C与NaHCO3反应时只是羧基参与反应,而酚羟基的酸性比碳酸弱,不可能使NaHCO3放出CO2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5) C的同分异构体中:若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一定要有醛基;若不能发生水解,则不能是甲酸形成的酯类。因此,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可以将羧基换成醛基和羟基,在苯环作位置变换即可得到。可从下述三个中任选两个: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一、改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高等院校化学体系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有机化学又可分为有机合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元素有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等分支。众所周知,任何生命体的结构都是有机元素构成的,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能源物质也都是有机物,所以有机化学发展迅速,内容丰富且社会应用性强,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均有所体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虽然在持续增加,然而教学课时却有逐渐压缩的趋势,所以教学内容多、学时少也就随之成为教学工作中的矛盾主体。因此,作为一名化学学科的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定义、公式和实验方法,而是要尽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各种化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准确快速寻求到解决今后所遇到的化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高校有机化学教学要适应新世纪对新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由理论公式型向现实应用型模式转变,以培养真正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转变催生教学方法变革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学生不管接受何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最终都要学以致用、需要面向生活,融入社会为导向。教学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一技之长,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顺利过渡。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更新飞速发展时代,很多毕业生面临着“刚毕业就失业”的现状,就业岗位更新快、技术淘汰快,再长年限、再宽泛的专业高等教育也无法把学生培养成一劳永逸、无须“更新升级”的人才,所以这就急需我们的高等教育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开始转变,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少走弯路,更快的适应社会,融入新的工作中。

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解决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有机化学知识蕴藏在生活问题中,使化学教学成为还原生活的过程。尽量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出发,帮助学生认识有机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感受化学的魅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摒弃传统教育填鸭式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寓教学于生活,以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能力而不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多少为教学目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教学都要以了解生活本质,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例如,对我们最为重要的水与有机化学有什么关系?普通的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地下水等诸多种类水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其中挥发性(VOC)和半挥发性(SVOC)有机污染物分别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怎样避免这种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健康的饮水?水源的污染对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有效的保护水源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点,虽然从表面看所涉及的知识似乎很浅显,但就像树的根系一样有着许多深层的有机化学知识点,从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到最新的精密检测仪器的应用都可以包含在内,非常值得师生一起探讨研究。

三、教学内容转变是教学改革的精髓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因此,要搞好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轻松掌握教学大纲的知识,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这也是教学改革中的灵魂与精髓。

(一)教学内容改革以教材改革为起点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依据。实现教学内容改革,先要选定恰当的教材。根据自身院校以及专业的特点重新选定教材,根据不同专业特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的变化授课内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实践性强、与其他各学科交叉渗透性强等诸多特点,但目前各高等院校所选用的有机化学教材可谓是纷繁芜杂,教材质量也是鱼龙混杂。这就需要教师用心甄别,充分考虑本专业实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最为适合的教材,事半功倍。比如曾有环境专业的教师将“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周环反应”等与本专业关系不强的内容和分析化学里边讲过的“四大谱”内容删去,把有限的教学学时充分分配给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必学内容。这样做的优点是有的放矢,既学到了学生认为有用的精华内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将前沿问题引入课堂是教学改革的点睛之笔

教学内容要站在学科前沿,紧跟时代步伐。将最新专业动态融入日常课程,是教育教学向前发展、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必由之路以及有效途径。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随着国内外有机合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有机化合物不断涌现,其种类和数量甚至正在以几何数列增长,其应用也是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机化学正在向全世界展现它无可替代的地位和旺盛的生命力。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迫在眉睫。有机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广泛渗透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业已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还能够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高。也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向学生推介诺贝尔化学奖中的前沿问题,尤其是与有机化学紧密相关的内容;或是在教材相关章节中,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的最新进展,向学生予以讲述介绍,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对学生生动展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充分说明了教学与科研亟需密切合而为一。教学中应该密切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信息检索已不再是难题,全球范围内的有机化学前沿成果,最新的科技文章只需一台连接了互联网的电脑便尽收眼底,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一些最新的国际动态,不仅启发其创新思维并同时提高学习热情。教师自身的超前意识往往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最为深刻的影响,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时对航天材料中有机部分的介绍,结合我国最新的航天成果,将纳米塑料等概念引入课程中。或将最近北大在重碱土金属有机化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实现了多氟戊搭烯衍生物的合成,以动态方程式的方式展示给大家,从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课程为纽带带动师生的互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

(三)注重交叉学科的课堂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

诸多化学学科中,有机化学这门课涉猎其他学科最为广泛,集历史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可以在学期初绪论部分重点介绍有化学的发展史、著名科学家所作出的贡献、有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各种国际化学奖项中最新的有机化学研究成等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简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要保持知识的准确性外更要力求每堂课都注入新的知识动态,结合专业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联系日常社会生活,有意识的将食品学、生物学、材料学、物理学甚至艺术等其他专业融入有机化学的教学中,从多角度、多层次诠释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不再觉得化学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门令人充满探索热情的、魅力四射的学科。多学科交叉学习有机化学不但能解释大部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还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四、教学改革呼唤教学形式的转变

(一)授课形式多样化是现代有机化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有机化学知识点繁杂,公式变化多样,如果教师仍然拘泥传统的以信息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必定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但是若将以直接经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参观法,演示法,实习法,练习法等)引入课堂必将收效显著,中国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大学中的实验科目又大部分是教师在准备和教授,如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当今高校教育亟需改善的通病。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可以由以往普遍的班级授课适当转变为分组教学、个别教学,道尔顿制或特朗普制的形式,相信多样化的授课形式一定会令学生每次课程都有所期待,激发了好奇心从而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带动了课程知识点的学习。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现代化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有机化合物以分子结构复杂、反应条件严格、副反应多、反应机理难掌握而著称,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有机化学教学注入了活力,有望改变有机化学难学、难懂的观念,极大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

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它使现代化学教育更形象更生动。它具有高信息涵盖量、色彩丰富、呈像生动、动感形象等长处,作为高科技教学手段,其引入与应用,积极促进了现代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发展。Flash对化学实验的图像解构,将微观世界里的有机化学反应形象而又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对各种反应机理的描述不再晦涩抽象难懂。

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有机化合物空间立体结构更加形象直观,其动画功能可以利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代表各化合物上的原子或基团,把有机反应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变静态为动态过程。多媒体演示可用于代替昂贵但高效灵敏的仪器的操作,如气象色谱-质联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等。

价格昂贵一般学校难以引入课堂教学实验之中,但利用CAI课件即可向学生模拟这些仪器的操作,让学生对有机测试先进手段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再次,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师生之间沟通提供了便捷途径。通过开拓网络教学平台,可实现教师在线答疑,学生可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网上与教师交流讨论,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种教学平台的应用弥补了大学教师科研任务重、不坐班,学生在课余时间找不到教师答疑的缺点,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对自由。目前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用于答疑、公布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今后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教学平台的应用,以实现无纸化提交、批改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和编制也要注重教学理论和课程体系的特点和规律,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有所取舍。不能仅仅只是教材内容的堆积,也不是越花哨越好。这就要求教师把有机化学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综合应用,相信正确恰当的应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完美结合必将深化有机化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新世纪开启的新纪元,对高科技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要与时俱进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教学目的,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形式,丰富课堂文化,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剂。将高校有机化学教学由理论公式型向现实应用型模式转变,是推进现代有机化学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探索,也是现代有机化学教育改革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国喜.有机化学教学规律初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16(4):140-143.

[2]李贵深,李琳,葛薇,等.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3):7-8.

[3]赵建庄,魏朝俊.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践[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2):97-99.

[4]彭美云.提高本科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0,(7):17-19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14篇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高等院校化学体系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有机化学又可分为有机合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元素有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等分支。众所周知,任何生命体的结构都是有机元素构成的,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能源物质也都是有机物,所以有机化学发展迅速,内容丰富且社会应用性强,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均有所体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虽然在持续增加,然而教学课时却有逐渐压缩的趋势,所以教学内容多、学时少也就随之成为教学工作中的矛盾主体。因此,作为一名化学学科的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定义、公式和实验方法,而是要尽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各种化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准确快速寻求到解决今后所遇到的化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高校有机化学教学要适应新世纪对新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由理论公式型向现实应用型模式转变,以培养真正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转变催生教学方法变革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学生不管接受何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最终都要学以致用、需要面向生活,融入社会为导向。教学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一技之长,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顺利过渡。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更新飞速发展时代,很多毕业生面临着“刚毕业就失业”的现状,就业岗位更新快、技术淘汰快,再长年限、再宽泛的专业高等教育也无法把学生培养成一劳永逸、无须“更新升级”的人才,所以这就急需我们的高等教育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开始转变,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少走弯路,更快的适应社会,融入新的工作中。

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解决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有机化学知识蕴藏在生活问题中,使化学教学成为还原生活的过程。尽量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出发,帮助学生认识有机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感受化学的魅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摒弃传统教育填鸭式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寓教学于生活,以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能力而不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多少为教学目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教学都要以了解生活本质,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例如,对我们最为重要的水与有机化学有什么关系?普通的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地下水等诸多种类水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其中挥发性(VOC)和半挥发性(SVOC)有机污染物分别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怎样避免这种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健康的饮水?水源的污染对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有效的保护水源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点,虽然从表面看所涉及的知识似乎很浅显,但就像树的根系一样有着许多深层的有机化学知识点,从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到最新的精密检测仪器的应用都可以包含在内,非常值得师生一起探讨研究。

三、教学内容转变是教学改革的精髓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因此,要搞好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轻松掌握教学大纲的知识,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这也是教学改革中的灵魂与精髓。

(一)教学内容改革以教材改革为起点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依据。实现教学内容改革,先要选定恰当的教材。根据自身院校以及专业的特点重新选定教材,根据不同专业特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的变化授课内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实践性强、与其他各学科交叉渗透性强等诸多特点,但目前各高等院校所选用的有机化学教材可谓是纷繁芜杂,教材质量也是鱼龙混杂。这就需要教师用心甄别,充分考虑本专业实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最为适合的教材,事半功倍。比如曾有环境专业的教师将“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周环反应”等与本专业关系不强的内容和分析化学里边讲过的“四大谱”内容删去,把有限的教学学时充分分配给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必学内容。这样做的优点是有的放矢,既学到了学生认为有用的精华内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将前沿问题引入课堂是教学改革的点睛之笔

教学内容要站在学科前沿,紧跟时代步伐。将最新专业动态融入日常课程,是教育教学向前发展、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必由之路以及有效途径。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随着国内外有机合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有机化合物不断涌现,其种类和数量甚至正在以几何数列增长,其应用也是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机化学正在向全世界展现它无可替代的地位和旺盛的生命力。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迫在眉睫。有机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广泛渗透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业已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还能够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高。也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向学生推介诺贝尔化学奖中的前沿问题,尤其是与有机化学紧密相关的内容;或是在教材相关章节中,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的最新进展,向学生予以讲述介绍,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对学生生动展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充分说明了教学与科研亟需密切合而为一。教学中应该密切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信息检索已不再是难题,全球范围内的有机化学前沿成果,最新的科技文章只需一台连接了互联网的电脑便尽收眼底,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一些最新的国际动态,不仅启发其创新思维并同时提高学习热情。教师自身的超前意识往往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最为深刻的影响,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时对航天材料中有机部分的介绍,结合我国最新的航天成果,将纳米塑料等概念引入课程中。或将最近北大在重碱土金属有机化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实现了多氟戊搭烯衍生物的合成,以动态方程式的方式展示给大家,从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课程为纽带带动师生的互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

(三)注重交叉学科的课堂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

诸多化学学科中,有机化学这门课涉猎其他学科最为广泛,集历史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可以在学期初绪论部分重点介绍有化学的发展史、著名科学家所作出的贡献、有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各种国际化学奖项中最新的有机化学研究成等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简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要保持知识的准确性外更要力求每堂课都注入新的知识动态,结合专业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联系日常社会生活,有意识的将食品学、生物学、材料学、物理学甚至艺术等其他专业融入有机化学的教学中,从多角度、多层次诠释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不再觉得化学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门令人充满探索热情的、魅力四射的学科。多学科交叉学习有机化学不但能解释大部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还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四、教学改革呼唤教学形式的转变

(一)授课形式多样化是现代有机化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有机化学知识点繁杂,公式变化多样,如果教师仍然拘泥传统的以信息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必定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但是若将以直接经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参观法,演示法,实习法,练习法等)引入课堂必将收效显著,中国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大学中的实验科目又大部分是教师在准备和教授,如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当今高校教育亟需改善的通病。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可以由以往普遍的班级授课适当转变为分组教学、个别教学,道尔顿制或特朗普制的形式,相信多样化的授课形式一定会令学生每次课程都有所期待,激发了好奇心从而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带动了课程知识点的学习。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现代化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有机化合物以分子结构复杂、反应条件严格、副反应多、反应机理难掌握而著称,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有机化学教学注入了活力,有望改变有机化学难学、难懂的观念,极大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

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它使现代化学教育更形象更生动。它具有高信息涵盖量、色彩丰富、呈像生动、动感形象等长处,作为高科技教学手段,其引入与应用,积极促进了现代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发展。Flash对化学实验的图像解构,将微观世界里的有机化学反应形象而又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对各种反应机理的描述不再晦涩抽象难懂。

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有机化合物空间立体结构更加形象直观,其动画功能可以利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代表各化合物上的原子或基团,把有机反应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变静态为动态过程。多媒体演示可用于代替昂贵但高效灵敏的仪器的操作,如气象色谱-质联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等。

价格昂贵一般学校难以引入课堂教学实验之中,但利用CAI课件即可向学生模拟这些仪器的操作,让学生对有机测试先进手段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再次,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师生之间沟通提供了便捷途径。通过开拓网络教学平台,可实现教师在线答疑,学生可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网上与教师交流讨论,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种教学平台的应用弥补了大学教师科研任务重、不坐班,学生在课余时间找不到教师答疑的缺点,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对自由。目前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用于答疑、公布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今后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教学平台的应用,以实现无纸化提交、批改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范文第15篇

 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品质,是个体适应并胜任于活动和调节自身行为的心理可能性与现实相统一的品质。一种具体的能力是由智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真正形成某种能力,仅有相应的智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智力、知识、技能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他们与能力的关系可以大致用下图表示:

 有机化学

 智力

 能力

 知识 技能

 由此可见,考查能力,就是对智力、知识、技能三方面综合应用的考查。

 高考中对有机化学内容的考查,由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综合应用。了解:对所学有机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辩认或直接使用。理解(掌握):领会所学有机化学知识的涵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综合运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有机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2、高考化学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

 2.1、考查考生能否从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认识(推测)其性质。

 例1: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12题。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特点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例2: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第12题。利尿酸在奥运会上被禁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特点

 A. 利尿酸衍生物利尿酸甲酯的分子式是C14H14Cl204

 B. 利尿酸分子内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不超过10个

 C.1mol利尿酸能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 利尿酸能与FeCl3色反应

 例3: 200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12题。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咖啡鞣酸的叙述不正确性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18O9趋向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有在同一平面上

 C.1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molNaOH

 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2.2、对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从结构式确定其分子式和最基本的一些有机化学反应等方面不定期地考查

 例: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第29题的(5)、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25题的(2)、属于对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方面的考查; 2008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29题的(5)属于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面的考查; 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28题的(1)、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第29题的(1)属于对从结构式确定其分子式方面的考查; 200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29题的(2)属于对最基本的一些有机化学反应方面的考查。

 2.3、考查考生能否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模型认识其结构,再从结构推测性质;或能否从性质推测结构。

 例1: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29题。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为C13H10O3,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特点

 能力

 (1)根据上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 。

 (2)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③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④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

 (4)从(3)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A。

 特点

 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



 ①A B 。反应类型: 。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②B+D E 。反应类型: 。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5)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mol。该混合物完燃烧消耗aLO2,并生成bgH2O和cL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①分别写出水杨酸和苯酚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表示)。

 ②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列出x的计算式。

 例2: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25题。有机物A为茉莉香型香料。

 能力

 (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特点

 (2)C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和R′代表不同的烃基):

 能力

 A的化学式是 ,A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填写序号字母)。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a.还原反应 b.消去反应有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

 (3)已知含有烃基的有机物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的类型属 。

 (4)A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甲基,A的结构简式是 。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5)在浓硫酸存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化合物C10H22O2的分子式是 。

 (6)在A的多种同分异构体中,分子结构中除烃基R′含有三个甲基外,其余部分均与A相同的有 种。

 趋向



例3: 200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第29题。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1)D的化学名称是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 。A的结构简式是 。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个。

 ⅰ)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ⅱ)与B有相同官能团、ⅲ)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

 另,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28题的(2)、(3)、(4);200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29题的(1)、(3)。均属这类题型。

 3、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趋向

 普通高校招生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它不仅要对学科知识和具体技能进行考核,也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科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度。研究近年来的高考化学有机试题可知,关于有机化学知识的考查,其发展趋势,是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考查,侧重于对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查,即侧重对高层次要求的考查,这是因为高层次的要求中一般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基于新信息题能够满足上述要求,故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对有机化学内容的考查以这类题型为主。这类题的背景是考生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新原理、新知识或新方法,要求考生通过自学,迅速接受新信息,运用新信息,还必须迁移已有知识来解答新问题。这一类题提供的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种:一是有机化学新成就(新发现、新产品、新材料);二是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有关知识;三是环境、健康、能源等应用性知识。解这种试题,考生必须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例1:已知:CH3CH2OH 有机化学CH3COOCH2CH3

 (相对分子质量46) (相对分子质量88)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现有只含C、H、O的化合物A~F,有关它们的某些信息,已注明在下面的方框内。

 有机化学

 (1)在化合物A~F中有酯结构的化合物是(填字母代号) 。

 (2)把化合物A和F的结构式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 ; F 。

 本题是信息迁移题。有的信息是直接给的,有的信息却要考生自己体会出来。要推出A、F的结构,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性,能正向、逆向考虑问题,能从“形式相似”看出“功能相似”。

 例2:α-松油醇可经以下路线合成,小方框中的每一字母各代表一种有机物:

 (文秘站:) 特点

 可供选择的试剂:①Br2 ②H2 ③O2 提示:

 有机化学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剂1是 ,试剂2是 。

 ⑵A至H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⑶G和H的结构简式分别是:G ;H 。

 ⑷E转化为F的反应方程式是 。

 例3: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第27题。 碱存在下,卤代烃与醇反应生成醚(R-O-R′):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化合物A经下列四步反应可得到常用溶剂四氢呋喃,反应框图如下;

 趋向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1molA和1molH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饱一元醇Y,Y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5%,则Y的分子式为 ,A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A的结构简式是

 。⑵第①②步反应类型分别为① ,② 。⑶化合物B具有的化学性质(填写字母代号)是 。a.可发生氧化反应;b.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均可发生消去反应;c.可发生酯化反应;d.催化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⑷写出C、D和E的结构简式:C 、D和E 。⑸写出化合物C和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⑹写出:请记住我站域名四氢呋喃链状醚类的所有同分异构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