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30-01

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教学,由于教学效果显著,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本世纪80年代也引入我国,案例教学重视现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学生面对现实问题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由原来的知识接受转变成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学科特有的性质,是跨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是和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这些特征又符合案例教学的特点,所以把案例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从案例选取、呈现、课堂教学都得科学合理。

一、案例的选择科学合理

在地理案例教学中案例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案例的优劣决定着教学效果,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良好案例会让地理教学事半功倍。所以,教师选择地理案例时务必慎重。一是要紧紧围绕地理课程标准选择案例,案例要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案例学习获得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方法,地理能力。二是案例本身要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也就是案例本身呈现一定的事实,也有一部分让学生自主讨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总结,建构自己的地理知识。三是案例具有较强的客观真实性,具有一定的乡土气息,能够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现实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知识去指导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体现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个课程标准。

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中课本应用的是《南昆铁路的建设》,关于南昆铁路学生比较陌生,特别是沿线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所以本人换成起点在我们莆田本地的《向莆铁路的建设》,呈现出从福建的莆田到江西南昌向塘的地图,这幅图是以地形图为底图,加上重要城市、港口、居民点、矿产资源、人口分布。向莆铁路是一条勾通中西部和东南沿海的铁路大动脉,通车以后现在实现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湄洲湾港口腹地的扩展,也使中西部的资源优势得以“借船出海”,促进内陆和沿海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完成山海合作。

二、呈现案例要灵活多变

平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一直用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学生连教师下一步要做什么都知道,这种情况下的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教学呈现模式要多样,展示案例的手段较多,如:印试卷材料、教师口描述、多媒体动画情境再现、多媒体视听材料、师生模拟对话表演等。几种展示方换使用,让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课堂更加灵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程度更高。

在平常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比较简短的案例,采用教师口述表达案例内容。如:在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讲到国防因素时,教师直接口述表达生产东风的十堰汽车城主要分布在湖北的武当山脚下,其主要原因考虑的是国防安全的需要。相对较长的较枯燥的案例为了不影响学生思考判断,一般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或是多媒体情境模拟演示,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案例,具用代表性的,就用试卷印发给学生,方便以后复习用。如:案例向莆铁路的建设。在案例呈现时机应该科学把握,大部分案例在教材内容讲解以前呈现,这样会让学生形成头脑风暴,答案可以丰富多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如果在教材内容讲解后呈现案例,那学生的思维定势,答案可能会高度一致,这种情况的案例只能流于形式了,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地理课堂教学运用案例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图表材料中获取地理知识,判断、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表达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如果教师在展示完案例之后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交流讨论,就等同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等同于教师全程包办课堂,这样就让案例教学停留在形式上。案例呈现完后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分析,拥有自己的观点。但平常案例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呈现完案例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判断、分析。在这个时间段里教师每隔半分钟就给学生一个说明,一个提示,让学生无法专心钻研案例,大大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四、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以往教学课堂中经常出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课堂较多,而成绩差的同学只能轮为看客,案例教学法不管学生的基础知识层次高低,课堂中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案例教学,从案例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案例《向莆铁路建设》中,针对案例问题的设置上具有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如:地形,资源等的判断,较难的问题如:向莆铁路修建过程中碰到的障碍有哪些?修建的意义有哪些?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其中。

五、分析案例要全面,但不偏离主题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对待问题的分析所持的角度也是各不一样,有些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偏离主题,在这关键时刻教师应该适当引导,不能让学生天马行空,否则既浪费大量的时间又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总结到位

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判断、分析完后,教师收集学生的分析结果,对这些分析结果进行客观的反馈评价,最后进行总结。总结不一定是教师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引导个别学生来完成。总结过程中语言表达要科学,特别是地理专业术语的应用,重要的知识点要突出,知识要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如:《咸海的忧虑》中,总结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教师适当引导来总结,做到全面的分析咸海面积减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开源和节流)。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案例选取、呈现、分析、总结必须符合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地理知识建构的方法,地理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定龙,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和应用举例.中学地理参考 2002.4。

[2]车 娟,高师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教育探索,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是在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把实践中所形成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等与教学有关的事实筛选、整合,组成事实材料,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既能增加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下面浅谈一下我对案例教学的理解。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类型

根据我国高中学生的特点和教材,高中地理案例可分成四类:一类是讲读式的案例,如《城市区位分析》等;第二类是讨论式的案例,如《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第三类是活动式的案例,如《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什么》《身边的污染及人们的反映和能做的小事》;第四类是调查式的案例,如《关于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的调查》《家乡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作用

1.生动具体,直观易学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8.9级地震,此次地震引发了大规模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灾难。在这个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设计一节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既联系了时事,又引起了学生对地质灾害理论知识的好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升,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能够集思广益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带动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该避免的问题

案例教学是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地理新课改的深入,选修一、选修二中采编了许多的典型案例,教师在教学中也面临着此方法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该教学方法易受学生情况、教材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应避免以下情况出现:

1.不重视系统的理论知识与传授

案例教学确实能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使用案例教学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能就此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万能的,不能认为只要给学生提供案例就一定能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效果,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案例教学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前提。学生只有在系统地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对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平衡好案例学习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

2.切勿将案例教学与事例混淆

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例子很多,但是不能都作为案例应用于案例教学中。事例是教师在讲解理论时列举的一些典型的例子,并通过这些例子来说明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对学生而言,事例的启发性与探讨性较小,在教学中应居于次要地位。例如“热力环流”一节内容,在讲述热力环流原理后,可以开展以下这个活动:让学生听歌曲《军港之夜》,找出歌曲中歌词的不当之处。这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热力环流”理论的应用能力,它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事例,但不是案例。一个优秀的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通过整合加工之后,将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部分展示给学生,这些案例必须有典型意义,它必须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

3.案例选取要把握好难易程度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 应用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长期以来却存在重现象描述和事实罗列、轻原理探讨和实践运用的倾向。一些初中,把地理看成是“文科”范畴的学科,教学上偏重于认识与识记,少了对学生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等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地理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包括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而且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在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都应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理论指导,注重应用操作的地理学习。在地理教学中要求所选择的材料与“案例”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较、选择地理环境,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在教学中要求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用具体的生活例子,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新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地理技能。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魅力,从而产生需要学习地理的内在动力,激发学习热情。

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比较生动形象地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课堂效果看,案例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性,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质疑他人的想法,学习如何发问,进而提高独立思考、与人相处、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等能力。

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于初中地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地理案例把抽象的地理理论具体化,将其置于一定的生活例子中,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魅力,增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使学生恰当地掌握它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意义。

2.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固定的理论知识。并能指导学生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这些知识,而不只是单纯讲授。

3.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虽然不一定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罗列出来,但学生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

4.案例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与学的互动,同时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和灵活性。

5.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思维与表达、辩述与讨论技能,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教学中选择的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有些是热门话题。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6.通过案例教学,促进学生学会了沟通和合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弘扬社会的人文精神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善于合作和交往、沟通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操作模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操作流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

一般表现为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整理呈现案例。

教学内容涉及的案例,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去收集、分类和整理,并在教学中以具体的案例呈现出来。

第二步,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学生对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相似性,寻找差异性。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甚至是课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在此时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导演”,对学生的分析、讨论不作过多的干预,不作过多的评论,并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同时还要对这些观点加以归纳和总结。

第三步,回顾和总结。

教师展示结论,和学生共同讨论教材结论和同学结论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并对学生的各种结论加以点评(以鼓励的形式);也可由学生阅读课本来分析自己的得失,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下面是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初中地理的一个教学片断:

1.案例陈述

南方为什么多吊脚楼、尖顶的房子(如以前很多瓦房),而北方平顶房比较多呢?为什么大多数房屋都是坐北向南?如果买楼房,在一般情况下,位于南边的和东边的会贵一点,而西边或北边的会便宜一点。

2.分析讨论

(1)地方气候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关系是怎样的?如何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合理地安排生活?

(2)生活环境质量与宅居地的区位的关系是怎样的?

3.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如下要点:

(1)要学会观云识天,推测天气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

(2)能够评价生活环境质量,根据自己的需要及个性与爱好选择宅居地的区位,并能对环境采取积极态度与保护行动。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案例教学法因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归纳、推理,因而较传统教学方法更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课堂组织和活动的设计,都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最好经过良好的教科研培训,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进行科学的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而要科学地运用该教法,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应循序渐进

案例教学法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学生素质,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采用此法,正是担心学生素质差而使得教学中师生无法配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即在低年级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并进一步训练他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待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后,教师便可渐渐放手。切不可因为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将案例教学停留在教师自己进行案例分析的层面上,如此,则违背了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内涵。

2.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

案例教学法有多种教学方式可供选择,具体采用哪种形式,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来确定,切不可自始至终采用单一形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例如,要突出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就应较多地采用小组作业形式,使学生交流更加频繁,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

3.教学过程应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

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当学生见解不一时,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切忌处处包办代替,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阻碍学生的智力开发。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江静华.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初探[J].地理教育,2008,(1).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4篇

一、案例教学简介

1.构建策划

课堂教学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模式与构建策划都应在相对应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基础下形成的,同时也意味着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策划应在继承批判、创新的前提下和摒弃以往教学模式的前提下进行的。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模式同样包括在内,其吸收和参考借鉴其他的教学模式的长处,在此基础上更加提高自身的广泛性、区域性、综合性。

2.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案例教学模式自身存在有一定的教学基本流程:提供案例――分析案例――探讨得出结论――拓展训练等一系列的环节。其中在提供案例这个环节,高中地理教师要注重依据事实和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学生比较典型的地理教学案例。此外,在案例教学模式中结合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在文字和图像上的运用恰当合理。并根据教学目标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提出的问题大胆地进行尝试性的回答。

二、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从地理教学目标的整体角度出发,在地理课堂中,案例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折射出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亲身观察、调查、研究分析等方式,激发出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探究和摸索的兴趣。对学生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等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同时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案例多数来源于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并且很多都是具有典型代表的案例,这些案例具有鲜明的科学特点,可充分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理问题,同时在案例教学中也渗透德育教育,体现出了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等。

3.教学的互动性

从整个地理教学过程角度出发,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上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对教师提出的地理案例进行激励的分析探究,进而达到学生相互合作研究的能力;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通过自身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解决现实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1.通过案例提出问题

由案例提出问题情境,进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中讲到的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这时我们会列举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对河流的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有关河流早期不合理的开发所导致的后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以及有关田纳西河流域后期的整治和成功开发和在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对其他地区对河流流域进行开发利用有哪些值得参考借鉴和指导的意义。通过具体比较有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案例教学将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2.通过案例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地理案例教学能够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帮助。课堂中地理案例基本全部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中,这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有关问题的地理知识、规律对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也需要对案例进行相关的延伸与拓展,创造性地对案例进行评价,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独特看法和见解,仔细制定出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我国水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世界第一,但是目前对其开发利用还是比较少,结合前面所提到的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针对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哪些值得借鉴参考的地方,进而达到让学生举一反三的灵活应用。同时,教学案例来源于日常生活中以及身边的地理,要符合社会实际,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当然案例教学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还是以教材为主,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案例的来源又过于单一等问题,为此,选择正确的案例才可以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虽然案例教学存在一点欠缺,但其自身存在的优点是不容忽视的。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界的不断深入和改革,案例教学模式在越来越多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并且得到了更多教育界人士的关注。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更应当要结合教育发展的趋势,对案例教学模式有着更加深刻和清晰的了解,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水平,以及激发出广大学生对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魏畅丽.案例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0(34):98-98.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5篇

一、案例的选取和展示

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教师以真实的事物情境或事件为素材,通过教学互动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1、案例的选取

教学案例的选取关乎到整节课的成败。作为教师应该精心选取案例,去除无关因素对学生的干扰。

①必须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案例的选取必须能反映某一类地理事物、地理区域、地理现象的共性。例如在必修二的《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中选取了德国作为传统工业区的代表,正是因为德国的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工业基础、工业部门、工业生产能力、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代表大多数的传统工业区,这样的案例选取比较有意义。

②教学案例的选取必须具有地理特色。

案例的的选取是为了地理教学服务的,所以必须有一定的地理特色。例如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我选择了我国三亚护航舰队前往索马里半岛执行任务的案例,这个案例既具有时效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季风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2、案例的展示

案例的展示可以多样化。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呈现

①实验展示。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我准备相关实验器材:玻璃缸、水、吹风机、玫瑰花瓣。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用吹风机吹动水运动模拟大洋环流。进一步总结大洋环流的规律。

②口头展示

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我让学生通过分组设计从北京出发沿某一经线和某一纬线的旅游路线,让学生口头展示沿途可能遇到的自然景观,从而更好的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③文字材料展示

在《农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中,我事先以导学案的形式把关于阜阳的的文字材料发给同学们,让学生们通过了解阜阳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源以及资源、交通、人口条件等来学会正确评价阜阳的农业区位条件。

④地图展示

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读图、析图。我们应该给学生展示清晰的地形图、气候图、河流图,并教会学生看图例,看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并学会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的分布及形成的原因、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展开

我认为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够让学生推此及彼,归纳分析方法,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巩固教学效果。下面我以河流问题为例来谈谈我怎样在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

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河流问题充分理解,并掌握答题思路,我给学生准备了长江、密西西比河、莱茵河、鄂毕河四大河流的资料,让学生分析这些河流的航运条件。

第一步通过投影展示四大河流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资料,让学生阅读地图,提取有效信息,明确地形、气侯成为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让学生归纳出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从哪些方面进行总结以及影响因素是什么。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串联为分析河流的航运条件打下基础。

第二步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情况能够为河流提供较好的通航条件。我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小问题,不断分解大问题,尽量照顾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讨论结束后,通过大屏幕展示河流通航条件好需满足的条件,让学生能明确答题框架,最后让学生通过地形、气候、经济、人口等因素来比较分析莱茵河、长江、密西西比河通航条件较好的原因以及鄂毕河通航条件不好的原因,并要求学生用较为规范的语言来作答。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地理书上的知识点我都知道,但是怎么老做错题目呢”的确,高中地理学科知识错综复杂,很多题目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知识点的考查比较灵活,怎么才能把琐碎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珍珠呢?我认为可以以案例教学为方式,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多向联系,帮助学生把知识系统化。

一、案例的选取和展示

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教师以真实的事物情境或事件为素材,通过教学互动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1、案例的选取

教学案例的选取关乎到整节课的成败。作为教师应该精心选取案例,去除无关因素对学生的干扰。

①必须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案例的选取必须能反映某一类地理事物、地理区域、地理现象的共性。例如在必修二的《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中选取了德国作为传统工业区的代表,正是因为德国的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工业基础、工业部门、工业生产能力、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代表大多数的传统工业区,这样的案例选取比较有意义。

②教学案例的选取必须具有地理特色。

案例的的选取是为了地理教学服务的,所以必须有一定的地理特色。例如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我选择了我国三亚护航舰队前往索马里半岛执行任务的案例,这个案例既具有时效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季风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2、案例的展示

案例的展示可以多样化。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呈现

①实验展示。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我准备相关实验器材:玻璃缸、水、吹风机、玫瑰花瓣。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用吹风机吹动水运动模拟大洋环流。进一步总结大洋环流的规律。

②口头展示

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我让学生通过分组设计从北京出发沿某一经线和某一纬线的旅游路线,让学生口头展示沿途可能遇到的自然景观,从而更好的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③文字材料展示

在《农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中,我事先以导学案的形式把关于阜阳的的文字材料发给同学们,让学生们通过了解阜阳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源以及资源、交通、人口条件等来学会正确评价阜阳的农业区位条件。

④地图展示

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读图、析图。我们应该给学生展示清晰的地形图、气候图、河流图,并教会学生看图例,看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并学会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的分布及形成的原因、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展开

我认为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够让学生推此及彼,归纳分析方法,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巩固教学效果。下面我以河流问题为例来谈谈我怎样在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

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河流问题充分理解,并掌握答题思路,我给学生准备了长江、密西西比河、莱茵河、鄂毕河四大河流的资料,让学生分析这些河流的航运条件。

第一步通过投影展示四大河流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资料,让学生阅读地图,提取有效信息,明确地形、气侯成为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让学生归纳出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从哪些方面进行总结以及影响因素是什么。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串联为分析河流的航运条件打下基础。

第二步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情况能够为河流提供较好的通航条件。我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小问题,不断分解大问题,尽量照顾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讨论结束后,通过大屏幕展示河流通航条件好需满足的条件,让学生能明确答题框架,最后让学生通过地形、气候、经济、人口等因素来比较分析莱茵河、长江、密西西比河通航条件较好的原因以及鄂毕河通航条件不好的原因,并要求学生用较为规范的语言来作答。

第三步进一步延伸关于河流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问题。展示田纳西河、尼罗河的资料,让学生学会对河流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总结评价。首先让学生对这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进行介绍。然后根据学案中给出的一般河流的开发利用的办法以及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两条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进行评价。在这一部分的分析中,应该重视引导学生读图,分梯度设置问题,甚至让学生主动来设置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研讨的主动性,又避免让一些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无所事事。最后对学生问题设置和答案中出现的一些与现实不符、或语言表达不清的地方进行点拨,最后利用大屏幕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串联。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类比分析,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多维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局限,只有我们师生不断努力,才能不断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培英:《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郑国强《案例教学的障碍与对策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学课堂

案例教学方法是由哈弗商学院提出的,不过正所谓“魔鬼藏在细节之中”,老师们对案例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的误解与片面的认识,由于现在的案例教学已经应用在高中地理学课堂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该怎样的去应用案例教学法,才能够有效的去提高学生们自我本身的兴趣与成绩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模式是源于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场景经过模拟或者重现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要做到能够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融入到我们学习的案例所涉及的场景中,接着让学生们自己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或深入分析来进行每一个案例的学习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我们普遍应用在很多学科,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身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获取更多的经验,并且从通过案例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学生们通过亲身体会和与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使自己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而在通过改革的新型的地理教科方式中也添加了案例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支持下老师们开始广泛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时,地理案例教学则是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加工与细心的选择,在一朝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目的为基准的,以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设计和运用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们进入特定的实践情景中去,并而导致引发学生们自己主动的去引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远远不同于我们的传统的教学,只通过命令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怎么做,没有实际的内容,而且很难应用于实践,从且在这样的教师的指导下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最终导致我们的绝大部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变得很低,但是在案例教学中没有任何人会告诉学生们怎么办,而是要求学生们去独立思考,去创造,从而是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互动,而且案例教学后阶段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与他人的法案综合后的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互动,是可以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流能力,可是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有情可原,但是长时间的落后失败,必然会引发学生们心底的那份不服气,那种奋发向上超过其他同学的动力,促使学生们再进取努力。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成绩并且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同时要注意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兼顾知识传授与能力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的合理应用方法及配合

合理的应用方法对于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模式中实施的重要性是不需要解释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聊好的改良与学习方法的创新一直都是新课程创新的主要内容。当然在案例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意合理的应用方法,以及全过程、高中地理基本知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必然离不开相应的案例的有效配合,高中地理老师们还需要注意通过基础知识的培养来让学生们的地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都要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案例教学的配合中还需要很多工作的有效支持,比如基本的知识教学。合理的应用方法、以及加强学科间的配合等,说到配合,我有必要提到一点就是加强学科间的配合也是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对收集到的资料可以拥有更深刻的了解,懂得更多广泛的知识面,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着重加强学科间的配合,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资料和案例的综合性与实用性等。而且在案例教学中,及时、恰当的学习评价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做到让学生们经过独立的思考,以及遇到问题自我解决的方法,我们老师要去对学生们选好相对的案例教学的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独立性以及可以促使每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会逐渐发挥更大的力量,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让我们的绝大部分学生学会互相比较,从而去深入的研究曾经经历过的成功的和失败的一些经验,并学会从中总结学习地理和其它方面的方法,同时也让我们的学生以自己思考和与周围同学、老师的相互学习中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不但会使课堂毫无效果反而还会适得其反,我们应当对案例教学的模式有着清晰的思路与了解,从而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的促进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立霞,张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农业区位因素”一课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1

[2]蓝县华.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2008(9):121

[3]江修军.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17):43

【作者简介】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 典型案例 案例教学

一、前言

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全面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案例”栏目的设计更是一大亮点,其内容的编排与呈现,对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与规定性,对教师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运用案例开展教学已成为高中地理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之一。不论是从教科书的形式,还是从考查的形式来看看,案例占了很大的比例,案例教学是否能够成功,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案例的选编、案例的运用和案例的剖析,切忌进入案例教学误区。高中地理引入案例教学,能建立起地理教学体系的自我更新机制,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能够将上课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去思考与行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要求学生从真实的角度考虑问题,它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从地理教学内容看,案例都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从地理教学过程来看,案例教学是以师生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或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地理案例进行研讨和评析,或者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搜集、整理地理案例,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从地理教学目标看,地理案例教学不但能丰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意识,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其实际运作能力。

三、选取案例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满足客观真实性的要求

地理学是有着丰富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进一步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地理学科在学生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探究自然、了解自然特征上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现代科技的发展又让地理学在服务于人口和城市、工农业生产、交通、建筑业、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旅游、医学、航天和航空等等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因此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应用客观事实,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才能让学生快速适应未来的生产和生活。

(二)引入乡土地理,使案例趣味化

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做到更生动而全面的学习。乡土案例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由近及远,认识遥远、抽象、生疏的地理事物,通过引入乡土地理,然后巧妙设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把知识迁移和拓展。例如,对于洞庭湖退耕还林的问题,问什么退耕还林变得这么必要,可以让同学们去洞庭湖现场进行考察,这些要点就就将会迎刃而解,而且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并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

(三)所选案例要符合目的性要求

案例教学,目的在于启发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启发性要求是案例教学中的灵魂,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能力。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掌握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关注时事新闻,使案例新颖化

地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某些地理现象甚至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地、广泛地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地理信息,尽可能使自己的讲解符合客观实际,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地理科学研究也不断地取得新成果,出现新理论,这些都要求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教学要跟上日益变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与时代进程合拍,同时使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颖的案例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社会,培养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富有时代感的地理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形成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意识,同时对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态度有极大好处,可达到开放式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地理案例教学己成为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尤以《高中地理》(必修下)较为突出。高中地理下册内容主要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旨在以案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课本中介绍的知识少,图上内容较为丰富,学生由于掌握的知识容量小,其综合分析能力较欠缺,这需要教师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优势,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在进行地理案例教学时应遵循其基本思想,那就是要求教师用精选的地理案例来进行教学,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引进新的地理概念,向学生介绍新的地理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养成独立判断和认识地理事物及其地理现象,从而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江静华.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初探,地理教育,2008,(1)

[2]谢 冰.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思考,学科研究,2011年12月18日

[3]陆维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选取的要求,中学教学参考,2011,(2)

[4]朱明祥.试论以案例教学抓准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有效途径,科学教育,(8)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应用 分析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运用案例法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法,也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要在满足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对原始资料和相关的案例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高中地理中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特点

(一)开放性。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开放性,在在课堂中师生有很好的互动关系,一起参与到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中,因而整个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都是一个公开的过程,而同时,开放性的案例由于其形式、内容和结论都具有开放性,这样就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互动性。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并且在课堂上可以独立自主的交流、思考、学习,再对要点进行总结和提炼。在学习时学生还要打破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对教师的提供的案例进行积极地思考和讨论,形成有效的结论。案例教学也给学生创设了良好平等的教学环境,充分的体现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关系。

(三)探究性。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实际上是把教学活动变成了一种探究性的活动,运用案例,师生可以一起针对来源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对问题的探求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地思考方法。

(四)实践性。地理案例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它是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融合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并且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来获取知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的原理和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达到教学中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运用策略

(一)充分的利用素材,创造案例应用的平台

在教学中好的案例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加课堂的活力,还可以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堂学习的直观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的获取有效的案例,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中,很多教师都是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查找案例,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和协调各年级的教师或者是其他的地理教育人员,进行定期的研讨,相互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增加获取案例的途径。同时,教育部门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地理教育教学网站,可以让教师通过注册的方法把相关的地理素材上传到网站,形成高中地理的资料数据库,供同行教师们作为教学参考。因此,教师在平时时候也要注意自己搜集地理案例,可以在参加实践活动的时候或者从各单位搜集素材,学校也要有有相应的鼓励措施,激发教师积极的收集案例,为高中的地理教学提供最大的便利。

(二)丰富课堂的组织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案例,不是教师单纯的讲解,在教师讲解后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记忆。而是在运用案例时,采用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出课堂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案例时一定要清楚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做好启发、组织、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鼓励学生主动交流和探讨,并且还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例如教材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识?有哪些需要探讨和注意的问题?另外,为了获取更加实用丰富的案例素材,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案例的搜集,但是教师要给出学生搜集案例的方向,这样学生在自己动手搜集整理的时候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起来时也会更容易。

(三)结合案例的内涵,拓展运用思路

由于地理课程是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交叉学科,因此地理案例具有直观典型、形象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应用的案例也很多,例如文字、图像图像、数据、景观等都是地理教学的案例,因此在教学中,面对形式多样的地理案例,教师要根据案例的特点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拓宽对地理案例的应用思路,例如可以采用阅读教材、口头描述、分发材料、实景模拟、多媒体展示和挂图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案例展示,对案例讲解时,教师还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例如在学习长江沿江地带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情况,再进行分段、分层的分析,充分的利用多种途径对案例进行展示。

三、总结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由于贴近生活又有很强的直观性,在教学中发挥着很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学时也不能盲目的引进案例,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进行的探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积极的案例教学也对高中的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应用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为学生提供一种研习案例,确保学生在研习中理解知识、交流知识以及吸收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当前,很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都选择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学,以不断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第一,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本身就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于学生主动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给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便利,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而且也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一个彼此紧密联系的整体,在地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显著提升地理教学灵活性,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有效性。在课堂教学结构中,主要有五个环节,分别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复习检查,对学生关于之前知识的学习情况检查,并做好新知识学习准备;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明确课后任务。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以上相关环节有效联系在一起,为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地理知识学习过程。案例教学法的导向是问题,基础是探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1:北京市延庆县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远近闻名,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中的所蕴含的有机物比较多,同时土层厚实,具有充足的养分,地下水灌溉比较便利。另外,当地的自然条件相当优越,加上后天的持续发展,以及本村积极的改革创新,使得小丰营村的农业地位十分重要。

1.设置疑问,提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难方式,以此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案件中体验情景,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解决疑问。设疑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确保案件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基于此通常问题有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对案例资料快速阅读,并通过已知条件找到蔬菜种植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有所了解,属于知识性探究。

第二,在案例中找到进行蔬菜种植描述的重点句子,分析大面积蔬菜种植的影响因素。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认识整体升华。基于所学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在疑问设置之后,则需要完成以下目标:(1)巡回检查,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微观调控学生对于各项活动的完成情况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2)指аХǎ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明确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对问题有系统化认识及阐述。

2.小组讨论,合作研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主要是确保每个学生均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之间进行问题交流,对问题有深入认识。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均可以关于蔬菜种植区区位因素提供自己的不同看法,以此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切磋学习,集思广益,使思维不僵化,形成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

3.班级交流,互相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均需要进行交流活动,以此深化学生关于蔬菜种植区位因素的认识,并对自身知识水平明确及深化。这项活动的实施不但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各自进行探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案例2:上元大街交通现状。上元大街的实验小学附近,长期以来交通拥堵情况十分严重,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路上总是排起长长的车龙,有的时候停滞时间可以到达几十分钟,给附近的学生、居民以及工人等出行均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程庄路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是什么。需要应用的知识则是“城市交通运输”等,本次采用的学习方式为网络式学习。

让学生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导致程庄路交通堵塞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京城市道路网和程庄路交通的相关性?北京城市交通环境及程庄路交通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结论:

1.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本身就比较复杂。和乡村道路相比,其特点主要为:(1)城市交通运输必须实现点、线以及面的紧密结合;(2)行车及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变化比较大,通常来讲客运是城市交通运输重点,那么在上下班时间容易出现严重拥堵;(3)行人以及车辆之间相互交叉复杂,以此也就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混合交通;(4)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计及管理设施数量比较大,本身就是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北京目前的城市道路网形式主要为“方格―环行―放射状”,对当前城市交通具有显著改善。但是因为在进行环线及放射线交叉处设计中还存在一定不合理,因此也就容易导致城市干线边缘道路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

3.拥堵是当前城市交通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解决方式是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并构建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以此显著提高交通路线设计合理性,并对人们的传统交通道德观念进行有效改变。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地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73-1

1案例教学法及其在高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课程目的,以生活当中的真实事例进行加工创作,或者以教材为基础将其中的知识综合起来,编辑成为具有情景行、逻辑化的案例,将案例作为传授知识、教学研究的教学中心线索的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主要以对案例的讲解、分析、讨论和报告写作为主。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在各个学科当中都有应用。具体到高二地理教学当中,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而在案例教学法当中,要求学生必须广泛的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并针对教学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可以说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二,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将生活与地理的学习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案例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对地理学习始终保持新鲜感,渐渐的喜欢上了地理学习,提高了地理学习的兴趣。

2案例教学法在高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高二地理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深化和实际运用,案例教学法在运用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这一要求,笔者以《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进行分析。

2.1教学目的

第一,从山西省的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其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劣势,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第二,理解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的重要性,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了解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保护煤炭资源开发区域环境保护措施。

2.2教学程序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应该以课文的内容为基础,以课文内容为主线。

(1)第一部分“资源开发条件”教学

资源开发条件主要是指资源、市场和交通条件,这是煤炭资源开发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材当中做好标记,找到山西的主要煤田位置。然后分析各个条件,对山西煤炭发展的影响。按照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市场条件对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影响最大,结合图3.2和思考题,得出结论“煤炭仍然是世界上和我国主要的能源利用类型之一”,在这里要进行知识的延伸,补充“市场最终决定工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接着分析交通条件对市场的影响,明确的指出交通条件的改善扩大了市场范围,大大增加了市场需求量。在这里要结合图3.4培养学生的赌徒能力。以当前煤炭市场发展中的一些例子,说明我国煤炭生产中面临的问题。

(2)第二部分“能源基地建设”教学

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上一节内容的对策,主要从资源、市场和交通条件进行分析,同时说明条件与对策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最近两年,煤炭市场虽然不景气,但是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还能继续扩大煤炭开采量。在交通条件上指出,山西位置优越,交通比较发达,有着比较旺盛的市场供应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让他们分别从价格、环境效益、运输成本和山西省缺水四个方面讨论和思考输煤与输电的利弊,然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课堂上阐述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列出具体的例子。比如说A小组代表E同学在代表小组认为山西煤炭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在全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如内蒙古的煤炭输出价格720元/吨,山西煤炭输出价格平均为680元/吨,这样的举例说明更具说明力。当然在引导学生认识这三个条件的影响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举一些最近几年煤炭市场发展的例子,说明山西煤炭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第三部分“环境保护与治理”教学

煤矿的开采不但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还可能造成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如何处理好煤矿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教材当中列出了三个方法,也就是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煤矿开采利用产生的污染物,同时要调整产业结构,做好产业链的升级和改造;同时要加强“三废”治理。当然,环境治理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具体的例子,理解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如对于煤矿开采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最简单的例子,如植树造林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其它措施,如利用人工网格减少水土流失与泥石流灾害,引进生态管理系统,加强当地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等。

3适当的进行案例拓展

从基础知识应用的角度来讲,适当的拓展知识既是知识深化的需要,也是为了将来的高考做准备。比如说在学习荒漠化治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列举一些世界上著名的荒漠化案例,比如说我国内蒙古草原的荒漠化问题,针对不同的荒漠化问题,指出治理这些问题的措施。比如说北非的荒漠化问题主要是因为洋流、背风坡等问题导致的,当然认为因素也是导致荒漠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这样的高考重要内容,可以在教材的案例之外开设一个专题,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当然所列举的题目可以在作业和考试当中出现,在案例的内容选择上教师应该精挑细选。当然,拓展的案例内容要与教材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起到对课堂内容深化的作用。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知识规律和学习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地理逻辑思维体系,学会知识迁移运用,通过案例教学法达到举一反三、深化知识的作用,同时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新课程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基本理念:⑴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⑵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⑶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⑷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⑸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并锻炼能力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引导者、协助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

二、案例材料的选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案例教学日益显现出活力。作为一种新型的学形式,它与一般的教学形式互补互进,把许多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案例进行评析、研究和运用,增强学生分析、概括和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地理课堂变得异彩纷呈、生机勃勃。

1、教材提供。教材案例材料是经过教材编写人员精心策划编辑而成的,不可轻易弃之,它与所学内容紧密相连,对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

2、在生活中采撷。生活中的案例与学生较为贴近,不仅具体、生动。而且易懂、真实可信,运用起来学生会觉得饶有趣味,主动性较强。

3、媒体报道。媒体报到的内容,能使我们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拓宽视野,将“小课堂”延伸到大社会。以这些材料为案例,贴近社会现实,也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成效。

三、地理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选取与重组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都围绕课标要求提供了相关的案例。但由于不同地区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必局限于某一版本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可以大胆运用其他版本教材的案例组织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更多地要自行组织学生以更熟悉的案来进行教学。但无论是采用怎样的案例,其前提条件是该案例要能够达成课标的要求,同时注意防止学生出现“记忆案例”的情况,尤其是在实施案例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案例进行重新调整后,配以相应的、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展开讨论与探究。

2、对案例所包含的基本地理原理、规律的提取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是对某一事件的陈述,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其本质不在于对案例具体细节的把握,而是要求从案例所提供的具体事实中提取普遍性的地理原理与规律,并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去分析、解决新问题。由于受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影响,学生中普遍存在对教材死记硬背的现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能够把握住案例教学这一基本要求,就很容易出现学生“单纯记忆案例”的情况,也就难以达到课标的要求。这种情况在必修三的学习中尤其容易出现,因为不同版本的必修三教材,多数章节都是由若干案例组成的,而对基本原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较少进行详细地叙述和归纳。如果教师仅对某案例作讲解,而没有以因地制宜的思想,在分析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提取与归纳,那么学生的学习成果就只是在于重现、复述案例,而当面对新情况的时候,就不懂得如何来进行分析,也就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

3、案例教学的具体形式阶段性。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情况,在具体形式上有所不同。在实施案例教学的初期,由于学生对案例学习缺乏认识,一般可由教师提供相关的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提取材料信息分析、回答问题的能力;而随着学生对案例教学的熟悉,教师可以只提供案例材料,而要求学生自己寻找其中所需要探讨的问题,然后展开探讨,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某一章节结束后,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案例,并开展探究活动,形成探究的成果。这样循序渐进地实施案例教学,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和能力。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13篇

一、注意身边的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罕见的自然现象。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入相应的自然现象,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今年7月22日长江流域的日全食举世瞩目,中央电视台做了全程直播,并且用动画、模型等多种形式给人们展现了日全食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而高一一开学所学的地理就是宇宙中的地球,探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运动等;暑假的经历已经为我们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对宇宙空间有了一些初步了解。所以,在讲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时,就可以插入有关日全食的介绍,然后提问:什么是日全食,它是如何发生的? (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全部消失了。)进一步提问:日全食的过程有哪几个时期? (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你看到日全食了吗?(同学在泰州只能看到日偏食。)日食的初亏发生在太阳的哪一侧?为什么?(西侧。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因而日食时月亮自西向东遮挡日面,人们看到日食的初亏总是发生在日面的西侧。)日全食(日偏食)时温度有何变化?(温度降低。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从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日、月、地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球的一般运动等内容。

其他自然现象的例子,例如,月相的变化、彩虹、霞光、海市蜃楼等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作为材料引用,有的可以找一两张图片或者一个简短的视频,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内容直观起来。抓住这些兴趣点,用很少的语言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注意身边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的自然灾害最能震撼人心。高中地理中有专门讲自然灾害的内容,而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可以搜集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作为材料。

今年夏季横扫台湾的台风“莫拉克”,给台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那些感人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电视上每天都报道台风的最新进展:台风的路线以及沿途对哪些地方带来影响,影响较重的地区等。这也为我们的学生打了一个基础,这个强大的热带气旋在高一上学期的第二单元中将会碰到,它的形成、路线、影响就是地理课上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以“莫拉克”为导入,组织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讲解台风的相关情况及引发的次生灾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熟悉的知识、热烈的气氛、浓烈的爱国情感一定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此外,北方的旱灾也没有少作报道,今年夏季我国北方旱灾非常严重,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新疆等9省(自治区)最为突出,巨大的旱情影响了我国的粮食生产,人们的生活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各地积极抗旱,全国人民都很关注。这个热点话题,联系了地理位置、气候、自然灾害(干旱)以及我国农业布局等方面的话题,在高中地理一、二、三册中都有体现。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举例、读图(表),甚至可以让学生合作查找资料……一方面,学生有兴趣,注意力集中;另一方面,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有效得多。

其他自然灾害的例子,例如:地震、海啸、风暴潮、洪涝、泥石流等都可以寻找实例,用一组令人心痛的数据、一张让人惊讶的照片,比我们空洞地讲解一个又一个自然灾害要好得多。

三、注意身边的环境变化

人们经常说“天灾人祸”,“天灾”让人惧怕,“人祸”令人担忧。我们身边常常发生令人担忧的事。大到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荒漠化;小到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食品污染。环境污染是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保护环境是学习地理的目的之一。怎样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关键是引导学生看清事实,了解事物发展的程度。

例如,必修一第四单元谈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它意味着什么,换句话说,学生觉得这件事仅仅是一个知识,离他们很遥远。这样的认知怎么能让他们有觉悟呢,我们不仅仅是学知识,我们更要对它有认识!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格陵兰岛上的凯凯塔苏瓦克小镇上举行了一场足球赛。但在比赛现场,观众们的视线却被场外的冰山吸引了过去,现场目击者用家用摄像机拍下了相当难得一见的画面。当时,双方队员正在举行入场仪式,突然,场外的一座冰山崩塌——短短几十秒钟,原本高耸的冰山就融入了北冰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五分之四的地区在北极圈内,全年气温在0℃以下,冰层的平均厚度达到了2300m。然而,即使拥有‘万年坚冰’的称号,受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格陵兰岛的冰川也在加速消融中。”一个简短的只有不到一分钟的视频,让人好奇、惊讶、震撼,接下来就是思考了,它让人近距离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直接影响,这种效果比我们呆板地分析半堂课要好上几倍。

此外,在探究性活动中,可以将有关环境变化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指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入手,找资料、展开调查、写报告,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才能真正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总结

初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是一些初中地理教师将地理当做“文科”学科,过分重视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文章针对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与重要性分析

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指的是一个问题或者一种情况的实际例子,并且这些案例会对群体或者某些人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案例教学法的定义为:根据教学目标,以案例作为教学载体,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由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讨论,实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知识。

2.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例分析和讨论中,强调学生的实践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设计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科学、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案例,保证教学案例的质量。例如,在“不同的人种”教学中,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该根据世界不同人种的分布地区、分布原因以及特点,选取相应的教学案例,这样能够给学生非常大的思维空间,不至于出现课堂结束后学生记忆不深刻的现象。选取具有针对性、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案例,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不同人种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黑人为例,黑人主要分布在美洲、非洲,但是美洲和非洲黑人存在差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资料,分析和讨论美洲和非洲黑人的异同点,然后由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不同人种的差别。

2.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将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真实的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刻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参与积极程度、表情以及眼神等,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应该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堂案例讨论准备,并为每个案例给出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在案例呈现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室布置会对案例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和交流,应该采用台阶式、半环形的课堂布置方式,采用可以转动、移动的坐椅,方便前面的学生转过身和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2)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交谈空间,让学生倾听和接受别人的观点。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核心,进行案例分析时,应该紧紧围绕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教学情境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案例问题的分析。例如,南方为什么多顶尖的房子、吊脚楼?北方为什么多为平房?问题分析:南方和北方房屋的建筑特点是由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因为南方阴雨天气较多,如果采用平房的建筑方式,不利于雨水的流动,采用顶尖的建筑形式,能够防止房屋出现漏水问题。

4.案例总结

案例总结是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升级,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结论,然后由教师对课堂案例进行总结,因为学生在总结时会存在许多不足或者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教学案例的关系,并明确各种关键要素,帮助所有的学生理解案例所蕴含的理论,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进行案例总结评价时,应该肯定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对于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应该给予鼓励,对于表现良好或者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正面的激励和表扬,以此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以后的教学中。同时,案例总结是对学生的全面考核,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进行量化、系统的考核,例如,自我考核,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弱化和他人比较的心理;教师考核,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进步,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和帮助。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把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15篇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要点

1.遵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对案例的选编要对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因为教学案例本身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因此,我们对案例的运用,其本质就是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理性解读,是对课程标准要求加之知识理论的诠释。因此在课堂案例探究中,就需要对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构筑起地理学科的基本学习概念与理性认识。除了教材上已有的案例,我们在对这些案例进行替换或者改造时,只要遵从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原理的掌握,都是可以的。

2.案例必须具备鲜明特征和突出典型

所谓“案例”必须从案例本身来说,其信息点明确、针对性强,才能实现对学生活动和思考的引导,才能体现案例的价值所在。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如果我们选取的案例蕴含了较多的无关主题的信息,无疑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致使学生对所需要探求的知识点认识模糊,这既不是教学上的创新,也无法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案例素材来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体会来看,地理课程教学案例应该有激发兴趣的元素。只有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领悟出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这就要求我们的案例选材必须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从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乡土地理、热点内容的兴趣度较高。当然来源广泛仅仅指素材,在应用案例材料中,还需要对内容加以提炼,结合课程教学特点来进行设计。

二、高中地理课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创新思考

1.以学生为主体,定位教师角色

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推行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就要求在地理课程教学中重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对学生学习的向导作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知识。

2.遵循教学普遍规律,创新教学环节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必须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完整和教学环节的衔接,使得案例在应用于预习引导、要点理解、实践调查等环节时具有较好的衔接性与连贯性。案例教学是课本知识的一种嫁接,尽管与书本的条条框框理论表达不一,但其知识点实质是一致的。所以即使案例不断变化,仍然需要紧紧围绕课程知识要点进行创新,遵循教学规律,不能偏离教学的方向。

3.创新教学管理,选择优质生活化案例

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来看,目前我们基本上是以教学组为单位来研究教学相关课题。因此,可以从教学团队层面来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心得,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具体对案例教学来说,教学组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搜集生活案例,定期开展讨论,选取优质的生活案例,确保授课的质量。同时通过协作,建立案例数据库,并能不断更新。

4.留意生活勤记录,经常反思常创新

生活中的案例很多,教师要始终保持专业的敏感性,随时记录热点事件,例如舟曲泥石流、民勤沙尘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等等。这些热点事件的相关资料要分门别类地保存,常年积累就会形成庞大的案例数据库。热点事件时时发生,案例也要不断地更新以保持新鲜性。对案例的设计应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反馈、课堂组织、作业设计等,要经常思考,寻找最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