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板块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在初中历史板块教学模式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以前,将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进行整合,保证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板块状的分布,也可以保证板块之间不仅自成一体,同时也形成极为密切的联系。借助清晰的教学主线来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渐地加深学习的效果,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一、做好文本的研读工作,确定出相应的板块

对于初中历史教材来说是固定的,但是教师教学却是灵活多变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要综合好实际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来保证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如学生在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课程标准上出发,分析好教材中的文本,同时还要提炼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通过应用上文的思路,可以把这个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进行规划和总结,主要包括“英雄、三国以及战役”这三个层面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重要的知识和故事,教师可以在设计中划分成三个特色板块,分别是“影响浪花淘尽”“三国天下三分”以及“群雄逐鹿谈战争”。在这三个板块里,教师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重点。教师可以交代学生仔细记忆其中的细节,并且在结束讲解之后进行复述,这是激发潜力和巩固记忆的最佳手段。教师可以制作三国鼎立的详细图解,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潜移默化的熟悉内容。这样谈论英雄的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拓展水平。学生在和教师、同学的互动中逐渐发展了拓展水平,并且发展了唯物史观,形成了正确历史观年。对于这三个板块来说,不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层层递进的。

二、整合好文本,做好布局工作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教材惯性思维的影响,这样在设计教学程序的过程中也就习惯性的按照教材的顺序来进行、但是从实际上来说,一些课程是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的,只有实现重新布局,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如学生在学习“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其设计出以下三个板块。“丝绸之路冠绝古今”“和平和战争的缘分”“来自西域的绝唱”。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早已了解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以及在统一时完成的事业,采取的强硬措施。在历史教材里有着关于匈奴和秦汉的战争与和平相处的介绍,如果教师没有布局而直接引入内容,学生也就很容易出现难以理解的现象。加之学生对西域方面知识了解不足,所以也就增大了教学上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地调整教材中的顺序,先让学生掌握好西域中的范围,然后借助张骞出使西域等股市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也就可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性。通过不断的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划分板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板块之间内容上的严谨性与独立性,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结合好教材,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

对于板块模式来说,就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到发挥出学生主体性上的一种高效学习方法。而想要体现出这一转变,就要设置好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了。如学生在学习“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先秦时期中的著名思想家的成就以及所主张的思想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通过小故事的引入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还要让学生设计出有效的处理方法。在这种教学板块设计的影响下,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正确地理解好其中所存在的知识。这样也就实现了以历史为借鉴,帮助学生更好地明辨是非。

四、常见板块的类型

第一,线索式的板块。教师可以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来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板块,同时也要保证组合上的灵活性与丰富性。在这一板块的影响下,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增强审美意识。第二,类别式板块。如针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来说,教师就可以将其划分为探索篇以及成就篇等。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划分,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好知识要点,同时也可以培养好学生的分析与整理能力。第三,认知规律性板块。如学生在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认识人物的一般规律上然后,设计出“初识、聚焦以及评价”板块,通过学生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五、开展板块教学的意义

(一)突出教学中的特色

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避免教学过程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充足的研究空间。通过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可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知识是在学生求知欲与探索动机驱使下所获取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主动选择与发现所得到的。因此,在板块式教学的影响下,可以实现对教学资源与活动上的整合与安排,创新好教学内容,保证问题设计与提炼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理解板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怎样的目标等。这样也就可以避免教学内容存在负载性的现象。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历史教学;教学模式

自古以来,我国对于历史教育就从来没有松懈过,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就曾经说过“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要务,为国家之遥道。”但是,从近些年的学校历史教育上来看,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很理想。那么,应当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才能打造历史高效课堂呢?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或许就能解决历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这一问题。

一、“板块式教学”及其特点

(一)“板块式教学”的含义

“板块式教学”这一概念首先由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其含义指的是教师通过自身对于教材的理解,将一节课或者课文的一个章节,从教学内容、方式和过程将其分解为富有各自特点但相互之间又包含密切联系的教学环节,又称之为“板块”。“板块式教学”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采取“线性学习”,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设置,从第一小节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小节逐个分析,最后再做总结。“线性学习”思维较为僵化,内容较为枯燥,教学内容只流于表面,没有寻找出历史教学中的内部逻辑关系,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提起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二)“板块式教学”的特点

1.“板块”状分布

所谓“板块”状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以及自身对于历史的看法和认知,对教学内容的一个点或者一个面进行分割,形成多个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呈“板块”状并列分布,彼此看似无关但事实上存在紧密的联系。

2.“板块”间存在的逻辑顺序

“板块”虽然在表面上是属于并列关系,但是每一个看起来相互独立的“板块”,事实上又会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递进关系,并且不同的“板块”之间又是环环相扣、相互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状况,那是因为“板块”的划分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割,而是由一条清晰明朗的主线将其串联起来,将每个独立的“板块”衔接为一个整体。

3.不同的“板块”重点解决一个问题

“板块”的划分是通过教师按照其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选择教学内容的某一点来进行科学性、创新性的分解。教师在进行“板块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由点到线再到面地对此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为学生解决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基础问题。

二、“板块式教学”在“三国鼎立”一课中的实际应用

在教材中“三国鼎立”一课中,虽然有的教师已经对教材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精简提炼出三个部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这是完全按照历史教材的编写顺序,先对东汉末年的形势介绍分析,再就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最后停在三国鼎立的形成以及对魏蜀吴三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介绍和分析。

这样的“线性学习”虽然在时间上较为清晰明了,但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在历史教育工作者自己都缺乏对历史的想象力的时候,怎么能奢望学生对这样枯燥无味的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不用说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了解教材以外的历史。

事实上,学生有许多的渠道可以去了解三国的人物和故事,比如影视剧、网络游戏、小说等就有不少基于三国背景下的作品。许多学生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如数家珍,教师要做的应该是,当学生通过外界接触到那么多三国历史的相关信息时,如何去引导他们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历史,哪些是后人杜撰和演义的,让他们对三国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历史上存在的人物,而应该深入到所有历史事件背后的联系与其所处的时代对其产生的影响。

因此,按照上文我们所提过的“板块式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三国鼎立”这一课可以按照不同的板块分为四个内容:汉室衰微群雄起、官赤逐鹿英雄出、三分天下谋一统、英雄远去尽评说。这四个板块的划分不仅可以清楚地交代三国鼎立局面之所以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对之后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对三国历史人物的评价,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历史与他们所感兴趣的影视剧、游戏、小说中三国历史之间的差异。通过板块教学让学生既可以在兴趣中学习,又能在学习中了解真正的历史事件,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学问,而是一个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精彩绝伦的故事。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理性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当代社会的问题,并且关注民生、着眼世界,最终形成科学、理性但又富有人文关怀素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板块三串式” 初中历史课堂 运用

【课堂案例】《引领时代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拟定分析

本课课标的要求: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一描述,教师以常州市新北区推行的板块三串式要求梳理出教学目标:

1.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主张。

2.通过材料概括分析启蒙思想基本内容,了解启蒙思想的基本内涵。

3.通过学习启蒙运动的影响,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流程的展示与分析

【感悟心得】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的感悟:

1.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中心主旨就是用这一模块化设计有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展开教学的问题串设计”为核心进行问题教学设计。同时,“学生活动串”有了明确清晰的设计要求,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进行。第三个板块“反馈串设计”进一步要求体现师生互动的具体方式、行为。新课程强调课堂的交互性、评价的多元性。“反馈串设计”这一模块正是体现这一理念。这样“板块三串式”完成了教学环节的第一次循环互动。

2.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在历史课堂上不仅是横向的三串为一个整体,纵向来看,“问题串设计”也是一个逻辑整体,板块与板块之间也是一个整体。既然是“串”,本身就是完整的体系构建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具体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学设计时以学生的已有的思维发展为基础,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问题或者活动逐步深入,以此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生成过程。本课实例中,在第二板块启蒙运动的探究教学中,六个主题活动分别按照一般逻辑思维层层推进:背景、概况、影响与比较。这符合学生一般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同时,板块与板块之间应体现内在的关系。在本课案例中,各板块之间基本是平行的。应该说,历史的时序性、事物发展的因果性必然要求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体现其基本规律。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在这方面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

3.中学教学过程整体以模块化结构设计,能有效突出框架结构。由于历史的广泛博大,容易导致课堂偏离中心,出现无序性。以板块三串式设计教学,较好地避免了这一现象。同时,问题串的设计能体现出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性与内在逻辑性。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10一05

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2001年开始的,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当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对初中的历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十年的教改实验,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新课改要继续深入推行下去,就需要总结十年课改的成就与经验,分析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明确课改的目标,确定课改的走向。其中,修订已试用十年的课程标准,就成为新课改继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年初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计划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新版”)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本文仅就课标新版的内容作简要的说明,以期引起同行们对历史课程标准新变化的关注。

一、课标前言部分的新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是前言,由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个子目构成。与课标实验稿相比,课标新版前言部分有了新的内容。

1.对课程性质的新阐释

课标实验稿中的课程性质,实际上只是概述了历史课程的作用,而没有直接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课标新版则对历史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性,并对这四个特性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应该说,这是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进行了概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定位、属性和特点。

2.对课程基本理念的新强调

课标新版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更为清晰的论述,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初中历史教育要秉持的理念,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更为简明扼要。在这部分中,除了提出课标实验稿中已论及的教育理念,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倡导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等。课标新版还有一些新的提法应引起我们注意,诸如:(1)强调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2)强调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3)强调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这些理念,对于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有着指导意义。

3.对课程设计思路的新调整

课标新版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首先是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即“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这一总体设计思路下,课标新版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其中,继续保留了课标实验稿中对课程目标的划分思路和课程内容六个板块的设计思路外,最重要的变化是弱化了课标实验稿中的学习主题,而是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所谓“点”,是指具体的历史事实;所谓“线”,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内容体系的设计上来说,是要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课程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这一设计思路,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调整,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此外,这一部分中还提出了一些在课标实验稿中未涉及的设计思路,诸如:(1)提出在内容的编制上要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2)提出在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3)

课标实验稿在能力目标的表述中,有些地方较为含混,如将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合在一起论述(计算历史年代、使用历史图表的等应属历史学习方法的范围)、将表达能力界定在陈述历史问题等。而课标新版则明对课程内容中的教学活动建议进行了说明;(4)提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问题,为乡土历史教学的开展留有余地。

二、课程目标的新确定。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课标新版在这部分中,首先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在具体的目标方面,继续保留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划分,但对这三方面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使之更为明确和完整,也更为清晰和易于把握。

例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两版的表述对照如下。

确划分为五条,其中第1、2条涉及知识目标,第3、4、5条涉及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观察、想象、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再如,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两版的表述分别。

课标实验稿对过程目标的阐述不甚清晰,在方法目标方面提得尚欠具体,而课标新版将这一领域的目标明确分为五条,其中前三条涉及过程目标,后两条涉及方法目标,尤其是对方法的目标要求提得较为具体。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课标新版是列出了六条,其基本精神与课标实验稿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则是更为强调,论述更为清晰,也有一些新的提法值得注意。例如:

(1)在民族观的培养要求方面,特别强调要“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2)在认同感方面,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

(3)在国际视野方面,提出要“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4)在人生观方面,提出要“初步理解个人

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从以上可以看出,课标新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比课标实验稿提得更为具体,指向更为明确。

三、课程内容的新构建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这部分涉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指标,因而也是教师们最为关切的。课标新版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内容的编排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其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内容概念

课标新版将课标实验稿的“内容标准”的提法,改为“课程内容”。这是因为“内容标准”的概念在内涵上不易廓清,尤其是像历史这样的人文社会学科。而“课程内容”的概念则更为明确,即指课程所含具体内容的体系、线索及要求等。

2.体系新构

课标新版重新编写了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部分,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对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主要特征和重大史事进行了概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在每一板块的内容中,改变了课标实验稿学习主题的结构,而是按照历史时序的发展,列出重要的史事要点。

3.知识增减

在内容的编排选择上,秉着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这一基本原则,删除了课标实验稿中过难、过偏、过细的内容,以降低难度,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体上来说,课标新版中的内容知识点比课标实验稿减少了五十多个,如世界古代史板块中,减去了课标实验稿中的南方古猿、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布匿战争、丕平献土、琅城起义、希波战争、马可・波罗、阿拉伯数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荷马史诗》、阿基米德、麦加清真寺、巴黎圣母院等知识点。’

课标新版的课程内容在消减一些知识点的同时,也适当增加一些课标实验稿未涉及的知识内容,如中国古代史增加了东汉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增加了义和团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中国现代史增加了雷锋;世界古代史中增加了早期大学、基辅罗斯;世界现代史增加了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知识点。这些新增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范围和时代的特征。

若将增减的内容统一计算,课标新版要比课标实验稿减少了三十多个知识点,使知识总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内容更加集约,重点更加突出。

4.提法新变

课标新版在内容编排和提法上有一些新的变化。历史教育的内容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研究新成果的出现而有所改进,这是毋庸置疑的。课标新版在这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变化,兹举数例如下:

(1)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这一传统提法,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为从概念上讲,“融合”是指合成为一体,容易使人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产生误解;而“交融”则表明是相互性的,更符合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2)将七七事变后“中国的全面抗战开始”这一提法,改为“全国性抗战开始”。因为“全面抗战”是与“片面抗战”相对应,而“全国性抗战”则与“局部抗战”相对应。中国的抗战,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就开始了,但从全国的角度上讲还仅是局部性的抗战,七七事变后则转为全国性的抗战。

(3)课标实验稿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而课标新版则改放到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中。这是根据国内外史学界已基本得到公认的划分,即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5.形式更新

在编排形式上,课标新版是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建议用双栏表格的形式,列表对应显示出来,使之更为直观,更易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操作。如中国古代史板块的起始部分,是这样显示的: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

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

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

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总之,课标新版在课程内容方面有不少新的变化,教师们应加以认真的钻研和领会。

四、实施建议部分的新修改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部分构成。课标新版在这四个方面也作了新的修改,简述如下:

1.教学建议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概括提出了七条教学建议:(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3)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5)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建议,有不少是在课标实验稿中已经提出过的,但也有新提出来的,例如第三条建议,指出教师要进行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如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认识。这条建议,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

另外,在课标实验稿的教学建议部分中,列出了多个教学活动案例。而课标新版则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案例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课程标准作为国家的教育文件,主要是在指导性、引领性上提出有关教学实施的思路,不必论及过细的教学具体操作方案,这样也为广大师生的教学活动留有更大的空间。至于教学活动案例,可以放在课程标准的解读当中,供教师参考。

2.评价建议

课标新版的评价建议,强调了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尤其是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在评价的设计上,课标新版分别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提出了评价思路和要求。同时还对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反馈等方面提出建议。

3.教材编写建议

课标新版在这部分主要是具体说明了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强调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并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高中教学 历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1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异同

1.1从课程设置看

(1)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2)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高中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高中历史包括9大模块(必修3个,选修6个)和66个学习专题(必修25个,选修41个)。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进行学习。从中可见,高中历史则更重视理解和应用。

1.2从教材内容看

(1)初中历史教材较通俗易懂、难度小,且大都介绍的是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高中教材的内容容量增多,设置的练习题目难度增大,注重历史情景材料的分析和运用。(2)从课程的编写体例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来看,也存在较大差异。①课程体系方面: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教材还是传统的编年史形式,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古今中外的时序,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的时序性和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这一线索。高中历史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高,初中基础不牢靠、就会在高中学习时出现历史知识链的脱节。②在课程内容上: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初中的三学年历史教学中,仅初三学年学习世界史,占初中课程内容的1/3,而高中中外历史所占比重大致相当。

2 学生学习状况

(1)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主要凭借识记,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对原始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对史料的分析辨别、归纳等能力。而高中历史学习强调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学生要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脉络。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方法,缺乏对史料的分析和思考,导致历史成绩不好。

(2)学生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基础知识相对欠缺的,也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历史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了解比较模糊。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和模块专题体例,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储备,这会导致高中学生普遍感觉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偏多,偏深、偏难。

(3)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较少,教学进度较慢,历史习题难度较低,学生只需记住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即可很好地应付考试。而高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较多,教学进度较快,历史习题难度较高,考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检查,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需要学生花时间理解掌握,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及社会活动的体验和感受,这也增加了历史学习的难度,造成了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

3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3.1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要了解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关注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详略得当,有的放矢,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教师还要大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广泛的涉猎与历史课程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全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1)适当放慢高一年级的教学进度,给学生讲清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历史学习方法上的不同和应注意的事项,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2)通过编写必要的历史学习提纲,加强课前预习,适当联系相关学科的课程知识,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对交叉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注意初高中历史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对初中学过的知识点应注意复习,理清相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细节上的差异。

3.3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一、四本历史教学期刊内容上的差异

《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四本期刊是国内历史教学方面最具有权威性的,在宏观上,虽然它们都是讲述有关历史教学方面的,但是在微观上它们具体论述的栏目有所不同。

《历史教学》无疑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历史教学类杂志。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历史学刊物,是国内核心期刊。自创刊起,得到了一大批学者的支持,郭沫若、范文澜、陈垣、吕振羽、侯外庐、季羡林、翦伯赞、罗尔纲、雷海宗、郑天挺、周一良、齐世荣等著名学者都为杂志撰写过稿件。

《历史教学》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是沟通学术研究与基础教学的主要媒体。历史教学社有一批既熟悉学术又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编辑,并与全国各地区的中学教研系统、师范院校的历史教学研究人员有密切的工作关系。在研究和解决中学历史教学的难点热点问题方面,《历史教学》的引导和主导作用是公认的。《历史教学》多年来始终关注中学课程改革,设立有“教学研究”、“高考研究”、“命题研究”、“听课随笔”、“质疑教材”、“进修资料”等栏目。《历史教学》的栏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专题研究栏目和教学研究栏目。专题研究栏目主要包括:特约专稿、史学理论、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党史研究等。教学研究栏目主要包括:高校教材研究、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教学研究、教育改革经验、教学思想理论等。其他还有读史札记、考证、学术动态、史学评论等。面向高等院校文科师生及社科类科研机构。《历史教学》中学版主要栏目有:专题讨论、教法探讨、讲经说法、听课随笔、资源共享、案例分析、备课笔记、关注高考、质疑教材、进修资料、新书评介等。在注重中等历史教育研究的同时,密切配合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是广大教师最得力的帮手。

同样作为国内核心期刊的《历史教学问题》所讲述的内容与其他三本历史期刊也有所不同,《历史教学问题》是综合性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教学类专业刊物。它主要面向广大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工作者、广大历史学爱好者。关注广大中小学历史教师的进修深造,特别是为已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中学历史教师在学术上提升到硕士研究生水平服务。结合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努力促进中小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历史教学问题》主要栏目:史学论坛,史家丰碑、史家访谈、史学专题讲座、名著与经典解读、研究生课程讲坛、研究生教学论坛、治史论语、学者箴言、一得之见、青年史苑、二十世纪回顾与思辨、读书与思考、求索与争鸣、寻觅历史、史海拾贝、切磋栏、疑案探秘、读史札记、国外史学观察、文博赏析、教改漫谈、教学天地、新教科书实验探索、域外专稿、港澳台历史教学、它山之石、教材研究、高考与会考研究、历史随笔、历史透视,考古天地、人物春秋、序与跋、书评纵横、学术广角、新书简介、历史画廊等。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倡导一种不与现实割裂、不与大众割裂的“活生生”的历史教育,紧密关切“人”的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主张以“传承”与“创新”互动为契机,深刻认识人类文化遗产,竭力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欲使久罹冷落的“历史”真正体现其作为“全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中史参》力主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主张凡教育之一切环节一切手段一切活动,无论教、学还是考,也无论思想、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并在这一根本点上形成契合互动、和谐发展、与时俱进,凡妨害此目标者,务必摒弃之、革除之。

它的主要栏目有:“环境与课程”、“学生与教学”、“学习与评估”、“动态与交流”四大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还分了很多小板块:史家讲坛、中外历史、世道人生、学术驿站、教材评解、备课参考、教学设计、课例述评、活动素描、学法指导、教学述事、学子风笛,等等。

最后一个历史教学期刊是《中学历史教学》,它是一份面向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历史杂志。刊物一贯坚持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最新动态,贴近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对广大师生有切实的帮助。本刊目前共设有八个栏目:学术茶座:约请专家解答中学老师提出的疑问,或就某一问题展开讲座。高中新课程探索:及时反映高中课程改革的动向,探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研究:中学历史老师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教材分析: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与整理。高考研究与试题集锦:高考动向及复习指导。初中园地: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与教材分析。历史百花园:对教材历史知识的引申和扩充。图说历史:对与中学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图片、漫画等所作的探讨和说明,包括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手工制作。

二、四本历史教学期刊所服务的对象不同

这四本历史教学期刊所讲述的内容不同,也就意味着它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光看这四本期刊的名字不难发现,《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两本期刊都有“中学”二字。再在仔细阅读这两本期刊的内容栏目后就不难知道它们是紧密联系中学历史教学的,它们是面向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和学生的历史杂志。这两本期刊很大一部分都是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东西。例如《中学历史教学》栏目中提到的高中新课程探索、教材分析、教学研究、高考研究与试题集锦,《中学历史参考》中课程与环境板块的教材评解,学生与教学板块中的教学设计、课例评述、学法指引,学习与评估板块中的命题研究、高考导学、真题精选,等等。这些都能表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两本期刊学术性不是特别强,它们所服务的对象更多的是中学历史教师和学生,这两本刊物主要是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最新动态,贴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对广大师生有切实帮助。

《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这两本期刊不同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它们之所以被评为国内的核心期刊,主要原因是学术性强。它们所服务的对象当然也不同于上述两本期刊。

首先来说《历史教学问题》,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类专业刊物。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工作者、广大历史学爱好者。特别是为已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中学历史教师在学术上提升到硕士研究生水平服务。它的学术性、专业性更强,不像《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那样更多地关注高考、命题等。它服务于历史研究者,以及专门搞历史学术的人才。

同样作为核心的《历史教学》,它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在教学上独树一帜,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历史教学类杂志。自创刊起,就得到了一大批学者的支持,郭沫若、范文澜、陈垣、吕振羽、侯外庐、季羡林、翦伯赞等著名学者都为杂志撰写过稿件。

《历史教学》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它是沟通学术研究与基础教学的主要媒介。它在注重中等历史教育研究的同时,密切配合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是广大教师最得力的帮手。例如,栏目中的“高考研究”、“质疑教材”、“听课随笔”等都与中学历史教学还有高考有密切联系。《历史教学问题》还具有雄厚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所以《历史教学》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停留在中学教师上,还服务于广大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

三、四本历史教学期刊与当今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联系程度的深浅

从这四本历史教学期刊内容可以发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这三本期刊在于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联系程度要比《历史教学问题》深刻得多。

前面已经提到《历史教学问题》这本期刊是综合性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教学类专业刊物,它更多的是面向历史研究者、广大历史学爱好者。从它的主要栏目中就可以发现该期刊相比前面三本期刊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上联系得没有那么紧密,史学论坛、史家丰碑、史家访谈、史学专题讲座、研究生课程讲坛、研究生教学论坛等更多地都与研究生课程或是博士生课程相关,这些内容与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方面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直接,或者说借鉴的东西很少。而其他三本期刊或多或少都与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相联系。

《历史教学》多年来始终关注中学课程改革,设立有“教学研究”、“高考研究”、“命题研究”、“听课随笔”、“质疑教材”、“进修资料”等。近年来,该杂志刊发了多篇有学术影响的文章,开展了多项教学创新与学术引领的活动和讨论。如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历史教学》组织了“中学历史教材应如何编写”的讨论,对宣传新课程改革有推动作用。组织“新课标下多种版本教科书异同比较”的讨论,邀请著名学者撰写文章帮助中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教材。开展“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提倡教学设计”的讨论,引起中学教师的广泛参与,用“教学设计”代替教案备课这一理念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开展关于“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的讨论,使教师对“历史课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些都紧密联系当今中学历史课程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是由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历史教育教学类期刊。它分为“环境与课程”、“知识与资源”、“学生与教学”、“学习与评估”、“动态与交流”这五大板块,这五大板块内容与中学历史课程教学都有联系,尤其是“学生与教学”板块中的教学设计、课例述评、学法指导,还有“学习与评估”板块中的命题研究、高考导学、征题精选都切实地与当今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有紧密联系,广大中学教师也都按照这些板块实施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是国内中学历史教学圈内公认的学术刊物之一。该刊物是一份面向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历史杂志,它一贯坚持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最新动态。例如在它栏目中的“高中课程探索”这一块,就具体反映高中课程改革动向,探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研究”这一块中反映中学历史教师实践的心得体会。还有高考研究与试题集锦这块就更为突出,直接指出高考动向及复习指导,在“教材分析”这块主要反映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与整理。上述这些都能体现出《中学历史教学》这本期刊与当今历史教学紧密联系。

纵观这四本期刊在国内历史教学上是最权威的,它们都促进了中学历史教学的革新与发展,但是在内容上、所服务的对象上,以及在与当今中学历史课程联系程度上都有所不同,需要读者进一步深思。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1-8).

[2]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7,8,9).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7篇

一、要多读书,读史书

学史可以使人明智,通过学史读史,使人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不会犯历史性错误,也能让我们对工作及生活有新的认识,找到更好的新的处理方法,在教学工作中要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历史教师,让学生对初中教材中有些枯燥的历史感兴趣,那历史教师就要博览古今中外的史书,在教学中点缀以绘声绘色的史实,用正确的历史观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历史,通过学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师要会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好历史情境,把学生引入特定的历史情境氛围,让学生的思维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在具体形象的历史场景中,让学生切身地体验和感悟历史,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我在讲授“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在开始上课时,我播放高俅因为踢一脚好球而受到端王赏识的视频,提出问题:这个人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踢球只是宋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宋代的社会风貌是多姿多彩的。我趁热打铁引入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这样在讲课之初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进一步探究学习、看完短片,我向学生提出建议:我们也去宋代走一遭,感受它的多姿多彩、万千气象好不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显示我们的游览板块:赏服饰,观住宅,品美食,进瓦子,度节日,为学生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先阅读游览区资料(教材)并提出每一板块请两位同学担任导游,为大家讲解,这个创设情境环节的设置既让学生利用好教材又消除了学生与我的距离感,这将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我的课堂我做主”。

三、利用好多媒体更好更高效地辅助历史教学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走进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在这些年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我总结出,初一时我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多媒体信息丰富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二时更加注重运用多媒体,尝试着教法和学法的改变。初三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探究一些综合性历史事件。总之,通过多媒体的运用,真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连贯性;丰富性;整体性;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2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72

初中历史新课程呈现出“板块化”的发展趋势,即不再以朝代的变更作为历史教材编排的线索,而是注重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几个板块来介绍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但是,在教材的编排中,“点”确实落实到了实处,“线”却显得十分模糊。尤其是在时间短、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也会忽视对“线”的突出,造成历史学习出现碎片化不良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注重线点结合来完善历史教学,促使历史学习完善和完美。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加强线的教学,以完善历史教学呢?

一、注重对历史线索的补充,增加历史学习的连贯性

新编历史教材删除了老版本中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陈述,对朝代更迭的内容也进行了弱化。学习难度降低的同时,教材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都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随之也会出现一些混乱和模糊,不利于学生的纵向比较和横向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补充一些能充当“银线”的历史知识,将课本上的这些历史知识都贯穿于这条线索之中,形成“银线串珠”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这对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去思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善于将课本中讲述朝代更迭的概括性知识为学生梳理出中国历史朝代的详细变迁,让学生清楚课本上讲述的每个历史事件所发生的历史时代和时代背景,形成立体的历史知识结构。

二、扩展对重要知识点的挖掘,增加历史学习的丰富性

新编历史教材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学习内容,但是初中历史学习内容却增加了很多,包括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六个板块。“面”的扩大导致教材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表面上看概括全面,实则有蜻蜓点水、全而不精、不深的弊端,尤其是部分学习内容过于简单,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深度大打折扣。教师要针对教材编排的这些不足,对重点的学习内容和历史事件进行补充或挖掘,让学生对相关历史内容有更详细的了解和深度的认识,增加历史学习的丰富性。比如,在学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些内容时,教师要敢于打破课本的禁锢,为学生补充一下东汉末年的历史状况,让学生对曹操、孙权、刘备三位历史人物有较为翔实的了解,能从全局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历史位置和相互关系,并进一步介绍与曹操和诸葛亮相关的历史史实,引导学生将历史学习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促进历史学习的丰富性,增加学习的厚重感。

三、加强对历史背景的介绍,增加历史学习的整体性

新编教材因为强调突出“点”的落实,造成历史教材的编排具有极大的跳跃性。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会造成学生历史信息获得呈现出碎片化的不良后果,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也不能对历史的发展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教师适当进行学习拓展,将历史事件的背景介绍清楚,就能辅助学生理解、认识历史事件的意义。比如,在学习“长平之战”时,教师可补充秦统一六国的历史史实;学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介绍东汉末年朝廷的衰微、汉献帝的无能,以及汉献帝谥号的讽刺意义;学习“(隋唐)对外友好往来”内容时,介绍唐朝强盛的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在学习“南京条约”相关内容时,介绍清末中国的闭关锁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冲突……

历史背景的介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促使学生更全面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并自觉养成将历史事件置放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去思考,提高学生历史思维的客观性和深刻性。

四、引导学生进行横纵向联系,增加历史学习的系统性

横向对比、纵向联系一向是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也是考试出题的一大亮点。然而,初中生阶段的学生擅长信息和知识的记忆,却拙于对知识进行联系和对比,更不要谈自助总结知识体系了。因此,教师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教学和引导,促使学生养成前后联系、纵横对比的习惯。比如,在学习“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内容时,教师进行横向梳理和对比,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总结明清政府是如何、治理、平定新疆叛乱并加强对其管理。让学生在对比中加强认识和理解,并理解这个阶段国家政权的巩固和边疆的开发。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9篇

2012年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初中课标”),它是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成果。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教授所说:“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笔者认为2011版初中课标新的厘定之一,是在注重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凸显了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强调了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一、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比较分析

(一)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

1.关于课程性质,2011版初中课标将初中历史课程明确定位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定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二者的一致性在于:强调初高中历史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起重要作用。

2.关于课程基本理念,2011版初中课标的第一、第四点分别表述为:“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有以下的表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可见,二者都提出要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强调教师更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教学评价方式的更新。

3.关于课程目标,二者首先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别叙述。2011版初中课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共有5条,其中第1、2条主要涉及知识目标,包括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第3、4、5条主要涉及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观察、想象、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分两段分别叙述知识与能力目标。二者的具体内容相似,只是高中提出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也就是说,二者主要内容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学段不同,要求不同而已。2011版初中课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分为五条,其中前三条主要叙述过程目标,后两条主要叙述方法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仍然是分两段分别叙述过程目标与方法目标。从具体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结论: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进行反思的过程;初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虽有差异,但基本的方法和原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相同的;学习历史需要养成合作、探究的方法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2011版初中课标列出了六条,分别从民族观、认同感、国际视野、人生观四方面提出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三段,从民族精神、人生态度、世界意识提出要求,二者的基本精神具有明显一致性。

4.关于实施建议,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第四部分均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利用与开发互换位置)四部分构成。2011版初中课标的教学建议共有7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共5条,二者都有强调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倡导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等。2011版初中课标的评价建议除总述评价的目的、作用、依据、类型外,还分别从评价的设计、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三方面加以叙述,尤其详细地介绍了评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评价建议总述了评价的目的、作用、依据,重点介绍了几种评价的方法。二者的相同之处除目的、作用、依据外,主要都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提出了评价思路,介绍了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纸笔测验(考试)等共同的评价方法。2011版初中课标的教材编写建议共7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教材编写建议共5条,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教材的编写要以课标为依据,要有利学生阅读,要落实课程目标。2011版初中课标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一是提出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并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利用作了简要的说明;二是提出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先介绍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利用与开发的作用,再分别叙述了8种课程资源及开发建议。不难发现,二者都认为历史教科书、图书馆、历史遗存、互联网、历史影视音像资料、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属于课程资源,需要尽力去挖掘利用。

(二)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差异性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课程设计思路上。2011版初中课标最主要的设计思路是:“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即初中历史采取的是“板块+时序”的通史体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历史选修课分设六个模块。即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由此可见,高中“模块+专题”的设计思路是建立在初中“板块+时序”的通史体例基础上的。正因为此,在2011版初中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有了“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的表达。

初中与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不同学段,课程内容除有包容外,具体要求上自然不同,初中课程内容是高中学习必备的基本内容。初高中课程标准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的差异性,充分说明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如果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实现有效衔接,高中历史教学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体例和学习方法无法适应,学习内容也无法衔接。

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将实现初中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凸显出来,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所述“如何对初中、高中、大学的历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构建、并使不同时段的课程有机衔接,避免重复、断裂、脱节与错位,一直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教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2]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本人实际情况去探索、把握好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途径,才能使初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困难少一些,衔接自然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依据以上的比较,笔者认为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重视历史的时序性,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初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目标的一致性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差异性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知识的时序性。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时序性教学,让学生建立时序意识,构建科学的历史体系。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在时序的基础上,每一单元都是分别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叙述的。同时,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因此,教学时还要注意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要适度讲清每一件大事发生的国际背景。适度构建纵横联系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初中教学的目标,也是高中历史学习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坚持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史习惯

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历史课程教学中尤为关注的内容。“2011年版初中课标”提出:“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等术语,充分表达出“2011年版初中课标”重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形成。这也是初高中历史课程基本理念、实施建议一致性中所体现出的对初中教学的要求,与“授之于鱼”精髓相通。教学中除必须重视历史学科学习方法的传授外,还包括如何预习,如何掌握知识点,如何使知识系统化,如何复习,如何巩固性练习,等等。以此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判断和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

(三)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初高中历史课程都一致强调教学必须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尽管已经实施了十年有余的新课改,但不少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形式上还是固守唯一的讲述式教学。因此提倡初中教师进一步改变原有的讲授为主,特别是勾划重点以背代学的教学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问题设计、引入丰富的历史资料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利用图片、影视、原始资料等各种资源(在网络上有很多历史资源可以利用和学习)再现“历史”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读懂历史,从而进一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适当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高中历史在知识,理念上的衔接,为高中历史教学奠定基础。

(四)关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部分初中学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长期存在着学科不对口,缺少专业教师的问题。笔者曾在2009年召开的初中历史学科会议期间进行过调查,参加会议的初中历史教师共152人,所学专业(含进修)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历史或政史专业)教师共73人,其它中文、物理、数学、教育心理、法律、生物、计算机、会计学等专业共计有79人。这样的教师队伍严重制约了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这一现象短期无法得到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在岗的教师,加强学习,除学习课程理念、初中课标、初中教材外,阅读、熟悉高中教材,了解高中教学,关注每年的高考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更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更好的实现与高中教学的衔接。历史和现实是紧密联系的,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无论教学还是考试初中历史教师都要关注时政热点。

通过对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初略研读,让我深感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做了一些衔接途径的探讨。不过,如何才能真正把握初高中历史课标,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叶小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12,(4):10.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10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语言,狭义上也称课堂语言,是教师针对教学任务与目标,为指导学生学习,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工具,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媒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与其说学生被教师吸引,不如说学生被教师的语言吸引。失去了语言魅力的课堂只会是死水一潭。

从小的角度讲,也就是针对一节课而言,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沟通语、导入语、评价语、过渡语、引导语、总结语、升华语等,都是课堂中的必备的教学语言。

第一,沟通语

第一次与新生见面,必须尽快打破彼此的陌生感。我幽了一默:“同学们,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有像我这样老的老师给你们上过课吗?”“那好,今天,就让我这位老历史教师,给同学们上一节新历史课。”

借班上课,初次与学生见面,精心设计与学生沟通的简要语言,建立教学氛围,十分必要。

第二,导入语

又称导语,是引领整节课教学活动的开端。伴随着《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视频,我设计了如下导语:“杨洪基的这首歌曲,大气磅礴,厚重沉思。把我们带入到三国时代。三国,既是一个混战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的时代。三国的历史,虽然不足百年,但那些充满个性的历史人物和那常谈常新的历史故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样设计导语,既能把视频中歌词内容和本节课的主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可谓“一石三鸟”。

第三,评价语

又称点评语,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课堂表现的评价,恰当运用评价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拉近师生距离。在进行课堂点评时,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适度”。当我问到“谁来告诉大家,你所知道的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时,学生们踊跃发言,面对此,如果简单的评价为“好”“不错”,无异于是对学生的热情浇了一盆凉水;如果设计为“大家说得太好了,你们都可以称得上史学家了”,这样的“戴高帽”式的评价,也会使学生感觉到不自然。我的评价语预设为:“同学们知道的挺多,看来历史知识不仅来源于课堂,也来自于生活。正是这些人和这些事,构成了三国的历史。”需要强调的是,评价语可以进行多种预设,每一个问题,针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不同的评价语与其相对应,或可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第四,过渡语

过渡,一个标准就是力求自然。第一板块“汉室衰微群雄起”与第二板块“官赤逐鹿英雄出”之间的过渡,我是这样设计的:“当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字:‘乱’!乱世出英雄啊,此时,曹操、袁绍、孙权、刘备等,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十多年的兼并战争中,影响最深远的有两个战役”。用“乱世出英雄”这句人人熟悉的话,由汉末的社会现象过渡至两场重要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过渡不露痕迹,而且易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再如,在学习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比、思考曹操在两场战役中一“胜”一“败”的原因时,我这样过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以少胜多,但对曹操来说,官渡之战,他胜的光彩;赤壁之战,他败的悲惨!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同一个人、同样是火,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请同学们帮助我解开这个疑团。”发人深思的同时加上诙谐幽默,易于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本课中所有基础内容处理完后,需要在下一个环节对人物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的过渡语是这样的:“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社会由危转安,政权由多减少,经济由衰变兴,人口由少增多,中国由‘乱’到‘治’,毫无疑问,这是历史的进步。是谁、是哪些人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呢?是当时的人民大众,是众多的英雄。三国时期的英雄,灿若繁星,最耀眼的无疑是曹操和诸葛亮。”这样设计,既是对已学基础知识的整体感知,又是对下一板块学习内容的自然提出。

第五,指导语

也称引导语,即指引、引领和导向语。这是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最直接的展现,面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直至由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探讨“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及原因”这一问题时,回答的角度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从较少关注的经济角度探究原因,切忌直接把答案说出,应该由学生进行补充,起到“生生互助”的效果。这样的学习,真正受益的才是学生。

再如,在讲解三国建立情况时,为强调三国的分布位置,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形状,最终,我与学生们一同得出结论:“宛如鼎的三足,相对稳定,因此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三国鼎立’”。

第六,总结语

可以是每一教学板块的总结,也可以是整节课的总结,还可以是学习方法、学习表现的总结。一个必然要求就是凸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教学,从而得出更深的见解。

在学习完“汉室衰微群雄起”版块后,我的总结语是这样设计的:“在最高统治阶层,政治腐败,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王权逐渐衰微;社会底层,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处于中间的统治阶层,军阀割据一方。从而导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当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字:‘乱’!”这样进行总结,相信“乱”字会给学生留下极深的印象,也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很多时候,总结语会和升华语合二为一,但两者不尽相同,升华语主要侧重在情感上。

第七,升华语

针对整节课的教学进行整体提升,更多的是针对情感教育的升华,目的是使学生对整节课有更深的认识与感悟。我的升华语是这样设计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三国早已成为过去,英雄也早已作古。黯淡的是刀光剑影,远去的是鼓角铮鸣。回望历史,那一段段曾经的辉煌,早已载入史册;那一幕幕启合的精彩,也已演绎成艺术;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凝固成我们心中的明星。说三国,论英雄,成为千百年来永不枯竭的话题。‘历史,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风雨才能看得更清楚。’如果你对那时的人和事有特别的兴趣,那你就去挖掘、去研究,也许用你新的视角,能够得出的新成果。”

这样的升华语,既有对三国历史的回顾,又有对三国历史的评价,更有对学生的期许。

从大的角度讲,也就是从教育工作的角度讲,教学语言还会以其他形式呈现。

第一,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

我们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一般会选择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这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是教师语言功底的展现。在每年的听课过程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在上课时,会出现学生不配合、课堂气氛尴尬的局面,原因是什么?可能跟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关,也可能跟教学任务的制定有关,但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是教学语言的使用!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问法,也就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

以《三国鼎立》一课中的教学问题为例:

1.在导入新课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

谁来告诉大家,你所知道的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

这个问题,可以保障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立刻引爆了课堂气氛,学生面对新老师的拘谨、不安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其全身心投入课堂的热情。这就启示我们,从学生喜欢的、易于学生完成的任务着手,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学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一重点内容时,我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

谁告诉我,学习战役,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要点?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渗透着学法指导的,教会学生学习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有了对战役学习的方法,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安排也就游刃有余了。

第二,精心设计的板块名称

时下我们践行的“板块式教学模式”,每一个精心设计的板块,就是对一定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高度概括,这也是一种精练的教学语言的体现。在课堂教学时,精致的板块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是教师教学语言使用功底的呈现。

在《三国鼎立》一课中,我的板块设计是:“汉室衰微群雄起,官赤逐鹿英雄出,三分天下谋统一,英雄远去尽评说”。

第三,课堂教学中的无声语言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语言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无声语言,如肢体语、表情语、眼神语等,也是课堂语言的一种,甚至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面对学生的精彩表现,除了语言的点评外,竖向学生的大拇指,投向学生的赞许的眼神,都是对学生求知心灵的精心呵护。从另一个角度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走神,甚至违法纪律时,一个关心的眼神、一个轻拍学生肩头的动作,都会化作一份关爱,比任何语言更易于学生接受。

第四,史料中的语言

这里主要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用图片、示意图、视频等史料来辅助教学。例如,胜过千言万语的示意图,就是对教师语言的另一种诠释和展现。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三国,我设计了时间坐标图与教学语言相配合:“‘三国’,学术界有三国和大三国的说法,所谓三国,指的是从魏国的建立到三国的结束,所谓大三国,指的是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结束。”此时,仅靠教学语言是无法叙述得十分清楚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语言与图表相结合,共同为学生呈现清晰、形象、直观的历史知识。

视频中的旁白、介绍语,也属于课堂中的语言,只不过是“借他人之口,达教学目的”罢了。

第五,课堂中的学生语言

新课改提倡“充分放权给学生”“赋予学生课堂发言的权力”,学生的精彩回答要靠教师的指导与培养,说得好的前提是敢说,以及有机会说,互动式、有来有往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说出的语言也是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对历史人物曹操进行评价时,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一个学生的评价非常独到:“我认为,曹操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虽然《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我也读过其他文献,像《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书籍对曹操的评价都是正面大于负面。他仅仅是宦官过继之子的后代,在乱世中挺身而出,敢于刺杀董卓,可以说,曹操有胆有谋。他在乱世中,靠自己的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成就了一般人难以成就的大业。”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肯定会收获更多的精彩!

第六,课下师生交流的话语

课下的语言是课堂的延伸,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身教胜于言传式的语言,更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

在一次试讲后,一个学生拦住了我,主动和我探讨了很多他感兴趣的三国历史,整个的交流过程因为上课的铃声打断,但看着学生渴望与人交流的眼神,我意识到,历史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就是最好的教学,通过与学生交流,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对比能力,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

不同的教师,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语言风格,或质朴、或华丽、或严谨、或幽默。语言需要细细推敲,用心揣摩:

第一,丰富自己的语言结构,锤炼、打造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这也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写详案,并仔细推敲教学语言。

第二,补充网络语言、流行语言,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一个不懂网络用语、不知流行用语的老师,是不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选取适当的语言,更易于拉近师生距离,服务教学工作。

第三,加强学习,勤读、勤写、勤听、勤说、勤反思、勤摘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其教育技巧的提高,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只有从各种书籍中采掘表现社会生活领域的材料,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使它生动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

教学语言的使用,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

第一,学情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就需要我们使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语言,这就很像我们的生活中,“与一个几岁的稚气孩童说话”,和“与一个同龄人交谈”时,使用的语言肯定不同。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面对初一、初二、初三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的语言也应不同,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学生听得懂,学生喜欢听”。

第二,教情

一千个教师就会有一千种教学风格,应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语言,而非生硬的记忆他人的语言。

第三,课情

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语言。讲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与讲述改革开放的成就史,语言风格、特点肯定会有所不同。

文末,用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11篇

下面就从教材的编写形式来审视一下我们的教学。关于教材,有观点认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赖以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含教科书、讲义、讲授大纲、图表和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材料。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就是教科书,也称之为课本,最多再订一些资料,但是处于绝对地位的仍是课本,因为它是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是《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之下出现了历史教科书版本多元化,由原来“一统天下”变成多种版本,好处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比如:很多教师包括我自身在内比较了正在实验的新版教科书后,产生了这样的困惑。

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对夏朝的建立者及国家的性质进行了不同的叙述。课程标准内容:“简述尧舜禹的传说和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人教版教材叙述如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北师大版教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华东师大版教材:禹死后,儿子启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我们暂且撇开这几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实验本)是否正确领会了《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宗旨不谈,那么,历史教科书在某些历史内容的叙述上是否都必须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呢?

专家们会说不一样很正常,因为《历史课程标准》对个别知识点的表述带有一定模糊性,这正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的表现,为以后进一步挖掘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就允许历史教科书编写者们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各自的风格。但是,专家们想过问题的另一面吗,对不同青年学生同一史实明显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理由就是为了照顾专家们的个性和历史的模糊性,专家们应该把未搞清的抓紧搞清楚,模糊的也应有个模糊的标准,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跟着你模糊。最终教师们也来个模糊教学不更好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课改是有问题的。

再具体到某一版本教材,就以初中的北师大版和高中的人教版教材为例,体现出鲜明的板块(主题或专题)特色,它的好处很多,这一点不再赘述,在此谈谈几点意见:

以高中历史必修模块中的政治史专题为例,目录看起来很清晰,中西贯通,古今相连,而且专题性、专业性很强,便于集中学习,但是却忽略了一点:只有块不够,还应有条,即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也只有培养结构意识,从宏观到微观,才能去分析、认识事物,否则,你为了讲述政治制度而讲述政治制度,你讲得透吗?你还得联系当时的经济、生活、生产状况去讲,这样的结果又导致专题还得建立在对历史有个宏观了解的基础之上。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初中抓起,因为初中三年的历史教学内容与高中内容上基本符合,只不过要求程度不同而已。但是这仅是个可能性,由可能性到现实性转化的条件也被扼杀掉了,因为初中也是主题式学习,都是块块,没有条条,聪明的教师会把块块转化为条条,实现条条和块块的结合。那作为教材编写的专家们也可在适当的时候做些适当的调整。

以必修模块中的古代史为例进行专题整合看效果如何。为什么要整合?因为有的专题好像为了照顾专题而忽视历史上最不能忽视的因素――时序,给学生造成时空混淆,产生对历史教学的厌烦情绪。如必修(Ⅰ)中政治史:先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又回头从古代古希腊讲到现在,把它整合一下可能更容易符合认识规律,不易产生认识疲劳。

这样经过整合的知识系统更完整,同一阶段历史现象的联系更紧密,有效避免了中外史合编的跳跃性大的现象,有效避免了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12篇

2 月 20 日,党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深刻阐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对新时代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传统、开启新的征程、创造新的伟业作出重要部署。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是开宗明义、催人奋进的"开学"第一课,是知史鉴今、观照未来的历史教育课,是砥砺初心、牢记使命的党性修养课,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3 月2 日,我省召开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张庆伟发表讲话。讲话指出,深刻领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大意义"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的重要部署,切实把党的历史学习好运用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全面落实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务求实效"的重要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讲话要求,要学思践悟明方向,固本培元正史观,知行合一办实事,锐意进取开新局。

党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对这次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一、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

这个部分有九条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一条至四条讲的是为什么学;第二板块,五条和六条讲的是怎么学;第三板块,七条和八条讲的是学习目的和意义; 第四板块,九条讲的是根本方法。

第一,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七十多年、拥有九千一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

第三,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

第四,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第五,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第六,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七,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第八,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指出,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

第九,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

二、认真研读党史基本著作,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

(一)经过顽强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经过顽强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经过顽强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三、深刻把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要立足新起点、新征程,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汲取历史经验,全面掌握实践要求,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要按照党中央《通知》精神,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

第一,通过学习教育,要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

第二,通过学习教育,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第三,通过学习教育,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

第四,通过学习教育,要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

第五,通过学习教育,要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

第六,通过学习教育,要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的强大力量

其一,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黑龙江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这里有马克思主义的红色之路,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战场,是支援全国解放的大后方,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时期,涌现出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杨子荣等革命烈士,"八女投江"、"马恒昌小组"等英雄事迹,王进喜、马永顺、王启民、刘永坦等先进模范,用理想和信念、鲜血和生命、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我们党在龙江大地的浴血奋战史、艰苦创业史、改革创新史,形成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践行初心使命,学出坚定党性、学出信仰担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展现龙江作为。

其二,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持续改作风优环境结合起来。改作风优环境事关振兴发展全局。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黑龙江省委坚持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2021年2月27日,省委书记张庆伟在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良好作风环境保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持续改作风优环境。"讲话指出∶要在振兴发展实践中抓落实、求实效,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强服务、提质效,在坚守为民情怀中办实事、解难题,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敢担当、有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汲取精神力量,以"能力提升年"为抓手,增强党员干部抓发展、促改革、保稳定、真落实的本领,提高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服务质效,推动机关作风和营商环境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迈进。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13篇

Project板块是《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教学内容。它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是语言的综合运用和输出阶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反映Project板块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是违背了教材设置这一部分内容的初衷。project板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有的教师将project上成阅读课;有的教师上成语言点讲解课;有的为了赶进度干脆就划划杠杠,找几条有用的短语就马马虎虎敷衍过去。笔者认为这些做法都反映出教师由于受到教学进度和考试的束缚在教学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很好地发挥Project板块的教学功能。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它是创新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Project有 A、B两个部分, A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为B部分提供范例,而B部分才是Project板块的真正核心。Project板块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创造,使得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因此,想象力的发挥Project板块教学中至关重要。下面以一节公开课为例:

笔者曾经上过一堂M3Unit3 Project ——Creating an illustrated time chart的公开课。A部分的文章是以历史史实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古代中国(ancient china)和古代罗马(ancient Rome)。B部分让学生做一个时间轴(time chart)来叙述事件。一开始,我的课堂流程设计大体如下:1.导入;2.处理课文,即A 部分的阅读教学;3.指导学生根据Part A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即 B 部分。在备课的时候,导入和处理课文都感觉比较顺利。然而在最后一个环节时,我对如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来创作"历史事件"时间轴这一点上感觉比较为的难。原因有两点:1.学生认为用英文介绍的历史有枯燥乏味,提不起阅读的兴趣;2.时间轴的创作没什么趣味性和挑战性(书上就有一个简单的时间轴),激发不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费尽心思找了两段北大和清华这两所国内知名学府的英文发展史的简介,并进行节选和修改以突出两大名校的重要发展史实。我心想:进这两所大学深造是几乎全国所有高中生的梦想,这下学生应该会感兴趣了吧。可我在另外一个班"试上"的时候发现:学生虽然对这两所大学感兴趣,可这两段英文材料的加入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反而增添了学生的阅读负担,对于激发他们合作探究并创作时间轴毫无帮助。

对于这堂课我进行了反思:虽然 Part A的材料是以历史史实来呈现两大文明古国,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的时间轴作为范例,但是Part B部分并不是就局限于做一个历史类的时间轴,时间轴的功能就是以最简单的方式清楚明白地展示事物的发展进程。试着想象一下,只要时间轴的性质不变,那么学生创作的时间轴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举例来说,学生也可以联想一下自己的发展,设计一个时间轴来展示曾经走过的人生道路和规划今后的人生道路。我于是豁然开朗,修改了最后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时间轴并进行创作。后来事实证明,学生对这一环节非常感兴趣,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和讨论并有多个小组主动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时间轴。公开课取得了成功!发挥想象力助了我的project教学一臂之力。

培养想象力,推进project板块教学

Project板块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最好诠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 "自主、探究和合作",从而推进project板块教学。英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想象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project中Part A 部分的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译林版的牛津英语教材在project部分采用了很多好的文章,文章体裁广泛,内容丰富。在处理这些阅读材料时,教师可利用阅读教学中的课前预测策略和读中巧问策略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具体的做法有猜测标题、头脑风暴等。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unit4的Project——Preventing traffic accidents,教师可借助一些图片鼓励学生运用头脑风暴说出尽可能多的、导致交通事故的起因。 What might have caused traffic accidents?学生此时就会尽可能地去联想和想象,说出一些原因,从而想象力得以发挥。

二、利用project中Part B 部分的任务培养学生想象力。

Project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do to learn"的教学思想,以话题为主线,活动为形式,将话题、功能、任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Project的Part B 部分有很多的任务要学生去参与,例如:设计广告、海报、展板、做旅游小册子,进行采访、演讲等。诸如此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发挥想象力的机会,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做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师善于想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14篇

与其它教材相比,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增设了一些特色栏目,如:“活动”、“生活、物理、社会”、“信息快递”、“WWW”、“知识梳理”、“信息库”等.这些栏目的设置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能力,也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活泼.

“信息库”知识板块以崭新的面目呈现于初中物理教学领域,是教材改革中的有益尝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信息库”知识板块的认识.

1 “信息库”知识板块的概述

“信息库”:正文后拓展性的知识,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与延伸.该板块并非在每节教材后面都会出现,而是根据教材内容而设定.“信息库”知识不强求所有同学必须掌握,所以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弹性.“信息库”知识方便了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可以选学到更多的内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如果没有教材,知识的传承和发展将无法得以实现.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宗旨,推出以后立即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信息库”知识板块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教育教学功效,从而避免设计的理想与现实地操作产生冲突与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学.

2 “信息库”知识板块的教学策略

2.1 巧用史料铺垫,培养科学精神

物理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史.在教学中适当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可以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从前人身上受到启发和教益,继而感悟科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教材第七章“信息库”介绍了显微镜的发展最早起源于眼镜店的老板;第九章“信息库”介绍了牛顿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第十三章“信息库”介绍了伽伐尼和伏打对电流的研究,为了研究电流的大小,伏打竟然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试验.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可以再现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家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2 联系已有知识,温故而知新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生通过实际生活和小学自然学科的学习,已经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第九章“信息库”介绍了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摩擦力方面的相关知识,教学时从复习和回顾已学的知识入手,可以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2.3 注重知识迁移,拓宽思维空间

“它山之石以攻玉”,在教授“信息库”板块时,既要重视知识的纵向联系,更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的横向联系,要认识到物理知识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初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拓思路,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第一章“信息库”介绍了“多普勒效应”,通过阅读,学生知道了一切波都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它不仅可以用来测定车速,还可以用来测定天体的运行速度.第十五章“信息库”介绍了计算机中CPU的上的散热器,这些知识都可以很好地迁移于生活之中.

2.4 结合现代科技,训练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库”知识板块与现代科技发展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巧妙地运用了声音的反射.如想了解天坛详细情况,请访问网站” .又如,教材第三章“光现象”第六十四页介绍了臭氧层与紫外线的关系,人类的哪些行为和产品会对臭氧层造成伤害,请学生查阅资料.通过对前沿科技知识的搜索和了解,能训练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取信息,并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2.5 加强社会实践,注重自我体验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体验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加强社会实践有助于将知识进一步升华.

八年级课本第五十二页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有条件的同学可到工厂和生活中去体验各种温度计的使用流程和方法,加强对温度计的印象.再有课本中介绍了电梯,生活中我们很难去感知电梯的使用原理,如果我们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下建筑工地上的升降电梯,再加上“信息库”知识板块的介绍,我们就会明白其实电梯就是滑轮的使用.

2.6 进行制作大赛,培养创新能力

“信息库”知识板块中设置了不少的探究活动,活动的设置赋予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范文第15篇

第2分会场讨论重点在于切入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艺术评价系统与价值观念怎样形成和影响对艺术价值判断标准。该分会场国际主席是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艺术史教授 Annika Waenerberg,中方主席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教授。该组青年主席杨静目前在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一种文化内部对艺术的评价系统与价值观念是在内在和外在诸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因素集中于美学和艺术自身内在规律的影响;外在因素则涉及历史、社会、意识形态、经济乃至科学技术对艺术影响。这种评价系统与价值观念形成对艺术价值的判断标准,不但决定一件人造物能否成为艺术品,而且决定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优劣等级划分,这种标准和规范反过来又对艺术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这种对艺术价值判断标准是动态的,当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产生变化时,对艺术价值判断标准也会随之变化。 本分会场在选稿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研究问题和个案切合主题;论文的原创性;结构的合理性,理论的深度以及对研究课题的理解程度;适当注意中文作者和非中文作者发言人的比例。经过两位主席反复斟酌,最后从收到的 71份稿件中x出了 15位发言人,分别来自比利时,加拿大、芬兰、德国、意大利、美国和中国。本组没有进行特别约稿。 根据收稿情况,本组确定了五个子议题(板块):对既有艺术评价体系既观念的遵循和创新、艺术内部观念的变化对艺术评价体系与价值观念的影响、艺术品价值的认知和接受、收藏和艺术市场研究、以及政治意识形态与艺术创作以及评判标准的关系。 艺术史研究中对既有评价体系及观念的遵循和创新是本分会场第一个讨论板块。比利时学者、布鲁塞尔 -上海 IFA画廊副主任 Angelique Demur的发言给我们展示了比利时 19世纪末民族意识建立过程中文学艺术界对文艺复兴观念的理解和重新阐释。来自芬兰图尔库大学的艺术史研究者 Tutta Palin向我们提供了对历史上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另类研究视角,即对 于具象现代主义的探讨。中国艺术研究者高阳谈论了明清绘画中的复古和创新及其文化渊源。 第二个板块集中讨论艺术内部观念的变化对艺术评价体系的影响。三位发言人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的艺术史教授 John Klein是研究马蒂斯的专家,他深入阐述了过去两百多年西方艺术史研究里对装饰艺术的评价以及 19世纪末艺术家继承装饰艺术的传统以挑战传统的架上绘画的艺术体制。意大利学者 Stefano De Bosio结合沃尔夫林的形式主义理论和康定斯基的美学思想探讨了图像的横向配置以及图像左右逆转这一有趣的现象以及其对绘画作品的解读和对其价值的评价。唐代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青年学者穆瑞凤的发言集中阐述了唐代绘画品评中的标准问题。 第三个板块涉及艺术品价值的认知和接受。意大利学者、米兰 IULM副教授 Casini Tommaso以深入个案研究的方式生动呈现现代多媒体视听技术的运用如何深刻影响米开朗基罗经典作品的传播、认知和接受。中国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屈波的研究则直接针对新中国艺术批评的历史;他提出中层批评的概念并深入浅出介绍中层艺术批评对于大众对艺术品的接受以及专业艺术批评的深远影响。来自德国的研究者 Rosa Barotsi则从 20世纪艺术史上的一系列极端的对艺术品的破坏行为的角度探讨艺术品价值认知领域的冲突,涉及到艺术与非艺术的问题。 收藏和艺术市场研究直接反映某个社会在某个历史时期对艺术价值优劣评判的标准。艺术收藏与艺术市场是本分会第四个讨论板块。芬兰艺术研究者 Teija Luukkanen-Hirvikoski向我们展示了过去了解较少的芬兰企业艺术品的选择和收藏情况。来自中国台湾、目前在芬兰从事当代艺术研究的王淑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评判体系进行了批判性研究,她呼吁建立一个包含“市场价值”、“艺术性”和“社会关联”三项指标的排行机制以反映中国当代艺术的事实并促进其健康发展。来自德国的 Corina Meyer介绍了德国法兰克福 St.del博物馆在 19世纪初对 Johann Friedrich St.del的私人收藏进行鉴定、评估和定价的情况,展现当时艺术品价值评判的观念和标准。 政治意识形态与艺术创作以及评判标准的关系从来是艺术史研究的重头,在对 20世纪的艺术史研究中尤甚。这也是本分会场的一个重要板块。加拿大蒙特利尔 UQAM艺术史教授 Annie Gérin介绍了苏联早期讽刺艺术的兴衰,并将其放在 20世纪20年代末到 30年代初苏联社会政治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下进行讨论。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刘 的研究挖掘了解释抗战时期在文化救亡运动影响下西北文物考察工作的重要意义,即在跨学科介入下对古代艺术文物进行多元价值重构和实现中国传统艺术史研究的现代转型。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表达是艺术史研究中一个长盛不衰的课题。中央美院副教授郭红梅的研究 ,给我们展现了时代艺术里女性形象变迁 ,以及背后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 杨 静: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第2分会青年 主席,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博士后责任编辑:杨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