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控制审计;财务核算;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推广,给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带来新的变革和挑战。不仅如此,我国各行业均开始实施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管理的审核和监督。而单位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直接影响着单位的发展,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所以,作为一名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在医院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同时,应该如何应对当前工作形势的变化,以寻求自身的发展,从而能快速的适应工作基本要求,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是当前必须要重视和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下面本文将开展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一、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正在不断变革和发展,医院发展所面临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当前我国推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下,各单位都纷纷实施内部审计制度,为了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单位都非常重视成本核算与内部控制工作。但是,传统与现代制度和体制的冲突,导致内部审计与核算工作在实践中遇到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专业团队综合水平有待提升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然后很多医院的财务从业人员,并不具备内部审计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的财务知识存在缺失。不仅如此,在当前医疗事业不断市场经营化的形势下,作为财务人员,还应该不断学习市场营销和经济风险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只有审计人员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才能面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当前,很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年龄结构构成不合理,没有新鲜的生命力,队伍趋向老年化,从审计人员担任的职务来看,很多人员都是转职或者兼职,并没有内部专门的工作团队,导致整体队伍水平有待于提升。

2.审计与成本核算机制不科学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市场化,自主经营时代的到来,使得医疗产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然而在内部审计方面,虽然医院已经在逐渐变革,但是实际存在的问题非常之多,很多问题都体现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够科学方面。例如,进入市场化后,财务管理人员本身也应该懂得经济分析和风险防范等知识,但是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对广泛而专业的知识认识和学习不够,常常在审计过程中,因为不了解成本的构成要素,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掌握不够熟练等,导致遭到执行部门的抵制,使审计意见和建议得不到采纳和实施,极大的降低了审计的工作效率。归根结底,是由于在医院内部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审计制度,很多人员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从医院领导者到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都无法重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所以,在很多时候,导致整体无法积极参与审计工作。因为,在医院没有成本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成本核算系统,并且虽然有成本核算的机构和部门,但是由于很多机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很多环节的工作都无法实现有效的沟通,导致各部门之间的成本核算数据和信息无法及时共享和核对,在财务部门中,经济管理者被漠视,导致很多工作无法开展,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者又无法意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问题越积越多,必然造成严重的后果。

3.审计与成本核算信息化水平不高

当前医疗事业逐渐走向信息化,但是根据目前已有的信息系统,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信息模块都是针对医院日常业务方面的,即患者出入院、医生出诊等情况,而对于后勤和人员以及财务等方面的核算和录入却不够全面。

4.缺乏审计和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很多医院缺少内审部门,有的虽说有内审部门但也是兼职的,不能够完全发挥内审作用。目前好多医院内部审计,多停留在各类型仓库盘点、医用耗材盘点、门诊及住院收费项目的查错、财务科目之间的平衡、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等一些小的、零散的数量意义上的审计,严格说来不能说是审计,顶多是查查帐。审计目的不清,审计计划不明确,审计方法简单单一,审计证据不严谨,缺乏大型基建项目审计和重大项目效益审计分析,缺乏对医院各经济部门内控制度的建立、工作流程和大型资金往来的效益分析,不能适应医院迅速发展的需要。此外,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发展,给医院、尤其是县级和乡镇级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医院的收入、效益、规模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交往也日益频繁,这就要求医院在长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医疗设备的添置等方面要有详细的计划和效益分析,但在这些经济活动中,医院内部审计没有参与或是参与不足,即使参与也多流于形式,缺少审计应有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机制,也使得在医院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营私舞弊、资金浪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亟待解决。

二、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及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下,对当前核算工作的变革和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和看法: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审计 问题 审计风险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19

To explore hospital facing the problems in the audit work and audit risk

Zhang Hongdi

Abstract:The deepening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the medical and healthundertakings in our country are booming, the hospital economic manage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the hospital audit work in the hospital economic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o perfect the audit work,reduce audit risk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the audit work in the hospital, and expound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risk of facing hospital in auditing, theaudit risk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strategy of hospital.

Keywords:Hospital audit Question Audit risk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17-02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显得越来越加重要,而医院审计工作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医院审计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审计风险是我国医疗卫生部门重要课题。文章简介医院审计工作的涵义与作用,主要阐述医院审计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及风险成因,并提出提出医院审计风险相应控制策略,从而解决医院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降低医院审计风险。

1 医院审计的涵义与作用

1.1 医院审计的涵义。医院审计是医院谋求生存和发展,提高医院经济管理及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医院审计包括院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对外投资审计、负债审计以及无形资产审计等,医院审计通过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和考证,并根据具体的数据资料对医院经济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从而不断总结医院的医疗经济管理经验教训,纠正医院经济管理中各种不良行为,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益[1]。科学合理的医疗审计工作能有效的评价医疗卫生事业中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管理活动,降低医疗事业中各种风险,还能监督医院的行政管理,提高医疗事业工作效率。

1.2 医院审计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医院审计工作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审计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展,能纠正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各种不良行为,避免医院资源的浪费,并且能宏观管理医院卫生事业的管理,支持医院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审计工作具体作用表述如下:

1.2.1 有利于促进经济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经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使得医院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弄虚作假、等各种违反职业道德未能得到法律的严惩,各种不良经济管理行为依然在医院里存在,严重影响医院的经济管理,造成医院的资源浪费,降低医院的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医院审计能有效监督经济法律法规中不足之处,从而完善我国经济法律法规体制,维护医院各种经济活动的纪律,保障医院各项经济活动健康安全运行。

1.2.2 有利于降低医院的各项风险。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从而使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医院的盈亏及可持续发展出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医院出现破产、兼并以及重组的现象不断发生,经济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医院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进而使医院审计风险也在不断提高[2]。科学合理的医院审计工作能有效监督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管理,提高医院的生存发展能力,降低医院各种风险。

1.2.3 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能力。在医院日常财务管理中,由于有些医院的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以及管理人员经验缺乏等原因,使得医院财务管理混乱,出现财产账目不明或不符、滥用资金以及成本不实等财务问题,严重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医院审计能监督财务管理问题,有效的规范医疗事业财务管理各种行为,进而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促进医疗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 医院审计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医院审计风险是指从事审计活动中未能及时发现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或漏报发表不恰当的意见,从而使审计主体遭受损失。审计风险不仅存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造成,还存在审计外由于非主观因素的造成。关于医院审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审计风险成因分析具体表述如下:

2.1 医院审计环境及内控制局限性产生审计风险。医院审计工作是医院生存和发展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作为医院卫生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工作不能完全独立所处的环境,难以跨越环境障碍,因此,医院审计容易遭受医院审计环境的影响。在医院各种审计活动中,医院管理人员由于自身利益及外部竞争力的影响,不积极配合医院审计工作及提供会计资料,也不反应医院的真实经济效益情况。医院内控制度是审计部门是保障医院业务活动的有效的进行,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而制定的程序和政策[3]。然而很多医院内控制制度不完善以及不健全,不能有效的杜绝审计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错误和不良行为的发生,另外,很多医院内控制制度未能达到有效的实施,停留在形式上,使医院出现工作人员相互串通作弊、控制制度失效的现象,从而造成医院审计工作受到影响,不能准确的作出审计,进而提高医院审计风险。

2.2 医院审计任务复杂提高审计风险。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医疗卫生事业中医院的重组、兼并等资产结构的调整使医院审计任务不断增多,审计人员要对医院债券债务进行及时的清理核算才能避免医疗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资产转移、贪污资产以及隐藏资产等情况。在医院审计任务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若未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就会造成医院资产的流失,严重损害医院的经济利益,从而造成医院审计风险。此外,我国审计机构的成立的时间短,在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方面尚不成熟,尤其是缺乏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质量管理体制的医院审计工作,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意识不足,造成医疗审计工作的困难,另外,审计部门缺乏对审计人员的监督管理,也未严格执行审计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甚至无视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医院审计风险。

2.3 医院审计工作缺乏专业审计软件提高审计风险。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从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所有的操作都是由手工进行文字操作,因此,在文字记录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难免会出现差错和遗漏,并且手工操作的效率较低,影响医院审计工作。在现代信息化技术化的时代,审计软件是展开医院审计工作的有效手段[4]。然而,目前很多医院审计工作依然采用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从而使医院审计工作效率低下,提高医院审计风险。此外,审计软件技术尚不完善,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以及HIS的接口上还存在技术难点,并且医院审计软件受到医院管理模式及HIS系统的问题的影响,使得现有的审计软件很少有能使用的,极大的影响医院审计工作的有效展开,提高审计风险的产生[5]。

2.4 医院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提高审计风险。医院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关专业水平,要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然而,现在很多医院审计人员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很多审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能力有限,缺乏审计工作管理经验以及法律知识,导致在医院审计工作中频繁出现差错,影响医院审计工作的质量,造成医院审计工作低下,进而提高医院审计风险。

3 控制医院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的相应策略

医院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在具备现实条件的情况下,将很有可能造成医院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由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存在,审计人员不可能精确的预测审计风险的存在范围或存在深度及广度,因此,审计风险的存在及审计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都具有不确定性。医院审计风险具有多样性,医疗卫生事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管理中可能都存在着审计风险,审计主体可以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以及技术和方法的改进等主观的努力,探讨医院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医院审计工作,降低医院审计工作中的审计风险。关于医院审计风险的控制具体措施表述如下:

3.1 建立健全的医院审计工作制度,保障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建立健全的医院审计工作制度,合理设置审计工作人员,尽量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处于审计工作中经济活动环境之外,保障医院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以及审计工作的客观准确性。对于医院审计中不同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要具备财务、经济以及法律等专业知识,从而满足不同审计项目所提出的要求,通过掌握医院财务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审计工作中各种业务,全方位的监督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管理,从而提高医院审计工作的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医院资金的效益,降低医院审计风险[6]。

3.2 加强医院审计工作的监督,降低医院审计风险。医院审计工作的监督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医院审计工作的监督,相关领导要重视医院审计工作,而不单停留在审计工作的形式上,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的监督制度,从而使医院审计工作能切实高效的展开,保障医院审计风险的最小化。医院审计工作的监督也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医院卫生事业要注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管管理,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3.3 建立医院审计工作质量考评制度,保证医院审计工作的质量。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审计质量考评体系,并且严格把关审计质量考评制度的执行。医院审计工作质量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考评,其中定量考评内容包括审计工作的覆盖率、审计计划的完成率以及医院审计工作中出现的不良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率和审计处理完成率等内容[7]。定性考评内容包括审计人员的素质评价、审计人员业务水平能力以及审计工作管理的健全有效情况和审计工作检查出的各种问题等内容。医院审计工作质量考评制度的建立,能将医院审计工作中各项指标有效的结合起来,得到较为客观准确的审计工作结论,并且能通过过去及现在的审计工作结果的分析,预测医院未来审计工作情况,为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重要的科学依据,从而降低医院审计工作中的审计风险。

3.4 改善传统医院审计方式,开发实用高效的医院审计软件。传统的医院审计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科技信息化的时代,医院审计人员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熟悉HIS审计系统的功能,从而使医院审计工作能实现安全合法,此外,审计人员除加强使用HIS审计系统外,还应积极参与HIS审计系统的设计、调试、检查以及验收,并根据医院审计工作的前后审计,及早发现审计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意见,从而降低医院审计风险的发生率。医院审计人员在积极开发审计系统及对HIS功能审计的同时,还可以投入使用专业的审计软件,提高医院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保障医院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3.5 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修养,提高审计人员专业审计能力。影响医院审计工作质量很大程度都是由于审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修养低下,进而增高医院审计工作中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等的素质修养和审计人员专业审计能力。在医院审计队伍的建设中,尽量选择政治思想素质较高、业务水平较强以及审计工作作风较好的审计人员,影响整个审计队伍朝着好的方向进展,并且能切实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审计队伍的质量。

3.6 加强医院审计工作与外审的结合,降低审计风险。在医院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对于涉及医学专业知识,需要作出专业判断,审计工作超过自身审计能力范围外或者审计工作需要得到权威机构认证时,审计人员可以结合审计方面的专家或委托审计中介机构进行综合审计,通过加强医院审计工作与外审的结合,从而解决审计过程中遇见的问题,降低医院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科学合理的完成医院审计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医院审计工作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医疗审计工作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存在着主观审计因素及客观审计因素引起的诸多问题。要保证医院审计质量,医院就要切实建立健全的医院审计工作制度及质量考评制度,保障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修养,提高审计人员专业审计能力,并且加强医院审计工作的监督及与外审的结合,从而降低审计风险,保障医院的发展健康安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永霞.浅析医院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审计风险防范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2,15(24):114-115

[2] 白矾.医院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探析[J].经济师,2009,01(16):170-171

[3] 纪凡华.防范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09,20(18):240-241

[4] 楼剑军.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0(14):62-63

[5] 张谦.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9,27(03):84-85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县级;医保;资金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随着医院医保体制的改革,对医保资金审计与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县级医保资金审计工作中还存在着审计管理体系落后、医保资金征收及支出缺乏监督、医院内部财产核算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县级医保工作的未来发展。接下来笔者结合在靖州县审计局的工作经验,首先指出县级医保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希望能有助于改善和加强当前的医院医保资金审计工作。

一、当前县级医保资金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疗保险基金相对于其他社会保障基金而言,涉及领域多、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起步较晚,并且存在各地进展不平衡等情况,县级及以下地区医保资金审计工作较为落后。

(一)县级医保资金审计体系落后

县级医保资金审计体系落后,缺乏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首先,医保审计体系落后,主要体现在县一级审计机关在对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审计时,由于权限限制往往只能采集到财务数据而难以获取电子业务数据,很容易导致审计结果的片面性。其次,部分地区医保资金审计还停留在只对缴费情况的审查上,而对医保资金管理其他方面的审计相对缺失。例如,对医保经办机构内部制度建设、医保基金支出情况等方面审计的缺失。最后,由于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缺乏计算机审计人才,因此无法将采集的业务数据导入AO或SQL Server数据库,更谈不上用SQL语句进行关联分析,最终难以将问题查深查透。

(二)医保资金征收及支出缺乏监督

医保资金征收及支出缺乏监督会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存在不及时缴纳医保以及职工医保单位(财政)部分缴费不足的现象,导致统筹基金长期挤占个人账户赤字运行。其次,一些民营企业存在未按相关政策给职工缴纳保障较高的职工医疗保险而是根据员工户籍分别缴纳缴费相当较低的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再次,在后台报账结算过程中,如果医保对象人为伪造住院资料及结算票据,并且未能及时发现的话,会导致医保基金造成一定的损失。

(三)h级医院内部财产核算工作不力

县级医院内部财产核算不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社会医疗保险报销与县级医院资金管理方法不一致,并且医疗保险参保人可在出院时直接进行医疗结算,这样会直接导致医院的大量资金被占用。第二,目前还有部分地区,主要是县级及以下地区,依然采用收款收据的方式收取保险费以及现金收付形式收取社保资金,这在管理上很容易出现漏洞,给一些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带来严重后果。

二、关于加强县级医保资金审计工作的对策探讨

解决县级医保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我们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根据县级医保资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完善县级医保资金审计工作的策略和措施。

(一)创新医保资金管理体系,优化计算机审计程序

在医保资金审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方法,对医保资金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和加强。首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帮助审计工作人员审计医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数据库采集数据,然后运用SQL语言对其进行比对,通过数据挖掘,找寻出医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疑点,然后逐一核对落实。其次,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医保资金的数据进行审计。审计时可以为数据分析查询设置相应的查询条件,也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查询。例如,针对医院同一病人多次重复入院或办理假的出院手续等方法套取医疗保险费,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审计就可以发现这些虚拟收入、重复参保等问题。医保资金的计算机审计方法既可以提高县级医保资金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又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二)规范医保审计监督系统,加强医保审计监管

加强医保审计系统的监管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应当强化医疗保险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部门业务保持独立性,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应不断规范医保资金管理与审计的操作流程,并落实到实际的流程和岗位职责中去,并健全审计局内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审计管理制度和措施,对资金审计管理监督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针对监督盲点、弱点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三)明确审计中分工及职责,优化日常管理路径

县级医院资金管理是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县级医院应将规范化管理贯穿与日常工作。而防止县级医保资金核算不力的方法之一是明确和细化管理中的分工与职责。首先,县级医院应当将具体工作与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将分配情况记录在管理系统中。其次,要规范县级医院的资金管理方法,并使之与社会医疗保险接轨,这样就可以使得资金管理更加方便,还可以减轻核算人员的工作量。最后,可以对医院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医院的资金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县级医院的财务部门可以在遵循国家财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其所拥有的资产进行分类核算与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县级医保资金审计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制约了医保资金审计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加强新形势下县级医保资金审计,规范审计操作,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医保事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笔者针对县级医保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促进医保资金审计工作开展的措施,希望可以为医保资金审计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并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罗光平.浅谈如何搞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J].经济师,2014(2).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已成为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审计的口头禅是“围绕中心搞审计”,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是政府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也就是审计应围绕的中心问题,即对医院审计的目标定位。当前,老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具体体现为:医疗费过高――过度检查和治疗;药品太贵――过度、过滥用药,药品价格虚高,大处方加重患者负担;假名医座诊专家门诊――开设“院中院”、“科中科”。当然医院对这些载道怨声也不是哑口无言,总是回应公众、回应社会――医院也要生存。然而这个“生存”是养尊处优的“生存”、“先富起来”的“生存”还是与公众一样正在奔小康的“生存”?这四个方面的社会问题,也就是当前对医院审计要揭示的问题,即审计重点。

当10毫升的洛美沙星针原采购价27.64元 / 瓶,现在是3.5元 / 瓶;大理生产的100毫升/瓶的鱼腥草注射液采购价由25元~35元降至2.64元时(1月6日《半月谈》),说明药品价格虚高问题还是很突出。但审计也不能面面俱到,只能围绕与资金运动相关的:药品是否招标?定价是否遵循顺加原则?低进是否低出等问题展开?

当从前农民卖一头猪就能做一个手术,而今天做一个手术卖十头猪也未必打得住。当治一个感冒都要一二百元甚至更多时,谁还能不望医院而生畏?但经济日报报道,河南省从2005年10月起,各级医院医疗服务费大降价,综合降价幅度达28.7%。说明医疗费用降价的空间也大得很。审计人员不是医务人员,什么检查该做,什么样的治疗算过度治疗无法评判。那审计就无能为力了吗?不是,在当前随意打出几张住院单也能发现破绽――分项相加对不上总项,以减少医疗风险为借口捆绑收费,卫生用材料随意加价,自定收费项目等。

当街头巷尾大报小报上刊登广告,某某公立医院准分子中心治疗近视眼时,百姓哪里会知道,这个打着公立医院幌子的准分子中心,其实是某私人企业或某个人借用医院名义,既没准入、也没注册、更没有批价,也不用缴纳任何税费的特殊组织。审计应揭示其准入、注册、批价、偷逃税费等方面存在问题,并移交相关部门查处。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医改 医院内部审计 问题 解决对策

为了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国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着力点,以医院为重点改革对象,2009年通过新医改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各地纷纷推出改革新政,如药品零加成,按病种付费,分级诊疗,“医联体”、“医共体”等等,这对医院是一次较大的变革和挑战,医院必须及时转变思路,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及时反映和纠正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范经营风险。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内部审计是医院经济活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贯穿于医院整个经营过程。医院内部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医院收支情况、医院财产及债务情况、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以及重大经济活动等。首先,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医院经济活动中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其次,应该确保医院资产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并对医院债务进行全面调查和了解;然后,还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及规范性,推动内部控制保障系统的完善;最后,加强对涉及资金较大的财务活动的审查和监督,保证财务活动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二)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医院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证了内部约束机制的健全,防范财务风险,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能够为纪检部门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料,对于纠正医院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医院财产安全、增效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加医院经营收益,对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还可以找出医院经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改善解决,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出医院社会服务职能[1]。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基于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必须健全该项工作,但是,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内部审计重视力度不足

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力度不足,是当前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医院领导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与医院良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工作重点全部放在了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管理者认为有财务监督就可以了,内部审计工作是重复和多余的,一些医院设置审计部门是为了应付医院等级评审检查,应付上级部门考核的需要,没有真正理解和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一些内审人员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就是给别人“找茬”容易得罪人,因而工作不积极,应付了事。

(二)医院内部审计结构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但是当前很多医院的审计结构设置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降低了内部审计效果。部分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或者是设立的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职能相通,而审计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再复核,甚至认为审计部门对于医院的财务、经济控制等影响了他们对于医院管理的绝对权威[2],导致审计部门名存实亡。同时,审计人员往往会存在身兼多职现象,一般都是由财务人员兼任审计工作,工作上受到财务部门的制约。

(三)医院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也是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存在的通病。很多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无法为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也无法形成规范和约束作用,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比较混乱,存在职责划分不清现象。同时,医院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无法对内部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及合理性进行评判,对审计人员起不到监督作用,审计人员容易出现工作懈怠现象[3]。

(四)医院内部审计业务范围比较狭窄

大多数医院的审计工作只涉及财务收支审计和工程结算审计上,仅仅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进行查错纠弊,审计范围比较狭窄。比如,在物资采购审计,仅仅核查流程的合规性、合同的健全性、金额的一致性,而忽视对相关指标、风险和舞弊的分析和关注。也没有开展计算机内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与评价活动。

三、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内部审计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当前医院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医改的持续推进,不利于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所以,必须制定有效的策略加以妥善解决。

(一)提高医院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要想保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就需要提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医院管理层应该及时更新传统管理理念,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力度,适当调整工作重心,在加强财务审计工作的基础上,保证效益审计、管理审计以及内控制度审计等几方面工作的的同步性[4]。同时,医院应该将内部审计上升到战略层面,将其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对影响内部审计的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重视内部审计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建立规范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责任制,促进医院完善内部治理,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

(二)优化医院内部审计结构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是在审计部门的监督和评价下,由专业的审计人员完成的,所以,医院就需要对内部审计结构进行优化,保证内部审计结构设置的合理性。首先,应该将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完全独立,避免内部审计工作受限于财务部门,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要根据医院规模以及t院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专业审计人员,清楚划分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力度,为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人才保障[5]。

(三)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审计制度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为内部审计工作够提供可靠依据,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所以医院需要构建完善的审计制度。首先,应该制定规范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提高部门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互相推诿事件的发生;确定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以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为基本规范,结合医院特点形成一套标准的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操作指南。另外,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内部审计结果进行准确评判,建立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对审计人员形成督促作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责任意识。

(四)拓宽医院内部审计范围

医院内部审计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宽泛,审计部门要根据当前新医改的形式,既要保证审计内容的全面性,又要有侧重点开展工作,要以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等几方面工作为核心,对内部审计内容进行延伸,将内部审计落实到医院各个工作环节,为医院财产的安全性及完整性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在药品零差价率改革之后,医院要多措并举规范药品采购行为,审计、纪检监督到位,避免医院内部滋生现象;改进医疗服务价格收费专项审计思路,倡导职能部门联合办公,严查过渡检查、过渡治疗、分解收费等行为,规范医疗行为,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缓解医患关系,使医院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在新医改发展形势下,医院既要满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又要使医院不断发展,还要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这给医院增加了经营风险,审计人员要主动学习有关新医改文件,不断探索适应新医改和医院发展的新路子,审计部门要参与医院管理,亲自下科室了解新医改政策执行对经济运行变化情况,打破部门界限,把审计业务渗入医疗服务各个环节,真正融入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把审计业务提高到一个新层面,为医院管理决策服务,为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针对当前医院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对医院内部审计的认识,优化医院内部审计结构,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审计制度,拓宽医院内部审计范围等策略加以解决,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医院稳定运行,对医院管理的建设性和服务性作用,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甄.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当代会计,2015,(8):46-47.

[2]何媛媛.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的相关思考探析[J].财经纵横,2016,(27):239-239.

[3]马广奇,于欢.医改背景下我国医院内部审计问题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2):148-149.

[4]许江滨.浅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4,(24):100-101.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问题;解决措施

一、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能力

现阶段,我国的医院内部审计单位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漏洞,缺少许多具体的准则和规定,使医院的一些人极易钻法律的空子,最终难以有效防范和保护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使一些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并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此有效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2、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使财政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

目前,医院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以往松散的资金管理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防止出现资金被挥霍和浪费的情况,避免了医院严重的经济损失,以此提高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从而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有利于监督和管理领导的工作,有效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医院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使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做好事前预防管理、事中控制监督以及事后的各项工作等,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事,就可以有效地及时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制止,有利于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领导的工作,使其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能有效地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而也有效地保护了单位的固定资金。

二、分析现阶段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相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果,但其中仍然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善;我国一些县级以上的医院大多都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起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从目前看,这些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着诸多漏洞,并没有真正发挥管理财政的作用,现就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分析。

1、相关制度、规定不够健全,众多审计建议不能实施

现阶段,我国医院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从现在依据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等法律制度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其中具体的准则,使医院遇到一些内部审计方面的工作时无章可循,没有法律依据,使审计意见难以真正落实,妥善实施,从而限制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正是由于内部审计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级别较低,而且针对性较弱,在医院面对内部审计工作难题时,难以达到一个较好审计结果。

2、医院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过于形式化

当前,我国许多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过于形式化,只重视做好完成审计项目的数字等等表面工作,并没有将审计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也没有切实解决其中的问题。由此可见,这些医院或许是不够了解审计工作的实际内容以及其重要性,亦或是根本不够重视审计工作,使医院在完成整个审计工作过程中马马虎虎,没有确定具体的工作目标,也没有划分审计工作内容等等,不仅使内部审计部门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也达不到最佳的审计效果,最终使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水平更差,难以塑造其正面形象。

3、内部审计机构不够独立和专业,难以落实审计结果

现阶段,我国部分医院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够独立和专业,甚至有些医院竟然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当然也存在着一些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医院并没有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从而使我国的一些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主要为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一些外来的兼职人员构成,这是极其不专业的,另外,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现在大多为主管财务的领导者来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一般都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开展开展审计工作,这极其不利于有效地落实审计结果。

4、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工作水平较差,工作效率较低

当前,我国的医院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严格的规定,不仅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等等方面专业知识,还要有更高的工作水平以及热情的工作态度等以此才能符合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要求。但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工作水平较差,工作效率较低,也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勇于追求实际审计成效的较少,导致整体的素质水平较差,难以满足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使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5、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较少,审计过程比较敷衍

目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较少,而且审计的程序过于简单,比较敷衍了事,这严重影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审计原始单据的真实性,但是医院并也没有做好对事前预防监督,以及事中的控制管理,还有事后的完善工作,这极易发生做假账等等问题。由于审计部门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本质,使内部审计在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加强项目管理等等功能和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出来,阻碍了医院各个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此外,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过程过于简单,并没有认真深入了解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控制和监督等等情况,比较敷衍了事,使内部审计工作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6、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震慑力较差

对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而言,医院管理层在内部审计部门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都比较少,而且对于一些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使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震慑力较差,极易出现一些腐败现象,另外,医院对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较高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也没有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和激励,使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慢慢失去了兴趣,最终难以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功能和作用。

三、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以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

通过以上分析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而且也了解了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几项合理有效的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能力。

1、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的制度和规定

医院应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一步的完善内部审计的制度和规定,使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有法可依。医院以往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规定比较落后,已经不适应当前医院发展的要求。因此,医院就要用进一步严格规范审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谨防不法分子钻法律的漏洞而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康正常运作,防止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严重的打击,使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朝着更加法制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2、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医院要改变以往忽视内部审计机构的态度,要在内部审计机构方面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不仅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还应该安排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使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能够更加专业。另外,还应让内部审计机构从其他部门分离出了,不受其他部门的管理,使内部审计机构形成一个更加独立的机构,能够自行管理机构的工作,从而进一步体改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使其工作更具有效性和权威性,使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3、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

医院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而且还要鼓励审计人员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热情,制定奖惩制度,使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只有让工作人员掌握更加专业和丰富的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更加熟练的专业技能等等,才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满足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进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长久的发展。

4、现阶段,医院使用的呢部审计工作方法过于落后,已不适应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因此,只有重新采取更加简单灵活,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才能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另外,医院的内部审计机构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实现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以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还有,内部审计机构要更加完善审计的每一步过程,防止审计工作过于程序化和形式化,以此防范风险,同时做到对审计工作漏洞的有效控制和解决,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5、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重点,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

医院要加强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以此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首先,医院应加强对固定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妥善使用固定资金,并且做好记账工作,查明每项资金的流动情况,防止出现固定资金流失的危险。其次,医院要加强对资金来源的审计工作,防止一些来历不明的资金给医院带来一些经济方面的麻烦,损害医院的名誉。还有,医院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或者单位各项经费开支审计工作,以此有效地利用资金,防止滋生腐败等问题,这样才能做好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院也越来越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做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使财政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监督和管理领导的工作,有效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虽然,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仍然有一些趋待解决的地方,但相信医院通过改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增强审计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等等措施,就一定可以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黎华珠.我国医院内部审计现状与问题初探[J].魅力中国,2009;22.

[2] 杜凯.新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07.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7篇

一、关于细化审限阶段及审限责任问题。主要是一个案件从立案庭立案审查人员的审查立案及案件移送,到审判庭法官的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及评议,庭长或主管院长的监督审核,复议及判决、送达等几个阶段,均是应当细化和管理的重点。应该说,我们许多法院都制定了相关的落实审限责任的管理制度,但问题在于这些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缺少督办和审查追究机制。对一些严重超审限的人和事予以追究和通报固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仍然属于外在的事后追究和后果警示,并不等于内在机制上的规范和防范。尤其是涉及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庭前准备与开庭审批之间,因不同原因造成审限拖延上的矛盾等。笔者最近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最高法院发回重审的一个案件需要追加当事人,立案庭取回案件依法追加该当事人后,将案卷再转回审判庭时,这段期间做出没有注明或作说明登记。那么,这段时间应怎样计入审限或审限责任范围?如果二审办案法官审案发现,一审判决书尚未送达,而作退案补充送达处理的,除立案庭在立案审查阶段的责任外,这段时间的审限责任期间如何确定?是应该作为重新立案计算审限,还是应该自然扣除这段审限期间?

二、关于严格延长审限审批问题。在许多情况下,超审限问题往往与延长审限问题有密切关联。民事案件超审限问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办案法官审限意识不强,疏于对案件审理期限的关注,案件审理工作一开始就计划不周,抓得不紧,以至不知道已超期或审限将满。尤其是个别法官在审限即将届满时才发现问题,匆匆忙忙向院长提出审限延期申请,造成庭长、院长在审核或审批时间上的压力,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审查申请原因或理由。二是办案法官对最高人民法院审限制度的规定疏于学习和掌握,往往注重于送达公告、委托鉴定等不计入审限期间的统计,而忽视了因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鉴定、或勘验(重新鉴定或勘验)等等不计入审限的期间。因此,有些审限尚未到期的案件被误认为即将到期而申请延期。此外,在延长审限的申请理由、庭长审查和主管院长审批上,一直存在着掌握宽松、把关不严的情况,庭长审查或主管院长审批时,有时基于对法官的信任,或审限将满的紧迫感而对已存在可不计入审限期间的情况未能查明而批准。

三、关于理顺审限统计问题。一是法官在庭前准备阶段和开庭审理阶段中,对发生的法定不计入审限的期间和事由,应当以书面形式确定并向庭长报告。庭长审核后交内勤登记,内勤书面通知负责审限统计管理的立案庭备案。立案庭登记备案,相应调整审限届满时间。二是办案法官提交的延长审限申请书,必须明确原审限期间,报请延长的理由,请求延长审限的具体时间。庭长审核和院长批准,同意或不同意延长该申请期间的,只需批注意见;如果确定不同意该申请时间的,则需明确应当批准的具体时间。审判庭登记后通知立案庭登记备案。理顺审限统计问题的目的,在于协调审限统计管理部门与各审判庭就案件具体审限变化情况的信息通畅、准确,保证审限问题上的统一性、准确性,避免出现矛盾或扯皮,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将审限的催办、督促和监督机制落到实处。

四、关于最高人民法院于《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对各类案件(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的审限、审限的计算、延长审限的报批等,规定的比较明确。本文仅就该规定的第九条第(五)项规定,在审判实践当中如何理解和掌握,谈些个人看法:

1.该条款规定的不计入审限期间的四种情形或事由,都是应当基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的申请为前提。从规定的字面内容上看,并不包括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特殊需要依职权提起的情形。虽说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申请,是提起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等的主要前提,但是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依职权调查事实或调取新的证据等时间,也应该列入不计入审限的期间。例如,当事人虽无争议,但其实施的民事行为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利益的情形,或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等事项的,则也不能不查。有些调查的事项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笔者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也应当列入不计入审限的期间。因为,人民法院只有通过一定的调查取证工作,才能发现及确定有无可 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利益的事实和相应的证据。同样,法院调查的证据也应当在“延期审理”的预备庭或庭审中交由当事人质证认可。

2.应当注意的是,该条款在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等情形或事由时,没有限定在案件的一审、二审程序在适用上有何区别。虽然该条款规定有调取“新的证据”等,但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则》的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明确“新的证据”在一、二审程序中都会存在。因此,该条款的审限规定在一、二审程序的案件中,均可以适用。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8篇

摘 要 目前医院的会计处理、报表出具等均实行了会计电算化,财务数据大都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这种财务数据信息化的条件使得医院的内审工作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本文就这一问题作出了阐述。

关键词 信息化 HIS系统 审计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的经济业务也越来越复杂,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库应用的广泛推广,很多医院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也就是HIS系统,这也成为管理医院整个数据系统的数据库应用技术。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大,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信息化审计成了目前医院审计的重点。医院审计在改变了传统的审计模式并转为计算机辅助条件下的信息化审计便产生了新的审计风险问题。审计人员如何面对新形势下的这些新问题,有效的规避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是医院内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审计人员无法控制和改变其水平的内在风险。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审计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医院内部审计,同样存在着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一、医院信息化审计的固有风险

医院内部审计的固有风险是指在医院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的风险。它是医院信息系统本身就存在的风险,内审人员只能评估风险的大小却没有办法控制。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的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硬件设备存在的风险,如:医院的财务数据都是储存在电脑硬盘里面,如果硬盘遇到断电、感染病毒、电压不稳或者温度湿度的原因造成财务数据的丢失,造成了审计人员无法取得财务数据或者取得的财务数据不完全,就导致了审计结果的不准确;医院后台数据也就是HIS系统由于管理人员水平不够,能力不强造成的医院财务数据处理出现错误,或者HIS系统和医院财务系统之间由于有数据接口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如果内网感染了病毒很容易造成在财务软件系统之间的传播,影响医院数据的安全性,导致财务数据出现问题,审计人员就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等等,这些都是内审过程中可以评估但是无法控制的固有风险。

二、医院信息化审计的控制风险

医院信息化审计存在的控制风险主要是指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或者没有严格按照内控制度的规定执行而产生的审计风险。随着医院审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人对计算机的操作上,因此计算机审计的控制风险除了有传统的控制风险因素以外,还增加了人为操作计算机篡改数据的可能性。与传统的记账方法不同,在电算化条件下,人为的修改财务数据是没有任何痕迹的,审计人员很难发现财务数据是否被修改过,审计人员审计时需要的会计资料如会计凭证、报表以及收费项目等等大都储存在电脑硬盘里,这些数据很容易被篡改或者伪造,因此如果审计人员直接按照HIS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审计,就无法判断系统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很容易造成审计失误。

三、医院信息化审计的检查风险

在信息化条件下,所有的审计业务都是要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如果审计人员还是按照传统的审计方法,就很难应对大量复杂的会计记录。而医院的HIS系统数据库大都是大型的数据库系统,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数据库操作技术,才能更快的按照关键语句搜索需要的会计数据,摆脱传统的手工查账翻凭证的复杂工作。如果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不过关,在审计过程中就很难利用计算机技术客观公正的处理审计事项。

既然信息化审计存在着以上风险,因此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来规避这些风险。首先要加强医院内审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医院内审的计算机程序,规范审计工作,既要像传统的审计方法一样留下审计工作底稿,又要在计算机审计程序中留下审计工作的轨迹,建立医院内部检查监督制度,确保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其次,医院内审人员应该了解医院HIS系统的整个工作运行状态,了解系统在医院的总体情况,包括软硬件系统、数据的生成以及数据的传输等,了解这些技术性的问题有利于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在取得审计需要的财务数据时,应该由财务人员或者信息管理人员当面提供电子数据,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尽可能的避免数据被篡改,应该要求被审计部门对提供的财务数据负责,保证其提供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最后,内审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采用专业的审计软件,提高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内部审计的工作能力,内审人员不但要有会计、审计方面的相关知识,还要熟悉计算机信息系统,这就要求医院重视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多创造内审人员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以便适应复杂的审计工作。

总之,随着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院审计人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风险,审计人员必须认清当前形势,完善计算机审计系统,尽可能的避免审计风险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许华.时代经贸.医院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探析.2008(6).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风险管控;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应用

一、前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推动了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医院的内部审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作为医院内部审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目标,是为医院的其他工作提供服务,而且其职能在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的影响下也日渐凸显,受到了医院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医院财务收支审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财务收支审计不仅能够促进医院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推动医院的法制建设,对于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医院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中,存在着相应的风险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1.认识问题

作为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的产物,财务收支审计并非是在医院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因此使得许多医院管理层对于财务收支审计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影响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展开。具体来讲,认识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人员缺乏对于财务收支审计的全面认知,没有发现其在医院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缺乏有效的支持,使得审计工作逐步沦为简单的查账;二是审核人员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财务收支审计,将其看作是提交审计报告,而即使提交的审计报告也仅仅是针对一些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描述,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缺乏动态跟踪和事后审计。

2.工作问题

从目前来看,医院的财务收支审计多是针对财务账目的审计,没有充分考虑财务风险、效益评估等,导致审计内容单一。在审查业务方面,仍然停留在对于财务收支状况的监管,缺乏对财务风险及使用效率的评估,也没有完善的审计制度和评估标准。同时,频繁出现的医疗纠纷问题使得医院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及医疗风险,但是由于缺乏可靠的实地调查与评估,医院管理人员无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预防措施,影响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组织问题

审计组织的独立性是确保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但是从目前来看,多数医院中的审计组织都存在着一定的隶属关系,导致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就无法保证。实际上,许多医院都将纪检组织与审计组织混为一谈,以纪检工作为主,审计工作仅仅占据了很少的比重。

三、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风险的管理控制措施

1.更新思想认识

对于医院管理人员而言,应该认识到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时更新思想认识,重视和支持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对传统的审计内容进行改变。具体来讲,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其一,重视对于一些创新医疗项目的审计工作,并以此提升创新医疗项目对于医疗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其二,应该将审计工作落实到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在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提升其工作质量;其三,应该对审计报告进行规范和改进,增加审计建议等内容,为医院各部门的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推动审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2.改进审计方法

应该转变传统以基础账务为主的审计方法,将审计的重点转移到基础账目、审计风险以及审计制度相互结合的方向上,以财务收支风险为导向,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应该立足医院发展情况,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信息传播网络化、审计过程电子化以及数据管理自动化。在实际操作中,一是应该做好相关账目及报表的核对工作,确保财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实现医院内部审计信息的可靠传递;二是应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医院各项业务的监管,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

3.完善审计组织

在医院财务收支审计中,如果审计组织缺乏独立性,则想要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良好的工作效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医院应该进一步重视审计组织的建设和完善,赋予其良好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对于医院各类风险的有效规避,推动医院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医院应该首先设立由医院领导层直接负责、具备独立性的审计组织,同时提升审计人员在医院中的地位,赋予其足够的权利,然后,应该确保审计组织独立于医院的日常活动外,尽可能消除外界因素对于审计工作的干扰,保证审计结果的权威性、真实性与可靠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医疗体制改革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面对着新的发展形势,医院应该及时更新认识,对财务收支审计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构建起独立的审计组织和专业的审计队伍,不断提高医院本身的风险承担能力,为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桂枝.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医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0,(14):271-272.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票据;内部审计;审计程序

医院财务票据审计是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在财务审计中顺查法以原始凭证为起点,逆查法以其为终点。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和使用的医院财务票据,按照经济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业务活动票据、单位管理活动票据和其他票据。业务活动票据主要指医疗收费票据和医疗成本费用报销票据。单位管理活动票据主要指医院行政管理活动产生的票据。其他票据包括资产处置、投资收益、缴纳相关税费等活动产生的票据。

一、医院财务票据内部审计常见问题

1.业务活动票据医疗收费票据的常见问题(1)未检查一般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由于医院日常收费活动和经常性票据通常是由医院HIS系统及会计系统自动生成的,受信息系统一般控制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通常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审计,以收集一般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检查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是否安全。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发现部分医院使用的操作软件为盗版,经常出现不兼容和数据丢失问题,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2)未检查应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对HIS系统的收费子系统进行审计,发现部分收费项目汇总表、对账退费日志、门诊挂号收入日报表汇总等单据的编号出现跳号,单据编号与时间上的逻辑关系错误,比如单据号在前的单据,单据时间却晚于排号在后的单据,存在财务报表层面的错报风险。(3)退费票据签字不合规。按照内部控制要求,门诊和住院退费单需要主治医生签字,实际审计过程中存在无授权代签字、圆珠笔签字等不规范现象。收费人员在退费审核时未认真核对,造成虚假退费。2.业务活动票据医疗报销票据的常见问题医院应当建立明确的报销管理制度,明确报销时需持有的票据以及审批人员的签字。在对报销票据进行审计时,笔者发现有几类问题出现频率较高。(1)住院退费凭证项目填写不完整、不规范,审核不严。如住院退费单无经手人签字、住院退费单大写金额有涂改、预交金编号有涂改、窗口POS机刷卡签单无患者签字等。反映出单位审核和内控制度不完善,容易被个人利用虚假退费、套取资金。(2)单位临时工工资单上以岗位区分,不注明领款人姓名,并且以现金形式发放,有虚报冒领的风险。(3)专项资金支出中广告和宣传费支出占比较多,且采购未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合同填写不规范等,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广告和宣传费不属于标准成本,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估困难,易造成资金滥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的产生。3.单位管理活动票据的常见问题(1)家属医药费、差旅费报销单无大写金额、大小写金额不符等,小写金额易被篡改,造成虚报费用的风险。(2)报销会议费中含食宿费用的情况下,又报销了机票和酒店发票,造成套现,私自设立小金库。(3)科室定期报销大额水费、办公费等发票,发票所载数量超过科室实际需求。有转移科室成本费用、违规发放职工福利、私存小金库等风险存在。(4)医院食堂每月按固定数额定额发票报销材料费,与内审监盘食堂库存物资数量不符,存在虚报材料费套取资金风险。4.其他票据的常见问题(1)对于部分需要填写医院自制内部票据的业务、非日常经营业务或调整事项,如特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补助的发放等。这些票据通常需要患者、经手人、科室负责人、主管领导的签字审批。在审计时,只检查是否经会计人员和财务主管签字确认,无法印证会计人员和财务主管的复核过程。(2)对自制票据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自制表格填写不完整,甚至存在由财务人员后期补充填写的情况,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

二、发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制度过于笼统,脱离实际甚至无法执行。部分医院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采用外包的方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来编写,制定者并不熟悉医院的运营,在编写时仅参照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未对医院的特殊情况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在执行时对具体业务的指导性较差,导致出现内控漏洞。(2)审核人员工作能力欠缺。票据审核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将审核工作视为走流程,只审核签字的完整性,不了解业务的具体细节和经济实质,很难发现舞弊等重大错报风险。我国会计、审计、税法等专业知识每年都有更新,部分审核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及时掌握这些变化,久之更难以对票据进行严格把关。(3)医院管理层未予重视。对于前期发现的问题,医院未进行整改,导致同样的问题屡次出现。笔者在实际审计经验中发现,部分单位将审计报告作为整个审计期间的收尾,对于审计过程中提到的问题和建议,并未拿出任何实质性的措施,至下一个会计年度审计时仍然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三、加强医院票据内部审计的方法和建议

(1)对HIS系统的收费子系统进行审计,检查授权是否职责分离,是否具有实时监控功能,检查数据库的完整性,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输入要有审核机制,基础数据录入确认之后不能再次更改。检查收费员在领用住院病人预交金收据时系统是否已经根据工号设置区间号,各区间号内票据是否顺序连号。收费项目汇总表、对账退费日志、门诊挂号收入日报表汇总等作为窗口收费人员的每日结账以及与上级财务部门进行数据分析的依据,需要检查结账时间间隔是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以防止收费人员私自截留资金。(2)对每张异常票据进行深挖,分析存在的非法套取资金、私存小金库等舞弊风险。针对外部取得的各类报销支出的发票,和单位内部自制的如:发放生活困难补助、工资表、差旅费报销单等,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深挖业务上下游的关联方关系,防止利用关联关系套取资金以及内部人员吃回扣问题.(3)内部票据的可靠性是有限的,需要进行相关的内部控制测试。例如财务人员在登记明细账时,对票据进行核对,确认相关信息一致,再计入明细账,由财务主管复核无误后签字生效。还需要审计人员去检查执行人员是否真正进行核对或者抽查会计凭证进行重新执行,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是否分属不同的角色,以检查审批程序的内部控制是否合理完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不定期抽查门诊窗口挂号收费、退费、核对、检查及票据保管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加强医院管理层对票据审计的重视,建议将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纳入考核项目。

四、总结

(1)作为医院内部审计人员要具有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在进行票据审计时,应当时刻保持职业怀疑精神,不要仅仅满足于对票据表面签字完整性的审核,停留在票据合规性层面,而应当注重业务实质,盯紧资金和实物流向,明确内控过程是否真正在执行。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保持警觉,拓展思路,深入挖掘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熟悉并能够运用内部审计准则进行审计。(2)要有足够的耐心将审计活动下沉到业务层面,把审计的基础工作做扎实,原始凭证的抽查数量要充分满足检查要求,审计证据链要形成逻辑闭环,适当情况下可以运用独立第三方的数据进行验证。进一步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计算机审计的使用水平,定期采集数据资源,丰富审计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3)要创新审计思路,加强学习能力,提高审计工作的不可预见性,找到真实完整的审计证据,保证审计结果的合理性。尽量将审计关口前移,找准审计涉入的时点,在事前参与审计,避免潜在错报漏洞发生后无法挽回的情况。加强学习能力,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新准则培训,不断更新审计实务知识库。还要加强对数据库分析能力的学习培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完善内部审计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

参考文献

1.乔迎光.公立医院门诊退费内部控制探析.山西财税,2018(01).

2.李昊起.基层审计机关深化医院信息系统审计的路径.科技创新导报,2013(30).

3.王宁,高禾.医院内部现金及票据审计的重点.财会月刊,2012(09).

4.邓盛金.医院加强票据审计健全监管机制的实践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8).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 国有资产 审计

一、引言

审计是在资源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使用权和用益权相分离以及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体制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得到确立的条件下,基于对受托人承担和履行保护资源财产的安全、完整并力求增值等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方式,其目标是为了审查、评价资源财产受托者人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确认或解除其应负的受托经济责任,确保其受托经济责任得到切实履行。

地方高等院校国有资产是指中央、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对由省级及以下政府管理的高校各种形式的投资以及高校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所形成的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地方高等院校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地方高校国有资产再次得到了快速增长和积累,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物质保障。地方政府(委托人)将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权和使用权整体委托给地方高等院校管理者(受托人)行使,而地方高校作为人可以独立经营管理和使用国有资产,自主对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和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以推进高校资源(资产)的整合配置,提高资源(资产)的使用效益。然而,随着地方高校国有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经济责任的视角下长期以来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对资产管理者的考核和奖励不足、手段落后、效率低下、产权不明晰和腐败滋生等问题对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深化的今天,审计机关加强地方高等院校国有资产审计,对于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保障和督促地方高校管理者履行忠实和勤勉义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和地方高校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高等院校国有资产审计内容

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通过检查被审计地方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国有资产采购、管理、使用和处置等方面,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被审计地方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和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其执行情况

审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度规定、各项部门现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检查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账账和账实是否相符,资产购置是否实行预算管理、是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资产处置是否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二)国有资产采购、管理、使用和处置情况

1.资产采购情况。检查和评价资产采购环节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如无预算、超预算采购资产,对外投资未履行审批手续,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等问题。

2.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检查和评价资产管理和使用环节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经营性资产是否得到保值增值。如资产登记不及时、不完整,资产台账和会计明细账不符,资金(资产)闲置,应报废、核销的资产长期挂账等问题。

3.资产处置情况。检查和评价资产处置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如未经批准出租、出借、出让、出售资产、报废、核销资产未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报批随意注销或变更投资主体,违规利用资产对外提供抵押、担保,资产处置收益不完整、未按规定入账核算、未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或及时全额上缴财政专户,评估及审批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三、地方高等院校国有资产审计方法

(一)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检查国家有关国有资产(包括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应收款项、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以及考核指标、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等;被审计地方高等院校管理者任职期间制定和修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种类、数量,有关制度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是否存在有关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有关政策规定,是否存在制度缺失和漏洞等问题。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2篇

一、医院内部审计职能

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包括监督、管理控制、评价鉴证等,医院内部审计就其职能来看,是通过审计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对问题解决提供理论依据,防止或减少问题的发生,从而实现医院机构自身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以下简要分析医院内部审计主要职能及形式。

(一)财务审计

现代审计是在财务管理机制健全及财务信息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财务收支审计在审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应把财务收支审计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医院财务的收支审计可以审查各项收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从而杜绝了违法私利的现象,保证了财产的安全。通过审计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努力发现医院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管理者改善管理状况。

(二)经济效益审计

通过审计工作数据统计可以反映出医院效益,对医院的资产进行全面核查。在审计工作中能优先发现医院管理及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医院各项制度的确定与完善,促进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三)资产购置审计

在资产的购置审计中包含了资产采购和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在进行资产采购的过程中,对于购置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都要在审计的范围内,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解决,防范资产购置的风险,达到设备利用的最大化。对于设备效益分析的审计,存在于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使用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对于闲置过时或不用的设备进行统计处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价值率。

(四)经济合同管理审计

由于经济合同类知识面广、信息量较大,因此处理起来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按照程序对合同和发票进行送审,不得越级操作,同时在审计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合同的监督和执行的任务,使合同管理审计工作有秩序的进行。另外,还要审计合同中条款的严密性和真实性,避免以假乱真,确保医院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

(一)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但是,与其他方面相比,医院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健全,除了2006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外,目前没有针对医院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和实施细则进行规定的专门的法律法规,因此,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没有专门的法律依据可以参考,大多依靠经验和专业进行审计,缺少对审计风险的判断和评估,加大了审计风险。此外,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使得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实施效果。

(二)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从审计的性质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机构应处于独立的部门,但是由于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的各个部门之间存在各种感情和利益上的联系,使得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加之,我国目前普遍存在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划分不明、职能界线划分不清,使得医院内部审计处理决定有时候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影响了执行的力度和效果,使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我国,卫生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间较短,相关专业发展不发达,因此,目前医院大部分卫生审计人员都是由卫生财会人员担任,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院内部审计范围的逐步扩大,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越高,内部审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审计、卫生会计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医院管理、医药卫生、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由于理论上的先天不足,加之缺少必要的专业培训,当前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四)医院内部审计方法模式滞后、操作不规范

在开展医院内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不同,所采用的审计模式就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审计对象采用具体的审计方式和方法。目前,医院审计工作普通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大部分主要是开展财务审计,发挥审计事后监督作用,没有达到审计的真正目的,对审计过程中风险因素缺少考虑,缺少事前事中控制,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此外,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方法模式滞后、审计方法不科学、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报告不准确等现象,加大了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

现阶段,我国有关医院审计准则和审计方面的法规不健全,很多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有些甚至是空白,没有统一的法规作为标准,难以满足审计事业的日益发展。因此,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外先进的审计理论尽快制定并完善我国的审计准则,使审计行为有法可依,减少审计风险。

(二)重视内审工作,树立内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要降低医院内部审计的风险,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领导一定要加强对内审工作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在工作进行中,首先要树立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建立独立的内审机构,保障审计机构在人员、经费及业务上的独立性;其次,内审工作要具有独立性,和医院其他各个职能部门没有特别的联系,特别要求与财务、纪检监察部门分别设立;最后,在行政隶属关系上,要在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对各个部门进行审计,并实施审计程序编写报告。

(三)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审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审计工作效率,因此在当今审计工作不断发展完善的 过程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审计人员进行管理、计算机、统计及法律方面的培训,只有深入的掌握专业知识,才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思路;其次审计工作是复合专业的工作,除了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吸收技术、工程、投资等方面高素质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一方面扩充了审计工作所需的人才,为审计工作团队注入新的血液,另一方面多方面专业知识的团队,提高了审计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重视信息管理手段,全面提高内审水平

要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审计部门应该通过信息管理手段及时掌握医院及医疗行业业务的最新资料,以降低决策风险。对于单位提出的重点发展的业务要实施追踪,对业务中产生的数据及时记录,并通过和之前及假设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发现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也为单位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另外,医院可以根据自己单位的特点,开发审计应用软件,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减少审计风险。

随着审计工作在医院内部逐渐被重视,及审计工作本身制度和法规的不断完善,审计工作在医院工作中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通过开展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加强和控制,可以减少医院内部浪费,杜绝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保证医院内部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参考文献:

[1]郭莲.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诱发因素及其防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01(8):22-23

[2]叶晓娟.我国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和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5(9):161-162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院办产业;医院对外投资;内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医院“院办产业”,又称“医院对外投资”、“院办企业”、“三产企业”,一般是指医院以货币资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兴办的生产性或经营性的法人实体和经营主体。近年来,院办产业经历极大变迁,一部分经营不善、政策不符的关停并转,一部分顺应市场规律或医改趋势的发展变革,在此过程中均出现一些共性问题亟待解决,审计作用随之凸显。卫办规财函(2013)199号《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要点》明确将对外投资管理情况纳入审计要点,更加显示院办产业审计的必要性。本文尝试总结院办产业的类型发展和普遍存在问题,并基于公立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视角,结合医院新财务制度和医改趋势,浅谈院办产业的审计思路。

一、院办产业类型总览

1.兴办原因。院办产业的兴办初衷在于,强化医院服务功能和综合竞争力,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发挥医院技术、人才、资源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获取经济效益,为医院增加收入、弥补资金不足,改善职工福利待遇,增强医院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传统类型。院办产业传统类型大致可分为:(1)主业的职能拓展:即医院根据自身主业“医、教、研”等基本职能,以多层次满足病患医疗服务需求、多渠道保障医院资源需求、多手段开发医院经营项目、多机会转化科研技术成果为目的,延伸拓展出医院分门诊部、体检中心、医用物资公司、医疗器械公司、药厂、试剂中心、医学培训中心、科技开发中心等产业;(2)副业的剥离转化:根据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诸多医院在此前后纷纷将副业中的后勤部门由供给制、福利型的全封闭模式,剥离转化为社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成立餐饮中心、洗涤中心、物业管理公司等产业;(3)资源的开发利用:即医院有效开发利用自身空间资源及客流资源,开发或开设临街商铺租赁、停车场收费经营、食品零售部、鲜花礼品部、眼镜店等产业;(4)商业性投资行为:即医院极大程度或纯粹以商业性回报为目的而进行的各类产业,其中不乏许多是医院忽视市场及自身资源限制,盲目投资陌生行业领域。

3.发展变革。目前,医院产业在规模形式、经营地点、出资人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革。(1)异地规模整合产业链:如,武汉市同济医院于2008年在孝感经济开发区异地投资兴建科技产业园,项目包含药物研发中心、药业公司、中德医用耗材生产基地和医疗物资物流中心等四大产业。(2)院际医疗产业集团化:在新的经济、社会、国际环境下,为推动医疗产业发展壮大,不同医疗单位以“直接经营、合同经营、租赁经营、合作联营、集团特许”等方式,以“松散协作、联合兼并、连锁经营、资产重组、母子公司”等形式[3]联结组成统一管理体,实施以医院为主体的新型医疗产业集团化管理。如,北京同仁医院发起成立的同仁医疗产业集团,以母子公司架构模式对南京、昆明、南昌、郑州等地的综合或专科医院实施集团化管理,发展医疗产业。(3)以上管下的统筹投资:如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受上海市国资委委托,收回23家市属医院的对外投资权,突破以医院为主体办产业的常规概念,以出资人身份掌管资产、统筹投资、兴办公司,实施以上管下的新型产业模式。

二、传统院办产业问题概述

1.管理模式。医院与传统院办产业的关系是契约管理模式,院办产业作为独立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经营权,独立核算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医院通过各种形式和方式对其进行投资,行使股东监督权,常由主管产业院长(或归口部门负责人)担任法人代表,院长办公会(或其他决策机构)行使出资人职权,产业管理办公室(或医院其他归口部门)负责监管。

2.普遍问题。现代企业的基础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但传统院办产业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管理薄弱。经济规模较小、管理体系不全、制度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短期逐利意识较强,缺乏有效的长期规划和后续管理评价体系;医药卫生人才经营企业在管理上易存在局限和盲点;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不够扎实,缺乏经营目标和财务管理,资产质量不高、经营效益不显现;会计委派制提高了会计核算水平,但院办产业与医院各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内部控制不严密、跑冒滴漏较严重;年度报表审计常流于形式,院办产业作为独立经营体易在各项规定和检查中形成真空,风险防范能力较差、国有资产存在贬值和流失风险;关停并转企业后续管理不力;(2)院企不分。传统院办产业常由医院全额或较大股份投资,人事权、管理权、经营权较易受医院层面影响,自主经营受限制;不同期间经营理念较易变化甚至更迭巨大,医院政策较难延续、经营规划较难贯彻;(3)权责不明。即医院对院办产业权利不明责任不明。一方面责任不明,在如(1)所述管理缺位的同时还存在越位管理的双重矛盾,如随意抽离院办产业资金,将其当做利润蓄水池和发放劳务费的福利站,影响院办产业常规经营;另一方面权利不明,对院办产业缺乏经济要求,未签定协议明确要求院办产业每年应返还的经济效益额度,或远低于市场价格收取其使用医院房屋、水、电、暖、实物资产、在编人员等各类资源的费用,致使院办产业严重依赖“母体”资源生存;(4)权属不清。由于多方参股、经营不善、经营期间医院抽资、政策变化、商业纠纷、拆迁或自然灾害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原因,部分院办产业存在权属不清现象。

三、审计思路

基于院办产业出现的诸多问题,医院应积极借助内外部审计力量和多种审计形式查错纠弊、防范风险,规范管理。

以公立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内部审计为例,医学院校对附属医院院长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将院办产业纳入审计要点,审计视角由结构独立的医院、院办产业融合转化成一个观察整体,有利于对比联系、系统分析;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具体经营行为责任到具体人,最后考核界定院长本人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更易引起医院自上而下对审计工作和院办产业管理的重视;实施内部审计,审计配合度更高,审计关注点由账务处理合理性更多转向经济事项真实合理性,较易获取良好审计效果。

1.审计观念的四个定位。(1)系统整体观:院办产业虽为独立实体,对其审计不能与医院经营活动完全割裂开,而应运用系统整体观念,全面把握其业务流程,关注其与医院的经济活动往来;(2)同理心与柔性管理:院办产业管理薄弱,审计人员应从同理心和柔性管理出发,肯定其发挥作用,理解局限不足,客观公正审计,帮助完善管理;(3)“审院长”而非“审财务”:经济责任审计虽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但审计最终是评价院长经济责任,应避免过多局限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问题,变“审院长”为“审财务”,应将审计重点更多地放在院办产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上;(4)“去专业化”:审计语言应变财务术语为通俗易懂,增强信息沟通力。

2.审计情况的三个把握。院办产业历史沿革复杂,类型业务多样,审计期间一般较长,审计情况较难把握;经济责任审计性质使得医院上下对审计结果较为敏感关注,审计风险较大。审计人员应注重深度钻研审计依据、挖掘审计资料、注重审计沟通,以利审计情况的把握、审计质量的保证和审计风险的规避。(1)把握好法规储备与审计依据的辩证关系。法规储备:院办产业审计适用法规包含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上级部门通知指示等规范性文件,结合不同类型业务和不同审计内容,常援引:经责审计方面《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等;财务核算方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内部控制方面《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等;合同管理方面《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资产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等;税收管理方面《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等;党风廉政方面《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关于严禁发放各种代币券(卡)的紧急通知》等;经营许可方面《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查明审计客体的行为规范,是据以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的客观尺度,既包括规范性文件、业务规范和技术经济标准等外源依据,也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经营方针、任务目标、经济合同、各项指标等内源依据。辩证关系:审计依据中的内源依据具有极大参考性,但需注意被审计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大多不具有社会公允性,有的甚至偏离违背国家法规,审计人员应在审前准备阶段和审计实施阶段,积极学习储备各类规范性文件,注重法律法规与审计依据的辩证关系、内外源审计依据比对分析,内容矛盾时,界定经济责任归属的最高依据仍为国家法规。(2)多部门收集资料并实行送审资料承诺制。院办产业审计资料除财务资料、公司章程、管理制度外,还可能涉及医院产业办、财务处、院办、总务处、设备处、保卫处、药剂科、医务处等部门的经济活动资料。审计人员应系统整体把握院办产业业务流程,根据其类型业务和与医院往来情况,绘制业务流程图,预测审计风险点,依据重要性原则出具审计资料清单,多部门收取资料,做到有的放矢、相互比照、查找问题;如,核对总务处、设备处的医院投入实物资产清单看院办产业资产完整性,审查产业办、保卫处等经济合同、原始收入记录看是否隐匿收入存在小金库,查阅院办的院长办公会等会议纪要看三重一大执行情况等等。同时,实行送审资料承诺制,要求医院层面和各送审资料部门对所送资料的真实、完整性做出法律承诺。(3)多层面联动沟通并实行审计底稿签字制。审计人员应注重多层面联动沟通,了解审计情况、沟通审计意见。比如,审计进驻初期召开新老班子见面会、群众座谈,做好审计宣传和摸底调查;审计中期与业务人员进行反复沟通,印证审计发现、形成审计问题;审计后期与主管部门领导沟通审计意见,实行问题底稿签字制,夯实问题底稿;审计现场工作结束之前,与院领导尤其是老班子进行审计阶段性小结汇报,做到尽可能在驻场阶段和形成审计报告递交院方征求意见前,初步确认审计发现、告知责任归属、照顾干部情绪、降低审计风险。

3.审计内容的几个重点。根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结合院办产业实际,可重点审计或审查如下内容:医院对外投资及收益是否如实反映;院办产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完整;财务核算是否准确合规;各类经营活动是否合规、是否具有资质或备案;采购销售、经济合同、库存管理等情况;院办产业新设、承包、关停并转等(下转第171页)(上接第133页)手续是否规范;资产投资、处置是否合规是否评估;可行性论证、三重一大等程序是否建立健全、执行充分;国有资产登记变更是否及时;院办产业经济效益、服务效能、社会效益状况;经济决策方案执行情况;院办产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情况;相关人员廉洁从业情况,医院一把手是否兼职兼薪院办产业,医院各级负责人是否参股投资、承包;医院在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

4.新财务制度与医改趋势下的思索。(1)新增审计风险关注点。如,医院新财务制度中规定:“医院原则上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确需借入或融资租赁的,应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和财政部门审批,并原则上由政府负责偿还。”在一些欠发达地区,部分财政投入不足的医院是否会借院办产业作为自由融资渠道?再如,十二五医改趋势下,国家试点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的药品加成政策,医院是否会借院办产业作为医院与药品进销商的中间加价环节,额外增加药品零售价,体外蓄留药品利润?新形势下,院办产业审计将增加新的风险关注点,审计思路应随之拓展变化。(2)新增审计任务和挑战。医院新财务制度中规定“医院应在保证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对外投资,投资范围仅限于医疗服务相关领域”,院办产业中不再符合政策规定和发展趋势的将陆续进入关停并转和权属清理阶段,发展变革中的新型医院产业亟需更好地发挥利用审计作用,审计工作将迎来新的任务和挑战。

四、结语

院办产业审计不能简单的就账查账、就科目论科目,而应以查阅财务资料为基础、其他经济活动资料为辅助、法律法规为依据、医院内控管理为比对,站在医院管理的全局视角,系统整体把握院办产业财务核算、业务流程,了解医院、顾客、进销商等利益相关者业务活动,灵活运用访谈、调查问卷、复核分析、抽样、穿行测试、实地查验等方法,发现医院管理和控制的薄弱环节,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度查找剖析问题,提出可行整改建议,对部分效益不佳的院办产业推进关停并转工作,对部分发展变革的医院产业帮助、改进、促进其管理,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参考文献

[1]吴凤清,伏玉林,徐蓉,徐元元,何忠正,胡苏云.公立医院能否办“三产”[J].中国医院院长.2009(6):40~44

[2]徐宝瑞.医院产业集团的运作模式和联结方式[J].财经界.2005(4):28~31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医院内部 风险审计 促进 发展

医院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人员所面临的情况也愈来愈复杂,审计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正确认识医院审计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是目前医院审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风险审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风险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风险审计,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定义,即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不仅包括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观因素造成的风险,同时也包括审计过程之外的非主观因素产生的风险。

风险审计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不确定性,它贯穿审计全过程,即使是审计结束之后,依然可能存在。只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审计风险就会转化为现实的损失。内审人员只能通过运用计算机、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技术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把握其规律,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降低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的程度,但不可能彻底消除风险。

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普遍存在。任何企业、任何经济活动,从始至终都伴随着风险。这些风险既有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也有可能来自于外部;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但是,风险又与机遇并存,与收益相关。没有风险,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害怕风险的领导者不是优秀的领导者。关键问题在于能否正确预测风险,妥善回避风险,及时化解风险。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审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医院将内审与纪检、监察合并。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部门的地位,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但是从专业性的角度看,纪检监察侧重于在员工的思想教育、行为监督和道德风险的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重点在于“人”,而内审的工作侧重于“事”,强调事件对象的客观本质。由此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党政管理错位,过于强调监督职能而弱化内审管理服务职能的情况,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2、法律法规的完善性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然而新形势下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有时没有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来处理,制度建设方面相对滞后,致使内审人员对有些问题难以认定、判断并解决,审计力不从心。这一情况将要求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借助大量的职业判断去认定某一审计事项,而个体主观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

3、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过高

目前,单位内审所要查证的不仅仅是财务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很多敏感的专项事件,而有些被审部门往往在单位内部有复杂的关系,致使被审事项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内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内审一旦出现很小的违纪问题,只要审计报告中没有提出,都认为是审计部门工作失误。

三、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内部审计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是随着医院的环境变化和规模的扩大而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医院规模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内部审计发展也呈现阶段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很大部分医院的风险审计尚处于初步认识和探索阶段,审计理念和方法仍然以传统审计模式为主,普遍运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但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风险审计必然要取代传统的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

1、逐渐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医院管理层为了正确预测、妥善回避、及时化解医院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开始积极主动地拓展目标市场,并在自身内部强化成本意识和推行绩效管理,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取得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部分医院领导干部欢迎内审人员积极“找茬”,不仅限于日常的财务收支方面,还有内控制度建设、对外合作项目效益、基建项目管理等,要求内审人员能够全面融入医院的各项管理之中。

2、逐渐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

进行风险审计需要广泛收集经济信息,深入了解各项业务的运营情况,这就必须采用计算机联网,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不掌握计算机技能和网络知识,审计就寸步难行,无法承担风险审计的任务。目前,一些医院由单一实体向集团化经营方向发展,相应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很多医院均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管理,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医院实现HIS管理以后,以前分散到各个科室的数据被集中到一起,统一由计算机中心存储及控制管理,同时对内审人员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如果单纯依赖计算机人员,就好像中间加了一层翻译,会降低审计效率和审计准确度。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要求内审人员具备相当程度的相关知识,原先的手工操作模式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显然已无法适应审计对象的变化,恐怕也很难实现预期的审计目的。

3、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一般围绕审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被审计对象遵循各项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章的情况,资源的节约与有效使用等方面来展开的。但是随着医院建设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出现了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向为服务管理型方向转变,机构的设置和定位从平行于各职能部门向更高层次、更完善的结构转变,实施方式从单一靠内审机构人员的力量向与外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内审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等多方面的趋势。医院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审计专业知识,还要熟悉金融、证券、保险、外贸等多方面的现代经济知识;不仅要了解本行业的微观运行情况,还要了解社会的经济周期、行业所处的地位、国家的政治和政策以及重大事件等宏观因素对本行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有了丰富的知识,才会有敏锐的警觉和灵感。

四、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方略

1、因地制宜,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现代风险审计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审计新理念,但任何方法都有其独特指向,任何方法的运用也均有其必备条件,必须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视不同的具体对象及审计环境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依不同的审计层次及审计目标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银行的信息资料库难以建立,其错报风险难以评估,则审计人员应更多地运用审阅法、复核法等传统查账方法。现代风险审计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应用必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同时,在当前各项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的情况下,有效的审计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管理,对于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有积极的意义。规范审计流程,强化复核制度,任何一项审计业务必须按照内审准则执行,尤其是强调两级或三级复核制度,减少个人主观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做好审计回访工作,及时了解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意见和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巩固审计成果;建立人员轮岗制度,内审人员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单纯性业务,容易形成与被审计之间老关系,产生以审谋私等情况,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审计的内在活力和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外部专家服务,面对管理层需求和自身发展趋势,单一性知识结构人员很难适应今后的工作,利用外援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2、因人制宜,合理设置医院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

审计人员的素质、阅历、判断力、偏好等将直接影响审计方法的运用,银行运用现代风险审计方法,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掌握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要求审计人员熟悉管理知识。精通业务,具备审计人员独特的敏锐性和判断力。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现代风险审计方法运用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建立独立的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增设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配置专门内部审计人员,其机构必须至少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等,并使之向高层发展,从体制上建立医院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从而保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

其次,选择合适的医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医院内部审计可选择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卫生局委派领导的医院内部审计模式、医院党委领导的内部审计模式、医院院长领导的内部审计模式。从理论上讲,前两者模式有利于在医院内部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系统。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院长领导的医院内部审计模式更容易融入医院治理,更能充分发挥审计职能,进而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当然各地区、各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其前提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作用。

3、系统观点,建立“服务主导型”医院内部审计模式

根据系统观的理论,如果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一个系统,则系统就会表现出突变行为,系统总体特征就会与加入个体之间相互独立式表现的特征有本质差异。现代风险审计方法如此,其审计方法的运用原理也如此。

医院内部审计除了用于查错防弊、监督和评价医院内部控制活动,还应在完善医院治理结构、内部组织重整,帮助医院营造“软控制”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2004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它通过系统化的应用,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这不仅是对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的界定,也是医院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治理结构也必将面临改革。医院内部审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医院管理和经济效益审计上,必须建立新型的医院内部审计模式“服务主导型”模式。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保护医院资产安全完整和医院财务记录的有效性。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按照经营者的预期目标顺利开展,减少信息的失真,降低医院内部审计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医院内部审计模式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于健、王祖胜: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2002(12).

[2] 崔志芳:浅谈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J].卫生经济研究,2002(6).

[3] 杜志农、魏红: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11).

[4] 王爱君、郭爱华: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3(8).

法院审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风险管理的思想开始纳入到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形成了医院内部风险审计。文章从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出发,寻求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方略,转变现有的医院内部审计模式,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行业性管理及医院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等,将有助于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

医院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人员所面临的情况也愈来愈复杂,审计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正确认识医院审计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是目前医院审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风险审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风险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风险审计,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定义,即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不仅包括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观因素造成的风险,同时也包括审计过程之外的非主观因素产生的风险。

风险审计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不确定性,它贯穿审计全过程,即使是审计结束之后,依然可能存在。只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审计风险就会转化为现实的损失。内审人员只能通过运用计算机、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技术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把握其规律,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降低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的程度,但不可能彻底消除风险。

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普遍存在。任何企业、任何经济活动,从始至终都伴随着风险。这些风险既有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也有可能来自于外部;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但是,风险又与机遇并存,与收益相关。没有风险,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害怕风险的领导者不是优秀的领导者。关键问题在于能否正确预测风险,妥善回避风险,及时化解风险。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审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医院将内审与纪检、监察合并。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部门的地位,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但是从专业性的角度看,纪检监察侧重于在员工的思想教育、行为监督和道德风险的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重点在于“人”,而内审的工作侧重于“事”,强调事件对象的客观本质。由此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党政管理错位,过于强调监督职能而弱化内审管理服务职能的情况,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2、法律法规的完善性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然而新形势下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有时没有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来处理,制度建设方面相对滞后,致使内审人员对有些问题难以认定、判断并解决,审计力不从心。这一情况将要求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借助大量的职业判断去认定某一审计事项,而个体主观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

3、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过高

目前,单位内审所要查证的不仅仅是财务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很多敏感的专项事件,而有些被审部门往往在单位内部有复杂的关系,致使被审事项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内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内审一旦出现很小的违纪问题,只要审计报告中没有提出,都认为是审计部门工作失误。

三、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内部审计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是随着医院的环境变化和规模的扩大而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医院规模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内部审计发展也呈现阶段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很大部分医院的风险审计尚处于初步认识和探索阶段,审计理念和方法仍然以传统审计模式为主,普遍运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但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风险审计必然要取代传统的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

1、逐渐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医院管理层为了正确预测、妥善回避、及时化解医院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开始积极主动地拓展目标市场,并在自身内部强化成本意识和推行绩效管理,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取得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部分医院领导干部欢迎内审人员积极“找茬”,不仅限于日常的财务收支方面,还有内控制度建设、对外合作项目效益、基建项目管理等,要求内审人员能够全面融入医院的各项管理之中。

2、逐渐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

进行风险审计需要广泛收集经济信息,深入了解各项业务的运营情况,这就必须采用计算机联网,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不掌握计算机技能和网络知识,审计就寸步难行,无法承担风险审计的任务。目前,一些医院由单一实体向集团化经营方向发展,相应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很多医院均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管理,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医院实现HIS管理以后,以前分散到各个科室的数据被集中到一起,统一由计算机中心存储及控制管理,同时对内审人员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如果单纯依赖计算机人员,就好像中间加了一层翻译,会降低审计效率和审计准确度。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要求内审人员具备相当程度的相关知识,原先的手工操作模式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显然已无法适应审计对象的变化,恐怕也很难实现预期的审计目的。

3、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一般围绕审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被审计对象遵循各项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章的情况,资源的节约与有效使用等方面来展开的。但是随着医院建设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出现了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向为服务管理型方向转变,机构的设置和定位从平行于各职能部门向更高层次、更完善的结构转变,实施方式从单一靠内审机构人员的力量向与外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内审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等多方面的趋势。医院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审计专业知识,还要熟悉金融、证券、保险、外贸等多方面的现代经济知识;不仅要了解本行业的微观运行情况,还要了解社会的经济周期、行业所处的地位、国家的政治和政策以及重大事件等宏观因素对本行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有了丰富的知识,才会有敏锐的警觉和灵感。

四、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方略

1、因地制宜,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现代风险审计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审计新理念,但任何方法都有其独特指向,任何方法的运用也均有其必备条件,必须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视不同的具体对象及审计环境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依不同的审计层次及审计目标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银行的信息资料库难以建立,其错报风险难以评估,则审计人员应更多地运用审阅法、复核法等传统查账方法。现代风险审计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应用必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同时,在当前各项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的情况下,有效的审计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管理,对于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有积极的意义。规范审计流程,强化复核制度,任何一项审计业务必须按照内审准则执行,尤其是强调两级或三级复核制度,减少个人主观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做好审计回访工作,及时了解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意见和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巩固审计成果;建立人员轮岗制度,内审人员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单纯性业务,容易形成与被审计之间老关系,产生以审谋私等情况,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审计的内在活力和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外部专家服务,面对管理层需求和自身发展趋势,单一性知识结构人员很难适应今后的工作,利用外援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2、因人制宜,合理设置医院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

审计人员的素质、阅历、判断力、偏好等将直接影响审计方法的运用,银行运用现代风险审计方法,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掌握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要求审计人员熟悉管理知识。精通业务,具备审计人员独特的敏锐性和判断力。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现代风险审计方法运用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建立独立的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增设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配置专门内部审计人员,其机构必须至少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等,并使之向高层发展,从体制上建立医院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从而保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

其次,选择合适的医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医院内部审计可选择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卫生局委派领导的医院内部审计模式、医院党委领导的内部审计模式、医院院长领导的内部审计模式。从理论上讲,前两者模式有利于在医院内部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系统。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院长领导的医院内部审计模式更容易融入医院治理,更能充分发挥审计职能,进而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当然各地区、各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其前提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作用。

3、系统观点,建立“服务主导型”医院内部审计模式

根据系统观的理论,如果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一个系统,则系统就会表现出突变行为,系统总体特征就会与加入个体之间相互独立式表现的特征有本质差异。现代风险审计方法如此,其审计方法的运用原理也如此。

医院内部审计除了用于查错防弊、监督和评价医院内部控制活动,还应在完善医院治理结构、内部组织重整,帮助医院营造“软控制”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2004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它通过系统化的应用,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这不仅是对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的界定,也是医院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治理结构也必将面临改革。医院内部审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医院管理和经济效益审计上,必须建立新型的医院内部审计模式“服务主导型”模式。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保护医院资产安全完整和医院财务记录的有效性。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按照经营者的预期目标顺利开展,减少信息的失真,降低医院内部审计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医院内部审计模式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于健、王祖胜: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2002(12).

[2]崔志芳:浅谈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J].卫生经济研究,2002(6).

[3]杜志农、魏红: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11).

[4]王爱君、郭爱华: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