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1篇

随着这些行业巨头们纷纷合并,各界评论不断:有人说互联网冬天将至,大家开始抱团取暖;有人说这是背后资本力量的谋划,为了讲更加动听的故事。

中国的同行竞争太严重,极有可能会把行业做垮,到最后演变成没有赢家的局面。特别是当下流行以“互联网+资本”为武器,其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早期团购市场,一度有几千家企业在烧钱火拼,最终只存活下来三四家;还有现在的几千家P2P企业,没有看到哪家有可以胜出的态势。这也是中国商业一个根深蒂固的陋习,觉得养猪赚钱就都去养猪了,一有新的玩法出现,大家就拼命复制。

而目前真正实现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并不多,要么像BAT这样依靠早期模式实现垄断,要么就是像携程这样的行业巨头利润开始下滑,其他95%以上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亏损的。有一段O2O疯狂时期,几乎是亏得越多,获得的风投资金也越多,但是现在呢?在烧掉几十亿美金之后,发现这还远远不够,还看不到回报在哪里。投资人谨慎了,企业资金链开始断裂了,然后“尸横遍野”。

因此,中国的企业更需要的不是你死我活地争,而是需要合理的整合,这是必然趋势,不然最终大家都会死亡。

所以,优酷土豆早早地合并了,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了,滴滴和快的合并了,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了,携程和去哪儿也合并了。这并非单单是因为冬天将至而抱团取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巩固市场地位,把过去竞争的损耗投入到对用户体验、服务的提升上。这样的握手言和是必然的。

行业整合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获取市场垄断地位上。在国内,我们喜欢老大和老二来合并,这样就形成了行业内的绝对优势,而国外会有很多老三、老四进行整合的事件。比如近期诺基亚对阿尔卡特-朗讯的并购,这两位全球电信行业的老三、老四的整合,并没有对市场形成绝对掌控,但是两者的合并,将在专利上产生巨大的竞争优势。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2篇

中国电信3G相比2G将会有哪些亮点,将能提供哪些业务?中国电信3G相对于2G,上网速度更快、服务质量更高;使用中国电信的3G业务,您可以随时方便稳定地接入高速移动互联网,并将享受多种宽带互联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宽带、天翼视讯、全球眼(无线视频监控)、综合办公(无线办公)、爱音乐(全曲音乐下载)、189邮箱(手机号就是邮箱号,可以推送电子邮件)、天翼Live(移动即时通信)、天翼对讲(手机对讲PUSH TO TALK)等。

基于3G的增值服务有哪些?除高品质的语音通话外,中国电信还为3G用户提供下列高质量的增值服务:1)无线宽带: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便捷接入宽带移动互联网络的服务,将成为有便捷上网需求用户的第一选择;2)天翼视讯:为用户提供通过3G手机浏览视频、看电影、看电视的服务;3)全球眼(无线视频监控):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3G手机远程监控的功能;4)综合办公(无线办公):为用户提供通过3G手机登陆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远程办公功能,即通常所说的无线OA办公;5)爱音乐(全曲音乐下载):中国电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3G手机下载整个歌曲,还可以获取包括与歌曲有关的视频、文字内容等;6)189邮箱:中国电信3G手机号就是电子邮箱号,还可以推送电子邮件,直接在手机上进行邮件操作;7)天翼Live(移动即时通信):为用户提供msn等即时通信服务;8)天翼对讲(手机对讲PUSH TO TALK):使用此服务,中国电信3G手机就是一部对讲机,可以使得用户能够方便的进行指挥调度、协同工作等活动。

目前133/153/189用户如何升级到3G,需要哪些手续,是否“不换手机号、不换SIM卡、不用登记”直接升级?中国电信3G网络与中国电信2G网络是同一网络制式,是平滑升级,中国电信2G手机号不仅可以不用换号、不用换卡而自动默认升级为3G手机号。用户只需要发送短信“PRL”(不区分大小写)至10659165更新手机卡信息即可(详情请咨询当地营业厅或客户服务热线10000))。还可以享受很多来自于同一网络制式的优势服务,比如:3G业务可以无缝兼容2G业务,3G用户不仅可以使用丰富多彩的3G业务,还可以在更高的网络带宽中使用原本就有的丰富多彩的2G业务。

WI-FI功能在3G终端是否得到加载? 中国电信即将推出的无线宽带3G产品将全面支持WLAN、3G、1X等各类互联网接入方式,真正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上宽带的需求。使用中国电信无线宽带3G服务,自由畅享3G生活,中国电信特意为用户提供无线宽带客户端,方便用户稳定快捷地使用无线宽带产品。同时,中国电信推出的天翼互联网手机,支持天翼手机用户以手机号码作为无线宽带帐号。

中国电信计划推出EVDO上网本的时间?目前和厂商合作的进展怎么样?有哪些厂商有推出上网本的意向? 计划在5月初推出上市。已与十多个主流厂商开展合作并推出样机。市场上主流笔记本厂商对合作反应都很积极。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3篇

当互联网金融以“井喷”之势跃入人们的眼帘时,地方政府习惯性地再次祭起“拿钱给地”的招商绝招。一时间,地方政府抢滩互联网金融成为一种时尚。不论是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还是二线省会城市,就连三线城市的赣南等也加入了进来。

对人们来说,这种景象并不陌生。每次一个大的概念出来之后,都会上演如此景象。远者如能源、汽车、金融外包,近者如互联网、自贸区等,不一而足。但是,对地方政府来说,互联网金融却不如制造业集聚那么“好伺候”。

只要本地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地方政府在用地、税收、环评等方面给些优惠,制造业是可以被政府推向集聚的;但互联网金融则不同,它极大地突破了时空限制,很难被“圈养”在一片产业园区内。“拿钱给地”只能部分解决这类企业起步阶段的问题,但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地方政府更为精确地找准 “穴位”。

“从众”还是“换脑”

2013年8月30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宣布建立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将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的建设,对创新有重要贡献的杰出人才和核心骨干给予奖励。

此前,位于海淀区的中关村管委会联合京东商城、当当网、拉卡拉等35家企业,于8月中旬发起成立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并提出建设“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计划于2014年投入使用。

中关村管委员还将出台《支持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意见》,支持企业发起设立中关村银行。随后,上海黄浦区、深圳前海、天津开发区、宁波、杭州等地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互联网金融企业。

在我国这种“大政府、小市场”的经济形态中,人们对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互联网企业的做法,已经司空见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运动式的,以抢抓机遇为名的发展冲动经常存在。

2012年,开封拟千亿重造北宋“汴京”盛景,而开封市财政每年只有不到50亿元的资金。这种“造城”运动,只能是一种“过剩”。

2012年温州金改推出后,各地纷纷仿效,一时间涌现出多个版本的金改。在经济基本面出现疲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大多把眼光聚焦到了金融改革上,期望能以金融改革带热经济。

其实,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金融是第三产业,是为第一、二产业服务的,在实体经济对资金没有需求的情况下,单纯地就金融论金融,是不可能有大疗效的。

直至今日温州金改举步维艰,其他地方金改试验难有进展,这说明在推动服务经济方面,地方政府要“换脑换心”,另辟它径。

集聚还是分散

传统产业的集聚一般有两种路径:一是资源和区位优势带动。如山西产煤,就形成了以煤炭开采、运输、火力发电、煤焦化等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如广东沿海在发展来料加工的出口贸易产业方面有优势,就形成了出口加工区。

二是产业与市场的互动。如在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义务小商品市场等,都是源于“一乡一品”、“一镇一品”的生产与市场的互动中,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在这其中,市场自发形成的行业龙头企业,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作为高级业态的互联网金融极大地突破了时空限制,一线城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覆盖全国乃至全球;二、三线城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只能覆盖部分区域。一线城市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集聚受资源和区位优势驱动更为明显,二、三线城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大集聚,则受产业与市场的互动因素,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影响更大。

一个自然的结论是:一线城市可以打造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但二、三线城市放弃园区,走分散化道路更为合适。

就二、三线城市来说至少要考虑好如下四个要素:一是互联网行业的发达程度。互联网金融一般讲的都是互联网企业做金融,比较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电商公司,转而“侵入”金融领域。如果本地的互联网企业足够发达,有领军企业,则发展互联网金融就有了基本的前提和保障。

二是有足够旺盛的金融需求。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需求驱动,任何产品和服务如果不被消费掉,则只能是浪费资源。旺盛的金融需求来自哪里?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实体经济,如一个地方的中小企业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则对融资需求就旺盛;科技创意型企业密集的地方,则对众筹平台的需求就强烈;个人金融需求活跃的区域,则适合开展P2P业务等。

三是金融信息的充分和高效率的传播。金融本质上可以被理解为“高增值”的信息服务业,互联网金融可以凭借移动互联技术,极大地降低信息不对称。一个地方如果想建成互联网金融中心,首先就必须成为金融的信息腹地,这既包括金融信息的生成,更包括金融信息的快捷传播,最终完成资金的定价。

四是相对公正的社会、教育及生活环境。公正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才辈出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一定程度上看,互联网金融属于创意行业,需要一些顶级的创意人才;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又属于信息加工行业,需要大量熟练的具有一定专长的劳动力,因而对教育和生活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

可为与不可为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演变告诉我们,这个行业的风险极大。即便现在日进百亿的“余额宝”,其美国的鼻祖Pay-pal在开业11年后收益率过低终被抛弃,各类网络金融企业大多走向衰落。

总体上看,地方政府牵手互联网金融就是“与狼共舞”,要万分小心。务必像拆弹专家那样,事先搞清哪些地方可为,哪些地方不可为。

地方政府在推进互联网金融方面可为之处主要有三:首先是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兴办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是典型的普惠金融,地方金融机构如农信社、城商行均面临着客户分散、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可以扩大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覆盖面,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渗透率,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次,鼓励地方龙头企业大力兴办电子商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互联网金融。苏宁电器最早是成立于南京的一家家用电器连锁销售公司,连锁网络覆盖海内外600多个城市,拥有1600多家店面,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扩展到苏宁云商,现在又申请苏宁银行的牌照。苏宁电器的互联网金融之路启示地方政府,扶持龙头企业是一条确保“大象不死”,掘金互联网金融的捷径。

可以选择本地某产品的龙头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鼓励其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区域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再逐步向平台交易商提供融资服务的方式,逐步发展互联网金融。

另外,扶持地方性支付企业。我国的电子支付市场巨大,目前拿到牌照的基本都是全国性的,地方政府可以考虑扶持区域性支付公司,打造地方支付平台。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4篇

我从事母婴行业,很多母婴店(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老板抱怨线上对实体店的冲击,这个我信,因为我知道很多品类产品的线上销售数据比线下高很多!

但是,我们做实体店的真的无路可走了吗?实体店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如果线上销售分的是实体店的流量,那么,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实体店是否也可以借力互联网做一些销售动作呢?

双十一刚过,大家都在忙着发货或者收快递;京东是有自有物流的,而且双十一的促销力度也很大,于是在“图书节专场”的时候在上面下了两单货,买的书跑了一周,体验很差;活动期间,很多平台上为吸引人气,都在做秒杀,采购了两单产品,产品质量都很差,让我有一种被欺骗感;这可能就是线上购物者的普遍体验吧!

相反,双十一当前晚上,去商场逛了一圈,人山人海,很多商场在做“买200送238”的促销活动,其实算下来也就是5折;与线上一样的价格,在这里购买,体验更好;只是并不是全部品类参加活动,略觉有点遗憾。

还有些商场在做免单活动(整点抽奖免单),吸引了不少人气!

我们也有些母婴店的老板,提前就在与品牌总监沟通,要在双十一期间拿某一款产品进行对折销售,线上旗舰店双十一当天在做这样的活动(多年已经成为惯例),客户提出要求不好拒绝,就批准根据销售与导购晒单给了一些支持。

另外还有一些门店在做一元购(第二件1元)、秒杀等活动!

线上销售有很多优势,比如流量优势、成本、价格优势等等;但是线上销售也有一些问题,譬如,诚信问题、物流问题、购物体验问题等等;线上卖得好的产品,有一部分是专门走电商渠道的,你与他们沟通,你会发现他们的推广投入一点都不比线下少;另外一些是大品牌的旗舰店,一定程度上,品牌可以解决部分“诚信”问题,但是,销售业仅仅是线下的分流,并未对品牌形成太多的销售带动。

今年,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工具,一个潮流,甚至是一个趋势,当互联网可以借力线下打造的产品品牌力进行低价售卖产品的时候,线下门店同样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品牌推广与销售。

双十一是一个互联网上的购物节,这两年越炒越热,有意识的门店经营者已经由前几年的“手足无措”到前两年的“被动应付”发展为今天的“主动迎战、借势发展”了!

上面谈的“买200送238”、免单、秒杀就是典型的例子。

门店能够采取措施击破网上的“低价”,充分利用线下的购物体验与面对面的互动,一样在线上的购物节期间赚的盆满钵满!

我们仔细研究线上的销售,会发现,做得好的电商,都是解决了诚信问题,重视与消费者的互动,更关注产品与消费者购物体验。

而诚信、购物体验、消费者互动本身就是线下实体店的优势,只不过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这波热潮中,我们迷失了方向,不仅疲于与网上进行价格战,甚至还以次充好,丢掉了诚信;降低了服务,丧失了购物体验;而与消费者的互动以及消费者的参与感就更差了。

有很多老字号的品牌与门店,他们靠得是什么呢?是不是产品、是不是口碑、是不是服务?而线上门店是不是就是将这些东西做到极致又反过来攻击我们呢?

我们反思,线上这些做的好的门店,他们唯一赢得线下实体的利器不是价格,而是“专注”,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专注于产品与消费者的口碑。

我们都有过在网上的购物体验,你给一个差评,他们的客服会百般沟通、交流,并提出N套解决方案,为的就是让你将差评删除。

线上的差评与口碑与线下的客诉与转介绍是一样的,只不过线上会利用网络将“好与差”进行无限放大,而线下的速度相对要有其局限性。

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另外一个问题,买一本书,你很可能因为5毛钱就会从“当当”转到“京东”,但是线下显然要好的多;我们经常去得哪家餐馆比隔壁的贵上很多,但是服务好、味道好,所以你会经常光顾;我们也经常在实体店购物的时候会与网上进行比较,最终我们发现线下比网上贵了几十元,但是你还是乐意在实体店购买那件服装!

线下的消费者忠诚是不是要比线上的高很多!

再譬如,我们会发现美团、去哪网等等经常也会请人在线下发展会员、与会员进行互动,而这方面是不是本身就是我们的优势。

如果实体店真的不行了,仅仅是O2O的线下体验店,那么今天线上做的好的苏宁易购早就把线下的店面关掉了!

互联网只不过是增加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而已,就如你对门开了另外一家门店;互联网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个品牌推广工具而已,线下实体店一样可以利用。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5篇

DELL电脑在线营销的资深经理Deborah de Freitas认为在线广告是向那些习惯于生活在“超级链接世界”的人们销售电脑的完美方式。

DELL是1984年从迈克尔·戴尔的大学宿舍房间里的小生意销售电脑开始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公司之一,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丁的DELL目前在全球雇用了超过了38,000名员工,去年的年收入接近于320亿美元。

购买DELL电脑的唯一方式就是从公司直接购买,DELL目标于完全利用互联网的能量传递它的产品,Deborah de Freitas要告诉我们DELL如何利用互联网获取潜在用户。

互联网提供了其它媒体所不能提供的什么广告优势?

de Freitas: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能够追踪实时的反馈。很难去测量一个电视广告的反馈,但是利用互联网广告,可以清楚了解对它的点击。如果客户在播放完一个电视广告后开始打入咨询电话,很难分离这些反馈是由于这条广告还是直邮广告,很难100%地肯定说。很难测量有效印象的总量。另外,当一个客户看到一个广告时也可以直接登录到互联网。

当你们规划一个在线广告活动的时候将会采取什么步骤或一系列步骤?

de Freitas:首先,我们尝试确定我们将要销售的产品以及广告战略,将要运行的时间框架,然后我们与我们的广告公司确定哪个市场最适合销售这些产品。我们充分利用与我们的合作伙伴网站的关系,再确定其它的网站。基本上,我们观察我们要销售什么,我们希望影响谁。

我们也可以跟踪我们的营销活动,如果我们在一个网站看到了好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转向它。例如,如果我们正在一家网站推销我们的新型笔记本电脑,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将会在这个网站或其它类似网站中投入更多的广告,我们将会从那些没有带来购买的网站中撤下广告。

一个在线广告商是选择众多网站投放广告,还是把同样的广告预算在一个网站购买更多的广告位和广告时间?

de Freitas:我认为你总是希望有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具体有多少合作伙伴决定于你的目标。DELL的合作伙伴既有拥有有效受众的电脑网站也有门户网站。对于我们的战略来说两者都非常重要。我想首先尝试在众多网站广泛投放广告之前先了解哪里最适宜于找到受众和合作伙伴对于一个广告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你们采用什么程序和流程决定把你所有在线广告预算中的多大比例匹配到一个特定网站?

de Freitas:我们主要看3个方面。过去的表现是第一位的,它们所能带来的受众是第二位的,合作能力是第三位的。我们寻找那些愿意与我们一起共同创新的合作伙伴。

通过互动媒体进行营销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de Freitas:最大的挑战已经变成了如何发展到新的竞争领域。互联网是一种自我选择的群体,要影响那些还不是DELL客户的人以及那些不在线购物的人是非常困难的。

在线广告适合于品牌推广吗?

de Freitas:我认为它非常适合于品牌推广,它还不是我们集团最关注的,但是一些不经意的品牌推广行为已经发生了。

对于推介发生(lead generation)如何?

de Freitas:对于推介发生(lead generation)是绝对有效的,因为它具有互动性。人们已经非常习惯于超级链接世界了,那些已经参与到了购买程序的客户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会点击进入。

你通过横幅广告活动获得了什么优势?

de Freitas:推介发生lead generation是第一位的,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可以整合我们在线和离线的形象因素,使DELL对于在线和离线的客户都是易于识别,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品牌营销的优势,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访问量的大型网站。

通过时事通讯电子邮件营销你们获得什么优势?

de Freitas:最大的优势是允许我们提供促销品或新产品给那些已经告诉我们希望更多了解DELL产品和服务的人,另外,因为所有我们的电子邮件都是经过事先申请才发送的,它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多的有效客户,同时我们也有了更高的销售转化率。

新的大广告尺寸在你的广告活动中是否已经产生了影响?

de Freitas:我们还没有看到太大的影响,我们仍在在测试的过程中,但是那些投放大尺寸广告的网站的数字有一点上升,同时其它的网站也有同样的趋势。我们曾听说一些客户认为这种大尺寸广告具有强迫性,但是另外一些人因为不用离开网站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而喜欢这种广告形式。其中有些广告就是一个真正的微型迷你网站,允许客户在这个广告内冲浪,但是我不会确信我们从来不会再投放横幅广告了。

对于在线广告来说成功的战略是什么?

de Freitas:最成功的战略是尝试确定是什么在真正地为我们的目标服务,找到它在哪里发生并尝试重复这种状态。我认为我们还要不断地测试,因为今天在发挥作用的因素,也许3个星期后就无用了。我们正在持续测试去发现新的机会在哪里。

一个在线广告商应尝试避免的陷阱是什么?

de Freitas:最大的一个陷阱是以做可能的事情代替有意义的事情,有如此多的事情是可能的,但是可能并不是利用时间的最佳方式,可能会浪费资源,当你为那些可以替你分析数据并告诉你未来的趋势是什么的人收集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

是否有产品或服务不适合于利用在线广告推广?

de Freitas:我不认为有任何产品或服务不适合于在线广告。问题是,在线广告对于特定产品或广告是否是最有效的方式。DELL采取全面的方式,并分析什么手段对于产品是最有效的。例如,我没有使用横幅广告形式进行宣传客户可以延长它们的服务计划,而是给每一位客户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你必须决定离线广告是否对于你目前正在尝试进行的努力有益处。

你们如何测定互联网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哪些因素需要被测定?

de Freitas:对于DELL有效性的测定主要是通过每获取成本(cost per acquisition)进行的,所以我们测定一个活动中可追踪的销售数字,其中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1)在营销活动中我们的意图;2)我们进行合作的网站是哪些;3)用于传递这种意图的创造性实施,比如横幅广告、产品目录、微型网站等等。

基于你在网络营销领域有如此深的体验,你认为同时从战略和技术趋势考虑在线广告的未来如何?

de Freitas:对于DELL,对在线广告保持有持续增长的信赖,把它作为一种与客户交流互动的方式,期望就象他们日常的任务、阅读新闻和购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把广告预算从其它媒体形式中转移出去,其它的广告形式也可以看到它们的广告预算也有同样的增长趋势。

从技术的角度看,发展的趋势是具有更大交互性的广告,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6篇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德地立人先生是中国投行界的资深人士,近日,他接受《中国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记者采访,谈到了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些看法。他表示,如果互联网金融不能够建立一整套金融信用体系,它将无法给客户提供全面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就不可能有互联网金融的前景。

报告:在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如此热衷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机会,发展前景如何?

德地立人:市场热衷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原因,一是方便,二是有巨大发展前景。大家可以想象,目前互联网为连接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个人和个人之间商品和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平台,可以说,互联网扁平化和缩短了整个产业供应链。如果在这个平台上加上金融服务,那么这个平台将变成实体和虚拟经济聚于一身的有巨大魅力的庞大市场。

对于拥有13亿人口且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其业务机会将涉及银行(存款、贷款、支付)、保险、理财以及证券等金融相关的每个领域。

报告: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模式相比,有哪些优劣势,是否会倒逼金融领域改革?

德地立人:在能够保证安全的情况之下,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是“便捷”,而劣势是如果不能形成相当规模则无法发挥它的优势。

目前由于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对各项金融业务的准入有严格的限制,因此近期互联网金融对传统业务的冲击有限。但它便捷、高效、成本低等服务特点决定了未来会对传统金融业形成冲击。

能否倒逼利率市场化以及降低银行业准入门槛等金融领域的改革,完全看互联网金融今后3至5年的发展情况。如果发展得快,当然有利于促进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而能否发展得快,则主要取决于监管部门的理解和如何有效控制相关风险。

报告:传统金融机构应如何应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竞争?

德地立人: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多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包括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在内的创新思路提高自己的金融服务质量来应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竞争,而不应该是给互联网金融设限来维持自己的优势。

报告:互联网金融企业将面临哪些合规和风险管理问题?

德地立人:金融风险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金融危机,最终将影响实体经济,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教训。因此互联网金融业不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业务,也要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来管理各类风险。

问题是,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办法,可能会用不合时宜的传统金融的办法进行监管,加上来自传统势力的压力,容易阻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正常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风险要分层次管理,即系统性风险和一般性风险,前者是监管部门主要关注和监管的内容,后者是个别互联网金融公司要进行的日常性风险管理的业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报告:马云说,他真正感兴趣的是建立一套信用体系。信用体系是互联网金融成功的关键因素吗?

德地立人:这是为什么马云很大可能成功建立庞大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理由,因为他明白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人们用自己的信用或者借用第三者的信用、担保和抵押等“增信”手段筹到社会资金开展自己的商务活动,如果互联网金融不能够建立一整套金融信用体系,它将无法给客户提供全面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就不可能有互联网金融的前景。

信用体系不仅是互联网金融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且互联网建立一整套现代金融信用体系最有条件。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能见度高。互联网最容易掌握利用该平台企业的全面业务状况,不仅仅是一般的财务报告,而且很容易了解该企业每天的销售、收入、进货、成本以及盈利等具体的业务和财务状况,甚至能够了解与它进行交流的对手情况,有助于尽快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第二,出了问题不易“逃”。由于主要业务和金融活动是通过平台进行的,除非真的“夜逃”,一般性的赖账是躲不过去的;第三,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不同客户金融方面的需求、路径和规律,不断优化互联网金融的高附加值服务。

报告:有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涉及影子银行,如何界定?在监管方面,有哪些挑战,应注意什么?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互联网+;广播;新闻策划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58-0090-01

互联网的技术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的大街小巷了,“互联网+”的产生可以很好的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快速,为传统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在互联网的威胁下,广播媒体的发展变得岌岌可危,广播媒体应当助力于新闻策划,通过新闻策划这个突破口,实现广播媒体在分享、互动方面的提升,同时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摆脱广播媒体的同质化现象,创造新的、独特的方式,本文就以新闻策划为平台,将广播媒体与“互联网+”相融合,创造出新的广播媒体。

1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服务,许多新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而且还方便快捷,作为广播传媒的关键,新闻策划也要树立用户思维,一切以用户为重,为用户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用户想要什么,新闻策划就要给予用户什么,在新闻策划的初期,就要将用户思维融入其中,与用户紧密互动,满足用户的一切要求,在互动、分享和搜索中展开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

1.1开启互动功能

1.1.1先天优势

广播媒体在诞生初期让人们大为关注的就是它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从一开始的写信,读信,到后来的发送短信或者打电话,再到现在的微信、微博上的留言,广播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一直没有间断过,而且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改变,这种独特的互动使得广播在一开始就大受人们的欢迎,广播也通过这种互动,有效的引导了社会舆论,广播节目的主持人通过朗读听众来信,或者与听众电话交流,拉近了广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听众也会因为听到自己关心的事而对广播感兴趣,广播主持人也通过与听众的互动,传递正能量,正确的引导了社会舆论。

1.1.2发掘新的方式

虽然说广播媒体与听众的互动是它的优势与特色,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广播媒体也需要积极寻找其他的互动方式,不能只是守着哪一种方式,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效提高听众的数量,有利于发展。

例如,在2014年1月,英国BBC广播电视就推出了一种新的互动方式,这种互动方式是一个名为:IWonder的品牌,这个可以在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运行的数字内容品牌是由各种视频、音频、图片组成的,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广播与用户的互动。

1.1.3利用社交媒体

由于多种新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渐渐变多,不再只用电视或者广播,人们仅仅是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接收到最新的信息。

面对这种情况,广播媒体也应当与现在人气较旺的几家社交媒体合作,对有什么较大的新闻、事件的推送,现在用户较多的社交媒体有微博、微信等,这些社交媒体上每天都会有许多人在关注,可以在这些社交网站上与听众互动,扩大广播媒体知名度的同时,同步更新新闻内容。加深与听众的互动关系。

1.2将听众变成资源提供者

互联网之所以受大家的欢迎,就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媒体中公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的模式,让大家能够在互联网上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广播媒体又该如何通过这一突破点,找到自己的新模式?

其实,在新闻策划时,就应当分析一下互联网的优势在哪里,根据这些优势,就很容易找到传统广播的改变方向了,比如,很多时候,互联网上的新闻都是最新、最吸引人的,但是,互联网上的资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就是公众,新媒体很好的利用了互联网上公众分享的内容,将一些公众自己上传的、有意思的信息再经过包装之后,就变成了互联网上那些受公众欢迎的新闻。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8篇

从哪里开始

今天,随着中国互联网市场日趋成熟,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做出走出去的尝试,如进行海外投资并购,直接进军海外市场等,以此来寻找商机。但应该如何选择好国际化的第一站,却值得细细思量。

过去,联想等中国IT企业国际化的最初路径是“举高低打”的“北上路线”――进军北美、欧洲等发达市场创品牌,再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创收益。但以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能力,短期内这些企业显然无法在欧美成熟的市场建立品牌。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也许你可以把货卖进美国的连锁超市,却难以在当地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就像优视公司(UC)CEO俞永福所指出的:“欧美的互联网市场都是成熟市场,在当地已经有了规模庞大、技术领先、资金充足的互联网巨头。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国际化之战就像阵地战,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中兴等企业先进军新兴市场,“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据知名调研公司Infonetics的全球无线通信设备市场排名,这两家中国公司都已经在无线通信设备市场杀入全球五强,分别排名全球第二和第五。特别是对华为来说,其来自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到其全球总销售额的七成,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公司。

华为与中兴先进入新兴国家市场,再开拓发达国家市场的路线,显然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贡献了一个新的思路。

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化机遇

相比我国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我国年轻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脚步迈得快得多。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手机浏览器企业,坐拥上亿中国用户的UC进行国际化时,也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线路。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在过去30年,IT产业存在一个规律,就是每过10年,产业便发生一次巨大的变革。第一个10年是IBM代表的硬件王朝,第二个10年是微软代表的软件王朝,刚刚过去的10年,是PC互联网获得巨大发展的10年。而下一个10年,显然将属于移动互联网。在过去10年里,全球PC互联网的中心在美国,而下一个10年,移动互联网的中心将会在哪里?中国凭借手机用户庞大的市场优势、终端制造能力强劲的先发优势以及IT人才众多的技术优势,站到了全球前沿的位置。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仅2009年,我国手机企业共生产手机接近6.2亿部,占全球手机总产量的49.9%;与此同时,中国的手机网民人数在2010年8月突破了2.77亿,手机上网使用率达到38%。这样庞大的市场催生了像移动QQ、UC浏览器这样全球为数不多的用户数过亿的手机应用。中国移动互联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与其在10年后再国际化,不如现在就到海外站稳脚跟。”俞永福表示。正是在这一策略的驱使下,UC从2010年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市场。这一战略首先瞄准的是全球人口较多的国家。UC目前已分别进入了俄罗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些地区拥有非常好的用户基础,拥有大量的手机用户,而手机用户正是潜在的手机上网用户。比如说,印度尼西亚拥有2.4亿人口,其中80%的人拥有手机,是亚洲第四大通信市场。因此,这些地区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处于爆发前夜。摩根斯坦利2010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研究报道显示,2012年新兴市场国家的3G用户总数将达到发达国家3G用户数的6倍,达到10.9亿。

互联网的全球化竞争法则

无论是传统互联网企业还是移动互联网企业,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国际化之路必然要面对残酷的全球化竞争。路线、市场、渠道,这是UC国际化一年之后,俞永福给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海外所总结的竞争要素。

选择了正确的国际化路线,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便是具体进入哪个市场。比如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上,俞永福表示,评估竞争优势主要要考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使用人群、终端环境、经营环境。因此,UC先期选择的海外市场,如印尼、俄罗斯、印度等国家除了人口众多,手机用户、潜在用户数量庞大之外,当地的市场环境也能有效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例如,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岛国,光缆等固网铺设不便,使得手机成为当地用户主要甚至是唯一接入互联网的终端。因此,当地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有着非常大的需求。他们需要高效、便捷、经济的手机上网服务,来满足他们对手机上网的需求。同时,他们的终端环境与国内类似,诺基亚是当地的第一大终端制造商。因此,印尼移动通信协会主席Merza Fachys对UC进军印度尼西亚市场表示了欢迎。他表示:“印度尼西亚用户对手机上网的需求正日益高涨,而UC的产品和本地化的服务能力,无疑能满足我们的全部需要。相信UC的到来,不仅能为印度尼西亚市场带来良性竞争,更能使本地用户的手机上网体验得到历史性的提升。”

选择市场之后,下一步的考虑便是以何种手段落地。在迈出国际化步伐一年之后,俞永福发现,在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供应商大都是外国公司,当地运营商选择产品与合作伙伴的标准很单一,就是产品的体验、性能指标能否领先竞争对手。显然,产品和技术是打开国外市场渠道的基础。目前,UC拥有英语、印度尼西亚语、俄语、越南语、西班牙语等多个版本的海外语言产品,在欧美和亚太各地都部署了服务器,为当地用户提供本地化的手机上网服务。如在印度尼西亚,UC的印度尼西亚语版本UC浏览器就提供了印度尼西亚语菜单、印度尼西亚键盘的快捷键解决方案、本地网站导航等本地化服务。正是这些,令UC证明了自己有能力为当地用户提供当地网站、当地游戏、当地增值服务等深入的本地化服务,才得以快速与印度尼西亚排名前三的运营商Telkomsel、Indosat和XL都达成了合作,并迅速扩大了其在当地的市场份额。目前,在海外市场UC已经获得了超过3000万次下载,拥有超过1000万个用户。

全球化的勇气

“只有在中国,企业才会说自己要国际化,因为我们几乎都在本地发展,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壁垒。国外公司则一开始就拥有国际视角,他们在哪儿都能做生意。”俞永福说,“我们需要勇气去打破自己设立的壁垒。”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9篇

环球慈善:腾讯如何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你认为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一直比较专注的领域是哪些?

腾讯公司(以下简称腾讯):在腾讯看来,社会责任对企业而言是必须承担的义务,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渗透在腾讯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具体的经营实践中。

腾讯眼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可以从三个维度来体现:一是用户维度,能否最大化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二是企业自身维度,能否遵纪守法、创造就业、依法纳税,对用户、员工、股东、社会承担必须的义务。三是社会维度,就是要回报社会,关注公益,维护行业环境。

环球慈善:腾讯互联网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什么说这是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成熟期”的标志?

腾讯:虽然说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应该有自己的CSR战略,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规模的企业,其CSR战略的侧重点是略有不同的。对于尚处于发展初期,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其CSR战略应该主要放在遵纪守法上,通过合法经营,为用户、员工、股东创造价值并承担责任,而规模较大、企业经营较好的企业,则需要在社会公益事业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从互联网行业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互联网企业的经营行为必然承载特定的价值观,并直接或间接影响、甚至引导广大网民的认识与判断。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开始从企业经营战略层面审视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做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作为企业的愿景,表明互联网行业整体走向了成熟期。

环球慈善:2008年,腾讯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有哪些经验教训?面对2009年的经济形势,腾讯作为一个媒体平台,如何传播企业的社会责任?除传播外,腾讯还主动承担起哪些责任?

腾讯:过去的一年,腾讯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战略中来,并渗透在腾讯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具体的经营实践中。从2008年雪灾救助、汶川大地震灾难救助等事件中,腾讯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须从自身的战略出发,要发挥自身的核心能力,在产品和经营中履行社会责任。对于腾讯来说,就是充分发挥腾讯作为互联网企业、网络媒体并拥有公益慈善基金会这三个优势来承担社会责任。利用互联网传播特性,号召网民捐款,及时呈现灾区救援情况,建立寻人QQ;利用企业的自身优势,进行捐助;发挥自身基金会的作用,为灾区捐款4400万元。

2006年腾讯和招商银行、IBM等十多家中外企业发起成立企业社会责任同盟,以推动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探讨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验和教训,并共同推动一些社会公益项目;2007年开始,腾讯和民政部下属的企业公民委员会合作,每年开展优秀企业公民评选表彰以及企业公民论坛,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推动更多中国企业关注社会责任。

环球慈善:腾讯认为社会责任投入是否应该因客观形势(比如自然灾害、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如果腾讯有调整,做了哪些调整?

腾讯:我们前面提到三个维度,用户、企业、社会。前两个维度的内容是基础和前提,不应该随便调整。而社会维度,即回报社会、关注公益,可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而适当调整,比如在自然灾难面前,可以多投入一些资源用于救灾。

腾讯的社会责任投入的方向和重点暂时没有发生大变化,2009年依然会围绕教育发展、网络公益、企业社会责任推广等展开。

环球慈善:一些企业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实行减薪不裁员的政策,避免员工大规模失业。这些企业认为这样的政策也是很好地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腾讯怎么看待?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10篇

下半场的概念其实一直就是个伪命题。王兴之所以提“下半场”,其实只是指在特定背景下的美团发展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王兴认为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在体量上、市场占有率上,美团都更进了一步,奠定了行业第一的地位,一段时间内市场上的外部竞争没有之前那么严峻,要把力量转入内部创新,对外创造价值。“通过创新为用户创造价值”,是王兴认为的“下半场”的核心。

风雨飘摇新美大

但是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真的进入下一阶段了吗?其实不然。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在2016年的市场表现看来,并没有站稳行业第一,反而在O2O服务、外卖、酒店等多条业务线上,都遭受了竞争对手的夹击。

先来看O2O本地服务业务。合并之后的新美大大幅提升抽成比例,竞争对手百度糯米马上宣布“免费”来讨好商家。新美大想要依仗市场占有率来向商户增加抽成提升利润,结果却遭到了糯米和口碑的夹击。

根据易观智库2016年第一季度的《中国互联网生活服务市场专题研究报告》,百度糯米在生活服务平台占据23.3%的市场份额,在团购市场的份额为22.7%。数据都有所上升,这还不包括口碑的份额。到了2016年底,三方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杀得难分难舍。在一些重点城市,后补贴时代还在继续。

在外卖业务上,美团和饿了么、百度外卖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从2016年Q3即时配送的市场份额来看,饿了么旗下蜂鸟配送仍占据市场首位,订单量市场份额占比26.9%。新达达以22.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美团专送占比21.8%紧随其后排名第三。在配送单量上,饿了么已经反超。

美团的酒店业务,之前也爆出了中低星市场失利,高星市场无力,再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像是汉庭、7天、如家、锦江之星,由于不满其团购模式扰乱现有的价格体系,联合抵制美团,美团引以为豪的中低端酒店市场业务被去哪儿网弯道超车。

在高星市场的开拓也不顺利,高星酒店在线预订这个存量竞争的市场,携程、艺龙已经形成一定的壁垒优势,依靠本地生活服务,美团很难带动高端酒店这块业务。

在O2O本地服务、外卖、酒店业务上,美团其实还都处在高度竞争中,并没有形成寡头优势。

争取用户比造概念有用

要f互联网“下半场”更是个伪命题。虽然确实“新常态”就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旋律,不管是移动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依靠人口红利带动目前的业务快速增长,已经不现实,的确要适应从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追求纵深和创新。但是这也只是目前互联网发展从原本的初级阶段,进入下一个需要深度耕耘的阶段,远远还未到说已经到下半场的时间。

从1995年邮电局向全社会开放互联网接入服务开始算起,互联网的社会化普及到今年才刚刚进行了22年。如果算是下半场,那么22年之后,互联网就要被全面取代了吗?谁也不敢这么武断地下结论。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还只能算是初级阶段,用户数在未来仍然会有巨大的增量。截止到去年1月,全球互联网用户渗透率是总人口数的42%,到了2017年,做到全民联网的只有冰岛一个国家,欧美发达国家渗透率在90%左右,发展中国家中,我国算是高的,刚刚超过50%,印度才刚超过30%,印尼则仅有20%,可见还是有很大的市场潜能可以继续挖掘。

而且,在互联网社会化发展的这几十年,入口从PC端转移到智能手机端只经历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而现在,市场就要面对智能手机端的既有App用户增长困难这个现实,像以前那样躺着也能实现爆发式增长已经不现实。PC时代的人口红利吃了几十年,到了智能手机,从爆发式增长到目前的增速放慢,几乎缩短了一半的时间。在技术更迭越来越快的情况下,移动互联网的新载体很快会出现,带动下一个爆发式增长。

信息传播方式经历了从口耳相传到大众媒介再到电子媒介,从书籍、电脑再到智能手机,每一次技术的升级带来的流量入口的变化,都带动了新载体和新传播形式的爆发式增长。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端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只是相对而言,并不代表技术发展下,新入口的人口红利也已经被吃透。

从目前来看,移动互联技术的突破,带宽的拓展等,都正在为下一个流量入口的出现做准备。不管是客厅的智能电视,还是智能手表、VR眼镜等,这些载体在移动互联时代可能将会发展成新的互联网革命的引子。

智能手机端的增速放缓,只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企业要做的,并不是研究上下半场的节点,而是紧跟技术的发展,抓住每一次入口变迁的机会。就像是在十年前,PC端的领军企业百度占据绝对优势,谁能想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因为布局稍微慢了几步,就很快被昔日小弟阿里巴巴和腾讯远远甩开呢?

需求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要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而不是通过预测时间节点来进行转型。像是PC时代,互联网媒体资源主要集中在门户,当时还有“七剑下天山”这样的说法。新浪、网易、腾讯、百度、360、优酷、凤凰,这些媒体集中了国内绝大部分用户的流量。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11篇

放平台与全业务的融合趋势

《新经济导刊》:有人认为,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年是平台的天下,而下一个十年的趋势是开放平台。您认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趋势是开放,还是全业务?为什么?

岑峰:互联网的过去10年并不能说是“平台”的天下。数一数2000年以来的互联网相关上市公司,先是门户,再是SP和游戏,期间三大巨头“BAT”相继上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在每个领域都存在着机会。即使是我们今天认为最具平台相的三大巨头“BAT”,也并不是一开始的时候就定下了“平台”的目标。例如腾讯,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在用户量迅速增长之后,才从增值的角度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整合各种资源,今天像腾讯做的财付通开放平台,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要讨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趋势是开放还是全业务,就要看哪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用户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内,无论是开放还是全业务都有自己的机会,因为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无论是作为开放代表的Facebook,还是作为全业务代表的Google,都会有自己的机会,而且,可能会出现开放平台向全业务、全业务向开放平台的融合趋势。

《新经济导刊》:毋庸置疑,平台开放是大势所趋,但事实是,腾讯、百度都声称开放平台,但更多是通过收购,渗透染指所有业务领域。尽管它们在圈地时没想好种什么,也可能这块土地本身就是盐碱地。与一些企业谋求的全产业链相比,平台开放有哪些先进性?

岑峰:腾讯并不是“尽管不一定想明白圈下来的地到底能种什么”,腾讯的四处圈地是与腾讯的“用户需求导向”策略相关,这决定了今天腾讯可能进入互联网所有领域的格局。平台的开放实质是外包,或者可以用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来解释。这有助于互联网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尤其对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但对少数互联网巨头来说,当内部需求大到足够让其决定自己来做相关的工作,或者外包的成本高于自己生产的时候,企业会更偏向于全企业链,Google自己生产服务器就是一个例子。

《新经济导刊》:开放平台后,既要保持自身利益与威慑力,又要平衡生态系统的利益,开放平台者如何区分自留地与开放领地?以京东商城为例,供应商中有些采用是原来的合作模式,有些采用开放的模式,二者公平的地位如何实现?

岑峰:这个问题京东的刘爽回答是:联营商家和商品与自营采购的商品得到同样的展示资源和曝光率,在每个商品(无论自营联营)上都有联营商家的商品价格和入口,站内搜索和首页/各频道页的免费/付费促销资源也都相等地分配开放给联营商家。我个人认为,一个成功的开放平台关键是如何让平台与用户需求吻合,而不是强制地区分自留地与开放领地。

《新经济导刊》:在开放平台过程中,中国互联网企业还有哪些可以预知的挑战?又将如何应对?

岑峰:第一,互联网企业中有能力做开放平台的毕竟是少数,对现有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设计游戏规则和做好平台的运营,使得平台商可以享受到合作和外包的好处,而合作方可以充分分享平台商的各种资源,实现互利。

第二,从更长远来看,现有平台商企业还会面临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冲击,例如京东,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受到苏宁国美的直接冲击。

《新经济导刊》:互联网“平台”模式可以给其他行业、企业带来哪些启示?

岑峰:“平台”模式并不是互联网特有的,在许多传统行业如钢铁、汽车等行业,同样也是“平台”运营的代表。在这些巨头的附近往往都会有一大批配套厂家,传统企业们可以将如零部件等产品或服务进行开放,制订统一的标准,购买这些产品和服务,来达到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的目的。

关键在于能否创造商业模式

《新经济导刊》:正如您在《第三方平台,看上去很美》一文中的观点,但让我们纠结的是,对腾讯、百度来说,它们的核心业务,无疑是利润最丰厚的一块,但长尾市场总体规模利润显然更大,它们的圈地行为符合长尾理论。如此,效率与规模哪个更重要?

陈志刚:用平台来跑马圈地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当前的主要策略。对百度、腾讯等来说,它们当前寻求规模效应,应该优先于效率。通过平台开放,它们寻求的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当然,更重要的是把平台作为插手和发现新领域,及早发现潜在的竞争对手,并扼杀在摇篮,也是主要的考虑之一。

《新经济导刊》:与国外公司如谷歌、Facebook、苹果等相比,中国互联网企业更多是保守,做任何业务好像都愿意亲力亲为。原因是什么?

陈志刚:中国互联网企业更倾向于亲力亲为的主要原因在企业之间缺乏契约精神,导致了基本信任的匮乏,当然缺乏契约精神主要外在原因是法律制度环境的不完善。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契约精神,觉得这创意好,就自己拿去做了,开发者对之也无可奈何。

事实上,百度在开放平台后,很多开发者都在抱怨,对百度是否开放的质疑声音也很多。现在很多企业都说要开放平台,实际上真正需要开放的东西反而没有开放。比如腾讯的用户资源开放后,它也害怕被竞争对手利用,当然它也不会这么干,这也可以理解。

尽管平台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包括电信领域也如此:运营商、增值服务提供商、第三方平台等之间缺乏信任。而相比来说,国外公司比如谷歌、Facebook等则相对比较专注。

中国企业开放平台的目的性与国外企业是不同的。国内企业需要解决的是,内部创新不足的问题,因为中国企业普遍内部效率低、规模大,而这限制了其创新,因此,并不是为了把业务通过平台形成产业联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更多是在单打独斗,而国外公司希望通过开放平台形成产业同盟,它们是产业群竞争的概念。

《新经济导刊》:假如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真正能够做到平台开放,这会给自己、整个行业带来什么好处?

陈志刚:从市场发现来说,可能一家企业(包括大企业)熟悉的领域、拥有的资源有限,它们对细分市场并不了解,没有发现客户的能力,只能依靠对这个细分市场更熟悉的人,但这些有发现能力的人恰又没有资源支撑。因此,对开放平台来说,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从业务的满足看,对于客户的一些需求,生产厂商可能也知道,但真正服务起来,成本则相对较高,这是长尾的基本理论。对中国厂商来说,开放平台可以真正有助把产业链条拉长,提高自身竞争力。百度的核心优势是搜索引擎,广告收入,通过开放平台,将链条深入更多的领域,比如视频、搜索等行业应用领域。相对来说,竞争链条越长,竞争更有优势。

问题的关键在于,平台领导者能否通过平台创造商业模式。平台开放后,不在于为合作者能够提供更多的技术,而在于如何聚合新的价值,而开发者利益如何分配,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移动梦网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其创造了全新的价值,中国移动在当时的确把价值在用户、运营商、增值服务商等之间,作出革命性的分配机制。

《新经济导刊》:对开放平台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应该如何区分自留地与试验田?

陈志刚:因为各家企业的资源不同,采取的策略有所不同。对运营商来说,要分清哪些领域该做,哪些领域需要做。对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既然要做平台,就应当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做平台还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开放网络的服务能力;二要控制好技术、网络、资本等的路口;三是要做好游戏规则的监管者。对百度、腾讯来说,自留地应该是那些能够成规模,比如视频、搜索、电子商务等公共供给、工具性的业务,而特别细分的垂直细分则没有必要去做,可以让利给中小开发者。这样,生态系统才能和谐。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12篇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必须要做出改变,其移动媒体(APP)必须一开始就要‘透明’,广告主才会买单”,友盟(创新工场旗下移动应用开发者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友盟”)创始人兼CEO蒋凡认为期刊APP广告应“不按传统玩法”。而所谓“透明”,首先是数据的透明。

移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APP上的广告正成为备受关注的价值洼地。12月1日,《第一财经周刊》电子版主编刘春在友盟开发者沙龙上表示,“从创建开始到现在,大概有200万左右的广告收入完全是由iPad版创造的。”媒体期望建立媒体APP新的价值评估体系,掌握议价权;广告主投放广告则要看投资回报率(ROI),需评估和论证杂志APP的广告价值和广告效果。新游戏规则未确定前,期刊要学会给广告主讲新故事,数据就是故事的论据。

新生代市场研究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曾总结――一个想让广告主选择的新媒体一定要有以下内容组成的媒体价值呈现:受众特征描述清楚;定位以及能够帮助品牌实现的传播目的明确;广告效果可以证明;新媒体与其他媒体的辩证关系与属性差异能勾勒出来;针对广告主不同的传播目标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有典型的可参照的案例。

“数据”是这一切的基础。刊社首先应该呈现给广告主:APP覆盖多少用户,读者地理分布,广告浏览次数和时长,用户使用情况(打开哪些页面,看哪篇文章,使用哪些按钮或什么功能)……

APP用户行为分析、运营分析、推广效果分析等并不仅仅可为说服广告主所用,还可以成为杂志APP迭代升级的依据。杂志可借此改进用户体验,分析推广效果,增强稳定性等,适时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节奏。

这是媒体不可错过的APP时代

“现在互联网市场规模六百亿,移动互联网虽目前远小于此,但其增长趋势正以五倍十倍的速度增长”,蒋凡认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信息是完全流通的,鸿沟小很多。终端的普及速度,用户上网时间等基本要素都已具备,移动互联网市场已经开启,市场规模将是互联网的数倍。

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催生了海量的应用。蒋凡预计“今年整个移动应用市场规模有十倍的增长,明年最少五到六倍”。基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及终端的普及数量,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手机应用程序市场。蒋凡认为其中商业价值的挖掘只是时间问题。

以“科技改变生活”的友盟正是看准了这种机遇,自2008年一直在Google中国工作的蒋凡选择创业,2010年4月成立了“友盟”,并先后获得“创新工场”天使投资、经纬创投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投资。

这是媒体不可错过的APP时代。互联网时代,平面媒体这样的内容生产者因为传播手段落后而受制于人。在中国,众多的报纸、杂志,其内容被门户网站转载而只能收取微薄的费用;另一方面,广告收入份额也日益被新媒体挤占。现在,杂志出版商手里有了一棵与读者重修旧好的救命稻草。

去年六月有国外媒体报道数据显示,广告主向报纸和杂志支付的iPad应用广告费是普通网站广告费的5倍。这意味着发行商可以通过iPad重新吸引广告主的广告支出。现在,时尚、现代传播、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内品牌刊社正大力投入制作移动APP,这些期刊领袖正试图将自身的品牌价值、采编优势及资源优势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受众优势和精准、互动价值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进行深度整合,并从中找到商业价值,形成新的订阅、广告……的收益。

阅读类APP未遇冷

业界在关注阅读类应用在海量应用中地位和特质何在?

阅读类应用移动终端备受关注的功能之一。无论是iPad,还是kindle fire,这些终端王者在面世时都强调阅读功能。在苹果iOS 5也特别新增了Newsstand(报刊亭)功能。2010年苹果评选的十大应用,第一名即社会化阅读应用Flipboard;而友盟年初曾过国内Andriod数据报告,报告显示,阅读类应用在单次使用时长位居第一,遥遥领先于其它类别应用。

据市场调研公司comScore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平板电脑用户都会使用其平板设备体验游戏、视频、音乐服务,使用比例分别为67%、65%和62%。值得一提的是,用户会使用平板电脑阅读报纸和电子杂志以57%的比例紧随其后。57%的平板电脑用户至少每月会使用平板电脑体验杂志或报纸,而18%的平板电脑用户则每天都会体验。

阅读功能备受关注是利好消息,新媒体形势下,渠道和载体都发生了变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发行渠道并不在媒体手中控制着,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内容及品牌”,蒋凡认为对媒体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把纸媒核心优势转化成APP上的核心竞争力”。在友盟的沙龙上,环球网无线产品部主任马驰初发表了这样的观点:“环球时报的国际论坛和深度报道是我们最优势的频道,但报道深度并不在于篇幅,而在于思维的角度和价值观。”

纸媒做阅读类APP依旧面临诸多难题,定位、体验、推广……未来,媒体APP或会分化出更多创意和形态,那时,媒体集团会更符合应用开发商的角色。

APP应用服务:数据为先

读者正在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广告主希望尝试形式和效果更富体验性、互动性,更精准的新媒体广告。新媒体带来新游戏规则,也给传统媒体业者带来诸多新课题,媒体需要提供客户多层次的价值。复杂、专业的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后台,要做到有效、易用、实用,并非易事。

“现在苹果50%的应用都会接入我们的数据分析系统,国外也有一些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但他们专注于做国外市场,友盟的优势聚焦在了解本土市场,目前我们在国内没有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蒋凡介绍Flurry与友盟在应用分析领域基本模式相同,核心都是给APP提供移动应用统计分析工具,通过集成于应用中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即软件开发工具包)来收集应用的数据信息,为移动应用提供准确实时的应用数据分析。他们都支持开发者自定义事件(event)的统计,能很好地追踪用户的深入使用行为和特征等。

国内已有不少媒体使用友盟的服务,比如第一财经周刊、新京报、财经、财新、南都阅读器等。《第一财经周刊》iPad版两三个月前开始使用。其电子版主编刘春认为该系统反映了很多具体数据,比如读者地理分布,广告浏览次数和时长等。用户使用情况,包括打开哪些页面,看哪篇文章,使用哪些按钮或什么功能……蒋凡希望“未来能服务更多优质媒体,并与之更深入合作”。

蒋凡认为,刊社自行研发类似功能也可以,不过需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培养十几二十人的技术团队不足为奇。友盟目前总共六十多个人中有一半属于技术团队,这些人专注研发了一年多相关产品。相比于刊社而言,以移动应用统计分析工具起家的友盟,对需求把握更准,更富有经验。

当下,很多技术巨头都在推出自己的应用分析服务。据艾瑞《2011移动应用广告平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目前的数量已经达到30家以上,除了核心价值以整合分散的展示广告资源、为广告主提供大容量的广告库存的DSP(Demand Side Platform)公司(如:百分通联L-SENSE、有米、哇棒、多盟等)外,还出现了专门以提供广告智能管理和媒介价值优化功能的SSP(Supply Side Platform)公司(如:果合)等。

蒋凡认为,友盟相比以上公司是唯一以专业APP数据统计分析起家的,友盟要打造的是“专业的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与以上这些平台尚不构成直接竞争,甚至可能合作。就像全球知名互联网监测机构ComScore与Flurry合作,在其向客户提供的产品中,增加实时移动数据。

很多业界人士希望了解友盟与Flurry的区别。目前从支持平台角度来说,友盟支持iOS系统,Andriod系统,而历史更久远的Flurry除此之外还支持Java、Blackberry等平台。蒋凡表示,友盟在与Flurry业务方向有别:友盟面向华文市场,属于为国内开发者定制的移动开发平台,从反应速度等方面更具优势。其市场本地化更成功,目前服务于超过8000个Android和iOS应用开发商,涵盖超过15000款应用。

此外,友盟支持分发渠道统计,很适合国内的推广手段,在核心产品基础上,友盟则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应用开发服务,提供“开发工具”和“应用联盟”产品。开发工具能帮助APP开发者节省时间和精力,提供类似自动更新、错误报告分析、用户反馈、在线参数设置、SNS分享等;应用联盟包括“交换网络”和“广告管理”,帮助APP发展新用户,使广告位的价值最大化。另外,友盟每季度都会关于“iOS”和“Android”系统的数据报告,给开发者提供移动应用市场参考。

从收费情况来看,Flurry日前已开始尝试收费模式(推出Re-Engagement工具,每次有用户通过其工具点击链接打开应用,开发者需支付50美分的费用),而友盟暂时没有推出收费类工具。

但是,像友盟提供的此类专业APP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媒体或其它应用开发者而言,好则好矣,付费的意愿又有多强?友盟在“短期先不指望赢利”的资本支撑后,是否能走出一条赢利之路?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移动互联网广告爆发前

移动应用的高速发展也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告营销打开了一片蓝海。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前景看好,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7.4亿元,2012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5.2亿元。

“移动互联网广告”当下炙手可热,蒋凡认为整个产业链的形成需要时间,“真正的爆发有很多基本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数量、广告主认可、带宽等”。对于友盟自身而言,一脉相承地做移动互联网广告是必然的,友盟的“应用联盟”服务可谓其进军移动互联网广告的风向标。该移动应用广告解决方案包含两部分,一是自主广告管理及数据统计,二是不同应用之间的交叉推荐。据友盟介绍,目前已有几百家应用加入了应用联盟,尝试了交叉推荐服务。但友盟并不急于转型,而是在等待移动互联网广告爆发的“市场时间点”。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13篇

本刊记者梁健航 实习记者陈喆整理

10月16日下午,长江商学院、亚太华商发展促进会、时代华商教育中心在广州新天希尔顿酒店举办“2014新互联网思维与商业模式突围”论坛,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战略学教授滕斌圣做主题演讲,就互联网思维与商业模式创新阐释自己的见解。

阿里巴巴上市前,有人问我,对它的估值怎么看。我说,哪怕它到2500亿美元,都不算离谱。当时大家质疑,认为是虚张声势,1000多亿美元就差不多了。但上市第一天,按照最高股价,达到2450亿美元。可见,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不管你承认与否,你做实业,辛辛苦苦几十年积累的东西,别人在互联网领域,可能几年就可以达到。

现在对于企业家来说,更要做出深度,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有宽度。但你在做深度的同时,你要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这就是所谓的“做风口的猪”。做风口的猪并不容易,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做到。但如果你不观察风往哪儿刮,不看风口在哪里,尤其不看别人在风口是怎么飞起来的,你可能就会越来越落后。到一定的时候,你想要转型都为时太晚。这也是我们现阶段要思考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原因。

长江商学院校友在广州做了个著名企业--唯品会。这几位校友之前没怎么涉足互联网行业,后来他们意识到,既要有模式创新,又要走互联网的路,就一起投资创办了唯品会。去年一年,唯品会股价翻了8倍。

这些原本与互联网不沾边的人,在模式创新之后,通过灵活的市场手段,已经做到200多美元一股的规模。可见互联网并不只属于马云和马化腾,我们在互联网行业都大有可为。

网络与大数据

大家知道摩尔定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生产率每年提高0.2%。工业革命之后,这个数字达到了2%。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个数字可能翻十倍,我们从慢车道进入快车道,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

据《华尔街日报》总结,这种变化是源于三种技术的结合: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和无线网络。而大数据分析的实现,又与无线网络密不可分。我在20世纪90年代读博士的时候,也有所谓的大数据——几百家公司,几十年的数据,十几个变量,乘起来就是几万个数据点,然后用统计软件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在当年是最前沿的大数据分析。而如今,动辄是几亿个数据点。

比如美国有位教授,以前觉得机票早订比较便宜,后来偶然发现有时临近再订反而便宜。于是,他索性办了一个网站,只要给出航班时间和飞行地点,就可以根据过去几亿个数据点的规律,免费建议你是提早3天订,还是提早3个星期订。用了他这个网站的人,平均每一单节省50美元。现在有人说要用过去20届世界杯的数据预测比赛结果,那简直是开玩笑——才几千个、几万个数据点,你怎么保证有效性呢?

所以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数据分析总是很有限的。之前发生的事,你不刻意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现在是,你不刻意把它抹掉,就一定会被记录下来。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有些人做的业务,在传统经济时代是很难发展的,但在互联网时代就有了发展的可能。有个校友跟我说,我在天猫每单生意能卖到4万元。我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是卖皮草的。我就很奇怪,你不做实体店,如何在网上找到那些相信你并愿意出高价购买的人呢?他说,很简单,有公司根据网民的上网记录等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哪些人是潜在的网上买家,他打包买下这些用户数据,相应地推送广告。这样的方法非常有效,一年可以轻松做到几亿元。

IBM一位高管告诉我,他们帮助纽约市警察局持续降低了纽约市的犯罪率。他们把纽约市上百年的犯罪记录拿出来,分析每天在哪个街区可能发生怎样的犯罪,然后相应地安排警力,进行防范,效果很明显。所以大数据并非只有高科技行业才能运用,警察这样的传统领域同样可以运用。

近年来,电子商务显示出了压倒性的优势,正是因为它的背后有云计算这样的技术因素。以前公司想要进行数据分析,必须建立足够稳定的服务器,现在有了云计算,计算能力本身就像电一样,打开电门即可使用,然后月底结算。现在计算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资源。好莱坞电影公司做动画渲染,自己的计算能力不够,怎么办呢?他们就借用阿里巴巴的计算能力。因为阿里巴巴有足够多的服务器,而这些服务器深夜多处于闲置状态,正好与美国的需求对接。因此,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共享计算能力。

智能制造

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是与智能制造相结合的。通过3D打印技术,你可以将生产的产品直接打印出来,而不是传统的先做模具再生产。这一点可怕在哪里呢?它有可能颠覆很多中国公司。很多中国公司的立足点,是基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优势,即将规模优势转换为成本优势。一旦智能制造技术成熟,中国公司的规模经济,可能就不再有优势。

大家知道长尾理论:整个市场需求可以画成一条曲线,前端的几个型号可以满足80%的人的需求,尾巴部分很长,但只包括20%的人的需求。中国企业以往都是满足80%的人,但未来这条曲线可能就不再是“二八”比例,而是变成比较平的一条曲线,企业要从“用几个型号生产几百万台”变为“用几百个型号生产几百万台”。

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互联网使得长尾销售成为可能。比如亚马逊是从卖书起家的,书店不会卖的非畅销书,放在网上就可以很好地销售。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使得长尾生产更有效率。匹克CEO许志华跟我说,他们在网上做鞋的个性化定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选项,设计一双独一无二的鞋,价格是300~500元,与标准化生产的运动鞋售价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个性化定制时代已经来临,而且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但是个性化是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唯一打法呢?苹果和小米的做法是,每年就出一款手机,也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要,卖出几百万台。这就是互联网思维有意思的地方,既可以让你一款手机卖出几百万台,也可以逼着你往长尾的方向发展,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让你的选择更多样化。

互联网思维

有人说,互联网是整个生态圈的打造方式,它是一种思维,而不是一种技术。把它当做技术,是看低了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的常用要素包括:把握互联网一代的消费心理,将消费者意见社会化,开放式产品开发,围绕杀手应用制造故事,种子用户和粉丝经济,以及口碑式雪崩。尤其是互联网的造势能力,在非互联网时代是很难想象的。而且互联网可以把原来很多不相关的要素组合到一起,形成一种快速的跳跃。

互联网思维可以重塑传统的商业价值链,包括企业互联网化、业务互联网化、销售互联网化、传播互联网化等。小米手机,一开始利润主要来自于硬件,未来则一定是来自于不断更新的软件服务。比如用户用小米手机玩游戏,这才是小米可以持续依靠的,以后小米手机本身哪怕不挣钱,贴钱都可以。就像小米“盒子”,或者互联网电视一样,收费来自于购买之后的服务。作为厂商来看,他们的成本和利润结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经常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他们需不需要在淘宝天猫上开店。很多人说,我们企业做了十多年,有自己的工厂、品牌,品质也有保障,但是做到几个亿就上不去了,而对手几年就在天猫上做得比我们大,我们应该赶紧入驻天猫吗?

我的回答是:第一,你现在在天猫开店,就好像刻舟求剑一样,已经晚了。这是过去5年应该做的事,不是说现在不能做,但是你已经没法弯道超越了。第二,晚做比不做要好,因为你总要以某种方式介入和尝试,否则下一个弯道出现的时候,你就不在道上。

平台化是互联网时代创新的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就是电商。电商层面有线上线下O2O,在这一方面能够琢磨清楚的企业,几乎没有。第三个层面是P2P,这更是处于混沌状态。而且从第二个层面切入,进入第三个层面,才是可能的机会。理想状态是马化腾所说的,整个企业按照互联网思维方式打造。

如果O2O要做好的话,线上线下要达到平衡,线上包括用户交互、友好的界面、全流程信息的透明性,线下则是实体店体验、便捷的物流、售后服务。但真要做好是很难的。

寻找突破点

彼得德鲁克十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因为商业模式打破的是三个层面,分别是产品层面、用户层面和渠道层面,而不只是在一两个纬度上的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有些方法比较理论化。我个人认为用盲人摸象的方法,会更合理一些。比方说,从价值链定位、盈利模式、业务模式、渠道模式、组织模式等方面入手——这几个方面很有可能成为突破点。

商业模式创新,最难的恰恰在于选择突破点。它是一个“点-面-平台”三部曲。最先的突破“点”,往往不讨好,但达到“面”之后,就会广泛很多,当变成了“平台”,就可以把可以获利的项目都放进去。比如神舟电脑,就是从原材料购买这个点切入的。而史玉柱的盛大网络,则是围绕收费方式突破,开启了“花钱买装备”的模式。所以,创新的点其实非常多,就看你怎么寻找。找到创新的点并切入之后,再对整个价值链进行调整。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14篇

20多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中,包括一批技术方面的成就。目前,在世界互联网企业前10强中,我们占了4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我去看了“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来自全球的250多家企业展出的10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中,我们也占了不少,这令人高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互联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产业实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术上。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核心技术要取得突破,就要有决心、恒心、重心。有决心,就是要树立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有恒心,就是要制定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纲要,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遵循技术规律,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咬定青山不放松。有重心,就是要立足我国国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紧紧围绕攀登战略制高点,强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任务部署,把方向搞清楚,把重点搞清楚。否则,花了很多钱、投入了很多资源,最后南辕北辙,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什么是核心技术?我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这些领域,我们同国外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能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很有可能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我国网信领域广大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要树立这个雄心壮志,要争这口气,努力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正所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基础较好,在一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市场空间很大,有条件有能力在核心技术上取得更大进步,关键是要理清思路、脚踏实地去干。

第一,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推动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很复杂、很难治理,不如一封了之、一关了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国开放的大门不能关上,也不会关上。我们要鼓励和支持我国网信企业走出去,深化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到“国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覆盖到哪里”。外国互联网企业,只要遵守我国法律法规,我们都欢迎。

现在,在技术发展上有两种观点值得注意。一种观点认为,要关起门来,另起炉灶,彻底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靠自主创新谋发展,否则总跟在别人后面跑,永远追不上。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开放创新,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自己的技术,不然也追不上。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都绝对了一些,没有辩证看待问题。一方面,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

我们不拒绝任何新技术,新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不拒绝。问题是要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哪些是可以同别人合作开发的,哪些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的根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办大事。近年来,我们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的钱不少,但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我看,主要问题是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要围绕国家亟需突破的核心技术,把拳头攥紧,坚持不懈做下去。

第三,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技术要发展,必须要使用。在全球信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整合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最终结果,不应只是技术报告、科研论文、实验室样品,而应是市场产品、技术实力、产业实力。核心技术脱离了它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上下游不衔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场。

科研和经济不能搞成“两张皮”,要着力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经过一定范围论证,该用的就要用。我们自己推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应用中出现一些问题是自然的。可以在用的过程中继续改进,不断提高质量。如果大家都不用,就是报一个课题完成报告,然后束之高阁,那永远发展不起来。

第四,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要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合号吹起来,也就是要把最强的力量积聚起来共同干,组成攻关的突击队、特种兵。我们同国际先进水平在核心技术上差距悬殊,一个很突出的原因,是我们的骨干企业没有像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那样形成协同效应。美国有个所谓的“文泰来”联盟,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只配对英特尔的芯片。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强强联合比单打独斗效果要好,要在这方面拿出些办法来,彻底摆脱部门利益和门户之见的束缚。抱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想法,抱着自己拥有一亩三分地的想法,形不成合力,是难以成事的。

一些同志关于组建产学研用联盟的建议很好。比如,可以组建“互联网+”联盟、高端芯片联盟等,加强战略、技术、标准、市场等沟通协作,协同创新攻关。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在这方面,既要发挥国有企业作用,也要发挥民营企业作用,也可以两方面联手来干。还可以探索更加紧密的资本型协作机制,成立核心技术研发投资公司,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既解决上游企业技术推广应用问题,也解决下游企业“缺芯少魂”问题。

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风险隐患,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部级、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这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难题,我们当然也不例外。

面对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各方面齐抓共管,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第一,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理念决定行动。当今的网络安全,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二是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信息技术变化越来越快,过去分散独立的网络变得高度关联、相互依赖,网络安全的威胁来源和攻击手段不断变化,那种依靠装几个安全设备和安全软件就想永保安全的想法已不合时宜,需要树立动态、综合的防护理念。三是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只有立足开放环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互动、博弈,吸收先进技术,网络安全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四是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没有绝对安全,要立足基本国情保安全,避免不计成本追求绝对安全,那样不仅会背上沉重负担,甚至可能顾此失彼。五是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这几个特点,各有关方面要好好把握。

第二,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物理隔离”防线可被跨网入侵,电力调配指令可被恶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窃取,这些都是重大风险隐患。不出问题则已,一出就可能导致交通中断、金融紊乱、电力瘫痪等问题,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第三,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网络安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个技术漏洞、安全风险可能隐藏几年都发现不了,结果是“谁进来了不知道、是敌是友不知道、干了什么不知道”,长期“潜伏”在里面,一旦有事就发作了。

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正所谓“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检查,摸清家底,认清风险,找出漏洞,通报结果,督促整改。要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要建立政府和企业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把企业掌握的大量网络安全信息用起来,龙头企业要带头参加这个机制。

有专家反映,在数据开放、信息共享方面存在着部门利益、行业利益、本位思想。这方面,要加强论证,该统的可以统起来,发挥1+1大于2的效应,以综合运用各方面掌握的数据资源,加强大数据挖掘分析,更好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风险防范。这项工作做好了,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民众都是有好处的。

第四,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要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层级、保护措施。哪些方面要重兵把守、严防死守,哪些方面由地方政府保障、适度防范,哪些方面由市场力量防护,都要有本清清楚楚的账。人家用的是飞机大炮,我们这里还用大刀长矛,那是不行的,攻防力量要对等。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目前,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我们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特别是我们倡导尊重网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赞同。

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我说过,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干一番大事业,就要有这种眼界、这种魄力、这种气度。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对我国来说,改革开放初期,资本比较稀缺,所以我们出台了很多鼓励引进资本的政策,比如“两免三减半”。现在,资本已经不那么稀缺了,但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依然稀缺。我们的脑子要转过弯来,既要重视资本,更要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网信领域可以先行先试,抓紧调研,制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办法。

互联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早年在正定县工作时,为了向全国一流专家学者借智,专门聘请华罗庚等专家学者给我们县当顾问,有的亲自到正定指导工作。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要有国家担当、社会责任,为促进国家网信事业发展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心底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平台。

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培养网信人才,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钱,请优秀的老师,编优秀的教材,招优秀的学生,建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互联网有哪些优势范文第15篇

如何增强网上宣传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好地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网上舆论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身为湖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网信办主任的卿立新为之不断努力的思考方向。

地处内陆,湖南拥有超过3000万网民和13万家网站,是互联网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重大突发舆情事件频发多发高发的舆情大省。早在2006年,卿立新就开始研究互联网并撰写了《关于网络舆论的几个问题》一文,后来该文成为湖南省内党员干部学习如何应对互联网挑战的参考材料之一。

2008年,卿立新走上湖南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的领导岗位,亲历了湖南互联网发展的每一段重要历程,感到了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带来的巨大压力,也领略了管网用网的独特魅力。“我们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形成了能吃苦、会战斗,善于创新、敢于管理、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网信精神的生动实践。”卿立新说。

顺势而为:群众工作 全新升级

2015年9月23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芷江县局接待来访群众时指出,在信息化时代,群众工作和工作要积极“触网”,走“互联网+”的路子,依托网上的平台,科学运用“大数据”,“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卿立新看来,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指出了“互联网+群众工作”的意义、内涵和方向,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2009年以来,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开展群众工作,支持红网在全省开通了分站、手机报和互动栏目,把最偏远的民生问题摆到领导最贴近的案头上来解决,打造了一条疏导网上民意的最短路径。如今,红网“问政湖南”“百姓呼声”栏目已成为人民群众有诉求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地方,成为各级党政部门了解群众心声、回应群众诉求的网上“直通车”,全省14个市州、115个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已在红网认领办理网民留言,累计为网民群众提供各类咨询服务18万多次,协调监督解决民生问题12万多个。

“群众在哪里,政务服务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2015年12月21日上午,湖南首个全省层面的政务微信平台“湖南微政务”正式改版上线运行,平台由湖南省网信办主办、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站在‘互联网+’的时代风口,群众工作赢来了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要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推动信息技术的新载体、新手段、新成果在群众工作中的运用,全力打造‘互联网+群众工作’的升级版。”卿立新说。

差异发展:三端多微 立体融合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作为全国12个互联网发达地区之一,湖南现有红网、华声在线、芒果TV、星辰在线、尚一网、衡阳新闻网五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湖南日报“新湖南”、红网“时刻”新闻、湖南广电移动客户端三大媒体客户端以及一批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

对此,卿立新表示,湖南作为中部内陆省份,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媒体融合道路。“根据当前实际,要积极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的媒体融合战略,构建‘三端多微’的发展格局。”

对于这个媒体融合战略,卿立新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红网、华声在线、芒果TV网“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以三大媒体客户端为重点平台,以一批垂直化、专业化、特色化公众号为重要支撑,通过大小结合、差异发展,形成层次分明、优势互补、功能多样的新媒体传播格局。

如今,红网、华声在线排名全国省级新闻网站前列;“新湖南”和“时刻”新闻客户端上线一年以来,用户数量均已突破1000万;芒果TV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5亿,位列“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第79位和全国视频网站前五强,芒果TV移动客户端上线不到1年,用户数已经突破3亿。

同频共振:解疑释惑 凝心聚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的颠覆性和信息选择的自主性,带来了正面信息的有效流动难题。正面宣传的正能量从哪里来?

这些年来,湖南省委网信办整合湖南卫视和红网等媒体平台,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整合传播、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同频共振的路子,成功打造了《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书记去哪儿》《小康路上》等多个走红网络、影响全国的正面宣传热词品牌,让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借助互联网获得前所未有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县委大院》在红网的专题点击量达近3千万人次,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报告显示,超95%的跟帖为正面言论,这些古旧的县委大院,被网民亲切地称为“最美县委大院”;《绝对忠诚》网上总点击量超2亿人次,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千万人次,《人民日报》连续3天发表评论员文章为其点赞,称其唱响了一个时代的“绝对价值”;《湖南好人》用镜头定格了一组30多年前奋斗在改革一线的老县委书记、老县长的“群雕像”,引发300多家网站聚焦报道,网上总点击量超过1亿人次,让这些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