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

信用风险的管理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衍生工具;作用机制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在资金的出借者与资金的借入者所签合约的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它是指由于借款人不能履约或不能完全履约而造成的风险,这既包括因借款人不履行约定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也包括因借款人履约条件的变化而使出借者的实际收益背离其预期收益。

信用风险是各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对各国的经济生活等众多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信用风险对微观主体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给市场参与者造成损失;另一方面,信用风险也会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秩序混乱。因此,有效的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无论是从金融或非金融机构的利益与安全出发,还是从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考虑,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信用衍生工具

20世纪80年代末,持续动荡的金融市场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使各国银行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挑战。1992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年会上信用衍生工具被首次正式提出,并成为一种可以分散、转移和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自信用衍生金融工具诞生之日起,由于它特殊的性质获得了各国金融机构的青睐。

根据ISDA 的定义,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系列建立在基础资产上的、用于分散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一种金融双边合约,合约中支付的资金是参照某一特定信用方的信用状况来划定的,而与该信用方面对的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无关。信用衍生工具的实质就是将市场风险中的信用风险分离出来,并以一定的代价转让给其他机构投资者,以此来达到降低自身信用风险暴露水平的目的。

信用衍生产品能够增加信用风险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通过该交易,交易者可以达到重构信用风险和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因此,当前在国际上,信用衍生工具已被认为是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它的运用使信用风险的管理从回避风险方式(消极、被动)转变为组合风险管理方式(积极、主动)。

三、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作用机制

信用衍生品的交易通常是交易买方向交易卖方支付一笔与标的资产相关的费用,该费用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是浮动的,如果信用事件发生,信用买方则必须按照合约规定的方式向信用卖方赔偿损失。根据不同的转移风险结构,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分为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和信用联系票据三种,它们在转移、分散和对冲信用风险中具有不同的内在机制。

(一)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是最早推出的信用衍生工具,它主要是针对违约风险进行管理的衍生金融产品,其交易份额在国际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上排列首位。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双边金融合约,即交易双方以标的资产的信用状况达成协议,其中合约的购买者是违约风险的购买者,合约的转让者是违约风险的出售者。违约互换的购买者向违约风险的出售者定期支付以名义本金的固定基点数计算的费用,以此来避免信用事件发生时产生的损失,同时,违约风险的出售者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一旦相关违约事件发生,便向购买方赔付该事件带来的损失。

信用违约互换与传统的信贷担保相类似,但它所涉及的范围却比信贷担保宽泛很多。因为信贷担保只有在违约事件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赔偿,而信用违约互换得到赔偿所涵盖的违约事件很多,比如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下降或者被认为不能偿付等。

信用违约互换的最大功能是将信用风险进行转移。通过这一功能,风险的购买者在不出售标的资产的情况下就能够有效的规避信用风险,这样带来的好处是购买者可将闲置的大量资金投入到其它能使他获益的领域中去;同样,信用风险的出售者也能在不拥有该项资产的情况下获得该资产的收益。

(二)总收益互换

总收益互换是在总收益支付者与接受者之间建立的双边金融合约。在总收益互换合约中,标的信用资产的总收益通常是以某个固定利率为基础的,如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LIBOR),即总收益等于固定利率与标的信用资产市场价值变化之和。在交易过程中,总收益支付者将合约中规定的第三方参考资产的总收益支付给接受者,其中总收益包括标的资产的所有资本收益和利息、费用;同时,总收益的接受方将约定的融资成本和标的资产损失支付给支付方。

不同于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并不只针对信用互换。因为对信用资产总收益产生影响的除了信用风险以外,还包括例如利率、汇率等因素。因此,总收益互换能使支付方在转移出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将其他市场风险都随之转移了。

总收益互换对交易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双赢的交易。一方面,对总收益支付方来说,他们可以在不出售标的资产的情况下将信用风险与其它的市场风险转移出去,同时获得固定利率与市场差价之和;另一方面,对总收益的接受方而言,他们可以在不购买基础资产的情况下获得该资产的经济利益,并且通过该合约,他们可以在不承担一般贷款中的成本和管理负担的情况下,提供合成贷款。

(三)信用联系票据

信用联系票据是一种结构化的票据,它是在结合了普通固定收益证券和其它信用衍生工具的条件下产生的。该票据在发行时通常会注明其本金与利息的支付与约定的标的资产的信用状况相联系,当标的资产出现违约时,该票据不能够获得全额的本金支付。

在信用联系票据交易中,信用联系票据的发行人即为该信用保护的购买方,他们通过发行与标的资产相关联的有价证券来达到对冲信用风险的目的;相对应,信用联系票据的投资人即为信用保护的出售方,他们按发行价格买入这些票据,并且在约定的有效期内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直到该票据到期或约定的信用事件发生。如果约定的信用事件没有发生,投资者可以在票据到期时获得该票据的全部名义价值;相反,如果发生了相关违约事件,那么在发行人停止付息的同时,其还有权向投资者索取一定的或有补偿,用于弥补其资产的损失。

相比信用违约互换和总收益互换,信用关联票据将信用风险隐藏在关联票据赎回价格的变化中。同时发行人在发行票据之时便可获得一笔现金,这相当于投资人提前向发行人支付了一笔贷款,这可以被看成是对参考信贷的信用担保。同时,信用关联票据可以满足一些不能从事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机构投资者的需要。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袁东明,任晶晶.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银行信用风险[J].河南社会科学,2003(9):106-110.

[2]黄娴静.信用衍生品与信用风险管理[D].复旦大学,2008(5).

[3]高广智.衍生金融工具与信用风险管理[J].金融广角,2005(4):74-75.

[4]王泽宇.信用衍生工具与信用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10).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2篇

信用风险是在资金的出借者与资金的借入者所签合约的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它是指由于借款人不能履约或不能完全履约而造成的风险,这既包括因借款人不履行约定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也包括因借款人履约条件的变化而使出借者的实际收益背离其预期收益。信用风险是各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对各国的经济生活等众多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信用风险对微观主体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给市场参与者造成损失;另一方面,信用风险也会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秩序混乱。因此,有效的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无论是从金融或非金融机构的利益与安全出发,还是从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考虑,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信用衍生工具

20世纪80年代末,持续动荡的金融市场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使各国银行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挑战。1992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年会上信用衍生工具被首次正式提出,并成为一种可以分散、转移和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自信用衍生金融工具诞生之日起,由于它特殊的性质获得了各国金融机构的青睐。根据ISDA的定义,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系列建立在基础资产上的、用于分散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一种金融双边合约,合约中支付的资金是参照某一特定信用方的信用状况来划定的,而与该信用方面对的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无关。信用衍生工具的实质就是将市场风险中的信用风险分离出来,并以一定的代价转让给其他机构投资者,以此来达到降低自身信用风险暴露水平的目的。信用衍生产品能够增加信用风险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通过该交易,交易者可以达到重构信用风险和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因此,当前在国际上,信用衍生工具已被认为是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它的运用使信用风险的管理从回避风险方式(消极、被动)转变为组合风险管理方式(积极、主动)。

三、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作用机制

信用衍生品的交易通常是交易买方向交易卖方支付一笔与标的资产相关的费用,该费用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是浮动的,如果信用事件发生,信用买方则必须按照合约规定的方式向信用卖方赔偿损失。根据不同的转移风险结构,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分为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和信用联系票据三种,它们在转移、分散和对冲信用风险中具有不同的内在机制。

(一)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是最早推出的信用衍生工具,它主要是针对违约风险进行管理的衍生金融产品,其交易份额在国际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上排列首位。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双边金融合约,即交易双方以标的资产的信用状况达成协议,其中合约的购买者是违约风险的购买者,合约的转让者是违约风险的出售者。违约互换的购买者向违约风险的出售者定期支付以名义本金的固定基点数计算的费用,以此来避免信用事件发生时产生的损失,同时,违约风险的出售者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一旦相关违约事件发生,便向购买方赔付该事件带来的损失。信用违约互换与传统的信贷担保相类似,但它所涉及的范围却比信贷担保宽泛很多。因为信贷担保只有在违约事件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赔偿,而信用违约互换得到赔偿所涵盖的违约事件很多,比如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下降或者被认为不能偿付等。信用违约互换的最大功能是将信用风险进行转移。通过这一功能,风险的购买者在不出售标的资产的情况下就能够有效的规避信用风险,这样带来的好处是购买者可将闲置的大量资金投入到其它能使他获益的领域中去;同样,信用风险的出售者也能在不拥有该项资产的情况下获得该资产的收益。

(二)总收益互换

总收益互换是在总收益支付者与接受者之间建立的双边金融合约。在总收益互换合约中,标的信用资产的总收益通常是以某个固定利率为基础的,如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LIBOR),即总收益等于固定利率与标的信用资产市场价值变化之和。在交易过程中,总收益支付者将合约中规定的第三方参考资产的总收益支付给接受者,其中总收益包括标的资产的所有资本收益和利息、费用;同时,总收益的接受方将约定的融资成本和标的资产损失支付给支付方。不同于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并不只针对信用互换。因为对信用资产总收益产生影响的除了信用风险以外,还包括例如利率、汇率等因素。因此,总收益互换能使支付方在转移出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将其他市场风险都随之转移了。总收益互换对交易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双赢的交易。一方面,对总收益支付方来说,他们可以在不出售标的资产的情况下将信用风险与其它的市场风险转移出去,同时获得固定利率与市场差价之和;另一方面,对总收益的接受方而言,他们可以在不购买基础资产的情况下获得该资产的经济利益,并且通过该合约,他们可以在不承担一般贷款中的成本和管理负担的情况下,提供合成贷款。

(三)信用联系票据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信大数据;信用风险管理;信用评分;可替代数据;数据共享

1引言

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的部级金融基础设施,对降低交易成本、管理信用风险、促进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通知8家民营征信机构准备个人征信业务以来,资本市场、互联网大数据公司、金融机构纷纷尝试个人征信业务。国内的征信业刚刚起步,现有征信系统虽然已经有基本的架构,但是覆盖人群和服务有限,需要多层次的征信体系才能够满足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下消费金融的需要。从国外征信业的实践来看,电信数据由于具有“先用后买”的授信特性,而且在覆盖度和鲜活性方面都有优势,成为除传统信贷数据之外进行信用评估的重要替代数据。因此,电信大数据也成为国内征信业发展中的关注热点。目前,除了民营征信机构积极尝试电信大数据的应用之外,我国的三大主要电信服务商均已在征信领域有所行动:2016年1月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和招商局集团合作,在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了试金石信用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的天翼征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2015年5月获得企业征信牌照,2015年3月推出个人信用评分,拥有中国电信和翼支付积累的丰富大数据;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也在积极筹备征信相关的一些基础工作。

2电信运营业务中的征信问题

电信运营商自身的业务也存在和银行信贷类似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如手机或电话话费的预售类(后付费)信贷业务、通信话费的催收、电信服务申请中的防欺诈等。相比银行信贷的征信问题,电信运营商的征信业务涉及的金额较小,客户多而且更加分散。在欧美发达国家,电信运营商一直就是传统征信机构的服务对象,例如全球第二大征信机构艾克飞(Equifax)在2014年的征信业务收入中,有6%来源于电信运营商。国外的电信运营商解决消费者征信问题主要通过3个途径:利用电信运营商内部的行业协会建立自己的消费者征信数据库,提供相关的征信服务,通过各个分散的运营商之间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降低成本;根据信用的相关性,借用传统征信机构的信贷征信信息进行风险管理服务,由于金融信贷的信用更重要、最可靠,因此可以自然延伸到电信领域的信用;与数据服务商合作,根据电信数据开发消费者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2.1电信行业内的信用风险管理2

2.1.1基本概况

在美国,电信运营商每年的坏账损失(拖欠通信花费)达到10亿美元。为了减少这种消费者信用风险,在多年前,具有商业远见的多家电信公司高层们联合组建了全国电信和公共事业消费者信息交换中心(NCTUE)。全国消费者电信数据交换中心(NCTDE)建立之初只包括电信行业企业,后来付费电视和公共事业服务公司也陆续加入,使其发展成为会员制的公司。会员之间共享消费者的数据,识别高风险消费者。

2.1.2NCTUE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长途电话的商业信用风险经理和西南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联合成立了全国电信信用组织,想共同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数据库。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非盈利机构——全国电信数据交换中心(NTDE)于1993年诞生了。1994年,艾克飞成为NTDE的数据技术厂商,1995年数据库可以使用。1997年,经美国司法部批准,NCTDE成立,选择数据处理和服务经验丰富的艾克飞作为承建商。2002年NCTDE和艾克飞正式签订合同管理数据库,同年美国司法部批准电信数据和公共事业数据合并为一个数据交换中心——NCTUE,随后37家公司加入了NCTUE,包括2003年付费电视的加入。2009年,艾克飞和NCTUE建立了新的NCTUEplus数据库,将成员机构提供的交易级别账户信息添加其中,对已有的仅存储负面信息的数据库进行编程改造,成为存储包括征信信息在内的综合信息的工具,可以满足更好的决策需求。NCTUEplus数据库整合了成员机构的所有账户数据,可以和传统的征信文件一起应用,这个工具可以给成员提供360°的消费者视图,在客户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做出可盈利的风险决策。目前,NCTUE的成员机构包括全国性的、区域的和当地的公司,覆盖了有线电视、电力、煤气、互联网、市话、长途电话、卫星电视、水等行业。NCTUE有3.42亿条消费者记录(其中的2500万消费者没有信用记录),包括电信、水、电、煤气等新申请、账户历史、偿还历史、违约和欺诈等60多种数据。NCTUE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一个提供运营商数据和公共数据的特殊征信机构(specialcreditreportingagency,SCRA),受美国联邦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onsumerFinancialProtectionBureau,CFPB)监管。

2.1.3NCTUE的征信服务

NCTUE作为一个特殊的征信机构,能够在客户服务申请中帮助电信运营商审查新的消费者,检查其是否存在通过未付款账户来减少损失、增加盈利的情况,目前主要提供信用报告,尚未提供基于信用报告的信用评分。通过加入NCTUE,成员可以在减少风险方面获得25%的提升,成员可以享受以下服务:确认一个新的申请者在其他成员公司是否有明显的未付余额(unpaidbalance)和由于未付款而关闭的账户(unpaidclosedaccount);确定包含复制和无效的社会保障号的欺诈申请;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准确的账户押金,根据消费者的电信征信报告,做出是否需要消费者缴纳服务保证金的决策;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取更新的地址信息,加强跟踪客户和收债的效果,可以使用艾克飞的信息交换搜索(Equifaxexchangesearch)服务的客户追踪解决方案;收到管理报告,观测未付款账户的变化,分析偿还特征,进行账户审查、活动分析等;当数据库中因未还款而关闭的账户信息和新的客户服务申请信息匹配时,自动给会员机构提示;数据交换可以通过在线和批处理的方式进行。上述服务都是基于消费者的信用报告,这些成员的权限不同,分为成员(member)、附属成员(affiliatemember)和助理成员(associatemember)3类,根据级别的不同享受到的服务也不同。

2.1.4为个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由于受到美国联邦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监管,NCTUE也比较注重维护消费者权益,满足合规性要求。NCTUE的电信信用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供成员机构使用的,相当于央行征信系统的机构版;一种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相当于央行征信系统的个人版。NCTUE每年免费向消费者提供一次信用报告。在12个月之内出现负面信息,或是被查询超过8次的账户,也可以获得免费的信用报告,额外查询的费用为每份8美元。当消费者反映报告信息存在问题时,NCTUE会和数据源一起调查数据问题。

2.1.5信息共享机制的形成

NCTUE规定:如果会员机构需要从NCTUE获得数据,就必须贡献出该机构的数据。对于一些成员机构来说,在提交数据时存在泄露自己客户信息的顾虑。但是如果没有共享客户信息,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共享信息的8倍之多,最后博弈的结果通常是,会员机构清楚地认识到NCTUE的价值,形成了信息共享的机制。对某个会员公司10年来的信用风险损失进行分析,可以发现53%都是由于消费者中断了服务,这其中的大部分消费者没有押金来偿还账单,同时,70%的损失没有进入催收环节。这项研究证明了NCTUE的消费者信息共享模式可以有效地对电信运营商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

2.2风险决策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电信服务的消费者分散而且数量众多,涉及的服务金额比较少,所以需要进行自动化、批量化的自动风险决策。和需要人工审阅的信用报告相比,信用评分是电信运营商进行风险管理的不错选择。由于消费者信贷信用评估和电信服务的信用评估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许多电信运营商直接利用传统征信机构提供的FICO信用评分①(基于银行信贷)进行决策,例如如果消费者的FICO评分超过了620分,则可以获得手机话费授信服务,即免押金;而低于620分的消费者就需要交押金获得服务;低于550分的消费者无法获得服务。征信服务只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每个电信运营商可以根据FICO信用评分自己制定风险决策规则。另外,三大征信机构根据电信运营商的征信需求,纷纷开发了服务于电信运营商的消费者信用评分,这种信用评分的数据不是基于银行信贷,而是基于NCTUE的信用报告和电信运营商本地的数据。艾克飞的早期违约评分特别为电信行业设计,利用了多源模型,合并了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信息、负面公共记录信息和交易数据,能够对电信行业的偿还和违约行为进行预测,特别是预测最初4个月消费者不付款的可能性,筛选出不愿意付款的消费者。类似地,环联(TransUnion)公司开发出了TransUnion通信模型,益博睿(Experian)公司也开发出了TEC信用评级模型,利用征信数据评估客户。

2.3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除了直接利用从传统征信机构获得的基于银行信贷数据的FICO信用评分和三大征信机构为电信运营商量身定制的电信信用评分之外,电信运营商还使用一些数据服务商提供的消费者信用评估。美国的电信数据公司Tiaxa提供的信用快充服务就非常具有代表性。Tiaxa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为移动通信市场提供基础设施、清算中心和增收服务,提高预付费用户群的管理效率,并为世界各地的主要运营商增加收入。Taxia的在线信用快充服务是专门为预付费用户设计的,功能是当其可用余额不足时,提供信用金额充值服务。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Tiaxa采用专有的评分方法与运算规则(该评分技术申请了专利),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分类和评分,确定每位用户的合理信用额度。用户使用该服务之后,可利用Tiaxa提供的额外信用金额防止通话或数据会话中断。当用户充值时,其已使用的信用金额将得到补偿。目前Taxia还没有和金融机构直接合作,仅和运营商合作,提供预授信(如Nanocredit、微贷服务)决策分析服务。Tiaxa的信用快充服务平台已经在拉丁美洲的8个运营商实施并运营,包括哥伦比亚、秘鲁、墨西哥和阿根廷的Movistar以及Vivo,活跃用户超过400万户,每天处理着数量巨大的交易数据。

3电信大数据在金融征信中的应用

由于缺少传统银行信贷记录,全球有25亿人无法享受金融服务,但是这些人中有16亿人拥有手机,很多都是后付费用户。由于电信付费数据是和金融征信强相关的数据源,传统的征信机构也开始设计将电信大数据应用到征信业务的产品,主要围绕通信话费缴纳,为金融机构提供替代信用风险分析方案。新兴的大数据公司比较激进,整合消费者除话费缴纳之外更多的电信大数据(包括通话行为),主要在新兴市场国家为普惠金融机构提供风险分析服务。

3.1传统征信机构的可替代信用评分

起初,国外的征信机构没有把电信数据纳入征信报告。2015年,FICO和Equifax、LexisNexis3家公司合作启动可替代评分项目,在12家大的信用卡公司使用,对不能获得传统信贷服务的消费者进行信用评估。Equifax提供NCTUE的电信数据,该评分模型称为FICOXD。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电信数据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利用替代数据,可以为大约50%不能进行传统信用评估的用户正确评分。上百万的消费者可以拥有比较高的信用评分,享受正常的金融服务,并且很多拥有新评分的消费者很快成为了金融服务的主流人群。上述机构在利用电信数据进行信用评分的同时,将电信数据也纳入信用报告,提供给金融机构或消费者。国外征信机构将电信信息用于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的大数据模式目前还在尝试阶段,还称不上成熟。国内央行征信系统很早就开始采集相关的电信信息,并将其纳入企业和个人征信报告,这项信息包括电信欠费、时间和金额、业务类型、记账年月、业务开通时间和欠费金额等。截至2014年底,个人征信系统中的电信数据在非银行数据中的占比为4.15%,约有1047.85万笔记录。企业征信系统中的电信数据在非银行数据中的占比为10.19%,约有338.33万笔记录。

3.2面向普惠金融的创新尝试

过去10年中,移动终端发展到无处不在。超过90%的人有移动电话,在发展中国家,蜂窝电话数据使用者多于发达国家。随着移动电话成为新兴市场中必要的交流模式,可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可描述。通话信息记录数据库提供了一系列包括通话对象、频度时长和支付信息等特征内容的详细信息。研究发现,通过简单的特征(如通话的间隔时间、账户服务的持续性、余额询问频率和通话时长等)可以构建相对有预测能力的模型。一些风险管控服务提供商(如Cignifi、FirstAccess、MasterCardAdvisors等)已经开发了针对缺失传统征信记录的消费者的风险控制模型,根据这些模型显示预付费用户的付费情况,通话、上网行为等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贷款人的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针对消费者几个月的手机数据便能提供足够的样本量进行风险建模。例如统计显示,发起呼叫的数量(不是接收呼叫的数量)较多以及通话时长较长这两个维度与信用度是正相关的;相反,在一些模型中,如果工作时段接听较多的电话或者通话的朋友圈相对较小,则可能是低信用客户。因此,基于预付费手机相关数据的风险控制建模,可以极大地帮助一些缺乏征信数据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实现普惠金融的健康成长。大数据公司Cignifi和FirstAccess是进行这种尝试的典型代表。Cignifi是一家基于电信数据的风险和信息分析公司,大概成立于2011年,在巴西进行测试,总部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很多商业创意产生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基本业务市场营销和风险评估分别对应两种产品,即市场营销倾向性评分和风险评分。

Cignifi的信用评分是为金融机构、零售商和保险商开发的,可以为没有传统信用评分历史的顾客服务,效果很好,涵盖信用卡、循环信用卡和短期的消费者贷款,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使消费者贷款的批准率达到了25%。Cignifi用到的电信大数据不仅仅限于话费缴费信息,其主要的一些数据指标包括:通话时长、每天用电话的时间、通话的频率、谁先打的电话、电话的位置信息、短信(SMS)和数据的活跃度、定时和充值金额。所在的市场包括墨西哥、加纳、智利、巴西、乌干达、菲律宾、尼加拉瓜,都是新兴市场的一些业务。Cignifi注重与电信运营商和传统的征信机构合作,目前的合作伙伴包括:Equifax、Telefonica、Globe和Airtel。FirstAccess是一家面向微金融服务的信息服务商。首先在坦桑尼亚开始了相关的工作,涉及的产品有:微贷、分期贷款、短期贷款、农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太阳能灯贷款和房屋装修贷款等。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微金融机构、盈利或者非盈利金融机构。在进行信用评估时,该公司考虑的因素是:移动电话、水、公共设施、被申请者启动的电话次数、所在电话网络的大小和充值的频率等[1]。FirstAccess通过查看客户的手机通话记录与短信记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判。FirstAccess监控的并不是通话与短信的内容,而是通话的时间、时点、地理位置、频率、通话费用等数据,从而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形成对客户的行为特征判定。在特定客户的行为特征模型形成之后,相互的通话也将成为其他客户行为特征的判定因素之一。最终,FirstAccess通过内部算法得出相应的信用额度。整个过程通过自动化算法分析完成,因此从客户同意提供数据到信用额度的公布仅需要几分钟的时间。FirstAccesss在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相比传统的风险分析方法,每一个借贷者都节省了将近12美元的花销,在最初的18个月内就有超过75000个借贷推荐。

4国内情况分析和政策建议

电信大数据是与消费者信用强相关的征信数据,仅次于银行信贷数据。根据世界银行2014年的报告可知:全世界人口中有近1/3的人没有银行账户,因此对这些人来说不仅银行征信资料是缺失的,甚至任何资金的记录都是空白的。相比而言,拥有手机的人口则占全世界人口的3/4,即拥有手机的人比拥有银行账户的人多。目前国内征信市场的状况是:10亿人无传统信贷信用记录;1亿人没有足够的信贷信用记录进行评分;央行征信系统主要服务于银行信贷机构。但是,国内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3亿户,互联网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6.5亿户,普及率达到47.8%,加强电信大数据的应用和研发对于发展普惠金融意义重大。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目前的监管现状为利用电信大数据进行征信业务创新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电信数据对于民营征信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征信数据,其可靠、及时、银行信贷的相关性等特征可以用来解决中国的征信难题,帮助更多消费者享受普惠金融的服务。

电信运营商在尝试征信服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国内电信行业的数据整合,征信的本质是整合碎片化的局部信息,得到更完整的信用主体的视图,才能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个更加完整的电信大数据库是很有价值的。图1列出一个电信大数据的顶层设计构想,基本的思想是基于现有传统征信机构的商业模式(如信息共享、信息整合、第三方机构运营等),由几大运营商联合或由独立第三方来完成电信信用基础数据库的运营和构建,一方面服务于运营商内部,另一方面和传统征信机构进行信息共享。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电信大数据库,碎片化的电信大数据对于征信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但是笔者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研究人员沟通过程中了解到,整合3家国内大的电信运营商的数据阻力重重,很难实现。不过,近期也出现了松动的情况,2016年1月13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京签约,开放共享包括网络、业务和服务在内的各类资源,并探索业务、资本各层面的合作,推进网络、终端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希望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业务和数据整合成一个类似于NTCUE的电信大数据库,既能方便解决电信行业的信用风险,又能给普惠金融提供支撑。

电信运营商在尝试将电信大数据用于金融征信的同时,不要忽略电信行业本身存在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如果对电信数据的利用不能解决电信运营商自身的征信问题,就无法让金融机构相信电信大数据在征信中的价值。随着征信系统的建设,电信运营商要进一步扩大后付费的用户服务。欧美发达国家基本上采用的是后付费服务,相比于预付费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更方便地采用“先用后买”的方式享受电信服务。而国内的大部分电信服务目前还是预付费模式,未来在4G时代会有更多的后付费服务出现。征信系统需要不断完善,电信运营商可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更多的后付费服务。对于电信大数据来说,无论是用于电信运营商内部授信的风险管理,还是作为金融机构的替代数据进行风险管理,最有价值和符合合规性的数据就是电信服务后付费用户的数据。所以电信运营商未来在扩大后付费用户服务的同时,也间接地促进了电信大数据在征信系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VaR;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用

[DOI]10.13939/ki.zgsc.2017.06.04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金融管理的结构逐步完善,VaR是一种金融投资风险管理计算模式,实现VaR在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的划分依据,合理规划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风险,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管理的逐步完善。

1 VaR概述

1.1 内涵

VaR是一种在职风险管理形式,通过一系列相关性数值分析,金融投资中的资产进行合理性的风险管理运算,进一步对VaR在金融管理中应用作用分析[1],实际应用的作用是在社会主义金融市场运行相对稳定的状态,应用数值运算模型建立金融投资的损失性评估,将这种金融投资的形式归结为对一定范围内的金融投资损失运算,应用数学公式可以将VaR的运算公式表示为:Prob(P>VaR)=1-c[2],其中Prob表示金融投资风险运行中风险运行的最小上限;P表示一定时间内的经济损失值;c表示一定的置信水平;VaR表示金融风险损失的最大上限,实现VaR在商业银行应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的金融投资比重,合理规划商业银行金融投资的结构,稳定商业银行的经济收益。

1.2 外延

通过以上对VaR的运算基本构成因素的分析,对VaR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本文对VaR的基本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一,综合性[3]。VaR的应用是通过数据值的运算,控制金融投资风险,为了确保VaR运算的准确性,VaR的应用中包含了经济投资、商品价值、股票运行等多方面的经济管理条件,因此VaR的金融风险预测具有综合性;其二,科学性。VaR的运算,是基于严密的市场经济运行管理基础上,实现金融投资的综合性分析,建立金融投资的基本投资结构中多种因素的相关性划分,从而为现代金融的风险损失云测提供最大值和最小值,金融风险额分析数据结构严密;其三,VaR具有较强的兼容性[4]。VaR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多模式同步运行,能够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模式。由此可见,VaR在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Wie社会的金融发展提供新的管理渠道。

2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现状

2.1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低

商业银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动力,是实现社会经济管理结构优化分配的主要金融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管理结构逐步完善,我国拟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管理也逐步实现转型发展,但从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来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商业银行自身缺乏商业资源的信用管理规划体系,导致商业银行新启动的信贷金融管理的收益性较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漏洞性较大,对商业银行的经济灵活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制约,甚至出现部分商业银行入不敷出的情况。商业银行长期处于高风险、高压的运行状态,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性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2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滞后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整体发展来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依据受到传统的风险管理理念的影响,商业银行的管理科学性较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整体管理结构科学性低,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管理的准确性较低;另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中,VaR的应用模式独立在商业的风险管理结构之外,导致商业银行中VaR运行管理的管理模式融合性较低,甚至存在VaR的应用模式化,运行数据值的整体应用失去存在的意义。

3 VaR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3.1 明确风险管理目标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逐步完善,实现VaR的合理应用,设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商业银行的信贷投资运行是新的金融运行措施,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信用管理资源的整体规划合理性低的问题,导致商业银行的信用投资管理结构的运行规划目标性差,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灵活性较低,应用VaR计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规划的损失最大值和最小值,管理者可以从整体上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从而设定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依据VaR的相关性数据,完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构,应用风险管理目标,完善风险管理的基本发展规划。

3.2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

VaR在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优化商业银行的信用投资风险结构,VaR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的依据。VaR风险管理中包括金融投资管理的基本投资时间,投资损失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VaR的运算,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金融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的,商业银行依据VaR的运算结果,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运行管理体制。例如: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归还比重的划分,风险损失的整体资金规划,信用风险管理中,损失最大承受的计算方式等,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金融管理的转型与创新提供新的管理依据[5]。例如:某商业银行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实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转型发展,银行结合VaR建立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完善传统金融管理中信用风险管理不足,优化商业银行的经济损失控制比重,从而大大提高了该银行的经济收益,促进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3.3 建立VaR数据库

VaR在商业银行中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信用资本风险管理基础上,添加VaR数据库的步骤,VaR数据库中拥有完整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数据依据,可以为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提供较完善的VaR计算数据资源支持。此外,VaR数据的建立不是独立在商业银行的经济运行体系以外,而是融合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系统中,因此,VaR数据库的建立,也为商业银行的其他商业金融投资管理提供风险评估的参考依据,VaR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是社会经济结构逐步完善的重要体F。

3.4 完善VaR管理体系

VaR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用VaR完善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经济投资管理的整体风险预测,商业银行为了适应社会较大的竞争压力,必须不断地进行银行自身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完善,而VaR能够满足商业银行快速的风险管理需求;另外,VaR是对商业银行在线运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评估,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市场信息进行反馈,VaR在商业银行的停止应用,可以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金融投资的风险预警信息。例如:我国某商业银行在新时期实现商业信用风险管理的转型发展,应用VaR进行信用风险投资管理,从VaR的计算值来看[6],商业银行2016年上半年运行的损失最大值比2015年下半年增长3%,最小值增长0.12%,该银行依据运算比重,实施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计划,为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投资依据。

4 结 论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资金规划的重要途径,VaR是一种新型金融投资计算形式,实现VaR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完善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漏洞,降低商业银行的经济运行风险,实现我国社会金融经济发展结构的逐步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国辉.KMV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7.

[2]管敏.VaR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3]丛培帅.VaR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量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孙宁.VaR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5篇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银行借贷领域的诠释

银行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借款人对其自身的包括风险状况在内的有关信息的了解肯定比贷款人知道的多,因而影响贷款人做出准确决策。现代信息?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逆向选择是指在贷款发放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潜在的不良贷款的风险往往来自于那些积极寻找贷款的人。银行为了弥补贷款风险与损失,在贷款定价时,常常索取一定的“风险”利率。因此,在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下,使得高风险的借款人增加,而低风险的借款人减少,从而增加了总贷款资产的风险度。另外,由于逆向选择使得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增大,即便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贷款机会,贷款人也可能不发放贷款。

道德风险是在贷款交易发生之后出现的。贷款人发放贷款后,将面对借款人从事那些从贷款人角度看并不期望进行的活动。例如,借款人趋向于将这笔贷款投向高风险、从而高违约率的项目,或者借款人明知财务状况正在恶化,今后没有能力偿还贷款,却依然使用尚未用完的贷款额度。

信息不对称导致借贷成本上升,银行的资产风险增加,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下降。信用卡贷款是一种典型的无担保的循环信用贷款,发卡银行与申请人(持卡人)之间、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关系着信用卡产业发展成败的大局。

二、我国信用卡业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成因

我国信用卡业务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研究其表现及成因具有现实意义。

(一)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其对业务发展的制约

1、授信政策和定价策略不利于吸引高端客户。所谓的高端客户,通常是指那些收入水平高、消费能力强、信誉良好的客户群体。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高端客户的资信状况不能为银行所充分了解,在确定其授信额度时,倾向于授予低于其真实资信水平的信用额度。较低的信用额度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消费需求,不利于客户养成刷卡消费的习惯,不仅影响了银行的手续费、利息等收入,更为严重的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可能导致高端客户的大量流失。

远高于一般消费贷款的透支利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端客户使用循环贷款。收入水平高且稳定的高端客户有着更多的借贷渠道,通常情况下总是按期付清信用卡的全部欠款,不会支付透支利息。偶尔支付一次,可能是忘记了还款,而不是主观所为。而常常使用循环贷款的客户往往是那些消费欲望大大高于其消费能力,且收入不稳定的客户,勿庸置疑,如果这类客户成为使用信用卡贷款的主要客户,发卡机构承受高风险就理所当然了。

2、欺诈性申请阻碍着信用卡业务的快速、规模化发展。在银行不能全面掌控客户信息的情况下,难免造成发卡客户良莠不齐的状况。资信条件不足的客户可能虚增其收入水平、资产价值等指标,欺诈犯罪集团也会制作虚假申请,骗取贷款。银行不能凭借现有的条件准确识别欺诈性申请,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势必提高授信条件,要求申请人提供更多的资信证明材料,由此可能直接导致许多信用良好的客户的申请不能通过,或者一些潜在的好客户因申请手续的繁杂而放弃申请。因此,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拒绝掉坏客户的同时,也会把一部分好客户拒之门外,直接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作为零售业务的一个产品,信用卡业务只有在形成业务规模,具备规模经济的条件之后,才可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高额的呆帐损失增加了信用卡业务的经营成本。能否将呆帐损失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是决定信用卡业务经营成败的关键。信用卡贷款是无指定用途的贷款,持卡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银行更是难以知晓。有的客户“刷爆”后便没了踪影,有的客户利用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有的客户故意赖帐不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持卡人所显露出来的道德风险最终表现为银行的呆帐损失。即使信用卡业务发展到成熟阶段,每100元的营业收入中,也要拿出25元,即收入的1/4用来弥补呆帐及欺诈损失。

(二)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

1、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处理平台。我国个人征信数据分散,开放程度很低。在我国,大约50%至60%的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公安、法院、工商、劳动保障、人事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处于分散和相互屏蔽的状态,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查询平台。因此,发卡银行难以获得征信数据,即使获取一部分信息也是有限的、片面的,无法对个人的资信状况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估。

2、信用中介市场发育滞后,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目前,我国缺少培育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由于国内有实力、能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或企业相当有限,仅有的几家征信公司服务收费过高,无法满足个人金融产品低成本的发展要求。

3、个人征信活动没有立法和制度来保障。由于个人征信数据牵扯到许多个人隐私,个人征信数据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方式和保密的程度没有法律依据,信息提供者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都存在法律风险,限制了征信数据的开放和获得。因此,国内个人征信法律法规的缺失也制约着个人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4、对失信行为惩罚不严,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道德风险。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失信的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比如,有的人欠贷款不还,银行没有办法处罚,司法介入的成本太高,最终不了了之。甚至,不良贷款人利用同样的手法,可以从多家银行骗取贷款,造成失信者有利可图,即失信成本低。这起了一种不良诱导的作用,相反的,对守信者来说就显得不公平。

除了以上分析的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用卡业务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也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机构因不了解经营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发展状况,导致现行的监管政策偏离了“防范风险与促进业务发展并重”的监管目标,不仅成了阻碍业务发展的绊脚石,而且也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解决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信用卡业务的特性就是高风险、高收益。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信用卡业务经营的原则和理念。如何弱化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无疑是银行有效控制风险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保证个人征信数据的开放和合法传播;二是建立一个富有活力、竞争有序的个人信用中介市场;三是制定个人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失信惩罚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应在借鉴各国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等措施积极推动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通过信用立法,对个人征信数据的采集、评估、披露和使用,个人隐私的保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确保征信机构能够得到全面、真实的征信数据,确保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以合法的手段进行社会化服务,确保各经济主体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

(二)通过第三方机构、计算机系统的逻辑性检查可以查询和验证客户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通过以下渠道获取的信息可以有助于减弱发卡行与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居民户籍信息查询系统可获取申请人的身份真实性信息,根据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系统中的月缴额度和缴费比例,可以测算出申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过房地产登记部门和机动车管理部门的记录可以核实申请人的房产及机动车等证明其经济实力的信息。

通过交叉检验等方式发现客户资料的不一致之处,起到预警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申请人的手机号码区段和邮政编码、年龄和学历及工作年限等进行逻辑一致性检验,发现不匹配和可疑之处,从而作进一步的核实。

(三)通过对数据挖掘和分析,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利用技术手段甄别好坏客户。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只能弱化而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如何在信息模糊条件下,银行做出最优的决策,的确是很困难的。银行可以根据过去客户的风险与贡献的表现,制定信用评分模型,计算出处于不同分数段出现风险的概率和收益期望值。这种根据过去信用历史,通过计算机自动评估将来还款可能性和收益的方法,给银行贷款审查提供了一个客观和可靠的技术手段,成为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个人零售信贷的基本依据。

(四)通过交易监控和设置风险参数降低持卡人的道德风险。在业务实践中,预借现金额占信用额度的比例、每日最大透支消费限额及笔数、每日最大取现限额及笔数等指标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持卡人的道德风险。消费最低还款比例、最低还款额等方式可以用于验证持卡人的还款能力是否恶化,判断有无必要采取催收措施。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6篇

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指交易双方总有一方只能获取不完整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于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了交易者信心,提高了交易成本,从而对整个市场产生次品驱逐优质品的破坏作用。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银行借贷领域的诠释

银行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借款人对其自身的包括风险状况在内的有关信息的了解肯定比贷款人知道的多,因而影响贷款人做出准确决策。现代信息經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逆向选择是指在贷款发放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潜在的不良贷款的风险往往来自于那些积极寻找贷款的人。银行为了弥补贷款风险与损失,在贷款定价时,常常索取一定的“风险”利率。因此,在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下,使得高风险的借款人增加,而低风险的借款人减少,从而增加了总贷款资产的风险度。另外,由于逆向选择使得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增大,即便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贷款机会,贷款人也可能不发放贷款。

道德风险是在贷款交易发生之后出现的。贷款人发放贷款后,将面对借款人从事那些从贷款人角度看并不期望进行的活动。例如,借款人趋向于将这笔贷款投向高风险、从而高违约率的项目,或者借款人明知财务状况正在恶化,今后没有能力偿还贷款,却依然使用尚未用完的贷款额度。

信息不对称导致借贷成本上升,银行的资产风险增加,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下降。信用卡贷款是一种典型的无担保的循环信用贷款,发卡银行与申请人(持卡人)之间、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关系着信用卡产业发展成败的大局。

二、我国信用卡业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成因

我国信用卡业务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研究其表现及成因具有现实意义。

(一)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其对业务发展的制约

1、授信政策和定价策略不利于吸引高端客户。所谓的高端客户,通常是指那些收入水平高、消费能力强、信誉良好的客户群体。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高端客户的资信状况不能为银行所充分了解,在确定其授信额度时,倾向于授予低于其真实资信水平的信用额度。较低的信用额度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消费需求,不利于客户养成刷卡消费的习惯,不仅影响了银行的手续费、利息等收入,更为严重的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可能导致高端客户的大量流失。

远高于一般消费贷款的透支利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端客户使用循环贷款。收入水平高且稳定的高端客户有着更多的借贷渠道,通常情况下总是按期付清信用卡的全部欠款,不会支付透支利息。偶尔支付一次,可能是忘记了还款,而不是主观所为。而常常使用循环贷款的客户往往是那些消费欲望大大高于其消费能力,且收入不稳定的客户,勿庸置疑,如果这类客户成为使用信用卡贷款的主要客户,发卡机构承受高风险就理所当然了。

2、欺诈性申请阻碍着信用卡业务的快速、规模化发展。在银行不能全面掌控客户信息的情况下,难免造成发卡客户良莠不齐的状况。资信条件不足的客户可能虚增其收入水平、资产价值等指标,欺诈犯罪集团也会制作虚假申请,骗取贷款。银行不能凭借现有的条件准确识别欺诈性申请,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势必提高授信条件,要求申请人提供更多的资信证明材料,由此可能直接导致许多信用良好的客户的申请不能通过,或者一些潜在的好客户因申请手续的繁杂而放弃申请。因此,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拒绝掉坏客户的同时,也会把一部分好客户拒之门外,直接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作为零售业务的一个产品,信用卡业务只有在形成业务规模,具备规模经济的条件之后,才可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高额的呆帐损失增加了信用卡业务的经营成本。能否将呆帐损失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是决定信用卡业务经营成败的关键。信用卡贷款是无指定用途的贷款,持卡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银行更是难以知晓。有的客户“刷爆”后便没了踪影,有的客户利用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有的客户故意赖帐不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持卡人所显露出来的道德风险最终表现为银行的呆帐损失。即使信用卡业务发展到成熟阶段,每100元的营业收入中,也要拿出25元,即收入的1/4用来弥补呆帐及欺诈损失。

 

(二)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

1、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处理平台。我国个人征信数据分散,开放程度很低。在我国,大约50%至60%的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公安、法院、工商、劳动保障、人事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处于分散和相互屏蔽的状态,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查询平台。因此,发卡银行难以获得征信数据,即使获取一部分信息也是有限的、片面的,无法对个人的资信状况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估。

2、信用中介市场发育滞后,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目前,我国缺少培育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由于国内有实力、能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或企业相当有限,仅有的几家征信公司服务收费过高,无法满足个人金融产品低成本的发展要求。

3、个人征信活动没有立法和制度来保障。由于个人征信数据牵扯到许多个人隐私,个人征信数据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方式和保密的程度没有法律依据,信息提供者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都存在法律风险,限制了征信数据的开放和获得。因此,国内个人征信法律法规的缺失也制约着个人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4、对失信行为惩罚不严,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道德风险。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失信的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比如,有的人欠贷款不还,银行没有办法处罚,司法介入的成本太高,最终不了了之。甚至,不良贷款人利用同样的手法,可以从多家银行骗取贷款,造成失信者有利可图,即失信成本低。这起了一种不良诱导的作用,相反的,对守信者来说就显得不公平。

除了以上分析的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用卡业务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也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机构因不了解经营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发展状况,导致现行的监管政策偏离了“防范风险与促进业务发展并重”的监管目标,不仅成了阻碍业务发展的绊脚石,而且也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解决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信用卡业务的特性就是高风险、高收益。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信用卡业务经营的原则和理念。如何弱化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无疑是银行有效控制风险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保证个人征信数据的开放和合法传播;二是建立一个富有活力、竞争有序的个人信用中介市场;三是制定个人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失信惩罚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应在借鉴各国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等措施积极推动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通过信用立法,对个人征信数据的采集、评估、披露和使用,个人隐私的保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确保征信机构能够得到全面、真实的征信数据,确保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以合法的手段进行社会化服务,确保各经济主体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

(二)通过第三方机构、计算机系统的逻辑性检查可以查询和验证客户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通过以下渠道获取的信息可以有助于减弱发卡行与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居民户籍信息查询系统可获取申请人的身份真实性信息,根据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系统中的月缴额度和缴费比例,可以测算出申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过房地产登记部门和机动车管理部门的记录可以核实申请人的房产及机动车等证明其经济实力的信息。

通过交叉检验等方式发现客户资料的不一致之处,起到预警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申请人的手机号码区段和邮政编码、年龄和学历及工作年限等进行逻辑一致性检验,发现不匹配和可疑之处,从而作进一步的核实。

 

(三)通过对数据挖掘和分析,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利用技术手段甄别好坏客户。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只能弱化而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如何在信息模糊条件下,银行做出最优的决策,的确是很困难的。银行可以根据过去客户的风险与贡献的表现,制定信用评分模型,计算出处于不同分数段出现风险的概率和收益期望值。这种根据过去信用历史,通过计算机自动评估将来还款可能性和收益的方法,给银行贷款审查提供了一个客观和可靠的技术手段,成为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个人零售信贷的基本依据。

(四)通过交易监控和设置风险参数降低持卡人的道德风险。在业务实践中,预借现金额占信用额度的比例、每日最大透支消费限额及笔数、每日最大取现限额及笔数等指标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持卡人的道德风险。消费最低还款比例、最低还款额等方式可以用于验证持卡人的还款能力是否恶化,判断有无必要采取催收措施。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衍生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

1引言

信用风险(Credit Risk)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一种风险,也即为借款者违约的风险。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业内人士估计,信用衍生市场发展不过数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亿美元的交易量[2]。

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应用。第一部分总结了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影响信用风险的各种因素及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第三部分对信用衍生工具产生的相应的风险的和其监管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第四部分对中国银行业应用信用衍生工具思想管理信用风险的初步设想,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2信用风险的测量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对于银行、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决策的因素。若某公司违约,则银行和投资者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现有多种方法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但是,现有的这些方法并不能满足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更高要求。本部分对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投资者、发行者和银行的影响作了详细说明。并对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如贷款出售、投资多样化和资产证券化等)作了总结。

2.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①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②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产品的质量诉讼。举一具体事例来说:当人们知道石棉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的事实时,所发生的产品的责任诉讼使Johns-Manville公司,一个著名的在石棉行业中处于领头羊位置的公司破产并无法偿还其债务。

国际上,测量公司信用风险指标中最为常用的是该公司的信用评级。这个指标简单并易于理解。例如,穆迪公司对的信用评级即被广为公认。该公司利用被评级公司的财务和情况分析,对公司信用进行从aaa到ccc信用等级的划分。aaa为信用等级最高,最不可能违约。ccc为信用等级最低,很可能违约。 另外一个对信用风险度量的更为定量的指标是信用风险的贴水。信用风险的贴水不同于公司偿债的利率和无违约风险的债券的利率(如美国长期国债)。信用风险的贴水为债权人(或投资的金融机构)因为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对放出的贷款(或对投资的债券)要求的额外补偿。对于一个需要利用发行债券筹资的公司来说,随着该公司信用风险的增加,投资者或投资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信用风险贴水也就更高。某种级别债券的风险贴水是该类债券的平均利率减去十年期长期国债利率(无风险利率)。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贴水有很强的关联。公司的信用评级越高,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低,所要求公司付出的信用风险贴水越低;而公司信用评级的降低,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高,则在高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或金融机构要求公司付出信用风险贴水越高,则公司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资成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信用级别的债券,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筹资所要求的风险贴水也不同。是依据无风险利率和该类债券平均利率的变化而确定的。

2.2信用风险的

信用风险对形成债务双方都有影响,主要对债券的发行者、投资者和各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有重要作用。

2.2.1对债券发行者的影响

因为债券发行者的借款成本与信用风险直接相联系,债券发行者受信用风险影响极大。计划发行债券的公司会因为种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因素而大大增加融资成本。例如,平均违约率的升高的消息会使银行增加对违约的担心,从而提高了对贷款的要求,使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即使没有什么对公司有影响的特殊事件,萎缩也可能增加债券的发行成本。

2.2.2对债券投资者的影响

对于某种证券来说,投资者是风险承受者,随着债券信用等级的降低,则应增加相应的风险贴水,即意味着债券价值的降低。同样,共同基金持有的债券组合会受到风险贴水波动的影响。风险贴水的增加将减少基金的价值并影响到平均收益率。

2.2.3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当借款人对银行贷款违约时,商业银行是信用风险的承受者。银行因为两个原因会受到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首先,银行的放款通常在地域上和行业上较为集中,这就限制了通过分散贷款而降低信用风险的的使用。其次,信用风险是贷款中的主要风险。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变化,大多数商业贷款都设计成是是浮动利率的。这样,无违约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而当贷款合约签定后,信用风险贴水则是固定的。如果信用风险贴水升高,则银行就会因为贷款收益不能弥补较高的风险而受到损失。

2.3信用风险的传统管理方法

管理信用风险有多种方法。传统的方法是贷款保险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多样化上。近年来,较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方法是出售有信用风险的资产。银行可以将贷款直接出售或将其证券化。银行还可以把有信用风险的资产组成一个资产池,将其全部或部分出售给其它投资者。当然,使用各种方法的目的都是转移信用风险而使自己本身所承受的风险降低。不过,这类方法并不完全满足信用风险的管理需要。

2.3.1贷款审查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分散化

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分散化是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贷款审查标准化就是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指标考察借款人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例如:如果一家银行决定是否给一家公司贷款,首先银行要详细了解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然后,应当考虑借款公司的各种因素,如盈利情况,边际利润、负债状况和所要求的贷款数量等。若这些情况都符合贷款条件,则应考虑欲借款公司的行业情况,竞争对手、行业前景、生产周期等各个方面。然后,银行就依据贷款的数量,与公司协商偿还方式等贷款合同条款。尽管共同基金与债券投资并不能确定投资期限,他们也是通过类似的信用风险分析来管理投资的信用风险。

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贷款的分散化来降低信用风险。贷款分散化的基本原理是信用风险的相互抵消。例如:如果某一个停车场开的两个小卖部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了解到其中一家在卖冰淇淋,另一家则卖雨具。在晴天卖冰淇淋的生意好,卖雨具的生意不好。而在雨天则情况相反。因为两家小卖部的收入的负相关性,其总收入波动性就会较小。银行也可利用这样的原理来构造自己的贷款组合和投资组合。在不同行业间贷款可以减少一定的信用风险。

贷款审查标准化和投资分散化是管理信用风险的初级的也是必须的步骤。而利用这两个步骤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往往会因为投资分散化机会较少而受到限制。例如,因为商业银行规模较小,发放贷款的地区和行业往往是有限的。贷款发放地区的集中使银行贷款收益与当地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同样,贷款发放行业的集中也使银行贷款收益与行业情况紧密相关。而且,在贷款发放地区和行业集中的情况下,往往对贷款审查标准化所依赖的标准有所影响,不能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考虑贷款收益的前景。因此,利用上述传统方法控制信用风险的效果是有限的。

2.3.2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

近年来,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是将有信用风险的债券或贷款的资产组成一个资产池并将其出售给其它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因为通过投资多个贷款或债券的组合可以使信用风险降低,所以这种资产组合而产生的证券是有吸引力的。同时,购买这样的证券也可以帮助调整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减少风险。因为上述原因,资产证券化迅速。在美国市场,1984年资产证券化交易量基本为0,而到1994年达到750亿美元[1]。

贷款出售则是银行通过贷款出售市场将其贷款转售给其它银行或投资机构。通常,银行在给并购提供短期贷款后,往往会将其贷款出售给其它投资者。极少数时候,银行可以对某一单一并购提供大量贷款,这种情况下信用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美国市场,贷款出售交易量由1991年的200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4年的6650亿美元。

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均为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不过,资产证券化只适合那些有稳定现金流或有类似特征的贷款项目,例如,房地产和汽车贷款。所以,最新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是依靠信用衍生工具。

3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提供与信用有关的损失保险。对于债券发行者、投资者和银行来说,信用衍生工具是贷款出售及资产证券化之后的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信用互换(Credit Swaps)、信用期权(Credit Options)和信用关联票据(Credit-Linked Notes)三种主要形式。

3.1信用互换

信用互换是双方签定的一种协议,目的是交换一定的有信用风险的现金流量,从而以此方式达到降低金融风险的目的。,信用互换是一种非零售的交易,每个互换合同资产约为2500-5000万美元,合同资产可以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期限从1到10年均可。

信用互换是通过投资分散化来减少信用风险的。对于贷款集中在某一特定行业和特定的地区的银行来说,利用信用互换管理信用风险是十分必要的。信用互换主要包括贷款组合互换和全部收益互换。

3.1.1贷款组合互换

信用互换中最为简单的是贷款组合的互换。例如,若有两家银行,一家为农业银行,另一家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主要贷款给当地农民,而工商银行则主要贷款给当地的制造企业。通过中介机构M,两银行可以进行互换交易。如图1所示:

若两家银行均有5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则可进行互换过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均将各自的其贷款组合所产生的收益交给金融中介机构M,金融中介机构M协助他们完成其收益的互换。因为工业与农业之间的贷款违约率很少会一致变化,则两家银行均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避险。互换实质上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对银行贷款组合分散化而降低其信用风险的。而金融中介机构则可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

图1 贷款组合互换的示意图

3.1.2全部收益互换

信用互换中最为常用的是全部收益互换。全部收益互换,既是在互换的交易中,双方或多方将其各自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全部收益交给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再按照约定的互换条款给予该金融资产全部收益的一个相应的回报。例如,在此类型的互换交易中,农业银行将其贷款的全部收益交给金融中介机构M,M再将这笔收益转交给共同基金I。作为回报,共同基金I付给金融中介机构M浮动利率的一个相应的收益。基于农业银行的投资,共同基金将付给农业银行高于同期国债a%的利率。此互换对于农业银行来说是将其贷款组合的收益转化成了有保障的且高于短期无风险利率的收益。因为其收益是有保障的,则农业银行可以达到降低信用风险的目的。相对于贷款出售,全部收益互换有两个优点:首先,全部收益互换可以使银行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对其客户的财务记录进行保密。在全部收益互换交易中,借款公司的财务记录仍然在原贷款银行留存。而在贷款出售交易中,借款公司的财务状况记录将转交给新的银行。其次,互换交易的管理费用比贷款出售交易的费用少。例如,一般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在买入贷款后,可能对监督贷款使用和确保浮动利率与无风险利率一致变化投入的成本过高。因而,减少管理费用可以使分散化管理风险的成本更加低廉。

全部收益互换与一般的信用互换的目的有所不同,可以说,一般的信用互换是为了消除由某个信用事件为前提条件而引起的收益率的波动,而全部收益互换则是反映了在活动中某一特定的资产的价值的变化。

图2 全部信用互换示意图

3.2信用期权

信用期权是为回避信用评级变化风险而设计的信用衍生工具,信用期权有类似于保险的套期保值的功能,可以防止因为信用评级的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转换而带来的损失。信用期权的主要特征与其它金融资产的期权相同,都是一种在约定条件(例如:特定时刻,特定情形)下以约定价格买(或卖)某种一定数量对应资产权利。

3.2.1信用期权在回避平均信用风险贴水变动的风险中的使用

类似于与利率相联系的期权,债券的发行者可以用信用期权对平均信用风险贴水进行套期保值。例如:T公司信用评级为Baa,计划在两个月内发行总价值为1000万元的1年期债券。预定风险贴水1.5%。若考虑在债券发行前付给投资者的风险贴水上浮,则公司为发行债券势必要以更高的利率发行,融资成本必将升高。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T公司可以购入一个买入期权,约定在风险贴水上浮到一定限度后,可以由期权的出售方弥补相应多出的费用。具体的说,若T公司买入一个关于在两个月内发行的1000万元债券的风险贴水的买入期权,期权价格为50万元,的风险贴水为1.5%,买入期权将补偿超过1.5%时的风险贴水。如果风险贴水因为经济情况恶化而升至2.5%,则风险贴水上涨一个百分点,就会使T公司多付出100万元,这些多付出的款项就可以由买入期权来抵消。同样,假设信用风险贴水降至0.5%,则买入期权无任何收益,但T公司因可以以较低利率借款而较预定的借款费用节省100万元。因而,买入期权可以在信用贴水上升时可以以固定利率借款而避免损失,利率下降时则可以享有相应的好处。当然,享有这样权利的代价是要付出50万元的。

3.2.2信用期权在回避债券等级下降风险中的使用

债券投资者同样可以使用信用期权对债券价格进行保值,主要是用来针对债券等级下降时回避此类信用风险。若投资者有某公司1000万元的债券,为保证在债券等级下降时不会因债券价值下跌引起损失,投资者购买一个价值4万元,约定价格为900万的卖出期权合约。此期权给予投资者在下一年中的任何时候以900万元的价格卖出其债券的权利。若下一年中,债券价格跌至700万元,则行使期权权利可避免损失200万元。若债券价格升至1200万元,则不行使期权权利。由此可知,卖出期权的保护投资者在价格下跌时可获得相应的补偿,而在价格上升时仍然有获利的权利。

3.2.3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类特殊的信用期权。其实质是一种债券或贷款组合的买入期权。信用违约互换的所有者在其债券或贷款违约支付率达到一定标准时,获得补偿。例如,若某投资者证券组合中有20种Baa级债券,每种债券每年应付利息1000元,投资者购买信用违约互换20元,则可在3种至20种债券违约的情况下获得依照信用违约互换条款约定的补偿。信用违约互换的关键在于限制了信用风险的范围。在上一例中,投资者承担1-2个债券违约的风险而避免了更大程度上的损失。

3.2.4信用期权合约的对象

显然,投资者、银行等为了避免信用风险而构成了信用期权的需求方,而行业数据表明,在目前信用衍生工具尚不规范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是其中的供应方。保险公司可以做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而对金融信用风险承保是其业务逻辑上的扩展。保险公司往往在收取一定费用后通过在不同领域的投资做风险的再分散化的管理。

3.3信用关联票据

信用关联票据是信用衍生工具的另一类型,债券发行者可以以之作为回避信用风险的一种工具。信用关联票据是由一个普通的债券和信用期权的一个组合。对于一个普通债券,信用关联票据承诺在一定的条件下,给付投资者相应的利息。例如,某信用卡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债券。为降低信用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一年期信用关联票据形式。此票据承诺,当全国的信用卡平均欺诈率指标低于5%时,偿还投资者本金并给付本金的8%的利息(高于一般同类债券利率)。该指标超过5%时,则给付本金并给付本金的4%的利息。信用卡公司则是利用信用关联票据减少了信用风险。若信用卡平均欺诈率低于5%,则公司业务收益很可能提高,公司可付8%的利息。而当信用卡平均欺诈率高于5%时,则公司业务收益很可能降低,公司则可付4%的利息。某种程度上等于是从债券投资者那里购买了信用卡的保险。债券投资者则因为可以获得高于一般同类债券的利率而购买。

4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及其监管

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减少信用风险的同时,也给客户带来了新的风险并引起了相应的监管。正如其它柜台交易产品一样,信用衍生工具为法人间的金融合约。这些合约会使客户有操作风险(Operating risk)、交易对方风险(Counterparty risk)、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和风险(legal risk)。另外,对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和规范不完善也限制了信用衍生工具市场。

4.1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

4.1.1操作风险(Operating risk)

信用衍生工具的最大风险是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投资者利用衍生工具进行过度的投机而并非用来进行套期保值。风险巨大的衍生工具交易使老牌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操作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而易于控制,只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交易程序就可以使交易者免于建立不恰当的头寸。

4.1.2交易对方风险(Counterparty risk)

交易对方风险是交易对方不履约的风险。因为交易对方风险的存在,使得信用衍生工具并不能完全消除信用风险。尽管交易对方风险是一种相关风险,但交易对方风险相比而言微不足道。若一个公司因为交易对方风险而遭受损失,则:合约的对方一定违约,交易对方必定因衍生工具本身而欠付费用,所受损失必定比中间机构因交易所得费用大,但是,中间机构无能力承受损失得可能性很小。作为中间机构,或为一流的商业银行,或为信用等级为Aaa级的投资银行。这两类机构必定是资本充足并且对其交易总是谨慎避险的。

4.1.3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

流动性风险是卖出或冲销先前所建立头寸的不确定性。对于公司为套期保值而持有的信用衍生证券而言,其流动性风险的确不重要,因为公司持有该信用衍生工具的目的是套期保值,而并非投机获利(投机获利必须将证券变现)。若债券发行者利用信用期权对其未来的借款成本进行套期保值,则可以知道债券发行者将持有期权直到期权的到期日。但是,若是对于信用衍生工具的发行者或是希望冲销其先前所建立头寸的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者则存在流动性风险。,信用衍生工具的流动性风险很高,主要是因为没有活跃的二级市场使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者无法及时变现。随着市场的发展,流动性风险将会降低。

4.1.4法律风险(legal risk)

因为衍生工具所订立的合同可能不合法或是不规范,则给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者带来了法律风险。

4.2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问题

过去的几年中,北美和欧洲的银行监管机构对迅速发展的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做了许多工作,发表了一些指导性的文件[3]:美国联邦贮备金监察小组(Federal Reserve Board),美国抵押保险协会(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英国国家银行(Bank of England),美国证券与期货协会(Securities and Futures Authority),美国仲裁委员会(Commission Bancaire)等权威机构均发表了对于信用衍生工具的指导性的文件,但是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仍然有一定的不明确之处。主要是对信用衍生工具的分类和资本保证金比例存在重大问题。

4.2.1信用衍生工具的归类监管

对于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问题来说,首先应当把信用衍生工具作一个恰当的分类。信用衍生工具归于证券、商品、互换或保险产品的类别中,则其监管的主体就不同,且对于其法律要求也不相同。若归于信用互换作为互换类,则应当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监管。若信用互换作为证券类,则应当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在一定的情形下,因为两个委员会要求不同,则可能作出不同的认定。

4.2.2信用衍生工具的资本保证金要求

信用衍生工具的资本保证金要求是个重要的监管问题。银行一般会认为增加资本保证金可以降低信用风险。若是银行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对一家大客户的长期贷款的信用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则信用衍生工具减少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也会带来另一些风险。因为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不仅不会减少公司向银行提出的贷款的额度的要求,而且也要为防止信用衍生工具使用中的交易对方风险而增加额外的资本。随着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监管者应当创造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减少银行资本保证金需求的环境。因为若是可以利用信用风险衍生工具减少银行的资本保证金需求,则银行可以做更多的贷款业务。

5 银行业信用衍生工具思想管理信用风险的初步设想

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衍生工具曾经发表评论说:“近几年起来的一批衍生产品提高了金融效率,这些衍生合约的功能是使以前被绑在一起的风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而把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那些最愿意承担和管理这些风险的人……”。信用衍生工具之所以有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满足了一种重要的商业需求,为银行、和投资者提供了以较低成本管理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

尽管中国尚未开办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但是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的思想和操作方式在管理中国信用风险过程中同样有积极意义。97年底,中国专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已占贷款总量的20%左右[4]。尽管造成巨额不良贷款有经营机制和非金融原因,但也说明中国金融领域存在相当大的信用风险。往往在金融活动中的借款尽管有抵押的要求,但违约仍然发生,对抵押品在违约后处理同样显得被动和烦琐。在中国当前信用风险相当大的情况下,采用信用衍生工具的思想管理中国信用风险,把对贷款偿还违约和其他信用的被动承受变成主动控制,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思路。

首先,可以在银行的贷款活动中根据信用互换的思想,与第三方(其他银行,保险公司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签定互换条约,把对贷款活动中信用风险转化到愿意承担风险的第三方去,从而降低信用风险。或者是代替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承担信用风险,换取对方为自己承担信用风险。当然,银行降低信用风险是要付出成本的,既是要在放弃一定的即得利益或付出一定的成本情况下,才会有第三方愿意与贷款银行签定这样的互换合约。其次,在银行的贷款合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债券中,应当充分考虑信用风险,依据信用衍生工具的思想,附加一定的以信用事件为触发的条款,对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信用问题给予不同的对应待遇。

当然,为了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的运行,对于各种衍生工具和衍生工具思想的使用,中国的监管机构责无旁贷,需要对这些新的业务领域进行立法上、监管上的指导和确认,从而更好的发挥其金融效用,提高金融效率。

6结论

对于债券的发行者、债券的投资者及银行来说,信用风险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传统的信用风险的管理,如贷款(投资)的分散化、贷款出售和资产证券化,不能满足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正在发展中的信用衍生工具以其高效率、低费用和灵活性的特征为信用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工具。尽管信用衍生工具发展迅速,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监管问题仍然不可轻视,以便利用信用衍生工具更好的管理信用风险。

主要

1 Das, Sanjiv. Credit Risk Derivatives. Journal of Derivatives, 1995, Spring: 7-23

2 Longstaff, Francis, Eduardo Schwartz. Valuing Credit Derivatives. Journal of Fixed Income, 1995(6): 6-14

3 Blythe Masters. Credit Derivativ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redit Risk. Electronic Journal of Financial Risk, 1998,1(2): 1-16

4 狄卫平,叶翔. 改革与开放中的中国金融业.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1月第一版: 228-260

New Financial Instruments for Controlling Credit Risk: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redit Derivatives

Xiong Xiong

Zhang Wei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8篇

客户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其对企业的货款形成的惯性拖欠和坏账上。客户是造成企业的信用风险损失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以下几类客户是企业风险的主要来源:

(一)经营实力较弱、偿付能力不足的客户。企业一旦向这类客户提供赊销业务,产生呆账、坏账的可能性会增大很多;

(二)以往付款记录较差的客户。这类客户已经形成惯性拖欠,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逾期应收账款利息损失,该项损失通常要远远高于坏账损失;

(三)大额订单客户。一些大客户以大额订单为条件,获取更优惠的信用条件,然而在付款时却不遵守合同约定,更为严重的是,这类客户一旦拒付货款,将给企业带来相当严重的损失;

(四)新客户或一次性客户。对这类客户由于缺乏了解,如果贸然采取远期信用结算方式,往往给企业带来“欺诈性风险”损失。

二、规范客户资信管理,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

(一)实行制度化、标准化的客户信用信息管理

1.搜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信用状况是对客户授信的前提。客户信息管理和信用分析主要工作是指及时收集、更新客户信息,建立评估客户信用等级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评价其信用等级。

在收集客户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要重点考察客户的5C系统:品德(Character,指客户愿意履行其付款承诺的可能性),能力(Capacity,指客户的支付能力或者偿还货款的能力),资本(Capital,指客户的财务状况,包括全部净资产和无形资产净值),抵押(Collateral,指客户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用作抵押的资产),情况(Condition,指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客户的偿付能力产生的影响)。

2.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并由专门的信用管理人员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客户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满足各级管理决策人员的需要。

3.企业还应对重要客户或高风险客户进行专门的资信调查,尤其是当业务人员获得的信息不充分时,必须进行资信调查,以发现和防范这些客户有可能产生的较大风险。

4.客户信用信息的搜集和管理应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操作,如标准化的信用信息搜集表格和数据库的分类标准。事实证明,这些标准化的操作是提高信息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对客户进行统一的信用风险评级

对客户实行统一的信用评级,其好处在于使企业上下便于识别和管理客户、增强风险管理意识。也许有的企业销售部门已经对客户进行了分类,然而这些分类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只按销售额大小或按产品进行的分类,忽视了该客户以往的交易付款的速度及客户目前的资金状况,根本无法识别客户的偿付能力和信用风险程度。因此,企业要实行信用风险管理,必须重新对客户进行分类,对客户支付能力综合评分,将现有的客户分成A/B/C/D等不同等级,分别给以不同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和支付方式。

(三)以科学的信用分析方法,预测和防范客户信用风险

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作。通过专业的信用分析,可以帮助业务人员有效地识别和选择客户,在销售利益和风险成本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信用分析将使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大大降低,节约收账成本。

企业在开展信用分析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不能仅靠一些经验性的方法。必须使用一些成熟、适用的信用分析模型,这些方法包括以综合性分析客户信用风险为主的“特征分析模型”和分析客户财务能力为主的“营运资产分析模型”等。

现以“特征分析模型”为例说明:该模型把企业信用特征分成3组指标,共18项。第1组是客户自身特征,反映客户表面化的客观现象,包括以下6项指标:表面印象、组织管理、产品和市场、市场竞争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第2组是客户优先性特征,指企业在挑选客户时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体现与该客户交易的价值,包括:交易利润率、对产品的要求、对市场吸引力的影响、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担保条件、可替代性6项指标。第3组是信用及财务特征,主要指能够直接反映客户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因素,包括以下6项指标:付款记录、银行信用、获利能力、资产负债表评估、偿债能力、资本总额。

这3组指标中,财务信息是最不好取得的,尤其在小的批发商和个体户,财务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或者是假账。我们对每一个指标赋予权数,并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按1~10的等级赋分,权数乘以所赋的分值,就得到该客户的评分,权数乘以10得到最大评分,用客户评分除以最大评分所得的百分比则表示该客户的综合资信水平。百分比越高,客户的资信度就越高。

三、信用政策的执行与应收账款的管理

信用政策是根据客户资信等级评价的结果,对不同等级资信的客户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赊销条件的确定,有时还包括鼓励回款的现金折扣。信用政策的制定既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如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等;又要考虑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资金实力、人员储备。

(一)信用政策的执行

信用管理需要通过审批制度实现集权控制,严格按照客户信用等级对应的信用政策执行。当然,并非每一笔交易都须通过信用管理部门,可将部分权限下放到销售部门。在销售客户没有超出信用额度时,各个销售部门可以灵活处理。在执行信用政策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的全盘销售策略、客户的实际情况等等。因为仅从企业内部信用记录推断一个客户的信用状况是不可靠的,还要借助外部更为专业和广泛的资源,来验证客户的信用问题。因此,信用额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销售客户常规的信用额度通常保持3~6个月,根据表现,进行上下调整。如果客户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签了大单,却发现信用额度用完,这时候可以通过“特单”的申请流程,销售客户可获得特批的信用额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上确保严格按照客户信用等级对应的信用政策执行。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1.加强合同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企业销售业务应实行合同管理制度,授权有关人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对于金额重大的销售合同应当通过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审核把关。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随意签订销售合同。企业应认真开展合同评审工作,对客户提出的标的、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进行认真审查,并决定是否接受定单。一旦接受,企业要按合同要求组织生产与交货,确保全面履行合同。

2.实行货款回笼业绩考核,明确清收责任

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没有量化指标的考核是无效的考核。企业应当按“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将货款回笼分解到每个销售人员身上,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每月根据货款回笼计划的完成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并给予奖励与惩罚。

3.做好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加强催收力度

首先,企业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名称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统计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信用部门也要经常计算账款回收期、账龄结构、逾期账款率、坏账率等指标,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为评估、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了解赊销总情况。

其次,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对账单应由双方供销当事人和财务人员确认无误并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对于逾期拖欠的应收账款应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账龄分析,并加紧催收。

最后,信用管理部门在账龄分析表的基础上,将逾期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分类。对于不同类别的应收账款应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催收。借助财务工具控制应收账款。如采用应收票据方式,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就能使账款回收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借助金融产品控制应收账款。如开展“保理”业务,企业将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账款和坏账担保等业务,企业可借此收回账款,加快资金周转。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9篇

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所要应对的信用风险是最为艰巨的,把这认定为是中国在转型时期遇到的最大的潜在威胁,也是无可厚非的。缺少主动性及动态有效性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早在2003年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分别是22.37%、25.52%、30.07%、15.17%,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的这些数字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虽然经过了央行的不良资产剥离政策的执行,过去的几年中,不良贷款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在实质上并未把问题处理好。信用衍生产品是以贷款或债券的信用作为基础资产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出现的时间较晚,但目前已被各大国家所认可并在国际上发展得十分成熟。德意志银行在2004年所做的研究报告认为,信用衍生品的交易能够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至于过度集中,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固性不仅能得到提升,而且加强了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当前我国信用衍生产品还是刚刚发展起来,但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将有利于解决“信贷悖论”问题、为银行实现信贷动态管理以及节约了银行资本,显然将信用衍生产品引进中国存在极大的市场前景。在实际条件下,恰当选择方式引进市场制度,首先是对健全金融市场系统有利,其次对于促进经济交易市场也有积极作用。这篇文章正是为了介绍这个全新的产品类型,进而提高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在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研究与引进是必然的,同时该产品也是一种主要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到现在为止,研究上仍处于推出概念和初步分析阶段。在此背景下,选择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对信用衍生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极富有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分析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分析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力履约的风险,也就是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构成违约事件并给债权人维持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风险;现代观点认为,由于受信人未能如期执行合约中其应承担的义务而造成实际的收益与预期出现偏差的可能性;通常认为,贷款的市场价值的波动同样会形成损失,而导致这一现象与还款者的信用评级及还款能力有关。在商业银行中的信用风险是由于还款人不愿或无法践行承诺,未能如期支付约定金额从而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利益,本文以现代观点为基础进行阐述。信用风险包含以下特征:

(1)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图形不对称贷款收益与损失是不对称的再加上企业违约的小概率事件是信用风险概率分布偏离的原因。市场价格是以围绕其期望上下波动,集中在期望值的两侧,市场风险的曲线往往用正态分布图形来描述,概率分布图具有对称性。而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图形不具有对称性,图形呈现一边向左下方倾斜的趋势,并且厚尾分布现象呈现于左端。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还款人不履约所形成的风险,也就是说银行按照贷款合约在特定时间内很有可能得到偿还的贷款并取得相应的报酬,而对方如果违约,银行面对的损失的数额将比其本应获得的收益要大得多。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业绩不断增加,银行所获得的收益仅仅是贷款合约中固定的收益,一旦企业出现持续不良的经营状况,则银行面临的损失要远比预期的多。

(2)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信用风险还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系统性,与还款人相联系的非系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还款人履行约定的能力,如还款人的还款能力、经营状况以及借款资金流向等。因而,减少非系统性风险则需要更多样化的投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3)信用风险的可获取数据少由于信用产品本身流动性不足导致二级交易市场不活跃以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会相对困难的了解信用风险变化,再加上持有贷款时间长,待违约事件发生,与市场风险所不同的是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就少得多,且不易获取这同时也加大了信用风险定价模型有效性检验的难度。这些特点使得更加难以完成信用风险的测量,这也是导致信用风险定价研究稍落后于市场风险的原因。

(4)信用风险的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道德风险的产生。借款人与贷款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现象在贷款及其他信用交易都普遍存在,道德风险的产生是由事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了解信用风险状况及其变化的困难,在通常情况下,借款人往往由于掌握更多信息,而处在优势地位,贷款人所获取的信息较少则往往处于劣势,从而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状况

在我国,银行业主导了金融业,银行业的风险状况决定了中国金融业的整体风险水平,在四大国有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后,一定的提升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中国的水平。在中国逐步也将实施新巴塞尔协定,以实现国际化进程,同时中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在目前这个时期,从风险管理保障能力来看我国的金融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国外,显现的信用风险存在以下几点:

(1)过度集中的银行业贷款在1992年以前,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都存在着银行业贷款过度集中的现象,如农业银行贷款主要在于农业及农村的相关发展需要,工商银行的资金流向针对的是国家政府机关及商业界,而中国建设银行集中在房屋、设施等一些基建行业,中国银行则集中外贸业务。这样对于银行业来说无疑扩大了信贷风险,在改革开放之后,五大国有银行虽然经历了股份制改革,仍然出现了银行业贷款过度聚中在某个领域的现象。在地方的一些商业银行,经营贷款等业务过于集中在当地,加之地方政府的保护政策使得信贷风险放大。

(2)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双升”现象截至2014年6月末中国十家最大的上市银行在资产和负债方面增速都进一步放慢,同时盈利增长也在放缓。然而,对于这些银行来说信贷资产质量仍是主要挑战之一,2014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已接近2013年全年增幅。在2014年6月末各大银行的资产比2013年末增长9.6%,增长速度呈继续下行趋势,净利润同比增长10.3%,增长速度持续放缓。2014年上半年,十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约为5198亿元,上年的全年增幅约为人民币733亿元,可见2014年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趋势是非常大的。与2013年末相比,不良贷款率也呈现上涨趋势,增加了约0.07%至1.06%。这十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全部呈上升趋势。这种“双升”现象,表明信贷资产质量仍然有明显的下行趋势。部分行业受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速放缓的影响,这同时对银行业也形成了资产质量下降的压力,在未来不良贷款的规模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

(3)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银行业垂直化管理现象严重,且每个层次机构设置复杂,从而上下层次之间出现了独立性不强、权利与责任不明晰的现象,这样容易导致管理效率底下以及管理盲区的出现,而且在我国风险管理的制度本身漏洞还比较多,目前设立的制度建设大都难以落实于实践,存在执行起来困难的问题。此外,在中国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中长期以来以传统模式为主,例如:缺乏计量分析,关注的主要在于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及经验总结分析法。国外的大型银行运用的管理方法注重于数量研究法与模型分析法,而我国的风险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与他们相比我国在此方面所作出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2、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银行良性的发展与长期的生存需要发展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前面也提到过,我国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以传统模式为主,目前,我国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主观定性分析、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以及根据新巴塞尔协议使用的具体方法,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目的是将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尽量降到最低,这是选择贷款,尽量减少将款项贷给违约概率较大的借款人。虽然在传统模式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这种方法的缺陷也越来越凸现出来:一是容易导致人员机构设置过于庞大,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对专业分析师的需求较大,而且信用分析师的需求会随着银行业务量的上升而上升,成本增加了却与效率不匹配,这对银行来说无疑是个累赘。二是减弱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传统的信用分析会与在银行管理层形成的官僚作风相联系,这将明显减弱银行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三是信贷分析师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信用质量,这将导致传统的信用分析的结果不稳定。四是银行面临的风险会随着贷款组合集中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会更进一步的促使贷款组合的集中。根据目前我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情况,不应该仅仅是以被动的方式去将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尽量降到最低来规避风险,而更应该以一种更有效、更主动、更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方式来管理信用风险,而信用衍生品正是这样具有创新性、主动性来有效管理信用风险的产品,因此我国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引进并应用这种工具。

三、信用衍生品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资产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最早是在1992年推出了信用衍生品,而其迅速发展是在进入了21世纪后才实现的,国内工商银行最早引入信用衍生品是在2005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本实证选取的数据开始于2006年,取半年度为频率。中国工商银行在信贷资产规模上是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其积极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它的信用衍生品交易量也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选取工商银行作为样本,具有代表性。本实证用EVIEWS6.0进行。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这项实证的主要旨在分析在应用了信用衍生品过后,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安全性,流动性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方面来衡量。作为一种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创新性方法,信用衍生品主要功能是主动有效的将信用风险进行转移或剥离。银行的安全性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贷款质量,所以被解释变量选择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N),解释变量为信用衍生品的年交易增长率(CD)。同时为了严密分析起见,再介绍增加的另外两个解释变量:第一是银行贷款数量占总资产的比例(P),银行面临的贷款风险随银行贷款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这为不良资产率增加提高了可能性;拨备覆盖率(PC)作为另一个解释变量,银行针对贷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拨备覆盖率,理论上理想的水平是100%,数值的多少与风险水平是相匹配的,较高会存在坏账准备多余的问题,利润虚减,而较低则可能会致使坏账准备不足,利润虚增。在其他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工商银行预留的坏账准备越多也就是相应的拨备覆盖率越高,则说明该银行足以应付发生违约时的坏帐损失,从而相应的减小了工行不良贷款率的数值;相反,工商银行预留的坏账准备越少也就是相应的拨备覆盖率越低,则说明该银行无法应付发生违约时的坏帐损失,从而相应的提高了不良贷款率。

(二)实证分析

1、变量的模型检验

(1)ADF检验根据上述选取的变量,假定模型为:N=αCD+βP+γPC+C首先要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Eviews软件来实现,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由于选取的数据属于时间序列数据,可能会出现非平稳性,因此首先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相较于临界值来说得到的ADF检验统计量较大,说明存具单位根,则此序列是非平稳的;反之,该序列是平稳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上述运行结果看出,N,CD,P与PC这四个时间序列的ADF检验值分别为-6.197098,-3.138930,-0.594858,-1.954672,N,CD相比于每个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来说均较小,说明这两组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而P,PC相较于每个变量在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均较大,则需要对这些数据赋予不同的滞后周期,再进一步的对其一阶差分项作ADF检验,对P、PC处理过后ADF检验值分别为-4.280515,-0.307261,结果表明,在对P、PC做完一阶差分ADF检验后,P变量的ADF检验值小于该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P变量通过ADF检验。继续对PC变量二阶差分做ADF检验,在10%的显著水平下该变量经处理之后是平稳的,即表明通过ADF检验。

(2)格兰杰检验本文对CD(信用衍生品交易量)、PC(拨备覆盖率)、P(贷款/总资产)与N(不良资产率)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从图中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CD(信用衍生品交易量)不是N(不良资产率)的Granger的原因被拒绝,也就是说CD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是N的Granger的原因。而在显著性10%水平下,N不是CD的Granger的原因。这表明不良贷款率发生变化确实与信用衍生品交易量有关。

2、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ADF检验,P变量在一阶差分后通过了检验,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所以将P修正为P变量的一阶差分DP(贷款与总资产的变化率)。在对被解释变量N(不良资产变化率),解释变量CD(信用衍生品交易量变化率)、PC(拨备覆盖率)、DP(贷款/总资产)进行回归。建立的模型为:N=αCD+βDP+δPC+C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对按上述方式进行修正之后的数学表达式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下:N=-0.0028CD-0.1417DP-0.0098PC+0.0352R2=0.9393R'2=0.9210F=51.5674.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回归分析式的检验知,R2及R'2数值都在0.9之上,表明回归模型拟合程度优,可决系数R22=0.9393说明我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率变化的93.93%可由这三种因素的变化来解释;从t检验来看,PC变量在5%、CD变量与DP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均通过检验。通过Eviews分析的回归结果为:信用衍生品成交量每增加一个单位,不良资产率将降低0.002845个单位,不良资产率与信用衍生品呈负相关关系,它的影响系数较小,这与信用衍生品在国内的发展状况有关,但以上的数据还是可以表明信用衍生品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或分散银行的信用风险产生了作用,进而减小了不良资产率数值。因此为提高我国金融市场效率,以积极、合理的方式更好的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健全信用衍生品法律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设目前还在逐步完善阶段,金融市场的发展一般来说先于有关法律的完善。作为一种新型产品,法律法规需要对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进行调整和控制,而目前缺少这部分的约束,这就使该产品的应用与成长受到了限制。可以结合本国的国情与所处的金融发展背景,适当借鉴与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为信用衍生产品健全有关法律制度,打好监管基础和强化相应保证。

(二)加强信用衍生品的市场建设

中国的金融业相较于国外而言起步较晚,信用衍生品交易必须有计划的逐步进行,再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调整。首先可以将该产品的交易在境内从事金融业务的银行之间进行。汲取了一些成果教训之后,对一些机构性质的客户打开信用衍生品市场。对操作进一步熟练之后,再面向海外市场,进而推进该产品交易市场的全球化。

(三)发展信用评级市场

社会整体要求有一个健全的信用评级体系才能保证信用衍生品的快速成长,发达国家正是由于其健全的信用评级市场才能促使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扩大。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目前在初步建设中,有较多的困难还亟待处理:中国现有的评级机构的公平性易受外来事务的影响,本身的独立特点没有显现出来;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还不能完全的利用和熟练应用计量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评级,通常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一个好的信用评级市场能够为信用衍生品的成长强化保障,因此当务之急是作好相应的准备。

(四)健全信用衍生品监管制度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10篇

信用社的主要风险来源

目前,信用社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其所遭遇的风险也更多。其中既有内部风险,也有外部风险;既有人为造成的风险,也有制度带来的风险。综而言之,信用社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七个方面:(一)信用风险,即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贷款本息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二)市场风险,即利率波动、客户竞争、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资本市场、资金涌入房产行业等引起的风险;(三)流动性风险,即因资金短缺导致资金调度和紧急流动应变能力不足产生的风险;(四)操作风险,即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

(五)道德风险,即内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监守自盗或外部人员伪造信息、套取资金带来的风险;(六)科技风险,即综合业务系统、卡业务、ATM等自助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风险。

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深化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级信用社的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方法持续完善,风险计量工具广泛使用,风险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系统风险防范体系缺失,内部控制仍较薄弱,风险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战略。由于对风险管理认识的片面性,很多信用社偏重于信用风险管理,忽视道德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从而缺乏系统全面的战略规划。二是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没有形成完整的集风险识别、风险决策、风险计量、风险评估、风险补救和风险评价于一体的管理体制。部门间责任不明确,定位模糊。三是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度覆盖不够全面,执行力度弱化。内部监督多以事后为主,事前、事中预测及监督力度不够。四是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没有根植于所有员工的心中,没有贯穿于整个业务的全程。

风险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全面树立,风险管控落实不够到位。五是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落后,在计量方法、硬件设备、客户群体等因素的影响下,成熟的风险管理IT信息系统尚未建成,关键风险点识别、风险实时监控、预警、报告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风险管理方法单一,对各类风险仍以主观定性分析为主,缺少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模型,精细化管控不足。

信用社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风险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要遵循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保障的原则。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应防患于未然,把重点放在事前预测与事中控制方面,而不是在事后风险处置上。因此,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强化风险管理。

确立风险管理战略。根据市场定位、发展战略和资本实力,结合经济金融政策、监管要求、股民价值回报、同业竞争水平等综合因素,确立整体的风险管理战略,进行总体筹划。应将风险体系指标具体化,明确承担的风险类别、承担程度及预期收益,将资本充足率、风险资本总量、各类风险资本占比等指标细化和量化,及时做好风险转移,科学分配风险压力。风险管理战略必须着眼于从董(理)事会到经营层的整个垂直职能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董(理)事会作为最终责任主体,要负责全面管控信用社的各种风险。包括确立整体发展目标,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监控风险系数,确定可承受的风险水平;根据战略规划,优化组合、配置资本提高收益;掌控风险环境,保护资本安全等等。

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完整的风险管理体制必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同行业与相关行业的历史数据及现实市场分析,及时、准确地提供承受风险的状况和市场风险动态的预警信号。二是风险决策系统。制定信用社的风险管理政策并作出相应决策。三是风险计量与评估系统。对每项交易中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程度进行估量,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四是风险补救系统。对已出现的风险,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风险的恶化和蔓延。五是风险评价系统。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职责,并对其风险管控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信用社完善风险管理体制,需要明确定位理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功能,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三位一体风险管理体系;促进业务部门、风险部门、监察审计部门分工合作,筑造风险管控的三重防线从省联社到基层信用社,逐级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配备专业风险管理经理,集中统一管理,分级授权实施,加强风险信息传导及联动处置,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风险管理整体合力和系统优势。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对现有各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梳理、整合和完善,尤其对新业务和新产品要预先做好可行性分析,根据实际修订或重订制度或流程,确保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使所有操作置于制度的框架之下,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并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确保所有风险无机可乘。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财会业务、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管理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建立起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防范体制,构筑起面向全联社、覆盖所有业务品种和业务过程的内控管理体系,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同步。进一步完善风险监管制度。切实发挥三道防线的作用,构筑起全方位、立体交叉的管理监督网络。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制度。让每位员工都了解流程的风险点是什么、如何监测和控制、潜在缺陷及改进措施、谁来负责、谁来检查、如何报告等。通过梳理,明确了工作流程的具体环节、操作方式、规章制度和面临风险。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11篇

运用一致性、无倾向性的记分方法能够规范客户信用评定标准,确保审批依据的一致性。其中各分值既表示为不同办卡申请者的正常履约的概率,也表示为预测的可能违约概率。由此以来,能够起到规范操作流程,控制信用风险的积极效应。

2   运用信用记分系统加强业务管理,以降低风险管理的运营成本

运用信息记分系统实现对办卡申请人基本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完成公共信息变更、到期换卡提示等多项工作,这样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操作效率与质量,而且还避免了纸制凭证打印、邮寄等相关费用的发生,大大降低了银行机构风险管理的运营成本。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入,大型发卡机构逐步发生改革,打破传统完全人工处理,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自动处理系统,力求真正意义上实现自动化审批、管理、决策。以此既提高了发卡机构审批决策效率与质量,而且还降低了发卡机构工作负担,减少了发卡机构人工成本。

3   凭借信用记分系统,实现自动批准分数的设计与调整,改善客户服务

一方面,如上所述,凭借信用记分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审批决策,这样以来便能够第一时间对办卡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做出审批决策,从根本上解决了办卡申请人等候现象的发生。同时,信用记分系统可结合业务的发展变化实现对分值的积累与调整,低于分值临界线时需进行人工审核;高于分值临界线时则自动批准通过;另一方面,银行机构可依据信用记分系统给予的得分,做出授权决策,调整客户的授信额度;最后,运用行为记分法可实现对客户催收的细分管理,以降低对低风险客户的催收力度,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用卡环境。

4   动态管理信贷资产,增强信贷资产的综合管理能力

发卡机构运用信用记分系统可实现动态管理信贷资产,科学合理测评银行机构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同时,银行机构结合不同客户的特点与需求执行不同的政策,针对于不同客户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增强信贷资产的综合管理能力。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12篇

运用一致性、无倾向性的记分方法能够规范客户信用评定标准,确保审批依据的一致性。其中各分值既表示为不同办卡申请者的正常履约的概率,也表示为预测的可能违约概率。由此以来,能够起到规范操作流程,控制信用风险的积极效应。

2.运用信用记分系统加强业务管理,以降低风险管理的运营成本

运用信息记分系统实现对办卡申请人基本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完成公共信息变更、到期换卡提示等多项工作,这样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操作效率与质量,而且还避免了纸制凭证打印、邮寄等相关费用的发生,大大降低了银行机构风险管理的运营成本。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入,大型发卡机构逐步发生改革,打破传统完全人工处理,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自动处理系统,力求真正意义上实现自动化审批、管理、决策。以此既提高了发卡机构审批决策效率与质量,而且还降低了发卡机构工作负担,减少了发卡机构人工成本。

3.凭借信用记分系统,实现自动批准分数的设计与调整,改善客户服务

一方面,如上所述,凭借信用记分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审批决策,这样以来便能够第一时间对办卡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做出审批决策,从根本上解决了办卡申请人等候现象的发生。同时,信用记分系统可结合业务的发展变化实现对分值的积累与调整,低于分值临界线时需进行人工审核;高于分值临界线时则自动批准通过;另一方面,银行机构可依据信用记分系统给予的得分,做出授权决策,调整客户的授信额度;最后,运用行为记分法可实现对客户催收的细分管理,以降低对低风险客户的催收力度,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用卡环境。

4.动态管理信贷资产,增强信贷资产的综合管理能力

发卡机构运用信用记分系统可实现动态管理信贷资产,科学合理测评银行机构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同时,银行机构结合不同客户的特点与需求执行不同的政策,针对于不同客户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增强信贷资产的综合管理能力。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形式

信用卡业务是银行业务的组成部分,信用卡业务包括客户发卡,商户收单,信用卡分期业务(商户分期,账单分期,汽车分期,家装分期等),因此具有银行传统业务产品的风险,也有信用卡业务特有的风险。银行业务存在的各种风险在信用卡业务中也同样存在,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中造成信用卡业务资产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是信用风险。所谓信用风险,就是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额度的过程中,因经济状况的改变或社会发生变化造成的逾期还款或违约的风险,此外还有蓄意透支、违约产生逾期的道德信用风险也属于信用风险的范畴。

二、目前,我国的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改善的措施

目前,我国的信用卡业务方面的风险管理仍然是处于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的阶段。对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管理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的观念。欧洲银行的信用卡管理措施可以为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提供建议。

欧洲商业银行对风险进行管理的理念主要有:只能对风险进行管理,不能回避风险;回报和风险是相对应的;风险管理的意识必须要始终贯穿在业务进行的整个阶段;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要与经济市场的拓展和营销进行紧密地结合;同一笔信用卡的办理业务至少要有两个人进行关注和管理;对信用卡用户要使用严格的信用等级的评价和审批流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区分信用卡风险;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的标准;商业银行一定要建立合格的对风险进行控制的管理机制;对风险进行控制的机制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商业银行要建立有自己独特风格、符合自我特点的风险文化;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的奖惩制度;商业银行也积极吸取其他银行错误做法的教训,并对自我管理的方法进行及时的更新。目前,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合格的信用卡业务的相关管理制度,防范制度风险的出现

由于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在不断地发展,各种风险因素和现象也就随之而来。根据目前在信用卡业务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来说,为了减少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出现,有必要定期对信用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与信用卡有关的利益者的纠纷。同时,对信用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有助于对我国的信用卡市场进行规范。另外,对信用卡业务操作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有助于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风险。

2、对信用卡风险的内部体制进行控制,对违规的管理方法进行明确的惩罚

银行对信用卡的业务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对信用卡风险的内部体制进行控制是控制信用卡风险的前提。通过对信用卡业务的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对信用卡业务的客户准入(确保真实性)、征信调查、授信和催收等各个环节制定统一的标准,从而做到对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对各个岗位的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对违规行为建立明确的处理措施,从而杜绝操作方面存在的风险。

3、对征信和监管体制进行完善,积极构建科学的信用卡业务的管理控制系统和风险方面的预警机制

目前,我国信通卡业务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征信制度不健全。虽然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和完善个人的信息资料库,但是仍存在很大的困难,例如信用资料的数量非常庞大、范畴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还不能跨行对证券、保险的信息记录进行查询,也不能对个人的纳税记录和犯罪记录等信息进行查询,从而很难准确而全面地对一个人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价。

3.1对征信和监管体制进行完善,并且加强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时能在全国商业银行的范围之内对信用卡业务用户的居住信息、职业信息和银行的贷款信息进行查询,在信息的获取和录入方面人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所以,应该增加对个人的证券、保险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信用记录,以便于及时对个人信息进行获取和记录,有助于银行对信用卡的申请者进行及时、全面而准确的信用方面的评价,从而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信用卡的欺诈风险进行防范。

3.2积极构建科学的信用卡业务的管理控制系统和风险方面的预警机制

在国外,很多的商业银行都已经采取了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对信用卡的风险进行规避。这有助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进行经验的借鉴,从而在我国的信用卡业务的管理方面引进先进的管理措施,构建科学的信用卡业务的管理系统。当然,大部分银行已经运用了数据监测系统,来判断分析和避免信用卡风险,还必须借助大数据理念和网络平台进行完善。

4、扩大信用卡的宣传力度,向信用卡用户普及银行和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且做好特约商户的培训

在银行所遭受的信用卡方面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当中,一是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信用卡的持卡人对使用信用卡的规定和知识的了解不够,形成的非恶意违约;二是商业银行对于商户相关的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造成的操作风险;三是部分恶意透资人员不懂法,因为信用卡恶意透资可直接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失误,有必要向信用卡的使用者讲授信用卡的使用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并且积极引导信用卡持有者养成健康的使用习惯,并且也要加强特约商户的培训,从而从源头上杜绝欺诈方面的风险。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信用卡业务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同时更需要各商业银行自身加强合规经营的建设,不断完善信用卡业务办理流程的风险控制措施。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有助于我国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降低。(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株洲市分行)

参考文献: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信用风险已成为参与电子商务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应通过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建设一个高效、规范的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构筑全方位、全过程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防范和信用违法行为惩戒记录机制。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从事商务活动的新模式。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但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不稳定性,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卖性与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相比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取得并维持顾客的信任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所在,欲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一、信用机制建设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0年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网民新增2000万人,网民总数达到4.04亿人。伴随网络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逐渐被我国公众所接受,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电子商务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诚信缺失行为盛行,“三角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信用危机现象随处可见。WwW.133229.COm这些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也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仅在少数行业开始建立,不少企业尚未建设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人们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不重视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时常错误地选择交易对象,从而导致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二、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

信用风险是指商品交易主体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会使商品交易主体因未能获得预期的商品交易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取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的措施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目前,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理论研究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基于此,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借助贯彻执行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大东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预防并降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并目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加强电子商务客户档案管理,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子商务交易品种与规模,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为了防止坏账,当账款逾期在3个月以内,由企业内部的信用部门进行追收;对于超过3个月的应收账款,应寻求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协助追收;对于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就必须作为坏账处理,应采取法律行动追讨逾期账款。对于前任领导经营中产生的逾期账款不能继续作为应收账款保留在账上,而应将这部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

在企业内部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实行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行为。通过建立这一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电子商务业务,建立一支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建设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

加快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各相关电子商务的网站都应发挥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起功能强大的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研究。采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实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与控制,从而降低电子商务参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重点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建立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管理系统。

3、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开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方法主要有信用风险因素评估的“6c”法和信用评级法等。“6c”法是指根据商品交易主体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nater-a1)、经营环境(condition)和经营连续性(continuity)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履行商品交易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信用评级法主要采用z值模型对体现参与商品交易企业的赢利、营运等能力的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营业资产周转率等)进行加权计算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评分。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已成为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电子商务特点研发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通过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计算电子商务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识别和量化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为防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提供了强大武器。在构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应采用通用信用语言,注意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信用许可范围。

三、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等特点。因为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研究尚不成熟,运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难以准确识别和计量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目前,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和网站普遍缺乏—套完善的电子商务客户信用风险等级评分标准与量化评级方法。况且,信用风险受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企业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影响很大。因此,仅依靠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和网站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控制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是不够的。

电子商务政府主管部门应在相关电子商务网站和电子商务参与企业积极配合下,借用中国人民银行等其他政府部门的社会信用体系资源,尽快建立包含实名制信用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合同履约备案和信用违法行为惩戒记录等内容的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1、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数据库

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让个人和企业的电子商务诚信已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电子商务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在构建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应做到:规范信息采集程序、信用资源共享、完善信息管理。同时,建立社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必须在法律规范下,界定信用信息的合法公开与合理使用范围,注意解决信用信息的披露与保密之间的矛盾,为公众共享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提供法律保障。

2、积极培育信用服务机构

由信用关系的当事人分别对与信用管理相关授信人的信息进行收集、鉴别、分析、评级等活动交易成本往往太高,而由社会化的机构,如以征信公司为例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来为信用当事人服务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这类信用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资信调查、信用评级、信用保险以及商账追收等,它构成了社会化的信用管理支持体系,成为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信用中介机构,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信用管理服务,必将大大提高电子商务的执行效率,促进其长远发展。

3、失信严惩机制

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失信者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失信者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对遵守信用者应进行褒奖,对失信者进行惩罚,是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失信者进行行政或司法处罚,并将受到行政或司法处罚的企业和个人披露于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从而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通过打击社会经济生活中失信违法现象来提高社会整体信用等级,这样企业和公民的信用意识才会不断提高,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才将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无论人们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要围绕着依据相关法律签订协议和按照信用管理制度履行协议而进行,并受到相关法律保障与信用机制约束。所以,经济行为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不仅可以圆满实现经济行为的目的,而且会促进经济行为的科学化,提高行为的效率与效果,极大地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电子商务是所有参与者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用机制的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形成“诚信为本、以德经商”的商务环境,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提升经济竞争力,以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勇、陈富扬: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与信用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6(4)

[2]彭柳:b2c中电子商务中的企业信用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3]车纯:基于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4]黄潇: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建设[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报,2006(9)

[5]马俊缸:试论如何构建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用风险管理 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从事商务活动的新模式。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但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不稳定性,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卖性与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相比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取得并维持顾客的信任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所在,欲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一、信用机制建设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0年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网民新增2000万人,网民总数达到4.04亿人。伴随网络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逐渐被我国公众所接受,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电子商务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诚信缺失行为盛行,“三角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信用危机现象随处可见。这些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也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仅在少数行业开始建立,不少企业尚未建设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人们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不重视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时常错误地选择交易对象,从而导致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二、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

信用风险是指商品交易主体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会使商品交易主体因未能获得预期的商品交易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取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的措施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目前,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理论研究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基于此,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借助贯彻执行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大东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预防并降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并目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加强电子商务客户档案管理,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子商务交易品种与规模,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为了防止坏账,当账款逾期在3个月以内,由企业内部的信用部门进行追收;对于超过3个月的应收账款,应寻求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协助追收;对于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就必须作为坏账处理,应采取法律行动追讨逾期账款。对于前任领导经营中产生的逾期账款不能继续作为应收账款保留在账上,而应将这部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

在企业内部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实行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行为。通过建立这一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电子商务业务,建立一支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建设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

加快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各相关电子商务的网站都应发挥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起功能强大的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研究。采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实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与控制,从而降低电子商务参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重点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建立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管理系统。

3、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开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方法主要有信用风险因素评估的6C法和信用评级法等。6C法是指根据商品交易主体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nater-a1)、经营环境(condition)和经营连续性(continuity)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履行商品交易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信用评级法主要采用z值模型对体现参与商品交易企业的赢利、营运等能力的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营业资产周转率等)进行加权计算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评分。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已成为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电子商务特点研发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通过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计算电子商务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识别和量化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为防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提供了强大武器。在构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应采用通用信用语言,注意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信用许可范围。

三、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等特点。因为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研究尚不成熟,运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难以准确识别和计量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目前,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和网站普遍缺乏—套完善的电子商务客 户信用风险等级评分标准与量化评级方法。况且,信用风险受国家经济状况改变、 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企业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影响很大。因此,仅依靠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和网站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控制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是不够的。

电子商务政府主管部门应在相关电子商务网站和电子商务参与企业积极配合下,借用中国人民银行等其他政府部门的社会信用体系资源,尽快建立包含实名制信用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合同履约备案和信用违法行为惩戒记录等内容的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1、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数据库

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让个人和企业的电子商务诚信已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电子商务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在构建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应做到:规范信息采集程序、信用资源共享、完善信息管理。同时,建立社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必须在法律规范下,界定信用信息的合法公开与合理使用范围,注意解决信用信息的披露与保密之间的矛盾,为公众共享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提供法律保障。

2、积极培育信用服务机构

由信用关系的当事人分别对与信用管理相关授信人的信息进行收集、鉴别、分析、评级等活动交易成本往往太高,而由社会化的机构,如以征信公司为例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来为信用当事人服务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这类信用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资信调查、信用评级、信用保险以及商账追收等,它构成了社会化的信用管理支持体系,成为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信用中介机构,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信用管理服务,必将大大提高电子商务的执行效率,促进其长远发展。

3、失信严惩机制

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失信者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失信者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对遵守信用者应进行褒奖,对失信者进行惩罚,是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失信者进行行政或司法处罚,并将受到行政或司法处罚的企业和个人披露于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从而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通过打击社会经济生活中失信违法现象来提高社会整体信用等级,这样企业和公民的信用意识才会不断提高,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才将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无论人们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要围绕着依据相关法律签订协议和按照信用管理制度履行协议而进行,并受到相关法律保障与信用机制约束。所以,经济行为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不仅可以圆满实现经济行为的目的,而且会促进经济行为的科学化,提高行为的效率与效果,极大地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电子商务是所有参与者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用机制的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形成“诚信为本、以德经商”的商务环境,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提升经济竞争力,以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勇、陈富扬: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与信用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6(4)

[2]彭柳:B2C中电子商务中的企业信用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3]车纯:基于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4]黄潇: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建设[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报,2006(9)

[5]马俊缸:试论如何构建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