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1篇

[主题词]规范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

因金融业经营高风险的特点,在吸取大量金融案件的教训后,金融业规范风险管理问题日益引起监管者和银行业本身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规范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独特的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也日益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可。而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中小金融之一,在风险管理方面就显得十分薄弱。笔者在与商业银行的交流和学习过程中,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主要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一直没有把风险管理作为一个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风险管理理念存在偏差。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理念上的偏差,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经营,轻规范的管理。目前,农村信用社各级各部门往往局限于任务的考核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上,只注重市场占有而简化必要的手续,从而忽视了业务的规范化管理,有些农村信用社甚至不惜冒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从而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二是重事后,轻事前的防范。农村信用社往往偏重于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稽核惩处的措施,试图以严厉的惩处来遏制风险的发生,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却重视的很少。三是重操作人员的管理,轻对高管人员的约束。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错误理念,即重视对临柜操作人员的管理,而放松了对高管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村信用社主任的约束,似乎只有临柜操作人员才有可能引发风险,而事实上,由于高管人员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主任掌握人力、物力、财力等大权,由其而引发的风险,危害性远远大于临柜操作人员。

2、风险管理框架不健全。健全的规范风险管理框架是实现全面的规范风险管理的前提。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信用社在规范风险管理框架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是完善、垂直的规范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农村信用社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规范风险管理部门来对规范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和全方位的规范风险管理架构。二是规范风险管理职责分散不清。目前农村信用社管理分别由财会、信贷、审计等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自律监管,这种自立门户、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使规范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独立于经营职能,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使得风险管理有时出现部门重叠,形成重复管理的现象,而有时又出现职责不清,管理真空等顾此失彼的现象。

3、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农村信用社规范风险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规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的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时,规范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薄弱,褒奖力度不到位,惩处措施明显弱化。一般情况下都认为,只要没有造成损失或出现案件,对违规违纪人员往往只采取教育和限期整改,没有对其必要的纪律处分。对造成损失或酿成案件的人员,惩处也不到位,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

4、规范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农村信用社的规范风险管理长期以来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合理化不够,管理方法陈旧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规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对策

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借鉴商业银行规范风险管理最新理念和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构建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规范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农村信用社规范风险管理能力。

1、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保证风险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

规范经营是农村信用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的关键之所在。而实施风险管理又是保证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规范理所当然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核心构成要素。而农村信用社所辖网点分散的特征决定了每一个业务点都是规范操作的风险点,这就要求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是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农村信用社上下都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这一技术,在规避现代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并把它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指定专门领导组织实施;其次,要加强培训学习,掌握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点,并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办法来,真正能够指导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实践,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农村信用社全体员工的思想教育,为确保风险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氛围。

2、建立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运作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加快推进改革切实进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使农村信用社规范风险管理真正落实到业务操作和管理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

首先,要明确理事会和经营班子在规范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真正认识规范必须是从高层做起的,只有高层以身作则,规范管理才会最为有效。因此,必须及时制定理事会和经营班子规范经营管理和防范风险的职责,才能真正做到分清责任,各负其责。

其次,要组建专业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关于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方式必须遵循以下两点:一要明确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定位、权限及其独立性。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是支持、协助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层做好规范的风险管理的独立职能部门,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有权独立调查农村信用社内部可能违反规范政策的事件,对于调查所发现的任何异常情况或可能的违规行为,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可随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二要正确处理好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各业务部门应主动寻求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主动提供规范风险信息或风险点,并配合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要积极为业务部门提供规范咨询和帮助,为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提供规范支持。同时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广度和效果也应受到内部审计部门的定期检查审计。

3、构建灵敏有效的风险管理分析评价机制。规范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加强运作环境中的有害识别与控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分析评价体系,包括规范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估、监测和报告。

调查识别规范风险。规范风险的人员要积极主动地调查识别与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有关的规范风险,包括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新业务方式的拓展,新客户关系的建立,或者客户关系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产生的规范风险等,及时提供规范支持。

量化评估规范风险。通过设计规范风险评价指标,运用计量方法加强规范风险的评估。评价指标可借助技术工具,通过收集或筛选可能预示潜在问题的数据来进行量化测算,并深入调查任何已识别的规范缺陷,并提出评估报告。

监测报告规范风险。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内机构规范事项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包括规范风险状况的变化情况,概述所有已识别的违规问题或缺陷,采取的各项纠正措施等,同时要加强规范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采集、信息共享、风险控制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的优化。

4、建立系统缜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制度建设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农村信用社各项经营活动都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行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也就是既应当包括强制性执行的法律法规,又应当涵盖符合市场经济中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的原则与要求,还应当遵循农村信用社内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鉴于农村信用社各项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范围广泛、内容庞杂,农村信用社应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强化制度意识和规范意识,一方面要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落实到实处,确保各项业务操作与管理制度符合规定要求。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修正和补充,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缺陷,不断完善所有规章制度。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2篇

[主题词]规范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

因金融业经营高风险的特点,在吸取大量金融案件的教训后,金融业规范风险管理问题日益引起监管者和银行业本身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规范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独特的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也日益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可。而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中小金融之一,在风险管理方面就显得十分薄弱。笔者在与商业银行的交流和学习过程中,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主要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一直没有把风险管理作为一个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风险管理理念存在偏差。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理念上的偏差,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经营,轻规范的管理。目前,农村信用社各级各部门往往局限于任务的考核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上,只注重市场占有而简化必要的手续,从而忽视了业务的规范化管理,有些农村信用社甚至不惜冒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从而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二是重事后,轻事前的防范。农村信用社往往偏重于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稽核惩处的措施,试图以严厉的惩处来遏制风险的发生,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却重视的很少。三是重操作人员的管理,轻对高管人员的约束。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错误理念,即重视对临柜操作人员的管理,而放松了对高管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村信用社主任的约束,似乎只有临柜操作人员才有可能引发风险,而事实上,由于高管人员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主任掌握人力、物力、财力等大权,由其而引发的风险,危害性远远大于临柜操作人员。

2、风险管理框架不健全。健全的规范风险管理框架是实现全面的规范风险管理的前提。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信用社在规范风险管理框架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是完善、垂直的规范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农村信用社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规范风险管理部门来对规范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和全方位的规范风险管理架构。二是规范风险管理职责分散不清。目前农村信用社管理分别由财会、信贷、审计等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自律监管,这种自立门户、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使规范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独立于经营职能,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使得风险管理有时出现部门重叠,形成重复管理的现象,而有时又出现职责不清,管理真空等顾此失彼的现象。

3、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农村信用社规范风险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规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的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时,规范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薄弱,褒奖力度不到位,惩处措施明显弱化。一般情况下都认为,只要没有造成损失或出现案件,对违规违纪人员往往只采取教育和限期整改,没有对其必要的纪律处分。对造成损失或酿成案件的人员,惩处也不到位,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

4、规范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农村信用社的规范风险管理长期以来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合理化不够,管理方法陈旧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规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对策

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借鉴商业银行规范风险管理最新理念和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构建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规范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农村信用社规范风险管理能力。

1、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保证风险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

规范经营是农村信用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的关键之所在。而实施风险管理又是保证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规范理所当然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核心构成要素。而农村信用社所辖网点分散的特征决定了每一个业务点都是规范操作的风险点,这就要求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是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农村信用社上下都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这一技术,在规避现代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并把它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指定专门领导组织实施;其次,要加强培训学习,掌握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点,并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办法来,真正能够指导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实践,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农村信用社全体员工的思想教育,为确保风险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氛围。

2、建立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运作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加快推进改革切实进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使农村信用社规范风险管理真正落实到业务操作和管理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

首先,要明确理事会和经营班子在规范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真正认识规范必须是从高层做起的,只有高层以身作则,规范管理才会最为有效。因此,必须及时制定理事会和经营班子规范经营管理和防范风险的职责,才能真正做到分清责任,各负其责。

其次,要组建专业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关于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方式必须遵循以下两点:一要明确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定位、权限及其独立性。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是支持、协助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层做好规范的风险管理的独立职能部门,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有权独立调查农村信用社内部可能违反规范政策的事件,对于调查所发现的任何异常情况或可能的违规行为,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可随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二要正确处理好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各业务部门应主动寻求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主动提供规范风险信息或风险点,并配合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要积极为业务部门提供规范咨询和帮助,为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提供规范支持。同时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广度和效果也应受到内部审计部门的定期检查审计。

3、构建灵敏有效的风险管理分析评价机制。规范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加强运作环境中的有害识别与控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分析评价体系,包括规范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估、监测和报告。

调查识别规范风险。规范风险的人员要积极主动地调查识别与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有关的规范风险,包括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新业务方式的拓展,新客户关系的建立,或者客户关系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产生的规范风险等,及时提供规范支持。

量化评估规范风险。通过设计规范风险评价指标,运用计量方法加强规范风险的评估。评价指标可借助技术工具,通过收集或筛选可能预示潜在问题的数据来进行量化测算,并深入调查任何已识别的规范缺陷,并提出评估报告。

监测报告规范风险。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内机构规范事项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包括规范风险状况的变化情况,概述所有已识别的违规问题或缺陷,采取的各项纠正措施等,同时要加强规范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采集、信息共享、风险控制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的优化。

4、建立系统缜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制度建设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农村信用社各项经营活动都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行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也就是既应当包括强制性执行的法律法规,又应当涵盖符合市场经济中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的原则与要求,还应当遵循农村信用社内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鉴于农村信用社各项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范围广泛、内容庞杂,农村信用社应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强化制度意识和规范意识,一方面要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落实到实处,确保各项业务操作与管理制度符合规定要求。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修正和补充,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缺陷,不断完善所有规章制度。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3篇

一、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现状

1.机构不健全。有的县级法人机构未成立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而是将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合并在其他部门,有的合并在审计部,有的合并在风险管理部,有的合并在人事综合部等。合规部门的不独立性,造成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弱化。

2.人员不到位。从设置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的联社(商行)看,工作人员(含部门经理)一般为1-2人,并且要承担很多不属于合规风险管理专业的文秘工作,致使难有精力履行合规审查、风险评估、检查等职责。

3.职能不专一。从设置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的联社(商行)看,对合规风险管理部的职能界定并不是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职能,有的还兼职后勤管理、文明服务、接待等其它职能。

4.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部分合规风险管理岗位人员虽接受过专业培训,但培训内容大多仅限于理论层面上的知识,具体操作方面的知识普遍匮乏。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高层管理人员对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普遍重视业务发展,忽视合规风险管理。表现在业绩考核上,只重视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业务指标的考核,忽视了政策措施、制度规章合法合规性以及对质量、管理等各项指标的考核。二是片面认为农村信用社设置了审计部、风险管理部,合规风险管理的一些职能可以由这些部门来兼职履行,再加上专业部门的自查、检查,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显得可有可无。认识上的偏差是导致合规风险管理乏力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违法违规违纪现象屡见不鲜、使信用社遭受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重要原因。

二、加强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看法

1.从高管人员做起,正确认识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一要明确,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强化法人治理的需要。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合规不仅是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原则,更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当前,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全公司治理。合规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然应当包括在公司治理之中。二是要明确,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培育良好企业文化的需要。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团队和员工的具体行为,合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三要明确,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的需要。全面风险管理是对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和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实施管理,不仅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也包括合规风险为主的操作风险,且合规风险的管理是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基础。四要明确,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基础。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合规风险是农信社最基本的风险,对合规风险的防范是防范其他风险的基础。若合规风险失控,不仅可能直接导致监管处罚,而且可能引起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的失控。

2.加强全员合规教育培训,营造认知一同的合规风险机制建设环境。一要加强对全员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业务政策、行业和内部规章制度、操作程序等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对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和内部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熟悉和熟练程度。二要大力倡导“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主动拒绝违规”、“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从高层做起”等理念,牢固树立合规和风险意识,进而将合规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促进建立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信贷风险管理;协作模型

[作者简介]何海,任职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南宁营业管理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春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行副行长,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D9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3-0014-06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大力治理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不良资产率逐步降低(见图1)。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凭不良资产率下降就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高枕无忧。―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信贷资产大量增加,分母变大使得银行不良资产率有较大下降,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环境变化日趋频繁的今天,风险控制能力,特别是在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项目贷款中国内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管理经验都亟待提高。

一、外向型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

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给广大外向型企业敲响了风险控制的警钟。截至2009年12月31日,美国已经有121家银行倒闭。对于改革开放才30年的中国企业而言,国外市场的情况不但复杂多变,而且会计和法律体系与我国有很大不同,“走出去”企业对各种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处理经验尤显不足。作为企业债权人的银行,发放的国际贸易融资和国外项目贷款同样将面临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当系统性风险发生时,银行如果不能有效地把贷款风险“外移”,就只能自身承担巨额损失。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运用信用保险分散、化解银行潜在风险,建立和完善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将成为今后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分类,商业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可以归为内部风险,保险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规避中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可以归为外部风险。市场风险可以转化、体现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发生时,往往就会发生系统性的信用风险。信用保险可以帮助企业,进而帮助银行规避或降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具体来说,“走出去”企业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包括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企业面临风险,银行的信贷资金就不安全,因此全面分析和规避“走出去”企业面临的风险对于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商业风险指在商业信用付款条件下国外买方或在信用证付款条件下国外开证行或保兑行由于出现信用问题致使被保险人发生收汇损失。主要包括:买方或开证行破产或者无力偿付债务;买方或开证行拖欠货款;买方拒绝接受货物、开证行拒绝承兑。

据麦肯锡调查,1917年的100强企业,70年后。已经有61个走向了死亡,而在39个幸存者中,仅有18个仍然存在于1987年的排行榜中,而这18家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结果却降低了20%。只有两家企业――GE和柯达在70年间仍然运作良好,但10年后,柯达已经从100强中消失。如图2所示,2006年以来,美国的商业风险也呈上升趋势。

政治风险是指在买卖双方均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国外债务人(在商业信用付款条件下是国外买方;在信用证付款条件下是国外开证行或保兑行)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动,造成国外债务人不能按时支付货款。包括在被保险人和买方均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债务人所在国或地区禁止或限制汇兑、禁止买方所购的货物进口、撤销进口许可证、颁布延期付款令、发生战争、暴动等政治事件等。

中国是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制裁最多的国家。在1995~2008年6月间,中国遭到各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640起,制裁441起,分别占全球调查和制裁总数的19.4%和21.0%,是98个被调查和制裁国家中平均数的18.9和18.8倍。由图3可见。

二、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花旗、大通、美洲、汇丰等银行都拥有各自的全球信息系统。其数据均能做到每日更新。实时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而且具有很强的统计及查询功能,能为行业、区域、产品、信贷组合等日常检查及风险评级工作提供全面支持,为其高水平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JP摩根银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在贷款决策前预见风险并采取预控措施,对降低实际损失的贡献率为50%至60%。在贷后管理过程中监测风险并迅速补救,对降低风险损失的贡献率为25%至30%,而当风险暴露后才进行事后处理,其效率低于20%。因此,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对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力求尽早地发现风险。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量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风险管理数理模型的研究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在实证的基础上建立了很多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是JP摩根银行于1997年推出的信用度量制模型(Credit Met―riea),是一个基于Vail(Value at risk,也可译为“风险价值”或“受险价值”)方法的模型,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从资产组合而不是从单一资产的角度看待信用风险,使用了转移矩阵反映公司信用等级的变动;二是KMV公司基于期权理论的KMV模型,该模型用授信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波动状况来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它采用结构方法,使用期权定价公式来求公司资产价值及其波动;第三是CSFP的Credit Risk+方法,该方法使用保险精算的计算框架来推导投资组合的损失,它只对违约风险进行建模,而不考虑信用等级的变化。在信用风险量化的基础上,采用信用保险手段把风险外移,在西方商业银行已经非常成熟。

反观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强制要求商业银行从2004年1月1日起,全面采用五级分类法,并了一些对商业银行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文件,包括风险报告制度、贷款发放流程、贷后管理制度等,有助于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很多商业银行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逐步实现了专业化。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而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所推荐使用的信用风险测量方法都要求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最为关键的是,国内商业银行还无法建立全球信息系统,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信贷中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处于不利地位。与信用保险机构进行分摊协作的模式必须尽快建立。

三、出口信用保险在国际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信用保险是指信用保险机构(Export Credit A-gency,ECA)对企业投保的货物、服务、技术和资本产生的应收账款提供安全保障机制的一种保险。它以贸易中的买方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保险人承保在经营出口业务过程中因买方的商业风险或买方所在国(地区)方面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信用保险对于促进一国出口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信用保险可以帮助银行降低所面临的外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从传统意义上讲,保险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更多体现为经济补偿功能,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保险的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特别是社会风险专业管理的功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信用保险所关注的就是信用风险,它的社会风险专业管理功能应该在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分别对贸易融资和国际项目贷款中银行与信用保险机构的协作方式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融资企业将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在信用保险参与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把市场风险和信用保险外移给信用保险机构,通过“信保机构主内银行主外”的合作模式,共同监控企业的操作风险。因为信用保险的理念就是与企业风险共担,银行的贷款也要一对一的对企业进行评估控制企业操作风险,双方可以互为第三者监督角色,降低信保机构和银行的风险。

首先,在贷款发放以前,信保机构可以通过专业的买家资信调查,全面评估买家风险,核定买方的授信额度。其次,在贷款发放后,信保机构还能凭借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庞大的数据网络对买家的风险进行跟踪,从而把风险降到最低。此外,银行专注于对融资企业的授信调查,在信贷审批时还能通过信保机构获取融资企业全面的海外买家信息,为客户的还款能力提供保障,形成科学审批“硬指标”,充当信贷审批的好助手;采用合适的产品给融资企业进行产品配备,审查单据真伪和进行专业的资金监管,具体见图4。

在国际项目融资中,国内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为多样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履约风险和自然灾害与工程风险。

信保机构在政治风险的识别和处理上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完全能够也理所应当承担政治风险造成的损失。但是,影响项目的商业风险却不胜枚举,需要各个参与方都尽己所能,银行仅能“外移”部分给信用保险机构,因为第一还款来源不足的风险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规避,这也导致了目前国内银行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对于履约风险,需要银行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一对一的考察,对于出口商或者承包商的经验、能力、管理人员素质进行判断,并且监督出口商把自然灾害和工程风险转嫁外移给其他的保险公司。如图5所示。

四、银行国际信贷风险管理和出口信用保险协作的误区

第一,对信用保险融资功能的理解比较片面,合作存在障碍。在信用保险参与的国际贸易融资中,目前信保机构、银行和融资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功能仅仅理解为:通过信用保险机构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承保,使原来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成为风险较低的优质资产,据此获得银行融资。这种理解仅仅着眼于投保后的应收账款本身,没有全面考察投保行为对出口企业风险状况的影响,进而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影响。这不仅离三方共赢合作模式的目标相去甚远,而且也存在着运行不畅的问题,同时造成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第二,风险管理与信用保险合作层次较低,利益冲突较大。当前银行逐单叙做的贸易融资模式体现了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层次较低:一方面是着眼于贸易融资中相关单据和合同审查环节的业务品种风险管理层面;另一方面是着眼于对信保机构和出口企业作为合作方的职能风险管理层面。而没有意识到信用保险可以通过全面监控融资企业的买家风险异动来帮助银行监控融资企业本身的风险,在买家风险和融资企业风险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而且,逐笔融资做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模式,使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直接体现为逐笔融资的成本,这导致出口企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产生的融资成本与使用其他信贷形式产生的融资成本不具比较优势。较低的风险管理层次无法使合作各方同时实现成本一收益均衡,加剧了合作三方的利益冲突。

第三,银行制度层次对信用保险的支持缺位。银行及其监管部门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管理作用认识不到位,将融资企业投保行为与信贷定价联系起来的政策制度支持缺位。这些制度的缺位不仅导致全面投保合作模式缺乏,难以推行,而且使当前的贸易融资模式也存在运行障碍。逐单叙做的贸易融资模式使银行根本谈不上将全面投保信用保险作为衡量出口企业风险状况的重要因素纳入贷款定价体系中来考虑。仅仅着眼于投保后的应收账款作为担保进行融资的模式难以在合作三方中形成稳固的共同利益,合作范围难以扩大。

五、政策建议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信用保险应建立一种“金融共生”关系,达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一方面,信用保险机构通过专业的风险控制技术和风险损失分散机制,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切实保障;另一方面,银行业在获得服务和价值的同时,能够为信用保险提供更大的客户群体。实现风险分散以及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银行国际信贷风险管理和出口信用保险要建立“金融共生”关系,必须通过三大模式:

一是利益捆绑。通过为信贷项目安排信用保险的方式,将部分损失风险转移给信用保险公司,从而双方实现了利益捆绑。可是,这是一种不稳固的、浅层次的合作关系,不能够充分满足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需求。

二是角色参与。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应银行要求,参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一种简单的合同关系,即为项目提供保险服务。尽管在承保过程中,信用保险公司也要进行资信调查、限额审批等步骤,评估项目风险,但是信用保险机构的角色还是一个普通的保险服务提供商。在建立共生关系的愿景下,通过制度安排,使得信用保险能够参与银行贷款决策的全过程,在贷前、贷中、贷后都能发挥自身作用,即在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中充当“第三方监理”的角色,再以一定的利益相关联。这样信用保险就可以在信贷项目的操作中对银行起到有效的监督和制衡作用,特别是对内部欺诈问题。

三是专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尽管银行自身也注重信贷风险管理,但是信用保险机构在风险管理的角色中仍有特殊作用。关键是对待风险的态度方面,银行与信用保险机构是不同的。银行侧重于风险外移与交易,风险管理是相对静态的;而信用保险机构却侧重于风险的管理与吸纳,风险管理是动态的。这种差异在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体现。信用保险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优势,信用保险机构掌握了较多的风险信息和数据,有利于风险的定性定量分析,为银行信贷的风险定价风险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充分认识到信用保险与银行信贷风险的共生关系,并且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也是必要的保证。

首先是行业协调。银行属于银监会监督和管理,信用保险公司目前属于保监会监督和管理。按照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要推动信用保险运用到银行风险管理中,充当“第三人”角色,必须得到两大监管部门的支持。如银监会可以完善相关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导人信用保险参与风险管理方案,形成刚性制度安排。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5篇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及其存在的主要原因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守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偿还债务而使授信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信用活动传统的主要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是一种综合风险,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的债务人,它在商业银行的很多业务活动中都广泛存在,但最主要、最经常的是存在于信贷业务中。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依约偿还贷款造成的风险。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管理体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沿袭着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并未真正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就形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出资人代表、没有关于权力制衡的制度性安排、没有合理的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等等,致使银行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内部监管缺位,各经济主体行为缺乏长期的发展动机,由此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的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因此,在信息传递、资金调拨等方面的困难,制约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合理配置;机构设置和经营业务缺乏内在联系,造成一些机构业务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银行业务过多地受制于地方政府,影响了银行统一法人的体制,使银行风险控制弱化,不良资产大量增加。

(三)社会信用环境欠佳。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法规尚不完善,致使少数人、少数企业及少数地方政府不讲信用、不守诚信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信用风险的防范

根据前面的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产权制度安排是产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而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是造成信用风险的症结所在。因此,对于信用风险的防范,应该通过股份制改革、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一)股份制改革。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誉的支持,可以获得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来维持其低效率运转。股份制改革将改变它“国有独资”的身份,使其变成承担有限责任的股份制公司,从而使其有了从市场退出的机制,这就意味着其将失去国家信誉提供的信用担保,有可能导致存款人信心的丧失而造成支付危机,使流动性风险集中显化。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就有可能使银行陷入危险的境地。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应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以增强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避免股份制改革使部分居民产生恐慌心理,并减少银行破产对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冲击,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此,从产权结构的演变来看,股份形式的股权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制度、减少信用活动风险、提高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较合理的制度选择。

(二)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1、建立和完善外部评级体系。目前,我国由于信用制度还不完善,信用评级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介性的信用评级机构还较少,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已做出要求,银行要把信用评级作为贷款审查的必要条件,企业发行债券的管理部门将资信评估机构的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审批的重要依据。

2、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尽管我国有些商业银行收集了一些公司财务报表、违约损失的数据,但是由于数据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各家商业银行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原因而不愿意公开这些数据。因此,必须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

3、加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在借鉴国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出发,总结已有的信用担保、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等信用中介机构的实践经验来发展我国自己的信用文化。

4、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5、加强外部有效监管。新巴塞尔协议要求政府应当通过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来提高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最终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因此,我国银行监督委员会应当加强监督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不良贷款率、信贷规模等经营指标。

(三)重塑银行经营机制。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具体到信贷管理而言,应当实施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树立风险观念,通过信贷资产业务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带动金融创新,促进银行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以资产质量的提高来保证风险的最小化,从而实现资金配置的最优化。简言之,重塑银行经营机制具体包括:风险防范机制、风险分散机制、风险转移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等。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担保机构 风险管理 控制策略

引言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对其业务进行担保过程中,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中小企业所面临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历史不长,担保机构对风险分散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还没有很好的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所面临的风险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风险

中小企业在设立之初就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一是规模小造成的盈利能力受限。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是政府出资建立,资金来源主要是从政府下拨,造成资本金周转不足,发展规模受限。二是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历史不长,能够吸收的经验大多来自国外,并没有形成一套针对本国国情的运作机制,造成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规范等行为。三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作为一个刚起步的行业,高级人才还相对缺乏也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设立之初所面临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

由一方掌握过多信息而另一方无法获得或验证该信息称为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由于承担了绝大部分的风险,银行信贷部分在贷款前没有动力去调查企业的经营和信誉情况而造成了选择贷款企业上的错误判断,导致了信用风险的存在。

(三)来自政府部门的风险

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直接影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否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尤其是政府对中小企业财力上的政策支持。因此,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政策的稳定性是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的来源。此外,政府的不适当干预也可能导致风险的加大。

(四)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风险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起步较晚,自身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导致监管部门可能出现监管不力、不规范等情况,这种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给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带来了风险。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于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认清存在着哪些问题有助于采取措施更好的控制风险的发生。

(一)法律规范尚不明确

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相关法律只有《担保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而相关的配套法律规范和相关文件尚未出台。同时,担保机构风险保证金的提取比例仍无明确规定,《担保法》中的部分内容与信用担保实际有冲突和不适应的地方,这些都是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长远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风险防范机制尚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既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没有对风险识别和评估行程完整的风险预警机制。在防线预防机制方面,更是存在体制定位不清、风险文化和制度建设不完善,组织框架交叠冗杂等问题。

(三)风险化解机制尚需完善

风险转移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是构成风险化解机制的三个部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风险转移机制上,并没有有效建立起转移担保风险的工作,而在风险分散机制上,由于担保风险过分集中于担保机构,造成了信用风险的高度集中。对于风险化解方面,我国各级政府的基金补偿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导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无力提取充足的风险准备金。

三、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控制策略

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或扩大。

(一)加强信用担保的内部控制策略

第一,要提升中小企业整体信用水平,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开展全社会系统内的信用建设,提供全民信用意识、打造信用品牌;打下良好的信用基础,规范经济主体信用行为;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工作;建立社会化信用服务体系。

第二,强化自身的经营管理。注重市场分析和研究,准确的把握市场动态。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保证公司资金偿债能力,定期分析公司各类报表。此外,还应培养改行业的高精尖人才,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第三,实施信用担保全过程风险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将资信评估、担保审核、合同签订、保后跟踪、代偿后处理及项目后评价的各个环节贯穿于风险管理全过程。

第四,建立严格的内部审核制度。对担保部门进行稽查审核,定期或不定期对担保部门的各类财务情况进行了解。

(二)加强信用担保的外部防范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关于信用担保的担保法律体系。制定专门的担保行业的法律法规,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法律中要明确行业准入标准、准入制度和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等。

第二,项目风险评价管理与预警系统的设立。建立一套风险评价管理与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有效的帮助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科学、客观地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项目进行评估审核。

第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强化风险分担与分散制度。担保机构的设立分散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遵循利益共享、风险共同分担等原则,帮助担保机构分散风险。

参考文献:

[1]王会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国经贸导刊,2009(16)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7篇

现代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其它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以下三大基本因素实现的:(1)董事会确定总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基本的控制战略;(2)确定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和体系;(3)指定风险管理的一整套政策和程序;(4)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监测工具。因为风险管理技术的专门性,我们将不在此进行讨论。

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现代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的基本措施是:分散化、交易限额、信贷限额,即通过对其产品、交易伙伴、业务活动领域的分散化降低风险;通过为每种产品、每一交易单位设置交易限额,为每一交易伙伴制定信贷限额以规避各种风险。金融机构根据各项业务的获利能力、市场机会、公司的长期战略定期调整各业务、各部门间的资本配置,力图使获取给定收益的风险最小化。

一董事会对总体风险管理理念和基本风险管战略的确定

总体上说,董事会对金融机构承受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和义务,因此应负起监控职能。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应由董事会审批,为保证战略和政策得到遵守并保持适应性,决策机构应通过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实施和评估。

(一)风险管理基本原则的确定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的董事会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并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积极予以落实。

我们可以简要地比较美林和摩根等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1美林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在美林公司,尽管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一变再变,但以下述6个原则为基础的基本理念却几乎没变。这主要包括:任何风险规避方案中,最重要的工具是经验、判断和不断的沟通;必须不断地在整个公司内部强化纪律和风险意识;管理人员必须以清晰和简洁的语句告诫下属:在资本运营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风险管理必须考虑非预期的事件,探索潜在的问题,检测不足之处,协助识别可能的损失;风险管理策略必须具备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必须是减少难以承受的损失的可能性。这样的损失通常源自无法预计的事件,大部分的统计和模型式的风险管理方法无法预计。

在过去几年,用数学模型来测量市场风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众多风险管理的要点,风险管理几乎成了风险测量的同义词。美林公司认为,数学风险模型的使用只能增加可靠性,但不能提供保证,因此,对这些数学模型的依赖是有限的。

事实上,由于数学风险模型不能精确地量化重大的金融事件,所以,美林公司只将其作为其他风险管理工作的补充。

总的来讲,美林公司认为,一个产品的主要风险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管理的方式。违反纪律或在监管上的失误可导致损失,而不论产品为何或使用何种数学模型。

2摩根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摩根斯坦利则认为,风险是金融机构业务固有特性,与金融机构相伴而生。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会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恰当而有效地识别、评价、检测和控制每一种风险,对其经营业绩和长期发展关系重大。公司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与有关的专业产品和市场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并作出评价的独立监管过程。

应当说,这些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既是其长期进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的总结,也是其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知指导原则,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董事会制定风险管理及控制战略的第一步是,根据预定的风险管理原则,并根据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公司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要规定每一种主要业务或产品的风险数量限额,批准业务的具体范围,并应有充足的资本加以支持。此后,应对业务和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将结论应直接报告决策层。

在识别风险和确定了抵御风险的总体战略后,公司就可以制定用于日常和长期业务操作的详细而具体的指引。为此,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应包括,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中的权力及遵守风险政策的责任,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和外部审计等。如果公司较大较复杂,则需要建立集中、自主的风险管理部门。就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并独立于产生风险的部门。

因为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机构内所有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在确定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的权力和责任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应是将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与产生风险的交易部门分开。高级管理层应保证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不应互相冲突。

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架构的比较

(一)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

现代金融机构因其业务的偏重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其基本构架都大同小异。一般来说,金融机构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总体风险及其结构。"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其成员包括:执行总裁、全球股票部主任、全球固定收入证券部主任、各地区高级经理、财务总监、信贷部主任、全球风险经理以及一些熟悉、精通风险管理的专家等,下面直属不同形式的风险管理部门来实施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战略和要求。

同时,金融机构应具备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报告和评估程序,包括检查现行政策和程序执行报告和发现例外情况的制度。一般来说,风险暴露以及盈亏情况应每日向负责监控风险的管理层报告,后者应简要向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的高级管理层汇报。另外,金融机构要对风险战略、政策和程序的评估应该定期开展,评估应考虑到现行政策的结果、业务以及市场的变化。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的方法、模型和假设的变更应由决策层审核。政策和程序应要求风险管理及控制部门参与对新产品和业务的考察。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计或修正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签发风险管理准则;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审批限额豁免;评估并监控各种风险暴露,使总体风险水平、结构与公司总体方针相一致;在必要时调整公司的总体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它每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讨论主要市场的风险暴露、信贷暴露与其它各种头寸,研究潜在的新交易、新头寸以及风险豁免等问题。

"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不同形式的、分离或者整合的风险管理部门(如分别设立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等,或者整合为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部),他们均独立于公司的其它业务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风险结构(包括各地区、各部门、各产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各业务伙伴的暴露额度;审计部通过定期检查公司有关业务和经营状况,评估公司的经营和控制环境。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采用多层制,除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其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外,其它如融资部、财务部、信息技术部以及各业务部的部门风险经理均参与风险的确认、评估和控制,并接受风险管理部的监督和评估、考核。这些部门的经理及代表每隔一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以求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正确评估风险、调整风险管理政策。

以下是对美林等几家公司的比较。

(一)美林公司的风险管理架构

为了在基层交易部门强化风险管理机制,美林公司制定了公司风险控制策略和操作规程,要求相关的区域机构和单位在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时予以遵循。

这些策略和操作规程的实施涉及许多部门,包括全球风险管理部、公司信贷部和其他的控制部门(比如财务、审计、经营以及法律和协调部门)。为了协调上述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公司还成立了由风险管理部、公司信贷部和控制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风险控制和储备委员会,该委员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风险控制委员会和风险管理部对所有的机构交易活动进行总的风险监督。风险控制委员会独立于美林的交易部门,定期向公司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和财务委员会汇报风险管理的状况。

储备委员会监测与资产和负债有关的价值和风险。美林公司针对那些可能导致现存资产价值损失或带来新的负债的事件,确定在目前形势下使公司资产和负债保持平衡的储备水平。储备委员会通常由主要的财务官员任主席,主要负责考察和批准整个公司的储备水平和储备方法的变化。储备委员会每月开会一次,考察当时的市场状况,并对某些问题采取行动。美林公司在决定储备水平时会考虑管理层在下述方面的意见(Ⅰ)风险和暴露的识别;(Ⅱ)风险管理原则;(Ⅲ)时效、集中度和流动性。

(二)摩根斯坦利的风险管理架构

摩根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规程予以保障,以便在对各种各样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过程中,提供管理和业务方面的支持。随着对不断变化的和复杂化的全球金融服务业务认识的提高,公司不断地检讨风险管理策略和操作规程,以使其不断完善。

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公司大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整个公司风险管理的策略及考察与这些策略相关的公司业绩。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几个专门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帮助其实施对公司风险活动的检测和考察。除此之外,这些风险管理委员会还考察与公司的市场和信用风险状况、总的销售策略、消费贷款定价、储备充足度和合法实施能力以及经营和系统风险有关的总体框架、层次和检测规程。会计主任、司库、法律、协调和政府事务部门及市场风险部门,都独立于公司业务部门,协助高级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公司风险状况进行检测和控制。另外,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也向高级管理人员汇报,并通过对业务运营领域的考察,对公司的经营和控制环境进行评价。公司经常在每一个管理和业务领域,聘用具有适当经验的专家,以有效地实施公司的风险管理监测系统和操作规程。

三对主要类型的风险的管理战略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主要涉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的管理,同时针对不同的风险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战略。

(一)主要的风险类型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使得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的风险,包括价格或利率、汇率因经济原因而产生的不利波动。除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的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外,市场风险还包括融券成本风险、股息风险和关联风险。

美国奥兰治县(ORANGECOUNTRY)的破产突出说明了市场风险的危害。该县司库将"奥兰治县投资组合"大量投资于所谓"结构性债券"和"逆浮动利率产品"等衍生性证券,在利率上升时,衍生产品的收益和这些证券的市场价值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奥兰治县投资组合出现17亿美元的亏损。GIBSON公司由于预计利率下降,购买了大量利率衍生产品而面临类似的市场风险。当利率上浮时,该公司因此损失了2000万美元。同样,宝洁公司(Procter&Gamble)参与了与德国和美国利率相连的利率衍生工具交易,当两国的利率上升高于合约规定的跨栏利率时(要求宝洁公司按高于商业票据利率1412基点的利率支付),这些杠杆式衍生工具成为公司承重的负担。在冲抵这些合约后,该公司亏损1.57亿美元。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贷款、掉期、期权及在结算过程中的交易对手违约带来损失的风险。金融机构签定贷款协议、场外交易合同和授信时,将面临信用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控制以及要求对手保持足够的抵押品、支付保证金和在合同中规定净额结算条款等程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信用风险。

近来,信用风险问题在许多美国银行中开始突出起来,根据1998年1月的报告,其季度财务状况已因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危机而受影响。例如,由于亚洲金融风暴,JP摩根(JPMORGEN)将其约6亿美元的贷款划为不良贷款,该行97年第四季度的每股盈利为1.33美元,比上年的2.04美元下降35%,低于市场预期的每股收益1.57美元。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交易或管理系统操作不当引致损失的风险,包括因公司内部失控而产生的风险。公司内部失控的表现包括,超过风险限额而未经察觉、越权交易、交易或后台部门的欺诈(包括帐簿和交易记录不完整,缺乏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职员的不熟练以及不稳定并易于进入的电脑系统等。

1995年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突出说明了操作风险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英国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是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一名职员越权、隐瞒的衍生工具交易带来的巨额亏损,而管理层对此却无丝毫察觉。该交易员同时兼任不受监督的期货交易、结算负责人的双重角色。巴林银行未能对该交易员的业务进行独立监督,以及未将前台和后台职能分离等,正是这些操作风险导致了巨大损失并最终毁灭了巴林银行。

类似的管理不善导致日本大和银行在债券市场上遭受了更大损失。1995年人们发现,大和银行的一名债券交易员因能接触公司会计帐簿而隐瞒了约1亿美元的亏损。与巴林银行一样,大和的这名交易员同时负责交易和会计。这两家银行都均违背了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准则,即将交易职能和支持性职能分开。

操作风险的另一案例是Kidder,Peabody公司的虚假利润案。1994年春,KIDDER确认,该公司一名交易员买卖政府债券获得的约3.5亿美元"利润"源于对公司交易和会计系统的操纵,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一事件迫使Kidder公司将资产售予竞争对手并最终清盘。

操作风险可以通过正确的管理程序得到控制,如:完整的帐簿和交易记录,基本的内部控制和独立的风险管理,强有力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交易和收益产生部门〕,清晰的人事限制和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如果管理层监控得当,并采取分离后台和交易职能的基本风险控制措施,巴林和大和银行的损失也许不会发生,至少损失可以大大减少。这些财务失败说明了维持适当风险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

(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策略

金融机构维持合适的头寸,利用利率敏感性金融工具进行交易,都要面对利率风险(比如:利率水平或波动率的变化、抵押贷款预付期长短和公司债券和新兴市场资信差异都可带来风险);在外汇和外汇期权市场做市商或维持一定外汇头寸,要面对外汇风险,等等。在整个风险管理框架中,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一个执行部门,全面负责整个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及控制并直接向执行总裁报告工作。该部在重点业务地区设有多个国际办公室,这些办公室均实行矩阵负责制。它们除了向全球风险经理报告工作外,还要向当地上一级非交易管理部门报告工作。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撰写和报送风险报告,制定和实施全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大纲。风险管理大纲向各业务单位、交易柜台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的风险限额,并以此为参照对执行状况进行评估、监督和管理;同时报告风险限制例外的特殊豁免,确认和公布管理当局的有关监管规定。这一风险管理大纲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对各业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整个风险评估的过程是在全球风险经理领导下由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各业务单位的高级交易员和风险经理共同合作完成的。由于其他高级交易员的参与,风险评估本身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提供了指引方向。

为了正确评估各种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部门需要确认和计量各种市场风险暴露。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测量是从确认相关市场风险因素开始的,这些风险因素随不同地区、不同市场而异。例如,在固定收入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包括利率、收益曲线斜率、信贷差和利率波动;在股票市场,风险因素则包括股票指数暴露、股价波动和股票指数差;在外汇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是汇率和汇率波动;对于商品市场,风险因素则包括价格水平、价格差和价格波动。金融机构既需要确认某一具体交易的风险因素,也要确定其作为一个整体的有关风险因素。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不仅负责对各种市场风险暴露进行计量和评估,而且要负责制定风险确认、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并报全球风险经理审批。确认和计量风险的方法有:VAR分析法、应力分析法、场景分析法。

根据所确认和计量的风险暴露,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分别为其制定风险限额,该风险限额随交易水平变化而变化。同时,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合作为各业务单位制定适量的限额。通过与高级风险经理协商交流,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力求使这些限额与公司总体风险管理目标一致。

1美林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

美林公司市场风险管理过程包含了下述三个要素:(i)沟通;(ii)控制和指导;(iii)风险技术。

风险管理按地理区域和产品线组织,以确保某一特定的区域或某一产品交易范围内的风险管理人员能进行经常和直接的沟通。同时,风险管理部门应与高级的交易经理进行定期和正式的风险研讨。

为了弥补基层交易部门风险规避技术的不足,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制定了一些规范和准则,包括交易限额,超过限额必须提前得到批准。另外,作为新的金融产品检测过程的一部分,新的金融产品交易要由风险管理部门和来自其他控制单位的代表批准。某些业务,比如高收益证券和新兴市场的证券承销、不动产融资、临时贷款等,在向客户作出承诺前,需要事先得到风险管理和其他控制部门的批准。风险管理部门有权要求减少某一特定的柜台交易风险暴露头寸或取消计划的交易。

风险管理使用几种风险技术工具,包括风险数据库、交易限额监视系统、交易系统通道和敏感性模拟系统。风险数据库每日按产品、资信度和国别等提供库存证券风险暴露头寸的合计数和总数。交易限额检测系统使风险管理部门能及时检查交易行为是否符合已建立的交易限额。交易系统通道允许风险管理部门去检测交易头寸,并进行计算机分析。

敏感性模拟系统用来估算市场波动不大和剧烈波动两种情形下的损益。每一次测算时仅考虑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比如利率、汇率、证券和商品价格、信贷利差等,同时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以此为基础,风险管理部门可以检测到整个公司的市场风险,并根据需要调整投资组合。

2摩根斯坦利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

公司利用各种各样的风险规避方法来管理它的头寸,包括风险暴露头寸分散化、对有关证券和金融工具头寸的买卖、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包括互换、期货、期权和远期交易)的运用。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按交易部门和产品单位来管理与整个公司交易活动有关的市场风险。公司按如下方式管理和检测其市场风险:建立一个交易组合,使其足以将市场风险因素分散;整个公司和每一个交易部门均有交易指南和限额,并按交易区域分配到该区域交易部门和交易柜台;交易部门风险经理、柜台风险经理和市场风险部门都检测市场风险相对于限额的大小,并将主要的市场和头寸变化报告给高级管理人员。

市场风险部门使用Value-at-Risk和其他定量和定性测量和分析工具,根据市场风险规律,独立地检查公司的交易组合。公司使用利率敏感性、波动率和时间滞后测量等工具,来估测市场风险,评估头寸对市场形势变化的敏感性。交易部门风险经理、柜台风险经理和市场风险部门定期地使用敏感性模拟系统,检测某一市场因素变化对现存的产品组合值的影响。

(三)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

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整体风险管理构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由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向全球风险经理负责,全球风险经理再依次向执行总裁报告。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通过专业化的评估、限额审批、监督等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信贷调节和管理。在考察信用风险时,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要对风险和收益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对实际和潜在的信贷暴露进行预测。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信用风险进行优化管理,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建立有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控制程序,这些政策和程序包括:

(1)对最主要的潜在信贷暴露建立内部指引,由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总经理监督。

(2)实行初始信贷审批制,不合规定的交易要由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指定成员审批才能执行。

(3)实行信贷限额制,每天对各种交易进行监控以免超过限额。

(4)针对抵押、交叉违约、抵消权、担保、突发事件风险合约等订立特定的协议条款。

(5)为融资活动和担保合约承诺建立抵押标准。

(6)对潜在暴露(尤其是衍生品交易的)进行定期分析。

(7)对各种信贷组合进行场景分析以评估市场变量的灵敏性。

(8)通过经济、政治发展的有关分析对风险进行定期评估。

(9)和全球风险经理一起对储存时间较长、规模庞大的库存头寸进行专门评估和监督。

美林公司通过制定策略和操作规程以避免信用风险损失,包括确立和检测信用风险暴露限额及与某一订约方或客户交易额限额、在信用危机中取得收缴和保留抵押品或终止交易以及对订约另一方和客户不断地进行信用评价的权利。业务部门有责任与公司制定的策略和操作规程保持一致,并受到公司信贷部门的监督。公司信贷部门实行集中分区管理。信贷负责人分析和确定订约另一方或客户的资信状况,按订约方或客户设立初始或当前的信贷限额,提议信用储备,管理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和参与新的金融产品的检测过程。

许多类型交易包括衍生品和辛迪加贷款要提前报请公司信贷部门批准。公司信贷部门所能审批的交易数量是有限的,限额视该项交易的风险程度和相关客户的资信度确定,超过此限额,须上报公司信贷委员会批准。

借助信用系统手工和自动记录的信息,公司信贷部门能检测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在订约另一方/客户、产品和国别的集中度。这一系统能按订约另一方或客户累计信用风险暴露头寸,维持整个订约方/客户和某一产品的风险暴露限额,并按订约另一方或客户识别限额检测数据。整个公司库存头寸和已执行交易的详细信息,包括现在和潜在的信用风险暴露头寸信息会不断地更新,并不断地与限额相比较。如果需要,可增加抵押贷款数额,以减少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并记录在信用系统中。

公司信贷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设计和完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并且分析复杂的衍生品交易的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公司信贷部门还检测与公司零售客户业务有关的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包括抵押品和住宅证券化额度、客户保证金帐户资金数额等。

集中度风险可以视为信用风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集中度风险,即金融机构业务对单一收入、产品和市场的依赖风险。美林公司定期检测集中度风险,并通过实施其分散化的经营战略和计划来减少此风险。最近,美林公司已将其全球的收入来源分散化,从而减少了公司收入对单一金融产品、客户群或市场的依赖。

雷曼兄弟公司通过产品、客户分散化和交易活动在地区分布的分散化,以图实现减少风险的目标。为此,公司合理地分配每类业务资金的使用额,为每类产品和交易者制定交易限额,并对上述额度做地域上的合理分配。公司根据每一类业务的风险特性,寻求相应的回报。根据与公司指南相一致的收益获得能力、市场机会和公司的长期战略,公司定期地重新分配每一业务的资金用量。

(四)操作风险的管理策略

作为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直接面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暴露,它们均产生于正常的活动过程中。除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外,金融机构还将面临非直接的与营运、事务、后勤有关的风险,这些风险可归于操作风险。

在一个飞速发展和愈来愈全球化的环境中,当市场中的交易量、产品数目扩大、复杂程度提高时,发生这种风险的可能性呈上升趋势。这些风险包括:经营/结算风险、技术风险、法律/文件风险、财务控制风险等。它们大多是彼此相关的,所以金融机构监控这些风险的行动、措施也是综合性的。金融机构一般由行政总监负责监察公司的全球性操作和技术风险。行政总监通过优化全球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实施各种长期性的战略措施以加强操作风险的监控。一般的防范措施包括:支持公司业务向多实体化、多货币化、多时区化发展;改善复杂的跨实体交易的控制。促进技术、操作程序的标准化,提高资源的替代性利用;消除多余的地区请求原则;降低技术、操作成本,有效地满足市场和监管变动的需要,使公司总体操作风险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

美林公司采取多种方式管理它的操作风险,包括一个维持支持系统、使用相关技术和雇佣有经验的专家。美林公司借助信息系统提供的对主要市场操作风险的评价信息,能对世界范围内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立即作出反应。内部管理信息报告使得高级管理人员能有效地识别潜在的风险,控制风险暴露头寸,并促使众多的内部管理策略和规章彼此相协调。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应对交易、结算和清算业务提供支持和控制,对客户及其资产行使监管,并且单独向高级管理人员报告。

因此,在现代金融市场的竞争中,西方主要的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够获得良好的经营成果,其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有效运行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这主要包括:董事会确立了恰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战略;具有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拥有全面系统、严格而又灵活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积极开发强调的风险管理技术工具,而且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既是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环节,也是值得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借鉴的重要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AnthonySaunders,CreditRiskMeasurement,JohnWileyandSons,1999.

许建华,《国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载《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

证监会国际组织技术委员会报告,《金融机构及其监管当局风险管理与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证监会网站。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体系

一、农村信用社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不明晰

由于农村信用社从成立开始就从来没有自己管理的权力,从开始的人民银行到中国农业银行再到现在的省级联社,农村信用社管理权都是控制在外部机构,造成了产权不清晰,同时也使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长期以来,入股社员对自己股金的产权只是表现为名义上的所有权,而使用权、让渡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都受到各种各样的禁止或限制,入股社员长期得不到贷款优惠,不能转让自己的股份,很难退股,很少得到分红派息,不能参与信用社的日常经营管理,产权不清晰。同时,基层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受到来自信用联社的严重干预,缺乏相应的人、财、物和经营管理权。入股社员对信用社管理的参与意识差,对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无法形成实质性的约束。因此,产权中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

(二)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

农村信用社除了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还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不系统、不衔接。总体上看,防范信用风险的内控制度少,并且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和实施责任追究的制度少。同时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不衔接。具体表现为,行业管理的要求与基层机构内控制度不一致,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与金融监管的要求不一致,法人治理结构要求与内控管理的模式和方式不一致。如在法人治理方面:法人治理是县联社内控的核心,但当前县联社缺失完备的相互制衡的“三会”议事规则,缺失法人机构对非法人机构的授权制度。

(三)员工素质不高是道德风险存在的原因

道德风险是农村信用社风险中的主观因素风险,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现在的用人机制加大了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农村信用社缺乏“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机制。人员流动的权力高度上收,流动渠道十分狭窄,同时缺乏“能上能下”的干部任免机制。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弊端没有彻底根除,竞争选才的“赛马”制度难以公正运作。这样造成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薄弱,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自身的道德修养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蚀,再加上信用社本身风险管理监管上的漏洞,无疑给内部金融案件的发生制造了有利的机会,解决好道德风险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体制,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的运行机制的情况下,道德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四)民主管理机制加大了信用社经营风险

近年来为了完善管理机制,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工作效率,农村信用社建立了“三会”制度,即监视会、董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理论上股东代表大会作为农村信用社最高权力机关,行使重大经营决策权。但是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在农村金融领域大力推行“三会”并不能取得良好积极的效果。

首先,自从社员代表大会成立以后,每年虽然召开一次大会,但由于农村信用社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入股社员普遍没有参与的积极性,他们只是认为重大事情决策应该由高层人物决策,同时,由于社员自身素质的限制,知识和学历不高,被单位外派到外地的学习机会也很少,难以提出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种种原因造成了社员代表对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情况基本上都不了解或了解不多。

其次,理事会和监事会几乎虚设。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长期以来理事会与监事会的选举深受地方政府和上级联社的影响,选举已经失去了意义。理事会、监事会基本上流于形式,难以履行其职责。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备必然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比如说一些需要贷款的企业就会通过主任或是其他高级人员获得高额的贷款,而这些企业凭借自身的实力是无法贷到大额贷款的,这样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

二、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农村信用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而解决农村问题需要大量资金。农村信用社要为农村解决资金问题,但是信用社存在较大的风险妨碍了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因此,构建科学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是一项必要、系统、复杂、长期的工程。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合理风险管理制度需要调动农村信用社的各个部门各项资源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从产权结构到法人治理结构,从外部环境着手到内控机制的建立,从构建授信机制到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最后再到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各个制度共同构建一个科学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一)建立明晰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基础工作

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最为关键的是要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自从农村信用社脱离中国农业银行以来,产权制度就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家讨论的重点问题。农村信用社产权就是农村信用社决策权、所有权、经营权和分配权的归属问题。理论上,农村信用社应该是由入股的社员所拥有,但是社员只是农村信用社名义上的所有者,并没有经营决策权。这种权和责的不匹配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经过多年的探讨,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中国不仅存在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而且还存在生产力水平、发展理念上的差异,就是同一地区不同的农村信用社其经营状况也有差异。因此,农村信用社采取何种产权关系应该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比照股份制改造的原则和做法,实行股份合作制;对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山区,应该采取合作制的原则进行改造。明晰的产权关系建立以后,农村信用社各种权利和义务就有了明确主体,各种事情就有了真正的实体,各种风险也得以避免。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也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基础工作

首先,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建立权责明确,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授权管理办法,建立所有者、监管者和监督者相互合作与制衡的机制,形成防范风险的内在约束。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三会”制度,打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工作平台。要充分发挥社员代表大会职权,包括社员代表名额分配、组织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审议章程、对信用社的经营方向、投资决策和股息分配方案等进行决策。建立规范的理事会制度。理事会作为信用社的法定代表,要真正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履行好决策权;严格执行理事长、社主任分任制度;建立名符其实的监事会制度,要赋予监事会更大的权力,向社员代表大会和全体社员负责。完善的“三会”制度,使各个部门职能明确,对于本部门出现差错导致的风险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而,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不会出现管理的“越权”、“错位”的产生,各种风险事故发生有具体的部门负责,各种风险也就可以得到有力的控制。

(三)通过健全内控机制来构建防范内部风险的长效监督机制

内控制度是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得以稳健运行的基础,随着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管理模式、组织形式等方方面面的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加大。因此,农村信用社内控的健全成为了构建防范内部风险的长效监督机制。应该明确划分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建立职责分离、横向纵向相互监督的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加强风险管理就要建立较为完备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中加强执行的力度,各个内控部门务必要落实责任制,确保自身的监控职能得到足够的发挥。要杜绝决策权和监督权名义上或者实质上的集中,严格监管农村信用社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培养农村信用社防范风险的内在积极性。要树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理念,通过内控环境、信息与沟通、监督、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控制要素的健全和完善,建立起覆盖所有部门和环节,覆盖所有人员和岗位的内控机制,构建包括贷款风险的预警、贷款风险的防范、贷款风险的补偿的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监控,源头上防范贷款风险。

(四)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降低风险概率

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要“高”。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才是农村信用社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核心手段。无论是经办人员还是各级管理者,至少要具备以下素质:廉洁自律,不能以贷谋私;对国家资金、银行事业和职工利益高度负责;作风严谨,按章操作;与时俱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

只有具有如此高素质的员工,农村信用社风险才可能会降低,经营的各种风险才能得以防范。特别是要保证信贷人员的高素质,要把懂业务、会管理、人品好、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选调到信贷队伍中,时常对其加强业务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不适合信贷工作的人员,必须及时调离。

(五)培育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企业文化的好坏往往决定了这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发展前景、企业营利水平。总之,就是什么样的文化体现企业什么样的价值和什么样的竞争力。农村信用社是金融机构,是特殊的企业,同样农村信用社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进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也就是说要建立与农村信用社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文化。目前农村信用社要从各个层面不断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参与文化建设,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以主人翁的心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到业务开展的各个流程,只有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使我们的规章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文化,是防范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培育良好的信用社企业文化,从而内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让风险管理活动得到更稳固的发挥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明华.信用社经营风险形成的原因和对策[J].科技与经济,2006(2).

2、周峰,霍学喜.中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问题探索[J].金融与经济,2005(11).

3、范淑莲.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金融参考,2006(9).

4、赵亚男.完善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思考[J].时代金融,2006(9).

5、刘建强.浅议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及其管理[J].内蒙古工作,2005(4).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表1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

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10篇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spread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

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表1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风险分类;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客体风险;风险管理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商业银行需要对其面临风险的来源、性质、演化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认识。其中,对各种风险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将零散的各种风险联系起来,认识其中的主要矛盾。一种恰当的分类可以充分认识风险的特质,以便对各种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同对风险的认识一样,风险的分类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风险分类标准的不断更新,这种更新是由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风险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决定的。有别于传统的风险分类,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一、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

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一方面来自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主观因素以及与银行发生业务关系的企业和公众的客观因素。因此,按照引发银行风险的直接原因,本文把银行风险划分为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和客体风险。

(一)环境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经济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国家经济金融政策风险、经济体制风险、货币风险、行政干预风险、金融法律法规风险、利率风险、国际收支风险、社会信用环境风险和银行间竞争风险等。

(二)主体风险

主体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它主要包括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三)客体风险

商业银行的客体风险是指由于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以及与商业银行有直接业务联系的企业、部门或个人由于自身的风险而给银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它主要包括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借款企业的经营效益、借款企业所处行业风险、借款人保证风险、借款企业资本状况风险和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等因素。

二、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新的风险分类为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风险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使我们能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一)环境风险管理现状

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反映着经济周期的特定发展阶段,不断影响各种企业的经营环境。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下面的特点: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开始影响本国经济,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加入WTO五年过渡期很快就要过去,国际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金融风险的产生条件、形成机理和表现特征将更加复杂,有可能由内生转变为一种内外互动条件下的高成长性风险。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产权制度、企业经营体制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企业生命周期、发展前景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由于市场调节功能还不充分,经济发展的粗放式特征比较突出,国民经济结构的不科学、不合理,部分行业发展不规范、不健康,投资的快速增长与低水平重复建设并行发展。从2003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钢铁、水泥、铝业、房地产行业的明显过热,其中银行贷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投资过热常常伴随着信贷过热,而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大量的信贷投放往往就要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在信用环境方面,由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起步不久,市场信誉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法制环境还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上坑蒙拐骗、失信赖账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诈骗、借款人逃债现象屡有发生。外部信用制度的缺失,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商业银行很难审慎地分析借款人的真实信用水平,这往往导致了商业银行缺乏以自主风险分析为基础的“从众”行为:从政府项目贷款、上市公司融资、房地产金融到支持民营经济,乃至居民消费贷款,都体现为一哄而上的情形,而最终由于屡屡发生的借款人逃废债务问题,使得银行迅速膨胀起来的资产转化为不良资产。

2.金融市场环境。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市场可以说是最直接影响银行的环境,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化解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追赶型经济”的特点,其目标是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背景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和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选择银行主导型而不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制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之后却隐含着金融市场的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在我国,首先,金融市场发展严重不均衡,间接融资比例过高,融资结构过于单一;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一直较慢,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相称。其中,股权融资曾在2000年时达到了最高峰,比重占到了整个融资总额的12.6%,之后便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而在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却一直在大规模高速扩张。影响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整个社会融资结构过分依赖银行。2001、2002、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贷款的比重分别为75.9%、80.2%和81%,2004年超过90%,远高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只占40%以下的比率。这种融资结构使得企业融资严重依赖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原本可以通过直接融资领域化解和分散的信用风险却过度向商业银行集中。

其次,我国的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使得社会信用环境没有得到制度上的净化,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过度积累及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对风险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控制全社会90%以上的信用风险,对银行来说应是勉为其难的。随着经济发展转轨过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所面临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不断加大。

(二)主体风险管理现状

主体风险来自于商业银行自身组织结构缺陷、运营机制的不科学、管理的失误乃至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操作风险就是典型的由于内部管理失误造成的主体风险。自从1994年银行商业化以来,一直到现在的股份制改造,其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化解由于自身问题所造成的风险。

与国外著名的商业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内控薄弱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案件充分暴露了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如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间断,监督检查环节不到位,缺乏对内部控制持续改进的驱动力等。内部控制环节薄弱是引发主体风险的重要原因。

(三)客体风险管理现状

>客体风险是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对象自身原因所引发的风险。对于这种风险,商业银行应该有一套有效的甄别机制来判断其信用状况,借此来控制风险。

在我国,由于缺乏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对于企业或个人的风险只能由商业银行自己来进行控制。一直以来,银行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以及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依靠的还是传统的财务报表报送分析、现场调查等,侧重于定性的分析,与国外风险管理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没有一套可靠的、可以量化的信用分析决策系统,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

三、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管理的思路

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管理各种风险的一个基础平台。从监管的角度看,当今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是采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和方式,也就是从监测银行的具体业务活动转向督促银行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银行按照审慎原则开展业务,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首先,要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银行机构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大机构提出的一种要求。在新的监管措施得到落实后,这类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会更广泛地得到应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普遍缺乏预警机制,所以必须将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提到各商业银行完善其风险管理体系的计划表中,使风险管理形成一个集风险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与事后补救的完整、全面的体系。

其次,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会有效防范由于银行内部控制的疏漏而导致的风险。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严格的业务程序,形成制度对人的约束,减少工作中不良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再次,必须在银行内部形成一种正确的风险文化。当风险被视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最大忌讳时,往往忽略风险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只有在主动追逐风险机遇过程中完成风险管理,才是真正控制和引导风险演化。随着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随着参与金融市场的主体不断增多而形成竞争,对商业银行风险吸收和再配置的要求提高,风险文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日益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分类,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客体风险也有着内在的某种联系。比如环境风险中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防范客体风险的发生,主体风险中经营管理水平、内控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防范环境和客体风险。所以,风险管理中必须注意各种风险的关联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四、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管理的对策

(一)对环境风险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对环境风险的管理主要在于分析经济环境的状态、发展趋势,充分估计国际和本国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对本行相关业务的影响程度。对环境风险主要依靠专家来对其一做出评价面对转轨期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态势,银行特别要注意对国民经济总体形势的把握,充分估计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加强对环境风险的分析,理性对待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要防止盲目跟风,被经济形势所左右,从而使自身陷入流动性、违约和价格波动的多重风险之中。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承担经济增长的资金供应的同时,也承担了很多社会经济增长波动的风险。考察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可以发现,如此庞大的银行不良资产并不是均衡分布,最为密集的时期就是经济大起大落时期:1992~1993年、1997~1998年,这使得商业银行承担了整个经济波动的风险。2003年以来,在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发展、甚至出现部分行业过热中,银行贷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国家实行了宏观调控,贷款总量增幅下降,但是下降的主要是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一直保持着明显的增幅。中长期贷款相当一部分是用在基础设施项目上,必然会在银行系统增加不稳定因素。

(二)对主体风险管理的对策

要有效防范主体风险,首先,是要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防范由于自身原因而造成的风险,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权利制衡机制,防止、人为疏漏可能造成的主体风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还要求产权制度的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相关制度的配合。

其次,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内部控制的完善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内部控制并非是专门针对防范主体风险,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强调了工作的系统性、透明性,对防范由于银行内部制度不完善、程序不合理、人员不负责所引起的风险有着特殊的作用,真正可以实现以制度来规范工作、约束员工,降低主体风险的发生几率。

第三,要积极探索防范操作风险的方法,加强对工作程序的控制和相关人员的约束。(1)银行必须更新程序使用手册,也就是说银行必须审核所有流程并做成记录文件;(2)对每一项流程,指出所有有潜在失效可能的流程节点并提出可以适用的机制;(3)每当事件发生,其性质及相关的损失影响都应妥为记录;(4)银行必须进行监管,以防逾越限制的情况发生。

(三)对客体风险管理的对策

对客体风险的管理向来是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客体风险中,信用风险的管理地位最重要。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风险防范及转移机制,不能通过外部的评级机构和征信机构对企业和消费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所以,加强内部评级及消费者信用分析系统的建设在目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文章概括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体系内容,同时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它的度量模型、体系内容方面、内部管理文化等进行分析,并根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银行自身应该从多方面努力才能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保证银行生存和发展上的安全。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表1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信用风险已成为参与电子商务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应通过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建设一个高效、规范的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构筑全方位、全过程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防范和信用违法行为惩戒记录机制。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从事商务活动的新模式。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但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不稳定性,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卖性与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相比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取得并维持顾客的信任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所在,欲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一、信用机制建设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0年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网民新增2000万人,网民总数达到4.04亿人。伴随网络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逐渐被我国公众所接受,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电子商务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诚信缺失行为盛行,“三角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信用危机现象随处可见。WwW.133229.COm这些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也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仅在少数行业开始建立,不少企业尚未建设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人们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不重视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时常错误地选择交易对象,从而导致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二、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

信用风险是指商品交易主体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会使商品交易主体因未能获得预期的商品交易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取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的措施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目前,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理论研究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基于此,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借助贯彻执行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大东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预防并降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并目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加强电子商务客户档案管理,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子商务交易品种与规模,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为了防止坏账,当账款逾期在3个月以内,由企业内部的信用部门进行追收;对于超过3个月的应收账款,应寻求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协助追收;对于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就必须作为坏账处理,应采取法律行动追讨逾期账款。对于前任领导经营中产生的逾期账款不能继续作为应收账款保留在账上,而应将这部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

在企业内部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实行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行为。通过建立这一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电子商务业务,建立一支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建设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

加快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各相关电子商务的网站都应发挥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起功能强大的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研究。采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实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与控制,从而降低电子商务参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重点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建立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管理系统。

3、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开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方法主要有信用风险因素评估的“6c”法和信用评级法等。“6c”法是指根据商品交易主体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nater-a1)、经营环境(condition)和经营连续性(continuity)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履行商品交易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信用评级法主要采用z值模型对体现参与商品交易企业的赢利、营运等能力的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营业资产周转率等)进行加权计算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评分。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已成为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电子商务特点研发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通过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计算电子商务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识别和量化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为防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提供了强大武器。在构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应采用通用信用语言,注意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信用许可范围。

三、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等特点。因为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研究尚不成熟,运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难以准确识别和计量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目前,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和网站普遍缺乏—套完善的电子商务客户信用风险等级评分标准与量化评级方法。况且,信用风险受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企业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影响很大。因此,仅依靠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和网站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控制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是不够的。

电子商务政府主管部门应在相关电子商务网站和电子商务参与企业积极配合下,借用中国人民银行等其他政府部门的社会信用体系资源,尽快建立包含实名制信用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合同履约备案和信用违法行为惩戒记录等内容的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1、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数据库

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让个人和企业的电子商务诚信已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电子商务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在构建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应做到:规范信息采集程序、信用资源共享、完善信息管理。同时,建立社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必须在法律规范下,界定信用信息的合法公开与合理使用范围,注意解决信用信息的披露与保密之间的矛盾,为公众共享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提供法律保障。

2、积极培育信用服务机构

由信用关系的当事人分别对与信用管理相关授信人的信息进行收集、鉴别、分析、评级等活动交易成本往往太高,而由社会化的机构,如以征信公司为例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来为信用当事人服务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这类信用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资信调查、信用评级、信用保险以及商账追收等,它构成了社会化的信用管理支持体系,成为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信用中介机构,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信用管理服务,必将大大提高电子商务的执行效率,促进其长远发展。

3、失信严惩机制

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失信者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失信者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对遵守信用者应进行褒奖,对失信者进行惩罚,是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失信者进行行政或司法处罚,并将受到行政或司法处罚的企业和个人披露于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从而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通过打击社会经济生活中失信违法现象来提高社会整体信用等级,这样企业和公民的信用意识才会不断提高,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才将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无论人们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要围绕着依据相关法律签订协议和按照信用管理制度履行协议而进行,并受到相关法律保障与信用机制约束。所以,经济行为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不仅可以圆满实现经济行为的目的,而且会促进经济行为的科学化,提高行为的效率与效果,极大地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电子商务是所有参与者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用机制的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形成“诚信为本、以德经商”的商务环境,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提升经济竞争力,以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勇、陈富扬: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与信用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6(4)

[2]彭柳:b2c中电子商务中的企业信用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3]车纯:基于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4]黄潇: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建设[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报,2006(9)

[5]马俊缸:试论如何构建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用风险管理 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从事商务活动的新模式。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但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不稳定性,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卖性与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相比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取得并维持顾客的信任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所在,欲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一、信用机制建设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0年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网民新增2000万人,网民总数达到4.04亿人。伴随网络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逐渐被我国公众所接受,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电子商务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诚信缺失行为盛行,“三角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信用危机现象随处可见。这些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也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仅在少数行业开始建立,不少企业尚未建设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人们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不重视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时常错误地选择交易对象,从而导致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二、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

信用风险是指商品交易主体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会使商品交易主体因未能获得预期的商品交易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取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的措施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目前,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理论研究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基于此,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借助贯彻执行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大东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预防并降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并目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加强电子商务客户档案管理,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子商务交易品种与规模,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为了防止坏账,当账款逾期在3个月以内,由企业内部的信用部门进行追收;对于超过3个月的应收账款,应寻求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协助追收;对于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就必须作为坏账处理,应采取法律行动追讨逾期账款。对于前任领导经营中产生的逾期账款不能继续作为应收账款保留在账上,而应将这部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

在企业内部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实行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行为。通过建立这一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电子商务业务,建立一支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建设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

加快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各相关电子商务的网站都应发挥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起功能强大的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研究。采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实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与控制,从而降低电子商务参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重点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建立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管理系统。

3、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开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方法主要有信用风险因素评估的6C法和信用评级法等。6C法是指根据商品交易主体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nater-a1)、经营环境(condition)和经营连续性(continuity)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履行商品交易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信用评级法主要采用z值模型对体现参与商品交易企业的赢利、营运等能力的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营业资产周转率等)进行加权计算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评分。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已成为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电子商务特点研发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通过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计算电子商务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识别和量化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为防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提供了强大武器。在构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应采用通用信用语言,注意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信用许可范围。

三、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等特点。因为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研究尚不成熟,运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难以准确识别和计量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目前,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和网站普遍缺乏—套完善的电子商务客 户信用风险等级评分标准与量化评级方法。况且,信用风险受国家经济状况改变、 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企业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影响很大。因此,仅依靠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和网站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控制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是不够的。

电子商务政府主管部门应在相关电子商务网站和电子商务参与企业积极配合下,借用中国人民银行等其他政府部门的社会信用体系资源,尽快建立包含实名制信用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合同履约备案和信用违法行为惩戒记录等内容的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1、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数据库

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让个人和企业的电子商务诚信已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电子商务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在构建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应做到:规范信息采集程序、信用资源共享、完善信息管理。同时,建立社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必须在法律规范下,界定信用信息的合法公开与合理使用范围,注意解决信用信息的披露与保密之间的矛盾,为公众共享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提供法律保障。

2、积极培育信用服务机构

由信用关系的当事人分别对与信用管理相关授信人的信息进行收集、鉴别、分析、评级等活动交易成本往往太高,而由社会化的机构,如以征信公司为例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来为信用当事人服务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这类信用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资信调查、信用评级、信用保险以及商账追收等,它构成了社会化的信用管理支持体系,成为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信用中介机构,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信用管理服务,必将大大提高电子商务的执行效率,促进其长远发展。

3、失信严惩机制

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失信者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失信者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对遵守信用者应进行褒奖,对失信者进行惩罚,是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失信者进行行政或司法处罚,并将受到行政或司法处罚的企业和个人披露于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从而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通过打击社会经济生活中失信违法现象来提高社会整体信用等级,这样企业和公民的信用意识才会不断提高,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才将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无论人们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要围绕着依据相关法律签订协议和按照信用管理制度履行协议而进行,并受到相关法律保障与信用机制约束。所以,经济行为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不仅可以圆满实现经济行为的目的,而且会促进经济行为的科学化,提高行为的效率与效果,极大地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电子商务是所有参与者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用机制的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形成“诚信为本、以德经商”的商务环境,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提升经济竞争力,以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勇、陈富扬: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与信用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6(4)

[2]彭柳:B2C中电子商务中的企业信用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3]车纯:基于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4]黄潇: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建设[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报,2006(9)

[5]马俊缸:试论如何构建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