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一、明确评价目标

表现性评价的目标需要确定考查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特别是技能性目标。《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章内容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探究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活动。教材在编写上并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环境保护知识,而是特别注重体现技能方面的目标以及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本章的表现性评价注重活动过程,通过学生调查分析、汇报的过程,对学生小组合作、资料分析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设置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任务需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做什么,应该详细规定表现学生能力的背景和条件,还应该让学生理解和记住评估他们表现的规则。通过《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人类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辉煌成果,但是人类的活动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更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本次表现性评价的任务是根据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自由组合,分组(每组4-5人)自选题目,查找资料,完成课件并在课堂汇报。

三、制定评分规则

评分规则是一套用来衡量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及其成果的标准。它主要包括对学生典型学习行为反应的语言描述和等级判断,也包括对各种学习成果特征的详细要求。通过生物教研组教师的共同研究,大家认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章内容对学生记忆性的知识要求不高,侧重于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构建上,并适当给学生开放性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调查研究、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表现性任务的评分规则应当针对以下四方面进行,即主题与内容、课件展示、演讲效果、小组合作情况。我们讨论后制定出评分标准(见表1)。评价成绩总分为100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小组展示时,全班同学对展示组按四个维度打分并填写在评分表上(不含自己所在的小组),小组成员对自己的小组进行小组自评,小组成绩包括小组自评、其他同学评价(取全班平均分)、教师评价。

上述四项单独评分,互不影响。总分85-100分,总评为“优秀”;总分70-84分,总评为“良好”;总分60-69分,总评为“及格”;总分60分以下,总评为“不及格”。

四、实施评价活动

我们在做了任务描述之后,将评分标准也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课题任务。每个同学必须参加一个小组,确定课题(不许重复题目);小组成员有分工合作,课堂演讲时每个成员都要发言,演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演讲结束后小组通过交流讨论完成小组自评和活动反思,班级其他成员按上述标准进行相互评价。学生活动结束后,我们收集了每一位学生的评分表,按上述标准做出自己的评分和评语。这样,每一小组都有三方面的评价材料,即教师评价和小组自评及班级同学评价。

五、评价案例分析

本次表现性评价每班用两课时,下面选取初一(12)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小组的展示内容和评价进行分析(全班各组完成较好,没有出现不及格的小组)。

小组一的课题是《废电池所造成的伤害》,内容包括日本废电池事件、废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废电池各元素的危害、废电池对生物不利影响的实验探究、废电池的回收现状及对策、问卷调查、结束语。小组自评得分97分,班级评价得分88.85分,教师评价得分92分,评价等级为优秀(见表2)。小组反思: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选题合适,演讲时间上控制比较合适,但问卷调查的范围偏小。教师点评:选题合适,学校有专门的废电池回收箱和专题讨论,切合实际;展示内容充实,资料丰富,有感染力,演讲具有一定的效果,时间控制适当;小组分工明确有效,课题研究的模式和过程值得肯定。

小组二的课题是《赤潮》,内容包括赤潮简介、赤潮产生的原因、赤潮的危害、人类活动与赤潮、赤潮的防治与监测、结束语。小组自评得分94分,班级评价得分82.25分,教师评价得分80分,评价等级为良好(见表3)。小组反思:内容过多,好图片不够;因为前面做了一个重复主题的课件,后面选择的课题和课件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小组成员熟悉。教师评语:小组选题比较适当,准备的内容也比较充实,但是内容过多,没有很好地突出重点;涉及的专业名词比较多,部分同学不理解;课件熟悉程度还有待提高。

小组三的课题是《人类猎杀动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内容包括濒临绝种的猫、鸟类与生物链(麻雀和渡渡鸟的例子)、虎鲸数量的减少、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及保护动物。小组自评得分81分,班级成员自评70.15分,教师评价得分65分,评价等级为合格(见表4)。小组反思:主题不够鲜明,虽然分工明确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充分准备。教师点评:小组选题具有可行性,但内容和课题不太贴切,几个模块没有很好地为主题服务;演讲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太合理,个别组员在讲台上只是对着PPT朗读而没有演讲,建议小组选题以后多围绕主题来充分准备内容和材料并熟悉课件。

六、表现性评价的启示

本次表现性评价活动,学生小组分工具体、任务明确,参与面高,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本案例的评价活动为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带来启示。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教育机智;案例描述;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75-1

一、《血液循环》案例描述

1.推理性情景问题引入新课。“某个密闭的房间,有一人死在床上,除了床上其他地方无血迹,颈项处有个很深的伤口,你们判断他是自杀还是他杀?”学生“小侦探家们”猜测辩论,就连极个别心不在焉的学生也被问题吸引了。教师暂未明确答案,让学生带着疑惑、好奇进入新课学习。

教师通过情景中的血流情况,向学生暗示解决这个问题和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学生多样的解释给课堂学习留下悬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习内容也进一步明确起来,这时教师说出学习内容是顺水推舟的事。

引入新课环节,教师运用丰富的知识经验形成的教育机智创设情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活动:学生读P46图,思考:①人体血管分为哪几种?②三种血管的管壁的厚度有什么特点?

教师依次指导:

①动脉。教师引导提问“动脉中血流方向是怎样的?从哪儿到哪儿?”学生从课本中很快找到答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按压颈动脉,教师提示“像什么跳?”稍稍用力后,“感觉怎样,是否觉得一股一股向外流?”学生很是兴奋,积极尝试,感知动脉的跳动,想像着心脏收缩提供的快速血流,遭遇动脉血管肌肉弹性回缩形成的搏动这一瞬间过程。

②静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静脉中血流方向和心脏的关系。

小体验:学生掐住上臂中部静脉,下垂手臂,使手臂的静脉凸显出来,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学生从血流方向考虑,回答“静脉的血液回流心脏的途径被切断,所以静脉凸显出来。”回答得十分准确。教师进一步追问“逐渐凸显又是为什么呢?”教师用缓慢温和的声音强调“逐渐”两字,学生很快从课本的阅读及动脉血流速度快的暗示下,得出静脉血流速度较慢的结论。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积极的肯定。

教师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景,用以说明动、静脉的特点。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教师的提问,离不开教师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和课堂问题的层层深入。更离不开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创设情景,把这种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成为学生自觉努力的目标,这就是教育艺术,这就是教育机智的表现。

③毛细血管:学生带着问题“毛细血管壁最薄,薄到什么程度呢?它的功能是什么呢?”阅读课本找出毛细血管的与动脉静脉的关系及功能。

教师绘图演示毛细血管中红细胞的单行通过,说明它的流速之慢:。让学生用认为准确的语言描述这一现象。学生极力地用自己的词汇表达这一现象,质朴可爱的语言多次碰撞修饰后,答案渐趋朗润、形象和准确,教师则扮演倾听者,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以学生为中心。

这儿教师没有拘泥于时间的安排,给学生充分自由表达交流的机会,教师学生轻松自然。学生顺理成章理解了“极慢的血流速度使毛细血管与血液及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成为可能”这一道理。

3.复习巩固:“假设生活中割破了动脉血如何流出来,割破静脉、毛细血管又会如何呢?”

因为生活中学生常见的是毛细血管的出血,对其他出血没有感性认识,所以这个问题难度比较大,但学生的预见基本正确。假如这个环节加入多媒体演示或生活实例就更有说服力了,学生也能更直观的认识到三种血管的主要特征。

4.再回引入情景:“现在你们再判断,那个血案中的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呢?为什么呢?”

学生分析讨论后,统一意见认为“是他杀,因为颈部的深伤口显示颈动脉的破裂,颈动脉血流速度快、血压很高,如若自杀血液一定会喷涌而出而血溅四围,不可能只局限于床上,只可能是他杀,犯罪分子掩饰了现场。”学生表现很精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派上用场”,觉得十分骄傲与自豪。

这一环节安排首尾呼应,教师提问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学生知识的综合辨析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教师沉着冷静,放手让学生展示,提问不走过场,重视通过生物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同时课堂又不失生机勃勃,这无不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

5.综合运用:“到医院挂水,护士会拍拍你的手背,然后找到血管扎针,请问扎入的是哪种血管?为什么呢?”学生理由表述清晰。教师通过该情景假设强化、活化了静脉的特点。教师设计问题时细致,注意铺垫,学生都有话可说。

6.拓展提升:“假如下肢伤口感染,通过手臂静脉注射的药物如何运输到伤口呢”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课后主动寻求答案,为下节课的血液循环教学作铺垫。这时课堂结束铃声就快响起。

二、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实验表面的新奇特点只能使得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较短的时间,教师可以创设最佳情境,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且能够沉浸其中,积极按照小组分工参与实验操作,仔细观察并及时记载,认真思考且能够主动将自己的所得和小组成员及教师交流。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比如,在菜市场买鱼,如果鱼已经死亡,我们如何判断它是否新鲜。这个问题可以在课前提出,让其从生活经验中找到答案,当学生了解到根据鳃的颜色判断新鲜程度的知识后,进一步要求学生了解鱼的鳃有什么作用。在教师的情境创设下,学生们的对实验课的兴趣得以保持且更为浓厚,其学习的内容不再只是局限于教材及知识内容本身,适当得到了更多的延伸。

二、规范操作环节,阐明实验目的及原理

1.实验目的和原理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进观察力以及适应各种考试的需要等。同时还要全面介绍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试剂、仪器、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使学生在进行分组实验时做到更加心中有怠T诒臼笛橹校实验前就要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鲫鱼外形、各种结构及它们的功能,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报告册设置一些探究问题,比如鲫鱼的鳍有什么作用,鲫鱼用什么器官感觉水流方向,鲫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等,只有明确的探究问题后,学生的思考才得以顺利进行,他们才愿意更为仔细的观察、记载、探究。

2.部分教师为省事,常常简化实验环节或者变为“演示”实验为“讲”实验,为了贪图方便而不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演示操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在分组实验开始前可进行演示,当教师熟练、娴熟的演示实验过程时,学生们往往会为教师的精湛、严谨而暗暗赞叹,期待自己可以马上操作,跃跃欲试。部分高中生在实验课上使用显微镜也有问题,不规范甚至是不会使用。其原因这里有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做过“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也有不少学生虽然做过该实验,但由于部分教师演示的不规范,反而巩固了学生的错误操作。

三、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

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巡视指导,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使更多的学生积累实验操作的经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不会操作的学生,不能冷眼旁观,更不能完全包办,一定要耐心地指导,帮助其学会实验操作。教师应在学生实验操作中的不规范动作及时指出,及时加以纠正。同时,教师还要管理好过于“热闹”的学生,帮助其改正实验课“好玩”的心态,使每个学生都能专心的投入到实验中去。

四、引导学生分析及总结实验,做好反思

在分组实验结束后,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或每一装置的作用和必要性,还要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寻找成败的原因。如在“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有部分学生实验成功,能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时要引导他们分析能看到细胞的原因,而部分学生实验失败,找不到细胞或只看到一个气泡,这时要引导他们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可能是刮取细胞的位置不正确,也可能是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不正确,还可能是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不正确,并克服这些原因,重新进行实验并观察。在实验课结束前,还要协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绘制图表,得出实验结论,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展示,使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学校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科的特点和学生们有限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畏难的情绪,从而造成课堂氛围不佳,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为了改变目前不利的教学状况,一些学校开始了实行案例教学的方法。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案例教学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采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不当等。

关键词:

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积极性

一、初中生物案例教学的意义分析

1.1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有结果表明,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听觉和视觉能够促进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生物教学是将一些抽象化和理论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案例教学法就能够将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和生活化,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助于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

1.2有利于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案例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突出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因此更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地选择和布置案例,通过组织多种形式来鼓励学生参与探讨和交流,让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样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和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

1.3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在案例教学时,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而且参与到学生互动当中,对学生的交流活动进行指导。这会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有效掌控,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交流情况和发现课堂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逐步完善案例教学方式。因此,案例教学能极大地改善目前课堂教学的氛围,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二、实施初中生物案例教学的主要原则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要想发挥出课堂教学的实效,就必须科学地进行。初中生物案例教学也是如此,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参与性原则: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重要的参与者,教师要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为此,在实施案例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入手,无论是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还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评价都要以鼓励为主,避免操作不当而对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造成打击。同时,还要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将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程度以及在课堂中的表现作为对学生阶段性考评的重要依据,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互动。

2.2启发性原则:要做到案例教学的启发性原则,首先要求教师就要围绕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不完全的信息。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案例所呈现出的情境当中,积极对案例进行探讨。其次,在问题的设计时,要结合学生们已有的知识水平,提出一些难度适中并且能够启发他们进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3多元性原则: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思考和讨论中,逐渐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潜能。这是因为每位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千差万别。因此,对学生们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不以答案为唯一的标准,只要是接近标准答案的都要予以鼓励和赞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三、初中生物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前提下,由于教学的案例有多种,不同案例所呈现出的问题情境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案例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在实施初中生物案例教学的方法当中,相对比较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如下:

3.1案例讨论法:案例讨论法是在实施课堂教学当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出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进而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的气氛。例如:在教学动物界中部分动物不惜冒险甚至是付出生命代价来完成某种行为时,教师可以设计多个案例来让学生进行讨论。材料一:在大雁的迁徙过程中,会有部分的孤雁承担着“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其他敌害来临时,他们会以鸣叫或者是做出一些其他动作来引起雁群的注意,从而暴露了自己而被敌害捕食。孤雁站岗放哨对整个雁群有什么作用?材料二:挪威旅鼠在鼠群密度过高而食物有限时,部分旅鼠会成群结队跳入海中自杀的现象。旅鼠为什么要回选择集体自杀?

3.2案例模拟法:这种方法就是模拟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这种案例是事先设计好的,让不同的学生扮演案例中不同的角色,通过他们的表演来真实还原案例情境。通过学生们亲身感受来体验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对模拟的案例进行及时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

3.3案例练习法: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或者是阶段性测验时,给学生们提供不同的案例材料,让他们对其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结论进行陈述,其他人对发言者的看法进行评论,也可以针对他们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发言者也可以就评论者的看法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双方的反复辩论,来探究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论

初中生物教学是相对枯燥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从而变枯燥为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目前在贯彻实施以人为本,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更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牛得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53.

[2]刘倩倩.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09:52.

[3]罗开荣.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122-123.

[4]李加国.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249-250.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运用“案例”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或几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讲授法一直是我国生物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授课,教材知识被认为是权威,是天经地义,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目前部分教师对以讲代导,以灌代启的陈腐教法有所摒弃,启发式、讨论式已为他们所接受,但课堂的开放度仍不够,学生的思维与动手能力仍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潜意识中教师仍只是引导学生朝预先设计好的圈套式标准答案里钻,变相将教参、教师的观点推销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亲身实践、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

三、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案例的选编

案例教学的准备既包括教师的施教准备,又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我们在此主要探讨教师的施教准备,其具体操作环节是选编案例。案例应贴近社会,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编写案例。要选择那些高质量的少数典型案例。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借助分析少数有代表性的案例,从而得出整体性结论的方法。

2.案例的运用

第一,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讨论不同的案例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教师应注意提出讨论的一般要求。例如,学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论或辩论等等。

第二,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对于社会现实问题,教师不应回避。

第三,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少数学生包场”或“教师与学生的针锋相对”是讨论之大忌。它不仅会影响讨论的深入开展,而且会影响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讨论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与讨论,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切忌发号施令和批评指责。

3.总结生物案例

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一般由教师来完成。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分析案例的成绩和不足,进行补充与提高性讲授、使学生由感性的、零散的分析上升到理性的、完整的认识,得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案例为示范,加以比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联想、拓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升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案例

第一步,提供和呈现生物案例

美国的“生物圈2号”实验为了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的试验,美国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封闭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这是一个占地1.3×104m2的钢架结构的玻璃建筑,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温室。温室里有麦田、草地、鱼塘和微型“海洋”等;室内还放养着猪、牛、羊和其它家禽。从1993年1月,8名科学家和家人入住以后,科学家们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鸡养鸭,耕种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2年中只给他们提供包括种子在内的物品,其余的一切都需要自己解决。能源取自太阳能;氧气,由自己种植的植物制造;粮食,全靠自己在里面种植收获;肉类和蛋白质,取自自己养的鸡、鸭、猪;甚至包括里面的气温和气候,也由自己控制。并尽可能地模拟地球气候。1年以后,科学家们只能靠吃种子勉强度日。最后,不得不提前撤出实验室。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2号”运行3年后,其中的一氧化碳量大幅度增加,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的能力减弱,从而危害人体的健康。

第二步,分析和讨论生物案例

(1)“生物圈2号”模拟的是什么?“生物圈1号”呢?

(2)请讨论它与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不同?

(3)设想科学家们是怎样维持“生物圈2号”的生态平衡?

(4)分析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5)请你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分析一下这项实验的意义

第三步,总结生物案例

学生就有多种答案:钢架结构的玻璃透光性不好;太阳光提供的能量不足;食物网的结构比较单一,容易被破坏;系统的各种成分的比例搭配可能不合理;内部气候的调节不好,粮食歉收,饲养动物死亡,无其他的食物来源;氧气与其他化学成分发生了反应(如Ca、Fe);等等。问题5学生的意见明显地分成了两派,激烈的争论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以案例为示范,加以比较(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结语

在生物课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生物课重理论轻实践、枯燥乏味的状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骏.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生物案例教学法的探讨与应用.成才之路,2007,(09).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运用“案例”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或几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讲授法一直是我国生物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授课,教材知识被认为是权威,是天经地义,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目前部分教师对以讲代导,以灌代启的陈腐教法有所摒弃,启发式、讨论式已为他们所接受,但课堂的开放度仍不够,学生的思维与动手能力仍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潜意识中教师仍只是引导学生朝预先设计好的圈套式标准答案里钻,变相将教参、教师的观点推销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亲身实践、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

三、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案例的选编

案例教学的准备既包括教师的施教准备,又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我们在此主要探讨教师的施教准备,其具体操作环节是选编案例。案例应贴近社会,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编写案例。要选择那些高质量的少数典型案例。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借助分析少数有代表性的案例,从而得出整体性结论的方法。

2.案例的运用

第一,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讨论不同的案例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教师应注意提出讨论的一般要求。例如,学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论或辩论等等。

第二,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对于社会现实问题,教师不应回避。

第三,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少数学生包场”或“教师与学生的针锋相对”是讨论之大忌。它不仅会影响讨论的深入开展,而且会影响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讨论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与讨论,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切忌发号施令和批评指责。

3.总结生物案例

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一般由教师来完成。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分析案例的成绩和不足,进行补充与提高性讲授、使学生由感性的、零散的分析上升到理性的、完整的认识,得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案例为示范,加以比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联想、拓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升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案例

第一步,提供和呈现生物案例

美国的“生物圈2号”实验为了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的试验,美国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封闭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这是一个占地1.3×104m2的钢架结构的玻璃建筑,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温室。温室里有麦田、草地、鱼塘和微型“海洋”等;室内还放养着猪、牛、羊和其它家禽。从1993年1月,8名科学家和家人入住以后,科学家们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鸡养鸭,耕种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2年中只给他们提供包括种子在内的物品,其余的一切都需要自己解决。能源取自太阳能;氧气,由自己种植的植物制造;粮食,全靠自己在里面种植收获;肉类和蛋白质,取自自己养的鸡、鸭、猪;甚至包括里面的气温和气候,也由自己控制。并尽可能地模拟地球气候。1年以后,科学家们只能靠吃种子勉强度日。最后,不得不提前撤出实验室。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2号”运行3年后,其中的一氧化碳量大幅度增加,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的能力减弱,从而危害人体的健康。

第二步,分析和讨论生物案例

(1)“生物圈2号”模拟的是什么?“生物圈1号”呢?

(2)请讨论它与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不同?

(3)设想科学家们是怎样维持“生物圈2号”的生态平衡?

(4)分析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5)请你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分析一下这项实验的意义

第三步,总结生物案例

学生就有多种答案:钢架结构的玻璃透光性不好;太阳光提供的能量不足;食物网的结构比较单一,容易被破坏;系统的各种成分的比例搭配可能不合理;内部气候的调节不好,粮食歉收,饲养动物死亡,无其他的食物来源;氧气与其他化学成分发生了反应(如Ca、Fe);等等。问题5学生的意见明显地分成了两派,激烈的争论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以案例为示范,加以比较(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结语

在生物课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生物课重理论轻实践、枯燥乏味的状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骏.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生物案例教学法的探讨与应用.成才之路,2007,(09).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体验式教学主体特性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54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认知物理现象、探寻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需要亲自参与、亲自操作、亲身实践。初中阶段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主要手段的基础学科,需要学生深入参与物理知识、案例探究分析等活动,仅靠教师一个人的“讲解”、“传授”,难以达到物理学科教学纲要所提出的目标要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亲身参与分析、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学习技能和经验,所留下的“印记”更为深刻、更为丰满,更加难以遗忘。体验式教学,充分利用了学生主体的内在能动特性,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析活动,指导学生深入探究分析,在亲身感知、亲自实践中,增长物理知识,增强学习技能。

一、利用教学互动特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中领悟内容要义

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课堂教学“载体”,围绕教材内容、教学要求,进行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发展的实践过程。双向性、互动性,是教学活动最为显著的特性。体验式教学倡导的是,学生作为实践者,要亲身参与教学活动。众所周知,学生“单独”的探究分析活动,难以达到预设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有效指导。这就要求,教者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不能做“甩手掌柜”,任凭学生个体“自由活动”,而应该发挥“舵手”的“引航”、“指引”工作,在有效引导、深入体验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内容要义。如“分子的运动”一节的“扩散”讲解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该知识点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设置动态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红墨水滴在水中的变化过程”。通过直观动态的画面,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并结合该知识内容进行深刻体会。学生在直观画面感知和思考分析中,准确领悟其知识要义。

二、利用实验探究特性,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理解掌握物理现象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有效抓手。实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深刻揭示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成为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不能深度参与实验过程,对教师告知的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很难有深刻、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体验式教学,正好为初中学生参与探究自然现象,提供了有效载体。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实验的实践、探究性,为学生提供亲身操作的实验舞台,搭建亲自观察的实验载体,在真切的操作实践、观察分析中掌握物理现象本质。如《电阻》一节课的“电阻的大小关系”实验课中,教师发挥初中生主体能动性,将探究电阻大小的关系实验活动交由学生“操作”。学生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完成电路连结活动,教师针对学生连结电路情况,进行指点,实时纠正学生连结电路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连结电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步骤,改变电阻的大小,并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学生通过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认识到灯泡的亮度与电阻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初中生在教师提供的亲身试验操作活动中,对物理现象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体会,其物理学习素养得到提升。

三、利用案例解析特性,让学生在探析提炼中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案例教学也是其学科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其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物理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师全程包办案例的分析、案例的讲解、案例的解答等活动,将学生作为“局外人”,将学生“抛弃”在案例解答活动之外,导致学生对所获得的解析物理案例的方法策略理解不透,掌握不深,运用不活。案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够将学生置于案例解析的全过程,成为案例条件分析、解题思路、解答规律等活动的“承受者”,从而对解题思路方法有深刻理解,并能正确的运用。

问题:已知有一列长为400米的火车,在行驶途中,要穿过一条2000米长的隧道,通过测量,测得这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用了100秒的时间,请问这列火车运行的速度是多少?这列火车在隧道内行驶了多长时间?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获得更深刻认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案例教学法成为初中生物教师新的选择,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运用。基于此,本文在此对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完善案例教学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设置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完成案例,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变为自身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在案例教学法中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生物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在初中生物案例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例如,在《传染病》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准备的案例是某某年市区人民传染病的数量,要求学生分析传染病传染的途径和规避措施。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留给学生20~30分钟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和个人的见解提出个人的观点,才能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对传染病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辩证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

二、进行有效的总结与评价

此外,案例教学需要得到教师有效的总结与评价,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与收获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对学生进行鼓励。

例如,在植物光合作用教学中,教师准备的案例是植物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生长情况,要求学生分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在学生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讨论的过程进行观察与适当引导。当学生分享自己交流的结果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与评价。其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提出利用家里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交流的结果。因此,教师需要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鼓励学生进行实践。

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在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起步较晚,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完善案例教学法,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得到了提升。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这么多年,关于教育模式的研究成果诸多,有的已经付诸了实践,有了很积极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初中的生物教学也融入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典型的教学案例,切实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这一行业也得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生物教学的众多案例就是一个改革的标志,给其他学科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对促进其他学科进行改革教学模式有重大意义。

1.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1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案例教学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通过一个个生物的例子来进行详细地讲解,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其实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充分地备案,对每个生物重点知识营造出相应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们去讨论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且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但是,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前提,就是需要教师的精心备案,认真地解析每个案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融入案例中去,也就切实地提高了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是近年来很受迎的教学方法之一。

1.2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其实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丰富,需要设置的教学情境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没有统一性,大致把初中生物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分类,具体包括案例讲授、案例模拟、案例讨论等等多种方法,现在就通过实际的教学例子来简单分析下案例教授法。关于这个方法的主角是老师,他会挺过对整个课程理论的讲解,给大家构造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说河流是所谓的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河里的动物如鳄鱼、虾等爬行动物会在河边繁衍后代,而鹭以河里的鱼、虾为捕食对象,在河边的树上繁衍后代,而生活在陆地的动物要去河边喝水。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它的资源并不是独有的,降雨会给河流带来了水,河边的泥土也会被冲入河流中等等。就是通过这样的故事性的例子,来引出河流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联系的问题,这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自主地去思考这个问题。而老师将会从不同的角度分层次地讲解,这个教学例子是从三个方面来解释:首先,非生物因素来讲,阳光将辐射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水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降雨,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都与之有联系;其次是从地理环境来分析,它们都是有关联的;最后,将从生物因素说起,像种子、花粉等小生物会进入不同的生态系统,像鱼类洄游,鸟类的迁徙也是不断地走入新的生态系统等。这些都说明了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的教学例子会让学生们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自然教学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2.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参与式教学法的定义

在参与式教学法的体系中,学生们是重要的角色。在以往的教学氛围中,总是以老师讲解为主。现在就要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有所不同,需要让他们每个人都敢于参与教学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们主动地交流和学习。

2.2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法融入到生物教学体系中,是一种突破,也是顺应现在时代的发展的需要。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需要更高的科学素养,那就需要学生们去主动去学习生物学的知识,来了解自身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这是很有必要的,而参与式教学法会让学生们学习的效果达到极致。

比如讲真菌这一节内容,老师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们认识到真菌的主要特征,了解下蘑菇这种常见的真菌特点,还有学会用显微镜设备观察真菌的形态结构等,首先老师为学生们提供长霉的面包和水果,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学生们在此期间会查阅文献来了解下真菌的知识。在开始教学的时候,老师给大家放映关于霉菌的生长环境等的纪录片,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霉菌的特点来了解,学生们在这两个环节的观察结束,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们讨论总结自己的观点。在最后,老师进行现场答疑,来回答学生们的疑问。就是这种全民参与的教学方法,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证明了参与式教学法能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探析混合式学习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1混合式学习法的产生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混合式学习法也就应运而生了。网络多媒体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并存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了。现在就是通过多媒体视听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

3.2混合式学习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施混合式学习法的过程中,还是以遵循传统的教学法为主,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渗入混合式学习法的理念,这就是与传统课堂教学法的区别,在教师进行生物课程的教学环节时,应结合不同的生物知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呈现出实物的录像和照片,这样更利于学生们的理解。还应充分利用网络的条件建立网络学习室,方便学生们查询资料等,还需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论坛等,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讨论,混合式教学法将是未来教学中重要实施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初中生物教学领域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多种的教学方法已在我国的相关地区进行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促进人才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雷学航.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薄雪梅.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10篇

案例教学法,其最初的起源是在美国,而最初的应用领域,则是在法律、医学以及商业等学科的教学当中,并且也取得了明显成功。从那时开始,案例教学法就开始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并且在多个教学领域当中都有着广泛运用。其被引入我国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现今案例教学法已经被认为是一种面向未来、代表未来的成功教学方法。首先,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根据相关课程,对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学目标、实际要求等,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调查,并且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鼓励学生多多进行相关交流、合作、讨论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和领悟相关课程的知识重点,针对课程内容当中的难点,也可以有更加明晰的掌握,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生物化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结构、相关功能、代谢过程、基因表达以及变化、生物分子等。所以,针对现今的生物化学课程,很好地运用案例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合理的提高,对于教学来讲是极为重要的。

案例教学法,其本质就是运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习和技能的提升、合作研究等,形成一个整体。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其是一种讨论式、开放式以及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加直观地将鲜活的案例资料引入到课堂当中,代替抽象并且枯燥的讲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②其可以使学习环境发生质的变化,集合了教师以及学生的集体智慧,将知识单向传输有效地转变成为了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获取。③其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以及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当中的应用

2.1案例的设计以及选择案例选择需要保证其符合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在其设计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很好地遵循教学的目标和原则,达到借助案例来提升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并且在相关案例的学习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此外,还需要注意案例的选择来源。首先,我们可以选择生物化学学科中典型的研究成果作为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研究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还原研究过程,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特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尿素生成的鸟氨酸循环等。其次,可以从临床或者文献报道中找寻案例,如通过糖尿病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激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了解糖、脂肪和酮体代谢的相互联系;通过肝性脑病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氨的代谢过程和肝在氨代谢中的作用;还有胰腺炎和酶原的激活等。通过这些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2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相关教学手段实施来讲,有着关键性意义。首先,在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案例教学法,针对教学的是实际内容以及教学的目标等,进行明确,并且提前将相关案例布置给学生,进而使学生能够围绕着案例展开探讨,并且有效预习相关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形成一个初始观点。在其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2.3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来对案例进行更加全面、直观以及充分的表达和展示,同时,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组,利用相关案例来进行系列性工作。具体实施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①初始讨论阶段,需要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资料文献查阅,使其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再进一步形成初始观点,针对生物化学当中的相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②疑难解答,需要很好地集中观点,各抒己见,进行综合性讨论和分析,教师在其中还需要注意进行充分引导。③具体问题的解决,针对一些重要难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相关书本知识以及生物化学相关资料,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还需要做总结性的论述,使学生更加巩固基础知识,并且培养和提升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11篇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提高对信息的收集、整合以及活学活用的能力,实现学生身心的全方面发展是初中政治的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是教育界又一次进步,它可以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起到课堂主体作用,对所学知识做出更深刻透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本文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望为政治教育教学提供经验。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初中政治;运用及研究

一、初中政治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在新课改趋势下,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更被广大教师所使用,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育太过死板,没有什么课堂互动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失去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靠的都是死记硬背,这样即使学到的知识也不会被很好的运用,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根本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目标。

2.教学效果不达标

政治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加之枯燥的教育教学模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对政治学习有较深的理解,对事物的判断及分析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1.化抽象为具体

案例教学法早已被各个领域广泛推广被应用,同样应用于教学领域,它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也是搞好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法的情境性可以将抽象事物具体化,降低了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使学生学习时看待问题更加清晰明了,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带入课堂共同探讨,从而更深入的了解政治知识。

2.渲染课堂气氛

案例教学法通过把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剖析讲解,在这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性,促进学生潜能发挥。老师提出问题,同学各抒己见,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政治教学变得不再那么枯燥无味,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政治教学,从而达到最终教学目标。

3.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将现实案例剖析研究是启发式教学思想最佳演绎,把案例事件作为理论学习的基础,把实践问题与课堂理论学习完美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多方面分析问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抽象事物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运用分析

1.案例选择

案例教学法实际运用中对案例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所选案例必须要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这样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才不会跑题,既不能脱离实际,还要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最为适宜。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案例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及实践性。

2.创新教学模式

在案例教学法教学中,要把学生做为课堂的主体,把主导权交给学生,利用丰富趣味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几人组成小组,针对一个与课程相关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阐述本小组观点。其次,还可以组织研讨辩论赛,让学生针对某一案例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演讲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应了现阶段新课标理念。

3.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教育教学的又一次革命,为了在初中政治案例教学中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也要为我所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把教师要陈述的案例呈现在荧屏上,使学生一目了然,提高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效率,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列举一些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表见解,都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4.教学内容时效性在初中政治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多采用与学生生活相关案例,结合社会热点,联系课堂理论知识展开讨论,使学生明辨是非,在讨论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了解自己对自己、家人以及社会要担负的责任,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四、结束语

总之,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课改要求,要通过案例对比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立足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望可以为案例教育教学提供教学经验。

作者:杨丽琴 单位:临沧市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魏向东.案例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研版),2014(4)

[2]徐嘉高.立足成才重视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3(29)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12篇

一、巧借物理学科生动性,营造师生有效互动教学情境

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复杂”时期,在参与教师组织的物理学科新知、案例教学活动中,受到外在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的积极表现和被动参与师生交流的消极表现.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组织师生互动活动时,要将学生主体内在潜能激发,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作为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扬长”积极情感,“避短”消极情态,利用物理学科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等积极特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之中,“主动性”放置于互动之中.

例如,在讲“光的反射”时,教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该节知识内容的生动丰富特性,在导入新课环节,向学生主体提出“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生活问题,能营造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氛围,拉近初中生与教师的距离,从而激发初中生的主动参与“欲望”,为初中生主动的开展师生互动探知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二、凸显问题探析双边性,开展师生互动探析交流活动

问题案例是知识点内涵要义及其教学目标要求进程有效呈现的“载体”.问题案例探析过程,就是主导特性与主体特性有效交融、有效锻炼的过程.师生有效互动是问题案例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初中物理教师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应延长探析案例活动的过程,将学生放置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全过程,围绕物理案例解答的关键点、困难处,教师发挥点拨、引导、指导作用,进行师生互动活动,实现案例解析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

例如,某校师生自制了一台电烘箱.电烘箱的电阻丝通过5A的电流时,每分钟可产生6.6×104J的热量.求(1)此时电阻丝的电功率;(2)此时电阻丝的电阻;(3)此时电阻丝的工作电压.在此问题案例教学时,教师先结合案例内容,提出问题:解答时需要运用的知识点是什么?这些知识点有什么特点?本题解答的关键点是什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观察问题活动,在学生探析问题等量关系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师生互动交流活动,学生得出该问题解答思路:已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和所用时间,并且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等于电烘箱消耗的电能,根据公式P=Wt=Qt可求电烘箱的电功率;再利用公式求出电阻丝工作的电阻.此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解题策略:本题考查电功率、电阻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还要知道本题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了热能.

三、利用主体内在反思性,推进师生双边互动评价实效

对学习过程的表现和不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是学习效能、学习素养取得提升的重要条件.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能动反思特性,但又受自身学习素养的制约,反思的过程不流畅,程度不深刻.因此,在物理学科学习活动中,教师可将反思过程指导渗透于师生互动活动中,与学生开展有的放矢的讨论活动,帮助学生明晰学习方法,改正思考缺陷,树立良好习惯,使师生之间互动评价活动更具效能.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精选;运用分析;讨论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01-02

在目前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学方式仍然是以讲授式为主,虽然在一些课中也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但学生主动学习缺少,大多数学生缺少有独立思考,更少有亲身去实践的。而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尤其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使生物课的内容趣味化,不再枯燥;内容具体化,不再抽象。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对培养具有较好的知识应用能力, 善于信息整合和创新的人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对于教育案例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多种叙述。理查特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 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1986 年,“卡耐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倡议将案例方法应用到教师教育方案中,此后,各种研究者及教育者才开始把案例引人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郑金洲博士定义为“ 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与讲授法相对立。”换句化说案例教学,就是运用“案例”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标定课堂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一个或几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上,就是通过对设计一个具体的生物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恰当地选择信息,主动地采集信息,并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必要的准备。

二、案例教学具体应用

2.1精选案例 激发兴趣。

精选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的基本特征”一节,用了动物世界的开头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样既真实又典型,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所选案例教学可以提供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能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讲述我国的动物资源时,用了《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中的一个小片段并且讲述了一个故事美丽的可可西里,一位老猎人,清晨起来,走出帐篷,看到了一只肥硕的藏羚羊。出于猎人的本能,他很快取出猎枪,而那只藏羚羊并没有出于求生的本能而逃离。面对老猎人的枪口,藏羚羊两条前腿跪下去,眼里流出了热泪。老猎人开枪射杀了这只跪着的藏羚羊事情本来可以结束了,可是这跪着的藏羚羊怎么也不能拉起。老猎人用锋利的刀子剖开了藏羚羊的腹部,看到了一只小藏羚羊。老猎人什么都明白了,从此在可可西里再也没看到这位老猎人。学生观看后有了很大的震撼……。综上所述,案例的选择或编写应遵循原则:(1)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2)学生的实际情况(3)当时的教学环境(4)真实性(5)完整性(6)时效性(7)趣味性。

2.2 运用案例,巩固知识。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教学应用;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是一种运用案例开展教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课堂中,教师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制定出适合学生现阶段知识水平的教学目标,学生围绕这一教学目标,积极主动进行案例的收集。教师对这些案例进行恰当地分析,选出与教学目标、学生认知规律相一致的案例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教师针对案例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分组讨论,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认识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案例教学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发展性、实效性等特点,对初中生物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初中生物的知识点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初中生物的知识点比较枯燥乏味,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对一些难点不能有深入的了解。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具体的、生活化的趣味化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感性中理解和把握抽象的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1]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不能实现和谐的统一。目前,初中生物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讲授法”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自主的合作与探究,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并不满意。如果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参与讨论与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2]第三,师生关系不能达到和谐与融洽。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给学生以居高临下的感觉,使学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学生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在新课标改革后,采用案例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地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与融洽。[3]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的策略

第一,在案例教学中,要采用合适的案例。注重采用生活中的例子,挖掘生活中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细胞构造之前,可以通过显微镜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的上皮组织与叶子组织等,如洋葱的上皮组织与芹菜的叶子组织,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更高。第二,在案例教学中,倡导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的案例,倡导循序渐进的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与探究中掌握知识。在合作与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真正的乐趣。第三,优化案例教学中的教学环节。在个人准备的环节中,学生与教师都需要参与进去。教师要收集符合学生现阶段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的、符合教学目标的案例,而学生也应该进行收集,因为收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收集的案例进行真正筛选与甄别,选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案例,然后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弄明白案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案例与本节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关系;分析案例中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与不足,应该进行怎样的补充;让每位学生都写一份分析提纲,写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的方案。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中,教师要分配任务合理,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最大的优势。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参与进来,给学生以关键性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把教与学很好统一起来,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的精神在竞争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现有课堂教学模式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也将成为必要,其目的在于培养出学生较强烈的竞争能力和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课堂讨论的环节中,教师应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整节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组的代表进行发言,阐明每组的观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发言,完成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解答,使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初中教学在学生的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与周围的生活产生联系,对艰涩难懂的知识点能有更好地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生活。因此,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必须使其推广到各个学科中,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晓英.谈生物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5(05).

[2]于忠海案例教学应用于新课标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04)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范文第15篇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生物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增长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根据新课标内设的对生物教学的要求等等,设计恰当的、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说调查、思考、分析、讨论、表达等等,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概念性和原理性知识,以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产生良好效果,同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

2 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案例教学再现了具体典型、客观真实的事例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主动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优秀的教学案例,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欲,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对各种案例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允许学生形成不同见解,这一方面为学生展示自我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为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激发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思维创造能力。第三,突出了学生群体的合作性。案例教学要求围绕教学主题,结合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生物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积极交流,相互合作,共同研讨,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增强了班级群体的凝聚力,使学生体验到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都是以教师根据教材与教学大纲来进行集中式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教材知识是个“标本”,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普通教学方式就是以教材为出发点,以教师灌输为中心,以学生为“容器”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基本上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自然也就很难看到学生的灵气与活力。不过现在,随着课标的修改,有部分教师正在努力对这种以讲代导、以灌代启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逐渐加以利用。虽然生物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课堂的开放度依旧较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等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无论如何,教师还是没有走出引导学生朝预先设计好的标准答案里钻,变相地将教学参考答案及教师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的怪圈,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令其无法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

4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

4.1 教学案例的选编

案例教学的准备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以及教师的施教准备,而教师的施教准备主要以选编良好的教学案例为重。一个好的案例是决定整堂课质量好坏的条件之一,因此,案例最好要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只有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案例,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分析。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去参与社会调查,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精心地选编那些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而实质上案例教学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借助分析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从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

4.2 对教学案例的运用

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有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很好地组织与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才能达到它的效果。

4.2.1 讨论基本要求的提出

案例是丰富多彩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这样的性质就决定了讨论不同的案例要有不同的要求,而对教师来说,一些基本要求的提出是必然的,也就是说要由教师设定一些底线,学生必须在这些范围内活动。比如说学生必须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能够在平和的气氛中展开辩论等等。

4.2.2 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

一个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放开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对于社会现实性问题,教师不应该回避,要勇于面对。

4.2.3 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很关键

在现实当中,讨论之大忌,比如少数学生包场或大家针锋相对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而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点拨,即使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教师也切忌发号施令,进行指责、批评。否则会影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对问题的深入讨论造成影响。

4.3 改变传统生物教学案例的总结和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