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1篇

 

然而,随着2015年国内外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加强,我国的工业经济增长仍然面临较大的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中求胜”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国家应该在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制定政策以确保我国工业取得较大的改革突破。基于此,本文就新常态下工业经济的运行特征与发展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国家工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深度调整期,我国的工业经济整体处于工业结构高级化、工业增速下行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在维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国家要加强对新常态下工业经济运行特征的分析,积极探索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对策。

 

一、新常态下我国工业经济的运行特征

 

1.工业经济增速放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速却明显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工业企业的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不过尽管工业经济增速下滑,其总体趋势仍然较为平稳。

 

2.产业结构升级加快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2014年,造成我国工业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是电力、采矿业和燃气等生产和供应产值的下滑,而这些重工业产业的下滑正是因为我国工业经济目前正处在转型的阶段。当前,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城市中的燃气设施日益完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也开始进入市场并飞速发展,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正逐步加快。

 

二、新常态下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对策探析

 

1.继续刺激市场需求

 

首先,国家要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基础上,加大投资的力度,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发展。投资效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经济效益仅仅体现了企业方面的成果,而综合效益还涉及对社会长远发展的综合影响,关系我国的民生稳定和社会稳定问题。

 

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地区存在产业不平衡的问题,这些地方的设备落后,工业经济发展缓慢。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资,同时还要把控好投资的步伐,避免因集中投资而产生经济急速发展的不稳定现象。其次,国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工业发展和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减少对房地产行业的干预,并且取消限房令等制度,实现消费者的自由购买。

 

同时,国家还要改变土地的出让方式,增加公共土地的供给,使房地产行业朝着积极健康的市场方向发展。最后,国家要制定积极的进出口贸易政策,降低我国进口关税,鼓励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高加工度产品进行出口贸易,鼓励中间产品进口。积极的进出口贸易政策能够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避免贸易争端,从而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2.持续引导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常态下工业经济的发展,国家要持续引导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国家要鼓励工业企业创新。企业创新能给企业和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能够迅速提高整个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为工业转型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其次,国家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数量多少是决定一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与其他产业产生乘数效应,加快工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

 

国家在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时不能仅仅专注于高端技术企业,而是更多的从要素结构升级的角度出发,主动承接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促进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低、中端知识密集型产业取得发展。

 

最后,国家还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将信息消费培养成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和发展。

 

3.改革体制机制,实现配置优化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体制机制是影响其工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体制机制的优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业焕发活力,催生更强的发展动力。对此,国家应该加快对工业经济的体制改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首先,国家要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快速推动国有企业在股份制、公司制和国企股权结构方面的优化,实现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共赢发展,进而提高工业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国家要积极促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在工业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同时一些垄断行业的供给无法进一步保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此,国家应该以宏观调控为手段,将一些资源从产能过剩的行业转移到供给不足的垄断行业,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国家应该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力量来刺激市场需求,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改革工业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工业经济内涵式增长。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2篇

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潜在空间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从历史视角,新中国以来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950-1978年为非正常增长时期,1979-1993年为转轨过渡期,1994-2003转轨期,2004-2025双转轨时期。整体看,1978年到大致2007年,属于经济增长恢复期;2010年到2025年属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发展生命周期理论视角,建国后至2003年这一时期可称为发育阶段前半期,2004年到2040年前后大致为发育阶段的后半期;如果能够比较顺利地渡过2010 -2025年这个关键时期,到21世纪40年代,中国将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阶段,整体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在空间如何?

从国家现代化实现的时间来看,多数发达国家经历了50-100年的时间,英国、美国等老牌市场主义国家经历的时间更长。后起的国家可以短一些,也需要50-70年时间,如日本、韩国。中国虽然属于后起,但因为体量大,笔者认为需要70-80年。因为中国建国后经历了非正常的发展期,把中国此前的时间折算一下,建国后至今大约经历了50年左右,所以,中国若要实现全面的现代化,还大约需要20-30年时间的努力。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在空间看,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这只要看看人口和发展差距这两个方面就可以理解了。人口规模就像一只装水的桶的容量大小,桶越大,可以装的水多;发展差距就像这只桶里已经装的水的多少,已经装的比较满了,余下可以装的就空间就小了。

那么,中国这只桶的容量有多大呢?理论容量相当于整个欧洲加上拉丁美洲两个洲之和的概念,5%的人口就相当法国或英国的总人口还要多。这是欧洲一些国家的人们近年来惊异于中国人在海外惊人的消费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很大。这也是发展的一种比较优势。

中国这只桶还可以装多少水呢?从中国与发达国家或者世界平均水平的发展差距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在空间仍很大。

(1)经济总量:1820年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约为31%,1913年约12%,1950年约5%,现在约11%。

(2)恩格尔系数: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0.3多一些,发达国家在0.1上下。

(3)人均GDP:美国在5万美元以上,中国约在6000-7000美元,大约是美国的1/8;2012年,中国排在84位,世界平均水平为63位。

(4)城市化率:中国为50%上下(像浙江省类似的省市,一旦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获得有效突破,城市化率在未来15年就有可能达到70%上下),发达国家在80%以上。

(5)人均消费支出:2012年,中国城镇约3000美元;2010年,欧洲发达国家多在10000美元到20000美元,美国为26000美元,韩国为8000美元。

(6)中国内部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收入分配差距很大,城乡差距很大。地区之间的梯度发展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中国是个超级人口大国,也正因为如此,为中国后续的经济提供了很大空间。

但也必须认识到,未来中国供求双方的状况已经与以前有很大不同了,需求空间已经主要转到深度的拓展上,供给空间已经转到高度或层级拓展上。

概括地说,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转轨时期,从生命周期阶段特征来看,还属于“青春期”,虽然成长开始放缓,但增长空间仍然较大。

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

潜在空间仍然很大,但是要把它转化为现实的发展绩效或者可持续的增长,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比较大。这些矛盾和困难,一部分来自于这一阶段的特征,一部分来自外部的环境,一部分来自体制与制度,反映在资源、环境、要素、管理等多个方面。

中国现在正面临着以下矛盾累积后摩擦与冲突的爆发期:贫富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冲突;公权滥用与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腐败、寻租带来的民愤累积;经济发展与传统社会文化意识之间的冲突;中国崛起引起的国际摩擦与冲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冲突。

上述问题涉及比较复杂的因素,这里着重讲讲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从经济学意义来理解,我们一定不要简单地把它当作仅仅是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富人的边际消费率要大大低于普通人,当极少部分人占有了大部分财富的时候,整个社会的增长就会出现问题。同时,分配不均中还包含了大量的腐败和黑色收入,会引起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二是投资率居高不下和消费率贡献偏小的持续状态不能持续。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已经到了需要投资和消费共同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时候。消费率的提高,需要解决普通百姓的支付能力不足和社会保障不足的问题。

三是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并且职能错位,过去十多年这种状况被强化了,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对市场经济带来了伤害。

四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由于第三点,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中国的结构一边调整,一边形成了新的结构不合理,并且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浪费资源。

五是中国即将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会产生许多效应。

六是原来的比较优势正在快速消减,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资金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等等上涨过快,而新的竞争优势还没有形成。

在上述背景下,中国经济需要在七个方面作出战略转变,包括:从追求总量增长调整到结构和谐基础上的增长、从追求“非农化”调整到经济良性循环的持续保持上、从追求产业结构的(主观)调整转移到长期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善升级上、从对生产能力的追求调整到国内需求的拓展上、从对国有企业利益的保护调整到中国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上、从工业及城市的倾斜发展调整到工农及城乡的协调发展上、从政府外部推动型经济调整到市场内生动力型经济上;走“中速―低熵”的发展道路,即经济增长速度在5%-8%之间的低社会经济成本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战略应对

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是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到,这是正常合理的现象。一是因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及时空条件判断,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并难以持续,中国正从此前的高速增长期换档到中速增长期;二是中国经济增长需要逐渐从投资的增长、从要素资源投入的增长转变到投资与消费的共同驱动和生产率的提高上;三是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人们理念、政府管理方式上的诸多脱节矛盾,导致了许多发展矛盾的积累。这些都需要通过“中速”和制度调整加以消化、处理。所以,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既是经济发展自身的要求,也是改革深化的需要,有助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速增长,是指5%-8%的增长,这个时期同样会持续15-20年时间,我们需要适应这样一种新常态。

在战略层面,要保证这样一种中速增长,就需要制度的变革配套。制度变革的着眼点在于解决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之间的不匹配性问题,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的制度性根源,核心是进行政治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的逐渐回归,实现依法行政。这里包含了很多、很大的信息,虽然难度和挑战都很大,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大的方向。

宏观调控和政策走向,必然是发展阶段特征和现实矛盾、现实问题和国际形势变化等等的应对反映。否则,就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概括地说,中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就是十五个字:“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求质量,重民生”,可能的只是表述的不同,但会在未来十多年里一直延续下去。其中,“稳增长”是使得增长在一定的区间运行,可以容忍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上下波动。这是解决现实矛盾的主要路径。具体政策的制定,要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和短期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作出相机抉择。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哪些行业会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笔者认为主要是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网络金融等)、节能环保(特别是储能技术产业和新型环保技术)、新材料、新型电子信息(特别是智能技术)、生物医疗、健康保健、美容化妆品、娱乐休闲、新型服务业等等,未来十年里可能出现新的产业革命,出现几个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技术突破,例如储能及能量转化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因为这些方面技术的突破将对许多行业及产业链的“生态”或“业态”、“市场格局”等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 趋势性特征 政策取向

经济新常态是在2014年被提出的,这是对中国经济的最客观、总体的评价,此后又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容不断丰富,这也是把握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依据,认真分析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在2014年提出了“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最客观的评价,经济新常态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稳定,结构优化、增长速度良好、社会比较和谐,重视环境效益,科学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基本摒弃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仍然存在问题,而且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各方需要有信心。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分析

综合考虑发现,当前我国的经济并不完全符合新常态的要求,只是总体上已经基本上符合,所以我国经济新常态有独特的趋势线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不再过度追求经济快速增长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要求经济快速增长,这个过程中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如生态破坏、资源紧缺等,而这些问题现阶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主要难题,所以新世纪后国家提出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增长。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逐渐推进,对经济增长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基本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时间里,要保证各环节有序发展,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将逐渐降低,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中国未来的经济将保持6.5%以上的增速,而今年5月19日这个数字有了变化,变为6.3%,这样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会更好,对环境、未来发展和人们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的经济在结构上平衡有挑战

在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有所下降,而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艰难达到平衡,但是这样的环境下又出现失衡的特征:第一,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是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那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国际收入逐渐减少,而且近几年没有上升的趋势;第二,我国经济的投资出现不平衡的现象,而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逐渐减少,投资占经济增长比例2015年比2014年下降了近20%,而且根据2016年1月到4月的情况,没有上升的趋势,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不加以把控,容易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政策取向的几点思考

整体上我国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乡镇地区也在不断发展,但是这个过程中仍然不能忽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不能放松警惕,时刻根据经济新常态的趋势特征做好政策取向。

根据调查分析和国家的政策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未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注意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规避发生金融问题,我国在去年经济发展不容乐观,而且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解决,俄罗斯等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问题,失业人数众多,所以根据这个问题,国家要重点分析研究,客观、全面地总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对策,并且监督各地区政府贯彻落实,各行业要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信息化水平,培养工作人员的能力,认真分析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第二,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其对外开发的程度,政府的服务部门要认真负责,确保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科学设置事业编等服务部门,而第三企业的领导人员要明确定位,提高社会责任感,根据国家的要求进行变革;第三,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理念,使各行业发展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国家整体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第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整制度,国家做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这个过程要严格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而且要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市场发展逐渐实现多样性,如加大对电力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的投入力度,推动其在发展的同时为经济增长做贡献,而对于企业来说,要提出一系列扶植的政策,如信贷政策等,尤其是对微小企业,促进微小企业不断发展,而各地区政府和事业单位要进行管理,优化人员配置,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五,重视民生问题,尤其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收入。

总之,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危机的问题难以完全避免,所以我国自身要不断提高,规避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良影响,所以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特征和政策取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重点研究。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经济学家还有重视研究国外的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经验,为我国经济新常态未来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丁文锋.经济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4篇

新常态的这两个特征,转向的进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个特征的转向已经是事实了。大概在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就从10%以上的增长率一个一个台阶地下,从去年的7.4%到今年第一季度的7%,这是个事实,现在已经在中高速了。今后有可能还会往下变成中速增长,稳定在这个状态下。第二个特征,即经济增长方式或是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这是一个进行时,并没有完成。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是1995年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增长的质量。但是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这方面没有太大的成效,以至于造成了现在的困境。为什么提了二十年,这方面还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关键在哪里?根据二十年的经验,关键的问题,我认为就是200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讲的,根本原因在于存在体制。

在总结“十五”时期的经验和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们曾经得出过这样的结论:为什么“十五”计划期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生了逆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存在体制。最主要的是,政府掌握了太大的权力和太多的资源,总想运用权力和投入资源来达到提高GDP增长速度的政绩目标。我们现在讲的好多问题,结构的优化、效率的提高、技术的创新等等,其实归结起来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粗放。过去太粗放,要集约。

我认为旧的常态已经走到尽头,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引起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民众的收入水平提高太缓慢,贫富分化加剧,一直到宏观经济。实现新常态的第二个特征转向,应该把主要的力量放在推进改革上。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体制,通过技术的创新、结构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增长质量。

怎样才能够实现新常态的第二个特征的转向?就是切实执行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建立一个有利于推动创新和创业的经济体制。比如人们对国有企业改革期待很久,就是因为重要的资源、重要的行业国企占主导,它们使用资源效率的情况对整个经济的效率影响很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措施,我认为最重要的就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就是要把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以管资本为主。这个管理方法跟原来的管理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当然,还有其它一些改革,比如说创新领域。我们到现在对技术创新用的办法,基本上是苏联的办法,花钱花了很多,但是办法不大对,就是行政主导的办法。我觉得还是要用市场的办法,建立一个新的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 宏观 解释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6.9%,是1990年以来的新低点,而从2010年开始放缓的中国经济成为近几年国内外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中国政府把这种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称为新常态。文章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定义、特征、内涵与内容等要素进行解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常态经济,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涵义是不同的,具体到我国国情,必然又有其独特性。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把握经济新常态的规律和特点,是开展下一步战略规划和系统工作的先决条件。

全球背景下的经济新常态

相对于21世纪初,当前的全球经济是暗淡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发达国家持续的经济困境,世界经济已经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并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又一次暴露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缺陷,新凯恩斯主义及政府的干预举措被重新认识,传统欧美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诉求更加突出,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阶梯层级也趋向更高水平。世界经济正处在更加复杂的结构调整期,以往的经济格局已经无法维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新动力与新挑战并存,扩大开放与地方贸易保护并存。回望2015年,全球增长中枢下降、多元化退潮和全球化放缓为核心特征的全球经济新常态进一步凸显。

世界经济新常态趋势所表现出的核心特征正是经济低速复苏和世界格局变迁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即增长与结构的震荡调整。一方面,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世界经济增长受到拖累,虽然东亚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但也同样受到国际贸易的影响和自身发展阶段特征优势的限制,“内忧外患”的加剧既降低了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又会对贸易关系国或债权债务国构成负外部性影响,最后导致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缓慢。

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经济质量的相互影响随着开放程度提高而趋向更加全面甚至系统性,但由于发达国家在尖端技术、高端产品以及服务产业的绝对优势及技术出口限制,使得追赶型国家在靠近自身的技术瓶颈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度提高,经济增速自然趋缓,而发达国家仍然可以依靠技术优势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欧美国家启动“再工业化”战略正是要保持和提升技术优势。在这种特征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缺乏协调一致的联合战略,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而现有技术又不愿让发展中国家使用,各自为政的增长模式和逐渐攀高的贸易壁垒拖累了经济的整体复苏速度。

另一方面,在诸多新兴市场国家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2015年,中国GDP总量为67.67万亿元;而在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2010年,中国GDP总量为40.89万亿元;再往前的2005年,中国GDP总量仅为18.59万亿元,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早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经济增长动力引擎。随着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崛起,世界治理结构正在向发展中新兴经济体倾斜,但也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新体系制约。

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的八国领导人非正式对话论坛G8峰会早于1999年扩大为包含10个发展中新兴经济体和10个发达经济体的G20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现已成为国际间重要的经济对话交流平台。而中国于2014年组建成立的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进一步提高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力。为了构建比世界贸易组织(WTO)更加符合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新国际贸易体系,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国正在加紧建立并完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和多边服务协议(PSA),并扩大与同盟国家的自由贸易区(FTA)建设,进一步拉拢所谓“真正之友”(RGF),以建立排除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在外的新型国际贸易关系格局。

全球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等因素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在世界经济低迷中缓慢复苏的大环境下,全球经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也表现出了日益明显的多样化矛盾和增长压力。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表示,全球经济正处于调整之中:新兴市场增长普遍放缓,中国经济正处于再平衡进程中,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受阻。

在IMF有统计数据的188个经济体中,2015年,有115个经济体经济增长预估值低于其1980年至2014年的历史平均水平,有107个经济体增长预估值低于2014年;全部188个经济体的增长预估值低于历史水平的平均幅度高达1.07%。同时,根据IMF统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1%,2016年和2017年的预测增速分别为3.4%和3.6%,均比此前预计增速下调了0.2%。

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年均10%左右的GDP高速增长奇迹已经逐渐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区间,并自2010年开始一直处于缓慢下行轨道中。主要工业生产指标持续回落,第三产业增长堪忧,且伴随日益突出的各类金融、财税、城乡、户籍、社保、人口、廉政、外贸、收入分配等方面社会经济矛盾,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必须进行更深层次和切合实际的认识和判断,并依此调整国家政策和安排未来政府工作规划。②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新常态经济的经济学解释

新常态是相对于旧常态而言的,是指新的稳定状态或者说正常形态。中国经济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间的30年,每年10%左右的GDP高速增长率,多样化、规模化的工业化进程,持续的、长期的基础设施投资,迅速壮大的国际资本流入,体制机制与经济结构的非对称发展,都属于旧常态的具体表现,是各种要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经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经过短暂的震荡,中国经济表现出了缓慢下行趋势,作用于经济形态的各种要素、因素发生了潜在或根本性变化,观察各项经济数据(外商直接投资FD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民总收入GNI等)和主要经济现象(产业价值链转移、欧美日“再工业化”、新兴产业发展等)可以发现,中国经济表现出许多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

从经济增长角度解释。新常态经济是阶段性可持续的中高速、集约型经济。曾经的高速偏粗放型增长方式由于众多内生和外生因素变化而变得不可持续,环境承载力达到上限,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技术竞争遇到瓶颈,国家贸易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低端制造业规模性转移和国外中高端制造业回归,经济政策逐渐趋于僵化,投资拉动经济效果边际递减,过剩产能的副作用开始显现,国际经济环境复苏缓慢。这些因素约束已经将中国GDP增速从10%以上拉低至7%以下,并趋于稳定。中国经济正处在向后工业化阶梯迈进的过渡、转型阶段,经济增长阻力倒逼经济增长方式更切实地转向环保、节约、绿色可持续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效率问题重要性已经开始高过增长效益问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PF)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③新常态经济正是这样一种阶段性增长趋缓的经济,更确切地说是向完全的绿色经济迈进的动态集约化经济。

从经济结构角度解释。新常态经济是结构平衡导向的市场化、调整型经济。旧常态经济的过快发展没能依靠市场化同步完成结构的转型,经济调整滞后于经济增长,地区平衡、城乡、国企私企和产业结构平衡等问题都被置于比较次要的位置,而现在已发展成为突出矛盾,到了不得不改的阶段。新常态经济的结构调整内在诉求是根本性的,既有市场结构、政府机构的调整,还有政府与市场、民主与自由的调整。市场结构调整涉及宏观方面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同产业同行业内部整合、低效高污染产业转移调整、部分国外工业回归造成的外部性调整等等。新常态经济是向市场要效率的经济,调整的目标正是要发挥出市场效率的应有效果。

从经济动力角度解释。新常态经济是科研创新指向的信息化、革新型经济。新常态经济是在以往经济动力不足情况下发展出现的,新动力是维持新常态经济稳定增长的第二根本性内容。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产业发展放缓,传统动力减弱,但支持经济基本面的新兴经济、创新创业型经济、信息技术经济、服务业经济开始表现出稳定增长的动能,也是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动能。创新也将覆盖传统产业,但速度显然要慢于起步于蓝海(垄断环境或空白市场)中许多创新经济业态。在新常态经济中,技术革新成为维持产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关口,各种企业创立的科研中心、部级实验室就是最好手段,技术创新的委托外包服务需求也开始升温。与实业革新相伴的,是对老旧制度的革新,包括金融制度、生育制度、户籍制度、利率制度、审批制度、短期经济政策等。

从经济福利角度解释。新常态经济是分配公平趋向的福利化、和谐型经济。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首要课题就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注重社会公平是经济存量财富巨大化的条件下,寻找能够让全体国民享受到国家发展成果的途径方向,是国富促进民富的必然前提。国家的发展强盛最终还要归于每一个国民的富裕进步,百姓的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健康水平、劳动能力和国民素质提高,都需要以收入的普遍提高为基础,以必要的社会保险为保障,以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及高效率的教育体制为配套,以完善的国家收入分配体制为支撑。新常态经济的福利化过程也是解决中国已经存在多年的基尼系数过高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基尼系数自2000年之后一直处于世界平均警戒线水平以上(0.419~0.491),而美国学者统计中国在2005年至2012年间的基尼系数在0.53~0.61之间。新常态经济要实现百姓福祉,必然从更多层面增加政府开支用于民生保障,并继续通过财税收入转移支付方式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从经济配套角度解释。新常态经济是综合配套引向的对称化、综合型经济。中国旧常态经济的有限市场化和政府的繁政集权拖累了当前经济发展,政府对市场的管控是稳定宏观经济的必然要求,但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旧常态下的经济体量增长惊人,但行政改革却效果甚微。新常态经济是对称化经济,是实现政府机构、机制及政策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相对称的经济,政府的简政放权和进一步市场化是在同步协调扩展的,经济的综合效率,即政府效率与市场效率的结合,是新常态经济稳定提效的内在需要。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发达国家走出全球性危机一般需要7年,而新兴市场则需要13年。④这意味着全球经济的衰退伴随此消彼长的多元化退潮或许会持续至少6年。同时也意味着我国面临的“新常态”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某种新的稳态。目前的状态是新常态的一个起始点,是赶超型经济增长⑤的条件和方式发生了变化,它正引领我国经济进入一种综合动态优化过程:某些特征正在生成、发展、壮大,另一些特征则在弱化、改变或者消失。简言之,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有着确定愿景,随实践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新常态指向的是中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提高、生态效应改善、可持续性增强的良性组合,指向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结语

自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将中国经济新常态作为官方正式观点提出以来,迅速成为经济发展热词。2014年11月9日,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解读。他指出,中国能否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中央高层对新常态的全面解读,对于各界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常态的内涵,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如何在战略上应对,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济新常态与“战略转型”、“经济阶段性特征”、“平常心态”、“调结构与转方式”等关键词联系紧密,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明确认识。在国内经济形势趋向新的稳定均衡和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从现实发展现象和内在机制中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问题,是提出应对措施和确定未来“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前提。对中国经济的下滑、风险的凸显以及红利的转换究竟受外部因素影响,还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和过去不同的阶段,各界争论和分歧较大。以“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中国宏观战略高度,在解决理论纷争的同时,是对中国经济“下一个十年”的政策大方向作出的战略性选择。

国际新常态已经表现出低增长中缓慢复苏、欧美日货币政策分化、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治理格局变迁、欧盟和日本经济持续停滞、产业价值链国家间转移、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仍然较高、俄罗斯经济困境持续等多种特征,导致中国出口的外需增长放缓和技术型进口的受限范围扩大。在较为低迷的世界经济环境实现稳定增长,中国必须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质量。

中国新常态经济就是从增长方式、动力、结构、平衡和配套角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新经济形态,是在动态调整中从不平衡到平衡、从结构扭曲到结构合理、从政策与经济特征不协调不配套更加协同一致的阶段过渡,并必然存在改变固有体制机制的阻力问题和影响部分利益集团的固有利益问题,深层次的改革更需切合实际、冲破阻力和跨越陷阱。

(作者为辽宁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第4~19页。

②刘元春:“2014~2015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新内涵”,《人民论坛》,2015年第1期,第57~59页。

③青木昌彦:“从比较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经济‘新常态’”,《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4月15日第16版。

④Reinhart, Carmen M, &Kenneth S Rogoff: Recovery from Financial Crises: Evidence from 100 Episod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2014, 104 (5): p50-55.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6篇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既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忧患心”,又坚持战略思维,彻底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保持“平常心”。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人民日报评论员(2014年8月5日01 版)

二论:《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

告别了高歌猛进,中国经济步入新的运行轨道。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适应新常态,面对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全国人民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稳中有进势头,出现积极变化。――人民日报评论员(2014年8月6日01 版)

三论:《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新常态有长期性,要求我们保持平常心。一是冷静理性,不急不躁,顺势而为。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速放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轻易不搞强刺激,不踩大油门;同时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力求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既不过速,也不失速。二是积极主动,开拓创新,尽力而为。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改革开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更好地改善民生。――人民日报评论员(2014年8月7日01 版)

四论:《经济新常态思想具有丰富内涵》

同志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这揭示了经济增长的规律与波动特征。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看,在工业化中期的高速增长阶段,因生产过程更加迂回、产业链更长,经济增速的波动幅度较大。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社会,随着产业结构从重化工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增速趋于下降,经济运行较为平稳。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增长波动较小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经济增长将更趋平稳。――张来明 李建伟(2015年3月13日 07 版)

五论:《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新常态;特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过程中经受了许多波折和教训。但从整体来看,却一直处于积极的改善中。从最初的模仿成熟市场经济体系的做法到今天西方学者掀起学习“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学”的热潮,中国的宏观政策已取得来之不易的成就。然而,中国的宏观政策体系仍不完善,机制和手段仍需改进。尤其宏观政策需要更加密切的配合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了解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必须有新型的宏观经济政策与之相适应。因此,宏观政策创新必须以新常态作为基本的背景和讨论的出发点来进行。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以经济增速回落、增长动力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与此相适应,宏观政策基础、主体、目标和方法也必须同时转变。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被动地适应新常态,而必须在新常态下主动作为。因此,基于同经济发展新常态相兼容的新常态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被建立起来,此即本文所讨论的出发点。

一、宏观政策新常态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思考

基于中国宏观政策新常态的背景,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作为出发点来展开讨论。

从理论上讲,主流西方经济学已经开始重新正视中国宏观政策的独特价值,这使得我们在施行宏观政策时更加自信。本文列出了中国宏观政策经验几个高度相关的方面。

首先,货币政策不再以利率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而是采用“利率+其他工具”的政策组合,来实现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目标。

其次是回归产业政策。在发达国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眼中,产业政策过去常常被认为是扭曲市场机制的政府干预而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批判。然而,最近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促使西方主流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产业政策。他们逐渐认识到产业政策不再专属于发展中国家,它同样可以作为发达国家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秘密武器。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第三个有价值的特征是对结构调整的重视。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重大政策失误是主流经济学者专注于总量指标(如通货膨胀、产出、就业和资产价格)而忽视了对结构性指标(如产出的结构、杠杆率和外部失衡暴露的风险)的重视。后危机时代的反思突出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上述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新方法,反映了主流学术界关于结构调整的共识。

从实践上讲,宏观政策新常态来源于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需求。为了保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平稳和健康态势,必然要求宏观经济政策的创新以及监管方式的改进,以匹配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下滑、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变的现实。

二、宏观经济政策新常态的特征

1、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供给侧管理方法

新常态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结构性减速。因此,未来宏观政策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定经济增长和应对潜在增长减速。新常态之前,宏观政策更侧重于对潜在产出和实际产出之间缺口的管理。通常情况下,经济过热(正产出缺口)时应当抑制需求,经济疲软(负产出缺口)时应刺激需求。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最大不同在于所遇到的问题与潜在产出的下降有关。因此,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稳定潜在产出或防止其显著下跌,而针对潜在产出的管理应更侧重于供给侧管理方法,而不是用于针对产出缺口的需求政策。

中长期的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更凸显了供给侧管理方法的重要性。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在人口和劳动力、资本和金融、资源和产权、技术与创新以及制度体系和分工等方面存在着各种“供给约束”。为了消除“供给约束”,提高潜在产出,可以采取放宽计划生育、降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门槛、减少资本和金融管控、优化土地资源所有权结构、推进低效率部门(如国有企业)机构改革等政策方法。

当然,强调供给侧管理方法并不意味着忽视需求政策。短期内对于稳定宏观总需求它仍然是必要的。然而,实现短期宏观经济稳定和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常常不可兼得。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需要各国政府谨慎解决。

2、注重结构调整

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由经济的不均衡和增长的不平衡导致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可以概括如下:一是涉及国有和私营部门、制度变迁和双轨过渡、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和市场角色等多重关系的体制结构;二是包含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多重经济结构。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体制结构上的问题将会逐步解决,但经济结构问题将继续长期存在。因此,结构调整是中国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坚持结构调整将是宏观政策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

3、强调战略规划,扩大宏观政策视野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由发改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来组织实施。其中,国家发改委是最主要的职能机构,其职能范围涵盖了经济运行的大部分宏观和微观领域。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时都受到发改委的指导和约束。经济政策必须符合国家战略规划,未经发改委批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不得实施。

宏观政策的新常态要求,必须努力加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协调好各项职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在政府预算安排、财政资金使用、土地开发和资源合理配置等政策措施中的作用。

4、重新制定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基准

2015年初,中国地方政府异乎寻常地下调GDP增长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新的宏观政策不再将GDP增长作为政府绩效的唯一基准。但是如果不将GDP作为地方竞争的基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激励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呢?本文认为,在新常态下,地方竞争应从GDP竞争转变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将诸如市场监管、就业水平、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作为地方政府绩效的新基准。

5、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宏观政策的各种利益相关者都是具有利益冲突的相对独立的实体。宏观经济政策通常具有扩张和收缩两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宏观政策,各利益相关说客总是会提供他们自己的分析和建议,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然而,普通老百姓的声音却永远很少被听到。因此,应以谨慎的方式制定和实施公平有效的宏观政策,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福利为最终目的。

6、实施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政策的新常态要求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时,应考虑对外部世界的潜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将给其他国家创造更广阔的市场以及更多的潜力,给世界经济带来更积极的溢出效应和正能量。因此中国的宏观政策必须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同时负责。同样,其他国家也应该考虑本国经济对中国的影响,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

7、尊重市场规律,正确认识宏观政策的局限性

宏观政策其本质是一种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建立在尊重、遵守和信任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而不是相信宏观政策是万能的。这是理解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前提。宏观政策新常态要求以市场规律为基本出发点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巩固宏观政策的微观基础,完善政策传导机制,依托市场手段调节经济。

8、创建宏观政策的基本框架,推进制度建设

经济制度需要遵循一套标准和规则来建立,以创造稳定的市场预期。如果没有标准和规则,任何部门可能采取任何政策工具,随意的宏观政策将带来不利后果。一些学者建议制定宏观政策法来推进制度建设,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三、结束语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政策应相应调整。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宏观经济政策新常态的理解总结如下:

首先,宏观政策的新常态的提出来源于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反思,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迫切要求。其次,宏观政策新常态不是针对经济新常态的简单的被动调整,而是应该明确哪些政策应被纠正或逐步淘汰(如宏观政策的泛化和非市场手段的广泛使用),哪些政策应被坚持(如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时俱进,从而积极引导经济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使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 Tiebout,Charles M. 1956.“A Pure Theory of LocalExpenditures.”Th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4(5)416-424.

[2] Ouyang,Rihui.2007.“Mechanism of Gaming between Centraland Local Governments under Macro policy.”Journal ofBohai University,no.4.

[3] 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3)34-37.

[4] Rey,Hélène.2013.“Dilemma not Trilemma:The GlobalFinancial Cycle and Monetary Policy Independence.” Paperpresented at the Jackson Hole Symposium,August 2013.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8篇

摘 要: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新常态”一词至今,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成为理论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使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中国经济,传导最高决策层在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准确判断。中国经济新常态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不可逾越的新时期,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发展新常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增强信心,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克服现实阻力,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共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经济奇迹的“第二春”。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时代特征;应对思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过程

“新常态”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热词,在我国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是在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这是对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清醒认识上的重大战略判断。2014年7月,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提到:“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11月,在AEPC峰会开幕式上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常态”,对新常态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随后,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判断未来走势,辩证地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最新权威概括是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

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特征

在AEPC峰会上所做的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认真学习关于“新常态”主要特征的重要总结,顺着这一思路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可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阶段特征概括为:

第一,年均经济增速放缓呈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减速被普遍认为是经济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我国经济增长一改30多年来的年均9.87%的高速度,2012年初至今各季度的GDP增长率保持在7%-8%之间。如今我国7%左右的增长速度相对其他大国经济来讲依然是高速,实际增量依然十分可观。一个经济体在经历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减速呈换挡趋势是世界经济的普遍规律,所以我们应该科学认识并理性看待经济速度“换挡期”,用“平常心态”对待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进入经济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如今更需要改变不顾资源短缺、只看重增长速度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我们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进,打造“美丽中国”。未来方向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走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使经济增长速度 “下台阶”,增长质量 “上台阶”。

第三,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优化升级。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处于第二产业主导的经济发展状态,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首次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部门,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历史性跨越。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中国经济进入了第三产业主导发展的阶段,这将会给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打造中国特色经济效益。

第四,经济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更加多元均衡。过去我国经济增长是典型的要素驱动,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传统要素投入,但如今这三大要素均面临着众多约束已难以维系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因此转变增长动力势在必行。另外,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过去我国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伴随着收入和资本存量的增长,中国正在由投资和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过渡,内需成为经济发展最大动力。我国经济正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型新常态经济,为中国经济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应对思路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经历的不可逆转、不可逾越的新时期,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全面看待新常态,顺应时展,采取有效措施平稳度过中国经济 “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

第一,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树立新常态思维。曾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面对经济减速增长,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内涵,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满怀信心地向“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美好前景进发。另一方面,要认清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主动出击调,沉着冷静主动作为,保持战略平常心,实施改革新政策,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适应新常态寻找新动力,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成员。积极推动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创新驱动经济;深化财政金融改革,让其发挥对经济的导向作用,在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

第三,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应对经济“新常态”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进入“时代”的核心思想。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吸收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创新驱动提供人才支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既要鼓励自主科技创新,又要积极引进和利用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吸收先进科技成品为我所用,更好适应新常态,迎接新发展,展望新未来。

第四,要坚持推进改善民生工程,增进人民福祉。民生工程是国家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真实体现。惠民生始终是经济工作的根本落脚点,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是检验经济工作成效的最终目标。应对新常态,化解新矛盾,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惠。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规划“十三五”的启动年。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式进入“7时代”,这是引领中国进入新常态的标志性一年。未来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战略思维的“平常心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利实现旧常态向新常态的平稳过渡,再创中国经济发展的二次奇迹。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在河南考察[N].人民日报,2014-05-12

[2]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N].人民日报,2014-11-10

[3] 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12-12

[4] 张占仓.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J].河南科学,2015-01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背景;特征;新的机会

一、引言

自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经济就开始出现明显不同于前30年的高速发展的特征,经济增速已经开始并持续下滑。从2010年至2012年GDP增长率11个季度持续下滑,2012年至2013年,GDP增长率已经连续两年低于8%。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央首次阐释新常态九大特征。稳增长是2015首务。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首先来看一下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从国际层面来看,全球的经济格局已发生了深刻的调整,外部需求开始出现常态性萎缩。增长速度恢复过慢、复苏脆弱且不均衡,结构改革举步维艰。经济衰退六年来,世界仍难现明显复苏迹象,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扩大。在世界经济恢复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是当前重要的背景之一。一方面是由于大量的投资造成了产能增加加快,另一方面是因为投资率与消费率比例严重失衡导致现在主要产品几乎都呈现产能过剩的局面。不过,最严重的当属煤炭和钢铁行业,冬季取暖用煤高峰即将到来,但是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并未因此回暖。由于房地产这个上游行业趋于饱和,因此对于钢铁建材的需求也日益减少。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的原因,其中有一方面是“红利说”。包括制度转轨红利、人口红利、外贸外资红利以及全球化红利。而当前上述红利均开始出现衰退现象。尤其是人口红利和全球红利两大驱动红利。多数企业已出现了“用工荒”的局面。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口拐点也往往意味着房价拐点。房地产过去的辉煌己不复存在,但是,一线城市仍有上涨的压力。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具体特征

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由过去的10年平均l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6%-8%左右的增长。甚至《十年展望》预测,从201 3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持续下滑。到10年后的2022年,预计将跌至中高速增长范围(6~8%)以下,仅为5.8%。也就是说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是最显著的特征。二是发展方式的新常态,从过去外延型、粗放型的转向更加内涵式、节约型。中国的经济过去一直处在粗放发展的阶段,这样一个阶段是不可持续的。政府不应该再去扶持一些高消耗,并且污染环境的产业,而是积极提倡节能减排。三是产业结构的新常态。由过去的工业大国转向服务型大国。四是经济增长点从传统走向新的增长点。传统的经济增长点包括房地产和出口,新的经济增长点仍在探索中,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蕴藏在城镇化拉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已有产业的绿化和升级刺激的环保行业。五是金融结构的新常态:打破金融垄断的格局,让利实体经济。

四、经济新常态下新的机会

但是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应该积极寻找新的红利。虽然对中国来说,第一波全球化红利将趋于结束,而第二波全球化红利正在展开。不同于以低端要素成本参与国际分工,进入全球价值链接,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所获得的第一波全球化红利,所谓的第二波全球化红利,就是通过积极扩大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吸引国外高级创新生产要素,如高端技术、高端人力资本等等,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升级,完成经济发展的转型,并最终实现创新驱动型经济所带来的发展红利。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新常态 中国经济 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的“新情况”

2014年4月25日,春意渐浓。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10多天后,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新常态”的提出,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要知道,同志提出这一重大理论概念是源于以下两种极为重要的新情况。

第一种新情况是,随着客观世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而导致的一种势必至此的新常态,这是需要我们用平常心态去认真看待和对待的。正如同志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今年7月,同志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重申,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

第二种新情况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8条基本要求,在近两年时间里,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给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充满希望的新变化,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由此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可以说,这样的新局面,是由锐意进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自觉营造的一种趋势性的新常态。对此,同样需要我们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去认真看待和对待。

“新常态”总体上源于上述两种新情况,特别是第二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权威的依据,就是《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书上指出的我国现今存在的新成就、新风气、新局面和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实际上既是党的十以后这两年形成的各方面工作新常态的重要体现,也是形成新常态的背景和条件。

二、经济“新常态”在我国的发展机遇

经济新常态下明显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当前的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了可控、相对平衡的运行区间。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房地产调整及深层次结构变动的力量综合作用下,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然而,“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和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孕育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拥抱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发展机遇。

第一,机遇之改革与调整。近些年,高投资带来的高能耗与高污染、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社会经济冲突以及过度管制带来的创新不足,促使重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基石的唯一选择就是改革和调整。而“新常态”带给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最大礼物,就是这种改革与调整共识的形成。

第二,机遇之构建“大国经济效应”。我国在GDP稳居世界第二位的同时,其市场份额和消费规模也大幅度提升,“大国经济效应”开始全面显现。首先,生产效率的提升使中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并没有下降;其次,中国消费规模依然按照每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中国开始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再次,在内外贸一体化的作用下使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抵抗世界经济波动的能力大幅度上扬。

第三,机遇之构建多元增长极。虽工业化红利开始衰竭,但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纵深的厚度和宽度。中国产业的梯度大转移不仅大大延缓了中国工业化红利消退的速度,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增长极使中国空间布局更加科学。

第四,机遇之构建第二次人口红利。我国每年700多万大学生毕业压力已经使大学生就业起薪与农民工平均工资开始拉平。而这恰恰说明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已经为中国产业升级准备了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产业后备大军。以大学生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替代以农民工和低端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人口红利。

第五,机遇之“中国创新”的转型。在粗放式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同时,中国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崭露头角:专利申请大幅度提升;R&D经费支出进入高速度、中等强度阶段;技术市场活跃程度大幅度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迈入科技论文大国的行列;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这些都说明 “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新”转型。

第六,机遇之“大升级”。在市场、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全面升级的势头:首先在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时,开始从过去30年的以吃穿住行为主体的工业化消费转向以高端制成品和服务消费为主的后工业化消费;其次产业在需求拉动下,开始大幅度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升级版经济的雏形开始显现。

第七,机遇之全球开放。中国开始从“商品输出时代”转向更为高级的“资本输出时代”;以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全面强化中国开放的板块效应;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展开中国空间战略与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并通过互联互通打造中国新的国际合作格局;以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构建,打破欧美一统国际金融的格局。这些带给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开放”和全球布局的机遇。

三、从“中国事件”看我国对“新常态”经济的应对

同志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作为典型的“中国事件”,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的提出,不难看出“创新正在成为改变中国经济游戏规则的力量,”德赖斯代尔说,“中国正迅速成为一个充满创新机会的中心,而这几乎是一场未被注意的革命。”

总结上文阐述,在真正面对“将要改变中国经济游戏规则”的“新常态”经济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更好的发挥创新优势呢?

第一,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放缓了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摆脱过去那种吃资源饭、环境饭、子孙饭的粗放型模式,转为依靠结构优化、生产率提高、开拓创新型模式。

第二,要勇于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中国通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相对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应对“新常态”必须向体制改革要红利。要通过改革,使中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趋于现代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唯一法门利器,既要鼓励自主科技创新,又要注意引进和利用世界科技创新成果。

第三,要挖掘人口红利,创新利用人才红利。尽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在加重,中国人口红利正在衰减。可以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劳动参与率、逐步提高总和生育率(如单独两孩政策)等措施,拉长人口红利释放期,减小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有人口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如企业改革,人员流动和教育培训等,充分挖掘、培养和形成人才优势,开发和利用人才红利,即“人口质量红利”。

第四,以不断改善民生作为政策目标。应对新常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重要的前提是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证在经济发展和推进体制改革时,能够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当然,福利的刚性又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我们,这种改善必须是渐进和可持续的。

第五,上文中提到“人类经济发展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所以要精心地应对社会矛盾。过去积累的一些矛盾,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会逐步显现出来,而作为托底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手段还相对比较滞后。因此,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更加精心地应对,以免由小酿大,因局部而失全局。

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新常态”就是要转到一个集约型、质量型来进行发展,这就是经济“新常态”和经济旧常态的差别。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晓辉、徐晓新、张秀兰、孟宪范:应对经济新常态与发展型社会政策2.0版――以社会扶贫机制创新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5(2).

[2] 李祺、代法涛: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结构特征: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种解释[J].经济问题探索,2015(3).

[3] 林毅夫:什么是经济新常态[J].领导文萃,2015(4).

[4] 李丛文: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新常态分析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2).

[5] 窦菲菲: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双向直接投资发展[J].财经科学,2015(2).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11篇

民族文化创意市场连接着业已存在的民族文化环境,相比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工业产品市场,具有更加错综复杂的市场关系。其市场特征体现出:(一)产品的新奇特征。文化创意本质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适应新奇观念的市场[4],因此,新奇是民族文化产品成为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文化产品产生经济效益的核心引擎,是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的重要动力。对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而言,不管该产品与历史、社会以何种方式融合,与经济、技术以何种方式结合,最后以何种形态出现,其本质上都体现出产品的新奇特征。而缺少新奇特征的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衰落与枯竭。(二)生产的合作创作特征。文化创意是文化和经济的合作演化,因此,单纯的文化创作或纯粹的经济行为,都不能完整表达文化创意的实质,或导致文化缺乏经济活力,或导致经济失去文化依托。基于此,民族文化创意的生产过程相比于一般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强调民族文化从业人与生产经营者的合作创造。通过合作创造,实现民族文化创意的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象征价值的经济转换,推进民族文化创意成为一个稳定的、具备自进化能力的高层次的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新奇系统。(三)消费的文化身份特征。消费者对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新奇进行消费,表面上是一种针对民族文化的消费活动,但从其消费偏好而言,反映出消费者的文化品位,从而本质上体现出消费者对自身潜在的文化身份的一种认同和追求[5]。这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高档产品消费。在高档产品消费中,尽管消费者也体现出一种身份,但主要是基于经济身份,具有炫耀性。而文化身份,是消费者对自身精神活动的一种追求,具有较强的隐秘性。这种对文化身份的消费,比炫耀性消费层次更高,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四)价格的社会网络特征。由于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新奇性,使得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对消费者而言,具有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其定价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由于文化创意的社会特质,使得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价格确定可以借助更加显著的社会网络实现。即是说,面对不确定的民族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的选择不仅仅取决于传统的市场价格,更取决于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其他个体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使价格具有社会网络特征[6]。(五)空间的体验特征。产品的新奇特征,要求通过一定的体验完成;消费的身份特征,也要依赖于个体行为与其他个体行为的相互体验实现。因此,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空间,不仅仅是一般产品市场的简单买卖空间,更应是适应文化创意的产品特征、考虑文化创意产品的体验氛围、满足个体消费者互动需求的体验性空间。通过体验性空间,可以更好地实现消费者与产品、消费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互动和相互认同,促进民族文化创意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民族文化创意的融合机制

后福特经济的一种发展景观,就是以文化和创造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7],更密切地联合其文化遗产,更重视民族和当地文化,以文化为基础推动区域扩大和再生。基于此,在民族文化创意的实现机制上,体现出“旧瓶装新酒”的融合思路。(一)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机制。在民族文化创意的实施和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各地方的文化特征,这是文化创意的基础,也是其差异性所在。必须重视不同民族文化的传统价值,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传统价值进行充分挖掘、整理、提炼,以使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具有鲜明的、独特的文化特征。与此同时,民族文化创意虽然根植于文化,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经济活动,要求实现财富的增长。因此,必须按经济规律进行民族文化生产,通过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机制,让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社会、历史和象征等价值焕发出新奇特征和经济活力,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文化体验需求,满足消费者的文化身份主张,使民族文化实现合理和充分的经济表达。(二)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机制。民族文化创意以文化为基础,但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经济和知识型经济,因此,民族文化创意的生产过程也是民族文化和新技术应用的一种组合选择。传统的民族文化,要合理和充分实现其经济表达,满足现代社会更高层次的文明追求,将越来越依赖现代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处理、物质转化、空间整合,使其多种价值得以充分和有机反映,使其新奇特征得以凸显,使其经济表达得到完整和准确呈现。但另一方面,虽然新技术是民族文化产业向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工具,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创意却应该根据其文化资源的禀赋情况,选择不同的、适宜的技术实现机制。如依托于劳动力资源的民族文化产品,可以选择劳动与技术充分结合的技术实现机制;而依托于资本资源的民族文化产品,则可以选择资本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三)文化与社会的融合机制。由于消费者的文化身份特征、价格的社会网络特征和空间的体验特征,决定了民族文化创意离不开社会活动,离不开消费者与消费者间、消费者与生产者间以及消费者与各种中介组织间的社会交往。特别地,作为消费者的文化身份,本身也有一个唤醒、激发和培养的过程,而社会参与将是极其重要的实现途径。因此,在民族文化创意发展中,建立消费者与消费者间、消费者与生产者间以及消费者与中介组织间的联系机制,将降低文化创意市场各种主体的社会进入壁垒,促进文化与社会的充分融合,有利于文化创意的深入推进。(四)文化与空间的融合机制。从国际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基于前文化设施、前工业设施的文化创意再生计划,由于更能结合城市规划和多利益相关者,从而有着更强大的可行性[8]。因此,民族文化创意空间,应充分考虑原民族文化设施、废弃的工业厂房,通过这些文化的延续性载体,借助政府的空间发展机制和经济政策引导,促进旧的空间有机注入和展现现代文化创意元素,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废旧空间的混合再生。也即是说,通过民族文化创意使民族地区的文化空间转变为创意空间,使民族地区的废旧空间再生出新奇空间,实现民族空间的财富增长效应。(五)文化与组织的融合机制。民族文化的创意过程,也是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遗产的知识连续、知识合成和知识创造的过程。为此,在民族文化产业向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化中,必须建立文化知识的建设性和创新性的连接机制,使文化专家、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专家、各种中介组织、具有创造活力的消费者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形成富有创造性的组织网络。这一网络,将对文化创意的资源开发、生产流程、技术配置、市场发展等问题充满兴趣,并能够通过互动和合作,有效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

民族文化创意的企业家行为

民族文化创意企业家是文化企业家中专注于民族文化创意的企业家群体。根据文化(创意)企业家的最新定义[9],可以将其理解为民族文化变迁的人,他们通过组织民族文化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使民族文化与经济获得快乐结合、民族艺术家的梦想与企业家的冒险得到创新结合,在获取个人收益的同时,有力地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增加。作为民族文化创意企业家,其行为具有四个结合:其一,文化行为与经济行为结合。民族文化企业家具有文化与经济结合的战略理念,并致力于经济上可持续的文化企业发展,因此,他们熟悉和热爱民族文化,充满梦想地去寻求和实现民族文化与商业经济的充分结合。在他们身上,既有文化专家的身影,也有企业家的身份。其二,学习行为与创新行为结合。从民族文化转换为民族经济,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变。要完成这一转变,民族文化创意企业家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对文化知识和文化变迁、技术知识和技术变迁、管理知识和管理变迁等的持续学习和不懈关注,以创新性地获取将民族文化转换为民族经济的解决思路。其三,组织行为与合作行为结合。由于民族文化创意的价值分布在文化、经济、技术、社会等多个环节,因此,在文化创意的经济活动中,民族文化创意企业家既要对存量的文化、金融、技术、社会、人力等资源进行有机的组织,又要积极探索与文化机构、经济组织、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的增量合作,拓展和丰富新的文化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其四,自利行为与他利行为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在组织上表现的社会网络性、在空间上表现的混合再生性,决定了企业家在民族文化创意经济活动中的财富获取必然建立在自利与他利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创意的企业家而言,在实现生产者财富增加的同时增加消费者的价值,在增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保留城市或社区旧的空间情结,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繁荣,将是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特征、具备激励兼容效应的可持续的行为选择。

民族文化创意的产业发展

(一)民族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产具有十分明显的私人价值,这种私人价值一般通过民族文化遗产的门票得以体现。同时,民族文化遗产也具有显著的公共价值,如Throsby[10]所说,作为身份符号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告诉人们曾经发生的故事,有助于界定“我们是谁”,从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此外,民族文化遗产除自身收益外,还带动了旅游业、表演业、食品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国民经济乘数效应,从而成为民族文化创意的重要产业。从供给而言,民族文化遗产的创意一般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呈现。博物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所谓的巨星博物馆,由于其较高的层次定位、较大的空间规模、较强的技术含量、较丰富的产品设计,使其遗产的美学意义、象征意义得到较充分的表达,从而成为民族地区或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另一类是专业博物馆,通常规模较小、投入成本较低,通过提供新奇、特殊的展览而对社会产生一种新的吸引[11]。从需求而言,由于文化需求、休闲需求、收藏需求在人们生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文化遗产博物馆正成为人们旅游越来越重要的景点。这里,既有个人或家庭的文化爱好和休闲需求,也有企业和各种组织的文化和教育需求;既有社区的社会活动需求,也有对文化遗产感兴趣的文物收藏家、文化经营者的经济需求。从制度形式而言,民族文化遗产博物馆既有公共的,也有私人的。但从国外的实际运行来看,很少有纯粹的公共博物馆或纯粹的私人博物馆,大多数都是公私合作的营运模式,通过混合的资金甚至混合的产权或混合的经营来实现。比如,几乎所有的私人博物馆都接受某种形式的政府补贴;而公共博物馆也接受私人捐赠,通常捐赠者的捐款可以免税[12]。从产业发展而言,民族文化遗产创意通常以民族文化遗产为内容,依托博物馆这一载体,衍化和延伸民族文化遗产的产业链。比如,在民族文化遗产博物馆提供免费参观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民族文化遗产元素,通过公私合作经营,打造高文化品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民族文化剧目,将民族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象征价值充分呈现给消费者,其所获收益既实现了公私经营者的经济发展需求,也实现了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恢复和再利用的目标。(二)民族生态文化。反思工业发展,虽然繁荣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却也极大地导致了人类精神层面的俗化;虽然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却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类生态环境的异化。在工业发展模式日益呈现边际收益递减甚至停滞的态势下,对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探索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生态文化发展和民族生态文化创意就体现出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生态文化创意,意味着民族地区的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生态经济的视角下将得以严肃考虑,通过对民族地区的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对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渐进性变革,以实现经济上的边际调整,使民族生态文化激发出绿色的经济效益。从消费而言,一种生态效率的价值观正日益融入人们的价值理念中。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对企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成效判断,不再是单纯的基于成本利益分析的货币效率,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和产出。富有生态文化的产品、具有生态文化的企业、凸显生态文化的地区,已经日益融入大众消费体系,日渐为消费者所推崇和尊敬。可以预见,随着低碳经济的崛起,具有生态文化特点的消费必将成为国内的主流消费,而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具有天然的和显然的比较优势。从供给而言,在创意经济下融入并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差异性,在经济诉求中强化并蕴藏民族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生态精神价值、生态社会价值、生态历史价值和生态象征价值,将是民族生态文化创意企业的战略选择。比如,以民族生态饮食文化的开发而言,发达的制造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日益广泛的国际销售网络和国际技术扩散已越来越容易获取,其设备和技术的进入壁垒已十分有限,而产品本身的差异化能力将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民族生态饮食文化的创意就是要突出民族的生态性、突出地域的文化性,其供给过程就是体现民族生态文化的差异化过程,也是民族生态饮食文化的创意企业以一种及时和有效的方式,预计和回应全球消费者偏好的内在变化过程。从制度形式而言,民族生态文化创意是民族生态文化在市场和非市场的关系和活动中的一种平衡。单纯的市场关系,在取得民族生态经济收益的同时,可能极大地破坏民族生态文化本身,扭曲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损害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和谐。比如,民族生态文化具有较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在没有获取民族地区居民充分认同和相互合作的情况下,单纯的私人创意或厂商创意,必然难以获取民族生态文化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支持,从而制约私人或厂商的进一步发展。而单纯的非市场关系,又因为远离经济因素而失去发展的活力,导致民族生态文化发展黯然失色。诚如S•Der-baum[13]所言,在可持续发展中,作为行动者的个体和组织的关系,既可能是市场关系中的一种,也可能是非市场关系中的一种。因此,民族生态文化创意应该在市场和非市场的关系和活动中获取一种平衡,应该考虑合作,而不仅仅是排他性的竞争;应该考虑社区,而不仅仅是市场;应该考虑共同的产权,而不仅仅是私人产权。从产业发展而言,民族生态文化创意通常以民族生态文化为内容,依托民族生态环境,培育和发展民族生态文化的产业链。比如,在民族生态文化的开发中,可以发掘和延伸民族生态的器物文化、产品文化、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借助民族生态的特定环境,通过生态休闲、生态观光、生态体验,展现民族生态文化的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象征价值,使传统生态的内涵和业态得到丰富和拓展,从而提高民族生态文化的经济价值,推动民族生态向高级化发展,实现生态文化创意对民族地区的经济促进和产业带动。

民族文化创意的政策设计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026-03

一、引 言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经济新常态”成为大家所熟知的术语。“经济新常态”是指经济高速发展后的调整和变化,主要体现以下特点: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增长的动力从资源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一个国家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经济调整之后出现的一个过渡阶段经济运行态势称之为经济新常态。旧常态说穿了就是粗放型、数量型、扩张的一种状态,它靠低成本来驱动的。经济“新常态”就是要转到一个集约型、质量型来进行发展,这就是经济“新常态”和经济旧常态的差别。面对这种新的常态,企业就要顺应这种态,通过创新寻求发展。企业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要在企业管理观念上求新。在管理上求“新”,就是要改善财务管理现状,加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也正是通过不断创新,部分中小企业由此成长为跨国公司,比如美国的苹果公司,中国的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

什么是商家最强大、最永恒的竞争力?毫无疑问是信用。让信用有据可查,使信用向资本转化,研究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成立能够有效提高征信效率的、进而有效改进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信用信息不对称,对于国家的经济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信用平台建设,打造失信治理新常态

网易财经日讯,近年来,多地频现老板跑路现象的投资担保业使民间金融落入漩涡之中。西安据不完全统计,出现兑付危机的则有60多家,而已经跑路的投资担保公司有40多家。屡屡发生的企业老板“跑路”事件,折射出亟待加强信用等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信用信息可以说是公民或企业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却出现了信用危机,从个人到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严重缺乏诚信的现象大量存在。失信已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败血症”。让失信者得不偿失,才不敢再冒失信的风险。反之,如果失信成本偏低,自然会有人不择手段的谋取暴利。

1.失信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诚信是一切交易活动的基础,某一方交易主体的信用缺失,势必会造成经济活动中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损害,从而破坏市场体制及经济规则。

2.失信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失信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人情变得冷漠。同时失信行为使许多坚守信用的人利益受到损害,反而促使诚信成为“吃亏”代名词的不良思想,破坏了社会风气。

3.失信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一些失信行为严重破坏经济秩序,使得消费者对社会和政府失去信任,使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失信使一些人靠骗人暴富,也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

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工作安排: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为了打造“诚信城市”,笔者认为可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与个人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建立信用“黑名单”“黄名单”和“红名单”制度,并在市民身份证中嵌入信用功能,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城市治理、国家管理新常态。

对诚实守信的市民在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公共交通等领域予以优惠,对于守信的企业将简化相关行政审批流程,优先扶持。而一旦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不仅会登上黑名单,面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局面,还要接受相关惩戒措施的惩罚。此举不仅能够有效的约束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更能够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打造“诚信城市”、“诚信社会”,提升国民素质。

要想建成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嵌入到市民身份证中,还需要做出以下努力,首先是打破目前信用信息的“孤岛”状态,搭建各部门、各系统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联通共享。其次是规范个人、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录入工作,防止出现错误,对个人和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在今后的信用信息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更新信用信息,真正发挥数据平台的作用。最后是完善相关优惠和惩戒措施,与信用信息数据库同步实施,保证此举的实施效果,逐步打造诚信社会。

三、企业信用科技一体化平台建设现状及难点

1.平台概述

企业信用一体化平台主要由门户网站、信用查询平台、信用信息资源管理软件组成。门户网站主要是建立本地对外诚信网站,完成本地诚信信息对外宣传,并实现通过外网实现企业等单位数据的收集和上报;信用查询平台主要建立一套查询系统,用于查询企业的基本信息、良好信用记录、不良信用记录;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完成本地区政府部门信息的报送、采集信息的审核、处理及对外。整个管理平台最终实现本地诚信相关部门信息的采集、审核和,各部门维护、、审核自己行业的信息,中心管理员负责栏目、信息格式建立和所有信息内容审核、用户管理。主要负责对企业保证企业的信用信息是合法的数据及信用数据收集整理;平台分五块分别是指系统总平台、股权融资平台,债务融资平台,咨询平台,综合服务平台(评级及查询)

由于我国现行的企业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导致企业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在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的同时,根据企业的特点,出台更多的一些经济活动的制度,重点完善和健全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积极推进征信立法。

2.完善信用平台,需要完善企业的信用意识的培养,使企业对政府、金融机构的要求关注加强。我国目前大力建立建全的信用信息体系,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协会等都是征信的负责方,企业需在规定时限向其提交和更新信用信息。现实中很多企业这方面对关注不够,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专员来定期进行信用信息维护。信息更新的时间及质量难以保证,更新极为缓慢。

在整个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信用服务平台是信用信息向资本转化关键,企业信用一体化平台,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建立一个良性的,自愿的企业信息采集系统;第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改变企业信息收集难的局面;第三、根据企业的特点,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来完善征信系统和信用指标体系。

3.加强对企业信用服务平台的监督

“以信用促创新,以创新强信用”规范企业信用服务平台的运营管理,不仅需要法律、法规、制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检查和监督机制,通过严格检查和监督机制可解决平台在运作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形成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对提供经营、财务虚假信息的企业以及诚实守信的企业给予让守信者亮出身份加大发展的“红榜”或“黑榜”让失信者破产倒闭无路可逃的经济氛围。据相关部门获悉,“全国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服务系统”,目前,系统已完成两轮在线内测和功能优化,计划于2016年第一季度正式上线运行。

征信工作起步较晚,第三方征信机构发展尚不健全。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系中,协会是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是信用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征信机构的发展相对成熟。征信主体主要负责对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征集整理从而进行分析、评估,旨为企业加大交易量、增强企业实力;还能给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可信度较高的企业信用评级报告。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平台体系尚在建设中,缺乏行业标准,更缺乏成规模、成系统的征信机构。因此,缺位的征信机构是造成平台建设不能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该平台提供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信息查询服务,包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但信用信息庞杂,其采集和分析往往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部门。涉及数据量巨大不能有效整合,涉及数据没有深度分析,使用较浅,分析结果不够全面。该部门固有特点造成平台建设困难,处理信用数据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信用平台建设方案

1.整体框架和思路

为了保证征信工作顺利开展,缓解信用信息向资本转化的路径不畅带来的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必须发挥协会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沟通中的重要作用。据了解,国务院研究室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研究”课题研究中指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包含以下“七个体系、一个机制”的建设:

(一)建立完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

(二)建立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

(三)培育现代信用服务体系

(四)培育信用产品市场体系

(五)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六)建立政府信用市场管理体系

(七)建立社会诚信教育体系

(八)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这七个体系与一个机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为此,根据国际国内平台建设的相关研究探索,借鉴世界上较为成熟的平台建设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的市场特点,提出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去构建企业信用平台,降低信息不流通带来的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减少征信成本,加大失信成本,从而改变传统的一对一的征信模式。缺乏信用数据技术支撑是造成当前我国信用服务业难以成规模、成气候发展的主要问题。信用法律法规缺失是当前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大的制约环节,它造成了后续的信用市场管理、失信惩戒机制工作难以开展。结合欧美等信用建设较为发国家的建设经验,大部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上有详尽的内容,例如美国有公平报告法等14部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建设。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并最终落实为相关的信用市场管理政策与惩戒机制。

大数据是云平台和数据挖掘分析等先进技术,具有失量数据规模巨大、经济价值高、反应速度快、行业繁多的特点, 能够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因此在面对信用信息这样数量庞大、涉及行业类型多样、事关企业价值的对象时,大数据、云平台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对征集到的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加工”,速度突破了传统人工收集信息和传统数据挖掘技术的瓶颈。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数据技术支撑环节,大数据应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来抓。

培育现代信用服务体系,培育信用产品市场体系,构思大数据平台搭建方案:拟在信用市场管理政策的支持下,以协会为组织单位,并在大数据、云平台背景下,成立出能够令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服务企业的征信公司。数据征集工作,协会将在征信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对协会内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统一收集、统一提交,并监督和指导企业日常信用信息的相关工作;将协会划分等级,作为下一步设立何种参股方式的征信公司的依据。借助协会的力量,在协会发展较为成熟、较大影响力的省会及直辖市,吸引民间资本,设立国有参股的征信公司;在协会发展较弱,经济规模较小的二三线城市,设立国有控股的征信公司。从而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征信公司的市场活力,保证企业和国家的共同利益,进而保证工作顺利开展。该征信公司,一方面由于其国有参股或控股的性质,政府能够起到监督作用,极大地消除为经济利益提供虚假信息的可能性,确保征信用信息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充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征信公司同协会对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桥梁作用。

2.信用科技平台具体建设方案

注册政府参股或控股征信公司。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政府信用市场管理体系,我国征信工作起步较晚,国内目前尚无成规模、成气候发展的征信机构,采用的第三方征信机构作为建设的主体是风险太大。由政府做框架,同时吸引民间资本,成立具有资质、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的政府参股或控股征信公司,是根据借鉴世界上较为成熟的平台建设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的市场的特点发展情况设定。协会致力于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搭建沟通桥梁,从而有效缓解三者的信息不对称。最为核心的是,协会内部设数据处理中心,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还可根据数据深度挖掘,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提供可信的评估报告。

建立社会诚信教育体系,建立失信惩戒机制。总的来说,政府参股或控股征信公司的笔者认为主要工作有以下五点:

①根据信用法律法规及公司规则制度对于企业的征信资料定期核查,开展失信惩戒机制;②与协会加强沟通,在征信工作中协调开展,定期听取协会收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对信用产品的需求,为平台数据分析提供参考依据;③及时更新企业信息,指导有条件的企业指导成立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没有条件的由专业人员指导企业进行信用信息更新、提交的具体操作;④与政府或金融机构签订协议或根据设立的项目,开展工作使其购买信用产品或服务;⑤维护大数据、云平台技术下的数据库数据安全及运行。

五、结语与展望

通过对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征信工作的研究,提出企业信用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按照“政府统筹,联合调解,集聚资源,服务企业”的原则,完善以国有控股或参股信用信息征集公司为主的政务服务中心,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有效结合的企业信用服务平台,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管理,建设出一个“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协调配合、运行高效快捷、服务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平台。从而解决政府政策难以接地气、金融机构征信成本较高、企业发展瓶颈突出等问题,同时也能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莉,顾春霞,杨雅楠.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J].中国经济流通,2014(8).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江苏 旅游经济 新常态

旅游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比如,入境和出境旅游人数的逐年上升,促使国际化旅游需求愈来愈受到重视;科技手段在旅游产业中的广泛运用,促生了智慧旅游的方兴未艾;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旅游成为了众多家庭休闲的方式,大众化的旅游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此外,自由行等个性化旅游的发展也促使旅游业呈现出与以往迥然相异的特征。而旅游行业的新发展势必会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胜任力要求,只有融入行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江苏旅游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可以从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的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旅游主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者的需求在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大众化”、“差异化”、“品味化”的三大特征。

(一)旅游需求的大众化

发展旅游的关键就是实现旅游的大众化,使得旅游真正成为民生产业。比如,江苏省近年来将职工带薪年假纳入地方考核,加大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考核督查内容。这为全民旅游提供了时间基础,让民众有更多的时间同时避开黄金周、小长假的高峰出游,能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最终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今天的旅游活动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旅游需求的大众化,使得旅游成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二)旅游需求的差异化

在旅游活动大众化的同时,旅游需求还呈现出差异化的特点。旅游者根据自身的偏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旅游追求。以自驾游为例,目前,江苏省已拥有了多家省级自驾游基地,此外,亲子游、科考游等等新业态也由于旅游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应运而生。

(三)旅游需求的品味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愈加品位化,养生养老、邮轮、游艇、高尔夫、会展等高端旅游休闲产业不断涌现。旅游者越来越重视体验和享受,在旅游过程中放松身心,而不是匆忙的到此一游。旅游养老基地的发展也方兴未艾。

二、旅游客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客体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对广大旅游者产生引诱力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没有旅游产品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常态下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旅游产品的融合化

“旅游+”成榱寺糜我捣⒄沟男鲁L。旅游产业的边界无限延伸。旅游资源跨越古迹寺庙遗址等传统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社会资源、经济成就、产业活动、民情民风等均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旅游业跨界融合可分为两种类型: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旅游业与非服务业的融合。前者属于第三产业的内部融合,是出现兼具多个行业特征的新型服务业业态的过程。这种融合表现在相互渗透和交叉,从而使得融合后的产业兼具旅游业的特征,与原有的旅游业形成了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

(二)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旅游发展新常态下,旅游产品体系愈加丰富。江苏省近年来,工业旅游、医疗养生、文化演艺、体育科普、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取得新的突破,尤其是文化演艺、低空飞行、邮轮游艇、医疗旅游、体育旅游、夜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使得旅游产品越加多元。尤其是乡村旅游产品近年来尤受青睐,我省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强化旅游富民,推进乡村旅游升级,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突出江苏省乡村旅游的特点和优势。推进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验区建设,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和魅力乡村;创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江苏省政府着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划指导和发展引导,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业态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内涵;支持各地办好乡村旅游节,举办富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活动,举办乡村美食大赛,使得乡村成为旅游的乐土。

(三)旅游产品的生态化

美丽江苏,生态先行。旅游新常态下,旅游产品的“生态化”特征得以凸显。无论是旅游景区的开展还是度假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都充分融入了生态元素,体现了生态特色。比如,江苏宜兴阳羡旅游度假区提出了“深氧界・3H生活”的旅游形象。“3H”分别代表健康(health)、心灵(heart)和家园(home)。围绕这一主题概念,阳羡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工程,让青山绿水成为阳羡最鲜明的标志。大运河江苏段的生态保护近年来也很见建树,使得运河两岸成为度假休闲的胜地,也增加了运河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三、旅游介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介体是指向旅游主体提供各类旅游服务、帮助旅游主体顺利完成旅游活动的媒介。主要是指各类旅游企业和部门。对于旅游介体新常态的特征可以总结如下: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十三五;新常态;辽宁;经济转型

十三五是破解现实困境、把握、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新常态、新趋势决定经济转型,经济升级适应新常态、新变化。经济转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转型发展、产业改造升级是辽宁积极应对下行压力、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经济稳中求进、质量双升的应有之义。

一、十三五时期辽宁经济转型的客观困境

十三五是新旧矛盾交互叠加、风险挑战易发多发的时期。国际格局复杂多变、地缘政治曲折发展和金融危机深度蔓延使辽宁经济转型呈现多变、复杂和艰巨的新特点。正如中医治病救人,经济转型也亟需望闻问切、分析病理。这是直面病情、破解难题的基本前提。只有立足辽宁实际,把脉经济转型的重难点,对症下药,才能深刻把握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规律、出路和方向。

1.改革攻坚形势艰巨

经济转型是改革攻坚的“牛鼻子”,也是全面小康的“火车头”。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破解多重现实矛盾、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在复杂改革形势下,经济转型发展与整体改革攻坚形势紧密相连。经济转型的艰巨性主要体现在:其一,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趋紧张。在辽宁,产业结构矛盾成为制约经济转型的首要障碍。其二,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经济下行根源于供需结构的深刻变化。从需求端看,外需疲软、内需不足成为制约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供给端看,产能过剩、效率不高成为辽宁转型升级的硬骨头。其三,行业风险隐患增多。通胀压力、市场风险交互叠加使行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2.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放眼世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处于深度调整、曲折变革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革新运动使结构优化、经济转型更加迫切、紧要。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要素发生新变化。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优势的经济增长点正趋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蔓延深刻影响经济分工和产业格局。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逐渐收紧;信息、技术和管理等创新要素正活跃兴起。第二,经济增长动力发生新转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蔓延使全球经济进入新的调整变革期。以出口、投资的传统增长动力正在衰退;消费的增长潜力、活力远未释放。

3.粗放发展问题凸显

单一、粗放的发展方式与经济的新变化、新趋势不相一致。新常态下,下行加大、增速放缓使粗放型发展方式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企业效益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人口、环境和资源瓶颈趋紧;资源利用和配置效率不足等。此外,传统的“铺摊子”、“大扩张”方式逐渐引发结构性失衡危机。在辽宁,优势产业发展疲软、新兴产业动力不足成为产业优化升级的拦路虎。这些都成为制约辽宁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

二、十三五时期辽宁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

十三五时期也是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的最佳窗口期。经济下行、速度放缓是压力,更是动力。高水平的改革创新、对外开放使市场的潜力、活力和动力不断释放。新常态孕育新能量,新经济呈现新特征。因此,十三五时期,辽宁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新方向。着眼十三五、把握十三五成为辽宁产业转型、经济振兴的根本出发点。

1.新常态为经济转型提供更多机遇

新常态将贯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成为辽宁经济振兴的指路明灯。在十三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必须紧紧围绕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常态也意味着新机遇、新未来。首先,全面的改革开放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石。改革攻坚、简政放权和对外开放等战略大大激活社会活力、市场潜力和民众创造力。其次,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迅速。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生产、交往和营销方式,使生产、流通和服务更高效、更便利。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再次,新的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例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等。这些新战略、新举措为辽宁优势产业改造升级、质量提升指明了方向。

2.创新创造是经济转型的动力之源

创新是应对改革攻坚形势、破解转型发展难题的根本。十三五是矛盾风险叠加、机遇挑战交织的时期。创新成为引领辽宁经济转型的首要引擎。一方面,经济下行、增速放缓和风险增多等现实状况亟需发展新思路、新方式和新举措。惟有依靠创新、发展创新,才能有效应对转型的多重挑战。另一方面,改革创新是适应、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创新驱动是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改革攻坚需要创新,前进发展更需要创新。因此,创新将成为十三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这要求:必须把创新置于核心位置;积极发挥创新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3.均衡协调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均衡、协调和可持续是稳增长、促转型和防风险的战略选择。新常态下,产业优化升级与市场供求变化、区域发展特点和改革攻坚形势相联系。其中,供给需求均衡配置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供求的相对变化是准确进行产业调整的积极信号。提振内部需求、化解过剩产能和平衡供需结构仍是辽宁产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同时,在辽宁,产业的改造升级、进退有序是产业结构稳定、布局合理的现实要求,也是稳增长与促转型的最佳方式。因此,均衡协调适应经济新常态,体现十三五辽宁产业发展的新规律、新方向和新趋势。

三、十三五时期辽宁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

十三五是稳增长、转方式和调结构的关键期,也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新常态包含新趋势,新方式勾勒新未来。正确的转型道路、方式是推进改革攻坚、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复杂严峻的改革形势下,辽宁经济转型亟需着眼于新常态,积极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均衡化解各种矛盾风险,逐渐形成创新、协调和高效的转型新路子。

1.科学把握新常态的内涵、规律和趋势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是辽宁经济振兴发展的主线。转型的压力与动力、矛盾与风险、机遇和困境都根源于新常态。研究经济新常态、新变化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把握改革转型主动权的必然选择。一要,辩证认识经济新常态。新常态呈现新旧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和动力转换不足等特点。同时,新常态也使各种新业态、新机遇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二要,有效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常态是动态的、可变的,与经济形势、市场变动等因素相关联。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必须着眼于经济新趋势、新变化,使经济转型更科学、有效。三要,全面引领经济新常态。经济转型需要从长远出发,精准分析新常态的规律、方向和趋势。在转型发展中,政府调控、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是引领辽宁经济转型的有力武器。其中,科学调控是基础,竞争开放是关键,创新创造是源泉。因此,把握新常态是辽宁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2.发挥创新创造在转型发展的决定作用

创新是破解难题、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是发展的五年,也是创新的五年。新常态下,发展根源于创新。创新使发展的深度、广度大大拓展。创新着眼于发展。新发展使创新活力、潜力不断释放。在辽宁,创新是破解经济困境、引领转型发展的强心剂。

这要求:第一,释放人的创新潜力。创新是人的特有活动。经济转型亟需调动人的因素,创新激活存量,使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活力充分释放。第二,创新转型调控思路、方式。思路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出路。在辽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仍是激活市场活力、优化政府服务的关键。第三,创新转型发展体系。创新是十三五辽宁经济转型的中心环节。新常态催生新理念,新理念需要新体系。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逐渐形成技术、理论、制度和文化相衔接的转型新体系。第四,创新行业转型模式。立足辽宁发展实际、尊重市场规律,因地、因时制宜,才能实现行业、产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3.补短板、强优势成为均衡转型的重点

均衡协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常态下,发展瓶颈趋紧、风险隐患增多、矛盾压力叠加是辽宁经济的显著特征。其中,结构性矛盾是经济转型、协调发展的难点。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供需两端配置不均;新兴产业活力不足;产业布局有待优化。为了化解这些矛盾,转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不足、查漏洞和补短板。这是均衡发展的第一步。以供给需求为例,只有两端双向发力,互相协调,才能实现供需结构的优化、平衡。同时,转型升级也须着眼未来,长远谋划,推动优势产业迈向新台阶。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具有独特的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要把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开放共享纳入转型发展全过程。此外,注重新旧产业的融合衔接。这是增强产业活力、竞争力,提高转型发展效率的必然选择。

因此,十三五是辽宁转型发展的关键机遇期,也是机遇挑战并存、矛盾风险叠加的复杂时期。新常态是贯穿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我们只有立足转型客观困境,分析十三五经济发展新特征,明确转型路径,才能更从容应对现实挑战、开拓辽宁经济新未来。(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第15篇

经过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集中表现在: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新常态体现经济工作新特征、反映经济运行新规律,只有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把握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应新常态,首要的是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新常态最表面的特征是经济增速放缓,最根本的变化是增长质量的提升、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发展动力的调整。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呈现一定的下行趋势,结构调整肯定会伴有“阵痛”,前期政策消化注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要历史、辩证地看待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增长速度有升有降符合经济规律,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就应保持定力和平常心。要坚决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坚决遏制盲目铺摊子、闷头上项目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真正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适应新常态,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在发展经济上可以松口气了,更不意味着可以任由经济增长“自由落体”而无所作为。新常态、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了,但增长的内涵和要求更高了,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发展水平的飞跃和提升。这种发展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这种飞跃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主动适应新常态,我们就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克服“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心理,振奋精神、积极作为,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