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会计;绿色风险;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已进入“向未来借债而生活”的时代。面对如此困境,我国政府已颁布各项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的法令法规。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必须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企业入手,把企业从原来只关注自身的利益不关注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的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转变为把资源环境包括在内的绿色会计核算模式,从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

(一)绿色会计产生的背景。任何社会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其相关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就必然要求有相应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绿色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切促使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迫使人类反思:如此下去,人类将自食恶果,社会经济将不能持续发展。人类开始改变过去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转变为追求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即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发展。于是,环境会计应运而生,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二)环境会计的含义。关于绿色会计的概念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解释为:绿色会计,也称为环境会计,是将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传统的会计学相互结合,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形式,辅之以实物计量和文字表述,来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

(三)环境会计的特点。绿色会计因将环境因素纳入核算范围因此也具有了以下特征:1、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环境问题具有多样性,在资源利用方面也非常复杂,由此绿色会计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周期难以计量性。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不像一般的经济业务周期很短、业务较为单纯。环境经济业务的周期很难计量并且具有很大的复杂性。3、研究方法多样性。绿色会计不再仅仅涉及经济学与数学的计算,还涉及到社会学、环境学等学科。4、报告信息多面性。环境会计报告既应揭示财务信息也应揭示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环境目标及执行情况,企业对于治理环境所采取的措施等。

二、绿色会计核算模式与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模式的区别

(一)绿色会计信息受益范围大于传统企业财务会计。传统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一般是与企业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单位或个人。这些单位或个人不仅人数少,而且仅仅只是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绿色会计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进来,因此也就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所有相关人员都能了解企业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的成本和效益。因此,绿色会计信息服务的范围要大于传统会计的服务范围。

(二)绿色会计核算目标范围大于传统企业财务会计。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考虑社会效益和自身的非经济效益。而绿色会计的目标是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改善整个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目的。

(三)绿色会计成本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的成本核算仅限于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具体来说就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和部分自然资源成本,没有或没有全部反映由于经济活动而带来的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虚夸的收益,进而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当前利益的做法,导致企业只考虑眼前利益、短期利益,而无视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的成本范围是按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确定的。它不仅反映了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成本,也反映了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非经济成本。如,某些企业由于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也要量化计入企业成本。

(四)绿色会计效益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的财务会计认为,企业最大的目标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影响到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非经济效益则不予考虑。而绿色会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认为只有实现三者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中存在的绿色风险

(一)企业员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绿色风险。在一些生产型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粉尘、高分贝的噪音,有毒的废水和废气等现象,因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及意识,职工极易因暴露于危险的物理、化学或生化风险之中而产生各种职业病,给员工造成健康及身心上的伤害,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因违反《劳动法》有关条款而遭受民事或刑事处罚的风险。

(二)企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对公众及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绿色风险。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是公众,生产的过程必然与环境发生联系,环境又最终影响公众。因此,产品的原料、包装、工艺流程等方面若存在有毒、有害成分,那么受伤害的将是公众。这种产品的“绿色”意识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如,国家质量监督局和环保局通过媒体的每周质量调查及环境监测报告,就是为了满足公众对环境及自身绿色安全认知的需求。除了我国,目前国际贸易中越演越烈的“绿色壁垒”,就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而产生的。固然“绿色壁垒”有时也有被利用行贸易保护之嫌,但WTO的有关规则是非常透明、公开的,执行起来也相当严格。所以,企业的产品及生产将面临此种绿色风险。

(三)企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破坏生态环境而产生的绿色风险。我国目前已取得的经济发展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高能耗及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国家已充分认识到这一严重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将“抓好资源节约工作,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二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各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同时,“抓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些政策表明,企业必须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单位生产能耗以及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否则将面临相应的绿色风险。

四、实施绿色会计的优势

(一)绿色会计有利于建立内资企业的竞争优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内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竞争压力,内资企业引入绿色会计,在短期内可能会因对环境治理的投入而出现成本增大的情况。然而,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样的企业就可以首先在这场必然到来的绿色革命中成为标杆企业,为整个行业确立一个绿色标准,而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往往会以行业标准作参照,这样确立标准的企业在政府制定政策的时候就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以使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符合的国家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此外,在社会上开始广泛关注环境的时候,具有“绿色先锋”形象的企业会得到社会上广泛的认可与赞许,在与外企竞争时,绿色的因素会为企业添加筹码,从而大大提高内资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绿色会计有助于改善我国环境现状。我国经济处在飞速增长期,对资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在这同时出现的严重浪费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由制造污染的企业来负责,因此有必要强制企业实行绿色会计核算与披露,并加以制度管理来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要按照强制性原则。把绿色会计作为一项新制度推行,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具有一定约束强制性。一旦推行绿色会计制度,制造污染型企业必须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资源信息,政府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

(三)国际化发展形势的需要。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而在国际上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进入了较深入的研究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都意识到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成为了最热门的国际话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范围在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也在日益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环境的恶化,因此很多国家都希望政府出面干预本国对外的贸易往来,但是单凭干预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制定一些协调环境与经济贸易的法规势在必行。绿色会计正符合这种大国际背景,因此很多国家政府将“绿色”强制性地引入企业,并且纳入企业管理中。而绿色会计就是这样一个管理工具,不仅可以强化产品的绿色工艺,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绿色管理意识,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地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企业生产的产品才能真正走向国际。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与环境的联系会越来越强,绿色会计正是基于企业与环境长期互利和共存关系,着眼于企业在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经营。所以,倡导绿色会计,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M].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薛增芹,张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的构建浅探[J].财会通讯,2008.6.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低碳的基本概念:除了简单的环境、气候变化问题,还有资源问题。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碳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从气候变化这个方面提出来的,我国在1994年了《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先提出了节能减排,然后是循环经济,最后才是最近热起来的低碳经济。

为什么是低碳经济呢?这涉及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是以矿产资源为基本原材料,经过规模化的生产加工方式,生产出工业化的产品。利用工业化产品的时候也有一个副产品,就是它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气候变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

现在,煤炭、石油、天然气这样一些能源在总的工业化结构里占到87%。工业化生产把地球地层中几亿年所囤积的碳加工生产转化成大气中的碳,对气候形成很大的影响,这种方式获取资源是不可持续的,在反思中我们才意识到要走可持续的低碳经济道路。

1998年,当时联合国的资源署在中国搞了一次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导者培训班。这个培训班从政策的选择、能力建设、公众意识、行动四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了深入阐述,很好地吻合了今天我们提到低碳经济概念。

政策的选择,要求我们必须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能力建设,要求我们在人才的储备和技术准备上做足功夫;公众意识,体现普通民众的参与非常重要;行动,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一旦中国企业家自觉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他们的工业发展行为中,能够结合绿色的技术或者投资方向,我相信中国一定能走向低碳经济的方向。

我们现在的形势是非常紧迫,有几个数据可以说明。2007年我国排放二氧化碳达到54.3亿吨,居全球第二;2007年,我国每建一平方米的房屋要释放出0.8吨二氧化碳,每生产一度电要释放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每燃烧一升汽油要释放出2.2公斤二氧化碳。从数据上就反映出我们国家的消费处于高碳消费的阶段,非常紧迫。

工业化以后,我们把整个产业方式、生活方式变化了。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经济?按照美国的灾害模拟,如果现在地球平均气温再上升两度的话,会出现南北极的冰川崩塌,海平面上升7米,纽约、东京、曼谷,包括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不会再存在了。温度再上升6度的话,人类就不会再存在了,只能生活在水里了。

另外,《京都协议》2012年将到期,2012年应该是一个分水岭,全世界,包括中国,在这个时点必然有一个选择。

中国政府领导现在已经开始正视到碳排放量的问题,每次与欧美国家元首会见,都把这个问题当作最大的问题来谈,包括前段时间与美国新总统奥巴马的会谈,三次谈及这个问题。前段开了国务院会议。专门提出要发展绿色经济,扩大内需,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生产、交通体系,这是国家要大力发展的信号。

无论是从全球气候极限点、还是全球发展格局、各国高层的认识和判断、还是从中国经济未来走向来分析,低碳经济都是必然要面对的。

现在中国为什么碳排放这么严重?就是制造业独大,这不光是为中国人提品,而且是在为全世界提品,在这个时候,也就变成了污染在中国,消费在国外,碳就集中在中国排放了,这个模式的转变就变得很迫切。如果非要这样,碳的排放就是背负的负担,而环境又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消化。经济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如果是以内需为主,就以内需的结构来考虑,碳排放量肯定会下来。

低碳经济为什么现在能够提出来,而且我们能够接受?说明低碳经济现在已经有一些基础,一是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这些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基础,核能的技术现在也应该是安全的模式,已经成熟,这些新的能源结构正在替代原来以火电为主的模式。

一是我们要进行自主的低碳技术开发。

二是作为低碳技术,是有益于全人类的,是带有公益性的。为了人类的利益,应该要求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技术的分享机制,既保护技术发明人的利益和知识产权,同时也让这些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如果人类社会在这方面有一个共识,把低碳的技术大量普及,整个低碳经济的推进就会加速。

三是规则。低碳如果仅仅是一种观念,是少部分精英的行为或习惯作用是有限的。规则要考虑经济行为外部性,你在做你的经济行为时所产生的对其他人的损害,这要通过一定的规则计算出来。如果有一个机制,比如一个附加税的形式,在社会全面推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贡献给专门的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和碳吸收补偿,中国社会就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准碳税,就可以加速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加速技术的提升和改进。

四是文化。布莱尔的中国低碳之行。布莱尔从英国前首相位置退下来后就致力于低碳经济的游说,而且影响到了很多人,包括中国的一些企业,这成了他的使命。如果低碳形成一种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交往方式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对人类的未来产生长久的影响。文化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法国是消费文化,也就是浪费文化,你让它一下子转过来不行,不像日本,一开始就是短缺,是一个危机型的社会。中国是一个安逸性的社会,包括政府发展经济模式,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是长期形成的。

我们现在是世界工厂,耗费我们的资源,也部分地利用世界的资源,生产的东西拿到国外销售,但环境污染受损害最大还是我们生产国。资源分可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可耗竭性资源又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从理论说,应尽量多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恒定性的资源,尽量减少或避免利用枯竭性的资源。

实现这一原则的核心在于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利益机制,有了这样一个机制,各国经济发展才可能有一个自我约束。

美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目前是独领,在大量进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一定要引领世界的新的经济浪潮。在交通领域,美国现在在做氢动力技术的研发,日本确定了电动力汽车的世界标准,中国也要做这个准备,否则将来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成本就将会越来越高。

我们现在提的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提法已经很多了,但我们需要抓住一个关键点,这就是机制。

现在低碳经济在中国对多数人来讲仍然是一个扫盲的过程。低碳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代表人类发展的方向,考虑到了环境,资源,是唯一可行的持续发展模式。

从未来发展看,对环境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特定的机制。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节能减排的一些指标化的要求。二是对污染物排放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这个机制目前正在完善过程中。交易机制最大的好处是通过合理的付费和购买排放指标,用经济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产业发展本应承担一定的成本,这个机制一旦形成,对目前中国还在发展中的产业来讲都会找到一个合理的生存点。三是政府补贴。利用财政的力量、公众资金的力量来引导发展方向。

要让低碳经济在我们国内真正的生根发芽,需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协调起来。这就需要考虑建立低碳实验区,在此基础上把低碳真正地深入到中国实际中。

现在欧盟已经有限额的贸易体系了,我们现在才开始考虑筹建体系。英国是中介机构在世界上领先,德国已经把全部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彻底准备好了.日本则是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量文易的制度。从这些角度看.无忙从哪方面讲我们都相当落后了。我们现在无论准备好还是没有准备好,这场仗必须打,我们要更多地了解游戏规则,抓住机会,更多地参与。

我们需要寻找这么一些机制,让整个经济更加有序。在这个意义上,国家需要统筹,对于一个地区,也需要对地区建立分立机制,让地区有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发展,用市场机制来化解各自为政的状态。像浙江、江苏这些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都需要通过经济的布局和产业提升走向低碳经济。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二胎政策;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辩证影响

我国在十八届三中上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上指出要全面实施二胎政策,改变原有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积极生养二胎。生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是我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改变人口发展局势所进行的重大调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意义。

一、单独二胎生育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之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指的是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实现既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能力发展需要。在我国人口的持续增加下,我国自然资源和能源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人口规划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实行计划生育。

在计划生育实施的几十年,我国人口快速增长问题基本得到了控制,我国逐渐步人了低生育率的行列,减少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但重新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我国作为人口资源大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人口资源的支持,在人口减少的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突出表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和社会年轻劳动力的减少。为此,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要在人口规划控制的基础上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经过有关调查分析表明,单独二胎政策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在单独二胎政策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目的是降低社会人口的数量和生育量,经过多年的发展证明这种政策不再适应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的实施逐渐出现了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导致我国人口结构发展变得不合理。二胎政策的实施时为了纠正过度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二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辩证影响

(1)积极影响

第一,能够解决用工荒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后一步是劳动力过剩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一些区域发展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根据有关调查报告系那是,我国现阶段已经转出的农村劳动力在2.3亿左右,剩下的没有转移的劳动力一般是年纪大、劳动力不足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2009年开始,我国内陆地区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费用增高,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实现二胎政策能够带动人口的增长,在长远上增加社会年轻劳动力总供给,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能够减少甚至消除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能够协调人口性别比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人们在计划生育的指导下喜欢生男孩,由此导致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而二胎政策的实施能够拓宽人们的生育选择权,减少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能够解决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问题。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人口生育的正常规律被打破,导致人口结构问题开始凸显,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进而引起社会保障问题。二胎政策的实施,虽然不能立即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问题,但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缓因为老龄化引起的社会负担问题,实现人口劳动力发展比例的平衡。

(2)消极影响

第一,加剧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短缺问题,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不断增长的人口会为本身已经很脆弱的资源环境发展带来更多无法预料的问题,加大对各种资源的损耗,不断引发各种环境问题。第二,会引发日后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独立二胎政策的实施目的是缓解我国现阶段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对人口结构发展的优化。但是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否能够起到真正的作用引起了群众的思考和质疑。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仅仅依靠生育来缓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人口的发展具有延时性的特点,现在表现为人口的增长,可能在多年以后才会反应出来一些隐性的老龄化问题。在社会保障体系得不到发展的情况下,这种隐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会导致社会养老资源的争夺,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三,会对独生子女家庭带来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思想的弊端在于重男轻女,一些家里是女孩的家庭,在二胎政策之后会继续鼓励家里人生育男孩,但是基因的影响所致不能保证这些家庭生二胎的孩子使男孩,为此出现了一些家庭超生的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会加重原本生活困难家庭的负担。

三、如何实现独立二胎政策的良好发展

独立二胎政策的实施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完成,首先,要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发展的协调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人口资源发展和社会环境发展之间的协调。同时,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我国的人力资源强国。其次,要将计划生育政策贯穿到独立二胎政策中。再次,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现对人口流动发展的合理把控,有效处理好人口流动问题,比如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等,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最后,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生育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为此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人的需要,提升人口的总体素质水平。在二胎政策实施下,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在统筹人力资源、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20世纪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也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资源耗竭问题也日渐突出,甚至已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随着人类文明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命和健康生活质量的高要求,注重环境安全、提高环境质量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21世纪的经济也将是环境经济,是知识经济,利用知识、技术,尽快改变经济发展的形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是我们的核心目标[1]。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要以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为基础,而开发资源、治理污染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消耗资源,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破坏资源环境系统的平衡,而资源环境系统的失衡又会削弱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大系统中对立统一的两个矛盾体,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2]。因此,既不能对环境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导致严重的破坏,造成环境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亦不能将环境资源当作简单的保护对象,从而割裂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由于经济活动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的水平也较低。在经济起飞、制造业大发展阶段,资源的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环境恶化。经济活动的规模越大,环境资源的消耗越快,污染越严重。同样产业结构的两个国家,如果使用的技术不同,产生的污染也不同。使用低技术的国家,会消耗更多的资源,或产生更多的污染。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的政策目标的和管理手段不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不同。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也会增多。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污染产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可以用来治理环境,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加强了,因此环境状况开始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发展必须经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并非社会经济发展未达到一定水平之前,环境污染是必然的,而应该是在发展中注意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应协调发展。因为,环境资源是有一定的承载力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在其承载力之内,否则就会引发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在环境资源承载力之内,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承载社会经济活动,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一致,使人类社会达到最和谐、最优化和整体利益最大化[4]。

三、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措施

人类活动对环境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超过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1)人类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能超过其再生能力。(2)人类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可再生替代物的开发速度。(3)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速度和数量不可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总之,要保持可再生资源的永续供给,不可再生资源的集约使用,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5]。

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环境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1)可再生资源的承载力是其再生能力的极限。通过投入必要数量的活劳动及物化劳动来增殖生物资源,使再生资源的年更新总量增加,提高其承载力。

(2)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是长期的生物地球大循环过程中形成的,其承载力由储量决定。在加大勘探力度、发现新资源的基础上,不断突破资源品位极限,扩大开发广度,加强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能力,使同样的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不断开发替代的可再生资源。

(3)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减少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量,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增强环境净化能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4)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积极开展产学研的联合与协作,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开发机构,推动全社会创新。

(6)不断加大技术改造的投资比重,努力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是资源环境提出的紧迫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人类发展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霄琪.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4:110-112.

[2]徐文燕.黑龙江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障碍和制度保证[J].北方经贸,2003,05:67-68.

[3]李爱年,胡春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综述[J].时代法学,2003,02:112-120.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经济 可持续发展 建设 分析

Abstract :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late to the future of humanity and fate. They become the major problems concerned by the whole world and urgently to be solved.

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1.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都由四个要素决定:一是环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水分、土壤等;二是生产者,即植物,它从大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生物能,从而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三是消费者,即动物和人,保证种群、环境以及社会平衡运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动物残骸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或元素,重新进入环境。所以,要实现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就要求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网络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与平衡,要求物质和能量及信息的输出与输入,既在数量上相对接近,又在质量上促进生态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进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中。总之,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参考文献:

[1]闫廷娟.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2]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以科学 发展 观为 指导 ,分析 了西藏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的重要意义,探讨了西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西藏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倡计划生育,提高 人口 素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坚持 环境 保护的基本政策,正确处理 经济 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环境 教育 ,提高 人力 资本水平。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 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当前要集中解决好的关系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系实现西藏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根本任务。

一、西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要求,现在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7篇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severe water shortage.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re water pollution, low efficiency of water using, water waste and behind the management level.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hich is worth learning and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som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controlling the water consumption,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using, curb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water reusing, accelerat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so on.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策略;节水型社会;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management strategy;water-saving socie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17-01

0引言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广义的水资源包括海洋、冰川、河流、地下水等水体;狭义的水资源指广义水资源中可以逐年恢复更新的淡水,在工程上,水资源仅指狭义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开采利用的淡水及用于冷却的海水。目前,世界上每年有5万多亿m3水体被污染,预计到2025年,将有28-33亿人面临淡水不足[1]。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2010年,我国将“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定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管理现状

1.1 水资源的特点①人均淡水资源匮乏。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23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②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降水量大多集中在汛期。③用水量大、利用率低。2009年,全国用水量达5000多亿m3;但有效利用率只有16%,吨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左右。④水污染严重。我国属污染型(有机污染为主)缺水,2009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已达589.2亿t,多数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约80%的水域受到污染。

1.2 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①体制上的弊端。我国水资源管理目前处于分散状态,未建立以经济手段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力布局和水资源不匹配的问题长期存在。②供水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我国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个面临缺水,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约5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国家重视新水源的开发,但忽视了节水方针的贯彻[2]。③缺乏创新意识。水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的整体创新进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3]。

1.3 国际水资源管理经验①美国。美国对水资源实行由州、部落和市政当局负责的分散管理体制[4]。水资源管理策略为:开发新一代水资源监测技术、开发并推广可提高供水稳定性的技术、研发水资源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及用水需求的了解、改善水文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等。②英国。英国实行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央对水资源按流域统一管理与水务私有化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环境署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水法、执行环境标准、发放取水和排污许可证、实行水权分配、污水排放和河流水质控制等[5]。③日本。日本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多龙治水、协同管理”,注重水资源的长远规划,并通过法律使其成为国家意志[6]。开发先进的节水、治污技术,重视中水、雨水的回用,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用水量。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2.1 控制用水总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需水管理为核心,抓好全国、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节约。落实水量分配和取水总量控制,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满足重点缺水地区的用水需求,切实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资源调度工作。

2.2 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节水考核管理,制定用水定额标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先进的节水技术科研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积极推广技术成熟、节水减排效果显著的工业节水技术及居民生活节水器具产品。建设节水文化,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

2.3 改革体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主要有水资源开采利用的市场化、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措施。在水资源管理中,居民有权了解水资源的相关信息并参与到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继续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促进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2.4 治污在先、保护水生态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强化执法管理。加大水污染防治的科研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逐步实现废水集中处理。此外,治污不单指污水,也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畜禽粪便等,避免污染物进水,对水资源进行源头保护。

2.5 重视雨洪利用和污水回用储存降水和洪水,简单处理后综合利用,如景观水、消防用水、冷却水等。将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纳滤、反渗透),出水可用于绿化、道路喷洒、冲厕、洗车。此外,还要加强地下水储备[7]。

2.6 开展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研究工作加强水资源质与量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为水资源管理建立信息平台。加强需水管理的科学研究,在综合研究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3结论

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强化水资源管理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在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应大胆借鉴和参考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②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创新体制、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是提高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的基本措施。

参考文献:

[1]Kaveh Madani.Game theory and water resource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9,1:1-14.

[2]王庆永.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8:6-7.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has obtain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Cement, plate glass, building sanitary ceramics production, it is among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level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At the same tim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5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洛阳浮法玻璃”技术跻身世界三大“浮法”之一,高质量大规格建筑陶瓷砖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已整体实现国产化。建材产品的标准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接轨等,明显缩短了行业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已成为世界建材产品的生产消费大国,但是伴之而来的是生产传统建材产品恰恰需要能源。资源的高消耗,要大量占用耕地,并且产生对环境的高污染。这种发展模式将使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材工业要继续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发展绿色建材,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对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响应,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为地球的未来储蓄资源的必然。

我们国家把节能降耗工作看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以玻璃为例,玻璃与其优良的透光性能和特殊的质感在建筑上的运用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长久以来,由于玻璃材料本身的特性造成了玻璃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差,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所要求的节能和舒适的要求。特别是那些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的大型公共建筑,过去,由于使用了不节能的普通钢化玻璃或普通中空玻璃制作幕墙,该部分建筑的能耗特别高,而且冬冷夏热很不舒适。节能是绿色建筑对建筑玻璃的第一要求。为满足采光、装饰与立面设计要求,建筑门窗洞口有不断增大的趋势。而洞口是能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玻璃及其板材的保温节能问题即成为玻璃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意见的建筑玻璃仅承受自重.风压和温度应力三种荷载,由于设计的板面尺寸较大,这些荷载所造成的应力一般不超过10-20Mpa。随着增强玻璃的问世和增强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师已将玻璃作为一种结构材料来使用,使玻璃的采光、围护、装饰等多项功能得到更广泛地结合与应用。各种各样的节能玻璃象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真空玻璃的出现超越了以往所有的节能玻璃品种,标志着真空玻璃节能时代已经到来。真空玻璃是一种保温、隔声性能非常突出的高新技术产品,是由两块平板玻璃,中间由微小支撑物将其隔开,玻璃四周用玻璃钎焊料封边,通过抽气口抽真空,然后封接抽气口保持真空层的一种结构。为了长久保持真空度,延长真空玻璃寿命,真空玻璃在真空腔内还放置了吸气剂。微小支撑物是外径0.5mm,厚度0.15 mm的金属环,由于体积微小,对人的视觉和玻璃的光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真空玻璃的保温原理和结构与保温瓶极为相似,建筑上使用真空玻璃就好象把建筑罩在一个巨大的保温瓶中,保温节能效果可想而知,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Low-E中空玻璃是目前市场上运用较为普遍、节能效果也很好的玻璃品种。

作为建筑材料而言,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环境,另一方面,使用中会挥发出有害气体,对长期居住的人来说,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鼓励和倡导生产、使用绿色建材,对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居住质量,作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建筑玻璃生产的有害物质排放主要来自熔化过程,所排放的污染物有氧化氮、硫氧化物、含多种有害成分的烟尘、粉尘,从广义讲还应包括氧化氮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尤其是氧化氮的排放,是玻璃业界始终努力的方向,通过工艺方法的改进已经取得一些有些的进展。

减少氧化氮的排放是要付出成本的,不同的方法其效果不同,可以通过氧化氮排量减少数量与增加的成本支出之比对清洁生产的工艺进行比较和优选。目前控制氧化氮的最有效方法还是减少发生量,此外化学还原法使氧化氮还原为氮气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烟尘也是玻璃工业实现清洁生产必须解决的污染源,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微粒表面吸附了有害气体,微粒的粒径很小可以长期漂浮在大气中。收尘的办法有多种,在技术上没有困难,关键是需要资金投入。在玻璃生产线常用的收尘方法有离心收尘、洗涤收尘、静电收尘、重力收尘和惯性收尘等,后两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粒度的粉尘收尘原料堆放与输送过程中粉料的飞散是玻璃工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又一个来源,由于玻璃生产造成的粉尘远小于水泥工业,加之现代化的玻璃企业通过无尘化的设施与管理已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只要那些小型玻璃企业的粉尘污染并进行改进。玻璃生产线的废水排放问题也不难解决,用于洗涤的废水主要含无机悬浮固体物,通过一般的沉淀和吸附处理即可达到排放标准。玻璃工业的洗涤废水pH值较高,可以采用化学中和的处理办法,如果废水中含有微量有害金属离子可以采用离子交换的处理办法。

躁声也是一种污染,它对人的心理与生理造成危害。治理躁声首先从声源人手,对压随机、破碎机、鼓风机、筛分等高躁声设备进行消声减振处理。其次对产生躁声的设备所在的建筑进行吸声和隔声的屏蔽,多种方法结合治理躁声污染在技术上不存在困难。

绿色建筑对建筑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提出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除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再生整个生命周期的整体绿色概念外,建筑材料水平是其绿色化程度的重要度量。建筑材料从资源开发、制造加工、运输使用到回收再生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要求绿色建材的节能无害和重复使用。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设;节水型社会;可持续 ;发展

Abstract: Water is the basis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ensure, under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VIII of the Water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ate rigorously enforce water conservation, promoting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promo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new proc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service industr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ater-saving socie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their own views.Keywords: construction; water-saving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总则第八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当前,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我国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全面推进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1-1、从水资源的现状看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重要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保证。

地球是一个水的世界。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38.57亿亿m3 。其中约97.5%是海洋中的海水、内陆咸水和高矿化度的地下水,这些水难以利用或用途非常有限。还有2.2%是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中的水,这些虽是淡水,但人类也难以利用。人类能够开发利用的淡水只占0.3%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分析,全世界可以再生的淡水资源只有47.43万亿m3 ,人均7831 m3(2000年)。

据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左右将达到峰值16亿人,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50 m3 ,将步入严重缺水国家。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8000亿m3 ,而全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9000亿m3 ,预计的用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总量的上限,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难度极大。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我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

在全世界致力于应对水问题的21世纪,我国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大国面临着更加紧迫的压力。水资源短缺也已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我们的国情、水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节水是一项重大的国策,也就决定了必须走节水型社会之路。

1-2、从水资源利用状况看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毫无疑问,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那么,水资源的利用、保护现状又是如何呢?总的状况是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污染损害严重,节水潜力巨大。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都是比较低的,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生活领域都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据有关部门统计,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发达国家的十几倍。农业灌溉(仍存在大水漫灌)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 ,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5~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先进国家为85%以上。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20%以上,先进国家6%以下。此外,我国在污水处理回用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水系,又造成水污染和环境破坏,又进一步加剧可利用水资源的不足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我国用水效率与世界的差距,也预示着节水的巨大潜力,说明在用水需求方面有很大的可压缩空间。通过节水,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1-3、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做好水利工作的根本方针。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同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来支撑和保障。

当前,人多水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是我们的突出水情;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和水利发展机制不活是水利发展道路上的突出障碍。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的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树立和践行可持续发展水利这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治水理念,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满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及生态用水安全要求,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的水资源支撑。

2、建设节水型社会目的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0篇

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版权所有力,才能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保证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但更需要质量和效益。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从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甚至走弯路或走邪路。我们一定要加快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农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牧业和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二是加大投资规模,铸就经济发展的新活力。目前,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的拉动。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用足、用活、用好中央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和社会民间投资,改善城市面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世贸组织的要求,运用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的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降低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科技人才准入条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城乡结合的科技人才市场体系,促进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要根据资源优势和经济现状,找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切入点,以提高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实施旅游、藏药、食用菌保鲜加工、优质水果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实施“科教兴地”战略,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巩固“普六”成果,大力推进“普九”步伐,积极发展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一手抓文化繁荣、一手抓文化管理的方针,打破政府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疏通渠道,广辟途径,有效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经营,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繁荣的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结合防治非典和传染病控制的实践经验,集中人力和财力,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等体系,形成责任明确,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深入开展以“改陋习,讲卫生,树新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增强全民卫生防疫意识。五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全民素质。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以健身点、健身苑、公园、广场为主,建立群众健身活动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形成全社会关注体育,各族人民崇尚体育的良好氛围。六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健全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加强“三条保障线”的建设,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针,做实个人账户。健全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扩大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三)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党和国家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三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牧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真正消除贫富差距。我们党虽然历来重视“三农”工作,但由于长期存在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等种种原因,农牧民收入增长仍然十分缓慢,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进一步落实中央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农业基础产业,增强农业发展势头,扩大农业发展规模,减轻农业发展所承担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费制度改革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农牧民的扶持和帮助,切实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和农村的自身发展能力。要全面提高以农业粮食生产为主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经济效益。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三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注意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更好地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的转移和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和机遇。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交通、土地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本着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力度,使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块宝地得到永续利用。要严格依法保护环境与生态,加强林政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盗伐滥伐、盗运盗卖木材、擅自猎杀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启动防沙治沙工程。要在城乡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坚决杜绝滥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科学规划砂石采挖地点,使砂石的采挖成为治理河道、疏通水流的一项有益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同时,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避免重复建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五)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因利势导,与时俱进,提出发展要坚持“五个统筹”。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之所以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坚持了改革与创新,关键就在于坚持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适应世界格局多样化发展,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领版权所有导干部政风建设科学发展观对加强领导干部的政风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不了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把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好、实践好、贯彻好。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不断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自信心、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方针,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自觉性,从而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一步解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重要课题。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发展观念。这里所说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开辟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前进道路,不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文明进步。我们看政绩,就是要看有没有发展,如何发展,发展的速度怎么样,发展的内容是否健康。对领导干部而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应该出政绩。不老老实实干工作,踏踏实实为官,就无所谓发展,不发展,就无所谓政绩。因此,我们要认认真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干出政绩,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信任和拥护。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群众观念。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干事业、出政绩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里的根本利益就是增加农牧民收入。衡量政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是不是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忠实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工作的最终目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1篇

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版权所有。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保证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但更需要质量和效益。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从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甚至走弯路或走邪路。我们一定要加快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农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牧业和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二是加大投资规模,铸就经济发展的新活力。目前,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的拉动。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用足、用活、用好中央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和社会民间投资,改善城市面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世贸组织的要求,运用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的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降低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科技人才准入条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城乡结合的科技人才市场体系,促进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要根据资源优势和经济现状,找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切入点,以提高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实施旅游、藏药、食用菌保鲜加工、优质水果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实施“科教兴地”战略,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巩固“普六”成果,大力推进“普九”步伐,积极发展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一手抓文化繁荣、一手抓文化管理的方针,打破政府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疏通渠道,广辟途径,有效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经营,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繁荣的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结合防治非典和传染病控制的实践经验,集中人力和财力,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等体系,形成责任明确,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深入开展以“改陋习,讲卫生,树新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增强全民卫生防疫意识。五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全民素质。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以健身点、健身苑、公园、广场为主,建立群众健身活动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形成全社会关注体育,各族人民崇尚体育的良好氛围。六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健全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加强“三条保障线”的建设,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针,做实个人账户。健全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扩大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三)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党和国家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三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牧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真正消除贫富差距。我们党虽然历来重视“三农”工作,但由于长期存在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等种种原因,农牧民收入增长仍然十分缓慢,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进一步落实中央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农业基础产业,增强农业发展势头,扩大农业发展规模,减轻农业发展所承担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费制度改革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农牧民的扶持和帮助,切实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和农村的自身发展能力。要全面提高以农业粮食生产为主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经济效益。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三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注意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更好地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的转移和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和机遇。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交通、土地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本着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力度,使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块宝地得到永续利用。要严格依法保护环境与生态,加强林政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盗伐滥伐、盗运盗卖木材、擅自猎杀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启动防沙治沙工程。要在城乡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坚决杜绝滥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科学规划砂石采挖地点,使砂石的采挖成为治理河道、疏通水流的一项有益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同时,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避免重复建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五)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因利势导,与时俱进,提出发展要坚持“五个统筹”。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之所以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坚持了改革与创新,关键就在于坚持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适应世界格局多样化发展,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领导干部政风建设科学发展观对加强领导干部的政风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不了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把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好、实践好、贯彻好。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不断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自信心、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方针,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自觉性,从而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一步解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重要课题。

版权所有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发展观念。这里所说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开辟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前进道路,不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文明进步。我们看政绩,就是要看有没有发展,如何发展,发展的速度怎么样,发展的内容是否健康。对领导干部而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应该出政绩。不老老实实干工作,踏踏实实为官,就无所谓发展,不发展,就无所谓政绩。因此,我们要认认真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干出政绩,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信任和拥护。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群众观念。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干事业、出政绩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里的根本利益就是增加农牧民收入。衡量政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是不是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忠实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工作的最终目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2篇

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保证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但更需要质量和效益。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从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甚至走弯路或走邪路。我们一定要加快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农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牧业和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二是加大投资规模,铸就经济发展的新活力。目前,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的拉动。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用足、用活、用好中央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和社会民间投资,改善城市面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世贸组织的要求,运用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的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降低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科技人才准入条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城乡结合的科技人才市场体系,促进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要根据资源优势和经济现状,找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切入点,以提高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实施旅游、藏药、食用菌保鲜加工、优质水果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实施“科教兴地”战略,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巩固“普六”成果,大力推进“普九”步伐,积极发展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一手抓文化繁荣、一手抓文化管理的方针,打破政府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疏通渠道,广辟途径,有效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经营,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繁荣的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结合防治非典和传染病控制的实践经验,集中人力和财力,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等体系,形成责任明确,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深入开展以“改陋习,讲卫生,树新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增强全民卫生防疫意识。五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全民素质。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以健身点、健身苑、公园、广场为主,建立群众健身活动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形成全社会关注体育,各族人民崇尚体育的良好氛围。六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健全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加强“三条保障线”的建设,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针,做实个人账户。健全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扩大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三)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党和国家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三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牧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真正消除贫富差距。我们党虽然历来重视“三农”工作,但由于长期存在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等种种原因,农牧民收入增长仍然十分缓慢,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进一步落实中央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农业基础产业,增强农业发展势头,扩大农业发展规模,减轻农业发展所承担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费制度改革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农牧民的扶持和帮助,切实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和农村的自身发展能力。要全面提高以农业粮食生产为主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经济效益。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三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注意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更好地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的转移和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和机遇。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交通、土地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本着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力度,使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块宝地得到永续利用。要严格依法保护环境与生态,加强林政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盗伐滥伐、盗运盗卖木材、擅自猎杀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启动防沙治沙工程。要在城乡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坚决杜绝滥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科学规划砂石采挖地点,使砂石的采挖成为治理河道、疏通水流的一项有益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同时,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避免重复建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五)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因利势导,与时俱进,提出发展要坚持“五个统筹”。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之所以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坚持了改革与创新,关键就在于坚持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适应世界格局多样化发展,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领导干部政风建设科学发展观对加强领导干部的政风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不了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把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好、实践好、贯彻好。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不断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自信心、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方针,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自觉性,从而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一步解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重要课题。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发展观念。这里所说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开辟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前进道路,不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文明进步。我们看政绩,就是要看有没有发展,如何发展,发展的速度怎么样,发展的内容是否健康。对领导干部而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应该出政绩。不老老实实干工作,踏踏实实为官,就无所谓发展,不发展,就无所谓政绩。因此,我们要认认真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干出政绩,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信任和拥护。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群众观念。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干事业、出政绩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里的根本利益就是增加农牧民收入。衡量政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是不是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忠实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工作的最终目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小城镇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是多层次的二元结构,现代经济部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传统经济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二者的收敛与弥合出现断层。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现代经济份额和降低传统经济份额,就必须处理好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挥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不仅要实现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有机结合,还需要从战略上把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施城市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融合。即发展农村要跳出“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式,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的发展,用工业化、城镇化的方式组织农业、农村的生产经营,构建工农、城乡机动机制,形成城镇与农村相互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城镇和农村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特色将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1996年9月,亚洲建筑师代表在雅加达开会,提出“建设有灵魂的城市与乡村”的主题。可以说,个性与特色就是品牌,它对于小城镇的经济集聚与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和小城镇的建设应避免出现“千镇(村)一面”、“模式化”和城区的“翻版”。而是要根据农村和小城镇内部自然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性,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和小城镇经济。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农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迅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竞争优势,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将为小城镇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小城镇和农村的再发展,将会为此特色经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汇聚,从而增强农村和小城镇的特色竞争力。如此点面结合,农村和小城镇将会在互动中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经济的腾飞。

其次,小城镇和农村应该集中发展,发挥集聚效应。小城镇和农村主导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促进辅助性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最终建立起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产业结构体系。在发展这个特色体系的时候,要注意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通过集聚,农村和小城镇企业都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节约基础设施的费用,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以及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好处,减少企业实际生产费用,扩大企业的资本积累,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小城镇的产业规划要时刻注意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是要建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依托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把供、产、销串联起来,有利于推动产品市场相对局限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小城镇还应该建立专业市场,以此来解决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矛盾的根源是分散农户和单个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层,掌握的市场信息非常有限。农户和企业进入市场亦要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即交易成本很高(包括信息成本、评估成本、交易约签订成本),使单个农户和企业难以承担这些交易成本,生产也就不是围绕着市场而进行,这就出现了农产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解决“卖难”问题的思路是通过政府和一些民间公会,建立起一些专业市场,立起产品与市场联系的纽带,从而解决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分的。小城镇的建设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许多便利条件,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小城镇建设最现实的基础和最直接的动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为小城镇建设解决了一些资金外,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使农产品大幅增加,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消费市场,为加速小城镇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人口转移

小城镇的发展,吸收了集镇周围农村的大批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蓄水池与有效载体,既解决了农村人口压力,又避免了众多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带来的社会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收入的来源之一,也是其生产生活的最后保障。只有在家庭主要劳动力都已相当稳定地转入城镇非农业部门就业,并获得可靠的收入来源以后,他们才可能退出农业部门。因此,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前提条件是为其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在农村当地发展非农产业,其重点应是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产品流通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务业。这既适应了目前农业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又可以转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彻底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一方面可以减少依赖土地的人口,使留农村中的劳动力有可能从事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定居小城镇,不仅能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又能使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人口集中居住,这对发展小城镇中的第三产业又是极为有利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转移的农业人口很分散,难以形成对第三产业有消费需求的社会群体。因此,发展小城镇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种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小城镇建设与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

农村资源的持续培育与利用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物,应该成为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原则,尤其要注意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占用耕地是小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之一。农村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如果为数众多的小城镇在发展中过多占用耕地,我国的耕地将面临严重的损失,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反之,如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合理规划,节约用地,小城镇可以在促使原来分散的企业和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节约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当然,做到这一点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农民在进城过程中把他们原有的宅基地转移出去,然后在城里集中居住,节省出更多的土地。而且剩余人口的转移,使农村耕地减少人口压力,从而为农业规模经营创造前提条件,农业现代化对规模的要求也能得到满足,农民收入增长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也能得到缓解。有人认为,水资源将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农业缺水和城市缺水是中国缺水的两大主要表现。小城镇的发展应根据水资源的条件合理确定城镇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发展节水、环保型工业,并对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建设,建立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的保障。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小城镇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是多层次的二元结构,现代经济部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传统经济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二者的收敛与弥合出现断层。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现代经济份额和降低传统经济份额,就必须处理好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挥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不仅要实现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有机结合,还需要从战略上把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施城市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融合。即发展农村要跳出“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式,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的发展,用工业化、城镇化的方式组织农业、农村的生产经营,构建工农、城乡机动机制,形成城镇与农村相互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城镇和农村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特色将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1996年9月,亚洲建筑师代表在雅加达开会,提出“建设有灵魂的城市与乡村”的主题。可以说,个性与特色就是品牌,它对于小城镇的经济集聚与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和小城镇的建设应避免出现“千镇(村)一面”、“模式化”和城区的“翻版”。而是要根据农村和小城镇内部自然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性,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和小城镇经济。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农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迅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竞争优势,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将为小城镇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小城镇和农村的再发展,将会为此特色经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汇聚,从而增强农村和小城镇的特色竞争力。如此点面结合,农村和小城镇将会在互动中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经济的腾飞。

其次,小城镇和农村应该集中发展,发挥集聚效应。小城镇和农村主导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促进辅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最终建立起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产业结构体系。在发展这个特色体系的时候,要注意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通过集聚,农村和小城镇企业都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节约基础设施的费用,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以及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好处,减少企业实际生产费用,扩大企业的资本积累,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小城镇的产业规划要时刻注意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是要建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依托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把供、产、销串联起来,有利于推动产品市场相对局限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小城镇还应该建立专业市场,以此来解决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矛盾的根源是分散农户和单个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层,掌握的市场信息非常有限。农户和企业进入市场亦要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即交易成本很高(包括信息成本、评估成本、交易约签订成本),使单个农户和企业难以承担这些交易成本,生产也就不是围绕着市场而进行,这就出现了农产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解决“卖难”问题的思路是通过政府和一些民间公会,建立起一些专业市场,立起产品与市场联系的纽带,从而解决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分的。小城镇的建设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许多便利条件,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小城镇建设最现实的基础和最直接的动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为小城镇建设解决了一些资金外,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使农产品大幅增加,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消费市场,为加速小城镇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人口转移

小城镇的发展,吸收了集镇周围农村的大批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蓄水池与有效载体,既解决了农村人口压力,又避免了众多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带来的社会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收入的来源之一,也是其生产生活的最后保障。只有在家庭主要劳动力都已相当稳定地转入城镇非农业部门就业,并获得可靠的收入来源以后,他们才可能退出农业部门。因此,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前提条件是为其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在农村当地发展非农产业,其重点应是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产品流通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务业。这既适应了目前农业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又可以转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彻底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一方面可以减少依赖土地的人口,使留农村中的劳动力有可能从事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定居小城镇,不仅能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又能使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人口集中居住,这对发展小城镇中的第三产业又是极为有利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转移的农业人口很分散,难以形成对第三产业有消费需求的社会群体。因此,发展小城镇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种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小城镇建设与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

农村资源的持续培育与利用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物,应该成为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原则,尤其要注意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占用耕地是小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之一。农村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如果为数众多的小城镇在发展中过多占用耕地,我国的耕地将面临严重的损失,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反之,如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合理规划,节约用地,小城镇可以在促使原来分散的企业和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节约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当然,做到这一点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农民在进城过程中把他们原有的宅基地转移出去,然后在城里集中居住,节省出更多的土地。而且剩余人口的转移,使农村耕地减少人口压力,从而为农业规模经营创造前提条件,农业现代化对规模的要求也能得到满足,农民收入增长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也能得到缓解。有人认为,水资源将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农业缺水和城市缺水是中国缺水的两大主要表现。小城镇的发展应根据水资源的条件合理确定城镇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发展节水、环保型工业,并对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建设,建立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的保障。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经济;环境;重要性;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要以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为基础,而开发资源、治理污染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消耗资源,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破坏资源环境系统的平衡,而资源环境系统的失衡又会削弱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大系统中对立统一的两个矛盾体,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既不能对环境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导致严重的破坏,造成环境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亦不能将环境资源当作简单的保护对象,从而割裂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人类的经济生活总是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发现、开采、开发和利用,自工业革命以来,依托能源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世界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则通过对全球资源的掠夺和占有,从而实现了现代化。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我国成为了世界煤炭、钢铁、铜消费第一大国和石油、电力消费第二大国,能源消费已占世界总量的13.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资源需求还将持续增加,资源储备将越来越少,能源资源战略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局的核心战略之一。

2、资源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发展

地球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供给能力有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统计资料表明,人口不足世界总人15%的发达国家,在200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近50%的化石资源。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世界正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促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强劲增长,石油和矿产品价格连创新高。我国煤、电、油、运瓶颈制约也再度出现,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铁矿石、石油、铜、氧化铝等进口大幅度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扬,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据预算,如果单位产值能耗不变,今后20年GDP实现翻两番,一次能源消耗将从13亿吨增加到52亿吨,这从现实诸多方面是无法保障的。

三、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对策

1、强化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强调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境优先政策,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银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保护好“绿水青山”,在生态建设方面为国家做贡献。

2、用循环经济力促GDP增长

经过工业革命以来近300年的消耗之后,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日进枯竭,因此人类必须寻求“新”的资源起点,“废物”正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绿色核算体系”来重新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中国人均资源少,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以沿长江城市企业为例,加大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其实就是减少了对水的污染,企业不能因为企业紧邻长江就可以无节制的用水。

3、科学规划引导,城乡互动,提升集约发展的综合节约效应

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确定城市总体项目等各项工作中,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编制“十一五”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提出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走集约化城市建设之路。二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互动共荣、集约发展。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和政策措施,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经济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统一性

尽量减少生活和生产在环境层面上的冲突,做好经济发展规划和环保的前瞻性和统一性,体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是一种新的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最佳结合。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摆在首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河流湖泊资源。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继续整治煤烟污染;加强汽车尾气达标排放检查;控制交通和建筑施工噪声;创建绿色环保文明社区。在农村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确保r产品基地环境安全。调整工业布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工业经济布局,把目前城市内存在的工业分散布局、重复布局、与居民点穿插布局等不合理布局现象造成的工业污染通过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的办法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