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

国民经济评估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1篇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有关情况。

一、“*”规划中期评估的基本情况

规划评估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对于从机制上保障规划目标、任务和相关工作措施落实具有重要作用。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本市“*”规划《纲要》以来,为加强规划落实,及时掌握进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建立了规划实施年度评估制度,并对20*年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20*年以来,根据国家相关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的要求,又组织开展了“*”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对“*”规划前半段,特别是奥运会前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题进行部署并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各区县、各部门认真按照要求,组织对本地区、本领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20*年上半年陆续完成了评估报告。在中期评估实施过程中,市人大财经委积极加强督导,围绕新农村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专题,先后多次组织安排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进行专题调研,对推动评估开展、保障评估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中期评估历时半年,经历了前期准备、专项评估、综合评估、专家论证和征求意见等阶段,形成了两份综合评估报告和82份专项评估报告,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规划实施两年来的情况。工作中我们注重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进行前期准备。及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评估的对象、方法、组织分工及时间进度安排,为中期评估的具体实施打好基础。提早进行工作安排,充分考虑20*年举办奥运会等特殊因素,3月初即启动了评估相关工作。搞好评估培训交流,先后举办4期政府部门和区县规划评估培训班,累计培训工作人员200多人次。加强规划评估理论方法研究,指导规划评估实践。

(二)多视角开展评估。为使评估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在评估方法上,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一方面组织区县和相关部门对本区县、本领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委托*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独立开展第三方评估,为《纲要》综合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二是传统评估方法和现代评估方法相结合。在运用对照比较等传统评估方法的同时,积极采用模型分析、公众调查等现代评估方法和手段。针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市民关注的问题,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市民问卷调查,了解市民的感受及评价。三是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力求评估的客观准确。

(三)突出评估重点。在评估内容上,重点围绕规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政策的制订实施等关键环节进行评估,突出搞好对《纲要》的综合评估,突出搞好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的评估,突出搞好对宏观环境变化较大领域的评估,使中期评估成为协调规划实施、促进规划落实的手段。

(四)广泛听取意见。中期评估报告初稿形成后,我们专门组织进行了专家评议,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充分听取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和市有关部门等各方面意见。对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总整理,使评估报告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二、规划实施的主要进展和成效

从中期评估结果看,“*”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成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得到落实,奥运会前预定完成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五年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很多方面比预想的要好。《纲要》42项主要指标,按年度进展分析,超过或达到中期时间进度要求的有39项,占全部指标的93%。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高于预期目标4个百分点;20*年达到9353.3亿元,人均GDP达到7654美元,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年—20*年年均增长27.4%,20*年完成1492.6亿元,20*年上半年增幅达到46.4%。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年为0.67吨标煤,比2005年下降10.97%,超过规划目标进度要求。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20*年为37.2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21.1%,已超过五年规划目标要求。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年下降到10.65万吨,比2005年减少0.95万吨,下降8.2%,完成规划目标的5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到15.17万吨,比2005年下降20.4%,已达到五年规划目标要求。

——城镇登记失业率,20*年为1.98%,20*年为1.84%,分别低于规划调控目标1.52和1.66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3%、92.6%、92.6%,达到规划目标进度要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20*年达到88.9%,超过五年规划目标3.9个百分点。

——中心城公共客运系统承担全市出行比例不断提高,20*年达到34.5%,超过规划目标进度要求。

——中心城污水处理率,20*年达到92%,超过五年规划目标2个百分点。

——中心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年达到99.87%,超过五年规划目标0.87个百分点。

——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持续大幅度提高,20*年达到53%,超过五年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

《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进展良好,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展。

两年来,坚持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着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狠抓节能降耗减排,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实现了速度、结构、效益和质量的协调统一。

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明显。20*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2.1%,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业加快发展,占服务业的比重达55%。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25.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8%,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高于工业平均增速,现代二工厂、首钢冷轧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经济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显著,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34.4%提高到36.5%,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类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城市经济最活跃的增长区域,一批特色街区和商务楼宇正在成为发展的新亮点。核心区、拓展区、新区和涵养区等四类功能区,在各项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态势。

节约降耗减排走在全国前列。以6.7%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13%的经济增长。积极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搬迁调整,大幅度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以退促降”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和新技术,抓好政府机构、工业等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行业节能。推进工程节水,加强监测计量和用水大户超定额加价管理,节约用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实施20类55项建设用地节地标准,较好地实现了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节约、环保宣传活动,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明显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数字音视频(AVS)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进入产业化阶段。以标准为纽带的产业联盟发展迅速,“长风联盟”、中国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取得明显效益,闪联标准成为全球首个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国家“*”重点建设的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6项落户*。启动“中关村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工程,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权转让试点,促进了多渠道融资体系的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已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技术交易市场更加活跃,2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为882.6亿元,比2005年增长103.2%,创新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二)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广大市民得到更多实惠。

两年来,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市民,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在一些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

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实施了22所名校办分校工程,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基础薄弱地区倾斜。职业教育活力不断增强,特色逐步显现;高等教育规模基本稳定,毛入学率达到57%,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着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及应急机制,大兴、房山、门头沟等10个远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相继启动;强化基层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已建成达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04个,完成规划目标的70%,基本上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城乡覆盖,方便了居民看病就医。继续实施文物保护工程,修缮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9处。推进公益性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进社区、进乡村,加强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普及,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劳动就业保持在高水平。把努力扩大就业作为重要调控目标,制定实施了零就业家庭帮扶计划、“三年百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产业转型地区就业促进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和就业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两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1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4万人,基本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达到11.2%和8.4%,均超过6%的规划预期目标。

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把推进社会保障广覆盖和提高保障水平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实施了“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并将城镇劳动年龄段内无业居民纳入制度覆盖范围,加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投入力度,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出台了本市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加快农村新型养老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适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等相关待遇及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城镇廉租住房等救助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应急救助,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福利状况不断改善。

(三)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速,供给能力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前两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11亿元,接近“十五”时期基础设施投资的总和。

交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大规模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新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86公里,地铁9号线、亦庄线等7条新线相继开工建设。京平高速、京津二通道等高速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78公里,提前两年实现“区区通高速”的规划目标。城市主干路新建51.2公里。建成两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首都机场扩建任务圆满完成。京津城际客运轨道正式运营。*南站投入使用。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行效率向前跨了一大步。

能源、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太阳宫等3个燃气电厂,供电能力提高36%,本地发电能力能够满足电力负荷需求的三分之一。建成陕京一线、二线天然气管线等工程,实施六环路天然气管线工程,新增管线350公里,输气能力提高近30%。曹妃甸液化天然气(LNG)等项目顺利推进,新增储油能力12万吨。新能源与能源新技术应用取得突破,延庆风能一期工程投产,太阳能、生物质能、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加快推广,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比2005年翻了一番。南水北调*段工程基本建成,京石应急段工程已建成通水。建成清河、北小河、吴家村等再生水厂,20*年全市年利用再生水4.9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4%。

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组织实施十二、十三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20*年3月1日起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更新淘汰老旧车辆2.74万辆。中心城20吨以下燃煤锅炉基本实现清洁能源改造和治理。高井、华能等4家电厂的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治理工程全部完成。工地、道路等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持续提高,20*年达到67.4%,比2005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年1月—8月进一步提高到73.4%。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完成人工造林2.44万公顷,建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15个万亩环城郊野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1.6%,分别比2005年提高1个和1.1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六环路内市属河湖治理,全市河流达标长度由2005年的45.3%提高到51%。对重点水污染源和企业污水排放实施深度治理。城八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2%,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47%,分别比2005年提高21.9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建成高安屯焚烧厂、南宫餐厨垃圾处理厂、怀柔庙城填埋场等一批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城八区和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7%和76.48%,分别比2005年提高4.7个和29.8个百分点。

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和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趋向好转。食品、药品抽验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四)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协调发展初见成效。

两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和政策倾斜力度,政府投资投向郊区的比重连续两年超过50%,统筹发展的机制初步建立。

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编制完成了10个远郊区县村庄体系规划和700个村庄规划。新建乡镇中心区及重要联络线道路273公里,自然村通油路471公里,基本实现了全市“村村通油路”。完成60万农民安全饮水工程,乡镇中心区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系统逐步建立。实施了10余项输变电工程,实现了每个区县拥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天然气供应延伸到怀柔、房山、昌平等新城和沿线中心镇,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农村能源供应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初步建成了“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完成了五环路以外全部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农村产业培育取得新的进展,京承高速路都市型农业走廊初步建成,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重点新城建设扎实起步。各新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全面完成。实施了交通联络线、区域医疗中心、集中供热和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新城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同时,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相关建设标准和推进措施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完善投资项目备案制与核准制,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管理办法、后评价办法等政策规章,基本实现了政府投资的“全过程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国有二、三级企业股份制改革改制面达到95%以上。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率先开征农业用水水资源费,试点实施了居民峰谷电价、供热计量收费,适时调整了公交票制票价。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成立了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公园管理中心,在园林、民政领域及海淀区开展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试点。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京港合作持续推进,与香港地铁合作的*地铁四号线特许经营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一批大型活动成功举办。新增9个国际友好城市。20*年进出口总额192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7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3.7%和43.6%。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58.5%和34.9%。利用外资整体水平提升,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203家投资*,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比重达到80.6%。

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合作扎实推进。京津二通道*段、京津城际轨道建成通车。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合作取得突破,联合实施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稻改旱”工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实现了潮河、白河旱季基本不断流。加大无偿援助力度,支持、内蒙古、新疆、巴东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建设完成4.4万套临时安置住房、2所临时学校,援建的广青路开工建设。社会各界齐献爱心,累计捐款捐物达21.3亿元,有力地支援了灾区人民。

(六)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首都城市国际形象显著提升。

经过七年的精心筹备,*奥运会、残奥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奥运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实现,促进了首都各项工作和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

奥运筹备工作圆满完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部按时按质竣工。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三大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各项保障服务措施和工作预案周密细致,管理运行体制转换平稳、衔接顺畅。开闭幕式精彩热烈,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形象。奥运赛事组织严密科学,赢得了国际奥委会、参会人员以及世界各国的一致赞誉。城市运行平稳有序,能源、基础设施和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正常,社会秩序良好,实现了赛事举办成功和运行服务保障的双胜利。*奥运会被誉为“真正的无与伦比”的一届奥运会。随着奥运会的举办,*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奥运文化遗产。

(七)规划实施机制初步建立,为保障规划落实提供了支撑。

两年来,着眼于促进“*”规划有效落实,在配套政策制订、重大项目实施、专项规划编制、年度计划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和实践,初步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重大政策制定取得明显进展。两年来共制定出台了70项相关政策、办法,在促进高端产业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以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重大项目实施进展良好。“*”规划共确定重点项目300个,规划投资总额8090亿元。截至20*年上半年,已完工项目151个,占总项目数的50.3%;在建项目98个,占32.7%,两者合计比重达到83%。实际完成投资约4760亿元,占规划投资总额的58.8%。重大项目实施进展符合规划进度要求。

规划衔接协调增强。加强专项规划落实,共实施了64个“*”市级专项规划,为《纲要》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注重搞好年度计划落实,把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措施等纳入年度发展计划,明确年度实施重点和要求,为规划《纲要》滚动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体上看,“*”前半期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等重大机遇,注重发挥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切实履行,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现“*”规划目标上迈出了一大步。两年来的发展效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肯定和认同。根据中期评估过程中委托中介机构所做的市民随机抽样调查,94%的受访者认为近两年来*市总体发展不低于“十五”期间发展水平,其中65%的市民认为好于“十五”时期。

三、规划实施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中期评估同时也反映出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发展阶段变化,一些新的情况尤为值得关注。

(一)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规模是首都城市发展始终面临的重要问题,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前两年,全市常住人口新增95万人,年均增量比“十五”时期多12.6万人。与此同时,人口区域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60%以上的新增人口仍然集聚在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快速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在全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加快向发达地区大城市转移和集聚;*作为首都,近年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比较充裕的就业机会,相对较高的公共福利,良好的生活服务环境以及优越的文化教育条件,对人口流动产生了很强的吸附效应。人口持续较快增长,进一步加大了我市资源环境和城市运行管理及公共服务的压力,对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正带来新的挑战。

(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20*年、20*年*市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0.9%、2.4%,总体保持稳定。但从20*年下半年以来,我市价格总水平出现了明显上涨。20*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1%,主要原因是国际价格上涨传导、国内需求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20*年以来世界市场上粮食、原油、铁矿石、煤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对国内经济运行带来多方面复杂影响。这一轮价格上涨带有全球性。从目前走势判断,今后一个时期价格总水平仍将高位运行。与此同时,由于价格机制不顺,能源、资源领域积累的价格矛盾日益突出,财政补贴的压力不断加大。价格上涨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未来价格调控的任务很重。

(三)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近两年来,在各项倾斜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本市城乡和区域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但由于历史和发展阶段的因素,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城市建设的重心仍然主要集中在城区,特别是中心区人口和功能过度集聚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带来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郊区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南城地区、生态涵养区和西南产业转型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一些局部地域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积累的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从根本上看,需要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政策和管理机制,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适应。

此外,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提升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谋求在新起点上的更好发展等,也面临新的要求。

四、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初步安排

随着奥运会的成功落幕,首都发展和“*”规划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十分关键的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变化,与规划初期已有很大不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等诸多因素变化,增加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能源运行趋紧,成本上涨压力加大,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进行新的调整。这些因素都将对全市发展产生复杂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广大人民群众对巩固奥运成果、推进科学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期待和要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按照“*”规划的预定部署,适时推进城市发展建设重心的战略调整和转移,实现奥运前后发展的平稳顺畅衔接;另一方面要积极适应宏观环境条件的新变化、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新发展”。总体判断,有规划前半期奠定的良好基础,通过全市共同努力,“*”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可以实现的。

“*”后半期,规划实施的总体考虑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弘扬奥运“三大理念”,积极推进发展重点的战略转移,更加注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发展活力提升,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运行管理能力增强,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革开放与加强自主创新,全面实现“*”规划目标,并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把奥运会成功举办作为促进首都发展的新起点,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与活力。

深度开发和利用奥运资源。充分发掘筹办奥运所形成的有形无形资产、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精心组织好后奥运经济推介会等重大活动,加快奥林匹克中心区功能开发和奥运文化遗产利用,吸引国内外体育、文化、会展、旅游等高端要素集聚,规划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展会,带动体育、会展、旅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加快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在继续推进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的同时,实施好丽泽金融商务区等新兴金融功能区和后台园区开发建设,扩展金融产业发展空间。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中关村软件园、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快速发展。把握中央企业总部扩张机遇,充分借助综合服务环境优势,引导境内外高端要素流入,促进总部经济集聚和楼宇经济发展。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深化中关村综合改革,建立起培育创新主体、促进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加快海外学人中心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攻关项目在*落地。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网三大试验网应用,促进新兴产业链培育。

保持投资消费的平稳较快增长。合理把握投资建设节奏和空间时序安排,有针对性地做好重大项目运作和投资促进,推动投资建设主战场由中心城向新城、南城、西部和新农村建设转移,确保投资平稳增长。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着力增加农民、企业职工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强消费拉动作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引导住房、汽车合理消费,扩大旅游、文化体育、时尚休闲等消费份额。

(二)继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切实抓好已经出台的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扩展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农村地区学生、城市困难学生、特殊教育学生的助学政策,落实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进一步健全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完善新农合补偿政策,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着力加强基层公共文体活动设施和社会养老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更好地满足基层广大群众的需要。

继续扩大就业。认真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继续加大对就业困难地区的政策扶植力度,做好首钢等调整搬迁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和产业调整地区就业工作。落实困难群体促进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和长效帮扶机制。实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提高农民就业水平。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就业水平。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以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以及职工最低工资等相关标准,保障广大市民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着重完善政策性保障住房机制和管理办法,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供应量,“*”后两年力争每年再开工建设8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努力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各项救助政策,关注边缘群体,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积极引导和促进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积极调控人口规模过快增长。遵循城镇化和市场规律,立足转变发展模式和加强城市自身管理,更多依靠经济、法律手段,疏导和减缓人口增长。推进城乡结合部产业转型,严格控制低端产业发展。依法强化对居住场所的常态化管理和市民化服务,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积极研究解决人口“新二元结构”相关问题。加强新城开发建设中的人口调控,探索区域人口调控考核试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建立健全人口动态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综合调控机制。

(三)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继续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加紧一批重大项目实施,提高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保障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

推进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启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实施,开工建设地铁14号线、7号线、15号线,使在建规模达到11条线270公里,力争每年都有一条轨道交通建成运营。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公共停车和换乘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强机动车总量控制,积极实施交通限行,适当提高中心城区停车收费标准,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市民理性选择交通出行方式,使广大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快捷通畅。

增强城市能源保障能力。制定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可持续的城市能源体系。深入推进与中央能源企业、兄弟省市战略合作,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能源工程,继续推广新能源和能源新技术,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确保能源安全供应。

构建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按照“外部开源,内部挖潜”的思路加强水资源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提升接收和使用能力。树立污水也是资源的理念,加大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力度,大力开发和利用再生水;实施雨水拦蓄工程,提升雨洪利用水平。

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效能。深入总结和推广奥运筹办期间城市运行管理经验,使之逐步规范化、长效化。充分发挥公众企业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

(四)科学推进新城建设实施。

建设新城是优化首都城市功能布局的重大举措。要坚持分阶段集中解决问题,优先外部交通联络建设,优先搞好生态环境,优先骨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优先实施近期重点建设区域开发,促进新城建设扎实有序进行。

加快外部交通联络线建设和骨干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实施亦庄线、大兴线等轨道交通工程,推进新城与中心城和新城之间快速联络线建设,基本形成新城外部交通联络系统和内部路网架构。实施新城集中供热工程,推进供热资源整合,到2010年前,使新城基本取消分散燃煤锅炉房,实现集中供热。完善新城的天然气骨架管网,新增管线200公里。加快新城污水处理设施新建配建,力争使每个新城拥有一个高品质的再生水厂。

推进新城生态环境建设。启动实施新城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工程,搞好新城绿化隔离和生态景观大道建设,到2010年,初步形成新城外部绿化带和内部绿化网架构,避免新城和中心城、新城和新城连成一片,将来“拆迁建绿”。

增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能力。完善名校办分校等政策机制,鼓励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转移,带动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疏解。推进一批功能性项目建设,实现每个重点新城有一个区域医疗中心、一个体育中心、一个多功能影剧院,较大幅度提升新城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新城资源节约利用。落实好新理念,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在新城全面推行雨污分流,建设城市雨水集蓄和利用系统;推行中水回用系统,推广节水器具设备的使用。适当提高新城建设的容积率,严格控制低密度住宅小区建设,有效利用地下空间。通过推行先进资源利用方式和技术手段,加强项目实施标准控制,使新城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明显高于中心城。同时,加强新城景观和建筑风格设计,培育特色新城。搞好土地投放调控,注重循序渐进、梯次实施和建设资金平衡。

(五)健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

着重完善区县功能定位,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安排和长效政策机制,促进农村和相对滞后地区加快发展。

继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要求,实施新农村和重点镇建设“双轮驱动”。进一步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动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旅游,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继续实施基础设施“五项工程”整体推进村建设,抓好“三起来”工程和村庄环境整治,完善公共设施管护机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强重点镇建设,分阶段集中解决交通联络、垃圾治理、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等设施问题,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集聚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持续发展。继续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放在首位,同时大力培育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防沙、保水、增绿、保障”为重点,继续实施宜林荒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提升生态资源质量。支持涵养区市级开发区建设,引导高端要素流入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历史文化古村落建设,培育发展沟域经济。落实好山区发展规划,搞好放射线和山区环线网络建设,建立起城区和生态涵养区便捷的通道。

加快南城和西南部产业转型地区发展。注重发挥重大项目、重点区域开发的带动作用,重大项目优先布局,规划项目优先实施,重点区域优先扶持。集中实施好一批带动性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引导社会资源配置。搞好丽泽金融商务区、首钢地区等重点区域的规划实施和开发建设,培育和发展高端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对产业转型的政策扶持,积极抓好棚户区改造、就业等民生问题,使之成为新*富有活力的地区。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落实好区县功能定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制订实施更有针对性、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着力完善财政、投资、土地等政策调控机制,推进各区域主导功能建设,规范开发建设秩序,优化重大项目布局,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巩固奥运环境治理成果,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建立生态文明长效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把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作为主要抓手,推动节能减排由“以退促降”为主向以“内涵促降”为主转变,注重从源头上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利益机制建设和市场引导,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把节能降耗逐步变成各经济主体的内在动力和自觉行为。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年度责任制,抓好政府机构、大型公建、耗能大户等重点领域节能。推广实施好一批节能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制定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相关激励政策,研究开发实用的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发展方式转变减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继续实施控制大气污染阶段性措施,推进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联动机制长效化,巩固绿色奥运成果。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坚决关闭排放不达标企业。推行“绿色施工”,继续严格控制工地扬尘污染。加快更新淘汰黄标车。全面推进城区平房煤改电,逐步消灭城乡结合部原煤散烧。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交通污染。

提升生态体系品质。着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万亩滨河森林公园等建设工程,搞好生态走廊建设,构建城市森林体系。继续完善绿化隔离带功能,拓展生态空间,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游憩场所。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强化水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打造优美城市水环境。

(七)加强经济运行调控。

保障煤电油运供给和安全运行。积极应对新一轮紧运行挑战,加强能源运行协调调度,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能源工程,加快主网主通道建设,不断完善配网,拓展电网外部通道,提高输电能力。推进唐山LNG项目建设,积极引入大唐煤制气,构建完善的天然气输配体系。推进成品油库整合,启动煤炭储运交易中心一期建设,建立适应首都需要的、安全平稳运行的能源储备体系。

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密切关注市场供求变动趋势,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与外埠农副产品供应地的战略合作,组织好货源调度。完善储备体系和应急机制,在鼓励企业增加商业储备的同时,适时调整政府储备规模,适度提高部分生活必需品的储备标准。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增强一级市场的集散功能,完善二三级市场配送体系,确保市场供应。健全生活必需品应急调控协调制度,加强市场动态监测,逐步建立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稳定供应的长效机制。

努力保持价格水平基本稳定。落实国家各项价格调控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民生价格,加强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监测、预警,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完善价格变动与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的联动协调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因价格变动而降低。加强市场监管,依法规范市场秩序。

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加强自然灾害规律和防灾机理研究,为科学预测、预防提供依据。强化灾害监测、预测能力建设,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和环境等监测站网,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预防的自动化水平。把依靠科技建立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纳入全市发展规划,将灾害预防知识纳入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市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

(八)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系统总结本市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深入推进体制改革,显著提高首都对外开放水平。

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市和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开展社会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推进国有一级企业战略重组,加快资产布局和结构调整。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推进科技进步、节约能源资源、维护社会公平的价格机制。积极申请和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着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继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更加注重引进管理、技术和智力,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节能环保、研发创新等重点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大企业总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转移。继续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服务体系,为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切实支持。

继续加强区域合作。落实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能源开发、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快一体化进程。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和对口支援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部署和要求,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实施好支援项目,同时搞好智力援助和产业合作。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价值链;项目评估;战略价值链分析;国民经济效应

1价值链和战略价值链分析方法

1.1价值链的概念

价值链——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的一切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项动态过程称为价值链(ValueChain)。

主要活动:(1)输入后勤——包括购买原材料、动力、燃料、部件等,对这些采购品进行接收、储存和分配、检查等管理。

(2)制造——将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的过程。

(3)输出后勤——将产成品转移到顾客手中的过程。

(4)营销——让顾客了解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涉及营销部门的全部活动。

(5)服务——提高或维持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涉及给顾客提供诸如装配、零部件、修理、维护保养、技术支持等活动及顾客投诉活动等。

辅助活动:(1)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开发和报酬等的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培养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

(2)研究与开发——产品研究与发展、流程改进、设备设计、计算机软件开发、电子交流系统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综合管理——财务会计、法律事务、安全保卫、构筑战略联盟以及与战略伙伴的关系管理等。

1.2战略价值链分析方法的概念

战略价值链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公司价值链成本的战略分析,明确企业的长期成本竞争态势的一种方法。

战略价值链分析,是从行业价值链、企业战略价值链和竞争对手战略价值链等三方面进行的。

(1)通过行业战略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行业战略价值链中的位置、现状与前景、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与分销商和顾客)的战略价值链关系,把握企业的成本态势。

(2)通过企业内部战略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单元战略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确定增值与不增值的链结和重构优化的成本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3)通过与竞争对手战略价值链的比较分析,了解竞争对手战略价值链,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相应的有竞争力的成本战略。

1.3行业价值链的分析

价值链分析的具体步骤有:

(1)确定行业价值链的构成要素。

行业价值链涉及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游供应商价值链和下游经销商价值链和用户价值链。

行业价值链的的全过程可用图表示如下:

供应商价值链——企业自身价值链——经销商价值链机用户价值链

行业价值链的构成会因行业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制造行业的价值链:金属矿山金属冶炼公司机械制造厂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服务业企业的价值链与制造业的价值链也有所不同。

(2)明确各构成要素的位置、成本和增值情况,调整或优化价值链结构。

在了解本企业目前在行业价值链中位置的基础上,需要对价值链成本和增值情况进行估算,研究是否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整合价值链中的有关构成要素,以取得成本竞争优势。

1.4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

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就是了解本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构成要素(单元价值链),确定对成本与增值是否有影响的基本价值链,以发现并消除容易带来高成本和不增值的链结(构成要素),从战略上调整和重构具有相对成本较低地位的、优化的企业内部价值链。

如果企业内部价值链上所有活动的累计成本小于竞争对手时,就具有了竞争的优势。

优化企业价值链的工作:适时生产系统、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或零缺陷管理、“外包”有些活动、改造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进节约成本的技术、简化产品设计、精简高成本活动的营运流程等。

2.投资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2.1投资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的必要性和原理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目标,需要短期内建设数目众多的项目,但受资源的约束,不可能百业俱兴。所以,最佳配置资源就成为最大可能的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关键所在。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直接目的是为了比较方案,筛选项目,最终是为了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投资资源。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益分析是从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工程项目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通过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计算项目未来的经济效益和费用,并按照社会折现率进行折现,继而计算出一系列经济指标,并根据“以最小费用去的最大效益”的基本要求作出分析和判断。

费用和效益的范围比财务效益分析中的成本和效益要广泛的多。项目的费用是因项目建设而使国民经济所付出的代价,包括项目本身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内部费用和外部费用两类。内部费用是指用影子价格计算的项目投入物的经济价值。外部费用是指社会为项目付出了代价,项目本身并不需要支付的那部分费用,即由于项目存在而使项目以外的主体所造成的全部损失。与之相应的,内部效益是指项目产出物用影子价格计算的经济价值。外部效益是指项目为社会所作的贡献,而项目本身并未得益的那部分效益,即由于项目存在而使项目以外的主体所享有的利益。

2.2内部与外部效益的鉴别与计量

内部效益包括三种形式:(1)项目投产后增加社会总供给量,是指由此而增加的国内最终消费品或中间产品。(2)项目投产后减少了其他相同的或类似企业的产量所带来的效益。(3)增加出口或减少近口所带来的效益。

外部效益包括两种形式:(1)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在一个地区建设一个技术先进的项目,会培养和造就数量众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些人才所带来的效益,大部分为本项目所吸收,但因为人才的流动、技术的交流,这些人才能给该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好处。(2)给上、下游企业带来的效益。项目的前联合后廉的效果,即项目对上、下游企业产生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项目投产后,使上下游企业闲置的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利用而增加的净效益。②项目投产后使上下游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了规模经济。特别是上游企业,因为为了满足虽有入物所增加的需要,不得不增加改种产品的供给,从而使其增加生产规模,达到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李苹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J].会计研究,1999,(1).

[2]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1997,(10).

[3]吴大军,王立国.项目评估[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3篇

从1953年我国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到2012年,我国已经制订并实施了10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来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从“十一五”开始,将计划改为规划。59年中,发展规划制定的战略思想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纯的经济计划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变革。为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使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将规划中期评估作为一种制度和惯例,成为规划和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规划中期评估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一、规划中期评估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规划评估的研究意义与重要性

国际上利用社会科学方法进行的评估研究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从发展历程上看,以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社会学家史蒂芬用实验设计方法对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社会计划”进行评估,从而使得政策评估开始步入较大规模的系统科学范畴。评估是一个系统过程,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来评估国家或组织完成目标的效率或影响力。中期评估可通过反馈,帮助国家或组织了解规划的实用性、效果和可持续性。中期评估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比较全面地对规划的阶段性实施结果和影响有一个清楚的评价,一方面可以用来总结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规划的下一步调整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2、欧盟经验借鉴

强化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三期”评估评价与评估已成为欧盟国家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要手段。欧盟形成了较为体系化的评估机制,主要针对与凝聚政策相关的规划进行评估。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欧盟的评估工作走过了从欧盟对其规划进行评估,到成员国承担对各自规划评估的责任,从前期和后期评估,到前期、中期、后期都进行评估(三期评估)的发展过程。强化成员国的评估责任,提高了其规划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中期评估工作,则可以发现规划执行中的问题,以便根据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对于规划目标等进行调整。通过后期评估,则能够“数量化”地反映规划或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确切的影响,从而为今后编制更加科学的规划提供了基础。

3、规划评估的主要内容

规划评估研究以科学研究方法为工具,主要内容涵盖从方案的设计到执行的整个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评估的对象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与计划,通常包括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和政策影响程度的评估;

评估的方法必须采取多元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类是社会指标、回归分析、民意调查等定量化方法;另一类则是专家评断法、田野调查法等定性化的方法;

评估者包括官方与第三方的评估者,前者如国会、行政部门特设委员会;后者如独立思想库、利益集团、政治家或大众传媒等;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完成情况,指标进展情况,规划实施工作,区域发展特色,主要发展成绩,主要问题障碍,基本经验总结,发展趋势展望,发展思路对策。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期评估的历史演变

1、“一五”——“九五”时期:以年度监测为主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同意李富春副总理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6年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检查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几项规定》。加强对“一五”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以期进一步加强对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并防止和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问题。1956年6月18日李富春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关于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发言,评估了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对一些缺点和错误进行改正。

此后基本形成惯例,每一年人大会议都会有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此外几乎每一个五年计划的开篇部分,都会简要的回顾上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但是,这些报告都不是专门的系统的评估报告。

2、“十五”时期:首次尝试官方中期评估

国家计委在总结“十五”计划编制经验时提出,我国已编制和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但在规划期的确定、规划编制主体、规划的性质与作用、规划编制程序、规划的、规划的评估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够规范的问题。下一步需要加强探索如何规范规划体系、规划性质、规划期、规划实施、规划评估与调整等重要内容。

为此,2003年,在“十五”计划实施过半的时候,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从的评估报告来看,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实验性的官方评估,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但在规划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3、“十一五”时期至今:依法进行中期评估

根据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二十一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实施的中期阶段,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规划经中期评估需要调整的,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方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国务院有关要求,国家发改委组织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自2008年下半年起,首次依法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工作,并聘请了第三方独立评估。其中,第三方独立评估是新增加的程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驻华办事处三家机构分别以各自的视角和独立的分析提交了评估报告,包括客观的批评意见,同时各自提出下一步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起草中期评估报告的重要参考,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集中各方意见,形成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上报国务员审核后,于2008年12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顺利获得通过。

三、我国开展规划中期评估的经验与不足

从经验方面来说,我国从“十五”时期才有正式的五年计划官方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经验相对缺乏,尚未形成成熟的评估方法,针对具有特定周期的政策议题或项目进行总体评价难度很大,往往为传统的阶段总结取而代之,而不是科学的评估报告。由于“五年规划”是一项很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国际通行的评估方法也很难直接照搬只具有部分借鉴和参考意义。

从重视程度来看,省一级政府对规划的重视和执行情况较好,基本上都在地方人大会议上做了关于中期评估的报告。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对规划定位的理解上有偏差。尤其是在一些市县一级的规划中,规划只是对上一级规划的“拷贝”。这样的规划,操作性和可行性有限。还有一些规划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带有地方领导的个人意愿,大而空以致根本无法实现,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虽然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因此,评估工作也难以起到实际效果。

从评估方情况来看,评估过程主要包括各部委组织对本部门的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地方各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第三方评估。“十一五”规划首次引入了第三方评估,充分体现公共政策实施评估的专业化、国际化。但是,第三方评估机构受聘于规划的制定者,这在独立性和客观性上会有所欠缺。

从评估效果来看,由于规划实施监测工作尚未启动,中期评估后发现问题进行纠偏,往往滞后于实际,无法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若不依法把年度的、即时的监测与中期评估结合起来,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规划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真实性,中期评估就可能演变成运动式工作,效果会打折扣。

“强化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三期”评估评价与评估已成为欧盟国家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要手段。”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民经济评价 核准制项目 流程

2004年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印发《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2004]20号),对投资体制改革提出如下要求: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其中,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应按国家有关要求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报送项目核准机关。

按要求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项目申报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建设用地和相关规划,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其中,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章节除了包含可研的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还有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内容。因此项目申请报告中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章节的撰写,离不开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1 国民经济评价方法

国民经济评价一般采用“有项目”情况和“无项目”情况对比的方法进行。通过“有无对比”法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运用影子价格估算各项费用和效益, 根据现金流量分析法,采用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指标进行定量评价。

2 国民经济评价流程

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数据来源于项目可研的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因此要想完成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首先需要有项目可研的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的支持,其次需要从国民经济角度对可研的投资估算进行调整,最后利用调整后的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数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项目可研的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做法本文不再说明,下文主要就投资估算的调整步骤和国民经济评价的操作过程展开叙述。

2.1调整项目的投资估算

可研投资估算的工程费由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建筑工程费三部分组成。国民经济评价需要将可研投资估算中的安装工程费划分为主材费和安装费,同时从建筑工程费中划分出主材费,即国民经济评价需要明确设备购置费、主材费(包括建筑工程费中的主材费)、安装费、剔除主材费的建筑工程费四部分各自的工程费用。将工程费按上述四部分进行划分,有利于从国民经济角度,剔除和调整工程费用。剔除和调整按上述要求重新汇总的工程费用的主要步骤:首先按影子价格对设备费和主材费进行调整,即完全按市场价格确定本项目的设备费、主材费;引进的设备材料,按引进国的市场价格和影子汇率调整人民币的价格。其次从调整过价格的设备费和主材费中剔除增值税,对于进口设备材料还应剔除进口关税,最后从经过上述调整和剔除后的工程费剔除营业税金。经过上述调整和剔除后的工程费用符合国民经济评价的要求。

其他费用中的土地费用,按照土地的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其他费用中除土地费用外的剩余费用,依据调整和剔除后的工程费用进行重新计取。

预备费按照文件规定以调整和剔除后的工程费和调整后的其他费作为基数重新计取。

建设期贷款利息是国民经济的内部转移,国民经济评价中的总投资应剔除建设期贷款利息。

由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现金并没有实际耗用国民经济资源,所以国民经济评价中的流动资金应从财务评价中的流动资金中剔除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现金,只保留存货。在调整后的流动资金基础上乘以30%作为铺地流动资金计入国民经济评价的总投资中。

2.2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将财务评价中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中每年的营业收入按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后放入国民经济评价中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项目直接效益估算调整表中。

将财务评价中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中每年的总成本费用中剔除折旧、摊销和财务费用,其他成本费用按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后放入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经营费用估算调整表。

确定项目每年的间接费用放入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项目间接费用估算表

确定项目每年的间接效益放入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项目间接效益估算表。

将调整和剔除后的建设投资放入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投资费用估算调整表中的建设投资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投资费用估算调整表中的建设期利息为零,流动资金为财务评价中的流动资金剔除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现金后的值。

通过上述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并根据社会折现率计算出净现值。用国民经济评价计算出的内部收益率与社会折现率进行比较,大于社会折现率表明项目可行。

2.3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说明

社会和经济效果分析中包含投资估算、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等。根据可研投资估算编制社会和经济效果分析中的投资估算章节,根据可研的财务评价编制编制社会和经济效果分析中的财务评价章节,根据调整后的投资估算和国民经济评价编制社会和经济效果分析中的国民经济评价章节的内容。

3 结束语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对于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或者市场价格不能反映真实的资源稀缺程度的项目,仅进行财务评价往往不能真实的反映资源的消耗和收益,或者从财务上看是不可行的,但从整个国民经济看是必要的,因此必选从全社会角度出发评价该类项目是否可行。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府绩效;政府职能;科学发展观

一、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内涵

(一)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界定

为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所谓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是指对政府行为产生的政绩和效果进行评估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定,评估机制的运用,评估方式的选择,评估制度的制定等内容。

(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影响因素

1.政府的性质。政府性质不同,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以为资产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的绩效为中心,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要以为人民服务的绩效为中心。

2.经济体制的类型。经济体制类型不同,决定了政府职能范畴不同,从而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不同。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对企业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政府的绩效就由政府对企业集中统一管理的绩效决定,并由此形成了一整套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只管应该管又管得好的事,如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履行宏观调控职能,把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市场,把该管的事管好,并适应新情况,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强管理。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对原有评估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3.官员的政绩观。政绩观是衡量政府绩效的标准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官员的政绩观不同,对政府绩效衡量的标准就会不同,对政绩效果的评价标准也会不同,从而在一定政绩观指导下建立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也就不同。在传统政绩观指导下,政府绩效评估是以社会总产值或GDP的增长速度为中心的,忽视了为获得一定社会总产值或GDP支付的物质消耗,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的代价。在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新的政绩观指导下,政府绩效评估是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政府绩效评估不仅要重视政府行为对GDP增长速度的影响,更要重视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不仅要重视政府行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要重视政府行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要重视政府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要重视政府行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因此,能否建立起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关键在于是否树立了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的政绩观[1].

二、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弊端

(一)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定不科学,阻碍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职能主要表现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杜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国有资产管理上。但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着重强调GDP增长率,即使推出绿色GDP,还是由于评价指标过于狭窄,仍过多强调经济指标,不能全面考核政府行使其他职能的绩效,从而不能对政府职能转变起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职能转变。

(二)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法制不健全,减弱绩效评估机制的作用

政府绩效评估,是激励政府提高绩效的机制。但现行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制化程度不高,表现在评估标准、评估原则、评估流程、评估时限、评估机构等方面,几乎都是基于政府本身需要而定,没有制度性、法规性规定,随意性大。例如评估时限的确定就很随意,往往在出现大的问题(SARS流行、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等)时,才对政府绩效进行“运动式”评估,没有制度化、法律化、战略性的规定,使绩效评估流于形式。有些绩效评估甚至创造了一些人收受礼品、收受贿赂的机会。缺乏制度化、法制化的绩效评估,权威性、制约性不强,不能充分发挥绩效评估促进政府绩效提高的机制的作用。

(三)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流程不完整,阻碍政府绩效的提高

政府绩效评估的完整流程应该是:明确价值取向——设定指标体系——确定评估主体——收集相关信息——得出评估结果——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方案——收集相关信息,由此循环往复。但是,现行政府政绩评估流程,只重形式,不重结果,往往只循流程在形式上走一遍,写出评估报告,就算过关,造成评估中形式主义盛行,走过场[2].即使评估中采用了虚假信息,得出了错误的评估结论,一般也不会追究责任,因为相关职能部门只看报告做的好就可以了,评估考核单位也不归他管。这种轻“结果”的评估方式使评估流程的环节残缺不全,不可能对政府绩效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更谈不上促进政府绩效的改善与提高。

(四)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单一,难以提高人民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

评估政府绩效的根本标准,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绩效的满意程度。但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单一,多是政府内部评估,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就是在政府内部评估上,大多也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职能部门的自我评估较少。即使有时也让“公民评议政府”,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政府行为缺乏公开性、透明性,人民群众也不可能对政府绩效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从而使政府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权力运用上失去群众监督,由此产生严重的腐败现象。特别是第三方评估即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评估机构的评估,更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使政府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大打折扣。由于评估主体中缺乏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的评估,难以提高人民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

三、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一)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这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入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1].

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都要由政府领导,组织实施。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对政府行为产生导向性作用,因此,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具体表现在:

第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原有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在绩效标准设定上,片面强调GDP增长速度,将发展是硬道理变为发展速度是硬道理,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忽视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果,必然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引起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不能平隐较快发展。要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改革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第二,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原有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在对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上,重视政府领导经济增长的考核,如将GDP增长率,引进外资项目和金额增长率、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等作为考核政府绩效的指标,而忽视对政府运用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调控能力的考核;在对政府绩效评估方式上,重视对政府行为即期绩效的考核,忽视对政府行为远期绩效的考核;在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上,以即期绩效和上级领导的好恶作为干部升迁的依据,忽视将远期绩效和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干部升迁的依据,结果造成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政绩工程”、“亮丽工程”、“形象工程”,特别是造成各地低层次重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进而造成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党和政府必须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保证经济协调发展,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

第三,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要求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但是,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只重视“绩”的考核,忽视“效”的考核,在这种评估体制的导向下,政府在经济决策中,只重视产出,忽视投入;为了产出,不计成本,不顾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税。要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第四,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在绩效评估形式上过于单一,主要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绩效的评估,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群众和专门评估机构对政府绩效的评估,使政府行为在颇大程度上失去人民群众的监督,不能在评估制度上保障政府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放在首位。因此,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必须改革政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二)它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要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缺乏政府行为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绩效评估,政府行为对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保障义务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影响的绩效评估,没有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对强化政府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责任,不能起到导向性作用。因此,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

(三)它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要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这些任务,必须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因此,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进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

四、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的对策

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为达此目标,应有以下对策:

(一)按政府职能转变原则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评估指标体系,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以后,政府职能应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以这四项基本职能履行的绩效为中心进行设计,还要特别重视评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二)按群众满意原则确定评估标准。政府绩效评估标准,是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解决在评什么明确以后,以什么标准来评的问题。我国在确定了科学发展观和与它相适应的政绩观以后,将人民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评估标准,不仅容易达成共识,而且容易操作。特别是对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如社会管理绩效、公共服务绩效等,更要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来衡量。

(三)按法制化原则健全评估制度和法规。为了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应该通过全国人大制定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法规,例如,规定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衡量标准以及评估方式,评估结果的使用,对政府及其主要成员绩效好坏的奖惩办法等,以克服形式主义,使政府绩效评估纳人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四)按效率性原则发挥评估机制的作用。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行为的人民满意程度。为达此目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导向机制、纠偏机制的作用。为此,必须将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与政府组成人员的职务晋升、生活待遇、社会荣誉等挂起钩来,通过政府绩效评估,激励政府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能,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促进安定团结和社会和谐,使人民得到切实利益。引导他们主动地放弃不应当履行的职能,纠正他们在履行职能过程中的各种偏差,如克服,钱权交易,行贿受贿等行为。

(五)按公正性、准确性原则完善评估形式。在进一步搞好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加强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切实开展人民群众和专门评估机构对政府绩效的评估,将四种评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并以人民群众对政府绩效评估为主。

参考文献:

[1]李培林,等。构建中国发展型的社会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4,(6):4—14.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6篇

关键词:政府绩效;政府职能;科学发展观

一、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内涵

(一)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界定

为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所谓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是指对政府行为产生的政绩和效果进行评估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定,评估机制的运用,评估方式的选择,评估制度的制定等内容。

(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影响因素

1.政府的性质。政府性质不同,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以为资产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的绩效为中心,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要以为人民服务的绩效为中心。

2.经济体制的类型。经济体制类型不同,决定了政府职能范畴不同,从而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不同。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对企业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政府的绩效就由政府对企业集中统一管理的绩效决定,并由此形成了一整套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只管应该管又管得好的事,如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履行宏观调控职能,把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市场,把该管的事管好,并适应新情况,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强管理。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对原有评估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3.官员的政绩观。政绩观是衡量政府绩效的标准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官员的政绩观不同,对政府绩效衡量的标准就会不同,对政绩效果的评价标准也会不同,从而在一定政绩观指导下建立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也就不同。在传统政绩观指导下,政府绩效评估是以社会总产值或GDP的增长速度为中心的,忽视了为获得一定社会总产值或GDP支付的物质消耗,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的代价。在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新的政绩观指导下,政府绩效评估是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政府绩效评估不仅要重视政府行为对GDP增长速度的影响,更要重视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不仅要重视政府行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要重视政府行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要重视政府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要重视政府行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因此,能否建立起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关键在于是否树立了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的政绩观[1].

二、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弊端

(一)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定不科学,阻碍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职能主要表现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杜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国有资产管理上。但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着重强调GDP增长率,即使推出绿色GDP,还是由于评价指标过于狭窄,仍过多强调经济指标,不能全面考核政府行使其他职能的绩效,从而不能对政府职能转变起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职能转变。

(二)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法制不健全,减弱绩效评估机制的作用

政府绩效评估,是激励政府提高绩效的机制。但现行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制化程度不高,表现在评估标准、评估原则、评估流程、评估时限、评估机构等方面,几乎都是基于政府本身需要而定,没有制度性、法规性规定,随意性大。例如评估时限的确定就很随意,往往在出现大的问题(SARS流行、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等)时,才对政府绩效进行“运动式”评估,没有制度化、法律化、战略性的规定,使绩效评估流于形式。有些绩效评估甚至创造了一些人收受礼品、收受贿赂的机会。缺乏制度化、法制化的绩效评估,权威性、制约性不强,不能充分发挥绩效评估促进政府绩效提高的机制的作用。

(三)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流程不完整,阻碍政府绩效的提高

政府绩效评估的完整流程应该是:明确价值取向——设定指标体系——确定评估主体——收集相关信息——得出评估结果——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方案——收集相关信息,由此循环往复。但是,现行政府政绩评估流程,只重形式,不重结果,往往只循流程在形式上走一遍,写出评估报告,就算过关,造成评估中形式主义盛行,走过场[2].即使评估中采用了虚假信息,得出了错误的评估结论,一般也不会追究责任,因为相关职能部门只看报告做的好就可以了,评估考核单位也不归他管。这种轻“结果”的评估方式使评估流程的环节残缺不全,不可能对政府绩效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更谈不上促进政府绩效的改善与提高。

(四)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单一,难以提高人民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

评估政府绩效的根本标准,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绩效的满意程度。但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单一,多是政府内部评估,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就是在政府内部评估上,大多也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职能部门的自我评估较少。即使有时也让“公民评议政府”,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政府行为缺乏公开性、透明性,人民群众也不可能对政府绩效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从而使政府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权力运用上失去群众监督,由此产生严重的腐败现象。特别是第三方评估即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评估机构的评估,更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使政府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大打折扣。由于评估主体中缺乏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的评估,难以提高人民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

三、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一)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这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入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1].

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都要由政府领导,组织实施。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对政府行为产生导向性作用,因此,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具体表现在:

第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原有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在绩效标准设定上,片面强调GDP增长速度,将发展是硬道理变为发展速度是硬道理,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忽视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果,必然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引起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不能平隐较快发展。要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改革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第二,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原有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在对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上,重视政府领导经济增长的考核,如将GDP增长率,引进外资项目和金额增长率、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等作为考核政府绩效的指标,而忽视对政府运用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调控能力的考核;在对政府绩效评估方式上,重视对政府行为即期绩效的考核,忽视对政府行为远期绩效的考核;在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上,以即期绩效和上级领导的好恶作为干部升迁的依据,忽视将远期绩效和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干部升迁的依据,结果造成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政绩工程”、“亮丽工程”、“形象工程”,特别是造成各地低层次重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进而造成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党和政府必须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保证经济协调发展,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第三,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要求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但是,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只重视“绩”的考核,忽视“效”的考核,在这种评估体制的导向下,政府在经济决策中,只重视产出,忽视投入;为了产出,不计成本,不顾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税。要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第四,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在绩效评估形式上过于单一,主要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绩效的评估,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群众和专门评估机构对政府绩效的评估,使政府行为在颇大程度上失去人民群众的监督,不能在评估制度上保障政府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放在首位。因此,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必须改革政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二)它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要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缺乏政府行为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绩效评估,政府行为对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保障义务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影响的绩效评估,没有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对强化政府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责任,不能起到导向性作用。因此,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

(三)它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要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这些任务,必须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因此,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进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

四、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的对策

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为达此目标,应有以下对策:

(一)按政府职能转变原则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评估指标体系,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以后,政府职能应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以这四项基本职能履行的绩效为中心进行设计,还要特别重视评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二)按群众满意原则确定评估标准。政府绩效评估标准,是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解决在评什么明确以后,以什么标准来评的问题。我国在确定了科学发展观和与它相适应的政绩观以后,将人民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评估标准,不仅容易达成共识,而且容易操作。特别是对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如社会管理绩效、公共服务绩效等,更要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来衡量。

(三)按法制化原则健全评估制度和法规。为了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应该通过全国人大制定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法规,例如,规定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衡量标准以及评估方式,评估结果的使用,对政府及其主要成员绩效好坏的奖惩办法等,以克服形式主义,使政府绩效评估纳人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四)按效率性原则发挥评估机制的作用。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行为的人民满意程度。为达此目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导向机制、纠偏机制的作用。为此,必须将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与政府组成人员的职务晋升、生活待遇、社会荣誉等挂起钩来,通过政府绩效评估,激励政府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能,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促进安定团结和社会和谐,使人民得到切实利益。引导他们主动地放弃不应当履行的职能,纠正他们在履行职能过程中的各种偏差,如克服,钱权交易,行贿受贿等行为。

(五)按公正性、准确性原则完善评估形式。在进一步搞好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加强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切实开展人民群众和专门评估机构对政府绩效的评估,将四种评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并以人民群众对政府绩效评估为主。

参考文献:

[1]李培林,等。构建中国发展型的社会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4,(6):4—14.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7篇

一、重要意义

(一)做好《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把握世情国情的重要手段

客观评价《纲要》发展目标、战略任务、政策举措的落实情况,从而掌握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发展的影响,掌握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情况,为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二)做好《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挖掘矛盾问题的重要途径

准确判断《纲要》实施不足之处及内在原因,从而找出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找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分析不足,为制定针对性政策举措打下基础。

(三)做好《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明确政策导向的重要前提

全面把握《纲要》实施的总体情况,从而在长期发展政策框架内制定短期调控政策,在五年目标框架内制定短期计划目标,针对发展的新需要和出现的新问题制定对策,为推动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全面性

《纲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需要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的评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执行不力之处。

(二)突出针对性

在全面评估《纲要》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重要领域开展深入评估,紧扣主题主线大方向的执行情况,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约束性指标实现情况、科技创新等核心战略的完成情况以及政府履行职责的情况。

(三)突出定量性

《纲要》评估要把定量和定性结合起来,尽量使用统计数字说明情况,采用量化指标体系,使用规范统计数据,运用科学计算方法,形成量化评估结果。同时,也要使用文字说明思想、理念和政策。

(四)突出阶段性

《纲要》是对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进行安排,期间国内外宏观环境可能出现大的变化,《纲要》实施也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要摸透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长远发展任务结合起来。

三、评估内容

(一)主题主线

《纲要》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对科学发展推进情况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是中期评估的核心内容。

(二)发展目标

对24个主要指标特别是12个约束性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指标实现的进度和未来走势。其中,对各方面普遍关注的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耕地保有量、森林增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国总人口等目标,进行重点分析。

(三)重点任务

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等战略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取得的成效及问题。其中,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重大政策导向,进行重点分析。

(四)政策建议

根据《纲要》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和大国之间关系的新局势,研究提出“十二五”后半期进一步推动《纲要》实施的对策措施,以及未来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

四、评估方法

评估工作应当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组织,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个方面的作用。

(一)地方评估

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地区《纲要》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报送省级人民政府,抄报发展改革部门。同时,加强对地区实施国家《纲要》的评估,依据发展改革部门制定的国家《纲要》实施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以及负责部门的单项指标考核方法,形成以各地区总分值为基础的2011年和2012年年度考核报告,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此外,将中央地方巡视组、转方式监督检查小组工作成果作为评估地方工作的重要参考。

(二)部门评估

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以及《国务院关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的要求,对各部门实施国家《纲要》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报送发展改革部门。同时,制定“十二五”时期部级专项规划尤其是重点专项规划的部门,应当对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抄报发展改革部门。

(三)外部评估

组织第三方评估,发展改革部门委托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国际组织独立开展第三方评估,提出体现独立观点的客观性评价报告,报告摘要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组织专家评估,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对总体评估报告进行咨询论证,论证意见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此外组织国内外政界学界人员,举办每年一次的《纲要》实施情况评价高级别研讨会,听取各方面专家建议。组织公众评估,发展改革部门委托相关机构设计《纲要》实施情况调查问卷,面向专家、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开展社会调查,调查报告摘要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

(四)总体评估

发展改革部门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分别召开各地区、各部门评估座谈会,选择若干代表性省份开展实地调研,选择若干重要领域开展部际联合专题调研,组织部门内司局开展负责领域评估,提出总体评估报告。将总体评估报告及各附件报送国务院审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重要参考,制定2014年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

(五)评估结果

总体评估报告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发送各地区、各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编撰总体评估报告及各附件、地区评估报告、专项规划评估报告及有关调研报告,出版发行中期评估书籍,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释放政策信号。

五、能力建设

在做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的同时,应当注重加强我国规划评估能力建设。

(一)建立评价机构

要鼓励发展市场化的专业评价机构,由发展改革部门发放规划评价机构资质认证,建立全国统一的规划评价机构库和专家库,评价机构组织专家组开展受委托的评价工作。同时,在现有科研事业单位如中科院、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院中设立评价部门,长期稳定地从事评价研究工作和监测工作。

(二)培养评价人员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政府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政府绩效评估,是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和发展的热点之一。目前,我国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估,关键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实现政府管理的创新,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1 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在统一

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政府绩效评估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机关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根据管理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为尺度,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划分和评价的活动,由此可见,可续发展观和政府绩效评估两者之间存在着契合,两者相辅相成。

1.1 科学发展观是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理论前提

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绩效本质上是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绩效评价标准和确立评价指标都以发展观和政绩观为基础。[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政府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科学的发展观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导向,为最终科学地确定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各部分指标权重的设计与安排提供了理论依据。(2)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政府绩效评估由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评价模式发展到内容丰富多样的综合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模式的转变。(3)科学发展观影响了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坚持以“以人为本”、“群众看待政绩”、“四位一体”综合考评,为此,必然要求改变以官方和上级评估为主的评价体制和标准,转而向社会大众参与的多重绩效评估体制的转变,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正确把握共产党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1.2 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为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确定提供制度保障

科学实施政府绩效管理,以绩效管理设置的指标来推动行政体制的改革,可以进一步促进政府自身建设,推动地方政府的创新、提高地方政府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地方政府创造更多的公共价值,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1]政府绩效评估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实践,为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确定提供制度保障。具体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政府行为。政府绩效评估为政府和公众监督政府提供了准则,有利于实现政府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的自律与他律的结合。(2)提高政府绩效。运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来判断政绩,才能引导政府各类成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施政绩效。(3)改善政府形象。政府绩效评估既是向公众展示其工作成效,同时是政府听取公众对政府批评和建议的渠道。从而树立正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用的良好形象。(4)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科学、公正、客观、公平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还可以调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公民也才能够从政府那里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

2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评价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地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公民法律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政府绩效越来越关注,要求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学术界,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的传播,政府绩效评估早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目前,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领域。但由于政府的活动领域和政府活动的影响都极具广泛性,相关的影响因素众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极其困难,所取得的进步也相当缓慢和有限,因此,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管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上都存在着不足。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初步改变了以前的评估指标宏观抽象、结构单一的缺陷,政府绩效评估指标逐步走向科学化、全面化、具体化、综合化。具体体现在:

(1)政府经济评估指标由单一经济指标逐步转变为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多元综合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政府工作成绩的考核曾长期集中于经济发展指标,各地gdp崇拜之风盛行,经济发展成为官员政绩评价和职位提升的主要(或唯一)依据。这种用单一经济指标评估政府绩效的方法带来了诸多弊端。二是专注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

(2)政府绩效指标由单一的现状考核指标转变为同时重视政府发展潜力指标。现状考核指标只是考核政府已经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绩,而发展潜力指标则关注未来政府能力的发展前景。比如在国家人事部《

3.2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绩效领域的确定和绩效指标的具体设计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性、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它体现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是测量政府绩效的标尺,因此,应充分反映政府的职能和行为目标。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围绕建构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已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出了一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这些设计有共性,也有差异,反映了指标设计者所持有的不同的视角和价值取向。

(1)绩效领域(一级指标)的确定。由于政府活动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政府绩效也必然体现为政府在这些领域中所发挥的功能。确定在哪些领域测量政府绩效反映了绩效指标设计者对政府所应该发挥功能的领域的基本看法。

虽然人们对政府绩效领域的识别和认定的看法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共性还是主要的。从总的来说,政府绩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由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构成。具体说政府绩效领域包括:依法行政、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公开公平公正性、开放性、经济性等指标。从以上绩效领域可以看出,政府绩效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基本方面。此外,政府绩效指标应把行政成本列入绩效评估指标范畴,即应该包含公共资源耗费指标,目前应该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低碳经济作为指标体系之一。目前大多数学者把经济发展纳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但又在政府绩效考核时取消gdp指标,而把公众的满意原则和效率原则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尤其是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语境下更应该如此。

(2)绩效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具体设计。绩效领域确定之后,具体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便成为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关键,关系到绩效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公平性和适用性。

绩效指标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绩效领域(一级指标)的不同,还体现为在相同的绩效领域人们所设计的绩效指标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反映了人们关注焦点的差异和对不同指标重要性认识的差异。比如在经济发展领域,崔述强等人认为,其指标要素有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非公经济比重、社会投资比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居民人均收入、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等七个方面;彭国甫等人认为,经济绩效可以通过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平、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及水平、通货膨胀率抑制情况、就业率等指标体现出来;范柏乃则把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原材料消耗强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能耗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

在其他的绩效领域,人们所确定的具体指标和分配的指标权重也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在相同的绩效领域采用不同的绩效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肯定是不同的。因此,人们试图寻找最佳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但这种努力并不能使人们达到认识上的一致。由于政府绩效评估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人们的认知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人们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上观点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也许,正是由于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上存在着这种多样性差异,人们才可能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进而获得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更全面和更科学的认识。

3.3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在内容、重点选择、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绩效评估程序、方法、绩效评估结果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国政府绩效管理问题还比较突出,绩效评估分散在多种管理机制中、评估内容和侧重点差别很大、评估程序和方法不一致、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评估标准,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今后,进一步推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政府职能研究,准确定位政府在社会各领域的功能。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并不是要求政府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而是推动政府做好自身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既不能逃避职责,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因此,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确定必须依据政府职能,既不能忽略某些职责,也要避免运用政府职能以外的指标来评估政府绩效水平。

(2)建立政府行为与经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模型,明确政府活动与经济社会成就之间的对应关系。政府行为与经济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些经济社会进步主要是由政府行为所致,而有的情况下政府只在其中起到很微小的作用。在前一种情况下,用这种经济社会进步作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尚不为过,但在后一种情况下,却会导致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偏离实际情况。比如,许多学者都把“劳动生产率”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之一,虽然劳动生产率与政府效率有一定关系,但与企业的规模、企业所在的行业领域、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等存在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接把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为判断政府绩效水平提升的依据,而应具体分析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真实根源。

(3)加强行政成本研究,把行政成本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绩效是对投入、产出、效果三要素综合评定的结果,缺一不可。对于政府绩效而言,投入就是指政府成本。由于政府的公共性特征,政府投入的成本一般都来自政府无偿收取的税收,因此,政府很少具有成本意识。研究政府成本,不仅要研究政府的行政运行成本,还要研究政府资金投入的领域和资金分配结构,这对于正确分析政府在社会各领域的功能至关重要;研究政府成本,不仅要研究政府自身所投入的成本,还要研究政府行为所导致的其他社会主体成本的增加。

(4)关注政府对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责任,把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把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范畴,而在于如何评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正确评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首先要求正确认识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包括正确认识它们的含义和它们的功能。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体现在公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因此,评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还需要在各领域确定合适的可测评的具体指标以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程度。

(5)把政务公开以及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政府是公民的政府,政府必须服务于公民并设法赢得公民的支持。政务公开是政府获得公民信任的前提,因为只有政务公开,公民才能有效地监督政府,也才能够从政府那里获得及时和优质的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体现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政府服务于公民,公民参与政府过程。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最终体现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彭强,实施政府绩效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eb/ol].cn.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政府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政府绩效评估,是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和发展的热点之一。目前,我国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估,关键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实现政府管理的创新,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1 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在统一

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政府绩效评估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机关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根据管理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为尺度,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划分和评价的活动,由此可见,可续发展观和政府绩效评估两者之间存在着契合,两者相辅相成。

1.1 科学发展观是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理论前提

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绩效本质上是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绩效评价标准和确立评价指标都以发展观和政绩观为基础。[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政府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科学的发展观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导向,为最终科学地确定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各部分指标权重的设计与安排提供了理论依据。(2)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政府绩效评估由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评价模式发展到内容丰富多样的综合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模式的转变。(3)科学发展观影响了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坚持以“以人为本”、“群众看待政绩”、“四位一体”综合考评,为此,必然要求改变以官方和上级评估为主的评价体制和标准,转而向社会大众参与的多重绩效评估体制的转变,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正确把握共产党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1.2 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为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确定提供制度保障

科学实施政府绩效管理,以绩效管理设置的指标来推动行政体制的改革,可以进一步促进政府自身建设,推动地方政府的创新、提高地方政府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地方政府创造更多的公共价值,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1]政府绩效评估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实践,为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确定提供制度保障。具体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政府行为。政府绩效评估为政府和公众监督政府提供了准则,有利于实现政府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的自律与他律的结合。(2)提高政府绩效。运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来判断政绩,才能引导政府各类成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施政绩效。(3)改善政府形象。政府绩效评估既是向公众展示其工作成效,同时是政府听取公众对政府批评和建议的渠道。从而树立正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用的良好形象。(4)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科学、公正、客观、公平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还可以调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公民也才能够从政府那里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

2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评价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地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公民法律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政府绩效越来越关注,要求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学术界,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的传播,政府绩效评估早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目前,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领域。但由于政府的活动领域和政府活动的影响都极具广泛性,相关的影响因素众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极其困难,所取得的进步也相当缓慢和有限,因此,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管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上都存在着不足。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初步改变了以前的评估指标宏观抽象、结构单一的缺陷,政府绩效评估指标逐步走向科学化、全面化、具体化、综合化。具体体现在:

(1)政府经济评估指标由单一经济指标逐步转变为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多元综合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政府工作成绩的考核曾长期集中于经济发展指标,各地gdp崇拜之风盛行,经济发展成为官员政绩评价和职位提升的主要(或唯一)依据。这种用单一经济指标评估政府绩效的方法带来了诸多弊端。二是专注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

(2)政府绩效指标由单一的现状考核指标转变为同时重视政府发展潜力指标。现状考核指标只是考核政府已经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绩,而发展潜力指标则关注未来政府能力的发展前景。比如在国家人事部《

3.2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绩效领域的确定和绩效指标的具体设计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性、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它体现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是测量政府绩效的标尺,因此,应充分反映政府的职能和行为目标。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围绕建构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已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出了一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这些设计有共性,也有差异,反映了指标设计者所持有的不同的视角和价值取向。

(1)绩效领域(一级指标)的确定。由于政府活动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政府绩效也必然体现为政府在这些领域中所发挥的功能。确定在哪些领域测量政府绩效反映了绩效指标设计者对政府所应该发挥功能的领域的基本看法。

虽然人们对政府绩效领域的识别和认定的看法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共性还是主要的。从总的来说,政府绩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由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构成。具体说政府绩效领域包括:依法行政、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公开公平公正性、开放性、经济性等指标。从以上绩效领域可以看出,政府绩效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基本方面。此外,政府绩效指标应把行政成本列入绩效评估指标范畴,即应该包含公共资源耗费指标,目前应该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低碳经济作为指标体系之一。目前大多数学者把经济发展纳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但又在政府绩效考核时取消gdp指标,而把公众的满意原则和效率原则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尤其是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语境下更应该如此。

(2)绩效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具体设计。绩效领域确定之后,具体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便成为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关键,关系到绩效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公平性和适用性。

绩效指标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绩效领域(一级指标)的不同,还体现为在相同的绩效领域人们所设计的绩效指标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反映了人们关注焦点的差异和对不同指标重要性认识的差异。比如在经济发展领域,崔述强等人认为,其指标要素有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非公经济比重、社会投资比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居民人均收入、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等七个方面;彭国甫等人认为,经济绩效可以通过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平、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及水平、通货膨胀率抑制情况、就业率等指标体现出来;范柏乃则把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原材料消耗强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能耗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

在其他的绩效领域,人们所确定的具体指标和分配的指标权重也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在相同的绩效领域采用不同的绩效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肯定是不同的。因此,人们试图寻找最佳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但这种努力并不能使人们达到认识上的一致。由于政府绩效评估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人们的认知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人们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上观点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也许,正是由于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上存在着这种多样性差异,人们才可能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进而获得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更全面和更科学的认识。

3.3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在内容、重点选择、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绩效评估程序、方法、绩效评估结果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国政府绩效管理问题还比较突出,绩效评估分散在多种管理机制中、评估内容和侧重点差别很大、评估程序和方法不一致、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评估标准,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今后,进一步推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政府职能研究,准确定位政府在社会各领域的功能。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并不是要求政府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而是推动政府做好自身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既不能逃避职责,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因此,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确定必须依据政府职能,既不能忽略某些职责,也要避免运用政府职能以外的指标来评估政府绩效水平。

(2)建立政府行为与经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模型,明确政府活动与经济社会成就之间的对应关系。政府行为与经济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些经济社会进步主要是由政府行为所致,而有的情况下政府只在其中起到很微小的作用。在前一种情况下,用这种经济社会进步作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尚不为过,但在后一种情况下,却会导致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偏离实际情况。比如,许多学者都把“劳动生产率”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之一,虽然劳动生产率与政府效率有一定关系,但与企业的规模、企业所在的行业领域、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等存在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接把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为判断政府绩效水平提升的依据,而应具体分析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真实根源。

(3)加强行政成本研究,把行政成本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绩效是对投入、产出、效果三要素综合评定的结果,缺一不可。对于政府绩效而言,投入就是指政府成本。由于政府的公共性特征,政府投入的成本一般都来自政府无偿收取的税收,因此,政府很少具有成本意识。研究政府成本,不仅要研究政府的行政运行成本,还要研究政府资金投入的领域和资金分配结构,这对于正确分析政府在社会各领域的功能至关重要;研究政府成本,不仅要研究政府自身所投入的成本,还要研究政府行为所导致的其他社会主体成本的增加。

(4)关注政府对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责任,把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把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范畴,而在于如何评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正确评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首先要求正确认识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包括正确认识它们的含义和它们的功能。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体现在公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因此,评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还需要在各领域确定合适的可测评的具体指标以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程度。

(5)把政务公开以及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政府是公民的政府,政府必须服务于公民并设法赢得公民的支持。政务公开是政府获得公民信任的前提,因为只有政务公开,公民才能有效地监督政府,也才能够从政府那里获得及时和优质的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体现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政府服务于公民,公民参与政府过程。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最终体现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彭强,实施政府绩效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eb/ol].cn.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49-04

信贷政策(Credit Policy)是指中央银行为管制信用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中央银行要调节社会信用总量,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要调节社会信用量的构成以及信用的方向,做到合理的分配资金使社会的资金运用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2008年人民银行总行《关于试点建立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报告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建立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报告制度以来,此项工作已经有序地在全国人民银行系统内开展。

一、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的模式及实践

(一)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模式概述

近年来,各地基层人民银行以总行《关于试点建立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报告制度的通知》为依据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各地的评估机制也各具特色。综合来看,各地评估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设置评估指标,主要包括选择指标和设置权重两项内容。这部分是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制度的核心部分,评估指标的设置决定了评估的内容。二是运用评估结果。这部分是信贷政策评估制度的激励机制,评估结果的运用方式决定了评估制度的效果。目前各地的评估制度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评估指标的设置即评估的内容上,根据评估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专项评估模式和全面评估模式两种,

专项评估模式选择某一项或一方面的信贷政策作为评估制度的内容,在评估指标的设置上只选择与一项或一方面信贷政策有直接关联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该模式一般用于评价扶弱类信贷政策的执行效果,通过运用评估结果推动金融机构开展扶弱类信贷业务。

全面评估模式在选择评估内容时统筹考虑了基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的基本范围,在评估指标的设置上将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信息反馈、配合人民银行日常工作等方面的内容纳入指标体系。在指标权重的设置上对与扶弱类信贷政策相关联的指标赋予较高的权重。该模式通盘考虑了基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的整体要求,有利于疏通信贷政策在基层的传导渠道,提高基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忻州市建立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的实践

忻州市是山西省内的一个农业大市,辖区部级贫困县和农业县较多。建立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必须结合辖区实际情况,2008年人行忻州中支在学习湖北宜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忻州市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办法》。该办法以综合模式为基础兼顾了专项模式的优点,在整合基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将辖内金融机构实施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的重点放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采取了市县两级分层评估的方式,一方面调动了人民银行县支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兼顾了对信贷政策县域执行效果的评估,

评估办法采取百分制,在指标设置上通过对辖内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支持农业生产情况、支持农村基本建设情况、支持农业服务业情况、金融机构经营情况等六大项内容的考核来衡量信贷政策在夯实农村经济基础、提升农业总体经济效益方面的效果。在具体评估时采取了“区别对待、有统有分”的做法,初步构建起了一个对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政策实施情况在全市范围进行评估,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实施情况在县域范围进行评估的双层评估体系。办法实施两年来辖区先后有四家人民银行县支行将县域评估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

采取市县分层评估,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信用社县联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大,经营活动也主要集中在各县范围内,由熟悉当地经济金融情况的人民银行县支行对其进行评估较为适宜。另一方面允许县支行根据当地实际对中心支行制定的评估办法进行修改补充,既可以调动县支行的工作积极性也避免了评估工作中的“一刀切”,使评估的结果更加客观准确。从实际情况来看,试点县人民银行在评估过程中均根据实际情况对办法进行了修改,这些调整使评估结果更符合该县的实际情况。

从评估结果看,辖区涉农金融机构近三年的评估结果总于良好区间,信贷投放情况与近两年来的信贷政策导向基本吻合。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也起到了疏通政策传导渠道,增强窗口指导效果的作用。推动了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了农村经济活力。全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短期余额2008年、2009年分别较年初增加7.77亿元和11.9亿元。2009年农业银行忻州市分行成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积极扩大自身业务领域,金穗惠农卡发卡数和激活率在全省名列前茅,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在全省农行名列第一。农业发展银行忻州市分行累计向11家涉农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1亿元。2008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创建省级信用村27个,支持县域经济企业85个,可带动14035户农户实现增收。2009年共支持基地(园区)19个,涉农龙头企业9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2个,支持农村青年创业项目618个,创建示范信用村144个,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2008年以来忻州市和其他地区基层人民银行开展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的情况来看,现有评估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法律定位模糊。信贷政策权威性不足。从职能定位上看,国务院2008年底公布的人民银行三定方案中,明确了人民银行“拟订宏观信贷指导政策,承办国务院决定的信贷结构调节管理工作”的职责。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没有明确确认人民银行制定和组织实施信贷政策的法律地位,影响了信贷政策的权威性。实际情况是信贷政策往往政出多门。地方政府也会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信贷政策执行过程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为推动信贷政策的顺利实施,基层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搭建了众多沟通协调平台。这些平台对于促进信贷政策有效实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人民银行制定信贷政策、建立和执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的法律依据不足,政策执行的效果也受到影响。

二是政策内容较为分散,统一性不足。主要表现

在:第一,人民银行、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都出台信贷政策。由于人民银行与监管机构、人民银行与政府部门在阶段性目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各自出台的政策必然会发生矛盾,使金融机构无所适从。第二,现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结构调整任务繁重。在这一背景下,信贷政策措施不断出台,政策对象范围不断扩大。政策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但从整体来看尚显分散凌乱,整体性较差、统一性欠佳。第三,目前出台的各类信贷政策多以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台,缺少较高立法层面的指导性法律、法规。由于信贷政策内容分散,变化较多,基层人民银行在制定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制度时难以达到全面性和准确性的平衡。

三是刚性调控手段较少,信贷政策的约束性较差。信贷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支持。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人民银行在实施信贷政策时,面临任务重、手段少的困境,特别是缺乏检查监督权等刚性调控手段。在目前金融市场不发达的背景下,没有刚性调控手段为依托的“窗口指导”效果会大打折扣。基层人民银行没有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权,其结果是现有的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很大程度上要靠金融机构的自觉配合,无法对金融机构执行政策情况进行有效约束。

四是评估结果的运用方式有限,缺乏激励措施。近年来再贷款、再贴现规模大幅萎缩,业务权限上收,基层人民银行通过其引导信贷投向的作用明显下降,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特种存款工具使用权集中在总行,基层人民银行基本没有对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措施。从实践来看,现有的评估结果运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报方式。由基层人民银行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地方政府、被评估金融机构的上级部门通报评估结果,必要时也可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布。另一种是奖励方式,由地方财政出资对评估结果良好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由于现阶段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发展程度日益关注,实践中采取这种方式的地区较多,还有部分地区将通报与奖励结合起来共同运用。奖励模式虽然运用较为普遍,但由于该模式由财政出资、政府主导,这实际上是将执行信贷政策的主动权交给了地方政府,必将强化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干预,削弱基层人民银行执行信贷政策的独立性,扭曲信贷政策的执行效果,

五是客观性、准确性不高,评估方法还需改进。现有评估方法虽然在评估指标选取和设置权重时也综合参考了各地历史经验数据,但由于受数据的可得性和数据质量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学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在指标选取特别是在设置权重时,主观因素较多。现有方法虽然有操作简单、原理清晰等优点,但指标权重受主观偏好影响大,构建的权重系统缺乏稳定性和说服力,客观性、准确性有待提高。

三、对构建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是科学认识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关系,充分重视信贷政策的重要性。首先就总量控制而言,总行可考虑将社会信贷总额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组建价格型中介目标和数量型中介目标相结合的中介目标体系。其次就结构调控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在初级阶段,经济运行中突出的是结构性问题。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尚未市场化,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社会的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信贷政策发挥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改善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完善法律体系,提高信贷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明确人民银行制定执行信贷政策的主导权,首先,要从法律层面明确信贷政策由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明确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在信贷政策管理方面的权限范围。其次,借鉴国际经验系统梳理现有信贷政策规范性文件,按内容分别立法。从西方主要经济体国家经验看,信贷政策大都以政府立法的形式出现。中国现阶段信贷政策可以按照总量类信贷政策、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类信贷政策、限制类信贷政策、扶弱类信贷政策、鼓励创新类信贷政策分别加以整合,通过立法程序以国家法律或人民银行部门法规等形式出台。特别是应借鉴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立法经验,与近年来各地建立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实践相结合,构建对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政策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效约束机制。

三是完善调控手段、健全激励机制,确保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制度的实施效果。首先。要赋予基层人民银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权,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与“窗口指导”相结合,引导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信贷政策,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其次,适当下放差别准备金率、特种存款等工具的权限,或是采取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等方式,完善基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激励措施。第三,在评估结果的运用方式上坚持以人民银行为主导,采取通报与人民银行正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地方政府的影响,有效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

四是统一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机制的基本规则,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至少以省为单位统一制订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制度的基本规则,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分值计算方法、信息披露制度等。在统一规则下,基层人民银行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评估内容进行选择性评估。这样一来有利于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二来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跨区域横向比较,可以提高全国性金融机构总行对信贷政策效果评估制度的重视程度,并有针对性的对分支机构加强指导。至少从省级层面组织有针对性的统一培训,对信贷政策、调查方法、分析技术、监测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汇编相关资料下发基层评估人员,提高基层人员实际工作能力。

五是改进评估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选择评估指标和设置权重这两个关键环节上要将主观因素影响降低到最小,提高评估指标体系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信度。在选择指标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全国或全省的平均水平;(2)当地平均水平或实际水平;(3)统计部门统计指标和监管部门监管指标:(4)历史数据及当前数据的可得性。实践中在设置权重时,主要困难是指标数量多、结构复杂,数据可得性较差、数据质量不高,客观准确地赋权较为困难。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进行赋权。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 农村土地征收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征地纠纷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辅助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机制,即对公共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先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公共决策的一项依据。建立农村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决策科学化的现实需要,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现状及征收纠纷的特点

(一)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现状

1.农村土地征收的范围过于广泛。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公共利益的具体范围,加上公共利益自身定义并没有明确,导致了政府进行土地征收的情况可以很多。只要政府觉得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就可以启动征收程序进行征地。修建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设立大学城等项目都需要征收土地……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赚取巨额的土地收益,导致政府不顾经济发展的规律征收农村的土地。

2.政府征收农地超越公共利益的需要。一个国家要想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保证本国的粮食安全。要想保证粮食足量供给,就必须保持能维持我国人口正常生活的足量耕地。为了保证国人的粮食安全,我国至少需 18 亿亩的耕地。但是,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将日趋严峻,我国建设性土地将更加缺少。政府盲目征地,其行为已经超越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危害到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3.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虽然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不断提高,但土地的市场价值还是被低估了。支付给被征地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征地补偿额只是被征收土地市场价值中的一小部分,况且还经常被扣押或减少。补偿额偏低将进一步拉大社会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稳定。原因在于,补偿额偏低意味着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失去土地的过程中,只获得了很少的土地增殖收益。

(二)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点

1.纠纷规模具有群体性。农村土地征收纠纷涉及许多农民的利益,若征收不当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不加以控制则矛盾很容易激化。实践中,地方政府不顾及农民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性或征地补偿款不到位等情况,因涉及很多当地人的经济利益,自然被大多数村民和政府所关心。由于纠纷规模的群体性,因而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2.纠纷范围具有广泛性。过去,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土地征收纠纷大多起源于农村社会内部,征地事件也只发生在农村土地制度内部的生活中。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民以土地为生,而经济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会变得更加严重。为此农民与相关政府之间、农民与土地使用单位之间的纠纷范围将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3.纠纷主体具有多样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的征收纠纷主体与过去大为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的主体。农村土地纠纷的主体包括农村的村委会、村民、乡政府、土地征用的使用者等。另外,近几年由于农村地区外嫁女、外出打工及外地人口的进入等导致户籍变动频繁,政府土地征收将面对更加复杂的情况,纠纷主体将更加多样化。

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的运用

农村土地纠纷大多群体性特征明显,若不加以控制则矛盾很容易激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作为西方的有益经验,为解决我国的农村土地纠纷的一个重要的参考。

(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源于上世纪世界范围内对经济社会安全进行评估预警的实践。西方发达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预警制度评估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程度。其主要原理在于选择一些重要指标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评估系统,对经济社会活动中具有代表性、指示性的某些指数进行测试和标记,以对国家经济的活跃程度和社会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经过西方发达国家的多年实验,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方案。

(二)我国实行土地征收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在征收农村土地中,相继发生多起群体性实践,社会影响十分重大。于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不仅在政府房屋征地拆迁领域中被采用,也逐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被提出。

1.建立该机制是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工作的需要。政府土地征收的决定失误,会造成国家经济损失,造成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当前,一些地方的政府领导不顾经济发展的规律,盲目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有的地方建设涉及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仓促开工建设,完全不考虑给被征地农民的影响。这些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通过在农村土地征收前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可以尽可能减少因征收失误给社会安定秩序带来的干扰。

2.建立该机制是减少群体性事件的需要。我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此不惜对造成重大后果的领导给以纪律处分,但是实践过程中还是效果不好。对农村土地征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就是对农村土地征收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引发民众和政府之间的矛盾的诸多因素作了一次初步评估,消除了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大量危险因素。政府开展农村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是经实践证明可以预防群体性事件的政策选择。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的实践

为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在征地拆迁中引入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国务院颁发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房屋征收决定涉及被征收人数量较多的,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目前,一些省市也已出台了一些规定。广东省下发了关于对农村土地征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施意见,标志广东省开启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广东省政府对一批涉及民生问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农村土地征收项目,分别制定了修改、暂缓等评估制度,杜绝了一批行政侵权的项目和政策的实施。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征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规定政府在征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过程中,程序不合法、补偿安置还不到位及被征地人生活条件未得到保障的,不得实施征收。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作用已经为我国地方政府所采用。

三、建立农村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路径

虽然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各省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对于实践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究竟如何操作并无具体规定,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在房屋征收中对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如何操作无所适从。

(一)政府要完善征收农村土地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等配套制度

实现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的良性发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配套制度必须完善。我国目前的状况经常是有了科学的结论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常常因为一些因素而改变。法律应规定凡是经过农村土地稳定风险评估的出的结论,一般不能更改。政府要建立一些监督政策执行的部门,加大专家咨询、专业机构等的参与。对征收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

(二)政府要区分土地征地补偿安置情况的各种因素

政府没有对征地过程中的因素进行区分也是导致土地征收工作不到位的一项原因。政府不区分征地补偿安置情况的各种因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地方政府急于求成。二是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一些漏洞。政府在分析评估时要注意把征地补偿和对被征地农民的长远安排区分开来。第二要注意发生征地纠纷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人反对征地还是一部分人反对。如果是绝大多数人反对征地那么说明政府的征收方案存在问题,应该及时对方案进行修正。如果是一部分人反对,那么应对该部分人讲明道理,使他们配合政府的工作。

(三)政府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

就业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各国政府对此都给予高度重视。我国法律虽然规定要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补偿,并且要对他们负责,但是实际情况是大多政府在完成任务后对此撒手不管。在当前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保护的情形下,一旦家庭突发意外,不能就业的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将遇到了困难。如果政府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给予充分地补偿,就意味着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应该相对以前大幅下降,生计应该得到保障。为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被征收的土地留出一部分作为农民就业的备用地。如果该地方有较多的集体财产的,可以充分利用该财产以来建设。

(四)政府要对征地纠纷裁决情况加强关注

政府对征地纠纷裁决的处理情况应成为是农村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政府对征地纠纷大多只是给予事后的裁决,先期的裁决则不予关注。土地征地问题发生了并不要紧,关键目前没有建立完善的征地纠纷裁决机制。政府要加大法制宣传,使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单个农民通过法律解决问题。努力将征地纠纷解决在规划制定前,防止土地收益分配收益的不均衡和保障补偿款的及时到位可以有效平息征地引起的问题。将征地纠纷解决好了,可以减少政府不当决策带来的损失,为此政府要对征地纠纷裁决情况加强关注。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12篇

一、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内涵

(一)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界定。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是指对政府行为产生的政绩和效果进行评估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定,评估机制的运用,评估方式的选择,评估制度的制定等内容。

(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影响因素。1.政府的性质。政府性质不同,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以为资产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的绩效为中心,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要以为人民服务的绩效为中心。 2.经济体制的类型。经济体制类型不同,决定了政府职能范畴不同,从而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对企业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政府的绩效就由政府对企业集中统一管理的绩效决定,并由此形成了一整套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只管应该管又管的好的事。3.官员的政绩观。政绩观是衡量政府绩效的标准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传统政绩观指导下,政府绩效评估是以社会总产值或GDP的增长速度为中心的,忽视了为获得一定社会总产值或GDP支付的物质消耗、资源消耗、环境破环等代价。在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新政绩观指导下,政府绩效评估是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为中心的。因此,能否建立起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关键在与是否树立了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政绩观。

二、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弊端

(一)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设置不合理。政府绩效评估的考核以数量化的经济指标为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要求。只要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税收能够按要求保持一定增长,一切就万事大吉。至于人民的实际收入、就业比例、住房面积有没有切实增加,就很少有人关心了。尽管,后面的指标与前面的数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要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前提下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还需要政府作更多的工作。

(二)评估立法滞后,评估活动尚未制度化,导致政府绩效评估体制规范化不足。政府绩效评估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制度化、规范化是当前国际上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趋势之一,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出台任何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律、法规及制度文件。这就导致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绩效评估分散在目标责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等多种管理机制中,评估内容和侧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不一致,评估程序存在很大随意性,因而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有的甚至完全流于形式。第二,政府绩效评估还是一个短期行为,缺乏对政府绩效的持续性测定。

(三)政府绩效评估流程不完整,阻碍政府绩效的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完整流程应该是:明确价值取向-设定指标体系-确定评估主体-收集相关信息-得出评估结果-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方案-收集相关信息,由此循环往复。但是,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流程,只重形式,不重结果,往往只在形式上走一遍,写出评估报告就算过关,造成评估重形式主义盛行。

(四)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单一,难以提高人民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评估政府绩效的根本标准,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绩效的满意程度。但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单一,多是政府内部评估,缺乏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就是在政府内部评估上,大多也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职能部门的自我评估较少。即使有时也让“公民评议政府”,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政府行为缺乏公开性、透明性,人民群众也不可能对政府绩效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从而使政府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权利运用上失去群众监督,由此产生严重的腐败现象。

(五)政府绩效评估理论基础薄弱,在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中缺乏正确引导。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建立是与整个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再造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国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起步较晚,目前,对政府绩效评估从基本概念、作用机理、操作原则、实施步骤等都还没有形成共识。很多地方把绩效评估与公务员考绩混为一谈,政府绩效的不同层次没有明确区分,对国外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估也缺乏系统地介绍和研究。在政府绩效评估实践过程中盲目跟风、过度炒作、一阵风等现象非常普遍,影响了评估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一)政府绩效评估改革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各级政府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要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这些任务,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因此,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进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

(二)政府绩效评估改革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缺乏政府行为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绩效评估,政府行为对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保障义务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影响的绩效评估,没有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对强化政府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责任,不能起到导向性作用。因此,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行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

(三)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呼唤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在这三个考评体系中,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居于基础地位,对各级政府行为的引导最直接、最全面、最有力。它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要求变成可以量化考核的目标体系和监测评估标准,形成对各级政府决策和工作的正确导向,从而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证。

(四)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是提高政府绩效的有力手段。政府是以为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宗旨,因此,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绩效。政府绩效评估正是对一些关键的指标进行全面监督、评价,利用其计划辅助、监控、激励等功能来促使政府节约行政成本、合理配置资源、改进服务质量以提高公众满意度。因此,推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能促使政府调整经济结构,配置资源,增强“成本――收益”意识;能让政府工作人员转变行政理念,摆脱政治优越感,真正树立服务意识,从而远离在实际服务工作过程中的懈怠和疏忽;能避免在公共服务中政府经常出现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有效地供应和保障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维系社会的良好秩序和道德习性。

(五)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是改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维护政府形象的最好方法。政府绩效评估必然要求政府对其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转换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公共权力的运行主要是为了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由于绩效评估过程要求行政透明化和信息公开,广大群众能更好地了解政府,并积极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这对于增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强化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以及维护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大有裨益。

四、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对策

(一)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套指标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指标设计把握经济、效率、效益及公平。二是指标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准则。三是指标设计不能盲目地借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案例,应注意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我国地区间差别较大,指标设计不可能大一统,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绩效指标设计也要体现不同的特点。

(二)在制度上,为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提供立法保障。政府的公共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垄断性,由国家强制力作为支撑。因此,政府绩效的评估不同于工商领域的绩效评估,尤其是对其自身行为的绩效评估,没有法律保障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而且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也是当前国际上评估活动的趋势之一。对于我国,当务之急是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使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道路。

(三)评估方法上,采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技术、预测技术等作为技术支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政府绩效评估所需要的大量数据资料的存储、分析、快速查询得以实现,评估方法更为科学,增强了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可信性。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效率,减轻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压力。信息化使政府绩效评估的各种信息得以在网络上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绩效的监督。另外,政府绩效评估的成功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广泛、及时地进行信息收集、分析,从而既满足了政府绩效评估的信息需求,又满足了政府日常管理工作的信息需求。

(四)在思想意识上,树立以公众为本的绩效观,重视公众的满意度。我国过去对政府绩效的评估往往是通过政府内部的工作检查制度实现的,这种制度往往激励被评价的政府官员更多地去琢磨上级政府的检查评估意图,而不是着眼于为本地公民服务。随着政府职能进一步由“管理”转向“服务”,评价政府绩效的参照系不应仅仅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而应该是公众。而且政府管理所追求的经济、效率、服务质量、公众满意程度等,都是从公众的立场和角度来看待政府绩效的。因此,以公众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有效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把人的地位放在突出位置。

(五)强调专家独立评估作用。政府绩效评估是通过制度保障、规范化的工作行为,同时也是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很高的研究活动。除了社会公众对政府进行绩效评估之外,还有必要成立包括各方面专家的绩效评估机构。为保证评估机构独立工作,必须保证评估机构的独立性,使其免受被评估的政府部门干扰,从而保证评估结果只对客观事实负责,只对数据负责。

(六)按效率性原则发挥评估机制的作用。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行为的人民满意程度。为达此目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导向机制、纠偏机制的作用。为此,必须将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与政府组成人员的职务晋升、生活待遇、社会荣誉等挂钩,通过政府绩效评估,激励政府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能,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和,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促进安定团结和社会和谐,使人民得到切实利益。引导他们主动地放弃不应当履行的职能,纠正他们在履行职能过程中的各种偏差。

(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政府绩效评估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只有将政府行政信息和评估过程、结果公之于众,形成“鱼缸效应”,随时接受公众与媒介的监督,才能使政府官员形成压力感,迫使其提高绩效。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最好平台,因此,重视公民的意见,必须规定政府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公开化(如网络),并对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负责,以增强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西北地区,公路交通,价值评估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northwest of rapid development, people come to realize highway traffic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in importance for northwest area highway traffic value evaluation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highway traffic social, political, military, fai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Based on the value and system science in theory, to the northwest highway traffic value evaluation is analyzed.

Keywords: northwest and highway traffic, valu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价值评估是价值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所谓公路交通价值评估就是主体对公路(客体)于人意义上的一种观念性掌握,是人关于公路交通项目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做的判断及测算。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建设资金匮乏固然是该区域公路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西北地区公路交通建设的综合价值(政治、社会、民族、国防和经济等)认识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公路项目作为一种公益性工程项目,其社会意义和对国民经济的间接效益远远大于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如果仅考虑经济价值可能很多项目都达不到预期效果,但从长远、从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考虑,西北地区的公路建设将会刺激区域经济增长、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战略意义。

因此,在西北公路发展过程中,应转换原有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西北公路交通价值本质和内涵出发,从政治、社会、环境、民族、国防、经济等多角度考察公路对区域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建立系统的西北地区公路交通价值分析与评估体系。

二、基于和谐视域下的西北地区公路交通价值评估内涵界定

西北地区公路交通价值内容的确定必须以西北公路及大社会系统发展状况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根据公路交通价值的内涵及其在西北地区发展中贡献的理论分析,公路交通价值评估既要评估公路交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项目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效果,又要分析公路交通对曾经面临的政治、国防、公平及扶贫方面风险的规避效果,从而对西北地区公路交通的价值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估。

功利性价值评估

功利性价值评估是公路交通价值评估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公路交通超功利性价值评估的基础。

(1)经济价值评估

西北地区公路交通经济价值的产生是通过它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交互作用实现的,这其中有直接效益,但更多的是通过波及效应产生的间接效益。

(2)社会价值评估

公路交通的社会价值评估是对公路项目在社会方面产生的有形及无形的价值进行测度分析,具体是分析公路交通项目投资运营后对社会发展多目标影响与贡献的测度。公路交通的社会价值是公路交通在促进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出行变化、优化综合交通系统、带动就业、推动城市化进程以及促进对外交流等方面对西北地区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效果。

(3)政治价值评估

公路交通的政治价值评估是指公路项目的运营对政治稳定贡献的测度。西北地处偏远的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较为落后,公路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弘扬革命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及提高国家声誉等方面的贡献就是其政治价值。

(4)军事价值评估

公路交通的军事价值评估是指公路项目的运营对国防安全、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贡献的测度。公路军队运输是军事综合运输体系中一种重要的且用途广泛的运输方式,它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适应性强,直达性好,周转速度快,已成为部队战斗力高低的重要体现之一。

超功利性价值评估

公路交通的超功利性价值是无法用金钱及利益衡量的价值,它是从和谐发展的视角提出,反应全社会人民公平享用社会成果及公路交通在减少贫富差距、消除贫困方面的贡献。

(1)公平价值

公路交通的公平价值评估是公路交通对公平分配影响程度的评估。和谐社会中,公平占有重要地位,公平主要指全社会人民应公平共享社会成果。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距。东部沿江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地区,公路基本成网,铁路、水运、民航运输和公路运输的一体化程度较高,而广大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公路密度较低,公路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体化运输程度低,区域交通发展不均衡。

(2)扶贫价值

公路交通的扶贫价值评估是对贫困地区公路项目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测度,由于贫困地区车流量较小,公路财务效益不高,其社会效益是扶贫公路评估的重点,对扶贫价值的研究主要包括精神扶贫及经济扶贫两方面。

三、西北地区公路交通价值评估的特点

西北地区公路交通价值评估除了具有公路项目后评估所具有的间接性、区域性、及多目标、多层次性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宏观性

西北地区公路交通的价值涉及许多领域,因而评估中应着眼于全局,从交通运输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角度分析,考察公路交通在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等方面的价值,为投资决策和项目管理提供支持,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2)注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以往对公路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以经济价值为重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其公路交通运输业产值较其他地区少,但公路交通使沿线资源分配趋于合理化,带动经济发展。具体评估时,应对公路交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做重点分析。

(3)注重军事作用

西北地处我国边境,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对该区域公路交通价值的评估时,不能将其经济价值作为综合价值大小的唯一判断依据,要对公路的军事作用做详尽分析。

(4)关注贫困人群的受益情况

在西北地区,扶贫一直都是公路交通发展始终坚持的重要目标,对该地区公路交通价值评估既要分析公路交通对影响区扶贫目标所做出的实际贡献,又要分析给影响区贫困人民带来的实际收益,另外还要重点分析沿线贫民对公路交通的满意度等。

(5)注重民族关系风险的规避效果

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的好坏是影响区域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西北地区公路交通价值评估要把民族关系风险的规避效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四、西北地区公路交通价值评估的原则

为全面、科学地评估公路交通的价值,具体评估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全面原则

以国家或区域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依据,从项目的影响空间、时间和对象出发,客观地考察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力求分析评估能全面反映公路交通投资引起的各项社会、经济、政治及国防方面的价值。

(2)实用性原则

公路交通价值评估应具有反馈特性,评估结果需要反馈至政府决策部门,作为新项目的立项与评估的基础以及调整投资与规划的论据。

(3)可操作性原则

公路交通价值评估指标不仅应具有明确的含义,而且要有一定的外在表达形式,能够计算或观察感受到。评估方法要简单、易懂,便于计算和推广。

(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公路交通价值所含的内容广而杂,且部分指标难以量化,评估过程中要适当地进行定性描述,有利于对公路交通的价值进行理解和表达。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3.

[2] 中国公路信息服务网.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

[4] 汪应洛.系统工程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从1996年开始试点,历经15年时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其节约行政资金、提高行政绩效的效应显著增强。现在,采购的范围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从1998年的31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7000亿元,实现了跨越和突破,相应地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制度、执行、监管等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自由裁量权和寻租行为无疑会增加采购成本,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管理模式,制定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责、权、利划分模式,评估政府采购绩效,可以全过程监督政府采购过程,防范政府采购风险,预防供应商和采购人的共谋行为,保障政府采购活动在按法定的程序进行,实现国家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政府采购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采购绩效评估机制的缺失有很大关系。政府采购是垄断的,没有参照物,衡量其采购业绩是很困难的。所以,建立健全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机制就显得极为迫切。

1 政府采购绩效评估原则

政府采购绩效是指政府采购产出与相应的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它是对政府采购效率进行的全面的、整体的评估。所谓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是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政府采购项目、采购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为评估标准,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目标和经济有效性目标的实现程序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以提高政府采购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效益。简言之,政府采购绩效评估就是依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使用规范的分析评价方法,对政府各部门在采购过程中所反映的业绩和效率进行评定的过程。

政府采购绩效评估不仅需要包括对采购项目直接的、有形的、现实的投入产出的分析,而且还要包含其间接的、无形的、预期的投入产出的计算分析,以提高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建立廉洁高效的现代政府。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评估政府采购绩效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评估主体多元化原则。联合国在《分权的治理: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能力》中概括20世纪90年代治理运动所追求善治的15项核心理念:公民参与、依法治国、政府透明性、回应性、合意导向、公平、效益和效率、责任、战略的视野、合法性、深谋远虑的资源使用、生态环境的考虑、授权、合作伙伴、以社会为基础。而我国过去的政府采购评估实行的是以上级对下级评估为主的单一主体评估机制,评估主体缺位,社会和公众对政府采购信息资源掌握不全面,评估结果易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是国家财政资金,究其根源也就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理应监督和评价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中需要引入多元化主体,评估主体应该以官方、社会公众、自我、供应商实现全方位评价,以杜绝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弊端。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当今政府采购绩效评估,一味地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没有综合全方位地评估政府采购的绩效。2003年我国颁布实施的《政府采购法》开宗明义地指出,推行政府采购旨在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由此可见,政府采购应兼具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政府采购行为体现了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更为关注扶持民族产业、鼓励自主创新、环境保护、反贫困、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促进国际间经济往来的功能性作用,有效地体现政府采购对社会绩效的关注。政府采购借助市场机制配置公共部门资源,在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拉动经济增长,避免供需脱节,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维护政府形象。

(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政府采购绩效具有难辩性和复杂性,它是通过非市场机制提供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和公共工程来表现的,既反映可用货币衡量的经济效益,又反映大量的无法用货币度量的社会效益。因此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比企业采购绩效评估更复杂、更难以操作,单纯使用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进行评估显然是不可行的。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应运用定性分析指标进行性质上的模糊判别,进行定量化处理,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2 我国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现状

我国政府采购虽然已经实行了15年的时间,但政府采购评估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评估主体缺位。目前,我国已实行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工作基本是在政府部门或单位内部运作,多以上级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评估为主,缺少社会公众的参与,评估主体单一,因而导致评估结果缺乏公信力。此外,我国缺少专门的、独立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管理机构对各部门的绩效评估工作进行专业、规范的监督与指导。

(2)评估理论滞后。我国对政府采购绩效的研究起步较晚,政府采购制度从1996年开始试点,理论上探讨政府采购绩效评估问题是在21世纪初期才开始。目前政府采购绩效评估领域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基本概念、评估主体和客体、评估原则、评价指标、操作步骤等仍然缺乏共识,对国外相关绩效评估的理念与实践也缺少系统学习与研究,有关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理念尚未导入政府采购体系。如何将西方国家先进的绩效评估理念结合我国政府采购本土实践,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本土化的绩效评估体系,将绩效评估与政府公共治理结合起来加以制度化,是当前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理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规范化程度不高。从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绩效评估实践情况来看,绩效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政府采购法没有做统一的规划和指导,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导致各地自行其事,自成一体。规范化程度不高导致评估结果不客观、不公正,偏离了评估目标,是政府采购绩效评估制度化的障碍。

国民经济评估范文第15篇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

目前,从省市自治区政府到基层政府都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努力的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实践,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学者张康之指出:“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运动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技术性支持的要求。从实施一段时期的效果来看,在行政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效率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以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改革

政府绩效,国外又称“公共生产力”、“国家生产力”、“公共组织绩效”、“政府业绩”、“政府作为”等。国内则界定为: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行政管理能力,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物进行宏观规划、引导和管理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集中表现在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教育科技、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绩效。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人,其有效作为的领域是公共领域,因此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在重塑政府的口号下,以公共服务为行政宗旨,顺应社会需求,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传统的权力行政方式,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政府绩效测量和绩效评价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方式,更好的发挥政府官员为人民和社会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促使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提高政府的服务绩效。

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建设原则

服务型政府理念主张的是一种平衡发展,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就是在充分履行各项职能的前提下,做到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使公共权力的运行更加畅通、有效,达到政府与公众之间和谐的目的。因此,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原则为:

经济发展绩效与公众生活质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并举的建设原则。在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能再向过去那样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这种片面的只注重经济增长的政绩观在实践中导致了:只注重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忽视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忽视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忽视了资源和生态环境,更加忽视了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一个合理的绩效评估应把经济发展绩效与公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政府的各项管理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现公众的利益。经济增长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反而没有提高,这就意味着政府职能没有良好的实现。政府绩效的本意是政府从事一项活动实现组织目标所付出最少的成本或是利用一定的资源来获得最大的收益。但在追求经济发展绩效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生态环境的发展,这与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的要求不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发展,其它一切毫无意义。所以,服务型政府下,政府绩效评估不但要对政府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估还要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作为政府绩效内容进行评估,要把三者结合起来,综合进行考虑。

行政管理绩效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并举的建设原则。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由管理或治理向善治转变。治理是政府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基本要义是在社会管理中引入多中心主体,将政府从包揽社会事务的重负中解脱出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质量。从统治行政向治理行政转变的过程中,政府权力优先正逐渐让位于公民权力优先。治理既要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能力,又要确保社会公平。服务行政中“人本、责任、服务”精神是善治的核心内涵,“参与、合作、互动”则是服务行政的外化和实现途径。政府绩效评估不能再以一种单纯的行政成本来衡量。政府行政管理绩效,更要注重政府提供服务的效率、服务的质量和服务能力,结合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社会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登记失业率,人口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刑事案件立案数和刑事案件侦破率等;文化指标,如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入学率,升学率,文化设施建设,举办文化活动量,公众的精神状态等,相结合来对政府的治理进行评估。

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改进

在考察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无论从宏观方面还是从微观角度,政府绩效考评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适应服务行政的需要,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对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加以改进:

在评估主体方面,政府应将评估权利回归社会,让公众评估,减少自我评估,尤其是要坚决打破上级评估这种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由于上级评估这种单一的评估主体在政府绩效评估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所以许多专家提出要综合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组成多元化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主体的实现最简单、最易行的办法就是让公众成为评估主体,公众是政府服务的直接受益者,最有发言权。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和利益取向各不相同,这决定了任何一个特定的评估者都有自身特定的评估角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各单一主体也有着难以克服的评估局限。所以,惟有让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评估的结果才更准确、真实,即能提高评估结果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