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1篇

一、“十一五”发展基本估价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面对冰冻灾害、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区划调整的特殊时期,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融城强县”发展战略为指导,全面推进“工业兴县、城乡统筹”发展方针,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望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判断,“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可望全面或超额完成,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竞争实力大幅攀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30亿元(预计数,下同),是的2.8倍,年均增长16.2%,超过规划目标1.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突破21亿元,是的4.1倍,年均增长31%,超过规划目标1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名快速攀升,由的第170位跃升到的第92位,成功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县”的宏伟目标。

2、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90亿元,是的4.6倍,年均增长32.6%,超过规划目标9.6个百分点,形成了以食品医药、有色新材料、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在“工业兴县、园区兴工”发展方针的指导下,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8.7:69.5:21.8,其中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9.2和4.2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13.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3、农业基础夯实巩固,综合效益稳步提高。,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年均增长7.5%,超过规划目标1.5个百分点。五年累计投入农业基本建设资金30多亿元,改善了大批农业水利设施,改造了一批基本农田,建立了多个蔬菜种植基地,农业基础夯实巩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集体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引进了一批大中型农业项目,特种水产养殖和休闲农业迅猛发展,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性、带动性作用逐步显现,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

4、投资规模持续加大,发展优势明显提升。,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30亿元,是的4.5倍,年均增长34.9%,超过规划目标23.9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投资780亿元。在投资的带动下,全县形成了以雷锋大道、金星大道、长湘公路、金洲大道、潇湘大道北延线等融城主干道为骨架,县乡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城镇规模持续扩张,县城品位不断提升;水利基础夯实巩固,防洪抗灾能力显著提高;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供电质量大为改善;邮电通讯、给排水等其他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再加上京珠西线、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石长铁路等重点工程的启动建设,我县的发展优势明显提升。

5、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随着大批产业项目的引进投产,发展类型正在由投资拉动型向产业支撑型转变;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注重科技进步,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尤其是区域发展实现了由“融城”到“建城”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县经开区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丁字物流园大规模投入建设,长沙电厂、晟通科技、金龙铜业、亚华乳业、澳优乳品、雪津啤酒和中航起落架、湘船重工、有色控股等大中型工业项目成功落户或建成投产,和记黄埔、恒大名都、联城国际、深圳南山等房地产项目相继开发建设,我县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6、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40元,年均增长14.1%和18.3%,分别超过规划目标3.1和6.3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是的2倍,年均增长15.4%,超过规划目标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现代消费品大量进入普通家庭,人民生活大为改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计生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二)发展经验

综观“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主要得益于六个成功经验:一是始终坚持融城强县,统领全县发展;二是始终坚持工业兴县,突出

发展工业经济,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始终坚持项目带动,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的大力度带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四是始终坚持借力发展,狠抓招商引资,不断借智借脑,借外力助推经济发展;五是始终坚持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六是始终坚环境优先,把环境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三)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仍不够大,主导产业不够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第三产业尤其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偏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城市化进程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十二五”发展的宏观环境

“十二五”时期将整体处于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型与调整的压力持续加大,我们面临以大调整、大变革促进大发展的宏观环境。一是宏观经济发展转型调整。全球产业、金融、贸易等体系面临深度调整,培育新兴产业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复苏的焦点。科学发展成为我国“十二五”的发展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十二五”最为紧迫的任务,国家将致力于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速。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以城市圈、城市群、经济区等形式,突破城际边界,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优化配置资源,长株潭城市群将成为支撑我国“第二道经济发展长城”建设的战略支点之一。三是两型社会建设进程加快。“十二五”时期是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的关键期,两型社会建设范围将由起步区向核心区拓展,试验内容将从基础设施与产业工程向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迈进,望城开始站在更高、更新的位置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新区,将成为支撑省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建设现代生态新城的新亮点。四是长沙迈开城市国际化步伐。随着长沙国际化城市建设战略的实施,“沿江建设、跨江发展”战略的布局,长沙中心城市的作用更加突显,将为望城新区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十二五”所处的阶段特征

“十二五”期间,望城发展将处于历史上最重要的“以转型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一转型将以县域向城区的区域空间与发展模式转型为核心,包括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等多维度的立体转型。综合考虑各因素,“十二五”时期,望城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以下阶段性特征:一是处于工业化中期,进入产业转型升级与高端化发展、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推进的新阶段;二是处于城市化“黄金发展期”,进入新型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同步快速推进的新阶段,进入以沿江开发为主攻方向的滨江时代,望城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格局将基本形成;三是两型社会建设提速,进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的攻坚阶段;四是社会发展转型加快,社会矛盾多元演化,公共产品和需求明显扩大,民主法治建设、社会公平正义受关注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全面进入发展型阶段。

(三)“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动力

受经济外向度低的影响,“十二五”期间望城的发展动力依然主要靠投资和消费的双驱动,但发展方式将转变到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发展的轨道上,发展区域将转向到新区建设和“一江两岸”、互动发展、统筹协调的发展路子上。总的来说,望城加快发展具备诸多动力:一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双驱动,将为望城扩大消费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迎来“黄金期”;二是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双推进,将为望城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新空间;三是滨江时代和高铁时代双叠加,将进一步放大望城的区位优势,更加有利于望城生态优势的发挥;四是新区建设和园区发展双融合,将为望城“十二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五是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双战略,将为望城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区域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十二五”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是发展理念需进一步创新。进入城区建设的崭新阶段,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切实转变县域经济发展观念,大力提高城市经济认识,以全球视野、“两型”理念、都市标准,高起点、大手笔推进新区建设,精心打造大河西乃至省会的新地标。二是发展方式需进一步转变。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同步快速推进;要转变发展模式,协同推进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要转变发展形式,注重提高发展质量,突出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两型发展。三是发展机制需进一步突破。要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只要是有利于建立两型社会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有利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管理制度,就要大胆试验,率先突破。四是第三产业需大幅度提升。人气不旺是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必须打通进出通道和过江通道,以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人气;必须构筑江湖美景、田园风光和山水洲城,以宜居环境来凝聚人气;必须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以三产发展来提升人气,促进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幅提升。

三、“十二五”发展总体构想

(一)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望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实施“建设新城、强工兴园、城乡一体”发展方针,不断优化“一核、两带、三区”发展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为“打造滨水新城区、建设幸福新望城”而努力奋斗!

(二)战略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谋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人的精神满足与社会进步同步,让人民群众劳动得更加体面,生活得更有尊严。

——坚持创新驱动。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不断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依托省会长沙丰富的科教资源,突出抓好创新体系建设、平台打造和人才引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业技术支撑,形成科教竞争优势。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进一步激发全县上下创新创造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社会体制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转型,加快建设创新型望城。

——坚持统筹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把“调结构”作为“转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由低端向高端、由不合理不协调向统筹协调转变。妥善处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各层面、各环节、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促进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坚持“两型”引领。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部级生态县创建,以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望城的生态环境,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把“两型”理念贯彻到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持把不上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作为抓发展、上项目的底线,降低资源消

耗,减少污染排放,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绿色发展之路。(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望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两型建设、基础设施、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等“六大跨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发展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适当考虑物价因素,2015年达60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54:40,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1%,2015年达8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2015年达130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100亿元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2015年达100亿元以上。

——城市建设大跨越。全面推进新区开发,力争到2015年形成30万城市人口的规模,到2020年形成50万城市人口的规模,把新区建设成具有文化品位、时尚气息、风貌独特的现代生态城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至2015年建城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55%以上,形成以新区为龙头、以重点镇和特色镇为节点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构建定位明确、产业联动、设施健全的城乡互动发展体系,基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两型建设大跨越。资源节约充分体现。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以上,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实现静态削减18%,单位gdp能耗、水耗分别控制在0.7吨标准煤/万元、140立方米/万元以内。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强,!化生态控制功能,合理利用自然山体、水体,切实保护湿地、绿地、林地,到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3%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60%以上,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

——基础设施大跨越。加快建设铁路轻轨、快速干道、过江通道、港口码头,构建铁路交通,拓展城际交通,完善内部交通,提升水路交通,形成陆路畅通无阻、水道充分利用、网络化、大容量的综合交通体系,全方位缩短对内对外时空距离。实施通畅工程、品质工程、安居工程和文明工程,建设具有国际水准、时代气息、代表望城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大力提升城市品位;完善水、电、路、燃气、通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商业、文体、休闲等市政设施,显著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社会建设大跨越。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健全医疗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万个,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人民生活大跨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5年达40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5年达24000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39和45平方米,基本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为目标,完善设施配套,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切实增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

(四)空间布局

1、总体布局

立足现有基础,优化空间布局,突出“一核”,开发“两带”,打造“三区”,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突出“一核”,即打造核心新城区,重点建设新区起步区,大力发展综合商务、文化创意、现代金融、星级酒店、滨水房产,打造城市综合体和总部经济;改造提升县城区域,向东拓展至湘江西岸,打造以斑马湖为“绿心”的城市景观,构建功能完备的城市商圈;着力建设物流枢纽城,打造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和现代新型生产力服务中心,构建“品”字型组团式城市建设与发展格局。开发“两带”,即开发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和金洲大道新农村示范带。湘江生态经济带以潇湘大道和湘江大道北延为契机,加快湘江两岸自然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岸线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新亮点。金洲大道新农村示范带以金洲大道沿线的秀美风光为依托,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休闲等,使之成为展示湖南农村风貌的新名片。打造“三区”,即打造特色鲜明而又紧密联系的高星经济区、河东经济区、大众垸经济区。高星经济区以望城经开区为依托,发展有色新材料、先进制造、食品加工等新型工业和与之配套的生产生活业。河东经济区以长湘公路和湘江大道为依托,以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丁字物流园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仓储物流和能源产业。大众垸经济区以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以高乔大道为轴线,加快推进百里水产走廊建设,发展高效农业、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生产区向都市生活配套区的转变。

2、城镇布局

结合长沙市总体规划,按照“一江两岸、一核多点、西主东强、南融北通”的思路和“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一核心、多亮点”的空间形态。一核心,即以新区为核心,“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起步区;多亮点,即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工业经济强镇、商贸物流新镇、旅游文化名镇、生态风情小镇,构建开放式、组团化、生态型城镇发展格局,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产业布局

—— 三产业布局。商贸物流业,重点在新区建设中央商务区,加快以斑马湖、月亮岛为中心的核心商圈建设,建设大河西物流枢纽城;房地产业,重点在湘江两岸、城区部分和风景秀美的山体旁建设精品楼盘,打造高端生态居住区;文化创意业,重点开发“一江两岸三镇四岛”;现代金融业,重点在新区建设金融后援服务中心,大力引进商业银行等多元化金融机构在新区布点;同时,在新区打造城市综合体,在黄金建设河西高铁新城,并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和社区

服务业等。—— 二产业布局。重点建设“一区三基地”,即以望城经开区为龙头,开发建设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丁字物流基地、乌山创业富民基地等,努力打造重点突出、多点支撑、互动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体系。

—— 一产业布局。重点建设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一园、两带、三基地”。一园,即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两带,即百里名优水产养殖带、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带;三基地,即商品蔬菜种植基地、高档优质稻种植基地和花卉苗木种植基地。

四、“十二五”发展重点与战略举措

“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建新区、打基础、强产业、谋福祉”四大战略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城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四大工程,着力打造“生态望城”、“开放望城”、“实力望城”和“幸福望城”。

(一)建新区,即大力推进以新区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城区建设工程,打造“生态望城”

建设滨水新区。立足“以人为本、两型引领、国际品质、文化提升、江城一体”的发展理念,体现新型城市“环境优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核心思想,以世界眼光、国际水准、现念,高标准做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起步区城市设计。创新融资方式和开发模式,建设“四纵五横”骨干道路,同步完善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生态景观,使湘江风光与现代城市融为一体,实现起步区城区基本建成、核心区骨架基本完善,规划区格局基本成型。同时,打造新区产业支撑。大泽湖起步区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总部办公、高端生态住宅、娱乐休闲产业,着力打造长株潭地标性城市综合体。斑马湖起步区大力引进商贸流通、宾馆酒店、金融保险、度假培训等业态,着力打造生态型、高经济附加值的城市商业圈。谷山生态居住区突出生态公园建设,着力打造长沙新的高端生态居住区。

推进城乡一体。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顺应现有的地貌和生态,加快城镇建设,注重提高城镇产业支撑功能,全面提升城镇的要素吸附力、资源转化力和内生增长力,不断提高城镇品位,切实改善城镇环境。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继续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安全饮水、电网改造、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促进农村危旧房改造,逐步消除农村危旧房;推动中心集镇和农民新村建设,使其成为集中、宽敞、舒适、方便的农村新型社区;彰显地域建筑风格,建设具有望城特色的湖湘新居。

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生态控制功能,合理利用自然山体、水体,切实保护湿地、绿地、林地,形成城市、林业、农田、湿地、流域等五大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美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强道路两厢绿化,建设城区公园,增加绿地总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绿化体系。开发谷山、乌山、书堂山、黑麋峰四大森林公园,建设湘江、沩水、八曲河、马桥河四条景观轴,打造斑马湖、大泽湖两大核心景区,美化月亮岛、蔡家洲、香炉洲、冯家洲四大生态绿岛,建成斑马湖湿地景观与生态休闲区、大泽湖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月亮岛美猴王主题公园等,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休闲之都,形成水网交织、山环水绕的滨水花园之城。

(二)打基础,即大力推进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打造“开放望城”

加快开放式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铁路轨道交通,大幅拓展周边城际交通,全面完善同城内部交通,迅速提高水路交通能力,形成陆路畅通无阻、水道充分利用、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协调配合建设好长潭城际铁路、长岳城际铁路、长益常城际铁路、石长铁路复线和地铁5号线,升级改造望城火车站,构建铁路轨道交通。快速推进京珠西线、黄桥大道、潇湘大道北延线建设,规划建设好g319、北横线、湘江大道北延线、芙蓉北大道、先导区连接线等交通干道,拓展周边城际交通。大力建设新区路网、雷锋北大道拓改、星城大道、望城大道等内部交通,规划建设丁白大桥、香炉洲隧道等过江通道,实现东西互动发展,并完善与京珠西线、黄桥大道等干线公路的互通连接线建设,连通城际城内主干道,完善同城内部交通;规划建设铜官、靖港、游艇码头等港口码头,升级改造望城码头,打造湘江黄金水道,提高水路交通能力。

打造开放式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抓住长潭、长岳、长益常等城际铁路在望城黄金镇交汇,黄金站将成为城际铁路网络的重要枢纽的机遇,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建设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黄金站,建设与之配套的公路网络,整合、梳理城际轻轨、高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换乘,把黄金站打造成以高铁为基础,城际轻轨、高速公路、快速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的河西地区综合型交通枢纽门户。同时,适应“跨江发展、沿江建设”的要求,逐步建设完善“一江两岸”防洪景观工程,加快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把望城建设成为大河西地区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构筑开放式发展格局。一方面,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提升招商引资质量,积极采取产业链招商、增资扩股等引资方式,围绕优势产业发展、产业链条延伸、产业结构升级等,重点引进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符合“两型”要求的项目,重点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品牌和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和自主品牌,提高参与对外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代表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江河湖泊治理为代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望城自来水厂改扩建为代表的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以义务教育合格学校为代表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代表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雷锋全民健身中心为代表的群众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电力、通信、燃气、市政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完善配套,提高区域开放层次。

(三)强产业,即大力推进以“两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工程,打造“实力望城”

明晰产业定位。按照产业发展高端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形态两型化、三次产业融合化的要求,选准产业主攻方向,构建符合“两型”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做强工业:突出壮大有色新材料、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陶瓷、石材、砂石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部食品加工中心、长株潭城市群能源供应中心、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把望城建设成为长沙重要的工业增长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做优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房地产业、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产业,将望城打造成区域性物流中心、生态型生活

居住区、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金融后援服务中心。做精农业:积极发展高效农业、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将望城建设成都市生活配套区。壮大产业规模。一是打造大园区。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原则,做大做强望城经开区,形成千亿元规模,打造部级经济开发区;加快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丁字物流基地、乌山创业富民基地等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专业化、特色化新兴园区。二是发展大产业。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引导产业集聚,大幅提高有色新材料、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的集群度,注重培育与大企业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延伸、完善产业链条,打造百亿级产业,将有色新材料打造成500亿元产业集群,将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打造成200亿元产业集群。三是培育大企业。规模企业达到500家,其中亿元企业60家,10亿元企业20家,50亿元企业5家,100亿元企业3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四是建设大项目。继续加强招商引资选资,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进投资额度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快湾田实业、航天磁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努力增强工业发展后劲。5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000亿元以上。五要实现大调整。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陶瓷、石材、湘粉、砂石等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使一批具有望城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重放光彩,振兴内生经济。

培育产业竞争力。依托省会长沙丰富的科教资源,引导企业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对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重点攻关,强化产业技术支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能力,力争到2015年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5家,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5%以上。

(四)谋福祉,即大力推进以社会事业为核心的民生工程,打造“幸福望城”

实施人才兴业工程。以高层次人才和新城区建设紧缺急需人才为重点,围绕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大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精心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培养一批产业领军型、经营管理型、农村实用型和行政管理型高素质人才,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理顺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把望城打造成为长沙的人才高地;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能力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事人才工作在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进一步扩大劳动就业。面向城乡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和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制度,帮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完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创业富民工程,支持劳动者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五大社会保险”,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教育助学制度、城市住房廉租等“五大社会救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现实生活问题。鼓励民间资本兴办“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五大社会福利”,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增强公共保障能力;加强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机会公平原则,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教师均衡配置机制,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政府办园力度,加快普及学前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拓宽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各类社会教育。鼓励、支持、规范民办教育,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和教育社会贡献水平。

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步实现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构建便利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强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合理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应用,不断提高全民科技素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建设完善群众性文体设施,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继续实施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敬老院,关心青少年,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广电、民政、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编制县“十二五”规划,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按照“体现统筹兼顾、体现创新驱动、体现绿色增长、体现共建共享”要求,以实现我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为着力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第八次党代会、州委六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以及县委十二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力争将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成推进××科学发展的方向标,加快转型升级的路线图,深化改革创新的任务书,建设各项事业的项目库。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原则。作为××州经济社会综合改革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试点县,要按照建设滇南中心城市、全省三大物流中心之一和全省五大城市群经济圈之一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更新规划理念,创新规划方式,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机制,力争把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一个既能体现××特色,又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规划。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势的原则。编制县“十二五”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更要关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存环境、教育等方面需求,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重点发展的原则。县“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山坝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结合县情实际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四是坚持宏观有指导性、微观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县级是宏观之末、微观之首。县级五年规划在具有宏观指导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微观可操作性。尤其是规划的任务、措施等内容要具体可行,尽量做到目标数据化、任务项目化、落实责任化,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五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把规划编制过程变成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统一思想、反映民意、凝聚民智的过程,增强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规划期限

县“十二五”规划的规划期仍以五年为主(20__年~2015年),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展望到2020年。教育、交通、水利、环保、城建等专项规划可直接规划到2020年。

四、主要任务及分工

县“十二五”规划主要包括:一个规划纲要建议、一个规划纲要、一个指标体系及26个重点专项规划。

(一)编制县委关于制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建议)。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十一五”规划评估报告和各有关部门重点专项规划思路的基础上,起草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思路,进而编制规划纲要建议送审稿,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并报请县委全委会审议通过后,作为编制县“十二五”规划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二)编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202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规划纲要建议的指导下,认真分析“十二五”发展基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综合26个重点专项规划,提出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绘制未来五年××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宏伟蓝图。

(三)编制指标体系及26个重点专项规划。以规划纲要为纲领和依据,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编制全县重点领域(行业)建设发展的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一个指标体系和26个重点专项规划:

五、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20__年3月 )

成立机构。县政府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同时,各有关部门要组建重点专项规划编写小组。

提出编制工作方案。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提出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以指导全县规划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召开动员大会。县政府召开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和部署。

组织学习培训。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省州的有关精神,适时召集全县编写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让编写人员全面了解和熟悉编制的背景、程序、要求等。

第二阶段:规划纲要框架形成阶段(3月至6月)

“十一五”规划评估。为了提高“十二五”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必须做好“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评估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力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涉及本单位工作职能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估,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形成数据相对准确、文字翔实、内容全面的职能部门专项评估报告,经部门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并报请分管副县长审定后,书面报告连同电子版一起于20__年4月30日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并撰写××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报请县政府审定后作为编制县“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基础资料。

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初稿。各有关部门要在“十一五”规划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对本行业在“十二五”时期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充分运用上级的一切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各领域、各行业的重大建设项目,及时形成相应的重点专项规划初稿,于20__年6月30日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形成规划纲要框架。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省、州“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研究成果,并及时与州“十二五”规划基本框架对接,明确规划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战略任务、主要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进而提出规划纲要框架,于20__年6月30日前报送县政府审查。

第三阶段: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来源:文秘站 )阶段(9月)

起草规划纲要建议。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规划纲要框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各部门重点专项规划初稿成果,进一步研究提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实现规划纲要的主要政策措施等,进而形成规划纲要建议,于20__年7月31日前提交县委全委会审议。

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规划纲要建议的要求,在重点专项规划初稿的基础上,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全县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完善、充实初稿,从而形成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于20__年8月31日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形成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规划纲要建议的精神,按照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深入研究分析,广泛凝聚各方智慧,综合各部门的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框架内容,进而形成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组织专家评审,于20__年9月底前提交县委、县政府审查。

第四阶段:规划完善和报批阶段(20__年10月至12月)

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送审稿。各有关部门要在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充实征求意见稿,从而形成重点专项规划送审稿,于20__年10月底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县政府常务会审议。

形成规划纲要送审稿。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与省州发改委的联系和对接,将征求到的各方面意见进行梳理综合,以全面充实、修改、完善征求意见稿,最后形成规划纲要送省稿,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于20__年1月左右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第五阶段:规划阶段(20__年3月底前)

规划纲要经县人代会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后,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规划纲要落实进行责任化,形成册子,下发到各部门、各乡镇执行。同时,各重点专项规划经县政府常务会审查通过后,各有关部门也要将其编印成册发放到全县各部门、各乡镇。

六、编制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由张桂彬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同时,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的各部门要组建重点专项规划编写小组,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和一个联络员,名单于20__年3月16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3812038。

(二)组建专家队伍。组建由县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界、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团体代表或专家组成的县“十二五”规划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县“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指导、审稿、修改和提出意见等咨询、论证工作,为实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提供保障。咨询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强化人员保障。充实规划队伍,抽调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骨干,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写小组。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做好编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四)落实工作经费。由县人民政府安排必要的规划编制工作经费,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严格编制程序。在编制程序上,按照评估、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批准、公布等程序,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公示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修订制度。

(六)及时沟通衔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和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协助其他单位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要形成下级规划服从和落实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和落实规划纲要,同级规划各有分工、各有侧重、衔接协调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互相支撑、互不冲突。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3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节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第一节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第二节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第三节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一节 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节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第二节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第三节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第四篇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业

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业加速发展。

第一节 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功能,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围绕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跨境经营,以及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发展巨灾保险,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体系。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第一节 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节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第三节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改善投资环境,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第四节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

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第五节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陆地边境地区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支持边境贸易和民族特需品发展。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一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和发展。推进三峡等库区后续发展。对老少边穷地区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并逐步减少市级配套资金。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第二节 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中央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省级财政要完善对下转移支付政策。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相应完善农业、人口、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

第三节 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

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对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综合评价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吸纳人口等。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第四节 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

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推进市县空间规划工作,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功能区布局。研究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分解落实。完善覆盖全国、统一协调、更新及时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跟踪评估。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节 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二节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

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做好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农民工基本培训补贴制度,推进农民工培训资金省级统筹。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第三节 增强城镇综合承裁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增强消防等防灾能力。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和公共活动空间,加快面向大众的城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发行市政项目建设债券。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改善城市人文环境。

第六篇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一节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用能管理,加快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推进植树造林,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

第二节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适应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三节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战略政策对话,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建立资金、技术转让国际合作平台和管理制度。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第一节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健全奖惩制度。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第二节 加强水资源节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加快制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加强水权制度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广普及管道输水、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增5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支持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保障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农业用水水权转换机制。加强城市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实施地下水监测工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海水淡化和苦成水利用。

第三节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按照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时序。提高土地保有成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鼓励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

第四节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

实施地质找矿战略工程,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加强重要优势矿产保护和开采管理,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制度,促进矿业权合理设置和勘查开局优化。实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推进规模化开采。发展绿色矿业,强化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坚决制止乱挖滥采。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一节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15%。

第二节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三节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

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

第四节 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订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名录,建立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推进甘肃省和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一节 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恶臭污染物治理。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80%。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

第二节 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大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受污染场地、土壤、水体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进历史遗留的重大环境隐患治理。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及控制,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能力。

第三节 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强化产业转移承接的环境监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保社会监督机制。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一节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一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第二节 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

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搞好森林草原管护,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监管,提高管护水平。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与流失,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第三节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研究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推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鼓励、引导和探索实施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制定实施生态补偿条例。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第一节 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完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河库联调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建设一批跨流域调水和骨干水源工程,统筹推进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加水资源供给和储备能力。推动解决西南等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等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加强雨洪资源和云水资源利用。推进水文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调度管理系统建设。

第二节 增强防洪能力

继续加强淮河、长江、黄河、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和重要蓄滞洪区建设,建成一批控制性枢纽工程,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的防洪能力。加大中小河流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基本完成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洪能力。加强海堤达标建设和重要河口综合治理。搞好跨界河流国土防护治理。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4篇

一、关于“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建议》的一个重要判断,是符合实际的。五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能够胜利完成。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结构优化,利用外资质量提高,“走出去”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我们彻底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23%的县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等,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五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我们接连遭受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十一五”前半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我们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2008年6月,我们未雨绸缪,及时调整宏观调控重点,在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及时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快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迅速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议》明确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建议》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全党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主要考虑: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二是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劳动力素质改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这就要求我们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只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总之,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要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把这些重要战略部署落实到位。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完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必将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还要看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作出艰苦不懈的努力。为此,《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在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五个方面。《建议》提出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目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长短结合,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这就使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更加突出,并有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抓手。《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要求,既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也留下空间。“十二五”规划将根据《建议》确定的目标,提出包括少数约束性指标在内的具体指标,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进行了专门阐述,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主要是考虑,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建议》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是把居民消费潜力有效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促进持续稳定扩大消费的必然要求。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十二五”时期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机制,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做好这些工作,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必须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我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既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又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对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这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警醒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受自然资源约束日益凸显,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提高农产品产出的空间越来越小。根本出路在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仍将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我们必须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度增加投入,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扶贫减贫取得更大进展。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增收难,主要在外出就业难、务农效益低。必须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建议》对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全面部署。主要是: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这里,我重点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很大,在制造业行业分类的30多个大类中,已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制造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十分迫切,提升空间很大。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尽快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需求潜力,但由于长期发展滞后,服务业对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要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把发展服务业与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有机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使服务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主要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这里,我重点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在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强发展的协调性;重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动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完整战略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抓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管理。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一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重视和解决城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中心功能区过于集中、人口增长过快、土地占用过多、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二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要注重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三要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住房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形成合理的社会预期和有效的调控体系。要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包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这里,我就两个问题作点说明。一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力度,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去年,中央提出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决定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建议》提出“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并就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部署。这些都是根据我国国情采取的主动行动。我们要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这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影响发展,而且威胁到人类生存。我们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议》明确提出了以防洪和防治地质灾害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求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这些工作。

四、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议》围绕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对科技、教育和人才改革发展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保护知识产权,对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三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这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健全国家资助制度,加快缩小教育差距。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四是建设人才强国。人才是第一资源。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议》提出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十二五”期间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总体要求。符合国情,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比较完整,就是这一体系应该包括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各个主要领域;覆盖城乡,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既覆盖城镇居民,也覆盖农村居民,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要实现城乡全覆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个人账户跨省可接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就是制度的设计和财力的保障,要形成一种常规的、长效的机制,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建议》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一是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都必须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着力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要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二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是群众呼声最强烈、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对我们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的分配制度和政策既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方向,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总体上看还不完善,主要是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窄,基本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不高,与全体人民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的实质性步伐。四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央已经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也是一个逐步的、长期的甚至是艰苦的过程。为此,中央提出在2011年底前,要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十二五”时期,我们既要完成近期任务,也要向长远目标迈出坚实的重大步伐。《建议》对未来五年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工作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享受医改工作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增强他们对医改的信心和对政府的满意度,确保医改工作顺利推进。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六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建议》提出了三方面的任务。一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要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二是推进文化创新。要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但随着现代经济与文化因素的融合,文化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明显。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权益。同时,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五、关于“十二五”时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进步,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还不少,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建议》强调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建议》根据“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对深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进行了全面部署。这里,我着重说明几个问题。

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二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使各类要素价格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继续完善税制,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四是深化政府自身改革。这些年,政府自身改革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差距仍然不小。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主体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必须通过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保障人民的民利和合法权益,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用法律法规调整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推进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把政府该管的事情切实管好,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政府公信力。五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对外开放进入由出口为主向进口和出口并重、由吸收外资为主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的新阶段。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和内外联系更为密切,也对我国与国际社会实现良性互动和互利共赢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要适应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扩大和深化同各方的共同利益,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建议》明确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点任务。一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二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三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维护我国海外权益,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四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建议》还阐述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等重大任务和保障问题,对全党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同志们: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5篇

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于2011年1月5日至6日在乌鲁木齐举行。

会议由兵团党委常委会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兵团第一政委张春贤同志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同志作主旨讲话,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华士飞同志作会议总结讲话。

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会议认为,过去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兵团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疆和兵团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职工生活达到新水平,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维稳戍边工作取得新成绩,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谱写了兵团事业新篇章。

会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新疆及兵团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道路,处理好屯垦与戍边、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兵团与地方“三大关系”,发挥好建设大军、中流砥柱和铜墙铁壁“三大作用”,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也是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谋划推进“十二五”发展,对于我们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期,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进一步发展壮大兵团,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兵团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三个明显”: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生产总值翻一番,年均增长15%,占自治区经济比重达到17%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职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城镇和团场居民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服务;维稳戍边能力明显提高,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职工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兵团人口总量稳步增加,整体动员、应急处突、反恐维稳能力显著增强,巩固边防、维护稳定作用更加突出。

会议指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必须坚持把实现科学跨越发展作为主题,必须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必须坚持把提高维稳戍边能力作为基础任务,必须坚持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必须坚持弘扬兵团精神。

会议强调,贯彻落实好“十二五”目标任务,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关键在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在干部的精神、状态和作风。要以弘扬兵团精神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解决思想不够解放、信心不足、精神不振的问题。要以师团党委换届为契机,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着力加强作风建设。要以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为重点,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6篇

要研究我国的航空运输战略规划演进历程,首先要理清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演进历程,因为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计划(规划)是根据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应制定的专项计划,所制定的车窗总的计划(规划)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设施的建设、改善以及运输领域有关科技的研究、推广及应用都需得到政府的资助,只有纳入规划内的项目才能得到政府的资助,所以对交通运输进行专项规划非常有必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管理来说还是一种总体构想和打算。在实践中它需要通过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加以落实。从我国的实践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首先是通过制定计划或规划加以落实的。国家相关部门定期编制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或规划,成为每个时期国家的行动纲领和行动指南。通过制定规划,使国家经济战略更加明晰、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53年开始,国家每5年制定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中国已经制定了12个“五年计划”。

1.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时期,我国民航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都不健全,所以在1953年制定和实施的民航发展“一五”计划中,重点在于对加强安全管理,对民航组织进行整编,建设飞行队伍、航管体系和相关院校,增加航线,扩展通用航空。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书中第五章第五节民用航空中提出民用航空的发展,主要是加强首都与各地区主要城市和边远地区的联系。同时,为了适应农业、林业和地质勘探等工作的需要,发展专业飞行。这就是针对我国航空运输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2.第二、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1956年9月党的“”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1965年9月中央讨论基本同意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1970年2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虽然在这3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都提到要发展运输业,但是规划发展提及的基本是公路、铁路和港口,而并没有对航空运输提出具体的指标计划。这使航空运输战略规划的发展受到阻碍。

3.第五个五年计划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此时,中国民航也开始实施“五五”计划,继续发展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应该说,“五五”计划是航空运输战略规划的转折点,从此次计划之后我国的航空运输战略规划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4.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是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而制定的,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要求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六五”计划中提出要对民航进行体制改革,狠抓安全和服务工作,重视基础建设,加强科技教育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六五”计划中第十八章第五节民用航空建设中,提出要在5年内完成乌鲁木齐机场和首都机场收尾工程;改扩建上海、广州、成都、昆明、长沙、大连、沈阳、桂林、福州、兰州、青岛以及部分地方航线机场,提高技术等级和通过能力;改址扩建西安机场;建成敦煌等机场;做好武汉机场扩建的前期谁备工作。逐步改善与加强通信、导航和航行交通管制设施的建设。购置新型飞机,更新淘汰部分旧飞机。根据国际、国内客货运量及旅游、外贸等方面的需要,适当调整与新辟国际、国内干线和省、自治区地方航线,增加航班密度,发展为农业和能源开发等服务的专业航空。逐步提高飞机的日利用率和载运率,保证飞行安全,提高服务质量。

5.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七五”计划中第十四章中,针对航空运输的规划中提出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要达到25亿吨•公里,比1985年增长近1倍,发展集装箱运输,提高飞机运输效率和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改革,民航部门利润的90%留给自己使用。在建设沿海开放城市机场的同时,新建和扩建一批机场。

6.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中第三章第四节民用航空建设方面提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续建上海虹桥、昆明巫家坝、海南三亚、武汉天河等机场,新开工首都机场航站区。加强航行系统和空中管制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增加干线和支线的空运能力,合理规划航线网络,根据需要开辟新的航线。国际航线主要巩固现有航线,提高竟争能力。增强通用航空的作业能力。

7.第九、第十个五年计划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第三部分第五小节的民航发展规划中提出实施航空枢纽工程建设,合理安排机队配置,加强支线航空,强化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建设,改造和完善配套系统,全面增强航空运输能力。并分别对机场、机队配置、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建设、维修设施建设、航空信息系统建设、航油供应制定具体的规划。

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从“十一五”(2006—2010)开始计划改称为规划,同时中国民用航空也制定了有关我国航空运输发展的五年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该规划共有八章,提出大力发展航空运输,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全面建设行业文化,加强航空安全管理,建立航空安保机制,健全应急救援体制,夯实航空安全基础,优化民用机场布局,加快民用机场建设,保障航空油料供应,提高管制能力,提升保障水平,增强空域管理,推进新技术应用,加强教育培训以及深化体制改革等。规划首先对“十五”期间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制定“十一五”期间的规划目标,分7个大的方面制定多维度的目标体系。

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共10个章节,首先对“十一五”发展进行回顾,其次分析“十二五”面临的形式,再次根据面临的形式制定“十二五”发展目标,进而从6个方面分拆目标、制定多目标体系,最后制定保障措施。

二、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阶段划分及特点总结

以上根据规划的内容和形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航空运输发展规划进行了梳理,下面对航空运输战略规划进行阶段划分。笔者首先从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的制定形式方面对航空运输战略规划进行阶段划分,分为3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五”到“九五”,第二阶段为“十五”,第三阶段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然后针对每个阶段根据规划的内容进行二次划分。

1.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制定形式的演化历程划分按照规划制定的具体形式不同,可以划分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的演化历程。(1)“一五”到“九五”阶段。“一五”到“九五”划分为一个阶段,是因为从“一五”到“九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没有单独制定有关航空运输的战略规划,而是包含在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之中。该阶段我国航空运输发展规划都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运输业下面的分支进行的规划。在规划制定的形式上,从“一五”到“九五”有关航空运输的战略规划基本是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2)“十五”阶段。在制定“十五”计划时,虽然还是没有单独制定有关航空运输的战略规划,但是制定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战略规划,里面有一项针对民用航空进行的具体规划。该阶段针对航空运输的战略规划从制定形式上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中的一部分进行规划。(3)“十一五”至今。我国民航制定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五”计划是根据综合交通发展计划而相应制定,从“十一五”开始我国的航空运输发展战略规划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规划方法,通过分析环境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从“十一五”开始,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不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者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规划,而是民航局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单独制定实施。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7篇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市“十二五”时期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主线,在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区域发展状态等重要问题基础上,把握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明确*发展的战略思路,指导全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提出发展目标。在对我市“十一五”发展进行初步评估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确定“十二五”发展目标体系。发展目标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性,体现全局性、导向性、前瞻性、系统性的原则,并同2020年与全省基本同步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相衔接。

三是制定发展路径。围绕“十二五”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要任务,通过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优化传统路径、挖掘发展潜力、拓宽发展视野、创新发展载体,谋划出具有*特色的、进一步推动*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四是确定建设项目。项目是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十二五”规划体系的研究及编制,谋划和确定支撑我市“十二五”期间各领域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并以项目建设来最终推动规划的落实。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和“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全面小康两大战略目标,深入研究“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关键问题,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属性,谋划全面跨越式发展道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

“十二五”规划体系的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部分目标展望到2020年。

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包括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总体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战略性、综合性和纲领性规划,是编制其它各类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列入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的总体规划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市发改委根据《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具体负责编制,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后,由市政府提交市人代会批准。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和落实,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指导特定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特定领域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列入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的专项规划,由相关部门负责编制或委托编制,规划的审核依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发展与环境资源规划工作的意见》(丽政发〔20*〕4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更新规划理念,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年,我市面临的困难将更大,形势将更复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统筹兼顾作为规划工作的基本方法,谋划一条符合*新发展阶段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创新发展思路,反映生态文明的特色。

“十二五”规划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我市实现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升级成型、公共服务提升和区域合作突破的关键时期,规划要反映我市鲜明的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不能简单重复地走其它地区的传统发展道路,要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全面创新,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三)突出发展重点,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十二五”规划是对我市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谋划,必须要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导向性和创新性,要突出对发展任务、发展载体以及政府工作重点的研究,切实有效指导发展实践。要通过规划体系的布局、规划力量的投入、规划程序的设置,力争使每一个规划都更具实用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四)加强规划衔接,增进规划的统筹协调。

要坚持下级规划与上级规划相衔接,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衔接,专项规划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的原则。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动态衔接,强化与省级规划的衔接协调,争取把市级规划的战略布局、重大项目、措施要求等融入省级规划,尽可能为我市“十二五”发展争取主动。

五、“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工作安排

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和审议阶段,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前期研究阶段,从20*年1月至12月。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起草形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目前,课题研究工作已全部完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拟于1月底前完成,待专家论证并修改完善后,报市委、市政府审定。

(二)规划编制阶段,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制订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9月底前,根据《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完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初稿,进入专家论证和修改完善阶段;12月底前,形成提交市人代会的审议稿。

同步启动“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1月份,在征集部门意见并报市政府同意的基础上,下达“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计划;9月份,完成初稿及征求意见工作;12月底前,各专项规划原则上要完成论证。

(三)审议阶段,从2011年1月至2011年3月。2011年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市人代会审议批准后,由市政府正式。

各专项规划原则上要于2011年3月底前完成。

六、“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组织领导。“十二五”规划编制事关我市中长期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各级领导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市级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切实加强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

(二)充实规划编制力量。各部门要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的“十二五”规划编制班子,制定具体的编制工作方案,确保规划编制工作充分落实到位,要充分借助科研院所等外部专业力量,合作编制出高质量的规划文本。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十三五”规划;治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D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1-0049-06

2015年10月26―29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领导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三五”规划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也终将服务于党的领导大局、党的执政大局。同时,为实现和落实“十三五”规划,对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党的建设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推动“十三五”规划贯彻落实的体制机制样态、组织动员形态、政治环境生态,也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党领导制定发展规划(计划)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党、执政党。党的领导不是虚空的、不是抽象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其中,党领导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就是体现领导党角色、展示领导党功能、落实党的领导的重大生动体现。

在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中,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是有序的、有计划的,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无序性。据此,列宁在其1906年所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概念。斯大林时期将社会主义经济明确定性为计划经济,并着力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推进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28―1932年,苏联开创性地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基本上是全部照搬苏联,对“苏联模式”高度推崇,其中就包括学习苏联的有计划推进经济建设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做法及经验。新中国初期的1949―1952年,由于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家一穷二白、国民经济千疮百孔,根本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条件,所以这三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从1953年开始,在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基本好转的前提下,我们效仿“苏联模式”开始在党的领导下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那么,党的领导是如何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之中的呢?概括地说,就是每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形成之前,党都研究制定了《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最终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则是在党的“建议”的主导指导下编制完成的。党通过这种“建议”的形式,领导、主导、指导着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形成确立,并以党强有力的领导去保证计划的贯彻落实。

自全面执政与新中国成立66年来,我们党已经领导、主持制定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分别是:

1.“一五”计划(1953―1957)。“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2.“二五”计划(1958―1962)。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正式通过由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并批准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

3.“三五”计划(1966―1970)。1963―1965年,是经历、三年困难时期“重创”以后,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调整时期,当然党也无力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计划。但是“三五”计划的研究和编制从1964年初就开始了。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65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4.“四五”计划(1971―1975)。“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1970年2月15日―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1970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71年3月,中央在批转1971年计划时,《“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部分指标也作为附件下发。

5.“五五”计划(1976―1980)。1975年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其中着力安排了“五五”计划。

6.“六五”计划(1981―1985)。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20世纪末经济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中央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7.“七五”计划(1986―1990)。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经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原则通过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交至1985年9月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8.“八五”计划(1991―1995)。1990年l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9.“九五”计划(1996―2000)。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我国在十四大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所制定的第一个发展计划、也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10.“十五”计划(2001―2005)。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11.“十一五”规划(2006―2010)。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的突出特点是,以“规划”取代“计划”。

12.“十二五”规划(2011―2015)。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十二五”规划。

13.“十三五”规划(2016―2020)。2015年10月26―29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

在中央领导制定这13个五年规划(计划)的过程中,有几个过程性变化必须予以特别关注。其一,我们党主要是效仿苏联搞五年计划的做法,通过提出五年一个周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建议的形式,去着力体现党对经济社会的领导权。其二,“六五”计划(1981――1985)是一个重大分水岭。在这之前,我们党的“一五”到“五五”计划,仅仅是关注“发展国民经济”。从“六五”计划开始,我们在计划制定中不仅关注“国民经济”,同时还关注“社会发展”,而且将二者并列、整合起来,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建议”的形式进行呈现。其三,从“九五”计划(1996―2000)开始,每届中央委员会的第五次全体会议的主题固定为,本届中央委员会研究制定出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其四,从“十一五”(2006―2010)开始,我们在提法上以“规划”代替“计划”。这既是因为在延展性上“计划赶不上变化”,而规划却可以很好地应对变化;也同时标志着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向市场经济靠拢,从表象到实质都致力于消除计划经济的影子及“后遗症”。

二、党对“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作的《关于的说明》,党的领导在“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形成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在对“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体系架构设计中体现得尤为到位。

(一)党领导确立“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建议、编制及确立,都不能是空的,而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据此,党将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的中心要义确定为:“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1〕

(二)党领导确立“十三五”规划的原则遵循。“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确立了这一特殊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若干重大原则。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牢记发展的起点是人民,终点也是人民,切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原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原则,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六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坚强组织、领导保证。

(三)党领导确立“十三五”发展的理念遵循。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理念通常能够带来先进的行动。我们党在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过程中深谙此道,特别明晰地确立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遵循,即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一,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其二,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因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三,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因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其四,要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因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五,要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因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四)党领导构建“十三五”“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个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我们党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构建形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其一,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主要涉及到,要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等。其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主要涉及到,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等等。其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涉及到,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等。其四,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主要涉及到,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等等。其五,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主要涉及到,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等。

三、实现“十三五”规划关键在党

鉴于我们党的领导党、执政党地位,提出和形成确立“十三五”规划是党必须担负的政治责任;同时,贯彻落实、努力实现“十三五”规划确立的各项发展目标、发展部署,也毫无疑问关键在党。为使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到“十三五”规划的落地落实中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通过的《建议》,特别强调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组织和领导保证。

(一)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形态、工作模式。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决非是一劳永逸的。随着党领导经济社会面临的环境、形势、任务、使命等的变化,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变革,否则,就会阻碍党的领导之实质内容的充分实现。“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基于这样的客观形势,从更好地推动“十三五”规划落地落实的角度出发,“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对此,《建议》就“十三五”时期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了新举措。一是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各级党委全委会是由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党的执行机构,同时又对党代会闭会期间的党内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监督权。但是,长期以来,在党内政治权力运作中,由于全委会是一种会议性组织与功能性组织且有时处于虚置状态,因而由党委全委会选举产生的党委常委会很大程度上代行了全委会的职权,使得全委会的权力与运行均被边缘化、“空壳化”。这与规定的全委会是党代会闭会期间各级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明显背离,与党内民主精神明显背离,也造成党委常委会过分高度集权。因此,恢复全委会在运行中的应然地位势在必行。《建议》聚焦于此,明确提出要“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2〕力图推动党委全委会的权力回归常态。二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决策是行动的方向,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也是最大的浪费。“十三五”时期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决策上不能犯错、也犯不起错,否则,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从中央层面讲,必须切实保证“十三五”时期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是正确的,地方各级党委也是如此。对此,《建议》明确提出,应着力“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3〕

(二)强化党的政治动员力

实现“十三五”规划,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把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充分调动起来,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激发出来,形成广泛的政治动员、党内动员、社会动员,凝聚形成强大的政治合力、行动合力。对此,《建议》着力从以下方面加以强调。其一,就党内动员而言,必须深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党的各级组织都投身到实现“十三五”规划的行动中去,重点是要切实“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其二,就社会动员而言,社会动员说到底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动员、对社会各界的动员。从强化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社会动员入手,《建议》着力强调了以下举措。一是必须“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5〕。二是必须“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6〕。三是必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7〕。

(三)打造过硬的执政骨干和人才队伍

实现“十三五”规划归根到底在人,这里所说的“人”,一个重要基本面就是领导干部和人才。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才是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我们党的看家宝。从打造过硬的执政骨干和人才队伍入手,《建议》提出了若干新思路。其一,在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上。依据“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总体要求,《建议》着力提出,应“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其二,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上。《建议》突出强调要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进而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为党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其三,在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上。《建议》着力要求应重点聚焦优化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致力于提高班子的专业化水平。其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建议》从党管人才的框架出发,着力提出:落实“十三五”规划必须“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8〕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实现“十三五”规划需要一个良性健康的政治环境、政治氛围。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我们才能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地去干事创业。良性的政治环境氛围,意味着要不断优化现有政治生态、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此,《建议》强调指出,要从党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继续坚持高压反腐等方面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营造“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政治生态。

(五)推进党的治理能力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自此,“治理”取代“管理”,成为我国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中的基础理念。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切入,我们党特别强调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治理方式。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所确立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对党的治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对此,《建议》在强化党的治理能力建设方面明确了以下路径。其一,突出依法治理。各级党委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始终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依法执政,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其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社会治理不好,国家治理也好不了。鉴于实现“十三五”规划需要最广泛地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所以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功能势在必行。对此,《建议》着力强调指出:在社会治理的体制和格局上,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9〕;在社会利益的协调和维护上,要“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10〕。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9篇

>> “六五”~“十二五”:中国经济增长点―轴的演变及引申 “十二五”中国经济的动力何在 “五大抓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二五”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探索 试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实现集约增长的若于关系 “十二五”开局对中国经济增长要素的思考 炒股跟着“十二五”之专家篇 亟待寻找新的增长点 未来的中国与中国“十二五”世情看点 提升“十二五”经济报道的海外攸关度 “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学 中国光伏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之路 “十二五”的中国海关 思考中国的“十二五”规划 中国纺织“十二五” 背后的产业密码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波动的风险研究 “十二五”中国经济增长和新动力 寻觅中国经济下滑的新增长点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VR能否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EB/OL]..

[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

[1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 .

[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2011lh/content_1825838.htm.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10篇

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同志们: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是我们国家所有规划中最重要的规划,是根据发展、需要和可能,谋求发展新跨越的重大举措,是党委、政府驾驭发展能力、提高执政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发展意愿的重要体现。做好“十二五”规划,事关我州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国家和省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精神,安排部署我州“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任务,把“十二五”规划作为从现在开始到明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来抓,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高质量完成各项编制任务。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州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任务更加紧迫,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家从积极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国内发展的新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了“十二五”规划要深入研究并突出八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涉及继续扩大内需、增强创新能力、调整城乡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节能减排、完善公共服务、深化改革、转变对外开放模式等,这些内容也是我州破解发展不快、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十二五”规划中全面体现这些内容,我们才能将全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向着省政府的建设*经济圈新的增长极目标顺利迈进,实现我州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二、我州“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书记在“十一五”期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胡总书记的这一时期既称为“黄金发展期”,又称为“矛盾凸显期”。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看,我们既碰上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困难和挑战,所遇到的社会民生领域的问题也不少。胡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在“十二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仍然是指导我们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重要指导思想。与全国全省一样,我州在“十二五”期间,既面临着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又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在“十二五”规划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以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信心,又要看到发展环境的不利影响,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做到对“十二五”科学谋划,沉着应对。

(一)面临的重大机遇。一是国家将制定新一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全面总结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与“十二五”同步制定未来10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该规划将更加注重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增强民族地区造血功能。可以预见,在未来5—10年内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国家对西部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我州面临着继续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的难得机遇。二是国家将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就是要通过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把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增量。可以预见,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我州面临着转变投资拉动型经济的难得机遇。我们必须明确投资拉动型经济是在消费空间拓展有限,外贸依存度很低的情况下,不得不依靠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所要努力形成的是党的十七大的“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仅靠投资拉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持续的。三是国家制定出台战略性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深的影响,国家出台了10大产业振兴规划,*省从发挥我省的特色优势出发,制定出台了10大特色优势产业规划纲要。这些规划覆盖了我州的大部分领域,在“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和省重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我州的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战略性产业将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四是东中部地区产业将呈加快转移之势。从目前国家对“十二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等多项预期和约束性指标的初步确定来看,东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载能产业将受到更加硬性的政策性约束,加之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升和外需的持续萎缩以及国家将实行按区域宏观调控的政策,东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步伐将呈加快趋势,我州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难得机遇。五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将呈起步加快趋势。“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着力加快了*经济圈一体化规划发展的步伐,目前,*城市经济圈协调发展规划已编制出台,*城市群规划已进入到收尾阶段。在前一规划中,我州*市和武定县被规划为*城市经济圈西部和北部两个增长极;在后一规划中,我州*特色大城市被列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将呈现起步加快的趋势,我州面临着参与*地区合作与竞争的难得优势。同时,随着*北部金沙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实施,我州与*、*两大经济体的合作发展将更加紧密。此外,随着金沙江中下游水能开发步伐的加快推进和*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启,将使楚北地区成为我州区域发展一个新的支点。六是*将形成面向西南开放合作的新格局。胡总书记今年7月在*视察期间要将*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了战略取向,部署启动了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战略课题研究,其重点就是要面向印度洋并构建第三欧亚大陆桥,随着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规划建设,我州将面临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机遇。

(二)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结构不合理更加突出。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在全国、全省都存在,但在我州更加突出。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年全国的一、二、三产业比为:11.3:48.6:40.1,全省为:17.9:43.0:39.1,我州为24.3:41.8:33.9,我州存在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快的问题;从工业化的进程来看,我国已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而我州还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发展的阶段。从城乡结构看,我州山区面积大,农村人口多,20*年全州的城镇化率为29.6%,分别比全国(45.7%)、全省(33%)低16.1、3.4个百分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从“三驾马车”的结构看,我州外贸出口总额太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微乎其微,而消费水平不高及其拓展空间有限,改变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较弱。从投资的结构看,我州国有投资比重在50%左右,比发达地区高出20多个百分点,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的能力还较弱,社会投资能力不足。从市场的主体企业来看,我州大部分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缺乏较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产品竞争能力弱,同时大企业、大集团还较少,还没有形成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三是区域竞争面临新的压力。我州虽然加快推进*特色大城市的规划建设步伐,但是“小城市、大农村”,“小马拉大车”的格局还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不强,面对新一轮的加快发展期,区域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州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压力。四是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仍然很大。基础设施仍然是我州“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第一,水利设施薄弱,我州处于*干旱区,不仅农业发展受到制约,工业发展、城镇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第二,交通“黄金大三角”虽然已经建成,但高等级公路网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州际之间的路网建设滞后,尤其是*南下高速通道还未打通,农村公路通达任务还十分艰巨。第三,产业园区建设滞后,还面临着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创新不够,企业聚集发展程度低、入园成本高等棘手问题。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总体要求:编制“十二五”规划,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省委第八次和州委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立足省情、州情和发展新要求,按照体现“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为目标,按照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从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社会建设的战略性推进,加快体制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加快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有利于提高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人民富裕程度等方面深入研究,全面推进我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基本原则:(一)坚持科学发展。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探索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区域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战略重点,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良好、活力涌现、和谐平安的*打下坚实基础。(二)注重规划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既要对“十二五”期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我州的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又要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更要以发展战略为指导,研究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努力使规划成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行动纲领。(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对影响我州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抓住我州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进行深入研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尽量减少行业发展等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领域的内容,充实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四)坚持公众参与。进一步提高规划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改革的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的过程和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的过程。(五)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在编制程序上,要按照前期工作、立项、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批准、公布等程序,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公示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修订制度。

四、“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根据我国现行的规划体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共分为“三级四类”规划。“三级”,就是从上到下共分为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州市县规划;“四类”,就是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和要求,州县两级主要要完成以下六个方面的规划任务。

(一)推进重大课题研究。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要围绕增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和前瞻性的要求,做到“高、新、深、实”。“高”就是要有全局的战略眼光;“新”就是思想、理念和方法创新;“深”就是要深谋远虑;“实”就是规划要有操作性和适用性,能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首先开展好重大课题研究。我们在参考国家39个、省33个课题的基础上,针对我州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共筛选了6个研究课题。分别是:*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研究;*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研究;*州“十二五”期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州“十二五”期间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州“十二五”期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点产业发展研究;*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这6个课题由州委政策研究室、州政府研究室、州发改委、州经委等部门牵头进行研究。各课题牵头部门要按照全州“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形成的要求,由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抽调专职人员,立即启动展开研究工作,并在2010年3月底以前完成研究任务并报“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二)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末期评估。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州于去年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总体纲要和21个重点专项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任务,并对部分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适度调整,为“十一五”末全面实现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对“十一五”的总体和重点专项规划进行评估是研究“十二五”思路、目标和措施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把“十一五”规划末期评估工作作为规划前期的又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州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提前牵头部署,并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由于“十一五”规划期仅剩一年,因此评估只能是预测性评估。重点要对难以完成或完成困难较大的指标和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推进但推进难度较大、进展缓慢的重大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形成综合的评估报告,报领导小组审查。

(三)研究起草“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是为州委《中共*州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编制《*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服务,是形成州委建议和纲要的框架。因此,在研究起草中,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考虑国家和省为保持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能提供我州的重大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我州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需要和可能而的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在基本思路中,要重点突出六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基本发展思路,才能与时俱进地统领我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我们以多快的发展速度才能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三是我们应该从多大程度上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从而实现我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五是我州从多大程度上通过加快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本上解决社会事业发展的问题;六是我们从多大程度上通过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研究“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我们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进行了机制创新,就是在州“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了纲要起草的工作班子,主要职能就是从前期课题研究和起草基本思路开始,适时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基本思路的形成和纲要的编制体现规律性、富有创新性和彝州特色。因此,起草班子办公室要加大统筹工作力度,进行专题研究,并首先从基本思路开始进行精心起草。国家的基本思路预计在明年1月形成报国务院,省的思路将在3月底完成,我们务必在4月初形成,按时报州委研究确定。

(四)为州委建议起草奠定基础。按照惯例,州委的规划建议要在中央和省委全会规划建议后,才起草完成州委建议。由于存在时间差,所以往往州、县市党委的建议起草一般是政府在围绕基本思路形成纲要初稿后才着手起草建议。因此,起草班子要在广泛吸纳重点专项规划阶段性成果,推进纲要编制的同时,积极配合州委做好规划建议的起草工作,做到纲要初稿为州委提供参考,州委建议指导纲要修改完善的工作要求。

(五)编制完成规划纲要。《*州“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纲要》是基本思路和州委建议的具体化,在编制中,主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精心研究编制框架。纲要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但也注重创新。如我州“十一五”规划纲要,在生产力空间布局、项目分块打捆等方面都作了创新,但现在看来还不够,主要是还没有做到图文并茂。因此,在“十二五”纲要编制中,既要注重体例创新,又要增加科技含量,达到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二是广泛吸纳研究成果。就是在州委建议指导下,在广泛学习、吸纳国家和省以及周边地区和我州重大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我州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重大支撑项目。三是重视处理好“四个衔接”。编制好《纲要》(草案),要重视做好四个衔接:第一是做好与“十一五”规划的衔接。要按照与时俱进,连续性、稳定性、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做好与“十一五”思路、目标、措施的衔接,使纲要既继承过去五年的成功经验,又全面体现州委、州政府适应新形势,谋求新跨越的战略意图。第二是与基本思路的关系衔接。要充分吸纳基本思路的精华,使纲要既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又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是与重点专项规划的衔接。要突出项目支撑这一重点,对于重点专项规划重大支撑项目,在纲要阐述中都要作重点。第四是与国家、省及周边规划的衔接。在规划编制中,既要加强与国家和省规划衔接的同时,又要充分与周边区域进行规划互动,使整个规划既能充分发挥我州的资源、环境、区位优势,又能引领我州开放型经济的形成。

编制完成时限。《纲要》(草案)编制必须在2011年州人代会召开前完成所有编制的规定程序,并形成送审稿,提交人代会审议。起草班子办公室要围绕比省提前一个月完成编制任务的目标要求,制定编制工作的推进目标和进度时间表,并加强协调和督查。

(六)编制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根据省政府的规划部署和我州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经过州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研究审定,我州“十二五”共编制23个重点专项规划,分别是:(1)*州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包括公路、铁路、水运);(2)*州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3)*州城镇发展“十二五”规划;(4)*州工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5)*州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6)*州电网发展“十二五”规划;(7)*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8)*州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9)*州商贸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0)*州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1)*州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12)*州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13)*州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14)*州广播电视发展“十二五”规划;(15)*州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6)*州卫生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17)*州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十二五”规划;(18)*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及人力资源开发“十二五”规划;(19)*州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20)*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1)*州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22)*州移民“十二五”规划;(23)*州金融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体规划纲要的物质支撑,如果重点专项规划编制不好,那么,再好的发展思路、再宏伟的规划目标都是空的。对此,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在编制工作方案中,我们在明确规划牵头、参与部门和规划重点内容的同时,每个专项规划都明确由一位副州长牵头挂帅,形成州级领导牵头管总,牵头部门统筹组织,参与部门密切配合的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在规划中要按照两个步骤加以推进。一是加强前期研究。各牵头部门必须按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的要求,对所涵盖的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前期研究,务必在2010年3月底以前形成研究成果;二是编制对接。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全州规划的总体要求,与国家和省的专项规划相衔接,使整个规划既符合国家和省未来投资重点和扶持导向,同时又对我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统领和支撑的作用。重点专项规划必须以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纲要同时启动、同时推进、相辅相成,同步完成。

五、对编制工作的相关要求

去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时间作了后延。从现在起到完成整个规划的时间仅有一年,任务十分繁重,工作的挑战性很大,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放在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即将出台的国家《规划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就是没有纳入规划的项目,以后原则上不予审批。各类规划对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功能和约束力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把规划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最大前期工作来抓。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在州“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凡是承担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的州级牵头部门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形成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参与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各县市要迅速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凡是至今未成立领导小组工作机构的要在近期迅速成立并立即展开工作。三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县市县市长要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县市的“十二五”规划工作进行全面统筹,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落实。

(二)制定方案,明确责任。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和要求,州人民政府已制定下发了全州“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但这个工作方案只能是作整体的部署和要求,州级各部门和各县市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制定更加具体的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是州“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总体工作方案制定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和实施细则,迅速抽调专业骨干形成工作量,切实发挥统筹、协调、督查、指导的职能,及时将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二是州级各相关部门凡是承担“十二五”前期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将相关工作分解落实到部门、到个人。三是各县市要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确保县级规划与州级规划保持同步推进,适度超前的态势。无论是州级规划还是县级规划,凡是出现工作拖沓,重视不够,推进不力,导致规划推进缓慢,要进行行政问责。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通过“十一五”规划,各级各部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认识、编制规划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单位和部门人员变动较大,从事“十二五”规划的人员生手较多,这是我们做好“十二五”规划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要把规划人员的培训工作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州发改委要充分发挥规划的职能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认真做好规划队伍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规划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协调,强化支撑。要按照全州规划“一盘棋”的要求,切实加大规划的协调工作力度。要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其他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力戒纲要编制与基本思路和州委建议脱节、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脱节的现象,尤其是总体规划重点的内容,在重点规划中都要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各类规划总体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高度重视项目对规划的支撑作用,要通过“十二五”规划一批覆盖面广、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切实改变我州长期以来项目“杂、多、小”的问题。

(五)加强衔接,互动联动。州县规划在全国的三级规划中处于末稍,但恰恰又是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的承载地,因此做好规划的上下左右衔接至关重要。一是国家、省和州县的衔接。要密切关注国家和省的规划动态,及时了解把握国家和省各类规划的重点和方向,并对州县的各类规划进行适时调整,确保规划的项目能更多地挤进国家和省的规划盘子。二是要做好州县两级规划之间的衔接。各县市所起草形成的基本思路、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都必须与州级的上位规划相协调,尤其是在生产力空间规划、重大产业布局、重大项目的确定上要服从州级规划。三是要做好规划与规划之间的左右衔接。我们所规划的国土空间是有限而且固定的,不能出现同样一块土地规划布局不相属、不同类的规划及项目,导致规划的空间冲突。四是县市与县市之间规划要相互衔接。要以一体化发展作为战略取向,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区和经济带”的规划要求,着力打破县域行政界限,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进行共同规划、共同实施,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在这方面,*北部金沙江流域规划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方面的工作在“十二五”规划中要作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州际之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互利双赢产业项目的规划衔接。

(六)拓宽渠道,凝聚智慧。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要建立健全规划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要广开渠道,通过在政府网站开辟专栏,公开在报刊征求意见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征集规划的意见建议,使规划的过程既是一个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又是一个民主参与、集中民智的过程,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使公众的诉求得到合理回应。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11篇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将在今年年底结束。依照惯例,人们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回顾这五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轨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但是都需要首先集中到最基本的问题上来:五年规划的目标是否顺利地如期实现?规划工作千头万绪,最终全部归结为目标实现的核心问题。

首先,在经济发展目标上看,四个经济指标均已经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规划目标是55.8万亿元,年均增长7%,实际上到2014年就已经超过63万亿元,各年都超过了7%。2015年尚未结束,但实际前三季度增长7%,因此全年实现7%计划目标也是有望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规划目标是在2010年的43%基础上提高4个百分点,到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就上升到48.2%,提前完成了规划目标。城镇化率规划目标也是在2010年47.5%的基础上提高4个百分点,到2014年,实际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提前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尽管“十二五”规划没有将通货膨胀管控列入规划目标,但是由于计划管理与宏观调控有效结合,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通货膨胀保持低水平,实现了比较理想的经济增长即低通胀增长。总之,中国在经济发展目标方面干得非常出色。国民经济在平稳中持续增长,并实现了一次巨大跃升,到达10万亿美元产出水平,稳稳地坐在了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位置上。仅此而言,“十二五”规划将足以被载入历史史册。

其次,在科技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目标规划:达到93%,而2014年已经达到92.6%,离目标值还有0.4%的差距,这就取决于2015年的努力情况了。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规划目标是87%,到2014年实现到86.5%,离目标值差0.5%,同样要取决于2015年的努力情况。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规划目标是2.2%,到2014年实际为2.09%,还有0.11%差距。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规划值是3_3件,到2014年已经达到4.9件,大大超过规划值。总体上看教育科技任务比较艰巨,但是基本上能够完成。

在资源环境方面,“十二五”规划目标达12项之多,指标最多,实现难度也很大。到2014年的实际情况看,已经实现的目标有5项,其他7项接近完成。总体上看规划任务艰巨,但基本上能够完成。

在人民生活方面,“十二五”规划列出了9项规划目标。到2014年,已有4项目标实现,其他5项还有一定差距。总体上看,民生问题非常重要,但任务同样十分艰巨,顺利完成有压力。

观察“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有一个突出的印象:在29项规划目标中,经济目标只占4个,数量少且完成情况非常好;其他非经济目标25项,数量多但完成情况有快有慢。实际上从“十一五”规划期开始,我国规划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重心就已经从经济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到“十二五”期间,非经济的发展任务更加居于整个国家发展的中心位置。经济增长要继续,但是更重要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把环保、社会、民生放在重要位置上。相对于完成经济增长任务,环保、社会、民生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更加不轻松。“十~--TF"规划期实际成为了实现发展从经济为主转向社会、环保、民生为主的重要历史转折期。

战略性转换:强力反腐、深化改革、精准调控、设立自贸区、筹建亚投行

“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内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十二五”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轨迹。第一件重大事件是2013年党和国家最高层的新老更换。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随着“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化和新的战略推出,原定的战略及其目标就可能有所变化了。“十二五”期间明显出现战略性-变化的事件有:

第一,从严治党,强力反腐,引发了从上到下的政治生态变化,这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以引发更进一步的政治改革。“十二五”后期开始形成的一系列从严治党和强力反腐行动,会不会改变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经济开发型模式或升级为高版本的开发型模式,可以拭目以待。

第二,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产生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十二五”规划之初,尽管有改革的设想和内容,但是全面深化改革以至于形成一个新的改革高潮,却始于“十”召开之后。不断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但是改革的难度也随着深度而加大。尤其是在以往的改革中形成了一批既得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会有意无意成为下一轮改革的阻力。新的领导层敢于面对改革的难题,继续推进改革,掀起新一轮大规模的改革。与以前的改革不同的是,此轮改革着重顶层设计和底线思维,是全面而系统的,从而避免了单项改革捉襟见肘的尴尬结局。这也使得“十二五”后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和新景象。

第三,宏观调控新方式的出现。与“十二五”期间频繁的宏观调控次数和细致化的宏观调控手段应用相比,“十二五”期间宏观调控的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即所谓定向调控、精准调控、区域调控。大水漫灌式的宏观调控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给国民经济留下了许多后遗症,比如高达16万亿元的地方政府融资债务平台,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等等。“十二五”规划后期宏观调控有了许多改进和改革,一方面通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和取消审批权限,使得宏观调控的作为空间大大缩小,另一方面推出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主动发挥市场调节经济活动的功效。宏观调控在“十二五”期间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体制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第四,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开辟了对外开放改革与试验的新格局。2013年9月在上海设立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简单的改革试验,它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之后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大胆举措。自由贸易区本质上不是开发区的概念,而是政策试验区,是将国内普通区域不能采用或不能全面放开的外汇和资本开放政策放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试验。时间不长,已有上海浦东、深圳前海、福建平潭、天津滨海四个自由贸易区开设,并立即将试验区中获得成功的政策经验,如负面清单管理迅速在普通区推广。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产生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也体现了中国对外经贸格局的新变化。

第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建立,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亚投行和丝路基金脱胎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成为实施战略的具体抓手。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经济带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的亚投行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响应,最终57个国家成为创始成员国。亚投行的建立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和国际意义,它是第一次由中国倡议和实施的国际区域化合作构想,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形象开始确立。

规划功能完善:整合各个重大规划,创新区域性战略规划、专项规划

中国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改革开放以来,选择的发展道路是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的。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尽管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依然保留和改进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中期计划管理做法,这与其他原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在转型之后纷纷放弃中期计划管理方式明显不同。并且,这个中期计划(“十一五”更名为规划)连续实施了六个周期之后,一举将中国经济发展到世界经济排名第二的水平,这个巨大成果是谁也无法否认的。改革开放30年,计划管理改革始终没有停止,各种试验不断推出,最终形成了比较可行的计划管理体系和方式,中国的计划管理性质也由此发生与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不同的特点,“十二五”规划在探索计划管理体系和方式上也有一些新的突破和尝试。

其一,“多规合一”的改革。由于部门管理分工,致使我国的一些重大规划编制工作背靠背的进行,而且各个重大规划的时间期限和编制周期也不统一,加上其他越来越多的专项规划,规划编制工作越来越频繁,导致重复性编制和规划之间相互扯皮越来越多,规划成本越来越大。那么,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在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将多个规划整合在一起编制。虽然这项改革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改革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其二,区域性战略与规划的创新。由于地方规划编制是按照行政管辖范围进行的,因此各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出来和大力推行的地方规划具有行政分割和地方利益保护的负面趋向。这是不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的改革方向。在“十二五”期间,从中央层面对此进行了协调和改革,如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横跨沿江流域包括支流11个省市,统一按照中央部署规划,避免各个省市各自为政谋发展。再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打破三个省市行政界限,按照区内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原则进行定位,打造世界最大和最具活力的首都经济圈,不单单是化解北京市“大城市病”问题,更是形成三个省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此外,在“十二五”期间还陆续出台了20多个区域性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共同特点是不以行政划界,而是以区域经济内在联系和整体发展为出发点,打造具有特色的功能区。在目前行政管辖权不变的前提下,成立跨区域协调小组,是推行区域规划的合理做法。

其三,把专项规划作为实现综合规划的抓手。“十二五”规划制定之初,有关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虽然列入文件,但是如何贯彻文件精神需要有力抓手。经济结构问题始终困扰中国经济前行,而且老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涌现。在上一个规划周期即“十一五”规划期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前后出台了两个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前一个为“十大传统产业振兴”规划,后一个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延续到“十二五”期间,需要作进一步的补充和调整。因此在规划期间,中央有针对性地出台了若干个专项规划,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刚刚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项专项规划在整合了此前推出的各项相关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步骤。所有这些细分行业和领域的专项规划,对实施“十二五”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起到了具体化和可操作的作用。

规划未尽使命:产能过剩、环境保护、内需不足等问题仍需下一个五年规划期继续解决

如果规划只是墙上挂挂,而不去落实,再精心编制的规划也不能产生良好的作用。因此规划重在落实。回顾过去“十二五”规划期间,有一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突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需要下一个五年规划期去认真解决的。

产能过剩问题。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特征导致中国经济处于周期性摆动过程。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但是为了应对危机拉动经济增长,产能过剩问题被急速创造出来的人为需求所掩盖。等到危机过去之后,产能过剩问题重新露出水面。产能过剩问题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过剩经济。目前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也不仅限于传统产业,已经扩大到了高端新兴产业如光伏产业。“十二五”期间,产能过剩问题有所缓解,如水泥、钢铁等建材领域和房地产,产能盲目扩张得到一定遏制,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继续压缩过剩产能、调结构,将是下一个规划周期的任务。从根本上看,产能过剩得到彻底解决需要新的经济增长高潮契机。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12篇

“十二五”时值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其中作为量化指引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也势必要做出重要的调整――从“十一五”规划的23项指标变为27项指标,其中新增9项指标,取消5项指标,修改1项指标。

官学两界一些人士认为,“十二五”规划弱化了对GDP的追求,并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期望寄托于发展教育科技创新水平,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力度,以及推进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

硬约束:行政推进

未来五年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之变,最受外界关注。

“十二五”规划扩大了约束性指标的范围,把包括GDP增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城镇化率等应该由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12项指标列为预期性,而将单位GDP能耗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耕地保有量等12项需要行政力量保证实施的指标列为约束性,比“十一五”增加了4项,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GDP二氧化碳降低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告诉《财经》记者,“十二五”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系统总结了“十一五”规划执行中的教训经验,对指标体系本身进行了优化。从体系的构成分析,“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有8项,约占指标总数三分之一,而“十二五”规划将约束性指标改为16项,接近三分之二。

约束性指标的设立始于“十一五”规划。由于“十五”计划的节能降耗指标没能完成,于是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约束性指标,并将各个指标分解到五个年度的规划当中,以减少前松后紧的现象。

从“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来看,约束性指标全部得以完成,但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整个就业人数的比重、研究试验费用占GDP的比重这三项反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预期性指标没有完成。

从指标体系来看,“十二五”规划中变化最大,也是约束性最强的资源环境类指标,12项指标中,新增5项指标,保留了7项指标,其中有11项为约束性指标。

“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期,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不过,政策制定部门吸取了“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经验教训,将“十二五”规划的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定为16%,低于“十一五”期间20%的目标和19.1%的实际完成值。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十二五”规划旨在通过市场化措施来推动节能减排,首次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也提出了不少新的措施,包括: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和建立市场化倒逼机制;强化财税政策的引导调节等。这反映出中国的节能环保方式上在用更多的市场杠杆手段替代比较简单的行政压力。

就具体的指标设置变化上看,“十二五”规划中的人民生活类指标增加了一个指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指标,规定五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但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五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提出了疑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就此向《财经》记者表示,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医疗统筹这些民生工程,中央应加大财政拨付的规模,并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关系。2010年全国各级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超收了4410亿元。刘元春认为,中央财政支付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承受民生支出需求。

在人民生活类指标中还改变了一个指标――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指标。“十一五”规划只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指标,仅考核农村的医保水平。“现在将医保考核的范围从农村扩大到城市,从一般的合作医疗,扩大到基本医疗保险,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尹中卿说。

国际经验和历史数据都显示,政府在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开支占GDP 的比重显著影响一国消费率的高低。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两会”期间就江苏省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民生财政和建设财政并不矛盾,由民生财政转化而来的需求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

软约束:市场主导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GDP目标将回归到“十五”计划年均7%的增速,比“十一五”规划调低了0.5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通过测算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长达50几年的高速增长周期的中段,并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间,还将保持7%-9%的自然增长率。

“因此,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有可能、也有需要更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强调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把GDP的增速放慢一些。这是‘十二五’规划和以往‘五年规划(计划)’所不同的。”刘伟对《财经》记者说。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Ardo Hansson) 就此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国政府发出了一个信号,即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对地方政府而言,除了要关注单一的经济增长,还应考虑如民生等其他方面的进展。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则对《财经》记者指出,GDP 增速的目标并不代表政府实际上对经济增速的预测,而更多的代表一种“至少需要达到”的目标。“十五”和“十一五”的年平均增速目标分别是7%和7.5%,实际增速最终分别达到了9.8%和11.2%,2010年经济增长也大幅超出政府目标。

就指标体系的设置而言,相较于“十一五”规划的两项经济增长指标和四项经济结构指标,“十二五”规划明显淡化了经济发展大类的指标。

尹中卿认为,这不仅体现在把“十二五”的GDP增速从7.5%下降到7%,更重要的是从指标体系上把原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类指标进行了合并。

“十二五”规划对经济发展大类只提出了三项指标。其中的经济增长指标仅保留了GDP指标(“十一五”规划中还包括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等指标)。同时,为了衡量经济结构调整的进展情况,促进各级政府推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保留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指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3月22日在北京指出,未来20年,中国的生产成本将达到饱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从制造型的经济转变为更加平衡的经济,其中服务业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40.5%增加到42.9%;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从2005年的31.4%增加到34.8%。

但这并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的目标要求。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69%的水平,更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平均72%的水平。

彭文生认为,“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要提高4个百分点,比“十一五”的实际增速高1.5个百分点,显示了服务业大发展的前景。这也意味着一些垄断性的服务行业需要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民营资本将在一些可由市场提供服务的社会事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城镇化率是“十二五”规划考察经济发展水平的另一项指标。2010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7.5%,远低于发达国家75%以上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50%的水平,甚至低于世界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

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等问题。据测算,中国城镇化水平比工业化水平至少低15个百分点。在城镇常住人口6.07亿人中,有将近一半的城镇常住人口并没有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并未真正城镇化,实际仍属于“准城市人口”。

“十二五”规划将城镇化率定为每年增长4%,到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1.5%,基本能够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改善民生、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十二五”规划的热点。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收入差距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警戒线(收入差距较大),目前已接近0.5(收入差距悬殊)。

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十二五”规划首次将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直接挂钩,提出了两个同步和两个提高的目标,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13篇

一、正确把握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时代背景

(一)科学判断“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年,是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五年,也是全面建设更高要求的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五年。编制“十二五”规划面临的环境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要深入研究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浙江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使“十二五”规划建立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

(二)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应对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和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着力破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累积的结构性、体制性和素质性矛盾,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

全面总结“十一五”规划的经验,深入分析国内外环境变化,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全面建设更高要求的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加强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本地区、本领域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一批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需要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1)提升“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人为本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工作的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规划工作的基本方法。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中,树立“转型、创新、惠民、和谐”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着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明确“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围绕转型发展,以宽广的全球意识、开放的战略思维、清醒的实情把握和统筹的根本方法,切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3)把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原则。按照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要充分贯彻落实《建议》确定的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并在坚持遵循规律与把握省情相结合、延续继承与创新提升相结合、统筹兼顾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定性研判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体现创业创新、转型转轨、民生民享等要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建立完善“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

(1)建立“三级四类”规划编制体系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级分为省级规划、市级规划和县(市、区)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总体规划即“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级政府组织编制,同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起草;主体功能区规划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区域规划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区域内有关市县政府编制;专项规划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

(2)发挥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

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其他各类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依据。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五年,“十二五”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2015年。

(3)编制出台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以国土空间为对象编制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空间开发和布局方面的体现,是编制各类空间规划的基本依据。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进度,抓紧编制出台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发挥主体功能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的总控性作用,积极探索市县“十二五”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两规融合”,进一步提高市县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加强区域规划编制工作

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是编制区域内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依据。“十二五”时期,要按照省域空间总体布局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功能定位,选择若干资源优势明显、具备集约发展条件、能成为未来重要增长点的区域,以及对全省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保护地区,纳入省级战略层面,编制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五年,可展望到十年以上。

(5)合理确定专项规划的编制领域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专项规划的编制,原则上限于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需要政府审批或核准的重大项目以及安排政府投资数额较大的领域。主要包括:

一是农业、林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土地、水、海洋、煤油气等重要资源的开发保护;

三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等;

四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电、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和公共事业;

五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六是开放型经济和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

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

八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省确定的其他领域。

四、全面加强“十二五”规划综合管理

(1)加快推进规划立法工作

规划是各级政府重大经济社会决策的依据,编制并实施规划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时期,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制定出台省级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明确规划编制主体职责,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使规划编制和实施有法可依,把规划工作纳入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轨道。

(2)健全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制度

省级有关部门要切实按照《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制度》的要求,加强各类规划的综合协调,积极推动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要充分发挥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及其办公室协调机制的作用,需报请省政府批准的规划,均应通过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办公室协调审议。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规划协调工作制度。

(3)开展规划体制改革试点

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的原则,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市县开展规划体制改革试点。要高度重视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根据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做好试点工作。要密切配合,做好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要为试点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做到经费落实、人员落实,为深入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4)加强规划立项管理

规划编制部门要认真做好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制订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规划编制的必要性、主要依据和进度安排等。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综合协调、统筹安排,建立省级“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目录,报省政府审定后组织编制。进一步加强规划立项管理,未经立项的各类规划不予审核、审批和。

(5)强化规划衔接协调

要高度重视规划的衔接工作,使各级各类规划协调一致。规划衔接要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符合总体规划并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专项规划之间不得互相矛盾等原则。总体规划由同级政府负责衔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规划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衔接,专项规划由同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衔接。未经衔接的规划草案,不得报请批准和公布实施。要切实加强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的衔接协调,使发展目标、战略任务、空间布局和重大项目更好地实现对接,提高规划的统筹性和实效性。

(6)规范规划论证制度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组建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或规划咨询专家库,组织开展规划咨询、论证和评估等活动,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各级各类规划应在送审前进行论证,总体规划由同级政府组织论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规划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论证,专项规划由同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论证。各地各部门应根据需要,建立健全规划论证制度。未经论证的规划草案不得报请批准和公布实施。要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要求,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7)完善规划审批制度

规划编制部门向规划批准机关提交规划草案时,应同时报送规划编制说明、专家论证意见、衔接审核意见以及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规划批准机关应与规划体系及其层级相对应,“十二五”总体规划经同级政府审定后,由政府报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规划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报请省政府审议批准;重点专项规划由同级发展改革部门报请同级政府审议批准,主要专项规划由同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批准,一般专项规划由同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送发展改革部门备案。

(8)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十二五”规划一经批准,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保密内容外,都应及时公布。规划编制部门要对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使规划实施落到实处。要按照“先编规划、后定项目、再安排资金”的工作链,逐步由项目微观管理向规划综合管理转变。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测,形成规划年度监测制度,并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和后评估。监测评估工作可由编制单位自行承担,也可委托其他机构承担。经评估或其他原因需要进行调整修订的规划,由规划编制单位提出调整修订意见,按原审批程序报批。

五、切实保障“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1)加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精心组织,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推进。各级政府要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发展改革部门。省级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2)扩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社会参与度,要妥善处理保密和提高透明度的关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社会参与度。要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为社会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开辟畅通的渠道;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重大问题研究和规划编制方面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有关媒体和网站开展规划宣传,提高发展规划的社会认知度,强化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14篇

解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论调

汉郑玄《诗谱序》有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坚持以五年为周期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规划,自1953年以来几乎从未中断(除1963年至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认为,坚持制定五年规划让中国受益匪浅,这一经验值得西方学习。

2016年,中国迎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这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五年规划,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十三五”作为年度热词,绘就了中国未来五年改革方向的“蓝图”。

这一年,一个个带有“十三五”字眼的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对未来五年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l展远景规定了目标和方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到《“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纷纷涌现,这些纲领性文件成为指导“十三五”时期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工作的行动指南。

这一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做出精心谋划。互联网跟整个国家的“十三五”紧密结合在一起,起到关键性作用。“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共20篇,其中多个篇章都与互联网相关。第二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第五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指出,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到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我国网信事业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已经显示出独特的地位。

五年规划,五年一个大台阶。“十三五”在开局之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开门红,对中国人民来说,难忘而又意义非凡。2016年,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大展宏图,接下来,中国将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道路上持续发力,扎实把“十三五”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记事

“十三五”开局之年,蓝图已经绘就,行动正当其时。这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经济到民生冷暖,党中央国务院就“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开大会、定基调,有力规划,稳步实施,确保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圆满完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1月29日下午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战略重点,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抓准、抓住、抓好战略重点,是保证“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获得全胜的关键。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做到胸中有数、落实有策、行动有策,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拼搏意志、只争朝夕的紧迫劲头,通过抓好发展战略重点带动发展全局,把“十三五”发展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由中央政治局同志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刘延东、李源潮、、张春贤、韩正作了重点发言。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第15篇

预期性指标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当中,最引人注意的提法就是GDP年均增长7%,这一预期性目标比“十一五”规划下降了0.5%。按照规划纲要草案,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5.8万亿元,超过50万亿元。

“这说明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导向上出现重大变化,下决心从更多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转向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这样的提法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长9.9%,“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1.2%,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但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的问题仍然存在,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不到1/10,但消耗的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却占到全球1/3左右甚至更高,排放污染物规模也很大。因此,适当放慢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将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

专家指出,从“十一五”情况来看,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完成得比较好,甚至提前、超额完成,但结构性指标却并未全部完成,因此,将GDP年均增速降至7%,可以使得经济发展更有质量。

预期性指标之二: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增至47%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015年达到47%,年均增长4%。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五年服务业增速要高于过去五年,这对于服务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改变当前服务业占比过低,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的现状。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服务经济研究室主任夏杰长认为,“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将迎来难得机遇,因为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深度和广度将加速拓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拓展了服务业发展空间,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和服务需求的增加。

尽管机遇良好,但服务业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43.5%,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目标并未实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43.4%,到了20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而下降到43%,离“十一五”规划目标仍有0.5%的差距。

民进中央建议,应把促进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升级作为发展生产业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内容。建议加强体制和政策支持力度,增强生产业的发展活力,把生产业发展列入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中;从财政收入中提取生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外资、民营资本投资生产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预期性指标之三:城镇化率提高到51.5%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化率要从2010年底的47.5%提高到51.5%。也就是说,到2015年,将有一半多的人生活、工作在城镇。

照此速度,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有望达到65%左右,城镇新增人口3亿多,这将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专家指出,我国拉动内需增长的最大动力是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将成为“十二五”城镇化进程的重头戏,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全国政协委员李国祥表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纲要草案同时提出,城镇化率需要稳妥地推进,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这实际上也是根据近年来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的,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交通、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中小城市由于难以吸引人才和资金,发展速度缓慢,城镇化过程中也加剧了地区的不平衡。

农业问题专家韩俊提醒,农民工市民化首先要解决就业问题,必须以增加就业为前提,如果盲目地增加城镇人口,会导致过度的城镇化,造成进城农民的贫困化。

预期性指标之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增加就业被放在了“十二五”期间国家着力改善民生的突出位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城镇登记失业率预期性指标到2015年控制在5%以内。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即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专家认为,就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民生都有很大作用。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民生的改善就无从谈起。同时人民就业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就容易出现社会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透露,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可见,我国劳动力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总量过剩,需要政府大力拓展就业空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3月6日称,“十二五”期间,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预期性指标之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大于7%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大于7%。这一指标与“十二五”规划的GDP增速同步。

与“十一五”设定的指标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年均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从7.5%降低至7%,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从5%提升至7%以上。

专家指出,长期以来,五年规划(计划)中居民收入增速目标明显低于经济增速目标,而此次,居民收入的增幅和GDP增幅同步是一个历史性进步。

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7%,而在此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速大于11.2%,远高于前者。

国务院总理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而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则正体现了国家改善民生的决心。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认为,此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题中应有之义。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基础之上,要启动消费引擎,必须加快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速。

预期性指标之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7%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的预期性指标为高于7%,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国务院总理在明确“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提出,要让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速度一样超过7%,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增长要加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再明显扩大。

“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为8.9%,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趋势,加大了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矛盾。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的态势,这种格局严重制约着我国扩大农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可能会拖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后腿。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表示,“十二五”时期中央会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应对城乡差距,所以“十二五”期间农民的收入增长可能会出现一个拐点,就是城乡差距从扩大到停止扩大,农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预期性指标之七: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作为预期性指标之一,到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提高1岁。“人均预期寿命”首次成为我国五年规划纲要预期性指标之一。

多位政协委员表示,此指标充分说明政府制订“十二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注重民生,是最大的亮点。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民盟中央收入分配改革调研组成员郑功成表示,这是最具综合意义的民生指标,意味着我国从单向应急保民生走向全面综合改善民生。

据专家介绍,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国际通用指标,反映一个社会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

郑功成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正是实现该指标的具体惠民措施,也是重要保障。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的具体措施。

预期性指标之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十二五”规划纲草案要中提出,至201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要从2010的1.7件提高至3.3件,年均增长率为1.6%。这充分体现了国家重视科技发展,鼓励自主创新。

专家表示,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时期,以往依靠高投入、高耗能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这是世界科技发展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要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鼓励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作为预期性指标之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提升恰恰就契合了这一点。

预期性指标之九: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加4500万

作为预期性指标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至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加4500万。这一目标值与“十一五”目标相比并没有增加,但“十一五”城镇新增就业实际落实人数为5771万,超过目标值。

对于“十二五”目标未有改变,且少于“十一五”实际新增数的问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表示,这应该与“十二五”年均经济增长目标下调一个百分点至7%有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预期性指标之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指标曾被纳入“十五”计划纲要,2000年该指标仅为42.8%,2005年达到53%。“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未列入该指标,但提出了“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年的预期性指标,与该指标也有一定关系。值得关注的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再次列入这个指标作为预期性指标,预期目标定为87%。“十一五”末期,该指标为82.5%。

专家表示,到“十一五”末期,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平均为9.5年,距离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11年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要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即“9年”以上的部分,就显得极为重要。该指标重新纳入规划纲要,凸显了这方面的考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但随着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的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弱化,迫切要求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高中入学率指标成为主要指标,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提出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是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预期性指标之十一:R&D经费支出强度提升至2.2%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到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R&D经费支出强度)目标为2.2%。截至2010年底,这一指标为1.8%。

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坦承,R&D经费支出强度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底,这一指标应达到2%的水平,而在“十五”末期,该指标仅为1.3%。

2010年,我国R&D经费支出达到5802.1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位。专家表示,从科技创新角度看,目前我国主要存在四大问题,即:经济发展总体技术含量仍然不高;科技投入大幅增长,但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依然严重;企业创新积极性仍然不高。

权威人士认为,“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原因主要包括:一是节能减排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支撑;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需要支撑;三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支撑;四是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支撑;五是实现安全发展需要支撑;六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需要支撑。由此可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此外,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方面,R&D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预期性指标之十二: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2015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预期较2010年提高0.03个百分点,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灌溉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呼应,将加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水的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我国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8500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0。

水利专家指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十二五”是我国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在农业领域,要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

相关链接

聚焦“十二五”规划新亮点

3月5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与“十一五”规划相比,有不少新变化、新部署、新亮点。

规划指标共计24个

“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2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8个约束性指标全部实现,14个预期性指标除服务业就业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3个指标没有完成外,其余都已顺利实现。

“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置了24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比“十一五”规划多了2个;其中12个为约束性指标,比“十一五”规划多了4个。

“十二五”规划增设了4个约束性指标,分别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增长3.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

相比“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对3个约束性指标进行了丰富,分别为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中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森林覆盖率指标中增加了森林蓄积量,新农合覆盖率指标丰富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设置专栏22个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设置的22个专栏。22个专栏中列有事关农业生产、绿色发展、新兴产业、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的工程和发展方向。其中以专栏的形式,提出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共10条。

三大战略格局浮现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运用5幅彩图的形式勾勒出“十二五”新布局,展现出“农业战略格局”“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城市化战略格局”“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全国空间分布,其中关于农业产业、城市化和生态安全等三大战略格局的图示如下:

农业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规划草案文本第14页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彩图,标注出了七大农业主产区,还列明小麦、玉米、棉花等总计23个农产品名称。

规划草案提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交通运输新格局:《国家快速铁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联袂亮相

规划草案分别在第32页、第33页刊出了《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两幅彩图,不仅标注了已建路段、在建和待建路段,还用“虚线”标注了上述规划研究路段。

规划草案中提出,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高速铁路,形成快速客运网”“基本建成快速铁路网,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基本建成由7条放射线、9条纵线和18条横线组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达到8.3万公里”。

城市化战略格局:“两横三纵”串起东西南北城市群

规划草案对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作出部署,提出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规划草案文本第50页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彩图清晰标注出了主要城市化地区:哈长地区、环渤海地区、东陇海地区、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北部湾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成渝地区、藏中南地区、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兰州-西宁地区、天山北坡地区。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构建绿色发展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