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1篇

交通运输业,是运输劳动力借助运输工具对运输对象改变位移的产业。交通运输普遍存在人类各种经济活动中,能够为经济活动提供空间联系的环境,是经济空间形态形成和演变的主要条件,如交通运输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产业区域的形成。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有了可靠并且廉价的运输保证,促进了经济的集中,也自然使得交通便利之地成为运输成本较大的工业的集聚地,如港口,铁路附近等。人口、劳动力都向经济带集聚,能增加就业岗位,进而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交通运输不仅能带动经济增长,对不同地区、国家的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我国交通运输增加值由1997年4148.57亿元直线增加到2013年27282.93亿元;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就业人数从2003年888518人增加到2011年1169084人。

2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两者相关关系的数量分析

2.1运输弹性系数国民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运输量也会随之增加,它们之间成正比。因此把运输量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这种关系叫运输弹性系数。弹性系数是一种比例关系,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求,以及运输业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适应程度。设运输量(客/货运周转量)年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分别为,,则运输弹性系数表示为:E=(注:这里E取其绝对值),以我国1979-2013年运输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相关数据计算运输弹性系数(取小数点后三位)。数据来源:统计网(1)1980年前E>1,说明我国1980年之前交通运输发展速度要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运输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敏感,国民生产总值的一点变动都能引起交通运输较大变动。(2)1980年到2012年E基本稳定在0<E<1范围,说明1980年到现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动所引起的运输量变动较小即交通运输发展速度慢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这时期受社会经济影响程度较改革开放前期有减小趋势,但2009年客货运弹性系数相对前后几年来说较高,特别是货运弹性系数>1,原因是2008年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运输业表现出对社会经济发展较高敏感性。随着经济危机缓和,运输发展开始趋于平稳,最终恢复到稳定水平。2013年我国客货运输年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表明我国运输业发展遇到瓶颈,需要制定科学产业发展政策。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第三产业;贡献度;测度技术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不断变化,尤其在发达国家,第一、二产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其发展程度从起初的不断上升,到后来逐渐稳定,此时总量也在GDP中占到最大,然而其并不一定是主导产业,反而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软实力”引导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方向,并且其比重,也即狭义的贡献度在不断上涨。当今世界,各国(地区)第三产业 GDP 比重以及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发展研究的也成为产业结构研究的重中之重。所以,准确衡量第三产业的总量和结构,有助于研究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有助于探讨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寻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和路径,从而实现经济快速、有序、平稳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产业”的概念,源于西方经济学,早在十七世纪末(1690年)威廉・配弟(Willian Petty)就阐述了有关第三产业的一些思想。此后,许多知名的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三产业进行过分析。然而,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及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近几十年的事。从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雪最先提出“第三产业”概念到。因而,本文所述评的主要是1935年费雪正式提出第三产业以后的理论[1]。

第三产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诸如商业、金融、旅游、运输、通信、房地产、贸易、饮食、卫生、文化、教育、信息咨询服务业及各类技术服务业等)[2],是满足人类除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中的便利、娱乐等各种精神上的需要。

3.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度技术

3.1 贡献测度技术的提出

3.1.1 概念

所谓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在下文中简称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的测度),是指基于第三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决策引起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总量和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对国民经济的正面影响。然而变化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即如决策者要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决定提高文化行业的就业率,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工作者的就业政策,这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则不仅仅体现在国民经济就业形势的改善。优秀的文化实力能提高国民的精神力量,文化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人民的精神状态,使之更加积极地投入生产生活中,其必然波及各行各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这就是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典型案例。因此基于国民经济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不可小觑。那么,对这种贡献程度即为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对这种贡献度的测度方法,即为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测度技术。

3.2 模型的建立

3.2.1 第三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总量贡献测度技术

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最直接的测量方式就是观察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也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假设,Yt表示国民生产总值GDP,Y′表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那么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总量贡献率则为:A=Y′Y式(3.1)

3.2.2 第三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速度贡献测度技术

本部分的测度技术设计灵感来源于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的增长方程,古典增长理论是把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为资本、劳动、技术等,而本文的速度贡献测度模型则将用于第三产业的资本和劳动作为独立的变量从模型的资本投入变量与劳动投入变量分离出来,以测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假设生产函数为:Yt=At・f(L,K,Y′)式(3.2)

其中,Yt表示经济总量,At表示随着时间t变化的社会技术进步,L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投入量,K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量,Y′表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对式(3.2)两边求全导数,可得:

其中,y=dYtdt・(1Yt)表示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a=dAtdt・(1At)表示全社会的技术进步的速度,α=(YtL)・(LYt)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弹性,1=(dLdt)・(1L)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的速度,β=(dYtdK)・(KYt)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量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弹性,k=(dkdt)・(1K)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的速度,γ=(dYtdY′)・(Y′Yt)表示第三产业的对国民经济的弹性,y′=(dY′dt)・(1Y′)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式(3.6)表达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由全社会的技术进步速度、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速度和资本投入的速度,以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四大部分组成。那么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增速的影响则是由式(3.6)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的系数,即其弹性指标来衡量,即γ=(dYtdY′)・Y′Yt。

4.结论与展望

1、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第一、二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紧密相连,因此应该提高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视,本文的实证分析的结果业体现了这一点,并且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范围广、就业容量大的特点,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就业,因此,第三产业在劳动力就业方面却独具优势,尤其对于我国面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势,第三产业可以及时地解决这一问题[4]。

2、重视产量,但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只把眼光狭隘地放在经济总量上,否则会出现“虚涨”,而是处理好第三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目标,稳定发展速度,认清当前发展现状,发挥自身优势,拓展第三产业的市场,借鉴好的方法和途径,吸取经验,才能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述英. 西方第三产业理论演变述评[J]. 湖南社会科学, 2004 (5):85-88.

[2]魏建宏.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实现经济顺利转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5):146-147.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石油消费 经济 政策

一、国民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

由于短期内石油在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能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国家经济规模的大小、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国民经济发展所赖以的能源需求结构等决定着一个国家对石油消费需求的强度。

首先,国家经济规模的大小是决定该国对石油消费需求强度的首要因素。因为,当国家经济规模较小时,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门类并不十分齐全,具体产业的规模也处于较低水平,此时国家的经济发展对石油的消费需求强度也比较低下;然而,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国家经济发展对石油的消费需求得以强化。其次,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对该国的石油消费需求强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为随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渐提高,工业生产速度提高、运输业务总量增加、相关服务产业发展,导致对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石油消费需求强度加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石油消费弹性系数来研究国民生产总值与石油消费之间的关系。所谓的石油消费弹性系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石油消费和国民生产总值两者年均增长速度之间的比值。通过对1990年到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率的回归分析,得出下列回归模型:

Y=0.086+0.836X

其中:Y:石油消费增长率;X: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根据前述数据可以计算出“八五”、“九五”期间我国石油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576和0.83,今后十几年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据估计2001年~2005年将保持年均8.5%左右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上述模型结果,2001年到2005年石油消费系数将达到0.9左右,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增长将带动石油消费几乎同比例增长。

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演变对石油消费的影响

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发展目标而对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总体目标所制定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对石油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工业化进程阶段,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石油产品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较小,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强调重工业发展的结果;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调整为主要发展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轻工业方面,在这之后的20多年中,石油产品的需求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再度将产业发展重点转向以发展汽车工业和环境保护产业时,石油产品的消费增长速度会更高。从三个产业的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今后十几年,第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将继续加强,石油化工、建筑业、机械、汽车、电子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达到 43%;第三产业的比重将继续上升,第三产业中的运输业也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继续下降,预计在 2010年可望降至 12%的水平。随着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继续加强,石油消费必将持续增长。

表 三个产业的回归分析结果

三、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从经济运行的本质方面分析,一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过程从一个侧面发映了该国国民经济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当国民经济形态从以农业为基础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转变过程中时,能源结构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此时,经济运行不仅强调在经济总量方面得到巨大发展,而且强调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那么,煤炭等高污染、高运输成本、低投入产出比的能源需求会相对下降;加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导致石油的需求强度逐渐提高。

总之,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而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属于外在风险,短期内无法通过内部的政策调整有效化解。国际石油价格在目前的高位水平持续较长时间,高油价对经济的冲击、对GDP增速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4篇

“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这就是总理的著名“舰队速度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民生与经济发展速度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思考和轻重取合。

以“舰队”来比喻中国民生状况,它的发展速度不是由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最不富裕的那邯分人群,这就揭示出这样一个哲理:社会财富的积累不应忽视尚未富裕起来的人群。相信“舰队速度理论”是对不富裕人群的最有效的关怀和鼓励,希望他们努力致富,为推动民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是对当前所谓“唯速度论”的有力回应。

在今年两会上,民生首次作为重要问题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来,以多达五分之一的篇幅加以阐述,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生与发展速度历来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令全世界瞩目,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两高”和“两低”(高增长和高能耗、低产出和低效益)是始终困扰中国经济的弱势,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资源消耗过大等等,使得民生问题日益突出。

经济发展是服务于民生的,二者不能本末倒置,但现状的确如此。在城市,广大工薪阶层由于物价飞涨而面临买房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诸多难题。国情如此,如果撇开民生,发展速度必将成为空谈。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民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改善民生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民生就是民心。民心向背取决于民生状态。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卫生经费支出;经济增长;推动效应;拉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F08:R-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07-0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增加,我国卫生总费用绝对值不断增长,从1978年的110.2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6 119亿元,增加145.26倍。1978―2009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由3.02%上升为4.96%。从国际上其他国家卫生费用发展水平看,OECD国家的医疗卫生保健支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一般在7%以上,最高是美国,达到13.6%[1]。在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医疗支出快速攀升压力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卫生经费支出与目前经济发展适应程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Kleiman(1974)[2]、Newhouse(1977)[3]、Leu(1986)[4]等卫生经济学家通过对OECD国家的截面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GDP是卫生总费用最重要影响因素,由此,卫生总费用与GDP之间的关系成为卫生总费用研究的重要内容。Smith等(1998)预测,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稳定在13.50%,但这一比例在2007年将攀升到16.60%。何平(2005)等[5]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得出,在长期协整方程与短期误差修正方程中THE和GDP之间的弹性系数都是正的,说明二者具有同向的相关关系。刘贻佳(2008)[6]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得出,GDP的增长变化与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变化互为因果关系,且THE和GDP之间长期与短期都具有同向的相关关系。

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看病贵、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不断出现,引起人们产生了卫生投资过度的疑虑。而目前我国有关经济与卫生费用之间关系的研究都集中在两者的关系以及相关程度方面,没有分析两者之间的适应程度。本研究旨在通过测算中国卫生投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推动效应”和“拉动效应”,探讨目前我国卫生投资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使政府充分认识到目前总卫生投资及其各项投资部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为优化卫生筹资结构提供依据,

一、理论分析

中国卫生事业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可以通过建立“推拉效应”理论进行具体测算。该理论认为,国民经济增长与卫生事业投资通常是相互影响的。卫生事业投资水平的增长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反之,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会带动卫生事业投资水平的增长。卫生事业投资水平的增长所引起的国民经济的增长效应可以称为“推动效应”,而把国民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卫生事业投资水平的增长效应称为“拉动效应”。

“推拉效应”分析法的优点:(1)它可以不依靠任何标准值,仅通过对“推动效应”系数和“拉动效应”系数分析就可得出结论,具有较大的方便性和较强的操作性;(2)此方法数学模型简明,并且由于是对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同一时期的推、拉效应系数进行比较,所以,不失为判断目前卫生事业投资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发展的一种较好方法。

一般来说,如果国民经济增长对卫生事业投资的拉动作用大,那么卫生事业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小,反之亦然。因此,可以把卫生事业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推动效应”和“拉动效应”的关系分为三种情形:当“推动效应”大于“拉动效应”时,表明这一国家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卫生事业投资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即卫生事业投资不足,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当“推动效应”与“拉动效应”大致相当时,表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与卫生事业投资水平发展是相适应的;当“推动效应”小于“拉动效应”时,表明这个国家卫生事业投资过剩,应减少投资力度,优先发展经济,以求得卫生事业投资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实证分析

下面,对中国卫生投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推动效应”和“拉动效应”进行具体测算。国民经济增长通常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度量基础,卫生投资水平(总卫生投资)通常采用卫生经费作为度量基础。为了使所作的分析指导性更强,我们还从政府卫生投资、社会卫生投资和个人卫生投资三个方面进行分项分析,具体确定失衡的主导因素在哪里。本文选用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分别测量政府卫生投资、社会卫生投资和个人卫生投资。

(一)“推动效应”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和卫生投资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根据表1中的1978―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Y)和总卫生投资(X)数据,再依据经济计量方法反复测算可确定我国卫生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的数学模型为:LNY=a+bLNX

其中:a为常数项;b为“推动效应”系数。“推动效应”系数b表明卫生投资每增长1%,所引起的国民经济增长b%。当b>1时,说明国民经济增长快于卫生投资增长,国民经济增长超前,卫生投资滞后,卫生投资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的“瓶颈”;当b=1时,说明国民经济和卫生投资水平同速增长,卫生投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是协调的;当b

此处,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7],可得到中国总卫生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模型为:

LN=4.18+0.85LNX

(57.79) (75.01) R2=0.99,F=5 626.51

从拟合优度检验R2=0.99、参数估计检验t=75.01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5 626.51,可看出所作线性模型的统计检验成功,说明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的卫生投资水平与GDP之间关系的样本回归直线,作为总体回归直线的近似是恰当的。“推动效应”系数b=0.85,小于1,表明我国总卫生投资增长速度已超过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同理,我们可以用政府卫生投资(X1)、社会卫生投资(X2)、个人卫生投资(X3)分别替代总卫生投资,分别求得我国政府卫生投资、社会卫生投资、个人卫生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系数,分别为1.10、0.94、0.66,模型如下:

LNY=4.22+1.10LNX1

(17.86) (23.01)R2=0.95,F=529.60

LNY=4.62+0.94LNX2

(-18.58) (39.43) R2=0.98,F=1 554.49

LNY=6.06+0.66LNX3

(55.39) (33.15)R2=0.97,F=1 099.21

这些模型统计检验都成功。这些模型表明,我国政府卫生投资增速稍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速,社会卫生投资增速稍快于国民经济增速,但我国个人卫生投资增速已大大超过国民经济增长。

(二)“拉动效应”分析

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反过来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会带动卫生投资的增长。同样利用表1的数据,可确定国民经济增长对卫生投资的“拉动效应”数学模型为:LNX=c+dLNY

其中:c为常数项;d为“拉动效应”系数。d表明国民经济每增长1%,将拉动卫生投资增加d%。当d>1时,说明卫生投资增长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卫生投资水平增长相对过快,卫生投资可以减速;当d=1时,说明卫生投资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两者之间是协调的;当d

此处,同样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可以得到“拉动效应”模型为:

LNX=-4.83+1.16LNY

(-32.54) (75.01)R2=0.99,F=5 626.51

从拟合优度检验R2=0.99、参数估计检验t=75.01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5 626.51可以看出,所作线性模型的统计检验相当成功,说明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我国GDP与总卫生投资之间关系的样本回归直线,作为总体回归直线的近似是恰当的。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对总卫生投资的拉动系数d=1.16,大于1,说明我国总卫生投资增速快于国民经济增速。

同理,我们可以用政府卫生投资(X1)、社会卫生投资(X2)、个人卫生投资(X3)分别代表总卫生投资,分别求得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对政府卫生投资、社会卫生投资、个人卫生投资的“拉动效应”系数,分别是:0.86、1.04、1.49,统计检验都相当成功,模型如下:

LNY=-3.38+0.86LNX1

(-9.38) (23.01)R2=0.95,F=529.60

LNY=-4.72+1.04LNX2

(-18.58) (39.43) R2=0.98,F=1 554.49

LNY=-8.87+1.49LNX3

(-20.57) (33.15)R2=0.97,F=1 099.21

这些模型统计检验都成功。这些模型同样表明,我国政府卫生投资增速稍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速,社会卫生投资增速稍快于国民经济增速,但我国个人卫生投资增速已大大超过国民经济增长。

三、讨论

本文通过总卫生投资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推拉效应”分析发现,我国总卫生投资基本能适应国民经济增长,总卫生投资增速仅稍快于国民经济增速。说明目前我国卫生经费虽大幅增加,但与我国实际经济快速增长情况相比其增长幅度较为合理,并没有产生卫生事业投资过度的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可适当控制总卫生费用增速,但主要任务是继续保持目前卫生投资与经济增长基本相协调的现状。

本文从政府卫生投资、社会卫生投资和个人卫生投资三个方面与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推拉效应”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卫生投资与社会卫生投资基本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其中,政府卫生投资增速稍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速,社会卫生投资增速稍快于国民经济增速,我国个人卫生投资增速已大大超过国民经济增速。说明目前我国卫生投资快于国民经济增长是政府卫生投资增速缓慢,社会卫生投资相对超前,尤其是个人卫生投资增速过快共同作用的结果。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河北;经济增长速度;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6-0010-06

2006年河北省经济发展平稳,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1613.7亿元,和上年相比增长13.2%,高于全国经济增长平均水平。然而与内蒙古、山东、天津、江苏、河南等地区相比,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这与实现河北发展沿海经济强省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2006年是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其经济的运行情况影响着今后几年的发展,影响着河北省“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实现。笔者通过分析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本文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数据来源于全国及各有关省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政府工作报告》。)寻找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与经济强省之间的差距,以提高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实现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目标。

一、河北经济持续增速但相对较慢

2006年,有关经济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及河北省在全国的排名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尽管河北省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前列,但是经济增长速度较慢,位居全国中游水平,而投资、出口、收入也较为落后,可以说河北省是一个经济大省,但并非经济强省。

(一)就自身而言,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上升,但增幅降低

“十五”期间,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上升,经济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是从图1的趋势线上看,增长速度的增幅正在减小且存在下降的趋势。具体来说:自2005年起增长速度的上升幅度开始明显减小,2005年比上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而作为“十一五”第一年的2006年和2005年相比增长速度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二)与其他五个地区相比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且差距扩大

与内蒙古、山东、天津、江苏、河南等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排名靠前的地区相比,河北省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对较慢。表2、图2显示,从动态时间上看,在“十五”期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除2002年、2003年高于河南省外,其他年份均落后于内蒙古等五地区,且与其中增速最快地区的差距在逐步扩大。其中:2001年和天津相差3.3个百分点;2002~2005年和内蒙古分别相差3.6个百分点、6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和10.4个百分点。

(三)“增长1%的绝对值”也反映出河北省与经济强省之间的差距在扩大

增长速度属于相对指标,是通过将两个时期的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相对比得到的。由于各地区增长速度对比的基础不同,高的增长速度背后可能隐含着低的增长量,因此不能仅从增长速度的角度出发去考察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把增长速度与增长量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增长1%的绝对值”,即报告期在基期水平基础上每增长1%时增长的绝对量。

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的绝对值虽然逐年提高,但是与经济增长较快的先进省份的差距却逐年扩大。

二、影响河北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分析

(一)第二产业贡献率降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拉动作用减弱,造成了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贡献率可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一般说来,某产业创造的增加值越多,对经济的贡献越大,该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也就越重要。

产业拉动(百分点)是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通过计算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速度拉动的百分点,可以将经济增长速度按照产业进行分解,从而得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速度中所占的份额。

表4中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对经济增长速度贡献率最大。2006年河北省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降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拉动作用减弱,是造成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的增幅减少的重要原因。

从当前中国整体所处的发展阶段上看,当前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然是中国及其大部分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重点。从表5中数据可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对经济增长速度拉动的百分点最大。

(二)需求不足是河北经济增长速度较慢的重要原因

1.消费需求不足影响着河北省经济增长的速度。计算河北省1978-2005年最终消费与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结果高达0.99868,即消费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表6数据显示,无论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绝对值上看,还是从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看,或者从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上看,无论从整体上看,还是从城乡上看,河北省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角度也可以发现河北省在消费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表7数据显示,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天津、江苏、山东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006年河北省人均消费支出为7343.5元,而天津、江苏、山东分别是河北省的1.44倍、1.31倍、1.15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率为7.77%,分别比天津、江苏和山东少1.53个百分点、3.93个百分点和5.85个百分点。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内蒙古较为接近,但内蒙古比河北多323.5元,增长率也比河北省高出2.93个百分点。尽管在绝对数值上,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过了河南省,但是在增长率上,河南省尚比河北省多出1.63个百分点。

在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上,河北省仅高于河南省,而远落后于其余地区,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分别是河北省的1.53倍、1.34倍、1.66倍、1.26倍。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各省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河北省的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比江苏、山东、河南少2.63个百分点、1.63个百分点、2.93个百分点。从城乡差异上看,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94倍,而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分别为2.76倍、2.29倍、2.33倍、2.6倍,都低于河北省,河南省为3倍,略高于河北省。

收入水平决定着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两者之间是正的相关关系,如果居民的收入能够较快增长,消费一般也能保持同步的增长,从而有效地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表8中数据显示,和经济强省相比,河北省城镇、乡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收入的增

长速度较慢。

2.投资需求不足制约了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投资都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计算河北省1978-2005年投资与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结果高达0.99746。实践也证明投资需求扩大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而投资的主要构成就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观察表9中数据,发现河北省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与经济强省的差距很大。2006年江苏省固定资产形成额为10063.65亿元,同年河北省固定资本形成额5 499.40亿元,不足江苏省的一半。2006年山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1134.60亿元,是河北省的2.03倍。尽管2006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较快,但如果综合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绝对额的话,32.8%的固定资产增长率对于河北省来说,想要缩短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强省之间的差距,并不算高。

3.净出口需求较低是影响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的又一原因。计算河北省1978―2005年净出口与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结果为0.98136,即消费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表10数据显示,江苏、山东等比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快的省份,其净出口额一般较高,2006年河北省净出口为71.4亿美元,和经济强省相差甚远。江苏省2006年净出口为368.4亿美元,是河北省的5.16倍;山东省2006年净出口为220.1亿美元,是河北省的3.08倍。

(三)河北省开放程度不高,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能力较低,影响了本省经济的增长速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是关于进出口与生产总值关系的分析,其可以从实物资源流量上反映经济的对外依赖和支撑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发达,开放程度越高,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就越高。可以从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相比计算进出口依存度,也可就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计算依存度,观察地区经济作为需求者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和地区经济作为供应者对出口的依赖程度。

表11数据所示,河北的进出口依存度为0.13,其中进口依存度为0.04,出口依存度为0.09,远低于天津、江苏和山东,说明河北省的开放程度较低,介入国际经济市场程度较低,河北省经济受国际经济状况的影响较小。

引进外商投资的情况也可以说明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表12数据显示,和经济强省相比,河北省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弱,开放程度较低。2006年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额为20.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速度仅为5.3%;同年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74.3亿美元,是河北省的8.67倍,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速度为32.3%,是河北省的6.09倍;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00.0亿美元,几乎为河北省的5倍,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速度是河北省的2.17倍;天津外商直接投资额为41.31亿美元,为河北省的2.05倍,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速度是河北省的4.55倍;河南与内蒙古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为18.5亿美元、14.41亿美元,低于河北省,但是其增长速度分别为50.1%、47.0%,几乎达到了河北省的10倍。

封闭必然导致落后,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积极融入国际经济舞台之中,才能创造更多的新价值,从而提高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

(四)科技创新能力较差也是制约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之一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较高的科技投入能够促进经济较快的增长。笔者在此使用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说明科技投入的情况。2006年河北省的研究与发展下降的幅度较大。2006年江苏省出口额是河北省的12.5倍,出口的增长速度高出河北省13个百分点;山东省出口的增长速度比河北省也高出9.3个百分点。河北省的进出口依存度为1.60,远低于江苏省的13.18和山东省的4.36。从引进外商投资的情况看,2006年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额是河北省的8.67倍,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速度是河北省的6.09倍;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额也约为河北省的5倍。这充分说明河北省的开放程度较低,介入国际经济市场的程度较低。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以带动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进一步加大产、学、研、管的结合力度,彰显科技、教育、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地区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也是决定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河北省的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等应重视产学研的结合问题,加大政府为科研院所和实体企业构建相互协作的平台的服务意识,以促使科研成果能够更快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五)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建设更具“竞争力”的政府

与相关省份相比,(1)河北省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规模明显大于其他省份。河北省国家机构和社会团体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0.42%,而江苏省为6.91%,山东省为8.74%,全国平均为7.9%。(2)人才逆流。河北省目前在人才流向上存在着两个“逆向流动”:一是由省内向京津沪及南方流;二是由基层、企业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流。因此,要切实建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优惠用人政策。要加强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以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

(六)充分利用环京津的资源优势。抓住“十一五”的发展机遇,实现河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河北省处于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区,京津冀都市圈的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步伐,缩小与京津的差距。京津冀都市圈作为中国“十一五”新增长区域,将在基础设施、区域产业分工、生态建设等方面为河北省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一超越自身能力的发展机遇。此外,随着战略资源约束的日益凸显,河北省与周边省区特别是(R&D)经费支出为69.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6%;而同年江苏省R&D经费支出为330亿元,是河北省的4.76倍,占GDP的比重为1.55%,比河北省高出0.95个百分点。

三、建设河北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河北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还相对较慢,和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目标有着较大距离,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其他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经验,凭借着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优势,实现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要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在未来的几年内应做好以下6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率,促进河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河北省“十五”发展的经验看,河北省经济的较快增长仍属投资拉动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16.7%增加到2005年的59.85%,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拉动也由2001年的1.45%增加到2005年的8.02%。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河北省的投资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42.2%增加到2005年的45.8%,但增加速度相对较低。山东省2006年的投资规模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50.97%。因此继续扩大投资规模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加快河北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十五”期间和其他经济强省的比较分析发现,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又一瓶颈。“十五”期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加大,河北省的消费率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拉动的百分点都呈现出振荡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幅度较大。2006年,河北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江苏、山东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收入水平决定着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居民的收入能够较快增长,消费一般也能保持同步的增长,从而有效地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因此河北省应该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力度,以刺激居民的消费,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使消费与经济增长驶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国民经济增长;乌鲁木齐市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46-03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大部分城市的支柱产业,一些城市也在房地产投资的刺激下经济呈现一片繁荣的局面,居民的居住水平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大提高,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由于城市房地产投资刺激的局部繁荣而引发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房地产投资增速居高不下,与同期社会经济增长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极不匹配,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过度等情况相当严重,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发展已成为事实,并且愈演愈烈。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也大大高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房价同时脱离正常增长,长期的不协调势必影响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从长期来看,任由这种不协调发展的状况蔓延开来,对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经济增长与稳定、社会安定团结都形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分析乌鲁木齐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对于了解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以及使之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制定房地产业相关政策有着很强烈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项目区概况

乌鲁木齐市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北、西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相邻,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接壤,南、西南部与巴州毗邻,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北最宽约为153 km,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8.19%,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2.92%,风沙地面占总面积的9.59%,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 9.3%。

乌鲁木齐资源较为丰富,东有吐哈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北有淮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地下煤碳储量在百亿吨以上,可采煤层总厚度80 米,素有“煤海上的油城”之称。热力、风力资源丰富,有亚洲最大风力发电厂。旅游资源优势显著,地处新疆“千里黄金旅游线”周边有天池、南山、台等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市区内有红山、鉴湖、阅微草堂等“景观”,民族风情多姿多采,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0多万人,旅游业发展日益蓬勃并以跻身中国旅游城市。

乌鲁木齐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新疆的主要工业基地。从行政区划上分七个区一个县,即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米东区、达坂城区和乌鲁木齐县;两个部级开发区和一个出口加工区、三个自治区开发区。2008 年,全市总人口236.05 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3.71 万。

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 02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已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7 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75∶41.7∶56.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328 元,增长8.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 000 元,达到6 116元,增长8%。

二、乌鲁木齐房地产发展现状

乌鲁木齐市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市场化运作滞后于全国其他省市,“十五”时期,房地产投资建设规模和增速相对其他省市都比较低。“十一五”以来,从房地产业总体来看,房产市场繁荣活跃,开发力度不断增强,投资规模逐步扩大,运行态势平稳健康,产业发展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居民消费。房地产业对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乌鲁木齐市房地产市场渐趋成熟,企业开发投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渐形成了以住宅为主、商务为辅的合理格局。同时,房地产开发商队伍迅速扩大,水平良莠不齐。

2008年,乌鲁木齐市房地产开发投资98.34 亿元,比上年增长21.34%;商品房施工面积1 024.36万平方米,增长13.24%;竣工面积301.65万平方米,增长4.91%;销售面积271.96 万平方米,下降44.0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43.04万平方米,下降46.62%。全年商品房销售额88.53亿元,比上年下降31.8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74.72 亿元,下降35%。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两项指标的下降,充分说明乌鲁木齐市房地产市场状态将趋于疲软,将由旺销逐渐转为观望期。

三、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一)相关分析

乌鲁木齐市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

1.从乌鲁木齐市房地产投资额和乌鲁木齐市GDP变化情况来看,乌鲁木齐市GDP由2000年的300.52 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 020.35 亿元,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由2000年的13.84 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9.48 亿元,在八年中一直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而2008年的房地产投资额是2000年的近3倍(见图1)。

2.从乌鲁木齐市房地产投资与GDP增长幅度来看,2000—2008年八年间乌鲁木齐市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幅度变化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2000年乌鲁木齐市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为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5%,2001年增长幅度达到了72%,超过了当年的全国平均水平。随后,从2002年开始,乌鲁木齐市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开始下降,2004年达到了房地产投资增幅的最低谷,为10.2%。随后乌鲁木齐市房地产投资增幅开始上升,2007年达到39.2%,2008年虽有所回落,但增幅依然在35%以上(见表1)。

自2000—2008年,乌鲁木齐市GDP增长幅度稳步上升,由2000年的8.2%增长到2007年的12.2%,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GDP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也保持在11%(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会起到阻碍的作用,如2001年、2007年房地产速度增长过快,GDP 增长速度就会放缓;而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时,其对经济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两者有较高的相关度。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

3.从房地产投资对GDP的贡献作用来看,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当房地产投资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时候,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固定资产在房地产上的投资的逐年增加,其对国民经济支持和贡献作用不断增加,二者的关系密切相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对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其波动对乌鲁木齐市的整个宏观经济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这些却不能完全说明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带动了乌鲁木齐市GDP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房地产开发投资与GDP增长的相互关系。

(二)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回归分析

本文拟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来研究乌鲁木齐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的关系。通过翻阅大量新疆房地产资料、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及2001—2009年八年的《新疆统计年鉴》后,获得乌鲁木齐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具体数据(见上页表2)。

根据一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分析,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之间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其方程式为:

Y=28.506X-103.02

置信度:R2=0.9941,通过检验,说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乌鲁木齐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模拟较好。

模型的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与GDP 两者之间有较高的相关关系。参数表明,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 亿元,将相应带动GDP增加28.51 亿元。由于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的高度相关性,从而其较小的投入将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较大的产出,因此将其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是恰当的。

四、研究结论

通过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趋势分析及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中占很大份额的房地产投资对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与国民经济增长有着长期均衡关系。

具体可以归纳为:(1)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对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的促进作用,分析可知,房地产开发投资每增加1亿元,GDP就会增加28.51 亿元,可见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同时,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制造业、建筑业等。(2)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制条件的,从前面所做分析可以知道,当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并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得当的时候,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相反,有阻碍作用。过快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3)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必须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协调一致。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过小或过大的房地产投资规模均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保持一定的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发展速度,必须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发展速度,使之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 曹振良.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3-88.

[2] 谭刚.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率高度正相关对策研究[J].南方房地产,2003,(4):12.

[3] 刘拥军.产权制度、市场秩序与社会信用的形成[J].当代财经,2003,(1):36.

[4] 任森春.论信用制度与政府作用[J].财贸经济,2003,(3):16.

[5] 上海房地产经济学会课题组.房地产泡沫问题研究[J].上海房地产,2004,(11):13.

[6] 梁晓民,傅家骤.房地产投资与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3.

[7] 李鸿文,李良成.中国房地产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2006,(1):5.

[8] 许经勇.当前房地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1):8.

[9] 许萌,王永刚.浅述房地产业的市场研究[J].山西建筑,2007,(14):229-230.

[10] 胡毓娟,张学民,汪家涛.2008年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实现目标和策略选择[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1):5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百年”历史性目标奠定了雄厚的基础。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几乎从零开,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截至2013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1253.9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4436.3万户,注册资金分别达到39.3万亿元和2.4万亿,从业人员分别为1.25亿人和0.93亿人。近年来,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GDP的65%~70%、我国新增就业的80%~90%,成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最强注释和最显著特征。

无论从经济理论上还是各国经济实践上来看,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在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中是占绝对地位)的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同的历史阶段下,发展的制度条件和市场空间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是同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的两个重要约束条件,甚至是决定性的约束条件。我国民营经济过去30多年的发展经验也表明,民营经济在各类经济主体中对以制度条件和市场空间为主的发展环境最为“敏感”,同时也是最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环境来寻求自身的发展机会,从而形成我国民营经济独特的发展路径。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动力都将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内涵也有了新的要求。可以预见到,与过去30多年的发展相比较,新常态下我国民营经济面临的制度条件和市场空间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深入研究、充分认识这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的新特点、新特点,无论对新常态下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发展还是提升政府等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常态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分析

1.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工作中的地位

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对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定位是事关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制度条件变化之本,是各种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之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87年中共十三大对民营企业做了“拾遗补缺”的基本定位,民营经济才有了一定限度的生长空间;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补充,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才有所显现;1997年中共十五大再次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至此才进入全面快速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进一步进行了明确,说明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在我党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从中央到地方,不断优化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将成为常态化的工作,以往各类正式制度安排中对民营经济的歧视设定将快速消除。

2.新常态下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相互地位

在我国以往的发展中,很长时期民营企业地位与国有企业地位呈负相关。比如在1992-2003年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地位较高,尤其是1995-2003年,这几年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下岗潮、抓大放小等一系列阵痛期,特别是在一些地方以把国有企业“卖光”为改革基本取向,民营经济得到了非正常的快速扩张;2003年后到2012年,国有企业地位重新提升,与此相关的是民营企业地位受到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越来越倚重国企的力量,把引进央企作为快速做大经济总量的捷径,通过给予更多优惠政策进一步抬高国企的强势地位,建立和引进的国企涉及业务范围广,同时有不少地区和部门以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整顿行业秩序等为名义,实际上对民营企业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政策上民营企业地位与国有企业地位此消彼长的制度环境,无论是对民营经济还是对国有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新常态下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地位愈加平等,将消除以往双方“零和”发展的现象,真正形成互利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3.新常态下民营经济面临的非正式制度条件

以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制度,对民营经济的行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民营企业要发展不得不通过非正规的甚至是非法的手段去获得发展机会和寻求产权的保护,扭曲了民营经济的经营行为,形成了所谓“不找市场找市长”、“民营企业家原罪”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强法制建设的工作的推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非正式制度条件也将发生根本改变。

一方面是大量的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进行替代。法制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商事制度的改革、权力清单的明确、大量事权的下放和民间组织的发展,将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体制和政策体制,明确各方利益主体的权力和责任,规范各类主体的经济行为,过去一些针对民营经济的潜规则将再无生存之地;另一方面一些能激发民营经济正能量的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会不断增强。如传统优良的商业文化、现代商业活动的职业精神、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良好的政商关系都会在民营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导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健康的成长。

三、新常态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市场、投资领域和国际市场呈快速放大的特点,民营经济依靠与国有部门相比更为灵活的经营优势,在各类市场中快速成长,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将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市场空间及其拓展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1.新常态下民营经济面临的消费市场

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消费市场上形成一轮又一轮的巨大需求,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普惠式”的成长机会。如改革开放初期,长期计划经济造成我国日用消费品短缺,市场放开后形成了巨大的社会需求,成为这一时期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市场机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用电器在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中的快速普及,家电制造业成为这一时期得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热点;20世纪末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以住房为引领的一系列消费迅速扩张,大量的民营企业进入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十一五”时期以汽车为代表的城乡私人交通工具的快速普及,同样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进入新常态后,上述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民营经济曾经面对的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普惠式”的市场扩张机会不再重现。而在我国消费市场上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就必需面对消费市场的这种深刻变化。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严格依法依规进行生产,努力保证产品质量水平和安全要求,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更要不断通过创新,努力为消费者提供科技含量高、个性化强的产品和服务,来延伸自身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激活引发一个又一个细分化的市场需求。

2.新常态下民营经济面临的投资需求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进入本世纪直到金融危机,我国经历了一个压缩式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阶段,相关的重化型产业如传统能源、冶金、建材等行业的投资需求急剧扩张;十一五以来,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制造业快速发展,也不断形成巨量的投机机会;金融危机前后,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快速进入投资澎胀期;这一轮一轮的巨大投资浪潮结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投资机会,民营经济通过对这些行业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我国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一些新兴产业的产能相对饱和,行业产能利用率迅速降低,与此相应当的就是这些行业不再会出现以往天量式的投资机会,民营经济的传统投资渠道受到急剧压缩。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投资机会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随着我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和京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以交通为主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形成区域内外互联互能的重大工程将形成新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城乡公共工程和公用事业投资放开和融资方式的创新也会为民营经济带来新的投资执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将形成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上的新的产业投资机会;深入投进“互联网+”战略,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将大量涌现,一方面对民营经济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3.新常态下民营经济面临的对外贸易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我国民营经济部门充分利用了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在发展对外贸易中发展壮大了自身。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34.5%,仅次于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但金融危机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发生了较大转变,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加上国际市场的相对饱和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对外贸易告别了以往的高增长,进入了低增长甚至回落的发展阶段,必然影响民营经济的外贸发展。

进入新常态后,一方面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表现在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将继续保持,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在一些领域和一些行业会获得新的竞争力,民营经济如能加快转型升级,仍会在新一轮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好的成绩;另一方面是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民营经济可充分利用机制的灵活性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引进来,利用其非国有属性避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限制,积极稳妥地走出去获得发展。

四、结论

总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国民营经济将面临的制度环境将越来越法制化、规范化和公开化,以往民营经济一系列扭曲的行为将得到纠正,民营经济的合法产权将得到严格的保护和社会尊重,民营企业家们将把主要精力投入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同时,民营经刘的发展的市场空间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转变,这些变化给民营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民营经济将通过积极参与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加快转型升级,以创新为引领,走出一条与以往30多年不同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吴敬琏,周其仁等.新常态下的变革与决策[M].中信出版社,2015年3月.

[2]宋文阁,刘福东.混合所有制的逻辑:新常态下的国企改革和民企机遇[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年11月.

[3]林毅夫.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存在重大机会[D].中华工商时报,2014-12-29.

[4]厉以宁.新常态下民营小企业能做些什么[D].北京日报,2015-03-09.

[5]史贵禄.在“新常态”下促进非公经济健康持续发展[D].陕西日报,2014-11-10.

[6]胡宏伟.新常态下再谋浙商转型[J].浙江经济,2014年第19期

[7]2014年度全国市场主体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有关情况.国家工商总局网站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A

1房地产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首先,房地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促使了经济发展的快速进步。房地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房产,社会的生产活动也离不开房产,它既是生产要素,也是生产的动力。房地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其他许多行业的发展,比如说家居市场,建材市场和装修装饰行业等,都是在房地产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这些产业的发展都会促使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说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先导性产业。

其次,房地产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的某个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往往这些产业都会成为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

最后.房地产业还应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是不相同的,支柱产业是指少数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主导产业着重强调的是产业的带动作用和扩散作用.而支柱产业强调的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和份额。

2房地产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

首先,我国在工业领域发展中处于劣势,发展的动力不足,所以在这种形势下, 我国大力倡导发展第三产业,而房地产业就是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其次,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促进作用,对消费结构有所改善。在发展房地产业的同时,还有利于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在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那么将会促进我国城市的集聚效应。有利于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投入,使城市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城市的集聚效益是指各种群体和个人在地域空间上集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其一般用时间.费用.距离反映,城市商业、工业与农业土地单位面积收入的比例为1000:100:1。而城市集聚效益的多少与房地产业提供的用地、用房质量、数量和结构是分不开的。除了上述外,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的问题。以及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住房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是。以目前的形式来看要做到每个人都要拥有自己的房子那是无法实现的。美国住房自有率最高的时候也只有64%,这两年因为次贷的原因,有一些房子被没收了,白有率有了一定的下降。德国只有50%多。我们国家的统计数据是72%。所以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住房,但是每一个人都要有住的地方。从我们国家来看,这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国家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就将近1000万,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又是I0007Y,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对住房的需求是持续的、长期的。再加上还有一些需要改善住房的需求.所以住房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而且满足这个需求,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因为这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2)房地产的投资建设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一年前有人做过一次研究,就是说100元钱的房地产投资,可以拉动卜下游170到220元钱的投资。建房要有钢铁、木材、水泥、砖块。以及对装修业、家具、家电的需要,再加上对园林、运输、服务业的需要,所以房地产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3)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对经济建设有推动作用,在侧面来讲,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就业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就业的压力比较大,大量的待业人员找不到工作,使国家陷入了压力之中。而通过有关调查得知,我国每建设一平方米建筑就会解决一百个人的就业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我国的人口众多,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就国家的头等大事,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3房地产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出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地位,各行各业的发展必须由房地产业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而是既要符合房地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与其他产业发展相适应,适应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并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房地产业的发展要适度。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有资料分析认为适度的国民经济增长率不应是一个点。而应是一个有上下限的区间。其下限取决于居民的消费水平.上限取决于瓶颈产业的增长速度,考虑虱侈羽识产业受传统资源瓶颈的制约作用较少,E限可适当放大到知识产业的增长速度,则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同样房地产业的适度增长速度也应是一个合理的区间。

要做到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除了要考虑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外,还要考虑房地产业内部的结构协调和供需协调。内部结构协调是指房地产业内各类物业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保持合理比例。供需协调指通过加大或缩小新增房地产的投放量。通过刺激或抑制对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来达到房地产业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的大体平衡。

结语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出现了一些问题。房地产价格在房地产市场中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很多的城市中已经出现了泡沫现象,这些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使得我国政府必须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干预的手段对其进行调整,在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基础上,控制利用房产的投机行为。通过国家的有效干预,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必将会回归到正常的轨道建设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10篇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里,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提前3年完成了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2000年“九五”计划完成后,在全国人口比1980年增加了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国民收入由低收入水平进入中下等收入水平。

在达到小康水平后,在下个世纪最初的10年,进一步的目标就是使全国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达到富裕和舒适的水平,国民收入进入中等以上水平,并努力提高相对贫穷人口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将得到更大改善和合理化,居住条件进一步提高,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随着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完成,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我国绝大部分人口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而重要的变化。从以衣食用为基础的消费向更高层次的消费过渡,从以商品消费为主向以服务消费为主过渡,从侧重数量型消费向侧重质量型消费过渡。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业、大部分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和相应的中间产品加工业将从过去20年之后的高速增长进入常规增长、速度放慢的阶段。而与此相应的是,服务业迅速崛起,将成为高速增长的经济部门。作为实现小康水平后的第一个五年,作为承前启后继续的五年,对下世纪初的头五年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将立足在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合有效的宏观政策的调节,来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着眼于规划好第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衔接和跨世纪的改革、发展,致力于推动2001-2005年国民经济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后20年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并且得到巩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初具规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为其自身能够不断的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而为推动2001-2005年及下世纪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制度保证,使各方面的改革能够不断地向纵深推进,使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能够持续地释放出来。

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主要是在商品市场领域,服务业领域和要素市场的完善和规范程度还远低于商品市场。旧的体制不仅限制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而且给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使服务业的发展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在要素市场上,劳动力和土地只是初步实现了流动,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仍然很弱,而且还同时处于旧体制的干扰作用下,使资源要素价格受到了很大的扭曲。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平衡发展,不适应国民经济需求和供给形势迅速的发展和变化,导致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浮现出来大量的、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将不得不通过进一步的深化体制改革来给予解决。在“九五”期间,我国面对的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接踵而来的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形势突变,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尤其是金融体制的建设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的经济在下一个世纪将更为开放,更全面的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因此,建立和完善牢固、高效、适应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金融和外贸体系,也将成为2001-2005年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战略

(一)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

在1978-1997年的20年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8%,回顾二十年持续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过程,可以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一段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城乡居民各种层次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需求层面不断得到满足,供给层面出现重大突破的过程。

二十年持续高速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来自于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居民的温饱需求直接推动了七十年代以来的农业和轻纺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大部分人口的生活逐渐达到小康水平,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对娱乐、教育消费的消费量增加,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从而促进了这一时期家电产业和商业、餐饮、居民服务、运输、电讯等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进入“九五”末期全国城乡消费出现了新形势,在以“老三件”为代表的第一代消费品被淘汰后,以“新三件”为代表的第二代消费品也已经达到饱和,而第三代消费品还没有形成热点,居民消费中用于购买服务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但增长无力。如果新的消费热点不能形成,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将直接威胁到二十一世纪头五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发现和促进居民消费中的热点,将构成2001-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

经过20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进入下一个五年,绝大部分居民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将形成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消费质量和结构将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将希望有更加舒适的生活,居住和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除了得到基本的商业、餐饮、运输等服务之外,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信息传媒和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也将表现出更高的消费热情和更为迫切的消费倾向。

通过对“九五”末期居民消费倾向和走向的分析,可以预测,从2001到2005年,居民消费的主要领域是两个方面:首先是住宅消费,尤其是适合城镇中等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住宅,由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仍处于较低水平,住宅的内部质量和外部环境迄待改善,而且每年还有数量稳定增长的新增住宅消费需求,因此,对经济适用、较为舒适的住宅消费需求,将在2001-2005年间成为居民消费中份额巨大、增长稳定的重要部分。其次是对更高水平的服务业的需求。由于住宅和服务业消费直接与人口的分布和流动紧密联系,因此将相应会带动基础设施、城镇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需求的加速增长。

随着住房建设和交通及配套设施的发展,2001-2005年,将在现有主要中心城市周围和乡镇地区出现大量新的小城镇,从而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传统的商业、饮食、居民服务、运输、邮电将进一步发展开放,新兴的金融、信息咨询、医疗、教育等行业会快速发展。由于服务业的发展与人口布局密切相关,现行的人口流动制度在进入2001年后将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因此必需根据形势的变化重新审视其合理性,推动其进行深入改革,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此导致的矛盾。

2001-2005年期间,有限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以及众多的人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日趋显著,与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我国人均水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拥有量很低,而且严重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耕地和水资源的紧张问题首先是与我国的人口问题紧密联系的,从2001-2005年乃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将面临人口过多的局面,据预测,即使在80年代以来严格执行控制人口生育的政策的情况下,从2001-2005年也将净增劳动力5300万,相当于“九五”期间3900万的1.4倍,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耕地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由于乡镇企业吸纳就业有限,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将不可避免。其次,如果要发展居民住宅和城乡交通建设,也将会占用大量耕地。

在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用水的数量和质量下降。目前正在实施和将要采用的“南水北调”,“引黄灌溉”等措施,以及修建的水利工程都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缺水局面,解决居民用水问题。这些矛盾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下个世纪初叶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战略的实施,给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目标的实现造成困难。

从国民经济的总供给能力预测,2001-2005年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可以达到7.5%左右,主要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劳动力供给和资本存量仍然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虽然与此同时国家将加强经济安全体系建设,较多地保护环境和生态,建立自然灾害防护体系,放慢对资源的开发速度;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在金融领域采取较为保守的政策,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总体而言从供给方面保证经济以较高速度增长仍然是可能的。

(二)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战略

2001-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探索实现中长期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途径。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以上所有这些问题的要害仍然是存在体制障碍,导致要素和服务价格受到扭曲。长远而言,影响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体制障碍就是人口流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目前的人口流动制度是以阻碍人口流动为取向的,虽然在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农民工流动就业严重地冲击了人口流动制度,但是因为它的存在,流动人口在就业、购买住房、医疗保障和教育方面仍然受到很多歧视,劳动力要素价格和服务业价格相应受到扭曲;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尤其是土地的转让和再转让制度,使土地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严重地扭曲了土地的市场价格。

为了缓解水资源缺乏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长期以来执行的水利战略是以转移水资源为基本导向的。转移水资源的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大量无偿占用可耕地,但是缺水地区的生活生产用水价格普遍偏低,不能反映水资源的真实稀缺程度和真实价格。因为人口不能流动,所以用水成本的快速大幅上涨将阻碍缺水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

2001-2005年将结合居民消费的发展方向和体制问题的实质所在,通过进一步通过推动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居民消费,减小对要素价格和服务业价格的扭曲,消除住宅产业、交通某些设施建设产业以及交通工具供给产业发展的体制约束。首先是保持人口适度流动,保持城市人口有进有出。促进人口流动就业,使流动的劳动力在就业所在地进行住宅消费时不存在体制障碍,就业人口在各地购买住房安置下来,与此相应大力发展配套城镇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降低流动成本,尤其是在人口流动的目的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城镇布局上,要推动按功能划分的城镇建设模式,使容纳就业人口和非就业人口的城镇根据资源配置进行分布,使人口的就业和生活在空间上实现分离。其次是大幅提高交通工具尤其是家用轿车的供给能力,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国内轿车生产的成本,适度引进竞争和提高进口额度。与此相应,人口布局的改变将会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新的服务业增长点将不断涌现。简而言之,就是以“住房-汽车-道路”三个相互联系的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带动各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理顺资源要素价格和服务业价格,由此构成2001-2005年间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版权所有

三、宏观经济增长和管理

2001-2005年将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把推动国民经济适度快速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一)经济增长速度

2001-2005年,继续努力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把握适度的宏观调控力度,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

保持需求总量的适度增长和引导需求结构合理调整,实行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过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投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投资主体企业化、多元化,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消费基金的适度增长,通过初次分配和财政再分配体制的完善,调节收入分配结构。通过市场预期合理引导消费。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从2001年到2005年,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供给能力,防止总供给不足,维持经济的适度高速增长仍然是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通过宏观产业政策指导和市场调节,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抗灾能力,使农业生产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农业产值达到年均增长3.2%。协调第二产业中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增长,改变加工工业的低水平重复状况,振兴支柱产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使第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保持在7.2%。继续提高第三产业的总量,调整内部结构,培育新兴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吸纳大部分就业,2001-2005年,第三产业产值保持年均8.5%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为17:50:33。

(二)社会投资和物价水平

2001-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8%。投资将重点集中在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其中房地产投资的重点是城镇居民经济适用住宅建设。

改革投资体制,在投资领域实现政企分开。根据营利性投资、基础性投资和公益性投资的不同职能划分不同投资主体。实现政府投资与国有资产投资分开,政府退出营利性投资领域。实现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本经营职能分开,政府为各类投资者服务。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11篇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里,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提前3年完成了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2000年“九五”计划完成后,在全国人口比1980年增加了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国民收入由低收入水平进入中下等收入水平。

在达到小康水平后,在下个世纪最初的10年,进一步的目标就是使全国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达到富裕和舒适的水平,国民收入进入中等以上水平,并努力提高相对贫穷人口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将得到更大改善和合理化,居住条件进一步提高,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随着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完成,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我国绝大部分人口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而重要的变化。从以衣食用为基础的消费向更高层次的消费过渡,从以商品消费为主向以服务消费为主过渡,从侧重数量型消费向侧重质量型消费过渡。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业、大部分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和相应的中间产品加工业将从过去20年之后的高速增长进入常规增长、速度放慢的阶段。而与此相应的是,服务业迅速崛起,将成为高速增长的经济部门。作为实现小康水平后的第一个五年,作为承前启后继续的五年,对下世纪初的头五年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将立足在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合有效的宏观政策的调节,来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着眼于规划好第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衔接和跨世纪的改革、发展,致力于推动2001-2005年国民经济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后20年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并且得到巩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初具规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为其自身能够不断的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而为推动2001-2005年及下世纪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制度保证,使各方面的改革能够不断地向纵深推进,使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能够持续地释放出来。

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主要是在商品市场领域,服务业领域和要素市场的完善和规范程度还远低于商品市场。旧的体制不仅限制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而且给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使服务业的发展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在要素市场上,劳动力和土地只是初步实现了流动,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仍然很弱,而且还同时处于旧体制的干扰作用下,使资源要素价格受到了很大的扭曲。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平衡发展,不适应国民经济需求和供给形势迅速的发展和变化,导致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浮现出来大量的、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将不得不通过进一步的深化体制改革来给予解决。在“九五”期间,我国面对的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接踵而来的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形势突变,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尤其是金融体制的建设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的经济在下一个世纪将更为开放,更全面的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因此,建立和完善牢固、高效、适应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金融和外贸体系,也将成为2001-2005年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战略

(一)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

在1978-1997年的20年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8%,回顾二十年持续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过程,可以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一段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城乡居民各种层次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需求层面不断得到满足,供给层面出现重大突破的过程。

二十年持续高速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来自于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居民的温饱需求直接推动了七十年代以来的农业和轻纺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大部分人口的生活逐渐达到小康水平,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对娱乐、教育消费的消费量增加,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从而促进了这一时期家电产业和商业、餐饮、居民服务、运输、电讯等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进入“九五”末期全国城乡消费出现了新形势,在以“老三件”为代表的第一代消费品被淘汰后,以“新三件”为代表的第二代消费品也已经达到饱和,而第三代消费品还没有形成热点,居民消费中用于购买服务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但增长无力。如果新的消费热点不能形成,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将直接威胁到二十一世纪头五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发现和促进居民消费中的热点,将构成2001-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

经过20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进入下一个五年,绝大部分居民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将形成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消费质量和结构将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将希望有更加舒适的生活,居住和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除了得到基本的商业、餐饮、运输等服务之外,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信息传媒和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也将表现出更高的消费热情和更为迫切的消费倾向。

通过对“九五”末期居民消费倾向和走向的分析,可以预测,从2001到2005年,居民消费的主要领域是两个方面:首先是住宅消费,尤其是适合城镇中等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住宅,由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仍处于较低水平,住宅的内部质量和外部环境迄待改善,而且每年还有数量稳定增长的新增住宅消费需求,因此,对经济适用、较为舒适的住宅消费需求,将在2001-2005年间成为居民消费中份额巨大、增长稳定的重要部分。其次是对更高水平的服务业的需求。由于住宅和服务业消费直接与人口的分布和流动紧密联系,因此将相应会带动基础设施、城镇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需求的加速增长。

随着住房建设和交通及配套设施的发展,2001-2005年,将在现有主要中心城市周围和乡镇地区出现大量新的小城镇,从而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传统的商业、饮食、居民服务、运输、邮电将进一步发展开放,新兴的金融、信息咨询、医疗、教育等行业会快速发展。由于服务业的发展与人口布局密切相关,现行的人口流动制度在进入2001年后将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因此必需根据形势的变化重新审视其合理性,推动其进行深入改革,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此导致的矛盾。

2001-2005年期间,有限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以及众多的人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日趋显著,与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我国人均水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拥有量很低,而且严重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耕地和水资源的紧张问题首先是与我国的人口问题紧密联系的,从2001-2005年乃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将面临人口过多的局面,据预测,即使在80年代以来严格执行控制人口生育的政策的情况下,从2001-2005年也将净增劳动力5300万,相当于“九五”期间3900万的1.4倍,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耕地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由于乡镇企业吸纳就业有限,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将不可避免。其次,如果要发展居民住宅和城乡交通建设,也将会占用大量耕地。

在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用水的数量和质量下降。目前正在实施和将要采用的“南水北调”,“引黄灌溉”等措施,以及修建的水利工程都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缺水局面,解决居民用水问题。这些矛盾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下个世纪初叶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战略的实施,给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目标的实现造成困难。

从国民经济的总供给能力预测,2001-2005年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可以达到7.5%左右,主要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劳动力供给和资本存量仍然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虽然与此同时国家将加强经济安全体系建设,较多地保护环境和生态,建立自然灾害防护体系,放慢对资源的开发速度;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在金融领域采取较为保守的政策,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总体而言从供给方面保证经济以较高速度增长仍然是可能的。

(二)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战略

2001-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探索实现中长期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途径。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以上所有这些问题的要害仍然是存在体制障碍,导致要素和服务价格受到扭曲。长远而言,影响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体制障碍就是人口流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目前的人口流动制度是以阻碍人口流动为取向的,虽然在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农民工流动就业严重地冲击了人口流动制度,但是因为它的存在,流动人口在就业、购买住房、医疗保障和教育方面仍然受到很多歧视,劳动力要素价格和服务业价格相应受到扭曲;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尤其是土地的转让和再转让制度,使土地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严重地扭曲了土地的市场价格。

为了缓解水资源缺乏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长期以来执行的水利战略是以转移水资源为基本导向的。转移水资源的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大量无偿占用可耕地,但是缺水地区的生活生产用水价格普遍偏低,不能反映水资源的真实稀缺程度和真实价格。因为人口不能流动,所以用水成本的快速大幅上涨将阻碍缺水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

2001-2005年将结合居民消费的发展方向和体制问题的实质所在,通过进一步通过推动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居民消费,减小对要素价格和服务业价格的扭曲,消除住宅产业、交通某些设施建设产业以及交通工具供给产业发展的体制约束。首先是保持人口适度流动,保持城市人口有进有出。促进人口流动就业,使流动的劳动力在就业所在地进行住宅消费时不存在体制障碍,就业人口在各地购买住房安置下来,与此相应大力发展配套城镇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降低流动成本,尤其是在人口流动的目的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城镇布局上,要推动按功能划分的城镇建设模式,使容纳就业人口和非就业人口的城镇根据资源配置进行分布,使人口的就业和生活在空间上实现分离。其次是大幅提高交通工具尤其是家用轿车的供给能力,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国内轿车生产的成本,适度引进竞争和提高进口额度。与此相应,人口布局的改变将会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新的服务业增长点将不断涌现。简而言之,就是以“住房-汽车-道路”三个相互联系的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带动各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理顺资源要素价格和服务业价格,由此构成2001-2005年间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

三、宏观经济增长和管理

2001-2005年将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把推动国民经济适度快速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一)经济增长速度

2001-2005年,继续努力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把握适度的宏观调控力度,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

保持需求总量的适度增长和引导需求结构合理调整,实行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过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投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投资主体企业化、多元化,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消费基金的适度增长,通过初次分配和财政再分配体制的完善,调节收入分配结构。通过市场预期合理引导消费。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从2001年到2005年,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供给能力,防止总供给不足,维持经济的适度高速增长仍然是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通过宏观产业政策指导和市场调节,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抗灾能力,使农业生产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农业产值达到年均增长3.2%。协调第二产业中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增长,改变加工工业的低水平重复状况,振兴支柱产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使第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保持在7.2%。继续提高第三产业的总量,调整内部结构,培育新兴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吸纳大部分就业,2001-2005年,第三产业产值保持年均8.5%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为17:50:33。

(二)社会投资和物价水平

2001-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8%。投资将重点集中在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其中房地产投资的重点是城镇居民经济适用住宅建设。

改革投资体制,在投资领域实现政企分开。根据营利性投资、基础性投资和公益性投资的不同职能划分不同投资主体。实现政府投资与国有资产投资分开,政府退出营利性投资领域。实现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本经营职能分开,政府为各类投资者服务。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百年”历史性目标奠定了雄厚的基础。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几乎从零开,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截至2013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1253.9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4436.3万户,注册资金分别达到39.3万亿元和2.4万亿,从业人员分别为1.25亿人和0.93亿人。近年来,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GDP的65%~70%、我国新增就业的80%~90%,成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最强注释和最显著特征。

无论从经济理论上还是各国经济实践上来看,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在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中是占绝对地位)的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同的历史阶段下,发展的制度条件和市场空间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是同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的两个重要约束条件,甚至是决定性的约束条件。我国民营经济过去30多年的发展经验也表明,民营经济在各类经济主体中对以制度条件和市场空间为主的发展环境最为“敏感”,同时也是最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环境来寻求自身的发展机会,从而形成我国民营经济独特的发展路径。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动力都将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内涵也有了新的要求。可以预见到,与过去30多年的发展相比较,新常态下我国民营经济面临的制度条件和市场空间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深入研究、充分认识这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的新特点、新特点,无论对新常态下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发展还是提升政府等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常态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分析

1.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工作中的地位

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对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定位是事关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制度条件变化之本,是各种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之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87年中共十三大对民营企业做了“拾遗补缺”的基本定位,民营经济才有了一定限度的生长空间;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补充,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才有所显现;1997年中共十五大再次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至此才进入全面快速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进一步进行了明确,说明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在我党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从中央到地方,不断优化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将成为常态化的工作,以往各类正式制度安排中对民营经济的歧视设定将快速消除。

2.新常态下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相互地位

在我国以往的发展中,很长时期民营企业地位与国有企业地位呈负相关。比如在1992-2003年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地位较高,尤其是1995-2003年,这几年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下岗潮、抓大放小等一系列阵痛期,特别是在一些地方以把国有企业“卖光”为改革基本取向,民营经济得到了非正常的快速扩张;2003年后到2012年,国有企业地位重新提升,与此相关的是民营企业地位受到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越来越倚重国企的力量,把引进央企作为快速做大经济总量的捷径,通过给予更多优惠政策进一步抬高国企的强势地位,建立和引进的国企涉及业务范围广,同时有不少地区和部门以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整顿行业秩序等为名义,实际上对民营企业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政策上民营企业地位与国有企业地位此消彼长的制度环境,无论是对民营经济还是对国有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新常态下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地位愈加平等,将消除以往双方“零和”发展的现象,真正形成互利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3.新常态下民营经济面临的非正式制度条件

以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制度,对民营经济的行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民营企业要发展不得不通过非正规的甚至是非法的手段去获得发展机会和寻求产权的保护,扭曲了民营经济的经营行为,形成了所谓“不找市场找市长”、“民营企业家原罪”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强法制建设的工作的推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非正式制度条件也将发生根本改变。

一方面是大量的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进行替代。法制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商事制度的改革、权力清单的明确、大量事权的下放和民间组织的发展,将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体制和政策体制,明确各方利益主体的权力和责任,规范各类主体的经济行为,过去一些针对民营经济的潜规则将再无生存之地;另一方面一些能激发民营经济正能量的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会不断增强。如传统优良的商业文化、现代商业活动的职业精神、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良好的政商关系都会在民营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导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健康的成长。

三、新常态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市场、投资领域和国际市场呈快速放大的特点,民营经济依靠与国有部门相比更为灵活的经营优势,在各类市场中快速成长,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将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市场空间及其拓展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1.新常态下民营经济面临的消费市场

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消费市场上形成一轮又一轮的巨大需求,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普惠式”的成长机会。如改革开放初期,长期计划经济造成我国日用消费品短缺,市场放开后形成了巨大的社会需求,成为这一时期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市场机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用电器在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中的快速普及,家电制造业成为这一时期得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热点;20世纪末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以住房为引领的一系列消费迅速扩张,大量的民营企业进入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十一五”时期以汽车为代表的城乡私人交通工具的快速普及,同样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进入新常态后,上述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民营经济曾经面对的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普惠式”的市场扩张机会不再重现。而在我国消费市场上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就必需面对消费市场的这种深刻变化。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严格依法依规进行生产,努力保证产品质量水平和安全要求,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更要不断通过创新,努力为消费者提供科技含量高、个性化强的产品和服务,来延伸自身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激活引发一个又一个细分化的市场需求。

2.新常态下民营经济面临的投资需求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进入本世纪直到金融危机,我国经历了一个压缩式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阶段,相关的重化型产业如传统能源、冶金、建材等行业的投资需求急剧扩张;十一五以来,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制造业快速发展,也不断形成巨量的投机机会;金融危机前后,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快速进入投资澎胀期;这一轮一轮的巨大投资浪潮结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投资机会,民营经济通过对这些行业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我国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一些新兴产业的产能相对饱和,行业产能利用率迅速降低,与此相应当的就是这些行业不再会出现以往天量式的投资机会,民营经济的传统投资渠道受到急剧压缩。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投资机会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随着我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和京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以交通为主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形成区域内外互联互能的重大工程将形成新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城乡公共工程和公用事业投资放开和融资方式的创新也会为民营经济带来新的投资执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将形成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上的新的产业投资机会;深入投进“互联网+”战略,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将大量涌现,一方面对民营经济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3.新常态下民营经济面临的对外贸易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我国民营经济部门充分利用了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在发展对外贸易中发展壮大了自身。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34.5%,仅次于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但金融危机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发生了较大转变,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加上国际市场的相对饱和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对外贸易告别了以往的高增长,进入了低增长甚至回落的发展阶段,必然影响民营经济的外贸发展。

进入新常态后,一方面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表现在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将继续保持,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在一些领域和一些行业会获得新的竞争力,民营经济如能加快转型升级,仍会在新一轮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好的成绩;另一方面是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民营经济可充分利用机制的灵活性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引进来,利用其非国有属性避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限制,积极稳妥地走出去获得发展。

四、结论

总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国民营经济将面临的制度环境将越来越法制化、规范化和公开化,以往民营经济一系列扭曲的行为将得到纠正,民营经济的合法产权将得到严格的保护和社会尊重,民营企业家们将把主要精力投入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同时,民营经刘的发展的市场空间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转变,这些变化给民营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民营经济将通过积极参与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加快转型升级,以创新为引领,走出一条与以往30多年不同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吴敬琏,周其仁等.新常态下的变革与决策[M].中信出版社,2015年3月.

[2]宋文阁,刘福东.混合所有制的逻辑:新常态下的国企改革和民企机遇[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年11月.

[3]林毅夫.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存在重大机会[D].中华工商时报,2014-12-29.

[4]厉以宁.新常态下民营小企业能做些什么[D].北京日报,2015-03-09.

[5]史贵禄.在“新常态”下促进非公经济健康持续发展[D].陕西日报,2014-11-10.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城乡差距;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地区差距;经济体制改革;涉农领域市场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1.3;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3-0001-1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成功发展范例。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除了1980至1984年农村改革和1995年至1997年政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所带来短暂的农民收入相对较快增长之外,城乡差距总体呈现持续快速扩大的态势。2002年以来,虽然城乡收入倍数差距大致稳定在3.30倍左右,但绝对差距仍然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109元)已经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高出13 190元。并且,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与城乡户籍制度挂钩的一系列城乡差别的社会经济体制,城乡居民身份附着了巨大的隐形福利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4年的研究报告认为,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最高的news.省略/fortune/2004-02/25/content_1331124.htm。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统筹城乡发展成为近期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发展较快,对城乡差距问题的研究已经较为具体深入,尤其对城乡差距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十分丰富。相比之下,基于宏观视角和历史视角对当前收入差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的综合分析较少,而这种综合研究在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对于理解城乡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和发展趋势,把握改革方向十分必要。本文对此做出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二、我国城乡差距的工业化背景

我国的城乡差距形成和演化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受到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三大趋势的影响,其所表现出来的宏观趋势是三方面影响的复合。

工业化是近现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我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中的城乡关系总体上是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其演化过程与工业化过程的各个阶段总体相适应,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对于工业化阶段的划分缺乏公认的、一致的划分,这里的划分主要借鉴刘易斯、钱纳里、霍夫曼、罗斯托等人关于经济结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并参考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归纳概括而来。:

一是工业化前的农业革命阶段。工业化之前一般都会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业产出快速增长,形成经济剩余,为工业发展提供必需的食物、原材料和劳动力,此阶段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发达国家工业化前的农业革命时间大致为:英国1690—1700年,法国1750—1760年,美国1760—1770年,瑞士1780—1790年,德国和丹麦1790—1800年,奥地利、意大利和瑞典1820—1830年,西班牙1860—1870年保罗•贝罗奇著《1700—1914年农业和工业革命》,见卡洛•M •齐波拉主编的《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中文版第368页。。

二是工业化初期阶段。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创新陆续应用于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加速,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发展,劳动力需求猛增,工业相对于农业呈现高速增长;城市资本收入增长迅速,城市财富进入原始积累阶段,占主体地位的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快速下降。此阶段,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城乡劳动力工资水平差距不大,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不大。

三是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及工业资本的持续高速积累,重工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加速,工业经济规模和劳动力占比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主要为工业服务的生产业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有所减缓,城市劳动力转为相对稀缺要素;城市劳动力工资收入快速上升,城乡差距快速扩大。

四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部门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进步速度减缓,消费需求增长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消费业快速增长。工业部门生产和管理技术向农业部门快速扩散,二、三产业生产和居民消费对提高农业部门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趋于强烈,农业生产率显著提高。虽然农业部门占国民经济的比例稳定在较低水平,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和人口城市化的逐渐完成,农民收入开始快速提高,城乡收入差距趋于缩小。

五是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消费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由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农业生产固有的高风险,政府往往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进行补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消失。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清末1860—1890年代的洋务运动,但由于国内政治体制问题和国际殖民主义环境,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工业化始终没能充分展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独立完整的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苏联工业化的斯大林模式为中国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样板。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超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1953—198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4%,其中重工业占比高达89%。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石油消费 经济增长 关系 协整 分析

前言

纵观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从2002年开始,再一次进入经济周期性扩张时期,2003年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及稳定的货币政策,有效的强化了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直到2004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而通货膨胀情况较为良好,最后实现了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的变化。在该社会形势下,许多能源消耗较高的行业的不断扩张,石油供给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石油资源短缺及价格上涨成为了必然趋势,也造成了2003年年底至2004年石油紧缺问题。油价不断升高,运输行业的成本也会提高,运力负担巨大,煤电供应紧张。我国资源条件限制,对石油进口较为依赖,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大,直接影响我国的能源价格,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应先及限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

一、石油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石油消费占有重要的比重,其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国民经济增长、国家发展政策、行业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等。

1.国民经济增长对石油消费的影响

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石油作为能源动力,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依然会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对于石油消费的强度也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实力、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结构等。当国家经济实力较弱时,某些产业的规模较小,该体系中各个产业并没有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产业的技术水平也较为有限,对石油的消费需求强度较小,但是国家经济实力会不断提高,各个产业的规模的逐渐扩大,对石油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工业生产速的效率不断提升,运输行业的极为繁荣,与之配套的服务产业也会随之发展起来,石油消费需求强度较大[1]。

2.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国民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其经济形态会出现重大的变化,从初级的以农业为基础逐渐变化为以工业、服务业等产业为基础,其对于能源消耗量及消费点均会出现变化,即为能源结构出现剧烈的变化。在该形势下,需要在经济总量得到较大提升的基础上,兼顾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视环境的保护及生态平衡。而投入产出比较低、高污染、且运输成本较高的煤炭需求会不断降低,国家制定的各项环保措施均会提高石油的需求强度。

3.国家发展政策及产业结构变化对石油消费的影响

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属于工业化进程阶段,国家对于重工业十分重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石油产品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在80年代之后,国家积极的调整了产业发展方向及策略,较为重视轻工业,不断的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直至2000年左右,国家对于石油产品的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000年以后,国家产业发展重点集中于汽车工业及环保事业,石油产品的消费增长速度更高[2]。

二、近年来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分析

本文中以1990年至200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在这15年之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和石油消费都呈现出了较大增长趋势。按照1990年的人民币价格计算,我国的实际GDP由1990年的18549亿元提高至2005年的74511亿元,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在石油消耗量方面,从1990年至2005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1990年的石油消费量为16384.8万吨标准煤,到2005年,石油消耗量已经达到了45658.2万吨标准煤,每年平均以5.2%的幅度快速增长。1990年至2005年我国实际GDP及石油消费总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其集中体现了我国进入周期性经济扩张阶段,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第二波增长高峰。石油消耗强度方面,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1990年及1991年,我国石油消耗强度的平均值为0.9吨标准煤;1992年及1993年我国的石油消耗强度平均值降至0.8吨标准煤;1994年至2000年我国石油消耗强度均值为0.7吨标准煤;而2001年至2005年中,除了2004年稍有回升,回到0.7吨标准煤之外,其他年份的石油消耗强度均为0.6吨标准煤。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消耗强度从1990年至2005年均呈现出稳定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石油消费弹性系数方面,1990年至2005年之中均属于上升趋势,其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为1.6。整体上分析石油消费量增长的速度已经逐渐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该15年中石油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时间有1997年、2002年及2004年;石油消费量增长速度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时间有1997年及2004年,其他时间内尚未出现较为显著的变化规律,整体数据来看,我国石油消费量也在不断的提高。石油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呈现出协整关系[3]。

各个能源的标准煤折算比率为:石油为1.43吨标准煤/吨;煤炭为0.714吨标准煤/吨;天然气为13.3吨标准煤/吨;水能按100年计算发电量,350万吨标准煤/亿千瓦时。

三、总结

多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石油消费均出现较大的增长,但是该现象并不能表示中国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单位GDP消耗的能源较高,且许多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较差,无法满足集约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石油及能源问题逐步演化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国画问题。我国的工业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石油作为高效的能源,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地位会逐渐提升。但是能源的形势也要求我国积极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各个行业对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宏杰.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21-126.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居民收入 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允许一部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差距越来越大,贫富悬殊不断扩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关统计显示,当前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首先表现为不同社会成员个体(家庭)之间收入及财富占有状况的差异,特别是高低收入层的悬殊。

在2007年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1的总产值分别是152346.38亿元、47864.14亿元、52040.92亿元、23373.18亿元(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东部地区的是其他地区的几倍,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在这一年,各个地区的人均收入比例为1.51:0.99:1.01:1(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较好的地区人均收入也很高。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主要的途径。

一、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总产值与城镇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1)、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下表是2007年底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各个地区的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我们不难看出各个地区的生产总值的差异,较发达地区的生产总值明显大于较落后地区的生产总值。

2003――2007年各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2 单位:亿元

表一

各地位)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从东、中、西及东北四大板块来看,区域经济增长高地出现了从南向北和从东向中、西部移动的两大新趋势。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板块整体提升之势居四大板块之首;区域增长差距扩大趋势减缓。由表一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最快,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76964.87,占全国的55.27%,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52346.38,占全国的55.27%,这几年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年基本持平,都超过半数以上,增长速度仅高于东北地区,不及中、西部地区,也不及全国的增长速度。平均%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仍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我们还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值已经超过了全国增长速度,但是生产总值的增长仍低于全国水平。2003年,西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6.31,占全国的17.02%,22007年,西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7864.14,占全国的17.36%,略有增长。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增长居四大板块之首,2003年和2007年,这两年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8.58%、18.88%全国年7,仍没有大的增长,基本上持平。从整体经济实力看,中部地区明显不及东部,但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为全国最低,,东北地区经济仍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时期。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均为全国最低。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在四大板块中增速最低。

(2)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现状

2003――2007年各地区人均总收入及增长速度3 单位:元年007

表二

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总收入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和全国人均总收入,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居民收入就有差距,即使有国家的扶贫政策。每个地区的人均总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有差距。

从表二以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人均总收入最高,在2003年的时候人均总收入的绝对值就达到了10948.88元,比全国的人均总收入9061.22元要高出1887.66元,比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也高出很多。在2003年到2007年东部地区的人均总收入的增长速度是部稳定的,在2006年之后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并且2007年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西部地区在2003年到2005年期间的人均收入虽然低于东部地区,但是高于中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在2007年人均总收入开始低于其他地区,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增长速度却有了大的提高,已经高出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人均总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3年和东部地区的人均总收入的绝对数相差3490.56元,而到了2007年的绝对数差距达到了6152.76元, 差距在扩大。就增长速度而言,中部地区和东北基本持平,但高于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人均总收入也是低于全国水平,增长的速度也是和全国基本持平的。在绝对数上是低于其他地区的,但是在2007年的时候超过了西部地区。东北就大,52.76而90.56总收入3较低入区ST = 1717.623324T

二、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建立城镇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应用2000―2007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各个地区总产值的数据,利用EVIEWS5.0,得到如下结果。

表三

从上表,可以得知,各个模型的在拟合优度检验可决系数的值均大于0.99。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 各个模型都通过了t检验,这表明,生产总值对人均总收入有显著影响。

从上面的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当人均总产值每增加1元时,中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增加的最多,0.6469090169元,西部地区其次。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较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落后,发展的潜力大,投入回报大,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可以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

三、结论

从上面的回归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因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每增加1元人均总产值,人均总收入的增加的更多,加快西部和中部经济较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无论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都在进一步拉大,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既有我国特殊的国情,但也包括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采用的歧视性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深层次制度原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趋势,从近期看将进一步扩大;但从长期看会逐步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基数低,受现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未来看,要使这种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还需经过长期的努力,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遏制我国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参考文献:

[1]王仕军.《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概况》[J]. 企业导报,1997年08期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3]任才方,程学斌.《从城镇居民收入看分配差距》[J].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F7期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