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

经济增长的利弊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 舞弊 审计对策 注册会计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各种舞弊行为层出不穷。因此,针对财务舞弊行为的相关问题研究已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及长远发展,必须对财务舞弊现象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财务报告舞弊是指公司或企业,不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歪曲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经历了从公开到隐蔽,从单一到多样,从集中在期末的舞弊到连续、均匀、系统的舞弊,从真账假做到假账真做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舞弊手段。

(一)虚增收入,虚增利润:上市公司通过伪造顾客订单、发运凭证和销售合同,开具税务部门认可的销售发票等手段来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或虽以真实客户为基础,但在原销售业务的基础上人为扩大销售数量,使公司在该客户下确认的收入远远大于实际销售收入;或在报告日前做假销售。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再在报告日后以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名义作退货处理,从而虚增当期利润。上市公司出于自身目的需要,不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或成本费用。

(二)虚构交易或事项:在 2001 年受查处的上市公司中,虚构交易,虚增销售收入、其他收益,或者虚增资产等舞弊案约占 40%。 常见造假手段包括虚构销售对象、 填制假入库单、 假成本计算单、假发票、假出库单等。被称为舞弊现象代表的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 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下面是对近几年科龙公司舞弊案的分析:2001年科龙营业收入仅43.8亿元,但2002、2003、2004年分别达到了48.8亿、61.7亿、84.36亿。用对比分析法计算营业收入增长率,三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30%左右,与2001年相比,科龙2004年营业收入增加了40.6亿,同比增长93%。在家电行业步履维艰之际,如此惊人的高增长率,的确是一个舞弊信号。后经证监会的调查,认定科龙对合肥市维希电器有限公司和武汉长荣电器有限公司的4亿多元虚假收入,科龙销售给合肥维希和武汉长荣的产品,在次年又退回给科龙。这种大规模的退货并不是市场行为,而是科龙为了虚增销售收入而为的账面游戏。货就在仓库中,并未售出,办理退货手续只是完成此前的虚假销售。

变更会计政策,调节利润:有些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从而在报告年度多提折旧减少利润或少提折旧增加利润。还有些上市公司通过改变发出货的计价方法来调节利润。

(三)会计摆弄:(1)混淆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边界。例如,金路公司在1997年年报中, 以多计资本化利息、少转财务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 3415.17 万元,同时,原四川德阳会计师事务所未勤勉尽责,为金路公司1997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在股权投资核算上做手脚。例如,1998年8月,张家界公司以2160万元从香港一公司购得张家界地区有关公路的权益。按合同约定,该权益包括资 本金和投资利息补偿,且当年应收回591万元投资回收款。公司将这笔款全部计入其他业务利润,在扣除63万元摊销费用后,差额528万元则虚增了利润。(3) 随意确认收入、成本和费用或打收入确认的时间差。例如纵横国际,根据公司2001年12 月底的自查盘点资料,仅在产品成本一项,就存在潜亏 8555 万元。(4)虚拟资产挂账。例如纵横国际,固定资产中职工宿舍计873万元于1998年以前参加房改却一直未作账务处理,压缩机270万元已销售而挂账未作处理。

(四)掩盖交易或事实:掩饰交易或事项的常见作假手段有对于重大事项(诉讼、委托理财、大股东占用资金、关联交易、担保事项等)隐瞒或推迟披露。在2001年遭处罚的上市公 司中,不披露重大事项的上市公司有十几家,约占总数的 15%。

(五)盈余管理:(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不当。例如,在计提一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坏账准 备比例上,ST实达是0.5%,而同行业的长城电脑和湘计算机都是 5%,仅此一项ST实达就少计当期管理费用约720万元。(2)变更资产减值准备比例。例如,国电南自2001年度变更了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由 5%降到1%,1-2年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由6%降为3%,但在其总额达42200 万元的应收账款中一年以内的占69.47%,1-2年的占 21.24%,从而增加利润143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1.6%。(3)冲回上年计提。例如,通辽化工2001年报显示,除了当期坏账准备增加了2325074.85元外,存货跌价准备减少了1199330.00元,长期减值准备冲回了 255000.00 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冲回了 5152866.82 元,因此当年利润增加 4282121.97 元,占当年净利润的 176%。

(六)假借关联交易转移利润:关联方重组是亏损公司“扭亏” 的捷径,其手段多种多样:通过交易安排,设计有法律依据、无经济实质的关联交易,虚构经营业务;上市公司以高价或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与其关联企业进行购销活动,通过价格差实现利润转移;分摊共同费用或将管理费用、广告费用等转嫁给母公司;关联交易外部化。控股方通过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从银行贷款,再让控制的上市公司互相担保贷款,进行关联交易,编造业绩。

少计营业收入,偷逃税款一些利润充盈的绩优公司为达到少交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目的,少计收入,藏匿收益。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审计对策

作为注册会计师不可能揭露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全部差错和舞弊行为,但有责任揭露财务报表中的重大差错、舞弊以及对财务报告有直接重大影响的非法行为。

询问:询问程序对于注册会计师获取信息,评估舞弊风险十分有用。除了管理层以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的其他相关人员,以便从不同于管理 层和财务报告负有责任的人员的角度获取信息。

考虑舞弊因素: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复杂程度、所有权结构及所处行业等,以确定舞弊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和重要程度及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可能产生的影响。

实施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 以及对财务报表和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势。在实施分析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可能表明存在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关系或偏 离预期的关系。

考虑其他信息:看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组织项目组讨论:在整个审计过程中, 项目负责人应当参与项目组内部的讨论,并根据职业判断、以往的审计经验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本期变化情况的了解,确定参与讨论的项目组成员。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建议

(一)内外结合杜绝舞弊: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因利益驱使导致的财务报告舞弊,必须多管齐下,内外结合。首先,建立相应的职业道德管理监控机制,对会计人员违规、违法行为严惩 不贷,严格把好第一道关。同时提高相关检查、审计、监管机构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其次保证信息及时、准确的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发行规则。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动机往往围绕股票发行上市、新发和增发股票进行,因而证监会在制定各种相关规则时,应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对公司多项会计指标同时考核,遏制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

(二)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本,加大法律的惩处力度: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民事赔偿既可以使因舞弊而蒙受 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能给舞弊者形成确实的经济压力,抑制其违法冲动, 从另一角度看,民事赔偿还具有调动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积极性,提高对财务报告舞弊者的威慑力。同时还需要加大舞弊行为的刑事责任。虽然加大对舞弊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和民事处罚力度有利于对财务报告舞弊形成威慑,但尚 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财务报告舞弊,因此,加强对相关责任人的刑事惩罚应当成为重要选择。

(三)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各方博弈的结果,留有较多的选择空间,为财务报告舞弊埋下了伏笔,所以加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自身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防范财务报告舞弊,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方面来 说应该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使之更加严谨。

(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一,强化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第二,加强公司治理文化的建设。上市公司内部,尤其是上市公 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内部,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三,加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建设。加快资本市场的法制化建设,提高证券监管效率,加大对舞弊公司的处罚力度,增加舞弊公司的舞弊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舞弊行为的发生。

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财政部门应与注册会计师协会明确划分职责,切实肩负起监管职责。建立起以财政为主、证监会、审计署为辅的监管体系,对监管职责进行细分,将财政部门作为监管平台。加大检查范围和处罚力度,对执业质量有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从严处理。实行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防止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日久生情。而注册会计师应需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注册会计师诚信执业。在政府监管之外,注册会计师更需要行业自律,进行自我监督。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自身的形象和长远利益。目前上市公司造假成风的现状决定了在当前一段时期内,对舞弊的审计,尤其是对管理舞弊的审计应成为注册会计师工作的重点。虽然上述这些独特的报表舞弊手段无疑增加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难度,但是只要方法得当,还是有可能发现这些舞弊的,同时更应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社会监督,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参考文献:

[1]黄凯生.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及审计对策.财会通讯,2010.7

[2]叶雪芳.舞弊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康金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分析.财会通讯,2008.3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风险;审计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0112-02

1引言

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科学、政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会计舞弊的境况不断恶化,先后出现了银广夏、东方电子等重大舞弊丑闻。目前,企业财务舞弊行为愈演愈烈,投资环境不断恶化,投资人失去投资信心,严重破坏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虽然,我国在审计技术上有了较大突破,但是由于舞弊实施者舞弊手段的多样化,审计失败还是时常发生,无法很好地抑制财务舞弊的发生。基于此,本文从治理舞弊问题着手,重点研究财务舞弊特点以及财务审计方法,为解决我国企业财务舞弊提出建议。

2财务舞弊内涵与类型

2.1财务舞弊内涵

不同组织、机构关于财务舞弊的论述有很多,主要观点有:

(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指出:“财务舞弊包含以故意欺骗为实质的一系列违法乱纪行为。”

(2)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2003)指出:“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目前,各方对“舞弊”的定义莫衷一是,但对舞弊特征的理解已经达成了共识。尽管实施舞弊行为的人会出于各种目的,但是这些舞弊行为都具有针对性,通常是违反法律或者触及道德职业底线的行为,包括财务报表的错报、违反相关法律政策等。

2.2财务舞弊类型

目前,企业会计舞弊主要表现为操纵利润、调节资产、偷逃税金三种类型,这是企业会计舞弊中的常见手法。

2.2.1恶意造假操纵利润

会计活动中的当事人为了小部分人的利益,事先通过缜密计划,使用欺骗、隐瞒、舞弊等方式,致使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表现出现错误;或是有意制造虚假的会计事项,人为虚增或者减少营业利润。

2013年3月16日,万福生科公告:“公司2008—2011年存在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情形,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

2.2.2利用会计制度缺陷造假

近年来,我国经济环境的演变风起云涌,新的经济活动和业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新、旧经济转型的进程中,新的会计制度取代旧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转变中不免会出现制度漏洞和制度弊端。

2011年,紫鑫药业为了掩盖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的事实,紫鑫药业故意将实际上已于2007年年底就完工且投入试生产医药建设项目应付债券利息约9000万元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从而使2009年的公司虚增利润为3220万元。

2.2.3利用关联方交易来造假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关联方交易一直备受投资人关注,从大量案例中可以看出,非公允的关联交易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对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恶劣影响。

2013年4月19日,证监会通报,勤上光电公司在2011年的经营活动中存在隐瞒关联交易的行为。勤上光电公司隐瞒其与广东品尚光的关联交易行为,大量虚增了2011年1~6月的业绩。

2.2.4利用“销售截期”来造假

会计舞弊惯用手法也包括利用销售截期调节利润,“万福生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3年3月2日,万福生科公告称,承认公司从2008—2011年通过改变销售截期的办法,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虚增净利润1.6亿元,因此制造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假象。

2.2.5利用虚假信息来调节资产

有些企业经常会通过虚假的资产评估来虚增资产,或者采取加速折旧、隐瞒债权的手段减少公司账面资产,以满足人为控制企业资产的非法目的。

2009年,绿大地生物科技在不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情况下,未达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目的,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并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将款项支付给其控制的公司组成人员,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2.2.6利用销售截期和混淆成本偷逃税金

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标准的税率,因此企业实际应缴税金就与营业收入息息相关。为了延期缴纳或者偷逃部分税金,有的企业故意延期确认应计入当期的营业收入;将视同为销售的部分直接以成本价转入其他科目,但在账面上不显示出来;将超出限定金额的捐款,理应在税后列支的罚款,非正常损失计入成本费用中,达到降低应税所得额的目的。

3舞弊审计的有效途径

作为规避舞弊风险的主要方式,审计人员应该提高舞弊审计的工作效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3.1.1要有审计职业怀疑倾向

审计师在工作中应该时刻保持谨慎的职业怀疑态度。长期以来,审计界对职业怀疑态度的理解都是中性的;但在舞弊审计中,这种中性理解阻碍舞弊内容的发现。舞弊审计中的职业怀疑态度应该是先入为主,审计师要把质疑舞弊嫌疑放在首位,整个阶段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怀疑态度。

3.1.2要进行职业判断

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师应该提前作出职业判断,例如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舞弊嫌疑,公司会计报表利用哪些方式进行舞弊。

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师要有捕捉重大舞弊的蛛丝马迹的能力,不能偏信高层的陈述,要独立分析舞弊的存在性,出其不意地审计公司账户、工作场所。

在审计完成阶段,审计师应该密切关注被隐匿的重大期后事项、或有事项。

3.2坚持有效的审计程序

3.2.1深入执行了解程序

为了隐藏公司经济状况不佳的事实,管理层可能会萌生财务舞弊的想法。因此,审计师为了方便准确做出风险评估,就必须提前摸清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状况。这些经济状况和经营风险情况包括:业务类型、经营特点、管理状况、财务结构、经营绩效;行业特点、竞争状况、经济环境、与供应商的关系。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经济状况,审计师能够站在不同角度审视企业财务问题,发现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3.2.2充分运用分析性程序

分析性程序是识别舞弊的工具,在管理舞弊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因为不同信息间相关性的存在,审计师借助有效的分析性程序可以轻易察觉财务报表的舞弊迹象。分析性程序的运用更多地依赖于经验丰富的审计师,包括比率分析或趋势分析、绝对数分析或相对数分析,将财务信息与前期信息、同行业信息、非财务信息、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3.2.3执行询问程序

尽管藏匿舞弊的方式花样繁多,但还是留有蛛丝马迹。企业内部人员往往能提供查找舞弊的最佳线索,而不是依赖账面资料,通过询问企业管理层和普通职工,审计师经常可以发现舞弊行为的重要线索。审计师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询问方式,掌握询问的技巧。除此之外,审计师还理应向与财务报告过程不相关的员工调查企业是否存在舞弊嫌疑。

3.2.4重视实地调查

重大财务数据舞弊往往牵涉虚增经济业务,常用的手段有提供虚假发票,伪造金融凭证、经济合同。审计师的调查范围包括内外两方面:深入企业基层生产车间,查看生产经营流程,同企业员工进行交谈,掌握企业生产销售客观情况;对供货商、商、消费者甚至同行业企业的调查。对于虚构收入的舞弊审计,通过观察销过程、函证供货商及客户,审计师可以得到更多线索。

3.3关注管理层逾越内控行为

因为管理层的地位不同于其他人员,他们可以越过内部控制,从而编制舞弊财务报告。尤其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始终关心企业经营成果、个人收益。管理层为了完成更高的财务绩效,常常逾越内部控制、串通舞弊、伪造文件。审计人员应该密切关注这种逾越内控行为。

3.3.1检查特殊分录及其他调整

有关人员通过对财务报告的操纵以达到舞弊的目的,例如作不合理或未经同意的账簿记录;对报表个别项目进行调整。因此,审计师需要熟悉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以确认需要测试的账簿记录、调整业务,例如企业明细账记录授权流程,调整业务的要求规范;了解有机会调整会计账簿内容与业务的人员,锚定有机会舞弊的人员。

3.3.2复核重大会计估计

为了达到财务报告造假目的,经常故意错报重大会计估计。管理层的会计估计往往涉及很多判断或假设,它们会对会计估计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审计师要判断企业管理层提出的假设是否合理;思考会计估计和支持证据之间是否存在区别;利用审计理由自行做出的独立估计或从其他渠道获取的独立估计期后事项,分析财务报表舞弊的概率。

3.3.3评估重大非经常易的合理性

会计报表舞弊的另一个惯用手法是利用错综复杂的经营结构和交易安排。假如企业重大经济业务与正常生产经营之间存在较大出入,审计师应该密切关注)非经常易,并评价其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商业规范,最后判断企业经营是否隐匿着财务舞弊。

4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手段层出不穷,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恶劣影响。要想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就应该对企业常见舞弊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使用有效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审计舞弊与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改革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2]王晓舟.上市公司审计舞弊问题应对策略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

[3]沈嘉惠.公司治理中会计、审计舞弊行为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3篇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 215021)

(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 & Commerce,Suzhou 215021,China)

摘要: 本文在对“免疫系统”作用机理、内部审计“免疫”功能、内部审计增值途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起内部审计增值的量化模型。

Abstract: Based on research of the mechanism of "immune system", the immune function of internal audit, the value-added ways of the internal audit, this paper builds a quantitative model of the value-added internal audit.

关键词 : 免疫系统;内部审计;审计增值;量化模型

Key words: immune system;internal audit;value-added auditing;quantitative model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160-02

作者简介:韩正民(1977-),男,江苏丰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0 引言

2007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审计是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2008年3月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刘家义审计长进一步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1 “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

人体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受到病毒和其它病原体的侵袭。人体之所以能够保持健康,完全依赖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是从发现病毒到消灭病毒,直至产生抗体的整个过程。根据现代免疫学研究成果,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和免疫防御三大功能。

1.1 免疫监视——识别病毒 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具有的能识别自己(自体物质)和异己(非自体物质)的生理机能。免疫系统在识别“自己”和“异己”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病毒等有害物质。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病毒等有害物质,是消灭有害物质,从而保证机体免受侵害的前提。

1.2 免疫自稳——消灭病毒 免疫自稳功能,是指机体调动体内各种资源与病毒等有害物质进行斗争,消灭病毒等有害物质,并将病毒等有害物质运出体外,同时修补受损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的生理机能。

1.3 免疫防御——产生抗体 免疫防御功能,是指机体在病毒等有害物质的刺激下,免疫细胞对病原体产生抗体,以防止外来病原体入侵的生理机能。抗体是可以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使抗原失去活力,从而保证机体免受再次侵害。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可用图1表示。

2 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

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主要表现在审计监督、审计查处和审计预防三个方面。

2.1 审计监督——发现问题 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经济监督职能的过程中,通过搜集和分析组织的各类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发现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错误、舞弊和其它违规违法问题。

2.2 审计查处——处理问题 内部审计机构对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有权向领导机构或上级机关进行反映,根据权限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处罚,或向上级审计机构或者审计机关反映,由上级审计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及时进行查处。

2.3 审计预防——完善治理 内部审计机构在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同时,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从管理制度、体制机制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从而促进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的完善,达到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的目的。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可用图2表示。

3 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

3.1 查错增值 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监督职能和查处职能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有关问题和相关责任人的查处,可以为组织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当内部审计机构挽回的损失大于其审计业务成本时,可实现节约增值。

3.2 防弊增值 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审计预防职能中,通过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建议,可以促进经济组织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运营风险,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从而为企业间接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当经济组织在防范错弊的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大于其防弊成本时,可实现防弊增值。

3.3 兴利增值 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审计预防职能中,通过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建议,可以提升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从而实现组织经济价值的增加。当经济组织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增加的组织价值大于其预防成本时,可实现增效增值。

内部审计的查错增值属于直接增值,取得成效的时间短,且成效较为明显,一直受到组织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个成熟的经济组织,应该更加注重发挥内部审计的防弊功能和提效功能,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增值。内部审计增值的途径可用图3表示。

4 内部审计增值的量化模型

4.1 查错增值额的确定 根据经济学成本效益原理,内部审计创造的查错增值额等于查错收益与查错成本之差。用公式表示为:

查错增值额

=查错收益-查错成本 (1)

①查错收益。查错收益为内部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业务的过程中,通过发现和处理违规违法行为,所挽回的直接经济损失。②查错成本。查错成本为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业务的过程中,为发现和处理违规违纪问题,所耗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成本。

4.2 防弊增值额的确定 内部审计防弊增值额应该等于防弊收益与防弊成本之差,用公式表示为:

防弊增值额=防弊收益-防弊成本(2)

①防弊收益。防弊收益为经济组织在审计机构的建议下,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加强组织内部控制,预防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从而挽回的间接经济损失。②防弊成本。防弊成本为经济组织在审计机构的建议下,为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加强内部控制,预防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成本。

4.3 兴利增值额的确定 内部审计兴利增值额应该等于兴利收益与兴利成本之差,用公式表示为:

兴利增值额=兴利收益-兴利成本(3)

①兴利收益。兴利收益为经济组织在审计机构的建议下,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提升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而创造的间接经济收益。②兴利成本。兴利成本为经济组织在审计机构的建议下,为完善组织制度和体制机制,提升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成本。

4.4 内部审计增值量化模型 通过对内部审计增值额的研究分析,内部审计为经济组织创造的经济价值是可以进行量化确认的。内部审计创造的价值总额为查错增值额、防弊增值额和兴利增值额之和。

内部审计增值额的量化模型可以用如下公示表示:

内部审计增值额=查错增值额+防弊增值额+兴利增值额=查错收益-查错成本+防弊收益-防弊成本+兴利收益-兴利成本

本文基于“免疫系统”理论的视角,通过对内部审计增值的途径研究,构建起内部审计的量化模型,并举例说明了量化模型的具体应用。对内部审计增值额进行量化研究,有利于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绩效进行考核评价,有利于内部审计提高审计业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维成.论内部审计与企业价值[J].中国内部审计,2011(8).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舞弊,舞弊手法,形成原因,防范对策

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会计舞弊案件频频出现,使得企业会计舞弊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会计舞弊行为已经严重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秩序,成为市场经济的毒瘤。如何识别与防范会计舞弊行为已经成为当代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舞弊的定义及危害

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舞弊是人为达到不良目的,经过事先预谋,精心策划,运用非法手段作弊的一种故意行为。从舞弊的主体方面可把舞弊行为划分为组织舞弊和个人舞弊。组织舞弊是指组织领导人为了本单位和其成员的利益,授权有关经办人员,利用不正当和非法手段,损害国家和其他单位利益的故意行为。个人舞弊是指员工私自为了个人私利利用不正当的和非法手段,损害国家、组织或他人利益的故意行为。

会计舞弊的危害性表现在:(1)舞弊所制造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2)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秩序;(3)侵犯公司股东、债权人、顾客及雇员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4)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5)助长个人的行为;(6)使尚未成熟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

二、会计舞弊的行为及成因分析

1.产权模糊、责任虚置,是会计舞弊行为产生的根源。

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是模糊、不清晰的。法律上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概念是明确的,但缺乏一个人格化的代表来行使其所有权,人人都拥有却人人都不拥有;国家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同样也缺乏一个人格化的代表来承担这种责任。这是国有资产所有权模糊所带来的保值增值责任的虚置,是国有资产经营权不清晰所带来的管理责任的虚置。由产权模糊带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和管理责任的虚置,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也是会计舞弊行为的土壤,为会计舞弊打开了方便之门。

2.经济利益是会计舞弊的直接动因。

股票期权、融资、操纵股价、侵占资产等经济利益是会计舞弊的直接动因。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层为了配合庄家炒作本公司股票,维持股价或使股价达到预期波动水平,往往通过会计舞弊,借助不实的财务信息来达到其目的。公司管理层通过会计舞弊手段掩盖侵占公司资产。除了通过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形式违规长期直接占用上市公司巨额款项之外,控股股东或关联方(包括形式以及实质关联方)还常常通过上市公司为其违规提供担保、账外融资等方式变相侵占上市公司资产。上市公司为了掩盖“内部人变相侵占公司资产的行经,往往采取舞弊手段隐瞒事实真相。

3.现行的制度导向审计理论存在缺陷。

健全的内部控制对防范管理层会计舞弊失效。制度导向审计理论采用的是简化主义,假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舞弊机会。即如果一个单位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并能够在实务中得到有效的运行,则该单位财务报表编制中进行舞弊的机会减少;反之,如果一个单位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舞弊的机会就会增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也会降低。其审计理念是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地带可能存在更多的错弊,审计人员的重点就是对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的相关业务的实质性程序。但管理层会计舞弊的舞弊主体通常为管理当局,其地位的特殊性使其极易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不受内部控制的制约,从而使健全的内部控制对防范管理层舞弊失效。在很多舞弊案例中,被审计单位都有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都被高层管理者藐视或逾越。以致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会计舞弊行为的识别

1.从内控测评人手。由于会计舞弊大多数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对会计舞弊审计应从企业的内控测评人手,抓住企业经营管理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审查,这样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分析资产质量时应侧重于以下问题:存货在流动资产、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与往年相比有没有大幅增加,或者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三项合计占流动资产、总资产的比较是否过高;企业是否有委托理财、抵押担保等潜亏因素;关联方是否长期占用大量资金。 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应重点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比率、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等指标,以分析企业财务灵活性以及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除此之外,还可以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营业周期等营运能力指标,确定企业在资产管理效率、财务资产方面的状况。

3.对比企业财务指标水平。企业财务指标水平对比可以参照的标准有经验标准、历史标准和行业标准。 经验标准由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而成,也是审计中比较常用的标准。 历史标准是以企业某一时期经营业绩历史数据作为标准。 审计人员将当前的财务比率与与历史标准相比,可以发现涉及会计报表项目的重大或不寻常波动情况。 行业标准是由行业发展确定的,能够基本反映同行业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水平。 注册会计师可以查阅相关行业的专业研究刊物、统计报告等了解行业标准数据。 通过企业财务指标与上述三个标准的对比,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分析会计舞弊的潜在风险,也非常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审计决定。

四、如何防范企业会计舞弊行为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5篇

一、会计舞弊的定义、类型与识别。

1.会计舞弊的定义及类型: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

企业会计舞弊行为按照舞弊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管理当局(经营者)舞弊和会计人员舞弊两大类。管理舞弊是指管理当局中一个或多个成员操纵公司会计信息生成或披露而发生的舞弊行为;会计人员舞弊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自己或与公司外部的第三者(通常指审计人员)进行串通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

2.舞弊方法的识别:

(1)当发生会计政策、会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时,其相应的会计处理将会对企业或单位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均产生影响,用会计政策,调高利润的现象。

(2)通过关联交易舞弊。关联方交易舞弊,就是指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虚构利润,或利用特殊目的实体操纵利润,使得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且未在报表及附注中按规定做恰当、充分的披露,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的一种舞弊。

(3)利用会计凭证造假。这是造假者最常用的手法。一是编造虚假经济业务,如假餐费发票、假销售收入发票,虚列劳务费,特别是临时工工资尤为普遍。二是夸大或缩小会计事项,采用多开发票、大头小尾等方式非法谋利。三是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在费用中列支公款行贿、私人购物等非法事项,这些虚假的原始凭证进入记账程序,使记账凭证失真。

(4)在会计账簿和报表中造假。有的单位将销售收入、预算外收入、租金收入、返利或收回外单位欠款等不按规定存入开户银行,设置“账外账”,存入其经济实体或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所,乱支乱用,滥发奖金;有的单位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更有一些企业编制多套会计报表。

(5)、利用预提费用或待摊费用账户调高利润。当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或发生严重亏损时,常常将应摊的费用少摊或不摊,把本应由当期负担的费用当作待摊费用处理,减少本期的成本费用,人为调高当期利润,或者采取应预提的费用不预提,虚增利润等。

(6)、利用结算账户调高利润。企业为了虚增销售和利润,虚构债权,或将应收账款长期不转账,实际是呆账死账,或少计不计坏账准备,虚列资产,同时使管理费用虚减,利润虚增。此外,企业还会利用其他应收账款账户预提收入,人为调高利润。利用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虚增利润。企业经营不好的,会将因经营不善、上当受骗,或因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等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长期挂账,不及时予以处理致使利润虚增。

二、会计舞弊防范措施: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一是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所有者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机会和能力,这包括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委托人与经营人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关系;二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三是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四是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机构,增强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五是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和强化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经营者的管理行为。

(二)、完善管理者的法律责任。

从公司责任承担者来说,公司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当局对外承担全部责任,自然也应包括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责任。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110.01指出“内部审计师必须取得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因此,内部审计的内部属性决定了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就应强化最后责任承担者的责任。

(三)、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判断一份财务报告是否虚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信息的披露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相符,是否真实、完整。我国的《会计法》、《公司法》,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证券监管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条例,基本形成了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较旧法有重大突破的是,新法中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加大了治理力度,显示了国家对“制止会计造假,提高会计质量”的决心。这样做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还要进一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才不会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

会计人员是会计舞弊的直接制造者,虽然,他们也要服从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但对于会计舞弊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以不断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此外,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如会计管理部门可督促企业按会计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依法建账和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结语:

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政府行为不规范问题,以及证券市场运作制度规范化程度低的问题,也有“有法不依”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操守缺失等问题。针对目前上市公司严重舞弊违规现象及其新的发展动态,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治理,有效监管、预防、发现、追究及严厉惩处;同时,规范公司管理当局、中介机构、大股东以及政府等行为。(作者单位:淮安市商业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立信会计出版社.

[2]法务会计舞弊调查方法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商业会计-2013年 第1期 (3)

[3]会计舞弊与防范-现代商业-2013年 第3期 (2)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6篇

一、企业舞弊的诱因

国外对舞弊诱因的研究比较早,并且形成了舞弊风险因素理论,最完善的理论是舞弊风险因子学说、最权威的理论是舞弊三角理论,下面就对这两种理论做简单的介绍。

在《The Accountant’s Fraud and Commercial Crime》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舞弊风险因子的学说,这个理论被认为是最完善的理论,它将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一般风险因子是指可以被控制的因素,个别风险因子是指不可以被控制的因素,当两种因子结合到一起,并且舞弊者认为有利可图时,舞弊现象就会发生。“舞弊三角”理论是发表在《Fraud:Bring the light to the dark side of business》一书中,它指出,舞弊发生与压力、机会、借口息息相关,但是并不是三者缺一不可。关于舞弊手段较全面的介绍是1987年Tresdway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无比财务报告:美国公司的分析》,文章中显示,常用的舞弊手段有:对不恰当收入的确认、对资产夸大、少报费用、乱用资产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不恰当收入的确认和对资产的夸大[2]。

二、当今社会舞弊手法的特点

所有财政舞弊都是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然而在新时代,舞弊的特点又有了具体的体现。第一,参与财政舞弊的人员,往往是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对企业内部环境熟知,也对审计师的审计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这就使得舞弊的手法有了一定的隐蔽性,而且他们会从不同的途径舞弊,使得舞弊手法更加复杂;第二,舞弊行为十分严密,往往专业的审计师很难发现其中的舞弊迹象,甚至舞弊手法系统化,舞弊计划做的十分严谨。有研究表明,超过九成的舞弊行为是在偶然中发现的,这就说明审计策略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保证审计职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三,舞弊后果严重,近年来,舞弊现象数量上增长远不及金额上的增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舞弊金额呈现指数化的增长[3]。新时代的舞弊现象,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的扰乱了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所以审计策略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三、改进审计策略与方法的建议和意见

首先,需要建立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实行科学化的管理,根据企业的生存环境以及发展背景,设定出一套合理的审计制度,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好基础。要求审计师在取得审计证据之前,审不能完全信任管理层人员,也不能毫无根据的认为管理层人员有舞弊现象,要绝对保持自己的职业怀疑精神;其次,国家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并监督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我国的审计事业还在发展的道路上,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国外审计工作相对较完善,所以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再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审计师的工作,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4]。只有审计师的工作得到了合理的评价,才能更加促进审计师完善和创新审计策略;最后,对审计的管理层人员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要求他们端正态度,自觉配合审计师的工作,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了认为设置的障碍,有关部门需要严厉的处理。当然这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审计师本身,只有审计师本事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达到了要求,才能最大程度上发现舞弊现象,才能对审计策略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将审计工作做到更好[5]。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7篇

(一) 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舞弊的根本原因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表现为投资者不能象经营者那样及时地、充分地掌握企业经营活动的信息, 从而不能准确地判断经营者的行为, 使其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企业管理当局存在舞弊动机的客观现实下, 信息不对称为其操纵契约中会计数据从而达到个人或集团效用最大化的目的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管理当局凭借自身对公司的管理权威,即因为拥有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特殊专门知识从而在有关信息(包括会计信息) 占有及公布上享有的信息优势, 可以借助舞弊等手段实现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不良意图, 会计操纵成为现实。

(二)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会计舞弊的催化剂经济利益驱动与政治利益驱动是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根源。会计舞弊能带来丰厚的收益, 通过会计舞弊不仅可以使原本不具备上市筹资、配股的企业达到“掠夺性筹资”的目的, 还可以偷逃税款。具体而言, 会计信息舞弊的利益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出于业绩考核的目的而进行舞弊。我国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办法一般是以财务指标为基础, 如利润完成情况、主营业务收入、投资回报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离不开会计数据信息。一旦对这些信息进行披露, 不但关系到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情况, 更关系到企业经营者会计期间经营业绩的认定, 从而影响经营者职务升迁、薪酬提高等。为了达到业绩, 企业就会对会计信息进行人为调整。

二是为了发行股票及配股而进行舞弊。根据我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 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 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同时,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为了多募集资金, 企业在改制时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在后续发行情况下, 要符合配股条件, 企业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10%, 且每年不低于6%。因此,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便成为企业的“生命线”, 那些达不到条件的企业就会千方百计地粉饰会计报表, 进行会计信息舞弊。

三是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舞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金融机构给企业贷款往往热衷于那些现金流量好、经营效益好的企业; 而真正急需资金的企业, 因为现金流量不佳, 经营效益不理想, 金融机构担心资金的回收而不愿意给其贷款。因此, 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 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 也会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 编制对其有利的会计报表。

四是为减少纳税而舞弊。基于偷税、漏税、逃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 一些企业便会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为了少交营业税就少计收入, 将收入长时间地挂在“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中;为了少交增值税而将企业视同销售行为涉及的金额不计入应纳税额; 为了少交所得税就少计收入多列支出等。当然, 也有部分企业基于资金筹集和操纵股价的目的, 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 多交所得税, 以“证明”其盈利能力。

(三) 公司治理结构失效是舞弊的温床公司治理结构是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职责及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股东大会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 对关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同时将企业决策的大部分权利委托给董事会, 由其对企业资产经营负全责; 另一方面, 股东大会将对董事会和经理部门的监督权委托给监事会, 由其承担监管职责。然而在我国,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畸形直接导致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在内的公司经理结构相互制衡关系的扭曲。具体表现为: 大股东操纵董事会;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 董事会成员缺乏独立性; 大股东操控监事会; 公司对监事激励约束不足等。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这也是公司治理结构失效的根源所在。在内部控制弱化的情况下, 缺乏有力的内部控制机制对管理当局的行为加以约束, 必然为其舞弊动机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可以认为, 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失效或者部分失效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舞弊的特点

(一) 弄虚作假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新的会计与税收制度不断出台,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减少了利用会计账户进行欺诈和舞弊的可能性。但是也应清楚地看到, 我国目前的会计与税收制度尚未真正与国际惯例接轨, 还存在一些漏洞, 会计主体自我设计的增加, 在一定意义上也促成了会计舞弊的动机与机会。再者新会计制度、新税制的实施, 尽管消除或减少了一些特殊形态的会计舞弊, 但是由于记账规则的不断复杂化, 新的会计科目的产生使得会计舞弊和欺诈有了更大的空间。

(二) 造假的手段不断翻新会计舞弊行为属于智能型财经违法, 舞弊者在造假构想之时, 便反复琢磨贪污、窃取、侵吞公共财物而又不被人察觉的对策。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造假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 其主要表现为:(1) 造假手段复杂化。过去造假者往往是在账上做些手脚, 如涂改、伪造凭证、单据, 毁弃、转移账目等, 现在则利用假发票, 或者以加班、奖金、回扣、提成等进行贪污、受贿。在经济往来中, 开假发票、造假凭证的现象相当严重, 购销双方联合作弊, 销货方可以多卖出商品, 也能隐瞒收入、偷漏税款等; 购货方则可以摊挤成本, 也可以化公为私。(2) 以合作的形式掩盖违法犯罪行为。随着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 有些单位借联营之机钻空子,或以横向联营为名慷国家之慨, 中饱私囊。有些串通个体户, 以签订生产、维修合同的形式, 贪污本单位公款或收受贿赂。(3) 抵抗查处能力不断增强。查处与反查处一直是相对抗的。由于造假的构想不断更新, 所采用的手段也不断变化, 财务造假的行为人反查账的意识也在增强。其作弊形式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次数少、金额大。由于单位内部加强监督, 单位外部也定期对单位的账目进行检查, 一些造假者为了达到造假的目的, 凭借侥幸心理, 采取少次数, 大金额的作弊方式, 以缩小目标, 减少影响。如果经济监督部门或者单位管理者采取抽查的方法就有可能被遗漏过去。二是手续完备, 蒙混过关。造假者深知手续不齐全难以逃脱查处, 因此, 在进行造假时编造种种理由, 伪造单据、账目, 写假报告, 欺骗审查把关的人员和上级。

(三) 造假违纪呈“隐蔽性” 随着经济监督的不断深入和制度化, 一些单位的内部违纪问题由明转暗, 呈“隐蔽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由账内转向账外。有些单位将部分收入不计入单位账, 而是直接进私设的“小金库”, 专用于不能在单位财务上报销的开支。这些“小金库”的资金有的无账可查, 有的即使有账也是集会计出纳于一人。(2) 利用各种手段, 将资金支

出用途“由真变假”。有的通过开假发票, 把账面上不能列出的开销变为合法开销。如有的发票上写的是办公用品, 而实际上写的是生活用品; 有的发票上下联不一致, 存根联真实, 而报销联则根据需要另行填写。再者, 有的编造假工资表、虚报冒领; 有的资金使用的真正用途在账面上隐去; 有的把专项资金挤占挪用后再立账, 转移资金; 有的把专项资金以拨代支; 有的把一些违章的开支以正当名目列支等。(3) 利用计算机造假呈上升趋势。随着会计信息化处理系统在会计核算上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的犯罪案件不断出现, 而且在数量上呈增长趋势。舞弊类型也较手工会计核算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经济越发展, 越要求数据处理集中化, 同时数据的可见性也越低,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导致重大舞弊案件的发生。其造假的类型可归纳为三类: 一是输入操纵。非法篡改电脑的输入资料, 或伪造资料输入计算机, 使计算机做出错误处理, 从中获取非法利益。二是程序操纵。会计舞弊行为人按自己的舞弊方案编制非法程序或篡改计算机程序中指令的安排, 使计算机在资料处理上发生错误而从中获取非法利益。三是输出操纵。资料经过计算机处理输出后, 才加以篡改或伪造。

三、会计舞弊的治理

(一) 强化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董事会结构, 完善其监督功能。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因素, 对于监督公司管理当局,防止会计信息舞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董事会应实行分工负责制, 并进一步完善董事会运行机制。(2) 保证监事会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首先要改善监事会成员的来源结构, 增加一些独立性高的监事, 尽可能将监事会的经费与报酬交由股东大会决定; 其次要提高监事会成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性, 增加监事的责任感和执业水平; 最后要在实际操作中明确落实监事职权的保障, 并加强对的监事的惩戒和独立董事赔偿机制的建设。(3) 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大股东的股权, 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 完善绩优评价机制, 使经理人员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的长期目标约束挂钩, 防止经理人员的短期行为。

(二)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随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构成也与以前有所区别, 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预防会计人员舞弊, 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一环。2001年财政部公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作为《会计法》的配套规章, 是解决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重要举措。会计人员主动舞弊多发生在与现金相关联的项目上。因此做好现金流转的内部控制至关重要。完善现金流转的控制需要建立一套现金控制制度, 包括授权批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收支核算制度、账目核对制度、现金业务流程制度、跟踪检查制度、会计记录制度、定期盘存制度、岗位评价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内控监察制度等。

(三)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首先, 应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内部审计机构应由董事会或董事长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进行领导, 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免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决定, 内部审计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 这样可以避免内部审计机构受管理层的影响, 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其次, 应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内部审计机构应得到明确的授权, 其权限至少包括要求被审计部门及时报送有关资料, 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 检查财产的状况, 参加有关会计政策选用情况的讨论, 对不合理行为提出调整处理或改进意见。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并提出处罚建议等。再次, 应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管理层, 不得由企业内部与经营管理有关的人员兼任, 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熟悉相关的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 精通财务、税务知识和审计技术与方法, 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 还应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为防止内部审计人员或舞弊, 应系统制定专门针对内部审计人员责任的法律依据, 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内部审计人员, 严厉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四) 完善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 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越薄弱, 漏洞越大, 发生舞弊的概率也就越大。会计人员贪污、挪用犯罪之所以发生, 而且长期未被发现, 主要是由单位会计工作的制度建设不到位, 岗位分工不明确, 监督稽核乏力等因素所导致。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是预防会计人员舞弊的一项基础工作, 任何单位都要予以重视。1996年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对会计基础工作做了较为系统的规定; 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也对部分内容明确提出要求。如何真正贯彻落实这些规范, 成为会计工作的当务之急。会计法虽然没有规定单位必须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 但对于会计机构的地位和会计人员的配备都有严格的要求。会计机构和企业其他机构清楚的分工和控制, 会计人员的合理安排, 都是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会计基础工作的另一方面是会计工作的合理分工, 如果不相容职务由一个人担任, 就很容易引起舞弊行为。

(五)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会计人员是舞弊信息的直接参与者, 对于会计舞弊行为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增强责任感, 忠于职守, 按章办事。同时, 应强化监督职能, 防止会计信息与经济管理活动脱节, 以国家财经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为依据, 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 抵制和揭露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保证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健康运行, 防止贪污、腐败的滋生。另外, 还应不断完善和严格各项开支的控制以及财产清查、内部控制制度等, 使会计监督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在履行监督的过程中, 不断总结经验, 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 采取相应措施克服弊端。

(六) 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这是治理会计舞弊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法律制定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与信息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制定相应措施对其行为加以限制。《会计法》明确了单位领导人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责任, 这有助于降低单位领导人对会计信息的不利影响, 但我国《会计法》“法律责任”一章中提到“情节严重”、“构成犯罪”、“重大损失”等词都未量化, 也无具体解释, 因此应出台具体实施细则, 对法律责任给予具体解释, 加大其执法力度。同时, 还应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 增强领导及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最后, 还应突出重点, 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

(七) 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加大造假成本要切实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查处力度, 以此来约束和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经调查发现, 过去对一些会计舞弊行为由于查处不力, 舞弊人员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 某种程度上起了助长舞弊的作用。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对于那些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做假账,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账簿等违法违纪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 不得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除上述人员外, 对因违法违纪行为而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法律的约束, 会促使会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 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丧失原则, 不图谋私利。

参考文献:

[1] 李爽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邓伟强:《对虚假财务报告的防范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第12期。

[3] 王乔、章卫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操纵行为探析》,《会计研究》2002年第12期。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审计师;舞弊行为;审计策略与方法;研究

审计师是指,专门从事检查并证实公司账目和报告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的专业人员,属于公司的高级职员,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自觉遵守并坚持审计原则。在一个企业中管理层的人员具有舞弊的动机和机会,审计师应该突破管理人员的约束,保持职业谨慎、职业怀疑精神[1]。作弊审计策略的重要步骤是要分析舞弊产生的背景,但是随着舞弊技术的逐渐复杂化,审计师也需要对审计策略进行创新和改进。

一、企业舞弊的诱因

国外对舞弊诱因的研究比较早,并且形成了舞弊风险因素理论,最完善的理论是舞弊风险因子学说、最权威的理论是舞弊三角理论,下面就对这两种理论做简单的介绍。

在《The Accountant’s Fraud and Commercial Crime》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舞弊风险因子的学说,这个理论被认为是最完善的理论,它将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一般风险因子是指可以被控制的因素,个别风险因子是指不可以被控制的因素,当两种因子结合到一起,并且舞弊者认为有利可图时,舞弊现象就会发生。“舞弊三角”理论是发表在《Fraud:Bring the light to the dark side of business》一书中,它指出,舞弊发生与压力、机会、借口息息相关,但是并不是三者缺一不可。关于舞弊手段较全面的介绍是1987年Tresdway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无比财务报告:美国公司的分析》,文章中显示,常用的舞弊手段有:对不恰当收入的确认、对资产夸大、少报费用、乱用资产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不恰当收入的确认和对资产的夸大[2]。

二、当今社会舞弊手法的特点

所有财政舞弊都是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然而在新时代,舞弊的特点又有了具体的体现。第一,参与财政舞弊的人员,往往是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对企业内部环境熟知,也对审计师的审计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这就使得舞弊的手法有了一定的隐蔽性,而且他们会从不同的途径舞弊,使得舞弊手法更加复杂;第二,舞弊行为十分严密,往往专业的审计师很难发现其中的舞弊迹象,甚至舞弊手法系统化,舞弊计划做的十分严谨。有研究表明,超过九成的舞弊行为是在偶然中发现的,这就说明审计策略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保证审计职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三,舞弊后果严重,近年来,舞弊现象数量上增长远不及金额上的增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舞弊金额呈现指数化的增长[3]。新时代的舞弊现象,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的扰乱了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所以审计策略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三、改进审计策略与方法的建议和意见

首先,需要建立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实行科学化的管理,根据企业的生存环境以及发展背景,设定出一套合理的审计制度,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好基础。要求审计师在取得审计证据之前,审不能完全信任管理层人员,也不能毫无根据的认为管理层人员有舞弊现象,要绝对保持自己的职业怀疑精神;其次,国家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并监督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我国的审计事业还在发展的道路上,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国外审计工作相对较完善,所以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再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审计师的工作,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4]。只有审计师的工作得到了合理的评价,才能更加促进审计师完善和创新审计策略;最后,对审计的管理层人员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要求他们端正态度,自觉配合审计师的工作,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了认为设置的障碍,有关部门需要严厉的处理。当然这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审计师本身,只有审计师本事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达到了要求,才能最大程度上发现舞弊现象,才能对审计策略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将审计工作做到更好[5]。

四、小结

舞弊是有人可以的利用不正当和不合法的行为进行欺骗,以便达到自己的某种需求,而这个过程中,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层人员参与舞弊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舞弊金额呈指数化的增长,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企业健康的生长,而且扰乱了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但是识别舞弊迹象是审计工作中十分困难的步骤,这就需要审计师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需要企业和国家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审计工作。我国的审计工作开展的较晚,需要借鉴国外在审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完善我国的审计制度。(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武恒光.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及不规则关系研究――基于一个舞弊博弈模型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4):21-28,36.

[2]李建标,殷西乐,任雪,等.实验市场中的审计博弈与审计质量――审计师声誉和企业内部监督的比较制度实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5,41(10):132-144.

[3]张宏伟.财务报告舞弊行政处罚与可感知审计质量[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5(3):77-85.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9篇

一、企业会计舞弊的主要形式

目前,企业中的会计舞弊现象较为严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偷税避税,从而获取更多的资金和利益。会计舞弊的形式较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企业领导者的舞弊行为

在实际中,为了偷税避税,企业通常会采用账外账的方式实施会计舞弊,具体情况如下:①从企业的报表数据来看,很长时间少有甚至没有废弃物或废料的变卖收入记载,从正常经营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制造业等生产类企业。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废弃物变卖收入着手,检查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围绕这个点发现其他不明收入或不明会计行为。②如果一个企业的账面数据表明企业利润为负,出现连续的亏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又在不断扩充资本,扩大生产规模,固定资产和借款都在不断增加,这就表明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虚假造假的可行性较大。③利润表上的数据显示企业的毛利润为负。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企业的初创期,企业刚刚起步,投入多,收入少。但当企业进入正轨,进入成长期或成熟期时,毛利为负将解释为企业经营不善,规模越大,损失越大,这不符合一般的经济逻辑。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成熟经营期毛利为负,原因大多是存在隐性收入,成本造假。④水电费等开支的增长率远大于收入的增长率。一般来说,水电费等与企业规模呈正比例关系,如果水电费的市价没有明显变动,且水电费的发生额大幅度增加,同时企业的收入没有正比例增加,甚至减少,则企业很有可能伪造费用成本,存在隐性收入。

2.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

企业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形式:①为了人为地控制利润大小,一些企业选择通过“未达账项”获得会计舞弊的空间,教唆会计人员有意识地拖延时间确认收入或故意缺记。例如,企业的产品已经发货或者已经获得验收凭证,但没有及时开具发票,企业因而不确认收入,导致存在延迟收入,出现会计舞弊的可能性较大。此时,要进行舞弊行为的辨别,可以通过预收账款来查询,如果显示企业的大部分收款已成功且与企业发出商品相符合,则表明企业在故意延迟确认收入时间。②很多企业为了偷税避税,减少税费开支,会选择增大成本费用额,例如,对应该资本化的支出不进行资本化,计入当期费用,如新建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或其他长期性资产。此外,企业还会做大存货成本,减少折旧年限,从而使资产折旧额增加。摊销费用、无形资产成本的增加都会增大成本项目,从而使账面利润减少,甚至表现为亏损。③一般纳税人企业除可能存在以上会计舞弊行为外,还有可能通过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做手脚实现会计舞弊。购买方企业为了将固定资产的成本计入当期的生产成本,从而在瞒报利润、偷逃企业所得税的同时,将原本的不可抵扣进项税额变为可抵扣进项税额,少缴增值税,要求售货方将原本应开具购买固定资产的发票改为购买一般消耗性材料的发票。④另外,部分企业常常通过应收应付账款来人为控制利润成本。将应计收入挂在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中,或将预收账款直接转入收入,将抽离的资本资金或部分成本费用挂在预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中。为了应对相关部门的检查和抽查,企业会以股东借款的形式记录不明资金缺少,然而要辨别是否是真正的股东借款并不容易。一般的做法是查询借款合同,分析其借款金额、时间和期限。若发现出现借款原因不明、长期借款不还或缺少合同、未计利息、借款金额和资本出资额相等的情况,则很有可能存在抽逃资金的现象。

二、企业会计舞弊的成因

1.审计模式的选择定位不准

从我国审计的发展历程来看,审计模式从最初的账项审计、制度审计到现在的风险审计,从原来的全面审计到现在的抽样审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的账项审计是对报表、账簿上所记载的数据进行全面详细审查和核对,从而辨别是否存在会计舞弊行为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准确可靠,但耗时长,效率不高。如果企业业务量较多,审计任务繁重,传统的账项审计则无法满足大规模企业的审计需要。随着审计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审计,如制度审计,主要依靠企业的内部控制,在进行审计时,首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再根据内控情况进行审计安排。

2.制度、准则模糊不清

我国很多企业都是从零做起,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些企业不惜通过会计舞弊行为进行会计核算造假。一般企业都是高度集权制,股权和战略决策权集中在最高领导层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是一个空壳,最终听命于高层意志,为高层违反会计法律、操控制度提供空间和机会,引发不断的会计舞弊行为。此外,很多企业的财务不透明,数据不公开,出现三本账的现象,第一本用来应付税务局,通过虚增成本费用,减少收入,控制利润的方式偷税避税;第二本账应对银行,通过人为增加利润,营造较强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假象,从而获取更高的贷款额度。第三本是企业私账,也是最真实的一本账。三本账的形式形成了信用的不良循环。最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管力度以及政策法规的漏洞也会给企业会计舞弊留下操作空间,从而使守法企业得不到公平对待,而违法操作企业反而获得超额利润的不公平现象。从以上企业舞弊行为形成的原因来看,法规法律的不健全给不法分子留下了操作空间和舞弊动机,导致会计舞弊现象得不到根除。

3.经济利益的驱使

由于守法成本高,而偷税避税可以轻松获得较多收益,因此,很多企业会选择通过会计舞弊减少税费开支。尤其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我国现行的税法制度,查账征收实行的是25%的税率,而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5%~35%等级税率,这就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空间。企业极有可能利用政策法规和一定的手段来减少所得税应纳税额,从而让自己成为更低档次的纳税人。在现有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利益的诱惑,当遇到巨大利益诱惑,而又有可能不被发现时,企业就很有可能会进行会计舞弊。在具体工作中,企业进行会计舞弊是受到不法收益的诱惑。另外,从表面看,企业的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由于我国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还不健全,存在较多漏洞和不完善之处,造成很多违法行为的处置不到位,使法律处置达不到有效的警告效应。

4.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

目前,我国为了进一步整治财务会计行为,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较多的是解决会计舞弊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对于具体如何应对会计舞弊行为则涉及不多,且缺乏必要的实践性。如《会计法》中有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会计人员并非是自己有意进行会计造假,而是受到上级压力,但对于违法规定的法律处置没有详细的处理办法。

三、企业会计舞弊的防范策略

1.选择有效的审计模式

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应直接对董事会、监理会和职工代表大会负责,避免在日常工作中受到企业经营者的干扰,从而使审计工作能够真正实现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有效督查。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应大力地推行“任前”“任中”和“任后”审计模式,只有全方位地开展审计工作,才能尽可能地防治企业跨级舞弊。此外,还应引进第三方会计与审计,由于部分企业内部会计或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或能力,所以企业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会计与审计业务进行外包,由第三方会计或审计部门来完成。这样,既可以防止企业内部的会计舞弊,同时也能避免企业内部管理层行政的干扰。此外,根据会计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在进行一些经济事务时,需提供具有效力的中介机构出具的相应报告,这些中介审计报告也可以防止企业会计舞弊。所以,也要加强中介审计机构的建设。

2.完善会计工作的相关规范和制度

内部控制是防止企业会计舞弊的一个最佳途径,因此,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在建立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保证内控机制与企业实际相互匹配。同时,企业的内控制度还应有相应配套的完善和改进机制,只有根据市场和金融的不断变化对内控机制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使内控机制与时俱进,进而有效防止企业会计舞弊。此外,还要执行严格的“入市”和“退市”制度,在企业入市和退市过程中,应用相应的制度对企业进行约束,从根源上消除企业会计舞弊行为。比如,可以为企业建立相应的“财务诚信档案”,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加以把控。此外,在企业上市之前,应交取一定的信用抵押金,以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而且,对上市后的公司,证监会和银监会应对其进行严格监督,从而保证投资者的权益不受侵犯,减少企业会计舞弊行为。

3.优化利益分配体制

要杜绝企业会计舞弊现象,还要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利益分配体制,只有明确利益分配,企业内部才不会存在利益主体为争夺利益而产生的会计舞弊现象。首先,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应该被彻底分开,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约束个别大股东的权利,还应该建立监事会,通过监事会来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其次,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可以进一步优化利益分配体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会计舞弊。

4.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对防止企业会计舞弊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相关部门应完善会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会计法》《禁止证券欺诈行为办法》《证券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等,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进一步明确,从而提高这些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其次,在相应法律法规中,还应体现出一定的预见性。随着会计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些企业会计也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会计舞弊,该方式使会计舞弊更加不易被发现。所以,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当对这些情况有所预见,有效防止利用法律规定外的方式进行会计舞弊。

四、结束语

企业会计舞弊对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产生了严重影响,这对企业发展、投资者的利益都产生了巨大的损害。而会计舞弊的根源在于监管力度不够,所以,必须加强监管,通过各种方式来防范舞弊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适.浅谈会计舞弊行为及其审计策略[J].企业导报,2011(13):162.

[2]邵凯旋,冯昀婷.我国应对会计舞弊策略初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5):82-84.

[3]原微娜.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方式及监管策略研究[J].商,2015(11):130,132.

[4]林伟华.企业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3):122-123.

[5]闫心坤.企业会计舞弊与审计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6):147.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财务舞弊;上市公司;舞弊手段;审计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各种舞弊行为层出不穷。因此,针对财务舞弊行为的相关问题研究已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及长远发展,必须对财务舞弊现象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

1财务舞弊的研究背景。

财务舞弊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会计信息的失真既会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会对相关机构和人员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肆意泛滥,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还引发了证券市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证券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得实施以及有关制度的推出,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何针对上市公司的现状及未来变化采取怎样的相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财务舞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财务舞弊的现状。

虽然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仅有数十年发展,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却不断发生,一些财务舞弊大案的发生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自2001年起至今,中国证监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共313起,平均每年35起;市场禁入决定自2006年起共73起,平均每年18起。自2009年起至今,证监会共做出行政处罚决定33起,市场禁入10起,罚款金额共计3 954万元。单从被处罚公司的数量上看,国内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演越烈。财务舞弊问题一直是财务工作的一个顽疾。在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财务舞弊或许会成为一些公司的“救命稻草”。财务舞弊伴随着会计行为就一直存在着,由于早期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较少,所以那时的财务舞弊危害性不大,也就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伴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形成,社会群体的扩大,人们逐渐认识到财务舞弊的危害性,意识到规范财务行为的重要性。为此,应缜密分析财务舞弊的动因,研究治理的策略。

2.2财务舞弊存在的问题。

财务报告作为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在维持其相关利益、发展其合作关系、促进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可靠就成为财务报告自身作用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上市公司为了从资本市场得到更多的利益,想方设法对财务报告进行包装,所用手段也越来越多,使得财务报告反映出的企业经营状况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在误导投资者的同时也使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存在了重大的财务风险。分析舞弊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出,财务舞弊的指标主要体现出以下问题。

2.2.1现金与利润数据悬殊。

很多上市公司净利润很高,而现金流量为负值,这时的净利润实际上是一种有潜伏财务风险的纸面利润。

2.2.2虚增本期收入。

有些上市公司利润并不是通过其主营业务形成的,而是利用其他一些投机行为得到的,其中很大部分是股票、证券收益和其他一些营业外收入。某些上市公司为了得到短期利益,配合庄家隐瞒费用和支出,虚增本期收入,为使利润总额在某个时期达到一定的水平,上市公司会在报告日前做出一笔假销售,人为制造收入,再于报告日后退货,将成本费用计入待摊科目,降低本期成本。

2.2.3高额应收款虚增利润。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大多数行业已进入买方市场,赊销行为普遍存在,而应收款作为一个收入项目因其自身的波动性也给上市公司虚增利润带来的一定的可操作性,有些上市公司为了在某个时期做出账面利润,可以通过与关联企业的巨额赊销来增加销售量,从而操纵利润。

2.2.4利润调节手段层出不穷。

有的上市公司通过虚增应收款来增加利润,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将巨额重组费用从当年费用中一次性扣除来降低当年利润。

2.2.5会计政策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不尽完善的会计政策也给企业的财务舞弊提供了可趁之机,有些上市公司利用一些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如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等来操纵利润。

2.2.6关联交易的普遍运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联交易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经济现象,正常的、健康的关联交易可以促进关联企业的良好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关联交易往往存在着不正当因素,关联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来虚增收入,降低费用,尤其是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不公平交易,更会虚增上市公司的账面利润,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严重干扰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财务舞弊的识别与解决策略。

3.1财务舞弊的识别。

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在曝光之前,通常会伴随一些征兆出现:①已连续两年出现亏损,第三年的经营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面临退市的威胁,或者是费用的增长速度比收入的增长速度快,持续的经营亏损状况使得企业面临破产或被敌意收购的威胁;②存在不正常的关联交易或极为复杂的交易;③虽然账面表现为盈利但却入不敷出,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年出现负值;④公司的董事或管理层成员的薪酬与公司业绩密切相关;⑤全行业出现亏损或行业竞争过度,或者是整个公司行业不景气;⑥公司管理层经常变动,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或是经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等。鉴于这些征兆,应从以下几方面识别并防止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

3.1.1分析主营业务所占利润比重。

分析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时,要着重分析主营业务占其总利润的比重;要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所示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的构成,由此来判断上市公司的利润来源渠道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存在通过其他收入项目来增加利润的现象。

3.1.2判断经营业绩的真假。

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时,应注意公司的生产车间是否正常生产、主要生产设备是否严重闲置、存货数量增减等现象。如果报表反映出的经营状况与实际情况变化不符,说明该公司的财务报告就存在着作假的可能性。应关注资产负债日后有没有大批量的退货,并查明这批退货是否为年末集中“销售”的部分;通过检查可疑的记账凭证、发票存根、账簿记录与发运凭证来查明已入账的收入是否在相同期间已开具发票并且发货,从而识别公司是否有虚假的经营业绩。

3.1.3审查虚拟资产。

虚拟资产项目因其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成为上市公司报表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应当引起投资者的特别关注。在分析报表时,如果发现虚拟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过大,或者是变化速度过快,则表明该公司有可能利用虚拟资产来操纵利润,所用的手段包括虚拟资产多计少摊等,一旦发现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重点注意报表附注中关于虚拟资产确认和摊销的政策,检查虚拟资产明细账,找出本年度增幅较大及未予正常摊销的虚拟资产,作出正确的判断。

3.1.4分析资产减值准备。

一般而言,在分析财务报表时,连续盈利且在短期内有融资计划的公司往往会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不足,而业绩不佳面临亏损或退市的公司又往往会提取数额过大,因此对于这些经营状况面临重大变化的公司,要将其计提政策与其他相关企业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科学合理。

3.1.5分析现金流量。

利润的质量的判断,是通过将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分别进行分析比较。若企业的净利润长期高于现金净流量,那就意味着与高于现金净流量的净利润相对应的那部分资产有可能属于虚拟资产,公司很可能存在报表虚假情况。

3.1.6审查关联交易事项。

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所获得的利润大多都体现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利润”和“财务费用”等具体项目中。应通过计算各个项目中关联交易所产生的盈利额占该项目总额的百分比以及此类项目所占企业利润总额的百分比,由此来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对关联方企业的依赖程度。同时,还应向其工商部门了解上市公司的相关材料,包括验资报告、股权转让备案登记资料等,另外还需特别注意控股股东的工商登记资料,了解其公司控制权的归属,以有效识别出利用隐性关联交易编制虚假报表的行为。

此外,要仔细辨别差错更正,以防鱼目混珠的情况发生。相关部门应对故意混淆财务舞弊和财务差错的行径加强监管,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会受财务舞弊者的侵害。

3.2财务舞弊的解决策略。

3.2.1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民事诉讼机制,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的舞弊成本。

通过对舞弊企业的经济惩罚,一方面可以补偿投资者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本,遏制其违法冲动,提高对财务舞弊者的震慑力。另外应加大对舞弊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由于目前的行政和民事处罚虽对财务舞弊者形成了威慑,但尚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应当加强对财务舞弊者的刑事惩罚。

3.2.2内外结合防范舞弊。

必须多管齐下,内外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因利益驱使导致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①建立其相应的监控机制对职业道德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会计人员违规、违法行为必须严惩不贷,不能有丝毫放松;②提高相关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③全面、及时、准确的沟通信息,尽力避免信息不对称;④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发行制度。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经常是围绕新发和增发股票而滋生的,因此证监会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应采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对公司各项会计指标进行全面考核,最大程度上遏制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

3.2.3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留有较多的选择空间,为财务报告舞弊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准则和制度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规范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可靠性,从根本上杜绝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

的分布情况,对那些缺乏分类知识、不懂图书排架、不能将图书归位的读者加以辅导,减少乱架现象。②帮助和指导读者学会使用计算机检索,主动帮助读者查找难查的图书。对读者提出的常见问题及时给予答复,对读者不清楚的事项及时解释,协助读者尽快地找到所需要的书籍,节省读者的时间;③指导读者取书轻拿轻放,不要的图书放回原架位或放在指定位置再由老师放回书架;④对于违章读者,批评要适当,还要注意场合。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而是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针对读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工作,从而自觉抵制各种不道德借阅行为的发生。一般来说,只要事先将后果向读者讲清楚,要求读者严格按照规定借阅图书,读者是能够做到的。

4结语。

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解决图书的乱架问题,是评价开架借阅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准,也是图书馆由闭架到开架过度成功与否的关键。要更新观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馆员思想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方式,始终坚持以读者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进一步得到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志臣。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探讨[J]。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财务舞弊;动因;舞弊手法

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层出不穷,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们的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影响其自身发展,也扰乱了我国经济秩序。

X公司是一家通过股份制改革上市的公司,其从上市前到上市后的并购和经营活动都存在诸多疑点。该公司舞弊时间跨度长,舞弊手法也具有一定代表性。“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本文以X公司为例,简单呈现一个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全过程。希望通过分析X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手段,能基本能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规律。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

“GONE”理论作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的企业会计舞弊和反会计舞弊理论,其主要思想为:企业会计舞弊由G(Greed贪婪)、O(Oppotunity机会)、N(Need需求)和E(Exposure暴露)四个因子组成。这四个因子是财务舞弊的四个条件,即企业出于贪婪,会有对于金钱或发展的需要,其在有机可乘时则会产生舞弊。仔细研究“GONE”理论,本文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大体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需求和贪婪――对上市的渴望

上市不仅能为公司提供更多低成本的资金,解决公司的经济困难,还能提升公司知名度,改善公司形象,增强公司信誉和竞争力。上市必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社会关注和发展机会。但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对公司上市提出了很多硬性要求,尤其在公司盈利方面,部分企业无法满足条件就会选择铤而走险,通过财务舞弊虚增利润以达到上市要求。X公司在上市前连续四年虚开增值税发票,在扣除这部分虚假收入后存在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可能。

(二)机会

(1)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为企业财务舞弊提供了条件

在X公司上市的第一大股东为KL公司,股权比例46.52%,另一大股东TY公司,持股比例3.52%,且KL公司与TY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夫妻关系,二者所持有股份超过了所有股份的50%。X公司其余股东股权分散,除了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2.01%以外,其余持股比例几乎全在1%上下。随着X公司上市后KL公司和TY公司的股权比例有所降低,但仍然占有绝对优势。这样“一家独大”的股权结构很容易成为滋生财务舞弊的温床。

(2)监事会形同虚设

KL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即X公司的董事长,可以轻易影响X公司的决定,通过操纵上市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达到增加集团利益进而满足自身利益。X公司的监事会,作为对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监督的企业内部组织,其三名成员中两名为董事长曾经的下属,与董事长有这也极大地削弱了公司的内部监督审计职能。

保荐人不具备独立性。保荐人作为“二板市场”的一种特殊的证券公司,它既是上市公司的

(3)保荐人不具备独立性,为公司造假上市提供了可乘之机

保荐人即公司上市的推荐人,担负着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作用。我国保荐人制度面临着保荐人资源稀缺、能力有限等问题,保荐人往往不能保证其独立公正性,自然也无法发挥把关上市公司的作用。X公司的上市保荐机构Z证券,在X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前就持有X公司100万股;上市后第二年增持100万股,成为X公司前十大股东之一;第三年年报显示Z证券已经持有X公司240万股。这意味Z证券作为X公司的保荐人兼投资人,不具有公信力。

(三)暴露

(1)会计舞弊处罚较轻

在我国,对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处罚轻微而会计舞弊的收益却很高,这样一来会计舞弊不失为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行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于财务舞弊的处罚多为罚款和警告,并且罚款仅仅针对上市公司本身,管理层基本不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X公司有多次违规行为,但仅仅由证监会下达了三次整改通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处罚。

(2)管理者存在舞弊行为不被发现侥幸心理

一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有极大的权力掌控公司的日常经营,利用手中的权威和优势可以影响监事会和会计事务所的决策,从而进行财务舞弊。管理者相信运用其丰富的财务知识,加之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他们的舞弊行为难以被发现。X公司上市前后诸多财务舞弊行为中,伪造增值税发票、虚增利润这一条是由X公司前总经理离职两年后由于其他原因被捕时才被抖出的,可见财务舞弊的暴露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二、财务舞弊的手段

上市公司的舞弊手段各不相同,本文针对50家受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总结出上市公司比较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为:(1)通过虚假交易或关联方交易虚增收入;(2)漏计成本、费用。(3)虚增资产或所有者权益,虚减负债;(4)虚假陈述,未按规定披露重大事项,隐瞒关联方;(5)未按规定披露募集资金的用途,等。本文归结X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如下:

(一)隐瞒关联方,待上市后高溢价收购

X公司上市后两年半内完成了十多项收购,累计耗资10亿多元。在收购的公司中,有三家公司在X公司上市前就归属于X公司董事长,这三家公司的财务主管和总经理等都来自X公司,且费用收支等都由X公司管理。X公司上市后以远高于净资产的价格高溢价收购了这三家公司,且没有进行商誉减值测试,造成收购价格与账面净值之间产生巨大的差额。

(二)用负债进行股权收购

X公司现第一大股东KL公司在1997年五月成立,当时净资产仅1000万元。仅仅在一个月后,KL公司就以人民币2616的价格收购了X公司60%的股权。根据当时《公司法》(1994年)规定,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投资公司与控股公司外,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KL公司收购股权的价格2616万元远远超过了其净资产1000万元,在一个月以内是不可能如此大幅增加净资产以达到收购标准的。

(三)伪造增值税发票,虚增利润

自2006年以来,X公司董事长暗中与私教甚好的某公司老板达成协议,每个月联手操作虚假交易,再由该公司老板为X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发票金额每年达5000万元,累计5亿元,虚开发票的金额远超过公司过去六年来的净利润总额。X公司通过发票造假虚增的利润粉饰其财务报告,给外界投资者塑造了一个良好经营的印象。

(四)与供货商利用鸳鸯合同虚增利润

在2007年-2008年,X公司与其大客户同时也是供应商的企业私下达成协议,每年向该企业销售大量产品的同时也从该企业购买了大量原材料,将实际价款与虚假交易货款之间的差额用于虚增利润,粉饰X公司经营业绩。

三、财务舞弊的治理措施

(一)优化股权结构

X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例可以看出,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之间有亲属或其他亲密关系、企业内部人士暗中勾结都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因此,要改变股权过度集中的状态,减少大股东内部人控制现象,从而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监事会作为对董事会和总经理行政管理系统行使监督权的内部组织,要最大地发挥其监督作用。第一,要保证监事会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其经济利益不应该由董事会或管理层决定,否则会降低监事会对公司管理层监督的有效性。第二,监事会人员要具有相关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必要的时候可以参加会计和法律方面知识的培训,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财务舞弊行为。

(三)加大对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

一旦发生舞弊,除了处罚上市公司,还应追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对于财务舞弊行为的主要责任人要加大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力度。加大处罚力度意味着财务舞弊的成本变高,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们会更加谨慎考虑。

(四)强化对会计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

要防止财务舞弊行为发生,除了强化内部监督以外还要重视外部监督。负责审计的会计事务所在预防和揭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证监会要强化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增强对违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的处罚力度,督促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基于绿大地审计失败案例》,硕士论文,河南大学,夏廷,2014年5月

[2]《我国保荐制度的实施功效与机制缺陷》,黄复兴,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3]《企业会计舞弊及监管的博弈分析》孟冰岚,会计之友,2014年第8期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舞弊 预警信号研究 银广夏

1990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中国成立,股票市场取得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股市似乎停滞不前。从原野、长城和海南的老三案、和东方锅炉的新三案等等。从黎明股份到银广厦、蓝田股份,以及之后曝光的锦州港案例、宇通客车案例、ST达曼案例。到现在为止,舞弊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总是危害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财务报表的舞弊负面作用妨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了股票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甚至导致股票市场前所未有的信贷危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早期检测舞弊,就变得更为重要。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是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质量,并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帮助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四是有利于社会信用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本文采取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而实证研究作为支持。

一、财务报表舞弊理论分析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概念

197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ICAP)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舞弊财务报告是一家公司或企业有意的错报自己的财务状况或者遗漏可能对自己公司造成影响的重大事件。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的准则的指导下,“舞弊”的定义指是会计报表不反映事实的故意行为。其中包括:第一种是伪造、变造记录或者凭证的行为;第二种指的是侵占资产的行为;第三种是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的行为;第四种是指记录虚假交易或者事项的行为;第五种是指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的行为。可以看出财务报表的舞弊包括除侵占资产以外的其他行为情况(挪用或者侵占资产是区别于财务报告的舞弊的其他舞弊行为)。

(二)财务报表舞弊的性质

虚假的财务报表的财务报表类型分为错误和舞弊类型的虚假财务报表。虚假财务报告的错误类型是指业务活动的主观的虚假陈述的无意识状态,主观上不想让财务报告歪曲反映业务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低质量的会计人员造成的错误、遗漏,如遗漏经济业务、会计政策的误解;舞弊型虚假财务报表指的是虚假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特定经济目的,并有意识地偏离公认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准则,使虚假陈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它是利益集团或个人是深思熟虑的行动,以便获得经济利益,而损人自利的行为。

二、企业财务报表舞弊类型及手段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类型

会计报表舞弊分为粉饰利润表类型、粉饰财务状况表类型;粉饰利润的方法有虚增利润、虚减利润以及巨额利润冲销。粉饰财务状况的手段最主要从操作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来粉饰的。

(二)会计报表舞弊的手段

企业为了达到短期偿债能力或配合其他科目,如调节利润的目的,通常使用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账户。应付账款是企业的过程中正常运行中,购买材料,耗材等产品和服务,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在实践中,具体的舞弊手法有:一是少计应付账款,隐瞒负债。二是不按事实列出应付账款,往高或者过低成本费用。三是隐藏销售收入。

其他应付款企业的财务报表舞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方法有:隐藏成本和核算民间借贷来掩盖债务的性质。

(三)财务报表舞弊的成因分析

舞弊三角理论的是舞弊的经典理论,这是Albrecht在1995年提出,他是美国著名的反舞弊专家。三因素舞弊三角理论如下:压力、机会、和借口(合理画),舞弊只需要这三个因素,而之前的工作压力可能是腐败的原因。压力、机会和合理化三因素都是是连续的,互相影响,但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单独的看待。

三、银广夏造假事件

(一)银广夏会计财务报表舞弊原因分析

《财经》2001年发表了“揭开银广夏陷阱,”有权基于一些数据和事实的文章,发现了被遗弃的调查文章。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及时组织力量,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查取大量的违法事实,200多个文件。经验证,1998年至2001年,累计虚构销售1049626000元,49453400元费用少计,导致77156万元虚增利润。1998年,17761000元,1999年、2000和2001年上半年的利润虚高177818600元、567047400元和8940000人民币,其中利润为实际损失5003万2元、49401000元和25571000元的。

1.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内部人操纵会计信息。(1)银广夏巨大舞弊的情况下,被证明虚假财务编报会计信息,公司的内部管理权过大,内部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是不够的。在银广夏案件,超过700万的虚构公司丰厚的利润,证监会确定主要通过购买和出售伪造文书合同,出口报关单证和如免税的金融票据来获得的。在最近的法庭参与审判银广夏有关人士,原天津广夏(集团)公司董事长、财务总监董博声称别人怂恿下进行舞弊,并在法庭上当庭辨认是原来的银广夏董事,首席财务官,总会计师丁功民指使的。

(2)独立董事和监事及其他如同虚设,内部制度和监督部分失去效用。银广夏破产舞弊,虚构利润的巨大,事实上超过了大多数中国股市已经触违规行为。查视银广夏破产前的2001年度报告,证监会发表独立意见也没有异议。根据证监会的调查,可以找到大量的证据证明证监会的明显过失:如果银广夏破产在1999年和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1999年确认公司募集了超过3亿元的基金已经投资承诺分配分配的基金项目,但根据验证实际的投资只有1.78亿元,和其他由银广夏董事局及其控股子公司占用及挪借,其中有1200万元被用于支付董事会费用的。再一次,在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内容银广夏破产超临界萃取设备价值4351万元作为投资。

2.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缺陷。虽然中国一直强调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原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但实际情况比制度安排多了更多来影响的独立性。据了解中天勤注册只有为200万元的资金,即使中天勤遭受的最严重的经济制裁,这与其年收入利润超过6000万元相比,这是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不直接参与14银广夏审计合伙人立可以即以避免其收入来源的来避免责任责任。可见其低风险。而因为风险是非常低的,更多的是要关注的项目合作伙伴的巨大利益向上提上拉,而不做业务。

其次,在整个行业人员素质上,专业水平低、经验不足及缺乏职业道德观。在银广夏的虚假事实中,天津广夏提供的海关报关单上,所有“出口商品编号”的商品都是空白。违反了报关单的基本知识,如果按常识进行贸易报关,是可以发现的,它但可能不会引起中天勤审计人们的注意。关联交易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银广夏不能抵消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未按协议合并子公司的股权比例。据调查,有多达26家控股公司的一些关联交易未合并报表,涉及1.5亿元以上的关联款,银广夏因此巨额虚增资产和利润。

除此之外,证券监管低效,进一步助长了违规造假行为的蔓延。许多研究者并不完全信任银广夏证券,也不认为可以将钱投资进这个股票,相反的证券监管部门没有怀疑过银广夏证券。另几个例子是银广夏事发之前暴露的湖北康赛,中科创业、郑百文事件、黎明股份分公司的业务暴露出来的事件,甚至普通人也可以看到明显的违规炒作,但未能获得监管部门的注意。因此检查出这一系列问题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离法律要求的法定管理的机制监管要求距离太远。我们可以说,舞弊蔓延和升级,近年来大量事件的出现对股市舞弊现象也与证券监管无力的有关系。

四、财务报表的一般预警信号

(一)财务报表舞弊预警信号分析

1.销售的一般舞弊的预警迹象包括:分析性复核表明对外部报告收入过高,以及过低的销售退回、折扣,显然未计提足够的坏账准备。在对外财报表,现金的比例已显著偏低;增加的应收账款幅度比收入的增长幅度高。

2.销售成本舞弊的常见危险的标志包括:分析性复核表明对外部报告的销售成本过低或降幅打,购买购买折扣高、期末存货余额过高或增长幅度过高,库存和销售的成本相关的交易是不完整的,并记录在及时,或在交易中,会计期间和明显不当分类和记录的。

3.负债和费用的舞弊常见危险的信号包括:期后事项分析表明,下一会计期间的所支付的负债金额都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已经存在,但不会被记录;库存盘点过数大于存货会计记录;和出库记录表明有期末验收入库期末存货的,但采购部门未能提供购买发票。

4.资产舞弊的常见危险的标志包括:缺乏正当理由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以评估变化记录价值调整入账;频繁更换的非货币性资产;重大资产剥离;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内并列入研发费用或广告和促销费用。

五、财务报表舞弊的防范对策

(一)针对缓解舞弊动机提出的对策

我们因为中国法律规定和会计制度规定而导致引起的虚假财务报表。有以下的情况:在会计计量上的利润和资产决定着净资产收益率受到,而舞弊的动机也必将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在这两个因素里,利润和资产的相关的产物都有人为主观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深刻的,所以利润和资产往往会被人们拿来进行操纵。从消除舞弊动机方面讲,我们可以通过抑制着两方面的因素来缓解舞弊的动机。

(二)针对减少舞弊机会提出的对策

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是让外界了解和认识这个企业的重要方式。而对外披露也是一个纽带将企业与相关利益人之间联系起来,以此达到完善证券和资本市场,增强资本市场资源的调整和协作配置,这些有益之处是靠财务信息披露所起作用的。相反的是在现实中,证券市场里的上市公司,企图以粉饰财务报表来掩盖许多企业真实信息和情况。鉴于此,为了可以使信息披露的真实,令经济市场产生调节作用。保护中小投资者和其他相关利益者的自身利益,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的公司应该层层减少舞弊的机会,已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真实准确的。

1.上市公司层面。财务报告舞弊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内部,从根本上控制了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加强公司治理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可以从改善股权结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着手。

2.社会监督层面。因为社会监督深刻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所以我们应从社会监督层面来减少舞弊的机会。例如注册会计师应该进行独立审计和公允客观地对报告的真实,并且合法、公正的发表意见。例如:一是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二是改善审计市场结构;三是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等方面去加强社会监督。

3.政府监管层面。(1)完善政府的监管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政府监管,是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的存在,政府监管体系不是很顺利,导致财务报告舞弊,因此,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与治理必须是完善政府监管。

(2)加强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政府监管。目前会计公司财务部门的监督部门,审计部门,证券监管当局。对于财政部门和审计等部门监督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会计市场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地明确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只能有一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而并不是同时所有的监管会计事务所。

(3)使政府监管部门要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还需要建立社会评价和问责制和政府规制行为的约束机制。所谓的政府监管行为的约束是指有一个社会的社会评价和问责机制(民主)审查机制(如社会评估机构的专家,代表和政协委员,公众和其他成分的政府机构进行审查)和政府监管部门承担其后果的制度安排,监管行为的责任。这一机制的建立是消除和防止私人滥用公共权利、实现科学和政府监管,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的重要措施。

(4)健全有关控制舞弊法律制度。因为法律协助规范市场活动和调整市场行为,而法制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法律以及它的体系约束和制定真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可以从中不断引导着从业者的行为,按照法律所约束下来划分和承担个人责任或过失。由于市场体制不够完善,同时个人道德观念的不足,法律就会成为一种在短时间内最规范最有效可以划分和确定追究责任而控制减少财务舞弊的一针见血方式。

六、结论

在今天的经济状况不理想的社会环境,在财务报表舞弊的趋势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及预防和发现是当今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证券监管共同承担的责任。

本文从报表舞弊概述开始阐述,接着就财务报表舞弊类型现和分析原因和实例,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具体有以下的几点:完善股票发行新股发行制度,修订的上市公司的暂停上市条件和终止上市条件的条件;上市公司层、社会监督层面、政府监管层面三方共同监督。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和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郑朝晖.《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例分析及侦查研究》.《审计研究》.第6期,2001年.

[2]平新乔,李自然.《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的确定与虚假信息披露》.《经济研究》,第2期,2003年.

[3]黄世忠主编.《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4]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第2期,2003年.

[5]刘姝崴著.《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6]柳缓.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识别研究[o].石河子人学,2006.

[7]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鉴别的实证研究[J].上市公司.2003,(4).

[8]姜秀华,仁强,孙峥.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J].预测.2002,21(3).

[9]朱敏.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方法及模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5.

[10]黄世忠,黄京著.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23) .

[11]蔡宁,梁丽珍.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06).

[12]张启蜜.如何识别虚假财务报表[J].财会月刊.2003,(09).

[13]郑朝晖.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侦查研究IJ].审计研究.2001,(06).

[14]曹利.《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实证研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论文,2003.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会计舞弊;原因;对策

一直以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从会计理论界到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会计舞弊这一问题。失真的会计信息,严重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运行,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和健康发展。文章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现状以及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

基于我国会计舞弊的主要目的是取得配股和发行新股的资格,而我国关于配股和发行新股的规定都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唯一的核心控制参数。这样做在降低管制成本的同时,诱发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舞弊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行为,增大了市场的投资风险和信息成本。因而,对现有的新股发行和配股的规定应进一步完善,不能用单一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新股发行与配股的条件,还应建立一个包括货币量指标和实物量指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经济指标体系,以全面考核上市公司业绩及经营质量,激励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以利于遏止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另外,应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降低企业债券的发行门槛,为企业充分利用债务融资创造条件。

二、规范市场中介机构行为,强化中介机构对股份公司的约束机制

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咨询顾问机构以及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必须按国家标准设立,执行严格的执业规范和标准。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队伍的培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鉴证作用。建议暂时终止由公司自行聘请注册会计师的做法,由国家监管部门统一委托会计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实行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或增大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成本,用经济手段迫使注册会计师增强风险意识。证券交易所和证监机构要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严格执行真实、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制度,公开有效标准迫使上市公司接受广大公众的公开监督,以防止上市公司通过会计舞弊制造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从而建立起证券交易所与证监机构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监督机制。

三、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

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这样,一方面会在企业外部给经营者施加被接管的压力,使他们真正关注切实改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不是去玩弄数字游戏;另一方面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会减少选择到不称职经理的可能性,同时,也为经营者建立了信誉约束机制,不论经营者由于经营不善使企业陷入困境或是因为会计舞弊失去了目前的职业,都会使他们在职业经理人市场上永远消失。在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应改变目前的经理报酬以固定工资和奖金为主的现状,实行短期与长期激励相结合。

四、建立企业全面预算制度

预算具有沟通协调作用和信息流动功能这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增强信息可靠性。预算的主要作用首先是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利润目标为中心的基础上制定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完成指标;其次是控制各部门的日常经济活动,表现为财务部门每月将实际发生的数据与预算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财务和非财务主要预算数据,进一步对经济业务的原始记录是否正确,各项支出的统计、汇总、凭证、入账等是否有误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实现对最终财务数据的形成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全部经济业务在财务报表上真实、准确的反映。最后,预算还要为业绩考核提供依据,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能力评价。

五、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公司治理缺陷是舞弊得以滋生的主要土壤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使公司运营更有效率,公司内部各方面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决策才会更加合理。而一旦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有效的治理机制将不能发挥作用,舞弊行为也将屡屡成功而不被发现。健康的公司治理生态能够确保发现会计舞弊行为,而失衡的公司治理生态则往往成为助长会计舞弊的温床。

六、加强法律法规的惩戒力度

有效的制度重在实施,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惩戒力度不足的法律法规,必然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在一个舞弊不能被及时纠正和惩罚的社会,不会形成良好的诚信制度,舞弊发生将成为必然,而不是偶然。法律法规的惩戒力度强弱,不仅取决于处罚的轻重,也取决于其可操作性和实施效率。完善民事诉讼制度、鼓励集团诉讼和引进法务会计,可以间接增强法律法规威慑力和增加舞弊成本,起到遏制财务舞弊的作用。

为了消除会计舞弊产生的其他客观原因,我们还至少应该做到:一是完善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使上市公司约束的法律、准则和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同时加大处罚和执法的力度,将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有机结合,从严、从重处罚会计舞弊的直接责任人,提高会计舞弊成本。二是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体系,提高公司的社会公信力,杜绝会计舞弊行为。三是由于现在会计舞弊科技含量高,并具有隐蔽性,所以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审计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避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存在过多的选择余地和规定的不明之处给会计舞弊造成可乘之机。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会计舞弊;识别;治理问题;研究

一、会计舞弊的相关概念与特征

1.会计舞弊的概念

会计舞弊的概念有很多解释,其中COSO报告中将会计舞弊定义为:会计报表或进行会计披露中存在故意错报或者实施了对会计报表或会计披露有重大影响的不合法行为;我国审计将会计舞弊定义为:伪造、变造凭证,隐瞒、删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交易事项,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的不合法行为。

2.会计舞弊的特征

从会计舞弊的概念可以将会计舞弊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会计舞弊行为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行为。

(2)会计舞弊行为是行为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

(3)会计舞弊行为违背了会计可靠性原则。

(4)会计舞弊行为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对信息使用者起到了很大的误导。

二、会计舞弊手段和识别

1.会计舞弊的手段

企业进行会计舞弊的手段可以说是有很多种的,具体的手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

(1)利用会计政策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的时候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获取融资资金或者是提升自身股价的目的,会利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舞弊。利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舞弊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长期股权的确认和计量上。按照我国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时,可以采用成本法或者是权益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可以采用成本法,相反对具有共同控制、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可以采用权益法。但是一些企业并没有按照规则的规定进行核算,例如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的时候,本应该采用权益法却使用成本法,被投资单位发生盈利的时候,本应该采用成本法却使用了权益法。

其次,体现在公允价值的适用上。我国会计准则借鉴了外国会计准则的经验,在外国会计准则中比较侧重的公允价值,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中也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例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体现,可以说是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变革。但是因为实现公允价值的前提是存在活跃的资本市场,在我国市场缺乏公允价值形成的机制,市场文化程度还有待于提高,这些都会导致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不具有公允价值,有些企业的领导层也可以利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加大对利润操控的空间,成为会计舞弊的手段。

再次,体现在信息的披露上。主要体现在虚拟资产挂账、隐瞒诉讼事项、不公开对外担保等,虚拟资产挂账是指对那些不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的项目仍然保留不予注销的行为,其中不公开对外担保是最常用的的会计舞弊方法。

(2)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调节利润

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对财务报表作假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高息或者低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第二,股权置换、资产置换、购销活动采用非公允价格进行;第三,交易量通过关联企业“对倒”来提升,创造利润。

(3)操控现金流

近年来很多企业通过操控现金流来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与利润相比现金是可以触及的,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利益。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转移高价产品到“皮包”公司,在以低价收回,这样就造成了现金流活跃的假象,同时也可以虚增利润等。

由于一些企业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来提升收入和利润,这样一方面提升了收入,另一方面也使销售成本有所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异常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企业往往通过将应收账款向应收账款转移,来降低财务异常给投资者带来的怀疑,例如企业可以先利用把资金打给客户,再作为货款打回来,这样就导致收入上升,因此在判断财务报表是否作假时,要特别注意应收账款是否额度过高,企业是否存在虚假销售的问题,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存货的周转率,推迟了存货的入库手续,将存货挂在预付账款上。

2.财务舞弊的识别

(1)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比率揭示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因为良好的营运能力是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我们在研究企业是否存在会计舞弊,大多数会涉及到对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经过大量实证调查我们发现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与营运能力密切相关。

(2)盈利能力

企业资本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需求,利润率是反映企业的资金增加的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分析指标,根据会计的六大要素来设置,以评价企业各要素的盈利能力及资本保值、增值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中的净收益率来分析企业是否存在会计舞弊行为,因为企业获取融资资金的重要指标是其盈利能力,当企业的盈利能力低于预期的水平,那么获取的融资就会很困难,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经营,因此当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的时候,就有了会计舞弊的动机。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如果在时间上达不到连续的要求,企业的经营发展就会因为资金链紧张受到制约。

目前,企业获得融资最好的渠道是通过上市来进行融资,因为与获得国家相比,减少了层层审批的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相比,也降低了企业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

(3)通过识别收入确认方式

收入的确定方式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确认:第一,按照生产进度进行确认;第二,销售行为一旦完成,无论货款是否按期实际收到,收入即可视为实现,第三,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确认,主要通过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很多企业利用会计制度的灵活性,通过调整收入的确认方式,提前或者推后收入的确认,对利润进行调节,已达到逃避税款等目的,因此我们要对企业确认收入的方式进行识别,看其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

三、治理会计舞弊的建议

1.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有利于预防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惩治会计舞弊行为的法律法规,但是从惩治的力度来看还是比较轻的,例如2009年岳阳兴长在会计核算、税收等方面存在着违反会计法规的会计舞弊行为,仅仅受到了处以10万元的罚款,这样有的企业的领导人在衡量会计舞弊行为所能产生的利益和成本的时候,当利益大于成本的时候,就会选择进行会计舞弊,因此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惩治力度可以加大相关法律的震慑力,降低企业选择会计舞弊的概率。

同时,企业如果进行会计舞弊的时候,对其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比可能不知道,有的注册会计师为了保留客户对会计舞弊行为进行隐瞒。因此对审计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过小不利于约束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只有加大对审计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才可以有效的预防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2.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会计舞弊的动机

企业进行会计舞弊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获取融资,那么我们可以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进行会计舞弊的动机,例如可以完善企业发行债券市场、积极培育发行债券的二级市场等,实现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和债权并重。同时也要通过对企业多种指标进行评价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例如可以结合企业的各种财务比率和现金流量来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就会改变原来仅仅通过利润来评价的局面,降低了企业领导操控利润的空间。

3.发挥社会和国家监督的作用

社会和国家的监督有利于遏制企业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在社会监督方面,外国的注册会计师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也要提高注册会计师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监督职能;在国家监督方面,要转变监督的思维方式和目标,要从原来单纯的进行检查向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转换,执法人员要提升监督意识,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监督。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的会计舞弊行为不仅仅违反了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了误导,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也是道德缺失的表现。对企业会计舞弊行为手段的识别对于企业来说已经十分重要,我们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舞弊行为进行判断,并积极对其进行治理,预防企业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企业会计工作在合法的环境下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宏伟,苗淑丽,廖传喜.浅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8).

经济增长的利弊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舞弊;审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141-02

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发现,上市公司在制作财务报表的过程中舞弊行为屡屡发生,而且随着市场监督的加强,舞弊行为的手段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和困难,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秩序维持,同时也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对此,针对上市公司采取的舞弊行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应对策略,必然能够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我国上市公司常见的舞弊行为

(一)资产重组舞弊

1.债务重组舞弊

债务重组舞弊主要是指管理当局根据债务重组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对利润实行调节的一种舞弊行为,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在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所达成的共识,根据协议或者是法院裁定进行让步的事项。在债务重组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重组收益,由此使得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获得这些收益而在债务重组上大做文章。

2.并购舞弊

并购舞弊主要是指通过对并购日期、会计方法、交易内容等进行操作选用,从而达到虚增经济效益的目的。并购实行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两种方法,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在权益结合法实行的情况下,收购公司可以对被收购公司的全年利润进行合并处理,因此,此种方法更容易对利润进行操作。所以,西方国家大多都对权益结合法的应用进行禁止,或规定严格的限制条件。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缺陷,关于并购的会计准则并未出台相关规定,而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未对此做出详细的规定,从而为管理当局提供了可乘之机,实行舞弊行为。在购买法实行的环境下,只有在购买日以后,被并购公司的利润才能够纳入到收购公司的本期利润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管理当局采取舞弊行为获得利润的发生。

(二)关联方交易舞弊

1.资金往来舞弊

当前,很多上市公司都会利用资金往来实行舞弊行为。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允许企业之间能够进行相互的资金拆借,但仍然有很多上市公司由于已经募集到了资金但却没有找到良好项目投资而实行资金拆借,将资金转移给母公司,或者是其他不用纳入合并报表的关联方,同时按照其与关联方建立的约定而收取高额利率以补偿资金占用,从其中获得虚增的利润。

2.关联购销舞弊

所谓关联购销性舞弊,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购销活动而实行的舞弊行为。根据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如果上市公司与其子公司或兄弟公司之间出现购销往来,只需要披露在报表的附注中。但如果上市公司没有将这些购销往来如实的在报表附注中实行披露,就会对利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由此也就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操作财务报表的机会。

(三)滥用会计政策进行舞弊

1.合并政策不当

因为上市公司对其他公司实行的合并行为中的相关信息主要由上市公司来控制,从而导致其能够对纳入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进行有效控制,由此也就导致其通过对合并范围的控制并改变合并范围来对利润进行调节,以此获得虚增利润。

2.股权投资核算方法不合理

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对长期投资核算实行过详细的规定,当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企业所实行的投资能够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如果能够达到控制标准,则应当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如果不能够达到控制标准,则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但是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而在这两种核算方法上做文章,如果被投资公司出现盈利时,不能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也采用了权益法进行核算,而当被投资出现亏损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时,又被改为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由此在其中产生虚增利润。

二、针对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审计对策

1.深入分析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

上市公司能够实行舞弊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计人员对于客户的经营状况了解不够透彻,从而导致对其财务情况不清楚,由此也就无法进行正确核算,并给那些上市公司提供了舞弊机会。因此,审计人员应当对客户的经营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以确保自身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从而及早、及时发现上市 公司的舞弊行为。对于客户经营状况的了解,不仅包括对客户自身经营管理状况、市场竞争优势及劣势的分析和了解,同时还包括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行业经济发展、竞争对手发展情况的了解。上市公司实行舞弊行为必然有其原因,如行业发展不景气或者出现新的竞争对手会导致企业的营业额大幅度减少,毛利率降低,要想维持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良好信誉和形象,或者是确保自己的薪酬不受到影响,高层管理者则经常会披露一些带有欺诈性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目的。因此,审计人员只有对客户的整体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才能够准确抓住管理当局的心理,发现其潜在的舞弊动机,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以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

2.始终保持适当的职业怀疑

当前,就我国上市公司来说,其舞弊行为频发、造假成风的现状决定了审计工作的重点所在。对于舞弊行为的审计,尤其是对管理舞弊行为的审计应当成为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的重点。相关的审计人员无论是处于审计工作的计划阶段,还是处于审计工作的实施阶段,都应当始终保持适当的职业谨慎和职业怀疑。对于称职的审计人员来说,必须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在看似无关紧要的现象中找出舞弊行为发生的动机,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制止,从而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健康性和科学性。

3.确保分析性复核

在审计阶段,风险是审计的基础。当审计工作进入到审计阶段,分析性复核也就成了此阶段最重要的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从整体上来说,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加总合计处理,确保摘抄明细,同时对相关凭证进行仔细检查。但由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总体趋势的分析,从而导致审计工作出现纰漏。而一套完整的分析性复核体系不仅包含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分析,同时还包含了更高层次的对于行业经济发展前景的分析及行业本身分析。此外,审计人员还要学会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对于发达的互联网及各色各样的中介结构、专业机构所产生的关键信息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信息捕捉能力,也更好地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处理,并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设置多元化考核指标,减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

在现阶段,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对经理人进行业绩评价考核的指标多是财务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促使经理人想办法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粉饰。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应当对现行的业绩考核评价方法加适当修改,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不仅仅要注重公司的短期效益,还应当兼顾公司未来的长远利益,实施多元化考核,让上市公司经营短期化倾向得以从源头上解决。

5.改善上市公司的融资条件,改变控制方法

在我国现阶段的配股条件下,净资产收益是盈利的唯一要求,并且公司的净资产和净利润的计量都是建立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之上的,经常会受到一些外来因素或不特定因素的影响,这就会给财务舞弊带来可乘之机。所以,对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的审核条件要进行完善,建立完善的多元化财务控制指标,比如增加主营收益指标、资产重组所得在收益指标中去除、增加非会计指标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也呈现多样化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要想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及效率,就必须对上市公司实行舞弊行为的常见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这些行为采取有效的审计对策,从而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实现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华君.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综合治理策略[J].中国证券期货,2011,(1) .

[2] 梁智健.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1,(12) .

[3] 夹金诗.财务报告舞弊治理的几点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2,(2) .

[4] 王智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路径与成因[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