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1篇

前言

随着我国油田的开采期的延长,以及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石油化工在世界大范围开采和应用,促进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可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只是侧重于石油化工的开发和利用,忽略了其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的含油污水中的石油类主要由浮油、分散油、乳化油、肢体溶解物质和悬浮固体等一系列物质构成,其中的有害成分较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对于周围的生物和环境具有较大的伤害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严重的石油化工废水排放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影响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国家或地区的平衡发展。因此,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石油工业废水排放技术的应用,保障生活生产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石油化工废水的特点

石油化工企业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加工方法,生产各种石油产品、有机化工原料、化学纤维及化肥的工业。各种成分的物料在这里加工、储存、装卸、输送。一旦发生火灾,导致容器和管道破裂,物料就会泄漏出来,石油化工废水排出来的时候,河流及农田就会被污染。石油废水的排放石油从地底下开采出来后,就会经过脱水等处理后就会进入到集输管线中,之后才能送到炼油厂或者是油库中,还要在油库中进行再次的脱水以及脱盐处理等措施,但是当原油中含水量小于或等于某种数据时,之后才能今日到减压的装置中去,这其中就会产生一些重油和渣油。。每次的深加工都会产生一些石油化工的废水,这些废水的处理是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都要把石油化工的废水运用比较实用的技术进行处理,也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也要提高处理的能力及技术。

石油化工废水的基本特点:污染的水源扩散的特别的快。由于石油化工废水只有在再次加工的过程中才可以应用,因而其用水量与石油化工加工时实际用水量有关,而石油化工的加工实际用水量也与石油的加工数量有关。当加工的石油比较少时,产生的石油化工废水量就比较少。当石油加工比较大量时,石油加工过程中实际用水量就大,产生的石油废水也就多;当石油严重需要时,企业内石油加工设施不能满足石油量的需求时,需要动用企业外部石油加工设施,此时产生的石废水就特别的多。污水中污染物组分复杂。石油化工企业产品种类繁多、化工装置千差万别。不同的化工装置、不同的工艺流程、石油化工发生的不同位置的泄漏时,石油化工废水中污染物的组分都会不同。物料泄漏量不同,石油化工中污染物的浓度也会有很大差异。时候化工具有区别于其它形式污水的特点,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污水,它都存在着收集与处理的问题。

二、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简析

从石油化工废水的产生过程来看,其产生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石油化工废水只有在再次加工时才会产生;其二,石油化工废水只有在物料泄漏并混入正常的无污染水时才会产生。所以,石油化工废水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收集及处理,就会流入到下水道中,也就会进入到河流和湖泊中,这样就会使地下水和地表水都会遭到污染。

首先,石油化工废水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危害影响特别的大。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法规,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做到废水的清除及分流的处理措施,也就是说石油化工废水应该从没有受污染的水中分流出来,所以石油化工废水的收集与处理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对石油的需要,就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特别是加工过程中含有有毒物质的企业,也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其次,针对石油化工废水的一些特点,在将其送入污水处理厂之前,也应该十分的注意,石油化工废水在被送入到污水处理厂之前,必须进行废水的检测工作,查看被污染的程度。石油化工的废水池也是有一定的容积量的,如果石油化工废水能够被回收利用时,必须考虑回收利用。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不会被污染。

另外,含油污水的产量大,涉及的范围广,如石油的开采,石油的炼制、和石油的化工、油品的储运。邮轮事故、轮船航运、车辆清洗、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过程中都会产生石油化工的废水。在当今现代,有一些油水的分离技术。这样就可以使石油化工的废水能过滤在利用。比如重力分类法、空气悬浮法、过滤法、超声波法等技术。油水分离技术是当前处理含油污水的关键技术之一,上述方法各有不同的范围,应根据不同种类油的性质和不同的水质要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上各种处理单元在含油废水处理中并不是单一出现的,因为废水中的油粒多数同时存在集中状态,很少以单一状态存在,所以含油废水处理采用多级处理工艺,经多单元操作分别处理后方能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

三、结束语

石油化工工程的的设计中应该多考虑些废水的收集及处理问题,建立石油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厂及过滤重复在利用,发展适合石油化工废水特点的新的处理工艺和技术,如用空气悬浮法等处理石油化工废水具有很高的效率。因此应该重视石油化工的废水处理及回收在利用,这样才能保护我国的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喜,邓述波,夏福军,《横向流除油器田污水的研究》、《工业水处理》,2001年.

[2]张春霖.张旭军. 《新型油水分离器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3年.

[3]桑义敏,李先生,何绪文,等,《含油废水性质及其处理技术》,2004年.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2篇

一、石油化工设备

石油化工设备具有能承受高温和高压、低温和高真空度以及存放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毒性等物质的性能,其设备大型化,生产作业具有连续性,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因此,一个很小的安全隐患就可能酿成大事故,个别事故影响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这是因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高风险特点,对石油化工设备的防火防爆的检查、设备正常运行的维护和管理,以及对专业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安全意识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石油化工设备发生事故的概率比较大。石油化工设备,按其形态通常分为静设备和动设备两类。

1.静设备

静设备主要是指容器类设备及所有管道系统。石油化工装置的容器设备大都是压力容器,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作用原理可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反应釜、分解塔、合成塔等属于反应压力容器,原油在这些设备当中被进行脱硫、分解等处理。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属于换热压力容器,在这里被进行裂解、深冷分离等。

2.动设备

动设备是指有机件进行连续的有规律运动的设备。动设备种类多,包括介质的输送,流体的加压或减压,介质的机械分离及混合,固体的粉碎及造粒。

二、石油化工设备的防火策略简述

1.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管理就是效益。防火安全管理是一个石油化工企业保证生产安全最基本的管理机制,这是整个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明确责任的管理工作。其工作重点就在于石油化工企业在选择石油化工设备的时候要注意其设备的性能、质量,还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例如消防管理机制,要落实到个人各岗位职责,对各岗位要设置消防安全责任人,石油化工企业还应将石油化工设备易出现安全隐患和需要经常进行维护的地方作为防火安全的重点部位。这使用石油化工设备的生产区要有一定的消防装置,并且还有贴有警告语或加防警示牌。

2.加强对石油化工设备防火检查,并且要在企业内部明确分工和人员配置情况

要消除石油化工设备的火灾隐患,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明确个人分工和人员配置,对整个套系的石油化工生产设备分部分加派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石油化工设备的防火检查和设备清洗维护等都应由石油化工企业内部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这样有利于及时准确发现火灾隐患,还要不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技术和防火培训。其次因为很多安全隐患不是肉眼就能发现的,很多都是石油化工设备内部出现问题,这就导致无法及时察觉。最好多运用高科技产品对石油化工设备定期检查,例如可燃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等,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再结合日常的防火检查,就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很小的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火灾爆炸事故,要在发现火灾隐患的第一时间内对石油化工设备进行整顿,并再次做好防范工作。

3.要制定一系列机制,明确石油化工设备的重点防火处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明确其防火重点和检查内容。首先是对石油化工设备的检查,再每次石油化工设备使用后,对其静设备和动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质量大排查,看其装置是否有变动,周围防火灭火设置是否完好,是否可以随拿随用,例如石油化工设备的各个运输管道是否存在跑跑、冒、滴、漏现象,若发现有此现象要及时处理,之后还要对其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和再次调查。还要观察在石油化工设备整个生产过程中,操作工艺的改变以及改变后其安全隐患是否存在。应急情况下,石油化工设备的紧急阀门或者紧急开关是否便于连接,其本身的损坏程度如何,是否完好可以随时投入使用。还要对所有参加石油化工设备生产作业的人员进行检查,看他们是否有违反安全规定的现象。还有一项要特别说明,就是在工作车间等地点的消防安全设备和消防安全措施的存在情况和使用情况。对石油化工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反应、不良流程和生产条件的安全技术措施药不断的完善,保证其健全合适。当装置产生异常反应或反应设备压力突然升高时,所预留的应急处理措施要得当,使用的各种降压降温的设备能正常运转,保证石油化工设备安全有效的进行生产。在存放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原料的地方要放置符合规定的灭火装置,还要经常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查,看数量是否复合记录,是否有破损。最后要做好检查记录,多多总结。

4.定期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增强火灾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防火应急疏散演戏,不仅仅是做表面上的工作,减少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设备以及所使用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决定石油化工设备火灾的条件多种多样,其爆炸危险性严重、灭火难度大易造成人员伤亡等特点。因此从自我做起,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火灾防范意识也是有效控制其安全隐患的措施。

三、总结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特点以及石油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等特性,分析了几项防火措施,不能看出,石油化工企业中防火防爆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石油化工企业应十分重视的安全问题。石油化工设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石油化工设备的安全运转往往就能决定整个生产的安全,这不仅仅关系到财产安全,更关联了企业内部成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石油化工设备防火措施这一内容在各企业间应加强完善,当成重中之重来看待,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防止火灾。

参考文献:

[1]姚艾,石油化工设备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的腐蚀与防护[J],石油化工设备,2001(05).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新处理技术的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016

石油化工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关系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产品的数量种类越来越多,石油化工废水中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复杂,同时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用水,生产量和用水量成正比,因此石油化工废水水量越来越大,处理难度越来越大,人们需要更加关注石油化工废水的回收和处理,改进传统的处理工艺,开发新的处理技术。

1 石油化工废水的特点

石油化工工业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经过化工过程而制取各种石油化工产品及副产品的工业。主要有石油炼制、化纤、化肥、塑料、合成橡胶等多个行业组成。涉及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石油化工企业的大量生产,会排出大量的石油化工废水,石油化工废水未回收处理或不达标排放排出来后,河流及农田就会被污染,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包括:(1)石油废水的排放,石油从地底下开采出来后,就会经过脱水等处理后就会进入到集输管线中,之后才能送到炼油厂或者是油库中,还要在油库中进行再次的脱水以及脱盐处理等措施,但是当原油中含水量小于或等于某种数据时,之后才能到减压的装置中,这其中就会产生一些重油和渣油。(2)每次深加工都会产生一些石油化工的废水,这些废水的处理是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都要把石油化工的废水运用比较实用的技术进行处理,也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也要提高处理的能力及技术。

石油化工废水的基本特点:污染的水源扩散的特别的快。由于石油化工废水只有再次加工的过程中才可以应用,处理。大量的石油化工废水,由于石油化工产品种类繁多,化工处理工艺千差万别,石油化工设备参差不齐,石油的利用率有高有低,使石油化工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差异很大,区别于其他污水的特点,其理成本高,大量的化工废水要求企业生产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使企业的利润空间下降,因此石油化工废水收集和处理一直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需要解决的难题。

2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简析

从石油化工废水的产生过程分析,石油化工废水的产生基本有两种途径,(1)石油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2)生产、运输过程中泄露的油料混入正常的无污染水时产生的废水。所以,石油化工废水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收集及处理,就会流入到下水道中、河流和湖泊中使地下水和地表水都会遭到污染。

1)石油化工废水的收集与处理十分重要,由于石油化工废水的产生量大,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特别是加工过程中含有有毒物质的企业,废水一旦排入下水道、河流和湖泊中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石油化工废水应该从没有受到污染的水中分流出来,做到雨污分流,严厉打击偷排漏排企业,对废水进行收集集中处理,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收再利用。2)石油化工企业在厂区要建有废水池,对产生的石油化工废水能够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排入污水处理设施中,经过隔油池、气浮池、生化池、过滤消毒后达标排放。同时监测废水的污染物程度,来调节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艺参数,达到好的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3)由于石油化工行业涉及的范围广,产生大量的石油化工废水。肺水肿含有大量有机物,如果能对这些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可以降低企业污水处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当今有一些油水的分离技术。这样就可以使石油化工的废水能回收再利用。比如重力分类法、空气悬浮法、超声波法等技术,油水分离技术应用于油污废水处理,根据水质的成分,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废水中油类污染物多数处于集中状态,不是单一状态的存在,因此,油污废水处理要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结合,多单元操作分别处理后,对有机物进行回收,对分离后的达标水进行排放。4)应用新技术,提高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目前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法和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是对目前一些较传统技术而言有效地技术进行一下介绍。

(1)生化处理技术改进。目前含油废水处理普遍使用“老三级”除油工艺,即隔油-一级气浮-二级气浮-生化处理,人工固定化工程菌除油装置将工程菌放入废水中,吸附在活性炭中,以水中的有机物为食物,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而使有机物被去除。完全替代了二级气浮工艺,较传统工艺降低了成本,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2)物理化学法改进。膜处理技术的发展对废水的处理有重要意义,随着膜技术的不段进步,膜具有多样化、高质量、低成本的特点。对石油化工废水用超滤膜一级处理―反渗透膜二级处理,处理后的水回用循环水,此方法维护方便,工艺流程简单。

(3)生物膜法。在生化池中投入填料,在好氧的状态下,微生物构成的生物膜吸附到填料上,由于石油化工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对微生物的冲击比较大,生物膜法可以提高微生物的耐冲击能力,由于生物膜的附着面积较大,从而提高有机物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3 结语

近年来各类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处理方法也越来越多。但上述方法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研究,确定适合的工艺。由于受到废水成分、油分存在的形成、回收利用的深度以及排放方式等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只使用单一的处理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将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多级处理的工艺,从而实现良好的除油效果,使出水水质达到废水排放标准。但是,废水的末端治理只是治标不治本,必须从根本上找到污水产生的原因,从源头遏制住废水的产生。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现场管理;消防;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社会建设和居民生活对于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石油化工企业也在不断的扩大自身的规模。石油化工产品具备自身的特性,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再加上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生产装备比较大,整个生产过程的产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性和腐蚀性,这对于设备有一定的损害。而如果生产压力和机械波动引起管道、压力容器等发生损坏,就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爆炸事故,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火灾。这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会减少企业利润。目前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严重的事故常见报端,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稳定也有着消极的影响,基于此做好石油化工企业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对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石油化工企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形势及其火灾特点分析

1.安全形势

石化生产要在高温、高压、深冷的环境中进行,全程密闭、连续,原材料大多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生产中的蒸汽一旦和空气混合之后,极易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破坏。由于生产工艺的精准性和操作复杂性,再加上原材料种类繁多,状态变化快,所以石化生产过程中的火灾爆炸事故频发。

2004年4月16日,发生于重庆天元化工厂的液氯储槽爆炸事故,造成九死三伤的严重损失,周围15万居民被迫迁离;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分公司硝基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的巨大事故,爆炸原因为职工操作失误。2013年11月22日发生在山东青岛的中石化东黄管道泄漏爆炸事故还历历在目,62条生命离开人世,再一次为石油化工企业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特点

石油化工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伴随着爆炸,立体性、大面积复燃复爆现象将会是火灾难以扑灭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蔓延速度快。如果石化装置发生爆炸,因为为易燃易爆物品,再加上在空气流通的现场环境中,火焰的燃烧将会异常凶猛,波及范围极大。二是燃烧面积大。石化设备发生爆炸的时候,内部的液体会在压力的推动下发生急速流泻,形成大面积的燃烧火焰。三是热辐射大。一旦发生火焰,强烈的热辐射会对周围的建筑造成破坏,而且让消防人员难以接近。四是气雾毒性大。石油化工产生燃烧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浓烟,对于人体具有很大的损害。五是破坏力大。石油化工产品的爆炸伴随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有物理爆炸也有化学爆炸,破坏力很大。

二、石油化工企业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原则

石油化工企业的现场消防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策略,重点加强对石化设备和产品仓储区的安全管理。要加强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划,合理配备各种消防措施,以企业的总体规划为主,结合近期和远景规划,实现消防现场管理的科学合理。

三、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划

1.消防安全总体布局

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应该根据地形、地貌、风向、企业建筑规划等来设计,也要考虑道路、输油管道等的分布情况,着重加强仓储区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按照国家规范对相邻的企业设置保护距离。输送管道应该铺设在良好的工程地质地段,尽量少通过桥梁、隧道灯,跨越生活区的管道,其高度要大于5m。还有就是在消防现场配备消防站、消防供水、通讯和交通设备,做好场地的抗震和疏散通道建设,及时应对火灾。

2.消防站的现场布设管理策略

(1)消防站设置

消防站是所有消防活动开展的大本营,大型的石油化工企业都应该配置消防站,应该按照火灾的危险性特点、消防用水和防火设施情况来配备消防站。遵循多布设的原则,尤其是防火重点区域,消防站的地点选择,需要符合火灾之后5分钟之内到达的仓储区等重要设施、10分钟之内达到其他较重要生产设施的要求。消防站要尽可能的靠近火灾危险性大、容易造成严重损失的片区,要靠近交通线路,保持周围安静,离居民生活区、学校要在100米之内,大门对着道路,上道路的坡度不宜过大,应在2度以下。

(2)消防站规模

石油化工企业要根据消防用水、泡沫量,消防设施类型等来选择消防站的规模,通常来说消防车辆不少于两辆,固定式消防火系统,消防力量可以按照二次大火设置;半固定或者移动式的消防火系统,要按照一次大火来设定消防力量。要善于利用周围的消防力量和石油化工企业独立的消防力量写作作战,经由公安部门同意之后,配合灭火。最后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设计泡沫泵站,保证其在保护区30m之内,保证从任何管道向火灾场输送泡沫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每一个泡沫消防泵配备至少两条自由灌水式吸水管,并配备备用泵和备用动力。

(3)消防站建筑设计和通讯

消防站的建筑材料耐火性应该不小于二级,配备有消防车库、通讯室、值班室、器材室和练习场等,良好的通讯报警设备的消防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消防站也应该配备一定的有线、无线通讯设备。

(4)消防给水

消防水源可以选择天然水源和管道水。使用天然水源的时候,应该配备基本的消防车道,并且枯水期也能满足消防需要。同时应该注意天然水源不能选择被石油化工产品污染的水,循环冷却水也不能选取。

可以从经济、技术和安全层面考虑供水压力,石油化工企业的露天建筑一般由较多的平台框架,一旦发生火灾,其热辐射和火灾面积也更大,所以应该配备比一般工民用建筑消防大一些的水量和水压,总之要首先满足最不利点的消防。

3.油罐现场消防管理

油罐火灾具有火势猛、温度高等特点,在配备消防水管的时候应该选择循环状管网,要结合油罐布置、间距、防雷、防火堤等因素来做好现场消防管理。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具有自身的特性,常常会引发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民财产安全。消防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制定严格的消防现场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消防站、消防车、消防给水、消防通讯等设施,在火灾来临的时候及时应对,确保企业生产安全进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谢力能.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32(2):3-4.

[2]林鑫.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江西化工,2013,(2):258-260.

[3]李静影,姜英.关于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的几点思考[J].管理学家,2010,(8):213.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5篇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石油资源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依托,不仅与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军事安全有关,而且正是由于其有限性、垄断性,从而决定了资源安全的不确定性。

虽然近几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资源国家的石油石化公司迅速崛起,在全球的影响也明显加大,但以欧美为主的大型跨国一体化石油公司在全球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中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获得资源保障、确立规模优势、优化全球布局,2008年国内外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的资本支出仍继续保持增长。

二、投资规模

本文主要通过各公司报表中资本支出这一指标来评价公司的投资情况。

国内外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的投资规模已经处于相当的水平,其中中石油在2008年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埃克森一美孚,成为投资规模最大的石油公司。

虽然各大石油公司的投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是我们发现,各大石油公司的投资规模变化呈现出的趋势却大相径庭。

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的规模都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处于比较平稳的发展状态上,一般只有在公司发生合并、上市等事件时,变化率才比较高。鉴于近年来的经济危机以及油价波动,各大石油公司纷纷采取相对谨慎的投资策略防范风险。除了中石油和埃克森・美孚这两家国际投资市场上的大户以外,其他公司的增长率都有所放缓。

因为每一个大石油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效益水平都是以往投资配置的结果,所以投资结构不仅反映了大石油公司的投资重点,而且体现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本文主要通过纵向的业务板块和横向的地区板块来解析一体化石油公司的投资结构。

三、投资结构――分业务板块

一体化石油公司上中下游的投资结构是指综合性石油公司的资本性支出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与销售、化工及其他等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及其比例关系。在查看报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每个石油公司对自己上下游业务板块的划分是有一些细微区别的。例如,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业务板块划分简单明了,与传统划分相同――上游包括勘探、开发、生产以及天然气与电力营销,下游包括炼油及供应、成品油营销和油及特种产品,第三部分就是化工板块。中石油的业务板块除了勘探与生产、炼油与营销、化工与销售之外,还单独设置了天然气与管道、总部及其他这两个部分;而中石化则分为勘探与开发、炼油、营销、化工、其他这几个板块。

为了更好地比较分析,本文在研究业务板块时以埃克森一美孚公司的划分方法选取了划分较为明确的三个国外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以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内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把几大公司的业务进行统一分类。

(一)上游板块

按照划分方法,上游包括了勘探、开发、生产以及天然气与电力营销等。其中主要调整了中石油的数据,把天然气与管道这一部分归入其中。

数据显示,上游板块的投资还是占到了整个投资中相当大的比例。除中石化以外,其他几个公司的上游投资比例都在70%以上,虽说在2008年略有下降,但基本稳定在75%左右。而中石化的曲线比较特殊,不仅数据除2008年外均低于50%,而且有很大的波动,2004年以来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08年也首度突破了50%大关,成为整体投资的主要部分。

(二)下游板块

按照划分方法,下游包括炼油及供应、成品油营销和油及特种产品等。其中主要是调整了中石化的数据,把炼油版块和油品营销及分销版块合二为一。

数据显示,下游板块的投资并不是一体化石油公司的重点。除了中石化以外,其他几个公司的下游投资比例都在20%以下,而且基本稳定在16%左右。而中石化的曲线比较特殊,下游投资比例一度接近50%,不过近年来呈明显的直线下降趋势。

(三)化工板块

选取的五个公司都单独设置了化工板块,这一部分没有重新划分,基本按照公司报表上的原始数据作图分析。化工板块的投资在这五个一体化石油公司中的比重都不大,体现出的数值趋势也没有明显规律,只是在2008年各公司的化工板块投资比例有小幅上扬。

(四)分业务板块投资特点

1 投资结构相对稳定。稳定的投资结构形成了各石油公司稳定的产业结构。国外石油公司稳定的投资结构并不是绝对和静止的,随着市场需求和油价的波动起伏,国外石油公司以整体收益的稳定和增长为中心,适当增加或减少对某个部门的投资,使上中下游的投资比例以较小的幅度发生变动从而适应市场和油价的变化。这就使稳定的上中下游投资结构在面对油价及市场变化时具有了更大的适应性和弹性,保证了公司整体收益的稳定和增长。

2 上游业务的投资比重大。上游是一体化石油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勘探开发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游的发现成本和生产成本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国外石油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

上游勘探开发是典型的资源采掘业,对油气资源具有绝对的依赖性。油气是不可再生资源。在一个油田内当油气开采到一定阶段后,油田产量开始递减,而要维持油田当前的生产规模就必须在油气开发的同时,继续寻找储量建立新的产能以弥补逐年递减的产量。因此解决油气产量自然递减与油田继续保持一定生产规模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扩大上游投资增加新的油气储量和产量加以解决。这一点与中下游油气加工企业有着显著的不同。中下游加工业在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投资需求相对减少,而上游要维持生产规模就必须以扩大再生产的投入方式来维护简单再生产。油气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勘探开发中高风险、高难度的特点,是上游勘探开发需要大量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石油公司上游业务的平均投资报酬率最高,投资回报导向性决定国际石油公司上游业务的投资比重高于下游业务。并且由于石油公司经营的同质性,虽然各个石油公司的业务结构和业务重点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是基本一致的,这必然导致在高报酬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国外石油公司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结构,以及各石油公司投资结构所表现出的普遍特点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上游投资在投资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归根到底是因为上游的丰厚利润,上游独特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石油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所决定的。石油天然气作为战略物资,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多

数国家采取一系列保护油气勘探开发的优惠政策,也使各国石油公司更加注重上游的投资。随着经济发展对石油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石油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五)国内外一体化石油公司的差异对比

以上诸多原因致使大型的一体化石油公司把投资都倾向了上游。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中石化的数据与其他公司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上游投资比例,虽然上游投资板块近年来已经成为投资最多、投资增幅最大的板块,但是中石化的上游投资比例只有其他公司的一半左右。

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与公司持有的资源以及国家的政策都有一定的关联。

首先,中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炼制商,是世界第三大炼油公司,下属三十余家炼油分(子)公司。与更倾向上游发展的中石油相比,其剩余探明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相差甚远,原油的产量还不到一半,更无法与其他世界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相提并论。以2007年的数据来看,中石化72.1%的原油需要进口,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石化轻上游重下游的现状。

其次,虽然全球石油供给能力总体上与石油需求是平衡的,但是我国石油消费已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而且近几年始终保持5%以上的增长率,需求潜力巨大。我国目前石油储量和每年的产量都不足以应付国内的需求。我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石油,近几年我国的石油净进口量也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第三,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境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使成品油和原油价格倒挂,国内的炼油业务处于亏损状态,许多小型炼油厂因亏损而开工不足甚至停产。为了保证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作为国有石油公司,中石化采取了多项措施增产成品油。为此,国家也给予了相当大数额的补贴以维持中石化的正常运营。正是由于国家的政策导向,中石化才会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下,仍然在炼油板块保持相当大的投资支出。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种违反市场经济的情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公司意识到上游的勘探开发才是公司持续经营的根本。

第四,正是由于以上三点原因,高油价对国内石油公司还有着相对特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为保障国家成品油供应,履行三大责任,我国石油公司必须继续大量进口加工原油和进口成品油,导致大量亏损;二是在高油价下,资源国采取收购投资者股权、重新谈判石油合同、提高进入门槛、开征暴利税、提高出口税等措施,加强对本国油气资源的控制,进而增加海外业务的难度、风险和成本。

四、投资结构――分地区板块

(一)各公司分地区板块资本支出数据

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基本上都是跨国公司,两大国内石油公司也开始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希望通过横向投资或是并购,为公司减小成本支出,增大利润收益。

(二)国内外一体化石油公司的特点及差异对比

从分地区板块的资本支出数据能很明显看出国内外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的差异。国内的石油公司以中石油为例,虽然在业务板块的资本支出结构方面已经与国外石油公司接近,但是几乎所有的资本支出都集中在国内,对本国的依赖程度明显偏高。虽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与国际化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与之相对应的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在本国的投资规模普遍较低。以埃克森一美孚为例,其本国投资比例逐年下降,而2007年公司上游在安哥拉、哈萨克斯坦、荷兰、挪威和卡塔尔有七个开发项目投产,在中国福建推进了一体化项目,炼油方面也完成了在日本和欧美等地的清洁汽油和清洁柴油的装置升级改造。从数据上看,公司在亚太/中东地区的投资增长最快,增幅达33,8%,而在非洲、加拿大/拉美、俄罗斯/里海地区的投资却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相反。道达尔公司则持续加大对非洲的投资力度。2007年公司在非洲地区的资本支出同比增加了12.6%,占公司总资本支出的比例提高了3.9个百分点。而在北美地区的投资则略有下降。相同的是,它们在本国的投资规模都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显然国内石油公司也意识到,要成为国际化的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就不能仅仅把目光聚集在国内。通过对国际石油资源以及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环境因素分析,并考虑国际石油市场新格局以及中国海外石油项目运行状况,我国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重点应放在中东地区和独联体地区,次要地区为非洲地区和亚太地区,可以开展有限经营活动的地区是美洲地区。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若要更好地开展海外投资,应当更多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的经验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石油经济情况,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1 与东道国的石油公司联合。有些东道国的石油公司技术落后、经验不足,但他们有资金优势或灵通的信息渠道,且熟悉作业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利用技术优势和施工经验与之联合投标,组织施工。这种方式东道国政府乐意接受,不仅可以提高中标率,而且还可掌握东道国石油公司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经济环境、商业惯例、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有利于今后开拓市场。

2 与有经验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联合。石油企业在国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尤其是在进入国际市场初期参与国际投标,可与有经验的国际大石油公司联合投标或组队施工。这种方式既可分散风险,获得利润,学习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培养锻炼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和作业队伍,也有利于积累海外项目的运作经验,扩大对外影响。

3 签订无风险服务合同。即由东道国雇佣我方承包服务项目(包括物探、钻井、测录井、修井,固井等单项作业),支付服务费。目前,中原油田在苏丹、印尼、卡塔尔、也门等国进行的工程劳务承包都是以这种形式提供技术服务的。

4 购买储量。出资购买外国的原油储量,可采用多种方式,直接收购业已探明但尚未开采的石油储量;收购拥有一定储量的小石油公司;购买业已开采但还有一定剩余可采储量的老油田。这种做法风险小,但一般利润也比较少。有些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难度较大,开采成本较高。因此,各大公司仅将其作为储量替补的辅助手段。

5 获得勘探开发股份的转让。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在区块评价期间由对方提供全部资料,我方可利用这些资料对区块进行深入评价,从而减少失误。缺点是,转让方要求我参与方支出比已发生费用更多的资金,作为对先期风险的补偿。

6 直接在国外与国合作勘探开发石油田。目前许多国外石油公司都采取这种方式从事跨国经营。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拥有雄厚的实力和较好的信誉,在石油开采和炼化方面拥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对一些发达国家开发中后期的油田也是适用的,这样有可能直接介入东道国的石油上、下游工业的某些环节,取得东道国的各方支持,以技术、设备入股为突破口开展合作。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石油;管理;创新

    创新是现代石油企业活力的源泉,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是管理思想的创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在对石油石化行业进行战略性重组以后,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又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制重组改制。这标志着石油企业逐步被推向市场,正在朝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转变。使石油企业能够按市场规则调整产品、产业和资本结构,有效运作国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这些变化要求石油企业管理也要变革创新。

    同西方大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主要局限于少数专职管理人员,缺乏群众性;同时,创新领域狭窄,创新手段有限,整体创新能力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制约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因素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活动虽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笔者认为,石油企业内部环境才是制约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

    (一)石油企业的自身特点。石油企业属于矿藏采掘业,同其他工业石油企业相比,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风险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油气资源深埋地下,勘探开发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低;二是原油生产受自然规律的严重制约,石油企业生产的成本费用高;三是油气石油企业工作场地大都在野外,石油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石油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约束条件较普通工业石油企业要多,而且正是这些特点加大了管理创新的成本,从而使得石油企业很难在管理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二)石油企业创新激励政策导向。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极易受到石油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政策导向影响。由于国内原油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为提高原油产量,石油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很强的认知,其投入也很大,而对管理创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积极性不高、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

    (三)石油企业创新氛围。良好的创新意识,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密切相关。在一个好的氛围下,人的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且快;不好的氛围则可能导致人思想僵化,思路堵塞。由于石油企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中,对市场反应迟钝,缺乏市场压力,难以形成石油企业创新的氛围。

    二、石油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途径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针对跨世纪的现代石油企业制度对石油企业的要求及其自身的特点,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创新。石油企业目前采用的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阻碍了不同部门和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职工间的接触和交流,妨碍了知识的更新和应用,这也影响了管理创新的形成和发展。增进石油企业职工、石油企业同行之间的彼此了解是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向。通过组织结构创新,使整个集团公司的决策层和操作实施层有机结合,石油企业各部门间能够快捷交流和沟通,使石油企业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多变性能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因此,应该构建授权型、扁平化的石油企业组织。由于其中间层次少,上下信息传输容易,且较迅速而准确,从而有利于组织较快地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和决策。授权型、扁平化的石油企业组织与集权式的“直线-职能制”相比,可使官僚主义减少,能较快地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和相应决策,比较符合现代管理的需要。因此,石油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石油企业,应加大改革力度,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层次,使石油企业组织向授权型、扁平化转化。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我国石油企业管理的现状来看,人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石油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发展是否顺利,与经营者、管理者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有直接关系。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健全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德才兼备”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倡导的用人标准,石油企业必须贯彻好此标准,并应根据“能级原理”,把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安排在相应的职位上,充分发挥人的现有能力,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做到人尽其能、能尽其用。石油企业应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其进取精神,激发其工作热情;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以达到充分挖掘员工潜在能力的目的。

    (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是石油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它越来越成为决定石油企业管理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因为技术创新从研究开发、形成产业化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中蕴含着一种新的管理机理和方法。石油企业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和追求整体效益的特点。经济效益的提高依赖于技术创新,因此石油企业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方法和高效益产出为归宿,推动石油企业发展,从而促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 防火技术 措施 研究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015-01

就目前来看,石油化工生产方式的特点,主要包括高度自动化、连续化以及密闭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中的产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性,一旦发生燃烧、保障,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石油化工生产中,在生产有机烯烃、烷烃、聚烯烃等一系列大分子有机物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深度冷冻、高压以及高温等相应的化学反应条件,例如:在生产高压聚乙烯的时候,需要在2.95×10 Pa(3000 kg/cm)高压环境与800~900 ℃高温环境下才能够有效的开展生产;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石油化工生产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 石油化工生产发生火灾保障事故的分析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石油化工生产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一些危险系数较大的石油化工产品都被禁止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石油化工生产规模正在逐渐拓展,石油化工生产中大型高温高压设备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无疑给石油化工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风险,引发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

石油化工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控制石油化工生产中出现相关的安全事故,是我国必须充分重视与解决的重要问题。2010年,我国发生了7・16特大型石油爆炸事故,事故中大量的原油发生泄露,并且引发重大的火灾;同样是在2010年,我国北京市大兴区一家石油化工公司中的轻烃罐车在对轻烃进行卸载的时候,突然发生爆炸,引起重大的火灾事故;这些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事故,提醒我们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应当充分重视石油化工防火技术的应用,采取合理的措施。

2 石油化工防火技术措施分析

2.1 重视原料混合的比例配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反应速度的控制以及化学反应进程的推进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对于催化剂配比出现误差状况,特别是催化剂使用过量之后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应当重点对其进行控制处理。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对于氧化剂、易燃物质以及可燃物质之间进行化学生产的时候,应当对催化剂的分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催化剂的使用量控制在燃烧、爆炸的极限范围内,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氮气、水蒸气等一系列惰性气体,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以此来降低石油化工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

2.2 合理控制投料数量

石油化工生产中,应当对投料的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不然会引发剧烈的化学反应,严重浪费生产原料,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石油化工生产中,若是放热化学反应,投料数量过多会造成温度升高,当冷却不足的时候,会对化学反应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次性投料生产中,若是投料的数量过多,那么物料的温度在升高之后会出现体积膨胀状况,还可能导致生产容器、设备发生爆裂。所以,应当按照石油化工生产设备的80%对易燃液体、液化气体进行装料,对投料数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2.3 保证物料投料顺序的合理性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中的投料顺序对物料进行投料操作,例如:氯化氢合成中,应当先对氢进行投料,然后对氯进行投料;三氯化磷生产中,应当先对磷进行投料,然后对氯进行投料。

2.4 合理控制温度

石油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物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够有效的生成,温度过低或者温度过高,都会影响化学反应,而且温度过高可能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温度迅速降低或者迅速升高,都会造成生产设备、设施的损坏,还可能会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石油化工生产中要对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按照相关规定的流程开展生产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合理控制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压力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与反应器都有其自身承受压力的极限值,一旦压力值过大,可能导致反应器与设备的损坏,甚至出现爆炸事故。因此,石油化工生产中,要避免高压系统中的压力进入低压系统中,定期对石油化工生产设备、反应器等一系列设施进行耐压检验,并且在生产设备设施上安装压力机、安全阀等安全装置。

2.6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石油化工生产中,生产人员应当了解与掌握生产工艺流程,熟悉生产原料具有的特性以及生产设备的特点,在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严格按照石油化工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同时,石油化工生产人员还保证存储容器、生产设备以及输送管线等一系列设施的密闭性,避免反应物与原料出现泄露状况,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充分重视防火技术措施,根据石油化工生产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石油化工生产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熟悉操作方式与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生产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石油化工的生产。

参考文献

[1] 汪珂吉.石油化工防火技术的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江西化工,2013(1).

[2] 王炳强.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J].广东化工,2011(12).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 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与建设策略的现状与趋势

(一)国外石油工程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很多的石油公司已将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核心战略,如Shell、ExxonMobil等石油公司的信息化水平已从单一业务领域发展到集成应用,实现了信息化技术与管理的有效地融合。信息化的发展与应用产生了效率和油气生产力的飞跃,在石油工程中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我国石油工程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与国外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发展模式相比,国内的石油公司在这方面做的不尽相同。其中,中国石化围绕自身的发展战略开展了信息化建设战略,它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明确目标积极发展,以尽快实现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和整体技术的进步。

二、 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分析

(一)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石油工程开展的前提,所以对基础设施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了对主干网和重点油井卫星网一级企业内部主干网这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工程较大且复杂,并且每个地方的企业有各自的特点且在能力上、技术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良莠不齐。例如偏远地区企业和城市里小型企业之间的差异巨大,信息化建设就显得特别困难,但是要想落实好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先从源头上进行信息化,所以石油工程基础设施对信息化建设有强烈的需求。

(二) 生产管理对信息化的需求

每个石油企业都有独特的对生产管理的方式,都能实现自身企业管理上的系统化管理,使信息在企业内部进行共享,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石油工程作为一个浩大且复杂的工程,光靠一家石油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往往需要多家企业的配合,从而完成这个复杂庞大的工程。既然每家企业生产管理的方式不同,那么就需要一个综合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参加石油工程的企业,所以,生产管理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是迫切的,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来完成石油工程。

(三) 专业软件应用对信息化的需求

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需要对专业软件的应用,很多石油企业对专业软件的引进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而且在应用上也表现的很积极,实践效果也很显著,为整个石油工程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 石油工程信息化发展重点及策略

(一) 整合提升,建立规范高效的现场数据采集模式

石油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到多种队伍,现有与石油工程生产数据采集相关的系统主要有三类:一是中国石化统一推广的勘探开发源头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在各专业基层队独立部署应用,可实现一部分数据的采集上传;二是各专业的现场业务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现场数据采集和专业业务处理功能;三是中国石化统一建设的井场生产信息集成应用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实现钻井、测井、录井、试油专业的现场生产数据采集、传输和,但该系统尚未推广应用。下一步应该结合以上系统的特点,建设更加高效的采集模式。

(二) 继承扩展,建设石油工程数据中心

随着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原有“分专业建库、纵向管理”的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业务的发展。为解决企业层面的数据集成难题,中国石化正在试点建设勘探开发数据中心,主要对各类数据进行统一组织管理,为油田综合研究和勘探开发生产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数据中心涵盖了地质研究成果数据以及大部分的测井、录井、试油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石油工程应用所需的数据,因此无须重复进行石油工程数据中心建设,只需在勘探开发数据中心基础上,扩展石油工程生产过程数据,实现对石油工程业务应用的全面支撑。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扩展石油工程业务的源头数据采集、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和相关的信息化标准;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服务等应用勘探开发数据中心已经建成的平台工具软件;按照一体化的部署,扩展石油工程数据(施工运行、队伍管理、市场管理、工程科研等)。

(三) 优化流程,建设大生产运行系统

目前,由于不同专业之间、相同专业的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生产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上的差异,自行开发建设的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并不完全一致。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生产运行管理流程,突破专业和单位局限,以井筒施工为主线,抽取主要流程开发建设多专业集成的生产运行系统。通过网络将现场施工和经营管理的各部门组织在一个“虚拟办公室”内,通过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指令的实时传递,实现网络协同调度,提高生产运营的效率和科学性。

(四) 提升层次,建设石油工程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集成施工过程数据和成果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可视化技术,为钻井、井下特种作业、地面及海工等工程方案优化、施工关键环节参数优化和施工故障处理提供专家决策环境和信息支持,最终实现团队决策、远程决策、及时决策、科学决策的目标,实现石油工程技术从经验型决策向科学决策跨越。

(五) 优选优配,建立完善的石油工程专业软件系列

从石油工程业务流程分析出发,进行专业软件的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国内外相关软件进行评估优选,优先满足重点业务的需要,实现统一配置。同时,根据自身力量,制定自主研发计划,逐步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软件替代引进的软件。专业软件大致可分工程方案设计、井筒施工优化、工程资料解释评价三个系列,最终利用统一平台进行集成。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9篇

齐鲁石化是我国主要的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聚氯乙烯和丁苯橡胶生产基地,国内唯一的塑料――氯碱型石化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制品和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现有乙烯、丙烯等58种主要产品,分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烧碱四大类(如图2)。自2002年以来,四类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特别是2004 年,公司完成了乙烯45万吨扩至72 万吨的任务。公司装置从7月16 日正式集中停产施工,直至10 月7 日方完工开车。虽然在扩能开车后一度小有停修,但总体看,公司的扩能检修较为顺利。2005年公司装置都运行在较高水平。扩建完工后,公司乙烯产能从45 万吨扩建到72 万吨,VCM 和PVC 从23 万吨提升到60 万吨,苯乙烯从6 万吨扩建到20 万吨,综合产能提高约50%。

石化行业的上升周期形成主要是行业特点影响供需结构变化,进而推动行业周期变化:由于石化装置具有规模大,资金投入多,建设周期长的特点,装置的建设集中在世界可数的几大公司中。单一装置产能大、建设周期长使行业总产量呈阶梯式增长,每当有新装置投产时,产量大增,出现供大于求,以后随着需求增长,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延续,又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受新增装置影响,石化行业需求和产能增长经常出现背离并不断地周期性运动。由于我们可预见的2005~2008年间,世界范围内新增石化装置相对较少,而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长,故此期间多数石化产品价格更有利于供应方,石化行业在上升周期内运行。2006年以后世界石化新装置的预期主要是沙特和伊朗的乙烯装置投产,但由于占世界60%石油消费的美国和欧州经济在2005~2008年处于世界公认的比较好的时期,其对石油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完全可以消化中东地区新增石化装置的投产,再加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乙烯的自有装置满足率仍然不到50%,2006~2008年世界石化产品需求增速仍就会大于供给,其价格自然会继续保持坚挺。因此,我们判断石化行业的周期性高点会比大家通常认为的2006年达到周期性顶峰要长一些,到2008年会出现峰值略低于2006年的第二次高峰。因此,近几年齐鲁石化会继续运行在景气增长的石化周期之中。

由于公司主要原料石脑油未在上市公司内部,石脑油的价格一直是影响公司关联交易的最大因素,特别是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产品毛利直接与石脑油价格相关。中石化将齐鲁石化收购后不仅可彻底解决困扰公司多年的石脑油关联交易问题,还可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多赢局面。

扬子石化:绕过现行成品油定价体制的妙招

扬子石化为我国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2005年底原油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为65万吨/年。年产聚酯原料、聚烯烃塑料、基础化工原料和成品油四大类产品600多万吨。公司还在扬巴公司占10%股权。

从扬子石化分类产品毛利变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自2002年底以来快速增长的聚烯烃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毛利继续呈现景气增长态势,但聚脂原料毛利下降了5.63个百分点,成品油毛利更是变为-8.16%。主要原因是2005年上半年我国与欧盟等国发生纺织贸易摩擦,大量“中国制造”纺织品长时间滞留欧盟各国海关,国内纺织品生产商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对PTA等原料购买力大幅下降,加之国内华联控股等新增PTA装置投产,PTA等聚酯原料价格下降导致公司毛利下降。至于成品油毛利变为-8.16%是2005年我国成品油市场出现的通病,是市场化的原油定价体系与计划经济体系下的成品油定价制度不适应国际油价迅速变化的恶果。为减少高油价引发的国内消费者不满情绪,2005年国家发改委没有严格执行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成品油定价体系,有意压低了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上升时,减少并延缓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其结果不仅造成了石油炼制商的全面亏损,更严重的是导致国内油品大量外流,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油荒。

对扬子石化的整合可规避巨大行业政策风险,目前,我国僵化的成品油定价体制严重危害了包括石油炼制业在内的整个石油和化学工业。但由于中国石化收购扬子石化可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少出成品油多产化工原料,不仅可规避国家成品油定价体制限制,还可解决其原料供应问题,将原油最终生产成万余种化工产品再销售,每种产品再受政策和其他国家反倾销影响,对公司整体影响都不大,形成多赢的格局,绕过成品油定价体制限制。

中原油气:解决老油田产量下降之尴尬

中原油气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查、开采、综合利用和产品销售。公司生产的原油为低黏度、低密度的轻质原油,油品好,炼油收率较高,主要销往洛阳炼油厂;生产的天然气,硫、氮等杂质含量低,一直受到用户欢迎。公司所属三个分公司采油四厂、天然气产销厂、天然气处理厂,有先进的油气开采技术,多项指标达到世界和国内先进水平。

高油价是形成当前石油开采业高盈利的主要因素。受石油资源因素导致远期供不应求预期明确及世界石油需求增加影响,未来3~5年国际油价会继续高位运行。由于公司主要开发区域东濮凹陷虽然横跨河南、山东两省的6个地市12个县区,面积5300平方公里,但油层开发时间较长,在公司勘探开发区域内,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582.7万吨,已动用石油地质储量6716.7万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3.67亿立方米,已动用天然气地质储量362.14亿立方米。剩余油气资源不多,并已经使公司开采成本上升。受地层油气资源限制,公司未来产量下降已经不可避免。中石化收购后,可以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充分利用其优质石油、天然气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下游产业,形成多赢局面以解决公司因老油田而产量下降的问题。

石油大明:九九合一归入胜利油田

石油大明位于黄河入海口所形成的冲积三角洲平原,是胜利油田所在地,胜利油田年产量列全国第二位,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石油大明油质属含硫石蜡基中间质原油,质量好,易开采,但易腐蚀设备。高油价是形成当前石油开采业高盈利的主要因素。受石油资源因素导致远期供不应求预期明确及世界石油需求增加影响,未来3~5年国际油价会继续高位运行。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产业;高新技术

一、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基本特点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

(一)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居世界前列。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石油化学工业规模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已跻身于世界石化大国行列。截至2006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较上年增长6.3%,约达3.5亿吨,稳居世界第二位;原油加工量达到3.07亿吨,四大类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和重油)产量达到1.88亿吨。据中国石化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生产原油1.8665亿吨,同比增长1.6%;原油加工量32,679万吨,同比增长6.4%。国内成品油供需基本平衡,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石油化工产品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我国不仅是世界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而稳定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使得石油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也在快速的增长,以石油为原料的大部分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满足不了国内市场,每年都要依靠进口才能解决需求。2007年我国进口原油花费797.7亿美元,进口成品油花费16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超20%和约6%。而我国化工产品的自给率相对较低,一些高新技术的化工产品更是需要进口。2005年我国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进口777.4亿美元,增长18.7%,其中化学品贸易逆差为410亿美元。

(三)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在中国经济多年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在2006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2602亿元,同比增长26.7%,完成工业增加值12131亿元。如表1所示,我国是石油化工产业的增加值逐年在上升,并且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逐年的提高。(见表1)

美国《财富》杂志按2006年营业收入排列的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巨头企业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排名都有所上升,其中中国石化(SINOPEC)以1316.3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第23位上升到第17位,中国石油(CNPC)从2006年的第39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24位。

二、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问题

(一)国内石油资源紧缺。

尽管我国石油资源总量比较大,但是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我国石油消费进人增长期,从未来的趋势看,国内石油产量的增长仍将跟不上需求的增长,而且目前我国没有足够的能源战略储备,所以国内市场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石油对外依存度增大。我国原油进口量和净进口量从2000年的7013万吨和近6000万吨分别增长到2005年的12682万吨和11875万吨,原油进口量、净进口量分别增加了80.8%、98.9%,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6%和14.7%;而原油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2%。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9.6%上升到42.9%。预计未来我国的石油资源供需矛盾和对外依存度将会越来越大。而过高的依存度几乎要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50%的石油安全警戒线。由此可见,我国石油安全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这将对国内石化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差。

石油和化工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产品的更新速度和频率都很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始终是石化产业发展的先导。我国石化技术的进步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科研体制仍然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科研开发的集中度不高,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高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发薄弱,缺乏世界一流的研究人员和研究院所,使得我国石化行业的专利技术和成套装置技术较少,应用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存在差距,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差距更大。

(三)行业垄断严重。

我国的石化行业中的三大巨头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占我国石化产业的大部分比重,行业垄断情况比较严重,而且我国现有的政策使得国外的大型石化公司很难进入中国市场,只有通过投资来参与竞争,这无异于降低了对国内行业的冲击度,减小了国内市场的竞争,使得国内企业的改革和创新的动力不足。

三、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基本思想

(一)改造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方向。

1.技术密集化。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存在连续性强、危险性大等特点,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要实现技术密集型,设备是关键,科学的工艺配套方案是核心,控制技术是保证。如果设备故障多,必然会使得先进的工艺无法有效应用,职工的数量也无法减少,因此就不能实现技术密集。另外石化行业本身有自成体系的特点,即全部开采加工工程可以在一个企业内完成,因此企业内部必须要有科学的工艺配套体系来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向技术密集型发展,是我国石化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密集型同时也是我国石化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必由之路。

2.集约化。上个世纪,我国所建设的石化企业一般都属于大而全的大型模式,如上海石化就属于油、化、纤、塑和精细化工门类齐全的特大型石化企业。而进人新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条件下,石化工业应该进行转型,强调发展核心业务,强调专业集中度。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企业更易管理,技术才可以更加集中,企业的销售也可以更加的专业化,从而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二)改造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重点。

1.拓展产业链。相对于其他行业,石化行业有着独特的行业优势,它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化学合成来加快技术创新。因而便于在行业内部之间形成纵向的产业链,有利于开展深加工、精加工,提高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的再资源化率;在横向上又可立足某一特定区域,相互间关联度高的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形成新型的生态工业区或生态经济区。

2.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虽然在未来数十年内,石油依然在世界能源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石油资源毕竟是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它将最终被消耗殆尽,因此开发替代和可再生能源是未来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石化企业应该利用高新技术积极探索,开发利用替代与再生能源,这对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促进石油化工产业改造的政策措施

(一)提高创新能力。

1.强化创新主体。明确和巩固企业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投入主体、创新执行主体、创新决策主体、创新利益的分配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营造一个创新大环境。

2.建立创新机制。由于石油化工行业的技术研发面较广,需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我们应该努力建立高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保证创新成果能迅速得到转化和推广,最大限度地体现创新成果的价值。

3.培养创新人才。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企业创新更需要人才的强力支撑。石油化工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要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大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把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4.加大创新投入。资金投入是创新的保证,石油化工企业应该积极建立研发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可以从每年营业额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创新的经费,同时也要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当然,企业的资金投入不应该是盲目的,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企业长远发展和投入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增强行业竞争力。

国外的许多公司已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如美孚、壳牌、埃索三大品牌以及加德士等品牌已牢牢占据中国的油市场,并且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是以高档油为主,中国70%的高档油市场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虽然我国已经有一些自己的品牌,但尚未形成国际化品牌。

这就要求石化行业要重视我们的市场,甚至是国外市场,把市场作为竞争的主战场,进一步完善营销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重视营销的管理,主要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研究等,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发自主品牌,增强行业竞争力。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是加快重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应当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要求,针对石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中的问题,鼓励主业与辅业相分离,企业职能与社会职能相分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我国石化行业的整体实力。二是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石化经济和民营石化经济。运用各种经济形态,突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以合作、合资等方式参与企业项目,国有资本逐渐退出产业领域。这些经济形态能够给老工业带来活力,促进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Coons,Rebecca,Alperowicz,Natasha;Young Ian:Global Petrochemicals :Chemical Week[J]. 2008,Vol.170 Issue 10

[2]刘均安.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现状和发展[J].中外能源,2007,10

[3]李南南.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市场经营―化工之友,2007,7

[4]李晋.国内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7,4

[5]李钢,刘冰.中国石化工业现状及展望[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7,10

[6]华,安蓓.石化行业面临三大突出问题[N].中国企业报,2006-8-15

[7]张仁开.我国石化工业自主创新对策研究[J].产经论坛,2007,7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添加剂;发展问题

0.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崛起,国内石油燃料的用量日益俱增,加上私家车的普及,石油已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不能缺少的能源物质。但是我国的石油资源并不丰富,必须依靠石油化工添加剂来提高石油的燃烧效率。而在石油化工添加剂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能源消耗大国,但是我们的石油资源并不丰富,也称不上是石油资源大国。石油是一种自然与众不同的特殊商品。近几年来,中东问题又成为世界的斗争的热点话题,势力强胜的美国采用各种手段,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那儿,屯兵布阵,安营扎寨,甚至以子虚乌有的名义发动战争,而其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了得到那里的石油,背后的政治角力显而易见。而去年,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关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的大陆架上的岛屿,其大陆架底下具有丰富的石油以及天然气资源。而日本人就是想在我国的大陆架上踏上一只脚,在我们的家门坎上找个立足点,其目的无非就是攫取上的石油和海域资源。正因为如此,我国立即成立了的能源资源战略小组,以统筹全局,并且使这些弥足珍贵的石油尽可能的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而石油燃料的燃烧严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要做到充分利用石油资源,就必须对石油进行精加工,达到油化一体的效果,以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来看,石油加工工艺的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环保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国家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大大推动着石油加工工艺技术的提高。

2.石油化工添加剂的重要作用及其特点

2.1石油化工添加剂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汽车每百公里耗油大约是工业发达国家汽车公里耗油的0.5倍。如果我国年消耗汽油节约一半,那么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要想降低消耗,就要抓住提高油品质量的同时,从各个环节中精打细算,节约能量。这是一个任务艰巨但是又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作为石油从业者,必须把工艺的开发作为基础,改善其性能,来满足不断发展的使用性能的要求,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开发各种燃料添加剂,进一步改进燃料的性能。对燃料最著名也是最早的添加剂就是四乙基铅抗爆剂。使用抗爆剂之后,可以改进其燃烧过程,改进了柴油的燃烧性能,减少发动机爆震,由无序做功变成了有序做功,不仅提高了发动机的压缩比,而且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节约了能源,为人类节约不少财富。此外,在改进石油燃料的贮存安定性、稳定性、抗腐蚀性、燃烧的清净性、改进燃料的低温性和性能方面等等,添加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石油化工添加剂的特点

石油化工添加剂具有以下几点共同点:

(1)分子链的结构大多呈直链型,并且具有其主链越长,支链越少的规律。

(2)分子量都很大,一般都在百万量级以上。

(3)受温度影响大,并且易降解,抗剪切性能差。

(4)分子量极易因分子链的断裂而降低,甚至失去减阻功能。

3.石油化工添加剂的发展问题及其措施

3.1石油化工添加剂的发展问题

石油化工添加剂的发展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生产厂家与用户对添加剂的开发缺乏重视。

(2)国内可选择的添加剂种类少。

(3)投入的人力物力少。

3.2石油化工添加剂的发展措施

无庸置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石油燃料开发有了长足进步,新的燃料生产工艺在不断开发,汽油品牌与质量都有了上升。我国也开始加入世界燃料规范,欧洲标准、新配方汽油等组织中。相比之下,要想使石油燃料添加剂开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方面,我们就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加强改善石油的效果。

3.2.1强调对添加剂工作的重视

无论对厂家,还是用户都必须注意加强对添加剂工作的重视程度。一些管理部门与生产厂家以及用户仍没有充分认识到石油燃料清净剂、改进剂对燃料性能的改进效果。使用后,可以大大提高燃料利用率与轻质油收率,还可以节约大量财富。

3.2.2积极开发新品种的添加剂

目前国外常用的汽油添加剂有抗爆剂、清净剂、防冻剂、抗沉积添加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腐蚀抑制剂、十六烷值改进剂、净分散剂、防锈剂、金属钝化剂、低温流动性改进剂、防锈防腐剂、摩擦改进剂等,而我们国内常用的只有抗氧剂、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低温流动性改进剂、金属钝化剂、清净剂屈指可数的几种。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发新品种的添加剂,开发多种添加剂,以满足日益社会进步的需求,和改变我国石油燃料添加剂生产范围小、品种匮乏产的现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高效益。同时,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力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对于基础性的研究,并且确保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促使加工工艺的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添加剂是一种新型工艺,仍处于发展阶段,应用到石油上并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进而实现石油使用的经济便捷。在石油化工添加剂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作为石油化工添加剂的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先进的化工添加剂知识,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加大研发科研力度,开发多种石油化工添加剂,增强基础性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石油化工添加剂的工艺技术,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大力引导石油化工的精细化,吸收高素质人才参与研发过程,选用先进的石油标准,不断创新,开发更多的石油产品,进而节约成本费用,促进石油化工添加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海伟.石油化工添加剂发展问题的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2(1):129-131.

[2]毕恒茂,陈文艺,李玉庆.几种添加剂对环丁砜热稳定性的影响[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12(6):78-80.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环烷基原油;特性;应用

1 引言

环烷基原油属稀缺资源,储量只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2.2%,被公认为生产电气绝缘油和橡胶油的优质资源。全球目前只有中国、美国和委内瑞拉等国家拥有环烷基原油资源,中国存在于新疆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以及渤海湾等地区,较为丰富,对今后石油工业及相关用油行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由于环烷基原油性能独特而又稀少,其加工目的主要用来生产优质沥青和润滑油基础油料,不以生产燃料为主,因此能够创造更高的附加值。目前,全球对环烷基原油的需求量增长十分迅速,尤其是电力行业和橡胶行业的发展,对环烷基原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已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以环烷基原油为原料生产的变压器油、冷冻机油、橡胶填充油、BS光亮油、重交通道路沥青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青睐。尤其是超高压变压器油和45号变压器油,更是环烷基油独一无二的特色产品。通过高压加氢反应,可得到无色橡胶填充用油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橡胶制品的色泽问题。本文就关于环烷基原油的特性、加工工艺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对其使用价值进行了概括与小结。

2 环烷基原油油的特性

原油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按关键馏分的特性,即特性因数K值,以及碳型分析,可大致将原油分为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基三大类,如表1所示。

环烷基原油又称沥青基原油,是以含环烷烃较多的一种原油,如果环烷碳含量CN%≥50%,则是高纯度环烷基原油。环烷基原油所产的汽油辛烷值较高,柴油的十六烷值较低,润滑油馏分含蜡量少或几乎不含蜡、凝固点低,粘度指数较低,渣油中含沥青较多。环烷基原油虽然粘温性差,但低凝固点,可用来制备倾点要求很低而对粘温性要求不高的油品,如电器用油、冷冻机油等。虽然环烷基原油获得高附加值的轻质燃料油的收率低,生产低附加值沥青和重质燃料油的收率高,但其润滑油馏份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是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提高加工收益的一个有效途径。

3 环烷基原油的加工

环烷基原油具有蜡含量低、酸值高、密度大、粘度大、胶质、残炭含量高以及金属含量高等特点,其裂解性能很差,不能作为催化原料,然而是生产沥青的优质原料,所以环烷基原油的装置工艺设置是按照燃料—沥青—润滑油型路线安排的。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加氢脱酸、糠醛精制、络合脱氮、白土精制生产常三、减二、减三线及残渣基础油料,然后经过调合生产出润滑油产品,加工流程图如图1所示。

加氢反应也是当前石油炼制的重要技术手段,世界环烷基润滑油的生产,90%以上采用加氢工艺。根据油源的不同,加氢的目的不同,一般分为加氢处理,催化脱蜡和加氢补充精制。特别是多环芳烃含量推出标准IP346后,加氢技术在环烷基油品生产上的应用就变得不可取代。环烷基油通过加氢反应,可有效提高粘度指数,进一步降低凝点,降低色度、甚至达到无色,从而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加氢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环烷基油加氢工艺流程图

4 环烷基油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自身特性,环烷基油在调制一些润滑油产品,如变压器油、橡胶填充油及冷冻机油等,有着其它种类基础油无法比拟的优势。许多用户,如国内外大型变压器制造商,都指定用环烷基油产品。

4.1 变压器油

变压器油按凝固点分为10号、25号和45号3种牌号,环烷基油凝固点低,按上述工艺制备的基础油料,凝固点通常在-30℃以下,可直接生产25号产品,稍加处理就可以生产45号产品。而其它种类基础油需要脱蜡、甚至深度脱蜡才能满足要求,由此可见,用环烷基油生产低凝变压器油或其它低凝油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变压器油的主要作用是绝缘和冷却散热,粘度对散热效果影响甚大,粘度越小流动性就越好,散热效果也越好。我国规定10号和25号变压器油的40℃运动粘度不大于13mm2/s,45号变压器油的40℃运动粘度不大于11mm2/s。由于环烷基油粘度指数低,在变压器温度升高时,粘度迅速下降而加快循环速度,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氧化安定性同样是变压器油的重要性能,为了提高油品的氧化安定性,通常加入氧化抑制剂,但氧化抑制剂的加入,也会影响到变压器油的耐电压和介损性能,因此抑制剂的加入量受到了严格限制。国外则有根据抑制剂加量对变压器油进行划分的,如IEC标准,将变压器油分为加抑制剂和未加抑制剂两大类。最新推出的IEC60296-2003标准,将变压器油分为3类,如表2所示。

减少抑制剂加量或不加抑制剂,是变压器油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超高压变压器油,倾向于不含抑制剂。对于Ⅰ类和Ⅱ类变压器油,基础油就要求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只有环烷基油经过适当处理或加入适量的芳烃类基础油,就可达到氧化安定性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满足超高压变压器油析气性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依托克拉玛依油田得天独厚的环烷基稠油资源和先进的加工工艺,已先后研制开发了KI50X、KI50GX超高压交、直流通用变压器油、KI40AX长寿命变压器油(第三代超高压变压器油)、KI50AX特高压变压器油和KI45GX互感器专用油等系列新产品,产品质量已跻身于国际高端油品行列。

4.2 橡胶填充油

橡胶是富有弹性且具有韧性和相当强度的高聚物,系长分子链结构,要使橡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须使分子间各链段彼此能容易滑动,为实现这个目的,一般采用添加橡胶油的方法。橡胶油是合成橡胶和橡胶制品行业的重要原材料或橡胶加工中的重要助剂,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芳香基三大类。理想的橡胶油应具备以下条件:相容性好,挥发性低,易加工性、抗损伤性和润滑性良好,对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无不良影响,乳化性能好,污染少,无毒性,安定性好,来源充足和价格适中等。相比较而言,石蜡基橡胶油抗氧化、光安定性好,但石蜡基橡胶油的乳化性、相容性和低温性较差;芳香基橡胶油相容性最好,所得橡胶产品强度高,可加入量大,价格低廉,但它的颜色深、污染大、毒性大,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将逐步被淘汰;而环烷基橡胶油则兼具石蜡基、芳香基特性,乳化性、相容性好又无污染、无毒害,适应的橡胶品种较多,应用范围广泛,因此是理想的橡胶油品种。特别是通过加氢反应,能生产出无色的KN系列橡胶填充用油,为橡胶工业生产白胶及浅色胶提供了优质原料,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只能生产“黄胶”而不能生产“白胶”的问题。为此,从世界橡胶填充油的发展趋势来看,最终结果是环烷基橡胶填充油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经过高压加氢的低芳烃环烷基橡胶油会受到欢迎,最终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4.3 冷冻机油

冷冻机油是制冷压缩机专用润滑油,是制冷系统中决定和影响制冷功能和效果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冷冻机油不仅必须具备与制冷剂共存时优良的热化学安定性和相溶性,还必须兼有优良的低温流动性、润滑性及抗泡性,而且易于生产,原料来源可靠,对环境无污染。制冷压缩机所用制冷剂以R12、R134a和R600a三种为主,随着环保进程的推进,R600a制冷剂将成为主流,经实验表明,环烷基基础油与该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相溶性及热化学安定性。以克拉玛依环烷基原油减压二线馏分油为原料,经过高压加氢反应,可制备出满足德国DIN51503 VG46标准的冷冻机油。

4.4 润滑脂类

环烷基基础油与金属皂类的亲合力较大,所生产的润滑脂不易析出油分;而且环烷基油凝固点低,是生产低温润滑脂不可缺少的原料。

4.5 其它润滑油

苯胺点低、溶解度高、低芳烃含量也是环烷基油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环烷基油在许多润滑油产品的应用中,有着其它基础油无法比拟的优势。如高溶解度使得制备乳化型金属加工液更加容易,所配制的乳化液稳定性优良,不易分层。既具有芳烃的部分性能,又无芳烃的毒性,因此环烷基油又是一种环保、安全的产品,在橡胶行业和油墨制造中,可替代芳烃油而解决环保问题。此外,环烷基油还可用于生产压缩机油、船用气缸油、低凝液压油及车辆减震器油等产品。

高压加氢可有效地提高基础油粘度指数,由此可弥补环烷基油粘度指数偏低的缺点,如新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加氢环烷基基础油粘度指数能达到80以上,满足大部分润滑油产品的要求,加氢光亮油KH150BS,通过在工业闭式齿轮油中的应用证明,效果很好。

环烷基原油属于重质原油,是生产高粘度基础油的重要资源,为制备高粘度润滑油提供了丰富原料。如150BS及轻脱油,解决了VG680及VG1000高粘度的闭式工业齿轮油、蜗轮蜗杆油,以及汽缸油和开式齿轮油等产品所需高粘度基础油的来源问题。

5 使用环烷基油应注意的问题

环烷基油的许多特点,是其它基础油所不具备的,因此使用环烷基油生产的润滑油产品,应尽量避免与使用其它基础油生产的油品混合,以免产品优势性能受到影响。如石蜡基原油的混入对环烷基原油低温性能的影响非常敏感。经试验得知,少量的石蜡基油混入会严重影响环烷基原油中轻质和中质润滑油产品的低温性能。在石蜡基油混入量达到6%时,轻质环烷基润滑油的凝点会从-60℃迅速上升到-28℃,使产品的低温性能优势消失。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烷基原油具有粘度高、沥青多、含蜡少、馏分油几乎不含蜡的特点,是其它原油所不具备的;馏分油凝固点低,低温流动性好,无需脱蜡就能够满足许多低温油品的要求,更是其它原油无法比拟的;具有芳烃油的特点,但无芳烃油的毒性,可替代芳烃油使用而成为环保型石油产品,又是其一大特性;富含环烷烃,是生产环烷基润滑油的唯一原料来源,更显其珍贵性。通过高压加氢,可有效提高其馏分油的粘度指数,满足大部分润滑油产品的要求,而且能够生产出无色油料,为橡胶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总之,环烷基原油是非常宝贵、使用价值极高的石油资源。环烷基原油因粘度大,不便于长途管道输送或运输,所以加工环烷基油的炼油厂通常建在靠近开采原油的油田附近。新疆克拉玛依是中国环烷基原油的富集区,储量丰富,产量稳定,因此克拉玛依是当前国内最大的环烷基油生产基地,其稠油加工手段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建起了一座30万吨/年高压加氢装置。

我国的环烷基原油资源较为丰富,除了新疆,在近海地区所探明的石油储量也多为环烷基油,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石油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合理开采环烷基原油,不断改进炼油工艺,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同时从事废油回收以节约这一宝贵资源,已成为我国石油工业今后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申宝武. 环烷基基础油浅谈[J]. 石油商技2007,25(6),46-48.

[2]熊良铨,柯友胜,藏明红. 国内外变压器油产品标准对比及其变化趋势[J]. 润滑油,2007,22(6):31-39.

[3]李雁秋,王鹏. 新型环保冷冻机油的研制[J]. 润滑油,2006,21(4):5-9. 

[4]熊春珠,何萍,蔡烈奎,等. 高压加氢工艺生产冷冻机油研究[J]. 润滑油,2007,22(1):15-17. 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消防安全;石油化工;主要问题

0.引言

石油化工产业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重要行业和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流程复杂,设备种类繁多,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物质较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建筑物的空洞和沟道多,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且着火时火势凶猛不易扑灭,易形成连锁性反应等,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始终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大连市保税区新港镇中石油储备库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南京“7.28”丙烯爆燃等多起石化火灾事故。为进一步加强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工作,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近期,笔者对黑龙江省各地市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座谈听取有关部门、企业情况介绍;实地踏查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7个。并就这次调研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1.黑龙江省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的整体状况

经此次调研摸底,目前黑龙江省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共计54个。石油化工企业多集中在大庆市。大庆市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石油石化生产基地,世界十大油田之一。大庆油气储量巨大,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1亿吨,天然气远景储量2万亿立方米。大庆全市现有大中型石化企业14家,其中有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炼化公司等中直石油石化大企业,已形成集炼油、化工、化纤、塑料为主体的化工产业群,石油工业稳步发展。2009年生产原油4000万吨、天然气30亿立方米,120万吨乙烯改扩建等大项目顺利推进,10万吨苯乙烯等18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化工生产企业仅以中石油大庆炼化公司为例,炼油分厂和油厂在14MPa高压状态下加氢生产;其产品汽油、柴油、液化气、瓦斯气、硫化氢和氢气属易燃易爆物质;聚合物分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丙烯腈、氢氰酸、乙腈,均属剧毒物质。石油储运以中石油储运销售分公司大庆南三油库为例,属国家一级计量单位,油品常年储量140万吨,建有15万立方米超大型储油罐5座,是俄罗斯原油接卸转输基地。俄油含氢组分大、挥发性强,闪点低。如果一旦发生爆炸、泄漏和起火燃烧,不仅将直接造成重大经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将产生重大政治影响。

2.近年来黑龙江省石油化工火灾的特点与分析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有很多影响因素,有人为操作、工艺条件方面的,也有行政管理、技术业务方面的。从黑龙江省近四年发生火灾情况分析,石油化工火灾起数共计42起,无死亡、受伤人员,直接财产损失141759元,过火面积2202.0平方米,受灾户数2户。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2.1原料性质、生产过程引发事故

很多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决定了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的频繁发生,压力容器的爆炸及反应物的超音速爆轰,都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化工生产中的副反应生产,处于临界状态或爆炸极限附近的生产都易引发火灾事故。

2.2设备老化、破损产生爆炸泄漏

化工设备、装置在生产运行中受生产条件影响、材质、性能限制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如高负荷的塔槽、压力容器、反应釜、经常开启的阀门等,运行一定时间后,就会进入多发事故期,加之维护管理不到位,带病作业,容易引发事故。生产原料的腐蚀、生产压力波动、生产流程中的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疲劳性损坏以及高温深冷等压力容器的破损;设备设计的不合理、加工工艺的缺陷等,经过生产运行的疲劳性催化,致使设备破损易引起爆炸泄漏。

2.3操作失误、违章操作或动火引发事故

石油化工企业工艺流程复杂,工艺参数多,自动化控制程度高,操作要求高,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低、误操作也是引起火灾的一个原因。职工对操作系统的操作要求、物理化学特性,工艺流程研究不透彻;随意删改安全操作规程;缺乏针对性的岗位培训;监管机制不力等都会引发事故。设备检修往往都是在易燃易爆的化工装置区域内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违章动火引发火灾事故。

2.4静电积聚、雷击引发事故

化学溶剂在管道和设备中流动会因磨擦而产生静电,如果静电不能及时导除造成电荷积累,导致火花放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雷击点产生强烈的电弧,由于电能向热能转换,使金属熔化或飞溅物直接点燃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引起爆炸和燃烧。

3.石油化工企业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3.1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部分企业重效益轻消防的现象仍然存在,消防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不健全,消防安全投入不足。对存在的隐患冶理工作不积极,特种作业和现场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来源复杂,消防安全意识不强。部分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建厂初期建立的企业志愿消防队已经解散,对现存的火灾隐患无力投资整改。部分企业对职工消防教育培训不到位,对动火、设备检修、临时用电等作业存在审批程序不规范、消防措施准备不充分、作业监护、应急措施不规范。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拉曼光谱技术;石油化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G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253-01

一 引言

拉曼光谱是一种散射光谱,其作为物质结构的分析测试手段被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拉曼光谱技术已经应用于石油、化工、材料、生物、环保、地质等领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分子结构方面的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拉曼光谱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石油产品组成分析、燃料质量指标测定、输油管线油品监控等方面,因其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不破坏样品等有点,在石油化工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本文就拉曼光谱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从而更好的确保石油产品的质量,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 拉曼光谱技术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用比较广泛的光谱技术有三种,即近红外光谱技术、中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与前两种光谱技术相比,拉曼光谱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特征性强

从光谱特征性来看,拉曼光谱峰形为尖峰,特征性较强,可以直接通过特征峰判断某种官能团和某种物质的的存在,比如观察醇类或者醚类物质特征峰,可以判断汽油中是否存在醚类和醇类化合物等。但是其光谱信息质量相对较差,拉曼光谱信号小、噪音高、信噪比小,往往影响拉曼光谱信号的因素包括扫描时间、热效应、光源稳定性以及荧光干扰等。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可以有选择性的增强拉曼信号,目前已用于微量物质检测中,大大扩大了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同时荧光干扰消除技术是拉曼光谱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将会在石油产品质量检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分析精度高

在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中,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借助化学计量学,分析其精度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基本相当,更好的满足于现场使用要求。上世纪90年代末,相关学者利用FT―Raman、FT―IR、NIR三种技术对汽油氧含量和BTEX组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撒种技术精度相当,具有高精度的检测性能。

(3)环境适应性强

拉曼光谱技术采用样品池和光纤等方式对光谱进行采集,其速度快、操作简便,属于无损操作。随着低分辨率拉曼光谱仪的问世,大大增强了无移动部件的抗震性以及拉曼光谱环境适应性。

(4)易实现标准化

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都属于特征光谱,采用内标法进行光谱的标定,使同一类型、不同仪器的拉曼光谱基本相同,实现不同仪器之间的模型共享。同时采用特征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规范化了拉曼光谱方法,有利于拉曼光谱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三 拉曼光谱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是能源大国,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对具体产品质量的检测技术研究较少。就拉曼光谱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及报道较少,主要体现在国外研究、国内鲜有报道。近年来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也对石油产品质量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下文主要针对拉曼光谱技术杂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 柴油质量检测

20世纪90年代,相关学者采用FT―RAMAN对某石油企业柴油样品的十六烷值和十六烷值指数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精度和标准方法基本相当,分析出该柴油样本有一定的荧光干扰。15年后,科学家采用PLS和神经网络方法对柴油的十六烷值指数、粘度、密度、总硫含量等进行分析,发现其精度与FT―IR和FT―NIR相当。

(2) 航煤质量检测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航煤的组成和微量组分进行分析,主要针对航空燃料的添加剂和烃族组成等,发现用高于488m的激发光源可以获得无荧光干扰的光谱。21世纪初,将拉曼光谱技术与PLS方法进行结合,定量测定航煤闪点、初馏点、终馏点等,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偏差,比较符合分析要求。同时对预处理、光源电压、样本位置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峰强与电压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光源电压对信噪比有影响,且300mW最适宜。

(3)输油管线油品混油监控

将混输方式应用于燃料运输中,能大幅度节省输油管线。混输方式是针对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燃料,通过同一管线进行输送,往往采用密度法和介电常数来判断输油管线中是否存在混油。拉曼光谱技术利用不同燃料拉曼光谱特点不同进行判断,比如可以根据荧光干扰确定燃料类型,锅炉燃料的荧光干扰最强,柴油、航煤越来越小。比较燃料的拉曼光谱与内置相关化合物以及反映荧光干扰级别的标准样本的差异,可以更好的确定输送油的种类和牌号。比如燃料与内置相关标准化合物样品的拉曼光谱有相似的特征峰,那么燃料为汽油;反之按照荧光判断是否为锅炉燃料、航煤或者柴油等。

(4)油品在线调和

在1999年,John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Ashland炼油厂在线汽油调和中,对汽油辛烷值进行了检测,更好的控制了汽油产品的调和,进一步优化了汽油的生产,使其获得了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在石油化工领域中应用拉曼光谱技术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生产生活对石油能源需求量逐渐增大,人们对石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石油产品质量,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中,因其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检测精度高等优点,在石油产品质量分析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表面增强技术和荧光干扰技术的应用,拉曼光谱技术将会在石油化工领域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燕德,刘涛,孙旭东,欧阳爱国,郝勇. 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11:3007-3012.

[2]唐黎明,郝敏. 撞击流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9,S1:35-37.

[3]金少琴. 近红外线激光拉曼光谱用于胃癌诊断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工程实践 教学模式 综合实验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84-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专业)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加工利用为背景进行人才培养,满足国家能源化工发展重大战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化工专业具有鲜明的石油石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石油加工类专业课程的开设,包括“石油加工工程I”、“石油加工工程II”与“有机化工工艺”3门专业限选课,“近代炼油技术”专业选修课,以及40学时的“石油加工工程实验”必修课;2.在国有大型石化企业设立了实习实践基地,以此为依托开展专业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3.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有着良好的石油实践背景,不仅讲课案例多与石油有关,而且为学生提供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及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题目也多与石油相关;4.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是石油石化企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单位。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我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通过实验、实习、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进行培养,其中在专业实验与实习方面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项目导向的研究式专业综合实验模式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石油加工工程实验是我校化工专业的重要专业实验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研究与实践能力,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石油加工工程实验的开设以项目研究为导向,主要内容包括30学时的油品综合评价实验和10学时的中试演示试验,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协作意识与表达交流能力。

油品综合评价实验以原油评价为核心,先通过对原油的实沸点蒸馏切割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减压馏分和减压渣油等不同馏分油,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各个馏分油的性质测试,最后小组内部汇总各位同学的测试数据,撰写综合实验报告,提出原油的可行加工方案,并答辩汇报。[1]通过这一研究式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原油蒸馏和馏分油性质测试的基本方法,模拟了石化企业对原油评价的整个研究过程,体会了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的内涵,学会了针对原油性质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案,不仅学习巩固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并通过最后的答辩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中试演示试验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大的科研平台和化学工程学院中试科研基地而开设,主要内容涉及原油的二次加工过程,包括渣油溶剂脱沥青、多功能提升管催化裂化、固定床催化加氢、碳四烷基化以及冷模流态化。学生分组参加中试演示试验,指导教师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讲解各中试装置的用途、原理、特点、工艺流程以及相应技术的工业应用状况等,并进行现场提问与讨论。通过中试试验的训练,引导学生了解了石油化工工艺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放大意识以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和实践热情。

二、“校内―校外―校内”的三段式实习模式

实习是工科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将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深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我校化工专业的实习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三部分。其中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分别在大二暑假和大三暑假进行,主要依托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来开展。但是目前大型石化企业的自动化和技术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在企业“安全第一”的要求下,学生几乎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企业现场的实习“只能看,不能动”,致使实习效果不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学校在校内建设了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实践基地,包括设备拆装实验室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校内―校外―校内”的三段式实习模式。学生首先在校内实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炼油企业)进行现场实习,最后回到校内实践基地进行操作训练。

(一)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炼油企业,对企业、生产车间、生产装置有个初步的印象和概念,简单了解主要的炼油工艺过程、原油及石油产品,掌握加热炉、换热器、蒸馏塔、反应器、泵、风机、压缩机、管道、阀门等常见单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主要用途等,并为《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认识实共2周时间,首先在校内花约2天时间学习加热炉、换热器、蒸馏塔、反应器、机泵等常见单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主要用途。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一周的现场实习,主要是在炼油厂参观典型化工设备,如泵、风机、换热器、过滤机、精馏塔、反应器等,请企业技术人员讲解设备的操作、维护与保养。另外,简单了解石化企业对原油的加工流程、典型加工过程,如常减压、催化裂化、加氢、重整装置等。通过现场学习,使学生对石化企业单元过程设备以及由其组成的工艺过程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回到校内的设备拆装实验室,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现场的参观实习,对照图纸进行设备拆装实习,了解化工设备内部的实际结构及特点,如蒸馏塔的塔盘及装填方式,压缩机活塞、进气阀和排气阀、离心泵的轴承座等的机械密封结构,安全阀和控制阀的执行机构的特点等。通过拆装实习,学生对设备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有了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二)生产实习

我校化工专业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炼油企业的生产过程,熟悉原油特点、实际加工方案及主要加工过程的工艺流程,了解或掌握某一生产车间的原料与产品、工艺流程与原理、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与控制方法,加深理解主要工艺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为《石油加工工程》、《有机化工工艺》和《近代炼油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产实共4周时间,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首先结合炼油企业的具体实习车间,在校内用两三天时间学习原油加工方案与主要工艺过程的原料、产品、工艺流程、操作参数等理论知识。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两周的现场实习,并采用“集中-分散-考核-集中”的现场学习模式。[2]第一个“集中”是指学生进入企业后,请企业培训人员向学生集中介绍企业概况、车间概况、安全与环保规范及案例等,并到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接受与企业员工类似的安全培训。“分散”指的是将学生分配到具体的车间进行岗位实习,熟悉学习车间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原料处理、产品精制及用途、装置特点及作用、工艺操控、事故处理方案等。“考核”是指岗位实习一段时间后,由指导教师逐一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现场考核。最后一个“集中”是指现场实习结束前一两天,由指导教师分组带领学生对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对各车间以及其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宏观的了解。通过现场实习,培养学生的生产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石化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生产车间与岗位的工作环境与规范要求,熟悉工艺过程与生产原理。最后回到校内的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学习主要炼油工艺过程的原理、流程,特别是产品收率与质量调控方法,并进行操作模拟,了解装置的开停工操作,掌握工艺参数调整对产品收率与质量的影响规律、生产事故的排查与处理方法。通过仿真实践环节,解决了现场实习“能看不能动”的缺陷,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运行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要完成生产实习报告和仿真培训报告,按照标准绘制现场实习车间与仿真单元的详细工艺流程图。

图1 生产实习实施步骤示意图

三、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基地是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习质量与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实验室与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3]为更好地实践三段式实习模式,我校在校内建设了设备拆装实验室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并在燕山石化、华北石化、石家庄炼油厂等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与燕山石化共同建设了部级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

(一)设备拆装实验室

设备是拆装实验室的主体。为此,从石化企业引入了一批典型设备,如换热器、压缩机、热油泵(单级与多级)、计量泵、螺杆泵、控制阀、安全阀等设备;专业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蒸馏塔盘;设计建造了加热炉、往复泵、轴流泵、蒸馏塔、反应器等有机玻璃动态演示模型。

(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于2010年建成了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炼油化工过程的仿真培训系统和催化裂化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系统两部分。

炼油化工过程的仿真培训系统基于霍尼韦尔先进的ePKS(即Experion过程知识系统)DCS控制系统及Unisim模拟平台。该系统与目前石油石化企业仿真培训系统一致,与企业保持技术零距离。该系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包括一套ePKS DCS控制系统;第二部分包括5套Unisim仿真模拟系统和5个标准工艺模型(常减压CDU、连续重整CCR、柴油加氢DHDS、加氢裂化HCU、催化裂化FCCU),其中催化裂化FCCU模型为定制开发,与所建设的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装置匹配。

催化裂化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系统按照真实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进行8:1比例缩小建设,包括反应再生设备、塔、压缩机、机泵、换热器、空冷器等设备构件,体现提升管反应、两段再生、外取热、原料掺渣油、小回炼、催化裂化产物分离、液化气生产、汽油处理和稳定等过程的特点。装置内不运行实际物料,部分重要输入输出数据与真实DCS相连接,以DCS控制系统为中心,获取操作员仿真培训系统中催化裂化五套标准工艺模型的数据,反应―再生和分馏系统的重要数据在实物装置上显示,重要阀位数据可现场显示和调节双向传送。

(三)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

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是我校与燕山石化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建立的。在基地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燕山石化公司的设备、人力、场地、师资条件,并融入学校在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了实训基地的技术水平。该实训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实训基地位于燕山石化教育培训中心,包括基本安全技能实训室、现场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提高型安全实训室三部分。基本安全技能实训室包括个人防护基本技能实训室、抢险救护基本技能实训室、安全监测技能实训室、公用工程现场模拟实训室、危险品标识实训室五部分。现场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包括电气安全实训室、危险化学品物性测试实训室、现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应急救援能力实训室、事故模式预测实训室。提高型安全实训室包括人机工程安全实训室、设备危险性预测实训室、综合现场管理实训室。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教学环节,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对工程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强化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教育的实施需要依托有良好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更要有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专业创建了良好的专业实验教学条件与稳定的大型国企实习基地,并拥有中试研究基地、设备拆装实验室、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等特色校内实践基地,以及石油化工安全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多年来致力于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具有石油特色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如项目导向的研究式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校内―校外―校内”三段式实习模式。良好的工程实践硬件设施与可行的实践模式相结合,必将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瑞丽, 徐春明. 石油加工工程综合实验的教学与实践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4): 108-109.

[2] 孟祥海, 孙学文, 周亚松. 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措施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S2): 124-126.

[3] 刘淑芬. 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提升工科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J]. 大学教育, 2012, 1(8): 27-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