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德建设;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131 ― 02

党的十以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对高校师德建设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这也深刻表明了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旨在按照党的十精神提出的新要求,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中评价体系的构建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同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殷切期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并语重心长的提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话语之中,包含着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期待。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人民满意的教师,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实施者,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承担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使命要求。我们要从立德树人,育人成才,确保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关心和重视下,师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浮在面上的多,深入实施少;软性要求多,刚性指标少;安排部署多,考核评价少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软任务没有形成软实力,工作任务与考核评价脱节。师德建设工作能否收到实效,关键一环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构建高校师德建设评价体系是推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师德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内容

高校师德建设不仅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也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弘扬校风的迫切需要。构建高校师德建设评价体系,是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基础上向科学化提升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于激励和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

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涉及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建设管理与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地、系统地反映高校师德建设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协调以及整体运作,体现出层次性和结构性,保证师德建设管理与评价的有效运行。

2.科学性原则

纳入高校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每一个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既要符合时代精神,同时也要体现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的要求,在考虑指标选择、指标权重确定、数据选取时,要体现数据的可比性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3.操作性原则

评价是为管理服务的。如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过于抽象复杂,就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目的的真正达成,指标的设计既要考虑有数据的支持、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又要考虑计算方法的简易性等。

4.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所谓的横向可比性,指的是在不同学校之间或同一学校的不同内设机构之间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这样能够衡量不同单位师德建设方面的效果。纵向的可比性指的是在同一单位或部门内部,不同的发展阶段师德建设水平和效果的比较,这样可以保证同一单位和部门师德建设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才能促进师德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评价体系的内容

1.评价内容

高校师德状况如何,关键取决于高校能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构建一整套师德建设的制度和体系,形成“以制度强化师德、以典型引领师德、以活动推进师德”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师德建设的结果取决于师德建设工作,而师德建设工作的成效就需要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作为载体来进行督促与推进。按照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要求,评价体系是对高校内设机构在师德建设工作方面的管理与评价。主要内容为师德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的相关制度;年度工作安排部署与规划;先进典型的培养与宣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推进措施和主要业绩;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培训;教职工职业道德的监督与考核。

2.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师德建设的一般规律,合理划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建立一个完整的有反馈的连续闭合的师德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一切都将有利于学校统领师德建设的全局,最大限度地消除以往师德管理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加强师德建设的科学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师德建设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师德建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使高校师德建设工作量化、细化、规范化,从而对高校内设机构师德建设工作起到考核、评价与激励作用,形成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

3.评价体系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所指向的目标是高等学校及其内设机构,评价的指标注重在师德建设的“工作”。对一个单位而言,师德建设能否不停留在纸上谈兵,而是言之有物、落地有声的抓出实效,关键还是各级党政组织的工作“实打实”的抓出成效,做到有规划、有制度、有部署、有载体、有检查、有考核评价。鉴于此,在设计和运用评价体系对师德建设工作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统领师德建设。师德建设长期以来往往被看作是“软任务”,存在着上热下冷的倾向。但从“立德树人”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视角审视,师德建设又是一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质量的“硬任务”,是大学教育的“魂”之所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重视师德建设,定规划、建制度、提要求、抓落实。否则,必将使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

二是围绕“教风”抓师德,引领师德建设。“教风”是各高校依据师德规范并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制定的教师行为准则,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先“立师德”,正所谓育人者必先育己。因此,师德建设的主线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教风”建设,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优良的“学风”,形成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立志成才的“大爱、大学、大道”的校风。

三是发挥“评价体系”作用,推进师德建设。“评价体系”着眼于对各基层单位师德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旨在以量化的方法评价各单位师德建设的状况,以此督促和推进师德建设。对个人的师德评价建议由各基层单位制定细则并实施。“评价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以项目量化的形式,体现了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合理区分了不同指标的权重,在实施中应注重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以日常考核为主的原则,切实发挥“评价体系”在师德建设中的考核、评价与促进的作用。

三、师德评价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是推进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组织实施中要以推进工作为导向,以量化考核为基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

一是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及各基层单位应建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以主要精力抓师德建设,承担起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组织与运行应由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按照师德建设工作相关职能的要求,组成考评小组对各基层单位师德建设工作进行年度考核,作为师德先进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考评结果既是对各单位师德建设工作的评价,也是师德建设加强和改进的重要依据。

三是建立评价体系运行的监督机制。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运用,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年度考核之前,要采取不同形式,听取相关职能部门、教代会代表、派及无党派人士代表、学生代表关于师德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确保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运行公平、合理、有效,切实发挥评价体系在促进师德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党的十报告〔Z〕.

〔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人〔2011〕11号〔Z〕.

〔3〕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黑教联

〔2013〕74号)〔Z〕.

〔4〕吕克宁,肖洪,等.黑龙江省高校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6).

〔5〕邹大勇.构建新时期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J〕.文教资料,2007,(07).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在改革探索中一路前行。最先是对“”政治化德育的全盘否定,继之是对序列化德育大纲的实验研究,接着是对科学化德育的探索。进入21世纪,以研制新德育课程标准为中心,对德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内容框架、教材开发、资源建设等开展了长达十数年的实验探索。可以肯定,这些努力改变了传统学校德育的面貌与格局,中小学德育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德育课,喜欢阅读德育教材。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生命力,由于传统德育模式的顽强惯性,由于道德教育的异常复杂性,更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我们应该承认,学校德育的整体面貌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

我们认为,开展学校德育体系的科学研究,掌握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规律,对于迎接时代挑战,建设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是推动教育转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提高学校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经之路。而且,通过科学研究,探索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思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总结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探索性教育实验,必将提高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水平,必将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德育理论。基于以上考虑,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组织了这组专栏文章,尝试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和不同视角来探索学校德育体系。

拙作《学校德育体系建设论纲》一文,指出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有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以公民教育理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二是实现学校德育的要素融合与整体提升;三是强化大中小学校德育的有机衔接;四是建构家庭—社会—学校的高效德育场;五是实现国家德育制度创新和学校制度生活变革。

卢旭博士的《学校德育的三大深层矛盾》认为,当前学校德育研究,亟待突破“问题—对策”的简单思路,运用矛盾分析来提示德育体系建设的路径。学校德育存在着三大深层矛盾,一是学校教育“知识授受”的功能限定与“品德培养”的功能期望的矛盾;二是“价值多元”的社会趋势与“价值一元”的教育导引的矛盾;三是学校教育的局部性、短期性与道德效应的全局性、长期性的矛盾。

喻学林博士在《论学校的道德要求与社会不道德现象之间的冲突》中,直面“学校的道德努力与社会的不道德现实”之间的冲突。他论证了学校教育的道德性质,分析了强权取代道德、富有驱逐道德、自私漠视道德三种社会不道德现象,指出了这些不道德遭遇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强调只能用道德的方式才能培养真正道德的国民。

师德建设在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中占有特殊地位,我国历来注重师德建设。不过,正如傅淳华博士在《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中指出的,师德建设存在三大误区,即工作化、个体化和知识化,新时期师德建设必须回返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那就是师德建设的人本属性、关系建构和积极倾向。

班主任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无疑是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李伟博士等在《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中,介绍了他们开展“班主任工作坊”的可贵经验。班主任工作坊是由教育研究者与中小学一线教育者组成的,以闲暇文化、游戏精神和情感能量激发为核心底蕴,以“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为发展宗旨,具有自然性、活泼性、情感性、团队性、场境实在性等基本特点的教师小团队式学习型组织和专业成长平台。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坊是一种蕴含新意与诗意、具备实效与长效、散发活力与魅力的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师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根本路径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始终是高校面临的永恒课题。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就必须以教师为本, 突出人本管理理念, 将教师的全面发展作为师德建设的根本路径, 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促进教师全面的自在发展为核心, 以教师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 以组织的共同目标为引导, 为教师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条件, 从而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将师德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结合。一是培育教师学术和专业理想, 增强专业和学术发展意识。二是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三是发展方式上应遵循包容共进模式, 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统一。

二、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需要教育和感化, 提高教师个体自律水平, 同时还需用制度来规范教师个人行为。

第一, 完善师德建设制度规范。师德制度的建设要从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提出师德建设工作的目标以及具体要求, 通过规章制度的建设, 促进师德建设各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制定师德制度规范时要充分体现广大教师的意志, 增强师德建设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要体现对广大教师的人文关怀,要从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师身心发展和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关注教师的利益诉求, 将师德制度建设与教师的实际相结合, 增强师德建设实效性。

第二, 建立和完善师德继续教育机制。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培养培训计划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教师学术、专业发展能力, 使教师技能业务培训与师德教育有机结合是促进教师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环节。

第三, 建立和完善大学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师德监督体系。发挥相关职能部门、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舆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术道德等各方面的监督作用, 促进教师严格自律;建立师德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 及时了解和纠正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和完善领导听课、督导检查、教学信息反馈、信息通报制度和学术道德管理规范等制度, 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对师德建设的监督功能, 发挥教代会和工会在师德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建立师德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形成优劳优酬的绩效分配制度, 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激发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把加强师德修养变为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

三、师德文化的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力量源泉

师德中所蕴涵的精神力量是大学发展的源泉, 是大学文化构建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为培育大学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理论视野和重要的方法论指导。高尚师德的形成既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自律和修炼, 更需要良好环境的培育和熏陶, 促进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内心的认识, 外化为教师的行为。

第一, 营造“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的和谐氛围。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活动,师德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敬业与爱生是教师具备高尚师德的前提和基础, 教书与育人是教师师德建设的本质属性。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的尊严、需要、价值和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情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是高校师德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只有从这一根本要求出发,才能抓住高校师德建设最基本的问题, 也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去。

第二, 营造“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学术氛围。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技艺精湛、自主创新的教师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 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和激励学生。浓郁的学术氛围是促进教师学术道德形成的重要条件, 为此, 高校要大力提倡学术自由, 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建立和完善学术管理机制, 确立学术组织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尊重教师的学术自。同时要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 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活动, 倡导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第三, 营造“ 民主、和谐” 的管理氛围。按照“ 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现代大学制度的总体要求, 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一是坚持校务公开。通过校务公开, 使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拥有知情权和评议监督权。二是建立健全教代会和职代会制度。把教代会和职代会作为推进民主办学、汇聚智慧和力量的有效途径。学校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改革、内部管理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 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在学校事务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三是积极畅通民主管理渠道。通过定期召开派、无党派知识分子座谈会, 建立校领导信箱、校领导接待日, 利用网络媒介等形式广开言路, 拓宽民主管理渠道。

第四, 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 的人文氛围。尊重人才就是要尊重人才的劳动和创造,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营造“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学术氛围;关爱人才就是要在政治上信任教师、工作上倚重教师、行动上尊重教师、思想上理解教师、学习上支持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 使教师在感受到学校人文关怀的同时, 在教学活动中践行人文关怀, 体现师德风范。

四、以加强党的建设引领高校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中党员的比例比较高, 政治思想觉悟高, 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直接关系到师德建设的状况, 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建立。把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中突出师德建设的要求, 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师德培育 内涵 管理建设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用较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98年786万增加到2009年的2979万,毛入学率从不到10%增长到24.2%,每年高校输送的毕业生从1999年不到100万到2009年突破600万,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而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起到了主力军作用。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能力的高低与高校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旨在针对地方高校师德的管理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师德管理建设的内涵

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①师德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师德具有传承性,它在吸收历史上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二是师德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特点。师德的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从师德的发展规律来看,师德受特定的生产关系与阶级利益的制约,由于国家制度和体制的不同,或者宗教文化的差异,对师德的标准要求也就不同,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高等学校和教师面临的永恒课题。三是师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时期的某个阶段对师德的要求有所不同,同时师德受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以及诸如网络媒介等因素影响较大。四是师德具有普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的特点。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有客观要求,同时由于教师自身受教育环境、学科专业背景、学缘结构、文化熏陶等因素的影响及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内化差异,致使高校教师师德面貌表现出个性化特征。从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诸多的教育家所提出的师德思想尽管受到特定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局限性以及个体差异性,但是这些关于师德管理建设的思想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因素,以及在实际教育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师德精神无疑是值得后来人继承和借鉴的。②

从师德管理建设的内涵来看,师德管理建设包括师德教育管理建设、师德实践管理建设、师德环境管理建设与师德制度管理建设。其中师德教育管理建设包括师德理论教育、师德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典型示范教育等因素;师德实践管理建设包括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师德、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师德;师德环境建设包括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等;师德制度管理建设包括师德考核制度、师德评估制度及师德监督制度的建设。③

地方高校师德管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师德教育管理滞后。首先,师德理论教育研究滞后。我国的高校师德管理建设存在标准化与地方差异性的特点。我国对高校教师的总体要求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化要求;与此同时,中央部属院校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存在较大差异性。中央部属院校由于办学历史长,国家投入相对较多,教师结构层次整体较高,科研学术话语权及培训、学习交流机会均占明显优势;而地方院校教育基础、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地方院校在高校扩招中大都存在升格、合并等经历,尤其是合并组建的新院校,由于办学历史及文化积淀之间的差异,导致文化认同的差异。其次,重使用,轻教育管理,致使师德失范。从我国目前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高校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意识,轻视对自身基本素质的关注。

师德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首先,高校教师的考评激励机制不健全。从我国目前地方高校对教师的考评机制来看,在考评体系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是量化标准,且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考核的重点往往以教学、科研为主,而对教师师德方面的考核涉及较少。这与高校教师的师德本身所具有的难以量化的特点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从高校教师管理的角度来说,考评机制中对师德考评的缺失,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在教师师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加剧。考评机制中师德评价存在的问题,导致在教师的评价中对师德管理关注度的降低,进一步导致高校师德失范现象的增加。其次,师德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在这个系统化工程中,高等学校通过制定师德建设方面的规划,形成适应高等学校改革发展需要的科学有效的师德教育机制、师德评价机制和师德监管机制。④高校的师德管理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良好的师德激励与师德约束机制以及完善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才能不断地引导高校教师能够确立全方位的科学的育人观。

师德环境建设亟待改善。高校师德管理建设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主观影响因素,二是客观影响因素。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态度、社会比较、自我意识、职业角色观念、职业角色评价、职业角色体验、职业角色行为以及高校教师个人特质诸多方面的因素。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师德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主观上能否积极参与,能否将职业要求内化为职业道德素养,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努力创造适合教师职业特点,有利于其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在强调教师要敬业奉献的同时,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使教师的敬业奉献与成就自我相统一。

地方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策略

加强师德教育管理,提高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认识。加强师德教育,首先要重视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师德作为调整教师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既作为调整教师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的重要机制发生作用,同时也作为特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发生作用。⑤从这个层面出发,学校管理者有必要加强高校对师德管理建设的关注力度,只有高度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有效促进高校师德管理建设。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⑥从师德教育管理的内容来看,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⑦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不仅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也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价值标准。

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激励体系,强化师德监督机制。将师德评价工作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可操作执行的师德评价规则,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在师德评价中广泛增加学生的参与力度,从而不断完善高校的师德评价体系,促进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健康发展。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良性发展,需要好的高校师德监督激励机制的配合。高校师德监督激励机制的内容包括:有规范的高校师德行为标准,以民主为基础的高校师德监督机构对高校师德监督激励的管理与执行。在高校师德管理建设中应明确在师德监督激励中工作监督的重要环境,同时要做好师德监督激励机制的信息反馈,将师德监督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奖惩激励机制进行必要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高校师德管理建设的发展。

营造良好的师德管理建设环境。高尚师德的形成既需要教师长期自觉地学习和自律,更需要良好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师德管理建设机制创新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途径,地方高校一方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师德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又要着力培育地方大学的大学文化、凝练地方大学的大学精神,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作者单位:成都大学;本文系成都市社科规划2010年项目基金成果,项目编号:41)

注释

①张俊娜:“高校教师师德管理制度建设思考”,《高教高职研究》,2007年第5期,第30~31页。

②刘文刘,伟琴:“论师德的管理创新模式”,《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第12期,第137~138页。

③刘卫平:“论高校师德的管理建设”,《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152~154页。

④陈潮光:“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高教探索》,2007年第2期,第123~125页。

⑤刘志敏:“浅析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90~91页。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一、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许多冲击和挑战,高校教师的思想状况也正发生变化,师德师风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模糊;敬业意识淡薄,职业行为失范;师表意识淡薄;人才培养和使用中重才轻德。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师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教师承担的社会重任、社会角色的地位和社会对教师人格的期望评价以及众多优秀教师的素质表现上不难看出:师德的“德”已远远超出了一般职业道德的范围。师德不仅含有道德,也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以及行为等。师德状况是高校道德水平、精神面貌、文明程度、文化底蕴的标尺。

2.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

教师的劳动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劳动,其劳动对象是成长中的人,劳动过程是通过教育活动培养人、塑造人的灵魂。劳动特点之一是示范性,教师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完善教师形象的重要性,而师德乃教师形象之根本。因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素质,努力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师德教育、舆论环境、制度保障等方面共同推进。师德建设以及良好的师德氛围的形成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说教和感化层面,而应利用明确、有效的制度、法律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考核和评估体系

良好教师职业道德风尚的形成,重在培育,这种培育必须蕴含在师德建设体系之中,而现行的师德工作体系和评估体系都还处在建设完善之中。为此,一要逐步完善教师管理工作体系,将师德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二要切实改进现行的师德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师德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系统内以及干部、学生等相关人员中对照指标体系对教师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查测评。三是建立公正合理的政策导向机制。

2.建立物质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个人的道德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公众的赞扬,会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师德建设应以精神激励为主,同时辅之以物质鼓励,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3.建立“网络德育”教育阵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6篇

1.“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

同志在新旧世纪交替的历史条件下,于20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先使用了德治的概念,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并明确赋予德治以新的内容,把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①这是对治国理论的全面总结和阐述,也是对我国古代德治传统的批判继承和中国共产党治国学说的理论创新。宣传落实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对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以德治国,其核心是德治。德治,即用德去治理,其有两层意思:一是要确立社会主体道德规范;二是要用它们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以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实行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体现共产主义方向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去教育全体社会成员,提高其道德觉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德治国,落实到学校就是以德治校。所谓以德治校,就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来全面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是在学校里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体现。

2.“以德治校”,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完成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特殊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以德治校的提出与加强,不仅是学校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坚持依法治校,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内在要求。所以,在学校实行以德治校,符合学校客观实际,符合教育本质与规律。

3.“以德治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唤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②实行以德治校,就是要在素质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加大德育力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实行以德治校,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实践的呼唤,势在必行。

二、以德治校,系统施工

实行以德治校,涉及组织领导、内容构建、活动载体、督导评估和保障机制等正位、正德、正行方面因素的重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系统工程,重在规划好、建设好和管理好。在加强学习、树立以德治校理念的基础上,应加强六大体系的建设,做到系统组织,科学运作,精心施工,整体建设。

1.构建以德治校的领导体系

这是实行以德治校、摆正德育位置,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以德治校的决策与实施涉及学校的人、财、物、时、空的统一调动与管理,必须实行学校一把手工程责任制,即学校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青妇研等有关部门配合抓,校、系、班(队)层层落实。学校领导组织体系主要负责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与德育目标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总结、表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德治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构建以德治校的内容体系

实行德治,必须先行治德,即正德。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构建学校道德规范体系。一是通盘考虑学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坚持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结合,坚持分层次、分系列,向综合运作要整体效益。二是构建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学校道德规范细则,应包括学校公德、干部道德、教师道德、学生道德等方面的规定。具体内容应体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和框架。学校公德,既要体现社会道德关于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要求,又要体现学校教育的实际需要;干部教师道德,既要体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统一职业道德的要求,又要具有学校职业道德的特点。

制定学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具体安排实施细则,要体现并解决市场经济提出的道德问题,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要体现正确批判继承我国古代优良的德治传统与传统美德,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体现积极吸收全世界各民族的优秀道德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中西融合。

3.构建以德治校的活动体系

德育活动就是以道德规范为内容开展具体有效的活动。德育活动是实行以德治校的重要的有效载体。德育活动的过程,既是抵制批判腐朽道德思想,实行德治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与德育目标要求和目标到达度之间的关系调整、内化、提高的实践过程。构建德育活动体系,既有各项活动连续的整体设计和总体规划,又有每项活动目的、内容、方法与条件等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学校德育活动体系的建设很重要。一般来讲,学校德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思想品德政治伦理课及其学科课外德育活动;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专题德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文体美教育活动;根据政治教育需要设计开展的社会调查以及深入工厂、农村的德育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美化、文化、香化、亮化等建设方面的公益劳动活动以及科研部门、学术团体举办的德育科研活动,等等。

关于校内外结合,中小学、幼儿园主要是设计搞好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有机结合的活动;大学主要是设计搞好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的有机联系活动。

4.构建以德治校的保障机制体系

建设德行机制是实行德治的重要保障,可包括导向机制、宣誓机制、奖惩机制、养成机制、督评机制等等。

导向机制。追求崇高,渴望圆满,向往幸福,仰慕伟大,这是人的普遍心理倾向与远大理想追求。建立导向机制,要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根据人们仰慕高尚的心理倾向,制定远大的、高尚的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道德目标与规范,以激励先进,鼓舞高尚。要注意运用那些道德楷模、英雄志士的崇高理想、高尚道德和奉献精神去鼓舞、提升每一个人的道德实践的信心与决心。

宣誓机制。就是用宣誓的方法推进道德诚信的实践。对待诚实守信的态度以及诚信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道德水准高低的标志。借鉴古往今来的经验,实行德治,应建立宣誓机制,即通过一定形式,让个人发誓、宣誓,切实做到不说谎、不欺骗、不造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而有信。如宣誓就职、宣誓入党入团,宣誓承诺、宣誓决心书,宣誓志愿某种活动,就是一些比较有效的举措。宣誓是自律机制,强调道德素质的内化,唤起人们的自觉,具有民主性、实效性、长效性,有普遍应用价值。

养成机制。这是实行德治,实现德育内化的重要机制。自我养成,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建立自我养成机制,关键在于把道德养成作为追求道德圆满的内在理念,作为道德自我完善的内需目标,作为高尚道德人格建构的内化情愫。5.构建以德治校的目标与评估指标体系

这是实行德治,培养学生具有高尚道德素质的有效机制。以德治校的目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校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干部与教师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的品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学生守则)。有了道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就可依据评价标准评判检查自己达成目标的程度,可使评判者依据道德评价指标,判断对象到达道德目标的状况,从而推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关于道德评价测量方法,应根据评价目的与对象的特点及道德发展的需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6.建设以德治校的教育队伍体系

学校能否坚持以德治校,实行德治与法治并举,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获得总体实效,关键要有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要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用领导干部的高尚道德素质去带动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用教师高尚的道德素质去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中小学还应重视家长德育队伍及社区德育队伍的建设,齐抓共管,搞好学校、家庭、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以德治校重在驱动

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应体现德治思想,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就要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以德治校,依改促教、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同属学校发展与建设的动力系统的策略,实行以德治校,离不开依改促教、依法治校和科研兴校的有机结合与驱动。

1.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改促教,坚持综合改革

实行以德治校是学校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办学指导思想、德育定位、德治理念、德治内容、道德规范、德行制度、德育方法等等因素,对这些因素的陈旧观念及传统做法,不进行清理、改革与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德治。所以,实行以德治校应处理好德治与改革的关系。笔者认为,正确方法应是依靠综合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以德治为内容,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系统的改革。

2.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法治校,坚持德与法的结合

“法制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实行以德治校,学校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学校总体效益不断提高。目前有些校长对德治忽视,对法制重视,花很多钱安装闭路监控系统,坐在办公室里监控学校员工,动辙以炒鱿鱼或下岗去“法治”教师,把校长与教师关系搞成老板与打工仔之间的雇佣关系。法治不是人治,人治也不是德治。没有了尊重、民主、宽松、和谐的良好的氛围就无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3.实行以德治校,必须坚持科研兴校发展战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以德治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很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探索与解决,所以,应将德治难题作为科研课题,通过对德治难题的研究,去解决德育如何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问题。目前,由于市场经济成分多样化,带来了价值观与道德观取向多元化。

干部、教师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德治实效的高低问题。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是“执政者”,其道德影响力非常重要。孔子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③所以,在干部、教师队伍中亟待开展“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教育和有效机制的建设,以规范干部教师的教育道德,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当前,教育科研兴校(教)已经成为众多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和托起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的重要对策与实践,所以,实行以德治校需要教育法制与科研来加盟。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用法治、德治研究成果去推进与提高以德治校的质量与水平。

实行以德治校,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是新形势下的新理念,是世界科学、民主与法治发展的潮流,其实践经验尚待探索与总结。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去实行、去实践,在以德治国思想的指导下,落实以德治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就能不断前进,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注释:

①《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1年1月11日。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师德建设;内涵;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11-02

201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述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是新形势下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完整而深刻的概括,是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和准则,对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对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和国家,均具有神圣而庄严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提高我国各民族民族素质的使命。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就需要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们应“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主,应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着力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应“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

目前,社会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既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来推动高校的师德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1. 社会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育质量如何,取决于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2. 高校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

高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如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始终是高校要关注的。而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如何,则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甚至决定着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3.高校教师职业本身的内在要求

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发人的智慧、塑造人的灵魂的职责和使命。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境界、理想信念如何,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于青年学生能否健康而全面地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渴望成才,渴望进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的师德建设,使高校教师成为师德高尚的人,也是高校教师教师职业本身的内在要求。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的命题,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党的十七大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主要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1.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师

高校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基础,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教师。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凝聚教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有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师德建设中,高校应设法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应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起自己崇高的职业理想,从而敬业爱生,服务社会,自觉地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为己任。

3.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教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重要成果,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共同的价值取向。高校教师应志存高远,应将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应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中,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既当传授知识的“经师”,更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教师

“教师师德的基础,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师首先是一个公民,应当具有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水准和人格素质”[3]。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高校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引导广大教师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使教师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用自己自觉的行动来引领社会风尚。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实现路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4]。“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龙头,应当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走在前列”[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师德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高校师德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广大教师的人生观和教育观,外化为教师自觉的行为。

1.提高认识,建立师德建设的管理体系

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应把师德建设放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学院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高校应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应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完善师德建设的制度,为师德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保障。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和规范的关于对师德进行考评的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环节。高校应从战略高度出发,建立师德考核档案,把师德作为对教师进行考核的重要方面。应完善对教师进行教育、考核和监督的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2.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教师的职业理想

教师作为教育者必须先接受教育。高校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应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和风范来教育和感染学生。高校应将师德建设纳入对教师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之中,并使之制度化和长期化。应进一步拓宽师德培训的途径,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广大高校教师明确师德要求,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师德环境

高校应通过广播、宣传板和网络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或展示高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弘扬高校教师高尚的师德。应通过对教师的先进事迹的展示、宣讲团的宣讲或座谈等活动,大力宣传高校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高校教师的热情。对于师德高尚的教师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严重失德的则予以惩处,增强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建设,完善教学规范,促进教师在学术上的自律,营造一种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为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一种积极而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4.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搭建师德建设平台

高校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使教师将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使教师形成自己的较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围绕师德建设,高校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比如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等。高校还应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通过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途径,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高校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激励教师开展社会调察,使教师在实践中开阔眼界,丰富思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 (2010-07-29)[2012-08-17]..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07-10-16.

[3]袁贵仁. 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J]. 求是,2004(17).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8篇

    1.社会与高校大环境背景下的因素

    社会中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尚未完善;社会上渗透着很多道德失范、道德人格扭曲的丑恶现象侵袭大学生的头脑。高校道德教育与政治高度的结合,被时事教育、政治教育所取代,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整日受日常繁杂事务束缚,以行政管理行为的道德教育情况较为普遍。

    2.家庭与自身视角下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道德文明教育的起点,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倍受宠爱与溺爱,对品德塑造甚少;大学生住校,远离父母,家庭教育在道德建设中基本脱节。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多元化、利益化的错误倾向,注重道德主义转向“实惠主义”;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有脱节现象,道德实践能力较差。

    二、创新与完善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1.要充分体现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髓的传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伦理规范的国家,我国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精髓应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墨家、道家伦理思想以及其他各派思想家提出的伦理规范和完备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德育工作体系要继承并运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对心灵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仁义、忠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诠释着做人的道德标准与社会公德责任,既能促使当代大学生继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有效途径。

    2.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虽然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尊重需要,因此本人认为道德并不从属于政治,高校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不能把大学生的道德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问题,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完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两课”学科体系,发挥思想道德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科学设置、认真实施,针对大学生关心的一些道德热点与焦点丰富道德教学内容,避免一味地灌输和说教,引起学生的兴致,体现德育课程意义,就能使思想道德教学效果要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稳步地向前发展。

    3.以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辅助思想道德建设

    在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融入心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作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防止心理问题的道德倾向化,创造适应社会实际的心理德育目标。法制教育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证,只有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通过法制教育课程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才能使学生懂得道德既受法律的严格约束,又有法律的及时保护,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道德观念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加速发展。

    4.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道德规范提供理论依据,高校尤其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塑造,而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荣辱观,“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从现实表现看,它很好地体现了高校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特点,对高校营造社会道德观、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可以不断牢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确立起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较好地为高校道德规范提供理论指引,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面发展。

    5.全校共同营造、重视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环境

    高校应进一步增强全员德育意识,思想道德建设不只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在这个体系中,学校从事行政与教学的每一位领导与老师都应在课堂与生活中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全校上下要注重人文关怀,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将道德教育转化为规章制度,通过严肃校风校纪,规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发挥学生自律作用,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营造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气息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如果说理论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那么实践教育则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可靠保证,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统一,创新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重视社会化实践的道德功能建设;多方面提供有利于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亲身实践体验的一切条件,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发展。

    6.政工队伍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线工作者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完成高校培养人才任务,实现德育培养目标的一支重要队伍。德育的教师队伍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理论,政工队伍则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常规管理中从学生中身边的小事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生的品德是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最直接和最泛的渠道,也是高校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策略的具体实施者;政工队伍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决定“隐性课程”的效果,这就要求德育的一线工作者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讲究师德,政工队伍的道德情操高尚、正直无私,无需歌功颂德,自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他们在道德上效仿的楷模。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道德建设被包含在了道德教育的范畴之内,而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中,道德建设自身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往往又被忽视。为了加强道德建设基本理论的研究,必须厘清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尤其应当把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与道德教育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道德建设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即宏观性、社会性、连续性、复杂性和实践性。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中,道德建设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它与道德教育不但有所区别,而且有机地联结在一起。

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都是社会道德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受到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目前,在对这两个范畴的实际使用中,人们对道德建设自身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基本要求等基础理论问题尚缺乏全面的认识,往往把它简单地当作道德教育的同意语,这一现象即使在许多内容与此相关的学术专著中也不罕见。为了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效果,必须首先明确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掌握道德建设自身独特的规定性。

(一)

由于道德建设这一概念的广泛使用是十二届六中全会以后的事情,所以在传统的伦理学教科书和政治学的著作中,对道德建设的理论都没有专门的论述。在伦理学的研究中,与道德建设相关的内容一般都是附属于道德教育,没有自己专门的、系统的理论。在与伦理学相关的工具书中,也很少有“道德建设”这个词条,即使有,与“道德教育”的解释也是大同小异,没有对道德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做出明确的说明。为了将道德建设的研究深人下去,必须将它与道德教育这个范畴区分开来。

道德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上进行理解。从广义上说,道德教育,就是一定社会、阶级或组织,为了使人们遵循其行为准则,自觉履行对社会整体和他人应尽的义务,而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建设的内涵与道德教育是一致的,或者说,道德建设就是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道德教育仅仅是指学校、家庭、团体、单位等社会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对教育对象传授道德知识、施加道德影响,以期使他们在自己的指导下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培养他们按照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和期望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的能力和意识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则是相区别的两个概念。在目前从伦理学角度对道德教育所进行的研究中,虽然一般都是在概念上对道德教育做了广义的规定,而在具体到道德教育的特点、内容、途径等问题时,又往往是以狭义的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这样,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便陷人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内容上隶属于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中却又被撇开,得不到系统、深人地研究。因此,为了加强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必须先厘清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把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并且要将道德建设的研究从道德教育研究中独立出来。

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的层次上,狭义的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实施者是学校和家庭,而道德建设则往往是以国家或其他拥有公共权力的机关来实施的。这就决定了道德建设的实施与狭义的道德教育有着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道德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具体内容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共权力来推行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制度刚性;而对特定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则主要是通过说服、感化等手段.强制的方法一般是缺乏效果和不被提倡的。二是,在道德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有很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不但要兼顾不同的阶层和人群,甚至还要考虑不同地域间的差异;道德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特定的受教育者,实施中所要考虑的是这些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措施,实施起来更加生动灵活。因此,如果给道德建设做一个简单的规定,可以说,所谓道德建设,就是国家或其他拥有公共权力的机构或集团,为了在总体社会道德水平上达到一定的目标,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

(二)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杜会实践活动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宏观性。这是道德建设区别于道德教育和其他社会道德活动的最显著的特点。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仅制约于经济基础,而且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其他意识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还要受社会风习、文化传统和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因此,道德建设实践的各个环节,都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道德领域的范围之内,而是要通盘考虑制约社会和道德发展的各种要素,从总体上进行道德建设的规划,充分考虑内外的各种因素,才能使道德建设的实践做到科学、有效。道德建设的宏观性还表现在,道德建设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必须有一个完整、科学的规划,这也就决定了党和政府在道德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关键作用。只有通过党和政府对道德建设全过程的有效组织、领导和管理,才能确保通过道德建设有效地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保证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二.社会性。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工作面对的是具体的教育对象不同,道德建设是一项具有社会性和整体性的工作。它通常是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展开的,所面对的对象是利益要求不同、具体特点各异,并且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的全体社会成员。以提高全杜会的道德风尚为目的的道德建设,必须兼顾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和特点,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在狭窄的范围之内,更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求眼界开阔、高瞻远瞩、全盘规划、把握全局。如果说,道德教育更注重于针对性和灵活性,那么道德建设则要更多地做到全局性和原则性。同时,道德建设虽然具有宏观性的特征,但是也必须全社会共同行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道德建设目标和措施的落实过程中,不但要有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还有赖于各种机关、团体、单位的各种道德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以及在全杜会开展的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道德建设决不仅是决策者的工作任务或“政绩工程”,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

第三,连续性。道德是一种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惰性的社会意识形式,因此无论对于杜会整体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成员个体来说,改变原有的道德风气和观念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艰苦的过程。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社会道德风习的改善更不可能一墩而就,一套科学的道德规范体系的确立甚至需要成百上千年的选择、陶铸与沉淀。’就如同个人的道德修养需要日积月累才能积善成德一样,道德建设也需要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循序渐进地取得理想的成果。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如果不相应地从经济、制度等方面解决根本问题,以使道德建设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或者不能从整体上实现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改善,而是企图通过疾风骤雨式的群众运动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甚至通过强制的手段压制问题来实现杜会风气的虚假改善,历史证明,如果一旦遇到经济或政治形势的变动,道德风气便又会急转直下,暴露出更多更严重的道德问题。因此,道德建设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规划,既要有一个长远而又切实的目标,又要考虑到已有的道德传统、现实的道德状况和将来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注意前后计划和措施的衔接,破除各种空想、幻想和臆想,树立信心,科学规划,不懈努力,才能循序渐进地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四,复杂性。道德建设的宏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建设实践的复杂性。首先,道德建设要求有一套功能完备、层级齐全的决策和指导机构,来确定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总体规划、具体进程、方针措施等,并对社会上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质量等级的道德教育机构进行具体的指导。其次,道德建设还需要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机构,来为其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现状分析。由于道德建设具有宏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的的特点,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影响既深且远。如果一旦决策失误,不仅会对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氛围造成危害,甚至会影响几代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稳定。因此,道德建设同法制建设和政治建设一样,也必须做到科学、谨慎和稳妥,不能盲目行事,这就需要有一支优秀的专业研究队伍来为道德建设的实践出谋划策。再次,道德建设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道德评价与考核机制。不论是什么建设,理想的目标和设计在实现过程中都会与社会现实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够隙,任何决策的落实都要经过与现实的不断磨合才能逐渐进人高效、有序的运行状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将能够不断地为道德建设反馈回有效的信息,对于道德建设总体进程的把握,道德建设决策的修改与完善,以及道德建设方法的创新与道德建设目标的提升和迈进都会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道德建设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虽然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是,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对道德建设的复杂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五,实践性。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道德建设的实践性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道德建设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道德建设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现状和要求,必须以实践为目的,切实可行,同时要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不断地做到创新和发展。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只有回到社会生活实践中,道德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道德建设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不但要充分考虑道德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认真研究社会生活实践的规律,使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切不可使道德建设脱离社会实践。同时,道德建设不仅依赖于社会实践,而且以社会实践为基本归宿。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个体,还是社会整体来说,高尚的道德理想都是必要的,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将长期所期望达到的道德理想渗透其中,使每一个时期的道德建设都成为实现这一道德理想的一个环节与步骤。但是,承认道德理想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不是鼓励道德建设上的好高鹜远。道德建设必须以指导现实的道德活动,改善现实的道德状况为基本目的,道德建设的每一项规划和措施都必须能够融入到当前的社会实践中去。否则,如果脱离了服务于当前的社会实践这一基本目的而盲目地追求理想中所谓高尚的道德,甚至搞道德上的“”,就会使道德建设脱离现实基础而沦为空头口号。

(三)

在社会道德活动中,尤其是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中,道德建设处于主导性的地位。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不但有所区别,而且有机地联结在一起。道德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需要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来落实,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也需要道德建设的宏观指导。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道德建设就是对道德教育(这里指狭义的道德教育)的宏观规划。无论是对于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来说,还是对于高素质的社会成员的培养来说,道德教育都需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作为指导,这是道德建设的主要职能之一。道德建设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规范作用。不论任何时代,由于人们的阶级立场、社会地位、生活经历、人际交往等的不同,总是产生出许多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而一个社会要想存在和延续下去,保持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有一种道德规范体系处于核心的地位,通过塑造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来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主导性道德规范体系在全社会的确立、贯彻和实行,单凭由各个不同的教育单位来分散、独立进行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具有宏观性和社会性的道德建设。第二,对道德教育总体进程的规划作用。一定社会、一定时期的道德教育,总是以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道德状况为前提,针对具体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虽然都是在这些条件下“自发”进行的,但对于有着共同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社会来说,必须对全社会的道德教育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设想,来逐步地形成共同的道德信念,达到共同的道德理想。通过道德建设对这一目标进程做一科学的总体规划,将比全社会的教育单位自发、独立地进行更具效率。第三,对道德教育具体途径的指导作用。把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引进到道德教育领域,固然是教育单位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但宏观的道德建设在先进道德教育方法的宣传强化、总结交流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将有利于新方法和有效途径的推广普及。同时,道德教育不但是专业教育机构的职能,而且还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的道德主题活动中,更能体现道德建设的宏观指导作用。总之,道德建设不但是道德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有力保障,还是道德教育效率提高的有力支持。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特性;建设现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38-02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学生满足职业需求并得到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社会需求出现了脱节现象,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成为了时下热议的话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现状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各个高职院校逐渐加强了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改善了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重视程度不够,支撑资源匮乏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基础,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部分高职院校仍存有错误的观念,重智育而轻德育。某些高职院校教师和行政人员并不认可职业道德教育,片面地认为在校内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只会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应该讲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放置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这样还能节省部分教育资源。在这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没有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和人力支持,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来此项工作正在如火如佘的进行着,实际上校领导并不对其负责,缺少规范、系统的监督管理。由于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没有把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到校建体系当中,出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经费不足、挪用现象,导致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工作实效。

(二)观念相对落后,缺乏系统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日渐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人们长期对教育的认识有失偏颇,简单地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要求学生记住职业道德的准则和规范即可。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无疑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直接体现到学生身上就是道德选择能力和处理道德冲突能力匮乏或不足,对职业道德准则缺少一份坚持,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无限地降低职业道德底线,出现了严重的职业道德知、行失调问题。新时期,高职院校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作出新的诠释,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化培养价值观、能力和品质的过程,全面考核学生的知、情、意。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将职业道德知识践行到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并在不断的职业实践中有所感悟,从而形成完整、稳定的心理结构,未来在职业领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和供职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评价方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

活动目标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就是:工作目标指导、调节、支配了整个建设工作,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规范、调控和激励作用。通过访查、分析,笔者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不清晰、内容单调的现象,缺乏系统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学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也不够完善,过于重视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核,而轻视了行为能力方面的考察,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除此之外,部分职业道德教育任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兼职居多,他们对职业道德本质、特征尚未形成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更多情况是自己的主观判断。教师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充分利用人格感染力和道德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们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策略

作者结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特性的认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种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强化认知,更新观念

学生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高校一方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所在。因此,全社会应该提高对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职业道德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努力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适度的支持,从而促进职业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党委则需要严格按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德育体系当中,统一管理,贯彻落实。高职院校广大教职工应该强化认知,着重强调职业道德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同时,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更新自己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不断深化职业道德教育的领域和内涵。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一个价值观和品质培养的过程,它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提升到实践层次。新时期的职业道德应该包括爱岗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职业操守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以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丰富职业道德内容,进而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

(二)加大投入,提高水平

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应该得到高职院校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该切实将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校建体系当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逐年增加在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资金、资源投入,有力保证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环境,让学生们得到更好的培养。值得提出的是,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其表现出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的实效。为此,高职院校要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团队建设,不断加大此方面的经费投入,提高从教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遴选一批高素质、高品质的人才到校兼职,补充职业道德教育团队力量,充分借助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切身感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知,促使学生不断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行为当中。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明确其肩负的责任和任务,提高教师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真正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三)明确目标,系统管理

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力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在这一宏观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现出现代社会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笔者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理论,认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目标应该富含时代性、层次性、针对性以及操作性等几大特性。其中,时代性要求制定的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目标必须要顺从时代的发展,关注时代变革引起的职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即遵循与时俱进原则。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目标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各行各业的差异对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进行细分和调整,进而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操作性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特性,是保证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要求高职院校从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符合高职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以此为基础,在正确工作目标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应该构建完善的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机制,明确各阶段工作的任务、重点,并制定与之对应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实现系统化的管理,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增加保障。

(四)创新教育,完善评价

如上文所述,现代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做出适时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设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岗敬业教育。爱岗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职业道德一直以来首要倡导的内容。高职院校在开展爱岗敬业教育时,应该从职业责任感培育入手,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责任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使其敬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促使他们坚实地走好每一步;二是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而又着重强调了“职业”两个字。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要与行业规则和要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未来从事职业的具体要求和道德规范,进而指导学生产生正确的行为;三是,诚信意识、合作意识教育。在经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和合作意识显现的尤为重要。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加强学生诚信意识、合作意识教育,应培育学生诚实守信、不骄不躁、积极向上、宽容待人等精神品质,教会学生正确的交际方式,以期学生未来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明确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该优化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将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分析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并依此作出客观、理性的评价,进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鼓励优秀学生、督促不良学生,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培育和发展。

总之,加强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非常重要。未来,我们还应该持续关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仔细分析时代的需求变化,结合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际,提出更多改进意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环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马骏.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J].成功(教育),2012,(12).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11篇

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均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院校德育工作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谐德育”的内在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群体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为此,本文试图就和谐社会理念对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进行探讨。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对于发展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如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促进社会和谐”写入大会的主题;同时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只有真正走向社会和谐,社会才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渴望这个梦想的实现——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尚同一义、博爱互助等,这既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也是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更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平等与社会冲突不复存在,人性得以完全解放,人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充分释放。可见,使社会更加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得处于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有机会申诉其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和睦相处,使社会趋于和谐,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使社会公正处处开满自由之花。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谐精神,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实现高校德育教学的更加辉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加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梁启超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青年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既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支潜在力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回应

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注重他们的道德水准,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修养反映出他们在高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所以,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更应该看到高校德育也为社会倡导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树立具有影响力的道德形象,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成为社会公德的中流砥柱。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推广和实践和谐观念,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人格。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

德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和关系。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和谐,因为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使其各项素质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各项素质均衡发展,而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其中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个性,而不是压抑甚至扼杀个性,限制人才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唯师是从的旧观念,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和谐度,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在这种平等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学生自身和谐度、教师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和谐度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促成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并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之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善于处理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家庭环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高知识的光环与不健康的心理并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工作者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表,举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试点工作。高校自身也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搞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强化心理素质。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性格也迥异,这需要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思路去关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非智力因索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此外,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三)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

高校必须对“两课”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加大投入,优选载体,协调运作。构建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和保证体系两个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所以,在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加强“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把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载体的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延伸,使德育认知和德育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领导重视、环境优良、队伍精干是德育教学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德育教育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这需要高校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两课”教学的有力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德育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长期的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和谐的德育机制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德育机制,应该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服务、关心、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坚持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德育机制。和谐的德育机制可以表述为:组织——主题——载体——评价。就组织而言,成立一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各种载体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指导性组织机构,起到协同、指导、检查的作用。主题应包括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两类,学风、诚信、健康人格、“三主义”教育应该是我国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阶段主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要求进行制定。德育载体包括“两课”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党团组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众多形式,各种载体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均是品德教育和养成的工具和手段,共同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任务。任何工作机制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德育机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在启动评价机制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同时对于评价结论仅作为参考性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德育过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外,主要就是其文化环境,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重,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活。”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和谐宽松的精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师生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所以高校必须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创造一个适宜师生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12篇

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均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院校德育工作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谐德育”的内在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群体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为此,本文试图就和谐社会理念对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进行探讨。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对于发展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如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促进社会和谐”写入大会的主题;同时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只有真正走向社会和谐,社会才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渴望这个梦想的实现——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尚同一义、博爱互助等,这既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也是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更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平等与社会冲突不复存在,人性得以完全解放,人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充分释放。可见,使社会更加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得处于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有机会申诉其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和睦相处,使社会趋于和谐,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使社会公正处处开满自由之花。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谐精神,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实现高校德育教学的更加辉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加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梁启超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青年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既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支潜在力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回应

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注重他们的道德水准,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修养反映出他们在高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所以,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更应该看到高校德育也为社会倡导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树立具有影响力的道德形象,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成为社会公德的中流砥柱。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推广和实践和谐观念,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人格。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

德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和关系。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和谐,因为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使其各项素质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各项素质均衡发展,而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其中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个性,而不是压抑甚至扼杀个性,限制人才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唯师是从的旧观念,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和谐度,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在这种平等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学生自身和谐度、教师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和谐度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促成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并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之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善于处理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家庭环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高知识的光环与不健康的心理并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工作者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表,举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试点工作。高校自身也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搞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强化心理素质。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性格也迥异,这需要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思路去关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非智力因索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此外,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三)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

高校必须对“两课”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加大投入,优选载体,协调运作。构建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和保证体系两个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所以,在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加强“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把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载体的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延伸,使德育认知和德育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领导重视、环境优良、队伍精干是德育教学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德育教育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这需要高校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两课”教学的有力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德育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长期的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和谐的德育机制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德育机制,应该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服务、关心、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坚持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德育机制。和谐的德育机制可以表述为:组织——主题——载体——评价。就组织而言,成立一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各种载体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指导性组织机构,起到协同、指导、检查的作用。主题应包括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两类,学风、诚信、健康人格、“三主义”教育应该是我国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阶段主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要求进行制定。德育载体包括“两课”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党团组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众多形式,各种载体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均是品德教育和养成的工具和手段,共同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任务。任何工作机制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德育机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在启动评价机制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同时对于评价结论仅作为参考性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德育过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外,主要就是其文化环境,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重,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活。”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和谐宽松的精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师生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所以高校必须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创造一个适宜师生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13篇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

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涉及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建设管理与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地、系统地反映高校师德建设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协调以及整体运作,体现出层次性和结构性,保证师德建设管理与评价的有效运行。

2.科学性原则

纳入高校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每一个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既要符合时代精神,同时也要体现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的要求,在考虑指标选择、指标权重确定、数据选取时,要体现数据的可比性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3.操作性原则

评价是为管理服务的。如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过于抽象复杂,就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目的的真正达成,指标的设计既要考虑有数据的支持、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又要考虑计算方法的简易性等。

4.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所谓的横向可比性,指的是在不同学校之间或同一学校的不同内设机构之间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这样能够衡量不同单位师德建设方面的效果。纵向的可比性指的是在同一单位或部门内部,不同的发展阶段师德建设水平和效果的比较,这样可以保证同一单位和部门师德建设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才能促进师德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评价体系的内容

1.评价内容

高校师德状况如何,关键取决于高校能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构建一整套师德建设的制度和体系,形成“以制度强化师德、以典型引领师德、以活动推进师德”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师德建设的结果取决于师德建设工作,而师德建设工作的成效就需要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作为载体来进行督促与推进。按照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要求,评价体系是对高校内设机构在师德建设工作方面的管理与评价。主要内容为师德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的相关制度;年度工作安排部署与规划;先进典型的培养与宣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推进措施和主要业绩;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培训;教职工职业道德的监督与考核。

2.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师德建设的一般规律,合理划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建立一个完整的有反馈的连续闭合的师德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一切都将有利于学校统领师德建设的全局,最大限度地消除以往师德管理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加强师德建设的科学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师德建设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师德建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使高校师德建设工作量化、细化、规范化,从而对高校内设机构师德建设工作起到考核、评价与激励作用,形成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

3.评价体系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所指向的目标是高等学校及其内设机构,评价的指标注重在师德建设的“工作”。对一个单位而言,师德建设能否不停留在纸上谈兵,而是言之有物、落地有声的抓出实效,关键还是各级党政组织的工作“实打实”的抓出成效,做到有规划、有制度、有部署、有载体、有检查、有考核评价。鉴于此,在设计和运用评价体系对师德建设工作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统领师德建设。师德建设长期以来往往被看作是“软任务”,存在着上热下冷的倾向。但从“立德树人”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视角审视,师德建设又是一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质量的“硬任务”,是大学教育的“魂”之所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重视师德建设,定规划、建制度、提要求、抓落实。否则,必将使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

二是围绕“教风”抓师德,引领师德建设。“教风”是各高校依据师德规范并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制定的教师行为准则,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先“立师德”,正所谓育人者必先育己。因此,师德建设的主线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教风”建设,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优良的“学风”,形成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立志成才的“大爱、大学、大道”的校风。

三是发挥“评价体系”作用,推进师德建设。“评价体系”着眼于对各基层单位师德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旨在以量化的方法评价各单位师德建设的状况,以此督促和推进师德建设。对个人的师德评价建议由各基层单位制定细则并实施。“评价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以项目量化的形式,体现了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合理区分了不同指标的权重,在实施中应注重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以日常考核为主的原则,切实发挥“评价体系”在师德建设中的考核、评价与促进的作用。

二、师德评价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是推进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组织实施中要以推进工作为导向,以量化考核为基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一是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及各基层单位应建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以主要精力抓师德建设,承担起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组织与运行应由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按照师德建设工作相关职能的要求,组成考评小组对各基层单位师德建设工作进行年度考核,作为师德先进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考评结果既是对各单位师德建设工作的评价,也是师德建设加强和改进的重要依据。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 德育 基地 刍议

一.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用特定的实践活动改造大学生主观世界是德育的客观要求。因此,德育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然长期以来我们德育重理论说教,轻实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在德育实践活动上探索薄弱,尤其是高校德育基地建设还不够。目前高校德育发展层次不高,方向各不相同。一些高校探索建设德育实践基地,德育实践活动单方面设计推进,效果差,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重视不够。有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弱化了德育效果。

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主要形式有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L试将红色资源在德育中运用。在寒暑假社会实践中与特定德育实践基地结成志愿合作关系,这些实践基地主要有新农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福利机构等等。把实践基地作为社会实践特定地点,固定长期开展志愿实践活动,把这些场所作为大学生稳定实践地点,作为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渠道。

一些应用型高校将德育实践活动与专业相结合,比如专业实践基地,此类基地有一些德育资源,比如专家工作室,企业历史陈列室。学校一般在暑假或其他特定时间组织大学赴基地参观行业历史,接受行业和专业素养熏陶。还有的将德育实践活动安排与专业最前沿发展信息联系进行的品质培养,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这些专业德育实践活动,对自身品格塑造以及启发道德感悟都有一定帮助。

此外,有的将德育实践基地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与勤工助学岗位,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模式,一些高校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机制和利用德育实践教育的特色。

二.德育实践基地长效建设的困境

目前德育基地持续化开展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物质保障问题,德育非必修课程,经费不足,德育实践基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德育实践基地长效建设需要考虑交通费用;各个高校没有专项德育实践活动,经费主要靠学生活动费用。然而德育实践活动一般都要在校外进行。德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公共部分和场所,属非营利利机构比较多,也没有接待和补贴的费用。德育实践活动时间跨度长,实践活动需要物质投入,例如车费、活动用品等。而从事志愿活动高校学生活动费一般比较少,而且用途限制比较严格。另外社会化、市场化慈善基金会募集基金困难,限制也比较多,因此持续化开展志愿基地建设在经费上存在严重困难,这是影响长效建设的首要困难之一。

以往德育实践活动载体单一,形式大于内容。双向互动少。在志愿活动载体上,限于简单互动游戏、服务、捐赠。志愿活动组织联系以通过人脉维持的比较多。因为很多高校位于大学城,志愿实践活动地点距离学校较远,交通不便。时间紧凑,活动往往直奔主题,完成规定流程。由于时间空间等问题,有的甚至由于时间关系紧张,连设定流程也无法保证。交流互动主要节日和特定活动举办,活动时间短,内容少,深入交流也不够,很多实践活动走过场。很多实践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活动效率和效果不佳,造成道德主体兴趣和主动性大大降低。

长期以来,对德育实践活动的评价和过程跟踪一直不足,宣传效果大于实际效果,活动凭借感性发挥的比较多;对活动评价往往老套,有的以简单了解的主观感受作为评价活动效果。有的是以某一方评价好坏作为评价活动效果。没有从参与者,被服务对象,社会、学校等全方位评价。德育实践效果评价制度缺乏,对志愿活动双向活动少,效果评价内容缺少。活动互动少,活动没有发挥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活动效果。因为在评价方面的难度,活动过程评价一直是块盲区。

专业教育和德育以往是“两张皮”。高校德育基地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不够,与专业结合,模糊界限。德育实践活动目标是引领价值观,而行业和专业培养方面有很多对人品质和素质的要求,这和德育培养相一致。然而往往忽略了与专业素养培养中德育内容。专业和素养培养存在欠缺情况,没有形成德育实践活动与人才培养计划立交桥,没有发挥专业教育培养中德育的隐性作用。造成德育长效实施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缺乏制度保证。

考虑到德育实践基地安全问题等,很多高校不太热衷于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德育实践活动内容在校外基地进行,期中涉及交通安全,活动场地和器材安全,食品安全,活动对象身体安全等等,这些环节都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由于活动设计和细节,活动自由度很大,管理难度大。活动也没有统一安全作业标准,缺乏安全保障机制,因此一些高校,对德育实践基地活动推动各方积极性不高。

三.德育基地建设有效路径

如何长效建设德育基地,保持德育实践基地的生命力,首先需要创新理念,德育基地强调的是实践性。同时德育是系统工程,德育是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要素和基础。德育实践基地建设需要更多设计,注意宣传设计内容。以陶冶情操为目标。因此德育实践基地需要设计特点内容或环节来渲染。分类设计实践形式,模块化实施实践内容。

创新德育基地建设需要全面系统利用好社会资源,与行业和企业接轨,可以通过业务关系、科研和学生教学实践活动与行业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结合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研究如何挖掘、提炼、整合德育资源,建设不同德育实践基地,针对性进行德育培养,将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与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突出德育基地建设在特色人才素养养成中作用,探索德育基地特色建设应用方案,丰富德育实践基地内涵。

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发挥需要结合德育主体需求,与高校类型、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研究不同院校、行业、专业学生特点如何与德育基地建设目标契合。同时德育课程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特点需求。德育实践基地建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设计学生喜欢参与实践内容,能够引起共鸣的注意。让学生乐于参与,让活动丰富多彩。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分类建设高校德育实践基地途径,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分析影响德育实践基地长效开展因素,需要从管理学和社会学入手,引入科学管理机制。第二课堂学分集合过程评价,列入奖学金评价和评奖评优指标。研究对策,得出创新德育基地建设长效管理的路径。研究如何保证德育效果,长效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办法。科学的运行和管理措施是德育实践主体和对向长效化开展实践活动的机制保证。

国内外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亦有可借鉴经验,例如日韩,港台在的德育实践活动中重视情境教育方面具有先进经验。他们以发展为导向,为学生的成长需求提供平台。组织形式上有单独的发展组,具体有摘星计划、学长计划、学生大使培训计划、领袖才能计划等等。如日本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思维能力,重视个性一贯教育,将德育穿于整体教育活动。

德育长效性建设需要系统化顶层设计,研究如何在学科培养方案与创新德育基地建设结合;如何将社会资源运用到德育基地构建中,探讨德育实践基地化、结合德育基地建设,研究在德育长效建设如何彰显特色;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探索如何彰显社会主义德育特色与创新德育基地建设结合。

四.社会学视野下高校德育实践基地长效性思考

实践活动都是由主观到客观再到主观的过程,实践活动往往会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实践活动需要长期不懈的开展才能活有成效。德育需要保证一定的实践和一定时间作保证。因此德育长效性开展是德育主体真正接受德育目标的前提。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肩负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素养和能力得到双从提升。

德育长效性离不开整个社会支持系统,学校和家庭是德育重要空间,日本为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要求大学生每年定期到企业、农村中生活,到社区参加一定的自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或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韩国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机会,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德育实践能力,为学生举办不同的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及考察活动。因此在推进德育实践活动方面,政府和学校需要肩负责任,出台机制和措施,有所作为,形成整个社会重视德育实践活动,为长效化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供物质和制度保证。

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精神层次最高追求。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德育主体参与社会,学会社会担当的重要体现。其主观动机上为了活动中得到被爱和精神上追求。虽然大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主客观原因各不相同,但从根本上应是个人精神层次的追求。因此,如何激发个体的价值需求,寻找适应归属感,存在感应该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在德育长效建设中更多考虑人性化因素,设计激发灵魂的环节和内容是德育长效建设的方向之一。

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化提升,是德育实践基地保持特色和赋予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德育实践活动中,学校与社会合作程度比较低,关系不紧密。德育实践互动仅仅限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实践与专业拓展和延伸上层次不够。需要深入探索互补合作,提升合作水平。如在儿童福利院,高校志愿者可以探索联合编著出版教材,共同撰写生活案例、编写适合实践对象需要的科普著作,给服务对象提供更高层次更专业的服务,使得实践活动向长期性、深度化方向发展。

探索特色创新和长效机制是高校德育基地长效运行路径。辅之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培养相衔接,制定德育实践基地长效性机制和保障办法,探索实践基地长效运行效果的评估办法。将发挥德育主体兴趣、需求与基地特色和长效性结合,在德育基地特色创新与专业实践教学融合基础上,才能形成德育实践基地长效运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培进: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2]吴学兵、王兴明:高校德育基地建设的创新构想举隅[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陈木金,林孟慧:日本现代教育对我国校长经营学校的启示[J].学校行政双月刊,2009年(3).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基地;刍议

一.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用特定的实践活动改造大学生主观世界是德育的客观要求。因此,德育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然长期以来我们德育重理论说教,轻实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在德育实践活动上探索薄弱,尤其是高校德育基地建设还不够。目前高校德育发展层次不高,方向各不相同。一些高校探索建设德育实践基地,德育实践活动单方面设计推进,效果差,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重视不够。有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弱化了德育效果。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主要形式有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尝试将红色资源在德育中运用。在寒暑假社会实践中与特定德育实践基地结成志愿合作关系,这些实践基地主要有新农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福利机构等等。把实践基地作为社会实践特定地点,固定长期开展志愿实践活动,把这些场所作为大学生稳定实践地点,作为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渠道。一些应用型高校将德育实践活动与专业相结合,比如专业实践基地,此类基地有一些德育资源,比如专家工作室,企业历史陈列室。学校一般在暑假或其他特定时间组织大学赴基地参观行业历史,接受行业和专业素养熏陶。还有的将德育实践活动安排与专业最前沿发展信息联系进行的品质培养,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这些专业德育实践活动,对自身品格塑造以及启发道德感悟都有一定帮助。此外,有的将德育实践基地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与勤工助学岗位,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模式,一些高校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机制和利用德育实践教育的特色。

二.德育实践基地长效建设的困境

目前德育基地持续化开展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物质保障问题,德育非必修课程,经费不足,德育实践基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德育实践基地长效建设需要考虑交通费用;各个高校没有专项德育实践活动,经费主要靠学生活动费用。然而德育实践活动一般都要在校外进行。德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公共部分和场所,属非营利利机构比较多,也没有接待和补贴的费用。德育实践活动时间跨度长,实践活动需要物质投入,例如车费、活动用品等。而从事志愿活动高校学生活动费一般比较少,而且用途限制比较严格。另外社会化、市场化慈善基金会募集基金困难,限制也比较多,因此持续化开展志愿基地建设在经费上存在严重困难,这是影响长效建设的首要困难之一。以往德育实践活动载体单一,形式大于内容。双向互动少。在志愿活动载体上,限于简单互动游戏、服务、捐赠。志愿活动组织联系以通过人脉维持的比较多。因为很多高校位于大学城,志愿实践活动地点距离学校较远,交通不便。时间紧凑,活动往往直奔主题,完成规定流程。由于时间空间等问题,有的甚至由于时间关系紧张,连设定流程也无法保证。交流互动主要节日和特定活动举办,活动时间短,内容少,深入交流也不够,很多实践活动走过场。很多实践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活动效率和效果不佳,造成道德主体兴趣和主动性大大降低。长期以来,对德育实践活动的评价和过程跟踪一直不足,宣传效果大于实际效果,活动凭借感性发挥的比较多;对活动评价往往老套,有的以简单了解的主观感受作为评价活动效果。有的是以某一方评价好坏作为评价活动效果。没有从参与者,被服务对象,社会、学校等全方位评价。德育实践效果评价制度缺乏,对志愿活动双向活动少,效果评价内容缺少。活动互动少,活动没有发挥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活动效果。因为在评价方面的难度,活动过程评价一直是块盲区。专业教育和德育以往是“两张皮”。高校德育基地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不够,与专业结合,模糊界限。德育实践活动目标是引领价值观,而行业和专业培养方面有很多对人品质和素质的要求,这和德育培养相一致。然而往往忽略了与专业素养培养中德育内容。专业和素养培养存在欠缺情况,没有形成德育实践活动与人才培养计划立交桥,没有发挥专业教育培养中德育的隐性作用。造成德育长效实施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缺乏制度保证。考虑到德育实践基地安全问题等,很多高校不太热衷于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德育实践活动内容在校外基地进行,期中涉及交通安全,活动场地和器材安全,食品安全,活动对象身体安全等等,这些环节都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由于活动设计和细节,活动自由度很大,管理难度大。活动也没有统一安全作业标准,缺乏安全保障机制,因此一些高校,对德育实践基地活动推动各方积极性不高。

三.德育基地建设有效路径

如何长效建设德育基地,保持德育实践基地的生命力,首先需要创新理念,德育基地强调的是实践性。同时德育是系统工程,德育是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要素和基础。德育实践基地建设需要更多设计,注意宣传设计内容。以陶冶情操为目标。因此德育实践基地需要设计特点内容或环节来渲染。分类设计实践形式,模块化实施实践内容。创新德育基地建设需要全面系统利用好社会资源,与行业和企业接轨,可以通过业务关系、科研和学生教学实践活动与行业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结合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研究如何挖掘、提炼、整合德育资源,建设不同德育实践基地,针对性进行德育培养,将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与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突出德育基地建设在特色人才素养养成中作用,探索德育基地特色建设应用方案,丰富德育实践基地内涵。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发挥需要结合德育主体需求,与高校类型、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研究不同院校、行业、专业学生特点如何与德育基地建设目标契合。同时德育课程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特点需求。德育实践基地建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设计学生喜欢参与实践内容,能够引起共鸣的注意。让学生乐于参与,让活动丰富多彩。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分类建设高校德育实践基地途径,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分析影响德育实践基地长效开展因素,需要从管理学和社会学入手,引入科学管理机制。第二课堂学分集合过程评价,列入奖学金评价和评奖评优指标。研究对策,得出创新德育基地建设长效管理的路径。研究如何保证德育效果,长效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办法。科学的运行和管理措施是德育实践主体和对向长效化开展实践活动的机制保证。国内外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亦有可借鉴经验,例如日韩,港台在的德育实践活动中重视情境教育方面具有先进经验。他们以发展为导向,为学生的成长需求提供平台。组织形式上有单独的发展组,具体有摘星计划、学长计划、学生大使培训计划、领袖才能计划等等。如日本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思维能力,重视个性一贯教育,将德育贯穿于整体教育活动。德育长效性建设需要系统化顶层设计,研究如何在学科培养方案与创新德育基地建设结合;如何将社会资源运用到德育基地构建中,探讨德育实践基地化、结合德育基地建设,研究在德育长效建设如何彰显特色;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探索如何彰显社会主义德育特色与创新德育基地建设结合。四.社会学视野下高校德育实践基地长效性思考实践活动都是由主观到客观再到主观的过程,实践活动往往会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实践活动需要长期不懈的开展才能活有成效。德育需要保证一定的实践和一定时间作保证。因此德育长效性开展是德育主体真正接受德育目标的前提。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肩负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素养和能力得到双从提升。德育长效性离不开整个社会支持系统,学校和家庭是德育重要空间,日本为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要求大学生每年定期到企业、农村中生活,到社区参加一定的自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或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韩国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机会,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德育实践能力,为学生举办不同的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及考察活动。因此在推进德育实践活动方面,政府和学校需要肩负责任,出台机制和措施,有所作为,形成整个社会重视德育实践活动,为长效化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供物质和制度保证。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精神层次最高追求。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德育主体参与社会,学会社会担当的重要体现。其主观动机上为了活动中得到被爱和精神上追求。虽然大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主客观原因各不相同,但从根本上应是个人精神层次的追求。因此,如何激发个体的价值需求,寻找适应归属感,存在感应该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在德育长效建设中更多考虑人性化因素,设计激发灵魂的环节和内容是德育长效建设的方向之一。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化提升,是德育实践基地保持特色和赋予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德育实践活动中,学校与社会合作程度比较低,关系不紧密。德育实践互动仅仅限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实践与专业拓展和延伸上层次不够。需要深入探索互补合作,提升合作水平。如在儿童福利院,高校志愿者可以探索联合编著出版教材,共同撰写生活案例、编写适合实践对象需要的科普著作,给服务对象提供更高层次更专业的服务,使得实践活动向长期性、深度化方向发展。探索特色创新和长效机制是高校德育基地长效运行路径。辅之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培养相衔接,制定德育实践基地长效性机制和保障办法,探索实践基地长效运行效果的评估办法。将发挥德育主体兴趣、需求与基地特色和长效性结合,在德育基地特色创新与专业实践教学融合基础上,才能形成德育实践基地长效运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培进: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2]吴学兵、王兴明:高校德育基地建设的创新构想举隅[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陈木金,林孟慧:日本现代教育对我国校长经营学校的启示[J].学校行政双月刊,2009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