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

高中体育课教案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新课标 改革 方案

在高校体育新课标改革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当亲身教学前沿,致力于具体教学改革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以往教学之经验教训,从教学理论下手,寻求系统的、实际的、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方法建议,借此完成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做到恪尽职守、教书育人的师德要求。

一、科学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得以良好开展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自我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投身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去,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新课改要想得到有力实现,必须先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着手。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以锻炼、考核”为主的枯燥课堂模式,开展生动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新颖、前卫的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身处在前所未有的课堂内容中提高自身体育修为,比如导入实际生活情景,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其次,是要实行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身份转变,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使学生拥有学习自主性和轻松感,减少学生因年少气盛而对教学活动产生的抵触情绪,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满足,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体育素质的完善;再次,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和课堂竞赛,让学生在课间课后树立起良好的体育竞赛意识,让他们在竞赛中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合理采用因材施教方法

在开展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时,要切实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科学分析,并对学生群体进行合理分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差别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方面够做到扬长避短,突出发展,激发学生个性化提升。首先,施教者要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下,科学划分学生层次,以便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要求不同的教学,从而保证水平稍高的学生能够得到有效培养,水平稍低的学生有能力接受培养,使整个学生群体共同得到提高;其次,对学生的强弱项进行科学分析,采用重指标锻炼学生强项,轻指标锻炼学生弱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地体育培养;再次,注重对缺陷学生的特别培养,在高校体育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察,比如学生的视力状况、四肢发育情况、心脏负荷、肺部现状等,针对身体健康有所缺陷的学生,采用适当的项目进行教学;最后,要根据男女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差别,合理下达学习任务,科学进行项目锻炼,要适当加强对男生的指标要求,但是不能将对男生的教学方式和要求强加到对女生的体育教学中。

三、严格要求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员,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教师对课程题材的把握,教师的教学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效果,因此,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进行严格把关,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学生接受教育、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关键。第一,教师要对新课标的教程进行科学的研究,把握教学关键和教学方向,在现行课程纲要下进行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第二,教师要科学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备课,体育教学同其他科目教学一样,需要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程序进行精确规划,在教师的合理安排和预计中有序有效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汲取到系统明了的知识养分;第三,教师要主动负担起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责任,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怎样优化学习方法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自我锻炼、自行完善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第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教学觉悟,深入了解新课标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求,淡化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将教师身份定位为专职的指导者,改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的思想,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完善学生社会适应力为第一要务,积极培养能够为我国当今时展作出贡献的复合式人才。

四、寻求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默契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活动,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这就说明,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强调老师或是学生的重要性,而应当追求教师与学生的默契,使两者进行双相配合,这样才能使教学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效。这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将学生的学习地位提升到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利,满足学生自尊心;有感情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真诚,并被教师的教学热忱所打动;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弥补教师与学生之间因年龄和职业的不同而产生的沟壑,融入学生群体中。

【参考文献】

[1]李金钟.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思想 大家,2011.

[2]尹雨嘉. 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体育课学案是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由师生共同设计的适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案。采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学案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案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体育教学是以各个体育项目作为其基本内容和载体的,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挥——教师,是知识技能的已掌握者,并以课前拟定的教学方针 (教案)控制教学程序的进程;而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知识技能的未掌握者,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学习背景、教师的意图则是毫无所知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逐步地把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但是由于受体育课所处室外环境的干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无法很快地领会到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在实际练习阶段时往往浮于形式而没有切中要领,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学案的参与和实施.实际上是在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者之间架起了双向沟通的桥梁,其指导思想也符合新课标和新纲要的目标指向。

教案和学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案是指教帅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绎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学案则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能力、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教师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为完成学习任务所使用的学习方案。教案是教师个人的作为,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方案,是 “以面对点”的设计,足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拼;而学案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结果,足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案,是 “以点对点”的设计,针对性很强。只有依靠学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有 “自己探究”的精神,才能真正发挥 “我要学的巨大潜力。所以,学案决不是教案的翻版。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洛阳师范学院2005级物理系、数学系、中文系、外语系等 8个班级的学生,总共 342人,其中男生 192人,以篮球为教学内容;女生 150人,以健美操为教学内容。将上述 8个班按自然班分成实验组 (172人)和对照组 (170人)。实验前对二组学生的基本情况 (包括身高、智力、身体素质等)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调查与测试,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实验法。实验组 4个班采用学案教学的方式授课,对照组4个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并尽可能保证两组的授课时数、场地器材、测试标准、任课教师等条件相同。在实验进程中,进行一系列追踪调查、对比统计,并做出综述性分析,同时收集实验学生和教师等各方面的意见,及时修正操作程序中不完善的地方。

1.2.2问卷调查法。在学期末进行。以林克特态度量表(LindertScale)的形式,设计在体育课学案教学与传统体育课教学两种方式中,大学生的上课兴趣、学习效果、受欢迎程度等问题的问卷,其信度检验结果为R=0.85,问卷具有较高可靠性。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有效问卷329份,回收率96.2%。

1.2.3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根据需要参阅了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书籍。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素质与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通过测试和统计学分析,,从表 1中我们看到,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程度都很显著 (p

2.2其它方面的综合分析。除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之外我们同时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学生在教学方式等全部七项指标(表 2)中的态度或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和百分比显著多于对照组学生。

有如此显著的差异,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2.l学案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其心理需求。实验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练习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表现积极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积极的有 151人,占 87.5%,而对照组只有 92人,占54.4%。实验组学生由过去的“要你学”到“我要学”,“要你练到“我要练”。这样体育课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自觉的追求,进而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发生转变,逐渐成为体育爱好者。对照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而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参差不齐,对学习的期望值不同,兴趣不同,造成 “吃不饱”和 “吃不了”的矛盾很难解决。课堂上管得太死,课堂气氛也不活跃,由此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抱有应付考试、应付考勤的心态,从而成为一种负担,造成他们对体育的认识、学习目的产生偏差,甚至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

2.2.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学案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 自身情况进行学习,真正体现其主体性。 而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不管喜欢与否,围绕教师转,成为承纳课程知识的容器。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组织练习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从教师指导中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练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多方法、多途经地引导学生多涉猎、广积累、勤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二,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第四,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2.2.3学案教学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案教学是以学生个人的实际需求为主,学习目标的指向非常明确。体育教师是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交流,从教学过程的命令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对话,分析并确定学生的体育技能需求,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这样,师生交流更加融洽,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导地向教师请教问题。同时,学案教学的课堂管理更具弹性,没有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更没有军事化的队列队形、组织教法,学生可以尽情释放体育运动的激情。因此,学案教学明显受到了学生的喜欢。调查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的态度比较,实验组有 157人表示喜欢,占91.3%,对照组只有 34人喜欢,占19.9%。实验组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一步,“比、学、赶、帮、超”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2.2.4学案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体育教学评价 (对照组采用)以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单一,偏重于对学生体能、技术、技能的考核,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关注很少。这种评价方法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案教学评价体系 (实验组采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想品质、运动技能等的综合评价。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学案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可以通过出勤与表现,对体育的参与和理论考试方面的良好表现,弥补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足。同时,运动技能提高的幅度也作为评价指标之一。而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学案教学无疑放松了他们的手脚,可以按照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进行学习,有利于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3.结论

3.1学案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体系上进行了更新,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3.2学案教学有效地把握住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动因,满足了学生的需求,通过学生的内化反应转变成主体内心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良好课堂气氛。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课题“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实施学案教学的设计研究”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数据论证了该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方法更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教案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沦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学案则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能力、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为完成学习任务所使用的学习方案。

体育教学是以各个体育项目作为其基本内容和载体的,教师在上课时逐步地把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但是由于受体育课所处室外环境的干扰、学生个体之问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无法很快地领会到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在实际练习阶段时往往浮于形式而没有切中要领,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学案的参与和实施,实际上是在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者之间架起了双向沟通的桥梁,其指导思想也符合新课标和新细要的目标指向。从教案到学案的没汁变革,必须把重心由考虑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上来,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洛阳师范学院2005级物理系、数学系、中文系、外语系8个班级的学生,总共342人,其中男生192人,以篮球为教学内容;女生150人,以太极拳为教学内容。将上述8个班按I然班分成实验组(172人)和对照组(170人)。实验前对二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身高、智力、身体素质等)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调查与测试。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实验法实验组4个班采用学案教学的方式授课,对照组4个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并尽可能保证两组的授课时数、场地器材、测试标准、任课教师等条件相同。在实验进程中,进行一系列追踪调查、对比统计,并做出综述性分析,同时收集实验学生和教师等各方面的意见,及时修正操作程序中不完善的地方。

1.2.2问卷调查法在学期末进行。以林克特态度量表(LindertScale)的形式,没计在体育课学案教学与传统体育课教学两种方式中,大学生的上课兴趣、学习效果、受欢迎程度等问题的问卷,其信度检验结果为R=0.85,问卷具有较高可靠性。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有效问卷329份,回收率96.2%。

1.2.3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根据需要参阅了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书籍。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素质与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通过测试和统计学分析,从表1中我们看到,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程度部很显著(p<0.01).学案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这一教学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在课前预先对学案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或练习,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有较强的目的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练习的密度、运动量和强度加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2.2其它方面的综合分析

除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之外,我们同时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学生在教学方式等全部七项指标(表2)中的态度或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和百分比显著多于对照组学生。如:对体育“非常爱好”的学生,实验组有123人,占71.8%,对照组只有54人,占31.5%;运动能力“明显提高”的,实验组有32人,占l8.5%,对照组有8人,占4.6%。

为什么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儿个原因:

2.2.1学案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其心理需求 实验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练习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积极的有151人,占87.5%,而对照组只有92人,占54.4%。实验组学生过去的“要你学”到“我要学”,“要你练”到“我要练”这样体育课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自觉的追求,进而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发生转变,逐渐成为体育爱好者。在对学生体育态度的调查中,实验组学生表示非常爱好和比较爱好的有178人,占86.4%,而对照组只有88人,占51.4%对照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而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参差不齐,对学习的期望值不同,兴趣不同,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很难解决。课堂上管得太死,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山此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抱有应付考试、应付考勤的心态,从而成为一种负担,造成他们对体育的认识、学习目的产生偏差,甚至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实验组学生体育课以增进健康和娱乐为目的的有146人,占85.1%,对照组有48人,占27.9%。体育课为应付考试、应付考勤的学生,实验组有8人,占4.5%,对照组有106人,占48.3%,差异非常明显。

2.2.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学案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真正体现其主体性。而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不管喜欢与否,围绕教师转,成为承纳课程知识的容器。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组织练习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从教师指导中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练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多方法、多途经地引导学生多涉猎、广积累、勤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二,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第四,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2.2.3学案教学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案教学是以学生个人的实际需求为主,学习目标的指向非常明确。体育教师是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交流,从教学过程的命令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对话,分析并确定学生的体育技能需求,为其提供助和指导。这样,师生交流更加融洽.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向教师请教问题。同时,学案教学的课堂管理更具弹性,没有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更没有军事化的队列队形、组织教法,学生可以尽情释放体育运动的激情。因此,学案教学明显受到了学生的喜欢。调查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的态度比较,实验组有157人表示喜欢,占91.3%,对照组只有34人喜欢,占19.9%。实验组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一步,“比、学、赶、帮、超”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2.2.4学案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对照组采用)以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单一,偏重于对学生体能、技术、技能的考核,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关注很少。这种评价方法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案教学评价体系(实验组采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想品质、运动技能等的综合评价。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学案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可以通过出勤与表现,对体育的参与和理论考试方面的良好表现,弥补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足。同时,运动技能提高的幅度也作为评价指标之一。而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学案教学无疑放松了他们的手脚,可以按照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进行学习,有利于其向更高层次发展。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有153人喜欢新的评价体系.占89.2%,而对照组对传统浮价体系表示喜欢的为49人,占28.7%,说明学案教学的评价体系更趋于合理和人性化。

3结语

(1)学案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体系上进行了更新,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学案教学有效地把握住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动因,满足了学生的需求,通过学生的内化反应转变成主体内心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良好课堂气氛。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study, the course plan and cultivating mode of primary teacher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t different times have their own generality and inpiduality.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ty, aiming at cultivating primary teachers with regular college qualification,was first set up at the end of 1990s.In order to meet the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reform,its course plan and cultivation mode are supposed t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property integrity” and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particular empasis,”with epoch-keeping, foundation-setting, knowledge-integration and specialty-orientation being its core principle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ourse for primary education; course plan; cultivating mode;comparative study

课程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培养适应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高素质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是20世纪上半叶以来国际教师教育(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始设于20世纪90年代末,较之世界发达国家起步较晚,鉴于该课程方案在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如何在对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与课程方案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固有特征的课程新方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研究

在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小学师资培养机构一般为师范大学、教育大学、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生院,其专业设置一般称为“初等教育”专业(初等教育系)或“小学教育”专业。以小学师资培养来说,各国较典型的课程方案一般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其课程结构基本上由三大类课程与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构成。三大类课程为:普通教育课程(又称“通识教育课程”或“教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又称“执教学科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又称“教师养成课程”或“教师专业课程”)。每类课程按修习类型又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四年制教师教育学位课程(含教育教学实践)总学分一般控制在150学分左右。[1]“普通教育课程”是培养未来小学师资所需具备的文化素质的系列课程。不少国家在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课程方案中,“普通教育课程”一般由若干个统整性的“学习领域”或“学科领域”构成(如开设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有若干门相关课程组成。“学科专业课程”则是培养未来教师执教科目的课程,即解决未来小学教师“教什么”的课程,可按不同课程模式予以设置,其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是当前世界各国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趋势。“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专门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与研究的课程,该类课程体现了教师教育专业的特点,即解决未来小学教师“怎么教”的课程。“教育实践环节”是未来教师必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也称“临床实习”课,可单独设置,也可作为“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实践时间一般为6~18周(1学期),各国不等。

总体上说,当前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四年制本科课程方案的共性特点是课程结构类型基本相同,课程设置基本上能体现培养小学师资的时代性、综合性、基础性与发展性的专业特点。笔者曾结合课题研究对韩国和我国台湾省有关高校的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作了实地考察与调研。下面以中、韩、美三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作一比较(详见表1)。

表1所列举的三国课程方案的课程结构类型基本相同,但课程内容与学分比例各有不同。如三国“普通教育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4%~45%,其中我国台湾省学分比例最高,课程门类较多,选修余地较大。三国“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0.3%~55%,其中韩国学分比例最高,约是中、美两国的2倍(也是本国学科类课程学分的3倍)。究其原因,除较之其他国家更注重小学教师“怎么教”这一教师职业技能与方法的训练外,其培养机构的变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韩国小学教师培养机构是由原中等师范学校改制升格为二年制专科“教育大学”直至四年制“教育大学校”,故在其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设计中,往往会传承原中师或专科课程方案中较注重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的传统或特点。三国“学科专业类课程”学分比例幅度为18.5%~33.8%,其中,中国最高。较之美、韩两国,中国较注重本科专业学科课程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学术性,注重体现高等教育分科教学与小学教育综合性教学的有机融合与 “双专业”并重(学科类∶教育类≈1.4∶1)。三国总学分美国最低,中国最高。中国除课程设置与教育实习外,还包括毕业论文、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等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较符合中国国情。

二、我国小学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与课程方案的发展回顾

以小学教师培养来说,我国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其培养层次、培养机构、培养模式及课程方案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详见表2)。

(一)小学教师培养的中师层次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师范学校暂行章程》和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规定中等师范学校的性质为培养小学(或幼儿园)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4年,其课程方案(教学计划)由“普通文化课程”(与小学教学科目对口的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设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材教法)两大类课程加教育实习组成,侧重语文、数学两科的教学。[2]该层次课程方案及培养模式的特点为“浅泛型的综合式培养”,课程体系窄,缺乏整合性,文化基础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比例相差悬殊(约7∶1),学术程度或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下,但该课程方案培养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较之高师强,专业思想较巩固,较适合计划经济下小学师资培养的需要。

(二)小学教师培养的专科层次阶段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中国(大陆)师范教育培养体制与培养模式起了量至质的变化。自1984年我国南通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五年一贯制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大专班开始,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先后进行了培养大学专科、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试点工作。1992~1994年又先后批准了全国65所中等师范学校与所在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联合办学,招收初中毕业生,采用“五年一贯制”或“三二分段制”的模式进行培养大学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试点工作(因这一试点尚未列入高等教育专业范畴,又称之为初等教育“大专学历班”)。其中,“五年一贯制”课程方案即前三年基本设置普通高中课程,后二年基本按侧文(语文)、侧数(数学)方向设置高师二年制专科课程;“三二分段制”课程方案即前三年基本设置中等师范学校三年制课程,后二年基本按侧文(语文),侧数(数学)方向设置高师二年制专科课程。此两种培养模式的特点均为“3+2”加叠式课程模式,均按侧语、侧数方向培养,初中起点的学生在完成前三年学习并通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关课程考核后,便可不经过高考直接升入后二年专科学习。该类模式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特定时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社会效应。但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专科、本科院校的生源必须是高中毕业生,其培养任务必须由高等学校承担,因此,随着高等教育的依法办学的规范性、科学性及中等师范学校的撤销、合并、升格,我国经济发达省市已停止试行(或逐步减少)初中起点大专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高中起点、通过高考招生培养的二~三年制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其课程方案一般按侧文或侧理方向构建。

转贴于 (三)小学教师培养的本科层次阶段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培养高层次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已成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目标之一。1998年,我国发达地区高师院校结合教育部“高师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计划”,立项实施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试点。如杭州师范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于1998年始在全国率先通过高考试招首届“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始称“初等教育”专业方向),成为全国首批真正意义上完全由本科高师院校单独招生与独立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试点高校。1999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杭州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4所本科高师院校作为全国首批正式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从此,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不仅在培养层次上,而且在培养机构上都真正纳入了高等教育体系与本科教育专业范畴,我国大陆地区教师培养体制也由三级师范培养体制逐步向二级师范培养体制乃至一级培养体制过渡。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中小学教师培养目前已完成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并提出今后新补充的小学教师均要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截至2002年,中国已有130所高等学校(含高等师范院校和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设置了“小学教育”本专科专业,其中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为65所。由于纳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至今尚未制订一个指导性的课程方案,故各高校都结合各自办学实际或相关课题研究,进行了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探索与构建。下面就以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杭州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现行的四年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为例作一比较(详见表3)。

表3表明,各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内容结构基本类似,均含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等内容,但培养模式差异较大,基本可分为综合型模式(“综合培养、有所侧重”)与专长型模式(“分科培养”)两大类。各类课程总学分与学分比差异也较大,4所学校总学分幅度为158%~174%,“通识教育类”课程学分比例为27.2%~45%,“教育专业类”课程比较幅度为17.2%~27.8%,“学科教育类”课程学分比例为13.6%~41.8%,其中学科类与教育类课程之比,各校相差更为悬殊:杭州师范学院为1.4∶1;南京师范大学为1∶2;首都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均为2.1∶1。由此可见,各校培养的未来小学教师的基本规格差异也较大。

三、构建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新方案

经比较中外小学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与课程方案,笔者认为,各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尽管各国、各校课程类别名称有所不同,但其课程内容结构基本类似,均由通识类、教育类、学科类三大类课程与教育实践环节构成;二是各国课程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大致相同,约为4∶1;三是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小学教育”基础性、综合式的专业特点和学有所长的专业主修方向。同时,各国课程方案又各具特色与不足之处,如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课程方案的总学分比中国少,而课程设置门数比中国多(特别是选修课的开设更符合未来小学教师专门职业的需要与学生的个性特点),课程设置总体上体现浅、广、新的特点。但各国学科类课程比例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重“通才”轻“专才”、重“师范”轻“学术”。而我国(大陆地区)部分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除具有“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特征外,具体还表现为课程设置深浅层次不同,课程之间学分差异较大,体现了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不同权重地位与作用。“学科类”课程学分比例高于国外,更注重体现大学本科教学中知识技能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学术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分科教学与小学教育综合性教学的有机融合及高师教育“双专业”并重、学科水平与教育水平同步提高的特点,但也应避免学科类课程比例过高、教育类课程比例过低而导致高师传统课程结构中“学科本位”现象重现。

课程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因此,在国家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至今尚未制订一个指导性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情况下,我们既不能沿用原中师培养合格小学师资的“浅泛型综合式”课程方案,又不能沿用高师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学科本位”的课程方案以及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以文、理“分科教学”为主的课程方案,更不能不顾国情简单照搬世界发达国家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课程方案与培养模式,而应在借鉴国内外小学教育培养模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固有特征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课程方案。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学校(或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其应有的结构体系与功能,应该按照学校类型、教育目标、学科功能、修习形式及教学要求予以总体构建。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而课程设置是学校(或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计划的核心与具体体现,它必然反映时代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此,作为新兴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须依据学校教育的目的任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社会经济发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本专业固有的特征,坚持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专业性、特色性等原则,科学地设计课程方案,以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小学师资、教学研究人员及教育管理工作者,这也应是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综上所述,新设置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方案应具有“三性一体”与“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特征。所谓“三性”,一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大学普通教育(即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二是体现高等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教师教育”或“双专业教育”(即专业课同时开设“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三是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性──“综合培养,有所侧重”课程培养模式。所谓“综合培养”即课程设置不仅仅体现涵盖小学教学各科目的综合性教育,同时还应体现与加强课程或学科的交叉整合,以适应我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新课程改革特点(小学阶段共设9门课,其中5门为综合课程)。所谓“有所侧重”即指在综合学习各学科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能同时侧重语文、数学两个主干学科(课程模块)学习,并能专攻某个学科(专业方向),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培养既能适应“小班化”包班制教学,又能侧重兼教语、数两门主干课程,并能进行某门学科研究性教学的新型小学师资。“一体”即按小学教师专业化要求与职业特点,在课程体系中融综合知识传授、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教育于一体(详见表4)。[3]

同时,新的课程方案在课程结构上还应体现各类课程较为合理的学分比及课内外修习的合理时间比。根据中国国情,我国四年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总学分以160~170学分为宜(其中课内学分以140~150学分为宜);三类课程比例以“通识类课程”占总学分35%~40%,“学科类课程”占总学分30%~35%,教育类课程(含教育实践)占总学分30%~35%为宜(其中,学科类课程∶教育类课程≈1∶1);上课总学时以2700~2800学时为宜(每学时40分钟),其中,必修课∶选修课≈7∶3。若每生每周投入学习时间按48学时计,则上课∶自修≈1∶1。

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应树立“以人为本、综合培养、改革创新、体现特色”的教育新理念,着眼于高等本科教育视角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立足于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变革,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求特色、整体优化”的原则与思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多样化模式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允许下,有条件的高校亦可设立“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构建与试行本硕连读的六年一贯制或“4+2”的课程培养模式,尝试学历教育与教师教育相分离的“大学+师范”的学士后师资培养模式,以培养硕士学历的高层次、专业化小学教师。

总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尚处于雏形,其课程方案在制订、实施、管理与评价过程中尚存在不同程度的理念性、科学性与规范性问题。国家、地方与高校如何在理论研究、实践试点与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共同研制一个相对统一、科学、规范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以真正建立与实施该专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切实保证未来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与专业化水平,有待于我们在课程的改革、实践的验证、科学的评价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1—184.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807;C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2-0061-04

目前,指导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来,体育教育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面临着诸多变化,如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师资格“国考”的试行等等。不仅如此,《课程方案》从正式实施的2004年就受到学界的质疑。新近有批评者指出:“《课程方案》的实施导致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上层到下层、从教师到学生的全面而系统的运动技能弱化链条形成”,致使“体育教育专业‘沉没’现象趋势明显。”[1]这些情况表明,《课程方案》不仅面临着需要根据外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的问题,而且自身可能在一开始便存在某种“先天”不足。显然,不论是从维护《课程方案》作为国家指导文件的权威性出发,还是从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的健康成长来看,都有必要对《课程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1 《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

1.1 偏离“专业”内涵

在高等教育的语境内,“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行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门类[2]。从“专业”的这一内涵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存在是因为社会分工中有体育教师这一相对独立的行业存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价值也在于它能为体育教师行业培养出专门的人才。因此,作为指导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在整体构思时,应当始终把体育教师行业的发展需求作为方案构建工作的出发点。这既是《课程方案》“专业性”的内在要求,也是《课程方案》生命力所在。遗憾的是,当我们细究《课程方案》的文本时,发现《课程方案》的关注点明显从“体育教师行业”转移至整个“体育行业领域”,其专业意蕴被弱化。

首先,《课程方案》在秉持“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出口”理念下,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尽管“体育教育人才”是这一目标定位的最终落脚点,但其“复合型”的意义却明显超越了“体育教师行业”的范畴。在目标的具体表述中,有关人才的能力构成明显涵盖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社会体育工作指导能力[3]。换句话讲,在培养目标层面,《课程方案》已经不是专属体育教育专业的方案,而是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的方案。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社会体育专业还未取得独立地位,这样的目标定位还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责任而得到理解和赞赏,那么,在《课程方案》颁布的2003年,社会体育专业已成“遍地开花”之势[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显有越俎代庖之嫌。

其二,由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超越了体育教师行业,受此影响,《课程方案》进一步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中提高了重心。即“主干”课程在类型结构上更注重从“学科”对接作为一级学科的“体育学”,而较少从知识与能力方面关注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方案》采用“领域化”的思想设置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6大类主干课程群。事实上,如果6大类课程群在表述风格上统一采用《课程方案》对前两类课程群的表述形式,其实就是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4个二级学科的名称。

这种“高重心”的设计思路,虽然在学科逻辑上理顺了主干课程与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但忽视了主干课程的“专业身份”,淡化了在功能上应当服务于“专业发展”的根本属性。其结果是,主干课程虽然在学科逻辑上顺畅了,但实践功用的效果却很差。例如,方案制定者一方面在相关文献中明确提出,“主干课程授予学生从事体育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5],另一方面却在《课程方案》中提出“各校可根据6类课程领域自主开设和组合各学科领域的课程”。按理,任何标称“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与技能都应当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样的知识与技能又怎能让各学校进行“自由裁量”呢?显然,主干课程“高重心”的设计思路模糊了支撑体育教育专业独立地位的核心知识,使体育教育的专业内涵进一步弱化。

其三,为了增强体育教师“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5]的能力,《课程方案》采用“模块化”的思路设计“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和民族传统体育”5个方向的限制选修课程。不论是从方向本身的命名,还是各方向所设置的具体课程来看,5个方向中的“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所应对的行业分工均在体育教育领域之外。这里,我们不去评说其他专业是否有必要独立存在,仅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来看,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做的事情应当是强化自身能够独立存在的核心价值——培养更加专业化的体育教师,而不是分散精力去盘算其他行业的人才市场。事实上,按照《课程方案》只在各方向选择2~3门课程的要求,也不可能使学生真正具备适应其他行业的能力。显然,在限选课程的设置中,《课程方案》在“弱化”专业内涵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1.2 学时分配失之偏颇

学时分配是构建专业课程方案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决定了专业人才对不同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也决定了专业人才走向社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在具体的课程方案中,不同门类课程的学时到底应该怎样分配,这首先取决课程所对应的知识对于专业人才未来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来讲,课程所对应的知识与专业人才未来从事工作的能力关系越紧密,其课程学时比例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当然,在学时分配的具体操作中,除了要考虑课程的重要性之外,还需要关注专业人才在该门类课程上的知识基础与培养目标对该类知识要求之间的距离。就一门具体的课程来说,即便它对人才成长很重要,但如果人才在进入专业培养前已经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那么,该门课程所占的学时比例则可降低,反之,则需增加。

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之所以在学时分配上失之偏颇,就在于它忽视了当时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运动实践技能基础下滑的实情,盲目地将术科课程学时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低。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至2003年招生人数已从1999年的160万飙升至382万,增幅超过100%。扩招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降低,同时也意味着生源知识基础的整体水平降低。具体到体育教育专业而言,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整体的运动技能水平降低[6]。事实上,在2003年《课程方案》颁布之前,除扩招之外,还有另外两重因素也在加剧体育教育专业新生整体运动技能水平的降低。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全国有近半数的省份陆续在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中取消“专项”加试,只测身体素质[7],这导致许多缺乏体育经历的学生在短期“集训”后,通过考试进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习。一项对2005—2007届的326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追踪调查显示,其中有64.24%的本科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无体育专项训练经历[8]。二是与招生考试改革差不多同时进行的“运动训练”专业办学单位的扩增。至2003年,我国开办运动训练专业的高等院校已多达60余所。办学单位的扩增必然导致生源数量的扩增,再加上运动训练专业招生中对文化成绩相对要求较低的原因,使得大部分运动技能水平较高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普通高中生选择了运动训练专业。从近几年运动训练专业的录取比例来看,普通高中学生已超过半数以上[9]。

以上事实表明,在2003年《课程方案》颁布之前,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术科知识基础与培养目标要求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大。这意味着,2003年前后入学的体育教育专业新生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在术科能力方面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然而,《课程方案》对此“实情”显然缺乏关注。在术科课程学时的分配上,不仅没有在1997年方案基础上增加术科课程学时,反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其结果已为大家熟知,自然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术科能力的不足[10]。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术科能力的不足就像语文老师语言文字能力差、数学老师解答习题能力差一样,不仅影响其职业声誉,也制约其职业发展。

1.3 应对挑战能力不足

任何课程方案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制定出来,最终也都会成为历史的产物。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方案必然会在某些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课程方案前进的动力。不过,有关《课程方案》学时分配失之偏颇的事例表明,《课程方案》并不总是在所有方面都能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前进。只有当方案制定者对时代挑战有准确认识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的前提下,《课程方案》才可能在更新中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而表现出新的生命力。

关于《课程方案》目前面临的挑战,可归纳为“低质量”与“高要求”两个主要方面。“低质量”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生源质量持续走低。《2012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在持续下降,2012年的报名数已在2008年的基础上减少了140万。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计划却保持一定的增长。在“增”与“减”的剪刀差效应下,高考计划录取比例连年出现快速增长,2008年为57%,2009年为61%,2010年达到69%,2011年为72.3%,2012年为75%以上,其中,部分省市已突破90%[11]。录取比例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生源质量的整体水平进一步降低。换句话讲,《课程方案》在2003年颁布之时就存在的生源质量问题如今依然存在,而且有加重之势。从1.2节关于《课程方案》学时分配失之现偏颇的分析来看,《课程方案》在现有的框架下还不足以对此挑战进行有效应对。

“高要求”是指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其目标均指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已经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以及目前在河北省等地试行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方案来看,所谓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还要会“教”知识,更要会在教知识的过程中“育人”。换句话讲,未来的教师教育将十分强调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从2003年《课程方案》的课程配置来看,在必修课程中,体现体育教师专业特性和专门化培养的课程只有“学校体育学”,限选课中虽然设置了含有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养成的“体育教学训练方向”课程,但方案规定学生只能在其中选2~3门。而1分的任意选修课程设置中,几乎没有专门针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课程。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趋向不相适应[12],难以有效应对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

2 对改进《课程方案》的建议

综合以上有关《课程方案》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外在环境变化的情况,本研究对《课程方案》的未来发展提出总体建议。

1)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多样性、体育教师类型上重新定义原有目标中“复合型”概念。从整个学校教育范畴上讲,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如班主任工作、学生社团工作等);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取向上看,体育教师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从《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上看,幼儿、小学、中学教师各自有不同的标准。这表明,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的确是“复合型”工作。培养目标中的“复合型”概念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与其所修饰的“体育教育人才”相对应。

2)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从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独特性出发进行课程设置。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是体育教师的核心工作,其独特性在于该项工作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13]。这一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熟悉身体练习的生理与心理机制、精通身体练习的具体方法、掌握教授身体练习知识的教育方法。如果体育教师缺乏其中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难以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干课程在设置上不必从学科角度强求与体育学一级学科的对应,而应当反映出以上3方面知识范畴中那些处于基础地位的知识。当然,具体选择哪些课程为主干课程,还需更广泛而深入论证。受知识领域的限制,本研究只能提出主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

3)在限选课程的设置上,本研究赞同《课程方案》按“方向”进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但建议将“方向”从整个体育专业收缩至体育教育专业。理由包括:一是教育部于2011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分别从幼儿、小学、中学3个层次规定各自的“教育类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二是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明确将教师分为幼儿、小学、中学3个层级并分别制定了入职标准;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中师(含幼师)-专科-本科”的多元师资培养体系逐步收缩到现在单一的“本科”培养体系,原来以培养“中等”学校教师的本科教育理应承担培养幼儿及小学师资的责任。基于此,可将“方向”设置为“幼儿体育教育、小学体育教育和中学体育教育”。考虑到特殊人群的体育学习需要,还可在3个方向外设置“特殊体育教育”方向。

4)在术科课程的学时分配上,考虑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引起的生源整体术科基础能力下滑的现实,建议术科课程的学时比例应在1997年33.6%基础上有所提高,可考虑应回到1991年37.9%的水平。同时建议适当收缩术科课程的门数。与其让学生在近10门术科课程上“蜻蜓点水”式的学习,不如让学生在5~6门术科课程上有更多的学时进行“相对精深”的学习。这样,通过“一增一减”的方式,使学生在术科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学有所成,而不是浅尝辄止。事实上,如果一名体育教师真能在5~6个项目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常规的体育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强,毛振明. 对03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四维视角的反思[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92-96.

[2] 夏征农.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75.

[3]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 2003.

[4] 舒为平.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13-15.

[5] 黄汉升,季克异.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4,24(3):51-57.

[6] 胡伟.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与优化探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3):112-118.

[7] 王树宏.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测试模式的影响评价[J]. 体育学刊,2012,19(6):90-95.

[8] 吉学武. 体育高考无专项加试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43-145.

[9] 郑振国.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20.

[10] 向家俊,张启迪.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26-128.

[11] 2012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OL/EB]. http:///html/g/report/2012/index.shtml,2012-10-20.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1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

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

通过对2003年课程方案与以往的课程方案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必修课与选修课课时比例,1997方案为73.0:27.0,2003年方案中二者的比例为63.3:36.7,选修课的学时比例提高了约1O个百分点,尤其突出表现在任意选修课的学时上。增长的幅度较大,占选修课总学时的47%,比原来的提高了15个百分点(表2);学科与术科的比例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术科所占的学时数越来越少.从20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科类与术科类课程比例经过5次调整,总体趋势是学科类学时比例增加,术科类学时比例下降.而2003年的课程方案中学科类学时与术科类学时的比例就增加到了65.7:34.3,是5次调整中幅度变化最大的调整,术科必修课总时数减少得相当快.这无疑对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任务的完成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2003年新方案中主干课程体现出人文化、领域化、拓展化、多样化、科学化等特征,进一步加强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建设.

从表3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专业院校对术科比较重视,因此术科的比例下降得不是很多,而师范院校对学科比较重视,其下降比例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和山西大学与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基本上保持一致,都接近63:37这个比例.其中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与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是几乎持平.但是武汉体育学院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大于1,可是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却小于1,而师范大学很明显则把学科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学科类学时的比例结构势必影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教学能力,因此有待于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3.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互相间的分工和配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依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对2003年方案分析和比较可知,在必修课程的设置方面,2003年方案中必修课程为1126学时,6O学分,其中包括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两类,均比以往方案所占比例小,有其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

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

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4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育课;教案编写;繁与简

中小学体育课程正常课量设置一般为每周16至18节,部分学校体育课量设置每周超过20节甚至更多,平均每天三到四节课。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里,一份体育课标准教案的字数基本在1000字左右,再加上专设的表格、图示、图形,完成这样一份体育课教案至少需要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如果每节体育课都按照这样的样本教案去上课,教师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也无法长期坚持。因此,体育课教案的编写就需要改革,即繁简结合,这样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发挥更好的效率。

一、体育课教案的繁写

所谓体育课教案繁写即体育课程标准教案,一般分为以下几方面:

1.开始部分

这里面包含课的目标,课堂常规,准备活动,教材选用等。

2.中心部分

主要包含课的顺序,时间分配,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各项活动的运动负荷,活动注意事项,教师的指导与练习方法等。

3.结束部分

主要是放松活动,小结讲评本课;器材准备,全课密度,基本部分密度等。

以上三个部分里,教师在编写教案时,每一项都要写出详细内容,这里只举一个小例子:开始部分里有一项是准备活动,体现在教案中时,要求教师写出准备活动(如徒手操)有几节,每一节的名称及每一动作的名称,为何设计这几节以及每一节的负荷等;在负荷里又包含了次数和时间等。

在中心部分里,学生的练习队列,活动队形都要用图示表现在教案里;再细的话,所要学习运动项目的身体运动轨迹,也应用体育运动术语及图形线条显示在教案中。

理论上讲,体育教案按这样标准要求编写,教师严格按照教案去上课,确实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同时也能起到体育课标准示范作用,特别是对刚走上体育教师岗位又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讲很有必要。但是,对于有了一定时期体育教学经历和经验的教师来说,每节体育课教案都要如此繁琐去编写的话,既不现实,也很难做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教案编写以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东西要写,比如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听课记录、课后小结及各类总结等。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因职业特殊性,除文字教案备课外,各体育项目的身体运动训练不可或缺,这也是体育教师备课的另一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每天三四节的课量后再去编写以上如此繁琐的标准教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有繁有简科学合理地编写体育教案势在必行。

二、体育课教案的简写

体育教师在具备一定的教学经历取得一定教学经验以后,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促进提高教学效率,教案除了部分按标准编写外,一部分应该从简编写。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科书里,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了几类,第一类:身体形态,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类游戏;第二类:技巧与器械练习,球类游戏,角力游戏;第三类:韵律游戏,武术系列;第四类:体育基础常识。在这些项目中,我们很难说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这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适合本学校体育设施实际便于开展的体育项目,我们备课时可以从繁编写;而不太符合本学校现状但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体育项目,我们可以从简编写教案。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到全面,避免了死搬教条,提高了课堂效率。如何简写体育教案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直入主题省去细节

在体育教案的开始部分里,只写出课的目标,准备活动名称即可;至于队列,师生互致问候,准备活动做什么,做多少节,做多长时间,每一节操的运动术语,体育教学常规里都有规定,除有特殊情况,基本变化不大,可以省去。

2.图示省略

在体育教案中心部分里,标准教案要求对学生队列,所做运动项目的身体活动轨迹都标出图示,这很费时费力,且在有些项目上作用不大,教案简编时可以省去这些图示。

3.中心部分的简化

体育教案编写的大部分内容在中心部分,特别是对所要学习的某项运动动作分层次分重点地作详细描述,在简编体育教案时,这些可以基本省去,只写出项目重点和难点,指导与练习所采用的方法即可。

4.结束部分

在结束部分里,主要是放松练习要做的运动项目,简编教案时只写运动名称,而不再对该运动项目作细致分析;至于本课内容小结,评比教学效果,课后小记等亦可省略。关于课后小记,不是每课必写,而应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或者某项运动的学习有新意有突破并认为有必要时才去写出心得体会即课后记。这样在教案结束部分编写时,只需几十字就行。

三、结束语: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ifficult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se

WANG Heping

(Students' Office, Dali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035)

Abstract Cases have a good teaching results for the students healthy lesson,But now,students healthy lesson cases teaching present some problems, lack of quality of teaching cases,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application of the lesson,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en formed of mental health lesson case of the running mode.University should control the size of classes, univers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ase , institutions should continue to promot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case, by the way to improve university education level of mental health lesson cases.

Key words cases teach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s; college students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许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在教学中积极使用案例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尚存在许多现实问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的内涵分析

课堂教学中,习惯上将以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知识讲授法”,而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方法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最早应用于医学教学,20世纪初,哈佛商学院在工商管理课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很大发展,至此案例教学开始被教育研究者重视,并在各科教学中普遍使用。案例教学,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案例是对现实事件的完整描述,包括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社会、学校)背景、原因分析、应对方案与调适方法等内容,学生可以在案例中找到与自己心理相似的情境和问题,从而受到启发,将书本上的心理健康知识迁移到自己或他人心理问题的调适上,从而实现心理教育教育课自助助人的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不等同于“举例教学”,它不是平常所说的“例子”,而是在大学生中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是大学生某一心理问题的典型化实例,它主要是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而展开,重视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询案例”,心理咨询案例侧重对心理问题的诊断、咨询目标的确立、治疗方案的实施、咨询效果的评估等,这样的案例让学生感觉缺乏真实的情境性,难以调动讨论的积极性,因此不适合用于教学。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应用的难点分析

随着案例教学在越来越多的课程中应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开始更多的关注和使用这一教学方法,但是从目前实践教学效果上来看,案例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优势教学效果并未显现出来。这固然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正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有关,但也有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影响着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

2.1 业界相对缺乏精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案例

精当的教学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案例,那么案例教学就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大多数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都是根据自己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对教学案例文本的挑选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或报刊杂志转载而来,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和主题进行深入加工而直接在课堂上呈现。这样背景下呈现出来的案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性质的系统性研究,难以实现同一主题下多个教学案例的有序整合。

2.2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应用条件不足

案例教学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有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课堂中的案例教学分为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评述这三个主要环节,教师处于指导和引领的角色,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案例教学的最优教学效果。目前,各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通常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 16学时1学分,以大班授课(人均在150人-280人之间)讲座为主要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难以组织案例教学,或者组织案例教学,因学生人数过多,不能充分参与互动,难以产生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而有限的体验和感悟也难以得到挖掘和提升,最后教师生硬抛出结论,却没有真正触动学生心灵深处,使得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2.3 高校尚未形成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运行模式

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艺术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高超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造诣,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修养和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②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正处于探索阶段,高校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兼任,因此对于案例教学的模式、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特点等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认知,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理论构建和实践经验,只是在教学实践中模仿其他传统学科的案例教学模式,这些都在很大程度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探索

3.1 控制教学班级规模,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空间环境

控制教学班级规模是实现案例教学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合适的班级人数,对于教师而言,能够准确把握教学思路,将学生的讨论分析有效地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上,避免被学生牵着走,出现偏离主题、喧宾夺主的局面;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讨论、分析、点评,从而将心理健康知识应用于自身及他人。以高校标准班级30人为例,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适宜安排1~2个班级合班授课;所选择的案例应与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学习经验为基础,避免选择对背景知识等需大量说明的案例;一堂课中适合安排1-2个案例,并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但对于结论性的语句,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原因主要在于心理健康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获得主要是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分享的过程中自我生成,这种生成有时比较片面,有时比较幼稚,有时又超出教师的思维空间,但是这些是非常宝贵的生成,如果把事先结论性的语言通过多媒体课件做好,有时并不符合学生的自我感悟,甚至是游离于学生的感悟之外,这样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初衷,其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2 加强案例库的开发与建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提供较为完整的操作支持和资源服务

开发案例库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库应该能够体现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的最新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水平,并且能够代表未来几年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所入库的案例应该实现资源共享、定期更新。基于上述阐述,高校应首先成立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研发团队,通过研发团队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编制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相符、与教学内容有着内在实质性联系的优质教学案例,案例类型可分为文本案例、视频案例、多媒体案例等,从而使教师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得高质量的、可信赖的案例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可模仿、借鉴,形成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教学案例,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水平。

3.3 教师应不断提升案例教学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感染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对案例不感兴趣,或觉得教师对案例的驾驭能力不强,因而会在课堂上出现讲话、玩手机、耳机听音乐等现象。在实施案例教学时,首先,教师应具有丰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引领学生对心理问题深入分析,否则就会使案例脱离课堂教学,变成教师列举的“例子”,失去了案例教学的功能。其次,教师应情感丰沛,教学语言应丰富幽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有较高的期望,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素质方面、人格方面应比其他教师更好,他们希望教师精神饱满、耐心善良、理解宽容、知识渊博。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认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教学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历史不到20年,但是对于大学生完善人格、优化个性、提升心理素质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将案例教学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这是课程教学的一种创新与尝试,但目前存在很多现实问题,需要更多的学者给予关注与研究。

本文系大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教研教改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教学操作模式探析》(课题编号:2010QK04)阶段性成果

注释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30-02

近年来,在实现规模逐步扩张的同时,各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指引下,积极主动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重要抓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规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方式、培养措施及实施保障的基本教学文件之一,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划和蓝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因此,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高职教育理念,重新

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前提。

坚决摆脱传统高职教育培养理论技术人才的窠臼 传统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运用与动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即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区别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理论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在培养目标上并无显著差异——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型理论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问题并不明显,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警惕过度“就业化”导致的高职教育职业培训化倾向 近几年席卷全国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正使高职教育逐渐摆脱学科式教育的阴影,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和特色日渐彰显,但同时改革中的高职教育教学日渐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从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式教育,滑向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培养,而忽略基础理论素质教育,过度的“就业化”导向使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注重岗位技能培养,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适应期短,但在学生就职后长远发展缺乏基础,后劲不足,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受到质疑。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警惕过度“就业化”的现实功利倾向,避免将高职教育办成职业培训。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时代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因此,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必须受到重视和强化。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专科层次专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也必须坚持。兼顾二者,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能力”和“素质”两条腿走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岗位适应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符合时代精神和高职特色的目标定位。

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流程,实施开放式的制定流程

高职院校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它与区域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必然应该是最紧密的。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走出校门,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

设计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质上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与“求”转化为高职教育中的“教”和“学”。根据这一思路,在总结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可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划分为四个步骤:社会调研、分析解构、课程构建、方案设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明确规定各个步骤的工作任务和要求。(1)社会调研。走出校门,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就行业发展背景和新兴技术、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开展调研,掌握最新的、真实的一线数据,提交专业调研报告。(2)分析解构。根据调研数据,完成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化;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析确定与专业人才相适应的主要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提交研讨报告。(3)课程构建。针对上一步骤分析的专业岗位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完成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4)方案设计。挖掘并充分考虑校内外可用教学资源,根据专业特色和专业对应岗位的规律,设计现实、可行、高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模式等,完成并提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实施开放式方案制定工作流程 改革过去封闭的经验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在走出校门的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和同行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在社会调研阶段,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相关行业、企业,确保调研数据新鲜、真实、有效。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分析解构,身在一线的专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梳理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合作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拟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专家及其所在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有特色并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实行审核论证,把最新的知识、技术、能力要求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框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体系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引导、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常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主要课程介绍三大模块。这种框架结构重点突出,课程结构和主要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但缺乏对课程设置的分析论证和对课程教学的后期设计,不是严格意义上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首先要完善和优化方案框架结构。

1.增加课程设置认证模块。在课程体系模块前,增加“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安排”等内容模块,明晰并准确把握“专业对应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能力素质——课程”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使课程体系构建更加科学。

2.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模块。在核心课程介绍模块中除常规课程内容介绍外,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介绍,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3.在教学条件保障模块中,增加“师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和“实训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在“专业师资基本要求”模块中除传统的师资数量、职称、专业、学历要求外,增加“职业能力要求”,突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素质要求。在实践教学条件中增加“功能要求”模块,在明确实训条件的设备要求、数量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实训条件的功能。强化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形成“目标——论证——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办法——教学保障”诸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架构高职特色课程模块体系,强化课程实施设计,优化培养方案内核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施是关键。

1.结合学分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职业技术课程体系”两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英语、“两课”等)、公共选修课程和讲座;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包括技术基础课程、核心技术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前者侧重于基础知识、方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后者重点培养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突破普通本科学校学科体系式课程设置和编排思路,根据岗位任务设置课程,根据工作流程编排课程,并且注意做到三个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2.汲取最新教研教改成果,加强课程实施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注重优化整合,基础理论课程内容选择注重专业针对性,提高课程效率,增设《高职人文》等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课程,广泛开设各科类公共选修课程,广邀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各种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大学精神。职业技术课程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新优化、整合课程体系编排,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外可利用教学资源,结合课程特色实施“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多样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配合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作品制作、论文、上机考试、以证代考、实际操作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斯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需要厘清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9.

[2]廖细春.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5):11-12.

[3]吴家礼,许芳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26.

[4]黄柏江,林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六个追问[J].教育与职业,2011(11):24-25.

[5]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2):77-78.

[6]杨玉泉,张静.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发的基本取向[J].职业时空,2010(8):77-78.

作者简介: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10篇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对贵州省六所高校(贵州大学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遵义师范学院体育系、凯里学院体育系、黔南师范学院体育系、毕节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方案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的期刊、专著,依据比较充分的理论,对相关资料进行概括总结,同时收集、查阅贵州省六所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

(2)专家访谈法:走访贵州省普通高校体育学院的院长、系主任等主要负责制定本校教学计划的专家,对高校的课程改革及发展情况进行调查访问。并走访贵州省部分中学的领导、优秀体育教师,了解中学体育教改的情况以及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3)问卷调查法:贵州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家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通过邮寄和亲自发放的形式发给贵州省六所高校体育教育专家。

(4)比较分析法:对所收集的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在整理、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其各自的特点。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探讨课程设置改革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教育部文件,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从上表来看贵州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单一,主要定格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虽然或重或轻、或多或少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但落脚点是“专门人才”的培养。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完成由培养“知识型”或“传习型”的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从根本上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奠定基基础。另外,在其表述上也大同小异,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有的甚至照搬教育部文件,各校没能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优势进行准确定位,缺乏各自的办学特色。据此,贵州省高校可在新《课程方案》精神的指导下,集中主要优势资源,将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同时,还应兼顾培养社会和各地区发展急需的各类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迎合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期未来的毕业生有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2、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人才培养规格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加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即到底培养出什么样人的问题,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样式,是人才培养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新《课程方案》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做出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规定,不仅有思想品德、基本素质素养、科研能力、体魄和卫生习惯及健康生活方式等,而且对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社会适应性、外语与计算机、审美及创造力等方面也都提出要求。通过调查发现,“高级专门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完成由培养“知识型”或传习型”的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

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1)公共课开设情况。贵州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公共课(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目的是拓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此类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新《课程方案》规定为72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6%一28%,通过调查可知,贵州省6所高校的课时数均远远高出新《课程方案》规定比例,达29%以上,其中,最高的为32.7%,比例偏高,且课程门类普遍较少,一些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提高个人修养水平,拓宽知识视野的课程,如哲学、文化、社会、语言、科技、经济和健康等课程,由于种种原因,各校都开设的很少。另外,贵州省6所高校开设的公共课很少能够反映出地方特色,校本资源没能很好地被挖掘和开发。

(2)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从贵州省6所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学时比例来看(含公共课),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学时比例存在差异;必修课学BtLL例最低为50.6%,最高为89.4%,平均学时为68.7%,必修课与选修课平均学时比约为6.8:2.3,而新《课程方案》必修课的比率为63.3%。可见,贵州省高校必修课时数仍然相对较高。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是现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同样如此。我国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作了多次调整,必修课比例逐次下降,由1980年的85.1%下降到1997年的71.9%、2004年的63.3%。而国外的选修课比例普遍比我国高,如大阪体育大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2:3,国外有些大学的选修课多达几千种,甚至允许学生跨系、跨院甚至跨校进修。

(3)专业必修课的开设情况分析。贵州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开设普遍认为重要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球类(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人体科学类课程和师范性课程,如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康复、体育社会学等,开设了地方特色课程和整合性课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科研概论等;但是在一些生命力旺盛和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如户外体育、休闲体育等开设比较缺乏;而且在一些新兴的体育类项目上开设比较少,如网球、羽毛球和体育舞蹈等。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应注重生命力旺盛和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及新兴课程的开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

(4)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分析。选修课能比较迅速地把体育学科和非体育学科的新成果反映到教学中来,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有利于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一般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根据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分别占专业选修课总学时的6O.2%~D39.8%。通过调查可知,贵州省6所高校的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平均18.9%,明显低于新《课程方案》的要求,因此必须在这一环节上认真领会和贯彻新《课程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任意选修课的比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需要。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可分为学科和术科两大类课程。结合新《课程方案》,可归纳为五大类: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231"])、体育教学训练(301"3)、社会体育(32门)、体育保健康复(241"3)和民族传统体育(71"3)。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上,贵州省6所综合,1生大学专业选修课程开设门类比较窄,而且主要以术科课为主,缺乏学科的课程设置。同时作为少数民族比较聚集的贵州省,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课程比较缺乏。

(5)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是反映学生效能感最直接、最客观的指标,也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主要目的。搞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锻炼学生的体育工作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方案》的实践性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l、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习和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较之于以往4套方案,新方案增加了社会实践的内容,将教育实习和见习的时间延长到了10—12周,并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分阶段实习。另外,对于毕业论文和学术活动,不再规定具体时间,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空间。

贵州省6所高校普遍比较重视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好地迎合了新方案的要求,特别是机动时间的设置,使学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做出调整,增加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弹性。据调查6所高校的实践教学形式多是松散的,除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外,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对实践成绩评定也过于粗糙简单,计划性和实效性不强,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规范管理,加大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而且,在教育实习和见习方面,6所高校依然保持在6—8周的时间内,且大多安排在第六学期,缺乏平时对每个学年不同阶段分别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时间。在科研实践方面,6所高校还是仅仅安排8—10周的毕业论文,没有重视平时几个学年的学术活动,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1、培养目标单一,主要定格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应在新《课程方案》精神的指导下,集中主要优势资源,将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同时,还应兼顾培养社会和各地区发展急需的各类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迎合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2、公共课的设置面相对较广,但是缺少能反映出地方特色的课程因此,应注重校本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开设一些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提高个人修养水平,拓宽知识视野的课程,如哲学、文化、社会、语言、科技、经济和健康等课程。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体育理论;案例教学法

前言:

案例教学法是指把学习、研究中的具体实例进行汇集,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汇编成案例,案例由教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做出示范性的解答。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正式被应用于体育教师教学当中,为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帮助教师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1.案例教学法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有利于推进体育新课程的改革

在体育理论中开张案例法教学,有利于推进《体育与健康》这一新课程的改革,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新课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积极性,跟家符合各地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案例教学过 程中,学生以研究者的态度进行学习,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现代体育理论,而且还互助的“脑力激荡”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在学习体验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价值.

1.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体育理论课往往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就忘记"。这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教学方法枯燥无味。而安利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它以生动、真实的体育案例为线索,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进入“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变被动听讲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这人仅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1.3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法难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较好结合,往往使理论脱离实际。而安利教学中的体育案例属于体育工作中的典型素材,都有相应的客观依据,是教师通过体育事件或其他渠收集的真实案例,并且是已经筛选的、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案例。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得到多方面得锻炼。

2.案例教学法在体育理论可教学中的操作策略

2.1准备工作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课前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工作:一要介绍案例教学法的特点、目的、意义,让学生有心理准备,避免在课堂上不知所措。二要展示案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通过体育运动中有代表性的原理、事件,归纳出有代表性的案例。三要学生独立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利用已知道理、规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2.2组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案例的分析、讨论时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分析、讨论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本教学法的效果。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认真对待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组织和引导作用。每个教学案例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和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果观点不一致,可以展开辩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及时对学生的发言作出点评。在讨论中,学生要始终记住自己是课堂的主角,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思维潜能。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分析,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阐明案例的重点、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讨论过程中的优缺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标与效果。

2.3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写出案例书面分析报告时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在课堂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在案例发言提纲和案例分析评价初始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课堂的结果,把自己对案例的分析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供教师批改。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书面报告可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之一;二是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检验和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综合能力、总结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完善体育理论案例教学的建议

3.1建立灵活、有效的教学制度

为了获得理想的案例教学效果,实现案例教学预期的目标,对人数多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按30人Wie一个标准单位分成几个小班进行案例教学。事实证明,学生人数适当,案例讨论课的效果要比较理想。但是,这样教师的工作量就明显增加了很多。

3.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些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不必整堂课滔滔不绝,学生也不必完全被动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视觉、听觉并用,增加感性认识,还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由于每门课的可是有限,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较慢。如果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大增加,教学效率也将大大提高,为案例教学提供了时间,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4.结论与建议

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同时,以强化学生主体参与为重点,构建“启发诱导、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教学新模式。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各个案例研究的成功有赖于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自发的学习精神。因此,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积累实际经验,从而提高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丽华.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孙承毅.案例教学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4 (9):89―90.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体育教育;发展

1.前言

健美操运动这一融合了体育的“力”、文化的“和”、艺术的“美”和教育的“育”等诸多元素的,富有朝气的新兴健身运动项目,它可以充分的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健身、健美、健心的运动理念。然而不管什么样的课程,教师在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充分的课前准备中最终要的一点就是教案的准备和编写,因为教案承载着整个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执行、以及课后总结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健美操课程也不例外。健美操课程教案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课时为单位编写的供健美操课堂教学所使用的具体实施方案。

2.相关概念

(1)我国对健美操的定义。想要构成健美操这一具体事物的概念,就应该遵守概念的运动性这一要求,一切客观事物本就与运动这一词语紧密相关。通过分析整理,本文认为健美操运动发展到今天,其概念应当定义为:健美操是在鲜明的音乐节奏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在保持身体标准姿态的基础上实现身体控制节律性弹动技术,达到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实现人类追求以健身、健心与健美为锻炼目的的一门体育学科。本文所研究的“健美操”所指的是现代健美操运动,并非包括健美操的起源形态。

(2)教案的概念。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①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关于什么是教案,即教案的内涵这一问题的论述,常见于许多教育学、教学论方面的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将课程分为学期备课、课题备课和课时备课这三种备课方式较为科学。教案是教师将课时内容以文字、图形等形式呈现出来,这里也称教案为课时计划;第二,人们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教学应遵循的规律,也是教学应达到的目标,教学步骤设计的目的是为学习的发生和进行创设内部和外部条件,想要使教学过程有序、有效的进行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第三,有学者他们认为,教案可以按照模式分为表格式教案与条目式教案两种不同模式的教案,也可以按照写作篇幅的长短分为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两种;最后,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课前准备的教案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以前对课上教学活动的一种策划和准备,并且可以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体会如何将收集来的信息进行组织和编排,如何安排学生的课上活动以及学生的活动顺序和课堂时间的掌控,逐渐培养出“教学惯性”和“教学智慧”。

经过对以上几种教案的归纳和其内涵的阐述,我认为教案是指教师以教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授课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师自身所拥有的授课风格、授课经验以及教学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与系统的观点,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不同的教学需要,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步骤,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和安排,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而制定的实施方案。

(3)健美操教案的概念。当前健美操作为我国高校体育课教学中极其热门的一种体育活动和健身方式正在迅速的蔓延和普及当中。健美操包含内容广泛,他包含了体育、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其涉猎之广泛是其他运动无可比拟的,是一项让学生身体、心理、审美都能得到良好发展的平台。而学校的健美操教学的完成就是以健美操教案的编写为前提的。

由于对健美操教案的研究,目前少之又少。但经过对教案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归纳,我认为健美操教案是指健美操教师以健美操教学理论为基础,根据具体的健美操教学人群的特质和健美操教师自身所具有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运用不同的观点与方法,分析出健美操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教学需要,确定其教学目标,拟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举措,恰当的安排健美操课程中的各种教学要素,为使健美操教学达到最优而拟定的教学组织方案。它既可以是健美操教师的一种授课方案,也应是教师成长的“锦囊”。通过健美操教案教师可以积累教学案例,反思健美操教学中的困惑和不足,综合分析解决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健美操发展。

3.健美操教案现状分析综述

健美操运动进入高校校园以急速发展的态势风靡高校体育课教学。但是对健美操教案的关注并不是很高,教案是完成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此对健美操教案的现状作如下分析。

(1)健美操教案的分类。健美操课程由于是一个近几年以来新兴并快速崛起的课程还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教案分类体系,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做出如下的健美操教案分类。按授课对象分类可大致分为:小学健美操课、初高中健美操课、高校健美操课;根据授课类型可分为:健美操专项课、健美操选修课、健美操普修课。而本文中所涉及的健美操课程教案就是针对高校的健美操选修课教案所进行的分析。当前高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意愿所开设,所以健美操选修课是针对广大在校大学生所开设的,涉及学生最为广泛。并且,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挑选、自主选择,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对健美操抱有很高的兴趣课求知欲来进行学习的,如此一来就保证了授课对象对教学内容有较高的积极。

(2)健美操教案的价值。经过对健美操以及教案两种概念价值的研究,健美操教案的价值就浅显易懂了。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需要与被需要关系,那么作为主体的人也就是教师以及授课对象,而作为客体的教案就需要满足主体的需要,也可以称之为教案的客体表现了教师主体的意愿与需要。由此可见健美操教案的价值在健美操授课过程中不容小觑,并且至关重要。

健美操教案对于教师是健美操教师步入健美操教师步入健美操教学的重要“起跑器”。健美操教师由教学初期直至教学后期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成长的过程,它是教师在教学中期遇到课堂教学问题时的“解药”。健美操教案可以辅助教师完成健美操课程并且使教师得到成长。

(3)健美操教案的设计。健美操教案是教师根据学期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并综合教学实际情况对一节健美操课做出的课时计划,是健美操教学课的基本教辅材料。

由于健美操课教学内容相对复杂,所以受场地、器材能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果因课前准备不充分很有可能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出现无法预知的突况甚至是学生的伤寒事件,所以防患于未然的前期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而健美操教案就是健美操课前准备的“对照表”,完整的“对照表”保证了课前准备的万无一失。此外健美操教案的编写也是体现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水平的很好途径。

总之,健美操教案对健美操课的开始直到结束做了全方位的预案展示,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是教学经验有限的年轻教师还是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健美操教案的认真编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邱影、王宏君.浅谈如何写好教学教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

[2]李成武.高校教学应当重视教案编写[J].泰安师专学报.1997(3)

[3]吴忠义.关于体育课教案设计与编写规格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8(1)

[4]李淑芳.高校公共体育课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04:44(4)

[5]李薇.体育教案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法的尝试[J].浙江体育科学.2002(2)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校人物档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内外;应用

当代社会把档案信息称为“原生态”信息。所谓原生态,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始记录。也就是说,档案信息的原生性、真实性、稳定性,是其他“派生性”信息资源不可比拟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档案信息是其它信息之源。

1 高校人物档案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均属国家档案之列,这是建立人物档案的法律依据。高校人物档案的建档对象包括学识渊博、成果丰硕的专家、教授、校级领导;成绩显著、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学者;著名的校友和具有代表性校园人物。人物档案真实记录了他们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活动和取得的成果,折射出大学的校本文化。

高校人物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缩影,是高校人物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传承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师、名师是高校人物档案的重点,是一所大学的品牌与灵魂。他们的治学态度和人格魅力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而且铸就了大学精神。正如原清华大学校长、现代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体现了大学与人物的关系。

高校人物档案具有五大特点:(1)真实性。高校人物档案是高校各项活动的真实纪录,具有自然生成的特点。(2)教育性。每所高校的人物档案都记录了其自身发展的历程和业绩,反映了各个时期不同层面的活动,是思想、文化、科技等教育的良好资源。(3)知识性。高校是创造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高校人物档案是这种知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4)文化性。大学校园是人类文化传播、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先进的思想观念、知识体系往往都是在校园中产生、传播与发展,大学文化就是通过高校档案传承而沿袭下来。(五)社会性。高校人物档案是人物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不仅应用于校园内,也应用于政治、经济等社会领域,它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2 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内外应用情况

2.1 高校人物档案建设的现状

高校对校园历史人物的育人功能没有充分重视,没有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高校能够建立比较完善的人物档案和校史馆的不是很多,这部分校本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教育资源未能很好地整合,信息资源的共享率大打折扣。“唤醒”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2 高校人物档案资源未纳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中

近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但总体而言,《纲要》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尤其在贴进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联系、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等方面的问题仍较突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与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的不敢作为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只注重讲授理论,习惯于从书本到书本,没有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忽视了对本校的人物档案做认真的了解,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经常是“十年一贯制”,案例陈旧,使学生产生“吃剩饭”、“喝剩汤”的感觉,降低了《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

2.3 高校人物档案和档案馆没有被作为教学实践的资源和基地进行建设

一直以来,《纲要》课实践性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与形式单一,同时受到安全、经费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开展的不多,是高校《纲要》课程教学中薄弱的环节,是困扰《纲要》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许多高校没有把档案馆建设为《纲要》课教学的第二课堂,高校人物档案资源作为校本资源却躺在深闺无人识。高校人物档案所内含的思想、文化、科技、教育资源,是档案宝库中的瑰宝,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在等待着我们将其展示出来,供后人学习和借鉴。

2.4 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主力军作用

校园网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学生了解学校的主要途径,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主要集中在建校时间、学科专业、重大成果三个方面。校园文化是《纲要》课教学第三课堂,由于人物档案建设的欠缺,造成档案文化的缺失,因而对校园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了解偏少,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精神的理解。

3 促进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在《纲要》课堂内外应用的对策

《纲要》课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他们掌握思想政治领域的普遍原理,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的认知能力,以及处理具体思想政治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将认识、认知积累内化为稳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并外化为做人做事的行为。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学资源建设,高校人物档案是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将其作为教学资源,《纲要》课的教学活动将会生动和丰富多彩。

3.1 加强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建设

高校档案工作肩负着资政育人、传承文化的特殊使命。高校档案部门要大力开展人物档案资源建设,主动开展人物档案编研工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之中。高校之间要开展档案信息共享工程,建立一个系统性的资源共享的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各高校档案信息共享,使得各自单一的“信息孤岛”连通起来,让优秀的教育文化流动起来。最终实现资源规模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档案管理模式。2005年12月上海市高校档案学会建立的上海高校档案信息网设立了人物档案、珍档集锦、学术前沿、网上展览、国际瞭望等栏目,是上海市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范本。

3.2 强化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在《纲要》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资源、乡土文化资源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地参与到高校《纲要》课堂教学的应用中,高校人物档案资源作为高校的校本资源,更应是《纲要》课教学资源的源泉。

目前高校的《纲要》课都采用了教育部推荐的教材,这些教材体现了教育部社政司颁布的《纲要》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作为教材其内容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把那些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全面、准确、简练、清楚地展现出来。至于那些案例问题,应留给任课教师联系实际进行讲授。况且,教材也给任课教师留下了较大讲授和发挥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围绕着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进行创新。针对大学生在认知方式上偏重于直观化,喜欢形式多样的特点,要采取针对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授课。《纲要》主要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而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涉及相对较少,应该添加这方面内容。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讲一些本校的人物故事和史志资料,帮助学生掌握《纲要》课的“一条主线”、“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波澜壮阔、动人心魄,高校人物档案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小说”。《纲要》课既是政治课,又是历史课,要寓教于史,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道理潜移默化于学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的还不是教学手段和形式,而是教师能否还原历史教学的故事特征,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如果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教学方法得当,肯定是会受学生欢迎的。把教学内容同现实生活中大量的、活生生的新鲜事物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到的是大量的有血有肉的东西,从而加深对《纲要》课理论的理解。

3.3 加强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在《纲要》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纲要》课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要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认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看、去问、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的真谛, 知晓乡情、民情、社情、国情, 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行思考和研究,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从而自觉拥护党的政策,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 在这样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增强课程的时代感、贴近感,而且也增强了理论对现实的诠释能力,从而激发起大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它可以使《纲要》课教学从一味地“说教”转变到不仅会“说”,而且会“做”,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纲要》教育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时代主题。《纲要》教育使用高校人物档案资源是与时俱进地把握思想教育的历史文化,鲜明体现了思想教育的时代特征。深入挖掘校史人物背后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精神内涵,用深厚的历史积淀滋养青年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史实启迪青年学生,让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文献、一件件实物背后的故事“鲜活”起来,形象直观地展示大学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实践表明,在校学生对学校的历史、先贤的风范品质、教师的科学思想、学长的科学探索等参观学习要比课堂教育所受感染来得更直观、更强烈。因此,档案馆是《纲要》课程的第二课堂。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实践教学资源,而且可以破解《纲要》课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上的困难、经费问题和组织指导实践教学的力量不足的难题。

3.4 增强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传承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校园文化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的主要教育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育人。生活在校园之中的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内化成习惯、信念,从而带上特定的校园文化烙印,所以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校园历史人物档案是大学精神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资源。通过对高校人物档案的信任度的调查显示,98%的学生选择了信任,充分体现了学生对高校人物档案的接受程度,为人物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1利用高校人物档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建设“信念育人”的校园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校人物档案的原生性、真实性、生动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组织学生到档案馆探寻本校发展历史及人物生平的原汁原味的信息,用档案馆藏中学校悠久办学历史、民族危亡时刻仁人志士英勇壮举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学术思想、育人风格和卓越成果,生动直观的史料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他们受到熏陶和鼓舞,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高校档案馆还要积极利用人物档案史料,进行一些专题开发,如名师专题、校史专题、校风专题、知名校友专题、学生科研与创新成果专题等。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拍摄电视片、编辑出版画册或论著,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辅助教材。高校档案馆还可以利用馆藏档案开辟陈列室或校史馆,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3.4.2 利用高校人物档案中蕴藏的丰富历史资源,创造“校史育人”的校园文化。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史文化是指学校在办学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让每一位走进高校的大学生,能以进入这所学校为荣,并让学校将来以自己为荣,就必须让学生将自己与学校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共鸣。向学生讲述校史人物,以先辈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爱国爱校教育和对学生的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并贯穿到整个育人过程之中,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永恒的主题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所有这些,都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史育人”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重视弘扬传统,让学生知校、爱校、兴校。

3.4.3 高校人物档案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是“精神育人”的家园。人物档案记录了建档人物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高尚精神;立足本职、淡泊名利、安贫乐教、献身教育的崇高价值取向;诲人不倦、辛勤耕耘、严谨治学的优秀品格,激励学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眼下脚踏实地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如心理素质、团队意识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3.4.4高校的知名人士是大学生成才的导师和崇拜的楷模,形成“偶像育人”的校园文化。许多大学生渴望成才,有着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然而由于他们尚未确立或尚未巩固地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为谁成才,成什么样的才,怎样成才等基本问题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而人物档案展示出的建档人物成长历程能为他们选定正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向导,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进行自我实现的引导,有利于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在青少年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各种榜样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事业的引路人和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动力。事实表明,运用人物档案,采用生动而形象的方式进行“傍样”教育,对于学生都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纲要》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做到“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纲要》课目前既遭遇挑战,亦面临机遇。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以创新为名,抛弃好的传统,而应该在固守已有的基础的前提下,鼓励大胆创新。要重视和改进教育方法, 丰富教育载体, 优化教育的文化氛围。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将高校人物档案转化为教学资源,可以保证教学的广度、深度、新鲜度和可信度。

参考文献: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学德育;应用研究

一、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现在教学的伟大目标。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教学的改革进入新的台阶,经济全球的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学德育教学工作变得滞后缓慢,目前德育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形式上的课程,没有得到重视。现在许多中学的德育教学,并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担任,而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担任,例如某中学的德育课程是由体育教师担任,或者由美术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的不是学思想政治教育出身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德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国内德育工作滞后,主要是现在中学德育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国内的德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给学生讲授大量的德育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关理论,很多教师布置大量的德育作业给学生做,甚至是让学生去背诵各种的的德育理论等方式。中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活与活力的群体,对于过多理论缺乏兴趣,在课堂中他们更希望听到相关的故事。案例教学的应用十分普及与广泛,但是现在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运用在高校教学中,在中学方面的运用依然比较少,尤其是在中学德育方面的应用是比较少的、本课题重点探讨了案例教学在中学德育工作的应用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升案例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对策。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中学生来说,充满乐趣的课堂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例如教师在讲授团队精神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女排团队精神,尤其是女排从小组第四出线之后,面对强势的巴西、荷兰以及塞尔维亚,都没有畏惧,因为团结、坚持不懈的女排精神始终支撑着她们,最终她们克服一切困难,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通过女排的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团队精神的深入理解,并将这种精神深深的刻在内心深处。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减轻中学教师的教学压力。这些年,社会上曝光了许多中学教师出现了各种精神崩溃的现象,这都是由于中学教师的压力非常巨大。一方面教师的压力来源于社会生活中,教师由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如今房价物价的上涨,许多中学的生活经济压力非常巨大,这种压力无形中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另外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巨大,不仅体现在目前中学升学的压力,例如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等压力,而且体现在教师职称方面的压力,如今很多中学教师要评中级、高级等职称,这样的压力非常巨大,包括论文、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压力。德育工作方面的教学压力很大,如果仅仅是通过日常的理论教学,教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很明显。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减少教师授课的时间。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收集各种教学素材,为各种教学活动储备资料。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去的教学方法,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德育课程书面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是不明显的。而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些有趣复杂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案例教学法,教师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更重要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三、加强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课程的应用

1.完善德育课程案例素材。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尝试案例教学法,但是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不明显,追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是德育课程方面的案例素材比较简单。例如教师要给学生讲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经常都是运用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传授。在讲授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运用“铁柱成针”的故事。因此,德育教师要收集更多的案例素材,一方面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另外一方面可以从西方文化中进行收集,例如古希腊神话、古罗马故事。德育教师将这些案例收集并且整理好,可以成为以后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2.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案例教学法,虽然能够给教学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对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非常高。纵观目前很多课堂,教师无法调动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一些中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大声吵闹的行为,一些年轻教师难以掌控课堂,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名师给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应变能力与组织能力,加强对教师进行课堂制度的培训,让教师时刻记住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首先教师要对本班学生深入了解,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避免整个小组的学生性格相似,这样不利于营造课堂气氛。其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有助于学生课后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对收集的各种案例进行筛选和处理,尽量使用最合适的案例辅助教学,保证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在现代中学德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复旦,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德育课程案例素材,加强中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的培训,在案例教学法中实际操作中,应该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使用合适的案例辅助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李岩 单位:石家庄市第28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晓婷.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6(07).

[2]刘尚.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3).

高中体育课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档案学高等教育;中国;加拿大;比较研究;武汉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1引言

档案学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国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笔者选取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作为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的两个典型机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加在档案学高等教育方面的异同与优劣,使我国档案高校明确自身优缺点,进行调整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前身可追溯到1934年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立的档案管理特种教席,为我国档案学教育之滥觞。目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在教学水平、科研实力、教育层次等方面,均走在全国档案学教育的前列,是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极佳典型。196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图书馆学院;1981年,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开始招收档案专业硕士研究生,开了整个北美地区档案专业硕士教育的先河。1984年,图书馆学院正式更名为“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目前,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种类丰富的档案学研究生培养项目,包括档案学硕士、档案学硕士(原住民研究方向)、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哲学博士(档案学方向)等,且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进修教育,成为北美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典范。此外,2009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为ischools联盟第31位成员,这是唯一一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机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也是该联盟的成员之一。因此,二者在档案专业成立的背景、现实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具可比性。

2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现状比较

2.1培养层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培养层次分为博士、硕士、本科教育三个层次。2003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武汉大学建立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招收档案学博士后高级研究人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档案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完整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也可能由于教学内容较为集中,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相对狭窄。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的档案学人才培养层次起点较高,从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始,向上延伸至博士层次。学院招收所有正规大学任意学科背景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档案专业学习,但学生成绩在本科期间至少在“b+”以上,同时,还招收外籍学生,为国外培养档案人才。

通过比较,我们可发现,两个学院在培养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三个层次的培养模式,其中,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体,主要原因是我国各级档案机构数量众多,且社会整体档案意识不断增强,人才需求量大。而加拿大的档案学高等教育起点高,且可为国外培养专业人才,与加拿大总体教育水平高密不可分。

2.2培养目标。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在不同培养层次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在本科阶段的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在研究生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研究、敦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注重学生“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硕士阶段,则主要培养学生“能够高效地计划、实施和提升档案馆保存、组织和有效利用社会记录信息的能力”,注重对档案从业人员工作技能的培训;在博士培养阶段,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能够从理论和方法论角度丰富档案专业核心知识,通过研究创新贡献于信息学领域及其学科的发展”,意在提升档案学教育的发展水平。

通过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国虽然都认为档案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加拿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直到博士层次才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我国则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设置了不同的培养层次来贯彻这一专业教育理念。

2.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反映档案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选取了两个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进行分析,课程设置详情见下表。

武汉大学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例如,设置了《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数字档案馆原理与技术》等课程。学院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包括:档案学理论与应用;电子文件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现代化。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应修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至少2门),其余为选修学分。

自1981年设置档案学课程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紧密结合本国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不断调整课程的设置。学院要求学生应完成48学分的课程,其中,24分为核心课程,24分为选修课程,以及一些0学分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等,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的要求上,中加两国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是获得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而加拿大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是否写毕业论文。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设置

通过两个学院硕士课程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学院课程设置,均具有浓厚的院系背景色彩,武汉大学设置了许多与政务信息相关的课程,而哥伦比亚大学则设置了图书馆学相关课程。

2.4师资队伍。根据相关统计结果,近年来,我国档案学专业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改善:从职称结构上来看,2000年至2008年,全国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档案学专业教师数量逐年增加,由52人增至84人,增长约61.5%;从学历结构上看,2000年至2008年,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档案学教师数量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26人增至2008年的129人,增长近4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经调研,目前,档案系共有教师10名,拥有“正高”、“副高”职称的教师占整个师资队伍的8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0%。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除了拥有12名档案专职教师外,还拥有26位兼职教师,共29人拥有蹲士学位,占师资队伍的76%以上。兼职教师来自当地一些信息机构或大学图书馆、城市档案馆,拥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师资队伍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

色——教师的国籍构成多样化,分别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多国文化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沟通与交流。

3启示

我国档案学教育具有多层次的培养模式,有利于系统地培养档案人才,这是我国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问题与不足,应进行一定的改革。

3.1在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化的前提下,分类型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在1982年和2004年,分别开展了对档案工作者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并根据得出的结果指导档案研究生教育和档案就业工作的开展,使美国的档案学高等教育取得r良好的教育效果,成为世界范围内档案学教育的典范。而我国与加拿大都没有档案工作机构为高校档案学教育进行类似的实际调研,并指导其制定培养目标,这是两国档案学教育的共同缺陷。

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分为本、硕、博三个层次,其中,本科教育是整个培养体系的基础,硕士、博士阶段均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主。在本科教育阶段,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本科毕业后希望直接从事档案工作的学生,增加其专业技能性课程的比重,并为学生积极提供实习机会;而对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在本科教育的后期,就要注重他们研究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开设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课程。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生大都处于导师助手的位置,在导师确定的研究课题下,负责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显然,不符合硕士、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这也是制约档案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瓶颈。

3.2课程设置在坚持特色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相关学科的内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档案学课程体系中,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了浓厚的“档案”特色,如,设置了《档案古文书学》、《档案文献管理与著录》等课程。由于其档案学专业是由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建立而成,因此,课程和培养项目的设置还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该校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项目中,要求学生完成档案、图书馆学两个学科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文档一体化、图书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工作需要的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档案学学科指导委员会提出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档案学高等教育要真正达到此目标,必须在保证学生学到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打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隔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也大都依托历史学或图书馆学建立起来,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学科发展的独立性,我们过多地关注削弱甚至消除与历史学、图书馆学有关课程,今后,我们应该适当增加这些相关课程的内容,达到“厚基础”的人才要求。此外,为了适应学科、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如英语、计算机能力。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强以计算机网络设备和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在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特别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时,要着重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