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

农业电商的前景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1篇

发展农村电商经济需要人才队伍支撑。目前,甘肃省景泰县以景泰职专为依托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农村电商经济需要人才培训网络。实现了电商人才培训服务全覆盖,10个乡镇建成了乡级电商人才培训服务站,46个村建成了村级电商人才培训服务点。计划从2016年起至2017年,将在全县贫困村建设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服务点60个,建点率达100%,开办个体网店技术服务120家,帮助贫困户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

景泰职专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平台、白银第十一技能鉴定平台、职业中专三校生旅游专业教学平台等资源为当地农村电商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培训与技术服务。

二、县域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县域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有一个大的背景。每个县都有政府网站、农业经济服务网。县域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必须以政府网站、农业经济服务网为依托。同时,以市场为依托,建立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服务。这样做有助于农民及时获得市场信息。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农民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从事农业生产,农民从电子商务这个平台获取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加以甄别、利用,制订生产计划,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提供适销对路农产品,做到真正增产增收,告别依靠传统靠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

同时,县域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有一个大的技术指导服务团队,由校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指导农民消费。消费选择多样化,满足农村消费者需求。笔者所在县是个农业县,农业人口比例大,而农村电商的发展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商服务团队指导农民上消费平台,这些平台将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商家联系起来并带到农村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收入选择高档、中档、低档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电商服务团队指导农民推销自己的产品。电子商务有助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农民能够避免由于供过于求而产生的大量仓储保管费用。保证能够及时获得市场信息,能够确保自己种植的农产品能够顺利卖出去,保证产品市场化。

三、加大职业中专对农村电商经济人才的培训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相应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使电子商务更好更快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加大景泰职业中专农村电商经济人才的培训力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景泰职业中专教育平台作用,培养电商人才

首先,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管理人员的培训,鼓励农村党员干部、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大学生村官等担任农村电子商务负责人。其次,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积极探索“校村合作”新模式,做好电商人才的输送,提高人才培训层次,提高电商从业技能,帮助、带动更多有电商创业意愿的青年提升利用互联网创业就业的能力,帮助传统企业迅速培养和建立电商人才团队,帮助农村青年尽快通过电商致富,为景泰电商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快推动该县电子商务实现新突破。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支撑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包括职业中专教学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应该包括对电商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成熟的电商基础设施是电商从业人才展现聪明才智的平台。首先,可以通过村集体垫付、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引进企业资本、村里能人捐赠等方式筹集购买设备的资金,或者通过PC厂商开展的“电脑下乡”等活动配备电脑等网络设备。其次,实施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享用的“信息公路村村通工程”,建立起多层次、有特色、全覆盖的农村信息网络。最后,加大对民营快递企业的优惠和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进村快递”予以补助,解决电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对现有的电商人员技能培训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2篇

——关于助推我县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结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会东县居于川滇两省五县一区结合部,地处攀西大裂谷生态休闲旅游区的腹心地带,因为历史上区位闭塞,交通滞后,会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颇有明珠蒙尘之感,但也正因如此而保留了它丰富的原生态旅游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通枢纽的逐渐完善,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已渐露峥嵘,于世人面前展现出它应有的风采。

一、会东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及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由于历史原因,我县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且会东地处横断山脉南部褶皱山中切割地带,绝大多数为山地,占据会东总面积的90.87%,造就其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导致了其开发难度相对较大。境内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螺髻山脉南延部分的鲁南山威武雄迈;森林草场、石林花海和风能、光伏电场壮观秀丽;百里金沙波澜壮阔,拥有白鹤滩、乌东德两大电站构成的高峡平湖景观;老君洞清幽神秘;世界滩王老君滩涛声阵阵,声势雄壮……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县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总体特点是“风格迥异,散而不聚”,同时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我县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也有多彩的人文景观。独具会东特色的彝族奥索布迪服饰、傈傈族嘎且且撒勒舞、汉族的“清明宴”、端午药膳宴、彝族火把节等民俗风情,融合于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为会东发展四季康养休闲度假旅游及精品景区打造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本底。

为将会东丰富的特色农产品“送出去”,2016,县委、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构建了覆盖全县的“万千淘宝进农村”网络大格局。农村电商作为一种与传统商贸并驾齐驱的新兴业态,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而且正加快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新力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而我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天然的亚热带气候坏境造就了颇具特色的农牧产品:七彩洋芋、优质黑山羊、优质华山松、松茸、松露、老鹰茶等不一而足。且我县人口基数达35万之多,农村电商在我县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我县富民增收的另一蹊径。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调整工作思路,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抓,乡村旅游业开始走上了发展起步阶段,而农村电商也在同一时间段开始与之并驾齐驱,不难看出,两颗新星的碰撞在所难免,如果能合理融合利用,将使其互助互进,大受裨益。

二、旅游资源开发及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可喜的前景,但是处于起步阶段的两个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对农村电商发展后劲不足。

长期以来的,政府一直主导的地方支柱产业是烤烟,而新兴的旅游业及电商产业产生的效益微乎其微,对县域经济拉动力不大。这就导致了部分部门、部分干部短时间内对乡村旅游及农村电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旅游和电商发展不能形成气候,只是简单的做做宣传,不肯在上面花时间,下功夫,更有甚者,认为预期给这一投入资金大、见效慢的行业投资,还不如投入到一些在短期内能收到经济效益的事业中去。久而久之,这两个产业就不能得到持续有力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其发展前景。

(二)乡村旅游与电商发展“各自为政”,产业层次较低,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结合。

旅游业应当是一个复合型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的综合产业。但本县的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基础相当薄弱,乡村旅游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单一的农业旅游乃至于农业观光旅游,或者是单一的景点旅游,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而农村电商更是购进的多,出去的少,导致多数农特产不能销出去,颇有入不敷出的感觉。细思之下,这两者之间未建立起严密的联系,从而产生的效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乡村旅游更需要的是与农村电商、民族文化、科技、教育等进行多元化的融合,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打响地方特色产品的名声,用地方特色产品推动旅游景点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乡村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电商“孤掌难鸣”。

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作为刚起步的产业,一应基础设施建设都未完善,大多数的旅游景点还处于原生态待开发的阶段,部分开发的景点设施也未完善、就位。很多地方交通梗塞,随之带来的垃圾处理、停车场、环保设施、厕所、游客购物店等系列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也就成了阻碍其充分发展的根源。农村电商所倾向的农特产等在一无品牌效应、二无地域优势、三无坚实信誉保障基础的情况下,也就孤掌难鸣,举步维艰了。

(四)旅游和电商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更离不开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就目前的情况看,乡村旅游缺乏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和开发机构,缺乏专业的景点开发设计人才、市场开拓统筹发展人才、旅游经营运作人才、旅游项目包装及资本运作专业人才等。电商亦然,在这两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托的最多的还是当地的村民,其绝大多数人未受过专门系统的培训,他们的沟通理解能力及服务质量都不是很高,这是乡村旅游和电商得不到充足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旅游发展迟缓,电商产业链短板较多,不能形成合力。

“十三五”期间,尽管我县积极投入了开发建设资金,但是预期效果差强人意。预计投入2.5亿元,完成《会东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完成金沙江流域龙头景区建设,实施鲁南山地质公园建设、白鹤滩亚热带风情乡村旅游区建设、两岔河的县城旅游综合体建设、大崇休闲度假核心区、沿江农业果蔬观光农业区、沿江水岸互动休闲带、乡村旅游风情小镇、夹马石牧场生态旅游区等开发建设。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点预备资金是不够的,这一系列的旅游资源开发,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的开发利用,更需要相应的基础施设配套建设、人文教育建设等。反观农村电商,其需要销出去的产品,现阶段所具备的条件还达不到外面游客的要求标准,知名度低,不能给予买家公信力,一应的软硬件设施还不达标,只是将一个雏形建立起来,还有待后续的资金、人才投入和政府支持。

三、旅游资源和农村电商有机结合发展策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7年4月24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赴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结合发展成效显著的宜宾长宁县“取经”。结合长宁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我县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发展:

(一)因地制宜,打造旅游景点精品,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

根据县域景点分布散而多的特点,依托其独特的地理坏境优势,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同时积极开发与旅游景点相匹配的特色农产品。合理结合传统节日,掌控好时间节点,力争一年四季都有景有物给旅游观赏、购买。如盛春时节举办的“金色菜花节”,让人体验春的活力,同时可附上由其生产的菜籽油,用以提升知名度,吸引游客;春末“十里绿岸升炊烟,万人空巷斗清明”的“清明宴”,结合鲁南山、夹马石等天然踏青圣地,也能吸引很多人前往;夏日的端午药膳宴,也能让人体会到我县的独特的端午氛围和药膳美食……无形中,将传统与旅游业、电商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后续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招商引贤,完善旅游、电商产业链,补齐短板。

旅游和电商可以分步发展,建议先期发展完善旅游业,由县财政每年列入旅游发展专项经费,并逐年增长。设立奖励资金,推进旅游品牌建设,引进旅游开发、管理等专业人才。政府要降低准入门槛,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旅游开发和投资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要加快完成景区、景点的公路、环保等基础硬件施设的建设,再有能力的基础上,巩固提高。旅游业起来了,游客多了,那么电商也就进一步打牢了基础,后续就完善电商产业链,在旅游点增设网店,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引进推销型人才,逐步将旅游和电商相融合。

(三)加大宣传力度,成就旅游品牌,不断拓宽客源市场。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是一种形象经济,其要发展得好,不仅要有特色,更需要一定的知名度。宣传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议以各级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网站为促销平台,以景区亮点和特产为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密度,打响县域特色旅游品牌,扩大我县旅游的知名度。要积极开发研制具有地域特色、能吸引游客的小商品和工艺品,如金山江的奇石、大山的根雕艺术等,积极推出我县的风味小吃,逐步建立起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体,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宽电商客源市场。

(四)积极发展旅行社,强化文物管理旅游办对行业的管理职能,实施规范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旅行社是游客和景点的载体,在旅游行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最用。我们要加强与省内著名旅行社和景区景点协作,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我县旅游信息网络,开拓市场,打出品牌。旅游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及涉游单位的规范和管理,加大对全县旅游业开发的管理。以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为准则,冲破当前利益、部门利益的局限,站在大旅游、大市场的角度,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旅游部门要加大对全县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管理,营造文明、健康、有序的环境。各旅游相关部门要紧密协作,使景区治安稳定,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持续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优惠政策,奠定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提升电商发展空间。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3篇

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一)农产品流通信息的共享率低且传递不畅近年来,虽然农业部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全国的大中型商业企业基本上完成了联网或者搭建了企业网站平台,但是经过调查却发现,重复建设、信息分散、信息滞后、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内容质量低下、信息查询及获取不便等问题依旧存在。这就会造成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批发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进而致使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只是被动接受市场自发性的调节。

(二)给予农民的信息服务力度不够目前,虽然涉农机构都搭建了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但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信息网络平台在乡、村一级出现了断层,加之农村的信息化团队尚未切实建立健全,还不能对农产品市场的交易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统计、综合分析和及时等工作,造成所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严重滞后且质量较低,不能切实有效地起到市场信息应有的指导和服务功能,造成广大农民获得信息的难度和成本升高而实际效果却下降。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掌握信息较少、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经常难以很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对信息的综合分析和筛选能力不足。因此,无论是所做的决策还是农产品的流通都有很大的盲从性,盲目跟风的现象还是时常发生。

(三)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不足且农产品流通渠道有限原本应该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在现实中却难以切实承担起市场主体的角色。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生产,统一组织程度低,而分散、细小的生产模式也限制了农产品的交易方式。另外,农民的观念素质、经营理念和经济实力也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所需“成熟市场主体”的要求,因此,农民_般很难与产品销售区域构建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进而获得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另外,农民在准确获取市场信息、有效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标准并得到相应指导等方面也都存在一系列的难题,这导致了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信息阻断现象的产生。不成熟的市场主体以及有限的产品销售渠道很难承担和消化无限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这就使农产品的销售陷进“因规模小而销售难,因销售难而无法增加规模”的恶性循环中。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电子广告模式电子广告模式是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初级模式,是一种为农产品企业进行网络宣传,强化其广告效应,为农产品实物交易提供服务而不进行实际交易的模式。该模式具有覆盖面广、广告时效性长、实现方式灵活、互动性强、制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但这种模式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进行网站的建设和曰常管理、维护,因此,对参与者有很大的限制,只有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产品企业才能参与,并不适合我国农产品市场参与者的主体普通农户,另外,这种模式受到百度、谷歌等大量搜索引擎的挤压,自身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发展前景很不乐观。

(二)网络直销模式优点是能给买卖的双方都带来较好的收益。卖方的收益主要体现在推销和广告投入的费用下降,在维护好传统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有效打通网上销售渠道,以较低的成本打开新的市场。买方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可以获得详细的商品信息、实惠的价格、便捷的购物、多样的选择等方面。这种模式下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一是该模式一般为卖方驱动,对买方来讲,交易的安全性、便捷性以及购物过程中产品的可选择性等都是由卖方来控制,这就使得该模式下不能有效代表交易双方的利益;二是宏观的网络环境和网络用户对网购的偏好情况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流通模式的发展。因此,综上而言,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模式的投入成本较高,对于广大的普通农户来说,一般很难负担的起,另外这一模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进而产生规模效应后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优势,而目前我国分散性大、规模较小的普通农户根本不具备这一条件,只能依靠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才能很好地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再者,仓储物流、网络支付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也是普通农户无法解决的。因此,这种模式目前并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不适合广大农户参与。

(三)网络信息平台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专业化媒介的身份为平台用户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政策和客户等方面的信息。优点是有效降低了农产品企业捜集相关信息的成本,且因参与用户众多,客观上分担、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种模式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中得到了一些市场参与者认可和使用。这种模式只是为了实现农产品的网上交易提供信息服务,并不进行具体的农产品销售,实际的交易都是在线下开展的。但这种模式也有不足,它仅仅实现了信息流的高效传递和畅通,而缺失了与之配套的物流和资金流,未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效统一起来形成“三流合一”,这使普通农户在使用该平台时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寻找物流和资金流,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模式的便捷性,发展前景不好。

(四)电子交易市场模式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市场模式是指由农产品中介机构搭建电子交易市场平台,只负责平台的运营管理和曰常维护,并为农产品企业和农户提供各种电子交易或增值服务,而自身却不参与网上交易的模式。这种模式涉及到农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交易主体可以是农产品的供应商、生产加工企业,也可以是农产品的批发、零售企业,同时也可以是农产品的消费者。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市场模式中一个完整的交易流程包括:商流一物流一资金流一物流。该模式是整个价值链优化的内在要求,主要运用网络专业化的分工来得以实现。该模式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行业性,主要体现在作为行业供应系统聚集平台,价值链条上的各方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易,这不仅能有效拓宽流通渠道,对于价值链条上的所有相关企业而言,也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供货方(或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另外,由于该模式既可是卖方驱动型,也可以是买方拉动型,因此,其服务客户类型的基本不受限制,相关农产品企业可充分利用该模式节省捜索和交易的成本,同时在平台上可接触更多的供应商和采购商;而农产品供应商也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得到更多的客户群,从而拓宽销售渠道。这种模式市场规模很大,发展前景广阔,但进入的门槛却很低,普通的参与者既不用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不需要过多的投入,操作流程和管理维护简洁易懂。综上而言,这种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利于推动中小农业企业和农户的积极参与。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建立和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充分发挥其积极导向作用将电子商务环境充分应用于农产品的流通过程,需要依托一定的信息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它也需要诸如信息网络、市场经济和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多种繁杂的社会资源的支持。要做到这些,仅依靠农户和企业的力量明显是不足的,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整体规划和引导全局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要制定并施行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搭建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尽量减少甚至消除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障碍、明确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策略和必要的政策支持、提供良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环境。要想让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具有一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特色,只能在政府部门的支持、推动下,大力推进相应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工作进程,进而制定更加科学、规范的电子商务品牌发展和产品营销策略,使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小规模、大群体”是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普遍特征,具体体现为参与主体的种类繁多、分散性强、层级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等。因此,应积极构建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的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的流通网络,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将原本比较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机连接起来。这些农业合作组织一般都比较了解农村市场和农户的需求,当前应以此为依托,逐渐将其转变为农村最大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利用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平台收集和推送各种农产品实时供求信息,并综合运用多种网络资源平台,形成一个由上而下并全面覆盖农村的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促进农产品市场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参与者实现广泛的信息交流,最终推动农产品交易流通模式的根本变革。

(三)加大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力度农户的积极参与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但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其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低,难以很好地运用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因此,我国当前应当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方案,积极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掌握必须的理论技术知识、熟悉网络营销策略的新型农民。经过培养的新型农民应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理论和网络信息技术,熟悉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操作使用,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资源,并能在相关的农产品网络流通平台上进行相应的农产品交易。政府部门应积极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制定并施行相关的优惠政策,并大力引导大学生下乡,有效开展电子商务的示范和推广活动,进而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4篇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在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下,我国跨境电商不断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在整体规模、结构类型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我国跨境电商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在“一带一路”沿线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个海外仓,为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物流体系不健全、电商平台较少、物流系统信息化程度低以及专业化人才匮乏等,只有充分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策略才能确保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影响

(一)扩大了农产品出口规模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生产规模及种类都在快速上升。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农产品通过跨境电商不断扩大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被进一步拓展,有效扩大了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惠及沿线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影响力较强,可以有效消除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呈现出日益稳定的发展态势,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也在快速扩大,对促进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产品进口种类不断增多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沿线各国和地区都在降低关税壁垒,以有效支持贸易进出口。同时,各国由于自然因素的差异,使得农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各国凭借特色农产品不断深化贸易往来。我国各大电商纷纷抓住机遇,纷纷从国外进口特色农产品,在有效推动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同时,使得我国农产品进口种类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有效满足了消费市场的需求。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跨境物流体系建设滞后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体系建设,但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跨境物流发展程度较低,其物流建设也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方面受到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导致农产品冷链物体体系建设不健全,在推进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以传统的物流运输模式为主,因此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跨境电商的发展规模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但是,跨境电商物流体系的构建涉及到诸多问题,需要较长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使得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运输损耗,加大了运输成本和风险。

(二)跨境电商平台相对较少

在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电商平台是重要基础和载体。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需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平台建设方面的合作。但是当前在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电商平台,在跨境进出口电商平台建设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占据主要地位,而“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以外企资本融入到跨境贸易中的方式为主,因此在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

(三)物流系统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我国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物流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为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好的物流服务。但除了少数几家物流企业之外,大部分物流企业的规模都不大,其整体物流服务能力还有限,在物流系统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水平还较低,缺乏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农产品跨境物流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运输工具、海关等,而农产品的运输及到岸时间还存在一定差异,所以难以对跨境农产品物流进行准确的追踪。由于缺乏信息化,加上物流企业之间因为竞争而缺乏必要的沟通,所以导致农产品跨境物流的效率较低,对各类农产品信息的整合能力有限,对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团队

在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化的人才支撑。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还缺乏专业化人才团队,主要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跟得上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还相对落后,造成跨境电商综合型人才十分匮乏,存在严重的人才供应不足问题。在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不注重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其在信息技术应用、国际市场环境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较低,同时很多企业为提升市场规模和竞争优势会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人才的抢夺,造成人才的严重短缺,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策略

(一)全面推动跨境物流体系建设

物流体系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促进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全面推动跨境物流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强化冷链物流建设,由于农产品保质期较短、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因此为确保其品质必须要全面加强冷链物流建设,通过投入必要的技术和资本,加大冷链运输路线和运输设备方面的投入,为农产品跨境电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冷链物流体系支撑。另外,要全面创新物流运输模式,根据“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在沿线建设相应的跨境物流园区、仓库、物流中心以及物流专线等,全面缩短农产品跨境物流的配送实践,最大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进而可以有效满足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对存储和运输等方面的需求,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流保障。

(二)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一些电商平台在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但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对跨境电商企业具有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小型农产品跨境电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想满足“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应该促进跨境电商平台的多元化发展。首先,要积极拓展跨境电商直购业务,根据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需求,逐步建立O2O体验中心,便于农产品的跨境贸易。同时,政府部门要出台税收等政策支持企业自建平台,在“一带一路”沿线广泛开展线下招商和推介活动,可以举办“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农产品跨境电商高峰论坛,提升沿线各国的参与度,增强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销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影响力,进而强化沿线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满足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需求。

(三)提升物流系统信息化程度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统行业的影响不断深化,其在资源配置和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必须要强化信息化程度,积极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农产品跨境物流信息平台,强化对各类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建立物流信息数据库,并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政府部门要充分联合金融机构和海关,强化对农产品跨境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力,通过多方努力打造更加开放、成本更低、更加安全的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信息平台,同时要全面推广海外仓的建设工作,鼓励大型企业自己建造海外仓,促使中小型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建海外仓,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强化对海外仓的信息化管理,进而可以有效缩短农产品跨境运输的距离,并有效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物流运输效率,为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要想全面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背景,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升其综合竞争优势,就必须要重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首先,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必须要重视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养,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和内容,定期组织培训,使得员工掌握信息技术、风险防控、市场开拓、内控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完善内部管理等措施从外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引入部分专业化人才,实现对现有人员团队的补充。另外,要促使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对农产品跨境电商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方式,培育更多的专业化人才,进而可以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5篇

富水河畔的通山县是中国最早的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之一,也是一个集“老、库、山、穷”于一体的省级贫困县。近年来,通山县主动适应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创新扶贫模式、突出产业发展,探索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经营,让贫困户“山上生金、水里流金、屋顶披金”,形成了“政策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新格局。

景区“带”火农家乐

“最近气温比较高,来赏花、漂流的游客比前一阵子多了不少。”阮家岭农庄负责人阮世灿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满脸欣喜。

2016年以来,通山县依托当地的生态优势和地域特色,大力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主题公园、农耕文化园、休闲农庄等。通过景区景点的开发,不断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实行“景区景点+农家乐+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杨芳林乡、黄沙铺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建成樱花、杜鹃花景区,每年能吸引2.3万名游客。景区带动了12户贫困户、52人参与农家乐经营,人均月工资达1500元,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

“自黄沙铺镇景点开发以来,我们就一直想要开办个农家乐。”阮世灿告诉记者,经过多方筹备,阮家岭农庄终于在2016年9月开业,借着镇里大力发展赏花、漂流等旅游产业的东风,农庄的生意也跟着“火”了起来,开业才一年毛收入已达到30万元。富起来的阮世灿并没有忘记贫困乡亲,“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我现在富起来了,乡亲们还受着穷哪。”

开业以来,阮家岭农庄主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内贫困户脱贫,孟玉兰便是其中的一个受益户。“以前,我们家就靠我跟孩子他爸打工赚钱养家,家里人多,我们收入又不稳定,家里生活很困难。”说起之前的境遇,孟玉兰眉头紧锁。“现在好了,我在这边上班,一个月能拿2500元,还能照顾家里,这么好的工作,我可得好好干。”

截至目前,通山县已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注册旅游企业45家,创办农家乐1200家,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带动1.6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互联网“带”起电商潮

远在深山,却能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的特色让“大家识”,淘宝、京东等网站上的通山馆,阳春圆饼、九宫山茶油等通山农特产品赫然在列,销往全国,通山县“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愿景呼之欲出。

在产业扶贫中,电商是重要的一招。通山县坚持线上农产品与线下产业链相结合,引导贫困户通过开网店或参与产业链实现增收。率先抢抓“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试点机遇,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合作,建成阿里巴巴、京东县级服务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41个,电商大楼入驻会员企业40余家,电子商务创业就业人员达到1万人。

在大力为发展电商提供基础的同时,通山县还深知“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紧扣贫困户需求,对症下药、因户精准施策,对其进行订单培训、上门培训、电商培训等。成卫卫是通山县九宫山镇人,2007年因为一场交通意外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紧接着父亲离世,只剩下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几十万元的债务像一座大山压在母女俩瘦弱的肩膀上。“后来县里鼓励我们搞电商,我想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于是报名参加了县里的电商培训。”成卫卫说。随后,掌握了电商技术的成卫卫在淘宝上开了店,销售化妆品,现在月平均交易额2万元,月收入2000元以上。“感谢政府、感谢电商,让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成卫卫感叹道。

目前,通山县共有140余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发展态势,6800户贫困户参与到楠竹、茶叶、油茶、香菇、小龙虾等产业链,484户贫困户发展电子商务。电商扶贫成为通山群众创业脱贫新时尚。

能人“带”动发展热

大路乡孔雀养殖能人大户王文教,投资1.2个亿建成100亩的孔雀山庄,养殖良种蓝孔雀。

“大路乡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特别适合孔雀的生长和繁殖,我有养孔雀的技术,回来创业既能发展自己的产业,又能为乡里乡亲们做点事。”王文教说。为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养殖孔雀脱贫,山庄向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免费提供孔雀幼苗、养殖技术和饲料,由贫困户代养10-12个月,山庄按照100元/只的价格进行回收,贫困户零风险养殖。犀港村村民杨大意,几年前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一家人的境况从2016年9月开始改变:“基地为我们免费提供幼苗和饲料,还教给我们养殖技术,养殖若有损失由山庄全包,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说起这些,杨大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仅通过养殖孔雀这一项,我今年能增收2万元呢。”目前,山庄共带动45户贫困户养殖蓝孔雀,平均每户养殖300只、年增收达到3万元。

为了充分l挥能人大户的技能、经济、创业优势,鼓励贫困户参与到能人大户的产业中,通山县政府整合财政、扶贫、农业、林业等部门项目资金1亿元,设立扶贫产业基金,专门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开发“精准扶贫贷”,每年整合1000万元,作为贷款风险补偿金,进行1:10放大,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可以通过产业扶贫基金、扶贫贷款等资金,以挂靠合作社或大户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合作社或能人大户给予贫困户保底分红。通羊镇茅田村就有5户贫困户将扶贫贷款挂靠到村内的香菇合作社,每户每年可收入5000元。

土地租赁“带”出新工作

越来越多的“空心村”带来的是越来越多土地的荒芜。对此,通山县大力在湖北省范围内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并颁发证书,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将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政府还为流转土地的贫困户“打好了算盘”:将这些释放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成立农机、施肥、修剪、打药等劳务服务队,返聘到产业基地务工,让他们由农民变为产业工人。

燕厦乡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引进南山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3000亩用于苗木种植,投资2亿元建成集四季采果、观景、赏花、参与式劳作等功能的现代星级农庄,返聘80余户贫困户就地务工,贫困户不仅得到了土地资金,还拿到了务工薪金。成金林是燕厦乡北冲村村民,一家八口人,老伴和大儿子常年患病,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只能靠着几亩地的微薄收入过活,生活早已捉襟见肘。自南山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项目在当地落成后,他家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公司租用了我家的林地,还给我安排了工作。现在,我每个月都能收到租金和工资,足够我们一家人用。”说起乡里的租赁返聘老成竖起了大拇指。

2016年该乡又成功引进南京中电电气公司,在理畈村建立了100兆瓦地面光伏发电站。该项目建成后,既可让群众得到荒山租金增收,又可为贫困群众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200余万元的劳务增收。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6篇

观海卫镇位于浙江东海之滨,东接北仑港,北倚杭州湾。境内有国五磊山风景区、上林湖风景区、鸣鹤古镇、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等。截至目前,各景点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5亿元,年吸引游客达150万人次,五磊山风景区成为宁波十大旅游线路之一,鸣鹤古镇、浙东抗日根据地宓大昌等成为观海卫标志性休闲旅游地。2017年,观海卫镇依托鸣鹤古镇开发建设,加快打造风情小镇,使“国药、青瓷、佛教、古建”四大文化更加深化。

二、观海卫镇乡村旅游六要素分析

观海卫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民风淳朴,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元素不断完善。

(一)特色旅游餐饮

观海卫镇在民俗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较好的特色旅游餐饮。除了鹤鸣古镇的手工年糕饺、老鼠糖球、青麻糍,还有酱蟹、三鲜头汤、雪菜大黄鱼、清炖苋菜梗、凉冻梅糕等等。

(二)民俗住宿

观海卫镇在旅游景区的基础上,主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民俗体验游和现代服务业,现全镇共有各类宾馆23家,还有宁波10大特色民俗村之一的双湖村,可以容纳近2000名游客。

(三)交通便利

全镇地势南北纵向约20千米,东西横向约17千米,329 国道和中横线东西横贯全境,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南北纵向穿镇而过,交通便利。沈海(G15)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11千米,双向六车道,有观海卫1个出口,通往附海镇、掌起镇;329国道过境,境内长8千米,通往桥头镇、掌起镇;县乡(镇)级公路6条,总长149千米。

(四)景区概况

观海卫镇有国家3A级风景区五磊山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鸣鹤―上林湖风景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鸣鹤镇;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宓大昌大屋,现为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锦堂学校旧址、杜湖白洋湖越窑窑址、鸣鹤新五房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文物保护点有19处。

(五)特色农产品

慈溪的杨梅闻名全国,观海卫镇目前有慈溪市圈圈杨梅观光园、五磊山藏云溪杨梅园、白洋村杨梅观光园、慈溪杜泊农庄杨梅园等4个杨梅观光采摘园。新泽村种植黄花梨2500亩,成为浙江省内有名的黄花梨产业基地村。

(六)节事概况

观海卫镇依托慈溪民俗风情推出特色节事,丰富了乡村旅游内容。如六月杨梅采摘节,主要在各个杨梅观光园进行。10月国药养生节,活动地点在鸣鹤古镇,通过举办药王殿落成仪式,组织国医馆名中医专家义诊惠民、休闲养生文艺演出等活动,倡导健康养生理念,弘扬国药文化。11月饮食养生节,活动地点也是在鸣鹤古筝,主推慈溪本地养生菜。

三、观海卫镇乡村旅游电子商务SWOT分析

(一) 优势分析

观海卫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古迹众多,山川秀美,湖光旖旎,海风宜人,其中五磊寺是浙?|最古老的寺院,浙江佛教的发源地,越窑遗址更是青瓷文化的发祥地,始建于明朝的古卫城以及鸣鹤古建筑群刻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痕迹 ,适宜于发展真山真水游、自然生态游和历史文化游。镇域一些村落的建筑风貌较为古朴,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农事节庆、特色民俗等构成良好的旅游环境。观海卫镇业产结构也比较合理,基本形成城乡建没为龙头,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以农业农村工作为基础,以都市工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模式。信息化基础良好,镇政府利用政务网、政务微博等,便民信息,利用微信平台旅游资讯。

(二)劣势分析

首先,观海卫镇和其他乡镇一样面临着电商人才不足的困境,近几年,一些大学生返乡就业,给乡村电商发展带来了新生机,但是整体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尤其是既具有农业知识,又具有现代化电子商务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缺失。其次,物流体系急需健全,观海卫镇道路系统、餐饮住宿接待设施等设施较为完善,但是物流信息、数据信息获取、位置服务等还不健全,乡村物流体系需要健全和完善。再次,观海卫镇乡村旅游信息化程度不够。截至目前,依然没有一个官方的网站可以查阅与镇上相关的旅游信息,主要依托宁波市旅游局的网站和“慈溪旅游”微信公众号来对外宣传,80%左右的农村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但网上信息依然不够开放,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观海卫镇部分乡村信息化程度正在提升,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

(三) 面临机遇

2015年可谓农村电商的元年,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开始,涉及农村电商的政策文件达就有20多个。宁波市政府和慈溪市政府都很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评选了一批农村电商示范村,为其他村镇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观海卫镇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除民俗旅游接待之外,会议、休闲度假等设施初具规模。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村落风貌整治指导、居民从业培训教育、旅游节事宣传与营销等配套机制。2015年以来,各大电子商务企业纷纷在中国农村布局发展,有效地连接了农村资源和城市需求信息。2016年,阿里在宁波招募农村合伙人300多名,“易购吧”签约合作单位60多家,“邮乐网”、“我是农民”等招募当地大学生,培育并留住了一批农村电商人才。除此之外,市商务委、市教育局、团市委共同举办了多期农村电商创业大赛,挖掘了一批农村青年电商带头人,培育了一批农村电商创业项目,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电商发展氛围。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电商;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3.36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历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沧州农村网民数量大增,庞大的农村网民数量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淘宝农民消费数额不断提高,迅猛发展的农村电商模式势不可挡的在我国掀起新一轮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2015年作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启程的元年,已经为农副产品开辟新的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农民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省掉中间环节,为农民增加了收入的同时,把农产品的信息广泛传播,拓宽销售渠道,极大促进农产品流通。

1.政府扶持农村电商政策密集出台

仅2015年就有75项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文件公布。国务院“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通过互联网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生态农业新模式。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印发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即指明农村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方向又在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划。

2.加强农民互联网理念,共享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利益

当前农村地区对于新观念新事物仍存在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接受程度较慢,提起网上购物,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懂操作”、认为不安全、“不习惯”等,而对于网上销售,表现出极大热情,他们可以足不出户面对全世界宣传自己的农副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创收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利益。农村电商是综合发展平台,它连接了农户、消费者和电商,使急需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通过商务平台的寻找,网够到满意的农副产品。接受了网络技术与观念的农民不再为堆积的农产品的销路发愁。实现了多方共赢,农民正在转变传统观念,建立互联网思维,积极参与互联网+农产品销售。为彻底改变农村生活模式开辟新路。

3、减少中间环节交易成本缩小。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农户和消费者直接就价格、产品质量、或批发零售等问题进行商定。减少中间环节交易成本降低。同时消费者的需求成为来年农户生产种植的方向,自然调节市场供给和需求。

二、沧州地区农村电商发展遇到的不利因素

1.产品质量的监管缺失,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农民在网络销售的产品质量良秀不齐,由于现在还没有统一的销售产品质量标准,监管机制缺失,容易给消费者带来购物烦恼。

2.加快建设物流通道,完善流通中的冷储链

电子商务走进农村,走进千县万村,必然需要物流业的全力配合,由于沧州市县的农村分布零散,邮寄通道多数只到达县级地区,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农产品有干货、鲜活之分,对于水产、水果等鲜活的运送,给物流冷储链的建立提出保证产品的质量的要求。

3.农民的互联网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部分农民接受互联网观念,懂得互联网买卖的简单操作,但这样的农民只是少数,而且对网络管理技术也不够重视,阻碍了电子商务长期在沧州农村的发展。

4.农村的信息发展滞后,宽带和4G信号覆盖率较低

三、促进沧州农村电商发展的建议

1.走品牌化路线,严格农副产品质量统一标准

首先要求农户在网络上销售的农副业产品保质保量,实事求是的介绍宣传,争做诚信销售商,做到让消费者满意,让消费者下次再来,从而为自家的产品树立良好的口碑。同时要根据当地产品特色和文化习俗,创建独具有地区特点的品牌农产品,把散农户、小农户联合起来,把产品统一包装,统一标识,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去抢占市场挣得市场份额。其次,市监管部门要完善产品质量统一标准,把食品安全放首要位置,打造安全绿色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2.建立与农村电子商务相匹配的物流通道,加快仓储冷链建设

农产品分为干货和鲜货两种。鲜货包括水产、水果和鲜花类。为了保证鲜货能够在保鲜期保活的要求下如期送达交消费者,要求物流企业建立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掌握先进的保鲜技术,为保证网络购物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3.塑造新型互联网农民,提高技术人员的网络技能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村干部、返乡人员和农村知识青年开展电商平台致富的宣传辅导。促使农民接受互联网思维,建立互联网+农产品销售的模式,适应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新的生活模式。

4.优化农村网络环境,推动信号基站建设

沧州市政府应加强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网络服务商合作,加大财政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覆盖完全的移动信号基站,提高宽带的服务范围,引导农户使用智能手机,为农户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提供保障。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引导沧州农户认识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现状,积极适应这一新形势。

参考文献:

[1]周玲,王明宇.“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中国商论,2015,13:48-50.

[2]孙永成.浅议“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电商发展[J].经济师,2016,03:46-47.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作用;建议

农村经济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农村经济中应用电子商务开展一系列活动,能够促进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间的差距,进而实现电子商务的升级拓展,推动农村贸易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该文旨在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基于该背景下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些策略。

1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1利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

将电子商务融入农村经济发展中,无疑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条件和机会推动农村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村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即可在第一时间获得各方面的资料,及时了解市场的供需状况。这样就能方便村民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使其根据既往销售经验科学地定位,进而推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村经济发展。

1.2利于农产品的推广农村经济

主要源自农产品,各地区农村的农产品各具特色,而农产品包括花生、大豆、水果等。就农村来说,农产品传统销售形式都是集中于菜市场或集市中,其推广范围相对局限,效果并不理想。但电子商务却能搭建覆盖全国范围的推广宣传平台,可将农产品信息上传到网络上,进行采购、评价等操作,从而实现足不出户的销售,增加农产品销售额度的目的。

1.3利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相对而言,城市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农村。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被不断拉大,农村生活水平长年处于滞待状态中。但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意识,而随着网络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常态化发展的网购现象,无形之中增强了农民的素质,也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推动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2.1增强农民意识,提高农民计算机水平

我国农村网民由于自身意识习惯因素,现阶段对网络应用主要集中于娱乐方面,但少有涉及商务方面。鉴于绝大部分农村网民对互联网理解不够深入,更对互联网经商的机遇持怀疑态度。为此,这就需要加强农民对其的认识,有条件的农村可定期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活动,只有让农民了解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并学会如何使用才能真正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同时这也是基础性工作必须严格把握。建议由乡政府提供场地场所,并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开课讲解,具体来说就是现场讲解与操作。当然除了定期培训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尽可能在农村普及其相关知识和技术,进一步更新农民的思想理念,进而推动电子商务蓬勃快速的发展。

2.2完善电子商务基础

要保证农村电子商务井然有序的发展并得到普及应用,首先要完善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这包括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前者指农田基本建设、农产品加工贮藏等设施的信息化;后者指充分补充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力求家家入网,以便实现各种农业信息的及时传递与交流,如建设县级农业信息网站平台等。其次是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质基础即物流设施建设,包括网络、物流集散中心、产品保险贮藏基地等。可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及农民参与农产品物流市场,积极构建专业综合的地区物流中心,以及集成保鲜、配送等基地。而保鲜配送基地则在收货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调制、包装储藏和及时配送,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运输配送的服务质量。另外,以乡镇为单位完善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各乡镇农产品、种植技术等上传到网络中,同时配以详情描绘,为采购商提供信息获取便利,以实现农产品更为广阔的推广宣传。

2.3加大政府重视力度

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着农村经济发展,而为避免电子商务运营风险和提高技术操作效率,则需要加强政府干预,充分提供专业电子商务人才来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一方面政府可通过适当提薪的方式吸引人才,进而实现技术操作的专业性,促进其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农民相关知识技术培训,定期组织相关课程培训,以增强农民素质,并全面普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方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提高。

3结语

电子商务对农村积极发展而言,能够提供给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便利,促进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同时也利于农产品推广宣传等。然而,要真正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还必须从思想意识着手,充分完善电商基础,并提高政府重视程度等,方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存顺.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现代商业,2015,(9):120~121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9篇

>>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研究 “互联网+”搅动农村电商 “互联网+”背景下沧州农村电商开展关键因素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困境及对策 电商与互联网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探讨 “互联网+农业”的农村电商新改革 互联网经济下的汽车电商 互联网+背景下微商与电商消费的对比研究 用“互联网+”激活扶贫资源 中扶贫拥抱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探索及物流支撑体系创新 “互联网+”服务商崛起 关于互联网品牌商 运营商入侵互联网 运营商重返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的法治路径 “互联网+”制造与无锡路径 “互联网+”,环境监察新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汪向东.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启示[J].信息化建设,2011,(2).

[4] 汪向东.四问电商扶贫[J].甘肃农业,2015,(7).

[5] 张瑞东,蒋正伟. 电商赋能 弱鸟高飞――电商消贫报告(2015)[R].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6] 脱贫攻坚的“陇南模式”――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陇南乡村旅游的背后[N].陇南日报,2016-08-16.

[7]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陇南模式”[EB/OL].http:///dfwq/longnan/2016-05/03/c_1118792622.htm.

[8] 2016全国电商扶贫论坛在京召开陇南市荣获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荣誉称号[EB/OL].http:///Item/Show.asp?m=1&d=2990.

[9] “网上村庄”:开创重庆精准扶贫新模式[EB/OL].http:///2016/cqcxrwft/20161215.htm.

[10]重庆“网上村庄”带动179户农家乐收入330万元 贫困户平均增收9953元[EB/OL].http://.cn/c/2016-12-15/doc-ifxytkcf7763911.shtml.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10篇

一、"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与进步,“互联网+”时代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互?网+”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讲已不陌生。结合当前农村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等现实问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近年来,农村用户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8成,越来越多的农民成功转型成为“新农民”。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不仅提高了农民对于新兴技术的认知,也提升了部分农民的素质。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网络,学习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购买更加方便的农业载具。在提升自我认识的同时,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术,使农民的工作方式不再繁重化和单一化,从而利用互联网真正的可以实现技术共享、成果共享、经验共享。“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跟不上时展的农民,也只能被动的望洋兴叹,这样的农民会被时代所逐渐淘汰。因此,只有让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展现真正对农民有价值的作用,他们才肯买账。在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农业发展走向机械化、现代化、智慧化的重要任务。职业农民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增强自己的本领,反哺到现代化农业发展与经营中。空巢化和老龄化是农村的真实写照。如何在日益老龄化的农村地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一个难题。例如:农业电商助力经济腾飞。近年来,电商企业进军农业科技领域的例子十分常见:从产品O2O延伸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全面服务,找到创新盈利模式;与政府和大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开展农村综合服务,其服务不仅包括产品供销,还包括金融产品、农资交易、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追溯等平台的搭建。这样一来,“互联网+”才算真正的走进农村,帮助农民。而农民可以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兴模式的产业链带动农业发展,提升自身的经济,从而用简单、快速、有效的线上模式,创造更高的价值。此外,供应渠道、农村电商、土地电商等领域在近几年也均有巨头出手和创业者入围。互联网改变的其实不仅仅是农产品流通,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向产中、产前等领域扩展。因此,在各个垂直细分领域,特别是在猪肉、粮食、大豆类经济作物、农机装备、仓储物流、农机金融等领域会产生更加优秀的农业互联网企业。

二、"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发展前景

“互联网+”模式下的农村创新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呈现出创业主体多元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明显特征。但创业项目同质化、科技创新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融资难、政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成为当前制约农村创新创业的主要问题。因此,未来农业领域发展机会,可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1.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作业方式势必成为主流。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机智能化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农业现代化经过落后到追赶的演进,如今正向创新迈进。在农业发展的新时代下,将呈现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支撑和手段的一种全新现代化农业形态。农机行业发展要突破“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的双重挤压,必须加快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升农机装备的供给能力,缩小与国外产品差距。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和产业安全,既是农机人的历史机遇,也是农机人的历史挑战。在呈现科研领域农机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谈互联网+、智能化、电商平台、农机新能源、农业新技术、金融助力等新型而广义的农机化概念,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出谋划策。农业硬件装备的需求增加,也将带动着农业机械的智能升级及衍生服务的创新,例如无人驾驶农机、自动化设备、植保无人机、农机贷款等。

2.“互联网+”大背景下,农业化生产有量可依,产品有路可销。随之农业创新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应运而生,它囊括了农业资源、技术、市场、气象等各方面的数据,使农业生产有量可依,产品有路可销。市场需求加大,农业保险的创新,又将进一步拉动农业气象、农业大数据的发展。但是从实质来讲,我国“智能化”的农业市场并不乐观,不少人都在盘算自己的小九九,从而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以后的发展前景。国家方面对农民的补贴有限,而且只对部分机型补贴,这就形成了新产品在研究和推广上的成本很高,产品的成本增高,相应的售价也会增高,这样一来,不少农民也只是对“互联网+”抱着观望的态度而已,从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不少农民就又会决定重新“吃老本”。其实只要国家适当改变策略,农民还是很乐意接受“互联网+农业”这种新兴模式的。例如:适当放宽政策,加大优惠力度,让农民从慢慢接触互联网电商开始做起,一点一点的派遣专人指导与讲解“互联网+”模式的良好运营与发展。而且还应改变农民对“互联网+”的偏执看法。利用互联网将原本各自为政的每户农民团结起来,建立完善的农业企业生态链,让每个人可以在这个圈里分享经验和优秀的技术,使农民更快速地掌握新技术的要点,从而带动农民谋求“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全面走向致富的道路。

3.电商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将主导未来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升级、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电子商务就是在互联网线上做营销和销售,与传统零售一样,有各式各样的销售渠道,从近几年大的发展方向平台店铺模式到微商再到社群电商,品牌都在逐步亲近消费者,用内容和信任获取更高的转化和复购,社群电商将是大品牌如何实现规模化销售的挑战。电商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另一道大门,如今模式虽已成熟,但缺乏创新动力,如何打通供应链通道,或能更快的撬动农村市场成为一个困扰农民的大难题。

因此,如何行之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才是重点。当务之急,农民应利用互联网建立一条相对完整的供货-出货体系。例如:可以模仿奇安软件的模式来完善自己的电商渠道,从而快速有效的掌握一手信息。利用多渠道的信息更能让农民掌握有价值的供货和出货渠道,从而使原本无力的市场加入创新元素,让市场不再只具备雏形。同时市场一体化后,营销模式将变得不再单一,从而真正有效的实现农业新需求和供给侧的有效衔接。使“互联网+”与农业发展相融合。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 生鲜电商现状 存在问题 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69-04

一、选题背景

(一)思维

“互联网+”的第一个内涵是“互联网+”的理念,互联网思维不只是社会化营销。互联网思维与社会化营销很容易被模糊概念,社会化营销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实现手段,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互联网思维。可以说互联网思维包括社会化营销,包括其所体现在网站、微博、微信、INS、贴吧论坛中的营销属性。互联网思维通过社会化营销这种手段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壁垒消除,将品牌的传播者从生产者变成消费者。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行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这样的新名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与此同时,这些新事物也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为社会带来了发展的新动力。2015年3月5日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它开始进入到各个行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互联网+农业”诞生了。

(二)战略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开创农业产品流通渠道,加强网络、农副产品及商贸、物流、金融等行业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尤其是国务院明确提出,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这表明“互联网+”已经处在了部级战略的高度。随着一年的发展,于2016年8月31日,汕头大学国际互联网研究院、互联网实验室、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联合的《G20国家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今世界经济疲软,急切需要开创新的思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新时期新兴经济体代表,我国网民的数量众多,在全球名列前茅,在全球的互联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此,我国在G20这个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上需要更多的创新、联动和包容,也需要更具影响力的作为”。由此观之,“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重大战略。

(三)数据

1.设施数据。目前,我国农村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地完善,例如光纤宽带到村、宽带提速、移动互联网的覆盖率已经比较高,学者在其书中总结“现今已经覆盖全国342个城市、2055个县及90%的乡镇,农村每百户拥有计算机台数由2009年的7台上升到2014年的24台,通过手机上网的农民数量也在不断提高,截止2014底,农业部在全国农业系统建设了近40条信息采集渠道,部署信息采集点800多个,形成了60多个行业数据库。”{1}我国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宏观上已基本完成,每一级的农业部门也都已经在搭建面向农业从业者的需求及相关农业信息的服务平台上了有了初步尝试,并取得成绩,为农业从事着提供了更多的科技、市场、政府指导、政策环境等。这说明我国农业互联网化得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2.政策数据。2015年可以说是“互联网+农业”的“元年”。国家在农业从事者以及商业从业者面前,展示了许多倾向性及诱导性政策。在农业上,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它以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为目标。阐述了一系列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理念与措施。再一次强调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对用创新的方式来改革我国农村经济体系进行了展望。同年6月2日,国家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意见》,从以政府扶持建强势农产品流通业,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这一文件的,使农村仓储物流、冷链物流等都更深入地融入农村与乡镇,成就了一个完善的农村和乡镇营销体系。随后的《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进一步结合实际,部署了农产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和全国主要商业功能区、农产品优势产销区分布,在全国农产品生产、集散和消费集中区域布局100个左右全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8个市场集群,依托市场集群形成“三纵三横”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与区域农产品流通网络相对接,形成全国网与区域网相结合、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实体网与虚拟网相结合、批发网络与零售网络相结合的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战略目标。使得“新农业”成为农业发展主流。

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中,政府2015年的《2015年中央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以及2016年财政部印发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发展中奠定了良好的政策指导作用与政策支持作用。为“互联网+农业”的创新模式,和创新动力进行了强有力的补给。

3.发展数据。2014年10月底,阿里⒍“千县万村”计划,推出农村线上交易平台――农村淘宝,并表示会在未来的3~5年投入100亿元用于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及10万个农村服务站的建设。2015年,京东推出了“县级服务中心”,同年8月15日,京东农资频道正式上线,为”互联网+农业”的基础发展奠定基石。2015年3月联想控股闪投济宁嘉祥县的云农场,投资金额达千万美金级。与联想控股之前的投资项目相比,云农场的业务完全下沉到了农村,业务范围包括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农技服务以及农村金融,并覆盖了山东、江苏、河南等十几个省份的农村区域,拥有2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农村站点超过16000个。就如在其书中所提到的,目前,“‘互联网+农业’已经深入到了生产、加工、销售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虽然新兴的互联网与传统的工业看上去距离颇远,但却放出了巨大的潜能。全国涉农网站超过3000个,遍布河北、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的淘宝村多达几百个,带动的创业群体更是规模庞大。

(四)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呈现出缓增长,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新态势。这一时期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动力提升的主要源泉。在此时机下,政府大力提倡“互联网+”概念,将“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多年前,互联网进入中国,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现在其正不断融合到国家发展中的农业、交通、能源、医疗等各个领域。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带领着整个市场的变革,其中消费者的需求从原来的基本需求,逐渐开始衍生出多样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农业产品有新的变化与升级。与此同时,消费互联网也在向产业互联网递进。这种情形下,我国农业产业还处于粗放、低效的生产方式,急需搭上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发展的快车。在充分普及的网络通讯基础设施及智能移动终端与移动互联网下,诞生了许多新兴的电子商务与农业结合的商业模式例如“新农人”、生鲜电商“顺丰优选”、半成品生鲜电商“青年菜君”等。越来越多的电商巨头与流通业巨头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融合到农业中,例如配送物流起家的顺丰、电子商务起家的阿里巴巴、京东等。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4.6%,引起了产业资本的关注与切入,与此同时国家政策的政策支持相继出台,显示出“互联网+”与农业合作的新模式“互联网+农业”,具有良好的成长空间、投资空间,将成为中国农业经济改革的一大趋势。

二、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的定义没有一个明确标准的定义,在此问题上有许多学者有自己的想法,学者陈雪频[2014]在他的论文“定义互联网思维”中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对生活和生意影响力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企业对用户、产品、营销和创新乃至对整个价值链和生态系统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2}同时她还解释了许多人们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误区,并对如何有效运用这一思维做了相关建议。

(二)“互联网+农业”

学者柳莲彩[2015]在其“论‘互联网+农业’的新经营策略”讲了互联网+农业市场的新变化,提到了现行的农业特征,她认为现在市场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市场空间大,但产业相对落后,信息不对称严重;二是农业市场存在大规模分散的用户;三是农产品交易成本高、交易环节较长、交易可持续性强。与此同时学者李国英[2015]在其“‘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中讲了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电商发现的基础,以及互联网+农业商业发展模式的变革。

(三)创新模式生鲜电商

学者张子祥、崔岩[2016]在分析了我国传统“互联网+农业”的情况下,于文章“基于SWOT分析的生鲜电商模式研究”探索了我国“互联网+农业”新模式――生鲜电商,他们认为“生鲜电商”是“生鲜农产品是生鲜电商实现商业闭环的载体,从传统的角度来看,生鲜农产品指由农户生产、养殖的不经过加工或经过少量加工,无法在常温状态下较长时间保存的农业产品,一般包括三种: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合称‘生鲜三品’”{3},并从多个角度对该行业进行了分析。

(四)“生鲜电商”模式发展

我国学者吴传淑[2015]在其论文“外生鲜电商发展模式探析”中分析国外的生鲜电商模式发展,为我国后来学者研究生鲜电商提供了良好的可参阅典范,在她的观点中“国外生鲜电商营模式大致分为以下4种:O2O模式、C2B模式、B2C+O2O模式、纯平台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优势和风险”{4}这些模式都是值得学习的,但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性发展。同年学者储萌、张宝明[2015]在文章“我国生鲜电商发展现状以及趋势”中对中国生鲜电商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认为我国在生鲜电商中,冷链科技还需加强,在此研究基础上我国学者龙慧琳[2015]在其“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研究――以每日优鲜为例”从配送、物流方面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研究了移动生鲜电商的问题。其实在这之前学者段战江[2014]已经在其文章“顺丰选本来生活命位与抢镜”和“顺丰优选的尴尬与转型”中对我国非移动网络生鲜电商就有过案例研究。目前学者们主要研究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来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例如学者范晓[2016]对“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困惑”的研究,藏郑齐[2016]在其文章“靠创意制胜的生鲜电商”中对本来生活创意性营销与运营的剖析与借鉴建议。

三、我国生鲜电商现状

(一)潜力巨大

如图1所示,中国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在2014年是245亿元,到2015年就上升到412亿元,成两倍增长趋势,通过有关数据预计在2018年将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随着生鲜电商的不断发展,生鲜电商也从原始的创业阶段逐渐走向正轨,其所依靠的物流基础设施、消费者消费习惯培养、市场接纳等都得到了较好的经验积累与发展,符合消费者要求的良好的便捷的产品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客户群,但目前我国生鲜食品的电商渗透率不到1%,相比服装和3C数码产品20%的电商渗透率还相差较远。因此可以看到,在生鲜电商领域,中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同时,大量实体店品牌加入生鲜电商,如沃尔玛等。可以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l展前景可观。

(二)三大主流,品牌繁多

中国目前的生鲜电商可以用三代派系占领行业,群雄割据发展局势来形容。三大派系占领行业是指在生鲜电商行业中主要是三大类别的生鲜电商模式,第一个类别是大型电商平台生鲜频道,主要包括常见的电商巨头,例如天猫、京东等;第二个类别是上下线都涉及的垂直生鲜电商,主要以沱沱工社、本来生活等;第三个类别是传统的百货超市或水果超市结合现代O2O产生的生鲜电商,例如永辉超市。群雄争霸是指,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上市场集中度还比较低,没有寡占市场份额的大头,目前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是天猫的“喵鲜生”,天猫的“喵鲜生”市占率第一,也仅占据4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的京东市场占有率为14.4%,之后是天天果园13.2%,顺丰优选11.7%,一号店8.6%,因此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还是处于一个自由竞争的阶段。

(三)生鲜电商发展困境

从相关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国内农产品电商数量为4000多家,但是其中只有1%商家可以盈利,还有7%的商家有巨额亏损,高达88%的商家都是略亏的,4%的商家能保持收支平衡。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生鲜电商发展的困境。

(四)地方垂直生鲜电商占据优势地位

目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引进国际的互联网在传播的时候也会受到限制。当商品从信息流过渡到物流的时候总是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冷链物流需要有专门的冷链物流科学技术与专业的运输环节,但是我国目前的交通系统还存在弊端,没有达到物流完全畅通的环境,尤其是多数人居住的城市,更是经常有严峻的交通环境。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难以从生鲜源头把握新鲜的品质,使得许多生鲜电商不能完全保证产品品质,从而带来诸多问题。所以是否拥有高效、顺畅、及时的物流配送成为生鲜电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全国性的垂直生鲜电商需要配置更多的要素资源,也难以实施。在此情况下,地方垂直生鲜电商就具有了超然的地位与优势。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产品品质的疑虑,降低了物流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市场仍未形成行业霸主,各方仍在积极探索,地方生鲜更多采用垂直物流,因此其运输成本更低,且更容易培养本地客户消费习惯以及建立信任,表现更加活跃。

四、我国生鲜电商现存问题

(一)生鲜电商供应链实施阻力大

在物流方面生鲜电商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这就使得其在库存周转上对供应链的需求度较高。供应链即从供货商到消费者手中,所产生的信息流-物流-信息流的全部过程,是一个商业贸易闭环的整体。企业各功能部门之间进行程序整合运作与协调联盟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是通过与合作企业的整合与协调,来互相形成互补,最终给各企业间形成竞争优势的方法。管理好供应链是发挥这种方法的最直观要求。在生鲜电商中,消费者对供应链的要求更高,因此供应链的管理者也对其更加重视。

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传统农产品的消费习惯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及时性,这种消费习惯将有可能递延到电子商务农产品的消费行为中。同时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认知中认为农产品作为即食性产品一定要新鲜,“新”就要求建立订单后,到货时间短,“鲜”就需要农产品保持品质,而农产品的腐坏率是极高的,因此对其库存周转的要求就要尽可能的快、且准。这就要求商家具有精准的库存周预判率,当预判率高的时候才能够是农产品库存接近零,成本能相应降低。但是在现实的商业运行中,由于供应商、物流运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预判率一般低于70%,所以目前要让供应链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是有难度的。

(二)生鲜电商市场接纳度不足

生鲜电商作为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在对于消费者来说不论是购物习惯还是购物体验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新体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质量追求提高,期望能蛞愿快的速度收到有品质有保障的生鲜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又担心生鲜电商所提供的生鲜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对以互联网来进行生鲜选购保持观望态度。因这样的双刃剑所形成的生鲜电商的高成本和相对较低的市场接纳度,导致生鲜电商盈利状况令人担忧。

(三)生鲜电商品牌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生鲜市场还是处于竞争规模发展的环境中,各大生鲜电商都处于不断拓展业务规模,而不是品牌建设。因此,众多生鲜电商存在着用户粘度与品牌溢价不足的问题。在生鲜电商市场中,消费者进行消费时主要关心两点,一是便捷,二是便宜。为了实现吸引消费者的目标,生鲜电商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自建物流体系上,以此来从“节流”上降低物流成本,增加整体利润。但实际上,一个产业要积极健康的生存发展更需要在“开源”上提升自己,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成活新动力。进行品牌建设,实现较高的品牌溢价,使消费者愿意以高的价格购买产品,则能实现产业“开源”的作用。

五、相关建议

(一)加快与鼓励建设供应链辅助商

借助电商的平台,使得供应链的需求度增加,在整个商业闭环中,供应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供应链的优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鼓励建设服务电商的货源地,为电商向消费者提品时能有更加优质的货源而打下基础,从源头上满足消费者需求;(2)配套建立完善及时的物流体系,从航运、空运、汽运等多个方面加快物流的速度与质量,为供应链的周转缩短周期;(3)建设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维护品牌信誉与形象,培养客户的品牌忠诚度,和体系容忍度,使电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供应链达到人性化的优化。

(二)加大生鲜电商营销力度

目前我国的生鲜电商发展正在不断地积累经验,找到出路。许多消费者,对其接纳度低,主要是因为对生鲜电商的了解度不够高。因此这就需要生鲜电商进一步地加大生鲜电商之一电子商务新模式的宣传,使消费者能够了解其运转机制,在其运营的各个环境都进行宣传营销,从其产品的整个流转过程都进行适度的营销,以此更深入地走到人们的生活中,对其可信度的认知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接纳这一新型互联网电商模式。同时生鲜电商也要从源头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将产品做好,将产品的流通过程做好,以优秀的品质来获得消费者更多的接纳度,进一步打开市场。

(三)加强品牌意识与建设

从品牌意识上来看,生鲜电商应在积极扩大规模,建设自建物流体系的同时,也应该将品牌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从企业内部开始形成品牌意识,从而发挥品牌的功效,将企业做大、做强。在品牌建设上,生鲜电商应该从企业内部建设企业品牌文化,从营销方面定位企业品牌形象,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同时不断从推销产品变成推销品牌产品,以此来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增加后,就会增加用户对企业产品的粘度,久而久之,消费者就愿意支付品牌溢价,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注释:

{1}裴小军.互联网+农业:打造全新的农业生态圈.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10.01.

{2}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J].上海国资,2014(02)70-71.

{3}张子祥,崔岩.基于SWOT分析的生鲜电商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6(03)27-29.

{4}吴传淑.国外生鲜电商发展模式探析[J].世界农业,2015(05)136-138+150.

参考文献:

[1] 储萌,张宝明.我国生鲜电商发展现状以及趋势[J].电子商务,2015(12)13-14.

[2] 王春生,钟日丽,拓路者团队.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优化研究――以顺丰优选为例[J].物流科技,2016(01)80-83.

[3] 范晓.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困惑[J].农家之友,2016(05)14-15.

[4] 张子祥,崔岩.基于SWOT分析的生鲜电商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6(03)27-29.

[5] 张夏恒.生鲜电商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贵州农业科学,2014(11)275-278.

[6] 吴传淑.国外生鲜电商发展模式探析[J].世界农业,2015(05)136-138+150.

[7] 柳彩莲.论“互联网+农业”的新营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63-65.

[8] 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09)29-33.

[9] 龙慧琳.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研究――以每日优鲜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322+324.

[10] 周冬娥.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风险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11] 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J].上海国资,2014(02)70-71.

[12] 伏佳敏,王明宇.生鲜电商,电商的第三波蓝海吗?[J].电子商务,2014(01)1-2.

[13] 段战江.顺丰优选VS本来生活:抢位与抢镜[J].商界(评论),2014(04)110-115.

[14] 本刊编辑部.角逐生鲜这片蓝海[N].中国邮政报,2016(05)24001.

[15] 臧政齐.靠创意制胜的生鲜电商[J].光彩,2013(07)14-15.

[16] 李博.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17] 段战江.顺丰优选的尴尬与转型[N].中华合作时报,2014(01)17B04.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12篇

[症结词]西部;农业;信息化;协同电子商务;.NET

农业发展的主旋律是“以信息化推进产业化,以产业化实现现代化”,而信息化的推动进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企业的施行以及农户的介入在经济全世界化快速发展的违景下,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新内容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产品的出产以及经营已经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西部农业以及农民遭到的冲击会更大西部地区要施展比较优势,既要斟酌国内特色,也要斟酌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力不管是从农业出产者经营者,仍是从政府的角度看,最根本的仍是要提高西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中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拥有极其首要的意义

1引 言

简言之,协同电子商务是在全世界经济1体化的违景下,应用以Internet等为特征的新兴技术为实现手腕,通过扭转业务流动的模式在企业群各业务单元的供应链内及跨业务单元的供应链间进行各种业务的合作,提高企业群各种业务流动的效力以及实现实体资产的互补,并树立有益于企业群的各业务单元间信息同享以及知识立异的新型组织,终究通过激活企业的隐性资产,实现企业群知识网络的正反馈而取得协同效应,从而创立企业延续的竞争优势

协同商务思想的提出和相应的发展,主要是来源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以及发展,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于企业能力的晋升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美,使患上企业有更多的能力来实现供应链优化的思想胜利地利用协同商务,实际上就是匡助企业与供应商和上下游合作火伴树立协同商务链

协同电子商务具备两个层次的目标:第1层次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群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电子化,提高企业群各种业务流动的效力,充沛应用企业群中的实体资产创造互补效应,即互补电子商务第2层次的目标是应用信息技术,打破组织间影响知识立异与传布的障碍,激活企业群的隐性资产,引起企业群知识网络的正反馈效应,即创造企业群的协同效应,这也是协同电子商务的最首要的目的以及本色协同电子商务的本色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打破了原来组织间的障碍,大大降低了企业群实现协同创立协同效应的组织本钱,因此使企业群能够实现真实的协同,创立企业群的竞争优势新的技术前提为企业群创造了更多的协同机会,并为实现协同提供了网络环境及技术的支持并且因为降低了组织本钱中的同享调和本钱,降低了协同效应的不肯定性,从而使患上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因为组织本钱过大而没法实现的机会在新技术前提下变患上更易了因此,实现了协同电子商务的第1个层次的目标,其实不能使企业树立起久长的延续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实现或者者部份实现协同电子商务的第2个层次的目标,才能真正地激活企业的隐性资产,使企业的核心能力难以被竞争对于手仿效以及替换,为企业创立久长延续的竞争优势

2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

信息是基础,技术是手腕,电子商务则是终纵目标面对于我国西部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美,交易手腕后进,组织化程度产业化程度信息化水平较低等现状,应用先进网络开发技术为农业行业客户提供农业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并依据行业客户的信息化需求提供完全的解决方案,将成为推动我国西部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构筑西部农产品流通新战略的重中之重

按现有的农业结构,主要的层次包含:各级政府部门的集中调控以及调和,各地出产资料部门的销售分发渠道,基层组织的统1代办以及服务,农产品的贮存基地,农产品的运输以及农业人员的终究出产等如果加之进出口业务,还会触及外贸部门的管理,大型的运输系统以及仓储系统,涉外经济的相干部门协作等在农业利用信息平台上施行电子商务,从单纯地提供信息到大环境成熟的前提下,实现面向终端客户的商务服务,对于改善我国西部农业价值链以及提高西部农业企业竞争力是有很大匡助的,是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的1个首要组成部份

在协同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方面,跟着Web Framework下的散布式处理技术,即Web Service(Web服务)的推出,Web服务能够为多个利用程序而不单单是阅读器提供数据,并通过外置数据以允许其他的客户机使用在一样的端口以及传输层都起作用的标准协定(如HTTP)来执行操作将Web服务定位于基于开放的标准,能够用于任何平台,使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具有作为跨平台以及跨供应商的集成技术的潜力,实现Web服务以及Web服务构架后,农业企业及用户就能够应用Internet上许多现有技术此外,应用.NET框架的安全系统以及配置系统协同工作,还能有力地抑止运行不安全代码的可能性,并大幅度减少了“DLL Hell”对于利用程序进行配置时所面临的风险

因而,应用.NET技术开发的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系统结构可以参考如图一所示的功能结构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农业行业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下列主要部份:

一. 内部协同办公平台提供人事文档项目产品客户财务等1体化管理功能

二. 外部农业电子商务网包含:采购网(招投标)以及销售网(电子商务),使患上企业的外部资源可以通过外网与内部的员工进行协同工作

三. 与行业性农业网站进行对于接以及集成

四. 外网(公家门户)实现局域网与Internet的联入,以便取得世界上有关农业科技钻研的发展方向以及市场需求动态实现农业企业的自我宣扬 同时供应商以及客户都能登入系统进行电子化交易以及信息查询

五. 全套电子商务套件:

(一)进货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类农产品的收购合同开票和有

关供应商信息的搜集处理等功能

(二)销售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类农产品的销售开票结算和客户档案管理以及相干的查询及统计等功能

(三)库存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类农产品的入库/出库管理库存台账管理盘盈盘亏报废等处理,和相干的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

(四)统计分析系统主要完成对于有关职能部门请求的各类农产品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和农业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费用统计财务状态基础装备等方面的报表工作,并加以分析

(五)知识管理系统匡助农业企业累积分享应用以及立异各种知识以及经验,完成农业企业的长时间延续发展

(六)办公自动化系统匡助农业企业完成内部办公的自动化以及电子化,例如:各种公文管理各种会议管理各种任务的布置各种办公流程的管理各种资产的管理等

(七)查询系统提供各种查询以及各类分析报表处理。

3西部农业企业信息化与协同电子商务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 西部农业出产者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在比较优势战略逐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平台的大违景下,不但国内外的市场营销信息科技信息,而且有关国内外农业政策及其变化的信息,乃至WTO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及其前景的信息,都对于西部农业出产者优化资源配置有侧重要的价值

二. 提高西部农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在经济全世界化违景下,农业发展的症结在于能否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西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西部农产品价格竞争力西部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以及客户信用竞争力3方面复合而成的,完美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有益于从根本上提高西部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美有益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由于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所提供的农业投入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行情以及国内外农业政策导向的信息更有益于西部农民肯定自己的比较优势,而按比较优势配置资源有益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二)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美有益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国内外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其变化的信息是完美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内容之1当西部农业出产者能够从网络上便捷地患上到有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信息,并以质量标准来计划西部农业出产时,西部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无疑将患上到大幅度的提高

(三)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美有益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信用竞争力发达的市场经济是讲求诚信的经济对于讲信用以及市场影响大的客户进行介绍,并提供电子商务交易的平台是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首要功能之1

(四)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美有益于推进西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而提高西部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价格竞争力从终究来源看,西部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价格竞争力离不开西部农业技术进步以及西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持西部农民渴想高新技术,但对于于经营范围小收入水平不高的小农户来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风险常常足以使他们望而生畏因为农业高新技术的最新进展利用前景获取途径技术咨询方式均是完美的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形成内容,因而,完美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有益于缩小农业高新技术供给者同农业高新技术的需求者尤其是泛博西部农户之间的距离,进而有益于降低西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风险,推进西部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提高西部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价格竞争力

三. 降低西部农业风险的需要西部农业出产受自然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的两重影响加强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在必定程度上能降低风险对于西部农业的不利影响从市场风险看,西部农业市场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西部农业信息不充沛而引发的出产以及经营的盲目性所酿成的西部农民可取得的信息越充沛,投资以及出产决策越准确,市场风险就越小因而,加强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有益于降低西部农业的市场风险

四. 政府支撑以及维护西部农业的需要诸多的数字反应出“西部等于穷困”这样1个事实改革开放之初,因为国家总体实力较弱,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东南沿海,对于西部采用的是扶贫性发展战略经由二0多年的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已经到达了较高的水平,西部正从大面积的穷困中走出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进1步增强,这1切为我国施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管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下,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加入WTO之后,政府对于农业的支撑以及维护尽管遭到了WTO农业协定的束缚,但政府对于西部农业进行支撑以及维护仍有很大的空间政府支撑以及维护西部农业的目标是提高西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西部农业综合出产能力,而要到达这1目标,政府对于西部农业的支撑以及维护必需立足于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农业形势,提高有限的财政资源的使用效力因而,政府对于西部农业的支撑与维护离不开完美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支撑

4加强西部农业企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的对于策建议

西部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依据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外部性强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拥有公共产品等诸多特色,为了尽快完美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特提出如下对于策与建议

一. 充沛施展政府在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因为搜集以及处理市场信息的1次性投资很大,而1旦患上到信息又可以以供给的边际本钱为零的方式让众多的农户以及企业分享,农业信息的这1公共品属性抉择了政府必需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中施展主导作用从国内国外已经有的经验看,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主导作用的施展主要是通过制定计划完美政策加强立法以及增添投资,树立以及完美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框架,带动社会气力参加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政府支撑以及介入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因不会对于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以及贸易发生直接的扭曲作用,属于WTO农业协定“绿箱”政策的规模,因此政府在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中不存在施展作用空间束缚的问题

二. 通过政策优惠推进西部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过程西部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包含两方面:1是树立西部企业自己的网站,融入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让西部企业网站成为社会了解西部的窗口以及西部农业向社会推介本身的桥梁;2是树立以及完美西部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前者是西部企业对于社会整个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首要贡献,拥有较强的网络效应以及社会效应,因而,国家应答西部企业网站建设给予政策优惠以及资金支撑后者属于西部企业的私人产品,是西部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无须国家干预

三. 鼎力发展西部农村 教育,提高西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西部地区的状态抉择了在未来至关长的时代内,小范围的农户经营将是西部农业的基本经营情势因而,西部农业信息化的1项长时间性基础性的工作是如何推进西部农户农业经营的信息化因为西部农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在西部农业领域广泛展开以及深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因此,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能否充沛施展效益,西部农业信息化能否取得终究胜利将取决于西部泛博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 鼎力整合新兴信息媒体以及传统信息媒体Internet技术呈现之前,我国西部农业信息服务主要依赖于播送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跟着IT技术的发展,Internet等新兴媒体不断呈现并开始向西部农村延伸在此情况下,应充沛施展各种媒体的优势在充沛开发应用新兴媒体的同时,整合传统的西部农业信息媒体,应用.NET技术树立完美高效安全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系统,并通过协同电子商务系统为西部农业搭建1个现代电子化运作平台,不断晋升西部农业核心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一] 西部开发课题组. 中国西部大开发指南[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二000.

[二] 林榕航. 电子商务学系列教材——电子商务学概论[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二00五.

[三] 刘红军. 信息管理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二00四.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SWOT分析

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调查研究”(项目编号:xcx2016211)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3日

“互联网+”一~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被提出,并出现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同。随后,国务院又印发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的重要举措。“互联网+”,即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相加、结合。但这并不是单一的相加,更多的是在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使互联网深层次地融入到传统行业中,为传统行业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机。

农业是我国最传统的基础产业,在“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下,看起来与农业距离最远的互联网,却散发着巨大的潜力。通过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这一重要媒介来实现农产品的销售,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又进一步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也为“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但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并非一帆风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并及时推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农业”形式,是非常重要及有意义的。

一、区域分析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徐州区位优势显著,自古便有“五省通衢”之称,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市场经济强有力的带动下,徐州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地位也尤为凸显。到2015年5月,徐州市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交易额高达371.25亿元,较上年增长了48.1%,占全市总量的53.2%。2016年,徐州市网络零售额更是突破了300亿元大关,其中涉农地区网络零售额突破150亿元,同比增长50%。与此同时,徐州也形成一些规模化的电子商务中心,江苏省七个电子商务示范县中就包括徐州的睢宁县、新沂市、丰县;徐州有六个村被评为“电子商务示范村”,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徐州地区特色鲜明的区位优势为农村电子商务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二、SWOT分析

以徐州地区各个乡镇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消费者与生产者两个方面设计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具体包括接受新兴农副产品营销方式的速度、“互联网+”背景下农副产品营销的态度、现如今农副产品互联网推广普及率等内容,并结合相关理论、政策法规,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

(一)优势(S)分析

1、优化销售过程。批发商从生产者手中批量购得商品,再将商品转运至农副产品市场销售给商铺经营者,消费者与市场经营者再进行买卖交易。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中间环节太多,导致农户低价售出,消费者高价购买。而电子商务销售,在保证农户利润前提下,有利于消费者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减少中间不必要的销售环节,减少消费者和生产者损失。

2、保障产品品质。与传统模式相比,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使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更有效地追查到生产源,确保了消费者利益的同时更刺激了生产者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对生产者要求更高,监管更强,使产品品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提升。

3、顺应消费潮流。从生产者角度来说,农业网络营销能够突破传统销售渠道的限制,将时间、细节和手段等有效结合起来,正日益成为很多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青睐的新型销售渠道。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大潮流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更加快捷和便民的网络购物模式。尤其是随着物流服务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产品销售从付款到运输都越来越方便,甚至只通过手机就可完成交易。因此,电子商务营销市场的潜在客户更多,前景更加广阔。

(二)劣势(W)分析

1、专业人才匮乏。农村电商市场逐渐向纵深发展,可现实中徐州农村电商有68%以上还停留在单打独斗的层面,专业人才较少,组织性较差。而一个规模化的产业链的形成,必须有高技术、高层次的人才来做支撑。

2、品牌化程度不高。徐州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品牌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品牌化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扩大产品影响力,吸引更多更忠诚的消费者。而目前,徐州的大部分农产品都未形成品牌效应,这对于产品的销售及推广都是不利的。

3、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户所生产的瓜果蔬菜产品以及生鲜类产品不宜长期储存,因而对保质保鲜和物流配送上有相当高的要求。而对蓬勃的农村电商发展来说,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物流配送能力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导致农民生产的产品无法快捷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三)机会(O)分析

1、政策优势显著。自“互联网+”的提出和实施以来,政策的支持和导向促使徐州农村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从2015年起,徐州市财政持续三年每年投入资金,用于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的建设,有关部门还编制了科学的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实施规划纲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五年内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的人员,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贷款。上述政策为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良好的营销环境。

2、地区交通发展迅猛。徐州地处交通要道,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铁路交通运输发展更加迅猛,形成北接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南联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广州,东达亚欧大陆桥起点连云港,西至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的高铁运输网络,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也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

(四)威胁(T)分析。农户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较为普遍,短期内转变思想较为困难。农产品销售仍以传统销售模式为主导,对于新型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持有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同时,大多数农户没有接受过信息化教育,计算机操作技能较弱,对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不高,缺少营销理念和营销技巧的相关培训。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但徐州相关工作的实施刚刚展开,且覆盖面较窄,这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阻碍。

三、农产品营销策略

徐州农村电子商务起步早,发展势头迅猛,成效显著,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突破点,但发展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去解决和攻克。现提出以下建h:

(一)科学合理规划,建立完善的运营机制。完善的运营机制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徐州地区的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仍以单一经营为主,产业发展缺乏系统化及整体化的布局。对此,应以徐州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县域农村当地资源,制订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彰显地域特色的产业规划方案。围绕淮海地区产业优势,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整合资源,科学发展。

(二)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人才建设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应充分利用徐州地区的高校资源,加强与在徐高校的合作力度,建设一个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指导团队,培养出高质量的专项人才。与此同时,可通过制定政策性的人才招揽计划,提高待遇,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当地就业和发展,从而达到避免人才流失的目的。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产业规模。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就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若想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的农村电商格局,必须加强各种硬件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如能够适应农业发展的信息服务中心和平台、能够满足农户需求的互联网终端设备等,更快更好地体现互联网的便捷性。

(四)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创新营销思路。了解与接受是电商普及的前提条件,对于农业来说,其生产者的知识水平较低、观念较为落后与封闭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较大阻碍。只有让农户了解和掌握了农村电子商务这一新的营销模式和技术手段,农户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应用。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与培训广度,用科技改变生活,让科技引领未来。

四、小结

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互联网经济大背景下,“互联网+农业”的新型销售模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其依托的优良交通区位条件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中已经展现出其强有力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不广、缺乏专业性人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运营机制、人才培养、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推动徐州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琳.徐州农村电子商务新观察[J].江苏农村经济,2015.9.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14篇

近一年多,农产品电子商务仿佛一下子成了很热的词汇。加上国家连续十年一号文件的和实施,农业的关注度倍增。围绕着农产品这个农民最关心的重点,以及屡屡出现的买贵卖难问题,各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纷至沓来。

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多种形式,有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形式,定期为消费者输送自产农产品;有农民网商,方便大学生创业和残疾人就业,河南辉县上八里镇杨树庄的杜千里2008年郑州大学MBA研究生毕业时正值金融危机,返乡后他利用淘宝创业把太行山山区的野生药材、绿色杂粮、野生核桃、红枣、山楂等健康食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2012年杜千里的淘宝网店已实现150万元的收入;有企业提供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围绕肉类产业链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已形成B2B采购与分销、农产品公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和第三方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服务3种应用,积极探索第四方农产品物流模式;还有农村合作社模式,如福建省安溪县中闽弘泰茶叶专业合作社2009年5月入驻淘宝商城,网销额已从2009年的250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4000万元。

从产业层面来看,目前很多省市都在构建冷链物流基地,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创造条件。在技术角度来看,冷链物流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已有生鲜电商花费巨资搭建冷链配送环节,将冷链物流延展到全国多个城市。大数据时代如果能够打破数据垄断的壁垒,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可以挖掘出更大的商机。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生鲜电商还集中在高端有机产品,属于顶尖小市场,并不会为所有农产品销售带来便利。政策和标准层面也还存在缺失,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会一蹴而就。

农业电商的前景范文第15篇

依托大美榆阳 发展全域旅游

――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生动样板

近年来,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利用独有的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休闲农业,以“景点错位特色、产业高度融合、脱贫小康同步、主体多元互补、城乡统筹一体、乡音乡愁长存”为指导思想,打造以“难忘乡愁、老家记忆”为主题的精品旅游景区。如今,赵家峁已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村,成为榆林市仅有的两个省级试点村之一。今年,区将充分发挥资金捆绑使用的聚合效应,着力将赵家峁村打造成集休闲农业、时令水果采摘、水上游玩垂钓和旧农居体验为一体的近郊旅游村。

近年来,榆阳区以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旅游资源,突出区域特色,打造榆阳旅游品牌。去年,该区成功举办大美榆阳杏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20多场次,接待游客突破350万人次,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拉动全区第三产业快速增长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今年,该区将继续深入挖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坚定不移发展全域旅游,着力打造转型升级战略骨干产业。多渠道、多方式融资、引资、筹资、争资,加快推动十大特色景点景区建设,提高榆阳旅游对外吸引力。积极引进南京先锋书店、云夕乡村民宿酒店等文化创意企业,启动古塔张家大院文化综合体建设,打造汇聚图书馆酒店、艺文空间等新型业态的高端休闲度假场所,国庆节前正式启动运营;加快推动麻黄梁申报省级黄土地质公园,加大自然风貌保护力度,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艺术家小镇,打造特色龙头景区;启动青云山旅游景区商业区开发运营,完成景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陕北民歌博物馆,打造展示、保护和传承原生态陕北民歌精神风貌的高端艺术殿堂;加快邓宝珊故居后续工程和展览馆建设,8月底前全面对外开放;启动小壕兔生态光伏旅游区建设,加强建安堡维修保护和开发建设,力促黑龙潭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不断提高景区层次和品位;完善提升三鱼路沿线“中国美丽田园”景区基础设施,增强景区承载能力;按照园区建设公园化思路,打造农业、汽车两大主题公园,实施汽车园区景观台改造、汽车营地等项目,启动石峁水库至农业园区输水管线建设,打造园区景观水系,完善园区旅游功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全市“一核一圈三带四区”旅游圈,精心包装策划“长短结合”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自驾游、亲子游、度假游、观光游等不同层次的拳头旅游产品。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整合各类资金项目,支持赵家峁、红石桥、黄崖窑等村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引导文化企业挖掘地方特色,开发剪纸、木雕编等特色旅游商品,增加旅游收入。按照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树立品牌、扩大宣传的思路,继续办好大美榆阳杏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叫响叫亮大美榆阳品牌。

顺应时代潮流 发展电商产业

――全区开展电商业务企业达585家,网上交易额突破1亿元

“仅今年上半年‘榆林馆’已入驻企业30多家,上线产品200多款,实现网上销售额500多万,每天已经有固定的流量和成交,而且呈递增上升势头,客户分布在陕西、四川、河南、广州、山东、江苏、浙江、北京、、重庆、四川等地,大部分客户都是冲着我们榆阳特色产品来的。”大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帅告诉记者。

近年来,榆阳区电商企业积极与知名电商平台――“京东”开展合作共赢。据了解,2015年,“京东榆林特色馆”获得榆林市商务局与京东集团双方授权,并由榆林大才电子商务公司具体承建,同年6月16日,京东“中国特产・榆林馆”正式上线(http://)。京东榆林特色馆的店内商品主要以陕北杂粮、休闲小吃、特色美食、塞上甘露为主。目前已经通过京东审核后上架销售的产品品牌有:自建品牌陕北大大系列产品、走鸿运枣业、佳宝公司、佑源(杏仁油产品)、新寨(杏仁露)、五女贞(东方红空心挂面)、占军(开口杏仁)、枣缘红(红枣酒)、陕北兄弟(小杂粮)、付翔炉馍、横山羊肉等。京东榆林特色馆经过十八个月的产品信息数据化采集、处理,截止目前已实现交易额500余万元,购买人次10万余次,客户分布在四川、河南、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北京、、四川等地。2016年8月该公司搭建运营了“京东榆林馆线下体验店”,打通线上线下,体验展示销售一体,京东榆林特色馆将逐渐成为面向全国的一大特色窗口。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区电商发展,榆阳区主动融入互联网经济时代,制定鼓励电商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大对各类电商朝阳企业扶持力度,推动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加强协调对接,着力推动总投资10亿元的农产品批发电商物流园项目落地建设,打造辐射周边省份的农产品电商批发中心。争取部级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落户榆阳,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货物与车辆高效匹配,助推榆阳煤炭外运销售。启动建设聚钛电子商务物流园项目,打造榆麻矿区大型网商总部交易、电子商务物流和农产品仓储物流综合体。支持梧桐树、榆林大才、汇智协同等电商孵化平台建设,打造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推动更多企业开展电商业务。鼓励本土企业入驻“陕北优选”和“京东榆林馆”,丰富线上产品种类,加大陕北大大和榆阳系列特色产品宣传力度,让榆阳产品卖得更好更远。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在镇川、鱼河峁、牛家梁、补浪河、小壕兔新建5个农村电商服务点,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电商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快递物流产业,加强规划管理,依托专业市场,推动已经形成规模的麻地湾、三岔湾、二里半等物流集散区域建设大型物流中心或物流集团企业,提升物流业整体水平。加强快递企业布点指导,整合快递、供销等资源,推进客货运输和农资配送多网合一,优化提升城乡快递网络。支持物流企业完善冷链物流体系,补齐生鲜农产品配送短板。

适应市场需求 推进消费升级

――榆星广场开辟榆林城区一站式购物新天地

榆星广场于2016年12月30日起试营业,该广场作为一家全业态家庭型体验式购物中心,为榆阳区第三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榆阳区南郊农场充分利用地处城区的优势,投资2.8亿元,建成了以榆星广场为代表的三产转型项目,整个广场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成为榆林城区单体面积最大的商业建筑,目前正在招商和试营业。进入正常经营后,预计年营业额达6亿元,上缴税金2400万元,可增加就业岗位1200余个。

据悉,榆星广场目前签约入驻率达70%,多元的业态组合,囊括黄金首饰、化妆用品、名包名表、品牌服装、儿童类业态及轻时尚餐饮。四楼十多家特色餐饮首次进驻榆林,时尚快餐、正宗港式茶餐厅、商务简餐等特色品牌,成为一道靓丽的美食风景线,是休闲放松、亲朋聚会、情侣约会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