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记叙文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近代学者陶行知是探讨教育与生活关系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奠定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基础。“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直接且非常鲜明地回答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最核心的问题,即生活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陶行知在揭示“生活即教育”内涵时,曾经这样说道:“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这句话可以解读为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说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是在社会之中的,另一方面是说教育和学校要为生活p社会服务,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教育的过程要与生活过程和社会过程联系起来,“生活教育”说到底就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三点最基本的内涵,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指的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生活,教育要为了改造社会生活而存在,两者密切相连,生活决定教育,只有当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教育本身脱离了生活,那么就称不上是教育。教育任务是不断提高现实生活质量,使生活不断向前和向上发展。“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思想。“社会即学校”指的是学校必须与社会进行密切联系,从而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这个主张有两个意思:首先,必须把社会与学校这两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学生从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中解放出来,使学校对学生教育的作用不再单一地局限在学校内;其次,要把学校办成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情况的,从而影响社会发展。“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指的是知行合一,行,就是做,是实践;做是第一,知才是第二。这样就改变了旧的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社会和实际的弊端,把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生活力及创造力的轨道上,做到学以致用。

陶行知认为,教育源自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为这个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作用。

二、社会生活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极强的社会生活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源自于生活,与生活同在。其中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写作教学更是如此: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等各个环节,这几个环节都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相关的规定,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越充实,作文内容越丰富。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行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2]。由此可,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同样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有了生活,才能有所思和有所感,才能更好地写作记叙文。

作文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其实是用语音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想。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p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培养个性且完善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三、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

记叙文是对生活中人、事、景和物的叙述及描写,是表现日常精彩生活的最好载体。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进行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初中生写作记叙文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3]。然而,我校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令人担忧,无论是教师的写作教学,还是学生的作文,都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写作教学没有系统性,记叙文教学也是如此。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包括生活素材的积累、体验及感悟,从文章的构思、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培养。这是需要多方面进行训练和提升的,教学没有可操作的、指导性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现今语文教学中出现“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写作教学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阅读教学篇目很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作文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素质要求高等因素造成上述情况。在作文教学中,长期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表达。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作文的命题还是讲评,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往往把作文写作视为任务,勉强应付,很难唤起写作激情,导致作文质量不高,作文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和僵化。

就学生作文而言,其中存在许多问题。按照常理,经过小学训练,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对记叙文写作和训练应该驾轻就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写作水平令人担忧。

第一,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不愿写作,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一是学生视写作为任务,而不是出自内心情感的表达。二是一些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或确实不会写,也写不好。

第二,作文题目相对比较平淡p老套,学生所选材料范围比较狭窄。为鼓励同学们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老师往往会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如“那一次,我 ?摇 ?摇”;“?摇 ?摇的滋味”;“我学会了?摇 ?摇”;“我不后悔?摇 ?摇”等。按照常理,如今学生都曾感受过童年的欢乐或成长中的一些小坎坷,都经历过一些成功的喜悦或者失败的痛苦,都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让人感动或让人愤慨的人和事,虽然平凡,但是印象深刻,能够畅所欲言……然而,一些学生所叙的事情或者胡编乱造、离奇虚假;或者是一些年旧旧事;或者套用一些范文,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写父母,就是我半夜发烧,父母送我去医院;下雨天爸妈给我送雨伞;晚上父母为我盖被子。写同学,不是大雨天同学不惜自己淋雨把伞借给我,就是和同学发生一些矛盾,当自己醒悟过来想重归于好时,发现同学已到异地求学……总之,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思考生活,当然就无法把生活素材灵活运用到作文当中。

第三,作文语言不够生动,描写十分苍白,缺少细致描写。记叙文是记事和写人的文章,通常用的是叙述型语言和描写型语言。记叙文语言既要求文字通顺、表达流畅,又要求语言具备一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要求在叙述的基础上,将描写的人物和景物的存在及变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和如临其境。但是,我们从初中生的记叙文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无法将一些细节描写出来。因此,刻画的人物比较单板干瘪,描写的场景不够生动。

第四,学生作文审题立意能力不强,立意较为肤浅。记叙文的立意是通过写人和记事表现作者中心思想,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往往缺乏审题意识,不注意文章的立意,随意盲目地写作,以致偏题、离题,或者立意相对肤浅、幼稚,没有深度。

由此看来,初中记叙文写作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四、初中记叙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

生活教育理念主张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儿童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首先强调生活是写作的创作源泉,写作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阅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其次倡导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及套话。记叙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对初中记叙文写作现状的分析,发现初中生普遍对记叙文写作不感兴趣,这是制约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在命题时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作为背景进行作文命题。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到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是不同的,命题时应该注意这一点。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4]由此可见,教师所起的命题是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其次,积极评价,进行多样化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批语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个原则――以鼓励为主。他们一次一次地写了那么多篇作文,总有几篇相对而言是写得较好的,教师应该适当地给予赞赏,多采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也可以创办班级刊物展现班级优秀作品,甚至编写班或个人的优秀作文集。同样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向报纸、杂志投稿。这些方式方法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二,充实学生的生活。《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充实的社会生活是记叙文写作的源头活水。在平时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走出教室,走进校园,感受四季变化,从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也可以把语文书中的一些篇目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了解内心变化。更可以从阅读中积累生活素材,现在很多中学生的课业任务十分重,平时过着学校p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直接经历的生活十分有限,此时则应该多阅读,通过阅读等间接方式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总之,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和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给写作创造更多源泉,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东西写,有所发挥。

第三,在课堂上开展片段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记叙文写作能力。写整篇作文十分重要,从作文审题开始,可能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所学课文,结合写作训练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片断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例如,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很多经典课文,可以当堂模仿并训练,也可以根据作文各个环节进行片段式训练。从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布局谋篇到行文等各个方面加以指导,完善记叙文写作各个环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记叙文写作更是如此。然而,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社会生活,感悟社会生活。因此,同学们的记叙文写作往往脱离生活实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儿童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调教育过程与生活过程要有一致性。因此,我们需要用这种生活教育理念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694.

[2]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记叙文教学;成才

义务教育发展到现今的阶段,各界对于基础学科的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但要塑造单一学科专才,更要培养出多学科通才。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具体到初中语文中记叙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总结出系统的教学理论,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法,辅助以新颖的教学模式,使得每一个教学细节都能做到规范化同时又灵活多变。最终,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淀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成才。

记叙文是记录人物的人生经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抒情、议论、说明和描写等表达方式为次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它的特点是通过对具体人物、事件的叙述,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来描绘和表达作者某一时刻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而阅读者在对文中人、事件、物体的了解过程中可以从侧面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之产生共鸣。

现代的语文教育既要立足打造知识丰富的专业人才,又要把眼光拓展到语文教育对于其他学科教育以及学生未来深层次发展上。目光短浅不符合语文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更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健康成长。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注重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记叙文必不可少地成为这个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读写的融合,使学生的两种能力互为砥砺,又互相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全面高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苏教版语文教材注重文化、审美和时代感,将内容简约化、现代化、民族化,这样的指导思想遵循了新时代语文教育发展的规律。那么关于记叙文教学的研究,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情景教学,提高学生感受能力

利用记叙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再现、角色扮演、社会体验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生活风貌,给学生一个真实具体的印象,丰富想象力。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不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旁观者,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使得学生在以后面对生活时更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这种当事人的角度帮助学生打开了眼界,找到了自我提升的通道,会在语文教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定时阅读,增强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性

阅读能培养学生语感、文字领悟能力。定时、定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转化为自身的一个素养。而教师可以通过奖惩制度来保证阅读的顺利进行。阅读可以分为课上、课下,阅读材料的优劣决定着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不能受制于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发散性和自主性的思考,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毕竟同龄人对外界的认识有相同的基础,也更容易打成一片,能营造课上课下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种“大家庭”一样的亲切感。同样,也可以利用学生身上自强上进的本能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写作训练,拓宽学生宣泄情感的通道

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中的一个必备素质,在各种活动、社会体验、情景教学中都可以适当要求学生记叙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以“写给未来的信”“生活随笔”“活动实践报告”、“比赛纪事”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在潜移默化之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开展活动,寓教于乐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言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另外,对于语文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补充也能增加教学的丰富程度。比方说针对初中语文中的一些疑难字和成语,通过说文解字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十五个吊桶打水——打一成语,在学生踊跃回答后,询问其表述想法,教师公布正确答案之后可以讲述其中的典故,若能引申到本次课堂教课内容之中就再好不过了。这样,整堂课程的开始可能源于一个故事、一个笑话、一个谜语、一则消息,最终仍然回归到教学主旨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可以融入到记叙文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与记叙文读写技巧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多媒体技术的加入能够以全新的教学体验带给学生新鲜感,与此同时,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记叙文教学课件,以视听多种辅助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在苏教版初中语文的记叙文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热情地融入生活,观察生活当中的万事万物,这样能从学生内心深处凝结出一种感悟能力,增强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欲望,这与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参考文献:

[1]刘建东.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之谈[J].科教导刊,2010(2).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3篇

【摘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记叙文写作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是写文章的基础中的基础。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让初中学生掌握"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呢?需要进行相应的写作技巧培训,设置悬念的技巧、"以小见大"挖掘深远的技巧、运用抑扬技巧、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运用情景的技巧等就是很好的技巧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记叙文写作; 技巧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记叙文写作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是写文章的基础中的基础,可以说有了好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学习写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戏剧等文体就会如鱼儿进了大海,如大鹏进了天空,真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作为有二十九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和米易地方名作家头衔的我觉得,初中学生在小学接受过六年的作文能力培养,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作文功底,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就不能再局限于写作顺序、六要素、线索、主题的范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注重深层次的教学生写记叙文的技巧,让学生把过去已学记叙文写作知识融会贯通,让个人写作能力更上一个档次,让学生成为自己作品的主宰,表情达意,反映时代脉搏。

世间,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记叙性的文章只有写出事物的复杂性、多变性、情节曲折有致、波澜起伏、色彩缤纷、才有好的文格,才能吸引读者眼球,才能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仅仅缠绕住读者的思想、读者的心。在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才能让初中学生掌握"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写作能力呢?我个人认为这是需要讲究技巧的,我就我领略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几点重要小技巧,写作技巧也是写作方法,作浅显表述,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学会设置悬念的技巧

悬念,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它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巧妙的运用可以抓住读者阅读作品的兴趣,课文中有许多生动范例。

《驿路梨花》,文章处处设疑,或隐或现,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文章中的"我"和老余行走深山投宿无门,此时恰好出现小茅屋。主人是谁?"我"和老余以为是瑶族老人,瑶族老人以为是哈尼小姑娘,哈尼小姑娘又说房子是盖的,一个叫梨花的小姑娘经常来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她妹妹又来照料……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吗?瑶族老人吗?梨花姐妹吗?文章始终没有正面回答,也无需作答,读者随着文章情节的起伏和感情的波澜,分明感受到了雷锋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我的叔叔于勒》,菲力普一家朝思暮想的于勒,竟然在船上不期而遇,于是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第二次考试》,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在艺校招生考试中,陈伊玲初试成绩非常优异,复试却令人大跌眼镜,连著名声乐专家苏林教授也感到吃惊。这一来,就把读者的心给"悬"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直到最后才把谜底揭开,使人恍然大悟。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学会"以小见大"挖掘深远的技巧。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罗丹说的这种对"美"的发现,正是从生活认识中得来的,是挖掘出来的。没有收集到丰富的材料,怎么能有"精",有"深"。 我们的生活中,自己身边有许多小事,所生发出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小"题材"大"作为,把这件事所反映的普遍意义写出来,也就是从局部反映整体。这是非常实用且好用的方法,运用如鱼得水了,就能领略其中的甘甜,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初中语文中,实例太多,略举一二。

《藤野先生》选材小,写藤野先生批改作业、修改插图,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等,这些小事却能看出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对中国留学生的诚恳,治学严谨、认真的态度。《一件珍贵的衬衫》从一件衬衫的小事,我们看出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伟大人格。《菜园小记》选取的是在延安种菜的一些小事,而且又都是许多片断,可是"小"中见大,把延安大生产运动和军民与困难作斗争的光荣传统表现出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学会运用抑扬技巧

人说话,讲究抑、扬、顿、挫,语言才有生命力,写文章也是如此,也要讲究抑、扬、顿、挫,才算得上好文章。通过抑扬对比,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起来也易于操作。

《荔枝蜜》,文章开头说"我"并不喜欢甚至讨厌蜜蜂,然后写"我"参观"养蜂大厦",亲眼目睹了蜜蜂的辛勤劳动,还喝到了又香又甜的荔枝蜜,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禁不住赞美起蜜蜂来了。作者又由蜜蜂想到了正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和千千万万像蜜蜂一样辛勤劳作的劳动者。作者对蜜蜂的喜爱甚至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梦里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变色龙》契诃夫抑扬顿挫写法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褒贬有致,变化多姿,变中见本质,变中见真实。小说的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他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变化无常,言语出尔反尔,发人深省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奥楚蔑洛夫这样的人。

四、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学会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

点,是指事物局部,重点;面,是指事物的全局和整体状况。叙事写人既有对事或人的全貌和整体情况的概括介绍或一般描述,又有对人或事物某个部分、某个方面,特别是重点情况的详细叙述和描写,并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点面结合,叙事写人既有全貌又有重点,就能给人既全面又具体,既完整又形象的感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百草园的部分,既有全貌又有局部。《一面》中写鲁迅的肖像就是对"点"的描写,又有"面"的概括,就是鲁迅的伟大精神。《藤野先生》中写藤野先生与鲁迅相识、相处、告别的若干事件、片断,是"点",概括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大而言之","小而言之",是"面"。

五、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学会巧妙的运用情景的技巧

抓住情境,就是在文章中着重渲染具体的、生动的情景、状况,如人物遇到了怎样紧急的境况,怎样危难的处境,怎样一种复杂、矛盾的局面,怎样一种特殊的困难,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等,抓住"情境"进行具体的渲染、描述,突出表现人物的活动的背景,再通过刻划人物就更具有典型性。《七根火柴》中对草地气候变化的情境描写,《小桔灯》中对小姑娘家境的描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美女蛇故事中的描写。就是生动的典型。

如何搞好初中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写作技巧的培养,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我说表述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只是众多技巧之中的点点滴滴,算不得经验之谈。我觉得,当好一个语文教师,就要善于用心研究,从学习中获得感知。教师有了较高的文学造诣,学生也就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语文》(七年级上、下册)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叙事;生命教育;生命感悟;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04-02

高校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强调在生命感悟、生命体验的基础上追求生命的价值,建构生命的意义。但在实际的生命教育实施过程中,由于理论表达与语言述说的紧张性,致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对大学生教育的实际效应。因此,本文在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语境下,从教育叙事的角度出发,探究生命教育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生命教育的独特性:理论表达与语言诉说的紧张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是以“生命”感悟“生命”的教育活动。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与发展性为教育内容,通过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的教育。①生命教育就是要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它强调人的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它关注人际交往中精神能量的转换;在保障机制上,它注重生命主体自主能动的投入和合作。②

由此可观,生命教育的“生命”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目的,既指向一种教育的内容,又包纳了教育的对象,同时还涉及教育的方式。生命是一种动态的多维关照,无法用一种逻辑性的、纯理论的言语对其进行诉说和表达。因此,在生命的事实中无法找到理论与现实的绝对符合,难以用某种理论去解释生命的现实,从而造成理论的有限表达和意义的不完整诠释。

二、教育叙事与生命教育独特性的契合

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叙事打破了科学逻辑推演的语言局限,解释了现实社会生活领域的复杂行为关系及其随时间流动的变迁特征。因此,它也是一种思维的模式和意义生成的工具。随着时间不断的发展,叙事学逐步向教育研究领域扩展,成为广大教育者表达自我教育生活中的教育经验、体验的有效方式。它通过叙事来描述教育者的教育经验、行为以及作为群体和个人的生活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为普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③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种活动,就其本意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④生命教育的价值诉求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达到对生命真正意义的追寻,培养受教育者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的珍重,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升。在生命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从生命的基本知识出发,从珍爱生理层面的生命入手,在引导受教育者感悟与体验生命的过程中,通过拨开围绕在日常生活中的迷雾与困顿,从而升华至精神层面的、形而上的内在生命,并最终达到生命教育的价值回归。同时不断完善学生的经验世界,帮助学生体会、感悟和思考真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不断建构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价值诉求规约了教育者的理论表达。在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时,任何理论性话语都难以表达出人类最真实的情感。而叙事从现实生活中摄取题材,讲述经验的方法为生命教育的有效进行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方法。教育者在生命教育中,用叙述的方式对生命经验进行表达,对生活故事进行述说,引导学生在学习叙事和进行叙事的过程中,或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或分析和诠释文本或故事,在交流互动中建构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并获取知识与文化的意义,在意义的生成中,实现对生命的诗意追求。⑤

三、叙事视角下生命教育教学的策略构建

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蕴藏于日常生活中,在不断重构的生命灵动中。生命教育教学中叙事的运用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命的存在本质,通过收集并叙述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故事,在注重叙事伦理的基础上,对生命事件、个人的生命故事进行诠释,以求透过生命现象寻求生命的真实,探求生命的意义。

1.收集生命故事,挖掘最真实的生命事实

生命教育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不同个性特征、不同生命往事的生命个体。因此,只有切合不同生命个体的需求,才能契合教育实践的诉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生命事件,着力关注生命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感受和体验,通过这些来表达不同的生命诉求,彰显出丰富多样的教育意义。

因此,生命教育叙事的有效表达首先要进行生命经验的收集。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有关生命的事件都可以是叙事之物。在教育叙事中自我与社会均是叙事之物,社会条件、话语和叙事实践交织在一起,塑造了自我及其身份的属性。⑥对于社会的叙事之物,可以通过对典型的关乎生命事迹的故事叙述,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可贵,进而尊重一切生命。个体自我的叙事故事包括讲述者与一系列意义重要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的故事,这里既包括了发生在自我身上的生命故事,也包含了自我所经历的生命事件。通过对个体成长轨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的叙述与分析,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痛苦和失落,从而追寻更高的生命意义。

2.诠释生命意义,构建温情的生命世界

叙事不仅仅是记录和叙述故事,而是要对故事本身进行持续的反思与追问,进行经验的重组和意义的诠释。当一个鲜活的生命故事呈现在面前时,不仅仅是对它做一个简单的描述,而是要去挖掘隐藏在这些故事背后的意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诠释,使这些故事和经验的内在意义让受教育者领会和把握。无论是对社会生命现象的诠释,还是对个人生命经历故事的诠释,首先都可以从需要探究的主题出发,将事件的关键点或个人生命经历故事的关键阶段提炼出来,然后对这些关键的事件和阶段进行分析,分析关于这些现象事件的基本特征和状况说了什么,最后进行关乎生命意义的重构。并通过生命意义的追寻,构建起一个充满温情的生命世界,而在这一充满温情的生命世界中师生双方的感情就能得到升华,人性得到丰富,心灵得到沟通,生命得到关爱和呵护。当然,合理的叙事语言是必要的。教育者通过叙事性的语言,将抽象的社会生命现象以叙述的形式具体地呈现出来,同时需要确定好叙述的顺序,是运用顺叙、倒叙还是插叙的方式把这些事实或事件组织起来,从而使叙述过程条理清晰、主题鲜明、详略得当,有助于他人进行理解和把握。而对于个体生命经历的叙述则要求个体语言叙事关切生命“实存”状态,抒发个体语言认知体验,描述个体生命的发展轨迹。通过语言叙述,表达出受教育者的生命感悟,构成生命意义的统一体,并在意义统一体中产生更多的体验,实现更多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和生命意义的发现。

3.体验与对话,促进学生主体对理论知识的内化

叙事不是单个生命体的内心独白,叙述也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存在于说着与听着间的交互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交流的经验,如这个名称所表露的,起源于至少把两个主体结合在一起的交互行为的关系,它发生于通过语言而建立起来的对稳定的意义的理解的主体际框架中。”⑦因此,生命教育的过程其实是知行双向结合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把生命的意义内化为学生主体自身的思想,而内化过程只能在学生主体自身的体验与教育教学主体的对话中才能完成。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通过叙事将抽象的概念融入具体的叙事经历中,以生动有趣的叙事方式提出一个合乎生命教育价值主旨,合乎个体特征的命题进行探讨。同时,教育者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让学生成为个体生命经历的叙事主体,并通过各自生命事件的叙述与交流,形成生命意义生成的共同体。在叙事活动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总结叙事活动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已为学生内化和吸收的知识,并针对在学生叙事活动中出现的认知偏向、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以促进叙事活动的良性循环。

4.注意叙事伦理,尊重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生命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涉及到以师生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涉及到伦理问题。因此,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教育过程中要持守的伦理底线,担负的伦理使命,并在这种底线与使命之下对涉及到的教育事件、教育人物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判断。对于社会生命事件的叙述,教育者一定不能超出事件本身的伦理底线,哪些是该讲的,哪些是不该讲的。尤其是从人性或者尊重生命的角度看,生命叙事不仅要帮助受教育者认清生命的产生与逝去,同时也要预防道德安全问题的出现。而在个体生命经验的叙述中,教育者要确保叙述参与者自愿对他们的生命经历进行叙事,教育者不能强迫性的要求学生叙述不愿讲述的事情,同时不能妄加评论。

四、结语

教育叙事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行之有效的表达方式。生命教育中叙事的运用,将从生活中撷取的教育真实转化成教育意义,将文本、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消解理论表达与言语诉说的内在紧张性,促使学生实现对生命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实现生命基本知识的传授,生命教育价值的彰显,完成生命意义的构建,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

注释:

①郑晓江.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初探[J].昆明学院学报,2010,

32(2):1-7.

②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9.

③邓达 熊沐清.外语教学的叙事表达:一种教学论视角[J].外国语文,2010,(3):106.

④叶澜.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⑤邓达,熊沐清.外语教学的叙事表达:一种教学论视角[J].外国语文,2010,(3):105.

⑥丁纲.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3):73.

⑦[德]哈贝马斯.社会科学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56.

参考文献:

[1]丁纲.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郑晓江.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初探[J].昆明学院学报,2010,32(2).

[3]陈晶.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徐园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9).

[5]钱淼华.生命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8).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叙事法 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一、引言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于多方面原因,作为外语和二语的英语教师就受益于“内容教学法”,不少外语教师试图探索用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传说、寓言、神话,当然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素材即日常事务和新闻,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叙事法教学(Narrative Approach)。几乎所有实验都表明,课堂中的叙事法具有很多的优点,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首先,这种方法把老师从课堂上无休无止的语法解释中,把学生从枯燥无聊的语法规则记忆中解放出来。因此,对学生而言,学习变得不是那么紧张或者让人感到恐惧。另外,叙事法把以理解为基础的课堂语言教学合乎逻辑地推向语言学习的下一个层面,教师再也不需要一味强调那些特殊主题词汇,尤其是关注那些特殊主题意念、功能或特定的语言任务。取而代之的是,课堂教学受那些引人入胜的、易于理解的故事讲解驱动,从而增加学生的语言活动和语言输入(mcQuillan & Tse,1998:18-22)。这样做的结果很明显,学生词汇量增大了,语言产出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二、实证研究

学者们相信叙事法更加适合于初学者或者中等语言能力者,并能在不同的外语和二语环境下使用,以下是在过去近三十年的实验报告。

Elley和Mangubhai(1983:53-67)在斐济岛为小学中等水平学生使用以叙事法为主的语言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和传统的听说法相比,这些学生在所有语言技能的熟练程度上都进步更加明显。该实验反复在世界各地复制实施,其中包括新加坡3000多名中等水平的英语作为外语的学生,南非近5000名学生,斯里兰卡2600名小学生(Elley & Foster,1996;Le Roux & Schollar:1996)。在泰国,类似实验也进行过,取得了相同的结果(Walker,Rattanavich & Oller,1992)。Dafne Gonzalez(Gonzalez,1998:14-19)也报告说他们在中学课堂的外语教学中使用“故事语法”法来完成一项叫做“整体语言项目”,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她认为,“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用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和教授我们的先人一样,教育并强化学生的个人和社会价值观。”Kevin Stuart(1990:15-6)声称阅读民间故事在大学课堂里也极为有用,那里有很多来之农村的学生。这样做,能逐渐培养学生大量阅读英语材料的信心,促使他们逐步接触简化版的英文小说,并最终能按照英语母语者阅读文学作品的大致顺序品读英语文学作品。Eleonora Vivas(1996:189-216)对系统的、出声朗读的语言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教学对象是学前和小学一年级儿童,研究重点是诸如语言理解和表达等变项,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聆听故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增加明显。

最近的研究继续支持以前的研究结果。Cook(2010)在2010年第二十三届国际阅读世界大会上报告了一个个案调查,调查显示,一个刚从孟加拉国移民女孩,在一所很小的城市学校,接受一名大学教师和一名五年级英语作为二语的外语教师的联合指导。两名教师通过讲述和母亲国相联系的文化故事,为后期的讨论和写作做铺垫。一年的研究表明在二语环境中,讲述文化故事是促进读写能力的动机要素。该研究探讨了叙事法的另一个方面:叙事和写作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一个以前研究很少触及的地方。这些实验证明叙事法是一种普遍的,行之有效的提高学习者外语或者二语语言能力的方法。它既能够用于初学者,中学学生,也能够适用于大学水平的外语学习者。

三、优点与理论依据

任何在外语或者二语课堂中成功的教学技能、手段一定包涵一些体现目前教学原理,减轻耗时费神外语学习中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叙事法当然也不例外。

早在1988年,一位英国自由作家,Stephen Keeler(1986:23-4)在一次作为外语的英语国际协会大会上说道,“对于许多语言活动而言,比如小组讨论和词汇教学,短小的英雄故事,少于60词的超短故事是理想的驱动型语言素材,它们或许特别聚焦于语法形式,同时又强调语言意义,似乎能促进学生对句子结构的学习性理解,并且帮助学生正确高效地使用语言。” Carmen Pilar Serrano Boyer(1997:47),一名西班牙英语教师,认为接龙式故事能够解决大班教学中班级过大问题,她进一步指出,除了能驱动学生学习之外,接龙式叙事既有趣、让人放松,还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并且容易操作。

在Dafne Gonzalaz个案中,Gonzalaz说,运用叙事语法法,她的学生能习得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语言的、语法的、社会语言的和交际策略的能力(Canale & Swain,1980:1-47)。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享受了很多乐趣,大大降低了外语学习中的情感阻力,从而使他们在情感上更加愿意“亲近”语言。Ko(2003:303-32)进一步研究了韩国英语教学中运用叙事法确定意义协商作用的“脚手架支撑法”所达到的积极心理构建作用,该研究对外语教师提出了建议,那就是在合理实施叙事法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扮演知识提供者的角色。

毫无疑问,叙事法能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接受语言输入并最大限度地进行语言产出,因此,不可争辩地是一种优秀的教学媒介。但是,假如外语教师只阅读故事,而学生只听故事,效果又如何呢?对于5-8岁的儿童外语学习者,这种阅读法真的起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或许像Hillman(1975:152)所言,当教师在阅读时,他能够把书面语言的句法顺序和语调、连接、重音以及其他那些有助于理解语言片段的线索糅合起来。而模仿语音对增加因听故事和诗歌而获得的词汇大有帮助。在语境中听单词不仅仅增加听者的消极词汇意义,同时给听者表达自己的其他方法。显然,听故事不但持续地给学习者提供许多语言创造的机会,而且也是语言习得中的重要过程。它帮助习得者熟悉已经学习的语言,让他们试图获得一些基本的语言规则,对今后的语言学习有“提拉效应”。因此,长期来看,教师或者家长通过讲故事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如Bandura(1986)指出,这种效果不一定要立刻让人感到,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它会显现出来。

总之,当老师和学生在讲故事的语言项目中相互交流,叙事法就能够适合不同层次的语言学习者,然而,从上述研究来看,它对学前儿童或者初级水平这更为适合。

四、叙事法在中国的应用及其问题

尽管叙事法或者故事朗诵法在外语或者二语学习中已经证明有很高的效率,但是在中国英语课堂中却少有尝试或者报道。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主要关注可能在于以下几点。

在中国,学校英语教育具有全国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因此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材使用往往具有强制性。近年来,外语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方面虽有放权的迹象,但是和美国、英国相比,教材控制仍然十分严厉。这样,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就是学校当局以及老师在选用教材上毫无主动权,因为选用教材和其他学习材料始终和省或者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水平考试相联系,而这些考试都是和教材紧密相关的,这样,故事书理所当然地被排斥在学习者的书单之外了。

其次,几乎没有外语教师在面临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及学生家长的压力面前甘愿尝试新教学方法的风险,他们总是使用传统的、大家一致乐见的方法来应付应试教育的现实。第三,即使有些老师愿意在课余时间对叙事法做些尝试,但是出版社几乎未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合适、相应的教学用故事材料。偶尔有些相关出版物能够用于叙事法,但是考虑到难度和内容,教师大多数时候只能望而却步。可喜的是,近些年,教育部门一直鼓励老师进行教学改革,鉴于此,中国的外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叙事法呢?

首先,尽管叙事法在外语教学中已经普遍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在选用故事材料和推行叙事法教学中,要考虑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者的学习目标,要十分谨慎地检查和评估选用材料的难度水平。同时,在应用叙事法时,教师应该明白,它只是以内容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中的其中一种,应该考虑与其他教学手段相平衡,做到多样性和灵活性并重,通盘考虑整个外语教学计划的实施。

第二,叙事法和社会认知视角对出声朗诵效果的解释相一致,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说明叙事法如何影响中等水平的外语学习者,也就是在中国语境下的初中或者高中学生。第三,任何使用叙事法的外语教学项目在实施时要保证其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语言输出和产出必须符合i+I模式(Krashen,1982)。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叙事法或者故事朗读法会变成枯燥的官样文章,没有生气。另外,不能忽视老师在提供支架作用的角色,因为它是学生感到无助时最后的依靠,从心理上看,老师是信息的提供者,他们总是学生的心理依赖。

最后,既然叙事法或者故事朗读法在目前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没有做任何规定,因此它可以作为课外活动好好利用,实施该方法时,选用材料要精心评估。可是在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就如Rod Ellis所言,令人惊讶的是,实践中很少有人尝试对材料进行科学的评估,原因可能是对一组材料给予全面的评估是一件耗时棘手的事务,而教师很少有这些时间去应付;但是他继续告诫道,通过对具体任务的微观评估是克服这个问题的一种较为实际的做法,这样教师就能掌握教学具体进展情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随之做进一步的改进。这种自审式的评估可以是粗略的、感性的,但是对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的确有帮助。

五、结语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6篇

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它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性位置,而记叙文和议论文一直以来均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难点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围绕现代记叙文以及议论文,粗略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现代记叙文 议论文 教学方法

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清晰指出,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应着重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因记叙文和议论文存在多种文体,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记叙文的教学方法

(一)阅读教学

初中是增强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然而,当前初中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并不理想,阅读涉及面狭窄。语文教师纷纷将精力转移到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并加大了在此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力度。其中,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下述方法:

1.目标递进法

首先,实现搜集信息、归纳整理、形成初步认识。明确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掌控记叙线索,确定记叙顺序。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依托英子的毕业典礼,借助插叙追忆过往,讨论眼前的事,主要讲述六件事,相互交织;其次,达到方法应用、大胆想象、协作探究。通过精读、略读等不同种方法来阅读文章内容,仔细揣摩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依托反复朗读,然后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精读训练,共同探讨父亲的严厉教育;最后,感悟情感,达到共鸣。从课文中确立作者的态度,找到观点,明确思想感情,感受中华文化,提升品德素质。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可透过父亲的严厉教育,感受沉甸甸的父爱。

2.彰显人性法

人类拥有复杂的感情,所写文章中也蕴藏着浓厚的感情。记叙文通常围绕人和事物进行描述,其所蕴藏的情感更加丰富。语文教师可从人文性特点着手,以此来增强情感意识[1]。例如,《我的母亲》一文赞扬伟大、无私的母爱,《斑羚飞渡》一文呼吁善待生命,《紫藤萝瀑布》彰显顽强不屈、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

(二)写作教学

1.实践法

为增加情感体验,刺激创作激情,塑造更多经典、真实、具体的形象,则一定离不开实践经验。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走进课外,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实践机会,冲破书本的枷锁,融入现实生活,回归生活,仔细观察。

2.仿写改编法

在记叙文教学中,可通过模仿开展练习活动。旨在通过仿写学会更多的表达方式,进而灵活应用在记叙文中。例如,完成《春》的教学任务后,可让学生参照《春》来叙述其余的季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二、议论文的教学方法

(一)阅读教学

1.注重衔接法

初中生主要处于13岁左右,其逻辑思维尚不成熟,处在过渡时期,其作品中仍然保留了儿童特点,外加初中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通常不喜欢议论文,认为议论文晦涩难懂,且与议论文的接触较少。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应从初一便着手议论文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有效衔接,进而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2.直白教学法

议论文教学一定要直白、简单,在阅读教学中应过滤掉无法直接、简明论证中心论点,刨除润色和修饰的文字,让学生明确议论文的组成结构,通常由论点、论据与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二)写作教学

1.创设氛围法

首先,强化日常观察,重视积累。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周边生活,认识到大多数议论都源自日常对话,做一个有心人;其次,聆听和阅读优秀文章。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写作氛围,引导学生虚心聆听优美、精炼语言,认真阅读优秀作品,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标准的语言习惯。

2.逐步推进法

议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待具备一定基础后,提取论点,丰富素材,清晰表达,进而增强写作能力。

三、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整合策略

(一)阅读的整合

1.深化记叙基础

对于初中生而言,记叙文不仅是接触最多,也是接触时间最早的一种文体,教师可借助当前积累的记叙文基础,通过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议论平台,进而从记叙文顺利过渡到议论文。

2.比较教学

教师不应在学生接触议论文后,便反复强调冗杂和反复的名词术语,则应借助比较法,让学生慢慢习惯和掌握议论文。因记叙文中存在议论,同样在议论文中也包含记叙,教师可借助比较让学生正确辨别这两种认识,加深理性认识,巩固深化[2]。

(二)写作的整合

1.叙述事物,正确判断

初中生比较擅长和喜欢写记叙文,则语文教师应借助记叙文让学生喜欢和适应议论文创作。在讲授记叙文写作时,应突显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多多思考、正确判断。所选命题应贴近现实生活,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创作热情。同时,针对这两种文体开展写作训练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具象慢慢过渡到抽象。

2.科学区分,增加认识

因初中生自身倾向于记叙文,所以,记叙文会制约议论文的创作,无法充分发挥,使得问题中包含着大量的记叙成分,比例不合理,混淆这两种文体。因此,讲授记叙文时,语文教师可依托记叙文材料,设计论述性问题,以此来锻炼概括总结能力与论述能力;也可参照记叙性材料,自主设定题目进行写作。而讲授议论文时,应穿插过度训练,引导学生清晰认识议论文,合理辨别这两种文体。

【结 语】

综上可知,记叙文教学包含多种方法,例如,巩固基本知识法、突显课外实践法等。同时,在阅读记叙文时,还应有效结合人文精神,切实增强学生的基本能力,不断提升写作水平。而议论文则注重基础的巩固和逻辑思维的增强。当前,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仍需进一步探究记叙文和议论文,有机整合,灵活应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而增强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训练 写作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

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与读的技能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而说与写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显,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只有达到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书面信息开展说和写,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写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永青 从语篇思维模式看英文写作教学,《现代外语》2005.2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训练 写作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

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与读的技能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而说与写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显,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只有达到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书面信息开展说和写,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写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永青 从语篇思维模式看英文写作教学,《现代外语》2005.2

2.林才回 行动研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1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译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五项基本技能,这五项基本的语言技能,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也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从听说入手,并通过朗诵、阅读、翻译等途径,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因此,本文主要以一次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例,谈谈如何进行英语作文课的讲解及指导的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与读的技能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而说与写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显,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只有达到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书面信息开展说和写,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写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永青 从语篇思维模式看英文写作教学,《现代外语》2005.2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叙事教学;英语教学;英语词汇;认知

一、认知与叙事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学与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在理论与运用上的结合在西方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兴趣。认知叙事学以其特有的方式研究叙事,为叙事学在西方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认知学的研究者们更多的关注故事这一形式,认为故事是基本的认知能力,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在叙事教学法中,要以叙事为中介,将认知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外语教学,力求更全面更有效地发展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叙事”简单的说就是讲故事,是通过语言来完成对事实或事件的叙述,从而向对方进行信息的传递。教育叙事最早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从其它学术领域“引进”教育界的,它是“叙事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叙事教学法就是教师以鲜活的生活、事件、经验及行为为出发点,通过写实语言进行深描,将故事融入具体的教学情境体验之中,引发学生争论,通过分析讨论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并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人文关怀。整个教学叙事过程具有一定的反思性、开放性、人文性和动态的生成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范式,教育叙事已经成了教育理论及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

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叙事教学

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可以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因此,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叙事教学法可能为我们的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途径。教师在授课前可先划分一下单词,将有可能串联成一个故事串的单词组合到一起教授。下面以两组高一词汇为例,slave/host/peasant/fisherman/gardener/boss/landlady,在对这一组单词进行教授时,老师可以这么讲“黑人奴隶(slave)解放运动后,奴隶(slave)们翻身做了主人(host),他们不再受奴隶主的控制,干起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有的做了农民(peasant),有的成了渔民(fisherman),有的做了花匠(gardener),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当起了老板(boss),于是,他们的妻子也顺理成章的当上了老板娘(landlady)。”这样,单词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一组组有关联的字符串,这样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再如,ancestor/generation/teenager/adult/couple/great-grandfather/great-grandmother/relation,这组单词也可将它们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ancestor)诞下了一代人(generation),这些人由青少年(teenager)长成了成年人(adult),长大成人的他们两两结为夫妇(couple),又有了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于是,最初的祖先(ancestor)成了这一代人的曾祖父(great-grandfather)、曾祖母(great-grandmother),人类就这样不断地繁衍生息,相互之间结成了亲属关系(relation)。”这样,已形成了叙事的单词串便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率。

三、 叙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对叙事教学法的探讨,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将认知叙事学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师上课的质量,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认知叙事学用之于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词汇量水平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这一方面是认识叙事学研究在广度上的扩展,同时也把它引入到了教学实践之中,是认知叙事学研究在由理论转向实际运用的重要突破。认知叙事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老师的授课效果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应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进行叙事对教师的工作量和水平就有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要运用这一教学策略,首先要对词汇做一个整体的归类,把可能描述为一个故事事件的单词归为一组,这一方面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需要打破课本中词汇的安排序列。另外,一些副词、拟声词等等也有可能无法形成叙事,因此,叙事教学在词汇教学中还有其自身的不足和局限。

参考文献:

[1]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侯怀银&王霞,论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3]华莱士·马丁著, 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申丹等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叙事教学;英语教学;英语词汇;认知

一、认知与叙事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学与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在理论与运用上的结合在西方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兴趣。认知叙事学以其特有的方式研究叙事,为叙事学在西方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认知学的研究者们更多的关注故事这一形式,认为故事是基本的认知能力,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在叙事教学法中,要以叙事为中介,将认知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外语教学,力求更全面更有效地发展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叙事”简单的说就是讲故事,是通过语言来完成对事实或事件的叙述,从而向对方进行信息的传递。教育叙事最早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从其它学术领域“引进”教育界的,它是“叙事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叙事教学法就是教师以鲜活的生活、事件、经验及行为为出发点,通过写实语言进行深描,将故事融入具体的教学情境体验之中,引发学生争论,通过分析讨论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并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人文关怀。整个教学叙事过程具有一定的反思性、开放性、人文性和动态的生成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范式,教育叙事已经成了教育理论及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

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叙事教学

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可以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因此,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叙事教学法可能为我们的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途径。教师在授课前可先划分一下单词,将有可能串联成一个故事串的单词组合到一起教授。下面以两组高一词汇为例,slave/host/peasant/fisherman/gardener/boss/landlady,在对这一组单词进行教授时,老师可以这么讲“黑人奴隶(slave)解放运动后,奴隶(slave)们翻身做了主人(host),他们不再受奴隶主的控制,干起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有的做了农民(peasant),有的成了渔民(fisherman),有的做了花匠(gardener),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当起了老板(boss),于是,他们的妻子也顺理成章的当上了老板娘(landlady)。”这样,单词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一组组有关联的字符串,这样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再如,ancestor/generation/teenager/adult/couple/great-grandfather/great-grandmother/relation,这组单词也可将它们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ancestor)诞下了一代人(generation),这些人由青少年(teenager)长成了成年人(adult),长大成人的他们两两结为夫妇(couple),又有了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于是,最初的祖先(ancestor)成了这一代人的曾祖父(great-grandfather)、曾祖母(great-grandmother),人类就这样不断地繁衍生息,相互之间结成了亲属关系(relation)。”这样,已形成了叙事的单词串便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率。

三、 叙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对叙事教学法的探讨,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将认知叙事学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师上课的质量,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认知叙事学用之于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词汇量水平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这一方面是认识叙事学研究在广度上的扩展,同时也把它引入到了教学实践之中,是认知叙事学研究在由理论转向实际运用的重要突破。认知叙事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老师的授课效果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应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进行叙事对教师的工作量和水平就有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要运用这一教学策略,首先要对词汇做一个整体的归类,把可能描述为一个故事事件的单词归为一组,这一方面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需要打破课本中词汇的安排序列。另外,一些副词、拟声词等等也有可能无法形成叙事,因此,叙事教学在词汇教学中还有其自身的不足和局限。

参考文献

[1]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侯怀银&王霞,论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3]华莱士·马丁著, 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申丹等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叙事教学;英语教学;英语词汇;认知

一、认知与叙事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学与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在理论与运用上的结合在西方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兴趣。认知叙事学以其特有的方式研究叙事,为叙事学在西方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认知学的研究者们更多的关注故事这一形式,认为故事是基本的认知能力,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在叙事教学法中,要以叙事为中介,将认知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外语教学,力求更全面更有效地发展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叙事”简单的说就是讲故事,是通过语言来完成对事实或事件的叙述,从而向对方进行信息的传递。教育叙事最早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从其它学术领域“引进”教育界的,它是“叙事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叙事教学法就是教师以鲜活的生活、事件、经验及行为为出发点,通过写实语言进行深描,将故事融入具体的教学情境体验之中,引发学生争论,通过分析讨论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并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人文关怀。整个教学叙事过程具有一定的反思性、开放性、人文性和动态的生成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范式,教育叙事已经成了教育理论及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

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叙事教学

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可以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因此,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叙事教学法可能为我们的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途径。教师在授课前可先划分一下单词,将有可能串联成一个故事串的单词组合到一起教授。下面以两组高一词汇为例,slave/host/peasant/fisherman/gardener/boss/landlady,在对这一组单词进行教授时,老师可以这么讲“黑人奴隶(slave)解放运动后,奴隶(slave)们翻身做了主人(host),他们不再受奴隶主的控制,干起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有的做了农民(peasant),有的成了渔民(fisherman),有的做了花匠(gardener),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当起了老板(boss),于是,他们的妻子也顺理成章的当上了老板娘(landlady)。”这样,单词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一组组有关联的字符串,这样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再如,ancestor/generation/teenager/adult/couple/great-grandfather/great-grandmother/relation,这组单词也可将它们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ancestor)诞下了一代人(generation),这些人由青少年(teenager)长成了成年人(adult),长大成人的他们两两结为夫妇(couple),又有了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于是,最初的祖先(ancestor)成了这一代人的曾祖父(great-grandfather)、曾祖母(great-grandmother),人类就这样不断地繁衍生息,相互之间结成了亲属关系(relation)。”这样,已形成了叙事的单词串便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率。

三、 叙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对叙事教学法的探讨,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将认知叙事学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师上课的质量,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认知叙事学用之于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词汇量水平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这一方面是认识叙事学研究在广度上的扩展,同时也把它引入到了教学实践之中,是认知叙事学研究在由理论转向实际运用的重要突破。认知叙事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老师的授课效果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应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进行叙事对教师的工作量和水平就有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要运用这一教学策略,首先要对词汇做一个整体的归类,把可能描述为一个故事事件的单词归为一组,这一方面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需要打破课本中词汇的安排序列。另外,一些副词、拟声词等等也有可能无法形成叙事,因此,叙事教学在词汇教学中还有其自身的不足和局限。

参考文献:

[1]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侯怀银&王霞,论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3]华莱士·马丁著, 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申丹等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

一、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教的问题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记叙文教学法。从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来看,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的水平,而很多教师的能力有限,语言表达词不达意,造成学生听不懂教师教的内容,即便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师也往往只是蜻蜓点水,讲解得并不透彻,全靠学生自己领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自然找不到要点,从而也就造成写作质量较差。

第二,忽略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性。当前中考一般对于写作体裁上并不限制,因而教师企图通过用议论文代替记叙文的方式,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由于议论文的体例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学会,最终使得教师忽略对记叙文的教学。

第三,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当前都是以中考为指挥棒,教师不可避免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追求速胜,从而使得记叙文写作教学往往缺乏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训练方式比较低效,周期也比较短,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学生学的问题

第一,学生不了解记叙的表达方式。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不了解记叙的表达方式,在写作过程中通篇写成流水账,缺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与生动性,不会使用修辞手法,对于该细节描写的地方只寥寥几笔带过,文章中充斥着对事情的评价性语言,从而导致文体不伦不类。

第二,在写作过程中不懂得恰当地安排详略。学生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中,不懂得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合理剪裁、有所取舍,而是将所掌握的素材统统用到写作中,胡子眉毛一把抓,入题非常慢,常常是写了二三百字还没有进入正题,到后来发现时间不够,匆匆忙忙结束,虎头蛇尾。

第三,记叙情节平淡。学生在对情节进行记叙的过程当中,往往思路比较混乱,一叙到底,情节缺乏层次感,语言平白,可读性不强。

第四,立意肤浅。记叙文的立意是其整篇文章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认真审题,随意写作,导致偏题、离题现象屡见不鲜,即便是切题,也总是在表面上做功夫,浅尝辄止,不进行深入挖掘,缺乏思想性。

二、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实践途径

(一)了解记叙文的特点

要想写好记叙文,首先就要了解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就是记录我们在学习、生活过程当中的所见所闻,凡是经历过的、接触过的人或事都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文的核心是对人物与事件的记录。一般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但是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在记叙上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常识,抓住记叙文的要素,并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周期性的训练,比如,每天进行微写作的练习、写日记等,帮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特点,从而为写好文章打下基础。

(二)帮助学生构思

当前教师在进行记叙文讲解时,往往讲得不够深入,不能帮助学生真正打开思维,常常是对写作方法进行一定的指导,缺乏对写作思路的讲解。因此,教师在写作课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理顺写作思路,让学生了解可以写哪些,不能写哪些,从根本上杜绝学生跑题现象的发生,然后再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材料,对文章的情节如何设置等,哪些应该详写,哪些应该略写,如何安排详略,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都应该进行深入地讲解,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可操作性强的作文引导训练,有效地提高其写作水平。

(三)比较评价,升格指导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当中的优缺点,深化文章的立意,优化作文情节、语言,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突破写作瓶颈。另外,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评价仅仅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进行自我修改,让学生了解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了解作文的评价标准,并从阅读教学当中进行适度迁移,帮助学生将方法运用到作文的修改当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修改作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良斌.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实

践研究[J]. 学周刊,2016,26:151-152.

[2]齐瑞峰.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数字化故事叙述;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故事原本就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知识传授途径,其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在变化。随着多媒体在国内各个学校的普遍应用,数字化故事叙述教学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制作数字化故事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多智化的能力和积极性,让学生更主动去学习,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 “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含义

数字化故事叙述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加州旧金山湾区聚集了一批媒体艺术家、设计师和实践者,他们聚集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媒体工具把个人叙事和讲故事表现出来。数字故事中心就在这批人的谈话和探讨过程中悄然成长,媒体制作人、多学科的艺术家达纳・温斯洛・阿奇利与地方戏剧制作人、戏剧顾问乔・兰伯特一起使用多媒体帮助那些没有制作经验的人,将他们的个人故事转化为媒体作品。在1994年,他们一起创办了旧金山数字媒体中心,即后来的数字故事中心。从此以后,数字故事逐渐在世界各国之间流行起来。不同的人对于数字化故事的概述不一样,可以总结为:将传统的故事以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进行表述,即为数字化作品的过程。

借助数字化故事叙述形式可以实现知识的传授和经验与知识的分享,将它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既能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又能实现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将数字化故事叙述引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好处:(1)有利于学生多媒体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多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事物,除了教师要熟悉掌握之外,学生对多媒体的使用也要熟悉。(2)不同的媒体资源结合之下,更大可能地促进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开发。多种媒体资源的融合,能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社会经验,将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剧的编辑,以故事的方式展示出来。并借助多媒体来增加故事的整体效果,在此创作过程中,学生便能灵活地将所学的单词和句子应用于其中。(3)数字化故事叙述正是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重要桥梁。能大大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且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判断能力都有着良好的影响。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设计原则

1.贴近生活的原则

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专业性要求不高,最主要的还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初中生来说在理解上难度是很大的,若英语教学内容也是较为陌生的,对学生来说从未听说或接触过的,可能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则会影响英语教学法的实施。因此在教学题材上,教师应选择与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4 Going to the Doctor一文时,看医生是我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在看医生时的遇到的一些趣事,Have you ever been ill? What symptoms did you have at that time? When you went to see the doctor, did you have any interesting or special experience or story?学生将以往看医生过程中所遇到特别或有趣的事情转化成数字化故事叙述,用多媒体将故事进行叙述,并且在课程结束后能掌握:(1)Describe the symptoms and treatment by using the key words correctly;(2)use the expression properly when seeing a doctor;(3)making a performance about seeing a doctor.通过师生间进行生活型话题的探讨,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正确掌握,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

2.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任何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愿,在学习英语时,不单单是对单词量、阅读量和英语语法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语言学习以及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数字化故事叙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改变以往的“灌溉”教学方式,故事叙述应用的主体应是学生,在设计课程安排时,理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让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心里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数字化故事叙述在英语教学中的顺利进行。

3.多感官参与原则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除了要锻炼学生的单词记忆力、阅读能力、语法熟悉度,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听力、口语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等,英语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多感官参与。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应用数字化故事叙述,可以全面地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因为资料收集和数字故事作品制作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多感官的参与,不管是对故事展示者还是被展示者来说都有着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数学化故事叙述,主要有以下的步骤:

1.科学选择数字化故事叙述的主题

这一步骤很重要,它将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体,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更容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数字化故事叙述活动的开端即是主题的选择,比如里约奥运会刚结束不久,奥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学习八年级英语上册Olympic Winners这课时,可以“Olympic Winners”为故事主题,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去收集这些奥运健儿背后的故事,将他们的故事以数字化的叙述方式展示出来。在这些运动健儿的背后藏着很多感人和励志的故事,尤其是各个运动项目的奥运冠军,在冠军光环下定有很多励志的故事以及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比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陈若琳的感人故事,在故事叙述中,又可以引发新的讨论话题,即What should the athlete do after they retired? How is the life of those injured athletes?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按道理来说运动的人应该很健康,然而很多运动员都因为伤痛问题而选择提早退役,满身病痛。退役后的运动员又能从事哪些工作呢?这些话题都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2.制定活动计划

这一步骤对小组之间的合作有着较高的要求。每位组员都要积极参与到活动的制定中,根据每位组员的长处和短处,进行合理的分工;制定活动计划包括对时间的安排和活动具体的安排。教师可以根据数字化故事叙述的特点,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先制定详细的任务安排计划:对故事主题的确定,故事稿本的编写,搜集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将素材整理成数字化形式等。再按计划行事,则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使得每个人的分工明确,才能让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合理的活动计划在开展数字化故事叙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保障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

3.活动的开展

制定完活动计划后,大家就要按计划行事,开展活动,此环节较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仍以Olympic Winners为例,有的组员负责选定故事人物,注意不要和其他的小组选到重复的故事人物,有的组员负责将故事主人公的相关事件整理成稿本进行录入,有的负责收集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有的负责将所有的素材通过多媒体整合成数字化故事,有的负责成品的二次完善。在展示图片的时候也要加上一些相关的奥运项目英文,以及相关的英文解说,不然容易将故事说成了中文故事,这对学生的英语技能提高没有帮助。

4.数字化故事叙述作品展示

在W生按照小组展示完数字化故事叙述成品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听取,若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出现语法或单词的错误使用,要记录下来。在学生展示完毕之后,再一一指出,切不可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贸然打断。比如在描述运动员刻苦训练的时候,学生用了这样的一个句子进行叙述:Although she is not very smart, but she still works hard every day.but与although不应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教师可以先肯定学生的作品展示,再引导学生发现展示过程中所犯的语法错误。不同的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各有亮点,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共同学习,从而提高对英语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张淡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3,(Z1):85.

[2]王东.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4,(04):63.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第15篇

叙事,通俗地说就是“讲故事”,它是人类的一种表达、交流的方式。它源于人类种族经验延续的需要。在理论思维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人们很难从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概念化的理论。人与人之间是借助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保存和传递种族经验。这种讲述的形式是面对面的交流,内容是包容性很强的故事。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人们逐渐采用抽象、概括的“范式”方式提炼、传递人类认识成果,而叙事的方式受到压制和被遗忘。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到实践中的教育原原本本,不仅让教育理论获得实践的滋养,同时也让教师过一种反思的生活,感悟一种自我教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发挥着自己的教育潜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问题的提出

从教育活动的发展来看,教育学的语言源于教育者的语言,早期的教育者首先是在口语这个层面上来思考和表达教育的含义。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在教育领域里说着互不相干的话,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渐渐扩大。可以说,教育者日常教育话语的缺失乃是造成今日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沟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一)、教育叙事研究产生的背景

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在国外不过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在国内的时间更短。关于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兴起,目前国外学者大致有这样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基于对教育科学化追求中的研究方法的反思。由于对自然科学领域的规则、模式过分地迷信,教育研究一度追求精确,但越如此,其与人类的联系就越少。而叙事则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中间道路,因为叙事主义者相信,人类经验基本上是故事经验。人类不仅依赖故事而生,而且是故事的组织者。

第二种看法强调,教育叙事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学科渗透与方法借鉴的结果。教育中的叙事主要来源于文学领域。叙事不仅体现在个体的层面上,在社会层面上更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想模式和组织知识的方式,或者如有的学者所分析的,叙事作为一种基本结构性的人类经验,具有整体主义的品质。这使得它能在文学以外的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

第三种观点强调,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必然性的方法转向。有论者从当前国际的教师研究的三种趋向出发,阐述了教师叙事研究的重要性:1)教育叙事是教师反思性实践的主要途径。2)教师叙事与教师的知识的本质紧密联系着。3)教师叙事来自于对教师声音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叙事研究能够提供一条倾听教师声音、从教师内部来理解其文化的途径。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

这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或者说,文学理论是教育叙事研究首要的智慧源泉。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叙事学成为文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叙事学中关于叙事的情节、结构、语言、语境、合理性以及口头叙事与书面文本间的转换等,都成为当前教育叙事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同时,新时期叙事学研究由“所指之事”向“所用之叙”的重心转移,以及由经典叙事学向多元叙事学或新叙事学的转向,也对教育中的叙事运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后现论

后现代思想家们关于主体的消亡、元叙事、对实在深层模式的否定、历史本身、任何最终意义的不可能性、理解世界的理性的失败、对差异的颂扬等对叙事研究影响很大。反过来,叙事、故事、语境等词汇也成为后现代思想家们高频率使用的语词。

3.现代知识论观点

现代以来不同类型知识的划分表明了人们对知识理解的深入,尤其是加涅和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的观点,极大地拓宽了传统知识的内涵,并确立了如今日益被广泛接受的一些新的知识观念。比如,不同类型知识的生成、组织与表征的内在机制是不同;只有个体积极建构的知识对个体才有意义;像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默会知识常常以潜隐的方式存在着,等等。如前所述,教育引入叙事研究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对教师专业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知识构成的分析。

三、研究的现实状况

国内开始关注并介绍国外教育叙事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特别是2000年以后。《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曾在2003年第3期和第4期辟专栏刊登了这方面的文章。丁钢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近来也开辟了专栏探讨这一问题。从今几年总体上来看,散见于其他杂志的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现对我国近几年的关于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做一罗列,基于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和学新等(2004)学者从元研究的视角对教育叙事研究做出初步的研究,(2004)从教育理论的多维视角系统地分析了教师的叙事研究,谌启标等(2005)学者认为教师叙事研究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指出教师叙事研究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课堂现场叙事,教师成为倾听者;教师自我叙事,教师成为反思者;教师合作叙事,教师作为合作者。罗红(2005)从解释学的视野分析了个人实践理论与叙事研究。从文献分析来看,多数学者强调了教师的叙事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叙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当然,也有学者(许锡良,2004)提出,对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要作理性的反思。

总之,从已有的研究的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从学理的方面探讨教育叙事的本体问题、价值问题和方法规范问题;二是依据理论从事实地研究的个案。从国外研究的情况来看,欧美等国家的研究比较集中、成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国内(包括港台)目前仍停留在理论介绍和实践探索阶段,显得有点零散和缺乏系统性。

四、研究的反思

本文通过对近十几年国内外对教师教育叙事研究成果的简单梳理,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研究设想。

其一,教育叙事研究要在多维度、跨学科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视阈研究,在重视教师教育叙事研究与专业发展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叙事研究与具体的学科领域和教学的研究,叙事研究情景中的国家及地区间教育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的比较研究等。

其二,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和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的把握,不可理解的过于偏狭。要包括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使用的方法、合作叙事中研究者与参与者的关系、叙事文本的叙述与写作的思考等。

其三,关于叙事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评价研究方面的深化。由于人们对标准的迷信,可能回出现篡改资料来撰写虚构的叙事文本,或像讲述真理那样轻松地讲述一个骗局,由此导致叙事的真理和意义很可能被谬误所取代。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传统影响了叙事研究的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很强的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所以觉得叙事缺乏科学性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