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劳动力市场;适切性;路径选择;预测模型

【作者简介】王全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赵兵川,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223-04

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培养的人才的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的适度匹配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必然要求。但要做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度匹配与协调发展,并非易事。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08-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分别是61%、57%、59%。且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有研究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事与他们所受到的培训越是接近,他们的生产率与工作满意感越高。如何才能使高职教育的各种课程与工作相匹配?如何保证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必须在考虑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需求的运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原因探析

高职教育毕业生非对口就业以及职业期待不高的现实状况。反映出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导致不匹配的因素可能很多,本文将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蛛网理论进行分析。

蛛网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类型的市场价格会受周期性波动的支配。该理论描述了在价格未知以前,必须确定生产总量的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互动过程。此时。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观察。蛛网模型中供给决策与需求间存在“时滞”。以蛛网理论应用于农产品市场来说明农产品价格随供给和需求循环波动的关系。假定,由于不可预料的恶劣天气原因,农民玉米作物的产量超乎寻常的低,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供给短缺。导致玉米价格升高。如果农民预计玉米高价的状况将持续。来年他们将增加玉米作物的种植量。因此,农产品市场玉米的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降低。如果农民因此又认为玉米价格将持续走低。他们将减少玉米的种植量,最终导致玉米价格再一次升高。

在一定程度上。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与上述描述有相似之处。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教育对象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的确定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刻也存在“时滞”。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不完全透明性以及远期变化非预期性特征,导致学生及家长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往往可能是“短视”的。他们在高职教育入学专业选择过程中。往往主要根据以往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大小和工资收入的高低而确定。以往工资高、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是学生和家长选定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预计此类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工资都比较理想。而正是由于该种预期。导致出现以往求人倍率高、收入可观的高职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进人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出现过剩的现象,其投资的收益下降(假定工资即其收益)。反之,一些近年来较“冷”的专业。由于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都不愿意投资,使得此类人才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不得不提高工资以便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一种理想的、难以企及的状态是经过几个周期的波动后,劳动力市场上某种类型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正好匹配。即我们所期望的均衡状态。

二、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的路径选择

(一)人力资本高职教育投资的特殊性

理论上,随着产品价格及供需的周期性波动。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于理性。蛛网模型的均衡状态,远期内是可以实现的。但就短期而言。产品的生产者往往会出现决策失误。

高职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力”生产过程。学生既是投资者,也是“产品”。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与私营企业等一些商业投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决策的直接面对者是学生及家长。他们通常并没有该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且决策一旦形成后基本不能再改变;而商业投资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不断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当有新的商机出现时,他们可以重新修订和评价自身的决策。

此外,人力资本的高职教育投资不仅需要物质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者本身时间、精力和青春的投资,而后者对于人的生命来讲是不可逆的。商业资本投资在损失出现后有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补救,即使不能弥补,所受损失最多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如果决策失误,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要大于商业资本投资。教育上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不仅限于学生及家长。教育部门、国家和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预测的重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但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并非始终存在。早期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才逐步建立起一种保持适度张力的紧密联系。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真正形成的时间还很短,仍有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加之,我国高职教育的急速发展并非完全源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现实需求。国家政策行政命令的推动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更何况,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配合且保持适度张力的机制远未形成。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劳动力统计署(BLS)与爱尔兰的经济与社会研究院(ESRI),为了促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匹配,均开展了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的研究工作,并定期出版各类教育与职业的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信息。

通过劳动力市场预测,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公共就业服务和机构、用人单位以及教育部门提供某些专业和职业的未来供需状况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政府决策者可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其它相关部门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在系统内部作出一些适度的调整。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预测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等信息,可以作为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参考;还可为用人单位和就业服务机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就业培训项目提供重要的前瞻性信息。而这与蛛网理论中蛛网摆动的基本形成原因是由于生产者生产行为的决定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未来预期,从而造成市场上产品供需不合理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

蛛网理论假设学生形成他们的决策完全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而不是未来状况。换句话说,学生把当前某一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地位等同于(或大致等同于)未来实际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学生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总体把握。他们几乎不可能预估到某一专业未来真实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他们唯一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指标是其直接表现形式,如现行工资或获得工作的可能性。这也是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重要因素。蛛网行为导致的不协调是开展专业的公共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期望所在。通过专业预测可以辅助学生及家长、就业机构、政府决策部门、高职高专教育部门决策的制定与选择,进而使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进。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也即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一般是在本区域范围内就业(本文不探讨毕业生的区际流动)。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协调问题本质上也是区域性的,即通常我们是以某区域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作为衡量招聘人才问题的难易程度指标的。所以有关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应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此外,长期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此,中短期区域劳动力市场预测是比较合适的(假定短期内社会经济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和急剧变化)。

市场的绝对完善只能存在于理论分析中,所以供需间的绝对匹配与均衡也是不可能的。开展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不同类型职业以及高职教育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蛛网模型中的“蛛网”摆动过程。不仅如此,由于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学生必须做教育选择时经验匮乏,而这样少有的几次决策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开展预测,为学生家长及教育部门等机构提供不同专业、职业劳动力市场地位的中短期预测,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尽可能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业化中后期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建立意义深远。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模型的理论探讨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

按照蛛网理论,价格随着市场供给与需求发生波动的同时也对供需双方起着调节作用。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状况而言,“买方”占主导优势,即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是需求导向的。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或者说是寻求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中间态时,应遵循:未来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毕业生需求态势的分析高职教育供给现状的分析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确定(或者说是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确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预测期,劳动力市场需求可以划分为由于未来就业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由于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可把这二者称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新增就业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供给可划分为由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形成的供给和由于同类型人才的短期失业而形成的供给。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可用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指标来衡量。

按照上面的分析框架。预测模型可采用层级分解法。首先确定由于就业水平的变化。每一国民经济部门(可采用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对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根据产业与职业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分解到劳动力市场每一职业大类的需求,最后再分解到每一职业小类(职业小类与高职教育专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需求:职业小类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由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类人才的需求共同构成每一职业小类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供给,可以通过统计处于短期待业状态且有就业意愿的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以及劳动力市场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二者共同确定。按职业小类统计得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比值就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指数。该指数越大,此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就较好,相反则就业较差。根据就业前景指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如,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这种定性描述比采用确切的数值更容易让人接受。政府的决策者、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应用。

(二)劳动力市场前景衡量指标

B0rghans认为个体可以根据各类不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前景调整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Heijke,H等认为,通过预测的方法,提供充分可靠的有关各职业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增加其透明性,不仅便于学习者选择相关专业和进行教育投资。更能进一步实现在无需直接的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使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相互适应。

在我国。学生选择何种专业是在其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就确定的,入学后一般更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前提的假设下,学生选择何种专业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和该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前景。当然,学生自身的喜好也是专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喜好、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学生个体的喜好和能力对某一学生个体而言是特定的,对学生个体决策选择的影响是相对恒定的。因此,劳动力市场状况就成为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变量。但正如Havek所言:“决策者决策的作出会受到许多信息的影响,我们必须将价格体系看成信息交流机制。”市场经济环境中,几乎所有相关的信息,除个人喜好外,都将反映在价格中。也即,除个人喜好外,专业的选择将由价格决定,例如工资(部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反映)。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很多,但考虑到数据等相关信息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对高职教育专业选择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劳动力市场预测指标信息可以简化为工资和就业机会。

工资是由与某一特定专业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工资总和测量的,由该产业部门总从业人员分配。就业机会可看作是由相关职业从业人员与失业人员分享的某产业部门的岗位份额。根据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当某类职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地位时,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规范、升迁机会多,相应的渴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

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状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农村劳动力涌向城镇,实际上是一切正在迅速发展的国家都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国家向现代化迈进。对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性政策研究需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职业教育如何积极推进学生和劳动者就业、创业和再就业。另一方面政府如何加大政策力度来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就业。职业教育与就业政策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当前的劳动力市场既存在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问题,即富余的农村转移人口,又存在着“民工荒”的困境,即企业招不到具有技能水平的农民工。这之间的矛盾正说明了城镇在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培训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农村转移劳动者的素质,在促进他们就业的同时,又把握好市场准入机制的规范,这就需要对相关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政策进行支持。本文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的政策进行梳理,旨在引起对这方面问题的进一步重视。

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有政策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政府一直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了推进这一转移的有序、顺利和可持续进行,政府先后出台了大量政策法规对其进行支持。

(一)政府提出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要求,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确定了基本规范。这主要在以下几种法规法律中有所体现。1995年颁布的《劳动法》明确指出“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2000年施行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6号令《关于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也提出:劳动者就业应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将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引入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职业培训事业规范化,以法律的框架勾画出了培训与就业的相互关系。按照《劳动法》和《规定》,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岗、转业、转移人员,在就业前或上岗前都要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二)政府制定培训体系和证书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促进建立培训体系和证书框架的政策法律法规。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了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第十八条规定了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农村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统筹发展的需要。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三十一条则提到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将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这些规定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营造了一个可行的环境。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对这一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充实,特别是在培训内容、证书渠道、相关收费、资助渠道等都做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为实施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框架。例如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和基础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他们进行现代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制纪律、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科技水平。《通知》提出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要贯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原则,推动国家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通知》还指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学习期满、学分修满或培训课程结束并通过考核者,学校应当发给其毕业证书或其他相关的培训结业证书,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有关技术等级鉴定,以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在收费上,既要考虑教育或培训的成本,也要考虑务工人员的实际承受能力,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规定收取学费。对于经济困难的务工人员,可通过设立助学金或酌情减免收费等形式予以资助。

(三)推动农村青年劳动者向城市顺利转移的劳动预备制度。为了提高农村青年劳动者在城市的就业能力。鼓励实施职前培训。这方面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劳动预备制度》以及《劳动预备制度实施方案》。1996年政府根据劳动法和职教法的主要精神制定了《劳动预备制度》以及《劳动预备制度实施方案》。劳动预备制度就是对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1至3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对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为其实现就业准备条件。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对新生劳动力进行就业前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后再进入就业岗位,对于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1999年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等六部委共同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同时提出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实施的控制,对未经过劳动预备制培训学习,或虽经培训未取得证书的人员。不得介绍就业。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用。对违反规定招收、录用的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责令改正,并要求未经培训学习的人员参加相应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学习,限期取得毕业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等措施来提高企业严格执行就业准入规定的自觉性。

(四)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在机制上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水平。200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随意招收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就业的要责其纠正并给予处罚。

二、各项政策推出后收到的基本成效

(一)劳动预备制度促进青年农村劳动者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发挥了关键作用。收到了重大效益。《中国培洲》2001年第11期中提到,福建省某县在推行劳动预备制促进就业上取得的一些成效:国家完成几年义务教育后,能够升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只占总数的60%。各地推行劳动预备制教育后,弥补了以上的先天不足,为他们提供了继续深造和就业的机会。参加劳动预备的对象多数年龄在15岁至17岁,未成年人占相当的比例。在当地就读培养费、住宿费、伙食费、车旅费每年至少节省2000~3000元。由于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进城就业的机会。总而言之,劳动预备制度对于解决当地的农村劳动力很有利。

(二)集聚了多方力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相关的职业教育。在2005《国务院关于火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下,学历职业教育逐步扩大了服务面,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在这一要求的引导下,形成了集多方力量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局面。主要表现为:一是根据决定的精神,在全国范围内,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开展了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二是由政府牵头,不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三是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成人义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四是加强了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国家重点扶持建设了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各地区政府积极安排资金改善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条件,优化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条件,提高了这些中心的办学质量。五是各级人民政府充分重视和着力落实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组织和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在劳动预备制度的推动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有就业要求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推动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农民工在城市已经占有了稳定的职业群,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正如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的:“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已经成为城市就业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和分析,2005年5月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约为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跨省农民工约为6000万。其中多数在35岁以下,约80%的在城市就业。从就业的行业分布看,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8%,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接近80%;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农民工占到52%以上。显而易见,他们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三、需要进一步着力解决的政策问题

与时俱进地解决发展中问题是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补充政策体系,及时、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在现阶段需要加快解决的政策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应由服务本地的职业培训转向劳动力转移。在2001年之前相关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只是少数涉及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真正开始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是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通知中不仅关注了劳动者的技能培训还提出了要关注他们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等方面的培养。并且在2005年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作为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的后续,指出由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在于使其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的重要基地。但这些职业教育机构参与转移培训在经验、人力和财力上都需要政府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目前这方面的政策还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充实。

(二)逐步推行配套的就业准入制度,规范就业市场准入机制。无论是《劳动法》、《职业教育法》还是《劳动预备制度》,对于违反相关就业准备培训要求的单位与个人都没有较为严格的惩罚措施,主要依靠的是企业的自主性和软性的教育批评。直到200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随意招收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就业的要责其纠正并给予处罚。为了落实准入制度,必须将规定上升为法律层面可以实际执行的具体条款,如有违反。须追究用人单位和职业介绍机构的法律责任。这样才能在制度上严格执行,同时也需要劳动保障部门把好关,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这样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规范了就业市场的准入。只有严格统一的标准。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就业公平。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3篇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我国需要长期面对的突出难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

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

职业教育涉及千家万户、连接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发展问题,与经济、就业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职业教育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不仅成为许多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而且也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就业问题。世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来,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组织优化在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为此各国采取了各种促进就业、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其中最为有效、被誉为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的措施,就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副总干事长在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每个国家不论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解决下一个世纪的就业问题。”实践证明,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重视职业教育的德国青年失业率比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低得多。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报告,2002年,德国青年绝对失业率为9.7%,而OECD国家平均为13.1%。

加大就业竞争力的“筹码”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要比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的难度,但采取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达14亿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一项新的政策目标。在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下,成功地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短缺人才培养工程”,职业教育瞄准劳动市场需求,把人才培养培训与促进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在教育部与世界银行的一项合作研究项目成果中显示,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已将“是否接受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优先录用的标准。这说明了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认同。由于职业院校普遍重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在我国就业难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攀升:2000年为85.4%,2002年为94.6%,2004年为95.4%,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也有所上升。

必须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

就业需求是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促进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切入点,实现就业是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同时,促进就业也是劳动与教育政策组合的结合点。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4篇

一、解释性个案研究和平行个案研究的区分显现国际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中国职业教育,需要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吸收和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职业教育的国别研究和比较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野和资源,但对于脱离国别个性经验的重要国际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亟需整体和系统的研究。R. H.莱曼把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中常见方法分为解释性个案研究和平行个案研究两种,指出“平行”研究既可指共同的、各个国家都接受的目标或政策,也可指几个国家相关联的目标和政策的同类研究,他特别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关于职业教育的建议书和1976年在科罗拉多丹佛举行的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为例进行了分析。莱曼在这里的区分,显然肯定了平行个案研究不同于国别解释性个案研究的重要价值,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众多国际组织中,对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各国职业教育政策影响最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这三个国际组织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公约、建议书或者政策报告,以及技术援助和资助,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咨询参考和政策指南,对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对上述三个国际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考察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研究的旨趣在于为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一个平行的、[1]相对抽离于国别个性的国际借鉴。

二、国际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的基本范畴与分析框架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基本模式或框架作出过各自的分析。例如,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职业教育政策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关系模型:在农业经济阶段,不需要专门的职业教育;在工业化发展阶段,需要国家主导型的职业教育和培

训;在信息化发展阶段,需要市场主导型的职业教育和培训。[2]还有学者通过职业教育发展的设计模式和内生模式的区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3]而更有学者将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论模式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论、社会整合论和公共选择论三种:[4]一种模式关注的是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后两种模式则侧重于政府、职业教育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三种模式的分类与判断,如果作为一种大的原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作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还需要更为具体的分析框架。

当笔者初步探索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这三个国际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之后,发现在众多的职业教育公约、建议书和报告中,隐含着一套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职业教育政策基本范畴或分析框架,存在六个维度和六种二元对立范畴。

(一)教育与培训的分离与重合

理解职业教育,需要从源头上理清教育和培训这两个概念。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传统上教育和培训经常被看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前者被归为心智发展,后者则主要是指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教育更倾向于哲学而非实用,而培训总是与中低级职业相关。同时,教育与培训之间的人为划分又关联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对立与分离的事实。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很不屑于使用“培训”或“职业教育”之类的词,以为只要与这些词一沾边,便意味着肤浅而片面的学习,具有实用、具体、功利而且短视的特征,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培训比教育更具价值,批评教育是空泛的、不确定的学习,对学生是徒劳无功的。这种概念上的分离,进而演变成在实践中把某一类机构的活动称为教育,把另一类机构的活动称为培训,或者一类教育机构属于普通教育,而另一类教育机构属于职业教育。这又促使具有分离特征的教育政策的形成,而这样的教育政策的实施转而又加剧了这种分离的制度化。

多年来,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一直争执不休。传统的提法是“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英文缩写为VE)或“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VT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用“技术与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VE),国际劳工组织的提法是“职业教育与培训”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VET),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使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TVET)的概念。 1999年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其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的提法。上述情况表明,国际上已经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替代了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在本文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将用“职业教育”作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简称。

这绝不仅仅是术语上的变换问题,而是折射出职业教育伴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变化与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而做出的不断调整和适应的努力。术语的变化不只是表述方式的变化,变化的深刻寓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教育家同意了教育和培训构成了从抽象的理论到实践的连续过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对学习者的发展都是重要的;田二是培训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职业培训和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学习者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两者在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将逐步融为一体。

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以农业、工商业、家政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职业已经让位于那些要求有更多专业资格的服务性活动,于是,职业教育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国家加强了教育、培训与就业部门的密切协调与合作,长期以来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由教育部负责,职前就业培训、在职培训由劳工部门负责,然而现代社会的迅速变革使教育和培训相互隔绝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变。例如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战略致力于加强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创建一种适应学生和就业者需求和为终身技能培训打基础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制。韩国的国家报告也强调指出:目前韩国各类学校进行的职业培训受教育部领导,职业教育中心则由劳工部监管,管理体制上虽各有侧重,但两个部共同工作,卓有成效,培养了大批技术精湛的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加强了协调与合作,职前教育与就业培训、在职培训被视为一个统一的连续的过程。可以说,“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一概念,已逐步替代了那个与普通教育相对立、与培训相分离的“职业教育”的观念。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教育与培训是有区别的,两者各有优势与不利之处。

(二)来自不确定性的挑战

全球化、技术进步、产品周期的缩短与新的工作组织方式为职业教育和培训带来了广泛的不确定性,改变了制定职业教育政策的环境。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制定部门面临着变革和不确定性对职业教育的压力。

随着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工作组织方式的变化,对技能工人的需求一直在增长。新信息技术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通信速度已在日益全球化的生产和金融市场上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全球化又通过强化竞争加快了新技术的扩散和新型工作组织方式的采用。一个国家的经济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对新技术和劳动力技能的获得和运用。这些变革激励各国比以往更多地投资与人力资源开发,但也会带来减少大批劳动者培训机会的后果,损害长期性就业关系,将大批低技能劳动力排除出劳动力市场。因此职业教育政策必须对上述压力做出积极反应。

“全球化过程本质是一个内在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合理的悖论: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含有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6]各种全球化理论充满了对立的观点,这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加深。确定的是普通产品的标准和生产过程标准却越发具有约束力,相关的劳工标准也更需要有全球性的考量。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不断提升制造高品质产品的压力,高品质产品及质量好、附加值高的工作被视为是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极其重要的。除了已有的中、高等的职业教育机构,随之而起的是专门的职业培训中心的增加、为非正式部门提供培训的合适课程和为大公司大企业的订单式的能力培训课程得到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把培训和教育整合到生产和工作的过程之中。

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所有人获得能够成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种种能力,而职业教育政策在于引导社会建立适应终生学习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使职业教育更具适应性、灵活性、能动性。在这方面,三个国际组织几乎达成了完全一致的共识。

(三)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

建立在工具理性和效率基础上的经济学方法,与建立在考察公平、合法性、权力基础上的社会学方法,应该成为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所依据的不可偏倚的两种方法和两种价值取向。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教育学的方法与价值取向。

经济学的视角与社会学的视角带来了职业教育领域中激烈冲突的观点。以新韦伯主义者和新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所传授的技能对雇主和雇员均无大的价值,其作用无非是阻止了工人阶级子弟接受高等教育并获得级别较高的工作。并认为职业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功能在于复制世代相传的社会不平等。但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则与之相反,认为职业教育传授的技能对雇主非常有价值,而对雇员而言,还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并提高收入水平。

社会学角度对职业教育功能的研究,产生了争论,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妨碍受教育者找到受人尊重的工作;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为减少失业和非技术就业提供了安全网。在某些国家,职业教育在起到安全网作用的同时也妨碍了受教育者找到受人尊重的工作,而在其他国家则不然。m所以,职业教育究竟是分流管还是安全网,往往是由条件决定的。

还有一种社会学的观点,与阶层不平等复制论不同,认为职业教育具有缩小社会排斥、增加社会团结与和谐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边缘人群、低技能就业者来讲,职业教育是最接近他们的最方便接受和选择的、直接增加他们就业能力的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都持这种观点。

另外,一些经济学学者则认为,不管职业技能还是学术技能,均可以改善学习者在就业市场上的境遇,职业教育可以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技能,从而提高其生产能力,因此就有了对职教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与未接受职业培训的工人相比,职教毕业生获得就业和较高工资的比例正在大大增加。然而,从经济学视角考察职业教育问题,特别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的问题,很容易忽略职业教育重要的社会功能。

很久以来,对职业教育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丰硕,而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却非常单薄,这也反映人们更看重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忽视其社会功能,包括世界银行亦是如此。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则是更倾向于采取兼顾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平衡立场。

(四)人的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职业教育一方面根植于教育的理念与目标(教育理念与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根植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工作标准。为了保证职业教育满足人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与工作的需要,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应该同时考虑“教育”和“工作”这两个领域。然而个人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或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协调之处。为了实现个人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或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如何将教育与工作的需要、价值和标准进行有机地整合,使职业教育应该更加人文化、宽基础化,以提高适应性和灵活性,拓宽就业机会,是对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的主要挑战之一。

对于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主要是在学校获得或是在其他部门获得这一问题,各方的观点并不一致。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熟练工人的技能是在工作中获得的,与工作有关的技术和能力主要是在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培训和工作中学到的。国际劳工组织也认为,劳动力的技能主要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8]但是,大量基础性的职业能力和一些特定的技术需要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通过培训获得。在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里,教育体系与工作世界是割裂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更靠近教育的规范和标准而不是工作世界的需要,这成为这些国家职业教育制度的一个痼疾。而在不少工业化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更接近于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促进了教育价值与个人需求的实现。

在国际组织中,教科文组织更多是从教育的理念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平衡职业教育中人的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之关系;世界银行主要从成本收益率的角度强调职业教育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忽视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效益;世界劳工组织则是更为具体地从劳动力就业能力与改善工人生活的角度,兼顾了职业培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市场主导与国家主导的取舍

在制度的发展动力上,存在着以市场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和以国家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两种极端的发展模式各有其优劣,比如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这也是其自身无法解决的弊端。英国学者安迪·格林肯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在一国的世界经济竞争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在对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进行研究时,他通过对集权制和分权制下的教育成绩进行比较后,得出了英、美分权制体制的教育成绩要逊于集权制体制下的教育成绩的结论,并指出反对国家干预教育是英国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格林在分析了法国和德国的技术教育成功的原因后,提出了一条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新的道路,即让国家和社会合作者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9]这种观点显然已经被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接受。那么,这些国际组织又是怎样确定和划分政府、市场、学校、其它相关权益者等各自的作用呢?这一点应受到关注。

(六)在劳动力与经济发展战略上的低技能平衡与高技能平衡

有学者考察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发现存在两种技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一种是德国、日本等国的发展路线,被称为高技能平衡(High-Skill Equilibrium),其主要特征是:给高技能者以高工资,获取高工资和其他工作报酬的个人知道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收益大于成本,管理者通过促进短期的灵活性和长期的创新寻求改善竞争优势,政府的目标是避免实际工资率的减少和控制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另一种是低技能平衡(Low-Skill Equilibrium)的发展路线,主要指英美的发展路线,其主要特征是:个人感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成本超过收益,原因是他们偏好短期的收益效应,或者因得不到资助培训的机会,企业感到提高技能的成本或风险太大,担心任何管理控制的减少,而去偷猎技术工人或者打破现存工作组织,政府认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成本太高,做出任何变化都将会导致预算紧张或者与市场理念冲突。

最先开始工业化的英国和美国均是在工人受教育水平较低,几乎没有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的支撑的情形下,走出一条低技能的工业化路线。而第二批开始:工业化的德国和日本,认识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价值,开发出有利于技能形成的成功模式,工业化的策略属于高技能路线。但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明白,他们正面临日益增强的经济竞争压力,特别是来自诸如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拉丁美洲等低工资国家的竞争的后果。那么,要想维持较高生活水平的国家,除了转入高附加值的和依靠知识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尤其是那些要求其劳动者有高水平技能和灵活性的生产和服务领域,他们就别无选择了。[10]美国就是率先完成这一转变的国家。英美以市场和企业为主导的培训体制使得实施全国性高技能战略非常困难,两国面临着企业自治与高技能的公共目的最大化之间的困难选择。然而美国发达的高等教育培养出一批具有最高层次技能和能力的人才以及全球人才招聘策略适应了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阿斯顿和格林在1996年提出了现代社会维持高技能发展路线的制度化框架,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必须满足六个必要的条件,其经济增长和发展才是遵循高技能发展路线:(1)国家必须致力于高技能的开发和生产体系的创新目标并提供坚实的基础教育,避免教育市场制度所带来的不平等和精英主义。(2)教育系统本身必须培养学生在语言、科学、数学和信息技术方面具有高水平的基本能力,作为未来工人工作技能持续发展的基础。(3)雇主组织也必须致力于高技能形成的目标,因为高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工作场所,学校和课堂中的职业教育的有效性的局限必须在工作场所中才能克服。(4)在工作场所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制定规则和责任以调控培训的数量和质量,维护培训的社会效益和质量,限制机会主义。(5)采取奖励和激励的手段促使劳动力个人愿意致力于高技能形成的目标。(6)建立在职学习与脱产培训互为补充的培训制度,有利于高技能形成所需要的经验与理论的结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它们的文件和报告中,并未直接提到在劳动力与经济发展战略上的低技能平衡与高技能平衡这两者发展路线,但是,它们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建议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与上述两种发展路线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的,这两种发展路线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职业教育政策的一种视角。

三、启示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政策基本范畴的揭示,对于提高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价值。在此建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在依据上述职业教育政策范畴的基础上,做出以下选择:

1.在坚实的普通教育基础之上,学校职业教育与非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协同发展;, 2.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目标与社会公平目标并重;

3.就业导向与以人为本兼顾;

4.继续坚持国家主导,发挥市场力量和民间力量的积极作用;

5.从劳动力低技能平衡的发展路线向高技能平衡的发展路线转轨;

6.立足本土需要,批判性地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R.H.莱曼.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A].陈海平译.T.N.波斯特莱斯维特.最新世界教育百科全书[Z]郑东,王金波编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43。

[2](美)BdSham Young,Macleans A.Ceo—JaJa(Z).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讲学内容,2006.

[3]徐国庆.职业教育发展的设计模式、内生模式及其政策意义[J],教育研究,2005,(8):58—6l

[4]刘德恩.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论模式分析[J].职教通讯,1999,(10):9—12.

[5]周满生,李韧竹.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若干国际趋势(上)[J]北京成人教育,1997,(6):15—18.

[6]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

[7]沃尔特·穆勒,约西·沙威特.中等职业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IA).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Z],傅松涛,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76—577.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政策;社会经济政策;演变轨迹

作者简介:吕玉曼(1993-),女,河南商丘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现代学徒制;徐国庆(1971-),男,江西高安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编号:15JZD046),主持人:徐国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4-0044-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深刻变革时期,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因子,它的发展必然要服务于经济建设。那么,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否真正契合了社会经济的变革?二者之间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本文将基于宏观社会经济政策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趋势进行梳理,希望通过分析近30多年来职业教育政策对社会经济政策做出的回应,来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也为研究转型期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一个可行的切入角度。

本文对职业教育政策演变的研究跨度为1978-2016年,由于时间跨度较大,相关的职业教育政策也较多,因此,本文主要根据对职业教育界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文件的出台或是重大事件的出现为依据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调整单一的教育结构阶段(1978-1990);强调规模和效益阶段(1991-1998);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阶段(1999-2002);服务经济发展阶段(2003-2009);注重人的生涯发展阶段(2010-2016)。

一、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轨迹

(一)阶段一:调整单一的教育结构(1978-1990)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的建设急需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对职业教育的毁灭性打击,导致普职比严重失调,因此该时期的职教改革重点聚焦调整不合理的教育结构。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如表1所示。

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迈向新的伟大振兴的起点。该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是集中力量恢复遭遇十年“”动乱已满目疮痍的经济建设,扭转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同时开始全面探索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地实行商品经济,不断扩大企业自,增强企业活力,逐步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时期,受“左”的思想的长期影响和束缚,V大知识分子被视为“臭老九”,地位低下,我国教育事业受到了重大创伤。为了扭转这种错误的观念,邓小平同志于1977年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重新重视知识,被废止10多年的高考制度也重新恢复。高等学校恢复招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争相涌向高考,期望能够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教育部门尽力挖掘潜力,扩大招生,中专、技校多数也改由高考招生,然而最初几届高考的录取率还不到5%,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尴尬局面[1],升学和就业的问题日益突出。那些被高考筛选下来的人既无缘升学又缺乏一技之长,急需职业教育能够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教育培训,以顺利实现就业。

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动乱后的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合格劳动者。然而,该时期的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方面比比皆是:基础教育薄弱,全国文盲比例高达30%以上;学校数量较少,难以满足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和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普职比严重失衡,1978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仅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7.6%[2],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刻不容缓。

为应对新的经济形势,教育改革迫在眉睫。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该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决定》重点聚焦在调整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主张不断扩大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招生数,有计划地将一部分办学效益差的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或是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班,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等,以期逐渐扭转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3]。发展教育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在经济落后,国民收入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中央和政府仍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实行“两个增长”政策,即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4]。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单靠政府力量举办教育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政府逐步改变以往对教育统包统揽的做法,鼓励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样化,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合格劳动者。

在国家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推动下,到1990年底,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已发展到1.6万多所,在校生超过600万人,同时全国建有就业训练中心2100余所,每年培训待业人员90多万人;高中阶段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数之比已接近1∶1,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变[5]。

(二)阶段二:强调规模和效益(1991-199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希望,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类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成长,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更加旺盛,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该时期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开启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纪元(如表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建设也开始步入关键时期,我们能不能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1990年下半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新的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人才的支持,也要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劳动者。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1993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此中国开始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新的经济形势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曙光,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技术可以引进,少数高科技人才也可以引进,但作为经济建设基础的千千万万的一线劳动者是无法引进的,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来培养[6]。因此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更加关注规模的扩大,特别是扩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同时开始逐步关注职业培训,实行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相比于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时间较短,办学形式灵活,适应性强,能够在短期内高效地培养合格劳动力,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输送大量人才。

1997年亚洲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挑战。中国政府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积极采取努力扩大内需(教育、医疗和地产),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无缘通过高考这一“独木桥”的青少年以及失业无业者对于教育的迫切希望,激励人们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扩大内需,拉动国内经济的增L。在这一政策导向下,该时期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和在校生人数均得到了较大发展。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234所,在校生人数为406万人,当年招生数为134.9万人[7]。高等职业教育方面,1985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只有3.01万人,在校生6.31万人,而截止到1998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有101所,招生6.28万人,在校生14.86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1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52%和58%[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改变了以往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我国开始逐步改革劳动制度,建立劳动力市场。以往国家“包分配”的制度,不利于企业自主招工和个人自主择业,人们接受技能培训和教育的积极性受到抑制。而在劳动力市场下,企业和个人可以双向选择,企业基于成本-收益理论更倾向于选择高素质劳动者,期望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这也激励个人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加强技能训练,进而增加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更加迫切。与此同时,顺应社会需要,职业教育采取多元主体办学,有效扩大了职业学校的数量和办学规模,同时也开始关注质量和效益,以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为重点,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阶段三:促进就业和再就业(1999-2002)

世纪之交,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引发了国企职工“下岗潮”,失业尤其是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职业教育对此做出积极回应,重点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如表3)。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第二第三产业所需的人才供求矛盾激化,结构性失业严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刻不容缓。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先后经历了扩大企业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做出了重大部署,“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9]。国企改革由此进入“抓大放小”的战略阶段。

1998年起,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时期,企业经营逐渐面向市场,在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下,一些经营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大量被兼并或破产,同时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国家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政策,这使得大批国有企业员工下岗,形成“失业潮”。国企员工下岗潮的出现,使得失业人员骤然增多,这些人员大多是经市场选择积淀下来的,市场竞争力薄弱,就业和再就业能力差,所以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对这些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尽可能实现再就业,否则大批失业人员生活没有着落,将会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潜在的威胁。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劳动就业也由政府主导逐渐转为市场主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

针对世纪之交出现的失业问题,职业教育重点聚焦解决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这一时期,由于高校扩招,高等职业教育顺应潮流开始出现大发展,这有助于打通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为优秀中职毕业生继续升学深造创造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职业教育要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这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10]。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类型、更多层次的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

(四)阶段四:服务经济发展(2003-2009)

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开始实行新的发展模式,产业不断升级换代。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顺应时势出台了一系列对应政策,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走向成熟(如表4)。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该时期我国经济正经历深刻变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的相对滞后,导致我国各行各业中技能型人才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03年开始,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所谓的“民工荒”,实质是“技工荒”。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无技术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却因招不到技能熟练的工人而面临缩小生产规模乃至破产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扩大,而进城务工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职业训练和教育,往往很难满足和适应这种要求,以致于出现“民工荒”和“就业难”的两难境地。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企业里大多数的工作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重复性任务,对员工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没有接受过或是简单接受过短期职业教育的工人基本都可以胜任。而进入21世纪之后,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这对职工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往“机器式”的简单重复劳动已无法满足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发展理念的需要。先进的设备、经验可以从国外引进,但操作这些新设备的技能型人才则需要本土的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这一时期职业教育政策侧重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旨在增加技能型人才的供给量,解决“技工荒”的难题。

当前我国继续实施科学发展观,强调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比较薄弱,劳动者素质低下,即使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或生产技术,也因缺乏大量合格的高素质劳动力而难以促进生产进步。因此,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该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高度重西部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期望通过提供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来带动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不断缩小城乡和东西部差距,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能型人才的短缺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格劳动者。按照马克思关于“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的观点,职业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把一个非熟练劳动力提高成为一个熟练的劳动力;把一个简单劳动力,一般性质的劳动力,加工训练成为一个复杂的和专门的劳动力,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11]。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要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共同建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及软件产业实用型人才,特别是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12],使职业教育切实发挥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阶段五:注重人的生涯发展(2010-2016)

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深刻影响经济结构的变革,职业教育更加强调内涵,注重人的生涯发展,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表5列举了在工业4.0以及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经济建设全面推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政府大力提倡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强调创新驱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要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的一流技能人才队伍。该时期,职业教育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13],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搭建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逐步从衣食住行的窘境中解脱了出来,而且随着科技的应用和普及,现代人的自由支配时间不断增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会积极寻求更高一层的精神需要,期望通过个人努力达到自我完善。传统的一次性终结教育已经无法适应人们对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因此职业教育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14]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使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人的生涯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工作世界中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开始从单纯地关注岗位本身转向关注“人”本身,从只关注工人的技能水平转变为关注技能和生涯发展相结合。许多企业不再把工人当成重复工作的“机器”,开始倾听员工自我实现和生涯发展的诉求,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以及短期的岗位培训。因此,在新的环境下,职业教育大有作为,“企事业单位举办职工教育,建立制度化的岗位培训体系。社会培训机构是职业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自主开展职业培训和承接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15]更加重视校企合作,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手抓,切实为人的生涯发展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个人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固守一个职业,人们职业变动的几率大大提高,而且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作岗位的变换速度也逐渐加快,旧职业不断消亡,新职业不断涌现,很可能学生在校时学习的专业毕I后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本阶段的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习某一特定行业的具体操作技能,而应该强调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注重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做准备。职业教育要深入落实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灵活适应变化了的客观世界的能力,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同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聚焦提升人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轨迹的探讨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出一些变化规律,职业教育的发展紧扣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逐步强调多功能的辩证统一以及以就业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职教政策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规律。

(一)紧扣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子系统,是整个教育事业中与国民经济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因子。党和国家颁布的一些经济政策就好比一张“晴雨表”,经济的调整与转型,直接牵动着职业教育的“神经”,影响着职业教育运行的节拍,进而推动着职业教育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整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颁布都与当时一些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上讨论比较广泛的教育问题息息相关。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从“”的浩劫中解脱出来,经济发展百废待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16],而当时的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发展薄弱,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当时的改革主要集中于调整单一的教育机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人才需求量大,因此职业教育重点在于扩大规模,注重效率。世纪之交,由于国企改革引发的职工下岗潮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结构性失业,职业教育更加关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职业培训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21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及产业的优化升级,导致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出现“技工荒”,职业教育更加倾向于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给予了高度关注,职业教育也更加关注人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做准备。

(二)职业教育政策更加合理,强调多功能的统一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也走向更加合理化的道路,开始从多政策角度出发考虑政策的制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一切统一包办,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表现出单一的政治功能,行政色彩浓厚。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职业教育也开始由以往单纯的政治功能转向经济功能,注重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职业教育在关注经济功能的同时,开始强调社会功能,注重面向市场,为社会服务,致力于解决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社会问题,比如在世纪之交出现国企职工下岗潮,职业教育开始积极转向就业功能,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国际上对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职业教育也开始审时度势,从关注外部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转向关注内部,强调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统一,注重学生的生涯发展,积极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成才的途径,将我国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开发人口红利,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三)关注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职业教育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以及中短期的职业培训向学生传授一定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知识,提高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大量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挥人的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来说,职业教育增加了他们学习技能和提高文化水平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增加了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的优势。根据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可知,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进而影响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减少社会分配的不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通过接受正规或非正规的职业教育获得稳定的工作岗位,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安全需要,即工作职位的保障提升了人们寻求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安全感。人是社会性动物,通过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交流,不断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稳定的社会地位,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自我尊重,极大地满足了个体关于尊重的需求。同时,个体通过就业可以不断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数,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另外,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在帮助人们顺利实现就业或创业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在遇到问题或遭遇不公平对待时,人们更倾向于理性解决,寻求和平的解决方式,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四)政策的制定缺乏职教自身的逻辑

从整体上来看,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前进,与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较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一般来讲,经济政策出现变动或是社会发展出现问题时,比如“就业难”,职业教育便为了顺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变革,但这只是被动的适应,缺乏对职教本身规律的深刻认识,不利于职业教育政策形成自己的框架结构。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逻辑,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从上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职业教育政策出台的数量具有很大的起伏性和非连续性,如果结合中国的五年发展计划的制定周期和发展模式来看,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步骤比较一致。虽然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时期内与经济社会的契合度比较高,但长此以往,职业教育政策很难形成在某一方面,比如办学模式,教育体系等的连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政策自身的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与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这三十多年来,政策文本的繁荣也彰显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从整体上来讲,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比较契合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同时政策的制定也开始注重多政策角度,强调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人的功能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我们在庆祝取得的成绩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职教自身发展逻辑和规律的事实。当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们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16]顾明远,刘复兴.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27.

[2]林丹.教育政策失真的假象与真相[J].教学与管理,2004(6).

[3][4]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Z].1991.

[6][11]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93.

[8]胡永.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得与失[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5).

[9]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1997.

[10]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2]16号.

[12]国务院.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Z].国发[2004]5号.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6篇

拥有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过程中,“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基本的一条经验。

就业制度变革中的职业教育

回溯10年间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实施的就业政策,我们可以理出一张时间表和路线图,从中可以看出,在积极就业政策一步步由浅入深、由初步搭建框架到更加成熟完善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2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再就业工作会议,会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从10个方面制定了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其中强调,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积极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在积极就业政策出台前后,职业教育开始加大了发展力度。2002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申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同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又提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深入人心。

200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下发,提出“围绕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新一轮的积极就业政策开始实行。其中提到,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升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在职业培训过程中,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这“四大工程”的实施,对促进就业再就业效果明显。

2007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法》将积极就业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确立了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其中在第五章用8条规定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相关内容。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并将其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2008年,为应对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中央出台一揽子计划,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9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打出了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重点人群统筹就业、特别培训提高技能、加强服务促进就业的“组合拳”。这其中,“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发挥着积极作用。

职业教育促进积极就业

“治理失业中更注重再就业,大力开发岗位的同时注重开发技能,在促进就业各种途径中注重鼓励创业,是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最好结合。”这是国际劳工组织对中国积极就业政策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过程中,我国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影响着中国每一个劳动者的生活。

告别下岗、实现再就业。辽宁省大连市的张雪松,以前是大连市一家电梯公司的销售员,因公司调整下岗。半年后,他参加了大连市委托职业学校举办的下岗职工技能培训,该项目培训是微软公司授权的,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技能和办公素质。张雪松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习结束后他被推荐到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工作,以出色的表现被中心聘为教员。现在,他已经是电脑培训中心管理团队的一员,他感慨,“技能培训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据统计,2002年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7265万名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1年,依托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就达到6000多万人次。

提高创业成功率。2008年,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自学凑足了一笔费用去注册公司,因为是在校大学生,他得到了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帮助。当年3月,张自学注册的新疆金思雅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国家政策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近5年对全国中职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显示,在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逐年上升,人数由45.35万人增加到70.24万人,增幅达54.88%,2011年达到了毕业生总数的13.36%。《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年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2%,远高于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0.9%的比例。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莫灿添,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现就职于广东深圳某网络公司。他出生在偏远地区贫困家庭,幼时因病肢体残疾。2006年,开始接受职业教育,在学校对残疾学生的“阳光心灵”教育和学习生活上的全面关心下重拾自信,通过付出比正常人多出数倍的努力刻苦钻研网络技术,获得全国中职技能大赛“计算机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项目”二等奖和省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是柳州市第一位残疾人“青工技术状元”。教育部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显示,2006年至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调查数据表明,近三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87.6%,平均月收入为2171.3元。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和谐社会 就业问题

一、什么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其中包括对青少年学生的就业教育,也包括对已就业人员的继续及转岗教育。无论哪一种,其宗旨都是使接受教育的人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日后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的过程。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

职业教育涉及千家万户,连接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发展问题,与经济、就业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职业教育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不仅成为许多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而且也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就业问题。世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来,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组织优化在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为此各国采取了各种促进就业、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其中最为有效、被誉为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的措施,就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在国际上,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副总干事长早在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每个国家不论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解决下一个世纪的就业问题。”

三、职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无数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在改善就业问题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双元制”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其青年失业率比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低得多。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报告,2002年,德国青年绝对失业率为9.7%,而OECD国家平均为13.1%。这与其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职业教育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不仅成为许多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而且也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就业问题。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解决好就业问题要比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的难度。但同时,发展好了职业教育,对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矛盾效果就更加明显。所以,采取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达14亿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走了一些弯路。但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一项新的政策目标。多个省市已经逐步在实施职业教育全免费政策。应该说,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一种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在我国,已经成功地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短缺人才培养工程”,职业教育瞄准劳动市场需求,把人才培养培训与促进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

教育部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已将“是否接受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优先录用的标准。这说明了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认同。由于职业院校普遍重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进程,重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着重分析探讨转移就业的有效解决对策,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一、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1.转移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达2.1亿,若想实现农村劳动力完全就业的目标,还需安置约1-2亿的富余劳动力,且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已达到15亿,而农村人口约有10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在不断增加,转移就业迫在眉睫[1]。

现阶段,我国劳动人口存在年龄增加、就业压力变大的情况,且产业结构正在大规模调整,使得下岗职工成为结构性的长期失业,而资本也在不断深化,同时经济增长导致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降低。而且,就业的结构和刚性矛盾非常突出。这表明,积极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等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2.流动政策的调整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乡镇之间实行的户籍制度,有效控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变动,但相关政策条例的出台,也有效约束了进城的农村人口,进而形成了户籍迁移制度。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相关的农民转移就业政策有所松动,但依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严格、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建立了就业登记制和临时务工的相关许可证制度,以指引农民工正常、有序的流动。此外,我国还在2002年针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取消了相关的不合理制度和限制,并彻底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相关问题,同时改善了农民工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加强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还通过多渠道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从而加大了农民工的管理力度。而2008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还表明,在城乡之间建立人力资源市场,进而引导农民正常、有序的外出就业,并鼓励农民就近就业、返乡创业[2]。

二、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的解决对策

1.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水平和农民素质

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并统筹城乡教育,促使农村和城镇的培训和教育协调发展,同时积极主动地服务于新增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培养新型农民。而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是最核心的内容,以确保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经费来源,促使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起着全面性、基础性及先导性作用。因此,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力度,进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提供文化基础。这就需要全面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以根据相关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城市教育资源,同时还要在农村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但由于教育结构不合理,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2.消除政策障碍,建立公平的就业制度

在国家就业体系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内容,并积极探索城乡平等就业的渠道和途径。督促户籍改革,促使福利服务权、就业权、公共设施权、居住权、医疗服务权、教育权、社会保障权及社会参与权脱离户籍制。同时探索农民工享有同等待遇制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应实践和改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管理、市场准入、运行、政府投入、社会保障及劳动保护等机制,以消除其体制,进而建立有序、统一、竞争和开放的全国劳动力市场,以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3]。

3.拓宽就业渠道

(1)通过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方式,实施就地专业措施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科技、特色及市场农业,以便提高农产品的效益和质量,促使农村劳动力逐渐转向农业内部的优势行业,并多层次组合和优化主导产业,进而将流通、生产和加工紧密相连,从而将产业链条拉长,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最终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的目标,促进城乡一体化。

(2)加快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利用小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的方式,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由目前实际情况可知,小城镇的发展可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几年,农民商贸街不断涌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创造了就业机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此外,增加乡镇企业效益,也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且私营企业转移农民就业的效果更佳明显,因而应支持和鼓励私营企业发展。而农民自发经营的个体经济也应得到鼓励。

(3)发展第三产业,倡导劳动密集型产业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发展第三产业。我国产业不协调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越来越不合理,再加上我国原材料及能源严重匮乏,这都促使我国经济逐渐转向第三产业,且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增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最终实现了就业增加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局面。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就业,进而造成了低素质劳动力供给和高素质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因而促使农村劳动力提高就业能力,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逐渐成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上文旨在分析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与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巍,张亮亮.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3):453,464.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9篇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制约因素;成因;策略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在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占重要地位,“三农”问题是该省经济快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凸现出来,在有些农区甚至成为制约“三农”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难题。

一、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2004年底,黑龙江总人口量3815万人。农业人口180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7.4%,全省耕地面积1.38亿亩。从数量上看,农村劳动力资源达936万人,超过农村人口的半数。其中,富余劳动力46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9%。

二、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的主要成因

(一)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

由于几千年封建统治所遗留下来的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使农民不愿抛开土地,离开家乡到外面去寻求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据2004年1~10月份统计,黑龙江流向外省的农村劳动力93.3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7.4%。绝大部分劳动力滞留在省内,省内流向为280万人,占72.6%。而有关资料显示,全国跨省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的比例达到80%左右。说明农村劳动力外移能力不强,省外劳动力市场开发不足。

(二)农民文化素质低

面对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民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1、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不完善。目前,在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7%,小学文化程度占43.5%,初中文化程度占4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更是寥寥无几。可见,农民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而且九年义务教育还未完全普及。至使未来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职业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但各级政府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培训基地设施和条件得不到改善,培训手段和方法因缺少经费而不能适应农民实际需要,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培训明显滞后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一些地区盲目开发,大量征占耕地是使农民变成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原因。某市1999~2001年以建立“对俄农业蔬菜出口开发区”为名,强行征占3.5万亩粮田,致使4000多农村人口失去了生产资料,其中近千人成为了失业的富余劳动力。

3、农业产业化生产将使农村劳动力面临巨大压力。面对西方各国现代化农业的竞争,我国必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必须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将占用更少的劳动力而释放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将由于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增加。同时,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加入WTO后,粮豆薯产出的减少,必然产生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

4、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缺少转移的平台,使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其中突出的是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三大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缺少规范的劳动力交流场所,用工信息、劳动力价位等一些外出务工者十分关注的信息不及时,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难度。

三、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六大战略目标,分别制定近中期和长期对策。

(一)近中期对策,即治标性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要广泛运用广播电视、讲座报告、典型示范科普教育、“三下乡”宣传活动等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宣传国家有关政策,转变对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的认识,激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热情。

2、加快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为了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渠道、全方位的农村科技培训体系网络,我们借鉴北京市的经验设计了黑龙江省科教兴农管理体系(见图1)。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应采取的措施是:(1)根据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职业教育的内容。要重点开发技术推广教育模式、绿色证书模式、青年农民培训模式、创业培植模式、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模式、企业带动代培模式等。(2)努力办好“三农”特色的高层次学校,组织动员各级各类办学力量设置培训网点。一是办好农村农业广播学校、乡镇农业技术学校。二是把农村中分散的科技人员和技术骨干或运用科技成果效果显著的农民组织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科技培训、技术交流、科技咨询服务和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三是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培训网点,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外出务工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做到课堂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3、深化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1)调整土地政策。土地制度应在坚持中央关于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依法合规的有偿转让,要从严从紧治理“圈地”现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障农民生产资料完整不受侵害。(2)改革户籍制度。首先,对进城农民实行基本户口制。其次,放开县级以下城镇的户口,允许具有一定条件的农民与土地彻底分离,成为小城镇居民。再次,逐步放开县以上中小城市的户口,允许农民进入中小城市择业。

4、将发展乡镇企业作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出路。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66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4%,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36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8%。以绥棱森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投资300万元,辟建一处森林鸡屠宰、山野菜加工和山产品交易为一体的山林产品开发园区,工程占地5000平方米,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千人。我省乡镇企业发展总体缓慢,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因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道路。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展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容量。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将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一部分。如有些省市兴建农民商贸街,吸引农民进城经商,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又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容量。

6、重视劳务输出。利用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与我省已经建立多种经贸合作和曾在我省下乡知青较多的有利条件,积极推介我省劳动力资源,扩大劳动力向这些省市输出。

7、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劳务境外输出。我省毗邻俄罗斯、韩国等国,要利用好黑河、绥芬河、东宁等对俄经贸优势。引导农民走出国门,壮大打工经济;要把向俄罗斯输出劳务作为一条主要渠道,鼓励农民到俄罗斯种植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

(二)长期对策,即治本性策略

本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体着眼于农村基础教育、小城镇建设、构建长期就业平台、培育劳动力品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产业化经营六大战略目标,提出以下6项治本性对策。

1、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程度,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的根本大计。(1)打好农村“普九”攻坚战。一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校舍和办学条件,增加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知识分子到农村支教等。二是减免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由政府组织,对偏远农村的贫困学生,可以适当予以减少或免除学杂费等优惠政策。(2)继续发展并逐步普及农村职业高中,要引导、组织农村生源进入农业职业高中学习,培养适用的就业技能。(3)探索开展初中分流。县域和农村中学要从初三开始设立职业技能课和设立职业技能班,对不能继续升学的在校初中生,可以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渠道,对其进行分流,使他们既可以完成了义务教育又掌握了将来择岗就业的本领。(4)以“科普”为重点,坚持经常性“三下乡”活动。政府组织专业人员,经常下乡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积极鼓励并以优厚的条件吸引科技人员“长住”农村。

2、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大计。(1)依靠科技改造县域经济,使其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我省克东县,曾是全省十弱县之一。但几年间,通过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理念,实现工业带动战略:“走出大农业,发展民营企业,从而拉动畜牧业的工业强县之路。”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仅飞鹤、东兴、腐乳等七大企业就安置富余劳动力6000多人。(2)发挥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作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我省农垦区有103个农(牧)场,通过大力建设小城镇,形成了100多个产业比较健全,生态优良的小城镇。吸引了农民进城,带动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构建平台。各级政府应大力培育劳动力转移的中介组织,为各类用工单位和农民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政策引导、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服务,为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搭建了新的平台,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推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4、要培育打造我省农村劳动力品牌。由政府出面搭台,公众媒体展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叫响“龙哥龙妹”、“依安保姆”、“鹤岗保安”、“齐齐哈尔出租车司机”和“鹤城蓝领”“巴彦劳务大集”等已经树立起来的黑龙江劳务品牌,并大力推进“三农”劳务品牌建立。

5、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免除进城务工农民后顾之忧。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实行统一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如甘南县24万多农民中,有20万人可以享受到免费体检,使全县绝大部分农民都能享受到以前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到的保健方式。双鸭山市出台八项措施保障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被征地农民将被纳入养老保险试点。

6、推进农业产业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黑龙江省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友谊县农业和畜牧业资源丰富,境内的友谊农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黑龙江垦区的“畜禽养殖大场”。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促进下,友谊县、农场合力,积极帮助农场实现由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引进总额近3亿元,建起加工生产型企业40余家,吸纳了大量农区劳动力。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10篇

一 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功能与作用

首先,职业教育是联系自然状态中人与现代职业社会的纽带与桥梁,在促进人的职业化发展的同时,也直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现实社会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又是农民脱贫致富愿望的体现,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两种需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前提就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职业教育恰恰就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其次,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专业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与智能,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劳动者具有专业技术和劳动技能,即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因此,不论是提供劳动力的地区还是吸纳劳动力的地区,都必须依靠职业教育来培养、培训转移者所缺乏的基本劳动技能。

再次,职业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终身职业教育理念的确立,一改以往狭隘的“职业教育即终结教育”“职业教育即职前学历教育”观念,而成为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全新教育,在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系统。

二 发展职业教育,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对策

1.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村教育观念

第一,必须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等感性的手段,法律、制度等理性的手段,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激活他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保证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真正落实,夯实教育基础。

第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引导农民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构筑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开创由学历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过渡的新局面。要强调教育对象的无歧视性及受教育的全员性和全过程性,为所有劳动者提供多种的、多次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使他们得以终身学习。

2.把握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第一,必须坚持学历教育与中短期职业培训相结合。在国家的积极教育政策鼓励下,我国的职业学历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学校教育周期长,初始投资和后期投入都较大,光靠学校的学历教育已无法完成我国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转移任务,因此必须通过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办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坚持突出短期培训、技能培训,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益;要坚持转移前培训和转移后培训并重,实施终身教育。

第二,培训专业和项目要灵活多样。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专业设置和培训项目的选择必须跟上这种变化趋势,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出得去的专门人才。一方面,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电子电器等专业领域为重点,办好一批骨干职业学校。另一方面,要根据劳动力转移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面向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培训专业及项目,如家政、餐饮、美容保健、建筑、旅游、汽修、家电维修、机械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扶贫技能培训应立足于短、平、快,以初级技能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以2~3个月为宜,以定点培训、定向培训和订单式培训为主。

第三,扎实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实行调控,否则会造成人才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我们要以各级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为核心,为农村培养大批高中初级技术人才,广泛开展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为中心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绿色证书”教育,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注重树立职业教育的品牌形象。职业教育要积极重视品牌效应,打造区别于他人的适合市场竞争、生存和发展的品牌,增强培养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积极开发设置特色专业和特色培训项目,创新办学机制,灵活学制,形成个性突出、特色鲜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办学风格。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

在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保证农村劳动力顺利平稳地过渡,必须得到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9-0092-02

国际劳工组织(简称ILO)是联合国负责劳工问题的国际机构,旨在促进社会公正和国际公认的人权和劳工权益。因此,它在几个主要的国际组织中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关注它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做法,或许。对我国的职工教育、就业促进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国际劳工组织概述

国际劳工组织主要通过三个组织机构开展工作,都体现了本组织的特征:三方结构(政府、雇主和工人)。这三个机构分别是:

1,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于每年6月聚集在日内瓦参加国际劳工大会。每个成员国派两名政府代表、一名雇主代表和一名工人代表参会。通常由各国负责劳工事务的内阁部长担任团长,并代表其政府在大会上发言,阐述其政府的观点。国际劳工大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标准,并作为―个论坛讨论全球重要的劳工和社会问题。大会也将通过本组织的预算和选举理事会成员。

2,理事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机构,每年在日内瓦召开三次会议,讨论决定国际劳工组织的政策。

3,国际劳工局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秘书处和所有活动的联络处,它受理事会的监督并接受局长的领导,局长的任期每届为5年,可以连选连任。现任局长是职业律师胡安・索马维亚。劳工局雇用的官员有1900多人,来自110多个国家,他们在日内瓦总部和全球40个办事处工作。此外,还有600多位专家分布在世界各地执行技术合作项目。劳工局还拥有一个研究和文献中心以及一个出版社,广泛出版专题研究论著、报告和期刊。

二、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主要活动

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主要活动有:职业教育与培训立法;帮助建立国家培训系统,培训机构,职前培训中心;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评估,评估培训需求、培训场地、设备;为各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提供信息和政策咨询;培训师培训和教材的编写;技能鉴定和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所涉及的三方(国家、企业、劳工)的合作;扩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受益面,提高劳工获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三、国际劳工组织关注职业教育主要方面

国际劳工组织的宪法序言中写到,为改善劳工条件有必要对该组织的职业和技术教育进行改革,有效组织职业教育是基于对员工和雇主利益以及社会整体利益考虑的;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变,在这种条件下,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职业培训扩展成为社会瓶颈和员工文化的重要因素,使得部分国家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并引起了在此基础上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要求而重组职业培训的普遍愿望。职业培训是指可以习得或发展技术和商业知识的任何培训形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场所。技术和职业教育是指无论在学校的哪个年级,只要是以职业培训为目的,传授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每一个国家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在职业培训方面的工作,不仅要确保适应不同企业、地区和当地政府的需求,同时要在基础项目的基础上协调、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国际劳工组织对职业教育的定义是很宽泛的,这种定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职业,从高技能的专业职业到低技能简单职业。因此ILO的培训活动中有任何与工作有关的技能的培训,也有技术师程度的培训。

1944年费城宣言重申国际劳工组织的培训目标,并把这一任务是放在经济背景下:实现充分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旨在实现“使工人受雇于他们能够最充分地发挥其技能与成就,并得以对共同福利作出最大贡献的职业”,并为培训和劳动力的转移保证条件。这些目标在这么多年以来众多被采纳的公约和建议书中重申,其中一些公约和建议书直接针对训练。

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技能和部门网页上,写道:“技能和知识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国际劳工组织技能和就业部帮助人们通过培训、能力培养和教育发展个人的就业能力。这种援助对于改善他们的生产率、提高他们获得收入的机会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使他们有更多的职业选择。通过投资于人力资源,企业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和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

因此,国际劳工组织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一是帮助工人获得技能,充分就业方面,尤其是生产性就业:二是重视职业培训的经济效益和与经济、社会政策的相关性:它对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方法方面研究较少,但是,它能紧跟新教学方法的发展,将这方面的资料与各会员国分享,并在适当情况下,帮助各国根据其具体情况使用新方法。

四、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历史

二战后。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经济与社会的重建。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20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一个普遍的认识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使失业者重新走向工作岗位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另外,大量因二战后产生的退伍军人的就业也摆在了面前。

面对二战后的就业挑战,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国家培训机构,发展职前培训中心,投资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此时,国际劳工组织的多数职业培训项目,大都与劳动部门合作,有时也与其他部门合作,如那些负责工业,农业及农村发展,林业,教育的部门以及社会事务部门。这一时期的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培训项目主要要解决的是确保技术投入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推动下,各国大力发展职业培训系统,建立起了培训的基础设施,使之向更多的人群开放,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途径。就业培训的大力发展,在解决各国失业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到70年代以后,这种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随着投资逐渐积累起来,有效的运行大型培训系统,特别是以公共制度为基础的系统,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此时,国际劳工组织仍对培训保持了一定的投资,并于1975年制定了人力资源开发公约(第142号)和建议书(第150号)。

从80年代起,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渐放缓,劳动力快速增长,失业和就业不足人数上升,雇主对公共培训计划的质量不满日益增加,而那些就业期望未满足的工人和准工人也越来越失望。在根据结构调整方案制定的紧缩政策下,不少国家要维持原有的社会目标,其中包括教育和培训,越来越困难。

国际劳工组织在这一时期,大大减少了对培训的投入,举例来说,与1978年相比,在职业培训项目方面的技术合作和分配的国际专家在1992年分别从38%和35%下降到了12%和15%。同时,它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展开了促进自我雇佣的培训项目,例如在肯尼亚的“自力更生技能发展项目”,但是,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战略,政策重点,此时,ILO尚未做出相关的反应。

五、当前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重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训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国际劳工组织感到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做出相关的反应,尤其是原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公约和建议书的更新。原有建议书反应的是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许多国家实行的是有计划的经济社会和工业化政策;企业中工作的组织大体上是基于泰勒原则;劳动力的大部分是在稳定的工资性就业中受雇:信息和通信技术仍然处于其发展初期。反观当前,市场经济要求培训主体不能之局限于政府或单个企业,知识和技能型社会使得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更高了,许多企业消减中层管理人员,强调团队合作,并授予第一线工作人员更多的裁量权,并更多地依靠应急工作力量(暂时性和部分时间制工人):信息通信技术、终身学习思潮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于2004年公布了第195号建议书所取代,并将其改名为《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建议书》。确定了新的培训目标以及培训政策的原则。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12篇

随着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在高校中公体教师工作量计量管理方面,存在着不仅没有合理计量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而且还存在打折扣、缩短、减少工作量现象,这极大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1]。除此之外,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各种隐性工作量,并且随着学校办学积累有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已经属于超负荷工作,影响了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编制偏少,学校只看到体育教师实际的上课工作量,忽视了各种隐性工作量[2]。基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管理中体育教学职业的特殊性和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在评估、考量管理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方面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使得考核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成为一种争议[3],导致公体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本文对浙江省某地区高校2012年至2015年第二类体育工作进行了分类统计(详见表1),表中说明,除体育教学外,体育教师承担的工作类型多,频次高,覆盖面广,工作强度相对较大。但是,事实上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针对公体教师的工作量计算问题以及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问题,不仅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也需结合当代体育教学实况,优化制定详尽的决策,确保合理管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为避免教师过量劳动发挥积极影响[4]。

二、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保护的意义

(一)维护体育教师的权益

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公体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劳动领域广泛,不仅涉及体育教学劳动,也涉及课外体育活动、课余时间的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方面的劳动。设置教师劳动保护策略,能够规范化实现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劳动行为的保护,避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量劳动[5]。在高校的体育教育过程之中,强化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使教师的劳动权益不受侵犯,使体育教师的劳动有所收获,对维护教师的权益,提升教师存在感具有积极意义。

(二)避免体育教师过量劳动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的公体教师劳动表现形式的研究,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为学生作体育示范动作,在帮助、保护学生能够有组织的参与到体育活动训练中,教师不仅耗费体力,也会在教学中耗费脑力。若是不对体育教师设置劳动保护方案,教师因过量劳动出现身体疾病,或是工作计量不合理,不仅教师劳动权益没有得到回报,也使得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6]。为高校中的体育教师制定相应的劳动保护策略,可以避免教师过量劳动,使体育教师保持积极的心态开展体育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研究体育教学改革方法

除了专业体育类高校,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不及其他专业学科被重视,体育教师工作耗时长,牵扯精力多,教师疲于应付日常工作。高校对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进行培育建设,但是对基础课相对缺乏大的投入,体育教师较其他专业课教师也鲜有国培省培、访问工程师、出国访学等机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保护,提升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对于高校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体育教师而言,也更要留有更多的时间去更新教学理念,开展教学研究。

三、优化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统计策略

(一)以时间定额教师工作量

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管理中,很多地区和学校把教师的工作量等同于体育教学的课时量,因此仅仅通过计算课堂中体育教师教学的工作05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第37卷量,而忽视教师在课堂外的教学工作量,其实这对体育教师工作量打折的计算方法,是不合理的[7]。仅仅认定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量,而忽视教师在课外的工作量,不仅在忽视体育教师课外的辛勤劳动,对教师的劳动成果视而不见,更是对体育教师的不尊重,不能适应当前高校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会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此,应该优化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管理决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对体育工作统计要增加透明化、阳光化。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要维持在一个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范畴,不能够搞私人的暗箱操作,应该给高校中每位体育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计量评估环境。对于课堂中体育教学工作量的设定方面,应该设置出一个基本的教师工作量时间,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实际的差异,个性化制定教师工作量记录方法[8]。通常,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每学期公体教师的工作量,以实施12节课以下体育课为宜,对于超过的课程教学部分,需要按实际教师的上课次数,给予教师足额的课时费,不能在实际中变相打折计量教师的工作量。其次,将课外体育教学时间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课外体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课堂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内涵建设,因此,应该将体育教师的该部分教学也加入到教师工作量中,为教师的这部分工作量给予资金补贴,从而有助于促进高校课外体育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最后,制定详细合理的工作量考核标准。对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教师也能够制定一份详细的、可参考和对比的工作量考核标准,可以根据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具体工作时间长短,教师工作的强度,体育课外活动中学生的人数,拟定严格的体育教师工作量记录标准,并能够严格的执行该标准。

(二)以教学效益衡量教师工作量

大部分高校设有体育的基本教学工作量,若是超过工作量,就有课时补贴。但是我国还有不少地区以及学校中,还存在不设基本体育教学工作量的情况,教师多上体育课,或是教师少上体育课,最后拿到的教学工资则是一样的[9]。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之外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仅仅是有选择性的去“断章取义”的计算其中的体育教学工作量,或是对体育教学工作量进行打折的处理,甚至有的学校是不将其计算到教师的工作量中,使体育教师的权益受到损害。对此,在管理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出台关于工作量方面的优化管理办法。学校组织专人对历年的教师校内、校外工作量进行评估考核,制定某项体育活动的工作量标准,作为今后统计依据。将教师的校内、校外实际工作量进行表格记录、存档管理,最后将其综合到教师的工作量中,进行工资结算。其次,分类统计管理工作量。针对高校体育教师日常所完成的教学工作,按规定以及具体情况,准确进行登记工作量。教学、群体等工作量应分开计算。基于体育教师在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以及体育教师训练模式、组织体育竞赛方面的付出参与度,可以有所区别的记录,使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权益更加合理。再者,实行现代化弹性机制。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之时,可引进一些现代化的弹性机制,注重对体育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可以针对不同年纪、体质、不同方向的高校体育教师,给予区别化的对待,确保教师工作质量考核的精确度。具体针对赛事,也可以根据比赛获奖情况,给予工作量的统计和奖励。高校体育教师预算之外增加的工作量,学期结束进行统计公示,及时发放工作报酬。

四、基于公体教师强化制定劳动保护策略

(一)人性化管理教师劳动量

首先,合理安排教师的劳动总量。在分配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中,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差异的关注度,按需求优化体育教师每节课的工程量,保证教师的主导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积极性,也使体育教师的劳动不超出极限。其次,发挥教师特长促使劳动有成效。有方向性地培养教师在诸如武术教学、网球教学、体操教学、羽毛球教学、篮球教学等不同课程的的专长,充分利用教师分类专项,通过教师针对性教学,促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可以延伸到课堂外,让教师的劳动获得更多成效,也保护教师的劳动成果。最后,提升个性化体育教学能力。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个性化地管理教师的劳动量,以多元化的角度,去计量评估教师的劳动成效,多维度的评估公体教师的劳动量,将其加入到教师的工作计量表中,确保高校公体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劳有所获。

(二)合理定制劳动时间

第一,明确规定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鉴于体育教师的工作特殊性,对照高校体育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定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范畴。在基本工作之外的,要加强教师的劳动保护,特别是要维护教师的特殊待遇权和进修培训权,确保高校的体育教师能够参与进修,并且保证劳动能够有所回报。第二,成立体育教师劳动侵权的救济反馈系统。合理运用的国家政策行政手段,建立体育教师劳动行为保护的督导委员会,负责教师劳动超时过多、劳动时间计量不合理等的维权事宜。研究制定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侵权的事后补救措施,一旦被劳动时间收到不合理待遇后,能够得到的补救,避免劳动侵权的发生。最后,提高体育教师的劳动报酬。在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中,存在劳动报酬低于其实际劳动的价值的现象。要努力从学校人事分配上予以倾斜,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高校公体教师能够劳有所获,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吸引力。高校体育教师会全身心工作,他的人格与其他的心理品质,就会对教学过程及学生身心发生实际的作用和影响[10]。

(三)科学化考核教师劳动强度

在高校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不仅涉及校内的体育课、组织体操活动和校外体育经济活动,同时还承担了校外体育交际辅导等工作,体育教师劳动范围、强度被扩大,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就比一般教师增大20%左右的比例,因此,为保护高校体育教师过量劳动,重视遵守劳动规律,要科学化考核教师的体育劳动组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从体育教师人格魅力方面来考核。体育教学工作中,较其他课程更能直观表现出教师的基本技能素质,如优美的动作、娴熟的体育技巧、健壮的身体气魄,还有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精神,对学生热爱体育也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进行科学化考核教师劳动强度可以从课堂中教师表现出来的品格是否优良来考量。若是教师在教学中,能表现出这些品质,可判断教师能为其付出的劳动收获教学成果,也能反映出其在课堂中的劳动,在教学业绩考核中设置好、中、差的评估标准,评估高校公体教师的劳动强度。其次,将课堂和课间劳动结合来考核。在科学考核体育教师劳动强度时,需要将课堂内的体育教学工作及课堂外的常规早操、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统筹到教师体育劳动范围。如将早操、开展体育活动、运动竞赛进行课时量的统计,合理科学的量化,量化的指标可以与专业人员相互协调,兄弟高校之间相互借鉴,合理管理校与校之间的教学比赛活动,维护公体教师劳动权益。最后,要充分利用好《体育法》中条例进行劳动保护核算。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体育法》为依据,保护教师劳动强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条例、程序以及方法,并且严格执行,完善关于法律中体育教师劳动侵权的保障体系,有效地拓宽高校体育教师劳动维权的救济保护路径,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劳动立法,对规避过量劳动,保护体育教师劳动权益,发挥积极影响。五、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管理中,应该优化制定高校公体教师工作量管理决策,可以从时间定额以及教学效益衡量方面,科学化评估管理公体教师工作量,并能够以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角度为教师制定劳动保护策略,为公体教师提供劳动保护,避免教师过量劳动,发挥积极的影响。

作者:安维强 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师,2012(19):24-32.

[2]朱成军.浅析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评定及工作特点[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5):233.

[3]孔煜.体育教师工作量认定的新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3):83-85.

[4]邵雪梅.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困难及其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9):46-49.

[5],管水法.对中小学公体教师编制数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215-217.

[6]傅远东.浅谈中职学校体育的发展特点及学生和体育教师的评价机制[J].科学咨询,2014(42):22-24.

[7]张鹏杰.石家庄市农村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8]张新萍,王宗平.关于我国中小学体育生师比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4,21(2):116-119.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贫困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教育

虽然农村劳动力是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可以发现[1],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整体素质低下、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的现象,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对职业培训与教育提升未予以高度重视,导致农村劳动力对就业或创业存在知识的想法,尤其是贫困农村劳动力长期从事务农或务工,自身综合素质相对低下。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已出台关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创业各项政策,并且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素质与技能,确保贫困农村劳动力在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

1贫困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现状

1.1农民基础教育发生分化现象

据研究表明,部分学生专心于学业,在努力学习后已到大城市读大学,而部分学生则在初中毕业走向社会,甚至也存在学生小学辍学的现象。因此,在初中毕业以及小学辍学走向社会的这部分人在外工作多年后因年龄较大或是文化水平较低等原因,重返家乡成为贫困农村劳动力队伍中的一员。

1.2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大部分农民为了谋生不得不离开家乡与土地,因此在城市中均可发现由农民在交通业、建筑业等行业组成了一支极具特色的产业群体。虽然,农民在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国际金融危机给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部分大龄农民由沿海经济的发达地区重返家乡后无法快速就业。

1.3我国城镇化的推动

城镇化的推动与进展虽然为社会经济框架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创造了有力机会,但在这一情势下,由于贫困农村农民相对缺乏创新的劳动技能以及市场、生产经验,导致部分农民盲目生产与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赚不到钱,而且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贫困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与教育提升的措施

2.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指依据职业的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开展的规范性培训,在贫苦农村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2]:1)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免费技能职业培训:遵循实用、实用等原则,同时分析社会与产业的发展形势,依据劳动者培训的意愿作为导向,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确保其顺利就业或创业;2)积极开展创业培训:针对部分农民缺乏就业户创业意识这一点,相关部门在继续宣传创业培训与实施就业政策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农民的创业意识,并且有目的的选择就业项目或是创业经营项目等;同时,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对家乡创业者实施部分税费减免的政策,针对创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培训等,在使用开放性资金方面上适当倾斜于农业创业方面;最后,全面宣传创业知识与模范等,在农民群众中选出个人综合素质优、生产经验丰富等的农民进行培养,并且予以相应的指导,确保他们在贫困农村中灵活应用学到的技能,或是与其他村民传授技能,以提高平困农村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3)加大就业服务体系中培训职能: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列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作日程中,并且贯彻落实到基层劳动保障所,严格开展绩效动态与目标责任管理,推动职业培训技能工作的进展。

2.2开展专项技术培训

为全面推广贫困农村力职业培训,可依据相关管理机制,由各级农业部门负责在农村内通过培训会,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同时,采取理论与技能培训、就业与创业培训、务农与务工培训共同结合的方式[3],由农业培训部负责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多种培训信息,并且普及农民免费培训政策,在贫困农村中由专业教师向农民讲解惠农政策、民生政策等。同时,幺专业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依据农民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授课,一方面可为农民解决难题,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农民的劳动力技能,并通过劳动技能帮助贫困农村劳动力脱贫。

2.3将农民纳入中职教育

相关研究表明,部分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考虑到农村生活环境与城镇的差异,可能在初中、高中甚至是小学毕业后已开始放弃读书的机会,走向社会。这部分学生因缺乏工作经验或是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进入社会后通常从事技术技能低、流动性大与劳动报酬低的工作,同时他们对于学习积极性较低,在工作之余不乐于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并考虑到职业教育招生与企业招工困难的问题,可通过三方结合开展教育之路。如,企业应聘新员工后由职业学校负责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而这些学生在签订协议后入校培训与学习,在这一期间中产生的培训、学习费用或是学生生活费均由企业或国家补贴。同时,也可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职业职能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费用的问题。在这种方式下,也能够保证企业与学校招收到所需的人才、学生。需注意的是,在进行教育提升培训过程中,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确保在进入社会后有能力解决生存与就业问题的重要能力。同时,提高创业意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创业信息平台,可及时帮助与知道其中的部分创业学院,避免他们走弯路。此外,在培训学习内容中融入法律知识与国家政策等相关知识,通过培训学生,在帮助务工农民掌握关于就业与创业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法律意识的提高,享受到帮扶政策,保障今后的生活与工作。

2.4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教育培训一方面需要将就业作为导向,同时分析市场状况与贫困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以及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其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确保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为贫困农村劳动力提供切合实际的帮助;另一方面,在教育培训基础上适当增加心理辅导培训课等内容,帮助他们从其他途径了解职业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不仅需要创新培训形式与手段,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与文化知识水平作为开展培训的标准,例如针对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则选择对文化知识要求不高的技能内容进行培训,针对市场需求大的创新技术则注重在年轻农村劳动力中开展。此外,相关部门可通过寻求企业帮助等方式增加教育培训成本,避免师资缺乏对贫困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造成影响。

2.5积极引导农民创业

在开展职业培训后,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农民创业,鼓励农民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但部分农民因为长期务农或是在外打工,对于创业存在错误的认识,例如创业风险大、创业需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等,导致他们无创业的想法或是不愿意创业。虽然不可全部否定以上的想法,但相关部门应帮助贫困农村劳动力正确看待创业,真正认识到创业是风险与收益并存,提高贫困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风险意识。同时,在改变贫困农村劳动力对创业的看法后,帮助他们找准创业定位,并规避风险,或是由农民成立专业的创业合作组织,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贫困农村劳动力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创业,而且能够通过合作增加贫困农村劳动力的整体信心,促使他们在创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2.6为农民提供有力保障

考虑到贫困农村劳动力在面对就业与创业时,不可避免的会担忧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或是缺乏保障,导致他们缺乏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公民提供有力保障:1)定期开展贫困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与创业知识等相关培训,从中带动农民劳动技能的提升,有效减少企业解雇或下岗的现象;2)相关政府部门积极鼓励贫困农村劳动农民参与到由政府投资的基础设置建设工程中,为农民提供推进社会发展的机会;3)贯彻落实惠农政策,确保农民享受到各项惠农政策,并且在贫困农村农民就业与创业过程中积极提供指导与帮助,激发农村农民的潜能;4)全面保障农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避免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确保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就业;收入;教育

作者简介:郑娅(1968-),女,湖北恩施人,土家族,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5-0033-0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农民外出就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日益加强。恩施自治州也显示这一趋势。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分析农民外出就业分布、收入状况与其所受教育程度高低的关系,来提示教育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我们将考察这两种教育对农民就业收入的影响。

笔者在2007年8月间利用长达半月的时间调查了恩施自治州所属的七个县市(其中巴东县因时间原因未能成行),调查点涉及就业局、劳动局、保险局、农业局、共青团、培训中心、教育局等多个职能部门。本文的数据来源是主要是恩施自治州2006年的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数据包括各县市农民劳动力构成情况、土地情况、家庭生产情况、家庭收支情况、农民受教育情况等,此次调查较真实地反映了恩施自治州2006年的农户经济状况。本文根据研究所需,主要采用了农民劳动力构成情况、土地情况、农民受教育情况、外出就业收入情况的数据。

一、恩施自治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表一)

恩施自治州地处湖北西南边陲,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畲族、僳僳族等28个少数民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少数民族人口198.47万人,占全州总人数的52.6%。全州辖六县二市,即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恩施市、利川市,总人口380万,自治州首府设在恩施市。自治州以山地为主,有低山、二高山和高山三种不同地域类型,平均海拔1000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9.4%,海拔800-1200米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3.6%,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7%。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但可用耕地面积只有393.2万亩,全州农村劳动力资源156.62万人,由于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造成剩余劳动力74.01万人,占劳动力资源的47.3%,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农民增收、摆脱家庭贫困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

二、正规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

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程度,为了探讨正规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笔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就业人员文化程度、就业行业分布、就业收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以部分县市为例)

从表二中可看出,恩施、利川、鹤峰、宣恩四个县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就业人员高达82.42%,外出就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除恩施市占了极小的比例外,其他三县市均没有,根据恩施州劳动就业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3.8%,初中文化程度占63.7%,高中文化程度只占2.3%,大专以上仅占了1%。

(二)劳动力转移中的就业行业分布

劳动力文化程度是衡量劳动力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恩施州劳动力文化水平的低下,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影响了他们接收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决定了他们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因此在转移过程中,他们的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采矿业、商业饮食业,这些行业普遍具有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特点。综合恩施州2006年劳动力转移中外出农民从事行业比率为第一产业0.8%,第二产业74.7%(其中制造业70%,建筑业22.4%,采矿业7.6%),第三产业为25.3%。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就业收入

仍然以上面的四个县市为例,与表二中农村劳动力所受教育程度相对应,从表三中可知,绝大部分外出就业人员收入在1500元以下,他们都是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只有10%左右的就业人员收入能够超过1500元。综合恩施州2006年劳动力转移中就业收入情况,多数人的就业收入在500-800元之间,极少数人在1500元以上,这充分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其就业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收入。

三、非正规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

非正规教育主要指劳动力接受的各种培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亿万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跨地区大规模流入城市,从务农者转为打工者,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就业培训应运而生,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热潮。恩施自治州2005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8499人,转移就业24616人,2006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5万多人,转移就业5万多人,其中通过职业鉴定拥有初级职称的占4.47%,中级职称的占2.56%,经过培训后有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基本可达10000元以上,以恩施市为例,2006年培训后转移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702元/月,但是与2006年全州共外出农村劳动力多达64万人相比,参加转移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只占6.58%左右,自发转移就业比率高达93.42%。可见,目前农村劳动力接受转移培训的人员相当少,但是劳动力接受技术培训与否和有无技术职称有助于转移就业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也说明非正规教育不同程度地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理论把教育作为测量人们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操作指标。西方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声望和收入是影响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独立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社会学家更多地关注收入、财产、教育程度、权力、声望、职业、技术等,这都与教育关系密切,教育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见,教育对人们的社会流动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恩施州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与其水平流动紧密相关。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恩施州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过多地集中在工业部门,在工业的部门过分集中于与农业关联程度较弱的领域,主要是城市和当地的普通劳动力一般不愿意从事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纺织业、饮食业及服务业等。他们供给量大、流动性强、淘汰快,他们的流动基本上属于水平流动,向上流动极少,这固然与国家长期以来所推行的政策,特别是城乡二元政策有关,但最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一阶层整体文化程度较低,虽然在受教育程度上,通过培训转移和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作为群体的这一阶层人力资本存量仍相对较低,文化程度明显处于劣势,在城市的就业行业中只能是更多地偏于低职业层,从事一些工作要求比较简单,脏、苦、累以及危险性较高的职业。

五、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调查结论

1.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高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从事行业的分布以及就业收入的高低。

2.无论是接受学校正规教育还是职业技术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的作用都是正向的,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3.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但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低、素质差,成为增加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巨大瓶颈。

4.教育与培训是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举措,是向上社会流动的重要条件。

(二)对策建议

1.确立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恩施自治州处于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生态环境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我国贫困地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族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差距进一步拉大,西部民族地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38%。①民族地区人口的文化程度、整体层次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教育落后与贫困紧密相关,要摆脱贫穷,首先应大力发展教育。通过教育的优先发展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从而使广大群众摆脱贫困,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明智选择。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其收入水平的增加是直接相关的。联合国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以一个文盲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为基数,小学文化程度的可提高43%,中学的可提高108%,而大专以上的则可提高300%。②因此,只有优先发展和大力普及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才能帮助劳动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实用的技术,增强改变生存现状的决心,从而找到发家致富的好办法,逐步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没有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就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中央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从政策上缩小民族地区教育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中央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主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要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采取非均衡投资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并把重点真正放在贫困的山区、牧区和边远地区。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建立“全免费教育区”,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补偿教育”和“积极差别待遇”,设立教育专款扶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扫盲教育、民办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对投资民族地区教育的项目给予资金保障和政策配套。

2.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质转移

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确实是加快劳务输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要继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进一步降低农村青壮年文盲率。一是着力解决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通过培养、培训和引进等措施,尽快补充紧缺学科的专业教师,缓解农村中学教师短缺的矛盾;二是要改革家庭困难学生救助制度,使所有能力相同的公民都有机会接受相同水平的教育。民族地区的贫困生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贫困生,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是难以忍受的方式争取入学,即便如此,其中一些人还要被迫放弃千辛万苦争来的学习机会,即使是入了学,也是以非正常人的生活方式来度过学习生活。民族地区即使是已经“普九”的农村,基础也相当薄弱,部分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要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投入,保障农村贫困学生不要再次弱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教育,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增强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

3.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

多年来,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主要由普通教育组成,教育结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严重脱离当地生产和生活实际,并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使得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非常薄弱。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当前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向多元化目标方向发展,使之切实转变到为经济发展尤其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上来,要“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③要让劳动者从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实惠。

针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主要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一是应开展引导性培训。此培训着重于加强农民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权益以及生活常识、就业导向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目的是更好地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自我潜能的认识和开发,此项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办班、开展咨询服务以及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来实现。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此培训着重于加强农民对各种职业技能的掌握,目的是增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或掌握更新技能的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开辟道路,使之尽快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此培训可密切结合市场和企业需求,定向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注释:

①杨发仁主持.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Z]2003.

②顾华详.关于民族地区农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4,(2).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文汇报,2002-11-18(1).

参考文献:

[1]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二版.

[2]“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培训课题”系列调查材料.2006,8.

[3]邱建新.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的关系[J].成人教育,2003,11.

[4]秦岭.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析农民增收问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5]卢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

[6]胡士华.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05,10.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范文第15篇

(一)物质形态商品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必须购买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这就要求商品具有交换价值,商品交换价值是以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为基础的,而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价值)则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当现有社会的生产条件和劳动强度一定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就决定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而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又取决于劳动者所具有的生产技能、技巧和速度,而这种生产技能、技巧和速度是需要职业教育来传授的。因此,物质形态商品市场的丰富和繁荣需要职业教育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具有该专业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的,甚至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的劳动力。

(二)职业教育对物质形态商品市场需求的满足

职业教育对物质形态商品市场需求的满足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职业教育通过产学结合,或者校办产业,直接生产各种物质产品,充实、丰富物质商品市场;第二种则是通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间接满足物质形态市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需求。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这一教育目的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围绕技术来展开,技术是职业教育中最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职业教育通过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或职业培训,向未来的劳动者传授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门性质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提高他们的劳动熟练程度,生产技能技巧和劳动速度,从而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生产更多的商品,丰富和繁荣物质形态商品市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物质生活、生产需求;同时企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和价值,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

二、职业教育对服务市场的价值

(一)服务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服务产业是伴随第一、第二产业的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产生的,随着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客体需求的系统化要求日益强烈,服务市场也应时而生。从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需求分析,无论是生产服务市场、生活服务市场、还是流通服务市场,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服务就是为第一、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的专业劳动能力,以满足产业部门生产和再生产的劳动力需求,这个劳动能力的培养,则需要职业教育来完成;从市场客体的需求分析,各级政府机构需要职业教育研究部门为其开展宏观政策决策、教育战略决策提供数据;各行各业的企业等团体需要职业教育为提供劳动力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以及文化服务等;各个家庭和个人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教育咨询服务、就业指导服务、职业资格认证服务等等。

(二)职业教育对服务市场需求的满足

职业教育对服务市场需求的满足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国家服务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改变劳动力的质量和形态来为市场服务。一方面,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智力水平,教育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把非熟练的劳动力训练成熟练劳动力,提高未来劳动力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改变现有劳动力的形态,使其由从事简单劳动到从事复杂劳动,由从事一般性劳动到成为专门人才。二是职业教育本身作为一种市场客体,也需要服务市场的系统化服务,从服务需求的角度满足服务市场的价值需求。这种由职业教育服务需求驱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成为服务市场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例如,由职业教育服务需求驱动的教育服务有:教育咨询服务、职业教育金融服务、职业教育学术服务、职业院校学生服务等;面向职业院校的服务主要有:学校招生服务,贫困生资助服务,教师干部培养培训服务,教材开发、发行服务,实训设备、实训基地服务,顶岗实习与就业服务等;面向职业教育整体工作的服务有:机关、学校、培训机构、管理和教学等各方面科学研究服务,院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评估服务,各种职业教育学会的学术社团服务,职业教育的传播与宣传服务,职业教育竞赛与会展服务,职业教育的各种评奖活动,表彰活动服务,等等。

三、职业教育对文化市场的价值

(一)文化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从文化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文化产业的角度分析,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际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自1996年以来,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就已经超过航空航天工业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美国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高达25%以上,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2005年底,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据统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文化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分别达到20%和10%。在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2004年和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约为10%,当然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比,仍然大相径庭。从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分析,技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大推力之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科技化、工业化和大众化都需要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职业教育这个以技术传授为主要目标教育类型的大力支持。

(二)职业教育对文化市场需求的满足

职业教育对文化市场需求的满足主要是从促进文化产业繁荣的角度。首先,职业教育促进了文化的科技化。文化作为精神产品,不能永远留存在创作者的头脑之中,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技术,使之外化为具有一定文化的载体,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通过对技术的传授来实现文化的科技化;其次,职业教育促进了文化的工业化。尽管文化艺术的本质在于“个性的、一次性的、独一无二的存在”,但是,文化艺术的个性、独创性主要是通过文化生产的创造环节和作品阶段来体现的,“批量化、格式化、标准化”的大规模制作、复制手段,则大大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最后,职业教育通过它的公益性教育活动,推动文化民主,推动文化大众化,保障了文化人权,从而发展了文化产业,繁荣了文化市场。

四、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价值

(一)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依据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2013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首先从行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分析:从行业需求看,83.4%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36.5%的企业用人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从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7.8%,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9.6%。从求职看,55.7%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0.4%。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能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72、2.31和2.1。这就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教育、培训空间。再次,从求职人员的分类情况来看,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0.6%,除去其中的新成长失业青年的23.9%,仍有就业转失业人员与其他失业人员26.7%;外来务工人员(包括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的比重为38.8%,这些人员亟需职业教育对其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训。

(二)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满足

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满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结构必须满足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劳动力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优化的劳动力需求,但是职业教育不能仅仅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职业教育结构、布局调整,而应该分析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的驱动者———国家经济转型的趋势,要紧密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策略,对经济转型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引发的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并结合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合理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二是职业教育需要依据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人才的需求,确定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各职业院校也需要据此科学分析自己的教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并据此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及时淘汰落后专业,开发新兴专业;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开展“双证书”制度和“学分制度”,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人才的需求。三是职业教育要依据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实现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在积极开展职业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职业学校教育在进行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各种资源,进行多元化的职业培训。

五、职业教育对技术市场的价值

(一)技术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党的十七大要求我国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党的十则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党的战略决策,促进了我国技术市场的繁荣,为我国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技术市场是科技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科技商品的质量和多寡是影响技术市场的重要因素,技术市场首先需要丰富的科技产品,也就是说,技术市场首先需要科技产品生产者的大力支持。从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技术发明主要由行业中技艺娴熟的工匠承担,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技术的突破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的支持,“此后,技术发明的主要源泉由经验转移到科学”,这就需要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大力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技术的创新和发明,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本身拥有的巨大技术资源,也会在“产学研”过程中为技术市场做出贡献;其次,技术市场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产品,也需要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进一步推广,使其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职业教育对技术市场需求的满足

职业教育对技术市场需求的满足,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一是职业教育通过对传统科学技术、生产经验的选择和传递,为技术市场提供大量的技术应用者,这些高质量的技术应用者,一方面在生产实践中继承、传播前辈积累起来的基本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新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二是职业教育是新技术传递和再生产的有效形式,职业院校充分利用、整合本院校的教育资源,对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大批量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大缩短新技术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对技术市场中技术商品的使用和推广产生积极的作用。三是职业教育本身拥有丰富的“双师型”教师,这是一个既能从事教学,又能从事科技研究的师资队伍,再加上职业院校专业对接产业的专业设置及专业群建设更加贴近社会和企业需求,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的空气也很浓厚,教学和科技研发本身的相互促进,因此职业教育本身就是新技术创造中心,可以直接为技术市场提供技术产品。

六、职业教育对信息市场的价值

(一)信息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信息市场的形成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随着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信息量的成倍增长,信息需求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市场逐步成熟和完善。信息市场的繁荣需要信息产业的繁荣做支撑,信息产业的繁荣带来的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自动化生产方式将取代传统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柔性生产方式将取代刚性生产方式,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将取代大规模集中性生产方式;信息产业的繁荣还带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传统产业普遍实行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信息产业的兴起还带来了数字化生产工具的普及和应用。所有这些变化,都需要有职业教育培养出能够迅速适应信息社会的劳动者,来推动信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

(二)职业教育对信息市场需求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