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1篇

__县安监局全心全意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

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杜绝后两个月各类事故的发生,近日,__县安监局深入县各重点行业实施边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边在各重点行业生产经营现场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深入县各重点行业宣传教育内容为学习《安全生产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新修订的《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履行安全生产义务,把法律法规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宣传到各类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使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强大的法制氛围。

二是加强源头管理,落实好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防范措施。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重点,涉及到生产经营安全、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安全检查。认真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为重点,坚决取缔非法生产经营窝点;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督检查,对重大危险源要实行24小时严密监控,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或关闭;加大对非煤矿山检查力度,坚决关闭取缔非法开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对县产业集聚区园区内企业,对未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经安全生产“三同时”审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一律停产停业整顿;要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各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目标,把农村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为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作出积极的贡献,为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通过深入扎实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发挥法律在调整和整合社会各种利益关系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依法规范、依法管理水平。

二、工作原则

1、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于建设“平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要以人为本,贴近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宣传教育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教育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

3、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针对我镇对法制宣传教育的需求,不断探索和把握法制宣传教育内在规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创新工作理念,丰富宣传内容,改进工作方式。

4、要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各村、各有关单位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特点,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核评估,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5、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村和行业依法治理,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向依法规范、依法管理和依法运行转变,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主要任务

1、深入开展有关宪法和国家基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学习和宣传教育。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增强全镇群众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权威观念;进一步宣传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宣传学习国家的基本政治法律制度,培育群众的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加强对公民基本权利以及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彰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倡导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

2、深入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宣传学习有关科技、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倡导和学习宣传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3、深入开展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学习宣传有关政府和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机关干部的执法为民意识,确保人民赋予权力的正确行使和有效运行,遏制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提高政府部门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村级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努力提高基层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4、深入开展与平安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守法、护法的观念,引导公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理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如依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结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建设、反斗争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犯罪;依法协调、处理、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对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健康、劳动、受教育等权利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维护妇女、儿童、残障等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广泛宣传与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承包和流转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宣传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5、深入开展有关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源与循环经济、环境与生态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全镇上下树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努力提高大家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6、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镇司法所要继续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要以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社会法治氛围。要结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弘扬法治文化。

四、对象和途径

(一)、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1、公务员。公务员要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同时,全面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增强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依法办事。镇本级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公务员的年度法制培训,把法律知识掌握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和职级晋升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法制教育,预防腐败。

2、青少年。青少年要通过基本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镇成校、各中小学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注重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法律常识和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分辨是非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加强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树立崇尚法治、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观念。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不断拓展法制教育内容,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3、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努力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所必备的法律知识,增强诚信为本、合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强化市场规则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镇成校、工办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将法制教育纳入企业领导人的培训纲要。积极探索针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提高宣传教育实效。

4、农民。要让农民学习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不断增强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对农村“两委”成员法制教育轮训工作,定期举办村民法制讲座,及时宣传国家法治建设的进步和基本法律法规。认真开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与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培育自觉守法的意识,逐步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

(二)基本途径:要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一是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把法律作为各机关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学习平台,为干部学法提供条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二是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文艺、法律服务进乡村,深化“民主法治村”建设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落实;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学活动。四是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以法律进民企为重点,以创建“五好平安”企业为载体,以镇成校、工办为平台,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五是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各村、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对所属人员进行法律培训;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特别是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制宣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的领导,镇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各村、各单位要建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本村、本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明确领导小组的职责,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定期会议、有关重点对象法制教育联席会议、工作检查、年度考核等制度,保障我镇“五五”普法规划的落实。

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人员参与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机制,逐步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估手段体系;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表彰和奖励工作。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以“五五”普法规划启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大力宣传涉及农村的法律知识,涉及维护妇女、儿童、残障等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营造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战斗力。充实法制宣传讲师团成员,充分发挥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扩大法制宣传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镇司法所、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办、综治办等建设,适时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农村,为群众提供就地、及时、便捷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4、要拓展阵地,创新载体。要加强法制教育阵地建设,镇党校、成校、各中小学应加强对学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和开展让学生把法带回家活动;各村、各企业应开辟固定的法制宣传教育专栏。在利用黑板报、标语、横幅、资料等传统法制宣传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镇有线广播的积极作用,将法制教育向农村延伸,形成多形式、立体化、全覆盖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

5、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要按照省普法办提出的“县级人均经费不低于0.50元”的要求精神,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要求,确定我镇年度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逐年递增。各村、各部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安排相应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支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6、明确责任,加强督查。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各村、各部门要做到任务明、责任清、措施实;镇司法所要通过有效的督促检查,来推进我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落实。对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的村要及时予以表彰。镇人大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工作列入重要议程,保障规划的落实。

六、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年开始实施,至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年,镇本级根据《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建立普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镇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各村、各单位相应建立普法领导小组,制定年度计划,并以“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启动为契机,在全镇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目标,把农村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为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作出积极的贡献,为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通过深入扎实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发挥法律在调整和整合社会各种利益关系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依法规范、依法管理水平。

二、工作原则

1、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于建设“平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要以人为本,贴近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宣传教育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教育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

3、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针对我镇对法制宣传教育的需求,不断探索和把握法制宣传教育内在规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创新工作理念,丰富宣传内容,改进工作方式。

4、要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各村、各有关单位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特点,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核评估,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5、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村和行业依法治理,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向依法规范、依法管理和依法运行转变,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主要任务

1、深入开展有关宪法和国家基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学习和宣传教育。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增强全镇群众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权威观念;进一步宣传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宣传学习国家的基本政治法律制度,培育群众的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加强对公民基本权利以及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彰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倡导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

2、深入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宣传学习有关科技、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倡导和学习宣传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3、深入开展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学习宣传有关政府和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机关干部的执法为民意识,确保人民赋予权力的正确行使和有效运行,遏制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提高政府部门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村级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努力提高基层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4、深入开展与平安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守法、护法的观念,引导公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理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如依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结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建设、反斗争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犯罪;依法协调、处理、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对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健康、劳动、受教育等权利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维护妇女、儿童、残障等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广泛宣传与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承包和流转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宣传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5、深入开展有关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源与循环经济、环境与生态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全镇上下树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努力提高大家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6、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镇司法所要继续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要以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社会法治氛围。要结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弘扬法治文化。

四、对象和途径

(一)、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1、公务员。公务员要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同时,全面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增强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依法办事。镇本级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公务员的年度法制培训,把法律知识掌握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和职级晋升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法制教育,预防腐败。

2、青少年。青少年要通过基本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镇成校、各中小学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注重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法律常识和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分辨是非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加强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树立崇尚法治、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观念。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不断拓展法制教育内容,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3、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努力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所必备的法律知识,增强诚信为本、合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强化市场规则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镇成校、工办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将法制教育纳入企业领导人的培训纲要。积极探索针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提高宣传教育实效。

4、农民。要让农民学习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不断增强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对农村“两委”成员法制教育轮训工作,定期举办村民法制讲座,及时宣传国家法治建设的进步和基本法律法规。认真开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与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培育自觉守法的意识,逐步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

(二)基本途径:要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一是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把法律作为各机关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学习平台,为干部学法提供条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二是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文艺、法律服务进乡村,深化“民主法治村”建设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落实;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学活动。四是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以法律进民企为重点,以创建“五好平安”企业为载体,以镇成校、工办为平台,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五是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各村、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对所属人员进行法律培训;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特别是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制宣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的领导,镇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各村、各单位要建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本村、本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明确领导小组的职责,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定期会议、有关重点对象法制教育联席会议、工作检查、年度考核等制度,保障我镇“五五”普法规划的落实。

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人员参与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机制,逐步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估手段体系;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表彰和奖励工作。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以“五五”普法规划启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大力宣传涉及农村的法律知识,涉及维护妇女、儿童、残障等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营造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战斗力。充实法制宣传讲师团成员,充分发挥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扩大法制宣传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镇司法所、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办、综治办等建设,适时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农村,为群众提供就地、及时、便捷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4、要拓展阵地,创新载体。要加强法制教育阵地建设,镇党校、成校、各中小学应加强对学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和开展让学生把法带回家活动;各村、各企业应开辟固定的法制宣传教育专栏。在利用黑板报、标语、横幅、资料等传统法制宣传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镇有线广播的积极作用,将法制教育向农村延伸,形成多形式、立体化、全覆盖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

5、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要按照省普法办提出的“县级人均经费不低于0.50元”的要求精神,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要求,确定我镇年度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逐年递增。各村、各部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安排相应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支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6、明确责任,加强督查。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各村、各部门要做到任务明、责任清、措施实;镇司法所要通过有效的督促检查,来推进我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落实。对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的村要及时予以表彰。镇人大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工作列入重要议程,保障规划的落实。

六、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年开始实施,至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年,镇本级根据《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建立普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镇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各村、各单位相应建立普法领导小组,制定年度计划,并以“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启动为契机,在全镇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4篇

进一步进步广巨匠生的法律素质,努力进步师生的法制意识和水平,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在"五五"普法期间,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原则,逐步将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障和促进法制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法制教育宣传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法制教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略;副组长:略;成员:略。

三、主要工作

1、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布衣主法制理论,依法治国,依法治教.当真学习关于法律方面的法规条例,尤其是与教育事业发展和广巨匠生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进步依法治理、依法决议计划的水平和能力.学习宣传"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主要特征的深刻内涵,加强遵法遵纪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司法途径教育等,培养和强化法律权势巨子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组织教师当真学习与教师权益相关的法律知识,认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遵法和用法的自觉性;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法制意识的再教育,确保"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2、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要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紧密结合依法治教建设,进步广巨匠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广巨匠生自觉学法、用法、遵法,争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3、结合实际铺排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要加强法制副校长、家长法制学校、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充分施展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作用.要把法制教育有机融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之中.在"五五"普法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学习《宪法》、《教师法》、《保密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增强教师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当真组织教师学习《合同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步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申请专利等流动时的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正当权益.鼎力加强师德建设,提倡教师通过上行下效,带动学生自觉学法、遵法,不断进步育人水平.

4、加强法制教育宣传载体和阵地建设.要加强法制教育宣传的载体和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小广播、黑板报、橱窗以及组织文艺宣传等形式,寓教于乐,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流动.在普法过程及教授教养过程中,铺排相应的法律知识教育内容.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法制讲座、组织普法文艺演出、法制辨论赛等,做好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学校要在校园网上开辟学法专栏,引导青少年网上学法.要积极推动社会普法工作.学校要积极组织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家庭等流动,鼓励全校教师、学生加入法制宣传志愿者步队,面向社会,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要利用好纪念日、宣传周、宣传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流动,当真组织好"五五"普法第二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流动.

5、健全组织机构,明

确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各级部要切实承担起详细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职责,施展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作用.逐步建立完善各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估、监视激励等机制.

四、步骤和方法

(一)实施步骤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宣传启动阶段时间:

2、全面实施阶段时间:

主要任务:深入学习《教师法》、《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重点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保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主要学习《合同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全体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法律水平,在学习法律法规的同时,有选择的进行法学基础理论学习,进步全体教师和学生的法学理论水平.

3、总结考核验收阶段时间:

主要任务:学校将按照本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及"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尺度逐项对照,进行自检自查,进一步查漏补缺.同时,学校将组织"五五"普法验收考试,并作为评先选优的依据.

(二)工作方法:"五五"普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紧密亲密联系工作和出产的需要,采取分类指导和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式进行.

1、联系实际、狠抓落实.各级部要紧密亲密联系工作实际,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即要兼顾全面,又要凸起重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形式主义,保证"五五"普法教育规划提出的各项要求、任务落到实处.

2、普治并举,整体推进.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在普法教育和依法治会的内容、形式上不断立异,普治兼顾、全面实践、整体推进.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抓好全市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全市教育系统公务员、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施教、依法受教、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特制定全市教育系统*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为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工作目标。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深入系统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不断增强教育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处理各种教育关系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施教、依法受教、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任务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五五”普法的重要意义,明确普法的职责任务,促进运用法律手段不断调整、规范社会关系,预防和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2、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民主法制理论。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深入学习宣传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结合“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

3、深入学习贯彻教育法律法规。学习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规范教育行政管理行为、学校办学行为的法律知识,重点学习贯彻维护教育秩序,保障教育发展的法律规定。学习贯彻维护学校合法权益,促进学校依法、科学、民主管理的法律规定,重点学习贯彻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以维护校园安全和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法律规定。

4、深入学习贯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具有现代法制观念与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形成科学系统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建立法制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法律素质评估标准,全面提高法制教育教学水平。

5、深入学习贯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依法维权、依法的宣传教育,引导教育系统教职工、学生及家长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加强刑事和治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打击破坏教育基础设施、危害师生安全、扰乱教育教学秩序的犯罪行为。切实把学习宣传有关调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法规与行政调解、行政复议、教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减少并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

6、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和“依法治教示范区”创建活动。认真研究并不断完善我市各级各类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基本要求和评估标准,继续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和评选工作。不断加强依法治校专项督导工作,加强对示范校的监督管理。认真总结、推广示范校的经验。积极探索并不断深入开展“依法治教示范区”创建活动,推动我市教育系统依法治教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7、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公务员学法提供条件;建立和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增强法治观念,依法管理一切办学活动,依法处理校内校外各种教育关系;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同时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

8、积极做好迎接“五五”普法工作中期检查的准备,推进“五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总结“五五”普法以来成绩和经验,找出问题,制定措施,及时改进。要以做好普法中期检查为契机,对照规划,拾遗补缺,认真抓好任务的落实。

三、对象与要求

1、认真抓好教育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各级教育机关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完善和加强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制度,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和培训,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开展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促进民主、科学、依法的行政决策机制的建立。要加强对全体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把学法用法情况列为考核、任职、定级、晋升的重要依据。要结合法制宣传教育,完善行政许可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健全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着重学习贯彻《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国家赔偿法》、《条例》、《劳动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2、认真抓好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要带头学法用法,牢固树立依法治校、依法施教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学校事务、依法处理各教育主体关系的能力和水平。要结合法制宣传教育,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校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往来,保证教职工民主监督管理学校的权利。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贯彻《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开展。要结合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实际,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全面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及指导学生学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各级教育机关要把学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的重要内容,把学校依法治校的情况作为评估办学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要将法制宣传教育列入教师培训、进修的重要内容,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培训任课教师。要完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建立法制副校长培训和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法制副校长的工作职责。

3、认真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小学生要注意进行法律启蒙教育,对中学生要注重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意识和习惯,对大学生要加强法律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各级各类学校法制教育要结合实际,突出宪法教育,使学生了解、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培养民主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识,了解和掌握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等市场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了解和掌握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规定。

各级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认真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法制教育课,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和师资“四落实”,并要逐步将法制教育的内容列入中小学考试的范畴。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素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积极开辟校内法制教育第二课堂,生动活泼地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演讲和模拟法庭、校园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包括旁听法院审判和参观监狱、劳教所、戒毒所等在内的各种教育形式,开展校内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引导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

四、工作措施

1、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分层定位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普教系统“五五”普法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并不断创新普法教育的思路和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普法工作成效。要注意发现不同类型的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把普法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2、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要将普法工作与教育机关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将普法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结合法制宣传教育,各级教育机关要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依法治理的机制与制度,将教育事业全面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法律原则与规定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培养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场所。要继续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使普法工作和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各级教育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和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按照有关规定推进教育政务公平、中小学校务公开、高等学校校务公开,加强工作,完善顺畅的民意表达渠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维权活动,切实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

4、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要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法制讲座与社会实践、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律咨询服务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彻到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之中,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和教师的师德建设,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依法治校与道德实践并重的长效机制,促进教育系统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提高。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1、加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各级教育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广东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从组织领导、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内容形式等方面规范和完善普法工作,及时调整充实普法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人员及岗位职责,探索构建本单位普法教育的评估体系和量化考核指标,进一步推进普法工作开展。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6篇

根据市普法领导小组《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2009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紧紧围绕我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不断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德治法治并举,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普法的教育、引导、服务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公民的法律需求,为我街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法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继续走在前列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组织领导

建立*街道普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

三、总体目标

适应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适应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政府、行业和基层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四、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意识,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尊重法律的良好法治风尚;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和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二)深入学习宣传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的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法律法规和司法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围绕“法治政府”、“阳光政务”建设,加强法制宣传,确保国家公共权力的依法规范运行;加强反腐倡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

(三)深入学习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营造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社会氛围,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结合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提高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四)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合同、道路交通、公共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养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促进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开展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征收和承包流转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加大妇女权益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残疾人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五)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用法律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大力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依法维权,依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结合“平安*”建设,大力开展刑事和治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加强禁毒、禁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禁毒、禁赌斗争;深化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宣传教育,引导公民自觉维护和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决。

(六)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扎实推进依法治理。按照加强法治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依法治理(法治建设)规划,确定阶段性工作计划,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各行政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

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认真组织开展对群众密切关注、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依法进行专项治理和整治,维护好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七)大力开展法制“六进”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切实履行好面向社会开展法制教育的职责,做好本部门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的普法工作,把专业法的宣传教育融入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把普法纳入政府对村(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促进和谐村(社区)建设;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全面落实法制教育进入主课堂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法用法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依托各类阵地、场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促进法治化管理。

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宣传周、宣传月、纪念日等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要努力拓宽普法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繁荣法制文艺创作,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不断弘扬“法治文化”。

五、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对外来务工人员、村(社区)干部和普通群众开展分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

(一)加强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通过学法牢固树立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增强维护法制统一,保护公民权利的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坚持党工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年度中心组学法不少于4次,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的制度化。

(二)加强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务员法律素质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要求。“五五”普法期间,全街道公务员要强化法制教育,把公务员法制教育列入整体素质教育计划,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保证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学法时间,认真完成每年度一本的公务员学法作业本,每两年参加一次由市普法主管机关组织的全体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作业本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要记入公务员学法用法档案,作为市普法主管机关对我街道普法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要加强法律知识的更新教育,除参加上岗培训考试外,有计划地组织分批集中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机关各部门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要切实抓好法制教育进入主课堂工作,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保证在校生每年接受课堂法制教育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逐步形成一套适合不同年龄段特点的普法教材。进一步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法制副校长每学期至少对学生进行2次以上法制辅导,并帮助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实践活动。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教育主管部门、普法主管部门、共青团、行政村、社区和各社会组织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共识,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要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通过普法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帮教相结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五五”普法期间,企业经营管理者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国际经贸法律知识、企业经营管理法律知识等,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时间每年不少于36小时。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集中教育培训,使普法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为促进繁荣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适应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全市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方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全面开展,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道德理念。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改革开放,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宣传教育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教育形式要为群众喜闻乐见。

———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全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式。

———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各区市各部门各行业要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结合各自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要全面准确地学习宣传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认真开展宪法宣传月、宣传周和宣传日活动;组织实施“四个一”工程(建立一个宪法宣讲团、办好一份宪法知识宣传简报、制作一批宪法宣传图板、每年开展一次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宪法学习教育),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切实提高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国家统一安全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深入学习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加强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建设诚信社会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组织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推进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积极开展选举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 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大力学习宣传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认真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育及与奥林匹克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办好20__年奥帆赛服务。

(三)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和劳动法等关于保护公民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以及劳动保障权利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意识。加大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养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促进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针对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城镇拆迁、国企改造改制、破产清算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破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四)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针对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打击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为重点的税收征管法制宣传教育和以整顿出版物市场、文化娱乐市场、信息网络市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五)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大力开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基层民主法制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条例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结合平安创建和“打黑除恶”等活动,深入开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六)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道德实践活动与法治实践活动、群众性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贯穿到各种形式的依法治理活动中,引导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准确地理解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逐步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七)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认真贯彻立法法,不断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加强地方性立法项目的前期研究和论证,注重解决本地的突出问题和特殊矛盾,完善地方性立法草案公开征集意见制度、立法听证制度、专家参与制度,充分发挥立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功能。建立健全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及时修改、废止与国家新颁布法律抵触的现行法规、规章,保证法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要依据宪法、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区域、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各区市要建立和规范经济发展、利益协调、矛盾处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机制,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区域依法治理的目标任务,广泛开展法治区(市)和法治镇(街道)创建活动。按照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围绕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和侵害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确定基层依法治理的任务目标,继续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要根据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要求和各部门的具体职能,确定行业依法治理的任务目标,逐步实现执法权力与部门利益脱钩。围绕繁荣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建设以及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现实、最密切的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 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健全依法行政制度,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建立健全执法档案。强化行政行为监督,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

(八)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公务员学法提供条件;完善和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性和实效性;及时修订乡规村约,深入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建立社区居民学法制度,建设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开辟社区法制宣传橱窗和社区法律图书角,定期开展群众性法制专题活动;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公益法制讲座、居民法制论坛活动,促进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

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法制教育列入课程内容,落实法制教育教材、课时和师资;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模拟法庭、校园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理活动。

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联系企业实际,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深入开展依法治企活动,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

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促进法治化管理。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对所属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尤其是公园、车站、机场、港口等公共活动场所管理单位要在所辖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有条件的单位要向公众开放宣传教育场地、设施,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

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繁荣法制文艺创作,鼓励、支持、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

三、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一)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牢固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切实推进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将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总体规划,加强法制课程建设。

(二)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每年学法时间累计不少于40学时;继续落实各级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法律专业学历教育制度、执法资格证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要把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作为公务员职业准入的重要考核内容,将公务员年度法律考试成绩作为公务员任职、定级、晋升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法制观念。注重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法律常识和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加强大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落实法制教育的计划、课时、教材和师资。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参与性强的校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深入开展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实施“为了明天”工程,通过教育和法制相结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核、企业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企业职工法制教育、企业法律顾问等制度,每年组织企业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五)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开展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基层兼职法制干部。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的途径和形式,整合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资源,增强广大农民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观念,提高广大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深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培训,努力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工作实效。规范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学校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规划从20__年开始实施,到20__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__年上半年,各区市各部门各行业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区市本部门 本行业的规划,认真做好组织、宣传、发动等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各区市、市直各单位制定的规划抄送市普法办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__年下半年至20__年上半年,各区市各部门各行业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__年开展督导检查活动。

(三)检查验收阶段。20__年下半年,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普法依法治理主管机关具体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联席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查等制度。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检查、监督,推进工作扎实深入开展。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区市各部门各行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规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并制定实施方案。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及各行业要侧重相关专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建立实施部门、行业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制培训制度,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大公民开展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三)建立激励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

(四)落实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地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障标准,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各部门各单位要设立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为促进繁荣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适应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全市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方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全面开展,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道德理念。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改革开放,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宣传教育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教育形式要为群众喜闻乐见。

———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全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式。

———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各区市各部门各行业要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结合各自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要全面准确地学习宣传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认真开展宪法宣传月、宣传周和宣传日活动;组织实施“四个一”工程(建立一个宪法宣讲团、办好一份宪法知识宣传简报、制作一批宪法宣传图板、每年开展一次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宪法学习教育),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切实提高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国家统一安全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深入学习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加强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建设诚信社会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组织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推进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积极开展选举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大力学习宣传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认真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育及与奥林匹克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办好2008年奥帆赛服务。

(三)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和劳动法等关于保护公民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以及劳动保障权利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意识。加大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养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促进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针对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城镇拆迁、国企改造改制、破产清算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破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四)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针对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打击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为重点的税收征管法制宣传教育和以整顿出版物市场、文化娱乐市场、信息网络市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五)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大力开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基层民主法制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信访条例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结合平安创建和“打黑除恶”等活动,深入开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六)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道德实践活动与法治实践活动、群众性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贯穿到各种形式的依法治理活动中,引导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准确地理解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逐步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七)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认真贯彻立法法,不断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加强地方性立法项目的前期研究和论证,注重解决本地的突出问题和特殊矛盾,完善地方性立法草案公开征集意见制度、立法听证制度、专家参与制度,充分发挥立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功能。建立健全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及时修改、废止与国家新颁布法律抵触的现行法规、规章,保证法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要依据宪法、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区域、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各区市要建立和规范经济发展、利益协调、矛盾处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机制,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区域依法治理的目标任务,广泛开展法治区(市)和法治镇(街道)创建活动。按照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围绕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和侵害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确定基层依法治理的任务目标,继续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要根据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要求和各部门的具体职能,确定行业依法治理的任务目标,逐步实现执法权力与部门利益脱钩。围绕繁荣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建设以及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现实、最密切的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健全依法行政制度,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建立健全执法档案。强化行政行为监督,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

(八)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公务员学法提供条件;完善和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性和实效性;及时修订乡规村约,深入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建立社区居民学法制度,建设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开辟社区法制宣传橱窗和社区法律图书角,定期开展群众性法制专题活动;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公益法制讲座、居民法制论坛活动,促进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

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法制教育列入课程内容,落实法制教育教材、课时和师资;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模拟法庭、校园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理活动。

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联系企业实际,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深入开展依法治企活动,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

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促进法治化管理。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对所属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尤其是公园、车站、机场、港口等公共活动场所管理单位要在所辖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有条件的单位要向公众开放宣传教育场地、设施,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

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繁荣法制文艺创作,鼓励、支持、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

三、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一)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牢固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切实推进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将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总体规划,加强法制课程建设。

(二)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每年学法时间累计不少于40学时;继续落实各级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法律专业学历教育制度、执法资格证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要把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作为公务员职业准入的重要考核内容,将公务员年度法律考试成绩作为公务员任职、定级、晋升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法制观念。注重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法律常识和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加强大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落实法制教育的计划、课时、教材和师资。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参与性强的校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深入开展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实施“为了明天”工程,通过教育和法制相结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核、企业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企业职工法制教育、企业法律顾问等制度,每年组织企业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五)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开展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基层兼职法制干部。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的途径和形式,整合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资源,增强广大农民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观念,提高广大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深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培训,努力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工作实效。规范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学校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上半年,各区市各部门各行业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区市本部门本行业的规划,认真做好组织、宣传、发动等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各区市、市直各单位制定的规划抄送市普法办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各区市各部门各行业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08年开展督导检查活动。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下半年,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普法依法治理主管机关具体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联席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查等制度。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检查、监督,推进工作扎实深入开展。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区市各部门各行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规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并制定实施方案。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及各行业要侧重相关专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建立实施部门、行业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制培训制度,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大公民开展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三)建立激励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

(四)落实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地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障标准,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各部门各单位要设立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9篇

一、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

“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为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司法、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新*人。(具体责任分工见附表)

(一)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根据《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实施意见》(善司[20*]32号)文件精神,继续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制讲座制度,深化领导干部(正科级、乡镇和部门副科级)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学分考核制度、建立乡镇、部门领导干部学法登记和学法档案制度。要创新学法方法,完善考核办法,并将学法用法情况纳入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任免、晋升、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党校、行政学校及领导干部培训班,要把法制教育纳入培训规划和教学计划,加强法制课程建设。

(二)公务员(司法、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制定《公务员学法用法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继续坚持公务员法制培训和考试考核制度,5年内对公务员轮训一次,实行公务员依法行政培训和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证制度。加强廉政法律法规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及其工作的落实。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成绩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提高分辨是非能力,养成遵纪守法习惯;加强大中专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理论教育,增强道德和法制观念;借鉴外地经验,试行职业类学生经过法律课程培训和考试,颁发“五五”普法合格证书的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完善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模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严厉打击网吧、娱乐场所违反规定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有计划地在各学校(特别是“新*人”子弟学校中)进行宣传,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提高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利用暑期,以社区为单位,在青少年中集中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图版展出、案例分析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学生暑期生活。

(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对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5年内轮训一次,重点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国际经贸法律知识、企业管理法律知识等,注重培养本地企业家,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优势,在行业协会、企业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广大经营者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依法纳税、合法用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观念。

(五)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着重抓好农村党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对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法制宣传兼职干部。开展“百姓课堂”法律法规讲座,引导农民树立遵纪守法、权利义务对等的观念;要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使农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

(六)“新*人”法制宣传教育。“新*人”的法制宣传教育要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形式多样,不断创新,讲究实效。在教育方式上采取定点办学和流动办学相结合,集中讲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日常教育与系统教育相结合;在宣传的重点上加强交通安全、劳动用工、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公共卫生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培养“新*人”依法维权的意识;要建立健全“新*人”学法用法制度,逐步做到计划、教材、师资、课程、场地“五落实”。

二、加强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一)深入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深入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权威;进一步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公民民主法制观念;深入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一学三讲”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二)全面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运用法律机制和手段,依法保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宣传运用各种法律途径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加强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有利于保障妇女、儿童、残障、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

(三)有针对性地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生产安全、道路交通等保护公民生命、财产权利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开展生产,保障正常生活;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促进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针对城市拆迁、农民土地承包流转,以及事关利益调整而出台的改革措施等问题,开展相关法律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活动。

(四)进一步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针对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食品、药品、农资等伪劣商品行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和转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打击偷税、骗税、制贩假发票为重点的税收征管法制宣传教育;以整顿音像市场、娱乐市场,打击非法“网吧”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大力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形成自觉守法的社会风气;大力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依法维权、依法的法制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诉求;开展刑事和治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六)及时宣传新颁布实施、修订的法律法规。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涉及本部门、行业的新颁布实施、修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各新闻媒体要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大宣教氛围。

三、建立五大法制培训基地

按照“五五”普法确定的重点对象,并结合全县实际,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农民和新*人的法制培训基地建设工作。

(一)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制培训基地。以县委党校和各镇党校为依托建立领导干部法制培训基地。通过举办干部进修班,任职培训班等形式,结合开展法制培训工作。各镇党校开展对乡镇机关干部、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村民小组长等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农村政策的学习培训。

(二)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培训基地。以各中、小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为依托,建立青少年法制培训基地。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通过开办法制课、主题教育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在校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思想道德观念;广泛开展“警校共建”活动,由公、检、法、司政法干警积极参与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拓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基地,深化“少年军校”、“少年法庭”、“小小交警”等体验式教育活动。

(三)建立企业法制教育基地。要积极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培育和选择一批在依法经营、科学管理、诚信兴业、文化兴企等方面有先进经验的企业作为企业法制教育的基地,运用现场教育等方法开展对企业经营人员的教育培训。

(四)建立农村法制教育基地。以“民主法治村”创建为依托,积极开展“普法”星级达标工作,要达到“十有”即有法制教育标牌、有法制学校组织机构和教师、有法制教育培训教室、有法制教育培训计划和制度、有法制教育培训设备、有法制教育培训教材和资料、有法制图书柜或图书角、有法制宣传演出场地、有法制宣传橱窗和法制宣传壁画或标语、有法制宣传教育培训记录和档案。做到“五个一”,每村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法制讲座;收看一次普法教育专题片;开展一次举案说法咨询活动;组织一场法制文艺演出;举办一次法制教育活动。

(五)“新*人”法制教育宣传阵地。针对“新*人”法制教育组织管理难,时间安排难等实际情况,开设企业“十五分钟”餐厅法制教育点、企业简报、员工手册的“法制教育专栏”,“新*人”聚集地的黑板报法制教育专栏。

四、建立五大法制宣传阵地

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满足群众的需要,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和宣传阵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其学法、用法、知法、护法的兴趣和自觉性。

(一)法制文化阵地。一是编辑各类普法读本。县普法办和各普法责任单位要结合实际,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结合案例汇编成册,使群众手中既有常用的法律法规条文,又有对法律条文和典型事例的解释,提高干部群众学法、用法、依法维权的兴趣、能力和水平。二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黑板报资料》宣传,县普法办根据每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点,以新颁布实施、修订或重点宣传的法律法规为内容,制作法制宣传教育黑板报资料,发至各部门、各镇。三是组织开展法制文艺创作和宣传演出。充分发挥法制文艺寓教于乐的宣传作用,由宣传部牵头结合各类文化活动,进行法制文艺节目的创作和演出。四是利用宣传橱窗和固定标语宣传。制作法制宣传栏或充分利用社区、村的民主公开栏开辟法制宣传橱窗,定期更换法制宣传图片和社区法制宣传报。

(二)网络阵地。建立“*法治网”平台,对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以生动的案例宣传法律,开展法律学习的入门教育。各部门和各镇的门户网站也要相应开设法治专栏,为公众通过网络参与“法治*”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新闻媒体阵地。一是利用电视覆盖面广的优势,继续开展好《人民权益》、《*110》、《党群天地》、《说法》等法制类栏目。二是发挥报刊深度解读的优势,开展好《法治时代》专栏,重点宣传各镇、各部门、法律服务机构等涉法工作的动态报道,对新颁布、实施、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进行解读。三是在广播电台开办《法制园地》专题节目。

(四)法律服务阵地。充分利用县法制宣讲团,深入到基层举办法制讲座,增强全县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利用148法律服务热线和法律援助中心对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参与接待和调处民事纠纷,广泛宣传法律知识,起到“接待一次、调处一起纠纷、宣传一次法律、教育一片群众”的效果。

(五)街头普法阵地。一是各执法部门开设街头普法宣传阵地,每逢与法有关的纪念日,如“12.4全国法制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9.9重阳节”等,举办法律咨询和法制宣传活动。二是利用重大节日和农闲季节,通过流动黑板报、法制文化宣传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加强法制宣传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五个百名”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加强队伍培训管理,合理配置人员,逐步优化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队伍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五个百名”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百名法制宣传教育讲师团(责任单位:宣传部、普法办)

人员构成: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县级政法部门分管领导,县政府组成部门分管领导,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分管领导组成。

职能定位:通过媒体、会议、讲座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宣讲关于依法治国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

(二)百名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责任单位:政法委、教育局、司法局)

人员构成:由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职能定位:根据分工,深入全县各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在校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三)百名法律服务志愿者(责任单位:政法委、司法局)

人员构成:由政法干部、公务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学习者以及热爱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社会各界人士组成。

职能定位:开展法律授课、法律咨询,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进行法制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绎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用法热情。

(四)百名法制宣传教育联络员(责任单位:司法局、民政局)

人员构成:由各司法所工作人员和老党员、老干部、老调解等组成。

职能定位: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和联络员队伍,在村、社区、企业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维护稳定工作的上下沟通,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出击,把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前移。

(五)百名政府行政执法和法制工作人员队伍(责任单位:法制办、司法局)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改革开放,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宣传教育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教育形式要为群众喜闻乐见。

———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全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式。

———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

(二)深入学习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要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推进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要大力提倡和学习宣传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要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深入开展文化、体育及与奥林匹克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

(三)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要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养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促进形成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开展与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四)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围绕群众关切、反映强烈和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打击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为重点的税收征管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整顿出版物市场、文化娱乐市场、信息网络市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五)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要加强守法观念的培养,积极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要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要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要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六)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全面开展依法治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法治市(地、州)、依法治县(市、区)工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依法治理规划,确定阶段性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实施。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的实践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

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要完善和推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要围绕平安建设、和谐区域建设以及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七)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要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公务员学法提供条件;建立和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性;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要建立社区居民学法制度,建立社区法制宣传橱窗,建立社区法律图书角,建设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定期开展群众性法制专题活动;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公益法制讲座、居民法制论坛活动;全面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促进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

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将法制教育列入课程,落实法制教育教材、课时和师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理活动。

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法律素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及民主管理方面的法制教育,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深入开展依法治企活动,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促进法治化管理。各类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责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利用单位培训场所和机构组织,开展对所属人员的法律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尤其是公园、车站、机场、港口等公共活动场所管理单位要在所辖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有条件的单位要向公众开放宣传教育场地、设施,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

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要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繁荣法制文艺创作,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加强对外法制宣传。

三、对象和要求

(一)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二)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要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培训规划,加强法制课程建设。

(三)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要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在公务员录用中,要注重测试应试人员掌握法律知识的水平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继续推进公务员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工作,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法制观念。要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要注重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加强大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要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实施“为了明天”工程,通过教育和法制相结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五)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采取多种形式,结合企业管理工作需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要将法制教育纳入企业领导人培训纲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要加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六)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要着力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使农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的结合,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开展对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基层兼职法制干部。要采取多种形式,突出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明确用工单位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活动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普法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地方、部门和行业五年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制定的“五五”普法规划,报全国普法办备案。

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下半年至2010年。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地方、部门和行业实际,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08年开展督导检查活动。

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普法依法治理主管机关具体组织对“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模范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办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联席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查等制度,日常工作仍由司法行政部门承担;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在立法过程中,逐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规划的实施,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及各行业要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和实施部门、行业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制度。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大公民开展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人制宜,防止形式主义,注重实效。

(三)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监督机制。要逐步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考核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

(四)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地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障标准。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安排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11篇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已经顺利实施了“四五”普法规划,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保障“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改革开放,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宣传教育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教育形式要为群众喜闻乐见。

——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全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式。

——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

(二)深入学习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要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推进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要大力提倡和学习宣传***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要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深入开展文化、体育及与奥林匹克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

(三)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要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养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促进形成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开展与城镇房屋拆迁、农村

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四)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围绕群众关切、反映强烈和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打击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为重点的税收征管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整顿出版物市场、文化娱乐市场、信息网络市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五)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要加强守法观念的培养,积极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要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要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要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六)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全面开展依法治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法治市(地、州)、依法治县(市、区)工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依法治理规划,确定阶段性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实施。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的实践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

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要完善和推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要围绕平安建设、和谐区域建设以及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七)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要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公务员学法提供条件;建立和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性;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要建立社区居民学法制度,建立社区法制宣传橱窗,建立社区法律图书角,建设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定期开展群众性法制专题活动;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公益法制讲座、居民法制论坛活动;全面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促进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

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将法制教育列入课程,落实法制教育教材、课时和师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理活动。

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围绕企业生产经

营和改革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法律素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及民主管理方面的法***制教育,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深入开展依法治企活动,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促进法治化管理。各类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责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利用单位培训场所和机构组织,开展对所属人员的法律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尤其是公园、车站、机场、港口等公共活动场所管理单位要在所辖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有条件的单位要向公众开放宣传教育场地、设施,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

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要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繁荣法制文艺创作,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加强对外法制宣传。

三、对象和要求

(一)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二)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要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培训规划,加强法制课程建设。

(三)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要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在公务员录用中,要注重测试应试人员掌握法律知识的水平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继续推进公务员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工作,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法制观念。要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要注重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加强大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要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实施“为了明天”工程,通过教育和法制相结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五)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采取多种形式,结合企业管理工作需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要将法制教育纳入企业领导人培训纲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要加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六)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要着力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使农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加强

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的结合,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开展对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基层兼职法制干部。要采取多种形式,突出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明确用工单位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活动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普法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2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地方、部门和行业五年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制定的“五五”普法规划,报全国普法办备案。 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普法依法治理主管机关具体组织对“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模范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办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联席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查等制度,日常工作仍由司法行政部门承担;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在立法过程中,逐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规划的实施,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及各行业要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和实施部门、行业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制度。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大公民开展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人制宜,防止形式主义,注重实效。

(三)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监督机制。要逐步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考核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12篇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已经顺利实施了“四五”普法规划,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保障“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改革开放,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宣传教育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教育形式要为群众喜闻乐见。

——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全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式。

——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

(二)深入学习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要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推进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要大力提倡和学习宣传***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要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深入开展文化、体育及与奥林匹克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

(三)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要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养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促进形成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开展与城镇房屋拆迁、农村

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四)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围绕群众关切、反映强烈和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打击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为重点的税收征管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整顿出版物市场、文化娱乐市场、信息网络市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五)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要加强守法观念的培养,积极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要加强依法维权、依法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要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要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六)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全面开展依法治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法治市(地、州)、依法治县(市、区)工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依法治理规划,确定阶段性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实施。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的实践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

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要完善和推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要围绕平安建设、和谐区域建设以及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七)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要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公务员学法提供条件;建立和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性;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要建立社区居民学法制度,建立社区法制宣传橱窗,建立社区法律图书角,建设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定期开展群众性法制专题活动;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公益法制讲座、居民法制论坛活动;全面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促进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

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将法制教育列入课程,落实法制教育教材、课时和师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理活动。

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围绕企业生产经

营和改革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法律素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及民主管理方面的法***制教育,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深入开展依法治企活动,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促进法治化管理。各类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责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利用单位培训场所和机构组织,开展对所属人员的法律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尤其是公园、车站、机场、港口等公共活动场所管理单位要在所辖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有条件的单位要向公众开放宣传教育场地、设施,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

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要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繁荣法制文艺创作,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加强对外法制宣传。

三、对象和要求

(一)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二)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要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培训规划,加强法制课程建设。

(三)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要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在公务员录用中,要注重测试应试人员掌握法律知识的水平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继续推进公务员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工作,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法制观念。要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要注重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加强大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要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实施“为了明天”工程,通过教育和法制相结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五)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采取多种形式,结合企业管理工作需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要将法制教育纳入企业领导人培训纲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要加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六)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要着力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使农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加强

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的结合,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开展对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基层兼职法制干部。要采取多种形式,突出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明确用工单位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活动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普法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2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地方、部门和行业五年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制定的“五五”普法规划,报全国普法办备案。

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普法依法治理主管机关具体组织对“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模范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办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联席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查等制度,日常工作仍由司法行政部门承担;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在立法过程中,逐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规划的实施,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及各行业要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和实施部门、行业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制度。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大公民开展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人制宜,防止形式主义,注重实效。

(三)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监督机制。要逐步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考核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

(四)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地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障标准。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安排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13篇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实力、活力、魅力”新,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为全面建设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从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出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全面推进创建平安。

3、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把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结合起来,转变工作观念,探索工作的内在规律,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加快推进依法治镇进程。

4、坚持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坚持把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活动与基层群众的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的特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估,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民普法及法律知识教育

1、加强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权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宣传省、市和县委关于推进依法治县的决定和基本要求,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强化和培育公民的爱国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民主法制观念。

2、加强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针对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打击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等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加强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内容的宣传教育,加强守法观念的培养,形成自觉守法的社会风气;大力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促进市场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推进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建设。

5、加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意识;加大维权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维护妇女、儿童、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与城镇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6、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相关法律法规。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学习宣传农业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广泛开展民事法律、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促进社会,邻里、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二)创新形式、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围绕“法治”建设,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宣扬法治思想,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多方力量支持和投身“法治”建设的氛围。

1、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要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建立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公务员普法知识考试工作规范化。

2、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和依法管理能力,维护企业及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企。

3、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法律服务、纠纷调解进乡村活动;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开展创建“民主法治村”攻坚活动。

4、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学法制度,充分发挥夜校、社区法律援助服务站等作用,定期开展公益法制讲座、居民法制论坛等群众性法制教育专题活动。

5、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落实法制教育教材、课时、师资;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建设。

6、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各类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责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有条件的单位要向公众开放宣传教育场地、设施,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

7、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要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民间节日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

(三)学用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各项工作。

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的实践形式,开展以“民主治村”、“民主治社(区)”、和“依法办事示范窗口”为载体的创建活动。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公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把政府重点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来。严格依法行政程序,认真执行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围绕平安、和谐建设以及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三、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

(一)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牢固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的观念。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党校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培训规划,加强法制课程教育。

(二)加强对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能力。培育公务员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着力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继续推进公务员学年度培训和考试工作。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

(三)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法制观念。重在培育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重在守法行为的养成上下功夫。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中小学生要注意进行法律启蒙、法律常识、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自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发挥课堂教育、开辟第二课堂。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实施“为了明天”工程,通过教育和法制相结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认真组织学习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合同、税收、产品质量、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依法治企和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念。

(五)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法律素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农民树立遵纪守法、依法开展生产生活和依法维权观念,培养和增强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建立并实行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制度,提高依法办事和依法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开展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明确用工单位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管理法制教育有人抓、有人管。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普法规划从年开始实施,到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各村、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制定本村、本单位五年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各村、各单位的“五五”普法规划,报镇普法办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至年):各村、各单位要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地方、行业实际,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

(三)检查验收阶段(年):各村、各单位根据规划对本辖区进行验收。镇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对全镇“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并作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市、县对我镇“五五”普法的考核验收。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定期会议、联席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查和奖惩等制度;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纳入各村、各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办事机构建设,健全普法工作队伍。

(二)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各村、各单位负责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做好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研究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规律和工作方法;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行业承担法制宣传教育重要职责,应侧重部门行业相关专业法的宣传和普及,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对本村、本行业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制培训;中小学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开办法制宣传专栏(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加强对特殊群体的针对性法制宣传教育。

(三)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镇党委、政府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各村、各单位也要安排相应的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14篇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定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全面推进全市教育行政机关、学校管理的法治化进程,为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主要目标

通过组织实施全市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向全市广大师生干部宣传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树立法治理念,使教育行政管理由依靠行政手段转向运用法律手段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教育工作;使广大教师成为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楷模;为使学生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进一步强化以建立健全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使学校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服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紧紧围绕全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全市教育中心工作,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始终坚持从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根据普法对象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法律教育培训,要将法制教育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3、坚持普治并举,学用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要与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实践相结合,切实推动学校管理、教育管理观念与方式的转变,促进人才培养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4、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研究探索在教育领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措施,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改进方式方法,统筹兼顾,以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宣传普及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突出抓好宪法学习宣传,广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努力提高各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学生的宪法意识,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干部、教师、学生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学习宣传,加强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宣传,培养学生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增强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广大师生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规范行为的自觉性。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组织广大教育行政干部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理念,切实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依法行政,正确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职责,做学法用法的表率。

(三)深入学习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维护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依法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依法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及时查处违规办学、违规招生、违规收费、广告欺诈等不法行为。深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法、消防法等与未成年人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宣传,为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为合格的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各教育行政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开展“依法行政示范机关”创建活动。坚持政务公开,程序规范,结果公正,从制度上预防、减少违法或不当行政执法行为及行政不作为的行为发生,保证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高效的实施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继续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学校创新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校务公开,依法管理,切实维护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

三、普法对象和要求

(一)普法对象

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普法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普法宣传教育重在实效。

(二)工作要求

1、大力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

第一,加强学生的普法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法制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

学生是教育系统普法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把学生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突出宪法教育,使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常识,培养民主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通过有关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养成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自觉依法规范行为,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精神。结合学生实际,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社会实践、模拟法庭、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活动结合起来,把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法、消防法以及网络教育等应急避险、国防教育、疾病预防等知识融入学校法制教育中。将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进行,对小学生要注重进行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的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初中生应当初步掌握常用的法律知识,树立守法观念;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要加强法律基础理论的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高等学校学生要开展法学基本理论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合格人才。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如举办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校园法制教育园地等,确保教育效果。

第二,健全法制教育“四落实”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全面、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拓展普法空间,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法制宣传教育网络。要不断丰富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互动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提高普法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要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与竞赛、法律知识演讲与表演、模拟法庭、“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开展校园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学法用法氛围;充分利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参与性强的校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校电视、校园网、校报校刊、黑板报等多种阵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依托家庭、社区、街道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认真抓好教育行政部门的普法教育

第一,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机关”创建活动。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公务员学法提供条件。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培养公务员树立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健全行政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行使教育管理职权,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推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办公会议前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年度考试制度,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培训,年度述职和考核等制度,切实转变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职能,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治教的水平。

3.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

第一,加大对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法律培训,提高依法管理学校的意识和能力。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切实提高依法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校长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情况要作为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要把学校依法治校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办学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第二,加强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依法执教的自觉性。增强教师依法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建立教师法律培训制度,将法制教育列为必修课或者考核内容,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各种必要的法律规范,以及教育专业法律知识。广大教师要把法律学习与师德修养相结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爱岗敬业和为学生、家长服务的观念。

第三,大力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采取举办讲座研讨会、交流会等多种有效措施开展对法制课骨干教师的培训。各中小学继续做好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制度,进一步明确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职责,建立法制副校长培训和考核制度。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每月至少在学校工作半天,每学年应向原单位作一次学校法制工作的专题述职,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本规划从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宣传动员阶段(年下半年)。各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部门、本校“六五”普法规划,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属学校制定的“六五”普法规划,报市教育局法制安全处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至2015年)。各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依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开展中期检查督导和表彰。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下半年)。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六五”普法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把教育系统普法教育纳入教育“十二五”总体规划,纳入本部门、本校工作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听取汇报、工作督导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普法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高位推进“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

(二)强化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普法教育工作机制。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支持、配合普法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报刊的阵地作用,广泛宣传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先进典型经验,共同构建普法教育的社会网络。

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范文第15篇

党的十七大和全会提出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大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继续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对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理,为我区“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赢得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新突破,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根据中央、省、市“六五”普法规划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科学发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实践,为加快推进“六区”建设,实现率先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深入宣传宪法,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全区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服务改革开放,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着眼于群众的实际法律需求,在法制宣传中服务群众,把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变成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分类指导,注重实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对象的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突出宣传法治实践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法治实践,在法治实践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

5、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把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勇创一流的工作理念,拓展工作领域,完善工作机制,改进方式方法,体现法制宣传教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1、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学习宣传的重点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通过大力学习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一体遵行,促进全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2、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宣传的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及其基本构成、基本特征。同时要学习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

3、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的重点是: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环境和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4、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的重点是: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就业促进、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土地征收征用与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抗灾救灾、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的重点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相关法律法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平安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投诉、调解等相关法律法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文艺、网络电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律宣传,引导公民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

6、深入学习宣传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加强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和廉政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的宣传教育,坚持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的作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反腐倡廉意识,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加强公正廉洁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廉政法制文化建设。

(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提高法治意识,营造法治环境。

1、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组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法治理念,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2、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实践,把法治精神落实到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公民行为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做起,带头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理;培育公民积极的法治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先进、科学、文明的法治价值观,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氛围。

3、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使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丰富法治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引导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推出精品、创出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产品的需求。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参加法治文化建设,探索建设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发挥公共文化场所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

(三)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加大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力度,加快依法治区进程。

1、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突出服务科学发展主题,立足提高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不断增强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立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法律进乡村”活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立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立足培育青少年法律素养和道德情操,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立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依法防范风险的能力;立足促进法治化管理,深化“法律进单位”活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突出不同行业和对象特点,针对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的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整合资源,利用好“六五”普法宣讲团等各类法制教育基地等平台,组织和邀请相关法律专家、有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和普法志愿者等组成宣讲团,积极参与“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指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精心打造法制宣传工作品牌。坚持组织好每年4月全区法制宣传月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法制宣传月、综治宣传月、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等,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3、扎实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加快依法治区进程。认真总结各单位、各部门依法治理工作经验,提高依法治区整体工作水平。继续推进法治县区创建活动,总结推广经验,建立健全制度,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进部门行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进法律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开展基层法治创建活动,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管理薄弱环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专项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三、对象和要求

全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

(一)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宪法和法律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健全并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把法制教育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规划,纳入党校、公务员培训的教学课程。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的考试考核、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的督导检查,坚持和完善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将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情况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等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大力推进公务员学法守法用法。加强通用法律知识和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公务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法律知识轮训和新颁布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坚持和完善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将公务员依法办事情况作为公务员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完善和推广持证上岗制度,把相关法律知识作为持证上岗考试的重要内容。

(三)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全社会要更加重视、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法制教育,要将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相关单位要协调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生特点,明确法制教育的地位、责任和目标,进一步加大对教师和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真正落实课堂法制教育;切实推进中小学校法制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采取考试考核等有效措施,检验学校法制教育的效果。整合各种社会法制教育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重视运用互联网等传播手段丰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重视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法律明白人”培训和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以学校教育管理为主导,协调发挥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社会团体组织的作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结合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和安全防范工作,明确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落实责任,发挥作用。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各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辍学和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加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考核。

(四)积极开展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国有资产管理、工信、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当对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把法制培训纳入企业负责人培训内容,把依法决策、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依法管理情况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加强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深化对企业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引导职工遵纪守法,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五)扎实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民政、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部门要大力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活动,提高他们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能力。加强农村“两委”干部法制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防范和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深入实施“法律书籍送农民、法律服务到农家、法律文化进农村”工程。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教育培训,发挥他们在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化解矛盾中的作用。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突出遵纪守法、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等内容的宣传;在农民工集中居住地、工作场所及主要活动场所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注重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提高农民工的法治观念。公安、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要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失业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年开始,分3个阶段实施,到2015年结束。

宣传发动阶段:年上半年。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和各行业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单位、部门和行业五年普法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和骨干培训工作。各单位、各部门和驻区企事业单位制定的五年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规划,报区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组织实施阶段:年下半年至2015年年初。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和各行业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年度计划,全面启动、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本规划得到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进行中期检查总结和表彰,迎接省市检查督导。

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下半年。在区委和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对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表彰,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切实加强领导。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完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开展督查考核等制度。各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实施工作。各类媒体要积极承担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责任。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支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二)建立大普法格局。要创新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努力促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创新工作载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设计和开展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形成声势,扩大影响,打造品牌。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和各行业,要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涉及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本部门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各部门单位、人民团体、行业和社会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把法制宣传教育具体化、行业化、系列化。

(三)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区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指标体系,细化考核内容,引入社会评价功能,建立系统、实用、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察,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经检查或者考核未合格的部门和单位责令限期改正。

(四)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建立合理的增长机制。“六五”普法期间,区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按全区普法对象年人均1.00元,由区级财政预算安排。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也要安排落实专项经费,保证法制宣传工作顺利开展。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法制宣传工作的公益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