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票据管理论文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1

绪论………………………………………………………………1

1.医院票据报销事前审核的目的和意义………………………1

1.1医院票据报销事前审核的目的………………………………2

1.2医院票据报销事前审核的意义………………………………2

2.目前医院票据报销审核事前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

2.1审核人员素质良莠不齐………………………………………2

2.2票据报销审核的内容不规范…………………………………3

2.3票据报销的监督落实不到位…………………………………4

3.做好医院票据报销审核工作的对策与建议……………………5

3.1提高医院财务审核人员素质…………………………………5

3.2规范医院财务事前审核的内…………………………………7

3.3严格财务制度,落实监督责任………………………………12

论文摘要:医院的审核工作,是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一项最基础又及其重要的工作,通过事前审核、事前监督,能加强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Keywords:audit;accountingcontrol;pre-supervisionAbstract:Auditisabasicandveryimportantworkinthefinancialmanagementinthehospitals,Throughpre-auditandpre-supervision.theeconomicaccountingandfinancialmanagementarestrengthenedandtheeconomicefficiencyisimproved.AuthorsAddressSino-JapanFriendshipHospitalaffiliatedtoJilinUniversity,XiantaiStreet,Changchun,130031,P.R.C

关键词:医院财务,审核

报销票据的审核工作是医院财务的基础性工作,财务工作直接与经济挂钩,事前审核是票据报销审核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合法的必要措施。因此,做好事前监督和审核工作是做好财务审核工作的关键。本文将以票据报销的事前监督为切入点,对如何做好医院票据报销工作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1.医院票据报销事前审核的目的和意义

1.1医院票据报销事前审核的目的

医院票据报销事前审核的目的就是通过审核人员严格把关,使国家的财经制度、政策法规,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坚决的执行,就是通过审核工作,规范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确保集体资金安全,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1.2医院票据报销事前审核的意义

票据报销事前审核能及时审查发现单位报销所发生的经济事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财经制度;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符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经济事项当事人所填制的报销凭证是否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会计核算中的制证人所填制的记账凭证是否准确无误,以便及时纠正。可以说,审核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关系到会计核算的质量,关系到会计核算工作能否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监督单位经济事项的来龙去脉,关系到财会部门能否严格、准确地履行财会部门的反映、监督职能,关系到单位的财务预算能否顺利执行,收入、支出指标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2.目前医院票据报销审核事前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院票据报销审核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人员素质问题、审核内容不规范、监督落实不到位。

2.1审核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人员专业性不强,一些中小型医院甚至让无证人员走上财务岗位,导致医院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懂现行的各类财务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以及其他财经政策审核岗位人员承担“关卡”和“哨兵”作用,要确保国家资金投入合理、合规、合法,必须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等等,做到依法办事。二是不熟悉医院内部各级领导人的业务范围和财务审批权限,对待每一笔报销业务的操作程序不熟悉。三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财务审核人员对发票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核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四是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人文知识和地理知识,对差旅费报销的审核流于形式,以致部分报销人员有机可乘。因此财务审核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2.2票据报销审核的内容不规范

票据报销审核内容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票据合法性审核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一部分报销凭证所附票据不符合《发票管理办法》、《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发票未套印税务机关的发票监制章(或印制章),甚至没有防伪标记等情况;符合有关票据合法条件,但税务和财政部门已宣布作废的票据仍然被作为报销凭证等情况的存在。三是票据的合理性审核不到位。具体表现在,部分医院在购置货物、商品时报销数额与实际数额差距较大,采购存在对质次、价高、舍近求远等情况,导致集体资金外流。三是票据的真实性审核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各医院普遍存在审核票据抬头名称与本单位名称不一致,属名不全,或模糊不清,审核票据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或缺项,大写字体不规范等情况,有的甚至出现了,票据无财政或税务部门票据印制(或监制)章的情况,报销中票据真伪掺杂,严重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2.3票据报销的监督落实不到位

医院对票据报销的监督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不重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医院步履维艰,医院在效益不佳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中层干部的各种津贴和补助,往往会在票据的报销上歪脑筋,院领导默许或者直接给财务人员打招呼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医院财务管理更加强混乱。二是财务制度不落实。虽然各医院都制度了《财务室工作制度》和《财务人员工作守则》,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提出要求,明确了任务,但是执行力度差,缺乏有效的监督,部分医院财务人员甚至带头打起集体资金的主义,以致于各医疗财务工作岗位成为“肥缺”,财务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影响了医院财务的正常管理。三医院没有及时对财务审核人员的审核工作进行监督。目前,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的特殊性,财务人员直接受命于医院“一把手”,加上“一把手”对财务工作的知识的缺乏,使医院财务的管理处于无监管状态,对经费报销手续的审核工作监督到位与否缺乏及时的评价和监督。

3.做好医院票据报销审核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医院票据报销审核的状况,本文建议从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审核内容的规范、审核制度的落实上来做好各项工作。

3.1提高医院财务审核人员素质

财务审核人员的素质关系到医院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也关系到医院财产的安全性,因此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而应该从以下向个方面做好工作。

3.1.1加强财务人员对国家财务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知识水平。

要充分发挥审核岗位人员承担的“关卡”和“哨兵”的作用,要确保国家资金投入合理、合规、合法,就必须使医院财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加强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是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财务管理法规的学习。二是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其他与医院财务管理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度的学习,做到依法办事。

3.1.2加强财务人员对医院管理制度的学习,熟悉内部运行机制。

医院财务人员是医院财产的守夜人,因此,财务人员要掌握医院药品采购、设备引进的情况,了解医院医疗水平及运行状况十分必要,使财务工作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和监督工作,为医院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要熟悉院内各级领导人的业务范围和财务审批权限,对待每一笔报销业务做到心中有数,能严格按照财务操作程序办理。

3.1.3财务人员要掌握医院内部预算和会计科目设置,熟悉工作业务。

医院财务人员要加强对业务工作的学习,审核每一笔报销业务均是对全年预算和收支的微观执行,因此每一次的审核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可调以轻心,认真按照规程来处理,明确到具体的会计科目上,以便于记账会计在对应科目记账。

3.1.4加强对财务人员对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做好差旅游费报销的审核工作。

医院财务人员不仅仅要熟悉财务工作,还要加强对有关人文地理的学习。由于医疗系统各项交流较多,差旅费的报销成了医院财务工作的一大重点,因此,财务人员必须了解有关交通知识,了解各地交通、食宿等费用的基本情况,以便于对差旅费的具体核算。

3.1.5加强财务人员政治素质的培养,做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医院财务人员要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训,由于财务人员每天与金钱打交道,容易产生邪念,所以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十分必要。首先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做到能坚持原则,能抵制各种诱惑,清正廉洁、作风正派,淡泊名利、甘于清贫。其次是加强对责任感的培养。要使财务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把好经费使用关,不辜负广大职工对审核岗位工作人员的殷切期望,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效益。

3.1.6加强财务人员服务和监督意识的培养,做好财务监督工作。

医院财务职能主要体现在:财务部门为医院快速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时,在强调服务的前提下,为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必须加强财务监督职能。财务监督不是空话,而是要通过日常费用报销时严把审核关来体现的。因此,审核岗位人员要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监督职能落在实处。同时要用好广大职工所赋予的权力,既要“热情、高效”,又要“细致、准确”。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医院财务部门所面对的主体是广大医护人员,审核岗位作为财务部门对外服务的窗口,必须要求其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3.2规范医院财务事前审核的内容

财务审核看起来比较简单,仅一张票,几十个字,但其中大有学问,因此医院财务的审核工作一定要注意内容的完整和规范性。作为事前审核来讲,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审核工作。

3.2.1审核规范对凭证的合法性。

报销凭证所附票据除金融机构、保险、航空、铁路等由国务院主管部门自行管理外,必须符合《发票管理办法》、《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发票一律套印税务机关的发票监制章(或印制章),并附有防伪标记;收费票据套印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票据专用章(或印制章)。另外既使符合有关票据合法条件,但税务和财政部门已宣布作废的票据仍然不能作为报销凭证。

3.2.2审核凭证所附发票的行业性和版式。

报销费用类别应与所附发票内容一致,发票开据内容应与所属行业一致,不能使用跨行业、跨种类票据;发票的版式要符合有关规定。如发票按行业分为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发票、商业企业商品销售发票、餐饮服务行业发票、建筑装饰行业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粮食销售发票、出口货物统一发票、沙石销售发票等等。发票按属性可分为特种和普通两种,日常报销发票以普通发票为多,普通发票按版式分为手写版、电脑版、卷筒式三种,其中手写版普通发票分填开式普通发票和剪裁式普通发票两种。

3.2.3审核凭证所附票据的真实性。

(1)审核票据抬头名称与本单位名称是否一致。凡对公业务不署名本单位名称的一律不能报销。

(2)审核票据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或缺项。大写数字金额一律以汉字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为准,不得以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来代替,不得任意使用自造简化字;小写阿拉伯数字应当一个一个地写,不得连笔,标点符号要规范,币种符号与数字之间不留有空白。以“元”或“角”结尾应当写“整”字,以“分”结尾不能写“整”字。对票据上大小写金额不一致的,应以大写金额为准;对大小写缺项的,应退回予以补齐。

(3)审核票据印章。一看有无财政或税务部门票据印制(或监制)章,二看有无收款单位财务专用(或发票专用)章,三看有无收款人签章。正常情况只有印章齐全才视为有效票据。

(4)审核票据票面清晰程度。票据应为上联的复写件,其正面应无涂改、挖补、刮擦等痕迹,背面无文字内容,只有正面复写痕迹,无其它任何更改、涂改痕迹。票据的书写字迹应连贯,前后字迹一致、粗细均匀、书写流畅,无“大头小尾”情况。

(5)审核票据基本内容。发票的基本内容一般为:发票名称、编号、联次及用途、客户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购物名称、计量单位、数量、单价、合计、大小写金额、开票日、开票单位、印章等;行政事业性票据的基本内容为:收据名称、收据联次、编号、交款单位(或个人)、支付方式、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合计、大小写金额、开票日、开票单位、印章等。对于内容不全的票据不予报销。

(6)审核票据真伪。通常情况下普通发票具有以下特征:国税监制的发票加盖椭圆形发票专用章,地税监制的发票加盖圆形发票专用章。上环刻“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字样,下环刻制“国家税务局监制”或“地方税务局监制”字样,中间刻制税务机关所在地的全称或简称,字体为正楷,套印在发票联的票头中央。发票监制章是识别发票真伪的重要标志。普通发票的发票联采用专用水印纸印制,肉眼可见发票联清晰的菱形水印图案,中间标用“SW”,对着光线可见水印图案呈透明状,发票监制章和发票字轨号码采用有色荧光油墨套印,印色为大红色,用紫外线灯照射有橘红色反应。凡是伪造票据一律不能报销。

(7)审核票据笔迹。看抬头、日期、品名、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的字迹、笔体、字形、运笔、笔顺、倾斜、压痕、笔画粗细、字间排列等是否一致、连贯,有无添、涂、刮、擦或药剂褪色痕迹。根据习惯原因,伪装的字迹可能会出现变形、扭曲,不可能完全以书写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无懈可击的伪装是难以存在的。

(8)审核票据填写是否移位。票据各联次的纵横行列都是固定位置,并相应对齐。如果某联次填写的字迹有不正常的移位,可能就存在问题。一般说来假数字在书写过程中往往需要停顿观察,书写速度较慢,容易出现出格现象。

3.2.4审核票据的合理性。

一般情况,在购置货物、商品时,要就近不就远,对数额较大的,要了解与市场行情是否存在较大偏差,对质次、价高、舍近求远等情况,在没有搞清原因的基础上,不予报销。对限额发票,如百元版、千元版、万元版、十万元版、百万元版等不能超限额度,否则是无效票据。对定额发票要在定额范围内,根据实际发生数予以报销,不能让报销人有可乘之机。

3.2.5审核票据报销审批手续。

正确签批报销票据是建立各级领导人经济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必须要求各级领导人在各自所管理的业务范围和审批权限内对报销票据进行审批。签署的意见必须明确表态,不得模棱两可,所签署的意见可认定为对该费发生负责。因此,对签署意见的地方、签字笔迹、签字内容等均列入审核范围。

3.2.6审核报销票据的付款方式。

同城结算千元以上金额必须采用转账方式结算,千元以下可以采用现金付款方式;异地购置货物、商品可通过银行汇票(或电汇)方式支付;大宗物资采购、基建工程建设或维修项目,必须根据合同上所介定的银行账户信息给予转账;人员工资、奖金、人员劳务、出差可以采用现金结算。

3.2.7审核报销票据的附件材料。

报销票据的附件材料是对报销票据的补充、说明和介定,如购置一批商品和材料的发票,其发票上不可能明细注明所有东西,只能通过所附清单予以说明;基建工程报销凭证后所附的合同、工程决算报告、工程形象进度、工程监理意见等均是支付工程款的重要依据。这些必须仔细核对,在取得会计信息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方可支付。

3.3严格财务制度,落实监督责任

医院要严格财务制度,落实监督责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来做好工作。

3.3.1医院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财务事前审核。

医院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规范性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从院领导做起,带头规范票据报销,不在票据的报销中打主意。首先要规范医院领导的服务意识,破除官本位思想,打消当官就得多拿钱的念头,严格按照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规范行政人员的津补贴,把心思放在医院的经营和管理上。其次是院领导要带头做好票据报销的规范性工作,积极主动配合财务人员做好财务事前审核工作,不给财务人员施压。三是要提高对全院职工报销票据规范性的工作的认识,召开专题会议对报销票据规范性要求和报销票据事前审核工作作专题强调,逐步规范医院财务报销制度。

3.3.2落实财务制度,规范管理。

落实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做很多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比如《财务室工作制度》、《财务人员工作守则》、《票据报销规程》等,使票据报销工作有据可依。二是要严格要求,加大执行力度。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要严格要求,明确责任,加大执行力度确保医院票据报销的正常管理。三是要加大对票据报销违规人员的查处力度。医院要定期对报销票据进行集中审查,对违规票据首先要追究报销人的责任,然后要追究财务主管和审核人员的责任,加大处理力度,确保票据报销的正常进行。

3.3.3加强对财务审核人员的监督。

加强对财务审核人员的监督,首先要规范管理体系,改变目前财务人员直接受命于一把手的现状,在医院设立财务处或后勤部,对财务室进行专项管理。其次要不定期主动接受上级机关的财务审计,及时发现本单位财务人员在财务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再次是对财务人员进行全民监督,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实现定期财务公开制度,接受职工的监督。另外还可组织职工理财委员会,定期对单位的财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票据报销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票据报销虽然是财务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却与财务的规范化管理直接相关,直接关系到单位集体资金的安全,做好票据报销的事前审核工作是一项势在必行,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任萍.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体会[J].工企医刊,2007,(6).

[2]王丽梅.现代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资讯,2006,(2):109.

[3]李增笑,张慧英.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之我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96.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对中期票据不同理解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详述了中期票据的分类。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引入中期票据市场以来对我国融资状况的影响和意义,最后提出了中期票据市场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期票据;中期票据市场;融资方式。

一、国内外关于中期票据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美国等成熟债券市场中,中期票据(Medium-termNotes)作为连接短期商业票据和长期债券之间的“桥梁”性产品出现,其期限通常在2-5年之间。在欧洲货币市场发行的中期票据,称为欧洲中期票据(EMTNs)。随着市场的发展,中期票据逐渐突破了期限的限制,10-30年期限之间的中期票据变得更为普遍,中期票据已成为企业代替中期贷款的又一融资形式。

在我国,所谓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期票据业务,是继短期融资券之后推出的又一项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期票据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中期票据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经监管当局一次注册批准后,在注册期限内按照计划连续、分期地以公募形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二、中期票据的分类。

中期票据是一种直接融资行为,发行者通过发行票据在资金市场上直接从投资者手中获得资金。由于商业票据的期限较短,流动性较高,因此中期票据的二级市场不发达,交易主要集中于一级市场。参与发行过程的主体,依据其所处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发行者即借款人。在美国市场上,发行者主要是大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近年银行、政府和政府机构也开始涉足中期票据市场。大型的银行控股公司、企业财务公司发行了大部分的票据。大公司的信誉高,违约风险小,因此他们能够垄断发行市场。在欧洲货币市场上,最开始主要是一些美国企业,他们利用票据筹集低廉的欧洲美元资金为自己的海外子公司融资。此后银行、金融机构、政府纷纷涌人该市场。到19%年3月止,发行在外的欧洲中期票据已达到5000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市场。

第二,中介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首先是承销商,可以由一个承销商担任,也可以组成承销团。一般发行都通过承销商,也有一些发行者有自己的发行队伍,主要见于美国市场。但是,直接发行的发行费用较高,每期商业票据如果要直接发行,它的最佳发行规模为20亿美元(美国市场)。美国市场的承销主要由几家大的机构垄断,他们是美林公司(MERRILLYNCH)、高盛(GOLDMENSACHS)、雷蒙兄弟(LEHMENBROTHERS)。欧洲货币市场的发行主要采取承销团的方式,发行者会指定一家主承销商,它负责组织承销团,给发行者提供财务咨询。主承销商并不因为它的特殊地位而获得额外报酬。美国的投资银行主导了欧洲货币市场的承销……其次是由发行者委托的发行和偿付人。人通常是一家具有清算功能的银行,它将表明持有票据的证明提交给承销商,收取资金。当票据到期的时候,它从发行者处收到资金。负责偿付,同时收回证明。有时候人和承销商是同一主体,但是它们在业务上必须分开。在美国市场上还存在着为发行者提供信贷额度或备用信用证的银行或其他机构,这些机构保证在发行者不能偿还本金时负责偿还,或者保证发行者能获得他们想要的金额。欧洲市场缺少这种支持,因为最开始进人市场的发行者主要是信誉卓著的大企业,他们利用欧洲货币市场环境宽松的有利条件,完全依靠自身的实力发行票据,以节省先头手续费。

第三,投资者。购买中期票据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美国市场的这个特征十分明显。因为根据美国《1933年证券法》第4(2)条规定,如果商业票据由机构投资者购买,而且该票据不在市场上交易,该票据的发行可以免于申请登记。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保险公司、信托机构、投资公司、养老基金甚至地方政府都参与中期票据投资。其中,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原因在于票据的面额都比较大,小投资者没有实力参与。欧洲货币市场票据的通常面额为50万美元和1的万美元,美国市场的最小面额为2。5万美元,但是大部分的票据以100万美元的整数倍标值。中期票据项目的设计通常作法,中期票据的发行者与承销商签订一份发行承销合同,与已有的票据包销便利不同,承销商并不负责包销所有票据,他们只承担最大努力义务。该合同与合同、备忘录等文件构成一份项目合同,它规定了中期票据项目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发行期限、金额等。此后,发行者可以在合同规定的框架内灵活选择发行商业票据的种类,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市场资金情况选择币种、期限。每次发行,他只要和承销商签订一份定价补充协定,该协定参考承销合同制定。于是发行者节省了每次发行票据重新拟定合同的成本。发行者一般指定二三家投资银行作为承销商,然后签订多边协定,就票据发行的形式、法律基础、交割时间表作出安排。目前,中期票据的合同条款已经建立起行业标准,节约了拟定合同的时间。传统上中期票据采用私寡发行方式,承销商将票据销售给少数大的机构投资者。近来,公开在货币市场发行的方式逐渐流行,1995年,欧洲货币市场的公开发行量为9印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69%。

三、中期票据市场的意义。

众所周知,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比,具有市场透明度高、风险分散等特点,有利于金融稳定。成功市场经济国家中直接融资市场在融资体系中均占有主导性地位,而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是融资结构明显分化,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发展缓慢。在目前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国内实施宏观调控,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过大起落的背景下,交易商协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中期票据业务,是对特定经济发展时期金融创新的全新尝试。中期票据业务的推出,结束了企业中期直接债务融资工具长期缺失的局面,提高了直接融资比例。从宏观层面来看,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力,降低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有效平衡银行机构的信贷资源;减轻股权融资的压力,有利于资本市场协调、可持续发展;保证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平稳推进。从微观层面来看,有利于企业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丰富投资者投资渠道。

四、我国中期票据市场的管理方式。

借鉴美国等市场的成功经验,我国中期票据目前实行交易商协会注册的市场化管理方式,由协会组织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进行自律管理。交易商协会的七项自律规则具体地明确了中期票据管理战术。《指引》明确规定企业的注册程序:交易商协会设注册委员会,注册委员会委员由来自银行、券商、基金公司、评级公司等市场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目前共有81名注册委员会委员。其中,每周的注册会议由5名注册委员会委员参加,参会委员从注册委员会全体委员中抽取,2名以上(含2名)委员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交易商协会就将不接受发行注册。

《指引》中还明确规定,企业发行中期票据待偿还余额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对于募集资金的规模,指引并没有严格限制,仅规定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发行文件中明确披露具体资金用途,企业在中期票据存续期内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应提前披露。而且因为投资期限的延长会增大投资风险,所以《指引》中指出,企业还应在中期票据发行文件中约定投资者保护机制,包括应对企业信用评级下降、财务状况恶化或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利益情况的有效措施,以及中期票据发生违约后的清偿安排。由此可见,中期票据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发行更为便利,市场普遍认为它丰富了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的渠道,将会得到发行主体的青睐。尤其是在从紧货币政策环境下,中期票据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并且随着市场的深化,中期票据的交易结构将有更大的创新和丰富,从而带动新型信用债券和结构化证券的涌现,引领中国信用债券市场进入新纪元。

五、中期票据市场在我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一,中期票据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根据2008年4月22日首批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情况来看铁道部两只3年和5年期的中期票据的票面利率分别确定为5.08%和5.28%外,其余6只中期票据的票面利率整齐划一地呈现为3年期5.3%,5年期5.5%的水平。而目前我国银行贷款3年期和5年期利率分别为7.56%和7.74%,两者相比,中期票据有低成本融资的优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会主动核算融资成本,降低银行贷款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和中期融资比例,改善并优化公司融资结构。通过对首批中期票据募集资金的用途分析,可以发现除了用于项目建设投资,中期票据融资的另一大用途就是偿还成本较高的银行贷款,其中,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用于置换银行借款的部分约占募集资金的40%。所以在贷款利率高企,货币当局控制银行贷款规模的背景下,中期票据自然受到广大融资者的青睐。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期票据低融资成本的优势必将凸现,发行中期票据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第二,从投资者的角度,中期票据提供了一种新的固定收益产品。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流通,大大地丰富了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投资品种。我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以银行、非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的一个债券发行和交易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原有的中长期品种包括国债、政策性银行债、企业债等,债券品种单一,缺少企业凭借自身信用发行的无担保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期票据的引入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局面。从2008年2月短期融资券的持有者结构看,商业银行占73.51%,其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占60.97%,城市商业银行占8.81%,由于短期融资券收益高于同期限央票收益,商业银行更乐意持有短期融资券。类似地,企业发行的中期票据利率会高于同期限国债利率,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投资中期票据可以提高资金的收益率。

第三,中期票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贷款业务,但也为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中长期贷款相比,中期票据低发行利率的优势十分明显。根据前文的分析,中期票据利率比银行贷款利率低200个基点以上。从长远来看,中期票据低融资成本的优势将吸引更多企业采用中期票据的方式替代贷款融资。从首批发行中期票据企业情况来看,除铁道部以外均为大型央企,资信等级为AAA级,这些企业长期以来都是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优质客户发行中期票据必将使银行企业贷款业务受到很大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期票据的筹集资金用途包括偿还银行贷款和置换银行贷款。企业从降低融资成本角度选择中期票据替代银行贷款的“脱媒”行为必须引起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从首批中期票据的发行情况来看,主要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加入到中期票据的承销商行列中来。这些商业银行均有短期融资券的承销历史,为银行承销企业中期票据积累了宝贵经验。根据以往短期融资券的承销情况,主承销商能获得的短期融资券的承销费率大约为融资额的0.4%,承销团成员能获得的分销费率大约为融资额的0.15%。因此银行在短期融资券的承销业务中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而与短期融资券相比,中期票据的发行规模大许多,所以中期票据的承销业务能为商业银行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以往我国商业银行过分依赖于存贷款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过小。中期票据的承销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这一不合理的局面,使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更加合理,同时承销收入不占用银行资本金和法定准备金等资源,这是承销收入不同于贷款收入的一大优势。面临中期票据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商业银行应该客观地看待中期票据所导致的企业“脱媒”现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发展中期票据的承销业务,建立新型银企关系。根据首批中期票据发行的情况分析,从融资成本的角度,具有优良资信等级的企业倾向于选择中期票据来替代中长期贷款。这些企业都是银行重要的贷款客户。因此银行可以将原有的贷款业务客户转变为中期票据承销业务的客户资源。由于银行和企业有着多年的业务往来,彼此熟悉对方的情况,银行在此基础上开展承销业务可以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和现金流状况,为企业量身定做中期票据融资方案,安排发行金额与期限,同时争取中期票据的承销资格。这样既保留了客户资源,又能扩大银行的承销业务。

第四,从货币政策的角度,中期票据缓解了货币政策的压力。在当前金融机构的信贷额度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从2008年金融机构的贷款数据分析,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326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较2007年同期下降7%,信贷额度控制的效果尚属理想。如果按照一季度贷款占全年35%的比例计,则全年贷款将达到3.8万亿,而去年全年新增贷款为3.6万亿。因此可以推断央行将继续采取措施执行信贷规模管制。中期票据作为直接融资,实质上是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直接的资金融通。投资者购买中期票据一方面满足了一些企业刚性的生产性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又避免了通过银行贷款方式的融资所导致的贷款总量快速增长,缓解了货币当局通过信贷规模管制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压力。

六、中期票据市场对商业银行带来的问题及建议。

中期票据对银行贷款的替代效应,使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面临挑战。竞争加剧行业分化,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差距扩大。中期票据业务带来了相应的经营风险,为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是中期票据的主要投资主体,使得信用风险分散的效果并不明显。商业银行在承销中期票据时的余额包销及代清偿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推动银行阴历模式的转型;延伸客户服务,开发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能力,防范中期票据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包香明。美中期票据市场概况,推出中期票据扩大直接融资[N].金融时报,2006-03-18.

[2]潘渭河。欧洲票据市场的发展和EMTN[J].国际商务研究,2002,(2)。

[3]俞波。中期票据—企业战略转型的资金助推器。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票据管理是指公司财务报销工作中涉及的各种票据的日常管理,常见的票据有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报销单、记帐凭证、现金支票以及进帐单等。这些票据的管理是公司财务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工作,同时也是繁杂、烦琐的工作。在工作量越来越大,而又不断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的实际工作中,传统的手工票据管理工作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如何有效、高效的完成这项看似乎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呢。显然采用软件系统来实现辅助办公是高效率完成这项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虽然通用的票据管理系统不乏存在,但是和实际工作都存在一定差距,并不能很好地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因此开发一个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的票据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本文正是针对现实中中小型企业财务票据管理的现状,从实用角度介绍了一个使用Delphi开发的基于Access数据库的票据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会针对以前财务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我们公司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开发。主要从实用性为目的进行设计,目的是设计一个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的财务票据管理系统。

关键字:票据;Delphi;Access

2系统需求说明

2.1系统需求分析

从主要性能上来讲,财务票据管理主要实现对常见财务票据的填写、保存、查询、修改、打印等工作,如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报销单、记帐凭证、现金支票以及进帐单等;

从系统本身适用性来讲,财务票据管理主要是针对中小型企业或单位实现对数据的管理;

从实用性来讲,财务票据管理主要从安全性、存储速度、操作方便程度来实现。

因此,从实际工作出发,以主要性能为依据、以实用性为目标,对系统的功能提出了如下需求:

Ⅰ.财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方便快捷录入财务数据:

票据类型应包含常见财务票据,如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报销单、记帐凭证、现金支票以及进帐单等;

不同票据类型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操作界面,并包含相应的详细记录,如在差旅费报销单中应该有出差人、报销日期、票据编号、出差事由、出差起止日期、单据张数、单独金额等详细记录,在费用报销单中应该有费用项目、类别、金额、报销金额总计等,在记帐凭证中应该有总帐科目、明细科目、借方、贷方等,在现金支票中应该有付款行名称、收款人、出票人帐号等;

Ⅱ.财务工作人员在根据实际情况录入数据以后,需要能快速、方便地核对数据:

界面设计要求方便查阅和其他操作;

相关的小类数据要求实现自动叠加,以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Ⅲ.在录入并核对完成后,实现对数据的保存:

界面要求设保存和新键按钮,以实现对现有数据的保存和接下来新数据的方便录入;

在点击新键按钮后,要求实现对现有界面的清空。

Ⅳ.在顺利保存完数据后,实现对数据的管理,包括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

实现对数据的查询,这个功能至关重要,所谓的财务管理即是要做到对数据的保存,并方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找出历史数据进行核对,这就要求在系统内能实现快速、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写入和调用;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校;收费票据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7;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在内部控制的角度进行高校收费票据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体执行力度,优化高校的内部管理职能,为高校的发展与相关决策提供保障。对此本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对高校收费票据管理进行了探究分析。

一、现阶段高校收费票据管理内部控制的具体状况

(一)相关票据管理工作流程缺乏完善性

高校对于相关票据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知,在思想上对其认识不够,同时因为相关会计核算、综合管理以及预算编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工作量相对较为庞大,大多数高校缺乏科学的规章制度,对于高校票据管理缺乏系统的工作流程。大多数高校在进行相关务票据的管理过程中对于其购领与保管、发出与缴销虽然设置了规范的流程,但是对其入库与内部缴验、核销等相关方面并没有设置规范的流程,对于高校票据的内部控制缺乏完善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收费票据管理的整体执行能力。

(二)缺乏完善的票据管理岗位内部控制制度

因为,大多数高校对于票据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认知,在思想上对其认知不够,导致大多数高校在相关票据的管理环境缺乏足够的岗位制度管理。其中,在相关票据的发出环节中,大多数部门主要的领用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缺乏必要的财务以及会计专业知识,在对票据种类的使用过程中,对其具体的规范内容填写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出现各种票据虚假开出等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在进行相关票据的缴验过程中,出现一叠违规票据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在进行票据管理过程中对其具体的落实环节缺乏足够的力度,直接影响了整体的票据资金回笼时间。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会对高校的财务管理与资金使用带来不灵影响,不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

(三)相关票据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

在现今时代的发展中,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同时因为各种电子网络技术的普及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践中,高校对于票据管理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票据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大多数高校虽然应用了票据管理系统,但是因为其系统功能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的原因,导致票据管理效果甚微。在实践中虽然高校在票据管理系统中对于一些票据的本号、编号以及领用人等信息进行了记录但是对于具体的领用时间、归还时间以及相关管理内容并没有进行记载,其缺乏必要的管理功能。在一些应用会计电算化的高校中,并没有将票据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以及收费系统进行充分的融合,在进行票据的核销中,相关工作人员仍然要通过传统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导致其工作效率过低,整体工作较为冗杂,各种人为差错也经常出现。也就是说,在整体上来说,票据管理模式与手段在发展呈现落后的趋势,这直接对整体的票据管理制度与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也制约了高校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发展需求。

二、基于内部控制视角探究对高校收费票据管理要点

基于现阶段高校票据管理在内部控制角度中存在的问题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想提升高校对于收费票据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提升对相关制度与流程的重视,保障二者的契合性,进而提升其整体的工作质量。

对此要提升对高校收费票据管理的信息化管理,要提升对票据管理中的入库与保管、发放与核销、缴验与汇总以及信息查询等工作的重视,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制定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内容,严格执行其制度与规定,进而将其与票据信息管理工作融合起来。针对先进的票据系统管理功能存在的问题,要与相关软件研究进行共同探究,加强对票据核销以及财务管理系统的融合性,进而避免相关核销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录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票据差错问题,提升票据管理系统的完善性,进而构建一个起缴费系统、收费票据管理系统以及财务系统整合的管理平台,进而真正的做到在相关票据的收费申报到相关票据的归档与凭证入账的相关缴费信息的共享与互通互查,在整体上提升信息的吻合性,在最大程度上减缓各种问题的出现,提升整体会计信息与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有效的减缓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对于一些具有预开性的相关票据,要对其进行统一的系统管理,在应用中相关教职工要在对其进行申报过程中就根据网络收费项进行相关预开票据的申请,在进行相关系统的登录之后,要对具体的系归还款项以及票据原件归还时间进行表明,对于逾期不归还时的具体处理方式要进行明确。相关财务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对其进行系统的审核,在审核无误通过之后在利用系统自动生成一个应收账款的记账凭证,具体的复核人员在利用系统上对其相关凭证进行审查与复核,然后出纳在对其进行操作,并对与具体的请求时间进行标示,相关申请人在根据相关资料进行票据的领取。

在高校进行收费票据管理过程中,要基于内部控制角度开展相关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能力,进而提升票据管理的内部控制执行能力,提升高校财务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与现阶段高校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需求相契合。

三、结语

在实际中,现阶段的高校收费票据管理工作现状有待完善,其内部控制环境相对不够理想,对此在进行高校收费票据管理过程中,要提升对其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加强对制度的践行力度,进而提升制度的政务通有效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的发挥高校收费票据管理的内部控制效能,进而充分的实现其内在价值,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奕舒,王春晖.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收费票据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4,19:114-116.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票务系统;在线选座;;三层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054-03

作者简介:李正淳(1981-),男,硕士,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ERP、物联网、云计算。

0引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刻讲求效率和效益的当今世界,无论是电影院还是体育场馆,其决策者们都因传统门票管理模式存在各种弊端而苦求解决良策。传统门票存在容易伪造、复制、人情放行等诸多漏洞,导致公共收费场所难以进行快速有效的数据统计和科学合理的控制管理,且门票收入严重流失。由此可见,引入电子门票来加强影院、会展、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现代化管理,势在必行。

在线选座票务系统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技术于一体,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代替传统的售检票方式,实现智能场馆管理、可视化售票、在线选坐、二维码识别等,并实现所有统计与结算的自动化,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所有票务信息,及时实施相关的措施来改善服务质量,给科学决策及规范管理提供依据,对于提高电影院、体育场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系统功能分析及模块设计

1.1系统功能分析

在线选座票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平台信息展示、会员管理、票务管理、智能场馆管理、用户管理、统计报表、支付功能、安全管理等。

(1)平台信息展示。①展示各种文化活动信息:主要有音乐会、戏剧、歌舞、综艺节目、体育运动在内的相关信息,包括演出单位名称、演出地点、演出时间、演出内容简介、演员名单、票价等信息;②展示最新演出预告:动态更新最新的演出预告;③展示会员对演出的评论:会员登陆后可以对不同的演出进行评论,这些评论都能展示出来;④在线选座,可以根据座位颜色的不同知道价格,可以知道售出已否,以更方便选到称心如意的座位。

(2)会员管理。包括会员注册、会员等级管理、会员积分管理、会员收费管理、会员评论管理、会员联系、会员统计、会员专区等。

(3)票务管理。包括演出查询、售票实时监控、可视化售票、订单查询、订单统计、订单管理、演出票重打管理、结账管理、送票管理、售票统计、票务、票务类型的管理、票版管理。可视化售票是指可以查询节目演出的场馆,选择分区、座位选择,可以根据座位颜色的不同知道价格、座位的状态,更方便售票管理。演出票重打管理是指按场地查询、按订单查询、按票单查询,对需要重新打票订单进行重打。

(4)智能场馆管理。①场馆管理:进行添加、设置、查询、删除等操作。场馆信息包括场馆名称、场馆简介、图片、容量、地址、乘坐交通工具、自驾车须知等;②智能区域管理:对场馆的区域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对区域设定自己的编号、名称、所属的场馆名称等信息,并可以自行设定区域的热区链接到各区域的座位图;③智能座位管理:根据设置自动生成座位,并可设置座位状态、座位价格、锁定座位、出售座位、预留座位、查询座位等操作,支持鼠标拖动选定座位功能。自动生成座位是指可以根据管理员设置参数自动生成座位,方便了座位管理,解决了每次节目因为座位改变而造成座位系统错误的问题。设定座位价格是指通过可视化选座系统进行座位价格设定,使用鼠标拖动选定座位功能设定价格,直观方便,降低了座位价格设定错误情况的发生。预留座位是指管理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通过可视化选座系统进行座位预留。支持鼠标拖动选座,直观快捷,大大方便了管理员对场馆座位的管理和操作。

(5)用户管理。①用户管理:此功能中,用户将被分为普通用户、组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四大类,其级别从低到高,拥有的权限也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用户管理过程中可以对用户进行创建、授权等操作;②组管理:组管理的主要功能是集中管理各组的组内信息,包括新增子组、删除子组、移动组、新增用户至组或子组、删除用户等操作;③角色管理:角色管理主要用来完成角色与权限的映射,它能够增加、修改、删除角色,并将角色和组权限关联起来,每个权限控制对一个或多个资源的访问;④权限管理:权限管理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组和用户所拥有的角色及授予角色的权限。

(6)统计报表。①演出票统计报表:选择售票员、选择时间、选择演出场次-项目时间-项目名称、选择全部场次进行查询;②我的演出票销售统计:根据项目名称、销售类型、统计时间、是否包括结束项目和选中项目的汇总报表和选中场次的明细报表。

(7)支付功能。支持在线支付、货到付款、上门付款等多种支付方式。

(8)安全管理。①日志管理:日志管理模块包含了两部分:日志审计和日志清理,日志审计是指查询哪些管理员进行了哪些操作,日志清理是指清理掉时间过长的日志记录信;②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模块主要是根据记录的日志数据,统计用户登录次数、在线时间、IP地址信息。统计分析以柱状图、饼状图或曲线图展现其分析结果,用户可自行选择其展现形式;③数据表迁移:数据表迁移模块主要负责把数据库中的一些重要数据以xml文件形式导出到本地硬盘或其它存储介质上。

1.2模块设计

对系统各项功能进行集中、分块,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要求,得到如图1、图2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图。

2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技术

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开发技术。它实际上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NET的环境,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放在服务器上运行。程序在服务器端首次运行时,将其进行编译,在速度上比ASP即时解释程序要快很多,而且是可以用任何与.NET兼容的语言(包括、C#和)创作应用程序,也可以使用托管的公共语言运行库环境、类型安全、继承等。可以无缝地与WYSIWYGHTML编辑器和其它编程工具一起工作。这不仅使Web开发更加方便,而且还能提供这些工具必须提供的所有优点,包括开发人员可以用来将服务器控件拖放到Web页的GUI和完全集成的调试支持,大大提高了开发的速度。

2.2三层架构

软件体系架构采用设计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三层结构,分别为显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显示层。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业务逻辑层。它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

数据访问层。有时候也称为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

三层架构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实现显示层与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之间的相对独立,使开发效率更高,后期维护更容易。

2.3应用系统开发

在线选座票务系统基于技术,采用三层架构的模式,实现智能场馆管理、可视化售票、在线选坐、二维码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票务信息管理相结合,具有形象现代化、管理一体化、信息实时性、防伪可靠性、核算严密性的特点。

系统实现了对票务自动化管理,结束了传统手工售票及统计的历史。它的意义不仅是网上订票那么简单,而是使得票务管理工作走向全面自动化、规范化,对信息及时和进行会员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了票据管理效率和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1)智能场馆管理。实现了智能的场馆管理,包括场馆区域管理、场馆座位管理、座位价格及颜色管理。

(2)可视化售票,在线选坐。客户可以直观方便地购票,可以选择不同的节目,选择不同区域,根据座位颜色的不同知道价格,可以知道售出已否,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

(3)建立智能化的验证码门票验票系统,可以通过验证码得到门票的详细信息,可以知道门票是否有效,是何种票类,并区分普通观众、VIP观众或其他观众。还可以检验入门票的合法性,获得入场观众人数,实现观众人数控制。

(4)系统有强大的报表统计功能。可以统计不同时间段内售出情况及销售总额,可以统计出不同的主办方、经销商、不同的节目、不同价格的票类售出情况及销售总额,还可以打印报表,大大方便了各类型用户对活动进展的了解和控制。

(5)各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自己权限内的销售订单情况及送票情况,并全程跟踪,实现智能化的本地和远程控制监督。

(6)完备的安全管理。包括日志管理和数据备份,大大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可控性。

系统平台的其中部分效果图如下图3、图4所示。

3结语

本系统在研究票务行业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选用最流行的技术,采用B/S结构,开发出功能强大、界面人性化、方便快捷的系统,给票务行业的人士提供了方便和支持。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针对票务行业的企业,考虑票务行业交易的情况与对电子商务的需求,详细阐述了基于的票务在线选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系

统基于B/S结构开发而成,即用户可以实现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访问和网上交易,实现了票务的在线选座和企业电子商务功能。系统的权限管理、操作日志、一键备份、加密狗身份认证等功能有效地保护了系统平台和服务器数据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覃伟,何新华.基于高可用性负载均衡的Web票务平台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23).

[2]王志晓,张景,李军怀,等技术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3(18).

[3]程杰.大话设计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KARLEWIEGERS,刘伟琴,刘洪涛.软件需求[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目的:探讨医院票据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通过分析医院票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施票据规范化管理的有效策略;结果:采取合理措施后我院实现了票据规范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票据管理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保障了资金安全;结论:实现医院票据的规范化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的需求,也是保障资金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医院 票据 规范化管理

引言:医院的票据管理是医院收费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医院票据的规范化管理,需要以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持续改进医院票据管理的质量,减少采取漏洞的出现,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障医院各项收入的统一合法管理[1]。现对我院票据规范化管理经验进行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一、医院票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票据管理风险意识普遍不高

医院相关部门领导缺乏票据管理风险责任意识,票据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也不强,仅将票据管理作为普通财务辅助管理,并未落实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造成票据管理中存在巨大漏洞,给医院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

2.医院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票据种类限制

医院的票据都需要向自财务部门购买常用票据,但由于票据种类较少,许多费用,如培训费、实习费等均不能够使用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票据,只能够使用非正式票据,给医院票据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2]。

3.票据核对工作存在问题较为严重

医院票据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核对工作较为随意,长久积累就会形成较大的财务漏洞。医院管理者对票据核对工作也缺乏必要的监督,给一些为谋个人私利的工作人员私吞公款提供了可乘之机。

4.现有的票据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仍有一大部分医院仍旧沿用以往的手工算账、记账和保障方式,不利于实现医院票据的规范化管理。

二、医院票据的规范化管理策略探讨

1.建立健全医院票据规范化管理制度

根据财政局和卫生局对医院票据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票据规范化管理制度。明确规范医院票据购置、领用、使用、核销等环节,统一医院票据使用种类。同时建立医院票据规范化管理的监管制度,落实票据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控制核算漏洞的出现,对谋取私利的财务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2.加强医院票据日常管理

首先,票据的购置管理中专职票据管理人员根据医院日常用票据类型及种类向财政局申请领购票据,票据种类标准以票据领购簿为准[3]。不允许其他部门人员插手票据的购置工作。票据购置后,需先经过财务科验收后入库管理,由专职票据管理人员对票据的购入时间、名称、起止号码以及规格数量进行详细记录,并特别注明购入渠道,以便核查。

其次,票据领用过程中专职票据管理人员需根据各科室实际工作量情况予以领取额定数量的票据。而对于行政事业性往来款票据只能由财务科出纳领用,其他人一律无权领用[4]。

第三,票据的核销管理。对于收费员教会的收据存根联专职票据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核对,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对已领用却并未及时核销的空白票据,在核销完成前不予以领取新的票据。另外,专职票据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核对票据库存数和尚在使用的票据数量,发现长期未核销的票据需要及时查找原因。

第四,专职票据管理人员需按规定对所有退费和作废的票据进行仔细核查,依据医院相关作废规定核对票据内容。

另外,专职票据管理人员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收费票据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及早发现和处理出现的问题。

3.提高专职票据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对专职票据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对专职票据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估,促使专职票据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根源上提高票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极大的提高了专职票据管理人员对票据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另外,还需要重视专职票据管理人员书写规范、票据种类选择等的重点管理,减少专职票据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差错。

4.实现医院票据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票据电算化管理系统在医院票据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轻松实现票据申购、领用、使用、核销等多方面的监控和管理。电算化票据管理系统也具有一定的智能性,能够实现票据管理的效率提升,大大减少了专职票据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能够及时发现票据核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了票据管理的准确性。另外,电算化票据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也较高,通过安全认证平台识别专职票据管理人员,分别赋予专职票据管理人员不同的权利,又对这些权利进行了限制,极大的保障了票据信息的安全性和严密性[5]。有效避免了财务人员,贪污公款的行为。

三、结束语

总之,票据的规范化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票据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实现能够直接影响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面对医院业务量不断增加,各种票据的频繁使用以及票据管理的复杂化,实现票据的规范化管理已经成为了制约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实施医院票据的规范化管理才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票据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避免医院资金的不必要流失。

参考文献:

[1]李新郑.医院票据的规范化管理探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12):136-137.

[2]李志慧.试论医院票据的规范化管理.医院管理论坛.2010.27(02):46-47.

[3]刘勤宇.谈医院票据的规范化管理.中国市场.2011(12):34-35.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票据行为;票据基础关系;票据无因性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9-122-02

一、票据关系无因性理论

(一)票据无因性理论的提出

无因与有因是一对相反的概念。也是票据法中非常重要的法律概念。在现代民法理论中,民事法律行为以其能否与其产生的原因相分离,亦即是否以其原因为要素,分为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①最早提出该理论的是德国学者萨维尼,萨维尼认为在物权领域范围内,如果依交付让与了所有权,尽管该所有权的让与是基于有瑕疵的动机或错误的行为,但该让与行为本身仍属有效行为,这也就所谓的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有一句比较经典的名言是关于为什么要有物权无因性这个概念,即“旨在保护当事人双方实现所有权之转移的意思的合致”。②

举例来说,当甲将自己的电脑交给乙无偿保管,而乙在这段保管期间内擅自将甲的电脑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善意的丙并且交付给丙了。在这类交易中,法律上不得不保护善意的受让人丙,否则不足以维护交易的安全和物的流通性。丙实际上已经取得了电脑的所有权,虽然乙并不具有电脑的处分权,电脑在交付给丙之前,所有权人仍然是甲,甲具有该电脑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但是基于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相对人的利益,我们允许丙取得该电脑的所有权,这就是所谓的善意取得制度。至于甲的利益遭受损失如何赔偿,则可以由甲向乙追偿损失,可以是基于委托保管合同亦或是不当得利来追究乙的民事责任。

萨维尼在其巨著《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且扩展到准物权行为(如债权让与、债务免除等)及权之授予等领域。但近现代各国民商事领域的立法中,主要在票据法领域中采用了无因性理论。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在票据立法上有明确的体现。

二、我国票据法第十条的规定

我国《票据法》第10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从此条文不难看出,票据关系需要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否则可能导致票据关系的无效或者不存在。我们在前而讲到过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也是为了保障票据作为支付工具能够顺利的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进行流通。在直接票据当事人之间之所以会签发票据是因为票据当事人之间存在着某种买卖、担保、赠与、借贷等原因关系。

这种原因关系的无效或者可撤销在直接票据当事人之间可以作为抗辩理由来对抗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但是,不可以对抗非直接票据当事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把票据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减少商品交易过程中实际货币资金量的流动。票据被背书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被背书人接受票据需要考虑票据关系以外的原因关系的话,时间上是不及时的而且也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更深入的来说会破外票据的融资功能和票据的安全性。

具体来说,如出票人甲与收款人乙之间具有一份买卖大豆的合同关系,甲乙之间约定采用汇票的方式付款。甲向乙签发了一张汇票,乙又将该汇票作为向丙公司购买压榨机等生产设备背书给了丙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丙公司作为持票人向汇票的付款人丁请求支付票据上的金额时,即无需证明甲乙之间存在着买卖关系,也无需证明白己和乙公司之间存在着买卖关系。这种只需要依票据行为签发的票据就可以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

而我国的票据法第10条就严格要求票据行为要与原因关系相关联,这个显然没有认清票据的功能。参见董安生主编的《票据法》一文中指出,此条文并未违反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的分离的原则。其理由是“票据法中仅仅要求票据基础关系具有真实性,并未对不具备真实性的票据基础关系对票据关系效力的影响作出明确规定。”⑨在这里,犯了一个相互矛盾的逻辑错误。票据关系的效力认定是一个法律价值判断的问题,票据关系是否有效不是必须规定在同一个法条里。我国票据法第8条和第9条规定了票据的必要记载事项,如果欠缺必要记载事项,那么该票据必然无效。这个理由比较牵强附会。

三、我国《票据法>第10条的修改建议

经过1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票据在社会中的流通使用,票据纠纷案件不断出现,在司法实践中对票据行为无因性的重新认识。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11月21日了《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解释,其中第14条规定了“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规定为由,对业经背书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就表明我国司法实务中已经承认了票据的无因性原则。明确的指出了我国《票据法》第10条的不合理。

鉴于历史上和政治上的原因,新中国的票据立法过程还是比较仓促和短暂的,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绝不能把这种瑕疵遮盖下去。《票据法》颁布至今19年之久,除了2004年对其进行了小修小补外,我国还未对《票据法》做出实质性的修改。我们必须得重新审视这部法律,哪些地方值得保留,哪些地方确实需要修改和创新,是我们研习票据法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其中,作为票据法总则的第10条的修改迫在眉睫。

我们可以参考中国台湾票据的立法,台湾地区所实施的《票据法》第14条规定:以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取得票据者,不得享有票据上之权利。无对价或以不相当之对价取得票据者,不得享有优于其前手之权利。这里的规定就没有要求票据关系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承认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相分离。

因此,我们在修改我国大陆《票据法>第10条时,可以将票据法第10条的第1款删除,以确认票据法的无因性,与国际上的票据无因性接轨。

注释:

①于莹.票据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6.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与商业银行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票据业务不但成为了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也形成了与商业银行共同发展的局面。从狭义角度来看,票据业务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业务之一。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伴随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票据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在这一时段内,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调高了贴现率,同时再贴现的规模得到了扩大,但是票据业务不但没有受到影响,相反还出现了业绩迅速增长的局面。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票据贴现余额为2.53万亿,票据的累计签发量为6.39万亿元,累计票据成交量为12.31万亿元。这三种数据是衡量票据业务发展的主要指标,这三种指标相对于2000年平均增长了近11倍。但是在票据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信用膨胀风险和票据运作过程中的原发性风险,以及票据经营风险。

2.商业银行成为了票据业务发展的载体和市场

在我国的票据业务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作用上来说,商业银行成为了票据业务发展的载体和市场,这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看:(1)商业银行的载体作用:票据业务发展之初,是由中国工商银行在2000年率先成立票据营业部开始的,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其他的商业银行也效仿工商银行成立了自己的票据营业中心。从这一点来看,商业银行的载体作用明显。(2)商业银行的市场作用:票据业务的经营过程是一个买卖过程,商业银行不但为票据业务提供了载体,还为票据业务找到了市场,即,利用票据业务的作用,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所以,这使商业银行成为了票据业务中间市场。

二、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从2000年至今也有12年的时间了,在这个过程中,票据业务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业绩上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不可否认,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主要的问题和风险如下:

1.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在发展中遇到了融资问题

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实际上就是一个融资过程,票据业务的交易方式主要是贴现,其中包括对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贴现等。在这些交易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了票据虚假的情况,就会造成无法融资。

2.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在发展中遇到了利率与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在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经营中,对中小企业办理信贷业务通常会采取以下方式:主要的方式是先由小银行给与票据承兑贴现,而后由小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办理转贴现。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利率和流动性容易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制约。

3.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在发展中面临着一定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在发展中面临着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实际交易的票据业务中未收取保证金或者收取的保证金比例较低,二是在实际交易中担保合同的金额小,不能提供足额的担保。因此,造成了一定的信用风险。

4.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在发展中面临着较大的操作风险

在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过程中,考虑到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许多商业银行实行了先办理票据贴现,然后进行企业核查的操作方式。虽然这种方式使一些商业银行承揽到了票据业务,但是却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最直接的风险是复查日期比贴现日期滞后,另外企业的票据是否符合贴现规定也是不确定的。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管理的重要性,为了保证票据业务有效开展并取得积极的效果,需要采取具体措施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健全的风险监管机制,防范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

根据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的票据管理情况,需要及时对《票据法》进行补充和完善,并根据银行的运作体系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管机制,实现风险监控,对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和预判。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保障票据业务交易环境。目前的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票据管理中的一项主要风险,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社会信用现状,通过制度建设的方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用制度来保障票据业务交易环境,有效降低信用风险。

2.建立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对于票据信息的管理,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票据业务管理信息平台,将所有参与交易的和需要审核的票据都放在管理信息平台上,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有效保证票据信息的真实性。

3.建立健全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做好制度保证

要想提高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管理,需要从制度上入手。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形势,以加强票据业务管理为契机,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保证票据业务管理落到实处,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大力,魏金亮.简述加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管理的重要意义[J].中国商界,2010(08).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hln961 { display:none; } 浅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票据管理基本情况及加强管理的举措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财政票据是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和收缴入库的重要手段,也是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组织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实施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作为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财政票据是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的基础环节,与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环节密切相关,起着“源头控管”的作用。财政票据管理,就是从票据的印制、审验、发放、核销及监督检查等进行全程监督管理,从源头上规范非税收入征收行为,促进非税收入依法并及时足额收缴入库。加强财政票据管理,发挥财政票据“以票控费、以票促收”的职能作用,对于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有效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防止利用财政票据从事经营性活动、偷漏税款或私设“小金库”,避免了财政收入流失。

一、财政票据管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财政票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完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加强财政票据监督检查、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入库,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1.不断健全财政票据管理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是一项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工作,也是做好财政票据管理的根本保证。近年来,财政部门相继下发和转发了《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财政票据管理规章制度和配套文件,近期还将下发《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这些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制度和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进一步明确财政收费票据执法主体,强化财政票据管理手段,提升财政票据管理水平,使财政票据管理工作切实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努力强化财政票据的购领和发放

近年来,各级财政严把票据领购发放关,在办理收费单位票据准购过程中,切实做到严格审核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时限。对用票单位购领票据,严格遵守“批次限量、验旧领新”的发放原则,并提供收费资金上缴财政证明,确保了财政票据的正确使用。

3.深入开展票据稽查工作

在做好日常审核的同时,每年在全区范围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了票据使用检查。将财政票据检查做为“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检查,发现有的地区和单位票据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设专人管理财政票据;有的单位存在擅自转借、转让、代开、混用、涂改财政票据行为;有的单位未按“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及时上缴财政专户,私存、挪用或私建“小金库”。对发现的违规使用票据,自立收费项目,滞缴、截留财政资金以及私设“小金库”等问题都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和整改。 作文 /zuowen/

4.科学合理归并财政票据种类

自2008年起,宁夏的财政票据全面启用财政部监制章且有防伪底纹的新版票据。新版票据,包括执收单位直接收费使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政府性基金)收费票据”,银行代收使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政府性基金)收费票据”,税务部门代收使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性收费、基金专用缴款费”等。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对全区财政票据进行全面清查的基础上,将原居民身份证收费等11项行政事业性小额收费票据统一归并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定额票据》。通过科学合理归并各类财政票据,全区财政票、收据压缩到56种,降低了票据印制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5.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

为推进非税收入征缴电子化改革,财政部门拟订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区本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实施办法》,其中对财政票据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借助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大平台,启动实施了财政票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票据计划报送、印制、配送、领购、使用、核销、结算的全程式电子化管理。票据信息系统的建立,将推动财政票据精细化管理,解决票据使用监管、核销等问题,实现资金管理与票据管理的紧密结合。 论文网

二、五措并举加强财政票据监督管理

1.加强财政票据年度检验工作

各市县通过每年对本市县度使用财政票据的单位进行年检,核实上缴政府非税收入。通过年检,促使各执收执罚单位及时、足额上缴了政府非税收入,防止截留、挪用,截断了“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2.强化财政票据调研工作

为规范财政票据使用管理,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各市县财政局采取书面形式开展了本市县财政票据管理专题调研工作,针对票据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纠正,同时就票据使用的相关情况向上级部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财政票据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3.强化财政票据电子化工作

各市县财政局积极创新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机制,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电子开票、银行代收、全程跟踪,源头控制”的征管要求,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以机开票代替手工票,以电算化票据管理记账代替手工记账,以网络传输票据管理信息代替人工传输,将财政票据的事后监督和检查转变为事前、事中流程控制,实现票据管理与政府非税收入资金管理的紧密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4.以票据管理为源头,核实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

各市县财政局组织各执收、执罚单位开展了本市县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清查工作a。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非税收入 管理实务 对策

一、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必要性

实行公共财政改革以来,我国已形成了包括分税制、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金财工程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等较完善的一套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推广综合预算、切实实行收支两条线、规范收入分配等就成了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政府非税收入是公共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其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高校非税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一部分,因此,高校作为非税收入的一个执收单位,研究、探索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规范高校收入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非税收入作为政府收入分配体系的组成部分,与税收互为补充,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再分配形式,是政府财源的重要来源,在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非税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成了高校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换言之,这部分收入成为高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从高校加强自身经济建设的角度,还是从理顺整个政府非税收人体系而言,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都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二、广西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实务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广西一直都很重视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2004年,财政部颁布了财综[2004153号文,该文形成了政府非税收入纲领性文件。2007年广西又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2009年区财政厅等部门又就《条例》作了释义;2010年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直属高等院校财政票据使用管理的通知》这些文件都对广西的政府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目前广西高校对非税收入执行情况调查,以及笔者的工作实践,发现高校非税收入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欠缺,高校非税收入在政策落实、非税收入界定、票据管理和核算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欠缺之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税收入概念依然模糊,有关指导文件上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统一和细化,使之更具指导性。一是自提出非税收入的概念并执行以来,因有关文件中非税收入的概念、范围欠具体,各级财政部门在执行国家文件中也没有针对非税收入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具体的区分,缺乏具体指导性。甚至,同一概念在相关不同文件之间出现意思相左或难以区分的情况。例如,作为高校非税收入主要构成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的解释。我们很难在有关文件或释义中得到明确的区分,这两种收费有的解释甚至是一样的。在收费设定上都规定了其成本补偿性和有偿性,其价格标准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审定或制定;只是在审批程序上有所不同。另外。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非税收入文件中都这样规定:非税收入属于应税项目的应依法纳税,并将税后收入纳入非税收入管理,但不明确哪些是应税项目非税收入。因此,长期以来,高校非税收入实务界很容易产生模糊,一线工作人员深感界定不明,如应税、非税不清,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不明等等,给高校非税收人工作带来一些混乱。

二是非税收人范围虽有规定,但是具体内容还不是很明确。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或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除基金、罚没收入外,各类收入所包含或包括的具体内容仍不详,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收益三项内涵不清。比如,关于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取得的规定:利用国有资产(资源)通过出租、转让和其他方式取得的收入。这里的“其他方式”具体所指不清,是自营呢?还是对外服务,有待明确。除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外,其他各类非税收人项目没有明确规定认定部门、认定政策依据也不明确。

此外,由于非税收入项目多、涉及范围产、缴费情况复杂,部分非税收入收取额的计算技术性、专业性强,因而存在各地政策不尽一致,管理方式多样化的现象。

2.高校收费监督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欠缺效率。高校接受财政、物价、税务和教育行政主管等部门的监督管理,但各监督机构之间沟通不足,缺乏统一的规范,致使高校等执收单位非税收入管理上可左可右、无所适从,随意性较大,最后导致效率欠缺。

现行高校收费实践中,高校收费实行的是“双轨制”,既有行政事业性收费,也有服务性收费。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划归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由财政、物价部门联合审批(并报经人大批准通过),在收费项目、标准和资金管理上国家严格控制;服务性收费则由物价局单独审批。但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政策区分界限,收费依据设定和标准制定上都遵循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以培训费为例,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财[2006]2号),培训费为高校服务性收费,应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的原则制定,报所在地省级教育、价格、财政部门备案后执行。但在《广西政府非税收人管理条例》释义中,培训费的归属却是事业性收费,而在物价审批中又被列为服务性收费项目,要求使用税务票据。这样只会导致应税收入、非税收人不清,税收管理、非税收入管理不明的效率缺失的结果。收费多头管理和“双轨制”的存在,很容易引起高校收费的混乱,并会导致票据使用、收入核算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比较典型的如一些服务性收费项目,如高校信息网络管理部门的网络信息使用服务费、通信费的票据出现无票可开的现象,财政票据不能用,税务发票不给领的两难境地。

3.部分执收单位、人员管理意识淡薄,政策执行不到位、重算轻管。部分高校政策落实滞后,有些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只要开出正式票据、收上来人了学校财务账,进行合符财务制度的账务处理就行了,不认真分析具体收入项目的性质、归属,以及票据的正确使用,只注意具体的数据核算,忽略管理;部分单位、人员收费积极性不高,导致应收的非税收人拖延、或收不上来,或少收上来,造成部分非税收入流失。一些高校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也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致使高校

收费管理乱象难以杜绝。

4.票据使用方面的问题。目前,就我区高校而言,在票据使用上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票据使用缺位的现象。随着高校市场化发展的变化,高校的服务性收费项目越来越多。根据这种情况,2006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所颁布关于规范教育收费的文件中规定,高校收取服务性收费时应使用税务发票。2010年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再一次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拨人经费、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形成本单位收入,不得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但却未明确使用何种票据。而该通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自愿原则提供的服务,其收费属于经营服务性收费,如信息咨询等收费应当依法使用税收发票。与财政部要求相反的是,税务部门对高校有些服务项目收入不予申领税务发票,致使出现了无票可开的困境,给高校事业的顺利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是票据使用欠规范、指导不足。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税务发票的使用上。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大学为例,票据管理采用的模式是学校财务部门统一向上级财政、税务部门申领、核销,专人管理,除银行代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校财务部门批量处理外,一般日常零星收费,由各学院等校内部门代收,开具有关手工票据。但由于各二层机构使用票据的人员多为兼职,专业知识不足,或者指导不足,因此,票据错开、作废、超期上缴、入账,字迹模糊等情况都有发生。

三是执收单位票据使用模糊。由于经营服务性收费与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项目界定不明致使票据使用不清。2010年财政部关于票据使用的文件中明确规定:经营服务性收费使用税务发票。而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则应当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就广西而言,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即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呈两难状。

5.高校内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方面问题。据了解,目前,一些高校内部尚无一套完整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从收费项目立项、申报、票据使用、执收、核算、上缴到监督管理尚无出台成文的管理办法,缺少制度上的指导文件。因而,高校内部存在收费项目拓展透明度不够,指导欠缺,执收、核算比较被动,监管不足等现象。同时,还存在信息化管理进程不足的情况。具体包括:非税收入票据管理信息化不足;收费立项、申报、审批、监督管理信息化不足;非税收入执收和明细管理与核算信息化尚需不断完善以及校园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提高等等。

三、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鉴于当前财政改革的需要和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性。为了妥善解决高校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强和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工作:

1.统一政府非税收入监管体系和规定,是执收单位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减少混乱的根本保证。价格、财政及税务等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的相关管理、监督部门。这些部门应当加强联系与沟通,对非税收入的内涵、性质、具体范围、收费项目、票据使用等方面的规定和监管统一对接,力戒监管缺失、推诿,避免上级各有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使执收单位产生混乱。

2.细化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制定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办法,提高非税收人实施的指导性。制定一套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办法,进一步明确非税收入的概念、具体内容及范围,概念上要明确;性质上要确定,明确规定各类收入的具体内涵、认定部门和认定政策依据。为此,建议财政、税务、物价等监管部门加强沟通、统筹兼顾,制定一个互相衔接和对应的具体办法,统一指导执收单位顺利开展有关事业活动。

3.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优化高校非税收入工作的可操作性。根据现行高校财务制度要求学校各项收入要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因此,学校收费工作相当繁杂、工作量大,建议通过加强校银合作,推广采用高校委托银行代收、学校统一开票核算、集中汇缴财政的收费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既优化和简化了高校非税收入执收及核算工作,又实现了高校收费全额上缴财政,符合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要求,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4.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票据使用管理。票据管理是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源头,是高校收入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同时也是财政、物价、审计部门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加强票据管理有利于规范高校收费管理工作,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从源头上规范高校收入行为。为此,建议按照收入的性质,严格划分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的使用范围,非税收入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票据,应税收入统一使用税务发票。严把票据领、用、审核、核销关,督促各高校建立健全内部非税收入票据领用制度,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票据,有效遏制混用票据、超范围使用票据等违规行为。同时,大力推进票据网络化管理,跟踪每一张票据的使用情况,逐步实现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网络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票据管理人员素质,明确票据有关政策和适用范围,加强与财税部门联系,准确反映业务内容及收费项目的性质,是依法领用正确票据和顺利开展业务的保证。例如,上文中提到的网络管理使用服务和有关后勤服务业务,可以列为科教文化等相关服务业,应该领用服务业税务发票。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财务票据 统计管理 事业单位 问题分析

票据统计管理意识严重缺乏、制度欠规范、票据管理工作无序等问题,都将严重扰乱票据的使用,造成事业单位收入出现缺陷。票据统计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中的关键一项,对票据进行有效管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核算数据的客观精准,也将从根源上遏制贪污、包庇等犯罪行为。

一、事业单位财务票据管理问题

(一)财务票据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从当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在看,依然存在无法准确统计计算会计科目,对经济变化反应不及时。根本上分析主要是于乡镇等二级主管部门与上一级主观单位间的业务往来,例如所有涉及事业性的收费必须遵循指定比例缴纳,那么上级主管单位也应该按规定的标准给予经济贴补,但由于目前财务管理制度没有涉及到这两个方面,在个别业务应用上就容易造成科目紊乱不清,无法明确表明资金流向。

(二)缺乏有效的票据统计管理制度

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成形且规范的票据统计管理制度,也有的事业单位的票据统计管办法仅限于形式主义。事业单位根本没有规范的票据管理制度,在执行的经济活动中不能发挥应有的制约作用,欠缺操作性,对票据统计管理人员和票据的领取、保管和使用等工作都没有进行清晰的责任分工。想要加大事业单位票据统一管理的力度,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详细、行之有效的票据统计管理制度,以确保事业单位收入能够完整。

(三)票据的审核稽查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的财务票据管理部门平时承接的大量任务,而且通常人员配备不够,运用核销方式是古老的,造成在票据核查期间,无法实现严谨细致地审核稽查,也很难第一时间发掘问题所在,从而使违法分子得以有投机取巧,此外很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票据违法使用的行为惩罚力度不够,并且监管力度也不大。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票据统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票据管理意识和观念,提高财务票据统计管理能力

当前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意识和观念陈旧固化,应当改变这种固有观念,调整思维视角,对财务票据统计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是进行财务工作的前提。事业单位管理层如果依旧忽视票据统计管理工作,势必会造成单位内部弱化票据统计管理工作。因此,一定要不断提高财务票据统计管理的质量、水平和效率,将票据管理工作放到一个核心关键位置。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力宣传票据管理力度,让群众熟悉和掌握票据统计管理的基本知识,懂得日常如何使用票据,如何“火眼金睛”辨识票据真伪,第一时间判断出是否合法,然后自觉抵制违规票据。还要组织票据管理人员参加职业培训,提高其对票据管理的意识和重视度,使其深刻了解和熟练记忆票据统计管理方面的法规条款和相关制度。

(二)规范财务票据统计管理流程

第一,设置专职部门负责管理该项工作,然后再制定专人负责机制。挑选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操技能的,并且要有超强责任心的会计人员来完成票据统计管理工作,能够最大程度防止因为工作不认真而导致违规违纪现象的出现;第二,制定财务票据管理的登记制度;第三,严格执行票据领用和发放制度。

(三)加强财务票据的审核稽查

财务票据的回收的审核工作在财务票据统计工作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将审核工作落实到位,能在最大程度上_保票据的真实、合法和准确。关于财务票据统计管理的事后控制工作主要就是指票据的审核工作,这也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核心构成,是财务票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财务票据的审核稽查工作,才能保障事业单位的业务收入数据的客观可靠性,保障每一项业务收费项目都是遵循有关规定来收取费用的。财务票据审核稽查应和常规管理工作相辅相成,确保票据的款项到账;应该与票据的年检相互结合,杜绝跨年度滥用票;还应该把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相互结合,一旦审核后发现存在严重违规违纪使用票据的行为,势必要加大惩处力度,当时便责令停用已有票据,谨慎回收票据,最后再给予经济和行政双向处罚,处罚力度强大才能做到以儆效尤。

(四)提升票据统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事业单位财务票据管理人员不仅是单位一种外在形象的展示,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看作国家政府形象的代表,所以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谨小慎微。负责票据管理的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学习财政部门的有关票据统计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按规执行。事业单位需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快而有效的完成票据统计管理工作。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的操作技能都是提升职业素养的关键要素,也是事业单位想要真正做好财务票据统计管理的前提。

当下的事业单位中票据管理方面虽然还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但仍然发展十分快速,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加以改进,加强管理,一定能使事业单位的运营更为顺利。简而言之,提高财务票据统计管理水平是需要严格执行,长期落实,需要票据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和监督,也需要国家票据使用单位和全社会的同心协力,才能促进财务票据统计管理向更快捷规范合理的趋势前进,确保我国资产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高均良.行政事业单位票据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基于盈余管理的最新分类———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选用我国沪深两市2007~2013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股票未来收益的影响,结果发现应计盈余管理对股票未来一到三年的收益影响虽显著为负,但程度均较小,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严重降低股票未来一到三年的收益,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股票未来收益;投资者

一、引言

讨论股票未来收益,往往研究的是股票的未来超额收益率。未来超额收益率是指超过市场整体收益的收益率,计算时通常选取某个指数的收益率为市场整体收益率,股票相对于该指数的收益率为该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在积极的投资策略中,寻找正的超额收益率是投资分析的目的,因此,影响股票未来超额收益率的因素成为积极型投资者考虑的重点。学术界对于影响股票未来超额收益率因素的研究从未停止过,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认为盈余管理会影响股票的未来收益(王晓颖,2013,田昆儒,王晓亮,2014)。盈余管理作为财务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关盈余管理的概念中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分别是:①盈余管理实际上是公司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Schipper,1989);②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的允许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William.K.Scott,1997)。盈余管理分为巧用会计政策的盈余管理和利用营业外项目的盈余管理;也可以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巧用会计政策的盈余管理,包括利用应计项、会计政策变更以及收支时间差的巧妙利用,这在西方比较普遍;利用营业外项目的盈余管理,主要有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等等。应计盈余管理主要指利用会计准则中的自由选择权,通过会计政策等调整会计数据,操纵会计信息;而真实盈余管理则相对比较复杂,也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Schippe(r1989)首次定义真实盈余管理为通过安排投资或筹资决策的时间来改变报告盈余或者盈余的某些子项目,接着Roychowdhury(2006)重新界定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为管理层会试图误导一些股东,使其相信公司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达到了既定的财务目的,而实际上是通过偏离正常经营情况的真实经营活动来操纵利润。为了增加公司盈利,管理层可能会进行多种不正常的真实经营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折扣和赊销等信用政策来扩大销售;利用规模效益大量生产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缩减研发开支、广告开支和维修开支费用等等。盈余管理一方面会改变公司的盈余数字,盈余信息本身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进而对公司股票的未来收益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投资者会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盈余管理,对此反应不足或是反应过度,也会对股票的未来收益产生影响。国内关于实证研究盈余管理对股票未来收益的影响文献虽多,但都是总的的研究盈余管理与股票未来收益的关系,并未对盈余管理进行分类,显然不同的盈余管理对于企业的未来业绩影响不同(廖理、许艳,2005,王福胜、吉姗姗、程富,2014),投资者的识别程度不同,因而对股票的未来收益的影响也不同。目前对于盈余管理的最新分类是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最新的分类,来检验不同的盈余管理对股票未来收益的影响,为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也为监管层应该重点抑制何种盈余管理来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选择的现实依据。

二、理论探讨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资本市场的出现在为企业提供广泛融资渠道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两权的分离状态。一般情况下,管理者控制着企业的生产经营,通过信息披露向所有者报告企业的经营情况,由于在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成为可能。当前我国信息披露相关的制度不健全,投资者保护法律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不成熟等,使得企业管理者有很大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管理者的薪酬往往与公司业绩表现挂钩,企业业绩越好其薪酬越高,对其声誉也越有利,为了获得个人私利或是其他目的,管理者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改变企业的会计利润。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盈余数字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赵宇龙,1998,孙爱军、陈小悦,2002),盈余管理改变了公司的盈余数字报告,可以影响到股票未来收益。投资者会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对此反应不足或是反应过度,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盈余管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企业的未来业绩,这些都会影响股票市场的未来收益。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的未来业绩影响不同,投资者的识别程度和反应不同,对股票未来收益的影响也不同。

应计盈余管理主要是利用会计准则中的自由选择权,通过会计政策等调整会计数据,操纵会计信息,但不会改变公司的实际经济活动,因此不会产生实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只改变公司的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情况。如果管理层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提高了当期的利润,短期内这种操控性应计利润会发生反转,公司未来业绩会出现下降,但由于只是平滑利润,故对未来的企业业绩影响不是很大,投资者在识别到应计盈余管理后,会考虑到这种影响,做出合适的投资决策,因此,可以得出本文的假设H1:应计盈余管理与股票未来收益负相关。真实盈余管理是偏离正常经营情况的真实经营活动,势必会损害企业的竞争优势(Zang,2007)。如果管理层通过折扣和赊销等信用政策来扩大销售,可能会造成以后年度的出售成本提高,损害企业长期利益;如果是利用规模效益大量生产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过度生产所产生的超额存货会增加企业持有的存货的成本;如果管理层缩减研发开支、广告开支和维修开支等费用,则可能丧失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这些活动都会降低企业未来年度的业绩。加上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看穿真实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和借款费用,也使得以后年度的利润降低,投资者更是对真实盈余管理容易反应过度,认为其会严重的损害企业的价值,这些势必会长期降低股票未来收益率。因此,可以得出本文的假设H2:真实盈余管理与股票未来收益连续负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本文选取2007~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财务相关数据,并取财务年度以后的一到三年的超额收益率,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均来自于金融数据终端iFind。借鉴已有的样本处理方法,我们做了以下调整:(1)剔除被提示退市风险警告的上市公司,如ST和*ST公司。(2)剔除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3)剔除这几年期间上市的公司。(4)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样本。(5)剔除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6)剔除年度亏损的上市公司。(7)剔除极端值的上市公司。经过处理后分别得到2007年1356家,2008年1414家、2009年1521家、2010年1647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

(二)盈余管理的度量1、应计盈余管理的衡量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的衡量,Dechoweta(l1995)和夏立军(2003)认为分年度分行业的横截面修正Jone(1991)模型能较好的估计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借鉴他们的方法,采用如下模型分年度分行业来估计应计盈余管理。2、真实盈余管理的衡量真实盈余管理包括增加销售折扣、放宽信用条件的销售操控;利用规模效益大量生产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生产操控;缩减研发开支、广告开支和维修开支等的费用操控。销售操控会减少经营性现金流量,可用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来衡量;生产操控可能会增加当年存货的变动额,会导致产品总成本的增加,可用异常产品成本来衡量;费用操控可用异常操控性费用来衡量,因此衡量真实盈余管理可以分为三部分: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R_cfo)、异常产品成本(R_pro)和异常操控性费用(R_ex)。这里首先计算三部分的正常水平值,然后根据正常值再求出异常的水平值。①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R_cfo).根据Dechowetal(.1995),正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和销售额存在如(3)式的线性关系,对(3)式利用样本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可得到各个系数的估计值,从而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正常值,再用实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去正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估计值,便得到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值(R_cfo)。②异常产品成本(R_pro).所谓产品成本就是销售成本加上当年存货的变动额,正常情况下,销售成本与当期的销售额存在着如(4)式的线性关系,而存货变化额和当期及上期销售变动额也存在如(5)式的线性关系。对(4)式和(5)式利用样本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可得到式中系数的估计值,从而分别计算出正常的销售成本和正常的存货变动额,再将两者相加便得到产品成本的正常值,用实际的产品成本减去正常的产品成本估计值,便得到异常产品成本(R_pro)。③异常操控性费用(R_ex).正常情况下的操控性费用与上一年的销售收入存在如(6)式的线性关系。对(6)式利用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可得到各个系数的估计值,从而可以计算出费用的正常值,再用实际的费用减去正常的费用,便得到异常的操控性费用(R_ex)。由于公司可能会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方式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本文采用李增福等(2011)的做法构建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指标REM。其中REM=R_pro—R_cfo—R_ex,即综合的真实盈余管理为异常产品成本减去异常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再减去异常操控性费用后的值。

(三)模型的设计被解释变量选取未来一到三年相对于上证指数且向前复权的超额收益率,分别记为yt+1、yt+2、yt+3,解释变量取应计盈余管理DACt和真实盈余管理REMt。由于股票收益存在着规模效应(Banz,1981)、账面市值比效应(Fama&French,1993)、杠杆效应(Bhandari,1998)、成长性效应(Cooperetal,2008),因此我们首先选取对公司规模SIZE、账面市值比BM、资产负债率DA、总资产增长率ASG进行控制,其次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E都会显著影响到股票的未来收益,分别选取加以控制,最后选择控制行业属性IND和年份Year。各个变量汇总如下表。

(四)回归分析结果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当年盈余管理与股票未来一年超额收益率、两年超额收益率、三年超额收益率均显著负相关,其中真实盈余管理比应计盈余管理的系数绝对值更大,即对股票未来收益率的负向影响更多,更大程度的毁损公司的市场价值,因此监管层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企业规模与股票未来的超额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说明规模越小,未来的超额收益率越高,验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小公司效应。资产负债率与未来年度的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这和债务权益比越高,收益率越高,股票收益存在着杠杆效应的结论是一致的。账面市值比与股票未来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这验证了沪深资本市场存在着账面市值比效应。总资产增长率虽然得到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但不具有显著性。每股收益与第一年的超额收益显著负相关,与第二年和第三年的超额收益率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和已有理论不符,可能是样本选取的关系。净资产收益率与股票未来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这和已有理论相符。

(五)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本部分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对计量模型的修改。一方面,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的计量,我们改用Kothari等(2005)所开发的业绩匹配Jones模型,进行面板数据的重新回归,所得结论与前文一致。另一方面,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我们改用Cohenetal(2008)的方法,将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异常产品成本、异常操控性费用三个指标相加作为总的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指标(RDA),代入回归模型重新进行样本数据回归,所得结论基本不变,可见本文的实证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四、结论

本文以2007~2013年的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股票未来收益的影响,结果发现,很多公司对企业利润即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又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对于未来三年股票收益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幅度相对较小;真实盈余管理对于股票的未来收益负向影响幅度较大,对企业的长期价值消减更为严重。因此,投资者在分析盈余管理对股票未来收益影响时,不仅要注意区分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更应该注意真实盈余管理对股票未来收益的长期负向影响,可能会更多的亏损投资者的财富。真实盈余管理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其隐蔽性更大,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监管层和审计师难以识别,因此,公司管理层会更偏向使用真实盈余管理来调节利润。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除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从公司管理层面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还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惩罚损害企业长期价值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蔡春.朱荣.和辉.谢柳芳.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来自A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12.9.31-38

[2]万一锋,韩雪.ROE预测能力及信息含量研究:回顾与评价.财会月刊.2008(10)78-81

[3]廖理,许艳.不同盈余管理手段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8)24-31

[4]范经华,张雅曼,刘启亮.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13(4)81-88

[5]谢柳芳,朱荣,何苦.退市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审计研究.2013(1)95-102

[6]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1998(7)41-49

[7]孙爱军,陈小悦.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5-27

[8]罗大为.股票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人民论坛.2011(1)152-153

[9]王生年.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公司治理视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8-10

[10]田昆儒、王晓亮.定向增发、盈余管理与长期股票收益.财贸研究.2014(5)147-156

[11]王晓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反应关系研究.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12]BalakrishnanK.,E.Barton,L.Faurel.PostLoss/ProfitAnnouncementDrift.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10(50)20~41

[13]Banz,R.1981.Therelationshipbetweenreturnandmarketvalueofcommonstock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9:3-18

[14]FamaE,andK.French.TheCross-SectionofExpectedStockReturns.JournalofFinance.1992(47)427-465

[15]CooperM.J.,H.Gulen,M.J.Schill.2008.AssetGrowthandtheCross-sectionofStockReturnsJournalofFinance,63:1609~1651

[16]Dechow.,M.P.,R.C.Sloan,andA.P.Sweeney.DetectingEarningManagement.AccountingReview.1995(70)193-225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工作票;管理系统;SSH框架;B/S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286-01

1 引 言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中Web技术的广泛普及,其中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与电力企业中的各种工作的结合也越发紧密。由于电力企业设备日趋复杂,电力部门工作也日趋专一化,手工填写处理工作票的传统方式已不能满足电力企业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电力安全生产,自动和智能化为导向的方法已成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通过网络连接到各部门的电力企业中,以此来共享网络中的资源,不同的部门可以协同工作。

2 系统需求分析

2.1系统设计

发电厂工作票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够适应如今网络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该系统的设计,以满足用户包括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工作负责人等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其人性化,满足用户实现基本工作票功能和易于操作的系统需求。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系统的架构设计,系统详细设计,建立内部单一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可扩展的网络,提高网络的智能服务,确保了各种软件之间的兼容性。支持和保证发电厂工作票管理系统的相互对接和有效集合。

2.2 工作票流程

发电厂工作票管理系统的工作票的种类包括电气第一种工作票、电气第二种工作票、热力机械工作票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等。

2.3 工作票业务流程分析

工作票大体的流程是工作流的启动、工作票签发、运行人员接票、工作许可人许可开工、工作负责人确认、工作完成或延期及工作许可人终结工作票几个阶段。后台系统接收到用户指令后,将根据该指令来进行向下执行操作,或查询并检查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完成由用户指定的操作,之后关闭该业务。

2.3 用户角色分析

对于用户角色的分析,首先要根据发电厂工作人员的性质分组进行管理,然后根据各组人员的不同分工分析其各自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任务。

在工作票的办理中,所包含的角色有工作负责人、工作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和值长等。

2.4 系统功能概要设计

了解完成系统所需要的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以及工作流程以后,针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各个用户、部门进行功能概要设计。

发电厂工作票管理系统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分别是工作票管理和用户管理。

1.工作票管理

工作票管理包括新建工作票、编辑工作票、查询工作票、删除工作票、签发工作票、工作票危险点维护、打印工作票和终结工作票。

2.用户管理

根据系统要求,用户管理包括两部分,分别是系统用户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用户包括员工、部门和管理员,管理员有相应的权限来建立或者管理用户、用户组,并且委托相应的权限,权限包括菜单权限和操作权限。

3 系统架构设计

3.1 系统技术架构

工作票管理系统采用B/S的三层体系结构,结合SSH技术,以及工作流、 AJAX 、 JavaScript 、 XML等技术,以 Oracle 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从而实现由人工填写和传递纸质的工作票到通过计算机新建工作票和传递的转变方式。

采用 B/S 的三层体系结构能够保证系统的易用性,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数据库设计

工作票管理系统以 Oracle 作为数据平台,它的功能非常齐全,并具有姣好的可扩展性。Oracle 数据库是一个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根据它的特点,设计了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库表来存储工作票中的数据。下面截取Oracle部分数据库表。

1.userinfo表:用于存储用户的信息,包括它的ID、登录名、姓名、密码、所属部门以及此用户拥有的权限。

2. orgeninfo:用于存储部门的信息,包括电力部门的ID、电力部门的名称、备注以及此部门拥有的权限。

3. workticketinfo:用于存储工作票的信息。

4. worktaskinfo:用于存储工作票中的工作任务信息。

5. safeworkinfo:用于存储安全措施的信息。

当用户进行新建或处理工作票时,该工作票的信息就会自动保存到各个数据库表中,以此来供用户或者部门人员等进行查询。

4 发电厂工作票管理系统的实现

在研发发电厂工作票管理系统时,在J2EE平台上,为构建“强内聚、弱藕合”的系统结构,整合Struts、Spring、Hibernate三个框架,构建并实现了本系统的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系统的实现过程与详细设计过程都将在本章介绍,以介绍实现过程为主。

4.1 系统架构的实现

在MyEclipse环境中,创建一个web的动态工程,导入Struts2、Spring、Hibernate的三个框架,配置好系统中的web.xml、struts.xml、hibemate.xml等配置文件,这些文件是实现系统分层的关键文件,配置好这些文件可以更好地运行程序,本系统的架构是由Struts2、Spring和Hibernate所集合成的SSH框架。

4.2 工作票生成模块

4.2.1模块简介

新建工作票需要用户在工作票列表中新建所需要填写的工作票,然后填写单位、班组、工作票状态、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等内容。而且很多都有自动辅助填写的功能,帮助用户能够快速完成填写工作票的操作。

4.2.2工作票生成实现活动图

由于系统具有辅助填写工作票的功能,所以可以默认填写工作票,只需要更改工作内容等信息,也可以直接新建工作票。新建工作票的活动图如图所示。

新建完成工作票后,之后根据工作票的办理流程,可以继续完成签发工作票、接受工作票、批准工作票、打印工作票和终结工作票等功能操作。

结论

本文介绍了发电厂工作票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和研究现状,按照发电厂工作票管理系统的生命周期对程序的功能进行划分,并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在各个功能模块再从逻辑上进行细分。在程序设计时系统对各个功能做了充分的需求分析。本文选取了系统数据库中关于数据表的设计,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很多次推倒重来,多次返工,多次摸索逐步找出规律最终实现了数据库的设计。

参考文献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电子票据,业务发展,问题,建议

一、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实践

2009年10月2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建设并管理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lectronicCommercialDraftSystem,ECDS)正式建成运行,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由此迈入电子化时代,首批上线运行的有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五矿财务公司在内的共18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2009年10月28日至2010年3月31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处理电票业务达19714笔,金额910亿元,其中出票登记7351笔,承兑6478笔,贴现1915笔,转贴现737笔,提示付款2037笔,通过大额系统发生票款对付业务金额20亿元,系统运行良好。

由于传统的纸质票据交易始终未能摆脱效率低下的实物交割模式,存在携带安全性较差、背书转让要求严格、流转交易不便等情况,伪造、变造票据和遗失、损坏票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票据的进一步应用,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电子票据系统作为票据业务的电子化交易平台。电子商业汇票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大大降低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提高交易效率。存储在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的电子票据,通过采用电子签名和可靠的安全认证机制,能够保证其唯一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相对于纸质票据容易被克隆、变造、伪造以及丢失、损毁等各种风险而言大为降低;电子商业汇票的出票、保证、承兑、交付、背书、质押、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一切票据行为均在ECDS上记载完成,并支持在线交割票款,相对目前纸质票据要多次审验审核、查询照票、长途运转交付等操作环节毕业论文范文,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力及财务成本,而且将交付及交易时间由几天缩短至几小时或几十分钟,将加速物流和资金流,提升金融和商务效率。

我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运行,是继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之后,人民银行组织建设运行的又一重要跨行支付清算系统,各类支付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电子票据代表了票据业务发展的方向,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支付文化,适应了金融电子化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截至2010年10月28日,ECDS已投产运行一周年,ECDS平稳运行并实现全流程业务处理,商业银行初步确立电子票据业务开展模式,并加大电子票据业务的市场开拓。自ECDS投产运行以来,电子票据主要业务逐月平稳较快增长,主要金融机构电子票据业务开展良好。截至2010年11月底,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法人机构达316家,系统参与者6.5万多个,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财务公司。目前,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量逐月快速增长,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影响日益增强,必将成为我国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主力品种和未来票据市场的重要业务品种。以工商银行为例,2010年工商银行大力发展电子票据业务,形成了包括电子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在内的完整的产品线。2010年前11个月,工商银行办理的电子票据承兑金额已超过300亿元,电子票据贴现金额也超过270亿元,贴现金额居国内同业首位,为推动国内票据业务的电子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推动电子票据系统的应用,工商银行依托票据业务的整体优势和旗下票据营业部的专营特点,进一步完善自身科技网络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票据业务支持系统。一是依托系统推出的网上电子商业汇票产品,可以通过工商银行的企业网银渠道受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实现了电子商业汇票从签发承兑、背书流转到托收入账的全程电子化操作,并可以进行资金的实时清算和对业务信息的实时查询毕业论文范文,极大地提高了票据业务的处理效率。二是电子票据业务处理采用电子签名和可靠的安全认证机制,能有效保证电子票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大大增强了业务的风险防控水平。这种新型的电子票据交易能够让客户充分享受到安全快捷的票据服务。例如,在2009年电子票据系统投产当天,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就与同业共同完成了国内首笔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转贴现交易,从提交申请转贴现到成功办理转贴,再到收到贴现款入账,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比起传统纸质票据最少1至2天的办理方式来,效率倍增。

二、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电子票据业务运行以来,电子票据业务平稳较快增长,银行业金融机构电子票据业务开展良好。但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在起步发展阶段存在的诸如安全问题、规范问题、法律问题等。主要表现在:

(一)电子票据交易的安全问题凸显

电子票据安全性是电子票据业务健康发展基础,电子票据在网络上进行交易,公开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和信息使用者干预系统的机会增大,加上使用的是公用通讯线路,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必然增多。无论是有意攻击还是无意的误操作,都将给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带来巨大损失,增大银、企经营的风险。电子票据信息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信息的保密性、真实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要实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必须做到银行网站本身要安全,客户与银行、与电子票据登记网站、银行与电子票据登记网站之间的信息传递要安全,客户与客户之间通过电子票据登记网站交换信息要安全。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管理松散和不设防护的特点,电子票据在网络上交易公开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和信息使用者干预系统的机会增大,加上使用的是公用通信线路,系统面临诸多安全隐患,电子票据安全问题凸现。此外,由于电子票据业务处理的原始记录以电子凭证的方式存在和传递,不法之徒通过改变电子货币账单、银行结算单及其他账单,就有可能将财产的所有权进行转移。目前很多银行对大客户采取的是IC卡加验证密码的制度来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但由于各家银行在网上银行业务凭证格式的设计上并不一致,使电子票据转化成纸质凭证的样式各有差异,不便于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电子票据业务运营有待规范

2005年3月以来毕业论文范文,陆续有部分商业银行进行了电子票据业务试点,但是因为各行之间创新理念的冲突以及业务竞争的因素,行际间一直没有统一的电子票据样式,我国也没有出台关于“电子票据”交换业务的制度。在电子票据流通中,存在六方面的问题,大大制约了电子票据流动速度快、不受区域限制等优点的发挥,进而影响了电子票据的流通范围和进一步发展。一是企业网上银行操作平台不一致。由于各金融机构网上银行系统流程不同,银行经办人员很少接触到他行的网上银行系统,对本行签发他行接收或他行签发本行接收等网银操作流程并不了解。因此,向企业推广电子票据业务时比较被动,企业对电子票据的了解也很有限,造成该项业务难以迅速开展。二是电子票据银行承兑到期提示付款、解付等操作没有规范化,各银行的操作有很大的差异。有的银行反映在提示付款应答中没有持票人户名及账号显示,不知如何核对提示付款是否是票据的持有人;在做了提示付款应答后,收到他行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发过来的借报。这对于讲究凭证的会计人员来说无疑是个难题。三是票据电子化为票据融资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银行的电子票据贴现业务暂时没有与此相配套的便捷操作指南,只能采用纸质票据贴现业务的操作指南。也就是说,客户在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贴现申请的同时仍需提供纸质的贴现凭证、贴现申请书和贴现协议,企业的便利程度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四是由于电子票据的转让是以上线银行的网银为载体的,对客户而言,收到电子票据只能背书转让给已在上线银行开通了网银电子票据功能并乐于接受电子票据的企业,使用渠道相对狭窄。而作为一项新业务,电子票据的接受、使用和普及仍需要一段时间。五是电子票据业务一旦出现问题或差错,申诉及处理的流程不明晰。如果电子票据业务出现问题或差错,有的银行目前的处理是把系统提示信息报告总行有关部门,由总行的系统研发人员查找产生差错的原因,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银行一般都不惊动客户,免得带给客户对银行系统或人民银行电子票据系统不信任的感觉。但由于申诉及处理流程不明确,埋下了风险隐患。六是目前国内电子票据的产品范围是有融资功能的可以跨区域流通的商业汇票,即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不包含传统票据中的本票、支票和银行汇票。

(三)电子票据业务发展中面临法律问题

随着电子票据业务的不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也不能适应电子票据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缺少相关法律条文对电子票据的流通行为进行规范。一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都是基于纸质票据的毕业论文范文,对电子票据未作规定。目前我国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在制定时所有的规范都是基于纸质票据的,确认的是纸质票据及其签章的法律责任,对电子票据及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未作规定,未承认经过电子签名认证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的法律效力,说明电子票据的业务实践发展与法律制度的制定处于失衡状态。电子票据的签发和流通是在因特网上进行的,采用电子交易方式,电子交易的签章,只能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由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并不承认经过电子签名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因而可能造成经过电子签名的电子票据因不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形式要件而由此导致票据行为无效的情况产生。同时,电子签名涉及到电子票据支付和结算的效力和安全,而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还没有保护经过数字签章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的司法解释,导致相关规定欠缺,阻碍我国电子票据在现代贸易发展中发挥作用。因此,对于商业汇票“书面形式”的规定进行调整,明确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以保证电子签名的合法有效性。二是电子票据业务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电子票据流转的安全性。传统银行业务中具有法律效力的纸质票据行为,如何在电子介质中应用,出现纠纷后电子形态的证据如何被法庭所接受等问题,是电子票据发展过程中待需解决的问题。在目前的票据法体系下,票据行为仅是一种书面行为,离开书面,票据和票据行为是不可想象的。电子票据是以数据电文形式存储资金信息于计算机系统之中,并通过因特网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传统纸质票据的功能。但是,数据电文由于其自身特点的限制,并不能起到传统有纸质书面文件的全部作用,在我国现行司法实践中,以数据电文为支撑的电子票据也因其不具备纸质书面形式而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保护。另外,现行票据法理论和实践均确定无疑地、强制性地要求所有的票据行为,即出票、背书、承兑、保证和付款必须是针对原件而言的,离开原件,谈不上票据行为。离开原件,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前提。而电子票据业务,使金融机构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账务结算。这种方式使得出票和持票等一系列行为均游离于人之外毕业论文范文,由计算机网络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电文完成。因此,以数据电文为基础的电子票据被排除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适用之外。

(四)金融机构开展电子票据业务不均衡

在电子票据业务起步发展阶段,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条件、客户资源和网上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办理的特点采取符合实际的业务发展策略,尤其是商业银行在电子票据业务开展初期和央行加大货币政策调整力度的市场背景下,较为重视利用企业网银客户群体优势抢占承兑和贴现客户资源,以便锁定电子票据业务目标客户群体。同时,由于电子票据流通性和贷款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商业银行对电子票据转贴现和回购等二级市场业务较为谨慎。一是目前电子票据业务在办理时须依托由各家机构自身开发的企业网上银行和内部电子票据系统,因而当一家机构在贴现所承兑的电子票据、或将贴现后的电子票据转贴现给其他机构时,可能会因为各金融机构网上银行或内部电子票据系统开发设计模式以及操作使用流程方面的不一致,而影响到电子票据同业流通的交易效率和意愿。二是在企业网银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模式中,中小金融机构因自身科技实力等条件限制在企业网上银行系统开发建设方面较为滞后,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在网上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开展方面与大中型商业银行和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三是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尚未在商业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同时部分行业企业对企业网上银行和电子票据的接受和熟悉程度不高,对新型业务还需逐步了解接受。

三、规范我国电子票据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电子票据的安全性。一是提高电子信息的安全性。一方面确保电子票据系统的网络安全、保密性能,避免因恶意攻击或者客户电子信息泄露而造成重大损失;另一方面保证电子信息真实完整的性能,确保接收到的信息确属合法发送者发出,且电子信息摘要求、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等。

(二)建立统一的网上电子票据交易平台。一是开发建设全国统一的互联网电子票据平台,对电子票据进行集中登记、托管、查询、挂失、交易、清算,通过特定接口,统一格式,以便于监管和优化电子票据市场的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电子票据成交效率,促进电子票据全国流通。二是电子票据平台应当是经过法律认可,独立于电子票据交易双方,不以赢利为目的,带有国家公证性质的权威机构。也是一个登记见证、数据保管并提供可与商业银行、企业联网的服务,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客观、公正交易证据的媒介。三是电子票据的出具、背书、贴现、存入托收、退回、作废等都应当在电子票据平台上进行登记保存。在商业银行为客户签发电子票据时,商业银行便将客户电子票据的有关数据报送电子票据平台进行登记,企业在电子票据流通中需要进行贴现、兑付等业务时,可依照程序到电子票据平台办理手续,受理电子票据业务的商业银行可以在电子票据平台查证到票据真伪、是否合法有效等信息。同时毕业论文范文,平台可以提供客观公正的数据电文,以解决商业银行与企业客户之间发生业务纠纷。另外,电子票据平台应对企业电子票据使用情况给予信用评级,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方便客户了解票据市场的总体状况,从而约束票据市场成员的行为,有效防止票据欺诈和票据违约,形成良好的票据市场秩序。为交易公正公平,可以由人民银行统一协调,对于使用电子票据的用户进行统一认证,这样各个银行都能认可。

(三)完善电子票据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借鉴国际电子票据业务开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现阶段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一是尽快扩大电子票据司法解释。扩大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相关票据业务的法律解释,丰富实践中“书面形式”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对票据业务的保护范围由以纸面票据为工具的支付结算,扩大到以数据电文为基础的电子票据支付结算的法律规范。二是明确电子票据的定义。在制定电子票据相关法律时,必须要先明确电子票据的定义、电子票据的种类、电子票据的格式等,从而为发展电子票据业务指明方向。三是要明确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电子票据的签发和流通是在虚拟的网上实现的,采用的是无纸化的电子交易方式,电子交易的签章只有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电子签名在电子票据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其法律效力直接关系到电子票据的发展命运。因此,发展电子票据业务须首先明确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制定出使用电子签名的法律规则,保证电子签名合法有效。四是要明确电子票据业务中涉及的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制定电子票据相关法律制度时必须要明确客户、金融机构、网络服务商、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以及监管机构等多方当事人的权力和义务。

(四)促进电子票据业务均衡发展。一是建议由人民银行牵头组织总结电子票据业务运行以来,金融机构在创新发展电子票据业务方面所取得的经验,研讨电子票据在流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因网上银行电子票据业务模式差异而影响电子票据转贴现流通性等方面的问题,应统一认识并提出改进建议,推动电子票据转贴现市场加快发展。二是加强电子票据应用引导,由人民银行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或鼓励各金融机构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展票据业务,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电子票据业务的积极性。三是加强电子票据在相关行业企业中的宣传介绍,提高相关行业企业对采用电子票据作为毕业论文范文,支付结算工具的认可度,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扩大电子票据应用群体。四是简化业务操作流程。电子票据业务投产后,各银行还没有出台新的较为详细的操作办法与之相配套,办理业务的便捷程度没有提高。建议银行统一简化电子汇票贴现的相关手续。如在办理电子汇票贴现时不需要企业提供纸质的贴现申请书和贴现凭证(企业在电子银行系统发起贴现流程视同贴现申请,而贴现凭证由银行自行打印给贴现申请企业,并由原来的五联改为一联,仅持票人的收账通知联即可)等。投入影像功能后,尽快让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处理电子化,减少由于相关资料传递耗费的时问,提高服务效率。

(五)强化电子票据业务创新。电子票据系统建立后,商业票据的基础设施和业务平台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商业银行经营票据业务的组织机构设置、票据创新产品的设计、票据业务流程的梳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商业银行应紧紧抓住电子票据系统建设这一重大基础设施创新,梳理票据业务的流程,优化票据业务的劳动组合,在新的平台、新的起点上进行票据业务创新,丰富电子票据市场品种,充分发挥票据的结算及融资功能。同时,要加强电子票据业务宣传,提高客户对电子票据的认知度,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电子票据的优越性,主动使用电子票据办理结算业务。给予电子票据发展政策支持。如可考虑利用优惠贴现利率,降低电子票据结算费率水平等措施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加速对电子票据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毅,范保成,电子票据业务成银行发展方向[N],东方今报2011.01.05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 论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物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试论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之完善 论我国食品安全法中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企业公益金制度的兴衰与产权改革 比较中美公益金的分配探究我国教育的发行 浅析我国福利公益金使用效益 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构建 论我国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体育公益金分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体育公益金的使用模式 浅谈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措施 完善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法律思考 刍议公益金管理 我国福彩公益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创新我国国债的管理制度 试论我国高校现行的层级管理制度中的教学管理运行系统 论我国农用机井项目运营管理制度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但是,这种公示未免有些粗放。并未把更加细致的公益金使用项目、使用单位、使用时间及时公布。“而省级民政、体育等公益金使用部门,向社会公告上一年度本部门、单位公益金的使用规模、资助项目等情况时更是简简单单。”

目前仅有很少的地方能公布较为详细的年度使用报告。比如苏州市就较为详细的公布了年度使用报告。“2011年苏州市共取得福利销售收入29.14亿元,除了上缴中央、省级财政部门外,本市级留存1.3亿元,支出公益金6501.66万元。资助项目具体为:资助市福利总院筹建3000万元,资助全市老年人服务组织及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478万元,资助市高新区阳山敬老院120万元”。还有二十几项的具体资助金额,笔者就不再列出了。如果地方的公益金都能如此公示,透明度自然不言而喻,同时每一批资金的用途有据可查,也能增加彩民对公益性的认可度。

三、完善我国公益金管理制度的建议

能迅速地筹集到资金,能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造福社会公益事业,当然也能造就“暴发户”。但是事业要保持长久的繁盛,就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公益金的管理更要有规范。针对我国公益金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公益金筹集管理制度

1.创建合理的发行销售模式,降低发行成本

“发行费是发行的成本,往往是发行经销者的利益所在。”如果的发行费用超出了必要范围,就可能变成纯粹的部门利益,其改进社会福利的目的就会走向负面。比如原国家体育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伟华一案便是从发行成本中谋取巨额利益,这严重削弱了公益金的筹集率。发行费是一个涉及发行机构利益的根本问题,发行费一般占收入的15%。“发行费要在国家发行中心、省级中心及下级管理部门以及销售商之间进行分配,其分配现状基本上是中央级发行部门旱涝保收,省级发行部门比较充实,众多经销商苦乐不均但平均而言能够维持温饱。”

这样看来,经销商的发行费既然维持在温饱水平,就没有多少压缩空间了。但国家发行中心,其发行费不应由自己决定,可以由审计监管部门为其核定一个基本的费用率,费用降了可以进行激励,这样既控制了发行费,又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对于省级发行中心,其发行费根据《管理条例》的规定应适当调减,不能“自肥”。但《管理条例》并没有给出具体数据上的要求。省级财政部门可以制定一套既可行又完备的发行成本制度,使得发行费用有章可循。

2.建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公益金筹集分配制度

事实上,我国的公益金由财政、民政、体育等部门共同管理。首先在公益金的使用上,由民政、体育等部门在年初编报具体使用计划、提出使用项目,财政部门审批后予以拨付资金。但是由于各部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权责划分。《公益金管理办法》规定:“留在省级财政的公益金,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民政、体育等部门研究确定分配比例。”在这种规定下,到底谁的话语权更大?

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发行主体比如公司来筹集公益金,而民政部门和体育部门则编制本部门的公益金预算和决算,主要负责公益金资助项目和资助人员的申报、实施和管理,最后根据申报制定实际的公益金的发放数额。最后由财政部门直接将公益金实际拨付给被资助人,财政部门同时汇总编制公益金年度收支预算和决算,监督公益金的收缴和使用。这样就产生了相互分离的筹集公益金的制度,从而起到相互制约监督的作用。

(二)明确公益金使用原则,完善公益金使用制度

要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公益金,实现发行的宗旨,“杜绝狭隘的部门主义,防止产生那些认为公益金是自己系统筹集的,应该由本部门来用的错误想法。”公益金使用管理主要是指:公益金使用领域、公益金使用项目管理和使用分配比例。

1.统筹规划公益项目资助体系,设计科学的资助比例

“公益金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决不能拿来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所以规划好公益金资助项目,不能用公益金随意大搞建设换取政绩。同时,公益金不仅要投入到福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也应及时对设施维护进行持续的投入。而最重要的是在公益金资助项目申报书的内容和程序上要加强管理。比如申请公益金具体项目使用计划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资金投入规模、申请补助资金数额等有要一个详尽的汇总表。然后,由民政部门、体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与收入层次制定科学的公益金使用规划书。公益金使用规划书应既有眼前的小项目,也要有长远的大项目,当然对于重点资助补助群体可以优先考虑。比如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年化的到来,可以考虑多资助一些老年社会福利机构建设项目、爱心护理工程项目。

2.建立公益金资助项目事前评价体系,实施跟踪审计

对于公益金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和项目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民政部门与体育部门要及时跟踪查看,不能审批完就置之不理。而审计部门要对项目资金跟踪审计,及时对使用情况做出评价,以便及时纠正的公益金使用的不良行为。

首先,对资助大型公益项目耗资巨大的比如奥运场馆等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事前论证,提出评价结论,还可以事前征求民众的建议。在资助项目建成并使用后,实行绩效考评。还需要加强公益金项目监管,健全项目管理责任制,使每个资助项目有人负责,督促公益金社会效益的实现。公益金管理部门需要对申请资金的项目进行调查、核实后,并经过研究论证后才能出具使用意见。

其次,便是审计部门的跟踪审计。比如2011年12月北京市首次就审计进行地方立法,“将公益金纳入审计范围,还提出了跟踪审计制度,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对公益金资助的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过程,实施跟踪审计。”跟踪审计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审计,它具有督促及时整改、规范后提高的特点。跟踪审计还可以保证公益金专款专用,“公益金的特殊来源和特定目的决定了公益金使用应当坚持专款专用”,不能用于平衡一般财政预算,更不能用于其他不符合公益性质的地方。

(三)加强监督,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目前主要有两个机构负责监管公益金,一是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管理和拨付筹集到的资金,但由于财政部与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之间是平行的组织单位。另一个则是各级政府审计机构则负责对公益金的具体使用进行事后审计审核。事实上,这两个部门做的都是“兼职”,不是专门的监督机构。

1.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完善监督体系

“可以尝试组建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国家公基金委员会,使它独立于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赋予它专门监督公益金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其中公益金可以是公益金委员会监督的重点领域,使公益金的使用制度化。”比如上海就成立了福利公益金办公室,虽然不是一个主管部门,但起码有了专门主管的尝试。

也可以在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里设“公益事业委员会”统筹协调整个公益事业,其下设公益金管理委员会。赋予该管理委员会专门监督负责公益金筹集与分配的行政管理机构。管理委员会在组成人员上可以包括经济学专家、公益慈善领域的知名人士、彩民代表等,它直接对人大常委会负责,享有专门监督权。

2.加强财务监管,规范公益金账户管理

“借鉴国外专用单一账户的规定,对公益金进行垂直管理。”《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公益金依照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纳入预算,收与支两条线单独管理”。公益金支出由各级财政部门统一安排,从财政专用账户中拨付,实行收支专户管理。但是,一些部门却用账外账来应对这种硬性要求。所以对于收入,在账户管理上得要求所有收入都缴入财政指定账户,才能进行支付。各级民政体育部门的公益金收支只有一本账,不允许有专用账户以外的账外账。

四、结论

“的发行目的是救助弱势群体,以实现社会的平等和友爱。”公益金来源于彩民,回报社会理所当然。“公益金的使用不能因为‘社会’的抽象性而忽略其公平性的特点,而是应当设计更加严密的制度赋予其更大的保护力度,来保证其彩民让渡的财产权利不受侵犯。”我国多年来形成的公益金使用管理制度,因为受到是由部门这种体制的影响,把本属于社会的公益金支配权被淡化了。

本文正是在对公益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公益金管理的不足之处后,提出完善我国公益金的管理措施,在文中提出设立公益金管理委员会、公众积极参与、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适用一般诉讼等一系列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公益金更好的发挥作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高继学,王志明.中国经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3]张湛彬.业与政府选择[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

[4]齐文婷.5000亿背后中国最大的慈善力量[J].社会与公益,2011,1(23).

[5]沈卫平.我国公益金公共性本质与管理模式优化[J].改革,2009,8(127).

[6]孙可军,牟成刚.福利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审计,2003,4(36).

[7]李海,毛勇.调整体育收入分配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学刊,2005,5(10).

[8]高明君.公益金管理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现代商业,2010,23.

[9]胡玉婷,陈巍.预算审查监督法律制度分析及其完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5.

[10]李长健,张峰.社会性监管模式: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