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

经济管理研究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成本核算体系;医院;经济管理

前言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成本核算工作以及经济管理工作,有针对性的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分析工作,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有效、科学的措施以及解决方法,为后期的医院实现经济管理的时效性以及主动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以及参考意义。

1医院成本核算以及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1.1在原有的基础上促使保障机制更加的健全以及完善

医院内部的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活动涉及到各项服务内容,影响到管理事务的各大层面,所以,必须构建起完善的组织机构保障机制,以在日常的医疗服务工作中为实施经济管理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1.1.1根据实际需要完成专门的、科学的管理委员会组织构建。

在医院内部需要以财会中心为重点,以经济管理委员会为主导来有效构建层级式的控制组织机制。在上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科室部门核算工作人员为辅助作用的结构类型,不仅如此,还要针对各个科室以及各个相关部门组织的岗位人员,进一步明确划分各个工作人员的具体的权责以及义务[2]。财会中心是目前层级式的控制组织机制中非常重要的组织部分,需要不定时的、主动的对部门相关人员进行组织,该部分人员一般指的是内部负责成本采集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内部负责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组织,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接受学习活动以及相关的培训活动,促使组员之间存在的交流以及合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同时在上述的基础上,整体的管理以及归集新增加的收入和项目以及需要合并的收入和项目,为数据信息分析的及时性以及完整性提供切实的保障。

1.1.2网络化管控系统的有效构建。

将目前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其它的网络科技力量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从根本上促使医院成本真正实现公开化以及透明化,促使经济管理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最后在上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系列影响全院的网络管理系统。在使用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医院的各大科室的成本以及收入等相关的重要的数据信息就可以实现录入统一化以及管理统一化,进而更好地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发挥有效地监督力度以及管理力度。1.1.3促使成本数据信息采集水平进一步提升。对于财务评价活动来说,成本数据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可靠性,促使高效的管理以及明确的职责划分进一步强化。这就要求:提供成本数据的部门应做好数据的统一汇总工作,并交由专门的领导签字后上交至财会中心以保管;各大科室的部门人员应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本科室的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部门人员应按照支出与收入间的配比信息,积极配合医院开展成本监督和控制活动[3]。

1.2科学的节约降耗

所有的物资以及设备资源只要是医院内部购买以及安置的那么均需要严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统一管理、集体领导、归口负责、标准规范”的基本原则,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1.2.1根据实际需要,完成专业购置方案的制定以及完善。

分析医院存在的不同类别的物资以及不同的设备类型的购买活动,其本身应该从根本上遵循的原则以及规划,开展实践采购活动以及核算监管活动为一体,最大化控制医院的成本消耗量。在医院购置环节,首要的工作就是保证购置物件的质量水平,在上述的基础上再考虑价格低廉以及服务优质等其他方面;需要保证数量满足以及保证效率合适,在上述的条件下,相关人员需要在掌握时机情况的基础上,对医院内药品以及库存的信息进行准确预测以及准确评价,防止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药品大量的挤压导造成资源流失,产生流失风险[4],进而导致医院发展受到阻碍。

1.2.2重点关注实效管理低价值且容易消耗物品。

医院内很多的物品具备低价值且易消耗的特点,这无疑对于医院管理而言是一项难题。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做好如下工作:(1)月初前期,科室各大组员根据“量本利”的评价方式,综合过去一段时期内的数据信息以及科室的发展状况,科学地制定出有效的经济管理计划书以及控制的计划书;(2)所有物品只要是库存内的,都应该针对其实际情况进行专项的、专人的管理的方法,促使出库以及入库流程操作进一步科学化以及有效化,同时促使物品的领取以及物品的使用进一步公开化,可视化[5]。

1.2.3不断提升自身风险管理以及效益管理等意识。

医院开展日常性的管理活动时,其基本目标是确保维持收入以及效益的稳定性增长。然而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名词。当前有医院内部的管理层认为,努力提高收入的递增发展才是硬道理,将收入增长简单地同效益增长混淆一起。但这样的观点是片面和错误的,多数医院存在着高收入但是却低效益经营的现状。所以,医院在进行大型项目决策以及大型醒目引进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健全的成本核算评价体系,客观的举证以及评价项目的实际效益、预测的收入大小、市场份额占据大小、竞争力大小等多个方面。促使经济管理有效化[6]。

2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进一步改革,相关的体系体制症状正在不断的完善以及健全,并且逐渐实现深入的发展,市场环境中,医院是一项非常重要组织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面临时展的进行,医院该项组织机构即将面临全新的挑战以及竞争。目前医院日常管理活动过程中,怎样高效地管理成本工作以及控制成本费用等已经逐渐成为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同时,医院内部的全成本核算体系以及医院所实施的经济管理活动具有非常显著的复杂性,其涉及到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呈现复杂性以及多样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想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经济管理成功,那么就需要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推目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创新以及进步,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成本核算体系的进一步创新以及改革。所以,广大的医务工作人员需要立足于本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以此为主要的出发点,掌握最新的研究方向,同时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地吸收传统管理之前具备的一系列丰富的使用经验,不仅如此,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实际实际能力努力的创新相关的经济管理体系,同时创新经济管理方法等,逐渐构建起一系列完善的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促使医疗服务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魏康林,兰玲莉,肖锋.建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南军医,2011,1:171-172.

[2]吴颖慧.西宁市县级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实施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3]王茜.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2.

[4]叶媛.基于项目管理模式的经济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5]朱安全.某公立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2篇

2.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创新模式研究周江华,仝允桓,李纪珍,ZhouJianghua,TongYunhuan,LiJizhen

3.什么影响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兼论城市化的首要功能付敏杰,FuMinjie

4.土地价格、居民收入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动态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黄瑜,HuangYu

5.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李扬,沈志渔,LiYang,Shenzhiyu

6.资源型地区房地产业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程实,ChengShi

7.中国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代谢分析孔鹏志,杨忠直,KongPengzhi,YangZhongzhi

8.中国CO2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力与减排界域分析赵奥,武春友,ZhaoAo,WuChunyou

9.基于德尔菲调查的市级地方政府问责主体研究吴建南,阎波,WuJiannan,YanBo

10.中国公共预算管理改革:从基数法到基线筹划王雍君,WangYongjun

11.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基于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经验刘新,刘星,LiuXin,LiuXing

12.基于功能分解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济性质评价研究刘雯,安玉发,LiuWen,AnYufa

1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民工就业政策社会效应评估研究纪韶,JiShao

14.北京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邹昭晞,ZouZhaoxi

15.境外上市有助于公司成长吗?——基于中国赴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孔宁宁,李书超,KongNingning,LiShuchao

16.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行为与纵向一体化——基于中澳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实证研究陈博,于同申,ChenBo,YuTongshen

17.中国地区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演变——基于DEA的经验分析杨文举,张亚云,YangWenju,ZhangYayun

18."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发展阶段与趋势特征分析祝尔娟,ZhuEr'juan

1.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长效应研究——兼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机制的重塑沈坤荣,王东新,田伟,ShenKunrong,WangDongxin,TianWei

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轨迹的总体特征及分解分析:1988~2008马草原,李运达,宋树仁,MaCaoyuan,LiYunda,SongShuren

3.我国CPI地区差异分析及调控建议——基于2003~2008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王双正,WangShuangzheng

4.异质产业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非均质效应刘舒潇,段文斌,LiuShuxiao,DuanWenbin

5.主导产业影响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动能模拟与检验——以浙江义乌市为例崔大树,孙扬,王辉,CuiDashu,Sunyang,Wanghui

6.我国石化行业的竞争力评价研究王伯安,吴海燕,曾广层,WangBo'an,WuHaiyan,ZengGuangceng

7.公共福利投入公平性与地区居民消费差距研究纪江明,JiJiangming

8.中国、美国国家功能集中度比较分析范红忠,岳国宝,FanHongzhong,YueGuobao

9.我国财政透明度之现状、差距及其改进张平,ZhangPing

10.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代际平衡分析张悦,蒋云赟,ZhangYue,JiangYunyun

11.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基于我国1999~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何林,吕红娟,何炼成,HeLin,LvHongjuan,HeLiancheng

12.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王曼怡,刘同山,WangManyi,LiuTongshan

13.组织长寿研究——基于企业、大学与宗教组织的比较郑文全,ZhengWenquan

14.企业高管更替研究——脉络、分析与启示刘冰,LiuBing

15.企业社会责任报道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以金光集团APP为例张尔升,黄景贵,王勇,周欢,ZhangErsheng,Huangjinggui,WangYong,ZhouHuan

16.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顾客价值管理研究安景文,谭荔丹,吴竹南,AnJingwen,TanLidan,WuZhunan

17.两难困境中的增长路径转换和宏观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0)"国际高峰论坛会议综述汪新波

1.上市公司大股东治理机制作用下的融资行为研究钟海燕,冉茂盛,文守逊,ZhongHaiyan,RanMaosheng,WenShouxun

2.股权治理结构与盈余质量:后股权分置时代的经验证据杨继伟,YangJiwei

3.公司内部治理质量与内部控制互动性研究叶陈刚,王海菲,YeChengang,WangHaifei

4.再论广义财务——广义财务学与相关学科关系苏万贵,SuWangui

5.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研究——国外文献述评与启示赵青华,ZhaoQinghua

6.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经营效率与企业价值——基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廖俊平,罗党论,齐勇,LiaoJunping,LuoDanglun,QiYong

7.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与企业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程仲鸣,ChengZhongming

8.公允价值与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一项实验证据詹德超,张继勋,ZhanDechao,ZhangJixun

9.紧缩货币政策下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隋姗姗,赵自强,王建将,SuiShanshan,ZhaoZiqiang,WangJianjiang

10.投资者法律保护与现金股利政策——基于终极所有权结构视角杨颖,YangYing

11.内部收益率特性研究曾繁伟,ZengFanwei

12.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来自深市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经验证据蔡传里,许家林,CaiChuanli,XuJialin

13.本币升值对股票市场理性估值的影响——以人民币为例张燃,徐爽,ZhangRan,XuShuang

14.中国上市公司A股和H股价格差异的实证分析汪贵浦,林婷婷,WangGuipu,LinTingting

15.创业板IPO高初始收益及原因探究胡中原,卓荣康,郝宗宪,HuZhongyuan,ZhuoRongkang,HaoZongxian

16.审计委员会的治理路径及过程控制胡苏,HuSu

17.基于角色冲突的内部审计研究回顾与分析程新生,罗艳梅,游晓颖,刘建梅,ChengXinsheng,LuoYanmei,YouXiaoying,LiuJianmei

1.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与GDP核算误差蔡芸,杨冠琼,CaiYun,YangGuanqiong

2.改革开放30年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影响效应分析——基于TVP模型的实证研究张峁,王青,杨帆,ZhangMao,WangQing,YangFan

3.中国区域收入不均等动态分析与路径选择——基于广义熵视角的分析潘建伟,PanJianwei

4.加快建立我国税法体系框架研究曹静韬,郝如玉,CaoJingtao,HaoRuyu

5.城镇土地国有制条件下我国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制建设董晓岩,DongXiaoyan

6.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财政支出偏好分析范允奇,王文举,FanYunqi,WangWenju

7.税收对美国高收入阶层的影响与启示时学成,张彤玉,ShiXuecheng,ZhangTongyu

8.国有垄断企业人力资源报偿的价值偏差及因应策略徐刚,XuGang

9.人力资本与服务外包中的技术外溢——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武晓霞,任志成,WuXiaoxia,RenZhicheng

10.领导-部属交换感知匹配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周妮娜,ZhouNina

11.东道国腐败、利益博弈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陈艳莹,夏一平,ChenYanying,XiaYiping

12.东道国制度环境对我国外向FDI的影响分析周建,肖淑玉,方刚,ZhouJian,XiaoShuyu,FangGang

13.国际贸易的"相对价格不等式"与"广义比较优势"秦焕梅,许晓鸣,QinHuanmei,XuXiaoming

14.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刘赟,LiuYun

15.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选择研究——基于地区差异的视角董明涛,孙钰,DongMingtao,SunYu

16.农民工与企业的博弈——我国农民工工资水平形成研究彭红碧,PengHongbi

17.论我国农产品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利益衡量为视角于华江,杨成,YuHuajiang,YangCheng

1.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基于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视角的实证分析巴曙松,吴大义,BaShusong,WuDayi

2.中国医疗服务提供市场化了吗?——基于医疗服务竞争性角度的分析袁菁华,YuanJinghua

3."三鹿奶粉事件"对乳制品消费及食品安全控制的影响刘建丽,叶树光,原磊,LiuJianli,YeShuguang,Yuanlei

4.金融体系发展、金融结构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63个国家样本的面板协整分析罗文波,张祖国,LuoWenbo,ZhangZuguo

5.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与房价调控邓永亮,DengYongliang

6.市场分割下的货币政策博弈——基于通货膨胀预期的视角顾巧明,GuQiaoming

7.当前农业保险发展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庹国柱,TuoGuozhu

8.区域污染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1998~2007年面板数据分析丁焕峰,李佩仪,DingHuanfeng,LiPeiyi

9.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模型研究陈仲常,姜建慧,龚锐,ChenZhongchang,JiangJianhui,GongRui

10.结网、非线性创新与区域创新网络徐艳梅,于佳丽,XuYanmei,YuJiali

11.救灾需求内涵模式及其指标体系与救助评估研究孙燕娜,王玉海,廖建辉,SunYanna,WangYuhai,LiaoJianhui

12.汶川地震灾后安全建设经验及其对玉树重建的启示辜智慧,葛怡,刘宝印,徐伟,GuZhihui,GeYi,LiuBaoyin,XuWei

13.日本灾害保险研究状况及其对中国自然灾害保险的启示丁慧彦,赵晗萍,黄崇福,陈艳,DingHuiyan,ZhaoHanping,HuangChongfu,ChenYan

14.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进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视角严继超,程秀生,YanJichao,ChengXiusheng

15.从"通钢事件"看心理契约违背在企业并购中的影响卢福财,陈小锋,LuFucai,ChenXiaofeng

16.基于FMEA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实现成本分析史丽萍,王影,ShiLiping,WangYing

1.衍生金融工具的演变对公司法股东至上原则的影响及修正叶德珠,梁涛,YeDezhu,LiangTao

2.内部人动机、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基于对深圳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张程睿,ZhangChengrui

3.法律、投资者保护与权益资本成本肖松,赵峰,XiaoSong,ZhaoFeng

4.权衡理论下我国BOT项目资本结构对项目公司价值的影响沙叶舟,赵昊晨,周湛,ShaYezhou,ZhaoHaochen,ZhouZhan

5.企业资产专用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分析吴荣胜,肖虹,WuRongsheng,XiaoHong

6.风险资本对IPO抑价的影响——基于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曾江洪,杨开发,ZengJianghong,YangKaifa

7.基于投资者情绪的IPO首日收益研究雒庆举,吕鹏博,LuoQingju,LuPengbo

8.基于财务分析的美国五大投资银行风险实证研究吴晶妹,郑旭华,王涛,WuJingmei,ZhengXuhua,WangTao

9.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袁晓波,YuanXiaobo

10.跨国并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相关问题研究王竞达,WangJingda

11.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研究徐泓,朱秀霞,XuHong,ZhuXiuxia

12.台湾地区公立与私立大学产出效率之比较研究欧进士,洪嘉声,张力允,OuJinshi,HongJiasheng,ZhangLiyun

13.资本结构、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钟玮,杨天化,ZhongWei,YangTianhua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3篇

(一)县域农业经济政策的研究还在深化

现在,县域农业经济的形势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县域农业经济容易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因此,这就对县域农业经济的管理提出了更加完善的要求,县域农业经济管理的方针还在不断深化。

(二)县域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1.现在,县域传统农业的规模在缩小,农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所以,县域农业经济管理应该确保能够运用在每个环节中,从而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在流通环节应该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2.人们进入了知识时代,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而且,农业是自然和经济共同的产物,所以,农业经济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所以,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农业是关键,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农业经济管理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3.现在,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也实现了全球化的发展,但是,农产品具有特殊性,所以,县域在进行农业贸易的时候,应该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4.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中,呈现出了土地报酬下降的形势,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成本不会减少,而且会随着积累越来越多,这对农业经济管理产生了一定的问题,现在,人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很多新的管理方法会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这对处于递减规律的农业经济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二、县域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分析

(一)县域农业经济管理应该突出特点

现在,农业经济面临着压力,随着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经济的发展,县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而且,我国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的发展方面,考虑农业经济发展的可行性,使农业经济能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县域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而且运用针对农业发展问题的对策,突出有特点的管理方案,从而能够使农业经济管理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二)强化县域农业经济管理的团队建设,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能力

在县域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对相关学科的改革,从而建立一个高标准的管理队伍,从而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特色化,这样的团队成员可以由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构成,从而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的合理化管理,能够在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分清主次,按照流程管理,而且,在进行县域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理论,在实践中对农业经济管理理论进行扩充。

三、结语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信息 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 管理

简单的说,所谓经济信息就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它可以以多种形式表现,比如最常见的文字、图片、数据信息等等,这些经济信息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参考资料,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经济信息管理,尽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利用效率,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如今,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经济学家纷纷展开了对经济信息的研究分析,如何更有效的管理经济信息和利用经济信息是其主要的研究目标,并在研究中提出了很多意见和观点,从而编纂出很多著作以供大家参考。本文主要对经济信息的作用、特点、和分类进行阐述,以期引起大家对经济信息的了解和重视,并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经济信息,促进经济建设的加快。

一、经济信息的作用

首先,经济信息以它独特的方式能够记录大量的历史经济信息,在这些历史经济信息中,有很多信息具有很大的价值,能为今后经济建设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其次,经济信息是当时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的真实记录,它能够很直观的反映出当时经济活动实况,向更深层次分析,它还能够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动态,为后期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各行业专家学者分析和研究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社会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经济的发展动态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最后,经济信息比较完整的记录了各种实物的特征属性,因此它能够在口头上或者实物反应经济信息。正是它的这些作用,人们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对经济信息的记录和研究分析,也正是不断的利用这些经济信息分析经济发展的各项特点、动态变化、发展趋势等等,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加快。

二、经济信息的特点

由于经济信息反映了多种信息及信息变化情况,它具有瞬时性、新颖性、动态性的特点。传统的经济信息主要以书面文字的方式记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文献资料等等。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多个渠道来获取所需的经济信息,最常用的一种获取经济信息的方式就是新闻,比如说我们每天通过电视或网络能够及时得到全世界各范围的经济变化情况,这些经济信息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总的来说,经济信息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涉及范围广,学科交叉性强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模式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其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专业设置中便专门将经济学作为重点开设的专业,有的高校甚至以经济学为整个学校的重点专业,以这些高校开设的经济学专业为例,目前最新设置的各个经济学科中都列举出了各种生态经济学科与其交叉的经济学科。在这些经济类的专业学科内容设置上,主要是对历史经济信息的研究分析,掌握分析和利用经济信息的方式和技巧,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方式来对当前涉及的经济现场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分析这些经济信息,详细的向人民介绍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等相关信息。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个行业领域也都具有大量丰富的经济信息。

类型多,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信息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新闻、财经、娱乐、时尚、体育、房产、汽车等等每天都在产生大量不断变化的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的获取方式也在不断扩大,网络、电视、新闻、广播等等,这些媒介都能够为人们提供大量所需的经济信息;同时,另一种以图书类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不管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体经济出版物还是网络上的经济出版物,都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所需信息,这些图书的类型也非常的齐全。同时,其图书类目、工具书、条目检索工具书、日常出版刊物、以及特殊经济学文献、网络经济学出版物,这几者相互结合,构成了整个社会上一个完善的经济学文献体统,方便人们去查阅、利用一切经济学信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提供了便利。

(二)经济信息的来源多,内容分散

由于经济信息涉及的范围广泛,其信息来源机构也非常的多。比如政府机构、商业出版社、各大中小型院校、报社期刊部门、国内外各种研究机构等等。由于这些机构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其提供的经济信息也就出现了严重的内容分散情况,还有一些内容重复或者交叉的现象。这些问题也就使经济信息的管理存在很大的冗杂性,而其包含的经济信息又不容忽视,这也是经济建设中经济信息管理中一直面临的一个难题。

经济信息变化快,由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国际社会风云变幻。这就使市场经济情况变化加快,以往的很多经济信息都显得过时,不符合当代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

总之,经济信息的这些特点都使得经济信息的管理是一项具有高难度、高要求的任务,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这些经济信息的管理也是其不可或缺的手段。

三、经济信息管理与经济建设

要将经济信息表现出来,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经济信息的管理也是依据这些载体。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文字,并借助于声音、图像等形式加以丰富,后者主要是网络、电视等媒体。按照出版形式来分,印刷型出版物一般分为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三大类。非印刷型出版物主要有四种: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光盘型。

针对于经济信息的种类、其管理手段的多样化,经济建设中,其管理机构也是分为多种类型。总的来说可以划分为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和公共信息服务部门。顾名思义,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存在着一定的盈利性,比如说电视台、经济信息中心以及信息咨询部门等等。而公共信息服务部门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图书馆。鉴于此,也有很多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不懈的研究,并提出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从某种角度上看也同属于公共信息服务部门,它们都是利用各种方式广泛搜集、储存经济信息,然后通过分类、编目、编制索引、题录、机读目录等形式将浩如烟海的经济信息进行有序有效的管理,最后将加工整理过的经济信息以它们的方式发放出去,为所有的用户提供经济信息服务。这些机构都是一种经济信息传播的媒介,其主要的任务都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在经济信息交流中起着中介作用、桥梁作用。

经济信息的使用对象也可以分为个体用户和团体用户。而经济信息的个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比如说从职业上来讲,经济信息的使用对象一般是经济学相关学科的学者和理论研究、经济学家、经济分析专家、经济理论学家等等、高校的经济学教师、专业学生、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上一些经济学爱好者等等。团体部门可以分为很多种,一部分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建设而专门成立的经济信息管理机构或者小组,比如说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有关的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中小型国营;还有一部分主要是个人群体或企业为了促进自身企业的经济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成立经济信息管理小组。从这些用户的群体、分布可以看出, 经济信息管理在经济建设中有着何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

四、结束语

经济信息管理是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而经济信息也来源于经济建设。不论是企业的经济发展还是国家的经济建设,都要充分的利用经济信息,以各种方式尽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目前,各种大中型经济信息管理机构的经济信息管理都依据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先由信息中介结构收集经济信息,然后对这些经济信息进行整理,剔除无用的,将有用的提取出来反馈到经济信息发生源,从而不断满足用户新需要的信息交流过程,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必须要抓好经济信息管理工作,它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胡秀琦.试论经济信息管理与经济建设[J].科技创业家,2013,03:221

[2]董士伟,余军,李红,孙丹峰,周连第,胡登州,张文华,李理.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研发与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11,20:167-171

[3]漆明春.基于农林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结构重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85-87

[4]董士伟,余军,李红,孙丹峰,吴光理,周连第,胡登州,张文华,李理.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15:301-305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5篇

1.1信息化方向

先进技术的引导以及市场信息化建设是确保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作为农业经济而言,应该积极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优化和完善的力度,在信息化资源与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市场变化的情况,才能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受影响。

1.2现代化发展方向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严格地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力度,通过建立多样化农业经营模式的方式,将农业经济体系融入新农村建设中,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1.3生产化发展方向

政府部门在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必须充分发挥先进农业合作经营模式的优势,提升农村与农民的经济收益。比如,大型企业在积极参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农产品标准化的生产与加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严格地按照企业制定的标准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促进农民经济收入稳步提升的同时,为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2.1工农结合,避免人口外流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方式,鼓励各个行业的企业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加工中。这种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有机融合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而且对于农村劳动力留存率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分为农忙与农闲两部分,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去城里打工,就是希望能够在农闲的时候,为自己的家庭创造一些额外的收入。然而,外出务工造成了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的出现,而且外出务工农民回家的费用也较高。因此,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引导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地直接建厂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彻底地解决了农民农闲时节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提升,而且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2优化农业经济的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在积极地创新和优化农业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首先,将农业经济管理指导意见作为依据,做好国家有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纲领的落实工作。其次,严格地按照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与制度,确保农业经济管理的有序发展。最后,相关部门必须以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同时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组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学习农业经济管理政策与相关知识的方式,增强其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4合理实现土地流转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小户经营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这种经营模式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且无法借助大型设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所以,对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在充分考虑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大集约化农业经济发展的力度,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结束语

我国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理念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积极地进行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通过增强我国农业经济实力的方式,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业管理;创新政策;信息化应用

1.农业专业知识的范围日益扩大

随着农业产业的扩大,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也开始扩大其研究领域,同时,为了适应目前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人们对相关管理做了一定的调整与规划,在日益丰富的知识领域,各学科不断加强联系,引入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概念,提出更强有力的理论和方法。

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不断趋于国际化。近几年,我国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是有目共睹的,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大,使我国必须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而我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农业大国,各国与我国农业的差异,让我国意识到当局的情形之紧迫。所以对农业方面的管理理论还有实践,都有待我国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地研究。使我国农业步入世界的国际化轨道上去。

农业经济管理知识逐渐外延。现如今,绿色食品已经是人们生活意识当中的高质量食品要求,绿色食品的来源首先就是农业产品。在我国,已经从保障性的农业发展跨越到促进性的农业发展,因为在传统的社会中,农业部门不断缩小,并且有关农业的问题日益改变。就像现在,最突出的就是农产品的各个加工环节,尤其是农产品产后阶段,高度重视食品的加工问题,保证食品安全。高质量是当今最为关注的农业产后工作,所以,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已经开始向食品等其他领域扩延。

2.农业经济管理的新政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进步,一些专家分析推测,我国的小规模农业用户,也就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他们的经营方式在未来的长时期中将保持现状,产业模式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农业经济的大范围环境将会发生明显的突出的变化。尤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对于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更加深刻,为了满足全球市场的供需,也为了适应当今的知识经济体系,对农业产业的研究和一些农业经济策略的提出将是我国发展的趋势。所以农业经济管理政策是根据我国国情而提出的有效策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基本措施。

创新农业和土地经营制度。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农业结构是以小规模的农户为主。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理位置有其独特性,所以,在制定农业管理政策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土地经营的管理制度,经过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相关法律,可以证实我国在今后的农业管理中仍将以土地经营为主。创新我国的农业制度,关键在政府的决策是否得到合理的改善。但绝不能忽视的是对农业和土地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制定。

“三农”政策的提出。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农民。相应的出现了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即“三农”问题,它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和突出的问题。通过解决人民内需,同时满足对外应求,这是我国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通过一定的政策减轻农民的沉重负担,调整我国的农业结构,这是国家的重要责任。“三农”政策的提出是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核心研究问题,以解决有关农业产业的困难,最终确保粮食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3.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建议和相关政策的分析

3.1高度体现中国特色

我国目前的农业局势既面临着市场化的挑战,又受到国际化的威胁,在日益复杂化的现实社会中,要想改革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一定要体现我国的特色,认真研究农业知识,科学创新相关理论,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把各个环节的工作细致得做好,合理处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与专业化以及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建立我国特色的多元化农业经营模式,和生产经营的组织制度。使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

3.2加强团队合作建设

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以及要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学科队伍水平,拥有一支强大而有质的学术团队和人才队伍。因为建设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需要学术团队的支撑。目前这样一个知识结构的学术团队首先有一个知识相互借鉴、中西融合、前后贯通的问题,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对这个学术团队进行培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向上发展。

3.3提高新的农业增长方式

培育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新增长点,学科融合是建立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对学科的升级和发展。学科交叉是当今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和整体化发展的产物,它呈现出各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相互补充、学科边缘的拓展、产生横断学科态势的现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从其学科渊源而言,本身就具有交叉融合的性质,它是由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复合、交叉、融合而成的一个边缘性学科,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讲,它属于部门经济学和分支管理学。

4.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应用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活动之一,与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且已成为农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我国的农业资源在类型上比较多,且在种植经营中的差异较大,因此,了解我国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化经营管理的力量,推进新农业农村在经济方面的发展。

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中政府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职能作用,充分利用政府的主导地位,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实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分工,增加资金的投入和政府统筹性的管理。其次对农业经济管理实行资源的整合,加强不同类型的农业经济合作,提升农业经济中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农业信息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的交流共享机制,规范农业经济信息的标准化,逐步来推进农业信息系统化和资源共享化的集成整合平台,实现农业经济数据的共享。重视对农民的知识培训和农业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尤其对广大农民的知识培训以及现代化高新技术手段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在农村进行知识信息教育的普及,对于提高农村经济的科技发展和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当然,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做好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统媒体在农业经济等方面的结合也尤为重要。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是农业发展中的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和农民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随着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大力发展,我们应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技术,与时俱进地发展信息化农业经济,与国际农贸经济接轨,提高农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5.结语

通过分析我国的国情和现状,可以发现,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和策略的高质量提出,既是对我国政府的要求,也是对广大农民群众的高度要求。只有从上到下共同团结工作,才能做好这一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农业经济互联网建设、信息化基地建设和信息化服务团队建设是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的关键。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7篇

医院财务经济管理工作中进行收入预算编制时期,应参照之前年度预算具体执行状况,依据预算年度收入的变化条件进行测算,做好收入预算编制。应尤其注重,不应将前年度非正常收入视为预算编制的具体依据。另外该项工作阶段中,应全面考量支出,确保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医院建设发展经费的支出。同时应做到兼顾一般,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医院还应创建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预算,依据具体流入量控制管理流出量。现金预算应参照收付实现制,基于现实收入经费的具体时间明确现金收入,进一步确定现金经费的支出。为确保医院的可靠正常运转,应将有限经费做出合理科学的分配应用。可通过财务统一管控、经费统一安排,制定用款管理工作计划,定期组织资金平衡管理调度会议,依据具体的预算管理状况,组织重点项目以及紧急事项的经费落实管理工作。另外各个业务单位应面向医院财务机构上报月用款管理计划,财务部门依据具体的重要性做出资金的合理安排。另外为符合医院成本管理核算以及经济发展需求,各个核算科室应做好独立核算,依据内部银行管理结算方式、归口管理确保经费的科学应用。

二、有效处理沉淀经费,实现资产盘活,提升医院资金总体流动性

当前,较多医院包含一定的存货资金闲置状况,较多医院呈现出资金经费不充足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则呈现出存货中较多为闲置材料,令较少应用设施占据了较多的资金,整体资金应用状况不佳。如果将该类呆滞经费加以灵活应用,便可提升医院资金总体流动性,令其实现良好的发展。为此医院财务部门应按年度同物资设施管理部门联合实施摸底清查,制定积压清单,进一步明确积压物资管理处置具体工作意见以及管理审批流程,履行报废审批手续以及资产变卖转为现金货币的科学措施。对于长期库存物资,医院财务单位应明确库存资金管理定额,对于超出以及降低内容应依据银行同期的利率水平履行奖惩管理措施。针对长期闲置设施应制定有效的处理管理意见,提升资金周转应用速率,令闲置物资为医院开创更多的效益,强化经济管理水平。

三、提升财务经济风险管理意识,基于优惠策略实现增收节支

有效科学的财务工作体制为医院完善经济管理,预防财务风险的首要核心。应创建完善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制度,利用对各个会计业务主要风险点的管理控制,进一步清晰工作职责,强化自律,提升整体核算管理质量。另外,应完善流程管理,令内部控制体制良好衔接同时互相制约,令整体业务管理体系实现优质的点面结合。再者应强化风险预警,做出有效及时的评估分析、管理预防,令财务风险实现有效的化解与分散。在各项经济业务全面开展的基础上,应力保将财务风险等级控制在最低层面,确保最小化损失。我国在价格层面为医院创建了一定优惠管理政策,财务工作人员应良好的把握该类政策,为领导决策层提供适合经营环境的工作策划方案。对于医院资金应用,可通过全方位投资管理策划,例如开创医院制剂室,成立专项科研经费扶持医院负责的研究项目课题。还可组建医院配套化、一体性的卫生材料管理服务社,进而进一步节省采购经费,实现增收节支目标。

四、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优化医院财务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

一、基于市场经济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竞争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十分激烈,而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也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在其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此之外,公路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资材料,必须有良好的工程经济管理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建筑公司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应该学会顺应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成本消耗,完成公路工程建设。

二、基于市场经济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路经济管理人员的市场经济意识不足,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相关设备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动态没有与市场对应,因此,在进行材料的选购、设备及技术的引进方面都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2)公路工程的经济管理模式过于单一,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导致公路工程的经济管理体系无法正常进行。而工程经济管理主要以静态发展为主,主要的精力会放在工程完成后的结算部分,这样导致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工作效率低下,施工成本超出预算,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3)由于公路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一旦公路施工管理工作中有些许的调整,都会影响公路施工的进程,而目前的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效率、质量等都没有提升作用。

三、基于市场经济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策略分析

(一)创新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模式

由于经济市场的发展与进步,目前的公路工程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已经没办法满足经济管理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控制公路工程的成本预算,因此要引进全新的动态成本控制方法。而这种动态成本控制方法就是通过对施工全过程的成本都进行分析、控制,不仅包括施工的最后核算,也包括了施工准备阶段以及实施阶段的成本支出,而这种动态的成本空置房那个发主要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物料成本的增加或减少有一个动态调整的范围,即使市场价格发生一定的变化,也都在可控的范围内,避免了预算不足的问题的发生。动态成本控制的管理模式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能够弥补之前的成本控制的不足,及时对工程的成本进行动态调整,对促进公路工程的经济管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制度

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管理体系,就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而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不仅要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还要将已有的经济体系进行完善,引进正规化的财务申报流程,规避财务混乱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对公路工程经济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面对目前有些混乱的经济管理体系,相关的管理人员也要提高综合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全面提高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提升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效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工作效率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生命力。而目前的公路项目不断的增加,可以适当的引进一些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策略,有助于经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多项目管理就是众多管理策略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多用于对公路工程进行合理分类,实现公路项目工程资源共享,推动工程建设的进度,不仅有利于项目的技术交流,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大大的缩短工期,推动公路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公路建设的推荐,消耗的成本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加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控制公路工程建设成本,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够有效的推荐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研究。综上所述,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随着经济与技术的进步,则需要有更多的进步与发展。而目前来看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的负责人不断的改变经济管理模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从而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公路工程建设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市场经济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应用与发展[J].章秋雯.科技经济市场.2014(08)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策略

企业经济管理就是对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手段,主要是为了使得企业资源价值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经逐渐从以生产为主的传统的生产型职能转变为现代以生产经营为主的经济管理职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好坏、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导致了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发展速度,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当前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必须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改革,找到适合我国当前形势下企业发展的方法,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价值。

1 当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缺陷

1.1 当前我国企业领导层的思想意识相对薄弱

在当前的企业管理工作中,有相当多的企业领导人片面的认为只有提高生产和销售环节就能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从而忽视了企业经济管理这个环节。所以导致了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无法得到企业经济管理的支持和知道,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最大化。还有的企业虽然设置了企业经济管理相关部门,但是由于领导层的忽视,使得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和相关制度,部门的作用也就无法发挥。

1.2 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与时代脱节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企业在管理工作方面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而前进,这样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留住一席之地。但是在当前一些企业之中,由于落后的经济管理制度及经济管理模式,导致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严重与时代脱节而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惨重的现象。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的工作中,掌握总体大局,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不会做出针对每个环节的具体决策,也就不可能详细考虑到企业产品的实际市场问题。

1.3 对企业职工的上岗培训不到位

企业在其发展进程中,经常会遇到企业生产职工的生产技术水平不过关而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的现象。实际上,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职工的上岗培训往往不够重视,从而就导致了忽视企业职工培训的现象,这就使得企业的产品在生产过程和质量方面都要相对落后,此外,在有些企业中,职工的流动性比较大,这就使得企业对职工的培训计划和实现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对企业职工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

2 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面临了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只有在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经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改革创新,找到适合我国企业快速前进发展的经济管理方法,这些是必要的。

2.1 我国企业的经济体制以及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要求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进行改革。第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企业性质也产生了本质的变化,并且慢慢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竞争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以市场为导向的集约型、人本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建立成为了必然。第二,过去我国企业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对企业的管理是粗放型的,且能源消耗量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浪费现象尤其严重,现在,我国的经济已经不再是短缺经济,慢慢走向了过剩,且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集约型,这些转变都需要企业节能降耗、提高产品的生产率以及质量,提高企业经济增长利润。

2.2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企业也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这也是网络化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信息化,使得企业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且在决策方面也需要运用决策支持系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快信息的传达和反馈,尽快的加快企业经济管理进程和效率。知识经济同样也是智力支持型的经济,这就使得企业领导层必须加快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知识结构的更新完善,从传统的以生产销售为主的管理思想逐渐转变为人本型的经济管理方式,重视企业与人和社会环境的管理。

3 当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策略

根据以上对当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缺陷以及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的深入研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策略,以提升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具体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广泛的招收专业人才,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现阶段的企业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的竞争,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的管理得到有效改善。通过根据企业经济管理的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计划,引入能够对市场变化反应较为敏锐、规律把握准确的经济管理人才、相关技术人才等,从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在目前市场中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取得优势的人力资源,已然成为了适应市场,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力度的重要保障。在此情况下,企业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将人才的引进逐渐转向国内外相关院校中的优秀学生。根据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需求挖掘相关人才,并且尽量与专业人才提前聘用劳动合同。与此同时,还要对企业现有人才进行定期的专业培养,提高企业的人才战略储备。通过超前的人才发展战略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严防论资排辈,地域歧视等现象发生,积极实施人才的绩效考核措施。通过分明的奖惩制度,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的中层领导岗位要实行绩效轮换制,引进优秀且能力较强的人才,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改革注入新鲜血液。

3.2 优化企业经济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意识创新。优化企业经济管理理念,逐步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重要课题。前文提到的企业经济管理中遇到困难以及问题归其原因无不是企业经济观念的落后所导致的。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改革是企业增强竞争力,促进发展的推动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都离不开理念的改革。所以加快企业领导阶层的经济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完成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基石。企业领导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优化,以保障顺利完成企业经济管理改革。①将追求产量的意识向追求产品质量,市场经济效益的管理理念转变;②将追求个人政绩观念向承担责任、自负盈亏的管理理念转变;③对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要将相互竞争理念向竞争与协作统一的管理理念转变;④将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向经营项目多元化的管理理念转变。

3.3 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转型

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转型。这是由于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关系到了企业是否能够做好内部资源调配工作,是否具有规范的、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内部组织基本框架。所以完善与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改革,是企业内部资源优化,完善企业内部组织基本框架的重要保障。在进行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建立相关科研部门以提高企业内部的产品开发力度,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激励竞争体系的建设力度,使企业的经济活力得到不断提升,各个部门都能够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从而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及充分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田衡.试论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1(26).

[2]戴洪余.创新管理快速发展成功之道[J].云南科技管理,2007(4).

[3]高景松,高建为.构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4).

[4]毛杜若.创新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陕西水利,2007(2).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合同;合同管理;法人委托

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经济合同管理,对于公司经济活动的开展和经济利益的取得,都有积极的意义。合同管理必须遵循《经济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但为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减少失误,提高经济效益,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的管理公司,“重合同、守信誉”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核心。

一、经济合同的签订

(1)签订注意事项。签约人在签订经济合同之前,必须认真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情况。包括:对方单位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有否经营权、有否履约能力及其资信情况,对方签约人是否法定代表人或法人委托人及其权限。做到既要考虑本方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对方的条件和实际能力,防止上当受骗,防止签订无效经济合同,确保所签合同有效、有利;签订经济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政策及有关规定。对外签订经济合同,除法定代表人外,必须是持有法人委托书的法人委托人。除经总经理特别授权并给委托证明外,超越权限和非法委托人均无对外签约权;签订经济合同,如涉及公司内部其他单位的,应事先在内部进行协商,统一平衡,然后签约。(2)合同格式要求。经济合同除一律采用书面格式,并必须采用统一的经济合同文本。而且合同对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文字表达要清楚、准确。合同内容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部首部分要注意写明供需双方的全称、签约时间和签约地点;二是正文部分要注意产品名称、技术质量、运输方式及运费负责应具体明确、交(提)货期限、地点及验收方法应明确;价金必须执行现行的国家定价或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违约责任有法定违约金的按规定写明,法律没规定或规定不具体的,应具体写明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比例及计算方法;三是结尾部分要注意双方都必须使用合格的印章(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不得使用财务章或业务章等不合格印章。

二、经济合同的审查批准

(1)经济合同审批权限。经济合同的正式签订前,必须按规定上报领导审查批准后,方能正式签订。经济合同审批权限如下:一是下属公司、企业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除按规定须上报公司审查批准者外,由公司、企业领导审批;二是标的超过额定值;联营、合资、合作合同重大涉外合同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审批;三是重大合同由董事长(法人代表)审批;四是标的超过公司资产1/3 以上的合同由董事会审批;五是董事会、总经理委托审查的合同,内容复杂、较难掌握、各企业要求提供法律帮助的合同由法律顾问室负责进行审查,法律顾问室主要负责审查合同条款、内容的合法性、严密性、可行性,提出意见供决策部门参考。(2)经济合同审查的要点。经济合同审查的要点主要包括:第一,合同的合法性。包括当事人有无签订、履行该合同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政策和本《制度》规定;当事人的意思表地是否真实、一致,权利、义务是否平等;订约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第二,合同的严密性。包括合同应具备的条款是否齐全;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具体、明确;文字表述是否确切无误;第三,合同的可行性。包括当事人双方特别是对方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条件;预计取得的经济效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合同非正常履行时可能受到的经济损失。(3)经济合同的审批程序。经济合同的审批程序如下:首先是申报,各企业的法人委托人在授权范围内对外签订合同,应事先填写“经济合同签约申报表”(一式二份),报本企业的领导审查批准。(凡先经领导口头同意签约的,签约后需补办手续)。需报总经理、董事长审批的,应由该企业领导签署意见,随同合同初稿及有关资料、附件等,一并上报;其次是审核,对送审的经济合同,应按本《制度》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审批权限,由主管人或有关人认真审阅,必要时可进行调查研究,最后作出批准、不批准;通知申报单位补报材料或进一步谈判。(应提出谈判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主管人在“申报表”上批写意见后,“申报表”一份及合同初稿留底,另一份“申报表”连同其他材料发还申报单位,由承办人按批准的意见办理。

三、经济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

(1)经济合同的履行。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一切与合同有关的部门、人员都必须本着“重合同、守信誉”的原则,严格执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确保合同的实际履行或全面履行。合同履行完毕的标准,应经合同条款或法律规定为准。没有合同条款或法律规定的,一般应以物资交清,工程竣工并验收合格、价款结清、无遗留交涉手续为准。在经济合同履行过程中碰到困难的,各企业首先应尽一切努力克服困难的,尽力保障合同的履行。各企业领导及签约人应随时了解、掌握经济合同的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报。否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2)经济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如实际履行或适当履行确有不可克服的困难而需要变更、解除合同时,应在法律规定或合理期限内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对主当事人提出变更、解除合同的,应从维护本企业合法权益出发,从严控制。变更、解除经济合同,必须符合《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并应在公司内办理有关手续。经上报主管机关批准的合同,在达成变更、解除协议前,应报原机关批准。经上级主管机在见证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鉴证的合同,在达成变更、解除协议后,应报原机关备案。经公证机关公证的合同,在达成变更、解除协议后,必须报公证机关重新公证,才具有法律效力。变更、解除经济合同,一律必需采用书面形式(包括当事人双方的信件、函电、电传等),口头形式一律作废。变更、解除经济合同的协议在未达成或未批准之前,原合同仍有效,仍应履行。但特殊情况经双方一致同意的例外。因变更、解除合同而使当事人的利益遭受损失的,除法律允许免负责任的以外,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在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书中明确规定。

四、经济合同的其它管理

(一)专业归口制度

经济合同实行二级管理、专业归口制度,具体是公司由总经理总负责凡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具体负责,归口管理管理部门为法律顾问室。下属公司一级由经理、副总理负责,归口管理人为办公室主任或秘书;各法人委托人具体负责各自授权范围的合同签订、履行工作。法律顾问室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管理公司的各类合同;负责检查各类合同的合法性,实行法律监督;对公司审批或签订的合同负责把关,对下属企业审批的合同负责抽查,提供法律帮助;负责对法人委托人和有关人员进行法律培训、考试、提高法人委180托人的法律素质;负责考评各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总结交流经验教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配合各企业办理合同的报批、见证、鉴证和公证等事项;配合各企业处理合同纠纷;参与有关合同的谈判、签约、履行等工作等。

(二)法人书委托制度

法人委托人的主要职责包括在授权范围内负责谈判、签订合同,既不能违章越权,也不能消极推诿;对所签订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可行性负责;对须报请上级领导审批的合同,办理申报手续,提出本人意见并对本人意见负责;对所签合同的全面履行具体负责,履行中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并积极想办法解决,对发生的合同纠纷负责处理好或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好;负责保管好本人所签合同的一切资料;合同履行完毕后应立即将资料上交归档。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发给法人委托证书:一是政治思想好,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政策,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帛;能拒腐蚀,不贪污贿,不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二是业务工作好,熟悉本职工作,能够良好地完成本人的业务工作,并以公司利益为重,择优签约,严格履约,节约资金,增加收益,取得一定成绩,无遗留问题;三是法律意识强,对《经济合同法》等经济法规认真学习,初步掌握并能运用有关法规。法人委托书庆于每年终重新审核一次。审核的主要内容:法人委托人在本年度的工作、学习及思想情况,取得什么成绩,发生什么问题,有无违纪行为等。审核后,法定代表人可根据情况分别作出:维持授权范围、变更授权范围、撤销授权及吊销法人委托书等决定。法人委托证书应妥善保管,防止遗失。不准将法人委托证书转借他人或用作其他证明,否则,除吊销其法人委托证书外,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法人委托人工作调动时,应向所在企业交销其法人委托证书。

(三)合同专用章制度

合同管理签订合同专用章制度。公司及下属保企业对外签订合同所加盖的印章,除各企业的公章外,一律使用合同专用章,其他印章一律不准代替使用。否则,财务部门有术拒绝办理结算手续,由此所引起的责任由有关人员承担,还可以予以处罚。合同专用章由各单位统一刻制、编号和颁发;严禁任何人私自刻制、使用。合同专用章应严格按授权的范围使用,不准混用、代用或借用。合同专用章应妥善保管,若有遗失,除立即登报声明作废外,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

(四)基础管理制度

公司做好经济合同管理和基础工作。具体如下:其一,签订购货合同应以现货为主,并坚持经销定进原则;签订购货合同应以现款为主,不准赊销;确需赊销或代销的,赊销金额在应有限制,并经企业经理审批,超过数额较大的,由总会计师和主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审批,或由总经理审批;其二,建立合同档案。每一份合同都必须有一个编号,不得重复或遗漏。每一份合同包括合同正本、副本及附件,合同文本的签收记录,合同分批履行的情况记录,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包括文书、电传等),均应妥善保管;其三,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各企业应根据合同的不同种类,建立经济合同的分类台帐和总台帐。每个企业必须设一个总台帐。其主要内容包括:序号、合同号、经手人、签约日期、合同标的、价金、对方单位、履行情况及备注等。台帐应逐日填写,做到准确、及时、完整;其四,填写“经济合同情况月报表”。各企业应在每月5日之前将上月月报表填好后报送总经理,同时抄报计划财务部和法律顾部室。

参 考 文 献

[1]郝秀凤.试论企业合同管理[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1)

[2]刘永杰.浅谈我国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8(2)

[3]张婷.合同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18)

[4]李国华.经营工作中的合同管理浅谈[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6(5)

[5]陈红陵.新形式下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09(5):180

[6]宫立新,任明,刘海立,张伟.我国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剖析[J].价值工程.2007(1)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农村经济管理;创新

一、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创新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乐亭县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一是实施土肥管理。在姜各庄、马头营、乐亭镇、中堡镇和闫各庄等乡镇设立5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检测耕地质量变化;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活动,建立配方肥经销网点14个,年推广配方肥4.9万吨以上;建立马头营和汀流河2个万亩示范片,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示范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万亩示范片内开展节肥节药模式探索、示范展示和效果监测。二是推广绿色防控。截止到现在,全县共建设蔬菜绿色防控基地7个,部级绿色防控基地2个,其中新建鸿春农业部绿色防控基地1个,大田作物统防统治面积完成5.5万亩,全县12.4万亩小麦完成病虫害防治。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严把基地准出市场准入关,每月例检抽取样品400余个,上半年自身检测及接受市场委托检测样品共2262个,合格率99%以上。完成新寨撒马店艾旭合作社、汤家河雷刚合作社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工作。四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农资打假行动、高剧毒农药专项治理,特别加大农资质量抽检工作力度,从源头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确保群众用上放心农资。目前已对300余家农药经营户进行备案,备案率达到95%以上,检查农资经营单位12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322人次,随机抽取农资样品112个。按照全市统一规划,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为手段,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完成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完成了市下达任务,实现调减籽粒玉米1.3万亩、调增青贮玉米0.5万亩,调增的0.8万亩蔬菜。在姜各庄莲花池村建设一个青贮玉米千亩示范方。制作、发放青贮玉米明白纸500份,发放蔬菜种植规程500份。

二、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没有足够的农村劳动人力

有不少年轻人或是中年人离开家乡,选择北上,这就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及生产创新能力的缺乏,虽然当前可以依靠农用机械设备的技术提升以及进步来弥补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但由于学习成本高,年纪大的农民无法快速上手操作和使用而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这也使得农村劳动效率难以全面提升。

(二)缺乏完善的公共事业服务体系

对于农村的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生态环保等方面还缺乏统一完善的服务体系,对于建设公共事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由于人力及经费的缺乏,没有为农民提供合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长久下去,容易造成城乡经济差距加大,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三)政府职能建设管理不到位

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有财政、土地承包、农民以及对合作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由于当前在促进公益性与经营的深度融合方面管理层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导致农村经济管理职能分工不明确,权责混乱,无法合理解决和应对农村经济管理出现的问题,无法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创新措施

(一)完善农业综合服务机制

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服务、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农业气象服务等农业公益,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发展农业劳务服务,鼓励合作社、供销社、农协、农业劳务服务公司、农机租赁公司等专业机构,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形成与土地规模经营相适应的农业劳务服务网络。发展农资服务,建立政府扶持下的以供销社为主体,以龙头企业、农资交易市场以及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等为辅助的农资供应服务主渠道,全面完善农资配送服务网络,重点建设“龙头企业-配送中心-基层连锁网点”现代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大幅度提升重点农业区域的农资连锁经销覆盖率。

(二)创新农业综合管理方式

极探索成立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土地流转中心、土地担保中心以及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制定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基准价格机制以及最低保护价制度等配套政策,依法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引导龙头企业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比如乐亭县可通过重点扶持发展环城现代农业园区和姜各庄、中堡万事达等省市级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部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积极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新增流转面积,力争市级以上农业园区基本实现规模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打造省级标准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滦河治理等工程,为农业提质升级创造条件。

(三)激发农业经济科技主体活力

以乐亭县为例,重点推动绿昕公司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综合实验站等项目,壮大丞起、金畅等企业种苗繁育能力。加快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鸿春农业公司的新品种、新模式实验基地建设,继续开展省蔬菜产业创新团队在万事达等3个合作社的示范实验。科学有序开发滩涂资源,支持海水养殖集约化发展,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推进远洋捕捞。积极引进农业专家和科技人才,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与示范推广。加快培育创新型农业领军企业,支持农业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组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以新品种选育和农用生物制品研制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推进校院地合作创新,鼓励并积极推进和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农科教”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设立农业科技研发、中试、转化的农业园区(基地),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或引进上下游农业企业,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通过相继建立起的冀东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龙头骨干项目,有效带动了农产品流通、加工和附加值提升;环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丞起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园。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86家,其中部级示范社3家、省级12家、市级45家,发展联合社7家,培育家庭农场97家。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乐亭甜瓜”荣获国家地理保护产品,培育省级著名商标8个、河北名牌产品8项,顺利通过“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验收,入选“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以农民为投资主体,在河北省首家建成拥有22艘远洋渔船的捕捞船队。全面深化与北京二商、一轻、首农等农业领军企业的多领域合作,农产品外向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四)壮大农业经济管理创新人才队伍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带技术、带项目在乐亭县创办农业企业,或从事服务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兼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扶持大学生、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创业从事规模种养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落实资金、技术、土地、劳动保障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创业融资环境,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生态环境,广聚农业科技创新资源。

(五)加强财政资金支持

支持金融机构完善农村信贷业务体系,鼓励其利用微贷技术进行信贷流程再造创新运用产业链金融产品,开展订单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业务,探索推广农业职业经理人信用贷款。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加快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和扶贫金融,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品种和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动产抵(质)押贷款,借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支持开展农业企业和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融资。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贷担保机制,根据农户及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信贷担保组织和机构;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以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等措施分担涉农金融风险;加强对保险的综合应用,鼓励保险公司面向农村开发小额人身保险、涉农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等创新产品,鼓励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等多种方式,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新型城镇化等项目。完善信贷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强信贷机制下的保证金管理,使农村经济信贷保证金包括的范围进一步加大,优化相关信贷评测体系,努力配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资金控制体系建设趋势,使农村经济信贷体系合理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用评价体系,规范开展信用评定工作,促进各金融机构之间资源共享,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探索开展农村电商合作共建的农村信用体系模式,发展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和第三方征信机构,创新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四、结语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唯有不断优化改进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创新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加快培养创新技术人才,才能更好的应对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作者:杨洁松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农牧局

参考文献:

[1]王红艳.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科技投资,2013(A27):228-228.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新医改;经济管理;医院;对策

医院展开经济管理的实质就是根据医院财务、审计、会计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结合实际运营之中的有关经济活动对成本控制、审计监督、预算、计划等各项工作进行制定。随着我国对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行业之间竞争逐渐加大,医院为了实现稳定发展以及持续生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就必须对经济管理进行推行以及强化。基于新医改背景之下,怎样对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加强,确保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就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重点话题。因此,本文基于新医改背景,探讨了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加强的相关对策,希望可以促进医院的发展。

1新医改背景之下医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医改是把双刃剑,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第一点,新医改对医院的目标和宗旨进行了再次明确,强调了公益性的特点,有关多点执为、分级诊疗等相关医改政策的出台,对医院的观念改变十分有益,抓住人才、技术以及品牌方面的有利地位,实现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第二点,基于新医改的大环境之下,大幅度提高的医疗保障以及全民覆盖的医保,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相应的产生了各种健康需求,给医院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2新医改背景之下医院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量大。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各大医院规模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大,给经济管理工作增加了更多的业务,同时繁多的经济管理任务又给相关的管理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工作负荷,因为部分医院聘请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并非都是专业人员,因此过大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效率,使得经济管理工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极大的财政压力之下,政府无法给予经济管理人员相对应的酬劳,影响了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对于人员的编制来说,因为在编管理的人员数量不多,所以对于医院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需求无法满足。2.2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目前,医院在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现象,利用资源的效率普遍偏低。医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很容易急于求成,往往会将现有的一些医疗资源在床位数的增加、医院规模的扩大方面进行投入,进而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力度、医疗服务的质量有关资源的再次分配有所忽视,浪费了医疗资源,造成资源配置出现结构性失衡。2.3不断加剧的医疗行业竞争。在新医改政策的相关指导之下,医疗领域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逐渐降低的医疗领域准入限制,在医疗市场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专科医院、私营医院、私人诊所以及股份制医院等机构的不断建立以及不断完善的服务机构,都加大了医疗行业的竞争压力,使得医疗市场的竞争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受到政策、科研资金、建设资金的限制,医院的医疗服务具有局限性,行政资源配置也存在效率低下、反应迟钝的特点,不利于竞争力的提高。2.4成本控制不全面、不科学。目前,因为医院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建立相关的成本控制制度,即使建立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成本控制还不够完善、全面,很多医院只是对购买医疗设备的经济活动进行了控制,但是在实际的运营环节之中,还会涉及到员工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的物资采购成本。同时,还缺乏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制度,许多医院只是追求面子工程,很多机械设备都是不需要的,导致资源被浪费,而且还增加了经营成本。2.5风险意识不强。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资金来源渠道减少,主要资金来源就是医院的经营收入,但是随着医院降低了医疗服务的相关收费标准,医院的经营收入也得到了降低。但是现阶段,各级员工和医院领导都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不具有风险防范的意识,很多不合理的管理行为和操作会使医院的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加大,这样就会给医院的经济管理带来隐患,影响医院的发展。

3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相关对策

3.1加强医改政策的宣传力度。医院应该做好新医改的政策宣传工作,让医疗工作人员积极的响应新医改的号召,认清国家对于医疗政策改革的新形势,对医改新政策进行认真的学习和仔细的研究,充分了解国家对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之下对医院提出的要求和相关影响,和医院的规律和特点相结合,对新医改带来的机遇要抓住,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加强研究,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3.2完善经济管理的流程。对于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入改革来说,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流程,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展开。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经济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科学,例如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制度的建立、与现代管理会计的结合、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完善以及财务预算的全方位体系的构建等。若是在标准体系之下进行医院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需要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遵守。同时,考核医院发生的经济管理行为之时,应该根据相关的绩效考评制度展开,对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实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效率的充分发挥。3.3提高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进行提升,最主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实现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管理人员需要对经济法律进行学习,熟练掌握相关的财经知识。定期的对人员进行培训,使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发现,做好经济风险的防范工作。例如,可以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组织,做好专业能力的相关培训,对新医改背景之下的新技能和新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3.4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各个医院之间的主要竞争内容就是医疗的质量,因此一定要逐步深化对医疗质量的相关认识。从广义上来讲,任何一个与患者有关系的环节都有医疗质量问题的存在,一定要对各个环节都加强重视,做好全程的服务,对服务的程序进行简化,为患者提供便利,让患者能够更好的享受高效、优质、全面、负担的起的医疗服务,并且还应将医疗服务进行延伸,关注病人的康复阶段,让看病难的时代永远的成为历史。3.5完善成本考核机制。医院需要构建一个成本核算中心,形成层次性的,由上到下的成本核算体系,对科室定额和人员经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进行激发,让更多的职工可以自主的参与到成本管理的控制之中,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支出和资源的浪费,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3.6优化激励考核机制和薪酬体系。绩效分配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沟通和激励手段,是促进员工和医院共同发展的一个桥梁,基于新医改的大背景之下,绩效分配必须紧随新医改的导向,才能实现医院竞争力的提高。第一点,对医改的形势进行认清,借助于考核,让医院内部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可以在医院的整体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方向、目标方面取得一致,在为医院做出实绩的同时提升自我价值。其次,对原有的绩效管理模式进行改变,将结果作为目标进行进程的管理,转移工作重点,降低绩效考核方案设计方面的重视程度,适当的提高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方面,实现及时的调整和反馈。对薪酬结构的制定要结合实绩和岗位特点,力求公平、体现竞争力,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若是想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之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加强,强化医疗工作人员的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改进、创新,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只有对经济管理水平进行不断的提高,才能使医院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进而实现我国医疗事业基础的夯实。

作者:原鹏 张玉霞 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参考文献:

[1]刘艳.新医改背景下完善乡镇医院经济管理的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3):62.

[2]许秉军.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6X).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机制;优化对策

富源县现代农业发展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以后已经基本确立,它基于地方优势农业产业,分别在粮油、魔芋、畜牧业、渔业、经作产业、农业机械化产业等方面做到了专项规划,基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力量,为县内农业经济管理规划出以粮食安全为主体、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为目标的农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了对富源县现代化农业事业推进的有利保障。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富源县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以富源县为例,它就基于地方政府各个部门展开了三农事业,有效推动了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完善过程,并基于各项惠农政策及保护制度为农业经济管理制定对策,对农业体系、技术设备、农研水平等方面加以调整提升,希望进一步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迎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过程的有效优化。截止到2016年底,富源县全县借助多元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实现了45.48亿元的农林牧渔总产值收入,比2015年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增长17.3%,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富源县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做法

为了跟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完成“十三五”规划,富源县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也做到了多方面着手问题,希望从多个角度来实现地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为此,文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2.1农业经济管理实践优化对策

2.1.1增强农业经济管理基础

富源县一直以来都在推进兴水工程,希望成为“兴水强县”,现如今每年县财政预算都达到4000万元以上,专门作为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重点解决地方饮水难问题,这也是富源县农业经济管理的第一步。从2012年开始,县内地区4年来共建成水利工程280件,平均每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都达到25万亩,蓄水总库容也超过12000万立方米,年供水能力超过17000万立方米,解决了当地4万人口的饮水问题。再者,富源县也在不断推进交通建设,希望推进以通乡、通村公路为主要核心点的农村路网建设,为农民解决出行难问题。到目前为止,富源县在交通路网建设上已经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以上,建成了水泥柏油道路498公里,基本实现了全县124个行政村全交通路网覆盖,为地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1.2增强农业经济管理项目

富源县畜牧业是地方重点农业产业,目前县财政每年都投入2200万元用于扶持大河乌猪农畜产业发展,建立养殖小区(241个)和万头猪场(12个),大力发展规模户(1130户)。另外在地方蓝莓产业发展方面,富源县每年投入300万元以上,希望将寨子口蓝莓作为地方示范种植项目来打造全省最大蓝莓基地。为此,当前县内已经种植蓝莓13000亩,总产值超过6000万元。以上项目都从局部产业发展辅助促进了富源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为地方农业经济机制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

2.1.3增强农业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2016年之前,富源县已经对县内202.47万亩集体林地确权发证,总计发放林权证11.1万宗、10.11万本,覆盖11万农户。另外还包括了流转林地38宗550万亩,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8万亩。在此基础上,地方农业经济也推进了专业化经营步伐,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种养殖协会18个,这些都实现了富源县农业金融改革的有效推进,保证了云南省三农金融服务的改革创新步伐[1]。

2.2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优化对策

在促进局部农业产业实践优化后,富源县地方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也在不断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2.1富源县已经开始健全并逐渐适应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新机制,具体来讲基于两方面着手工作。一方面借助政府力量来积极推动农村地方土地流转制度,实现不断创新。为此,富源县农村骨干劳动力也在逐渐向城镇地区转移,希望共同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工作。该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与等级工作基础上来实现依据民情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更新,推动征地改革与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并对纳入到城镇建设用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项目进行严格规范。为此,富源县还实现了对农村承包管理信息网络的有效管理优化,希望利用先进网络技术来提升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能力,做到对地方农民群众合法土地权益的切实保障。

2.2.2富源县政府也在农村生产资源集约化经营模式上下足功夫,希望农户个体在依法与自愿的前提基础上,实现对农户自发性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建设的有效指引和规范化运作,并基于土地流转方式来扶持地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借助产业龙头来拉动农业经济管理,实现对农村闲散资金资源的有效集聚,同时增加高级农业技术及人才的合理基层流动,克服传统中个体农户生产及销售能力薄弱等问题。另外,基层政府还在不断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每个农村专业合作社都配置了专门技术辅导员,帮助专业合作社之间形成技术产业联动,最终形成规模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2]。

2.2.3富源县在不断适应新农村建设背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由于当地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十分偏重于对地方粮食作物生产水平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实质上却影响到了地方农户的纯收入水平提升。为了确保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可持续有效增长,富源县专门深入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希望为地方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多元化体系,并基于地方政资源及天然禀赋优势,大力引导农产品规模化生产运营过程,为县内形成了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生产目标,成功打造特色农产品体系,扩大了地方农业经济管理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2.2.4富源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进步的又一做法就是基于农产品经营管理者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也方式,以此来拉长农产品价值链,解决过去地方农民出售初级农产品难以获得稳定高收益的现实问题。现如今富源县在农产品生产地深加工产业建设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像农产品仓储、运输、拣选、包装、保鲜等技术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也让农产品的物流损耗率、农产品质量得以保证。再一方面,富源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侧重于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价值产业链的构建力度强化,希望以技术力提升来优化产业升级,利用区域集聚手段来为区域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竞争优势,逐渐形成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团规模[3]。

3总结

为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富源县也已经做出多方面努力,解决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在农业经济管理实践与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上做到了双重优化,这也为更好推动富源县未来三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文峰.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6(42):58,67.

[2]周素红.基于金融支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探[J].经济问题,2006(10):60-61.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14篇

P键词: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01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企业的挑战越来越多,为了在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存活下去,很多企业在努力加强对管理模式的改进,积极制定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对管理创新改革的认识程度逐渐提高,但是由于当前很多企业日常管理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管理方式比较陈旧等,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因此进行企业管理的创新改革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过程。例如在医药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安全与质量问题的关注程度很高,安全问题是对企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的因素,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加强对绿色管理理念的应用,提高医药企业的发展水平,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相关表现的形式

经济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管理现代化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制定的经济管理规范,可以对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加以解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经济管理的创新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企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制度体系上,都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第二,经济管理的科学化以及自动化,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要吸取更多先进的技术成果,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例如借助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管理过程的全面监控,以提高经济管理的水平。

二、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陈旧

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传统的管理理念明显不适用。落后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会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必须要积极加强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创新,当前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就是管理体制的缺陷,使得信息化管理很难推广。

(二)管理人员工作水平不高

随着企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经济管理问题越来越多,因此给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当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还不能满足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没有掌握太多实用的经济管理技术、分析技术,因此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受到影响。

(三)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信息化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信息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足,因此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效率不高,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

三、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策略

(一)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创新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不断增加,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要加强对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危机意识和战略管理意识的培养,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意识,用一种更加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对于医药企业而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行业形势的分析,要结合我国的经济大环境形势,对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比如医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以重视的方面,在绿色节能经济发展理念下,医药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应该要结合绿色管理理念,对医药企业生产技术进行创新,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防范。

(二)制度创新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该要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要结合当前时代的特征,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企业管理者要意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对当前企业人员综合水平不高的问题进行解决,对员工激励政策进行创新,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从而积极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应该要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制度的完善,要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安全监督管理,防止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出现,提高企业经济活动水平。

(三)加强信息化管理

企业必须要将信息化管理当做改变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内部要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推广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并且要引导员工改变观念,加强对这些技术的使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监控,例如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企业生产环境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异常现象,技术人员要及时对生产车间的情况进行查看,确保生产车间环境保持正常,防止外界环境改变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再比如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于各种经济活动产生的单据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确保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及时反映出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能够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更多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并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以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必须要加强企业管理的创新,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公权.浅谈经济管理现代化和发展新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1(21).

[2]郭星原.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51).

经济管理研究范文第15篇

经济区经济是与行政区经济相对应的概念。行政区是国家实施政治控制和社会管理的特定地域单元,具有比较稳定的地理界限和刚性的法律约束。行政区经济是指在既定的行政区划范围内,由于行政区域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区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广泛的内外经济联系为纽带的开放型经济地域,具有中心相对稳定、边界模糊、对外开放、对内紧密联系的特征。经济区经济,是指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在生产、流通等方面紧密联系,互相协作,内部具有很强经济集聚性的经济综合体。经济区经济体现区域特色,更强调经济的内在联系,强调市场配置要素。研究经济区经济管理模式,主要是从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经济区内经济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经济区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创新完善经济区经济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一)从国际国内的发展看,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是必然的途径。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这是欧美工业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国内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现象。从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实践看,区域经济自上世纪50年代快速融合发展。上世纪50年代,美国沿大西洋中部,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建立了由5个大都市和近20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世界上最早的大都市连绵带。日本则建立了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成为亚州大都市连绵带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1957年,法国也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并形成了世界6大都市圈。从国内发展进程看,我国初步开始了从行政区经济到经济区经济的转型发展。改革开放使国家工作中心从政治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各地政府被赋予前所未有的经济建设和管理权限,更多地承担了相应的发展责任。从本世纪开始,由于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带动,跨行政区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热潮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都在持续升温。特别是近几年一些经济区、都市圈相继形成,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实践表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开始了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重大转变。

(二)各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遇到了行政壁垒的制约,严重影响着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国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自2008年起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2009年至今年7月底国家批准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各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遇到了行政壁垒的制约,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在行政区划、职能定位、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

1•政策资源的内敛性导致行政壁垒。政策资源内敛性是在一个行政区内,以行政力量为中心的政策资源对内的加强与对外的排斥特征。当前情况下,政策资源仍然超越市场资源,是主导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势资源。由于经济区内各地方政府出于本行政区利益的考虑,使政策资源呈现内敛性,用政策资源包围市场资源,造成了不同行政区划间为了争夺优势政策资源而相互抵制。

2•经济区内产业布局行政色彩浓厚。经济区内各行政区为了发展的需要,不顾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产业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和产业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各行政区在落实国家规划,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方面独立开展工作,缺乏协同统筹。有些项目上存在相互坚持、各不相让的问题,内耗式竞争不断加剧。

3•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合作协调难度较大。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是上级政府的施政愿望。但经济区内各行政区相互独立,各自为战,行政区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各经济区建立的协调机构,由于缺乏权力和法制的保障,相对于行政区内地方政府而言,这些协调机构处于弱势地位,在协调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难度很大。

4•地方政府缺乏区域经济管理的经验。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构还不健全,尤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缺乏专门的区际合作机构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沟通平台。同时,地方政府缺乏对区际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政府之间公共关系处理的经验,缺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需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三、当前我国主要经济区及其管理模式

目前全国获批的区域经济区越来越多,已经达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国获批的经济区主要有: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8年2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1月7日国务院公布。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

3•《支持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公布。包括海峡西岸经济区地理范围包括福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宁德、龙岩、三明、南平,浙江温州、丽水、衢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汕头、梅州、潮州、揭阳等20个设区市。

4•《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年7月14日国务院印发。包括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

5•《横琴总体发展规划》。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包括整个横琴岛。

6•《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正式。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

7•《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

8•《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

9•《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包括吉林省范围内的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同时辐射我国其他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

10•《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通过。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共19个县(市、区)。

1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

12•《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实施。

13•《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公布。14•《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15•《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方案》。2010年5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涵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

16•《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市,共16个市。

从获得批准的经济区情况看,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部级新区。主要包括: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横琴新区、以及较早批复的郑东新区和沈北新区。特区的吸引力在于以“试验”的名义向地方让渡中央的部分职权,激励地方政府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中拥有更大的自。这也是中央政策支持的最重要一点。第二类:国家改革试验区。主要包括深圳综合配套改革、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等。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别于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经济特区,它是中国最新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是以综合配套改革代替单纯的政策优惠,调动各种创造性因素。试验区拥有关键的“先试权”,在改革中遇到具体问题,可以自行进行摸索试点,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申报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第三类:区域性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

目前,这些区域板块管理模式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地方政府间自主协调模式。如长三角区域。目前,长三角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与协调机制的核心包括三个会议:(1)沪苏浙省(市)长座谈会,每两年由三省(市)轮流举办一次;(2)经济协调会,由长三角各个城市的常务副市长参加,每年举办一次;(3)协作办主任会议,主要职责是落实前两个会议上形成的决议和方针,不定期召开会议。在这三大会议构建的核心协调机制之外,还包括长江三角洲16城市市长论坛、长江三角洲16城市市长联席会议、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以及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长江开发沪港促进会等沟通平台。第二类是省级政府派出机构协调模式。如长株潭区域。湖南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长株潭一体化领导协调小组,确定了“总体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跟进”的指导思想,牵头组建有权威性的协调机构和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另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也是采取这种管理模式。第三类是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协调模式。如乌昌经济区。在不涉及两地区划调整的前提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自治区党委派出机构“乌昌党委”。主要任务是统筹乌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统一制定并组织实施乌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整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解决乌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力领导乌昌经济一体化。第四类是管委会领导下的协调模式。如两江新区管理模式。

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两江新区管委会(党工委)负责统筹两江新区范围内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统计、宣传及其综合协调等;按照重庆市政府授权,负责鱼石片区的基础设施和功能开发建设;受市政府委托,代管北部新区管委会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第五类是统一行政架构管理模式。如天津滨海新区。在经过近两年的准备,今年完成了政改主要目标,被理论界称为“最彻底的”新区新政改革。主要是撤销滨海新区工委、管委会,撤销塘沽、汉沽、大港区现行建制,建立滨海新区行政区,组建城区管理机构、功能区管理机构两类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建立起了统一的行政架构。同时赋予新区更大的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

四、推进经济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探索行政区划调整,建立统一行政架构的经济圈。合并行政区可以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更有效地提供服务,能够破除行政壁垒制约,实现经济区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改革前,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3个功能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9个功能区。新区内“大”区套“小”区,“区”中有“区”,行政结构复杂,新区一度被称为“三方四国”的“独联体”。改革后彻底理顺了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消解了滨海新区一直以来存在的体制障碍。有专家预测,天津滨海新区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后,随着体制的不断释放,未来三到五年可拉动1.5万亿投资。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推进经济圈的形成,将成为当前改变行政区经济的最为现实和有效的途径之一。对此,要树立区域观乃至全球观,淡化行政区的旧观念,解放思想,探索行政区划调整的办法和措施,有条件的经济区可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建立统一行政架构的经济圈,实现了经济区和行政区的完全统一,破解经济区经济和行政区经济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构建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协调各行政区的利益矛盾。行政区划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行政区划改革的非常态性。相对而言,强化协调机构的作用并促进经济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才是根本之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市场要素若在各个行政区域间自由流动需要政府加强交流、合作与协调,这也必然要求专门的机构承担这方面的职责,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就是为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而专设的。这些组织只能在寻找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共同点,推动具有互利互惠和双赢性质的项目上发挥作用,对于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矛盾则基本上无能为力。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可建立相应的跨区管理机构。可选择三种不同的路径:其一,在各区域政府之上设立统一的、跨区域的专职机构,取代互不隶属的分头管理机构,使区域政府的相关部门成为其分支组织,国外成功的案例如美国密西西比河管理局;其二,在中央政府层级设立负责区域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负责制定区域规划,组织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处理区域间利益冲突;其三,由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相关区域的地方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共同参与的治理型组织模式。

(三)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建立经济统筹推进的机制。一是统筹区域规划。编制区域规划的目的就是破除行政封锁,推动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经济区内各行政区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划,与国家规划衔接编制好本行政区的专项规划,推进区域规划的统筹。二是统筹区域市场。打破在资金、人才、技术、产品流动等方面的各种障碍,确保形成区域内统一市场体系,实现区域间市场开放和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形成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经济区。三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四是统筹产业发展。根据各个经济区的资源条件,遵循市场规律,制定一些共同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经济区内的产业分工、促进经济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避免产业大而全、小而全,甚至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