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物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1

1 前言

1.1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现状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生物学科是没有什么地位的。直到2011年生物才被正式列入“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占试卷分值的40%。尽管如此,学生还是提不起学习生物的兴趣。我们学校生物学专业毕业的教师只有我一人,远远满足不了七、八年级八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我们有专门的生物实验室,但是由于实验仪器的缺乏、实验老师的缺乏,没有条件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现在我们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很低。

1.2初中生物学习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进入人生的青春期。在这个时候开设生物课程,并且在第一章就学习《探索生命的奥秘》,对于学生来说是意义重大的。通过学习,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是从哪来的,体会了父母的艰辛。学习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对于与异性相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增强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对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的学习,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

2.1提升教师个人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一位老师感兴趣,对所教的学科自然也会产生兴趣,正所谓爱屋及乌。教师要关心时事,经常阅读,这样在上课过程中就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给学生举很多事例,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有了。在课后教师也要经常和学生交流,关心学生。作为山区学校的老师,更要学会利用假期的时间多到外面走走,和同行交流经验,更新教学观念,增长见识,对于提升教师个人魅力是很有帮助的。

2.2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如果每节课都是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就觉得坐不住了。每节课上30分钟,剩下的15分钟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或者谈谈和本堂课相关的见闻,有时候各个小组比赛反馈本堂课知识。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也会对这门课感兴趣很多。

学生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往往都不能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感情表露过于奔放,教师的一个提问、一个“有趣”的例子就足以让他们兴奋,以至于手舞足蹈,却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在他们平静下来以后及时就涉及的知识点单独对他们提问。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过于拘谨,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不仅影响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最终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这些学生,教师应该采取特殊关照的方法,如让他们直接朗读教材的一段比较重要的定义或概念;课堂提问后用目光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拘谨。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2.3利用多种媒体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学中,能合理地使用实物、模型、录像及课件等多种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更是使学生跳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延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科学,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彻底改变学生不重视生物学科的现状,就应该尽量挖掘与生物相关的生活实际,围绕学生身边的所见所闻,贴近现实生活,持之以恒地捕抓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使之成为生物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能有效讲活生物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相关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让学生觉得生活中无处没有生物,生物知识其实离我们很近。这样既把生物中的知识与有关现象联系起来,又把生物知识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了,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同学们觉得生物真是无处不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的含义,学生自然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3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生物学科的意义

在人类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发展成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到极大的重视。然而在我国,仍然被绝大多数学校视为“小学科”,不受重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大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智力的潜能,并能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状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还会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更道出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要想让初中生学习好生物这门学科,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地使学生对生物学科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使生物学科不致于变成一门“鸡肋学科”。我相信,只要重视以上方面就一定能够体现出生物学科的独特魅力,体现出作为生物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吴岳珊,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汕头市丹阳中学.

[2]马梅英,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县单楼初级中学.

[3]郭晓晨,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河北省涞水县求成中学074100.

[4]姚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西南大学网络教学学院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激励他们不断地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只有对所学习的科目有着浓厚的兴趣,才能有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才能想学、乐学、爱学、会学。因此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尤为重

要的。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生处于一个对周围事物半认知的状态,他们的心理发育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而他们这个年纪的心理也很简单,可以用“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来形容。所以要想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就必须让学生们先接受自己,只有他们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接受自己的教学方法,不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能是一纸空谈。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与学生之间相互包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缓解他们因不懂、不会所造成的压力,激发他们思维与想象力。只有学生对教师尊重与信任,才能配合老师的教学,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只源于课堂,应当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的教学更贴近于生活,让学生感触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存在,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自然。例如:在讲黄金分割点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列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门的把手就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来制造的,而人的肚脐眼所处的位置也是黄金分割点,当外界环境的温度是人体温度的0.618倍的时候,人感觉是最舒服的等等。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探索的兴趣,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三、给学生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前我国在教育方法上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所以老师在课堂数学教学当中,应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尝试进行自主的学习,从而去发现学习的快乐。只有学生掌握了课堂上的主动权,才能针对自己的疑问去找寻解决的办法,才能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身学习的兴趣。

四、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就是学生们思维的转折。只有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起来,他们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去积极地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设置疑问,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正比例”的时候,开始可以向学生提问个实际的问题,外面的某一棵大树有多高呢?然后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如何测量大树的高度。然后告诉学生们自己有一个测量大树高度的办法,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引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能解决他们心中的悬念。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激发,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提高自身素质,塑造人格魅力

老师教学的能力以及自身的魅力是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尤其是初中生这一对事物刚刚认知,以及强烈求知欲望的群体。在他们中间常常会说:“某老师上课讲得一点也好,不想上他的课。”“某老师不好,我不喜欢他,所以不想听他讲课。”所以说,一个老师在学生眼中是这样的,那怎么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更不用说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了。因此,老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及加强自身魅力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数学在学习上是离不开兴趣的,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有多种,只要在教学中与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认为学习数学会是一种享受,而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董妍.学业情绪与发展[J].安徽教育,2009(6).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3篇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严密性的学科.数学是学好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工具与基础.在数学教材中,精心设计与安排了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实例,还有一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使他们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数学发展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

学习兴趣

当前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之争、人才之争.“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为科技强国、实现四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这说明了数学教育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同时,我国是人类的文明古国,数学发展历史悠久.比如,我国最早引入正负数,最早采用十进制记数法;著名的杨辉三角,最早提出勾股定理并证明;祖冲之的圆周率;等等.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为我们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奋读书.

三、提出问题,探索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科学家认为,“问题”是引起人们学习和探索兴趣的“发动机”,而数学家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与“灵魂”.新课标强调,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主动实践、体验探索与交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维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在讲“图形的等积变换计算”时,我提出问题:如图1,在长与宽分别为a、b的长方形公园中,修两条宽均为x,分别与其长、宽平行的小路,其余部分种上花草.种花草的面积是多少? 图1再问:若把这两条小路修成如图2的几种不同图形(任意相对两点间的距离为x),则种花草部分面积是否发生改变?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心理随之紧张起来,求知欲也随之高涨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探索达成共识.图1和图2中面积的求解都可以用如图3求解.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的质量基于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每节课是学生攀登数学高峰道路上的一个台阶.若每节课学生都有收获,就会觉得能学好数学,就会产生学习兴趣.由于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差异.因此,因材施教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优”、“良”、“一般”三等.其中“优”是学习兴趣浓、能力强、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良”是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缺乏刻苦精神、成绩不稳的学生,而“一般”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均较差,学习吃力的学生.因材施教,是让“优”的吃得饱,“良”的吃得好,“一般”吃得了.这样,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有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注重鼓励和表扬,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4篇

【摘 要】“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感兴趣的事物,总是给人以不自觉的向往。数学学习也是一样,学生一旦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摒弃“学习是一种负担”的想法,自主并且积极的去探索求知,在求知的过程中找寻到学习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就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总结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 数学;兴趣;师生关系;实际;方法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于每一个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数学学习也是如此,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是提高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可是一些学生往往接触了全新教材没多久,兴趣也就慢慢减退了,这是初中教学普遍所要面对的问题。一直以来,教师们都为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是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却主要依据的是枯燥乏味的教学素材,由于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制约,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实,新教材的内容安排的合理并且生动新颖,这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新引力,只要教师把握住这一点,全面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是难事。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情感效应最容易被人忽视。通过长时间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如果学生喜欢某一位老师,那么也会比较喜欢学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这就是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学习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更喜欢自己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数学知识总是给人以严谨、逻辑思维性强、呆板、不容易理解等印象,所以一些学生在上数学课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神经紧张或者因为学科的乏味而溜号放弃学习这一部分知识,对于我们的数学教学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实,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候,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增加亲切感,建立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喜欢老师的同时也开始习惯与教师沟通,对本学科的学习也会更加的用心。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循循善诱,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之上也会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自身树立良好的形象,给予学生亲和力。“口乃心之门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观察之下,所以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不但可以在学生中间树立较高的威信,更可以产生感召力,让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产生共鸣。再次,注意语言的运用。增强教师自身语言的多元化运用,可以给以学生幽默、博学、平易近人等印象。比如:我们在进行一堂知识较为复杂并且逻辑性强的课程时,充分发挥出教师的的幽默感,可以让本来枯燥、沉闷的气氛得以活跃起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同时,也带动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二、让学生学会实际运用,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

我们学习数学以来,一些同学往往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数学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其实,数学问题自身就来源于生活,每一部分的学习都与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所以,生活中就可以找到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教师只要把握住生活中的教学内容,将课堂带入其中,学生从熟悉的环境出发,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就可以消除学生的疑问,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倘若学生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又会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做到自己想学习、爱学习,引发出更强烈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总结习惯、阅读习惯、讨论习惯以及学习中的观察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可以加深记忆的同时,使所学到的知识,起到巩固、清晰的效果。不论是上完一节课,还是做完一部分习题,再或者是完成一课时的学习,都可以用小结的方式归纳、总结出来,学生在总结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加深知识点的记忆,这样比传统“靠背”的效果要明显提升许多;当然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数学方面的学习还是其他学科,阅读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只有学生充分理解了概念、题意,将所学知识全部吸收,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认真思考的同时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教师再适当的加以赞赏与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再说说“讨论”的功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考查出学生在现阶段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但是虚拟的问题情境和拘谨的教学环境往往局限了同学们的思维,让学生无法最好的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这时候我们可以提倡学生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归纳总结相应的方法和规律,最后解决问题。同学们既提升了沟通互动的能力又起到了相互帮助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大部分的学生普遍对实验、图形等方面的观察都很感兴趣,但是却往往目的不明确、缺乏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并且独立的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我们讲到平行线和线段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让同学们找出自己身边的平面和平行线段,总结出它们的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和课上都注意观察,抓住知识的重点,从而扩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发现数学学习原来是这么的普遍而且丰富多彩,就会主动的去思考、理解和找寻规律,这也是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和进步的阶梯。

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积极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爱好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更轻松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当同学们领略到兴趣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之时,就会信心百倍、斗志昂扬的去继续探索和追求,在探索追求中,得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肖林元.如何高效学数学(初中版),2014.6.1

[2]夏桢.重视数学兴趣培养.教育,2009.26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关键。兴趣可以使人头脑聪明,逐步对所学的知识喜欢,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会因为兴趣而获得良好的学习而化解。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生物兴趣的培养,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将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化为学生求知的动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在和谐的氛围中不断进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教师德才兼备,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熟练掌握教育技巧,谈吐幽默风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获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学生才会因为热爱一个老师喜欢这门学科,并且能够努力地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与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较,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事物感性的好奇心依旧还在,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就是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将知识进行拓展,联系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生物现象,使学生能够明白生物科学对于人类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另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体会学习的快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一些教学内容比较枯燥,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例如:笔者在讲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一节时,提前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课文,同时,让学生各自做好准备,第二天课堂上要以表演的形式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第二天课堂上,找出6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上台表演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种子、根、茎、叶、花、果实六种器官的扮演者根据预习的内容,上台积极地表演,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此种教学模式,不仅使一些学生获得了锻炼,还增强了学生集体参与的欲望,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抓住生物“热点”问题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采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直观的感觉和感知非常关键。初中生物教学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的画面及声音,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直观信息。多媒体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更有利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耳目一新,增强课堂学习的感染力。例如,笔者在讲授《生物中的微生物》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简短的视频,将学生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中的各种微生物,具体化和情景化地展示给学生,不能用肉眼看到的微生物,形态各异,数量繁多,不仅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增加了学生对生物的探索欲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因此,初中生物教学,教师要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抓住生物信息热点,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求知欲望。目前,与生物有关联的社会热点比较多,如前几年流行的禽流感,问题奶粉,艾滋病毒,以及与生物相关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热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热点问题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多说出有关生物“热点”就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抓住生物“热点”问题开展生物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生物实验兴趣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适当的时机,抓住知识重点,使学生能够围绕某个问题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模式,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如:笔者在讲授“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如果遇到雾霾天气,出门在外就会感到气味很难闻,许多人习惯用手捂上鼻子,感觉憋的难受就用口呼吸”。然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觉得用鼻子呼吸好,还是用口呼吸好?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为了验证事实,笔者引导学生自己亲自做实验。最后,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以身体健康为出发点,让学生依据人体解剖学,进行深度思考,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之后,正确的答案自然就会得出。另外,在教学“植物蒸腾作用”有关概念时,笔者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植物为何要浇水,教过水的植物会发生蒸腾作用吗?这样浇水会不会很浪费?记者引出讨论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同时每个组推出代表在班上宣读讨论结果,讨论结束之后,笔者给出点评。采用此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许多生物学的奥秘比较感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做实验是学生最高兴的事。因为实验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探索神奇的生物世界。所以,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生物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满足对生物的求知欲,课本实验虽然数量不少,但是,课本中的实验教学内容,有些很难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要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必须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用成功的体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之,学习兴趣的提升,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有很大的帮助,兴趣培养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梅.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1).

[2]李启坚.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3]唐树红.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初中生物教学初探[J].凯里学院学报,2008(03).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 初中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1.1 课堂教学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

每一堂课的开端,教师都会引入新的课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新课题引入的方式对整堂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时,应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课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研究,作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比较适用的课题引入方式:

巧妙地提出问题,为课堂教学设置悬念。在学生内心,他们渴望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所了解,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渴望探求事实真相的心理,在引入课题时提出一些具有吸引力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索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形象地引入课题。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这种声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更加生动、形象地引入课题提供了便利,教师通过为学生展示各种资料,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教师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学

在初中时期,学生的思想前卫、好奇心强,愿意接触和了解新鲜的事物,这为提高生物学习的学习兴趣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些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针对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课外研究,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的研究,了解其习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

2 寻求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中产生学习兴趣

单纯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一堂精彩的生物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多种教学方法并举才能实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营造教学氛围时,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以及创建生物小组等形式对课堂内容进行展开。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还是学生学习中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是学生答疑解惑的好朋友。师生关系也以平等方式展开。寻求多变的教学方法,既要求教师要夯实教学素质,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又要求教师要不断寻求创新,找到学生兴趣的契合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3 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验

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初中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都是一些基本的操作,其真实、直观地将所学知识体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此外,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想办法解决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直到最后完成实验,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自信心增强,为学习添加了动力。例如,在学习到植物的细胞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切片,并放入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画出自己所看到的细胞形状,并在旁边注明其所包含的东西。

4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不是学生要学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教师要用教材教,避免教材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隐性资源,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5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教学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和学生多进行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多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会有更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多一点,学生对教师的喜欢多一点,就像连锁反应一样,学生喜欢教师,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初中生物不被纳入中考,学生就会因为压力小而轻视了对生物的学习,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在学习、生活方面多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面对当今初中生物课教学不景气的现象,为了提高初中生生物课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将是初中生物教师需要不断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兴趣;培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如果教师、家长引导不到位,学生的价值观偏差,会影响到学生的生活。所以,在初中阶段学生应该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展建立开来,这是十分有必要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很无聊的一门学科,对没有经验的学生,有些知识是很难理解的,很多学生往往要完成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相容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管是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很愿意学习老师的知识,自然对老师的讲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怕老师,那样老师教的知识就算再简单,学生也会觉得很难。显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考虑师生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学会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使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互通,从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知识上的优势,融洽好师生关系,从心里面与学生做朋友,使得学生和老师互相信任、帮助和团结在一起,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

二、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参与,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了学生课堂上的需求,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初中生对学生的求知欲能够使他们思维活跃、参与意识上升,所以教师应把握学生的特点,使学生能在课堂上表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发挥自己的作用。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内心得到了满意,有了信心,才会对政治学习兴趣更浓。

三、要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

教师应采取的教学内容和真正的生活密切连接在一起。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从而学习新的技能,那么他们就会感觉到学习的有用和有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增强了。教育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说:“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反映,它决定了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老师自觉地学习到有用的结果,而老师用学科知识来激励他们,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快乐的快乐。所以在八年级时,通过违反法律后果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深刻的分析与探究相关的侵权案件,使学生建立起权利不容侵犯的观念,以及被侵权找法律的保护意识,同时也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正确使用自己权利的意识,这有这样才能够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维权观念。在每堂课结束时,有一个问题:通过这一类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使学生能够反思自己在这堂课中学习到的知识,并从心里认识到知识的重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人认为:是一些初中思想政治和政治常识,没有什么乐趣可言。因此,在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师很少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其实,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一般都是相连的,初中思想政治是一个相对枯燥的学科,然而,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和其他学科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好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运用到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如视频、音频等,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制作、课件制作、视频、音频等相关视听资料,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谈到文化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每一个民族文化差异的视频放出来,使学生了解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优势和劣势。这样,学生通过对视频的学习,可以更直接地理解文化的内涵。

五、结语

学生不是容器,不能一味的往学生脑子里灌知识,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更浓厚。老师可以抽出时间让学生谈论当前的政治热点,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课堂辩论,应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克服学习困难的重要内在动力,考虑到初中生物知识点多,部分知识较为抽象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1提高对生物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生物学不仅是一门基础性自然学科,而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尤其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在环境保护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上发挥关键作用,加深了人们对生物学的深刻认识。研究表明,生物学在遗传工程、细胞工程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农作物育种、疾病治疗等提供了有力指导。同时,在改善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生物学同样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向学生讲解生物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如生物学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及我国在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一方面使其充分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及兴趣。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前的老思想和老做法已无法满足目前教学的要求,尤其不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往往给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亲其师而信其道”,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初中生物教学相关目标的顺利实现。当教师将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时,学生能够从内心感知得到,从而更加尊重、喜欢教师,更愿意将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向教师诉说。最重要的时,在课堂上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交心、交朋友,尤其应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思想动向,清楚的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尤其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不良情绪时,应及时给予疏导,帮助学生分析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学习。

3注重兴趣点的设置,激发学生兴趣

众多周知,学生可能一开始感到很稀奇、很有激情,但随着生物知识逐步深入,难度越来越大,一部分同学会因此失去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采取应对措施,通过降低难度、分散知识点,尤其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提下根据讲解的内容巧妙设置一些兴趣点,如,设置一些质疑性、趣味性强的问题,或针对讲解的内容设置悬念,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铺垫。

4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能仅依靠模型与挂图,或在网络上下载的相关视频进行教学。教师应充分考虑生物这一学科特点,如部分生物知识需要学生进行相关实验,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进一步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设置相关的实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活跃教学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初中生物知识的兴趣。

5注重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应用在初中各学科教学中,使得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使枯燥的生物知识,生动有趣的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将生物教材中无法观察的事物加以具体化,并设置相关的场景向学生展示。同时,配备相关的音乐,给学生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加深学生对抽象生物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使其克服学习的重点、难点,树立学习生物知识的自信心,学习生物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得以提升。

6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一方面,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够使其充分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即,生物知识无处不在。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参考以下措施开展教学:例如,在讲解人体生理卫生相关内容时,教师应注重利用相关课件、视频及多媒体资源等,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器官在身体中的对应位置,并鼓励学生给予指出。此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指示的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为加深学生对骨成分和物理特性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听讲的时候需保持良好的坐姿,分析不良坐姿对骨骼发育的影响等,使学生学有所用。除此之外,初中生物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向课下延伸,如积极开展与生物知识相关的课外实践或调查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解释或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

7结语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生物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认真分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物教材内容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寻找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难点,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实现生物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楠.初中生物课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刘俊玲.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3(06):67-68.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

生物学科是初中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必修课程,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转变教学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形势下,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笔者在学习实践时探索出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习兴趣六法,与同仁探讨。

一、上好“绪论”课,激发求知欲

绪论虽是开头话,却是不容忽视的一堂课,因为这是奠定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兴趣的根基。在这一节课中,我列举大量事例,向学生介绍生物学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前景,以及生物学在工业、农业、环境、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如介绍中国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人类基因组序列研究、克隆技术等生物科学新闻,分析生物学在科学发展研究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巧设导入,引发好奇心

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我先是以世界上最大的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巨杉为导入,问树为什么会长得那么大,通过什么方式长大,长大过程中需要吸收什么东西,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的设问要根据学生的好新、好奇等心理特点,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时,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问:“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再者,教师还可以有意提示学生:我这节课会出现几个错误,请同学们随时指出。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并有兴趣、有激情、有信心、有胆量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追求理论联系实际。生物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践、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对科学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作为社会上积极性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热爱、关心生活,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但是初中开设的课程比起小学增加了很多,因此很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迅速适应。还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有那么多课需要学,那么像生物这样的“次科”学了有什么用呢?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何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激发学生的热情至关重要。

比如:学习植物种子的结构后,我会问学生平时吃的豆芽主要是种子的哪一部位,并教学生如何利用菜豆发豆芽。学习了呼吸作用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保存食品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从而将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生物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以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

五、通过探究实验,培养自主学习

从科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探究是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提高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除了要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外,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或其他直观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将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在实验时往往不会直接给出实验结果,而是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线索,留出“空白区”和“开发区”,积极引导学生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几个步骤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发现问题中训练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动手实践中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由独立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

六、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提高积极性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兴趣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由于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导致学生学得累,教师自己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按部就班地解题,动手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根本无从谈起。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笔者谈几点看法,供同仁参考。

一、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还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民主教学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诚然,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以便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和体现。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景,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可行方法。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从而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自己的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有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渲染数学教学气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学现代教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学好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让学生根据投影仪投出的问题看书,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对不能在书上直接找到的问题答案,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何异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把透明胶片分发到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胶片上,然后教师把他们的讨论结果投影出来,让全班同学与教师一道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写出的结果最简单最准确,然后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分组讨论,组内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胶片上,再投影出来,引导他们讨论解决,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别人的问题中启迪他们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的精神,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学习的主体作用。

3.融合数学于生活中,体现数学学习意义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并亲近现实的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的思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数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推进课程改革、落实课改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要注重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自我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调动、培养和增强都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愉悦感,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1.挖掘教材兴趣因素,鼓励学生动手体验

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兴趣因素可以挖掘,尤其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既适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动手实践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并因此产生由此及彼地教学效果,例如在几何内容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简易制作,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再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然后引导大家观察、比较、判断。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兴趣很浓,既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又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学生动手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为讲授新知识作准备和铺垫。

2.引导学生积极质疑,维持学生兴奋状态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反馈教学评价,调控教师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质疑。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质疑,教师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应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具有挑战性习题的理解。同时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自信,是影响其学习活动积极性和效果性的必要条件。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从而维持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

3.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活跃学生思维过程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11篇

一、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还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民主教学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诚然,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以便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和体现。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景,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可行方法。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从而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自己的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有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渲染数学教学气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学现代教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学好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让学生根据投影仪投出的问题看书,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对不能在书上直接找到的问题答案,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何异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把透明胶片分发到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胶片上,然后教师把他们的讨论结果投影出来,让全班同学与教师一道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写出的结果最简单最准确,然后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分组讨论,组内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胶片上,再投影出来,引导他们讨论解决,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别人的问题中启迪他们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的精神,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学习的主体作用。

3.融合数学于生活中,体现数学学习意义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并亲近现实的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的思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数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推进课程改革、落实课改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要注重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自我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调动、培养和增强都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愉悦感,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1.挖掘教材兴趣因素,鼓励学生动手体验

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兴趣因素可以挖掘,尤其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既适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动手实践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并因此产生由此及彼地教学效果,例如在几何内容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简易制作,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再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然后引导大家观察、比较、判断。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兴趣很浓,既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又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学生动手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为讲授新知识作准备和铺垫。

2.引导学生积极质疑,维持学生兴奋状态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反馈教学评价,调控教师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质疑。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质疑,教师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应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具有挑战性习题的理解。同时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自信,是影响其学习活动积极性和效果性的必要条件。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从而维持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12篇

1.明确数学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也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有哪些好处,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也就是这门课的使用价值和知识技能对平时的生活有什么用。只有当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可以达到某种目的时,学生才会认真地有兴趣地学习这门课。具体到数学教学,就是要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平时的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能够明确数学在我国社会及现代科学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应该详细介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就是要让初中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提高自己的思维素质及培养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有很大益处。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数学故事法。简单的做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多向学生讲述一些关于数学的故事,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在讲述二元一次方程式时,可以讲讲著名的“鸡兔同笼”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故事领略数学的魅力,掌握知识重点。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法。简单地说就是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了解知识,也就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我们可能对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各种条件记忆不清,所以可以创造出三角形的世界,在它们之中最重要的是角度,通过角度进行记忆,对判定的条件就会记忆深刻了。

第三,课堂媒介的使用。简单说就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我国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而通过多媒体设备能够引发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兴趣及新鲜感,同样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时,如果借助多媒体进行立体化,根据颜色的不同,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中心对称和轴对称有所不同。

第四,互相竞争法。初中学生总体来说还属于比较容易冲动和受激的群体,所以比较容易出现竞争,适当的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多加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良性竞争,从而创造一种良性竞争环境。如对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学习一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比赛,看谁用的方法多,谁学得最快。这就是一种良性的竞争。

第五,体验成功法。简单地说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并适当鼓励,让学生感到受重视及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3.变换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采取上文介绍的教学方法也许已经能够极大地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除了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根据各类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变换教学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因材施教,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也应该有所不同,也就是在练习时要做到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基础和兴趣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做到对学生负责,让学生不会因为基础差而丧失学习兴趣。

其次,应开展一些与数学学习有关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开展课外活动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不过,这个活动的内容要与数学学习有关,比如举办数学的拼图比赛或者趣味性的计算比赛,再或者就是数学的专题讲座。也就是要通过这些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学好数学。

最后,应注意师生情感的培养。只有做到了师生情感和谐才能够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以学生的朋友的身份出现,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同样的,教师要切实做好引导工作,该鼓励的时候不要吝啬,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这门课,才会有兴趣学习并学好这门课。

4.结语

数学教学有其必要性,同样以兴趣进行教学也是我国的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所以,要落实好我国的数学教学就应该采取上述策略,从教学实际出发,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生活有助于数学教学。简单来说,就是让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改变数学学科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而使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自主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克辉.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J].考试周刊,2008(03).

[2]朱永生.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4).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13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探究的起点,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选择和设计的教学内容注重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把课程内容和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使他们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当学生看到某种技能、知识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时,学习通常会更主动。讲数学测量问题可以用图示法教,也可以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还可以通过自制教具的操作来学。当课堂教学充满鲜活的内容时,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学习中去。

二、采用多种教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温故知新法: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旧引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启发设问,让学生直接参与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探索结论的兴趣和热情。

三、利用成果,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相连,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或进步时,往往能引起兴趣感、轻松感和愉,同时对学习产生自信心,这是对学习兴趣的一种强化。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优等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做些思考题,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开阔他们的视野;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降低问题的难度,让他们在前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巨大的鼓舞中不断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渗透数学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内容,数与形之间的协调,图形和式子的对称和谐,以及在黑板上挂图和以各种电化教学手段展现出的优美画面和建筑物中看到的,如图形、正多边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各种对称图形,都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将一个几何图形平移、旋转、变换位置,投影在屏幕上,使学生看到内在的联系和外在的性质,学生会感到耳目一新,兴趣盎然。

五、倾注情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充满爱心。爱是全部教育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真挚的爱和充满希望的爱,任何教育方法都无从谈起。“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有爱心的教师,学生才会从心里喜欢他,才会对他的课感兴趣。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能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其次,教师要一视同仁,多给后进生一点爱,在学习中多鼓励他们,对他们充满爱心,要充分尊重他们,对犯错误的学生也要从爱心出发,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要从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分享他们的欢乐和苦恼。

总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各个方面,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14篇

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把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知识融合为一体,教给学生边画边背,这样能集中精力,把抽象的文字记忆转化为形象思维,把不易记的文字变成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学生记得既清楚又扎实。

二、重视口语训练,运用课前说练,培养学生兴趣

汉语言是我们的国语,学好语文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交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学好语文主要从听、说、读、练四个方面同时着手。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但是对初中生来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初中生年龄比较小,生活阅历不丰富,知识储备较少,口头锻炼的机会比较少。但是我们不能知难而退,而是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语言锻炼的机会。在每节课上课前,教师通过聊天的形式和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或者让学生讲个故事或者笑话,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

三、登台表演,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是一门表演艺术。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在讲析课文、传授知识时,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学生登台表演,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初中课文《孔乙己》时,教师在上课前准备九枚硬币。上课时,教师根据课文的情景,在讲台上一枚一枚数着,排出九文大钱,通过这样的情景剧,让学生感受孔乙己拮据而又穷酸迂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措词之妙使学生从中悟出了作者的措词之妙,把学生带入了孔乙己生活的旧社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巧设悬念,培养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师在对课的学习内容设计时,要巧设悬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授课之前,教师可设置一系列的疑问让学生产生悬念,充分利用学生急于想得到结果的好奇心,使学生对下面所讲内容能认真地听。比如教《赤壁之战》时,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向学生提问,曹操拥有八十万雄兵,怎么就让刘备和孙权区区三万联军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呢?我们要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篇课文,积极思考,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悬念,以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活起来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上去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何乐而不为。

五、多设疑、多提问、多鼓励、培养学习兴趣

有疑而问,释疑而获。教师授课时,应当根据本堂课教学内客的知识结构、内容层次,由点到面,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观察,教师以提问或作业的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或者在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自学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逐一在黑板上当场习作。要多鼓励,引导和启发,循循善诱,有不同意见进行争辩时,应尽量增加良性刺激,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对于独辟蹊径、独具匠心,想像丰富合理,观点新颖别致的要及时表扬鼓励,激励学生读书思考;对同学之间能解答的问题,把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说预习与课文有关的知识,主动获取课内外知识,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积级参与课堂活动,为能解答疑问的同学,提供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六、适当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44-01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快乐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想象与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激情的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素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对其产生向往的一种心理倾向。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改变学习心态,激发学习热情,培养顽强意志。可以说,浓厚的兴趣能使人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甚至废寝忘食的巨大动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而数学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性。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1.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说明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他最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只有教师教得好,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外,教师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练幽默、板书的简明工整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以此来感染学生的情绪。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系统的设计,教师的学识水平,口头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是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都对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不仅对学好当前的课程,而且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才能真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要让学生"乐学",不要让学生"厌学"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持久,这里牵涉到学生学习数学,自我需求观念的形成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学生在外力强迫下的"刻苦",为依靠内在的学习动机,自觉的"刻苦",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来学到知识,获得乐趣。

3.选题要"有的放矢",不要搞"题海战术"

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适当地练,才能打牢基础,形成能力,编拟习题的原则是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大多能做正确为宜,可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习题,力求概念习题化,体现一定的知识点和能力上的要求,采用"题组"的形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来练习,充分注意"题组"的梯度,控制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难学生。在习题的形式上,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暴露问题的练习,一题多解的练习,多题一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通过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动脑,获得初步的成功,进而在成功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知识的练习,在轻松的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习题量及习题难度可以不一样,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除完成基础练习题外,还有附加题或思考题,一般学生完成基本题即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一些错误,有的会因此丧失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讲评,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订正,然后教师再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再练习,从而使学生从失败中找到成功,努力做好"培尖补差"工作。对一些基本功扎实的尖子生,可增加些难度较大的,通过思考能解出全部或大部的题目给他们练习,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综合题的能力;对一些基础太差的学生,可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出一些明显的,通过努力能做的简易题,并注意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只要求他们基本能掌握识记目标,能够模仿着做简单的习题,使他们在每一节课都能学一点新知识,取得一点进步,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看到自身的价值,通过这种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恰当使用评价,增强学习信心

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气氛,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适当运用激励手段,变"表扬少、批评多"为"多表扬、少批评",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领略到成功的愉快,得到满足。

在课堂提问中,要结合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也有答对机会,学生每答对一次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温和、热情、多赞扬的方法对待学生,杜绝"你太笨"、"弱智"等忌语,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正如心理学家盖滋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

5.增加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