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有效教学

在众多的发展中,体育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管是社会体育还是学校体育也都在紧跟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阻碍其发展的实际问题。在边远的农村,体育教育不容乐观。那么,针对农村的体育教育现状,该如何去发展呢?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小学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是学生强身健体的必要途径。然而,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不容乐观,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学科分配不合理、对体育教育重视力度不够等因素。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学科分配不合理

在边远农村小学,普遍存在学科数多,教师少的现象。部分小型学校,学生人数200人左右,一至六年级班级齐全,教师8人左右。根据地方师生1:26配送比例达标,但根据教师学科类别比例则不达标。这样的六个班级小型学校,12个语数主教学科,基本是教师包班制,意味着一个老师担任一个班的所有学科的教学,无法保证教师专业对口学科的合理分配,对学生的发展及其不利。部分大型学校,学生人数600人左右,教师27人左右,一至六年级12个教学班,24个语数主教学科,根据地方师生1:23配送比例达标,但根据教师学科类别比例则仍然不达标。在这样的大型学校,能适当分配处体育专职教师,同样无法做到全面专业对口分配学科。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育重视不够,教学意识偏离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在部分落后地区重视力度不够,课程设置形同虚设,教学方法形似过程。对体育教育的意识偏离,对强身健体观念理解不到位,教学任务中强化了应试教育学科的落实,体育课程设置只为应付检查,而忽略了体育教育落实与发展。

(三)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设备不齐,专项资金短缺

在边远农村小学,体育教育设备稀缺,专项设备购置费用短缺。大部分学校场地狭窄,设备不齐,基本只有1套不合规格的篮球板,2个不规则的钢混结构乒乓球台,2-3个低档篮球,几副羽毛球,数十棵绳子。一些小型学校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可见体育教育无法真正全面开展。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都是简单练习广播体操,而缺乏对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学与传授。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无法起到促进作用。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教育模式,让体育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服务。

(一)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是课堂的执行者和引导者,必须具备超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传授给学生系统的教学理论和学习方法。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教育理念,不断温习和巩固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顺势而行。

(二)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模式

高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没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就不肯能有学生的进步,更不能有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教学模式中,自主探究是贯穿课堂学习的一条主线,小组间的合作活动,课堂里的交流活动以及教师的课堂行为,说到底都是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时空中有差异的获得最优发展;此外,在这一操作程序中,教师的课堂行为始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应当参与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学习的进程和状况,有针对性地施以影响。如学习一个新动作之前,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独自学习或演示给学生看,而要了解学生吸收掌握新知的起点,通过启发诱导,学生“自我探究”能学会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教师讲解应在关键处,“讲解”在学生自我探求处在“山穷水尽”的时候,使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果子”,进而享受到“柳暗花明”带来的愉悦。

(三)充分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高效教学模式必须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实效,在研究之初,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学习能力以及各种技能掌握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因“班”制宜、因人而异地采用教育策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益。

三、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教育要发展,必须依靠经济投入和各级行政部门参加管理与监督,才能保证小学体育教育正常发展,保证小学体育教育沿着素质教育的步伐前进,保证全面提高全民素质。

(一)加大设备购置经费投入

体育设施设备是体育教育的根本保障,没有必要的体育设施,体育教育无法有效落实。农村体育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设备不齐,场地狭小。必须加大体育设施设备经费的投入,保证体育教育能落到实处。

(二)加大师资配送力度

边远农村体育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之一是师资力量薄弱。配备学校专职体育教师是第一要务。体育教师数量满足学校课程需求,体育课才能在教学中得以落实,确保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

(三)加大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力度

体育课在部分农村学校形同虚设,主要原因:一是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驱使,一切课程开设变成了只为应试服务;二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畸形地把重点放在教学质量上,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价值。提高体育教育质量,重点在于主管部门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力度,体育教育的价值在于强身健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强健的身体作为保障。因此,加大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力度势在必行。

总之,农村体育要发展,必须思考现在的体育教育现状,针对原因实施对策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府管理与监督,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师基本素养,保证体育教育健康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莹.心血管运动生理与运动处方[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287.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每个人的体育教育往往是从小学开始的,小学阶段拥有良好的体育教育对我们的身体素质影响是很大的。在我校今年的调查中发现,我校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普遍的下降。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少年,青少年拥有良好的体质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科学有效地发展小学体育教育,从青少年阶段养成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校小学体育发展现状

在农村小学中,由于资金不足、师资力量差等原因使得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着重重的困难。这样的现状使得农村体育教育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和实现增强青少年体质等目的。

1.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不受学校重视

由于受到一些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的教育重心是语数外等学科,而对于体育教育则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学校很少会开展一些体育项目的活动,没有为农村的学生们的体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2.农村家长的重文轻体观念较深

由于农村的思想较为落后,小学生家长重文轻体的现象较为严重。农村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学好文化课就已经足够,对体育教育漠不关心。这样的观念使得学生失去了体育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给教师的体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

3.体育教育经费不足

在农村,政府在学校中发放的经费较少。学校在经费的使用中,除去一些学校的办公经费等就所剩无几。由于经费的不足,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十分的落后。例如,在一些农村的学校只有一个小操场,有的体育器材也年久失修,难以满足体育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体育教学的开展都十分困难,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了。

4.体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在学校进行体育教育中,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首要前提。但是在农村的小学中,师资情况不好。单一的从教师的结构方面来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大多是非专业的体育教师,更有的是身兼数职。这样的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水平不高,严重地影响体育的教学质量。

5.体育教学模式枯燥单一

在农村的小学中由于体育教学的条件差,基础设施不足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例如,在上课时,老师讲完体育内容就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样的活动没有系统的组织安排,缺乏目标性和组织性。这样单单凭借学生自己想法进行的体育活动,失去了原本的效果。更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提高农村体育教学质量

1.转变学校的教学观念

体育教学是学校组织开展的,只有提高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才能从源头做好体育教育工作。这就要求上级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学校要从学校本身出发,建立一套完善的体育教学模式,加大体育教学的管理力度。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中,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兴趣的培养。例如,学校在教学中采取一些评价机制,让学生评选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每学期结束的时候,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并对老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出评价。学校还可以评选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让学生自己选出喜爱的老师。这样有助于教师教学积极性和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相关部门加大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

学校拥有基本的教学设施才能良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这也要求相关的部门合理安排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保证教学顺利开展。例如,学校可以开展相关活动,在企业中拉赞助从而用于学校的体育设施置办。相关部门可以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公司捐献教学器材,从而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进而使得教学设备更加完善,教学项目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3.开展体育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学校不仅仅要在教学方面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另外,在学习生活中,也可以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运动会。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生活,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热情。在运动会上,学校可以加上一些两人三足、踢毽子、夹气球等趣味运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4.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将当地的体育文化加入在课堂中。例如,踩高跷等传统文化体育项目,这样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发扬下去,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它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学校和体育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的体育与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现状;解决措施

在现在的教育改革环境中,学校体育教育是提升人们身体素质的关键力量,对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有一大半的农村学校,因此,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素质教育。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1.体育教育观念落后

在农村,有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就是过分追求升学率,这就造成了农村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问题。体育课程不符合国家的规定,而且学校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甚至一些家长也不闻不问,这就造成了小学体育课程形同虚设,这种落后的观念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小学体育的有序运行。所以,农村学校观念的滞后性就是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师资力量贫乏

体育老师的数量有限,使得体育课程不能保质保量地进行。容易出现兼课的情况,或是没有专业的老师来担任体育老师,从而使得体育教学的水平大大地降低。体育科目和体育老师也逐渐被学校忽视。中等师范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进入农村小学任教时,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转教其他学科。甚至有的学校里面根本就没有体育老师,也就没有体育课。

3.基础设备构建滞后

运动场地符合标准的比较少,有体育设备的学校,设备的数量也很少,并且常年没有进行保护,基本不能使用。并且有25%的学校只有一片荒芜的空操场,没有单双杠、跳绳、足球等运动

设备。

二、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1.强化宣传力度,摆脱传统观念的制约

(1)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来转变过去的观念意识,改变人们对体育的错误观念,强化理论学习,加强人们对体育的关注程度,让人们认识到学校体育的真正意义,从而更加注重体育工作。

(2)使用媒体进行全面的宣传,更好地展现体育的价值,让家长更好地认识体育,改变家长对体育的错误观念。

2.强化体育师资力量

因为现在很多农村小学都出现了专兼体育老师的情况,需要不断地加强专职、兼职体育老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思想认识,加强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掌握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

熟练地使用技术,构建知识的整体模式,把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使得体育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提升。还有,关注农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正确地处理体育老师的待遇、地位和奖励等激发体育老师的热情,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

3.有效地使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体育场地和设备,合理地进行使用。农村学校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金来提升设备的质量和改善场地以及器材,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农村老师要改变因为农村体育课程设备不足,场地小就不容易进行教学的观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研发体育设备资源。

(1)构建简单的器材。在教学的时候,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一些简单的器材,为体育课程提供更多的道路。比如,可以使用废旧的物品制作实心球、用凳子当“山羊”、用砖块来建造乒乓球台等等。使用废旧物来弥补器材的缺失,改善教学环境,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2)改变场地,提升场地的使用价值。把成人标准的比赛场地改成适合小学生活动的场地。比如,对排球网和篮球网的高度进行调节等等,突破竞技化的规格制约,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乐趣,进行相应的改造:对排球场地和网球高度进行调节,提升场地的使用效率;还可以调整篮球架高度,建立多方向的篮球筐,利用篮球场的一些边线和端线进行灵活性的训练,还可以使用三分线进行弯道训练;还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自己带一些器材,解决器材短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4.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教学内容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计划的关键力量。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拥有健康的身体,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观念。怎样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师生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最少,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1)建立完善的教学方案,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善于使用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效率。(3)老师要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和总结,记录学生的锻炼效果,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对体育教学进行不断的优化,这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力量。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学校体育 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9-0090-02

现阶段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意识环节的薄弱和现实条件的制约限制着农村体育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其发展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健康体质水平的优劣,关系着全国青少年健康体质的提升和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课题以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西省农村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取九江市、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等4个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从每个城市中选取10所农村初中和10所农村小学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回收率100%。(3)访谈法。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实地考察了部分农村中小学,分别对农村中小学校的领导、体育教师及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以获取本文研究所需要的素材。(4)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统计处理。

二 研究结果分析

1.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

体育课教学是根据国家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在体育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自己思维与练习,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是检验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准则,关系到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掌握,同时反映了学校行政部门监管教学的力度。

第一,体育课开课状况。江西省大部分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课率还是令人满意的。从调查的100所学校来看,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的中学和小学分别为49所和41所,每周开设1节体育课的学校分别为1所和5所;没有一所学校达到每周3个课时的体育课课程的要求,甚至有4所小学还没有开设体育课。这与《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中规定的体育课教学课时相差甚远。

第二,教案编写和教学组织情况。从主管体育教学的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那里了解到,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教案的编写率普遍较低,有50%以上的体育教师教案不全或不写教案,有的学校教师写教案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以及评优评先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座谈的了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组织较为随意、松散,体育课大多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自由、教师轻松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农村体育教学之中。

第三,开设体育理论课的情况。调查显示,只有24.0%的中学、20.0%的小学会每学期安排一定课时的体育健康教育课;44.0%的中学、38.0%的小学偶尔安排;32.0%的中学、42.0%的小学从不安排。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农村学校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只是盲目地进行体育练习,导致他们无法掌握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的方法。

第四,体育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情况。通过访谈了解得知,由于受场地器材的影响,农村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广播体操和游戏为主,农村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广播体操和篮球为主。可见,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枯燥乏味,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从而难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2.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

第一,体育教师的配置情况。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兼职较为严重,中学体育教师的兼职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17.3%,而小学体育教师的兼职人数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59.6%。在兼职体育教师中有一部分是体育专业老师,但又担任了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而另外很大部分则是执教其他学科的老师兼带体育课,大多数小学都存在这种状况。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体育专业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健身的方法。相当一部分兼职教师的存在,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从调查的100所农村中小学的情况来看,每所学校平均有1~2名专职体育教师,最多的6名,最少的1名,有9所学校没有体育教师,体育课教学由其他兼职老师教授。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430,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一名体育教师应完成7个自然班的工作量,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280。从以上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能满足现行体育教学的需要。

第二,体育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情况。从调查数据结果看,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合格率比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然存在学历普遍偏低的现象。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为中专及中专以下的占调查总人数的35.6%,小学教师学历在中专以下的占39.5%。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学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7.0%,具有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仅占调查总人数的5.3%。可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与国家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摘要:农村地区因为存在差距,所以农民健身观念和意识不高,造成体育人口比例失调,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与运动项目太单一,再加上原平市政府管理松散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原平市农村体育的发展日趋缓慢。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采取这些措施:首先应该迅速发展农村的经济,尽量缩小城市和乡村地区之间差距;加大宣传体育的锻炼力度,以增强农民健身意识。其次农村体育与学校体育形成统一的整体,实现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重视加强政府的领导,逐渐完善体育的法规和法制体系。最后加快农村体育资源的开发步伐,以促进农村体育发展。

关键词:农村体育现状发展对策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科技的快速发展,这样使得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得到增强。但是随着人们经济的不断增长,必然使原平市城乡差距不断的扩大,致使原平市的体育人口也呈现较严重的两节分化趋势。原平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9.34%,而农村体育人口仅占5.87%。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的质量如何,最直接反映就是群众即大众体育的发展水平。而农村体育又正好是群众体育的主体,这样,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显示出极其重要的位置。从而得知,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原平市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以及各种地理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开展原平市农村体育活动需要因势利导也就是实行因地制宜和区别对待原则。现在将开展原平市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划分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加以比较加以分析。

1 原平市农村体育的现状

1.1地区差距明显

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受教育科技、经济条件、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得稍微好些,贫困落后的地区的体育活动开展得相对来说就差些。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理论得知,贫困落后的地区农民由于受经济影响,直接导致生活水平低,甚至有的农民温饱还是个问题,至于安全、社交、心理和自我实现等等的需要,实在是一种奢望。农民只有疲于生计,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身体。

1.2 原平市农民体育健身意识

由于受文化素质低下的影响,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人穷就是因为思想穷,所以直接导致农民生活方式和质量差,保守的思维方式和落后的小农意识是他们思想上的特点,所以只能以落后的思维方式去评判新鲜事物和新时尚。又加上农村里体育指导员的严重缺乏,从而使他们对健身的知识以及科学健身知识的匮乏,致使他们盲目固执的认为“生产劳动代替体育活动,从事体力劳动与健身效果一样”,然而却根本不知道体育健身对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有着很明确的要求,没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就根本不能谈健身。众所周知,最难以改变的就是人们的思想意识或陈旧观念。贫困落后的地区的农民,大部分人健康观念比较差,甚至根本不明白身体健康与从事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所以造成农民体育意识不好最重要的原因是受教育程度低和生活条件差。

1.3 原平市农村体育人口呈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

青少年与老年人在农村体育活动中占多数,中年人作为农村劳动的主力军,由于受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等限制和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比率较小或者几乎就没有。再者,由于中国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封建残余思想严重,如“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即女性除了和男人一样的劳动时间外,其他时间还有更琐碎的事情,例如操持家务,辅导子女等等,很少有时间甚至几乎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就是农村男女参加体育活动比例失调的原因。

1.4 体育场地、运动项目体育场地和场所设施不齐全,运动项目相对单一

经济是基础,原平市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有的地方比较差,当地政府又意识不够,造成对农民体育锻炼的不重视,所以出现了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缺乏和体育健身项目单一。就是有场地和设施的地方,其活动场地和场所相对农村人口也小,设备也相对陈旧和不合时宜,加上很多场地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有偿开放。在农民所参与体育运动项目中,无论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跑步是最受欢迎的项目,其次是、秧歌、散步、舞蹈、球类及其他具有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由于原平市农民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的严重缺乏,运动项目单一,加上没有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直接导致农民体育锻炼缺乏趣味性和科学性,这就是造成原平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放弃体育锻炼的客观原因。

1.5政府管理

在原平市很多农村中,政府管理的体育组织机构根本就没有或者说不完善,所以地方管理系统就更不可能合理了,在这种模式中,原平市这些地区的农村体育处于一种一盘散沙和自然的状态。1995年国家颁布和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随着《纲要》的不断落实,2000年大多数省以及城市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大众体育健身计划框架,也曾随着计划框架的建立,掀起过大众体育健身的阵阵热潮,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管理走形式和松散,又急于搞政绩,造就了开展的热热闹闹的体育健身运动随着健身计划的结束也就终止了,完结了,根本没有形成很好的体育健身氛围。在原平市农村更是这样,没有等到健身热潮起来就已经完全冷却了。在农村加上缺乏大众体育指导人员传授和指导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大众体育项目没能真正的让农民接受,从而进入农村生活空间。在贫困落后的地区即使有些地方设有运动健身人才培训中心和体育文化辅导站,也完全是一种骗人的摆设。

我国百分之八十是农村人口,也就是说我国的基础还在农村,如果身体素质不好那将直接影响到智力,健康等方面的畸形出现,不敢想象后果的严重。首先认识农村体育的重要性,然后理清思路搞好农村体育锻炼意识,加强健身基础知识的宣传。

2 原平市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

2.1 原平市应增强健身基础知识的宣传

因为健身知识的匮乏局限了农村农民的健身意识,另外农民的健身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那么是不是经济水平低的地方就没有办法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呢?不是。根据调查,经济条件固然是决定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唯一条件。在一些地区,例如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以及一些边远山区,农村农民的体育健身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所以我们说“意识是先导”。在原平市农村,我们应该发挥政府职能,借助政府充分发挥媒体以及舆论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体育健身运动和锻炼好处以及重要性,并且把体育健身运动与传统的养生之道、医疗保健等等紧密的结合起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定期指派专业体育指导员和聘请专家下乡指导及讲授健康卫生知识这些健身锻炼的益处,更重要的是合适的健身养生的方法,培养原平市农民的兴趣,达到全民锻炼的积极性。在小区及村中心也可结合电影、广播和聚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引导,使农民在体验健康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健康第一”的健康理念。

2.2原平市应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尽量缩小“二元化”差距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并且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譬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原平市农村经济已经大幅度发展了,尤其是加大了对一些贫困地区的投资和政策倾斜力度,收效明显。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在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经济也相对稳定了许多,农民就会逐步意识到体育健身锻炼的重要性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加体育锻炼,最终使农村体育活动得到最广泛和最有效的开展。

2.3原平市农村体育和学校体育形成统一体

2.3.1原平市农村体育应和中小学校体育有机合作。一,学校的教师资源可以作为农村的第一资源,在当地的体育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等地方定期对农民进行体育健身锻炼基础知识的指导;二,在学生的体育课上,除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以外,同时安排一些大众体育,娱乐和趣味性比较强的健身锻炼的课目,如体育舞蹈、健美操、摔跤以及健身操等有氧运动,这样既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学习内容,又逐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以便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2.3.2原平市负责农村体育的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与本地区学校达成协议,尤其要与注重体育专业的学校密切沟通和关注。一方面,把农村作为一个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和体验农村生活的天地,使他们通过参加劳动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他们更清楚“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理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我,也才能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奋斗终生;另一方面,前去参加实践的学生不仅可以更好的掌握传统体育也可以让农民学习到新的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还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弥补农村地区人才资源的严重匮乏,还会随之带来一些创新和时尚的新的体育理念,既开阔了农民的视野,又丰富农村乏味的生活,从而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其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2.4原平市应在加快经济建设基础的同时在农村体育事业上再跨越,实现国富民强

2.4.1原平市农村体育的主要管理部门应根据长远发展集合实际情况培养一批经过专门的体育教育和健身训练的骨干,并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锻炼健身的体育业务水平,而且能热心为农民服务的体育骨干分子和社会体育专业指导员。政府还应根据需要调动一些退役运动员积极参与到农村,再鼓励体育院校学生往农村进行支教活动。

2.4.2 原平市应多方筹集资金,用来确保农村体育健身事业稳步前进。观念是基础。但资金作为开展农村体育事业的最基本物质保障,所以用于发展农村体育的资金来源应根据地区特点做出不同的计划。在经济条件好的地区,除政府出资作为主要支持外,还要大力动员社会各届力量出资来用于筹建。但是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除了主要依靠政策和政府拨款,其次引导和拉动其他社会力量来发展农村体育,来达到解决资金的问题。

2.4.3原平市农村应该重视扩建活动场地和增加健身设施,为原平市农村体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和设施是开展农村体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先决条件,政府拨款建造场所是重要的措施,那么采取有偿抵偿或无偿的形式以及动员和鼓励一些有名望和爱好体育健身的单位、个人投资,从而进行多方面的集资来达到扩建的目的。此外,农村体育管理部门也应该采取各种办法,因地制宜的利用本地特色和有利条件,积极开发具有原平市农村特点的自然资源和绝对的天然优势,搞出具有原平市农村特色的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新形式。

2.5原平市应重视加强政府领导,逐渐完善和规范农村体育法制体系,尤其是在原平市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开展和普及。

只有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才能切实实行和具体实施。各个乡镇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利用地理优势和特色,把原平市农村体育的持续发展和实行大的飞跃纳入农村的总体规划。在农村的体育组织管理和实施体系上,原平市政府应采取“责任制”的方案,而不能只看形式,不看效果。此外,政府也可尽可能使用政府职能出台有关体育健身锻炼的法律条文,从而规范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达到农村体育的持续发展。如果有违背或虚于表面而不切实实施政府政策的各个乡镇政府以及负责人,根据法律和法规,追究其责任,给予必要的处罚。

3结束语

目前,原平市农村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而农村体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普及和落实到位,即要搞好新农村建设,也要搞好农村体育普及和实施的目标,还需要全社会人们和全体农民共同付出一百万分的热情和努力。只要原平市农村体育健身一直坚持“小型、多样、自愿、分散”的原则,由国家政策和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调控,依托大众社会,依托农民,完善培训的各项制度和具体实施,真正落实了各项制度和政策,才能积极的为农民服务,那么就一定会使农民成为农村体育的主体。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代永胜.当前原平市体育人口偏低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25.

[3]姚重军.贫困民族地区开展体育活动的制约的因素与发展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1):11-12.

[4]袁永峰,张永顺.原平市小城镇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3):48-50.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农村体育 发展现状 思考分析

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70%以上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的关键因素,农民问题是三农的关键,农民素质的提高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极大的作用,而农村体育的开展能够极大促进农民的身心健康,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体育的特点

1.季节性。农业与其他产业的一个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忙时从事热火朝天的农业生产,农闲时节则组织一些全民锻炼、体育竞赛等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2.灵活性。当今农业现代化的推广,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农村体育的内容也丰富了许多,既有个人组织的也有群体组织的,既有传统的民族项目,又有现代的新兴体育项目,既有五六十岁老年人参加的活动项目又有一二十岁青年人喜欢的项目,从而为参与者提供多种选择。

3.地域性。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农业人口分布广,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影响决定了带有不同地域色彩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南方农村的赛龙舟,北方农村的扭秧歌、蹬高跷,西北游牧民族的赛马、摔跤,各种项目趣味十足,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文化风情。

二、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不同地方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总体来说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明显强于西北地区。但是与城市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显著的,存在的问题大致如下:

1.体育经费投入很少,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经费投入的多少一般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财政收入多少直接关系着体育事业的投入。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是很难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开展体育运动的。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场地设施的这一分布结果导致“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陈至立,200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讲话)

2.农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观念落后,体育意识存在偏差

当前,农村仍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地区,这除了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外,缺乏体育锻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相当一部分农民,包括一部分干部都认为体力劳动就是体育锻炼。“没病就是健康”,缺乏对健康的认识。

表1 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民对体育健身重要性的看法比较

非常有必要有必要关系不大没必要

城镇(%)5035105

乡村(%)5155030

3.缺乏必要的社会健身指导,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的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匮乏,且都在大城市或大学任职,甚至很多农村地区都没有体育老师。体育与健康的宣传严重滞后。多数农民受教育缺乏的影响,思想观念陈旧,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加上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基础薄弱,没有健身指导,也没有关于群众体育的宣传及组织的缺乏,对体育的认识太少,认为体育就是“跑得快”、“跳得高”,与自己无关,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是不知道。

三、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

1.统筹城乡发展,建立科学发展观

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关乎社会发展的大业,所以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应当引起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从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农体育发展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把体育事业纳入每年的经济计划,成立有干部分管的体育领导小组,每年拨出专款有计划的在农村逐步建设一些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积极引导一些当地的乡镇企业在体育设施上进行投资,在农村现有体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利用好农村学校设施和场地对推动农村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据调查,体育锻炼率随着文化程度增长而增加,城市居民锻炼率明显高于农村,农村地区的教育程度已经跟不上当前社会发展的步伐,提高农村教育迫在眉睫,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强调今年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中央财政今年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合计达到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其中三农教育为预算重点。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力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三农教育方面的支出,这一切都为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农村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指导

可通过分期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动员体育院校学生到农村进行义务教育等途径,利用广播、电视、会议、广告、标语口号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群众体育,促进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举办以乡镇为单位的具有农民特色的运动会,及农民喜欢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等,深层次挖掘影响农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心理原因,转变观念,培养农民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结语

农村体育是农村小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村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增进农民的身心健康,抓住2008奥运会这一契机,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促进我国全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国家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学,1992.

[3]王君.关于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

[4]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4).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 学校体育 问题 对策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人口的素质是我国人口素质的主体。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对于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发展严重滞后。目前,要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做出具体分析,必须综合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包括人们的体育意识、物质基础、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和传统习惯等一系列的问题,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许多农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甚至不让参加。这些陈旧的观念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

(二)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滞后

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有些学校在体育经费的投入与场地、器材设施的举措,师资的数量、质量及专业特长,学校体育的发展速度与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学校个体差异。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这种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

体育教学主要是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而竞技体育运动主要是通过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成绩。所以体育教学和体育竞技比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概念不同,目的任务也不同,只不过是体育比赛容易见到效果而已。由于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往往导致人们只注重体育比赛而忽视了学校体育教学。

(四)师资不足

体育教师缺乏,不管是在数量、质量上与要求的相差都较大,特别是农村学校连一校一师的最低标准都很难达到,都是以兼职教师为主。这些兼职教师大部分没有受过专门的业务培训,缺乏必要的体育教学技能。

二、对策及其建议

(一)转变传统体育观念

加大学校体育宣传力度。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上由来已久的重智育轻体育现象,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课主要是传授运动技术这种操作形态的知识传习活动,与其他多门文化课从事各种认知形态的知识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之间只有内容形式的差异,却没有贵贱高低之分。更新观念不仅要破除传统落后的重文轻体的思想,还要积极看待传统学校体育的改革,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挑战,适应创新需要。我们应为改革提供观念创新的平台,改变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倡导受教育者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和活动方式,使健身健心成为一种自主行为,促进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发展。

(二)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改善农村学校体育设施配备。一个学校的体育活动要想正常进行,必要的体育设备和器材是必需的。我国广大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加之对体育的重视不够,政府对学校体育的支出可谓是杯水车薪。因此,首先,要在有限的可利用经费中要做到专款专用,不挪用校体育经费。其次,学校的相关领导要广开思路,多方筹集体育经费。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结合地区和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研发适应当地特色的器材设备,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并制定相应的体育课程评价制度,让农村学校体育拥有别种风味。

(三)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现状;发展;研究

前言: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随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中学体育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1]。

1.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1.1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

调查显示:51岁以上年龄的占11.4%,41~5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占23.6%,30~40岁年龄段的占47.8%,30岁以下占17.2%。可以看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呈现老龄化,青年教师力量不足。

1.2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现状

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农村体育教师人数少,早操、课间操、体育课、课余体育训练分配到各个体育老师身上,人物显得比较繁重。调查中了解到,其它学科教师每周的课时,一般在10~15节之间,而体育教师的课平均在15节以上,其中部分体育教师还兼有其它职务,说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在有些经济较落后的农村中学只有代课体育教师,没有正式体育教师,表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非常缺乏,但又不重视体育教师的引进。由于男、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特点不同,不仅在安排教材和运用教法上加大了难度,而且学生体育达标的测试与评定也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农村体育教师往往还要担任3个年级段的体育课,教案要编写3份,教学工作量就更大。

2.对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高,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不断加大。由于教育经费的增长,近几年来,周至县农村中学教师工资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调整,但因周至县农村中学的消费水平较高,比如房价过高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工资还达不到高消费水平,仅有4.2%的体育教师认为收入水平较高,33.9%的体育教师给予一般的评价,58.5%的体育教师给予比较低的评价,6.4%的体育教师给予低的评价(表1)。

虽然,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工资收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是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评价却有276%的体育教师给予一般的评定。原因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其它行业相比,虽然体育教师的收入水平较低,但教师职业和收入比较稳定,因此也很具有吸引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使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2002年前师范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因此周至县农村中学出现了“师范热”的现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国家重视教育和提高教师待遇,教师工资的不断提高,与其它行业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近年来推出的中考体育加试,使体育教师在中学中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

3.结论与建议

3.1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趋于老龄化,缺乏青年教师,女性体育教师较少;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以专科为主,高学历人才偏少,总体上看体育教师学历的提高还有待发展;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现状是高级较少、一级少、初级多,体育师资队伍的水平有待完善;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偏大,体育教师大都满课时或超课时上课,有关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的方案难以落到实处,教师待遇偏低。领导不够重视体育工作仍是影响教师体育工作的首要因素。

3.2转变中学主管体育领导的思想观念,真正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评估与教育督导的范围;在当前形势下必须积极转换思想观念,采取强而得力的措施,提高农村中学体育工作者的认识,端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加强素质教育价值功能的思想宣传,使社会、教师、学生明白体育不仅仅能够促进身体健康,而且在促进学生智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普遍不高,优化周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强化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吸引更多优秀干练的青年教师,改善体育教师结构;加强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学校合理的工作业绩评价制度,关心和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在获奖评优、职称晋升,各项福利、津贴发放上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参考文献:

[1] 叶瑛,陆玉林,高力翔.江苏省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8):88-90.

[2]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18-28.

[3] 李婉芳.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现状调查和管理对策[J].体育与科学,1996,17(1):29-30.

[4]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52-155.

[5] 刘向东.提高当前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对策[J].内蒙古统计,2005(1):54-56.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9篇

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了,但也有着许多不利因素影响着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先简单地阐述下现在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现状:

1.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乡镇小学,一般来说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市,特别是农村小学。尽管近年来撤点并校力度增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资源能整合集中使用,但实际上农村小学原本的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匮乏的,撤点并校后学生是明显增多了,师资优势相对也明显了,但体育场地和器材相对来说是更加紧缺了。就我镇现状来说,全镇小学教学点在上个世纪80年代遍及各村,十几个村有十几所小学,后来并至5所小学,应该说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充足了。其实不然,目前学校的体育场地虽然有所改进,但是还不能与符合体育发展要求相提并论,器材虽然买进了不少,数量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而且这种现状在短期之内还难以得到改变,并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兼职体育教师较多,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

实施体育新课程以来,小学各年级的体育课已全部实行每周三课时,体育课时总量明显增加。但撤点并校后,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农村小学教师老化趋势也在不断增加,另外我镇体育课时大部分安排兼职教师,我校的12个教学班,只有1名体育专职教师,其他兼职体育教师有5名,有的从未经历过体育教学。因此,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连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熟悉,近期内又能如何保证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谈不上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3.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缺乏创新

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体育课的观念在教师思想上依旧存在。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三年了,但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现有场地器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大部分教师还是传承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村级小学中“放羊式”体育课依旧不同程度存在。

二、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对策

我们该如何在学校学生增多,但场地依旧狭小、器材依旧落后陈旧的条件下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这是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通过多年来的观察和实践,依我个人认为要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精心设计组织形式、提高教师体育教学理念、落实体育教学模式是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1.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充分将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用于课堂教学。农村小学不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短期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和补充,所以,农村小学教师要转变农村体育课因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的观念,应该着眼于现实,要针对实际情况来实施体育教学。

比如:横向使用沙坑。大多农村小学有一只沙坑已经很不错了,但在课堂中教学跳远时显得捉襟见肘。撤点并校后各班学生都有三四十名,按常规方法教学,直向使用沙坑,每名学生在一节课中只能有3至4次练习机会。如果能换成横向使用沙坑,每次有4名学生同时练习,课堂效率能提高4倍。

2.勇于创新,积极开发场地和器材资源

既然场地和器材短期之内不会有大的改观,我们就应该立足当前,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对一些平时无甚用途的东西打主意,变废为宝,直接打造一些适合自己使用的简易“器材”。尽可能地开发新型器材或开发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可能地让农村学生接受更多的更好的体育教学,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在推动农村小学能更好地实施体育新课程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比如:废旧的自行车轮胎用于课堂教学。可用于各种站位的定点,免于用石灰来做标记;可用于各类投掷练习;可用于各种角力、套圈、钻圈等游戏;可用于多种级跳练习;可用于各种标志线等。

农村基层小学虽然在场地器材方面存在滞后的现象,但只要我们能着眼于实际,敢于创新,多想办法,变废为宝,是解决目前这一实际问题的简易、有效的途径。

3.精心设计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难点,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每个体育教师在备课时经常会考虑如何合理地调动队形,哪个位置做示范最有效,什么时候讲解点评最适时,如何把少量的器材发挥最大的课堂效益。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在课堂组织结构上多想想办法,组织严谨些、分组合理些,灵活变通之下,我们农村小学同样能上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体育课的。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10篇

1.突破体育次要论,强化两个观念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学校教育质量以语、数分数为主,因而不少农村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就对体育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加之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因而有些领导就更加理所当然地不重视体育,现仍有一定比例的农村小学没有开设或没有开足体育课,有的部分农村小学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开课的情况,在课程中安足了体育课,但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课被语数所替代,课程表中体育课形同虚设。为此,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应当强化两个观念。

1.1 “健康第一”的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神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由此可见,任何轻视学校体育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决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认真贯彻落实”。

1.2 法制观念。《决定》强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依法办学”。《教育法》、《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学校体育工作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依法治教,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天职。

2.突破无所作为论,换一个角度看学校体育课

农村小学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人存在着无所作为思想。他们错误的认为,学校体育要“有所作为”,就得培养出优秀运动员,在运动竞赛中披金挂银。在这种片面的脱离实际的想法下,部分教师、班主任、学校领导往往把体育与其它教学对立起来,在语、数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第一生命线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体育会影响教学质量,不愿组织体育活动,把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辅导语、数,使学生没有一点空余时间来参加体育活动。要改变现状,学校领导、教师、班主任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换一个角度来看学校体育,把搞好、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搞好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认真结合起来,改变态度,充分发挥体育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在时间上给予保证,给学生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到阳光和操场上去锻炼身心,从而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3.加强、加大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缺乏,体育专业教师少,大部分学校体育课由语、数或其他教师兼,有的部分专业体育教师得不到专职专用,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首先,各校要固定体育教师,尽量做到专职专用。因为农村小学由于师资不足,体育教师所任科目较多。教师教学精力分散,特别是在有片面追求语数教学质量的现实状况下,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精力主要放在了所任语、数的教学上,对于体育教学的质量很少顾及,如果各校做到了有固定体育教师,并尽量做到专职专用,体育教师的教学精力就会相应集中,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是加大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农村小学由于体育专业教师较少,很多的体育教师不懂体育教学,专业素质和体育教学管理能力低下、缺乏经验等种种原因,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为此,上级主管部门和乡镇中心小学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从点滴作起,从基础做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教师培训计划和方案,确定培训的内容,并付诸实际,加大和加强培训力度,不断完善农村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对做出成绩的体育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将对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和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4.充分利用农村自然、地理条件进行教学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之所以难以开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受到场地、器材的影响和制约,这是农村小学的一个客观事实,然而条件是靠人去创造的。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联系实际,在挖掘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的潜力,利用地方民族特色和传统体育优势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大胆地树立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独特个性,充分利用“土”的优势,有效地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4.1 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地方的传统项目,由于当地比较“流行”,有坚实的地方基础,赛事也很多,学生耳濡目染,见多识广,因而基础较好,水平较高,兴趣浓厚,乐于接受,并且这些项目有较高的锻炼价值,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增强,对场地要求也不高,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根据各校实际场地、器材状况,选择安排好大纲要求内容的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学生喜欢、教学条件许可、教学效果好的一些民间传统乡土体育活动项目的内容走进课堂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4.2 充分利用地理条件进行体育教学。农村学校周围有广袤的田野,连绵起伏的大山,茂密的树林,碧绿的草地。这些都是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地理优势条件,在学校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可合理地利用这些地理条件进行教学,如进行越野跑、比赛、游戏,以及各种武术和身体素质练习等等。只要组织得法,不仅能使学生学到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师学生学会在现实中利用自然地理条件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4.3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于教学。农村学校所处的环境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物质资源,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动师生自力更生,因陋而简,自制一些常用的土器材,例如;简易的栏架、跳高架、体操棍、武术棍、接力棒、标枪等体育器材。用来弥补农村学校器材品种的不全和数量不足的缺陷,同时自制器材还能点燃学生的灵感烟花,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还能为学生课余、家庭体育锻炼提供范例,创造条件。

5.加强行政管理,加强激励体制

农村小学由于学校分散、点多面广,各校条件不同,好多有关体育的制度和,管理的措施不能落实到实处,为此学校首先应加强领导,由主管教育的副校长长期分管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检查和督促落实工作计划内容。校领导应经常参加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听取体育教师的各种建议。只要是合理的并能办到的,都及时采纳,付诸行动,加大各项制度措施的检查落实制度。其次应加强激励机制,积极为体育教师排忧解难,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明确规定体育教师与其他科任教师待遇一样,奖惩一样,在评优评先中,对体育教师要及时给予一样的倾斜,对于不称职的体育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整。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为贯彻好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实现农村学校学生“人人享有体育”的目标,有效地推动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农村学校体育的实际,认真去分析和解决发展中存在和遇到的每个问题和困难,最终为高质量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和培养人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体育教学》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农村;客家体育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严重滞后,究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办学条件上的严重不足,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浅谈客家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的现状。

1.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原因

1.1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农村学校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54.6%;体育器材达标率为49.1%;而体育场地就更为缺乏,绝大多数农村学校根本没有符合规范的场地;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农村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低,规范化教学水平低,课外活动率低。

1.2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严重滞后的原因

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可以说,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2.客家体育的含义、特色及功能

2.1客家体育的含义

客家体育是指广泛流传在客家民间约定俗成的体育活动事象。这种事象包括人们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方法、思想情感、语言和物质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等。客家人世代以农拼为主,聚集在山区之中繁衍生息,因此,客家体育活动具有浓郁的农村乡土特色。

2.2客家体育的特色

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体育活动以娱乐健身为本,游戏性与竞争性和谐统一;活动内容与方式多半是生产和生活能力的再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器具就地取材,并且与家庭生活用具密切相关,取材方便,灵活多变;活动地点在院坪晒谷场,屋前屋后附近,场地开阔、空气清新,易于组织;活动对象广泛,老少皆宜,有些项目还与民族传统体育交叉渗透。客家体育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

2.3客家体育的功能

客家体育具有显著的健身、教育、娱乐等功能。首先,客家体育走、跑、跳、投、丢、踢等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选择面广;室内室外不受场地器材限制,适合在农村学校开展;群体不受人数限制,练习方法灵活多样;源于生产生活,简单易学,不需专门训练,参与面广。其次,客家体育源于劳动,源于生活,每一个项目都包含着客家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勤俭治家的传统美德,蕴含着客家人克服困难、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勇敢向上的民族精神。第三,客家体育以游戏为主,以娱乐为主,以少年儿童为主,趣味性与竞争性有机结合。客家体育不仅投人少,开展方便,深受农村少年儿童欢迎,而且有浓厚的乡土趣味性,生产生活的再现性,典型的体育民俗性,有明显的健康、教育、娱乐功能。

3.客家体育的实施及应用

客家体育项目生动活泼,新鲜有趣,教学形式多样。但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求学原则。如低年级学生基础差,应多以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主要是培养体育兴趣为主,对动作质量,难度不作具体要求;高年级学生则可相应提高要求,采用比赛方式组织教学,对动作质量、难度提出适当要求,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如(1)打石子。我国地域辽阔,北方冬季的大雪,南方春夏的雨季,都给上体育课带来诸多不便,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教室课桌进行打石子游戏,打石子在客家地区少年儿童中非常普及,尤其女孩更喜欢,可以两人一组,也可多人一组,用颜色相同、圆形光滑的石子(也可用小沙包或军棋子)进行比赛,看谁心灵手巧,看谁选的花样多,难度大,有单选、双选,也有多选,按规定,选得又快又好者为胜,同学之间担任裁判,既可相互监督,又培养了学生组织、裁判能力。

(2)跳房子。客家小朋友特别喜爱,跳之前,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块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长方形、飞机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参加跳房子的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多人分组轮换跳,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组进行练习。

(3)踢毽子。踢毽子比赛方式很多,有规定时间、不规定时间踢毽子耐久赛,有规定动作和不规定动作的花样比赛,有个人和集体比赛,有原地踢毽子比赛,也有行进间接力赛。

(4)陀螺。比赛看谁的陀螺旋转时间长,两至三人一组同时旋放,规定只能抽2-3鞭,谁的陀螺先倒停转谁输。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客家体育项目因地制宜,简单易行,锻炼效果显着,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是广大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好内容; 客家体育进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有效促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而且也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4.2建议

4.2.1将客家体育列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每年定期举办客家体育运动会,并可逐步将客家体育推广普及。

4.2.2客家体育运动教学要注意运用科学教学方法,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注意提高实际效果。

4.2.3客家体育教学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力目的。

4.2.4客家体育作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要与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弘扬民族体育精神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樊庆斌.农村呼唤体育,农民需要体育[N].中国教育报,2004.03.08

[2]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际大众体育现状与发展趋势[Z].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12篇

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使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标准的同时使全民健身水平也达到“小康”水平。我们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和高度提高对农民体育小康化的认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陕西省10个地市、83个县的农村体育。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考察法 通过实地走访陕南、陕北、关中个别市、县,获取农村体育第一手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专门与陕西省体育局群众体育管理处、陕西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陕西省农民体育协会及西安体育学院等有关专家进行咨询。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康体育”的理解 “小康体育”从历史进程上讲,是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分层转型,文化多元融合,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梯度升级,需要和欲望显著提升,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长到3000美元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体育。从中国体育自身的发展阶段看,要建设小康体育,大体上是指体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体育,是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的体育,是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体育,也是业余体育与职业体育、公益体育与商业体育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体育。 2•2 “小康体育”是农村体育发展的目标 现阶段体育消费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全民健身意识的增长。我国的体育消费离小康体育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不懈地做出努力。本着“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建设小康体育工程,构建农村小康体育服务体系。2004年陕西省的群众体育工作任务仍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第一要务,努力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描绘“小康体育”蓝图,为加快建设体育强省而努力,把“小康体育”作为农村体育发展的总目标而奋斗。 2•3 陕西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 2•3•1 陕西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自1987年陕西省农民体育协会成立以来,为推动体育社会化,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达到强国强民的目的,为实现“小康体育”迈出了第一步。2001年12月在渭南市澄城县隆重举行了“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启动仪式,标志着陕西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进入了新阶段。目前,陕西省受表彰的乡镇共计55个,其中有38个乡镇受到国家表彰。一些活动积极展开并已形成规模,如:陕西乡镇农民篮球赛、陕西农民象棋棋王赛等。陕西农村体育已初具规模,好的市县已基本形成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势头,如镇川镇、耀县董家河镇、富平县杜村镇。全省10个地市中,县级市3个、县83个、镇930个,乡有684个,可见陕西省农民比例是个不小的数目。2002年陕西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已是4038539人。从运动情况看,全省举办了1893次运动会,参加人数2498821人。从此数据可以看出陕西省农村体育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基础,正在向“小康体育”迈进。 2•3•2 陕西省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2•1 经费严重不足仍是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全省南部秦岭山脉、北部黄土高原制约着农业生产。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当大。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比起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来说,差距较大。农村经济滞后,严重制约着农村体育的发展。 2•3•2•2 场地设施严重匮乏制约着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陕西省多数体育场馆设施分布在城市,农村几乎没有专门的体育场地设施。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或运动比赛多在广场、场院及附近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使部分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2•3•2•3 农村体育组织不够健全  从全省来讲,农民体协的组织建设多在地市、县级,而没有延伸到乡镇和村级致使农村体育组织出现盲点现象,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平衡。有的地区没有农村体育管理部门,体育活动开展的比较缓慢,缺乏声势。 2•3•2•4 体育健康意识不够强  乡镇领导干部对农村体育工作不够重视,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了不要;农民对自己身体健康关心不够,认为生产劳动就是锻炼等这些思想意识严重束缚着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 2•3•2•5 改革创新的精神不够强  如“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如何进一步开展,全省农民运动会如何办的更有特色,如何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等。 2•4 陕西省农村体育向“小康体育”发展的对策 2•4•1 提高认识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思想基础  提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开展农村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调动农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要从两个方面抓起:一是从思想上统一认识,充分利用闭路电视、有线广播、黑板报、标语等加大对农村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到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对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两个文明一起抓,早日达到农村体育“小康”化是有利国利民的好事。二是通过实践活动,在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群众认识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中老年同志,让他们在参加健身活动中尝到甜头。#p#分页标题#e# 2•4•2 农村体育形成“小康体育”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保证  经济发达了,才能为兴办、发展体育事业提供技术和财力条件。农村体育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在政策上有一定的倾斜,保证相应的财政收入。给予特色体育经济扶持,如陕北秧歌、安塞腰鼓等。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农村乡镇可采取“三个一点一提供”的办法。即乡镇、村上拿一点、争取上级体育管理部门拨一点、当地企业赞助一点,当地企业及有关单位提供场地。这样经济问题解决了,“小康体育”也就有了保证,发展“小康体育”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4•3 加强组织建设、制定农民健身活动规划  为了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推动陕西省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是关系到农民体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样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组织领导机构,并形成网络。 县(市)级在五年内要全部成立农民体协,条件较好的乡镇应建立农民体协,对乡镇文化站要给予支持,没有设立组织的地方要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注册成立。 农民体育向“小康体育”发展,必须经常组织活动、办比赛,以此抓住乡镇居民,保证体育强烈的吸引力。全省十个地市大部分都有全民运动会,西安、渭南几乎每年都有,宝鸡每两年一次县、乡、村领导干部篮球联赛,汉中每年年底的冬泳比赛等,这些赛事已初具规模,激发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有条件举行这类农民体育运动。,但没有举办过类似的比赛乡镇,组织要给予支持,让其尽早建立农民体育赛制,确保农民体育的及时、广泛开展。 2•4•4 加大农村体育场地建设  地方财政应扩大对农民体育经费的投入,积极建设体育场地设施,而且这些设施要有符合国家标准、质量较高的器材设施,能组织群众观光体育比赛与表演。 2•4•5 做好农村体育评优活动  在奖惩过程中,要表彰先进,五年内力争省级体育先进乡镇的数量要比以前高出5-10个百分点,力争有十个乡镇达到国家体育先进乡镇的标准。表彰一批农民体育积极分子。农民体育向“小康体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有“联谊”活动。每年年底前,各县市都要成立“体育先进乡镇联谊会”,而且要和妇联、老年体协、教育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一些农民健身活动,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农村体育;城镇化建设;战略研究

引言

对于农民来说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其最为关注的关键问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群众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温饱。而体育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其在农村中应该占据重要的地位。全民健身事业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民生事业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识之一。十六大将全民健身体系已经融入未来20年开展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发展状况与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农村来说,其体育事业发展现状更加值得关注。文章将以A地为例,通过数据来证实新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1.研究概述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普及开展,农村城镇化的进度也加快,农村的生产方式与农民群众的生活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善。文章主要针对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进行研究,从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入手,研究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以及后续的发展战略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对于提高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找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百度学术、道客巴巴等搜索引擎来查阅相关资料。搜索了关于农村体育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体育院校等相关文章;查阅政府相关网站和讯息,了解政府对于农村体育发展的政策更新,从中得到研究所需要的数据与相关资料。

(2)专家访谈。通过与相关专家、农村体育研究学者进行访谈,虚心求教关于文章所需的知识和数据,找出能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持的数据与真实资料,给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战略提供积极的意见与建议。

(3)实地调查。通过对 A地农村群众进行实地调查,内容包括当地群众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体育锻炼开展的现状、参与人数与锻炼方式等。本次发放250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18份,有效问卷200份。

2.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综述

2.1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影响的文献众多,主要多在于研究农村城镇化对于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的影响。陈荣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作出了分析,他提出,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品质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并且展开密切的配合。苗华南,陈金福《城乡协同发展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模式创新》一文中提到,农村城镇化给农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不单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其生活品质获得了转变,农民群众开始关注生存以外的生活享受。

2.2农村城镇化对农村体育发展的作用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体育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甚至可以说农村体育发展的所有改变都是农村城镇化所产生的作用。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环境的稳定,而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体育事业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体育事业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由于受到农村社会发展制约,因此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十分缓慢。

3.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3.1农民体育意识增强

体育活动开展的态度与积极性是个人对体育锻炼价值的意识标准。个人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主要体现在认识身体锻炼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从而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表1为A地农村群众10年前与现在对体育作用的认识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A地农村群众已经意识到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在十年前,农民群众由于对体育知识不够了解,大多数农民认为农业劳作完全可以替代体育锻炼的作用,其认为体育锻炼除了有一部分的健身作用外,并没有其他实质性的作用;而在2013年农民群众对于体育锻炼开展的作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2农民体育活动丰富

(1)体育健身地点与方式改善。体育锻炼的地点与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而生活环境也是改善农村群众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的前提。在城镇化之前A地农村没有专门的提供给农民群众健身的场所,部分农民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场所主要集中在田间、村头等地方。而在城镇化进程后A地农村开始建设了专门提供给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文化广场。另外,A地农村地处环境优势明显,周围河流众多,当地村政府还利用环境优势开展了野外观赏旅游健身一体的体育活动,以满足年轻群众的需求。

(2)健身内容更加多样化。在十年前,A地农村由于受到场地、技能等因素的限制,健身内容种类十分有限,农民群众健身仅仅集中在散步、随意身体活动等。在新型城镇化后由于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A地农村群众积极开展组织各种体育健身团队,将农民群众熟悉喜爱的体育项目加入其中,例如跳绳、拔河、踢毽子等。并且由于A地农村专门进行体育锻炼场地的出现群众也逐渐开始进行腰鼓、跳舞、秧歌、球类等活动。

4.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战略

随着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不断改善和优化,要进一步发挥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就应该针对当地农村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通过科学的策略来实现其积极作用。

4.1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农村体育

城乡统筹即为需要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落实与构建和谐社会向适应的农村体育发展体系。将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强化农民体育活动意识作为新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指标。在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生活的前提下,着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需求。将场地、组织以及活动三个关键部分作为关键环节,通过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逐渐改善农村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现状。

4.2加大经费,大力发展健身设施

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匮乏成为了限制农民群众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就必须提高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农村当地政府要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建立能够提供给群众开展日常体育活动的专门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体育,企业赞助方式来鼓励企业或事业单位捐款投资的同时,积极鼓励农民强化自身发展能力,激发潜在能力,扩大经费来源。

5.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其给农村体育发展构建了全新平台和机遇。当前政府所推行的全面健身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村应该在抓住城镇化脚步的过程中重视体育活动的发展。地方领导应该充分意识到体育的社会功能,将其转变为巩固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从而进一步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现义.赣南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背景[J].辽宁体育科技,2014,(01):8-9+17.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重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对策

通过2012―2013两年期间,我对已经在“健康重庆”发展下的重庆农村学校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现今的农村学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为该地区农村中学校体育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促进相关教育部门改革和建设“健康重庆”提供决策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别调查了重庆地区的长寿区、武隆县、彭水县、黔江县、秀山县、忠县、开县、涪陵区、垫江县、丰都县八个区县农村学校58所(包括各级中学35所、各级小23所)。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查阅

通过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查阅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文件、查阅有关中小学校方面文件,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研读与分析。

1.2.2 问卷调查法

对重庆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对所调查的58所各级学校体育教师共发放问卷300份,共收回273份,回收率91%,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96%。

2、结果分析

2.1 重庆市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现状

2.1.1 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滞后

经过对多所农村中小学调查,农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只要是中考、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许多农村中小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常常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被学校其他活动挪作他用,有些学校的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

2.1.2 体育场地、器材、经费严重短缺

对重庆农村58所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狭窄,场地形状极其的不规则,学校活动范围小,没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而且拥有非标准化的200米田径场都很少,达不到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人均占地面积的要求。据调查统计,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8%,村小学和村教学点仅为35%,与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差普遍在60%以上。

2.2 重庆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2.2.1学校体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学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中学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给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与发展带来了阻力和消极因素。

2.2.2体育师资缺乏,业务素质低

重庆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非常不合理,而专业教师的配备不足则更为突出。据调查,近几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进行统一文化课考试,对专业没有特殊要求,这就使得体育专业毕业生招考吃亏,绝大部分学生不能进入教师队伍。从现有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来看,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很少,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没有一定认识,更谈不上改革创新。这种情况在重庆的西部地区更为突出。其次,由于受时间、经济条件的制约,外出教研学习机会少,信息相对闭塞,体育教师不能及时更新观念,提高业务水平。

2.2.3经济条件的制约

落后的经济,制约着重庆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在教育经费不足的今天,重庆市绝大部分农村学校体育设备简陋,设备的投入亦被削减殆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就谈不上修建体育场地,买体育用品、教学器材,教师再有能耐,也很难完成一堂优质的体育课。

3、加强重庆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对策

3.1 制定规划,形成良好的学校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领导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各地区域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了解各地区实际情况,对农村中学学校体育进行宏观管理。在政府部门的宏观领导下,协调好教育部门、体卫处、群众体育和体育局等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各自职责,做好基础教育和体育教育及体育竞赛活动的管理。

3.2 提高思想认识,将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评估体系中

各级学校要将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特别是要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克服“智育第一”的思想。摆正学校体育的位置,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要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3.3 大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积极解决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为农村中学配备充足的专职体育教师。只有配备充足的专职体育教师,才能使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应多为在岗体育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如:组织进修、培训等,鼓励教师进高一级学校深造,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改善农村中学体育师资的知识、学历结构。

4、结语

农村学校体育建设事关青少年乃至全市民的体育素养的提高;事关中华东方体育思想与行为与西方体育思想与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事关重庆城乡体育的和谐统筹发展。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考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就能真正落实好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强学生身体素质,有序做好农村学校体育建设宏观微观规划措施,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宁德强,何定军.“健康城市”发展模式视角下的健康重庆建设[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乐立新.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与改善[J].江西赣南教育学院,2010(5).

[3]谢晓丹,王世良.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08(1).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第15篇

>> 浙南沿海地区成年人群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沿海地区棉花生产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遵义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山东省沿海地区农村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浅谈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沿海开发的江苏沿海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 广西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 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业的优劣势分析 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特点评析 东南沿海地区住房租赁市场现状及发展思考 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与展望 支持广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分析 沿海地区发展临港经济的对策建议 我国沿海地区房地产贸易的发展对策 苏北沿海地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港口经济带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广西沿海地区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05-09.

[4] 陈德林. 湖南省侗族地区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4):543-545.

[5] 国家教委.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EB/OL]. http://

.cn/tiyu/jszx123/zcfg/201009/t20100909_888084.htm,2012-07-12.

[6] 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Z/OL]. http:///yq/show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