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质量;质量特征;主成分分析

目前关于资产质量的理论研究大多停留在整体、理论的层面,对于单项资产质量的定量分析尚未深入展开。由于理论操作性不强,实务中资产质量的分析也并未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以资产的质量特征为基础,构建出固定资产质量的评价体系,并将其运用于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上市公司,得出固定资产质量的相对排名,并对排名变化最大的两家公司进行深入考察,从而检验该评价体系对固定资产质量的解释能力。

一、文献回顾

(一)国内固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文献回顾张新民(2001)指出,资产质量是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满足企业对其预期期望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单独增值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等方面。同时指出,对资产质量的分析要强调资产的相对有用性。企业所处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同一项资产的预期就会不同,因此资产质量不同于其物理质量;不同项目资产的属性不同,企业对其预期就会不同,因此不同项目的质量特征就会不同。这一观点相对于仅把资产的盈利性作为确认资产质量特征的最重要标准(李树华、陈征宇,2000),或把变现性作为确认资产质量特征的最重要标准(顾德夫,2001),无疑更加全面和综合,但相关的理论体系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案例说明阶段,并未进行具体的指标选择与确定,更缺乏评价方法的定量分析与检验。宋献中、高志文(2001)以调整前后每股净资产的波动幅度(K值)作为评价资产质量好坏的标准。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的相关规定,被调整的项目包括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等。被调整项目占总资产的比例越大,表明该企业的资产质量越低,实证结果表明此比例影响企业当年的盈利水平和今后盈利的持久性。宋献中等的研究提出了K值的概念,并以此来度量资产质量,但其研究只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描述,未挖掘出资产质量与盈利性之间的深入关系。李嘉明、李松敏(2005)选用2003年在我国深、沪两地上市的1117家公司(ST除外)作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资产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用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李嘉明等的研究方法试图挖掘资产质量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但未解释回归方程的内生性问题,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尚不完善。张春景、徐文学(2006)选取13个指标,从资产存在性、有效性、收益性三个方面衡量资产质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资产质量的综合评价数值,并对江苏省在境内上市的制造业与商业类上市公司77家样本公司按此综合评价数值做了排序。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从信息有重叠的指标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赋予合适的权重,对样本做出科学地综合评价。张春景等的研究样本包括制造业和商业,这两种企业对资产效用的预期不同,其资产质量指标也应该不同,那么这种主成分分析的适用性便有待进一步地验证。另外,只给出各企业资产质量的排名,而没有计算排名的具体公式,指出各指标的权重,结论的应用价值不高。而本文将专注于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的固定资产项目,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各项指标的合理权重,进而计算出资产质量的综合数值,并据此得出排名。谢永(2007)对18个反映资产质量的指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证明从亏损前3年开始公司的资产整体质量已经开始下降,同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预测财务危机的指标。

(二)国外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文献回顾 目前国外学者关于企业资产质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均较为罕见。仅有少数文献研究了银行资产质量与信贷风险之间关系。David Bernstein(1996)对银行资产质量与规模经济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贷款质量对银行成本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银行的资产越差,其成本越高,但这种直接影响表现得不很明显。

二、固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资产质量内涵的界定及资产的质量特征资产的质量特征,是指企业根据不同项目的资产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对其设定的预期效用。由于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等项目各自的效用不同,故企业对各类资产的预期效用设定也就各不相同,因而单项资产本身应具有各自不同的质量特征。但总的来讲,研究资产的质量特征可以从资产的盈利性、变现性、周转性以及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这四方面的质量特征将成为构建各项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资产的变现性,是指非现金资产通过交换能够直接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它强调的是资产能够作为企业债务物资保障的效用。能否按照账面价值或高于账面价值顺利变现,是衡量企业资产质量,并进一步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资产的盈利性,是指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它强调的是资产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用,资产的定义本身就规定了盈利性是资产的内在属性。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其盈利性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贺武,2006)。资产的周转性,是指资产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被利用的效率和周转速度,它强调的是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而被利用的效用。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该项资产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吻合度越高,被利用越充分,为企业赚取收益的能力越强。马克思也认为资产的周转性非常重要,在《资本论》中提出,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对实现剩余价值或资本增值至关重要。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是指资产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有可能与企业的其他相关资产在使用中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它强调的是资产通过与其他资产适当组合,能够发挥出大于单项资产个别效用总和的联合效用。相同物理质量的资产,在不同企业之间、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之间或者在同一企业的不同用途之间会表现出不同的贡献能力。因而这个意义上的资产质量,是把资产组作为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站在相对整体的角度来加以综合地考虑与评价。

(二)固定资产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以质量特征为基础的固定资产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依据以下方面:

(1)固定资产的变现性评价指标。除部分流动资产外,企业的固定资产将成为长期债务的直接物资保障,尤其是在企业面临破产清算时更是如此。固定资产的数量、结构、完整性和先进性都直接制约着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其中固定资产的保值程度,是债权人认定其变现性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当然,也要考虑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对其变现性造成的制约影响。专用性越高,其变现的风险就越大。从企业偿债能力的角度,固定资产的变现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其是否具有增值潜力来加以衡量:首先,具有增值潜力的固定

资产,是指那些市场价值的未来走向趋向于增值的固定资产。这种增值,或是由特定资产的稀缺性(如土地)引起;或是由特定资产的市场特征表现出较强的增值特性(如房屋、建筑物等)而引起;或是由于会计处理的原因导致账面上虽无净值但对企业仍有可进一步利用的原因而引起(如已经提足折旧、企业仍可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次,无增值潜力(贬值)的固定资产,则是指对特定企业而言,其价值的未来走向不可能增值的资产。这种不能增值状况的出现,既可能是由与特定资产相联的技术进步较快,原有资产因技术落后而相对贬值(如电子计算机等)引起;也可能是由特定资产本身价值状况较好,但在特定企业不可能得到较充分利用的原因引起(如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由于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净值时,企业可以按照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净值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此鉴于资料所限,固定资产的变现性可以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做出初步判断,通过变现率指标加以简单衡量:固定资产变现率=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其中: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2)固定资产的盈利性评价指标。固定资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反映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实力,因此,固定资产的盈利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讲,固定资产的盈利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固定资产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是否与企业的行业选择和行业定位相适应;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是否与企业存活的市场份额所需要的生产能力相匹配;固定资产的工艺水平是否达到能够使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相应程度。营业收入是产品价值的外部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生产工艺水平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吻合程度;营业成本是产品生产的内部耗用,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两者之差即企业赚取的毛利,则反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进而决定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而固定资产的总体规模则反映了企业的行业选择和行业定位特征。因此,毛利与固定资产规模的比较,即固定资产毛利率,可以较为综合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盈利性,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值平均余额。

(3)固定资产的周转性评价指标。固定资产周转率通常用营业收入除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加以计算。笔者认为,营业收入中包含了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无关的外部价格因素,因而用产品生产成本取代营业收入将使得该指标更具有说服力。假设存货中原材料、在产品水平保持稳定,将存货余额变动数加上营业成本,便可以大致推算出企业当期的生产成本,再与固定资产的原值进行比较,便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被利用的充分程度。因此,固定资产的周转性可以通过计算产能利用率来加以衡量:产能利用率=(存货余额变动数+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值平均余额。

(4)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评价指标。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强调的是固定资产通过与其他资产适当组合,在使用中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即使是相同物理质量的资产,在不同企业之间、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之间,甚至是在同一企业同一时期的不同用途之间,都有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贡献能力,所以按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市场变动来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组合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而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质量分析时,也一定要强调其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其中投资性资产包括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1,除去这两种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合称为经营性资产。在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企业,其经营性资产基本上都是围绕固定资产做出安排的,而投资性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协同效应并不明显,所以经营性资产的整体盈利水平便可以视为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盈利性的最终体现。经营性资产的整体盈利水平可以将营业利润2作为标准,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便可以通过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加以衡量:经营性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经营性资产平均余额,其中:经营性资产平均余额=资产平均余额-投资性资产平均余额。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当年企业投资新的生产项目,或对以往的固定资产进行大规模地更新改造,会使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大幅增加,进而可能会使上述指标受到较大影响。但这一结果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新建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在当年并没有得以充分释放,其进一步的利用效果尚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当分析中遇到该项指标出现较明显变动时,一定要结合报表附注的相关内容做出深入分析,避免结论的片面性。

三、固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运用

(一)样本选择 机械制造业企业中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最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拥有的固定资产的规模和先进程度,代表着该企业在行业中相对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是企业经营的关键。所以对机械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质量进行评价,找出对其固定资产质量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对企业经营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本文选择证券市场行业分类中的C7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其中包含C71普通机械制造业、C73专用设备制造业、C7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76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7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时间跨越2005和2006年两个会计年度。为保障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只选择2005年和2006年年报获得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除去数据缺失的公司,分别有174家和172家公司进入样本。先分别计算两年样本中各公司的固定资产质量综合评分,再对两年中各公司固定资产质量的升降情况进行比较。

(二)指标选择 在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及成本效益原则,仅就部分因素加以量化分析,最终进行主成分析的变量有固定资产变现率、固定资产毛利率、产能利用率和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实务中在对固定资产质量进行具体分析时,进一步还应结合报表附注的相关资料,在展开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的结论。本文选取的指标体系见(表1)。

(三)固定资产质量的综合评分 (表2)列示了个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固定资产的变现性标准差最小,说明各企业间没有明显的差别。且该指标都接近1,说明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个角度衡量,固定资产的变现性很高。产能利用率标准差较大,说明不同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很不一样,可估计此指标将是固定资产质量差别的重要原因,具体权重待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与固定资产毛利率方差较大相对,经营资产收益率方差却较小,即虽然固定资产单项发挥作用的情况大相径庭,但和其他经营资产组合后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相伯仲。可以认为固定资产利用充分的企业可能管理、营销方面比较薄弱,而管理领先的企业对固定资产或技术方面的掌握有比较欠缺。所以,即使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不相上下,但和其他企业对比,取长补短,都可以找到进一步提高的方式。

本文选取的指标不多,但这四个指标的Bartlett球形检验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各变量间并不独立,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质量

得分时各指标的权重按其包含的信息量确定,具体处理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方法。(表3)列示了因子载荷矩阵和各主成分的特征值。

以4个主成分各自的特征值为权数,计算各样本企业固定资产质量的综合得分。公式为:Score=0.411Y1+0.242Y2+0.202Y3+0.145Y4

主成分信息不能直接获取,在分析固定资产质量时不容易进行比较。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将以上公式还原为以原指标为变量的公式:Score=0.430Z变现率+0.515Z固定资产毛利率+0.391Z产能利用率+0.499Z经营资产收益率

以上公式考虑了各指标之间的共线性问题,以各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为权数,对固定资产的综合评价较为合理。各指标的系数为正,说明随着这些指标的改进,固定资产的质量得到提高。关于公式中的系数需要作以下两点说明:一是这四个指标间并不独立,公式中的系数并不说明各指标对固定资产贡献的程度,所以与描述性统计中各变量的方差并不成比例;二是由于这种相关性存在,所以不可能通过单独提高某一指标而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而是要同时改善各项质量指标,达到平衡。根据此综合得分,2006年172家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上市公司固定资产质量排名前10名与后10名的公司见(表4、表5)。

对比两年的排名结果,置信电器、思源电器、s锅炉、香江控股、金龙汽车、美的电器、s天地连续两年排名在前10名中,而力源液压、天宇电气、林海股份、S阿继、二纺机、SST轻骑连续两年排名在后10名中。两年的排名结果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仍有很大波动,为检验两年中公司固定资产质量排名及其的升降变化间的相关性,对2005年排名、2006年排名及排名升降变化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其中排名升降变化取变化的绝对值,结果见(表6)。表中显示,2005年、2006年公司固定资产质量排名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固定资产作为长期发挥作用的资产,其质量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同时可以看到,排名升降的大小与2006年排名、2005年排名都无显著性关系,说明公司原来的固定资产质量的好坏,对其质量波动的大小没有明显影响。排名升降变化最大的两家公司,上升最大的山推股份和下降最大的长力股份进行具体分析。两公司两年的排名和财务指标见(表7)。山推股份的固定资产毛利率和固定资产产能利用率大幅上升,经营资产收益率由负转正;长力股份的经营资产收益率虽然也有所改善,但固定资产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下降较多。

山推股份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以推土机、配件、挖掘机为主的生产和销售。2006年公司顺应国际市场上运输机械强劲的需求增长势头,结合自身在该领域已形成的竞争优势,适时制订出走出国门的发展战略,从而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拓展和利润上升空间。同时在年内对部分已经提足折旧并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理,投资了一些新的固定资产项目。尽管固定资产原值从67959.5万元增加到89785.5万元,但使得固定资产的整体布局进一步与公司的行业定位与发展战略相吻合,进而大幅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另外,公司还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注重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从而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的整体质量得以大幅提升。而相比之下,尽管长力股份2006年新增固定资产净额22515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公司未来从事经营活动的技术装备水平,使公司长远发展的后劲得以显著提升,但由于其中汽车板簧生产线技术建设项目3169.12万元,汽车扭杆、稳定杆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8397.07万元投资没有达到预计进度,没有产生预计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当年固定资产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的大幅下降。当然这种固定资产质量的下降对企业整体质量的长期影响还要进一步通过考察其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吻合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被充分利用的程度、与其他资产相互组合的增值程度等一系列因素而最终做出判断。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固-流比例公司绩效技术研发投资改进生产方式

一、引言

在我国,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组成部分,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脊梁。制造业受到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构成了我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行业板块之一。

企业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构成。企业不同的经营时期,各类资产的构成比例有所不同,企业资产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资本利润率。企业进行资产状况和绩效分析,要注意分析企业资产在行业整体资产状况中的优势和压力,以及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数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数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本文简称固-流比例。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企业每日发生的固定资产占用与流动资产消耗的数量关系问题。流动资产(扣除投资)对固定资产的比例越高,企业财务风险越小,资金调度越灵活,但在一定条件下越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试图将固-流比例与公司业绩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上市公司数据验证固-流比例理论,有助于企业发现经营问题,提高经营质量,开拓绩效提升的新途径。

二、研究假设

研究表明,企业资产由人力资产、财务货币资产、物质设备和自然资源资产,以及技术资产、信息资产和知识资产(罗福凯,2001),本文研究的企业资产主要是物质设备与自然资源资产,习惯上将其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同时,假定其他资产不发生变动。在这里,流动资产是一年之内能够变现的资产,流动性较强。如果企业流动资产过多,造成资源闲置,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性。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固定资产持有量多,表明生产规模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就多。如果企业固定资产过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就会形成闲置资产。所以,只有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保持合理比例,才能避免企业因生产能力不足造成的流动资产的相对闲置或不足,或者因流动资产的短缺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浪费。由此本文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假设一:固定资产比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二:流动资产比率同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三:固-流比例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四:总资产周转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对企业收益的贡献度越大;反之,对企业收益的贡献度越小。

假设五:公司规模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本文将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因年末总资产的数值较大,在回归方程中会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采用自然对数作为衡量公司规模的指标。

假设六:资产负债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一般情况,当企业不是盲目借款,借款比率越大,越显得公司具有活力。好的企业为了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一般采用高负债策略,高负债伴随着高风险,也会带来高收益,所以假设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成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1年至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共九大类子行业,共计447户企业。

在样本选取中,我们进行了如下考虑:(1)我国证监会ST、PT及有关配股资格的标准都是从净资产收益率的角度来规定的,因此被实施特殊处理的公司(即ST公司)正是属于两年连续净资产收益率不符合标准或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在此予以剔除。(2)考虑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波动性,将波动较大,且2001年至2008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小于1.5%的予以剔除。(3)考虑上市公司取得上市资格的时间不一致,为保持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将2001年至2008年数据不完整的公司剔除。剔除上述样本,本文2001年至2008年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选取177家作为有效样本,共计1416个数据。

(二)指标选择

本研究选取固-流比例作为解释变量,企业绩效(经营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同时,考虑各上市公司企业资产和负债规模不同的影响,文章选取总资产自然对数和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

表1变量定义注释表

(三)模型设计

建立模型前,为防止所选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回归中经常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论文在此先研究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见表2所示。

表2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部分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如固-流比例、固定资产占比和流动资产占比三者,两两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为此分别构建模型进行检验以考察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构建如下:

为验证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以下回归模型,考察固-流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以及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总资产周转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模型如下:

其中,Y代表净资产收益率;

X1代表固定资产比率;

X2代表流动资产比率;

X3代表固-流比例;

X4代表总资产周转率;

X5代表公司规模;

X6代表资产负债率;

为常数项;

为各自变量系数

代表随机干扰项。

四、实证分析

根据样本企业及其财务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将工业企业中的制造企业固-流比例和总资产收益率计算出来,通过各个解释变量的测算和分析,可以看到,流动资产比率、固-流比例、总资产周转率与公司绩效关系较为密切,通过显著性检验。如果将固定资产比率剔除,总体线性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解释变量分析表

回归结果均通过t0.01检验,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固-流比例、总资产周转率与公司绩效关系呈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

(l)回归模型检验结果及说明

从上表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1,固定资产比率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系数为0.008,与假设一“固定资产比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一致,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否定假设一。模型2,流动资产比率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系数为0.035,与假设二“流动资产比率同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矛盾,否定假设二。模型3,固-流比例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系数为0.004,与假设三“固-流比例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一致,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肯定假设三。模型4,总资产周转率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系数为0.028,与假设四“总资产周转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一致,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肯定假设四。

以上四个模型中控制变量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虽然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只有公司规模与假设五“公司规模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相一致,资产负债率与假设六“资产负债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相反。

但由于R2仅有0.026,说明整个制造业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撑解释变量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因为本数据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所以,该线性关系只是通过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的一种假象,不足以说明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线性相关。

本文又分行业对固流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制造业的大部分子行业中,对固定资产需求较大和规模要求较高的行业而言,如纺织服装皮毛业、造纸印刷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金属非金属业、医药生物制品业,其固定资产比率、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只有纺织服装皮毛业固定资产比率、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的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流动资产比率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对固定资产需求较少、流动资产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食品饮料业、电子行业,其固定资产比率、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同时流动资产比率与企业绩效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

五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的177家上市公司的固-流比例分析,以及评价其企业绩效情况,证明制造业上市公司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存在相关关系。

(1)仅从制造业的工业企业情况看,其平均固-流比例是86:100。这说明,在我国的企业物资资源资产里,固定资产投资较少,流动资产占用比例较大。表明营运资本占用较大,周转率较慢。同时,也表明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企业单位资产的员工数量过高。

(2)我国企业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在制造业的大部分子行业中,对固定资产需求较大、规模要求较高的行业而言,其固定资产比率、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纺织服装皮毛业固定资产比率、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的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

(3)从制造业的企业固-流比例看,我国的企业技术水平仍然很落后;增加技术研发投资力度,提高固定资产的高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则是改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比例的有效途径。

(4)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不仅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投资规模及其优化配置,而且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政策、企业员工数量多少,以及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选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技术投入与劳动之间的替代率,远远高于机器设备与劳动之间的替代率。因此,增加技术投资比重和提高员工学习能力是企业改善固-流比重的有效途径。

总体上,我们认为,我国应加大企业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力度,加速固定资产技术更新速度,增加固定资产的自主研发投资,尤其是增加固定资产比较落后的机械制造行业的科学技术开发研究投资,尽快较好地解决我国机床工业过度落后的状况,从而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先进的固定资产设备,使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有科学合理的配置关系。

参考文献:

[1]袁红林,颜光华.小企业成长与资源配置能力.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3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3篇

问题一,其会计处理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为何要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确实难以理解。一方面,我们知道,企业的固定资产可 以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实物形态仍保持不变,但其价值却会随着使用、侵蚀以及技 术进步而转移到产品价值中或在当期损益中得到补偿,这种转移或补偿采取计提折旧的方式处理,上述处理方法显然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目的相违背;另一方面,企业计提 固定资产折旧应相应增加产品成本或当期费用,而上述方法在转回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时 ,却将因计提减值准备少提的折旧,冲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样处理的直接后果导致 企业的产品成本或当期费用不真实,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问题二,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表示的意思是按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提的累计折旧小于不考虑减值准备因素情况下计提的累计折旧, 补提折旧。当按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提的累计折旧大于不考虑减值准备因素情况下计提的累计折旧时,又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没有明确规定。

转回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可以采用固定资产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方法来处理。 其中的固定资产成本是指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时,先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固定资产成本,然后比较固定 资产的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如果成本高于可收回金额,则该固定资产期末按可收回金额计价;如果成本低于可收回金额,则该固定资产按成本计价。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前提下 ,转回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 值,补提减值损失的情况。

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冲销上次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

第二步调整减值后计提的折旧额。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后,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预计净残值以及使用寿命都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减值后计提的折旧额与减值前计提的折旧额不一样。如果减值后的折旧额小于减值前的折旧额,应补提少提的折旧额;如果减值后的折旧额大于减值前的折旧额,则应冲减多提的折旧额。

第三步计提减值准备。经过上述两项处理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已经恢复到不考 虑减值因素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也就是固定资产的成本。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等于该固定资产的成本时,按照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该固定资产按成本计价,不需计提减值准备;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于该固定资产的成本时,该固定资产按可收回金额计价,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为固定资产的成本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该固定资产的成本

例:甲公司20×1年12月25日购置一台生产设备,价值13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8年 ,预计净残值6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5年12月31日,公司在检查时发现该设备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为280.8万元,计提减值准备401.7万元。20×7年12月37日 ,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对公司产生有利,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没有发生变化。假设整个过程不考虑相关税费。

转回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如下。

1.冲销20×5年12月31日计提的减值准备 401.7万元。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017000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017000

2.调整减值后计提的折旧额。

减值前的年折旧额:(1300 - 65)÷8 = 154.375万元

减值后的年折旧额:(280.8 - 65)÷4 = 53.95万元

减值后的年折旧额53.95万元小于减值前的年折旧额154.375万元,所以应补提少提的折旧额。

20×6年、20×7年因为减值少提的折旧额为(154.375 - 53.95)×2 = 200.85万元。

借:制造费用 2008500

贷:累计折旧 2008500

3.计提减值准备。

20×7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1300 - (1300 - 65)÷8×6 = 373.75万元。

经过上述两项处理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已经恢复到不考虑减值因素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也就是固定资产的成本。固定资产的成本373.75万元小于可收回金额560万元,所以该固定资产应按成本计价,也就是按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确定的固定资 产账面净值计价,因此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二、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于固定资产的成本

例:乙公司20×1年12月25日购置一台生产设备,价值13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 ,预计净残值6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5年12月31日,公司在检查时发现该设备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为585万元,计提减值准备221万元,估计该设备尚可使用4 年,预计净残值不变。20×7年12月31日,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对公司产生有利,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 480万元,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没有发生变化。假设整个过程不考虑相关税费。

转回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如下:

1.转回20×5年12月31日计提的减值准备221万元。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210000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210000

2.调整减值后计提的折旧额。

减值前的年折旧额:(1300 - 65)÷10 = 123.5万元。

减值后的年折旧额:(585 - 65)÷4 = 130万元。

减值后的年折旧额130万元大于减值前的年折旧额123.5万元,所以应冲减多提的折旧额。

20×6年、20×7年因减值多提的折旧额为(130 - 123.5)×2 = 13万元。

借:累计折旧 130000

贷:制造费用 130000

3.计提减值准备。

20×7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1300-(1300-65)÷10×6 = 559万元

经过上述两项处理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已经恢复到不考虑减值因素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也就是固定资产的成本。固定资产的成本559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480万元, 所以该固定资产应按可收回金额计价,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为固定资产的成本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固定资产成本 - 可收回金额:559 - 480 = 79万元。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4篇

一、引言

促进农民增收和保持经济增长一直是我国经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从现阶段来看,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存在,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金融危机的后续效应造成经济复苏不确定,保证经济拥有一定速度增长,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须手段。所以,将这两个目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具有其内在合理性。

促进收入和经济增长其实属于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在外需陡降、内需疲软且无法短期拉动的情况下,关注并分析投资对其的作用就格外重要。投资的有效性一直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中高度关注的命题。自从“人力资本”概念引入正统经济学后,将投资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成为分析的一种趋势。大量的经验分析表明,投资对我国的经济拉动和居民收入增高具有显著性。在国外,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包括扩Solow[1](1956)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及80年代末以Lucas[2]和Romer[3]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或新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由于资本收益的递减作用,长期的人均产出会收敛于一个稳定状态的水平。如果没有外生的技术进步,经济将趋于停滞。内生增长理论通过使用更广义的资本概念,即物质和人力资本以及干中学,克服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报酬递减趋势。自Lucas[2]以来,人力资本积累就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Glomm&Ravikumar[4-6]利用了公共经济学模型论证了公共教育支出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积累并借此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由此,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效果的分析就大量涌现。在中国,由于强势政府的存在和历史上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一般被认为是基于政府支出的结果,而政府支出包含政府购买和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特别是在经验分析上,由于长期把投资归结为固定资产的投资,导致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往往得出固定资产导致经济增长的结论,而对微观福利——“人均纯收入”关注较少。人力资本理论集中解释了一些在理论界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使这一理论在主流经济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周其仁[7]与萧灼基[8]都丰富了人力资本理论的论述,将这一理论与中国的农村改革紧密结合,通过实地调查和个案分析,深化了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认识和运用。如果按照收入法来考察GDP,则可知工资收入也是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投资,应该会增加人均收入。但两种投资究竟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效应如何?是否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尚不得而知。本文从投资的基本事实出发,归纳出若干现象,最终通过计量方法得出两种投资对农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综观国内外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从理论上详细探讨和证明投资对经济增长、提高收入的作用,著名的Solow模型以及Ramsey、Dimond模型等均做出了经典的说明,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如战明华等[9]就借助了Ramsey-Cass-Koopmans的模型构建了一个中国高投资、低消费经济模式经济增长模式的解释框架。第二是从实践上深入考察资本量的度量问题,如Chow[10]较早地度量了资本存量,随后贺菊煌[11]、王小鲁和樊纲[12]、张军和章元[13]都度量了中国的资本存量;陈钊等[14]通过估算形成了1987—2001年各地区完整的教育发展面板数据。第三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了大跨度的面板分析,从实证分析上通过计量经济技术得出较为准确的度量,较近的研究如贺坚[15]专门讨论了中国投资、消费比例与经济发展政策的相关问题;张占东[16]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需求对河南经济增长的具体效应;杜丽永[17]借助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实证了投资在长期中的作用,并认为在不同阶段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差异。

二、中国农村投资的基本特点

图1显示了自1980年开始的我国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中可以看出,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只占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一个极小的比例。这个比例的变化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在90年代初期有一个攀升,后期一直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并且始终保持着一个10%以上的投资比重。而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到2010年已经降至2.8%左右的水平。有两个原因导致上述变化:首先是国家不断加大农村投资,从政策层面上保持了集体单位对农村投资一个较为固定的比例;其次是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使得个人投资被很大程度挤出。此外,劳动力流出严重也是导致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急剧下降的原因。这也说明,在分析农村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影响时,不能采用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免得出负相关的错误结论。

由此得到农村投资的第一个特点是:农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例不高,其中农村集体单位固定投资占比一直稳定在10%左右,而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一直趋于下降。

农村投资由于其目的性不同而具有很多内容,且农村分布广泛,加之项目众多,使得我国的农村投资分析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根据《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6691亿,其中建筑工程投资为21192.4亿,占比57.76%。同时,我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也逐年升高,(表1)。

从表1中可以得到农村投资的第二个特点:农村投资中建筑工程投资占一半以上,水利建设相关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稳定在50%以上且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农业基本建设占比非常小,这与人们通常想象的占比很不一样,主要原因是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上存在不一致。考虑到变量统计上的一致性和占比的代表性,更宜选用与水利建设相关的投资额作为分析数据。

中国农村投资的第三个特点是:农村固定投资更注重公共物品投资,且公共物品投资占据农村投资绝大部分。从表2中可以明显看出公共物品投资(如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成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主力。

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度量一般都以农村受教育经费或投向教育领域的各种费用之和进行计量。《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专门列出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及构成”,表3是对其的摘要。在相关年鉴中,专门列出“当年教育经费投资金额”项,相较其他支出表,该项所列金额为当年实际完成教育经费投资额,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因此考虑以该数据作为人力资本投资变量的测度。结合陈钊等(2004)和张公信(2010)[18]的研究可以得出中国农村投资在人力资本方面的特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占农村投资极少的比例,且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主要是技术含量极低、期限较短、简单重复的技术培训等。这个特点导致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转化为人力资本可能需要较短的时间,但人力资本可能提高的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其今后对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作用程度。

考虑到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全社会总投资的关联性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可以得到如下的命题:中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前者与后者的作用机制和传导特征会有所不同。其中前者对农村社会发展有一个较强的时滞,而后者可能时滞并不长。

三、数据与建模

(一)模型与数据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1980年由西蒙斯(Sims)提出的。这种模型采取多方程的形式,用模型中所有内生当期变量对它们的若干滞后值进行回归,从而估计出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它不但具有联立方程对多个经济变量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的优点,而且还平等地对待了所有变量,避免了主观上的随机性。其基本模型可以描述为:Yt=m+P1Yt-1+P2Yt-2++PnYt-n+ut其中,Yt为n×1维列向量;m为n×1维常数列向量,ut为n×1维随机误差列向量。数据采用1990—2009年中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income)、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gdp)、农村教育经费投资额(intel_inv)、水电建设和当年发电量完成额(estat_inv)作分析,其中用农村教育经费投资表示人力资本投资,水电建设和当年发电量完成额表示固定资本投资。为了克服可能的异方差,数据均取其自然对数;为了增强可比性,所有数据均采用可比价格,其中1990价格=100。所有数据均来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本文计量分析采用Eviews5.1软件进行。

(二)建模与分析

为了避免可能的伪回归问题,对所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在取自然对数后为二阶平稳,即所有变量均是I(2)的。由于非平稳序列之间也可能存在平稳关系,需要对非平稳序列进行Johansen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不存在协整关系(见表4),可以进行VAR建模。似然比检验统计量表明在5%的水平的上不存在协整关系。图3为模型的稳定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本身是稳定的。根据相关准则判断,最优滞后阶数为2,所以建立的模型见表5。本文主要关注的是第二列和第三列的两个方程,重要的系数已经用加粗予以表示。尽管是二阶差分后的变量,在经济含义上并不那么明显。但系数本身的大小仍能说明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对数波动的变化存在较强的滞后效应,即第二期的系数大于第一期的系数;其次,人力资本投资对数波动的变化存在较弱的滞后效应,即第二期的系数小于第一期的系数;第三,从波动的两期幅度来看,人力资本投资波动的变化对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人均收入的波动变化都具有更大的总效应。具体而言,假设存在1个单位的冲击,则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的变化对其他两者的效应分别是0.3961和0.1651,类似的,人力资本投资波动的变化对其他两者的效应分别是1.1792和0.8184。这说明人力资本投资投资波动的变化对地区生产总值波动的变化和农村人均收入波动的变化具有更大的效应。

(三)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表格方程中所表示出的经济含义和实际效果,可以利用软件生成其脉冲响应的图示(图4)进行考察。脉冲图反映,D2lngdp和D2lnincome对D2lnest_inv和D2lnintel_inv产生冲击的反应,从脉冲图中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冲击最终都将收敛,但在收敛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其他两个因变量波动明显大于人力资本投资所带来的因变量波动,这符合中国投资基本事实: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呈现高位增长的同时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与其波动高度相关;而相比之下,人力资本投资则较为稳定。

(2)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较人力资本投资稍长的滞后效应。传统观点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立竿见影”的,而人力资本投资转化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但本文所选取的农村人均支出涵盖的内容基本上还是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方面的培训,所产生出的人力资本也绝大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与城镇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不相同。

四、结论

本文立足1990—2010的时间长度实证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收入的作用,本文证实了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积极作用,拒绝了理论上投资加大与经济增长中出现的“负相关关系”。研究发现:

(1)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大于固定资产投资。从得出的模型可以看出,假设存在1个单位的冲击,则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的变化对其他两者的效应分别是0.3961和0.1651,类似的,人力资本投资波动的变化对其他两者的效应分别是1.1792和0.8184。

(2)固定资产投资只是在滞后2期才对前两者有显著影响,而这种影响的系数还很小,但是人力资本投资则在每期都有显著影响。这充分说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极具价值。同时,也说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内容上还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过多的低效率、低科技含量的人力资本投资虽然见效较快,但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使得人力资本积累只能从干中学中得到,丧失了技术赶超、降低学习曲线的机会。

(3)人力资本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前两者的影响均出现正负交替的影响,且后者对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人均收入的影响波动更为剧烈。这从一定程度说明我国的投资比较紊乱,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都还存在不合理,可能这与我国长期以来投资由政府主导而非充分市场化所致。但脉冲响应还是显示出人力资本投资的波动区间明显窄于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区间,这说明人力资本投资本身具有长期的内在稳定性,不易受市场的大幅波动。

本文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协整模型,检验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的联动效应,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国家协调好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格兰杰检验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实施经济建设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经济和税收增长的过程中作用举足轻重。陈润华、吕松(2012)指出固定资产投资与税收收入有很强的联动作用,搞好固定资产投资,是增加税收收入的重要途径。固定资产投资与税收收入互动关系的研究为国家制定积极财税政策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改善投资结构、提高固定资产收益提供方向。

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关于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及国民收入增长这三者及各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均与经济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国民收入增长有利于税收的增加。陈意新(2009)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与国民收入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得出国民收入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要大于投资对国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唐雁(2010)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税收收入的影响因素,并解释了这些因素和税收收入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其对税收收入影响程度的大小。王悦然(2010)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对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是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外一些学者也分析了不确定的税收政策与投资的关系。Feldstein and Flemming(1971)、Dixit and Pindyck(1994)、Hassett and etcalf(1999)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税收政策对投资价格、投资回报以及投资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Hassett and Hubbard(1998)、Whelan(1999)的一些研究认为税收政策(激励)不仅影响投资量,而且影响资本品的价格。

由上述分析可知,国内学者对税收收入影响因素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研究进行了较多研究;国外学者对具体税收政策与投资要素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对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多,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过程及结果

我国自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和税收体制改革,考虑到政策变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本文选取中国统计年鉴1980-2011年的数据。我国的税收体制改革总共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和21世纪的近几年。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固定资产投资与税收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因此对各个阶段并不进行区分。

(一)变量选择

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选择税收收入(Y)和固定资产投资额(X)作为变量进行分析。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均是经济变量,可能存在很严重的非平稳性,取对数处理,使数据变得相对平稳,分别为LNY、LNX,以便于建立模型。

(二)建立模型

1.对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检验法对税收收入序列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首先,对税收收入平稳性检验:由表1可知,p值为1.0000,非常大,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了检验,不能拒绝原假设,税收收入序列为非平稳的。

其次,对固定资产投资平稳性检验:由表2可知,p值为0.9368,比较大,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了检验,也不能拒绝原假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序列为非平稳的。

由上述分析得知税收收入序列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序列均为非平稳的,因此对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首先,对税收收入一阶差分序列作平稳性检验:由表3可以看出,p值为0.0001,足够小,t统计量值为-5.375868,小于相应临界值,所以拒绝原假设,税收收入的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的。

其次,对固定资产投资额一阶差分序列作平稳性检验:从表4可知,p值为0.0000,比较小,t统计量值为-6.402126,小于相应临界值,所以拒绝原假设,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2.协整检验。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一阶差分序列的平稳性是两变量存在协整关系的前提。因此可用税收收入对固定资产投资额作线性回归,并检验其残差序列是否平稳。

首先,以税收收入(LNY)为被解释变量,固定资产投资额(LNX)为解释变量,用OLS回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

由表5得出估计的回归模型为:

LNYt=0.612096+0.846043LNXt+et

其次,对残差序列作平稳性检验:

由表6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统计量值为-2.656768,小于相应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说明税收收入(LNY)和固定资产投资额(LN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税收收入(LNY)和固定资产投资额(LNX)之间存在协整,表明两者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均衡误差,为了增强模型的精度,可把协整回归中的误差项et看作均衡误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把税收收入的短期行为与长期变化联系起来。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构如下:

LNYt=α+βLNXt+γet-1+εt

生成税收收入(LNY)和固定资产投资额(LNX)的差分序列:

LNY1t=LNYt=LNYt-LNYt-1

LNX1t=LNXt=LNXt-LNXt-1

以LNY1t作为被解释变量,以LNX1t 和et-1作为解释变量,估计回归模型,如表7所示。

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

LNY1t=0.098+0.3488LNX1t-0.2949et-1

t=(2.91) (2.49) (-2.25)

R2=0.2492 DW=1.8610

从t值可以可知,模型中各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上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税收收入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变化,而且还取决于上一期税收收入对均衡水平的偏离。误差项et-1估计的系数为-0.2949,体现了对偏离的修正,上一期偏离越远,本期修正的量就越大,若上期税收收入高于均衡值,本期的税收收入涨幅会下降;若上期税收收入低于均衡值,本期的税收收入涨幅会上升,即系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误差项et-1的系数表明29.49%的偏离均衡部分会在一年之内得到调整,调整幅度不算很大。

4.格兰杰检验。格兰杰检验的前提条件是变量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否则可能出现伪回归,因此选取税收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阶差分序列来作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对税收收入不是固定资产投资额原因的原假设,p值为0.0260,在95%的置信水平下,当滞后阶数为7时,税收收入对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显著影响,是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格兰杰原因,但78%的P值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不是税收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可知,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税收收入对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变化有滞后效应。

(三)模型结果解释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它们有长期均衡关系。从所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中可以看出,两者在短期动态波动中,存在误差修正体制。当税收收入高于均衡水平时,会有一种力量将其本期值往下拉;从模型上看,若税收收入高于均衡水平一个单位,在本期得到下调修正的部分为29.49%。当税收收入低于均衡水平时,会有一种力量将其本期值往上提;从模型上看,若税收收入低于均衡水平一个单位,那么在本期得到上调修正的本分为29.49%。在格兰杰检验中,可以看出税收收入是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格兰杰原因,即税收收入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加或减少,直观分析可知,当税收收入减少,即宽松的财政政策,投资环境良好,投资力度便会加大;当税收收入增加,即紧缩的财政政策,由于税收的加重,导致投资热情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额随之下降。这种结果只能作为真正因果关系的一种支持,但不能作为最终根据。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它们有长期均衡关系。从税收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额长期均衡模型中可以看出,当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一个单位,税收收入增加0.85个单位,足以见得固定资产投资对税收收入的贡献。

2.格兰杰检验结果得知,税收收入是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格兰杰原因,即税收收入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加或减少。虽然格兰杰检验只是真正因果关系的一种支持,不能作为最终根据,但检验结果也能为政策提供一定依据。

(二)政策建议

1.重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区域发展优势策略,积极推进重点项目投资和建设,重视固定资产投资质量管理。

2.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调动税收政策对固定资产的引导作用。依据不同税种,发挥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不同税种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不同的影响,国家应依据具体的经济形式,适时调整税收政策,积极推动分区域税收政策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陈意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协整分析[J].金融经济,2009(6)

2.唐雁.诠析中国税收收入影响因素[J].企业导报,2010(11)

3.王悦然.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J].现代商业,2010(9)

4.Feldstein,M. and J.Flemming.Tax Policy,Corporate Saving and Investment Behavior in Britai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71,38(4)

5.Dixit,A and R. Pindyck,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66(3)

6.Hassett,K.and G.Metcalf.Investment with Uncertain Tax Policy:Does Random Tax Policy Discourage Investment ?.Economic Journal,1999,109(457)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6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并逐步成为制约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缓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之一就在于通过扩大农业资本投入,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一般而言,农业资本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既可以包括物质资本(含土地),也可以包括人力资本。资本投入,即资本存量,是用来表示一定时点下安装在生产单位中资本资产的数量(黄勇,任若恩,2002)。现阶段条件下,土地要素难以追加,劳动力几乎趋于无限供给,持续扩大农业资本投入自然成为了一个关键要素。

从实践角度看,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是“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直接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差距居高不下,以及东、中、西部区域差距持续扩大。因此,深入探索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区域差异,深刻把握其内在规律,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宏观国民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资本投入的定义与估算方法存有争议。Hicks(1981)指出“:资本估算是经济学家交给统计学者们最困难的任务。”新古典理论认为,资本投入量为流量,变化不确定,很难具体核算,因此在实际研究中,一般采用资本存量来替代。目前,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基本方法是永续盘存法(PI-A),该理论在1951年由Goldsmith提出,其后被广泛应用于大多数的经合组织国家。Jorgenson(1967)根据最优资本积累假设推导出投资行为模型,并提出了资本租赁价格理论,拓展了PIA方法。贺菊煌(1992)根据历年积累额和积累指数,对我国1952~1990年间的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但其“1964~1971年间与1971~1978年间的生产性资本平均增长率相等”的假设过于脱离实际。张军(2002)在此基础上顺延推算,得到1991~1998年的统计结果。Tang(1981)认为,1952年我国农业资本投入为129.9亿元,邹至庄(1993)将中国经济分为五个部门,认为1952年农业资本投入为450亿元,二者的估计结果差距较大。吴方卫(1999)估算我国1980年的农业资本存量为1177亿元,然后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81~1997年全国农业资本存量值。樊胜根等(2002)将中国划分为七个大区,利用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我国28个省份1978~1995年的农业资本存量进行了估计。郭玉清(2006)运用PIA法估算了农业的资本投入量,徐现祥、舒元(2007)等对分省农业资本投入量进行了尝试性估算。很显然,上述研究都将重点放在资本投入总量的估算上,农业资本投入的估算隐含在其中,鲜有分产业进行的估算,已有的分行业估算也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专门对农业资本投入进行估算的文献较少,估算结果也有显著差异。以农业资本投入估算为基础,进而深入探索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农业资本投入的估算及区域差异分析

沿用较为成熟的PIA方法,要测算中国的农业资本投入量,有四个关键变量,即基年资本投入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P、当年投资I的取舍以及折旧额或折旧,我们将分别对其进行讨论并给出测算结果。

(一)数据来源的简要说明

受统计数据的限制,已有估计农业资本投入的文献通常通过采取多个数据来源,或者是转而采取多种变量予以替代。显然,如果测算数据采取多种数据来源,一方面,需要将中国有关投资的数据进行大量细致而繁琐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小心的对待不同的数据来源中每一个统计指标所表示的范围和内容(徐现祥、舒元等,2007);另一方面,由于选取数据来源的渠道过于复杂,将直接降低农业资本投入测算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经过审慎的选择和比较,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年鉴各年。

(二)基年农业资本投入量的确定

在永续盘存的意义下,基期越早,基期资本投入量的估计误差对后续年份的影响越小。为了提供更为合理的农业资本投入测算数据,兼顾省际农业资本投入测算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我们最终将基年确定为1978年,并以1978年不变价进行测算。省际农业资本投入测算,首先要确定初始资本投入量。关于测算的典型尝试性探索主要体现在Tang(1981)、Chow(1993)、Chow&L(i2002)、Kui-WaiL(i2003)、张军(2003)、Chow(2006)以及CarstenA.Holz(2006)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假设、获取资料途径以及研究经验不同,农业初始资本投入测算存在较大差异。概括起来,对基期农业资本投入的测算主要有四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先测算出全国基期的资本投入量,然后再将测算总量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产业中去(Chow,1993;宋海岩,2003)。值得指出的是,Chow对农业进行了测算,但如何具体分配到五个部门,文章并没有详细说明。第二种思路是在确定折旧率的基础上,运用基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除以某一个数值(含折旧率)从而确定基期的资本投入。例如,Hall&Jones(1999)运用127个国家的数据估计以1960年为基期的资本投入量时,所采用的公式为:K1960=I1960(/0.06+gI)。其中,K1960表示基期(1960)的资本投入,I1960表示1960年的投资,0.06为折旧率,gI为1960~1970年的投资几何平均增长率。第三种研究思路是将典型城市的资本投入与全国进行类比,比如张军(2003)在上海资本投入占全国资本投入比例、上海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比例和上海GDP占全国GDP的比例相当的假设下,对全国初始资本投入进行测算,遗憾的是对农业资本投入问题没有展开。第四种研究思路是依据私人信息的经验性研究,研究过程更为模糊(贺菊煌,1992;Chow,1993;唐志红,1999;王小鲁、樊纲,2000)。比如,王小鲁等称“根据反复推算将1952年全国资本投入设为16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多是围绕全国或工业资本投入展开,这就为农业资本投入的测算提供了经验借鉴。为了更加清晰的看出各研究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将其归纳为表1。显而易见,上述测算结果间的差异非常大。经过反复比较,考虑对农业投资的分解比较困难,因此,本文采用Young(2002)和张军(2004)的做法,即通过对农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除以10%,作为农业资本投入的初始资本投入,为1047.03亿元。这种测算结果与Chow的测算扣除450亿元的土地资本后基本相似。经过验证,这种设置还是非常合适的。此外,许多学者也已经指出,随着时间序列的延长,基年投入量的测算对后续各年的影响会随着年度的增加而加速衰减。

(三)投资序列的确定

在计算每年的新增资本时,大多数研究者(陈宽,1988;Jefferson,1992、1995、2001;大琢启二郎,2000)采取进行一定扣除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数据(张军,2000),但扣除的理由均不相同。陈宽(1988)等是从总的固定资产中完全扣除职工住房投资,而Jefferson(2001)等则用样本企业的“生产用资本”来替代总的固定资本。大琢启二朗(2000)等在测算中国国有企业的资本时,也完全剔除了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住宅投资这一项。显然,他们都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扣除。典型的研究比如王小鲁等(2000)认为,我国投资中存在相当大的浪费,直接采用固定资产投资将导致虚增的结果。他们用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乘以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来计算1980年以前各年的固定资本形成,1980年以后的则直接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固定资产形成数据。Woo(1994)等人对陈宽等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异议,认为要做剔除,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做部分剔除,而不是完全予以剔除。Woo等人的实证研究结论有力地支持了他们的结论:如果不剔除“非生产性”的劳动与资本投入,TFP增长率的估计值为统计意义上显著的-4%;若剔除了“非生产性”投入,TFP增长率的增长率为-2%,且统计上不显著。另外一些学者(贺菊辉,1992;Chow,1993)则采用积累来表示新增资本,并采用“比例分配法”将总资本投入依次分配到各个部门,从而获得各个部门的资本投入,但比例的获得主要依据经验支持。张军等(2003)在细致比较了“积累额”、“生产性积累额”与“非生产性积累额”的前提下,认为用生产性积累额指标作为当年资本投入的增加比较合适,且可以有效地回避扣除与折旧问题。遗憾的是,1993年是我国统计核算体系发生转变的重要年度,也就是从1993年起,新的统计体系不再公布积累数据,直接导致用生产性积累额取代当年资本投入的做法无法实现。但是,张军等也发现,1993年后生产性积累的增速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保持一致的。因此,众多学者还是沿用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衡量当年投资I的合理指标的做法(徐现祥、舒元等,2007)。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一致性,本文也采用了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衡量当年农业投资的方法。

(四)投资缩减指数的构造

由于在测算过程中,统计资料中的固定资本形成I与折旧D的数据都是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名义值,我们需要把它缩减为以基年不变价格核算的实际值,这就要找到全国的价格缩减指数。在以往的研究中,在1993年中国的统计体系还没有改变之前,邹至庄(Chow,1993)利用统计年鉴上公布的积累指数计算出了积累隐含缩减指数,用它来对各期的积累额进行缩减。宋海岩等(2003)在对1978年以前数据的处理中直接借用了邹至庄的积累隐含平减指数,对1978年以后的数据则采用全国建筑材料价格指数来代替。在对美国生产率的研究中,乔根森(2001)则认为可以用耐用消费品价格指数或批发价格指数来代替它,并认为后者比较合适。Jefferson(1996)则采用建筑安装缩减指数和设备购置缩减指数的加权平均计算出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张军等(2003)认为,上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可得的,因此用上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代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徐现祥等(2007)建立了缩减指数公式:IPitj=Pitj×IRit/Pit,其中,Pitj表示分地区分产业的GDP缩减指数(1978=1),Pit表示不分产业的GDP缩减指数,Rit为不分产业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缩减指数。对徐采用的这种缩减方法,我们认为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理由是:缩减的目的就是去除价格变动因素对资本投入测算的影响,而各产业资本投入与不分产业的资本投入的价格变动因素和该产业GDP价格变动因素并不成比例。本文认为,对固定资本形成与固定资本折旧的缩减,最好的指数是固定资本缩减指数。这比通过消费品物价指数、资本品物价指数以及生产材料价格指数等缩减净投资要准确可靠得多。通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我们可以找到不分产业的固定资本增长指数。指数的衡量是建立在不变价格的基础上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到实际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时,我们又可以找到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固定资本总额,那么名义固定资本总额与实际资本总额的比值即为固定资本缩减指数。虽然该缩减指数并非各产业单独计算得到的,但它客观反映了全国资本投入转变为1978年不变价格时需要缩减的价格指数。从数据内涵上分析,它恰恰就是所要得到的固定资本缩减数据,而不是某一个代替数据。从这个角度上讲,利用这个数据进行缩减会更具有说服力。具体做法为:以1978年为基年,其不分产业的固定资本增长设为1,通过统计资料数据整理计算得到其他年份的实际增长指数。基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别乘以各年的增长率即得到实际的固定资本总额,而名义的固定资本总额在统计资料中可以得到。PKi=名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实际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五)固定资产折旧

综观已有研究文献,对折旧率的测算主要沿着两条思路展开:一是估计或假定一个折旧率,然后对折旧进行折算;二是直接采用净投资指标,从而避免了折旧问题。关于折旧率的测算,王小鲁(2000)在固定资本形成的基础上,确定折旧率为5%;黄勇峰(2002)假设设备的折旧率为17%,建筑业的折旧率为8%;在资本资产的物理折旧程度与经济增长率成正比的前提假设下,Young(2002)假定各省非农产业的折旧率为6%;许宪春(2002)认为,国家统计局在核算城乡自有房屋折旧时采取的折旧率分别为4%和2%;宋海岩(2003)在官方公布的名义折旧率3.6%的基础上加上经济增长率作为实际折旧率。显而易见,上述折旧率的假定存在不一致,且均是针对非农产业的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的。关于农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吴方卫(1999)经过测算,得出农业资本的重置率为5.42%。东朝晖(2004)采取的方法是假设部门间折旧率相同,因而部门间折旧额之比等于固定资本投入之比,这样由投入产出表可计算出农业部门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且这一比例围绕5.7%上下波动,因而取农业资本所占比例的当前值为0.057。郭玉清(2006)运用永续盘存法(PerpetualInventoryMethod)测算了农业的资本投入,重置率确定为5.42%。另外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直接采用净投资指标,从而避免了折旧问题。Chow(1993)利用“折旧额=GDP-国民收入+补贴-间接税”这一公式对折旧额进行测算。李治国与唐国兴(2003)则直接借用了Chow(1993)所测算的1994年以前的折旧额,1994年后,他们通过将各省的折旧额加总得到全国的折旧额。张军(2003)等采用资本积累衡量当年的投资。

物质平衡中的固定资产积累等同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固定资产形成净额,但自1993年起,中国不再公布积累数据。基于此,现有研究大多都通过经验设定一个折旧率,但依据经验假定的折旧率显然会与实际值存在一定出入。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在按照收入法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时提供了折旧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显然,按照收入法提供的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实现了数据统计口径的统一,也就有效地避免了经验假定的误差。在上述估计的基础上,运用PIA法得到关于全国与省际农业资本投入量的测算结果。为了更加清晰的看出测算结果的实效,图1把测算结果与已有的典型估计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更好的看出不同测算口径之间的差异与特征。从图1中容易发现,本文测算结果与徐现祥、王金田、吴方卫等人的测算结果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在1990年以前,采用本文口径的测算与其余测算非常相似,1990年以后,本文的测算结果较其余测算结果偏高,不同测算结果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缩减指数的确定。在确定资本品缩减指数中,由于近年来农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从而使徐现祥(2007)计算的缩减指数相对比较大。本文认为,资本品的价格与产业GDP相比较而言,要有一个滞后期,因此缩减后的结果比较小,故本文的测算要高于徐的测算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农业GDP在价格指数上与固定资本形成的价格指数并不存在对应关系。表2给出了全国三大经济区农业资本投入的测算结果。依据表2提供的测算结果,我们发现,农业资本投入总规模及人均规模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由图2、图3可直观的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农业资本投入总额还是人均农业资本投入额都呈现增长态势。三大区域人均农业资本投入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明显持续增长,在2005年后增长速度加快。东西部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数值几乎完全持平,到90年代中期则比中部地区有了较快提高。西部地区虽然在总额上要高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的人均农业资本投入值要略高,虽然二者的差距不大,基本持平。结合省际农业资本投入的估算结果,东部地区的发达省份如北京、广东都出现了农业资本投入的负增长,而总额仍保持持续增长,说明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的较大差异,农业资本投入水平有明显的分化。中部地区无论在数值还是增长速度上都要明显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农业经济塌陷的特征比较突出。随着国家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有效实施,2005年后中部地区也有了较快增长,和西部地区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农业资本投入增长趋势与投入力度虽然有区域上的差异,但差距并不显著。从图4可知,东、中、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波动幅度很大,70年代末三个区域都有大幅度的农业资本投入增长,在整个80年代又大幅回落,考虑到初期资本额绝对值较小,如此波动幅度也很正常;90年代后期有所回升,经过小幅回落,在2002年之后又有了双位数的增长百分比。东部地区在90年代中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到本世纪后,农业资本投入速度明显放缓,甚至在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还发生了资本的负增长。在90年代,中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环比增长明显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但进入本世纪后,中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的发展速度大幅提升,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图5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农业资本的投入力度趋势基本相同,均具有不稳定性,波动幅度较大,特别是中部地区,其比重总是处于三大地区数值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在90年代中期,西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占GDP比重有一个逆势上扬,反映了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后,西部农业资本投入有了很大发展。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农业资本投入受国家政策及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缺乏计划性和长期的规划,持续性、稳定性较弱,农业资本投入没有制度保障。

三、地方农业资本投入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函数设定与变量选择

从理论上说,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扩大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产资料供给,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然而,农业资本投入的区域差异会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提供经验数据的支撑,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兼顾土地面积、劳动投入等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合理影响。模型设定如下:Y=AKaSbLc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消除序列数据的异方差,通过对模型两边求对数,得到下式:LnrjY=LnA+aLnrjK+bLnrjS+cLnL其中,rjY代表人均农业增长水平,用第一产业增加值除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表示,通过第一产业可比价格指数,已将当年价格表示的各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转化为以1978年为基年的不变价格;rjK代表人均农业资本投入水平,数据来自于本文第二部分估算结果除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rjS代表人均土地面积,用农作物播种面积除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表示,单位为千公顷;L代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投入,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表示。依据研究的可行性,本文将样本区间设定为1978~2007年。

(二)计量方法

面板数据打破了总量研究的同质性,增加了样本数据的个数,克服了时间序列及截面数据各自的局限性,可以对经济现象做更可信客观的分析,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加全面深入。按照一般形式,本文的面板数据模型可表示为:LnrjYit=αi+β1LnrjKit+β2LnrjSit+β3LnLit+εit其中,αit为特定的截面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面板数据模型分为四类,即联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变系数模型及常数模型。我们采用协方差检验及F检验确定符合本研究的模型形式。面板数据模型里最常见的模型为变截距模型,因为此模型中各截距项的差别包含了各省的个体影响。本文三个地区均采用变截距模型,其中,变截距、变斜率及变系数模型依据对各省的不同影响,又分为随机影响、固定影响与混合影响。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说明了省际之间控制变量的差异,随机效应模型假定各省控制变量差异服从随机分布,固定效应模型假定各省控制变量影响是相同的或者是固定的。混合模型把控制变量影响差异看作是固定的。在确定变截距模型基础上,在Eviws中运用Hausman方法,以检验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东部地区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原假设,所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样本在经过Hausman检验后,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因此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作为本文分析模型。面板数据的处理采用Eviews6.0Beta进行。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协整关系检验之前,首先要保证序列的平稳性。由于非平稳经济变量建立的回归模型会产生虚假回归问题,所以经济变量的平稳性检验非常重要。依据计量经济基本原理,序列的平稳性是指序列的均值与时间变化无关,而且方差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时间推移发生根本的改变。当序列含有单位根的时候,它就是一个非平稳的序列。如果含有两个变量,两个变量应同阶单整。若是多变量模型,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不得高于任何一个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另外,当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高于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时,必须至少有两个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高于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本文同时采用LLC、ADF及PP三种方法对农业经济增长(lnrjY)、人均农业资本投入(lnrjK)、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lnrjS)、劳动力投入量(lnL)四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发现,农业经济增长、农业资本投入变量有时间趋势,所以这些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时,选用固定效应且具有时间趋势的面板数据模型;农作物播种面积、劳动投入量没有时间趋势,故选用仅有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提供的数值为统计量检验结果,括号内为概率值,概率值<0.01,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农业资本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劳动力投入量经三种方法检验,均显示有单位根,而用同样三种方法对其一阶差分进行检验时,其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同时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这四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同样的检验(见表3),显然,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也获得了相同的结论。

2.协整检验。由于序列都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所以可以对模型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描述,非平稳经济变量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称为协整关系。计量检验过程中,多数经济变量特别是宏观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的,但其线性组合却有可能是平稳的。虽然经济变量会经常偏离均衡,但内置的均衡机制会不断消除偏差,以维持均衡关系。通过对面板数据单位根的检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农业资本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劳动力投入量都表现为一阶单整,因此这些变量存在协整的可能。通过对残差的检验,发现并没有时间趋势,所以为固定效应模型。

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检验统计量说明,这四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本文运用同样的原理与方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了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可以看出,计量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序列平稳,同样得到了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表5提供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三大地区的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农业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4548、0.7802和0.3114,表明农业资本投入每增加1%,东中西部地区的GDP分别提高0.4548%、0.7802%及0.3114%。农业资本投入对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产出弹性比预期的要低,部分可以解释本世纪以来资本投入速度放缓甚至负增长的趋势。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本投入贡献度最低,考虑到东西部地区人均资本规模水平持平,相对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调现象,农业资本投入可能存在资源浪费、无效投资、投资主体单一等深层次问题。与其他两个变量相比,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都很高,西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低于其他两个变量,但其绝对值并不低。所以,总体而言,农业资本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就模型中的其他两个变量而言,劳动力投入在中西部地区影响为负,在中部地区尤其严重,表明在中西部地区,随着劳动力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并没能显著的增加对GDP的贡献,反而会出现劳动力的“冗沉”现象,西部地区可能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缓解了该问题。这实际上暗含着中西部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调整,农业生产力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对劳动力的吸纳逐步形成了质的改善和提高,传统农业劳动力的劳作方式已经逐渐被替代,农业技术进步实现了对劳动力的替代,更多的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之中。相比之下,农业劳动力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则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农业GDP得以正向提升,农业经济生产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当然,这与西部地区以山地型农作为主的生产方式有密切相关。农作物播种面积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为负,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为正,这一检验结果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验证。总体而言,劳动力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只对西部地区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弹性系数很大。因此,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农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严格保护耕地,防止住宅及工业用地对可耕田的侵占,这符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进一步释放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7篇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不同,其初始计量方法也各不相同,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购买、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等。本文仅以外购、自行建造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为例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正常信用条件下购买的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相同在正常信用条件下购买的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均规定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使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支出计价。

(二)超出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取得的固定资产,会计成本小于计税基础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时,因其具有融资性质,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法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以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历史成本计价。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不按现值计价,不对支付价款折现。

(三)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相同 会计准则规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所建造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所得税法规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由此可见,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虽然暂估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但最终还是以竣工决算的成本进行计量。

二、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与税法的差异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由于会计与税收规定就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的提取等处理的不同,可能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所得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确定每一纳税年度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的折旧。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折旧范围、折旧基数、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会计估计变更等。由于会计目标和税收职能的不同,致使上述因素均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折旧范围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包括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所得税法规定: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得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和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也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二)估价入账固定资产调整原价的差异 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在会计和税法中分别指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和计税基础。固定资产折旧基数扣除净残值后的差额为折旧总额。企业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但是有些情况下也会存在差异。

会计准则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由于企业所得税是按年计算的,因此必须准确计算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少计或者多计前期应纳税所得额,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应当计算应补交或者应退的税款。企业因按实际竣工决算价值调整原暂估价或发现原计价有错误等原因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导致以前年度少计折旧的,应相应调减原所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应多交的税额可抵顶以后年度应交的所得税;企业因按实际竣工决算价值调整原暂估价或发现原计价有错误等原因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导致以前年度多计折旧的,应相应调增原所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并补缴企业所得税。

(三)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如果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确定方法按照固定资产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四)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的差异 折旧年限是指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即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会计准则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做具体规定,只是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其使用寿命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所得税法虽然也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做具体规定,但规定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最低年限,如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纳税人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关于预计净残值,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的规定是相同的,均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且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五)折旧方法的差异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所得税法规定:除特别规定允许加速折旧或一次性折旧的固定资产外,一律采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扣除;加速折旧只能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计算,采取加速折旧计算方法的企业不得缩短折旧年限。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下发的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拥有并用于生产经营的主要或关键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或者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六)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会计变更的差异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的预期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相应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如果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相应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的改变,均按照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无论会计方法如何改变,计算所得税时仍应按税法规定的方法计算折旧扣除。申报所得税时,只需将本期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额进行纳税调整即可。

(七)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税法变更的差异 税法变更是指税收政策的调整。依据实体从旧原则,从新税法实施之日起,改按新的方法计算折旧,不调整以前年度的折旧额和应纳税所得额。新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净残值、折旧方法等,只适用于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增的固定资产。2007年12月31日前购置的固定资产,仍适用两税合并前的折旧政策。企业应按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计提折旧,申报所得税时只需要对本年度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额,做纳税调整即可。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比重 绩效 实证研究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我国的能源企业可大致分三类:电力、煤炭、石油。能源行业有高固定资产投资特点。企业的固定资产结构即企业经济资源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的分布,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价值比重。固定资产结构对企业经营效益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比重非最优化而给企业带来损失。这种损失表现在两个方面:若固定资产比重过高会使企业产生不必要的闲置资源,固定资产成本增加,减少企业收益;若固定资产比重过低,影响企业资金的整体周转效果,无法实现预期收益。

李义超、蒋振声(2001)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它们之间负相关的结论。王汉文(2008)通过对浙江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认为,浙江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常颖、孙丽颖(2009)对企业绩效和资产结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企业绩效与固定资产比重存在微弱的倒U型曲线关系,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比重多分布于倒U 型曲线最高点左侧的上升阶段。陆正飞、辛宇(1998)研究认为,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应控制行业因素。

综上所述,学界对固定资产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的争论一方面在于固定资产比重与经营绩效关系的方向问题,正相关、负相关还是不相关;另一方面在于相关关系的显著性问题。从微观角度针对能源行业的深入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就固定资产比重对上市能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做深入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1.信息真实性假设。本文数据来源于2011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年度公告财务指标,数据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披露,具有合理保证。

2.线性相关假设。本文中的数据可能并非严格的线性关系,但是可以假设为近似线性关系,从而使用线性模型来拟合数据。做出这一假设的同时,我们也对数据进行了检验,数据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和独立性,因而满足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

3.公司绩效与固定资产结构相关。通过文献综述部分,笔者认为公司绩效与固定资产结构有关,假设公司绩效与固定资产结构负相关。

(二)指标选择

本文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企业综合运用全部资产获得收益的效果。解释变量选取了固定资产比重指标。同时还引入控制变量: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反映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用率。具体变量描述见表1。

(三)模型建立

根据线性相关假设与公司绩效与固定资产比重相关假设,建立如下线性回归模型:

Y=β0+β1X1+β2X2+μ

其中,Y代表总资产收益率,即被解释变量;X1代表固定资产比重,即解释变量;X2代表固定资产周转率,即控制变量;βi(i=0,1,2)是相应的参数;μ是随机误差项。

(四)样本选取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1年沪深股市电力、煤炭、石油三大能源行业的1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正常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结构对绩效的影响, 减少异常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首先剔除了S、ST公司的数据以及数据残缺的上市公司。其次通过各项指标的标准分数剔除离群点,从而去除离群点对数据的极端影响。最终选取51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35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20家石油行业上市公司。

(五)统计检验

本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1.描述性统计(见表2)。对于被解释变量总资产收益率,三个行业中,煤炭行业平均值最高,为6.73%,电力行业平均值最低,为2.58%,对于数据分布而言,三者标准差相近且数值较小,分布比较集中;对于解释变量固定资产比重,三个行业中,电力行业平均值最高,为54.43%,石油行业平均值最低,为23.793475%,对于数据分布而言,三者的标准差相近但都比较大,分布比较分散;对于控制变量固定资产周转率,石油行业平均值最高,为7.31次,电力行业平均值最低,仅为0.80次,而对于数据分布而言,三者的标准差有一定差别,石油行业标准差最大,但总体来讲数据分布较集中。

2.回归结果。电力和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比重与固定资产周转率两变量具有共线性。电力行业和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固定资产比重具有显著相关性且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1、-0.520,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P值分别为0.003、0.001。石油行业没有这种显著的相关性(P值为0.304,大于显著性水平0.1)。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固定资产比重之间显著负相关可能是行业特点造成的。电力行业和煤炭行业固定资产利用率低,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维持生产,两者具有较高依赖度,且负相关;石油行业固定资产利用率高,不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即可维持生产。在这一点上,表2所显示的描述统计的结果也可佐证。

在做回归分析时,对于电力行业和煤炭行业需要剔除控制变量固定资产周转率,石油行业则不需要剔除。即对于电力行业和煤炭行业,公司绩效与固定资产结构为一元线性回归;石油行业的公司绩效与固定资产结构为二元线性回归。

表3为公司绩效对固定资产结构的回归结果,其中电力行业和煤炭行业已剔除控制变量,而石油行业仍为总资产收益率对固定资产比重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的线性回归。

对于电力行业,ROA与FA/TA回归系数的P值为0.660,结果不显著。对于煤炭行业,ROA与FA/TA回归系数的P值为0.72,结果不显著。对于石油行业,ROA与FA/TA回归系数的P值为0.203,FAT回归系数的P值为0.754,结果不显著。虽然对于三个行业结果都不显著,但是仍然可以从模型的系数上看出这种微弱关系的方向:

电力行业:Y=3.173-0.011X1+μ

煤炭行业:Y=7.631-0.025X1+μ

石油行业:Y=6.090-0.047X1-0.030X2+μ

三、结论

关于公司绩效与固定资产结构,本文从关系的显著性和方向上给出结论:(1)对于电力、煤炭、石油三大能源行业,公司绩效与固定资产比重之间并无显著线性相关关系;(2)对于电力、煤炭、石油三大能源行业,公司绩效与固定资产比重之间仅有微弱负相关关系。结果不显著可能由抵消效应造成。固定资产比重增多可促进生产,使产量提高而增加收益;固定资产增多也会使固定成本增大,减少收益。两方面抵消后,呈现出固定资产比重与公司绩效之间无显著关系。对于三大传统能源行业而言,在已经投入的固定资产比重很大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周转率并不高,带来的固定成本远远超过了固定资产所能带来的收益。我国传统能源企业应加大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控制固定资产所带来的固定成本,提高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产能,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提高企业绩效。

参考文献:

1.陆正飞,辛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8,(8).

2.常颖,孙丽颖.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企业管理,2009,(9).

3.王汉文.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J].浙江社会科学,2008,12:(12).

4.李义超,蒋振声.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2).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企业生产经营

1 新准则下固定资产折旧研究

1.1 固定资产折旧及折旧方法等相关问题研究

1.1.1 计提范围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过,以下情况应该除外:折旧已经提完但是仍可使用;按相关规定单独评估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计提折旧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固定资产必须以月为单位来计提折旧。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在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期不提折旧而是从下月开始;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期仍然计提折旧,但是本月提的是最后一次。②在折旧计提结束后,无论设备处于什么状态都不计提折旧。③当有些固定资产已经可以使用或者进入可以使用状态时(没有办理决算手续的),必须按照估计价值计提折旧;当交付使用后再按实际成本对原来估计价值进行调节,原来计提的折旧不需调节。

1.1.2 折旧方法

所谓折旧方法(depreciation method),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合理地分配折旧基价。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平均法和年数总和法是企业经常使用的方法。在计算折旧额时;这些方法中唯有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计算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但是最后两年确定折旧额时必须计算扣除的净残值,而剩余的方法在计算时都需要考虑净残值;并且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折旧期限的“一年” 是否与会计计算时的“一年”一致。

1.1.3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计算

折旧年限在计算时必须注意,当用加速折旧法计算时应该以“实际年限”为准,不能以“会计年度”为标准,同时本期购买的固定资产不计算。也就是说7月份购买的固定资产,计算时间应该是本年7月至下年12月。

1.1.4 固定资产折旧因素调整后的折旧计算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等都决定着折旧计算。这些因素中只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属于会计政策,其他的因素都是会计估计。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企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折旧基数的变更都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当上面的因素发生变动时需要用到新的折旧方法。企业对以上因素发生变动后规定如下:当出现以上情况时,只需要变动以后的方法即可,以前的不需要考虑变动。

1.1.5 计提减值后固定资产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企业固定资产正常使用时会发生磨损外,有以下几点存在:固定资产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所需的现金支出超出当初的预算、固定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市价发生降低,其下降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和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下降,以上情况均判定发生减值。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后按照新的方法计算折旧。

1.1.6 加速折旧法并不加速

直线法、机器工时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方法在我国是可以使用的。后面两者叫做加速折旧法。该方法主要就是在使用初期为企业带来多的利润时多计提折旧,使用后期随着设备的老化、技术落后为企业带来利润时减少时折旧也应该减少,从而加速投资回收的同时减少内在风险。

1.2 固定资产折旧研究的相关问题

1.2.1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一般而言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是人们认为影响固定资产的因素,但是实际当中,原始价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等是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由于在固定资产日常处理时,时间功能因素很重要,因此在计算时人们都通常把一些功能因素融入到使用年限当中去。

1.2.2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基数存在的问题

每一期间所提折旧额的大小都是由折旧计提基数决定的。新旧准则对比之后陆发现这里没有新的变化。所以计算基数的问题也没有解决。按我国现行制度,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基数一般是在折旧年限内的固定资产原价,也就是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由于物价变动的影响,所以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会造成固定资产再生产能力的障碍。

1.3 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新规定

在计提折旧时,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必须以月为单位计算折旧,同时计入相关的费用账户。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计算时,本期增加的本期不计算,从下期开始计算;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期减少时,本期不处理而是从下月停止计算。新准则没有规定从何时计提折旧,只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且计入相关的损益账户。

1.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新处理

明确规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即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可以收回金额,减少的金额当做资产减值损失,从本期利润扣除。

1.5 对固定资产清理、处置的新规定

新准则明确固定资产停止的条件:当固定资产处将要出售或不能继续产生经济效益时,每个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残值。如果后面仍然有支出,其规定如果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确认条件的,必须当做成本处理。

2 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2.1 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利益的影响

固定资产是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固定资产的规模、技术先进程度、使用效率和更新的速度都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快慢。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氧化等原因减少的那一部分企业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其实也就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进行一个分摊。有了折旧就可以将购置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中予以收回,将收入与费用进行合理计算,真实的反映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与回收,明确设备,机器等不动产为企业带来的效益。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给企业带来不同方面的利益,所以选择折旧方法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与效益。

2.2 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是一个成本分摊的过程,减少的那一部分价值会从企业的销售中收回,购买设备时很多费用已经发生,但是折旧费用是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一步步收回的。所以说选择合适的方法、合适的年限就会合理的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

2.2.1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的确定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时,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折旧年限来说其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而使用年限人为估计因素比较明显,当固定资产年限缩短时就能将后期费用提前收回。这样前后期的金额不等,所以税收的金额也就不等,后期多缴税,这样就出现了延期税收。但是对于减免税期间的企业,其结果是采用延长折旧年限可以获得收税收益。

同理,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也受人为估计影响比较大,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减少残值就会分摊折旧较多,这样就会出现后面的费用在前面的到补偿,这样就会减少税收。如果残值相反,税收也会相反。

2.2.2 折旧方法的确定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确定后,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的税收影响比较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采用直线折旧法,而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企业可以根据环保、绿色等规定项目资产中请加速折旧,但是需要相关部门层级批准,这样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折旧,从而减少税金。

2.3 固定资产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NCF。固定资产折旧表现为非付现成本,因为其在发生时没有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当企业获取经营收入后,固定资产从中可以得到补偿,这样就会引起现金增加,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折旧可以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转移的价值转化为现金的。这样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折旧越多使得企业可以动用的现金越多,从而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与改造。并且,在加速折旧应用以后可以尽快将企业垫支的资金收回,从而规避无形损耗和投资风险。

3 对新准则背景下固定资产折旧应注意的问题

3.1 折旧方法

根据新规定我们可以发现,组成固定资产每个部分由于有着各自的作用和经济利益,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每一部分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折旧计算。然而,很多企业会总体估计出来一个折旧率来提取折旧,这样就有了调整利润的可趁之机。

3.2 折旧范围

除对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按规定单独估价应作为固定资产的土地这两种情况外,每个固定资产都要计算折旧。而有些企业违反了稳健性原则,例如对“房屋、建筑物”之外的未使用、不需要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而且和现代社会的技术水平不协调,因此这样的情况应该计提折旧。

3.3 注意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或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有的企业在一些情况下却采取调整折旧年限或随意微调折旧年限的做法这种方法违背了新准则。如果固定资产实现收益方式发生改变时,计算折旧方法也要改变;如果固定资产的年限发生改变时,计算折旧的预计时间也要改变。

3.4 注意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风险

新准则与税收法规对比之后我们不难发现,除特殊行业外,税务机关规定在企业所得税扣除时只能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当企业没有经过批准使用加速折旧时,企业会被带来有形损失的同时带来一些无形损失。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培训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刘耀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

[3]柳险峰.浅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会计核算[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

[4]威廉姆R.斯可脱(加拿大),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折旧;信息化管理

一、旧高校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核算的规定

旧《高校会计制度》将单位价值在500元(专用设备800元)以上,使用期间保持原有形态,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旧制度下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分别为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及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购置固定资产采用收付实现制,按照实际取得成本入账,计入当期事业支出,在后续使用当中不计提折旧,账面价值始终不变,分别在“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科目中核算,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二、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变化及要求

(一)标准和类别变化。新《高校会计制度》重新界定了固定资产标准和类别,提高了固定资产的标准,缩小了固定资产核算范围,将单位价值在1,000元(专用设备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形态的资产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新会计制度将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规范为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类别,将其他固定资产类别进一步细化为家具、用具、装具级动植物,同时将档案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标准和类别的重新界定给新的固定资产核算指明了方向,明确会计核算科目,有利于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但同时也要求高校积极适应新会计制度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水平。

(二)计量基础改变。新《高校会计制度》适时引入权责发生制,完善了对取得固定资产成本的核算,购入固定资产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调试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范围更广更全面;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包括建造该项资产至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添加了一个“必要”限制条件;改扩建的固定资产成本按照固定资产扣除折旧后的账面实际余额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再扣除固定固定资产拆除部分账面价值后的金额确定,更准确反映了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价值;统一了接受捐赠和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更真实地反映接受捐赠和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

(三)引入固定资产折旧。新《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文物及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除外),高校应合理确定各类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采取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按月计提,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继续使用,并规范管理。为避免重复计入事业支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将不计入事业支出,相应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计提折旧是解决目前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消耗情况的一大举措,做到实物与价值一致。

三、当前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现状

(一)计量基础现状。目前,高校固定资产初始价值以取得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入账,部分费用计入事业支出,范围相对狭窄,不能完全反映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取得固定资产的成本相对偏小。新建、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价值在高校基建会计账务体系中反映,没有纳入高校事业会计账务体系,在事业会计中不能反映当期改扩建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和价值,而只能反映基建项目的拨款,这影响了资产的真实价值。

(二)未计提折旧,账面反映不真实。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依照收付实现制原则,按照原始历史成本入账,中间不再计提折旧和摊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历史成本一致,随着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损耗,就会导致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净值不相符,账面价值不能客观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存在虚增状况,账面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实际价值。

(三)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是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固定资产购入登记的时间与财务入账时间不一致,导致部分固定资产漏记账;二是固定资产出售、报废、盘亏等处理未及时与财务核对,未及时核销;三是在基建账户列支部分固定资产大型维修支出未重新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仍以原固定资产价值反映在账务上;四是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各类别固定资产存在差异。

四、完善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一)资产清查,实现新旧制度对接。高校应依据新《高校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标准和类别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现有固定资产的单价、类别,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固定资产,要将其余额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将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要一次性摊销其成本,并做好实物资产登记管理工作;对于达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对比新旧制度固定资产类别,按照新账固定资产分类标准重新分类,计入新账“固定资产”科目中。

(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为解决高校固定资产虚高、信息不实的情况,新《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应当对固定资产(文物、图书、档案、动植物除外)计提折旧,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法按月计提,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高校应按照新制度规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对于2013年以前购置的固定资产,要全面核查已有固定资产原价、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于2013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补提折旧,对于实行新制度后购置的固定资产,合理确定使用年限,按月计提折旧。

(三)完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将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新《高校会计制度》对取得固定资产成本以及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进行了完善,高校应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转变核算观念,以新会计制度核算标准进行核算,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同时,将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新建、改建、扩建固定资产的成本支出,真实全面的反映高校新建、改建、扩建固定资产的支出情况,这不仅是高校财务统一核算的需要,也是高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性,为高校全面加强资产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四)新制度下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提高管理认识。随着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全面实行,对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各环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高校必须转变观念,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加强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高校资产管理领导应树立依法管理的意识,树立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资产管理部门要大力宣传新政策的变化,让教职工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与财务部门要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新旧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的衔接工作。

2.建立固定资产专职管理部门。高校应建立固定资产专职管理部门,专职负责固定资产采购审批、入库、调配、报废等管理,全面掌握学校固定资产的存量和调配共享,统筹规划学校固定资产工作事项,实现固定资产管理集中化。采取固定资产管理处集中管理,资产使用部门梯次分级管理的模式,提高现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率,解决重复购买导致浪费的问题。

3.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高校应按照新制度要求制定新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并不断完善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做到账账、账实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学校部门目标管理或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考核部门管理情况,以监督各部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4.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也迈入信息化阶段,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网络一体化。在固定资产网络信息化管理环境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固定资产资源共享平台对固定资产优化配置,盘活闲置资产,减少资产的重复购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财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全校固定资产的状况,实时对账,并可实现固定资产付款、折旧、处置的一体化核算;使用部门可以查询固定资产购置申请状态,及时作好固定资产购置或调配工作。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简化了固定资产管理手续,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也提高了固定资产信息的共享程度,从而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

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高校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高校会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必须加强对高校会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外派学习等方式对会计人员进行新会计制度培训,使会计人员尽快掌握新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核算变化内容,熟悉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体系,保证新会计制度顺利实施。同时还要对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操作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能够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金玲.浅析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市场,2013,21:43-45.

[2]田红.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商贸,2013,33:145-146.

[3]李国助.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 76-78

[4]辛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创新协同对策研究[J]. 对外经贸,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再思考

折旧会计是一个重要的财务会计问题,长期以来倍受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重视。折旧会计主要解决折旧性质、折旧的范围、折旧的因素、折旧、折旧会计处理以及折旧信息的披露等若干问题。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中对折旧会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表述,使折旧会计理论更加符合国际会计惯例,折旧会计实务也更加规范,是折旧会计的又一新突破。本文将对折旧会计的部分基本问题做以探讨,并对《固定资产准则》进行不成熟的评价,以期推进我国折旧会计的。

1 折旧的性质

在财务会计理论中,对于折旧的概念和折旧的目的存在4种观点:

观点一:资产估价论,折旧是固定资产价值的丧失。认为固定资产一经形成,就会在其存在和使用过程中不断磨损并日趋陈旧而逐渐丧失其原来的价值。因此,计算折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有实际价值,也就是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这是西方会计在折旧理论上的一种传统观点。虽然已不被着重强调,但仍具很大影响。

观点二:价值重置论,折旧是固定资产潜在功能的降低。认为固定资产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以其整体发挥基本不变的功效,但实际上其潜在功能却在逐步降低,从而导致其价值的丧失。因此,计算折旧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固定资产潜在功能的降低而大致确定其新旧程度,以便及时考虑固定资产重置,保持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观点三:价值转移论,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这种观点在我国影响最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普遍赞同该观点。

观点四:配比论,折旧是固定资产成本的摊销。认为固定资产成本是一项长期性的预付成本,此项成本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逐步消耗而使企业受益,因此,计算折旧是为了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合理摊销,以满足分期结算并客观反映企业当期经营成果的需要。

由于企业会计的重点已经从资产计价转向损益计算,因此关于折旧的第四种观点已为西方会计学界所普遍接受。也就是说,在现代西方的会计理论上,折旧是指固定资产成本的摊销,计算折旧的目的并不是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和其新旧程度,而是为了合理确认各期经营损益。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其第43号公报中称:“折旧会计是会计上的一种制度,其目的在于以合理而系统的方法将有形固定资产的成本或其它基本价值(有残值的资产,以减除残值的余额为准)分配于估计使用该资产的期间负担。它是一个分摊成本的程序, 而非资产评价的措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财务会计公报》第3号认为:“折旧是一种计算损益的方法,其目的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规则和合理的方式在资产的使用期内进行摊销。”可以认为,这是西方会计中关于折旧概念的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观点。由此也可以看出,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折旧费用,从而正确计算成本和确定损益是折旧会计的核心和目的。

我国对折旧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随着体制的改革和与国际会计的接轨,会计界对折旧性质的认识发生了新的变化,《固定资产准则》对折旧定义为:“折旧,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计提折旧不仅仅是为了收回固定资产投资使企业将来有能力重置固定资产,而且是为了将固定资产成本分摊于各个受益期,实现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合理确定各个受益期的损益。

笔者认为折旧的本质是费用配比的观点较合理,因为折旧费用和其他成本费用无本质的差异,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固定资产的需要与对人工和原材料的需要同等迫切。马克思在《资本论》对生产过程的论述中指出生产资料和劳动是企业进行生产必不可少的要素,而生产资料包括以固定资产为主体的劳动资料和以原材料为主体的劳动对象;因而长期资产的折耗享有与流动资产成本同等的地位。应计折旧的资产可以视同大量购进的商品,由于机器设备被归类为固定资产,存货被归类为流动资产,这样导致它们看起来需要用不同概念来处理,与一般需要实际支付的生产成本大有区别,然而实际情形则是每期所提取的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原始投入价值的一部分,而固定资产的原始投入则是以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支出为代价,所以折旧费用虽然不需本期的实际支付,但却是前期实际支付的一部分,从而成为依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的应由本期负担的一项成本费用。固定资产的成本,实际上是一种预付费用,而折旧的本质是将这一预付费用分配于各受益期与收入相配比的系统和方法。

2 折旧的范围

折旧范围问题是折旧会计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折旧会计问题讨论的热点。

2.1 关于折旧范围的理论分歧

基于对折旧本质认识的不同,长期以来,在有关折旧范围的确认方面,存在有争议的两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我国会计制度有关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范围规定保守,应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将应计折旧资产范围扩大到企业(除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和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外)的所有固定资产。该观点认为我国会计制度中规定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不准予提取折旧的做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立即改革。该观点的主要理由是:(1)折旧是对固定资产服务损耗进行的计量,而这一损耗既包括由于使用产生的“使用有形损耗”和力作用而产生的“自然有形损耗”;也包括由于技术进步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无形损耗”。对于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是仅注重“使用损耗”,而无视“自然损耗”和“无形损耗”的存在,显然不合理。(2)未使用、不需用等大量的闲置资产的产生,多为我国过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致,而由于我国企业的法人财产权迟迟得不到落实,企业没有权利处置这些闲置不用的资产,这就造成了全范围内固定资产闲置现象十分严重。如果对这一部分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损耗的价值无法得到补偿,必然造成企业资金的大量流失。(3)对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企业可以不用负担和补偿这一费用,在以利润指标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将不会抵减其经营业绩,从而使这些企业“白占”了闲置资产;不能惩罚企业对固定资产“多占”的行为。(4)认为我国过去对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不准提取折旧,主要是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角度看问题,而这种一味只注重国家当期财政收入的实现,很少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的做法,极有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观点二:认为将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范围扩大到包括未使用、不需用资产的做法值得商榷。该观点的主要理由是:(1)依据国内任何一种对折旧的本质认识的观点都不应对未使用、不需用资产提取折旧。按照价值转移论观点,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逐渐转移到成本中去的价值”,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因为没有使用消耗,所以不应提取折旧,而其无形损耗价值不能向产品转移,应作为损失处理;按照配比论观点,折旧是“对原始成本分配的定义”,未使用、不需用资产无实际使用年限据以分配,所以不应提取折旧,且这两种资产未向企业提供服务,其原始成本中的无形损耗只能作为净损失。(2)依据资产定义,把“未来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企业”作为资产入账条件,未使用、不需用资产根本不能作为资产入账,更无从提取折旧。(3)认为不能用牺牲折旧正确性方法,把折旧当财务监督手段使用。

2.2 折旧范围的合理表述

在我国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和2002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两个会计法规中,对折旧范围的确认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基本沿袭了我国传统的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规定并与税法保持一致,实际采纳了第二种观点。《固定资产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实际上采纳了第一种观点,将折旧范围扩大到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基于对折旧本质的认识,折旧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分配于各营业期间与营业收入相配比的一种系统和方法,笔者赞成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处理规定。除上述第一种观点的理由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原因:(1)折旧的计提仍然是一个会计问题,是预付成本的一种摊销。固定资产成本作为一种预付成本,其发生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生产经营,取得使用效益。其后产生的固定资产未使用、不需用的情况并非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最初目的,因此,固定资产无论使用与否,其形成时的成本必然要进行摊销,计提折旧。(2)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当企业存在一定数量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时,说明企业资产使用不合理,造成资金的浪费,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但如果不对其计提折旧,就会造成利润的虚增,反而修饰了其会计报表,有悖于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因此,将折旧范围扩大,是折旧会计处理的一种必然,至于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折旧是作为经常性经营费用进行会计处理,还是作为偶发性支出或损失,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可以进行理论商榷。

3 折旧的因素

折旧计提的因素一般包括3个方面:(1)资产的成本。即计提折旧资产的成本;(2)预计使用年限;(3)净残值。与《制度》比较,《固定资产准则》对折旧因素的规范更接近于国际惯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折旧年限的确定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影响折旧额大小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也是决定企业期间损益的—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预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时,除充分考虑固定资产有形损耗外,还应充分考虑无形损耗的影响,中外会计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在会计实务中,考虑有形损耗较多,考虑无形损耗较少,而且对预计折旧年限应考虑的因素也未做出具体规定,因而我国固定资产的预计折旧年限普遍长于西方。《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主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侵蚀等;(3)该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4)有关资产使用的或者类似的限制。”该规定为企业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提供了基本依据,突出了无形损耗的影响,使折旧年限的确定更准确、更科学。

此外,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的规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应定期地进行检查,如果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数相差较大,则应对本期和将来各期的折旧进行调整。”在我国,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一般不做调整。而且,对预计折旧年限应考虑的因素也未做出具体规定。《固定资产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数有重大差异,则应当相应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使企业折旧年限的确定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也更加符合国际会计惯例和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实际状况。

3.2 应计折旧额的确定

关于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在中西会计惯例中一般均运用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作为折旧基数,以反映固定资产历史成本的摊销。但在我国过去的有关制度、准则中,对应计折旧额未做出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准则》中,重新将应计折旧额定义为:“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同时,又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笔者认为,准则的这一规范, 首先明确了应计折旧额的初始确认和计量,即,新增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其次明确了已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的确认和计量,即,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已计提减值准备;第三,明确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应计折旧额以及折旧率和折旧额的影响。

尽管准则对应计折旧额做了更为明确的规范,但笔者认为其仍有欠缺之处,主要是未考虑物价变动对应计折旧额的影响。在物价变动时,固定资产的现行成本必然不等于历史成本。通货膨胀,实体资产升值会产生持有利得,既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摊销的折旧费用与以现行价格水平计量的收入配比,势必虚增利润,也不能实现固定资产的实物保全;反之,通货紧缩,实体资产的贬值会造成持有损失,尽管可以实现固定资产的实物保全,但必然使企业利润虚减,降低企业的长期竞争能力,导致所得税的流失。因此,在准则中,应充分考虑物价变动对应计折旧额的影响,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保全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能力,使企业在物价变动的环境下健康。

4 折旧方法

4.1 折旧方法的选择

折旧方法实质上涉及固定资产成本在可折旧年限内如何分配的,折旧方法的不同,不仅影响折旧额的大小,而且影响当期会计收益和纳税收益的数额。在西方折旧会计中,企业可备选的折旧方法很多。以美国为例,主要有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产量法、年金法、收入法和递耗法等,其中的快速折旧法是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了鼓励投资、刺激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种经济政策。企业通过加速折旧可递延所得税的缴纳,从而获得一定的财务收益,且加速折旧可减少或降低企业持有固定资产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因而大多数企业把加速折旧法作为折旧会计的首选方法。我国自1993年开始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后,在我国会计制度准则、规范及税法中都对资产折旧计提的方法做了规定,一般企业可采用的折旧的基本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及双倍余额递减法。与美国相比,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仍然比较少,而且,加速折旧法也仅限于部分技术进步快的和运输企业。在《固定资产准则》中,也没有扩大折旧方法选择的空间,使准则的规范囿于原有制度的框架和经济政策的考虑, 而未体现其超前性和信息化各行业技术装备更新较快的特点。

我国对折旧方法的争议也非常大。笔者认为,在准则既定的备选折旧方法中,选用何种方法计提折旧应基于折旧的正确性考虑,按照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针对不同折旧对象服务期内的性质来选择折旧方法,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基于对折旧本质的认识,对于损耗在整个使用期内较稳定,受进步因素影响较小,受益期内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较均衡的资产,如房屋、建筑物、运输工具等,应采用平均年限法;而对于损耗不均衡,受科技进步因素影响较大,受益期内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均衡的资产,如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等,应采用加速折旧法。因为由于新技术的采用,新资产的前期无论外延还是内涵的生产能力都较高,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多的经济利益,与此相配比,折旧费也应相应提高;与此同时,伴随资产的有形、无形损耗,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呈递减趋势。

我国原有关于折旧的会计制度在折旧的处理上只强调一致性原则,而新准则既强调了一致性原则,又注重客观条件的变化。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一经选定,不得随意调整”:“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调整”。这充分说明,在进行折旧的处理时,要遵循一致性原则,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但是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计算折旧的很多因素是估计确定的,折旧方法的选定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准则又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折旧方法进行复核,若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来的估计数有重大差异,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则应相应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这说明准则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条件的变化,要求企业在进行折旧的确认、计量过程中,各会计期在保持相对稳定一致的同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计算方法,并在有关报告中披露说明,使提供的有关折旧的信息更真实、更客观。

4.2 折旧率的选择

在折旧会计实务操作中,企业一般以折旧率乘以资产成本来进行折旧的计提,其中确定的折旧率有:综合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个别折旧率。长期以来,我国为了折旧计提工作的简化,无论财务制度还是税务实务都倾向于使用分类折旧率,且在分类折旧率的计算上,对于资产的使用年限与净残值率的确定采取一刀切,个别税务监察人员甚至在税务监察时达到教条的地步,如果企业按分类折旧率计算的折旧额低于按个别折旧率计算的折旧额,那么,企业只能用分类折旧率。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有待商榷,事实上采用分类折旧率存在很多弊端:(1)账簿上资产的分类与分类折旧率的资产分类并不一致,无法对折旧的资产成本进行准确检查;(2)同类资产使用期限与投入使用的时间并不一致,各种资产在使用期间创造的营业收入也存在差异,采用分类折旧率直接影响折旧的准确计提;(3)采用加速折旧法使用分类折旧率计提折旧产生的误差更大,因为同类资产也存在较大使用差异、环境差异、科技发展差异等,使用年限无法一概而论,另外,净残值率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目前,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大量地应用于企业管理,采用最准确、合理的个别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条件已完全具备。

5 折旧会计相关的信息披露

伴随着会计规范建设的日趋完善,《固定资产准则》对折旧会计相关信息披露作了明确的规定。准则除依据折旧会计对象、折旧方法等计算出企业各会计期间资产的折旧额进行折旧会计处理并予以表内信息披露外,还结合表外相关信息强制披露的需要,于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有关折旧信息: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率;固定资产期初和期末各类固定资产账面总金额及累计折旧总额;当期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及当期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原有规范相比,准则中有关折旧会计信息规范及披露方面已有质的飞跃,和《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的折旧信息的披露要求基本吻合,但还有待更进一步完善。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Z〕。财会,〔2001〕57号

〔2〕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Z〕。财会,〔2000〕25号

〔3〕谢瑞峰。折旧会计的中西差异〔J〕。山东税务纵横,1999,(3)

〔4〕张欣。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现状分析与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4)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12篇

[摘要]

[枢纽词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比较

]固定资产在企业的出产经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地处理固定资产的计价、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折旧、后续支出等题目对确认企业会计要素十分重要。因此,文章对新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进行了分析,并就新旧准则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比较

2006年2月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准则较原准则有较大的变化,在初始计量、折旧、后续计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基本接轨,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作了较具体地分析,并与旧准则作了较全面的比较。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新固定资产准则首先确定了其合用范围,指出出产性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不合用本准则,然后重点规范以下题目:

(一)固定资产确认企业将一项资产确以为固定资产需要知足两项尺度,一是符合定义,二是符合确认前提。固定资产定义是“为出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治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确认前提是“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固定资产的本钱能够可靠地计量”。假如一项综合性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门具有不同特点,或不同使用寿命,或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合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门确以为单项固定资产,而不应作为一项固定资产确认。

(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基本划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本钱进行初始计量。不同取得方式有实在际本钱计量的详细尺度,固定资产准则涉及以下确认:

1 . 外购固定资产的本钱, 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置费和专业职员服务费等;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前提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本钱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符合借款用度准则应予资本化。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允价值比例对总本钱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本钱。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本钱,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符合资本化原则的借款用度应计入固定资产本钱。

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本钱,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商定的价主确定,但合同或协议商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非货泉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本钱,应当分别按照有关准则执行。

(三)弃置用度针对某些特定行业固定资产的弃置用度较高,要将其弃置用度折现购置固定资产初始本钱。即固定资产初始价值确认时,就把未来处置时的弃量用度计入资产价值,同时确以为一项负债。

(四)后续支出的资本化和用度化新准则划定企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前提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本钱,不符合确认前提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五)固定资产后续计量

1.折旧范围。除已提足折旧仍继承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折旧及相关概念。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为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预备无忧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预备累计金额。

3.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公道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是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用度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是现值的概念。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该准则第十九条划定的除外。

4 . 折旧方法。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均匀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准则划定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即:企业在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休止计提折旧。

5.变更时不需要追溯。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所有这些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六)固定资产处置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人当期损益,该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本钱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预备后的金额。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也应当计人当期损益。新准则划定假如将发生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应当终止确认被替代部门的账面价值,即通常所述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要将其账面价值和新发生的后续支出构成替代以后新资产的价值,不再沿用被替代部门的账面价值,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与现行准则和轨制一致。

(七)表露要求要求表露固定资产确认前提、分类、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等六项内容

。(一)固定资产定义中未包括单位价值尺度原准则固定资产定义除“为出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治理而持有”和“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外,还包括“单位价值较高”这一尺度。新准则没有列示这一尺度。

(二)夸大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本钱计价必需公允在对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价值确认上,原准则划定“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新准则划定“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商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商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三)重新定义了预计净残值新的预计净残值的定义夸大了现值,即确定预计净残值时其金额应为其折现值。在企业预备出售固定资产时,应复核其预计净残值,应使预计净残值即是公允价值减去处置用度后的净额。重新定义预计净残值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了一致,对当前会计实务影响不大。

(四)划定了弃置费的会计处理针对某些特殊行业较高的固定资产弃置用度,新固定资产准则划定,确定固定资产本钱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用度因素。

(五)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与初始确认固定资产的原则相一致新的固定资产准则划定,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时其确认原则与初始确认固定资产的原则相同,即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本钱能够可靠地计量,不再像原准则单独表述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发生的后续支出若符合确认固定资产的两个特征,则应将其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这里只是表述方式的改变,对会计处理应该没有实质性影响。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田定资产投资;CPI;格兰杰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124-02

固定资产投资与CPI都是反映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形下,固定资产投资所形成的产出结果可以在CPI中得到体现,而CPI所反映的物价波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影响,因此它们之间应该存在某种联系,并且两者的关系也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问题。

国内现有文献检索显示,单独研究固定资产投资与CPI关系的文献不多。更多情况下是把投资作为多种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且采用的方法和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课题组(1995)研究结果认为,高经济增长和高投资增长是否引起高通货膨胀,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超过当时社会可利用的资源限度。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高增长到高通胀的传递过程才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宋秉芳(1996)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79―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的推动因素以及通货膨胀对就业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滞后1年和滞后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都是通货膨胀上涨的推动因素;而通货膨胀率的上涨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徐能毅(1997)认为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是生成通胀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投资生成通胀的具体方式。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联合课题组(2004)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入手,结合实际数据对通货膨胀、投资、产出、过度货币供给等宏观经济变量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协整分析得到,投资增长是产出增长的原因,但不是通货膨胀上涨的原因。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2004)利用1981至2003年数据,对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两变量变动存在显著正相关。乔海曙和王军华(2006)分析了通货膨胀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对投资需求助推通货膨胀的观点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朱昭霖和李万峰(2008)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对经济波动尤其是物价波动有很大影响,他们选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CPI增长率两个指标,用1987至2006年20年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CPI增长率两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总结分析文献,主流观点是固定资产投资虽影响物价波动,但并不是直接原因,其作用是否发挥依赖于其他因素的配合。因此单独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与CPI的模型,并不具有多大的解释意义。首先应做的是探讨固定资产投资与CPI的因果关系,确定两者是否可以相互解释,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互相解释。只有在此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才可以据以建立的具有较强解释能力的模型。两者因果关系的确定除理论探索外,参考来自统计意义上因果关系的依据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以现有文献研究成果为借鉴。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固定资产投资和CPI变最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目的在于研究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为确定两者真实的因果性提供佐证。

1 固定资产投资与CPI的变动情况

1.1 固定资产投资变动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虽经几次波动,但总体而言,一直保持较高水平。198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为961亿元,到2007年已达到137239亿元,是1981年投资水平的142.8倍,年平均增速超过20%。30年间t198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最低,为-7.2%,然后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一个快速上升通道,至1993年达到61.8%的最高增幅。此后增长率大幅下滑,虽1998年小幅回升,但1999年仍跌落至5.1%。1999年后固定资产增长率开始攀升,到2003年达到一个高点后稳步回落。2007年又出现了小幅上升。

受国际金融形势振荡多变的不利影响,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出口水平大幅下挫,消费水平也受到巨大影响,为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拉动内需,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经济比重将进一步提升,今后一段时间内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1.2 CPI变动及其趋势

近30年来,我国CPI除在几个特定的年份发生大幅波动外,一直保持较平稳的趋势。两轮明显的物价上升趋势分别出现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其中1994年CPI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增幅高达24.1%。与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情况相比较,只在1989年两者出现相反的变动方向I其他年份的固定资产投资与CPI变动情况表现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并且CPI变动稍滞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

2 固定资产投资与CPI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理论上,CPI作为反映不同时期货物和服务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重要的物价指数,应当可以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并且CPI所反映的物价波动趋势一定程度上也应该可以对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及增速产生影响。但在实际中两者真实关系的判断。需要具体的数据和严谨的实证分析作为判断依据。

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条件,本文首先对各变量是否平稳进行ADF单位根检验,若变量序列为同阶单整,则对各变量是否协整进行验证,满足协整条件后,对两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对所得检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2.1 数据说明

本文所用数据全部来自国家统计年鉴的相关各期,样本数据为1984至2007年的年度数据。为消除固定资产投资与CPI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影响,分别对两变量取自然对数。FAI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LNFAI和LNCAI分别表示对固定资产投资与CPI取自然对数后的取值。

2.2 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来验证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时设定各变量均不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运用经济计量软件Eviews5.0对LNFAI和LNCPI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由结果可知,变量时间序列LNFAI和LNCPI都不是平稳的。而在一阶差分的情况下,LNCPI和LNFAI都是平

稳的,说明两变量同为一阶单整过程,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因此可进行下一步的协整分析。

2.3 LNFAI和LNCPI的协整检验

用OLS法估计回归方程:LNCPI=4.851721-0.09218LNFAI+ε,并得到残差变量ε。对前述估计方程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变量是平稳序列,可认定序列LNFAI和LNCPI存在协整关系。

2.4 LNFAI和LNCPI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期数非常敏感,因此通常情况下可以依次多滞后几期,对不同长度的滞后期数进行检验,确定检验结果是否保持一致性。

当格兰杰因果检验不随滞后期数变动,保持一定稳定性时,则可以根据检验结果确定格兰杰因果关系是否成立。本文对两者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时,对滞后1期到5期分别给出了检验结果。

滞后期数为1、3、4时,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下。CPI都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期数为2和5时,CPI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结果并不具有一致型。因此可知,即使CPI可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这种影响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当滞后期数为2、3、4、5时,在5%与10%的显著水平下均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CPI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固定资产投资与C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对因果关系而言,CPI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而固定资产投资是CPI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与CPI之间只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不存在互为因果的反馈性联系。

3 结论与评述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14篇

(一)会计确认方面的变化原准则对固定资产从使用用途、使用期限、单位价值上进行规定,新准则仅从使用用途、使用期限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在使用期限上,新准则引用了“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说法,比原准则“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说法更为妥当。即新准则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定义时取消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同时规定“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1)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取消价值标准及规定确认条件是新准则的一个特点。此外,新准则还取消了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规定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时,其确认原则与初始确认固定资产的原则即上述两个确认条件相同;同时还规定了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不适用于本准则。

(二)初始计量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成本计量。新准则规定,对买价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价款,其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差,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外,应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而原准则未对此类性质的固定资产购买成本进行界定。

二是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成本计量。原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而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新准则在强调资产计量的法律形式即合同或协议的同时,更强调了固定资产价值的公允性。如某企业接受另一企业的投资设备,协议价为80万元,而市场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则按原准则规定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80万元,而按新准则规定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应为100万元,新准则更能真实地反映设备价值。

三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固定资产成本的计量。新准则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按《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处理,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人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换人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人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未同时满足上述两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在涉及补价时,同样区分按公允价值和不按公允价值人账两种方式。而原准则对换入资产不区分是否按公允价值入账,均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固定资产的人账价值;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一方还得确认收益。

四是债务重组取得固定资产的成本计量。新准则规定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处理,即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固定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原准则中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入账。

五是预计弃置费的固定资产成本计量。新准则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并可计提折旧,其金额为折现值。而原准则没有涉及该项内容。新准则针对某些特殊行业较高的固定资产弃置费用,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三)后续计量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计提折旧。新准则只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人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对取得的固定资产从何时开始计提折旧未做明确规定。原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规定企业在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二是预计净残值的计量。新准则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进行定义时,引入了折现值的概念。即处置资产的净残值等于折现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而原准则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按历史成本计量。

三是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变更。新准则和原准则都规定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时,应当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相应变更。但原准则未对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规定。新准则还规定,所有这些改变,均采用未来适用法作为会计估计进行变更。

四是减值准备的处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回收金额,减记的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人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原准则规定,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某企业2007年1月1日购人设备一台,价值200万元,使用期十年,假设无残值。假设该设备第一年可计提折旧20万元,扣除折旧后该资产的净值应当为180万元。但资产负债表日该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却只有170万元,这时企业就应当计提1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8年企业应当计提折旧20万元,这样2008年年底该资产账面净值为150万元。假设该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为165万元。按照原准则,企业应将2007年年底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10万元转回,但按新准则的规定,企业不得进行转回处理,即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仍然是150万元。这就确保了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真实可靠。

(四)会计披露的变化原准则要求对已承诺将为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金额、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提足折旧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退废和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披露,而新准则未做上述披露要求。

二、新固定资产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式的改变对企业净资产及收益的影响原准则规定企业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计入固定资产,但对其价值的变动未要求核算。而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应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单独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并在会计报表中单列“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处理时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计提折旧或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损益,这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二)固定资产预计处置费用计价方式的改变对资产结构及收益水平的影响新准则将固定资产预计的处置费用以折现金额计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必将增加固定资产的人账价值,并增加长期资产的比重,导致企业资产结构发生变化。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加,相应增加企业各期计提的折旧费用,使企业的收益水平降低。

(三)固定资产减值不可转回的规定遏制了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过去有的企业通过减值准备的冲转,在年度间来回增减利润。新准则规定减值准备不得转回,使人为调节利润的空间缩小。

三、新固定资产准则应注意的问题

(一)“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式的选择随着投资性房地产物业的增多,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和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新准则实施后,可能会引导市场更多地关注各项投资性房地产物业的真实价值,因此企业更应认真对待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可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从企业稳健经营出发,在“投资性房地产”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就不能再转为成本模式的现行规定下,建议企业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生房地产进行核算。

(二)新准则将固定资产预计处置费用折现金额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增加了固定资产价值及其折旧费用由于税法规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不予列支,因此这部分折旧不能在税前列支,应进行纳税调整。此外,新准则对预计净残值的计算,强调采用现值,也就是说在计算净残值时,其金额必须是折现值。这与税法规定按历史成本计算的固定资产净残值5%不相符,因此企业在进行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应将这部分差异进行纳税调整。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基本建设投资 更新改造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结构效率

一、引言

研究投资或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一个老话题了,但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两个重要方面――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的相对变动带来的效率提升却较少有人去分析。长期以来,在社会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显得尤为突出。但长期依靠投资量的增加来推动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区域经济体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容量是有限的,达到饱和度之后其边际效率也会递减。因而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释放生产力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重要命题。

进行结构效率的研究离不开实证分析。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是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的西部民族地区,近几年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在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更是11个重点支持率先发展的经济区之一。因此,对广西的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一般性分析

这里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主要是指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的比例结构。基本建设投资是指利用国家预算内拨款、自筹资金、国内外基本建设贷款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进行的,以扩大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投资和购置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是指利用企业折旧资金、国家更新改造预算拨款、企业自有资金、国内外技术改造贷款等资金,对原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更新的投资。

依照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外延式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投资,主要体现为新建、扩建等形式的新建工程投资;而更新改造投资则属于内涵式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的范畴,主要体现在设施更新、技术改造等投资形式。这两种投资形式客观上存在某种最佳的数量比例关系,而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产业结构变迁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形式开始以新建、扩建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设施会老化、折旧,而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则会不断提高。

依据2001――2011年《广西统计年鉴》的资料,我们发现基本建设投资一直是广西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主体部分。2000年的基本建设投资额是281.54亿元,更新改造投资额是80.16亿元,此后两者的数字不断增长,近年来更是加速上升,到2010年基本建设投资额和更新改造投资额分别达到了3479.48亿元和2215.90亿元。

三、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为衡量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的比例变化所带来的经济产出效率,可采用具有广泛意义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分析。基于时间t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在上式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力投入,A表示技术、管理、投资结构变动等因素。为简化问题,我们假设劳动力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为常量),那么上式可转化为微分方程:

我们可进一步假设投资的规模效率不变,的变动主要由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变化引起,那么上式又可转化为:

上式用GDP的增长率表示,为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的结构变化率,为基本建设投资的增长率,为更新改造投资的增长率。我们选取1999年作为基期进行计算。其中:

根据2000年至2011年《广西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可得出2000――2010年间广西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的结构变动效应的回归模型:

(0.510)(1.442)(13.046)(-4.822)

上述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995,调整的判定系数也达到了0.993,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方程和变量的线性显著性检验(包括F检验和t检验)也基本符合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为零的要求。D.W的值2.423接近于2,可认为残差数据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只具备轻微的负自相关性)。解释变量s、、和被解释变量g的散点图都较好的体现了其线性关系。

四、结论

通过对广西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1)从2000年到2010年,广西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比例的变动对经济产出的增长有正效应,这种投资结构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增长率就上升0.594个百分点,说明广西通过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来释放生产力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2)广西的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率上升0.562个百分点,而同期更新改造投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率下降0.12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基本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更新改造投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在以GDP为考核导向的体制下,一些政府官员倾向于基本建设投资、推进新项目的做法并非是非理性的。(3)在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更新改造投资的作用,因为更新改造投资额的基数相对较小,增加较小数量的更新改造投资额就会带来投资结构较大的变动和优化,进而促进产出率的提高,因而我们要综合考虑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的数量关系,寻找出最优的投资组合。

参考文献:

[1]李杰.投资结构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刘立峰.政府投资理论与政策[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