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

护理美学论文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1篇

手术室护士以端庄的仪表、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调、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及时间安排,术中需用的常规仪器设备,使患者对手术室有所了解,以缓解紧张情绪。并告知患者手术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士、护工将会团结一致、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度过手术期。再次,护士与患者、医师、护工间保持良好的沟通,能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对患者一视同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注意保护性医疗措施,维护患者隐私。尊重爱护护工、进修生、实习生。体谅术中医师的口误,手术配合动作轻巧敏捷,举止文雅。医师也有个体差异,若出现不快之事,护士如有能力以幽默艺术来营造舒缓温和的气氛当然最好,如无幽默细胞,建议以“礼让三分”为上策,事后可商讨,但决不能在手术中发生争执。

2塑造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艺术美

所谓艺术美,是经过艺术创造实践,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炼,集中的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艺术离不开形象,因而艺术美主要的是艺术形象的美,其源于现实生活,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等特征,但它又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我们应注意树立护士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心灵,塑造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艺术美。首先,树立护士形象。护理人员的形象是一种组织的整体形象,是患者和家属对护士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包括:护士长的形象、护士形象、技术形象、服务形象、环境形象等,尤其是护士的穿着仪表和公共形象给患者带来直接感受到的第一印象[1]。其次,护理人员应具备美的心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仅需要机体功能恢复,也需要以健康的心态踏入社会,接受手术的患者可能面临着绝症、致残等种种不幸,在现实与未来的矛盾中难以自拔。这时医务人员的同情、理解、宽容与帮助,就格外重要,患者会在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环境中倍感温暖,重新激发起对生活的热情,对美的向往。

3营造手术室的环境美

首先,手术室的环境美,总体上要稳定、明净、舒适。中国素来讲究对称美,从视觉上看,凡是平衡、对称、重心垂直、比例适度的物象大多能引起稳定感。手术室的建筑结构应宽大、方正、长宽比例为0.618,色彩以淡蓝、淡绿为宜,淡蓝色充满希望,淡绿色安静神怡。室内物品如手术台、无影灯、器械桌、污物桶、输液架、麻醉架、监护仪等归放有序、定点、定位,便于使用,始终保持整洁、清洁[1]。室温调节在22℃~25℃,湿度控制在50%左右。其次,护士是组成动态环境的重要角色。医院应对每1位护士进行职业形象美及行为规范的示教,练习正确的站姿、走姿、坐姿、蹲姿、书写姿势,以及端治疗盘、推治疗车等姿势。要求服装统一规范,仪表形态整洁自然,不佩戴耳环戒指,可化淡妆,严禁抹浓烈气息的香水。行走步伐轻、快、稳,节奏适度,除了抢救患者或术中急需添置物品,不要奔跑,以免产生紧张气氛,影响非全麻患者及手术医师的情绪。手术室不能大声喧哗,术中勿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背景轻音乐,使耳根宁静,精神放松。再次,手术患者往往对手术心存畏惧,对手术间这样陌生的环境知之甚少,加上手术室工作人员繁多,工作节奏快,很容易让患者感到紧张,不知所措。医务人员应该从患者实际心理需要出发,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患者感到被重视。同时手术间墙壁、地面,以及工作人员的衣帽都用浅蓝色,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患者愿意接受的气氛。

4小结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研究对象

根据我院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计划,随机抽取2012级护理本科学生72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8人,女生64人,年龄19岁~21岁。将72名学生随机分到6个模拟病房进行授课,其中第1模拟病房~第3模拟病房的学生36人为观察组;第4模拟病房~第6模拟病房的学生36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所修课程、基础知识、入学成绩、任课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授课内容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均按我院自编教材《护理学基础实验教程》内容进行授课,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融入护理美学相关知识,对照组按照原教材内容未刻意加入护理美学知识。

1.2.2美学相关知识培训

在上实验课前利用周末和晚上对观察组的护生进行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具体内容包括:①护理美学基本原理;②规范着装仪表;③规范行为举止,包括推治疗车、端治疗盘、持病历夹、站姿、坐姿、行姿、蹲姿等训练;④培养语言沟通能力;⑤培养人文关怀能力。

1.2.3评价方法

1.2.3.1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护理学基础理论考试成绩、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总成绩进行评价,理论考试采用统一试卷闭卷笔试,满分70分,由护理学基础教研室老师集体阅卷;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参照我院自编教材《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评分标准》,满分30分,考核内容以抽签形式由学生随机抽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授课教师交叉考核。总成绩为理论课和实验课成绩之和,以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1.2.3.2调查问卷测评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教学效果评价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态度、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思想、职业形象。分好、一般、差3个等级进行评价。问卷相隔2周的重测信度为0.87。共发放问卷72份,有效回收72份,回收率100%。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课成绩、实验操作技能成绩、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在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巩固专业思想、塑造美好职业形象方面观察组护生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护理美学教育是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卫生部2005年8月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加快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在护理基础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比重。护理美学作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美学修养,树立护生的职业形象,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及职业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护生美学素质及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忠实于护理事业的职业精神是现代护理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改善对病人的服务态度、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巩固专业思想、塑造美好职业形象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研究资料

中国:由教育部高教司收录的19所医学院校的现行护理本科教学计划。美国:经过了美国NLNAC(NationalLeagueforNursingAccreditingCommission)课程设置评估,依据教学和科研水平排名在全美前36位的18所护理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计划。

1.2研究方法

包括文献法、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采取同类横向比较、定性与定量比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鉴别调查所涉及的中美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异同,认识护理本科教育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和共同规律性。定量资料应用MicrosoftExcel数据库和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培养目标

2.1.1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1987年国家教委提出护理本科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①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②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的基本知识;③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专门监护的技能;④医院护理管理和科室护理管理的初步能力;⑤护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各校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政策制定了各校具体的培养目标,教育部高教司[1]于1998年总结了国内19所院校护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如下:①业务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的护理师。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高级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②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同国家教委要求。

2.1.2美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esofNursing)于1986年制订“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目的是定义护理本科生毕业时具备的基本知识、价值观和专业行为,该标准一直是美国护理本科教育的框架。1995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理事会又组织人力对此标准进行了修订,1998年1月完成了修订工作。美国“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主要定义了护理学科及护士角色和护理专业教育标准,护士角色包括提供照顾者、协调照顾者和专业成员;护理专业教育包括普通教育、专业价值观、核心能力、核心知识和角色发展。

2.2课程构成比较

2.2.1国内院校护理本科课程的学时数安排情况国内各院校护理本科课程的总学时数平均为3357.58±484.17,变异系数为14.42%。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分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分布见表2。由于各院校的教学计划表述方法不统一,显示了教学计划中明确列出这些项目的院校情况。

2.2.2中美医学院校护理本科课程总学时数、选修课必修课学时数比较。

2.2.3必修课的构成和比较

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护理专业课对课程结构分类,中国医学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中必修课程的构成情况为:公共必修课占31.38%,专业基础必修课占42.42%,专业必修课占26.20%。美国护理院校护理本科课程按普通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分类,其中,专业必修课占必修课学时数构成的57.78%,普通必修课程占必修课程学时数构成的41.22%。根据课程内容,美国护理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基本相当于中国医学院校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

2.2.4实习或实践讨论课

国内护理院校现行的课程设置中,拥有讨论或实习安排的课程占总课程的56.86%,实践或实习的学时数(不包括生产实习)占总学时数的31.37%。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各院校之比为最高1∶0.89,最低1∶0.31,平均为1∶0.48。美国护理院校拥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平均为1∶0.70。以美国密西根大学护理学院为例,在130学分的课程中有73学分为理论课,57学分为实验、临床和讨论课,占总学分的43.85%,其中讨论课为8学分,占非理论讲授课的14%。

2.2.5实习课的安排

国内多数院校将生产实习安排在最后1学年(4年制为第4学年,5年制为第5学年),实习地点为医院的临床科室。时间为45~52周。实习安排的主要地点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手术室、急诊科、ICU、心电图、传染科,部分院校安排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中医护理和五官科、皮肤科的实习。美国护理院校的实习课开始于第3学年,在每门课程开设的同时进行,实习贯穿于课程的学习过程。

2.2.6人文社会学科课程

我国的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英语、体育、心理学、沟通交流为主。100%的院校开设了政治理论、英语和体育。开设心理学的学校占84.21%(16/19),其中13所为护理心理学,3所为医学心理学;开设法律基础的院校有12所,占63.15%;开设伦理学课程的院校有7所,占36.84%,其中1所为护理伦理学,其余均为医学伦理学;开设沟通课程的学校有3所占15.79%;开设美学课程的学校有5所,占26.31%。美国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主要包括:艺术、戏剧、语言、文学、音乐、哲学、表演和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历史、政治学等。

2.3课程设置的模式

我国19所院校中18所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为建筑式课程设置模式,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课程设置采用的是“人体功能和基本需要模式”,将专业护理课分为护理学Ⅰ(人与社会),护理学Ⅱ(生殖),护理学Ⅲ(营养与排泄),护理学Ⅳ(呼吸与循环),护理学Ⅴ(活动与休息),护理学Ⅵ(认识与感觉),并结合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美国各护理院校护理本科的课程设置采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实行学分制。

3讨论

3.1培养目标

我国教育部1998年规定[2]:学生通过本科的学习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美国护理本科的培养目标则细化为具体的能力,除了注重要求具备健康评估、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对病人的进行有计划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注重强调学生沟与交流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决策能力对不同文化的护理能力及继续学习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esofNursing)于1986年制订“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目的是定义护理本科生毕业时具备的基本知识、价值观和专业行为。该标准一直是美国护理本科教育的框架。我国的护理本科生培养目标与美国护理本科培养目标相比较,从培养要求角度和毕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均比较宏观、缺乏具体标准,可操作性较差;从要求内容反映出注重学生知识掌握而在学生具体能力方面的培养显示出不足,护理专业的特色不够突出,缺乏护理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特别应引起重视的是,我国护理本科培养目标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方面培养的要求,如价值观,职业责任感、独立获取信息和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这与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具有较大差距。我国现行的护理本科课程设置能否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应该增减哪些课程,学习课和实习课究竟怎么合理安排,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事半功倍的提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3.2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即课程目标,其依据主要有3个方面[3]: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对学科的研究。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课程编制者要时刻关注有关学生的各种研究,尤其是有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方面的研究,以及关于学生发生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而学生个体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基于以上3个标准来对比我国和美国的课程目标:我国的课程大体是“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课程目标侧重于对学科的研究,对社会和学生的研究不足;美国的培养目标也是“学科为中心”,但兼顾了对学生、学科和社会的研究。

3.3课程设置学时数及分布

中美护理本科课程设置中在总学时数上高于美国,其中必修和选修课均高于美国。这可能与我国大部分院校采用5年制有关。实践课包括实习、见习、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中国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的讲习比为1∶0.48,美国为1∶0.70,实践课所占的比重中国略低于美国。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尤为重要,所以应该增加护理学专业的实验、操作或见习时数。我国的护理本科实习安排在最后1学年集中进行;美国的护理本科课程设置中实习的安排是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的,与理论学习结合密切。在护理教育中最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方法是接触临床。只有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实际,敢于让学生面对陌生的场景和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早接触临床,既重视先理性认识再感性认识的演绎逻辑的运用,也重视先感性认识再理性认识的归纳逻辑的运用,有利于能力的培养。美国的课程中有讨论的安排,讨论课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对某些课程的学习是可取的安排形式。

3.4关于社会人文学科课程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护理教育中就开始引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80年代以后更为加强,提出“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活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4]。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具备理解服务对象所需要的知识、形成最终对服务对象所应有的态度、具备为了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满足健康需求而勤奋努力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不断进取和持续发展的精神追求,同时使学生具备较高层次的学习和工作技能、具备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体魄。我国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侧重政治理论、英语、体育等,可尝试加强社会学、人类学、信息学、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课程的建设。具备沟通能力是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沟通能力包括口头和文字沟通,语言是基础。在这方面的课程中,我国院校均开设英语,但没有开设中文课程,美国院校语言课的内容是英文写作。

3.5对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探讨

我国护理学发展较晚但速度迅猛,开设本科护理教育的院校水平参差不齐,由表1可见所调查的护理院校的本科教育课程学时数变异性很大,从各校的课程设置科目来看,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学校几乎仍是医疗课程的改造(将内外妇儿科学改为内外妇儿护理学),为了保证各院校所培养护理本科生的质量,有必要探讨适合我国国情和需要的护理教育的基本标准,以适应护理人才国际化、规范化的要求。美国1998年修订了高等护理教育的标准,主要涉及护理学科及护士角色和护理专业教育标准等方面。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于2001年6月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对我国护理本科教育标准的制定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4结论

由于我们仅调查了我国教育部高教司所收录的19所护理院校和美国的18所护理院校的护理本科课程计划,不能代表所有护理院校的情况,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之间护理院校课程设置的差异。

4.1培养目标

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侧重于知识的掌握;美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则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

4.2课程设置的内容及安排

在实习的安排上,我国多采用最后1学年集中实习,而美国多采用实习与理论同步进行,值得我国借鉴;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安排上,美国更侧重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沟通与交流,我国课程主要内容是政治理论、体育、英语等,缺乏汉语等相关课程。

4.3课程学时数的分布

我国护理本科的总学时数高于美国,其中必修课和选修课都高于美国,但实践课在总学时数中的比例低于美国。课程调整的方向可以在增大实践课的比例的基础上缩小总学时数,所以,我国目前多数院校的5年制是否可缩短为4年制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生,护理专业形象,塑造

 

形象(image)指形体与意象,是具体事物(群体、个人等)精神实质的外在反映,是其本质特征的外在体现。护理专业形象(nursing professional image)指护士群体或个人在护理实践中的外表、思想、语言、行为 、知识等的外在体现,包括有形的外在形象和无形的内在形象。它不仅体现在护士的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和姿态等外在形象中,而且反映了护士的职业道德品质、知识、心理状态等内在素质[1]。美好的护理专业形象是护士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护理艺术美的呈现。护士职业形象美主要包括护士的外在形象和护士的内在形象。

护理实践课堂是护生塑造护士职业形象的重要基地,要求护生不仅要进行各种技能的训练,而且要按护士的职业要求进行体态、仪态、仪表、言谈和举止的训练,服装规范、整洁,容貌自然、大方,态度和蔼、真诚,举止稳重、优雅,体态端庄,精神饱满,动作舒展。通过长期的严格要求,护生逐渐进入护士角色,将内在美与外在美融为一体,养成护士专业特有的形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塑造:

1、 护士的外在形象

1.1 护士的仪表美 仪表,即个人的外表,是个人形象的外部特征和基础,包括容貌,服饰,姿态、身材、表情等。一个人的仪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内心境界与情趣、风度的雅俗,给人不同的印象,产生不同的效果。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服务时,首先感受的是护士的仪表。【2】护士仪表美的要求是:端庄、稳重、大方、利落,主要体现在着装整洁、姿态优美、服饰规范、修饰得体。

1.1.1护士的服饰护士的衣着应当整洁端庄、大方适体、松紧适度。工作帽、袜、鞋都要干净、规范。燕尾帽不仅是护士职业的标志,且能使护士的仪表显得美观大方,衬托护士形象的善良、圣洁,也象征着护士的自信和高尚。整齐后梳的短发或用发网聚拢的长发,反映出护士的不俗和高雅的气质。

1.1.2 护士的基本姿态 姿态可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论文大全,塑造。护士的基本姿态具体表现在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手姿当中。要求体现在:站姿,头正颈直,下颌微收,双眼目视前方,挺胸收腹,立腰提臀,两腿并拢,双脚呈小八字,两臂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或交叉于腹前;坐姿要求坐如钟,例如腿直,身正,文雅;走姿要求行如风,基本特点是从容、平稳、直线、和均匀等等【3】

1.2护生的语言美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传递信息与感情交流的桥梁,也是展现个人素质与魅力的重要交际工具。护士通过语言和护理对象沟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医护、护护关系。护士使用语言的能力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效果。因此,护士的语言修养相当重要。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带教老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护生进行培养:一,基本礼貌用语,我国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树新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特别是我们护士。论文大全,塑造。二,语言交往艺术,在学习及带教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特别是实践课程。三,体势语言的应用。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的感情全部表达=7%言词+38%声音+55%体势语言。护士是与护理对象接触最密切、最直接的人。在实践中,护生学会准确运用体势语言并注意其中的礼仪要求,才能有效的进行护患沟通与交流,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培养:学会微笑;运用眼神进行交流,对人讲话要直视对方眼睛;学会适当的触摸。

2 护士的内在形象

2.1高尚的品德 护生的医德医风教育,自觉维护护士良好的形象 。论文大全,塑造。如何加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可以从这几个方法来加强。例如,带教老师的现身说法,实践课堂加强患者至上的观念,加强爱伤观念,从临床教学医院请优秀的护理人员来演讲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把为病人解除痛苦作为自己神圣职责,以真心、真情为病人服务。

2.2诚实的心灵,良好的性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护理专业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护理工作本身决定了护士的人生观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而奉献。护士把患者的康复看作是对自己工作的最高奖赏,护理工作是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事业。【4】因此,将自己人生的视角拓展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侧面,从而更深层的了解自己,关爱他人,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活力和价值。要自觉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善待生命,一诚挚之心面对患者。这就需要我们带教老师通过自身的渗透教育和组织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对专业作用的认识的目的

2.3 丰富的才识 加强学生技能与知识的积累加强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是护生能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基础,也是构建护生美好职业形象的前提。论文大全,塑造。因此在实践时间,加强同学们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才能实现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论文大全,塑造。

2.4 培养护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护士群体是一女性为绝对多数的组合而形成的专业群体,在实训课中,采取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强化训练,是呼声渐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做项目。论文大全,塑造。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护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宽容豁达的职业个性,是护理形象美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

总之,护理职业形象美是护士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交映生辉的整体美,是护士的品德修养和知识素养在言谈举止中的自然流露。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塑造美的心灵,拥有美的情感、情操及健康的人格,使护士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塑造出最佳的护理职业形象美。美好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仅对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是护理对象产生愉悦的心情,获得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而且能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近效果

[1]. 姜小鹰, 护理美学 ,北京 ,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冯先琼,护理学导论, 北京,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殷磊, 护理学基础, 北京, 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任竹妮, 在护理实训课中构建护理职业形象美, 齐鲁护理杂志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生,护理专业形象,塑造

 

形象(image)指形体与意象,是具体事物(群体、个人等)精神实质的外在反映,是其本质特征的外在体现。护理专业形象(nursing professional image)指护士群体或个人在护理实践中的外表、思想、语言、行为 、知识等的外在体现,包括有形的外在形象和无形的内在形象。它不仅体现在护士的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和姿态等外在形象中,而且反映了护士的职业道德品质、知识、心理状态等内在素质[1]。美好的护理专业形象是护士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护理艺术美的呈现。护士职业形象美主要包括护士的外在形象和护士的内在形象。

护理实践课堂是护生塑造护士职业形象的重要基地,要求护生不仅要进行各种技能的训练,而且要按护士的职业要求进行体态、仪态、仪表、言谈和举止的训练,服装规范、整洁,容貌自然、大方,态度和蔼、真诚,举止稳重、优雅,体态端庄,精神饱满,动作舒展。通过长期的严格要求,护生逐渐进入护士角色,将内在美与外在美融为一体,养成护士专业特有的形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塑造:

1、 护士的外在形象

1.1 护士的仪表美 仪表,即个人的外表,是个人形象的外部特征和基础,包括容貌,服饰,姿态、身材、表情等。一个人的仪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内心境界与情趣、风度的雅俗,给人不同的印象,产生不同的效果。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服务时,首先感受的是护士的仪表。【2】护士仪表美的要求是:端庄、稳重、大方、利落,主要体现在着装整洁、姿态优美、服饰规范、修饰得体。

1.1.1护士的服饰护士的衣着应当整洁端庄、大方适体、松紧适度。工作帽、袜、鞋都要干净、规范。燕尾帽不仅是护士职业的标志,且能使护士的仪表显得美观大方,衬托护士形象的善良、圣洁,也象征着护士的自信和高尚。整齐后梳的短发或用发网聚拢的长发,反映出护士的不俗和高雅的气质。

1.1.2 护士的基本姿态 姿态可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论文大全,塑造。护士的基本姿态具体表现在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手姿当中。要求体现在:站姿,头正颈直,下颌微收,双眼目视前方,挺胸收腹,立腰提臀,两腿并拢,双脚呈小八字,两臂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或交叉于腹前;坐姿要求坐如钟,例如腿直,身正,文雅;走姿要求行如风,基本特点是从容、平稳、直线、和均匀等等【3】

1.2护生的语言美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传递信息与感情交流的桥梁,也是展现个人素质与魅力的重要交际工具。护士通过语言和护理对象沟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医护、护护关系。护士使用语言的能力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效果。因此,护士的语言修养相当重要。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带教老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护生进行培养:一,基本礼貌用语,我国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树新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特别是我们护士。论文大全,塑造。二,语言交往艺术,在学习及带教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特别是实践课程。三,体势语言的应用。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的感情全部表达=7%言词+38%声音+55%体势语言。护士是与护理对象接触最密切、最直接的人。在实践中,护生学会准确运用体势语言并注意其中的礼仪要求,才能有效的进行护患沟通与交流,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培养:学会微笑;运用眼神进行交流,对人讲话要直视对方眼睛;学会适当的触摸。

2 护士的内在形象

2.1高尚的品德 护生的医德医风教育,自觉维护护士良好的形象 。论文大全,塑造。如何加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可以从这几个方法来加强。例如,带教老师的现身说法,实践课堂加强患者至上的观念,加强爱伤观念,从临床教学医院请优秀的护理人员来演讲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把为病人解除痛苦作为自己神圣职责,以真心、真情为病人服务。

2.2诚实的心灵,良好的性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护理专业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护理工作本身决定了护士的人生观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而奉献。护士把患者的康复看作是对自己工作的最高奖赏,护理工作是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事业。【4】因此,将自己人生的视角拓展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侧面,从而更深层的了解自己,关爱他人,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活力和价值。要自觉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善待生命,一诚挚之心面对患者。这就需要我们带教老师通过自身的渗透教育和组织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对专业作用的认识的目的

2.3 丰富的才识 加强学生技能与知识的积累加强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是护生能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基础,也是构建护生美好职业形象的前提。论文大全,塑造。因此在实践时间,加强同学们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才能实现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论文大全,塑造。

2.4 培养护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护士群体是一女性为绝对多数的组合而形成的专业群体,在实训课中,采取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强化训练,是呼声渐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做项目。论文大全,塑造。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护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宽容豁达的职业个性,是护理形象美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

总之,护理职业形象美是护士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交映生辉的整体美,是护士的品德修养和知识素养在言谈举止中的自然流露。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塑造美的心灵,拥有美的情感、情操及健康的人格,使护士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塑造出最佳的护理职业形象美。美好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仅对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是护理对象产生愉悦的心情,获得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而且能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近效果

[1]. 姜小鹰, 护理美学 ,北京 ,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冯先琼,护理学导论, 北京,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殷磊, 护理学基础, 北京, 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任竹妮, 在护理实训课中构建护理职业形象美, 齐鲁护理杂志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儒家和道家,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章);这一阐述导向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主要方向,即着重体现平淡素净,简洁醇厚的气质,以广泊宁静的心包容万象,洗净铅华,收敛虚浮,回归自然。且中国美学重视美育与德育的统一,强调审美的教化[1]。从医德角度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其神志,无欲无求。”这一要求,与中国美学的精神是一致的。

护士要具备自制、从容、娴静的心态,沉着、进取、忍耐的素质,以及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职业道德。成为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身的白衣天使。并将自身的美德修养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和护理上。中国古典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美学对培养护士职业人格和心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

中国哲学重在对生命的感悟,视宇宙和人生为浑然一体的大生命[2]。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这一精神内涵,与医护人员以保护生命为神圣职责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儒家美学强调人与宇宙、与自然、与群体以及与自身的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建立适度的原则,力求使人情感舒适、情绪稳定,将“安、定、静、止”的工夫充其极[4],儒家之美,即追求这种个人与社会、宇宙、自然和谐宁静的天下大同。道家美学强调自由奔放的精神气。庄子痛感生存的不自由,欲望的蛊惑和知识的羁绊,使人丧失了真实的生命意义。他追求“天放”于宇宙和自然之中,浑然忘却物我对立的自在境界,在超脱、博大中体验游鱼之和乐[6]。同时,道家倡导的饮食休息和锻炼的方法,以及从琴棋书画、茶道以及畅游山水之法,也能直接用于护理养生之中。禅宗美学展现物我两忘的圆融之境,即“自在圆成”的审美境界。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大量禅味浓厚的作品,欣赏之,在一片安详宁静中,便能抚平紧张、动荡、烦躁与疲惫的心神,还生命以能量。

2?护理美学的产生和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1?护理美学的产生

南丁格尔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护理学,并将其自身独有的人格魅力转化成护理美学理念渗透到护理理论与实践中,在20世纪80年代,大众对审美的逐步深入追求,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关注与研究,很多临近学科也在其中不断的或多或少的联系起美学概念,现在人对健康标准的重新认识也使得社会对护理中美学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追求,护理美学应运而生。

2.2?护理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

美学属感觉认知学,美育是在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中培养性情与操守。相比指令式、规范化的伦理教化,更具感染性和有效性。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将美育与德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护理教育之中,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欣赏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之中,也是医学护理人员面对现代化医学模式转变需要及时调整并掌握的综合素质。随着现代化医学护理的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有了更高的期望,患者入院后,首先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消沉等心理情绪,有些甚至无法控制自身情绪,易怒、暴躁、凡事迁怒于他人等极端态度,护理工作者在传统的基础护理程度往往不足以应对各类患者,因此,护理美学不仅可以及时有效的调节护理人员自身情绪,也会感染患者。有研究显示,对住院病人进行相关调查,结果病人对护士形象美中满意率最高的为仪表(90.18%),最低为人文关怀(60.94%);语言美中患者对心理沟通满意率仅51.23%。这就要求护士不能用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把患者当作单纯的自然人。护士不仅要具备娴熟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操作技巧,良好的美学素质会很大程度挺高服务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快速恢复。

2.3?护理美学的临床应用

整洁健康的外在形象是护理美学的第一扇窗,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抵触情绪,增加亲和力和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外在仪表,在服饰,仪容,姿态,风度等方面多加锻炼,仪容以古典淡雅为主,中国传统美学中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诗境为灵魂,融书法、诗歌、绘画与金石篆刻为一体。其中以山水画陶冶性情最佳。国画擅用笔与墨,在挥毫之间,利用线条的流动飞舞,来展现个体生命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空灵、自由与淡泊,护理人员可在观赏过程中,感受从画面中流淌出的蓬勃生命力,胸揽万物的豪情,沉静崇高的意境,回归自然的安定纯朴等,这一特征也被李泽厚称为“人的自然化”[7]。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很多都注重表达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意识[8],都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在欣赏中做到真正亲近自然,身心安顿、天人合一,继而开阔胸襟,感悟生命的蓬勃生机和舒展心性的空灵自由。久而久之,护理工作者可从内而外展示出恬静,淡雅,大气,文中等优秀品格。

语言是护理美学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简洁的、节奏适宜的谈吐也有助于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十分强调音乐在塑造性情上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自由自在的音乐天地里遨游,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身心的纾解和满足,并在音乐的欣赏中完成性格的塑造和人格的提升,沟通自然,是培养人安定静止气质的最佳途径,思维清楚,表达才会流利,语言善于变化,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采取足够的时间来倾听,不急不躁,在了解患者自身特点后,采取因材施教,构思谈话方式,技巧,适当提问等方式,让患者有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灵活多变的沟通技巧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

护理过程中,娴熟的专业技术是一切美学得以致用的基础,必须科学严谨的操作,护理工作者的精湛技术水平往往更能让患者信任,病区的环境是患者心理情绪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上述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各种运用,同样也可以用于患者,比如在病区展示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适时的播放传统音乐,从环境到个人,让患者充分感受五官的审美需要。

3?本科及以上护生的护理美学教育

这部分护生须掌握艺术欣赏背后的美学理论,了解中国思想精髓。艺术鉴赏还可增添书法、古典舞和诗词等,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论基础和渊源,更好的把握艺术表达的精髓,并自觉将审美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尝试去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和伦理道德培养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在护理专业教育中的运用。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艺术 辫护 文化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在其发展史上有一个调整的过程,“自二十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渐渐地不再从理论上正视重大的经济或政治问题了”,“它注意的焦点是文化”,“自始至终地主要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的审视,我们认识到,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文化批判是以艺术批判作为中心的,“在文化本身的领域内,耗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智力和才华的,首先是艺术”。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此所称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是指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

    法兰克福学派为之辩护的现代艺术,准确地说,是现代主义艺术或现代派艺术。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西方的文化倾向、文化情绪或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带有足够的反叛和颠覆性质。它与“否定”紧密相联,二者的结合进而扩张为2p世纪的一种“神话”,广泛植根于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形态之中。以至于欧文·豪认为,要给现代主义下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从这一基本观念出发,他认为现代主义“存在于对流行方式的反叛之中,它是对正统秩序的永不减退的愤怒攻击”,但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面临着两难困境:“现代主义一定要不断抗争,但绝不能完全获胜;随后,它又必须为着确保自己不成功而继续奋斗。丹尼尔·贝尔对现代主义的存在方式及其困境的认识与此相似,进而他确认现代主义是对于19世纪两种社会变化—感觉层次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变化—的反应;但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现代主义又与19世纪末叶社会科学的一种通行理论—现实基础的非理性与表面现象的理性并行不悖一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总体矛盾进行严格的诊断之后,贝尔注意到资本主义矛盾最为严重的断裂和逆转发生在经济基础和那个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之间。现代主义运动是当代经济、政治与传统文化阵营冲突战的文化结晶,而且,现代主义文化已经在西方当代文化生活中获得了霸权地位。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已同大众文化、商品生产合流,从而经过百年反叛与颠覆,现代主义终于“至高无上”地统治了整个文化领域。但是,当贝尔以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尺度去审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所代表的“准宗教”文化霸权时,他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文化悲观情绪。他认为西方现代派文艺作为宗教思想消亡之后的替代物,在本质上是经不起冲击的。事实证明:在一味的翻新和反抗之后,现代主义思潮像一只泼尽了水的空碗,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否定失去了创造力,徒留下一个反叛的外壳;而更随着中产阶级文化趣味对它的侵袭和改造,高深严肃的现代主义思想已经沦为一种“中产崇拜”( Midcult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最终导致了现代主义“思想的终结”。正因为是保守的,丹尼尔·贝尔就缺少了一种激进的文化反抗精神。与贝尔的悲观主义文化情绪形成对立,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在进行文化思考时没有采取其对文化既存现象或事实的单面评述的总体文化逻辑,而是怀着一种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观对抗的文化情绪,为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辩护。

    为现代主义艺术进行辩护,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阐释是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美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文化和美学问题主要是阿多尔诺和本雅明的特殊研究领域。而其中,阿多尔诺为现代主义作出的辩护最多。“阿多尔诺的艺术理论相当于一种现代主义理论或先锋派主义理论。现代派艺术理念实际上是阿多尔诺的艺术理想。那么,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为什么要为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辩护?或者说,他们推崇现代主义艺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艺术 辫护 文化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在其发展史上有一个调整的过程,“自二十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渐渐地不再从理论上正视重大的经济或政治问题了”,“它注意的焦点是文化”,“自始至终地主要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的审视,我们认识到,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文化批判是以艺术批判作为中心的,“在文化本身的领域内,耗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智力和才华的,首先是艺术”。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此所称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是指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

    法兰克福学派为之辩护的现代艺术,准确地说,是现代主义艺术或现代派艺术。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西方的文化倾向、文化情绪或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带有足够的反叛和颠覆性质。它与“否定”紧密相联,二者的结合进而扩张为2p世纪的一种“神话”,广泛植根于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形态之中。以至于欧文·豪认为,要给现代主义下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从这一基本观念出发,他认为现代主义“存在于对流行方式的反叛之中,它是对正统秩序的永不减退的愤怒攻击”,但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面临着两难困境:“现代主义一定要不断抗争,但绝不能完全获胜;随后,它又必须为着确保自己不成功而继续奋斗。丹尼尔·贝尔对现代主义的存在方式及其困境的认识与此相似,进而他确认现代主义是对于19世纪两种社会变化—感觉层次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变化—的反应;但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现代主义又与19世纪末叶社会科学的一种通行理论—现实基础的非理性与表面现象的理性并行不悖一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总体矛盾进行严格的诊断之后,贝尔注意到资本主义矛盾最为严重的断裂和逆转发生在经济基础和那个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之间。现代主义运动是当代经济、政治与传统文化阵营冲突战的文化结晶,而且,现代主义文化已经在西方当代文化生活中获得了霸权地位。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已同大众文化、商品生产合流,从而经过百年反叛与颠覆,现代主义终于“至高无上”地统治了整个文化领域。但是,当贝尔以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尺度去审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所代表的“准宗教”文化霸权时,他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文化悲观情绪。他认为西方现代派文艺作为宗教思想消亡之后的替代物,在本质上是经不起冲击的。事实证明:在一味的翻新和反抗之后,现代主义思潮像一只泼尽了水的空碗,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否定失去了创造力,徒留下一个反叛的外壳;而更随着中产阶级文化趣味对它的侵袭和改造,高深严肃的现代主义思想已经沦为一种“中产崇拜”( Midcult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最终导致了现代主义“思想的终结”。正因为是保守的,丹尼尔·贝尔就缺少了一种激进的文化反抗精神。与贝尔的悲观主义文化情绪形成对立,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在进行文化思考时没有采取其对文化既存现象或事实的单面评述的总体文化逻辑,而是怀着一种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观对抗的文化情绪,为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辩护。

    为现代主义艺术进行辩护,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阐释是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美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文化和美学问题主要是阿多尔诺和本雅明的特殊研究领域。而其中,阿多尔诺为现代主义作出的辩护最多。“阿多尔诺的艺术理论相当于一种现代主义理论或先锋派主义理论。现代派艺术理念实际上是阿多尔诺的艺术理想。那么,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为什么要为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辩护?或者说,他们推崇现代主义艺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艺术 辫护 文化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在其发展史上有一个调整的过程,“自二十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渐渐地不再从理论上正视重大的经济或政治问题了”,“它注意的焦点是文化”,“自始至终地主要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的审视,我们认识到,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文化批判是以艺术批判作为中心的,“在文化本身的领域内,耗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智力和才华的,首先是艺术”。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此所称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是指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

    法兰克福学派为之辩护的现代艺术,准确地说,是现代主义艺术或现代派艺术。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西方的文化倾向、文化情绪或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带有足够的反叛和颠覆性质。它与“否定”紧密相联,二者的结合进而扩张为2p世纪的一种“神话”,广泛植根于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形态之中。以至于欧文·豪认为,要给现代主义下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从这一基本观念出发,他认为现代主义“存在于对流行方式的反叛之中,它是对正统秩序的永不减退的愤怒攻击”,但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面临着两难困境:“现代主义一定要不断抗争,但绝不能完全获胜;随后,它又必须为着确保自己不成功而继续奋斗。丹尼尔·贝尔对现代主义的存在方式及其困境的认识与此相似,进而他确认现代主义是对于19世纪两种社会变化—感觉层次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变化—的反应;但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现代主义又与19世纪末叶社会科学的一种通行理论—现实基础的非理性与表面现象的理性并行不悖一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总体矛盾进行严格的诊断之后,贝尔注意到资本主义矛盾最为严重的断裂和逆转发生在经济基础和那个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之间。现代主义运动是当代经济、政治与传统文化阵营冲突战的文化结晶,而且,现代主义文化已经在西方当代文化生活中获得了霸权地位。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已同大众文化、商品生产合流,从而经过百年反叛与颠覆,现代主义终于“至高无上”地统治了整个文化领域。但是,当贝尔以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尺度去审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所代表的“准宗教”文化霸权时,他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文化悲观情绪。他认为西方现代派文艺作为宗教思想消亡之后的替代物,在本质上是经不起冲击的。事实证明:在一味的翻新和反抗之后,现代主义思潮像一只泼尽了水的空碗,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否定失去了创造力,徒留下一个反叛的外壳;而更随着中产阶级文化趣味对它的侵袭和改造,高深严肃的现代主义思想已经沦为一种“中产崇拜”( Midcult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最终导致了现代主义“思想的终结”。正因为是保守的,丹尼尔·贝尔就缺少了一种激进的文化反抗精神。与贝尔的悲观主义文化情绪形成对立,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在进行文化思考时没有采取其对文化既存现象或事实的单面评述的总体文化逻辑,而是怀着一种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观对抗的文化情绪,为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辩护。

    为现代主义艺术进行辩护,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阐释是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美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文化和美学问题主要是阿多尔诺和本雅明的特殊研究领域。而其中,阿多尔诺为现代主义作出的辩护最多。“阿多尔诺的艺术理论相当于一种现代主义理论或先锋派主义理论。现代派艺术理念实际上是阿多尔诺的艺术理想。那么,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为什么要为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辩护?或者说,他们推崇现代主义艺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理论与实践安排不当

大三学生刚结束临床实习,面临就业,经过10个月的临床实践,他们能够从宏观上对理论学习以及临床实践的结合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式实习”模式认同度得分在调查模块中最低,88.6%的受试者赞同“交叉式实习”。“集中式”实习模式导致实践课时有限,轮转科室限制;安排集中,过于紧凑;理论与实践不同步,导致实践与理论脱节,不能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不利于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吻合了学生认为最后一学期理论课程安排过多,学生负担重,学生不得不更加倾向于理论的学习,削弱了实践学习效果的调查结果。实践课时比例分配认同度得分不高,放性题目调查结果显示应该增加实践课时比例至50%。国内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平均为1∶0.48,欧美国家基本达到1∶1。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增加实践课学时,调整实习模式,采用“交叉式”实习模式相比于“集中式”实习模式能更好地配合理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或者借鉴台湾模式,在实习最后采用“The last mile”(定岗实习,6周),即根据学生意愿选择医院与科室进行实习,能更有利于与学生与工作岗位的双向选择与匹配,有利于就业单位的选择,更快地进入护理者角色。

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考核方式问题主要体现在形式单一、题型缺乏灵活性与综合性、缺乏实践性与创新性。受调查者赞同的考核方式排于前四位的是试卷考核、实验室模拟操作、个案作业、论文。可见学生更加倾向于追求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与灵活性,与国内很多研究结论一致多样化的考核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综合能力。目前欧美国家,包括台湾地区还有国内的部分院校较多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模式,该考试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以及临床运用技巧,更能反映出学生在面对临床实际情况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突况应题。有超过50%的受调查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实践者、社区及家庭护理提供者和健康咨询者角色的培养;在教师注重能力培养方面,超过60%的人赞同的项目只有批判性思维、护理照护者和治疗性护理干预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地完善,开始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与角色的培养,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护理教育应注重全方位能力的培养,护理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基础医学知识、护理技术的掌握以及护理病人能力的培养,应更加注重认知、情感、交流等层面的教育与引导,培养评判性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以及持续发展与合作能力等。

三、课程设过多,缺乏人文课程

调查结果显示,课程设置模块认同度得分并不高,说明课程设置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开放性题目调查中显示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数量太多,存在重复课程,应该将部分课程设为自学或者选修;课程设置过于死板,开课学期顺序需要调整,大三下学期课程开设过多,时间紧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不同层次的受调查者间进行对比,认同度得分并无差异,说明这是我国护理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目前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是医学模式,缺乏护理专业特色,从专业特色角度讲最突出的问题是跨文化护理教育欠缺,护理伦理、多元文化、跨文化护理、家庭护理以及各国法律等方面课程开设较少,欧美护理教育人文课程达到总学时的1/3以上,而我国基本在20%左右。受调查者认为应该增加的课程主要集中在人文素质课程、科研课程以及一些专科护理课程,主要包括《跨文化护理》、《循证护理》、《卫生法律》、《人际沟通》、《护患关系学》、《护理美学》、《护理伦理》、《大学语文》、《医院文化》、《医学英语》、《就业指导》、《护理科研》、《护理发展的前沿趋势》、《计算机》、《急救课程》、《老年护理学》、《中医护理学》等,而应该删除一些专科性强的临床课程,主要包括《耳鼻喉学》、《口腔科学》、《五官科学》、《传染病学》、《诊断学》、《影像学》、《细胞生物学》等。我们可以借鉴欧美本科护理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立足于护理专业特色,优化整合课程,减少总学时数,调整选修课比重;适当加大人文课。

四、缺乏全方位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决定着人才培养方向,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本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受调查者认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应定位于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个性发展,而不应该是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的灌输,这与国内很多研究者的研究结论一致。开放性调查题目结果显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要体现在人文素养以及科研能力培养两方面的欠缺。在参加美国外国护理学校毕业生委员会(CGFNS)考试中,我国护士通过该考试的比例较低,失败原因主要是解决人文素养方面问题(包括法律、伦理方面)能力较差,这种缺陷恰好折射出我国护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11篇

“中美文化论坛”的宗旨是为中美两国在文化领域建立一种具备公共性、学术性、互动性的定期对话机制。通过此机制,中美两国可就文化相关议题进行对话与交流,探讨在文化多样性的当代语境中,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式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加深中美两国在文化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了解,促进双方在文化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友好合作,推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得到全面、持续、深入的发展。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中美两国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心论题,针对数字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数字技术与当代文化发展等多个论题进行了广泛对话与深入讨论。

蔡武部长在会见美国代表团时高度评价此次学术研讨会。他说,中美两国文化部门和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此次文化部与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合作,共同举办“中美文化论坛”学术研讨会,在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结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标志着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对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他说,数字技术的出现并在文化、艺术、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广泛运用将为人类文明的创造、传播、研究和保存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研讨会经过两天的积极热烈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会专家在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保护、信息数字化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分享了各自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方面运用数字技术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富于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取得了不少共识。他表示相信,中美两国文化关系前途宽广,潜力巨大。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两国的文化合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利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就利用数字技术在文物和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中国艺术研究院还利用数字技术对大量的传统音乐资源进行修复和保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中美文化论坛,能够与美方广泛地开展科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挖掘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元素和宝贵遗产,为人类的和谐发展与和平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科尔在开幕式致辞中讲到:“我们两国将在支持人文学科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介绍方面寻求进一步的合作。对于未来两国之间富于成效而重要的文化和学术交流,我充满了热切的期待。运用数字技术能够很简单地处理以往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领域,数字技术所显示出的巨大力量让我们思考新的问题,寻求能够跨越时间和不同物质的新的关系和模式。在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我们深信数字技术在改变人文学科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改变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以及规划和设计。我们希望能引领这一‘新边疆’的开发。”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在闭幕式致辞中指出:“中美两国文化部门和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也具备坚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此次‘中美文化论坛’,无论从主办方的规模和规格来看,还是从讨论和交流的深度、广度来说,都堪称是中美文化和学术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它必将为中美文化交流开启更为辉煌的篇章!”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空间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展现创造了新的技术和物质手段,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部主任麦克・凯西提出,目前音频保护存在数量大、退化、陈旧过时等三大难题。印第安纳大学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历史档案的策略有三种:迁移、复制和确认。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人文科学数字研究中心副主任肯尼斯・普莱斯介绍了美国的惠特曼超文本数字资料库的建设经验。中国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指出,数字化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速度推动着博物馆公益性、公共性核心价值的全面实现。故宫博物院在数字技术展示方面所做的探索主要有:故宫博物院数字化信息的采集、保管和传播,推出与展览同步的数字化服务,充分发展网络服务,研发制作《天子的宫殿》等。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指出,数字化为中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国家图书馆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数字化工作包括:中文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光盘数据库的引进、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工作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等。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中,资源的科学处理、使用、管理、长期保存等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所长刘托提出,数字技术在保护和传承正在消失的传统建筑的构造和营造技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张骏教授认为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三点:数字复原、陈列展示和数字备案。

数字技术:促进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数字技术带来的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与传播手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速度,推动着当代文明的发展,改变着人类文化的存在形态。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指出,数字化是为了建立新的服务体系、运营体系和新的发展平台,应对其他传输手段和其他新媒体的竞争。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的重点是传统广播影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并积极拓展新业务和新媒体。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中心主任王路介绍了艺术研究院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所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工作的相关经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玫研究员指出: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汉族民间音乐涵盖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和40多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音乐音响资料共约7000多小时。研究院正在进行的“馆藏濒危音像档案数字化抢救”项目最终要完成对音频、视频、图片、古籍文献的全面整理并实现数字化存储与使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频影像总设计师杨庆生、奥组委项目专家徐刚介绍了奥运会开闭幕式中运用数字技术表现中华文化遗产的新鲜经验,打开了思考数字技术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的独特思路。

数字技术:当代人文艺术领域的“双刃剑”

数字技术带给人类的不只是福音。在看到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专家也指出,它是一把双刃剑。中国艺术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12篇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儒家和道家,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章);这一阐述导向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主要方向,即着重体现平淡素净,简洁醇厚的气质,以广泊宁静的心包容万象,洗净铅华,收敛虚浮,回归自然。且中国美学重视美育与德育的统一,强调审美的教化[1]。从医德角度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其神志,无欲无求。”这一要求,与中国美学的精神是一致的。

护士要具备自制、从容、娴静的心态,沉着、进取、忍耐的素质,以及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职业道德。成为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身的白衣天使。并将自身的美德修养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和护理上。中国古典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美学对培养护士职业人格和心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

中国哲学重在对生命的感悟,视宇宙和人生为浑然一体的大生命[2]。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这一精神内涵,与医护人员以保护生命为神圣职责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儒家美学强调人与宇宙、与自然、与群体以及与自身的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建立适度的原则,力求使人情感舒适、情绪稳定,将“安、定、静、止”的工夫充其极[4],儒家之美,即追求这种个人与社会、宇宙、自然和谐宁静的天下大同。wwW.133229.COM道家美学强调自由奔放的精神气。庄子痛感生存的不自由,欲望的蛊惑和知识的羁绊,使人丧失了真实的生命意义。他追求“天放”于宇宙和自然之中,浑然忘却物我对立的自在境界,在超脱、博大中体验游鱼之和乐[6]。同时,道家倡导的饮食休息和锻炼的方法,以及从琴棋书画、茶道以及畅游山水之法,也能直接用于护理养生之中。禅宗美学展现物我两忘的圆融之境,即“自在圆成”的审美境界。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大量禅味浓厚的作品,欣赏之,在一片安详宁静中,便能抚平紧张、动荡、烦躁与疲惫的心神,还生命以能量。

2?护理美学的产生和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1?护理美学的产生

南丁格尔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护理学,并将其自身独有的人格魅力转化成护理美学理念渗透到护理理论与实践中,在20世纪80年代,大众对审美的逐步深入追求,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关注与研究,很多临近学科也在其中不断的或多或少的联系起美学概念,现在人对健康标准的重新认识也使得社会对护理中美学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追求,护理美学应运而生。

2.2?护理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

美学属感觉认知学,美育是在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中培养性情与操守。相比指令式、规范化的伦理教化,更具感染性和有效性。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将美育与德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护理教育之中,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欣赏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之中,也是医学护理人员面对现代化医学模式转变需要及时调整并掌握的综合素质。随着现代化医学护理的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有了更高的期望,患者入院后,首先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消沉等心理情绪,有些甚至无法控制自身情绪,易怒、暴躁、凡事迁怒于他人等极端态度,护理工作者在传统的基础护理程度往往不足以应对各类患者,因此,护理美学不仅可以及时有效的调节护理人员自身情绪,也会感染患者。有研究显示,对住院病人进行相关调查,结果病人对护士形象美中满意率最高的为仪表(90.18%),最低为人文关怀(60.94%);语言美中患者对心理沟通满意率仅51.23%。这就要求护士不能用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把患者当作单纯的自然人。护士不仅要具备娴熟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操作技巧,良好的美学素质会很大程度挺高服务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快速恢复。

2.3?护理美学的临床应用

整洁健康的外在形象是护理美学的第一扇窗,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抵触情绪,增加亲和力和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外在仪表,在服饰,仪容,姿态,风度等方面多加锻炼,仪容以古典淡雅为主,中国传统美学中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诗境为灵魂,融书法、诗歌、绘画与金石篆刻为一体。其中以山水画陶冶性情最佳。国画擅用笔与墨,在挥毫之间,利用线条的流动飞舞,来展现个体生命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空灵、自由与淡泊,护理人员可在观赏过程中,感受从画面中流淌出的蓬勃生命力,胸揽万物的豪情,沉静崇高的意境,回归自然的安定纯朴等,这一特征也被李泽厚称为“人的自然化”[7]。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很多都注重表达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意识[8],都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在欣赏中做到真正亲近自然,身心安顿、天人合一,继而开阔胸襟,感悟生命的蓬勃生机和舒展心性的空灵自由。久而久之,护理工作者可从内而外展示出恬静,淡雅,大气,文中等优秀品格。

语言是护理美学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简洁的、节奏适宜的谈吐也有助于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十分强调音乐在塑造性情上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自由自在的音乐天地里遨游,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身心的纾解和满足,并在音乐的欣赏中完成性格的塑造和人格的提升,沟通自然,是培养人安定静止气质的最佳途径,思维清楚,表达才会流利,语言善于变化,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采取足够的时间来倾听,不急不躁,在了解患者自身特点后,采取因材施教,构思谈话方式,技巧,适当提问等方式,让患者有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灵活多变的沟通技巧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

护理过程中,娴熟的专业技术是一切美学得以致用的基础,必须科学严谨的操作,护理工作者的精湛技术水平往往更能让患者信任,病区的环境是患者心理情绪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上述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各种运用,同样也可以用于患者,比如在病区展示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适时的播放传统音乐,从环境到个人,让患者充分感受五官的审美需要。

3?本科及以上护生的护理美学教育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13篇

中国医学美容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二十多个年头,不断地教育完善,1991年提出了“第四医学”[3-4]并且在2000年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列入到《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指南》中,2004年“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列入到《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5]。2006年卫生部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整,该专业不能其报考临床助理医师[6],学生毕业后既不能考取助理职业医师资格,也不能考取护士资格,美容技术类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临床操作实践和相应证书就业大多局限在在生活美容范畴,因此限制了美容技术类毕业生在医院的择业渠道。大型医疗美容机构或具有美容专科的医院人才极其匮乏,需要大批量受过严谨美容专业训练又具有相关治疗护理经验的医护人员。目前,在大型美容医疗机构或具有美容专科的医院从事美容护理的人员均来自临床护理专业,但是这些人员并未受到过专业美容教育,所以具有护理基本技能和美容专业技能的美容护士人员的培养迫在眉睫。民办高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率先弥补目前美容护理人员空缺。那么要加强护理专业(美容方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首先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学生学习的信息量。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教室网络的开展等教学方法已经处处可以见到,课堂教学逐渐由理论进入实践。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已经被高校教师熟悉掌握,教师能够熟悉各种电子信息教学方式。对于护理专业(美容方向)来说,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更为清楚,有利于学生清楚的看到操作部分,能够更好的理解实践部分内容。

2高职护理专业(美容方向)电子教案的设计

2.1高职护理专业(美容方向)电子教案的制作步骤

2.1.1护理专业(美容方向)教学设计方式制作电子教案,为护理专业(美容方向)进行服务,比如生活美容部分可以直观的应用电子教案演示各种图片,加大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书本上的学习。根据现有的学习条件,电子教案通过过渡效果、画面背景图案、动画演示、重点突出、细节描绘几个方面来进行体验。

2.1.2护理专业(美容方向)电子信息工具的使用和运行电子教案制作工具非常多,对于护理专业(美容方向)来说,Flash交互式设计工具和Authorware能够客观明朗的显示各种教学环节,再比如Powerpoint软件,能够利用文字、图形、声音多种处理方式对美容教学提供全方位的视觉体验。Word文档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也十分的重要,避免死板刻板的学习,直观、明了的电子教案不但方便学生的理解,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便捷。同时,还需要检验效果,进行修改。对文字部分进行润色可考察。利用多媒体手段还可以为护理专业(美容方向)的学生提供护理操作的全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整个护理程序。

2.2高职护理专业(美容方向)电子教案的应用

电子教案的应用无疑给专业教学老师带来了便捷,在使用过程当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2.2.1适度使用计算机存储能力十分强,可以把整个护理教学模式中的声音、图像、动画、文字、视频等多种媒体融为一体,为护理专业提供大量医学图片的同时,还可以将医学实践视频提供给学生,并且可以将美容专业的大量图画动画引入到教学当中去。但是必须注意适量,避免满堂灌。高校教学,我们需要大量的信息量,但是信息量也要把握不能过多,以免造成学生眼花缭乱,不之重点。所以对电子设备的依赖也要适度,有效合理的结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实践去理解、思考以及合作交流。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不断努力的去创新的研究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14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在各个方面创造美、演绎美,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护理美学是将美学基本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从护理的角度研究人们在维护和塑造人体美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护理美的现象及护理审美规律。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把美与工作完美的结合起来,创造美的环境,提供美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战胜疾病的勇气。

在整体护理开展的今天,美学与护理的联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完美的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人际沟通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以美学原理指导护理实践,对于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护士的美

1.1 护士的外在美

1.1.1 形体美 护士的制服与帽子,代表了护理专业的特征,体现了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象征着护士的自信,凝聚着护士的骄傲和希望。因此,护士的妆饰要适度,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领,淡妆上岗,不佩戴首饰及粗大的耳环、项链,与护士角色相适应,自然、大方、健康、高雅,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蔼、可信,切忌花枝招展奇装异服,使人感到庸俗和浅薄。护士应以庄重典雅为美,站立稳重,步态轻盈,仪表大方。面带微笑,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给患者以亲切感。

1.1.2 语言美 语言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最基本的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作中的语言虽然不像音乐艺术那样,但可以使患者产生情感、色彩效应。美的语言,可以使患者欢乐、怀念、轻快、得意等,还会使患者感受到关怀、被尊重,解除心理上的疾患。主动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请您配合一下”等文明用语,语调轻柔亲切,使患者感到亲切可信赖。如果工作中有失误,如输液穿刺失败,要及时道歉,就会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宽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倾听和解释,切忌不耐烦甚至不予理会。语言美是护士心灵的体现,护士应该运用最美好的语言来使千差万别的患者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

1.1.3 操作美 护理技术操作的娴熟美:在护理操作中审美要求是:在护理操作中的一举一动都要体现稳重、准确、轻柔和敏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抢救患者时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执行各种医嘱来体现技术娴熟美与业务精确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注射法、导尿法、输液输血法等种种无菌技术操作,决容不得半点含糊,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如给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能一针见血,做肌内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液慢,使患者能真正体会到无痛注射的美感。护士节征文演讲稿:我心中的护理美学

1.2 护士的内在美

1.2.1 思想美 热爱护理事业,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树立正确的医德功利观念,对患者一视同仁、真诚相待,及时了解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为患者排忧解难。当个人利益与患者以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应该服从患者及集体利益。体现护士的高尚医德和仁爱之心,树立完美的白衣天使形象。

1.2.2 自信美 不同疾病、不同心理素质的患者,都承受疾病带来的一系列的压力,自信心下降,感情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要求护士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患者的病情,一个自信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不仅给患者增添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也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力。

1.2.3 心灵美 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均来源于心灵美。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里的美主要是指心灵美,心灵美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美,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心灵美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忠实于护理事业,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不论患者的出身、职业、地位、性别、外貌如何,都应一视同仁地给予同情和帮助,使他们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失望中得到鼓励。

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实习护生;影响

当今,护理科学已发展成为医学领域一门兼治疗、服务和社会功能三职于一身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在现代医学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明显。于是,人们对护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本文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的150名在我院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方法选取

2016年7月~2017年3月在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生50名进行问卷调查。

2结果

认为审美教育,能培培养实习护生正确的审美观为85.7%,能培养实习护生对美的感受力为85.3%,认为能提高实习护生对美的鉴赏力为81.2%,认为可以能激发实习护生塑造高尚人格的占79%,认为能激发护理美的创造力的占77%。

3讨论

3.1审美教育可以对实习护生进行正确的审美观培养

在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中,其实是对人进行爱自然、爱人类、爱生活以及爱自己的教授过程。在审美过程中的人,往往都会将自己心中善良、美好的情感,对所进行审美的对象意义赋予,尤其是爱的情感[1]。所谓的美育,其实质不仅是进行审美相关的教育,同时也是对人的情愫、以及心灵等进行教育,在结合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可以显著的提高受教人的审美素养,还可以对受教人的情感、气质、爱好以及胸襟等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对受教人的心灵进行浸润[2]。绝大多数人认为: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了对护理科学美的精神[3]。对实习护生进行护理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实习护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1仪表美

所谓的仪表美,是指在人的服装、举止、气质、神态、表情、风度等各方面进行美的塑造,在医学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占有极大的一部分,而护士、以及实习护生是在护理的整体过程中,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和频繁的人员,在临床,实习护生又是新面孔会特别引人注意,患者通过护士特别是跟在护士身后,对患者来讲较为陌生的实习护生,会通过对实习护生的举止、行为以及气质等方面对实习护生进行判断。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实习护生在参加工作的过程中,注意着装要大方、得体、端庄等,在实践的过程中,注意通过举止为患者带来信任感,不仅对自身的形象进行塑造,且可以通过心灵美完整的将心灵美进行表现。

3.1.2语言美

人类在进行思想交流、以及感情表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护理工作中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要注意诚实,不要对患者隐瞒自己的各项情况,坦诚的自我介绍对于拉近与患者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介绍的同时要学会对患者微笑,引用雨果的一句名言:“微笑是阳光,它可以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护士对患者进行微笑,是为了表达出对患者的关心以及理解,进而使患者的到满足,正式因此微笑,在护理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教会实习护生注重询问与告知的技巧:询问的时候,首先提出对患者关心的问题,如,感觉是不是好多了?在特殊的情况下可采用书面告知的办法。语言不仅是实习护生与患者的沟通工具,更是患者恢复的治疗辅助工具。因此,通过提高实习护生的审美素质,可以帮助实习护生工作的过程中,注意对语言的使用。

3.2审美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美的感受力

所谓感受护理美的能力,其主要是指感官对与美感的感知敏锐度。美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特质,也是展现人们内在文明的外形象、修养的重要形式。在进行护理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中,实习护生的动作若是有一定的协调性、轻柔,可以带给患者轻柔以及节奏的美感。其次,实习护生在提高美的感受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实习护生对患者的责任感,从而在实习期间便形成对护理事业的良好感情基础,并使美能在实习护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毕业后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将能终生受益。

3.3审美教育提高了实习护生护理对美的鉴赏能力

在现今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仍具有着高但是不稳定、虽然光荣,但却不受护士喜爱的一个专业,很多实习护生学习护理专业并不是自己的意愿。但,通过提高实习护生美的鉴赏能力,可以加强实习护生的工作责任心,减少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丑的举动,如见异思迁等行为。正如行外人士创意总监林文媛所说,美涵盖在所有的事物里,无论做什么都真心真意,自然就是美,外在的包装不是美,唯有懂得慢慢欣赏丰富内心所散发出的美,才动人!

3.4审美教育可以对实习护生的高尚人格进行塑造

实习护生在进行实习的时间,正是她们开始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也是对没有着强烈追求的时期。正是因此,在这种时期对实习护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引导教育,可以帮助实习护生建立正确的人生关等,语言美给到具体而规范的一些用语:打招呼的用语、电话用语等;而在护理工作中主要的解释用语为:操作前、过程中以及结束护的各项用语。

3.5审美教育激发了实习护生护理美的创造力

当今各种各样的医院文化建设的驱动,让实习护生也参与其中,通过审美教育激发了实习护生自身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在医院中协助带教老师不断营造文化氛围。根据各科室特点改造病区环境,病房布局,宣传板报、温馨提示;设计服装色彩和样式,开展星级护士“每日之星”评比等活动,在医院中帮助护士进行职业形象美的树立。通过对以上叙述中的五方面进行调查、讨论等研究发现,护理审美教育对实习护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实习护生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审美素质,不仅可以完善其他的素质,而且对于护理专业的技术教育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可以间接对临床护理工作艺术化和审美化工作进行推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发挥自身审美修养,将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得心灵运用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活动始终伴随着美,从而使护理工作能在高层次服务上得以开拓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蔡,邓媛,黄薇.高职护生美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30):39-42.

[2]邢岩.审美教育对护生审美素质的影响[J].职业技术,2011,6(1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