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专业本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调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①研究对象一般资料。②护理专业本科生实习前压力调查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1-3],在曹颖等[4]设计的中国本科护生压力源量表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经专家评议形成,问卷的可信度Cronbach’sα为0.944。包括临床知识与技能、沟通与交流、监督与评价、工作性质与内容、考试与就业、病房设备与环境6个维度36个条目,每个条目从“没有压力”到“重度压力”计1分~4分。压力程度根据均数的高低描述,2.00分及以下为低度压力,2.01分~3.00分为中度压力,3.01分及以上为高度压力。③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SCNI)[5],由香港理工大学Arthur教授设计,目前此量表已在国内广泛使用,中文版折半信度为0.7,包括领导、灵活性、技能、满意度、沟通5个方面3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不同意”到“同意”计1分~4分。
1.2调查方法问卷由研究者统一发放与回收。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调查对象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96.30%。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情况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得分为2.43分±0.51分,处于中度压力水平,其中“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处于重度压力水平;压力水平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找不到如意的工作、处理病人紧急情况的能力、可支配的时间,见表1、表2。
2.2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
2.3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实习前压力相关性将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得分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均分及5个因子得分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领导”因子外,其他各因子与压力水平均具有相关性(P<0.05)。将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水平及其对应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均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均有相关性(P<0.05)。见表4、表5。
3讨论
3.1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前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任何能使人体陷入压力状态的因素均称为压力源。压力源可来源于躯体、心理、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改变[6]。护理本科生从习惯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来到医院学习、加之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很多学生害怕出现差错或医疗事故,担心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在临床上接触传染性疾病以及就业问题等,造成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本调查发现,护生虽尚未进入临床实习,但其中大部分已感到中、高水平压力,这与相关调查结果一致[1]。护生主要压力来源于护理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其次为考试与就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沟通与交流、监督与评价、病房环境与设备。其中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是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最大压力源,与Kleehammer等[7]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与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不足,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较低有关。
3.2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较为积极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是一个人从外行的学生成为一名专业护士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专业相关的、持久的一系列专业自我态度的感知[5]。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高等护理教育的崛起,护士的价值已得到社会肯定,护士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可喜的变化也反映到护理学生对专业的自我认知评价。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满意度、领导、沟通、灵活性、技能,实习前本科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总体项目均分为2.84分±0.28分,其项目均分>2.50分,且各维度的项目均分均>2.50分。这一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具有较为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总体来说,护理本科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肯定的、有着积极的专业价值取向,其对护理专业的自尊情感和行为取向亦是积极的。Arthur等[8]曾使用同一量表测量11个国家注册护士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结果显示,北京和香港注册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项目均分为3.03分、2.99分,本研究结果低于此数值,说明本科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与注册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存在差距。本调查结果与李红等[9]在2006年对护理本科生的调查结果(项目均分为2.84)相一致。
3.3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实习前压力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实习前所受的压力密切相关,且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总体水平、灵活性、满意度、沟通、技能与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情况有相关性(P<0.05)。领导对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没有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本科护生在今后的临床实习过程中较少涉及领导方面的问题。因此,没有成为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影响因素。从不同压力程度本科护生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看,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程度呈负相关,即如果本科护生能充分地认知自我、有良好的专业自我概念系统,在实习前感受到的压力水平就越低,反之,其压力水平则越高。为培养本科护生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缓解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向学生多讲述临床病例、增加学生临床见习的机会,有可能的话可以和医院进行联合办学,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医院进行社会实践,以提前了解医院情况,熟悉实习环境。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建良好的实习环境,以促进本科护生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帮助本科护生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实习效果。
4展望
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
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
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
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
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
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
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
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
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
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
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
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
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
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
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
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
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
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
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
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99、康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
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
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
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
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护理效果观察
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
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
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
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
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
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
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
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
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
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
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1.1调查对象
我校2009级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和2008级五年制本科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应届毕业生。
1.2研究工具
以《标准》中“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为框架编制调查问卷,问卷包含受试对象一般情况,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达到基本要求情况,即毕业生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情况、知识和技能情况。每项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非常同意”计5分,“同意”计4分,“不确定”计3分,“不同意”计2分,“非常不同意”计1分。由受试对象自填问卷。
1.3调查方法与统计学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我校毕业统考前由课题负责人征得应届毕业生同意后详细说明问卷填写要求,分别对我校2009级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和2008级五年制本科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四年制本科应届毕业生99人,五年制本科应届毕业生134人。由受试对象本人按照要求独立填写后现场收回,共收到有效问卷224份,随机抽取四年制和五年制各89份,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主要进行统计描述和配对t检验。
2结果
2.1毕业生自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的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得分最高。对四年制和五年制毕业生自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四年制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方面得分(4.17±0.51)高于五年制毕业生(4.01±0.74),在知识方面得分(3.58±0.68)略低于五年制毕业生(3.63±0.61),在技能方面得分(3.48±0.30)略低于五年制毕业生(3.63±0.25),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2.2毕业生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自评结果
在毕业生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方面,四年制和五年制毕业生绝大部分条目自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但有两个条目四年制毕业生得分显著高于五年制毕业生,分别是条目2和条目3,说明四年制毕业生在“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和“科学精神、慎独修养、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伦理”方面明显优于五年制毕业生。
2.3毕业生知识自评结果
在知识方面的各条目自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四年制和五年制毕业生对医学、护理学基础、疾病护理等知识掌握程度相差不大,五年制毕业生此方面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2.4毕业生技能自评结果在技能方面,四年制和五年制毕业生在人际沟通、整体护理、护理技术、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等方面得分较高(分值均≥3.60),而在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等方面得分不够理想(分值均≤3.50)。其中,五年制毕业生在外语阅读与会话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P<0.01),但在其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3.1四年制和五年制毕业生的差别
四年制和五年制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方面各条目得分差别不大,但在条目2、3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四年制毕业生在“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和“科学精神、慎独修养、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伦理”方面明显优于五年制毕业生。可能与两个班级课程设置及授课教师不同有关。在知识方面,四年制和五年制毕业生各条目自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学制毕业生对医学、护理学基础、疾病护理等知识掌握情况相差不大,五年制毕业生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而在技能方面,五年制毕业生在外语阅读与会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其他方面无明显差别,这一结果值得反思。毕竟五年制比四年制学生多花1年时间,花了更多的学费,学习了更多的课程,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竟然与四年制学生无明显差别,五年制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3.2人才培养质量存在不足
3.2.1毕业生职业态度与专业能力不足
对于护生来说,职业认同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护生的学习态度和毕业后的工作态度,但在《标准》中该领域的重要性未得以体现。夏颖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情感体验以及行为表现3方面都处于中等认同状态。其中,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状态显著低于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对护士职业地位以及护理发展前景的认识上,高年级学生的认同程度都较低。张馥丽等认为,实习结束的本科护生专业认同水平中等,因自己喜欢而就读护理专业者专业认同程度最高;本科护生专业认同程度还与性别、实习医院等级、不同录取方式有关。在前期访谈中,我校部分学生也表达了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不高,打算毕业后改行等想法。因此,促进本科护生提高专业认同度需要社会、教师及护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学校教育中应强化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和认同。本调查结果提示:毕业生总体上对我校的护理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在人生观、团队精神,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但我校毕业生在护理职业态度、反思精神、药理知识、国家卫生政策、中医护理、文献检索、信息管理、外语运用(四年制毕业生)、抢救配合及应急护理能力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如我校本科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文献检索被列为选修课,有部分学生未选修该课程;学生下临床过少、过晚;因实验资源有限和班级规模过大等原因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少;中医护理课程实践时间太短,实验课过少;专业课开设过晚,课程安排前松后紧,衔接性差、安排欠妥当等。需进一步探究上述因素对护生的能力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与张银华等的研究相似的是,几乎所有护生都认为现阶段我校五年制护理专业英语方向的培养模式与普通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区别不大或几乎相同;87.0%的护生认为护理英语课程的收获不大,98.4%的护生认为现阶段的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培养模式需要改革。
3.2.2五年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五年制本科护理专业英语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际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护理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熟悉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国际型、涉外型护理人才。涉外护理教育是护理教育和涉外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基础上,应以涉外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帮助护生实现涉外就业,即赴海外就业或在国内的涉外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从目前来看,我校五年制本科护理专业英语方向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但很少有毕业生能真正在海外就业。如何使我国涉外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使涉外护理专业和涉外护理人才真正涉外就业,是值得护理教育者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只有9.0%的五年制毕业生有海外就业意向,大部分就业意向选择国内三级甲等医院,还有10.1%的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即转行。与四年制本科毕业生相比较,五年制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这势必会影响到该专业的招生。我校2005年招收第一届五年制护理专业英语方向111人,2006年招收118人,2007年招收104人,2008年招收86人,2009年招收70人,2010年招收65人,招生规模越来越小,可能学生和家长感觉投入与预期回报不平衡,故填报该专业人数越来越少。该专业的学制能否改为4年,应是下一步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
4结语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