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高中;化学;衔接;梳理;思考

一、知识衔接点梳理

二、一些知识衔接的教学思考

1.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一个重头戏,初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通常只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具体物质,将其安排在有关主题中进行学习,学习的要求并不高。

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初中“空气、水、碳及其化合物、金属”这些主题时,教师可以在原来机械记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导读等方式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初中“复分解反应”的主要学习内容为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属于初中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但其可用于准确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并且,高中要求“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该内容的学习要求为:生成低沸点易挥发的物质(含气体)、弱电解质(如水、弱酸等)、难溶性物质(沉淀)。所以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作为拓展内容,不过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初中学生没有学习过弱电解质等概念,进行部分拓展即可: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水,以便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

3.“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由于较为抽象,理论性强,因此在初中和高中都属于学习的难点。初中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仅仅要求“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剂”,高中则要求“根据化合价升降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如果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只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学生在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形成化学的思维方法十分不利,学生要从原来的“得氧、失氧”到高中的“化合价升降、得失电子”,再到紧跟着的“电子转移”,跨度无疑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认知方面也有冲突,学生更多的会感到无所适从。

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较为简单的、也是较为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CuO+H2Cu+H2O”,让学生先从得失氧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过渡到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在教学中,初中教师还可让“双线桥法”部分先出现在初中教学中(忽略得到及失去的电子数),例如,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CuO+H2Cu+H2O”反应时,自然地进行标注:

这样,既有利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又为学生做好了相关的知识准备,为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4.在物质结构的学习中,现行初中基础型课程对“原子结构”没有做任何学习要求,仅要求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构成原子”,但同时学生要记忆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现在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不涉及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电子数等,因此当学生在初中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时,无法从理性角度进行理解型记忆,而只能用“唱山歌”式的方法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高中则要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包括电子式的含义及书写、化学键的种类、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而此时学生还要从原子核学起,跳跃性颇大,一时很难适应。所以,在初中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包括增加一些典型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意义地记忆元素化合价,又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有一个良好的铺垫。避免了对学生造成认知的障碍,导致新概念的学习面临着前概念缺失的严峻挑战。

5.在初中学生学习酸碱盐时,现有的对酸碱盐的定义实际上在科学性方面有很大的谬误,如果要学生透彻理解酸碱的通性及盐的化学性质、很好地辨别酸和酸性物质以及碱和碱性物质等,“离子”的教学无论如何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教师如果要强调酸的通性是由“H+”决定而碱的通性是由“OH-”决定的,学生就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离子”。因此,适当学习一些简单离子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6.初中教材中虽然也曾出现过强电解质的电离,但现在的二期课改内容已将此完全舍弃,而电离是高中电解质溶液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到高中该部分的学习。若高中的学习没有初中一些简单的“电离”知识作铺垫,学生到了高中学习“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离子反应”“盐类水解”时就会感到难度增加太快、坡度太大。因此,初中的教学中可“知道”为学习要求对“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的电离知识进行初步学习,为高中的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做好准备。

7.对于溶液的pH,初中只要求初步了解pH跟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即:只要求知道pH7时溶液呈碱性。其实,学生在初中的科学课中已对此进行过学习,不过这个“pH”在初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于“pH”到底是什么,初中的学生无从知晓,只是机械地进行学习、记忆,因而在学习中容易对pH形成误解,即学生通常都会忽略pH使用的条件――温度,这个忽略可用“根深蒂固”来形容;学生的另一个问题是认为酸碱性的范围就是pH范围0~14,没有pH大于14或小于0的溶液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应该说与初中的教学不无关系,从初中科学课的学习,到初三化学课的巩固,学生的前位知识已牢牢地扎根在脑海中,几乎成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当高中出现pH的概念后,要重新认识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并且学生在学习pH数学表达式的同时,还需结合C(H+)、C(OH-)的关系,这些无疑对学生的认知是一种艰巨的挑战,学生首先要把原有牢固掌握的前概念剔除,而后才能把现学的内容理解透彻。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教学尴尬,初中教学可在科学课的学习基础上,对“pH”略作深化,即强调一下pH运用的前提:常温;另外,强调一下“pH”其0~14的范围是基于人们的使用方便,而并不代表该范围外的溶液不存在。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2篇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

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

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元素和根的名称

元素和根

的符号

常见的

化合价

元素和根

的名称

元素和根

的符号

常见的

化合价

K

+1

Cl

-1

+1

+5

+7

Na

+1

Br

-1

Ag

+1

O

-2

Ca

+2

S

-2

+4

+6

Mg

+2

C

+2

+4

Ba

+2

Si

+4

Cu

+1

+2

N

-3

+2

+3

+4

+5

Fe

+2

+3

P

-3

+3

+5

Al

+3

氢氧根

OH

-1

Mn

+2

+4

+6

+7

硝酸根

NO3

-1

Zn

+2

硫酸根

SO4

-2

H

+1

碳酸根

CO3

-2

F

-1

铵根

NH4

+1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非金属单质:

氢气

氮气

氧气

氯气

H2

C

N2

O2

P

S

Cl2

(2)

金属单质

Na

Mg

Al

K

Ca

Fe

Zn

Cu

Ba

W

Hg

(3)常见的氧化物

物质名称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钠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

化学式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

物质名称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亚铜

氧化亚铁

化学式

SO2

SO3

NO

MgO

CuO

Cu2O

FeO

物质名称

三氧化二铁

四氧化三铁

三氧化二铝

氧化银

二氧化锰

化学式

Fe2O3

Fe3O4

Al2O3

Ag2O

MnO2

(4)

常见的酸

物质

硫酸

盐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氢(氢硫酸)

溴化氢(氢溴酸)

碳酸

化学式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5)

常见的盐

物质

氯化钾

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

氯化钙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钡

化学式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物质

氯化铝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银

硫酸铜

硫酸钡

硫酸钙

硫酸钾

化学式

AlCl3

FeCl2

FeCl3

AgCl

CuSO4

BaSO4

CaSO4

K2SO4

物质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铁

硫酸铝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亚硫酸钠

化学式

MgSO4

FeSO4

Fe2

(SO4)3

Al2(SO4)3

NaHSO4

KHSO4

Na2SO3

物质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银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钙

亚硝酸钠

化学式

NaNO3

KNO3

AgNO3

Mg(NO3)2

Cu(NO3)2

Ca(NO3)2

NaNO2

物质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镁

碳酸钾

化学式

Na2CO3

CaCO3

MgCO3

K2CO3

(6)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氢氧化亚铁

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Fe(OH)2

(7)常见的有机物

物质

甲烷

乙炔

甲醇

乙醇

乙酸

甲醛

化学式

CH4

C2H2

CH3OH

C2H5OH

CH3COOH

CH2O

(8)

常见化肥

物质

尿素

硝酸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磷酸二氢钾

硝酸钾

化学式

CO(NH2)2

NH4NO3

(NH4)2SO4

NH4HCO3

KH2PO4

KNO3

(9)常见沉淀

红褐色沉淀

浅绿色沉淀

蓝色沉淀

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

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亚铁Fe(OH)2

Cu(OH)2

S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BaSO4、AgCl

(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微溶于水:Ca(OH)2

、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

纯碱、苏打: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

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

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

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

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

):CH3OH

(15)

酒精、乙醇:C2H5OH

(16)

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17)

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

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

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

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氧化二磷、

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

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锰酸钾K2MnO4

G、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

(3)

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含有可溶性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

B

、黄色溶液含有可溶性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

C

、浅绿色溶液含有可溶性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

D、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石蕊溶液

(4)气体的颜色

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5)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

A、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B、有毒的气体:CO

有毒的液体:CH3OH

(甲醇);

有毒的固体:NaNO2

、CuSO4

(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5、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微溶)、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

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6、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7、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

(2)稳定性

(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物是什么物质;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

(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书写有三个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化学式书写正确。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1)排水法(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2)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

(3)向下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小)。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

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

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

硫酸铜晶体;(2)

氢氧化铜沉淀;(3)

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

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

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应用外焰加热。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4)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5)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6)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7)浓硫酸三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38)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0)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1)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8、基本反应类型特点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单质换单质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价不变

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10、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

“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1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

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质量比为氧气:氢气=8:1。

12、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

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

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1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14、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5、“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6、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cm,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验纯。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7、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18、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9、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改变(加快或减慢)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20、氧化剂和还原剂: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21、长进短出还是短进长出

(1)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2)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3)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22、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23、几个常见的分解反应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O2

(2)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3)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2KCl

+

3O2

(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

(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6)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CaO

+

CO2

24、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和用途(括号内为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物质

俗称

性质

用途

S(32)

硫磺

淡黄色粉末、易燃、于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纯氧为蓝紫色,并伴有刺鼻气体产生(SO2)

P(31)

赤磷

白磷

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P2O5固体)

用物制烟雾弹

C(12)

金刚石、

石墨、

活性炭

金刚石是最硬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润滑性、质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物理变化)

金刚石用于制钻头,切割物质。石墨用于电极、润滑、制铅笔

Fe(56)

化学性质活泼、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于纯氧中燃烧生成Fe3O4)

各种铁制品、合金等

P2O5(142)

白色固体、易吸水

用作干燥剂

CO2(44)

干冰、碳酸气

易溶于水、水呈酸性、比空气重

人工降雨、工业原料

SO2(64)

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气味、其水溶液为H2SO3

SO3(80)

密度比空气大,其水溶液为H2SO4

CH4(16)

沼气

坑气

密度比空气小,难容于水,无味、易燃、是最简单有机物。

C2H5OH(46)

酒精

易燃烧

用于燃料、消毒(70%~75%)

CH3OH(32)

甲醇

与乙醇相似;

有毒(使人眼睛失眠、甚至死亡)易燃烧

CH3COOH(60)

醋酸、水醋酸

有刺激气味、具有酸性、能使指示变色

CaO(56)

生石灰

白色固体、易吸水、溶于水后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

用于干燥剂

Fe3O4(232)

磁铁矿主要成分

黑色物质、难溶于水、可用酸来溶解

用于治炼金属铁

Fe2O3(160)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铁锈主要成分

红褐色难溶物质、可用酸来溶解

用于治炼生铁

CuO(80)

黑色难溶于水可被还原剂还原成单质铜、可用酸来溶解

用于治炼单质Cu、即Cu+H2=Cu+H2O

CuSO4(160)

白色固体、溶于水变成蓝色能与活性比其强的金属反应置换出单质铜来

用于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CuSO45H2O(250)

胆矾

蓝矾

蓝色晶体、溶于水后其性质与CuSO4溶液一致,易风化即:

CuSO45H2O=CuSO4+5H2O

KMnO4(158)

高锰酸钾

紫黑色易溶水,其水溶液为红色

用于制氧气

KClO3

氯酸钾

白色物质易溶于水

在MnO2催化下制氧气

Cu2(OH)2CO3

孔雀石

绿铜

绿色难溶于水有毒物,加热变成

CuO、H2O、CO2

用在鉴别题中

AgCl(143.5)

白色凝乳状物,不溶于酸。可溶性氯化物与AgNO3反应可生成它

用于检验Ag+及CI—

BaSO4(233)

钡餐

白色不溶酸的沉淀,不溶性硫酸盐与不溶性钡盐反应可生成它

用于检验Ba2+及SO42—

CO(28)

一氧化碳

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易燃烧、无味有毒气体

用作还原剂、治炼金属

CaCO3(100)

石灰石、大理石

白色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固体

用于制CO2及制生石灰CaO

HCl(36.5)

盐酸

无色、有刺激气味液体,具有挥发性、腐蚀性。能使指剂变色,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用于与金属反应制氢气;可用来溶解难溶的物质

H2SO4(98)

硫酸

无色、无味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的一种酸、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稀H2SO4可用于与金属反应制氢气;还可用于干燥物质

HNO3(63)

硝酸

无色、无味的一种酸;具有挥发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NaOH(40)

火碱、烧碱

白色固体

25、常见气体鉴别方法

O2

燃烧更旺:O2

H2

木条熄灭:CO2

分别往集

变红:CO2

CO2

NH3

气瓶中滴少

变蓝:NH3

CO

燃着木条分别

N2

许石蕊试液

不变:N2

CH4

伸到各集气瓶内

H2

NH3

有水珠

N2

被点燃气体:H2

于火焰上方

CH4

CO

罩干冷烧杯

CH4

无水珠:CO

产生气体

变浑:CH4

通入石灰水中

不变浑:H2

26、常见反应方程式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Hg+

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2H2O2

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16.加热氯酸钾:2KClO3

2KCl

+

3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二、自然界中的水: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2H2+

O2

1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9.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2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2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2.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

2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2Cu

+

CO2

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2H2O

六、金属

(1)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铝耐腐蚀的原因: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金属单质

+

--------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2AgNO3==

Cu(NO3)2

+2A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60.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61.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3)酸

+

--------

+

水(中和反应)

62.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3.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4.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5.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7.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8.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9.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

非金属氧化物

--------

+

70.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71.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2.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3.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4.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3)碱

+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5.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6.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7.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8.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

两种新盐

79.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80.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27、1—20号元素元素符号

元素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符号

常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H

C

N

O

Na

Mg

Al

S

Cl

K

Ca

Mn

Fe

Cu

Zn

Ag

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4

16

23

24

27

32

35.5

39

40

55

56

64

65

108

1—18号元素核外电子分布图

28、初中反应方程式现象大全及应用(着重看黑色字体的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O3+2HCl=

MgCl2+H2O+

CO2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29、

空气的成分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

气体

性质

用途

氧气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固态时均呈现淡蓝色

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潜水、登山、航空;能支持燃烧,用于气焊、炼钢

氮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稳定,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制取化肥;用作保护气,防止食品腐烂

稀有气体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与其他物质很难发生反应

用作保护气;制作霓虹灯,用于医疗麻醉

(3)

空气污染物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

主要污染源:A、化石燃料的燃烧

B、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尾气

保护空气措施:A、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

B、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用氢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工厂废气排放

C、植树造林、种花种草

(4)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CO2、CH4、O3等;

导致酸雨的气体:SO2、HCl等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CO2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30、

常见的化肥

植物的肥料可分为:氮肥(化学式中含氮元素)、磷肥(含磷元素)、钾肥(含钾元素)、复合肥(同时提供2种或2种以上的肥料)。

化肥种类

常用化肥

主要作用

缺乏时表现

氮肥

尿素CO(NH2)2、氨水(HN3H2O)、NH4HCO3、NH4Cl等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合成植物体内蛋白质

植物叶片发黄

磷肥

Ca3(PO4)2、CaSO4、Ca(H2PO4)2

促进生长、增强抗旱、抗寒能力

产量下降

钾肥

K2SO4、KCl

增强抗病虫害能力、抗倒伏能力

茎秆软弱

复合肥

NH4H2PO4、KNO3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一起使用,因为铵态氮肥中的NH4+遇到OH—会生成易挥发的氨气,降低肥效;硫酸铵不宜长期使用,以免造成土壤酸性增强或土壤板结;使用氨水或磷酸二氢铵时要防止挥发,人要站在上风口,因为氨气有腐蚀性,对人的眼鼻粘膜有刺激作用。

区分化肥:NH4HCO3有强烈的氨味,而尿素无氨味;氮肥加熟石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磷肥为灰色粉末,氮肥、钾肥为白色晶体,据此外观可判别磷肥。

31、

营养物质

(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

(2)主要含蛋白质的物质:动物的肌肉(猪肉、牛肉等)、大豆、花生、羊毛、蚕丝等。

(3)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反应,且酶只能在接近体温、中性溶液中发挥催化作用。

(4)甲醛有毒,禁止使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5)蛋白质灼烧时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味道,羊毛、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以用灼烧的方法将其与化学纤维进行区别。

(6)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常见的糖类有:淀粉、葡萄糖、蔗糖等。

含糖类的物质:谷物(大米)、豆类、马铃薯等。

(7)霉变食品不能吃。

(8)常见的油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奶油等。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二者合称为油脂。

(9)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维生素主要通过蔬菜、水果获得。

(10)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碘、硒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钙的作用:事骨骼、牙齿坚硬,缺钙影响骨骼发育,导致佝偻病;钠、钾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体液恒

定的pH值,缺钠引起肌肉痉挛;缺铁引起贫血;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缺碘引起

甲状腺肿大;缺缺氟易产生龋齿。

32、有机合成材料

(1)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常见的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醋酸;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大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2)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由于CO、CO2、碳酸、碳酸盐等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仍然把它们看成无机物。

(3)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4)合成材料一般具有:强度大、电绝缘性好、耐化学腐蚀等特点。

(5)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塑料分为:热塑性材料(聚乙烯)、热固性材料(电木)。聚乙烯可以用来做食品袋,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来做食品袋,它们能够反复加工、多次使用;电木是属于热固性材料,不能多次使用,破损后不能进行修补。有机玻璃也是常见塑料,与玻璃成分不同(玻璃主要含无机物)。

(6)棉、麻、丝、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但比天然的纤维吸水性、透气性差。

(7)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下表:

纤维种类

燃烧情况

气味

灰烬

棉纤维

易燃,直接燃烧

烧纸的味道

灰色,细软

羊毛纤维

起泡成球,不延续燃烧

烧毛发的味道

黑褐色小球,易碎

合成纤维

先融化再燃烧

特殊气味

黑色硬块

(8)

白色污染的危害: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焚烧生产的有毒气体污染大气。

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A、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重复使用塑料制品

C、回收废弃塑料

D、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33、

碳的几种单质

(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的比较如下:

金刚石

石墨

C60

外观

无色、透明

深灰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

有金属光泽、粉末呈黄色

硬度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很软

导电性

几乎不导电

良好

不导电

导热性

很差

良好

很差

用途

钻探机钻头、玻璃刀刀头

铅笔芯、电极

超导体

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

(3)

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34、

木炭、活性炭、焦炭的吸附性: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吸附气体、食品里的色素,或

用来吸附有异味的物质,属于物理性质。

35、

碳与炭的区别

“碳”是元素名称,是核电荷数是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如碳元素、碳单质、二氧化碳等用“碳”;

“炭”只用在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中。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年深日久也不褪色。

碳稳定的原因是: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常温下不易得失电子。

36、

木炭还原氧化铜

(1)反应方程式

C

+

CuO

高温2Cu+

CO2;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注意事项:

A、试管稍向下倾斜,防止药品潮湿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倒流,炸裂试管

B、木炭应过量,目的是使氧化铜充分反应,也可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铜

C、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撤出在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

37、

物质的分类

物质

38、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1)要按照客观实际来进行书写;如铁与稀硫酸反应不能写成生成物是FeCl3

,铁与稀硫酸反应不能成生成物Fe2(SO4)3,应写成Fe+H2SO4=FeSO4+H2。

(2)不能把反应条件漏写

(3)不能把化学式写错,如把正确的Na2CO3写成错误的NaCO3

(4)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即要把方程式配平

(5)不要忘记打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

(6)书写化学方程式口诀: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准化学式,系数要配平;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注明()。

39、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物质

食盐水

纯水

H2SO4

肥皂水

牛奶

洗洁精

氢氧化钠

酸碱性(pH)

中性

7

中性

7

强酸性

1

弱碱性

8

弱酸性

6—7

弱酸性

6—7

强碱性

13

40、

分子、原子、离子

(1)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但分子、原子确实是存在的。

(2)分子、原子总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并且其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3)分子、原子之间存在间隙,且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增高分子的间隙增大,温度降低时分子的间隙减小,温度变化时导致分子、原子间的间隙发生变化,而不是使分子、原子本身变大。一般气体的间隔(隙)较大,而固体、液体的分子间隔相对较小,因此气体易被压缩,固体、气体分子不易被压缩。

(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有原子构成,有的物质直接有原子构成(如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大部分酸、碱、盐都是有离子构成的物质。

(5)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1、水

1、水资源缺乏的原因:(1)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

(2)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水体污染。

2、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要做到(1)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2)提高水的利用率、防治水污染,如不使用含磷洗涤剂。

节水措施:(1)农业和园林由浇灌改为滴灌

(2)

洗菜水用来浇花或者冲厕所。

3、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自来水。

常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也可以吸附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颜色、异味等。

4、鉴别硬水、软水应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不丰富或没有泡沫的是硬水。

硬水软化的方法:A、加热煮沸B、蒸馏。

5、电解水: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即“正氧负氢”,并且负极和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

电解水的实验结论: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只能重新组合不能再分,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

42、

CO2和CO

(1)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也不供给动植物呼吸,密度比空气大。

(2)CO2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H2CO3。

(3)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为固体———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以用来进行人工降雨、做制冷剂。

(4)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5)CO难溶于水,因此在室内放置一大盆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CO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CO还具有还原性,CO2不具有还原性;CO具有毒性,能使人中毒,因此使用煤火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43、

燃烧

1、燃烧的条件:(1)物体要能燃烧,即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要与空气(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以上。

以上三个燃烧条件缺一不可,否则燃烧不能进行。

2、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空气(氧气)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灭火方法:(1)用水扑灭火灾,水的作用是通过水的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清除可燃物,设置防火隔离带,如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前面的一片树木砍掉。

(3)隔绝空气(或氧气),如油锅着火,盖上锅盖,使其与空气隔绝。

44、燃料的合理利用

(1)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2)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他们都是混合物,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3)煤的组成:主要含碳元素,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组合体,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通过对煤进行加强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

(4)石油:石油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通过分馏可以使不同沸点的物质分离,是分馏物理变化;

石油的炼制产品: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石蜡等;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丙烷、丁烷等。

(5)天然气:沼气、天然气、瓦斯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CH4),甲烷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具有可燃性,其燃烧的方程式:CH4+2O2CO2+2H2O

(6)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A、要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B、燃料要和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7)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易燃烧,燃烧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促进农业生产。

(8)氢气:燃烧生成水,是最清洁的能源。

氢能源的三大优点: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热值大;燃烧生成水,无污染。

45、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A、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B、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不适合体积守恒。

C、“质量总和”是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

D、“参加”是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反应物中剩余部分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3)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造成反应前后填平不平衡的原因:

A、参加反应的气体或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没有计算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

B、反应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使得部分物质进入或散逸,造成质量发生变化,使得天平不平衡。

46、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六个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47、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读法

(1)

意义与读法

意义

实例(2H2+O22H2O)

读法

物质方面: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

反应物是氢气、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时点燃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量的方面: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1)2H2

+

O2

2H2O

(2×2):

(32×1):

(18×2)

即4:32:36

(2)2H2+

O2

2H2O

2:

1:

2

(1)

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2)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2)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A、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谁是反应物)

B、通过什么条件发生反应

C、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E、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F、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48、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与书写格式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

①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标在其对应的化学式下面,

②把题中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标在相应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的写出答案。

例:10g氢气在多少克氯气中燃烧,同时生成多少克氯化氢气体?

解题步骤

书写格式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设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x

(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H2+

Cl2

2HCl

(3)找: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

2

2(1+35.5)

10g

x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解得x=365g

(5)答:简明的写出答案

答:生成365克氯化氢气体

49、

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含义

以H2O为例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微观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

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用语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如下图所示:

50、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某原子个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另一原子个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

By

A元素:B元素=B原子个数(x个)×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个)×B的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100%

(4)物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

(5)

A原子的个数:B原子的个数=x:y

例:Al2O3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2:3

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27×2:16×3=9:8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51、

溶液的相关计算

(1)溶质必须是已溶解的,未溶解的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3)以下公式必须先满足的前提条件: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

==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解度:100克:(100克+溶解度)

(4)溶质质量分数=×100%=×100%

(5)加水稀释浓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增加水的质量为m)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m)×稀溶液质量质量分数

5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

(1)2KClO3

2KCl

+3O2

(2)2KMnO4

K2MnO4+MnO2+O2

(3)H2O2H2O+O2(不需加热)

(4)气体的收集方法:

排水法:收集不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O2

、H2

、CH4

、CO等,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气体,如CO2

、O2

、HCl。

瓶口向下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气体,如H2、CH4

、NH3。

(5)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否则不满。

(6)鉴别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气体里,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53、实验室制取CO2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3)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5)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6)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54、化学实验

(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

(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

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

(6)平底烧瓶:用作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器,可加热,要下垫石棉网。

(7)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8)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

(9)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不能作反应器,不能溶解物质,不能加热读数时。

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小,

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大。

(10)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11)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吸满液体的滴管不

能倒置。

(1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否则气密性不好。

(13)连接仪器:连接玻璃管和橡皮塞或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以便能简便、轻松的连接),再小心用力转动插入。给试管、玻璃容器盖橡皮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去(易造成容器底部破裂)。

(14)蒸发: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了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加热过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放在石棉网上。

55、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56、常见物质及离子的检验

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

O2

用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再向小烧杯中倒入石灰水

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水珠出现,石灰水不变浑浊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黑色氧化铜变红,白色硫酸铜变蓝

CO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再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没有水珠出现,石灰水变浑浊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

黑色氧化铜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再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石灰水变浑浊

HCl

通入水里,滴入硝酸银溶液和

稀硝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H3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离子

使用试剂

现象

H+

1)

紫色石蕊试液

4)金属氧化物

2)pH试纸

5)碳酸盐

3)加入锌粒

6)不溶性碱

1)变红

4)

固体溶解

2)pH<7

5)有气泡产生

3)有气泡产生

6)固体溶解

OH-

1)紫色石蕊试液

2)pH试纸

3)无色酚酞试液

4)硫酸铜(或氯化铁)溶液

变蓝

pH>7

变红

生成蓝色沉淀(或红褐色沉淀)

CO32-

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O42-

1)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2)先稀盐酸,后氯化钡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先无沉淀生成,后产生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

Cl-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NH4+

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石蕊试纸变蓝

57、

金属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2)金属的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

(3)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还应考虑的因素有:价格、资源、美观、是否易于回收等。

(4)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各物质以单质形式存在,保持各自单质的化学性质)。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要大,熔点比纯金属低。

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要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的抗腐蚀性能好,所以日常生活中较多的使用合金。

(5)铁制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锈蚀。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没有水存在时不会生锈。

(6)除去铁锈的方法:A、物理方法,用刀刮,砂纸打磨

B、化学方法:利用铁锈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性质除锈,用酸除锈,要控制酸不要过量,并且不宜长时间浸泡在酸溶液中。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B、在铁制品表面涂抹油漆、镀上耐腐蚀的金属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3篇

【知识点的认识】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出氧气.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净化除去杂质等,然后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使空气液化,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氮气先蒸发出来,余下的便是沸点较高的淡蓝色液态氧气,将其加压贮存在钢瓶中备用即可.【知识点的认识】氧气的检验方法如图所示:,就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或试管内)来检验,如果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而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初高中;衔接;处理教材

一、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的必要性

1.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大相迥异

初中化学教育是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出的五个学习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对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难度低、容易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科。因此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教材内容的编排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着眼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体系。

2.化学语言的抽象程度发生突变

初中的抽象语言就是化学方程式,但是书上出现的一共才16个。到了高中出现了:物质的量、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一系列有难度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更是令学生眼花缭乱,难怪学生到了高中学习化学的热情降低,某些基础差的学生甚至感觉听课像听“天书”。

3.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急需适应新课程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经验记忆型”。学生中考的时间一般是六月中旬,中考结束到八月底的两个多月时间,大部分学生对记忆性化学知识都有一定的遗忘性,大多数知识都模糊不清了,比如:我们这所重点中学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课做过一项调查:能正确写出10个以上化学方程式的学生能占到37%,能分清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学生只占43%,而中考60分的平均分我们可以达到51分,可以说是生源很好学校的尚且如此,对于普通中学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这时候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直接上新课,无异于建空中楼阁,所以必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

4.初高中教法、学法及教学对象截然不同

在初中,课堂比较热闹,强调合作探究,强调学生活中的化学,学身边的化学。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把化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情境导入生活化,概念教学生活化,思维训练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生活离不开化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而高一阶段,教材容量大,很多概念较抽象,而且课时紧,教学节奏快,所以继续沿用初中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课堂上仅满足于听记,学生就会缺乏积极思维,因此转变学习习惯,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与初中生相比,由于年龄的变化,多数高中生情感带有闭锁性,表现为上课不爱发言,不愿意与家长、老师表白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导致高中适应期长的一个心理原因。要提高高中的学习质量,就需要减少新入学的学生的适应时间,这就需要初中教师也要主动地衔接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思维意志以及化学思想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不断渗透。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1.衔接的时间安排

从各地教学的现状和各校学生素质的不同情况来考察,目前大体上有以下两种衔接措施:第一种是开学第一个月不上新课,集中复习整理初中知识。但它有两个缺点:①不利于优生的学习。对于有些在假期上过“提优班的优等生如果有一个多月内重复学习他们已经掌握的初中知识,容易挫伤和抑制他们求新、求难、求深的积极性。②不利于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因为它打乱了高中化学教学计划的正常进度,甚至影响到整个必修一教学任务的完成。第二种方法对于实验班采用边上新课,边复习初中知识,以“分散穿插”的方法,从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化学用语等几方面补缺。按教学大纲和学校工作计划,按时上新课,能使优等生在学习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上有“咬劲”,有充实感。我们备课组采取的措施:普通班采取先摸底,第一节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师分层次衔接,在复习中穿插“书写化学方程式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复习热情,再把高一必会的“准备知识”穿插在衔接复习中,做到温故而知新。

2.衔接的内容安排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衔接点:(1)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定义和分类;(2)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通性以及变化关系;(4)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化合价;(5)元素的化合价;(6)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7)燃烧定义的拓展。教师在复习上述知识时一定要把握好初高中对于知识点具体要求的层次,把握好教学的深度,不能一堂高中化学课与初中的没什么区别,也不能完全脱离学生已有的初中化学知识,拔得太高。要适当地过渡高中知识,适时地拓宽拓深。我们的做法是:把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的初中化学竞赛题、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会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就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灵活运用了知识点,增添了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在做和练中,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转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上来。

3.考试成绩的衔接

我们一直认为,学生能否在心理上顺利渡过高中适应期,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而学生对学习的认同,考试的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应该使学生得到一个合理的分数,这个分数,应该是波浪形变化的,也就是说,最初考试的难度应该是比较简单的,随着学生心理的接受,再逐渐合理地增加。我们学校十月月考成绩为:年段总人数为630,平均分为73.32,60分以下共125人。也就是说,在单元测试、月考中不出难题、怪题,给学生一个恰到好处的成绩,可以增强自信心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心理上顺利渡过适应期。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初中学生 化学学习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68

进入初中校园,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很多新的学科知识,其中化学就是学生在初中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化学学科学习。本文就培养初中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新视角展开论述。

一、教师具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与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学习,因此,教师在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学生的化学学习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就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而言,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意识,而且还要求教师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初中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为以后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就目前初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方面的意识与能力而言,一方面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意识不够强;另一方面,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能力不强。因此,新时期,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喜欢,首先要提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与能力。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学习多种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方法与技巧,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就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而言,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在学生的各个学科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预习自然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初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到化学学习,并没有意识到预习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思想上可能会出现懈怠的情况。

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预习习惯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进行预习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与技巧。就化学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与技巧,应该引起学生重视的一点就是积极的进行思考,不管是从预习的目的来讲,还是从化学学科的特点来讲,都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预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刻的体会到,学生想要学好化学学科,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思考应该贯穿到化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足,就是难以有效的进行思考。一方面,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的意识不强,部分学生认为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够学好化学,这无疑对学生有效进行化学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学生进行思考的能力不强,部分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掌握有效的思考方法与技巧,这也对学生有效进行化学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的过程中,本人建议,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思考方法与技巧。相信在教师在引导下,学生逐步能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既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尤其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点,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因此,就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而言,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其中教师要对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起重视。

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不仅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起重视。本人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的时候,出于好奇,在掌握了知识点之后,往往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好奇心会逐渐消减,学生应用学习的知识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积极性就不高了。鉴于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点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的好习惯,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之处的这种好习惯得以维持。

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点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使学生应用知识点解释一些理论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化学知识点。

五、培养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好习惯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化学学科学习,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种,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时期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99-01

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做才能使初高中的化学知识相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呢?我根据教学上的实践,谈谈自己在初、高中化学知识有效衔接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初高中化学教材及教学要求的差别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而高中教材与之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也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等,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而高中化学则要研究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即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为什么要进行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一个醒,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也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所以利用复习时间向学生传授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复习

1、摸清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制定复习目标

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的学习成绩,摸清其初中化学学习情况,再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

2、改变衔接复习的模式,以练为主

复习时教师不要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地总结, 应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练习题中,选题时要参考近几年中考题或高中高考涉及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者“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知识点是初中的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明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我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思维能力,使复习课做到事半功倍。

3、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如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出现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钙却没有酸式盐的概念及性质;复习中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的, 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而高一化学则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结构理论方面的知识,初中化学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而高一化学则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难度加深;再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的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从初中知识的延伸、扩展和完善。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进行学法指导,大幅度提高化学成绩。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7篇

(1)教学大纲要求: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新知识前,首先是九节课的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复习,授课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旧中见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

(2)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本文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初中化学知识复习,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新课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难上,一者高中老师都是大多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部分老师也就产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收效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 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 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quot;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 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 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如果学生不主动依老师的指导及时去理解和掌握,慢慢就会掉队。例如就有高二的学生进行连续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时,还存在采用初中老师严格要求的分步计算法慢慢求解,却置高中老师教的利用关系式快速算法而不顾等问题。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quot;盲区",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

(四)教会学生用脑去理解,大面积提高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8篇

关键字:初中物理;总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全面的总结与整合,实现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认识和能力提高。其任务是对初中物理知识查漏补缺、温故知新,实现知识系统化。但是,初中物理知识内容多、复习时间短,初中物理总复习成为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如何采用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复习,提高初中物理总复习效率成为广大教师要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课题。

一、根据考纲与试卷,确定学习目标与复习重点

初中物理涉及知识面广,教师要仔细研读考纲,根据其中的具体指导,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层次,抓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基础性环节。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考纲中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要求,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而做好初中物理总复习规划,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初中物理中考试卷也对初中物理总复习提供了一些借鉴意义。通过了解试卷的结构、题型,知识点呈现方式和频率,掌握必考、常考的知识点,实现知识拓展及综合运用。

通过一些针对练习与典型例题,讲解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并且,在复习中,要指导学生根据考点进行知识归纳与分类,让学生明确考点,明确要求,掌握重点,进而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二、立足教材,坚实基础

在中考试卷中,很多学生因为初中物理知识基础不扎实、知识不清晰造成失分。因此,在初中物理总复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立足教材,将教材研究透彻,而不是将精力过多的放在复习资料和模拟题上。学生在复习教材时,要明确每一个概念及其含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准确理解每一条规律和公式,知道它们的使用条件及范围;清楚每一个演示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过程及结论等。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要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能死记硬背,对于难记的要点,要善于借助口诀,提高记忆效率。

三、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

初中阶段学习物理时,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造成在初中物理总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针对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在初中物理总复习时,应进行“面向全体,分类指导”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等状况,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目标,施行分类指导,使初中物理总复习按预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进行。

分层次复习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根据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进行分层备课,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达到学生成绩全面提升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既有面向全体,又有兼顾各层次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有所为,有所得、有所乐。在课堂上,布置不同的作业,基础题、强化题、提高题,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在检测中,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

四、注重复习方法,纠正不良习惯

根据平时考试分析,不良的考试习惯和方法也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错误,马虎不规范等。因此,在初中物理总复习中,采取合适的措施与指导方法,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应试习惯,进而避免会做的题做错、运算错误、书写不规范等状况发生,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把失误降低到最小限度。

五、初中物理总复习课堂要多样化

初中物理总复习拥有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学生长期重复单调、乏味的复习,就会产生厌恶、疲倦等负面状态。因此初中物理课堂总复习采用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总复习效率。在初中物理总复习过程中,通过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实现课堂多样化教学。初中物理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与外延,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组织一些相近、对立和衍生的知识点,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比较和辨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提高总复习课的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总复习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①运用演示实验进行复习。通过设计演示实验,清晰的讲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系统性总结。②通过探究性实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近几年,探究性实验成为考试的热点,其考察了学生对实验设计、操作方法、数据分析与处理、归纳结论的的能力。所以,复习中,要加强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操作,让学生彻底理解,强化知识要点。③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加快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初中课程中,一些知识比较抽象、繁琐,仅仅通过教师在黑板上的讲解,学生掌握程度较差。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攻克思维的壁垒,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环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把握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出现许多与学生现实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例如,一些情景信息题,要求学生,根据条件提供的情景信息,从中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进行解题;一些图像题,要求学生根据题中所给的图像,挖掘信息,进行解题;现学现用题,要求学生根据文字材料,包含一些学生没学过的信息,用已知的方法和提示解题。所以,在复习课上,通过补充现实应用实例,既符合当前考纲要求,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肖晨.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初中物理总复习课效率[J].课件与教材,2012.

[2]赖贞.初中物理总复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9篇

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初高中;衔接;处理教材

1.初、高中化学课程设置方向异同与心理因素

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科书内容的编排上的差异。初中化学教育实际上是化学的启蒙教育,学生是在初中的学习中开始认识化学、了解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的是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出的五个学习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与物理生物等一起编排在《自然科学》中,它没有以独立的学科形式出现,更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的规律,轻易理解、接受和把握。教材语言比较通俗,直观性、趣味性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高中必修化学,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提出的六个学习主题(熟悉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突出了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多数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以化学学科体系为线索,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把握在社会生产生活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由于学习课时紧,学习容量相对较大,高中必修化学的教学内容,起点高,容量多,叙述简明扼要,知识理解接受难度加大,习题难度也较大。化学新课程已注重整体设计初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和内容,但初中毕业生要适应高中学习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一个过程。这里就存在过渡和衔接的问题。

初、高中学生心理差异。要正确处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还要我们正视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差异。心理学上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普遍心理特点是这样描述的:初中生,是指已经脱离儿童群体而又尚未进入成人行列的过渡时期,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可见在这一时期里的学习主要依靠教师的指导带领下进行,个人学习的方法和独立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主要学习形式就是建立在对教师的依赖上。而高中生的时空感知已接近成人,此时观察事物的自觉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也逐步提高,运动知觉经过一定运动动作的练习,就能逐渐化为精细的、准确的运动感知。高中生的思维也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开始形成辨证逻辑思维,思维逐渐从经验型过度到理论型,已经能够用理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显的发展,结合这一特点,高中教学更侧重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研究的思想。例如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因此才从初中生入高一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要适应高中学习和要求,也必然要面临一个衔接过渡的阶段。

2.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衔接问题的做法

从高一新教材看化学科中许多章节问题的提出与探究所需知识除新学知识外,不少来自初中,有一些重点问题所需知识由于中考不作要求,有的初中学校基本上不讲,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求我们初中化学教师不能只注重中考,更要关注学生的后续教育,为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打好基础。那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研究初中教材,也要研究高中教材,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适当的时间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仅在初中化学课本的拓展视野中出现,没有太高要求,但却是高中的重点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需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的盲区,因此我们初中教师要注重备课,既要备好初中教材和中考,也要备好高中教材和高考;处理教材时不能只为了中考成绩,要多关注与高中衔接的地方,为学生的后续教育打好基础。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10篇

(1)教学大纲要求: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新知识前,首先是九节课的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复习,授课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旧中见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

(2)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本文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初中化学知识复习,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新课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难上,一者高中老师都是大多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部分老师也就产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收效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quot;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如果学生不主动依老师的指导及时去理解和掌握,慢慢就会掉队。例如就有高二的学生进行连续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时,还存在采用初中老师严格要求的分步计算法慢慢求解,却置高中老师教的利用关系式快速算法而不顾等问题。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quot;盲区",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高效性复习;紧扣课本;学法指导;综合训练;模拟测试

初中科学考试复习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科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和能力化。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考考试对于学生日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复习指导策略,使学生在面对中考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进而取得理想的科学成绩。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实践,对初中科学高效性复习策略谈几点个人观点和做法。

一、紧扣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对中考考试试题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无论哪一学科,试题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课本。而且,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使考试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颖、开放的题目,它所涉及的知识点也是教材中的某些概念和规律。所以,鉴于这一点,作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不能将课本抛在一边,而是紧扣课本,即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基本规律等出发,对课本知识进行回忆和整理,这样,帮助学生巩固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脑海中就会逐步构建出一张知识网络,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课程复习的高效化。

比如,2015年浙江丽水市初中科学中考考试试题中,第32题第二问:放在窗台上的整盆水培植物及周围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主要考查的就是课本上与生态系统成分有关的内容,只要学生能围绕这一知识点进行作答就能得分,如结合该水培植物正确分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分析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以课本为依据,在复习时紧扣课本,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进而在面对各种考试试题时,可以做到从课本内容出发,对其进行正确解答。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复习课亦如此,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一味、盲目地去做题,既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学生对知识还会是一知半解,无法对学科知识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身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及时指导,并且帮助学生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的科学复习效果得到

提高。

比如,在每年的中考考试试题中,开放性题型占有一定比例,身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总结出开放性试题的类别,然后根据它所考查的目标,对学生进行不同能力的培养。如在科学中,非文字(图片、表格)出现较多,这时我们就应该重点对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面对图片和表格时能够准确挖掘出其中所隐藏的信息。另外,我们在总结出不同的题型之后,还要总结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不管面对哪种题目,都有应付和解决的办法。

三、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使学生适应中考要求

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使学生对科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有了深入理解和把握后,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使学生提前经历中考的考试模式。如此,学生在真正面对中考时,才能做到能够适应中考要求,进而轻松应对。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时,我们可以把关注点放在对科学重点、难点的讲评上,即面对一张试卷,不要采取从头讲到尾的做法,而是针对学生出错较多和不易理解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否则只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另外,复习备考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去自行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综合应用等也要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科学考试试题时,可以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另外,模拟测试的重要性也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的。我们要以中考常考考点和考试大纲为依据,来创编试卷,然后让学生在与中考相同的时间内,完成这份试卷。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中考模式有初步感知,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应考心态,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中考。

总之,作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科学的复习指导策略,做到高效性的科学复习,使学生在中考考试中可以做到轻松应对,并且取得优异的科学成绩。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 对比分析; 心理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39-001

中考化学分数较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为了使他们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初中阶段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顺利地学好高中化学,我们往往要进行几节课的初中化学知识的复习。学生对此很不理解,而部分老师也觉得难上,因为高中老师大多未教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点、重难点不够熟悉,也就产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则认为花了好几节课的时间复习,太浪费了,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花这么多时间复习不值得。

其实,高中化学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课本内容与考题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产生不少困惑,丧失学习的信心,学习兴趣降低。所以,如何使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向高中化学的基础教育平稳过渡成为高一化学教学的重难点。

要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首先必须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我建议高一化学教师在正式讲授高一的新知识之前,先拿出两周的时间来复习初中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把心从假期中收回来,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不会错过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在复习中穿插高中知识点,学生也容易接受。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将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让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会考到,学生就能理解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实际解题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灵活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两周后进行摸底测试,再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在高一对学生铺设的问题台阶不要一下子就很高,最好从初中的旧知识点出发,使他们能上得去,以防发生两极分化。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教会学生从比较中学习,发现相似,寻求规律,逐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在做和练中,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教学时应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和节奏,刚开学不要急于讲授新知识,更不能开快车,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对初高中化学教材都必须熟悉,清楚初高中化学教材间衔接的盲点(即新的初中教材将知识降低要求或删减了,而高中教材又没有补充这部分内容,而高考考纲中须掌握的知识)。

我经过仔细分析初三新教材和大纲,与高中教材和大纲做了比较,归纳出以下几方面初高中教材的“盲点”。

1.化合价

初中化学中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化合价,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仅仅是它们的主要的化合价,部分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列出,如果简单认为这些元素只有表格中化合价,在解题时易造成思维定势。硫最高为+6价,最低为-2价,而Na2S2O3、FeS2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1价,都不是常见化合价。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初中化学常识性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我们要根据教材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质子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习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

3.酸、碱、盐的分类

初中化学常识性介绍酸、碱、盐的含义,而没有对酸、碱、盐进行分类,特别要和学生讲清楚酸式盐与正盐的生成及酸式盐与正盐之间的转化。

4.启普发生器原理

初中化学选学启普发生器原理和装置,而该装置原理或简易装置在高中多次用到,有必要了解其原理及适用条件。

(1)原理:利用压强原理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2)适用条件:用于该装置制取的气体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能控制粉末状固体与溶液接触);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不需要加热);除气体外,产物可溶于水且放热较少(若产物微溶,可能堵塞溶液通道;放热多易使玻璃容器炸裂)。

5.氧化物的分类

现在初中课本上根本就没有氧化物的概念,只需要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做实验自己得出结论,用自己的语言来给氧化物下个定义。至于氧化物的分类更是只字未提,所以须向学生讲解清楚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我们教师除了关心学生学习上的转变外,还要关注学生心理上的转变。大部分学生都把高一当成新起点(认为初中不曾认真学习,养成许多坏习惯),有一种“一切从头开始”的愿望,但是他们又不知道怎样开始,感到很迷茫,再者是在这种心理过渡性的关键时期,意志与毅力都不强,很容易会使这种心理自然转变的征象消失。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加强鼓励和表扬,介绍周围环境中许多成功的例子,帮助他们描绘未来蓝图等,以强化学生“一切从头开始”的愿望,同时指导学生“怎样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如果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经过我们教师的精心准备、细心讲解,学生一定会满怀信心的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为以后提高化学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13篇

认识到过渡复习的必要性后,就要扎实抓好过渡复习,消除知识过渡中的“台阶”和“障碍”。要保证顺利过渡,可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真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这是做好顺利过渡的准备阶段。“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由于中学一般“高中循环制”,教师从高一教到高三,不教初三。初三新教材(九年义务教本)从1995年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有些教师不研究教材的变化,仍然使用初三旧教材来进行复习,甚至用被删去的知识点来考查学生,用旧书上的习题来测验学生,人为给学生增加“不适应感”。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高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知彼”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为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经过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二、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还要使学生认清初中知识既是高中化学的基石,有些知识点在会考、高考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如在化学分册中初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计算要求中就有15个知识点,《高考考试说明》也有多处明确要求,近几年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关于溶液溶解度和溶液的深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考题。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启发式为中心培养能力的需要。在复习中既可以采用列表、知识结构图、归纳对比等复结方式,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层层诱导、实验启发等先进教改手段。不要一味满堂灌,要留一定空白,讲练结合,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适应高中教学。

三、及时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延伸

针对初中知识重点突出地复习,还要对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有以下三个方面急需弥补:

①初、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14篇

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部分新生认为复习课枯燥乏味,“新瓶装陈醋”,提不起精神;一些教师也不认真对待,不复习初三内容就赶进度或者草草复习就开始新课学习。还有教师不了解初中教材的变化,还使用初三旧教材来复习,这些做法都对过渡复习的科学规律性认识不够。过渡复习的必要性有以下三点:

(1)教材内容的需要。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定量分析,记装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另外初中教材文字活泼,有较多插图,还有贴近生活的一些选学内容,具有较好的可读性,教材内容的表达易于理解;相比较而高中教材显得平白、呆板、难懂些。

(2)学生学习的行为特点的需要。初中阶段很大程度是记忆,背记的东西多,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死记硬背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性,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向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

(3)新生适应教师、环境的需要。步入新的学习环境,遇到新的教师,新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经问卷调查,新生一般都需要二三周时间来适应。新生不仅要适应教师的教法、特点、要求、课外活动等,还要熟悉学校的情况和身边新的同学,当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认识到过渡复习的必要性后,就要扎实抓好过渡复习,消除知识过渡中的“台阶”和“障碍”。要保证顺利过渡,可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认真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这是做好顺利过渡的准备阶段。“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由于中学一般“高中循环制”,教师从高一教到高三,不教初三。初三新教材(九年义务教本)从1995年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有些教师不研究教材的变化,仍然使用初三旧教材来进行复习,甚至用被删去的知识点来考查学生,用旧书上的习题来测验学生,人为给学生增加“不适应感”。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高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知彼”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为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经过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二、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还要使学生认清初中知识既是高中化学的基石,有些知识点在会考、高考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如在《高中毕业会考纲要》化学分册中初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计算要求中就有15个知识点,《高考考试说明》也有多处明确要求,近几年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关于溶液溶解度和溶液的深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考题。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启发式为中心培养能力的需要。在复习中既可以采用列表、知识结构图、归纳对比等复结方式,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层层诱导、实验启发等先进教改手段。不要一味满堂灌,要留一定空白,讲练结合,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适应高中教学。

三、及时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延伸

既要针对初中知识重点突出地复习,还要对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有以下三个方面急需弥补:

①初、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②关于溶液较高要求的计算。在初中关于溶剂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溶解度的计算不做要求,以后学生却要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

③有些选学内容。设立初中选学内容的主要目的就是既要提高整体素质,还要兼顾少数优秀学生的升学。有些初中教师认为不是“双基”,既不讲解也不指导阅读。有些初中教师很好处理了素质教育和高中升学的关系,采用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讲授深浅不同的内容。还要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如讲解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范围将在高中进一步扩大,原概念就显得片面和狭隘,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

四、保证专题质量,“分散”贯穿始终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第15篇

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部分新生认为复习课枯燥乏味,“新瓶装陈醋”,提不起精神;一些教师也不认真对待,不复习初三内容就赶进度或者草草复习就开始新课学习。还有教师不了解初中教材的变化,还使用初三旧教材来复习,这些做法都对过渡复习的科学规律性认识不够。过渡复习的必要性有以下三点:

(1)教材内容的需要。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定量分析,记装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另外初中教材文字活泼,有较多插图,还有贴近生活的一些选学内容,具有较好的可读性,教材内容的表达易于理解;相比较而高中教材显得平白、呆板、难懂些。

(2)学生学习的行为特点的需要。初中阶段很大程度是记忆,背记的东西多,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死记硬背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性,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向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

(3)新生适应教师、环境的需要。步入新的学习环境,遇到新的教师,新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经问卷调查,新生一般都需要二三周时间来适应。新生不仅要适应教师的教法、特点、要求、课外活动等,还要熟悉学校的情况和身边新的同学,当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师生间尽快消除“陌生”而带来的“不适应感”,尽快地进入高中学习的正常轨道。

认识到过渡复习的必要性后,就要扎实抓好过渡复习,消除知识过渡中的“台阶”和“障碍”。要保证顺利过渡,可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认真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这是做好顺利过渡的准备阶段。“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由于中学一般“高中循环制”,教师从高一教到高三,不教初三。初三新教材(九年义务教本)从1995年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有些教师不研究教材的变化,仍然使用初三旧教材来进行复习,甚至用被删去的知识点来考查学生,用旧书上的习题来测验学生,人为给学生增加“不适应感”。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高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知彼”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为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经过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二、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还要使学生认清初中知识既是高中化学的基石,有些知识点在会考、高考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如在《宁夏高中毕业会考纲要》化学分册中初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计算要求中就有15个知识点,《高考考试说明》也有多处明确要求,近几年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关于溶液溶解度和溶液的深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考题。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启发式为中心培养能力的需要。在复习中既可以采用列表、知识结构图、归纳对比等复习总结方式,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层层诱导、实验启发等先进教改手段。不要一味满堂灌,要留一定空白,讲练结合,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适应高中教学。

三、及时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延伸 既要针对初中知识重点突出地复习,还要对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有以下三个方面急需弥补:

①初、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②关于溶液较高要求的计算。在初中关于溶剂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溶解度的计算不做要求,以后学生却要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

③有些选学内容。设立初中选学内容的主要目的就是既要提高整体素质,还要兼顾少数优秀学生的升学。有些初中教师认为不是“双基”,既不讲解也不指导阅读。有些初中教师很好处理了素质教育和高中升学的关系,采用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讲授深浅不同的内容。还要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如讲解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范围将在高中进一步扩大,原概念就显得片面和狭隘,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