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75-01

【关键词】健康教育 高血压

健康教育是为了满足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类疾病病人制定的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高血压病是内科危重病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在疾病死亡原因中所占位置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下面就我科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

106例病人,均为2007年01月-2008年01月,我院内科住院并确诊的高血压病,依据1999年WHO/ISH的确定的诊断标准。男67例、女39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岁。高血压病史5-35年,平均11.8年;文化程度:大学以上27例,高中及中专30例,初中24例,小学

21例,文盲4例。职业:干部29例,工人24例,农民22例,教师28例,其他3例。

2 方法

2.1 主要内容 入院时:管床医师、责任护士、环境、作息、探视、陪护制度、物品摆放、保管、入院健康评估;各种检查目的、注意事项。第二天:饮食、心理指导。第三天:药物治疗目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第四天:高血压的病因、症状、保证、治疗方法、遵医行为的重要性。第五天:运动类型、程度、时间、注意事项。第六天:生活的规律性、注意睡眠和情绪变化,了解高血压病的表现及应对方法。出院前:自我监测病情,日常生活指导等。正确测量血压、心率、脉搏、自我保健知识和危险因素的预防等。

2.2 实施方法 根据病人对内容的了解,在健康实施及评价表上教育项目栏内写上相应的字母(病人能说出教育项目的80%以上者在评价栏内写“A”表示,能说出60%-80%者在评价栏内写“B”表示,60%以下者写“C”表示)。出院前,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并重点强调个体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

3 结果

3.1 满足了病人角色的心理需求 当病人住院时,其心理需求往往比生理需要更重要,不论原有的社会地位如何,都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照顾,需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及时得到有关本人康复的信息和良好帮助,尽快恢复健康。

3.2 提高了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的实施,使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具体化,有计划、有目的、有效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而病人能接受相关知识的进程是连续和完整的,从而弥补了随机教育中内容无计划,不完整以及一次灌输内容太多,不易被接受的缺点。

3.3 提高了护卫的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具有可施性和时限性,在规范了护理行为的同时,由于对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断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及病人在住院期间既治疗好了病又掌握了防病的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有了新认识,增加了学习兴趣,这种周而复始的健康教育过程成为护士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平。

3.4 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健康教育使护士工作由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增加了病人对护工的依赖和信任,建立主动―合作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能主动的治疗、积极获取在疾病治疗康复中的相关知识,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形成主动护理和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从而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总之,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是高血压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健康教育不仅改变了群众的知识、态度、行为,使他们对高血压建立正确的认识,医师利用健康教育的方法指导和开展非药物治疗使各型高血压病人能受益。因此,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人中有作广泛的应用。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就是保障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安全管理。心血管内科病人多为老年人,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病人自理能力差。护理人员年轻化,人员数量相对不足,针对上述诸多因素,加强了用药的安全管理,护理质量的安全管理,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方法

用药的安全管理:药物治疗是心血管内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心内科疾病的病情复杂多变、用药复杂、种类繁多,对护理人员合理用药提出更高要求。①根据病情及药物的药理作用,合理用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昼夜节律有共同特点,如急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常于清晨和午间发病,应该按照疾病的高发时间、高血压的蜂值及药物的最大药效时间等科学规律,择时给药[1]。②加强患者用药的指导:如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教会患者定时数脉搏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抗凝药、扩张血管药等药物的不良反应;出院后继续服用华法令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凝血系列;对高血压病患者,嘱其不可随意增减药量,以防止血压反跳,因此护理人员应与医生一起做好指导解释工作。

护理质量管理:①静脉输注管理:严格控制静脉输注速度,既要保证药液均匀输给病人,又能按时完成静脉输注。如硝普钠、硝酸甘油必须控制静脉输注速度,同时严密观察巡视病房,以防血压下降,必要时用输液泵和微量泵,既保证疗效又最大程度的减小副作用发生。②监护管理:心血管内科抢救机率高,救护仪器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氧气、吸痰器、简易呼吸器、急救车等应严格规范专人管理处于备用状态,值班人员应确定重点观察的对象,认真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变化,每小时记录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以确保护理质量。③皮肤管理:危重病人予安置有气垫床的床位,特别是心力衰竭长期半卧位骶尾部受压的病人,应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更换。对静脉留置针病人,应注意正确封管,周围皮肤有红肿应予及时拔除,静脉穿刺部位应经常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粘贴部位应予经常更换等。如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注意会、骶尾部皮肤情况。④心血管内科病人跌倒的预防:护理人员应告诉患者有些药物可引起性低血压,教会患者如何避免跌倒等意外的发生,当患者自感头晕和夜间起床时应该叫人帮助,外出时要有人陪同,对于不服老又好强的患者应耐心劝导,使其自觉与护理人员合作,防止跌倒。⑤做好CCU仪器的规范管理:建立CCU仪器使用管理制度和维护制度,制订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及保养使用档案,设立专人保管,定点放置。各班护士负责仪器使用情况记录,每周专人对仪器进行常规保养并检查其性能是否完好。确保护士能够正确操作抢救仪器的同时,掌握其性能、作用、适应证、禁忌证等,保证抢救工作正常运行。抢救使用后及时清洁处理、消毒放回原处,保证临床使用安全及时[2]。

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管理:①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等。护理人员的各种行为都必须在各种制度的监控之中。加强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明确岗位职责,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论问题大小,要及时上报,以赢得补救的时间或措施[3]。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护士的应急能力,只有精通专业理论和技能操作,熟练抢救仪器的使用,才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根据科室疾病特点,组织业务讲课,学习护理新知识,新进展。开展护理安全查房,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剖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找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达到人人都有防风险意识,班班都有护理防范重点,使患者微小的病情变化都在护士的监控和预料之中[3]。

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见表1。

表1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病人满意度[例(%)]项目调查满意实施前11098(89)实施后150148(98)讨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想减少护理事故及护理纠纷的发生,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护理风险的识别,预见护理危险因素,避免护理意外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通过护理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提高了护士抗风险的技能,使护士明白应严格遵循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并加强自律,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病人的住院安全。

参考文献

1凌倩,李倩.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管理[J].西南医药,2010,10:56-59.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 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3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降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1]是针对某一疾病,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时的指导,接诊时的诊断、检查、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表,使护士可以根据路径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有针对性的工作模式。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时间长,不能治愈,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他们自我防范,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11年3月至12月对35例该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病例7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20例,年龄40—75岁。文化程度:小学30例,初中2例,高中22例,大学16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 对照组按照常规实施护理,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流程:

2.1.1 制订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主管医师共同参与。内容[2]包括入院指导、检查、治疗、护理、饮食、药物、运动、血糖和血压监测、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出院计划等。自我管理技能如运动、正确监测血糖并记录,胰岛素注射、饮食的调配和烹饪、定时正确监测血压等。

2.1.2 实施。对入院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及住院制度,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及同室患者彼此认识,消除紧张恐惧感。入院第2~4天,向患者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治疗方法、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由主管护士作饮食指导及讲解饮食原则。入院第5—6天:讲解药物治疗目的,口服降糖药和降压药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入院第7—8天:讲解运动疗法的原则、目的、种类、强度及注意事项。入院第9—10天:教会患者和家属测量血压、血糖的方法,并告知和掌握正常值,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情观察要点,出现急性并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观察方法及处理措施。责任护士按照临床路径上的指示并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文化层次、对疾病重视程度及家属支持系统等反复进行讲解、评估、教育,评价直到达到目标。主要方式有书面宣教、护理人员的演示、讲座、电化教育和个别指导、提问、举办小组讨论会、讨论之前根据病人临床及生化结果进行个体化分析,找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护士长随时检查患者的治疗进展及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指导。

2.1.3 出院指导。制定详细的指导计划,发放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包括用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按时服药、定时复查血糖,自己或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合理饮食(低盐限糖饮食,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饮食的重要性);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担当监督、帮助和支持患者完成治疗计划;定期随访6个月。

2.2 评价指标:

2.2.1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2]包括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

2.2.2 健康教育指标达标率 满分为100分,得分>80分为健康教育达标,低于60分为没有掌握,60—80分之间为基本掌握

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软件,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血压;心理特征;护理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不良的情志刺激会导致机体阴阳失衡,会使血压持续升高,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1]而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当人的心理经常处于紧张、焦虑、忧虑等状态时,大脑皮质和皮层下中枢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发生冲突,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会丧失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作用,使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为此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而使血压升高。中年人的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家庭中都是主导者,工作繁忙,压力大,患病以后更加重他(她)们的精神负担,多种因素导致不能用平和正确的心态应对自己的病情,这将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客观地了解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血压得以控制、稳定病情的必要手段之一。

1.中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

1.1 恐惧、焦虑 在初患高血压病时,突如其来的疾病,对于处于事业、家庭中坚力量的中年人来说,往往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容易有焦虑恐惧的心理,致精神紧张而头晕、头痛、眼花甚至胸闷血压上升,病情加剧,不易控制。

1.2 忧郁 由于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缺乏,往往对病情估计比较悲观。因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部分患者入院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容易胡思乱想,诱发压抑心理,造成心理冲突,表现为抑郁性格。

1.3 急躁、悲观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当患者知道疾病无法根治,需要通过终生治疗,而且血压的变化受个人饮食、环境、医从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血压会变化无常,短期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容易导致产生急躁情绪,对健康也失去信心,对生活逐渐感到悲观。

1.4 盲目乐观 因文化层次的不同,并且加之中年患者群体总感觉自己有年龄优势,特别是症状轻或者无症状患者,认为血压高一点,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对身体无大碍,饮食随意,不加任何控制,不愿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疾病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2.中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2.1 针对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控制心理状况护理措施 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教,认真倾听患者诉说,了解他(她)们顾虑,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可以是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等基本知识。向患者介绍所需检查的方法、目的,以取得配合及解除因此引发的顾虑。鼓励患者以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2.2 针对中年患者忧郁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减少其陌生感,介绍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力量,必要时可以推荐一些治疗效果好,积极乐观配合治疗的病友和新发患者加强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性,多和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一起参与到配合治疗的过程中,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减轻心理负担的目的。 对急躁型患者,要注意谈话的技巧性,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

2.3 针对中年高血压患者急躁、悲观心理特征的护理 让患者知道高血压病虽然是一个慢性疾病,但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有规律的治疗措施得以控制。多次强调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指导患者使用心理治疗是对应疾病的一项有效措施之一。护士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要注意谈话技巧,顾及对方的顾虑,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指导患者学会采用放松术,为让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些图文并茂的宣教卡片,这些均对高血压患者急躁、悲观的心理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4 针对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盲目乐观心理特征的护理 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血压控制不好可能造成对心、脑、血管所造成的危害,介绍那些已经发生的严重病例,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层次不同,采取符合的健康宣教。让患者更坚定认识自己对于事业和家庭所处在的重要性,树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正确客观认识,这些有助于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总之,高血压病是一个慢性疾病,无论在疾病任何阶段都会让患者产生些心理状态的变化。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治疗高血压病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反应,及时分析,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消除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顾虑,为高血压病患者创建积极、健康、向上的身心环境。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糖尿病发生日益增多,有关高血压糖尿病教育的内容、方式、评价效果、方法等方面值得探讨[1]。我科自200706~200906对705例该病患者进行教育工作情况总结,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06~200906入住我科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705例,入选患者均符合WHO 1999年高血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47例,男123例,女224例,年龄14~68岁,平均(53±5)岁;对照组358例,男123例,女235例,年龄12~72岁,平均(51±3)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情况

时间项 目入院时介绍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并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常识以及用药注意事项,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计算每日总热量及三餐分配,低盐饮食,平衡膳食。戒烟戒酒,降低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第2天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病因症状,并发症、危害、诊疗方法,综合控制“五贺马车”及重要性等第3~4天介绍药物注射相关知识,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处理等第5~6天介绍运动疗法、目的,运动前应检查的项目,运动类型、步骤、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运动注意事项等第7~10天集体授课,讲解出院病人自我管理,出院指导,发放并收集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第11~14天对疾病控制达标的病人进行胰岛素的注射方法、示范、实践,每人过关并要求患者出院前两日护士注射胰岛素时亲自观摩病人自己注射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健康教育方式,即入院宣教,发放有关资料,每周进行集体宣教一次,护士在治疗、护理巡视病房时进行健康教育或解答患者的问题,出院前学会注射胰岛素。实验组采用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病区护士长查阅相关资料,制定高血压糖尿病教育路径表,见表1。(2)责任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路径计划要求进行健康教育。(3)形成性测试,第2天患者能谈出前一天讲解内容,没有掌握或不全掌握再进行讲解,然后让患者复述至全部掌握为止。(4)出院后登记患者通讯地址、诊断、电话号码,出院后7~10 d电话联系、门诊复诊,以后1~3个月内电话随访患者病情、治疗、有无需解决的问题,提醒其按时随诊。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

2.1 2组患者接受不同教育形式授课比较 见表2。表2 2组患者接受不同教育形式结果比较

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路径教育模式,患者对糖尿病高血压知识掌握、餐后2h血糖、满意度和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血压、血糖、饮食及复诊、并发症比较 2组患者出院后坚持糖尿病饮食、监测血糖、定期复诊、间断用药、并发症调查比较,见表3。表3 血压、血糖、饮食及复诊、并发症情况 表3显示,实验组出院后坚持糖尿病饮食、监测血糖、定期复诊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间断用药、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高血压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2]。健康教育被视为综合防治“五驾马车”之一[3],但传统的健康教育随机性强,会出现一些疏漏,路径模式教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流程,能够使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化、达标化,确保了健康教育具体化、有序化、循序渐进,有利于患者理解和接受,切实保证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确保了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出院后管理每个环节,使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到出院以后都能享受到护理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和指导,改变了由过去被动服务为主动关心照顾,同时也构建了护患沟通的平台,形成了护患良性互动,增加了交流和理解。提升了护理服务的内涵和质量,增加了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维护身心健康,不出或晚出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解除病人痛苦和身心、家庭、个人经济负担,达到这一目标,力求人们达到知、信、行的统一。血糖控制是糖尿病高血压综合治疗的关键,需要患者主动参与,自我调理和有效的自我管理。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压路径教育能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有效提高患者自控能力,改善糖代谢水平,护理路径模式教育加强了糖尿病高血压教育力度,一方面使患者明确和掌握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对糖尿病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尤其是长期坚持饮食、运动等行为对血糖的影响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患者认识到自我管理在血糖、血压控制中的重要性,有效促使患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积极参与到疾病的管理和治疗中来,大大增强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依从性,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耐心、毅力,从而血糖、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总之,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开展糖尿病高血压教育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本方法使患者掌握了糖尿病高血压基本知识,认识到生活行为、长期坚持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自觉性,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从而达到了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忠玲,何依珊.乳腺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0):5859.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478-01

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行为的认识,延缓病情的进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针对性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取在本院体检的已诊断为高血压病患者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36~75岁;二期高血压42例,三期高血压8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41例,接近正常9例。

2方法

2.1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定义、临床分级;高血压的病因,比如家族、年龄、职业、环境、吸烟等与高血压的关系;了解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它们的作用机制、用法、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等知识。

2.2指定健康宣教计划,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印发成小册子分发给患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3心理护理:以诚相待,解除恐惧、焦虑心理 对待患者如亲人般诚恳,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述,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使患者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在取得他们信任的前提下,尽快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4稳定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要吃药时,情绪往往不稳定,但病人情绪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病人愉快乐观,药物则易发挥治疗作用,烦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必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下降,甚至更趋升高。要运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向他们宣传情绪调节可以治病的道理。

2.5环境的调节:建立安静舒适的环境,使病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环境和自身的调节对积极抵御消极心理和稳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6健康教育

2.6.1饮食指导:饮食宜低盐、低脂。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成正比,过多摄入脂肪,是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成人食盐量不超过5~6g/d。勿暴饮暴食,指导患者少吃或避免含饱和脂肪酸多的动物脂肪,要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如:动物内脏、动物脂肪、脑髓、贝类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等。多吃粗粮、杂粮及蔬菜水果,素食者比肉食者的血压较低,其降压的作用可能是水果、蔬菜、食物纤维及低脂肪的综合作用。食用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虾类、鱼类等。多吃降压、降脂的食物,降压食物:芹菜、黄瓜、海带等;降脂食物:山楂、香菇、黑木耳、蘑菇等。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心理行为模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以免发生脑血管疾病。

2.6.2用药指导:由于人们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缺乏,许多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患者不能坚持用药治疗的原因有:无症状就认为没病;认为吃药意味着身体不健康;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不理解疾病状态和治疗方案。因此与病人接触中,医护人员可通过个别咨询、书面指导、团体指导等方式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规则药物的治疗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高血压病其病因复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又各不相同,各种降压药的性能各异。因此,应纠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误区,指导其进行“个体化”用药。掌握合理的服药时间,短效降压药3次/d,第1次服药时间应在清晨醒后即服,不应等到早餐后或更晚服用,最后1次应在下午6时之前,不要在睡前或更晚时服用降压药;长效控、缓释制剂1次/d,应清醒后即服用。这种服用方法对防止上午血压升高有重要的意义,既能使白天的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又不使夜间的血压过度下降,起到稳定24h血压的目的。

2.6.3运动指导:有氧运动为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活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的体操等。有报道称骑功率自行车能增加冠状运动鞋的血流,因此步行更适合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由于静力运动能很快地升高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的心率迅速上升,故一般情况下静力运动在高血压控制前应加以限制。象举重能引起血压很快上升,故一般不适合高血压患者。此外,气功、放松练习也是有效的运动治疗方,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高血压患者要根据年龄、躯体状态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以简便散步开始为好,随后逐渐增加每次运动的时间。

2.6.4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患者应该禁烟,起码要逐渐减少用量,至完全戒除,千万不要以抽烟的方式求得精神放松。现已证明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烟草中所含的剧毒物质尼古丁刺激心脑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故应耐心解说其不良习惯对血压的危害性,奉劝有高血患者要戒烟。此外,酒精已被公认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量饮酒可诱发冠心病,脑卒中,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故有饮酒习惯的患者要最好禁酒。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工作、劳累,以及精神刺激,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7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3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92-02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环境的应激、不良行为及心理因素成为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我科对14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别实施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对照分析方法进行心理评价,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14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61例,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7.2±7.6)岁,病程(10±3.5)年,血压(163±10.7/96±9.1)mmHg。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

1.2 方法

1.2.1 口服降压药 两组病人均选用口服络活喜5mg,悦宁定10g,1次/d,倍他乐克12.5mg,2次/d,双氢克尿噻25mg,1次/d。

1.2.2 对照组病人入院后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施行心理护理,首先尊重、安慰病人,以诚相待,察颜观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与病人进行交谈;教会病人建立和养成有利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生活习惯,适当控制体重、注意饮食搭配,保证营养需要,控制热量的摄入,坚持低盐饮食,食盐摄入量每日5g以下,少食高胆固醇的食物,戒不良嗜好;保证正常的生活节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防治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同时根据病人的性格、脾气循序渐进地介绍高血压病不重视治疗的危害,介绍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宜以及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等知识,告诉家属及病人当感到头晕、头痛、眼胀时,应立即请医生诊治以免意外,切不可大意,此类病人大多数在短期内血压恢复正常。对现存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疏导,消除病人心理障碍。

1.2.3 观察指标 病人住院天数,药物治疗依从性(药物治疗依从性是指病人服药与医嘱的一致性),住院20天血压下降值。

1.2.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u检验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入院时心理障碍比较 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是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利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1],尤其是精神心理因素、外界不良刺激等,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和不同程度的波动。另外,许多高血压病人通常存在着“无症状不吃药”、“有症状猛吃药”等错误观点。因此,通过对患者实施行心理护理可改变病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食盐等,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消除患者心理障碍,稳定患者情绪,愉快接受治疗,调动病人配合药物治疗的积极性,有利于血压调节,使血压得到控制或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本文资料显示,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其住院天数缩短,药物治疗依从性显著升高;20天血压下降值也较明显。充分说明了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J].护理进修杂志,2000,15(8):590-592.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8篇

1.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3年3月,因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共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29~78岁,平均62?6岁,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2.方法

2.1透析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bellc透析机和贝朗透析机,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h,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用水为反渗水,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200~250ml/min。

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终未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细节管理。

2.2.1终未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前的细节管理

心理疏导。患者常有焦虑、忧郁、恐惧、悲哀等不良情绪,因此,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应注意个体差异,护士应耐心介绍行血液透析的优点、血液透析过程及血液透析后的注意事项,了解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并以朋友的角度提供帮助,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术前正确选择血管。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对血管条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术前2周开始做握拳运动,以促进血管充盈。

2.2.2患者血液透析中的细节管理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的最基本保证。穿刺要点:动脉穿刺点应距造瘘口5~6cm以上,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应在8~10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最好勿在同一血管上,以减少血液再循环。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并轮换穿刺部位。并注意血管的保护,避免剧烈活动内瘘部位,避免内瘘部位受到瞊撞,休息时要防止压迫内侧肢体,保持内瘘皮肤的清洁,禁止在内瘘侧的肢体上测血压、输液、输血,以免损伤内瘘。操作规范化,注重细节管理。细节管理实质上是提倡科学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致力于每一个管理环节的数据化、精确化、不忽略细节的问题。护理人员做任何一项操作都要遵守操作规程,并保证具有相应护理资质的护理人员上岗,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规范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密切观察患者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并及时处理。

2.2.3血液透析后的细节管理

①预防高血压的细节管理

糖尿病终未期肾病患者的高血压与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血液透析过程血压波动幅度较大,应向患者讲解导致高血压的原因,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调整饮食,严格控制水、钠、钾的摄入量,全面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充分透析和超滤,发挥患者参与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合理用药,积极降压治疗,定时自我测量体重、血压、脉率等。

②预防低血压的细节管理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是DN患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是引起透析中低血压的首要原因。透析前评估透析患者的干体重,限制水、钠摄入量,积极纠正贫血和低氧血症,透析前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于易发生低血压者透析前减量或停服一次降压药,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此外,序贯钠透析、低温透析、持续升压药泵也是预防低血压的措施之一。

③预防低血糖的细节管理

高血糖及透析中血糖波动也是DN患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加强监测血糖,积极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注意个体差异,特别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对血液透析中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要教育患者规律进食,随身携带糖块或饼干等食品。教会患者掌握低血糖反应的先兆症状,及早发现低血糖反应。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60ml,给予吸氧并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并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

④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细节管理

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心脏舒张功能失常,透析时患者常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透析过程中发生高血压或低血压等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加强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合理用药,合理饮食与运动,加强控制血压,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⑤预防感染的细节管理

DN患者因血糖高、糖代谢紊乱,抵抗力低下,感染发生率高。应指导患者增加营养,加强身体的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透析过程尽量减少透析室内的人流量及人员走动。透析用物按医院的消毒隔离相关制度做好消毒、监测等的管理。

2.3观察指标①患者血液透析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心脑血管并发症、感染等②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自制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2.4统计学方法采用STATA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所得数据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三、结论

1.终未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并发症较多,护理难度大,因此,做好有效的护理能使血液透析并发症减少,并减少心血管疾病及感染的发生,我科将出发点立足于患者,持续改进,不断关注细节管理,以仁爱为怀、慎独为魂作为服务理念,培养护士高度责任心,从细节入手保证护理安全。结果证明终未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我们的结果还证明注重护理细节管理有利于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本身是一项精细的艺术,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注重护理细节,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工作做细,做实,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病人。应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并细心护理,护士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并通过健康教育加强患者治疗、饮食等方面的依从性,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和遵医行为。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56-01

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病情迁延不愈,且该病的发生与消化系统也有重大的关联,病因较为复杂。一般地,慢性病主要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其显著特点为病程长、病因错综复杂,严重危害患者的脑、心、肾等重要脏器,易致残,影响患者的脑动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因此该病的防治重点从患者的精神和生存环境入手。针对目前慢性病的发生规律,国家相关部门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性病患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这也给慢性病的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以社区为中心进行研究已经势在必行[2]。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社区内12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为48~73岁,平均(60.7±3.5)岁。120例慢性病患者中高血压患者43例,糖尿病患者36例,冠心病患者19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2例,其它10例。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开展前,两组患者的患病种类、病情、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1)心理指导:经常与患者谈心,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烦心事和琐碎事,多讲一些励志、乐观向上的故事,帮助患者增强抵抗疾病的信心,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适时开展文娱活动,给患者营造轻松、欢乐的生活氛围,建立排解、发泄不良情绪的平台。(2)饮食控制:控制每天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在0.8g/kg以下,食盐的摄入量在5g以下,脂肪不超过60g;食物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甜食、肥肉、动物肝脏、蛋黄等的摄入;饮食规律,少食多餐,控制每天的进食量为300g左右;戒烟戒酒。(3)药物护理: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服药,督促患者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情制定个性化和规范化的用药方法。定时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了解患者用药症状,解答患者用药疑问,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适时调整用药情况,严禁患者擅自停药、加药、换药。

健康教育:开展慢性疾病防治宣传活动,讲解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以及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等临川指标的正常范围及意义;护理期间,定时随访,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防治保健,比如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频率以及运动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例如血压计、能量测仪等。

1.3 观察指标:(1)血压、血糖水平:血压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血糖指空腹血糖;(2)生活质量评分[3]:采用国际通用的脉搏(PULSES)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包括身体情况(P),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情况(U)、下肢功能及行动(L)、感官与语言交流功能(SC)、排泄功能(E)、智能与情绪适应情况(SF),每项1~4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最差24分,最佳6分。(3)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取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包括常见慢性病的疾病知识、判断标准、注意事项、防治措施等,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X±s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 结果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重症监护;护理;带教体会

胸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具有特殊环境、特殊设置和特殊要求的病房。对刚进入科室的实习护生同样具有特殊的学习要求。现将笔者多年护生临床带教心得总结如下:

1 入监护室前一般基础教育

进入ICU前向护生讲解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并介绍ICU环境,使她们对监护室有所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安排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即对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介绍,使护生对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术后监护[1]。此外,还进行基础护理方面带教,如对病人术前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2 监护技能方面带教

2.1 动脉内插管监测血压及护理:动脉内插管监测血压是最准确、最直接监测动脉血压的方法,而且可以连续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并且可通过插管采集血标本,避免反复穿刺对病人造成的痛苦。首先给护生讲解动脉内插管监测血压的意义和重要性,示范测压管的连接、零点的调节以及血标本的采集等操作,并注意防止气栓、血栓,严格无菌,使护生对动脉内插管监测血压有全面的认识,并在认识的指导下完成此项操作。

2.2 中心静脉测压管的护理和CVP监测:首先使护生了解中心静脉测压的意义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映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观标准,指导补液速度和评估血容量。影响中心静脉测压值的因素:①零点的测定;②卧位腋中线的第四肋,半卧位腋前线的第四肋;③病人必须在安静下测压;④测压管必须保持通畅,确保导管在腔静脉或右心房;⑤应用呼吸机PEEP时,必须减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静脉压。同一时间由老师和护生分别测压,对比护生测量的准确性。注意无菌,避免从测压管注入血管活性药物,并确保管道通畅在位。此项操作对病人影响小,可让护生反复操作,利于熟练掌握。

2.3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心脏术后常规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防止心包纵隔积血、积液。首先让护生心包填塞和胸腔积液的症状、体征及对病人的危害,护生才会重视引流管的护理。每15~30min挤压引流管1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有无血凝块等,并且每日更换引流瓶,注意无菌操作。

2.4 呼吸系统的监护:包括对呼吸频率、幅度及呼吸音的观察,正确进行体疗排痰方法和吸痰法。让护生掌握听诊方法及异常呼吸音的特点、体疗排痰和吸痰的手法和技巧。同时注意无菌操作。

2.5 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带教:监护仪器包括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等,主要让护生反复进行各种仪器连接方法的训练,熟记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各种参数,并学会微量用药的配置方法,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及电解质的补充。

3 带教体会

通过1个月的实习,使护生对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有所了解,基本掌握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的监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并能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压的检测,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出入量的总结等监护技能。最后均能通过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

目前护生在校未接受重症监护的教育,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先进电子仪器在临床的普遍应用,这对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还要学习重症监护和重症监护的技能[1,2]。护生在胸心外科重症病房的实习中掌握重症监护和重症监护技能,对临床护理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实习过程中,首先使护生了解操作的目的、意义,操作注意事项和操作不当的危害性,才能使她人在思想意识上引起重视;其次有的操作必须亲身体验,才能掌握技巧,如同学之间相互拍背才能掌握体疗排痰的力度;对有创的操作必须在体外或模型人上进行方法训练,熟练掌握方法和技巧后才能在病人身上进行操作。每个护生出科必须经过严格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进行全面的考评,了解实习效果,找出最佳的带教方法,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伟霞,陈湘,黄惠桥.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进修护士带教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文选,2003,22(5):809~811.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护理 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1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82-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高发人群为老年人,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该症极易并发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肾衰竭、视网膜改变、血管疾病等,而老年患者抵抗力差、康复慢,故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我院对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具体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抽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58~80岁,平均年龄65.3±3.5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2±1.1年;25例Ⅰ期高血压,35例Ⅱ期高血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对合并疾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缺乏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加之老年人心理较脆弱,担心医药费,故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绝望等不良情绪,进而加重高血压病情。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其讲述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症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帮助其更好地认识高血压病,以利于消除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用药指导。由于高血压病无明显症状,而高血压药物需连续服用,且药物种类及注意事项多,许多老年患者往往不遵医嘱服药,如不按时、不按量服药。鉴于此,护理人员应做到定时给药,并告诉患者服药的顺序,确认患者服药后再离开。对于高危患者,必须吸氧、半卧位、避免活动、安定情绪、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开放静脉通路。

(3)生活、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进行适量运动。血压升高时,应注意多休息,保证睡眠质量。制定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或不规律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4)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坚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进餐原则;应多进食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如蔬菜、杂粮、水果等,尽量不吃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摄入量每天应

1.3 观察指标。自制问卷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程度可分为三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2]。其中,满意度=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经过不同方案的护理干预,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7%,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注:与参照组比较,P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发病隐匿,加之老年患者的各项脏器功能衰退,基础合并症较多,血管硬化程度相对较高,需要长期服药[4]。然而,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缺乏对该症的认识,不遵医嘱服药,治疗依从性不高,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必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我院对试验组患者给予心理、饮食、生活、用药等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高达90.0%。有文献[5]指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成功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保障。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患者对疾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意识到遵医嘱服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并注意进行运动锻炼,治疗依从性也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应对其进行恰当的临床护理干预,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由上述可知,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致死率均较高,且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疾病,严重威胁到了患者健康。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心理、运动等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或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俊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05):234-235

[2] 陈素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2,10(06):4654

[3] 王琴.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2):121-122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12篇

目前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缺乏高血压病科普知识,重视程度不够;②不懂测试重要性,不会监测;③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④舍不得钱购买血压计;⑤找不到专业咨询师。

健康教育

目标:使病人及家属掌握控制疾病的知识和技巧,鼓励他们改变其对疾病消极或错误态度,提高其顺应性,使其成为高血压病治疗与护理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参与者。

方法:①利用测血压前、中、后进行指导;②运用护理学、营养学、医学、人文科学等进行指导;③准备好高血压病科普知识小册子发给指导对象;④与健康对象建立联系卡。

血压值:告诉指导对象血压值的相关内容。

测血压注意事项:①定时间:早晨起床前,睡觉前,服药后。②定:常规测上肢血压,采取病人平卧位与坐位,并都应保持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③定血压计:汞柱式或电子血压要固定,有条件者在家测试,并能有专人管理。

了解并发症: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指导患者掌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引起重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用药注意事项:①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利尿剂中的噻嗪类长期应用引起钾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升高,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慎用,痛风患者禁用;保钾利尿剂不宜与ACE抑制剂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利尿剂过多可以出现低血钾、低血压。β受体阻滞剂:充血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动脉疾病等不宜用,冠心病者长期用药后不宜突然停药,不宜与维拉帕米合用。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如硝苯地平)不宜长期服用,维拉帕米、地尔硫[XCCZ.TIF]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者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高血钾、妊娠、肾动脉狭窄者禁用。α受体阻滞剂:可出现性低血压及耐药性。应用时要注意掌握上述情况,指导患者正确用药。②注意用药量准确,如1/2、1/4要分准,时间要准确;改变药量,应用新药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降压目标:要让指导对象知道有效治疗必须使血压降至正常,即降至140/90mmHg以下;对中青年60岁以下,血压降至120/80mmHg。

饮食及运动指导:指导病人限制钠盐摄入,每人每日不超过6g为宜,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摄入足量含钾、镁、钙的饮食每人每日吃新鲜蔬菜400~500g, 喝牛奶500ml,可以补充钾1000mg,钙400mg;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25%以下;限制饮酒,戒酒或严格限制,饮酒量每日不超过相当于50g乙醇的量;减轻体重,肥胖者必须减体重至正常标准。体重标准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m2)为20~24正常;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以年龄及血压情况选择运动方式,老年人以散步为主,其他选择快走、慢跑等,也可做些家务劳动。

心理指导: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调整好情绪,保持血压的稳定。对于出现并发症的病人,要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控制好血压。

定期复查:指导患者每年1~2次全面复查,并着重了解血脂水平,心、肾、眼底,做心电、超声波检查等,着重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及有无并发症。

购买血压计:指导患者购买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并教会其正确使用血压计。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13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高血压作为机体慢性病症,目前对症方法、对症药物的使用虽可起到病症缓解的效果,但难以达到治愈标准,即患者若存在高血压症状,应遵循终身治疗的准则。然而,在实际治疗期间,若患者健康意识、疾病认知度相对较差,往往会出现终止治疗和擅自更改治疗方案的行为,导致高血压整体治疗疗效受到影响[1]。鉴于此,笔者5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5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选择25例患者为参照组;余下25例患者,即为试验组。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年龄中位数为(55.2±3.3)岁。试验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为30岁,最大年龄为83岁,年龄中位数为(56.2±3.2)岁。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即常规血压测量、用药监督;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相关禁忌;按时随访调查等[2]。试验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即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拟定教育方案。按照《基层医院规范化健康教育标准》相关规定,对健康教育方案予以科学拟定,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加强其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疾病知识的掌握度。特别针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培训,“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提高新入职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其次,对现有高血压患者予以调查,结合基础知识问卷的方式,对其疾病认知度予以全面掌握,以便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即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将健康教育方案摆放至显眼位置,促使患者能够充分掌握教育流程及规范的前提下,提高治疗依从性。再次,依据规范化健康教育小组的建立,对教育工作内容、方法、落实情况予以监督,通过组员和患者间的协调沟通,明确其需求点,切实提高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的意义。例如:患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应由医护人员对宣传册内容加以宣读;利用专家会诊和知识讲座等手段,对患者详细说明高血压相关药物、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最后,结合患者病情的思考,对具体治疗方案予以说明,如药物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服用时间、副作用、缓解措施、日常注意事项等,以此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3]。

1.3 ?u价标准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组患者疾病认知度予以评价。而在问卷内容中,包含获取途径(>4种)、锻炼项目(>2种)、高血压临界值、持续用药优势、盐摄入量、致病因素(>2种)等[4]。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加以处理讨论。其中,涉及的计数资料选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涉及的计量资料选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若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则P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即各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4种)为90.00%,锻炼项目(>2种)为85.00%,高血压临界值为95.00%,持续用药优势为100.00%,钠盐摄入量为97.50%,致病因素(>2种)为92.50。

3 讨论

高血压即为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器官功能障碍、器质性损害等病症,作为慢性病的代表,是危及机体生命安全的关键。同时,在致病因素探讨中,可知遗传因素(30-50%高血压患者存在遗传背景)和精神因素(长期处于激动、健康或焦虑的精神状态)、环境因素、年龄因素(40岁以上患者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人群)及生活习惯(膳食结构不合理)、药物影响(避孕药,刺激性药物、消炎止痛药等)、其它疾病(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均是诱发机体高血压的主要诱因[5]。

如果对高血压疾病予以有效控制,建议可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逐步提高其疾病认知度。例如:高血压疾病虽具有可防、可控性的特点,130-139mm Hg、85-89mm Hg是其正常高值,若患者存在超重肥胖、高盐饮食或过量饮酒等现象,应立即施以强制性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工作;若患者已表现为高血压,则应定期测量血压,特别为清晨血压管理工作,辅助针对性治疗工作的开展,能够在降低靶器官损伤的前提下,避免心脑肾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等问题的滋生[6]。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14篇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终末期肾衰竭(ESRF)患者生命的最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尽管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存活质量并不理想。许多患者终生都需要血液透析治疗,他们要面对疾病本身带来的各种痛苦,还要面对因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重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因而,对这些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7年1月~2008年6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我科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4例,男49例,女35例;年龄17~76岁,平均55岁;接受血液透析时间0~11年,透析周期2―3次/周,透析时间每次4.0~4.5小时,首先诱导透析治疗时间多为2小时左右。

健康教育方法

随机性指导:在治疗、护理、巡视病房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发药时,讲解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计划性指导:①由责任护士与患者一对一交谈,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针对个别病例逐项指导,协助制订个体健康指导方案。②利用“工休会”进行相关知识讲座,让患者和家属科学地认识自己的病情,了解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学习交流,让患者之间增进感情,保持良好的心境,相互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通过小组形式座谈,以病房为单位,病员之间进行交流,相互学习。通过病友、家属参与讨论、现身说法,使病友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勉励,共同分享经验,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④书面教育。通过板报、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乐观的态度积极接受治疗。⑤医患交流。每月开展一次肾友会,请有关专家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合理饮食、透析期间注意事项及透析后并发症观察、特殊情况下的就医途径等,让乐观开朗的患者进行经验介绍,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使患者乐观向上的态度相互感染,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内容

住院时的教育: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及医院的各项制度,使患者对医院及科室环境有所了解,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同时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氛围。

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针对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发展过程、治疗过程、发展后果、预防措施,使患者认识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介绍血液透析的目的、透析指征、透析原理及方法、透析过程中及透析期间的注意事项、预后情况等。有部分尿毒症患者通过一段时间透析后,一般精神状况好转,就要求减少透析次数或拒绝透析,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发展过程及治疗措施有了充分了解,积极配合医生,从而坚持治疗,做到充分透析。

心理指导:由于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又因透析治疗需长期进行、费用高,患者既担心疾病的无限制,又有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忧虑,往往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加之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抑郁、焦虑和恐惧是MHD患者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少数患者有敌对、不合作行为。对此,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要为患者解决病痛,更应该理解患者心理,消除患者的心理阴影。作为医护人员,应教会患者自我调节的方法,鼓励他们保持开朗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培养兴趣爱好,以疏导其情绪,同时指导家属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多给予鼓励、支持与安慰,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

血管通路的自我护理:向患者宣传血管通路是MHD患者的生命线,讲解血管通路保护的相关知识。如右颈内静脉置管者应保持置管口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避免管子挤压、牵拉、扭曲,以防脱出;避免右上肢、颈部剧烈活动,尽量减少右侧卧位,以免管子压迫、过度扭曲及旋转导致移位,影响血流的通畅。不宜用于输液、输血、抽血等,若发现敷料污染,管口红、肿、痛,肝素帽脱落,有血性液体渗出等,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动静脉内瘘者应保持内瘘局部清洁干燥,以防感染,拔针后在压迫止血时力量要适中,不能完全阻断血流,又不使其出血;禁止使用内瘘侧手臂静脉输液、抽血、测血压、提重物等。透析中血压不宜过低,防止内瘘阻塞;衣服袖口不宜过紧,瘘侧肢体勿受压,防止闭塞;定时检测内瘘是否通畅;加强锻炼,如握拳、抬高肢体以保持内瘘通畅。患者有假性动脉瘤时,应使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

饮食指导:尿毒症患者在长期MHD过程中,可丢失许多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丢失,同时伴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丢失,很容易造成电解质的紊乱;另外由于体内毒素作用引起长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营养摄入不足等诸多因素,极易发生营养不良,因此要及时补充营养,进食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钙及足够热量的饮食。蛋白质摄入量1.2g/(kg・日),每周透析3次者蛋白质可增至1.5g/(kg・日),其中优质蛋白占50%~70%,多食瘦肉、蛋、牛奶、鱼等。总热量35 kcal/(kg・日),控制水、钠摄入量,使得两次透析期间体重不超过1.6±0.4kg。忌高钾、高磷食物,如桔子、香蕉、葡萄、白菜、萝卜、坚果类食物等。经常调换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避免进食过甜或油腻食物,培养患者良的生活习惯。

预防感染:保持室内清洁舒适,经常开窗通风,但应避免风直接吹在患者身上,防止受凉感冒。避免到人多密集的场所,如电影院、超市等。做好全身皮肤、黏膜的清洁工作,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生活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透析的各个环节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指导正确服药:详细告诉患者及家属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主要作用及不良反应,强调严格遵医嘱服药,特别是降压药。教会患者或家属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对血压控制不满意或有心动过缓等副作用时应及时就诊。贫血患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亦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并监测血常规。慎用肾脏毒性药物,尽量不用或少用以保护残余。肾功能。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状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控制并发症:指导患者了解并发症并预防,有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如教会患者监测血压、数脉搏、按时注射促红素,纠正贫血。指导患者一旦出现血压高、乏力、气促、心衰、出血、发热、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教育结果

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能够主动配合透析。出现不适能主动就医,自我保健能力有所提高。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护士的工作热情及责任心明显提高,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病人满意率上升。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指导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问题,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11.7%,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无论从基数还是速度都属世界之首[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及带来的危害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2004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会上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病数为1.6亿,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30.2%、24.7%和6.1%,许多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2002年10月8日全国第五个高血压日的主题是:“战胜高血压从社区做起!”2008年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主题-“在社区或家庭测量您的血压” 均明确提出要依托社区完成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任务。现将笔者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在河南平煤医疗集团东联公司医院社区服务管辖范围之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9例,男39例,女20例,年龄60~83岁,平均69.3岁,病程1~21年,患者分住于东联社区或附近,职业为:退(离)休干部17例,退休工人27例,无业居民15例。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17例,中学(中专)28例,小学9例,文盲5例,患者中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级高血压患者27例、2级高血压患者32例。其中仅有2例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需要住院治疗,其余57例在社区治疗,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2 护理

2.1 定期体检 根据所掌握的临床资料,由社区医护人员对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定期体检,监测血压,每月为患者监测血压2~4次,并建立健康档案,掌握健康全面资料,必要时上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并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在患者较集中的家属区,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由患者和家属参加的高血压病护理与健康保健培训班,由医护人员进行集中面授,发放宣传高血压病防治的知识手册,在公共场所悬挂有关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专题宣传版面,设立高血压健康保健与疾病防范电话,解答疑虑,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正确护理。

2.2 家庭护理 首先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让他们认识到保持和睦平静的家庭气氛是患者身心健康的基础,患者在家中进行科学的防护、照料,病情会得到很好的控制。鼓励家属及重要关系人经常探望和陪伴患者,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和支持,使其获得亲情的满足,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使用家中的血压计测血压,注意测量血压的“四固定”,按医嘱为患者备齐服用的药物,讲明药物的作用机制,服用剂量、方法、不良反应,让患者了解随意增减药量、擅自突然停药会导致血压波动,出现并发症,注意做好记录让家属或患者签名,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掌握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生活习惯、性格情趣,可针对性的给予健康教育指导。老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而易于急躁,情绪激动,可诱发血压升高。对长期存在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安慰、解释、保证等心理护理,以减轻和消除其不良的情绪及致病性的心理因素,经常向患者讲解生气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可诱发高血压升高的危害性,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轻松、稳定,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赠送健康保健手册、杂志、介绍同病病友等。支持手段,使患者由配合治疗改为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如测量出的血压值过高时,不可直接告诉患者,嘱家属加强观察,及时服药,如有不适及时就诊,防止发生高血压危象。

2.4 用药指导 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一定要反复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病终身服药及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作用,告知用药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毒副作用,注意观察疗效和用药的不良反应。 有条件最好教会患者自己测量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做到适当增减药物和及时去医院就诊。

2.5 健康教育指导 保持居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避免噪音,保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交待患者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戴帽子和手套,防寒冷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夏天注意防暑降温,防高温致中曙休克。根据患者年龄、体质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度的活动,以不出现心悸等症状为宜,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日常起居注意不可猛起猛蹲,改变宜缓慢。鼓励患者适量从事有兴趣的休闲活动,如养花弄草、琴棋书画、欣赏曲调柔和的音乐、戏曲等,可使心情愉快,对降压有益。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时用力排便发生脑血管破裂等意外。

2.6 饮食指导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和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少食多餐,限制盐的摄入,盐摄入过多易引起血压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注意,每天应低于5 g,多吃水果及绿叶蔬菜、豆类食物,适当饮用牛奶,要保证摄入足量的钾和钙,体形肥胖者控制食量;向老年人讲解烟酒对身体的危害,尤其对高血压患者的危害,鼓励戒烟,尽量少饮酒,寻求家属的帮助,互相监督,以戒除不良嗜好。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一些高血压患者宜食的食疗验方,如:冬瓜、南瓜、丝瓜、黄瓜、苦瓜等瓜果、芹菜、洋葱、番茄、核桃、海带、紫菜、菠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高钾低钠食品,以保护血管、降低血压。

3 结果

受社区护理后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明显下降,防病意识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血压平均下降22~42 mm Hg(1 mm Hg=0.133 KPa),接受社区护理期间仅有2例患者因高血压复发或高血压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接受治疗,发病率仅3.4%。

4 体会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护能力,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维护患者健康,延缓高血压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开展社区护理有利于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社区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增强基层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