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第1篇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612-01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危害较大。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取2009年6月~2011年8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其中符合高血压病诊断的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29岁,最大81岁,平均为53.7岁。健康教育组61人,其中高血压1级患者30例,高血压2级患者19例,高血压3级患者11例;未接受健康教育组61例,高血压1级患者31例,高血压2级患者20例,高血压3级患者10例。

2 方法

2.1 通过了解患者年龄、体重、生命体征、文化程度、职业、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状况、性格等项目, 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对高血压的影响。

2.2 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是让患者了解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防治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对现存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2.3 收集资料、病情估计:对确立高血压病诊断者发放问卷,包括生活、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当场收回问卷。

2.4 建立综合病案:归纳影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2.5 制定计划:根据高血压病人分类制定教育计划。教育患者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劳累;心理调护,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适度饮酒;按时按量服药及注意事项,定时测量血压;早发现并发症的相关征兆。

2.6 教育内容

2.6.1 休息和运动: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清晨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期,血压易于波动,起床时应缓慢,先平静会儿。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用脑过度,可以干适度的家务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做渐进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避免举重物和做等长运动。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

2.6.2 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

2.6.2.1 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为3~5g,应避免食用罐头、盒装和一些冷冻食品以及腌制、熏烤的鱼、肉产品。因长期进食过咸、含钠量高的食品易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动脉壁水钠增多,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含钠量多的食物有味精、饮料、调料、腌菜、酱油等。

2.6.2.2 低脂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动物油、蛋黄、猪肉、牛肉,以免造成血脂、血胆固醇增高而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同时注意忌烟、酒,适当饮水,多食水果、蔬菜、杂粮等粗纤维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2.6.2.3 减肥和低热量饮食:肥胖者应节制食量,逐渐减轻体重,忌暴饮暴食,进餐时先吃蔬菜或喝汤;少喝或不喝含糖的饮料及其它热量较高的食物[2]。

2.7 保持乐观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愤怒使舒张压升高,恐惧、焦虑使收缩压升高,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环境吵闹、长期过度紧张、脑力劳动、不良精神刺激等都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性,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因此,患者要保持情绪平衡,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每天坚持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身心轻松,愉悦[3]。

3 结果

应用台式血压计测量血压,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形成了自我保健保持,血压控制稳定有效率75%;未开展健康教育有效率为43%。 所有统计处理的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4 讨论

加强高血压病因、临床症状知识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能纠正高血压病人不良生活行为,消除高血压危害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既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和高血压病是终身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医患沟通渠道,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了解,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化与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是控制病情恶化、预防高血压病发生,保证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玮.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护理管理杂志》,2008年3月第8卷第3期30

第2篇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414-01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危害较大[1]。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取2008年3月~2010年5月连续参加健康检查查体中符合高血压病诊断的12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29岁,最大81岁,平均为53.7岁。血压升高或下降5mmHg为变化,5mmHg以内为稳定。

2 方法

2.1 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对两组高血压患者,了解年龄、体重、生命体征、文化程度、职业、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状况、性格等项目。

2.2 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是让患者了解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防治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对现存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2.3 收集资料、病情估计:对确立高血压病诊断者发放问卷,包括生活、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当场收回问卷。

2.4 建立综合病案:归纳影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2.5 制定计划:根据高血压病人分类制定教育计划。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劳累;心理调护,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适度饮酒;按时按量服药及注意事项,定时测量血压;早发现并发症的相关征兆。

2.6 教育内容

2.6.1 休息和运动: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三个半分种”:夜里醒过来,先躺半分钟,不要马上起来;坐起来半分钟;两腿下垂半分钟。还要做到“三个半小时”:早晨活动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用脑过度,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做渐进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避免举重物和做等长运动。

2.6.2 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

2.6.2.1 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为3~5g,应避免食用罐头、盒装和一些冷冻食品以及腌制、熏烤的鱼、肉产品。因长期进食过咸、含钠量高的食品易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动脉壁水钠增多,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含钠量多的食物有味精、饮料、调料、腌菜、酱油。

2.6.2.2 低脂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动物油、蛋黄、猪肉、牛肉,以免造成血脂、血胆固醇增高而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同时注意忌烟、酒、浓茶、咖啡,多食水果、蔬菜、杂粮等粗纤维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2.6.2.3 减肥和低热量饮食:肥胖者应节制食量,逐渐减轻体重,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为减少进食量,宜在用餐时坐下来慢慢咀嚼;在看电视或阅读等空闲时不吃零食;每顿饭吃六、七分饱为宜,进餐时先吃蔬菜或喝汤;少喝或不喝含糖的饮料及其它热量较高的食物[2]。

2.7 保持乐观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愤怒使舒张压升高,恐惧、焦虑使收缩压升高,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环境吵闹、长期过度紧张、脑力劳动、不良精神刺激等都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性,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因此,患者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良事件,要心胸开阔,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每天坚持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身心轻松,愉悦[3]。

3 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后,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推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有效率明显提高。在病区形成了自我保健保持,促进健康的良好氛围。开展健康教育效率为76%,未开展健康教育为46%。

4 体会

加强高血压基础病因、临床症状知识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能纠正高血压病人不良生活行为,消除高血危害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既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和高血压病是终身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医患沟通渠道,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了解,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化与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是控制病情恶化、预防高血压病发生,保证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玮.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护理管理杂志》,2008年3月第8卷第3期30

第3篇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危害较大[1]。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取2008年3月~2010年5月连续参加健康检查查体中符合高血压病诊断的12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29岁,最大81岁,平均为53.7岁。血压升高或下降5mmHg为变化,5mmHg以内为稳定。

2方法

2.1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对两组高血压患者,了解年龄、体重、生命体征、文化程度、职业、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状况、性格等项目。

2.2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是让患者了解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防治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对现存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2.3收集资料、病情估计:对确立高血压病诊断者发放问卷,包括生活、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当场收回问卷。

2.4建立综合病案:归纳影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2.5制定计划:根据高血压病人分类制定教育计划。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劳累;心理调护,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适度饮酒;按时按量服药及注意事项,定时测量血压;早发现并发症的相关征兆。

2.6教育内容

2.6.1休息和运动: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三个半分种”:夜里醒过来,先躺半分钟,不要马上起来;坐起来半分钟;两腿下垂半分钟。还要做到“三个半小时”:早晨活动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用脑过度,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做渐进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避免举重物和做等长运动。

2.6.2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

2.6.2.1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为3~5g,应避免食用罐头、盒装和一些冷冻食品以及腌制、熏烤的鱼、肉产品。因长期进食过咸、含钠量高的食品易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动脉壁水钠增多,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含钠量多的食物有味精、饮料、调料、腌菜、酱油。

2.6.2.2低脂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动物油、蛋黄、猪肉、牛肉,以免造成血脂、血胆固醇增高而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同时注意忌烟、酒、浓茶、咖啡,多食水果、蔬菜、杂粮等粗纤维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2.6.2.3减肥和低热量饮食:肥胖者应节制食量,逐渐减轻体重,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为减少进食量,宜在用餐时坐下来慢慢咀嚼;在看电视或阅读等空闲时不吃零食;每顿饭吃六、七分饱为宜,进餐时先吃蔬菜或喝汤;少喝或不喝含糖的饮料及其它热量较高的食物[2]。

2.7保持乐观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愤怒使舒张压升高,恐惧、焦虑使收缩压升高,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环境吵闹、长期过度紧张、脑力劳动、不良精神刺激等都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性,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因此,患者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良事件,要心胸开阔,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每天坚持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身心轻松,愉悦[3]。

3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后,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推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有效率明显提高。在病区形成了自我保健保持,促进健康的良好氛围。开展健康教育效率为76%,未开展健康教育为46%。

4体会

加强高血压基础病因、临床症状知识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能纠正高血压病人不良生活行为,消除高血危害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既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和高血压病是终身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医患沟通渠道,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了解,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化与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是控制病情恶化、预防高血压病发生,保证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玮.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护理管理杂志》,2008年3月第8卷第3期3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