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

食品化学的应用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PBL 教学法 《食品化学》课程 应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逐渐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PBL是基于现实世界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

而传统教学法,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ning,简称LBL),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大堂课平铺直叙地讲授,将系统而庞杂的知识流灌输给学生,然后以一纸试卷为尺度,检测学生对所灌输知识的掌握程度,考验学生的勤奋程度和短时性记忆力,限制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克服多年来传统教学法的种种弊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把PBL教学法应用于《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食品化学教学实践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涵盖了食品专业的基础知识内容,同时也是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设备等课程的导学课程,该课程理论性较强而又知识点宽泛,一些章节晦涩难懂。另外,随着我校教学培养方案的修订,食品化学课程的课时数由64学时减为48学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在食品蛋白质、食品添加剂等章节应用了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的基础是设计“问题”,问题是重要载体,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因此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结合课程理论内容,与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真实情景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讲解大豆蛋白质内容前,对学生提出“为什么说大豆是地里长的肉?”“所有的豆类都富含蛋白质吗?”等问题;在讲解食品添加剂内容时,对学生提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吗?”“新的《食品安全法》强调了哪些内容?”,这些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些问题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学生的查阅课外资料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小组汇报时,由学生走上讲台讲解,然后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相关扩展问题,我们随时给予引导、更正,最后总结课程内容,指出掌握重点,做出成绩评定。

二、PBL教学法的优缺点

1.PBL教学方法的优点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BL教学法以一些开放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发解决问题的行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密切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立于讲台上,很难与有问题的学生随即对话,在PBL教学中,教师随时引导学生思考,随时与有问题的学生交流,拓展知识空间,同时也便于了解有特殊见解的学生的看法和认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PBL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形成问题的答案,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的宽度和知识面,加强组织及合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PBL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我国普通高中大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因此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不能积极参与其中。

(2)PBL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查阅大量资料,所以学校必须拓宽信息的获取渠道,扩大图书馆藏书量,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器具等。

(3)课程教材多依据传统教学方法编撰,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与生产实际脱节,不便于采用以问题为主的PBL教学方法。

三、PBL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PBL教学法的精髓,要认识到教师的组织作用、参与作用、指导作用是PBL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关键,以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当然,教师在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对教育活动的调节,对教育影响的控制,对教育手段的改造等时也不能放弃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而且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用新知识、新见解、新信息充实自己的头脑,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

3.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转移备课的重心,把着眼点放在使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自主解决问题上,教学时应在使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上做文章。同时,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尖锐”问题的积极性,充分相信学生的质疑能力。

四、结语

PBL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尝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学效果较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针对PBL教学法存在的某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加强与传统教学法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使之成为更加科学、高效、成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食品化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强烈的求异思维和善学乐学、勇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孙爱民,袁亚维,刘英等.PBL教学法与教师角色转变[J].南方医学教育,2008,(1):8-9.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2篇

多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农药残留及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添加剂滥用等化学性污染所造成的急性(如中毒、死亡)、慢性(癌症、痴呆、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实践证明,对食品污染物进行风险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了解所面临问题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污染物限量标准提供数据;同时通过定量评估可以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指引方向,为政府部门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1 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评估问题的形成是整个风险评估过程的第一步,不仅与风险评估者及管理者有关,同时也涉及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通常一项完整的风险评估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需多个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包括化学、毒理学、药理学、数学、食品安全等多个学科。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前要考虑该问题是否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是否有必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需要哪些人员参与,怎样给风险管理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已经具备的资料和预计完成时间等。之后,根据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进行危害识别、风险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1]。其中,风险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是风险描述的基础,也是风险评估的核心部分(图1)。

1.1 危害识别

危害识别目的在于确定人体摄入化学物的潜在不良作用,这种不良作用产生的可能性,以及产生这种不良作用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由于资料往往不足,进行危害识别的最好方法是证据加权。该方法对不同研究的重视程度顺序为:流行病学研究、动物毒理学研究、体外试验以及最后的定量结构-反应关系。

1.2 风险特征描述

风险特征描述是确定毒作用终点、作用机制和剂量反应关系。其中剂量-反应关系是风险特征描述的核心内容,多数是基于动物试验的毒理学资料得出的。污染物在食品中的含量往往很低,为了达到一定的敏感度,动物毒理学试验的剂量必须很高,需要把动物试验数据经过处理外推到低得多的剂量。因此,用于剂量-反应关系外推的生物学机制模型一直是近年来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1.3 暴露评估

食品污染物暴露评估的目的在于求得某危害物的剂量以及暴露的频率、时间长短、途径和范围等。由于剂量决定毒性,关于污染物的膳食摄入量估计需要食品消费量和这些食品中相关化学物浓度的相关资料。需要注意的是,在暴露评估中没有一个数据能够代表所有个体的消费量以及消费相关物质浓度。因此, 饮食成分的暴露评估经常需要建立模型来代表真实的暴露情况。

1.4 风险描述

风险描述是整个风险评估过程的最后一步,其结果是给出人体摄入化学污染物对健康产生不良作用的可能性的估计,要考虑危害识别、风险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的结果。在进行风险描述时应依赖于科学的数据而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说明评估过程中每一步资料分析和利用、模建立时的不确定性。

2 数学模型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随着风险评估技术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应用,用于风险评估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剂量-反应关系和暴露评估方面,这里作一简单介绍。

2.1 应用于剂量-反应关系的生物学机制模型

与传统的毒理学方法相比,根据解剖结构、生理学、生物化学、毒理学等建立的生物学机制数学模型减少了进行各种外推因不确定性造成的误差;使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降低,观察毒作用终点提前,更能够客观真实地评估人类所面临的健康风险。

生理学基础的药代动力学模型(Physiologically-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s,PBPK)可描述任何器官或组织内化学物及其代谢物浓度的经时变化,以提供其体内分布的资料,并可模拟肝脏等代谢转化的功能,提供毒物体内生物转化的资料。应用PBPK模型不仅能够预测在靶组织中毒物原型或其活性代谢物的剂量,为风险评估定量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而且有助于阐明化学危害物的毒作用机制。Dybing 等[2]根据PBPK模型完成了丙烯酰胺内剂量及生物标志物含量(血红蛋白加合物、DNA加合物、胱氨酸加合物、缬氨酸加合物)的评估。Sharma[3]等用PBPK模型完成了由食物中摄入铅(外剂量)到体内血铅浓度(内剂量)的推导。

生物学基础的剂量反应关系模型(Biologically based dose response models, BBDR)是根据毒理学机制结合PBPK和PBPD模型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dynamic models,生理学基础的药效动力学模型),可定量地描述靶组织剂量与毒作用终点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地描述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后所发生的生物学效应或反应,可反映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到器官水平多个阶段的生物学变化,定量地描述外剂量和毒作用终点的关系。美国环保署(EPA)联合多个机构建立了有机磷农药毒作用的BBDR模型[4],描述了有机磷农药的代谢机制,模拟了抑制乙酰胆碱脂酶活性及活性恢复的全过程,因此能够根据接触剂量较准确地阐述乙酰胆碱脂酶受抑制的时间变化和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2.2 概率暴露评估模型

用于计算人群暴露量的点评估方法和简单分布方法由于操作简单、经济,曾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点评估方法把食品消费量和化学物在相关食品中的浓度都视为固定值。简单分布虽然应用食品消费量分布数据, 但对于化学物残留量/或浓度却使用一个固定参数值的方法。当选择代表食品消费量或化学物浓度数据存在系统的偏高或偏低时就会发生偏差。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反映人群暴露的分布情况及暴露风险的大小。

与点评估和简单分布相比,概率暴露评估模型可用来描述食品化学物的暴露风险分布[5], 如对某一特定的健康影响发生的概率;它也可用于描述最终可能用于概率风险评估的暴露分布。在概率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Monte Carlo模拟分析的方法,市场上的风险分析软件@risk 4.5、Crystal Ball等可用于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暴露评估模型的构建。在食品化学物的膳食暴露概率分析的模型中, 食品消费数据及残留量/或浓度数据均使用分布, 并且依据每一个输入的分布, 找出与暴露过程相一致的数学模型, 用随机生成的一些数值来模拟膳食暴露。即一旦模型和输入的数据被选择了, 运用合适的软件系统, 就可以设置所需的模拟和重复数据, 并且可以利用这个模型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也可对一些与暴露评估相关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定性。

3 国内外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

3.1 WHO/FAO

WHO/FAO共同成立了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3个国际性专家委员会,即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及微生物风险评估专家会议(JEMRA),分别负责食品添加剂、化学、天然毒素、兽药残留的风险评估,农药的风险评估和微生物的风险评估,为CAC决策过程提供所需的科学技术信息。《食品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法典标准》(Codex stan 193)附件I《制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值的原则》中规定[6],在制定污染物限量值(MLS)时要附以摄入量的计算及其风险评估资料。CAC在2003年制定了适用于法典风险评估的《在法典框架内应用风险分析的工作原则》(alinorm 03/41)[7],有关风险分析的原则和指南为风险分析在各国的应用提供了共同遵守的框架。

3.2 欧盟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是欧盟进行风险评估的主要机构,其评估结果直接影响欧盟成员国的食品安全政策、立法。目前EFSA主要是应欧洲委员会的请求进行风险评估,同时根据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一些项目研究[8]。EFSA提出转基因食品和饲料的风险评估指导性文件、鱼中汞问题、食源性致病菌的风险评估中暴露量评估相关的定量方法[9,10]。实施的“欧洲食品安全-食品和膳食中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项目,为食物链中化学物质风险定性定量评估方法奠定了科学基础[11]。

3.3 其他国家

在美国制定食品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风险评估工作主要由卫生和人类服务部(DHHS)、农业部(USDA)、环境保护局(EPA)完成。2003年美国USDA成立了一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风险评估的优先领域,提供实施风险评估的技术指导,加强各机构在风险评估中的合作与交流。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都是在进行客观的风险评估基础上制定的。

德国于2002年成立了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其中心任务是在国际认可的评价标准基础上,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独立于政府开展消费者健康保护和食品安全评估工作。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遵照国际组织制定的原则和框架进行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3.4 中国

近年来,我国虽然已经在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在应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污染物限量标准的制定未按照CAC制定的“风险分析原则”,不能与国际接轨。目前我们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困难有:缺乏高质量的人群暴露资料(如总膳食研究、以食物分类为基础的摄入量研究等)、采样和检验方法与国际上不统一、未明确设立专门机构来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食品行业的参与不足等。

风险评估在科学评估食品中污染物危害水平、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措施、降低危害、更好地保护人类健康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在降低食品中污染物风险方面尚未充分发挥风险评估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健康,应采用国际通行的原则和方法开展风险评估研究工作并制定相应规范,将风险评估与管理相结合,使我国的食品标准体系和卫生管理规范与国际接轨,为管理者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学基础和依据。

4 参考文献

[1]王大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Dybing P B, Farmer M. Andersen,Human exposure and internal dose assessments of acrylamide in food[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5,43:365-410.

[3]Sharma M,Maheshwari M,Morisawa S. Dietary and inhalation intake of lead and estimation of blood lead levels in adults and children in Kanpur, India[J].Risk analysis, 2005, 25(6):1573-1588.

[4]Office of Prevention, Pesticides & Toxic Substances U.S. Physiologically-Based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Modeling: Preliminary Evaluation and Case Study for the N-Methyl Carbamate Pesticid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Washington, D.C.2003.

[5]罗,陈冬东,唐英章,等.论食品安全暴露评估模拟模型[J].食品科技,2007,(2):21-24.

[6]Codex stan 193. General Standard for Contaminants and Toxins in Foods[S].

[7]Working Principles for Risk Analysis for Applica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dex Alimentarius[R].Alinorm,2003/14:142.

[8]Laying Dow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of Food Law,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and laying down procedures in maters of food safety[S].ECNO, 178/2002.

[9]Guidance for the Risk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GM) Plants and/or Derived Food and Feed Submit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egulation[S].ECNO,1829/2003.

[10]EFSA Provides Risk Assessment on Mercury in Fish:Precautionary Advice Given to Vulnerable Groups[R].European FoodSafety Authority,2004:1.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检测、化学反应

一、引言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亿万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容不得半点懈怠,但是稍早前发生的“敌敌畏火腿事件”、“苏丹红事件”以及仍然没有被人淡忘的轰动全国的“毒奶粉(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和“地沟油事件”,无不在挑战人们对食品安全容忍的底线。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亿万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容不得半点懈怠,但是稍早前发生的”敌敌畏火腿事件”、“苏丹红事件”以及仍然没有被人淡忘的轰动全国的”毒奶粉(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和“地沟油事件”,无不在挑战人们对食品安全容忍的底线。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数以百万计的健康问题,不容许过失,不过都是早些发生“苏丹红事件”,还没有被人淡忘的是一个国家的“毒奶粉(SanLu三聚氰胺事件)事件,所有地沟油在食品安全的挑战人们容忍底线。在媒体的曝光下,人们已经对我国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质疑。例如,现在吃植物制品害怕各种“毒素”,吃动物制品害怕各种“激素”,甚至喝饮料也饱受各种“色素”的困扰,其中,化学污染是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按其来源、功能和安全性可以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分类。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添加剂,按功能分为防腐剂,漂白剂,着色剂等22种,按安全划分为A、 B、C三类。

三、食品检测中的方法分析

(一)、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如果导致食品污染的化学物质为有机化合物,则最优的选择便是利用色谱法对其化学污染程度进行检测。色谱法能够对有机化合物进行有效地分离和分析,利用该有机化合物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1、GC法(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GC法(气相色谱法)通常用来检测有机农药等有害物质,它可以依照不同的分配系统来进行分离,检测效果令人满意。检验人员利用正己烷(C6H14)来提取,将PCB209与PCB2作为内标,利用GC法(气相色谱法)对禽蛋当中的微量有机氯污染物质进行快速检测,测量典型多氯联苯类化合物以及各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数值。经过检测,各种待测物的回收率限定在84.32%至116.78%,最小检出数值范围在0.08 ng/g至0.35 ng/g之间,RSD(相对标准偏差)的范围在6.0%至18.0%之间。

2、LC法(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如果待检测物质的热稳定性比较差、分析沸点比较高、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则优先选择LC法(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钱疆、卢声宇、黄杰等利用乙腈(C2H3N)进行稀释、四氯化碳(CCI4)进行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紫外308nm处对食品当中的甲醛(HCHO)进行检测,实验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是0.3μg/L,同时其它脂肪醛不干扰测定。

3、IC法(离子色谱法)

IC法(离子色谱法)是LC法(液相色谱法)的一种模式,不仅可以用来分析阴离子和阳离子,同时也可以对多组分离子进行测定。姚敬和钟志雄利用IC法(离子色谱法)对各种酱腌菜(主要是辣味萝卜条和咸菜头等)当中所含有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212nm波长,AS4A-SC色谱柱,的检出限是0.018mg/kg,其回收率是91.2%至106.3%之间;的检出限是0.016mg/kg,其回收率是92.06%至103.8%之间。Mariana A利用IC法(离子色谱法),依照离子的电化学活性以及固有特性,对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2?CH2O?2H2O,俗称“吊白块”)进行了检测,样品的提取、离心和净化采用流动相超声进行,利用峰面积对标准溶液浓度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特征阴离子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其RSD(相对标准偏差)的范围在0.7%至3.9%之间,回收率在90.0%至96.0%之间。

(二)、光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FAAS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常规的FAAS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食品中的金属需将样品消化完全,马玲采用非完全消化FAAS测,定羊肉中Ca、Fe、Mn、Cu、Zn等5种元素,RSD(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81%,回收率为96.5%至101.1%。

2、GFAAS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GFAAS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于痕量元素如铅、镉、锡等检测。刘建等将饼干及其他干燥的固体食品制成均匀的悬浊液,以磷酸铵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直接进样测定,同时与湿法消化测定结果进行F检验,F0.05(6.6)=4:28。

四、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国之大事,作为管理部门和检测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检验,以上介绍的化学添加剂在食品检测中的检测方法,随着检测能力和检测方法也有了进一步改进,类似于二噁英类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在基层检测机构也将作为常规检测项目来开展,对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安琼,董元华,倪俊等.气相色谱法测定禽蛋中微量有机氯农药及多氯联苯的残留[J].色谱.2002:20(2):167~171

[2]钱疆,卢声宇,黄杰,蓝锦昌,张玉燕.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食品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2):103~105

[3]姚敬,钟志雄.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3):306,356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食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43-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发展项目”(编号:51067)的阶段性教学成果之一。

食品检测专业培养从事食品检验、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营养指导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该专业的实践性和动手性很强。针对高职生特点和社会岗位需求,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提出的“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课题以食品检测专业为起点,探讨“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本专业中的应用。

一、“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作为与世界产业竞争的主力军,需要更多技能型人才,到岗即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课程教学采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课后练习与复习的方式;技能课程多为教师现场演示,学生模拟教师动作,整个教学活动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从教学内容来看,并非以学生需求的技能为中心。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自己不善于思考,不去发现问题,缺乏主动性,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技能。

二、“学、做”一体化模式在食品检测专业中的应用

1.课程体系的设立。依据“工学结合”原则,按照食品行业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对相关岗位的知识、技能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食品行业品质控制、检验等工作过程,归纳出在食品检验等岗位上的主要工作任务与应用技术。以职业核心技能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点按照“条块结合”的网络模式,重新构建“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技术”、“食品检验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职业基础素质”、“综合专业实践”五大学习领域(课程群),如图1。

食品检测类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领域是根据职业岗位(群)或对职业技能需求而设置的应用性或技能型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以职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改变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分离开来的现状,将专业理论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融合到互相渗透与交融的学习领域中,强化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贯通,更有利于“学”、“做”、“用”的有机结合。

“条块结合”网络模式的课程体系设计,有利于学校按照食品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针对不同的食品类专业(方向),灵活选择课程、科学组合条块课程,实现培养目标。

(1)课程体系实施――核心课程在“学、做”模式下的运行。根据食品检测专业所对应的实际工作岗位,结合项目化教学的特点,确定“学做一体,双能导向”的人才培养内容。例如,按食品检验工的实际工作过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节,在食品微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与检测中心等监管检测机构及食品生产基地等企业合作,一起认真细致地分析、归纳微生物检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以及在不同微生物检验岗位的检验任务。此外,将传统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内容进行梳理,选择微生物检验“基本技能/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载体,以项目来构建《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对课程的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均进行颠覆性重构,融教学做于一堂、课堂与实训场地为一体,如表1。

(2)实训课程在“学、做”模式下的运行。在实训课程教学中,改变教师示范、操作、讲解的传统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实践、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化学检验技能实训》实训教学设计以操作技能的培养为重心,按照化学检验的工作过程分解任务,把理论教学融入每项任务,合理确定每项检验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目标,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检验的基本方法,掌握检验仪器装置的操作技能,熟悉检验操作的基本程序。化学检验技能任务项目安排由单一到多样,技术含量由简单到复杂,理论由浅到深,学生经过螺旋式的反复训练提高,最终在课内实现化学检验“操作核心技能的分项培养”。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根据项目课程不同教学单元的内容与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态度,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1)实训技能训练――模拟与竞争教学法。在单项技能训练中,学生自主竞争考官职位,由教师考核,担任考官的学生在分数上给予奖励。考官对其他学生的单项操作进行考核,不仅可辅助教师,还能培养学生能力,避免学生多教师指导不到位。

(2)技能培训规范化(标准化)――四步(阶段)教学法。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目的的实践型职业技术课程,化学检验技能基本功是否扎实、动作是否规范标准、操作是否熟练等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将过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以观察、验证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实验项目,改为以单项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实训项目,将实验的结果目标转变为实训的过程目标。采用行动导向的“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总结练习”四步(阶段)教学法。某一次实验或实训并不能检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必须通过不同阶段的反复训练,才能够达到目的。检验过程中,每项操作技能都必须是标准化的规范动作,否则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确定性。教学中应充分利用SOP多媒体课件,从不同视角将特写画面和分解后的连续操作过程给学生反复演示,以达到示范教学的目的。

(3)分项技能单独完成与检验项目分组实训结合――项目教学法。课程以化学检验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让学生了解食品化学检验的方案设计程序,根据食品安全标准确定化学检验项目,选择相应的国标检验方法,制定详细的抽样、检验方案,学会被测样品的处理方法。此外,还应准备好所需的各种设备和材料,按技术要求将玻璃仪器进行清洗、烘干。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完成检验操作的各个环节,通过计算或判别得出检验结论,编写检验报告。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职业适应性。

(4)基础知识学习――案例教学法。收集在食品生产、流通、储运中化学检验或监控的实际案例资料,如定位不同食品类别的化学检验案例。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收集、选编分析案例,借助课程论坛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探讨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5)理论教学――讨论启发式教学法。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还可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头脑风暴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使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采用专题研讨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从课内外收集相关应用实例进行主题研究,在专题研讨和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总结、提炼共性的知识,通过知识的再加工使学生对抽象原理的领悟更为透彻。

(6)网络课堂――自主学习法。学生利用网络课堂平台,将视听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数字化学习与传统学习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结合,可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检验技能的掌握,还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独立工作、独立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食品检测专业实施“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做”一体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设计、准备实验,为了更好地完成内容,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增强主动性;其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由“满堂灌”转变到自己动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碰到很多不同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任务必须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各个成员之间需要协同合作,相互之间需要交流与讨论。

参考文献:

[1]文学荣.“学做导合一”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1).

[2]林苏.“学做合一”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6,2(1).

[3]李晓彤.“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5).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波能 干燥 硫化 脱硫

微波是频率在300 MHz~300 GHz之间,位于电磁波谱的红外辐射和无线电波之间的一种非电离电磁能。微波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应用于电视、广播、通讯技术中。1945年,美国人首先发现了微波的又一特性——热效应,并首次将微波作为一种非通讯的能源应用于工业、农业乃至科学研究中。微波工业应用就是指利用微波的能量作用于物体实现需要的目标。微波能应用的特点在于一是以“能量转换”为基础,即微波所产生的热量是被加热物体的分子通过偶极回转、分子极化后转化成的,并非热传导;二是具有很高的传热效率,相当于对流传热的5倍。

微波能的作用原理是当物体被置于超高频电流的交变电场中受到微波作用时,物体中的极性分子处于激烈、快速的震荡和回转中,产生自感应,使物体获得热量,进而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者生物的变化。

目前用于工业应用的微波有两个频率:2450MHz和915MHz,产生微波的核心部件是磁控管,磁控管是组成微波源的主要部件。

微波工业应用主要在替代传统工艺、产品附加值高及适用于微波(吸收微波能力比较强)的领域取得快速发展,主要是茶叶加工、橡胶脱硫、活性炭和竹炭高温烧制、陶瓷材料、能源材料(磁性材料、锂电池材料)的烧结和环保(生物质能、水处理、有机物处理(工业废水、废料除毒))等领域。

1. 微波技术应用于茶叶杀青、干燥

微波杀青、干燥是微波发生器将微波辐射到杀青、干燥的物料并穿透到物料内部时,诱使物料的水等极性分子随之同步旋转,例如采用915MHz微波干燥物料,其体内极性分子每秒钟旋转9.15亿次,如此的高速旋转使物料瞬时产生摩擦热,导致物料表面与内部同时升温,且内部温度高于物料表面温度,使大量的水分子从物料中逸出而被蒸发带走,这样达到杀青、干燥的目的。这种杀青、干燥方法的特点是加热时间短,内外温度一致,其热传递方向从内向外与湿传递方向也一致,不同于常规加热方式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将热量从外部加热到内部,存在内外温度差和湿、热传递方向相反的问题。

茶叶杀青、干燥的要求是杀青后茶叶的含水率为58%~60%,干燥后的含水率达6%,保持茶叶的原味、原样、原色,保证基本营养成份不失,同时要求安全卫生。但不同季节所产的茶叶,由于生理结构不同、组织细嫩程度不一,如清明前后茶大多是组织较嫩的叶芽,而夏秋季用于制茶的原料大多是组织较老的叶片,其杀青、干燥的工艺要求亦有所不同,这给杀青、干燥带来了难度。制成后的茶叶大多用于泡茶饮用,要求杀青的茶叶一经开水泡开,色泽、形态、味道及营养成分与新鲜茶叶基本一致。而目前茶叶的炒青工艺和热风干燥工艺随意性大,茶叶易产生红梗、红叶、色泽不均、叶边焦黄、带有烟焦味等问题,其品质较难控制。而微波能具有透人茶叶的内部加热,以及无需高温热介质的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依赖高温介质和热传导加热升温的常规加热杀菌抑酶的方法,同时由于微波电磁场在杀青、干燥过程中还具有非热效应,可大大缩短了杀青、杀菌时间,有利于茶叶干燥后的贮藏以及卫生标准。因此,采用微波杀青、干燥茶叶可解决传统杀青、干燥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2. 微波技术应用于橡胶加工

(1)橡胶硫化

橡胶是一种偶极材料,适合于微波加热。当接收微波作用时,橡胶分子处于激烈、快速的震荡和回转之中,从而产生自感应,获得热量。电场的频率越高、胶料的极性大,则升温效果越明显,由于微波加热从内部开始,其过程迅速而稳定,从室温到200°C仅需数十秒。目前橡胶行业使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和915MHz两种,其快速升温特别适合短流程硫化生产线,同样也可适合于厚壁制品的预热以及废胶的再生。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达到节能、缩短流程和确保质量等多方面的目的,在微波加热段得后面往往加装热空气或远红外补充加热装置。

橡胶工业所用的微波设备,功率都在12~24 KW。1度电用于微波加热可使22 kg的未硫化半成品从室温加热到硫化温度。曾经做过对比,用微波硫化350 kg挤出胶条耗电50度,而盐浴硫化耗电量达180度。对于导电性差的橡胶材料而言,使用微波不仅节能、降耗、省时,还能减少设备占用的空间。

例如微波硫化用于橡胶挤出制品时,其流水线所占面积仅为蒸汽加热流水线的1/5~1/4。原因在于微波加热所产生的热量几乎全部为橡胶所吸收,而在蒸汽硫化中90%的热量消失于对流过程,被加热装置(硫化罐)或周围介质所吸收。

(2)橡胶脱硫

废旧橡胶再生是指废旧硫化橡胶经过粉碎、加热、机械处理等物理化学过程,使其从弹性状态变成具有塑性和粘性的、能够再硫化的橡胶。再生过程的实质是在热、氧、机械作用和再生剂的化学与物理作用等的综合作用下,使硫化胶S—S键和S—C键网络破坏降解。

微波脱硫是利用在变化频率极高的微波场中,一切极性基团都会随微波场变化而剧烈运动,会在极性基团和分子之间产生巨大能量。硫化橡胶分子间及大分子内都存在S—S键和S—C键,可将其看成是一种硫醚键的偶极矩,因而硫化橡胶都会在微波场中发生偶极极化,并且硫醚键的偶极矩较大,在微波场中该处获得的能量也较大。而且,一般硫化橡胶中都含有炭黑,而炭黑吸收微波的能力很强,因此,在微波能的作用下可使硫化橡胶的S—S键和S—C键断裂,破坏硫化胶的网状结构获得塑性而使之再生。

微波脱硫法是非机械、非化学的一步再生法,相比传统方法,脱硫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质量优良,无须添加再生活化剂,生产过程无污染,对极性和非极性橡胶都有效,并且,通过控制微波场的强度,可获得必需可塑性的再生胶。

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微波能应用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与具体行业的生产工艺技术的有效结合是微波能工业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具体行业生产工艺的需求,实现微波能应用设备(或生产线)和生产工艺的标准化的是扩大微波能应用市场规模的核心关键因素。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未来微波将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在环保、化工、新材料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国远, 郁永章. 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及其在农副产品干燥中的应用. 农机与食品机械, 1998 (5) : 7 - 9

[2]赵杉林,孔令照,李萍,等. 微波辐射柴油脱硫实验研究[J ] .化工科技,2005 ,13 (3) :1~4.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食品生物化学 应用

[作者简介]蓝耀宏(1968-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理工系化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职业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南宁地区教育学院2011年度院级重点科研项目“CMT-PBL-LBL结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食品专业教学中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46-02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通常被称作“问题式学习法”,它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家Barrows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其颠覆了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法,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引起重视,至今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讲,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鼓励式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支撑,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探索、教师辅助点拨学生的基本模型。

PBL教学模式目前在国内开始受到重视,在一些高校、学科的课程中开始尝试应用,尽管大多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也有一些经验。笔者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在食品与营养检测专业讲授“食品生物化学”中应用了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PBL教学模式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创造力。在中国教育的传统中,师道尊严备受重视,这不仅在于对老师人格的尊重,还在于对老师教导上的推崇,也就是说老师教的东西才是正确的,才是真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灌输式教育就成为正统的教育模式,这种灌输教学模式可谓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即使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对外接触交往非常频繁的今天,这种情况也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不仅在学生懵懂、心智未开的中小学如此,即使在以心智成熟、自我控制力强的学生为教育对象的高等学校也还同样如此。可见,灌输式教育需要变革。灌输式教育教学方式的最大缺陷是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他们获得的知识往往只是老师将课本知识、自己的认识单向教给学生,而学生自己没有参与知识的发现,自己没有在参与中形成对知识的认识,因为灌输式教育不需要学生去开动脑筋思考,只需学生会记忆就可以了,在这种靠记忆不靠思考的学习氛围中,需要独立思考、独立见解才能实现的创新也就难以出现了,这就导致中国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欲望缺乏。而流行于欧美国家的倡导创新精神的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引,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思考、探求,它不给学生既定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未知答案的情况下去学习、思考、研究。显然,如此一来,学生在未有既定框架下进行学习钻研,必然能够增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PBL教学模式一改以往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坚持了以生为本,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至关重要,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必然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被老师进行知识灌输时,他是被动的,他只有听的份,他自己的想法和能力都没有机会展示,而PBL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让其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究,学生才是主体,他们在对问题的解决和答案的寻觅中发挥着自己的才智,体现着自己的能力,他们也因此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能感受到成功过程的艰辛。深入学习才会有对知识的渴望,才会感受到知识带给自己的快乐,学习兴趣的形成往往就是在对知识的感悟和探寻中形成。在以往的实践中,PBL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调动积极性上的作用都有较为肯定的验证,这也是PBL教学模式被广为采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3.有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前所述,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必然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PBL教学模式在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上还有重要一点,那就是能够使学生动起来,和教师教学互动起来,让学生头脑“闲不住”:问题被教师提出后,学生不管是想思考,还是想逃避,都不得不动起来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答案,这样一来,教学实际效果必然要好于以往学生被动静听状况下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不管是动脑能力还是动手能力,PBL教学模式都远远好于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食品生物化学”这样一些实操技能应用课比较多的科目上,其效果更是非常明显。这也是理工科课程教师比文科教师更愿意采取PBL教学模式的原因所在。

二、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任何好的教学模式要想取得应有效果都需要注意具体实施的步骤、方式方法,特别要注意实施中的细节问题,“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里也是真理。因此,PBL教学模式的实施也需要注意细节,强调实施的具体策略。

1.教材的选择。PBL教学在我国的推广时间不长,很多教师对其认识还很有限,这就导致了开展PBL教学模式所需的配合、支持材料建设出现滞后。尤其表现在具体专业、具体课程的匹配教材的编写上的欠缺。以往的教材多体现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课本设问题少,案例少,并且即使有问题也多在课程讲授完后提出,这样不利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也不符合PBL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求。要想能够较好地应用PBL教学模式,就需要在教材建设上下工夫,应首选基本符合PBL教学模式的教材。如没有这样的教材,就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编写这样的教材。从目前看,“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还没有能够体现PBL教学模式的合适教材,新教材的建设是当务之急。当然,教材建设毕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搞好的,在教材不具备的情况下,PBL教学模式也是可以运用的,只是需要教师付出更多辛劳来准备问题,设计教学进程。

2.具体教学中的应用。步骤一:课前准备。第一,教学内容的选择。鉴于PBL教学模式应用起来一般占用课时较多(PBL教学模式比普通教学模式一般多费一倍课时),在“食品生物化学”整门课程的全过程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显然课时不允许,因此,采取有重点的应用方式较为恰当。经过课程用时测算,笔者认为在这门课程中PBL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占课时总量的20%左右较为恰当。这20%应放在那些重点、难点章节上,如蛋白质、酶、维生素、物质代谢四大章节,而相对不太重要的章节,如核酸、风味物质和色素化学等章节仍然可以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这样做既可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同时,可以照顾面上的知识点,做到点、面结合,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

第二,问题设计。PBL教学模式中促使学生学习的关键是问题,而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因此,对问题的设计需要格外重视。具体来说,问题设计需要体现如下要求:(1)问题必须是围绕核心学习内容提出的,其能够引出所学的主要内容,同时,本章节的重点难点也应反映在问题之中,以期通过让学生对重点、难点的重视,达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2)问题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反映学习本学科的现实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我们所提的问题就是社会上广为关注的“三聚氰胺”的问题:为什么不法奶商要在奶粉中添加对人体有害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在学习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时,我们可以提出如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的原理是什么?在学习酶促反应机理时,我们可以提出为什么饮用浓咖啡有提神的作用?在学习三大物质代谢时,可以提出综合性的问题:禁食数天的人,随着禁食天数的增加,他体内会发生什么变化?(3)问题要在解决后及时使教师得到全面的效果反馈,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效果来进行必要的教学进程调整。(4)问题设计要尽可能地多涉及相关学科,以便使学生的学习视野扩大,使今后学习更易深入及扩展。

第三,课下讨论。课前一周将问题发给学生,并让他们以4~6人为一组,自由结组,强调每组的男女生比例及学习好坏搭配,教师指定组长,由组长组织同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学校网络中心等处搜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在搜集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组内分析讨论,发现资料欠缺或其他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充和改进。在课堂讨论前组长要指定本组发言的同学,并让同组同学协助其准备发言内容。

步骤二:课堂教学。首先要再次把问题进行详细说明,指出重点难点所在。然后让每组指定发言代表发言,提出本组对问题的见解,从而开展第一轮的分析讨论。在所有小组发言结束后,教师要针对每组的发言情况作出点评,包括优点和不足。同时,搜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以便在总结时进行讲解。讨论过程在以小组发言代表为主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时间、进度允许的情况下多安排各小组的同学发言,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结束前5分钟教师要对课堂讨论中发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突出重点、难点的讲解,在学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小结。

步骤三:课后总结。课后总结是PBL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把整个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为下一次开展提供经验,同时,也有助于把本次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突出强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总结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的总结,主要以书面形式把本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解决过程描述清楚,把出现错误的原因分析透彻,小组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总结,然后综合而成小组的总结。另一部分是教师的总结,主要以口头形式针对共同出现的问题进行总体上的评价及问题分析,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具体问题,并对本部分学习内容重点难点进行再次强调,引起学生的进一步重视,教师的课后总结可以找任意课余时间进行。

在PBL教学模式下“食品生物化学”的学习出现了新气象,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了积极主动学习,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很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PBL教学模式下逐步得到了培养,这种精神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有很大的益处;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讨论,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关系更加密切、融洽,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王雪飞,蔡柏岩,赵晶.PBL在民办高校食品专业生物化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 2009(4).

[2]郑学锋.问题导向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5).

[3]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

[4]马宏霞.对PBL教学法与行政管理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4).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食品法规与标准;主题;案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84-02

鉴于食品法规标准的分散性,对于同一事物或事件的阐述往往涉及多种法规标准,未见对全局的细致统筹规划,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企业依法经营困难。作为高校食品法规教育从业人员,有责任通过教育缓解现状。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各高校食品安全与监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密切联系食品法规和食品标准的最新进展[1],还要改变食品法规课程法规条例的枯燥的教学方式,增加学习中教与学的互动。

一、主题案例化教学的课程设计整体方案

现今食品法规与标准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理清食品标准与法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掌握食品质量卫生法规、标准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并学会制定食品标准和食品卫生许可证、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ISO9000及2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和体系文件编制。[2]现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确定以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标准化基础知识为重点,食品法规重点解读食品安全法,同时简单介绍食品相关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等[1]。无法有效解决目前食品法规教学内容以庞大的法律法规为主导的杂乱状态,使学生缺乏解决实际法律法规问题的能力,缺乏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因此需要引入主题案例化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出法规标准分析及标准制定涉及的专业及社会原因。

课程设计以主题的确定为中心来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结构。遵循学生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发展的规律,对确定主题进行剖析,有层次地进行法规讲解、专业背景分析和案例分析。使法规条例具体化、显性化,通过案例分析驱动学生对法规条例的学习理解,培养分析能力,带动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共同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课程总体设计方案步骤如下:

1.对食品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其能力的分析。与食品生产企业合作,分析职业岗位对法规认知的要求、工作任务及其能力,确定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经过分析,得出与食品企业中《食品标准与法规》相关的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工作任务。[3]

2.通过对企业、政府监管实际情况分析设计课程体系、确立法规主题。按照食品企业真实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结合政府监管,确立典型法规主题,以食品法规分析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设计课程体系。

3.以主题为主导,以案例为手段,以培养法律法规应用能力为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围绕法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根据食品安全主题,整合相应法律法规,设计教学任务,以设计主题为主导,案例分析为手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二、课程学习内容设计

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结合热点问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基于工作过程与工作情景,按照食品企业真实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结合政府监管实际情况及我国国情,选取确立典型法规主题。

三、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引出相应法律法规,剖析法律法规的制定的理论依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枯燥的教学方式,增加教与学的互动。

四、教材的建设

《食品标准与法规》相关教材较少,目前有张建新主编的《食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应用指南》和《食品标准与法规》,基本理论教学内容为:绪论、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标准的基础知识、食品企业标准体系、食品安全认证管理与法规文献检索等[4]。虽能满足对一般法规标准的理论教学,但对学生的分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没有很大帮助。急需编制《食品法规――主题与案例》的教材。

通过主题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引入,可重点解决目前食品法规教学内容以庞大的法律法规为主导的杂乱状态;解决食品专业理论与法规的有机融合问题;食品法规立体化理解问题;食品法规教学老师与学生互动问题;解决学生在法规上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邓鸿铃,王海波,吴桂贞.浅谈高职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2,(3):28-29.

[2]魏洁云.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13674-13676.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8篇

Applied undergraduate food major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Experience

ZHANG Wen-li1,2 ZHANG Jian-ping1,2* CHEN Shang-long1,2 WU Yong-hua1,2 YU Nan-nan1,2

(1.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18, Jiangsu Province,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Food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Safety,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18,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experience of the subject basic course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the subjec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food specialt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many problems in the new students' weakness in the course, content of courses and limited courses hours.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Food specialty;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Subject Basis Courses; Teaching

“?o机及分析化学”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的课程[1-3],这门课程不仅是化学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近化学专业如食品、环境、生物、医药、材料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4]。因此,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对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5-9]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做到重视基础内容,敢于摒弃、整合旧内容,及时补充新理论知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应用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随着近年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10-12]教学现状如下。首先,该课程的课时数相比以往有所减少,目前我校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有64学时(不包括实验)。课时数减少的同时食品专业所需的相关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并没有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学难度。其次,我校食品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除了高中时期专门参加过化学竞赛的同学基础稍好,其他同学的化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这对于教师讲课的内容和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挑战。再者,该课程是食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开设在大学的第一学期,该课程与“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联系比较紧密,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最后,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好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教好和学好无机及分析化学对食品专业新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积累和科研素质培养非常重要。

本课程的教学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为食品专业的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来说,该课程总体教学的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专业的要求,提出教学目标,以此来安排合理的教学。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过程,从几个方面谈谈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教学的体会[13-18]。

1 教学目标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食品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课后练习和实验课为辅。该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学科基础课,现总学时 64学时,每周 4 学时。课程教学开始前,需要了解学生的相关化学知识学习状况: 该门课程所教授的知识点,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过,但不够系统和深入,除非参加过竞赛的同学。所以说,学生整体化学知识薄弱。鉴于现状,整个课程中无机化学部分比例稍大,占36个学时,分析化学占28个学时。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课程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与分析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其次,该课程要求学生对课程中知识的重难点明确掌握,课后作业题独立完成。再者,涉及该课程的具体内容有:让学生重点掌握平衡的原理、溶液中的各种化学平衡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和掌握各种化学分析方法;让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原子和分子结构、分散体系和溶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中的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们是以 “加强理论基础知识,重视实验操作,联系实际问题,反应科学前沿” 作为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食品专业本科生所学习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中涉及到的大多数知识点,在后续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中又会在更深的层次上重复。那么如何选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也是一个难题。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教学,突出知识体系的主干,不讲或少讲与食品专业后续学习无关的部分,重点讲授基本的、容易混淆的和难以理解的概念。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和系统。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理论与实验和实际的结合。该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无机化学侧重于元素化学的学习,二是,分析化学侧重于分析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两者都需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验现象和实际生产。通过增加“应用实例”,比如:测定三聚氰胺中蛋白质的含量或麦芽糊精中总糖含量的测定,来提高学生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再次,在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反应科学前沿,具有先进性。满足一些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3 教学方法

在课程开课之前,通过对食品专业学生的新生调查可知,不同地区中学化学课开课情况以及掌握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新生甚至没有接触到化学实验。鉴于上述情况,我们需要从教学方法上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充分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地位和用途。该课程是化学两大基础学科分支的结合。通过学习无机化学,我们可以不断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还能创造新的物质世界。通过学习分析化学,将有助于我们对原料的筛选,对工艺流程的控制以及对食品质量的检测。该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对后续“食品分析”“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等专业课的学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在将 来从事食品的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各领域、各部门工作时都颇有益处。

(2)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突破重难点。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专业的需求,对教材的内容有所增?p。但是,基本知识、反应、公式和实验都是需要系统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布置成思考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上不能自导自演,要做到与学生互动。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及时的进行反馈点评。增加课堂提问和练习的力度。根据课堂学生反应情况布置课后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布置课后练习时要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

(3)认真的备课,做到有备而去。讲授时要做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讲课时要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有快有慢,循序渐进。根据教学进度计划表,运用好教材,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知识没必要讲的太细太繁。

(4)理论课的学习一定要与实验课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增加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也能起到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开放性实验和创新实验,结合实验也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比如,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铁样中总铁的含量,来巩固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此外,通过实验也能够训练学生正确的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综合性实验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5)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大学新生第一学期的课程相对不多,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和巩固该课程。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如概念类、原理类、反应类、方法类、浓度类和计算类等。辅导结束后,学生要继续做题进行巩固,达到真正理解和应用的过程。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9篇

1化学技术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现状

化学技术在食品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在现代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和食用等过程中都有(可食用的)化学物质相伴,也正是这些化学物质在食品中的广泛使用,才使得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工业成为朝阳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开发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万种以上,常用的有680种以上。这些添加剂有天然或提炼的、化学合成的和生物合成或提取的,其中大部分是化学食品添加剂。美国是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最大、使用品种最多的国家,目前允许直接使用的有2 300种以上。我国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用加工助剂、胶姆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 314个品种,涉及16大类食品、23个功能类别,产品门类齐全,基本上可以满足食品工业的需要[1-2]。全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量已达几百万吨,市场上几乎没有不用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而一个时期引起消费者揪心的种种“添加剂事件”,基本上都是由于少数生产经营者基于自身利益违法违规使用非食用的化学或其他添加物所引起,也有部分是人为添加不当或滥用所致。

以往曾经发生的一些非法添加现象:一是用苏丹红(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等4种类型,如1-苯基偶氮-2-萘酚)添加到辣椒粉中,主要目的是着色,主要危害表现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其初级代谢产物邻氨基偶氮甲苯和邻甲基苯胺均列为二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二是用三聚氰胺(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添加到乳及乳制品中,主要目的是在检测时造成蛋白质含量达标假象,主要危害表现在:大量摄入会损害人体和动物的生殖、泌尿系统,产生肾、膀胱结石,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三是用瘦肉精(如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添加于饲料而生产瘦肉型商品猪,主要目的是增加猪瘦肉率,并节省饲料成本,主要危害表现在:使用后会在猪体组织中形成残留,食用后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四是用吊白块(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添加到腐竹、粉丝、面粉、竹笋中,主要目的是防腐、增白、保鲜、增加口感,主要危害表现在:损害人体的某些酶系统,从而造成中毒者肺、肝、肾系统的损害,此外吊白块也是致癌物质之一。

2认识误区

2.1误区一:食品安全事件多半是化学食品添加剂惹的祸

前一个时期,因不断发生人为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福尔马林等引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让很多人对在食品中添加任何化学物质都觉得恐慌,尤其在某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不少人认为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多半是化学食品添加剂惹的祸。其实这些非法添加物都是化工或其他原料,并非化学食品添加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包括化学的),是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的评估,按规定使用不会有损身体健康。至少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无论国际国内,似乎没有一例由于(化学)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因此,违法添加物不等于食品添加剂,不应该把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归罪于化学食品添加剂。

2.2误区二:不含添加剂的纯天然食品才是安全的

普通民众往往以为,纯天然的食品就是最好的,看到“本品不含任何添加剂”这样的说明就觉得很放心。其实,食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多个方面,包括食品原料的被污染水平、膳食结构、饮食方式、吃进去的量、食品中危害物质毒性及毒性大小等。比如微生物就是很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前期媒体曝光的速冻食品“细菌门”以及某品牌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致癌物)含量超标事件都是实例。按照现在的科技检测水平,无法保证人们吃的食品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总能检测出一些有害物质。关键是看接触量,专家所做的工作就是评估什么样的风险是人体所能接受的。天然并不等于安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也并不比人工化学合成的更安全。要求食物实现“零风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否则也只会加重生产企业其实最终还是消费者的额外负担。

2.3误区三:食用化学合成的工业品一定对人体有害

化学合成的化学名称食品添加剂并非是危害人体的,在世界各地很多的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牙膏)里,都有多种这样的食品添加剂,我国每年食用的味精、香精的数量就是相当大的。以一般正规的面包制作为例,普遍加有包括抗氧化剂、乳化剂、酶制剂、防霉剂等多种添加剂成分。如加入硫酸钙可以很好地调节面包的pH值,使酵母发挥更大的功效;加入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是作为乳化剂的一种水油融合剂;加入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加入脱氧乙酸钠作为防霉剂等,这些都是在国家允许使用的安全范围之内的。此外,还有方便面、饼干、糕点、糖果、口香糖之类,更是含有多种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只要不是超量或超保质期食用的,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大伤害。

3正确认识化学技术及化学食品添加剂的意义

3.1化学技术用于食品添加剂工业具有双刃性,人类可以趋利避害

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甚至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但化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部分危害。首先必须看到,化学食品添加剂正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工产品,它在依法使用前提下表现出很多有益作用:一是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二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三是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四是增加食品的种类和方便性;五是有利于食品加工机械化操作等。其次,某些化学食品添加剂在发挥有益作用的同时,对人体也可能存在副作用。比如亚硝酸钠,被作为肉类制品的添加剂应用时,优点是可以使肉类制品呈现较好的亮红色,并抑制多种厌氧性芽孢菌生长,增进肉制品风味。但其缺点是,本身具有较大毒性。迄今为止尚未找到能够替代亚硝酸盐的新产品,原因是虽然可以找到替代品,如红曲色素,但对于如何防止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仍是一大问题,而一旦发生肉毒中毒则可能给人类带来生命危险。因此,人类要确保食品安全,不应该躲避化学食品添加剂,而是要科学把握某些化学食品添加剂的双刃性,在权衡利弊后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并在有些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其用量[3]。

3.2非食用的化学物质与化学食品添加剂有天壤之别

人们一度害怕化学食品添加剂,多数是因为某些概念上的混淆,将化学食品添加剂与食品中非法添加的非食用(化学)物质统称为“添加剂”。其实,首先这二者性质完全不同,化学食品添加剂是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用于改善食物品质的可食用物质,如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孔雀石绿等都是对于食品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其次,化学原料不等于化工原料,即使是同一名称的化学物质,因其品质指标、杂质含量等的差异,在用途上差别很大,如有些物质(原料)有试剂级、食品级、药品级、饲料级、化工级(工业级)等级别区分。化学试剂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过程都是相似的化学技术,但食品添加剂强调对人体卫生学的安全程度,砷、铅、重金属等为必检项目,毒理试验、安全评价尤为重视,所有安全性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查。而化学试剂强调对物质的化学纯粹程度,项目有含量、杂质和物理常数等。工业级与食品级的区别以钛白粉为例,工业级钛白粉(二氧化钛)是涂墙用的涂料,决不可用于食品,因为其含铅等杂质的量很高。但是钛白粉除去铅等有害物质,安全性评价证明其可以用于食品,如膨化食品、油炸小食品、果冻、凉果中都有使用。此外,既是药品原料又是食品添加剂的物质也有不少,如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无机盐类等,其中的区别在于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剂量不同[4]。

3.3化学食品添加剂的标准规定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以往的面包制作中,溴酸钾是被允许使用的优良食品添加剂。这种溶于水的白色结晶颗粒,可以让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均匀分布在面团内,出炉后的面包松软、内部组织细腻,达到较好的烘焙效果。但是从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业委员会认定溴酸钾为一种可致癌的有害物质后,欧盟成员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宣布了对“溴酸钾”的禁令,美国是以限量检出其安全残余量加以控制使用的,我国于2005年7月起禁止使用溴酸钾。还比如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至今仍在不少发达国家延续使用,我国是在边使用边争议多年后,于2011年5月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这种物质。因此,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食品添加剂的有些标准规定也是处于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之中。

4政府加强食品添加剂行业有效监管的责任

4.1政府管理在于有法可依、执法有责和培育守法意识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整体上有了法律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因我国食品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超量、超使用目录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及有关部门疲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些具体品种的使用标准、易操作的检测方法等亟需建立、更新和完善,监管机制的协调性、连续性和责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某些方面还应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比如在美国,虽然某些食品添加剂的标准规定似乎比我国宽松,但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肩负的责任重大。一旦发生某种食品损害公民身体健康,消费者厂家的同时,也有权告FDA监管不力。以至于有些美国人认为,FDA的最大“罪过”就是它严格的食品加工标准,导致饮食业品种匮乏和口味单调――在美国,人们根本看不到大排档里热气腾腾的牛杂汤或者街边的烧烤小摊[5]。

培育公民特别是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也是政府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一个时期社会上“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的影响下,生产经营者的诚信问题,即真诚这种无比重要的品格的严重缺失,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之一。培育公民的守法诚信品德、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负责人的道德意识,已是政府主导下全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4.2知法而违法使用非食用化学添加物是故意犯罪行为,必须严惩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了何种添加剂可以添加到食品中,并对此制定出目录。目录中不存在的,即使暂时证明对人体没有害处,也不能添加。《食品安全法》明确要求,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但一个时期以来,一方面有一些单位或个人,或是无意混淆(模糊)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界限,是不知法而没有守法,误向食品中添加了非食用的化学物质及其他物质,这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无意犯罪行为,有关部门可核实其违法无意的证据,并酌情予以处罚,并将其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载入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体系中,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法律、标准的宣贯再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确有少数单位或个人是知法违法。他们利益熏心,明知《食品安全法》的有些规定,却为了压低成本,蓄意在食品中违法使用非食用化学添加物。如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等一系列典型案件,以及曾经在一些农村地区肆意横行的用非食用化学物质掺兑酱油、食醋和用工业酒精制造假酒、甲醇假冒白酒等现象,都是突出的故意犯罪行为,有关部门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可姑息迁就。

5参考文献

[1] 陈敏,王军.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J].大学化学,2009(1):28-32.

[2] 赵同刚.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安全性控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3):45-50.

[3] 吕绍杰.食品用化学品的现状与发展浅见[J].中国食品用化学品,1997(4):3-9.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10篇

1.1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营养状况及身体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在高校中进行食品化学的公选课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对食品化学的了解,还有利于其家庭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但是在现阶段的食品化学公选课教学中,教师还是以食品化学的专业知识为主,不能很大程度的联系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从而影响全校学生对“食品化学”这门公选课的选择。

1.2教学内容缺乏特色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主要讲授的是食品成分的结构和性质、在加工保藏中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营养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课程内容涵盖广泛,知识点多且分散,与相关学科有交叉。如果课程内容设置不当会造成教学内容重复、缺乏特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感觉到学习内容杂乱,缺乏系统性,不好把握重点,从而出现死背课本应付考试的现象。学生如果对课程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与相关课程街接不够紧密

“食品化学”的先修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目前“食品化学”课程与先修课程的衔接不紧密,没能突出“化学”的特色。在教学内容上偏重于对单糖、双糖和多糖结构和特性的描述和蛋白质变性及影响因素的罗列,这样的教学内容不能促使学生用已有的化学知识来理解食品化学的知识点。同时,“食品化学”课程教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对食品化学在食品加工和储藏中的应用知识介绍偏少,且缺乏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

作为校级公选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极其重要。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食品营养学知识,并将知识积极应用于实际,从而对“食品化学”具有更深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如一日三餐、颜色与营养、食品添加剂、“病从口入”、有机食品、饮食与减肥等内容进行专题讨论教学,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教学效果显著。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给学生布置营养调查实践作业,督促鼓励大学生参与营养学知识的宣传。如“学生一日三餐就餐情况调查”、“食堂饭菜营养素调查”等,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理膳食意识。

2.2调整课程教学思路

首先要突出“化学”的特点,强化化学在授课方向上的指导地位,引导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教学重点应集中在食品化学在现实中的应用,增强教学思路的逻辑性,避免造成学生的机械记忆,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在教学实践中,采用递进式的授课思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点。教师先要分析食品的化学成分,讲解清楚这些化学成分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同时让学生列举食品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是由何种物质的哪种化学反应导致的;最后,让学生分析这种化学变化在宏观上会对产品造成怎样的改变。

2.3处理好与相关课程交叉的内容

“食品化学”作为大学公选课,相对于专业基础课“食品营养学”“食品酶学”“食品生物化学”等,“食品化学”应选择不同的侧重点,以避免重复。如“酶”这一章,“食品化学”在讲授时应侧重于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如酶促褐变等),对于酶的本质、酶的固定化、酶学动力学等内容应留给“食品酶学”讲授。而对于“维生素和矿物质”一章,维生素和矿物质作为食品营养素也是食品营养学涉及的一个重要方面,为避免重复,“食品化学”应主要介绍其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的变化。

2.4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迁移,找出知识点共同的化学原理。如美拉德反应是联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水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通过美拉德反应可以将参与反应的糖类、蛋白质的优先次序、水分活度、反应的化学机理、对食品正向和反向的作用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知识模块,这样可以使知识点之间相互融合,让学生以点带面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教师还要注意归纳总结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如切开的苹果容易褐变,刚烤出来的面包也是褐色的,虽然都是褐色的,但其反应机理是不同的。前者是酶促褐变,后者是非酶褐变,是食品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了美拉德反应,进而改变了食品品质。

3.结束语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食品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对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05-03

目前,全国高校中已有超过200所大学有食品院系。食品化学是食品院系中本科教学中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任何与食品科学相关的高等教育平台均教授这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备受关注。

一、我国《食品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平台。在整个20世纪,食品科学的独立性逐步地、但是不容争辩地得到加强。世界各国参与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的人力资源也迅速膨胀。在过去100年中,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多次变更。到上世纪末,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民生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食品科学的研究与教育也得到长足的进展,形成了四个主要的高等教育平台:①以医科大学和研究单位中预防医学方向为主的平台;②以原轻工部所属各轻工业院校和研究部门为主的平台;③以上世纪80年代后各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的食品科学院系和机构为主的平台;④以综合性理工科大学的相关学科为基础组建的食品科学教学与研究平台。在这些平台上,食品化学课程均作为主要课程被教授。因此,我国的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平台具有多样性的显著特点。各平台的背景不同,培养计划不同,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亦有区别。

2.师资力量。目前,在许多高等院校,讲授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师都具有比较高的学历,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不在少数。其学历背景,除食品科学专业外,比较多的教师具有化学第一学位背景。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教学平台上,已经形成了具有梯次的教学团队。可以认为,我国目前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师资力量丰厚,学历背景充实。

3.学时。西南大学的赵国华等人曾经于2007年对全国19所教授食品化学课程大学进行了核定学时的调查[1],结果见图1。根据他的调查,采用课堂教学学时数在50~5时的院校居多。实际上,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食品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学时长度主要分长版和短版两种。长版的学时数一般在50~60学时,短版的学时数一般在30~40学时。每个教学平台在安排自己的课堂教学学时时,一般要考虑学生的培养计划、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因素。

4.教材。目前,在国内各大学和教育机构较为广泛地采用的食品化学教材包括:谢笔钧主编的《食品化学》(科学出版社)、夏延斌主编的《食品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王璋主编的《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阚建全主编的《食品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刘临渭主编的《食品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等。其中,阚建全主编的《食品化学》被采用的频率较高。尽管一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提出过一些建议,有些人甚至做了尝试,我国大部分教材的主要知识理论体系仍然沿用了Owen R. Fennema所著《食品化学》的体系。虽然该知识理论体系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接受,但不适我国国情之处也明显,如:①对各营养组分的描述较多,对各种食材整体化学性质的描述不够。②所举的例子多为西方各国的传统和流行食品,东方食品、食材的例子很少。因此,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食品化学教材对于我国的食品化学教学人员依然是今后一个长期的、具有吸引力的任务之一。

5.课程内容。食品化学教学内容一般包括:绪论、水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酶、色素、风味化学和食品添加剂等章节。由于食品营养学、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风味化学、食品酶学等课程的开设,一些院校为避免内容重复,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略去了酶和食品添加剂等章节。有些院校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内容,以加强学生重点知识的掌握。此外,食材(如焙烤食品、乳品、蛋品等)化学和分散体系等章节也随各个教学平台的具体情况有所增减,因此形成了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不稳定性。

6.授课对象。在我国具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育平台上,食品化学课程的教授对象包括: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职业学校学生。可以说,课程的教授对象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食品科学系,鉴于食品化学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独立性,按照教育科学规律,食品化学知识的教学对象实际上被分成两个群组:①通识型教学对象,包括食品相关专业和非食品专业的本科生;②硕士研究生和毕业论文涉及食品化学相关内容的本科生。前者的教学目的为入门,后者的教学目的为深入掌握和运用知识。经过多年的实践,这种做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鉴于这些经验,在评价我国现行的食品化学课程课堂教学对象时,多样性也应该是肯定的结论。

7.教学方法。根据已有的报道,我国各教学平台食品化学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可以被形容为多种多样,总结归纳为:①讲授式教学;②讨论式教学;③互动式教学;④实践式教学[2-4];⑤项目、任务、问题驱动(PBL)式教学[5-8];⑥案例教学;⑦分组学习教学;⑧精简内容、突出重点式教学;⑨双语教学;⑩CDIO教学等。其中,讲授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被采用的历史最久、最广泛;问题驱动(PBL)式教学和CDIO教学在近期被关注;采用双语教学的平台数量有上升的趋势。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食品科学系,分组学习法已经被实践6~8轮,效果显著。这种教学方法有一个显著的优点:课堂上知识的传输量大幅度增加。

8.考核方法。在考核方法上,各个教学平台均采用了多种形式,力求全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考核方法呈多样化,包括:闭卷笔试、开卷笔试、课程论文、口试等。

二、《食品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的设想

根据上述的归纳和总结和作者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对《食品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的设想。

1.课程内容与教材的改进。(1)课程理论体系的创新。准确地讲,目前我国的食品化学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论体系是根据食品中营养素的化学分类建立的。国外的课程教学情况亦如此。在对各种教材的调研中,可以看到建立三种不同于此的理论体系尝试:①突出在食品的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各类化学反应机理,以这些机理为核心展开讲授内容,详见Cornell University的Dominic W. S. Wong主编的Mechanism and theory in food chemistry一书。②将食品的功能引入食品化学领域内,尝试以食品的功能为核心展开讲授内容,如刘临渭主编的《食品化学》教程。③从食品的营养角度出发来阐述课程内容,如韩国翰林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系的课程安排。其中,作者认为第一种尝试应当得到重视。这种设想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对食品化学学科领域本质内容的充分理解之上的。如果细加整理,可能形成不同于目前的课程理论体系。当然,其效果尚需实践的检验。基于上述考虑,尽管国内已经出版了几十种食品化学教材,具有理论体系创新内容的教材编写还是应当继续受到鼓励的。(2)加强课程独立性的建设。众所周知,食品化学学科是多学科交叉构成的,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学科知识的影响。例如,在医疗卫生专业,食品化学课程的讲授内容很可能会增加不少食品营养学的内容;在原轻工业院校,课程的内容比较偏重工程内容;在农业院校,课程经常会从农产品加工的角度讲授。这些影响都可能会使食品化学课程的独立性丧失。因此,加强食品化学课程的独立性几乎是一个永恒的任务。具体做法可列举如下:①突出水分一章的重要性。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知识体系中,恐怕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够比食品化学课程教授有关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更详细的了。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亮点,也是与其他课程的区别点。②在碳水化合物一章中,重点讲授淀粉和植物胶等多糖部分的内容,尤其是淀粉的物理性质和植物胶的化学性质。这也是其他课程不易涉及到的内容。③在蛋白质一章中,主要讲授蛋白质在食品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表现出的八个功能和蛋白质变性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内容。这也是食品化学课程内容的亮点之一。④在脂肪一章中,讲授的重点应放在脂肪的物理性质上,同时,还应强调氢加成、水解和酯交换等反应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内容。⑤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章节中,应着重强调这些营养物质在食品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变化。(3)内容前沿性的保持。食品化学是一门动态的科学,每年都可能有新的研究成果补充其内容。因此,在食品化学课程的讲授内容中,在不影响其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完全有可能做到内容的前沿性,列举众多的新科研成果和发现。(4)坚持鲜明的中国特色。我国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是在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课程的内容具有中国特色是理所应当考虑的事情。虽然,就我国在现代食品化学发展中所作的贡献和积累而言,建立自己的独立理论体系还为时过早,但应用食品化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我国传统和现代食品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所遇到问题的实例甚多。这些实例均可在教学内容中提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食品化学课程的中国特色就能得到保障。(5)与相关实验课程配套。食品化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成长与其理论知识的应用是分不开的。在教学中,其应用性如何体现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理论上,食品化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十分重要的。在安排食品化学的配套实验课程时,其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在传统上,食品化学实验课主要由食品分析和食品加工内容组成。而在理论课中,食品分析的内容相对很少。这就需要在理论课的讲授内容上做相应的补充。另一方面,在我国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情况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师资素质差别上。理论教学一般安排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教师担任,而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及职称与理论教学队伍相差甚远。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另一种观点认为:食品化学的应用性也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其做法的要点是充分贯彻基础理论的应用性,多讲应用实例,着重训练学生在应用理论知识时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可以在其他相关课程中完成。

2.教学方法的改进。①双语课程建设。在我国现有的教学平台上,已经有人提出将食品化学这门食品科学的基础课建设成双语课程。这种设想如果能够实现,食品化学课程会成为语言教学的一个媒介课程。这样做会有许多正面收获,如:学生的能力训练水平与国际接轨和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等。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设想,如有可能,应推广尝试。②推广分组学习法。根据作者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分组学习法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食品化学课程的内容和性质非常适合这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执行时,应注意需有教师参与分组名单制定。避免能力较强的学生集中于同组中,使每个组中好、中、差学生均匀分布,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3.授课对象的扩展。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食品化学课程可以针对多种授课对象,包括医学院校、农业院校和综合理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在学生级别上,食品化学的授课对象包括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因此,食品化学课程实际上起到了食品科学基础知识普及的作用。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认识这门课的功能,可以尝试为非食品专业的学生开设这门课程,使其成为跨学科的选修课。

三、结语

食品化学作为食品科学教育方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平台上可以说已经是比较普及了。但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这门课程还存在着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空间,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如果全国从事食品化学教学的教师能够在这些方向上做出持续努力,这门课程的发展会有一个飞跃。

参考文献:

[1]赵国华.全国食品化学课程运行情况调查[J].中国农业教育,2007,(6):36-38.

[2]邵秀芝,孙华,王存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化工,2015,(01):184-185.

[3]周丹.大学公选课《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亚太教育,2015,(28):72.

[4]杨文建,俞凌.食品化学课程的新型“四维”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10):86-88.

[5]王发祥,刘永乐,俞健,李向红,王建辉.任务驱动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初步实践[J].广东化工,2015,(04):122,129.

[6]肖军霞,黄国清,王凤舞,陈海华.《食品化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探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09):141-143.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仪器分析法 食品检测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244-01

仪器分析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检测的方向都不同,对检测环境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某些仪器分析法还属于新兴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随着广大科学工作者研究的深入,仪器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检测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一、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食品安全现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健康的食品,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检测非常重视。随着食品检测重要性的提升,检测方法的选择也随之变得非常重要。传统检测方法主要有感官法、化学分析法。感官法最简单,而且几乎不需要花费成本,但是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却有待研究,即便能够检测出食品的确存在质量问题,但却无法量化。化学分析法应用较为频繁,检测结果比较准确,但是却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相比较上述两种常规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应用价值更高,不仅检测结果可以保证,检测方法也非常多,几乎可以应用在任何食品的检测中,而且检测时间不长,比单纯的手工操作检测更规范更科学。可以说,应用仪器分析方法进行食品检测分析,被检测的食品质量会更有保障。

二、仪器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法中有很多种类,电化学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现阶段,电化学分析法主要应用在食品生产安全控制方面。但是因为电极主要是低价离子的应用,所以在食品检测中应用范围并不广。再加之,电极电位值对试验条件要求非常高,一旦实验条件发生变化,检测结果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与标准曲线相比,不够稳定。现如今,电化学分析法主要应用在食品氰化物检测中,检测效果非常好。同时,电势溶出对含混合金属的食品检测效果比较好,可以用来检测酱油、醋中的砷比重,不需要消化,也不需要预先处理。电化学分析法虽然有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某些方面却十分先进,值得在食品检测中广泛应用。

2、光谱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食品检测中,光谱分析法应用最为广泛最为频繁。主要有如下几种:

首先,可见分光光度法,也可以称之为紫外法。每种食品物质的电磁辐射不同,得到的可见吸收光谱也有很大的差异。此种方法通常用来对食品中的铅、铁等金属离子进行测定;其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此种光谱分析法应用时间比较长,在上世纪60、70年代得以普及,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应用比较广泛。该方法主要用来测定食品中的痕量矿物质的含量,正是由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食品分析、食品毒理学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再次,荧光分光光度法,此种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典型的痕量分析法,应用时间并不长,主要是用来测定食品中的铅、硒,对其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最后,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该光谱分析法也可以算作是新兴技术,该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非常明显,不仅能够精确的检测出食品中所添加的防腐剂具体成分,同时还能够对粮食中的纤维素、脂肪等进行有效检测,还能够对谷物加工质量进行相应的测定。目前此种方法已经成为国外某些国家检测大豆、小麦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方法。

3、色谱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3.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是20世纪50~60年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分析方法。在食品分析检测中,凡在气相色谱仪操作许可的温度下,能直接或间接气化的有机物质,均可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测定,如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糖类、脂肪酸、残留农药等。

3.2液相及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常所说的主层析、薄层层析或纸层析就是经典的液相色谱,特别是在食品组分分析(如维生素分析等)及部分外来物分析中,有着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近年来很多新型专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不断问世,如氨基酸分析仪、糖分析仪等,分别在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营养成分、添加剂、毒素等方面得以充分应用。

3.3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1975年Small等人首次提出并建立的,在食品分析检测中应用日益广泛,所分析的样品几乎涉及食品工业分析的各个领域,如水、啤酒、奶制品、肉制品等。

4、质谱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质谱仪是用一束电子流轰击被研究的物质,把形成的正离子碎片的图谱定量地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就是质谱图。在食品分析中能够定性或定量地检测出食品中挥发性成分、糖类组成、氨基酸(蛋白质)、香味成分及有毒有害物质等成分。

5、核磁共振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在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中,核磁共振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工具,这项技术能够提供分子中不同类型氢原子的信息。在食品行业中可以对油脂、水分以及利用体系中不同质子的驰豫时间不同来研究淀粉的糊化、回生或玻璃化转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其分析粉状食品结块的机理,研究食品的结块与玻璃态转变温度、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供理论基础。

6、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微量分析技术。基本技术包括方阵构建、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结果检测。这项技术在食品微生物领域、食品卫生检测领域、食品毒理学、营养学、转基因产品检测中均有应用。其主要分类有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以及特别适用于检测转基因食品的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或DNA微阵列,通常采用原位合成与合成点样法制作,能以其高信息量、高通量,同时检测、分析大量的DNA/RNA。此项技术是将大量的探针分子固定在支持物上,与标记的样品分子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杂交信号的强度,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获取样品分子的序列和数量信息,判断该样品是否含有转基因的成分,鉴定该食品是天然的还是转基因的,是否在安全的限度内。利用该技术可检测食用成品和鲜活的动植物材料,灵敏性强、假阳性低、简便快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食品检测事关食品安全,为了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食品检测必不可少。仪器分析法作为食品检测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优势明显,不仅保证了食品安全,同时也为我国食品毒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 曾武捷,舒翔.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应用及展望分析[J].福建农业. 2015(01).

[2] 关海宁,徐桂花,刀小琴.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06).

[3] 吴素蕊,刘春芬,阚建全.质谱技术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4(01).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13篇

什么是特殊膳食用食品

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这类食品的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可类比的普通食品有显著不同。

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涉及的品种除外)以及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包括辅食营养补充品、运动营养食品,以及其他具有相应国家标准的特殊膳食用食品)。标准明确规定,只有符合“特殊膳食用食品”定义的食品才可以在名称中使用“特殊膳食用食品”或相应的描述产品特殊性的名称。

新标准的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标签,包括营养标签。其中涵盖了对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一般要求,如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及营养标签要求,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含量声称和功能声称。

原《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所列举的类别如“无糖速溶豆粉”、“强化铁高蛋白速溶豆粉”等属于对普通食品所做的营养声称,不适用于新标准。

与相关标准如何衔接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了预包装食品(包括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基本标示要求,而新标准规定了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中具有特殊性的标识要求。对于符合新标准含量声称要求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如果对能量和(或)营养成分进行功能声称,其功能声称用语应选择《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的功能声称标准用语。

强制标示内容

一般要求 新标准规定,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标示内容应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相应条款的要求。

能量和营养成分 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是特殊膳食用食品与普通食品的主要区别,也是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应以“方框表”的形式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以及相应产品标准中要求的其他营养成分及其含量。方框可为任意尺寸,并与包装的基线垂直,表题为“营养成分表”。如果产品根据相关法规或标

23 食品与生活 2015-02

准,添加了可选择性成分或强化了某些物质,则还应标示这些成分及其含量。以婴儿配方食品为例,产品标签中除应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外,还应标示《婴儿配方食品》中规定的必需成分的含量。如果婴儿配方产品依据《婴儿配方食品》或《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以及卫生计生委和/或原卫生部有关公告,添加了可选择性成分或强化了某些物质,则还应标示这些成分及其含量。《婴儿配方食品》中脚注部分及营养素比值不要求强制标示,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是否标示。标示时仅允许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标示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不再使用原标准中“范围值”、“最低值或最高值”等标示方式。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示值的80%。

食用方法 新标准明确指出,应标示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食用方法、每日或每餐食用量,以指导消费者合理食用,必要时应标示调配方法或复水再制方法。其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食用方法需要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根据消费者个体情况或医学状况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此类产品的食用方法可标示为“每日或每餐食用量参照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的指导”或类似用语。

适宜人群 对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按产品标准要求标示适宜人群。

贮存条件 标签上应标明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贮存条件,必要时应标明开封后的贮存条件。如果开封后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不宜贮存或不宜在原包装容器内贮存,应向消费者特别提示。

可选择标示内容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时间-温度指示器;反应速率;化学原理;应用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8-0045-03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E

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心食品的营养健康及感官质量。但食品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时间损耗影响着食品品质。如何让消费者能够识别食品新鲜度并放心购买成为新的问题。新型化学食品标签――时间-温度指示器(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s,TTIs)通过运用化学原理及方法对食品的储存时间和温度作出显示,供商家和消费者参考选择,是一种化学智能化包装标签,在现代食品的生产与销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时间-温度指示器简介

食品变质腐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微生物作用和酶的催化作用,其本质就是食品发生了化学反应。而这些作用(即食品发生的化学反应程度)的强弱均是与温度紧密相关的。一般来讲,温度降低能使该作用减弱,从而达到阻止或延缓食品腐烂变质速度的目的[1]。因此,在某些易腐食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中,对温度与时间都有相应标准。一旦超过标准,食品的品质就难以保证。TTIs依据一定时间和温度条件设计成一种结构简单、能记录时间-温度变化的仪器,并被制成标签贴在食品的外包装上。根据物理化学中阿仑尼乌斯动力方程公式:k=Aexp(-Ea/RT),溶液中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随着温度T因温度升高而增大。当食品处在超过最高允许温度的环境时,标签中的化学溶液开始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其程度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并最终通过标签中溶液的状态或颜色改变等可视效果来显现,进而达到指示作用。

2时间-温度指示器的类型及化学原理

TTIs可以采用机械的、化学的或酶的等多种方法制成,通过机械变形,颜色显影或颜色变化移动等可视反应来显示[2]。其本质是运用了多种化学原理,根据工作时采用的不同的化学原理,TTIs可分为两种类型。

2.1溶液扩散型

根据布朗运动公式(如下式), 物质的扩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扩散型指示器正是基于这种特性设计的。它是由两片垫板组成的封闭盒体。盒体分为a和b两室。a室内贮藏脂肪酸酯和蓝色的邻苯二甲酸酯混合物。b室内有一条长的吸液芯带,吸液芯带可作为混合物扩散的轨道,两室间用聚酯膜层隔开。当温度高于聚酯膜的熔点时,隔膜就会熔化,指示器即被“激活”,蓝色的混合物沿着吸液芯带进行扩散。扩散程度随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时间决定。人们通过观察指示器表面一横排透明小孔的颜色变化就能了解食品接触温度的历程和剩余保质期,如图1[3]所示。

2.2 pH-变色反应型

此类型指示器是通过食品前后所经历的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导致TTIs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使溶液的pH改变,产生颜色变化的效果来达到指示作用。

2.2.1聚合反应型

聚合反应型指示器是基于乙炔单体的聚合反应而设计的。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此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指示器颜色不断加深,从而起到指示作用。见图2[4]所示,指示器由两个圆环组成,反应物包含在小的内圆环里;外环涂上深色作为内环的对比色。随着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增加,内环颜色逐渐变深。当内环颜色比外环颜色更深时,表明食品已不能食用。此类指示器激活方式比较简单,一旦接触温度高于保存温度时,即可被激活。因此,指示器在使用前必须一直保存在-18℃或更低的环境中。

2.2.2 酶反应型

酶反应型指示器是根据食品不同的腐败类型将不同类型的酶加入TTIs的反应溶液中,通过酶对温度的敏感性和高效催化作用使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溶液pH的改变。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为脂肪酶型,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可以看出,酶的催化作用决定了反应速率即质子的释放速率,而酶反应的显著特点即对温度有特定的敏感性,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温度越高,酶的催化作用就越强。食品所处环境到达临界温度后,酶开始随着温度的变化进行催化作用,反应放出质子,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导致pH指示剂变色引起溶液颜色改变。通过颜色变化的程度可以推测出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剩余保质期。通常指示器由两个隔开的小囊组成,一个囊中装入溶有脂肪酶的溶液,另一个囊中装有各种试剂的混合培养基溶液,溶液中加有pH指示剂。在食品包装时,隔开的小囊被挤破,培养基溶液与酶溶液进行充分混合。当温度超过临界值时,溶液中酶被激活并开始进行催化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逐渐增强,pH值下降导致溶液改变颜色,选用不同的pH指示剂会导致溶液颜色发生不同的改变。通过对比包装上的比色卡,消费者能了解此食品的新鲜程度。这种指示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被制成标签固定在货架上的散装包装袋表面或者安放在产品的外包装箱里。

表1[5]介绍的是一种脂肪酶型TTIs溶液的化学成分,其酶催化反应可表示为:d[A]/dt=-ka・[A]。式中[A]是培养基溶液(mmol/L)的浓度, ka是反应速率常数(mmol/L・min), t是反应时间,即食品经历的储存时间。培养基溶液酸度即反应体系的pH,2.5mmol的脂肪酸就可以将表1中的溶液pH从8降到7,进而使pH指示剂改变颜色。

表1 TTIs(脂肪酶型)的化学成分

3 化学食品标签的生活意义

对于大多数食品来说,其腐坏原因主要是储存环境温度过高或存放时间过长而导致的食品变质。正是基于对这些原因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化学方法和技术在TTIs技术的开发中成为新宠。化学动力学方程式、高分子聚合膜、缓冲剂、pH指示剂等等,在TTIs的开发中大显身手。从TTIs的工作原理到其使用的材料和试剂,都源自化学科学。可以说,TTIs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化学给予人类的又一贡献,也是化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又一见证。

对于食品生产销售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开发一种监测食品品质的仪器十分必要。TTIs作为食品质量监控器,能真实反映食品的品质变化,有助于保持食品质量水平的稳定状态,在食品监管与消费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泛。从冷藏肉类到奶酪、咖啡,TTIs标签为商家和消费者储存和选购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近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TTIs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上方兴未艾,逐渐形成了食品储存和销售的产业链。TTIs技术的兴起与应用,已经带动化学工业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2]、[3]、[4]谷雪莲,肖洪海等. 食品冷藏链中时间-温度指示器的意义及现状[J].食品科技,2002(12):43-45.

[5] S. H. Yoon, C. H. Lee, et al. 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 using phospholipid-Phospholipase System and Application to Storage of Frozen Pork[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94(3):490.

[6]European Chemical Industry Council.Active indicators.2008-2-29.省略/Templates/shwNewsFull.asp?HID=1&NSID=562.

[7]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物理化学(第四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742-746,998-999.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技术应用型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学改革与探索

目前,全国开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的高校达到两百余所,分布在综合性大学、工农医科类,师范类与民族类等院校中[1]。在这些众多的高校中,一些老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方案较完善,但大多数学校由于开设时间晚、基础薄弱、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上[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客观上也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重大变革[3]。

一、面向未来,突出食品营养

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关注,食品营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很多领域都将面临该类人才急缺的局面。要切实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提高国力就必须要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食品营养学科领域的队伍,食品营养学科领域的人才应该遍及社区、中小学、托幼机构、大专院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及机关食堂、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各级饭店,食品物流等各个相关机关、部门、企业。在今后几年中,食品营养学领域的职业将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具有极大的人才市场的潜力[6-7]。

二、服务经济建设,彰显应用为本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集理、工、农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为一体,边缘性和综合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类高校肩负着培养食品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未来,服务经济建设,培养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食品科技更新加快,消费市场需求更高,这种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更为迫切[4]。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类型发生了变化,很多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院校还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与就业、创业的适岗能力错位等通病,造成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是很高,就业质量较低,从而影响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食品专业的教学改革,对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及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作为本科层次不同于职业教育,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要有较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应当是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一定的创新技能、了解和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现代新技术、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国际理解力和适应性的人才[6]。

三、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构建课程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面向未来、突出食品营养特色,服务经济建设、彰显应用为本,对技术应用型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确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其中知识要求有: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具有从事食品营养专业工作所需的数、理、化、生等基础自然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力要求有:具有食品营养品质控制和生产指导能力;具有公众营养咨询指导、养配餐设计和餐饮卫生管理能力;具有保健食品研发能力;具有食品与健康关系研究能力。素质要求有: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交流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核心课程体系:无机及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实验、生理学、食品化学原理、应用营养学、应用营养学实验、功能食品原理与应用、食品工艺学。其他主要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有有机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营养配餐设计与烹饪学、功效因子制备技术、功能食品功能评价与管理、功能食品制备、食品毒理学、普通生物学、基础医学概论、药理学概论、分子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免疫学、食品原料学、生物统计、食品质量管理、食品酶学、食品保藏技术原理、市场营销学、食品机械与设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应用生理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功能因子检测实验、功效因子制备技术实践、食品工艺学实践、公共营养师取证、营养配餐师资格取证、保健食品创新创业实践、食品营养产学研项目综合实践等。

四、总结

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工业飞速发展,对食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重大变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对技术应用型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突出食品营养和技术应用,确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袁晶,廖威,谭强.浅析中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J].广西轻工业,2011,5:142-142,167.

[2] 黄业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34-36.

[3] 周文化,李忠海,向春阶,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学,2009,16(11):196-198.

[4] 李凤梅,孙京新.地方农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09,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