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

团队建设概述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1篇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既要认真总结吸取以往的优点,也要借鉴汲取国外的有益经验,合理确立建设的原则和价值诉求,形成正确导向。国外职业教育起步早,兼职教师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成功经验。一是有较完善的法律规范,保障有力。在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兼职教师工作和维护兼职教师合法权利。1978年联邦政府通过“联邦兼职聘用法”,总体上规范兼职人员的工作时间和聘用方式。各州也通过相关法律条文规范兼职教师的管理。在控制兼职教师数量方面,20世纪60年代纽约政府通过法律要求本州高等教育机构的全职教师要保持至少50%的比例,1988年加利福尼亚州提出本州的社区学院至少75%的课程要由全职教师来讲授。二是重视兼职教师的聘用和培养,保证质量。如德国对职业教育教师严格规定,实践教学教师必须是掌握教育理论的技术人员,所有教师必须通过资格考试。澳大利亚被招聘的专业技术兼职人员,要接受为期一至二年的师范教育,以获取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三是注重激励措施,稳定队伍。如美国社区学院对兼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建议或方案进行表彰或物质奖励,兼职教师可以获得资助参加任教科目的会议,可以带薪休假期和病假等。美国德克萨斯州曾通过“德克萨斯雇佣群体待遇计划”(Tex-asEmployeesGroupBenefitProgram)以及对规定待遇的SB1370法律条文进行修改,规定在本州工作的兼职教师如果教学时间超过12学期,就可与全职教师一样参与“德克萨斯雇佣群体待遇计划”,可得到健康医疗保险、事故安全保险,子女还可享受州儿童保险计划的待遇。比较借鉴国外的积极经验,结合国内的现实情况,今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应主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合法原则。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依法进行。兼职教师毕竟不同于专职教师,依法实施才可获得最强有力的保障。用法律形式明确兼职教师身份,通过法规政策确定兼职教师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地位,让兼职教师无论身份存在还是实践操作方面,不仅“合理”,更要“合法”,方可获得社会的积极支持和尊重。二是共建原则。兼职教师教学的“兼职”特点和对企业的依存性,决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可能仅由学校独自完成,必须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协作、共同进行。其中政府具有绝对优势条件和最强大力量,又是协调校企双方的中介和桥梁,要有效发挥自身作用,为校企双方搭建好交流平台,既要为职业学校提供应有的支持,也要为企业提供切实的优惠政策。三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要明确学校对兼职教师不是拥有,而是通过有效途径与方式去发挥其社会效益。兼职教师依存于生产领域,随时掌握生产领域最新应用技术并积累宝贵实践经验,正是兼职教师资源得以充满活力、能够弥补校内专任教师队伍不足的主要根据。坚持这一原则也是校企双方不断加强和深化合作、走向共赢的支点。学校一旦将其拥有,发生身份转变,便会失去兼职教师的本意和功能,也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根据这些原则,为加强和完善兼职教师制度建设,需要确立和坚持正确的目标导向。一是要营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度具有正义性、公共性、严肃性和引导性,要通过制度建设,打破把人才培养只看作是学校责任的狭隘意识,让社会各行业各方面都自觉支持、参与,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素质。二是要保障为学校提供素质高、数量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职业教育对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要求高,把社会各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建设成一支师资力量,为职业教育提供高素质兼职师资,无疑是最简单高效的捷径。通过制度手段确保兼职师资质量和来源的稳定性,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保证。三是要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途径已成共识。要把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学与生产深度结合的一种方式,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与岗位工作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进一步引导校企双方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把职业教育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良性发展轨道,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四是要有利于优化师资队伍。运用兼职教师积极优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兼职教师制度建设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目的。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这正是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普遍性问题。通过兼职方式,有条件地把企业技术人才根据需要随时引入教学,以其之长弥补校内师资之不足,可使师资队伍成为横跨教育与生产领域、融合最新专业理论知识和最新生产应用技术的优秀职业教育教学力量,实现企业行业的职业预设与学校定制的紧密应接。

二、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途径

(一)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国家需要修订《教师法》和《职业教育法》两部法律。在《教师法》中调整教师概念,在外延上增加“兼职教师”类型,规定兼职教师是教师的一种特别类型。通过修订《职业教育法》,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对兼职教师的性质、地位、作用、聘用机制、管理措施和考核方式等予以明确和完整规范。以此使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置于国家法律强制规范和要求之内,依法实施,但也要避免向专任教师的随意身份转换,化解企业人才流失之忧。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对企业提供完善的支持,包括社会美誉度奖励,增加对企业经营考核的社会效益标准,对积极支持本单位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效果出色的企业给予财政与税收优惠等,提高其参与合作的积极性。还应打破现行师资队伍编制对学校经费预算的束缚,研究确定学校师资队伍中需要兼职教师的合理比例,向学校提供至少等同于在编教师标准的相应财政预算予以支持建设。2008年中央财政就曾划拨专项经费2400万元资助907所中职学校的1249个紧缺专业特聘3010名兼职教师,这对各地方政府应是很好的范例。劳动人事部门也应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办法,将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兼职教师经历和成绩考核纳入其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如,对担任一定时期兼职教师并取得较好成绩的技术人员,可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等,以此将兼职合法化、正当化。

(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配套措施和建立科学

运作模式教育行政部门既是学校的主管,又是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在学校和企业间搭建平台,从而可明确引导学校有效克服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的自发随意性,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引导发挥现有各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按照模块化方式划分岗位(群)类别,将相应各类技术人才组织起来,运用网络技术建设兼职教师人才资源信息库。将各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素质考核选拔,分类登记。还要将新退休技术专家中健康能胜任且愿意执教者选拔纳入资源信息库,这部分人才经验极其丰富,技术相当精湛,只要身体健康,一般不受其他制约,管理、使用简单方便。这可以有效解决兼职教师来源的稳定性。推行兼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依托行业协会对候选人员组织实施必要的教学方法技能和师德修养培训,合格者颁发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实行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双证结合,持证上岗,有效保证兼职教师质量。应修订现有关于职业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文件,在利用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应纳入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内容,形成政策的完整系统化和企业中可用资源的集约化,可一举多得。

(三)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管理模式

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兼职教师聘用将走向常态化、规模化,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模块。但兼职教师与学校之间只是一种聘任与被聘任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职业院校对兼职教师既要严格管理,又要体现以人为本,激发其潜能和积极性,促其为学校多作贡献。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严格管理。首先是要健全机构,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兼职教师的聘用和管理。根据教学需要,提前规划好年度或学期聘用规模及其岗位要求,做好聘用计划,制定聘用条件、标准和公正合理的招聘程序。其次是要把好入口,对拟招聘人员的业务水平、理论素养、职业道德、思想状况、工作实绩等进行多方面考察,严格进行资质审核,确保适合教学需要。再次是要抓好使用管理,运用教学督导、信息反馈、教学评价等手段,通过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时掌握兼职教师教学情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首先是要做好兼职教师的各项保障工作,包括为其提供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积极主动地和其所在单位进行协调沟通。其次是增强兼职教师的归属感,让兼职教师多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如一些重要会议、集体活动或是教学教改业务研讨活动等,满足他们被尊重的需要,积极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及对所在兼职学校的责任感。再次是完善激励机制,对那些爱岗敬业表现突出、教学效果出色的兼职教师可以额外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增强兼职教师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四)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措施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软件开发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2-0055-02

1软件开发团队建设

在进行软件工程教学活动初期,我们对学生按小组建立相应的软件开发团队。

1) 团队建设的目的:如何将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和过程应用到实践中,体验软件工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特别注意吸取教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 软件开发项目:由于针对的是专业基础知识不全面、缺乏工程经验的大三学生,因此要求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项目,同时强调小组的实践重点的是学习过程与活动的实施技巧,而对具体的技术不做特别的要求,从而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团队的优势。

3) 团队建设要求: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6~8人。各组角色分配及其职责如下。

■项目经理(1)

■系统分析员、软件设计师(1+1)

■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经理1+3)

■测试工程师(测试经理1+1)

为了更好地实施基于软件团队的软件工程实践,通过对实践结果及评分标准加以限制,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实践结果及评分标准如下。

团队提交的实践结果: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开发进度周报;个人总结报告;演示Demo。

评分标准:项目文档描述80%;个人总结报告15%;Demo 5%。

上述的评分标准表明团队是评分的基础,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单一实践结果的考评模式,而且评分的重要内容是软件开发过程。通过上述以团队评分为主,个人表现为辅的评分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通过以软件过程文档资料评分为主,以实践结果为辅的评分体系,达到学生对软件工程过程及软件工程化方法的掌握。

2教学内容

1) 软件工程概论:主要包括软件的定义、软件的特点、 软件的种类以及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过程。其中重点和难点是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及软件开发的几种模型。

2) 需求工程与管理: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步骤、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以及需求的管理。其中重点和难点是各种需求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软件设计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其中重点和难点是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分布式样体系结构,以及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方法)。

4) 软件测试:主要包括软件检验和有效性验证、软件测试的概念和测试技术。其中重点和难点是软件检验和有效性验证概念、方法。

5) 软件变更:主要包括软件变更的定义、分类、特点、软件维护。其中重点和难点是认识到软件维护的重要性、软件维护的方法和步骤。

6) 软件管理:主要包括软件项目特点、相应的管理技术。

3教学实践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及软件开发团队的建设,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1) 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对于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并不单独安排时间讲解,而是将相关的内容融入到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及软件变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2) 软件项目管理:安排专门的时间对其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对软件项目管理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在讲述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及软件变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再将软件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

3) 软件过程:对于软件过程是我们讲述的重点。该部分将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对其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软件的开发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同时也对现在的几种开发模型加以分析与对比,从而达到在实际项目中软件的过程的真正含义。

4) 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及软件变更:这是我们讲述的重点,在讲解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及软件变更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同时,也要将这些理论、方法如何运用到学生的团队中,从而真正让同学们在学习理论、方法的同时,也将相关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克服了传统的单纯理论、方法的讲解。

图1是从立体上展示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先后顺序。

4教学效果

按照上述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两届学生的尝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正如同学们的反映:“把软件工程这门课列为最喜欢上的课”,“上了软件工程这门课我感觉非常有收获,尤其是那些深入浅出的例子给了我很多启发。课后的课程设计更是给了我很大的锻炼。”“总之做完这个系统,我感觉自己又加深了对团队精神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收稿日期:2007-10

参考文献

[1] 张长森,王辉,雒芬.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80-82.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3篇

综合比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研究盲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外主要是围绕高校科研团队的概念与分类展开研究。陆续有创新团队、学术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等不同的概念表述,国外对科研团队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对日本企业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了“团队”概念。对团队的约定俗成的定义是:“个体为了实现某种共同既定目标通过合作而形成的正式团体。”此外,还有几种关于团队比较经典的概念界定。如Robbins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1]此外,国外研究者还关注高校科研团队合作、信任行为的研究等。如Kratzer等认为高校科研团队中交流是一种通过分析讨论、评价新想法、新问题从而改善信息分布的有效行为过程[2]。第二,国内关于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结构模式的构建[3]、工作机制[4]、人员组成[5]等方面。第三,国内学者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或停留在描述性、经验性的层面,缺少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实地调研和第一手数据资料[6]。第四,国内对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建设[7]与校企合作模式[8]等方面。因此,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通过对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视域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寻求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效的途径尤为重要与迫切。

我校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学校已于绍兴滨海新城、台州市临海市沿海工业园区、宁波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医药产业集聚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已经就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进行一定的研究。研究团队职称、年龄层次合理。课题有高职称教师和科研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的参与,保证了课题能够顺利开展。在进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比较与分析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异同之处,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第二,探讨产业园区在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界三元相互结合下,以产业园区发展主体之间内部利益机制为核心,建立模型,深入分析论证在产业园区、企业、高职院校互动中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可行性。第三,在概念模型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现途径和策略,深化和丰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合作的内涵以及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理论体系,指导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工作。进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的具体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的制定则需要综合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产业园区调研、召开教师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产业园区与企业和高校的互动情况,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提升能力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

在进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外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及科研团队行为等理论进行回顾,在梳理与归纳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目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找到本研究的关键点;访谈与问卷调查法:设计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的问卷,在浙江省高职院校中选取20个科研团队,对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实地调查与访谈;在浙江省内选取5个产业园区,对园区管委会领导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在浙江省内的5个产业园区内选取20家企业,对企业领导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模型构建与模拟仿真法:在分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与产业园区互动模式基础上,构建科研需求提出与团队发起组织的模型并运用于实际案例,并仿真模拟合作行为、信任指数对科技创新产出量的影响;实证分析法:提出团队建设与产业园区互动关系假设,根据问卷与访谈回收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现途径。

总之,通过以上的论述,相信在严谨的研究之后,我们能够建立与完善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机制,保障和促进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在科技合作方面的良性发展,并且研究出强化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策略从而形成研究课题论文。

作者:王华锋 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CDIO 数据库原理 项目设计 做中学

[作者简介]应宏(1962-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网格计算和计算机教学研究。(重庆 404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QJW2010311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39-02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的缩写,CDIO工程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通用模式,它以工程项目(如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中来,是一种倡导“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和“做中学”的新型教学模式。CDIO既注重抽象理论知识的“教”和“学”,又强调教学过程中“做”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思想,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结合CDIO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以原理、设计和应用为主线,我们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成与之对应的三个部分:(1)数据库原理部分涉及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模型、数据库的管理(包括故障恢复技术、并发控制、完整性和安全性)等;(2)数据库设计部分涉及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E-R)、建模工具ERwin、关系规范化设计、数据库设计等;(3)数据库应用部分涉及SQL语言及其操作、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数据库新技术、数据库实验等。

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能从较高层次把握这些内容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容易理清数据库系统中各种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凸显设计和应用,改变过去重视原理、弱视设计、忽视应用的状况。

二、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CDIO模式要求学生基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学习与实践,对于一门课程的教学,倡导以项目作为基础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掌握的载体。为此,我们设计了基于CDIO模式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用鱼骨架图描述,如图1所示。图的中主线是能力目标,上半部分是知识框架体系,下半部分是项目能力体系。课程围绕使学生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设计技术,并能够开发完整可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这一目标,结合知识框架设计了三个课程级项目。

1.“数据库应用与发展综述”项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并对数据库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应用进行探究,撰写综述报告。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兴趣,培养其对数据库应用领域的探究兴趣,训练其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是毕业设计综述撰写的一次训练,即训练CDIO的C。

2.“基于ER模型的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在提供的项目实例中选择一个,独立进行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引导学生领会设计步骤,掌握设计方法,优化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工程性、实用性和有趣性,即训练CDIO的D。

3.“课程设计”项目。要求以团队形式选择或自拟一个课题,遵循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思想完成一个完整的CDIO项目周期,包括:构思—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方案、实现—编写代码、运作—作品测试、展示、最后答辩、验收文档等。项目实施过程训练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整个过程体现CDIO。

三、CDIO能力培养的教学实施

1.课堂教学多样化。第一,讲授教学法。对新的、有一定难度的理论知识来说,讲授法是一种好方法。在讲授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体系结构、关系运算、关系规范化等内容时,主要采用了讲授法。第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的教学中,先通过一个案例,应用ERwin工具创建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并将模型转化为具体的数据库脚本。然后给出一个简单任务,由学生动手完成任务。第三,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在讲解数据库设计时,运用一个案例,详细讲解如何进行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程序编码及调试运行。引导学生领会设计步骤,掌握设计方法,学会评审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工程性、实用性和有趣性。启发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第四,团队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团队为小组、任务目标为使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程设计中采用了团队教学法,培养学生CDIO能力。

2.实践教学层次化。第一,课内实验。主要是基础性、设计性实验,以SQL的基本操作为重点,涵盖了SQL Server的安装与配置,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维护,索引、视图和约束的创建与维护,数据的查询与更新等10个实验项目,以及“数据库应用与发展综述”项目。第二,开放实验。主要是设计性实验。以SQL的高级应用为重点,涵盖了函数操作、数据转换、SQL编程、数据库的恢复与安全、数据库对象的操作等10个实验项目,以及“基于ER模型的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项目。第三,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学生从项目库中选择或自拟一个课题,每个课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合性,训练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

3.课程设计体会“做中学”。“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和“做中学”是CDIO的核心思想。在课程结束之后,安排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按照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过程,进行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创建、编写代码、调试、文档编写等,最终基本实现系统的功能。其别强调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实体联系模型、基本表的分析与描述和系统基本功能的实现。图2描述了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设计整体思想。

课程设计采用团队操练的方式进行。一个团队由4~5名学生组成,在每个项目实施之初,由指导教师指定组长,再由组长组建团队。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团队针对选定的具体课题,展开“用户”需求分析、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成员任务分派。项目实施中,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共同讨论,学会思考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交流沟通并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整体责任意识。项目完成后,团队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撰写项目报告,学会提炼成果,并在全班答辩,提高逻辑思维和知识发现的能力。经过课程设计训练之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探索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得到明显提高。

4.基于CDIO的考核方式。CDIO的教育模式要求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而传统的笔试只能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难体现学生工程、团队协作、交流等能力。CDIO主张不同的能力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为此,在“数据库原理”课程考核评价中,我们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考核。(1)理论基础。通过阶段性小测验、期末考试。(2)技术能力。通过完成15个实验任务和3个课程级项目。(3)工程素质。通过项目开发生命周期的过程实施。(4)沟通能力。通过课程中的讨论和课程级项目、课程设计答辩。(5)协作能力。通过考查项目完成情况、团队成员的分工和任务完成情况。(6)创新能力。通过考查课程设计中学生在基础需求上所做的扩展和在基础功能上做的扩展及其实现情况。这六个方面的考核通过作业、课堂讨论、实验、项目训练和期末考试四种形式的考核来进行,并按不同的权重计入最终成绩。

四、结束语

采用CDIO模式开展“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基本都建立起数据库系统的思想,针对实际应用问题,能按照数据库设计的步骤进行设计,实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预定功能。通过CDIO模式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素养,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

[2]孙浩军,孙梅,熊智.计算机专业基于课程群的EIP-CDIO项目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0(11).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构建

1 背景和意义

通常来说,项目尤其是信息系统项目是由多个部分组成,跨越多个组织,需要多方协作。协作生态系统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创新环境。构建了一个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协作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带来知识的分享和知识的快速流动,所以也提高了每个成员的“学习经济性”,增强了成员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使得创新可以更好更快的实现,这就是创新环境和知识的“溢出效应”。

所有成功项目的公共特征是在整个团队中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整个团队包括客户、开发人员、管理人员、质量专家、文档人员,和其他参与项目的所有人。笔者将协作定义为一组人合作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协作需要沟通,但只沟通是不够的。协作需要对工作目标达成协定,了解如何达到目标,并且知道协作工作的状态。

协作要求民主的领导方式和项目团队氛围,即由原来的“命令和控制”转变为信息民主时代所必需的“连接和协作”。项目协作包括协作沟通、协作支持、协作学习和协作设计等内容。通过协作。所有项目成员对项目的目标。产品的边界,计划都有统一的认识,在此之中,和客户的协作是关键。

2 概念及方法

2.1 协作和知识流的关联

协作和知识流这两个概念是如何关联的?根据定义,协作涉及一个团队,并且协作的工作是基于任务的,而知识流也是基于组织的流程性活动的。一般个人或小组投入创造力来开发工具背后的核心思想。一旦探究了各种方法.并选定一个,项目就转换为协作模式,团队在此模式下构建产品,对应有相应的知识流。

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组的每个人来说,面对不同情境,协作有两种方式;

(1)使用派生属性,每一次对该责任有影响的事件都必须去更新这个承担责任的属性,这是推的方式。

(2)使用查询方法,让别人主动来完成对你的查询。这是拉的方式。

这表明协作具有相对封闭性、排除性和目标性的特征,这也是一个成员或一个团队选择协作的前提和限定。

关于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构建,笔者认为这一构建使得较大开发团队的实时项目协作成为可能。它的构建基于知识可视化和系统分析的思想,表现为概念图和协作图的运用,通过协作过程的知识可视化以达到项目协作知识的低耗流动。

2.2 概念圈在项目中的隐喻及特性

概念图的创始人Novak教授认为,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也成为一种可视化隐喻。它表达的是结构化信息。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至于圆瞬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经常使用的概念图有十余种之多,在项目管理特别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如系统分析阶段,可用树形隐喻描述组织人员构成,用Mindmep隐喻表达用户不断的变更需求,用Flowchart描述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用ISHIKAWA(鱼骨图)描述系统开发的制约因素等。

关于概念地图的特性之一就是可以叠加,组合.能够有效的实现知识创新与传递交流,这反映在概念地图的制作工具如CmaoToois、Keystone等支持同步合作,例如Key—stone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概念图绘制工具。(2)服务器,基于IIS的应用程序,内容被存储在Microsoft SQL Server服务器上,通过它用户可以将概念图到网站。(3)协作服务器.是服务器的拓展,不但可以实现概念图的网络与共享.还为多用户之间的协同作图提供了灵活的消息传递功能,实现了多用户协同作图的机制。

2.3 协作图的概念及特性

协作图其实与上文介绍的协作在概念内涵上存在一定差异,它是用于显示对象之间如何进行交互以执行特定用例或用例中特定部分的行为。协作图显示对象之间的关系,它更有利于理解对给定对象的所有影响,也更适合过程设计。在协作框图中。每个对象都是用方框表示,并且在方框内各自做了不同的标志,这些标志一般前面都标有冒号或者加下划线。而对象之间的关系则用方框间的实线连接表示,对象间的消息,由标记在实线连接上方的带有标记的箭头表示,箭头方向描述了消息的流动方向。协作图具有动态性.流程性和适用于表现多主体活动的特征.

概念图和协作图充分地表达了项目团队内的静态的隐性知识和动态的显性知识,两者的叠合形成了组织的知识流。知识流的起始点和停止点就是知识节点。节点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表现。代表了知识员工或知识库。知识在组织范围内按照知识节点之间的拓扑结构和连接条件发生流动。而概念图的机器化绘制导致了它不再因格式或者结构不一致而是异质知识,可以很容易的在团队或组织内流动。

2.4 项目协作知识流的三个维度

笔者并提出项目协作知识流有三个维度,即项目流程、交互和知识流。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能够实现对于项目的设计、开发、测试这些需要频繁人——人、人一机、机——机交互的流程中的知识流的管理模型,它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知识到组织知识的转化和转移,而频繁的交互要求知识的可视化,即这种转移是以人机交互中的概念图为出发点,进行附加进机一机交互中的协作图,最终实现组织的经验图。

例如,需求是问题域,系统分析人员具有以概念地图表现的知识域,根据知识域,分析问题域,然后得出解域,设计人员根据解域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实施人员再把具体的解决方案翻译成代码。根据UML设计出解决方案,同样需要用UML纪录下来,实施人员根据UML的设计模型,写出代码。在这里。UML是各种角色的交流与协作的语言。

若出现很复杂的需求,用户的需求本身就有很明显的层次性。如每个高层的需求下包含几个层次稍低的需求,层次稍低的需求又包含不同方面而又有所联系的多个需求,此时的需求才有可能用多个主体的概念图和协作图等框图来描述。

2.5 基于概念图交换的协作围模型

下面给出了针对两个简单主体的基于概念图交换的协作图模型:成员一自己的概念地图到服务器,与成员二交互,对两者的概念地图在协作服务器上进行叠加、组合、结构变换等操作,成为两者的共识后,存入路径库和知识库。

根据Stahl(1999)提出的协作知识建构理论,协作知识构建的过程要素依次有头脑风暴、话语表达、反应、组织、分析和概括。在基于以下的构建模型中,个人对特定情境或任务产生基于隐性知识的解释、理解和同化,显性化地表达为概念地图,完成个人知识建构;通过多人的概念地图的完成群体表达;在协作服务器上,对概念地图的叠加、组合和结构变换对应着解释、讨论和争论,在辨明意义,共享理解和协商观点之后,协作知识正式形成,在此之前,我们可称之为知识协作或者动态的协作知识;协作知识进而扩大了每个成员针对该情境或任务的概念地图,构成了组织的经验图,存人团队或组织的知识库;当有一个新的活动或情境发生时,每个成员进行上述循环过程,对个人知识建构加以修改经协作之后完成团队或组织的知识建构。

3 模型构建需求及其应用

设计团队与其他项目参与者协作,在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同时对同一个概念图进行操作并保持知识库不断更新。不同专业的人员可以共享概念图、直观查看结构之间的配合效果、执行碰撞检查并创建有关协调项目的报告。

针对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的构建,需要N层服务器结构。每一层必须完成对应的功能,要求数据容量大、响应速度快,因为协作知识流是一个多媒体信息且要求尽可能高的实时性,对并发控制要求相对较弱,所以说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的产生与发展与计算机软硬件的较快发展是密切关联的。

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的构建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工作、人与信息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人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协同工作。它是一个有效的连接人、信息、数据和业务流程的系统集成平台。预期实现基于Person to Person的信息传递、Person to Team的协同工作和Team to Team的共同创作。而协同工作和创作都基于概念地图的创建,修改和再利用。如表一所示;

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的构建的意义在于:

(1)建立统一的知识门户,整台成员、项目伙伴和客户.即整合项目流程知识、整合项目内外部信息并协同工作。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6篇

关键词:群体学习;战略联盟;概念模型;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群体意向;群体心智

中图分类号:TG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129-03

1 概述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往往具有规模大、投资额度高、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进度关联性强、各子项工程交叉点多、项目实施单位多、组织机构配置要求高等特征,因此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之间的学习无论从横向拓展还是纵向延伸方面都呈现出复杂的特点。为了简化从个体学习到整个项目团队学习的过程,本文考虑以群体学习作为基本的学习单元,将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个专业团队视为不同的群体;由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之间存在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本文拟将战略联盟的概念引入,使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处于战略联盟的大背景下,从群体学习出发来研究战略联盟背景下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的效率。

2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的特性

由于不同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学习意图、学习过程的透明度、对知识的吸收能力等不尽相同,导致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具备行为上的群体性、目标上的战略性、过程中的动态性、效果上的不确定性等特点。

2.1 学习行为的群体性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由不同的群体所组成,因此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的学习可视为若干群体学习行为的集合。群体性学习源于个体学习但又独立于个体学习,也就是说当个体学习融入到整个群体并产生群体学习行为之后,群体会自动形成认知系统并存储相关记忆,而这些意识形态也扎根于该群体中,不随个体出入群体而改变。群体在既定意向驱使下,自由地进行知识创造,共同应对环境的波动。群体学习可定义为专业团队集体水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经历而产生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

2.1.1 群体意向。群体意向是指群体对将要学习的信息进行聚焦之后所建立的一种对新学习共享的理解。考虑到群体学习的深度(共享程度)与宽度(散布程度)对群体知识存储的直接影响,群体可从实时优化其行为可能集出发,使群体意向的指导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1.2 群体自治。群体作为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单元,具有自主创造知识的权利与义务。由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特殊性要求群体内部各成员都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群体自治的效率取决于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

2.1.3 环境波动。政策的变化、项目战略目标的调整、盟友间的信任程度以及群体内部的心智模式转换等都将对群体学习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群体学习效率可表示为群体行为可能集、默契程度以及环境诸多要素的函数。

2.2 学习目的的战略性

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均处于统一的战略联盟背景下且项目之间存在既独立又依存的关系,因此,他们会从全局的角度以获取各自长期竞争优势为目的来指导整个学习交流的过程。

当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之间发生不对等学习时,双方聚焦所需信息的学习群体的职能不一致;当对等学习之非相互学习发生时,学习群体职能一致但往往获利不均衡;只有发生相互学习之非竞争性学习时,双方学习群体真正达到共享互惠。

2.3 学习过程的动态性

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过程中,时间因素对群体学习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随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心智模式出现不适应环境的状况,因此群体行为可能集必须适时发生改变以适应这种变化。这就导致整个项目跨团队学习具备动态特性。在群体间的交流与沟通中,学习进度以及学习强度受内外环境的双重影响,常常出现随时空变换而波动的现象。学习指标在数值上的波动将直接影响群体学习的效率,从而与项目整体目标息息相关。

2.4 学习效果的不确定性

前文中提到群体学习在横向、纵向两个维度的延伸对知识存储极具意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团队学习绩效的提高,群体学习状态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的绩效通常不成比例。这往往与知识的后效性、易失性、知识的交叉性、多群体之间的互补优势等有关。对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而言,推动盟友之间相互学习的直接目的是达到共享层面上的高效率。然而由于群体学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导致整个项目团队的学习效果呈现不确定性。

3 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知识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以单位成本下项目目标实现率作为衡量标准的。结合群体学习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中的基础地位,本文考虑将群体学前知识储备、群体心智模式、群体文化结构、群体知识流通屏障四大因素列为团队学习效率影响指标。其中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处于基础地位,心智模式为群体学习的源动力,文化结构是群体学习的直接动力,而流通屏障是群体间学习过程中的主、客观环境。

假设群体在一定的心智模式指导下可实现内部成员学习节奏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各群体内部沟通无障碍并且知识在其内部的流通也是完全顺畅的。大型建设项目跨团队知识学习的概念模型可表示为如图1所示:

图1 大型建设项目跨团队知识学习的概念模型

3.1 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群体在进行互相学习之前各自具有其特有的知识库存,它由可用知识、需求知识、额外知识和无关知识共同组成。所谓可用知识,即可为新一轮学习服务且未被遗忘的原库存知识;需求知识指在新一轮的学习中有必要拥有却被遗忘了的原库存知识。在面对全新的群体间学习时,可用知识和需求知识同时发挥作用,为提高跨团队学习效率服务。假设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只涉及对群体间学习有贡献的主、客观知识。那么,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可视作可用知识、需求知识以及主观经验积累三者的结合。因此,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影响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可表示为如图2所示:

图2 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

概念模型

3.2 群体心智模式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所谓心智模式是指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而群体心智模式则是指一种和谐化了的小集体心智模式。

从长远考虑,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的变化不敏感,一定时空下被证明是正确的心智模式在另一个时空中可能是错误的。因此,适时对群体心智模式做适当的调整能够保证群体的学习行为与时俱进,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群体心智模式对跨团队学习效率的影响可建立如图3所示的概念模型:

图3 群体心智模式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3.3 群体文化结构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群体文化作为整个项目文化的缩影,传承项目的既定要义。群体文化结构萌生于群体文化背景之中,倚仗群体各成员的知识构成。当两个不同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同类型群体发生相互的学习行为时,由于受不同的心智模式影响,群体的思维碰撞在所难免,必然需要经历漫长的沟通过程,通过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机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达到跨团队学习的高效率运转。构建群体文化结构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群体文化结构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3.4 群体知识流通屏障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群体在交流沟通时,尽管双方都因深知学习的价值而易达成学习共识。然而群体知识流通屏障却真实地存在,受外部局势特别是竞争态势的影响,群体在进行相互学习时会面临同行业的竞争压力,从而产生知识流通屏障;另外项目决策的变更也会对知识的流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只有当群体将内外的竞争消融在非竞争性学习的氛围中,才能真正提高跨团队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各自项目目标的最优化。群体知识流通屏障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群体知识流通屏障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4 结语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效率的研究揭示了处于战略联盟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的学习特性,为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它所涉及的跨团队学习概念为提高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效率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娜,张建平.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界面管理的几点认识[J].福建建材,2008,(6):104-106.

[2] 李瑜玲.动态联盟若干问题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3,(24):71-74.

[3] Mark Dodgson. Learning,Trust,and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J].Human Relations,1993,Vol.46,No1:77-95.

[4] Ikujiro Nonaka.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Vol.5,No1:14-37.

[5] 丁栋虹,赵荔.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差异研究:一个概念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149-152.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分析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型,探讨设计中概念生成与交互的具体过程和作用。以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建立方法论基础,为设计师个体设计或团队设计的过程、组织和策略提供设计方法。

Key words:conceptgeneration; interaction; cognition; innovation design

Abstract:The cognitivemodel of product design was analyzed. The concept generation and interactionprocesses and their effects on productdesignwere discussed. The purposes is to provide inpidualdesigners ordesign teamswith designmethods of the process,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strategy in design process accordingto the design theories and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概念设计活动是一个从设计任务的要求开始,到概念生成及其可视化的过程。不论是设计师的个体设计,还是团队设计、协同设计,通过研究影响设计的行为和认知因素就能揭示概念设计活动的根本规律。或者说是设计问题中,研究从问题域到解域的具体解决过程、任务和步骤,对于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概念生成中的认知行为

概念生成是指设计师或设计团队能迅速产生多个有用概念,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认知活动。

传统设计模型将设计作为分阶段、线性或循环的过程进行形式化表达(符号化表达)。设计过程按照分类学分解为若干子阶段和子任务。尽管各种设计模型命名原则不同,设计子流程某些主要种类大体一致。设计过程主要被分为:问题/情境、综合/生成、表达和评价。

MarvinMinsky在其有趣的书《思维的社会》中提出:无论是人类的思维还是人工智能的思维,都是由原本简单的元素相连而组成,当这些元素组成一个整体时,他们又变为无限复杂的。

设计活动中,概念生成的思维活动应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创造性思维的实质,表现为“选择”、“突破”、“重新建构”这3者的关系与统一。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点在善于进行“重新建构”,有效及时地抓住事物新的本质,构筑建新的思维支架。创造性思维包括: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分合思维、逆向思维和联想思维[1]。从方法论上讲,强化创造动因的团队激智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CBS法、KJ法等,都会结合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

研究具体的设计思维过程需要建立认知活动模型[2]。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研究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Schon,D (1983)建立的设计模型能够从认知方面来获取“设计师脑中的进程”,即把设计当作一种“反射性活动”,从设计问题到设计结果是一个接受(感知)—反射(解释)—反应(转化)的反射活动。Schon认为,设计是“与视觉媒介的交互”,目的是“为进一步设计提供信息”的过程,即设计思维的本质是通过与视觉媒介(包括纸媒介、数字媒介等)的交互过程,获得新的设计信息,实现设计创新。在这个研究中,设计情境(designScenario)被定义为2种属性,也就是2种问题形式:创造性设计与常规设计; 2种限制情景:无限制问题与限制问题。

2 设计过程中的交互

设计研究表明设计师通常不是显性地意识到他们按照某种设计交互顺序做设计的。对于实践,研究案例表明设计师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交互,来实现设计创新。交互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体现了设计思维的本质,是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设计师在个体或团队设计概念生成过程中的交互,是一种认知活动的交互,包括人机交互HCI(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人人交互HHI (Human-Human interaction)。交互实质上是“2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交替听、想、说的循环过程”或者说是“两者之间(无论是生命体还是机器)连续的作用和反应的过程”。对于设计,交互取决于设计表达和生成,表达是交互的对象,生成是交互的结果。事实上,设计表达和生成能力强的设计师其交互能力和水平也高。

交互的信息是交互的实质,包括数据、图像、语音、行为。交互过程中,交互媒介也可分为传统的纸媒介(paper-based)和数字媒介(digitalmedia),见图1。基于纸媒介的交互,其交互信息是隐性的,基于数字媒介的交互信息被显性化了。后者较于前者,更加系统化、更加完整表述和更易被人接受和操作。

从设计认知活动分析,交互可分为:与自由形态的交互,例如和自己的手绘之间的交互;与数字形态的交互,如与建立的几何描述模型的交互;与由形态语法或拓扑机制发展而来的特定机制生成的数字表达的交互;和与由设计生成工具所表达生成的数字环境的交互[5]。

人机交互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人通过人机界面向计算机输入指令,计算机经过处理后把输出结果呈现给用户。人和计算机之间的输入和输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交互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其中数据交互作为人通过输入数据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并且它是人机交互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人人的交互是一种交流的活动,可表现为对话、问答、演说或者会议等,也通过计算机来辅助人人交互,甚至通过网络来实现远程的交互,人人交互不排斥人机交互。在数字环境下,可以设计并实现一个原型系统将多个参与人员和应用程序集中起来,实现不同地点的用户能同步或异步地交互。也可以通过传统媒介,运用团队激智方法在同一地点同步的交互。

3 概念设计认知模型

概念生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它和交互是怎样的关系?它在设计师的认知行为中扮演的角色?设计概念是怎样被提升、组合、适应、重用、抛弃和丢失的。设计研究者和认知学家都发展了各种程序模型来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行为。这些模型通常是从观察设计流程和设计草案而分析发展来的。French(1985)提出了一个设计程序模型:分析问题,概念生成,图式(schema)化,和细节设计。这些模型,阐明了设计中的工作步骤或思维步骤[7]。

从研究设计活动的流程和内容,来分析可能的交互机制。IDEF0是以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技术(StructuredAnalysis and De-sign Technique, SADT)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系统功能表达的工具。该模型帮助我们认识概念生成程序的不同阶段。在IDEF0中,由一个活动所生成的内容作为输出,它可以被输入、控制,或机制。这些活动控制,见图2。基于IDEF0 (May- er, 1992),建构了一个概念设计的认知模型(Yan Jin and PawatChusilp, 2005)。

图2的模型包含概念设计过程中4个关键的认知活动和一个交互机制:分析问题,包括理解现存问题和探索再设计中需要满足和保留的需求和约束[4]。通过任务分析,设计目标被提出,约束和需求被定义。作为问题分析,问题求解标准也从设计目标中决定。问题分析的输出是一个完整的问题情境描述。

想法( idea)生成,指生成新的初始概念。根据所给的问题需求和约束条件,设计师从他们记忆中提取相关的记忆信息和知识来创造初始的设计概念。基于Finke(1992, Creative cogni-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xman ( 2002, Thethinking eye: visual re-cognition in design emergence)和前面的认知交互模型,想法生成活动不只是记忆提取,而且是“两者之间(无论是生命体还是机器)连续的作用和反应的过程”。组成概念,是初始设计想法到设计概念的发展和构建过程。这个活动中设计师联结思维中先前生成或别人的想法或概念,这种想法的联结会转换为更加成熟的设计概念,组成可以看作是新的生成。

概念评估,是评价组成的概念是否满足设计需求,约束条件和评估标准。作为一个认知的过程,评估意味着设计师确认生成的概念是相关的、有用的、好的。相关的和有用的决定了概念是否满足需求和约束条件,同时设计标准决定其好坏。

概念设计认知模型中的交互机制,是为问题分析、想法生成、组成概念以及概念评估提供的一个支撑平台,通过传统设计环境的纸媒介,或是数字设计环境的数字媒介,设计信息通过交互机制,被交换和操作后形成设计认知互动。

图2中,交互机制中A可是点对点,也可以是点对多点的一个交互过程。交互机制本身可是一个CAD系统,或一种团队激智方法。如草图风暴法,其关键在想法或概念的相互激发。这个机制的优点是将多样的设计信息显性化,提供给不同背景的设计师。

作为交互机制本身存在一个二律背反,交互的信息越多越利于生成更多、更完备的设计概念,设计创新度也高;但交互的信息越多,设计师的精力和时间成本越高,不利于概念生成的。所以一个好的交互机制应该是有条理,分阶段,信息管理合理的。例如:参加一次团队激智的成员不宜多,避免交互过于繁复。设计一个交互机制应该是符合伦理,意图明确,注重实效,并包含合适的认知和情感刺激的[3]。

4 案例分析

这里对一个创新性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这个案例为团队设计并且是多学科协同设计的过程。由一组研究生和相关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来完成一个产品——奥运火炬的概念设计,生成其造型特征并用一个宣传短片明晰和深化其概念,提供给后面进一步的设计。明确设计任务后,向团队成员说明设计要求和设计目标。

向设计师说明要加强交互在概念生成中的运用。见图3,运用草图风暴和书写风暴相结合作为交互机制,这种同步激智方法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规定约15min为一个循环,团队成员为10人。生成大量想法后,开始将这些想法进行组合,由相关专家评定,按照获得的信息进行进一步概念生成、组合,几个循环后进行细节设计,生成故事板和火炬的造型特征。由于设计过程有明确的交互机制,设计概念生成更加有序、有效和快速。

为了进一步研究交互机制对概念生成的影响,还把这个设计流程引入到实际设计公司,观察在更加广泛和实际的设计情景中,交互机制的应用。采用近距离的观察来发现实际设计环境下认知活动,并用自然语言法(NLP)对设计过程进行分析[6]。设计的对象为手机,观察者作为团队的成员之一,研究发现,见图4。

如图4,设计师的设计活动都可以解释为设计师的信息处理通过设计过程中交互机制里传递的信息,以设计目标和设计流程为标准,将其进行分类和进行定性描述。可以看到设计信息应是显性的,促进性的。公式化的信息更加高效并符合设计问题情景,但是会缺乏创新性。另外作为背离问题情景的信息,不应全部否定,其中部分信息具有高创新性,可以修改后重用。

5 结 语

概念设计的认知模型明确了设计概念生成过程和交互过程,以及相互的联系,可以更好地分析设计的本质过程,提高设计交互的效率和设计创新性。从分析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概念生成和交互的行为特点,可以构建更加完备的设计交互机制来促进设计。

参考文献

[1] 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修订版2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2] 赵江洪.人机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 COOPER Alan.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M].詹剑锋,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4] 黄旭,赵江洪,谭浩.基于案例的产品设计系统中程序型知识检索研究及实现[J].包装工程, 2006, 27(4).

[5] OXMAN Rivka.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DigitalAge, FacultyofArchitecture and Town Planning Technion[ J]. Design Studies,2006, 27(3).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8篇

摘 要 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人才培养与人才输出的摇篮,对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具有深远意义。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飞跃式发展,边缘学科的出现及其数量的增加逐渐证明了不同学科间正在朝渗透、融合、协调的趋势发展,高校的创新成果与科研目标需要靠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以组建团队的模式来实现。因此,如何建设高素质、高水准的创新团队是现代高校维系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本文在参阅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现状进行综述性总结,以期为我国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南。

关键词 我国 高校 创新团队 综述 评价

创新团队建设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务院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批准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从而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中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1999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实施“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计划,对每年遴选出的创新研究群体给予重点资助;2004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对以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从事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重大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给予重点资助;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顺利召开,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使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得以确立。主席在会议上明确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高校创新团队概念界定

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于高校“创新团队”一词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认可,学术界百家争鸣。但是究其共性而言,学者们普遍依赖于企业管理中的“团队”概念,将其引荐到科研管理领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其中,陈春花教授曾结合卡曾巴赫的团队思想,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界定比较概括和形象。“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所组成的群体。”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其他方面对创新团队的概念给予补充和说明。孙和义认为“高校创新团队是以学术问题为纽带,立足科学前沿,围绕国家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的核心队伍。”罗徽认为“高校创新团队即以学术研究中心、课题和项目组等为代表的,为实现某个科研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凝聚力的正式群体。”还有学者从创新团队的职能角度出发对创新团队的概念加以界定。他们认为高校创新团队是为了创新而组建的团队,该团队的主要功能和任务是 “创新”,而团队则是创新的组织保证。

二、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必要性研究

在我国,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性研究尚处于探索时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国内众多学者提倡加强对创新团队的基础作用、理论意义进行研究,旨在吸引社会各界对创新团队建设的广泛关注。结合我国高校领域的研究现状,学者们将高校创新团队的基础性作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整合高校科技资源、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培养创新人才;满足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通过交流进一步激发科研灵感,启迪创新思维,拓宽研究思路和方法;支撑学科发展、促进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的产生、营造良好氛围以促进学者快速、健康成长等等。

三、高校创新团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现状研究

学者们通过调研和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整体趋势是好的,但是,由于创新团队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理论尚未体系化以及经验性借鉴不足等,导致了高校创新团队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其共性问题表现为团队组建目标不明确、团队内部缺乏学科交叉、团队管理制度不科学;团队学科带头人匮乏、忽视团队文化建设;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与他人特别是不同学科人员合作研究存在着顾虑,导致跨学科、跨学院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团队或科研群体难以有效运作;团队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的制约瓶颈,我国许多学者在学科交叉、目标定位、价值选择、文化环境培育、组织结构选择、团队带头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供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学科之间应加强优势互补,注重专业融合,不断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相关经验;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良好的团队精神需要有协作精神、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作为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渊博的学识、谦逊、知人善任等基本素质。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在创新团队建设别注重强调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根据高校的特殊情况,关键应是制度文化与人际环境的建设。

四、高校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研究

创新团队的组建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组织模式,是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试验田”。我国有些学者对创新团队的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了研究思考,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地方特色的创新团队模式。李静在借鉴国外著名高校创新团队组织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对创新团队模式给予了界定,并结合我国高校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将“学科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力量、学术发展力量”作为我国新型高校创新团队组织模式的层级构成。还有学者认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宜采取矩阵式组织模式,不应拘泥于单一学科或单一院系”,并提出将“聘任机制、职务晋升、内部管理、团队考核”列为高校创新团队管理模式的重点内容。还有学者特别强调了高校创新团队的管理模式正在“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学习型组织模式转化”。

五、其它方面研究

此外,国内还有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科研创新团体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不断拓展研究视野,使其更加多元化。洪晓军将组织再造理论应用于高校研究,分析了创新团队的一元性结构及其弊端,提出将二元性学术组织作为高校学术组织再造的理想目标;万锋锋等人则主要针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资源配置范式进行研究,通过配置范式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将主观条件量化为立体模型,以此作为“选拔和评价团队成员资源、需求和个性的基础”;曾卫明通过序参量―协同力的分析,揭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系统演化的过程规律,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自组织演化策略;李海波等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高校科研团队评价模型进行评价;陈春花等提出DSRT即分布式科研团队概念,对DSRT的一些基本特征与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基于DSRT重点研究了它的动态协调沟通策略;刘慧敏等学者分析了我国高校虚拟科研团队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信任和冲突及其对于知识共享的影响效果,以及它们在虚拟科研团队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从信任和冲突的角度,提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促进知识共享的一系列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春花,杨映珊.基于团队运作模式的科研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4):80.

[2]孙和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优秀创新团队.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6(2):28-29.

[3]罗徽.高校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策略初探.科技管理研究.2008(6):407.

[4]王怡然,陈士俊,张海燕.高效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8):194-195.

[5]曾卫明,吴雷.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2):40.

[6]张经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7(3):35.

[7]赵恒平,黄雪.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08(6):90-91.

[8]叶飞,陈春花.分布式科研团队的动态协调沟通策略研究.科研管理.2002.23(4):6-10.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9篇

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并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深入、具体、完整的创业计划,以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揭示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的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懂。创业计划可能的读者包括:希望吸纳进入团队的对象,可能的投资人、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政策机构等。

创业计划书的组成部分(顺序和内容仅供参考)

创业计划一般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管理团队、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的风险和问题等十个方面。

一、执行总结

是创业计划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以下方面:

1、公司及提供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的概述

2、面临的市场机会和目标市场定位与预测

3、市场环境和竞争优势

4、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

5、团队概述

6、所需资源,提供的利益等

二、产业背景和市场竞争

1、本创业计划的产业背景和市场竞争环境

2、详细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说明,以及如何满足关键的顾客需求

三、市场调查和分析

1、目标市场的定位与分析

2、市场容量估算和趋势预测

3、竞争分析和竞争优势

4、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5、市场发展的趋势等

四、公司战略

阐释公司的发展战略,分阶段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与目标,包括:

1、商业模式

2、总体进度安排、分阶段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与市场目标

3、公司的研发方向和产品线扩张策略

4、主要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等

五、营销策略

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确保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并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包括:

1、定义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面对的顾客群,所提供的核心价值、附加利益等

2、制定符合本项目市场特点的价格策略

3、构建通畅合理的营销渠道

4、提出新颖而富于吸引力的推广策略

六、经营管理

1、生产工艺/服务流程

2、设备购置和改建、人员配备、生产周期

3、产品/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

七、管理团队

1、公司的管理团队,组织架构以及团队能力

2、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团队成员的分工和互补

3、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八、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

1、资金需求和来源

2、融资计划

3、股本结构与规模

4、资金运营计划

5、退出策略(方式、时间)

九、财务分析与预测

1、关键的财务假设

2、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前两年为季报、前五年为年报)

3、财务分析(IRR、NPV、投资回收期、敏感性分析等)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路项目;造价概算;造价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式下行压力增强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公路项目造价中的诸多问题,已成为关系到社会资本合理配置的大事。不难理解,我国公路项目作为基础建设工程,其资金往往来源于财政拨款。这就意味着,财政资金在合理配置下将增大自己功能的正外部效应。

从业内应对造价中存在问题的手段来看,习惯于从工程技术领域寻找根据;甚至许多同行将造价概算的不准确性,归因于造价人员的能力方面,从而强调岗位能力培训。诚然,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造价问题,但在信息不完美和团队作业模式的特征,仍须从经济学视阈下来考察造价问题的产生根源。唯有这样,才能在低成本条件下最有效的实现造价合理化目标。

一、公路项目造价中问题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读公路项目造价所存在的问题。这里需要明确,以下两个方面则是同行经常忽略的方面。

(一)造价概算中的信息不完美

信息不完美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因人的有限理性使然和对象物信息的非完全性,导致主体难以做出准确决策。将其具体到公路项目造价中便是,造价人员因专业知识存量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公路项目的诸多信息无法获知(如不确定性信息),从而使得造价人员在造价概算中难以做到精准。由此,这也是当前“三超”现象产生的经济学根源。从中可知,试图强化造价人员的岗位能力培训,乃至优化工程造价技术,都无法消除信息不完美的干扰。

(二)造价控制中的团队作业模式

公路项目造价问题还存在于造价控制中,即针对施工人员成本控制的监管领域。众所周知,团队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常态,而这种模式却为造价控制监管带来了挑战。公路项目施工中因存在着技术的不可分性,这就使得难以测算员工个体在成本控制中的努力程度。在此情形下,必然激励员工实施“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其结果则是对施工成本控制的漠视。实践表明,团队作业模式还存在着磨洋工现象,这都成为影响造价控制的经济因素。

二、经济学分析下的反思

信息不完美现象普遍存在于工程建设领域,而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也只是减轻了这种现象的干扰。团队作业模式也因技术的不可分性,使得监管单个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成为徒劳。那么就没有方法来有效规避它们的存在吗。实则不然,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针对信息不完美现象的反思

该现象主要干扰造价概算,又因干扰的方面分别指向主观(有限理性)和客观(对象性的信息传递),因此可以在减少有限理性方面下工夫,从而借助知识存量的增加和计算能力的增强,来降低因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的概算失真概率。就具体的实践途径而言,则可以优化造价团队的成员组成结构。

(二)针对团队作业模式的反思

这里需要指出,上文在提及团队作业模式所出现的问题时,实则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即参与公路项目施工的员工存在着自利心态。当然,这与实际并不符合。但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来看,一线员工仍倾向于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从而能侧面印证经济人假设的相对正确性。尽管难以测算单个员工的成本控制程度,但将成本控制任务落实在人头上并伴以物质激励,则能有效强化他们的成本控制意愿。

三、反思基础上的对策构建

(一)提升造价信息有效传递

信息传递的实施主体仍是各部门成员(公路项目勘测人员、工程制图人员、造价人员等),而信息化平台无非加强了这种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进行“成本—收益”比较的前提下来确定引入信息化平台的程度,但应通过制度设计来增强项目小组成员间的信息互动程度。对于诸多文献提到的全流程负责制度,其核心点就在于:造价控制各环节的成员对其工作的好坏不仅负全部责任,还对因工作的缺失而导致的下游损失负相应责任。这样一来,成员间信息传递的内生驱动力便形成了。

(二)提高团队作业成本控制

具体而言,需要针对公路项目下的各分项目负责人合理授权,授权的对象就是将分项目施工预算资金额定后交由负责人控制。这样一来,实则就完成了事权和财权的平衡。然后,通过进行施工成本逆向分解来落实到分项目员工头上,此时就建立起明确的个体成本控制目标。分项目负责人根据个体成本控制效果给予绩效奖励,而奖励的经费来源便是额定资金的剩余部分。不难理解,这就在激励兼容的原则下解决了造价控制中的团队作业监管问题。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本文无法穷尽所有有关的对策要件,但笔者仍从独特的视角下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小结

本文认为,在信息不完美和团队作业模式的特征,仍须从经济学视阈下来考察造价问题的产生根源。对策包括:提升造价信息有效传递;提高团队作业成本控制。最后,上述对策在实施中,仍须配合工程技术和岗位能力提升措施来共同应对。这里,十分感谢笔者所在部门领导对本文思路的指导。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高晶晶.高速公路造价管理及控制[J].北方交通,2012(6).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专业创新团队 组织建设 成效评价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125-03

目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创新人才和创新队伍的战略。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等院校的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各高校中开展了培养创新团队的工作。但创新团队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如何评价还没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因此研究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创新团队的组织建设和建设成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创新团队的概念

创新团队的概念与团队有关,那么什么是团队呢?美国的斯蒂芬・P・罗宾斯通过研究日本企业中的团队精神和氛围,经过提炼,在1994年首次提出了“团队”的概念,即“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台湾智慧大学校长曾仕强在《中国式团队管理》中分析说,要明确“团队”的含义,可以从“团”和“队”两个方面把握。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认为,团队就是不要让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失败。乔恩・R・卡曾巴赫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综上所述,团队就是具有互补性、组织性和协调性,并为共同目标而奉献的少数人组成的群体。

创新团队的概念是在团队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孙和义认为高校创新团队是以学术问题为纽带,立足科学前沿,围绕国家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的核心队伍,但这种说法更像是科研创新团队。河海大学的杨晨认为前人对高校创新团队的定义基本等同于科研团队的内涵,即高校科研团队是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紧跟科技发展前沿、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为宗旨的团队形式。我们认为,创新团队强调团队的创新能力,除了高等院校强调的科研团队之外,还应包括培养教育师资、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以及专业发展等相关内容的专业创新团队,它是由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织起来为实现专业的创新工作而构成的一种团队,它具有很强的专业定位特色。

二 专业创新团队的组织建设

专业创新团队的组织建设是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的基础,只有做好团队的组织建设,才能保证团队具有较强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专业创新团队的组织建设也是团队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的前提。我们认为,专业创新团队的组织建设可从遴选团队负责人、选拔团队成员、组建团队的组织和布置具体工作内容等方面考虑。

1.专业创新团队负责人的遴选

专业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是创新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优秀的创新团队负责人既能保障团队的良好运行,又能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和前进。优秀的团队负责人要有克服困难、共同进步的奉献精神,还要有让人佩服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人格魅力和组织能力。

我校专业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教师团队管理经验,参加过国家“十五”“十二五”项目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拼搏精神;具有开展CBE(计算机辅助教育)、订单培养、模块教学、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经历,拥有丰富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并多次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培训,具有很强的企业实践能力,并对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生产管理等文化内涵有着较为深刻的领悟。在本创新团队中,团队负责人主要负责团队的资源整合与战略规划及阶段性控制,指导团队实现工作目标与准确定位,为团队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并直接参与培训与科研工作。

2.专业创新团队的成员组成

专业创新团队是少数人的群体,那么这个群体的规模多大才合适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史烽等人认为创新团队规模应在5~7人,最好控制在12人以内;江西农业大学的陈明伟、侯英梅认为创新团队规模应控制在5~10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李红卫、张丽云认为创新团队规模应不超过15人。尽管学者们对创新团队的规模大小尚无统一的定论,但都说明创新团队规模的重要性。如果创新团队的规模过小则无法显现出“集团作战”的优越性,规模过大不但控制起来相对麻烦,还会产生“社会惰性”。所以,建立规模适中的创新团队才能保证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增强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感和责任感。本创新团队由10名成员组成,规模基本符合学者们认为的最佳创新团队的规模。

创新团队应具有互补性,因此专业创新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技能结构以及年龄结构等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梯队性,以保证创新团队的活力。本团队由10人组成。其中,校内教师8人,企业专家2人;年龄结构较合理,35岁以下的成员4人;50岁以下的成员9人;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高级技师3人,技师4人,高级工2人,中级工1人;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6名成员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占全体成员的60%。本专业创新团队成员的具体组成结构见表1。

3.团队的组织结构及分工

美国学者戴维・布雷德福认为“有效的团队是取得卓越成效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本创新团队的工作效率,除负责人外,团队按工作要求分成了运行保障组、校企文化对接组、课程体系组、教学模式创新组、教材开发组、团队建设组和秘书组,并对各小组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各小组的主要工作见表2。

三 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评价

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评价是衡量和考核创新团队建设是否完善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应完全按照项目书的预期成果进行考核。笔者认为,创新团队建设的评价内容至少应该包括规章制度、考核体系、资金使用情况等几个内容。

1.规章制度

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能有效地保障创新团队的有序、高效运作,任何一个组织,如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成员就会成为毫无约束的一盘散沙,工作任务就不能按计划完成。因此,评价一个创新团队是否高效运行,就要看其是否有合理的规章制度。

本创新团队根据项目要求和创新团队高效建设的需要,制订了团队建设方案、任务书及分工、管理工作章程和规程、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

2.考核体系

创新团队的考核体系包括管理考核和成员工作绩效考核。对创新团队的管理考核,是考核团队负责人及管理小组对团队管理的实施情况,包括负责人的核心作用是否发挥,管理小组是否按规章制度执行了相应的管理和督促工作等。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可分为显性业绩和隐性业绩两大类。显性业绩包括承担项目课题的数量、和出版著作的数量、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情况、获奖情况、参加培训、调研和研讨的情况等。隐性业绩主要包括成果的质量、团队成员的合作情况、学术梯队成员的成长情况等。

为了更好地衡量考核结果,本团队采用与学院考核相一致的量化考核方法,就是将团队成员的成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对量化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处理。

3.经费使用

专业创新团队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是创新团队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合理是考核创新团队能否按项目资金预算要求进行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资金使用是否高效也是考核创新团队在创新过程中有无重点和亮点的一个反映。为此,本专业创新团队在按照团队建设项目经费预算要求下,合理调整资金的使用,将资金重点用在专业课程建设、和调研培训等方面,真正发挥了资金使用的高效合理性。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创新团队建设除了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外,也对提高教师的“讲师+工程师”双师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创新团队成员需要团结一致,高效沟通,创造性地完成促进团队发展和培养成员的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孙和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建设优秀创新团队[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6(2)

[2]杨晨、顾晓丹.创新团队内涵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6)

[3]史烽、蔡翔、李远远等.高校教学团队的概念、特征与组织要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2(8)

[4]陈明伟、侯英梅.面向大学教师发展的教学团队建设论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2)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专业创新团队  组织建设  成效评价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125-03 

目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创新人才和创新队伍的战略。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等院校的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各高校中开展了培养创新团队的工作。但创新团队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如何评价还没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因此研究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创新团队的组织建设和建设成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创新团队的概念 

创新团队的概念与团队有关,那么什么是团队呢?美国的斯蒂芬·P·罗宾斯通过研究日本企业中的团队精神和氛围,经过提炼,在1994年首次提出了“团队”的概念,即“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台湾智慧大学校长曾仕强在《中国式团队管理》中分析说,要明确“团队”的含义,可以从“团”和“队”两个方面把握。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认为,团队就是不要让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失败。乔恩·R·卡曾巴赫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综上所述,团队就是具有互补性、组织性和协调性,并为共同目标而奉献的少数人组成的群体。 

创新团队的概念是在团队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孙和义认为高校创新团队是以学术问题为纽带,立足科学前沿,围绕国家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的核心队伍,但这种说法更像是科研创新团队。河海大学的杨晨认为前人对高校创新团队的定义基本等同于科研团队的内涵,即高校科研团队是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紧跟科技发展前沿、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为宗旨的团队形式。我们认为,创新团队强调团队的创新能力,除了高等院校强调的科研团队之外,还应包括培养教育师资、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以及专业发展等相关内容的专业创新团队,它是由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织起来为实现专业的创新工作而构成的一种团队,它具有很强的专业定位特色。 

二 专业创新团队的组织建设 

专业创新团队的组织建设是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的基础,只有做好团队的组织建设,才能保证团队具有较强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专业创新团队的组织建设也是团队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的前提。我们认为,专业创新团队的组织建设可从遴选团队负责人、选拔团队成员、组建团队的组织和布置具体工作内容等方面考虑。 

1.专业创新团队负责人的遴选 

专业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是创新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优秀的创新团队负责人既能保障团队的良好运行,又能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和前进。优秀的团队负责人要有克服困难、共同进步的奉献精神,还要有让人佩服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人格魅力和组织能力。 

我校专业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教师团队管理经验,参加过国家“十五”“十二五”项目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拼搏精神;具有开展CBE(计算机辅助教育)、订单培养、模块教学、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经历,拥有丰富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并多次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培训,具有很强的企业实践能力,并对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生产管理等文化内涵有着较为深刻的领悟。在本创新团队中,团队负责人主要负责团队的资源整合与战略规划及阶段性控制,指导团队实现工作目标与准确定位,为团队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并直接参与培训与科研工作。 

2.专业创新团队的成员组成 

专业创新团队是少数人的群体,那么这个群体的规模多大才合适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史烽等人认为创新团队规模应在5~7人,最好控制在12人以内;江西农业大学的陈明伟、侯英梅认为创新团队规模应控制在5~10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李红卫、张丽云认为创新团队规模应不超过15人。尽管学者们对创新团队的规模大小尚无统一的定论,但都说明创新团队规模的重要性。如果创新团队的规模过小则无法显现出“集团作战”的优越性,规模过大不但控制起来相对麻烦,还会产生“社会惰性”。所以,建立规模适中的创新团队才能保证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增强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感和责任感。本创新团队由10名成员组成,规模基本符合学者们认为的最佳创新团队的规模。 

创新团队应具有互补性,因此专业创新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技能结构以及年龄结构等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梯队性,以保证创新团队的活力。本团队由10人组成。其中,校内教师8人,企业专家2人;年龄结构较合理,35岁以下的成员4人;50岁以下的成员9人;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高级技师3人,技师4人,高级工2人,中级工1人;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6名成员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占全体成员的60%。本专业创新团队成员的具体组成结构见表1。 

3.团队的组织结构及分工 

美国学者戴维·布雷德福认为“有效的团队是取得卓越成效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本创新团队的工作效率,除负责人外,团队按工作要求分成了运行保障组、校企文化对接组、课程体系组、教学模式创新组、教材开发组、团队建设组和秘书组,并对各小组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各小组的主要工作见表2。 

三 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评价

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评价是衡量和考核创新团队建设是否完善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应完全按照项目书的预期成果进行考核。笔者认为,创新团队建设的评价内容至少应该包括规章制度、考核体系、资金使用情况等几个内容。 

1.规章制度 

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能有效地保障创新团队的有序、高效运作,任何一个组织,如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成员就会成为毫无约束的一盘散沙,工作任务就不能按计划完成。因此,评价一个创新团队是否高效运行,就要看其是否有合理的规章制度。 

本创新团队根据项目要求和创新团队高效建设的需要,制订了团队建设方案、任务书及分工、管理工作章程和规程、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 

2.考核体系 

创新团队的考核体系包括管理考核和成员工作绩效考核。对创新团队的管理考核,是考核团队负责人及管理小组对团队管理的实施情况,包括负责人的核心作用是否发挥,管理小组是否按规章制度执行了相应的管理和督促工作等。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可分为显性业绩和隐性业绩两大类。显性业绩包括承担项目课题的数量、和出版著作的数量、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情况、获奖情况、参加培训、调研和研讨的情况等。隐性业绩主要包括成果的质量、团队成员的合作情况、学术梯队成员的成长情况等。 

为了更好地衡量考核结果,本团队采用与学院考核相一致的量化考核方法,就是将团队成员的成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对量化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处理。 

3.经费使用 

专业创新团队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是创新团队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合理是考核创新团队能否按项目资金预算要求进行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资金使用是否高效也是考核创新团队在创新过程中有无重点和亮点的一个反映。为此,本专业创新团队在按照团队建设项目经费预算要求下,合理调整资金的使用,将资金重点用在专业课程建设、和调研培训等方面,真正发挥了资金使用的高效合理性。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创新团队建设除了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外,也对提高教师的“讲师+工程师”双师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创新团队成员需要团结一致,高效沟通,创造性地完成促进团队发展和培养成员的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孙和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建设优秀创新团队[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6(2) 

[2]杨晨、顾晓丹.创新团队内涵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6) 

[3]史烽、蔡翔、李远远等.高校教学团队的概念、特征与组织要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2(8) 

[4]陈明伟、侯英梅.面向大学教师发展的教学团队建设论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2)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团队学习;沟通;定量分析;模型研究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7.19

中图分类号:F2431;F53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7-0089-04

Research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of Team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WAN T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21)

Abstract: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m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 new model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on learning curve models with different interference probability in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Moreover,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to predict the value of learning outcomes, try to predict the completion time of the problem and guess the number of wrong answers, the study has been a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realistic parameter estimates, while confirming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Key words:team learning; communica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research

M织中团队活动为了贯彻组织战略和实现团队目标时团队之间的沟通会起很大的作用。但是团队沟通中往往会出现沟通路线复杂的问题;偶然会出现定量研究占主导地位的现象;研究中也会由于视角的不同,出现沟通质量管理的界限模糊等问题,现有的研究不可能全部涵盖以上的问题制定某种规则,也非常难以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1],对于沟通路线和沟通的定量研究方面,尝试进行团队相互学习过程中沟通的定量分析。以马尔可夫链[2]、信息理论等概率问题作为研究基础,提出网络内信息分布问题;网络的熵值;各部门间信息的停滞(未处理)问题;路径选择学习等沟通网络定量分析构想等。此外,本文试图创建简化的组织沟通网络,并且基于沟通研究课题的处理时间进行准确性实验[3]。最后,运用学习效果的预测值,预测课题完成时间和正确性。

1团队沟通结构和网络熵研究

11团队沟通及其沟通结构

团队沟通及其团队沟通结构往往是研究组织沟通的基础。沟通是团队内部相互作用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团队内部主要是通过沟通来产生相互作用[4,5]。此外,团队内部基于团队的沟通方法往往形成网络型的沟通结构,网络型的沟通结构往往对应于团队特性。例如,可以认为“车轮型”为中心性的团队,团队中以领导为中心形成中央集权的组织结构。与此相反,中心性较低的“圆型”团队中,构成了没有明确的领导、信息分散且平等的沟通结构。

另一方面,为了掌握以上沟通结构的特性,学者们多次通过试验进行了研究[6,7],开创性的实验研究是沟通网络实验,由5名成员组成并设置了圆型、链型、Y型、车轮型等4种网络,对于各位成员的研究结果在网络间进行比较。此时,沟通网络的中心性由中心指数表示,并探讨中心指数与工作数量、偏差、领导风格、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车轮型网络的中心指数较高而且偏差较小,证实了领导风格强势,但是团队周边人员满意度较低的现象。在此研究基础上沟通网络已经做了很多实验研究[1,3,4-7],但是现实中至今还没有澄清复杂沟通的特性。

12构成组织的团队和沟通的概念性描述

根据以往的研究[8]可知由组织内部多个团队和团队之间的沟通组成的系统被称为沟通网络,表示为N=X,Γ,此时,X=x1,x2,…xn表示构成某组织的n个团队的集合。团队是指组织内部的部门、科室、团队或个人。在X2(X的乘积空间)中可能的沟通使用映像Γ表示。当xi可以联系xj时,而且,仅限于此时xi,xj∈Γ。此外,考虑到价值图N*=X,Γ*,此图中弧形xi,xj的价值xi联系xj时概率为pij。没有弧形的组合由于pij=0,假设

pij为一般化,pij可以表示为式(1)和式(2),pij作为要素矩阵P=pij被称为转移概率矩阵。

pij≥0(1)

∑nj=1pij(2)

13网络熵

转移概率矩阵(信道矩阵)P虽然定量地显示了沟通网络的结构,但是由于是由网络构成部门xi和xj的组合显示,所以不能简单地回答诸如“沟通网络整体结构如何构成?”等问题。在此,通过压缩转移概率矩阵P的信息,考虑简化沟通网络的结构由标量表示。一般情况下给予概率矢量时,以上的沟通网络结构使用标量表示,熵(等于平均信息量)被广泛使用。这是由于信息发生、传播的模糊性,或者表明得知某一信息时希望能够得到的信息量,由式(3)表示。

E=-∑nj=1pj×logepj(3)

式(3)适用于本研究的转移概率矩阵,式(4)显示了团队xi不同的熵。

Ei=-∑nj=1pij×logepij(4)

以上不同F队的熵,如果由输入概率矢量加权,可以显示整个网络熵。

E=-∑ni=1wj∑nj=1pij×logepij(5)

式(5)由输入信息中“有条件的熵”构成,此时,根据团队xi输入的信息,显示了向某部门传递信息的通信路径的模糊性。据此,沟通网络结构得以简化并可以作为标量等。如果该值大,因为来自各个部门的传输概率已被平均化,所以团队之间的信息偏差构成一个小型网络。相反,如果该值小,因为特定团队之间的信息具有偏差,所以如果团队间的信息传播被切断或干扰,那么意味着网络的功能被大大降低的同时网络的风险变大。

14学习效果和网络熵值模型

基于以往的研究基础[9,10]得知,伴随着学习效果时间t的路线从“转移概率矩阵P的变化”的方面出发,可以得到以下内容。

在沟通网络中假定某路径因为某种原因概率rij干扰沟通,即从部门i传递到部门j的所有信息停滞在部门i[9,10]。此时的信息在图论理论中被视为“自我循环”,其概率可以认为是从部门i到本部门j的转移概率pij。此时,获悉部门i传递到部门j的信息受到干扰,如果大概知晓各个部门网络的构成类型(圆型、链型、Y型等),那么对于部门j′的沟通中相对应的信息逐渐向部门j′传递。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部门i通过学习j′的转移概率pij′得以强化,这将导致弱化部门j的转移概率pij。此种强化和削弱的概率是沟通网络中的学习效果qit。

qit=frijt(6)

式(6)制定了时间t作为解释变量的干扰概率rij′的另一个函数f。此函数作为学习曲线复制了式(7)的相互转化模型和式(8)的对数变换模型,通过两者的比较从而得知相互转化模型可以获得高的复相关系数值。

qit=t/a×t+b(7)

qit=expa×t+b(8)

此时,a,b:参数。

此外,利用相互转化模型估算学习效果,生成每个时间t的转移概率矩阵Pt。

Pt=pijt(9)

pijt=pij-qit=pij-t/a×t+b(10)

pij′t=pij′+qit=pij′+t/a×t+b(11)

此时,

pij:最初的转移概率;

j:来自部门i的信息受到干扰的部门;

j′:来自部门i的信息没有受到干扰的部门。

并且,伴随着时间t的期间转移概率矩阵的沟通网络的结构,如式(12)所示,关于t可以使用平均附有条件的熵值E定量捕捉。

E=1m∑mt=1∑nj=1wit-1∑nj=1pijtlogepij(t)(12)

此时,m:试验次数,n:部门数;

wit:时间t的输入概率。

wit=∏m-1t=1wi(0)×pijt(13)

wi(0):初始输入概率。

根据以前研究[11]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设定了式(12)附有条件的熵和网络总距离以及负荷量、课题的复杂性作为解释变量,处理课题所需时间和错误答案数目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定量地捕捉它们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是课题负荷量、课题复杂性非常影响处理课题的时间,但是可以确认错误答案对于网络总距离的影响比对于课题本身的影响程度大。

2学习效果分析模型的构建

以往研究学习曲线[12]的模型,往往由于单独设置沟通的干扰概率rij,实验的干扰概率rij值以外的值无法运用学习效果qit进行预测。

本研究为了实现运用实验取得的不同干扰概率预测学习效果的方法,创建时间t的学习效果和干扰概率rij函数的模型。此时,以以往研究[13]的相互转化模型为基础,将式(4)的右侧新引入干扰概率rij,制定出式(14)。

qi(t)=t/u1×t×rij+u2×t+u3×rij+u4(14)

此时,u1,u2,u3,u4:参数。

式(14)的模型尝试复制学习效果qi(t)、时间t和干扰概率rij,以前的研究[13]模型产生的各种干扰概率预测公式在不同的干扰概率中无法预测学习效果。而式(14)的模型可以实现。式(14)模型的参数u1,u2,u3,u4由于实施了相互转化,可以通过正规方程式求解,可以确定运用最小二乘解进行求解。也就是说,如果对于式(14)两边进行相互转化,可得:

1/qi(t)=u1×rij+u2+u3×rij/t+u4/t(15)

式(15)中1/qi(t)是被解释变量,因为rij,1,rij/t,1/t与解释变量矩阵T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形式相同,所以根据式(16)的正规方程式,可以求得参数×矢量u的最小二乘解。

u=T′T-1T′q(16)

3基于模型的沟通网络实验研究

31分析方法与实验内容

以下基于以往的研究[14]基础对于某科技型企业沟通网络(5个部门的圆型,1个部门成员1人)进行简单的实验,运用本研究提出的学习效果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推算学习曲线的最小二乘解。运用学习曲线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求解处理课题所需时间和错误答案数的预测公式,使用预测公式基于实验得到的不同干扰概率值,对于处理课题所需时间和错误答案数进行预测[15]。

本研究使用以往研究的实验内容,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网络类型:圆型;

(2)构成团队数:5部门;

(3)1团队的员工数:1人;

(4)沟通、媒介:非语言媒介(如图1所示,运用120种非语言卡);

(5)实验方法与内容:参加实验的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研发智能机器人,实验的5个部门分别是外观设计部、程序设计部、生产部、产品调试部以及市场推V部。在工作时间内向所有的团队配发课题卡和索引卡以及沟通模式清单表,通过使用索引卡的符号,检查课题卡的内容及其清单表的同时,围绕课题卡的内容与其他团队重复沟通。而且,知道了所有课题卡的内容和实验结束时间,记录所需时间和错误答案数;

(6)沟通的干扰概率:3种方式rij=02,04,06;

(7)干扰时间:1次120秒;

(8)沟通干扰网络的模式:8种方式(如图2所示);

(9)分配给各个团队卡的数量:3种方式。

上述的实验结果与式(12)的学习曲线模型一致,由式(16)的正规方程式推算参数。在此,基于实验得到的不同干扰概率值可以预测学习效果,并且可以创建时间t的学习效果和干扰概率rij函数的模型。

32处理课题所需时间和错误答案数的预测方法

在此,使用学习效果的预测值,基于实验得到的不同干扰概率值进行处理课题所需时间Y1和错误答案数Y2预测。解释变量依据以往研究[15],运用“附条件的网络熵值E”“网络的总距离D”等显示网络特性的指标,“课题负荷量A”(人均卡的数目)、“课题的复杂性C”(课题的熵值)等显示课题特性的指标。

(1)附条件的网络熵值E

使用本研究提出的学习曲线分析模型推定学习效果,基于式(10)及式(11)创建时间t的转移概率矩阵Pt,并把此转移概率代入式(9)求解附条件的网络熵值。

(2)网络的总距离D

D=∑i∑jminDLij,DRij(17)

在此,DLij,DRij是逆时针旋转(L),顺时针旋转(R)时团队i向j发送信息时dkk′的和。

dkk′=1/pkk′-rkk′:部门k与部门k′相邻时

0:部门k与部门k′不相邻时

(3)课题熵值C

在一般情况下“课题的复杂性”概念复杂且非常难以掌握。但是,如果研究仅仅限定于本次实验的问题,那么因为课题非语言卡的传输单一且有限,可以通过基于“几种类型的卡在课题中给予多少概率”捕捉课题的复杂性。因此,此复杂性可以根据“给予各个部门何种卡的模糊性(熵值)”进行表示,归结为式(18)。

C=-∑Vv=1UvSlogeUvS(18)

此时,v:卡的类型;

Uv:课题的卡的数量;

S:课题的卡的总数。

式(18)的Uv/S显示课题给予的卡是v类型,V类型的数量越多,也就是概率越接近1/V(被平均),课题的熵值C越大,显示了课题的复杂性。

33结果分析

(1)学习效果的预测(学习曲线)

复相关系数R=0915。

qit=t-183・t・rij+149t-195・rij+169

与实验值不同值的干扰概率rij=01,03,05的学习效果预测结果如图3所示。

(2)处理课题所需时间和错误答案的预测

处理课题所需时间的回归公式R=0964。

Y1=0164E+0354D+0890A-0022C

对于课题错误答案的回归公式R=0736。

Y2=-0086E+0386D+0532A+0104C

此外,与实验值不同值的干扰概率(rij=01,03,05)所需时间,错误答案数的预测值如图4、图5所示。

34讨论

学习效果预测公式的复相关系数为0915,获得了相当

高的值。如果与以往研究中[15]各个干扰概率(rij=01,03,05)预测公式的复相关系数分别是0781、0859、0773相比较,本研究得到的复相关系数可以说结果很好。同时对于不同的干扰概率,可以通过一个预测方程式显示结果。

此外,使用预测的学习效果计算附条件的熵值E和总距离D,处理实验课题所需要的时间和预测错误答案数的回归方程式的复相关系数分别是0964、0736,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但是,错误答案数比所需时间的复相关系数较低,研究认为所需时间很大程度来自于错误的发生几率。此外,如果关注偏回归系数,课题负荷量A值最大,然后是总距离网络D,从而得到真实的结果。附条件的熵值E和课题熵值C的网络显示课题复杂性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值较小,出现此情况是因为实验把现实中复杂的问题进行了简化所产生的结果。但是,比较这两个因素时,处理课题时间时网络的附条件熵值,错误答案数时课题的熵值的偏回归系数稍大一些,以上特点反映了处理时间中组织的复杂性,以及错误答案数影响课题的复杂性等。

通过上述方法可知,基于与实验值不同值的干扰概率可以计算出错误答案数目的估算值(图4、图5),以上显示了沟通网络特征构建统一的分析模型时使用方法的方向性。

4结论

本研究对于组织中团队与团队之间进行沟通时形成的沟通网络进行了概念描述,提出了定量把握沟通网络特性的方法。而且,在实行团队相互学习效果的沟通网络实验中,由于学习效果表示为时间t的函数(学习曲线),可以捕捉到随时间t变化的沟通定量结构。学习曲线模型分别设定了沟通干扰概率r,运用干扰概率r值以外的值无法进行学习效果的预测。因此本研究为了能够运用不同的干扰概率数值预测学习效果,创建了学习效果时间t和干扰概率r的函数模型,对于沟通网络路径选择的学习进行研究,为了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也能使用干扰概率预测学习效果,创建了基于时间t和干扰概率r的预测模型。此外,尝试使用学习效果预测值代入以往的研究模型,预测了完成课题的处理时间和正确性。研究结果认为得到的估计值的复相关系数符合实际的参数估计值。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对于现实中复杂的问题进行了简化,希望今后在此基础上解决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Gerardine Desanctis, Peter Monge.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for Virtual Organizations[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 10(6):693-703.

[2]许琦,顾新建.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专利产业化概率模型:专利引证的视角[J]. 科研管理,2015,36(6):9-19.

[3]张继勋,韩冬梅.网络互动平台沟通中管理层回复的及时性、明确性与投资者投资决策――一项实验证据[J]. 管理评论, 2015, 27(10):70-83.

[4]闵庆飞, 张克亮, 王建军. MST视角的GVT沟通影响因素案例研究[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3,6(5): 380-392.

[5]胡桂兰. 创业团队风险感知与创业决策关系研究――基于团队沟通的中介作用分析[J]. 技g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36-40.

[6]曾进群,杨建梅,陈泉.开源软件社区知识创造沟通网络演变研究[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14,11(2):62-71.

[7]Stefan Koch.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ols on the Efficiency of Open Source Projects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9, 14(4): 397-417.

[8]W H Gibson,E D Megaw,M S Young,et al. A Taxonom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Errors and Application to Railway Track Maintenance[J].Cognition,Technology & Work,2006,8(1):57-66.

[9]PP Zubcsek,I Chowdhury,Z Katona. Information Communities: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Communication[J]. Social Networks, 2011,38(1):50-62.

[10] L Allodi,L Chiodi,M Cremonini. Self-organizing Techniques for Knowledge Diffusion in Dynamic Social Networks[J].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4,549(1):75-86.

[11]Jing Wang, Michael Y Hu, Murali Shanker. Human Agency, Social Networks, and FOSS Project Succ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2, 65(7): 977-984.

[12]Taketoshi Yoshida. Toward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of Online Communities: A Primitive Conceptual Model[J].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2009,18(2):184-202.

[13]Marco Del Negro, Frank Schorfheide. Forming Priors for DSGE Models (and How It Affects the Assessment of Nominal Rigidities)[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7,55(7):1191-1208.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14篇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团队汇报展示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次学习重在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加以概括和提升,进一步认识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也为后续图形几何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我们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通过多种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并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此次备课我们团队采取以问题驱动为牵引的备课模式,突出呈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我们的思考。

研讨的最初,一个问题即突出显现,主要就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原有认知是停留在表象上的,教材中要求学生依据观察图形提炼“两组对边平行”这一特征的方法,实际操作非常困难,最后往往只能由教师来总结。

那么如何构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深入挖掘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就成为本节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另一个我们想尝试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这一图形领域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将具有极大的普适性,意义非凡。

下面我们团队将根据具体教学环节,阐述两个重点问题的解决。

马静芝:

如何建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呢,我们团队认为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至关重要。

在新授部分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团队最初的设计是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并说出它的特点。可学生往往很难抽象出它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同时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是独立的不同图形,并不存在包含关系。

安磊:

那么如何基于学生这样的认知起点,建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呢?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通过多次尝试实践,交流研讨,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原来例1例2两课时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时教学,调整为第一课时中只集中处理平行四边形,凸显探究的意图。同时改变教材中仅靠观察找特征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在给出的一组平行线上,再画出另一组与它们相交的平行线,构成四边形”,这样的操作活动来探究特征。

多版本教材对比:

赵敏超:

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后,大多数学生会画出这样的四边形,因为这是学生根深蒂固的原有认知。(指板书平行四边形)这时,我们再呈现出少数学生所画出的这样的四边形。引发学生思考辨析,这两种画法符合要求吗?3种画法:

安磊:

学生这3种画法的清晰呈现,其实正是我们需要牢牢把握的学生认知起点,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突出解决的教学重点,即如何引导学生构建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

赵敏超:

是这样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辨析比较,以及板书的集中呈现,就会发现这3组图形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至此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得以初步呈现。

安磊:

接下来我们设计让同学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头脑中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图形,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各种图示来表示,使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建构更加清晰,学生的想法新颖独特,极具创意,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灵动和生命活力。

赵敏超:

在此基础上,我们用韦恩图呈现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板画集合圈)。这样就把概念模型的建立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集中呈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最终板书的呈现,体现了我们团队集体的智慧。也鉴证了我们与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逐步加深理解建构的过程。板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呈现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更要彰显数学味道、挖掘数学本质,力争让数学课堂留下思考的印记。

刘丹:

刚刚我们团队设计的板书,巧妙地呈现了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其实精巧美观的教具,也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在传统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我们常常使用这样的推拉式教具,来揭示图形的不稳定性。那如何能够做到一具多用,是我们团队一直深入思考和不断研究的。在传统推拉式教具的基础上,我们团队通过反复的尝试和不断的改良,最后制成了这样精巧的“百变四边形”。它集所有四边形的特征于一身,通过推拉的演示使它成为一个一般四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从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构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百变四边形”把复杂的图形关系变得简明、形象,凸显了图形的本质,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

康琳:

其实刚刚学生的画图构形、学具的百变四边形、板书的呈现乃至对平行四边形边与角特征的揭示过程中,我们都可以通过电脑制作课件和电子白板的交互得以展现。在集中呈现时,课件演示的高效、精准、大信息量都得以充分运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从事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如能更好更巧地进行使用,就可发挥其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作用。

安磊:

对于课件如何使用,大家都谈出了自己的道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师自身的能力,学生的情况,学习的内容,适时适度地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从找准起点、链接难点到教材重组、凸显本质,再到我们板书固化、教具直观,课件演示、多元并举,引导学生建构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2011版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有效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康琳: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团队尝试设计了以猜图形的游戏作为本课的导人。游戏规则是:一名同学背对大屏幕,教师出示图形,其他同学描述图形特征,这名同学根据描述猜出这个图形。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比较熟悉了,能够准确地描述图形特征,猜的同学也能给出准确答案,而对于平行四边形,描述的同学很难用语言表达准确,猜的同学更是一头雾水。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无论是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还是从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都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培养起到很大作用”。这样引发的认知冲突,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安磊:

基于这样的一猜,我们在巩固练习部分又设计一猜,这一次是挡住图形的一部分来猜图形原貌,让学生想象边和角可能存在的关系,既检验图形特征的掌握,又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我们在后面还设计了学生拉学具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活动,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究,发展了空间观念,从而揭示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马静芝:

说到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团队还设计了七巧板拼摆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七巧板”又称“智慧板”“七巧图”,来源于宋代的燕几图。是由我国古代家具拼摆演变而来的,后来发展为益智玩具,再到现在可以应用成为几何教材的辅助学具。七巧板中有多种图形可以创造出多种组合。所以在练习环节我们团队设计了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摆平行四边形的活动,首先让学生在七巧板中找出一块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让学生用七巧板中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平行四边形,学生能用二块、三块、四块、五块拼出平行四边形,甚至是七块,遇到困难学生也能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完成。通过图形的拼组,既可以让学生更深人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可以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真正发挥七巧板这一学具的作用,在学生的活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也更巧妙地体会到数学文化对课堂的影响。

团队建设概述范文第15篇

2011年《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被选为校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形成具有各自专业背景知识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教授、博士、硕士等组成,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听课、评课等活动,加强教学队伍建设,促进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校级教学类项目比赛中,团队多人次获得教学、教案、课件比赛中的好成绩。教学团队根据教材大纲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建设适用的教材。2007级以前的生物教育学生使用的是杨玉珍和汪琛颖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生物技术概论》。2010年招生调整,开始本科招生,停止专科招生,原编教材已不适应该专业的学科发展。结合生物科学专业特点,教学团队的杨玉珍主编及团队多位教师参编了一部新教材《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更好地体现了前沿性和科学性,教学团队拟定2011级生物科学专业采用此教材,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教学内容体系的合理整合

考虑该专业学生已从其他相关课程中学习过酶、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该课程的基因工程部分教学内容是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并且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故在教学中给予较多的学时分配和课堂讲授,同时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内容弱化课题讲授。另外,讲授生物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内容时,通过具体的实例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采用,使抽象概念化的教学显得多彩有趣。主次分明的教学内容设计,加上多样教学方式的采用,空洞乏味的知识内容不再难以理解,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充实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