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学团队,开放教育,研究现状,拓展方向

 

自2006年起教育部逐次发文强调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以来,各高校纷纷响应,迅速对组建教学团队进行思考和实践,并做出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了获得教学团队理论研究的深入,本文拟对目前高校教学团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相应的拓展研究方向进行思考。

1.高校教学团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教学团队理论实践的研究文章近百篇,其研究者主要是普通高校公共课的任课教师和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个别为远程教育工作者。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举例介绍型,一种是理论思考型。前者主要是对自己所在教学团队的内容、人员、组织管理情况进行介绍,后者是基于自身的教学团队成员角色或者教学管理人员角色对教学团队建设进行思考。关于教学团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校教学团队的形成机缘

诸多文章在对教学团队的理论建设进行思考之始,都或多或少地探讨了“教学团队”乃至“团队”形成的机缘或过程。

“团队”概念最初诞生在企业管理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现状,该概念突破管理学领域,普及到了教育界,“教学团队”的说法应运而生,这也激发了教育者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进一步探讨,教学团队建设也从个体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内容转变为中国教育理论政策的新方向。

教育部曾先后颁布三项重要文件:一为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该《意见》指出要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二为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该《意见》指出要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三为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组织2007年部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6号),正式拉开了部级教学团队建设的序幕。这些文件成为教学团队研究者参考的重要政策方向和理论依据,不少研究者在各自的理论思考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及到了这些文件。

1.2高校教学团队的涵义、分类和特征

自教育部颁布三项重要文件以来,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思考也逐渐加强,“教学团队”的涵义和特征成为探讨的首要内容。研究者从各种角度对“教学团队”进行称名,如“高校教学团队”、“高职院校教学团队”、“远程教育教学团队”、“虚拟教学团队”等。

“教学团队”所指多数是高校教学团队,小部分研究者在“教学团队”前面明确添加“高校”。董文良指出:“高校教学团队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由一定数量知识与业务能力互补、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论文怎么写。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所组成的正式群体。”[1]杨水根对“高校教学团队”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基于地方高校的视域,高校教学团队主要有“专业建设团队、课程建设团队、实验(实习)教学建设团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学科竞赛指导团队、创业教育指导团队、教学管理团队”[2]等不同表现形式。

就“教学团队”特征来看,不同研究者提出了类似观点。从都光珍[3]、张意忠[4]、王全胜[5]等人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既总结出了高校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如目标性、互补性、协作性等,又点出了高校教学团队的独特特征如梯队性、长期性等。

1.3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正因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研究现状,所以大家才逐步开展了相应规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各位研究者在探讨建设内容和策略之前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作用、必要性等进行了探讨。

曾明认为:“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6]王军、梁莉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有赖于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名师的引导。”[7]董文良[1]、孙广才[8]等人认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加快青年教师培养的需要,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季翔指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克服我国高职院校现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弊端、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形式。”[9]总的看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学科建设等方面。

1.4高校教学团队的目标体系

高校教学团队的目的是什么?毋庸置疑,就是建立一流教学团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者也都围绕这一核心目的来确立长、短期目标。孙广才认为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应为“加强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建立、修订、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进一步加强优势课程的建设”、“加强团队建设”[8]等。董文良认为:“地方高校要抓住一些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围绕重大的教学改革项目,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出版规划教材等……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团队的水平和实力。”[1]

1.5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策略和思路

教学团队建设初期,建设的策略和思路是亟需考虑的内容,正因为如此,也是各位研究者关注的主要内容。

刘丽娟认为应“重点从激活教学团队的合作意识、遴选团队带头人、合理配置团队成员、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10]六个方面建设教学团队。王军、梁莉指出,应着重从“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价”三个方面加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7] 王全胜提出应从“团队制度建设、团队精神培育、团队利益去向、薪酬激励、评价制度”[5]等方面构建高校教学团队的保障机制。李蜀湘则主要从团队的精神建设入手来谈团队建设的管理机制[11]。周民杰从“团队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两个角度入手探讨了建设高校教学团队的思路。[12]

教学团队建立以后,在运行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李红云等针对2007、2008年部级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团队带头人年龄偏大、行政化倾向明显;团队规模过大;建设经费一次性拨付”等问题提出建议,指出:“团队带头人的年龄一般不超过57岁,学校中、高层领导不担任教学团队负责人;团队规模原则上不超过15人;建设经费分期拨付。”[13]

总的来说,以上各位研究者的观点基本相同,都是从团队内部建设方案和外部制度保障入手来思考的。内部建设如团队的目标、任务、团队成员的择选、管理体系、考核机制、团队精神文化,外部保障如物质资金、政策制度等。这些团队建设内容思考侧重于团队,对团队如何提高教学的具体行为则较少探讨,而且主要立足于普通高校教学团队和高职高专教学团队来探讨问题,立足于开放教育实践来探讨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1.6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成果

立足于对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思考,部分研究者开始把研究视点放到了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上论文怎么写。秦慧通过对法国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考察后研究现状,结合自身的专业教学内容,对课程教学实践指出行动方向。她指出“学生在完成综合设计课程的时候,就会发现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导致学生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类知识,基本设计能力不强,沟通能力较弱”,所以应该对自身课程教学团队进行改革。她提出除了“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形成优质的教学团队”外,还应该“在一年级的基础教学中加强基本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基础课程的教学团队”和“加强跨专业之间的主题团队教学合作”,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研究能力。[14]这些都是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所提出的较为具体、恳切的改善需求。

在远程教育教学团队实践方面,顾静相等人的《基于WEB2.0的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一文对广播电视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团队的课程教学改革实验进行了介绍,对教学团队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进行了探讨,总结了该教学团队利用web2.0开展的课程教学改革所取得的重要成果[15]。

总而言之,在目前教学团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关于普通高校教学团队的理论研究多,开放教育、远程教育教学团队的理论研究少;对制度建设(考核、绩效)、文化建设、物资分配等教学之外内容的分析较多,对教学团队如何开展教学的内容较少;对宏观理论内涵的探讨较为多,对具体实践成果谈论较少。

2.高校教学团队理论实践研究的拓展方向

从以上各研究者的关注内容来看,教学团队的内涵、成员结构、组织方式,教学团队的理论基础、作用,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内在文化建设、薪酬分配等被探讨得比较深入,近三年教学团队研究现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1)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普通高校中的公共课程教学团队研究现状,关于开放教育教学团队的研究不多。(2)研究成果主要是理论内涵的解读与探讨,如教学团队的涵义、建设意义、重要性、特征等;虽然注重教学团队的培养和建设,但是对教学团队教学实践内容的实证研究较少,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没有细致探讨。(3)主要是研究高校中某专业的教学团队运行机制,或集中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地域分布单一集中,不具有跨地域性、虚拟性、网络性。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今后的高校教学团队研究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1)从过去主要立足于外在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角度探讨教学团队建设的趋向,逐步转变为对教学团队建设的内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2)从过去主要探讨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重要性、特点等内容,逐步转变为对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实践的工作进行归纳、思考。

(3)从过去集中探讨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教学团队的情形,逐步增强对开放教育、远程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关注度。

(4)从过去主要探讨某单一地区高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问题,逐步转变为探讨跨地域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问题。

(5)从过去立足于师生面对面型教学团队的研究,逐步转变为对囊括了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辅助人员在内的大型教学团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董文良.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6.

[2]杨水根.基于地方高校视域的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

[3]都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2.

[5]王全胜.高校教学团队的组建及运行保障[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曾明.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制度保障[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7]王军、梁莉.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的理论探究[J].管理观察,2009,6.

[8]孙广才.代数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5.

[9]季翔.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0]刘丽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理论与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11]李蜀湘.项目课程模式下高职教学团队的构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12]周民杰.地方高校新增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分析[J].贺州学院学报,2010,3.

[13]李红卫、张丽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以2007、2008年部级教学团队为例[J].大学研究评价,2009,7-8.

[14]秦慧.《法国设计院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团队[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15]顾静相等.《基于WEB2.0的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影响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9.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浅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浅析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浅析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相结合建设高校科研团队 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管理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浅论普通本科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策略 高校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团队建设思路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面向科研团队的网站建设与管理 兵团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高校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科研团队的培养 高校导师制度下高效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⑦罗静,陈卫.南大新添一创新群体[N].江南时报,2005-03-01.

⑧“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DB/OL]./20041201/3122980.shtml.

⑨戴军,穆养民,李兴鑫等.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与建设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1.

⑩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1):15.

{11}苏娜.高校科研团队的构建与管理[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9.

参考文献:

[1]徐青,张云,应飚.试论研究型大学创新性科研团队的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2]李明.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王瑜.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甘肃科技,2009,(4).

[4]刘培莉.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当前,我国众多工程项目都存在着投资、工期等失控的普遍现象,产生这种现象是团队管理不善和手段落后的原因,导致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由风险引起的大量损失。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加以识别、估计、评价及控制己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风险管理的水平作为衡量项目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既决定工程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又提高对成本、工期控制精度和质量控制水平的主动措施,也是决定项目管理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与国际接轨的一条必由之路。

日渐激烈的建筑施工市场竞争环境迫使施工企业不断地对低效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优化,以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将拥有专门知识、技能和合作精神的员工组成高效项目团队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成为了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正基于此,本文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项目团队的建设与管理要素,总结其管理方法,以便能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参考借鉴。

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了论文研究的问题,介绍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规模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施工企业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对项目团队的定义与特征、组织理论、目标理论、激励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就理论对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指导进行了分析。

第三、第四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施工企业项目团队的特点,论述了项目团队的组建建设与团队精神的建设;

第四部分叙述了项目团队的管理目的、管理的公平原则,重点论述了项目团队的目标管理、授权管理、激励管理、团队冲突管理、以及团队考核评价等项目团队的管理方法。通过第三、第四部分的论述,总结出了较为完整的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方法。

第五部分结合论文研究,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

第六部分对本文论述进行了总结以及展望。得出了建设与管理一个高效的项目团队必需要同时做好理性与感性的管理。不仅要在团队组建建设过程中选择合理的团队成员构成,完善团队的组织机构、规范团队工作的业务流程、严格团队的管理制度、还要有明确的目标及详细的目标分解、有效的授权管理、良好的激励机制、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良好的控制与解决冲突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与建设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强化感性管理,让团队精神等感性的团队管理内容成为整个团队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

理论联系实际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即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相关理论,对于将要阐述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并结合了己在建筑施工企业多年的项目经理工作经验,使得研究成果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关键词:工程项目;项目团队;团队精神;考核评价;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there are many engineering project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period of out of control of common phenomenon, produce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is a team management and means lag reasons, l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by the risk caused a great loss. I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risk to identify, estimate, evaluation and control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of projec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project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level as a measure of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of an important indicator, already decided to project is the key to success, and improve the cost and time limit for a project control precision and quality control level of active measures, is to determine the future project management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an important factor, but also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the article a way.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Abstract: More and more organizations use team as a mean in their daily operating activities. A lot of corporations focus on how to build efficient and excellent teams. On the basis of team definition, this paper uses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describes how to utilize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into develop a team. Furthermore it discusses a few guidelines should be followed to create a highly effective team.

关键词: 目标管理;团队建设;团队目标管理

Key words: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team building;team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152-02

0 引言

组织行为学对团队的定义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一群人[1],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团队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如今,大量的组织以团队为基础来展开它们的日常工作[2],于是乎组织中的很多员工通常也属于团队的一份子,而且,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采用团队这一形式来处理其业务[3]。那么组织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是否会遭遇到困难和挑战呢?本文回归组织行为学对团队的定义,以目标管理为切入点,介绍了目标管理理论和团队建设相关理论之后,将目标管理理论和团队建设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目标管理理论在团队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为组织进行团队建设提供了几点可以遵循的原则。

1 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管理概念,尽管,有证据显示其对企业绩效有负面影响[4],但是,近期的研究显示,目标管理能够对组织团队的绩效产生有益影响[5]。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标管理,我们有必要去探讨一下目标管理的起源,目标管理即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即强调通过目标来进行管理,目标管理应置于管理的中心地位,成为经营管理事项中的一项强有力的中心原则。之后,他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一主张,他认为,团队的目的和任务,必须化为目标;团队的各级主管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以此来达到团队的总目标,目标管理既适用于高层管理者管理其下属,也适用于一线管理者对员工进行直接管理(Drucker, 1954)。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彼得·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样的。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员工对实施过程的参与程度,这能够加强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

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其具体方法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重视人的因素;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同时重视成果。

2 团队建设理论

大量的实证和理论研究都认为团队建设和发展是遵循一个生命周期的[6],为了更好地理解目标管理如何运用于团队建设,我们需要了解团队建设和发展的阶段理论。

在塔克曼和詹森的模型中,团队的建设分为五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以及终止阶段。[7]

2.1 形成阶段 也是团队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团队成员组合到一起,着手准备团队未来将要进行的工作,团队成员第一次接触到他们将共同实现的目标,此时团队的成员总是积极热情地对待工作以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7],同时,在这个阶段也存在一些影响团队成员互动的障碍,像是团队成员对团队的目标感到迷茫和不确定,团队成员感到焦虑不安,相互之间不信任,以及不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除了这些不确定性以外,这一阶段的团队成员之间还不会存在太多冲突。

2.2 震荡阶段 作为团队建设的第二个阶段,这也是团队成员冲突产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成员之间在观点、想法和工作方式上会出现明显的分歧,团队会遭遇到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冲突,比起一致统一,团队成员在这个阶段更希望自己的观点对团队的方向产生影响,团队成员本能地抗拒共同发展。但是,这些冲突有助于团队成员了解他们的角色,也会使组织形成一些督促成员互动的规则的产生。

2.3 规范阶段 在这个阶段,团队达成了共识[8],团队不再只是一味迁就他人观点,而开始依照团队目标进行决策,考虑如何实现团队目标,尝试解决分歧,与他人协商沟通,避免任务冲突,同时关注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先前成员对角色的模糊感被明确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责任所代替,团队成员体会到了强烈的团队归属感,并不断寻找更多的方式来加强它。

2.4 执行阶段 由于具有了相互依存的成员,团队在执行阶段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团队成员对如何共同工作已经达成了一致,并且大家都积极地为实现共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尽管冲突有时候也会发生,但是大家已掌握了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整个团队团结一致地完成工作,团队成员的满意度在这个阶段也是最高的。

2.5 终止阶段 这是团队建设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也就意味着整个团队的终结,团队开始将主要的精力用于收尾工作上,此时,团队成员既为他们实现了团队目标感到高兴,又为他们即将面临的分别感到沮丧。

3 团队建设中目标管理的运用

目标管理能够和团队建设的各个阶段有机结合起来,而且管理者通过引入目标导向能够提升团队的绩效,这也就是所谓的团队目标管理(team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下面,对目标管理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进行阐释(见图1)。

3.1 形成阶段:选择合适的人组成团队 在形成阶段,管理者的目标责任就是确保合适的人员被分配到相应的团队当中。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合适的呢?近期的文献认为,无论是传统的团队还是虚拟团队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构成[9],比如,销售团队需要专业的销售人员。同时,团队成员还需要具备除了专业能力以外的通用能力,如冲突调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决断能力、目标设定能力、计划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另外,团队成员构成成分的多元化对团队绩效也是有好处的。

3.2 震荡阶段:通过预测减少突发事件导致的冲突 管理者通过预测,减少突发事件导致的冲突能够帮助团队成功渡过震荡阶段,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团队成员在权益、观点和工作方式上产生的分歧是冲突产生的根源,在这些分歧中,有些会导致有益的冲突,为团队带来创新,而有些则会导致有害的冲突,使团队不和,突发事件的发生会使这些冲突暴发出来,管理者必须小心辨别这些突发事件,鼓励有益的冲突,避免有害的冲突。

3.3 规范阶段:与团队成员共同工作,明确团队目标 管理者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目标的重申和明确来巩固团队建设,清晰的目标能够提升团队绩效,清晰的目标有助于团队成员更加努力地工作,那些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往往会提高团队的绩效,团队成员希望通过参与团队工作来获得快速提高,明确的目标还可增加团队凝聚力。因此,在这个阶段,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和团队成员一起,明确地写下团队目标,并努力实现它。

3.4 执行阶段:跟进团队目标并提供反馈 在执行阶段,管理者可通过对目标的实时跟进以及即时反馈来提高团队的效率,为了团队的绩效,提供给团队成员的反馈要尽量精确,以确保团队的目标能够被及时地落实。反馈环节十分关键,因为它关系到团队成员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有助于团队实现最终目标。

3.5 终止阶段:团队的成功 在这个阶段,由管理者带领的团队正在对工作进行收尾,正如前面所说,团队成员会因为目标的达成感到喜悦,同时也会为即将到来的团队关系的终结感到沮丧,这时候,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将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团队解散。

4 结论与启示

高效团队的建设离不开目标管理,团队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结合目标管理来进行,在团队建设的形成阶段,要挑选合适的团队成员来组建团队;在团队建设的震荡阶段,要通过事先预测来减少团队中的有害冲突;在团队建设的规范阶段,一定要明确团队的共同目标;在团队建设的执行阶段,要实时跟进及反馈;在团队建设的终止阶段,要处理好团队的解散工作。管理者在团队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将目标管理贯穿于团队建设的始终,这样有助于高绩效团队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培伦,组织行为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4.

[2]Kozlowski S.W.J., Bell B.S., Work Groups and Teams in Organizations [J]. Handbook of Psychology: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3, 12:333-375.

[3]Miller D.L. The Stages of Group Development: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Dynamic Team Processes [J].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2003, 20(2):121-134.

[4]Roth W.F. Is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Obsolete?[J]. Global Business and 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 2009, 28(4):36-43.

[5]Antoni C.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An Effective Tool for Teamwor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05, 16(2):174-184.

[6]Chang, A., Bordia, P., & Duck, J. Punctuated equilibrium and linear progression: To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group develop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46(1):106-117.

[7]Tuckman, B. W., & Jensen, M.A.C. Stages of small-group development revisited[J]. Grou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 1977, 02(4):419-247.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研究;综述

1团队构建研究评述

周鹏飞对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指出虚拟团队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动态竞争环境下的虚拟团队影响因素和虚拟团队分析模型,以及制约团队效能发挥的因素,提出了构建高效虚拟团队的理论和方法[1]。

柳洲,陈士俊,张颖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中,从团队内部的学科交叉障碍和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两方面入手,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营造以人为本、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适合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设[2]。

柳洲,陈士俊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3]。

团队构建是团队发展的前提,它必须依托团队构建原则和机制。目前团队构建是一种建立在高效虚拟、学科交叉、智能互补、思维各异基础上人员的互相配合协助。

2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评述

对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方面,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了经典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背景和特征,所以对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成员的研究。即:成员传记性与企业业绩、个体特征与企业业绩、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等研究。

王智慧、魏利群对高管团队成员的传记性特征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现阶段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较高对组织绩效的提高是有利的,年龄的多样化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负相关[4]。

王瑛、官建成研究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征与企业的竞争策略及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不同的学历在企业战略的选择方面会出现很大的区别[5]。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在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的论文中,提出团队成员角色的明确、智力开发与魅力型领导与团队的有效性存在正向相关关系[6]。

庞金勇在国外团队理论视角下的高管变更研究综述的论文研究中,从团队特征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忠诚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权力争夺与高管变更、团队外部环境与高管变更四个方面论证了团队理论下的高层变更[7]。

李超佐,孙贻文在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方面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与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成正相关关系;(2)公司规模越大,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3)企业的投资流出比率越大,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4)高管团队人数与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实证结果既不支持锦标赛理论也不支持行为理论[8]。

黄宏斌,秦辉,涂少伟在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探讨中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教育、任期、职业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组织革新、战略、领导者更替以及组织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从以下方面:规模大小、年龄、教育水平、任期研究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9]。

张平探讨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年龄、任期、教育、职业经验、认知等异质性以及不同文化环境对企业绩效、战略的影响,分析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并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间人口背景特征以及重要的认知观念、价值观、经验的差异化[10]。

欧阳慧、曾德明、张运生研究表明团队异质性与公司战略、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这种关系同时受到企业、团队所在社会背景、行业环境的影响[11]。

3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评述

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持久发展的关键实力,从什么方面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研究的关注点。对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对科技创新型团队的研究。

曾德明、张运生、陈立勇对新技术企业R&D团队研究中指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团队的有效治理机制是关键,认为从组织机制、冲突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产权机制等五个方面9来构建团队治理机制,来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12]。

汪择分别通过八个方面对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展开论述,即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资源竞争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无差异竞争、差异化竞争、标杆竞争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进一步指出团队核心竞争力是对手短期内无法模仿的,企业长久拥有的,使企业团队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13]。

4虚拟团队的研究评述

虚拟团队往往是动态的,并由具有不同能力、不同文化或教育背景并跨时间、跨地域的人员组成。对虚拟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虚拟团队的界定、虚拟团队的一般管理策略、虚拟团队的成员管理、虚拟团队的薪酬激励、影响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因素、虚拟团队和传统团队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做出研究。

Lipnack&Stamps(1997,2000)提出的,他们将虚拟团队定义为“一个由跨时间、跨空间和跨组织界限,依靠技术,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独立工作的人们所组成的团队”。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区别于传统团队,虚拟团队要跨越种种界限,通过网络交流技术联系起来[14]。Janvenpaa对全球虚拟团队定义为“短期的、文化多元的、地域分散并进行电子化沟通的工作群体。”[15]

王重鸣,唐宁玉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国内近年来出现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检索、编码和分析,从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主题和内容的角度对国内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和国外虚拟团队研究上的差异,最后指出了未来国内虚拟团队研究的努力方向[16]。

颜士梅通过对虚拟团队和实体团队的区别研究指出团队成员的临近程度、互动特征、资源利用、控制和责任、文化和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得出对虚拟团队进行管理时,需要从文化差异、沟通、技术和团队协调等方面入手[17]。

赵祥宇虚拟团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有效管理虚拟团队人员应该注意改变员工的角色定位、明确团队战略目标、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8]。

邓靖松和王重鸣根据虚拟团队的特点,提出了虚拟团队自行申报挂钩奖励制度、惩罚和奖金相结合的两种不同设计框架下的薪酬方案。这些显示出国内研究者对虚拟团队实际过程中的难点和人员管理的关注[19]。王小琴指出虚拟团队的绩效管理与激励要采用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不管内部激励还是外部激励,都必须与团队的工作绩效挂钩,并形成一个完善的反馈体系,并且将外部激励分为团队地位和团队成就,内部激励分为团队文化、团队融洽度和团队成员激励[20]。

5团队绩效与激励的研究评述

团队绩效与激励是从团队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团队构成(人口特征背景,包括教育水平和经历等)和组织绩效与激励密不可分。在这一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绩效与激励和报酬的合理性研究。

张长征,李怀祖从研发团队的异质性出发,将报酬模式与研发效率联系起来,提出了研发团队异质性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研发团队异质性与报酬模式的匹配对研发效率的影响[21]。

金泉,丁栋虹对团队创业绩效的研究中指出,团队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创业团队成员的能力与观念、创业团队成员的关系状况、创业团队的文化特性,对创业团队进行激励[22]。

王艳梅,赵希男对团队协作最优激励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生产委托模型,研究了激励结构与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委托人最优的激励系数设置,分别就人关于自身努力及帮助努力相互独立及相互替代两种情形下人及委托人的最佳选择进行了分析[23]。

刘光辉,吴先金对团队激励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将激励理论与团队工作相结合,根据学习型组织激励模式构建学习型团队激励模式,并分别对基于团队整体的激励模式、基于团队成员个体的激励模式、团队综合激励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力图使团队激励模式更趋完善、合理[24]。

6团队管理研究结论及其研究趋势

从以上文献综述看出,在团队研究的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与研究,人力资源团队是高知识密度的团体,它构建了人力资本优势;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形成了人力的知识溢出效应。从这个角度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保持这种高知识密度和强互动强度的团队,培养和开发那些可能转变为战略人力资源的团队。

对团队能力的研究和战略人力资源团队的有效管理,是未来能力研究的新趋势。企业战略管理团队作为团队的一种形式,是维持企业有效运转的动力源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管理企业的能力。就国有企业而言,战略管理团队正处在由行政干部任命式向规范化的职业经理人方式转换的阶段,普遍存在着能力结构性缺损的问题;而大多数民营企业正处在由创业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开始由依靠领导个人管理向依靠高层团队管理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周鹏飞.动态竞争环境下的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9:19-22

[2]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6(4):92-95

[3]王智慧,魏利群,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4):16-22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回顾公安科研团队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阐述了公安高校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公安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明确公安科研团队建设的内部规划,制定学校层面的科研团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完善团队内、外管理机制等。

[论文关键词]公安高校 科研团队 团队建设

近年来,中国警察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起步较晚,历史积淀不厚,理论准备不充分,加之缺少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经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不足和问题。其中,公安类院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应对策略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为了区别于一般高校的科研团队,本文将公安类院校的科研团队简称为公安科研团队。

一、公安科研团队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1.公安科研团队产生的战略背景。从20世纪的“科教强警”到21世纪的“科技强警”,切实确立了科技是公安工作第一战斗力的科学理念,中国公安科技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全国的公安科研机构从屈指可数到数不胜数,从初期仅有的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到遍及全国各地市县区级公安机关,公安高校的研究机构实现了从无到有。

2.公安科研团队产生的文化背景。公安教育向来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时刻引领着公安教育的发展方向。从1978年公安部直属政法专科学校成立时起至今的33年中,中国警察高等教育大致经历了起步、常规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警察本科院校从1978年仅有的四所迅速增至目前近二十所,院校研究机构也从两个增至目前的二十余个。

3.公安科研团队产生的社会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应急事件处置、安全防控、禁毒、反恐、反劫持人质等公安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亟待研究的公安理论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科研难题。公安高校充分认识到这种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在公安专业的设置和学科发展上以公安实践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正在逐步建立全面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公安专业,专业范围不断拓宽,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以公安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科研团队正经历着从无到有,再到优化组合,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的巨大变化。

二、加强公安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理论和实践保持一致是研究工作的要求。具体到公安院校而言,用公安理论解决公安实战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公安实践引导公安理论的发展创新,则是公安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要求。公安工作中亟待研究的公安理论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科研难题社会化程度日益深广,公安高校的教学科研问题也随之越来越社会化。加强公安科研团队建设无疑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1.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了我国今后15年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科技自主创新已成为时展的主旋律,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科研团队建设早已受到社会各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其相关探讨几乎随处可见,而专门针对公安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内容仍较鲜见。为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实战,公安高校必须适时提高和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制度保障下,提高和加强公安科研团队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应当成为公安高校科研工作发展新征程中的重要任务。

2.公安工作和社会发展对公安高校科研发展的外部要求。我们常说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的主阵地,在科教兴国、文化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研团队是高校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功能单元和创新组织,其发展和运行的成效直接决定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而公安教育向来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公安工作中的理论问题和科研难题应当由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公安高校教师来主要承担,公安高校也有责任和义务努力成为公安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在科技强警、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同样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公安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内部动力。从上述背景回顾可知:警察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安科技的日新月异为警察高等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公安高校科研工作急需在已有基础上寻求新的进步和发展。此外,近年来,公安高校教师科研热情极为高涨,公安高校科研项目、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已明显提升。这一背景和氛围是公安高校及教师个人科研事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的重要根基和主要动力。

三、公安科研团队的发展现状及成因

1.科研团队拼凑现象普遍,项目数量增幅过大。综观当下各公安高校的科研团队,这一现状尤为突出。仅有少数的以研究中心、研究所等形式设立和管理的科研团队是相对固定的,绝大多数科研团队都是非固定的、以各级各类项目申报的需求而临时组织设立的。近年来,这类团队的数量几乎与项目申报、立项数量的增加成正比。显而易见,非固定科研团队往往不如相对固定的科研团队那样有长期明确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目标,也没有规范的团队规章制度,更谈不上有和谐的团队文化。这类团队以1~3年(即项目常规周期)的短期行为多,功利性强,稳定性差,管理无序,较难进行深入合作研究,因此不易取得原创性重大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从公安部、司法部、教育部到各省、市的项目申报、立项数量均大幅增加,而各公安高校在追求科研成果数量、项目立项率的同时未充分考虑各校师资力量并未同幅增长的情况,因此,在大规模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背景下,团队拼凑现象难以避免。

2.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更新不及时。这里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是指制度不完善、针对性不强。不论是从文件名称还是内容上考察,各校的相关文件几乎无一例外地以针对教师个人或教学系部参与科研活动之行为或成果的规范或规定为主,而关于科研团队的管理与规范,只散见于各类科研管理文件之中。这已明显不能满足公安科研团队建设与发展的新需求。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进行了相关调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施行的相关制度有《保障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暂行规定》《科研管理办法》《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中国刑警学院有《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推广及科研外协管理条例》《科研工作考核试行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关于科研工作量酬金的规定》,江苏警官学院有《科技开发管理办法》《科研工作管理规定》,山东警官学院有《山东警察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湖北警官学院有《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办法》《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试行)》《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云南警官学院有《云南警官学院科研工作奖惩办法》,广东警官学院有《广东警官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津贴实施办法》等。到目前为止,在全国的公安高校中尚没有专门针对科研团队的建设、管理等制定相关制度的现状可谓一目了然。  3.团队创新性不足,考评体系不完善。目前,公安高校的考评体系主要由职称晋升、人事聘用、科研绩效评估等方面构成。这几方面的政策大多过分注重科研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其结果不仅挫伤了团队其他成员的积极性,而且打击了团队合作互进的氛围,甚至降低了团队的凝聚力。由于没有公正、合理、全面的考评体系,团队成员的能动性、积极性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影响了团队整体的有序性,最终往往导致团队创新性不足。

4.公安高校学科建设起步晚基础薄,缺乏领导型学者。上文关于公安科研团队产生与发展历史的回顾从侧面向我们展现了公安高校学科建设起步晚、基础薄的背景和原因。加之“不少高校已相继建设了一批部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公安院校此项工作开展得较晚,截至2005年底,公安院校中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的仅有7门,省级10门左右”,学科建设没有精品课程的重要支撑发展缓慢。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公安高校也出现分化过于分明的局面,造成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在科研方面也表现出研究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与此同时,公安高校普遍缺乏在某一学科领域学术造诣精深,富于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意识,取得重大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不担任领导职务,但能够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整合学术资源、精于团队文化建设并率领学者实现共同学术目标的学科带头人,本文称之为领导型学者。领导型学者是影响公安高校科研团队成长的主要因素。

5.团队文化建设不足,思想认识不够。由于公安高校科研团队文化建设历史不长,缺少突出的、个性化的团队文化,突出公安特色、重视团队文化建设的公安高校科研团队至今仍较鲜见。团队文化建设不足的主要表现还有:缺乏持久、有效的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不足,合作互助、相互学习的氛围薄弱等。这种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管理机构、团队领导人和成员在思想上都未能充分认识到团队文化的意义以及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加强公安科研团队建设的有效对策

1.明确公安科研团队建设的内部规划。该对策位列第一,是因为目前公安科研团队建设并不是处于一个从无到有的状态,它们在近年来随着项目数量增加和科研发展已广泛存在。综观众多已大量存在的、人数或多或少的、主要以项目为依托而存在的公安科研团队,我们不难总结出公安科研团队建设内部规划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应包括:科研环境、人才聚集、学术带头人、内部凝聚力、激励机制等。具体而言包括:团队建设与管理、奖与惩的专门制度、团队名称、所属学科、建设期限、团队负责人和团队骨干的科研背景以及相应的角色身份和岗位职责、依托重点学科或学术机构、研究活动类型、团队研究方向、团队特色及定位、团队建设的预期目标(主要包括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梯队建设等方面的预期目标)、年度实施方式和进度计划、年度及最终预期成果、经费计划(预算、分配)等。

2.制定学校层面科研团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明确了公安科研团队的存在现状和内部规划要素远不足以完善公安科研团队的建设后,还必须从学校层面,结合团队建设要素,制定出相应的总体规划。如公安科研团队建设任务,近期目标、长期目标,监督、管理与服务措施,激励机制等缺一不可。规划的具体内容如下:根据团队建设规划拟定专门的管理规定;根据团队建设规划的全部要素设计制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规划书,通过组织申报的形式,由教学系部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自由组合申报队伍;由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择优选立以及团队后期跟踪管理与服务;在奖惩政策中相应增加专门针对团队建设适用的内容。

3.完善团队内、外管理机制。如果把上述两点看做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础,那么完善团队的内外管理机制就是团队建设的重要框架。建议主要从文化、合作两个层面进行团队内外管理机制的完善。具体来说,公安教育、公安科研主要是为公安工作服务的,由于公安工作具有特殊性,促使公安科研团队应当更加强调科研主体的整体性和科研活动的整体性,公安科研团队及其相关管理部门乃至学院都要共同关注和扶持团队的文化建设和对内、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一、翻译方向团队构建

(一)团队建设目标在外语学科谱系中,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且前景光明,必将在外语学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笔者所在学校从完善外语学院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体系出发,构建翻译方向科研团队。经过对目前翻译学科的实际情况调研,依据商科院校外语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翻译方向科研团队的目标。将其设定为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开发人才建设。

(二)团队人员构成根据乔恩•卡曾巴赫的团队理论,团队就是由有互补技能的少数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能够相互承担责任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包括六个基本要素,即人数不多、技能知识互补、具有有意义的目的、有具体的目标、明确的工作方法和相互负责的意识。因此,基于乔恩•卡曾巴赫的团队理论,翻译方向团队成员构成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研究方向、合作意识等方面考虑,由8人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所有成员都具有相关的研究基础。

(三)团队知识管理及创新能否有效完成团队的目标和任务,是团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其中充分的组织和调动团队内部的知识资源来取得更高的成绩,也就是是否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是关键因素。知识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通过知识共享和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科研团队的迅速发展,知识管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科研团队建设中,并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团队在对知识管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任务型的知识管理的途径来完成团队目标。团队以目标为任务,通过团队内成员知识协作,和任务激励的方法来完成知识管理和创新活动。团队首先对成员个体的知识资源以及团队核心知识资源的状况进行调查,明确团队知识资源差异和分布。在此基础上,划分团队管理任务和科研任务。团队负责人从宏观上把握研究的先进性并承担更多的管理任务,如项目总策划及方案设计,组织方案按计划实施,负责组织实施翻译学学科及项目进程等。其他成员承担更多科研创新等任务,提升科研能力,完善人才建设等。翻译方向团队既有传统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又有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的研究。依托于外语学院具有商务英语专业等商科特色,将团队的学术方向和领域以任务的形式确定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用文体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化翻译与传播。团队成员通过知识共享和写作,完成相关方面的研究任务。为帮助成员最大化地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和创新,团队建立定期学术活动制度,邀请专家做学术讲座,并设立专项经费,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以及进一步完善翻译方向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环境。与此同时,建立有效的约束制度来激励成员进行科研创新。团队制定科研与教学指标量化考核制度和制定科研与教学指标的奖惩制度以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任务的约束和良好学术环境的激励使翻译方向团队既能具有传统理论研究的积淀,又能对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模式进行把握,充满了学术潜力与研究活力。

二、翻译方向团队建设制约因素

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外语学科翻译方向团队的建设中也有一定的制约因素。第一,团队协作的制约因素。以知识共享为例,知识共享是科研创新的保障,翻译团队成员的知识资源具有差异性,科研制度保证了成员间显性知识的交流,但隐性知识的交流还不很流畅。因此团队文化建设还应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团队的协作程度。第二,团队环境建设。作为从学科建设层面出发的翻译团队,成员访学等学术交流对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资金、教学安排等条件影响,学术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结语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团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分别从团队构建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研究、团队核心竞争力、虚拟团队的研究和团队绩效与激励研究五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得出团队研究的结论及其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研究;综述

1团队构建研究评述

周鹏飞对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指出虚拟团队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动态竞争环境下的虚拟团队影响因素和虚拟团队分析模型,以及制约团队效能发挥的因素,提出了构建高效虚拟团队的理论和方法[1]。

柳洲,陈士俊,张颖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中,从团队内部的学科交叉障碍和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两方面入手,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营造以人为本、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适合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设[2]。

柳洲,陈士俊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3]。

团队构建是团队发展的前提,它必须依托团队构建原则和机制。目前团队构建是一种建立在高效虚拟、学科交叉、智能互补、思维各异基础上人员的互相配合协助。

2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评述

对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方面,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了经典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背景和特征,所以对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成员的研究。即:成员传记性与企业业绩、个体特征与企业业绩、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等研究。

王智慧、魏利群对高管团队成员的传记性特征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现阶段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较高对组织绩效的提高是有利的,年龄的多样化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负相关[4]。

王瑛、官建成研究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征与企业的竞争策略及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不同的学历在企业战略的选择方面会出现很大的区别[5]。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在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的论文中,提出团队成员角色的明确、智力开发与魅力型领导与团队的有效性存在正向相关关系[6]。

庞金勇在国外团队理论视角下的高管变更研究综述的论文研究中,从团队特征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忠诚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权力争夺与高管变更、团队外部环境与高管变更四个方面论证了团队理论下的高层变更[7]。

李超佐,孙贻文在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方面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与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成正相关关系;(2)公司规模越大,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3)企业的投资流出比率越大,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4)高管团队人数与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实证结果既不支持锦标赛理论也不支持行为理论[8]。

黄宏斌,秦辉,涂少伟在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探讨中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教育、任期、职业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组织革新、战略、领导者更替以及组织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从以下方面:规模大小、年龄、教育水平、任期研究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9]。

张平探讨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年龄、任期、教育、职业经验、认知等异质性以及不同文化环境对企业绩效、战略的影响,分析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并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间人口背景特征以及重要的认知观念、价值观、经验的差异化[10]。

欧阳慧、曾德明、张运生研究表明团队异质性与公司战略、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这种关系同时受到企业、团队所在社会背景、行业环境的影响[11]。

3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评述

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持久发展的关键实力,从什么方面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研究的关注点。对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对科技创新型团队的研究。

曾德明、张运生、陈立勇对新技术企业R&D团队研究中指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团队的有效治理机制是关键,认为从组织机制、冲突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产权机制等五个方面9来构建团队治理机制,来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12]。

汪择分别通过八个方面对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展开论述,即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资源竞争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无差异竞争、差异化竞争、标杆竞争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进一步指出团队核心竞争力是对手短期内无法模仿的,企业长久拥有的,使企业团队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13]。

4虚拟团队的研究评述

虚拟团队往往是动态的,并由具有不同能力、不同文化或教育背景并跨时间、跨地域的人员组成。对虚拟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虚拟团队的界定、虚拟团队的一般管理策略、虚拟团队的成员管理、虚拟团队的薪酬激励、影响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因素、虚拟团队和传统团队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做出研究。

Lipnack&Stamps(1997,2000)提出的,他们将虚拟团队定义为“一个由跨时间、跨空间和跨组织界限,依靠技术,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独立工作的人们所组成的团队”。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区别于传统团队,虚拟团队要跨越种种界限,通过网络交流技术联系起来[14]。Janvenpaa对全球虚拟团队定义为“短期的、文化多元的、地域分散并进行电子化沟通的工作群体。”[15]

王重鸣,唐宁玉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国内近年来出现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检索、编码和分析,从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主题和内容的角度对国内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和国外虚拟团队研究上的差异,最后指出了未来国内虚拟团队研究的努力方向[16]。

颜士梅通过对虚拟团队和实体团队的区别研究指出团队成员的临近程度、互动特征、资源利用、控制和责任、文化和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得出对虚拟团队进行管理时,需要从文化差异、沟通、技术和团队协调等方面入手[17]。

赵祥宇虚拟团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有效管理虚拟团队人员应该注意改变员工的角色定位、明确团队战略目标、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8]。

邓靖松和王重鸣根据虚拟团队的特点,提出了虚拟团队自行申报挂钩奖励制度、惩罚和奖金相结合的两种不同设计框架下的薪酬方案。这些显示出国内研究者对虚拟团队实际过程中的难点和人员管理的关注[19]。王小琴指出虚拟团队的绩效管理与激励要采用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不管内部激励还是外部激励,都必须与团队的工作绩效挂钩,并形成一个完善的反馈体系,并且将外部激励分为团队地位和团队成就,内部激励分为团队文化、团队融洽度和团队成员激励[20]。

5团队绩效与激励的研究评述

团队绩效与激励是从团队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团队构成(人口特征背景,包括教育水平和经历等)和组织绩效与激励密不可分。在这一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绩效与激励和报酬的合理性研究。

张长征,李怀祖从研发团队的异质性出发,将报酬模式与研发效率联系起来,提出了研发团队异质性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研发团队异质性与报酬模式的匹配对研发效率的影响[21]。

金泉,丁栋虹对团队创业绩效的研究中指出,团队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创业团队成员的能力与观念、创业团队成员的关系状况、创业团队的文化特性,对创业团队进行激励[22]。

王艳梅,赵希男对团队协作最优激励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生产委托模型,研究了激励结构与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委托人最优的激励系数设置,分别就人关于自身努力及帮助努力相互独立及相互替代两种情形下人及委托人的最佳选择进行了分析[23]。

刘光辉,吴先金对团队激励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将激励理论与团队工作相结合,根据学习型组织激励模式构建学习型团队激励模式,并分别对基于团队整体的激励模式、基于团队成员个体的激励模式、团队综合激励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力图使团队激励模式更趋完善、合理[24]。

6团队管理研究结论及其研究趋势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团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分别从团队构建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研究、团队核心竞争力、虚拟团队的研究和团队绩效与激励研究五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得出团队研究的结论及其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研究;综述

1团队构建研究评述

周鹏飞对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指出虚拟团队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动态竞争环境下的虚拟团队影响因素和虚拟团队分析模型,以及制约团队效能发挥的因素,提出了构建高效虚拟团队的理论和方法[1]。

柳洲,陈士俊,张颖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中,从团队内部的学科交叉障碍和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两方面入手,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营造以人为本、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适合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设[2]。

柳洲,陈士俊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3]。

团队构建是团队发展的前提,它必须依托团队构建原则和机制。目前团队构建是一种建立在高效虚拟、学科交叉、智能互补、思维各异基础上人员的互相配合协助。

2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评述

对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方面,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了经典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背景和特征,所以对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成员的研究。即:成员传记性与企业业绩、个体特征与企业业绩、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等研究。

王智慧、魏利群对高管团队成员的传记性特征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现阶段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较高对组织绩效的提高是有利的,年龄的多样化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负相关[4]。

王瑛、官建成研究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征与企业的竞争策略及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不同的学历在企业战略的选择方面会出现很大的区别[5]。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在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的论文中,提出团队成员角色的明确、智力开发与魅力型领导与团队的有效性存在正向相关关系[6]。

庞金勇在国外团队理论视角下的高管变更研究综述的论文研究中,从团队特征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忠诚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权力争夺与高管变更、团队外部环境与高管变更四个方面论证了团队理论下的高层变更[7]。

李超佐,孙贻文在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方面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与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成正相关关系;(2)公司规模越大,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3)企业的投资流出比率越大,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4)高管团队人数与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实证结果既不支持锦标赛理论也不支持行为理论[8]。

黄宏斌,秦辉,涂少伟在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探讨中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教育、任期、职业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组织革新、战略、领导者更替以及组织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从以下方面:规模大小、年龄、教育水平、任期研究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9]。

张平探讨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年龄、任期、教育、职业经验、认知等异质性以及不同文化环境对企业绩效、战略的影响,分析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并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间人口背景特征以及重要的认知观念、价值观、经验的差异化[10]。

欧阳慧、曾德明、张运生研究表明团队异质性与公司战略、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这种关系同时受到企业、团队所在社会背景、行业环境的影响[11]。

3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评述

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持久发展的关键实力,从什么方面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研究的关注点。对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对科技创新型团队的研究。

曾德明、张运生、陈立勇对新技术企业R&D团队研究中指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团队的有效治理机制是关键,认为从组织机制、冲突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产权机制等五个方面9来构建团队治理机制,来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12]。

汪择分别通过八个方面对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展开论述,即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资源竞争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无差异竞争、差异化竞争、标杆竞争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进一步指出团队核心竞争力是对手短期内无法模仿的,企业长久拥有的,使企业团队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13]。

4虚拟团队的研究评述

虚拟团队往往是动态的,并由具有不同能力、不同文化或教育背景并跨时间、跨地域的人员组成。对虚拟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虚拟团队的界定、虚拟团队的一般管理策略、虚拟团队的成员管理、虚拟团队的薪酬激励、影响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因素、虚拟团队和传统团队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做出研究。

Lipnack&Stamps(1997,2000)提出的,他们将虚拟团队定义为“一个由跨时间、跨空间和跨组织界限,依靠技术,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独立工作的人们所组成的团队”。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区别于传统团队,虚拟团队要跨越种种界限,通过网络交流技术联系起来[14]。Janvenpaa对全球虚拟团队定义为“短期的、文化多元的、地域分散并进行电子化沟通的工作群体。”[15]

王重鸣,唐宁玉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国内近年来出现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检索、编码和分析,从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主题和内容的角度对国内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和国外虚拟团队研究上的差异,最后指出了未来国内虚拟团队研究的努力方向[16]。

颜士梅通过对虚拟团队和实体团队的区别研究指出团队成员的临近程度、互动特征、资源利用、控制和责任、文化和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得出对虚拟团队进行管理时,需要从文化差异、沟通、技术和团队协调等方面入手[17]。

赵祥宇虚拟团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有效管理虚拟团队人员应该注意改变员工的角色定位、明确团队战略目标、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8]。

邓靖松和王重鸣根据虚拟团队的特点,提出了虚拟团队自行申报挂钩奖励制度、惩罚和奖金相结合的两种不同设计框架下的薪酬方案。这些显示出国内研究者对虚拟团队实际过程中的难点和人员管理的关注[19]。王小琴指出虚拟团队的绩效管理与激励要采用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不管内部激励还是外部激励,都必须与团队的工作绩效挂钩,并形成一个完善的反馈体系,并且将外部激励分为团队地位和团队成就,内部激励分为团队文化、团队融洽度和团队成员激励[20]。

5团队绩效与激励的研究评述

团队绩效与激励是从团队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团队构成(人口特征背景,包括教育水平和经历等)和组织绩效与激励密不可分。在这一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绩效与激励和报酬的合理性研究。

张长征,李怀祖从研发团队的异质性出发,将报酬模式与研发效率联系起来,提出了研发团队异质性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研发团队异质性与报酬模式的匹配对研发效率的影响[21]。

金泉,丁栋虹对团队创业绩效的研究中指出,团队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创业团队成员的能力与观念、创业团队成员的关系状况、创业团队的文化特性,对创业团队进行激励[22]。

王艳梅,赵希男对团队协作最优激励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生产委托模型,研究了激励结构与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委托人最优的激励系数设置,分别就人关于自身努力及帮助努力相互独立及相互替代两种情形下人及委托人的最佳选择进行了分析[23]。

刘光辉,吴先金对团队激励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将激励理论与团队工作相结合,根据学习型组织激励模式构建学习型团队激励模式,并分别对基于团队整体的激励模式、基于团队成员个体的激励模式、团队综合激励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力图使团队激励模式更趋完善、合理[24]。

6团队管理研究结论及其研究趋势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内专业运动队复合型教练团队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从专业运动队复合型教练团队内涵、研究内容及建设状况进行分析,为我国专业运动队风和型教练团队的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 专业运动队 复合型 教练团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产生了许多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为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作为众多学科之一的体育,也不免要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但是这种交融协作关系在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的同时又给运动训练增加了难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运动训练不断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是朝着分化与整合的方向发展,教练员个人已无法完成对科学训练的工作。在这种趋势下,组成一个团队负责科学训练的支持与保障工作就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所以科学训练实践在客观上推动了团队合作的出现。

从国内来看,多学科联合攻关作为教练团队的雏形,被证明是我国备战大型比赛的有效形式。但训练与科研结合不密切的现象长期存在,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继续发展。为实现科学训练,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加强教练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水平是建设国家队教练团队的首要任务。

深刻认识国家拳击队教练团队的本质以及如何促进合作以实现团队“科学训练”是个非常重要又不能回避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国家拳击队教练团队合作的研究,加强国家拳击队教练员、研究人员、领队等的合作为实施科学训练,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指导。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国内专业运动队复合型教练团队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有关教练团队的论文等进行了研读和借鉴;采用专家访谈法对国家队教练员、科研人员、队医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访谈;采用逻辑分析法,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归纳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教练团队的称号不一,但本质相差无几。

国内有关教练团队的具体称号有很多,主要有“训科医管”一体化、“复合型教练团队”和学习型教练团队等。所谓“训科医管”一体化是以提高运动成绩、夺金牌为目的,以竞技运动训练为主体、科研服务为支撑、医务监督服务为保障、科学组织管理为前提,为了快速提高运动员训练质量和运动技术水平,而监理一起解决团队工作计划、队伍管理、后勤保障等的工作体系[1];“复合型教练团队”是指以提高竞技体育成绩为目标,加强训练过程中领导与决策、执行与保障工作,促使“训练、科研、医务、教育、管理”的“一体化”,形成以管理干部为龙头、教练员为主体、科研人员和队医为两翼、外聘专家为外脑,各方形成合力,实现“最高水平”的训练管理体系[2]。所谓学习型教练团队是指教练员团队中的主教练、助理教练、科研教练、队医等每一位教练员在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共同目标的引领下,采用个体学习和团体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断取得创新的自主管理的团体[3]。

在定义上就可以看出国内大部分学者对教练团队的认识是一致的:随着竞技体育竞争的日趋复杂,仅仅依靠有限的知识和单一的手段已不能取得竞技体育运动成绩提高的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凭借教练的一己之力樱井不能满足优秀运动队的发展需要。当代的运动训练越来越离不开科研、医疗和管理的支持与服务,必须充分认识到只有实践以训练为核心,科研、医疗、管理为支撑的管理方式才能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二)关于教练团队研究的切入点不同

国内众多学者对教练团队进行了研究,但是每个人的切入点不同。有的学者以教练团队在训练团队中的重要作用为研究的落脚点,认为教练团队中的各要素在实践科学训练的过程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学者以某一具体的运动项目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该运动项目中构建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必要性以及该项目复合型教练团队的组成及其成员的职责[4];有的学者从运动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角度对复合型教练团队的管理结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发面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从团队建设的视角,重点研究了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建设实际以及团队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团队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5];还有学者从团队合作的角度着手,对教练团队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方法进行了研究。

(三)主教练与科研人员的合作效果不佳是当前影响国家队教练团队建设的主要阻力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科技的竞争,这就意味着在优秀运动队中科研人员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运动训练要讲求科学化,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将是优秀运动队训练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且他们的工作也需要教练的大力配合和支持,而科研成果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由于主教练与科研人员以及科研人员之间的不信任,虽然制定大量规章、制度来保证教练员与科研人员的合作,但是更多的表现出非合作或者表面上合作。因此,在科研成果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主教练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冲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目前国内有关专业运动对教练团队的研究尚未成熟,主要表现在:教练团队的未有一个固定的称谓,学者对教练团队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教练员与科研人员的合作是当前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二)建议

建设国家队教练团队,就是要打破过去那种由教练员一个人说了算的训练管理模式,取而代之以教练团队的民主决策、科学管理、集体监督和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训练的效益和质量。破旧立新,势必会带来一些问题和阻力,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推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复合型团队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 ] 史国生,张辉,钱竞光等.训科医管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运动队备战重大赛事中的作用――以南京体育学院运动队备战全运会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02(01):6-7.

[2] 韩开成.优秀运动队复合型教练团队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9(05):447.

[3] 王倩.学习型组织视野下的教练员团队建设研究[J].内江科技.2012.01(01).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体育精品课程 教师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64-01

高校体育承担着培养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增进运动参与、丰富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等重要责任,高校体育精品课程以丰富多彩的运动为大学生学习和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提供了的平台。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团队、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从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入手,在探讨教学团队同其他几个“一流”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这“五个一流”,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教师团队。并在探讨教学团队同其他几个“一流”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突出教师团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建设教师团队的几点建议,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上海图书馆、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对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检索,查阅有关于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的参考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为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走访有关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课程管理方面的领导、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普通体育教师,为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2 分析与讨论

2.1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建设是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建设一流的教学内容要体现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以交叉学科知识的整合为课程内容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内涵建设。教学内容建设也要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专业或者某运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者。教师要从课程培养目标出发,选取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并进行整合,以满足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可以说,没有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不能根据时代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科学的选取以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

2.2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先进的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流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实行生动而丰富的形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特色源于创新,只有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新时期教师团队,才能创新特效的教学方法。

2.3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是教材的编著者和实施者

琳琅满目的各种运动项目作为教材资源,对丰富教学内容有关键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而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的人是教师,或者教师团队。教师团队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是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编著出高质量特色教材的保证。

2.4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管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发展性、动态性,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方法、教材都要与时俱进。一流教师团队培养发展,也要因课程建设的发展,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提高。教师团队既是教学管理的客体,更是教学管理的主体。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生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团队的配备、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

综上所述,教师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团队建设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特色教材的编撰并运用,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3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3.1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需要分工合作明确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团队成员不同的分工和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团队需要由团队的决策者、业务能力骨干、充满激情和斗志的新鲜血液组成。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团队间也要相互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进行整理整合,使团队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教师团队的影响和声望、科研成果、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质量这些特色都需要在课程建设中通过团队合作长久的发展和积淀。

3.2 要重视梯队建设

建设可持续性教师团队一定要着力培养后备师资团队,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教师梯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师资力量配置。保证高层、中层、新生代合理的搭配和比例,使得教师团队建设得以薪火相传。

3.3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团队中各个岗位和分工的积极性,满足团队成员的发展需要,给予其发展机会,特别是各个高校高层管理者、体育主管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有利于课程发展的政策倾斜。

3.4 增加团队成员业务培训机会

当今时代,随着教育理念的飞速发展,专业知识日新月异,新的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新较快。教师团队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动向,并转化为自身业务能力以满足广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多增加团队成员业务能力培训,对于提升团队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方面。

4 结语

在新一轮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将起到样板示范作用。而作为课程建设中人的因素―― 教师团队,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如何提升团队整体实力将是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各高校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侯治富,金祥雷,谷树严,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1-23.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6σ管理;团队建设;6σ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52-04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条件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3C挑战。所谓3C,即:Customer(顾客)、Competition(竞争)和Change(变革)。这三个方面的挑战已深入地渗透到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工作之中,使得任何企业都不得不面对其强大的压力。因此,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提供具有完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一支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随机应对各种挑战的营销团队是目前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工作的重点所在,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应对挑战的众多的管理方法中,近年来兴起的6σ管理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6σ管理不仅是对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现代管理理念。6σ管理活动起源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该公司实施的“质量振兴计划”内容包括加快产品开发、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通过调整生产过程来降低成本等,希望以此提升企业竞争力,而6σ管理是这一计划的关键。此后许多著名的企业如通用电气、爱立信、IBM、索尼等也纷纷效仿,这对当代质量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今6σ管理方式已经被看作是企业获得经营成功并将其经营业绩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项目团队建设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的热点,项目团队也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在对6σ管理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它在中国房地产项目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一、房地产营销团队中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业是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显著的行业,是建设部重点管理的行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房地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却不容人乐观,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生了一些不利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当前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匮乏、管理水平低、项目运作能力差、资产负债率高、规模不经济、相互模仿严重的问题。此外,还有相当数量房地产企业存在营销团队稳定性差、凝聚力低、销售人员 “出工不出力”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营销行为存在不合理和不合法现象。近年来,中国城乡人民的住房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住房消费市场日趋活跃,住房消费的不断增大,对提高居住水平,改善居住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房地产营销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法制监控,开发商信誉意识淡薄,商品房营销行为不合理及违法现象屡有发生,如:销售出去的商品房质量不高甚至有严重的质量隐患,给消费者带来损害;商品房销售合同不规范,有的强制使用自行规定的格式合同,致使消费者上当;房屋面积“短斤少两”,合同约定的面积与实际不符;商品房预售广告虚假问题比较突出;售后服务措施不落实,维修责任不明确,维修管理不到位,维修不及时等。

2. 缺乏科学合理的营销体系。营销体系是连接企业市场的桥梁,它主要由市场调查、预测、目标、订价、推广、交易、销售服务、营销管理等方面组成。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在探索组建自己的营销体系,营销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向纵深发展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市场调查不力,预测工作不够;营销策划不够科学、规范;促销推广缺乏创意和创新;销售服务有待提高;管理工作滞后,营销队伍素质低等。

3. 个人崇拜论。房地产营销是一项牵涉到很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从市场调研、市场研究分析到市场推广是一个需要做大量前期工作的递进式过程,少一个环节都是不可行的,这些单凭一个人的单薄力量是根本办不到的。而在目前的房地产营销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某一个人曾成功策划过一个项目,那么他就被推崇为“策划大师、营销专家”,有些人还主观地把全盘希望寄托在这样人的身上,希望能通过“策划大师、营销专家”实现他们的营销目标。

4. 广告万能论。“只要你愿意投广告,我包你楼盘销售火”。很多开发商误认为营销就是做广告。用广告取代营销已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通病。其实,广告只是营销策划中的一个部分,是先有营销策划后有广告,而不是先有广告而后有营销策划的。广告的内容和方式要根据营销策划书的要求去,而且,广告怎么做、说什么、怎么安排期和媒体,都是在营销策划的时候预先考虑好了的。广告应该是营销策划工作的有益补充。

5. 惟经验决定论。目前房地产营销中存在经验决定论,这种做法是忽略产品本身而依据以往的经验去做营销工作。这种做法的缺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个“炒”字,会“炒”就是营销高手,能“炒”就会有市场,大兴“炒作之风”。其实这种不科学不理智的营销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市场营销。

二、6σ管理在房地产项目营销团队中的作用及其实施

小写的字母“σ”(sigma)是一个希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用“σ”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的偏离程度。6σ管理是一种数据导向的管理方法,有别于其他以经验为依据的决策,6σ管理更愿意相信数据而不是经验。它以“以顾客为导向,真正关注顾客,倡导全员参与管理,寻求无边界合作”为理念进行管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举措和管理哲学。6σ管理法的推行,加强了企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跨部门的团队工作,改进公司内部的协作以及与供方和顾客等相关利益者的合作。因此6σ在建设房地产项目高效团队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西格玛数值及其对应的PPM值和合格率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PPM数值,不是指缺陷或不合格产品数,而是指造成缺陷的差错机会,本文主要是指影响建设高效销售团队的因素。

(一)6σ管理在房地产营销团队建设中的作用

营销团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立高效的营销团队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通过6σ管理法来优化项目团队建设的工作程序,通过优化工作程序来建立高效的项目团队。6σ在营销团队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使团队成员的选择有明确的目标。6σ要求企业从客户的角度,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企业内部的各种流程,用客户的要求来建立标准,以此来评估企业流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并最终依此设立产品与服务的标准与规格。因此,在房地产营销团队成员的组建活动中,项目经理选择成员的最终目标是为房地产营销团队规划提供符合要求的员工,以满足营销团队用人的需要。

2. 使项目成员的选择有了明确的工作流程。如同企业的生产部门要遵循严格的生产流程一样,项目经理在进行项目成员选择时也要有清晰的工作流程,而6σ管理法是运用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对企业的每一个流程环节、运作方式以至于企业文化进行改进与控制的,因此,在销售经理物色房地产营销人员时,运用6σ管理法,同有关负责人谈判,将合乎要求的人员编入该项目团队,整个选择流程使得销售经理有明确的选择目标以及为实现部门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3. 有利于增加项目成员选择效果的可测性。在6σ的企业氛围之中,6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必须要以数字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只凭感觉和喜好。它要求用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来构筑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变量和最优目标的理解。而在营销成员选择的整个流程中,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房地产营销经理通过6σ管理法设立一系列的指标,将数据信息统计分析,以此对选择工作的质量进行测定,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

4. 有利于营造学习型的项目团队氛围。6σ管理体现了不断改进和崇尚学习的企业文化,它能为营销团队培养具备组织能力、激励能力、学习能力、项目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诊断能力的团队成员,这些人员组成了能适应变革和竞争的核心力量,他们随时听取顾客和业主的声音,并根据他们的需要不断地改进工作。

(二)6σ在房地产营销项目团队建设中的实施步骤

6σ管理不仅可以为项目团队降低成本,提高团队的绩效以及顾客满意度,还可以消除团队建设中产生的缺陷,提高项目团队的工作质量。在团队建设中,实施6σ管理一般采用DMAIC循环法,其包含界定(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和控制(Control)五个工作步骤。

1. 界定(Define)。界定阶段是为后续工作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包括要创建什么样的营销团队?项目团队的规模大小?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怎样?创建什么样的团队文化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来制定DMAIC计划。在这一阶段,营销项目团队建设中主要包括创建项目团队描述和确定项目流程与规范。

2. 测量(Measure)。通过对项目团队文化对项目成员的影响力度及营销业绩的测量,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对销售过程中重要情报的反馈情况,在营销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上的互补状况,解决客户冲突及其他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效果分析。在这一阶段,项目团队建设主要是通过测量及效果分析,用事实和数据评估现实的项目团队与理想中的项目团队有哪些差距。

3. 分析(Analyze)。通过第二阶段获得的数据,分析项目团队绩效与预期目标产生偏差的原因。该阶段在项目团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测量得来的数据来分析现实团队与理想团队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以及通过分析找到消除两者之间差距的有效措施。

4. 改进(Improve)。这一阶段是6σ管理的核心过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寻找优化营销项目团队、提高团队营销业绩的方案,以消除或减少低效率。这一阶段在房地产项营销项目团队建设中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过过程的改进,消除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使团队绩效逐步达到或接近预期的目标。

5. 控制(Control)。这一过程是使改进后的项目团队建设程序化、规范化、文件化,并通过有效的检测方法保持改进的成果,防止返回到改进前的状态。在这一阶段,关键是要对项目团队进行长期的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维持目前的项目团队状态,保证项目团队以一种团结、高效、高能的精神状态实现团队的目标。

房地产企业实行6σ管理进行项目团队建设可以杜绝项目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建立一支团结向上、配合默契的高效团队,这对提高项目团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很好地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

三、6σ管理思想在房地产营销项目团队建设中的模型

房地产营销项目团队的建设贯穿整个团队管理过程,从创建项目团队的描述开始一直到判断团队的绩效是否与预期的目标一致,通过不断循环,最终实现团队的目标(具体模型见图1)。

该模型在整个团队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顾客满意为导向,注重团队工作和团队决策。这里的顾客不仅指企业外部的顾客――购房者、潜在购买者、业主等,还包括项目团队成员。这样,通过项目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尽心尽力地为团队工作,不断提高外部购房者的满意度,以求完美实现团队的目标。除此之外,在房地产营销项目团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项目经理要注重培养项目成员追求完美、不断学习、持续改进和无边界合作的项目团队文化,营造学习型的营销团队,这同样是营销项目团队建设的目的。

四、结论

房地产营销项目团队建设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与房地产项目的进度、项目成本预算和控制、范围管理和质量管理同样重要。一个优秀的项目团队可以为降低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快速、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房地产的销售任务,实现顾客的最大满意度提供保障。在房地产营销项目团队建设中,引入6σ管理方法,对于提高项目团队的质量,防止个人崇拜,提高团队决策能力、建立学习型的项目团队和实现企业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彦伟.六西格玛管理与团队建设[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5).

[2凌善康.六西格玛: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J].八方论坛,2005,(1).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团队 心理边界 内向边界管理 外向边界管理

引言

组织理论中,组织常常被视为具有明确边界的社会实体,并且这个有界实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以确保组织系统维持生存所需资源。因此,“边界维持”成为组织的关键功能。但早先边界研究主要以组织作为分析单位,封闭系统视角主导着组织内工作单元的研究(Ancona,D.G,1990)。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组织变革的实践进入高潮,组织发展呈现出无边界组织的新边界与边界活动内化趋势。当前,工作团队必须越来越多地在非官僚化、无边界、基于网络化、临时结构化、地理分散化和电子媒介化的组织中运行。这种深刻的变革使正式结构逐步瓦解,官僚制组织原则引起了关于在组织环境中团队如何管理边界的重要问题,使得深化团队边界和边界活动的研究日益重要。本文旨在从组织理论和管理文献中筛选出有关团队边界研究的论述,理清边界的内涵,分析边界活动的趋势,通过从不同的视角对边界、团队等概念内涵进行考察,提出团队内向边界管理、外向边界管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内向与外向边界活动既竞争又相互支持与互补的协同关系,提出以团队心理边界管理为核心,通过内向与外向边界活动的动态平衡管理机制创建高效团队。

边界的基本内涵

最初的边界研究就提出概念多样性的观点(Scott,W.R,1992),组织或工作单元的边界被定义为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分界线、跨越系统的界面、保护系统免受环境破坏的周界和系统为其生存获得资源的领域,每个观点都与不同的思想流派和边界的某个具体特性相关联(Yan,A.,Louis,M.R,1999)。表1是对边界概念各种观点的简短总结,以建立边界的综合观点。

分界线和周界维持的视角强调了边界区分焦点系统与其他的系统并保护它免受环境的干扰和破坏的功能。与之相对,界面和边缘地带的视角关注交互影响的关系和跨系统的资源交换。这种更为积极和动态的视角对组织内系统尤其有用,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非常关键(Ancona,D.G,1990)。综合上述观点,将边界定义为:为了维持这个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并使其长期生存,这个系统与其环境相互影响的领域。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边界的整合观点首先强调边界的封闭、隔离和保护功能,因为边界内含的最主要的意义是界定事物与领域之间的差异,边界限定因此凸显了该事物或领域的某种属性;其次,强调边界的开放、渗透和发展的功能,因为边界不仅限于“止于此”的概念,更内含有“发于此”的涵义。也就是说,边界依据某种属性的差异,限定了事物或领域之间的区别的同时,还是这种属性向外部(内部)拓展的基点(朱敬恩,2006;石冠峰等,2010)。

边界的变化趋势

(一)无边界组织的新边界

组织变革产生的组织无边界性是为适应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反应的需要。杰克·韦尔奇认为,“这是一个无边界的公司……在这里,我们打掉使我们彼此分开的墙壁……”,打破使组织僵化、反应迟钝的边界,但如果认为这样的无边界组织完全不需边界的话,则是错误的。事实上,随着传统的层次结构、功能和地理界限的消失,一种新的组织边界变得非常重要,而这个新的边界则更倾向于心理边界。

随着企业模糊其传统边界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员工在工作中的角色和任务也变得逐渐模糊。由于类似传统的、清晰的组织结构图的缺失,员工任务、角色的多重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个体身份,甚至群体的特质都变得更加难以明确和建立,但也更加凸显其意义。因此,组织必须专注于边界管理,必须引导员工学会识别和认同新的边界。

(二)边界内化趋势

1.从组织层次迁移到工作单元层次。当组织开放系统视角开始关注边界与边界活动时,组织就是其基本分析层次和单元,而群体边界相关的问题仍旧未曾探索。然而,随着组织领域的巨大变革,使边界活动正在内向迁移到工作单元层次(Yan,A.,Louis,M.R,1999)。工作单元是指由多个执行某种组织任务的个体组成的组织中的次级单位。组织和环境的力量(例如非官僚化的组织重构、广泛的团队应用、组织冗余的消减、劳动力日益多样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迫使组织希望和要求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建设和维持团队和/或管理组织边界之外的关系,并促进迁移的发生,使工作单元的边界管理日益具有挑战性。毫不夸张的说,新组织形式的出现使组织理论恢复了活力,团队成为组织研究的关键分析单元。

2.从关注物理边界到社会和心理边界。随着组织力图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传统组织边界,如明确限定的狭窄工作职能、严格的管理层级和地理限制应被消除。但Hirchhorn和Gilmore(1992)认为,它们将被同样强有力、不同类型的边界—心理边界所替代(Hirschhorn,L.,& Gilmore,T,1992)。Hernes(2004)从社会学角度阐述了边界的结构和属性,认为组织边界不仅表现为物理边界,更本质地表现为社会和心理边界(Hernes,2004)。社会边界是存在于“相异性”和“同一性”的一种界限,使组织自身区别于其他的组织和群体,这一区分赋予了组织内部的人们一种特征,同时也提供了他们的行为基准。同时,社会边界可能规定着高的信任度,人们无须在物理距离上很接近的情况下(受物理边界的限制)也能放心地合作。心理边界描述那些帮助群体交流、做出行为以及加深它们对特定事物的理解的特定术语和符号。心理边界涉及如倾向于指导有组织的行动的观念、理解和信仰等机制,在群体界线内外都形成了一个行动的基础。因此,社会和心理边界的设定和管理对团队有效性产生根本性影响。如何调整社会、心理边界构成了边界管理的挑战(郭金山等,2004)。

3.组织边界的认识由边缘化趋向中心化。组织理论常常把组织看作一个由稳定的和清晰的、倾向于一个平衡状态的边界包围和限制的实体(Hernes,T,2004)。这个思想实际是把边界作为组织分析的抽象或组织的附带现象。但Giddens(1984)和Luhmann(1995)的研究认为边界并非分析的抽象或组织的附带,使人们对组织边界的认识从边缘化趋向中心化。组织因其参与者共同遵循某种观念或者传统才可能集合在一起。组织既然作为一种集合体,说明组织参与者与非组织参与者相比至少具有某一种特殊的属性,而正是这种属性将组织与环境区分开来,并且构成组织边界的基础。边界设定对每一个组织过程来讲是内在本质的,组织通过边界设定的过程而发展(朱敬恩,2006)。

从以上分析可知,随着环境变的复杂与多变,工作单元不仅需要与组织内也要与组织外环境进行互动,团队等工作单元对其环境的不同反应正是推动边界活动内化的重要因素。

团队边界管理的动态平衡机制

Kozlowski和Bell(2003)在强调边界功能基础上,将团队定义为执行与组织相关的任务,共享一个或多个共同目标,相互进行社会影响,展现任务相互依赖性,维持和管理边界的人的集体,这个集体嵌入于设定团队边界、限制团队活动范围和影响团队与组织中其他单元进行交换的组织背景之中。边界的基本功能是对内设定、培养和维持边界,对外识别关键的外部团体并管理团队与外部公众的关系。因此,边界管理是“组织实体协调那些建立和维持边界的活动,并管理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换活动以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石冠峰等,2010)。通过团队的边界建设使成员心理上彼此认同,因为相互吸引和相互信任增强归属感或凝聚力,使团队具有更强的动力和潜力。可见,考察工作团队的关键不仅在于相互依赖性等特征,而且在于团队边界管理和与之相关的特征。

(一)内向边界管理与外向边界管理的动态平衡

团队过程包括两个独立活动集:团队内部过程和跨边界活动,团队很少能在其边界内获取所需的所有资源,二者的协同提高了团队效能(Gladstein,1984)。依据边界“发于此”(向外拓展)的含义,石冠峰等(2010)指出,跨边界管理(Ancona, D. G,Caldwell,D.F,1992)的表述未能准确体现社会心理边界随着成员活动范围的拓展(收缩)相应变化,将团队活动调控在其范围之内的特征,因此提出了外向边界管理(Outward-facing boundary management,OBM)的表述,并将其界定为:识别关键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处理团队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利于团队目标实现的过程与策略。与之相对,依据边界“止于此”(向内拓展)的含义,他们将聚焦于团队内部因素,协调边界设定与维持活动,提高成员对团队的认同度与吸引力,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与策略界定为内向边界管理(Inward-facing boundary management,IBM)。外向边界管理包括边界缓冲(Boundary buffering)和边界跨越(Boundary spanning),内向边界管理包括边界巩固(Boundary reinforcement)(Yan,A.,Louis,M.R,1999;Faraj,S.,Yan,A,2009)。

团队不能仅仅依靠内向边界活动或外向边界活动,因为团队必须依靠环境资源生存,同时依靠维持边界区别于环境而存在。Yan & Louis(1999)认为外向边界活动与内向边界活动相互支持和互补。然而,团队内部视角研究者证明了内部过程(如凝聚力)与绩效的关系,而外部视角研究者认为,凝聚力影响了团队外部主动性;外部视角证明外部活动与不同的团队绩效指标相关联,但同时也证明这些活动降低团队凝聚力,所以内向与外向边界活动之间也存在相互冲突的关系。因此,团队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团队资源的有限,进行内部或外部活动可能减少另一类活动可利用的资源,两类活动为获得更多有限的团队资源而相互竞争。其次,内部和外部活动可能因相互加强而维持协同关系(Choi,J.N,2002)。例如,通过外向边界活动(如缓冲和跨越),团队有效地应对组织内和更大环境中的其他单元。相反,内向边界活动(如巩固边界)集中系统资源实现团队目标。有效的缓冲可能有助于培养边界,因为减少外部扰动可能创造更加有益于团队的环境。然而,前者不会代替后者,因为阻挡外部的干扰不会让系统免于内部混乱,而培养边界不能代替跨越活动来获取来自外部环境的资源,而是保存和有效运用这些资源完成任务。

显然,内向与外向边界活动的平衡(选择)是一个团队管理边界的关键问题(Choi,J.N,2002)。正如Sundstrom等(1990)所说:“群体边界需要连续不断的管理以确保边界既不会变得过于封闭,也不会太过于渗透,以至于团队既不会孤立也不会失去其同一性”。二者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虚线假设性地描述了团队效能的水平。当团队按照内外活动的平衡分配资源时,团队效能可能是高的(如图1中a点所示),即对团队边界管理内向检验吸引集中和认同水平,外向检验外部主动性水平,调整二者以适应团队需求和实现资源有效运用,从而达到图1中a点所示边界活动的理想状态。

团队边界管理的这种动态平衡机制则是通过内向与外向边界的管理,调整边界的稳定性与动态性、封闭性与渗透性程度,实现团队的高效能。对管理者来说,团队建设必须适应团队任务。内外焦点之间的平衡依据团队需要多少内外部资源、支持和信息。

(二)心理边界的维护与管理是边界管理动态平衡的核心

卡丁纳指出,团队心理边界是团队所属成员形成的共同的心理或行为丛总和的边界,是团队拥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风俗的固有模式,并被其成员普遍认同。依据边界“发语词”和“止于此”的含义,团队心理边界的本质同样体现在两个方向:一是团队成员与团队的心理契约,即内向心理边界;二是团队成员与外部团队或社会的心理关系,即外向心理边界。

内向心理边界是团队成员对团队的核心价值观、使命、目的、战略等所形成的内在一致性的信念边界,是团队内的相似性以及团队成员对团队心理契合的关系,是对成员身份的确认。因此,团队的内向心理边界意味着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认同程度,是群体行为的基础。团队的外向心理边界是在团队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在思考“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我们与其他团队有什么不同?”时进行自我身份的界定,从而形成团队独特属性,它是团队外向层面对团队的要求、评价所形成的约束和心理界线,表现为团队的形象和声誉。

以创新为基础的竞争迫使团队与其外部环境频繁互动,对团队的自我界定产生强烈的冲击,影响着团队成员的认同和忠诚度。团队心理边界管理就是要在团队垂直(包括权力、信息、能力等因素)和水平(如跨职能团队的合作)心理边界的层面上,一方面保持心理边界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增强成员的认同和忠诚度,实现团队发展的连续性和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构建相对开放的心理边界,增强团队应对环境变化的柔性及其与环境进行互动的主动性。因此,心理边界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的动态调节是边界管理动态平衡的核心和关键。心理边界不仅制约和引导边界管理,而且隐含、贯穿于团队建设的整个过程。

依据对边界管理研究的新思考构建高效能团队

(一)内向边界管理是通过管理成员资格边界和边界巩固活动实现

团队为其成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社会情境,使他们能够形成共同的意义建构(Sensemaking),并从总体上定义“我们是谁?”,继而获得团队认同和成员资格。成员资格应该与团队边界设定保持一致,否则,如果团队边界发生改变,但成员资格或身份未做相应调节,这种改变不会持久。因此,既要维持清晰的团队边界,又要根据任务目标的变化建设相对开放的成员资格边界(Hackman,J.R,1987),合理调度团队人力等资源,保持团队运作的柔性(石冠峰等,2010),并为团队外向、内向边界管理的动态平衡奠定基础。边界巩固则是通过吸引与聚焦、创建同一性两类活动在团队成员之间培养一种对团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将团队成员注意力与团队资源吸引并集中以完成团队的核心任务。

(二)外向边界管理是通过管理边界跨越和边界缓冲活动实现

首先,通过构建相对开放的成员资格边界,鼓励团队积极采取边界跨越策略,与团队利益相关者,如团队上级主管、组织内协作部门、组织外客户等建立广泛的社会网络,通过与环境因素的互动获取团队生存、发展所需重要资源和支持。其次,通过构建相对封闭的团队边界,鼓励团队采取有效的边界缓冲策略,努力转移来自团队外部的干扰和可能的冲突,避免团队负荷过重。具体表现在:保证技术核心的安全,维护团队生存的根本;防御组织文化和政治角力的干扰,维护团队价值观和同一性;缓解上级管理者不合理的命令,维护行动自由,为团队创造心理安全气氛(Edmondson,A,1999),提升团队执行力。边界缓冲策略对具有多重身份(multiple team membership)的团队有积极意义。

(三)加强内向与外向边界管理的协同来实现二者动态平衡

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提高团队认同感,以团队目标为导向,强化外向边界活动取得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外向与内向边界管理的协同过程的有效性;第二,营造团队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气氛。信任是团队通过社会网络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协作的重要机制,对加强团队的边界跨越活动有积极作用(Edmondson,A,1999),而有效的外向边界管理又能提高团队成员的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团队内部运作过程的有效性;第三,建立团队学习机制、提高团队反思的能力。团队反思是团队关注环境并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关键所在,是影响团队效能的重要因素。如果团队能对自身工作方式和工作情境进行公开反思,学习通过跨越边界获得的先进工作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吸收转化为团队自己的技能,团队就会变得更加有效。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初步探讨了团队边界管理的几个问题,对边界、边界管理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提出依据边界管理的动态平衡机制建设高效团队的措施,但未能提出边界管理可操作化的界定,对边界管理的动态平衡机制、建设高效团队的措施未能进行实证检验。因而,要更准确地把握团队建设和边界管理的规律,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第一,团队心理边界的构成要素方面。Hirschhorn和Gilmore(1992)通过对跨职能团队研究,提出团队心理边界由权威心理边界、任务心理边界、政治心理边界和同一性心理边界(Identity Boundary)构成。目前,团队心理边界的内涵、结构要素以及各要素间的关系仍需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第二,边界管理的前因和结果变量。之前的研究较少关注边界管理前因和结果变量的探索,并且这些研究局限于团队所处的组织环境(Joshi,A.,Pandey N.,Han,G,2008),但组织环境的变化和复杂程度要求团队边界研究不仅要关注组织环境,更要关注组织外部因素对团队边界管理的影响。

第三,适合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团队边界管理评价模型。目前,国内在团队层面进行边界管理的实证研究极少,且使用的是西方研究者开发的测量量表,由于文化差异使其研究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团队建设的现实。因此,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的测量工具急待开发与完善。

第四,边界管理的理论模型。边界管理为团队建设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建构边界管理与团队效能关系的理论模型,阐释其内在作用机制是团队边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提高边界理论解释效力的关键。例如,在Choi(2002)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理清内向与外向边界管理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凝聚力、心理安全、团队反思和团队学习等在边界管理理论模型中的效用。

第五,因为组织的无边界性导致组织内的职业路径逐步消解,员工必须在组织内的多个部门、多个工作单元、多个职业和多个岗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团队边界管理视角的无边界职业生涯体系的建立、员工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无边界职业生涯的风险管理和雇主责任等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Ancona,D.G.Outward bound:Strategies for team survival in the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33)

2.Scott,anizations: Rational,natural and open systems(3rd Ed.)[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2

3.Yan,A.,Louis,M.R.The migration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to the work unit level:Buffering,spanning,and bringing up boundaries[J].Human Relations.New York:1999,52 (1)

4.朱敬恩.组织边界的确定过程[J].江淮论坛,2006(6)

5.石冠峰,林志扬.团队建设研究的新思路:边界管理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0(1)

6.Hirschhorn,L.,& Gilmore,T.The new boundaries of the“boundaryless”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5-6)

7.Hernes,T.Studying Composite Boundaries:A Framework of Analysis[J].Human Relations,2004,57(1)

8.郭金山,芮明杰.论企业的心理边界[J].中国工业经济,2004(4)

9.Giddens,A.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M].Cambridge:Polity Press,1984

10.Luhmann,N.Social systems[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1.Kozlowski,S.W.J.,Bell,B.S.Work Groups and Teams in Organizations.In W C. Borman,D.R.Ilgen,R.J.Klimoski(Eds.),Handbook of Psychology: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C].London:Wiley,2003

12.Gladstein,D.Groups in context:A model of task group effective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4(29)

13.Ancona,D.G.,& Caldwell,D.F.Demography and design:Predictors of new product team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a(3)

14.Ancona,D.G.,& Caldwell,D.F.Bridging the boundary:External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2b(37)

15.Faraj,S.,& Yan,A.Boundary Work in Knowledge Team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9,94(3)

16.Choi,J.N.External activities and team effectiveness:Review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J].Small Group Research,2002,33(2)

17.Sundstrom,E.,DeMeuse,K P.,& Futrell,D. Work teams:Applications and effectiven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0(45)

18.Hackman,J.R.The design of effective work teams.In J.W.Lorsch(Ed.),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316-341.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7

19.Edmondson,A.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Learning Behavior in Work Tea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2)

20.Joshi,A.,Pandey N.,& Han,G.Bracketing team boundary spanning:an examination of task-based,team-level,and contextual antecedent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8,33(6)

作者简介:

石冠峰(1969年-),男,河南偃师县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和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学习型 教学团队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伴随新军事革命条件下军队院校的大发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得到了军队院校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受传统组织管理模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军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学习型教学团队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1 学习型教学团队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瑞斯特提出,他认为学习型组织具有扁平化、信息化、开放性以及终身学习的特征。彼得·圣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成员必须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培养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组织成员的共同理想、目标和愿景。

结合彼得·圣吉的组织理论,我们对学习型教学团队的涵义可以概括为:学习型教学团队,是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彼此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教员群体,是一个有持续学习及创新能力、有共同愿景、能不断创造未来的团队。

1.2 学习型教学团队的特征

一是组织层次扁平化。学习型教学团队的组织结构是精简的、网状的、扁平的,呈现为水平式,让每一个基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注重成员自我管理,形成以“基层为主”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同时,学习型教学团队的组织结构也是有弹性的,能够快速实现各种知识和信息的交融与结合,从而使团队能根据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迅速做出调整,是一种新型的、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形式,能随着未来战场对军事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及时调整院校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具有很强的变革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是组织系统开放化。学习型教学团队内部具有开放、平等、奉献、健康的组织环境,成员把彼此当成合作伙伴,相互可以质疑,彼此询问、彼此学习、相互交换知识、相互学习他人所长,大家在交流和工作时彼此尊重和信任,从而使信息能够在组织中畅通无阻。

三是学习单位团队化。学习型教学团队认为,每个人都在学习的组织并不能等同于组织学习,个体行为的改善不能代替组织整体行为的改善,组织学习是以组织本身为主体,而不是全体组织成员的简单算术和。如果一个组织不能成为学习主体,即使每个个体学习都很好,也不能看作是组织学习行为的发生,更难以对组织行为的改善产生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四是组织学习的持续化。世界军事变革蓬勃发展,急剧增加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要求军事人才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接受教育,而院校每引进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需要教员和学员更新原有的知识,吸收并创造出新的知识,这些都需要团队成员持续不断地充实自己,建立自己独特的核心专长,应对院校教育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2 创建学习型教学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2.1 创建学习型教学团队是提高政治理论教学核心竞争力的发动机

我军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军校政治理论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站稳脚跟,政治理论教学团队必须尽快形成并展现核心竞争优势。政治理论教学团队核心竞争力是由知识、资源、流程与管理文化相互联结而形成的复杂的系统组合,是院校内部整合的、富有个性化的、复杂的能力体系,而且它能够不断优化,是团队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团队内质中支撑团队竞争优势,使团队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由于学习型教学团队的行为比一般团队更为活跃,学习能力更强,其基于共同目标构建出的核心竞争力方向更明确,目的性更强,各种资源的使用能够起到协同的效果。因此,创建学习型教学团队对于政治理论教学在军事变革不断加速的环境下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具有重大意义。

2.2 创建学习型团队是加快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助推器

学习型团队理论认为,学习型团队是不断增强其能力来创造未来的组织。也就是说团队能从不断学习中获得竞争优势,面对变化的未来能够做出迅速反应、有效变革。当前,政治理论教学正处于全面、深入变革阶段,改革任务艰巨,在转型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运用学习型团队理论指导转型发展实践,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思想,无疑对政治理论教学实现战略调整,推进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在新起点上创新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3 创建学习型团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触发器

学习型团队首先重视人的学习。让人懂得,只有提高学习能力,才能有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在学习与生存、发展的紧密联系中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学习型团队依靠人、激励人、培育人、尊重人,不再将成员看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而成员将团队看作是增强打赢本领、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卓越的依托。创建学习型团队将触发全体成员增强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尽快适应军队建设的新要求。再次,学习型团队视个人目标和院校目标为一体,为成员才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3.1 依托学习型团队理论树立新观念

一是对团队学习意识进行升华。当前很多人对“知识就是力量”产生了曲解,认为拥有别人不懂的知识越多才越有力量,掌握别人不了解的知识才形成自身优势,如果共享知识则会使自己丧失这些优势,谁拥有别人不懂的知识越多,谁就越可能成功,因此人们对一些认为影响到自身竞争优势的知识采取保密措施,并尽可能多地去完善别人不知道的知识部分。因此要改变这种守旧意识,树立团队学习意识。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能够形成团体知识共享,使团体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对复杂问题做到比个人更有洞察力。

二是对组织的传统概念进行创新。传统观念认为,个体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他需要学习,但是团队没有生命,根本不需要学习,它是个体学习的总和。而在学习型团队中,团队同样是一个生命体。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根据新军事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未来战场对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调整培养人才的策略,不断进行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这种自我调整、不断发展的现象本身就是团队生命力的体现,所以团队的学习尤为必要。另一方面,传统看来,团队领导是设定目标、做出决策、高高在上的人。在学习型团队中,成员具有共同愿景,领导作为设计师策划团队运行系统,设计基本理念,设计学习过程,带头践行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并和其他成员一道永远忠于团队的共同愿景。

3.2 构建知识管理体系

首先,创建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是采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手段,融管理方法、知识处理、智能处理乃至决策和组织战略发展规划于一体,具有知识管理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的知识管理实施平台。它能够提高院校整合军事教育资源,创新适应教育转型需求的作战、训练、管理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改革,及时转化具有领先水平的作战、训练、管理理论和技术成果的能力。建立知识库可以将不同体系的知识整合起来,成员通过访问知识库可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

其次,营造共享知识的文化氛围。要培育知识共享的价值观和合作精神,建立相容的学术氛围。世界新军事变革日新月异,知识以加速度在增长,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其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因此要努力培养在竞争中的合作精神和兼容精神,成员要围绕团队共同目标,积极参与交流、踊跃表达思想,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在畅所欲言中得到启发,在研讨争论中寻找答案,形成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还要建立相容的学习氛围,过去强调的个人打拼式的竞争精神已不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应推崇合作性的竞争精神,以合作精神开展跨越学科界限的学术活动。

3.3 完善团队运行机制

首先是激励竞争机制。一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要把正确的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办学思想、质量观、人才观等理念,在组织成员充分认识和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将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不仅有利于鼓励他们确立正确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创业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开发院校人力资源。二是创设竞争环境。通过创设竞争环境,激活组织内部机构和个体产生“鲶鱼效应”,真正促使组织的每个部门、每位成员不断超越自我。

其次是创新机制。一是确立创新的观念。组织要始终将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建立共同目标,通过各种激励手段,让其成员产生一种不断超越的内在需求,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二是注重知识的积累,优化知识结构。要创新就要有创新智慧的积累,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碰撞才能激发出创新的火花。三是创新素质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培养组织成员创新素质的最佳手段和途径。当前政治理论教学进行的全面改革,就是一场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因此成员应积极投身于改革的实践活动中,敢实践、多实践,通过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锻炼,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平。

基金项目: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科基金《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任晓光.高等学校高绩效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2] 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5).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01

一、教学团建的建设思路

1.以应用型本科办学目标为导向。教学团队建设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

2.以优化结构为重点。教学团队建设,应优化年龄、学历、职称、知识和能力等结构,形成合理的梯队,保持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分工明确。

3.以团队精神为核心。教学团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团队精神是教学团队的核心要素和精神支柱。全体成员应有明确的共同发展目标,有风雨同舟、共同进退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断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4.团队与规模相适应。教学团队建设,要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依据生师比例、专兼职比例等规定,以及办学预期和优化结构要求,配齐、配足教学、实训一线教师,使教学团队与办学规模相匹配。

5.以“双师”结构为特点。教学团队建设要以培养专、兼职教师“双师”结构为特色,优化团队“双师”结构。对专任教师应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测定,兼职教师应注重理论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测定。

6.以校企合作为桥梁。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包括企业兼职人员,扩大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中的影响力,综合利用企业提供的软硬件资源,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二、教学团建的建设策略

(1)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团队专业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校应用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应用型大学要根据自我发展状况及社会环境条件,采用多渠道与企业进行密切联系,并且建立长期有效合作机制。通过与企业开展“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资源共享”,使得企业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合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一方面开展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与企业签订学生顶岗实习或企业实训合作协议,满足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企业用工的需求。

(2)建立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机制,促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效

通过建立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机制,可以大力加快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积极鼓励各个教学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建立教学团队,依据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标准进行团队建设。定期举办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活动,对于优秀教学团队成员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活动中优先考虑。

(3)创新管理体系,加强教学团队内部运行机制建设

教学团队的管理体制是决定教学团队是否具有创新力的关键因素。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的权利配置模式,最大限度的使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利分离,由学校管理部门充分授予教学团队的管理自,教师资源调配权、教师业务考核权等。教学团队建设应坚持开放性、动态性,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时吸收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模式。在教学团队内部管理上,制定目标考核制度,逐步形成团队内部竞争激励机制,保持团队的动态管理。

(4)建立健全外部保障制度,促进教学团队健康发展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人力资源、教学资源、项目资金等组成要素,往往受控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团队带头人在制订团队任务目标、实施教学计划、内部调控等方面的自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包括物质支持和制度保障,确保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收外部因素干扰顺利开展。

(5)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推动应用型大学发展

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大学的教学主导力量,是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有部级高职师资培训计划。同时,还开展了青年教师参与企业实岗实训计划,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培训平台。学校可以通过校合企业聘请企业的岗位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改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结构。学校在人才聘用上用向企业经验丰富,工作技能较高的技术型人才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应用型大学的职业技能特色。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及考核

(1)团队带头人负责制

团队带头人要对团队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团队结构、考核监督等方面总体负责,并负责团队建设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工作。团队的主要成员负责执行团队建设各项任务指标,带头人要做好团队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团队建设顺利开展。

(2)建设周期及经费保障

为了保证教学团队建设的质量,实现预期目标,学院要求团队建设的周期一般为3-5年,建设周期内需取得团队建设的预期成果,同时学院给予2.5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启动经费5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30%,通过验收后拨付20%余款。

(3)建立中期检查制度

对教学团队进行整体绩效考评。对未能按既定计划完成预期目标和不合格的团队,停拨建设经费,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申请拨款,否则取消团队建设资格及经费支持。

(4)资金管理

①常规课时补助

教学团队成员课时津贴按现有规定执行。

②实训管理津贴

教学团队参与实训室管理,每个团队整体每月发放实训管理津贴,实训管理津贴标准按规定执行。

③激励津贴

每学年按照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提出的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团队整体每项指标定额奖励。

④教学团队申报市级、部级教学团队成功者,分别给予教学团队5万、10万奖励。

(5)团队奖惩

①实行教学团队教学质量考核否决制,即教学团队任一成员在当学年质量等第出现三等以下等第或出现教学事故,则教学团队负责人和教学团队的激励津贴酌情减发。

②团队建设期满后,教学团队要提交团队建设总结报告,学院将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团队建设的各项成果进行评价和验收,验收合格将颁发证书。对于建设成果非常突出和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团队应给予奖励和表彰。并优先推荐参与上一级教学团队评选。

③实训管理津贴和激励津贴的分配比例由教学团队负责人根据团队成员绩效拟定,由团队成员、系部主任、分管院长签名确认,报人事部门备案。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鲁东大学学报[J].2008年

[3]潘懋元.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