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6?摇 文献标志码:B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52-02

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对高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非常重要内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尽早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才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利用时间。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我学习、思考、探究、质疑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初步理解学习的一个过程,课前预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然而,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的老师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样的结果就是,只有在新课上完之后,学生才知道自己学习了什么。这样学习,学生丝毫没有准备,学生很难能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如果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新课进行了预习,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对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也有了针对性;而且学生在预习的过程当中,有些简单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通过这样的预习,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习惯

良好的听课习惯,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学生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不断地练习,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及时的给学生恰当的提醒和评判。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课堂进行不断的优化,充分的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从而建立起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故事、适当的评价等等各种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运用多种熟练的技能和技巧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有了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学习起来应付自如、心情舒畅,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注意力自然就集中起来。

三、全神贯注与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运用思维的学科。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有目的的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独立的去思考,而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实际上也就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在教学课堂上,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学习水平都远远高于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集中注意力听课的良好环境,也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的意志力。我们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时候,必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生好模仿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可以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发现的空间,使每个学生能参与其中充分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理解、消化知识,而且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的知识往往是掌握最扎实、记忆最深刻的,从而使学生学的活、记得牢。

四、培养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常常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而不是因为缺少必要的知识。甚至有的时候,还看到一些学生连题目都没读完或者是要求都不去看就直接开始做了,这样做题怎么可能不错呢?所以,要想让学生提高作业的正确率,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在每教一新课例题的时候,教师都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去练习审题,让学生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的方法,使学生养成审题习惯。到高年级的时候,教师特别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解题的时候后自觉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调动自己所有学习过的知识解题,并且在多种方法的方法当中择优选择。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书写,教学生解题的时候要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计算要养成列竖式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但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教师应该尽量使学生经历一个由学到想、由想到疑、由疑到无疑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长期坚持,才能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学习;良好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57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和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师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就一定要重视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将会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数学技能的完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力求尽可能早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更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数学语言上更抽象、思维方法更趋于理性、知识内容在数量上剧增。因此,学生若还像初中阶段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着教师的惯性运转,坐等上课,被动学习,久而久之成绩必然日趋下降。有效的预习就像赛跑时的“合理”抢跑,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时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简单地说,就是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因此,在新生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一些新的具体要求,着重阐明以下两个方面:

一、强调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从数学的素养看,本次课改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应当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打好坚实的“双基”,学会“数学的思维”,认识数学的科学、人文价值,养成理性精神。当代学生虽然大都知道数学是重要的,但不懂得重要的真正含义,只停留在“人云亦云”的状况。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教师有责任向学生进一步说明数学是重要的。如在立体几何中,笔者还时常穿插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很多学生上课时只是习惯于被动接受,并不喜欢主动思考。针对这种思维惰性,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如在讲授《复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有“两复数不全是实数时,不能比较大小”这一结论,但没有证明,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证明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当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笔者写出解答。笔者就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了数的大小比较的原则,并利用这一原则说明了“i>0”不能成立的原因。然后,话锋一转,对那位学生说:“关于详细的证明的过程,笔者在课后再跟你面谈。”这样,虽然增加了课时的内容,但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地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最后,教师还应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提出的见解,即便其见解不完全正确,也总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很多学生对审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是匆匆把题目浏览一遍,一看此题似曾相识就急于下笔,结果忽略了一个小小的条件而全盘皆输。笔者要求学生不要吝惜审题时间,特别是对论述比较长的题目,笔者要求他们列出题目所给的条件有几个,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条件与目标之间可用哪些知识方法搭起一座桥梁。通过这样反复的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四、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它有温故、知新的双重作用。很多学生往往害怕复习,认为所学知识太多,无从下手。针对学生懒于复习的习惯,笔者要求学生把复习按以下层次进行:1. 不定时滚动复习。笔者要求学生把平时出错的题目和一些典型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平时利用零碎时间经常翻看,进行适时抽查,这样能使学生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也不至于积少成多,导致最后老虎啃天无从下口。2. 阶段复习。阶段复习的目的主要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因此,在每章节末,笔者都要求学生列出本章知识详细的知识结构,进行知识的归类,把握重点,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融汇贯通。在阶段复习时,要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能力上一个台阶。3. 总复习。总复习的目的主要就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知识的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应要求学生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缺补漏、解决疑难问题,特别复习前面学习中的错题记录,达到全面掌握。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字:高中;英语学习;习惯养成

从古至今,教育教学的事实和经验证明:没有良好地学习习惯就没有良好地学习效果,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表现。由于经历了中考,初入高中的学生免不了有多少的松散情绪。他们觉得:才高一,时间还早着呢,先不急。如果高一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高二就很难纠正,特别是再换一个新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1、剖析表现,找到原因。

学生刚进入高中有些不适应,有部分不仅不爱听课,也不愿意交作业,而且还不开口说英语,在speaking课型中,他们根本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甚至是一个主动举手的学生都没有。至于课堂笔记方面,是很少见的,除非老师说:“同学们,这是很重要的,请你们记笔记!” 问及为什么不做笔记的时候,学生很多都说,“去年做了那么多笔记,从来没有背也没有时间看,还不如不记。”除此之外,学生懒于动手,动脑。老师布置了课前预习情况下,只有50%的学生会完成预习作业,普遍学生都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因为预习时他们都不知道看什么,不知怎么预习,甚至是只有查字典的份。所以他们错误的认为预习是徒劳无功甚至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的工作。至于课后复习的学生,那也是一样少得可怜, 大部分是完全不会回顾当天的功课。他们还没有认识到高中英语课堂的大容量,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因此,他们认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都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取而代之,学生更倾向于做练习题。

2、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学生,老师的鼓励对他们来说都显得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某些同学已经淡漠了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上投入更多。进而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士气面对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不敢交际的实际情况,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采取单元突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英语交际教学法。有的学生不习惯说,而是习惯写,我严格要求不让写,只准说。上完听说后再布置让他们写一些与上课有关的东西。这样他们既说了也满足了他们写的要求。效果不错。利用课堂把素质教育贯穿其间,同时达到让同学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警醒自己的目的。在教授的时候注意引导同学,请他们思考、总结主人翁的品质特征。让他们从中体会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通过自我教育,提高了自我,对学生今后的人生的道路、心理素质、生活态度起到了陶冶和积极的导向作用。

3、自觉加引导,养成听读说的习惯。

人都是从听开始学习语言,先听再模仿的。由此可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听是关键。听是接收和理解信息的关键。但我们的学生一出生就生活在汉语环境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较大。读包括朗读和阅读。朗读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早自习。朗读时,首先要发音准确。学生可以根据上课时播放课文原声带,边听边纠正语音,语调,然后模仿录音自读。要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就是要让学生大声地读,带有情感地读,全神贯注,眼耳口脑并用,边理解边记忆地读。养成听、诵读的习惯对于英语学习相当重要。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为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材料要新颖,符合高中生的兴趣。如果我们一味的让学生去看一些陈旧的阅读读本,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失去兴趣,而兴趣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条件。学习英语不去说,不去表达,学生的语言能力就难以提高。教师要让学生在听,读之后渐渐养成说的习惯。教师应该尽量提供给学生说英语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设计一些说的环节。从简单的开始,再逐步到较长较多的。教师应组织学生充分练习,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锻炼。这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养成说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实施计划。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独有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习者的“选择”和学习者的“责任”,并尝试多种渠道,抓住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学习只有目标明确,学习者才能下功夫,乐此不疲地学习。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完全由老师来决定,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难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个性的,从而各人的计划都不一样,因此每人都有必要制定一份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开学来这就是一件重要的事,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

5、培养自学习惯,学会创新思路。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综合素质

一、进行自学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生三年的学习,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分作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依赖教师阶段。这一阶段要着力完成让学生明确如何M行有效地学习。如以高一化学课本“卤素”这一章知识为开始的近四周时间,教师课前把每节课教学的任务分解转化为一个个连贯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也可以是一种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某一方面以及物质的制备等。课堂上以教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题引导学生按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启发思维以及进行印证性实验,从而明确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同时要求学生自己整理读书笔记(每节课后检查学生的笔记本、错题本,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每节课结束前由教师按学习目标做好点评、讲述,同时发课前编印好的思考答案、学习目标的要求及知识体系纲要,帮助学生对照参考,能及时发现自己读书过程和笔记中的不足,课后进行完善和复习。

第二阶段――学生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自学的方法,但尚未养成习惯,学生的观察力(寻找教材中的知识点,尤其是重要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想象力(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的联系,新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思考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此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是从第二章“摩尔”至第四章“碱金属”,教学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上。具体做法是继续第一阶段的教学模式,但阅读课本与课前预习结合在一起完成(课前检查)。课堂上,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印象,结合教师印发的思考题进行思考和小组讨论,约15min;另在约10min的时间内写出本课的内容提要等知识体系;然后在约20min的时间内,教师结合印发的提纲侧重讲解知识体系、新旧知识联系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使新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升华,同时使新学到的知识尽快转化为能力。

第三个阶段――学生基本上可以独立学习阶段。以上两个阶段一般需要一学期。经过一学期的以上两个阶段的教学和训练至高一下学期初,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知识面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疑难问题,也会产生一些错误,部分学生无法完全通过自学来完成学些任务。因此第三阶段也就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化学教学的进行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阅读课本和编写知识提要,然后就学习内容(尤其是重要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等知识要点)和解答习题(订购系列练习和课后习题)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记录在专用的本子上,以备在课堂活动中进行提问和讨论。那么,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主持下或教师在场请某些学生主持,就知识体系和部分学生提出的疑难,通过互相争议、讨论来纠正错误、加深理解、锻炼表达能力。

二、上好习题课,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练习和习题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记忆力和思考力的重要手段,能够使学生学过的知识得到加深和充实。上好习题课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习题课着重注意典型的解法,要练到精和透,才能达到掌握一些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如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复习和习题课,为达到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熟练进行有关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目的,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下几道例题进行习题课:

例1,常用浓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98%,密度为1.84g/mL,试求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2,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mol/L,密度是dg/mL,则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例3,14%的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生成28%的溶液80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例4,要使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Alcl中含有的cl-数目相同,需这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多少?

例5,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三种溶液,欲使clˉ完全沉淀出来,所用的硝酸银的体积恰好也相同,则三种硝酸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多少?例5与例4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例5是例4的变形,通过变式训练,可以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5篇

    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的学习习惯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培养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学习习惯。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目前来看,各个高校都在大力推行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决心与老师的耐心。俗话说“好习惯是你一辈子享受的利息,而坏习惯是你一辈子偿还不完的债务”。养成教育包括对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与人沟通习惯等进行教育。然而许多高校学生的习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为了促进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出良好习惯,高校教师首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也应当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告诫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良好习惯的必要性。学生应当听取老师意见,积极配合老师,做个自觉,上进心强的三好学生,来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1]。

1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1养成教育有利于创建文明校园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局不仅重视高校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为响应教育局制定的政策,许多高校展开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最终目的是创建文明校园,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目前来看,许多高校里学生不仅成绩不优秀而且素质水平偏低,随地吐痰扔垃圾,四处抽烟,见到老师不问好,上课不遵守规矩,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就进行殴打,完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思维。试想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校园从何谈起?然而养成教育对于创建文明校园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高校养成良好的校风,所以创建文明校园必须从养成教育做起[2]。

1.2养成教育有利于独生子女健康发展

目前来看,随着前几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实施,大部分江南地区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毋庸置疑那些独生子女都成为了父母的掌上明珠。许多家庭背景富裕的独生子女,他们提出的任意需求,父母都能尽力满足他们,导致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一切都可以用钱获取。他们独立性差,家务事从来不做,对父母依赖性过高,在学习上不求进步,安于现状,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更严重的是他们往往会因为生活或者学习上压力就会去网吧,酒吧等地方发泄,与爸妈发生矛盾时还会说“妈的,滚蛋”等一系列不文明用语。试想如果这些独生子女就这样堕落下去,他们不仅成为美好家庭的累赘,而且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养成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改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做人习惯,还能帮助独生子女健康全面发展。

1.3养成教育有利于时代不断发展进步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切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办理事项。假如一些良好的习惯没有及时养成,那么国家的发展进步,是否能够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等等无法想象。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家更加需要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好习惯,那么如何进行国家之间的访谈交流呢?所以养成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国家顺应生存环境。

2如何培养高校学生在养成教育中的良好习惯

2.1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高校学生接触到最多的教师就是辅导员以及各学科的任课老师。所以学校应当对教师的衣着,行为举止,言谈方面提出要求,确保给高校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教师印象。俗话说“教师就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而辅导员老师不仅管理学生学习方面,还管理学生生活方面,所以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要认真耐心,处理学生之间矛盾时要公平公正,办理事情时要高效准确。唯有教师做到了,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2.2教师告诫学生良好习惯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应当时时刻刻告诫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而学习过程中又离不开良好习惯。教师还应当告诫学生知识都是靠良好习惯和努力获取的,没有好习惯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就会面临淘汰的可能性。教师更应当告诫高校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得他们生活充实规律,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他们学习进步,稳拿奖学金,良好的做人习惯有利于高校生之间关系融洽,拥有更长久的友谊。

2.3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反映学生在校情况

及时与家长沟通反映,不仅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有哪些好坏习惯,一定程度上方便家长在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与家长沟通可以通过微信,qq,电话以及短信。比如某某学生在生活习惯上出现问题,不吃午饭等,可以让家长在家每天监督孩子按时吃早晚饭。比如某某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出现问题,作业拖拉等,可以让家长每天晚上计时,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4教师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矩并落实于行动中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矩更别谈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应当要求高校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课堂上不许自由发言等。在下课期间,应当要求学生文明休息,不追打吵闹,不在教室吃零食等。在考试时,应当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不参与作弊。对于遵守规矩的学生,高校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三好学生”奖状,对于没有遵守规矩的学生给予一个改正的期限,错误解决后,同样给予好评,不留任何偏见。

3结束语

高校的养成教育抓紧了,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也指日可待,高校学生一旦拥有了良好习惯,离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校园的目标也不远了。高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不仅能让教师省心省力,教与学变得相得益彰。高校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了不仅使学生充满生机活力,使得整个校园变得光鲜亮丽。高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了,走到哪里都是受人尊敬的,受人欢迎的。所以高校学生养成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耐心教导,不急于求成,学生更应当拥有改正坏习惯的恒心。

参考文献

[1]宝坤兰.浅议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241-241.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学教育;德育;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27-1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这是中外教育家对习惯影响人生最精辟的概括。学校作为育人的地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规则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我校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会宁一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会宁一中学生一日常规歌》、《会宁一中班级管理工作考核新方案》、《会宁一中卫生要求细则》、《会宁一中星级宿舍评比细则》、《会宁一中国家助学金评定办法(暂行)》、和《会宁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具体的、合理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这成为约束行为,促进规范的最佳手段。

那我们怎样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呢?我们觉得新生入学是最好的机会,新生是“规范”的最好对象,《致新生家长书》是“规范”最好的前锋,军训是“规范”最好的实践。新生带着对高中美好的憧憬,带着父母的期盼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一切都得重新开始,新生容易按照学校的规定去规范日常行为。为了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学校的要求,清楚学校的行为规定。

二、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无小事,事事是要事。那么,我们怎样抓学生的行为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抓学生的行为细节,班主任是主力军。学校制定了《会宁一中班主任一日常规》,向班主任提出“勤走、细看、多思、善导”德育工作的方法。勤走,就是多巡班,多走动,多到教室、宿舍了解情况,这是发现问题的前提。细看,要求班主任要观察细致,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细微的变化。多思,就是要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能见一叶落而知天下之秋,多想产生问题的原因,多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善导,就是讲究教育的方法,谆谆善诱,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三、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我校通过“看、读、写、做、说、唱”等方式,加强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明理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精神。只要学生拥有这种精神,一些消极、颓废、丑陋的行为将会在其身上逐渐消失。

“看”:看优秀的影视作品,以优秀的影视作品感动人,洗涤心灵。学校及班级组织学生观看《高考改变人生》、《金正昆讲礼仪》、《于丹讲论语》、《感动中国》、《今日说法》、《雷锋在1959》、《长征》等教育影视。例如:观看电影《雷锋在1959》,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富情感,最为辉煌的142天。《士兵突击》中学生被“许三多精神”感动了,感动于他对责任、承诺、友情的执着,对理想、制度、原则的坚守,对困难、责难、非议的笑面以对。从中修正学生的思想缺失,矫正学生的行为偏差。

“读”: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教育人,提高境界。通过每周的阅读课,开展校园读书周活动;以一中校报为宣传阵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写”:写观后感,读书体会、进行德育素质综合测试。在写中反思,在反思中顿悟,提高认识,摒弃陋习。“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是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先生的著名观点,这“用人之道”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值得文明每一位学生深思。

“做”:就是让学生参与管理,在管理中明白事理,促规范的形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校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班级推行自主管理小组制度,以班为单位,人人参与,做一天值日班长,负责细节规范检查和督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说”: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案例分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看法。例如:“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说起――谈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从中,学会善于接纳不同意见,改变自己固执、偏见、狭窄的观念,提高认识,克服自己不良的行为。

“唱”:唱励志歌曲,以优秀的歌曲震撼人,催人奋进。每班有班歌,要求人人会唱,当班集体或个人获奖时,班歌为集体或个人唱响;当班集体缺乏精神时,以班歌鼓舞士气。每个主题教育活动都有主题歌,如安全教育的《生命没有彩排》、感恩教育的《感恩的心》、母亲节的《懂你》、父亲节教育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心理健康教育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师节的《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等。

总之,通过新颖的方式进行教育,创设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这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而且又可以帮助学生遏制不良行为的滋生,从而形成文明向上的良好习惯。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8篇

--习惯、方法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良好的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那么习惯是什么呢?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高一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甚至整个人生的自主学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小学、初中已经形成一些学习习惯,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去帮助学生改掉不好的学习习惯而培养起适合高中数学学习的好习惯呢?下面就我个人的做法谈几点看法。

1.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许多学生在课前从不准备好要用的书本,等教师开始上课了,才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书本,理由往往是不知道老师上课要用什么材料,无法课前准备。为了改掉学生的这种自由散漫的习惯,我会在上课前将本节课要做的事情告诉科代表,由科代表提前转达给全班学生,学生必须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等,严禁在课堂上翻东找西,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认真专注地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要积极和老师配合,随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分组讨论的问题要积极踊妖,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要养成一个善于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要记录学习的要点、学习新得以及老师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以便逐步加深和更正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教师要善于表扬,甚至小小的奖励也是必要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形成各种数学能力。很多学生上课时只是习惯于被动接受,并不喜欢主动思考。只对这种思维惰性,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再次,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 、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

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的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最后,教师还应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提出的见解,即便其见解不完全正确,也总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应多予以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欲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很多学生对审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匆匆把题目浏览一遍,一看此题似从相识就急于下笔,结果忽略了一个小小的条件而全盘皆输。我要求学生不要吝惜审题时间,特别是对论述比较长的题目,我要求他们列出题目所给的条件有几个,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条件与目标之间可用哪些知识方法搭起一座桥梁。通过这样反复的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4.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一方面,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活的,但有些解题步骤是死的,教师必须把那些固定的解题步骤对学生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题时先在演算纸上进行,把步骤组织好了再往试卷上写,卷面一定要保持整洁。

5.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

高一学生刚开始还能独立完成作业,随着学习难度和作业量的增加,一些学生就开始copy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这对以后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其次,作业量不宜太大,让学生踮一下脚就能够到最好。再次,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找相关学生谈话,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在学生作业中发现的有新意的解题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应提出表扬,这个小小的表扬有利于激发"当事人"的再创新欲望,也有利于激发其他同学的赶超意识。

6.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课外阅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任何一门学科所必不可少的。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面对英语学是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习时间、学习精力和学习成效不成正比,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本文主要从课前做预习、课堂做笔记、课下做复习和课后多阅读四个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抛砖引玉。

一、高质量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之一。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能对以往的旧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而且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预习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此外还能够对教学新知识的难易程度、重点、难点有初步的掌握,降低课堂听课负担,提高听课效率。很多学生没能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总是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就可以,不善于自己学习,处处依赖老师。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摆正学生对预习的态度,强调预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对课前预习真正重视起来。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预习,提高预习效率,避免盲目性。

二、高强度的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是课后再学习的重要保证,大部分的学生都觉得它很重要。与预习相关,学生对于笔记的重视过了头,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把主要的精力花在记笔记上,而无心参与课堂活动。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英语学习的特点和科学做笔记的方法,指导学生要“少做笔记,做好笔记”。同时,教师也要少写板书,尽量多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把精力都放在解决问题上,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

三、高密度的课后复习

遗忘是普遍的心理想象,而课后复习是消除遗忘对学生学习影响的有效办法。研究表明,及时进行课后复习要优于延后复习,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课后复习,最好学习后的当天就复习一次,让知识在遗忘之前就能得到巩固,从而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他们的复习办法,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保证复习效率。

四、高广度的课外阅读

当下学生处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广泛而有效地阅读英语相关的报纸杂志,不仅可以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此外,学生掌握了越多的英语材料,那么应用英语的能力也会越高。学生生活在国内,没有太多的机会与国外人士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再加上教师的教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接触英语,不仅能够吸收英语材料、获得知识、学习外语,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阅读能力。此外,在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也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保证学生看到的英语读物是健康向上的,符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难易适中、语言规范、题材多样、趣味性强等。对于阅读方法的使用,教师应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传授,例如是快读、略读还是精读、细读。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思或者构词法来猜测词义等等。

参考文献: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习惯品质;培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不论是身体的、心理的、还是社会交往的,都还处在过渡时期,如果把持不好就会影响其今后良好发展,现就几年来德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谈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一、确定明确的德育目标

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增强爱国、爱校意识,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行为规范意识,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和现代竞争、参与意识;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作风,初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严己宽人、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形成乐观、开朗,不畏挫折,锐意进取的心理素质。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通过有效途径与措施加强教育

1.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少年学生

第一,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切实加强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

始终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作为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立足新起点,创造新辉煌”主题学习活动。要求班级要精心策划、广泛宣传,通过举办座谈会、读书会、主题演讲、专题讲座和板报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广大青少年学习。

第二,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主题道德实践活动。

(1)调查,了解学生。了解学困生、特困生、单亲生、失亲生等,营造良好德育环境,开展行之有效德育活动,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开展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评比、评选优秀团干部、团员等活动,以学生身边的榜样影响学生的心灵。

(3)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纪念长征胜利系列活动、一二・九长跑、迎新年联欢会、学雷锋活动、成人礼系列活动、纪念五・四活动等。

第三、以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为手段,努力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充分挖掘和树立青少年典型。积极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大力挖掘和宣传各个方面的优秀青少年典型,通过开展校园十佳青年学生歌手评比活动、选树校园十佳学生、评选出十星青年等活动,让青少年典型在学生中起到激励示范传递正能量的作用,营造“学榜样,做榜样”氛围。

2.深入开展安全、法制教育活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1)“学校安全无小事,学生生命重于泰山”,做到全员重视安全,常抓不懈。适时召开班主任安全会、学生安全教育会议,增强班主任与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采取总值日措施,加强校园的巡视与检查,定期对教室、校园设施以及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法制教育录像片、张贴安全倡议、通告,悬挂安全法制宣传标语,利用年级集会、主题班会、早会、板报宣传、制定饮食卫生安全条例、开展收缴管制刀具等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防火、防盗、饮食、防电、防汛、防雷等安全和法制教育。

(2)认真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加大大课间的管理,对全校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利用宣传板报、卫生简报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各种传染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做好眼保健操保护学生视力。

(3)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集中宣传月活动。加强青少年维权的阵地、队伍的建设,完善青少年心理辅导员和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维权队伍,开展心理咨询、司法救济、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督促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心理引导与调适,心理教师编辑教育资料下发到班级,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深入开展“维权岗在行动”、“珍爱生命,远离”禁毒宣传等活动。加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着力做好特殊青少年群体维权工作。

3.抓住教育契机,在活动中渗透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

(1)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一、二、三、四、五系列工程活动”。“一”即学雷锋;“二”即两爱护,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劳动成果;“三”即三反对,反对浪费行为,反对不求进取,反对享乐主义;“四”即四节约,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粮,节约一分钱;“五”即五心,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学校,把关心献给同学,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全校学生学习积极性,让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在校园发扬。

(2)举办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学生风采,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每周和特殊纪念日、主题活动的升旗仪式,学生整装列队,利用出旗、升旗、国旗下讲话等规范、教育、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新生中开展的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活动,磨练学生的品格意志、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努力拼搏、积极上进的革命精神。

新学期开学典礼、开展纪念九・一八、纪念一二・九运动、成人日等主题升旗、读书、演讲、报告、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行为,升华学生的爱国热情。

组织召开学校田径运动会以及技巧性运动会、定点篮球比赛、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等各种单项体育赛事活动,活跃校园气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凝聚力。

举办校园十大歌星比赛、军民联谊会、“迎新年联欢会”、贺新春文艺晚会等文艺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开展“诚信考试,诚实做人”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求实精神。

4.自觉履行社会义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弱势青少年学生良好发展

(1)为使贫困子女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升入上一级高校,建立特困生档案。制定针对生活困难的学生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减免特困家庭子女的费用,创设勤工俭学的育人环境,积极提倡奉献爱心、捐资助学,学校领导干部带头资助,发动开展助学活动。

(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形成投身社会、报效祖国的网络机制。党总支――工会――教导处――共青团――学生会,积极倡导,互相配合,组织为灾区捐款捐物活动,慰问敬老院老人,“爱我家园”公共环境清理整治活动等。

(3)建立单亲生、失亲生、离异生等特殊生档案,专人管理,同时建立对上述学生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教育机制,定期通过谈话、座谈、家访等形式对其进行帮助和教育,令其健康良好发展。

总之,在对青少年教育上,我认为必须要不断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 培养 习惯

体育教学不仅能使人的体力得到发展,而且能使人的智力得到启迪。科学实验证明,经常坚持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质量和皮层的厚度,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从而提高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强调学生体验运动与锻炼的乐趣,要有多方面功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继续锻炼下去,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体育锻炼能力的目的,为全面发展身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打下基础。下面我想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突出教师主导地位,引领学生逐步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锻炼习惯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前提。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加强理论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中应加强体育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身体锻炼应遵循人体自身运动规律进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尤为重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育,理论教育能使学生明确终身体育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指导终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理论课学时、量是完成教材的重要保证,力争把教材的内容讲深、讲透、讲具体,才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拓宽体育知识面,从而终身受益。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教师的体育教法和学生的体育学法都不可偏废、偏用。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摒弃“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的观念,误解成淡化运动技术。应当明确:必须摒弃“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必须改变教师单纯地为运动技术而教学生单纯地为运动技术而学的做法;应该促进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体育锻炼的原则,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将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

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在正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克服一切凭空想象、没有科学依据、脱离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实际的现象,把理论与实践、观念与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更贴近高中学生的身心实际,进而保证体育教学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进行,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并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和方法,真正地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

3、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努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反复训练,熟能生巧。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4、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激发学生兴趣。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兴趣在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参加活动,自主探究。第一,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第二,在兴趣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第三,发挥多媒体功能,多方面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追求成功是每个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的动机趋向。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教育,让学生学到实在的知识,使其自身的兴趣和才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启迪,只有引导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习惯

踏入高中之后,高一的学生普遍感到高中数学远非刚开始想象得那么简单容易,而是与初中相比更加抽象,难懂,甚至会出现能听懂,但是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现象。这都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感,动摇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会对数学学习慢慢地失去兴趣。那么,高中数学教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搞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呢?学生又该如何认识初高中数学的差异性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一、正确认识初高中的差异

无论是从数学知识的广度、难度、深度上,还是从数学思想方法、学习要求等来讲,初高中数学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具体来说,高中三年,理科学生要学十本书,文科学生要学七本书,基本上是高二结束新课,高三进入全面复习阶段。相比初中每学期一本书而言,高中内容知识倍增:难度上,高中知识更加抽象,对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求得更高;语言上也更加抽象难懂。开学伊始,学生首先接触到的便是集合、函数等,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初中通俗易懂的内容相比让学生感觉云里雾里、捉摸不透。从能力要求上来讲,高中数学更加要求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对知识的理解、整理归类和反思能力,更加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二、做好合理的规划

高中教师要对整个的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制定中长期的数学学习目标。在进行高中数学规划的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切记要循序渐进,切不可片面地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数学学习质量。有了目标和方向,教师还要督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以纠正偏差。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数学不同于其他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比较抽象,对思维和运算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且进度一般比较紧,节奏也相对快一些,所以适当的课前预习更有利于学生抓住课堂重点。

2.在课堂上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要眼、耳、口、脑、手协调起来,对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的思考,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想一想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方法特点是什么?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这类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有的学生忽略了对课堂上内容的有效理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来弥补这些内容,从而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进度。

3.课后要认真复习、反思。高中数学知识量较大、难度较高,所以,学生在课下要及时复习回顾课堂内容,理顺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加深对解题的注意点和运算的道理与技巧的印象,及时消化课堂内容。此外,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不拖不磨;作业要规范,不能随意乱写或者没有过程只有答案,在高考数学中,解答题占有很大的比重,书写的规范对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4.作业试卷订正要及时、准确,要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学生要做到每次的订正过程都要完整规范,要及时记下错误的原因,并不断地去复习错题本,最好每天都有整理,若时间来不及的话,先订正在作业或试卷上,到周末再进行复习整理,尽可能做到日日清、周周清。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要有坚强的毅力,不要过于依赖教师和其他学生,要自己主动思考解决的问题的办法,等真正解不出来时,再去问教师和其他学生。

5.科学系统的小结。针对每一节的内容、每章节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都要帮助学生画思维导图或流程图等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使每一个知识点链接起来,形成一种系统的学习,从而将学过的内容及时地同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形成滚雪球式的积累。

四、克服一些缺点

1.克服高一放松的思想:高一数学是高考内容的重点区域,高考的代数部分就集中在高一阶段,高一也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之际,千万不能有高一悠着来,高二加把劲,高三再努力的想法,一旦落后,可能是步步落后。

2.摒弃懒惰思想:高中学习要具有主动性,学生除了要复习好教师讲解的内容之外,还要自己主动地反思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疑惑的地方,并辅以必要的课外解题训练。有了困难要及时克服,要通过自己积极的思考和与同学的协作交流及向教师的请教,及时解决掉问题,不能拖与等。学生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因课时有限等原因,教师不可能对每个问题都进行讲评,即便讲评,也不一定能把所有的知识点覆盖进去,这就要求学生要摒弃懒惰的思想,自己尝试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3.不要好高骛远: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比较多,尤其是高一的数学知识比较注重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定理的推导与证明过程。作为高一的学生,切不可眼高手低,要注重课本例题与课后习题的解答过程,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4.课堂笔记不要满堂记:有的学生把教师讲的内容记得非常详实,几乎做到一字不漏,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思考的机会,从而导致思维僵化,课下还要花费大量的额外的时间再去理解课上内容。殊不知,真正优秀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当堂消化教师所讲内容,课后复习和课后作业也能够很快完成,且还会留有一定的时间用于自我复习和拓展。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生 培养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30

数学作为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的一门学科,在长期的教学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尤其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的重要性更是可见一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加科学、有规律的进行学科学习,尤其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难度进一步增大,更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支撑。本文就从不同的角度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展开论述。

一、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预习一直都引起了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就开始进行数学预习,因此很多学生有进行数学预习的好习惯。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点数量不仅有所增加,知识点的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就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在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各个环节中,课前预习较之于初中阶段与小学阶段,学生并没有对课前进行的预习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学生很少进行课前预习。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要进行多学科学习,因此学生会感觉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因此很多学生就忽略了课前预习环节,将希望寄托于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解。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顺利的掌握知识点,那么将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相反,如果学生在没有进行课前预习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思维障碍,出现知识盲区,将会直接影响学生顺利的进行学科学习。因此在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引起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在上课之始,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与新课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作答,这样学生在课前就能够积极的进行预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预习的重要性,进而自觉进行预习,养成进行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二、培养高中学生大胆发问的好习惯

教师在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大胆发问的好习惯。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较之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更容易遇到困难。一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能够及时发问,请教老师或者同学,使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而一些学生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敢发问,致使出现的知识盲区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困难。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数学学科学习,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问习惯。

1.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敢于发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新的数学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疑问,教师就要及时作进一步的讲解,避免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过程中出现困难。

2.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难要及时发问。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困难学生不要害怕,要勇敢的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果通过个人的努力难以解决问题,就要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学生一旦养成了积极发问的好习惯,就避免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盲区的出现,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对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学科学习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也十分重要。高中阶段学生要解的数学题目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章节知识的过程中,就会明显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后面学生进行综合复习的过程中,出现的综合性的数学题目,对学生更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想要解决这些复杂的数学题目,学生仅仅掌握相关的定理与定义是不行的,必须通过严谨的思考,才能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高中学生虽然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依然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况,面对一道数学题目,尤其是难度较大的数学题目,学生往往会出现不淡定的情况,急着要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越心急,越难以有效进行思考,结果影响了问题的解决。那么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呢?

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下工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运算一些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数学题目,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与能力,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总之能够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有很多种,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随着学生进行思考的次数的增多,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进而学生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复习习惯

复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并总结了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复习习惯的方法。

1.提高学生复习的自觉性。学生进行的复习环节,很多情况下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是学生经常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十分重要。在激发学生自觉进行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对知识点进行复习与归纳总结。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物理 习惯 独立思考 预习

高中物理是理科学习的重要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有这样的感受:“下了很大的功夫,却成绩平平,不尽如人意。”“上课听得懂,课下做题却无从下手,没有思路。”于是,很多学生感觉物理太难了,不得已选择了“弃理从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生的物理成绩上不去,并不是单纯的能力问题,而是由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那么高中生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善于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通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好的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课时预习,在课前明确预习作业,课堂验收预习作业。预习作业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整理出课本中的概念、公式;要求学生研究、模仿例题的解法,独立解例题;要求学生仿照例题完成课本相应练习;要求学生尝试做教师布置的基础习题。在预习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学生先做个标记,在听课时要特别留心加以解决。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物理不是听懂的,而是想懂的。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不经过认真思考,就立即去求助于教师或同学,这样即使自己当时明白了,印象也不深刻,时间久了,就会忘记。事实上,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在自己冥思苦想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有的学生较长时间没有做出一道题,这并不代表没有收获,事实上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对旧知识进行了整理、加工、复习、总结,这怎么说没有收获呢?

三、勤于练习的习惯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技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搞清楚并掌握住的。只有在完成一定量习题的过程中,经过自己认真钻研、深入反思才能做到。有些学生的练习书中,圈圈点点、勾勾画画,表面上看起来非常乱,但正是在这圈画中,他发现了新问题,这些生动的记录,可能驱使他查书籍,找同学,问教师,弄清之后头脑就丰富了,知识就更系统了。勤于课下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有重要作用外,久而久之,可以形成能力。然而,注重课下练习并不是陷入题海,否则会事与愿违。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追求真会。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反思解题所用到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反思能否一题多变等等。

四、独立做题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但最终的目的是形成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践,在听懂的基础上,要尝试独立地解决有一定质量的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实现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从慢到快的转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只停留在听得懂教师的讲解、看明白参考书的解答而不去独立思考和做题,永远也形成不了自己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习惯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解题思路更为规范。比如一个力学问题以及力电综合题、力热综合题等,一般都是从画示意图,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入手的。这一步至关重要,关系着整个题的成败,所以一定要认真仔细。当分析完这一步之后,再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最后对结果进行合理性地分析。而许多学生遇到一道问题,思维就发生“布朗运动”,不是画示意图进行按部就班地分析,而是先想用什么规律去求解,急于求得答案,结果适得其反。故此,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按部就班分析问题的思路意识。对于答题的书写格式,许多学生无视规范化的要求,解题过程丢三落四、推理过程杂乱不堪。事实上,卷面乱是思维乱的外在表现,这样也会造成“题目会解,得分不全”的结果。故此,要求学生平时练习中一定要养成按部就班规范书写的习惯。解题过程中作图要清晰,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要有重要的演算过程,要给物理结果带上正确的单位等等。

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实验的习惯

物理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人们认识自然总要从观察开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记忆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观察是获得物理知识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所以要重视观察和实验习惯的培养。观察不是消极地观看,而是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细致地观察物理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多细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和生产中以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并与课内知识相联系。使学生逐步养成爱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七、培养学生善于进行知识整合的习惯

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系统化的整体。学生在学习过程,学到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逐步整合形成一个整体。当学生养成善于进行知识整合习惯后,学习能力和素质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习惯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18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难度更大的物理知识点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没有引起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有效进行物理学科学习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引起重视。本文就新时期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物理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进行探析。

一、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基础知识的好习惯

基础知识的学习对物理学科十分重要,学生只有有效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有效应用,很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只有全面、深入的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进行有效应用。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目前部分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尤其在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养成对知识点进行全面、深入理解的好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但这只是浅层次的、并不深入,要想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入与全面的了解,还需要学生多多思考、多下工夫,而目前学生在这方面做的不足。

高中阶段是学生有效进行物理知识点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打好物理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学习基础知识的好习惯引起重视。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与全面的讲解,为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思考,并结合实际的物理题目,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入与全面的认识,更好的促进学生良好基础知识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本就是有效进行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进入高中阶段随着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点难度的进一步增大,更需要学生提前进行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解的新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哪些知识点自己通过预习阶段的努力能够有效掌握,哪些知识点通过预习阶段的努力难以克服,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学生听课的针对性,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听课变得更加有效。

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本人发现目前很多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很多学生都寄希望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很少进行课前预习,结果学生一旦在听课的过程中遇到思维障碍,就会影响学生有效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高中物理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引起重视,同时又要讲方法、讲策略,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通过布置预习任务的形式督促学生进行预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越来越能够认识到预习对物理学习的意义,并且进行课前预习也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达到了预期的培养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思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进入新时期,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这就更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进行思考。对于物理这门自然学科而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通过思考更好的学习知识点,通过思考更好的进行创新。而高中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意识并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对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进行培养。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1.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思考习惯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引起重视,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了思考意识,认识到了思考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2.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思考方法与技巧。在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思考方法与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思考方法与技巧,在思考的过程中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进而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乐于思考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验结合起来的好习惯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知识板块,实验不仅对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有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对实验学习引起重视,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物理知识点的学习与实验结合起来的好习惯,进而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理论知识点与实验的学习。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点的学习与实验结合起来的好习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物理理论知识点的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知识点也变得更加抽象,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果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中能够借助于实验,那么,就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点的含义,并且对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也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