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

课题项目:本文是“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教材建设为核心,推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基金项目[编号:20090301]结题论文和河北省精品课程《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教学改革建设成果。

作者简介:张彦玲(1973―),女,河北吴桥人,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张德莹(1975―),男,河北饶阳人,硕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桥梁结构分析;

张志国(1971―),男,河北秦皇岛人,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殷春足(1968―),女,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是前沿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社会高级科技人才最强劲的后备力量。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水映了一个国家教育与科学技术、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设置好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内外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在培养计划的前1~2年一般都首先完成规定学分的课程学习,然后才进入实质性的论文研究阶段。当前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学位课和专业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课程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而专业课程则是在学位课程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的专业学科领域所开设的集中在某一研究方向的学习课程。

课程建设的基础首先必须加强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大纲建设,这是组织课程教学和选编教材的重要依据,是实现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教学要求。在国外,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尤其是教材建设远比我们更系统、规范和完善。但目前国内的情况是:研究学位课程的教材建设相对比较成熟,但在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却出现教材建设滞后的情况。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有的尚无课程教学大纲,有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完善。各个学校相对封闭,比如一些名牌大学采取分专题多位教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模式,主要以讲义形式授课,或指定几本参考教材;也有的是以辅导方式授课,布置参考书自学;较多的是一位老师以讲稿形式授课。可见,缺少教材以及没有规范的教学内容致使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从加强研究生教学合理的要求出发,凡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都应当逐步制订一套适合研究生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以明确各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规范等,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则更应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进行研究,从而为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应针对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和培养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个性培养,加强知识体系构建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使专业基础课程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发挥其连接基础学习和论文研究的纽带作用。

一、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达到“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因材施教,体现创新能力要求”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首先对其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设置,根据研究生的教学特点建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完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设定原则

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首先应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根据研究生的教育特点,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目标应确定为:学习并掌握本研究领域相关基础知识,为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课程教学中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思路,训练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科学问题的研究范例和教师的人文魅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学术作风。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设定原则为:

1.应有利于研究生完成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专业研究的转变

专业基础课程应当是研究生从基础课程到专业应用研究的过渡桥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选择既能够与研究生在本科期间的基础理论知识相衔接,又能够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在内容上更深,范围上更广,并且有一定系统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使研究生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就基本上能够顺利开展本专业的相关研究。

2.应在本研究领域内具有相对宽泛的专业基础知识平台

在研究生的培养与授课过程中,都应着重其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能够保证在本研究领域具有比较广泛的受众面,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个研究方向,应当与专业应用研究课程有所区别。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应该能够拓宽研究生在本研究领域内的视野,使思维更开阔,并且可以采用同一研究领域内其他研究方向的常用方法解决本研究方向的科学问题,便于启发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二)通过大量调研和实际教学的反馈,确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原则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从研究生教育目的出发,针对本专业研究生特点而选择。基于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应当在课程内容上既能与宽泛的基础知识相衔接,又能作为专业应用研究的前期基础。使学生能够顺利、自然地完成从单纯的知识储备到科研实践的过渡。因此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充分反映出本专业领域对科学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在内容选择上不但要有本研究领域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本着科研研究的思路以专题形式向学生渗透某一科学问题的全过程研究,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结果和结论。使学生在掌握本研究领域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本专业研究所需的基本方法,建立起从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到专业应用研究的过渡桥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开展科研工作。

2.应涉及本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

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应充分引用本研究领域的重要信息,包括在本领域的权威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学科领军人物的著作和本领域的必读书目等等,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能够获得更加深入和专业的阅读材料。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在完整讲述本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还应该给学生指出本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以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为例,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基本原理与工程规范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对规范理解得更深入,了解当前各国规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当前规范的不足之处,指出本领域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三)确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而言,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课程效果的重要环节。国家对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是:①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②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因此对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也应该以这两个基本要求为原则,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既能考察研究生对本领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考察其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工作的实践能力。

目前经常采用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

(开卷或闭卷)、口试、专题报告、课堂讨论、大作业或论文等形式。笔试是最传统的考核手段,对于研究生课程而言,由于主要考查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故应以开卷考试为主。这种方法客观、容易操作和实施,但过于强调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科研实际能力;口试方法灵活,能直接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但当学生较多时操作不便;专题报告和课后论文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本研究领域内的某一研究方法,针对专题从查阅资料开始,进行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的完整汇报,并针对简单的问题能自行解决,得到初步结论,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全面接触整个科研过程,能充分反映其科研实践能力,但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反映不够;课堂讨论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无法准确给出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因此上述各种考核方法各有利弊,单一的考核方式对研究生而言均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

因此,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不但要重视最终考核方式的一次性结果,同时重视课程的过程,应将上述各种考核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专业基础课程不同于应用研究课程,因此对专业知识的笔试是必需的,但应以开卷为主,而且笔试成绩不能作为最终评定的唯一成绩。应同时结合专题报告或专题论文,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因此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应更多地采用笔试+专题报告+平时作业成绩的形式,笔试在课程完成后进行,专题报告在课程中间穿行,要求学生制作PPT,每堂课安排几个学生进行汇报,最终的考试成绩进行各项加权平均。这样既反映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对其科研实践能力进行了考察。

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授课方式的实践探讨

基于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信息涵盖量大的特点,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清晰完整地向学生传达这些信息,就必须采取适合研究生本身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特点的讲授方式,体现经典理论和现代方法手段的结合,将理论和规范结合,依托课程教学实现育人目标。

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课程中注重掌握基本理论,注重“知其然”,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则更注重这些基本理论的发展背景和深层含义,注重“知其所以然”。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更注重启发式,在课程上多采用提问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让研究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热情。课程讲授手段可以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对结构工程专业中适于通过图形、图片、声音和视频展示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授,对原理性、基础性和需要推导的问题应结合板书进行讲授。

(二)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针对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重点讲述这些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的来龙去脉,包括问题起源、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等等。在教学中开展讨论课,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列出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中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目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爱好自由选择,从查阅文献考试,全面总结其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思路,并制作成PPT在课上进行汇报,这种教学实践可使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结合课程教学,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依托教师及其科研小组承担的各种科研项目和试验研究,将其中涉及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并让学生对项目实施方案和试验方案进行讨论,让学生尽量参与项目的实施,在科研实践中锻炼能力。

三、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建设

(一)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宗旨

教材建设是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一个方面,对于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必须至少有一种以上基本教材、讲义或主要参考书,并指定必读文献书目,以保证学习质量。因此,应组织力量编写供研究生使用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宗旨为:在课程体系框架内,将理论知识和规范基础相结合,体现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提出研究问题,突出思维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育人功能。

(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建设的实践探索

本文依托“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项目(以教材建设为核心,推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课题组在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前期调研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完成了《钢结构理论》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已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

教材内容在结构上分理论篇和专题研究篇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钢结构基本原理理论,编写时在内容上注重了结构工程专业领域内各研究方向均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了广度和深度并重;第二部分为钢结构研究专题,注重了专题内容的前沿性和热点性,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了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方面的一整套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并进行了规范比较研究,体现基础理论和前沿工作的融合,起到了更好的指导性作用。

在教材编写上,一方面注重了本专业领域内通识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及国内外不同规范的对比;另一方面,对钢结构科研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问题,以研究专题的形式,以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为框架向学生进行了讲授,同时结合授课过程中正在进行的课题试验,着重培养了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在教材语言上力求简练通俗,很好地实践了构建的编写原则和编写方法。

参考文献:

[1]单庆晓,潘孟春,唐 莺.工程技术类研究生课程成绩的多元评定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7(3):85―87.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交往;课题

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包括课程“基本结构”——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的教学和课题研究教学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可采用交往教学法,后者分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和课题研讨三个阶段,相应可采用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本文具体谈谈这些教学法的操作。

一、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教学法

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教学法主要是交往教学法。交往教学法是教师按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提炼出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运用交往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生成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交往教学法要求:

1.树立课程的“基本结构”观

知识教学是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础。但知识教学并不等于系统灌输。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一个基本结构,掌握一门课程的关键就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我们认为,大学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就是构成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只要掌握了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就掌握了该门课程的精髓。因此,学科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系统地给学生传授课程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

2.树立“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在知识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一直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间接经验,因此“传授”是最好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知识增长和废旧速度的加快,有限的教学已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系统地传授知识”了。因此,“交往生成”教学应运而生。所谓“交往生成”教学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自由、民主和活力的“空间”里,以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平等的交往共同生成知识并发展能力的教学。“交往生成”教学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途径。

3.善于提炼课程的“基本结构”

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是课程的“骨干”,教师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对于提高“交往生成”教学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做好这一工作:一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包括学科理论的功底、教育理论的功底和科学研究理论的功底;二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包括对学科性质、教学要求和学生水平、学生需求的把握;三要有精湛的教学内容构建技术,包括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的识别技术、组合技术和表达技术等。

4.善于运用多样化的交往教学技术

交往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多种交往教学技术组合的群集概念。其目的是要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生成新知识、养成善良的“人性”和培养创造能力等。当前教师必须掌握交往的传接技术、创新思维的激发技术、师生心灵感悟和观点共享技术以及表现评价与行为激励技术。

二、课题研究教学法

课题研究教学法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

1.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

课题研究指导法是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并指导学生研究团队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根据课程性质、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课题的设置必须以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为依据。根据其性质,课题可分为学习性课题和科研性课题。学习性课题是帮助学生学好课程知识并养成相关能力的课题,如拓展性课题(拓宽知识面,培养获取知识能力的课题)、实证性课题(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课题)、案例性课题(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科研性课题是引导学生跟踪学科发展进程并使学生学会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课题,如理论研究性课题、实验研究性课题、调查研究性课题等。根据其研究方式课题可分为自研性课题(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自主选题和研究的课题)、导研性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题和研究的课题)和同研性课题(教师和学生共同选题和研究的课题)。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要求、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条件等,教师可以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商讨设置不同的课题。

(2)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课题研究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研究能力还不足,这种指导尤为重要。根据笔者的经验,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二是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的研究团队;三是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如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构架论文结构和写作论文等。

(3)反馈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反馈对于控制研究过程和提高研究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常常有“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如果教师不经常进行反馈控制,他们可能“随便交差”。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反馈、经常反馈和多形式地反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题研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

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是学生研究团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全体同学和教师汇报的方法。

(1)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准备。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对课题研究教学的意义,一是通过比较竞争压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二是通过成果汇报“表演”达至成果的共享;三是通过课题汇报提高学生的表达、组织和合作能力。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准备主要包括:做好汇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论文材料、参考材料和汇报过程中的安排材料;选好课题汇报的表现形式,如学术报告、新闻、案例模拟等;做好汇报过程的策划,包括角色分工、手段选择、氛围营造、互动安排等。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组织。第一,教师要说明课题研究的意义,激发学生认真听取汇报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第二,教师要提出听取汇报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课题汇报的质量和效果;第三,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确保课题汇报的顺利进行。

(3)课题汇报的总结和课题研讨。课题汇报结束后,教师一方面要根据课题小组的汇报就课题研究的质量、参与合作情况、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进行商讨和激励式的总结和评价;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要求和课题特点,拟定研讨的题目并布置各课题小组做好研讨的准备。

3.课题研讨教学法

课题研讨教学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就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以生成知识和共享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

(1)课题研讨的准备。课题研讨教学不单纯是加深学生对课题内容和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拓展思维、生成知识和共享成果。因此,做好课题研讨准备对于顺利开展课题研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研讨准备一是要求各研究团队对确定的研讨题目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本团队的基本观点,二是要求各研究团队根据本团队的情况确定主发言人、主答辩人和主提问人,主发言人的任务是系统表述本团队的基本观点,主答辩人的任务是回答其他团队提出的问题,主提问人的任务是代表团队向其他团队提问。

(2)营造课题研讨的民主氛围。课题研讨应该在民主、平等和活力的氛围中进行。第一,各团队要充分尊重其他团队,认真听取其他团队的发言,但各团队的发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第二,不能批驳其他团队的观点,只可提出不同看法,提问必须用咨询或商榷的语气;第三,不能重复其他团队的观点,只能进一步阐述或从不同角度阐述,如果本团队的观点与其他团队已表述的观点基本一致,应放弃重复表述;第四,教师一般只担负组织和鼓励角色,如有需要只能以平等身份发表见解,不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交往;课题

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包括课程“基本结构”——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的教学和课题研究教学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可采用交往教学法,后者分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和课题研讨三个阶段,相应可采用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本文具体谈谈这些教学法的操作。

一、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教学法

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教学法主要是交往教学法。交往教学法是教师按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提炼出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运用交往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生成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交往教学法要求:

1.树立课程的“基本结构”观

知识教学是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础。但知识教学并不等于系统灌输。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一个基本结构,掌握一门课程的关键就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我们认为,大学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就是构成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只要掌握了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就掌握了该门课程的精髓。因此,学科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系统地给学生传授课程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

2.树立“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在知识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一直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间接经验,因此“传授”是最好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知识增长和废旧速度的加快,有限的教学已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系统地传授知识”了。因此,“交往生成”教学应运而生。所谓“交往生成”教学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自由、民主和活力的“空间”里,以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平等的交往共同生成知识并发展能力的教学。“交往生成”教学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途径。

3.善于提炼课程的“基本结构”

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是课程的“骨干”,教师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对于提高“交往生成”教学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做好这一工作:一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包括学科理论的功底、教育理论的功底和科学研究理论的功底;二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包括对学科性质、教学要求和学生水平、学生需求的把握;三要有精湛的教学内容构建技术,包括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的识别技术、组合技术和表达技术等。

4.善于运用多样化的交往教学技术

交往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多种交往教学技术组合的群集概念。其目的是要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生成新知识、养成善良的“人性”和培养创造能力等。当前教师必须掌握交往的传接技术、创新思维的激发技术、师生心灵感悟和观点共享技术以及表现评价与行为激励技术。

二、课题研究教学法

课题研究教学法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

1.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

课题研究指导法是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并指导学生研究团队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根据课程性质、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课题的设置必须以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为依据。根据其性质,课题可分为学习性课题和科研性课题。学习性课题是帮助学生学好课程知识并养成相关能力的课题,如拓展性课题(拓宽知识面,培养获取知识能力的课题)、实证性课题(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课题)、案例性课题(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科研性课题是引导学生跟踪学科发展进程并使学生学会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课题,如理论研究性课题、实验研究性课题、调查研究性课题等。根据其研究方式课题可分为自研性课题(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自主选题和研究的课题)、导研性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题和研究的课题)和同研性课题(教师和学生共同选题和研究的课题)。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要求、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条件等,教师可以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商讨设置不同的课题。

(2)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课题研究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研究能力还不足,这种指导尤为重要。根据笔者的经验,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二是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的研究团队;三是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如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构架论文结构和写作论文等。

(3)反馈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反馈对于控制研究过程和提高研究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常常有“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如果教师不经常进行反馈控制,他们可能“随便交差”。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反馈、经常反馈和多形式地反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题研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

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是学生研究团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全体同学和教师汇报的方法。

(1)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准备。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对课题研究教学的意义,一是通过比较竞争压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二是通过成果汇报“表演”达至成果的共享;三是通过课题汇报提高学生的表达、组织和合作能力。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准备主要包括:做好汇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论文材料、参考材料和汇报过程中的安排材料;选好课题汇报的表现形式,如学术报告、新闻、案例模拟等;做好汇报过程的策划,包括角色分工、手段选择、氛围营造、互动安排等。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组织。第一,教师要说明课题研究的意义,激发学生认真听取汇报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第二,教师要提出听取汇报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课题汇报的质量和效果;第三,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确保课题汇报的顺利进行。

(3)课题汇报的总结和课题研讨。课题汇报结束后,教师一方面要根据课题小组的汇报就课题研究的质量、参与合作情况、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进行商讨和激励式的总结和评价;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要求和课题特点,拟定研讨的题目并布置各课题小组做好研讨的准备。

3.课题研讨教学法

课题研讨教学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就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以生成知识和共享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

(1)课题研讨的准备。课题研讨教学不单纯是加深学生对课题内容和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拓展思维、生成知识和共享成果。因此,做好课题研讨准备对于顺利开展课题研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研讨准备一是要求各研究团队对确定的研讨题目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本团队的基本观点,二是要求各研究团队根据本团队的情况确定主发言人、主答辩人和主提问人,主发言人的任务是系统表述本团队的基本观点,主答辩人的任务是回答其他团队提出的问题,主提问人的任务是代表团队向其他团队提问。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题研究式教学;信息融合技术;实验

作者简介:胡建旺(1967-),男,山西灵石人,军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吉兵(1981-),男,湖北宜昌人,军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70-02

“信息融合技术”是为军械工程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考试课,共32学时。本课程以最优估计与滤波、不确定性推理、多目标决策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在指挥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信息融合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模型、数学基础、运动目标的状态估计和数据关联、机动目标跟踪、图像融合、态势评估、威胁估计、身份识别与融合、多目标决策、多传感器管理等等。

信息融合技术交叉技术多,理论发展快,应用范围广,使该课程成为很多研究生的首选课程。近三年来选课人数都在20人以上,这就对授课质量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要满足不同专业研究生的研究广度。

信息融合技术的抽象性、复杂性和交叉性使得传统教学存在着理论深度难以把握、应用领域过于单一和研究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授课质量的提高。为此,教学组在总结多年授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引入了课题研究式授课模式,并将其与传统的讲授和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题研究式教学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式教学是指教员根据课程内容和研究生专业方向设计专题性研究课题,引导研究生分析课题、研究课题、解决课题、分享课题,使研究生通过研究掌握课题相关理论知识,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研究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课题为目标,引导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主性、协作性和创新性,通过研究过程提升研究能力。考虑到信息融合技术贴近前沿,发展迅速,算法众多,应用广泛,适合采用课题研究式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式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包括检索资料、阅读文献、理解原理、推导公式、仿真实验、分析总结等能力,将这些能力的培养融会到一个小型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为将来的学位论文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提升问题分析能力

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问题分析能力,这是一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论,从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描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问题牵引式的研究实践可以塑造这种能力,而传统的讲授和实验则很难达到效果。

3.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为了学而学达不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只有在充分掌握现有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反复试验,推陈出新,才能实现一定的创新,这也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课题研究式教学优势明显,但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授课教员具有更深厚的功底,并进行更充分的准备。在准备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该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授课教员来讲,要尽量将课程内容与自身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通过科研实践对信息融合理论进行诠释和印证;二是对研究生来讲,尽量将课题研究内容与自身科研方向结合起来,利用科研基础提高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深入性。

2.自学与引导相结合

课题研究式教学以研究生自学自研为主,但教员必须对关键环节进行讲授和指导。课题研究之初,教员应对研究中可能用到的信息融合基础知识和理论进行集中讲解;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员应对研究生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辅导;研究结束应组织研究生进行总结交流。

3.验证与创新相结合

“信息融合技术”课程中的研究课题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课题有所区别,除难度较低外,选题上也更强调对现有理论和方法的总结和吸收,在此基础上,鼓励研究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可用新理论新方法解决老问题,可挖掘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等。

三、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信息融合技术”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6个步骤,如图1所示。

1.课题设计

课题设计主要是指授课教员根据研究生基本情况和自身研究领域设置一定数量的研究性题目,这是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基础。常见课题类型主要包括理论验证型、解决问题型、经验总结型、探究新知型等。理论验证型主要是对于某些理论和方法,采用证明、仿真、实验等方法予以检验论证;解决问题型主要从拟解决的问题出发,通过广泛阅读、深入分析、小心求证,找到一种适合该问题的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经验总结型主要是对现有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归纳,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和结论;探究新知型在现有理论和方法基础上,通过改进、综合、融合等手段,形成新的更有意义的理论和方法。课题设计完后,教员要指导研究生选择合适的课题。

教学组通过仔细研究和经验总结,将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课题大致划分为六个方向,如表1所示。研究生可从中选题,每个方向的选题可作为一组,组内成员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2.方案制订

研究生选题之后,首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保证后续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研究方案要指明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方案、拟采用的关键技术、初步时间节点、预期研究成果,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等等。教员应对研究生的研究方案进行审查,确保切实可行。

3.基础准备

基础准备阶段主要由教员讲授信息融合的基本知识、各个研究方向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思路以及实验验证和仿真编程的基本方法,为学员后期研究打下基础。课题研究式教学并非完全没有讲授内容,而是少讲、精讲,讲基础内容和共性内容。

4.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研究生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研究生要根据具体问题,检索相关资料文献,广泛阅读深入分析,充分掌握课题的研究现状,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课题中的相关问题,必要时还需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研究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对于每一个结论,都应找到充分的论据。理论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必须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理论研究阶段,教员应对研究生提供全局指导和方法建议,引导研究生找到最佳方法和最优途径,并对阶段性成果予以检查,确保课题研究的稳步推进。教员可安排同组成员集中答疑和交流讨论,促使研究生相互借鉴,提高效率。

5.实验验证

实验是理论研究的延续和补充,是检验方法正确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手段。信息融合技术涉及到很多算法,如滤波算法、关联算法、不确定性融合算法等,非常有必要也很适合采用仿真实验的方法予以验证。实验可以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仿真,也可以利用实际系统数据来检验理论方法。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研究生的问题建模能力、实验环境搭建能力、实验程序设计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教员可以集中介绍一些典型的实验方法和仿真工具,为课题研究建立一定基础。

6.总结交流

总结交流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通过总结,可以归纳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还可以梳理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课题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学过的和没学过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进一步激发灵感,开阔思路。总结交流之后,形成较完善的学术论文形式的研究成果,作为课程完成的依据。

四、结语

采用课题研究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善授课效果,提升科研素质,但在实施工程中必须精心准备,认真钻研,分工协作,灵活应对,保证授课秩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泉.多源信息融合理论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高小玲,刘力天,闫冰.课题研究式教学方法在军队中级任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65-68.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

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广东拾xx”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的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

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

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理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报告、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第三部分 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六)研究工作的步骤(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八)现有基础(九)经费估算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主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 主

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矗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8-0155-02

1研究概述

1.1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招生数额不断增加,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学的课程,但这些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他们的计算机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考核标准等都是相同的,针对性差,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寻求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最优发展的教学方法,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①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切实提高我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断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并拓展到我校其他课程乃至其他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② 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方案,并在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代表的高职高专教育中加以应用,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完善,从而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

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提供一个实践支撑,为同行提供一种改进了的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方法应用的范本,为以后的继续深入研究打下一个伏笔。

2)研究内容

① 研究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依据。

② 研究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具体实施步骤。

③ 设计出符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方法的教学计划、讲义、教材、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方案等。

④ 利用量化的评价机制,反映分层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帮助各层次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

⑤ 研究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实践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具备哪些优势,还存在哪些不足,将如何改进。

1.3 研究的思路

首先设计出课题的研究计划和组员的分工。然后根据计划来进行理论研究,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从理论上论证分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否真正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可以通过论文、研究报告、访谈调查报告等形式完成,要求理论论证必须明晰、有一定深度。

其次有了理论的支持,课题论证还要紧密联系实际,通过教学资料、各类评价表、调查表等的收集、整体分析取得实践依据。

最后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中突出课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研究成果能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分层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中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体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组员们一定要经常沟通、合作,这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基础。

1.4 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本阶段力求做到相关事项到位,如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人员培训、开题论证、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本阶段还将归纳整理出国内外分层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成果,并针对当今社会对各行业各产业员工学习能力要求作相应的调查,对制定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方案策略发挥指导作用。本阶段拟采用文献法来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材料,并进行学习,制定具体教学方法改革的实现步骤和细则,另外,搜集有关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的有关心理、生理等方面的资料为深入开展研究打下基础。

2)实验阶段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全面展开阶段,从调查研究到模式和策略的设计、尝试,最终通过实验验证。具体又可分为调查研究、策略尝试和全面实施三个阶段。

①本阶段主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拟分问卷调查和访谈,搞清楚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习专业、学习兴趣、学习意愿、学习目的等),要对高职学生从心理、到学习、生活各方面展开调查,对这些教学对象有更进一层的认识和了解,并设计“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研究计划。本阶段拟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完成上述研究任务。

②本阶段是模式与策略尝试阶段,即在前一阶段概括出的若干发展模式的框架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的尝试研究,这些策略拟整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将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详细分析整合使用该教学法的具体策略和实现过程。

③本阶段是全面实施阶段,即运用前一阶段设计出得比较定型的策略进行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并通过考试、竞赛等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总结学习经验。本阶段将采用行动研究法、访谈法、比较法、作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高职学生在分层教学方法改革后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兴趣、能力等各方面的变化,由此判断相关方法的有效性,并最终概括出带有一定普适性的、尤其是适应高职学生发展的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方法,并完成试题库、多媒体课件等的制作,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3)总结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形成最终成果。主要工作有收集分析资料、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编辑有关论文、经验和总结以备发表。

2 研究实施过程

为了使分层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我们课题组不断修订完善研究方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2.1 建立组织,落实队伍,参加培训,统一思想

1)认真解读课题,明确具体分工。

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努力:一是宣传到位。多次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课题实施方案,全面推介本课题,让教师们弄清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举行专题讲座,全面解读本课题,让教师们深入领会内涵,明白本课题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认识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让教师们明白课题研究对学科教学质量的强力推进,对参与研究教师素质的有力提升,用身边活生生的人和事引领教师对教科研的意识。通过建立健全课题组,明确了课题组每个成员的具体分工。

2)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对当前教学现状下的教师与学生开展座谈交流、问卷调查、集体讨论等活动,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普通班和实验班,通过调查、测试取得数据,制订出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通过一个个案例的展示,介绍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并且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摘抄,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从不同渠道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整理、分类,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

3)广泛收集资料,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培训。

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充分学习了分层教学的相关理论书籍后,先后走访参观了武进职教中心、常州旅游商贸学校、常州大学城等几所学校,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已有经验,与他们进行了信息交流,到他们学校观摩研究课,共同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实施。每次参观学习后,课题组成员都会认真写好心得,及时记录学习后的感悟与收获。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教育专家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对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

4)制定课题研究制度和具体要求。

一是学习充电制度。我们从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高度出发,把每周星期一定为教师“读书日”,要求教师挤出专门时间用于读书学习,充电提高。

二是随笔反思制度。我们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学习笔记,鼓励和要求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反思研究实践,反思理论假说;记录自己的点滴感悟,记录课堂的精彩瞬间,记录研究中的出“彩”之处。

三是案例评析制度。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课堂。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在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深入课堂听课。剖析课题组其他成员课堂教学中练习设计的成功做法和必要的改进之点。学习报刊杂志上的成功案例,汲取养分,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是定期交流制度。课题组定期组织各种集中流研讨活动,纠偏研究行为,保证课题健康有序地运行。

2.2 摸索分层教学规律,开展分层教学实践

1)分层教学的层次划分

明确工作职责,将任务落实到课题组的每一个成员,相互密切合作,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从教学的不同环节上展开研究,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目标开展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不足,深入研究,并进行改进,从而形成理论。

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课外辅导分层、单元考核分层、评价分层等方面进行教学层次的划分。

2)课题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交流研讨和分析总结

在不同年级分别设立教学分层模式改革实验班,按照新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分层教学中改革实践,组织教学竞赛,研究计算机基础课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课题组成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定期召开研讨会,找问题,想措施,改进实践模式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

通过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进行横向的对比研究,收集整理研究数据,形成高效的分层教学评价体系,按照新的课堂评价体系,组织教研活动,全面推进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断推广优秀的分层教学经验,形成有特色的符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需求的分层课堂教学方法。

2.3 收集实验记录,撰写结题报告、论文,做好课题实验成果的总结工作

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来修正、补充和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与他人不同观点的辩论和协商,摆出各自的论据等有关材料,对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同时对别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严格按照课题活动计划,每周固定活动一次,每次活动时,都有一位教师开设研究课。参加者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做法进行评议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每次教研活动都有明确的议题,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不断的总结。课题组成员还经常对外开设公开课和示范课,请教育战线的同仁们提供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规律。

收集、整理前面两个阶段的实验案例和研究资料,对课题的研究进行改进、调整和完善。组织教学调研,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深入检验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收集实验记录,对照课题的研究计划,进行总结和反思。整理课题组成员们发表的论文、收集学校颁发的相关文件、总结课题研究工作,聘请专家指导、撰写结题报告等,申请结题。

3 尚须继续或深入研究的问题

虽然课题组成员工作热情很高,工作的方法也比较正确,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理论功底不够好的事实,导致整个研究活动在有些方面出现“理论研究所占比重不够,实践研究所占比重偏大”的情况,对课题的有些研究和实践经验还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另外,课题的一些成果虽然操作性比较强,但在兄弟院校的推广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本课题结题后,我们还将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将我们的研究再上一个高度;与之同时,我们还将大力推广研究成果,为共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小丽.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法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5).

[2] 徐梅.大学公共计算机课分类教学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6(1).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7篇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

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

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

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

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

5、资料准备如何;

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

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二】我校申报的实验课题“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经荆州市教育局批准,被确立为荆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立项编号:ZD2011016),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达到研究目的,我谨代表课题组,将开展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高效课堂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各地对高效课堂研究由来以久,并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模式。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等。这些教学模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高度关注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具体表现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解放学生的学习力,激发学生释放潜能,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及时检测反馈,减轻学生负担。这些成功经验为我们进行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发现,目前各地对高效课堂的研究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一是目前的研究大都直接指向课堂操作,更多的是获得经验层面的成果,缺乏对高效课堂本质的系统描述,因而难免在研究中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难以将研究推向深入,二是目前的研究大都在高中、初中展开,研究成果多指向高中、初中课堂,小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因此开展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校几年前就在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高效课堂建构的基本策略,各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对高效课堂进行了一些探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性智慧,如李萍老师执教的《用连乘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成有层次的学习活动,王萍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计算公式的再探讨,陈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问题交流中获得分数本质的理解,等等。这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效课堂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㈠生本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虽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还很不完善,但他们身上包含着人类千万年进化所积淀的优秀基因,具备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潜能。学生学习天性的自由展现,必然带来学生真正的学习热情和惊人的学习效率,必然带来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求知欲望的膨胀,学习能力的提升。“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

㈡自主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习主体都是相对独立的“人”,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具有求得自我独立的欲望、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和一定的独立能力。自主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三、课题研究内容:

㈠研究的具体内容:

本实验立足“高效”,抓住“构建”,开发五种策略、建立三种机制,作为本实验的具体研究内容。

1、五种策略

⑴先学后教策略:先学是一种策略,其本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获得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先学的方式可以是研究例题、阅读资料、动手操作、提出疑问、当堂训练、合作探究、小课题研究等。像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让学生联系生活识字,作文教学中的“先说后写、先写后评”,数学发现规律教学中的“观察—猜想—验证”,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学生尝试等都是“先学”。在“先学”的基础上,教师采用交流、点拨、拓展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就是“后教”。 “后教”不是由老师包办,更不等于老师独自讲解,而是以一种符合学生学情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

⑵问题导学策略: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纳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学即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采用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并把这种思路具体化为一定的教学环节,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⑶综合性学习策略:学习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为基础,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综合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全方位地参与活动,比如阅读、表达、演示、操作等,既动脑,又动手,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充分发挥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强化对新知识的认识与巩固,并在运用中进行拓展。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⑷生生互动策略:课堂中生生之间的关系比其他任何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更强有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生生互动的方式主要有相互倾听、相互表述、相互质疑、相互评价等。

⑸当堂训练策略:美国缅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学习金字塔表明:学习后马上应用的效率是所有学习方式中效率最高的,达到90%。当堂训练不是方法,而是方法论,它是对学生遗忘规律和学习规律的运用,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状况的检测和评估,是新的问题的生长点,是重要的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所以设计训练、指导训练以及训练点评是实验进程中教师要重点探索的领域。

2、三种机制

⑴学案导学机制: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那么,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用学案导学就成了十分关键的环节。本实验将学案导学作为一个重要机制,引导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正确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合理进行检测评估,并开展备课组集体设计导学案、师生共同设计导学案等活动,让导学案真正起到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作用。

⑵课内调节机制:学习活动不是盲目的,是有预设的活动。但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实的学习活动必然对课前预设提出挑战,甚至“颠覆”。因此,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问题对教学预案进行调整或再设计显得十分重要。课内调节机制重在研究调节活动的产生、时机、方式、效果等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度和有效性。

⑶课后反思机制:高效课堂建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很多课例的积累,需要老师不断的反思和感悟,因此,本实验将着力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帮助教师养成反思习惯,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㈡课题研究的目标:

经过五年研究,达到如下实验目标:

1、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得到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学习品质得到提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基本形成。

2、课堂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彻底打破,形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课堂教学新结构。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有合作交流、有质疑探索、有当堂训练、有实践拓展,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转变,教学设计从方便教师教转向利于学生学。围绕以目标为激励、以问题为导向、以差异为资源、以互动为途径、以训练为拓展的基本思路,形成各年级各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备课方式。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因此发生改变。

4、探索并建构各年级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如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式,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英语单词学习教学模式等。

5、归纳整理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形成对高效课堂新的认识和理解。

㈢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学生课堂学习面貌发生质的变化,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学习,乐于表现。

2、探讨实现小学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模式。

3、积累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的课例和学案。

4、形成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的实验报告、案例集、论文集。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㈠研究思路:

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边实践探索、边修改完善、边积累整理。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子课题,进行分散研究,积累研究课例。各年级骨干教师集中整理课例,形成高效课堂的理论成果和操作模式。

㈡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实验研究需要学习与之相关的生本教育、尝试教学、自主学习等教育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需要学习借鉴各地各学段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的成果和经验。

2、行动研究法:高效课堂建构的研究主要是一种实践性研究,甚至是将已有的模式、经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的验证性研究。因此。需要每位教师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课型,围绕高效课堂的核心价值进行尝试实践,积累大量的课例,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3、案例分析法:根据某一课型高效课堂建构的思路进行“磨课”,打造典型课例,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某一课例教学为载体,通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观摩等进行个案对比,分析研究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提炼具有共性的特征,形成对高效课堂新的认识。

4、叙事研究法:组织开展高效课堂研究叙事交流,讲述高效课堂研究的故事,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感悟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

㈢实施步骤:

本实验研究周期为五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实验启动阶段

1、学习:①组织学习高效课堂建构实验方案;

②组织学习高效课堂、生本教育、尝试学习等相关理论;

2、组建团队:教师根据自身优势,选择研究的子课题,确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3、交流:①交流学习内容、组织形式、学习体会、学习效果等。

②交流子课题研究方案。

4、组织实验前测。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XX年6月实验实施阶段

1、高效课堂基本模型建构阶段

①研究各学科导学案的基本模型

②研究各学科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型

2、高效课堂模型深入研究阶段

①学生与文本、学生、教师有效对话的研究。

②当堂训练题设计研究

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变式研究

3、高效课堂评价研究阶段:

①导学案的评价研究

②当堂训练题的评价研究

③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17年6月 实验结题阶段

1、整理实验成果,初步形成实验研究报告。

2、进行实验验证。

3、全面总结实验成果,形成结题报告。

4、成果交流、观摩等。

5、发现问题,初步确定下一轮研究的思路。

五、已有条件和保障措施:

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均为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课题组成员为课题开展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调查问卷、咨询等工作,为本课题研究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邀请荆州市教科院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对阶段性研究情况组织考评,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计划性、科学性、有效性。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题研究法 探讨 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67-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回归教学本真的呼声日渐高涨。人塑人,即有知识的人去塑造需要知识的人,是教学的本真。学校教学本真的阵地在课堂,回归课堂,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趣性”、“有序性”[1]是实现教学本真的重要途径。

从教与学的角度来划分,地理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学而服务于学的地理课堂教学;另一类是基于教而服务于教的地理课堂教学。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先学后教”的理念,投入时间多,着力于学生潜力的挖掘和未来持续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面对的主要是生成性问题,无预案,容易暴露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和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后者是以教师为中心,充分体现“先教后学”的理念,能够节约时间,着力于学生现实的需要,储存和提取知识的效率高。教师面对的主要是预设性问题,有预案,不易暴露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和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因此,眼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就分成了两派:走“先学后教”之路,以“导学案”、“问题卡”、“学习报告”等为工具,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基本单元,轰轰烈烈地实施自主式或展示式的地理课堂教学;走“先教后学”之路,以教材、教辅、试题等为工具,热火朝天地开展知识的储存式或提取式的地理课堂教学。面对现实,孰重孰轻,很难评判,这自然就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道难题。要解决这道难题,就必须回归教学本真。就需要一种方式方法,来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趣性”、“有序性”。

笔者认为:课题研究法是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的独特方法。其理由有三:一是用教育科研的程式来探讨地理课堂教学,将教育科研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有机结合,能促进教研活动的升格出效;二是师生不分主导、主体,共同运用教育科研原理,聚焦问题,对比筛选出关键问题,形成课题,设计出解决课题的方案(或思路),开展地理课题研究式的教学活动。当然教育科研原理需要教师灌输,耗时要少,选择“先教后学”是最佳的方式。选择“先学后教”也是无可厚非的。由此看来,课题研究法能将“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有机结合,具体问题,具体选择,无疑是解决地理课堂教学范式的有效方法;三是课题研究式地理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设计出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是一种使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活动。”[2]教师学会了研究,教得深入。学生学会了学习,学得深刻。

掌握课题研究法的基本操作范式是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有趣性”、“有序性”的关键。

第一,依据地理课标,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寻找问题,追问问题,聚焦问题,确立课题。例如,大多数文科生对地球运动部分知识学习十分吃力,考点多,难点多,需要的其它学科知识点多。如果按照“先教后学或者先学后教”等方式教学,事实证明,不但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令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如果我们师生共同寻找这部分内容的主要问题,如四季五带是怎么形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去追问,四季五带有何特征?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最后聚集问题,都与黄赤交角有关。于是确定出课题:研究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第二,依据课题,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的目标是:黄赤交角的大小,黄赤交角会产生哪些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概念及来源,太阳直射点概念及太阳回归运动规律,晨昏线概念及与太阳直射光线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概念及时空分布规律。

第三,依据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确立研究思路,实施课堂教学。研究本课题的内容,概念多,知识点抽象,立体空间强,需要学科知识点多,因此,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课堂教学适宜选择“先教后学”范式。

第四,依据课堂教学效果,对该课题进行深度反思总结。由于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相关概念、原理、规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对课题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锤炼,将别人的知识进行一次自己的思想革命,批判性的质疑、吸收,升华形成自己对该课题的感悟和观点。由此,课堂教学适宜选择“先学后教”范式。

总之,课题研究法就是以教学活动的内容(课程)和形式(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式,开展课堂教学范式的选择或课题式教学活动,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趣性”、“有序性”,具有深化教与学的认识价值,改善教与学的实践价值之功效。

参考文献: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9篇

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主要是一种实践性研究,其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选择和确定课题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首要环节,并且是最关键的一环,因为它基本决定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提出问题到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深加工。问题通常以日常用语呈现出来,而课题需要用专业的学术用语呈现,并要清晰表达不同概念之间的逻辑P系,明确研究途径,形成研究思路,以此来提高课题成功的概率。

选择研究问题

一般认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热爱、一定的研究意识、较好的观察能力、严谨的理性分析能力、学习与寻求帮助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为了破除“教师科研神秘化”的怪圈,笔者曾经以对向日葵生长的研究为比喻,作图说明,如图1所示。

根据背后的研究逻辑,研究问题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与“如何评价”。研究“为什么”的问题,在研究内容上一般表述为研究事物的价值、意义、功能和作用。研究“是什么”的问题,就要围绕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去研究,研究组成要素、框架结构等。研究“怎么样”的问题,一般就要聚焦在方法策略、手段路径等方面。研究“如何评价”的问题,一般表现在标准、指标、体系等方面。只有弄清楚自己的研究意图,确定研究问题的层次和类别,才能把握住研究问题的实质与核心,并据此设计研究途径,选择研究方法。要开展一项成功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选择好研究问题是关键。

1.研究问题应集中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当中。正如《研究是一门艺术》一书作者所说:“日常的研究通常不是从空想一个题目开始,而是从解决一个碰巧遇到的实际难题开始,而这个难题如果未解决则意味着麻烦。”一线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抽象的思辨式理论研究,而是应该选择如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学生的行为规范、班级文化建设等问题开展实践研究。

2.研究问题应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教师在选题或提出研究问题时,要能够选择那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可以被研究、完成的问题。因此,研究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切入点要小,研究点要聚焦,研究范围要小,研究目标要明确。如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师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与实践”就是聚焦“问题学习”这一关键载体进行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与实践的行动研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与评价研究――以数学建模为例”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与评价聚焦到数学建模上,这就避免了大而全、面面俱到的研究问题,更具有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切入点小的课题,研究结论要体现深刻性,能够启发自己或其他研究者进行相关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3.既要有时代意识,把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政策、新要求,思考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又要有个性意识,充分体现教育行动或经验的“独到之处”,善于把“独到之处”挖掘出来,否则就谈不上研究的新意。如“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STEAM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这个选题,就抓住“核心素养”“STEAM课程”两个热点,研究通过STEAM跨学科校本课程培育核心素养的内容和途径,体现了研究的时代特点。资深的研究者还会从其他人已经研究过但尚未被彻底回答或未被正确回答的问题处展开研究,并且善于抓住问题本质。如“基于‘学习动力指数’测试分析的学困生转化研究”就是利用新的测试工具对学困生转化这一“老问题”展开的新研究。

明确课题名称

选题确定后,确定一个好的课题名称非常重要,一个独特、新颖、真实的题目会让人过目难忘。研究问题的明确化和表述的清晰化,是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在课题研究接近尾声时,教师才开始明白自己研究的是什么。因此,从心理上做好开始课题研究工作的准备,消除可能出现的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对课题名称的准确表述上下功夫。

研究相似问题甚至是同一问题,不同的课题名称所指向的研究方法与具体措施往往可以有很大的差异。《学校教育科研新论》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老师申报的课题是‘教会小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这样的课题如果改成‘引导小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研究’,虽然只是改了寥寥几字,但体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理念,差别十分巨大。而题目改变了,研究的方法和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必然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美国学者布斯等认为,可以通过思考“我在研究……”“因为我想要找出……”“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三步骤来帮助研究者找到并表达自己想要大家认可和重视的课题。在课题研究计划开始之初,研究者可能没有办法顺利通过为自己课题题目命名的第一步,但是可以通过经常询问同事、同学或朋友来检验自己的研究进程,从而强迫自己去质疑题目――这往往会帮助自己知道已经进行到何处,以及还有哪些工作有待完成。

1.从完整性方面考虑,研究课题的名称一般包含三个要素: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如《学校教育科研新论》一书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性培养的实证研究”,其中的“小学生”即研究对象,“健康人格的基础性培养”即研究内容,“实证研究”即研究方法。如果此课题有相应子课题,其研究对象可以分别细化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中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等。

2.拟题形式上以“研究”等字眼为特征,用词上要讲究科学严谨,不用感性的或不确定的词语。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课题题目会以“……的研究”的格式出现,而这样的研究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一般会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可以默认为是“行动研究法”。如果研究课题采用的是其他研究方法,如个案法、调查法、实验法等,那么题目上就应该以“……的个案研究”“……的调查研究”“……的实验研究”等形式出现,以示区别。

3.应该尽可能用一句话(陈述式句型)具体描述课题的名称,表述不能含糊笼统。课题名称表述不同于对一个问题的表述,也不同于论文题目的表述,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疑问式句型。课题名称表述不能太长,虽未严格限定字数,一般是20字以内的复杂的偏正词组。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常常运用“简缩替代法”来变换题目描述,如“基于‘J课堂’教学的学习分析的行动研究”“基于CLASS诊断性评价的职初教师课堂互动能力的研究”“普通公办小学‘4+1’课程模式的构建和运行研究”等。

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快速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确定课题的名称,比如阅读近期的文章或浏览互联网上对相关领域研究的介绍。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研究;课程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171-08

近几年,民族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而课程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教育运行的手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力图对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和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当前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的视角与结构,并对民族教育课程研究的方法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的历史背景

我国民族教育的课程研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国家重要的教育改革、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新视点的出现是民族教育课程研究不断深化的动因。[1]在第一届全国民族教育大会上,国家提出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问题、课程教材问题,既要照顾民族特点,又不能忽视整个国家教育的统一性。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应以教育部的规定为基础,结合各民族的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补充。”这一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民族教育事业特殊性的重视,为民族教育指明了方向。然而,会议并没有深入探讨怎样照顾民族特点,怎样结合具体情况变通和补充,因此,各地贯彻这一教育理念时,标准各异,但多数学校在采用全国通用教科书的同时,积极编写适合本民族的语言教材,开设民族语言课程。

1980年,全国颁布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了凡是有语言文字的民族,应使用本民族的语文教学,学好本民族的语文,同时兼学汉语文。民族语文受到格外重视,民族文化地位更加突出,民族教育的课程由单一设置语言课程向语言课与文化课相结合的方向过渡。80年代的民族教育课程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教材的编写和建设上,而关于民族课程理论方面的问题几乎没有涉及。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少数民族教育问题越发尖锐。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升学率低,所学内容既不符合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的需要,也很难融入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外界社会,这种两头架空的现象和教育的低效率,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90年代的研究主要是发现问题,对少数民族教育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广泛发掘,其问题最终归结于少数民族教育照搬汉族教育模式,少数民族教材翻译汉族学校教材,将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汉族教育强行灌输到没有相应文化和心理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身上,使得社会需要、学校教育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三者严重脱节。

90年代中后期,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引入为民族教育开拓了新视角,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也成为民族教育理论基础之一。随着人们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点认识的深入,民族教育课程领域的研究逐渐转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1世纪,无论社会还是人们的观念都已发生深刻变革。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文盲”的内涵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人。与此同时,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人才的竞争演绎为教育的竞争,教育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这样的形势下反观我国的教育,我们看到虽然以往的七次课程改革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带来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还是和它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存在重大反差。主要表现在: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转变以及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的应试教育极其不符合当代的时代特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育要照顾和促进各民族的安定团结、共同发展是它的特殊使命,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不仅要关注普遍性的问题,也应对民族教育发展中的特殊性作必要的考量。

二、近年来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

在国家高度关注少数民族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近七年少数民族教育的课程研究也获得新的进展。首先表现在新的研究视角的出现,即跨出教育学科,用其他相关学科看待和解释民族教育的课程问题,目前主要有从历史学、文化学、伦理学、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其中又以文化学视角的探讨居多;其次是更加重视解决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课程研究的热点,主要有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包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模式构建;课程开发的历史发展研究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教师作为课程的直接实施者,也成为课程研究的重要研究领域;另外,针对具体科目进行的课程研究也日趋增多。再次,就是研究方法的增多。打破传统的书斋式的思辩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走进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和民族课堂,针对个别学校进行大胆的课改实验,为民族教育课程改革做出有益尝试。

中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课程体系与设置宏观性的探讨,如何针对“民族教育课程构建的理论框架”的分析;[2]二是针对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性而进行的全新设想,如陈静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相整合的观点。[3]

(二)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主要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解决如何因地制宜地发掘和利用自身资源,并与当地学生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相融合的课程,以发挥学校特色和地方优势,补充国家课程一刀切的不足,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集中在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课程开发。宝乐日在《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一文中,分析了地方课程的地域性、民族性、针对性特征如何作为多元文化的载体,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可能。[4]在如何发掘课程资源上,成果颇丰,主要有金绍荣等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困惑与对策》[5]及王鉴的《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对目前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以及地方课程开发内容进行了探讨;[6]邓达通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以及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利弊比较,指出课程资源开发的新取向“校际课程的开发”;[7]顾玉军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之行动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模式,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等具体方法,希望通过与当地教师进行合作,为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探索出可行的途径;[8]而李定仁主编的《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一书,系统介绍了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并附以生动的案例分析;[9]阿力木江・阿不力克木列举了大量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数学教学的实例,为课程资源开发如何去做呈现出诸多具体操作,并探讨了具民族地方特色的数学教材的开发途径。[10]

(三)课程实施的研究

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只是课程的“应然状态”,只有将其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实现课程开发的意义,于是课程实施的“实然状态”也逐渐成为少数民族课程研究的重点。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有两个层次: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宏观层次的研究主要是从国家、社会、地方政府的高度以及法律、政策、管理的角度,研究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和措施。王鉴关于“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推广、执行与建设问题”的研究[11]以及赵虹元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个案,探讨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都是这种宏观层次的研究;[12]微观层次的研究是从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来讨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突破传统的课程结构,研究者对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的实施更加关注。王世堪主持的“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活动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验”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的重点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报告详尽地阐述了民族地区活动课程实施的目的意义、理论依据、研究与实验的内容、方法、过程、措施、结果及存在问题。[13]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实验区”,他们结合当地实际,经过四年的实验与研究,对活动课程的开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14]关于活动课程的研究成果还有杨学良以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为个案,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与协作教师共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现和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提高当地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并促进当地学生学习观念和方式的改变。[15]孟凡丽提出“以参与、活动、探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整合其他课程类型的‘统合模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模式”。[16]

(四)课程改革的研究

对课程改革的研究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以上所概括的研究内容,本身也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进行的对少数民族课程本身的探索。但由于有大量研究是直接针对少数民族课改实践中存在的方方面面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这里将课程改革作为单独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关于课改的研究,大多数研究都是从课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它的成因、利弊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如钟达木等对“民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及成因分析”;[17]张海育关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民族地区面临的阻力与对策”的研究;[18]么加利等针对西南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动力支持行政化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要对区域内民族生存智慧予以关注。[19]也有研究者结合个案,对特定学校的课改进程进行分析,总结其成果收获,反思其挫折失误,如“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民语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纪实”;[20]甘肃省结合民族地区教育特点,开展的各有侧重的三种类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为民族地区课改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21]综合众多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克服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问题,二是关于民族教育如何有效传承民族文化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将学校教育“根”植于民族文化之“土”中。[22]

最近几年,对于具体科目课程的研究比较多,集中在体育、语言、数理化及艺术类课程,代表作有:王俊奇的《论民族传统体育及其课程开发》;[23]刘万斌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少数民族体育与西部学校体育课程二者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提出能让二者契合的互动式发展规划;[24] 王本华就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教学大纲中,把“汉语文”更名为“汉语”反映出的汉语教学理念的变更探讨;[25]徐学文对新制定的《汉语课标》和过去实施20年的《汉语教学大纲》进行的对比分析;[26]段希玲针对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开设英语课价值的不全面看法,分析了民族地区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及特殊价值;[27]曹纯对民族地区如何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28]徐英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级中学继续就读的实际,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实施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导向进行的分析等。[29]

此外,还有对少数民族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价值取向的探讨,目前的研究认为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及与普适性知识的关系、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及少数民族教育的双重性是其主要的理论基础,与此对应,民族知识应作为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核心价值的取向,而多元化知识是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的选择价值的取向。[30]目前,从宏观上讲,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一是要解决好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问题,在国家课程标准和各学科教材中反映多元文化的教育内容、跨省区联合开发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等三个方面;二是要改变应试教育,开发多元、发展、互动的科学评价体系。

(五)教师与课程关系问题研究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新课改的实施结果,最终是要看教师的操作。因此,对课程的研究离不开对教师的研究。关于教师研究,研究者们主要是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要求的角度,探讨教师教育。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教师教育,通过对目前的师范教育、教师培训中与当前中小学教学实践所遇到的问题之间的矛盾分析教师教育的走向。包景泉通过分析民族教师教育作用的缺失及其表现,提出在课程教材改造、教师培训和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等方面的应对措施。[31]果红等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下,探寻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价值。[32]周日南通过问卷调查与座谈方法,确定了民族教师对课程培训的实际需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建议;[33]另一个方向是教师教学,主要探讨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教学行为的实际情况与应然状态。温恒泰通过实地调查,对中学化学教师新课改中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有一定的帮助。[34]丁湘梅对教师合作问题进行探讨,倡导学习性教研组织的建立,试图摆脱传统教师教学的孤立性与封闭性。[35]

三、近年来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在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均有可喜的突破,研究视角呈现出多样化,研究方法则更为科学、合理。

(一)多样化的研究视角

1. 文化学的视角

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研究,大多数立足民族教育的文化环境,从民族地区的社会需求、民族儿童的心理发展等角度展开论述,而多元文化教育作为西方民族教育的重要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指导我国的少数民族课程建设。从多元文化视角探讨我国民族课程的研究很多,例如何喜刚等对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本土化的困境分析及其建议;[36]沈晓碚总结了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研究的现状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37]廖辉以四川省盐源县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为例,运用实地考察、访谈、观察、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该县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诸多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分析,阐释了当地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模式建构、课程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等问题。[38]在他的其他研究中,还有关于国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模式以及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中自下而上的“草根”模式、双语教育模式、本土化建构模式、多元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的探讨[39]以及对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理念、特征及其意义的完整阐释。[40]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我国民族课程的成果还有赵德肃、刘茜的《论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统整》;[41]张胤论述在现代化课程改革下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的承继与发展问题;[42]王艳霞关于“中国课程现代化及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的论述;[43]金志远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整合的民族教育课程知识观》。[44]

2.历史学的视角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关于多民族的团结与教育,历来都是各朝君王所关注的问题,因此,从教育史的角度去探讨民族教育的课程,可以借古明今。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孟凡丽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回顾与反思》[45]以及王鉴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其昭示》[46]、《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课程本土化研究》。[47]

3. 社会学的视角

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探讨我国民族课程的成果主要有金志远从民族知识的传承探讨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提出民族知识是课程知识的核心价值取向,多元化知识是课程知识的选择价值取向。[48]从教育社会学角度出发,钱民辉分析了潜在课程与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冲突的关系, 表现出“断裂”与“重构”的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潜在课程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和个体的潜在作用。[49]

4. 伦理学的视角

从伦理学的视角探讨民族教育的研究有李定仁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伦理问题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伦理原则。[50]

以上从其它学科或角度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研究思路,对于研究问题的深入和对问题的再认识都有很多益处。

(二)研究方法

民族教育课程研究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这些成果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民族教育课程研究的方法也不断地发生着进步。

研究方法的进步首先体现在科学性的增强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的研究方才起步,研究内容拘泥于发现问题和描述问题,对应的方法则大多采用描述性的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的比例很小。随着学科发展、研究者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方法打破传统的思辨研究,将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等用于课程研究,使研究者对他文化的理解、问题的挖掘和思考的拓深更为深入。21世纪后的这几年,研究更加注重课程的充分发掘和有效实施,这就要求研究者更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发现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量体裁衣的为当地当校的课程发展提出针对性的见解。有研究者利用个案,采用行动研究,不仅为当地民族课程的发掘实施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也为民族教育课程研究积累了翔实的案例资料。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者的硬件设备也越来越完善,研究者们主动将摄影机、计算机、采访机等运用到调查研究中,大大提高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民族教育课程研究,涉及很多领域,单一的研究方法会失去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信息。研究方法的拓展无疑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课程的研究。

研究方法进步的第二个进步体现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民族教育作为一个边缘学科,它与民族学和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民族学的研究,又不能不涉及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因此,要想全面透彻的理解民族教育的课程,只能多角度跨学科地去研究它,正如哈经雄、滕星在《民族教育学通论》中指出的那样:“就跨学科性而言, 民族教育研究不仅需要综合地运用教育科学和民族学的学科知识和方法, 同时也需要涉及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就跨文化性而言, 民族教育学研究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少数民族的教育状况,跨文化比较研究是其研究方法的突出特征。”[51]目前,我国跨学科的研究在文化学、伦理学、知识社会学领域都有了初步地尝试。

四、当前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在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研究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在研究方法取得可喜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研究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于研究数据的处理上,良好的研究方法为我们获得了大量精确的研究数据,但是对研究数据的处理,我们的方法却是单一的。在绝大多数的研究中,只有百分位数一种统计方法,这只是对数据状态特征的一个层面的描述,如果仅从这一个指标描述数据,对数据所体现的其它信息无形中就浪费了。所以,在研究数据的统计处理上,能够综合多种数据统计方法,无疑对研究数据的利用和研究问题的深入都是有益处的。

(二)研究力量需要整合

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研究还存在各自为政,缺乏合作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研究隔离;二是各个研究团体的研究也缺乏交流和互补。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在推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中,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民族地区)的教师,对学校的生存环境、文化氛围和学生特点有着丰富的体会,但是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囿于专业理论的薄弱是有一定困难的,存在“有米无炊”的尴尬;而高校教师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有着扎实的专业素养,但是由于本身的教学任务等诸多原因,没有机会驻留偏远民族中小学进行诸如田野式的研究,存在“有炊无米”的处境,如果这二者不能有效整合,完全是两种资源的浪费,因此探讨如何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是十分必要的。就第二个方面来说,各个研究团体的“闭门造车”,势必导致整个民族教育课程的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某些研究方面有扎堆现象,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开发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在有些方面,虽然问题本身是重要的,却遭遇冷遇,比如课程体系的研究以及课程理论基础的研究等。因此,各个研究团体之间彼此交流,相互吸取有效的研究成果,总结研究中的盲点,构建民族课程研究的合理体系,也是当务之急。

(三)应注重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跨文化多元性的研究在民族教育的研究中是重要的,但是它在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中却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现有的跨文化的尝试,都只是新视角的“点到即止”,却没有深入的从其他学科的理论视角,对民族教育课程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另外。这些“其它学科”的范围也非常局限。很多研究借多元文化理论阐述了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和双重性就浅尝辄止了,而实际上,这非但不是问题的结束了,而是问题的才开始。国外多元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与我国环境是有差异的,它只能作为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的背景基础之一,为我国课程开展和研究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借鉴,而我们的研究还要找出自己本土化的基础,而它才是需要跨学科多元化挖掘的东西。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一个民族为什么会这样,它的教育将成为什么样,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一系列学科都可以为我们揭示其中的一些根源,这些根源才是能够让我们更深入的接近问题实质,帮我们更好的理解现状,找到问题解决办法的根本。因此,要拓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的研究视野,要利用其它学科的专业视角去反观和深刻分析民族教育课程问题,是民族教育课程研究本土化的必行之路。

(四)应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

研究成果的应用不利不仅造成研究成果的浪费,也打击研究者的积极性。对于民族教育课程研究的成果应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转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新取向带给我们启示。即在少数民族区域内,实行同质性学校校际课程开发。这种模式既可以避免校本课程中课程资源的重复开发,又不会使课程成果仅在本校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还可以避免地方课程关注地方整体,忽视学校特色的弊端,可以有效提高课程开发的效率和课程成果的利用率;第二个方面,就研究成果转化整体而言,要从教师、学校、社会、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在教师层面,加强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提高其积极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和能力;在学校层面,鼓励和支持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明确学校处境与特色,制定合乎实际的课程标准,并实施多元的评价体系;在社会方面,加强舆论宣传,使民族地区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民族学校的事情,应动员全社会都关注民族学生的成长,理解并支持民族课程改革;制度方面,改革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体系,加大专项资金投入,解决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资金困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师资到边缘民族地区任教,加强对民族儿童辍学的监督与劝导工作,使义务教育在边远民族地区得到更加切实的落实。

民族基础教育的课程研究,在近3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仅仅关注教材建设逐渐到关注课程理论本身,从大量发掘课程问题到逐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民族教育的课程理论体系正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它不仅对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而且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发挥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凡丽. 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前瞻[J]. 贵州民族研究,2002(4).

[2] 何 波. 论民族教育课程构建的理论框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2).

[3] 陈 静.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构想[J]. 民族教育研究,2005(6).

[4] 宝乐日. 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 民族教育研究,2006(2).

[5] 金绍荣.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困惑与对策[J]. 民族教育研究,2006 (3).

[6] 王 鉴. 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 教育研究,2006 (4).

[7] 邓达. “校际课程”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新取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

[8] 顾玉军.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之行动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04.

[9] 李定仁. 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0] 阿力木江・阿不力克木. 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浅析[J]. 上海中学数学,2004(1).

[11] 王 鉴. 略论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推广、执行与建设问题[J]. 民族教育研究,2007 (2).

[12] 赵虹元.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6).

[13]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活动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报告”[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 (1).

[14] 融水苗族自治县教育局课题组. 开设活动课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素质――活动课程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设的研究总结报告[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 (1).

[15] 杨学良. 民族地区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行动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03.

[16] 孟凡丽.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模式举要 [J]. 民族教育研究,2007 (3).

[17] 钟达木. 民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及成因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10).

[18] 张海育.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民族地区面临的阻力与对策[J]. 青海民族研究,2003 (4).

[19] 么加利. 论西南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深化中民族生存智慧的融入[J]. 西北师大学报,2007 (1).

[20] 蒋夫尔.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民语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纪实[J]. 中国民族教育,2005 (3)

[21][22] 王 鉴.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探索[J]. 中国民族教育,2007 (2).

[23] 王俊奇. 论民族传统体育及其课程开发[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 (4).

[24] 刘万斌. 西部少数民族体育与西部学校体育课程互动式发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10).

[25] 王本华. 从“汉语文”到“汉语”, 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J]. 民族教育研究,2006 (6).

[26] 徐学文. 少数民族汉语课程建设新的里程碑[J]. 中国民族教育,2007 (1).

[27] 段希玲. 新世纪民族地区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及特殊价值[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 (5).

[28] 曹 纯. 民族地区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 (2).

[29] 徐 英.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实施地理新课程的思考[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1).

[30] 金志远. 民族知识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J]. 民族教育研究,2006 (5).

[31] 包景泉. 民族教师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用的缺失与发挥[J]. 民族教育研究,2006 (2).

[32] 果 红. 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民族地区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价值探究[J]. 教育研究,2007 (7).

[33] 周日南. 深化民族地区教师新课程培训的思路与问题探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 (5).

[34] 温恒泰. 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初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J]. 化学教育,2006 (4).

[35] 丁湘梅.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型教研组织的建立[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1).

[36] 何喜刚. 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本土化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 宁波大学学报,2000 (1).

[37] 沈小碚. 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 (6).

[38] 廖 辉.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2004.

[39] 廖 辉. 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课程开发模式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6).

[40] 廖 辉. 多元文化课程开发:基本理念、特征与意义[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 (5).

[41] 赵德肃,刘茜. 论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统整[J]. 贵州民族研究,2007 (3).

[42] 张 胤. 缺失与反思――现代化课程改革下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之承继及发展[J]. 当代教育科学,2003 (18).

[43] 王艳霞. 中国课程现代化及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J]. 当代教育论坛,2007 (4).

[44] 金志远.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整合的民族教育课程知识观[J]. 贵州民族研究,2007 (2).

[45] 孟凡丽.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回顾与反思[J]. 贵州民族研究,2004 (4).

[46] 王 鉴.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其昭示[J]. 贵州民族研究,2000 (1).

[47] 王 鉴.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课程本土化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1999 (3).

[48] 金志远. 民族知识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J]. 民族教育研究,2006 (5).

[49] 钱民辉. 断裂与重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潜在课程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2007 (1).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11篇

一、当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中有待改进之处

1.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课程不足。从近年来,高校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安排看,研究生在校所学课程中,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经典名著导读课程所占比重偏弱,专业课程安排较多。在实践中,这种教学设置理念容易造成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了解不足,学术修养受到限制。这一缺陷导致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对研究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能力较弱,因而,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对策时难有说服力。此外,近几年,硕士研究生跨专业调剂招生有所增加,对这类学生如果在课程设置中突出专业课程,淡化基础理论课程的安排,那么这些跨专业的研究生在专业理论方面的学识就难以同本专业的研究生相比。如果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研究生在专业理论层面的“短板”难以得到弥补,那么对研究生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都违背了研究生教育的初衷。

2.研究生课程内容更新慢。在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课程在本科教学中已有安排,而在研究生教学中再次安排主要是专业教学所需。因此,教学内容应该比本科教学内容有所深化。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生专业课程教材偏少,与本科课程内容拉不开档次,不少课程是本科阶段的简单重复,对研究生缺乏吸引力,不利于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提高。

3.研究生课堂教学方法有待提高。与本科教育相比,研究生阶段的课堂教学最大特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思考与学习能力,反映在课堂教育上,一是要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运用理论的能力,使研究生能够对专业领域的理论比在本科阶段能上更高的台阶。二是通过教师对问题分析的『方法、步骤逐步提高研究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如果在研究生教学阶段仍然是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那么就难以体现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的区别,叉无法活跃他们的思维,无法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导师责任制实施中师生联动有待加强。导师责任制的实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导师的作用,使导师能更好地指导研究生的科研与写作,挖掘研究生的潜力,以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大多停留在课堂教学方面,导师对所带研究生的平时指导不足,例如带学生共同参与社会调查,共同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等方面比较欠缺。学校对导师制究竟应该如何运作,导师制经费的使用以及如何制定评价指标等方面仍然处于探索之中。

二、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几点改革建议

以上几方面的问题说明,在研究生教学与管理中,若将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落脚点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就必须对现行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进行调整,因此,需要在以下方面给予改革:

1.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大专业重要原著导读和理论述评课程的教学比例。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在于,以研究生已有的学识和能力为基础,以培养科研人才为目标,以具体的科研活动为训练方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注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尤其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名著导读和理论前沿的课程设置是必要的。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本专业的研究领域形成重大影响的理论以及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能较好掌握,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我们知道,现行制度与建立这一制度所依照的理论存在内在联系。因而,只有掌握专业基本理论才可能对现实社会中与本专业相关的问题,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学术分析,才可能提升研究生的专业学术思维能力。

2.注重和提升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突出研究性。研究生的课堂教学除了在课程设置中围绕专业的特点加大专业理论和专业研究型课程的设置外,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教师授课的方法所起的作用很重要。在授课中,教师应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突出

“研究”的特点。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使研究生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书中的理论,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课后必须自我阅读和理解这类课程的内容,促使其思考理论,运用理论。在教学内容中,教师应突出研究的特点,如在课程的每个专题中,对研究的问题,从方法上引导研究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以使研究生教学显示出不同于本科生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研究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自己所提出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其从中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导师责任制应以学术研究为纽带.围绕共同进行学术研究而建立。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设置导师制有助于落实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有助干提高研究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导师对所带的硕士研究生应安排他们参加课题研究,通过与导师共同进行学术研究,有助于研究生了解导师的学术观点和治学风格,有助于培养研究生查询资料的能力,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的能力。从培养硕士研究生了解社会,关注本专业的热点问题,增强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角度看,导师带领研究生共同参与课题调查也是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所必需的。如果高校在导师制的管理中,突出上述两点,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将是大有益处的,并且对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设计,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都大有帮助。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型研讨课;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84-03

一、引言

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人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我校从2010年开始实施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着力构建“研究性”课堂,其主要思想是将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落实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其中核心改革措施是压缩精讲课课时,增大研讨课课时,规定研讨课课时应占总课时不少于30%。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方面,充分调动了教员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员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前沿的科学信息传达给学员;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作者讲授的我校信息与导航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生课程“组合导航技术”是首批参加模式改革的课程。下面作者结合在组织探究型研讨课教学的体会,从课堂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效果评价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三种模式研讨课特点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手段,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我们把研讨课分为三种模式:文献阅读型、专题探究型和课题设计型。这三种模式各有特点。

(一)文献阅读型

此处所指的文献阅读型研讨课与上海大学提出的文献阅读研讨课有所不同,它并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作为课程教学中针对某一内容的一堂研讨课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其教学特点基本相同。

文献阅读型研讨课,其主要特点是提供前沿性知识,有助于拓展视野,有助于产生创造性的思想火花。文献阅读虽然能够提供前沿性知识,但涉及的基础知识点比较分散,单纯通过文献讨论和阅读,不利于学生系统性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题设计型

就是从实际研项目中分解出适合教学的子问题作为报告和研讨主题。其主要特点是可培养学员的综合科研能力。

(三)专题探究型

我们认为,报告和研讨课除了应当担负起传授前沿知识和科研方法的任务外,还应担负起强化理解专业基础知识的任务。为此,我们设计了另一类研讨课模式――探究型研讨课。这种模式的研讨课具有“专业基础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特点。

三、探究型研讨课的特征

探究型研讨课具有一般性研讨课的公共性质。同时,在探究问题的设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具有其特殊的地方。我们定义的探究型研讨课其特征和功能是将专业基础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一)从基础知识中提炼出研讨主题

我们认为,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应当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两部分。研讨课必须担负起这两方面的任务,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探究型研讨课的研讨主题的提出是在前面精讲课讲授完有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从基础内容中提炼出的。

探究型研讨课一般是安排在某一模块内容精讲课后进行的。研讨主题(提出问题)的设定和选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模块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决定一堂研讨课是否成功的关键。研讨主题的设定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梯度性,即研讨主题应该是前面精讲内容的延伸,必须结合前期精讲课讲授的基础理论,是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的延伸,不能是空中楼阁,空洞而泛泛。研讨主题我们希望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发现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或对问题的敏感性与发现能力以及挖掘具有更高价值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可能有已知的答案,但需要去验证,也可能还没有已知的答案,需要研究生利用白己的智慧和思索产生答案。二是适度性,主题设定不能过高或过低。

(二)以自主探究性方式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后如何解决问题。探究型研讨课要求学员针对研讨选题以自主探究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员几个方面的能力:正确定义问题的能力,或正确分析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原因的能力;问题分解的能力,包括问题的时间、空间以及结构分解的能力;选择与问题求解的相关信息、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能力;知识、信息的挖掘、整合与转移的能力;对有关的资源进行最优分配的能力。

四、探究型研讨课教学实践

以我院硕士研究生《组合导航技术》课程为例说明我们在其中某一模块教学中采用探究型研讨课的教学实践。《组合导航技术》是我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专业硕士导航工程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惯性导航和组合导航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现技术。课程从结构上分为“卡尔曼滤波理论”、“捷联惯导原理”和“多传感器组合导航信息融合”二个板块。对于每个板块我们又划分为基础理论、应用提高和综合实践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在深度和难度上逐步递进。“基础理论”模块讲授相关内容的理论基础,以讲授知识为目的,打下基础。“应用提高”模块是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设置一些必须掌握的专题,要求学生通过编程仿真和方案设计等形式,自主学习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强调思维方法的训练。“综合实践”模块是对本板块内容的综合训练,一般是结合实际科研项目,分解出适当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这部分强调对学生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模块,我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基础理论”模块必须是精讲,“应用提高”模块采用探究型研讨课形式开展教学,“综合实践”模块的教学方式采用文献综述或课题型研讨课方式。

由于我院本科阶段没开设了《捷联惯性导航》课程,因此捷联惯性导航原理在本门课中作为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学安排见表l。

下面结合“捷联姿态算法分析”的探究型研讨课,介绍教学实践。

(一)课堂设计

已有基础:前面理论精讲课上,已经详细讲了姿态解算的旋转矢量算法,推导了单子样、双子样和三子样算法公式。

课堂设计:本堂课,我们的教学内容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编程构建姿态解算仿真平台。也就是模拟导航计算机从陀螺输出参数开始到解算出飞机姿态的整个过程。二是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才可以对这三个算法进行分析。在什么环境下?在锥运动环境下,因为锥运动是验证姿态算法好坏的最恶劣的环境。因此,本堂课可以归结为两个自主探究问题:

1.如何构建姿态解算仿真平台;

2.应用仿真平台,对各种算法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

1.专业基础学习目标:深入掌握锥运动下姿态解算多子样算法原理。

2.研究性学习目标:构建姿态解算算法仿真平台,分析锥运动下算法误差,并为进一步的算法设计打下基础。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结构图见图1。教学设计内容,要在课前一周与学生进行沟通,并确定探究主题的认领人。

(二) 课堂教学组织

1.课前准备:

(1)根据课程设计的研讨主题,指定具体的自学内容,相关的论文、专著、参考文献。并说明工具软件及编程语言。

(2)探究问题任务分析指导。教员要对学员特别是认领问题的学员作任务分析的指导。帮助学员尽快明确任务本质,理清问题求解步骤。如探究问题一,我们把构建仿真平台分解为五个层次的子问题:

A.推导出锥运动的角速度表达式;

B.推导出锥运动的变换四元数表达式;

C.锥运动姿态角真值求解流程;

D.锥运动姿态角估值等效旋转矢量求解算法。

2.主持研讨课:

(1)讨论课开始时,介绍此次讨论课的总体安排,包括讨论主题、背景知识、重要意义及价值等,时间10分钟。

(2)认领问题的研究生作主题报告,时间各15分钟。

(3)对发言内容进行简短的点评,时间5分钟。

(4)引导所有参加人员,采取质疑提问、辩论等多种形式,围绕土题进行交流发言,时间30~40分钟。

(5)讨论课结束前,结合大家讨论、提问的具体情况,对讨论课进行总结,并明确课后的任务,时间10分钟左右。

(三)教学效果评价

探究研讨完成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研讨的成果、任务完成情况等探究结果进行分析。任课教员根据原定的教学目标对研讨主题进行评价,更新、补充、完善研讨主题。任课教员还应该要求研究生将原先准备情况与课堂讨论结果进行对照检查,记录学习的主要观点、思想与方法。另外,教员要对研究生的参与进行评价并记录对课堂讨论的印象。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通过学员互评、教员评价双维度共同评价,这样可更好地推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的目的是判断学习者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并根据反馈信息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补救教学。

设计了本堂探究型研讨课的教学效果评价表格,评价内容主要从探究能力的评价和研讨提问评价分个方面展开,见表2。

五、结束语

探究型研讨课是我院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尝试,它将专业基础教学与研究性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提高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落实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通过探究型研讨课的教学,培养了学员的探究实践能力,更好发挥了学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探究型研讨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如何进一步提高探究型研讨课的教学质量还需要更深入的实践和摸索。

参考文献:

[1]戴佳筑,雷咏梅.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教学方法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10).

[2]刘国福,等.研究生课程研讨式教学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1)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13篇

华新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网络环境下学习,师生将拥有丰富的和共享的网络化学习资源,能实现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网络学习中的师生分离导致教师角色的淡化和教学管理弱化。学生面对纷杂的信息冲击,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良熏不分而迷途不归的不良状况。这时,老师主导作用就显的尤为重要。老师应该是教学策略的设计者,是学习信息的选择与组织者,是教学进程的调度者,是教学效果的评价者。只有发挥教师网络学习的主导作用,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如何发挥教师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主导作用呢?这将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

二、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以及预期效果。

(一)准备阶段(2004年1月至2004年2月)

组织课题让老师学习相关理论,制定实验方案。

(二)研究阶段(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

个案追踪研究、案例分析、汇集教学案例

(三)总结阶段(2005年4月2005年12月)

案例示范、汇编教学课例、制作成光盘

三、实验方法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奖励办法。

2、组织老师学习理论,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3、结合区总课题的研究活动,组织老师“走出去”,开阔实验视野,调动实验兴趣。

4、邀请专家进入课题作现场指导。

5、组织老师做好个案实验研究,定期召开交流会。

四、组织机构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刘选举

副组长:张晓燕刘晓伟陈春婷

成员:全远姬谢家碧徐姜年陈苗孙聪

“开放—探究型语文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方案

华新小学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研究目的:“开放—探究型语文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封闭而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来的。该模式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为指导思想,将构建起以“开放、探究”为基本特征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实施策略、课堂教学结构、课堂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成长”,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构建。

理论意义:本课题的提出依据于现代教育理论中关于“教育模式”的有关理论,有较明确的目标,有较充足的实现条件,体现了一般教学模式的完整性、针对性、优效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因此,它基本具备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和特征,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是对现代教学模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应用价值:本课题将通过理论上的不断学习思考与大量的实践探索,构建起较科学的理论体系,从而使之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这样,必将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并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本课题的基本概念

开放:本课题的“开放”是教学设计的一种思想理念,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平台,是探究过程中师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必要前提。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学习组织形式的开放、人际关系的开放、教学时空的开放等。

探究:本课题的“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讨论交流、验证假设——评价激励、延伸探究等过程,有个体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正反辩论探究、家校合作探究等形式。

三、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基本内容

研究重点:建立民主、平等、开放的语文教学环境,以学生自主、合

作、探究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结构研究。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分解为以下三个子课题:

1.“开放—探究型”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开放—探究型”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研究。

3.“开放—探究型”校本课程研究。

四、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我们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及预期成果

㈠准备阶段(2004年1月至2004年5月)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方案,分子课题拟定出具体的操作程序,培训研究人员。

㈡研究阶段(2004年6月至2005年1月)

全面开展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子课题编写研究报告、总结和操作读物,并定期进行研究情况交流和成果汇报展示活动。

㈡总结阶段(2005年2月至2005年12月)

全面总结,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形成最后成果,汇编成书,争取出版发行,并接受市规划办的课题研究评估与验收。

六、本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和保障措施

有利条件

1.有一位好校长:校长的重视与支持是课题研究能否成功的关键。我校刘选

举校长是一位科研型的好校长,中教高级职称,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的管理经验、超前的科研意识、迷人的人格魅力,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2.有一支好队伍:本课题组成员由福田区首批“名教师讲师团”成员2人,

教导处、教科室主任各1人,语文科组长1人、学校“新韵文学社”负责人1人组成,是我校课题研究的豪华阵容。他们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曾主持或参与过部级课题“语文自学辅导”和“个性化作文”、区重点课题“后进生会诊处方”等课题的研究,有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

3.有一个好基础:我校每间教室都已装好电教平台,都可直接连通因特网,

有资源丰富的学校网站,还有藏书近三万册的图书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国内外有关教育模式的研究很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

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刘选举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管理小组,优先保障课题研究人员的配置、课题经费的发放、课题活动的正常开展等。

2.经费保障:学校将自筹6万元左右保障本课题资料设备的添置、活动的开展、成果的出版发行。

3.时间保障:在课表安排上,学校将保障所有课题组成员每周至少有一小时的集体学习、交流、研讨时间,使课题活动常规化、制度化。

4.学习保障:对本课题组成员,学校每学期将安排一次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指导活动,以保障本课题的研究能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保障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高质量和高效率。

七、主要研究成员:

业务主持人:刘晓伟

其他成员:余福添陈春婷谢家碧符静波全远姬徐姜年陈苗孙聪

八、课题领导小组机构:

组长:刘选举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14篇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 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 批准的选题计划。 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 展研究等问题, 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 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 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 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 这个课题就无法很 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 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如: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和学习策略形成之影响、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清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 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 、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 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 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 综合、 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 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 注) 、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

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 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 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

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

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

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如 何或分工是否得当

;5、资料准备如何;

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

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 需的其他条件;

课题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学案;问题化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2011年9月,本课题被立为虹口区区级课题。从课题批准立项到现在历时一年,本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探究“初中思想品德基于学案的问题化学习的实施与研究,从总体上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三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为目标,全力投入了这一课题研究的策划组织、指导、实施等工作。2012年9月,本课题顺利结题,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探究出有针对性的、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教学的创新者的相关策略。现将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成果等报告如下。

一、研究目标

第一,通过本课题研究,对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态度能够进行有效地矫正,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第二,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培养一支能切实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师队伍。

第三,通过本课题研究,达成师生共同承担教学的任务。两者和谐合作、互利双赢、相得益彰。

第四,形成校本教材。

二、研究方法

1.情报研究法

资料查阅、整理。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教学经验为本课题借鉴。

2.调查研究法

了解目前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现状,通过对这些现状的分析,找出共性问题,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

3.经验总结法

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分析,不断改进实验操作方法,认真撰写经验总结,使实验更趋系统化。

4.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教师的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再通过座谈、听课、活动展示等手段,掌握研究实施情况。

5.案例研究法

一是研究教师个人教学行为案例,二是研究一些能够体现师生协作的教学行为改进的课例,有针对性地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

三、研究过程与步骤

1.准备阶段(2011.9~2011.10)

(1)收集、准备相关文献资料,加强教科研的学习,参加相关的课题培训会。

(2)了解学生的状况,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构建课题目标与确立课题内容,确立了《初中思想品德基于学案的问题化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的设计、论证,制定了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1.11~2011.12)

本阶段实施课题研究。在研究中,阅读相关的教学论著,并把相关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与课改实践结合起来,注意收集整理研究的原始材料,进行归类分析,注意经验积累,撰写有价值的文章;经常交流探讨实际问题;对每一阶段的研究认真提炼,完善课题方案,将课题研究理论系统化,操作规范化,初步形成本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总结阶段(2012.1~2012.8)

(1)整理和归纳课题研究资料,收集实验数据,汇编研究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内容

1.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需求

我们以问卷形式,对本校13个班级、400个学生做了调查,以“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喜好”一题为例:选择“老师讲,学生听”(31%);“学生讲,老师听”(2%);“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讨论分析,最后由老师总结分析”(9%);“老师从不说教,而是围绕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在探讨中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15%);“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允许学生提出疑问或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老师面对学生的困惑不是含糊其辞,而是能够从正面解答学生的问题”(18%),“老师知识丰富,讲述从不照课本宣讲,而是能够结合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和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有趣地讲述分析,把道理分析得通俗易懂”(25%)。

从中不难看到:学生一方面对目前的教学有较大意见,另一方面又留恋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老师有严重的依赖性,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离开老师不知怎么学习,无所适从。

2.通过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针对学生情况,我们利用备课组、教研组际等活动,在围绕《问题化学习教师行动手册》的主题研讨中,了解其他教研组关于学案的实践进程,借鉴其经验反思后,课题组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研究与设计问题系统,编写教、学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