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制造业科技创新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1篇

回顾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的历程,有助于我们将当今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置于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去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理解。因此,此文首先沿着历史脉络,简要回顾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历程,特别着重于将科技创新这一主题纳入这种历史框架中探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在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下,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均由苏联人帮忙建设,并且技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除了在军工国防领域科技创新力度较大外,其他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作用主要是为满足和保障短缺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基本需求,基本谈不上科技创新。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引入股份制,改制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推动国家税制改革,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放宽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推动,为后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也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进入新世纪,2006年国务院的《意见》对我国装备制造业50多年发展进行了总结,主要从宏观上给出了发展方向和中观层面的指导,特别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政策指引。然而,2008年之后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事实上,所谓的危机同时也是一个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契机,这主要取决于装备制造企业如果重新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从重产能转向重创新,修炼内功,走一条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这种辩证性在2009年的《规划》中有着清晰的体现。纵观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历程,尽管不同规模和所有权制度下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选择了不同的科技创新道路,如建立科研院机构,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直接的引进先进设备、技术消化吸收在创新等。无论选择了哪种科技创新道路或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科技创新,均会有其优势和不足。下文主要是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分析。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普遍呈现产能过剩,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或不具有核心技术、专有技术、高端技术自,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话语权。总结起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标准仍不完善,整体的科研平台扔在搭建当中①在政策、法规、标准完善方面,在2006年国务院的《意见》中有着清晰的认识。具体来说,《意见》指出“要在全面总结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另外,《意见》中也提到要对列入国家发展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这点在2009年的《规划》中也再次强调。除了政策法规的发完,《意见》也强调了标准制定方面需要完善,指出“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等级,完善我国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为我国装备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而在《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②在科研平台搭建方面,就我国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来讲,一方面,国家认识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重要性的时间不长;另一方面,整体的科研平台搭建工作也就15年左右时间。1999年国家开始认定首批部级企业技术中心,之后又陆续推动了部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授予、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863”计划申报、“973”计划申报等,部级高新区、部级开发区、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等。这些国家推动的科研平台搭建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但整体上企业参与不够,平台利用不足,这些方面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发挥其社会服务管理功能进行组织协调。2.从中观层面来说,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其整体的管理体制和产业内的企业间的配套协作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另外,产业创新支撑体系也有待完善①在产业管理体制与产业内企业间的协作方面,总体上看,装备制造业的行业范围涵盖广泛,其管理体制处于长期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治状态,这样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也同时影响企业间的协作合作(吴天宝2009)。另外,装备制造业的特点为产业链条长且链条之间的联系相对密切,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技术对接和配套协作就尤为重要。而多方面因素,如价格竞争激烈而技术合作意识不足,导致整体上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配套协作不足,使这种企业间的科技创新协作效应很难发挥出来。②从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方面来看,我国相应的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还有待完善,另外,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业,也对科技创新有着重要支撑作用,而这些方面,我国的相关行业还不够成熟,限制了其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总体上说,这些相关的支撑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完全构建和发展成熟,相应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的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3.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而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战略制定和执行、现有技术实力、资金和人才四个科技创新主要的相关方面存在问题,这些现存的问题成为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制约因素①在战略方面,科技创新未纳入公司战略制定中,或者执行能力不足。目前,一些装备制造业企业缺乏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战略导向,这样就没有从战略高度去系统构建相应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及研发体系和平台。目前,创新战略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包括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程源,傅家骥2002)。现实中,更多企业趋同于跟随和模仿,技术改造、扩大产能成为大多数企业科技创新主要模式。很多企业缺乏具有领先创新战略的眼光和实力,而一些大型企业虽然有研发体系和相应的管理体制,但是很多企业的研发体系也主要是围绕市场现有需求搞研发,缺乏超前性、前沿性研发,缺乏清晰、明确且有效的战略计划或者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的管理和配套工作不足而大大降低了战略执行力。②在现有技术实力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并且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内部合力。从之前所探讨的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历程中可看出,我国的装备制造企业比较年轻,相对发达国家来说,在科技创新重要性方面的认识时间不长、技术积累明显不足。事实上,现有的技术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实效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另外,很多企业并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内部合力。比如,在同一个企业集团内,一些同类型产品技术工艺也没有实现技术共享,缺乏技术共享平台,技术标准化统一工作仍有待改进,这样的状况致使企业的科技创新潜力发挥不出来,整体合力不能形成,从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趋势的前瞻性的研发。③在资金方面,企业资金基础薄弱,研发投入普遍不足。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知,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创业发展和原始积累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这三十年企业基本都处在创业阶段,原始积累不多,这极大的限制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总投入。在资本有限的状况下,当宏观经济态势良好时,一些企业思维局限在将有限资金投入到产能扩张中而非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这种资金运作方面的思维定式和企业短视的行为模式也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研发经费投入量是衡量科技创新重视度的一种重要指标,肖鹏、牟艳和杜鹏程(2012:183)文章表明,多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大约为1%,这远远低于国际上普遍认定的2.5%-4%的指标,而国际上普遍观点认为这种比例占到2%才可以维持竞争局势,达到5%才会在研发方面有相对的竞争力。从这些数据可知,我国企业普遍研发投入不足不仅仅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还进而影响国际竞争力。④在人力因素方面,研发团队建设滞后,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在人力因素方面,很多装备制造企业研发团队建设重视不足,而将重点放在了营销团队建设上,这主要是由于研发具有高成本、高风险、效益显现慢的特点而市场营销却很容易显现出短期效益。事实上,问题不仅仅是很多企业是对人才的重视不够,科技人员储备、培训不足,研发团队建设滞后,即便是建立了研发团队的企业,现有的研发团队也并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方面的不完善导致的。很多企业现有的研发人员积极性不大,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而技术人员的高流动性也导致了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难以延续。不灵活的激励机制和不完善的考核体系也影响到企业的科技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保留,这就影响到了企业的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和企业整体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初步建议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进行浅析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出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很多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也更加注重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虽然也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绩,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对比较缓慢的。本文对此进行探析,也是希望也能够改变当前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的现状,并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满足人类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对于石油能源的强大需求。

1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内容

1.1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机械制造企业,主要是指从事各类机械性方面生产的行业,并借用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开展生产制造工作,比如:农业机械、化工机械、动力机械、纺织机械、运输机械等等。而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则是机械制造企业中的一部分内容,并且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它为石油能源的开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装备支持。总之,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水平对于我国整个工业化的发展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2科技创新的基本概述

所谓科技创新,其具体含义就是原创性的技术创新以及科学研究的总和,具体来说,就是指科学合理的运用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知识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进行创新,从而在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为企业客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通常情况下,科技创新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1.3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背景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资源大国,所以在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中,节能也就成为了一项长期的重点工程。对于石油机械制造企业而言,节能工程同样也是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完成,也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加强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也能在提高人们节能意识的同时,实现对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并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更加深入的贯彻和执行,从而也能缓解国家资源紧缺的现状,以及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总体而言,实现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是时展的必然需求。

2实现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有效途径

2.1加强对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石油的开采;设备的使用等。为了实现科技创新,就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以石油机械开发设备上的科技创新管理为例,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就应该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性能和能力。由于油田的开发成本会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设备上的科技创新管理还应该包括成本的支出。假如:一台抽油机节能20%,那么按照2000口井进行计算,一个中型油田每年可节约7000万元。实际上,各种泵、风机、抽油设备等节能的潜力非常巨大,因此,高效的油气混输及适应多相液体的大型泵、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修井作业设备等,都是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对于开发设备应用中所遇到的其余科技创新管理问题,相关企业负责人一定要认真对待,并对此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对策。

2.2提高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员工的科技创新意识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加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实际上也是为了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有效降低其生产的成本。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提高企业员工的科技创新意识也尤为必要。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石油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宣扬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对于机械设备研发团队的技术人员,更是要提高标准和要求。比如:装备的更新。由于我国一些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系统技术改造一般都是在80年代中期完成的,因此到了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整个机械制造企业所使用的设备是相对比较落后的,有的甚至还是报废设备,以致于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由此可见,让企业员工,尤其是技术性的人才意识到科技创新的意识显得尤为必要。二是加强相关的科技创新意识培训。由于一些企业员工明显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因此,企业内部可以聘请相关的科技,技术类型的专家,对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进行相互的沟通和交流。比如:冷却环节处理。现如今,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在进行热处理工作的时候,就应该注重,在热处理中,淬火的冷却形式一定不要采取静置的方式,因为这样并不能满足现今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的冷却需求。总之,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意识的宣传和培训都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3结语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对于石油能源需求量的逐渐增加,我国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石油机械制造企业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企业在制定相关科技创新对策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并促进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我国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对其科技创新加以高度的重视,我国的能源事业建设也将得到有效的推进。

参考文献: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3篇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离不开科技创新。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趋势。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在我国实施一系列区域振兴的战略部署下,装备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后危机时代,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持续增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选择。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汹涌浪潮,世界会怎样,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要在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中抢占制高点,关键是要做强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实现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战略目标。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企业组织结构、发展模式、管理体系、生产方式等方面将产生革命性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科学价值,探讨科技创新与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提出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影响的对策建议,实现以科技创新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目标早日实现。

二、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科学价值

(一)有助于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党的十报告提出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面临人口红利逐渐丧失、资源消耗亮起红灯、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客观形势,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扩张越来越迫在眉睫。考察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影响,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阶段性特征、分布结构、制度安排等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定更加科学的产业经济政策,逐步提升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焕发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生机,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稳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为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通过深入剖析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从实际出发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积极应对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的新挑战。同时,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智能制造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系统,将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智能化制造将对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正在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智能制造对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加快转变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和战略创新两个方面持续不断地投入,推动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正经历一个综合实力增长的黄金期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加快发展期,但不平衡、不可持续性问题依然存在,制造业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中端,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科技创新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着近百年的悠久历史,尤其是曾被誉为“中国工业摇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建国初期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如在辽宁省沈阳市援建了包括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风动工具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等重要装备制造业企业,奠定了建国初期国家工业基础。建国后,我国装备制造业走上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型产业结构和较为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陈旧观念,严重地制约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长足发展,伴随着资源环境矛盾日趋突出,一些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如山西省、东北地区等地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相对衰退现象,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进入新世纪,我国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十周年之际,尤其是在国内外市场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的背景下,面临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和未来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机遇,我国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

(二)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挑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由此引发的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需要我国制造业抢抓机遇。科技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可能引发“仿生再生和生物经济革命”,主导产业包括:新一代生物技术产业将实现现有生物产业的升级换代,拟人化的信息和智能产业将实现信息转换器和人格信息包技术的商业应用,仿生和创生产业、再生产业等[1]。未来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空间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矿产资源科技、能源科技、生物质资源科技、先进材料科技等方面,将对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全球生产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当前,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成为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同时,数字制造技术、知识产权、设计、软件、品牌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要大力推进以数字化制造为重点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智能化,大力加快人才培养和支持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应对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巨大挑战。

(三)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最终影响到产业发展的市场适应能力及把握机遇的能力。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缺乏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很少会将客户及合作企业引入到企业的创新过程中,企业短视行为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长期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既面临着严重的需求约束,又面临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能否抓住未来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同时,在唯经济增长的理念下,政府职能定位出现错位、越位现象,对高污染、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疏于监督,导致对资源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难以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基本建立了具有一定执行力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但突破性创新不可能发生在职能型组织内部,缺乏有经验的组织支撑,最终也会丧失成为成功创新的机会[2]。我国装备制造业缺乏世界一流大企业和知名品牌,整体水平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这些是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过程中突出的问题。

(四)科技创新与我国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运作机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交汇的历史节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3]。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战略偏重于增长和开放,而第二波全球化战略却需要以彻底的结构性改革为前提来支持增长和发展。2015年5月,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因此,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需要抓住世界金融危机的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大力吸收国内外高级要素,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环节全球分工、创新资源全球配置、创新能力全球协调、创新核心以我为主”等特征的全球创新链体系中的重要一员[4]。因此,作为我国重要的特色工业———装备制造产业,在坚持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需要运用最新科技创新成果,推进先进制造技术与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理顺生产方式进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总结未来科技创新可能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将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动态密切结合起来分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我国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现代新型工业化转型提供持久动力。

(五)工业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的比较与借鉴当前,世界科技革命主要是由社会需求驱动和知识与技术体系内在的驱动形成的。材料和制造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德国工业4.0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其主要特征就是综合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物理系统”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日益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5]。美国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三维制造视为制造业竞争力的三大利器。日本实施新增长战略,以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日本还提出积极建立“逆向工厂”,处理废料并把它作为资源,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制造业进化”。欧盟提出智慧增长,俄罗斯实施促进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战略。据国际生产工程学会统计,发达国家目前推出的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多大30余种,如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模式,网络化制造模式,虚拟制造模式,敏捷制造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等现代制造模式广泛推行,使得企业管理方式由制度化和程式化转向模块化。各国通过构建现代制造模式,形成了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等制造业发展方向[6]。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总是由具有总承包能力即提供交钥匙工程的公司,把有关设计、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形成集群。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将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将由制造为中心,日渐变为以创新与服务为中心,我国装备制造业应该跟上这个时代。借鉴国外关于装备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要制定一个正式的发展战略,并应该明确制造业发展方向,强调制度保障体系在制造战略中的重要性。我国装备制造业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未来科技创新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伴随着全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世界产业竞争更趋平行化,产业创新时代已经凸显。当今信息技术的创新步伐依然迅速,中国正处在一个千年大变革的时代,智能化和绿色化特色更加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渗透和广泛应用,经济改革、科技进步,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我国制造业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发展数字化制造当今,全球正面临着以能源生态化、制造数字化为核心,以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三维打印技术就是通过各种手段用材料“打印”出这些薄层断面,并通过断面之间的叠合,制造出立体的物品。三维打印技术对创意设计是有力的支撑,可以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很快制作出供试验用的原型,3D打印技术将创造新一代智能制造业。今天3D打印技术受到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部分学者认为3D打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模式,成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制造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推力。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将“藩篱”打开,摒弃以生产者及其产品为中心、以传统技术为依托的固有制造文化情绪,需要对制造业发展模式进行深度变革。中国制造将向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演化,发挥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的联动效应。目前,信息网络技术植入平台型企业将成为未来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使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进入了“泛制造业时代”。因此,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运用智能化系统发展装备制造业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的数字制造系统,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增强发展后劲。

(二)培育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系统我国装备制造业已融入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竞争时代,制造业面对的已不再是单一竞争格局,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使装备制造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技术推动。在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特别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我国培育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系统应遵循制造业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推进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开发应用,推广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强化制造业企业能源资源节约意识。积极倡导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低碳发展方式,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从“承接制造+产品创新”向“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转型,最终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绿色低碳制造技术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民族复兴,关键是振兴工业,要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国,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着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当前,我国必须瞄准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开发一批创新的工艺技术,研制一批创新的工艺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以移动终端代替操作平台,以智能系统替代人工介入。可见,未来的装备制造业自动控制系统将是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的绿色控制系统。通过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支持力度,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整体利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发展装备制造业需要结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这一新趋势,将企业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等环节,加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以及传统制造业中的高端产品的技术引进,获取先进技术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战略资源。政府要通过引导和支持的方式鼓励不同类型自发的产业研发联盟的发展,强化自主创新、科技引领,选择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试点,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发挥技术优势,带动全产业链创新,实现中国装备制造向中国装备“智”造的转变。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4篇

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小,可以说明该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支持力度。通过对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统计,发现有7家企业由于数据缺失而无法纳入统计范围。因此,对可统计的148家企业进行分析,统计口径为2008—2012年5年内研发资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值。这148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均值为762%,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主要集中于048%~2265%,共有145家;此外,有2家企业的研发资金比重在30%以上,分别为沈阳市超高真空应用技术研究所(3733%)和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7254%)[1]。对相对集中的145家企业进一步分析,得到图6,这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均值为686%,由图6的正态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分布于均值的右侧,即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大于这一均值。主要集中区间为382%~1049%,共计127家企业,其他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在1049%以上且均匀分布。

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增长率以2008年和2012年两年的数据为基础,计算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增长率。对于2008年和2012年数据有部分缺失的企业,以可获取的第一年数据和最后一年数据为依据计算其增长率。其中,研发资金投入比重负增长的企业有66家,正增长的企业有80家[2]。在80家正向增加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的增长率在10倍以上,分别为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和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8%和005%,从2010年起开始大幅上升,2010—2012年分别为496%、545%和650%;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的情形同昊诚电气公司相似,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5%和007%,2010—2012年大幅增加,分别为305%、313%和317%;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2008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为018%,2009—2011年增长分别为131%、119%和214%[3]。增长率介于0~10倍之间的企业共77家,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情况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率主要集中于042~084,共计59家企业,其他区间各企业基本均匀分布。

创新要素:技术人员对于技术人员这一创新要素的分析,主要从技术人员数量和比重、高级人员数量和比重这4个方面进行。1技术人员数量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技术人员规模情况如图8所示,统计范围内的企业平均拥有技术人员247人,其中技术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4~296人之间,共有131家企业;此外,有6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数量在2000人及以上。2技术人员比重如图9所示,统计范围内企业技术人员比重的平均值为3251%,各企业的技术人员比重分布在623%~8178%这一区间,比重在50%的企业分布较为集中;此外,技术人员比重在70%以上的企业有5家。3高级人员数量对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的高级人员情况,由于数据缺失仅统计了73家企业,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以看出,其平均值为278人,高级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1~63人之间,共有27家企业;此外,高级人员在36~89人之间的企业有14家,另外有两家企业高级人员数量超过200人,分别为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260人)和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317人)。4高级人员比重同对高级人员数量的统计,高级人员的比重也仅统计了73家企业的情况,如图11所示。图11显示,其平均值为1006%,高级人员比重分布于019%~3354%之间,有62家企业的高级人员比重集中于019%~18%之间;高级人员比重在20%以上的企业有8家,在30%以上的企业有2家,分别为沈阳东大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沈阳大兴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创新要素:专利申请及授予情况专利情况主要涉及申请和授予两个方面,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主要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一般不含外观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是衡量一个企业专利申请情况的核心内容。1专利申请情况由于部分数据获取的缺失,因此仅统计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67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这67家企业平均申请专利443项。这些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有57家企业;有4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数超过200项: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27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423项,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71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如图13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申请数量为20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64家企业,这64家企业中包含了15家发明专利申请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在100项以上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28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74项。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4所示。这67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的平均值为3948%,由于有15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0,因此这15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也为0;在0~100%的区间上,这67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均匀分布。2专利授权情况统计范围内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量为319项,如图15所示。这些企业的专利授权数主要集中于0~110项之间,有6家企业的专利授权数在110项以上。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如图16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数量为4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主要集中于0~7项,共93家企业。这111家企业中包含了33家发明专利授权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在20项以上的企业有6家。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7所示。这111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比重的平均值为2904%,由于有33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0。因此这33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也为0;这111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主要集中在0~50%的区间内,共有91家。

结论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公共产品;科技创新

1 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有着自己的比较优势,伴随着世界上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国有机会成为新的世界装备制造业中心。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太差,这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与世界上其他装备制造业巨头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企业生产能力和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进行整合,促进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的信息交流,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公共产品服务。并且由第三部门来提供。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之外的组织或部门,而关系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的第三部门之一就是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

2 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我们设计这样一种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它由某个机构来提供,这个机构的组建者可能是政府、行业协会或是企业。通过不断收集企业对科技产品创新的需求信息,同时关注科研部门的科研活动动态与新的科技成果这类供给信息,既促成双方合作进行新科技的研发,又可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做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明显特征。

首先,这种服务的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如果这项服务由政府来提供的话,因为政府的运行成本由全体社会成员分担,只要政府生产出这种服务,它就一定得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这种服务。若是由行业协会来提供这种产品,则情形是相同的,只不过这个“集体”的范围小一些,是成员企业的集合而已。

第二,这种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因为一旦信息咨询服务被生产出来,由于信息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和广泛受益性,多一个企业来消费这种服务不会减少其他企业对这种服务的消费,同时也使得所搜集信息中大部分对某个企业无用的信息在其他企业那里能够得到应用。由此可见其边际成本为零。

第三步,这种服务的收益具有非排他性。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代价的消费(最起码从合理成本的角度来看是如此的)。因为假设一个企业并没有分担这项服务的成本,因此被这项服务排除在外,而这项服务又确实能提供对它有用的信息,那么把这个企业排除在此项服务之外,就很可能使它丧失了一次科技创新的机会,而没有提高这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或产品附加值,由此使社会丧失了获取巨大收益的机会,这就是把这个企业排除在外的机会成本。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项服务具有非排他性。

3 不同公共产品提供主体的效率分析

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最佳供给模型假设存在一个万能的计划者,他知道每个人为了消费公共产品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然后把这些价格反馈到总计划中,计算出整个经济的各种公共产品的组合。在仅有公共产品和少数消费者的经济中,每个个体承担生产公共产品所需成本的份额可能相当大。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个人为公共产品承担的成本减少许多,以致他即使不出资,公共产品的供给也不致减少。对于公共产品来说,个体数目较多,个体扭曲偏好的动机比人数较少时强。

现在分析一个政府政策。假设政府决定组建一个部门为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信息中介服务。组建的新部门的一切费用由企业负担。假定企业以年产值的一定比例P为该部门上缴费用,来承担该部门运营成本。而政府面对的企业有两类,一类对该部门提供服务的偏好很大,如装备制造业,另一类对该部门提供的服务的偏好比较小,如服装业。

政府最初的设想是根据两部分偏好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类企业的P值,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量Q*,Q*定下来后再根据不同的需求曲线确定P1、P 20对于偏好大的那类企业,P大些,对于偏好小的那类企业,P小些。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了帕雷托最优。

但事实上,D1类中的企业可能会有这样的考虑,即,由于公共产品的成本由大量的企业负担,而自己所承担的份额是很小的,所以自己的决策不会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有影响。于是,如果自己隐藏自己的偏好,将自己伪装成D2类的企业,则自己在享受相同水平的公共产品水平条件下,自己承担的成本减少了,即由原来的P1降到P20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需求曲线D1就发生偏转,成为D1,而总的需求曲线D也发生偏转,成为D′,此时该部门愿意提供的公共产品水平为Q′,降低了Q的供给水平,偏离了真实情况下的最优结果,造成了三角形ABC的效率浪费。而在极限情况下,可能所有的企业都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假装自己对该部门提供的科技咨询服务不感兴趣,以为会有其他企业负担该公共产品的成本,而自己坐享其成。此时总的需求线就成为过零点的垂线,与S交于P轴,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零,意味着政府此项计划根本无法实施。

在这种尝试失败后,政府决定不再顾及企业的偏好区分,对所有企业确定相同的P轴,此时的情形如图2。

假定政府决定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为Q*,而两类企业将要分担的成本严在P1、P2之间。此时政府服务为C点,则对于D1类企业来说,由于供给水平不足而产生的效率损失面积为DCE,而对于D2类企业来说,由于该公共产品供给水品高于其需求而产生了浪费,相应的效率损失面积为ABC。

由上面的分析可见,由政府来提供一种公共产品,要么面临无法实施的尴尬境况,要么就会存在效率浪费问题。

如果政府改变策略,把这个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的供给职能交给行业协会来进行。假设:①行业协会确实能准确地反映成员企业的偏好,并诚实地为会员企业提供公共产品;②行业协会数目足够多,能提供足够多样化的公共产品供应水平;③企业能自

由地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的行业协会并加入。

如图3,其中D1、D2分别是两类企业的需求曲线,S为该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D1、D2类企业分别加入两个不同的行业协会,此时,这两个行业协会根据所服务的这类企业的需求曲线来定出不同的P1、P2和提供不同水平的公共产品Q1,Q2此时经济达到了帕雷托最优,不存在效率浪费的问题。

由图3我们发现,两个行业协会如果提供同质的公共产品的话,那么D2类企业的行业协会所提供的低水平的公共产品是对D1类企业行业协会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重复投资,造成了资源浪费。这说明如果两个行业协会提供同质的公共产品的话,仍会产生效率损失,但事实上它们提供的公共产品往往不是完全同质的,因为企业在选择自己要加入的行业协会时不仅要考虑自己要分担的成本与公共产品供应水平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同时也要考虑这种公共产品的品种组合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企业的选择是综合这两种考虑后作出最优的组合的决策。由于与政府相比,行业协会更接近会员企业,更加了解会员企业的效用与需求;同时,不同企业可以对不同品种、不同数量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对行业协会施加影响,以用多样化的公共产品组合来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可见,能供给更加多样性公共产品也是由行业协会比政府更有优势的地方。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当务之急,而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现有生产能力与科研能力进行整合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有必要在生产部门与科研部门之间建立一个媒介,来提供科技信息咨询这种公共产品,而由行业协会提供这种产品显然在效率上优于政府。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发挥由行业协会来分配公共产品的效率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行业协会确实能准确地反映成员企业的偏好,并诚实地为会员企业提供公共产品。使得由行业协会来提供科技信息咨询这类公共产品更有效率。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28-05

1.引言

2007年被甘肃省确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年”。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就甘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了重要批示:“装备制造业是我省有一定潜力的产业,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我省有基础、有优势的制造业壮大起来。”2007年年初,甘肃省政府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快振兴甘肃装备制造业的意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发展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与提高该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各省市之间所处的位置并不靠前,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而且,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分布极不均衡,区域差异很大。

针对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我们对省内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业科技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由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向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科技人员发调查表,了解相关信息,力求能够反映出一些现实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尽绵薄之力。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7份。

2.调查取样的基本情况

2.1 抽样调查人员所在单位分布情况

此次抽样调查的人员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行业。

样本分布情况:高等院校人员占全部被调查者的1%,科研院所人员占全部被调查者的17%,企业人员占全部被调查者的80%,其他行业占全部被调查者的2%。人员分布模式属于企业主导型。

依问卷设计,我们大致将被调查的科技人员所属的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占59%)、集体企业(占2%)、民营企业(占12%)、三资企业(占1%)、转制院所(占18%)和其他(占8%)6类。

2.2 抽样调查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

参与抽样调查的科技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49岁以下。其中29岁及以下占21%,30至39岁的科技人员占总数的45%,40~49岁占26%,50~59岁占7%,60岁以上占1%。

2.3抽样调查人员的学历职称分布情况

参与调查人员的学历与专业职称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学本科的人员是最多的,占了调查总人数的53%;其次是大专的人数,仅次于大本,占总人数的39%;这两类人群占据被调查人群的绝大部分,高达92%。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取得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群统称高学历人群,取得大本和大专学历人群统称中等学历人群,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统称一般学历人群。根据以上的分布状态我们可以看出,取得高学历和一般学历的人员比较稀少,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和1%。在高学历的10名人员中,分别有博士研究生2人和硕士研究生8人,各占本次调查人数的1%和2%。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10名高学历人员中,仅有的2名博士研究生并没有如我们所想,取得相应较高的的专业技术职称,而是和1名硕士研究生一并列入了“无职称”的行列;占到高学历人群的30%。余下的7人中有1人为正高级职称,6人为副高级职称。

接下来的就是占据绝大部分人员的中等学历人群。其中,大本学历取得正高级职称4人,是高学历取得该职称人数的4倍;大专学历取得正高级职称人数是高学历获该职称人数的2倍。取得副高级职称的大本学历人员24名,是高学历的4倍;大专学历获该职称5人,仅比该职称的硕士学历少1人。其余的中级、初级职称中,大本、大专学历人员是主要组成部分。

2.4总结分析

首先,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甘肃省,国有企业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拥有科技工作者人数占调查总人数将近60%;在其余的企业中,转制院所和民营企业中科技工作者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较之其余企业来讲要大些,以三资企业和集体企业最差。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在甘肃省占主要地位;较之其他类型企业,具有更加稳固的科技创新的人力基础,更有利于科技进步战略的实施。因此,国有企业就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鼓励进行科技创新,作为先行者去带领其他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的企业和集体企业,以提高甘肃省企业科技工作者整体的能力,促进科技发展的顺利进行。

其次,从年龄分布上来看,92%的科技人员年龄在49岁以下,其中30~39岁的科技人员占总数的45%。这说明中青年的科技工作者是省内科技工作的中坚力量,同时也说明甘肃省的科技创新存在较大的挖掘空间和潜力。所以在加强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工作中,尤其要注重中青年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

另外,从学历与职称分布情况不难看出,获得高职称的往往是那些取得了中等学历的人群,高学历在专业技术职称这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被中等学历的人员远远超越了。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所在:可能是缺少对高学历人才的重视,也可能缺乏任其发挥才能的空间。这种现象势必会导致这部分高学历人员对所处的工作环境的不满,情况进一步恶化就会造成人员的严重流失,这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没有了这些高学历人才的支持,就是失去了人力资源的基础,科技创新发展就难以实现。

3.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及科技创新的环境分析

3.1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

从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上看,我们抽样调查的数据是可喜的。如图2至图5所示:

从上面几幅图可以看出: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创新是否感兴趣的议题中,非常感兴趣的人数占42%,比较感兴趣的人数占46%;在是否经常有发现并尝试创新的意愿议题中,有42%的人选择经常有,50%的人有时会有;而在是否愿意为科技创新冒险的议题中,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83%;这些数据反映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工作者对科技创新的意愿是好的,并没有因为要冒险而选择放弃这个想法,而是愿意尝试,勇于创新。

3.2科技创新的软、硬环境分析

对于企业科技工作者而言,所处的工作环境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调查中,科技人员对于自己所处工作环境的自我评价如图6-8所示:

据统计结果,约1/3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属单位的软、硬环境比较适于科技创新;还有1/3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属单位的软、硬环境一般。51%的被调查者对工作环境比较满意,34%的人感觉一般,15%的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满意。

3.3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上看,我们抽样调查的数据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既然如此,是什么原因造成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局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科技工作者自己认为主要、次要的个人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如图9所示:

横坐标的含义:1、缺乏冒险精神,2、不愿意独立思考、过分相信权威,3、缺乏必要的好奇心,4、个人能力不足,5、其他。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以此类推,2和3分别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人数。

由图9可知,5个所列因素中最可能发生的并且是主要的因素是“缺乏冒险精神”和“不愿意独立思考”;而“个人能力不足”这一因素较之次要些,但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是科技工作者认为影响其科技创新能力的个人因素,那么具体到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又存在哪些影响因素呢?如图10所示:

横坐标含义:1、领导者创新意识不强,2、组织内部没有创新战略与规划,3、缺乏技术带头人,4、技术创新信息不足,5、缺乏与外界技术合作的渠道,6、没有晋升的空间,7、不能形成大的研发团队,8、组织内部的相关培训不够,9、物质激励跟不上,10、单位内部的创新评价体系不完善,11、其他。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以此类推,2和3分别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人数。

从图10可以看出,科技工作者认为是影响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是“组织内部没有创新战略与规划”,其次“领导者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信息不足”三项也是影响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认为“缺乏与外界技术合作的渠道”是第二大影响因素。另外,单位内部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培训、相应体系等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除了这两方面以外,文化因素对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如图11所示为影响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文化因素: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2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位的人数。

从图14中可以看出,在相当一部分调查者看来,论资排辈的现象对发展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主要的;其次,官本位思想,枪打出头鸟和过度尊重权威也是大多调查者看来较为明显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是我们在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去思考和研究的。

3.4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体制

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及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影响着整个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在本次调查中,科技人员对于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体制有下述想法,如图12~15所示:

横坐标含义:1、国家对创新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2、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没有很好落实,3、创新成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4、没有形成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5、国家对于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很好落实,6、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完善,7、创新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不完善,8、国家科技部门间缺乏沟通机制,政策之间缺少协调,9、设备与信息共享的机制很不完善,10、其他。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以此类推,2、3、4、5分别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

三、四、五位的人数。

从图12~15可以看出,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和科技评奖制度对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很一般,甚至有负面的影响。而且申请到的科研经费,直接用于项目本身的比例也比较小。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也很一般。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图16所示:可以看出突出的一个因素是“国家对创新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其次评价体系、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等也是影响科技创新不容忽视的因素。

3.5 总结分析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科技工作者创新的主观意愿程度是比较高的,对于工作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实际的创新能力并不强,其中的原因有个人的,有单位的,有文化方面的,也有科技政策和体制方面的,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针对个人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培训、讲座、继续教育等方法向科技工作者灌输科技创新的思想,培养其敢于创新的精神。针对单位影响因素,建议加强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做好本单位的科技创新战略与规划,通过选拔技术带头人等来提升整个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科技政策和机制方面的因素,建议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另一方面要完善或改进科技政策和机制中不符合实际的部分,加强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体制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体制平台和环境。

4.结束语

科技创新工作者在该省科技进步战略实施的进程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因此,营造一个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创业环境,对这些具备高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行合理的规划,建立公平完善的业绩评估体系,让人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是促进战略实施加速进行的重点要素。

因此,甘肃省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国家加大投入、政策优惠的同时,努力改变全省科技投入过低的局面,能够在每年的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基金用于重点、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为全省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是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同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我们应该抓住国家“发展西部”的契机,不断完善甘肃省科技创新体制,加快经济发展,搭乘着“西部大开发”顺风车在科技进步战略的道路上驰骋。

最后,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本次调查未必能涵盖问题的方方面面,只能力求反映科技工作者的一些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作者简介]程维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人事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韩新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技术分会总干事、研究员;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7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效应;技术创新;建议

1.问题的提出

所谓技术追赶效应:一是指技术后进国技术扩散率明显高于技术领先国技术创新速度,显示出技术追赶特点。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成本高于技术引进成本,技术创新应用于商业化的时间多于引进技术商业化的时间,虽然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但是引进技术可以降低创新成本,节约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技术创新主要为新产品、新市场方面创新。二是指当后进国有技术创新时,就可以加快技术追赶步伐。正是在这两种条件下,后进国才能实现技术追赶,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追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正在成为第二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范例。

辽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企业,担负着为全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重大装备的重要任务。辽宁装备制造业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开发,先后开发研制出石油化工、化肥、军工、冶金及矿山、大型火(核)电站、建材等行业所需的重大技术装备,其中72万千伏安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千万吨级露天煤矿综采设备、30万吨级油轮、核电站250吨环形起重机、30万千瓦核主泵、大功率内燃机车以及新型歼击机、舰艇等一批重大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按规模和能力评价,辽宁装备制造业名列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七。在装备制造业8大制造业中,辽宁的金属制品制造业居第六,普通机械制造业居第五,专用设备制造业居第十,交通运输制造业居第五,武器弹药制造业居第十一,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居第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居第七,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居第11位。可以看出,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尚有很大的差距,更何况国外发达国家,所以在技术追赶上要走的路还很长[1]。

2.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引进能力较低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尽管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整体来说效益比较差。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如总资产贡献率、资产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资产负债率等与上海、广东等省市有着比较大的差距,甚至有的指标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其技术追赶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科研;企业对科技投入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导致技术人员缺乏对相关先进技术动向的了解和适应先进技术的系统知识;由于大部分企业缺乏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

2.2 技术引进方法不当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引进方法的不当。主要有:第一、盲目引进。在一些技术引进过程中,没有充分地结合自己企业和省内的实际情况,只是盲目引进一些高新技术,涉及到操作和销售问题则无计可施。引进的一些技术无法与国内的相关产品配套,而且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这些先进技术,导致引进之后无法应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浪费资源。第二、在技术引进过程中,由于缺乏政府宏观的一些调控和指导,导致一些重复引进,从而造成技术和资源的浪费,有时甚至导致一些矛盾。第三、在引进过程中,只重视硬件设备等,不重视操作、管理等软件。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恰恰是一些软件的东西非常重要。

2.3 技术创新环境不够完善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行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属于政府主体模式。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行为主体是政府;科研活动国家化、行政化,科研任务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型研究多由政府科研单位或高校科研人员完成,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创新的一般程序是:科研单位立项,主管部门批准,划拨科研经费,科研单位进行科技研究,各级政府评审创造发明成果,授予获奖者证书、奖状和少量奖金;科研人员集中于不搞生产的科研单位,使得科研、开发、生产严重脱节,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很低;尚未为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营造出良好的外在环境。同时,应该成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的企业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机制,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动力显得不足;目前普遍采用的任期制、承包制往往助长短期化经营行为[2]。由于缺乏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在技术引进上缺乏足够的保障环境,所以这也是当前技术引进落后的一大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技术上的,技术创新的不足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落后,所以,有必要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战略下,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大技术追赶步伐,缩小差距,甚至形成超越,大力发展辽宁省装备制造业。

3.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3.1 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能力

建立行业技术引进创新协会,追踪国外技术研究,加强对国外技术研究与追踪及对国内条件的分析,负责对该行业技术引进创新的指导与协调工作,以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技术引进的盲目性、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建立一个完备的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和为引进企业服务的上网查询,解决企业技术引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可以在一些如数控机床、汽车等领域大力促进企业合并,形成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巨型企业集团;同时采取政策、措施鼓励高水平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以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大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在诸如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以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3.2 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资金短缺,因此技术引进中注重适宜性十分重要。但同时我们也要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技术引进中搞一些重点项目,如汽车领域等,因为这些领域的技术关联性强、扩散性好,搞一些重点项目对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同时,在对技术引进时应该加强一些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引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不仅仅要重视对高精设备的引入,也要包括对一些技术、管理等软件的学习。总之,要加强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引进等一些问题[3]。具体做法是:(1)通过财政优惠政策,创建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创新平台。设立“装备制造业技术消化创新基金”,加大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的财政补贴。设立“装备制造业风险投资基金”,鼓励组建产学研以及企业联合攻关的横向技术开发联合体。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市场空间。(2)制定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引进创新。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创新全过程实行税收优惠。仅有对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上给予优惠,不利于鼓励企业加大对消化吸收的投入。为了增强税收优惠的整体效力,应为技术引进创新的全过程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3.3 完善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核心是从体制、机制、法制等各方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动力,能最充分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熟悉市场,信息灵通,反应灵活,能最迅速地、直接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尝试建立的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即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行为主体[4]。在这样的创新体系中,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有比较明晰的分工。政府以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国家安全需求为研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制定科研开发规划、法律和政策,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大多数科技力量进入市场创新创业;深化经济、科技、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大力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完善科技立法,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实行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完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正确评价科技成果和进行科技奖励,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和重点的宏观引导,协调各方科技研发活动;资助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进入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领域;努力发展高校科技园区,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产学研紧密结合。

从总体上看,建立这样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求政府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法制环境,企业成为具有有效创新机制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显然,这样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会更有利于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

4.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阶段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所以要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能力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完善以企业创新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加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追赶,促进辽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晓波 黄娟.从技术差距、吸收能力看与中国的技术追赶.科学学研究,2005,06.

[2] 谭淑霞 徐小钦.东亚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模式与经验.环球扫描,2004,07.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8篇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获得巨大成绩同时,也面临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表现为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投资拉动、内需不足,资源代价过高,核心技术匮乏。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外贸易和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发展是新型制造业的内在要求,创新活动的开展对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竞争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制造业 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文将从科技创新的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两个角度来描述我国制造业的创新活动的特征。

1.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结构

R&D活动经费支出和R&D活动人员都是衡量科技创新的投入的重要指标。本文将运用上述指标的制造业整体和制造业分行业的数据来分析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结构。

(1)制造业整体的科技创新投入

2006年制造业R&D活动经费支出为15 515 890 万元,2010年该项支出为37 715 277 万元,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R&D活动经费支出平均每年增长24.93%。2006年制造业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为623 997.3 人年,2010年制造业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为1 277 455 人年,期间科研人员数量平均每年增长19.99%。由此可见,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有明显增加,国家和企业对于创新的程度不断提升。

(2)制造业分行业的科技创新投入结构

从科技创新的产业结构来看,2006-2010年期间制造业的研发经费主要分布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19.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05%)、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9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79%)、通用设备制造业(6.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67%)、专用设备制造业(5.92%)等几个主要产业,这七个产业的研发经费支出额站了制造业总额的75.2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医药制造业(3.26%)、纺织业(2.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金属制品业(1.71%)等也有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但同时也有很多产业的研发经费拖入不足,如家具制造业(0.15%)、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0.2%)等行业所占制造业总额的比重较小。总的来说,研发经费的投入在产业间呈现非常不平衡的局面。

综上所述,从制造业总体来看,制造业的R&D活动经费支出和研发人员近年来一直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与国家和企业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有关系;从制造业分行业来看,制造业的R&D活动经费的支出在产业间存在严重的平衡,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的R&D活动经费支出占了制造业的绝大部分比重。

2.制造业科技创新的产出结构

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产值和申请发明专利数都是衡量制造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本文将运用上述指标的制造业整体和制造业分行业的数据来分析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产出结构。

(1)制造业整体的科技创新产出结构

2008-2010年期间制造业的科技创新产出从总量指标上看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2008年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119 833项,2009年为149 787项,比2008年增长24.99%,增幅较大;2010年增长幅度仅为4.9%,其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157 082项。从新产品产值来看,2008年制造业总的新产品产值为51 085亿元,2009年、2010年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13.28%、26.21%,2010年新产品产值为72 966亿元。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是衡量制造业科技创新产出的一个重要指标,2008年制造业申请的发明专利数为44 814项,2009年、2010年其增长率分别为41.96%、14.52%,2010年其申请的发明专利数为72 698项。从三个总体科技创新的产出指标来看,制造业的科技创新的产出不断增长。

(2)制造业分行业的科技创新产出结构

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是衡量制造业科技产出的一个重要指标。2008-2010年期间新产品开发主要集中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2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62%)、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2.3%)、通用设备制造业(10.37%),这四个行业开发的新产品占整个制造业的52.513%。新产品开发数量位居五到十位的产业分别为专用设备制造业(7.8%)、医药制造业(5.85%)、化学原料级化学制品制造业(4.7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72%)、纺织业(3.4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87%)。以上前十位的行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占了制造业总数的80.1%。可见,新产品开发在行业间也呈现不平衡的态势。

新产品产值也是衡量制造业科技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2008-2009年期间新产品产值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3%)、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96%)、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39%),这三个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占整个制造业行业的53.26%。新产品产值位居前10位的产业,其新产品产值占制造业总数的84.86%。由此可见,新产品产值在产业间也存在不平衡的态势。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9篇

技术创新活动是多投入、多产出、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其中影响创新效率和效果的关键环节包括创新组织模式设计、科技成果物化能力、物化产出价值化效率。技术创新活动只有结合创新主体的特征,将各个环节充分协调、整合,才能保证创新活动的高效与成功。

关键词:

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科技成果物化;价值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12-02

创新的效率与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创新投入情况,另一方面,也受到诸多环节的影响和制约。一项成功的创新,不仅要求创新主体能够识别新技术路径,还要求其拥有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扩张能力以及品牌塑造、售后服务能力等等。结合创新投入产出的阶段性特征,影响创新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创新的组织模式设计、科技成果物化能力以及物化产出价值化效率三个环节。

1 创新组织模式设计

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活动的规模逐渐扩大、复杂性不断增强、所需创新资源急剧增加、创新风险也在同步放大。因此,能够充分协调创新利益相关者并选择合适的创新组织模式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之一。

关于企业创新组织模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涉及到交易成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知识学习及演化理论等。所谓创新组织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获得创新成果,在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方式与制度安排。根据马家喜等(2008)的研究,创新组织模式可以划分为正式模式与非正式模式两类,前者又细分为自主创新、企业并购与技术联盟三种类型,而技术联盟模式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股权型与非股权型两类,进而可以再次的细分。非正式模式大概包含了技术咨询、技术成果会议披露、技术人员流动、技术成果刊物发表等类型。该研究整合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思路和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将创新的组织模式归纳为自主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外部获取模式三种类型。其中,自主创新与外部获取模式是两种极端情况,前者指企业所需技术知识全部来自于内部开发,避免了技术外溢与产权争端等问题,但存在一定的资源能力限制以及创新风险等问题;后者则强调企业所需技术知识完全来自于企业外部,例如购买专利、许可协议以及研发外包等,这种方式缩短了研发周期、节约了创新资源,但单纯采用这种类型容易使企业产生技术依赖以及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缺失等问题。这两种类型的创新组织模式由于存在诸多限制,仅应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完全的自主创新模式可能涉及到技术机密,完全的外部获取则可能适用于中小企业或者对于技术水平不高的一般性技术知识需求。在当前的技术、经济背景下,更加被广泛采用的创新组织模式则应该是合作创新模式。创新主体通过与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风险共担,提高创新效率与效果。合作创新模式根据合作紧密程度与形式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实体型(并购、合资、控股等)与契约型(技术联盟、政产学研合作等),参见表1。

表1 创新组织模式类型分析

创新组织模式类型内涵阐述特点

自主创新模式创新活动完全依靠自身创新资源,在企业内部独立完成。创新成果独占,交易成本低;但风险自担,对企业自身资源能力要求较高。

合作创

新模式实体型

(紧密型)创新合作主体共同成立实体研发组织,如通过并购、合资、控股等形式。资源整合、联系紧密,交易成本较低;但该组织模式成立有一定困难,搜寻成本较高。

契约型

(松散型)创新合作主体通过契约形式结成创新利益共同体,甚至可以依靠信任与社会关系联系起来(虚拟组织),如技术联盟、产学研合作等形式。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联系较为紧密,交易成本较低,组织成立较容易;但需注意创新成果的分配问题。

外部获取模式企业所需技术知识完全来自于企业外部,自身不参与创新活动,如购买专利、许可协议、信息咨询以及研发外包等。节约企业创新资源、快速获得创新成果;但单纯依靠此模式容易使企业产生技术引进依赖,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等问题。

不同的创新组织模式,拥有不同的内在特征、不同的适用条件以及不同的创新产出效果。企业创新时选择何种组织模式,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自身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战略、技术属性以及内外部环境影响等诸多要素。总之,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创新组织模式,可以促进企业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但是创新过程中,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无论选择何种创新组织模式,其自身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是决定创新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只有拥有足够的技术整合与消化吸收能力,才能促使企业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创新合作,进一步提升创新水平与竞争优势。

2 科技成果物化能力

适宜的创新组织模式,可以将创新资源投入快速转化成科技产出,如专利、科技论文、新生产工艺与技术诀窍等等,但科技成果并不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产出。获得一项专利仅完成研发任务的5%,完成中试也仅仅完成整个研发任务的10%,其余的90%是需要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因此,如何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有形产品,并迅速的推向市场,实现创新的最终价值,是进行创新评价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

科技成果物化是科技成果通过应用研究、中试、小批试制、批量生产等环节,最终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是创新主体获得创新收益、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科技成果物化强调科技成果的产品化,而传统研究中更多的使用“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术语,并且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出指标中既包含了产品化指标,又包含了价值化指标,本文中的科技成果物化则专指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即产品开发与制造。一般研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很低,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赵捷等(2010)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主要在于法律、制度环节,国家诸多科技政策在鼓励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力度不够,包括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限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税收政策等,影响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陈宝明(2010)从创新投入主体角度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关键是政府科技投入产生的成果转化问题,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和定位,改善政府科技计划组织方式等。另外,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素质,自身技术积累程度,以及用于技术消化、吸收、改造资金的投入数量等因素,也都会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关于科技成果物化过程中,产业的生产制造配套能力对于科技成果物化的重要影响。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生产制造环节是价值链条中缺乏技术含量和利润创造能力的环节。通过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历程的考查不难发现,跨国公司更多的关注研发环节与品牌塑造、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将生产制造环节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剥离部分价值链环节的思想一方面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提升自身创新与创利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后进国家的技术学习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机会。即使在我国国内,也出现了明显的产业迁移现象,一些生产制造环节逐渐离开东部沿海区域,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

其实,生产制造环节并非完全的低附加值,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品能够被全世界消费者认可,足以说明其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的先进性以及其生产制造技术的竞争优势。专注于生产制造环节的创新同样可以创造高利润,更重要的是,生产制造环节的产业配套能力,更是促进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要载体,是创新成果快速走向市场的必要条件。国内元器件加工能力以及设备制造技术落后等因素经常阻碍我国企业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而单个企业的力量很难推动整个配套产业的发展。对于技术后进国家,从高端制造反求原始创新也是一条路径。拥有足够优质的制造性资产,是产业创新的重要保障。White和Liu把新创技术转化为顾客接受的创新产品的资产定义为制造互补资产。企业缺乏与创新相关的制造互补资产时,可能丧失创新市场先动性并流失创新利润。而充分拥有制造互补资产的企业,不但可以快速将创新产品推入市场,获得高市场占有率,还可以在创新产品进入成熟期后,通过学习曲线的经验积累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创新利润。Kodama就指出日本和韩国企业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的因素之一,就在于使企业制造技术更加先进这一过程中做出的重要努力。2010年开始,英特尔公司开始涉足代工领域,为其他企业开放制造平台。近期,英特尔与苹果公司又有合作意向,欲为其生产移动设备处理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对于创新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生产制造环节需要辩证的审视,尤其高技术领域的高端制造环节,同样可以创造垄断利润。因此,科技成果物化环节效率的高低,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效果如何,与产业的生产制造配套能力密切相关。

3 物化产出价值化效率

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产业化和价值化。传统研发体制下,很多创新主体重视研发环节,投入大量创新资源,产出丰富的科技成果,并把申请专利和申报奖项作为了创新的最终目的,使创新止步于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重研发、轻市场,更没有把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变为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研发活动占用了创新主体的大量资金,尤其对于企业来讲如果不能快速将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价值化,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时间一久企业必然被创新拖垮。因此,快速将创新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实现价值,才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创新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实现价值的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通过技术市场直接进行价值化,即转让专利或通过授权、许可等方式,将创新的科技产出形成资金流,用以创新的再投入;第二,将科技产出物化,即将专利等科技产出经过生产制造环节形成实物产品,再通过商品市场进行价值化。前者的效率高低,影响因素主要涉及技术本身的领域、层次、市场预期、技术交易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后者则涉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即前节所论述的生产制造配套能力,以及将产品的价值化过程,即如何将生产制造出来的实物产品推向市场,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形成资金流的回流。商品价值化的效果如何,其影响因素可能涉及营销手段、品牌塑造、售后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受到产品新颖程度、技术含量、市场竞争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总之,一项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是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循环往复过程。创新活动不仅包含技术环节,更是一种经济行为。只有将各个环节充分协调、整合,才能保证创新活动的高效与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家喜,仲伟俊,梅姝娥.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选择范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52-59.

[2]赵捷,邸晓燕,张杰军.关于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2):10-14.

[3]White S,Liu X L.Transition trajectories for market structure and HRM strategy in Chin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1,38(1):103-124.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10篇

(1.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2.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5)

【摘 要】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一,有其鲜明的特点。本文在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并针对制造业自身发展的特点,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劳动率、贸易竞争等方面深入地研究了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14Z068);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项目(1050XJ3314027G)。

作者简介:李伟庆(1973—),男,汉族,浙江上虞人,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自主创新。

1 相关概念分析

1.1 创新驱动的概念

创新驱动的概念最早由波特(1990)提出,是利用知识、技术、制度和商业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劳动力、资本、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新组合,以创新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创新驱动氛围后端驱动、中端驱动和前端驱动三个阶段,在创新驱动的每个阶段中,创新驱动的主体、重点、投入来源以及创新主要类型均有所不同,均有其鲜明的特点。

其中,前端驱动主要是知识创造与积累阶段,由于探索科技创新收益未知、风险高,政府及跨国性企业的研发机构是大规模投入的主力,其创新形式为原始创新并构建知识创新体系,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中端驱动重点是通过协同不同创新主体以及各种转化媒介,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后端驱动对市场发育程度有较高要求,主要是发挥企业和产业集群重要作用,直接面向市场,其创新形式也较为多样化。

1.2 产业升级的概念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通过产业协调发展提升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包括转化能力优化和结构效益优化两方面内容。其中,结构效益优化是通过同级结构相关性关系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而转化能力优化是通过产业结构高度化提升传统产业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化社会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效率和质量。产业素质效率的提高表现为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1.3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以创新为驱动力,依靠科技创新全面优化传统制造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使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低附加值的发展方式向技术密集型、集约型、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式转变。

2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存在一系列作用机理,包括创新改造产业结构机制、创新提升需求结构机制、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制以及创新改变贸易竞争机制。

2.1 创新改造产业结构机制

创新改造产业结构机制是通过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进而优化产业结构。该机制主要体现为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变革,以提高其技术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使得传统产业高技术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科技创新通过技术扩散与渗透等方式融合关联产业,催生并形成新兴产业群。一方面,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其应用,向外扩散到多个企业,甚至渗透到其他产业,创造新的生产领域,形成一些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技术扩散导致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致使某些产品或原有某一生产环节随生产技术变革和社会需求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产业和部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2 创新提升需求结构机制

创新提升需求结构机制是指科技创新提升需求结构,促使产业优化升级。科技创新提高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使得企业资源消耗强度下降,可替代资源增加,导致市场需求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由于资源深加工技术的提高以及工艺改革、技术改造等科技进步因素,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不断改善产品的设计、结构以及重量。在不影响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代替原来贵重材料,促使被替代资源消耗比例下降,导致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也促使产业结构变化。与此同时,为满足消费需求,科技创新也促使消费品升级换代,致使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发生改变,进一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3 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制

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制是指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科技创新提高了行业劳动生产率,使得劳动生产率较高行业的生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该行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将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进行重新分配,并向该行业集中,并导致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平衡,在整个产业结构中造成各个产业比重和地位发生变化,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劳动分工,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随着科技进步和分工不断精细化,科技创新不仅导致生产成本下降,扩大生产规模,而且使得体力劳动力和脑力劳动力比例发生变化,使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向需求上升的新兴产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转移,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从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4 创新改变贸易竞争机制

创新改变贸易竞争机制是指科技创新改变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促使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具有发展一切行业以满足全部国内或地区内的需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其综合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科技进步不仅改变了国际分工的格局,而且各国都需要从自身生产要素禀赋出发,依靠科技创新,生产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促进一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刘明宇,张琰.制造业协同创新的网络化治理机制与产业升级对策[J].社会科学,2013(4).

[2]巫强,刘志彪.进口国质量管制条件下的出口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J].管理世界,2007(2).

[3]徐康宁,冯伟.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11篇

科技创新不但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辽宁企业能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向“辽宁制造”转变的关键。白莉和郑文范提出,应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由“加工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并依靠科技创新增强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加速发展辽宁新型装备制造业,大力开展集成创新和政府采购,发展装备制造业中场产业[2]。徐秡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状,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分析了科技创新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积极作用[3]。王连靳与杨晓勇认为,随着辽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了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在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中助推了从“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的转变[4]。技术升级是装备制造业抢占国内外市场、提升效益的重要支点。林丹(2008)围绕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条件和技术升级模式进行研究,找出装备制造行业技术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创新积累能力、走集群式发展道路等方面的对策建议[5]。韩冰在分析辽宁省内各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基本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和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评价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提出要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制定政府政策激励措施、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机制以及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等[6]。杨秀骞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及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强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结点及纽合网络结构模型,得出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后具有很好的辐射效应、成本效应、强化效应以及速度效应的结论[7]。国外的相关学者也研究了技术升级在相关行业中的影响作用。Jung和Mercenier在一个异质性主体框架下建立了一个模型,分析了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外包与本国技术升级间的相互影响[8]。Daveri和Cecilia指出,在产品上国际分工与生产率之间存在双向的作用,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实施跨国外包,产品内国际分工包含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两者都可较大程度地促进技术升级[9]。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SWOT分析

将SWOT分析方法引入到辽宁装备制造业当中,把辽宁装备制造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科技创新发展的角度出发,装备制造业自身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环境的吸引力就构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这里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都是围绕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进行分析的。根据辽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不足,清楚地把握技术升级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研究其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的纽合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优势

(1)基础实力雄厚,掌握一批核心技术。辽宁装备制造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规模经济和强大的生产力效应:辽宁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工人已经形成技术性群体和产业创新的优势,拥有一批产业优势明显的装备制造集团,如沈阳金杯集团、大连冰山集团、沈阳机床集团等。辽宁的通用设备制造业、造船产业、飞机制造、电子信息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及产品开发方面优势明显,比如攻克了AP1000屏蔽电动泵壳体制造的关键技术,研制出世界首台400MVA/1000kV特高压升压变压器、国内首支瓦锡兰系列82T超大型船用曲轴、国内首个12英寸PECVD设备[10]等,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批辽宁装备企业的著名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2)重大成套装备以及重要装备产品相对优势明显。辽宁省数控机床居全国第1位,造船产量居全国第2位,变压器、工业锅炉均居全国第3位,微型计算机居第4位,在国内装备制造业体系市场占有率达到第6位。此外,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医疗设备等都是辽宁省生产的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装备产品。

(3)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较多。辽宁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大省,拥有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6178家;其中研发(R&D)人员131万人,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培养拔尖人才450人,两院院士51人;省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达到775个,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7位[10]。每年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进入装备制造业产业中,为辽宁装备制造业输入强大的创新动力,同时这些企业也注重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和规模,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知识源和人才库。

2劣势

(1)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技术需要引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辽宁省很多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的缺陷日益明显,表现为研发投入低、高层次研发人才短缺、创新投入不高、科技进步缓慢等,导致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自给率低下,往往需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来弥补创新上的不足,这就造成了大型成套设备过分依赖进口的局面。

(2)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重视不够,组织管理和产学研协同与合作不紧密,导致辽宁装备技术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国产化水平,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率较为低下,仍处于引进—利用—再引进—再利用的单向循环之中,未做到吸收和融合发展创新。(3)装备制造业创新产业结构机制不合理。辽宁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含量低及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力过剩,而高新技术产业严重缺乏创新能力,比如辽宁装备制造业进口的大都是成套大型设备,而出口的大多是普通机电类零件及产品[11]。由于历史遗留产业机制结构问题的羁绊,辽宁装备制造企业创新产业机制改革的难度很大,单纯依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远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强势产业。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大、利润低,关键部件、技术受国外限制,同时装备制造企业申请专利虽多,但仍不能有效自我突破。因此,创新产业结构机制问题亟需解决。

3机遇

(1)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辽宁经济发展已由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社会、环境、产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和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理念提高了技术装备的需求层次,在生产中禁止使用落后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技术装备,要求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不仅是绿色的、清洁的、循环的,而且生产出来的设备也应该是环保型装备、节能型设备和清洁型配套设备。这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外在需要拉力。

(2)高新园区的发展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辽宁省正在实施的高新园区建设,特别是沈阳“大浑南”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为通信设备、IT产业、医疗设备等现代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沈大高速公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思路的提出,也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升级提供了机遇。(3)党的十报告中的相关政策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提出,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动力;其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提出,为辽宁装备制造业提升经济实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竞争力提供了战略支撑。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辽宁区域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辽宁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技术较快升级。4挑战(1)跨国公司的威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大幅度下调关税以及国外许多跨国公司的进驻,对辽宁本土低成本制造优势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同时,装备制造业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被跨国公司所并购,高级人才、知识产权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已对辽宁装备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阻碍了行业技术升级的步伐。(2)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将一些核心技术控制在手中而且严格限制对我国的高技术装备出口,很多制造业企业在关键技术上无法及时消化、吸收并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进程。

(3)发展循环经济的挑战。辽宁很多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污染较大,特别是大量的电子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巨大。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都对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提出了严峻挑战。通过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SWOT分析发现,辽宁装备业企业要想凭借自己的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迎接挑战走“辽宁制造”的道路,迈向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企业的科技创新是关键,技术升级是途径。在自主研发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机遇加强消化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发展具有辽宁装备制造业自身特色的产业。

三、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模型

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是装备制造业企业走向现代化、数字化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科技创新促使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进而从长远的角度提升企业的实力。技术升级是对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改进,以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装备制造业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提升核心技术,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推动企业制定新的战略。同样,技术升级提高了企业的设备档次和技术水平,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使企业战略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与实施。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主要包括3方面[12]:基于自主研发方面,即在企业技术自主研发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技术合作方面,即通过与国内外企业或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官产学研技术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通过协调与合作来进行科技创新;基于技术引进方面,即建立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消化吸收先进的核心技术知识,结合自身的研究开发,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到自主创新和持续自主创新的水平。针对上述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SWOT分析,本文提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发展模型,为解决辽宁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创新问题奠定基础。

1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纽合的契合点与关联线纽合契合点是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纽合到一起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两者紧密度最高的点,其作用为:使引进外来技术与自主创新研发协调发展,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纽合进一步发展,成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纽合关联线是企业在实行纽合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相关产品、技术、生产方式等所有相似或相同的点且没有达到最高紧密度的连线。关联线的作用为:衔接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在企业中相关联的方面,促使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纽合成为契合点。

2纽合周期中的阶段性特征装备制造业企业纽合发展周期包括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这三个阶段构成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周期,装备制造业经过纽合周期的发展,最终确立了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好地推动和规划企业的长期发展。

(1)起步阶段纽合缓慢,阻碍较大。装备制造业企业采用新的策略时,要改变企业以往的策略往往要受到很大的阻力,也是最困难的阶段。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的两个因素经过缓慢的发展,纽合慢慢地达到了契合点,至此起步阶段开始;而随着纽合的两个因素慢慢磨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关联线越来越多,纽合的初始状态越来越好。

(2)发展阶段纽合发展较快,关联线紧密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随着装备制造业企业纽合机制发展越来越好,装备制造业企业慢慢进入正轨,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也逐渐减少,企业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纽合过程中关联线越来越多,纽合的契合点也越来越多,带来的企业前景越来越好,最终进入了成熟期。

(3)成熟阶段纽合契合点越来越多,多目标纽合机制最终合一,变成企业发展的目标战略。此阶段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和纽合决策已经初具规模,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中已经占有相当的比重,最终在国际市场中将占有一席之地。纽合后的企业将带动所属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绿色模式。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实行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纽合发展模式,虽然起步阶段优势不是特别明显,但在发展期和成熟期纽合机制给制造业企业带来的益处要大于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单独发展相加的总和,便于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抢占市场。

四、辽宁装备制造业“点—面—块—区”的发展过程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纽合发展要以“以点带面”、“以块带区”为目标,最终带动辽宁装备制造业走上国际化的道路。辽宁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所占市场比重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龙头产业、一般产业、劣势产业。借鉴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模式,龙头企业通过先进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纽合发展达到国内领先甚至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在龙头产业发展成一定规模后,反过来带动省内其他产业的发展,首先是带动一般产业向龙头产业发展,龙头企业给予一般产业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支持,推动一般产业向国际市场迈进的步伐;其次是带动劣势产业克服所在行业的不足,使劣势产业在同类产业中也具备相当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带动劣势产业的发展。一般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支持劣势产业的发展。劣势产业在龙头企业和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一般产业的支持下,能够克服所在行业竞争力上的不足。三类产业进一步发展,进而带动辽宁装备制造业整个行业的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纽合发展在“以点带面”的过程中,遵循“三点一辅线”的模式。所谓的“三点”即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按竞争力分类的三种类型即龙头产业、一般产业、劣势产业;“辅线”是龙头产业实施纽合机制向国内领先发展甚至走向国际市场后,反过来同时促进一般产业和劣势产业的发展。整个“三点一辅线”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其中龙头企业的带头发展是关键,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是核心。这一过程构造了装备制造产业企业的良性发展模式,为实施纽合机制最终目的“推动整个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服务。

五、辽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纽合的规范形式

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贯穿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也是这些企业始终追求的突破自我瓶颈的两个关键因素。一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重视技术升级,往往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直接实现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生产效率。而有的企业重视科技创新能力,重视自我发展和提高企业自我研发水平的同时,也与政、学、研合作创新。虽然后者短期的效率提高效果不够明显,但是长期来看却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首选途径。将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纽合模型运用到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当中,形成纽合的规范形式。首先,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是整个企业纽合规范形式的核心,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注重企业自我研发能力提升,是辽宁装备制造业基地首要的发展策略。纽合机制不仅弥补了单纯重视科技创新短期效率的不足,而且关注了技术升级中企业当前发展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两者取长补短,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战略。装备制造业企业在纽合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影响,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纽合的机制规范形成。这里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管理者的喜好等因素;外部环境包括政府的政策、国内外市场产品占有率、消费者的喜好等因素。企业的纽合规范实施的过程中要联系自身的状况,结合所在的内部、外部环境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六、辽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纽合的拟波士顿矩阵

波士顿矩阵(BCGMatrix),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等,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于1970年首创的一种用来分析和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借鉴波士顿矩阵模型,本文提出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纽合拟波士顿模型,如图5所示。图5中,横轴代表相对市场份额,从左至右的箭头表示技术升级从低到高;纵轴表示市场增长率,从下到上表示企业科技创新从低到高的变化。把所给的坐标分为4个象限:纽合前瘦狗型、纽合后问题型、纽合后金牛型、纽合后明星型。

(1)纽合形成前装备制造企业处于瘦狗型发展阶段。此阶段企业处在技术升级初始阶段,企业生产的产品相对市场占有率偏低;同时,在产品的创新方面投入较少,市场增长不明显、利润率低。此时的企业一般处于保本甚至亏损状态,无法获得足够的收益。此阶段通常采用逐渐撤退战略:装备制造企业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整顿、逐渐撤退,对那些市场增长率极低和缺少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则应立即从市场上淘汰。

(2)纽合成型后企业采用的科技创新多于技术升级时,企业位于纽合后问题型象限内。这时企业位于纽合后问题型发展阶段,市场机会大,前景好,然而在市场占有份额上存在问题。此时应采取选择性投资战略,首先确定对该象限中那些经过改进可能会成为明星的产品或技术进行重点投资,加大此类项目的技术升级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之转变成“明星型”;对其他将来有希望成为明星的产品或技术则在一段时期内采取扶持的对策。因此,对纽合后问题型发展状态的改进与扶持方案一般均列入企业长期计划中。同时,在管理模式上应当采取智囊团或项目组织等形式,选拔有规划能力、敢于冒风险、有才干的人负责。

(3)纽合成型后企业技术升级多于科技创新时,企业位于纽合后金牛型阶段。此阶段由于引进大量先进的技术到企业中,企业销售量大,产品利润率高,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而且由于增长率低也无需增大投资,因而成为企业回收资金、支持其他类产品引进技术的阶段。由于此阶段内大多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趋势明显,所以可采用收缩战略,即加大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把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压缩,争取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利益,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对于此象限内市场增长率仍然有所增长的产品,需要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维持现存市场增长率或延缓其下降速度。对于金牛型纽合机制,企业适合于用事业部制进行管理,其管理者最好是市场营销型人才。

(4)当纽合后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趋于同步时,企业处在纽合后明星型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此阶段很可能会演变成金牛型,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升级投入以支持其迅速发展。此时企业采用的发展战略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积极扩大经济规模,以长远利益为目标,加强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趋于同步发展的稳定性,进而巩固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纽合后明星型企业最好采用事业部形式进行管理,此时,管理者对技术升级和研发创新两方面都很了解。

七、结论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12篇

1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

1.1科技创新动力源较单一

所谓的科技创新动力源指的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及对科技创新的适合投入、科技创新的需求渠道等。科技创新动力源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林业发展的需要是林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基础,林业产业必须向社会提供有形的产品、无形的产品以及环境产品。由于公益性林业主要是提供非经济性产品,因此经营者不能在社会交换中得到科技投入的补偿,这就会导致经营者失去科技创新的动力源。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一般会采取一些政府行为对非经济产品的科技创新进行一定的补偿。政府会在非经济产品的生产上加大投入,国家成为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林业具有比较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

1.2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定性

在对林业科技的创新成果进行应用时,往往具有一定的限定性,这是由于受到气候因素、地貌因素和地势因素的影响,森林分布的垂直带谱在不同的经度和纬度上也是不同的[1]。由于森林地域的分布规律导致了我国林业生产活动的地域性特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预约工业技术和通用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相比,在市场需求上对林业科技成果进行了一定范围的限定。

1.3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特殊性

林业经营者通过购买和开发先进技术的方式来研发新产品、培育森林资源,将森林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对科技方面的投入进行补偿。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林业经营者不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这是由于其不能从市场上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得到完全的补偿,因此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扶持。经营者对扶持的预期也会对其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行为造成影响。此外,对林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还会受到森林采伐制度问题、资源管理体制问题、林权问题等问题的影响。

2影响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

我国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低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没有充分重视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无论是林业经营者还是管理者和决策者都没有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重视,认为林业发展的关键并不在于科技的创新,而是“靠天吃饭”。因此对林业科技投入、应用和研究开发未予以足够的投入,造成了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低[2]。

2.2我国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投入偏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科技投入水平较低,而其中林业在整体科技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又较低,而林业的科技创新具有比较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对政府扶持行为的依赖程度较高,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造成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偏低。

2.3不合理的科技经费结构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的林业科研体制的主体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不是企业,这就很容易导致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出现脱节的情况,导致林业科技创新出现供求错位。不合理的科技经费结构决定了国家是科技经费的主要投入者,而企业很少对科技创新进行投入。这种传统的体制也造成了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数量少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科技资源扩散不畅、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林业方面表现为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仍然较低,国家强制性的弱化科研体制并减少投入则可能会迎来新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策

3.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我国具有比较有限的林地资源,而我国当前的林地和林木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类对林产品的需要,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必须重视林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3]。无论是林业的经营者,还是林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都必须改变传统的“靠天吃饭”的错误观念,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先从思想层面上重视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才能够扭转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林业科技人员素质低、质量少的情况,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以长远目光来看待我国的林业发展。

3.2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公益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基地

国家应建立起公益性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基地,不断加大对林业的科技投入,将高等院校和公益性科研机构作为推动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公益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比较适合进行林业基础性研究以及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研究,这2类研究机构的研究经费主要是来自于国际组织援助的合作研究项目以及政府的公共财政科研专项经费拨款。鉴于当前我国对于林业科技创新开发投入的不足,必须在提高科技投入总量的基础上调整不合理的科技投入结构,提高林业科技投入的比例。

3.3改革创新,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和科技开发型企业的研究

要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就必须从体制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和科技开发型企业的研究。要将实际经验、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成果结合起来,应用到林业企业的生产中去,建立起新的服务、系统和工艺[4]。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阻碍的因素主要有体制不顺、信息缺乏、人才缺乏和资金缺乏4个方面,而要排除这些障碍,激发我国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就必须从体制层面上进行改革,破除体制约束,建立起企业主动创新的机制,改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被动局面。国有林区应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

3.4培养、吸引和留住林业科技创新人才

国有林区在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境,对此应该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激励、利益分配、创新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科技创新动力和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5-7]。

4结语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13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国轻工业科技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贯彻落实中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总结回顾“十二五”轻工业科技工作,表彰先进,分析轻工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研究部署轻工科技工作。下面,我讲三方面的内容和意见。

一、充分肯定“十二五”轻工科技取得显著成就

(一)行业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造纸、皮革、食品、家电、电池、日化、轻工机械等行业普遍建立了产学研用创新团队,形成了轻工科技创新平台。制定实施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产学研联动机制指导意见》,组织参加了科技部首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试点工作,组织申报了“日用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到“十二五”末,已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44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1个,对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行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一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攻关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造纸、塑料、发酵、酿酒、制糖、陶瓷、皮革、日化、缝制机械、轻机、家电、制笔等行业,13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得到国家专项经费2.4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1至2015年,国家安排轻工技改项目3980项,总投资1313亿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97.3亿元。制笔行业中性墨水、水性墨水、中油墨水和笔头用不锈钢材料、笔头精密加工设备,基于拉伸流变的塑料高效节能加工成型技术和设备,塑料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发泡制备技术,日化行业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油脂乙氧基化物、醇醚糖苷、氧化法AEC技术,制糖行业封闭循环用水技术,制革和毛皮加工水循环利用技术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高性能二次电池新型电极电解质材料及相关技术等 17 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变频空调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 26 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共评出获奖项目662项。

(三)装备自主化水平不断提升

酿酒、制鞋、五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快装备升级改造,大力推进机械化、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造纸、食品加工、塑料加工、皮革和皮革制品加工等,装备自主化取得技术性突破,国内市场应用率明显提高,一些装备出口到其他国家。非木纤维置换蒸煮及其废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际首台(套)10万吨/年非木纤维制浆立式连蒸装备顺利投产。液态食品灌装,食品原料破碎、压榨、萃取、过滤处理,高精尖肉类屠宰加工装备,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全自动高速包装设备,食品高速在线检测设备,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食品追溯技术等关键领域,快速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基本满足国内食品工业化生产需要。塑料机械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三分之一的企业产品实现出口,出口占内销30%左右,出口年增长率达20%。

(四)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铅蓄电池等行业,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指标,制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4000万标张,吨皮耗水量降低20%以上,化学需氧量减排30%以上,氨氮排放量减少50%以上。造纸行业淘汰落后产能3000万吨。铅蓄电池企业由1800多家减少至300多家。照明电器行业汞使用量削减近50%。国家安排轻工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项目98个,共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6亿元,涉及造纸、塑料、家电、皮革、电池、照明电器、五金、轻机、缝制机械、陶瓷等20多个行业。

二、深刻把握新时期中央对轻工科技创新的新要求

进入新时期和新常态,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涉及轻工科技工作的内容很多,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央科技大会为轻工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今年5月30日,中央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作了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会后,中央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总书记讲话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总书记讲话提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前列和强国的目标。中央对科技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大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要求强化科技创新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围绕行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要求围绕食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大幅增加科技供给。要求改革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方式,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把企业作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作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求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这是中央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这既是对全国科技创新的要求,也为轻工科技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轻工行业和各协会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贯彻落实。

二是国家产业政策为轻工科技创新确立了重点。近年来,国家先后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要求以实施相关项目和工程为抓手,重点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加强装备自主化、新材料研究及应用、行业共性技术攻关。要求重点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互联网+”协同制造。要求重点加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发展企业研发力量。这些要求为轻工科技创新明确了重点。

三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对轻工创新机制提出了新要求。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提出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改革管理体制,统筹科技资源,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对中央财政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实行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评估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和责任倒查。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机构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将中央部门管理的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整合形成五类科技计划。这些改革,要求轻工相应地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与轻工行业密切相关。改革后要求主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及科技发展优先领域来制定,体量大,数量少,单靠一个行业形成专项比较难,需要联合会、行业协会、行业专家、特别是院士等知名专家协同努力,将行业的需求争取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三、切实做好轻工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

在规划轻工科技事业发展时,我们提出了长远目标,到2020年时重点行业进入创新型行业,2030年时进入创新型行业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轻工世界科技强国。同时我们提出了“十三五”目标,轻工行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设120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和120个中国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研发强度年均增长10%以上,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2.2%,产品国际标准的采标率提高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 2015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23%,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22%。对于这些目标,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轻工科技创新要做好几项重点工作。

(一)明确科技创新发展重点。按照《轻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和《轻工装备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结合协会规划的行业技术发展路线,要重点针对适应和满足个性化、定制化、功能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解决柔性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的关键技术。针对全产业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针对提升产品品质,解决影响行业产品寿命、可靠性等技术瓶颈问题。针对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共性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技术。针对高端装备依赖进口问题,解决装备自主化技术。针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解决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新能源、生物医药配套轻工产品的关键技术。针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问题,开展先进成熟适用技术推广。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轻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为主体、跨界组合、多方力量参与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轻工业技术进步。加强轻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模式。在家电、皮革、家具、塑料、五金、陶瓷、照明电器、发酵等行业的产业集群中,选择一批发展基础较好、科技力量较强的,支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检验检测、信息指引等科技服务平台,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带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组织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完善科技创新长效奖励机制,继续做好轻工科技创新奖励工作,继续组织行业优秀科研成果鉴定,推荐争取更多国家科技进步奖。组织召开行业现场会,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科技创新成果。建设“中国轻工业技术服务与管理系统”,设立轻工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推广、专利推介等数据专栏,提供项目科技成果查询、咨询、交易等服务,形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三)推进落实一批重大项目。积极跟踪《中国制造2025》,跟踪发改委制造业升级改造10大重点工程,跟踪工信部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多种方式宣传项目条件标准和审批流程,及时组织行业企业申报,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支持。根据不同行业现状,有重点地推进生产过程由机械化、数字化、自动化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做好科技项目的筛选,形成备选项目库,适时争取列入国家计划支持项目。继续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轻工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指南编制、项目推荐工作。重点推进造纸纤维原料高效利用技术及纸基复合材料技术、塑料轻量化、短流程加工及功能化技术、生态皮革关键材料及高效制备技术、绿色高效表面活性剂制备技术、制笔新型环保材料技术、轻工装备与产品智能制造技术、食品加工与储运技术、食品安全技术、生物制造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等重点科技专项的实施。

(四)推进行业绿色发展。重点跟踪落实《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方案》、《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开展轻工业生态设计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在合成革、塑料彩色印刷、木制家具、制鞋、油墨等行业,推广低挥发性有机溶剂工艺,制定重点行业减排路线图,削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配合工信部,组织重点行业协会,制定百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标准,完善绿色设计标准体系。评价万种绿色标杆产品,带动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配合工信部组织制定重点行业绿色工厂标准,开展千家绿色工厂创建工作。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绿色设计,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总结推广节能减排工作经验,促进全国轻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五)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尊重科技人员创造精神,营造争先创新、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践行创新的行业氛围。高度重视行业专家培育科技人才的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磨砺科技人才的功能,大力强化科技项目提升科技人才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轻工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发展途径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应用技术研究和作物育种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基层院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强所,需要“战略”定位研究。

1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

1.1 科研层次的基础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农科系统的基层组织,是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加强基层农科院建设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的重要基础。把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和支持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农业均等化、永续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1.2 组织宗旨的公益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着很强的非营利性。这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基层农业科研组织,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构件,是维护国民经济基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繁荣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强化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坚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是深化改革的主线,政府投入是保证公益性的前提条件,发展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1.3 科研对象的地域性 农业科研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科研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要受气候、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生产措施、技术手段、操作程序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的大国,建设农业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基层院所的参与。

1.4 学科专业的应用性 基层农业科研是以区域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背景,以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为基础,针对农业生产中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创造性研发活动,有着提升地方农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作用。研发地域性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先进适用技术,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策略和优势。

1.5 科研周期的长期性 农业科研是一个长期投人、延伸发展、递次创新、渐进积累的过程。动物和植物育种研究,除了受动物和植物生命周期、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农业生产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要经过多代的遗传、筛选、培育,才能育出新品种,须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

1.6 科研过程的风险性 农业科研的风险集中表现在:发明创造难,周期长、风险多;科技应用难,不仅受到推广组织、推广方式以及推广人员的制约,还受地域、市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引导。基层农业科研事关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国家应该把统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2 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角色,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三者的作用是不可分割且不可缺少的,技术创造、技术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是有机链接且不可或缺的。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技术发明创造的主力,以产业技术提升作为标杆,生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是以产业发展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创新投入决策和收益管理方面,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在技术发明和创造方面,科研单位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管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科技投入包括科技研发资金、技术装备资金、市场开拓资金等许多类别的资金,科技研发资金只能投入具有技术创造能力的科研单位,不能投向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者和受益者,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商业利益,向国家交税,国家通过税收在国民收人再分配中给科研单位研发经费,进一步从事技术创造,向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如此良性循环。如果企业吸纳了国家的研发经费,就减少了科研单位的经费,一方面,造成企业之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消耗了科技资源。

2.1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 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结果必须由企业、工厂、农场等独立的生产单位吸纳和承接,实施技术的转移,使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得以体现。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收益的主体,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是要素组合。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创新一词是由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提出,创新的最终目标不是“创造新的东西”,而是让新东西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企业是科技创新投资和收益的主体,即企业是科技创新的

主体。

2.2 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似乎认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东西”,混淆了技术创新与创新体系的概念;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主体,企业是基于发现和发明的新产品生产营销的机构,是科技创新投资和回报的主体。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发明技术,创造产品。科技创新是有特殊内涵的,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科学是“发现”原理和规律,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用的英文单词是discovery;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样做(how)”,英文单词是invention(发明)和creation(创造)。目前,农业企业自有科技研发队伍的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承担科技创新任务,技术产品的产生多数起源于科研单位。综上所述,便可明晰“主体一主力一主人”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

主人。

2.3 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不可分割关系决定了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并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螺旋式上升。除了新诞生的技术之外,其实大量的技术是在现有元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的本质内涵就是一种方法、流程、装置。同时,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具有不同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把产品制造出来,这个产品制造的背后是制造和装配过程知识的显性化、结构化、标准化的工业核心技术,是“方法一流程一装置”的具体体现,科学是人类共享的东西,而技术则是专利的,在科学向技术转

化的过程中,把科学知识传播到企业,应该是公益包容的。在技术形成产品的过程中,将形成专利,科学家和工程师创造的专利,必须通过企业的投资转化成产品,从而获得收益,具有排他性。作为技术创造的科研单位和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企业,应该协调好关系,各司其职。国家的科技资源必须定向地投向与企业联合进行特定目标研发的科研单位,确定好创 新过程的组合关系,科研单位为企业进行技术难题的研发,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的技术创造的组合,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波,庄忠钦,苏 晖,杨 扬.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05):6-11.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第15篇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现状

企业技术创新人力投入加大。科技活动人员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经过多年的积累,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储备了一定的科技人才。到2004年底止,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79488人,比上年增加1422人,其中科学家或工程师45147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56.8%;研究与发展(R&D)人员36644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46.1%,比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人员中R&D人员所占比重上升,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开发人力投入力度加大。

从全省主要行业技术创新投入人员情况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科技活动人员达到万人以上,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达到68.11%。

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定的经费投入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的总和,基本能够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总量。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380.1亿元,比上年增加20.9亿元,增长5.82%。技术创新经费中科技活动经费占30.3%,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技术改造经费投入占61.3%。我省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经费的增长主要是科技活动经费的增长,而技术引进经费减少较多,这表明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中,技术开发投入的力度明显增强。

R&D经费与销售收入之比(即R&D经费投入强度)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04年,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67%,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新产品开发经费占科技活动经费的比重达到56.7%。分行业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5大行业比重超过1%。

企业科技活动机构增加,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和资源集约能力提高。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的机构947个,比上年增加286个,占有科技活动企业总数的70.2%,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机构投入科技活动人员39158人,比上年增加5178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49.3%,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机构中科技活动经费达到53.3亿元,比上年增加14.7亿元,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的46.4%。企业科技活动机构的加强,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使企业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和资源集约程度得以提高。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向自主创新发展。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项目4859项,比上年增加1417项。增加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医疗医药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每个项目平均承担人员12.63人,比上年增加0.72人;每个项目平均投入开发经费204.49万元,比上年增加56.83万元,增长38.5%。从项目来源分类看,国家科技项目233项,占4.8%;地方科技项目728项,占15%;企业自选项目3652项,占75.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80.4%的技术创新项目由本企业机构或攻关小组完成,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企业自主创新活跃程度近年来进一步提高,但产业之间差距仍然较大。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提升。专利申请量是反映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达到4078件,平均10户企业达13.4件,比过去有了较大增加。同时,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达1580.1亿元,比上年增加503.2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从16.41%提高到16.93%,比上年提高0.52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1529.8亿元,比上年增加515.2亿元,新产品销售率从15.40%提高到16.52%。

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巩固。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我省企业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逐步具有了自主创新意识,并开展了一些技术创新活动,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省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还不强,研发能力不足,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

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仍然较低。根据国际上一些学者的判断,一个企业的R&D开支占销售收入的8%以上才有竞争力、占5%可参与竞争,而占3%以下的企业则将很快被淘汰。目前浙江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只有0.67%,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相比,差距更为明显。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将严重制约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人才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因素。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最宝贵的资源。目前浙江技术创新人才的规模、质量、结构都有待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显现。企业普遍反映,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企业创新人才不足问题将进一步突出。

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日益加剧。随着浙江主导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省还有一些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不少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制约了我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的几点建议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具有其他各类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提升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我省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深化改革,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一要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要强化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在制定产业规划、构建创新体系、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下功夫,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在产业技术发展中的牵引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才能真正实现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的根本转变。

努力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向企业;二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积极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一方面,要以创建科技强市、强县为契机,在政府加大财政性科技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另一方面,要研究建立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投入资金保证体系和技术创新投资的风险与担保机制,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