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1篇

――社会服务化商品产业化

电子信息化和管理多元化

一、 发展与困惑

民营企业档案是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所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是民营企业的真实记录,是民营企业的重要资产和信息资源。

然而相当于民营经济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已占到国民经济关壁江山,档案工作对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愈来愈大的状况而言,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却发展十分迟缓。一是从国家管理层面来说。直到2005年,才由国家档案局会同国家发改委、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联合首次召开“全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会上明确民营企业档案须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范围,纳入国家档案事业宏观管理范畴。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操作层面,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也几乎“无章可循”或操作针对性不强,民营企业事实上成为国家现有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政策之外的档案群体。二是从档案学术理论探讨层面上来说。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学术理论探讨也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的。至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权威性很强、能够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体系。如有的认为,档案部门有指导民营企业的责任,而企业没有法定的整理和保管的义务,如此等等。可以说,我国目前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还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三是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工作艰难,成效甚微。除少数发达地区之外,绝大部分市县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相当部分档案工作人员认为,民营企业档案属于企业主的私人财产,不受行政干预,档案部门无权过问,也无精力过问,只要抓好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档案工作就可以了。故而忽视了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监督指导工作。同时,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已经习惯多年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靠红头文件”、“靠国有性质的行政隶属关系”开展工作,“条块结合,齐抓共管”档案工作模式,对无主管上级、享受充分自的民营企业,一时还很难适应。四是从民营企业自身而言,目前大体有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极少部分快速发展、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如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等,因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需求,对企业自身档案十分重视。无论是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还是档案管理设施,都比较先进。但与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档案专业机构联系不够,基本上处于自成体系、自我管理的“封闭”管理状况。第二种状况是大量的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不大的,“家族式”民营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量档案文献资料处于分散、无序、流失状况。第三种状况是相当部分民营企业,懂得档案整理和利用的重要性,但考虑降低成本及具有安全、快捷等功用的档案社会服务化不完善因素,因而没有花精力批评家好档案管理工作,企业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 思索与剖析

造成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推进迟缓的原因何在。人们对此提出许多看法,其中较为集中的看法是:“新时期民营企业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档案资料”,被民营企业有意识或无意识淡化而不注重收集整理,缺乏建档建制的意识和法规意识。也就是说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迟缓的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意识和档案沅规意识淡薄。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民营企业建立之初,确实大多数民营企业不了解档案对企业的作用,不太注重档案收集与管理,也不愿意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管和指导。但这都是表面现象,不是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迟缓的根本原因。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以下几种现象:一是部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树立品牌、市场开发、技术进步、处理国内外市场纠纷的实践中,不断加强档案工作,尤其是部分民营企业已经达到目标管理省级或部级标准。在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方面也大大超过以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二是随着民营经济对档案需求的多样性,已经出现一些新型的社会化民间服务机构,如文件档案寄存中心、档案事务所、档案咨询服务中心等,实行服务、有偿提供存储空间、档案管理(包括档案整理、价值鉴定、保管修复、电子文件技术维护)等等,甚至在上海还出现外国文件管理中心,承揽上海外资企业档案的代存代管服务业务。这些社会服务中心就是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些都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层思考。笔者认为,造成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相当迟缓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和动作管理方式。

1、 我国目前档案管理体制和动作模式,突出在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而民营企业则注重企业档案自身的实用价值及经营,竞争的成本。这两者目的是一致的,但实际操作上很难达成一致。

2、 我国目前档案管理体制和动作模式,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动作的成效是靠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具有国家行政隶属关系的力量。而民营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因而档案部门的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很难适应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进程。

3、 我国现行档案机构网络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的,各级国家档案馆归党中央或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直接管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是本单位的内部机构,同时接受所辖区域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监督指导。这是一个整齐划一、有很强行政约束力的档案工作体系,具有“封闭、半封闭”的管理特色,政治任务色彩较浓,许多普通人对档案部门还有一种“神秘感”,这各档案管理体制对于保证国家档案财富的齐全完整发挥很好作用,但与民营企业需求多样式相矛盾。

4、 以“封闭型、行政管理约束型”为主要特色的档案管理体制和动作管理方式,造成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手段相当落后,基本上还固守在“归档”位置上,与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的“文件生成处理信息化”、“文档一体化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不相吻合。笔者认为民营企业特别是发展较快,竞争力较强的新兴民营企业不是不重视档案工作,而是不要仅仅是“归档”的档案工作,它们需要的是能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竞争的、以信息化、网络化、方便快捷为主要特征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 对策与趋势

1、 社会服务化主要是指导建立社会共享的档案资源。一是要突破“国有”与“非国有”传统档案工作概念,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作为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二是强化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各项服务。主要是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提供档案业务咨询、档案代存寄存、档案技术和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及输送等等,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客户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应诉反倾销案的档案管理和应用,资产重组及电子文件的惧管理等方面要给予重点服务指导。三是向社会开放档案资源,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经营的风险加大,非公务利用档案的需求不断攀升。民营企业急需了解和掌握有关经济贸易、经营管理、知识产权及国际国内政策等方面的事实记载。这都需要档案部门提供丰富及时实用的档案信息,民营企业也正是在查询、使用档案信息的过程,逐步增强档案工作意识。加强和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四是档案工作机构要改变现有工作方式,即由现在的各类文件收集归档的“后台”工作方式,转变为开发各类文件的生存、处置“文档一体化”的“前台”工作方式。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对这方面的需求日趋增多。

2、 商品产业化

就经济活动而言,档案就是一种以文字或电子媒介记载并保留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的利用或交流就是资源的利用和资源交换。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档案住处资源的价值也不断增值。商品产业化,就是把档案资源作为一种商品,按照产业化要求布局规划,发展档案事业。一些民营企业为什么不重视档案工作,就是没有认清档案资源的商品价值;一些档案管理工作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为什么对迅猛发展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就是没有注意到民营企业档案资源的价值。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迟缓,也是因为没有发现或没有确定这是一个很大很有前景的信息资源产业。(1)针对民营企业一切活动都是以增效蠃利为目的特点,要宣传管好、用好档案产生效益的典型,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要紧紧围绕民营企业经营与发展,围绕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开展档案工作。(2)要按照“档案资源信息产业化”的要求,重新布局和构筑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空间。包括档案学术理论上突破,观念更新、职能转变,业务拓展,多层次多领域档案工作机构布局,档案信息产业集团聚以及筹资融资等等,都需进行反思和研究。

3、 电子信息化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及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使档案生存方式和档案资源的整理利用等都发生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1)要加快“国家数字档案建设与服务工程”项目建设进程,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重点,以档案数据库为核心,建立适应所有经济组织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从而高起点提高电子信息化水平。(2)要重点选择发展较快的民营企业进行以电子信息化为主要特色的档案工作,迅速提高民营档案工作水准。(3)要加快培养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专业人才。

4、 管理多元化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2篇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政状态: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它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一)国营转民营的科技企业,一般是国按照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营时整体管理较差,经营亏损,缺少资金,档亏原则创办,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案管理也未摆上工作日程。转民营后,主管部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科研、生产、门与经营者的承包合同,着重于经济指标方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民营科技企业产生以面,对其档案的管理,承包期形成的档案的权来,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1989年,全国民属及最后归宿等问题往往没作出约定,也就营科技企业已有1.2万多家,至今已达ro万谈不上对其开展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家之多,成为我国科技力量的一支生力军。最使经营者在档案管理方面不受什么制约,造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成未建档或档案管理不善。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民营科(二)由全民单位投资(合资)兴办或集体技企业的发展问题是其中巧项内容之一,多企事业单位投资(合资)兴办的民营科技企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业,一般一开始就实行了经济承包制,承包合民营科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给档案工作提同往往也没有涉及档案管理问题,主管部门出了一个新问题,即如何做好民营科技企业也没有赋予本单位的档案部门对已承包了的档案工作的问题。民营科技企业的档案管理实行监督和指导的

一、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职责

,更没有配以相应的人力财力抓民营科民营科技企业从1979年产生以来,至今技企业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已走过20年历程,但是,民营科技企业档案(三)由科技人员合伙集资建立的民营科工作的现状不佳,基本处于放任自流、各自为技企业,80年代建立的,还找一个“婆婆”为主管单位,而“婆婆”与其关系一般在经济方面或其它利益方面,不可能去抓它们的档案管理工作;90年代建立的,多已是独立的股份制式的,包括个人兴办的科技企业,一般无主管部门,没有任何部门对他们的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指导,建档与否,档案管理如何完全成了经营者的个人行为。目前,很多民营科技企业均处于这种状况或根本没有建档,档案材料分散在个人手里;或建档了但多数不规范,没有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档案人员缺乏培训,业务素质较差,《档案法》规定的“妥善保管”档案得不到保证。

二、产生现状的主要原因

民营科技企业在数量上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技术方面不乏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而且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相对而言对他们的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却大大落伍了,至今没有正常展开,究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是:

(一)国家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档案工作在宏观上未实施管理。其表现为国家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制定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的规定、办法,有关主管部门缺乏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识,也就谈不上去强调这项工作,因此,既没有具体约束,也没有工作的依据和指南。

(二)国家及各级科技、工商行政职能部门在有关规定、办法中没有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的把关条款。如未规定申办民营科技企业资格认定、核发科技企业证书等必须是已建档、档案能得到“妥善保管”的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对档案管理的意识本来就没有或比较淡薄,加之没有可行的监督措施,它们的档案管理就很难走上轨道。

(三)对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具体实施监督指导工作的权限不清,缺乏人力物力财目前,似乎普遍有这么一种看法,认为对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指导工作是科技行政职能部门的职责。而按《档案法》规定,科技行政职能部门作为一个行政机关,档案工作权限只有“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当前,科技行政职能部门对国有科技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都没被赋予监督、指导职责,从国家到地方的科技行政职能部门均未建立相应机构开展这项工作,更没有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监督、指导的职能及相应的机构和人力财力。即使有的省、市科技档案馆有科技档案处的牌子,也未被赋予上述职能,一般只对本部门的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地区获奖科技成果负责,馆藏的档案只是科研计划项目档案和科技成果的管理性文件。按档案工作有关规定,全民单位兴办的民营科技企业其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应是其主管单位,但问题是科技企业冠以“民营”之后,使这些主管单位也搞不清这一权限,加之本来就不重视档案工作,或没人力物力,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就一直没有开展起来。而民营科技企业大多数又是无主管单位的,由谁对他们的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指导的职责权限更加不清,至使这项工作成为空档。

三、要不要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

对这个问题还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民营科技企业没有吃“公粮”,其档案是“私有财产”,是否建档,如何“妥善保管”,是他们自己的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民营科技企业的档案大多数没有价值,而有价值的档案或需要保密的档案,不要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他们也会保管好。笔者认为,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很有必要,也是大势所趋,并已迫在眉睫。其理由是:

(一)民营科技企业和国营科技机构都是为国家创造和开发知识财富的。和国营科技机构一样,民营科技企业有的从事科研活动,有的对科技成果进行开发和推广,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他们为国家创造和开发了知识财富。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使他们的档案得到“妥善保管”,对民营科技事业及整个科技事业都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二)在科技领域,“民营”是“国营”的补充。民营科技企业大多数是搞应用技术的,其经营领域广泛,科技项目繁多,其中不乏高新技术项目。他们瞄准市场进行社会急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他们往往是“急先锋”,不少民营科技企业研究和开发的项目还是外向型的,为国家创得数量可观的外汇。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使他们认识到档案是自己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笔财富,从而促使他们将在科技活动中形成的记录、材料以档案形式系统、齐全地保存下来,这对今后选择和开发新的科技项目、进行技术创新等,都有一定的凭证和参考作用。

(三)民营科技企业虽多为集体或个体创办、经营,但他们的档案价值定位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民营科技企业档案所有权应归本企业所有,但不等于该企业对自己的档案就可以随心所欲。《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所谓“妥善保管”,意味着要建档。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者在其业务上是内行,在档案管理方面却多是不懂行的,而且民营科技企业相对来说缺乏长远计划,对档案的管理一般更无长远打算,很有必要对他们的档案管理及时进行监督、指导。

四、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

目前,全国已有民营科技企业ro万家之多。面对众多企业,如何开展有效的监督、指导?在此,笔者试谈几点看法:捅索与或践

(一)首先要明确所有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应纳人国家范畴,民营科技企业的档案所有权应是企业而非个人。1.国有或集体的民营科技企业,经营者是利用国有或集体的资产创收,而档案是创收活动中产生的无形资产,是科技企业的一笔财富,应归科技企业所有。一旦科技企业经营者发生变化,应由主管部门负责其档案管理问题,原经营者无权带走科技企业档案。主管部门对此应加强监督,以防档案被损毁,给国家和集体的资产带来损失。2.个人创办并经营的民营科技企业,由于企业创办时经科技和工商等部门批准,成为一个法人单位,其档案也应是企业的资产,管理具有社会性,不同于家庭档案是个人行为。

(二)必须明确对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指导的权限。笔者认为,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管下,对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应由科技行政职能部门具体承担为宜(包括全民科技企事业单位,而且应实行在先),正如现在各级科技行政职能部门具体承担着科技保密工作一样,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保密工作就自然包括其内。把科技档案工作列人科技行政职能工作的组成部分,便于其对科技档案工作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但是作出这一决策性的举措,必须从国家到地方都要明确赋予科技行政职能部门这一职能权限,并在机构编制、财政预算方面列人计划,才能保证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有效、顺利地展开。

(三)国家及各级档案、科技以及工商行政职能部门应联合制定《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民营科技企业也有建档和管理档案的指南。

(四)国家及各级政府在已制定的《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中,应增加档案管理的有关条款,把民营科技企业的档案管理情况作为年审年检、核发科技企业证书、检查评比等监管范围,使民营科技企业增强档案意识,在经营活动中管理好档案。全民单位合资兴办的民营科技企业,主管部门要按《档案法》规定,担当起档案管理监督、指导工作,相应科技、工商行政职能部门协同开展工作。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3篇

一、 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概念

对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界定,是做好民营经济组织档案工作的前提。依据国家档案局、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2002年7月22日联合印发的《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结合民营经济组织调研的实际,我们对民营经济组织档案进行了界定。所谓民营经济组织档案,也就是民营经济组织在其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本身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它主要包括:国家、省、市及地方政府规范民营经济组织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等;企业法人的资产、产权、资信等方面的材料;企业为规范自身发展所制定的各种内部规章、制度;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各种技术材料、业务合同等;企业用人方面的劳资合同、保险等方面的材料;地方政府在企业开展党建、工会工作等方面的材料。

二、 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特点

了解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特点,是做好民营经济组织档案工作的基础。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民营经济组织档案除了具备档案学理论描述的各种特性外,还突出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档案所有制形式方面的“私有”性较强。这是由民营经济组织法人性质及法人主观意识所决定的。在对全县80家民营企业法人的访谈中,认为他们所保管的各种形式的材料,是属于他们个人所有的占到96%,可以任意处置,忽略了对国家、社会及他人的作用,表现出了较强的“私有”观念。

2.档案内容形式的单一性。在我们所翻阅的民营经济组织的档案里,很少发现红头、白头文件,即使有,也多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文,约占3%左右,绝大部分为格式合同或契约,占全部档案的80%以上,档案内容形式较为单一。

3.档案载体形式的多样性。从调研的情况看,民营经济组织所形成档案的载体形式有纸质、光盘、软盘、照片、录音、录像带、实物等,呈现出了载体形式的多样性。

4.档案利用的原始性。在我们调研较好的80家民营企业中,要么企业法人档案意识淡漠,要么档案管理原始,在有些企业里,还存在着不知档案为何物的现象,更谈不上档案的利用了,即使有所利用,也停留在就档案用档案的程度。他们重视档案的现实价值,原始地利用档案,忽视档案为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方面服务的二次及深层次开发。

三、 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管理方法

民营经济组织作为独立法人,他们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政府只对其负有引导、服务、监控的义务和照章收税的权利,行政干预在逐步减少,针对这种特殊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职能机构,也要适时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对民营经济组织不能用对机关、事业、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那一套,要坚持企业自愿、档案行政管理主动的原则,在服务引导上大做文章,从宣传入手,少用行政干预,多做宏观指导。具体来说应注意:

1.加大对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宣传力度。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民营经济组织档案意识淡漠,对档案知之甚少,少部分具有档案意识的企业法人,也有意愿得到档案部门的专业指导,可是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情况不甚了解,这完全是档案部门自身宣传不够,影响了对民营企业档案业务指导的服务。怎样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自愿接受或上门求教业务,就要在档案宣传上狠下工夫。具体做法是: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系统宣传档案法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等,使民营经济组织树立档案意识,关注档案工作。二是抓重点,出典型,示范宣传。三是积极协调与民营企业组织联系较多的国家行政部门,如工商、税务、经贸委、民政、统战等单位,借力宣传。四是要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总结民营经济组织档案利用效益事例,利用事例宣传。实践证明,这是最具说服力的一种宣传形式,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强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教育培训职能,举办民营企业组织档案培训班。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业务精的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门培训材料,为民营经济组织培训档案管理人才。这可以说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深入实践“三个代表”,服务经济中心工作,服务群众,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具体体现。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4篇

一、更新观念,理清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思路

《若干意见》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即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管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四个进一步”同样也适用于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这“四个进一步”,首要的是进一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

第一,不能简单用“国有”还是“非国有”来划分档案工作的服务范围与对象,而要从有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档案事业发展来考虑,应该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纳入档案行政管理范围,即纳入档案事业总体规划,纳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议程。

第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鼓励、引导服务主要是从宏观上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这种环境对所有的民营企业都是平等的,不可能也没必要为一个又一个民营企业提供直接具体的服务。

第三,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宜搞什么档案管理规定,让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这么做、那么做;也不宜肯定几种档案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去推行。适宜的可以多制定一些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供民营企业借鉴、参考,用规范、技术标准引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第四,应当明确,衡量一个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准是其是否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档案工作适应民营企业发展需要,那它的管理水平就是高的,反之则是低的,判断其高低的最有发言权的是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宜用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以及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去衡量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也不宜笼统地说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水平低,是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一个难点。我们应该相信,民营企业所有者、决策层,他们会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他们会认识到应该投入多大的力量来做好档案工作。

二、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对档案工作的自主管理

《若干意见》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得非法改变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非公有制企业依法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若干意见》还要求“加快清理、修订和完善与保护合法私有财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民营企业形成的档案属于民营企业财产,其档案管理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应进行干预,对其档案财产也不应强制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民营企业对档案工作享有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自主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档案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档案统一还是分散管理上;二是在档案工作列入民营企业各项管理、采取文件材料归档控制措施上;三是在档案的收集、整理、统计、鉴定、保管、利用上;四是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上。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自身形成档案自主管理,当然对涉及国计民生、安全生产、司法审计等方面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民营企业必须依法管理。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对档案工作自主管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是应该充分相信民营企业最了解档案的重要性,最有能力从实际出发把自身档案管好用好;二是应该充分放手让民营企业依法、依照实际进行档案管理;三是应该充分为民营企业创造一视同仁的服务环境,包括档案管理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四是认真建议有关部门对不适应民营企业档案管理需要的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进行清理、修订。

三、引导、服务、监管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民营企业档案由民营企业自主管理,并不是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没有责任,在不干涉民营企业自的前提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依法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管。

第一,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引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范引导。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一些档案管理规范、标准,虽然对民营企业没有强制力,但可作为其参考,比如电子档案、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等管理规范,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借鉴。在目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基本上不往民营企业印发文件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完全可以从网上获得有关文件、规范、标准的内容。第二,典型引导。在自愿的前提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挑选各行业各类型的有代表性、影响力较大的民营企业进行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试点,树立一批典型,用典型引导、带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这种典型引导是比较有效的,既可以受到这些民营企业的欢迎,又能带动其他民营企业抓好档案工作。第三,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特别是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示范引导。一座城市,一个标志性的档案馆建筑、一个为公众提供良好服务的档案馆,本身就是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示范引导,除了国家综合档案馆之外,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现代化管理,也会极大地影响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所以大力强化档案馆建设,实现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现代化,也是引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开展的重要形式。

第二,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提供最好的服务,我认为就是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满足其需要的、公平竞争的档案管理服务环境,在相同条件下,每个民营企业都可以自由地接受档案管理服务。这些服务范围主要包括:1. 规范标准服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发的规范、标准及的档案管理信息,民营企业应该很方便地从某一公共平台上获得,比如档案信息网站、现行文件服务中心。2. 技术咨询服务。民营企业需要档案的整理、鉴定、保护、利用等方面服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为其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不是说非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设立这方面的咨询服务机构,而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具有这方面业务技能的中介服务机构。3. 档案代寄存服务。目前开展档案代寄存业务的均是各地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较好地满足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需要,使民营企业找到了档案安全保管的好去处,减少了成本,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档案馆库的保管功能。当然,开展档案代寄存服务的不一定只是当地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也可以是符合档案安全保管条件的档案中介机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只是认定哪些单位有资格开展档案寄存服务。4. 档案人员培训服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档案人员培训服务对所有的企业应是一视同仁的,民营企业只要需要,可以自愿参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还应创造一个档案人员学习档案业务知识的良好环境,比如定期举办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技术的专题讲座,高等学校的档案学历教育等。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5篇

这家来自浙江宁波的企业,被两院院士王大珩赞誉为“从乡镇企业走向现代化生产的典范”,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会议间隙,诚朴内敛,对民营企业管理有深刻体会和洞见的董事长王文鉴先生在接受《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企业报》、《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杂志的联合采访时说:“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档案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希望档案部门强化对民营企业队伍的培训。因为许多民营企业都想开展档案工作,但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

其实,浙江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对民营企业的档案服务内容已经不少了,光是人员培训服务,据与会的浙江省档案局副局长丁越飞介绍,2000年以来,全省共举办民营企业档案人员培训班460多期,培训人员15000多人次。然而即使如此,民营企业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服务需求旺盛,仍然希望他们增加服务内容。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在重庆市档案部门的重点帮助扶持下,重庆隆鑫控股有限公司、重庆龙湖地产发展公司、重庆三耳(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钰鑫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档案工作,这些企业是重庆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

七年前的1998年10月,沈阳市档案局与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联合制发了《关于重点扶持和发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意见》得到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王刚同志的充分肯定,他在文件上批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一部分。沈阳市档案局关于重点扶持和发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是可行的,希望抓紧这方面的工作,以积累一些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晚期以来,各地档案部门在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上不断探索,受到民营企业的欢迎。通过他们在实践和思路上的不断创新,丰富了档案工作的内容,受到国家档案局毛福民局长的肯定:“近年来,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当地发展改革委员会、工商业联合会等部门紧密配合,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在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一、中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十分迫切。

档案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积累档案资料和管理经验,企业受益无穷。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00.55万户,从业人员4299万人,注册资本35305亿元,创造产值20083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发达地区,民营经济所占比重甚至更高。2004年,浙江省民营企业生产总值为208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3%。

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形成规模之后,其管理问题逐渐突出起来,例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科学规范,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劳动管理的法制化等等。而在这些管理活动中,企业档案(记录)管理处于基础性地位,对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纵观西方的企业管理史和企业发展史,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在20世纪初期兴起的科学管理运动,“强调企业需要更好的记录保存和会计方法来了解已完成的工作”。①于是,在这些企业中,规范的记录保存制度和会计制度建立并完善起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建立在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之上。这两项制度的建立,对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适合于企业的档案(记录)保存制度和会计制度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就我国民营企业而言,经过2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令人刮目相看。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由于直接与企业的效益有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每一个企业都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基础管理方面,事情可能就不太乐观。同样是基础管理,实际上,档案管理方面的问题比会计方面的问题并不少,只不过由于社会关注和部门监管的力度不同,会计或财务方面的问题更容易得到披露(相比之下)。而档案(记录)管理上的问题引起的纠纷或带来的苦头,只有企业自己才知道。

调查发现,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显示了企业做强做大的实力和信心,同时也表明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档案因素。重庆隆鑫控股有限公司把建档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各下属公司都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建档工作小组,建立了适应企业特点的档案管理体系;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由原来的集体所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了由总部直接管理的档案中心,与各专业公司档案室和分厂档案室形成了三级档案管理网络;湖北蓝星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投资30万元建立了集团档案馆;浙江舜宇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档案室由公司副总裁分管,综合档案室建筑面积320平方米,目前保存了公司创业20年来的档案文件近万卷;四川托普集团公司2002年在原三个档案室基础上成立了综合档案馆,各区域、专业集团设档案分室管理本区域、集团的档案。

二、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和做好档案工作,提供规范有效的服务,成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基本职责。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把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纳入自己的视野应该说还是比较早的。沈阳市在1998年就正式开展了这项工作,出台了《关于重点扶持和发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浙江和江苏,近几年来民营经济档案工作开展得尤其显著。而在中部、西部地区,随着民营经济的增长,档案工作服务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引起重视。

.1. 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理清针对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思路,形成符合民营企业实际的工作方案。浙江省档案局2004年年初对20多家民营企业开展调研,与企业老总、管理人员和档案人员进行座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通知》。重庆市在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全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其档案工作的基本特点,明确提出了“宣传引导,精心扶持,培育典型,逐步推广,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特色的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2003年4月,广东省档案局和省工商联组织调研组对部分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部分民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省工商联联合制发了《广东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指引》,就民营企业档案的工作的体制、管理制度,档案材料从形成、收集到鉴定、保管和开发利用等业务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湖北省在2003年12月,也通过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省委、省政府以“两办”名义在全省下发。

2.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和开展档案工作。浙江省档案局把16名知名企业家对企业档案工作的认识整理成书《决策之源、发展之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手册》,分发全省2000多家骨干民营企业进行宣传,2004年9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档案宣传月活动;青岛市档案局参与到“青岛市民营企业文化周”、“青岛国际啤酒节”等本地区的经贸活动,进行档案工作宣传和咨询服务,增进了与民营企业的互动;江苏无锡市档案部门近3年来向民营企业分发了公开信、告知书、调查表万余份。

3. 制定法规和标准,使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要使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法规与标准的制定不可缺少。2001年9月,重庆市档案局颁布《重庆市私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并向企业提供档案工作制度汇编、档案管理常用表格及检索工具标准格式。2003年12月,天津市档案局制发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管理非国有档案的地方政府规章《天津市非国家所有档案管理规定》。

4. 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实用的档案服务,严格掌握指导原则。近年来,档案部门针对民营企业开展了业务咨询服务、人员培训服务、档案寄存服务,推动和规范档案中介服务。天津市档案局向社会提出免费为个体私营企业提供档案法律咨询和建立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等8项为个体私营及中小企业的服务举措。北京市档案局与市工商联、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非公有制企业档案人员培训班,一些企业总经理也专程来听课。武汉市汉正街总商会成立“汉正街民营企业档案协会”,依托民间组织管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在对民营企业进行指导时,各地严格掌握指导的原则,这些原则被毛福民局长概括为“自主管理、高效透明、因企制宜”。

三、继续探索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理论研究,建立服务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务院最近发出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加了一把劲。面对着迅速发展的民营经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民营企业如何进一步开展企业档案工作,值得研究和考虑。

1.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向社会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培育和发展档案中介组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向他们提供政策、业务和技术服务,体现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原则。面对着面广量大、发展不平衡的企业实际,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除了抓重点和典型企业外,应大力发展和规范档案协会和档案中介组织,凡是市场、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能够解决和完成的事情,政府部门不再过多干预。当然,在当前市场经济不完善、社会中介组织不发达的情况下,档案行政部门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十分必要。浙江省抓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从档案行政部门独家向以档案部门为主导,专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多方参与的社会化服务转变。沈阳市档案开发中心通过向民营企业推荐档案管理人员、承担民营企业有关档案工作的咨询论证、为民营企业提供规范的组卷服务,与民营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2. 探索和规范档案监管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民营企业中对国家和社会有重要保存价值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在政府部门向企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同时,监管职能也不能放松。毛福民局长指出,民营企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研究确定民营企业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范围,并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凡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的、记录社会重大事件和活动的、反映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档案,都应视为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上海市提出,民营企业档案虽然归民营企业所有,但是其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应该按照要求进行登记管理,并列举了5类可列入登记范围的材料。江苏无锡市提出,对特种设备、计量器具、医疗器械和药品、化学危险品国家监管的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其技术、管理、营销及销售服务资料归档管理的监督。

3. 企业在强调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同时,对包括档案管理在内的基础管理要常抓不懈。据最近统计,浙江全省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民营企业中,已建档的有1366家,占75%,其中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的394家,占22%。截止到2004年底,广东省38.98万户私营企业中有22.61万建立了档案,占58%,尚有10.52万家正在建档过程中,占27%。上海市通过抽样调查发现,上海市民营企业中,建立档案部门的占48.6%,配备专兼职档案员的占54.7%,需要提供培训的占46.2%。江苏无锡市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档率达到50%以上,建档合格率近30%。由此可见,虽然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有相当一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认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重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重要,但企业的基础管理同样重要。对于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来说,档案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程度了,基础管理的薄弱有可能减缓企业的发展速度,甚或折断企业腾飞的翅膀。我们希望,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引导下,在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的推动下,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会更上一层楼。(图刘学国摄)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档案;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大量档案信息资源,真实地记录了企业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些档案资料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营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实施民营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对记载民营企业历史的真实情况,维护企业历史的真实面目,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不少民营企业在实施职工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制的民营企业职工档案有建档基础,职工档案管理比较规范,但职工身份转变后应形成的职工履历表、劳动合同等内容就没有在职工档案中体现。职工档案中体现不出职工的真实身份和实际情况,更有甚者,个别职工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时,个人档案中只填有一份刚参加工作时的职工履历表,在档案中查不到个人的家庭及社会关系变化,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就目前情况来看,个体、私营、民营企业较多,而这些企业又成为就业的主渠道,吸纳了大量的从业人员,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企业大部分没有为企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等,更谈不上建立职工档案了;其次是临时工、季节性工、外来工、进城农民工,企业更没有为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建立档案的理念,致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从民营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来看,档案管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企业职工档案记载的姓名与户口簿、身份证姓名有差别;出生日期记载有差异,部分企业职工档案材料记载出生日期有几个不同的年、月;工种记载上的差异,档案没有详细记录职工工种,有的工人进入企业以后,变换了几个工作岗位,从事了几个不同的工种,但在档案上没有详细记录,档案记载工种不够准确。

(三)职工档案有涂改现象。个别企业在档案管理上不严格,对档案原始资料随意进行涂写、修改;由于涉及职工个人利益,个别企业劳资人员为职工个人涂改档案资料,更改年龄,更改工种。企业在整理职工档案时,未能按时间或记载顺序装订档案资料,有个别企业对职工的档案资料根本不整理、不装订。

(四)企业职工档案资料不够完善。个别企业在招用职工时,没有立即为其建立档案,故没有招工表等资料;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职工档案,但没有把职工的定级表、劳动技能鉴定表等装入档案,以至有关资料遗漏遗失;还有个别企业改制后,没有及时让职工填写履历表,没有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对辞退的职工也没有终止或解除合同,致使档案中没有改制后的职工履历表,没有《劳动合同书》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职工档案资料欠缺。

(五)个别企业对职工档案管理不重视,管理混乱。很多民营企业没有专门的档案柜等设备设施,也没有管理制度,以至造成职工档案遗漏遗失。

二、强化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

(一)树立三个意识,强化档案管理

1、树立档案法制意识,充分认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从法律角度看,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具有社会性,并不是“私人行为”,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是社会公用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是受档案法律、法规保护和约束的。因此,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下,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应走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之路。民营企业要强化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提高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企业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将档案管理创新纳入工作日程,给予档案工作发展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配备专人管理,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要把做好档案工作与企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建档促使企业提高内在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起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档案管理机制;要严格遵守《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将法律制约与企业自觉管理有机结合,加大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约束力,规范企业档案行为,提高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2、树立档案利用意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的需要。民营企业应强化档案利用意识,突出利用原则,加强利用工作,赢得利用成效,在服务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中实现档案工作的价值。一方面要强化业务建设,为提供利用奠定基础。只有科学、规范的档案工作,才能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民营企业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应该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归档范围、立卷标准、分类编目、上架排列、检索利用等工作的科学规范;另一方面要克服短视思维,对档案工作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正确认识,从长远的、科学的、发展的角度谋划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针对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档案利用服务,推进档案工作向企业一线靠拢,使民营企业管理者能实实在在地看到档案带来的效益。

3、树立档案效益意识,使档案管理切合企业生产实际。民营企业在创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效益原则,立足企业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多倾听业内专家对档案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企业建档的有利因素,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确定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方略,使档案工作更切合民营企业实际。以收集归档为例,民营企业应将经济合同、产品开发、经营销售、债权债务、资金周转、成本核算、基本建设、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往来客户等内容作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重点,以此为基础将其按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产品、设备仪器、基建、会计、人事等类进行分类。民营企业可根据上述八个方面的类别对各种文件材料按要求进行科学分类整理、统一管理本企业各个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由于档案管理受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影响,因此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强化档案管理创新,确定了以商贸经营,房地产开发,农产品种植管理,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制度、财务、人事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归档范围。

(二)“三管齐下”,强化档案管理

1、广泛宣传,突破认识关。要使民营企业的老板和企业管理者把职工档案的管理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从而把职工档案管理纳入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把职工档案管理纳入重要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摆上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要使员工本人认识到完善自己的档案建设不但是一时谋职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个人价值、经营人生和谋取长期利益的保障;要使公司专业档案工作人员系统参与职工档案管理过程,形成职工档案的完整、系统和制度规范,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档案行政部门、政府人事劳动主管部门、人才中心等中介机构、企业人力资源和档案管理部门、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宣传引导、大力呼吁和热情关注。

2、整章建制,攻克流程关。要把认识转化为实践,需要通过组织以制度、机制、流程等方式来固化。民营企业由于行业特点、规模大小、历史长短、员工构成以及经营者素质等的不同,内部管理的差异非常大。因此,应从规范职工档案管理的总目标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建立起一个比较系统的管理制度。重点是:①职工档案管理的责任制度;②职工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③职工档案收集、整理、定期检查的规定;④职工档案保管、调阅的规定;⑤职工档案调转的基本流程。通过这些制度、机制和流程的建设,使企业内部的职工档案管理得以固化为一个系统有效的闭环,而不是一件零敲碎打的杂务或临时应景的形象工程。

3、分工负责,把好进出关。首先,要做好人力资源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员工本人之间的职责分工。按照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的原则,职工档案归口综合档案室;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负责职工档案的建立、更新、转递等工作;档案室负责职工档案的保管,办理职工档案的查阅、借阅、归还等手续;员工所在部门、人力资源部对员工进行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所形成的材料要及时收集归档,保持档案的完整齐全。其次,要抓好职工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一是要把职工个人档案的“归档范围”明文化,使职工的履历、招收录用、考核培训、政治面貌、奖惩记录、工资、福利、保险、离职情况(辞职、解除劳动合同等)、人事异动等重要的个人材料不致遗漏;二是要把好“入口”,坚持“人来档到”;三是要及时补充,使员工在本企业工作期间形成的各种材料能及时归档;四是要定期整理和规范,以逐步实现职工档案的信息化(如建立职工档案数据库),同时做好补救、补建(特别是对未按常规手续进入企业的高管人员)工作,提高职工档案的使用价值。再次,要搞好衔接,把好转递关。对于档案调入,人事关系在“人才中心”的,试用期满即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将档案转入人才中心保管;对于档案转出,要按照制度规定的流程,办理严格的转出手续和转接反馈手续,严防丢失。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爽,朱静.民营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0.1.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的对策:一是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二是勇于开拓创新,实现多元服务。三是坚持依法治档,注重监管方式。四是拓展管理范围,推行多元模式。

1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从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晋江市了解的情况和河南开封市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情况调查结果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大致可归结为两点。

1.1我国民企档案工作处于自发的状态,部分企业已有相当的发展水平。据笔者对福建省晋江市的恒安纸业集团、亲亲食品集团、七匹狼集团、凤竹集团、福马食品集团等10余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企业均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档案工作,特别是凤竹、七匹狼和恒安三家集团公司的档案工作虽然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其工作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恒安集团公司因已在香港上市,注重汲取和采用国外的管理模式,凤竹集团公司在国内上市,许多档案业务在借鉴国企的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发展,其档案管理已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的验收。七匹狼集团则采用与国企截然不同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而据河南开封市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82家企业中,已开展档案工作的68家,占被调查企业的83%;尚未开展档案工作的10家,仅占被调查企业的12%;未说明是否开展档案工作的4家,占被调查企业的5%。库房、档案专用设备的设置情况也较好,在调查的企业中,明确有档案库房的占90%,未说明库房情况的只占10%。这些企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别为加工业、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这说明当前民营企业对于开展档案工作已有相当的自觉性和发展水平。

1.2民营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一般而言,规模大的企业好于规模小的企业,明星企业好于一般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好于创立时间短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从开封市调查中可以发现,随着企业资产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展,已开展档案工作企业的比例数量也随之上升,显示企业规模与企业资产情况对档案工作有非常直接与重要的影响,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未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比例很少,仅占12%,加上未说明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也仅有20%,而档案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示范企业也是少数,所以,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整体的档案管理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状,水平不均衡。我们业界一些学者将当前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状况,分为四个类型。一是“重视型”。档案工作被企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专门的宽敞的库房和档案人员办公室,档案阅览室;有专职档案人员,管理设施设备齐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各类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保管科学、利用见效。其中,少数企业的档案管理甚至通过了部级标准的验收。二是“上进型”。企业主有一定的档案意识,配备了档案兼职人员,设置了档案室,也开展了一定的档案工作,但档案人员素质不高,兼职过多,档案工作未能有效地全面开展起来,档案的效益也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三是“随意型”。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还不够强,对档案工作的关注还不到位,急需用时强调要管一管,平时对档案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无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只是办公室、行政部或相关部门的一个末位的工作。工作随意性较大。四是“不管型”。企业主没有档案意识,企业一些重要证件、核心文件零散地放在企业主或部门负责人手里,档案管理处于“三不管”和“五无”的状态,即“档案部门不管、工商部门不管、企业主自己不管;无机构、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这种类型在小型企业中比较多见。

从我国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出现的这两种状况中可以看出,以往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民企档案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状态的看法是片面的,是认识上的一处误区。福建省晋江市和河南省开封市这一南一北的情况颇具代表性。从调查分析中,我们可窥见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国际市场的博奕中,已逐步成熟起来,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被不断唤醒,特别是一些规模企业,明星企业的老总们,对档案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福建凤竹集团公司年产值5亿多元,利税9400多万元,是全国同行业的明星企业,该公司陈澄清董事长认为档案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而档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企业文化提升取决于企业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他除亲自带队到晋江、泉州市档案局争取业务上的支持外,并经常过问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财、物问题,公司早在1991年档案管理就通过省级先进标准的验收,2001年通过了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国家二级”评审。目前,有2名专职档案人员,并形成一个严密有序的档案管理网络,有1个综合档案室和4个档案分室,档案在公司上市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凤竹公司并非只是我国民营档案管理的一叶“诺亚方舟”。很多规模~,Ak的企业主已经具有相当的档案意识,在实践中认识到档案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核心资源,并已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但没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其水平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档案工作的大多数为小型企业的企业主,对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心态复杂,认为档案室工作增加小企业的负担,怕在外部人员的指导下泄露商业秘密,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在认识上把建档工作与企业利益对立起来,这其中与档案部门的宣传与服务的缺失不无关系。所以,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当前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将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2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的对策

2.1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主的档案意识是决定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能否开展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树立企业的档案观,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一是管理意识引导。大量事实说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没有很好的管理。民营经济要想在“二次创业”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从无管理的经营向现代化管理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对此,企业主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新形势下民营经济只有加强管理,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民营企业的档案意识也只有植根于宏观管理观念的土壤,才可能生长发育。因为档案管理本身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档案又为企业的各项管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忽视档案工作,民营经济的管理便成了无本之木,所以,企业主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忽视企业的档案工作呢?二是逆向思维引导。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正确估计出档案到底为企业产生了多大的直接效益,但却能从反面告诉企业主,滞后的档案工作必定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所谓“短板”是指决定整体效益的关键制约因素,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会留下致命的管理漏洞,滞后的档案工作就会成为制约企业整体效益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民营企业在决策上的特点使它在投入和自身建设中具有排他心理,因而档案部门不能一味地急于去作正面的宣传灌输,有时可以从侧面、甚至反面逆向思维的角度来激发民营企业的建档热情。

2.2勇于开拓创新,实现多元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单靠面上的简单宣传不行,靠行政的强制手段也不行,只有通过提供及时的档案法规信息、通过加强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标准的研究和组织,向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技术规范标准,以便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国家档案局正在抓紧制定《企业档案业务规范》作为行业标准印发,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也可参照。同时,应积极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会的建立,充分发挥企业档案工作协会的作用,利用协会,提升自律能力,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座谈、交流,充分利用这一民间组织与档案行政部门联系、沟通、传递需求信息,使之在民营企业与档案职能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由于它是一个非正式组织,其成员从民营企业内部具有较强档案意识的人员中产生,因而既能代表民营企业利益,反映他们的真实想法,又具有较高的档案工作热情,并能较好地领会档案部门的专业意图,能起到较好的沟通作用。各级档案部门该放手时应放手,将不堪之责依托于各类民间组织。档案部门为民企提供服务,应更多地注重于宏观上政策与技术的引导,而不应拘泥于繁重而不现实的具体业务环节,要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出一些新路子、新方法:一是充分运用档案网站的传播优势,开辟内容丰富、信息新颖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服务专栏。传播最新的法规、标准,传播先进经验,成功作法,同时,与新闻单位联手,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普及档案知识:二是有针对性地编写业务指导材料和工作指南,送发到各有关企业,指导建立档案工作;三是根据民营企业的意愿,为企业培养档案人员和招聘选拔档案人才:四是积极推进档案中介组织服务,如档案事务所、托管中心等。档案事务所主要提供档案业务咨询服务和档案整理服务。可根据不同规模、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的民营企业的特点,分类组织档案业务咨询服务。针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从基础业务开始,包括文书处理程序、归档范围、立卷标准、分类编目、上架排列、检索利用、安全保管、统计反馈等内容和要求、通过现场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咨询等形式为企业释难解惑:成立档案托管中心,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与企业签订托管协议双方签订安全保密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接受私营企业各种文件资料的整理、代管、提供利用等“一条龙”服务。彻底将小型民营企业从档案管理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为其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服务。五是教育培训服务。针对民营企业档案人员变动频繁、兼职过多、工作繁重的特点,档案部门可以采取上门培训、现场培训、远程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民营企业档案人员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同时,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的对策:一是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二是勇于开拓创新,实现多元服务。三是坚持依法治档,注重监管方式。四是拓展管理范围,推行多元模式。

1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从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晋江市了解的情况和河南开封市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情况调查结果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大致可归结为两点。

1.1我国民企档案工作处于自发的状态,部分企业已有相当的发展水平。据笔者对福建省晋江市的恒安纸业集团、亲亲食品集团、七匹狼集团、凤竹集团、福马食品集团等10余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企业均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档案工作,特别是凤竹、七匹狼和恒安三家集团公司的档案工作虽然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其工作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恒安集团公司因已在香港上市,注重汲取和采用国外的管理模式,凤竹集团公司在国内上市,许多档案业务在借鉴国企的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发展,其档案管理已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的验收。七匹狼集团则采用与国企截然不同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而据河南开封市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82家企业中,已开展档案工作的68家,占被调查企业的83%;尚未开展档案工作的10家,仅占被调查企业的12%;未说明是否开展档案工作的4家,占被调查企业的5%。库房、档案专用设备的设置情况也较好,在调查的企业中,明确有档案库房的占90%,未说明库房情况的只占10%。这些企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别为加工业、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这说明当前民营企业对于开展档案工作已有相当的自觉性和发展水平。

1.2民营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一般而言,规模大的企业好于规模小的企业,明星企业好于一般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好于创立时间短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从开封市调查中可以发现,随着企业资产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展,已开展档案工作企业的比例数量也随之上升,显示企业规模与企业资产情况对档案工作有非常直接与重要的影响,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未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比例很少,仅占12%,加上未说明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也仅有20%,而档案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示范企业也是少数,所以,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整体的档案管理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状,水平不均衡。我们业界一些学者将当前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状况,分为四个类型。一是“重视型”。档案工作被企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专门的宽敞的库房和档案人员办公室,档案阅览室;有专职档案人员,管理设施设备齐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各类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保管科学、利用见效。其中,少数企业的档案管理甚至通过了部级标准的验收。二是“上进型”。企业主有一定的档案意识,配备了档案兼职人员,设置了档案室,也开展了一定的档案工作,但档案人员素质不高,兼职过多,档案工作未能有效地全面开展起来,档案的效益也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三是“随意型”。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还不够强,对档案工作的关注还不到位,急需用时强调要管一管,平时对档案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无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只是办公室、行政部或相关部门的一个末位的工作。工作随意性较大。四是“不管型”。企业主没有档案意识,企业一些重要证件、核心文件零散地放在企业主或部门负责人手里,档案管理处于“三不管”和“五无”的状态,即“档案部门不管、工商部门不管、企业主自己不管;无机构、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这种类型在小型企业中比较多见。

从我国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出现的这两种状况中可以看出,以往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民企档案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状态的看法是片面的,是认识上的一处误区。福建省晋江市和河南省开封市这一南一北的情况颇具代表性。从调查分析中,我们可窥见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国际市场的博奕中,已逐步成熟起来,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被不断唤醒,特别是一些规模企业,明星企业的老总们,对档案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福建凤竹集团公司年产值5亿多元,利税9400多万元,是全国同行业的明星企业,该公司陈澄清董事长认为档案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而档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企业文化提升取决于企业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他除亲自带队到晋江、泉州市档案局争取业务上的支持外,并经常过问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财、物问题,公司早在1991年档案管理就通过省级先进标准的验收,2001年通过了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国家二级”评审。目前,有2名专职档案人员,并形成一个严密有序的档案管理网络,有1个综合档案室和4个档案分室,档案在公司上市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凤竹公司并非只是我国民营档案管理的一叶“诺亚方舟”。很多规模~,Ak的企业主已经具有相当的档案意识,在实践中认识到档案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核心资源,并已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但没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其水平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档案工作的大多数为小型企业的企业主,对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心态复杂,认为档案室工作增加小企业的负担,怕在外部人员的指导下泄露商业秘密,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在认识上把建档工作与企业利益对立起来,这其中与档案部门的宣传与服务的缺失不无关系。所以,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当前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将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2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的对策

2.1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主的档案意识是决定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能否开展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树立企业的档案观,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一是管理意识引导。大量事实说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没有很好的管理。民营经济要想在“二次创业”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从无管理的经营向现代化管理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对此,企业主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新形势下民营经济只有加强管理,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民营企业的档案意识也只有植根于宏观管理观念的土壤,才可能生长发育。因为档案管理本身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档案又为企业的各项管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忽视档案工作,民营经济的管理便成了无本之木,所以,企业主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忽视企业的档案工作呢?二是逆向思维引导。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正确估计出档案到底为企业产生了多大的直接效益,但却能从反面告诉企业主,滞后的档案工作必定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所谓“短板”是指决定整体效益的关键制约因素,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会留下致命的管理漏洞,滞后的档案工作就会成为制约企业整体效益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民营企业在决策上的特点使它在投入和自身建设中具有排他心理,因而档案部门不能一味地急于去作正面的宣传灌输,有时可以从侧面、甚至反面逆向思维的角度来激发民营企业的建档热情。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的对策:一是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二是勇于开拓创新,实现多元服务。三是坚持依法治档,注重监管方式。四是拓展管理范围,推行多元模式。

1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从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晋江市了解的情况和河南开封市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情况调查结果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大致可归结为两点。

1.1我国民企档案工作处于自发的状态,部分企业已有相当的发展水平。据笔者对福建省晋江市的恒安纸业集团、亲亲食品集团、七匹狼集团、凤竹集团、福马食品集团等10余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企业均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档案工作,特别是凤竹、七匹狼和恒安三家集团公司的档案工作虽然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其工作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恒安集团公司因已在香港上市,注重汲取和采用国外的管理模式,凤竹集团公司在国内上市,许多档案业务在借鉴国企的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发展,其档案管理已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的验收。七匹狼集团则采用与国企截然不同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而据河南开封市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82家企业中,已开展档案工作的68家,占被调查企业的83%;尚未开展档案工作的10家,仅占被调查企业的12%;未说明是否开展档案工作的4家,占被调查企业的5%。库房、档案专用设备的设置情况也较好,在调查的企业中,明确有档案库房的占90%,未说明库房情况的只占10%。这些企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别为加工业、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这说明当前民营企业对于开展档案工作已有相当的自觉性和发展水平。

1.2民营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一般而言,规模大的企业好于规模小的企业,明星企业好于一般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好于创立时间短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从开封市调查中可以发现,随着企业资产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展,已开展档案工作企业的比例数量也随之上升,显示企业规模与企业资产情况对档案工作有非常直接与重要的影响,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未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比例很少,仅占12%,加上未说明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也仅有20%,而档案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示范企业也是少数,所以,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整体的档案管理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状,水平不均衡。我们业界一些学者将当前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状况,分为四个类型。一是“重视型”。档案工作被企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专门的宽敞的库房和档案人员办公室,档案阅览室;有专职档案人员,管理设施设备齐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各类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保管科学、利用见效。其中,少数企业的档案管理甚至通过了部级标准的验收。二是“上进型”。企业主有一定的档案意识,配备了档案兼职人员,设置了档案室,也开展了一定的档案工作,但档案人员素质不高,兼职过多,档案工作未能有效地全面开展起来,档案的效益也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三是“随意型”。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还不够强,对档案工作的关注还不到位,急需用时强调要管一管,平时对档案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无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只是办公室、行政部或相关部门的一个末位的工作。工作随意性较大。四是“不管型”。企业主没有档案意识,企业一些重要证件、核心文件零散地放在企业主或部门负责人手里,档案管理处于“三不管”和“五无”的状态,即“档案部门不管、工商部门不管、企业主自己不管;无机构、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这种类型在小型企业中比较多见。

从我国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出现的这两种状况中可以看出,以往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民企档案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状态的看法是片面的,是认识上的一处误区。福建省晋江市和河南省开封市这一南一北的情况颇具代表性。从调查分析中,我们可窥见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国际市场的博奕中,已逐步成熟起来,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被不断唤醒,特别是一些规模企业,明星企业的老总们,对档案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福建凤竹集团公司年产值5亿多元,利税9400多万元,是全国同行业的明星企业,该公司陈澄清董事长认为档案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而档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企业文化提升取决于企业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他除亲自带队到晋江、泉州市档案局争取业务上的支持外,并经常过问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财、物问题,公司早在1991年档案管理就通过省级先进标准的验收,2001年通过了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国家二级”评审。目前,有2名专职档案人员,并形成一个严密有序的档案管理网络,有1个综合档案室和4个档案分室,档案在公司上市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凤竹公司并非只是我国民营档案管理的一叶“诺亚方舟”。很多规模~,Ak的企业主已经具有相当的档案意识,在实践中认识到档案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核心资源,并已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但没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其水平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档案工作的大多数为小型企业的企业主,对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心态复杂,认为档案室工作增加小企业的负担,怕在外部人员的指导下泄露商业秘密,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在认识上把建档工作与企业利益对立起来,这其中与档案部门的宣传与服务的缺失不无关系。所以,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当前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将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2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的对策

2.1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主的档案意识是决定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能否开展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树立企业的档案观,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一是管理意识引导。大量事实说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没有很好的管理。民营经济要想在“二次创业”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从无管理的经营向现代化管理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对此,企业主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新形势下民营经济只有加强管理,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民营企业的档案意识也只有植根于宏观管理观念的土壤,才可能生长发育。因为档案管理本身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档案又为企业的各项管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忽视档案工作,民营经济的管理便成了无本之木,所以,企业主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忽视企业的档案工作呢?二是逆向思维引导。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正确估计出档案到底为企业产生了多大的直接效益,但却能从反面告诉企业主,滞后的档案工作必定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所谓“短板”是指决定整体效益的关键制约因素,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会留下致命的管理漏洞,滞后的档案工作就会成为制约企业整体效益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民营企业在决策上的特点使它在投入和自身建设中具有排他心理,因而档案部门不能一味地急于去作正面的宣传灌输,有时可以从侧面、甚至反面逆向思维的角度来激发民营企业的建档热情。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10篇

1、现状

我县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国营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疏于档案管理工作,重生产、轻管理,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企业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保管不安全、利用不方便。究其根本原因在于:

1.1档案意识薄弱。有的民营企业认为民营企业是自主经营,一切都是自己管理。特别是规模较小,又属于“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企业,将形成的材料,尤其是涉及到生产工艺流程、产品制作秘方等核心材料,往往是分散在家族“少数”人手中,实行“封闭”管理。而其他材料,财务方面的分散在财务部(室),科技材料分散在技术部(科),经营材料分散在经营部,综合材料在办公室(或经理室),处于分散、无序状态,档案意识比较淡薄。

1.2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行政监管有待加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些同志认为,民营企业档案属于老板的私人财产,不受行政干预,档案部门无权过问,也无精力过问,只要抓好国营企业的档案工作就可以了,故而忽视更放松了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监督指导。

1.3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过去多年在计划经济体制期间,国营企业、集体乡镇企业先后都出台了法规性的档案工作业务标准文件,而新生的民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相比,管理体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无主管上级,享有充分的自,那种“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加之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无论是档案部门还是企业本身都来不及过细地研究和考虑其档案工作的管理问题,只好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导致有的民营企业形成的材料“自生自灭”。

2、措施

2.1要坚持民营企业自主管理、自我完善原则。民营企业在本企业自主管理的条件下运行,要建立与其自主管理方式相协调的档案工作体制,坚持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路子。鉴于大多数我县民营企业处于“年纪轻、规模小、底子薄,”属于起步、发展阶段,其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都需要摸索,档案管理更是如此,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方法上可先行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试点,摸索总结经验再全面铺开,以典型引路。步骤上可以分“两步走”,即先建档、后规范。初期,主要是建章立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保存、积累。随着企业的扩大,经济的发展,素质的提高,认识的变化,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再逐步整改,使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因此,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要以企业自主管理为原则,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又不违背《档案法》原则,都应积极支持和帮助。

2.2注重实效,不追求形式。民营企业建立档案,其目的一是保存历史,二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服务。它既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更不是为了达标升级,而是自身的发展所需要。因此,民营企业建档,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包括人员的安排、制度的建立、材料的形成、积累和整理归档,都不能按达标升级的标准,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花架子,要便于保管和提供利用。

2.3积极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诚心诚意、一视同仁地为民营企业服务,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有依据,民营企业心中有底数;要加强与经济、工商等行业管理部门的合作,在各种适用于民营企业管理的法规规章中,增加有关档案管理的内容,以形成行业监督、自我约束的机制。

2.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民营企业的规模、经营、效益千差万别,建档工作一定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制订符合各自特点要求的建档方案。如有的民营企业是一个县的骨干企业,员工成百上千,机械化程度高,又是当地的利税大户,而有的企业只有几个人或几十人,手工式生产多,要区别对待。但共同的要求是必须将经济合同、产品开发、销售、债权债务、资金转让、成本核算、基本建设、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往来客户等内容的材料收集、整理、保管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或一两个典型、特例去要求所有民营企业,要区分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要针对民营企业的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等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11篇

一、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通过多个部门的摸底调查和数据汇总,目前,香坊区民营企业(除外资、国有、集体、个体)约6615家,包括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农业、建筑业、房产开发和其他行业,共六大类。既有独资企业,也有有限责任公司,既有规模以上企业,也有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

我区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情况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基本实行规范化管理,企业经营者对档案工作比较重视,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范畴,愿意或主动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基本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配备了档案工作人员和基本的硬件设施,对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基本实行了规范化整理和统一管理。第二种是具备了档案工作的雏形,企业法人具有一定的档案意识,但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企业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基本上是分散保存、多头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第三种是基本没有档案工作,企业法人没有档案意识,文件材料处于零散状态,遗失现象严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档案工作仍处于“无意识、无制度、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的“六无”状态。在这三种类型中,第一种类型的民营企业仅占了很少的一部分,而第三种类型的民营企业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二、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根源

一是企业法人档案意识淡化。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多数民营企业家以追求最大利润为价值取向,精力和资金主要放在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上,更关注眼前的经营业绩而不会将注意力放到可能在十年以后才发生作用的档案上。因此大多数企业主档案意识薄弱,不了解企业档案的重要性及企业档案工作的具体作法,缺乏档案法制观念,对档案工作没有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

二是档案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在早期的资本积累阶段,多数民营企业有可能还存在一点不规范或者违规的操作,规范的档案管理岂不是自找麻烦?何况,民营企业主对核心信息心存戒备,总是担心重要资料为员工熟悉而留下隐患。那么以保管非核心信息为内容的档案工作必然远离企业利益中心,档案的信息支撑作用自然不会有“惊人”表现,因此即便是专职档案员也会显得弱势,而多数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岗位还属兼职,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之轻就可以想见了。

三是档案专业管理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档案工作往往由财务或办公室工作人员兼任,专业不对口,业务不熟悉,且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强流动性导致员工档案意识不强,因为对档案的重视源于一种对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观,没有长期工作下去的计划,当然无心档案积累的行为。要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档案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从民营企业实际情况看,大多数民营企业根本没有档案专业人才,也没有考虑过引进档案专业人才,这就更加大的我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服务和指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难度。

四是由于国家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自主原则,也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影响力受到局限,结果导致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在外部专业环境中再次被“边缘化”。在《物权法》颁布之后,民营企业档案的产权属性变得更加明确,民营企业档案管理问题将更多地依靠自主发展和社会联动。

三、完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因企制宜,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机制。民营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它的一切管理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增效为目标、以赢利为原则。因此,档案工作的开展不能靠行政命令强制执行,而要因企制宜,引导、支持他们进行机制创新。一是档案管理机制创新。指导民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档案工作体制,可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或其他方式;二是做好档案归档与整理。指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制订适合本企业的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明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时间、要求,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和系统;三是做好档案保密与保管。指导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经济交往等各项活动中,对涉及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和企业知识产权档案,应依法履行保护与保密的义务,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属于企业的保密档案资料的泄密和丢失,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自身的利益。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档案实体与信息内容的安全;四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要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积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步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适应的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五是力争在档案开发利用上有新突破、新成效。努力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是企业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档案的借阅利用工作,并通过建立档案利用台账、编制档案参考资料等手段,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为企业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准确、快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2.积极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做好档案工作。作为区(县)档案管理部门,对辖区内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应当把握原则,加强引导、分类指导,提供有效的服务。一是把握原则。在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自主管理、高效适用、因企制宜”的原则。要以企业自愿为原则,建立与企业自主管理方式相适应的档案工作机制,不强求、不添麻烦、不增加负担,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又不违背档案法律法规,都应积极支持和帮助;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档案意识是民营企业建立和发展档案工作的前提。在宣传渠道上突破档案杂志的圈子,注意通过民营企业家方便接触的信息渠道,传播一些档案管理失当而导致企业效益损失的案例,以典型民企的事例“现身说法”,宣传档案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实例和成功的经验、做法。激发民营企业建档的内在需求,积极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建立和做好档案工作;三是分类指导。民营企业数量庞大,且生产经营规模和管理模式不同,档案工作发展水平不平衡,在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和开展档案工作过程中,要从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类型、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民营企业,采取响应的指导方式,适时介入,循序渐进,引向规范;四是有效服务。拓宽服务渠道,突出服务主题,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档案义务咨询、档案整理和代存、档案技术服务,举办档案义务知识培训等服务,指导民营企业开展档案工作;五是加强监管。作为区(县)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特别要加强对辖区内民营企业中关系国家利益和安全、涉及公共利益、记录社会重大事件和活动,以及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档案的监管。

3.制定标准,加强培训,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健康发展。建议省局和市局,从全省(市)民营企业实际出发,借鉴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标准,研究制定一个简单的、易操作的、配套性强的民营企业档案整理标准和规范,供民营企业借鉴选用。从抓法制建设入手,制定和完善我市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12篇

多年来,国家档案局始终把积极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需要,作为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2005年,国家档案局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重庆召开了全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指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诚心实意地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2006年,三家又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意见》。几年来,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遵照座谈会精神和Ⅸ意见》要求,积极探索,真抓实干,与当地有关部门联手,诚心实意为民营企业服务,极大地促进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提升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水平。概括来讲,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和开展档案工作

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档案意识是民营企业建立和发展档案工作的前提。只有让企业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有建档的内在需求,档案工作才能开展。根据这一情况,各地纷纷采取了有效措施营造建档、管档的良好氛围。江苏省档案局一方面通过向民营企业家发放公开信、发无偿服务通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等方法,宣传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则通过印发《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利用效益事例选编》,大力宣传档案工作取得效益的典型事例。上海、宁波、青岛等地的档案部门则主动联合当地工商联组织,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直接与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沟通交流,宣传档案的重要性,以引起他们对档案工作的共鸣。北京市档案局与市工商联联合,定期评比表彰“档案管理先进会员企业”,通过宣传典型表彰先进,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安徽省档案局更是积极借助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渠道,加强宣传民营企业建档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强了宣传效果,使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逐渐由被动的“要我建档”改变为主动的“我要建档”。

二是制定办法和指南,使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有法可依

为了让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地档案部门积极与当地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印发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办法或指南以及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通知或意见。例如,北京市档案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市工商联联合制发了《北京市非公有制企业档案管理指南》,对民营企业档案的所有权、管理体制与办法、归档范围等做出明确规定,为民营企业规范档案工作提供参考。2006年,国家档案局等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意见》后,福建省档案局认真贯彻落实,并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提出具体意见。通过制定文件,有力地保障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促进民营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根据民营企业需求,组织免费业务和技能培训

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普遍面临着档案人员流动性强、业务知识少、技能水平低的问题,因而对档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有较大的需求。各地档案部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开展座谈会的形式,充分了解民营企业对档案知识的需求,然后为民营企业举办有针对性的免费培训指导。浙江省各级档案部门本着“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宗旨,积极贯彻国家档案局提出的“服务先行”战略,举办档案专业岗位资格培训和各类专题业务培训,在此基础上,还应民营企业的具体要求,开展“菜单式”、“点播式”档案业务培训。2005年以来,全省共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460多期,共培训26500余人次的企业档案人员,受到了民营企业的普遍欢迎。2008年,江苏省档案局与省中小企业局、省工商联分工合作,由省档案局负责编写培训教材和授课,省中小企业局支列专项培训经费,省工商联负责发动联络民营企业并承担会务,三家联合启动全省民营企业档案知识技能免费培训工程。

四是变被动为主动,提供业务咨询和现场指导

为了诚心实意地服务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各地档案部门纷纷转变思路,增强主动性,由“等企业来求助”变为“主动上门服务”。大连市档案局利用大连档案信息网,设立政策法规、业务指导、留言簿等栏目,及时档案法律法规,介绍档案工作规范和标准,交流工作体会;开通相关业务处室的电子信箱,建立企业档案人员QQ群,及时解答有关建立、规范档案工作等方面问题。浙江省档案局的业务指导人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不顾冷遇,一次次上门动员、指导,现场解答企业档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民营企业主动提供无偿、优质服务。在2009年的“双服务推进年”活动中,浙江省各级档案部门还推出了一系列方便服务企业的措施,例如:设立业务技术咨询热线电话、查档服务热线电话;开辟网上服务,专家在线答疑;开通企业查档绿色通道,方便企业查档;根据企业技改项目的特点,简化加快民企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专项验收程序。

五是搭建沟通平台,组织档案业务交流

组织档案业务交流,搭建档案学术研究平台,也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内容之一。2005年重庆会议之后,天津、浙江两地率先成立了档案学会私营企业档案分会,一方面为民营企业建档工作搭建了一个服务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学术平台。黑龙江、海南两省在2006年分别成立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会,建立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同时黑龙江还创办了《黑龙江民营档案》杂志,档案部门通过档案协会和协作组的力量积极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建立起了符合自身特点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档案工作机制。深圳市更是把组织培训和讲座等工作放手给市档案行业协会来做,通过协会促进民营企业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络,用社会力量、民间力量去推动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民营企业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横向联系,推动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各级档案部门还提供了档案技术服务和寄存服务,例如,福建省档案局就为没有相关技术设备的民营企业提供档案缩微复制、消毒、修复、数字化加工等方面的服务,同时还为不具备档案保管条件的企业提供代存、寄存档案服务。

过去的五年里,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努力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水平越来越高,档案管理日趋规范,档案利

用成效愈加凸显。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三十六条”),为民营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指明了路径、提供了保障。《意见》的实施对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挑战。

为了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研究探讨下一步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思路,国家档案局于2010年11月16-17日在厦门组织召开了“全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李和平副局长在讲话中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新、老“三十六条”文件精神,本着“与时俱进、督导并举;分门别类、联系多渠”的原则,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法制社会要求的档案管理。坚持“与时俱进,督导并举”,要求档案部门应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两个“三十六条”文件精神,切实履行政府部门职责。要认识到帮助、引导和规范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就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民营企业素质,就是适应法制经济要求,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可信、诚实的竞争环境。坚持“分门别类,联系多渠”,就是要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地督促和引导。横向要联系涉及民营企业的有关部门,纵向要多系统、多渠道地向民营企业宣传档案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中的基础作用以及有关的法规要求。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沂水县;民营企业档案;现状;对策

目前,沂水县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档案工作更好的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到民营企业指导和管理档案工作中,就如何面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对策,以促进民营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沂水县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椐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已达2000多个,其中原规模以上企业69个。民营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中逐步形成了以食品、机械、布鞋、纺织服装四大产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格局,成为全国闻名的“食品城”、“油顶城”、“步鞋城”。民营企业已成为沂水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

这些民营企业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大量不同门类的档案,这对本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具有较高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更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因此,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情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目前来看,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大致有如下几种状况:

1、领导重视,常抓不懈,档案工作基本纳入正常化。这部分企业多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他们建立档案工作时间较长,有一定工作基础,能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安全保管,在企业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使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如青援食品集团公司是一个日产饼干糖果等各类食品1780余吨、年产值6亿余元、利税达万元,具有综合生产能力的大企业,他们不断加强档案管理,注重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档案工作有所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够,整理不规范,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保管条件较差,制度和档案人员配备不全,缺乏档案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作用。如鲁康集团公司,1999年前,该公司档案工作开展的比较正常,档案工作还通过了省级规范化认定。改制后分为宏源公司等五个公司,决策者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档案管理工作,不能把其提上议程,更谈不上投入人力物力,致使档案工作无人抓、无人管。从个体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的小型企业,档案意识淡薄,经营者认为企业是私有的,工作随意性强,在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记录、图纸随意舍弃,不分价值的,乱堆乱放,更谈不上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

以上企业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大致是:一是档案意识淡薄;二是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使档案工作无章可循,无保障措施;三是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能保证档案齐全和安全;四是档案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不懂业务,不会管理,使档案管理达不到规范化要求。

二、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1、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强化领导,更新观念是做好民营企业工作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档案,企业的正确决策离不开档案,企业的科学管理离不开档案。企业档案作为企业活动的产物,真实的记述和反映企业运行轨迹和发展过程,包含了企业的经济、科技管理的重要信息。在现代企业条件下,档案的原始依据性、真实可靠性、现代实用性,成套专业性等性质特征,显的尤为突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已成为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档案工作必须跟上,如果跟不上,要进行科学管理,及时解决问题都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今天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更需要档案工作为企业发展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对企业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不仅是档案行政主管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民营非企业的决策者,档案工作者乃至全体员工都要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宣传档案工作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企业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使企业增强档案意识,重视档案工作,达成共识,加强领导,真正使档案工作列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企业与档案工作同步发展。

2、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实现依法治档。《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三条规定,私营企业应依法将企业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如国家领导人视察企业、名人来访签字及国家机密、高精尖技术和员工劳动统筹等方面的档案保存好。民营企业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档案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把档案管理和企业管理融为一体,使其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建议结合《档案法》颁布实施每周年,组织民营企业开展“增强全民档案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利用档案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宜传教育,每年底要进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3、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提供保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经过改制,其性质、职能、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档案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企业文件的归档范围、种类、管理方法、利用特点和方式等都需要进行调整。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必然要求尽快建立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档案工作体制。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前提下,督促民营企业建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民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因企制宜”,自主设置合理的、最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机构,力争实现低投入,高效益,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单一的企业档案模式已不能适应自身特点,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保密、鉴定等规章制度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4、建立民营企业综合档案室,对所有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是保证档案完整与安全的有效途径。目前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建综合档案室,没有实现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大量的档案分散存放在经办人手里,一旦经办人调离岗位,很可能就会造成许多重要文件材料的丢失或流失,将会给本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建立综合档案室,可以及时收集、保存和积累非民营企业在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同时又能方便企业利用档案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疑难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5、加强培训,全面提高民营企业档案人员的素质。档案工作的素质是档案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企业档案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档案为企业服务的水平。特别是对民营企业的档案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教育,全面提升档案工作者的技术素质,已适应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 法律关系 所有权

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的所有权问题分析

1. 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本人与人事档案形成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我国的法律关系中主要有三种,即调整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一般社会组织之间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调整公民与国家机关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公民与他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经济法律关系。

从法律关系上说,除了行政法律关系以外,民事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中的各个对象都是基于在平等基础上的法律关系。人事档案是各种组织(包括党、政、军、群机关,企业、事业的党委等)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专门文件―――人事文件,且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个人是“单位人”而不是“社会人”,在形成人事档案时,个人是无选择机会和选择条件的,只能被动地由相关单位建立起人事档案,而且个人也必须按照单位及上级部门的指令填写必要的书面内容和书面材料,这些资料被相关单位的人事档案部门整理后便成了个人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内容。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个人是属于所在“单位”的,个人与单位之间是“依附”和“被依附”关系,单位对个人的工资、待遇、升迁、生老病死等都有全面的管理职责,可以肯定地说个人与所在单位之间不是平等的法律关系,建立的人事档案和人事档案相关内容的确定是人事档案形成单位的一种“公务行为”,单位与个人之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而言,个人的人事档案是由各个社会组织按照国家规定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来的,个人和人事档案形成单位之间是不平等的法律关系,人事档案形成单位与要求建立人事档案的国家之间也是不平等的法律关系。因此,各个人事档案的形成单位只是个人人事档案的形成者和保管者及人事档案流动中的接转者,人事档案的所有权必然属于国家。无论是人事档案本人还是人事档案的形成单位和保管单位都只是人事档案的必要关系者,却无对其的所有权。

2. 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形成单位应具备的资格是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赋予的

人事档案的形成者必须是国家认为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社会组织,例如党、政、军、群机关,以及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相对于组织部门、人事部门而言建立人事档案是一种行政行为,而人事档案也是一种公务档案,毫无疑问这些部门都具备建立人事档案的资格。而那些企业、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其人事、财务、计划权也都全部归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自然各个企业、事业单位也就具备了建立人事档案的法定资格。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与规定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国家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法律关系,个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都是国家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者和义务人,人事档案从产生到销毁都是一种“计划行为”,所有权肯定属于国家。

现有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的所有权问题分析

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已被打破,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不复存在,各种经济模式的企业在现代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人才流动的规模和速度越来越要求改变原有的人事档案制度,现有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的所有权及相关法律关系也一定会发生一些改变。

1.现有经济条件下建立人事档案时所内含的两个基本法律关系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值得关注的是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对建立人事档案的要求却没有多大改变,现有条件下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单位仍然是党、政、军、群系统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一点没有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系统中除军事系统外,其余部门系统中已不同程度的推行了“聘用制”和“合同制”,相对以往的“终身制”而言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用人单位和个人之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法律关系:①用人单位和个人之间的人事劳动合关系。②个人、用人单位与要求建立人事档案的国家(上级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个人和用人单位在适用的档案法规关系中相对于国家而言依旧是义务人,用人单位仍旧必须依法建立人事档案,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种法律关系不能取代第二种法律关系。

2.现有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形成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我国现有的档案法规对人事档案形成单位仍旧明确为党、政、军、群系统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这一方面,可以说这些人事档案的形成单位和保管单位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和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其建立人事档案的资格和相关的责任和义务都没有改变。

国家的相关档案法律对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人事档案的资格认定却无明确的规定,从严格意义上说,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是不具备建立法律意义上的“人事档案”的主体,这些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了一些相关人事材料,但在真实性、法律凭证性、公正性方面较差。

另外一种情况下,考虑到人才流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国家还是鼓励这些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建立起相关的人事记录,在一些人才流动到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单位后,由单位的人事档案部门对于该人在这类企业的人事记录进行必要的鉴定后可以将一部分的材料纳入本人的人事档案,本着对本人和人事档案负责,由这些不具备建立人事档案法定资格的企业和单位转来的一些人事记录材料必须由具备建立人事档案法定资格的单位的人事部门仔细鉴定后再签署意见和加盖公章,从而维护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和连贯性。

这样做的话,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人才流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既方便了人才的流动,也能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不论是国家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还是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会减少不必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 现有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所有权的认定

现有的人才流动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一个成年人可能会从机关、高校直接跳到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一个社会自由人也可以从一个无业人员通过招聘考试成为国家公务员或大学教师,随着政策的放开,农民身份都可以考国家公务员,这种状态下我们怎么正确看待人事档案所有权呢?

(1)现有经济条件下按照国家规定建立起来的人事档案的所有权仍归国家。无论是一个人一生的人事档案(具体情况是指一个人一生只在一个组织内任职;或工作虽有调动,但仍在一个组织系统内),还是只在不同阶段建立起来的人事档案(包括就业前在学校里形成的,后来又在一定时期内到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单位工作时建立的),其所有权还是属于国家。

人事档案所有权这样认定还是按照建立人事档案的法律关系来确定的,个人、人事档案形成单位和规定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一种平等法律关系。个人、人事档案形成单位在这个法律关系中仍旧是义务人,必须履行建立人事档案的义务而没有选择机会。因此无论是一个人一生的一份人事档案,还是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只有一定阶段的人事档案的所有权都归国家,而且最终这些人事档案都会由各个单位移交到国家的各级综合档案馆保存。

(2)现有经济条件下私营、民营、外资等企业的人事记录的建立与否由各个企业自主决定,其所建立的人事记录的所有权归各个建立人事记录的单位所有。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企等单位由于国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定要建立起人事档案。在这些单位中,个人、用人单位与国家之间无建立人事档案的必要法律关系,在这些单位中的个人、用人单位都不受国家的相关档案法规的约束,可自由做出选择,在这些单位中形成的人事记录由该单位长久保存并享有所有权。

这里笔者不再说是建立人事档案而是说是建立人事记录就是要考虑到人事档案的法定权威性,不能将我们法律认定的人事档案同这些人事记录等同视之。这样认定既能保证人事档案的所有权不再模糊,又明确了一些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对各自建立的人事记录的所有权。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人事记录看作是它们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必要记录,而且鼓励这些企业建立比较完备的人事记录,更好的为人才流动制度服务和作为人事档案的必要补充。当然我们也应该强调一下,虽然在这些企业中建立的人事记录的所有权归企业所有,但是考虑到人才的流动需要和国家对建立人事档案的要求,这些企业要在服从大局的情况下主动配合人事档案的建立和完善。

当前围绕人事档案所有权问题必须采取的措施

我国现在社会各界普遍讨论人事档案所有权问题,实际上还是原有的人事档案制度给现在人们对于人事档案的利用和保管带来了种种不便而引发的,笔者以为讨论人事档案所有权关系是必要的,更主要的还是要在关注人事档案所有权的问题的同时采取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保证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既能确保人事档案得以更好地建立和保管,又能使其更好的为现有的人才流动机制服务。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认为应该采取以下3个措施:

1. 国家必须加强人事档案集中管理

既然我们明确提出人事档案所有权为国家所有,那么国家就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建立和保管好这些人事档案,对于那些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的丢弃档案及人事档案流失状况必须严格管理,防止再次发生。

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出现的人事档案被丢弃、伪造、非法销毁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事档案部门对人事档案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的宣传力度太小。这种状况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档案管理部门宣传力度不够,主要还是现在的人事档案是被各个不同部门管理的,虽然档案部门是这项业务的主管部门,但是却无法实现对全部人事档案的实体管理权,也可以说是现有的人事档案的部门和条块分割管理制度造成了人事档案被丢弃、伪造、非法销毁的状况。

第二是人事档案所有权在很多部门和一般社会人员的意识中被错误的认为是属于单位或是个人的。存在这种观点就是这些单位和个人都认为人事档案是在本单位或个人参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出现了不论是人事档案的形成单位还是保管单位都认为本单位的人事档案就是本单位,可以借此对本单位的个人的人事档案进行扣押或借此索取个人的提档费用;另外就出现了个人的人事档案在没有及时有效地被档案部门接收保管时被个人私自保管。这些情况相对于国家的档案法规而言都是违法的,必须花大力气整治,加强人事档案的所有权的宣传力度和改善对各个单位的人事档案的保管条件,明确在各个单位中个人、单位同国家在建立人事档案活动中的相对法律关系。

对于国家来说,除重点建立和管好党、政、军机关的干部档案,国家公务员档案,特别是各级领导人员的干部档案外,要加强对国家各级综合档案馆的投入,扩大馆舍、加强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一些破产重组的国有企业人员和其他一些保管条件差的单位的人事档案尽快集中到国家各级综合档案馆中,对一些相对重要的人事档案要提高保管水平。

2. 建立各级国家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依托这种机构推进人事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建设

现有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往往不是一个人一生完整的记录,可能就是一人一生有多份的人事档案,为了保证这些人事档案的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被新的用人单位所利用及方便国家的全面管理,必须建立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建立全国的人事档案信息库,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人事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和网络化,为相关人员分配个人的人事档案帐号,便于个人的人事流动和用人单位掌握准确的个人信息及个人信用档案的信息采集工作。

3. 国家出资扶持和积极推动建立一些具有现代管理水平的个人信用资信服务公司,在全社会大力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既然人事档案在一部分人群中只具有阶段性,甚至说很多人以后难以具有人事档案,再加上私营、民营及外资企业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也不大可能建立复杂细致的人事档案。个人信用资信服务公司完全可以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委托,将其一些由不具备建立人事档案的单位所形成的个人人事记录材料中抽取相关的信息为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服务,既满足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个人诚信的评定,也可以促进个人为获得良好的社会诚信记录和更好的工作职位而努力工作。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范文第15篇

1.企业档案管理现状。第一,有强烈的建档意识和规范管理的愿望。企业领导层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比较到位,企业档案工作基本上做到了规范管理。第二,有建档和归档意识,但缺乏规范管理的愿望。大部分成规模的企业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珍贵资料好没有作为档案来考虑,致使大量有保存价值的企业档案被人分散。第三,档案意识淡薄,档案工作摆不上位置。一些小型企业在市场中以盈利为第一目的,根本没有想到要建档。这就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大档案法制的宣传力度。

2.企业档案工作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第一,认识不到位。企业法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总认为建立企业档案既要房子又要设备和设施,既要配人又要花钱,是一项只投入不产出的赔本生意。第二,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的缺乏,使归档文件材料难以齐全和完整。档案中内含的技术机密、商业机密等失密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企业文档工作从业人员兼职过多、业务生疏,人员不稳定等因素,大大阻碍了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第三,法律不健全。一方面企业档案管理在《档案法》以及《档案法实施办法》中虽有了原则的规定,但缺少明确的内容,法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二、企业档案工作管理模式探索

1.采用集中式管理。是指将本企业各类档案实体实行集中保管,集中开发利用。这种管理模式需配备一定容纳量的档案保管库房,其优点是做到了企业档案工作有用信息的有效存储,节约了企业各类档案人员的精力和保管设备的配置,实现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有利于日后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是企业集团的档案管理模式。采用“块团”结合,块就是指集团驻地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的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和法规对集团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团就是指企业集团对其所属的紧密层、松散型企业负有的指导责任,在履行职责时可实行“三加强三不管”的工作方针,即加强宏观监督指导、不管具体事务;加强制度建设、不管业务操作;加强重要活动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不管一般事务性活动材料的归档。各下属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自行收集、保管,这样既方便归档工作的进行,又可以为各下属企业档案的利用提供快捷服务。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管理。是指一部分的档案,如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中的科研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等整理归档后实行集中保管,集中利用,而另一部分档案如生产活动中利用较频繁的产品档案、设备仪器档案、工艺档案等相关职能部门自行保管。此管理模式虽方便有关档案的利用,但难以确保这些档案的规范管理。采用这种方式还需要实行各部门自行管理的档案必须形成的目录,且需备份一套报给档案室集中保管,其档案的规范管理必须有严格的制度来保证。

4.寄存式管理。是指民营企业若由于人员精力不够可将自身形成的档案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整理,若由于其档案保管条件不好或管理不善可将自身形成的档案寄存到地方档案馆或档案中介机构。此管理模式适宜于小企业和初创企业。

三、多元化档案管理模式必然性与可行性

1.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档案规范管理。任何一个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都需要构造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需要有规范的管理做支撑,即向管理要效益。

2.民营企业档案的规范管理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宣传、引导、服务。首先要大力宣传民营企业档案的重要性,引起民营企业法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二是要考虑民营企业的特殊性。在业务工作中要遵循效益原则、适用原则和自主性原则,要从提供政策、提供技术,提供服务着手,注重引导,做好主动服务,无偿服务。三是发挥中介作用。要帮助民营企业规范整理档案,使档案排列有序,编目规范。对保管条件欠缺的企业提供档案保管的寄存业务,实现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服务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