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在职博士生 工程实践 生源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47-02

接收在职工作者攻读博士学位能够有效地促进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和科技队伍的素质,同时也能促进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理工科院校的在职博士生主要来源于从事工程实践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这些在职博士生在学位论文阶段,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可以为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水平做出较大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自1981年开始接收在职博士生,目前已经历了27年。作为一所以工科为背景的重点院校,所培养的在职博士生,在导师的有效指导下,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以及科研条件,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将理论知识创新性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进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收益。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接收在职博士生,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大量工程师,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

1 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的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面向在职人员设立的旨在提高学位层次的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创新,渠道不断拓宽,在职博士生的生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总体上,工科院校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其中高等院校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大。由于高等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在获得硕士学位后,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已经在本领域内做出比较优异的成绩[1]。他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希望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地开展科学研究,更多地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将前沿的知识应用到教学、科研中,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对近四年来在职博士生的生源情况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比例较高,这部分以高等院校教师为主,约占在职博士生总数的8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事制度也以适应经济基础出发点,开始施行人事制度。人事制度的施行使人才流动的频率和数量加大,人事高校教师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为了降低风险,高校管理层在考虑资助人事教师再发展的时候,对在职教师申请博士学位的资助采取先发展后偿还的原则,同时也降低了资助的力度,因此,近几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职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在职教师继续深造的需求不断增大,2007年在职博士生招生规模也随之增大。

2 理工科在职博士生培养的特点

绝大多数在职博士生都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完成学业。由于与原工作单位存在着人事关系,所以入学时一般录取成委托培养。他们大多是原单位的教学与科研骨干,其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与原单位紧密挂钩。他们在完成单位科研任务的同时,与全日制学生采取同样的授课方式与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学习,执行同样的学分标准和课程考核标准,学位论文要求也与全日制在校生执行同样的标准。在职博士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

在职博士生在进行博士课题研究阶段,由于特点各异,他们进行博士课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部分在职博士生所在工作单位科研实力雄厚,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如表2所示。这部分在职博士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博士生导师指导,首先对博士课题制定合理的实验技术方案,做好前期准备;然后回原单位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强大的技术开发和协作能力的副导师指导,在职博士生能够有效的把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加快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进度。与此同时,学生需定期到学校与导师进行讨论、交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在学校进行开题、预答辩、答辩等环节。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大学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把二者的教育资源优势和科研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这对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另一部分在职博士生由于所在工作单位不具备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条件。完成课程学习后,在职博士生在学校参加导师的在研课题,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参加学术研讨,报告博士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并定期与导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同时制定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

我校在职博士生的生源结构和培养方式决定了其培养特点:入学起点高,博士学位论文标准高,学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学风严谨。

3 提高理工科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接收在职博士研究生可以促进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但是如果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不能严格把关,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1 加强对在职博士生培养过程的管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对其培养培养过程的各个阶段制定并严格执行一系列规范,其中包括入学选拔、课程学习、开题、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撰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论文评议、博士论文答辩和学位委员会评议。这样一来,不仅加强出口审查,而且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严格加强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管理。

申请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在职人员,虽然其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科研能力比较突出,但是与应届硕士相比较,其外国语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在职博士生的入学选拔,严格遵循《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录取办法》,在入学考试的初试、复试阶段,与报考全日制的博士生一样进行同堂考试,划定统一录取分数线。为最大程度地考查研究生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在复试阶段,加强学科与导师对研究生的面试环节,确保博士生的入学质量。

在课程学习阶段,由于部分在职博士生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时上课,各学科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由于在职博士生在课程学习、资格考试、论文研究等环节中都有被淘汰的危险,这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课程,拓宽自己的知识基础,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保证在职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的数量和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鼓励博士研究生多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客观、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校各博士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于本学科建设和博士生培养的制度。基于学校对博士生的要求,需要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因此在选题阶段,在导师指导下所选课题多为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职博士研究生利用从课堂、图书资源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搭建一个有利平台,并通过不断的实验论证,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将创造性成果转化为先进产品。

博士学位论文是检验博士生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的一块“试金石”。为提高在职博士生教育质量及其论文的含金量,哈尔滨工业大学制定一系列措施实时跟踪博士开题,对在职博士生一年来对本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科研活动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在职博士生提出答辩申请后,学位论文需经过导师、预答辩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审查,同行专家评审、校学位办审查等多个环节,对博士研究生的正式答辩资格进行审核。为了加强论文评议工作,我校对博士论文实行抽签匿名评审制,对评审结果达不到要求的博士论文不予组织答辩。

3.2 培养在职博士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生命,也是博士研究生必备的科学素质。广阔的科研教学平台、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育人环境、优秀的生源质量、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管理都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哈尔滨工业大学还采取促进学术交流、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等一系列举措,来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浓厚的科研兴趣,提高他们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是国防科工委为建立新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改善培养条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产、学、研培养基地。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已有的基地和中心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项目验收过程中得到国防科工委的高度评价。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建立产学研结合研究基地为重点。产学研研究基地是大学通过创办科技产业或建立实践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建立了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并紧密与教学结合开展产学研工作,形成一条高效、快捷、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职博士研究生在产学研研究基地中,依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优势,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项目中,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在产学研结合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营造开放的学术交流氛围为关键。研究生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中的必修环节,是促进学术创新,拓宽学术视野,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举措。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激励在职博士研究生踊跃参加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要求学术讲座选听1学分、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为必修环节。在校内,加大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交叉学科学术论坛的组织力度,积极组织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搭建研究生学术实践交流平台,学校每年举行的公开学术报告大于300场,为在职博士研究生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空间。在对外交流上,设立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研究生学术交流基金等,积极支持并试行博士生双边(多边)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在职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和科技创新大赛,拓展学术视野,推动创新思维[4]。

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研究生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工作部门协作,加强在职博士生课程、开题、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同时鼓励在职博士生参加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 结语

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由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及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组成,他们的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对培养单位的科学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培养单位也加强对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鼓励他们进行科研创新,以保证在职博士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在职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好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6(4):74-77.

[2] 李亚青.徐宏韬.高校施行人事所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4):6.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跨入博士生教育大国行列。博士生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培养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从生源质量、导师水平、课程体系、指导方式、学科差异、资助模式、科研体制等方面研究了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在这些探讨中,常常涉及资助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系,但是,人们对此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存在“有关说”与“无关说”两类代表性观点。“有关说”认为,博士生教育经费与资助不足是造成当前博士生培养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博士生培养要保持高质量,一方面需要提供有吸引力的博士生待遇,另一方面需要科研环境和科研经费的保障。“无关说”认为,攻读博士学位关键要有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精神,不能太在意经济利益,更不应以功利主义去引导他们获取学位,博士生教育质量危机更多是生源质量、导师水平等“人”的因素。

    出现上述争议,本文认为,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细致的理性分析不够,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以及教育研究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理论上的突破较为困难。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教育资源在教育成果中的作用,既是教育研究长期关注的基本理论课题,又是一个最有争议的领域[1]。二是缺乏科学有力的实证研究基础,难以找到有力的实证依据。艾伦伯克(Ehrenberg)曾指出,美国“为防止未来博士短缺,在许多政策中增加了对研究生的联邦基金和社团资助,但是,实际上财政资助对博士生教育影响的经验证据相当不足。”[2]事实上,任何科学问题都需经受理性和实证的检验,况且,实证分析是政策研究的重要阶段和必要条件,缺乏这一环节往往会导致政策失误或政策失灵。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以及“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的发展任务要求,为了制定有针对性的博士生资助政策,有必要深入研究两者的关系并予以实证检验。

    博士生资助实践虽然已有较长历史,但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并不充分。西方出现了较丰富的文献,但研究更多关注资助与完成率、修业时间的关系,并未深入到此议题当中。国内相关研究是从研究生成本分担的讨论开始的,目前研究重点逐渐聚焦到资助问题上,但研究大多处于定性描述和调查分析阶段,实证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资助到底是否对博士生培养质量有影响?是如何发挥影响的?为此,本文试图探讨资助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系,以便实证地对博士生资助作为一种教育财政手段的潜在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估。

    二、分析框架

    资助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虽然在整个学校教育投入中的份额并不大,但相关研究表明,资助对教育有多重影响,发挥着保障机会均等、实现教育公平、改善学生学习条件、调动学习积极性以及实现调控、调整规模与优化结构等作用[3-6]。从博士生角度看,资助可能对博士生入学动机、降低私人教育成本、激励科研创新、促进学业完成等方面产生影响。为了考察资助与教育产出的复杂关系,本文以教育生产理论为主线,以激励理论、选择理论为两翼,构建资助与博士生培养质量关系的粗略分析框架。图1说明,资助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对博士生教育的入口(生源)、过程(博士生与导师的互动)、出口(人才质量与科研产出)产生多重影响。

    生源吸引 博士生资助 时间保障 科研激励 促进产出 投入 导师——博士生的互动 产出 入口 过程 出口

    博士生产单位:学科

    

    图1 博士生资助作用的“入口—过程—出口”分析框架

    资助与培养质量间的关系,可借助相关理论来理解。首先,教育生产理论把教育看作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描述了教育资源(投入)如何转变成教育产出(成果),即学校是如何生产教育成果的。博士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有较低级的需要即生存性需要和较高级的需要即发展性需要,建立在博士生需要之上的激励,有利于促进博士生的发展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实际上,上述理论从不同侧面反应了资助的作用。但是,资助是一个系统工程,孤立地看待各个部分都是不恰当的。教育生产理论的本质是将不同规模的资源组合与同质单位的成果相比较,但更多是一个形式化的表述,较少关注这些成果是如何产生的[8]74,难以深入揭示教育过程的复杂关系。激励理论与入学选择理论虽然关照了资助对教育入口与过程的解释,但前者主要关注博士生的需求和激励方式,后者主要关注博士生的入学意愿。只有将几种理论有机结合,才可能深刻地理解两者关系。在这一基本框架下,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不同资助类型是否带来博士生学术产出的差异?不同资助类型博士生的学位完成时间是否有差异?资助是否对生源吸引产生影响,不同资助类型是否对吸引不同质量生源产生影响?

    三、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2008年10~12月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调查的总体是全国大学全日制在读博士生。考虑到调查总体特征和抽样的代表性,本调查在学校类型上进行了分类抽样,在学校内部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总共抽取12所大学1200名博士生,回收有效问卷913份,有效回收率为76.1%。样本数据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选择高校所在区域、高校类型、学科、年级等对博士生资助可能有影响的控制变量进行特征分类,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使得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第二,调查的信息比较全面,不仅包含博士生的收入、支出、资助等信息,还涉及博士生的背景信息、学习训练过程、时间分配、学术 成果等,这有效弥补了当前博士生资助研究数据准备不足的问题。

    2.概念及其操作化

    测量博士生学术产出、生源吸引、学位完成时间、资助类型等变量,需要借助相应的指标实现。为此,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理论指导,将上述变量转化为具体的测量指标,见表1。

    

    不可否认,上述操作指标在反映理论模型时,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即便如此,这些指标依然可以成为重要的测量工具。在实证研究中有些指标难以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因此,在保证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操作的可行性,本文筛选出一些重要指标。

    (1)资助类型及其测量。“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向学生提供最有效和更公平的资助”是资助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10]。资助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要追求使用效率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公平、正义等人类基本价值理念。为了能通过计量方法体现资助的特征,本文借鉴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说①,以资助水平与资助价值取向两个最能体现资助特征的两个维度,划分博士生资助类型。资助水平指的是资助额度的高低,能直接反映博士生的生活状况与科研环境;价值取向反映的是博士生资助的理念与目标追求。因此,依据上述两个维度,可以划分为高水平公平主导型、低水平公平主导型、高水平效率主导型、低水平效率主导型四种理想类型。

    对资助水平高低的衡量,可以通过对比资助额满足博士生需要的程度来实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对于缴费博士生,还是不缴费博士生,其基本开支都不低于12000元/年[11]。可见,假如资助额为12000元/年,那只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假如资助额达到15000元/年,那么博士生将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和学习环境中,因此,我们以12000元、15000元为基准,把博士生资助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层级。而对资助价值取向测量的思路是,首先对各种资助方式进行定性分析并进行归类②;然后分析效率型资助额占全部资助额的比例,以60%与30%为节点③,把资助划分为效率型、公平型、混合型三个类别。

    (2)博士生学术产出的界定与测量。博士生学术产出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在博士生身上的核心体现。博士生学术产出包括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著作、专利等。其中,学位论文是体现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综合性成果,是反映和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重要指标,但其局限是只能在论文答辩后才能给出质量评价。而博士生在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专利、学术著作、学术获奖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在操作上也易行,因此,我们以这些指标来衡量其学术产出。这些指标既有数量方面的信息,又有质量方面的信息。数量越大,说明博士生的学术产出越多;级别越高,说明博士生的学术产出质量越高。显然,在资源相同的情况下,博士生取得更多的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那么表明其培养是高质量的。因此,在实证分析中,以博士生在读期间获得的知识产品的数量与层次的加权得分来衡量博士生教育产出,综合反映质和量两方面信息。

    由于不同指标在学术产出中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因此,计算每个博士生的学术成果总分,首先要对它们分别赋值。其次,学科间存在差异,人文社会学科更注重学术与出版著作,而理工科更注重科技与发明专利等,因此,应对人文社会学科、理工科分别进行统计。最后,为使学科间具有可比性,把不同学科的博士生学术得分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的学术成果得分,即学术成果标准分。科研成果得分计算公式如下④:

    人文社科博士生学术成果得分=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50+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40+普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5+国际学术会议论文×50+国内学术会议论文×15+省级学术会议论文×5+专著×300+编著和译著×150+参著×50+获得部级学术成果奖×300+获省部级学术成果奖×150+全国性比赛获奖×60+省级比赛获奖×30+校级比赛获奖×10。

    理工科博士生学术成果得分=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00+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30+普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5+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0+国内学术会议论文×10+省级学术会议论文×5+专著×80+编著和译著×40+参著×20+发明专利×70+实用新型专利×30+外观设计专利×30+获得部级学术成果奖×400+获省部级学术成果奖×150+全国性比赛获奖×60+省级比赛获奖×30+校级比赛获奖×10。

    (3)统计方法。在建立计量模型的时候,分别以学术产出、本科毕业学校层次、硕士毕业学校层次、预期毕业时间作为因变量,以资助类型作为解释变量。资助类型是定类变量,博士生学术成果标准分是定距变量,因此,可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来建立两者关系;而其他几类被解释变量为定类变量,所以选用交互分析和卡方检验的统计方法。

    四、结果分析

    1.资助类型的归纳

    如前所述,按两个维度三个层次,两两组合可得到九种资助类型,最后归并为以下五大类型:低水平公平主导型、低水平效率主导型、高水平公平主导型、高水平效率主导型、中间型(不属于以上四种类型的其他类型的统称)。

    

    图2 博士生资助类型的比例

    通过频数分析(见图2),发现我国高校博士生资助类型的分布情况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低水平公平主导型,占总数的34.7%;排在第二位的是低水平效率主导型,占28.7%;排在第三位的是中间型,占27.4%;排在第四位的是高水平效率主导型,占9.0%;排在最后的是高水平公平主导型,占0.2%。从资助水平看,我国绝大部分博士生属于低水平资助(4.7%+28.7%=33.4%),而高水平资助很少(0.2%+9.0%=9.2%);从价值取向来看,公平型与效率型资助比例差别不大,效率型的资助的比例为37.7%(28.7%+9.0%),公平型的资助的比例为34.9%(34.7%+0.2%)。可见,我国博士生资助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取向不明显。其原因是,我国博士生资助水平整体偏低,以至于大部分都属于低水平资助类型;此外,虽然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方向是要突出效率取向,改变原来的公平取向,但结果显示并没有真正跳出原来的“老范式”。

    需提及的是,高水平公平主导型样本量很小,仅有2个统计量,只占样本的0.2%,因此,在实证分析时,我们把这类予以剔除。以下分 析基于低水平公平主导型、低水平效率主导型、高水平效率主导型三种类型的比较基础之上。

    2.资助对学术产出的影响

    以资助类型为自变量,以学术产出为因变量,进行一元方差分析得到F(2,N=598)=6.46,Sig.=0.002。这表明,组间方差大于组内方差,不同资助类型的学术产出得分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不同资助类型带来博士生的不同学术产出得分。为了分析哪种资助类型对学术产出有最大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资助类型会带来学术产出的显著差异。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博士生的学术成果标准分显著高于低水平公平主导型和低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博士生的学术成果标准分。但是,低水平效率主导型与低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带来的学术产出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也就证明了,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相对于其他类型资助,更有利于提高博士生的学术产出。博士生学术产出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资助类型反应了资助水平与价值取向,这也说明:如果博士生资助处于低水平,那么,无论是通过效率手段还是公平手段,博士生得到的资助额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博士生科研创新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励,博士生的学术产出都处于低水平;只有当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拥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时,博士生才能有效地进行科研创新,促进博士生的学术产出。

    3.资助对优秀生源的影响

    

    资助对博士生生源的吸引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议2008年年会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待遇过低,导致优秀生源缺失,吸引优秀生源就应提高研究生待遇[12]。有好的生源,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好的教育成果,这也是各国大力资助博士生的最为明显、最为直接的动因。由于我国博士生待遇较低和科研条件较差,使国内博士生教育吸引力下降,优秀生源外流现象严重,众多优秀人才理性选择的结果是给一般性人才进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提供了机会。

    我们用博士生入学前的本科阶段、硕士阶段的学校层次来测量其生源质量,假定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就读大学层次越高,其生源质量越高。考察不同资助类型是否在吸引不同质量的生源方面起作用,结果见表3、表4。

    从表3可以看出,接受低水平公平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有40.4%在本科阶段就读于一般本科院校,接受低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有39.2%在本科阶段就读于一般本科院校,接受高水平效率型资助的博士生有19.2%在本科阶段就dylw.net 读于一般本科院校,百分比依次从高到低。接受低水平公平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有39.4%在本科阶段就读于“211工程”大学,接受低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有38.3%在本科阶段就读于“211工程”大学,接受高水平效率型资助的博士生有58.9%在本科阶段就读于“211工程”大学,比值的基本趋势是从低到高。本科阶段就读于“985工程”大学的博士生获得三类资助的比例也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基本趋势。可见,接受高水平效率主导型的博士生,本科阶段就读院校的层次较高;而接受低水平主导型的博士生,本科阶段就读高校层次较低。卡方检验显示p小于0.05,说明接受不同资助类型的博士生其在本科阶段的就读大学层次有显著差异。似然比的估计(Likelihood Ratio)结果与卡方估计值相近似,也证明了同一结论。这说明,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相比其他类型资助,更有利于吸引优秀生源。

    从表4可以看出,接受低水平公平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有14.0%在硕士阶段就读于一般本科院校,接受低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有19.5%在硕士阶段就读于一般本科院校,接受高水平效率型资助的博士生有4.6%在硕士阶段就读于一般本科院校,比值的基本趋势是依次从高到低。接受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有41.4%在硕士阶段就读于“985工程”大学,接受低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有41.9%在硕士阶段就读于“985工程”大学,接受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有50.8%在硕士阶段就读于“985工程”大学,比值的基本趋势是从低到高。就读“211工程”大学的博士生接受三种类型资助的比例变化趋势不明显。可见,接受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硕士阶段就读院校的层次较高;而接受低水平资助的博士生,硕士阶段就读高校层次较低。卡方检验显示p小于0.05,说明不同类型资助的博士生其硕士阶段就读的大学层次有显著差异。似然比的估计结果与卡方估计值相近似,也证明了同一结论。这说明,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相比其他类型资助,更有利于吸引优秀生源,这又一次验证了同一假设。

    4.资助对博士生完成学业的影响

    攻读博士学位需耗费大量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也包括大量的时间投入(至少需3~4年时间),因此,理性的博士生会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科研当中,以尽可能早地取得学位。如果博士生为解决经费的不足,到校外从事兼职工作,虽也可能对博士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毕竟是以牺牲博士生学习科研的时间为代价的;相反,如果博士生在校期间能获得足够资助以满足基本需要,那么博士生就可以不考虑经济问题而安心学习。

    调查发现,有近40%的博士生预期要推迟毕业,学位完成时间不确定的原因有科研条件、时间分配以及导师指导等多方面。预期不能按时毕业⑤的博士生当中,25.9%的博士生认为首要原因是科研条件跟不上,25.5%的博士生认为是自己科研能力有限,16.7%的博士生认为是导师想留着帮助做课题;13.1%的博士生认为是在校外兼职耽搁了时间;还有18.7%博士生选择了“其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博士生在读期间获得的资助额度低,导致部分博士生在校外兼职,难以安心科研,从而分散了学习时间;此外,科研条件跟不上也阻碍了博士生达到毕业要求。

    从表5可知,获得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预期能按时毕业的占74.3%,获得低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预期能按时毕业的比例为70.2%,而获得低水平公平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预期能按时毕业的比例只有51.8%。通过卡方检验,Pearson Chi-Square值为23.07,显著性水平小于0.05。检验结果说明接受不同类型资助的博士生的毕业预期有显著差异。

    获得高水平效率主导型 资助的博士生,生活条件得到了保障,科研环境较好,能激励他们的科研创新和学习积极性,因此,他们对顺利完成学位的预期较高;而获得低水平公平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难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博士生通过兼职等途径缓解经济压力,这影响他们的学业进展,因此,对顺利完成学位的预期也较为悲观

    

    

    五、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考察博士生资助与博士生教育培养质量的关系,应深入到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当中。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入口—过程—产出”分析框架,利用调查数据对我国博士生资助与培养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概括如下:第一,我国大部分博士生接受的是低水平效率主导型和低水平公平主导型资助,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只占很小比例,而高水平公平主导型资助几乎不存在。说明我国大部分博士生接受的资助处于低水平,且效率取向不明显。第二,高水平效率主导型比其他类型,能带来更高的博士生教育产出。这就证明了,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更有利于学术产出和人才培养,是一个相对理想的资助类型。第三,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模式,相对其他类型资助,更有利于优秀生源的吸引,最终有利于教育产出。第四,接受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的博士生,能较快地完成博士学业,获得学位。也就是说,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更有利于博士生安心科研,减少用于其他方面的时间,有利于学业完成。总之,实证结果证实了不同的资助类型影响不同的教育生活经历,带来不同的教育质量;揭示了资助对博士生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且资助是通过教育经历这一机制转化为学业成果的。

    针对人们对资助与博士生培养质量关系的争议,有必要对博士生资助的保障与激励作用展开进一步讨论。博士生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大学的“高年级学生”,又是“准科研人员”。作为“高年级学生”,博士生经济上独立于父母,大部分已成家且家庭需要其承担经济责任;作为“准科研人员”,博士生有着强烈的被社会承认的精神需要。因此,他们需要基本的生活保障,维持自身生计是其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这是追求精神需要的基础;同时,他们对金钱、物质的需要通常又处于次要位置,相反,解决问题、科研成就、学术创新常常被排在较高的位置。在讨论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时,人们往往沉浸在学科水平、导师水平、博士生科研素质等因素里,而忘记了大多数博士生从事科研的重要条件是经济上有一定的保障。不可否认,如前所述,制约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然而,提供一个有益于博士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外部环境极其重要⑥。也就是说,博士生即使有了创新机会,具备将其完成的内部动力和能力,创新活动也并不必然产生,还要求创造促进激发博士生创新潜能的释放。只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才能安心科研,在此基础上,好奇、怀疑、实证、理性等科研素质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教育资源是有效教育的必要但非充分的条件,而基于科研业绩基础上的资助制度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这里并不是强调“钱”作为“唯一”的因素,而只是阐述一个明显的事实:如果“钱”这种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被取消,那么博士生就可能无法安心学习科研,但是取消其他都不会导致这种情况。“钱”能保证博士生静心科研、安心生活,这种状态是有利于激发博士生科研创新的。

    鉴于目前我国大学博士生资助不利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现实,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第一,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水平。一方面,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直接提高博士生生活待遇;另一方面,要改变科研项目中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间接提高博士生待遇。第二,改善资助结构,提高资助效益,使一般性的生活补助dylw.net 与科研报酬、科研成果奖励相互配合。具体来说,一是强化工资性质,二是突出激励性质,三是弱化补贴性质。第三,构建“绩效+公平”导向的资助体系。即资助分为基本生活资助和激励资助两大块,基本生活资助体现公平原则,定位于满足博士生基本生活所需,保障博士生公平入学、维持生计和安心科研;激励资助体现效率原则,定位于发展的需要,激励博士生科研创新,体现博士生的劳动价值,让博士生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

    注释:

    ①理想类型说旨在给出关于研究对象的特定方面(过程、要素和联系等)的“纯逻辑范型”,以便把握其准确的特征和属性,同时也为研究对象规定一种特殊形式的“标准”,据此对对象作比较、分类和判断。

    ②定性分析资助方式是公平型还是效率型的,目的是对之合并归类。所谓效率型资助方式,指资助的目标以效率为取向,体现功利性目标,把资助看作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财政性手段。所谓公平型资助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入学、平均地分配资源,让每一个博士生都有相同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导师的科研补助归为效率性资助,把固定生活补助、国家助学贷款归为公平性资助。

    ③如果一个事物占总体的2/3,则认为该事物已占主导地位。因此,当效率型资助额/(效率型资助额+公平型资助额)>60%,为效率型资助;当效率型资助额/(效率型资助额+公平型资助额)<30%时,为公平型资助;当30%<效率型资助额/(效率型资助额+公平型资助额)<60%,为混合型资助。

    ④权重赋值与计算方法借鉴了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术十杰”、“科技十佳”活动对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评价方法。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以2011年教育部将软件工程学科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为标志,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但与信息化强国相比,我国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探索。文章分析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改进措施

0引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促动下,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经历了跨学科培养、海(境)外引进、相近专业转行等方式。2001年12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全国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高[2001]6号)[1]。以201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2]为起点,软件工程专业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脱胎”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标志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完成了由学科从属型向学科独立型的跨越。这一跨越无论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其高层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顶层设计意义。正是由于这一顶层设计的作用,2011年8月教育部首次在我国48所高校增设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3]。截至2015年,全国拥有软件工程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已达52所,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达到106所。我国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撑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缩短了我国此学科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由于软件工程学科高度的交叉性、领域的渗透性以及需求的无限性,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还是在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科课程体系特色不彰显

我国软件工程学科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化而来的,虽然已经独立为一级学科,但由于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紧密联系,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有很多内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极为相似。根据对国内60所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单位)和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单位)的高校官网上所公布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相似度高于70%的研究方向占到了25%,相似度低于20%的研究方向仅为8.33%。从两个学科开设课程相似度的比较来看,同一课程类别开设学校比例相似度高于70%的占80%之多[4]。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对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相比,软件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生要熟悉一个或数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强调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他们在软件工程知识广度和深度、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要更加优秀。但在目前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并没有显著特色与优势,这将影响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科研考核指标缺乏本学科特点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博士生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博士研究生依靠发表“垃圾论文”,以“论文灌水”等方式蒙混毕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般来说,规定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或在国际SCI检索期刊上是博士生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些科研考核指标的制定给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划定了红线。但这一考核体系仍具有“重期刊、轻会议”“唯SCI检索”等特点。笔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照搬的考核体系挤压了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空间。软件工程是一门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学科,通常情况下,每3~5年就会有一轮知识热点的更新。对软件工程学科而言,国际会议是最新颖、最优秀的论文展现舞台。学者们通过这个学术交流舞台,与国际同行近距离交流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达到掌握该领域学术前沿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要求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只能通过发表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毕业条件,将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SCI国际期刊或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周期相对较长,从投稿到出版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有些国际顶级期刊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出版周期。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时间窗口有限,致使不少博士研究生放弃从事创新性强但有一定失败风险的科研课题,而愿意选择创新性较低但比较稳妥的科研课题去做,从而确保早日发表期刊论文而尽早获得学位。另一方面,即使软件工程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可以代表该学科一流的学术水平,但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往往并不能满足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导致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愿将最新最好的成果在一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而宁可选择一些水平一般的期刊。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与国际同行们的交流,实际上造成了我国高档次研究成果的流失,对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人才得不偿失。

1.3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软件工程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工程科学,要求学者们运用数学、工程和管理方法去解决软件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人力所无法解决或者很难解决好的问题。因此,软件工程学科与工程实践问题具有高度的结合性。在软件工程领域,除了少数的博士研究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课题是与具体实际相关的产业化问题。这就需要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将理论概念转化成为原型系统或者用实证实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动手能力。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单位对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编写程序的代码行数不超过1000行,有的甚至没有编写过代码;有的博士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认为编写程序不是创新性的工作,工程实践是浪费学生或自己的宝贵时间;有的博士生由于在本科及硕士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导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能力不能胜任工程实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给博士研究生及其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方法、理论无法得到工程实践检验,导致科研成果无法落地;另外,缺少原型系统或者实践验证的研究论文也很难在国际高水平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造成科研工作成为无果之花。

1.4博士生导师指导时间尚显不足

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悉心指导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数量普遍较多,甚至出现一位导师一届招收3~4位博士生的现象。有的博士生导师担任单位的行政职务,因此普遍感觉“日常杂事较多”“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因素从客观上使得博士生导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博士生,为数不少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感到与导师间的交流时间较少。有的博士生反映“长期见不着导师的面”,甚至“一个学期没有和导师单独交流”。这种“放养”现象有悖于对博士研究生的精心指导原则,对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不利。

2改进措施

2.1构建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的学科内涵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为软件系统,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据此,我们建议培养单位应当反思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该学科博士研究生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特定的高级知识,构建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基础,以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6]为架构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真正能在软件工程学科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2鼓励博士研究生向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投稿

目前,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学术水平已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相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适时修改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考核体系,不再将“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博士研究生论文考核的唯一硬性指标,而将国际一流学术会议论文的发表也纳入可选的硬性指标之一。博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而且更能向本学科的权威专家请教和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扩大学术交流圈。笔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QUT)信息系统系访学期间,了解到该系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均有一次参加所在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机会,费用可通过博士研究生所在系的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导师所在课题组协商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2.3将工程实践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

将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科研素养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譬如,QUT信息系统系的每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开展理论研究外,还须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内容通过工程实践实现出软件原型系统。这种做法的益处是:一方面,可促使博士生研究出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杜绝了空洞而无实际价值的所谓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博士研究生在各高校院所中实际上已是科研的生力军,由他们动手实践得出的原型系统,对于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极为有益。建议将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查纳入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考生,要提前排除;同时建议博士生导师高度重视对博士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不能将形成的理论进行原型系统实现或者进行实证实验的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环节上要严格把关。应当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发表科研论文的同时,申请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从而形成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的良好培养机制。

2.4建立博士生培养的导师组制度

实行导师组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博士生导师由于精力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博士生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方式相互补充的导师指导团队,这对培养博士生的团队精神和发散性思维都十分有利。笔者在QUT访学时,校方给我安排了由三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两位副导师很好地配合了第一导师的工作,整个导师组对我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指导。其中,第一导师负责访学期间学术研究方向的制定及总体研究方法的确定,主抓研究的方向;两位副导师各负责一部分研究细节的指导,主抓研究的具体工作。通过导师组的指导,使我在访学期间不但在学术上有较大的进步,而且还对国外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法有了一定的切身感受。事实上,导师组指导制在英式或美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是很常规的做法。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导师组制度对于多方面利益群体均有益处。第一,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接受由两(或多)位导师构成的导师组的指导。由导师组构成的更加丰富的知识平台,可以给予博士生更加全面的指导;第二,对博士生导师而言,导师组制度有可能使主导师从指导工作的细节问题中升华出来,而将有限的精力更加聚焦于宏观上的指导和学术方向上的把握;第三,对副导师而言,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自身学术素养的提高,在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汲取主导师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道路打好基础。与主导师不同的是,副导师一般聚焦于从学术的细节上对博士生给予指导。副导师不一定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只要能力具备即可,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加接近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主导师的关系可以定位为助理的关系。

3结语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既有应当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加以研究的共性问题,如我国博士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所需认真解决的具体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软件工程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这就预示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将更加国际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事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牢记历史责任,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冯在文 何敏 何克清 单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2001年)[EB/OL].[2016-03-05].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EB/OL].[2016-02-28].

[3]李泽平.软件工程增设为一级学科后的机遇与挑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75-79.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博士”的真正发源地是日本。但实际上,日本对论文博士的要求,可不是“只要弄篇论文通过就行”,而是有着严格的规定。就一流大学而言,论文博士从申请之日起到获得学位,年限不得少于课程博士。如果提供的是合作论文,则一般要求有6篇为第一作者。超一流的东京大学要求更高,要8篇。相比之下,课程博士一般有3篇就差不多了。

198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为了尽快开辟一条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实际工作者获得学位的渠道,要扩大在职人员申请学位的试点”,其中就包括“论文博士”,条件是“凡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通过本人的工作实践和刻苦自学钻研,在教学、科研或专门技术上作出成绩,提高了业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试行办法’,向具备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申请‘论文博士’”。

事实上,“论文博士”并非不经任何审核考试,门槛也远没有网友们想得这么低。据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介绍,“论文博士”也要通过部分考试。即使在试点之初的1986年亦不例外。资料显示,1986年,清华大学招收的第一届论文博士是组织了入学考试的。事先由导师负责调查或审阅材料,考查其业绩、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写出书面审查报告,然后由3到5名专家教授组成考试小组,以笔试或面试的方式,考查其业务水平。对于外语水平,允许通过其译文或用外文撰写的文章、报告等考查。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论文博士’本身是好事,但目前社会追逐学历蔚然成风,高校已经无法独善其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德广亦曾公开坦言:招收部分“特殊学生”,确实可能带来资金和项目。

事实上,对于这一现状,教育部早已觉察。在“论文博士”试点12年后的1998年,教育部学生司2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博士生招生和培养形式只有三种,即正规入学考试、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论文博士”并不在内。因为少数研究生招生单位不顾及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把“论文博士”变为“人情博士”、“权力博士”和“金钱博士”,把招收“论文博士”工作变成了降低要求的代名词。

相比之下,“论文博士”这一“舶来品”在原产地(国外)则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申请人大多在教学科研领域成绩显赫,其科研学术水平已超过普通博士生。比如日本,“论文博士”专门为在职人员设立,要求极其严格。东京大学对此制定了17项条例,并要参加考试,“考试必须以论文为中心”。

“论文博士”沦为“论人博士”,折射出高校功利主义的抬头和大学精神的迷失。南开大学原校长毋国光曾说,办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办一个氛围,让社会看起来,这里是一个纯洁的学术殿堂。如果大学里都充斥着“假”与“虚”,混杂着权权交易、权钱交易,那社会还有什么信任可言?谋求论文博士的官员、富人们的庸俗化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学的庸俗化。包括论文博士在内的目标设计良好的制度在执行中屡被异化,必然导致弄虚作假的泛滥,导致社会道德感、正义感和崇高感的麻木,这比制造出可以用数据统计出来的“论人博士”不知要可怕多少倍。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建于1935年,原名中央水工试验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综合性水利科学研究机构。2001年被确定为社会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承担水利、交通、能源等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科学研究任务。是国家首批相关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岩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学、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建有11个和部级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并定期公开出版8种学术期刊(包含英文期刊)。

在我院独立培养的基础上,经教育部、中国工程院批准,我院与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欢迎报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二、招生规模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8年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48人(含与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联合培养计划)。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2018年我院招生计划以及与联合培养高校协商确定的招生名额为准。

三、招生方式

我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分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两种方式。

普通招考:我院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考试选拔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

硕博连读:从我院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四、学习方式与学习年限

学习方式:全日制。

学习年限: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特别优秀且达到博士学位授予要求的研究生可申请3年毕业。

五、报考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二)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2018年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18年8月3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我院的补充规定。

(四)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书面推荐意见。

六、报名

(一)报名方式

2018年我院招收博士生报名实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方式。

(二)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17年11月中下旬-2017年12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安排请届时在我院研究生教育网站查看)。

2.考生网上报名请登录“博士网报管理系统”(网址为:222.187.120.13:9000)浏览报考须知,严格按照博士生网上报名流程及相关提示,准确、详细、真实地逐条填写报考信息。

3.网上报名信息经审核通过后不能修改。

4.请考生认真阅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5.为提高网报有效性,建议网报前收集整理好以下信息:①本人的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证等证书的编号;②学习或工作经历;③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和著作的篇名;④奖励情况;⑤本人两寸标准照(含电子版)。

(三)现场确认

1.时间:2018年2月(具体时间安排请届时在我院研究生教育网站查看)。

2.地点:南京市广州路223号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3.考生须携带以下材料原件(审核后当场交还):

①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指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军人身份证件)。

②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携带学历、学位证书;全日制应届硕士研究生须携带研究生证。

4.考生提交以下报考材料(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并按以下顺序整理,由招生单位留存):

①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②已签名确认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此表在网报成功后生成),并贴好照片。

③由所在学校(单位)盖章的《政审表》(空表在我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附件中下载,打印空表后交所在学校或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

④《专家推荐书》 (一式两份,空表在我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附件中下载,打印后交专家填写并签名)。

⑤《联合培养信息确认表》(我院与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请在联合培养信息确认表中本人签字确认是否服从联合培养,空表在我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附件中下载)。

⑥学历学位证明材料: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同步打印提交学信网上查询的学历、学籍信息报告);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加盖学校公章);全日制应届硕士生交研究生证复印件及硕士生导师签字确认的学位论文研究计划。并在入学报到前补交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获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须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原件。

⑦本人两寸标准照2张。

报考登记表、体检表所贴照片及备用照片为近期(6个月以内)同底免冠正面两寸照片,且与网报上传相片同底。

5.缴纳报名考试费200元/人。

6.因特殊情况本人无法在规定时间来现场确认的,须于2018年2月28日前,将报考材料通过EMS寄至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地址及邮编: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223号,210029),注明“博士报名材料”,进行信息确认。

(四)发准考证

经审核,对符合报考条件者,准予考试,通知考生。考生在报名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间具体安排请届时在我院研究生教育网站查看)。

七、考试

博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的笔试科目为外国语(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政治理论和两门业务课。已获得硕士学位者或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成绩合格可以申请免试政治理论。

(一)初试时间:2018年3月(具体时间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二)初试地点: 河海大学(南京市西康路1号)。

(三)复试时间、地点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报考我院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的考生,按照武汉大学2018年博士生招生要求进行。

八、录取

录取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原则。我院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与高校联合培养需要,结合考生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以及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录取。

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九、学习保障条件

我院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免收学费。设有助学金、助研津贴、奖学金等奖助措施。在学位论文研究期间,按照每人2万元标准提供学位论文基金资助。

在我院学习期间,为学生提供公寓式宿舍,一般按博士研究生1人一室安排住宿。

十、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经公开招聘,结合博士生在院学习、参与科研工作、综合表现等情况,择优选聘毕业生留院工作。

十一、申请报考我院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完成我院报名的同时,须根据武汉大学公布的《武汉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及学校规定(请登录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查看)进行报名(选择导师须与报考我院导师相同),按要求参加武汉大学组织的选拔。

十二、违规处理及有关说明

(一)在招生考试中有违规或弄虚作假等行为的,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报名信息是审核考生报考资格、上报录取信息的重要依据,请考生认真填写,一经确认,不得涂改。

(三)凡未按规定报名,以及不符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所规定报考条件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十三、硕博连读招生有关程序和要求另行制定。

十四、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82306

联系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223号

邮政编码:210029

联系部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学校网址:nhri.cn/

研究生教育网站:yjs.nhri.cn

E-mail:yjsb@nhri.cn

联系电话:025-85828165(李老师)

传真:025-85828166

附件1:2018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博士后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的建立是博士后管理的核心,博士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质量评价目标的多元性以及评价工作内容的主观性都使博士后评价体系面临各种矛盾。多向度评体系应起到对博士后质量的鉴定、诊断、监督、调节、導向与激励功能,以保证多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目标差异降到最低,并保证一旦发生冲突时能进行有效协调。

[论文关键词]多元目标 博士后 质量 评价 体系

我国博士后制度自1985年创立以来,对促进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变化速度及其“蝴蝶效应”空前加快,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也日新月异,博士后制度必须适时改革、与时俱进。博士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质量评价目标的多元性以及评价工作内容的主观性都使管理者在设计和实施博士后评价体系时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矛盾,而随着社会价值观的不断变化、设站单位发展目标的不断调整、博士后政策的不断改革,这些矛盾关系自身也在发展变化,因而更需要通过对博士后评价系统的完善把博士后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博士后管理组织的多维与评价系统的多向度

组织作为实现目标的一种机制,本质上是个体为了追求共同的目标和利益通过一套契约或规范体系而形成的合作机制。目标是组织赖以存在的价值前提,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管理这样一种目标为導向的活动,而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息息相关,评价所起到的鉴定、诊断、监督、调节、導向与激励功能必将给管理带来科学的依据。科学共同体是有公共利益的,作为培养和使用高端人才的博士后单位要考虑的是,如何尽量使多维利益相关者(博士后、導师、实验室、资助方、学科所属的协会、企业、社会)之间的目标差异降到最低,并保证一旦发生冲突时能进行有效协调。

首先,作为培养使用博士后主体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其组织特点正如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所描述,“知识是学术系统中人们赖以开展工作的基本材料,教学和研究是制作和操作这种材料的基本活动,这些任务分成许多相互紧密联系但却独立自主的专业,这种任务的划分促使形成一种坡度平坦、联系松散的工作单位机构,这种机构促使控制权分散,最后,目标必然是多元和模糊的……”目标的多元化及模糊性决定了高校权力结构的复杂性,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权力主体和管理评价方式,从而形成高校独特的多向度管理与评价模式。博士后管理作为高校的一个子系统,自然承袭了高校的组织特征和权力结构。与高校的目标一样,博士后工作也承担着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的职能,这些工作也同样具有目标多元和模糊的特点,管理者无法精确预计和规划学术研究的最终成果和人才培养的最终形态。与此同时,博士后工作中既包含有行政性的事务(如根据设站单位发展目标和资源能力规划博士后发展规模、筹集并合理分配相关资源、为博士后学术研究提供后勤保障等),也包含有学术性事务(如对博士后学术研究的指導、监督和考核)。因此,博士后工作从权力结构的构成来看,也包含有多种权力源:以流动站及合作導师为主体的权力;以学校主管部门及院系行政系统为主体的权力;以博士后为主体的其他权力等。这种权力源也在管理与评价中呈现多维及多向度。

其次,作为联合或独立培养使用博士后的企业是博士后工作的另一载体,它通常与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招收博士后人员,这种合作与联合的关系只有在博士后到企业工作时才会产生出更大的效益。企业博士后在站工作时间一般只有两年,两年内企业博士后要实现由学生到工作人员、由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变,在角色转换中完成承担的科研项目。企业博士后进站后,博士后扮演着高校与企业纽带的作用,双方联合的效益,与高校、博士后、企业三方之间的合作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及其管理部门、高校及其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及其管理部门对企业博士后都有质量要求,因此企业博士后在质量管理与评价过程中也呈现多重性。

再次,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消解和排除个体利益的追求。“正如可以假定一个组织或一个集团的成员拥有共同利益,他们显然也拥有不同于组织或集团中其他人的纯粹的个人利益。”“没有普遍自我,就不会有自我;而没有特殊自我,也就没有普遍自我。”作为培养使用科学研究、产品研发高端人才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其科研目标评价激励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保证科研人员的个体目标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彰显。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奥尔德弗的ERG(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理论等需求理论的解释,博士后个体追求的是满足个人生存性、认知性、成长性以及关系性等多方面的需求。根据默顿的观点,博士后人员通过获得科学发现的优先权,进而获得社会和科学共同体中的“承认”,这构成了博士后科研动机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博士后作为有着理想追求及人生目标的个体,必然有其价值目标。莱瑟姆认为,科研管理者使科研成员明确并达成个人目标是激发其动机的关键,但同时要力求把组织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并使个人目标有实现的可能。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期望个人与组织目标之间完全一致和最理想的满足是不现实的。”

二、博士后质量目标评价体系与培养质量关系辨析

合理而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及其有效实施有利于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当对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做出合理的结构性安排时,博士后的科研工作是最有效的。要求博士后做出研究和职业计划,对博士后进行周期性考核,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对博士后本人和合作導师的权利和责任做出界定等,这些做法会使得博士后的培养质量产生很大的不同。”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博士后是质量的关键。但是在当下之中国也出现了当年与美国相似的情景,“博士后培养缺乏科研机构层面的制度监管,加上许多学科领域的博士后经历正成为获得这些机构终身职位的前提条件,这种状况会给美国的科研学术事业带来非常不利的负面影响,使得科研学术界的有关标准多样化和不稳定状况已经达到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如何实现对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与目标评价激励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目标设置则是其中甚为重要的方面,因为“不论何种组织以及组织中的个人,理解组织目标和战略,都是识别组织效力的一个起点”。对博士后管理评价者来说,一方面应把握设站组织目标的明确程度和博士后人员的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的积极关联,同时也应把握设站组织和科研活动自身的特殊性质。把握设站组织目标激励的取向原则时,应尽力将科研组织目标及其个人绩效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质量评价,既能反映各流动站的工作绩效,又能通过差距的分析,促进博士后工作更好地发展。

总的说来,博士后质量管理与评价有以下作用:(1)科学的评估将有效地促进博士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2)客观的评估将为改进和完善我国博士后制度提供事实依据;(3)公正的评估也将直接影响博士后工作单位的健康发展,因为一套公正的评估指标也是一个可行的管理战略;(4)评估可以为多学科博士后培养和使用质量提出比较的策略;(5)评估可以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术环境的博士后进行差异比较;(6)评估可以为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及其测量手段摸索道路以提高博士后质量。

三、中国博士后质量管理与评价现状:问题与归因

1.考核与评估的目的及指導原则不够正确。部分博士后管理部门不能正确认识当前对博士后申请者或博士后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与评估的目的与指導原则,从而使得考核与评估的工作失去其本来的意义;部分单位虽能认识质量管理与评价的目的与指導原则,但在具体制定考核与评价的方法时,却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原则。

2.考核与评估的范围太窄,要素的权重分配不够合理。有些博士后管理部门在进行考核与评估时,往往注重对博士后在站及申请人员的科研成果数量、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等学术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估,而不注重考察和评估博士后人员或博士后申请者的思想政治表现、学风及工作态度、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以及潜在的科研能力,从而使得考核与评估的范围显得太窄。不少流动站在接收博士后时,甚至根本不进行综合评估,而只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考核和评价;有些流动站在博士后人员进站和出站时进行考核与综合评估,但是对各项考核与评估要素的权重分配不合理。

3.考核与评估的程序不够规范。部分博士后流动站在对博士后申请者或博士后人员进行考核与评估时,不能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的甚至只是走过场。有的流动站把某些重要的环节或内容忽略了,有的科研流动站虽然对考核与评估的内容、程序也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往往不能认真执行。

4.考核与评估的类型不够细致。许多单位在博士后人员进行考核时,往往只注重进站评估、中期评估以及出站评估,而忽略了日常的考核。日常的考核(包括自我考核及年度考核)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博士后,更要注重这些日常考核。只有加强日常考核,才能督促博士后研究人员及时发现自己在科研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

5.考核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不切实际。部分博士后管理部门在制定考核标准与目标时,往往会对博士后人员提出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以致有部分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根本无法完成,即使完成了这些要求,也往往是得不偿失,失去了做博士后研究的真正意义。许多考核的要求是按照类似博士生的标准来要求博士后人员的,其做法体现了将博士后作为学位的特点,但却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不相符合,也不利于为博士后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定量管理虽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如果过分坚持这个准则,则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尤其是一些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适合用的数量及刊物的级别来对他们进行考核。

6.考核与评估的标准不够公平。部分博士后管理部门在制定考核与评估的标准时,往往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博士后人员。例如,笼统地规定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必须发表多少篇文章或者出版多少专著才算合格或者优秀,而没有针对具体学科提出不同的标准。事实上,应对不同类型的学科,甚至是同一学科不同的专业,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构建多元组织目标协同的博士后管理与评价体系

1.明确建立博士后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应遵循的原则。(1)導向性原则:博士后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应当体现博士后“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的特点,引導博士后管理工作,促进博士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促进设站单位实验室建设、企业效益或学科建设。(2)整体性原则:作为博士后工作评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博士后质量评估既要全面反映博士后培养目标所能体现的水平和质量,又要重点突出有关重要环节,做到主次分明。(3)客观性原则:博士后质量评估体系是评估和衡量设站单位博士后培养质和量的主要指标大纲,是评估的主要依据。因此,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力求做到客观、确定且可采集,能够反映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共性,所包含的指标具有明确的定义、内涵和广泛的通用性。(4)简易性原则:博士后培养质量评估体系既要反映评估对象的实际和本质,又要简易可行,评估指标体系、层次和数量尽可能地准而少,使之在人力、物力、时间和信息的采集等方面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2.改进博士后工作评估方法。依照评估理论,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进行分类评估,即将博士后工作评估分为初始评估和水平评估两种模式。对新近设立的流动站、工作站进行初始评估,对设站时间较长的站进行水平评估,并设计不同的评估频度;提出建立日常化的博士后工作评估数据采集方式,将评估、检查工作与博士后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博士后工作的过程管理,为省市和设站单位及时调整、改进工作,为建立博士后工作评估的长效机制提供基础保证;按照《经济类型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工作站进行分类,并按此分类进行计分。

3.完善博士后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侧重考察设站单位博士后管理工作水平和学术、科研质量。增加反映设站单位博士后工作措施和流动站(工作站)培养环境的指标,加强反映成果质量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指标,简化个别数据采集难度大、可测性差、取得成果与设站单位无充分关联性的指标;将生产经营性企业和由事业单位转制的科研性机构的工作站划分为生产经营性和科研事业性,并依此设计各类相应的评估指标和权重。

4.提高博士后工作评估技术手段。使用“层次分析法”设置评估权重,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博士后质量评估评分模型,将定性与定量数据进行集成,解决定性指标数据的量化和整体指标的综合计分问题;使用“地区分类法”对地区差异进行调整;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博士后工作评估信息系统。

5.建立博士后质量评估的反馈系统。优化评估流程,增加评估情况的反馈环节,让参评单位及时了解自身在博士后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

总之,我们需要关注:第一,建立以各设站单位自评为基础,以外部评估为监督,实现“以内为主,以外促内”的评估机制,充分体现各设站单位的主体地位,调动其评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二,建立评估数据日常化采集制度及其配套措施,使评估数据采集和评估的计算、分析手段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第三,明确各级管理组织在评估工作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和设站单位三级组织各自的作用,确保博士后工作评估有序进行;第四,建立评估专家库,重视评估专家的作用;第五,建章立制,完善评估工作的政策环境,建立博士后工作评估的组织管理、工作流程、指标方法、数据采集、监督检查、奖惩激励等规范的工作模式和实施体系,推动博士后质量评估的制度化发展。

五、博士后培养过程评价:多维与多向度评价的有效途径

1.进站选拔评价。(1)选拔原则。作为造就优秀人才的博士后制度,就是通过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研究职位,选拔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从事进一步研究工作,因此需要把选拔博士后进站与立足科学创新、师资队伍优化及企业效益提高结合起来,把选拔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的人员作为原则。(2)评价指标。第一,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后进站评价的最直接和最重要依据。评价工作由博士后拟定的合作教师根据论文和其授予学位单位“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决议书”内容来初步计分,然后由流动站学术委员会评价计分。第二,对申请者博士阶段及以前及收录情况统计考察。第三,对申请者参与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其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进行考察,了解博士学位论文依托项目(项目名称、级别、立项部门、资金总额度),作为进站博士后能力和素质判别的辅助依据。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7篇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of medical doctor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SCI/EI; CSTPC/CSSCI;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某军医大学2005~2014年1655名博士的毕业档案,对博士以某军医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索引论文[外文期刊论文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收录论文,中文文章包括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and Citation Database,CSTPC)、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收录论文]、申请课题、申报专利、参与编写书籍、参与国内国际会议及大会论文收录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某军医大学博士科研产出现状。

采用Excel 2007录入,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结果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1.1 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变化

CSTPC/CSSCI论文数量

2.2 申请课题情况

科研能力是博士生能力的核心所在,参加科研课题的申请研究是培养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统计发现,共149名博士参与申请课题366项。课题类型以部级课题为主,其次为省部级课题、校级课题、军队课题,国际课题比例较小(图3)。

图3 2005~2014年某军医大学博士申请课题项目构成

2.3 申请专利情况

2.4 大会发言及论文收录情况

2.5 参与编写、翻译、校正出版著作情况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3.1.1 博士综合科研产出水平逐年提升

统计结果显示,博士在校学习期间参与承担了某军医大学大部分的科研项目任务,在发表科研论文、申请课题、申报专利等显性科研成果上贡献突出。

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博士研究生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体现在在各科学领域探究真理、理智创造活动的能力。从结果来看,博士科研成果产出主要集中在发表学术论文上,在申请基金、专利、大会论文收录及著作编写等方面虽有成绩,但仍不够突出。而且博士之间科研能力参差不齐,科研产出差别较大,如发表SCI/EI论文上,发表数量最多的博士达22篇,尚有一定比例的博士未发表过SCI/EI论文。同样的不均衡现象在申请课题、专利及参与著作编写方面亦表现明显。究其原因而言,一方面,受制于导师水平的影响。实践证明结构合理、 实力雄厚、 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源动力[12],对博士科研产出有较大影响。长期以来,某军医大学积极打造尖端学科,塑造学科优势,忽略了小学科、小专业的发展,导致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良莠不齐。另一方面,生源质量即博士自身科研素养亦是影响博士科研产出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某军医大学博士招生中过多地强调了考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忽略了对博士自身科研潜质的考察,致使部分科研能力水平相对平庸的人员进入到博士队伍,影响了博士科研产出水平。

3.2 建议

3.2.1 强化科研创新要求,优化科研创新培养机制,促进科研产出质与量的良性结合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博士教育已形成规模,并处于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的过渡期。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是支撑[13]。如果一个科研机构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阶段,其发表高质量论文越多,所得到的学术认可程度也就越高[14]。从结果来看,某军医大学正处于科研产出成果量变的积累期,并逐步迈向质的飞跃期。然而,就目前来看,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速度与科研产出总量的增长速度还不相适应,科研产出各个方面与同类院校之间无明显差异[15],尚未形成自身特色,与国外医学院校差异较为显著[16],仍需不断努力,逐步缩小差距。

3.2.1.1 构筑、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个性 科研个性是科研意识、精神的统一,是社会、家庭、教育等因素作用形成的态度、行为特征。现实中,忽略博士自身个性,实行统一标准管理一直是我国博士教育中的弊病。杨振宁曾说过,中国按部就班地把知识给孩子,平均起来是好的,可中国教育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对特别好的,占总数 5%的最聪明的学生比较不利[17]。因而,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应突出因材施教,鼓励和发展个性,不能一味搞平均主义。要注重为科研优才提供施展个人能力的舞台,强化对科研优才的奖励和鼓励,营造良好的科研平台和氛围[18]。

3.2.2 改善科研条件,强化科研产出保障水平

3.2.2.2 改善博士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保障 良好的生活条件是博士研究生集中精力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虽然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助学金、奖学金的标准和发放比例,通过各项途径来保障博士生活质量,但平均下来仍低于地方最低生活标准,加上高昂学费的困扰,对于无收入能力的博士来说,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极为迫切。因而,应在国家奖助学金的基础上完善研究生“助研、助教、助学”的管理制度,建立博士研究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博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来。

[参考文献]

[3] 叶四桥,郑丹,王宗建,等.研究生科研活动与学术规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4] 陈坤,陈忠.医学科研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 贺石林,李元建.医学科研方法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6] 蔡学军,范巍.中国博士发展现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 吴洪亮.创新型大学建设与大学的基本使命[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与社会科学版,2006,39(4):175-177.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军队工科院校 博士研究生 专业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01-01

一、概述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的课程学习是拓宽博士生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博士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1]。全军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明确了要更多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

目前我军工科院校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大,不断地加强博士生课程建设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但是军队工科院校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过去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在博士课程应具有怎样的特色,博士课程与硕士课程的连贯与融合,博士研究生应学什么内容,怎样学,教师怎样教,如何考核等若干关键问题的认识上还较为含糊。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课程设置不能满足部队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军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的是适应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需要,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技术的自主创新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思想品德和军事素质,广博的多学科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等[3]。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应该围绕需求这个核心来进行设置,但目前的课程还满足不了这个需求。

2.内容衔接不足,前沿知识缺乏:在教学内容上,没处理好博士研究生课程与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衔接,讲授内容缺乏学科价值和时代感,与硕士研究生课程低水平重复[5],学科前沿、热点问题没有及时进入博士研究生课堂,从而使课程内容的应用价值和学术含量不高,甚至陈旧的内容依然存在[4]。

3.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像硕士研究生那样主要进行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学习,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要深入了解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引导博士研究生参与教学,探索研究型、创新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4.考核形式单一,评估效果有限:课程考核是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重视课程考核的作用,二是把课程考核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的手段,有的课程考试一般以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学习的评估,效果极其有限。

三、加强课程建设的措施

1.课程建设要适应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与科学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相适应,这也是国防现代化对军事技术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可以更好地满足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需要,更快地实现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目标[2],因而博士研究生课程应紧紧围绕“打得赢”这个核心进行设置,一些通用课程内容可以淡化或取消。

2.教学内容要注重系统性,服从学科专业体系:博士研究生课程主要突出相关知识点和相关技术在实际任务和工作中的应用作为主体的内容设置,使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成为硕士课程的延续和深入,课程设置既能反映出本专业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内容,还要体现专业研究军事特色。

注重引进国内外的相关优秀课程与教材,选用处于学科前沿的国内外最新专著、参考书或文献资料。同时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能对将来的专业发展趋势有所体现[4];处理好知识结构中“博”与“专”这一对重要关系[6],帮助博士生建构个性化的学术格局。

3.转变教学理念,推行研究性的课程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体现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以调动博士生的独立自学、独立钻研的积极性。在博士生的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以自学为主和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验技术操作相结合;多种形式的研讨与讲座相结合,围绕主题由教师组织讨论[4]。这种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以博士研究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和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指导和辅导的作用,让博士研究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探索科学技术的途径和方法。

4.加强地方与国际合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积极邀请名家教授作为特聘教授参与部队院校教学,通过长江学者特聘岗位等形式,为军校注入新鲜血液。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之一。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教学资源,建立一种开放式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提倡双语教学和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的方式[1],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提升我军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5.复合化的考核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估提升学习效果: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可以选择多种考核方式或者其组合形式,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经过查阅文献、文献阅读、方法实现、仿真试验、撰写研究报告等过程,使学生能够较为完整地完成本学科专业课程的一次初级研究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2]。注重营造追求卓越、增强竞争的气氛,促进博士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课程检查评估的结果可以广泛调动课程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肯定其成绩,发现其问题,为提高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结语

军队工科院校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将使博士研究生“军味”更浓,特色更鲜明,在掌握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顶层设计、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估等各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军队博士研究生更好地满足军队和国防科技发展对军队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汪勋清,王春霞,王秀玲. 关于农科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72-74.

[2]项军华,韩大鹏,张 峰,刘 昆. 面向新型军队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6):18-20.

[3]赵婉清. 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4]房京,路亚光,杨春国,吕新远. 我院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8(3):75-78.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9篇

针对中国目前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借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学之机,深入剖析美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从招生质量、培养过程、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三方面对中美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基于美国高等院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的改进建议,包括充分保障科研生活、改进招生模式、推动课程论文双轮驱动、提供人才培养创新环境与文化建设、建立导师组、服务博士生个性化需求、注重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等,以期推进中国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为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美;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93;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5605

作为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因此,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5月,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标志着创新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模式的全面启动。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关键。作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成功范例,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又是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借2015-2016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学之机,进行了实地调研。辛辛那提大学在2015年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列200名[1],同济大学排名374名[2]。据2014年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报道,辛辛那提大学还位列最具发展前景和创新精神大学第三位。文章将从招生质量、培养过程、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三方面对中美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基于美国高等院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的改进建议,包括充分保障科研生活、改进招生模式、推动课程论文双轮驱动、提供人才培养创新环境与文化建设、建立导师组服务博士生个性化需求、注重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等(图1)。确

立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的总体培养思路,以“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为导向,推动博士研究生参与科技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抓住质量核心不动摇,进一步推进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为中国高水平创新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基石。

一、依托全球人才流动环境,吸引并筛选优秀生源

(一)充分保障科研生活

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校早已经认识到高水平人才的竞争迫在眉睫,采用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来美国学习和研究。据调查,在美国,博士可以看作工作岗位,博士生一般都能获得2~3万/年的奖学金,是中国博士补助的7~10倍。中国读博通常会面临生活窘迫的境遇,在辛苦搞科研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赚取部分生活费这一现实问题,导致中国高校很难招

到优秀的博士生。相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博士生最大的生源国。因而,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优质的生源。毫无疑问,合理提高博士生待遇,缩小美国与中国博士生待遇差距,是解决博士生生源质量的关键。待遇提高,解决了博士的后顾之忧,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发挥,进而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

(二)改进招生模式

美国博士生招生强调对能力的考察,比起学习成绩,高校更关注学生读博的初衷、科研能力与研究潜质等[3]。一般而言,博士研究生申请者需要参加全美统一考试(GRE),提交大学正式成绩单、学士学位证、英语成绩单(雅思或托福)。除此以外,很多学校要求提交个人早期的研究经历与教授推荐信。如辛辛那提大学需要申请者提供个人陈述证明、个人简历、三封教授的推荐信、个人论文和作品集。这些材料都有助于导师初步了解申请者的研究经历和学术成果,有利于导师对申请者科研能力作出正确评判,筛选出真正对科研感兴趣并具有学术潜力的学生。

而中国博士生招生采用笔试加口试的方式,其中笔试成绩所占比例较重,而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复试时也会要求考生提交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自我评价等,但是由于缺少较统一的考核标准,加之人为主观因素等,往往无法客^全面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现有的招生模式极易产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为此,急需进一步调整目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制度,弱化笔试分数的比重,强调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前期成果、研究计划、入学资格考试、面试等主方位考察相结合的择优录取方式。

二、优化博士生培养过程,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一)增强课程学习,推动课程论文双轮驱动

笔者搜集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航空航天系博士生课程设置计划表,并进行了分类与综合。表1列出了辛辛那提大学航空航天系博士生2015年的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名称及要求。课程要求博士生修满90学分,每门课一般为3学分。课程包括主修课、院系选修课、数学课、博士研究和研讨会。课程学习时间为2~3年。主修课18学分,数学课6学分,占课程学分总数的38%。由此可见,美国博士生教育非常重视基础理论。院系选修课要求在系内有选择地进行,强调学科交叉与连续性。博士研究58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64%,是博士生的核心任务之一。而中国博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低,课程学习时间短,比较看重。如同济大学航空航天系博士生培养方案(表2)要求学生应修满1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4学分,非学位课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课程学习0.5~1年。

在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时,应该增加基础课程的学习,增加课程学习时间,增设交叉学科,并建立专业化体系,推动课程和论文的双轮驱动。

(二)提供人才培养创新环境与文化建设

美国博士生培养方案将研讨会单独列入课程设置,凸显其重要性。首先任课教师列出几个有针对性的主题,然后学生自主选择,在课后查找相关文献和规范,做好主题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演讲。汇报结束,其他学生针对该主题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提出疑问,由演讲学生解答。在研讨全程中,任课教师根据每个人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分。显然,这种方式改变了“灌溉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参与式教学[4]活动。博士生作为研讨课的主讲人,针对所选的主题,独立思考、层层剖析、综合归纳。此过程完整模拟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博士生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博士生的创新思维。

中国博士生培养方案中,应该增加研讨课等开放教学,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科研思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分析,实现参与式教学,及时评估学生科研能力基本情况。此外,建议学校定期举办座谈、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感受学术自由的氛围。

(三)建立导师组,服务博士生个性化需求

中国博士生培养一般每名博士生配一位导师,而每位导师通常要指导10多位学生。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导致每名博士生得到的指导较少,不能及时就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更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美国博士生培养采用导师和研究生指导委员会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名博士生都能得到专家们的充分指导,有效激发创新潜能。研究生指导委员会通常由导师按照博士生的课题方向聘请3~5位其他实验室的教师组成,导师任主席。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对博士生的学习和科研成果负责,包括课题方向的选择、综合考试、论文开题以及最后的论文答辩等。因而,美国博士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能够得到指导委员会教师的充分指导和交流。

中国高校应该在坚持“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以学科带头人或者具有科研实力的学者为核心建立导师合作机制。此举能进一步整合组内的优质科研资源,促进科研研讨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在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同时,外引内扶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推进合作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拓宽教师国际视野的需要,引进国外优质师资,有计划地选聘优秀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及海外学成的青年学者,培养并储备一批年轻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骨干。同时,通过与美、英、法、加、日等国际名校互派教师,参加国外科研团队的研究和组会,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创新水平,力争形成一支创新意识强、梯队结构合理、科研水平高的一流导师合作组,提升导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科研水平。

将“以博士生为中心”的教学、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理工科博士生的个性发展、自我设计、创新思想的发展创造环境。按照博士生人才培养要求和博士生的个人特点,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激发每一位博士生的创新潜能。

三、加强博士生自身心理调节,明确以学术为导向的职业愿景

在与美国博士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中美两国博士生选择科研工作的初衷区别很大。美国研究生选择读博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科研工作很感兴趣。还有一部分博士生是硕士毕业后参加工作两三年后的再读生,他们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对于某个专业领域的认识还有欠缺,有求知的激情,最终选择继续学习。他们往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明确的研究目标。相对而言,中国学生选择读博,很多是因为好工作难找,想逃避就业压力。而很多直博生则是因为本科成绩好,得到了保研的机会,才选择了攻读博士学位。事实上,他们对于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不了解,也谈不上兴趣浓厚。

有关读博的初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高校的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还不清晰,不能很好地调节自身的心理。这是本科生、硕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严重缺陷。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应加强自我认识,明确自身的强项和弱项,探索自己是否适合研究型工作,初步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硕士生教育阶段,学生应利用学校国际合作平台,争取去国外一流大学交流的机会,如同济大学的中德、中法、中意等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指定专业合作项目及双边合作支持项目、国际会议等。去国外一流大学交流的经历往往能够开拓视野,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深度挖掘自己的内心,明确个人职业愿景,不盲目攻读博士学位。而对于已经步入博士生阶段的学生,也应该鼓励其积极参与国际访学和学术交流活动,如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短期访学及国际会议等。博士生参加国外访学,能近距离接触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同时,国外单纯的研究环境,能让博士生去掉内心的浮躁,明确以W术为导向的职业愿景,静下心来好好搞科研。

四、结语

基于“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思路,以“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为导向,经过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对比研究,基于博士生的角度,围绕招生质量、培养过程、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

(1)合理提高博士生待遇,缩小美国与中国博士生待遇的差距,只有日常生活、科研条件得到充分保障,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进而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事业中。同时,急需进一步调整中国目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制度,弱化笔试分数的比重,突出强调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前期成果、研究计划、入学资格考试、面试等全方位考察相结合的择优录取方式。

(2)在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时,应该增加基础课程的学习,增加课程学习的时间,增设交叉学科,并建立专业化体系,推动课程和论文的双轮驱动。同时,增加研讨课等开放式教学模式,调动博士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另外,定期举办座谈会、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为人才培养提供创新环境与文化氛围。

(3)在坚持“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以学科带头人或者具有科研实力的学者为核心,建立导师合作机制,进一步整合组内的优质科研资源,促进科研研讨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在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同时,外引内扶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将“以博士生为中心”的教学、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激发博士生的创新潜能。

(4)鼓励博士生积极参与国际访学和学术交流活动,如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短期访学及国际会议等。国外浓厚的学术氛围,能让博士生消除内心的浮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明确以学术为导向的职业愿景,静下心来好好搞科研。同时,近距离接触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

以上系列改革,有利于构建基于国际化的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坚信,在基于国际化的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下,中国一流大学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引领中国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参考文献:

[1]辛辛那提大学[EB/OL]. [2016-5-24]. http:///link?url=bP86n11IUsm7ox AvBkQgbg9oqIRkD 26NAn0YDa5Epmiro 2v4UQlz 344urRiMKOdxk 8CwhCsJiXuQPjFS 4OcgYq#3.

[2]同济大学图书馆. USNews 2015全球高校排名同济在中国位列第18[EB/OL]. [2016-5-24] http:///ia/?p=436.

[3]王力虎, 袁竹书. 中美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之比较[J].现代大学教育, 2004(3): 80-81.

[4]黄雨, 包扬娟, 赵宪忠, 杨坪. 推进地质工程专业改革 加快卓越工程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 2015(1): 24-27.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tatus of shortage in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in Chinese doctoral education, the authors analysed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American doctoral students through the visiting opportunity to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The paper di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ining mod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doctoral students, including the quality of enrollment, training proces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occupation planning.Based on the training experience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American doctoral students,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cluding providing guarantee for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daily life,improving the enrollment mode, promoting the two wheel drive of course papers, providing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for personnel training,establishing tutorial groups, serving for doctoral students’personalized demands, paying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occupation planning. This investigation will further advance the reform of training model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in China. Finally, it will lay the cornerstone for improvement of the country’s overall innovation ability.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博士生创新应具备的素质

清华大学教授陈皓明指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下列三个素质第一,对什么都能够产生兴趣;第二,要有坚定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第三,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与社会上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这就要求博士生要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探索提升创新能力的方法。

导师在培养博士生过程中,要围绕以上三点素质精心引导博士生。第一,要加强博士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用多种形式包括课外活动、专题学习、各种成功和失败的个案以及专门设计的科研任务,引导博士生产生科研兴趣,学习如何把创新应用于科研工作上。第二,利用学科建设和发展机会,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学科交叉的地方是创新人才最容易产生的地方。博导应建议并积极鼓励博士生参与交叉学科课题研究,培养他们探索新问题的勇气和热情,锻炼他们的毅力和执著精神。使博士生在交叉学科课题研究过程中,迸发出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创造出新的知识体系。第三,培养博士生广泛涉猎知识的能力。应带领博士生参与科研项目洽谈,使他们学会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够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抓住对方,用最短时间把问题的核心点提出来,展现一个博士生应具备的素质。

二、开展学术论坛.营造激发博士生创新思维环境

博士生论坛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很好的手段。论坛中通过与同行和非同行之间的交流,活跃博士生思想,激发参与科研兴趣、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专家的点评,总结各方经验,升华学术思想。在交流中不但认识了许多学术界的朋友,活跃了科研思维,并且能够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激励自己不断进取。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启发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要鼓励博士生自己组织、管理、开展学术论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对进一步激发博士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非常重要。论坛的举行也有助于推动国内高校对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创新的深层次思考,进而为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进行有益的探索。

三、加强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

按照北京市教务部署,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进行了研究生产学研基地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搭建平台后使博士生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这有效地提高博士生独立进行创新性研究的素养和能力以及从事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能力;平台实施开放教学体系,让博士生根据科学研究需要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流程、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发挥他们独立思考的主动性、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和思维缜密性;一个产品的发明产生需要多学科知识,产学研实验平台成了多学科研究领域博士生相互交流的聚集地,很好地培养了博士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博士生创造潜能

1 实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育苗基金及奖励计划”。北(jin)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育苗基金及奖励计划”。该育苗基金主要用于鼓励和支持具有创新思想的博士研究生提出新颖的学术观点,探索对学科发展或产业发展有重要科学意义或重要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鼓励和提高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撰写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国际先进性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论文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11篇

西安理工大学坐落于古城西安,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现设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理学院、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印刷包装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防生教育学院、研究生院等15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设有23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1 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国家技术推广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7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覆盖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覆盖1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分属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学校还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程硕士(涵盖17个工程领域)、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具有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单独考试权,是全国第一批可接受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试点单位。有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水文学及水资源等5个二级学科)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并建有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9月,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截至目前,我校已先后招收各类研究生16500余名,授予博士、硕士学位10000余名,在学研究生5000余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校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坚持“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为实现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12篇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2011年我国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Engineering”,英文缩写为D.Eng)。工程博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工程科技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能作出创造性成果。

二、报考条件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招生主要面向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开展,考生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身体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

3. 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主持承担过重大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并实质参与和所报考领域相关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三、招生领域

(一)电子与信息领域(085271);(二)先进制造(085272)

四、申请考核办法

1. 申请人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并通过网上银行缴纳报名费,系统开放时间为2018年3月15日至4月20日,按照归属招生领域的研究方向在线报名,网上提交材料:

①《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复试时下载打印后携带原件;

②毕业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复试时携带原件;

③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试时携带原件;

④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含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专著等;

⑤外语水平证明材料(CET4或CET6、TOEFL、IELTS成绩等);

⑥两封推荐信(单位推荐信、业界专家推荐信);

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

⑧拟攻读工程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含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支撑开展研究的重点工程技术项目)

2. 研究生院组织学科专家组对申请人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并将结果通知相关学院。

3. 各学院组织专家组考核,采用“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综合形式。并将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

4.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研究生院将在网上公示拟录取博士生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培养与学位授予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形式为非全日制。录取学校、学生及工作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三方),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人事档案关系等。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医疗费用等均由工程博士生所在单位承担。工程博士研究生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课程体系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学位论文工作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能反映学位申请者的贡献及创造性成果。工程博士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后,可申请在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的论文答辩。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其他有关要求,并经过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六、招收规模与学费标准

2018年计划招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1名。学费总共20万元,分三年缴清,三年分别缴纳6.8万、6.8万和6.4万元。

七、咨询和联系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陈瑞球楼339室

邮编:200240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生;创新能力;灵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09-04

一、博士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基本概况。①博士论文“六多六少”现象。笔者在十几年的博士生指导工作中,每年都要组织或参与若干个博士论文的答辩,逐渐认识到,目前国内博士生论文具有“六多六少”特点,即:证实国外学者观点多,自己独创观点少;重复前人工作者多,独辟蹊径者少;包装成果多,原创成果少;基础工作数量多,巧思奇想创意少;名词和概念创新多,系统的实用创新少;论文成果结论多,科学论证证据少。一句话,创新成果不多。②博士论文普遍鲜有公认的创新成果。在不同单位博士论文评审或答辩时很少见到突出的创新认识或创新成果,要么是难以找到创新点,要么是成果最多达到有新意的程度,同行们实际上很少见到真心认可的创新论文。博士论文创新程度总体偏低。③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以量取胜,创新成份较少。大部分博士论文的基础工作量还是比较充分的,相当数量的博士生在论文期间要完成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实验测试以及图件编制等工作,大部分博士生也是比较敬业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博士论文工作中。但是可以看到,许多工作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博士论文的创新成果十分稀少。④大部分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并未打开思路。大部分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只是学会了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极少具备创新素养。到了博士生阶段才开始学习如何创新,博士论文创新度不可能很高。加上只有三年博士培养时间,相当一部分博士生无法取得创新性成果。

2.本学科概况。“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目前各培养单位的博士论文一般需要填写不止一个创新点,最多大概要填写四个创新点。大部分博士生通常也能填出四项创新点来。但论文评阅和答辩时评委往往会对已填的创新点提出较大异议或删减,真正得到认可的创新成果较少。①大量论文创新点比较肤浅,缺乏深度。在博士论文评议中最常见的情况是许多博士论文并非毫无新意,而是只发现了一些问题或有意义的线索,或仅仅做出了概念上的改进,并没有深入追索形成系统的创新成果,就草草结束了论文工作,留下许多遗憾,造成大量浪费。②本学科许多博士论文成果科学依据不足,可信度较差。突出现象就是博士论文中经常出现“从结论到结论”的长篇论述,翔实的科学数据或资料分析不够,证据可信度差,让后人难以定论。③公认的创新性成果不多。较多的博士论文虽然被评议出若干创新点,但通常明显缺乏与世界最高成果水平的对比。因此得不到同行特别是国际同行的认可,结果必然是论文质量远远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博士论文创新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

1.我国博士论文创新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综述。前人关于国内博士生培养质量普遍较低的原因有广泛的总结和讨论。马陆亭在2007年指出,造成我国博士生创造力不足,并影响其整体声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博士培养制度中存在一些违背博士生培养本质特征的因素,包括僵化的学习期限、宽松的论文评审制度、较多的项目任务、越来越多的博士生数量。张德祥等(2008)总结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不高的四个主要原因,即学科点和学位授予点数量和规模限制了高质量的博士生源、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不高与此同时特色不显著、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缺乏、博士生的创新机制和监管机制存在不足。董泽芳(2009)认为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力不强主要受到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①培养观念相对滞后;②培养目标存在偏颇;③培养主体规范不够;④培养对象选淘不严;⑤培养方式缺陷甚多;⑥培养评价忽视创新。周萍等(2010)指出五个因素影响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次为受博士招生制度制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博士生导师指导不力、教学管理过程控制不足、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不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氛围欠缺。这五个方面影响我国当前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2.中西方博士生培养模式对比的启示。同时,国内不少学者对比和探讨了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差别,提出了重要的启示:①美国博士生培养启示。孙希在2007年指出,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一直在不断改革和演变,有七个环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即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质量、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引进“淘汰制”,保障学生质量、加强科研能力锻炼,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博士生教育投资,发展多种投资的渠道。张凌云等(2009)总结了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包括:博士生教育根植的土壤,即理念、精神和文化、只招收最有能力的本意学习者有助于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问题为本”的课程学习,繁重的课程任务,确保博士生真正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开放的培养形式能够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李云鹏在2010年对比了我国和美国博士生课程的特点,明确指出我国博士生课程存在两个严重的不足,其一是对博士生课程不够重视,总学分很低,课程总量很少、其二是博士生课程不系统,课程结构非常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专业选修课开设数量不足,没有跨学科课程,没有专门的方法课程,没有跨院选课、跨校选课。②日本博士生培养特点。姜星海等(2008)专门对比了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差别,发现:日本博士生论文选题的自由度高于中国博士生,文科生半数以上能够确定博士论文的题目、超过半数的日本文理科博士生的研究题目只是导师课题的一部分、日本博士生与导师交流很频繁,与导师探讨频率高于中国博士生与导师的情况、日本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认可程度更高。③法国博士生培养启示。王冕等(2009)探讨了始于中世纪的法国博士学位培养特点,指出了法国在培养博士生创新性方面的独到之处,即:严格的招生制度、阶段式教育和淘汰制度、团队式培养模式、形式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新型的博士教学研究团体――“博士学校”。

3.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较低的最根本原因分析。作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分析,认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较低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的阶段问题,而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国家博士培养的初级阶段决定了博士质量总体偏低。①博士生培养只有30年的时间,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在1980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我国自1978年第一批18名博士生入学,而美国在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就已是博士生教育的萌芽时期,至今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已积累了近两百年的历史。法国的博士学位出现于中世纪,至今已历经了8个世纪之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法国不断地对其博士生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现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和方法。②中国博士生培养与发达国家存在全方位的差距。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较低可以在各个培养环节找到缺陷:在指导思想方面,美国博士强调“需要做出公认的原创性知识贡献和创造性思维”,而中国博士还停留在“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这种相对低层次的要求水平;在招生方面,招生制度落后,以应试招生为主,复试把关又不够严格,存在走形式的现象,部分被录取生实为“高分低能”者,而一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考生却可能由于一定原因(如英语成绩达不到规定分数线等)无法通过考试选拔的关口;在培养时间方面,中国只有三年时间,美国是四年以上,德国则需要8年时间;在培养方案方面,培养方案本身缺乏创新,与硕士生没什么差别,同时培养方案单一,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总量太少,选修课极少,跨专业课程基本没有,方法课极少,课堂教学本科化,实践环节欠缺;在培养环节(模式)方面,淘汰率极低,无资格考试等;在论文评价体系方面,原创新成果查新不够翔实,不同学科共用一套评价标准,论文评价宽松,有时论文答辩讲关系讲面子,而鲜讲原则。③中国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了博士生培养的特色。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术风气。由于目前社会上诚信的价值观淡薄,会让许多人误以为什么东西都可以“运作”出来,博士生入学成绩可以运作,创新点可以运作,甚至博士论文都可以运作。如果这样的话,怎么能让所有的研究生去潜心钻研学问呢?经济(物质)高速发展首先要求的是人才数量而非质量。现阶段国家经济和社会均要求高速度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大量的专业型研究和技术人才,首先要突出数量和规模,而且培养时间要短一些。现有的博导水平有限,部分博导自身创新能力不高。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博导水平不高,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目前的现状,与之有关的博士生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要求也难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强调团队多于提倡个人创业,个性化培养基本不存在。博士生在三年时间里无法学到更多的选修课,短时间内提出创新认识也比较困难。显然,三十年的博士培养经历无法与几百年的培养积累来相提并论。那种梦想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所谓超越式发展也只是努力去缩短这个时间罢了。

三、灵感思维培养实践过程简述

1.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形式化灵感思维的重要性。从2001年指导博士研究生以来,作者逐渐认识到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艰巨性。绝大多数博士研究生学习很刻苦,工作很投入,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也比较繁重。但是从他们提交的论文初稿中往往看不出创新点来。作为博士生导师,有责任帮助研究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研究工作,用创造性思维来总结成果。笔者认为有必要总结形成一套易于传授的形式化灵感思维方法,便于博士生学习和掌握,从而加快创新成果的获取。

2.编写《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专著。2005年作者向石油工业出版社申请出版《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专著。很快得到了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批准,专著初稿于2006年底提交到出版社。2007年专著出版,在油气勘探领域第一次见到关于创新思维方式的系统性论述和大量创新思维的实践范例。

3.为博士研究生开设地质思维专题课。自2006年以来,每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讲专题报告《第三种思维――灵感思维科学的应用》,获得师生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应邀去中海石油、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等企业做学术报告,宣传地质灵感思维的应用方法。2006年春,本校安排作者为博士研究生主讲了《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共用6个学时,系统讲解了灵感思维的方法与特点,并展示了典型的石油地质应用实例。

4.实践效果分析。通过向博士生讲授“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后,不断反馈汇总各方面的意见,得到两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其一,《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让博士生感到创新思维一点也不遥远,增强了自己具有创新思维潜质和能力的信心,认识到只要坚持学习和模仿,就一定能取得创新成果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听课博士生都豁然开朗,信心倍增,普遍表现出高昂的兴趣。其二,《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为博士生提供了可以模仿学习的形式化创新思维方法。长期以来,不少博士生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长年积累后才能具备。很少有人相信培养创新思维存在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存在形式化显著的不同创新思维方式,可供大家学习和运用。有了形式化的工具,博士生们找到可靠的方法,不再担心做不出创新成果。

四、推广的必要性

1.创新思维的科学方法可以传授。①在博士生课程教学中应该打破三个认识误区。误区之一:长期以来,师生普遍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长年科研的艰苦积累后才能形成,而通过课堂教学不可能培养创新能力。这也是目前国内博士生培养不重视课程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博士生课程学习阶段不仅学习补充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创新思考的方法和经验。误区之二:许多人认为创新能力与智商有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创新成就。有的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挫折后,自信心受到打击,误以为自己太笨,不适合做创新研究,误认为只有极少数天才才有可能完成创新研究。误区之三:大多数人认为灵感是来去无踪的,产生灵感是随机的,是毫无规律可寻的。因此认为在课程学习阶段是学不到灵感的。②形式化的灵感思维便于在课堂中传授。在课堂上讲解思路一直是研究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极少有课程教学可以做得很好,通常研究生会认为自己在课程中学到的主要是知识性的内容,而关于思路之类的东西很少或没有。既然在课程中主要是学习知识,那还有什么必要去上课呢,自己在网上就可以学到类似的知识。显然,关于专业思维的教学光讲创新结果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讲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灵巧地解决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旧的观点。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讲解创新体会和经验,而不总结创新思考的方式的话,所讲解的内容会很单调,会很不系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作为教学内容,如果把创新思维方式进行形象化或形式化,教学时就会很容易讲解,而且可以对不同形式化的创新思维进行区分和深入分析,达到系统性的教学。③形式化的灵感思维便于博士生学习。研究生作为初始接触创新思维科学的客体,零星的、不系统的、经验性的创新方式不足以引起高度的兴趣和注意,而且非形式化的创新思维方式不容易去模仿和学习。相反,高度形式化的灵感思维把创新过程形象化和简单化,便于研究生快速掌握和体验。

2.建议在各个学科的博士生课程体系中加强灵感思维的教学。作者在“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中探索了“地质灵感思维科学”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实际上,各个学科在创新思维科学方面是相通的,是可以借鉴的。因此,作者建议在各个不同的学科中,把形式化的创新思维科学内容加入博士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增加博士生创新思考能力,加快创新成果的获取速度。

参考文献:

[1]马陆亭.以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机制建设[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22(1):1-3.

[2]张德祥,刘凯峰.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88-110.

[3]董泽芳.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51-56.

[4]周萍,盛亚.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00(1):93-96.

[5]孙希.美国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7,1(2):48-52.

[6]张凌云,贾永堂,张晓明.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9):67-86.

[7]李云鹏.由美国博士生课程看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38-41.

[8]姜星海,葛军娜.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222(7):61-65.

[9]王冕,赵映年.浅谈法国博士生创新性培养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58-60.

[10]刘震,李潍莲,梁全胜.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11]刘震.第三种思维―灵感思维科学体系[J].科学中国人,2009,(4):108―111.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学历审核、档案审核;博士学历学位档案

高等学校各类人员的人事档案记载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引进、人事调动、工作经历、业务能力、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工作表现、学历学位、实绩业绩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详细地、真实地反映着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全貌。在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审核干部人事档案的政策及方针指导下,高等学校也不例外,也要对学校各类、各层次人员进行严格的人事档案审核管理。根据上级组织部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的方针及要求。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维护干部的合法权益,全面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各高等学校都展开了严肃认真的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工作。这次审核工作对高等学校来说主要是审核各类、各层次人员的“三龄二历一身份”,通过审核,查清高等学校教职工的年龄、党龄、工龄、最高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和身份。本文主要分析及探讨高等学校在这次人事档案审核中对取得博士学位人员,学历学位的审核及在审核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学历、学位的含义

学历不仅是指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及经历,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受教育年限、水准、能力、素养及判断处理事务的观点、思想、方法等。学历是指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实施学历教育的、由国家认可的、具有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或其它教育研究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或学历学位证书等作为在此机构学习或研究过的人员通过考试或答辩合格取得的学习或研究经历过程的凭证。

学位也是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及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我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特殊研究经历。学士学位,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授予。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辩答,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准者,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学位的机构: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按国家或有关标准规定,由学位评定委员会判断被授予者是否达到授予学位的学术水准及研究能力,从而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判断决定。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授予学位的决定后,要颁发学位证书给相应的学位获得者。

二、学历、学位的认定方式

一是按有关要求规定在学历、学位审核认定过程中,要求具有下列相关材料:1.考生报名登记表;2.学生登记表;3.学习成绩表;4.毕业生登记表(鉴定表);5.毕业证书;6.外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成绩书;7.论文答辩评审书;8.学位证书等。对取得博士学位人员的学历、学位的审核认定还需要有下述相关材料:1.专家推荐书;2.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3.博士研究生登记表;4.博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5.博士毕业研究生登记表;6.授予博士学位决定。以上各种相关材料应能够相互印证,构成一个时间顺序合理、各种材料完整、互相不矛盾的材料统一体。

二是查学历、学位授予学校名录和证书式样。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编写的《高等教育学历问题咨询手册》,可查核发证学校是否属实。普通高等教育自1994年到2000年,成人高等教育自1993年到2000年使用的学历证书均为教育部统一印刷。

三是2001年起,全国实行各类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2001年以后的学历证书,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cn)查询。2000年以前的学历证书,向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查询,并有该中心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查询报告》 。

四是学位证书的认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与学位授予单位直接进行电话查询;二是将有关材料寄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http://)进行认证。

五是在国外攻读正规课程所获大学专科以上(含大专)学历、学位证书和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http://)进行查询或评估认证。

六是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申请国外学历、学位认证,须出具以下原始材料:本人护照,所获国外学历、学位证书,国外学习学校提供的学习成绩单,出国前最后学历证书及其他相关材料,中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七是申请中外合作办学学位认证的,须出具以下原始材料:所获国外学位证书、国外学习成绩单、合作办学中方机构背景资料、合作办学双方合作协议副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批准当期合作办学的批文复印件(加盖学校公章)、当期合作办学学生名单并注明第几期及学生入校、毕业时间。由地方省级教育部门批准的硕士以下合作办学项目,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合作办学外方机构背景材料及我驻当地使馆教育(文化)处开具的对合作办学外方机构资格认证书。复印件须经用人单位(县、团级以上)或当地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三、全日制教育学历学位与在职教育学历学位的区分

全日制教育的认定标准为:参加全国统一的学历教育升学考试、考试合格被录取后,在学习期间的全过程采取全脱产方式,不享受单位工资及福利待遇、毕业后重新分配。在职教育就是边工作边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与原单位不脱离关系,享受原单位P于学习人员的政策及福利待遇。具备以下4个条件才能被认定为全日制教育取得的学历学位。1.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入学、达到录取分数线、经省级招办批准录取。2.学习期间采取全天在学校学习的方式(即全脱产学习)。3.学习期间须与原单位脱离工作关系和工资关系,转递本人档案。4.毕业时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并重新派遣。不具备上述4个条件而取得的学历学位教育,则称其为在职教育。

四、对博士人员学历学位审核认定的注意点及案例分析

根据上述对博士人员的学历学位审核认定的标准、条件及要求,首先审核认定其学历学位的真实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其次判断认定其取得的学历学位是全日制教育,还是在职教育。在本文(二、学历、学位的认定方式)中列出了学历学位认定所应具备的相关材料及审核认定的方式方法。按着本文(二、学历、学位的认定方式)的要求及规定,通过实例来分析认定博士学历学位的真实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例1,M高校的A某,其人事档案士学历学位材料有:1.报考南开大学200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2.南开大学博士生登记表;3.报考南开大学200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函;4.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5.南开大学研究生学习成绩表(博士);6.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7.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及毕业资格审批表;8.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记录;9.南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授予学位的决定(博士);10.南开大学毕业研究生登记表;11.南开大学学生体检卡;12.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通知书。根据本文学历、学位的认定方式1中所列博士人员学历学位必要的六项材料对比A某的学历学位材料,A某的12项学历学位档案材料中符合要求的、必要的六项材料全部具备(它们是1、2、3、5、9、10,在材料的顺序号前做了区别标记)。另外又审核验证了A某的博士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原件,与A某档案材料中学历学位材料相符,因此可以认定A某的博士学历学位是真实的、合理的、有效的。在对A某个人人事档案中的其他材料的审核验证中,得知A某是先参加过工作,后报考了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研究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在读博士期间没有在原单位上班领取工资福利,属于全脱产学习,而且A某毕业后,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被M高校录用。由此可以判断A某属于全日制教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

例2,M高校的B某,其人事档案士学历学位材料有:1.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2.介绍信;3.博士研究生网报登记表;4.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复式表;5.2009年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6.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7.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科学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8.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博士);9.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科学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表;10.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成绩单;11.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婚育状况证明;12.博士学位申请表;13.健康体检表;14.博士研究生就业通知书。B某的人事档案士学历学位材料共14项,其中按规定要求,即本文(二、学历、学位的认定方式1中规定)有效材料5项(1、3、6、8、10,已在材料的顺序号前做了区别标记),缺少授予博士学位决定书,但是,材料7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科学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材料9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科学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表;及材料12博士学位申请表;可以间接代替博士学位授予决定书,因此可认为博士学历学位材料符合要求。又依据B某拿来的博士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原件,与B某的档案士学历学位材料对比、核实、审验,结果一致,符合要求规定。因此可以认定B某的博士学历学位是真实的、合理的、有效的。另外,经过对B某档案中其它材料的审验、核实,得知B某属首次参加工作。B某是2012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被M高校录用,B某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工作,故B某属于全日制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所获博士学位系全日制博士学位。

例3,M高校的C某,其人事档案士学历学位材料只有:1.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成绩单;2.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根据本文(二、学历、学位的认定方式1中规定)。C某缺少4种材料证明自己所获得的博士学位及其学历的真实性。因此需要通过本文(二、学历、学位的认定方式)中其它几项规定来核实、验证C某博士学历学位的真伪。故M高校的档案管理审核人员登录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 http://.cn 对C某的博士学历学位的真实性进行了查询,查询结果情况属实。M高校的档案管理审核人员打印了C某的网络查询电子结论表“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存入C某的人事档案中。同时也要求C某交来本人手中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及博士学位证书进行审核、验证,经过审核验证,C某本人手中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及博士学位证书与档案中学历学位材料及网络查询的结论是一致的、相符合的。档案管理审核人员亲自复印了C某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及博士学位证书,盖章签字后存入C某的个人人事档案中。至此C某的博士学历学位审核认证程序完成,证实了C某博士学历学位的真实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另外,经过对C某个人人事档案其它材料的查验,得知C某是在职期间读的博士,而且人事关系没有离开原单位,同时享受着原单位关于在职人员学习的政策待遇,即享受着原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按相关要求规定C某属于在职取得的博士学位,按在职博士对待。

五、对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学历学位的审核认定

对于在国外获得学位的人员,由于国外的情况比较复杂,各国授予学位的要求、标准、式样等各不相同,因此给具有国外学历学位人员的所在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人事档案审核认定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及不便。为了能快速、准确、方便、统一、有效地对国外获得学位人员的学历学位进行标准的审核认定,相关文件特规定:凡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定的学历学位,一律视为真实有效,因而给各高校、各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审核认定本高校、本单位具有国外学历学位人员的档案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就是说:某高校或某挝辉谏蠛巳隙ū靖咝;虮镜ノ痪哂泄外学历学位人员时,只要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经过学历学位认定的,就承认其学历学位,并予以认定。如果尚未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学历学位认定的,一定要求其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国外的学历学位认定。如果没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定书,各高校或各单位不能予以国外学历学位的认定。下面通过两个例子来分析国外博士学历学位的审核认定(以M高校为例)。

例4,D某是某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攻读了国内硕士和国外博士。D某在攻读国内硕士和国外博士期间均属在职学习,享受着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D某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人才招聘被M高校录用。

M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审核认定D某的人事n案时,发现D某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材料齐全,但博士学历学位材料只有一份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根据相关的文件要求及规定D某的博士学历学位材料缺失、不达标、不能予以认定,因此M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求D某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去对自己的国外博士学历学位进行权威的评估认证。经过一段时间,D某拿来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位认证书(博士)”。M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经过审核、查询,认定D某具有在职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而博士只具有国外博士学位,不具备国外的博士研究生学历,即属于持有博士单证人员。所谓单证是指:要么具有博士学历,而没有博士学位;要么具有博士学位,而没有博士学历。

例5,E某是国外留学回国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被M高校聘用,M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审核、认定E某的人事档案时,发现E某的学历学位材料比较齐全。在E某的人事档案中学历学位档案材料有:1.我国驻外使馆出具的“留学归国人员证明书”;2.学位记复印件;3.学位授予证明书;4.授予学位、修业期满证明书;5.成绩证明书;但是没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证明。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及要求,E某虽然国外的学历学位材料齐全,但如果没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仍不能认定E某的博士学历学位,因此,M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求E某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去进行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经过一段时间,E某拿来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博士)”。又根据E某的其它人事档案材料的审核、验证,认定E某为具有国外博士学历及博士学位,属于具有双证人员,且属于首次参加工作,故E某是全日制国外博士研究生。

上面我们用大量的篇幅分析归纳了博士人员博士学历学位审核认定的程序、要求及相关文件的规定,应该说对博士人员的博士学历学位档案材料的审核认定提供了一个清晰、完整、准确、便捷的脉络及方式方法。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对高等学校来说,是宝贵和重要的人才资源,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强校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加强了对博士层次人员的培养,但也有一些不合资质的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同时也有个别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弄虚作假。因此,国家开展了个人人事档案的核查认定工作,即核查认定“三龄两历”工作。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的学历审核认定也是这次核查认定工作的重要一环,之所以单独作为一个专题来探讨,是因为它的重要性、特殊性、专业性及审核认定标准的难度性。

【参考文献】

[1]杨静.关于审核认定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3).

[2]陈秀丽.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1).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博士生培养;中德比较;科研

作者简介:叶宾(1980-),男,河南南阳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解晓芬(1981-),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13-02

现代的博士生教育起源于德国。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在改建柏林大学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德国培养出了西方第一批现代型博士。德国早期的大学教育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合并进行的,没有专门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大学教育一般也不使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概念。但在当前国际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为了同国际接轨,德国大学教育也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德国已基本实现了学位结构和学制的转变,放弃了德国高等教育传统标志性的本硕一体结构,转向学士、硕士二级学制。[1]

研究生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形式,是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等要素内容。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前提下,突出博士生的科研训练,着重培养其在工程实践中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它是以“导师制”为核心,强调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以培养学术型博士生为主要目标。它既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亦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研究所为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单位,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体制。

笔者最近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进行了半年的学术访问,在科研与学术活动之余,对其理工科博士生培养的特点及发展动向做了一番考察。在此作一简介,以期对正在探索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之路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有所启示。

一、培养目标

作为世界上现代博士生培养与教育主要模式之一的德国模式,强调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突出科研训练。德国大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许多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观念和实践,比如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大学教学和学业组织方面的个性化取向。创新能力培养只有在成为日常文化而被明晰意识所遗忘时,才算是真正告别了“谈论”的层面,成为现实。[3]

根据我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博士生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因此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强调基础理论与科学技术创造性,突出学术研究,并且学习时间有限制。因此,博士生常在学科领域内某一较小的研究突破点深入下去,以求短期内有所创新与领先。所以总体而言,我国博士生在某一研究方向钻得较深,但研究面较窄,科研训练不够广。

二、培养过程

1.课程学习

按照德国的传统,博士生阶段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科研、撰写博士论文。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没有必修课,也没有学分要求。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具有丰富多样的研究生研讨会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讨论,气氛非常活跃。这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思路,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德国学者认为博士的科学研究过程也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如果说博士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那么开设一定的专业课程,倒是局限了他们的知识面,不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博览群书,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造诣。[4,5]

在我国各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中,要求博士生在本学科领域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因此学位课程的学习,对我国的博士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环节,而且对总学分有一定量的要求。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这些课程的学约需要1-2个学期。相对而言,德国博士生的独立科研和实验动手能力较我国博士生强,而我国培养的博士生则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

2.科研训练

在德国,博士生的招生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想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者,须大学毕业成绩比较优秀,提供相关的学历证明和教授的推荐信,在征得导师的同意后,就算是入学,这是一个师生双向选择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授会着重考察一个申请者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因此能够得到教授认可的博士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承担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用较多的时间从事课题研究,来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博士生也承担一定量的教学辅助工作,如指导大学实验课程等。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在博士生进入课题组时基本上就已明确,所以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很专一,与教授的接触很多,也很直接。在培养过程中,鼓励博士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比较频繁。

德国的科研小组一般都由十多人组成,包括1-2名教授,1-2名博士后,3-6名博士生和几位研究生及客座研究人员等。课题组每周组织2-3小时的学术研讨(Seminar),由小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做学术报告。通过学术报告,使课题组其他成员扩大视野,及时了解同事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这种活动也可临时变动,如由某一个外国访问学者介绍其研究成果,或由刚参加完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员介绍会议情况等,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此外,德国学生短期出国留学的比例相当高,许多德国学生曾在国外高校学习一到两个学期,或有国外实习的经历。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得以从开放的环境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我们的博士生招生设有专门的入学考试,录取考生主要依据入学考试成绩,博士生导师只有在最后面试阶段才能考查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博士生的科学研究也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博士生入学之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参加学术活动,确定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然后由研究方向相近的几位专家把关。目前大部分博士生的研究课题都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的一些科技攻关项目以及横向项目等。博士生在完成科研项目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形成有创新性的方法或结论,由此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当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和交叉的专业知识,单一的教授负责制容易造成学术视野狭隘和落后。近年来倡导的来自不同领域的指导教授共同组成指导小组,可以凝聚不同专业领域的指导教授,实现院系之间跨学科的联合,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教师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没有可能将教学和科学研究完全统一于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而导致他们在精力和时间投入上的偏颇,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实际上,德国大学教授对于研究的偏好比起中国教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3.经济资助

德国教授要安排和解决其所招收博士生的经济资助(工资)。通常有如下几种资助方式:助教、研究生院奖学金、工业奖学金等。对于外国博士生,还可申请政府学术交流、私人、教会等基金会的奖学金。[6,7]大部分博士生同时兼任导师的助教,要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资助。

我国的博士生较多地依靠国家提供的各种奖(助)学金。博士研究生一旦被录取,就可享受国家提供的助学金,或带薪上学。由于助学金的金额相对较少,仅依靠助学金,博士生的生活较为艰苦。此外,导师根据博士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业绩,以科研项目劳务费的方式适当地给予经济补助。博士生亦可通过大学的助管、助教等形式取得报酬,但是由于分散了博士生的科研时间,许多博士生导师并不提倡。总体来看,我国博士生的每月收入只是其同期毕业硕士同学收入的1/6左右,而德国博士生的收入约是其硕士同学的60-80%。因此需要提高我国博士生的待遇,使其能够专注于学术研究中。

三、一些思考

传统的教育理念长期支配着德国的高等教育,由此造就了德国高等教育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辉煌时期。[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冲击,德国的高等教育和博士生培养理念也出现了一些危机。在科学研究方面,传统的以研究所为基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了学科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大科学发展的需要。因为在这种模式中,教授在研究所中具有绝对的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个人兴趣和意志。这不利于跨学科的合作以及大型科技项目的开展。此外,德国的教授过于注重科学研究,忽视了针对大学生的教书育人基本职责。大学选拔和聘任教授的依据几乎完全是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和水平几乎不被考虑。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显然也有失偏颇。

2008年2月德国政府推出了《加强德国在全球知识社会的地位:联邦政府关于科学与研究国际化的战略》,以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承担国际责任,应对气候、资源和安全健康等全球性挑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和研发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加强高校以及校企之间的合作等是其发展的主题。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博士生培养的优良体制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提高我国博士生的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德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重要举措[J].世界教育信息,2010,(2):67-71.

[2]陈正.德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53-57.

[3]李本娣,程永元.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21-24.

[4]俞可.第三届中德高等教育论坛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9):106-109.

[5]李本娣,程永元.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14-17.

[6]刘爱真.德国研究生教育的项目管理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