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

技术创新的优势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药产业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9-0392-03

我国医药产业明显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西药中97%以上是仿制产品,行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面对市场压力和自身的不足,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均已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但是,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仅仅靠一个企业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效率不高,并且必须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近年来,医药产业集群正在蓬勃发展,美国的波士顿、旧金山湾、华盛顿、圣地亚哥和北卡罗莱纳研究三角园这五大生物技术集群,已成为当地地方经济的支柱。欧洲莱茵河上游谷地的跨国生物谷,已成为欧洲生物技术的中心。我国国内也出现了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发展的现象,如吉林通化医药城、上海张江“药谷”、北京北大生物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实践证明,医药产业集群是提升医药经济竞争力,特别是加快医药发展的有效途径。医药产业集群凭借其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技术创新优势,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1 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

1.1 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多元化

制药企业属知识型企业,企业的产品基础是药学、医学和化学等相关知识的结合,医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临床试验、生产、市场开发和销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技术创新,这些环节可能涉及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药品生产企业和医院等相关部门。这种技术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技术创新的过程必然也是个多元化的过程。

1.2 医药行业技术创新遵循“阈值理论”

只有当研发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研发成果成为稳定的输出,而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高成本、高投入的,只有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才能承受。国外的大型制药公司为了维持一定的技术产出,研发投入强度(R&D/销售收入)通常高达10%~25%。

1.3 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有高风险、低成功率的特点

以美国为例,研发成功1个新药的费用在上世纪60年代为1.3亿美元,到21世纪初已达6亿~8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6倍。风险也日益增大:一个化合物自合成到进入临床试验的成功率仅为数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进入Ⅱ期临床时还有4/5遭淘汰;上市后盈利的品种并非100%,仅为30%,其中能以高价独占市场的更少。从研发到上市,平均时间为10年左右。而且专利药过保护期后,还要面临非专利药(仿制药)的市场竞争。因此,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充满了各种风险和挑战,即便是专注于自主创新的跨国制药巨头,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也常不足以承担创新药物研发的全过程。

2 医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共享基础设施、信息和知识的优先扩散、风险的分担、人才的流动与相互学习等等。医药产业集群很好地弥补了单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缺点,下文分别从环境优势、成本优势和学习机制优势三方面阐述医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2.1 环境优势

2.1.1 制度环境优势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技术、资金、人才,而是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他指出,“硅谷”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环境象征,其内核就是创新企业的栖息地,关键在于有一套科学的制度安排,环境宽松,各类专业人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只有科学的制度“土壤”,才能产生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政府严格的行政监管是医药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技术创新最显著的特征,政府政策对集群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不仅要对新药开发和生产的全过程加以监管,例如发放新药证书、GMP认证等程序,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律法规、金融、财政、劳动力供给、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除了政府政策的制度大环境,在集群内部也有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例如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市场调查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其中创业服务中心,旨在为集群内处于初创阶段的医药研究机构的成长提供孵化器功能;而教育培训体系的职能是提供人才保障。

2.1.2 竞争环境优势

集群内激烈的竞争为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在市场经济规则下,竞争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而竞争会随着市场上参与企业数量的增多而加剧。在产业集群的相对狭窄的地理范围内通常聚集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并进行着同类或相似产品的生产,集群内的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差异很小,从而迫使企业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不管是走低成本路线还是走产品差异化路线,企业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因此,迫于生存压力,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前者更具有实施技术创新的动机。另一方面,在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见度较高,创新者的领先效益和示范效应突出,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无形中给其他的企业以很大压力和动力,从而推动所有企业重视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

2.2 成本优势

2.2.1 基础设施的公用性

医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成本优势之一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公用性上。如同城市有形的基础设施一样,医药产业集群内的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此必须由当地政府来提供,并服务于整个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这些基础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实验室、公用会议室、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有形设施,以及提供劳动者技术培训、企业家培训的无形服务机制。对任何一个组织而言,不可能拥有其所从事业务的所有知识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而集群由于其内部成员业务上的联系和互补性使得在知识创新行为中通过免费或付费的方式能够方便和经济地获得其所需要的知识和设施,同时也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分担了固定成本。

2.2.2 信息获取的低成本

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中,各个医药企业之间的往来比较密切,获取信息的渠道广,信息量大而且相对真实,这就使得集群内的企业能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获得行业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信息,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创新的盲目性,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这些信息可

以通过正式沟通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途径获取。由于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产业相关性,且有很强的相近性和互补性,其中一个企业技术的改进和变更,很容易就会被其他企业发觉和效仿。因此,医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比集群外的企业在信息的获取上占有更大的优势。

2.3 集群内技术学习机制优势

集群创新系统构筑了产业集群技术学习的平台,它能够促使集群内知识流动机制的形成。弗里曼在研究集群内部知识溢出机理时发现,集群内部存在正式与非正式网络,其中非正式网络对集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隐性知识的溢出是主要通过非正式网络实现的。

2.3.1 正式沟通优势

正式沟通学习机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内部流动、企业间合作互动、企业衍生、教育和培训以及研讨会等。从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开始,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一直被集群研究者认为是知识溢出的最重要机制。研究成果表明,企业间劳动力流动的程度越高,技术流动的速率越大。在医药产业集群中,具体劳动力流动的路径一般发生在:横向上生产同种药品的竞争性企业或合作性企业之间;纵向上原料药或化学中间体生产企业与制剂生产企业之间及生产企业与集群内的公共服务机构或机构之间。集群内部企业间一定比例的劳动力流动有利于知识溢出,当然,过度流动或流失则会破坏知识的时间持续性积累规律,导致学习绩效下降,进而削弱企业的R&D能力。正是这种劳动力在医药产业集群内的流动,实现了集群内的技术学习,成为集群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要素互动的重要形式。

2.3.2 非正式沟通优势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总和。按照OECD(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分类法,知识可以分为可编码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含经验类知识)两类,其中隐性知识占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但是由于隐性知识蕴藏在人的大脑之中,难以编码化,具有很强的主观属性,因此在传播形式上受到限制,基本上只能通过非正式的、偶然的、面对面的以及口头交流等非正式方式进行传播,而且隐性知识的交换不是一次性市场交易行为,必须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必须建立在长期合作关系基础上。基于地理接近的产业集群具有隐性知识交换的独特优势,为不同企业之间的员工创造了很多的非正式交流的机会。非正式交流既是技术创新扩散的主渠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知识的绝大部分是通过非正式交流传播的,这些非正式交流的传播速度比正式交流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并且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社会网络的沟通和思想的碰撞,激发出大量的创新思维,促进知识的更新。

在医药产业集群中,许多最新的、超前性的知识或者介于隐含经验类知识和清晰知识之间的知识,都以未编码化的知识形式存在。这些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深埋在社会之中,不易从正式渠道获得,例如药品生产中的技艺和能力,企业内部的秘密和诀窍,市场前景的判断与人才的选择,在何处向何人取得需要的知识,如何融资,如何开拓市场等。通过非正式交流,这些知识能快速、有效地传播。

3 发挥医药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措施和建议

3.1 完善集群内的服务体系

医药产业集群不仅是医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大量集中,更有集群内企业和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通过政府部门,建立一个规范的服务平台,将集群的创新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完善医药产业集群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创业服务中心和教育培训体系,吸引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加入集群内。张江“药谷”现已累计引进生物医药企业328家,共有科研人员8 580名,生物医药产值占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40%,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6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为产业链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完善的支撑保障系统。

3.2 加大政府的制度支持力度

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更大。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政府功能的存在和作用是技术创新得以持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府功能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优惠政策设计、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作为,是技术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并形成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持续激励。在发挥医药产业集群的基础创新优势方面,政府有很大的作为。吉林通化市通过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有利措施,解决通化医药产业集群中诸厂商面对的共同难题,包括政府允许中小企业在通化发行股票、提供融资、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和工商管理扶持政策等。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也通过实现快速审批、提供咨询服务、对外交流等措施为园区内的医药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优势比较

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管理层次越多,企业经营决策者对市场、技术的反应速度就会越慢,决策层与研发人员之间的沟通也会减少,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效率。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其组织结构一般较为扁平和松散,组织内层级较少,部门之间隔阂较少,内部交流增多,创新决策过程简化而迅速。笔者就大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比较谈点浅见。

一、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研发资源比较

对大企业来说,它有较强的信贷和上市能力,融资渠道通畅。所以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更有能力承担技术创新所需的高额固定成本。大企业还拥有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和仪器设备等。根据2004年资源清查工业资料显示,在企业中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技术创新人员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企业自身开发机构所拥有的科研用仪器设备也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因此,大企业在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技术创新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和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无法在直接融资市场上筹集资金,在间接融资市场上也困难重重,所以很难获得技术创新所需各项资金。而且由于缺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很难开展多项投资,而只能倾向于将资金和人才集中于某一个项目或某一个领域的研究,如果创新失败将导致整个企业的失败,因而技术创新的风险性相当大。但也正是因为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单一,也构成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一个优势。它在生产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上独具风格,专业技术容易达到精湛的地步,使产品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且虽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总量不如大企业多,但它的人才相对比较密集。在美国,中小型研究开发企业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达6.4%,而大型企业的该比例只有4.1%。在新兴知识密集产业,知识资产的重要性远大于其他资产,技术创新的频率高.方向变化快,中小企业以技术创新人才相对密集而容易占优势。

二、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对象及效率比较

大企业侧重于工艺创新,在工艺创新上有优势。大企业凭借其资金实力,以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抢占市场或稳定市场占有率,因此会注入更多的精力开发生产工艺。虽然大企业在产品创新上相对迟钝一些。然而当新概念产品创新在实现产品化以后,还需要质量和生产工艺方面的改进提高。由于大企业具有完善的制造系统和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所以大企业在这方面明显占优势。另外,大企业侧重于那些具有稳定的市场回报,能通过大批量生产来获取规模经济的研发项目。中小企业则根据其自身特点,开发那些短、平、快的新产品抢占市场,侧重于产品创新。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对分布在362个行业里的8074项发明和创新的研究表明,在所有制造业产品创新中,中小企业占了55%;中小企业每个雇员的产品创新的数量比大企业高1.38倍。而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1992年美国盖尔研究所对20世纪70年代121个行业的635种创新产品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每百万职工提供的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中小企业从技术创新到产品投入市场所需的时间比大企业更短,中小企业平均为2.22年,大企业为 3.05年。这是由于中小企业一般不设置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而主要和科研机构共同进行研究开发,想必大型企业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部门进行技术创新的模式,更能迅速地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所以中小企业在创新时间和创新效率上都优于大型企业。

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

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管理层次越多,企业经营决策者对市场、技术的反应速度就会越慢,决策层与研发人员之间的沟通也会减少,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效率。而且企业规模越大,官僚体制越复杂,一般情况下决策也更趋保守,企业家精神弱化,不利于创新的风险投入,决策时间也会越长,可能会产生组织与决策上的惯性,从而难以灵活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其组织结构一般较为扁平和松散,组织内层级较少,部门之间隔阂较少,内部交流增多,创新决策过程简化而迅速。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中小企业人员相对较少,人员之间更容易互相了解。从而更容易发挥个人的才能。而且中小企业的领导层比较精干,有利于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创新决策。同时宽松的管理结构使企业对创新更容易接受,能使企业保持一种有利于激发创造性的组织环境。

四、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开发能力比较

大企业占有市场份额大。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多以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能把技术创新作为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更容易发现和把握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大企业拥有健全的市场网络,对市场信息的掌握比较全面,与外部联系较为密切,建立一个新产品市场的成功可能性远远大于中小企业。通常情况下,当一个新概念产品成功实现产品化以后,大企业凭借其实力与地位.并购中小企业,开发大市场。而中小企业虽然对市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随时把握市场的机遇,但由于创新资金、人才的缺乏和创新机制的不健全等不利因素。

其创新成果商业化的能力较差,即使已取得了研发成果,也可能会因为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不足而导致整个创新的失败。而且中小企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小,不具有大企业的市场优势,所以相应地其市场风险就比较大。

参考文献:

[1]郑孝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及意义.当代经理人,2006,4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竞争优势;苹果;华为;通讯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研究机构Kwc最新数据显示,华为超过苹果成为国内市场最畅销智能机品牌,苹果自15年12月以来在中国市场首度出现份额连续下滑。事实上,中国市场并非是惟一出现苹果市场份额下滑的国家,iPhone手机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市场表现也不容乐观,都出现了iPhone市场份额下滑、Android市场份额上升的现象,苹果iOs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不断被安卓系统侵占。

文章就苹果、华为公司为例,分析两家企业近年来有关技术创新的投入及相关的业绩指标,从而分析苹果为何从不可超越转而销售数量逐渐下滑,华为如何从一个二线小辈,跻身于最大供应商的行列,以及对等其他中国本土的电子通讯企业的启示。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通过自身要素、外部环境的优化及其有机交互,在竞争过程中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能力。在企业的竞争中,企业竞争力体现在产品市场和企业资源的能力方面。产品市场的优势是企业现有超额利润的来源,表现为企业的显在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各要素有机结合已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整体实力,它反映的是企业实际创造财富并获得财富的能力。企业的资源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力。这种潜在的竞争力是随着环境不断演化的结果,它是增强并最终提高企业创造并获得财富能力的潜在实力。

二、文献综述

目前,实证研究理论在技术性无形资产的投入和研发的投入对企业在价值增长和业绩提高方面的作用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高的成果。

在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影响上,刘开勇提到当前世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新的需求不断产生,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而林清安也曾针对高科技企业发表自己的意见认为:创新是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在此基础上,李婧,何小刚等曾在文章中按照资源基础观的观点对技术创新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将企业内部资源的潜在价值进行挖掘,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还可以通过和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创造出对企业更加有用的资源。

随着对科技创新和企业价值、竞争优势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学者对其能代表技术创新的指标如:研发投入等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苟燕楠通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行业的企业中,研发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发人员的投入与企业经济效果的相关性上,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更为显著。朱乃平等通过对2009-2011年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的短期和长期财务绩效。但是王雪利却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制约了核心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导致企业难以构建持续的竞争优势。所以如何运用企业的技术创新来为企业创造价值才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

3.1苹果公司

3.1.1公司简介

苹果公司(Apple Inc.)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Ronw ayne)等人于1976年4月1日创立,并命名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Appk com puter In c.),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

苹果公司1980年12月12日公开招股上市,2012年创下6235亿美元的市值记录,截至2014年6月,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苹果公司在2016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9名,2016年10月,苹果公司成为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3.1.2技术创新的表现

(1)研发中心

苹果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科技公司,为了更全面的吸引人才在全球各地设立了研发实验室,包括以色列、美国佛罗里达州、西雅图、波士顿、中国、日本、瑞典及英国等都设有各类设施和卫星办事处。2016年初苹果公司已经派人前往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诺布尔研发实验室进行工作,此实验室占地800平方米,科研人员30余人。就在2016年的10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宣布将在深圳设立中国的第二个研发中心,引进更多的人才。苹果公司为让摄像头表现的更好,组建一个大约800人的团队进行研发,可见苹果公司对创新的重视。

(2)研发投入

苹果公司向来以产品创新能力而闻名,通常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研发经费大量投入的结果,但事实上,同谷歌、三星等公司相比,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非常的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公司不重视产品的开发,其在每一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5Ec)文件中,都表示不断投资研发是苹果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未来的发展和创新产品的销售及科技都离不开研发。通过对苹果公司2011年到2016年各季度研发投入的统计总结,如图3.1,充分展示了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2016年的前两个季度每个季度都达到了25亿美元,五年间增加了四倍多。

(3)专利数量

专利数量是一家公司能够继续保持创新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一家公司进行技术开发的进程。咨询公司sqoop公布了2015年度获得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排名,苹果在这项排名当中以专利数量1795个只位列第12。其中三星获得了7506个专利,比苹果的四倍还多。

种种创新结果的结合促使苹果产品备受消费者的欢迎。当苹果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时,都会出现空前的排队购买手机的情形,这是其他手机厂商所比不了的。这种超高热度的欢迎为苹果公司的经营绩效打下了基础。苹果公司在近五年的利润状况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15年的净利润较2011年翻了两倍,截至2014年6月,其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并且成为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而这都应该归功于苹果公司一直以来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3.2华为公司

3.2.1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 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在2010年以218.21亿美元营业收入首次杀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为第397位。随后几年,华为持续上榜,并且排名连续上升,如图3.2所示。到2016年,华为已经位居第129位。

3.2.2技术创新的表现

(1)研l投入

没有强力的投入,就不可能开展有效的技术创新,企业也就不可能有竞争优势,必须确定一个技术创新的合理的和固定的投入比例。企业应该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努力加大投入,强化技术创新,以此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图33可以看出,2012-2015年,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在10%以上,并且逐年上升。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每年的毛利率都在40%上下浮动。

(2)研发人员

从研发人员数量来看,华为研发人员数量逐年上升,每年的比例都维持在45%左右。

(3)专利数量华为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公司研发投入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15年12月31日,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50,377件。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52,550件,外国专利申请累计30,613件。其中、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

3.2.4技术创新对华为的作用

2015年,评为新浪科技2014年度风云榜年度杰出企业。2016年,研究机构M illw afd Brow n编制的B rand z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华为从2015年的排名第70位上升到第50位。8月,全国工商联“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500强榜首。8月,华为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7位。

一直以来,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华为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能够成为众多中国本土企业家所效仿的对象,正是因为华为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坚持技术创新。华为重视自身知识产权在核心领域积极积累。华为长期坚持每年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标准及专利工作,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

3.3对比分析

从产品的种类来看,两家公司近年来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呈上升的态势。两家公司产品种类都涉及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等软件和硬件部分,产品大类齐全。而具体到智能手机的种类来看,华为近年来智能手机的类型、产品的更新速度明显的高于苹果,在市场的表现也更强劲:苹果则保持每年两款新的产品的速度:的智能手机在市场的变现相对较弱,占有率较低。

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2015年,苹果对产品研发的投入为86亿美元,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为3.6%,相对201 5年66亿增加30%;2012-2015年,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在10%以上,并且逐年上升,2015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将近15%。虽然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相对华为较低,但苹果公司的营业收入比较高,2015年的营业收入接近2350亿美元。

从研发中心、研发人员的数量和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来看,两家公司的研发中心数量都在上升且更趋于全球化:华为研发人员数量逐年上升,每年的比例都维持在45%左右明显高于同期33%-37%的投入比例:由于未获得苹果公司有关研发人员的相关数据,未做详细说明。

从研发专利的数量来看,苹果公司2015年授予的专利数量为1795个位列2015年度专利数量企业榜单Top15第12名:而对于华为,参考了2015年国内企业PcT申请受理量排名,如表3-2所示。

从表3-2可以看出,华为在国内企业PcT申请受理量上排名前位,远高于同期国内其他企业。

文章选取2015年国内销量排行榜(表3-3所示),分析华为2015年国内销售量超过苹果的原因主要有:

(1)虽然苹果统治高端手机市场多年,但从鼎盛时期的iPhone 4到如今iPhone6s,这几代产品的更新仅仅是从外观和配置上稍做升级,并没有出现什么跨时代的变化,创新乏力是其市场份额下滑的一大重要因素。

(2)华为新开发的旗舰产品与苹果的新品针锋相对。华为P9智能手机的规格,屏幕尺寸从5英寸一直延伸到6.2英寸,手机装有双12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光学防抖、激光对焦功能。当iPhone7上市时,它所采用的技术已经被华为用户玩了半年。因此,产品升级周期长,更新换代速度慢也是其被赶超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以往苹果在行业中一直是技术创新与品质质量的担当,但在iPhone6s推出后,苹果手机的亮点越来越少,不再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且i0s系统Bug不断,这都对苹果的销售造成了负面影响。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贸易竞争优势,结构性因素

由于产业结构是决定一国出口结构转变的根本因素,技术创新通过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带动了一国贸易出口结构的优化。许多理论都验证了这一点:技术创新活动影响了贸易的产业组成从而影响了各产业和各国的增长机会。dosi,pavitt和soete,(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1);krugman,(1995);lall,(1992,2000)等都指出:产业间知识创造和技术积累的性质差异会导致各国技术能力的特殊发展,从而对一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模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narula和wakelin(1995)指出: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分工模式,贸易结构的变动与一国技术能力的产业构成以及各产业知识和学习的累积效应及路径依赖有关。busson和villa(1997)认为:当一个国家在世界需求旺盛的产业中通过技术进步占据有利地位时,这种产业间的贸易和分工就会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随着这个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就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不断发展。其次,当一个国家发展了产业内贸易时,就能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从而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转移。

美、日两国作为当今世界技术创新的主体,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经历了不同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转换过程,美国结构成功转型,贸易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一直在摸索阶段,结构升级的缓慢是日本贸易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的内在原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技术创新和贸易强国,其技术创新绩效与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导致贸易竞争力的较大反差。对这两个代表性技术创新国的技术创新、贸易结构优化和贸易竞争优势的差异进行深层次的探源,具有很实际的借鉴意义。所以,本文以oecd成员国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对美日两国技术创新、贸易结构演变和贸易竞争优势差异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

一、美日两国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

1.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的增长情况

从1989年—2003年,美国服务业r&d经费年均支出增长率达19.7%,而制造业r&d年均增长率仅为3.4%,制造业中各具体产业的r&d经费年均增长差异较大。美国r&d的产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产业升级特点,即: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的r&d经费增长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多的r&d经费流向了高技术服务业,如:服务型的研发活动和计算机咨询、软件开发和服务等行业。从制造业看,虽然整体的r&d经费增长较为缓慢,但是其中的高技术产业或中高技术产业却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如:精密仪器、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和电力、非电力机械等。美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使得印刷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相应的r&d投资也增多。而美国制造业中r&d增长速度较慢的是纺织品、非金属矿业、贱金属等传统产品,美国r&d产业分布充分说明了美国产业结构软化和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原因。见表1和表2。

从日本看,1989年—2003年间,日本服务业r&d年均支出增长率高达92.1%,但是这是在日本服务业的r&d投入基数极低的基础上增加的,(1989年—1994年累计只有52.6亿美元,同美国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因此尽管从1994年开始,日本加大了对通讯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研发,但是同美国的差距依然很大。日本制造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6.7%,几乎是美国制造业r&d经费支出增长率的2倍,这反映了日本对于制造业的重视,也说明了相对美国而言,日本制造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制造业看,两国的r&a

mp;d投入都避开了市场需求增长率较低的传统产业,如:石油开采和提炼、纺织品和服装、非金属矿等。但是,美国的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和汽车业的r&d经费支出在国内都是属于相对增长较低的产业,而这两个产业在日本是相对增长较快的产业,这说明美国的研发更大程度上是放在服务业等软产业的开发上,而日本还是体现在硬件制造和传统产业上。见表3和表4。

2.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累积额的比较

从1989年到2003年间,美国r&d经费支出最多的产业是服务业;其次是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通讯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仪器、医药以及两个中高技术产业:汽车和工业化工,这反映了美国产业的研发态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日本从1989年到2003年间,r&d经费支出最多的产业是通讯与电子设备,达1244.7亿美元,这反映了日本对电子这一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但是,日本其他支出r&d经费较多的产业多为中高技术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汽车、电子机械、工业用化工、非电力机械等,这说明日本产业的研发态势基本上处于由中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的过渡阶段。

二、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的结构性因素分解

1.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的介绍

该模型的主要内容是:如果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保持不变,则该国的贸易竞争优势也保持不变;而如果该国在世界市场的出口份额发生变化,表明其贸易竞争优势发生了变化。对这种出口份额增长(下降)的变化率进行分解,可得出影响出口份额变动的因素,并从中把贸易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提取出来。

tysynski于1951提出了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s model),将出口的增加分解成数项不同因素的效应,并认为要排除商品结构效应、市场增长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才不会高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后来,de.vries(1976)、richardson(1971)、learner e.e and stern r.m(1970)、fagerberg and sollie(1987)、hiroya ichikawa(1997)、laursen(1998)等人对cms模型的方法和运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完善,使该模型能很好地对一国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结构性分解。本文在借鉴laumenl998年结构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cms模型的进一步变型;把影响一个国家出口份额变化率的因素分为四个部分:(1)初始贸易结构效应(st效应)。这个效应反映贸易国在初始年份是否处于有利的专业分工模式,如为正,则为正确有利的分工模式;如为负,则表明该国初始年份处于不利的分工模式。(2)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sme效应)。这是一国进入需求快速增长产业的能力,如为正,表示该国具有进入快速增长行业的能力,正值越大,这种能力越强;如为负,则表示该国进入需求快速增长行业的能力较弱。(3)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gae效应)。这是一国退出市场衰退产业的能力,如为正,表示该国能较快退出衰退的行业,而把更多资源用于新兴产业,正值越大,这种能力越强;如为负,表示该国退出衰退行业的能力较弱。(4)市场份额效应(sh效应)。该效应反映一国在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各产业出口数量份额的增加或减少对总体出口份额的影响。

出口份额的分解公式为:

令:(代表一个国家的出口占世界全部出口的比重)

(代表一国某一特定产业出口占世界全部该产业的出口比重)

(代表世界该特定产业出口占世界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

xij代表j国i产业的出口额

则: (1)

对进行扩展,可得:

由(4—2)变换,可得:

把(4-3)中的变换成两项,以反映两个方向的变化,得:

其中:

:代表市场份额效应

&

nbsp; :初始结构的市场

: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

: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

同样,也可把一国r&d支出占世界r&d总支出的份额进行这样的分解:影响一国技术份额变化的因素,一是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各产业通过专利或研发活动体现出来的技术创新的多少;二是一个国家初始产业分工所体现的技术机会的状态;三是一个国家进入高技术创新机会的产业的能力;四是脱离低技术创新机会的产业的能力。

令:(代表一个国家的r&d投入占世界全部r&d经费投入的比重)

(代表某国某一特定产业r&d经费投入占世界该产业全部r&d经费投入的比重)

(世界该特定产业r&d投入占世界全部r&d投入的比重)

rij:代表j国i产业的r&d经费投入额

则:

其中:

:r&d投入份额效应

:初始r&d产业结构效应

:r&d投入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

:r&d投入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

2.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按《弗拉斯卡蒂手册》的定义,研究与发展(r&d)是“为了增加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r&d活动带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知识,是技术变革的一个主要来源。由于研发投入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点和根本保证,所以,各国都将研发投入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许多学者也通过选取r&d经费投入指标来反映一国的技术创新努力。本文用oecd国家各产业(按isic产业分类标准)的r&d经费投入作为技术创新的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出口业绩的指标选取,本文用相关国家各产业(按isic分类)出口市场份额作为指标,因为出口市场份额反映了一国产品出口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基期数据选择1988年、1989年、1990年三年的平均投资额,报告期的数据选择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的平均投资额,之所以选择这些年的数据,原因在于:(1)由于目前按产业分类进行r&d经费投入进行详细统计的最好资料来自于oecd对其成员国的统计数据库:oecd:“analytical business enterprise r&d database,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但是2006年出来的统计数据库最近的资料为2003年的数据,考虑到2001年后以美欧日为代表的科研和贸易大国的经济经历了严重的衰退和波动,一些数据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这些国家产业的研发能力,所以,选择了1999年、2000年、2001年的平均数据作为报告期指标数;(2)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时间跨度,正好是美、日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大变化的时代,也是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受到极大重视并引起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年代,所以,基期的数据选择1988年、1989年、1990年三年的平均r&d投资额作为指标数据,大体能反映这些国家技术研发和贸易竞争优势产业分布的结构性特点和动态变化趋势;(3)为了缩小单个年份由于波动造成的数据失准,本文以1988年、1989年、1990年和1999年、2000年、2001年两个三年的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作为比较的标准。(4)采用oecd各国作为分析的基础,主要在于这些国家的r&d经费投入和出口额分别占到世界总额的80%以上,以这些国家的数据分析,不会对结果真实性产生实质的影响。

3.对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的结构性因素分解

根据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对oecd国家的r&d投资额及市场出口份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解,主要发达国家的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

三、美日两国研发投入与出口市场份额变动的结构性因素对比分析

由表6和表7可看出,基期(初始

年)同报告期相比,从r&d经费投入看,美国r&d经费占世界全部r&d经费的比重上升了6.13%。其中,由于各产业r&d经费份额的变化使美国r&d经费份额上升了2.03%;由于r&d经费投入初始结构的合理性,使美国r&d份额提高了1.60%;在进入高速增长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值,说明更多r&d经费投入到高速增长的产业上去,从而使其r&d经费份额上升了1.00%;在脱离需求增长缓慢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说明研发经费减少了对传统低附加值产业的投入,使得其r&d经费份额提高了1.5%。从外贸出口看,报告期贸易出口的市场份额比基期上升了7.33%。其中,由于各产业出口份额的变化使美国出口份额上升了4.89%;由于初始贸易结构的合理性,使美国贸易份额提高了2.76%;在进入高速增长的出口产业方面,美国为负值,使其出口份额下降了0.46%;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使得其出口份额提高了0.13%。

日本方面,报告期同基期相比,从r&d经费投入看,日本r&d经费投入占世界全部r&d经费投入下降了9.68%。其中,由于各产业r&d经费份额的变化使日本r&d经费份额下降了3.7%;由于r&d经费初始投入结构的不合理性,使日本r&d经费份额下降了2.8%;在进入高速增长的产业方面,日本负值,使r&d经费投入份额下降了1.57%;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日本为负,说明同美国相比,日本有相对较多的r&d经费投入到低附加值的、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的产业中,使得其r&d经费份额下降了1.61%。从外贸出口看,同期,日本贸易出口的市场份额也下降了31.1%。其中,由于各产业出口份额的变化使日本出口份额下降了32.9%;由于初始贸易结构的合理性,使日本贸易份额上升了9.01%;在进入高速增长的出口产业方面,日本为负值,使其出口份额下降8.89%;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日本为正,使得其出口份额提高了1.71%。

四、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差异性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是美国结构调整转型完成并进入新经济增长的时期,也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进人经济衰退和产业结构调整滞缓的时期,从两国技术创新和贸易份额的变化就可看出明显的对比:(1)作为世界技术创新的最强国,美国的研发经费份额和外贸出口份额一直都居世界第一位,并呈现出一枝独秀之势。其实,在上世纪整个90年代,美国的技术研发份额和贸易出口份额都保持在较平稳的水平,也可以说,美国能维持出口市场的稳中有升,就在于其90年代的技术研发的大量投入。而日本在世界的研发份额和出口份额几乎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尽管日本的研发经费和贸易出口量在加大,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竞争,日本在技术创新和贸易方面的优势都受到极大的挑战,出口市场被分割。并且由于日本基础科研的薄弱和重大技术突破的不足,日本以工艺性改进为主的技术思路,使其技术同美国相比更容易被模仿和复制,这是造成其贸易竞争优势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2)从技术创新结构和贸易结构效应看,美国两项值都为正,说明美国90年代仍然占世界分工的绝对有利地位,并且这种地位转化为实际的贸易利益。而从日本看,基期研发资金投入的产业分布不合理,说明日本技术创新的方向开始不利于其产业分工格局,这也预示了9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也是其90年代经济衰退的最大原因。然而其贸易的初始结构效应为正,说明经过80年代经济和贸易的高速增长,到80年代末年日本的贸易分工处于非常好的的国际地位。(3)从结构的变动趋势看,在快速进入高速增长行业方面,美国的研发投入为正,表明美国参与高增长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有了很大的加强,但美国贸易出口在进入高速增长行业的表现还为负,说明80年代美国出口结构调整的路径依赖还影响到美国90年代的贸易结构转换,也说明了以东亚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对美国的冲击。在脱离衰退性产业方面,美国研发经费支出分布和贸易出口分布都较为理想,说明美国产业升级的趋势一直很明显。从日本看,在进入高速增长行业的能力上,出现了负值,表明日本在高新技术等增长较快的产业上受到了较大竞争并不能保持市场份额,在退出衰退性产业方面,日本的研发投入虽然为负,但负值不大,说明日本正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等增长较快的产业上,也说明了日本产业方向的调整正在过渡中,并且日本贸易出口对衰退性产业的依赖不断下降。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贸易竞争优势,结构性因素

    由于产业结构是决定一国出口结构转变的根本因素,技术创新通过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带动了一国贸易出口结构的优化。许多理论都验证了这一点:技术创新活动影响了贸易的产业组成从而影响了各产业和各国的增长机会。dosi,pavitt和soete,(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1);krugman,(1995);lall,(1992,2000)等都指出:产业间知识创造和技术积累的性质差异会导致各国技术能力的特殊发展,从而对一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模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narula和wakelin(1995)指出: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分工模式,贸易结构的变动与一国技术能力的产业构成以及各产业知识和学习的累积效应及路径依赖有关。busson和villa(1997)认为:当一个国家在世界需求旺盛的产业中通过技术进步占据有利地位时,这种产业间的贸易和分工就会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随着这个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就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不断发展。其次,当一个国家发展了产业内贸易时,就能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从而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转移。

    美、日两国作为当今世界技术创新的主体,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经历了不同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转换过程,美国结构成功转型,贸易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一直在摸索阶段,结构升级的缓慢是日本贸易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的内在原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技术创新和贸易强国,其技术创新绩效与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导致贸易竞争力的较大反差。对这两个代表性技术创新国的技术创新、贸易结构优化和贸易竞争优势的差异进行深层次的探源,具有很实际的借鉴意义。所以,本文以oecd成员国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对美日两国技术创新、贸易结构演变和贸易竞争优势差异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

    一、美日两国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

    1.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的增长情况

    从1989年—2003年,美国服务业r&d经费年均支出增长率达19.7%,而制造业r&d年均增长率仅为3.4%,制造业中各具体产业的r&d经费年均增长差异较大。美国r&d的产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产业升级特点,即: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的r&d经费增长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多的r&d经费流向了高技术服务业,如:服务型的研发活动和计算机咨询、软件开发和服务等行业。从制造业看,虽然整体的r&d经费增长较为缓慢,但是其中的高技术产业或中高技术产业却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如:精密仪器、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和电力、非电力机械等。美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使得印刷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相应的r&d投资也增多。而美国制造业中r&d增长速度较慢的是纺织品、非金属矿业、贱金属等传统产品,美国r&d产业分布充分说明了美国产业结构软化和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原因。见表1和表2。

    从日本看,1989年—2003年间,日本服务业r&d年均支出增长率高达92.1%,但是这是在日本服务业的r&d投入基数极低的基础上增加的,(1989年—1994年累计只有52.6亿美元,同美国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因此尽管从1994年开始,日本加大了对通讯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研发,但是同美国的差距依然很大。日本制造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6.7%,几乎是美国制造业r&d经费支出增长率的2倍,这反映了日本对于制造业的重视,也说明了相对美国而言,日本制造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制造业看,两国的r&a

mp;d投入都避开了市场需求增长率较低的传统产业,如:石油开采和提炼、纺织品和服装、非金属矿等。但是,美国的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和汽车业的r&d经费支出在国内都是属于相对增长较低的产业,而这两个产业在日本是相对增长较快的产业,这说明美国的研发更大程度上是放在服务业等软产业的开发上,而日本还是体现在硬件制造和传统产业上。见表3和表4。

    2.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累积额的比较

    从1989年到2003年间,美国r&d经费支出最多的产业是服务业;其次是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通讯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仪器、医药以及两个中高技术产业:汽车和工业化工,这反映了美国产业的研发态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日本从1989年到2003年间,r&d经费支出最多的产业是通讯与电子设备,达1244.7亿美元,这反映了日本对电子这一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但是,日本其他支出r&d经费较多的产业多为中高技术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汽车、电子机械、工业用化工、非电力机械等,这说明日本产业的研发态势基本上处于由中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的过渡阶段。

    二、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的结构性因素分解

    1.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的介绍

    该模型的主要内容是:如果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保持不变,则该国的贸易竞争优势也保持不变;而如果该国在世界市场的出口份额发生变化,表明其贸易竞争优势发生了变化。对这种出口份额增长(下降)的变化率进行分解,可得出影响出口份额变动的因素,并从中把贸易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提取出来。

    tysynski于1951提出了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s model),将出口的增加分解成数项不同因素的效应,并认为要排除商品结构效应、市场增长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才不会高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后来,de.vries(1976)、richardson(1971)、learner e.e and stern r.m(1970)、fagerberg and sollie(1987)、hiroya ichikawa(1997)、laursen(1998)等人对cms模型的方法和运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完善,使该模型能很好地对一国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结构性分解。本文在借鉴laumenl998年结构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cms模型的进一步变型;把影响一个国家出口份额变化率的因素分为四个部分:(1)初始贸易结构效应(st效应)。这个效应反映贸易国在初始年份是否处于有利的专业分工模式,如为正,则为正确有利的分工模式;如为负,则表明该国初始年份处于不利的分工模式。(2)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sme效应)。这是一国进入需求快速增长产业的能力,如为正,表示该国具有进入快速增长行业的能力,正值越大,这种能力越强;如为负,则表示该国进入需求快速增长行业的能力较弱。(3)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gae效应)。这是一国退出市场衰退产业的能力,如为正,表示该国能较快退出衰退的行业,而把更多资源用于新兴产业,正值越大,这种能力越强;如为负,表示该国退出衰退行业的能力较弱。(4)市场份额效应(sh效应)。该效应反映一国在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各产业出口数量份额的增加或减少对总体出口份额的影响。

    出口份额的分解公式为:

    令:(代表一个国家的出口占世界全部出口的比重)

    (代表一国某一特定产业出口占世界全部该产业的出口比重)

    (代表世界该特定产业出口占世界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

    xij代表j国i产业的出口额

    则:          (1)

    对进行扩展,可得:

    由(4—2)变换,可得:

    把(4-3)中的变换成两项,以反映两个方向的变化,得:

    其中:

    :代表市场份额效应

&

nbsp;   :初始结构的市场

    :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

    :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

    同样,也可把一国r&d支出占世界r&d总支出的份额进行这样的分解:影响一国技术份额变化的因素,一是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各产业通过专利或研发活动体现出来的技术创新的多少;二是一个国家初始产业分工所体现的技术机会的状态;三是一个国家进入高技术创新机会的产业的能力;四是脱离低技术创新机会的产业的能力。

    令:(代表一个国家的r&d投入占世界全部r&d经费投入的比重)

    (代表某国某一特定产业r&d经费投入占世界该产业全部r&d经费投入的比重)

    (世界该特定产业r&d投入占世界全部r&d投入的比重)

    rij:代表j国i产业的r&d经费投入额

    则:

    其中:

    :r&d投入份额效应

    :初始r&d产业结构效应

    :r&d投入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

    :r&d投入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

    2.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按《弗拉斯卡蒂手册》的定义,研究与发展(r&d)是“为了增加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r&d活动带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知识,是技术变革的一个主要来源。由于研发投入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点和根本保证,所以,各国都将研发投入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许多学者也通过选取r&d经费投入指标来反映一国的技术创新努力。本文用oecd国家各产业(按isic产业分类标准)的r&d经费投入作为技术创新的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出口业绩的指标选取,本文用相关国家各产业(按isic分类)出口市场份额作为指标,因为出口市场份额反映了一国产品出口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基期数据选择1988年、1989年、1990年三年的平均投资额,报告期的数据选择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的平均投资额,之所以选择这些年的数据,原因在于:(1)由于目前按产业分类进行r&d经费投入进行详细统计的最好资料来自于oecd对其成员国的统计数据库:oecd:“analytical business enterprise r&d database,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但是2006年出来的统计数据库最近的资料为2003年的数据,考虑到2001年后以美欧日为代表的科研和贸易大国的经济经历了严重的衰退和波动,一些数据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这些国家产业的研发能力,所以,选择了1999年、2000年、2001年的平均数据作为报告期指标数;(2)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时间跨度,正好是美、日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大变化的时代,也是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受到极大重视并引起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年代,所以,基期的数据选择1988年、1989年、1990年三年的平均r&d投资额作为指标数据,大体能反映这些国家技术研发和贸易竞争优势产业分布的结构性特点和动态变化趋势;(3)为了缩小单个年份由于波动造成的数据失准,本文以1988年、1989年、1990年和1999年、2000年、2001年两个三年的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作为比较的标准。(4)采用oecd各国作为分析的基础,主要在于这些国家的r&d经费投入和出口额分别占到世界总额的80%以上,以这些国家的数据分析,不会对结果真实性产生实质的影响。

    3.对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的结构性因素分解

    根据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对oecd国家的r&d投资额及市场出口份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解,主要发达国家的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

    三、美日两国研发投入与出口市场份额变动的结构性因素对比分析

    由表6和表7可看出,基期(初始

年)同报告期相比,从r&d经费投入看,美国r&d经费占世界全部r&d经费的比重上升了6.13%。其中,由于各产业r&d经费份额的变化使美国r&d经费份额上升了2.03%;由于r&d经费投入初始结构的合理性,使美国r&d份额提高了1.60%;在进入高速增长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值,说明更多r&d经费投入到高速增长的产业上去,从而使其r&d经费份额上升了1.00%;在脱离需求增长缓慢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说明研发经费减少了对传统低附加值产业的投入,使得其r&d经费份额提高了1.5%。从外贸出口看,报告期贸易出口的市场份额比基期上升了7.33%。其中,由于各产业出口份额的变化使美国出口份额上升了4.89%;由于初始贸易结构的合理性,使美国贸易份额提高了2.76%;在进入高速增长的出口产业方面,美国为负值,使其出口份额下降了0.46%;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使得其出口份额提高了0.13%。

    日本方面,报告期同基期相比,从r&d经费投入看,日本r&d经费投入占世界全部r&d经费投入下降了9.68%。其中,由于各产业r&d经费份额的变化使日本r&d经费份额下降了3.7%;由于r&d经费初始投入结构的不合理性,使日本r&d经费份额下降了2.8%;在进入高速增长的产业方面,日本负值,使r&d经费投入份额下降了1.57%;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日本为负,说明同美国相比,日本有相对较多的r&d经费投入到低附加值的、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的产业中,使得其r&d经费份额下降了1.61%。从外贸出口看,同期,日本贸易出口的市场份额也下降了31.1%。其中,由于各产业出口份额的变化使日本出口份额下降了32.9%;由于初始贸易结构的合理性,使日本贸易份额上升了9.01%;在进入高速增长的出口产业方面,日本为负值,使其出口份额下降8.89%;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日本为正,使得其出口份额提高了1.71%。

    四、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差异性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是美国结构调整转型完成并进入新经济增长的时期,也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进人经济衰退和产业结构调整滞缓的时期,从两国技术创新和贸易份额的变化就可看出明显的对比:(1)作为世界技术创新的最强国,美国的研发经费份额和外贸出口份额一直都居世界第一位,并呈现出一枝独秀之势。其实,在上世纪整个90年代,美国的技术研发份额和贸易出口份额都保持在较平稳的水平,也可以说,美国能维持出口市场的稳中有升,就在于其90年代的技术研发的大量投入。而日本在世界的研发份额和出口份额几乎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尽管日本的研发经费和贸易出口量在加大,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竞争,日本在技术创新和贸易方面的优势都受到极大的挑战,出口市场被分割。并且由于日本基础科研的薄弱和重大技术突破的不足,日本以工艺性改进为主的技术思路,使其技术同美国相比更容易被模仿和复制,这是造成其贸易竞争优势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2)从技术创新结构和贸易结构效应看,美国两项值都为正,说明美国90年代仍然占世界分工的绝对有利地位,并且这种地位转化为实际的贸易利益。而从日本看,基期研发资金投入的产业分布不合理,说明日本技术创新的方向开始不利于其产业分工格局,这也预示了9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也是其90年代经济衰退的最大原因。然而其贸易的初始结构效应为正,说明经过80年代经济和贸易的高速增长,到80年代末年日本的贸易分工处于非常好的的国际地位。(3)从结构的变动趋势看,在快速进入高速增长行业方面,美国的研发投入为正,表明美国参与高增长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有了很大的加强,但美国贸易出口在进入高速增长行业的表现还为负,说明80年代美国出口结构调整的路径依赖还影响到美国90年代的贸易结构转换,也说明了以东亚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对美国的冲击。在脱离衰退性产业方面,美国研发经费支出分布和贸易出口分布都较为理想,说明美国产业升级的趋势一直很明显。从日本看,在进入高速增长行业的能力上,出现了负值,表明日本在高新技术等增长较快的产业上受到了较大竞争并不能保持市场份额,在退出衰退性产业方面,日本的研发投入虽然为负,但负值不大,说明日本正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等增长较快的产业上,也说明了日本产业方向的调整正在过渡中,并且日本贸易出口对衰退性产业的依赖不断下降。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6篇

(一) 鲜明的集成性特点有益于教学开展

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 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简单易懂的模式, 进行复杂性的学习。多媒体教学, 嗯, 以图文形式, 展现出, 所学内容, 简单直接, 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带入设定好的情境当中, 确保在这样的情境当中, 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而同时学生更能够直接参与到情境当中, 有效地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多媒体教学的集成性特点可以使网络与现代教学相联结扩充现在教学中教材中的只是内容, 完成对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品质。

(二) 资源多样形式共享的特点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多媒体教学是依托以网络信息资源,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多媒体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可以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在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 利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以达到互相促进, 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更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教学创新开辟道路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技术, 为我国教育教育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 现在在线教学发展的基础。多媒体教学, 以一种学生喜爱的方式入手, 借助网络资源和电子产品, 给学生展示一个不一样的课堂。多媒体的教学的重点是将学生的注意力, 集中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是新式创新教学的开端。学生对于网络教学产生兴趣, 首先是, 这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产生了兴趣, 然后才将注意力的重点, 集中到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全面落实, 使学生能够进入了更加愿意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 并且在这一模式中, 集中注意力和想象力, 能够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发展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拓宽了, 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因此, 多媒体教学技术依托新的形势和新形势发展的基础你教学改革开辟新的道路。

三、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改革上的创新

(一) 多媒体设计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多媒体教学设计是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模式重要方面。多媒体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而且, 有助于教学直接化呈现。在不浪费教学资源的情况下, 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情境环境。这样哦, 多媒体教学是更符合教学改革发展要求的。多媒体教学更注重于教学内容的设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而且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师经验相结合, 实现个性化教育。多媒体教学的引入, 不仅改变了教学模式, 而且改变了课程内容, 更实现啦, 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探索。多媒体教学只是教育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模式, 还是要以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为主, 二者互相融合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因此, 可以说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模式, 而是创新方法的模式, 是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是提升学生效率的模式。

(二) 多媒体结构形式促进先进性教学结构创新

传统教学将以课堂为主的应试教育称之为线性结构。这种结果只是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处理, 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已经不符合教学的发展, 是教学改革, 必须要改掉的模式之一。而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网状的模式之一, 一种多媒体为基础,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 进行信息知识选择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模式, 这种网状的结构模式, 不仅能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能学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更加流畅。由此可见, 多媒体教学结构模式的调整是更为先进性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当前现代教学改革中非常有效、实用性非常强的模式, 对促进我国教学改革创新也非常有帮助。

(三) 多媒体教学的开放式促进交互相教学的创新

多媒体教学作为网络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已经成为当今新时代的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教学辅助形式。无论是多媒体课件, 还是, 多媒体教学内容都是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形式, 这种教学不仅能够, 唔使教学成为一种协作, 成为一种交互性的共同学习, 而且还是学生通过自主多媒体网络, 与参与非课程之内教学内容的学习。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还能通过网络实施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 在这样的教学平台上, 实现教学的交互性沟通。这不仅是教学的创新, 更是交互性教学实现的开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推动协作教学和交互性教学的发展,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晨.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 2007-10-17

[2]马立辉.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J].黑龙江科学, 2017-07-08

[3]曹璞.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教学模式创新方向探讨[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7-06-05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优势产业 技术 创新 比较

1 导言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很多领域都缺乏核心技术,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外,我国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应的技术创新呈现差异。而如何有效地实现本地区的技术自主创新,关系到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地域差距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众多学者对技术自主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朱春奎(2006)对上海科教兴市的人才、科研机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科技部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合作项目《中国西部区域自主创新战略研究》,通过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基本状况进行调研和概括,总结出不同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做法。但是,根据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对此,有些学者把区域技术自主创新与其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胡春力(2006)、陈芳平(2007)、石亚碧(2007)、paci(1997)等,周元等(2006)认为对不同区域、不同形式、不同产业的自主创新应分类指导。然而,优势产业存在层次性,如是国际性的还是区域性,这些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很多地区把很多产业均作为优势产业,没有进行划分,使之缺乏支持的重点和层次性,对于经济的科学发展不利。基于此,本文首先以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及高薪技术产业为例,对不同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进行比较,然后探讨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的模式。

2 重庆市优势产业确定与划分

在2001年,余鲁提出了重庆市需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1)第一产业:①优质、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种植业;②高品质肉畜、家禽养殖业;③优质水果、经济作物。

(2)第二产业:①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摩托车等)制造业;②电力生产供应业;③黑色金属冶压业;④新型医药工业;⑤新型建材业;⑥电子业;⑦粮油等食品加工业(重点是绿色食品);⑧建筑业。

(3)第三产业:①交通、通讯产业;②信息咨询业;③房地产业;④旅游业。

文婷(2006)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机械制造工业、医药业、化工工业、冶金工业、烟草加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等6个产业是重庆市的优势产业。

另外,重庆市政府也确定了一些优势产业,如汽车、天然气、铝、农产品等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产业处在什么地位,是具有国际优势、国内优势,还是西部区域优势、还是重庆市范围内的优势?没有清晰地划分,不利于技术自主创新。因此,我们首先采用区位“比较优势”指标来判断重庆市的优势产业。

以“区位优势”为评价指标,对lq>1的初步确定为优势产业。通过利用国家统计局和重庆市统计局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确定了重庆市12个优势产业,并按lq的大小对相对优势产业排序,如表1。然后,对这12个相对优势的产业与国际、国内其它省份的产业比较发现:重庆市没有国际层次的优势产业,只有汽车摩托车产业具有全国层次的优势,而其他相对优势的产业(如表1中的前10相对优势产业)只具有西南地区或重庆市区域层次的优势。

3 不同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与模式差异

根据前面的分析,重庆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属于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技术、仪器仪表控制等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产业优势不明显。从创新的过程看,虽然有些产品的技术创新过程有些差异,但是重庆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产品的基本创新过程基本类似,典型过程是:市场调查、技术预研、技术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试制、试用、技术改进、小批生产、规模生产等九个阶段。同样,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技术创新的典型过程是:市场调查、技术跟踪、产品定义、软、硬件开发、联调、测试、中试、试用和推广等九个阶段。对此,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两者的技术过程创新对比分析,总结出技术创新的共同特点与差异。

3.1 创新过程差异

两者在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流程都包含创新发起(市场调查)、产品创新和创新扩散(推广)等阶段(活动),创新的发起与产品创新部分地融合在一起,而产品创新与创新的扩散不同程度地融合。

对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创新在产品技术创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也有工艺创新活动,但其重要性较之产品创新要低得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一般是模块化的,其中的各个模块是以不同批量生产的。因此,其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中试阶段,其工艺创新是在中试阶段中进行的。而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也同样有中试阶段。

3.2 产品创新差异

企业内部研发部门是产品创新的主要部门,也是产品创新的主要技术来源,外部信息也直接反馈到研发部门中去。对于交通运输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产品包含了许多外购设备,因此这些设备的供应商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则很少来自供应商。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把创新的人力、资金和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产品创新活动中,研发部门是主要的创新部门。而对于交通运输制造业,除了研发部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部门外,从事调试和测试的部门也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3 工艺创新差异

工艺创新只对两类产业都存在,其中生产部门是工艺创新的主要部门,也是技术和信息的主要来源。高新技术产业在中试阶段消耗了较多的人力、资金和时间,而交通运输制造业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工艺创新。

3.4 创新扩散差异

对于交通设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部门是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实施部门。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质量、测试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扩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5 创新资源差异

科技人员、资金、企业声誉、外部关系网等是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资源。无论是交通设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与设备都是重要的创新资源。其中交通设备制造业,设备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因为该产业的技术非常成熟,要对产品进行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必须由相应的加工设备支持。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重要资源是人才,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与配合,对于硬件则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软件的开发是很难从市场获得的,必须由相应的软件开发人员完成。

4 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

(1)具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对重庆市的汽车摩托车产业而言,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产业人才与技术基础,同时也经历了模仿创新的阶段,正在步入自主创新阶段。但是这一阶段要完全自主创新存在较大的困难,因为优势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技术,有的技术较好,有的技术较低,因此,对于在技术程度较高的企业,可以采取自主创新的方式,而对于处在技术较低的企业,需要采取模仿创新的方式改进技术。另外,有些技术非常成熟,在进行创新则非常困难,同时技术创新的的成本也非常高,一般的企业很难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研究。因此,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方式主要采取“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为辅”,其中,自主创新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模仿创新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

(2)地方区域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重庆市许多产业都处在这个阶段,不具备全国范围内的优势,仅仅在西部或重庆市区范围内相对于其他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器械制造业等。这类产业的技术创新的方式,本文认为,采取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的策略。因为,在产业链上,有的企业在全国或全球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需要采取自主创新为主,如医疗制造业中的医疗仪器“海抚刀”产品,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可采取技术自主创新方式,而有些企业则处于低于我国发达地区的技术水平,需要采取模仿创新的方式,尽快缩短差距,然后在一定的基础上,再进行技术自主创新,因此处于地方区域层析的优势产业采取的技术创新策略是: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

参考文献

[1] paci, r. and usai, s. technological enclaves and industrial districts: an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innovative activity in europe. working paper, december, 1997.

[2] 陈芳平,包锐.甘肃省优势产业自主创新的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07(6):83-85.

[3] 辜胜阻,郑凌云,张昭华.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以硅谷和温州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4):8-15.

[4] 胡春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重点与主要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6(11):3-10.

[5] 石亚碧.提升河北省优势产业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7(11):223-227.

[6] 文婷.重庆市优势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未发表,重庆大学),2006(5):34.

[7] 余鲁.西部大开发与重庆优势产业的选择[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26.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专利申请;倒U型曲线

文章编号:2095-5960(2014)02-0091-06;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范围不断扩大,实现从成本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成为国内产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绝大多数产业技术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引进和伴随着国际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据统计,中国专利申请量从1985年的19万件增加到2012年的205.1万件,研究开发投入占GDP比重从1995年的0.57%上升到2012年的1.97%,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后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中国要进行技术创新,尤其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才能获得持续的产业竞争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1]如何度量技术创新水平成为研究技术创新问题的关键。

创新经济学的鼻祖Schumpeter(1912)把创新划分为三个阶段:创造、创新和扩散。Solow(1957)的研究表明,人均GNP的增长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来自于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这促使学者们开始对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常用研究开发(R&D)来衡量技术创新,但R&D在衡量技术创新水平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技术创新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R&D仅仅是技术创新的开始。第二,R&D是一个资金投入指标,在衡量技术创新水平时无法体现其他非资金因素。[2]因此,学者们开始转向对专利指标的研究。较之R&D,专利是技术创新的产出指标。在数据的选择上,可以采用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前者的数据较为及时和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创新的经济价值;后者可能存在未及时缴费而被取消和对企业绩效的滞后性等问题。

我国企业申请专利数量能否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专利中的三种类型在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本文拟运用中药上市公司申请专利数据作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研究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余下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对专利和竞争优势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第三部分,研究假说,解释数据的行业选择和对专利与竞争优势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第四部分,实证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对申请专利数据和竞争优势进行经验分析;第五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技术创新作为科技进步的核心和关键,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进行了有益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一)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国内外研究

1912年,Schumpeter提出创新理论,并在1939年和1942年出版的专著中对创新进行了丰富和完善,Coase(1937)和North(1971)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成为创新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竞争优势的概念是Chamberlain(1933)首次提出,后由Hofer&Schemed(1978)引入战略管理领域。此后,理论界先后出现了研究竞争优势的各种理论流派:定位学派、资源学派、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知识管理学派等。

关于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通过产业间的融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动产业的不断发展演化(Rosenberg,1963;Schal,1985;Dosi,1988;Stieglita,2002);第二,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形成暂时的技术知识垄断,促使竞争优势的形成(Posner,1961;Yuichiro&Paul,2005;Peilei,2006);第三,对具体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多数的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Jose&Rosario,2005;Peilei,2006)。郭斌(2002)的研究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特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贡献者。[3]官建成、王瑛、马宁(2002)通过对中国213家制造业的研究发现,R&D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内在基础,两者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4]王庆喜、秦辉(2007)指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显著提高竞争优势,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远大于研发条件的促进作用。[5]

(二)专利与竞争优势的国内外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于专利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研究成果都表现为:专利对企业绩效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Scherer(1965)的研究不但说明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的有效指标,而且运用1955—1960年的财务数据说明专利数量与销售额、利润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与利润率无关。[6]Comanor&Scherer(1969)运用横截面数据证明,较之专利授权数,专利申请数对销售额的正面促进作用更大。[7]Ernst(1995)对50家德国机械制造企业的研究发现,专利水平高的企业具有较高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收入增长率。[8]Ernst(2001)的后续研究发现,专利对销售收入的促进作用具有时间滞后性。[9]Shane(1993)、Jaffe(1998)、Hall&Ziedonis(2001)、Zhang&Rogers(2009)的研究都有效证明了专利和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10]

国内学者对专利与竞争优势的研究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行业的专利和竞争优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多属于正相关关系。赵远亮等(2009)研究了医药上市公司,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可以促进ROA的增长,化学和生物制药企业的外观设计与ROA呈正相关关系。[11]李柏洲、苏屹(2010)对大型企业的研究显示,发明专利可以促进企业利润的提高。[12]周煊、程立茹、王皓(2012)的研究结果显示,专利申请总数与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但是专利类型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不统一。[13]徐欣、唐清泉(2012)运用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检验专利竞争优势理论和加速化陷阱理论,结果显示专利与盈余正相关,新增专利和存量专利对企业盈余存在不同的影响。[1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研究为这一领域奠定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但较之国外研究,国内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第一,专利数据的可靠性。Hall&Ziedonis(2001)指出,专利数据的搜集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分支机构、兼并和更名等情况,确定专利的真实情况。[10]鉴于企业改制问题,中国企业的更名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在搜集数据时要进行具体的归属。第二,国内的现有研究多采用截面数据,数据样本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论的可信度。因此,本文拟对专利与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中药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专利和竞争优势进行研究,探讨技术创新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

Webber(2003)指出,专利研究适于限定在某一行业或相近行业进行,通过对制药、化学、石油等行业的专利制度与新产品开发关系的研究,发现专利倾向性最高的行业是制药行业,建立专利制度对保护制药企业的研发动力至关重要。[15]Kim&Marschke(2004)的研究发现,美国医药制造业的专利数量占全部专利数量的比重从1983年的6.6%上升到1992年的11.2%,专利制度在制药行业具有重要的作用。[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专利竞争优势理论成为研究创新的热点问题,该理论是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理论的交叉。Arrow(1962)的研究指出,企业在进行开创性研究中可能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而且一旦创新活动的成果公布,其复制成本较低而且常常被其他企业免费使用。因此,基于创新知识的“公共产品”性质而产生了专利补偿理论。[17]Schumpeter(1990)的“创造性破坏”指出,当厂商研发出了新的技术或者更高的技术,那么研发厂商就可以取代原有厂商,成为垄断者。[18]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结晶,专利是赋予发明者在一定期限内合法垄断其发明创造产生的知识产权,能够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但专利的价值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Gayle(2001)指出,专利中有许多不重要的创新,不能真正代表创新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效应。[19]朱雪忠、乔永忠、万小丽(2009)的研究也指出,中国专利质量参差不齐,专利质量有待提高。[20]按照中国知识产权局的相关规定,专利分为三种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表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技术含量最高,申请的周期和保护期最长,难度最大,属于高水平的技术创新项目。实用新型专利是技术水平较低和难度较小的发明创造。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难度最低,几乎不涉及技术含量,但是往往是基于市场竞争压力下进行的发明创造,可以充分体现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性。因此,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基本不需要经过实质性的审查,当然其获得保护的时间也较短,保护力度小。一旦企业获得关键的技术创新成果首先会申请发明专利。企业竞争优势的测量包括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前者往往用衡量企业绩效的客观指标进行测量;后者则通过对比来体现竞争优势。现有的研究多用财务指标进行测量,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等是常用的测量指标。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医药方面做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承诺,这使得医药制造业无法继续免费使用国外专利,纷纷开始进行自主研发,专利申请数开始迅速增加。2007年开始,中国制药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开始呈现平稳态势。因此,本文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07—2012年在上海和深圳两板块中的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板块和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共计69家上市公司。为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按照下列标准进行筛选:剔除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剔除被PT、ST、*ST、SST和S*ST的上市公司;选择仅发行A股的公司。依据上述标准进行筛选,并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最后的样本为30家中药上市公司。①①30家中药上市公司为:云南白药、片仔癀、沃华医药、东阿阿胶、精华制药、千金药业、中新药业、马应龙、独一味、金陵药业、天士力、九芝堂、同仁堂、太极集团、桂林三金、奇正藏药、羚锐制药、亚宝药业、康缘药业、康恩贝、江中药业、三精制药、武汉健民、紫鑫药业、益佰制药、紫光古汉、贵州百灵、佐力药业、太安堂、信邦制药。

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司年报、和讯网等;专利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局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为避免因企业更名等原因造成的数据缺失,在查询专利数据时结合企业年报进行查询,查询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

(二)模型的建立

模型(2)、模型(3)和模型(4)的回归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提高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假说H2通过验证,H4未通过验证。可能存在的原因在于,我国中药市场仍处于垄断竞争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增加产品的差异性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以市场为导向的外观设计专利可以提高产品的差异性,增强其垄断性。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外观设计专利对净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发明专利对净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性比技术创新的科技含量更为重要。实用新型专利与净资产收益率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假说H3得到验证。在专利的二次项中,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二次项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的特点,这说明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快速增长在早期能迅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但增加到一定水平时,这种促进作用将下降。实用新型专利的二次项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不存在倒U型关系。总资产对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原因可能在于企业的规模不经济。模型(3)中的企业所有制类型对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在模型(2)和模型(4)中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五、结论与政策思考

本文基于30家中药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专利数量、专利的三种类型、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技术创新数量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数量与企业竞争优势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二,技术创新类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较为复杂,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分别表征科技含量和市场导向,两者对竞争优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技术创新的市场含量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大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含量;实用新型专利不能提高竞争优势,其二次项与竞争优势正相关。

鉴于当前中国已经成为申请专利大国,专利可能会存在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粗放式增长”。本文运用专利指标分析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关系,并提出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两点建议:

第一,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在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和演化中发挥着重要的诱导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掌握核心技术,带动新产品的诞生,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第二,加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在专利申请上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应该从市场需求出发,确定最优专利产出水平,并通过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专利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丽英,杨云.公共产品供给、技术进步率与国家创新能力[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1):40-47.

[2]唐根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1):30-34.

[3]郭斌.企业异质性、技术因素与竞争优势: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评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2):55-61.

[4]官建成,王瑛,马宁.制造业企业R&D能力和竞争力关系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3):86-89.

[5]王庆喜,秦辉.技术创新能力与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S2):460-464.

[6]Scher,F.M.1965.Firm Size, Market Structure, Opportunity, and the Output of Patented Invention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5(5):1097-1125.

[7]Comanor,W.S.&Scherer,F.M.1969.Patent Statistics as a Measure of Techn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7(3):392-298.

[8]Ernst,H.1995.Patenting Strategies in the Germa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Company Performance[J].Technovation,15:225-240.

[9]Ernst,H.2001.Patent Applications and Subsequent Changes of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ime-Series Cross-Section Analyses on the Firm Level[J].Research Policy,30(1):143-157.

[10]Hall,B.H.&Ziedonis,R.H.2001.the Patent Paradox Revisited: an Empirical Study of Patenting in the 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1979-95[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32(1):101-128.

[11]赵远亮,等.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研究[J].科研管理,2009(7):175-182.

[12]李柏洲,苏屹.发明专利与大型企业利润的相关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23-127.

[13]周煊,程立茹,王皓.技术创新水平越高企业财务绩效越好吗?——基于16年中国制药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8):166-179.

[14]徐欣,唐清泉.专利竞争优势与加速化陷阱现象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专利与盈余关系的考察[J].科研管理,2012(6):83-91.

[15]Webber,D.E.2003. Encouraging Pharmaceutical R&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 Associations,2.

[16]Kim,J.&Marschke,G.2004.Accounting for the Recent Surge in US Patenting:Changes in R&D Expenditures, Patent Yield, and the High Tech Sector[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3(6):543-558.

[17]Arrow,K.A.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by-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9:155-173.

[18]Schumpeter,J.1990.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M].Beijing, Published by Commercial Press.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9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高科技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被看作是短期的产品开发或战略经营的产物,而被看作是企业能否成为百年老店的深层次物质和精神运营的产物。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系统创新能力表现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外部能力的综合运用是关键的因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处理不同创新资产的设立、协调和专业化分工协作。这种不同不仅存在于专业职能和技术方面,而且存在于组织文化、管理传统、相对声誉和公司中权利分配等方面(Christensen,1995)。因此,协调与整合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系统是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研究

大多数的企业创新需要两种或更多类型资产的有机结合。高水平的资产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较之低水平的更能为创新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并对技术基础及其组织协调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利用创新资产和互补性资产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核心能力变得更加规范,且强化了围绕技术创新有关的适宜条件。因此,企业应该考虑到企业高层的战略决策能力、中层管理的组织能力、技术层次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作业层次的制造能力以及市场层次的营销能力,以组织中的这些创新资产为基础,选择拟作为其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并确保这些能力分散在组织中以便利用、保护和进一步开发(Prahalad和Hamel,1990),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确立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基础,并将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归因于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共同作用。

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组织的异质性源于资源的不可分割(Penrose,1959),而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独特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并使企业收益达到较高水平。这些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如厂房和资本金;无形资源,如专利和商标;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主要存在于个人本身、文件、计算机或类似的存储和交流媒介中。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必然产生企业的竞争优势,因为有些资源可以或多或少通过在战略要素市场上进行交易而获得。如果许多资源对于众多成功企业普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这些资源至少构成了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从来都不是充分条件。那些产生企业超额收益的资源应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仿制性和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等特征(Barney,1986,1991)。

技术基础理论为我们确定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例如,Adler和Shenbar(1990)从组织能力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定义,即开发满足现有市场需求新产品的能力、运用合适的工艺技术制造这些产品的能力、开发和采用新产品新工艺技术以满足计划中的未来需要的能力、较强的对竞争者引发的预料之外的技术活动和不可预测机会的反应能力。在具有不同技术基础的企业中,创新能力意味着在不同的创新资产类别间、在创新资产和互补性资产间建立起资产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这种协作超出了技术创新特定资产的狭小范围,通过动员互补性资产为创新提供条件,同时也使创新适应于企业内业已存在的操作性资产和企业外业已存在的互补性资产,如供应者的投入、使用者的知识等。也有研究者按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功能对创新资产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四种基本创新资产,即科学研究资产(符合R&D中的研究)、工艺创新资产、产品创新应用资产(细分为技术和功能)、美学设计资产。其中后三种是发展中的具体说明和描述(Christense,1995) 。

从核心能力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相关问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核心能力的概念是由Prahalad和Hamel(1990)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他们在该定义中强调协调,但却以例证说明能力是企业用以识别和形成自我特殊技能的功能集合体。而实际上,技术创新能力并不是企业可以用来生产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一种资源,而是存在于企业创新资产之上的更具有技术特定性的一种特殊能力。

二、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持续竞争系统交互模型

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体现在它对产品市场和技术声誉层次上的竞争力所做出的相对贡献,以及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位势。这表明,为了确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实和潜在的竞争作用,除了重视企业内部,还要广泛关注企业外部,如产业走势、技术机会、竞争者动向、消费者需求、规律性措施等,因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依赖于对产业组织变革的适应性。Lazonick(1992)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产业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的描述可以证明这一点(如图-1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能力理论与经济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类经济学理论,如进化经济学、现代产业组织经济学、芝加哥产业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等。尽管各类经济学在战略规划研究中能够推动有关方面的深入进行,为战略研究提供语义清晰、表述明确的理论,但它们之间由于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进行重点分析而产生很大的分歧。不过,与其他经济学派相比,进化经济学对有关企业动态成长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明显地更关心技术变化和技术开发过程(Dosi,1988),因此它更适用于理解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进化论观点认为企业不再是传统理论中的“完全的理性决策者”,相反,企业被视为“适应性制度安排”,且由市场力量决定其形态。这样,市场被看作是一种选择机制,并通过不同的生存进程确保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继续生存。可以用图-2来清楚地显示企业的进化机制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企业资源、能力以及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使企业之间相互区别,使其制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获取租金战略。遗传性表现为企业在技术、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途径依赖性,是一种管理遗产。同时,技术范式决定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遵循一定的设计框架。而自然选择表现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这是由于技术创新导致企业技术混乱,引起技术范式的废弃,从而破坏了企业的能力基础和竞争位势,并产生了新的多样性。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在进化论中的表现是一种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之间的均衡。因此,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调整战略,使其适应新的不可预期的未来事件以降低竞争风险。打破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间的平衡意味着企业必须拥有一整套规则和能力,以确保企业遇到不可预期事件时总是具有为避免走向“能力陷阱”而进行抉择的特权。根据以上的分析讨论,笔者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交互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为战略目标,研究技术创新能力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组织协调企业资源基础以形成具有企业特质的创新资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而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将最终在考虑产业组织环境的情况下为企业所获得,它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创新能力基础理论框架。

该模型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七类:(1)学习能力,是指企业从外部途径吸纳知识的特殊能力;(2)研究开发能力,包括科学研究能力(即涉及到先于竞争的基础研究和向工艺开发及新产品应用提供直接投入要素的应用性或产业性研究)、工艺创新能力(包括“硬件”工艺创新能力、开发更系统的生产体系能力,近的和远的后勤保障、质量控制、工厂布局)和产品创新能力(即产品开发中需要能力,如产品加工制造、器具开发、软件开发等);(3)生产制造能力,是指把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的能力;(4)市场营销能力,是指企业在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竞争态势、成本和收益、创新的可接受性以及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对产品的宣传和销售的能力;(5)资源配置能力,是指企业对资金运筹水平、人才管理效果和技术来源的灵活多样性配置水平;(6)组织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部门协调、组织应变、组织文化、组织机制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所形成的特定能力;(7)战略计划能力,是指企业在促进内部创新能力开发与积累中对外部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10篇

【摘要】根据研究认为区域技术自主创新须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对此,本文以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及高薪技术产业为例,对不同优势产业的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的思路,即具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为辅;地方区域范围内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

【关键词】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比较

1导言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很多领域都缺乏核心技术,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外,我国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应的技术创新呈现差异。而如何有效地实现本地区的技术自主创新,关系到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地域差距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众多学者对技术自主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朱春奎(2006)对上海科教兴市的人才、科研机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科技部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合作项目《中国西部区域自主创新战略研究》,通过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基本状况进行调研和概括,总结出不同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做法。但是,根据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对此,有些学者把区域技术自主创新与其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胡春力(2006)、陈芳平(2007)、石亚碧(2007)、Paci(1997)等,周元等(2006)认为对不同区域、不同形式、不同产业的自主创新应分类指导。然而,优势产业存在层次性,如是国际性的还是区域性,这些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很多地区把很多产业均作为优势产业,没有进行划分,使之缺乏支持的重点和层次性,对于经济的科学发展不利。基于此,本文首先以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及高薪技术产业为例,对不同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进行比较,然后探讨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的模式。

2重庆市优势产业确定与划分

在2001年,余鲁提出了重庆市需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1)第一产业:①优质、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种植业;②高品质肉畜、家禽养殖业;③优质水果、经济作物。

(2)第二产业:①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摩托车等)制造业;②电力生产供应业;③黑色金属冶压业;④新型医药工业;⑤新型建材业;⑥电子业;⑦粮油等食品加工业(重点是绿色食品);⑧建筑业。

(3)第三产业:①交通、通讯产业;②信息咨询业;③房地产业;④旅游业。

文婷(2006)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机械制造工业、医药业、化工工业、冶金工业、烟草加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等6个产业是重庆市的优势产业。

另外,重庆市政府也确定了一些优势产业,如汽车、天然气、铝、农产品等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产业处在什么地位,是具有国际优势、国内优势,还是西部区域优势、还是重庆市范围内的优势?没有清晰地划分,不利于技术自主创新。因此,我们首先采用区位“比较优势”指标来判断重庆市的优势产业。

以“区位优势”为评价指标,对LQ>1的初步确定为优势产业。通过利用国家统计局和重庆市统计局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确定了重庆市12个优势产业,并按LQ的大小对相对优势产业排序,如表1。然后,对这12个相对优势的产业与国际、国内其它省份的产业比较发现:重庆市没有国际层次的优势产业,只有汽车摩托车产业具有全国层次的优势,而其他相对优势的产业(如表1中的前10相对优势产业)只具有西南地区或重庆市区域层次的优势。

3不同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与模式差异

根据前面的分析,重庆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属于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技术、仪器仪表控制等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产业优势不明显。从创新的过程看,虽然有些产品的技术创新过程有些差异,但是重庆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产品的基本创新过程基本类似,典型过程是:市场调查、技术预研、技术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试制、试用、技术改进、小批生产、规模生产等九个阶段。同样,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技术创新的典型过程是:市场调查、技术跟踪、产品定义、软、硬件开发、联调、测试、中试、试用和推广等九个阶段。对此,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两者的技术过程创新对比分析,总结出技术创新的共同特点与差异。

3.1创新过程差异

两者在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流程都包含创新发起(市场调查)、产品创新和创新扩散(推广)等阶段(活动),创新的发起与产品创新部分地融合在一起,而产品创新与创新的扩散不同程度地融合。

对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创新在产品技术创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也有工艺创新活动,但其重要性较之产品创新要低得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一般是模块化的,其中的各个模块是以不同批量生产的。因此,其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中试阶段,其工艺创新是在中试阶段中进行的。而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也同样有中试阶段。

3.2产品创新差异

企业内部研发部门是产品创新的主要部门,也是产品创新的主要技术来源,外部信息也直接反馈到研发部门中去。对于交通运输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产品包含了许多外购设备,因此这些设备的供应商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则很少来自供应商。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把创新的人力、资金和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产品创新活动中,研发部门是主要的创新部门。而对于交通运输制造业,除了研发部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部门外,从事调试和测试的部门也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3工艺创新差异

工艺创新只对两类产业都存在,其中生产部门是工艺创新的主要部门,也是技术和信息的主要来源。高新技术产业在中试阶段消耗了较多的人力、资金和时间,而交通运输制造业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工艺创新。

3.4创新扩散差异

对于交通设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部门是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实施部门。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质量、测试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扩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5创新资源差异

科技人员、资金、企业声誉、外部关系网等是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资源。无论是交通设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与设备都是重要的创新资源。其中交通设备制造业,设备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因为该产业的技术非常成熟,要对产品进行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必须由相应的加工设备支持。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重要资源是人才,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与配合,对于硬件则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软件的开发是很难从市场获得的,必须由相应的软件开发人员完成。

4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河南省 优势产业 创新能力

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靠优势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河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做大做强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及零配件工业、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等六大优势产业。这些优势产业多是依靠本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但是区域优势产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已转变为知识管理、创新能力之上的竞争,可以认为,区域优势产业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之一。因此,只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提升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缩短河南与东部发达地区间的差距。

一、提升区域优势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综合考虑优势产业在地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认为,优势产业是指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到产业发展环境,能有效地利用地区资源、劳动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配置合理,资本运营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

优势产业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将创新的思想、知识、技术等转化为优势产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管理、新组织和新服务,并能带动周边产业的竞争力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经济绩效的能力。提升优势产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提升优势产业创新能力,可以使产业获取更大的成本与市场份额,从而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优势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新技术的产生以及原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生产率,降低成本,抬高构建产业的进入壁垒,使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提升优势产业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相关扶持产业的发展,进而将推动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上游产业如果灵活多变,容易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工艺改进,就可以为下游产业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促进其发展;同样,下游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上游产业的发展。一个区域上下游产业配合越好,整合程度越高,区域经济就越容易形成一个有序的产业群,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就越强,上下游产业各自的竞争力也会随之增强;反之,如果上下游产业各自为阵,就会损害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无疑会促进优势产业的相关扶持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

(三)提升优势产业创新能力。可以形成良性产业发展循环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降低产业的成本,维持产业产品的差异化,创造新的市场,提供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促进优势产业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来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优势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优势产业得到发展后。会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的投入。产业的研发能力得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然得到提升。优势产业的优势也必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二、河南省优势产业发展及自主创新现状

根据河南省资源禀赋状况、历史塑造的经济基础,特别是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河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即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及零配件工业、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近年来,优势产业在河南工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优势突出且增长速度较快。2008年河南省六大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占河南全部工业的比重为39.04%,其增长率高于河南同期工业增长率7个百分点。且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一)大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为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河南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工业基地建设,一些优势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到2009年底,河南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40家,居中部省份第1位,反映出河南省在相关产业领域竞争优势的形成,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原始创新方面,河南省优势产业中的一些大企业有了新的突破。如洛玻集团研究的“超薄浮法玻璃”项目实现了对“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的重大创新。开创了我国浮法玻璃发展的新纪元,也为我国液晶显示器行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基础: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的“石脑油催化重整成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研发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脑油连续重整成套技术,打破了外国垄断,这项技术的突破标志我国实现了炼油技术国产化;许继集团“超高压直流输电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出超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打破了外国垄断,建立起国家直流输电成套设备技术标准体系。

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河南省优势产业中的一些大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与装备高起点起步,采取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相结合,通过二次创新,达到核心技术的提升,最终完成产业整体跨越。如,神马集团是河南省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成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企业之一,通过二次创新。目前的资产总额为107亿多元。营业收入达到百亿元,已经形成66盐、帘子布、氯碱化工、工程塑料四大支柱产业体系,是中国第1位、世界前3位的尼龙化工生产基地。

在集成创新方面,河南省积极引导骨干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促成集成创新。推进食品工业密集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铝加工产业集聚区、煤化工产业基地以及石化基地建设,使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中小企业发展趋向集聚,集群化开始显现

在河南省的优势产业中,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成为壮大河南六大优势产业的重要力量。2008年以来,河南省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优势产业集聚化发展创造条件,使优势产业集群化开始显现。如漯河市的食品工业园区是河南省最大的食品产业集聚基地,众多的食品工业企业在此发展,全市食品行业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部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食品行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明显增强:长垣县起重产业集群是河南省重点产业集群和“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目前拥有起重整机生产企业133家、配套生产企业12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2008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中小吨位起重机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初步形成了布局相对集中,

产品相互配套,从订单、设计到制造、安装较为完善的起重产业链条。

三、河南省优势产业创新能力不高的主要表现

(一)优势产业研发费用投入不足,技术密集度较低

按国际惯例,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或称之为产业技术密集度是划分制造业各产业技术类型的主要依据。根据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划分,凡技术密集度达到i0%1)2上的为高技术产业,3%-10%的为中高技术产业,1%-3%的为中低技术产业,1%以下为低技术产业。按照这一标准,根据我们的计算(具体数据见下表),目前河南优势产业各行业中,除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技术密集度稍高外,其余产业均为中低技术产业。

(二)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少,新产品销售收入低

科技活动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没有足够的科技活动人员,企业创新及产业创新将成为无本之木。表中的资料显示,2008年河南优势产业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人员88097人,仅占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4.3%。由于科技人员不足。技术开发成果少,导致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新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例较低。2008年河南省优势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895.15万元,占优势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3.54%,而发达国家这一数据已达到20%以上。

(三)优势产业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少

发明专利的拥有数量是衡量一个产业技术创新程度的重要指标。表中的资料显示。2008年河南优势产业各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拥有发明专利量共1554项,平均每个企业拥有量0.17项,拥有的发明专利量最多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3个行业,分别是268、266、225项,但平均到每个企业不到1项。根据国家发改委2009年第15号公告中的我国拥有发明专利量前50名的企业名单,河南没有一家企业上榜。而这50名企业中有10家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量超过了300件,河南优势产业中大部分行业拥有的发明专利量还不到它们一家企业的数量。这说明河南优势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还很低。

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河南省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一)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的路径

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要在各个生产领域内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具体来说,在河南最具规模优势的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在努力自主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同时,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个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加快高新技术产品、产业集成,形成提升、延伸产业链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同时,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通过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技术及产业的梯度转移,在学习先进技术中实现技术创新。一般来说,某一地区的优势产业企业即使没有整体竞争力,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关键能力大获成功。这种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关键技术和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二)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产业史表明,自主创新活动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完整链条,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自主创新的市场导向。市场需求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拉力,企业要以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为纽带,主动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签定科技合作协议,共建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合作创新平台。以此为产学研结合的基地,重点开发企业欠缺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科研机构和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及科研优势,在企业中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等形式推广研究成果。使之快速实现产业化,从而获得资金、信息等开展下一步研发所必需的条件。科学合理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运作是河南省提高优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关键。

(三)营造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法治环境与人文环境等。这些环境要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有利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实现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统筹协调,切实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成本。通过创新环境建设促进各类企业的有序进退、繁荣和发展,使优势产业自主创新的微观基础得以迅速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以此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扩散;西部传统优势企业;模仿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

引言

技术创新扩散由技术供给者,技术采用者及扩散环境三要素构成。从宏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扩散是一项新技术在不同企业、不同国度、不同生产领域的蔓延过程,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供给者和技术需求者在一定条件下的互动过程。潜在的超额利润是技术创新最直接的利益驱动。那么技术采用者通过什么具体形式接受新技术呢?学习新生事物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创新是技术创新扩散中采用者和技术供给者联系的有效形式,它又是推动技术创新进一步扩散的动力源泉。

1西部传统优势企业模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西部传统优势企业是指按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指标进行评价,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能够有效运行和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资源消耗型大型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大都建成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分布于冶金、石化、普通机械制造、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领域,依旧采取传统的科层制、官僚制等刚性的大型组织结构,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较强,竞争力和优势具有外生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优势企业的外生竞争力开始弱化,亟需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实现其复兴。模仿创新是传统优势企业发挥后发优势的必经之路,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1工艺创新较强,产品创新不足

从定义看出,西部传统优势企业在制造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制造能力较强是该类企业的优势之一,这与模仿创新的重点环节--工艺创新相得益彰,因此我们可以推论西部传统优势企业具备较强的模仿创新尤其是工艺创新能力。我们采用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三项指标来考察西部传统优势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西部传统优势企业属于大型国有企业,资产存量较大,解决就业是其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显然,单独的工艺创新使企业无法有力地履行这一社会责任。西方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在世界上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就在于其能不断开发和创造出具备低耗能、低污染、高抗腐蚀性、功能多元化的钢材产品。如果传统优势企业难以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上同时并举,则无法创造较强的竞争力。

1.2机械模仿居多,渐进性创新不足

引进购买,反求破译或招商引资等是模仿创新的重要手段。即是说技术创新扩散只是模仿创新的必要条件,反求、破译才是化外生技术为内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供给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实现渐进性创新的充分条件。在此我们比较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购买国内技术经费四个指标来评价西部传统优势企业处理引进和消化吸收技术二者的关系。

1.3人才引进和人才储备不足

人才引进是指聘请企业以外的科研人员或技术人员。人才储备强调的是企业对本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力资源的保值增值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要。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总量总体偏低,与东中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力资本投资是一项长期行为,其收益在短期内不明显,容易引发企业的短视行为,不愿在企业员工培训上投入资源。再加之,由于部分传统优势企业经营效益欠佳,人员流失严重,又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因此传统优势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人才。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重引进,轻吸收是西部传统优势企业的老大难问题。

结论和对策

2.1成立为技术创新扩散服务的中介机构

机构设置旨在为模仿者提供供给技术的相关信息。可由政府设立为企业提供购买专利技术、技术信息以及技术人员服务的技术中心,并根据产业布局在各地设立分中心。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信息资源部,负责将企业积累的实践经验系统化,以便保存和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及企业间交流;同时紧密跟踪与企业相关技术的创新动态,搜寻市场反馈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2.2增强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

改变传统优势企业员工传统的"铁饭碗"思想,培育其创新主体意识。首先,增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支出。比如企业组织员工深造学习,提升理论水平,为其形成对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和率先创新成果敏锐而迅速的识别和跟踪能力奠定基础。其次,为具有创新行为的企业员工提供相应的报酬。按照提供技术创新扩散源、采取模仿创新行为、实现渐进性工艺创新、实现产品创新四个层次向员工实施梯度激励。

2.3加强传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可通过由政府牵头,邀请高校、科研院所参加的方式,成立企业动态联盟。既可针对某项技术的开发成立短期的临时联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力合作,提供技术创新扩散源,又可成立长期的动态联盟,一方面使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成果不再束之高阁,尽管投入生产,另一方面,科研机构又可为传统企业从机械模仿行为向渐进性创新行为,从工艺创新向产品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形成引进--模仿--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2.4加快传统优势企业固定设备更新换代

这需要求助于政府在资金上加大对传统优势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一些装备水平落后,经营状况较差,既无力自主创新,又碍于硬件设备落后而对扩散而来的创新技术无法模仿的传统企业更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援助。为此,可由政府出资,企业融资,成立技术创新基金,供企业购买设备,引进新技术,培训员工使用。

参考文献

[1]盛亚.技术创新扩散的学习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36-37.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合作技术创新 博弈 同质企业 异质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013-03

一、引言ax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先依靠高投资、高能耗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不可持续。然而,由于我国全面产能过剩现象的存在,很多行业的企业创新无力,尤其是亟待转型升级的行业企业,处于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环境中,无法积累技术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上。具体表现在我国企业普遍的R&D投入水平较低、技术发展高度依赖国外、技术创新以购买专利或模仿创新为主等。为了推动技术创新水平的发展,我国很多学者提出了合作技术创新的方法。但是,长久以来,合作技术创新的水平发展仍然缓慢,私人部门仍然无法实现创新资源的积累,并且难以突破技术创新的瓶颈。为了探索我国合作技术创新瓶颈的原因,本文选择了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角度,借鉴博弈论的思想研究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困境的形成原因。

二、我国合作技术创新的静态博弈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困境可以从静态博弈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这里任意选择某产业市场,将所有市场主体企业划分为两类,分别是异质性企业和同质性企业(孙景翠等,2012)。由于技术创新具有投入高、风险大、回报慢的特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策略可以选择合作或者不合作。

(一)同质企业技术创新困境的静态博弈分析

选择任意产业,假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完善的,并假设市场上存在两个企业,要对某客户需求进行技术创新,若需要对该项研发投入的成本是C,研发的回报为R,则如果A企业和B企业选择合作研发,则A企业和B分别支出研发额0.5C和0.5C,两企业均能获得利润R,且这里假定C>R>0.5C>0,即单独依靠一个企业进行研发是不能完成的。如果A企业和B企业不进行合作研发,则选择独立研发的企业需要独立支付研发投入C,并且获得创新的全部市场回报R,则独立支付研发的企业获得的收益为R-C

根据表1支付矩阵的情况,市场上同质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研发的博弈,则两个企业的最终占优均衡策略与企业之间的技术溢出强度V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V=1时,该博弈最终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即双方的占有策略都是选择不合作,最终导致同质种业企业之间的研发结果为(不合作,不合作)。

当V

当V(R-0.5C),则该博弈同样存在占优策略均衡,双方最终都会选择(不合作,不合作)。

因此,对于大部分同质企业,合作研发最终会以囚徒困境宣告失败。而只有行业的技术溢出水平满足一定条件时,同质企业之间才能够在一定的契约约束或外界干预下,达成(合作,合作)的条件。

(二)异质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博弈

对于育种研发条件、规模、技术资源悬殊的两个企业(组织),本文称之为“异质企业(组织)”。当市场上仅有两个异质企业存在时,其中具有研发优势的企业命名为C,研发劣势企业命名为D,现假设有某项市场需求的育种研发项目,假设双方合作进行该研发项目的研发,则能够带给C企业以R收益,而带给劣势企业D的收益为r,且合作情况下,双方需要为研发付出的成本为0.5C和0.5c。如果仅有优势企业C单独进行研发,则研发成本为C,如果只有劣势企业D单独进行研发,则研发成本为c。其中,R>C>r>0,且C>c>0。则两个公司的博弈支付矩阵如表2所示。

当V=1时,异质性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博弈,是一个典型的智猪博弈模型。根据支付矩阵两个企业的策略支付可以看出,对于劣势企业D而言,不论优势企业C是否参与合作科研,其占优策略都是不合作。而对于优势企业C而言,其参与该博弈并不存在占有策略解。这种博弈的纳什均衡,必然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劣势企业在种业研发过程中会选择搭便车,二是优势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如果选择(合作,不合作)能够使优势企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即R>C,则优势企业会选择纳什均衡解,即进行育种研发。

当V(R-0.5C),则最终双方都会选择(不合作,不合作),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模型,最终的博弈均衡会以双方企业都放弃种业技术创新为终。

当V

当V

(三)政府行为对合作技术创新的影响

现假设社会中有两家企业和政府,就是否参与某合作研发进行博弈。在这个博弈中,进行研发合作的双方是企业,同时,政府可通过政策行为来促成合作或不干涉其合作。则对于这个博弈中的各主体而言,各自的博弈策略组合情况如下:

政府可选择积极促进企业创新合作、不管理创新合作;企业可选择合作研发、不合作研发。假设某企业A选择就某一项种业研发项目与企业进行合作,则对于A而言,这项研发可带来收益为P1,企业通过这项研发可获得的收益为P2;如果政府政策能够促进双方合作的完成,则两个企业分别得到额外的收益为R1和R2,如果政府政策不利于合作完成,则企业双方要付出相应的损失,分别为C1和C2。则假设政府有P的概率选择会干涉合作,有1-P的概率对此不作为,则在作为的情况下,政府进行干预需要付出的成本为G,而如果合作成功(概率为Q),政府可获得的收益为R1+R2-G;当政府对合作不成功时(概率为1-Q),则政府损失为-C1-C2-G。如果政府对合作不予干涉(概率为1-P),则先假设政府的政策有助于种业科企合作的概率为P,则企业、政府之间的支付矩阵可如表3所示。

因此,企业做是否能够成功,与政府政策是否作为、合作收益情况有关;而政府是否会对创新合作进行干预,则取决于政策成本大小和因为其干预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大小。

三、基于合作技术创新静态博弈结果的启示

(一)政府合作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合作创新有较大影响

根据上文对政府参与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博弈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政府是否干预企业技术创新收到政府政策成本和收益的双重考虑,但是政府对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具有正面的影响。尤其是当合作双方中有一方是科研机构时,政府的促进政策将会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同时有利于创新的外溢和企业对创新知识的学习、对创新资本的积累。因此,在技术创新合作方面,政府应该依据条件发挥其引导作用。

(二)技术溢出水平影响社会合作创新水平

根据上文对同质企业或异质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博弈均衡的分析,不论是同质企业还是异质企业之间,技术溢出水平的大小都会影响最终的合作创新博弈结果,无论是技术溢出水平过大或者技术溢出水平过小,都无法促成双方选择(合作,合作)。因此,只有当一个社会的技术溢出水平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才能够自发形成组织之间的合作技术创新。而对于大部分情况,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或者同质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都仍然需要依靠外力的作用才能够达成。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技术溢出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仍然还需要政府对技术溢出渠道进行开拓,增加技术溢出水平,才能够创造企业达成技术合作的条件,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合作技术创新水平。

(三)技术创新企业创新资源基础薄弱影响合作创新实现

根据上文对同质企业技术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忽略技术溢出水平的影响,同质企业之间的合作技术创新必然以囚徒困境为终止。这一分析结果解释了我国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低、投入低的现实。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行业领域,即便是在产能连年过剩的情况下,研发资产投入、技术创新成果水平都较低,甚至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上市企业,研发投资和研发资产数据披露都很不明晰。一方面,对于市场集中度较低的分散行业而言,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创新资源的存量低,即便是有合作创新的想法,也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创新研发资本和资产投入。另一方面,即便双方都具有实力进行技术创新投入,较高水平的技术溢出会导致双方都会有机会主义的想法,通过不参与研发而成为免费乘车者,或者较低水平的技术溢出下双方的合作会有名无实,无法实现真正的知识技术共享,最终同样会发生囚徒困境,最终均衡的集合为(不合作,不合作)。

因此,技术创新资源需要实现一定的积累后,才能够增加合作创新的成功概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想实现技术创新资源的积累,往往需要借助于外界的帮助,这就要求政府或者金融机构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学习,或者促成中小企业与科研优势企业、公共科研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的学习互动。

(四)优势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引领作用

通过对异质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博弈的分析结果来看,在技术溢出处于合适的水平的条件下,优势企业在合作技术创新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对于劣势企业和优势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行为,是否能够达成,取决于优势企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尤其是对异质企业中的优势企业创新行为进行相应的补贴或给与优惠政策,能够促进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之间的合作科研,从而帮助优势企业(下转第18页)(上接第14页)带动劣势企业进行研发活动。

考虑到我国科研体制的特征,在私人部门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应该充分注重释放公共科研部分技术创新资源,通过开展科企合作来培养部分优势企业,从而带动合作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玉梅,田野.基于演化博弈的企业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

[2] 李伟,余翔.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及其评价――以加入TRIPS协议为中心[J].科研管理,2014(7)

[3] 彭纪生,刘春林.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4(6)

[4] 宋河发,穆荣平.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

[5] 文豪,陈中峰.知识产权保护,行业异质性与技术创新[J].工业技术经济,2014(6)

(作者单位:赵锡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张晓慧,清华大学经济所社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100084)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企业家导向;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8(06)-0059-07

一、引 言

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中国的企业也将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创新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中国企业主要的两大创新方式,这两种创新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各有所长。但在开展创新这一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将更多的资源于其中一种创新方式,或者更关注技术创新。这使得企业即使开展了较大力度的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但仍得不到所期望的由创新带来的财务绩效的提高以及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这些问题的本质是由于企业缺乏对创新这一复杂过程的系统认识,忽略了不同创新方式间的协同、互动、共演等作用,从而导致了过多关注于某一种方式的创新而阻碍了另外匹配协同的其他创新活动,使得企业创新绩效并没有显现出来,同时浪费了对创新投入的大量资源[1-2]。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两个焦点创新模式[1,3-6],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这两种核心创新模式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企业绩

效有着不同且极其重要的影响[7-9]。转型经济体制下,企业开展创新存在差异,不同的产业或者不同的运作模式的企业开展的创新也大相径庭,但是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一部分。在一个企业中会出现两种创新同时存在的组合状态,这种组合对企业竞争优势和长期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识别不同创新组合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转型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效地开展并管理各种方式的创新活动,明确自身战略目标和战略执行关键点,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企业的战略导向是一种能够影响企业决策制定框架的潜在哲学体系[10],企业所采用的战略导向可表现在企业资源运用、竞争战略选取等方面,它分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两种维度。这两种不同的战略导向将导致企业拥有的不同的组织优势。战略导向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竞争战略的选取,从而能够对企业绩效及长期竞争优势有着重要影响[11]。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企业的战略导向将会产生明显的不同,正是由于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使得企业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的财务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差异。比较不同情景下的战略导向差异,将有助于企业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设定自身的战略决策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短期财务绩效以及长期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将通过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比较研究,深入讨论企业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如何被不同的创新组合活动推动以及他们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差异,同时将探讨不同的创新组合如何撬动企业战略导向形成和执行并从中获取竞争优势和提高财务绩效。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这些问题,形成权变的创新系统或创新组合理论框架,发展了转型经济环境下的创新组合与竞争优势理论。

二、理论基础

(一)双核心创新

当前有关创新理论的文献逐渐将创新聚焦在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领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主流的创新焦点问题,并被深入的研究探讨(如:Utterback, 1994[12]; Dodgson et al., 2002[13])。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主要关注新技术产生、扩散和发展[14-15]等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类型问题[16-17],这些文献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命脉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似乎更应该关注各种技术创新,以谋得长期竞争优势。但是其它的理论研究使得非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研究的另一核心问题[18],更多创新文献逐渐关注诸如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这些文献认为非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然而尽管有关创新的理论文献已经聚焦了两种核心的创新类型或者模式,但大部分文献都仅仅讨论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某个方面[19],而缺乏了对这两种创新系统化、协同化、交互情境下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Daft(1978)提出了双核心创新理论[20],他强调企业组织创新具备两个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两类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但不同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双核心创新视角。Damanpour和Evan(1984)指出技术创新涉及了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生产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则涉及了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21-22],他们是企业两种重要的创新类型。双核心创新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组织不同创新类型组合情境的研究。但不幸的是,双核心创新理论的研究大多数仍集中在两种创新类型间的关系研究(如:Kimberly and Evanisko, 1981[23]; Damanpour and Evan, 1984[8]),而缺乏了两种创新不同组合情境下对企业各类特征(如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的差异性影响研究。

(二)创新组合矩阵

战略导向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框架,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企业现存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所形成的,它代表着企业战略决策的实际倾向与程度[10]。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企业的战略决策会根据当前的企业创新状况所制定,从而决定着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当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在企业中开展的状态出现高低差异时,企业高层管理者会受这种创新状态影响并制定战略发展,根据当前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选择不同的战略导向。企业家导向很可能更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获取技术领先优势;市场导向很可能推动了企业进一步的管理创新,获取较高的组织效率优势。因而,在创新组合矩阵的四种情境中,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程度便会出现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影响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创新组合与企业竞争优势的二维矩阵模型(如图1)。

三、假设提出

(一)创新组合与企业家导向

Lumpkin和Dess(1996)认为企业家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是导致新进入行为(New entry)所引起的程序、实务与决策活动[24],以企业角度而言其目的在借由提高顾客所需产品与服务的价值[25],以获取卓越的企业经营绩效[24-27]。企业家导向具备创新性、风险承担和先动性三个纬度[24]。创新性反映了企业在追求新机会的一项重要倾向;风险承担反映了企业从事新进入行为对风险的承诺倾向;先动性则反映了企业的市场领导者的一种远见卓识的观点,他们具有远见、有预见性地行动并影响环境的倾向,这三个纬度表现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倾向[24]。在创新组合中,技术创新具有更大的突变可能,创新程度较高;管理创新一般集中在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上,由于确保组织的稳定性,这种创新大部分是渐进的创新方式。因此,技术创新开展较高时,企业技术优势明显,企业家更倾向运用技术优势获取行业领先地位,这使得对技术研发或技术创新的投入倾向自然而然增大,确保企业获取先动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也面对更高的创新失败风险;管理创新主要是确保组织运作效率的提升,它的创新内容大多是改良现有运作管理模式,对创新项目或创新战略的执行起到辅助作用,它对企业的企业家导向起到间接而非直接的作用。因而,技术创新高情境(Cell 2)下的企业家导向比管理创新高情境(Cell 3)下的企业家导向程度更高。当双核心创新交互时(Cell 1),两种创新发生了权变的效果,彼此互相补充和协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程度的提高,使得这种情境下企业家导向程度最高。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1:四种创新组合中的企业家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b.与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2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3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二)创新组合与市场导向

Narver和Slater(1990)认为市场导向(Market orientation)有三个行为要素: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功能间的协调[28]。顾客导向(Custome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面对目标市场,能充分地了解顾客心目中产品的独特价值是什么以及预测顾客需求产生的变化;竞争者导向(Competito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对竞争者短期内的优缺点、长期能力及战略的了解;功能间的协调(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则反映了协调组织资源的使用以便创造较好的顾客价值,也是组织内部合作提高组织效率的表现形式。市场导向能通过确认、传播与市场情报的杠杆作用来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力[29]。与此对应的组织双核心创新中,管理创新更有利于市场导向程度的增加,因为管理创新的作用就在于提高组织内部效率,提升组织获取市场份额,掌握顾客需求变化信息,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反馈等。管理创新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企业很好的了解顾客价值需求,了解竞争者在外部市场中的行为,提升组织整体运作效率,进一步使得企业整体能力提升,满足顾客新需求,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和销售绩效。技术创新也加强了对市场需求的满足,但更多地局限于顾客所需产品或服务的满足。它对于市场信息收集处理,组织运作效率,资源协调方面仍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因而,在创新组合四种情景中,与技术创新高情境比,管理创新高时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更高。当两者协同交互时,市场导向程度最高,使得企业既关注技术产品或服务的顾客需求满足,又关注竞争者信息获取,组织职能间协调的提升。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2:四种创新组合中的市场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b.与组合2、组合4相比,组合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2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三)创新组合对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的影响

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得高的财务绩效和强的长期竞争优势。不同的企业偏重的创新类型不同,那么给企业带来的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也有所区别。技术创新的开展常常设计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可以为企业赢得技术领先优势,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并获得市场份额以及品牌忠诚度;同时技术创新也更可能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的形成,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但是技术创新也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同时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投入的过程,虽然在未来很可能为企业赢得更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或绩效,但短期内其带来的绩效结果并不明显。管理创新可以更好使组织运作效率提高[2],以及更高程度市场导向的形成,它加快营销效率,销售利润率,能为企业在短期提高财务绩效,但是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高,单纯的管理创新只能跟随市场领先者,即使有高的市场导向,也并不能很快抓住市场新的需求并利用技术产品服务快速满足这些需求,以便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优势。短期财务绩效的提升才能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过程中,另一方技术产品的领先使得企业在未来能更可能地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财务绩效。因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的作用是不同的,且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对他们起到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也是不同的,但两者都很重要。单一的高技术创新和单一高管理创新情境下只能单一方面的推动企业绩效增长或者为长期竞争优势形成积淀。当在创新组合中的Cell1情境下,高的技术创新和高的管理创新使得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既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又较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3:四种创新组合中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b.与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2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3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假设4:四种创新组合中的财务绩效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b.与组合2、组合4相比,组合3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2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四、实证研究

(一)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以上海、广东、山东、河南、辽宁、四川、陕西、山西8省市850多家制造和加工企业为发放问卷对象,针对其在转型经济下的战略制定、组织管理和创新行为与绩效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样本企业涉及机械、材料、化工、电子电气、纺织、食品、医药等11个行业,有662家企业接受调查并提供了相关的信息,问卷回答率为77.9%。剔出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607份,整体问卷有效率为71.4%。我们采用χ2检验来比较回答者和未回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企业规模、企业的行业类型和所有制类型)上的差异。通过检验我们并没有发现回应者和未回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测量指标上存在差异(所有的p值都大于0.1)。这些结果表明了本次调研中不存在显著的未回应偏差问题。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采用主成分方法对自变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变量的信度(可靠性),聚敛效度(内部一致性)。表1列出了变量的度量指标、因子载荷、Cronbach α 系数以及累积贡献率。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采用的所有指标的因子载荷都在0.6以上,具有很好的可靠性;Cronbach α 系数都在0.7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三)假设检验

首先,我们用SPSS 13.0对样本进行分类。依据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变量的均值判断每个样本属于模型中的哪个组合单元。最终我们将607个样本分为四组对应了模型中的四种创新组合,并对每一组组合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其次,我们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了每个特征变量在四个样本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表明五个特征变量所在的四个样本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可以区分四种组合属于不同的样本组。

最后,我们使用样本间的方差分析检验针对每一个特征变量,不同两两组合(或样本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两个样本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再根据两个样本组内相同特征变量均值即可判断哪个样本组内的特征变量更高。根据这一统计原理,我们采用Post Hoc Tests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见表4。

五、讨论与结论

(一)战略导向

表4的实证结果显示出有趣的理论发现。市场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表现出显著差异且Cell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Cell2高,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的全部假设。但是企业家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在高的管理创新低的技术创新情境下的企业依然出现较高程度的企业家导向。也就是说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并不是完全只与技术创新相关,高的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类型,依然可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先动和风险承担倾向。这一有趣的理论发现,对处在转型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企业本身拥有较少的突变技术创新,大部分采用模仿跟随的渐进创新战略,这种创新战略很可能减弱了企业的企业家导向程度。但实证显示出这种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方面,中国企业往往大部分进行的是管理创新更多,而这种管理创新并没有减弱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可能正因为管理创新开展的程度较高,也正从内部运作方面表现出了企业家前瞻的眼光,先动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管理创新的开展也可以加强或保障技术创新的开展,与技术创新形成协同互动作用,这也使得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二)财务绩效与竞争优势

在财务绩效方面,实证结果并没有支持我们的全部假设4。结果显示,Cell4中的财务绩效程度最低,其他三个创新组合情境下的财务绩效并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企业无论加强技术创新或者管理创新都可以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并且当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交互协同时财务绩效也有所提高,但较Cell2和Cell3中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中国的企业如果为了提升财务绩效,可以单一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但想要更高的竞争优势时,则必须选择同时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为在竞争优势方面,实证检验表明四种组合情景下的竞争优势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每种创新组合情境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贡献是不同的。其中组合1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最为明显,企业从事两种创新将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大幅度提高。而假设4b并没有通过检验,结果表现出竞争优势在Cell3中的程度大于在Cell2中的程度。这说明,高的管理创新反而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可以更好地调整组织运作、组织战略等并为企业赢得更长久的竞争优势。如果技术创新不能与管理创新有效匹配,前者可能会带来短期竞争优势,但无法动态地影响企业长期生存战略,因而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要比管理创新少。这一结论再次表明,在转型经济下,中国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拘泥于对技术创新的过度追求。

针对这种实证结果,我们强调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为了使得企业稳定快速发展,既能获得稳定的财务绩效又能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一方面企业需要同时加强两种创新的开展,使得两个核心创新协调配合互动发展,不同的创新程度将影响企业的战略导向选择或者战略导向强度,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确保企业具备持续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垣, 刘益. 基于价值管理的6Is管理模式:形成与结构[J]. 管理科学学报, 2002, 5(4):39-44.

[2] 李垣, 乔伟杰. 基于价值管理中的企业创新系统构建[J]. 中国软科学, 2002, 12:62-65.

[3] Daft R L.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8, 21:193-210.

[4] Evan W M, Black G. Innovation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som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ccess or fail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7, 40:519-549.

[5] 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689-760.

[6] Zmud R W. An examination of “pushpull” theory applied to process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work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727-765.

[7] Daft R L. Bureaucratic versus non 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C]. In Bacharach, S. B. (Ed.),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Greenwich, Conn.: JAI Press, 1982.

[8] Damanpour F, Evan W M.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lag”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 29:392-409.

[9] Ettlie J E. Organizational policy and innovation among suppliers to the food processing sector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3, 26:27-44.

[10] 何倩. 战略导向、组织柔性对战略变化速度的影响研究[D].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2007.

[11] Kerin R A, Varadarajan P R, Peterson R A. Firstmover advantage: a synthesis, conceptual framework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 56(4): 33-52.

[12] Utterback J M.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C]. In: H.B.S. Press (Ed.), Harvard, 1994.

[13] Dodgson M, Gann D M, Salter A.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nov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2, 6(1):53-83.

[14] Archibugi D, Howells J, Michie J.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 economy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9, 11(4):527-539.

[15] 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C]. Fifth Edition. New York, NY: Free Press, 2003.

[16] Henderson R M, Clark K B.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9-30.

[17] Chandy R K, Tellis G J. The incumbents curse? incumbency, size, and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3):1-17.

[18] 弋亚群, 刘益, 李垣. 企业家的战略创新与群体创新-克服组织惯性的途径[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6:142-146.

[19] Gopalakrishnan S, Damanpour F. Patterns of generation and adoption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contingency models of innovation attribute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4, 11:95-116.

[20] Daft R L.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8, 21:193-210.

[21] Damanpour F, Szabat K A, Evan W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s of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89, 26(6):587601.

[22] Damanpour F, Gopalakrishnan S.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adoption: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8, 15:1-24.

[23] 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689-760.

[24] Lumpkin G T, Dess G G. 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 135-172.

[25] Drucker. The information executives truly need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5, 73(01):54-63.

[26] Covin J G, Slevin D P. 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1(5): 7-25.

[27] Miller D. 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3, 29: 770-791.

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企业家导向;市场导向

一、引 言

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中国的企业也将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创新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中国企业主要的两大创新方式,这两种创新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各有所长。但在开展创新这一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将更多的资源于其中一种创新方式,或者更关注技术创新。这使得企业即使开展了较大力度的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但仍得不到所期望的由创新带来的财务绩效的提高以及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这些问题的本质是由于企业缺乏对创新这一复杂过程的系统认识,忽略了不同创新方式间的协同、互动、共演等作用,从而导致了过多关注于某一种方式的创新而阻碍了另外匹配协同的其他创新活动,使得企业创新绩效并没有显现出来,同时浪费了对创新投入的大量资源[1-2]。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两个焦点创新模式[1,3-6],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这两种核心创新模式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企业绩

效有着不同且极其重要的影响[7-9]。转型经济体制下,企业开展创新存在差异,不同的产业或者不同的运作模式的企业开展的创新也大相径庭,但是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一部分。在一个企业中会出现两种创新同时存在的组合状态,这种组合对企业竞争优势和长期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识别不同创新组合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转型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效地开展并管理各种方式的创新活动,明确自身战略目标和战略执行关键点,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企业的战略导向是一种能够影响企业决策制定框架的潜在哲学体系[10],企业所采用的战略导向可表现在企业资源运用、竞争战略选取等方面,它分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两种维度。这两种不同的战略导向将导致企业拥有的不同的组织优势。战略导向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竞争战略的选取,从而能够对企业绩效及长期竞争优势有着重要影响[11]。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企业的战略导向将会产生明显的不同,正是由于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使得企业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的财务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差异。比较不同情景下的战略导向差异,将有助于企业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设定自身的战略决策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短期财务绩效以及长期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将通过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比较研究,深入讨论企业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如何被不同的创新组合活动推动以及他们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差异,同时将探讨不同的创新组合如何撬动企业战略导向形成和执行并从中获取竞争优势和提高财务绩效。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这些问题,形成权变的创新系统或创新组合理论框架,发展了转型经济环境下的创新组合与竞争优势理论。

二、理论基础

(一)双核心创新

当前有关创新理论的文献逐渐将创新聚焦在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领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主流的创新焦点问题,并被深入的研究探讨(如:Utterback, 1994[12]; Dodgson et al., 2002[13])。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主要关注新技术产生、扩散和发展[14-15]等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类型问题[16-17],这些文献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命脉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似乎更应该关注各种技术创新,以谋得长期竞争优势。但是其它的理论研究使得非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研究的另一核心问题[18],更多创新文献逐渐关注诸如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这些文献认为非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然而尽管有关创新的理论文献已经聚焦了两种核心的创新类型或者模式,但大部分文献都仅仅讨论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某个方面[19],而缺乏了对这两种创新系统化、协同化、交互情境下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Daft(1978)提出了双核心创新理论[20],他强调企业组织创新具备两个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两类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但不同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双核心创新视角。Damanpour和Evan(1984)指出技术创新涉及了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生产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则涉及了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21-22],他们是企业两种重要的创新类型。双核心创新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组织不同创新类型组合情境的研究。但不幸的是,双核心创新理论的研究大多数仍集中在两种创新类型间的关系研究(如:Kimberly and Evanisko, 1981[23]; Damanpour and Evan, 1984[8]),而缺乏了两种创新不同组合情境下对企业各类特征(如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的差异性影响研究。

(二)创新组合矩阵

战略导向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框架,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企业现存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所形成的,它代表着企业战略决策的实际倾向与程度[10]。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企业的战略决策会根据当前的企业创新状况所制定,从而决定着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当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在企业中开展的状态出现高低差异时,企业高层管理者会受这种创新状态影响并制定战略发展,根据当前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选择不同的战略导向。企业家导向很可能更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获取技术领先优势;市场导向很可能推动了企业进一步的管理创新,获取较高的组织效率优势。因而,在创新组合矩阵的四种情境中,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程度便会出现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影响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创新组合与企业竞争优势的二维矩阵模型(如图1)。

三、假设提出

(一)创新组合与企业家导向

Lumpkin和Dess(1996)认为企业家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是导致新进入行为(New entry)所引起的程序、实务与决策活动[24],以企业角度而言其目的在借由提高顾客所需产品与服务的价值[25],以获取卓越的企业经营绩效[24-27]。企业家导向具备创新性、风险承担和先动性三个纬度[24]。创新性反映了企业在追求新机会的一项重要倾向;风险承担反映了企业从事新进入行为对风险的承诺倾向;先动性则反映了企业的市场领导者的一种远见卓识的观点,他们具有远见、有预见性地行动并影响环境的倾向,这三个纬度表现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倾向[24]。在创新组合中,技术创新具有更大的突变可能,创新程度较高;管理创新一般集中在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上,由于确保组织的稳定性,这种创新大部分是渐进的创新方式。因此,技术创新开展较高时,企业技术优势明显,企业家更倾向运用技术优势获取行业领先地位,这使得对技术研发或技术创新的投入倾向自然而然增大,确保企业获取先动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也面对更高的创新失败风险;管理创新主要是确保组织运作效率的提升,它的创新内容大多是改良现有运作管理模式,对创新项目或创新战略的执行起到辅助作用,它对企业的企业家导向起到间接而非直接的作用。因而,技术创新高情境(Cell 2)下的企业家导向比管理创新高情境(Cell 3)下的企业家导向程度更高。当双核心创新交互时(Cell 1),两种创新发生了权变的效果,彼此互相补充和协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程度的提高,使得这种情境下企业家导向程度最高。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1:四种创新组合中的企业家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b.与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2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3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二)创新组合与市场导向

Narver和Slater(1990)认为市场导向(Market orientation)有三个行为要素: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功能间的协调[28]。顾客导向(Custome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面对目标市场,能充分地了解顾客心目中产品的独特价值是什么以及预测顾客需求产生的变化;竞争者导向(Competito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对竞争者短期内的优缺点、长期能力及战略的了解;功能间的协调(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则反映了协调组织资源的使用以便创造较好的顾客价值,也是组织内部合作提高组织效率的表现形式。市场导向能通过确认、传播与市场情报的杠杆作用来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力[29]。与此对应的组织双核心创新中,管理创新更有利于市场导向程度的增加,因为管理创新的作用就在于提高组织内部效率,提升组织获取市场份额,掌握顾客需求变化信息,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反馈等。管理创新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企业很好的了解顾客价值需求,了解竞争者在外部市场中的行为,提升组织整体运作效率,进一步使得企业整体能力提升,满足顾客新需求,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和销售绩效。技术创新也加强了对市场需求的满足,但更多地局限于顾客所需产品或服务的满足。它对于市场信息收集处理,组织运作效率,资源协调方面仍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因而,在创新组合四种情景中,与技术创新高情境比,管理创新高时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更高。当两者协同交互时,市场导向程度最高,使得企业既关注技术产品或服务的顾客需求满足,又关注竞争者信息获取,组织职能间协调的提升。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2:四种创新组合中的市场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b.与组合2、组合4相比,组合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2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三)创新组合对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的影响

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得高的财务绩效和强的长期竞争优势。不同的企业偏重的创新类型不同,那么给企业带来的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也有所区别。技术创新的开展常常设计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可以为企业赢得技术领先优势,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并获得市场份额以及品牌忠诚度;同时技术创新也更可能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的形成,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但是技术创新也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同时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投入的过程,虽然在未来很可能为企业赢得更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或绩效,但短期内其带来的绩效结果并不明显。管理创新可以更好使组织运作效率提高[2],以及更高程度市场导向的形成,它加快营销效率,销售利润率,能为企业在短期提高财务绩效,但是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高,单纯的管理创新只能跟随市场领先者,即使有高的市场导向,也并不能很快抓住市场新的需求并利用技术产品服务快速满足这些需求,以便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优势。短期财务绩效的提升才能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过程中,另一方技术产品的领先使得企业在未来能更可能地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财务绩效。因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的作用是不同的,且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对他们起到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也是不同的,但两者都很重要。单一的高技术创新和单一高管理创新情境下只能单一方面的推动企业绩效增长或者为长期竞争优势形成积淀。当在创新组合中的Cell1情境下,高的技术创新和高的管理创新使得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既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又较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3:四种创新组合中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b.与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2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3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假设4:四种创新组合中的财务绩效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b.与组合2、组合4相比,组合3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2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四、实证研究

(一)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以上海、广东、山东、河南、辽宁、四川、陕西、山西8省市850多家制造和加工企业为发放问卷对象,针对其在转型经济下的战略制定、组织管理和创新行为与绩效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样本企业涉及机械、材料、化工、电子电气、纺织、食品、医药等11个行业,有662家企业接受调查并提供了相关的信息,问卷回答率为77.9%。剔出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607份,整体问卷有效率为71.4%。我们采用χ2检验来比较回答者和未回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企业规模、企业的行业类型和所有制类型)上的差异。通过检验我们并没有发现回应者和未回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测量指标上存在差异(所有的p值都大于0.1)。这些结果表明了本次调研中不存在显著的未回应偏差问题。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采用主成分方法对自变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变量的信度(可靠性),聚敛效度(内部一致性)。表1列出了变量的度量指标、因子载荷、Cronbach α 系数以及累积贡献率。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采用的所有指标的因子载荷都在0.6以上,具有很好的可靠性;Cronbach α 系数都在0.7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三)假设检验

首先,我们用SPSS 13.0对样本进行分类。依据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变量的均值判断每个样本属于模型中的哪个组合单元。最终我们将607个样本分为四组对应了模型中的四种创新组合,并对每一组组合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其次,我们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了每个特征变量在四个样本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表明五个特征变量所在的四个样本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可以区分四种组合属于不同的样本组。

最后,我们使用样本间的方差分析检验针对每一个特征变量,不同两两组合(或样本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两个样本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再根据两个样本组内相同特征变量均值即可判断哪个样本组内的特征变量更高。根据这一统计原理,我们采用Post Hoc Tests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见表4。

五、讨论与结论

(一)战略导向

表4的实证结果显示出有趣的理论发现。市场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表现出显著差异且Cell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Cell2高,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的全部假设。但是企业家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在高的管理创新低的技术创新情境下的企业依然出现较高程度的企业家导向。也就是说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并不是完全只与技术创新相关,高的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类型,依然可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先动和风险承担倾向。这一有趣的理论发现,对处在转型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企业本身拥有较少的突变技术创新,大部分采用模仿跟随的渐进创新战略,这种创新战略很可能减弱了企业的企业家导向程度。但实证显示出这种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方面,中国企业往往大部分进行的是管理创新更多,而这种管理创新并没有减弱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可能正因为管理创新开展的程度较高,也正从内部运作方面表现出了企业家前瞻的眼光,先动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管理创新的开展也可以加强或保障技术创新的开展,与技术创新形成协同互动作用,这也使得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二)财务绩效与竞争优势

在财务绩效方面,实证结果并没有支持我们的全部假设4。结果显示,Cell4中的财务绩效程度最低,其他三个创新组合情境下的财务绩效并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企业无论加强技术创新或者管理创新都可以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并且当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交互协同时财务绩效也有所提高,但较Cell2和Cell3中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中国的企业如果为了提升财务绩效,可以单一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但想要更高的竞争优势时,则必须选择同时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为在竞争优势方面,实证检验表明四种组合情景下的竞争优势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每种创新组合情境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贡献是不同的。其中组合1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最为明显,企业从事两种创新将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大幅度提高。而假设4b并没有通过检验,结果表现出竞争优势在Cell3中的程度大于在Cell2中的程度。这说明,高的管理创新反而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可以更好地调整组织运作、组织战略等并为企业赢得更长久的竞争优势。如果技术创新不能与管理创新有效匹配,前者可能会带来短期竞争优势,但无法动态地影响企业长期生存战略,因而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要比管理创新少。这一结论再次表明,在转型经济下,中国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拘泥于对技术创新的过度追求。

针对这种实证结果,我们强调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为了使得企业稳定快速发展,既能获得稳定的财务绩效又能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一方面企业需要同时加强两种创新的开展,使得两个核心创新协调配合互动发展,不同的创新程度将影响企业的战略导向选择或者战略导向强度,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确保企业具备持续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垣, 刘益. 基于价值管理的6Is管理模式:形成与结构[J]. 管理科学学报, 2002, 5(4):39-44.

[2] 李垣, 乔伟杰. 基于价值管理中的企业创新系统构建[J]. 中国软科学, 2002, 12:62-65.

[3] Daft R L.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8, 21:193-210.

[4] Evan W M, Black G. Innovation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som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ccess or fail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7, 40:519-549.

[5] 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p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689-760.

[6] Zmud R W. An examination of “pushpull” theory applied to process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work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727-765.

[7] Daft R L. Bureaucratic versus non 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C]. In Bacharach, S. B. (Ed.),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Greenwich, Conn.: JAI Press, 1982.

[8] Damanpour F, Evan W M.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lag”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 29:392-409.

[9] Ettlie J E. Organizational policy and innovation among suppliers to the food processing sector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3, 26:27-44.

[10] 何倩. 战略导向、组织柔性对战略变化速度的影响研究[D].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2007.

[11] Kerin R A, Varadarajan P R, Peterson R A. Firstmover advantage: a synthesis, conceptual framework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 56(4): 33-52.

[12] Utterback J M.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C]. In: H.B.S. Press (Ed.), Harvard, 1994.

[13] Dodgson M, Gann D M, Salter A.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nov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2, 6(1):53-83.

[14] Archibugi D, Howells J, Michie J.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 economy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9, 11(4):527-539.

[15] 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C]. Fifth Edition. New York, NY: Free Press, 2003.

[16] Henderson R M, Clark K B.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9-30.

[17] Chandy R K, Tellis G J. The incumbents curse? incumbency, size, and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3):1-17.

[18] 弋亚群, 刘益, 李垣. 企业家的战略创新与群体创新-克服组织惯性的途径[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6:142-146.

[19] Gopalakrishnan S, Damanpour F. Patterns of generation and adoption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contingency models of innovation attribute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4, 11:95-116.

[20] Daft R L.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8, 21:193-210.

[21] Damanpour F, Szabat K A, Evan W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s of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89, 26(6):587–601.

[22] Damanpour F, Gopalakrishnan S.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adoption: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8, 15:1-24.

[23] 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p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689-760.

[24] Lumpkin G T, Dess G G. 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 135-172.

[25] Drucker. The information executives truly need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5, 73(01):54-63.

[26] Covin J G, Slevin D P. 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1(5): 7-25.

[27] Miller D. 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3, 29: 77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