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

培养教育内容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 提高方法

一、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各育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取得各育的效果,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教育要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认知活动过程表现出敏锐的感知、集中的注意、清晰的记忆、较好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具有愉快美好的情感特征,适宜兴奋的情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的意志特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善,理解他人,关心别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谦虚诚实的作风,成功时不骄傲,受挫折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根据环境和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保证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中介的作用。因此,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生理——心理——社会”这三类素质的教育。与生理素质相应的是优生优育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相应的是心理教育,与社会文化素质相应的是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按照人的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全面实施的各类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都是必要的,决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心理教育与体育、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一样,都是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1.提高生理素质及开发潜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人的生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的,但这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蕴藏着丰富和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和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从前面谈到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尤其是大脑潜能的开发,更是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脑的机能充分得到发挥,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模式产生了,如柯尔特(corr)的思维训练,科普曼创设的“儿童的哲学”,费厄斯坦提出的工具性强化思维训练,以及我国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金色童年教育等,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开发人的潜能。

2.心理素质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必须借助于心理过程这一中介,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生理层面这一基础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性因素,是通过心理层面,也就是中介性因素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影响的,没有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3.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的素质的发展遵循特定的顺序,较高层次的素质必须以较低层次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如同良好的生理素质是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样,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形成的背景和基础除生理素质外,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社会文化本身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只有经过内化才能纳入个体的素质结构。内化的重要环节是“理解”和“信奉”。信奉是在接受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维护和体现知识规范的需要和动机后才能形成,要依靠“情感体验”、“需要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可见,保证内化实现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脱离或缺乏这些心理因素,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就只能停留在非生命的外在物质形态层面。心理素质是包括思想政治观念在内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心理教育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上,而且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即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的培养以及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教书育心中的育心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熏陶。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显在的,有潜在的。显在的,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很容易看出来,而潜在的,如学生人格、情感等是潜藏着的。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心理辅导教育课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心理辅导或指导活动课,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演说、游戏、访问、填表及观看影视节目等活动形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

环境育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它也适用于心育。校园文化的心理环境或氛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及各种设施设备等对学生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是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校风等对学生将产生更大影响。良好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要动静结合,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影响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3.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是个大舞台,很多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而且在培养学员自身心理健康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应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改变单纯追求学科成绩而忽视学员的心理素质的做法。

此外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咨询箱。其目的是加强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传统的教育观只重视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健全,而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以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科学知识可以重新学习,而良好的人格却很难重新学习,只有通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才能达到“教书育心”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 提高方法

一、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各育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取得各育的效果,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教育要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认知活动过程表现出敏锐的感知、集中的注意、清晰的记忆、较好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具有愉快美好的情感特征,适宜兴奋的情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的意志特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善,理解他人,关心别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谦虚诚实的作风,成功时不骄傲,受挫折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根据环境和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保证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中介的作用。因此,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生理——心理——社会”这三类素质的教育。与生理素质相应的是优生优育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相应的是心理教育,与社会文化素质相应的是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按照人的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全面实施的各类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都是必要的,决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心理教育与体育、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一样,都是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1.提高生理素质及开发潜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人的生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的,但这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蕴藏着丰富和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和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从前面谈到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尤其是大脑潜能的开发,更是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脑的机能充分得到发挥,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模式产生了,如柯尔特(CORr)的思维训练,科普曼创设的“儿童的哲学”,费厄斯坦提出的工具性强化思维训练,以及我国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金色童年教育等,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开发人的潜能。

2.心理素质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必须借助于心理过程这一中介,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生理层面这一基础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性因素,是通过心理层面,也就是中介性因素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影响的,没有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3.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的素质的发展遵循特定的顺序,较高层次的素质必须以较低层次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如同良好的生理素质是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样,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形成的背景和基础除生理素质外,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社会文化本身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只有经过内化才能纳入个体的素质结构。内化的重要环节是“理解”和“信奉”。信奉是在接受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维护和体现知识规范的需要和动机后才能形成,要依靠“情感体验”、“需要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可见,保证内化实现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脱离或缺乏这些心理因素,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就只能停留在非生命的外在物质形态层面。心理素质是包括思想政治观念在内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心理教育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上,而且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即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的培养以及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教书育心中的育心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熏陶。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显在的,有潜在的。显在的,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很容易看出来,而潜在的,如学生人格、情感等是潜藏着的。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心理辅导教育课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心理辅导或指导活动课,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演说、游戏、访问、填表及观看影视节目等活动形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

环境育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它也适用于心育。校园文化的心理环境或氛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及各种设施设备等对学生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是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校风等对学生将产生更大影响。良好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要动静结合,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影响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3.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是个大舞台,很多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而且在培养学员自身心理健康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应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改变单纯追求学科成绩而忽视学员的心理素质的做法。

此外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咨询箱。其目的是加强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传统的教育观只重视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健全,而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以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科学知识可以重新学习,而良好的人格却很难重新学习,只有通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才能达到“教书育心”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课程基地;机器人课程体系;实验室;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62-02

【作者简介】王泰山,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江苏句容,212400)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机器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国内很多人对它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很多青少年也积极投身到各类机器人的实践活动中,2000年以来各类机器人竞赛在大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机器人教学在普通高中和中小学逐步普及。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把“人工智能初步”和“简易机器人制作”设为技术领域的选修模块。我们发现随着教学机器人的迅猛发展和其性价比的大幅度提高,将智能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引入普通高中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渐趋明朗。

我校于2012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机器人创新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转变课程内容的实施方式为重点。在建设过程中,提炼出“多元、合作、益智、创新”的核心理念,完成了系列实验室的建设与配置,创设了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机器人课程体系,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初步形成。

一、打造多层次系列化的机器人实验室

机器人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基于机器人的教学也就包括这两部分的内容。机器人硬件造型是躯壳,涉及机械、电子、运动学、动力学、控制理论、传感检测等,在高中阶段,与物理学科关系紧密。机器人软件部分,与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算法与程序设计”关系紧密,程序是机器人的灵魂。同时算法中的建模用到相当多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又向数学学科延伸,“算法与程序设计”还是高中信息奥林匹克竞赛的基本内容,机器人是程序设计学习的最好载体。系列实验室以“技术课标实验室”为基础,以机电实验室为硬件支持,以虚拟机器人实验室为补充,以竞赛探究实验室为深入,以研究性实验室为拓展。

二、创设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机器人课程体系

基地着眼于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为基础,融合物理、数学等学科相关内容,依托多层次、多样化的机器人实验室系统与网络平台,构建了3个课程模块,常规教学、研究性学习、竞赛,结合信息技术学科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面向全体高一学生开设虚拟机器人课程,以信息学奥赛等兴趣小组为提升,以研究性学习为补充。依托通用技术选修《简易机器人制作》,融合物理学科的相关内容,面向高二年级开设开源机器人课程,以VEX、灭火等机器人项目竞赛以及科技创新大赛相关的其他竞赛为提升。高三年级,以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依托研究性学习实验室,开设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了解机器人最新发展以及大学的相关专业情况,同时与高校联系,开通与高校的绿色通道,为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做前期铺垫。(见文末表格)

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创新人才

1.营造机器人基地文化氛围。

目前主要通过电子小报活动、班级黑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机器人科技教育文化氛围。随着基地建设的深入,学校艺华楼3、4层开辟成机器人教学、活动、展示场所,利用展厅展出本校学生、高校学生作品以及目前比较尖端的机器人展品,播放本校机器人教学与各种活动以及最新的机器人发展动态音像,让来访者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机器人的魅力。

2.开展各种科技社团活动。

成立科技创新社团,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着力培养一批对科技创新有兴趣的人。目前,我们正把当前兴起的创客文化中的相关元素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准备打造我校的“创客”,形成本地区以我校为中心的“创客社区”,进而在更大范围推动我市的科技教育发展。

3.积极参加、举办各级各类机器人活动与竞赛。

以每年一度的校“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开展校内机器人竞赛,以展示学生、教师的作品为主要目的,竞赛中进行评比,设置相应奖项,更好地激发师生对科技的兴趣,远离低级趣味的诱惑,营造以追求科学技术为时尚的校园氛围。

竞赛是机器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器人教育成果的一种展示形式、实现手段和教育的延续。智能机器人竞赛参赛过程对学生有着广泛深远影响,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挫折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

4.多管齐下,增强辐射效应。

(1)开设各级别的公开课、观摩课。通过开设公开课、观摩课来展示机器人教学探索的成果,介绍相关经验,引领地区的机器人教育。

(2)以项目、课题研究带动区域发展。目前我校的部级课题“普通高中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已经立项,成员涵盖了多个学校,可以带领区域骨干一起进行机器人教学的探索,为区域机器人教学提供示范与支持。

(3)充分利用课程网站共享资源。利用网络同步介绍基地建设、课程开设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与经验,扩大基地对周边的影响,推广机器人课程的开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4篇

一、印度的职业教育及师资培养

在中世纪,印度就有了以“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为基础的师资培养方式。之后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影响,印度的教师培训系统又在借鉴吸收英国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成长发展起来。在国家独立之后,经过几十年发展,印度的教师教育课程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的教师教育开始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和丰富性,表现在全国对教师教育项目的重构和实施达成了共识。政府开始关注、重视教师教育的课程,并对它们进行适当调整,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质量,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至此,印度的教师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联系更加紧密,将教师教育的发展过程各个环节承接得相对科学、完善,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素质。

印度的职业教育受众对象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阶段。20世纪中叶,印度拉达克里希南委员会提出了开办一些中间学院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中等教育结束后顺利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在学习期间激发学生对某些职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技能掌握水平,并且在高中阶段应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样就促成了“多目的学校”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中期,职业技术教育在印度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继而引发一系列教育社会问题。政府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强制将一些实用性和操作性强、与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添加进学校的教学课程计划中。就这样,通过政府的控制手段,确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在普通中学的合法地位。

二、印度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框架

印度的高中教师教育,为了区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目标,实施因材施教,分为学术流教师教育与职业流教师教育,各自的课程设置也各有侧重,大不相同。其中职业流教师教育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旨在培养职教师资,不仅要提高未来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教育技能,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对学生进行教授引导知识技能的师范能力。

职业流教师的培养侧重点是将工作技能和实用操作相结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经济价值,注重学生就业或自我创业。因此,印度的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某一行业的高深技能,还要投身于为该行业培养后继人才、取得职业成功的事业,进行职业科目的教学成为职业流教师教育课程安排中的重要内容。职业流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是:使教师能够理解并欣赏印度社会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及其相关的原理、目的和需求,使教师具有传授知识、发展必备能力的能力,使教师具备对某一行业或职业领域特定规则的理解,具备取得职业成功而必备的技能和价值观,具备培养学生追求更高生产技能和能力欲望的能力,具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其职业技能从某一行业向另一行业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立、自信的精神,能够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和在岗培训。

从印度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的设置来看,印度的职业流教师明显区分于学术流教师,专业性明确且突出重心。在印度的技术师范里,通常设有长期和短期两种课程,让学生在长期课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在短期课程中参加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避免与实际社会生产脱节。此外,印度还设有一些师资培训机构,学制一般为一年,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相关师范技能。这些中心培训学院通常都会与附近的师范培训学校结成合作培养关系,在中心学习的教师可以去师范学校获得实习的机会。

三、印度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内容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自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实业教育可算是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着重于训练学生掌握相当知识面的课本知识,强调学科的专业理论性,相比较之下实践性较弱,忽视了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这一注重手动操作能力的领域,更加需要优化教师课程结构,加强实践实习操作。在这些方面,印度的职业教师师资课程设置确有领先于我国的地方,借鉴这些长处对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有极大帮助。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提高质量,是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而将“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1],是将这一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步入“十二五”,我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2],体现了前瞻性、全局性和务实性的改革精神,标志着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时隔一月,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首次整体规划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向着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目标迈出了坚定的一步。笔者有幸参与上述文件的研制和起草工作,本文从分析当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任务入手,回答“为什么改”和“改什么”两大问题,以期给基层学校学习文件、领会精神,进而有效实施提供一些帮助。

一、为什么改: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凸显中职基础性

(一)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是党中央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确定的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性目标和核心任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个要点之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这是职业教育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时,需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因为只有良性、协调的自身系统,才能整体性应对外部要求。目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仍然存在脱节、重复、断层的问题,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和成才渠道不畅和效益不高等现状,已严重制约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因此,中高职协调发展已成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做好这一项基础性工程,首先要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并保持合理比例,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需要明确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应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3]同时要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中职学生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没有中高职的协调,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就很难建立协调融合的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不相适应。

(二)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以十个衔接为切入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4]其中,课程体系和教材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对上承载着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对下规约和引领着教学过程,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同时涵盖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学制阶段,架构了中职与高职相互贯通和有机衔接的“立交桥”,促进了职业教育内部系统的有效协调。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需要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高中及专科阶段的能力体系和素质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内部协调运转的系统,避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因专业方向偏差和教学内容重复所造成的浪费,从而增加有效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

(三)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

《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组长周稽裘曾提到“职业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从职业教育的总体上来讲现在是高中阶段教育,所以它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所以我们都承认搞好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这是给职业教育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职业教育跟普通高中教育是同一层次的教育,它们共同承担着普及我国十二年教育的光荣任务,因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都承担着开发我国人力资源,进一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共同的光荣任务”。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改革方针前提下,我们不能忽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和特定使命。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它属于基础职业教育,是面向每一个有中高等技能需求和就业愿望的人的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内,它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是面向社会未成年人的学历与职业生涯教育。

基于以上认识,我省在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框架下,调整中职和五年制高职现有课程结构和学时比例,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比确定为4∶6,与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原则意见保持一致。进而由评价促教学,我省将首次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办法,测试课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编制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目录,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学业水平专业技能测试相融通。”[5]不同于高考选拔人才,实施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是保证基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教学能使全体学生均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

二、改什么:与上一轮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的比较分析

(一)文件比较

(二)主要变化及依据

1.培养目标从区分人才等级转向人才类型,体现人人平等理念。与上一轮相比,视角从人才转向社会,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必须要加快实现与产业的对接。基于此,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优化布局中高等职业教育,根据不同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我省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中职和五年制高职有分有合、错位发展,有利于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同时又积极与产业对接,保证了自身持续发展的活力。

2.规范课程类型,适当增加公共课学时比例,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课程类型的划分至少有两个维度:一是按照课程内容,可以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二是依据课程形态,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除此之外,还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等不同划分方式。“意见”统一了课程类型的划分维度,体现了规范性和科学性。在不增加总学时的前提下,我省调整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回归至上一轮规定的比例。这不是对1∶2的简单否定,而是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理智选择。同时,这也不是简单的回归,在课程设置上优化原有分科课程,又开设了人文类、技能类综合课程,不同课程有机整合,共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课程注重横向与纵向联系,有效解决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两张皮”的问题。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适当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5个学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9个学期。纵向上,全学段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符合螺旋式课程学习的要求。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学生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宽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横向上,两类课程同时开设有利于统整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使之相互照应、穿行,从而相辅相成、有机整合。

4.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实习实训课程,有效解决校内校外实习“两张皮”的问题。校外顶岗实习由一年缩减为半年,不是弱化顶岗实习的功能,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改革思想。顶岗实习不仅应从管理上进行规范,更需要从课程上进行总体设计。将顶岗实习纳入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学生经过见习、基础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习实训课程,逐步建立岗位意识、训练职业技能、优化职业素养。因此,校企合作不单单是共同承担顶岗实习教学,而应整体设计三年或五年学习期间的实习实训课程,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创设一切条件。构建整体性的实习实训课程,从源头设计就有效解决了校内校外实习断层甚至矛盾的现实问题。

5.加大选修课比重,增设综合课程(即任选课),弥补分科课程的局限,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认知能力。“大一统”的课程设计和“一刀切”的统一要求,不能满足不同地区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修课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激活了课程编制的竞争因素,总体上有助于课程科学水平的提高。我省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了选修课的比例,将不少于总学时的10%划为“任选课”的设置,并规定为综合课程。综合课程跨越了学科的界限,联结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到训练学生思维结构的转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5]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核心素养受到广大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素养,包括了知识、技能、品质和态度等,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地位。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和目标定位都需要从素养的高度进行。本文从探讨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基于小学数学课程下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64-01

针对小学生全面深化教育课程的改革,数学这门学科也面临重大改革。而数学教育一直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改革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起点,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培育好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进行良好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培养好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思维有很大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时展,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求,素质教育得到普及推广,成效也比较显著。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面向教育体系以外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任何学科的教学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也要获得精神情感、思想方式和价值观的提升,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育教学的目标。

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运用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等,也能形成笛思维、积累数学学习经验,这对学生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发展是必需的,数学的核心素养也体现出了现义务教育阶段中数学教育的理念要求。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为核心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和思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反映其数学本身蕴含的思想,也能关注其蕴含的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体现出数学学习内容的真正价值,帮助学生了解其他文化中的数学,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所以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虽然人们对构成数学素养的要素说法不一,但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三大要素:数学思想、数学人文、数学意识。

1.数学思想,它是数学的本质,涵盖了抽象、推理、建模等数学思想。而它的关注点主要是会学、理性、智慧,具体来说就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在数学思想的引导下,提高学习数学的技能,会学数学。

2.数学人文,它是数学的动力,指的是对数学的持久兴趣和好奇,对数学背后文化的追求,学会数学交流。具体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直面数学难题,懂得去欣赏数学的一些结构、理解数学的简洁,喜欢进行数学阅读。

3.数学意识,它是数学的基点,包含数学运算、符号意识等。主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解释生活。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

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孩子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让他们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有高度的学习热情,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钻研它,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2.要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认真听。而这样的模式只会让学生“死学”,他们并不会融会贯通,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所以老师在平时传授知识时,要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也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并且要不断培养他们融会贯通的能力,引导他们由“学会知识”向“会学知识”方向发展。老师要从只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逐步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方向转变。

3.教师要想实施核心素养的培育,就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要将教学重心逐步从“教”向“学”转移。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可以创设一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核心素养它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也是能够解决各种数学实际问题的高级能力。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不能仅仅通过老师直接讲授知识来培养,而是要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让他们通过自身实践来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真实的问题情境需要将数学问题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平时在课下要多留意社会生活中和数学相关的问题,并且在课上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只有利用真实的问题,才能让学生领悟到学习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很好地去解决它。其实,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去关注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关注结果,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平时老师要多多询问学生是否理解这个问题,要不断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去看待一些问题,并且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了解“个别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利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调控好每个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

4.老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要重视学生听完之后接受的程度和感受。老师可以先将知识的主旨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当学生在自主学习,遇到难题或挑战时,他自己就会寻求一些有力的证据和方法来为自己解决难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让他们将一些数学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另外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可以通过多种展现方式让学生亲身接触到具体数学内容背后的一些故事,让学生体味到数学知识也不是那么乏味。

四、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落实学科育人的必然要求,对深化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作用。数学课堂不仅要发现作为数学工具的价值,更应该看到其文化价值,从日常工作做起,使小学生能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做到真正的培育小学生的人格品性,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高,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徐国明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育;优化教材;教育多样化

中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新形势下的中职体育教学不仅内容丰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我国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对中职体育教育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中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体育教学不重视。现阶段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在一味地追求就业率。重专业课,轻视体育课。体育课就让学生打篮球、踢足球,没有教案也没有教学计划。②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方法陈旧。在内容上,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造成了学生上课不感兴趣,对体育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的自觉性。③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下降,最近的一项检测结果显示:我国中职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肺活量指标下降;运动量严重不足,一些学生的体重严重超标。④学生课业压力大,对体育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根本没有用,只是在浪费他们学习的时间。学生从心理上就不够重视体育课程,因此对体育的开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

二、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依据与原则

中职体育教学方法与方式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时是否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好坏。在选择体育教学的方法时,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目的和任务来确定;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心理动态;最后要考虑当地的体育技术水平。体育教材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就决定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样化。体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具备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专业性和终身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活跃,理解力较强,勇于探索,求知欲强,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巧妙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

三、加强能力培养,构建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途径

1.加强对中职体育教育的重视

现阶段,中职体育教育不能很好地开展的主要原因就是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和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面。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高学校、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一方面,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资,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提高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要认识到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为了日后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立足实际,优化教材

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在依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开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地区不同,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情况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适应当地中职体育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运动,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3.中职体育教学形式应多样化,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1)丰富课堂内容,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既要有传统项目,又要有现代的学习内容,满足大纲中走、跑、跳、投、垫上运动、健美操和韵律操等的要求。对于长跑、短跑等传统项目,可以采取变换队形、接力赛、逆向接力赛等新的方式,创新课堂模式。

(2)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增强体育教学活力。教师要用语言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创新人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7-0072-04

AStudy onSports University CurriculumSystem and Teaching Cont ent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WANG Xing,SI Hu ke, WU Y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Sport,Shanghai200438,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Sports universities an d taking the curriculum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 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curriculumSystem andteaching content administration adapted to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novative talents consist of general quality which isthe foundation, innovative quality which is the key point, and innovative achie vements which is the core; and thatSports universitiesShould emphasize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So as to rationalize their knowledgeStructure and to Stress their professionalStandard; and that the universitiesShould increase o ptional course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courses, and extend categories of courseS, add artistic and debating courses; and that the universitiesShould update th e teaching content, emphasize the most updated knowledge when teachStudents claSsical knowledge of their own profession, and encourage teachers to add their reSearch result and inter discipline knowledge into the teaching content.

Key words: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innovative talents; curriculumSyste m; teaching content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界依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的宏观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新 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 叉渗透也为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科学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到来,各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优秀人 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作用日益显现,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创新能力决定体育事业发展 的竞争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体育界不断地进行体育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地探索体育发展规律、寻求发展出路、拓展发展空间。现代的竞技体 育已不再是靠“经验”和体能取胜,而是在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生物学、材料学、运动训练学和发明创造等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依靠不断增加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改进器材、 设备,加强科学管理等途径取胜。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发 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强大推力。

体育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等体育专门人才的重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 容涉及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宽度”、“深度”和“新度”,也涉及到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取舍拿捏很重要。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及时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进到教学中来;要把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放在我国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中,放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大潮中,放在世界科技发展与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大环境中思考,才能全面了解和深刻领会 当今时代对此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要站在时展的前列和21世纪的高度,借鉴世界各国开 展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系统、深入地改革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 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管理环节,且主要针对体 育学科下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四个术科类专业 。问卷调查对象为14所体育院校教务处全体成员及二级院(系)院长(主任)、分管教学副 院长(副主任)及分管教学秘书,调查时间为2008年底前。

样本选取依据:按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经验抽样法要求,总体规模在100~1 000人时 ,选取样本数占总人数20%~50%之间。

样本选取结果: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对14所体育学院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选取,体育院校教学 管理人员约600人,按袁方经验样本含量选取原则,最后确定每所体育院校选取管理人员2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文献检索范围: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超星图书,共检索到以“创新人才”与“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为关键词文献18273篇,参考33篇,引用16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检索In ternate所有中文文献,分别检索到319 000项和317 000项,引用1项。

1.2.2 访谈法

通过对体育院校、教育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部分高校、其他部分著名高校等有关专家进行 访谈,收集普通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有关理念、办法、途径等资料,以及对体育院 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建议,寻找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办法。

1.2.3 问卷调查法

研究工具:自制研究量表,问卷采用0~10分计分方式进行测量,由受调查者对量表题目根 据自身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来回答:代表程度很低为0分;代表程度很高为10分,余类推。

效度检验:利用专家效度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对量表进行检验,涉及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 度。

信度检验:采用项目分析的方法对每一题项鉴别度进行检验,采用再测信度的方法施测对象 的填表可信度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本问卷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1.2.4 数理统计法

整理问卷,删除无效问卷,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63份,回收率约为94%,全部有效,符 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制订数据整理表,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创新人才的界定

在现有文献中,有很多学者对创新人才进行过界定,他们主要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 能力、创新成果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也有个别定义涉及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或情感等 因素,但并不是主流。我们还发现,现有各类词典并没有“创新人才”这一词条,国外文献中也没有“创新人才”一词,“创新人才”尚未有最具权威的界定。

鉴于历史的研究,通过咨询专家,我们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某一领域有独 到的见解或较深造诣,并善于扑捉新的前沿性的知识;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 品格,懂得创新技法;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个人、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服务过程中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的个人或团体。

从上述创新人才概念界定的内涵发现,创新人才既具有创新的特点,又必须符合人才的特征 ,放大或缩小创新人才的特征都是片面的。创新人才由一般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成果三部分组成,从逻辑关系上说,一般素质是基础,创新素质是关键,创新成果是核心。创新人才 并非一定要具备上述所有素质,在通常情况下,基础越扎实,创新素质越明显,则创新成果 越突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大多是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对创新人才的界定,有利于为培养创新人才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2.2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管理

陈培刚认为[2]:哈佛的“课程体系”能与时俱进,350多年来,重大改革四次,始 终处于美国高校的领头地位。课程体系分为:核心课、专业课及自由选修课三大部分。这种特殊的课 程体系,形成的特殊的人才知识能力构成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科交融、全面统一;统筹兼顾 ,本质内在;万变归宗,涵盖大千;迎对矛盾,能力自现。

2.2.1 增加选修课程比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承认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存在差异,承认学生在学科专业和课程选择上的爱好与兴趣各有不同。对学有余力者,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可以选修自己喜爱的课程、选修难 度较大的课程,从而使之在某方面脱颖而出;对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以从实际出发, 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总之,教学计划要能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 供足够的空间,并又能充分体现个体的差异性。

从表1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在“应提供学生更多选修课比例”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1,标 准差为0.685;在“任意选修课程板块,应开设一定比例其他一级学科的课程”这一题项的 平均评分为7.9,标准差为0.653;在“各专业学生应学习一定比例跨学科相邻专业的课程” 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2,标准差为0.726;在“应开设一定比例的综合类课程,包括单学 科综合和多学科综合"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7.5,标准差为0.758。调查表明,调查对象对体育院校增加选修课比例问题都持认同态度。

调查发现,在体育院校术科类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基本由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 选修课三块组成。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块比例基本是40%、50%和10%。共同 的现象是,都懂得增加选修课比例的重要性,必修课学时数也到了难以再减地步;限制选修课比例都是最大的,在操作上,名为选修课,实质上可选余地都非常小,有的基本是5门课 程中必须选3~4门这种状况;任意选修课比例在不断缩小,质量和数量都不高,其次,跨门 类课程比例和综合性课程比例非常低。

扩大选修课的意义大家都明白,整体比例也很难再提升,核心问题是如何做好选修课板块, 真正做到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在咨询专家和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从下面几方 面加以思考与改进。增加限制选修课程数量,并按一级学科设置小板块。当前限制选修课板块学时、学分数最高 ,体育院校一般都将这一大板块分成若干小板块,每一个小板块由几门课程组成,学生选择 余地有限,加上学校资源问题,实际操作中基本处于半必修课状态。在确保体育学为核心学 科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其他一级学科课程和增加一定比例综合性课程。所谓综合课程是指”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论考察或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一种课程取向。[3]”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极其活跃与普遍 ,学科间 的壁垒逐渐消融,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就是一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历史。综合性课程类 似于现在提出的顶点课程,术科类专业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指导训练问题,其中不仅包括 生物科学中的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问题,也包括体育学中运动训练的规律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是以小积木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将各种知识单列开, 缺少以指导训练的实际为起点,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到解决指导训练实际存在的所有问题 。这类课程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动机,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提高任意选修课质量。当前任意选修课比例不断缩小,且涉及内容不够广泛,形式也较为单 一,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用。其主要原因是质量不高,教师及管理人员 重视程度不够,很少有学校像抓省市级精品课程那样去建设任意选修课。西南联合大学的陈 寅格教授曾公开宣布:“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 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4]”如果任意选修课的教师都能有这种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质量一定能得到不断提高。

2.2.2 扩大课程种类,拓展学生知识面

课程种类涉及到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不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适应力,乃至构建学生整体素质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清华大学坚持以“一类课”命名的优秀课程建设的同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 ,以拓宽基础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加强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全校规划了16个系列课程的改 革和建设立项。[5]

调查发现:体育院校术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类问题,一是课程种类偏少,难以达 到与培养创新人才相一致的课程涉及面的要求。当前,术科类专业以体育学类相应课程为主 ,主要包括运动技能类和运动人体科学类,其他类学科也设有部分课程,但占有比例极少。 另是课时有限,教学管理缺乏创新。教育部要求体育学术科类专业总学时数应在2600~2 8 0 0学时之间,必修课中公共基础课约占700学时,留给专业可支配的学时数的确有限,在这有 限的范围内还得兼顾各类课程比例和课程种类等问题,难度的确大,需要管理创新。

从表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在“应增设辩论类课程”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7.7,标准差为0.684;在“应设置创新类课程,如:创新基本理论、基本技法等”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3 ,标准差为0.761;在“应设置一类特别课程,不规定学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 自行安排学习,通过取得可鉴定的成果、成绩或奖励等给予学分”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5,标准差为0.662;在“支撑专业的核心学科应设系列课程,直至最前沿知识课程”这一题 项的平均评分为7.5,标准差为0.813。调查表明,调查对象对体育院校扩大课程种类问题都 持认同态度。

由表3可以看出,方差分析的F值为8.972,P值近似于0,这说明不同职称教学管理人员之间 对应设置一类特别课程,不规定学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行安排学习,通过取 得可鉴定的成果、成绩或奖励等给予学分此题项在认识上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进一步对不 同职称教学管理人员之间课程种类板块中的该题项做Tukey HSD检验,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 职称教学管理人员相互之间对该题项的认识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

尽管在上述题项上,不同职称之间认识上有显著性差异,但整体评价都较高。我们认为,当 前,体育院校要想培养创新人才,还得增设辩论类和创新类课程。

辩论类课程的意义在于辩,只有辩,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清晰,人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才更具 逻辑性;只有辩,学生就会广泛地收集佐证材料,才能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只有辩,就能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专家建议,开设的辩论类课程, 可固定一定辩题或根据实际更换部分辩题,教师在传授一般知识基础上,完全由学生自由辩 论;可先分组进行,也可辩论途中按观点进行分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创新类课程涉及到创新的一般理论和创新技法等知识,它是将前人创新过程中的规律问题进 行总结而产生的一类课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应设置一类特别课程,不规定学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行安排学习,通过取 得可鉴定的成果、成绩或奖励等给予学分”。其实,这既是增设一类课程,又是管理创新的 重要举措,国外有“无学时”课程,也有学校称“虚拟”选修课,上海体育学院英语专业也曾设置过“零学时”课程,对此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尽管现在没实施了,但并不是方向 错误,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查发现,实施“零学时”的难度之一是学分认定问题,体育 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取得可鉴定的成果、成绩或奖励等能拿到足够的学分;其二是谁来组织和评价问题,涉及到工作量,若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校体制,尤其 有机构或专人负责,则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最后是认识问题,任何改革都是有风险的,只要 是正确的,就不能退缩,要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完善,决不回头。

2.3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管理

分析国外的课程体系结构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专业的交叉、渗 透越来越多,传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次是教育必须同经济发展相 结合,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经济发展的需要[6]。

调查发现,体育院校术科类专业教学内容在“深度”和“新度”拿捏上都存在需要改进的地 方。体育院校有很多重点实验室,有很多重点学科,也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但这些优势基 本应用在研究生培养上,很少纳入本科生教育体系中,体现不出本科教育为学校经常性的核 心工作这一重要指导思想。

从表5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在“应强化专业基础课程,突出表现完善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9.1,标准差为0.457;在“支撑专业的核心学科应设系列课程,直 至 最前沿知识,如:生物科学类课程的前沿知识等”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9,标准差为0.653;在“为学生提供更多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信息” 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4,标准 差为0.874;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邻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信息”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9.3,标准差为0.385;在“鼓励教师将重要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充实到教学中,科研资料 、研究报告等即为辅助教材”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5,标准差为0.662。调查表明,调查 对象对体育院校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传授本专业和相邻专业最新、最前沿知识等都持认同态 度。

调查发现,一些人对学好基础知识的理解有些偏颇,简单地将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增 加基础教学课学时数划上等号。我们认为,在操作中,必须解决好基础教学内容的容量与含 量之间的矛盾,应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未来发展、以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取舍标准, 并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教育质量、效率和效益。

我们认为,应传授本专业和相邻专业最新、最前沿知识,重点解决教学内容的“新度”问题 。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将重要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通常情况下,良好的研究能总结出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最新的研究动态有所关注,研究思路严谨,结果可靠, 能对书本知识进行有益的补充。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还能及时把握该 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拓宽学生的视野。

应适时地增加一些交叉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增加相应的科学知识,以适 应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科学发展总趋势的需要。还需及时地调整眼光,放宽视角,寻找未 开发或刚刚起步的交叉领域,在那里我们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这样做有助于学 生网状知识结构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结 语

本文以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在明确创新人才内 涵的基础上,对培养与创新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创新人才由一般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成果三部分组成,从逻辑关系上说,一般素质是基础 ,创新素质是关键,创新成果是核心。在通常情况下,基础越扎实,创新素质越明显,则创新成果越突出。

体育院校在建立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使学生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突出。增加限制选修课程数量,按一级学科设置限制选修课小板块,在确保体育学为核心学科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其他一级学科课程和增加一定比 例综合性课程;扩大课程种类,增设艺术类和辩论类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在确保传授好本 专业经典知识基础上,突出传授本专业和相邻专业最新、最前沿知识,鼓励教师将重要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适时地增加一些交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增强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4,24(3):51.

[2] 陈培刚.哈佛大学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03(4):70.

[3]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 浩歌.陈寅恪四不讲和易中天什么都讲[EB/OL].,2008-12.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水上自救救助;高校;体育专业;中小学

一、研究目的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示范技能,能很好地适应中学体育教育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教授体育和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这些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为广大的中、小学生和社会群体服务的。作为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最主要的最直接的传播者,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要求较高。

自救技能是指在突然发生的威胁到生命的意外情况下,采用正确的方法避免人身伤害的技能。水上自救技能就是指在水上活动或者突然落水时,在威胁到生命的意外情况下采用正确的水上自救方法避免人身伤害的技能。例如:在意外落水的情况下,可采用坠水自救法。初学游泳者不慎坠(误)入深水处(水没过头顶)时,千万不可惊慌失措,要先屏住呼吸,迅速屈膝、下蹲,上体稍前倾,然后两脚用力平蹬水(池)底,即可蹿出水面。头出水后,立即睁眼呼救,同时深吸一口气。倘若再次下沉,可重复上述动作,以便得到救援。坠水者如知道方向且能辨别深浅,可向浅处游动或跳移,进行自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温州大学、台州学院、宁波大学、丽水学院等高校,温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游泳培训机构、游泳教练员等。

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长期以来各高校体育专业游泳课设置内容均以学习某种或几种泳姿为主。主要体现为:

1.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化、程式化,以蛙泳为主要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与学校、社会有所偏离,缺乏针对性。(自救、救助的基本方法、技能)

3.教学内容不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除四种泳姿以外的实用性游泳方法,如潜泳、踩水等)

4.几所高校的游泳课程均设置了一定比例的救生教学内容,但所有学校都没有设置关于自救及救助的教学内容。

5.温州大学和宁波大学均为特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每年培训并考核的游泳社会指导员和水上救生员多达百人。通过考核取得从业资格的学生利用暑假在各游泳培训机构兼职做教练员或救生员,但培训内容并不包括针对中、小学生进行水上自救救助的教学。

6.参与调查的162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均毕业于普通高校或体育学院的体育专业,学习过游泳。其中,有16名教师参加过救生员培训并取得了救生员证书,占调查总数的9.87%;有19名教师学习过水中自救及救助技能,占调查总数的11.72%。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游泳普及率还是很高的,但是获得救生员资格及掌握水上自救技能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就很低了,这说明具有这方面知识的教师严重缺乏。

7.针对游泳培训班78名教练员的调查数据显示,62.8%的教练员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说明他们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各培训班在教练员的选择上也会优先考虑老教练。但是85.9%的教练员是兼职的,也就是说只在暑假期间做教练,在上岗前基本没有进行什么培训和技术交流,他们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多年来沿袭下来的,没有及时更新。虽然很多教练员热爱此项工作,但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扩展。

大部分教练员都认为有义务教授学生水上自救技能,但是没有一个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过水上自救的内容,也没有意识到要增加。在与部分教练员进行交流时了解到,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不出事故是大家的主要目标。虽然对学生学习自救技能的必要性教练员都很认同,但领导不安排其他的教学内容,教练员也不会意识到要去增加。教练员是直接教授学生游泳技术的,在教学思想上不应过于保守,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突出游泳的实用性。

8.中、小学生学习游泳的途径主要是在学校学习和在培训班学习。而根据调查,中、小学和社会游泳培训机构在游泳教学中均未设自救与救助的教学内容,因此,中、小学生缺乏学习水上自救技能的途径。

四、结论与建议

溺水死亡一直占据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原因之首。据2004年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超过15人死于溺水,全年达5 700多人。溺死人群中超过一半为15岁以下的儿童。我国城市44%的儿童伤害死亡是由溺水造成的,农村的比例为58%。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对于溺水事故要做到“以防为主”,必须从发生事故的源头抓起,加强水上安全及水上自救技能的宣传,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水上安全意识,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因此,培养具有水上自救救助技能的体育教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突出。

1.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缺乏学习水上自救技能的途径,无论是中、小学还是社会游泳培训机构都缺乏相应的师资。因此,培养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这方面的教学技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技能,增加就业几率,更重要的是能在中、小学生中推广、普及自救及救助技能,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和降低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

2.通过分析,高校现有的游泳课教学方式无法将游泳的实用性渗入到教学中,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就业中无法显现出自身的专业特长优势,因而教学内容要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增设教学内容,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就对体育专业游泳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增加水上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以理论为主,加强对自然水域及周边环境的了解,如海浪、潮汐、暗流等;介绍生活常识,如水库、河流的水很凉,进去游泳容易腿抽筋、心脏受刺激,表面很平静的水底可能有险情等。而求生和救生技能则以实践为主,主要教学生对于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包括自己溺水怎么求救,别人溺水怎么施救,心脏复苏术怎么做,人工呼吸怎么施展等,让即使不会游泳的学生也可以掌握自救和救助的本领。

(2)增加自救、救助技能教学内容提纲。学会和掌握了以上教学内容,能够使游泳课程的教学更好地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能使体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突出其教学能力,从而扩大受益人群,并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自身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昕.温州市中小学生水上自救技能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期刊网.

[2]李萍.日本人怎样教孩子自救.山东消防,1997(9).

[3]水中自救与救生.家庭科技,2005(7).

[4]方千华,梅雪雄.国外水上救生的发展与启示.体育科学研究,2005(3).

[5]魏四成.游泳救生工作浅析[J].湖北体育科技,1997.

[6]张宏梅.救生全民需要重视[J].游泳,1999.

[7]李红兵.浅谈国际国内救生活动现状与我国救生事业发展的对策,2000(3).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10篇

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是指高职院校的办学者(办学主体)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是一个时空“跨接概念”。所谓的“跨接概念”是指“办学模式”的概念在时空上跨越和链接了“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两个概念。

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是一个内容“复合概念”。所谓的“复合概念”是指“办学模式”的概念在内容上涵盖了“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两个概念。即:办学模式 = 办学体制 + 培养模式。所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办学体制” 和 “培养模式”两个概念是掌握“办学模式”概念的前提和基础。“办学体制”规定了学校的举办者及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培养模式”规定了培养学生的方式(途径)。“办学模式”规定的是学校举办者培养学生的方式(途径)及其在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

办学模式属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顶层概念,是从学校、专业两个层面对教育现象形成的观念和认识。办学模式并没有涉及到更微观一些的课堂教学层面。办学模式是在概念层面上高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术语。换言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四个术语属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宏观范畴,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个术语属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微观范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在课堂教学层面,直接由教师主导、学生直接参与的微观范畴。高职教育宏观范畴(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办学模式 )主要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设计.高职教育的微观范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主要由直接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设计(此处的课堂教学既包括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学,也包括实训室教学、顶岗实习教学。此处的教师既包括学校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也包括企业的指导学生实习的师傅)。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宏观范畴和微观范畴的掌控者不同,这也是区分高职教育概念范畴的重要依据。

二、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地位与作用

在高职教育的概念体系中,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是处于顶层的3个概念。办学模式作为办学体制、培养目标的跨接概念和复合概念,仍然处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的顶层。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且从某种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高职教育要素。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在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处于仅次于培养目标的第二要素(办学模式不仅包括办学体制、也包括培养模式)。可以认为,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两个最顶层的概念。也可以认为,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3个最顶层的概念。上述两种认识都正确,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便利表述的视角诠释教育现象。

三、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决定因素

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决定因素主要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生源的质量结构;三是高职教育的实际状况。所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源的质量结构、高职教育的实际状况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三个基础性决定因素。

四、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特征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符合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具备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的模型形式。需要特别指出,稳定性与可重复性是模式具备的两个最基本的形式特征。符合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律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内涵的本质特征。模式形成的过程性突出体现了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渐趋完善特征。

五、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最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容表述是教职成[2011]12号文指出的3项内容12个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的实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规定了学习的内容必须是职业工作任务;二是规定了学习的途径,即学习过程必须与职业工作过程(职业行动)紧密结合。

“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以将教职成[2011]12号文中的“校企合作”归纳为“9个合作”,即: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校企合作联合组织学生实训:校企合作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顶岗实习”的实质是学生顶替职场员工走上岗位进行实际工作的学习。处于顶岗实习学业状态的学生可称为“学员”,即兼具“学生”和“员工”双重角色,一般需要配备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继而言之,“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失误责任需要“指导师傅”和“指导教师”承担。

六、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地位与作用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要素体系中,位列培养目标、办学体制之后,可称为高职教育概念体系的“第三要素”。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形成了高职教育概念体系顶层的“3w”,即“what”---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who”---由谁来培养---办学体制(办学者);“how”---如何来培养---培养模式。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作用是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即要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来培养专业人才;要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来培养专业人才;要通过“顶岗实习”的途径来培养人才。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隐性作用是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培养”内容,即教学内容必须是职业“工作内容”,换言之,学习任务必须是工作任务。“培养”的内容必须是属于企业的内容,具体言之,“培养”的内容必须是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11篇

一、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教育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了,但是在几十年的小学教育发展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问题一直存在着问题,以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天的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缺乏必要的重视

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更多的小学把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培养学生的唯一目标,虽然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明显的减轻。可以说,对于我国的小学教学来讲,“考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检查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评估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但就另一方面来讲,它完全禁锢了我国的教学模式,这对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生思维培养的影响最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方式并没有形成成熟,但由于学校过于重视成绩和分数,忽视思维培养,这样学生很有可能变成高分低能。所以说,过于重视考试,使得学校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缺乏必要的重视是目前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之一。

2、思维培养没有针对性

在有些小学中,已经注意到了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且为此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思维培养没有针对性。小学教育过程中涉及到一至六年级(个别地区一至五年级),年龄从六周岁到十二周岁左右的学生,可以说跨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不同,他们的各方面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他们对于事务的理解能力等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很多学校在思维培养过程中却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方式基本都是一样的,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培养措施,也就是说,整个思维培养过程没有针对性。这样的思维培养方式可能对于部分学生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讲,都是没有作用的。因此,思维培养没有针对性也是目前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培养的问题上存在的一个障碍。

二、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作用

小学教育的直接对象就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特殊的年龄以及成长情况确定了小学教育对于他们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他们思维形成的重要性:

1、小学教育指引学生思维形成

虽然家庭教学对于个人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在逐渐减少,这样,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指引作用就在不断增大。在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眼中,教师是非常神圣的,因此对于教师的讲授内容,他们更愿意接受,因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只要教师方法恰当,那么他们对于学生所传授的内容,学生一般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所以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指引就会很容易的实现。

2、小学教育纠正学生思维错误

由于小学生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生活中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思维,但是家长与学生处在同样的生活环境内,所以很难发现学生的这些思维错误,而学校是传授科学,教育真理的过程,所以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错误思维,因此就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这些错误的思维。由此可见,小学教学对于纠正学生思维错误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对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生思维培养的几点建议

既然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思维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教育过程中确定合适的思维培养内容

确定合适的思维培养内容是小学教育过程中进行学生思维培养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基础性环节,只有确定了思维培养内容,整个思维培养过程才有开展的可能。确定合适的思维培养内容时需要注意:

首先,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有选择不同的思维培养内容,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处于完全的被动接受阶段,整个思维的模式基本还没有形成,对于这些学生来讲,最主要的就是选择简单的、基础性的思维培养内容,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引导他们形成思维意识,而对于高年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对于教师所传授的教育内容已经有了筛选性接受的意识,这样,在思维培养内容确定时,就必须考虑到什么样的思维培养内容他们感兴趣,乐于接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高效的思维培养过程。

其次,思维培养内容要有目的性,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思维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保证他们在以后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所以整个思维培养内容确定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的。

再次,思维培养内容要有创新性,这也是小学教育过程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要求。创新是所以事物发展的源动力,而小学生时国家的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就是对于国家未来的创新性建设做准备。缺乏创新是目前我国很多行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点来讲,通过培养内容的创新性进而实现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因此培养内容确定过程中注意创新性内容的确定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2、在教育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思维培养方式

在确定了合适的思维培养过程以后,建立起科学的思维培养方式就变得非常重要。思维培养是一个过程,不是瞬间即可完成的,而实现这一过程的目标就需要科学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于培养内容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一个生动有趣的培养方式与古板木讷的培养方式相比,显然学生更愿意接受前者,只有学生接受了思维培养方式,才有可能对思维培养内容进行掌握。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确定思维培养方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习惯,争取思维培养方式与小学生的生活能够融合。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湖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具体的实践课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学生礼仪素质正是其身心素质的基本内容,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和迫切性。而社会转型和理念多元格局的形成,更增加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必要创新方法,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力收培养之效,这样才能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建构的意义和必要性

弄清楚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和必要性,有助于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礼仪素质专题教育,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培养机制,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学生礼仪素质养成,能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的内容中,各有不同层次。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礼仪素质养成的需要,就属于人的需要中的精神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通过礼仪的交际,让人得到爱,得到尊重,获得自我实现,所以,加强礼仪素质培养,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直接培养人的各种素质,利益素质培育当然也是素质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不确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系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不确定性本质在社会哲学上的展现。他们说的都意在说明,人还在发展过程中,人需要继续发展。而经过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的培养,正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此外,礼仪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价值和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提升认识,明确其意义,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事实恰恰相反,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由于社会理念多元多样化竞争、价值观多元碰撞,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各种结果,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也可能是封建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甚至是反动的。尽管我们认同对主体的价值理念的多元现实给以包容和谅解,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社会主体价值理念的优化和健康发展,即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率各种价值观。因此,相关的人格构建、素质培养,就显得既很迫切,又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错误的价值观、错误的社会思潮并不会自动退出社会舞台,需要下大力气,创新方法,才能确立正气,扶正祛邪,才能逐步确立主流价值理念。事实上,多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价值观培养、礼仪素质培养,不是放弃或抓得不紧,而是下了很大功夫,但效果不是很显著,要么过于严格,成了“病梅馆”的人为折梅,不但为人诟病,也让结果适得其反;要么过于放任,使得学生失去传统精华的陶钧,导致基本素养不尽如人意;或者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礼仪素质方面的后滞局面,目前的状况是,形式主义盛行,只注重报告、讲话宣传,或满足于只发文件、贴标语、呼口号等,礼仪培养没有多少实质内容。方法上,满足于政治说教、简单压服,结果是学生反感,使得礼仪培养经不起实践检验,如同多米诺骨牌,一发散而不可收。教育效果低,学生在校园内养成的礼仪,经不起外界的污染,一出校门,基本礼仪就丧失殆尽;让人感叹世风日颓,令教育工作者汗颜。所有这些,都说明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下苦功不可。尤其需要在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目标之后,必须深化教育方式改革,创新策略,优化方法,构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培养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基本模式,这样才能提高礼仪素质教育的效益,提高育人质量,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那么,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培养应该如何操作,其基本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二、构建礼仪素质培养立体综合模式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必须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过程和效果,统筹兼顾,规范实施,使礼仪素质培养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一)模式建构的整体构想。

我们设想,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应该包含基本的教育因素,包括礼仪教育的目标确认、规制建构、礼仪规范的制定、硬件投入、总体规划、任务安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结果评估验收等等,也包括学生的各种关系和交际方式,这些具体的因素,关涉到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必须以人为本,以育为纲,以养成为目的,以方法创新为要务,抓制度、抓过程、抓反馈,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坚持实践,才能收效。基于育人规律基础上的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为礼仪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给出了基础条件。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都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共同重视,把礼仪素质培养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来抓,当作育人的要务来抓,在这基础上,权衡全局,构建起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的力度,教育与管理并重,激励和规范并行,力使过程完善、效果彰显。

(二)模式的构成因素和作用机制。

该培养模式由培养机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组合成基本因素,共同指向培养对象,再加上培养过程的流程运作最后达到培养目标,再经过流程中的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各个因素,使之与时俱进,符合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和育人需要。这些基本的因素,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独立生存的子系统。其中,培养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如中学、中专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中的班级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单位,活动小组是基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而组成的机动机构,着重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教育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层次的学生道德品行、礼仪要求、行为准则等,是礼仪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培养方法则是育人的总体范围和宏观要求,包括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和具体尝试实践等。机构、内容和方法共同发挥作用,通过规划、制度、人力资本、投入经费资本等体现出来,并一起组合成整体培养机制,共同作用于培养对象(学生),再通过具体实施的流程体现出来,这个流程包括了启发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的尝试、学生尝试的矫正和学生礼仪行为的规范化、熟练化等等;经过培养过程的具体运作,最终达到培养目标,那就是学生道德品行和礼仪素质的形成,学生体现出文雅的气质、讲究礼仪的行为和诚信待人的风貌,这就达到了礼仪素质培养的目标,实现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基本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制定和落实好学生礼仪培养规划、制度等。

礼仪准则的具体条款、礼仪规范培养的具体要求,都需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制定和落实来实现,所以,规划、发展战略和基本制度的制定,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基本因素内容。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具体规划、计划、制度等的制定和落实,形成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局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其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既承担着管理督导任务,还承担着制定学生礼仪素质规范培养的战略、策略、规划和计划安排等宏观任务。要制定礼仪规范培养的目标、任务和统一的操作规则,以便有规可依,有仪可行,有任务驱动。就是说,不但要具体制定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更要制定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基本制度等,以便保证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日程,并取得实效。同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加大礼仪素质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校园礼仪素质规范养成的氛围和环境,推动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促成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二)强调礼仪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礼仪内容是礼仪素质培养基本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切实强调礼仪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以满足教育培养过程的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其内容必须不断更新,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古往今来,礼仪规范和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实的需要而推陈出新。某一阶段公认的规范准则,可能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否定,被扬弃,同时又有新的内容增加进来,如此发展变化充实提高的结果,使得礼仪规范常学常新,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文明。所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也要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充实更新礼仪内容,剔出一些过时的内容,网络交际要求、网络文明规范等则是新的活动领域的礼仪内容,需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培养。类似这些,都属于礼仪素质内容的创新,需要我们关注时代的变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展,及时修订、充实、丰富现代礼仪规范的内容,以便保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三)突出学生礼仪规范的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在落实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首要形式。学校要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把礼仪规范的条文转变为学生的尝试行动,学一条,用一条,并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这样就易于巩固所学,使礼仪规范变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是我国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基本模式的建构,符合教育实际,更为具体的培养过程创设了可以遵循的范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培养效果,以促成广大中小学生礼仪素质的提升,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 2003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品格教育;德育教材;统计分析;存在问题

一、对德育教材德目的统计分析

1.对人教版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德目的统计分析

品格教育要求的十个德目内容在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呈现的特点是:注重对“忠”“仁”“勤”“和”德性品格的培养教育,它们文本内容所占的比例依次为:20%、19%、14%、12%;相对对“义”“信”“俭”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教育的内容就显得比较少,它们的文本内容所占比例依次为:5%、2%、2%。这样的以培养德性品格为主的德目内容安排情况,脱离了小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我觉的是不合理的。因为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弱,自立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因此,开展培养“社会公德”为主的品格教育,更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礼”“仁”“孝”等德性品格。

2.对人教版初中教材《思想品德》德目的统计分析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突出对初中生“勤”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显然是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其自我意识发展很快,渴望自我的发展。在这时期注重对他们“勤”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应该是抓住了道德发展的关键期,这对于他们以后的自我意识和认同感的发展会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的。正因为初中生是自我明显发展的时候,此时他们更容易处处体现自我,所以应该在小学阶段培养的基础上,继续培养他们“社会公德”方面的德性品格。

3.对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德目的统计分析

高中阶段的品格教育培养的德性特点有两个极端,非常地突出对“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比例高达37%。而却完全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即“孝”。而“忠”以“孝”为先、为基础,只有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养成“孝”的德性品格,才能更好地理解、接受、内化“忠”这一德性品格。在实际行为上也才能移“孝”作“忠”,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对“忠”“孝”德目的具体内容设计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在此阶段,还是忽略了对“俭”的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

4.对高教版大学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目的统计分析

在大学阶段的品格教育方面以突出“勤”的德性品格为主,它的文本内容所占比例为25%,这也是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大学生逐步向成人转变,各方面趋于成熟,但是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历,心理方面还是相对稚嫩,但其自我的意识和要求是空前发展的,因此需教育引导他们勤奋努力,自强自立。但是,很矛盾的是,此阶段对“智”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却又非常的忽视。可见教材在内容上的安排是不合理的。

二、品格教育德目及其衔接存在的基本问题

1.德目衔接不到位

从整体上来看,体现相应德性品格的十个德目在各个学段之间存在着衔接不到位,结合不紧密,有越位、缺位、倒挂现象,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不能突出德性品格培养的循序渐进性。比如“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就非常的注重,相应的文本体现内容所占比例是20%,比例最高。对“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排在首位,但在初中阶段却是排在了第八位。衔接上显然不到位。

2.德目具体内容简单重复

德目的具体内容很多都表现出简单的重复,这样,在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客观地说,这样的学习内容也往往也没有了吸引力,也就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的效果会不明显也就不足为怪了。

3.德目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际

品格教育的德育教材德目内容在设计上是脱离了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的。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在小学阶段德目内容设计上应侧重体现对小学生的“礼”“孝”“和”“信”“俭”等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但是实际的教材内容编排上更多的是侧重对小学生进行“忠”的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到了初中,也还应该在小学“礼”“孝”的教育基础上,继续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但在此阶段中对“俭”“信”“孝”等德性品格的培养还是不够重视。很明显,在对“信”德目内容的设计时存在的问题是最大的。小学、初中不重视,在高中、大学才开始引起重视,这样破坏了德目设计的阶段性、渐进性规律,那么品格教育的效果也就很难达到,以期通过品格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的德性品格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信息化;校长培训;课程体系;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67-03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正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领导者,是学校教学管理组织的核心人物,在目前的机制下,校长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和建设速度,从硬件设施、资源建设到师资培训、教育应用等方面。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如果没有校长的有力支持是难以有效开展下去的,一个学校的信息化进程也是要看校长自身对信息化的理解和执行力情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展速度,如何提高中小学校长的信息素养也成了现在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校长培训机构要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教育的理念和培训方向,并通过课程实施来达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目标。我们尝试通过分析温州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课程体系来研究如何提升校长信息素养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校长培训是由有关组织机构提供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训练和教育的活动,旨在改进学校管理者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结构,改变其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开发他们的自身潜能,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质量、效能的活动。

我国自“八五”至如今的“十二五”期间,一直重视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培训效果,培训目标逐渐从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转移到以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为主,并且培训课程也有了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趋势。但现在绝大多数的校长培训机构的教育活动还着眼予校长的管理技能培训和理论学习上,还没有把“教育信息化”内容真正纳入到现代校长的培训工作中,还没有很好地把信息时代校长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理念体现在培训课程设置中,还没有将信息素养的知识很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更没有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工具来使用。

我们收集统计了近几年来温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校长培训课程内容,其所开办的温州市校长提高培训班就是针对温州地区的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的,其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统计见表1。

根据表1统计,在约300课时的培训课程中,没有体现提升校长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内容,大部分课程是围绕校长的教育管理与现代教育理论、理念而设置。其中,涉及教育管理内容的有107课时,涉及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为70课时,而且不包括选修专题里的内容。

我们又对正在培训的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有关校长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随机选取了温州地区56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分别进行了试测和访谈,根据反馈结果,对部分调查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校长问卷发放60份,收回问卷56份,回收率为93.3%,有效率为100%。本次研究调查涉及整个温州地区的中小学(小学、初中、高中、完中),包括主要市县乡镇以及农村的学校。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知,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校长信息素养现状都不容乐观,具体数据见表2。

统计以上数据可知,从校长视角来看,校长的信息素养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平均分都在3分左右,由于每题最高分值为5分,所以,校长掌握的信息素养的内容仅仅只有60%左右。其中,第11、12题的内容是让校长对自身信息素养做评估、评价,结果表明,校长也深知自身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不足;第5、6和15、16题的内容分别属于信息素养中的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信息思维模块的内容,结果表明,这些内容是校长信息素养最薄弱的环节,亟待提高,其中,第5、6、15题的内容更是校长信息素养的弱中之弱,值得关注。因此,各种培训机构在开展校长培训时。要重视在课程设置时是否有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内容,要注意针对中小学校长薄弱环节进行培训,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置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8号《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第六条:“中小学校长培训要以提高校长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培训具体内容要视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所侧重。”作为校长培训机构,要认真分析所在地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规划,根据当地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选择和开发出既体现国家的统一要求,又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校长培训课程体系,使校长在实际培训学习中学有所得,通过培训能真正解决校长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程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注重培训课程的时代性原则。信息社会里教育的现代化不断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这一切无不冲击或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要使中小学校长紧跟时代步伐,必须以教育的新理论、管理的新知识、教学的新方式超前地武装他们的头脑,使其具有崭新的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培训学习,提升校长们的管理思路,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从理念上真正提高他们自身的信息素养。

2.注重培训课程的务实性原则。中小学校长是教育系统最基层的管理者,身处基础教育的实践活动之中,他们面对实际,研究实际,处理实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有许多的困惑和问题,来参加校长培训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培训真正提高他们的管理学校能力,解决工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开设的培训课程除了应有一定的理论要求,还应该注意实用性和操作性,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把校长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落到实处。

3.注重培训课程的灵活性原则。由于校长个体的差异,对关心和感兴趣的领域也会有较大的不同,培训内容既不能任由差异存在搞“一刀切”,又必须正视校长队伍的客观现实,着眼点要放在校长素质的全面提高上。一方面,根据培训大纲的要求,安排一些必修的符合时代潮流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以菜单形式灵活安排一些专题讲座,校长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工作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

4.注重培训课程的网络化原则。由于校长的工作繁忙,集中培训学习的时间有限,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而且很多培训课程知识需要反复加强学习才能掌握,不是几个课时面授时间就能完成的。所以培训课程应该逐渐网络化,打造“网络+面授”的学习形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校长培训课程,也是在培养校长使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信息素养能力,达到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三、有关信息素养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为校长培训机构,在设置校长培训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校长实际工作需要和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针对校长信息素养的薄弱环节,如信息知识技能掌握不够、信息思维和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以及具体的图像处理、视音频处理以及网页制作方面能力不足等方面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校长的信息素养、校长的个人成长角度来开发构建相应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体系。

1.适当调整有关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内容。对教育理论学科的教学,由于校长多数是由一线教师选拔而来,有过丰富教学经验,且基本毕业于师范院校,在大学里已经系统上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压缩,甚至以选修的形式进行。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政策法规的部分,可加强教育管理实践课程的比例,结合中小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案例教学,可安排经验交流、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以更加符合校长工作实际。

2.增设和完善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内容。校长的信息化素养会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故作为校长培训机构在设计开发有关培训课程中要考虑融入有关信息素养的课程内容,提升中小学校长的信息素养,可重点放在适应现代教育管理和教学创新的信息素养,掌握学校教育技术规划和网络管理规划能力,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技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方面。根据侧重不同,可以按必修和选修形式来安排培训课程内容(见表3)。

在“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专题中,可以适当安排学习些比较流行的应用软件,如WinRAR、ACD See、MediaPlay、RealOne、Premiere等的基本操作,目的是了解文件压缩和解压缩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音频、视频播放及编辑工具对音频、视频进行播放、处理;在“网页制作与校园网的规划管理”专题中,要求初步操作Dreamweaver,制作一些简单的网页内容,重点学习校园网的规划与管理;在“教学系统设计与多媒体课件制作”专题中,要求理解教学系统设计,能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如Authorware等软件),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基本设计理念,基本掌握一些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在“教育技术学前沿课题”专题中,主要是了解教育技术学前沿课题,了解国内外有关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增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意识,能基本掌握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因素;在“教育信息化方法研究”专题中,要学习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能提高信息素养模型所包括的几个主要方面,如信息意识、信息思维,还要改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方法等。

3.构建继续教育学习平台,信息素养的培训课程逐步网络化。例如,“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网页制作与校园网的规划管理”、“教学系统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多门课程制作成三分屏网络教学课件、习题资源库,面授结束后,校长可以自学上述课程。建立在线答疑交流平台,每位校长都是这个平台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问题探讨与交流。

四、结语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在校长培训过程中,其信息化素养内容应有别于一般的教师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所具备的素养,特别是在纯粹技术层面上要求可以很简单,甚至可以不懂操作技术,更多是需要建立在信息技术宏观层面上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和主观意识,既要有信息管理的主动性和执行力,又要有自己的工作思路,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带领学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改革方面做出贡献。

校长培训机构在培训中小学校长时要通过设置课程培训方案和合理运用培训平台,抓住“整合”的关键点,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升为突破口,提高校长们的自信心,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他们的学校管理能力。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职教师资;师资培训;主要特点

法国是欧洲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济非常发达。法国经济的高度发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一贯重视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结果,职业教育为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法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得益于长期重视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法国的职教师资培训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研究法国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对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很好的启示。

一、法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的主要特点

1.职教师资生源质量要求标准化

良好的生源质量是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法国确定了较为严格的生源资格标准与要求.大学毕业或同等学力人员才能进入职教师资培养过程。由此可见。法国从职教师资队伍培养之初就注意把好入口关.从而有效地保障了职教师资培养的质量。

2.职教师资培养机构专门化

为培养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适应职业教育和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教学上的需求.法国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逐步建立起了以正规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主要形式的职教师资培养机构,专门培养职教师资。培养机构的专门化有利于提高职教师资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

3.职教师资任职资格要求严格化

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为提升职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法国对职教师资资格标准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规定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建立了职教师资认证体系。法国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学士学位.通过专家评审后才能成为正式教师。法国的中职教师分为职业和技术高中教师两类,须持有相应的能力和合格证书,为此必须参加严格的考试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国外职教发达国家职教师资必备资格主要是:一是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或相当于高等教育水平的专门教育,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二是应在所教的专业方面具有实际丁作经验和必备的职业素养;三是必须考取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或相应证书。

二、法国职教师资职后培训的主要特点

1.职教师资职后培训工作制度化

法国职教师资不仅拥有健全的职前培养体系和严格的准入制度,还建立了职教师资职后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以使职教师资队伍适应现代科技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巩固了职教教师的专业地位。

2.职教师资职后培训机构专门化

法国不仅有专门的职教师资培养机构,也拥有完备的职教师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既有高等院校,也有各级政府、协会和学校自身。从而形成了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格局。

3.职教师资职后进修培训方式多样性

法国在职教师资培训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职业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和教师教学上的需求,对职教师资队伍采取了灵活多样和各具特色的进修方式,不断提升了职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力地促进职教教师的职后专业发展。可见,法国在职教教师进修方式上是多样化的.既有集体性的进修,也有个体性的研修活动;既有脱产进修,也有在职进修;既有校内外进修,也有国外进修学习。这种多样化的进修方式极大地满足了职教教师参加培训的需求,特别是可以满足教师个性化的需要,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进修方式。

4.职教师资职后培训内容针对性

法国不仅构建了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体系,制定了培训制度,设置了培训机构,确定了进修培训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设计了有利于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法国举办职教教师培训的机构主要有教育部门办的大学教育学院和劳动部门办的培训员培训中心,其培训内容既有学历学位培训、教师资格证书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也有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等多种培训内容。其次,也有企业组织的培训.其培训内容主要是为教师提供在企业进行专业技术实践的场所。这些培训内容基本满足了各类教师的培训需求。因此,教师每年都要参加培洲来提高自己,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专业新知识、新技术、课件研制、技术项目开发、企业新技术培训等,以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从法国职教师资培训内容上看.培训内容与科技发展和技术更新同步,不仅有专业理论新知识,还有生产领域新技术,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到企业亲自实践。其目的是使教师的教学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满足教学上的需要。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的学习需要安排培训内容,根据教师教学上的需求设计培训内容,这符合职教教师的实际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了因需施训的培训原则。因而,其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从以上四点可以窥见,法国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培训机构专门化。进修培训方式具有灵活多样性,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障了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了职教教师的实际学习需求,提升了职教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无疑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法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体系,形成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做到了职前培养高质量、职后培训高水平。这有力地促进了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使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升,保持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国外职教发达国家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l]陈祝林.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苏春辉.国际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与趋

势忉.职业技术教育,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