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1篇

一、改革、完善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

首先,法制教育应该走出教育内容上一直存在的重刑法轻民法、重法律规定轻法制观念的误区。法制教育应当以大量的法律基础知识为主没有知识做底蕴,是很难形成法律意识的。但法制教育不应以法律的具体规定为主要教学内容,只注重法律条文的传授, 而不注重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启蒙和培养。应让学生学习领会具体法律的立法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立法精神所指引下的维护法律的思想感情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其次,教学内容应与中职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和思想状况的实际相联系,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法制教育课程,如民法、刑法可作为学生的常规普法内容,,会计法、税法可作为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法律等等。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法制教育的效果。

再次,法制教育的内容要紧跟形势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与意识又必将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法制教育与学校德育一样,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平台,采取新颖、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而不是照本宣科, 搞生硬的说教。

(二)采用案例分析法

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讲授与生动、真实的案例相结合,往往能震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在教学中多选用典型事例和案例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教会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 剖析违法犯罪原因。使学生对法律常识就会有真实的感受和切实的体验, 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分析理解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

教师应该在讲授中结合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对疑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积极性、自觉性。

(四)开展多种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强化法制意识

适度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旁听审判、模拟法庭、观看法制专题节目,如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多让学生参与其中, 做到寓教于乐、讲求实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五)组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

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庭审观摩, 参观少管所, 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宣传、维护交通秩序等,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能加深学生对头脑中的法律规范的理解,让学生的法制知识学以致用。由学法、守法升华到用法、护法。

总之,教师要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才可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法律修养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探索》钟懿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与思考》,彭斌,《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2篇

学校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它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其法制教育资源广泛,尤其是在学科教材中编入了全面系统的法制素材,如何将这些法制教育素材按课标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好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作为教师的教育责任重大。现结合本人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

一、紧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实际,充分发挥学科教材中法制教育资源的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安排了相当多的法制教育内容,按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现状、认知规律等等进行编排,其内容贴近学生,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操作性较强。教师一定要遵循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充分挖掘、开发教材中的法制素材,以点带面,全方位拓展,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打根基。如:在《我和规则交朋友》一课中,联系学生实实在在的事例,学生排队打饭、走斑马线、上下楼梯靠右走、主动让座,车辆按道行驶等实例交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规则,规则具有法律性。学生会深深地感悟到法可以方便、规范人们的行为,有利于正常的生活秩序,进一步增强法制的意义和有效性,从小必须遵守规则。并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定规则,并相互交流规则,如:上课不迟到、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听课、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等,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得到有机结合。恰当的把握尺寸,深化法制教育内容,创设教育情境,充分发挥了学科教材中法制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挖掘和拓展教材中的法制内容,激发学生学法的兴趣

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创造,在创造中生活。“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关注身边的新鲜事,直面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时代的发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收集法制教育素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回归现实,活用教材。这样直面各种社会信息,立足社会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材适应生活,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如:教学《诚信是金》一课,要求学生课前收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诚信名言、诚信事例、诚信活动、诚信学习、诚信考试、诚信故事、信得过的人等)资源,并要求学生想象生活在“人人讲诚信的社会”会是什么样;怎样才是讲诚信;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讲诚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和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交流、回忆、体验、观察等,来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同时还注意通过学生对具体事例的感受和认识,提高道德荣辱观,树立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道德观念,唤起学生对诚信的需求和愿望。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责任,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讲道德的人。在学科教学中较好地渗透了诚信观念,达到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终身受益。

三、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

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问题学生品行,创设富有情趣、形式多样、内容真实丰富的活动。从最接近、最常见的事入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法,在快乐中知法。教师可以把学校活动、社会的某一法制教育场景、问题学生的案例搬到法制教育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所设的情境中有所感悟,有所理解,从而知道什么可做,什么是不可做,应该怎样做。如:学生通过学习《我们的民主生活》单元后。贴近本班“班干部选举、优秀学生选举”的生活实际,通过参与、讨论、比较等,懂得选举是学生的神圣权利,学会民主选举方法,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体会民主选举的意义,增强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民主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针对当今社会假冒伪劣商品,我组织开展主题为“从我做起,远离假劣”的少队活动,通过富有意义的真实活动,树立了保护产权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学习,在活动中不断进步;针对学生间相互取“绰号”的不道德行为,我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抛出思考问题,学生相互交流,在活动中懂得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同时,使学生逐步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的品德到遵纪守法、做合格的公民,逐渐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焦点问题,使学生从小树立爱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学科整合 渗透研究 法制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他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他们因好奇,不免盲从、盲动。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那么,如何引导和规范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提供给他们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方式、方法;如何帮助他们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形成基本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并自觉遵守;如何遏制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等问题?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为师者应该思考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渠道很多,有比较系统的法制政治教育课的学习;有少先队、团员法制活动的培育;有学校物质、精神、人际的法制教育环境的熏陶;还有沟通家庭、社区的法制力量形成的整合型法制教育。纵然渗透渠道有许多,但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在法制教育中是毋庸置疑的。中小学各科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和培养思想品格的主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将现行各类学科教学进行全面开发,并把开发出来的法制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从而在各科教学中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渗透,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唱响法制教育的旋律。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规律,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的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渗透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案例,例如,讲到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时,可以通过“厦门特大走私案”、“贪污渎职案”、“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等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把理论学习与解决问题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体验、提高。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对这些案例或有耳闻,或有知熟,因而对他们更有吸引力,更能引起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在心理上,案例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有强烈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渗透法制教育。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有限,对法律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再加上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缺乏生动形象,因此在进行法律教育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最好采用案例式教学。如在教学“一般违法与犯罪”这一内容时,通过曾胜、苏苗两人从偷鸡摸狗到绑架勒索落入法网的案例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明白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还可用趣味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如在教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内容时,采用猜谜语“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的方法导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3.利用课程优势渗透法制教育。中学里开设有思想品德课、历史课、语文课等课程,这是很好的法律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整合利用起来。例如,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审判鲁提辖”的模拟法庭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在学生心目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学生从中学到许多法律知识,知道人人都应该遵守法律,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渗”得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我们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要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才能有机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充分发挥课堂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唐东楚.论法律案例教学中“判例”的地位和作用.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 思想政治课 渗透法制教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44-01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提倡法制社会,做任何事都要依法行事,所以,在法制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为学生提供了法制教育的平台。在新时期教育的改革下,思想政治课应该重视渗透法制教育,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加强学生对法律的理解能力。所以,在中学思想教育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是教育界研究的重点。

一、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法制教育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法制教育中。要想提高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改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中的法制案例为学生传授法律知识。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看一些法制教育短片,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平时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加大对法制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法制教育的必要性。教师应该把法律知识讲堂运用到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使学生明白法律故事中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制度中的各项条款。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法律中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自己的权益,在遇到法律纠纷时,懂得用法律去保护自己,而不是鲁莽行事。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掉自身的坏习惯,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认识。

二、把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不光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把法制教育渗透到思想教育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于中学课程比较多,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导致学生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所以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心态也包括对法律的认知能力和对法律行为的表现方式,所以在中学教育中就应该把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很多学生的违法行为都是因为自身没有很强的意志力,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所以,在思想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是非常关键的。在思想教育课中,教师要重视开导学生的思想情绪,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老师对于情绪低落甚至心灵扭曲的学生要特别关心,要耐心地开导他们,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并间接地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坚强的意志力来保护自己,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在进行课堂教育时要重视课外教育

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利用课本教材再加上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法制教育中培养学生对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如何提高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课研究的主要内容。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学生可以学到相关的法律知识,但是由于中学的课程比较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法律知识的时间有限,这就需要学生重视对课堂外法律知识的学习。在课堂外,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一些法律节目来学习法律知识,如法律讲堂、法律故事、天网等法律节目。这些节目都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外学习法律知识,而且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扩展学生的法律知识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也应该传授学生法律知识,让学生在活动时遵纪守法,充分利用法律常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学生在课外时间应该经常阅读一些法律书籍,了解相关的法律条款,不断开拓自己的法律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合理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在进行法制教育时,应该利用思想政治课堂和课外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进行法制教育时,教师应该结合心理教育通过课堂和课外教育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力引导自己的行为,坚定自己的依法守法决心。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为学生做好榜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柱.让法制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J].新课程,2010(12).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法制教育 数学游戏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要考虑到众多可能的因素。一方面初中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阶段,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是形成法律意识、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另一方面,他们的情绪易偏激、冲动,容易意气用事。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和法制的转型期,社会各种阴暗现象腐朽思潮抬头,容易使初中生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走向歧途。且当前学校学生违纪现象突出,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些充分说明提高初中生的法律意识迫在眉睫。因此,数学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数学课,根据学生的实际,多形式、多渠道、灵活多样地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我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数学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在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切不可把法制教育当成一节课来讲,法律涉及范围极广,讲起来就没完没了。法制教育只是渗透,是点缀。如果我们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那就谈不上在数学课中渗透法制教育了。在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传授是主,其他如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是辅助,教师应明确关系,灵活安排。

二、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教育

在不改变教学计划和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前提下,对各学科专业授课的内容预先进行巧妙设计,在所要讲授的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一般知识教育的同时,将法律知识教育自然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如在讲授问题“两辆载重5吨的货车运一批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时,就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关货车超载所造成的危害;在讲授有关植树问题时,可讲环境保护的知识;在讲效率问题时,可向学生渗透《产品质量》的知识;在讲教育储蓄一节时,可向学生渗透税法的有关内容;进行“平均数”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要做诚实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良好品德。这样做的优点:一是可以较好地解决法制教育与一般教育在课时上的矛盾。渗透教育追求的是与主课内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师在主课中设置专门时间来进行法制教育,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地渗透,这样不仅仅有助于丰富主课内容,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可以较好地解决法制教育与教学计划之间的矛盾,法制教育内容的渗透是依主课内容确定的,无需改变教学计划,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的法制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三是可以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结合数学游戏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教学方式;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47-02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对于公民的法律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要想更长久有效地继续推进我国的法制化进程,高校的法制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法律品质、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但是纵观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基本上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制教育体系。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基础课”,是目前高校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其法制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一、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是通过“基础课”教学来完成的,这是目前高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获取法制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说,我们“基础课”教师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责任重大。综观当前高校的法制教育,虽然都在通过“基础课”进行,但是取得效果一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与专业课相比,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种素质培养,其根本理念是培养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其效果很难立竿见影马上见效。而且高校的法制教育是通过“基础课”教学来完成的。无论是学校、专业课教师、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本身都不重视,对于“基础课”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内容的重要意义认识是更加不到位,认为这些知识是可有可无的,只要学习好专业课知识就行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法制教育肯定不能够实现其教学目的。

(二)教学方式有待改革

由于当前大部分“基础课”教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本身关于法律知识的掌握就不多,因此,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会出现重道德教育而忽视法制教育的情况。有些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时候,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背诵法律条文,而忽视了对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能力、法治理念的培养。这实际上仅仅是一种“知识教育模式”,而没有上升到“素质教育模式”。造成学生法律意识单薄,法制观念缺失,没有真正的发挥“基础课”的法制教育功能。

(三)内容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基础课”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内容仅有两章内容,完全达不到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法律意识的作用。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课时数的限制,只能浅尝辄止,我们知道,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靠两章的教学内容来完成。

(四)实践教学安排不到位

法制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仅需要法制理论教育,还需要对学生开展法律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然而我们的高校“基础课”教学大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育,极大的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基础课”教学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探索

(一)转变教育理念,增强法制教育的影响力

“基础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加强“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的法制教育。一要转变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理念和思路,重新正视法制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逐步将法制教育从附属于道德教育的阴影中解脱出来,改变法制教育被道德教育挤压和取代的现状。二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将其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推进法制教育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升法制教育的感染力

“基础课”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增加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的内容。在课堂讲授中既要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把握好“基础课”对于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侧重点。从现实生活中来看,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法理意识。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时,要能够找到一个合法的理由。法律理由必须是公开的、有法律上的依据、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大学生只有在课程中学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有了法理意识,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才能够用法律语言举证和辩护,做到“合法又合理”。

第二,证据意识。证据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这个事实必须是合法的、客观的、与案件有因果关系的。这是判定某种行为是否违法或者犯罪的依据,也应该成为守法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手段。大学生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要学会寻找事实证据的客观性,要学会调查研究和进行理性的分析。

第三,程序意识。程序就是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第三节《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是符合法律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依照惯性思维,不寻求法律的帮助,结果会使自己本该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三)注重实践教学,扩大法制教育的辐射力

一是在“基础课”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多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对象,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二是教师在传授法律知识过程中,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围绕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讲解分析,联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来分析问题,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三是在课堂教育之外,还应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法制文化氛围。

总之,“基础课”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方面应该起到重要作用,这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推进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需要,作为“基础课”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赵云芬.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

[2] 彭小凤,付增光.实施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途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1).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7篇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言:“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学习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不仅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建设法制社会的根本需求。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宏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思维活跃、个性迥异的当代大学生,面对法律意识薄弱与法制观念淡薄的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大有必要。高校应通过以下途径构建法制教育教学之平台:利用思政课这一理论教学平台向学生系统传授与普及法律知识,让学生明白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思政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的主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讲授法律理论,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我、维护权益、做守法公民,应是思政课的重中之重。利用专业课对大学生系统讲授行业专业法规,把专业教育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技能培训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高校开设的专业课、技术基础课与实习实训课,在向大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也担当着提高法律素养、普及法律知识、培育守法公民之重任,肩负着培育和塑造具有健全人格与优秀法制素养的守法公民的历史使命。通过主题班会这一途径,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法制教育活动,把学生日常管理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现身说法,结合社会上发生的重大案件开展法制教育,开辟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新平台,应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法制实践教育教学平台

理论是灰色的,只有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焕发出无穷魅力。法制教育的目的与宗旨也是服务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重在践行。党中央极为重视德育课的实践活动,每年为大学生提供人均20元的实践经费,这其中就包括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一是课内法制实践教育教学平台。现今各高校皆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此课程的讲授中,各高校要依托课堂,开辟多种课堂法制实践教学活动,搭建法制教育平台,加强师生互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守法公民。这些课内法制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及其活动主要包括:模拟法庭、法制辩论会、普法情景剧。二是校外法制实践教育教学平台。校外法制教育教学实践是大学生校内法制理论教育教学及其实践的延伸与有益补充,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一要同校外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相结合,二要同校外法制教育基地相结合,依靠体验式教育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提升法律素养,培育法制精神。三是加强同地方法院合作,共建高校法制教育平台。有条件的高校,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两种办法,既可以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也可创造条件建立流动法庭,力争法院将法庭设在高校,以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巡回流动法庭接受法制教育,感受法律之威严。

二课活动法制教育教学平台

大学生二课活动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延伸,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活动的有益补充。利用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二课活动,构建多渠道的二课活动平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寓“法”于教,在欢声笑语之中对大学生进行法制熏陶,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与法制意识,应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平台。一是通过高校举办的迎新生晚会、新年晚会等各种大型文艺晚会,利用歌曲、小品、相声、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大学生自身生活特点,从生活中采集素材,编写演出反映大学生生活的法制剧目,对大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教育。二是利用各种校园广播、电视电影、多媒体以及专栏板报,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要把普法教育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法制教育同公寓文化建设与教室美化结合起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法制教育教学育人环境,使得高校法制教育深入人心,有序展开。三是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日、11.9消防日等特殊的纪念日为契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学的专题宣传与普法教育,普及大学生的法制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涵养。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物 新课程 课堂 法制教育 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46-02

1 在高中生物新课堂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

21世纪是科技发展迅速的时期,特别是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对我们人类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们人类不断的利用生物科技成果,这是值得欣喜的一件好事。但是,在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利用生物的同时,部分犯罪分子也不顾一切后果非法利用生物科技成果,破坏良好地发展环境。在发展的社会中,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高明,犯罪率明显升高,而且犯罪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从而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作为一名生物教育工作者,难道我们只能眼巴巴的看吗?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学生就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提高科学素养,强调新课堂必须渗透法制教育有关知识,一方面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同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在大纲版的生物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虽然也涉及到法制教育,但是,教师对法制教育引导的力度和深度远远不够,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不明朗,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学生在今后踏入社会以后对法律意识淡薄,容易从事犯罪活动,走向犯罪道路,或者被不法分子骗取钱财等。

如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要求提高公民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这就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课程改革,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趋势和特点,在高中生物课堂渗透法制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因此,通过我们长期的教育实践,加强生物新课堂法制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我国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应该加强法制教育进课堂,并且寻找最合适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严格实施。

2 利用新方法在新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

2.1 高中生物新课堂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这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有效课堂教学,这是高中生物新课堂的亮点。那么,有效课堂教学有什么新内容呢,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除了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外,还强调法制教育在课堂中的学习与讨论,加强高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这是新课堂需要的新内容。那么,如何提高新课堂法制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一起先认识什么叫新课堂的法制教育。

2.2 新课堂的法制教育

加强高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是最有效的。在我国,《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这就告诉我们,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课堂。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课堂法制教育渗透有益处吗?会不会影响学科的教学质量呢?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第一,可以解决了学科教学如何发挥法制教学课堂主渠道作用的问题;第二,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学生易于接受;第三,不会影响学科教学,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反而能增强学科教学的趣味,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第四,一举两得地解决了教师普法问题;第五,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第六,对增强中学生法律意识和观念有重要引导作用。当我们意识到法制教育在教学中的紧迫性和积极意义时,在生物新课堂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渗透法制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呢?

2.3 采取新方法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创新 法制教育课堂模式 预防犯罪

前言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制定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印发各地贯彻落实。制定这一《纲要》,是为了指导各地中小学校全面、规范地开展法制教育,将中小学法制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纲要》提出,实施中小学法制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原则:一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法制教育的特点,适应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解和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理念,提高法律素质。三是整合性原则。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与各种教育活动相结合,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与必要的专项教育相结合,形成多角度、宽领域、复合式的法制教育格局。但是,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在法制教育课堂上体现这些原则,真正发挥法制教育课堂的作用,预防青少年犯罪呢?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和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贝卡里亚曾说过:“你们想预防犯罪吗?那你们就应该让光明伴随着自由。知识传播得越广泛,它就越少滋生弊端,就越创造福利。”[1]他还说:“预防犯罪的最可靠但也是最艰难的措施是:完善教育。”[2]我们重视法制教育课堂也正是这个道理,教育,从思想上预防,是最根本的。

教育不在于课目繁多,而在于准确地选择,当偶然性和随意性向青年稚嫩的心灵提供道德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摹本时,教育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教育通过感情的捷径,把年轻的心灵引向道德;为了防止它们误入歧途,教育借助的是指出需要和危害的无可辩驳性,而不是捉摸不定的命令,命令得来的只是虚假的和暂时的服从。传统的法制教育课堂模式,学生普遍认为课堂沉闷、严肃,不认真对待,甚至厌恶,根本起不到普法宣传,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的作用,无法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

一、传统普法课堂模式的效果

(一)全国未成年犯所在学校开设法制课程设置情况

很多未成年人因违法乱纪最终锒铛入狱并不是他们明知故犯,相当一些人是根本不懂法律。根据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未成年犯上学期间所在的学校开过法制课的为40.1%,没开过的为59.9%。学校开设法制课程的比例是城市高于农村,非闲散高于闲散。相对而言,农村的闲散未成年犯接受法制教育是最少的。

从在学校上过法制教育课程的未成年犯对这一课程的评价来看,未成年犯认为“课讲得不好,没有意思”的有19.2%,认为是“走形式”的有29.5%,认为“这种课程很有用,知法才能钻法律的空子”的有13.9%,认为“主要为了考试才认真听”的有14.5%,认为“与己无关,无所谓”的有23.9%,认为“这种课程很有用,知法才能守法”的有25.4%。总体来看,他们对法制教育课的积极评价很低,“走形式”、“没意思”、“与己无关”等消极评价相对较高。(详见表一)

由此可见,学校是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育的效果如何,与未成年人是否知法守法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区学校法制课堂现状

1.三江镇(汉区)青少年网吧问题严重,引发犯罪,法制课堂未能达到如期效果。

在连南三江镇的初级民族中学,我们开展了《远离网吧,抵制诱惑》的法制教育课堂,约60名学生参与了我们的课堂。我们通过交流与问卷调查,此外根据政府相关反映,得知近年来三江镇随着经济发展,镇内网吧多如牛毛,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现象严重,也引发了青少年犯罪行为。由此可见,当地的法制教育课堂开展的成效并不好,未能达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效果。

2.大麦山镇(瑶区)青少年暴力犯罪严重,一些学生厌恶法制课堂,拒绝参与。

在大麦山镇,存在青少年斗欧、暴力报复、勒索现象。我们三下乡期间在连南大麦山中学进行《预防青少年法制教育课》时,一开始鲜有人参与,据了解,很多学生被通知参加法制教育课时就觉得这样的课堂一定很沉闷,甚至觉得“可怕”,不想来参加。

二、传统法制教育课堂模式不足之处

1.只呆板灌输各类法条,枯燥无味;

2.课堂气氛沉闷,严肃,使学生无心听讲;

3.只注重守法教育,忽略权利教育;

4.形式单一,教师流于形式、走过场;

5.法制课堂内容常偏离青少年生活,过空过泛等。

三、关于创新法制课堂模式的建议

1.学校应该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引起全体师生的重视;

2.上课内容安排要科学、系统,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尽量贴近青少年生活;

3.形式多样化,可利用讲故事、做游戏,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法律知识夏令营、组织模拟法庭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4.可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来学校做专题讲座;

5.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检法部门参观访问,以增加感性认识等。

四、创新法制课堂模式教案示例

《远离网吧,抵制诱惑》新型法制课堂的特点:

1.针对所在地现实网吧问题,进行专题法制教育。

2.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与学习热情,包括利用播放视频,分析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做法律小游戏,宣誓等方式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乐于参与。

3.教学内容有科学性、系统性,从现状、危害、探究原因,到法律规定,课程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

结语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创新法制教育课堂模式,既有现实的需要,也有长远的意义。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它是保护未成年人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需要;从长远角度来说,它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党和国家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全体公民法律素质的根本提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今天的未成年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共同致力于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中小学校尤其应当挑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大梁,为祖国培养既拥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崭新一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意]贝卡里亚,黄风著.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P128.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政治课 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当前政治课教学中法制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对政治课法制教育积极性不高

职业学校存在着重技能培养轻法制教育的现象,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对政治课法制教育积极性不高。具体表现为学校往往追求表面法制教育效果,通过几次开会、几次讲座就想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安排了政治课法制教育的教学任务,但具体教师落实得如何不闻不问。部分政治课教师认为在职业学校教育中,政治课地位不高,学校不重视,学生不感兴趣,进而自己对政治课积极性不高,对政治课的法制教育认为可有可无。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普遍认为政治课没用,可上可无。

1.2教师业务不专,效果欠佳

担任政治课的教师普遍没有法学专业的背景,在法律知识和法学素养方面与法本专业教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政治课法制教育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读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甚至是一知半解没有深入了解地传授给学生,往往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教师甚至干脆对自己熟悉的德育部分多讲,对不懂的法律基础知识不讲。由于教师业务不专,效果欠佳,发挥不了政治课法制教育的功用。

1.3法制教育缺乏实践教学

职业学校法制教育大多局限于政治课的法律基础知识课堂教学或者校内法制安全讲座。部分职业学校一年举办一次法制安全讲座,甚至没举办的现象也存在。大部分职业学校学校缺少法制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只有部分职业学校能安排模拟法庭、法庭旁听、社区普法等实践教学活动,但往往也是走过场,仅能安排在个别的班集体,铺开面不广。大部分职业学校模拟法庭、法庭旁听、社区普法等实践教学处于空白。

2当前职业学校政治课法制教育渗透的途径

2.1重视法制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作为学校、政治课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校必须提供政治课渗透法制教育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保障。政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渗透法制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教师首先应该在平时政治课教学中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法制教育的重视。在法制教育中,必须采取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单一的、落后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不能调动学生的气氛。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每周盘点一周时政要闻,引导学生多关心时政,寻找法制教育的渗透点,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学习法律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观看《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焦点访谈》、《法律讲堂》的习惯,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法律意识的效果。

2.2强化政治课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师业务不专,法制教育效果欠佳。要达到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必须要强化政治课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治课教师如果不是法学专业背景的,要通过短期、长期培训或在职读书等形式接受法律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同时,政治教师必须要明白“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这一道理。平时要多注意收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案例,在课堂上才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另外,由于自身法律知识的局限,可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利用政治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优化原有的教案,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在教学方法上,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师可利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良好的法制教学效果。

2.3建立法制教育校外实践基地

法律知识是带着浓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法制教育必须要把空洞的法律知识具体化、生活化,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多重视实践教学,建立法制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法制教育采用实践教学非常有意义,它不同于以往“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实践相关的法律知识,让法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令学生改变过去认为法律离自己很远、与自己亳不相干的错误观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感受法律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中,与自己息息相关,进而潜移默化地让法律在自己心目中扎根,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法庭旁听,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法律的权威。也可以通过社区普法,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所以能见效全靠民众的服从,而遵守法律的习性须长期的培养。可见,在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让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政治课教师必须持之以恒渗透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的稳定作贡献。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11篇

我校做为市属重点中学,认真制定了“五五”普法宣传教育计划,把依法治校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认真地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依法治校的机制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制度,使学校的管理工作纳入民主和法制的轨道,青少年法制教育更加规范和有效。在学校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连续十四年没有犯罪生和辍学学生,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各项工作加快发展。我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天津市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和示范学校,被市教委授予“市法制教育特色学校”的称号。

一、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突出法制教育

我们把教职工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要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必须让教师知法、懂法。我校建立了每学期上班第一天全校教职工法制教育报告制度,三年来共请了7位法律专家为教师做法制报告。每月安排第一周政治学习时间为教师学法日,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教育的专业法律和法规,并与学习宪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结合起来。每学期要组织教职工法律知识开卷考试,引导教职工业余时间学习法律知识,确保每学期教职工学习法律时间为20小时。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以提高法律素质为重点,坚持上好法制课,把法制教育课纳入课表,每月一节,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每学期全校统一时间进行一次法律常识考核,寒暑假留法制教育作业。同时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始终把普法和师德建设紧密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用教师的高素质塑造学生的高素质,用教师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我们在坚持教师依法治教,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广大教师在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职业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热爱事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对学生高度负责成为我校教风的特色,赢得了社会的肯定。

二、创新方法,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制度

学校依法治校的目的在于育人,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突出学生法制教育这个重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高全体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应该看到,学校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法制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法制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互相衔接的教育系列,并纳入课程,坚持经常,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从而提高法律素质。

根据我市中小学法制教育纲要,在学生法制教育中,我们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1、制定《育红中学法制教育实施意见》,确立法制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初中阶段的法制教育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高中阶段的法制教育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使学生基本掌握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基本法律和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学生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并根据这个重点,有层次,有阶段,有衔接地进行法制教育。

2、坚持上好法制课,使法制教育课程化。我们坚持每学年10课时,每学期5课时,每月1课时的要求,每月第一周班会上法制教育课,纳入课表,由班主任授课。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每学期集中搞两次法制课教研,确定内容,突出重点,统一进度,还聘请有关专家为教师进行辅导,交流教学经验,坚持校长、主任听法制课制度,定期开展法制课评优观摩活动,并将优秀法制课录像。把《预防教育》一书作为学生的必读书目,组织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写体会和感想。几年来,共写出大量的阅读体会。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法制课考核,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3、开展课外法制教育活动,做到课内外教育结合。为了深化学生的法制教育,我们除了认真抓好法制课外,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法制教育活动。使课内课外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结合,提高教育效果。在课外活动中,坚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实际、接受能力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结合各学段教材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并与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实际效果。主要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每学期举办“我与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运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自己与法律的关系,认识到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法,从而加深对学法的认识。

(2)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手工报》评比展览。几年来,我们先后以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国旗法、治安处罚条 例等为专题,让学生编辑手工报,通过选材、设计、制作等过程受到法制教育,同时融知识、趣味、艺术于一体,增加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在中央综治委举办的全国法制教育展览中有我校手工报展牌。同时我校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征文进行禁毒宣传,学校固定一块板报,专门进行禁毒宣传,每两周换一次新内容。开展了禁毒手工报展评活动,每学期召开“珍爱生命,拒绝”的主题班会,通过演讲、小品等形式进行禁毒教育与宣传。每年“6.26”禁毒日组织学生走上街道、社区宣传禁毒,另外还组织全校同学参观预防教育大型展览。

4、建立法律咨询室,为学生提供法律服务。学校聘请法律专家和律师做指导教师,为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指导学生运用法律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整合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相结合

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共同努力完成。我校在法制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把学校的法制教育和社会大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与公、检、法、司和支教单位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使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形成合力,构建以学校为主阵地,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齐抓共管的新模式。

1、与所在的兴南街办事处和炮台庄派出所建立了学校、街道、派出所法制教育网络。三方签定了《街、所、校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共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协议》,聘请兴南街综治办主任和炮台庄派出所所长为学校法制教育副校长,聘请10名炮台庄派出所干警为学生法制教育辅导员。三方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为学生做法制教育报告,参与后进生的帮教工作。街办事处和派出所以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巡视检查,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街道、派出所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网络健全,渠道畅通,实现了齐抓共管。

2、聘请公、检、法、司部门专职法律工作者和有关心理教育专家组成学生法制教育宣讲组。其主要任务是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的专题研讨,交流法制教育的信息和经验,规划每学期法制教育讲座和系列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这支雄厚的法制教育力量,使法制教育有声有色,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为每学期法制教育课提供了师资保证。法制教育宣讲组形成了学校法制教育的骨干力量,使学校法制教育有更多人参加,从多侧面进行研究。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内部教师的事,而且成为社会各部门关心的事,开创了各方人士直接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的局面,加大了法制教育的力度。

3、在法制教育中,特别重视家庭法制教育。坚持开展“法制教育进家庭”,“家庭教育讲法制”的活动。

(1)每学期学校都要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家庭法制教育,并实施“禁毒教育进家庭细胞工程”,定期印发《家庭法制教育》、预防宣传材料。召开家庭法制教育研讨会,法制教育进入家庭,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广大家长把子女的法制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配合学校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2)为了进一步推动家庭法制教育,学校确定了100名学生家庭作为家庭法制教育的试点,并聘请这些家长为家长委员会委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法制教育的实践,及时总结在这方面有突出效果的典型经验。召开家庭法制教育经验交流会,请典型家庭介绍经验,使这项活动不断深化。学校、家庭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使法制教育更加扎实有效。学校把家庭教育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深化青少上法制教育的突破口,作为构建法制教育新模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3)评选教子有方的好家长。学校每学期都要根据家长法制教育的情况和学生进步的变化,评选教子有方的好家长,在全校家长会上表彰,以此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家长关心子女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子女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以不断地巩固和扩大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效果。这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校法制教育的渠道,增强了法制教育的实效。如一名学生在自己的自行车丢失后,回家无意中对家长表示,再找不着,就弄一辆别人的自行车骑。家长抓住这一念头,说法讲理进行教育,避免了孩子因一时冲动而违法犯罪。又如一名学生不听学校劝阻,多次私自到网吧玩,在谈心室一名网友提出交朋友的要求,家长了解情况后及时进行法制教育,讲清盲目交友早恋的危害,避免发生不良的后果。再如,高一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无意学习,提出退学求职,家长也表示支持。家长在收到学校印发的《法制教育宣传材料》后,认识到该生刚满16周岁,属于未成年人,家长督促他完成学业是一种法律责任,便主动与学校联系,共同做学生的工作,使学生回到了课堂,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4、为了使法制教育更加生动,开展了创建法制教育基地的活动。在少管所、法院少年庭、司法局宣教科、街道综治办等地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开展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和法律咨询等活动,组织学生定期到基地开展法制调研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以法论事的能力。在寒暑假等学生集中在社会的时间段里,开展“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综合治理义务宣传队”等活动,引导学生不仅自己要遵纪守法,还要宣传法制,维护社会稳定。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12篇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二是开展法制教育课外活动。法制教育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法制教育课外活动则是对法制教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二者合二为一的目的,就是帮助高职生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法律态度和法律意识。然而,以往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课外活动,往往重形式,缺规划,轻效果。在校、系、班级中,看似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课外活动,往往由于都是学生社团或是班级干部负责组织开展的,缺少学校层面的整体规划和有效指导,法制教育课外活动与活动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有些活动内容重复,有些活动内容空洞,缺少针对性和时效性,难以激发高职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法制教育课外活动效果欠佳。

本来45分钟的教师满堂灌的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就造成埋头记笔记的高职生倍感疲惫和消沉,让他们在课后再面对这种分散、零星,且质量不高的法制教育课外活动,着实难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高职院校应整合法制教育课外活动,加强领导和管理,将分散、零星的法制教育课外活动统筹起来,纳入到学校德育整体工作计划中,将法制教育课外活动与法制教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始终,突出法制教育的主题性、阶段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教育,指派法律专业教师作为法制教育活动的指导老师,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补充和扩展作用,提高法制教育课外活动实效性。

二、开展高职生法律教育课外活动的几个重点

高职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他们的法律意识无疑对我国法制建设是一个有力的推动。高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在开展高职生法制教育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法制教育课外活动,将高职生法律意识培养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在开展法制教育课外活动时,应结合当代高职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联系他们实际生活中的需求,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安全法制意识的培养。由于高职生的生活阅历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生活在学校和家长的庇护下,独立生活的机会很少,思想过于单纯。进入高职院校后,大多数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薄弱,没有主观意识去保护自己的弱点明显暴露出来,以至于在高职校园里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安全事故。如每年新学期到来,总会有人到新生宿舍传销物品,由于缺少防范意识,待销售人员走后才发现宿舍丢失了手机和钱物,甚至是笔记本电脑;有些学生为了自己的便利,不顾校纪校规,私自使用违章电器导致宿舍发生火灾;还有近年来大学生人身侵害事件频繁发生,我院也发生几起高职生被抢劫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不强。见到陌生人搭讪或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不知如何处理,缺乏应变能力。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时刻保持安全法制意识,要有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对无法预料安全后果的事坚决不做。只有增强高职生安全法制意识,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高职院校的危害事件就会减少。

2.法律信息辨析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网络,将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无限的扩大。高职生在接受网络带来的便捷、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思想和身心健康的影响。由于网络的无限空间和高度开放,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的信息,使得思想、心理养成正处于活跃期的高职生无所适从。由于他们法律信息辨析意识和能力不高,对信息选择的基本能力及辨别能力、调控能力过低,面对大量的信息难以进行正确选择,容易受控于网络消极、诽谤、色情不良信息的影响。如有些高职生盲目信崇西方国家一些偏激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思想逐渐西化倾向;有些高职生从众心理严重,面对网络谣言或诽谤的信息,喜欢随从大流。如在2013年“人肉搜索”导致广州一名高中生跳河自杀身亡事件中,部分高职生认为“人肉搜索”是伸张正义的表现,盲目跟帖表示支持和维护,诸不知“人肉搜索”曝光了个人隐私,对造成的后果要承担侵权责任。对一些引起公众关注的典型信息案件,应给与学生正面的分析和解释,以帮助学生提高法律信息辨析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在五花八门的信息中有自己的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价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在关注事件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接收相关的法律信息,主动了解信息背后深层次的相关内容,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主动法律意识的培养。由于受学校和家庭法律教育局限的影响,大多数高职生法律意识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这种被动的守法,往往是被片面理解的守法,如有些高职生把法律等同于刑法,把自己学习法律的目的仅仅局限于预防违法和犯罪上,把法律看成惩处犯罪工具,而忽略法律也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武器,这种对法律学习偏颇的思想影响了他们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和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法律知识的高职生不多。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义务与权利的关系,把守法教育与用法教育结合起来,增强高职生自身主体意识,提高他们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开展高职生法律教育课外活动的途径

由于高职院校法律课程主渠道教学,受到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固定教室的限制,课堂法律教育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整合法制教育课外活动,搭建运用法律知识平台,营造法制教育校园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践行规范,凸显法制教育的实践性,是提高高职生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的有效途径。

(一)整合法制教育课外活动——有规划,分阶段,定主题

根据高职院校以往法制教育课外活动开展情况,将各系、各年级、各班级分散、零星的法制教育课外活动整合起来,将其统一纳入学生常规的德育系列教育活动中。加强对法制教育课外活动的领导,有计划、分阶段、定主题的开展法制教育课外活动。1.有计划,指在学校层面,全盘考虑学生法制教育课外活动内容及形式,将其归纳在学校德育整体工作计划中,让法律教育课外活动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始终,并能得到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便于实施和管理。2.分阶段,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立法制教育阶段目标。如一年级以学法教育为重点,结合新生军训和新生入学教育,以学生遵章守纪养成教育为主,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二年级以守法教育为重点,以案例分析为主,增加学生对法律认识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模式。开展学生法律意识和心理健康调查,对思想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三年级以诚实守信、用法教育为主。结合学生毕业实习、就业、创业实践,教会学生敢于并善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3.定主题,指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如“法制教育月”、“安全教育月”、“法律进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定主题,让主题为学生学法服务。由于主题突出,活动目标明确,容易增强活动教育的实效性。

(二)搭建运用法律知识平台——多实践、走出去,请进来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多实践、多接触社会,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法律知识。为学生搭建运用法律知识平台,增加他们参加法律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法律体验中学会用法。1.多实践。学校要多渠道、多形式的为学生搭建运用法律知识的平台,为学生增加法律实践机会。如在学生中建立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咨询服务协会、学生法律社团等,建立与法律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及时化解学生违纪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公开处理学生之间、校生之间的纠纷问题;开展案例分析、模拟法庭、专题讲座等活动。2.走出去。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有关法律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监狱、禁毒教育基地和戒毒所;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和见习、实习、勤工助学等机会,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相关的法律条文。3.请进来。请有关专家到校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案例分析;与有关部门组织法律现场咨询会,为学生解答劳动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就业陷阱、创业贷款等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和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

(三)营造法制教育校园氛围——抓宣传,多方位,讲典型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13篇

我校做为市属重点中学,认真制定了“五五”普法宣传教育计划,把依法治校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认真地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依法治校的机制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制度,使学校的管理工作纳入民主和法制的轨道,青少年法制教育更加规范和有效。在学校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连续十四年没有犯罪生和辍学学生,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各项工作加快发展。我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天津市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和示范学校,被市教委授予“市法制教育特色学校”的称号。

一、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突出法制教育

我们把教职工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要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必须让教师知法、懂法。我校建立了每学期上班第一天全校教职工法制教育报告制度,三年来共请了7位法律专家为教师做法制报告。每月安排第一周政治学习时间为教师学法日,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教育的专业法律和法规,并与学习宪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结合起来。每学期要组织教职工法律知识开卷考试,引导教职工业余时间学习法律知识,确保每学期教职工学习法律时间为20小时。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以提高法律素质为重点,坚持上好法制课,把法制教育课纳入课表,每月一节,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每学期全校统一时间进行一次法律常识考核,寒暑假留法制教育作业。同时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始终把普法和师德建设紧密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用教师的高素质塑造学生的高素质,用教师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我们在坚持教师依法治教,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广大教师在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职业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热爱事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对学生高度负责成为我校教风的特色,赢得了社会的肯定。

二、创新方法,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制度

学校依法治校的目的在于育人,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突出学生法制教育这个重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高全体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应该看到,学校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法制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法制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互相衔接的教育系列,并纳入课程,坚持经常,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从而提高法律素质。

根据我市中小学法制教育纲要,在学生法制教育中,我们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1、制定《育红中学法制教育实施意见》,确立法制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初中阶段的法制教育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高中阶段的法制教育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使学生基本掌握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基本法律和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学生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并根据这个重点,有层次,有阶段,有衔接地进行法制教育。

2、坚持上好法制课,使法制教育课程化。我们坚持每学年10课时,每学期5课时,每月1课时的要求,每月第一周班会上法制教育课,纳入课表,由班主任授课。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每学期集中搞两次法制课教研,确定内容,突出重点,统一进度,还聘请有关专家为教师进行辅导,交流教学经验,坚持校长、主任听法制课制度,定期开展法制课评优观摩活动,并将优秀法制课录像。把《毒品预防教育》一书作为学生的必读书目,组织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写体会和感想。几年来,共写出大量的阅读体会。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法制课考核,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3、开展课外法制教育活动,做到课内外教育结合。为了深化学生的法制教育,我们除了认真抓好法制课外,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法制教育活动。使课内课外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结合,提高教育效果。在课外活动中,坚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实际、接受能力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结合各学段教材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并与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实际效果。主要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每学期举办“我与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运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自己与法律的关系,认识到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法,从而加深对学法的认识。

(2)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手工报》评比展览。几年来,我们先后以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国旗法、治安处罚条 例等为专题,让学生编辑手工报,通过选材、设计、制作等过程受到法制教育,同时融知识、趣味、艺术于一体,增加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在中央综治委举办的全国法制教育展览中有我校手工报展牌。同时我校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征文进行禁毒宣传,学校固定一块板报,专门进行禁毒宣传,每两周换一次新内容。开展了禁毒手工报展评活动,每学期召开“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班会,通过演讲、小品等形式进行禁毒教育与宣传。每年“6.26”禁毒日组织学生走上街道、社区宣传禁毒,另外还组织全校同学参观预防毒品教育大型展览。

4、建立法律咨询室,为学生提供法律服务。学校聘请法律专家和律师做指导教师,为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指导学生运用法律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整合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相结合

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共同努力完成。我校在法制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把学校的法制教育和社会大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与公、检、法、司和支教单位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使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形成合力,构建以学校为主阵地,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齐抓共管的新模式。

1、与所在的兴南街办事处和炮台庄派出所建立了学校、街道、派出所法制教育网络。三方签定了《街、所、校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共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协议》,聘请兴南街综治办主任和炮台庄派出所所长为学校法制教育副校长,聘请10名炮台庄派出所干警为学生法制教育辅导员。三方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为学生做法制教育报告,参与后进生的帮教工作。街办事处和派出所以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巡视检查,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街道、派出所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网络健全,渠道畅通,实现了齐抓共管。

2、聘请公、检、法、司部门专职法律工作者和有关心理教育专家组成学生法制教育宣讲组。其主要任务是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的专题研讨,交流法制教育的信息和经验,规划每学期法制教育讲座和系列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这支雄厚的法制教育力量,使法制教育有声有色,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为每学期法制教育课提供了师资保证。法制教育宣讲组形成了学校法制教育的骨干力量,使学校法制教育有更多人参加,从多侧面进行研究。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内部教师的事,而且成为社会各部门关心的事,开创了各方人士直接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的局面,加大了法制教育的力度。

3、在法制教育中,特别重视家庭法制教育。坚持开展“法制教育进家庭”,“家庭教育讲法制”的活动。

(1)每学期学校都要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家庭法制教育,并实施“禁毒教育进家庭细胞工程”,定期印发《家庭法制教育》、毒品预防宣传材料。召开家庭法制教育研讨会,法制教育进入家庭,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广大家长把子女的法制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配合学校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2)为了进一步推动家庭法制教育,学校确定了100名学生家庭作为家庭法制教育的试点,并聘请这些家长为家长委员会委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法制教育的实践,及时总结在这方面有突出效果的典型经验。召开家庭法制教育经验交流会,请典型家庭介绍经验,使这项活动不断深化。学校、家庭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使法制教育更加扎实有效。学校把家庭教育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深化青少上法制教育的突破口,作为构建法制教育新模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3)评选教子有方的好家长。学校每学期都要根据家长法制教育的情况和学生进步的变化,评选教子有方的好家长,在全校家长会上表彰,以此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家长关心子女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子女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以不断地巩固和扩大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效果。这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校法制教育的渠道,增强了法制教育的实效。如一名学生在自己的自行车丢失后,回家无意中对家长表示,再找不着,就弄一辆别人的自行车骑。家长抓住这一念头,说法讲理进行教育,避免了孩子因一时冲动而违法犯罪。又如一名学生不听学校劝阻,多次私自到网吧玩,在谈心室一名网友提出交朋友的要求,家长了解情况后及时进行法制教育,讲清盲目交友早恋的危害,避免发生不良的后果。再如,高一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无意学习,提出退学求职,家长也表示支持。家长在收到学校印发的《法制教育宣传材料》后,认识到该生刚满16周岁,属于未成年人,家长督促他完成学业是一种法律责任,便主动与学校联系,共同做学生的工作,使学生回到了课堂,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4、为了使法制教育更加生动,开展了创建法制教育基地的活动。在少管所、法院少年庭、司法局宣教科、街道综治办等地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开展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和法律咨询等活动,组织学生定期到基地开展法制调研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以法论事的能力。在寒暑假等学生集中在社会的时间段里,开展“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综合治理义务宣传队”等活动,引导学生不仅自己要遵纪守法,还要宣传法制,维护社会稳定。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14篇

总书记指出:"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无论谁,赢得教育便是赢得青少年,赢得青少年便是赢得未来,尤其是在社会日益联系紧密,科技、经济、思想、文化趋于一体化的时代里,教育就似给青少年播撒优良的道德种子,构建健康的精神家园,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确保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前提,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而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内度过,学校无疑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而作为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和课堂就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课堂、主渠道。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成人是成才的先决条件。若成不了才,德才不兼备,那样的人才不仅不能回报社会,恐怕最终也只能是祸害社会、祸害家庭的歪才、鬼才。因此青少年的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中之重,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又是青少年成为一名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最低条件。我们全社会都要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我想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

1.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法制教育

在不改变学校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各学科专业授课的内容预先进行巧妙设计,在所要讲授的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一般知识教育的同时,将法律知识教育自然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数学教师在讲授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在这里就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关货车超载所造成的危害;在讲授加法时,联系课本上的情景图和统计表,讲动物保护的知识、环境保护的知识;在讲到"王叔叔平均每小时能检测23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一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产品质量法》的有关知识;在讲授函数知识时,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自然融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向学生们渗透了税法的教育。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要做诚实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心灵。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一般教育在课时上的矛盾。渗透教育追求的是与主课内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师在主课中设置专门时间来进行法制教育,且有助于丰富主课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学校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间的矛盾。法制渗透教育的内容是依主课内容确定的,无需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的法制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三是可以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它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2.结合数学游戏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和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这就是"课堂的开放"和对学生的"解放"。那么,这个"开放"和"解放"的内涵是什么哪?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来玩吗?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去玩吗?我们认为这样不行,新的理念中也决没有这个意思。纪律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证之一!学校没有纪律,就会使无政府主义泛滥成灾;学生不遵守纪律,教学就无法进行。若任其自然下去,就会使学生目无法纪,甚至破坏社会治安,导致违法犯罪。所以,一定要利用数学学科的优越条件,加强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和法制教育的教学。正确的做法是:深入理解新的教育理念,理解新教育思想中"开放"和"解放"的内涵。"开放"不是放手,"解放"不等于"放羊式";结合学科特点严格执行教学常规,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大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法律,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安定。所以,同学们要从小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适应、适合于我们的社会。

3.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与法制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数学课堂的主要任务必须完成,切不可把法制教育当成一节课来讲,法律涉及范围极广讲起来是没完没了,如果我们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那就谈不上在数学课渗透法制教育了。法制教育只是渗透,是点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其他的如: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等都是辅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法制教育,也可以无法制教育,教师应明确关系,灵活安排。

4.小学数学教师的法制素质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范文第15篇

深入调研 引发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深思

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深入开展了法制教育现状调研。调研发现中小学法制教育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流于形式等突出问题,但到底通过什么样的载体、什么样的形式和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最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引起了贵州省教育厅的深思。

开展课题研究 探寻破题之策

基于以上困惑,结合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贵州省教育厅投入20余万元,根据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关于“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的要求,组织160余名教研员和一线高级教师,根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按照“尊重教材、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渗透、自然贴切,一箭双雕、相得益彰”以及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统筹兼顾、错落有效,相对全面、各有侧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综合提升”原则,历时近两年,开展了“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全面研究了中小学35门学科与法制教育相关内容,提炼出730个法制教育渗透点,设计了“可渗透的法制内容”、“教学要求与方法”、“事例与说明”,撰写了113个示范教案,形成了180万字的研究成果《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课题成果在评审论证时,得到教育部政法司的充分认可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好评。通过课题研究,贵州省教育厅成功找到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有效载体、有效形式和有效途径。

全面启动实施工作 强化课题成果转化

2011年,贵州省教育厅在课题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和良好试验效果的基础上,于2011年秋季学期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启动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一是健全推进机制。先后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考核工作方案(试行)》及其考核评估标准,明确将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全省教育系统“六五”普法、推进素质教育、全省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核、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年度绩效考核、学校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同时,将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含民办)全部纳入检查考核范围。凡考核不合格的教育行政部门,由省教育厅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考核不合格的学校,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2012年、2013年,采取市(州)之间交叉检查考核的方式,累计对55个县实施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考核。

二是强化培训教研。贵州省教育厅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全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搭建网上互动平台并组织专家答疑释难,为全省教师与专家一对一、点对点的互动、交流提供平台。同时,组织编写《教师培训手册》并免费发放给每一名教师,自上而下组建省、市、县三级辅导教师队伍,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学校集中全员培训。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部分地方在分级培训中出现力度、效果层层递减的实际情况,省教育厅又督促部分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再次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在教师培训中,除注重对渗透方法、技巧的培训外,还着力宣讲“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教师法》赋予全体教师的法定义务,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国家规定和倡导的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努力引导教师更新观念、吃透精神、掌握方法、明确任务,增强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各中小学也认真落实教研组(年级组)集中备课制度,在备课时对有关渗透点、可渗透的法律知识、案例选取、情景创设、渗透时间控制等进行充分讨论,提高了备课质量。此外,各地还普遍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方面的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六五”普法启动后,省教育厅根据省委要求,提高了普法经费标准,明确要求各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拨付本级法制教育专项经费,并纳入“六五”普法检查内容和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考核指标。

效果初显 学校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通过两年多全省范围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迸发出巨大的“正能量”,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法制进课堂,教学更精彩。在毕节市教育局开展的一次问卷调查中,3000余名受访者中,有95%的学生喜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有关法制知识,94%的教师认为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活跃。贵阳七中学生柯宁秋深有感触地说:“老师在讲课时渗透法制知识,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还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了!”

――随课潜入心,普法细无声。毕节市大方三中校长司玲认为:以前搞法制教育,主要侧重于法律条款的宣讲,而且主要宣讲的就那么几条,宣讲的形式也比较单一,不仅学生听起来费劲难懂,就是我们教师也觉得索然无味。现在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法制教育,不仅让学生容易理解、乐于接受,而且还可以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遵义市万里小学罗蔚蔚老师认为:只要教师方法掌握得当,抓住“尊重教学”和“有机适度”这两个关键,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渗透工作,就可以达到“随课潜入心,普法细无声”的奇效。

――教师已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自己的法定职责。在实施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之前,很多教师甚至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都习惯性认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只是思品课、政治课、法律课等少数课程科任教师的工作职责,与大多数教师无关。在实施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广大教师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教师法》赋予全体教师的义务,进而增强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生法治意识开始萌芽,依法维权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学生不仅学习了相关法律条款,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对法律开始有了尊重和信仰。如:贵阳市省府路小学学生岳璐妃说:“通过学习知道制作贺卡要消耗树木,为了节约资源和环保,在节日期间要少寄贺卡,打电话发短信问候就行了。”又如,铜仁市一名家长教育尚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说:“你再不好好学习,我就不送你上学了。”该学生听后反驳道:“老师说了,你不送我读书是违法的,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再如,毕节市七星关区第四小学王成同学的姑姑在某超市购买到了变质牛奶,造成孩子食用后出现腹泻的现象,经与超市协商赔偿无果,王成同学根据老师在课堂中讲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建议姑姑通过消费者协会帮助解决,最终得到了赔偿。

――学校已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黔南州瓮安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夏吉友坦言:“6.28”事件后,对如何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做,自从学校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之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信心满满。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善坤说:“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之后,在加强学生管理和处理校园安全事故上,学校更有了底气。”贵阳市七中校长郑重说:“随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深化,随着德育工作的全面而有序地展开,校园里惊声尖叫少了,欢声笑语多了;课间打闹的人少了,打球跳绳的身影多了;按时回家的多了,溜达网吧的少了。”

――教师对教材研究和掌握有了很大提高。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对教师研究和掌握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从要求教师通过学科教学开展法制教育渗透工作,教师普遍加强了对所教教材的研究,特别是对有关渗透点的研究,从而提高了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水平。由于贵州省教育厅统一配置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师用书是根据人教版教材来编写的,而部分县和学校所用教材为非人教版,因此采用非人教版教材的县(如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铜仁市思南县等)和学校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力量,在认真学习领会统一配置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师用书和教师培训手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非人教版教材中的渗透点、配套设计渗透教案,并汇编成册提供给一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