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任职教育;网络课程;初级任职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2-0210-02

0引言

网络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发展,使得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网络课程”成为现代先进教育的必然走向。

目前,全军各院校网络课程已处于全面建设和应用阶段。然而,与当前建设规模相比,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明显不足,“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作为初级任职教育的重要组成,初级指挥干部培训不可或缺,分析该层次培训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探索一种适当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实际意义。

1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网络课程教学需求与应用分析探索和把握初级指挥任职培养对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是实现任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和首要前提。经过几年的任职教育教学探索,总结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与以往学历教育的区别后,一些学院确定了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即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引,依托现代教育手段,促进人才教育质量提高。网络课程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开展其在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1.1网络课程在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的教学需求

(1)军队信息化建设转型对院校教育适时性和超前性的高要求和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来满足。近年来,部队建设转型,新装备、新战法不断涌现,使得对指挥人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信息素质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军队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率先实现信息化,构建一个更新速度快、存储量大、检索方便的教学平台。“网络课程”建设是军队院校实现信息化教育工程的一部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学院向任职教育转型后,教学对象差异大等特点给课堂教学增加了一个难度,亟需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来辅助教学。在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初级指挥专业的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学员结构复杂、专业基础参差不齐、任职经历差异明显等成为新特点。然而,人才规格、教学安排完全相同,亟需一个自主学习平台,让学员了解任职岗位需求,补习专业基础。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恰好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学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在B/S模式下进行提问并获得解答,尽快转化和适应“学习角色”,也利于提升信息获取和综合处理能力。

(3)推进岗位任职教育衔接,亟需在部队和院校之间架设信息“高速路”。实现岗位合格培训是任职教育的目标,在当前院校培训能力还不能满足岗位合格培训要求的情况下,推进岗位任职教育衔接是一种有效策略。岗位任职教育衔接将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纳入军事训练同一个大体系中,实现院校教学内容、训练项目、实施环节、考核认证方式等与部队训练一致,这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做支撑,需要在院校和部队之间架设信息“高速路”,促进部队和院校之间的互动和发展。与地方远程教育形势相比,军队网络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在初级任职教育中应用网络课程遇到的问题

(1)封闭式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生命力不强。

(2)网络课程应用空间有限,效益不高。

用户即初级技术指挥学员在使用网络课程过程中受到两个限制:一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可用设备有限,应用有局限;二是对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生疏,缺乏学习技巧。

目前,网络课程存在“重建设、轻使用”的局面,需要在“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应用推广。因此,探索一条军队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有效模式意义深远。

2典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根据网络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的不同,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辅学式、自学式和协作式3种。

2.1基于网络课程辅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课程辅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简称辅学式,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应用网络课程系统平台,以教员讲授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此模式下,师生进行面对面的双向交流。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增加了学员的自主参与机会,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动态信息展示和海量信息资源搜索,改变了传统课堂学习环境,既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又具有丰富的信息认知;二是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讲授教材、电子教案和网络教材等素材重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便于学员自主学习。

辅学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全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教员通过建立课程导学使学员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场所和时间安排等,让学员完成知识准备和预习工作,带着一定的学习目的进入课堂;第二阶段为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此阶段不再是教学内容的重复,而是有针对性地精讲,就学员提问进行讨论,注重增强学员的参与性;第三阶段是课后复习质疑阶段,此阶段主要对课堂遗留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专题训练、基于B/S模式的讨论交流、作业和考核等活动,是教学反馈的主要环节。

该教学模式既具有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又可以充分发挥灵活性、交互性和网络化特点。教员在教学组织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对象、进度等进行灵活处置。

2.2基于网络课程的自学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课程的自学教学模式简称自学式,是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网络教学模式,师生之间不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员设计学习目标,以问题或者任务为引导,学员展开主动的自主学习行为。

自主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进行:教员提出问题、学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学员搜集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提炼上升到理论阶段、对结论进行反思推敲阶段。

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式教学模式在国内远程教育中普遍采用。

2.3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课堂网络教学模式

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是介于班级集体授课和学员个别化学习之间的教学模式,以具体任务为牵引,小组成员间可进行讨论学习,也可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要求小组成员明确任务,有具体学习需求,如学位论文撰写、战术想定作业和模拟对抗作业等,适用于中级以上的任职培训。

3基于网络课程的初级任职教育教学探究

3.1初级任职教育网络课程教学模式适用性分析

初级任职教育学员来自不同的合训学历教育院校,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军事职业素质,学习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开放的教学模式。但是,学员对专业技术了解不多,缺乏相关技能技术知识,学员需要在教员指导下进行专业课学习,较能适应网络课程辅学式的教学模式。

3.2初级任职教育辅学式网络课程教学操作要领

(1)做好课程顶层设计,细化教学目标。采用网络课程辅学式教学模式,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正确划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内容。网络课程不应是教案教程、课程多媒体和授课录像的重复。每一讲应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尤其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和部队需求。

(2)做好“导学”,查漏补缺。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员要帮助学员划分学习重点、难点,对学习难点提供学习建议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书目,并提供正确链接。引导学员围绕学习目标,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学习计划,独立自主地解决主要问题。

(3)合理安排内容,多样化呈现。网络课程宜安排一些综合、新颖、可视和趣味性内容,需要在多媒体运用方面下工夫,并注意素材的通用性和规范性,增强网络课程内容的“可读性”。

(4)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网络课程。课堂中应用网络课程,不应局限于把军队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当做电子资源的载体。涉及动态和虚拟教学内容应在线应用,便于学员课后单独使用。在课堂上,要对B/S模式下反映出的倾向性、热点问题做解答,以进一步激发学员应用热情。课后,适当安排网络课程中的作业。

(5)及时管理和分析网络课程,动态调整。网络课程是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一条信息纽带。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提供了两种非在线联系方式,即“讨论交流”和“答疑”。“答疑”栏牵涉到具体知识点,教员应及时作出回复。学员在“讨论交流”栏内发表个人观点,引发讨论,由于教员身份特殊,导向作用明显,不宜过早回复。此外,教员应根据学员在“作业”和“考核”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查找教学实施计划和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笔记本”中做好记录,利于后续的教学改进。

4结语

本文就军队院校网络课程存在的“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针对军队初级指挥任职教育,分析了其对网络课程的教学需求,以及应用网络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在分析网络课程典型教学模式和军队初级任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该层次教学中适用网络课程辅学式教学模式的观点,给出操作要领,为推广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潘玉田,耿仕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2]俞建华.首要教学原理视角下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279).

[3]王文清,汤志宏,郑磊.潜艇初级指挥任职教育探析[J].潜艇学术研究,2010(3).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化学;网络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已经逐渐地走进我们教学的很多环节了,所以,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上也一直贯彻着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在这个大背景下,网络教学已经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当中得到了许多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课堂讲授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当中,上课的时间、地点以及上课的人数都是要受到限制的,但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方面的问题。通过网络教学,学生们不需要同时聚集在一起听老师讲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师。初中化学的知识比较零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深入学习。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播放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课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原本比较枯燥的初中化学课堂中来。

二、个别辅导模式

现代的网络教学给教学提供的方便之处是非常多的,学生们在学习初中化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先进的网络教学则给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许多方便之处。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邮件的往来实现对个别同学的辅导,除了邮件,还可以和同学们在线进行交流,可以及时地解决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讨论教学模式

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讨论性的课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的时间是很少的,如果用来进行讨论,就会导致课程的讲述不能完成。但是现在通过网络进行讨论教学,让学生们通过网络相互进行交流,既可以做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老师的解答,从中可以获得许多感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作用,要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给出解答,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广,网络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已经较为广泛,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化教学 现实教学 科学实验

一、前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为解决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教学网络化的特点,本文从学校教育视野下的初中科学实验效果与新课程培养目标之间的现实差距分析出发,建构了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并做出了问题探讨。[1]

二、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的问题分析

尽管目前我国对于科学素养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表述,但是当将科学素养落实到科学实验课程中时,都比较一致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具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技能和基础知识,了解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初步形成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改革。现实实验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与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为:1)在现实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依然无法摆脱理论教学和验证性实验的情况,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以及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新课程实验目标之间的差距;2)在现实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强调实验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引导,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实验的趣味,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课程实验目标之间的差距;3)现实实验教学由于受到学校教学经费的限制,部分学校出现实验课程不能正常开课的现象;4)实验课程课时、课堂容量的局限性使得现实实验教学无法更多地进行探究性实验。[2]

因此,本文尝试从改变教育教学内部组织和结构着手,提高教学效率来缩小现实实验教学效果与新课标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三、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1.教学目标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层面,要求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了解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科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层面,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鼓励学生发现学习实验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让学生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下愉快地自主学习;正确认识网络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辅助学习的工具。

2.教学过程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模块:预习模块、实验模块和评价模块。

2.1预习模块

预习是实验成功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中,预习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书本知识、网络信息、虚拟实验。

针对不同性质的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本或网络信息作为预习的参考材料。虚拟实验包括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点播室、虚拟实验信息栏。学生可以通过浏览虚拟实验信息栏了解教师的实验课程安排、最新的科技信息等,通过虚拟实验点播室自主选择各种实验视频或动画进行观看,再在虚拟实验室里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当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时,如果操作错误,计算机将提醒“操作错误”并模拟错误操作的结果,让学生看到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认识到科学的严谨性;如果操作正确,计算机则给予奖励,显示鼓励学生的话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

虚拟实验阶段过后进入测试阶段,测试将结合游戏形式进行以提高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可以了解自身对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虚拟实验”中的表现以及测试结果都将被计算机记录并储存在数据库中,成为日后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有效数据。

2.2 实验模块

实验模块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实际操作、交流讨论、实验报告、提交新方案。首先,学生在通过测试阶段后进入实验室动手操作实验,并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接着,针对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学生通过网络论坛或电子邮件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讨论。然后,学生书写电子实验报告,同时也可以将疑问写于报告之中,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教师。最后,学生可以根据对实验的讨论结果,向教师提出新的实验方案。教师在阅读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进行再次实验。

2.3 评价模块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首先,通过每个学生在测试中的结果及在虚拟实验室的表现情况,教师可以很快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初步诊断,从而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在预习阶段的一些评价数据,实际操作时的表现,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其次,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实验合作过程中的感受,网络论坛上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对自己或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自评,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以及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反思。 [4]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康长运.论课程改革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16-21.

[2] 杨小微.新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20-23.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4篇

《基于网络课程环境下初中学科物理教学(学习)模式的研究》以中国教育信息化为社会背景,以“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为研究对象。学校通过最优化组合实现对网络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利用,并应用于学科教学,从而在学科教学中,使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其出发点与归宿是通过优化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基础理论框架,包括基本内涵、结构特征、功能意义、教学资源、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模式等;全面构建最大化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模式。运用多学科理论(教育学、课程学、教材学、教学论、教育传播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和教育技术学等)以及现代系统科学,以“优势互补”(交互、对接、继承、发扬)为目标定位,并由此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培养教师用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科教学服务的意识,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从而构建一支信息能力强、教学观念新的教师队伍。此外,还可构建一个动态的、优化的网络资源,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能在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之间形成交互协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在该氛围中投入到自主创新学习中去,以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课题界定

本课题所说的“网络环境”指在学校已建成的千兆主干校园网的基础上,通过10M带宽的宽带网共享Internet资源的教学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下“网络教育资源在各学科中的应用研究”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研究教学新手段和新模式以及研制、开发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和资源的研究。

研究重点

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建构。

研究难点

学校教师的观念更新、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水平;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改革的整合。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立足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资源共享和教学手段上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体现课程的“即时性”和“双向交流性”;与学校综合教改和课程改革相结合,在课改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理论实际相结合,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以课例、论文集、课件库、教学资源库等形式结题。

理论意义

立足于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网络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对网络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实现从经验总结的层次向科学理论层次的升华、飞跃。解决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资源的相互对接、继承、吸收与弘扬的理论问题,丰富现代化的教育资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网络教育的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的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研究的理论意义集中表现为,比较全面地、深层次地挖掘传统教育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使之形成互补,从而丰富和创新现代教育科学的教育资源。

创新价值

本课题的选题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把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作为独立的课题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探索和挖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资源优势,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资源。

应用价值

试图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优势互补,使网络教育资源更符合学科教学中的认知规律,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优势的相互融合,有效地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校网络教育资源达到优化,发挥其最大的资源效益。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形成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理论,优化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教育资源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完善学科网络资源库。

从理论上全方位认识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资源的优势与弊端,及其相生相长的主体指向,从实践上全面构建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个性化操作艺术与技巧。

研究基础与条件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5篇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教学的策略

1.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

在网络课堂中,学习任务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它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某些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解决问题、来自于学习需要的真实任务;或者是结合学习内容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合作学习情境的设计

合作学习情境,就是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为合作小组共同学习服务。在寿光现代教育网上,初中各学科都建立了网络资源,便于师生教和学。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Web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等认知工具,在网上获取问题的答案;其次,学生可以利用Web网页技术、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幻灯制作、Excel电子图表等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并以多种媒介方式表达、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合作学习小组的设计

在基于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中,建立合作学习的小组非常重要。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依据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进行分组,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人一台电脑,这样既有利于自主学习,又有利于相互促进,更有利于合作学习优势的发挥。

4.合作学习方式的设计

最常用的是BBS论坛方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参与讨论和交流,在其中发表帖子,每个人的发言随时都可以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浏览,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页浏览并参与讨论、发言。其次,也可以采用网络聊天室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参加者建立一个融洽的讨论环境,把对某一主题感兴趣或有研究的人集中起来,让每个参与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以集思广益。另外,还可以采用e-mail、ICQ等方式来实现讨论和交流。

5.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我们不能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态度如何,所完成的作业表述方式是否清晰,陈述理由是否充足,解决方法是否新颖,学习效果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等。这些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公正的评价,也给学生提供了利用反馈改进学习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念。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仍然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基于网络课程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的优势

1.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的学习,为学生获得相关成功体验提供了机会,并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2.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给予或接受帮助,因为提供帮助的人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不管是给予帮助还是接受帮助,都促进了给予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开展信息技术课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因此,它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3.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而被动学习的状况,赋予全体学生比传统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承担一部分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目睹基础好的同学所做的示范;同时,与在那种不承担个人责任的小组中的同学相比,学生具有更多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4.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突出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各小组成员在本班成立学习小组过程中,学生将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仅仅在必要时给予学生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方面的支持。另外,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任务的设计、分工、实践等都由小组成员按自己意愿去完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综合能力

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协作式教学可以采用模拟课题式分组教学的形式。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6篇

一、网络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1.网络英语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

网上资源包罗万象,通过新闻报道、报刊、原版英文读物和图片图表等不同的来源,展现文化、体育、保健、娱乐、科技和环保等多方面的知识,涵盖教材所涉及和学生所关心的所有话题,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网络资源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更直观形象的素材。

2.网络英语教学资源促进了学习形式多样化。

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习的方法比以前多了。除了传统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合作学习方法,如同学合作学习、网上合作学习、人机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等。此外,课堂学习变得比以前更丰富多彩,网络资源里的图片文字、声音对话等都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3.网络英语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开发与利用网络英语课程资源进行的教学是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它以内容选择自主化,知识呈现多样化,图文音像趣味化等优点,降低了理性知识的认知难度,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个别化、个性化、随机化,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与途径,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些优点都能够为优化英语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二、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1.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

教师可以将搜集到的网络资源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好处在于教师方便地调用所需要的教学资料,并可以制成课件,供教学使用。通常来说,教师可以按照资源的表现形式,将不同的资源放到不同的文件夹里,这样查找起来比较方便,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以教学主题为主线,构建知识资源库。

2.利用网络教学方法,丰富完善教学内容。

教师可将精读文章放到网页上,给文字内容添加声音、图像、Flas等,对要讲解的语法重点和句子结构进行必要的链接。教师可在网上调出各类英文有声文件,这样既有原声朗读,又有原文对照,可以使阅读和听力得到同步训练。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中的交互功能,增强教学互动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多媒体课件和教辅材料挂靠在教学网站上,实现常规课堂和网上课堂的结合。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索,使内在的学习潜力得以挖掘,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3.广泛搜集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

互联网上资源繁多,教师需要事先搜索,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选择下载大量可理解的融声像、语言、文字于一体的多维立体语言材料,如西方文化小知识、格言警句、英语幽默、实时新闻追踪、每日更新的美国之音慢速英语和常速英语、英语简易读物、英语原版小说。教师事先浏览英语学习网站,把适合学生的英语语料下载下来,链接到固定的多样化栏目中,增加真实语言的摄入,使语言学习不仅具有历史积淀,更具有时代特征。

三、网络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网络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问题,其中主要涉及教师网络操作能力及使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在网络资源环境下所受到的冲击,学校网络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制约。

1.教师方面。

开发利用网络英语课程资源进行英语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它要求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学习。这对教师运用网络知识操作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极大的挑战和检验。即便是那些有电脑和网络经验的教师,也缺乏网络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网站太多,网络英语课程资源过于丰富,刺激了学习者的浮躁感。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英语教学方法,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是教师需要慎重考虑和探索的问题之一。

2.社会大环境及学校网络设备和技术的制约。

就整个社会环境而言,不少人认为过去不用微机、不用语言实验室,人们同样教外语,依然能够做到成绩斐然。许多对教学上利用网络英语资源持消极态度的人士,往往强调目前国内的大环境和社会需求,尚不支持网络课堂的发展。

就校园网络建设而言,计算机世界日新月异,其硬件设备发展和更新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学校和家庭所能负担的经济范围。在电脑课堂里,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和学生抱怨网速太慢、软件资源匮乏、坏机器太多、上网时间太少,等等。此外,网络教室的正常运转和日常维护需要教师、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决策层全方位、协调一致的努力。目前国内的校园网络英语,显然不尽如人意。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信息技术;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把信息技术课程列为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必修课。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根据教学经验,简单分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学科重视程度不高虽然信息技术是一门必修课,但是其在初中课程的安排上,一般都是一周一次课,课时少,信息技术被当作一门副科,教师和学生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2.教学手段单一化大部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手段单一,特别是在一些农村的初中学校,电脑的普及率不高,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较大,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课堂学习任务完成情况难以核查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学生学习后进行相应的操作。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难以做到检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今,在初中信息课程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与优势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达到因材施教、张扬学生个性的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学习新的知识,协助教师快速更新教学资源,主动与教师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与互动,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1.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网络教学平台是一款基于网络教学环境而创设的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评价和交互式教学的网络软件系统。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收集资料、促使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习。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师为学生建立的教学辅助平台,也是师生交流的平台。2.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分享其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在这个教学平台上的信息资源都是开放的。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效果良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管理界面,集中反映学生的活动数据,有效监控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随时掌握教学动态,有效开展评价活动和管理活动。在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可以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主要为信息技术课堂提供教与学的服务。在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上,釆用目前较为流行的浏览器或服务器(Browser/Server)结构。网络教学平台具有教学功能和管理功能,有功能设置、学生管理、交流互动、评价管理等模块。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可以实现课堂任务布置、学生管理、作业批改等。具体操作:教师通过网络系统进行课堂任务的布置,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该系统完成课堂任务,系统事先导入学生的数据资料,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对每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管理,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进行作业批改。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并把学生的学习成效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网络教学平台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得以提升。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教学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S].2000-11-14.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8篇

一、网络环境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1.网络环境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传统的教案制作,教师参照的资料仅仅只有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制作的教案不够细腻与生动。然而网络为教师制作教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能够按照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的在网络资料库中进行筛选与优化。同时网络存储教学资料、教案、教学设计等相关信息资料,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便捷。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整合处理教学材料,使其更加符合教情、学情,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个性化。

2.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网络环境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优越的条件。比如,本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突破课本与课堂之间的限制,应用网络来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一是把课外学习同课堂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前,本文作者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或其他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把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文作者把这些问题收集起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二是直接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网络中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从而解决各种问题。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促进教学互动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师是主讲,背诵和记忆便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学习兴趣。以灌输为重要形式、以学生记忆为重要目标的教学模式造成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成效每况愈下。在网络环境下,丰富多彩的学习信息资料和课程资料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即改变了老师设定的问题,然后由一位学生进行回答的简单模式,而是应用小组间设计问题相互提问、学生间设置问题相互提问的方式。小组设计的问题同学生设计的问题,都能够采用网络工具来查询并进行作答,学生间、小组间都能够相互完善与补充。

二、网络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对策

1.注意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辅助性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使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进一步优化整合了教学资料,同时提高了教学实效。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根据该学科教学内容,接近学生思想、学习及生活实际情况。采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为了更加直观地体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意识,并拓展学生思维时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教学内容。内容为主,方式为辅,但不能盲目追求“整合”而“整合”,不注重基本教学理念和方法。

2.注意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手段的多样性

在适用网络信息技术同教学整合的方式上,善于利用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创造的教学氛围,使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和展示平台的方式进行教学,一定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氛围精心设计网络深入分析环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和使用网络,使学生知识面和视野不断扩大,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课堂限制,促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逐渐迈入更加宽广的空间,时代气息越来越浓厚。

3.注意运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整体性

制作一个完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件,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需要注重艺术性。内容需要同教材相符合,结构尽量简洁,色彩培训尽量遵循原则,各种媒体信息资源的运用尽量相互补充,把抽象的道理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活跃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课程整合也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资源

乡土案例是学生频繁接触的生活资源,就在学生的身边,所以极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作者在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日常接触的乡土案例引入新知教学中,从而增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这一课时,教师使用该地区由于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占用大规模村民的土地,招致村民强烈的不满,村民纷纷加入到保护耕地的队伍中的案例。学生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讨论越来越热闹。

5.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中突出体现整合理念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网络化;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137-02

历史是初中的一门基础课。由于它涉及的事件繁多,人物丰富且富有代表性,发生事件的历史背景具有影响力,记录的历史实事跨度较大,给课堂教学特别是以教材为主体的说教式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加强和改革实践历史教学,必须突破现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必须突破网络化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个核心。目前,我国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基本上实现了网络化教学,既建立了网络教室与网络公共教学体系,甚至有的学校已经将网络与计算机应用到教室内,基本上实现了网络化课堂教学。自2000年以来,学校通过政府、社会、自身的共同努力,网络进入班级已经实现,这就为网络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方便和基本的改革实践条件。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认真学习与掌握现行新课程体系下的初中历史教材的同时,通过学习与掌握,积极提高自我的网络计算机化教学水平,并结合课堂教学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去,收获教学的经验与体会,也促进初中历史教学,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环境,深受学生的欢迎。特别是在掌握与灵活应用历史的观点、方法、思维去解决学习历史的问题方面,使一大部初中学生提高很快,无论是对于升学,还是认识历史事件与应用历史的方法去认识社会,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1 通过计算机软件或者制作的课件,服务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计算机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就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或者已有的教学资源,将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如人物、事件、事件发生的年代、事件的影响与意义,进行立体的、全元性的呈现,呈现的过程与展示体现计算机的多元化、信息化、图文并茂、娱乐与引导、动画感受、特定的视觉效果和交叉的对立与融合,这样既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要,符合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的要求,更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

初中历史计算机课件 计算机课件是初中历史教师依据初中历史的教材要求与教学特色,从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原理出发,结合初中历史中的人物、事件、事件发生的年代、事件的影响与意义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制作成的电子教材或者电子动画素材,结合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赋予历史课堂教学以同步的素材支持和满足初中历史形象化的教学需求。这样,初中学生就会从历史的教材出发,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的辅助与事件素材支持,认真学习历史,学习由历史引发的人物、事件、事件意义、事件过程和事件对现代与历史的影响等,以此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最优化,推进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

计算机媒体的动画与课件展示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与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步进行,还可以通过课后、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结合教学的进步与历史事件发生的现代意义,进行单元或者单一展示,向学生进行历史的教学渗透与学习熏陶,让初中学生从中领悟到历史学习的意义与掌握历史的方法和基本的学习策略,为后续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初中历史,虽然从表面上看属于文科的范畴,但由于它涉及的年代数字、历史的发展进程、事件人物的繁多和相互交错的内容众多,需要的数学运算、推论性思维也十分丰富,特别是利用数学的直观思维分析与掌握历史知识,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历史教学的外延与持续,更应该加强在教学中的引伸与发展。

2 借助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新与讨论学习

网络教室的建立与应用,最大的特色不是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有资源或者教学素材了,也不是单一的历史教师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关系,将教学内容直接或者间接地引入课堂教学。如果这样,课堂教学仍然如同传统的教学,既没有启发性,更没有创新的发展,久而久之,历史教学就失去了它特有的创新意义。

因此,合理开发网络与计算机教学就成为初中历史教师研究的课题,更是创新教学的标志。多年来,立足初中历史教学,重在网络上下功夫,通过挖掘、筛选、利用和结合,进一步提升网络教学的作用,全面实现历史教学的网络化,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创新历史教学。

历史教师挖掘网络教学资源 利用网络教学,并不是直接就去利用,重要的是要挖掘历史资源。教学中凡是初中历史教学需用的教学资源,都通过网络,与教育部、省、市教育资源对接,并通过网络的系统化、信息化的特点,进行新知识、新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究,特别是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解的内涵,更是挖掘的主体内容,因为这样去做的目的是让初中历史具有创新性。

认真筛选网络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入课堂教学,做到不随意使用、不进行无筛选的应用,以体现网络的特色 随着网络的先进性与网络的发展,网络的教学内容有时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有些网站其系统的教学内容与可借鉴的内容必须起先筛选,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与学习主体的变化。比如,在进行网络化教学时,发现对有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其意义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还有的内容,其定论与说法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质的变化,重新认识这些历史事件,对于全面实现历史教学的现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同步课堂教学 对于好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像教育部、省里的教学资源,在历史教师认真学习的同时,可以直接同步进行、同步教学,由于效果好、信息量大、反应迅速、时效性强,直接或者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样学生会由此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创新结合是网络资源利用的一个新特色 创新网络资源,就是做到既不全盘利用,也不全盘否定,而是在结合知识、能力和加工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以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的做法是:将教材中有的知识而网络上没有创新的知识进行创新;将教材上有的知识而网络上没有影视与事件对应的片段,进行影视片段串联或者补充;将单一的知识性网络表现,变为动画、影视、新闻等形式,全程向学生进行展示,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创新历史教学。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10篇

采用多元化网络数据进行历史教学,能够更便捷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思维和习惯,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历史教学;网络数据;应用

一、前言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更具多元性的方式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师的共识。初中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资源的运用,特别是在教学上方法的改进等,都有进行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也通过实际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互联网上也有非常多的历史知识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辅助到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与网络数据之间的联系

第一,网络数据能够拓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知识外延,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知识能够借助多元化的网络资源,让自身的教学更具备多元性。因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主要还是以课程的教学为主,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结合历史课本当中的内容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以及教材本身的设计状况均有重要的联系。很多初中学校的历史课程教学由于课时相对较少,很多历史教师都没有办法加入更多的知识外延,导致学生没有接触到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资源。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当中运用多元化的网络资源,能够拓展他们的知识空间,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积极性。第二,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也需要通过网络数据的多元性连接,提升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历史事件,以及从历史当中学习到更多智慧。对于学生而言,历史事件是相对陌生的,因为并不是在他们日常的生活当中能够接触到的,不过学习历史却能够让学生提升个人的智慧和拓展他们的阅历。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更好地把握多元化的网络数据,特别是从网络上撷取有关的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能够发挥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对于学生而言,多元化的网络数据拉近学生和历史事件之间的距离,避免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过程中产生生疏的感觉,能够让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作用,发挥到更加有影响力的教学效果。所以,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接触到具体的历史事件,而且多元化的网络数据也能够切实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的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获得更多积极效果。

三、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问题分析

当前,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已经对历史课程的教学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尤其是很多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能够更真切地理解历史事件,帮助他们记住并且理解一些具体的历史事实。但是,很多初中历史教师由于课时相对较短,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没有更好的把握住调动学生气氛和积极性的关键要素。此外,当前的初中历史课程知识量相对较大,而课时较少,许多的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仍然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这样是不利于初中生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有一些初中学生对于历史事件有自己了解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由于课程所提供的知识量相对较少,也大大的降低了他们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热情。因此,当前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方面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教师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掌握到基础的历史知识,这对教学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压力。第二,初中历史课程对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应用较少,很多教师仍然是针对教材中所提出的内容进行传输和教学,而并没有真正满足学生拓展自身知识面的需求,特别是没有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三,当前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较少,一般仅局限于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而且信息化程度较低,也反过来降低了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教学效率,没有发挥出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从当前的状况上分析,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应该充分地运用多元化的数据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性的气氛,让初中学生真正能够配合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需求,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进一步地学习到历史知识当中的精华。

四、运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合路径

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行为而言,积极地运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真正地推动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结合当前实际,运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二者结合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采用多种媒体数据支持初中课程的教学。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应该运用当前网络资源数据获取的便捷性,从多种载体的媒体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历史课程的认知,尤其是帮助初中学生更进一步地接触到当前与初中历史课本相结合的一些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帮助他们更深入地学习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事实,培养他们热爱历史课程学习的信心。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更加简短,但是却能全面介绍到具体历史事件的资料,利用网络数据传输的便捷性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利用网络数据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这一特定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第二,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也应该采用不同网络数据之间的差异,应该让学生能够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感受到多样化。比如,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情景模拟的方式,利用网络数据当中的配乐以及一些图片等资源的结合,然后学生在更加生动的历史氛围当中进行历史场景还原,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进行历史课程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而言,只要抓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当中,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到历史事件对于民族国家、个人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更用心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当中。第三,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也需要从网络的平台上面创造一些互动性的机会,利用网络数据传播的及时性,让学生能够以便捷的方式进行交流。比如,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可以通过课题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讨不同的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数据传输等多种渠道,如利用移动的智能手机进行信息互动等,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探讨历史课题,从而让历史知识和历史探讨的行为都能够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上。

五、结束语

对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对于当前的日常教学而言,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从多媒体数据资源以及多元化的数据传输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从而真正意义上推动初中历史课程的发展。对于未来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只有善于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多管齐下,调动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具体的历史课程学习思维,最终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为他们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晓峰.浅谈教师教学反思与后记的内涵要点[J].亚太教育,2015,(30):213.

[2]黎青.中学历史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应用研究[J].新课程,2016,(02):108.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网络数据;应用

一、前言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更具多元性的方式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师的共识。初中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资源的运用,特别是在教学上方法的改进等,都有进行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也通过实际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互联网上也有非常多的历史知识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辅助到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与网络数据之间的联系

第一,网络数据能够拓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知识外延,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知识能够借助多元化的网络资源,让自身的教学更具备多元性。因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主要还是以课程的教学为主,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结合历史课本当中的内容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以及教材本身的设计状况均有重要的联系。很多初中学校的历史课程教学由于课时相对较少,很多历史教师都没有办法加入更多的知识外延,导致学生没有接触到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资源。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当中运用多元化的网络资源,能够拓展他们的知识空间,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积极性。第二,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也需要通过网络数据的多元性连接,提升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历史事件,以及从历史当中学习到更多智慧。对于学生而言,历史事件是相对陌生的,因为并不是在他们日常的生活当中能够接触到的,不过学习历史却能够让学生提升个人的智慧和拓展他们的阅历。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更好地把握多元化的网络数据,特别是从网络上撷取有关的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能够发挥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对于学生而言,多元化的网络数据拉近学生和历史事件之间的距离,避免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过程中产生生疏的感觉,能够让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作用,发挥到更加有影响力的教学效果。所以,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接触到具体的历史事件,而且多元化的网络数据也能够切实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的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获得更多积极效果。

三、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问题分析

当前,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已经对历史课程的教学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尤其是很多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能够更真切地理解历史事件,帮助他们记住并且理解一些具体的历史事实。但是,很多初中历史教师由于课时相对较短,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没有更好的把握住调动学生气氛和积极性的关键要素。此外,当前的初中历史课程知识量相对较大,而课时较少,许多的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仍然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这样是不利于初中生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有一些初中学生对于历史事件有自己了解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由于课程所提供的知识量相对较少,也大大的降低了他们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热情。因此,当前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方面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教师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掌握到基础的历史知识,这对教学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压力。第二,初中历史课程对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应用较少,很多教师仍然是针对教材中所提出的内容进行传输和教学,而并没有真正满足学生拓展自身知识面的需求,特别是没有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三,当前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较少,一般仅局限于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而且信息化程度较低,也反过来降低了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教学效率,没有发挥出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从当前的状况上分析,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应该充分地运用多元化的数据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性的气氛,让初中学生真正能够配合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需求,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进一步地学习到历史知识当中的精华。

四、运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合路径

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行为而言,积极地运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真正地推动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结合当前实际,运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二者结合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采用多种媒体数据支持初中课程的教学。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应该运用当前网络资源数据获取的便捷性,从多种载体的媒体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历史课程的认知,尤其是帮助初中学生更进一步地接触到当前与初中历史课本相结合的一些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帮助他们更深入地学习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事实,培养他们热爱历史课程学习的信心。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更加简短,但是却能全面介绍到具体历史事件的资料,利用网络数据传输的便捷性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利用网络数据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这一特定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第二,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也应该采用不同网络数据之间的差异,应该让学生能够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感受到多样化。比如,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情景模拟的方式,利用网络数据当中的配乐以及一些图片等资源的结合,然后学生在更加生动的历史氛围当中进行历史场景还原,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进行历史课程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而言,只要抓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当中,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到历史事件对于民族国家、个人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更用心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当中。第三,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也需要从网络的平台上面创造一些互动性的机会,利用网络数据传播的及时性,让学生能够以便捷的方式进行交流。比如,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可以通过课题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讨不同的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数据传输等多种渠道,如利用移动的智能手机进行信息互动等,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探讨历史课题,从而让历史知识和历史探讨的行为都能够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上。

五、结束语

对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对于当前的日常教学而言,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从多媒体数据资源以及多元化的数据传输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从而真正意义上推动初中历史课程的发展。对于未来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只有善于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多管齐下,调动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具体的历史课程学习思维,最终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为他们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晓峰.浅谈教师教学反思与后记的内涵要点[J].亚太教育,2015,(30):213.

[2]黎青.中学历史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应用研究[J].新课程,2016,(02):108.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政治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当代教学的必然趋势。运用网络技术,不仅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助力,还能有效拓展课堂教学外延,使得学生们见识到更多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理解相关政治。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给学生们自己搜索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线交流,结合法制进行有效性政治教学。接下来,笔者将从开放时空、多元对话以及自我教育等几个方面入手,谈一谈自己在网络政治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见解。

一、恣意搜索,开放时空

当今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时展的产物,才能不与教育的高速发展脱节,才能使得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教学内容。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融入相关的网络知识,促进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库。同时,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结合所学课程,搜索相关知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比如,我在为学生讲解《科教兴国》这部分的内容时,先为学生讲解了课本上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我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引入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进行相关概念的理解。我运用互联网为学生链接了我国的四大书院、祭孔大典的相关图片,也向学生展示了当地的一些著名高校的图片,让学生感知教育的创新。此外,我还为学们链接了新华网上的相关新闻,让学生了解到近期公布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中有关农村人口中低学历的比例现状,以及农村教育事业所获得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的现状,从而更好地分析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后续面临的创新问题,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功能,搜索相关科技发展的内容,感受科技的创新。在政治教学课堂上融入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事业的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还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教育和科技的现状,在丰富学生知识链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为后续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在线交流,多元对话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宜可以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初中政治教师要有效把握网络的这一特点,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课堂中,融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促进学生发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并鼓励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技术,开展学业的在线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内外进行多元对话,以促进自身政治知识水平的提高。比如,我在为学生讲解《面对诱惑,学会说“不”》这部分的内容时,先结合教材为学生讲解了“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们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的具体概念。在此基础上,我引入了“正确使用网络”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以促进自身知识的增长和全面发展,要充分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做到健康上网、绿色上网。与此同时,我还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后作业的探讨学习,将布置的课后作业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及时地获知最新的课程动态,促进初中政治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也鼓励学生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在网络交流平台上与大家进行讨论交流,做到集思广益、多元对话。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技术进行在线交流,不仅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还使得学生获取消息的途径有所拓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后续政治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结合法制,自我教育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还要积极利用网络结合法制进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的同时,还要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同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促进自身的发展,并通过逐渐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使得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能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建构高效的政治教学课堂。比如,我在为学生讲解《维护合法权利》这部分的内容时,内容中涉及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学会行使监督权等。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楚这些合法权利的具体行使情况,我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几个现实中涉及这些权益的案例。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我学习了动画制作,用Flash向学生们展示了王大爷购买、使用、出租、出售拖拉机的过程。展示完后我问学生:“王大爷在对拖拉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体现了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所有权中的哪些权益?”学生思考后回答:“此过程体现了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所有权中的使用权、占有权、收益权、处分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给学生讲解法制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生活常识。同时,初中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教学,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政治课堂效率高效。

四、多元展示,兼收并蓄

网络技术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不进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可以成为学生们开展学习交流、共享成果的有效方式。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当将网络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展示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政治概念的观点通过网络软件与其他同学共享,兼收并蓄,以促进学生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我在为学生讲解《成长在社会》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先为学生讲解了本节课涉及的基本知识。然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来感受社会的逐步变化,关心社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做到自觉地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参与的实践活动通过微博、朋友圈等方式与其他学生分享探讨,并要求学生在参加完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总结实践心得,并将其发表于微博或朋友圈中,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以达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最终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当前的聊天软件,发表自己对政治概念的理解,或者发表自己参加实践活动的图片,让学生之间通过网络互相交流观点,以取得兼收并蓄、共同进步的最终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合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融入政治课堂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升实际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相关政治知识。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当适当地借助于网络技术,为学生引入一些网络上的事例,让学生结合实例理解记忆相关知识。希望笔者的以上见解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王兴宇.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周刊,2012(30).

[2]卓雄辉.基于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高教探索,2009(04).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13篇

1 网络教学概念及优势

校园网作为一种局域网,它是学校为了开展教学活动而开设的,为信息传播提供了路径和渠道,正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是一种宽带多媒体网络,师生可以以此为媒介,获取综合性的信息。当前,我国各初中校园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网络技术的突出优势,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网络互动式教学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逐步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声誉[1]。

2 校园网的建设

校园网建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以软件建设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建设和以硬件建设为基础的网络集成建设。

2.1 硬件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硬件环境建设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主要涉及广域网、分支网及主干网三大块。在这三大块中,分工明确。主干网主要负责连接各分支网络和校园网交换中心,作为一个连接器,其组成部分包括以交换机为主导的网络连接设备以及通信线路,它实现了校园内部网络各数据之间的有效转换和连接。而构成校园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分支网,它是由图书馆、教室、各办公区所在区域的建筑物的网络交换设备、通信线路以及计算机终端所组成的。广域网和校园网的接口部分能有效连接和交换外部广域网与内部校园网,实现二者的互接互联,在网络交换设备的支持下,校园网交换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公共通信线路的便捷优势,加强各网络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起完善的校园网硬件建设。

2.2 软件环境建设的主要方面

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软件环境建设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校园软件环境建设。软件环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管理软件、网络教学以及以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为基础的系统软件。要建设良好的软件环境,就要紧紧依靠完善的校园网硬件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应用各应用软件,充分发挥学校信息资源的优势,加强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从而实现资源的电子化、标准化,最终建立起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处理机制。由此,学校内部分管网络环境建设的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其职责,不断解放思想,改变以往信息分散、无序的状态,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有序化,最终建构起相对完整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体系,将校园网建设落实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初中网络教学质量。

3 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3.1 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良好

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教育的软硬件建设,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充分应用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建设功能齐全的CAI实验室、多媒体网络室、多媒体教室以及课件开发制作室等;第二,加强校园软件建设,综合利用各类网络资源,大力开发远程教育课件,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的图书馆,为教师备课和制作课件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满足学生的活动和学习需求,在初中校园内部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

网络教育开展和施行的基础就是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育的突出优势就是资源获取更加快捷、资源储备更加丰富。按构成方式和粒度划分,资源可分为课件、集成单元和基础资源三部分。课件主要包括光盘课件、电子讲稿、电子图书、视频流课件以及网络课件等。集成单元主要包括共享软件库、网址库、参考资料库、名词术语库、常见问题库、试题库、案例库以及教学单元库等几部分。而学科基因图形库、学科基础符号库、视频库、音频库、动画、图形图像以及文本等都属于基础资源的范畴。网络教学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教学材料,它主要依托网络而进行,它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资源,doc、pdf以及ppt等都是这些网络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方式。要评价这些教学资源是否有用,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否具有贴切性和实用性。由此,网络教学资源相对于传统教学资源而言,发展前景更大,非专业人士可以自由参与其中,而且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速度更快,知识更新周期也逐渐缩短,有效满足了初中校园教学需求。

3.2 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教育优势,积极开发和引进网络课程、课件

目前,教学条件差、水平低、师资力量薄弱等都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普通初中校园要积极解放思想,发挥网络教育的突出优势,加强与其它重点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大力购买或者引进专业基础课程和通用基础课程,将一流的网络课件引入普通初中校园课堂中,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高水平的教育,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员素质。而且,普通初中校园内部教师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同时,学校要合理利用教学资金,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网络课程开发上,不断激发教师的潜能,从而创造出初中校园发展的有效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的更新和耗散周期进一步缩短,教师要不断顺应时代需求,就要加强学习,不断创新知识构成,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学校要将网络教育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让广大教师参与到网络教育的各个环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在教师间形成应用网络的良好氛围,让教师自觉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有效方式,积极开发CAI课件,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与创新。

3.3 切实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网络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学资料到网络上,它更注重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师生的空间距离扩大了,要保证教学效果,师生之间就要开展良性的交流。同时,笔记记录、图书馆、考试以及作业等在传统教学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网络教学中也要注意这些因素的满足。要保证教学质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都必须以专用工具为支撑,但是这些技术有待于开发和研究。除此之外,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和学习,因而难以进行程序设计,所以教学支持平台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顺利获取网络信息,从而将精力集中在教学环节,在虚拟学习社区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切实提高学生的学校成效[2]。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网络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从学生技能训练开始向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变革。网络环境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大多数初中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娱乐。本文通过对网络资源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探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网络资源教学模式概述

网络资源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当前,网络资源教学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网络资源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大多数初中生能够较好地操作计算机、IPAD或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同时,初中生对各类电子设备非常感兴趣,这对于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效果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网络资源教学模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于网络资源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教师精心设计网络资源库、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网络资源库、师生互动交流反馈三个方面。

1.教师精心设计网络资源库

网络资源库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网络资源库主要由虚拟实验室、背景资源库、网络课件库、智能习题库、学习案例库和相关学习网站等组成。教师应根据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案例分类整理并归档存储。网络资源库是教师多年教学的宝贵财富。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资源库的设计不是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完成的,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收集教学素材,并及时上传到网络资源库供学生学习使用。

2.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网络资源库

初步完成网络资源库的设计后,教师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与教师课堂教学互为补充,形成系统的学习方式。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预习的任务进行探究式自学,亦可与其他同学一起以小组形式共同探讨某一专题知识。对于部分学校暂时无法进行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模拟真实的实验现象,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进而探究总结知识规律。学生也可以查阅教师提供的网络课件,通过课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实践和探索,从而获得相关课程知识及信息读写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深造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师生互动交流反馈

为了进行探究式网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和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库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技术主题学习网站进行访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在网络资源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应定位为督促者和辅助者,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的指引性、总括性,把握教学目标的大方向,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可以对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进行讨论,教师通过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此外,在整个教育和学习互动过程中,网络还起到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通过网络支持工具以及网络学习资源来获得开展学习活动的辅助资料,通过提出具体问题来形成一种问题情境或一种问题探究的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能够促进信息技术知识向实际生活情境的转化。综上所述,创新和改革基于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是全面提高学生个人信息技术素养、促进现代教育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关于教学模式探讨的意义,明确了基于网络资源教学的重要性,同时给出了符合实际的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吕萍.基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3(11).

[2]俞小妹.网络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6(11).

初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高教课堂 网络资源 网络平台 网络信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学习、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网络资源具有时效性、多样性、趣味性、延伸性等特点,使得其也成为我们学校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资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巧妙地利用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一、广集网络资源,让思品教材变得丰富多彩。

网络上的信息更新及时、传播速度快、开放程度高,总是给广大网民朋友们提供最流行、最热门、最前沿的资源和信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与节奏,善于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广泛吸收网络信息,就可以使得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更多更充实的素材。

例如苏教版教材中的《学校与家庭的呵护》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中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主要从概念、理论上阐述了要尊重师长、体谅父母;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理解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概念、意义等。总体来说,教材中的内容讲解的方式比较单一、信息量小,学生们学习起来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新意。这时,若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就可以收集到许许多多案例、新闻等进行分析讨论。例如残疾儿童在家中被虐待、身患重病儿童得不到医治、个别学校教师过度体罚学生等事件。教材中由于篇幅限制,没有办法列举这么丰富的案例;由于时间限制,也无法将最新、最近发生的案例一一列举,而网络却可以做到这一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再来分析这些真实的案例,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学校保护与家庭保护的真正含义,辩证地看待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监护行为,增强学生懂法、守法的基本法律意识。总之,通过大量收集网络资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提供了更多接近生活、贴近时代、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为课堂教与学注满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新的思维源泉。

二、妙用网络平台,让思品课堂变得活力四射。

网络不仅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还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多元化、开放性、趣味性的学习平台。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将枯燥的文字内容变成生动有趣、动感十足的图片、视频、短片,在文字、画面、色彩、音效的多重感官冲击下,更能够刺激学生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潜力。二是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教师可以更方便地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

仍然以《学校与家庭的呵护》这一课为例,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学会珍惜和利用自我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首先,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段案例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案情的发生、经过。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组成一个小型的“模拟法庭”,有的学生做法官、有的做被告人、有的做申诉人、有的做律师,其余学生做听众。再根据学生们所学和所了解的法律知识进行模拟审判。最后,教师再将专业的审判视频播放出来,供全班同学对比欣赏,从而让学生对家庭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对法庭的审理程序、法官及律师职责也有了初步了解,对于法律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学生们参与“模拟法庭”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激情澎湃,参与性和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打造出了一个活力四射的教学课堂。

三、善用网络信息,让思品教室变得广袤开阔。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出思想健康、道德高尚、态度端正、品质有些、作风优良的新世纪人才,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小小的四方教室之内,更应该走出教室、走到课外、走进更广袤无垠、开阔无边的生活大教室。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时代,使得这一教学理想变得可能。因为网络上拥有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实现全国各地、甚至国内外的资源共享。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延伸性、拓展性,就可以为我们的思想品德学习开辟一片更加开阔、广袤的学习天地,弥补传统教室和课堂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

例如,在学习《探索人生的真谛》这一节内容时,课堂教学只能对“有关生命的意义、人与动物的区别、生活的意义”等话题进行初步讨论,让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但实际上,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去体验、去感悟、去领会。这时,我们便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收集更多的网络信息,来让学生们深入感悟“人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比如通过网络资源,收集燕子筑巢、螳螂捕蝉、蚂蚁搬家等动物活动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们仔细观察,了解动物的这些神奇本事;也可以将我国的四大发明、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秦始皇建长城等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展现在学生面前;还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人造卫星、人类登月、生物克隆,等等。通过网络资源,让学生们了解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让学生们看到人类智慧的结晶,领悟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信息的发展,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福音,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及时、有趣、多元的素材、资源、学习平台等,为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当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合理利用其中的有利资源,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甄别和选择,杜绝不健康的信息。

参考文献: